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

2024-10-29

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共12篇)

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 篇1

我国的媒介开始关注民生新闻,并产生“民生新闻”这个专用词汇是始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媒介改革的逐步推进,民生新闻成为新闻栏目类别里维持固定收视群体的重要因素。因而, 民生新闻的采访其肩负的重任增加了。为了更好的践行民生新闻的采访,就必须把握住民生新闻采访的独特性,利用好民生新闻采访的主要技巧,同时尽量避免陷入民生采访的误区。

民生新闻采访的独特性

1.民生新闻线索来源众多强调对真实性的把关

民生新闻本身关系到大众的日常生活,因而群众基础比较雄厚。在现代移动通讯设备不断普及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民生新闻线索的提供者,甚至充当第一个把新闻报道出来的记者。民生新闻线索来源众多前提下,采访过程里强调对新闻真实性的把关成为当代民生新闻的独特特点。

2.民生新闻采访报道更强调对舆论方向的把握

民生新闻其内容关系到民众的基础生活,同时其关注的对象也是基层民众。针对民生新闻的采访报道更加容易形成社会舆论效应,进而影响社会整体结构的微观变化。因而,民生新闻采访报道更需强调对舆论方向的把握,以此引导社会整体发展的有序进步。

民生新闻采访的主要技巧探析

1.尽量选取平民化的视角作为切入

民生新闻报道的是民众日常关注的热点,因此在采访与报道民生新闻时必须尊重民生新闻的发生基础以及观众基础,尽量选取平民化的视角作为切入。记者本身处于社会精英阶层,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有时都与普通民众存在较大差距。要保证民生新闻采访与报道的公正、公平性,民生新闻记者要时刻关注普通民众的生活,尽量结交各个不同阶层的社会人士,吸收不同阶层的看问题视角以及日常关注视角。当发生民生新闻时,要采取冷静、客观的视角,暂时放下自己作为精英阶层的价值判断视角,尽量以底层民众的视线作为切入点,将新闻内容呈现给新闻受众。

2.应对复杂的新闻现场环境要随机应变

民生新闻本身涉及到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任何领域都有突发新闻的可能。有时民生新闻本身涉及到的社会领域众多,新闻现场比较复杂。在采访此类重大的民生新闻时,民生新闻记者要懂得采取随机应变的方式快速的判断和审视新闻的主体走向,选取最值得切入的新闻视角对新闻事实进行采访报道与呈现。采访的过程里,要分清新闻价值的主次程度,尽量多视角,全方位的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解与描述。随时采取各种设备记录下新闻重点,采访结束后认真整理采访资料,重新审视与分析新闻切入点是否为最佳。针对不同的新闻事件导向,随机应变的将新闻与民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对接,从而引导成熟的民生新闻舆论。

3.强调团队合作确保新闻线索的可靠性

上文我们提到了,在通讯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背景下,民生新闻的线索与来源环境变得纷繁复杂。虽然这保障了民生新闻内容的丰富性以及其覆盖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然而对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判断却成为了难点。媒介市场化的背景下,社会中各种制造“新闻”,炒作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果不慎选用了假新闻将造成十分恶劣的社会舆论影响。虽然新闻的时效性成为现代新闻竞争的关键,但是通讯技术使得实效的差距越来越小,反而民生新闻的真实性才是赢得新闻报道竞争的关键。在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里,为了更谨慎的确认新闻真实性,必须强调高效的团队合作以确保新闻线索的可靠性。现代通讯设备的便捷使得采访过程中,可以同时与其他同时形成连线,从多渠道核实并确认新闻的真实性再进行后续的采访报道。

民生新闻采访需避免的问题

1.过分拔高新闻的价值

民生新闻其存在的基础价值就是反映真实的民众生活现状。在针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过程里,切忌刻意及过分的拔高新闻价值,造成非必要的恶劣社会舆论影响。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报道新闻事实,而不是为了提高新闻的收视蓄意扩大新闻本身的价值。

2.过分煽情甚至滥情式的采访报道

这是一个过分强调“以人为本”的时代,个体化的叙事成为了很多媒介的公用叙事方式,部分新闻采访报道也不例外。媒体改革推行的前提下,为了维持新闻节目的收视而采取过分煽情甚至滥情式的采访报道方式采访与报道民生新闻,实际上是对新闻真实性的歪曲, 需要警惕。

民生新闻不仅是新闻媒介得以维持固定收视客户的重要保障,同时也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与使命。媒介改革逐步推进的前提下,必须把握媒介市场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实践民生新闻的重要价值。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运用正确的采访技巧,同时尽量规避采访的误区。只有把握民生新闻采访的正确价值取向与方向,才能实践新闻记者的真正使命。

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 篇2

新泰市广播电视台

张莉

采访是新闻活动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新闻采访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新闻报道的成败。关于新闻采访,学界给出的定义五花八门。其中,美国学者肯·梅茨勒教授给出的定义颇具代表性:“代表背后的观众,双方以对话的形式来交换信息,以达到任何一方都无法独自达到的知晓程度。”按照这个定义,记者与采访对象一问一答的提问方式,是采访的基本形式。一般来说,采访中的提问,其作用无非有二。其一是提示性,提示或交待你这个问题的来源或背景

材料,或者是,提高观众的注意力,也就是记者提出一个思考问题的新的视角,引起观众的注意。其二是连贯性,也就是说,记者的提问本身,就是叙述事件所必须的脉络。

当然,除了提问的这些最基本的功能和作用之外,具体到不同的事件,提问的艺术和技巧也各不相同。应时而变,因地制宜。通俗地说就是“有人缘,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严肃、庄重的场合或采访重要人物时提问要精练、准确,语气要庄重、认真,给人可信、可靠的感觉;在报道轻松、明快的新闻时,宜选用生动、活泼的话题,以亲切、随和的语调,让观众轻松、愉悦地感受新闻事件,了解新闻人物;在突发的报道中,所提问题要直指要害,以增强报道的时效性和现场感。现在,做现场报道,尤其是面对一些批评性报道,提问的难度和技巧就更大。因为记者面对的采访对象,往往都是采取回避、或答非所问、或东扯西拉,记者若没有思想准备,就会不知所措。不同的现场采访,其技巧的运用也是因人因事而异的。记者怎样灵活的提出有分量的问题,怎样巧妙地用提问方式将信息引出来就变得尤为重要。记者基本功中有一项是访前准备。访前准备是采访中很重要的一环,被称为“静态采访”。采访往往在一两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结束。而为了这短暂的一瞬,记者往往要准备几天、几星期、几个月,甚至更长。为赢得采访机会,记者不但需要精心准备,有时候还要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机动地运用心理战术,把采访对象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记者对每个要提的问题,事先在其长短上均应精心设计、推敲,原则是易短勿长。这是因为,人的记忆能力有限,提问一长,采访对象容易前记后忘,以致常常出现这种局面:当记者提了一通较长的问题后,采访对象只能要求记者:“记者同志,请你把刚才的问题再重复一遍。”西方记者很讲究这个问题,善于将问题设计的简短、明确,他们讲究“报酬递减率”,即提问越长,回答越少,甚至有去无回。

任何事物都是错综复杂的,且有个形成、发展、结束过程,记者如果笼统、抽象地提问题问题,采访对象就难以回答。像“请您谈谈体会”、“请您说说感受”之类笼统、空泛的问题,往往使采访对象茫然无措,不知从何谈起。提问要具体,具体地发问才能得到具体、有意义的回答。记者在采访中起到中介作用而不可喧宾夺主。主持人要注意引导采访对象说出事实真相,而不是把采访对象的思维禁锢在他指定的范围内。同时一旦采访对象的谈话偏离了主题,一定要及时将它拉回到主线上来,切勿跑题。

记者在提问时要“口”、“眼”并用,全身心地投入采访中。人的内在思想,有时会在一瞬间通过眼睛、双手和体态表现出来,这就需要采访者能在瞬间分辨出这个动作、眼神对采访主题的重要性,并能紧紧抓住这个瞬间就可能溜走的机会,迅速转变话题,穷追不舍,挖掘到事件背后的故事,丰富采访内容,丰满地反映出报道事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记者的工作就是问的工作,被采访者精彩的叙述和评论,往往是一篇新闻作品的点睛之笔,是成就好作品的关键之一。所以记者只有认真地研究这门提问的艺术,掌握多种提问技巧才能让采访成为真情实感的交流、思想文化的碰撞,才能更好地实现采访意图,取得最佳效果。

1、事先围绕主题设计一些重要问题。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确立主题,围绕主题事先精心设计几个问题,其实也就是采访的大纲和思路。有助于记者控制局面,把采访者引到主题上来。笔者在采访一个商界女强人时,这个女企业家见多识广,表现欲望很强,话很多却总跑题。笔者事先设计的几个问题就用上了,一跑题,就用一个问题把她问回来。

2、用内行话提问。记者问外行话,很难获得被采访者的认同,也就无从深谈,记者也就难以探寻到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记者要与采访对象交朋友,触及他最敏感的神经,探索其心灵。最容易找的共同语言就是采访对象的行业话题。这对于采访性格内向、腼腆、有胆怯心理、不易开口的采访对象有效果。记者可以提问一些他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他开口,最简单就是和农民谈他的庄稼施了什么肥;和牧民谈产了几只冬羔;和司机谈车的型号性能。当然千万不能不懂装懂,冒充内行。

3、提问轻松话题,安定采访对象情绪。对一些由于激动或紧张不能很快进入状态的采访对象,为了让他们情绪安定下来,记者可以先谈与主题无关而又轻松的话题。通过轻松话题让对方放松情绪,尽快缩短两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一盆花、一段经历,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或对方的兴趣爱好都可以成为提问的话题。

4、对回避采访的,以提问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诱导其配合采访。丰富的知识的确有助于采访。笔者在采访一个锐意改革的镇长,镇长怕宣传自己影响不好,笔者事先了解被采访者喜欢养兰花,就从养兰的技术到兰花寓意的品格,自然而然他就谈到了他进行的改革。采访进行下去了,并改变了采访对象的态度,采访非常顺利。

5、在提问时兼顾双方,问观众想知道的问题。记者在采访人物之前总要认真思考,要站在观众的角度想,想观众想知道这个人物的什么,会对他的哪些感兴趣。只有心中想着观众,观众才会喜欢看你的文章节目。同样,也要站在采访对象角度考虑:他想要告诉读者些什么,他有什么好的经验和闪光的东西对读者有启迪。只有两方面都想到了,记者提的问题才会让双方都感兴趣。

6、记者提问态度要真诚、客观、不带个人倾向。不要提有提示作用的问题,以免诱导或限制对方的回答。提问多用探讨式、商量式而不要用生硬的、审判的口气。提问方式根据不同对象采用正问、反问、引导、激将等。记者与采访对象打交道要时刻记着贫贱不欺、富贵不媚,提问语气要平和,话语要真诚,不能有训斥、嘲笑的成分。

7、提问要开门见山,提问语要简明扼要,易听易懂。比如问一个农民:“你知道怎样维护消费者利益吗?”就可以分成:“你周围的人买过假冒伪劣的东西吗?”“买了怎么办的?到哪去找?找谁?”

8、提问语要注意“五不用”:不用长句、不用倒装句、不用否定语气提问、不用有歧义的话提问,在提问时不要生造词语、任意改用专用名词。学会多用口语,长句分成短句来问。

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 篇3

民生新闻的同质化。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的民生新闻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如果这种状况不想办法去解决,会导致民生新闻的竞争恶化,最终破坏民生新闻的传播环境。所以,要深入研究找到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的路径。从采访的层面讲,民生新闻的同质化是记者没有根据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和民生新闻的特性很好地进行采访选题而造成的——记者往往被突发的民生新闻线索牵着鼻子走,进行按图索骥式的采访—-这样的同城民生新闻采访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泥塘。比如,同在广州的媒体《南方周末》民生版和广州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630新闻”,在进行采访选题时的题材和相同题材的采访角度是明显不同的,前者的媒体定位在全国的受众,选题是注重民生新闻的共性即广泛适用性,《南方周末》民生版2008年全年共推出10期的《中国社会保障系列调查报告》,就没有局限在某一地,而是全国受众都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新闻,而后者的采访选题注重本地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的问题,表现为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强调新闻第一时间的时效性、关注普通民众短平快的日常生活琐事等重复和狭窄的新闻题材,导致民生新闻止于浅层的表现,信息泡沫化、新闻价值含量低。比如,只是常常重复地报道车祸、火灾、交通事故等表面信息,而不解释到底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相关问题,从采访的层面来说,这主要是由于记者采访不深人造成的,但民生新闻的采访应该怎样深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进行深入地研究。

在民生新闻的采访系统中,记者实际上面对着三个因素即民生新闻的受众、新闻事实、采访对象,解决民生新闻报道同质化及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问题的路径之一,是从事民生新闻采访的记者必须掌握民生新闻事实认知心理规律,准确选题,深入采访。本文拟从新闻心理学的层面,探讨记者根据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规律来确定采访的新闻事实或题材及其采访的角度问题,希图抛砖引玉,为如火如荼的民生新闻实践提供有用的研究支持。

本文所涉及“认知”概念,是借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的结构意义,认为认知系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认知心理学通常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它主要研究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将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

一、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记忆储存结构对输入新闻事实信息的影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当给被试者刺激时,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作出什么反应。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

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这个观点来分析记者选择接受新闻事实信息的过程,可得知,对由记者的注意选择并输入其头脑中的新闻事实信息,记者会做怎样的反应,主要依靠记者头脑中的知识经验结构即心理学上的记忆储存结构。其作用机制是,记忆储存结构根植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在认知活动进行时,长时记忆的相关内容很容易被提取到工作记忆即短时记忆或操作性记忆中来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所以,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没有或缺乏储备与输入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信息相关的知识、经验和相关的研究时,记者对输入的新闻事实信息必然是缺乏足够的新闻敏感的。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从新闻热线、信息员、其他媒体的报道、政策法规文件、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渠道获得大量的新闻线索信息,输入到记者的头脑中时,记者做出怎样的反应,选择输入头脑中的哪些采访线索去采访。在采访中,又选择输入记者头脑中的哪些民生新闻事实、从哪个角度对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挖掘,这些都取决于记者平时对与正在采访中的民生新闻事实相关的民生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的积累和研究及关注的程度。如果对相关的民生问题没有或缺乏足够的积累和研究,记者就不具备采访相关民生新闻事实的记忆储备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会因此对许多即使是重大的、独家的民生新闻线索或新闻事实信息缺乏足够的反应,这样一定会导致漏报重大的、独家的民生新闻。这是采访民生新闻记者的大忌,因为,一方面,民生新闻栏目是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新闻媒体,竞争异常剧烈,其重大的、独家的报道关系到媒体的生存、死亡和发展的前景。另一方面,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如前所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民俗、民族等方面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学科,并且时效性极强,如果平常不注意相应的理論积累和相关的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旦投身采访,要想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度,是不可能的。所以,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一定要重视健全自己的采访记忆结构,不管工作节奏多快,平时要重视对普通民众关注的民生热点、焦点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专题研究和厚重的积累。比如,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论和政策积累要采访到《南方周末》在2005年8月25日发表的关于热点民生问题医保的新闻《“全民医保”是否可能》,从全民医保的历史和前景、资金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做了深入的报道,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论和政策积累要做到这样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是几乎不可能的。

二、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思维策略对采访活动的影响

民生新闻报道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民生新闻资源的有限性存在很大的正相的关系,比如南京一地,仅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就有七家之多在争夺南京市内的民生新闻资源,同质化的趋向很大。另一方面,与民生新闻栏目的市场化、

利润驱动、经济上缺乏体制内的保护更有很大的关系,它们将其关注的焦点纷纷指向性、暴力等刺激受众的低级趣味的边缘题材,对这些题材进行不剪辑的原生态的展示,制造媒体围观效应,这偏离了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涵和方向。第三个方面,从新闻心理学的层面看,民生新闻同质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未能比较好地运用思维策略,因而思维扁平化、仅仅报道现象而不探寻民生新闻事实的原因和本质,致使报道缺乏深度和立体感,从而导致同质化。所以,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正确地、有意识地运用思维策略对民生新闻事实做深度而多方位的开掘是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产生独家民生新闻的可能路径。

思维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思维方式范畴的一个概念,思维策略的途径有二: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先有理论和预测,然后用事实印证;一种是材料驱动归纳,即先搜集大量材料,然后分析这些材料,在此基础上探寻出其中的规律。这两种思维策略的途径运用到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的思维方式中,记者在采访中的思维策略的途径相应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平常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临采访民生新闻之际,对欲采访的民生新闻事实目标,已在理论上有了某种认识即事先确定了新闻的主题,并对这一民生新闻事实或现象的发展趋势做了一定的预测,然后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通过采访获取相关的民生新闻材料对事先确定的新闻主题和预测进行印证和论证。这种思维策略途径可用在对某一时期受众关注的原因已经明朗化、显著化的热点、焦点民生问题的采访。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另一种思维策略是材料驱动归纳,即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采访中从民生新闻事实或民生问题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搜集新闻事实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综合出民生新闻报道的主题。这种思维策略途径比较适用于对某一个时期民众虽然已经广泛地关注、但对其的认识和观点众说纷纭或是同类的事实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多起、但记者对其的认识还没有显性的掌握,需要在采访的实践中探索的民生问题的采访。“南京零距离”在2006年4月20日的报道《警方紧急调查死猪收购案》中,记者采用的思维策略就是材料驱动归纳的方法。记者通过采访三鸿食品厂了解到虽然该厂的产品没有问题,但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冻库供其中转死猪肉,企业的管理不到位;随后,记者采访了建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那位所长说,该所有保检和抽检制度,但记者问到有没有抽检到事发的集庆副食品批发市场302--8冻库,回答没有;最后,记者采访了集庆副食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户,他们说,所谓的保检和抽检制度都是从来没有执行过,只交检验的费用。采访进行到这里时,记者水到渠成地归纳出结论:十万头死猪能够畅通无阻进入市场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不到位、市场的监管薄弱。

三、民生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噪音及其规避

“噪音”一词本为信息论中的术语,意为干扰信号成功传输的因素。在新闻心理学中,将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称为采访活动中的噪音。研究采访中的噪音的意义在于避免噪音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干扰,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由记者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噪音主要包括:第一,记者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因,比如,片面强调收视率,对某些边缘题材原生态地展示,从而降低民生新闻媒体的权威性,特别是在后续的采访过程中,消息来源者会一定程度地失去提供采访线索和积极配合采访的动力;第二,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将民生新闻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推向极端,仅仅站在普通民众的一方,未做好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桥梁的角色,导致采访失去了作为新闻的根基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三,采访不深人,为表象迷惑,这方面,特别是突发性民生新闻事实的采访,最容易掉入这样的噪音泥塘中,所以,在保证采访时效性的前提下,民生新闻的采访要尽可能的全面、深入、核实地进行采访。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噪音主要是:采访对象为了公关或政绩等的企图和需要,有意设置采访障碍,隐瞒某方面的关键事实,这种在关于民生问题的舆论监督采访中表现得比较严重。比如,请看在《别让玩具成“玩命”——长沙儿童玩具市场安全报告》的采访对象阻碍记者采访的一幕:

“记者在旁边的另一家小店里看到一种有点像装啫哩水的小塑料瓶里装着一些液体,记者开始還以为是吹泡泡用的药水,可没想到一问,店老板的回答却让记者大跌眼镜——‘这是喷到嘴巴里喝的,可以喝又可以玩。’记者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只见整个瓶子都没有外包装,蓝色的塑料外壳显得十分粗糙,就更别说密封了。在瓶子的底部,一行细小得几乎无法辨认的小字写着保质期和成分。而成分那几项里,却只看清了一个‘水’字,其余的就像是在雾里看花,一个字也看不清。

不知道是看出了记者的来意,还是看见记者在拍照,当记者提出要购买一个时,老板警惕地说:‘这是小孩子玩的,你也是小孩子啊?’最后记者还是花了1元钱买了一个。记者刚走出门,老板就急急忙忙地把店门关了。”

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初探 篇4

民生新闻记者在实际采访中, 如果能够灵活地应用采访技巧, 不仅可以提高群众的兴趣, 而且也能够使报道的新闻更加生动形象。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经验, 对于如何有效地应用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问题, 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并提出几点个人意见, 以供大家学习交流。

一、结合实际情况来进行实际采访工作

民生新闻的基本内涵, 就是倾听老百姓的心里话, 然后把老百姓的心里话和读者观众一起分享, 目的就是要做到为群众服务。所以在实际采访工作开始之前, 新闻记者一定要明确采访对象的基本情况, 这样才能为双方之间的沟通, 奠定一个良好的谈话氛围, 否则的话, 就会导致谈话中出现尴尬的局面, 这对于新闻采访来说, 十分不利。具体来说就是, 针对不同的采访群体, 灵活地转换不同层次的问题。比如说在采访老年人群时, 为了照顾老年人, 说话要稍微大声一点, 语速要稍微慢一点。如果采访的是农民工或者农民的时候, 说话语言就要通俗一点, 简单一点, 这样就能够很好地拉近和被采访者之间的关系, 也能促使采访顺利完成。

二、要重视采访时的提问方法

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发现, 如果新闻记者采访时所问的问题言简意赅, 使被采访者能够完全理解的话, 就会使得整个采访效果大大提升,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这就要求民生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 所问的问题一定要简单明了, 不带有个人感情因素。如果说所提的问题较为复杂或者过于深奥, 不仅会使被采访者感到迷惑, 还会影响被采访者说话的情绪, 使得整个采访活动不能顺利进行。比如说在采访一个车祸事故的受害人, 在记者去医院进行采访时, 一定要有所准备, 对于所要提的问题以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都要做到心里有数。因为受害人正在医院救治病情, 不能占用病人太多的时间, 不能影响受害人的正常休息。

三、新闻记者要学会多角度提问

在实际民生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应该学会使用多角度的提问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促使整个采访过程更加流畅, 同时也会使得新闻内容更加丰富新颖。具体来讲, 多角度提问指的是,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 对于同一个新闻事件要从多方面考虑, 然后和被采访者进行语言交流, 不要单纯地拘泥于一种采访形式或者单一的采访风格。读者观众在浏览民生新闻时, 通过记者多角度的提问, 可以帮助读者观众更加全面地理解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可以使读者观众对这条新闻更加关注。比如说记者去动物园采访动物管理员, 在了解动物的基本情况之后, 还可以问某动物在这一季节的生活规律或者生活习性等, 通过多方面的问题, 可以帮助读者观众在获得新闻知识的情况下, 又能学到很多关于动物方面的知识。

四、记者在实际采访中要学会随机应变

在实际采访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预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如果新闻采访记者不能很好地处理临时的变化, 就会导致新闻采访不能顺利进行, 影响新闻时效性作用的发挥。在采访过程中, 新闻采访记者和被采访者的时间都是有限的, 所以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好主次, 注意好问题的重点之处, 理清自己采访的思路, 保持一个明确的采访主题。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采访时的重点之处, 记者要多花一些时间进行准备, 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新闻的全局性。此外, 记者采访时还可以利用好细节, 来进行新闻信息传递, 通过细节的有效处理, 来进一步展现新闻现场, 促使整个新闻更加具有感染效果。比如说在采访老百姓自家腌制咸菜这一节目时, 对于腌制咸菜的小细节, 记者也要把握好, 因为如果不能把这一细节交代好、问清楚, 就会影响读者观众在实际腌制泡菜时的效果。

另外, 记者在实际采访中如果出现不配合的现象, 或者采访遇到问题时, 不应该放弃采访, 也不应该应付了事, 而应该进行思想上的转变, 要对被采访者进行细心地开导, 要富有亲和力, 这不仅体现着新闻记者的个人魅力, 同时也体现了记者对百姓的重视程度, 更能让老百姓敞开心扉说说身边的事, 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这就帮助记者获得更加真实的新闻内容。

专业性领域的采访, 要有充分准备。记者只有对采访对象从事的工作、活动和所研究的领域有一定的认识, 才能保证采访的深入进行。许多民生新闻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反映民生, 引起大家的重视, 最终解决问题。正因为如此, 在民生新闻采写中, 记者要尽量争取得到相关部门的配合, 因为在涉及到具体问题时, 记者的知识、经验、力量都很有限, 需要相关部门提供帮助。■

摘要:民生新闻因其关注民生、民情、民意, 又有实际效果, 颇受群众的欢迎。要想吸引群众的眼球, 就需要民生新闻记者具备一定的采访技巧, 这对于新闻记者来说, 至关重要。新闻采访是新闻制作各环节的基础, 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 能够使新闻生动形象, 引起受众的收视兴趣。民生新闻的采访质量直接决定着新闻的成败。

关键词:民生新闻,采访技巧,具体方法

参考文献

[1]郑游楚.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技巧[J].新闻窗, 2009 (05) .[1]郑游楚.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技巧[J].新闻窗, 2009 (05) .

[2]李志灵.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J].新闻世界, 2010 (06) .[2]李志灵.民生类电视新闻的采访技巧[J].新闻世界, 2010 (06) .

5.13新闻采访技巧教案 篇5

■记者通联部主任 高级编辑 任君翔

第一 为什么要重视采访

● 新闻采访是一项特殊的调查研究工作

无论是大题目的采访,还是小题目的采访,无论是复杂问题的采访,还是简单问题的采访,无论是为写消息所进行的采访,还是为写通讯等所进行的采访,都是在向客观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区别只在于调查研究用的时间有多有少,下的功夫有大有小。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只有量的差别,没有质的区别。记者的采访,必须是从调查研究开始,又结束于调查研究,采访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的过程。

首先是调查,占有大量材料,其次是研究,认真消化材料。光调查不研究,材料像一堆乱麻,理不出个头绪来,认识只能停止在感性阶段;只有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做一番去粗取、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工作,认识才能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

新闻采访与其他部门调查的区别:

党政部门的调查,注重政策性的问题;

公安部门的调查,注意追踪,并多方取证,连一个细节、一点蛛丝马迹也不放过;

作家调查,注重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事物,而且观察细致入微。新闻采访要注意学习和借鉴这几种调查。● 采访决定写作

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的作用,用一句话来表述,即:采访决定写作。

著名记者邵飘萍认为,报纸有三项业务:采访、编辑、经营,而以采访最为重要,因为构成一张报纸的最重要原料是新闻,而新闻之取得乃在采访。“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轻视采访,把采访简单化,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常见的后果是只满足于搜集几个事例,没有来得及弄清事物的全部真相,就匆忙动笔;或者在写作时难产,搜肠刮肚,写作时间大大长于采访时间。

“七分采,三分写”。第二 采访前的准备 采访前的准备有几种:

●思想准备。不论突发事件还是正常新闻的采访,都能够很快投入采访,集中精力,进入角色。

●生活准备。出差所用的简便的生活用具。有许多媒体的记者,出差的行李就放在办公室,随时准备外出。

●知识准备。长期积累和采访前了解相结合,了解有关事件的背景材料和常识性材料,了解有关人物的相关情况。

●业务准备。采访提纲的拟定,报道计划的安排,采访对象的设计,采访器具的准备等都属于业务准备。

侧重讲一讲怎样进行知识准备和业务准备。例一:三坊七巷系列开篇对阮仪三采访的准备提纲

三坊七巷是我国现场的唯一的坊巷格局的明清古建筑群,270座古民居中有159处被列为保护建筑。在近现代史上从三坊七巷走出了100多位名人。2006年,我们策划了一组福州三坊七巷系列访问。三坊七巷的保护,始终绕不开一个人——阮仪三,上海同济大学教授,人称“世遗之父”、“都市文脉的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卫士”,他是保护平遥、周庄、丽江的功臣,有过“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的传奇故事。几年前,阮教授在央视“实话实说”栏目中,将三坊七巷作为自己的滑铁卢之役大白于天下时,他自己也不曾料到,这一席肺腑之言,成为保护三坊七巷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于这样一个重量级人物的采访,没有事前的思考是绝对不可以的。在掌握大量三坊七巷的材料后,在记者赴沪采访前,我和记者一起,给阮仪三教授写了这样一封信,提出了几个问题。尊敬的阮仪三教授:

您好!

长期以来,您一直在关注福州三坊七巷的保护工作,为留住这一处代表着福州城市人文符号的“明清古建筑博物群”奔走疾呼。目前,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程启动在即,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拨冗接受我们的采访。采访时间一确定,我们将飞赴上海。我们的采访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1、您被称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世遗之父”、“历史文化名城卫士”,曾经“刀下救平遥”、“以死保周庄”,并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荣誉奖”。您曾经说过,在保护三坊七巷一役中,你打了败仗。您为何对三坊七巷如此关注?那么,在新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出台后,您是不是可以对自己的胜负重新做个评价?您对这一规划是否满意?

2、三坊七巷现在是一片颓败,对三坊七巷的未来,您心中理想的风貌是怎样?可否做个描述?

3、三坊七巷的保护开发千头万绪,是否可以借鉴国内其它地方的经验?比如机关单位、原住户的安臵问题,有无成功的先例可循?

4、旅游开发带来的商业气息必然破坏其传统韵味,二者之间该如何协调?

5、有人认为,现代化建设与名城保护是冲突的?您怎么看待这一论调?

6、您认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文物难的根源何在?

例二:对经济学家魏杰采访的准备

前几年,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来福州为我省大中型企业主管讲授“当前企业发展和改革中的问题及经济政策”,能容下两百人的教室里座无虚席,许多人是站着听课。魏杰在当时刘伟、樊纲和钟荣朋被媒体称为“中国经济学四小龙”,又叫作“京城四少”。我在前往听讲座前,就有心打算写一个人物写真,因为根本不可能有充分的采访时间,只能我准备好问题,见机行事。采访前的一周时间里,我恶补有关魏杰的相关论著,啃下两三本,了解了些许他的经济学观点,才感觉心里有一了点点勇气,并且准备了几个问题,比如:在经济转型变革时间,你们这一辈经济学家的作用是什么?你对自己的学术成果怎么评价?后来,我对魏杰的采访果真是见缝插针进行的。

例三:樊云芳的两次采访——准备决定采访成败

光明日报记者樊云芳有一次贸然去采访一位生物学教授,这位教授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的著作,可是作者没有看过,教授谈到生物界的分歧和争论时,她一无所知,结果采访是无功而返。吸取这次教训,在以后的采访中她要求自己要能够与采访对象对话,共同讨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采访就不是单方面的“赠予”,而是一种意见的互动。有一次,歌舞团在采排“编钟乐舞”,樊云芳又去采访。由于她对编钟已经有过几次报道,就提了几个问题:第一,“编钟乐舞”中的古乐队全部是仿制曾侯乙墓中的出土乐器,仿制乐器是如何做到与原件形似声似?第二,这支古乐队在规模和表现力上有什么特点?第三,你们为“编钟乐舞”编排的音乐与舞蹈有什么历史依据?如何证明它再现了楚文化?几个问题,正是被采访者所思考和探索的,于是樊云芳被视为知音,不仅采访顺利进行,而且和采访对象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例四:对钱三强和费孝通的采访准备

采访名人,特别要注意事前的准备。我们常常在大型会议时接到采访名人的任务,而且通常采访时间非常短,只能够问几个问题。从电视上看,经常会看到记者拿着话筒,问:你参加本次会议,有什么感想?这是一个毫无个性的问题,也很容易让人为难。著名的科学家钱三强有一次在会议期间接受采访,记者就问的是这样的问题。他一听,苦笑说:我们两人今晚不用睡觉了,这样笼统的问题叫我从哪里谈起?记者不好意思,就请他谈科技方面的。钱三强说,科技方面的问题很多,究竟从哪一点谈起呢?记者只好说:你哪一点感受深就谈哪一点。钱三强决定谈自力更生发展科技这个问题。

费孝通是著名的社会学家,有一次接受采访时,记者一开始就问他:听说您在1957年的两篇文章对高校取消社会学课程有意见,您本人因此受到政治上的打击。从这一个问题切入,费孝通谈了两个小时。

例五:名记者华莱士的采访准备

迈克〃华莱士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的著名记者。大家可能对60分钟节目很陌生,但是如果说中央电视台的45分钟的“新闻调查”是完全模仿学习“60分钟”节目的,而且电视界的人士无一不敬仰“60分钟”,你们就可以想像这一节目的份量。华莱士说:要搞好一次采访,首先要做大量的研究,这是没有其他办法可以代替的。首先要阅读有关被采访者的材料,听一些录音或看一些录像,然后才有心思坐下来准备问题。他通常先写出100个问题,然后浓缩到50个,再浓缩到30个到40个扎扎实实的问题后才去采访。等到真刀真枪的采访开始时,可能只用上其中的十一二个。

不用说准备30个到40个,我们准备3至4个问题行不行? 例七:对老典型的采访准备——广州日报记者梅志清采访张海迪前的思考

张海迪是上世纪80年代初自强不息的青年楷模,是全国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大典型,是继雷锋后宣传攻势最大的一个典型。前5年,她到广州参加一项活动。广州日报记者梅志清接到采访任务后,先在网上搜索了大量张海迪的资料。她写了几个问题:远离宣传的日子过去20年了,现在的海迪是什么样的呢?她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一种什么状态?记者想做一次触及心灵的访谈,列了四个方面的思考:反思——对过去铺天盖地的宣传,思考——对现在的创作状态,生命——面对死亡的态度,当然还有婚姻、家庭、爱情。另一方面,这种对灵魂的追问不能不触及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现实问题,如“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人生观的发问,对整个社会普遍浮躁心态的发问,这些问题由曾经影响了一代人的张海迪来回答,意义非凡。

第三 采访时的沟通与心理较量

采访心理决定采访时的沟通,沟通决定采访的成败。采访沟通是指记者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之间进行的交流,而这种交流使双方都产生复杂的心理活动和心理感应。这种沟通时的心理活动状态是双向的。

简单地说,采访中的心理研究主要有采访中的心理接近、记者的心理素质、记者的探索心理、求战心理、求实心理、超越心理等。这不单纯是心理学研究,而是从长期的新闻采访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采访心理活动规律。

例一:对福建炼化白总的采访——心理接近的一次运用 被采访者由于种种思想顾虑,不愿接受采访甚至回避,这时记者要善于分析具体情况,掌握对方的心理,巧妙运用访问的艺术,因势利导地进行思想工作,拨动对方的心弦,使双方感情相通,保证采访顺利进行。

2005年7月初,我接受了一项采访任务,福建炼油乙烯一体化合资项目工程开工,要写一篇综合性通讯,反映30年来几代人的石化强省梦想正在成为实现。其中福炼刚刚退休的副总工白民义,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他是专门为了这个项目从大庆油田调到福建来的,参加了多场重要的谈判。但是白民义有顾虑,不愿意接受采访。在电话联系他时,我一边向他恳切地表示采访他的意图,一边揣摩他不愿接受采访的原因,听得出来,他是觉得自己已经退下来了,不便再说什么,也不便再表什么态了。听到这里,我在电话里说:“白总,你们都是50年代末上大学的,可以说,你是我们国家的第一代石化人,采访你,其实我们是想知道你们这一代石化人曾经怎么去为石化强国的梦想拼搏,想知道中国的石化产业是怎样崛起。对你们这一代人,我有一点了解,因为我父亲和你们是同辈人。”因为我的问题并不是让他直接谈炼化一体化项目,而是谈更大的话题,加上我把他视同父辈,他打消了顾虑,答应半个小时以后接受采访。

结果,我们的采访从上午9点钟开始,一直谈到中午12点多,还意犹未尽。他告诉我们关于谈判过程的许多细节,还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炼化项目工程之庞大。对白总的采访,虽然最后我们只采用了300字左右,但是他对石化产业的介绍,实际上为我们后面采访的顺利进行做好了相关知识的准备。

例二:“杨扬的农民工生存调查”文中对政和县政协领导的采访——对抗心理的运用

上个月,我们用两个整版的篇幅推出一个人物报道——杨扬的农民工生存调查,反响很大。杨扬是政和一中的语文老师,是政和县政协委员,因为政和县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县,她以一位基层政协委员的身份,自费赴上海、浙江和我省沿海,卧底打工调查政和农民工的生存境况,回来后形成了一份很有建设性的提案。我和采访记者联系,要求他们要采访到政和县政协的领导,后来,记者打电话回来,说政和县政协领导不合作。我教了他们一招,说:你们告诉对方,和他们联系采访的过程,就是对他们采访的开始,他们的任何态度,都是可以写进报道的,请他们考虑考虑。过一会儿,记者反馈回来,说:搞掂了,他们接受了采访。

对抗心理的运用经常在揭露性报道中使用。在这样的报道中,明显理亏的一方往往不接受采访。这种时候,就看谁的心理耐受力强,对于采访者来说,没有态度其实已经是一种表态。

例三:在“情绪扩散网”中寻求突破

有时候,对采访对象本人的采访因为对方的顾虑、配合等问题难以进行,就必须从外围采访。心理学认为,人由于对某人某事的认识和态度,会引起不同的情绪,情绪会在一定范围内扩散开去。一个人情绪扩散的范围,就是这个人的“情绪扩散网”。

采访对象自己不开口或者自己不能开口的时候,采访就是在这个“网”中进行。

例四:樊云芳怎样让采访对象放松自己

有的被采访者由于心理压力,接受采访时很紧张,只是强调自己没有什么可说的。这时候,采访者在进行外围采访后,对被采访者要巧妙运用访问的艺术。这里还要提一提樊云芳。

樊云芳有一次采访一位护士时,护士紧张得不知所措。樊云芳只好收起了采访本,说:这样吧,我不采访了。我家里有一位病人,躺了两个月了,人说三分医治,七分护理,我向你请教一下怎样护理病人?这位护士大大松了口气,双方无拘无束地谈话。樊云芳慢慢把话题引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从你自己的体会中,怎样才能把病人护理好?当病人感到绝望时,护士应怎么办?你能举例说明吗?在护理工作中你得到什么样的乐趣?”等等。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有备而来的,围绕着采访的主题进行的。

所有的心理准备、心理活动,都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扣开对方的心灵大门。

第四 访问的技巧——该怎么提问

访问的艺术是指采访者对被采访者谈话访问的技巧。访谈的方法和技巧主要有以下几点:

回答式——对官员的访谈,每年两会期间的总理答中外记者提问,就是标准的回答式的访问。按录音整理成文即可。

闲聊式——看似无意,实则有心

还有诱发式、激发式、讨论式、介绍式、深入式、体验式、观察式 访问的艺术有几点要求: 一是用不同的方式同不同人对话 二是提问题要具体,不要太概括 三是提问题要简明,让对方明白怎样回答 四是记者要抓住线索把谈话引向深入 五是记者要对对方谈话有所反应 六是谈话中要讲礼节,要尊重对方 七是要谦虚,及时向对方请教,不可装懂 八是不问别人隐私 九是善于引导启发而不硬逼 十是要记录准确而详细

例一:抓住要害问题——对鲍国安的采访

鲍国安是一位著名的演员,扮演出林则徐、曹操。10年前,鲍国安〈鸦片战争〉剧组来福州时,我前往采访。回想起来,在采访中,我只是提了一个这样的问题:在您之前,赵丹先生曾经在电影〈林则徐〉中扮演林则徐,人们对赵丹先生所扮演的林则徐记忆犹新,您接下这个角色时有没有思想顾虑?怎样评价你扮演的林则徐和赵丹先生扮演的林则徐?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鲍国安在创作林则徐时考虑最多的,也是我们的采访核心问题。因此,他谈了一个上午。回来后,我很快整理出来〈带着历史风尘而来——印国安谈扮演林则徐的创作体会〉这篇报道。

例二:一连串追问问细节——对郑忠华战友的采访(对蒋筑英早餐的采访)

采访中像采访鲍国安这样一个问题就解决的,实际上不多见,很多情况下,需要采访者不停地追问,一点一点地抠出来。

对郑忠华跪着抬伤员那次抢险经历的追问——山有多陡?徒手好不好攀上去?他的膝盖是不是流血了?是什么扎了进去?他用双膝跪爬了多长距离?上来以后他的身体有什么反应?站得稳吗?喝水了吗?等等

例三:不同对象的因人而问

著名的美国记者斯诺在采写《西行漫记》这本最早向西方世界介绍延安的书时,曾经问过毛泽东:你认为在什么条件下,中国人民才能够消耗和打败日本的军队?你认为这样的战争要打多久?这样的问题,不是向一般人发问的,而是对掌握全局的领导发问的。而斯诺向群众提的问题就比较细小而具体,他向一个红小鬼发问:农民喜欢红军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喜欢红军?

因此,对领导发问,问题可以宏观一些,对群众发问,问题一定要具体。

例四:水均益采访加利中的提问

央视记者水均益1996年冬天访问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事先他来到北京街头采访了一些群众,听听他们想问加利什么问题,然后把这些问题融合到自己要提的问题中,果然使采访别开生面。水均益对加利说:有个小女孩请我问您“联合国有多大?您的官有多大?”一个问题,使现场气氛活跃起来,加利用儿童式的语言回答:联合国就像一个大家庭,一共有185个成员,我是一个大管家,每天早晨起来开门,打扫卫生。

例五:一次笼统提问与具体提问的对比

一家电视台举办青少年演讲邀请赛后反响强烈,一位年轻的记者前往电视台采访编导,记者问:你编导的青少年邀请赛播出后反响强烈,对此你有什么感想?这样笼统的提问不如换成几个具体的问题:演讲邀请赛播出后有多少观众发来短信、信件或者邮件?来信互动的都是什么样的人?年纪最大的多大?最小的几岁?他们在信里怎么说?这样的节目以后还办不办?

例六:聊天采访邓小平植树

有一年植树节,邓小平同志到十三陵植树,一位记者上前采访:邓老,我是某某报记者,请您谈谈今天植树的感想。小平同志回答说:我今天是来植树的,没有什么话好讲。新华社记者李尚志知道小平同志平时讲话不多,如果单刀直入地正面提出问题,自然会一无所获。李尚志拿起一把铁锹,帮小平同志培起土来,一边培土一边聊天。他说:小平同志,您有多长时间没到十三陵来了?小平说:20多年了,那还是1958年修水库时来的呢。小平非常自然地说着,那时,这里没有这么多树,现在大不同了。李尚志接着说:一个地方没有树木,就显得荒凉,不好看。小平说:是啊。栽树意义可大了,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好事。这件事不能放松,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件大事,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

新华社记者用聊天的方式采访到了这条独家的新闻。

第五 体验式采访

为什么很多人写博客看博客。博客其实写的是自己的体验感受,很有感染力。

体验也是记者采访的方法与技巧之一。它是由记者直接参与新闻事件或作为当事人,通过亲身领会、体察、感受而写作出新闻的一种好方法。

体验式新闻这种报道形式不是新生事物,而是早就有之。体验式新闻的名篇《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作者:丘吉尔)——“我躲在一切车厢里,周围全是沙袋。

我身边携带的饮水不多了。

我藏在那里,气也不敢出,生怕被发现。

„„

天将破晓时,我从车上跳了下来。这一天,我藏在一人小树林里。同我做伴的是一只对我很感兴趣的老鹰。

„„

然而,到第六天,我在米德尔堡附近爬上了一列火车,从那里,有直达迪拉果阿的火车。”

这则报道发表在1899年12月30日的英国的《晨邮报》,作者是该报记者温斯顿·丘吉尔(二战时的英国首相)。当时在南非,新殖民者英国正在同老殖民者荷裔布尔人开展殖民地之战,年仅25岁的丘吉尔以《晨邮报》特派记者和英国皇家轻骑兵中尉的双重身份来到南非,参加并报道布尔战争。10月14日,他在外出侦察时受伤被俘。后来,丘吉尔乘哨兵不备,越墙逃走,几经艰难险阻,靠着五块巧克力度过了五天,终于逃出虎口,重获自由。他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这则报道,使自己成了闻名全国的大英雄,也促使英国政府派兵增援,赢得了布尔战争。《我是怎样死里逃生的?》被认为是现代新闻史上首开体验式报道先河之作。丘吉尔既是战争的记录者,又是战争的参加者,他所写的,正是他所亲身经历的。

这种方法不仅能采写出真实、生动、形象的新闻报道,更能把对事件的感受做细腻的描述,使新闻更具有吸引力。

体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亲身体验参加事件的全过程 二是亲身体验参加事件的一部分 三是记者作为目击者参与事件 四是记者作为当事人参与事件

体验的方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不能为体验而体验,有些事件出于法律、道德等原因,不能作为当事人参与。(有媒体为了炒作,把茶水当作尿液送检,有的冒充病号装病,这实际?)二是体验过程中不应只顺应事件的发生、发展而失去记者的独立思考与选择。

做好体验式报道,有几点规律性要求:

第一要选好体验点。要考虑报道的需要,要与记者平时的分工采访行业结合起来,要考虑有利于记者锻炼。体验有三不去:一是高精尖技术的部门不宜去,去了插不上手,碍手碍脚;二是保密部门不要去,个中道理不言自明;三是犯罪禁区不去,犯罪是不能体验的。

第二要甘当小学生,老老实实向采访对象学习生产技术,学他们的好思想好风格。

第三不要为了体验而体验,要把体验和采访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体验中采访,在采访中进一步体验。如果发现新的重要线索和新的问题,还可以拓宽采访面,不满足于写一篇体验式报道就算完成任务。

第四体验时间的长短要视需要而定。

第五体验式报道要有体验的特点,以区别于一般报道。这类报道,记者的参与意识较浓,笔尖要带感情,写出自己的感受。而这正是记者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形式不拘一格,通讯、日记、札记等体裁,均可用,贵在创新。不要忘记带照相机。由于体验式采访的特点,体验式新闻可以选择以下题材:

一国计民生,国计落脚于民生,最值关注的是身边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二大主题与小角度相结合的原则,从身边的问题切入,以小见大,才具有亲和力;三是热点与冷点的结合,政府的难点、百姓的疑点、社会的热点。比如,现在亲历打工、亲历找工。

第六 视觉采访——对现场人与事的观察

现场观察是记者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的直接采访。

现场采访分为两种:

一是记者同事件发生、发展同步式的采访或报道;

二是记者在事件发生后到现场去作追踪式的采访。

现场采访有以下几点好处:

一是可采访到真实的场面、精彩的语言或音响、画面;

二是可采访到有特点的、有动感的稍纵即逝的珍贵镜头;

三是可以防止道听途说造成的新闻失实;

四是记者能感受现场气氛,以便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现场采访是获得第一手材料的主要途径,是记者采访的主要方式。

例一:龙王台风中的虚假新闻——决堤与漫堤之区别

例二:细节捕捉来自观察——鲁迅灵柩迁葬仪式中的一段 请看这一段细节:一阵风来,把覆盖在灵柩上的民族魂大旗卷起一角,许广平取下戴在胸前的一朵米色水钻扣花,把旗子牢牢扣住。当灵柩带着这朵扣花徐徐落入墓穴的时候,许广平的泪珠滚出了眼眶。这几个细节看似不起眼,却反映了事件本质,把许广平对鲁迅的深厚感情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浮想联翩。

例三:眼睛是可以写作的——金凤采写《大陈在控诉》

对于一些天灾人祸的现场,用白描的方式写出来,往往能够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著名记者金凤曾经写过一篇通讯《大陈在控诉》。那时1955年,我军即将解放大陈岛的时候,美军出动军舰帮助国民党劫持了1万多名大陈岛居民到台湾。这是有名的“大陈惨案”。被劫后的大陈岛,居民的衣柜被打开,一些破旧的衣服撒满一地,田里的锄头沾满泥土,孩子咬了一口的米团还穿在筷子上,一只山羊被绳子拴在树上,这是岛上唯一的生物。一两万人生活的大陈岛,生活好象是突然凝止了。

记得,前几年,莆田一家工厂的三层楼房突然之间倒塌,几十位年轻女工从此消失了。福建电视台做了追踪报道,其中有一串镜头我记忆非常深刻:镜头在废墟上慢慢地摇着,一会儿定格在一帧照片上,照片上是一位年轻的姑娘,笑得很灿烂;一会儿镜头定格在一个发夹上,发夹很漂亮;一会儿镜头又定格在一个绒布玩具上,那其实是一份未泯的童心。这些镜头带给我们的是美好的事物,镜头用无声的语言告诉我们,它们年轻而热爱生活的主人再也不能享受美好了。这样的镜头留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与想象了。

观察什么?主要观察访问对象和访问对象置身的环境。● 观察访问对象,包括访问对象的年龄、相貌、身材、穿着打扮、表情、举止、心态等。观察人物时还要注意观察人物的无声语言。无声语言即人体语言,包括手势、表情、姿势等。

有的人物通讯,只写了人物的经历、事迹、思想,但没有勾勒人物的形象,这样的通讯,不能让人物形象活起来。● 观察访问对象置身的环境

环境,包括工作环境、生产环境、生活环境、自然环境,或者说是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观察环境也要抓特点,写环境要服从主题需要,不能游离于主题之外。

据说,人接收外部信息,87%靠视觉获得。

第七 采访时要掌握的三个原则

●平等原则——谦恭不流于谄媚,庄严不流于傲慢,不管你面对什么地位的人,都要做到不卑不亢。

● 因人而异——采访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不但是因人而异,还要因时、因地、因事而异,切忌用一个模式去套。所以,我们要研究正常的采访对象,更要研究非正常的采访对象。

● 掌握主动权——这视采访准备情况而定。采访者和被采访者是一对矛盾,访问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访问时要有很强的主动意识,自始自终掌握采访的主动权。

主动权,是指把握采访意图,主动提问,因势利导,步步深入;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能沉着冷静应对;能够恰当地掌握时间。对采访对象的研究不是单向的,不只是记者在研究采访对象,采访对象也在观察记者。采访对象的态度、表情、答话等,都是对记者发出信息的一种反馈。

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 篇6

【关键词】民生新闻 隐性采访 隐私保护

民生新闻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以“民生内容、民本取向”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品质,被人们亲切地称作“老百姓自己的新闻”。民生新闻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隐性采访受到记者们的青睐。因为通过它可以迅速抓取第一手素材,还可以掌握“铁证如山”的猛料,继而创造出轰动的传播效应。但对于大量使用隐性采访所造成的极端后果,以及对当事人隐私权构成的侵犯却似乎经常被淡化和漠视。

例如,有这样一条民生新闻,报道的是一起“假冒警察上网裸聊”的事件。报料人是当事人的妻子和女儿,她们在屏幕上将自己家人的种种“流氓卑劣”行径公之于众,并毫不留情地将不堪入耳的网聊记录大声朗读,一股脑地抛向观众,令人错愕和震惊!记者还暗访了当事人的邻居,并去当事人的单位采访了他。当事人一开始稀里糊涂,不知记者采访何意?直到他妻子现身并甩出一大叠打印的网聊记录,他才反应过来,知道了记者的采访意图,并对记者说这是他家的私事……片子还在直播中,屏幕前的几个人就聊开了:这人以后脸往哪搁?还怎么在单位上班?在社会上做人?……我们不知道这位当事人是否真的冒充警察、上网裸聊、诈骗犯罪,那需要公检法机关的调查、举证和判决。用隐性采访的方法将邻居拉来作证人,在当事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将他的私生活曝光于大庭广众之下,这是对普通人人格权的漠视,也是对其隐私权的侵犯。

在这里,新闻采访权和隐私权产生了冲突。面对这样的冲突,记者应如何选择?笔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权衡的标准。在公民的隐私权与公共利益无关时,记者将其披露,是一种违法行为。但如果公民的隐私权涉及公共利益,就不纯粹是个人私事,而是社会公共事务中的一部分。因此,人们有权了解真相,新闻媒介也有权予以报道。

记者如果在采访中,完全不顾当事人的心情和感受,不注意对当事人隐私权进行保护,连普通观众都觉得媒体有点过分了,那媒体的公信力又将如何树立?谁看到你来采访不小心提防、冷眼相向,并干脆将你拒之门外?媒体都在责难采访环境恶劣,被采访对象越来越不配合,可是反观自身,在造成今天这种被动局面的多方合力中,媒体自己的力量恐怕也不容小觑。我们应当反思,在工作中真正做到尊重法律、尊重人权了吗?为什么现在用正当手段、正常渠道去采访越来越难?别人在防范我们什么?

曾有这样一条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是有关某山区一位农民被闪婚骗钱的事。整个节目从采访到编辑都非常流畅,故事的来龙去脉也交待得干净、清楚,对观众具有警示教育的作用。但美中不足的是:片子结尾处加上的一段对该地区公安局某位工作人员的暗访。公安局同志把这种“骗婚”案件分析得非常透彻,也道出了实际办案过程的复杂与艰辛,因为跨省查案,所以办案非常难,快速结案的可能性不大,只有小心提防,谨防上当。 这样的语言完全应该是在正常采访中听到的,而画面却变成了躲躲闪闪,摇摆不定,明显是“偷拍”而来,让人看了很纳闷:公安干警说得有理有据,完全是以正面形象出现,却为何要以“非常规拍摄”的方式来采访?如果记者稍加努力,是应该可以通过正常手段和渠道,光明正大地完成此次采访的,那样编出来的片子效果也会显著不同。“偷拍、偷窥、偷录”难道要成为我们完成新闻采访的常用形式?

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责是报道发生的事实。而现在,新闻工作一定程度上变成了类似公安系统的侦察工作,影响了新闻媒体的社会职责。记者的基本责任就是获取信息,但应取之有道,这是作为一名记者最基本的职业意识。记者的职业,就是要在不欺骗和不违背道德、法律的前提下,千方百计地采访到新闻,这才是记者的专业。即使是许多揭露批评性报道,也可以公开采访,用迂回的方式,凭借记者的采访技巧而获得需要的素材。然而,为了追求生动和“铁证如山”的效应,一些记者采用偷拍、偷录的方式。这种隐性采访的确能使记者较容易获取事实真相,但它毕竟是一种欺骗手段,容易导致争论,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诉讼。

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有一个信条值得我们借鉴,这就是“无论如何,秘密调查都是一种欺骗。新闻不是欺骗的通行证,我们不能以目的正当为由而不择手段。秘密调查不能用做一种常规的做法,也不能仅是为了增添传播的戏剧性而使用。”我们可以看出,它原则上反对偷拍、偷录这种“秘密调查”,因为这是一种欺骗行为。我们在民生新闻的实际操作中,不到万不得以,不经过申请批准,也不应轻易使用隐性采访,更不能把它作为常规范式去操作。

如果媒体在新闻采访中,偷拍偷录成风而不加遏制,将会造成种种不良的社会影响。单从暗访报道本身来说,记者和被采访者一方主动、一方被动;一方了解底细,一方不明就里;一方有技巧、手段和机器,一方则一无所有、无遮无拦,连防范都来不及,双方处于极度不平等的地位。因而,尽管民生新闻的记者是代表老百姓去调查了解事实并伸张正义的,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时,可能更同情“弱者”,从而对媒介失去信任。

“攻—守”的关系是在不断变动的,社会的同情也会随着时代和环境而变化。保守地使用隐性采访,既是为了保护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也是为了更有效地维护媒介的公信力。如果因采访方法欠妥,授人以柄,这绝不是明智之举。毕竟,从长远发展来看,新闻媒介的公信力才是我们媒介从业者安身立命的根本。

参考文献

①陈力丹、孟祥晨,《传媒应有更多的自律——对〈关于新闻采编人员从业管理的规定(试行)〉的解读》[J].《当代传播》,2005(5)

②徐迅:《暗访与偷拍:记者就在你身边》[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的方法 篇7

关键词:民生新闻,采访,技巧与方法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新闻制造等各个新闻环节的基础, 采访的重要性可以从新闻行业的一句谚语“七分采访, 三分写作”中体现出来, 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可以更容易获得有价值的新闻, 令新闻生动形象, 引起观众的兴趣。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各种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 这个时候民生的新闻采访技巧重新成为了吸引关注, 满足观众需求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各家新闻节目纷纷用“民生新闻”、“民生视角”等作为新闻播报的主打和标题口号。

我们常说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

新闻是中央媒体和省市级媒体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 区县媒体在社会新闻这块大有文章可做, 一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二是加强与消防、卫生、公安等突发事件处置部门的联系, 一旦发生突发事件, 做到快速反应;三是加强与执法部门联系, 关注带有典型性、代表性案件的侦破处理;四是加强与通讯员联系, 多挖掘、多采访平常人身上发生的不平常事。

2012年六月份, 重庆进入多雨季节。结合重庆电视台中央组约稿, 区县记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6月12日, 204省道因强降雨引发山体塌方造成公路中断, 綦江电视台记者闻讯后当即赶到现场, 采写了《204线麻柳滩段中断正在抢修》等4条新闻, 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等栏目分别采用。统计表明, 六月份, 重庆市生之依、稳定是民生之盾, 而民生新闻就是围绕着这些老百姓日常问题来进行新闻报道, 要对民生新闻实效性、贴近生活性和互动性作出充分的体现, 这样会有助于拉近电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那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提高民生新闻采访的作用和效果呢?

1 建立平民视角, 与百姓进行平等的交流

要让新闻做得有贴近性和亲和力, 就必须要从百姓本身出发, 坚持“以人为本”的采访原则, 这才是增强新闻吸引力和感染力最重要的途径和方法。新闻采访者和报道者要多从百姓的角度

各区县记者就有30条天气方面的相关新闻被中央电视台采用。

(五) 以热点新闻为切入点, 引导中央媒体和省市级媒体记者开展采访活动。热点新闻往往是社会受众关注的重点, 有很大的新闻价值, 提炼热点新闻, 积极引导、精心策划, 通过热点新闻的带动, 把区县需要正面宣传的内容融入进去, 以热点新闻吸引中央媒体市级记者站和市级媒体记者展开采访。

2011年2月, 重庆市涪陵区北山坪的库区8号危岩出现险情, 山头上万立方米石块摇摇欲坠, 山下十多户村民生命和财产危在旦夕。获悉消息, 当地媒体立即组织记者对险情进行采访, 同时将了解的情况向重庆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国家、省级媒体进行了报送, 并得到了积极回复。3月19日, 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提前赶到现场, 对危岩进行思考, 去发现新的问题和新的新闻热点。要很好地做到新闻报道工作, 除了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之外, 还应当具有善于贴近百姓的精神, 只有这样才能在题材选择和新闻价值的判断上, 能够选择对观众有足够吸引力的新闻题材。在报道新闻的同时, 应当注意在交流上和语言上的平民化,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要形成平等的关系, 这样才能让被采访者放下心里的戒备, 当采访者是朋友, 从而完成一次来自心灵深处的沟通和采访, 达到最理想的采访目的。

2 对于关键信息有足够的敏锐程度, 借此与采访对象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的爆破进行了现场直播, 整个外宣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反响。

当然, 新闻策划仅仅是做好外宣新闻的起点。区县媒体若要完成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外宣新闻, 还须从培养记者队伍、提升记者业务水平着手, 不断增强后勤保障能力、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只有遵循新闻规律, 不断创新奋进, 才能让外宣新闻报道多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新闻策划”的学术争议与实践困惑》, 广西师院学生报.

[2]李实权.《浅谈策划在对外宣传中的地位与作用》, 永平县委宣传部.

(重庆市綦江广播电视台, 重庆綦江401420)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 记者是主导, 采访对象是主体, 在进行民生新闻采访的时候应该着重对采访者的启发和引导, 让采访对象畅所欲言, 而记者并不需要在采访过程中过多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记者在采访中能够起到的作用应该是在短短的采访时间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防止主题发生偏离, 从被采访者回答中及时捉住这条新闻的关键信息, 及时作出反应和记录。

在采访的过程中, 记者一定不可以提问空洞或者偏离重要关键的问题。提问的问题设置一定要与本条新闻的关键信息有关, 对于被采访者有一定的提示性和引导性, 过程要紧扣主题, 挖掘深层次的问题, 从多侧面多角度进行主题深化。对于关键信息有重要的标示和注重才会有助于让新闻报道的受众更好地把握本条新闻的中心内容, 达到新闻传播的最好效果。

3 对民生热点要有足够重视, 注重主题的升华

民生新闻关乎人民的经济、医疗、劳动就业、便民措施, 几乎覆盖了人民群众一整天生活的每一个角度, 是与百姓日常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民生新闻关注民生、民情和民意, 又可以对百姓日常生活有实际效果, 才会有这么多的观众去收看。记者在采访完之后一定要注意主题升华, 目光不仅仅停放在新闻事件上, 还有对背后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观察, 从中提炼出新闻的精华, 将新闻的主题升华到社会的层面上。

4 注意采访方式不能千篇一律

因为作为采访者每一次采访的对象都不一样, 要根据采访对象不一样采取不用的采访语气和采访方式。记者要注意的因为包括被采访者的性格、当时情绪、文化素养来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与采访者交流。面对直爽的人, 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 面对委婉含蓄的采访者可以采用委婉的提问方式, 要注重对采访者的引导, 这时候记者就担任了引导者的作用。要是面对性格刚烈的人,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可以与他硬碰硬, 采用迂回的方式进行提问和交流。采访提问的方式关键在于根据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作出相应的调整, 直接把重点问题放在采访对话的最前面, 直接取得最关键信息, 以提高工作效率。

采访的方式对于采访效果是非常重要的。记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语气与当时的被采访者或者环境是否吻合, 这要求记者对环境和人有一定的敏锐度和比较强的自我调整能力, 善于和别人沟通并且熟悉地运用各种不同的沟通方法, 这样才是获得良好采访效果的重要保证。

5 在专业性领域采访时记者要做好准备

作者要有相关的专业性知识和准备, 要先对采访领域的对象从事的工作、活动和研究领域有一定的认识, 这样才可以和采访对象的交流没有代沟和认知上过大的差距。而且要确保采访的效果, 从中得到专业的答案和效果, 记者也必须有相当数量的专业性问题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同时在采访的时候还要考虑受众的认知范围和水平, 还要专门设置一些问题来做出解释、强调和说明采访内容。

6 面对特殊的采访对象一般要采用特殊的采访方式

如果在批评报道中, 所采访的批评对象出于对自己利益和形象的维护一般都会采取回避或者拒绝采访的方式, 这样记者就不能从他们的口里得到有用的信息来进行事实的新闻报道。面对这些特殊的采访者, 记者应该要聪明地选用采访的方法, 可以采用先入为主、转移话语重点、给予采访者适当刺激或者隐蔽采访等方式让他们说出新闻报道所需要的要素。但是记者在进行此类操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采访方式的适度使用。采访对象或许的确存在过错行为.适度刺激要以不伤害、非敌意为度。记者要站在中立客观地角度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 不要主观地认定采访对象有不好的刑罚, 在使用这些特殊手段进行采访时, 记者切记要尊重新闻事实、遵守法律规定、严守职业道德。

总的来说新闻采访不仅仅是一项工作, 更多涉及到的是人与人交流之间的艺术。新闻的采访者要从被采访者口中得出自己想要的信息, 就要善于与百姓进行沟通互动, 站在与他们一致的平台上, 让被采访者放下心理的戒备, 敞开心胸与记者沟通, 达到心灵上的交流。记者务必要保持新闻采访的贴近性、真实性和平等性, 这样的民生新闻才可以在百姓之间生存和传播开来。所以新闻工作者一定要做好民生采访的工作, 在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探索, 把理论上的知识渗透到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 让理论和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 才可以使新闻采访工作更上一层楼, 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

7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新闻不再是空泛地架在社会上层来进行报道的工作, 更多的是落到群众之间, 报道和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才是新闻行业得到生存和继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所以对于民生新闻采访技巧的方法探讨显得十分必要, 新闻在新时代应该更好地体现它的亲民性和贴近性, 要切实地联系社会实际, 与百姓站在同一个平台进行心灵上的沟通。民生新闻的采访已然已经变成了一项艺术, 一项巧妙的与人沟通的艺术。民生新闻的记者一定要注意本文提到需要注意的采访技巧, 这样与百姓建立真正的互动交流, 才可以让更多人去接受自己的新闻报道, 才可以让本台的民生新闻在同行的竞争中继续生存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程彦华.浅谈提高民生新闻采访技巧[J].活力, 2011 (12) .

浅谈民生新闻采访的策略与技巧 篇8

所谓民生新闻, 就是将新闻视角转入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生活状态、生命安全等方面进行相关的报道以此来维护百姓的基本利益。民生新闻要以百姓为立足点, 取之于民、服务于民。那么由此可见, 民生新闻要以百姓为视角, 以百姓为本、以百姓为内容等一种从多个角度划分的新闻。

2. 民生新闻采访的策略

2.1 言之有物, 有的放矢

新闻采访者在采访时一般都会先设定好目标再进行谈话。若想把想问的问题进行展开, 那么就要抓住采访时与对方谈话的重点。新闻采访者在深度报道前的采访要注意从小处着手, 明确每次采访的目标, 从采访报道的目的、被采访人以及受众三个方面来考虑相关具体问题。

2.2 突发提问, 出奇制胜

常常新闻工作者会认为现场采访是一件很难完成的工作, 那么相较于现场采访来说即兴采访就变得简单许多。即兴采访是最具吸引力的且对观众来说颇具有生动性的一种采访形式, 这种采访形式也是同时深度采访中重要的一种方式。

在即兴采访的过程中, 不仅能体现出记者的专业性, 同时也是对记者综合素质的一种考量, 这样的方式也是考验记者在面对突发的新闻情况时所能够表现出的个人应变的能力以及他对于新闻话题的判断总结归纳能力。即兴采访的特点可归纳为:突然发问与快速回答, 也是其即兴采访所蕴含的“突发”魅力。在采访过程中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问答的真实效果同样是即兴采访的魅力, 与在采访前做好问题准备和精心设计相比, 即兴采访就会略胜一筹。

2.3 环环相扣, 步步为营

在进行纸媒的深度采访报道过程中, 记者的提问内容条理是否清楚, 问题是否恰当, 反应是否机敏都是其是否能成功采访的关键问题。虽然, 新闻工作者在采访前早已做好准备工作, 但是记者在现场进行新闻采访时所出现的实际情况常常与采访前所设想的内容大相径庭。由此可见, 民生新闻采访需要记者在采访时思路清晰、逻辑缜密、所提出的问题要具有相关性、连贯性、具体性。

在采访过程中如果被采访者对记者提出的问题有意回避或者故意说其他话题不正面回答时, 可以理解出此被访者不喜欢或者不愿接受这样的问题, 也或许是记者提出的问题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时就需要记者随机应变转换话题, 避免使被采访者处于尴尬的境地。

3. 民生新闻采访的技巧

3.1 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新闻工作者需要按照采访动机进行适当的访前准备。首先新闻工作者要进行多线并行制, 即编辑、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可根据各自不同的分工, 按照一定的组合方式去完成多组工作。如遇到突发的新闻采访活动, 访前准备就会显现出至关重要的地位。不同分工人员要求系统地交流和配合, 环环相扣, 减低甚至防止在现场出现的失误与错漏。例如常见的责任事故现场, 现场都会有责任事故人, 新闻工作者快速发现方法的手段是什么呢?按照正常情况, 一般热线的爆料者大都是与此次责任事故应有一定的利害关系的人, 那么在其爆料之时, 务必与其进行认真的沟通, 便可较为方便轻松地获取相关的责任当事人资料及体貌特征等等一些重要信息, 以便赶到现场之时能够快速且恰当地进行交流沟通联系及相关访谈。

3.2 根据被采访者的特点选择采访策略

新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形形色色的被访者。这些被访者本身具有不同的个人背景和社会背景, 新闻工作者就要根据不同特色的被访者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来达到访问出新闻要素的理想答案。这很考验记者的应对能力, 所以记者的能力需在不同类型的人面前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展现。

对于普通的访问者有时候不能开门见山地进行采访, 需要采取迂回战术通过聊天等方式寻求问题答案, 再与普通人聊天的过程中建立起对新闻工作者信任的桥梁后再进行真正的访问。

对于德高望重的人来说访问前的准备就至关重要了, 提前选择采访方式与提问方式。对此类人物的采访最能考察记者的综合能力, 也能达到采访的最高境界。

3.3 明确采访动机, 积极把握主动

新闻采访要做到公正性、客观性和真实性, 首先要确立采访动机并且保证采访动机对社会主体有益无害。然后根据被采访者的所述相关信息进行真实如实的报道。若带有吹捧和夸张的进行采访报道, 就会歪曲事实, 这是不被支持的采访动机。还有一种动机是采访者或者新闻工作人员对采访内容本身具有偏见和敌意, 这样采访出来的内容也是与事实相违背的。记者不带有任何目的性以及个人色彩的采访是正确的采访动机, 是为了努力还给大众一个真实、公正的新闻报道而进行的采访活动。

3.4 要尽量接近掌握第一现场的情况

在采访过程中, 掌握第一现场的情况是新闻工作者掌握实事的重要途径, 离现场越近, 新闻价值也就越高, 新闻真实性也就越强。例如一场严重的交通事故, 如果只是象征性地描述了当时现场的情况如大货车在高速公路撞到护栏侧翻, 这样的真实性就会大打折扣。这时新闻工作者应该结合团队, 让摄像记者记录真实的第一现场状况。

参考文献

[1]卢江莉, 余雨舟.浅议广播民生新闻的采访策略[J].学园, 2013.

[2]范伟明.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初探[J].新闻传播, 2013.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的采访工作 篇9

1 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

电视民生新闻的内容都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多涉及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内容, 如果仅仅浮在表面很难获取群众感兴趣的新闻信息, 因此需要深入群众的基层生活进行新闻采访。民生新闻涉及多数群众, 只有对群众进行深入采访, 接受采访者的信息, 并对信息中的线索进行梳理, 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分析, 才能获取更高价值的新闻线索。此外, 居民关注的一些敏感信息往往很难在采访中获得全部采访主体的配合, 如果不能对民生新闻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和信息源挖掘, 就很难有效地挖掘出民生新闻的内涵和价值。因此, 就民生新闻记者而言, 要从发现新闻线索开始, 顺着线索进行“解剖麻雀”、抽丝剥茧式的采访, 通过与采访对象的深入交流和事件的深度挖掘, 掌握全面准确的新闻信息, 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2 民生新闻采访水平的提升

2.1 深入基层一线进行采访

民生新闻往往蕴含于群众日常生产和生活中, 只有准确选取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选材类型, 才能吸引观众注意力。特别是对地方电视台而言, 因为地处的区域限定为本地, 且新闻时效性特点又使新闻发生在当前阶段, 事件内容往往蕴含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丰富信息, 所以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从这一层面讲, 民生新闻的记者要深入群众进行采访和挖掘, 选取群众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报道, 可以获取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寻找民生新闻的平民视角

一是坚持以群众视角和平等态度进行采访。民生新闻报道受众主要是普通群众, 在报道中要以与群众平等、真诚交流的态度进行报道, 从贴近群众的角度、注意尊重采访对象, 保证与被访者平等交流, 使观众感到记者与被采访者是真诚表达, 增强民生新闻的真实性;同时, 平等文明的交流可以让群众感到采访者和被访者的较高素养, 让受众产生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二是做好采访引导和启发工作。在采访中记者处于主导地位, 因为被采访者主要是普通群众, 所以不能简单地高谈阔论, 而是要将需要表达的观点隐藏在普通、平常的语言中, 引导被访者能够全面介绍出自己掌握的信息。民生新闻在选好主题后, 其新闻信息涵盖的内容相对较窄, 记者与被采访者交谈内容话题性很强, 采访要注意围绕主题, 在事先了解被访者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选择几个采访问题, 在注意引导, 防止被访者偏离采访主题, 并能对采访语境进行一定设定, 使采访对话变为日常对话。要注意被访者多为普通群众, 对他们的提问不能太过宏观和空洞, 要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问题, 让被访者有话可谈。通过记者与被访者的深入交流分析, 可以挖掘出很多涉及采访话题的共性关键信息, 实现新闻话题的多角度和多侧面深度分析, 挖掘出新闻内涵和价值。三是善于对新闻主题进行升华。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特别是各类涉及民生的城镇中小学“大班额”破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创新创业等话题, 要注意引导被访者结合实际, 将谈话逐步向上级有关民生政策靠拢, 实现新闻主题的升华, 提升民生新闻的高度。

2.3 根据实际灵活选取采访形式

民生新闻采访对象多为普通群众, 而基层群众受工作和生活环境、教育程度及成长经历影响, 在语言交流和沟通等方面各具特点, 记者在采访中要注意把握不同采访对象的基本特点, 通过初步交流迅速判定其类型, 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采访。一是对不同人物和情况要灵活选取交谈方式。记者与被采访对象的初步交流后, 要根据其素养、情绪等基本素质, 确定类型, 选取引导式、激发式、开门见山式等不同交流方式进行采访。二是对涉及专业内容较多的新闻, 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记者在民生新闻采访中, 可能会涉及较多内容, 要对新闻主题较为专业的领域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一定的专业性提问, 让被访对象感觉有共同语言、有话可说。而对普通群众的采访, 则需要考虑其接受程度, 在提问后如果发现被访群众无法理解, 就要进行一定的解释和说明, 确保采访顺利进行。三是对特殊采访对象要进行特殊方式采访。民生新闻有时涉及一些敏感话题, 被访者可能存在不愿多说的现象, 需要通过适度刺激、隐藏性提问等特殊办法, 获取需要的新闻信息, 但要注意以破坏隐私、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为基础。

3 结语

民生新闻记者在采访中面对众多采访对象, 只有准确把握民生新闻的基本特点, 有针对性地开展采访活动, 才能切实提高民生新闻的采访质量。

参考文献

民生新闻采访浅析 篇10

1 民生新闻采访的前期准备工作

1.1 新闻采访线索获取

新闻本身具有时效性特点,民生新闻亦是如此,所以在民生新闻采访的工作中,能否及时有效地发现并获取民生新闻的线索,直接决定了民生新闻反映社会民生热点的时效性。民生新闻的涵盖内容广泛,仅依靠新闻工作者去发现,难以成功。民生新闻线索获取的手段有:电话热线、网络信息反映、特约记者、新闻信息平台等。获取新闻线索后,进行新闻是否有采访报道价值的判断,然后就可以确定采访主题。这个过程始终要把握时效性、是否贴近民生等基本要点。

1.2 资料与思想准备

民生新闻采访分为已知事件采访和现场采访,采访前的资料和思想准备至关重要,当然新闻记者日常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不可忽视。民生新闻采访前要获取新闻事件的基本资料和信息,包括事件中的新闻背景、主要人物、基本过程和相关法律等,必要时可以设计访问提纲,做到对民生新闻事件和采访对象的全面了解。思想上要积极调动起来,事先对可能发生的情况有预想,且预想要尽量全面,明确自身的立场、态度和采访视角。只有这样,当紧急事件发生时思想上才有准备,采访时才能游刃有余,能够及时捕捉到现场中的有效信息。

2 民生新闻有效的采访技巧

2.1 把握主题,积极引导

采访的过程中所有的交流和谈话都要围绕采访前已经确立的采访主题,抓住主要的采访目标,依据报道的目的展开,提问时要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展开,具体并且实际。对于一般的民生新闻采访,由于采访对象来自不同的社会岗位,文化水平有所不同,所以采访记者要以掌控全局的角色对采访过程进行积极有效引导,采用语言或者其他手段,保持采访记者在采访过程的主导地位,既要保证采访对象的畅所欲言,也要保证采访内容的前后连贯,真实客观和紧扣主题。采访的方式一般会以提问为主,提问的过程要把握语言上的技巧和态度上的真诚,保证逻辑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合适、生动活泼,态度上要热情并且真诚,平易近人,引导采访对象的积极配合。

2.2 定位明确,灵活应对

民生新闻采访是否能吸引社会的关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采访记者现场的反馈效果。采访记者现场采访时要对自己的代表立场和公众形象进行明确定位,要积极向上,代表正能量,做民众的好朋友和正义的代言人;还要形成自身采访的风格特点,包括语言风格和气质形象,拉近与民众的距离。采访记者是新闻媒体与采访受众的沟通媒介,提高采访记者的现场意识也很重要。民生新闻现场的情况大多不可预见,对于一些情况,现场的采访记者要积极灵活应对,思维敏捷。这与记者的社会经历和采访经验是分不开的,采访记者要着重培养自己对环境的感触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和全局的把握能力,提高现场意识。

3 把握民生新闻中的双向人际心理互动

3.1 了解受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

在民众新闻采访中,了解受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是把握双向心理互动的首要前提。民生新闻的采访内容包含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决定了受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是多种多样。不同的教育背景、性格特点和社会职位的采访受众要采用不同的心理沟通方法,这些因素也都是了解受访民众心理特点的前提。了解受访民众的心理特点后,就可以对症下药,采用更换采访的环境以及该改变采访时的提问方式和语言特点等,来满足采访时的需要,营造和谐的采访过程。记者在采访时要善于观察,仔细观察采访时的环境气氛和采访受众的情绪变化所折射出的心理变化,合理采用不同的采访方法,和采访受众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达到理想的效果。

3.2 创造和谐的心理沟通

即时的采访交流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交往,获得交往对象的心理认同是成功交往的关键。民生新闻采访时新闻记者要实现良好的沟通就要得到受访对象的心理认同。采访记者要给受访对象良好的印象,这来自于采访记者良好的自身气质、沟通方式、交往技巧等,要积极与受采访对象寻找心理共同点,搭建心灵沟通的情感桥梁,采用心理战术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4 结语

民生新闻在现代社会等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和欢迎,得益于民生新闻良好的内容设置和亲民理念的有效传播。民生新闻采访是民生新闻的重要环节,在民生新闻采访中要注意新闻内容的准确定位和有效把握,采访时要注意灵活运用各种采访技巧,与受访民众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参考文献

[1]范伟明.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初探[J].新闻传播,2013,(11).

[2]贾默寒.民生新闻采访技巧之我见[J].百家论坛,2012,(9).

[3]杨晓丽.谈新闻采访的超前策划[J].中国报业,2011,(6).

关于新闻采访技巧的探讨 篇11

【关键词】新闻;准备工作;采访技巧;现场;对象;重点

作为一名记者,不仅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多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具备更好的新闻意识,对新闻具有较强的敏感度。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需要灵活运用采访方法,以便于更好的了解事情的真相,并能够采集到真实的材料。作者通过对采访技巧的掌握,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才能做到得心应手,从而获得真实有用的新闻素材。

一、采访前的准备

记者在新闻采访前需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记者需要按照各自分工来组成采访团队,确保采访工作的顺利完成。同时还要重视采访前的良好沟通,争取能够获得更全面、更完整的信息,为新闻采访过程中掌握主动权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在责任事故现场采访工作中,往往事故责任人就在事故现,但记者很难从众多围观群众中将其找出来,因此在热线中通与与所料人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能够提供更多关于责任人的相关信息,获取到责任人的相关资料和体貌特征,这样在现场采访中才能及时找到事故责任人,保证采访任务的圆满完成。

二、采访中的技巧

(一)接近新闻现场。读者现场采访工作中,需要尽可能的走进采访的每一现场,这样才能与新闻事实更为接近,获取更高价值的新闻线索。特别是对于突发新闻,可以对新闻发生事件进行同步报道,这是报道的最高境界,对记者也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记者深入第一现场,对现场情景进行报道,并对新闻发生之间环境、相关人员状态及目前现场实际情况等都要有效的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闻的价值,使观念能够感受到新闻的震撼力和真实性。

(二)找到新闻重点。在现场采访过程中,现场人物较多,这就需要记者要将与采访无关人员进行过滤掉,从现场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将重要人物及采访重点采撷出来,并应用现场采访中的尖端理论,将离事实最近的少数人找出来。在现场中要记得时刻寻求最顶端的核心人物,并着重于第一手资料的搜集,这对于现场记者的判断力具有较高的要求,一旦判断失误,则会在现场中无法第一时间采访到事故当事人,失去采访重点的时机。

(三)掌握新闻时间。为接近新闻核心人物,记者要在第一时间赶到新闻现场,特别是要在封锁新闻现场前赶到更是至关重要。记者要牢牢记住与时间赛跑,才能赢得新闻的理念,同时也是媒体人新闻采访的关键所在。如我们经常会听到或看到楼顶欲轻生的人的报道,当记者接到群众的热线电话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后,亲眼目睹了救援人员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场景,并将事故从头至尾的全过程全面真实地叙述报道,让群众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会在人们的心中对救援者产生敬慕,如果是事后补充新闻采访。那其新闻价值与新闻时效性就会大打折扣。

(四)在新闻采访现场目击者时,应注意提问问题的方式和方法。首先,要做到提问的具体性。记者提出有个性和有特点的问题,才能保证新闻更具个性化特点。因此在具体采访过程中,记者可以将具体的问答变成单纯的交谈或是聊天,这样采访不仅会变得相对简单,而且也会更容易,有利于采访气氛的融洽。利用交谈或是聊天的方式进行采访,能够使新闻采访人感受到更多的人性味和生活味,从而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记者采访过程中,在提问时要具有逻辑性,同时还要学会刨根问底,能够随机应变,保证提出的问题能够与一般人的谈话思路相适应。可以在采访将对采访的主题进行明确,这样在采访过程中才能保证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其次,记者在采访时,面对不同人、不同的情况,需要随机应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采访。要善于观察和倾听,让被访者放下戒心,心情愉悦,愿意配合采访。在事件采访中,因为报道中会提及目击者姓名或者相关情况,或者目击者与事故核心人物相识等原因,因此采访时会受到更多的排斥。特别是新闻记者在记录时,被采访人往往更为敏感,不愿意接受采访。针对于这种情况,在采访的开始,可以不表明自己的身份,以旁观者的身份介入进去并进行对话,在被采访人愿意与记者沟通交流后再说明来意,这样往往能够获得比直接采访更好的效果。同时记者对被采访人进行采访过程中,需要以中立的心理状态,保持客观性和公正性,对于被采访人不在现场的情况,则可以通过采访周围人或是观察周围环境来获得更多具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素材。

(五)照顾受访者情绪。由于被访者的年龄、职业、性格、个性、经历、文化修养等多方面的差异,记者在采访中要根据不同人、不同情况,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采访提问技巧,灵活应对。根据采访对象的性格、情绪、素养等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方式、语言进行采访交流。采取因人而异方式,对性格直爽的人,采取坦率直露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性格内敛的人,采取含蓄婉转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性情急躁的人,采取旁敲侧击的语言表达方式。在对专业性领域的采访中,记者在采访前要对采访对象从事的工作、活动和所研究的领域有全面的了解和认识,要有专业性问题用来和采访对象深入交流,这样才容易被受访者接纳和打动,也容易使采访顺利进行。

(六)特殊的采访对象要用特殊的采访方式。对于一些特殊采访对象,特别是被采访人由于自己过失而产生负面影响时,面对记者采访则会推卸责任,并对事实真相进行掩盖,或者是缄口不语。针对于这些特殊的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可以采用先入为主或是陷性采访等手段,但在整体采访过程中需要遵守职业道德和遵守法律法规,采用特殊的提高方式和交流方式来还原事实,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三、结束语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记者,需要熟练掌握采访技巧,确保采访更加深入和细致,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深入摸索和运用采访技巧,不仅能够有效的保证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采访的效果,更好的完成采访任务。

参考文献

[1]葛静虹.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J].新闻研究导刊,2015-09-10.

电视民生新闻采访初探 篇12

长期以来, 关于民生新闻的定义有很多种, 并没有形成统一的定论, 但通常普遍被新闻界认可的民生新闻的定义是: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 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 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 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

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方法和技巧

(一) 采访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 记者要确定好选题, 根据选题在采访前对新闻事件有详细的了解, 保证在采访的过程中顺利进行, 遇到问题时可以灵活解决。其次, 采访前一定要明确采访对象。采访前记者一定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采访对象, 要明确采访对象是谁, 这是采访中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明确采访对象, 不但可以节约采访时间, 还能保证自己的采访质量。再次, 事先要做好采访提纲。提纲在采访过程中起着重要指导的作用, 所以, 采访前, 记者要列出应该提出的问题, 做到“胸有成竹”。如果没有提纲, 记者的采访就会缺少逻辑性, 严重的话可能导致采访“冷场”, 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

(二) 把握民生新闻采访选题

做好民生新闻采访, 选好题、选对题、选准题至关重要。把握民生新闻采访选题, 必须紧紧围绕百姓所想、百姓所盼、百姓所急、百姓所需、百姓所愿进行科学选题, 特别是要注意主题的鲜明性、深刻性、全局性, 既不能以偏概全, 也不能过于平常普通。要注重把握选题的关联性, 注意选取那些百姓生产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使主题既贴近现实又符合新闻受众的心理需求, 使民生新闻主题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要注重把握选题的时效性, 选取的民生新闻主题必须是一段时间或者一个时期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时间跨度要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之内, 特别是对于“新闻热线”获取的新闻线索必须按照这一标准来确定主题。

(三) 尊重被采访对象, 采访中要有亲切感

电视台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一定要有亲和力, 才能拉近和老百姓的距离, 让老百姓愿意说身边的事, 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心话, 以采访减少难度, 获得更真实、有效的新闻内容, 与之建立一个平等和谐的采访氛围, 在良好的气氛中采集新闻素材。只有这样, 才能融入被采访者, 和采访对象水乳交融, 才能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从中提炼出来的东西才是活生生的。

在采访时, 记者要能突出重点, 分明层次, 根据采访前的提纲, 保持清醒的头脑, 抓重点、抓细节, 对于重要问题要花更多的时间了解, 而对于次要的问题, 可以适当减少时间, 甚至部分问题可以忽略, 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全局, 从而保证新闻报道有质量。

(四) 电视台记者要有团队合作意识

因为电视民生新闻采访有记者和摄像以及采访对象高度配合的特殊性, 因此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报道, 要做到团队合作的高度配合, 一般来说, 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至少要有记者和摄像两个人, 必要的话还得有出镜记者的参与, 这就是三个人要完成一个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 所以, 在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上, 要注重团队合作精神, 相互配合, 共同完成民生新闻的采访任务。

在平时的工作关系中, 就要和每个同事处理好关系, 形成和谐良好的工作氛围, 好的同事关系才会得到同事们的帮助, 才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报道出高质量的新闻。

(五) 注重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

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切实遵循人文关怀的理念, 能够更好地在新闻报道中找到一个合理的, 并能尊重被报道者的平衡点。关怀融入社会新闻报道, 代表着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 它不仅是报道创新的重要切入点, 还是凝聚传媒人气和吸引观众的重要手段。在新闻报道中融入人文关怀, 是媒体赢得受众尊重的重要前提, 也是媒体所必须具备的社会责任之一。

众所周知, 电视民生新闻在今天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个成功的新闻节目报道, 会给受众带去及时、全面、多角度、有针对性的大量信息。作为电视民生新闻报道, 只有将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人文关怀贯穿其中, 才会受到广大老百姓的欢迎。

人文关怀是电视民生新闻进步与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媒体的竞争中, 它将成为传媒追求的终极目标。新闻传媒如何在文化层面上对受众进行“人文关怀”, 将关系到更深层次的“舆论导向”。构建起自己的“人文关怀”, 不仅是媒体发展任务的重中之重, 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键所在。

民生新闻是立足于百姓的新闻报道, 来源于百姓, 服务于百姓。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时要找到适合的方法和技巧, 提高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 做出百姓爱看的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1]地方台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J].青年记者, 2011 (07) .

[2]民生新闻采访的方略和技巧[J].新闻传播, 2009 (01) .

[3]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技巧[J].新闻前哨, 2012 (03) .

[4]赵红勋.电视民生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质[J].2011.

上一篇:合法性理论下一篇:物业管理与品牌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