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

2024-07-23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精选9篇)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 篇1

电视新闻不是简单拍摄画面,而是需要对新闻事件产生画面中的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的编排和布局,令观众可以及时掌握事件产生的原因及结果。想要达成这些目的,就应当对电视新闻节目的画面技术乃至艺术的构成进行探讨,将电视新闻的优点展现出来,从而体现出画面语言的魅力,以便符合人们眼见为实、先睹为快的内心所需。

1 电视新闻画面的构成

通过画面,可以让电视记者将其中生动、典型、具体的内容传达给观众,不仅让人们能够拥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还体会到美的所在。由于受时间的限制,电视新闻的画面无法长期出现在屏幕中,而应当通过记者或拍摄人员对画面进行有效选择,只有最能够展现内容的画面,才可以令观众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到新闻的真实状况。因此,对电视新闻画面的分析则变成电视新闻拍摄的重要部分。

1.1 电视新闻画面的技术构成

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技术,通过镜头拍摄到的内容将新闻现场的情况展现给观众。电视新闻画面应当透过角度、内容和长度等各不相同的镜头相融合,镜头是电视新闻画面的根基。

电视新闻画面的镜头需要分为中心镜头和介绍性镜头。中心镜头能够展现出新闻的重要内容,变成表达新闻事件主题的镜头。介绍性镜头能够带领观众走入新闻的主题当中,能够描绘新闻引发的时间、地点、人物乃至规模。

拍摄电视新闻画面可以处理画面的主、次镜头,通过编排和处理,令新闻画面的构架更加清晰。

1.2 电视新闻画面的艺术构成

以电视艺术方向而言,不论作为中心镜头还是介绍性镜头,均会在某一事件出现的时间、地点、场所,乃至画面的方式传达出来。所以引发事件产生的主题、反映时间的光线、传达事件产生场所的背景,形成了新闻电视画面的根本要素,处理电视画面的镜头,则是对这些要素的安排及处理[1]。

2 如何将电视新闻画面拍好

2.1 锤炼过硬的拍摄技术和技巧

如果想要将电视新闻做好,想通过画面直接体现出来,则应当做好拍摄的技巧与技术方面的工作。摄像人员应当了解电视新闻的所有类型,熟练掌握新闻的流程。不同类别的新闻的拍摄准则也不同,拍摄技巧也存在差异。时政新闻及会议新闻拍摄不仅需要大场面,还需通过特写镜头,逐渐改变镜头节奏,需实现大气、庄重的感觉。社会新闻需要拍摄视角靠近生活,展现方法更为灵巧。只有通过良好的拍摄技巧,再加上高超的技术,才可以将电视新闻的画面完美地展现给观众。

2.2 提高摄像人员的新闻意识

摄像人员应当提高新闻意识。大多数记者会分线寻找新闻,涉及时政方面的人员不会涉及体育方面,涉及农业方面的人员不会涉及教育方面,这也是记者的专业性的体现。但摄像人员则没有这样的分类,基本上哪里出现新闻,哪里就会由摄像人员的身影。摄像人员面临的新闻类型多样,因此工作较为复杂。例如,摄像人员不具备充分的新闻概念,较难找到合适的镜头,即便具有高超的拍摄技术,依旧会是仅具备形式而没有内容。相对来说,精彩的内容更加关键。

在新闻现场,摄像人员需真正处在新闻当中,如此才可与文字记者思维同步,才可找出所需的镜头。摄像人员需要积极找寻镜头,而非静待文字记者的指引。摄像人员具备了新闻意识,才可以快速走进角色当中,从而做到心中有数,不会形成遗失主要镜头的现象。因此,加强摄像人员的新闻意识,成为目前拍摄电视新闻画面最需注重的问题。需要知晓,掌握拍摄技巧所需时间较短,而新闻意识的培养则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2.3 通过“无剪辑拍摄”意识

电视新闻节目所播放出来的画面,大多需要经过后期进行编辑,拍摄人员如果能够进行无剪辑拍摄,不但可以令画面更加具有总体感,还减少了后期的工作量,无剪辑拍摄对电视新闻来说十分关键。在拍摄当中,摄像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状况,以不对总体拍摄造成影响为前提,适当调整拍摄工作。在突发新闻中,需要立即赶至新闻发生现场,迅速确定所要拍摄的主题。当拍摄的新闻为非突发性新闻时,则需进行完善、细致地规划,通过对镜头进行妥善处理,对无剪辑意识的形成尤为关键,对于新闻画面的拍摄而言,拍摄人员应当将主题当作主要方面,确保画面主题表达的唯一性[2]。

3 结语

电视新闻拍摄需细心抓取一些以少胜多、十分经典的各类视觉及听觉细节,以便展现出主题,令新闻在观众记忆里常开不败。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工作应当依照时间的线性排列,再通过摄影人员的意图进行排列。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不仅需要合理的技术,为观众带来正确、及时的信息,还需要从艺术的角度处理画面,做到艺术与技术的统一。

摘要:电视新闻的形成无法脱离新闻画面,其作为节目的基本语言,也成为节目内容的展现形式,对构成电视新闻十分重要。电视新闻节目画面的拍摄,其所具有的真实性、严谨性乃至纪实性都会对新闻的画面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拍摄技巧进行分析,从而提高画面拍摄的水准。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拍摄,技巧

参考文献

[1]任志文.论“泛媒介时代”我国新闻摄影的价值取向[J].乐山示范学院学报,2013(10).

[2]杨健.新闻摄影的艺术化趋势解读——以近年荷赛获奖作品为考察对象[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2(4).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 篇2

电视文字稿写作的基本要求

1、要交待五要素(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因)

2、主题要集中

主题要集中。(这个题是主题思想的题)即紧紧围绕导语所确立的主题思想或提出来的问题,来选择和运用材料,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有些材料很生动、很感人,但与主题无关,也有些材料,孤立的看很有意义,但表现主题不贴切,有牵强附会之嫌,这些都要舍得忍痛割爱。因为一条新闻只能表达一个主题,不能多主题,否则啥都想说,啥都没说展。这个道理看起来浅显,作起来并不容易,往往是当事者迷,旁观者清。下面试举一例回乡创业,成为石泉县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记者xx、xx报道:

“外出打工不如回乡创业”。如今,石泉县的外出务工者当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石泉县自制定出台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有关政策以来,回乡创业,已成为该县县域经济发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他叫周文松,今年38岁,石泉县黄荆坝村人。在外经历了10余年的漂泊闯荡后,2010年3月回到家乡,创办了一家以养鸡为主的家禽养殖厂。

和记者谈起在外务工的经历,周文松感慨万千。1992年,刚刚20出头的他,带着对繁华城市无尽的向往,和村里一伙年轻人来到广州打工。第一外出打工,让周文松体会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初次尝到了离乡背井的生活。在广州呆了四年,期间换过几个工作,都不尽如人意,周文松回到了家乡。

【周文松同期声:回来以后,2001年在汉中修高速公路,那是我自己包的,当时也没钱,问人家借了两万块钱,包了一段路修,挣了一点钱,又跑到汉中、通江、南郑县,修公路。】

几年下来,周文松慢慢有了积蓄,但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施工中,他承包的路段发生了安全事故,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全赔了进去。周文松为此心灰意冷过一段时间,但是,他并没有一蹶不振。2007年,他看到村里不少人在煤矿上挣到了钱,于是,他又来到宁夏。

【周文松同期声:在煤矿上确实辛苦啊,白天晚上的干,晚上还要加班,早上天不亮又要起来。冬天又冷得很,实在是太辛苦了,不想干了,晚上睡不着,没得被子盖,架火炉子,烤火窖,所以就想到回来创业。】

虽然尝尽了酸甜苦辣,但在宁夏,周文松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由此也产生了回到家乡创业的念头。2010年,在回家过春节时,周文松看到了县上制定出台的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更加坚定了他要在家乡干一番事业的想法。过完春节,他立即到上海、西安等地都考察,结合家乡实际,周文松决定搞家禽养殖。

在厂子筹建过程中,县创业就业局始终跟踪服务,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简化审批程序及手续办理,并与县畜牧中心联系,得到技术上的支持。

【周文松同期声:我这个场地是县畜牧中心给我设计的,镇上也非常支持,包括征地、办手续,人家都来了,镇上也给我扶持了一些,创业就业服务局现在正在给我筹划,准备贷40万块钱无息贷款,用两年。】

不到半年时间,总投资300万元、占地6亩的家禽养殖厂办起来了,年生产蛋鸡4万只,土鸡1万只,鸡苗10万只。养殖厂还雇用了当地村民15人。今年元月份,养殖厂已经实现了盈利,每月收入在10万元以上。

【周文松同期声:我现在搞这个企业弄到就出去不了了,就安心在家里面搞,也不想出去了,现在村里打工的过年回来都来咨询我,问我赚不赚钱,我说还可以,他们也准备陆

陆续续想搞这个养殖业。】

自2008年以来,石泉县累计实现农民工回乡创业1016人,创办企业45个,通过回乡创业带动就业6000余人,创生产总值两亿元以上。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示范县和全省农民工创业示范县。

今年,石泉县将进一步加大回乡创业奖励扶持力度,以创业带就业,为广大农民工提供更多的机会。

【石泉县创业就业服务局局长蔡又林同期声:我们第一个就是进一步加大创业资金的扶持力度,贷款金额由过去的五万我们准备提高到十万,第二启动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第三个就是进一步优化创业的项目,推荐给广大勇于创业的人员,第四个就是准备在杨柳新区和后柳水乡启动创业孵化园项目,用这个孵化园来带动一批项目,带动一批创业人员。】(编辑评注:此稿的主要问题就是主题分散。既有“周文松在外历尽千辛返乡创业的主题,又有创业就业服务局扶持返乡创业的主题,结果两个主题都没表达透。如果以“返乡创业成为经济发展生力军”为主题的话,着眼点就在“生力军”上。可采取以点到面的方法,选择一个返乡创业村典型,由此展开到整个面上,再落到全县被授予为“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示范县”和“全省农民工创业示范县上。

如果以县上引导扶持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话,也可采取以点到面的方法表述:如主持人在一家政府扶持发展的返乡创办的企业前出镜:观众朋友,我身后的这家xx厂,就是由返乡农民工xx在xxx引导扶持下创办的。目前年产值可达xx万元。

然后简要交代扶持创办经历。引深到面上后,就要重点交代:石泉县在什么情况下,确定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制定了哪些优惠政策?这些优政策反响如何?(可适当穿插采访同期声)

最后交代通过这些优惠政策和项目扶持,在全县促进了多少农民工返乡创业?办了多少企业,产值多少?再附以蔡又林的那段同期声引深。

(最后编辑只好以“周文松返乡创业开拓致富路”为题,来报道这一个人创业事迹)另外新闻主题不仅要集中,还要站高望远。如何提高上级新闻单位对你拍摄撰写的新闻,或者上报信息的采用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站高望远。新闻界有一句行话,说:“寻找新闻要用儿童的眼光,看什么都新奇;选择新闻要用老翁的大脑,周密思考。”这实际上是感性到理性升华的过程。也就是说获取新闻要有儿童般的敏感,如果没有这个敏感,你就捕捉不到新闻。但是有了这个敏感,不见得能写出被媒体采用的、有价值的新闻,这就需要用老翁的大脑去思考、升华新闻内涵。怎么思考呢?站高望远。比方说,你给县电视台、网站投稿,就要站在全县的高度,看这条新闻内涵对全县的这项工作有没有指导性、针对性。(如时下不少通信员爱写单位领导XX、乡镇领导XX参加了谋某会议,谋某工作,实际上还是站在乡镇的高度看新闻)你给市以上媒体投稿也是如此,就要站在相应的高度看问题。

例如记者前些年采拍了怎样一条新闻:“家电下乡惠及农村千家万户”,导语:我国13亿人口,8亿农民,为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危机,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国家采取了“家电下乡、财政补贴”措施,这项政策实施情况怎样?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然后记者通过现场采访,交代农民在明威等几家电器商家积极购买电器情况,包括购机农户的采访同期声;店家销售情况的同期声;财政部门同志关于财政补贴情况的同期声。最后落到“据国家测算,启动家电下乡四年来,可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相当于20%左右的出口能力,城乡家电普及率差距将从目前的近20年缩小到10年”。从而证明党中央国务院应对经济危机决策的正确性和

积极的社会效果。这条新闻站得高,看得远,首尾呼应,主题丰满,作为县级电视台记者能够做到这样,难能可贵!

3、逻辑要顺当

大家知道新闻和任何文章一样,有纲有目,总的中心思想就是纲,说明中心思想的一个个具体事实就是目。具体事实要排列得当,就像剥笋子一样,一层一层的阐发主题,这就叫结构严谨,逻辑顺当、层次分明。就新闻而论,一般来说,导语常常点明了主题思想,正文(主体部分)就要根据导语所揭示的主题或提出的问题层层安排新闻素材,要依据读者、听众、观众的思维逻辑一步一步回答他们可能产生的疑问。过去有一种说法,把导语比作龙头,龙头一舞,带动全身都动;把主体比作猪肚,意思是说装的东西多;把结尾比作凤尾,意思是要漂亮好看,引人回味。由此可见,主题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反过来又需要用事实来证明它。因此主体部分必须要求具体充实,需用很多事实来证明它,作为通信员来讲,主体部分事实越多越好,这样编辑还有选择的余地。有些新闻稿,主体部分往往是导语的简单重复,结尾又落在了导语的要素上,显得十分干瘪,使编辑很为难,扔了吧,题材又好,不扔吧又缺乏主体事实,用不成。

例如2004年我们收到这样一篇广播稿,题目是“养蚕女状元刘元兰”

导语是这样写的:“池河镇力建村四组妇女刘元兰咬定蚕桑不放松,从2000年开始,每年养蚕30张种左右,仅此一项,三年收入五万元,被群众誉为养蚕女状元。”

记得当时几年我国蚕茧丝绸市场低迷,价格走低,各地农民纷纷挖桑,在这种历史背景下,新闻报道的逻辑,就应该围绕导语提出的中心思想,主体部分回答她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还能咬定蚕桑不放松,年养蚕30张种,成为群众公认的“养蚕女状元”。比方说她通过改良品种桑,提高亩桑产叶量,使亩桑养蚕达到四张种,收入达2000元以上,几乎高于江浙一带的先进水平;比方说她采用先进养蚕技术,推广方格簇,使蚕茧售出价格比一般的高;再比方说她年养蚕30张种及收入在池河镇名列第一,在全县也名列前三位,等等、等等,由此来证明她是养蚕女状元。

可惜这篇新闻没有做到这一点,导语过后出了主人公一段同期声,还基本上切题,接下来写了这么一段:“近几年来,力建村每年养蚕都在1000张以上,年产茧七万斤左右,人均收入70多元,仅养蚕一项,就占全村人均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力建村也成为池河镇的养蚕大村。”很显然这段材料虽然很好,但与主题不符,通俗的讲就是逻辑不通“膝盖上钉掌,离了蹄(题)”

那么怎样才算逻辑顺当呢?新华社曾发过这样一条消息,导语是:“北京天安851超级营养液今天正式通过中华医学会新产品鉴定。”

听到这里你一定会问:这种营养液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含有什么成分?有没有激素哟!

结果记者就按照读者、听众的逻辑思维,在主体第一段写道:“这种超级营养液以大豆等10余种物质作原料,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将天然植物蛋白转变成不含胆固醇的动物蛋白,含20多种对人体无害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

听到这里你也许又会问:既然是营养液,对人体有啥好处呢?

主体的第二段这样写道:“鉴定表明,北京天安851超级营养液进入人体后,能全面调节人体免疫反应、内分泌系统和神经发育,并在24至48小时开始显示效果。”听到这里你也许还会问:说的那么好,到底有人喝过没有?

主体部分的第三段又作了回答:“经中国科学院肿瘤医院、解放军307医院、国家体委训练司等单位的临床试验,证明这种营养液具有安眠、增进食欲、预防感冒的作用,对癌症有明显的抑制和缓解作用,能明显改善运动员的体力。”

听到这里,你会说:哦,是这样的,哎,这超级营养液是谁研究的呢?

这你就放心,这不仅是你要问的问题,也是新闻五要素之一,它必须要交待。因此主体的第四段写道:“北京天安851超级营养液是由民办的北京天安高效技术研究所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开发研制的。”

听到这里你心里也许还在想:这么好的超级营养液,不晓得价格咋样?

对不起,那是广告的范畴,新闻只能到此为止了!从以上这条新闻看,你在写新闻主体的时候,安排材料一定要符合逻辑和人们接收信息的思维习惯,或者叫做思维定势。段与段之间要有内在的连贯,不能东扯葫芦西扯瓜。

浅谈电视新闻的拍摄和剪辑技巧 篇3

关键词:电视;信息;拍摄;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9-00-01

电视新闻的拍摄是电视新闻制作的首要环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在前期的拍摄过程中,没有拍摄到足够后期编辑所需的有效镜头,则无法完成电视新闻的制作任务,因此画面拍摄是十分关键的。为了后期能制作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在拍摄中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画面拍摄做到“稳”“分”“换”。

稳,是指新闻画面拍摄要稳,对于电视新闻,多拍固定镜头,把画面先稳住了是拍摄遵循的首要法则。分,是指拍摄画面要成组,对同一动作要有特写、有中景、有全景,这样可以全面的反映新闻事实。换,是指对同一拍摄对象的活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多拍几遍,便于后期剪辑时,有足够的素材可供选择。

二、时政类电视新闻的拍摄主要是“规范”“饱满”“简洁明快”。

规范,是指标准的拍摄,多用固定镜头。饱满,是指每一个镜头都要拍摄到位,不可在画面主题之中出现与之元素无关的镜头,特别是要选取领导最好的状态时拍摄。简洁明快,是指对于会议新闻的拍摄,要抓拍与会人员认真的状态,从而体现严肃的会风。

三、对于企业生产类电视新闻的拍摄要做到“细”“整”“净”。

细,是指在对企业新闻稿件拍摄中,由于生产环节多而杂,专业技术性强,很容易将一些涉及技术保密内容拍进画面,因此,拍摄时要心细,详细了解那些能拍那些不能拍,做到既要体现新闻内容、画面有说服力,又不泄露企业技术秘密。整,是指拍摄的画面,构图要工整,既要表现出所需内容又要具有艺术性,给人以美的享受。净,是指拍摄画面要干净,特别是在生产装置现场,尽量选择较新的设备、管线、装置等景物拍摄,将最好的画面呈现出来。

四、对于突发事件类电视新闻的拍摄,必须做到“见事”“见人”。

见事,是指拍摄突发事件时,首先要能见到事故现场,最好能扑捉到事故发生的镜头。见人,是说如果因为迟到的原因未能拍摄到第一现场,也要通过主持人出镜或采访当事人等方式,真实客观的反映和描述出当时的场景,以增加可信度。

五、对于时令稿件的拍摄要做到“活”“鲜”。

活,是指画面主体要有特色的活动。鲜,是指画面色彩对比要强烈,画面要美。

电视节目的制作,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策划、构思、采访、拍摄、剪辑、特技合成、解说配音以及字幕等多道工序,而其中剪辑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要重点把握好以下两点。

一、把握好画面的剪辑点和长度。

在后期剪辑中,剪辑点的选择必须都遵循客观规律,符合事物的发展逻辑,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对于一个长镜头来说,它的景别、画面信息量的多少及画面构成复杂程度,都会使其选择性受到影响。就景别而言,全景镜头画面停留时间要长一些;中景镜头要稍短一些;特写镜头还要短一些;就画面信息量而言,信息量大时,画面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信息量少的则要短一些;就画面构成复杂程度而言,画面构成复杂的,停留时间要稍长一些,反之则稍短一些。对于叙述性或描写性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应以观众完全看懂镜头内容所需的时间为准。对于刻画人物内心活动、反映情绪变化为主的镜头,镜头长度的选择不要按叙述的长度来处理,而应根据情绪长度的需要来选择,可适当延长镜头长度,保持情绪的延续和完整,给观众留下感知和联想的空间。

二、把握好镜头之间的组接。

“动”接“动”、“静”接“静”是镜头组接的基本原则。所谓的“动”与“静”是指在剪辑点上,画面主体或摄像机是处于运动还是静止的状态。遵循这一原则进行镜头组接,可保持视觉的流畅及和谐。除了“动”接“动”、“静”接“静”外,常见的还有“动”接“静”和“静”接“动”。在进行后两种画面组接时,要充分利用主体之间的因果关系、对应关系、呼应关系及画面内主体运动节奏的变化,做到由动到静,由静到动,顺理成章的自然转换。但剪辑并非“机械”的,除了要保持视觉流畅外,更应该注重情绪发展的连贯性和观众心理感受的连续性。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 篇4

作为电视新闻的重要构成元素之一, 画面是新闻节目的基础语言, 也是节目内容的体现者。一方面, 电视新闻可以充分发挥画面语言的优势, 满足观众先睹为快的接受心理, 另一方面, 动态画面、声音、色彩的形式也在强调新闻真实性的同时, 为观众呈现出富有魅力和创意的信息。而在电视新闻节目制作的全过程中, 画面的拍摄对新闻的纪实性、严谨性、及时性以及艺术审美的实现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摄影工作者不但要针对画面中的各个要素 (新闻主体、环境背景等) 进行合理布局, 使观众及时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 还应充分利用光线、形象、声音等元素为新闻主题服务, 不断挖掘新的拍摄角度和拍摄方法, 为画面的后期编制创造出空间。

2 电视新闻画面的拍摄原则

2.1 真实性原则

在拍摄过程中, 应首先遵循电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作为电视新闻节目最根本的拍摄原则, 真实性要求被采摄对象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性, 而拍摄过程的任务, 就是要将这种客观事实形象、直观地传递给观众。为满足观众眼见为实的心理需求, 应通过现场采访展现新闻事件的真实场景, 通过对背景的介绍、相关人士的口述、以及现场形象声音的采集让事件在观众面前重现。

2.2 典型性原则

应抓取典型性的新闻画面, 以充满特色和张力的画面语言感染观众。摄像机应聚焦在观众最为关切的新闻主体上, 突出现场气氛、再现事件过程。要实现新闻画面的典型性特征, 必须杜绝电视新闻“见物不见人”的顽疾, 给人物画面以合理的空间位置, 使新闻人物的形象丰满、形象起来, 以人物的特色去塑造新闻的代表性。

2.3 流动性原则

动态镜头的运用是电视新闻有别于其他平面新闻的重点特征, 因此拍摄中必须注重镜头的流动性原则, 通过连续而富于变化的画面延伸动作及时空, 从而实现对生活场景的还原。镜头的调度应与新闻主体密切配合, 合理选择人物动作与心理活动的最佳剪接点, 并通过镜头的推拉和摇移使画面自然、深沉、且富于节奏变化, 如镜头由全景推进至特写可得到突出主题的视觉效果;拉开镜头则可以表现出现场的规模和气势;而移动镜头则可以强调画面的运动效果等。

2.4 其他原则

一些电视新闻平铺直叙、缺乏活力, 其原因在于忽视了画面语言的思辨性原则与艺术性原则。追求画面的思辨性, 要求通过拍摄环节构思并传达出画面语言中蕴含的生活哲理, 引导观众进行联想和思考。而对新闻画面的艺术表达主要体现在追求画面的感染力, 以镜头时空为介质, 营造或悲或喜、或欢欣或愤怒的情绪氛围, 让摄像、观众都随新闻人物一起喜怒哀乐。在色彩的运用上, 新闻画面不能过于浓艳花俏, 而应以质朴自然的画面给观众以亲切的视觉感受。此外, 拍摄中还必须重视新闻的及时性、综合性等特征的体现。

3 提高电视新闻画面拍摄质量的具体技巧

3.1 满足拍摄的基本要求

电视画面拍摄的基本要求是对摄像机的熟练运用。首先, 必须确保画面的稳定性, 始终保持画面基本线条“横平竖直”。由于每条电视新闻长度有限, 为了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含量, 可多用一些固定镜头, 使信息更容易被观众理解和接受。在没有三角架而肩扛摄像机运动拍摄时, 两腿最好走直线、迈小步、腿弯曲, 尽量使摄像机与肩保持一定距离, 双臂展开并离开左右胸。其次, 必须掌握轴线规律、统一拍摄方向, 使观众的视线完整、连贯。由于电视新闻画面更注重方向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拍摄一组相连的新闻电视画面镜头时, 应将摄像机拍摄总方向限制在轴线同侧, 否则即可能破坏空间的同一感, 造成观众对画面的误解。

3.2 合理设计画面布局

在画面的布局环节, 要处理好新闻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在电视新闻画面中, 主体是指引起新闻事件发生的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也是新闻报道的重点。因此拍摄时首先要确立新闻事件的主体, 通过其达到反映新闻事件的主题思想的目的。而背景可以发挥出环境表现的功能, 丰富画面内容, 对主体起烘托的作用, 拍摄中要细心的安排好新闻主体所处的环境, 使得观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新闻事件发生的特定地点和场所。

3.3 声音和光线元素的运用

现场音既包括新闻现场的完整讲话声、音乐效果、鼓掌声、口号声等特殊声音, 也包括一般的、不很清晰的背景录音, 为减少后期剪辑的复杂性, 应少录与主题无关的现场音, 而将能够突出主题的精品现场音尽可能清晰、完整地记录下来。此时应尽可能事前了解新闻活动的流程, 在备份发言稿等材料的同时预先检查好摄录器材, 并在讲话的结尾做到能够提前开机, 有所准备。光线的选择也是决定电视摄像和画面构图质量的关键因素。光线不但是艺术氛围的表现, 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新闻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所以及气象条件等, 因此用光线来交代时间在新闻画面中的呈现尤为重要。

3.4 提高编辑意识

目前, 传统的编辑和播出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拍摄要具有强烈的编辑意识, 在拍摄过程中, 就要考虑镜头如何组接, 注意每一个镜头的长短, 以不进行后期编辑直接播出为最高目标, 如果单独拍摄, 就要与预想的解说词或新闻稿紧密结合;而若是两个人合作拍摄, 则需要对拍摄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及时沟通, 确定好所拍摄镜头的长短及整个素材的长度。

4 结语

总之, 电视新闻的摄像工作不能止步于对镜头的简单堆砌, 而应在理解宏观主题的基础上, 把握好拍摄的各项原则, 并通过不断提高拍摄技巧, 将摄影的技术性与艺术性相结合, 在传播真实、可靠信息的同时, 为观众带来具有冲击力、富于变化的节目画面, 充分展现画面语言的魅力, 发挥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

参考文献

[1]赵铭, 王黎明.浅论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主体地位[J].新闻知识, 2009 (9) .

[2]赵迎霞, 孙永雷.回归电视新闻的本色──让画面“说话”[J].新闻前哨, 2001 (6) .

[3]朱金娥, 刘永福.浅谈电视新闻节目画面拍摄的技巧[J].电影评介, 2008 (21) .

[4]葛清华.论电视新闻中同期声的有效运用[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2) .

浅议电视专题片的拍摄技巧 篇5

顺利完成一部专题片的拍摄, 摄像人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树立一个观念;具备两个意识;达到三个目标。

第一, 树立一个观念, 具体来说就是摄像要有一个综合观念。任何一个专题片都离不开画面、声音、解说、后期编辑技巧四个方面的内容。俗话说:一个好的摄像就是半个编导。好的摄像在开始拍摄一部专题片之前, 对于整个专题片的立意、结构、声音、解说包括后期编辑都应该有一个整体意识、整体把握, 只有这样, 摄像和编导的思路才会有统一的可能, 才能更加深刻地领会专题片要阐述的精髓。一个摄像如果不具有综合观念, 他就不能对拍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有意识的把握, 就会出现问题。就拿解说词来说, 如果摄像没有整体的综合观念, 对解说词不能有深刻的领会, 他所拍出的镜头画面往往是水油两张皮, 到后期剪辑时会发现许多都是废镜头, 根本用不上。又如声音这一项, 如果摄像具有综合观念, 他在拍摄过程中就会依照片子的整体立意去捕捉同期声、现场声, 依据片子的整体风格去取舍声音。这样, 剪辑时画面镜头和片子的声音包括主题立意就能够相得益彰, 风格上协调一致, 效果很好。

第二, 电视专题片的摄像应该具备两个意识:一个是观众意识, 另一个是编辑意识。观众在观看我们的节目时会有什么需求呢?这就需要我们摄像人员认真研究, 笔者认为:观众看得到, 观众看得清, 观众看得好是三个对电视画面的不同需求层次。一个素质很好的摄像面对各种事物, 拍出的镜头不仅能够让观众看得到、看得清, 而且要让观众看得好。

电视专题片尤其是电视专题纪录片通常在拍摄过程中会遇到突发性事件, 有一些是转瞬即逝的东西, 一些没有经验的摄像往往会站稳、对焦、调整构图然后才会按下开关进行摄录。对于一个具有观众意识的摄像人员来说, 这种方式显然是不可取的。应该是按下开关进行摄录, 尽可能抓拍到转瞬即逝的东西, 达到能够让观众看得到的第一个层次。例如“9·11”事件那个飞机撞击大楼的镜头, 如果像一些没有经验的摄像那样先站稳、对焦、调整构图然后才按下开关进行摄录, 那么我们也许就难以看到飞机撞击大楼的瞬间镜头了。

抓拍到镜头以后就可以考虑达到第二步:对准焦距, 调好构图, 让观众看得清。

第三步如何让观众看得好呢?还以“9·11”事件为例。对于我们专业摄像来说, 仅仅抓拍到瞬间画面、拍清楚是不够的, 还应该让观众看到是什么样的飞机, 具体细节, 周围环境如飞机撞击大楼的瞬间起火冒烟的镜头、大楼坍塌的情景, 以及事件发生后街头人们的表情、逃离现场的景象。这样一来, 就能不仅让观众看得到、看得清楚, 而且看得好了。

另外一个是编辑意识。只有具有编辑意识, 摄像才会知道后期编辑应该做的工作, 这样一来, 他在拍摄的过程中就会照顾到编辑。一个具有编辑意识的摄像甚至能够一口气拍出一个不需要剪辑的片子来, 镜头所表达的内容具有连续性, 画面意境具有侧重点, 画面之间的起承转合逻辑结构也很严密。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曾经遇到过这样的摄像, 他们缺乏编辑意识, 一直认为:只要编导稿子出来, 对着解说词去拍画面就行了。这是非常肤浅的认识, 这样拍出来的镜头往往因为其中缺乏逻辑性和思想性而变得平淡无味, 结果所拍摄的画面如衣服上的补丁, 零碎而无逻辑上的连续性, 直白而无意境上的深刻度, 做出来的专题片往往显得凌乱、肤浅。这都是摄像没有编辑意识的结果。

第三, 要达到三个目标, 这三个目标分别是真实、专业和突出特点。专题片的镜头要达到的目标首先是真实, 也就是说摄像如何运用摄像机拍出真实的人和事。那么怎样才能够拍摄出真实呢?笔者认为:首先, 第一现场、第一当事人是专题片拍摄中能够体现真实的首选素材。其次, 辅以周围环境, 可以充实对真实的体现。实际操作过程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错过抓拍的机会, 因而经常出现补拍、摆拍的现象。采访中也往往会遇到拍不到当事人, 转而拍摄旁观者的现象, 这些现象都会影响到我们专题拍摄的真实性。如果我们抓拍到第一现场、第一当事人, 那么又该怎样用镜头体现呢?笔者认为:电视专题片中最能够反映真实的在于细节, 在于摄像对于细节镜头的拍摄。通常情况下摄像记者要具有善于发现的能力, 善于发现事物的真实性在细节上的体现。用“一滴水折射出七彩阳光”的方法往往比泛泛描述的方法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个专题片达到真实的目标对于摄像的另外一个要求就是要有善于判断的能力, 面对采访环境, 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有时候我们期盼的镜头不一定出现, 而我们料想不到的情况却发生了, 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的摄像记者具有判断能力, 有预测未来变化的能力。例如:一个妈妈, 幼小的孩子丢失多年, 在警察的努力下找回孩子后, 母子相见会是什么场景, 有可能母子相拥, 痛哭流涕;也有可能孩子离开太久, 十分生疏, 不认母亲, 这就需要我们记者有预测、有判断。再如:一个被法官误判有罪多年的人获得平反后将是什么样的情况?有可能喜形于色, 也有可能木然无语。我们的摄像记者对这些情形都应该有预测、有判断, 这样才不至于面对变化手忙脚乱, 才能够处变不惊, 从容拍出真实的现场来。

专题片的镜头要达到的另一个目标就是专业。在技术水准上, 仅仅掌握镜头基本的推、拉、摇、移、跟、虚、晃、甩, 掌握镜头的远景、大景、中景、近景、特写, 是远远不够的, 专业的摄像技术是通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磨炼出来的, 如今摄像机更新换代很快, 作为一名专业的摄像, 我们对各种机器都要摸摸, 尝试各种各样的拍摄, 经过多拍、多磨、多交流, 不断学习。

在艺术水准上, 艺术性的镜头往往会在专题片中起到渲染情绪、揭示内涵的作用。拍摄出艺术性镜头就要求记者不仅要拍出实景, 还要拍出意境。例如在汶川地震的报道中, 一名摄像记者为了拍摄出学校学生在地震中的伤亡惨景, 用了一组瓦砾中的儿童书包、鞋子、玩具等镜头, 虽然我们没有见到废墟下孩子们的惨状, 虽然镜头很简单, 仅仅是废墟和一些孩子们的日常用品, 可是我们心中却很震撼。再如一名摄像记者为了拍摄在遥远的贫困山区, 一个失去父母的学生照顾年迈的爷爷奶奶, 过早承担起家庭重担的故事, 开始用了一个水桶从井中哗的一声提出来, 水桶中映出的是一个孩子稚嫩的脸, 镜头虽然很简单, 却意义深远, 沉重的劳动和稚嫩的孩子相结合, 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又如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片中孩子喝完黑芝麻糊后一个劲舔碗的镜头, 虽然画面不多, 却以一当十, 黑芝麻糊对孩子的诱惑已经不言而喻, 艺术效果的作用显而易见。

专题片的镜头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突出特点。特点就是专题片的整体风格, 一个好的专题片必然会有自己的风格。例如我们拍摄一个反映江南水乡的专题片, 摄像就要拍摄出江南的那种细腻、秀美的特点。相反, 如果我们要拍摄一个反映祖国西北风土人情的专题片, 就要拍摄出其广袤无际、粗犷豪迈的特点。通常情况下, 专题片的镜头风格应该是统一的, 特点是一致的, 不同的题材内容应该拍摄出不同的特点, 这其中最忌讳的就是镜头“跳”。镜头的不协调, 不仅仅是意思上的不连贯, 还有特点和风格上的落差。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种种补拍、引用历史镜头资料造成的。例如我们拍摄一个专题片, 有经验的摄像记者会从头到尾把握镜头的色温、光圈等, 使得镜头风格、色调整体一致, 而有些摄像记者经验不足, 常常会乱调拍摄机器的参照系数, 结果拍出的镜头红黄白绿, 杂乱无章, 根本谈不上什么特点、风格, 这样就大大削弱了镜头画面的整体表现力。

电视时政新闻拍摄和编辑的规范 篇6

一、拍摄的规范

会见类新闻。会见类新闻首先要拍摄好会见的标志性镜头-握手。《新闻联播》节目播出国家领导人会见外宾的消息时, 第一个镜头一般都是先卡住我领导人一个单个镜头, 然后拉开至宾主握手, 到两人面向镜头给记者拍照、拍摄。这是会见活动的标志性动作, 也是电视新闻需要展现给观众的标志性镜头。如果外宾与我关系特殊, 宾主双方长时间紧握双手, 这时镜头还会推上去给一个紧握双手的特写镜头;如果宾主双方还热情地贴面拥抱, 镜头则会不间断地记录这一珍贵时刻。作为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记者, 在拍摄地方领导人的会见活动时, 完全可以借鉴中央电视台的这一拍摄手法。通常的情况还有, 地方领导人会见客人时, 往往是一排人依次握手而过, 这样仍然要保证以我领导人为中心, 我领导人始终面向镜头, 依次与客人握手。这里强调的拍摄手法就是不间断拍摄, 保证握手这个标志性镜头的完整性。

宾主双方落座后, 理想状态下, 站在会见厅正中间, 可以一次性拍完宾主交谈的所有镜头, 可以描述为:卡住我领导人讲话一个单个镜头, 摇至对方听的单个镜头, 从对方听的单个镜头拉开至两人交谈的镜头, 从两人交谈拉开一个大景, 从大景推上至两人交谈, 再从两人交谈推上至我领导人讲话, 再从我领导人讲话拉开至两人交谈, 再从两人交谈推上至对方听, 再从对方听摇至我领导人讲话。整体来看, 这就是一个循环镜头, 从原点又回到了原点。在后期剪辑时, 这样的拍摄手法至少可以剪辑出10组镜头。在实际拍摄中, 由于宾主双方不良表情、小动作等因素的影响, 通常很难一次性完成这组拍摄, 这就要求记者一定要细心和有耐心。这样的拍摄手法尤其适用于有时间限制的拍摄, 比如两位重要领导人会见, 只允许拍摄两分钟, 时间到点新闻官就关门赶人, 这就要求记者头脑清醒, 在规定时间内干净利索拍完所需镜头。此外, 就是临近电视新闻播出时间, 又要求播出的会见活动, 更要求记者遵循这一拍摄规则, 并最大可能做到无剪辑拍摄, 回到电视台就可以配音、合成、上线播出, 这算是更高的境界和层次, 也是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应该追求的目标和练就的本领。同样道理, 客人讲话, 我领导人听时, 参照上述拍摄手法。

完成主角的拍摄后, 剩下就是陪同会见的配角的拍摄。根据实际情况, 陪同会见的人员中, 哪些人给单个镜头, 哪些人两两卡住拉开至一排, 或三个三个卡住拉开至一排;或者两两卡住摇至两人或三人, 或三个三个卡住摇至三人或四人, 需要根据会场实际情况灵活确定。再就是从一排摇至一个正面的大景, 从另一排摇至一个正面的大景。再从侧面分别拍摄两个固定的大景镜头, 基本上所有的会见镜头就包罗其中了。

会议类新闻。会议类新闻情况较为复杂, 应根据会场布置、领导人出席会议人数等情况, 确定不同的拍摄思路, 但万变不离其宗, 首先确定出席会议最大的领导是谁, 再观察旁边还有哪些陪同的领导, 主次清楚后, 拍摄思路也就随之明晰。以规格最高、出席领导最全的一个全省性会议来说, 假如主席台共三排, 第一排坐有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一般均由省委书记兼任) 、省长、省政协主席、省委副书记、省委常委;第二排为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副省长;第三排为政协副主席、两院院长、军区以及武警总队等领导。这样的场面可以处理为:第一排省委常委以上的领导均为单个固定镜头, 或者第一排四家班子的正职领导和省委副书记为单个固定镜头, 省委副书记以下的主席台上的领导均为卡住两个人为一个镜头, 可以拍成固定镜头, 也可以拍成从两个领导摇至或推至另两个领导的摇镜头或推镜头, 或是摇中带推的综合运动镜头, 也可以拍成起幅卡住两个领导, 然后走动, 落幅至另两个领导的运动镜头。主席台二三排的领导参照省委副书记以下省委常委的拍摄手法。主席台下与会人员可以拍成一排式的固定镜头, 也可以拍成从卡住三个或四个人的固定镜头拉开至一排, 或拉开至三个或四个人的拉镜头, 或者卡住三个或四个人, 推上至三个或四个人的推镜头。简单来说, 这里需要把握的一个原则就是, 通过镜头来区分主次, 比如主席台上主要领导是单个特写镜头, 陪同领导是两个人一起一个镜头, 主席台下与会人员就应该是三个或四个人一起一个镜头。也就是说, 通过镜头的大小、镜头中的层次来区分、强调新闻的主次角色。

会议大景镜头拍摄较为简单, 不再细述。需要注意的是捕捉会议的特写镜头。比如, 拍摄一个先进事迹报告会, 就应该捕捉报告人演讲的感人瞬间、听会者热泪盈眶的镜头、先进人物挂满衣服的勋章、与会者认真做笔记的镜头等等, 这些特写镜头看似小, 却能大大丰富会议新闻的内容, 起到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考察类新闻。考察类新闻最见记者基本功, 因为是运动中的活动, 因此更多是强调运用运动镜头来拍摄, 这就特别考验记者对各种运动镜头的熟练把握。比如跟拍:领导往前走, 记者往后倒着拍;摇镜头:领导停下来看一样东西, 镜头就得摇至看的对象, 或者从看的对象摇至领导看的神情;推拉镜头:在一个场景中, 推上至领导与有关负责人交谈的镜头, 或者从他们交谈的镜头拉开至一个场景;综合镜头:从领导与有关负责人交谈的镜头拉开至一个场景, 再摇至交谈内容所涉及的一个场景等等。需要注意的是, 要拍足、拍够领导讲话的镜头, 因为领导去考察调研, 最终新闻报道是讲领导在考察调研时强调了什么, 作了什么指示, 因此讲话镜头要拍够、拍足。

概括来说, 电视时政新闻拍摄需要把握以我为主、对称拍摄、成组拍摄等规则。

所谓以我为主, 这里的“我”可以理解为新闻的主角, 他可能是参加会见活动的我方领导人、出席某个会议的最大领导、参加考察调研的主要领导人等等。也就是说, 记者接到一个时政采访报道任务, 首先要清楚这个任务中我们服务的新闻主角是谁, 毫无疑问, 是那位最大的领导, 所以必须要保证拍摄好那位最大的领导。需要注意的是, 这样讲, 并不是说其他新闻人物、新闻元素就不重要, 同样都很重要, 红花还需绿叶配, 在一条新闻节目中, 主角神采奕奕在做重要讲话, 配角却在交头接耳、玩弄手机、喝水、抽烟、打瞌睡等, 这样的报道不能说是成功的。

所谓对称拍摄、成组拍摄, 通俗来说就是有你有我, 有听有讲, 有左有右, 有大有小等等。比如, 会见类新闻, 拍摄一方讲话的镜头, 必然要拍摄另一方听的镜头, 而且在以我为主思想的指导下, 我方领导人的镜头景别可以略大于被会见对象;拍摄一方的陪同人员, 必然要拍摄另一方的陪同人员, 而且拍摄手法要一致。会议类新闻, 拍摄与会人员, 左一个角度, 必然右一个角度, 同样, 拍摄手法要一致。考察类新闻, 拍摄领导在讲话的镜头, 必然要有听其讲话的人的镜头;拍摄领导看的镜头, 必然要有看的对象的镜头等等。

二、编辑的规范

电视时政新闻编辑的规范, 总的来说, 与拍摄的规范一一对应, 同样要遵守以我为主、对称编辑、成组编辑等原则。其次应根据稿件的长短, 把握新闻主次角色在节目编辑中出现的次数。

会见类新闻。因为主要就是宾主两人之间的活动, 因此无论稿件多长, 笔者认为, 编辑画面时重点就是突出宾主两人在交谈。为了弥补画面只有两人而过于单调的缺憾, 编辑时就要更多地使用推拉摇移等运动镜头。在以我为主思想的指导下, 编辑时, 我方领导人的镜头长度可以适当长过对方一到两秒, 出现的次数可以适当多过对方一到两次。陪同会见的人员一般就出现一次。具体到一个会见活动, 编辑手法大体如下:先是宾主握手镜头;然后是一个正面的固定大景镜头用来交待环境, 或者直接编辑一个我方领导人讲话的固定特写镜头;然后接对方听, 并拉开至两人交谈的运动镜头;然后再接我方领导人讲话的固定特写镜头;然后接我方陪同人员的镜头;然后接我方领导人讲话, 并摇至对方听的运动镜头;然后接对方陪同人员的镜头;然后接从两个人拉开至一个大景的运动镜头;然后接对方讲话的固定特写镜头;然后接我方领导人听, 并拉开至两人的运动镜头;然后接从一排摇至一个正面大景的运动镜头;然后接从两人推上至我方领导人听的运动镜头;然后接一个侧面固定大景镜头。基本上一个会见活动可以这样编辑, 在实际编辑工作中, 应根据稿件长短, 灵活处理。

会议类新闻。首先要确定新闻主角占据稿件的分量, 假如稿件中新闻主角讲话长达8分钟, 一般来讲, 编辑时就要出现8次, 配角就4次, 再配角就2次, 一般与会人员就1次。按照对半减的编辑原则, 依此类推, 就可以确定不同长度的稿件中, 新闻主次角色出现的次数。同样以上述的这个全省性会议来说, 稿件中, 省委书记讲话达8分钟, 编辑时, 书记就出8次, 与他同级别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省政协主席也出8次, 也就是说, 他们几乎都是同时出现的。有时稿件第一段不是很长, 就是省委书记强调一个总的要求, 这时先编辑一个大景镜头, 然后编辑一个省委书记的讲话镜头, 然后接一个台下与会人员的慢摇大景镜头, 然后再出省委书记的讲话镜头, 再接与他同级别的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长、省政协主席, 这样, 省委书记还比与他同级别的领导多编辑了一次, 这仍然是通过电视镜头来体现党委统揽全局的思想。然后省委副书记插空出6次, 其他省委常委出4次, 其他副省级领导出2次, 普通与会人员出1次。这样编辑下来, 新闻的主次角色一目了然, 层次感非常强。在编辑画面的长度时, 同样, 新闻主角的画面长度应该较之配角略长一些, 同样道理, 配角较之再配角、再配角较之普通与会人员都应略长一些。通过不同的画面长度仍然是体现一个指导思想:要分清主次角色。在编辑普通与会人员的镜头时, 遵照对称原则, 一左一右进行编辑, 如果普通与会人员编辑时难以平衡, 前期拍摄时就应注意, 比如站在梯子上俯拍两排、三排人一组的大镜头, 或固定, 或推拉摇移, 后期编辑时则尽可能把所有与会人员都编辑到镜头中。

考察类新闻。前面已有论述, 原则上, 编辑主角的讲话镜头, 必然要编辑听其讲话的对象的镜头;编辑主角看的镜头, 必然要编辑看的对象的镜头。另外为了避免主角镜头过多, 大的原则是, 三分之二是包括新闻主角在内的人物镜头, 三分之一是考察调研内容的镜头, 也就是常说的空镜头。此外, 编辑主角讲话的镜头时, 要给足长度。

需要强调的是转场镜头的编辑。一般来说, 多用大景镜头或者有特殊意义的镜头转场。比如会见类新闻, 可以用一个正面或侧面大景镜头从一个领导人讲话转至另一个领导人讲话, 也可以用采访报道会见活动的众多摄像机摇至宾主双方进行转场等等。会议类新闻较为丰富, 可以用会场正面、侧面大景转场, 也可以用主席台侧面大景转场, 也可以用会场某个特殊的景物, 比如有特殊意义的旗帜、会标等等进行转场等。考察类新闻, 多用抵达一个新的考察地点的、具有明显特征的景物来转场, 比如一栋有明显标志的大楼、厂房、一个巨大的车间、从一个新的物体摇至新闻主角等等。

电视新闻的拍摄技巧 篇7

1 固定摄像的内涵及特点

固定摄像,是指在电视节目拍摄过程中摄像师将摄像机固定放置在特定的位置,在拍摄过程中使相机的光线和镜头焦距要始终保持一致,但是并不是所有拍摄画面和对象都是静止的,有时,也需要对动态的画面、对象进行拍摄。固定画面,是指在拍摄过程中相关拍摄数据都始终维持一致,如摄像机的位置和镜头焦距等,在保持数据不变的情况下拍摄的画面为固定画面。

经过相关人员的调查发现,固定摄像的方法适用于一些访谈节目,如《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等访谈类综艺节目。通过固定摄像方法拍摄出的电视节目给观众带来一种和谐平静感觉。同时,这种摄像方法可以进行集中拍摄,达到了访谈类综艺节目所要求的节目效果。但固定摄像方法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存在视点单一、镜头不能更好地展示画面效果及画面轨迹不清晰问题等。

在使用固定摄像方法进行电视节目拍摄时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保证电视画面的流畅程度并有一定的衔接性,使电视节目达到要求的效果。在抓拍特定的画面时,必须保持画面稳定。摄像师在拍摄时,要根据电视节目的性质和要求选择最佳的拍摄对象。

2 运动摄像的内涵和特点

运动摄像,是指摄像师根据要求变动摄像机的位置和镜头焦距的拍摄方法。运动画面,是指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对摄像机的位置和镜头焦距的进行改变,通过改变后拍摄出的画面称为运动画面。根据运动摄像的特点,其适用于变换程度和次数较多的综艺节目,如《挑战者联盟》《全员加速中》《Running Man》等。

将镜头进行推进是电视节目制作中的使用较多的摄像方法,这种摄像方法可以根据场景的需要对演员进行特写拍摄,镜头由远向近逐渐推进可以给观众带来一定视觉体验。使用运动摄像的方法进行电视节目拍摄可以有效避免固定摄像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建议电视节目拍摄人员根据拍摄画面时尽量选择运动摄像的方法,使电视节目效果和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3 使用固定摄像和运动摄像时需要注重的技巧

首先,要注重拍摄画面的稳定性。在进行电视节目拍摄时,一定要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性,即使是在镜头进行转换以及摄像机在调整位置时也要尽最大的努力保证拍摄画面的稳定性,这样才能确保电视节目的效果。为了使拍摄画面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尽量保证拍摄画面基本线条的稳定,在拍摄过程中最常使用的线条模式是横平竖直,这种线条模式符合人们观看节目的要求,所以要求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必须保证画面线条的稳定性。另一种是在拍摄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使用推镜头的方法,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应该减少大程度转换摄像头的次数,在满足拍摄要求的情况下多使用推镜头的方法。

其次,要注重拍摄画面的方向性。在拍摄过程中,每个电视画面的拍摄都需要自身进行镜头聚焦,进而调整拍摄的方向。在进行连续画面的拍摄时,摄像师要根据拍摄要求为自己制定特有的拍摄路线,在拍摄过程中要根据设定的路线进行,这样才能使拍摄出来的电视画面效果达到要求。

最后,在进行电视节目拍摄时,要选择合适的拍摄光线。摄像师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的光线种类非常多,使用最多最普遍的是顺光、逆光、侧顺光及逆顺光等。为了在拍摄过程中更好地使用光线,必须对各种光线进行详细深入了解,进而在拍摄过程中能够选择适宜的光线进行更快更好的拍摄。

4 结语

上述文章对电视拍摄中的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研究,希望相关电视节目摄像人员根据电视节目的要求,选择适宜的摄像方法进行拍摄。此外,还可以将两种方法进行有机结合,使电视节目播出后的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摘要: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电视摄像,摄像质量对电视制作质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摄像的质量没有达到相关要求,会导致一系列的电视节目质量受到影响。本文主要对电视摄像中的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技巧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对相关人员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电视摄像,固定拍摄,运动拍摄,技巧研究

参考文献

[1]蒋啸涛.论电视摄像中的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J].理论与创作,2010(4).

[2]张延.论电视摄像中的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J].大众文艺,2014(12).

[3]谭颖,于海洋.电视新闻拍摄的技巧与应用[J].青年记者,2013(2).

浅谈电视新闻拍摄 篇8

关键词:浅谈,电视,新闻,拍摄

大千世界, 信息纷繁。针对电视节目来说, 其内容包罗万象, 有电视新闻节目、电视谈话节目、电视社教类节目、电视游戏类节目、电视活动类节目、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专栏性电视新闻节目等。这些电视节目的制作与成功播出, 都离不开前期的策划拍摄。颇受群众欢迎的电视节目, 往往有精彩的画面和完美的文字表达。对电视新闻来说, 优美的文字解说, 更需要清晰合适的画面与之相衬托。“好马配好鞍, 好车配风帆”。如果新闻报道中拍摄画面图像模糊, 表现错位, 或是画面摇晃不定等, 那么再好的文字表述也会功亏一篑。画面和文字做到相得益彰, 就电视新闻拍摄而言, 摄像记者务必掌握白平衡调整、拍摄方式、画面构图等一些基本的拍摄知识与技巧, 才能在工作实践中得心应手, 游刃有余。

电视新闻拍摄需学会白平衡调整。如果不懂摄像机怎样调整白平衡, 一拿起摄像机就按开关拍摄, 那么画面图像就不言而喻, 要么是偏红, 要么是偏蓝, 色彩肯定不协调。作为摄像记者, 胜任电视新闻拍摄先要懂得白平衡调整。白平衡调整分为自动和手动两种。当选择自动白平衡调整时, 只要把按钮拨到自动位置 (AUTO) , 摄像机就会自动进行白平衡调整, 无须任何操作。自动白平衡调整虽然使用方便、简单, 但自动调整范围有限。如被摄景物或摄像机处于阴影中, 照度不足, 景物有强烈的彩色照明。例如, 日出、日落、蓝天、雪地等, 在这几种情况下, 自动白平衡调整不能提供正确的白平衡。若遇此情况, 最好使用手动白平衡调整。手动白平衡调整方法是先将一个标准的白色物体放置在拍摄现场的光照之下, 白色物必须是标准白色测试卡纸, 如果没有, 也可以用不掺杂色的较白的纸张。然后把摄像机镜头对准白色物, 改变镜头焦距, 使白色物充满寻像器屏幕, 拨动或按下手动白平衡调整扭, 数秒钟后, 寻像器上白平衡指示灯亮或显示出“OK”, “COMPELET”等字样, 这就表示白平衡已经调好。若指示灯不亮或显示“NG” (不好) , 则表示白平衡还未调好, 原因可能是光线太暗或者光源色温与3200K相差太远, 为此, 应先解决照明问题或加合适的滤色片再进行调整, 直至调好为主。在拍摄过程中, 如果拍摄现场的照度发生变化或拍摄现场转移, 都必须重新调整白平衡。摄像记者每次拍摄前, 应确认白平衡已调整好后再拍摄。调整好白平衡, 紧接着是怎样拍摄的问题。[1]

电视新闻拍摄需学会几种拍摄方式。电视拍摄有固定拍摄、运动拍摄、变焦拍摄、复合拍摄等几种方式。在各种拍摄方式中, 固定拍摄是最基础的、使用率最高的一种拍摄方式。在拍摄过程中, 固定拍摄要求画面“稳”, 并在一般的情况下使用三脚架。如果采访时没有携带三脚架, 直接用手持摄像机, 拍摄固定画面时应尽可能借助现场的桌椅墙壁等作为支撑物, 减轻画面的晃动。固定拍摄虽然机位、光轴、焦距固定不变, 但拍摄的固定画面也能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比如说, 一只蚂蚁驮着一粒米从两米开外的地方爬回洞穴, 对蚂蚁而言这种搬运甚是费力, 如用固定画面把蚂蚁搬运起点与洞穴入口处纳入画面, 观众就会看到小小的蚂蚁缓慢爬行了很长的距离, 中途还可能因为劳累而停息;如若用运动拍摄跟拍蚂蚁, 就难以较为客观和直观地表现出蚂蚁爬行的距离感、速度感和艰难程度。[2]运动拍摄常见的拍摄方式有摇动拍摄和移动拍摄两种类型。使用摇动拍摄时必须按照主体运动的方向、速度和节奏要求, 保持镜头外部摇动和画面内部主体运动一致性, 并在镜头衔接中保持动作的连贯性。拍摄过程摇速要均匀适中, 不能勿快勿慢, 摇动的速度必须符合观众的视觉习惯, 做到均匀流畅自然, 起幅落幅准确。摇动拍摄通常限制在一定的场地范围内进行, 运动对象必须是在以摄像机为中心的某一半径范围内, 如果运动对象超出这个活动范围, 就必须用移动拍摄来跟踪。移动拍摄是运动状态最明显, 动感最强的拍摄方式。拍摄时, 它借助特殊的移动设备, 可以大范围地、灵活地跟随并表现运动的物体和拍摄对象。这种拍摄方式能突破单一视点的局限, 扩展观众的视觉范围, 并随着空间的不断转换带来多景别、多视点的感受。在一篇新闻报道中, 无论采用哪种拍摄方式, 电视画面都离不开构图。

电视新闻拍摄需学会画面构图。电视画面构图的好坏, 关系到节目的质量高低和成功与否。构图就是在拍摄景物范围内, 按照一定的主题思想和审美要求, 把拍摄对象的各种构成元素有机地组合安排, 以巧妙地处理、确定和表现他们之间的关系, 构成完整的画面语言。学习构图先从构图的三层含义来理解, 即取景构图、技巧构图和艺术构图。所谓取景构图就是通过画框为观众构造一个什么样的视觉空间, 具体地来说, 就是如何确定摄像机镜头的空间位置, 三坐标如何选择的问题, 并由此形成拍摄范围、拍摄角度的变化。摄像记者每次拍摄下的画面都带有“取景”这层含义, 但也较多地受到地形、位置、工具等条件的制约。技巧构图虽然有许多公认的传统的规则、原理和要求, 但它融入了更为灵活的主观选择。拍摄位置一旦决定, 构图的任务就在于使得景物的主次、远近、高低、虚实的关系以及画面中线条、光线、影调、色彩等视觉效果得到准确、完美的再现。艺术构图是在取景构图和技巧构图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 它不是对各种构图元素运用作简单地排列组合, 而是致力于探索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艺术构图没有一套清规戒律可循, 因各人的生活经验与心理感受不同, 审美水平也有极大的差异。就像写文章一样, 同一个题目会有千百种写法, 构图的形式也是千差万别。总之, 画面构图就是要突出主体位置、陪体的烘托、环境的表现、画面空间的转换。有了画面构图, 下一步就是如何通过镜头把它表现出来。

电视新闻拍摄需学会几种拍摄技巧。对调研视察类新闻, 除了跟随领导拍下调研时的镜头外, 若想拍到想要的背景或精彩镜头, 拍摄时要学会“等”。在确定参观路线的前提下, 预测或知道领导必经某地点时, 有必要事先赶在拍摄对象到来之前选定某一位置站好, 像“守株待兔”一样耐心候着, 利用景别造型元素表现不同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拍摄到精彩的画面。对可预见性新闻, 如大型活动中的小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某些生活习惯等等, 在基本掌握事件的大概发展脉络之后, 我们可在这种大型的活动中以小见大, 抓住动人的细节进行拍摄。对有趣的小新闻, 在拍摄的时候, 要学会利用画面特写以及电视中的声音手段, 作为这类新闻的主要特点和拍摄要点。对现场报道, 在拍摄镜头前采访时, 首先拍摄一个交代性镜头, 这个镜头包括记者和采访对象。如果是新闻专访, 交代性镜头多半是从记者和采访对象两人的侧面拍摄, 采用全景或远景。在现场报道中, 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交代性镜头一般拍成越肩镜头。拍摄越肩镜头时, 摄像机处于记者的背后, 拍下采访对象正面镜头和记者头部与肩部的一部分。在采访对象回答问题较长时, 拍摄采访对象单独的中、近景或特写镜头。为适应后期编辑的需要, 还要拍摄一些记者的倾听镜头、提问镜头和间隔镜头。拍摄倾听镜头时, 要把摄像机放在采访对象后面, 让记者面对摄像机镜头。提问镜头即是采用从采访对象后面拍摄的方法。拍摄间隔镜头一般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的远景, 以看不清口型为原则。为提高新闻制作质量, 拍摄时要特别注意同期声录制。在电视新闻中, 人物同期声与解说词都是重要的声觉形象元素, 它们与视觉形象元素一起承担着传播的功能。电视新闻使用人物同期声有助于“还原”新闻素材, 将记者、编辑的主观倾向客观化, 并能弥补人物事件难以用画面再现的缺陷, 因此, 在拍摄中要调式好话筒, 让话筒一直打开, 并用耳机进行监听, 确保采访时录制好同期声。

电视新闻是一个团队合作过程, 不能单打独斗。对外出采访新闻报道, 摄影记者一定要与文字记者相互沟通, 明确新闻报道主题, 确定需要拍摄那些镜头, 哪一方面内容重要, 重点拍摄什么, 画面是否需要特写等等, 只有这样, 记录的画面才有利于电视新闻的后期剪接与制作, 否则, 在剪接过程中, 文字记者所要表述的内容, 在拍摄的磁带上找不到画面镜头, 这样一来, 再好的剪接能力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参考文献

[1]张印平, 谢毅.电视节目制作[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1:70-71.

非突发性新闻图片的拍摄技巧 篇9

由于非突发新闻事件具有事前预知的特点, 所以摄影记者可以事前准备, 从容采访, 相对于突发新闻的现场抓拍采访, 则显得容易了一些。正因为这个原因, 使得许多摄影记者重视突发新闻, 轻视非突发事件采访拍摄, 这是当前新闻摄影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摄影采访、图片编辑实践, 就非突发性新闻的采访拍摄谈几点体会。

时政新闻求“灵活”

在对重大时政新闻的采访拍摄中, 摄影记者拍到的大部分是重要活动现场的全景, 领导人会见参会代表等, 这种活动的内容一般都是规范的、规律的。在这类新闻事件的采访中, 除了规定动作的拍摄, 能拍出具有闪光点、画面灵活、自然生动的新闻图片也是很重要的, 在具体的新闻拍摄中, 表现人物活动的细节是关键的一环。另外, 有些生动场面的图片往往比单纯的剪彩开幕图片更有信息含量, 更能吸引受众。

2011年8月27日《大河报》A02版刊发的图片 (图一) :8月26日, 在“2011年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开幕式过后, 河南省领导开始巡视各个展馆, 众媒体记者都想尽量往前冲, 生怕遗漏了重要新闻。走到开封市展台时, 突然发生意外, 一名扛着摄像机的记者后退时突然摔倒, 当所有人都还没反应过来时, 省委书记卢展工疾步上前, 弯腰扶起记者, 并着急地连声询问:“小伙子, 有没有事儿?”这个瞬间稍纵即逝, 大河报摄影记者白周峰及时按动快门捕捉到了这个精彩瞬间, 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也为这次的新闻报道增添了一抹亮色。

人物拍摄贵“自然”

摄影记者在对新闻人物进行专访之前, 一般都会提前预约时间, 这就使被采访对象有了思想准备。在规定场景下往往会碰到被拍摄对象情绪拘谨、动作僵硬的难题, 拍出的图片难免出现摆拍痕迹, 感觉不真实不自然, 让读者看了不舒服, 容易给人感觉很“假”。

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摄影记者做足拍摄前的准备工作, 尽可能多地和采访对象交谈沟通, 进而使其逐渐放松, 进入自然状态。此时再进行拍摄, 就能拍出轻松自然, 动作变化丰富生动的人物。如王建立拍摄的著名女演员张曼玉 (图二) , 采访拍摄过程中记者和被采访对象进行了和谐自然的沟通, 调动了人物的交流兴致, 使被采访对象忘记了有人在“现场”给她拍照。这样拍出的画面人物表情轻松自然, 肢体语言丰富生动, 取得了较好的视觉效果。

文体新闻抓“瞬间”

文体新闻有些是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的动感场景, 许多精彩的瞬间都是十分感人的, 如果仅仅常规地拍摄场景和规定动作, 拍出的新闻图片就难免流俗。这就需要摄影记者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在关键时刻抓住精彩一瞬, 凝固事件的决定性瞬间, 反映出事件的本质。例如:洪波拍摄的作品“一臂之力” (图三) :2010年3月28日,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在郑州举行, 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马拉松爱好者一起发力, 奔跑在郑开大道上。摄影记者在两万多名运动员参加的比赛现场, 独具慧眼地发现了这个稍纵即逝的精彩瞬间:一名外国运动员在奔跑中给一名中国残疾运动员递来矿泉水, 两名运动员的性别和肤色形成了反差, 长镜头大光圈的运用虚化了背景, 从而更突出了主体, 在纷乱的环境中一个小小的细节, 自然地反映出不同国籍、不同种族运动员之间竞技和友谊对立统一的内涵, 这可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瞬间!

日常新闻重“意味”

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虽然没有突发事件那么震撼人心, 但常常有许多感人的、唯美的、幽默的场景, 也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艺术享受。

对日常新闻的采访要注重发现其中的趣味性、艺术性和美感。如李康拍摄的“情系六一点燃希望” (图四) :2011年5月29日, 河南省豫中监狱举行了特殊的亲情帮教活动, 该监狱组织了7名在郑州爱童园生活的孩子来监狱与其服刑的父亲相见。孩子们都带着写给父亲的信, 期盼父亲早日出狱和他们团聚。7名服刑人员看到孩子现在良好的生活状态, 流下了眼泪, 痛下决心, 好好改造, 争取早日出狱, 补偿孩子欠缺的父爱。

其实类似题材的亲情帮教活动我们的记者已经拍了很多, 摄影记者到了这种活动现场经常会感觉平淡和老套, 拍回来的也常常都是相拥而泣、泪流满面的图片。而这幅图片在此类内容的拍摄中是比较成功的, 记者在现场拍摄时变换了不少取景角度, 想花工夫拍出些脱俗的画面。在帮教活动现场的门外, 记者有了灵感的闪现, 找到了一个别致的角度, 通过门上的圆孔取景, 形成了圆形包围式的构图, 并恰当地运用窗户明亮的光线, 使画面中久未相见的父女产生剪影的艺术效果。画面左侧站立的警察显示出特殊的会见环境, 正在服刑的父亲在听女儿读写给他的信, 他流下了忏悔的泪……虽然看不到人物的表情, 可是人物的肢体语言更含蓄地表达了其中的意味……

上一篇:虚拟化资源池下一篇:大跨度T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