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法制新闻

2024-09-14

电视法制新闻(通用9篇)

电视法制新闻 篇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不断发展, 法制新闻把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矛盾以电视节目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通过节目传递法律信息、普及法律知识。而如何高质量地传播这些人民喜闻乐见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制节目, 是许多法制节目的记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论文分析了法制新闻的特点和采访技巧, 并对采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关键词:法制新闻,新闻采访,技巧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出, 新闻是人民日常思想和感情的表达者, 是人民千呼万应的喉舌。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提出了48个字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 强调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尊重新闻传播规律, 创新方法手段, 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如何提高, 新的形势有新的要求。当前, 社会的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观众已不仅仅满足于新闻报道的实时性, 而对新闻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名电视法制新闻栏目的记者, 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 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法制新闻采访技巧, 熟悉法律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法制新闻节目, 才能够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一、了解特点, 做好新闻访前准备

法制新闻以最快的速度为人们传递着最新的法制信息。 它在报道社会各类法律事件的同时, 对群众进行普法教育。除了新闻节目所具有的共性外, 法制新闻节目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和特殊性, 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社会道义、司法公正、民众利益一脉相连, 具有传递社会正能量的积极意义。记者在法制新闻采访时为了制作高质量的电视法制新闻, 需要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 同时还要研究和搜集相关素材。法制新闻要弘扬社会正能量, 同时还要保证报道内容客观、真实、全面, 并且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安定。

在电视法制新闻的采访过程中, 做好访前准备是十分必要的。一名好的新闻记者, 要对各类新闻素材有敏锐的感知能力, 渊博的社会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知识。而这些良好的职业技能与素养需要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和储备起来。一名有经验的法制新闻记者, 在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不能直接扑向事发现场, 毫无准备的照单全收。法制新闻采访是记者和被采访人在思维上的交锋, 必须知彼知己才能取得胜利。记者需要在这种“短兵相接的战斗”中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信息和法律法规, 以便采访时使用精准的语言, 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同时, 由于法制新闻事件多数是突发性的, 因此记者要随时做好突击采访的准备。比如在接到一起由于酒后驾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时, 记者应该事先了解一下酒后驾车的危害和一些关于酒驾处理的相关法律条文。如果对酒驾没有一点了解, 就会在采访时找不到事故的关键点, 不能有效地对采访对象进行发问。

二、掌握方法, 细心观察深入挖掘

法制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不可能亲历整个事件的全过程, 但如果记者对事件进行过分细致的采访报道, 就会形成信息堆积, 无法理清事件的事实真相, 同时也难以保证法制新闻的特性。因此, 法制新闻的记者在采访时, 一定要尊重事实。对于采访的人物、事件要言语准确, 对于事件原因要在遵从事实的基础上客观地理解, 不能加入个人的偏见和喜好。采访过程中引用的数据资料都要用之有理, 采之有据。 在采访中要做到去伪存真, 坚守职业道德, 不徇私舞弊, 也不夸大事实, 尊重采访对象的合法权益。

法制新闻记者要严守法制新闻的严肃性和真实性。对新闻事件要细心观察、认真对待, 对将要采访的素材要沉着冷静, 深入挖掘其事件内容, 在事实认定时需要审慎, 既要体现法律又要符合人情。在每一个法律案件的身后, 都有人情世故, 记者要认真观察, 深入挖掘, 客观真实地还原事情的真相。 比如在采访一个绑架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时, 记者可以仔细观察他的面部表情和说话的语气, 在谈话中捕捉事件的细节, 努力还原事情的真相, 保证法制新闻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三、找准矛盾, 提高采访提问技巧

法制新闻由于受到严肃性和真实性的约束, 不像社会新闻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及时性。法制新闻所涉及的事件往往与法律相关, 这就容易使采访的当事人产生抵触情绪, 不愿接受采访, 隐瞒事实的真相从而给采访工作带来许多困扰。因此, 记者在采访时应该采取一定的技巧, 找准事件的矛盾。对于一些涉及个人利益的事件, 当事人往往闭口不言, 这时记者不要没有逻辑地乱问, 而应当在找准矛盾的情况下尽量引导当事者多讲话, 从中仔细观察, 发现问题的关键。

记者在采访时还要注意时刻把握采访主题, 从口到眼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要尽量拉近与当事人之间的距离, 使当事人打开心扉, 从而讲出真相。注意尽量不要提出让当事人尴尬的问题, 不要强行提问。要善于把握采访的进度, 做到循序渐进, 操之过急反而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一些有经验的记者会适当地引导被采访者, 一针见血地提出问题, 慢慢推进采访进程。这样做既增加了关注度, 又提高了节目的影响力。

总之, 法制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应该坚守职业道德, 利用丰富的社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进行采访。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有耐心、有技巧, 深入地挖掘事实真相, 保证法制新闻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同时还要全面、客观、准确地传播法制信息, 提高媒体公信力。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 从时、度、 效着力, 不能过分渲染暴力情节和散播恐慌情绪, 而要积极引导社会情绪, 让观众从法制新闻里汲取法制的营养, 获得法律知识, 提高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于凯旋.社会新闻和法制新闻采访的几点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4) :108.

[2]徐兰兰.浅谈电视法制新闻采访技巧[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04) :56-57.

[3]耿玺刚.电视法制新闻采访技巧[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6) :120.

[4]慕明春.略谈法制新闻的几个特点[J].新闻知识, 2000 (5) :20-21.

电视法制新闻 篇2

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又要符合法的精神。

(一)我国新闻法制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新闻法制建设的健全与完善显得尤为重要。西方国家最早提出新闻法,但是中国应以本国国情出发,不能照搬别国的新闻法制模式。即应当建立与中国新闻传播活动发展规律相适应的新闻法律制度,包括新闻信源的管理与开采、新闻作品的生产与传播、新闻侵权的构成与救济等各个环节相互配套而行之有效的法律机制,使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纳入法治的轨道,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侵权必究,从而保障中国新闻传播活动真正做到及时迅捷、客观真实、公正平衡,以促进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现在已有了一些零散的新闻法律规定,但尚未形成系统的新闻法律机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拨乱反正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对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虽然尚未出台过直接命名为“新闻法”和“出版法”的法律,但是在已经建立的宪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司法解释和行政规章中,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法律规定和法律表述。

那么,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如何做到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法的精神呢?

(二)社会主义政治环境下的新闻法制建设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我国,立法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立法的过程,是深刻反映党对中国国情、民心民情民意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潮流的把握和规律性认识的过程。法律的制定,法律制定后的执法司法,都要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法治国,是党的既定方略。依法治国,体现为各个领域的法治,理所当然包括新闻事业。因此,我国的新闻法制建设体现党性原则。

社会主义新闻法制建设的党性原则,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对新闻事业的地位、性质、任务、作用等总的看法和纲领性的意见。它要求新闻法制建设必须在党的领导下,作为党的“喉舌”发挥舆论宣传作用。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建立起新闻法制,来规范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行为,使新闻事业能够保持党性。

(三)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如何符合法的精神?

法的精神就是以人为本,自由,民主的精神。它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法是否合理?第二,法是否能得生最大程度的普及?第三,法的尊严能否得到维护?第四,是否需要变法?

(1)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实行以人为本的原则。

新闻立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新闻自由;明确规定新闻媒体、新闻工作者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明确规定新闻工作者拥有采访报道权利、批评权利、评论权利和舆论监督权利。

新闻工作者的这些权力来源于我国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对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有批评建议权、国家机关国家工作人员接受人民监督和进行文化活动的自由即新闻自由。这些自由权利的主体是公民。新闻工作者是公民,当然享有宪法规定的一切权利。

新闻工作者的这些权利,是公民行使表达权和知情权的一种具体形式,是一种职业权利。这种权利在正当行使时,如果遇到外界干预、阻碍,甚至人身自由受到限制、身体受到伤害,就要诉诸强力,及时得到法律救济保护,对侵害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利的种种行为予以严格制裁。

(2)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实行新闻自由原则。

新闻自由,是公民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其表达自由与信息自由,是信息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以及公民知情权在新闻领域中的体现。

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实行新闻自由原则,那种认为实行新闻自由原则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主张,显然是对新闻自由的理解、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和对国际态势的了解没有与时俱进。

但是,与此同时,新闻立法也明确规范了对新闻自由的限制。中国的新闻自由是相对的自由而不是绝对的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而不是毫无限制的自由。即使传统新闻自由主义者,也没有人承认过绝对的新闻自由。即使在所谓新闻最自由的美国,也没有哪个有责任心和思维稳健的人希望新闻是完全自由的。理智的新闻传播者,在追求新闻自由的同时,还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因此,中国新闻法制建设在维护公民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还制定了相关法律,对那些不利于国家安全保密、不利于社会稳定和谐、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的新闻传播行为进行制约和惩罚。

(3)中国新闻法制建设体现民主的精神。

中国新闻法制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部分,新闻法制是根据我国《宪法》关于公民享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等原则而制定的,专门用以调整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党和政府与媒体及受众等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则和与之相配套的政治、司法设施等运行机制。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思考 篇3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作为法律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职能,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依据来源于第四权理论,即新闻媒体享有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用权力的权利。法律赋予新闻舆论监督的权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排除政府干扰的“防御性”权利。不论这种干扰是故意报复还是有意操纵新闻报道的内容,都应予以排除。二是表意性权利。即新闻媒体有自由传达其所选择的信息和意见的权利。三是外求性权利。即能够提供新闻媒体或新闻记者一些特别的机会去获取信息和资料、能够增进新闻媒体发挥其效能的一些权利。

在任何阶级社会中,自由总是和法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曾高度评价新闻出版立法的意义:“应当认为没有关于出版的立法就是从法律领域中取消出版自由,因为法律上所承认的自由在一个国家中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我国《宪法》第35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该规定作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保障人权的最基本手段,其实质是保障了思想自由,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宪法》第41条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和陷害。”由此可见,宪法赋予公民的批评建议权,即是公民行使舆论监督权的原则规定和法律依据。而在现实生活中,公民的舆论监督权往往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来行使。

很显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上述规定对实际操作来说又缺乏具体性和完备性。其理由在于:一是这些规定比较笼统、概括,没有相关的部门法规与之配套,在实践中也往往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在社会舆论监督不断增强的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在法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社会功能的不断强化,越来越需要法律法规来调节和规范各种相关的法律关系。因此,单靠上述宪法中笼统的规定已经不能满足现实发展的需要,新闻立法也就成为国家在民主法制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议事日程。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保护——新闻立法。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完善和逐步加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多元化的利益需求和多层次的权利冲突,需要一个公正的、能实现良性发展的系统,即法制来加以平衡和调节。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新闻宣传),都必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目前,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种种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困难重重,记者在开展舆论监督和正常的采访中遭受人身迫害和殴打的事件屡有发生;我国宪法中固然有关于公民言论自由的规定,但却没有具体到如何保障新闻媒体行使自身的报道权和监督权;我们有相应的宣传政策,却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法规;新闻官司日趋上升,而在法学理论上却没有独立的新闻侵权诉讼;新闻媒体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努力开拓着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但在具体的报道和监督过程中又缺少必要的法律定性;新闻舆论监督一旦遇到阻力和干扰便会去寻求政府的支持和保护,而政府这种有限的支持和保护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新闻舆论监督所面临的上述现实,最为突出的是令全社会普遍关注的新闻官司。新闻官司的产生并不是一种偶然现象,究其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矛盾:一是媒体和司法机关之间的矛盾;二是媒体和各级国家机关之间的矛盾;三是媒体和法人及公民个人之间的矛盾。如果这几个矛盾解决失当,要么会挫伤记者对采写批评报道的积极性,要么有可能侵犯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不论出现哪种情况,都会影响和制约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因此,解决好上述三个矛盾,是新闻立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律制约

新闻舆论监督要受法律制约。新闻立法的目的不仅仅限于保障新闻自由,它同时还有限制滥用新闻自由的功能,而且这一功能与其保障新闻自由的功能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舆论监督是一把“双刃剑”,搞得好可以发挥正面效应,有利于揭露丑恶、弘扬正气,批评错误、改进工作,针砭时弊、发扬民主,化解矛盾、伸张正义,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搞得不好,就会产生负面效应,颠倒是非,扰乱视听,损害形象,伤害无辜,不利于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新闻活动对社会无害,新闻自由才有价值。保护新闻自由和限制滥用新闻自由,都是现实对法律所提出的必然要求。新闻舆论监督在享受法律保护的同时,又必须接受法律的制约。法律对新闻舆论监督的制约有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有关法律的制约(即来自会权的制约,包括国家安全法、国家保密法、国家新闻检查法等);二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某些民事权利的制约(即来自私权的制约,包括人格权、名誉权、隐私权等)。

依法进行新闻舆论监督

一是遵循新闻规律,恪守监督准则。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必须按照新闻规律行使其监督权;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的基本方向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规范;不能随意解释相关的法律条文和含义,更不能进行歪曲法律的宣传;不泄露党和国家的有关机密。二是维护正当权益,实现“两权平衡”。所谓的“两权”,即公民人格权和新闻舆论监督权。当前,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的不断完善,公民的人格权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保护。但是,法律对舆论监督的重视和保护却显得比较薄弱,因而全社会对所谓的“新闻官司”就比较关注,认为新闻舆论监督无处不在,就很自然地出现了新闻官司这个“副产品”。事实上,目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其力度和范围还远远不够;而新闻官司的出现也是正常的,是一个国家的民主和法制取得进步的具体体现。三是坚持实事求是,确保准确无误。新闻要用事实来说话,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在有关部门的定性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就自作主张地加以定性。因为,新闻工作者只有对有关事实进行报道的权利,而没有给被批评者定性的权利。四是严肃新闻采写,静观社会反响。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要做到深入细致,尊重采访对象的意见和要求,取得第一手资料,弄清事实真相。在新闻写作过程中,用词一定要反复推敲,规范使用法律用语,力避新闻官司。在新闻面世后,要静观社会反响:新闻客观公正,对来自有关方面的压力,应坚决顶住;而新闻一旦有失实之处,应主动承担责任,汲取教训。

参考文献:

1.林爱珺:《舆论监督保护的现状与法律思考》,《新闻战线》,2005(3)。

2.张相春:《正确行使新闻舆论监督权》,《中华新闻报》,2003-03-31。

(作者单位:河南工人日报社)

电视法制新闻 篇4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的逐步增强, 对法律的了解和需求也在日渐增加。电视媒体具有传播正确价值观的重要职责, 因此许多法制新闻类节目开始出现在银屏上, 对普及法律知识有重要作用。大多数法制新闻类节目都采用案例讲解的方式, 通过对犯罪案例的详细分析, 帮助观众更好地了解与其相关的法律知识。要想在众多的法制新闻类节目中脱颖而出, 就需要节目本身具有良好的创意与策划。

二、法制新闻类节目的展现方式

(一) 故事与演播室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故事与演播室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是指采用演播室访谈的方式对犯罪故事中的细节进行详细分析, 通过专业人士对犯罪故事中的要点进行分析与讲解, 将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以最通俗、最直接的方式讲述给观众。[1]其中最典型的就是 《今日说法》。

《今日说法》是中央电视台创办的第一档全日直播法治栏目, 从1999年1月2日创办至今, 已经有16年的历史, 时至今日仍是老百姓最喜欢的法制新闻类节目之一。《今日说法》每天中午12:38播出, 每集30分钟, 主要从当前热点新闻事件入手, 使观众能与法律专业人士进行讨论, 极大地带动了观众的积极性, 普及了法律知识, 建立了法制类新闻节目的品牌, 为立法与执法监督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

(二) 情景展现的形式

情景再现是通过现代科学媒体技术, 并与相关执法部门建立良好合作的前提下, 对犯罪故事进行二次创作, 以情景剧或系列剧的形式真实地再现, 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感受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正义, 以达到普及法律知识、伸张正义、警醒世人的目的。[2]

《普法栏目剧》就是这一形式的代表。《普法栏目剧》是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中一档以普及、宣传法律知识为目的的节目, 每天20:49播出, 时长50分钟左右。该节目详细展示了犯罪现场、犯罪过程与侦破案件的过程, 其真实地还原犯罪故事, 生动形象地展示枯燥的法律知识的方式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普法栏目剧》主持人简明扼要地概括犯罪故事, 引出悬念, 牢牢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它以真实的案件为基础, 生动地展示了整个案件的经过, 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法律与天理昭彰的正义。通常一个案件故事分为上、 下两场, 并用广告将节目很好地分割开来。广告后, 主持人对故事的内容、主要任务及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简单的交代, 并成功引出后面的剧情, 时刻抓住观众的吸引力, 同时起到了普法与社会教育的作用。

这两档节目在形式上各有千秋。《今日说法》为普通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与法律专业人士沟通交流的机会, 通过犯罪故事的短片将二者连接在一起, 让观众能够更好地接触并了解到专业的法律知识。例如, 通过专家对案件的分析, 观众可以明白犯罪嫌疑人具体犯了什么罪, 该罪与我国哪些法律有关, 遇到类似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权益与人身安全等。《普法栏目剧》则是以真实的犯罪案件为基础, 让观众在观看案件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了解到相关的法律知识, 将法律知识变得更为生动、具体、通俗化, 同时也更具有社会教育意义, 扩大了受众群, 很好地履行了电视媒体传播的责任与义务。

三、法制新闻类节目的策划与创意

(一) 法制新闻类节目的策划

《今日说法》采用的是故事与演播室访谈的形式, 所以该节目每一期都是独立的。针对一个故事中的法律要点进行详细、全面的分析, 这样既显示了节目的专业性, 也让观众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同一类或相关的法律知识。

《普法栏目剧》采用的是情景再现的形式, 因此该节目的综合性与连贯性更强, 其涵盖的内容与讨论的话题也更多。该节目的策划主要体现了“在多不在精”的理念, 因其受众面广, 为了照顾到各类观众的需求, 综合性是该节目策划的中心。

(二) 法制新闻类节目的创意

《今日说法》的创意体现在主持人身上, 引出案件主体, 把握讨论方向, 主持人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作为一档专业性很强的法制类新闻节目, 《今日说法》中撒贝宁与元元两位主持人都秉承严肃、严谨的主持风格, 但在与专家或观众连线时, 这种距离感又被很好地消除了。其无疑成为之后法制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争相模仿的对象。[3]

《普法栏目剧》也是将创意体现在主持人身上, 节目中路一鸣、王筱磊及屠化各有自己的主持风格, 改变了观众对法制新闻类节目主持人严肃、严谨的印象。他们不再端坐在镜头前一板一眼地给观众传递信息或引导节目, 而是自然地与观众以闲话家常的姿态讲新闻、说法律, 让观众感到十分亲切。

两档节目都非常重视与观众的连接性, 虽然表现方式不同, 但作为法制新闻类节目, 普法、宣传法律的核心是不能改变的。[4]在此基础上, 逐渐形成自己的节目个性与风格, 重视与观众的互动和联系, 才能始终受到观众的喜爱。

四、结语

通过对两档经典的法制新闻类节目的比较, 我们可以发现, 电视媒体要想制作出好的节目, 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与特色。法制新闻类节目要更加的平民化与悬念化, 毕竟节目面向的大多数观众还是对法律不是很了解的平民百姓, 若太过专业, 反而会缩小节目的受众群。通过对案件故事的悬疑化, 能够始终抓住观众的眼球, 最大限度地吸引观众。在故事的剪辑与选择上, 要注重其真实性与综合性, 如此才能拓展节目的深度, 并让案件故事更具有社会教育意义。《今日说法》与 《普法栏目剧》虽然没有完全做到以上几点, 但都很好地找准了自己的节目风格, 并加入了适当的节目创意, 体现出了节目自身的个性化与人文化。

参考文献

[1]衣昌, 夏政伟.如何打造电视传媒的品牌栏目[J].科技传播, 2015 (16) :31-32.

[2]刘珂.法制节目中的示众与警示——以央视《今日说法》为研究对象[J].记者摇篮, 2015 (12) :57-58.

[3]张伟.如何做好电视法制节目的策划[J].商, 2013 (10) :147-148.

《法制日报》法制新闻的采写特色 篇5

标题明快 生动形象

美国学者指出, 在今天繁忙的社会中, 报纸读者很大程度上是标题的浏览者。一篇法制新闻出不出彩, 是否吸引人, 内容虽然很重要, 但首要的一点在于新闻的标题。《法制日报》法制新闻注重对标题的提炼, 其标题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突出法律意识, 闪烁法制精神。法制新闻的标题要与内容和谐统一, 具有严肃性和凝重感, 能体现出法律的尊严和法制精神。例如:

(1) 云南特大袭警案件罪犯一审被判死刑

(2) 最大盗卖股票案被告人获刑七年

这些标题严肃、凝练, 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突出了法制的尊严, 而且明快而准确地介绍了与案件相关的几个信息。以标题 (1) 为例, 案件判决的地点——云南;案件审判状态——一审;案件的性质——袭警案件;案件的意义——特大。标题充分显示了法制对罪犯严惩不贷的精神。

新鲜醒目, 引人入胜。标题的内容和文字都要有新意, 而非面目陈旧的东西, 还要观点鲜明, 使受众一看标题就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例如:

(1) 浙江两名网游“克隆者”被判刑 (主)

罪名为侵犯著作权罪 (副)

(2) 撒泼抗法阻塞交通当拘!

标题 (1) 借用医学界的新名词“克隆者”入题, 很有创意, 一下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标题 (2) 态度鲜明、严谨公正, 对于违法者的不法行径当即呵斥, 大快人心。

形象生动, 印象深刻。标题选用比喻、拟人、状物等修辞手法, 力求生动、形象, 能在瞬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例如:

(1) 预防腐败需警惕当代“韦小宝”

(2) 给服刑在教人员“心理按摩”

标题 (1) 中以“韦小宝”来借代贪官污吏, 以示警告和预防。标题 (2)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把服刑人员接受的心理治疗比喻成“心理按摩”, 表现了法制社会对犯罪者的人文关怀和帮助。

挖掘深入 寻根究底

法制事件的发生、发展往往需要经历一个复杂而变化的过程, 充满了矛盾冲突、一波三折, 因而对于法制新闻事件的报道不是一次就可以完全彻底地完成, 需要记者有寻根究底、连续作战的精神, 善于捕捉现象背后的“实质”。随着事件的延续、事态的扩大, 记者不仅要紧抓不放, 更需要细微观察, 以报道的厚度、深度、立体性、思想性见长来吸引读者。《法制日报》对新闻的挖掘规模大、挖掘程度深, 使读者了解更多的资讯, 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 熟悉新闻相关的新闻。如2005年5月18日的第6版“政府法治”版中的一篇题为《苏州对没收“违法所得”举行听证》的新闻中, 就组合了一篇题为《“中国式”听证先天不足》的评论, 一幅《听证会?座谈会》的新闻漫画, 还配有一个由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应松年等三位专家组成的专栏——“专家会商室”。看了这组稿件, 相信读者会对“中国式”听证会有一个立体的认识。

在案件报道方面, 《法制日报》很少单独地报道案件, 而是将案件作为线索, 向读者揭示其中的法理。如2005年11月8日第11版的一篇案件报道, 题目是《企业收不回贷款销售员不应担责》, 开篇就将此案的法理明示出来:企业在与职工签订合同时不能把企业自身应承担的经营风险转嫁于职工。整个报道分为3个部分:案情、判决、点评, 在点评中首先对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关系作了介绍, 接着就此案的情况进行了分析, 说明判决的理由, 而后就整个行业这个方面的现状作了个大概的浏览, 最后给企业和劳动者双方都提了醒, 在签订合同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这种深度报道在《法制日报》上很常见。

此外, 深入挖掘的特点也体现在法制新闻的连续报道上, 包括系列报道和追踪报道两种形式。连续报道是“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进行的报道。一般用于重大题材或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 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过程的进展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 收到集中、突出的宣传效果, 以形成舆论和引起读者的关注”。连续报道具有时间长、多频次、大容量的特点, 便于挖掘出新闻事件的深度, 使报道具有立体感, 还易于创造新闻的磅礴气势, 产生广泛的影响。如:系列报道《七亿立方米黄河水的“挤”算法则》、《黑河头尾两块绿洲之唱和》 (上、中、下三阕) 。水资源矛盾和水权改革对西部地区而言突出而紧迫, 这组系列报道抓住了主要矛盾, 集中深入予以报道, 做深做透, 效果很好。

语言严谨 专业准确

新闻事实的表述合法。法制新闻的严肃性决定了不能把合法的说成非法的, 把非法的说成是合法的;更不能把无罪说成有罪, 把有罪说成无罪。因而, 新闻事实的表述一定要符合法律精神。例如:《法制日报》在2003年3月3日第5版刊登了一篇《破格录用公务员合情不太合法》文章, 对海南省录用一名“见义勇为”青年为公务员的事情做了评述。文章中提到某报刊载了一条消息, 题为《琼海:一见义勇为英雄被破格录用为公务员》, 报道的是海南省琼海市市民黄某, 因与犯罪分子搏斗而多次受伤, 小腿上还夹着两块钢板。为表彰这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琼海市政府除给予他相应的奖金奖励外, 还根据海南省综治委的意见, 专门拨出编制, 录用黄某为公务员。乍一看, 这种做法既表彰了黄某, 又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仔细分析, 把“公务员”作为“奖品”的做法, 显然是不符合公务员录用规定的。琼海市政府直接录用其为公务员的做法, 违背了国家录用公务员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是不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的, 因而也是不应当予以宣传报道的。如果确实需要报道, 应当如《法制日报》上的这篇新闻, 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上, 对其违反法律程序的做法予以必要的批评, 让人们引以为戒, 提高对公务员录用制度的认识。

正确解释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法律规范, 是社会的最高行为准则。采编人员要准确地解释法律条文, 首先得吃透法律术语的含义。法律条文中规定的法律术语有原告、被告、证人、犯罪嫌疑人、被害人、当事人、起诉书、上诉状、公诉词、起诉、上诉、申诉、抗诉等。如不能把还未定罪的犯罪嫌疑人称为“罪犯”, 公安机关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中的“刑拘”混为检察机关的“逮捕”, 尚未结案的一审判决误作终审判决报道等。

严格区分相近法律术语, 避免褒贬词语。新闻报道要准确地使用法律语言, 必须严格区分相近法律术语的不同用法。在法制新闻报道中, 最普遍的, 也是最容易发生的问题就是望文生义, 混淆和错误地使用法律用语, 如错将“罚款”写成“罚金”、“缓刑”写成“缓期”等。其次, 避免带有感情色彩的褒贬词语。某些法制新闻报道由于采用情绪化、文学化的处理手法, 使用了一些诸如“败类”、“歹徒”、“恶凶”、“变态狂”、“窃贼”等不规范的法律用语的称谓和定性语言, 以及运用了一些联想和猜测, 很容易引发新闻侵权。

图文并茂 双翼齐飞

西方学者把图片比作报纸版面的“心脏”, 认为照片不再是点缀版面的工具, 而是把消息直接、及时传送到读者面前的重要手段。图片在报纸上最常见的采用方式有独立编发的新闻图片、配合文字稿件的图片和图片专版。《法制日报》很重视新闻图片, 头版必有一篇以上 (含一篇) 的图片新闻报道, 中间版面也有图片新闻报道, 其他文章尽量配图发, 使版面“活”了起来, 还有不定期的摄影报道专版。如2005年11月19日第4版摄影报道《平安周庄——全国法制新闻摄影理论研讨会暨“平安周庄”采访活动图片选登》, 整版共有8幅照片, 以1幅大照片 (和谐周庄) 居中, 7幅小照片 (年年有余、小街希望、依法调解、河道保洁、及时掌控、文明执法、速降火魔) 四周环绕的排版形式, 突出了治安防范典型乡镇——周庄的主线, 反映了和谐社会的主题。这些取景不同、内容连贯的照片, 不仅有大景、特写之分, 而且还有现场、结果之别, 给人以完整的故事感, 可读性强。此外, 对案件或法规介绍配上使其效果更为突出的漫画, 可以利用漫画夸张、幽默的特点, 深化文字报道的主题思想, 渲染报道内容的感情色彩, 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启发读者展开想象, 活跃版面气氛。

参考文献

[1].刘海贵、尹德刚:《新闻采访写作新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8年版。

[2].胡建辉:《法制新闻标题也要“信达雅”》, http://news.tom.com, 2006-08-03。

电视法制栏目的泛法制化走向探讨 篇6

1 我国电视法制栏目的现状

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电视节目的趣味性,致使娱乐节目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而现阶段的法制栏目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导致其收视率降低。

1.1 法制栏目的选材比例不合理

一直以来,很多电视节目都存在同质化问题,法制栏目也不例外,这些法制栏目的选材以刑事类案件居多,而行政类案件和民商事案件都很少,同时他们总是对地方、群众的案件进行选择式忽略,只重视大案要案,这就使得法制栏目在材料选择的范围上非常狭窄,同时法制栏目的选材比例也非常不合理。

1.2 法制含量太高,内容枯燥

所谓法制含量,就是指法制栏目制作组通过节目传播给人们的法律常识的有效成分是多少。法制栏目相对于其他的栏目,虽然更应注重对案件发生所触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报道,以及对这些法律常识的普及。但是过高的法制含量,就使得法律栏目过于枯燥,无法吸引大众的注意力,自然就无法提高收视率。

1.3 故事性情节太少,不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节目的审美需求

以往的法制栏目都过分注重法律知识的普及,而故事性情节太少,不符合当今社会人们对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所以,对现有法制栏目的制作方式进行改革也是势在必行的,增加故事性情节,提高法制栏目的趣味性,是法制栏目做出的有效改变,也是迎合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2 电视法制栏目的泛法制化的尝试路径

通过多年对电视法制栏目的制作方式的创新,泛法制化已成为现阶段法制栏目的主要制作方式,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使法制栏目不再拘泥于法律常识的普及,而是把制作方向延伸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挖掘出具有价值的故事和话题。在这些故事或话题中可能很少涉及到犯罪人员的拘捕等画面,但是却包含能够触及大众敏感神经的故事情节和内涵。这样就使得法制栏目充满了吸引力和趣味性,从而促进了法制栏目的收视率的提升。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法制栏目的泛法制化尝试路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1 选题要“奇”

现在很多法制栏目组都对故事的选材异常重视,他们所选的话题和故事,无一不带有“奇”的特点。有的节目组为了能够有奇特的故事和话题,就派专业人员到全国各地去找素材,从而获得比较有特色的话题,可见,选择奇特的话题和素材对法制栏目的重要性。例如,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法律讲堂生活版》,这个节目就是通过一些离奇的故事来吸引人们的兴趣,同时又服务当下的国家立法,由此可见这个节目的实用性非常强,因为它秉承服务公民的实际生活需求、启迪生活智慧的节目制作理念,通过一些生活中的故事,来传播实用的法律知识,告诉观众遇到事情该怎么办,解决的途径有哪些,对人们现实生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2 具有一定的故事性

正如上文所述,电视法制栏目的泛法制化的有效路径之一,就是选题要奇,可是为什么节目组要选择这种题材呢?总结其原因就是,这样的题材方便讲故事。中国人历来就有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的传统,所以,电视法制栏目运用这一特点来提高法制栏目的收视率也是结合了我国人民自身的特点。比如中央电视台的《普法栏目剧》,它对自己的定位就是:看普法故事,品百味人生。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出这个节目一定是具有故事性的,它主要采用了观众喜闻乐见的故事栏目剧的形式,运用真实再现、情景剧、系列剧等方法来进行法制栏目的创作。这种创作模式就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好评,也使得收视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3 结语

法制栏目的泛法制化使其换发了新的生机,不仅提高了收视率,同时也将一些法律的基本常识用一种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可见泛法制化对法制栏目的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对加速推进中国法制栏目传统的制作方式的改革,以及对其工作方式的创新都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杜玉庆,丁长江.看电视法制栏目的泛法制化走向[J].当代电视,2006,(10).

[2]张燕.电视法制节目改进之我见[J].新闻三昧,2007,(9).

震后法制新闻内容分析 篇7

赈灾时期法律工作安排及新的法律政策宣传类

地震发生后, 针对赈灾这个特殊时期, 公安部、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都部署了各自的工作重点。媒体对于这些部署的报道并不仅仅具有传递信息的功用, 同时还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的作用。例如:《司法部再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做好抗震救灾工作》 (《法制日报》5月21日) , 《高法要求严惩危害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犯罪活动》 (《光明日报》5月28日) , 《最高检:浪费救灾物资追责》 (《法制晚报》6月3日) , 《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重点打击事关灾区4类案件》 (人民网6月12日) 。

刑事案件侦破、审理类

地震过后, 虽然人们或沉浸于巨大的悲痛之中, 或忙于紧张的救灾工作, 但仍有少数人借地震之机, 试图以不法手段大发“国难财”, 这又为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增添了额外的负担。因此, 新闻媒体对于此类事件的报道从另一个方面配合了司法机关的法律工作, 增强了打击的震慑力。其中在震后的法制新闻报道中占有相当大比重的是有关刑事案件侦破或审理的报道。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地震发生后的短时间内, 发生最多的是刑事案件:另一方面刑事案件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必须及时、客观地报道才能增强其震慑力。例如:《骗子顶风作案, “捐款”短信仍在行骗警方提醒市民, 向灾区捐款应通过正规渠道》 (《解放日报》5月17日) , 《汶川震后公安机关共查破55起网上造谣类案件》 (中新网5月23日) , 《16日北川震后首次对18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处理》 (新华网6月18日) 。

治安案件侦破、处理类

在震后短期内除了上述所说的刑事案件之外, 还有一些散布谣言或不当言论、涉案金额较小的诈骗案件发生。这些涉案人员虽然不能说是犯罪, 但由于其发生时期特殊, 传播范围广泛, 其危害性也比较大。新闻媒体对于这些案件侦破、处理的及时报道的作用主要在两个方面:传递法制信息与法制教育。这类报道如《散布“水污染”谣言成都行政拘留一人》 (新华网5月22日) , 《谣言惑众, 必受法律制裁》 (《解放日报》5月23日) , 《女子视频骂灾区被拘留》 (《大庆晚报》5月23日) , 《男子冒充震区群众骗取免费车票被警方行政拘留》 (《京华时报》6月2日) 。

经济案件处理类

跟上述两类案件相比, 震后经济案件发生的总量要少很多, 但不容置疑的是, 这些案件虽然可能金额不十分巨大, 但由于涉及面广 (如挪用、私卖赈灾帐篷, 使得广大捐赠者质疑赈灾工作) 、影响恶劣 (借地震之机进行商业炒作显然严重伤害了尚处于悲痛之中的广大民众) , 因而如果说严肃查处是维护了小范围 (灾区) 的经济秩序稳定, 那么及时报道则是在更大范围内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这类报道如《一斤饺子50元?成都查处违法经营行为34件》 (《成都日报》5月22日) , 《成都将依法处理非灾民安置点用赈灾帐篷》 (《成都晚报》5月23日) , 《工商查处虚假广告:车辆防盗器变“地震报警器”》 (《华西都市报》6月14日) 。法制监督、评论类

地震属于突发事件, 在灾后的第一时间里, 人们可能想到更多的是如何救灾,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突发事件所引发的在平时不会出现的问题, 这些问题在法律的框架内该如何解决, 它们所折射出的目前法律制度仍存在的“短板”就显得日益突出。在这个时期内, 将这些问题与“短板”及时反映出来就成为灾后法制类新闻报道应有的责任, 这些报道必然有利于我国的法制建设。此类报道如:《在川浙商灾后法律问题指南》 (《浙江法制报》5月28日) , 《地震免配除外责任条款合同理解存在法律模糊地带专家提醒保险是投资不是消费》 (《法制日报》6月13日) 。

除了上述五类之外, 还有一些或是关于法律工作者积极地直接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报道, 如《上海特警:能救一个是一个》 (《解放日报》5月18日) , 《民警蒋敏:用救助他人来告慰亲人》 (《光明日报》5月20日) ;或是报道特殊时期法律工作者以机动灵活的工作方式间接地为抗震救灾工作服务, 如《法院启动绿色通道, 快速执行, 提前调解两位川籍农民工拿到赔偿款》 (《解放日报》5月19日) , 《不收费态度好办理公证快安县司法局为受灾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法制日报》6月13日) 等。虽然这些报道可能并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法制新闻, 但由于反映了特殊时期内法律工作者尽职尽责的工作态度, 我们也将其作为法制新闻报道。

总体看来, 在四川地震后, 通过对法制事件的报道进行“另类”的救灾工作, 是各级各类新闻媒体除直接参与或通过传递赈灾工作信息间接参与救灾工作之外的第三种方式。[本文受上海市司法局2007年度上海司法行政系统专项调研课题基金 (HSF2007ZX (ZS) -20) 及上海政法学院2007年院级科研项目基金 (07009) 资助]

八字感悟,做优法制新闻 篇8

头重脚轻, 大而空洞。有些法制短新闻帽子套得很大, 内容却是会议场面和领导活动, 镜头晃来晃去是那些本地观众早就熟悉的领导面孔, 主持人说来说去是那些官话、套话, 行文好似文件或领导讲话稿, 空洞而无有效信息。

内容陈旧, 事件琐屑。有些法制短新闻名为“现场直击”、“法制在线”、“法治进行时”, 但观其内容, 所“直击”、“在线”、“进行”的, 大多是些窨井盖被盗、盲道不帮“盲”、自来水泄漏、垃圾乱倒乱放以及商家与消费者吵吵闹闹等“琐屑新闻”、“马路新闻”、“纠纷新闻”。

罗列数字, 枯燥乏味。每到岁末年初, 电视法制栏目就会报道法治成就, 常常罗列数据, 电视画面要么是会议场景或领导人、信息发布人形象, 要么是一堆堆抽象的数字排列, 枯燥乏味, 观众随看随忘。

穿靴戴帽, 主题分散。有些法制短新闻生怕观众看不懂, 在开头导语和结束提示中穿靴戴帽, 有的甚至在二三百字的短消息中多处加上“专家评点”、“记者感言”、“采编手札”等字幕提示, 使一条完整的信息变得支离破碎, 主题分散。

场面血腥, 缺乏取舍。一些法制短新闻常涉突发事件、工伤事故和车祸, 血腥味很浓, 动辄展示断臂伤肢、鲜血淋漓的画面。

重复解说, 浪费笔墨。演播室主持人和现场出镜记者经常对同一新闻事件叙述, 或者电视图像和主持人声音传达的是同一信息, 采编人过于强调“声画同步”, 却造成重复累赘。

如何避免上述弊端, 电视法制短新闻怎么出彩?笔者结合工作实践, 总结出八字感悟, 就是“大、短、准、新、深、快、活、实”。

大, 就是事情重大。2006年, 盐城法制·生活频道根据全国人大代表、射阳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德民连续六年在全国人代会上提出关于食品安全的议案过程, 采制了一篇法制短新闻《六年提案不辍, 一朝法令全国》。此时正是国家《食品卫生安全法》颁布实施之时, 题材重大。

短, 短小精悍。基于快速传播和增大信息含量的总体要求, 法制新闻要短小精悍, 向受众提供有效信息。

准, 事实准确。法制新闻因其报道内容和受众对象的特殊性, 更应准确无误, 不要凭想象“合理延伸”, 遣词造句、举例引典这些细节要百分之百准确。比如判刑表述, 新闻中常见有“某某被判刑三年”, 判的是有期徒刑三年还是缓刑三年, 语焉不详。

新, 内容新鲜。一是刚刚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鲜事;一是老事情有新角度、新手法。法制短新闻强调“现场直击”, 强调切入视角新, 要“抓活鱼”。

深, 深度挖掘。通常指短新闻揭示问题的深度。信息并不是事物的本身, 而是事物的表象、特征和外部信号。一条新闻的深浅或价值大小, 就看记者通过信息反映事物本质的程度如何。

快, 快速传播。电视记者稍一迟钝, 被网络、报纸抢发新闻, 再炒冷饭, 会影响传播效果。

活, 形式活泼。要突破固有模式求变求新, 可在结构上采用“倒金字塔”, 再抽丝剥茧, 娓娓道来;在解说上尽量使用短句;在同期声上尽量只用一两个人, 每人讲话不超过15秒;在包装上遇有数字即用字幕或图表表示;在声画并进时尽量不同义反复;在现场效果上尽可能采用自然声响。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 篇9

关键词:电视节目,法制节目,创新路径

引言

随着电视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 逼迫电视法制节目形态不断创新, 才能够保持现有的收视率, 但法制节目不同于其他类别, 有自己严谨的内容体系, 在制作及播出上有严格的限制, 如何创作出既满足市场主体需求又能够符合法律要求的节目形态, 是法制类节目思考的方向。国内与法律相关联的节目多达200余个, 其中专业频道多达11个, 饱和式轰炸让观众出现审美疲劳, 导致法制节目收视率节节下滑。 (1) 虽然法制节目进入群雄逐鹿时代, 不适应时代发展的纷纷下马, 但也有很多法制节目通过创新获得更加持久的生命力。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推出的《闯关12》、江西卫视推出的《金牌调解》等, 都是在前期节目创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加强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研究, 对于该领域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种类及影响要素

1.1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种类

国内法制节目频道虽然很多, 但按照其播出形态区分可以分为纪实类与说法类。虽然两者都是法制类节目, 但存在本质差异:

1.1.1 说法类

说法类电视节目是以案件分析为背景, 根据法律法规做出科学的评判, 从而向全社会进行普法宣传, 让越来越多的群众能够了解法律。如央视的《庭审现场》、《法律讲堂》, 巴中电视的《法庭内外》等。按照节目播出位置区分, 可以分为现场庭审型、演播室访谈型以及课堂讲座型, 其中现场庭审型突出现场感, 所有数据均来自于真实的庭审现场, 辅以画外音方式, 使观众有直接的印象, 而访谈型主要是以案件回放方式给予观众更多的启迪。 (2)

1.1.2 纪实类

纪实类法制节目重视新闻性与同步性, 往往采取案件跟踪的方式, 让观众了解案件的进展情况, 给予其更多的心理感受。如央视《法治在线》等。纪实类法制节目大多是以专题片或纪录片的模式播出, 通过随行记者进行现场跟踪拍摄, 以现场连线、跟踪直播等方式进行, 部分法制节目纪录片以情景再现方式还原案件的整个过程, 使观众对案件有更加直观的印象, 还有以侦破故事为主线进行叙述的, 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1.2 电视法制节目的影响要素

1.2.1 观众需求决定节目形态

法制节目制作方与观众存在需求上的一致性, 可以说是市场需求决定节目形态, 而法制节目本身存在较强的严谨性, 往往会与部分观众需求产生冲突, 这是决定节目形态的重要因素。

1.2.2 生存压力决定节目内容

法制节目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按照市场规律运转, 节目依靠收视率生存的本质没有改变, 法制节目往往也体现出市场需求主体意愿, 会因主体需求不同而出现改变。

1.2.3 普法效果决定节目深度

法制节目除按照市场规律运转外, 还要体现其法律的严肃性、普及性等, 因而普法效果对于节目深度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法律条文极其严格和呆板, 要想从文化视角去解读, 就只能改变其形态而非其内容。

2. 电视法制节目创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同质同类节目较多, 影响播出效果

从国内电视法制节目创作来看, 存在大量的同质现象, 虽然刑事案件五花八门, 但按照法律区分, 无非是刑法、民法、经济法等, 由于经济问题往往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因而电视节目大多是以民事纠纷及刑事案件为主要播出内容, 是从更深的视角满足观众猎奇或探索需求, 而与观众生活、工作、学习密切相关的合同法、经济法内容等往往很少, 导致节目情节虽然起伏跌宕, 却没有满足观众的基本需求, 也间接影响其播出效果。 (3)

2.2 娱乐元素过于集中, 节目定位有失偏颇

从法制节目播出形态来看, 部分节目过于追求娱乐性, 导致节目定位出现偏差, 某些节目不是为满足普法需求或社会需求, 而是将观众作为完全的服务对象, 即使观众需求不符合法制类节目制作要求, 也会刻意满足, 从而降低法制节目的权威性及影响力。有的法制节目采取夸张的制作方式, 存在过程戏剧化、现场血腥化等现象, 容易对年轻受众产生误导;有的节目为迎合观众需求, 甚至采取隐私揭露方式, 其行为可能存在违法特征。

2.3 哗众取宠现象突出, 法制底线难以把握

法律是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 是维护社会道德的重要工具, 但从法制节目形态来看, 部分电视台为保证自己的收视率往往会选择矛盾点较多、观众比较感兴趣的话题制作, 如民事纠纷、家庭或邻里矛盾等。由于当前网络传播发达, 即使采取模糊处理方式, 基本上也会让当事人曝光于人群中, 不利于保护隐私。部分电视台放弃法制底线, 人为地将小问题放大, 既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也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3. 电视法制节目形态的创新模式

上述问题的存在, 要求我们必须对电视法制节目形态进行创新, 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使其兼顾娱乐性、法制性、文化性, 真正成为社会新风正气的宏扬者。

3.1 形式上创新, 突出法制节目的融合性

单纯的法制节目往往很枯燥, 无法满足观众多样化的观赏需求, 加之各省市人文环境和社会习俗存在差异, 受众对于电视节目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因而必须突出地方特色, 与当地的人文环境有效融合。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利用暑假制作“闯关12”节目向青少年宣传法律知识, 以智力通关方式去保证节目的播出效果。 (4) 该节目就是借鉴娱乐节目的播出形态、融合法律元素, 从而形成新的节目体裁, 赢得稳定的市场收视率。

3.2 内容上创新, 突出节目定位的娱乐性

法制节目在忠于法律、忠于事实的原则基础上, 选择与观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特色案例、法律条款进行综合分析, 使节目形态能够有所突破。对于法制节目而言, 要想保持其收视率就必须要加强娱乐元素比例。娱乐元素不仅仅体现在玩乐嘻闹上, 更多的要让观众有参与、有思考, 使他们能够与节目同步, 以有效提升他们观看的乐趣, 使法制节目拥有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3.3 高度上创新, 突出节目制作的法制性

对于法制节目形态来说, 必须要有一定的高度, 不能等同于其他节目, 以无厘头或搞笑的方式去吸引眼球。要维护节目本质的特殊性, 以案例影响力和曲折性去吸引观众、忠于案件事实, 不做任何无原则的加工及评判。要保持法制节目的舆情导向, 最大限度地保持职业操守。要坚持理论向实践转化, 不断将最新的司法解释融合其中, 向全社会进行普法宣传。 (5)

结语

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多种多样, 央视、各省市电视台都在利用各种手段争夺市场资源, 必须要牢记法制本身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也不能忽视其目标、本质及方向。只有在保持法制内核的基础上, 电视法制节目才会有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

注释

1 李汶龙.评述电视法制节目形态创新路径[J].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3, 03:98-102.

2 孙磊.刍议电视法制节目如何实现形态创新[J].中国传媒科技, 2012, 24:45-46.

3 茹静.我国法制类电视节目主持策略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 2011.

4 周旭.省级地面频道电视法治节目的生存之道[D].安徽大学, 2014.

上一篇:现代大学与终身教育下一篇:宿舍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