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记者(共12篇)
民生新闻记者 篇1
摘要:民生新闻如何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下民生新闻采编人员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民生新闻记者就必须要具备更强的责任观念, 对民生新闻的深度认知理念, 更要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 形成独特的采编风格, 树立贴己的民生意识。笔者就民生新闻记者如何认知民生新闻、如何形成民生风格、提升民生新闻素养, 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新闻记者,认知理念,民生风格,提升素养
民生新闻的意义在于, 它能以百姓的诉求为主旨, 以解决百姓冷暖痛痒、喜怒哀乐为己任。但是, 民生新闻报道不能一味重复天灾人祸等恶性事故, 这样会漠视了新闻背后的严肃命题。为此, 在民生新闻的发现、采访、拟写的过程中, 必须要求记者能够准确无误地把握舆情、洞察真相、关注民生, 避免导致新闻片面、狭窄、空洞, 致使新闻肤浅、表面化, 没有价值或没有深度。为此, 笔者认为 :
一、记者要具备较强的认知理念
作为民生新闻记者, 要时时刻刻坚持真实性原则, 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全面、客观地报道事件和新闻。不客气地说, 在新闻界, 有些记者由于社会责任感不强, 素质偏低, 一味地追求“感官刺激”, “标题党”“伪命题”颠倒是非、博人眼球, 违反行业道德的事时有发生。
2013年4月, “一位老人摔倒, 无人问津”的视频在网络上被大量转发。内容是2013年4月5号, 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财神商厦内, 一位老人突发疾病, 在市场内摔倒。视频中还配有文字说明 :在老人摔倒后有178人从老人身上迈过, 只有一名白衣女子停留守护老人。看了视频之后, 网友议论纷纷, 在赞美白衣女子的同时, 更多的是对当时过路市民的谴责, 甚者还直接抨击长春人冷漠不仁, 178 :1的大比值, 似乎令所有人相信整个事件中, 充满了令人心寒的冷漠, 面对摔倒的老人, 除了白衣女子其他人丝毫没有同情心, 一时间, 长春陷入了“冷漠”“无情”等网络评价的围攻之中。
难道事情的真相真的如此吗?救护车是谁叫来的?白衣女子到来的前五分钟, 就没人维持秩序吗?带着这些疑问, 长春市内的著名民生新闻媒体, 长春广播电视台《城市速递》栏目组迅速派出记者, 一步步探寻真相, 把一个原本是众人热心相帮的真实现场一步步还原 :及时拨打120电话的商户杨洪 ;帮着护理老人的“白衣女子”王玉玲 ;现场维持秩序、开通另外一条疏散通道的商厦管理员张岩……老人摔倒到被救走的13分钟内, 不同的人留下了不同的关怀。“没人扶起摔倒老人”是因为再不知病因的情况下, 随意扶起摔倒老人, 容易造成二次伤害 ;“一百多人跨过老人”是因为要尽快疏散来往群众, 为120医护人员顺利施救提供条件。通过该媒体民生新闻的真实报道, 让更多人看到, 在长春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城市, 媒体人是有责任的, 人与人之间并不冷漠。通过这样的“真相调查”, 央视媒体以《记者调查 :“冷漠”背后的真相》为标题, 对此事进行了纠正报道。
二、记者要提升自身的新闻素养
民生新闻记者应该如史学家一样重视和追求客观、理性的高度, 冷静观察, 去伪存真, 让自己笔下的新闻报道让后人看来, 像史书一样具有记录真实、记录历史的价值 ;民生新闻记者应该如法学家一样, 对社会有公正、公平的热情和持续关注的耐力。既有同情弱者、匡扶正义的道德立场, 更应该具有平等倾听社会利益调整中的各方声音的中立价值观 ;民生新闻记者还应该具有哲学家一样的思辨能力, 应该坚持具有不懈地为推动社会进步而思考, 通过采访、报道事实而挖掘隐藏在幕后的真相, 充分发挥新闻记者与媒体的力量。
三、记者要形成独特的民生采编风格
在传媒高度发达的现代, 新闻报道极易走入同质化, 各个媒体平台, 无论从报道的形式和内容来看, 都极易相似, 彼此都没有自己的特色。地方电视台, 因自己的平台本身就很小, 如果都是一些同质化的新闻, 就很难吸引、把握住观众, 立好自己的根基。如何在同质化的民生新闻采访中独树一帜, 形成自己的采编风格是民生新闻记者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记者离不开百姓受众的支持, 离不开与百姓对话、交流和沟通。比如, 长春广播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 《城市速递》、《社区办事处》、《长春帮》等等, 记者通过直播、采访的形式, 用最亲和的语言和采访对象沟通。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回报道, 及时、准确、真实地反映和报道了百姓身边的新闻事件, 更多时候帮助百姓解决一些疑难问题, 深受大众的喜爱和欢迎。
四、记者要树立贴己的民生意识
在地方电视台, 本土的民生新闻, 由于地域受限、传播范围受限、受众相对较少, 相比省级电视台和其他卫视, 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来讲, 都更“接地气儿”, 更能走进本土百姓的心坎, 包含更多的有用信息, 从而使地方电视台, 更容易牢牢把握对本土观众的影响力。
《社区办事处》是长春广播电视台2009年重点推出的一档新闻栏目。该节目已于2009年1月1日正式播出, 目前节目是全国原创绝无模仿, 《社区办事处》定位社区, 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 让新闻服务生活, 力求帮助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提供服务资讯, 讲述社区人物故事, 记录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反映居民的精神面貌。为消除与居民的距离感, 《社区办事处》还开创了“社区日特别活动”。每周周末进入长春市区的各个社区, 设置了服务部门现场办公、电视节目互动录制、社区居民精彩演出、露天电影免费放映等多个环节, 搭建了一个政府、社区、居民交流的平台。主持人身份, 模仿真正社区的人员架构 :一位耿直、善良的主任, 几位热心、勤快的办事员, 说东北话, 唠家常嗑, 社区故事、身边趣闻、生活窍门。居民的小事, 就是他们的大事。
在这样的情景设置之下, 栏目主持人褪去了“高高在上”的光环, 真正走进观众身边, 成为百姓的好邻居、贴心人。
结语:
情感是连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桥梁, 而民生新闻记者是联系社会与百姓的桥梁, 民生新闻记者要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较好的认知理念、较强的民生意识、较高的民生素养。不断深入了解百姓的生活, 对百姓充满感情, 以客观真实的角度反映事件、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反映百姓的生活、以真情实感来表达感情, 才能够引起百姓的共鸣。“想民生之所想”, “急民生之所急”。这样, 才能成为新时期、新时代所需要合格的民生新闻记者。
参考文献
[1]夏素红.浅谈新时期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时代报告:传媒文苑.2011 (10) :247.
[2]李百亿:怎样做一个合格的民生新闻记者:活力2014[1]99
[3]赵艳红:浅谈记者认知对民生新闻采访的直接影响:网友世界29
[4]丛士文:浅谈城市台民生新闻与新闻记者智能结构;观察与思考:当代电视杂志2007
民生新闻记者 篇2
【出镜】记者 崔洁:我现在是在新华书店的四层,在这一楼层呢,分布的都是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工具书。来到这里,我们看到有很多的学生在这里挑选着自己喜欢看的书籍,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解说】李佳乐是临汾市第四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在新华书店看书学习是他假期里最喜欢的事情。
【采访】李佳乐:来到新华书店里,我可以知道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可以看到很多我喜欢的课外读物,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解说】书店给了孩子们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那么我们来听听新华书店的负责人陈伟丽是怎样看待孩子们在书店度过寒假的?
【采访】新华书店负责人 陈伟丽:人多的时候都坐在楼道里看,学习的氛围特别的浓。
《读书过节“充电”忙》韩胜 通讯员 究柱 令慧
【解说】在洪洞县一家儿童图书馆,记者看到,地垫上、台阶上、桌椅上到处都坐满了学习和看书的人。
【同期声】洪洞台记者 令慧:小朋友,你现在正在看的是什么书呢? 小学生(张一诺):《谁动了我的奶酪》。
记者:你平时喜欢看那些类型的书呢?
小学生(张一诺):可以告诉我们人生哲理或者是有寓意的书。
【解说】像张一诺小朋友一样,很多小学生趁着寒假来图书馆里“充充电”,一些家长也忙里偷闲,陪孩子一起来看书。
【同期声】学生家长 田瑞(两个人一起培养阅读习惯,慢慢地孩子能够喜欢上阅读,爱上阅读。)
民生新闻记者 篇3
民生新闻的同质化。表现为在同一传媒市场大量的民生新闻形式相仿、内容雷同。如果这种状况不想办法去解决,会导致民生新闻的竞争恶化,最终破坏民生新闻的传播环境。所以,要深入研究找到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的路径。从采访的层面讲,民生新闻的同质化是记者没有根据民生新闻栏目的定位和民生新闻的特性很好地进行采访选题而造成的——记者往往被突发的民生新闻线索牵着鼻子走,进行按图索骥式的采访—-这样的同城民生新闻采访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泥塘。比如,同在广州的媒体《南方周末》民生版和广州电视台的民生新闻节目“630新闻”,在进行采访选题时的题材和相同题材的采访角度是明显不同的,前者的媒体定位在全国的受众,选题是注重民生新闻的共性即广泛适用性,《南方周末》民生版2008年全年共推出10期的《中国社会保障系列调查报告》,就没有局限在某一地,而是全国受众都关注的焦点民生问题新闻,而后者的采访选题注重本地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的问题,表现为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强调新闻第一时间的时效性、关注普通民众短平快的日常生活琐事等重复和狭窄的新闻题材,导致民生新闻止于浅层的表现,信息泡沫化、新闻价值含量低。比如,只是常常重复地报道车祸、火灾、交通事故等表面信息,而不解释到底为什么和怎么做的相关问题,从采访的层面来说,这主要是由于记者采访不深人造成的,但民生新闻的采访应该怎样深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进行深入地研究。
在民生新闻的采访系统中,记者实际上面对着三个因素即民生新闻的受众、新闻事实、采访对象,解决民生新闻报道同质化及缺乏深度和整体把握问题的路径之一,是从事民生新闻采访的记者必须掌握民生新闻事实认知心理规律,准确选题,深入采访。本文拟从新闻心理学的层面,探讨记者根据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规律来确定采访的新闻事实或题材及其采访的角度问题,希图抛砖引玉,为如火如荼的民生新闻实践提供有用的研究支持。
本文所涉及“认知”概念,是借用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西方的认知心理学的核心概念,指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性与联系,并揭露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心理活动。认知心理学强调认知的结构意义,认为认知系以个人已有的知识结构来接纳新知识,新知识为旧知识结构所吸收;旧知识结构又从中得到改造与发展。认知心理学通常指狭义的认知心理学即信息加工心理学,它主要研究人如何接受信息、如何编码和记忆、如何决策、如何变换内部认知状态、如何将这种状态编译成行为输出。
一、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记忆储存结构对输入新闻事实信息的影响
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当给被试者刺激时,他要靠头脑中的经验才能决定作出什么反应。所谓经验,包括机体的状态和记忆存储的内容。”
用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这个观点来分析记者选择接受新闻事实信息的过程,可得知,对由记者的注意选择并输入其头脑中的新闻事实信息,记者会做怎样的反应,主要依靠记者头脑中的知识经验结构即心理学上的记忆储存结构。其作用机制是,记忆储存结构根植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在认知活动进行时,长时记忆的相关内容很容易被提取到工作记忆即短时记忆或操作性记忆中来参与当前的认知活动。所以,在记者的长时记忆中没有或缺乏储备与输入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信息相关的知识、经验和相关的研究时,记者对输入的新闻事实信息必然是缺乏足够的新闻敏感的。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从新闻热线、信息员、其他媒体的报道、政策法规文件、各级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等渠道获得大量的新闻线索信息,输入到记者的头脑中时,记者做出怎样的反应,选择输入头脑中的哪些采访线索去采访。在采访中,又选择输入记者头脑中的哪些民生新闻事实、从哪个角度对选择的新闻事实进行挖掘,这些都取决于记者平时对与正在采访中的民生新闻事实相关的民生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的积累和研究及关注的程度。如果对相关的民生问题没有或缺乏足够的积累和研究,记者就不具备采访相关民生新闻事实的记忆储备结构,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会因此对许多即使是重大的、独家的民生新闻线索或新闻事实信息缺乏足够的反应,这样一定会导致漏报重大的、独家的民生新闻。这是采访民生新闻记者的大忌,因为,一方面,民生新闻栏目是我国目前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新兴新闻媒体,竞争异常剧烈,其重大的、独家的报道关系到媒体的生存、死亡和发展的前景。另一方面,民生新闻报道的内容如前所述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宗教、民俗、民族等方面及其相关领域的理论学科,并且时效性极强,如果平常不注意相应的理論积累和相关的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一旦投身采访,要想对民生新闻的采访达到全面而深刻的程度,是不可能的。所以,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一定要重视健全自己的采访记忆结构,不管工作节奏多快,平时要重视对普通民众关注的民生热点、焦点问题和与之相关的政策文件以及相关的学科理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专题研究和厚重的积累。比如,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论和政策积累要采访到《南方周末》在2005年8月25日发表的关于热点民生问题医保的新闻《“全民医保”是否可能》,从全民医保的历史和前景、资金的难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做了深入的报道,如果没有平时的理论和政策积累要做到这样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是几乎不可能的。
二、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思维策略对采访活动的影响
民生新闻报道存在比较严重的同质化的问题,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民生新闻资源的有限性存在很大的正相的关系,比如南京一地,仅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就有七家之多在争夺南京市内的民生新闻资源,同质化的趋向很大。另一方面,与民生新闻栏目的市场化、
利润驱动、经济上缺乏体制内的保护更有很大的关系,它们将其关注的焦点纷纷指向性、暴力等刺激受众的低级趣味的边缘题材,对这些题材进行不剪辑的原生态的展示,制造媒体围观效应,这偏离了民生新闻的精神内涵和方向。第三个方面,从新闻心理学的层面看,民生新闻同质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未能比较好地运用思维策略,因而思维扁平化、仅仅报道现象而不探寻民生新闻事实的原因和本质,致使报道缺乏深度和立体感,从而导致同质化。所以,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正确地、有意识地运用思维策略对民生新闻事实做深度而多方位的开掘是避免民生新闻同质化的有效途径,也是产生独家民生新闻的可能路径。
思维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思维方式范畴的一个概念,思维策略的途径有二: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先有理论和预测,然后用事实印证;一种是材料驱动归纳,即先搜集大量材料,然后分析这些材料,在此基础上探寻出其中的规律。这两种思维策略的途径运用到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的思维方式中,记者在采访中的思维策略的途径相应的有以下两种:第一种是理论驱动归纳,即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平常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理论准备的基础上,临采访民生新闻之际,对欲采访的民生新闻事实目标,已在理论上有了某种认识即事先确定了新闻的主题,并对这一民生新闻事实或现象的发展趋势做了一定的预测,然后在实际的采访过程中通过采访获取相关的民生新闻材料对事先确定的新闻主题和预测进行印证和论证。这种思维策略途径可用在对某一时期受众关注的原因已经明朗化、显著化的热点、焦点民生问题的采访。民生新闻采访中记者的另一种思维策略是材料驱动归纳,即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采访中从民生新闻事实或民生问题的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搜集新闻事实材料,然后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归纳,综合出民生新闻报道的主题。这种思维策略途径比较适用于对某一个时期民众虽然已经广泛地关注、但对其的认识和观点众说纷纭或是同类的事实在短时期内发生了多起、但记者对其的认识还没有显性的掌握,需要在采访的实践中探索的民生问题的采访。“南京零距离”在2006年4月20日的报道《警方紧急调查死猪收购案》中,记者采用的思维策略就是材料驱动归纳的方法。记者通过采访三鸿食品厂了解到虽然该厂的产品没有问题,但为犯罪嫌疑人提供了冻库供其中转死猪肉,企业的管理不到位;随后,记者采访了建邺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那位所长说,该所有保检和抽检制度,但记者问到有没有抽检到事发的集庆副食品批发市场302--8冻库,回答没有;最后,记者采访了集庆副食品批发市场的经营户,他们说,所谓的保检和抽检制度都是从来没有执行过,只交检验的费用。采访进行到这里时,记者水到渠成地归纳出结论:十万头死猪能够畅通无阻进入市场关键在于企业的管理不到位、市场的监管薄弱。
三、民生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噪音及其规避
“噪音”一词本为信息论中的术语,意为干扰信号成功传输的因素。在新闻心理学中,将造成采访失败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称为采访活动中的噪音。研究采访中的噪音的意义在于避免噪音对民生新闻采访的干扰,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
在民生新闻采访中,由记者的主观原因造成的噪音主要包括:第一,记者的职业道德方面的原因,比如,片面强调收视率,对某些边缘题材原生态地展示,从而降低民生新闻媒体的权威性,特别是在后续的采访过程中,消息来源者会一定程度地失去提供采访线索和积极配合采访的动力;第二,思想方法的片面性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将民生新闻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推向极端,仅仅站在普通民众的一方,未做好政府和普通民众之间桥梁的角色,导致采访失去了作为新闻的根基客观性和真实性;第三,采访不深人,为表象迷惑,这方面,特别是突发性民生新闻事实的采访,最容易掉入这样的噪音泥塘中,所以,在保证采访时效性的前提下,民生新闻的采访要尽可能的全面、深入、核实地进行采访。由客观原因造成的噪音主要是:采访对象为了公关或政绩等的企图和需要,有意设置采访障碍,隐瞒某方面的关键事实,这种在关于民生问题的舆论监督采访中表现得比较严重。比如,请看在《别让玩具成“玩命”——长沙儿童玩具市场安全报告》的采访对象阻碍记者采访的一幕:
“记者在旁边的另一家小店里看到一种有点像装啫哩水的小塑料瓶里装着一些液体,记者开始還以为是吹泡泡用的药水,可没想到一问,店老板的回答却让记者大跌眼镜——‘这是喷到嘴巴里喝的,可以喝又可以玩。’记者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只见整个瓶子都没有外包装,蓝色的塑料外壳显得十分粗糙,就更别说密封了。在瓶子的底部,一行细小得几乎无法辨认的小字写着保质期和成分。而成分那几项里,却只看清了一个‘水’字,其余的就像是在雾里看花,一个字也看不清。
不知道是看出了记者的来意,还是看见记者在拍照,当记者提出要购买一个时,老板警惕地说:‘这是小孩子玩的,你也是小孩子啊?’最后记者还是花了1元钱买了一个。记者刚走出门,老板就急急忙忙地把店门关了。”
谈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 篇4
一、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
(一) 视角应低
新闻工作者一向被视为政府的喉舌, 是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 时政新闻因其显著的政治性、鲜明的导向性和公认的权威性, 表述方式难免有刻板、老套之嫌, 而民生新闻注重的是亲民性和生活化, 所以民生新闻工作者要学会站在老百姓而非政府的角度上思考稿件的编排。当然, 这里说的视角低并非无原则的媚俗, 因为新闻毕竟是用来教育人感化人的, 任何时候都要拒绝低俗的报道。
(二) 立意要高
或许不少人以为, 贴近百姓就是迎合百姓, 老百姓喜欢看什么我们就去拍什么, 这种观点显然是非常错误的。民生新闻中, 奇闻轶事类稿件所占比重不小, 比如我们曾经播出过一篇母鸡生绿蛋的报道, 记者先对母鸡生绿蛋的情形做了描述, 不外乎某某村的村民家中母鸡下了绿蛋, 以前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等等, 如果仅仅为了猎奇, 报道到这里结束似乎也未尝不可, 但观众看后并没有多大的收获, 高明的是记者话锋一转, 采访了有关专家道出母鸡产绿蛋的原因, 然后告诫人们母鸡下绿蛋不是不吉利, 而是母鸡缺少某种营养, 这则民生新闻到这里才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三) 民生新闻也要讲政治
讲政治是对我们国家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起码要求, 民生新闻工作者同样也不例外, 只有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民来信和热线电话做出正确的取舍, 才能判断什么样的线索值得进一步挖掘, 什么样的报料毫无价值。去年一段时间, 有不少观众打电话反映说他们麦田里的麦子被挖掉了。时值小麦收获季节, 眼看丰收的麦子被挖确实令人心疼, 可实际情况却是, 村民早已不承包该地块了, 该处早已经被村里划作招商引资用地, 在此情况下, 如果不熟悉国家的土地有关政策, 盲目进行了片面报道, 必然会带来消极影响。
(四) 老百姓是主体不是主导
民生新闻是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新闻, 讲述的是平民百姓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人民群众是报道的主体, 但这并不代表老百姓反映什么我们就报道什么, 这里同样存在新闻取舍的问题。老百姓虽然是报道的主体, 但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却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认真加以甄选。任何新闻都有自己的观点, 我们提倡的是既能吸引眼球又有积极意义的报道, 反之, 低级趣味的、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则坚决不予报道。
二、如何抓好民生视角
(一) 以小见大
着眼于小处, 于平凡小事中反映大问题, 是不少民生新闻常用的方法。比如宣传节约型社会这个主题, 节约这个话题太大, 很容易落入老生常谈的窠臼, 或者可能流于空洞的说教, 但在《“小气”的老韩》这篇新闻报道中, 作者巧妙地寓贬于褒, 虽然通篇都说老韩如何小气, 但老韩的小气是为了节约用水, 看似小气, 实际上却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 而且在捐资助学等大事上, “小气”的老韩却慷慨大方——一个小处能节约就节约, 大事绝不含糊的老韩跃然纸上。
(二) 记者要善感
作为一名记者, 特别是民生新闻记者, 有责任颂扬真、善、美, 同时也要关注百姓的疾苦, 鞭挞假、恶、丑, 没有一颗善于感动并勇于担当的心, 是做不出百姓叫好的民生新闻的。
每到秋天, 地瓜丰收的时候, 不少淀粉加工户为了一己之私, 常常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 肆意乱排乱放污染水源, 我们接到群众打来的投诉电话后, 迅速赶到事发现场, 将眼前的一切做了真实记录, 并顶住各种说情压力, 第一时间播出了该报道, 有关部门及时对污染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责任书, 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当然, 这里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一腔热情, 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民生新闻稿 篇5
今后,网络订餐经营将正式纳入河南食药监部门年度抽检计划。
办法要求,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其经营活动主页面显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经营许可证或登记证;通过自建网站交易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其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公示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或登记证。
办法规定,通过自建网站交易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在通信主管部门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向原发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取得备案号;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在通信主管部门批准后30个工作日内,向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备案,取得备案号。
民生新闻与农民话语 篇6
布迪厄的语言观认为:“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一种手段,还是权力关系的一种工具或媒介,因此必须在生产和流通语言的互动情景和结构环境中研究它。”①
在话语分析理论视野中,话语是符号权力关系,变相地表现了言说者和他们分别所属的群体之间的力量关系,民生新闻的农民失语现象正是目前我国转型期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体现,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资源和利益分配不平等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权力博弈积累的结果。正在进行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在原来的博弈格局中添加了“资本”的因素,使商业逻辑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话语权力的再分配,进一步加剧了原本就不平等的分配格局。具体来讲,民生新闻冷落农民的原因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非理想受众相比城市居民,农村居民居住区域分散,没有稳定的媒体消费习惯和消费支出;居住环境比较封闭,信息变动较少,媒体资源稀缺;文化素质较低,小农意识浓厚,缺乏参与意识。
媒体力量受阻相别于城市的“法理社会”,农村是建立在血缘、地缘、人缘关系纽带之上的“民俗社会”,由于户籍制度和交通不便的限制,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活动不是那么频繁与复杂,且交往双方相互知情、关系稳定,因此他们对信息的需求不如城市居民那么强烈。农村信息传播更趋向于一些约定俗成,如示范、口传、集会等渠道进行,大众媒体的威力没有城市那么明显。
广告商否决中国的媒体正处在政治权力控制与资本拉拢的时代,媒体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必须把眼睛紧盯在社会资本的控制者——广告商身上,尽量报道能引起具有消费能力的群体注意的新闻。②农村地区商品经济落后,居民收入少,支付能力低,消费观念保守,这些地区的集贸市场多被假冒伪劣商品,或者被不需要做广告的小生产者以及个体和手工作坊的生产者控制,广告商的产品不能像占领城市市场一样随媒体的广告席卷农村市场。
媒体成本否决农村居民分散、传播人才匮乏、交通不便、通讯不畅,新闻的采集、制作、传播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对新闻的时新性也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民生新闻栏目都瞄准城市、强调本地特色。
缺少精英的沉默多数当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精英出现合谋的趋势,弱势群体的话语空间越来越小,农民缺少代表本群体说话的精英,没有声音引起民生新闻的注意。
媒体隔离——民生新闻农民失语的恶果
城市化过程是农民特质向市民特质、民俗社会向法理社会转化的过程,由于双方价值取向、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一过程必然伴随着两种不同性质文明的冲突与交锋。然而大众传媒却像一堵看不见的墙,通过屏蔽农民话语将农民和市民两个群体隔离开来,农民常常被置于传媒注意力的边缘,他们很少有机会成为民生新闻的叙事主体。市民对农民的印象是平面的、单一的,甚至是歪曲的、被妖魔化的。一些媒体在处理关于农民的负面事件时,例如河南驻马店艾滋病村,天津艾滋病人扎针事件,农民工抢劫、盗窃事件等等,不是冷静客观全面地进行报道,而是不假思索地拒绝考虑事件背后的深层社会原因,将个别事件进行集中报道,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形象。
媒体隔离还进一步造成了社会资本的受损。美国社会学家弗朗西斯·福山将群体成员所共有的一套非正式的、允许他们之间进行合作的价值观或准则称之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的大小或多少决定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半径”。③城市居民接受的是经过媒体屏蔽的关于农民的不完整图式,两个群体之间缺乏必要的认识和认同,双方在必须进行的交往活动时“信任半径”较小,常常怀着戒备心理,甚至有时还会相互敌视,这无疑会增加双方交往的成本。
媒体隔离拉大了农村和城市的知识沟差距。信息流动是不平衡的,信息水平总是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大城市比农村地区更容易得到信息,这种差距在发达国家要小一些,在不发达国家则非常明显。④大众传媒还承担着传授知识、教育大众、促进社会融合的功能,媒体隔离造成民生新闻信息资源和媒体注意力分配不平等,农民不能从民生新闻中得到自己有用的新闻信息,大众传媒此部分功能受到了限制,原本就存在的农民和市民之间的知识沟被加深了。
媒体隔离使议程设置出现断裂和偏颇。民生新闻之所以在普通百姓中取得了很高的视听率,原因在于它能够反映民意、创造舆论,进而引起政府关注,影响政府决策,然后在行政力量的主导下对问题给予解决,这是一个从公众议程向媒体议程、政府议程转变的过程,也是普通大众参与民主决策管理的必要途径。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的失语使他们的生活、生存、生计、生命状况不能被很好地表达出来,自然无法影响到政府议程的内容。代表市民利益的城市化的大众传媒所推进的议程转换是不完整、不全面的。
民生新闻的话语重建
话语关系始终体现着一种权力/资本关系,大众媒体的使用从来就不是免费的,期待话语关系的自我优化是不现实的。民生新闻中农民话语的重建必须经过大规模的授权运动才能实现,即必须赋予农民相等的“市民权”。这个授权过程不仅包括政府通过推进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赋予农民参与国家经济、政治事务的管理权力,还应该包括大众传媒给予农民平等的媒体使用权,媒体资源的分配必须平等地对待包括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
媒体经营者、管理者以及从业人员应该认识到“民”作为民生新闻的主体是所有具有“市民资格”的公众,而非仅限于居住于城市的市民。哈贝马斯认为:“(公众)是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公众,它的成员是所有私人身份的人们,他们只要拥有财产、受过教育,就作为读者、听众和观众而通过市场享用那些可以进行讨论的对象。所讨论的问题之为‘普遍性’……它们必须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⑤
媒体资源不能无限制趋于城市化和市场化。在我国新闻媒体作为政府的“喉舌”这一性质,允许政府从经济、政治的角度对传媒发展给予有力的规范和引导,从政策上对面向农民和其他弱势群体的媒体提供一定的倾斜,这种做法即便是在极端市场化和自由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广泛存在的,相反在我们国家这种扶持却是十分微弱的;此外,通过政府议程来影响媒体议程,将媒体的注意力引向农民和弱势群体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途径。
重视农民的媒体素养教育。当今世界大众传媒已经织成一个无孔不入的巨大网络覆盖了社会的每个角落,公众必须学会如何正确理解并享用媒体资源,必须具备健康的媒体批评能力。对于农民来说,新闻媒体的运作机制和过程几乎是完全陌生的,因此十分有必要对他们开展适当的媒体素养教育,提高他们在新闻信息基础上的行动能力、解决问题与应付社会问题的能力是必需的。
注释:
①刘文瑾.一个话语的语言——市场逻辑与90年代中国大众传媒话语空间的构造〔J〕.新闻与传播研究,1999(2)
②黄辉.对农村电视能否“多予、少取、放活”〔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6)
③弗朗西斯·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M〕.P18—P19.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④樊葵.当代信息传播中的传媒歧视〔J〕.新闻与传播,2004(1)
⑤哈贝马斯.公域的结构性变化〔M〕.P163—P164.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民生新闻记者 篇7
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改革之初, 各家电视台的台长面露笑容, 节目收视率较从前确实大有提升。然而, 新鲜过后, 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现象很快出现:“时政新闻只讲国计不关注民生, 民生新闻只关注民生不讲国计。”受此影响, 观众的流失率也开始抬头。分析其原因, 大家发现这种把新闻简单地分为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的做法仅仅是一种技巧性的改革, 改动的是形式和表现, 忽视了新闻的真正内涵和整体功能。
其实, 作为电视观众, 偏好时政新闻的观众并非对民生新闻漠不关心, 而喜爱民生新闻的观众亦对时政新闻心存期盼。更何况, 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电视台的任务应是, 在两者之间找准结合点, 在保持各自新闻个性和特点的基础上, 使时政新闻融入民生的元素, 民生新闻散发出时政的大气。
我们欣喜地看到, 近年来, 很多电视台都认识到了这一点, 并拓宽思路, 找寻对策, 付诸实践, 将两者进行有机融通。在众多电视传媒里, 商丘电视台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探索与尝试,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和大多数电视台一样, 商丘电视台曾经通过分众化传播的努力, 使时政报道《商丘新闻联播》与民生新闻《新闻播报》各自培养了相对固定的观众群。该台于2000年创办的民生新闻栏目《新闻播报》以主持人亲切平和的讲故事方式报道老百姓的衣食冷暖、酸甜苦辣, 深受老百姓的欢迎。但时间一长, 就有观众不乐意了, 他们感到节目缺失了大政方针的引领和指向, 疑惑对时政大事怎么不做报道。更主要的是, 该台民生新闻栏目与其他城市电视台一样, 在运行初期的红火风光后, 便很快显露出整体性的平俗和凝滞———内容表面化、单调化、雷同化、市井化, 节目看起来热闹有余而内涵不足, 报道内容面面俱到而缺少深度, 初始似有新意但时间一长便似曾相识……这成了《新闻播报》这类民生新闻栏目的表征。同时, 该栏目对于“国计”关注的缺失, 也造成新闻节目信息量的明显不足, 新闻内容趋于边缘化。渐渐地《新闻播报》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观众意见很大, 收视率在一天天地降低。
面对这种状况, 台领导敏锐地认识到, 两种新闻样式本身所传播的内容其实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 如果一味地将两者分开搞“独立”, 必然会导致“国计”与“民生”失去交会点, 彼此互不联通, 媒体传播上的“以小见大”、“大事化小”难以充分展现, 媒体的社会教化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也难以得到充分实现, 由此, 商丘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又一次优化提升迫在眉睫。在认真分析总结过往的新闻改革得失后, 勇于进取创新的商丘电视台又一次迈出了改革的步伐。
2010年, 《新闻播报》再次改版。这次改革的原则是重新理解民生的内涵, 把民生新闻的外延扩大, 做“大民生”, 尽可能把“国计”融入民生新闻, 让观众在关注身边事的过程中了解国家正在推行或将要推行的一些政策法规, 从而增强民生新闻的实用性和可视性, 提升媒体的公信力、指导性。
首先增加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的解读, 密切关注“国计”。电视台首先对编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 让大家了解国家现阶段的基本情况及相关的政策法规, 彻底搞清何谓“国计”、何谓“民生”, 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并要求编辑和记者除在内容上相互弥补与融合外, 还要学习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在新闻采访中借助新闻事件体现大政方针, 努力做到“以小见大”。
改版后的《新闻播报》既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琐事, 如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停水停电、看病上学等, 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的举措等通过民生的角度去解读。比如房地产、金融、汽车等方面政策调整或者新法规出台时, 栏目及时选题, 采访政府部门、律师、专家和百姓, 用“民生”的视角和群众的语言去解读这类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等, 以更好地服务群众。从“民生”的角度解读和诠释“国计”, 更利于促进“国计”被广大民众所接受, 扩大“国计”的影响力, 利于“国计”深入民心, 使“国计”与“民生”得到有机融合, 这样的民生新闻也更能体现新闻媒体的“三贴近”原则, 同时也会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关注“国计”, 尝试将公共新闻的理念融入民生新闻的实践之中, 更有利于“国家大事”与“生活小事”的融合。何谓公共新闻?“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 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 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 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 这是“公共新闻”的基本内涵。在民生新闻中, 尝试以“公共新闻”的理念设置议题, 将政府和百姓连接起来, 并引导群众参与。
有一个案例可以说明。《新闻播报》曾播出过这样一条新闻:一位农民购买了一款冰箱, 当时商家告诉他这款冰箱享受家电下乡的补贴政策, 可以拿到国家13%的冰箱款补贴。农民购买冰箱后才发现买的冰箱型号不是国家规定的型号, 不能得到补贴, 和商家发生了争执。《新闻播报》记者如果把报道的角度停留在当事人谁是谁非上, 这充其量就是一条双方发生纠纷的民生新闻。《新闻播报》记者做了另外一种努力。节目里, 他们由这件事细细解读了国家有关家电下乡的政策, 哪些家电享受家电下乡补贴, 哪些不享受, 如何申请补贴, 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到哪些部门去办理, 需要多长时间能办成, 都一一进行了解答, 让观众真正能从《新闻播报》里得到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以国计体现民生, 以民生解读国计。国计与民生, 是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 但长久以来, 人们的头脑里总是把它们用大与小、上与下的概念割裂开来, 觉得国计是国家层面的发展大事, 民生是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 两者基本不搭边。作为新闻媒体, 应当树立正确的国计民生观, 恰当运用新闻手段, 以国计体现民生的视角, 以民生解读国计的内涵, 让人们接受与了解国计民生。在处理那些公众关心、政府关注、有待解决的事情时, 《新闻播报》常常设置一些议题, 在这些议题中百姓不再是旁观者, 而是从参与的角度与社会公共事务一起构成新闻互动, 形成舆论声势, 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 参照相关的法律法规或有关规定进行解读与分析, 最终促使问题的解决。
《新闻播报》曾设置过《公园门票该不该收?》这样一个议题, 对于公园收门票这样一个现象让社会公众参与讨论, 大家可以畅所欲言地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节目编导再进行相关的政策解读, 这样, 百姓由关心自己事、身边事, 继而到关注大家事、周围事、社会事、国家事, 这是公民意识的最基本体现。公民有了“参政议政”的权利, 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参与的热情以及收看的热情也有了极大提升。通过公共问题的一个个解决, 商丘电视台不仅重构了媒体、政府、受众的关系, 促进了社会问题的解决, 更提高了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
基层电视记者如何做好民生新闻 篇8
1. 改变传统的报道方式, 充分挖掘本地的新闻资源
对于基层电视新闻记者来说, 要想做好民生类新闻报道, 就必须转变以往的报道方式, 不能按照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报道民生类新闻, 而是采用更加灵活生动的报道方式报道老百姓关心的事件和信息。新闻报道的范围不要过于的宽泛, 应该从微观入手, 以小见大。把小做好、做活是基层电视新闻报道的优势, 也是未来民生类新闻采编的发展方向。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应该敢于跳脱出传统的新闻报道模式, 将新鲜的信息通过电视媒体及时地传达给观众。对于民生新闻来说, 真实性和客观性依然是不可缺少的基本原则, 在此基础上还要求民生新闻灵活新鲜。最新鲜的新闻信息来自于老百姓的生活, 来自基层群众的生活感悟和经验, 而最生动的新闻语言也是来自于基层群众。对民生类新闻记者来说, 应该充分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和手中的笔描绘出最鲜活的新闻信息, 只有这样才能报道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信息, 才能使基层民生类新闻更加地生动、鲜活、有感染力、有生命力。记者只有深入基层, 坐在炕头、走进地头才能获取最真实和客观的新闻信息, 电视语言的表现才会更加地生动活泼。
例如, 河北电视台农民频道制作的《三农最前线》就是一档关注基层农业建设的新闻类节目, 虽然农民频道依托的是一家省级电视台, 但是该节目的报道和制作十分地“接地气”。每期节目都有很多新鲜的农业新闻资讯, 节目组的多路记者走进河北省各个县市的地头和田间为大家带来新鲜生动的农业资讯, 并且该节目从一开始就采用直播的播出方式, 能够第一时间将农业资讯迅速地报道出去。同时, 在电视屏幕的下方还滚动播出当天的菜篮子价格和农业气象信息, 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农民及时地掌握市场行情和气象信息。该节目在河北地区因为其贴近老百姓生活的报道方式和专业的农业资讯, 受到了农民群众和农产品销售人员的广泛的喜爱。由此我们可以发现, 越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新闻信息越会受到该地区群众的喜爱, 这也正是近期我国在新闻界提出的“三贴近”的具体要求和实际效果的表现。因此, 对于基层电视记者来说应该把手中的镜头和笔头对准身边的人物和身边的事件, 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老百姓的实际生活, 报道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相关实践也证明了, 电视新闻只有把镜头对准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新闻信息和事件, 才能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的优势, 才能充分地挖掘地方的新闻信息, 才能受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2. 创新新闻报道方式, 增强新闻作品的感染力
要想增强电视节目的收视效果, 基层电视新闻记者应该着力提高新闻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在实际的新闻报道过程中, 建议记者经常采用现场报道的方式, 对于有播出条件的电视台建议采用直播连线的方式对相关新闻进行报道, 增强新闻的现场感, 同时报道过程中通过记者的解说和直播间新闻主播的问题提示, 充分发挥同期声采访的实际作用。而对于没有直播条件的电视台来说, 在后期的新闻拍摄和剪辑过程中, 一定要有新闻记者出镜采访, 突出采访的现场感和真实感。在报道会议新闻时要注意, 不要一味地使用现场拍摄的材料, 而是要结合不同的背景材料对新闻中涉及的相关内容进行充分的解释和说明, 使观众能够详细地了解到会议中的主要内容。
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播出多以短新闻的方式进行,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为了追求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常采用第一人称的报道方式进行报道。在制作上求真、求快, 而忽略了对新闻编辑的艺术加工, 播出时常常不会在观众心里留下多少印象。对于民生新闻来说, 要想做成功, 要想获得更多的收视群体, 后期的编辑工作不可忽视。对于后期制作人员来说, 如果没有一定的新闻职业素养, 在选择新闻镜头时经常会遗漏重要的镜头, 导致新闻剪切过程中存在乱序的现象, 严重时会将无用的镜头组接到新闻片段中, 甚至会将记者现场采访的同期音弄丢, 然后随意加上一段无关紧要的叙述, 这种情况会将新闻中重要的信息遗漏。对于民生新闻来说, 吸引观众的重点不在于后期制作加上的类似于编者按的话语, 而是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 这往往都是观众最关心的。
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要不断推陈出新, 报道的内容要紧贴时代的发展以及关注老百姓的需求。真正优秀的民生新闻可以报道出老百姓最为关心的事情,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记者要具有较高的新闻敏感性, 及时地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不断报道适合老百姓收看的民生新闻。对于一些关注度较高的新闻事件, 记者在报道过程中一定不要添加自己的主观判断, 事件的好坏, 谁对谁错交给观众评判即可, 记者只作为新闻事件的叙述者, 报道新闻信息。
3. 注重记者新闻素养的培养
对于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记者, 在工作中要不断培养自己的专业素质及对新闻价值的敏感程度, 不断提升自己的报道技巧和报道方式, 扎实地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作为一名新闻记者, 敏感性的培养主要是在工作中逐渐建立起来的, 并不断地将相关经验应用到工作当中。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日常的生活中锻炼自己善于发现的眼睛, 从平淡无奇的事件中发现隐藏在背后的新闻价值。但是新闻敏感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有意识的培养中形成的。要想成为一名具有新闻敏感性的新闻记者, 首先应该具备坚实的新闻理论基础, 对于新闻的价值有一个直观的判断;其次, 新闻记者在工作中要注意普通事件背后隐藏的巨大新闻价值。基层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要多深入基层调研, 密切联系群众, 多发现, 多研究, 在一般情况中寻找特殊情况, 在表面现象中挖掘事件的本质, 在寻常规律中发现异常情况。只有这样, 民生类的新闻报道才会更加地生动活泼, 而不是简单对事件本身进行描述, 在新闻报道中挖掘其真实的新闻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 基层电视台的记者以及编播人员, 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树立专业新闻报道价值取向,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新闻敏感性去挖掘事件背后的新闻价值, 同时, 在报道中要注意民生新闻报道的方式和技巧, 积极地同基层群众交流, 不断深入群众中去, 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 务实反映基层, 贴近群众的新闻才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
摘要:民生问题关乎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可以说解决好民生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会促进国家经济的提高和制度的改善。因此, 作为党和政府喉舌的电视媒体要重点关注民生, 采用合适的手段和报道方式报道普通大众关心的问题, 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有力的保证。
关键词:基层电视台,电视记者,民生新闻
参考文献
[1]杨超.时政新闻报道要注重民生角度[J].科技促进发展.2010, 10 (04) :42.
[2]沈建辉, 方迅超.浅析电视“帮忙”类节目的生存之道[J].内江科技.2010, 2 (10) :547.
[3]戴晓丽.做出让孩子们喜爱的少儿电视新闻[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0, 11 (10) :478.
[4]李伟, 谭波.浅议网络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J].科技致富向导.2010, 5 (17) :24.
[5]齐洪彪.浅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编创[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9 (21) :124.
民生新闻探究 篇9
民生新闻是平民话语权与大众传媒结合的产物,它在新世纪之初出现并非偶然。第一,它是政策宣讲与倡导的产物。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其核心便是“以人为本”。随后,在“三个代表”和“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胡锦涛提出“三为民”,即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从“三个代表”到“三为民”,再到专门针对宣传工作的“三贴近”,无一不体现着中共“民本”和服务理念的逐步回归与落实。第二,媒介的市场化转型需要媒体必须重新寻求自身定位,调整传受关系,恢复媒体首要的信息传播功能。于是,传媒的“一元体制”转变成“一元体制、二元运作”;“以受众为中心”取代了以“传者为中心”;媒体从“高高在上”变成“在你身边”;从单纯的宣传工具变成了具有多重功能的社会公器。而在诸多转变中,最值得称道的便是媒体的民众转向。民生新闻是最能反映此种变化的新闻形态,关注民生民情民意,将镜头和话筒转向民众。第三,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诸多社会矛盾也浮出水面,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愈发急迫。这种呼唤不再是“青天情结”的“等、靠、要”,而是主动地对自由权利的争取,人们第一次意识到了个人价值、个人尊严和个人权利的重要性。公民维护争取自身权利的强烈意识需要一个诉求外化的平台,尤其是在市场洪流中利益容易受损的平民更需要一个发声的渠道来吸引官方和精英阶层的关注。民生新闻的“民本取向”使平民更好地拥有了表达意见和诉求的权利,平民在主流媒体中从失语到开口说话。这样的转变使伏尔泰笔下“大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可笑的盲从”逐渐式微,也不啻为平民话语的一场革命。第四,民生新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90年代以来精致的中产阶级叙事的一种反拨,它将注意力投向平民百姓,强调他们的世俗意趣、重视新闻的现实功效性,这种反精英化的平民叙事在90年代以来中产阶级话语膨胀的媒介语境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差异化竞争策略。
2 民生新闻是一场平民的话语革命
民生新闻作为一种新的新闻传播范式,在题材内容、报道方式、报道视角和媒体的价值取向上都彰显了“民本”意识。
2.1 民生内容
民生新闻的内容以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和家长里短为主,只要是关乎百姓生存、生活、生计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民生新闻的题材。另外,民生新闻多为地方台所办,势必要突出“本土化”特色,让百姓有亲近感。近年来,随着民生新闻栏目的发展演进,民生新闻的内容范畴有所扩大。在百姓世俗生活的展示之外,又增强了社会干预和介入的内容板块,即强调新闻内容的针对性和有用性,并利用媒介的力量进行社会干预,以帮助受众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多民生新闻栏目都增加了“记者帮忙”版块,通过记者介入有意识地对事件发展走向施加影响,从而促成问题的解决,最终帮助民众排忧解难。对受众来说,每一次的报道不再只是“知晓”,还是“提升”和“行动”,即通过了解别人的困难提升自己应对和解决同类问题的行动能力。
2.2 民众话语
这首先表现在民生新闻的报道语态上,不管是主持人的串场词还是新闻中的解说词,亦或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的话语表达,都是平民化的。其次,民众话语还表现在新闻的故事化呈现上。新闻故事化,就是“讲故事”。我国的新闻故事化手法其实是对媒介市场化的一种应对措施,一方面不失新闻的品格,达到了传递信息的目的;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还最容易让受众接受,尤其是以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民生新闻,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最能契合亲民的理念。
2.3 平民视角
媒体视角下沉,变高高在上的“俯视”为同一平台上的“平视”。媒体人的居高临下源于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把新闻媒介仅仅当成宣传的工具。这种严重的自我认知错位使以往的新闻中充斥着宣传和教化。媒体的市场化转型彻底改变了媒体人的思维方式,媒体人本身也是广大民众的一员,从精神贵族到芸芸众生的复归使媒体人的姿态逐渐放低,而民生新闻真正做到了传受关系的转换。
2.4 民本意识
以平民视角为出发点的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意识”为价值取向的,也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体现。民生新闻在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就是站在民众的立场反映民众生活和民生疾苦,表达对普通民众的人文关怀。民本意识即以民为本,除了包括前述的民生内容、民众话语和平民视角三层含义之外,还强调服务性和人文关怀。民生新闻中的服务性随处可见,主要体现在一些生活服务类的资讯播报上,比如交警说路况、主持人说天气、民警播报社会治安状况、生活小常识等。
对于媒体来说,人文关怀首先是一种意识,然后注入心里成为一种情感,最后外化成言行,它体现于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民生新闻从题材选择到记者采访、主持人的话语表达,再到民生内容的故事化呈现,都体现了媒体对普通人的关注与关切。
3 民生新闻的意义与评价
报道主体的变化有利于打破精英的文化垄断,并降低社会生活中不同身份、阶层之间的马太效应。第二、民生新闻改写了传统的新闻定义。长期以来,重要性、显著性、冲突性、反常性、趣味性一直是新闻价值判断的重要标准。这些新闻价值判断排斥普通人常态的生活经验与感受,尊崇一种大现实观、大历史观的宏大叙事模式,达官贵人、名人政要是这种叙事的主角。而民生新闻则不同,它着力于挖掘平民百姓日常的生活体验与感受,注重从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具体的人身上挖掘时代的内涵。只是每个活生生的人(个体)的日常生活本身。但这个体的活生生的人总是出生、生活、生存在一定时空条件的群体之中,总是“活在世上”“与他人同在”。
当然,虽然民生新闻开创了平民话语和平民文化的新曙光,但就目前民生新闻的现状而言,民生新闻在赋予平民话语权上也可以走得更远。比如,让民众直接参与新闻的议程设置;媒体定期与民众见面,商讨报道议题,确定后再报道这些议题;定期邀请民众评价媒体的选题和报道;媒体也可作为对话的一极,提出自己针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与作为另一极的民众协商讨论;提供政府与民众的对话平台,直接邀请官员在演播室中与民众代表进行政民对话,从而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等。再多的设想无非是对主流媒体中更有力彰显平民话语的一种希望,对民主进程中“媒体能做什么”的构想,也是对社会的期待。
参考文献
[1]张毓强.新闻学十年[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民生新闻采写浅析 篇10
一、民生新闻应把握政治性
与时政新闻相比, 民生新闻大多接触的是老百姓身边发生的事件, 乍一看, 感觉这些事件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之间没有实现“亲密接触”, 而事实上, 民生新闻件件都能找到与之相对应的法律法规, 作为民生新闻, 要坚持弘扬主旋律, 反映健康的、正确的民意, 记者的报道一定要客观公正, 在事件中诠释相关政策法规, 实现以报道教育人、提高人们法律常识的目的, 而在实际操作中, 部分记者对老百姓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 不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采访, 只听一方之言就要谴责政府部门, 将问题简单化, 引起利益各方冲突。甚至有的记者还满脑子充斥着为民请命、为民伸冤的思想, 充当事件的“裁判”的角色, 以先入为主的立场代替理性判断, 从而做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报道。因此, 我们在处理民生新闻题材时, 选题既要贴近民生, 又要大局在胸, 确保所作的选题不出现政治失误。
二、民生新闻应追求时效性
时效性是民生新闻生存的重要法宝, 民生新闻的记者要把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作为工作中要实现的首要目标, 特别是在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时, 记者要快速反应, 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记录下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漯河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直播漯河》在这个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他们在及时接听新闻热线的同时, 还派出3路记者, 每天在街面上找新闻, 发现好的新闻点以后, 如果这个新闻是突发的, 就及时记录下来, 如果这个新闻点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 能够在下午18点到18点30分继续发展, 那么就迅速把直播车开到新闻现场, 在《直播漯河》的节目播出过程中进行现场连线直播, 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而且由于节目中每天都有大量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 这个栏目也成为老百姓了解身边大事小情的重要窗口, 收视率一直在高位运行。
三、民生新闻应加强策划性
每个城市都有大大小小数家媒体, 大家获得新闻资源的途径和数量大同小异, 新闻同质化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 在这种情况下, 做好选题策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认为, 民生新闻选题的策划是提升民生新闻品质, 提高民生新闻持续传播力的重要抓手。漯河是字圣许慎的故里, 《直播漯河》栏目邀请漯河市研究许慎的学者, 制作了长达200多集的《说文解字》系列报道, 每集邀请专家对某一个汉字的字音、字形、字义进行解析, 从节目中, 大家了解到了许多汉字为什么要那样写, 这些字的来历是什么, 不仅成为中小学生必看的节目, 许多家长也来电说受益匪浅, 这样, 不仅传播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而且大家对字圣许慎的伟大功绩有了更深的了解, 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收视率。除了对重大事件要做好策划外, 一些传统的节日通过策划以后, 报道也会充满新意, 比如“5.12”国际护士节, 我们在做好传统的护士比武、新护士宣誓等传统新闻外, 还策划了护士进校园为学生讲解急救知识和民警学习处理交通事故方面急救知识的新闻, 这样一大组新闻组合起来, 不仅充分深挖新闻事件的内涵、拓展新闻事件的外延, 而且为观众传递了更多更丰富的信息, 看点多、分量重, 社会效果显著。
四、民生新闻应注重创新性
从中央台到地方台, 民生新闻多年来一直在改革、在创新, 没有创新的民生栏目生命力是不会持久的, 创新也并非是推倒重来, 而是在节目的版块设置、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有益的探索。比如《直播漯河》在2009年推出了《小记者在行动》板块, 这个板块采取由各个中小学校的学生来主持报道自己学校发生的新闻, 不仅由学生主持, 新闻事件的初稿也由学生撰写, 配音也由学生完成, 这种全新的报道模式激发起了全市城乡各个学校和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们都在认真关注身边的新闻事件, 觉得有好的新闻事件, 就会第一时间联系栏目, 决定拍摄后, 就会全身心的投入采制的各个环节, 节目制作完成播出时, 全校师生以及学生家长都会准时收看, 而平时呢, 大家就去关注别人是怎么做新闻的,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这样, 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小学生的新闻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而且节目本身也有了一个稳固的收视群体。总之, 我们要在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思路的同时, 定期邀请各界人士座谈交流, 从中挖掘新的思路, 从而创新节目形式及内容, 达到常看常新、丰富多彩的效果。
五、民生新闻要有深度和理性
民生新闻离不开新闻监督, 但目前部分记者对新闻监督的理解有失偏颇, 有的记者眼睛只盯着那些交通肇事、打架斗殴、偷窃行骗等鸡毛蒜皮的琐事, 有的记者则喜欢原汁原味的记录街头打架、跳楼、纠纷等来满足观众的猎奇心理。笔者认为, 上述报道应严格控制在一期节目中的条数和篇幅, 并做好对稿件和画面的处理, 起到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同时, 在舆论监督过程中, 应该深入进去, 理性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使新闻更有深度和广度。比如记者接到一个热线电话, 称部分养猪户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养猪保险, 现在所养的猪病死, 出现了理赔难的现象。记者迅速赶到现场, 弄清了事件的来龙去脉, 并通过对该事件的报道促使了保险公司快速理赔, 按说这个舆论监督的选题已经圆满结束。但记者在调查中有一个疑问, 那就是这些病死猪的去向, 通过跟踪采访, 发现大部分病死猪肉都做了无害化处理, 但也有部分病死猪肉通过小商小贩流向了市场, 记者马上会同有关执法部门及时打掉了病死猪肉的小加工窝点, 接着, 记者又做了一期有关健康猪肉和病死猪肉鉴别方法的新闻, 这几条新闻形成的连续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观众纷纷打电话肯定我们的报道。因此, 做舆论监督新闻一定要多看、多听、多问, 把所有的疑问弄清楚, 我们的监督才真正成为推动社会各个方面依法依规发展的动力。
六、民生新闻应强调故事性
民生新闻的报道形式应该是不拘一格的, 我们要学会用故事化的叙述手法来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甚至可以用聊天的方式来讲述新闻, 娓娓道来吸引观众。例如我们推出的漯河“十大敬老爱老模范”报道、“漯河创业之星”系列报道等等, 我们在制作手法上都侧重于新闻故事化, 我们
(上接第76页) 色和作为精品所包含的深厚的思想艺术功力永远是刊物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期刊特色包括准确的定位, 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科技文化内涵。在今天科技期刊中的那些佼佼者之所以成为科技期刊中的品牌期刊,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它们都有着鲜明的独特性, 同时注意不断将刊物的高格调、高品位和深刻的科技文化思想内涵紧紧依附在刊物特定的氛围中, 以新的观念去适应市场、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读者的文化需要。特色意识从客观上要求期刊编辑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素养和专业出版技能, 从而实现自身向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目标的不断迈进。
3.4.3制定营销管理量化目标
科技期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 其营销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期刊的生存发展, 特别是数字技术越来越介入科技期刊出版业的今天, 科技期刊的知识商品内涵日益凸显, 不断强化科技期刊的营销意识已成为现代科技期刊人的共识, 亦是现代科技期刊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一个重要的表现特征。一个不懂得期刊市场营销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复合型编辑出版人才的。从当前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看, 制定科技期刊营销管理量化目标依然还是必要把握好两点:一是要继续坚持充分利用原纸质出版物的品牌资源开拓期刊营销市场, 通过“内容为王”, 打造精品文章等手段, 以品牌特色赢取读者, 扩大期刊营销市闻事件时, 没有进行刻意的拔高, 而是用平民的视角, 分三集来讲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不仅每集都在讲故事, 而且我们还在每集结束时留下悬念, 让观众自己去做出判断, 然后再第二天的报道中去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 取得了很好的收视效果。现在我们要求每位记者在做人物报道时, 都要学会在立足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去讲故事, 提高大家的写作水平。
七、民生新闻应突出互动性
电视民生新闻如何突围 篇11
【关键词】服务意识策划民生
民生新闻发展到今天,一些弊端逐渐显露出来,新闻的琐碎化、低俗化、同质化倾向非常明显。大多数的民生新闻选题都是一些家长里短的小事,给观众留下鸡零狗碎和鸡毛蒜皮的感觉,小车祸、小监控和小案件题材特别多,相同题材的事件几乎每天都出现在屏幕上。节目的同质化倾向也比较严重,同一地区,新闻题材和报道内容每天都重复出现,省台和省会城市台开办类似的民生新闻栏目,甚至一家电视台出现多档类似的新闻栏目。为了抢收视率,连播出的时间段都一样,相同的题材,雷同的节目,有的观众根本区分不出是哪个频道的节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重复,时间一长,观众也产生了厌倦和反感。对这类新闻漫漫的失去了兴趣,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也流失了观众。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从1997年10月 20日开播,主打新闻栏目《都市报道》是全国开播最早的民生新闻栏目之一。为了加快民生新闻提升和改造,提高新闻品质,我们对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反思,也一直在用心思考和琢磨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如何实现民生新闻的突围和突破。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对龙头新闻栏目《都市报道》在节目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大幅度的创新调整,着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加大评论力度,提升舆论引导力。民
生新闻大多是就事说事,就事论事,很少对新闻事件发表评论,新闻缺少声音,稿子没有力度。观众在看节目时,往往有一种新闻没说完,节目没说透,看了不过瘾的感觉,这就需要主持人对新闻事件进行点评挖掘,说开说透,让观众有一吐为快的感觉。这就要求我们增强评论的深度和广度,让更多的观众参与评论,更主要的是让大家真正的参与进来,通过对新闻事件的点评,增加评论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让新闻更加有力量。组建自己的评论员队伍,邀请著名评论员,每天针对热点事件和重要新闻写出短评,让主持人在节目中点评,可以就事论事,也可以是借题发挥,但是要用平实直白的语言表达,力争做到观点独到,语言犀利,表达直接。也可以邀请观众到演播室参与新闻的评论,和主持人一起互动交流,发表对某一新闻事件的看法和观点,代表观众发声,替观众出气,让观众看了解气、解恨,让观众感到新闻有力量,频道有声音。我们还通过热线电话和微信、微博,让观众发表评论,表达对《都市报道》中播出的每一条新闻的看法,在新闻直播中以游走字幕和副播的形式播出,既丰富了评论的内容,也加强了节目的互动,让观众对新闻有参与感。
为了加大评论力度,我们还在演播室设置评论区,引进著名评论员到演播室点评。在每天的编前会上,确定一个当天的重点节目,提前和评论员沟通,确定评论内容。把评论员请进演播室,让评论员在演播室点评,还可以让主持人和评论员就评论节目交流互动,既增加评论的权威性,又增强节目的直播感。和腾讯公司合作,利用腾讯的评论平台。每天设置一个话题,引进全国的著名学者和各行各业专家在腾讯演播室录播,这些专家学者站在全国的高度看河南,对设置的话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点评和剖析,把评论的视野拉大拉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评论得更透彻。
在信息爆炸的自媒体时代,在新闻竞争白热化的今天,新闻的竞争再也不仅仅是第一时间抢时效和先机的竞争,同时也是提供第一时间的解读、第一时间评论的竞争。媒体要有自己的声音,新闻要有力量,就要进一步拓展新闻时效性的内涵,加强评论,力争做到观点独到、力透纸背,把评论作为自己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服务功能的拓展和深化,进一步强化民生新闻栏目的社会服务意识。把观众当做用户,把节目当产品,产品好不好,用户最有发言权,节目做得好不好,由观众说了算。每一个人都要有用户思维,一切为用户着想,注重用户体验。也就是寻找我们的目标观众和收视群体,像工厂生产产品一样,把他们作为自己的用户,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为我们的收视群体着想,让每一个编辑和记者都有真心为观众帮忙、替观众跑腿的意识,从心底为用户真帮忙。在民生新闻中,求助和帮忙节目占了很大比重,都市频道的新闻热线每天都接到大量的求助电话,很多普通百姓遇到困难,无论大小,只要无法解决,就想到给媒体打电话。虽然很多时候,媒体也无力和无奈,但是,对于那些我们能够帮忙解决,又能做成节目的求助,我们都会义无反顾的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前一段时间,一名年轻女子给《都市报道》的新闻热线打电话求助,自己给家人看病借的十万块钱丢在出租车上了。接到这个热线后,我们当即派出两路记者分头采访,一路记者和出租车客运管理处联系,另一路记者和交警支队联系,帮助失主调看监控,查找那辆出租车。同时和省交通广播电台联系,利用新媒体微博、微信发布消息,全城帮助失主找钱,经过连续两天报道,一名当天乘坐同一辆出租车的乘客主动到派出所,交还了十万块钱。记者做节目要给观众提供有效的服务,为做节目而做节目,对当事人毫无帮助的选题,坚决不做。在帮忙线索中,有很多患者无钱救治的求助,对于这一类选题,我们只要认定求助对象有故事,能感人,可以触动观众内心最柔软的情感,我们就全力以赴提供帮助。因为对人的关注,对生命的关注,对疾病和生死的关注,是普通人最基本的关注,尤其是对弱势群体,对妇女儿童的关注,更是节目报道的主要内容。像去年十月份,我们接到开封一位观众打来的热线,他七岁的女儿意外掉到了油锅里,全身重度烫伤,在郑州第一人民医院抢救,急需医疗费。我们立即组织记者分头采访,在开封和郑州第一人民医院以及省红十字会之间牵线搭桥,为烫伤的小女孩开设捐款热线,经过连续多期跟进报道,最后为烫伤的小女孩募捐了八十多万爱心捐款,除了解决治疗费用外,还剩余了20多万的捐款。最后,小女孩的家长把剩余的这笔钱又捐给红十字会,成立了救助基金,让爱心继续延续。另外,对大量的不能做成节目的求助线索,像失物招领和寻人启事之类的线索,我们用游走字幕和口播的形式,给观众提供帮助。对记者来说,帮得再多一点,做得更细一点,效果就会得更好一点,观众对我们的节目就更喜欢一点,我们的收视也更高一点。
做好主题性策划,选题上抓大放小。
电视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的转变 篇12
当前, 各家电视台收视率较高、吸引广告投资最多的一个拳头产品就是电视民生新闻。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 新媒体开始崭露头角, 它的出现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因为资源配置不均匀的问题, 造成各个电视台之间的恶性竞争, 随之而来的是电视民生节目的同质化和媚俗化, 不仅如此, 电视民生节目还滥用话语权, 对轰动效应过分追求, 以上这些问题层出不穷。
2006年, 公共新闻这个概念就被引入到我国, 而且人们将公共新闻这个概念同民生新闻进行了密切的联系, 广大媒体人认为民生新闻进行转型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进入公共领域构建新闻。公共新闻的运作是一种自觉的行为, 而这种行为是建立在较高的媒介层次上的, 它的设计范围非常广泛, 既包括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 还包括一个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政治以及文化生态环境, 只有这些因素都完整包含在内, 电视公共新闻才能够顺利地发展。
在我国, 电视民生新闻仍然处在一个平民话语的发展阶段, 只有通过对公共事件的发展给予更多的关注, 才能够进一步发展到民主话语阶段。所以, 为了打造同我国国情相符合的电视民生新闻, 我们可以对电视公共新闻中的那些先进因素进行借鉴。
二、转变的基础
所谓的电视民生新闻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进行关注的新闻。2003年开始在江苏卫视播出的《1860新闻眼》是我国对民生新闻进行的最早探索, 这一民生新闻栏目的宗旨就是弘扬正义、倡导和谐、服务群众。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的“公共新闻运动”是公共新闻学这一概念的来源。在百度百科中, 公共新闻学又称为公民新闻学, 指从公众关注的议题入手, 针对这些议题的各种看法、方案进行报道, 其目的是将某种客观信息提供给公众, 希望媒体的报道能够进行社会舆论引导, 并且鼓励公众参与对公共事务的讨论之中。要求记者从公民关怀出发, 通过呈现多元的论据和理由, 使报道更具辩证性, 以培养公民对不同意见的辨别能力和公共议题的参与能力。
对于电视媒介来说, 社会资讯传递这一社会功能是民生新闻的侧重点, 这一公共平台正努力成为大众表达意见、发出声音的通道。挖掘舆论监督、进行社会组织是公共新闻的侧重点。虽然二者在表现的主题、取向以及解读的方式方面有一定的差异, 但是, 在宗旨上, 民生新闻同公共新闻有着一些相同的地方。回归新闻的公共性是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尊重公民的作用, 努力使公众对社会问题的应对、公共事务的解决能力有所提高是电视公共新闻所强调的;而民生新闻强调的则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
在民生新闻方面, 所谓平民化的思考方式是指对新闻公共性的关注和回归, 它注重对民生的关注, 对百姓重视的话题以及欲求进行了解, 这些都能为公共新闻找到合适的选题。新闻的公共性需要的是在新闻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公共性, 不管是在公众对公共事件讨论的参与方面, 还是在媒体向专家寻求答案方面, 所有的本质都是对公民事务进行关注, 对社会的公共空间发展进行推动。
与此同时, 若是媒体能够在民生新闻浅层传递社会资讯这一基础上再进行深入发掘, 对公众讨论进行组织, 或是对新闻进行深度评论, 那么就给民生新闻转变为公共新闻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不仅如此, 公共新闻还能够对民生新闻较为庸俗以及社会责任感不够强的缺陷进行一定的弥补。
三、转变的途径
1. 找准定位。
面对种种矛盾, 若想站稳脚跟, 电视民生新闻一定要将民生理念、新闻本体以及舆论监督和公众的参与紧紧地抓牢。不论在内容定位方面还是在操作层面, 都要对其采取重新审度和设计, 从而使其从民本事件转为民本内涵。
2. 让观众说话。
大众是民生新闻的受众, 而公众新闻认为受众是公众。这是因为同大众相比, 公众更具社会内涵。随着时间的发展, 我国的民主进程不断加快, 公民意识也有了巨大的提升。因此, 电视民生新闻应该将大众转向公众。所谓的让公众说话, 指的是使媒体作为公众的代言人, 而公众是意见、观点以及信息表达的主体。
3. 完善舆论监督。
在民生新闻当中, 比较容易产生主观偏向的一部分就是新闻评论。因此, 电视新闻媒体应该更为注重自身的理性建设, 对社会舆论中的主、支流进行区分。在做好为民请命以及舆论监督的基础之上, 电视民生新闻要对新闻评论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对新闻监督的“理性”以及“建设性”进行强化。
总而言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电视民生新闻必然向电视公共新闻进行转变。如何让这一转变更为顺利, 是电视媒体人现在关注的重点。找准定位、让观众说话、完善舆论监督是实现这一转变较为基础的方法。
摘要: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以及民本取向这三点是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 而电视公共新闻的本质则是回归到新闻的公共性。从这两者的本质上可以看出二者有着相同之处。随着时间的推移, 电视民生新闻开始向公共新闻进行转变。本文通过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民生新闻向公共新闻转变的途径。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公众
参考文献
[1]秦中人.打着“民生”旗号的“新闻暴力”[J].青年记者, 2005 (6) .
[2]张雪.试论公民意识的培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