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新闻主题表现力

2024-10-21

民生新闻主题表现力(精选4篇)

民生新闻主题表现力 篇1

现阶段,电视民生新闻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民生新闻形态的单一和内容的雷同似乎在不断重复着老路,一些地区一时间出现“民生热”现象,无论是内容或是形式都有重复。众多电视民生新闻从业者感到了困惑,观众也由最初的热衷变得麻木。在观众的眼里,纠纷、争吵充斥着民生新闻的荧幕,却很少对事件本身进行深入的挖掘。在国际国内大事、要事不断发生的时候,从北京奥运会到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央视的《新闻联播》等栏目的收视率则一路上扬,而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一路下滑。这说明,在新闻重要性和新奇性的竞争中,重要性明显据于优势。可以说,苛求高收视率是部分民生新闻节目缺乏理性的主要原因,在这场商业效益与传播价值的博弈中,高额利润无疑占据了上风,高收视率也势必会成为所有民生新闻节目追求的目标。因此,为了达到快餐式的播出目的,低俗新闻开始占据民生新闻报道的主体,正负面报道明显失衡。部分记者模糊了趣味与庸俗之间的界限,在报道权与行政权之间徘徊,过分展现低俗和阴暗的社会现象,缺乏对受众意识的引导,影响着受众对的价值判断。实际上,电视民生新闻应该探索和展现积极的价值取向,而对民生新闻的错误解读使新闻丧失了引导受众意识的本体功用,久而久之会让观众失去对民生新闻的期待。

在电视媒体和高额利润的影响下,一些民生新闻节目,开始不顾观众需要和其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传播庸俗乏味的新闻,误导着受众的价值判断,对社会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具体来说,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集中体现。

1 电视民生新闻重市场轻导向

地方民生新闻节目由于偏居地方一隅,再加上监管的不严谨,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量传播庸俗乏味的内容。在一部分地方民生新闻记者看来,重要的是民众只要有问题我们就去报道,至于“民众是否关心”已懒得顾及。在这种思想引导下,为迎合少数人的重口味,一些电视媒体私下买卖新闻,制作虚假报道哗众取宠,置观众于不顾,严重消解了新闻应有的导向作用,消解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更有甚者,为了达到尽快播出的目的,对于可能产生重大后果的民生新闻,不计后果抢时间,完全不去验证事实真相。报道时又任自己发挥,认为这是新闻自由,新闻就应该抢鲜,播报一手资料,为了提高收视率,获得物质奖励,哪怕是采取不正当手段民生新闻不同于市井新闻。而民众对它的最初喜爱仅出于追求一种朦胧模糊的刺激,对它的认知也只是一种感性的状态。随着民生新闻的发展,民众的认知也逐步上升为理性,开始意识到民生新闻不仅仅意味着邻里纠纷,猎奇民众生活,如谋杀、口角、窥伺这种隐私生活。虽然适时地报道地方民众生活以及心理的变化对于人们处理邻里之间、家庭关系有一定的警示性,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能鼓舞人们斗志、激励信心、昂扬士气。电视媒体的角色也不应该仅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电视媒体在考虑利润增长点的同时,应发挥其导向作用,每一条民生新闻都应肩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

2 电视民生新闻忽视对受众当中“弱势群体”的关注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的逐渐过渡,农民工在城市的压力骤增,工资问题、医疗保险问题本应引起民生新闻的更多关注。但恰恰相反,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并不关注与广大农民工紧密相关的公共问题,而是挖空心思,过分宣传奇异的新闻以引起受众的注意,在报道中经常出现诸如“农民工跳楼”“小姐”之类的报道。事实上,这种报道在严重伤害“弱势群体”的同时,也严重误导着广大受众群体的价值判断。无独有偶《民生大参与》、《绝对现励》、《南京零距离》等节目多少都存有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节目仅限于对市民琐事进行频繁报道,忽视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看不到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主要问题。

3 题材相对局限,信息价值量较低

由于常年累月的报道,热线不计其数,记者常常是马不停蹄去帮忙,由于精力有限,很多事情也只是一带而过。所谓的解决仅限于一些细枝末节的个人小事,一旦有涉及原则的事情出现,要么含糊其辞要么不了了之,谈不上深入、透彻。节目虽打出为百姓解决生活的难题的口号,但由于新闻选题过于狭窄,内容、形式又过于单一。久而久之,只能使观众审美疲劳,收视率下跌在所难免。有些民生节目中频繁出现的用水用电问题,邻里纠纷问题,甚至产妇接生问题这样在现代生活中普遍出现的问题,都成了报道的主体对象,这样家长里短的琐事报道,既没有深度,又没有广度,只可能引起老年人和主妇们的关注。

电视民生新闻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低姿态的微观模式也容易出现一些弊端,陷入到对琐碎现象的报道中。要在传播领域发挥电视民生新闻应有的亲和力,还要承担起社会推动者的职责,拓宽选题,找准方向。

摘要:电视民生新闻素以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为首要目标,强调人文关怀,一时之间占据了新闻台的黄金时段,也吸引到了众多受众的眼球。但如今却有一些的新闻从业者对最初民生新闻创办的宗旨产生了错误的解读,导致电视民生新闻出现种种尴尬,题材同质化,内容琐碎化,尤其媒体越权和媒体暴力的出现模糊了电视新闻从业者基本素养。

关键词:民生新闻,受众意识,表现

参考文献

[1]吕萌.媒介形态变化与电视文化传播[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2]张锦力.解密中国电视[M].中国城市出版社,2012.

民生新闻主题表现力 篇2

关键词: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缺失,影响

当前民生新闻在人们视线里出现的频率较高, 从电视媒体到平面媒体, 民生新闻已经变为了新闻传媒最为常见的新闻表达手段。但是部分媒体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 利用民生新闻打着人文关怀的幌子, 通过一些三俗内容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破坏了民生新闻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败坏了社会风气, 引发了人们的强烈不满。

1民生新闻中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1.1内容琐碎, 避重就轻

当民生新闻出现之后, 其平民化的阐述视角赢得了群众的欢迎, 并获得了一定的市场, 其收视率也有着不俗的表现。但是对该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则发现民生新闻有很多都是在谈家长里短、奇闻异事, 表达的内容琐碎, 但是对于社会敏感话题的表述内容却很少, 这样的民生新闻会误导群众只关注社会小事, 也忽略了作为社会人的权利与义务。因此, 有些网友使用“四鸡”对民生新闻进行定位, 即鸡毛蒜皮、鸡鸣狗盗、鸡零狗碎、鸡飞狗跳。

1.2负面新闻过多, 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当前民生新闻中负面新闻所占比例较高, 经常出现骗局、凶杀案、黄赌毒、车祸等, 这些负面新闻的过多出现会给群众营造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生活环境, 对所处的社会认识也存在偏颇。尤其是民生新闻对于负面新闻的评论也是比较主观化的表达, 表达内容也比较表面, 在新闻中经常使用“希望相关领导部门以及管理层能够引起重视, 及时解决” 的字眼, 只关注事件发生过程, 没有实施关注事件的后期解决。

1.3新闻事件报道内容浅显

很多民生新闻节目的记者在撰写新闻内容时只是进行了简单的描述, 没有对新闻人物以及新闻事件进行深入分析, 也没有表达出一个媒体人的独特看法和理性思考, 仅仅就事论事是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民生新闻的阅读需求。另外, 民生新闻中需要融入丰富的情感, 从而拉近媒体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但是不能将应该严肃对待的新闻事件编辑为轻喜剧, 哗众取宠, 营造了不良的视听效果, 使得民生新闻变得低俗。

2民生新闻人文关怀缺失的影响分析

2.1降低了受众的品位, 影响判断

根据相关学者的理论, 新闻媒体作为传播者, 其需要编制一个世界符码, 使其被大众接受, 而该符码表达的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理解以及想象。当媒介误导使得公众没有了正常的批判、否定以及超越的功能, 作为现代媒介, 其就不会具有创新能力, 也使得公众不能对现实生活本身有着准确的定位, 其在某种程度上侵蚀了人们的理性认识, 逐渐形成了一种“白痴文化”, 降低了受众的素养和品位。

2.2忽略了媒体的而引导和教化功能

新闻的庸俗化、娱乐化的发展是因为媒体受到了商业利益的诱惑, 不断迎合少数群众的低级趣味, 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社会引导, 为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渐行渐远。平民化是民生新闻的突出特征, 其需要保证新闻应该具备的社会价值和思想深度。若一味地将民生新闻理解为群众的生活琐事讲述, 这就会降低了群众的品位, 也没有体现对于受众的尊重。在商业化的操作下, 媒体已经逐渐失去了其教化功能, 没有对当前存在的普遍社会问题进行理性思考, 从而成为了“单面人”, 这和人文关怀价值理念中倡导的对于世界深度理解相悖离。

2.3损害了媒体的社会形象

随着时间的流逝, 民生新闻在获得了极高的收视率和发行量的同时获得了较高的经济利润, 但是其当前的发展方向已经背离了其出现的价值。此外, 民生新闻的制作成本比较低, 且操作便捷, 这也是民生新闻能够快速发展起来的重要原因。但是如果媒体只注重自身的经济收益却忽略其社会影响, 就会损害民生新闻本身的形象, 逐渐失去其价值, 恶性循环, 不能支撑其可持续发展。

2.4污染社会环境

社会作为一个整体, 信息系统是其一个分支, 在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现在, 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会对社会系统中的其他子系统造成影响, 而各子系统也在社会系统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为此, 为了保证信息系统能够对社会以及对其他子系统产生积极作用, 需要追求平衡报道, 按照客观公正、全面准确等原则报道民生新闻。但是有些媒体对负面新闻进行大面积的宣传炒作, 使用引人注目的标题以及比较惊悚画面, 扩大其负面影响, 从而没有发挥媒体应当承担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 甚至是给事件当事人造成了伤害。

3民生新闻优化措施

3.1体现人文关怀, 提高媒体人社会责任感

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的体现主要为“以人为本”, 因此, 需要尊重新闻事件当事人的意见以及对于事件表述本身的诉求, 避免新闻的娱乐化、商业化, 需要明确自己的权责, 不能混淆视听。

3.2准确把握舆论导向

所谓舆论就是指社会大众对于社会代表性问题的整合性意见, 而民生在社会舆论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果向广大群众传输错误的舆论, 这是国家建设的重要问题, 而传输正确的舆论是党和人民的福音。作为新闻媒体, 需要注重舆论导向的把握问题, 不能片面化的表述, 形成误导。一则优秀的民生新闻, 其必须具备强化正确舆论传播的能力, 为此, 相关媒体人应该进行自省。

3.3注重创新

要想提高民生新闻的受众范围, 其需要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首先, 需要借鉴优秀制作经验进行自我化的创新改造, 一味的模仿是不能保证新闻行业的长久生命力;其次, 在报道时, 需要注重措辞的使用以及价值观的体现, 并且需要事先思考对于新闻事件可能会对社会以及群众造成的影响;最后, 要想保证民生新闻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注重品牌化建设, 当前民生新闻竞争激烈, 因此在报道过程中需要有品牌意识, 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3.4体现新闻本色, 加强规范化建设

民生新闻中包含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 因此其有着数量不小的受众群。但是一些无良媒体的运营操作创造的高收视率所携带的庸俗、血腥暴力, 使得人文关怀缺失更为严重。对此, 国家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对新闻产业进行整治,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对新闻进行严格审查。作为媒体人, 则需要认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努力挖掘新闻背后的社会含义。例如:灾后报道, 在向大众传达灾后信息时, 需要关注播出救援画面和救援情况的转述, 并不是单纯地播报伤亡情况以及血淋淋的伤亡场面。 在此过程中, 民生新闻媒体需要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通过新闻的传达提高群众的凝聚力, 激发人们的斗志, 形成团结一心的和谐景象, 这才是新闻真正的魅力所在。

4结束语

新闻报道的价值表现在能够对社会有全面且深刻的认知, 并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引导受众的思维, 营造一个健康的社会环境, 主动承担起弘扬社会主义人文精神的责任。与此同时, 媒体是社会主义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就民生新闻来说, 其必须发挥其社会标杆的积极影响, 媒体人要讲法制、 讲道德、讲文明,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宋博雅.帮忙要有温度——民生新闻中的人文关怀浅谈[J].新闻世界, 2010 (7) :94-95.

[2]于小雪.我国社会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问题[J].新闻爱好者月刊, 2011 (2) :8-9.

[3]陈龙.新闻本位、舆论监督、人文关怀:民生新闻的公信力要件[J].中国电视, 2011 (9) :43-47.

民生新闻主题表现力 篇3

从社会渠道获得线索。我们在与各地县市通讯员加强联系, 获得新闻线索的同时, 还可以进一步扩大消息来源。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各媒体热线电话这一信息平台, 从中发现和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在解决了新闻线索来源问题之后, 对线索的筛选也十分重要, 并不是说“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 对线索的精挑细选是一则好报道的关键组成部分。

民生市井、日常琐事是百姓生活组成部分, 但琐碎、庸常的事物并不是民生新闻的全部内涵。关注民生话题, 并不是简单堆砌生活中的琐碎事物, 我们在选择时, 尤其要注重新闻线索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对身边那些典型小事、典型细节的报道, 倡导一种社会观念、社会秩序、社会道德和社会风尚, 这是报道民生新闻的终极意图。“一粒沙里一个世界, 一朵花里一个天堂”, 一则看似普通的民生新闻报道也完全可以映照出一个时代、一个地区的生活图像。

记者选择民生新闻线索时, 还应当注重与当前的时政热点相结合, 及时捕捉那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时政新闻, 挖掘与民生的深层关系。比如高考改革、推进就业再就业、新农村建设等等, 这些都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从时政热点中挖掘民生“关注点”, 这样的新闻才会更厚实, 更有看头。如果民生新闻线索的内容只是一味的局限于关注夫妻如何吵架、谁谁离家出走、哪儿发生了车祸等等琐碎事件, 有意排斥和回避时政新闻, 那便是画地为牢, 不仅浪费了新闻资源, 也是狭隘的民生新闻观。

当遇到看似简单的新闻事件, 双方各执一词、反复出现并使问题复杂化时, 记者迅速进行新闻分析, 对新闻事件有一个公正、客观的判断和报道。这类新闻事件中记者更易遇到别有用心者, 需增强新闻效应的预测意识。两名女同志到哈市某俱乐部去休闲, 与保安人员发生口角, 被打。她们向记者反映事件时, 非常气愤, 可随着事态的发展, 当事人的动机和行为发生了改变。记者如实报道新闻事件后, 这两名女同志不停地要求记者继续报道。后来记者得知, 她们是想通过媒体的报道给办案机关施加压力。在这种情况下, 记者一定要提高警惕性, 不能当“裁判员”, 更不能干扰司法的公正。

在报道中还要拓展民生新闻空间, 进一步增强贴近性, 实践证明, 只有关注民生问题, 才能做好民生新闻。但是民生新闻并不只囿于“生活诉求、家长里短”, 在有关国计民生的方针政策也是民生新闻的宝贵资源。记者应该站在民生的角度去打量新闻线索, 用群众的语言去解读新闻事件。

近年来老百姓关心的住房、看病和上学问题。在社会求职与个人创业问题上的心理矛盾, 农业新技术的应用上及由此产生的新成果等等, 都是民生新闻的重点报道内容。记者可以因势利导, 做好政策解读, 采访相关部门, 倾听百姓心声, 这样做出采访的新闻点面结合, 既有权威性又有服务性。

当然, 在新闻实践中, 话语权也必须经过筛查取舍, 新闻事件的当事人的表达的主观意愿, 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比如有一条新闻反应邻里纠纷:当事人举报隔壁邻居为了增加拆迁补偿面积, 正在准备违章搭建, 遭到对方否认, 相关部门也查无实据。本来这条新闻反应的是社会现实, 有关方面可以根据新线索加强引导平息矛盾, 但是片尾却不恰当地引用了当事人的言语:“如果不查的话, 我们家也马上搭建”。舆论监督的话语权变成了“民意示威”。

弱势群体利益表达问题, 民生新闻无法回避, 但应当努力避免矛盾激化。曾经有一起纺织工人讨薪事件, 工人称已经有两个月没有拿到工资, 到了约定拿钱的时间, 老板又躲到了外地。新闻推出后, 反响很大, 老板找上门来, 声称事情大体属实, 但是在外地是为了筹措资金, 可是经此折腾, 工厂已经停产, 订单无法完成, 因为当地纺织工人紧缺, 不明真相的工人已被中间人带到其他企业。所以, 对那些可能对经济行为产生较大影响的新闻事件, 记者要慎之又慎地用好话语权。只有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和记者的全面分析能力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真正塑造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民生新闻还要创新节目形式, 一些地方台推出的方言节目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但是乐观的期待是让更多的受众参与节目。媒体可以就某一个社会事件征集观点;可以就某一种生活方式请市民现身说法;也可以组织一支常备的“市民评论员”队伍, 在新闻报道上全面体现公众的价值判断;还可以开设类似“帮忙”的小板块, 进一步服务受众。媒体还要充分利用节日和纪念日, 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让节目走进受众,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另外还要体现人文关怀, 构建情感载体

民生新闻在强化平民意识、服务受众的同时, 还应以帮助受众提高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 最终的指向应是体现深厚的人文关怀, 为百姓构建情感的载体。

试论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的方法 篇4

那么, 你的报道有主题吗?乍一看, 这个问题有些怪, 哪个记者或通讯员写的报道会没有主题?就连古人写的无题诗, 今人写的无题有感, 虽然没有标题, 但诗文中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却十分强烈, 那些明明标着题目的新闻报道怎么会没有主题?其实不然, 没有主题的稿子是存在的, 特别是初学新闻写作的人, 在写作的过程中不是丢掉或离开了主题, 就是主题选得不好、不准。这就凸显出如何提炼和表现新闻主题的问题来, 笔者在多年的新闻采编工作中略有收获, 在这里与大家共同研讨。

提炼主题, 就如同在一堆矿石中, 经过精选、冶炼、提炼纯金属一样, 从铁矿石中只能提炼铁, 只有从金矿中才能提炼出真金。“棋有千招, 走法不同”, 提炼主题也一样。由于每个记者的思想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业务素养以及写作风格的不同, 提炼主题的方法也就不一样。笔者认为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抓住线头

一般地说, 主题是从采访得来的材料中找出的, 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凡是有经验的记者和通讯员都有这样的体会, 初到一地采访, 对一切都感到新鲜, 这种新鲜感会增强你的新闻敏感, 使你产生反映最主要新闻事实的第一印象, 这个印象到后来, 就可能成为你要写的新闻的主题。

例如, 一个记者被派到青海去采访, 在盐湖研究所他听到青海湖面正不断缩小, “进水量少蒸发量大, 湖底淤泥正在变成石油”这句话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紧紧抓住这个“线头”不放, 深入采访, 形成一个完整的主题, 写出一篇成功的关于对青海湖进行系统的综合考察的科学报道。相反, 对于寓于新鲜感中的“线头”不能及时抓住, 就会失去一个重要的主题, 使采访全功尽弃。

二、抽出主线

这是指在大量事实、众多线索之中, 要能抓住其中最主要的、有代表性的线索, 作为主题。抽出主线并不容易, 因为事实多、线索多, 让你不知抓哪一个才好。有经验的记者和通讯员, 采取类比的方法, 对各种事实进行分析, 从中抽出主线来。例如, 在介绍某个英雄人物时, 写他冒着枪林弹雨, 几次将爆破筒塞到敌人的碉堡里, 与顽敌较量的勇敢行为等等性质相同的事迹, 这些题材中的主线就是:我军英雄辈出, 勇比当年, 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找出主线, 是一名新闻从业人员选出主题的基本功。一位通讯员和一位老记者同时采访一名藏民, 藏民性格豪爽, 十分健谈, 谈工作、生产、人事, 滔滔不绝。通讯员始终紧张记录, 恐怕漏掉什么;而老记者却一边思考, 一边看, 一边听, 一边记。采访结束后, 通讯员写消息, 老记者写通讯。结果老记者写出题名为《鹰》的长篇通讯, 而通讯员千把字的消息却写得很吃力。显然, 后者是陷在材料堆里跳不出来, 而前者在众多线索中抓住印象中最为深刻的东西, 抽出主线, 因而得心应手。

三、找出穿珠的红线

许多人把主题思想比做红线, 把构成新闻的材料比做珍珠, 只有用红线把珍珠一颗颗穿起来, 才能成来一件精美的新闻作品。否则, 珍贵的珍珠尽管闪闪发光, 却也只是一堆散珠, 不能成为艺术品。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主题思想与新闻素材的关系。在好的新闻作品中, 材料和主题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记者面临的社会现实生活是广阔而复杂的, 又是不断变化的, 要从中找出值得报道的新闻, 就需要记者去挖掘, 通过现象看本质, 能剥茧抽丝一样, 把那根贯穿这些重要事实的红线抽出来。例如, 一位记者去科研所采访两项重大的科研成果, 他采访了所有有关人员, 科研现场也去了很多次, 每个技术细节都一清二楚, 他花了两个月时间, 材料记了两大本, 可是稿子寄回报社后却石沉大海。他犯的错误就是只注重细节, 忽视了对报道思想主题的分析研究, 缺少一根线把它穿起来, 只注意钻进去, 却没有能够跳出来。

另外还有两种情况也是初学者容易出现的:一是只有抽象的议论, 没有生动的有说服力的材料和自己的观点。这类稿子虽然有主题, 却没有说服力, 不能令人信服。二是稿件中有材料, 也有观点, 但二者却不能统一起来, 让人读起来有一种“两张皮”的感觉。

四、凤凰落在梧桐树上

凤凰, 是指记者在生活中经过长期的观察和体验, 积累形成的某个主题思想。梧桐树, 是指最适合表达这个主题的一个完美的题材。二者一拍即合, 就如凤凰落在了梧桐树上一样, 和谐得体, 相得益彰。

许多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有些主题不是在采访时产生的, 而是在平时反复酝酿考虑而成的。这就是由记者的职业特点所决定的。记者的眼睛总是在观察, 耳朵总是在倾听, 客观世界的各种事物反映到他的头脑里, 经过综合加工, 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思想观点, 一旦遇到的题材与头脑中的主题相吻合, 记者就会抓住并通过这个题材来很好地加以表达。

《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著名通讯的作者魏巍同志, 谈到他采写这篇通讯的体会时说:“《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 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的一个主题, 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我这次到朝鲜去, 在志愿军里, 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层, 我更加觉得战士们的可爱……这些事实督促着我, 让我有一种更加强烈的愿望来表现‘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一主题。”

魏巍同志的体会告诉我们, 要做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记者, 必须注意积累平时的点滴感受和日常的观察、体验, 经过咀嚼消化, 形成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有了这种储存, 就像心中有凤凰在飞翔, 一旦找到了梧桐树, 就会落下来, 形成一篇深刻、动人的作品。

上一篇:社区门诊护士下一篇: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