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编排技巧

2024-06-21

电视新闻编排技巧(精选9篇)

电视新闻编排技巧 篇1

一、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常见的编排方法

目前, 国内电视新闻节目在编排上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是“常规法”, 即是时政新闻在前, 经济、文教、体育新闻在后, 重要新闻在前, 次要新闻在后, 国内新闻在前, 国际新闻在后, 这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中常见。

二是“归纳法”, 即把内容有内在联系或主题相同的数条新闻编排在一起, 形成一个小单元, 集中播出, 可以造成一种传播强势。

三是“对比法”, 即把披露正面现象和反面现象的新闻排在一起播出, 通过鲜明对比, 使矛盾突出, 正面的得以肯定, 反面的自惭形秽。

四是“统一法”, 即在一档综合性新闻节目中, 编排应力求内容上、风格上的统一, 使之有一个整体基调。

五是“按领导职务编排”, 即在一组新闻节目中, 按照领导职务的高低排列每条新闻的顺序, 并没有考虑每条新闻的价值。这在地方电视新闻节目中常见。

由于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 电视新闻编辑在编排新闻过程中, 还有一些局限性, 导致在新闻编排中存在各种问题。

二、电视新闻编排存在的问题

一是人为因素的干扰。有时为了达到某种播出效果, 提前安排规定播出一些特定稿件, 形成所谓的宣传效果。实际上, 这种新闻既不是新近发生的, 更没有什么新闻价值, 纯粹是某些新闻策划者为了某种需求而安排的。

二是领导考察、调研等活动太多。这在地方新闻节目中很明显, 导致整组新闻领导活动占的篇幅过长, 与普通百姓生活相关的内容太少, 观众不仅没有兴趣, 甚至会切换频道。

三是编排没有特点。俗话说,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在地方台中, 由于人员、素质等方方面面的原因, 导致稿件数量不多, 质量有限, 有时编辑只能有什么米, 煮什么粥, 根本谈不上编排的技巧, 整组新闻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编排过程中, 要遵循新闻价值, 但同时也要考虑观众的心理, 要充分体现编排的技巧、艺术, 让整组新闻鲜活起来, 起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三、电视新闻编排的技巧

一、确定新闻头题。头条新闻是编辑思想的集中体现, 是整个节目的重心。要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做头题。达到先睹为快的效果。

二、选准内容提要。将整组新闻节目中最重要的时政、经济、民生等稿件提练几条形成内容提要在节目开头播出, 激发观众观看的兴趣。

三、突出一个主题。一组新闻要时政、经济、文教、社会新闻兼顾, 但是在实际编排中, 如果面面俱到, 就不容易突出一个主题, 如果将相关的新闻内容集纳在一起, 形成一个小单元, 就会使新闻的内容更丰富, 更有分量, 观众也可以从中获得更多的信息量, 激发观众的收视兴趣。

四、加强节奏感, 避免收视疲劳。

最重要的新闻要放在头题, 然后是次要的新闻, 在观众收视疲劳的时候再编排一些有趣的社会新闻等, 从而再次形成收视高峰, 不断吸引观众, 提高收视效果。

五、加大信息量, 控制单条新闻的长度。

当今, 各媒体间的竞争尤为激烈, 信息的新、快、多成为竞争的主要内容。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观众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的国内外大事和各种信息, 因此大多数观众要求消息短, 简明扼要。同时, 消息短了, 整组新闻的数量也就多了, 就可以多传递一些信息, 保持新闻的时效性和新鲜感。这也正是观众所希望的。

六、适当混排, 兼顾其它。

长新闻与短新闻, 时政新闻和社会新闻互相兼顾。让整组新闻节目节奏鲜明、形式活泼、错落有致, 刺激观众的兴奋点, 让观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观看节目, 提高收视效果。

七、适时加播编前话、编后话。

用编前话调动观众的思维, 编后话则以短评的方式, 提示和深入图像新闻, 以引发受众对新闻内蕴的理解和把握, 引起受众的思考。

以通化电视台《通化新闻联播》栏目2011年12月28日的节目编排为例:

本市新闻

1. 通化市获中国医药城称号

2. 新闻链接:我市医药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3. 我市普降大雪各相关部门采取措施确保市区道路畅通

4. 我市长途客运全线停运铁路未受影响

5. 大雪致部分蔬菜大棚受损

6. 暖房子工程惠及5800多户居民

7. 走基层:三道江村的致富路

8. 佟江小区发生一起燃气爆炸事故

9. 编后话:安全意识不能放松

1 0. 雪后气温明显下降提醒市民注意保暖

“通化获中国医药城称号”是当天最具价值的新闻, 下一条是新闻链接, 通化医药城取得显著成效。按照“归类式”的编排方法将这2条新闻串编在一起, 显得很有分量。

“我市普降大雪”是观众关注的一条重要新闻, 在当天的新闻节目中, 编辑把降雪给城市带来影响的几条消息组合在一起, 形成较好的播出效果, 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组报道长短相间, 详略得当。

接下来的几条新闻主要关注了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和民生新闻。暖房子工程, 三道江的致富路两条消息令人温暖, 使观众在愉悦的心情中期待下一条新闻。在突发事件《佟江小区发生一起燃气爆炸事故》, 编辑配发了编后话:《安全意识不能放松》、《雪后气温明显下降提醒市民注意保暖》都体现了编排中的人文关怀意识。■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问题探讨 篇2

【关键词】电视新闻;新闻编排;编排技巧

1.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必要性

作为新闻媒体,电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新闻又是“喉舌”中的“喉舌”,如何将新闻节目制作好、播出好,就成为电视台日常工作的重头戏。编排是电视新闻内容的整体表现形式,代表着新闻整体水平。完善的编排能够扩大新闻节目的信息量,增强新闻内容的表现力,引起观众的兴趣。一档新闻节目是否具有可视性与吸引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的编排形式。

新闻节目的编排决不仅仅是各条新闻的随意拼凑、组合,而是根据新闻的内容、栏目的特点,按照一定的意图,赋予它们一定的表现形式,使其体现出电视台的立场和態度,并使节目具有可视性和吸引力,产生出最佳的整体传播效应。编排播出是电视新闻节目传播的重要环节,也是新闻价值的最终体现。新闻节目的编排工作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新闻重要性的体现和新闻传播的效果。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表现在它一直是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原因还是在于缺乏电视特色的、僵化的编辑思想,使电视新闻原本鲜活的内容难以获得最佳的呈现效果。

2.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应该努力的方向

我们知道,最初的电视机是没有遥控器的。那时候,电视频道少,电视节目也少,人们不经常换台,所以也没觉出什么不方便。但是后来,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节目更是五花八门,频道调换越来越频繁,人们便觉得换台很费劲,于是电视遥控器便应运而生。我们在用遥控器调换频道时,几乎在每个频道上都不会停留太长时间,往往是扫一眼就过,有的甚至是到了不假思索的地步,很多人在搜索频道上花费的时间甚至比看电视节目的时间还要长。所以编辑在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时,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努力。

2.1重需求解读轻身份认定

目前媒体咨询公司的观众分析报告总会说,男女各占多少,收入高低的各占多少,各种学历的占多少,各种职业的占多少,各个年龄段的占多少,等等。但是却很少有报告说喜欢某种电视形式的人有多少,喜欢某些方面电视内容的人有多少。而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来说,后者远比前者更具有决定性。如:不同年龄段的人各喜欢看什么样的电视新闻?收入高低不同的人喜欢看哪一类电视新闻?不同身份的人各喜欢看哪些电视新闻?

2.2重流动变化轻规模数字

在当今这样一个电视频道日益增多,电视节目日益丰富的时代,一档电视节目在其播出的过程中,其收视群体的组成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每一分钟,都会有人打开这个频道,也会有人关闭这个频道。打开的人数多于关闭的人数,频道收视率就会上升,反之,频道收视率就会下降。那么,在这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当中,什么人打开了,什么人关闭了,他们关闭这个频道后又去打开了哪个频道,他们打开与关闭频道的原因是什么。毋庸置疑,这些答案对于保持收视人群的稳定是最为关键的。

2.3重综合交错轻分化割裂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层面的各种收视需求,所谓的高端观众会有低端需求,而所谓的低端观众同样也会有高端的需求。可以说,观众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而无论是什么样的观众,他们的收视需求总会有重叠交错的部分,而这交错重叠的部分就是他们共同的收视需求,应该引起电视人的重视。但现实往往是,我们将观众进行了简单的分类统计,而很少对观众共同的收视需求进行综合归纳。

3.完善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具体做法

新闻节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视台整个节目系统水平的高低。和其他电视节目一样,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编排也有自身的规律和技巧。

3.1新闻头条要有份量、有吸引力

首先要强调重要性。一般来说,在新闻的排列中,最重要的往往是排在最前列的,因为最前列的新闻往往给观众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也最容易记住。其次要注重地域性。现在的新闻节目是以中央电视台为核心的发散式传播,几乎各省都在晚7点30分一致播出《新闻联播》节目。在这种情况下,各省电视台再自行编排国内外的重大新闻作为头条,难免会显得重复和多余。这类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要尽量将目光对准当地的收视观众,尽可能用发生在身边的信息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3.2新闻编排方式要恰当

系统论认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这为新闻组配提供了理论依据。首先可以是同类编排,即把题材相同或内容相近的若干条新闻串联在一起,这样可以形成传播合力。其次是对比编排,即把内容反差极大,甚至完全相反的两条或多条新闻编排在一起播发,这样能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有利于观众加深印象。三是相关编排,即将内容上具有内在联系的几条新闻编排在一起,有助于观众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报道内容。最后就是综合编排,也就是把同类题材的新闻综合编排在一起,形成综合报道,扩展信息含量。

3.3营造编排节奏

营造编排节奏,就是要加强变化。可采用现场与口播、图像解说与同期声采访等多种形式交替结合的编排方式。另外,字幕和图表的运用也是加强节奏变化的重要手段。还可采用长短新闻、软硬新闻的穿插、搭配以及男女声搭配播报的方式,使节奏起伏、流畅。“文似看山不喜平”。无论是单条新闻的剪辑还是多条新闻的联结都要考虑到节奏。只有新闻节目内容丰富,形式活泼,节奏鲜明,才能吸引观众注意,引导社会舆论。

3.4巧妙构思串联词

新颖别致的串联词既是巧妙衔接新闻的一座桥梁,也在有形和无形中体现着编者的意图和思想。我们可以把单条新闻比作“珠”,把串联词比作“线”,如何让这串“珠”光彩夺目,“线”的作用不可小觑。我们在编写串联词时,不仅要考虑到新闻的价值性,还要突出其趣味性,可以通过补充、点评、并列、递进、转折、顶针、多层推进等方法,来穿针引线,承上启下,是新闻连接得当,增强传播效果。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是一种综合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电视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体现着新闻节目的个性。如何使电视新闻常办常新,办出特色.吸引观众,电视新闻编排人员就要树立科学的编排思想,下苦功夫不断探索,充分发掘新闻节目编排手段,使新闻编排真正成为新闻的再创作。

4.结论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就是对一档新闻节目按照不同的需要对节目中每一条新闻做相应的处理、安排和衔接。按照节目的整体组合要求和视听信息的集约化表现需要,对单条新闻进行选择、整合的过程。新闻类电视节目是电视节目诸多形式中最夺目的一种,在各级电视台的收视率排行榜中,高居收视率榜首的大多是新闻类节目。在电视新闻节目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板块化、栏目化的今天,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仅仅强调每一条新闻的优劣已不足以使整档新闻具有更强的可视性和新闻效应,于是如何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编排就显得尤为重要。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已不再仅仅是以往的那种简单的稿件组合堆砌和新闻的串联,而逐步走向成熟,并向更高层次迈进。 [科]

【参考文献】

[1]曲磊.电视新闻稿件常见的十个问题[J].青年记者,2009(07).

小议电视新闻编排技巧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编辑,编排,串联,包装,创造

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电视新闻编辑的重要工作之一, 它是一个体现编辑意图, 发挥节目集群效应的创造性工作, 通过把分散的新闻依据新闻价值的大小和观众对新闻接受的习惯, 按一定次序排列组合, 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新闻节目, 积极、生动地反映新闻节目内容, 使电视新闻信息最大限度地被观众接受, 起到最佳的舆论引导效果, 达到电视传播媒介的宣传目的。一档电视新闻是否能通过好的新闻编排“抓住观众”, 考验的是电视新闻编辑的功力, 电视新闻编排只有真正遵循新闻价值, 让新闻贴近观众, 才能达到新闻的传播效果和宣传效果。可以说, 电视新闻编辑的编辑水平和编排艺术, 不仅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起着关键的作用, 而且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电视新闻节目的收视率与核心竞争力。

一、把握正确的编排原则, 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电视新闻具有影响和引导人们对被报道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和看法的作用, 编排电视新闻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既要了解党的中心工作精神, 与党的思想保持一致;又要站在时代的高度, 了解具体实际情况, 以独特的视野, 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

(一) 政治性

当今的媒介环境在急剧的变化, 电视新闻媒体一方面要正确地反映和引导舆论, 完成党和国家赋予的重要职能;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自身的舆论引导力, 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 以此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取得领先。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在新闻编排过程中, 要“吃透两头”, 既要切实体现党的主张, 又要反映民众的心声,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新闻内容, 既要遵守新闻工作者的党性基本原则, 又要讲求灵活机变, 把反映时代主流与正确开展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在重大政治性事件等关键报道领域中发挥作用, 体现自身价值。

(二) 重要性

与民众关联性大, 最引人注目的也就是“最重要的”, 最具新闻性的, 因此在编排时一定要避免传统的“按照参与活动的领导职位高低排列新闻播出顺序”、“从高峰开始, 由高到低”的编排方式, 让新闻每个段点都有高潮, 让观众感到每个新闻段当中都有值得观看的地方, 都有其重要性, 实现其新闻价值。在进行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时, 一定要紧紧抓住观众的心理, 在“头条新闻”上牢牢地吸引受众, 在一档电视新闻中, 会不断出现许多个兴奋点, “头条新闻”必须是让观众最兴奋的那个点, 也就是最重要的那个点, 选准抓好这个点, 就会第一时间挑起观众的注意力, 让观众如愿以偿, 达到收视时心满意足。

(三) 贴近性

新闻编排时要注重“三贴近”的原则, 关注民生民意, 引导社会热点, 从公众的角度看问题, 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做节目, 由小见大, 用生活中一些有代表性的“小事”, 去挖掘其中蕴涵的“大问题”, 吸引公众的兴趣, 满足受众所需所想所求。

(四) 时效性

电视新闻的编辑一定要关注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新闻, 力争以最快的时效, 第一时间报道正在发生或新近发生、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同时, 电视的叙事内容要关注时下、关注当下, 充分体现“进行时”的特点, 强调此时此刻, 从时下观众普遍熟悉的、甚至正在发生的某些现象、动态、问题切入, 正确、及时、迅捷地捕捉时机播出节目。

二、编排思想明晰, 对新闻节目进行有序化整理

电视新闻编辑在进行节目的编排时, 必须要具有明晰的编排思想, 要树立全局观念, 把握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发展趋势, 掌握政策界限, 对新闻稿件进行辩证分析, 通过科学选择和编排, 升华新闻节目的内涵, 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要了解观众的心理, 善于设计节目中的兴奋点。电视新闻具有线性传播、稍纵即逝的特点, 新闻的编排一定要掌握受众的收视习惯, 考虑到观众的兴趣和接受心理, 从受众的角度出发, 面向实际, 面向群众, 面向生活, 满足受众的收视需要, 激起他们的收视欲望。同时, 要善于对新闻节目的内容进行有序化的整理, 选好头条新闻, 先声夺人、突出重点, 形成主导舆论。在编排一档新闻节目时, 要通过新闻导语、背景介绍、本台评论等串联方式;文字口播、图片报道、记者专访等报道手段, 把题材广泛、内容繁杂的各条新闻巧妙地连接为一个有机整体, 把新闻节目编排得新鲜活泼、引人入胜。

三、灵活采用编排艺术, 转型升级、编排创新

电视新闻编排时一定要做到有张有弛、严肃活泼、长短搭配、条理清晰、峰谷结合, 控制好内在节奏。要精心撰写拟定新闻的提要和标题, 让观众在收看节目之前, 能够对新闻节目的格局和信息有了一个简要的了解, 引起他们的收视欲望, 同时制定一个醒目的新闻标题, 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活泼,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对单条新闻进行整合配置时, 可以采用“平行式、对比式、积累式、关联式”这几种组合方法, 将有着相互呼应关系、内容相同相似的新闻, 或是内容截然相反;亦或是用积累、关联的方式, 把几篇不同的新闻报道以一个共同的主题、支点或角度、具有因果关系、局部与整体关系的电视新闻组接起来, 充分发挥新闻的组合优势。

总之, 只有电视新闻编辑有思想、有技能, 有工作中坚持原则, 掌握编排技巧, 就一定能制作出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节目, 让节目的策划、编排意图真正契合公众的新闻需要, 制作编辑出有深度、有层次、有思想的新闻节目, 在收视市场上牢牢地占有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李庆.电视新闻节目编排艺术探析[J].新闻传播, 2009.

[2]林珊.美国新闻界巨头和他们的权势[J].国际新闻界, 1980.

[3]曾平治.综合性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系统解决论[D].暨南大学, 2000.

[4]廖仿红.电视频道节目编排的研究[D].广西大学, 2003.

试论教育电视台的新闻编排模式 篇4

【关键词】教育电视 电视新闻 编排模式 传播效果

随着媒体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频道专业化、受众细分化已经成为电视媒体争夺受众的利器和法宝。在此背景下,教育电视台、教育频道也加入到了与其他强势媒体争夺受众的行列。由于此类电视播出机构一般由当地教育部门主管,相对来讲,资金、人才和规模远不如省级卫视。因此,探究教育电视新闻的编排模式对挖掘教育电视新闻的自身价值,扩大教育电视播出机构的影响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编排模式依据每条新闻价值的大小顺序排列,虽然突出了头条新闻的重大性,但却割裂了整档新闻节目的完整性,机械、教条式的编排模式牺牲了节目的整体播出效能,不利于受众对教育电视新闻自身價值的解读。鉴于教育电视新闻在传播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同时具有自身独特的教育功能,因此本文重点提出了同类紧凑法、对比衬托法、节奏协调法、“画龙点睛”法四种教育新闻的编排模式。

一、同类新闻传播效果最优化的同类紧凑法

同类紧凑法是指将一组内容相同、传播目的一致或者比较接近的两条、两条以上的短消息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节目编排小组,实现同类新闻的集中播发,最终实现“1+1>2”的效果。教育类新闻的性质决定其节目必须反映地区教改成就,传递多彩充实的校园文化,展现当代青少年学生的良好风貌。传统编排模式的板块化、模块化方式极易造成节目内容的形式单调、结构死板、内容枯燥等弊端,而同类紧凑法可以最大程度避免这种情况。同类紧凑法一般选取内容相似或者相关联的新闻,其编排模式实现了新闻之间的组合,给电视观众以新闻起伏之感,更好地培养并增强了观众的收视乐趣与兴趣。

以郑州教育电视台为例。该地方教育频道的《新闻十分钟》栏目在2010年进行了改版,全新的节目形态以“关注教育热点、当好教育喉舌、宣传教育成果、树立教育形象”为栏目宗旨,在编排内容上“专业、全面、详尽、及时报道省会郑州以及国内、国外最新的教育动态”,最终实现“全方位、大视角深入剖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全新改版的《新闻十分钟》摒弃了传统的板块化编排方式,将相似新闻统一编播,实现了同类新闻播出效果的最优化。

二、异类新闻价值最大化的对比衬托法

对比衬托法是指“将一组内容相反或者相对的新闻编排在一起,使观众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对新闻所报道的行为、道德做出个人的判断,达到相互对比衬托的作用。”这类编排方式减少了编导隐植于新闻本身价值的人为因素,将对新闻价值的评判权交还给了受众,由受众直接解读新闻价值。此编排方式在充分考虑观众的理解和接受度的同时,重在强调新闻内容的对立性,便于电视受众理解新闻本身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教育电视频道的社会教育功能决定了所播新闻的特殊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异类新闻的选取和出现。但是适度的对比衬托编排技巧能够改进新闻的传统编排弊端,带来节目的创新和发展,从而为当前教育新闻收视率整体不理想带来改观。

中国教育电视台自1986年10月1日正式开播至今,作为全国最大的公益教育平台,肩负着宣传党和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广大青少年健康成长、提高国民教育文化素质的使命。《中国教育报道》2010年全新改版后增加了对中国教育新闻的报道,在选材和报道形式等方面均作了较大改动,而就编排模式来讲一改传统板块化的报道模式,适时采用了对比衬托的架构方式,适量、适度、适中的报道了一些中国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反面事例,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受众对我国教育改革面临诸多问题的思考,收到了较好的播出效果。

三、新闻事实效果均衡化的节奏协调法

节奏协调法是根据新闻有快慢、长短、喜忧之分而提出的。编排新闻稿件时,编辑要根据新闻的自身价值、自身情感合理确定新闻的编排顺序及时长。新闻自身的性质决定了编排节奏的把握。重大教育会议和重要政策性新闻,要合理的确定新闻时长。既要保证新闻内容的详实,又要避免观众厌恶反感。一般时政性教育新闻、校园新闻,应当选择快节奏的编排方式,扩大一定时间内的新闻量,满足观众的新闻需求度。节奏协调法的编排方式需要在新闻事实间寻求整体上的效果均衡。节奏要渐进过渡,转换流畅,节目处理上应尽量避免节奏的仓促过渡。

郑州教育电视台在2010年4月17日的《一周新闻综述》节目中,头条新闻是某留学机构的校园推介会,时长接近5分钟。对于这样一则新闻,新闻中对该留学机构以及服务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明显不合时宜。从新闻节奏角度来讲,对于一般服务性新闻采用慢节奏的编排方式忽视了受众的接受习惯,挑战了受众的接受心理,使其失去了收看的耐心和兴趣,播出效果并不理想。

四、头条新闻引领高效的细节渲染法

“画龙点睛”细节渲染法是指在新闻节目的编排过程中,选择那些具有普遍关注的重大社会热点或典型事件作为节目的头条新闻,以此来展开整档节目。热点和典型能够在第一时间吸引受众眼球,符合受众的观赏兴趣,利于培养受众对电视节目信任度和依赖感。头条选择得当,不但给整个节目带来活力,同时还能大幅提升栏目品牌影响力。教育电视台的新闻应着力在头条上吸引电视观众。

细节渲染是针对节目的质量来讲的,无论是字幕的制作,还是形象的动画演示都是每一个新闻编辑需要考虑的问题,只有节目做到精益求精才能使观众感受到电视播出机构的严谨和认真。此外,细节渲染还需要格外注意新闻报道的内容和角度,一线记者不仅要采集受众普遍关注的客观事实,还要有独特的报道角度和眼光,能最大程度地对新闻事件做全方位的解读和立体化的阐释。

结语

本文探究的四种教育新闻编排模式是当今电视节目制作中较为常见的方式。它们规避了传统模式中编排的板块、模式和教条化,使新闻节目播出时具有了起伏变化,大大增强了其播出效果、收视效果和传播效果。新闻节目的编排不应只是孤立、单一的模式选择,而应是各种模式的运用、糅合。只有根据题材合理选取和融合,新闻价值才能得以最优化,才能使得教育电视台的新闻节目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①王哲平:《中国教育电视:历史、现状与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②段汴霞:《电视画面编辑教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

③石长顺:《电视栏目解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④李谦、范珞,《受众的细分对媒体定位的作用》[J].《学术交流》,2003(4)

⑤张海燕、何爱东,《细节:纪录片的魅力所在》[J].《青年记者》,2012(20)

⑥王克:《网络时代国内教育电视台定位及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作者: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学硕士研究生)

浅析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 篇5

一、做好编辑的准备工作

在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中, 往往把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分开来进行, 强调编辑人员应该熟悉摄像师拍摄回来的素材, 要反复浏览素材, 挑选可用镜头, 然后进行粗编、精编。但现在的电视新闻节目, 越来越强调新闻主题的强化和现场感的体现。所以, 作为电视新闻的编辑人员, 不应该坐等采访回来的素材, 而应该把编辑的准备工作提前到采访拍摄过程中, 在新闻现场中与摄像师、记者进行合作, 辅助摄像师开展相关工作, 参与记者的采访, 了解新闻事件的重点, 协商新闻采访的定位。这样, 新闻编辑对整个新闻事件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 对拍摄的素材有切身的体会和感悟, 这些准备工作做得好了, 后期的编辑工作不仅会顺利开展, 还更容易出有独特新闻视角、新闻价值高的新闻作品。

二、电视新闻画面的编辑方法

随着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对图文图像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 非线性编辑也越来越普及。电视的可视化特点可以通过更加丰富多彩的手法表现出来。现在的电视新闻画面不仅包括拍摄的视频画面, 还包括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图表图示, 另外, 字幕也是电视新闻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新闻画面的编辑, 就要涉及视频画面的编辑、与新闻事件相关的图表图示的编辑制作、电视字幕的设计与制作。

(1) 视频画面的编辑。在电视新闻视频画面的编辑中, 首先电视新闻画面的组接要讲究逻辑性。以会议新闻为例, 在实际的编辑工作中, 经常按照景别的顺序来进行编辑, 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这是简单易行的编辑思路, 是新闻编辑的“万用公式”, 也符合人们观察事物由远及近的视觉规律。但这样的编辑, 往往无法很好的突出新闻的主题。按照时间的顺序和事件发展的顺序进行编排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但在具体编辑时, 要特别注意根据新闻报道的重点内容, 选用具有丰富信息含量的代表性的场景, 选用能清晰交代新闻要素的镜头, 运用合乎逻辑的镜头组接方法, 把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新闻主题和最主要的新闻内容上来。然后再对新闻事件中的其他要素进行编排。这样既有画面编排的逻辑性, 又有层次感, 能大大加深观众对于新闻事件的理解与思考, 提高新闻传播效果。其次, 要讲究画面的美感。在富有信息量的画面中, 选择画面构图讲究, 光线运用合理、镜头的运动方式恰当的镜头。运用高质量的有艺术美感的镜头进行组接, 能够满足观众在观看新闻时对电视艺术体验的需求, 有利于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品位。最后, 要符合画面的切换规律。电视画面编辑的基本规律是“动接动, 静接静”, 在电视新闻节目的编辑时, 也要符合这一个基本规律, 同时也注意灵活运用, 实现“动接静”等画面的编辑。在具体镜头的编辑组接时, 要选择恰当的剪接点, 注意镜头与镜头之间组接的视觉流畅感, 避免出现跳帧的现象。同时, 镜头长度要合理, 注意把握新闻的节奏感。

(2) 图示图表的运用。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有许多场景无法拍摄或难以拍摄, 或者语言表述太过于枯燥乏味, 无法直观形象的表现某些新闻要素。图示图表在这些情况下便可以灵活运用。使用图示图表辅助显示, 具有画面感, 增加了趣味性, 使观众一目了然, 容易理解。图示图表在进行制作编辑时, 一定要简洁明了。若在一条新闻里用多个图示图表时, 色调要统一、风格要一致。图示图表的色调与风格也要与新闻内容相符合。

(3) 电视字幕的设计。电视字幕对于电视新闻节目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早期的电视新闻编辑中往往不够重视, 字幕设计过于单一, 效果粗糙。随着数字影视制作技术的发展, 非线性编辑软件与图文图像处理软件有了更深入的融合, 在其他图文图像处理软件中设计的文字可以导入到非线编软件中使用, 通过设置还可以作为模版, 方便调用。如果使用premiere非线性编辑软件, 建议在photoshop中进行字幕设计, photoshop功能强大, 字幕设计有较强的自主创造性, 同时, 这两者之间可以实现对接,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电视新闻标题是一条新闻的点睛之笔。作为电视新闻编辑, 要有提炼新闻标题并进行电视新闻标题字幕设计的能力。电视字幕能够直观的传递信息, 对新闻内容起到说明、解释、强调的作用, 如对采访人物职务、姓名的说明, 对事发地点介绍等。同时, 电视字幕作为电视画面的一个构图要素, 通过字体与衬底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动画效果的展示等, 美化电视新闻的画面, 突出视觉效果。

三、电视新闻中声音的处理技巧

电视新闻中的声音包括音乐、语言、音响。其中, 同属于语言类的解说词和同期声在电视新闻节目编辑中经常面对。特别是同期声运用得当能够增强新闻的真实感, 烘托现场气氛, 体现现场感, 增强观众的参与感, 为观众提供不易通过画面表现的内容, 丰富观众视听体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适合使用同期声, 同期声只有用得合适、恰当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功能。在电视新闻节目中, 常在以下情况选用同期声。

(1) 在有人物采访的电视新闻节目中, 同期声运用的比较多。通过同期声来表达被采访对象的思想观点, 或者反映被采访对象的情感。有助于客观形象的展示被采访对象的思想观点, 挖掘被采访对象的内心情感世界, 丰富人物形象, 吸引观众的关注度。同期声的内容应该选择被采访对象最主要的观点陈述部分, 或者是观众最感兴趣的某些问题的回答。

(2) 在新闻调查类节目中, 运用同期声对新闻事实进行话语实证。新闻调查类节目往往反映的是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或不公平事件。在拍摄时, 经常采用偷拍的方式, 画面包含的有用信息往往较少, 同期声成为记录事件现场和当事人观点的重要实证性材料。除了具有实证性作用之外, 运用同期声不运用解说的方式来处理事件的关键部分, 能消除因记者转述而造成的麻烦, 对记者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3) 运用同期声, 展示新闻事件的现场。当新闻事件正在发生的时候, 新闻记者到达现场, 为了让观众有较强的现场参与感, 也选择使用同期声, 加强现场氛围的营造, 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及及时性。在实际的编辑中, 人物同期声要简洁明了, 不能时间太长, 要适时的用解说词截住同期声, 避免同期声冗长拖沓。同期声和解说词协同运用, 用同期声协助解说词构建变化的叙事形式, 形成丰富多变的视听效果。

四、多条新闻组合编排

电视新闻节目中往往会有很多条新闻, 在新闻编辑过程中, 不仅要编辑好每一条新闻, 也要处理好每条新闻与每条新闻的连接组合。通过组合编排的方法, 把内容相互关联、主题相同或相近的新闻进行归类编辑, 新闻内容重点突出, 新闻版块清晰明确, 更利于观众接受。

(1) 多条新闻组合的编排, 要有统一的风格和整体的基调。这主要表现在新闻事件的选择、新闻播报时主持人的语言风格等方面。比如在春节等节庆日的新闻节目, 新闻事件的选择往往多排一些与节日有关的喜庆的新闻, 负面的太过严肃沉闷的尽量不安排或少安排。

(2) 利用对比的方式进行新闻编排, 形成较为强烈的反差。对比的编排方式就是将有一定关联但内容上是正反两方面的新闻事件编排在一起, 通过对比的效果, 展示出比较鲜明的褒贬色彩。通过对比编排的正反面新闻事件, 无形中传递出制作者的观点, 带有隐藏着的节目评论的功能。观众看后, 思想上会有较大的冲击力, 通过明显的对比, 得出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与评价。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经常使用对比编辑, 同类事件, 不同地方, 一正一反两种不同的做法编排在一起, 编辑不用发表任何评论, 但编辑反对什么, 提倡什么, 观众已经看得明明白白。这样的编排方式, 运用得当, 能够比较好地自然地引导社会舆论。

(3) 对主题相同的新闻进行组合编辑, 形成规模, 增强传播效果。单条新闻是社会生活某个方面、某个角度的真实记录, 所反映的事件往往是分散的。通过组合编辑, 把主题相同的新闻编辑在一起, 可以表现出新闻事件的内在联系, 形成一种规模, 鲜明的表现某一主题, 引发观众思考。比如, 春节期间的新闻, 总会编排一些在不同地区不同岗位上坚守的工作人员, 当全国人民都在欢庆新年的时候, 他们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默默奉献。

组合编排可以使版块突出, 节目清晰, 强化重点, 增强宣传强势。但若应用不当, 也可能会造成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报道, 使观众产生误解或反感。这是在组合编辑时必须注意的一点。进行组合编辑的新闻事件, 一定是代表普遍存在的, 能真正反映社会生活的规律。不可擅自堆积事件, 制造新闻假象。

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是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新闻节目的价值体现。在新闻节目的编排中, 不可忽视前期的准备工作, 编辑应该积极参与到拍摄和采访的新闻现场中, 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和采访定位, 以利于开展后期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 既要处理好视频画面、图示图表、字幕的编辑制作, 又要灵活处理电视新闻中的各类声音, 实现声画的有机结合, 体现出电视新闻节目的视听结合的特点。在许多时候, 组合编辑是一种有效的编排方式, 但使用一定要得当, 真正发挥出组合编辑的优势。电视新闻节目编排既有其自身的规律, 又有很大的创造性, 作为电视新闻编辑要遵循规律, 选用恰当的编排方式, 又要积极创新, 调动观众的积极性, 增强新闻传播的效果。

摘要:在新闻节目的编排中, 编辑要做好准备工作, 积极参与到拍摄和采访的新闻现场中, 获得对新闻事件的整体把握和采访定位, 以利于开展后期的编辑工作。在编辑过程中, 既要处理好视频画面、图示图表、字幕的编辑制作, 又要灵活处理电视新闻中的各类声音, 实现声画的有机结合, 发挥电视新闻节目视听结合的优势特点。组合编辑作为一种有效的编排方式, 使用要得当, 真正发挥出组合编辑的优势。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编辑制作,组合编辑

参考文献

[1]胡晓军.电视新闻前期拍摄与后期编辑探索[J].科技传播, 2013 (11上) :9-10.

[2]林丽彬.后期编辑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J].新闻窗, 2013 (8) :108-109.

[3]黄桂英.电视节目制作后期编辑工作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1) :89-90.

消息类电视新闻编排技巧初探 篇6

一、消息类电视新闻编排的思想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 指的是把消息类新闻依据新闻价值的大小、观众接受习惯等因素考虑在内, 在一定时间内, 按照消息类新闻的内在规律优化组合, 形成一个完整的消息类新闻节目, 实现新闻报道的目的。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也要一定编排思想, 而编排艺术就是编排思想的具体表现形式。电视新闻的编排思想主要包括下面这几点:

(一) 电视新闻的编排的全局观

广播电视事业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事业的一个非常重要组成部分, 电视新闻是党和政府喉舌, 所以, 电视新闻的编排需立足全局, 需要有全局观念, 及时准确地宣传党的路线、党的方针和党的政策, 反应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切实做到“上传下达”和“上情下达”。

在我国各级电视台当中, 新闻类节目是最主要的自办节目, 消息类新闻节目的题材比较广泛, 内容较为丰富, 政治性和政策性比较强, 这就要求新闻类电视节目报道要把握大局, 对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等要做到正确解读, 在深入了解新闻题材和内容的前提之下, 深入挖掘新闻事件中蕴含的新闻价值, 梳理消息类节目, 合理编排、精心编排, 确保消息类新闻节目符合全局要求, 做到“三贴近”, 以收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二) 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需考虑受众理念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 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兴趣和接受心理。因此, 这就要求电视台要关注观众对于新闻类节目的意见和建议, 要反应百姓的愿望和呼声, 及时反应老百姓关注的民热点、难点为, 对于突出的民生问题, 要有计划有意识的放到显著的位置和黄金时段, 集中报道某一个事实。宣传某一个主张等, 以引起各方的关注, 使问题尽可能快地得到解决。

二、早间和晚间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

(一) 早间消息类新闻节目的编排

早间消息类新闻地电视新闻节目, 一般指的是在早上6点到9点之间播出的电视新闻。从人们的生活习惯讲, 早上六七点, 人们通常在为一天的生活紧张地准备着;从人们的心理上来说, 早上的心情将会决定接下来一天实践的心情总基调;而从受众的信息需求上来说, 在早上, 人们需要的通常是快餐式新闻类电视节目内容。这就要求电视节目编排着在新闻节目的内容、播出形式和编排上开动脑筋, 加强策划, 以满足早上受众的新闻需求。

(1) 内容的选择

早在十多年前, 中央电视台对早间观众收视内容偏好进行过一次调查, 调查的结果显示, 新闻播报和天气预报是观众最为关注的两个电视节目类型;观众最愿意看这两类电视节目。按照分类, 新闻播报应划归为资讯类节目, 实效性非常强;而天气预报属于生活服务类咨询节目, 服务性应是其最高的追求。所以, 早间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两条基本原则:第一, 实效性原则。众所周知, 人们喜欢看那些实效性和新鲜度高的电视节目, 但同时, 人们早间比较匆忙、紧张, 所以, 电视节目需要播报信息量大新闻短讯, 才能有效满足早间新闻观众对于获取新鲜新闻的需求;其次, 服务性原则。大众传媒最基本的功能属性便是服务功能。对早间新闻节目来说, 其服务性应该更强, 这主要是因为早间人们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的欲望比较强烈;因此, 早间新闻在节目报道时, 应尽可能贴近人们生活, 体现出人文关怀来。

(2) 形式的选择

根据早间新闻的特点和观众的心理, 应该在早间新闻的形式上加以选择。笔者认为, 早间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尝试三种形式:第一, 演播室的家庭化;第二, 多媒介的融合化;第三, 电视播报的广播化。

在文学作品中, 我们能够经常看到, 不少作家把我们的家比作是心灵栖息的港湾, 同时家也是人们经过一天的劳累, 可以尽情放松的地方。早间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也应当具有轻松的特点风格, 而演播室的家庭化设计和安排, 与这一风格“心有戚戚焉”。多媒介融合化, 针对早间电视观众想尽可能全面了解新闻资讯的心理。所以, 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辑要广泛搜集消息, 创新新闻播报的形式, 从而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层次和不同职业层次的观众需求。

(3) 编排原则

我们知道, 早间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具有特殊性, 使得节目编排具有一定独特性。早间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排应遵循原则的原则有:第一, 多样性;第二, 灵活性;第三, 风格化;第四, 实用化。

在这四个原则中, 风格化的原则最为重要, 因为没有风格的新闻节目在任何时段都是不能立足的, 也不可能得到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看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电视新闻节目, 比如《东方时空》、《焦点访谈》, 无一不是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电视新闻节目。因此, 地方台的早间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也要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二) 晚间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

晚间新闻通常指的是在晚上18点到19点之间播出的电视新闻。晚间新闻的报道应该以深入报道为主。但是中国晚间新闻的报道没有较为固定的时间, 但是晚间新闻也应该遵循电视节目报道的规律:

(1) 内容的选择

晚间新闻应该对一天下来发生的新闻进行准确、客观和全面地报道, 同时对一天的新闻进行汇总。因此, 这就决定了晚间新闻的涉及面非常广, 需要综合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新闻。

(2) 形式的选择

晚间新闻的形式主要体现在新闻播出的时间、报道的题材以及新闻的实效性、信息的数量。新闻播报的风格上。晚间新闻的播出时间一般比较固定, 新闻所蕴含的信息量通常比较大;而在播出的体裁上, 一般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有系列报道、专题报道以及消息、简讯等多种形式。同时, 晚间新闻的实效性也非常强, 即对当天国内外发生的大事件进行报道。

(3) 节目的编排

对于晚间新闻来说, 节目的时长一般都在30分钟以上 (区县一级电视台时长会短一些, 一般在15分钟左右) 因此, 这就要求对新闻节目进行一定的研究与策划。首先, 新闻节目的结构和板块内容应固定下来, 这样有助于培养观众的收视习惯;其次, 重视新闻导视的精良制作, 深入把握观众的收视心理, 增强节目的吸引力。

三、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次序分析

(一) 抓准头条

在新闻的播出次序上, 历来有“前重后轻”“先国内再国际”等惯例, 但这样的次序有很大弊端, 比如国际上的事件不一定比国内事件的新闻价值小;新闻头条有着先声夺人”的效果, 头条的选择是否恰当, 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收视率。

(二) 创造节奏

在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营造节奏, 就是增强变化:第一, 采用长短新闻的新闻形式;第二, 采用不同的报道方式, 如现场报道、同期声采访相结合;第三, 加强字幕和图表的应用。

(三) 分类组合

在消息类电视新闻编排中, 可以将相关内容的新闻进行分类组合, 打包成一组具有相关信息的整体, 增大信息量, 形成一定的舆论声势, 增强宣传效果。

(四) 编写导读

在新闻节目播出开始时, 应有主播选播重要的新闻节目的标题, 帮助观众了解新闻的大概, 同时也可以调动观众的好奇心。另外, 新闻节目之间也需要由一定的联系, 需要一定的串联。

结语:

当前,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升级, 各种社会新闻事件层出不穷, 给新闻报道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 早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中, 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电视新闻编排的思想、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次序, 此外, 还系统分析了早间和晚间消息类电视节目的编排。希望本文有助于提高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马萍.消息类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J].记者摇篮 (广电视听) , 2013 (10)

[2]王雪梅.论消息类电视新闻的编排艺术[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09 (13)

[3]董国斌.也谈消息类电视新闻栏目的策划[J].现代视听 (传播实务) , 2011 (4)

电视新闻编排技巧 篇7

蛟河电视台, 作为县级台, 每天每天一期十分钟的《蛟河新闻》节目, 涵盖时政、经济、科技、文化、社会新闻等蛟河市内发生的大事, 总之, 题材广泛。应先播什么, 后播什么, 把哪条新闻放在头条, 哪条新闻放在中间或末尾, 哪条需要配发评论, 哪条应加编前和编后, 这些工作都需要当天的责任编辑在短短二三个小时内完成。

在长期的编辑业务实践中, 我感到:要提高编辑水平和编排业务能力, 编排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 应把握好以下四点:

第一, 有针对性地选择新闻内容。每一档新闻节目, 不是各条新闻的随意拼凑, 而是根据每一个时期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的需要进行编排。根据内容的特点, 按照一定的意图进行组合。每条新闻的取舍, 排列顺序和配发的言论, 都鲜明地体现着新闻媒体的立场、态度和导向。为此, 在选择新闻过程中, 必须做到编排思想明确, 要对一段时期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重点清晰明了。只有这样, 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好每档电视新闻内容, 紧密地配合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比如, 今年的八月二十七日, 蛟河市部分乡镇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 那么在八月二十八日至九月初的这段《蛟河新闻》节目中, 我们就集中围绕我市抗洪救灾这一阶段性的中心工作, 搞好新闻的编排。以今年8月30日的《蛟河新闻》节目为例, 此时正值我市洪灾发生后的第二天, 从编排中将重头聚焦在灾情现场及全市灾情的通报上, 围绕这一编排思想, 节目中安排了“我市十一个乡镇遭受百年以遇的洪水袭击”、“漂河镇无人员伤亡”、“市委书记张恩波冒雨查看灾情”、“新闻特写——与洪水搏击”, 同时配发采访市气象局的近期天气预测及是访汛办的防洪常识等, 在多而不杂、散而不乱的报道中, 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编排思想———聚焦抗洪抢险。

第二, 确定好头条新闻。从某种意义上讲, 头条新闻是新闻节目的中心, 基于此, 选择确定好头条新闻是至关重要的。电视不同于报纸, 具有瞬时即逝的特点。电视新闻节目应把题材重大、新闻价值较高的新闻放在显要的位置上。这样不仅凸现出头条新闻的强势, 而且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另一方面讲, 头条新闻的好坏, 关系到一档新闻节目分量的轻重,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闻节目水平的高低。因此, 精心编排好头条新闻, 充分利用好头条新闻的强势, 是新闻节目编排工作的首要任务。

第三, 高屋建瓴拟定提要。一位资深电视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提要是新闻节目的窗口。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 电视新闻的编排不象报纸那样以版面空间的变化来体现编排思想, 而是以顺序排列的特点在荧屏上依次展现出来的。电视画面在屏幕上, 没有停留性, 稍纵即逝。电视新闻在传播上又存在强迫性, 不通过眼睛和耳朵就会一错而过。而新闻提要则可以通过事先预告让受众提前了解, 进而达到弥补电视传播弱点的一种手段。所以说, 新闻节目的提要, 就是将新闻节目中最重要的新闻向观众进行提示。观众通过新闻提要, 可以大致了解当日新闻将要播出的重要内容。若对某条新闻有兴趣, 就可以集中精力看详细报道。另一方面, 提要又可满足一些观众因时间有限而不能从头到尾, 却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重要信息的要求。

第四, 反复推敲, 标题“抢眼”。电视新闻标题, 是把新闻的题目用字幕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大家知道, 电视屏幕比较狭小, 既要容纳画面, 又要容纳标题和人物的同期声。如果标题字数过多过长, 观众就会看不明白, 记不清楚。电视新闻标题不象报纸那样常有引题和副题出现, 电视新闻除大型系列报道以外一般不宜有副题。电视新闻标题要求言简意赅, 字小句短, 高度概括, 以免因字数太多占据屏幕, 影响或分散人们的注意力。通讯员和记者送上来的稿子, 经常有过长的, 词不达意, 标题与内容不符的。对于这些问题, 编辑应反复推敲, 进行二次创作, 拟出一个既“醒目”又与内容相符, 而且使主题更加突出的标题。标题好比新闻的“眼睛”, 要使我们的标题达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的境地, 采编人员一定要在修辞上下功夫花气力。

二、编排与舆论导向的统一

舆论导向正确是宣传战线的主要职能。也是新闻从业人员的崇高职责。新闻通过编排得到升华, 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反之, 编排水平低下, 也能出现导向错误, 造成思想混乱。因此, 正确运用编排手段, 实现编排与舆论导向的统一是编辑人员应遵循的一条原则。

要做到这一点, 编排人员要注意坚持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新闻编排应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的指导方针, 也是电视新闻编排工作应遵守的基本原则。二是合理安排批评新闻。为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在编排批评性新闻时, 要做到比重搭配得当, 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比较典型而又有代表性的新闻予以披露, 给人启迪, 使人们引以为戒。

三、新闻编排要接近观众心理

电视新闻宣传对观众具有一定指导作用。由于新闻宣传的指导性而带来了形式上的灌输性, 同时也就随之产生了传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如何缩短这一距离, 这也是编排工作的艺术所在。

1、集中法。

把内容有关联的新闻放在一起集中播出, 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如:庆祝节日的报道, 把来自各地的新闻集中一起播出, 形成强烈的节日气氛。

2、编组法。把时政、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体育、社会新闻等题材分类编排成组, 便于观众收看。

3、对比法。把题材相同而又褒贬不一的两条新闻编排在一起, 使之加大反差, 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增强宣传效果。

4、统一法。

综合性新闻节目, 要保持其编排上的整体统一。在庆祝欢乐节日的新闻节目中, 尽量不上过于沉闷或与喜庆气氛不相吻合的新闻。

5、结合法。在新闻节目中, 充分发挥口播新闻的作用, 使口播新闻与图象新闻合理搭配、有机结合, 提高新闻的收视率。

6、变化法。

新闻节目不易从头到尾都是快节奏或严肃性的新闻。在编排新闻时应注意搭配, 使之有张有弛, 消除观众收看电视的疲劳感。

电视新闻编排技巧 篇8

笔者以为, 电视新闻编排首先要树立“大编辑”思想观念, 即在整体新闻节目构架中, 对每一条新闻节目进行统筹策划, 使最终呈现出来的电视新闻节目在编排上张弛有度、浑然一体。通过充分调动编排思想、编排策划、编排技巧等诸种要素, 以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如此, 拿奖才在情理之中。笔者从事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已有23个年头, 期间参与的新闻节目多次荣获国家级和市级奖项。尤其是在电视新闻编排类上, 曾连续三年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新闻编排类》一等奖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编排类》二等奖 (1996年度至1998年度) ;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编排类》一等奖 (2007年度和2008年度) 。多年的工作积累, 逐步总结出一些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规律及创新博奖技巧。

一、节目形态的多元、复合

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视台在直播新闻过程中, 通过演播室直播与现场直播 (外来信号) 两种方式交替进行, 从而使电视新闻在传播时效性上发挥到极致。以2008年8月8日《北京新闻》为例。当晚,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隆重开幕。18:30开播的《北京新闻》, 一改时政消息排在最前面的常规做法, 将此时此刻的鸟巢以及当日相关重大动态消息进行了倒计时编排。通过3G连线, 让中外观众在第一时间看到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前鸟巢现场外围的热烈气氛。具体编排如下:

板块一:《今晚百年梦圆》

1. 北京迎来奥运时刻 (现场3G连线)

2. 北京准备好了

3. 气象部门密切关注“鸟巢”天气变化

4. 奥运各项筹办圆满完成

5. 北京市区路面交通总体正常 (现场3G连线)

6. (口播) 热烈祝贺第二十九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板块二:时政消息

7. 王岐山会见北京市市长顾问

8. 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博览会开幕

9.市委市政府招待各省区市代表团

板块三:《今晚百年梦圆》

10. 奥运圣火结束北京地区传递

11. 火炬传递辉煌历程 (MV)

12. 中国喜世界喜我们同喜

13. 奥林匹克中心区一切准备就绪 (现场3G连线)

14. 开放式结尾 (MV:北京璀璨夜景)

从上述新闻编排来看, 动态性编排是当期节目的最大特点。《今晚百年梦圆:北京迎来奥运时刻》最先把观众带到了开幕式的核心地点——鸟巢。此时此刻, 开幕式马上就要举行, 观众们已入场完毕, 参加开幕式的各个团队都已做好最充分的准备……而这一切, 都通过记者在现场的镜头向观众一一呈现。接下来, 节目以多点现场报道展示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当天的各项准备工作。参演人员候场、安检人员到位、气象保障会商以及奥运各项筹办圆满完成等消息, 全方位地介绍了北京奥运会一切准备就绪。而节目进行到10分钟左右, 演播室又一次插入现场直播信号, 将市区路面交通状况进行了实时直播。此时的编排目的旨在再次拉近受众与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的距离, 进而提升新闻关注度。

之后的节目编排, 除了播发当日重要时政消息, 还特别口播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北京日报社论, 借此增强国民自豪感, 增加观众对开幕式的期待。《今晚百年梦圆:中国喜世界喜我们同喜》是一组特别策划的组合式报道。它呈现了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人们发自内心祝福奥运、期待辉煌的心情, 展现了多种情绪交织在北京城市上空。节目最后, 鸟巢直播点的最新报道以及MV音乐形式烘托, 将观众期盼奥运盛大开幕的情绪引向极点。

该节目整体编排重在突出时效性、现场感以及多种电视语言元素的结合, 节目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由此也荣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电视编排一等奖。

二、编辑策划主观职能强化

《新民晚报》原总编辑丁法章曾提出“编辑策划本位论”, 其核心在于编辑在新闻策划中的主观职能必须强化。任何一个好的新闻编排, 一定是新闻策划先行。曾经有人对“策划”出来的新闻有异议。笔者认为, 策划是一种基于事实的选择行为, 是一种对信息进行统筹和协调的行为。因此, “新闻”在不违背事实原则的基础上是可以“策划”的。经过“策划”出来的新闻, 能够使受众更加全面、深度地了解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以及连锁效应。近年来, 北京电视台在“策划”新闻方面做了大胆尝试, 也取得了成功经验。在具体操作中应遵循:策划要以新闻事件的发生为起点, 研究寻找新闻策划的最佳契机, 使新闻策划的社会效果达到最佳。这不仅表现在对事件发生、发展的“先知先觉”和把握上, 也体现出策划人的政治敏感、全局意识和对新闻重要性的认知程度。以2007年8月8日《北京新闻》为例。当天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 作为一个标志性时刻, 编辑部果断围绕这一重大题材, 精心策划了节目选题和节目编排。

板块一:时政消息

1.“好运北京”世界青年赛艇竞标赛举行开幕式

2. 各国家和地区奥运会达标团团长共植奥林匹克友谊林

3. 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珍藏品中国巡展开幕

4. 国际奥委会、北京奥组委举行倒计时一周年动员会

5.“好运北京”系列体育赛事拉开帷幕

板块二:我们期待那一天

6. 亿万群众迎奥运全民健身展风采

7. 周年庆典迎奥运北京问候全世界

8. 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浮”出水面

9. 北京奥运会邀请函今晚发出

10. 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年大事记

11. (口播) 百集动画片《福娃奥运漫游记》今晚首播

12. 我为奥运做贡献:把“心目影院”带进奥运赛场

13. 我们期待那一天:《we are ready》 (MV)

对于上述新闻节目的编排, 我们突破了消息类新闻编排信息集纳的单一模式, 以“我们期待那一天”为主题, 集中编排配置了当日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使报道形成规模效应;在节目编排节奏上张弛有度、看点较多。在传递信息的同时, 也传递了国人共同的情感, 营造出充满期待的热烈氛围。特别是在节目最后, 创新性地将当天发布的北京奥运歌曲《We are ready》与当日新闻有机结合, 制作成MV音乐形式播出, 充分表达了国人期待奥运会的真情实感, 也将节目推向高潮。该节目荣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电视编排一等奖。

三、结束语

在当今电视新闻传播强调时效性、现场性、纪实性等特征下, 多元化、复合型的节目形态已经成为主流。组合式编排、重要性编排、板块化编排等惯用的新闻编排法都需要不断创新。特别是在把握节目编排上, 要充分考虑前后呼应、层层递进、长短交错、动静结合、软硬搭配等节奏, 同时还要融入电视语言元素的综合运用。此外, 新闻节目中的资料、背景以及期望性内容恰到好处的编排, 甚至在新闻规律中溶入一些艺术规律 (如:MV) , 都可以显著提升新闻节目的审美品位。

参考文献

[1]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1]张子让.当代新闻编辑.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9.

[2]张子让.新闻编辑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2]张子让.新闻编辑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

[3]吴飞.新闻编辑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3]吴飞.新闻编辑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3.

论电视新闻的编排艺术 篇9

面对众多新闻报道, 一个好编辑会精心选择、量体裁衣, 再进行多方信息的搭配、重组, 让编排发挥作用, 产生1+1>2的综合效应。那么, 什么样的编排才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呢, 编辑怎样才能实现编排效应的最大化呢?

首先, 要懂得取舍。作为新闻节目的编辑, 每天都会接触到大量的新闻, 以吉林电视台《吉林新闻联播》为例, 记者每天采集制作的新闻报道数量很大, 而新闻联播的容量有限, 如何选择、排列新闻, 哪篇新闻放在头条, 哪条新闻放在中间或末尾, 这就需要编辑懂得取舍、把清脉络。“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句话用在电视新闻栏目的编排上同样有效。编辑人员要学会在海量的新闻中找到最适合栏目定位和风格的新闻, 并把这些新闻按照主次分开, 放在节目的适当位置, 这才是完成一次好的编排的基础。

其次, 要分清主次。说到分清主次, 首先就是要确定好头条。从某种意义上讲, 头条新闻是新闻节目的中心, 基于此, 选择确定好头条新闻至关重要。电视具有播出即逝的特点, 即使有重播, 受众也不是想看马上就能看到, 要等到电视台安排的播出时间到了才能收看, 所以电视新闻节目更要侧重编排、分清主次, 把题材重大、新闻价值较高的新闻放在显要位置上, 这样才能凸显头条新闻的强势, 并且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达到传播的目的。从另一方面讲, 头条新闻的得当与否, 关系到一档新闻节目分量的轻重,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新闻节目水平的高低, 因此精心编排好头条新闻, 充分利用好头条新闻的传播强势, 乃是编排工作的首要任务。

确定好头条新闻之后, 最重要的就是把整期节目中最精彩的部分选出来, 给受众厘清一个收视头绪, 这就需要编排者具有较高的甄别能力, 从所选新闻中提纯取精, 做好导视。电视新闻从业人员都知道, 电视新闻的编排不像报纸那样以版面空间的变化来体现编排思想, 而是以顺序排列的特点在荧屏上依次展现出来, 电视新闻在传播上又存在强迫性, 不通过眼睛和耳朵就会一错而过, 而导视则可以引导收视, 通过事先预告让受众提前了解, 观众通过新闻导视, 可以大致了解当日新闻将要播出的重要内容, 若对某条新闻有兴趣, 就可以集中精力看详细报道。另一方面, 导视又可满足一些观众因时间有限而不能从头到尾却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取重要信息的要求。

第三, 运用编排艺术实现集群效应。所有新闻都选择好了, 同时也分清了主次、轻重,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进行艺术性的编排, 实现集群效应的最大化了。这里介绍几种电视新闻中常用的编排手法:

1. 集中法。

把内容有关联的新闻放在一起集中播出, 造成一种强大的声势, 如庆祝节日的报道, 把来自各地的新闻集中一起播出, 形成强烈的节日气氛。

2. 编组法。

把时政、经济、文化科技、军事、体育、社会新闻等题材分类编排成组, 便于观众收看。如, 吉林电视台卫视频道9月1日《新一天》栏目中, 编辑了一组如下新闻:

①郅联组合合砍41分中国负波多黎各出线形势严峻

②羽毛球队揽五金凯旋

③世锦赛无缘奖牌张亚雯遗憾退役

④美网开赛郑洁晋级

⑤男篮世锦赛今日赛事

9月2日《新一天》栏目中, 编辑同样采用编组法编辑了如下一组新闻:

①第六届东北亚博览会“东北亚法律合作论坛”、“海峡两岸经贸法律合作论坛”昨天开幕

②东北亚艺术交流与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长春举行

③第六届东北亚博览会异彩纷呈各馆亮点提前看

④8:45直播开幕式部分活动提前知道

⑤东北亚艺术周开幕当天价值10亿名家真迹空降长春

⑥“台湾精品馆”亮相东北亚博览会

⑦东北亚文化艺术周昨晚上演朝鲜歌舞专场

3. 对比法。

把题材相同而又褒贬不一的两条新闻编排在一起, 使之加大反差, 形成鲜明对比, 从而增强宣传效果。如, 吉林电视台卫视频道8月31日《新闻参考》栏目在“最凶青蛙钟角蛙大老鼠不在话下”之后, 排播了“钟角蛙:饲养起来说道多”新闻, 用比照、对比的方法, 将两条题材相同的新闻排播在一起, 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力度, 引起了观众更大的重视。

4. 统一法。

综合性新闻节目要保持其编排上的整体统一, 如在庆祝欢乐节日的新闻节目中, 尽量不上过于沉闷或与喜庆气氛不相吻合的新闻。

5. 结合法。

在新闻节目中, 充分发挥口播新闻的作用, 使口播新闻与图象新闻合理搭配、有机结合, 提高新闻的收视率。

6. 变化法。

新闻节目不易从头到尾都是快节奏或严肃性的新闻, 在编排新闻时应注意搭配, 使之有张有弛, 消除观众收看电视的疲劳感。

7. 关联法。

比如, 吉林电视台卫视频道8月31日的《新闻参考》中, 播发了一条“河南航空将向伊春空难每位遇难者赔偿96万元”的新闻消息, 编辑紧随其后排播了“港警成功登上旅游巴搜证”、“一航班起飞45分钟突冒浓烟后返航”两条消息, 体现了编辑关联性编排的思路。

上一篇:科研性实验下一篇:产业政策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