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深度(精选12篇)
电视新闻深度 篇1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当前较为流行的报道形式, 但是, 从严格意义上说它并不在新闻载体的理论范围内, 其作为运用报道的形式来对新闻传播的深度进行明确的手段,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今社会对新闻传播深度的新要求。在社会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 深度报道已经在较为专业的领域流行并受到了学界研究人员的重视。从我国现阶段信息传播的发展状况看,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层面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一方面, 它为当今社会的人们传递最新的新闻, 从积极健康的角度导正人们的思想;另一方面, 其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重点新闻线索进行监督指导, 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度报道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一)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内涵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手段是在社会大众心理需求的转变和新闻传播媒介自身强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是信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我国学界当前对深度报道的定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说法, 现阶段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 深度报道是电视新闻采访记者通过相应的报道程序对国内外大事及其一系列的因果关系等问题进行分析及明确的报道, 往往在对事件背景、基本形势和发展趋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事件的转折点进行重点讲解;其二, 深度报道是一种介于动态新闻传播和新闻评论之间, 基本独立的报道形式, 通过对事件背景的分析掌握事件的性质, 从而对观众讲解其中的道理, 引导受众行为;其三, 深度报道对于电视新闻来说是一种集新闻性与纪实性于一体并且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新闻评论性电视栏目, 具有统一的内涵。
(二)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要素
首先, 一个新闻事件的整体应该是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全面讨论, 而深度报道则可能是整体事件中对某一微观现象的反映, 但这一微观现象必须是这一事件整体的集中矛盾体现;其次, 深度报道应该具有一定的结论, 但这一结论不能是对事件是非对错的判断, 不能受到相关报道主体和评论主体的主观思维模式的影响, 而应该是对事件本身的客观陈述。并且在结论的展现过程中, 应该注意结论推导的逻辑关系, 根据具体的新闻事实, 推导出相应的定理和规律;最后, 深度报道得出的结论应该具备一定的先进性, 能够反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冲突, 而不是浅显易懂的大道理。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现状
我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 当时社会发展对新闻报道的需要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动态新闻报道, 而是开始强调把报道的触角实际的深入到人们社会生活的最深处。对社会生活深处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细致的分析, 已经初步展现出深度报道的端倪。到90年代中央电视台认识到深度报道的重要性, 先后推出了两款关于深度报道的新节目, 使深度报道的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在此影响下各地电视台纷纷对中央电视台进行效仿, 推出了一系列的深度报道节目, 使深度报道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到现在, 深度报道仍然在各地电视台的新闻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已经取得了众多非凡的结果。但是在这众多的成就之下, 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同样尤为突出:
首先, 作为新闻背后的新闻, 深度报道对新闻的分析往往是在事件已经发生并被报道后才进行深层次的分析, 新闻的新闻性和时效性不高;其次, 在不对报道事件进行价值分析的情况下, 对所有具有刺激性的新闻都会进行报道, 忽略了报道本身的内涵;第三, 只是一味地对不良事件进行曝光, 忽略了观众的审美疲劳, 更不考虑新闻传播对舆论的导向作用和对社会稳定的影响;第四, 为求深度而强行增加深度, 在事件不具备相当深度的情况下引入具有深度的理论评论来加深事件深度, 使深度报道失去了相应的意义;第五, 深度报道叙事没有故事性, 一般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 缺少相应的矛盾冲突……凡此种种, 都是深度报道发展陷入误区的表现, 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 解决这些问题, 促进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良性发展。
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良性发展策略
(一) 报道内容要贴近生活实际
新闻报道本身反映的是人民的生产生活的全部内容, 并且是为了为人民群众提供信息传播的服务, 所以新闻报道应该力求贴近人民生活实际, 反映人民生活最真实的一面。一般情况下深度报道的专题选定应该将新闻的宏观内容和微观内容相结合, 从宏观角度着手, 对微观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在选择了贴近生活的课题后还要注意课题的相关论证制度, 要将群众和顾问两种论证形式相结合, 共同对选题进行科学地分析。
(二) 报道要有生动鲜活的特色
在对电视新闻进行深度报道时一定要注意用思辨的语言进行新闻编撰, 充分显示新闻的生动性。所以在具体的深度报道中, 不能为求深度而将报道变成理论论述的场所, 使报道空讲道理而失去了言传身教的作用, 而是应该将报道扎根于典型的、生动鲜活的生活实践, 在具体的生活中捕捉具有教育意义或能够引起人深思的事件, 对其进行简短但含义深刻的点评, 突出报道引导生活舆论的作用, 使报道鲜活生动。例如在对高山旅游环境污染这一事件的报道中, 深度报道可以选取其中有代表性的点“大学生在高山旅游中将垃圾扔入山下, 工作人员系安全带进行清理”作为报道的主体内容, 通过深度评论引起人们对社会文明和学生素质的反思。但是在具体的报道中应该注意避免对环保问题的过多探讨, 以免深度报道显得浅显、赘余。
(三) 画龙点睛式的点评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点评工作应该注意点评方式和效果, 要针对具体问题深刻分析而不能泛泛地说教, 使报道丧失其应有的价值。在我国深度报道发展历史当中, 有很多具有深度和影响力的报道都具有相当精彩的点评, 这些点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报道质量和思想深度最直观的体现。一方面, 深度报道的点评根据新闻传播所表现的具体事件进行判断、分析和相应的评价可以直观地为观众展示媒体或整个社会对待事件的基本态度, 稳定社会民心;另一方面, 还可以通过报道对人们的价值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 使报道达到国家和政府所要体现的教育和舆论导向意义, 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潮流。同时, 在进行点评时还要注意用词的准确、贴切, 语句的简洁有力, 用最简短精辟的语言给观众以最深刻的影响。
结语
总之, 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良性发展的过程中, 只有对报道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将报道的具体内容贴近实际生活, 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新闻背后的真实故事, 才能使深度新闻报道的内容具备良好的现实意义和卓越的社会影响, 为新闻传播艺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摘要:在电视新闻的众多报道种类当中, 以针对具体报道事件进行专题性报道为主要内容的深度报道一直是最重要的报道方式之一, 其报道的主旨是在人文主义特征的理论支持下通过相应的报道手段对新闻主客体之间的深度关联进行及时的揭示。深度报道的具体任务代表着社会关系的集成, 本文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含义和基本要素入手, 对深度报道当前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希望能够促进深度报道更好的传播和发展。
关键词: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参考文献
[1]皮兴军.关于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探析[J].科技信息, 2012 (27)
[2]陈庆辉.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J].中国传媒科技, 2013 (8)
[3]王志永.媒介深度报道中新闻与文学“合流”现象探析[J].新闻界, 2011 (8)
[4]周晔梅.深度报道特性及叙事模式探析——以《中国新闻周刊·封面故事》为例[J].新闻知识, 2012 (12)
[5]向俊.调查式电视深度报道对公民话语权建构的意义——以《新闻调查》为例[J].声屏世界, 2011 (10)
电视新闻深度 篇2
以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为例,根据《中国电视报》4月19日的节目表匡算,第一、二套节目一天总播出为1985分钟,比去年(511月2日为对照)增加约6.2%;两套节目中播出的新闻类(包括信息、专题节目)节目为605分钟,占总播出量的30.5%(教育类节目为490分钟,占24.2%,文娱节目为599分钟,占30.2%;服务类节目为75分钟,占3.8%;其余为广告时间,约为216分钟,占10.9%)。详见下表:(注)新闻类教育类文娱类服务类广告总计
播时一355秒180秒370秒45秒120秒1070秒
所占比例(%)33.216.834.64.211.2100.0
播时二250秒310秒229秒30秒96秒915秒
所占比例(%)27.333.925.03.310.5100.0
(注1:由于杂志、板块节目增多,有些内容划分不太清楚,如午间新闻加气象共20秒全算是新闻类了。)
(注2:(一)为第一套节目,单位为分钟,下同)
从播出比例看,第一套节目新闻、娱乐并重,第二套节目教育节目比例最大。与去年相比,两套节目中新闻共增加了190分钟,节目比例增加了8.3个百分点。首播(非整个节目重播的)的新闻节目从去年的每天200分钟左右猛增到近400分钟,新闻的地位提高不少。
当新闻节目占有相当比例之后,应如何设计好新闻节目的结构,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从现状来看,电视新闻中增加较多的是动态新闻(综合新闻节目)。动态新闻的播报是电视的长处,即反应迅速、声画并茂;但也存在不足,即简约、肤浅,对事物的反映不够深入、全面。这一缺点在我国新闻中一度表现更为突出。外国专家约翰.沃伦曾在分析了我国的电视新闻后指出:在新闻报道中“中国电视……没能提供多少比一闪而过的电视图像更多的东西。……一次又一次送到电视观众眼前的是在国际舞台上发生冲突的战斗群体的画面,而有关冲突的原因和意义的线索却几乎没有。即使是有关政府官员及其活动的新闻,着重点都放在单纯的活动和会议上,几乎完全忽视了要把单纯的访问放到易于理解的上下文中”。(见《上海广播电视研究》1989年第一期)这段话主要针对的是动态新闻质量低下的`问题,同时也隐含着对新闻报道形式单一的看法。
对于动态新闻质量如何提高,本文不做探讨,只想从报纸发展和外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程中,对新闻深度报道做一些论述。
17世纪出现现代意义的报纸新闻后,经过一个多世纪,到本世纪初报纸上开始出现了深度报道(又称解释性报道、调查性报道、分析报道等)。深度报道,顾名思义,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交代事实,更侧重于揭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其后果,它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与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
种报道形式在代末30年代初震撼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中蓬勃发展起来,到40年代趋于成熟。有人对19到1970年的《纽约时报》进行了抽样调查;在这70年报纸的头版新闻中,深度报道的比例从13%增加到43%。这一数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报纸新闻从单纯注重动态新闻向动态新闻与深度报道并重的变化。电视新闻虽出现较晚,但在发达国家电视发展史上也走了一条由浅入深的道路。
50年代上半叶开始加强电视新闻报道,同时在美国电视上就出现了与动态新闻配合的深度报道,如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现在请看》节目。60年代和70年代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蓬勃发展的时期,这时期的佼佼者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创办于1968年的《60分钟》新闻时事杂志节目。节目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吸取新闻杂志的长处,扩大报道面,及时反映社会热点;使此前美国电视新闻中存在的报道面窄、不能反映社会面貌,及新闻内容肤浅,使人不知所云等问题得到一定的改善。美国一些社会学家甚至这样说:要想了解美国现今社会和人民就去看《60分钟》。节目推出后在很短时间内就创收视率最高记录。随后美国其他广播公司也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深度报道节目。
电视新闻这一由浅到深的变化不能说是与报纸发展的巧合,而应看作是一种规律:媒介的社会消费量达到一定规模,有了相当的社会接触率之后,受众对它的传播内容的质量要求就会突出出来。受众对新闻的要求不仅有更迅速、准确、接近的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对新闻事实进行深入加工,使之更利于理解、利用的新要求。也就是说,当动态新闻大量增加以后,人们就会渴望得到更深入的报道,对事实有进一步了解。
如何让电视新闻报道有深度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 深度报道 主题深化
笔者所在的这档社会新闻栏目已迎来她十周岁的生日,在这十年里,我们与栏目一起成长。“栏目”从最初为了吸引观众,要求尽量信息量大,追求时效,做的都是短、频、快的消息,甚至还规定了一条普通新闻报道的时长不准超时限,到现在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了留住观众,渐渐开始要求增加深度报道的比例,让报道更有故事性,更好看,并且深度报道正日渐成为中国电视新闻深化主题、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一种好的报道形式。那么,怎样才能让新闻报道有深度呢?现就笔者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简要谈谈体会。
一、深度报道的概念
何谓深度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深度报道是对新闻事件深入分析并预示其发展趋势的报道形式。《新闻学大辞典》中解释为:深度报道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方面报道新闻的形式。要求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部,另一方面展示事情的背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教授门彻尔提出过著名的新闻“三层报道”概念。他认为:对事实表面的直截了当的报道是第一层报道;发掘事实表面现象背后的适度的调查性报道是第二层报道;在事实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的基础上所作的解释性和分析性报道为第三层报道。深度报道即是在第二层报道和第三层报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更深入地挖掘题材内在和外在的诸多联系,在报道内容上充分拓展,多角度、大范围展示事物的全貌和动态过程。
笔者认为,深度报道相对于客观报道的平面性、片段性和孤立性而言,是一种全面深入的新闻报道形式。它不仅仅满足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要素,而是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它在内容上要有深度,即:情节、细节、过程要深入细致;分析上要有深度,即:必须有几个逻辑层次,逐层剖析出事实真相和内在本质。在交代事实的同时,更侧重于提示、说明事实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及后果,对事实进行解释、分析,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本质及意义有全面、纵深的理解。
二、深度报道选题的挖掘
题材的选择对深度报道至关重要,选题准确是深度报道取得成功的首要条件。而由于电视直观、形象化、不善说理等特点,使得电视深度报道对选题的要求就显得更为严格。就像央视《新闻调查》制片人张洁说的那样“最重要的是选题。故事是什么样的,决定着悬念有多大,观众有多关注。这个社会,有很多疑点和事件,公众会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因为受各种限制而无法解答。但是一旦我们能够解答,就会受到欢迎。”
实践证明,深度报道的选题总是集中于社会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百姓关注的“焦点问题”和群众疑虑的“难点问题”。电视深度报道的选题就是要抓住热点,找出疑点,敢于涉足难点,努力发现新意,并且在报道形式上应是全方位的,这样才能吸引更多观众的目光。
三、背景资料的运用
一个好的经济深度报道在找准选题,找好报道角度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报道主体背景资料(包括文字、录像、录音、照片等)的搜集和处理。每一条电视新闻不一定都要运用背景资料,而每一个深度报道节目却不能没有新闻背景。背景资料在经济深度报道中始终起着基础的保障作用。背景资料在电视采访过程中具有了解报道对象,有的放矢的作用,使采访做到胸有成竹。同时,背景资料在增强电视报道情节性方面具有真实感人,展示情理的作用;在情节的序幕、发展、高潮和结局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济南台大型系列片《98聚焦3·15——夜过三峡》一片中,运用大量游客在游三峡期间拍摄的资料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游客与旅行团之间的交涉场景及事件发生时的同期声,这些背景资料在整个节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获奖作品《起死回生的故事》中,有一段记录两年前重汽集团与济南客车厂签订兼并协议的背景资料,虽然这段带同期录音(掌声和谈话声)的资料镜头只有短短的三十秒,但它在整个节目中所起的作用却是编导用多少文字描述都替代不了的。
四、提高记者自身的素质
在多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新闻来源和新闻素材抢夺日益白热化的环境下,如何使深度报道独树一帜,如何采取多向思维,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考察事物,挖掘人们不曾发现的更深、更新、更真的内涵;如何对已有的结论、已经习惯的状态进行再思考,提出新的观念和看法,这些都是深度报道成功的重要因素。而这都要求创作者必须具备大胆置疑、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素质以及过硬的业务知识水平。电视荧屏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放大镜,它像一个舞台,可以充分展示一个记者的能力和魅力,也可以一览无余地暴露他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学习,对所要采访的行业知识的了解,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都是做深度报道的记者不可或缺的职业素质。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记者自身的职业状态也很关键,要以客观的态度和探求事实真相为依据。例如,我们栏目的一位记者接到一个“拾金不昧的线索”,本来是准备去做一条简单的表扬报道,但到了那,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受益一方的银行却一直在推委自己的责任、没有一丝感谢,反而非常的无理,结果是他自己开始也没想到的稿子最终变成了一条批评性报道。而同样也是这位记者在接到另一条反应某地盗窃现象严重的线索,原本是带着做一条批评性报道的思路去的,却在到了当地找到警方了解情况时,正好碰到警方带着疲惫和兴奋之情说他们经过多日的蹲点,终于破获了最近一系列的盗窃案,当然最后出炉的是一篇表扬稿。
五、充分运用电视手段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还应充分运用电视手段,在正常报道的同时,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事理,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不用另外的配音和解说,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的结合,则会形成强烈的现场感。
在拍摄阶段,拍摄的手法可以灵活多样,抢拍、偷拍、隐拍、追拍、跟拍都可以适当运用,只要是在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之内。如果是现场报道,还应该多使用长镜头,因为长镜头能够再现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空间纵深。这一点与动态短消息不同,动态消息多采用分切镜头,三秒钟一个镜头,如果在深度报道中也这样组接镜头,尽管独立的镜头是真实的,但形成一条新闻后,真实性就会受到冲击。为了追求真实性,记者跟随当事者行进时的画面,一气呵成的长镜头,即使图像摇摇晃晃,也完全可以使用,因为这样更有真实感,它能够让观众仿佛跟随摄像机镜头来到事发现场一样,大大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性。总之,新的拍摄手段运用得当会给节目增色不少。
六、激励机制
适当的激励机制,也就是考评制度的制定,是每个栏目都要涉及的问题。做深度报道必然比做短、频、快的突发和普通的新闻报道要耗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前者可能一天能做一两条,而后者从确定选题到采编到最终成稿可能要花费一周或更长的时间,而在每月又都有规定的任务压力下,就有人不愿花时间和精力来做“吃力不讨好”的深度报道。所以,在考评制度上对深度报道的稿子评分要有所倾斜,这样才能激励有能力的记者愿意去做深度报道。
参考文献
①王剑,《论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选题挖掘》[J].《企业家天地》,2008(9)
②荆婵,《从深度报道的界定分析深度报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大众文艺》,2009(1)
③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④杨菊、赵红梅,《浅谈如何搞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J].《新闻传播》,2005(4)
⑤王乐华,《地方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J].《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
⑥张志安:《报道如何深入》[M].南方日报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篇4
一、把好选题关是关键。
首先, 新闻深度报道是关于重大新闻事件、影响深远的社会现象的深入报道。对于一般的不具有影响的新闻事件, 尤其是偶发性事件, 新闻做得再长也不能算作深度报道。其次, 有思想深度是深度报道的必要条件, 但光有思想深度而缺少对新闻要素和事件意义等方面的深度挖掘也不能称为深度报道。一般来说, 深度报道的选题应抓住四个字。一是“热”字, 就是把选题的目光投向社会热点, 贴近群众, 真正起到传递百姓心声之功效;二是“新”字, 就是选题要有新意, 既要敢选前瞻性的问题, 又要敢作别人做过的文章;三是“难”字, 就是在社会公认的难点问题上做文章;四是“疑”字, 就是要选择社会疑点作为报道和评论的对象。因此记者要把好新闻深度报道选题关, 要高瞻远瞩, 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只有这样才能使深度报道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练好采访基本功至关重要。
首先在选好题之后, 记者要苦练采访功。深度报道的题材, 多是事实比较复杂、问题成因多的新闻事件。因此, 记者必须通过细致入微的采访, 进行大量的新闻调查, 从而把握新闻事实。记者不能偏听偏信, 不能以偏概全。记者不但要动口动笔, 更要动腿动脑。要对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多侧面的现场展示, 引发观众连绵的反思和情感的追随, 把观众从具体事件引向广阔的社会空间。正如新闻工作者的楷模穆青说的, 记者不仅要亲耳听到, 更要亲眼看到。其次采访过程中的提问也是至关重要的, 关系到你能否拿到第一手素材。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的很多记者在提问过程中都给人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很多出镜记者并不漂亮, 也不潇洒, 但提问过程中的尖锐老辣、棉里藏针、步步紧逼却着实让人佩服。主持人王志曾经说过, 在吃透选题之后, 要用不同的体态语言和不同的语言句式, 针对不同人的个性提出不同的问题, 并且时刻跟被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层面上, 这样才会更好地去交流, 达到更好的状态。当你忘记你是在采访的时候, 这个采访往往是最成功的。
三、运用各种电视表现手法, 增强传播效果。
深度报道在内容上对事物作多层次的主体化的展示和理性思考, 但在表现形式上若单一地采用直露的、简单化的、说教式的方式, 把电视观众放在受教育的地位, 显然过于古板, 不会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应是不拘一格因事而异。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解释性的, 也可以做成透视性的、评述性的;既可以做成连续性的、系列性的, 也可以做成类属性结合式、互补性组合式的。不管哪种形式, 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同时, 我们还应注意到, 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为了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 一是在正常报道的同时, 适当地加上主持人或记者的出镜, 适时地在镜头前阐述观点、分析情理, 会让整个片子生动不少。如果让记者或主持人贯穿新闻事件的始终, 不用另外的配音和解说, 将现场画面和现场音响进行有机的结合, 则会形成更加强烈鲜明的现场感;二是在拍摄阶段, 拍摄的手法可以灵活多样, 可以适时运用抢拍、偷拍、隐拍、追拍、跟拍。如果是现场报道, 还应该多使用长镜头, 因为长镜头能够再现真实的时间流程和真实的空间纵深。这一点与动态短消息不同, 动态消息多采用分切镜头, 三秒钟一个镜头, 如果在深度报道中也这样组接镜头, 尽管独立的镜头是真实的, 但形成一条新闻后, 真实性就会受到冲击。为了追求真实性, 记者跟随当事者行进时的画面, 一气呵成的长镜头, 即使图像摇摇晃晃, 也完全可以使用, 因为这样更有真实感, 它能够让观众仿佛跟随摄像机镜头来到事发现场一样, 大大提高新闻的真实可信性;三是记者在编辑时, 要善于将影像、声音 (同期声、效果声、音乐) 、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
四、深度报道应把握一个“度”。
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篇5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3.深度报道策划书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1、新闻深度报道策划书
选题背景:20XX年5月12日14点28分,中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这是场天灾,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冰冻灾害之后,又一次考验摆在所有人面前。天动地摇,汶川成为了全中国人民的焦点,那里发生的所有,都牵动着亿万人民的关注。灾难来临之后,人民子弟兵的积极救援,四面八方的抗震救灾物资汇聚。人们在关怀着受难的同胞时,冷静下来,发现被压在废墟里那些可怜的孩子,他们都还没来得及过上他们的节日----六一国际儿童节。是为什么倒下了那么多的教学楼,在这一次地震中,只有一幢教学楼屹立不倒,钢筋为什么都是钢丝?人们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目标定位:深度报道的策划重在于告诉受众“特别的内容”,全国人民不仅要知道受灾的同胞的苦难,更要知道为什么会没能更好的避难,尤其是对于那些可爱的孩子们。在建设那些教学大楼的时候,监督部门在做些什么,地震是天灾,但如果做好了防范,或许那些书包的主人今天依然可以高高兴兴地过上儿童节。
一、受众分析:
1、地震发生当天后,全国的大众媒体开始全方位,多角度地报道灾难给当地人民带来的伤害,全国三日默哀,国旗降半,全球华人的眼睛都在注视着汶川。
2、中央电视台对地震进行直播,时刻跟进报道,给人们传播了地震之后的大量信息,让人们对地震发生后的受灾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3、在一大片废墟中,那些没有主人的学生们的书包是留给人们最深的记忆,为什么只有一幢教学楼在地震之后屹立不倒,桑枣中学是地震留下的幸运,还是悲哀?人们想了解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教学楼没有能挺住,桑枣中学幸存是不是该警醒相关的人和部门?哪些部门该为那些倒下的教学楼负责?因此在这些问题没有能给出答案之时,此则报道为观众揭开一个灾难背后的问责,理性地看待灾难后的重建应该要重视的方面,致使人们警醒,在下一次灾难来临时,能够留住更多孩子的生命,让教室不再成为他们人生的最后一站。
二、竞争对手分析
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就学校建筑倒塌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它是一个群口激辩式的谈话节目,通过正反方的辩论来让真理变明,让事实真相浮出水面,黑暗的幕后暴露在聚光灯下。因为凤凰卫视的特殊体制,一虎一席谈可以更加公正,客观地把事实的真相通过辩论的形式展现出来,因此一虎一席谈会是本此节目的最大竞争对手。
具体分析:
1、一虎一席谈是个品牌栏目,有了固定的受众群体。
2、一虎一席谈在政治上的限制会小,因此在此次揭黑新闻中能更公正,客观地交待事实,且不易受到体制的约束。
3、一虎一席谈请到了很多有名的嘉宾,如黄健翔等名嘴,名星效应使得受众会出现马太效应。
三、自身状况分析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的深度报道节目目标受众定位为全国关注地震灾难灾后的重建,及地震中教学大楼倒塌的事情真相的普通大众。受众定位的人群的知识基础要求比一虎一席谈要低,受众群体的基数会比较大。
具体分析:
1、凤凰卫视的收视覆盖率在中国内陆远远不及内陆一般的上星电视台。而“为什么受伤的总是学生”是以上星卫视台为平台的一档新闻的深度报道节目。收视群体会大于一虎一席谈。
2、新闻的深度报道可以深入地采访,能将最真实的画面传达给受众,并且在记者出镜的调查中一步步地接近事实的真相,更引人入胜。
3、镜头的画面语言能将更多的细节展现出来,比起一虎一席谈的谈话谈出来的更加真实,地震现场倒塌的教学楼用镜头表现会比用语言叙述更直观,更吸引注意力。
四、环境分析:
在地震发生后仍然有大大小小不断的余震出现,记者在进入震区采访的安全会有危险,震后的堰塞湖,传染病等都是要考虑的因素。在中国大陆新闻要符合政府重视的条件的深度报道才能顺利通过,且要通过层层的审查才能播出,在这样一个灾难大背景下,对于这种揭黑幕的深度报道,要如何做到既能真实客观地报道出汶川教学楼在建设中的监管不利,并出现了或多或少的质量问题的事实,又能顺利的通过国家的审查播出。积极地引导震后的灾区的重建工作能够真正有力进行。
五、对策设计
1、硬新闻软着陆,将这次的报道能够真实客观地揭露存在的问题,并且能够积极引导政府所提倡的号召,让灾区的重建工作有力进行。
2、记者采访能够保证安全的前提,深入到灾区捕捉到最真实的画面,对于那些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的问责,对监管部门的失职采访要做到尽可能的全面。
3、对幸存学生的采访尽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尽人道主义原则,能不触及学生们的伤痛尽量避免。
六、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大致流程如下: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既包括采访人员的安全工作准备,同时也包括前期案头,选题确定后的采访流程设计。
2、进入灾区的采访,镜头的拍摄到位,采访的人物,地点,调查采访工作尽量细致,对桑枣中学没有倒塌的原因,及网络上流传教学楼内部的钢筋变钢丝的核实,已倒塌教学楼的建设者,监管者的调查有力有序的进行。
3、后期编辑送审的过程中能够做到顺利通过。
4、播出以后对受众进行一次收视调查,了解播出效果,最后结束本期节目工作。
2、新闻学07级深度报道策划书
一、媒介定位:
媒介属性:平面
媒介规格:地方(宁波市主流报纸媒介,如《东南商报》《现代金报》《宁波日报》《宁波晚报》)
媒介传播覆盖
地域构成:宁波市市区以及周边县
受众构成:宁波市广大市民
媒介报道需求:报纸、数字报纸
一、选题:
明确报道性质:调查性报道
评价选题的三个指标:
1.独特性:从本次事件中挖掘更深内涵,挖掘出隐藏在这事件后让人们反思的内容,权力与权力的利益化结盟,不仅屏蔽了个体学生的权利,也呈现出一种权力通吃、有恃无恐的现实格局。
2.能引起广泛关注与思考:“冒名顶替”事件绝不止于影响两位女孩的境遇,还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假罗彩霞冒名顶替上大学,从根本上侵害了真罗彩霞的受教育权,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正义,虽然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对案件的相关责任人进行调查,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但是从这起假罗彩霞事件中不难看出,我们的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着诸多弊病。
3.对未来有大的影响:希望有关部门、有关人员以本次事件为鉴,从中吸取教训,惩戒体制存在漏洞。要超越个案意义上的审视,除了彻查并严厉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更重要的还在于检讨一些地方的权力运作机制,反思权力难受制约与监督的现实原因,寻找公权腐化谋私的曝光出口和公民权利的制度化救济通道。
二、报道范围:
1、主要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原因:采访王峥嵘,获得它如何操作冒名顶替,揭露此次事件的暗箱操作。
采访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寻得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政策。
辅助报道对象:罗彩霞、王佳俊
原因:采访冒名顶替事件的受害人,明白这些事件给受害人带来的危害,并看受害人对此事解决是否有什么意见。
2、所需数据资料:历年来暴露出相似的案例的具体数据资料
搜集领域:网络、杂志
三、报道班子:
班子成员构成:记者、拍照、策划、编辑
班子成员角色:
策划:负责整个采访、编辑、报道的流程
记者:负责文案、采访工作
拍照:负责抓拍重要镜头
编辑:负责出版、版面协调的问题
四、报道角度:
1.倾向角度:反面
因为本次事件有很多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通过负面的报道,引起大家的注意及反思。
2.思辨角度:批判的这说明很多权力者作假肆意妄为,折射出权力策划下的欺侮隐蔽,也隐含着权利受权力压制后的忍辱负重。
3.情绪角度:冷静的
五、报道计划
(一)确定报道范围
报道对象:王峥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李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报道范围:以“假罗彩霞”事件为事件的报道重点。其中包括事发起因,过程,主要在于怎么样解决这个弊端。事件发生后,各方反应及应对措施为后续报道对象。其中包括受害者及其家属的反应,当地政府的实施措施以及该事件所引发的社会意义。
报道面: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二)确定报道重点
报道的核心事件: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核心人物;教育部有关负责人
核心问题:
现有的高招制度上是否可以考虑建一个全国联网的招生核查系统?
高校是否也应进行必要的入校比对核查工作,共同提高冒名顶替的难度和风险系数?
所有权力能得到有效监督制约,彻底消解“权力通吃”现象?
(三)确定报道周期
持续报道四天,分时间的起因、事件发展过程、相关人物人物专访、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四)制定发稿计划
题目:“冒名罗彩霞读书案”
内容:本次事件的介绍
体裁:叙述文体
篇幅:一篇
题目: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内幕调查
内容:20XX年罗彩霞被同班同学王佳俊冒名顶替上大学的内幕展开调查情况
体裁:解释性报道
篇幅:一篇
题目:
1.王佳俊的父亲王峥嵘:会给社会一个交代
2.教育部从“罗彩霞案”得到什么教训?
内容:
1.在满世界都在议论用权力为女谋学的王峥嵘,但谁才是这件事的始作俑者?
2.教育部从这起冒名上学事件中得到什么教训。
体裁:
1.叙述
2.叙述
篇幅:各自一篇
题目:从假“罗彩霞”看监管体制之漏洞
内容:招生体制上存在着漏洞
体裁:叙述
篇幅:一篇
稿件刊出的先后次序与具体时间:
按事件的发生先后进行
报道时间:5月2日至5月30日
稿件在版面上的位置:以本次事件为当天的头版头条。最好配以巨幅或数幅图片。之后跟进报道的内容可排在二版或三板。视情况而定,也不排除将相关内容排在头版。新闻评论可随跟进报道之后,或并排在同一版。
六、可能意外及应急对策
如果事件有什么突破性的发展或有什么值得报道的资料可以进行跟进报道。获取更多相关信息,了解大众对于此次事件的看法。最后是新闻评论。评论员根据此次踩踏事件进行评论。
七、报道评价
评价指标与评价形式:以消息和评论为主,以集中式和连续式相结合的报道方式。
八、其他
分别成立前线报道和后续报道小组。分别负责事发现场取证报道和时候各界的反应及措施的报道。同时另设一组,对此次事件进行评论发表。
3、深度报道策划书
节目目的:向广大在校应届学生提供最新就业动态,指导就业问题。
受众群:在校应届学生
【开头】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民关注的大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将就业作为一个专题进行了论述,要求“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
【提问】大学生就业究竟难在哪里?
【被采访人员】在校应届毕业生、在校教师及学校领导
【材料】一些数据分析,凋查资料
【问题分析】
1、企业用人制度将学生们拒之门外。招聘有几年工作经验的员工,不启用刚毕业的大学生,认为经验不足。
2、学生就业期望值不合理。对薪水期望过高,或对工作环境等期望过高,不合理。
3、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喜欢的专业没考上、考上的专业不喜欢的情况在国内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他们中相当数量的人在毕业时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工作,因此,很多学生放弃四年大学的专业,从而转向陌生的领域。
4、近8成大学生入职前无规划。近日,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联合向阳生涯职业咨询机构对京、沪两地20XX届应届毕业生进行了一次“你知道自己毕业后要干什么吗”的职前调查。在参加调查的176位大学生中,高达79%的大学生选择“不知道/没想过”,有16%的大学生表示“有一些想法,但不清晰”,仅有5%的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清楚地知道毕业后要干什么”。
【提问】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解决方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形势严峻不等于严冬来临
1.机不可失,早作决断。
2.全面撒网,重点捕鱼。
3.高也成,低也就。
4.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
【结尾】综合采访结果,全面总结毕业生就业问题。
4、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策划书
《焦点透视》是湖北电视台的一档深度报道类新闻栏目,在同类节目中,它的出现要早于全国众多兄弟省台甚至早于央视,填补了湖北电视业无新闻调查类栏目的空白。十一年来,它一直以“层层深入,探究真相”的电视调查为手法,对发生在湖北省的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进行客观、深入、理性的调查分析。
现在,十一年时间过去了,《焦点透视》栏目向电视观众奉献了几千期精心制作的新闻调查类节目。现在,《焦点透视》的众位年轻的编导,正在为重振这一湖北电视台老名牌“精品栏目”而不懈努力。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识到,一档优秀电视栏目的成功运作,离不开从节目把关者到每位编导的策划意识。从整档栏目的风格、定位、选题,到每期节目的立意、谋篇布局、表现手法,都离不开策划。
一、对栏目定位的策划
早在《焦点透视》节目从社教中心划归新闻中心,栏目组就高度重视,精心筹划,并撰写了详细的策划方案。大家一致认为,一档优秀的新闻调查类栏目是媒体人力、财力、管理水平等综合实力的体现,湖北电视受众对国内现有媒体的少数新闻调查类节目认同度较高,而对发生在身边的新闻事件却难以看到相关的纵深电视调查,因此,新闻调查类栏目将在全省形成强大的收视冲击力。
关于节目定位,我们表述为:以新闻事实(焦点热点新闻为基础,以电视调查为手法,层层深入透视新闻真相,并强化舆论监督。关于栏目特色,《焦点透视》定位为:以关注新闻和新闻真相的成年人为主要目标受众,深刻性、思辨性是特色,快节奏、犀利的新闻语言是普遍风格。
确定了栏目风格,选题是决定节目成功与否的关键。焦点透视的选题为大众关注的热点焦点,包括突发事件。一般需要具备四要素:新闻性、广泛的关切度、有矛盾冲突、有持续的悬念。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焦点透视的选题策划注意处理了以下几个关系:
1.正面题材与反面题材的关系
《焦点透视》是个日播节目,笔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节目当中,所谓的“正面报道”(主题性、成就性的报道)与“反面报道”(揭露性、舆论监督性报道)大约各占了1/3,其余1/3为探讨性的报道,对有争议有广泛影响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进行探究等等。
2.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这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可用八个字来概括:“政府重视,群众关心”。这样的题材其实是取之不尽的,每一段时间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就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而这些重点里面,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往往会引起电视受众的高度关注。
3.深度与可看性的关系
从技术层面讲,深度与可看性并没有矛盾,但是,由于受社会舆论环境的限制和记者自身综合素质的制约,一些可看性强的舆论监督类题材有时不一定能做得很有深度,一些有深度的题材有时不一定做得有可看性,我们认为,深度和理性是我们栏目的旗帜,这一点不能丢,也是我们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但电视作为一个平民化的大众传播媒体,我们也要将目光投向那些可看性强的题材,对这类题材,深度和理性仍然是我们努力追求的目标。
二、对阶段性选题的策划
以上讲的是对选题的方向性把握,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意识到,作为一档评论类节目,如果每期播出的内容互不相关,零打碎敲,必然难以形成宣传的强势效应,难以形成观众的收视期待,难以将观众准时吸引到电视机前来。因此,有计划地制定一段时期内的报道重点,围绕这一重点确定题材,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宣传合力,也有助于打响栏目的品牌。
《焦点透视》亮出自己的风格特色,树立栏目形象的时期。通过往期的节目,观众往往会在自己心中得出结论,这是怎样一档的栏目,它适不适合我收看,它能不能引起我的收视兴趣。因此,“第一印象”留给观众至关重要。这一时期推出的节目,显示了栏目高度的新闻敏感和敏锐的前瞻性,以及调查采访中的理性思考,体现出编导和记者的理论素养和思想深度,便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在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历届全国及省里两会的宣传报道热潮中,《焦点透视》都会推出系列报道,这样的正面报道或者说主题调查不能不说是对记者功力的一种考验,从实际播出效果来看,这些主题调查的确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起到了鼓舞人心、振奋精神的作用。
由于人手紧张,到目前为止,在选题策划中,还极少尝试过推出成系列的舆论监督节目。笔者认为:待条件更成熟时,成系列的舆论监督类焦点无疑是一个新的领域,比如对环保问题、对房地产问题、对事关百姓生活的重大改革措施等等,都可以分组进行系列报道。此外,对目前涉足较多的个案分析、对个人命运的人文关怀,也可予以关注。
三、单个节目采制过程中记者的策划意识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且基本上认识选题的意义,一档节目就有了很好的基础,但节目的成功还和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和采访、摄像、撰稿以及后期的编辑制作有关,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编导要将策划意识始终贯穿节目采制的全过程,尤其是采访(调查)和撰稿过程中。
1.构建一个理性的框架
这是保证一档节目理论性、逻辑性和严密性的最根本措施。选题确定后,编导根据对这一题材的前期了解和采访,从节目的起承转合、思路走向到最后的主题归纳,有一个大致完整的理性框架。投入拍摄后,记者利用现场采访时的即时智慧以及与采访对象交流时的情感互动,为已经成熟起来的理性框架填充血肉,从而激活整个片子的生命。往往是节目成型后,编导前期拟就的理论框架已经看不见了,已经融化在整个片子的制作进程中了。不过,正是这个框架,使节目具备了理性的生命,使它成为一个有机的严密的内涵丰富的能唤起思考的东西。
2.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
一档10分钟的调查节目,要想从头至尾吸引住观众,除了故事的受关注度、视觉的冲击力外,还得讲究讲故事的技巧。作为调查性节目,讲故事的技巧很大程度上在于一个编导怎样将调查的手法、将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中去,说白了,就是一个故事一定要有矛盾,有曲折,有悬念,这样才能吸引人。
那么,如何将调查的手法、质疑的精神融进节目呢?前面讲的要构建一个理性框架,其实就是要求一个节目要有一根统揽全局的主线,牵着观众往下看。除此之外,在解说词的写作方面,编导也可以将质疑、将悬念带给观众,引导观众的收视。
调查类节目“用质疑的精神调查事件”,绝不仅仅是记者的一种手段,一种“噱头”,它更是与观众的心理期待和心理需求相契合的,这样,通过质疑,通过悬念,通过“层层深入”的剖析,“调查”的形式与节目的内容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策划意识不仅贯穿在一档节目从前期规划到节目采制的每一个环节,在后期播出时,也需要有统揽全局的策划意识。一个节目选在什么时机播出,它所收到的社会反响和宣传效果会迥然不同,所以必须按照新闻规律选择最适合于“今天”播出的节目。这更是节目把关者和栏目领导者要时刻注意把握和控制的。
5、《忠县新闻》主题报道策划书
一、背景。
近期,市长黄奇帆、常务副市长马正其、副市长谭栖伟先后到忠县调研,对忠县经济社会发展作了一系列指示;我县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调整后,县委书记刘贵忠,县委副书记、代理县长熊世明在各种场合就忠县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忠县新闻》将推出“工业强县大家谈”、“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两个专栏,以新闻的形式唱响“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旋律。
二、节目形态。
“工业强县大家谈”为新闻访谈,访谈对象为工业经济领域有代表性人物,采访的地点一律不得在办公室,而应选择与访谈内容相关的地方,穿插一些工作性、生产性、图表、文件等镜头。访谈内容为现状如何、措施如何、目标如何,切忌大话、空话。每位采访对象一般设计两段同期声,之间作必要的转述、过渡。每条控制在2分钟左右。
“工业强县民营富县进行时”为新闻深度报道。要围绕特色做文章。重点报道我县十大重点企业的发展情况,包括生产、销售、利税、就业、工人工资、技改、创新、发展规划、目标等,也可以报道一些民营企业、微型企业的发展情况。提倡从小处入手,细节入手,故事化开头,强调现在进行时,既有今年前9月的成就回顾,也有未来一段时间目标的展望,采访生产一线的工人、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企业负责人等,提倡记者现场出镜采访、串接。每条稿件4分钟左右。后面配发100字左右“编辑感言”。
三、任务分解。
胡军华:(访谈)发改委、经信委
(深度)海螺水泥、东方农药
袁明琼:(访谈)园区办、汝溪镇
(深度)云河集团
黎晓华:(访谈)投促办
(深度)华亚拖拉机、星博化工
熊安英:(访谈)电力保障
(深度)金龙电子、金龙船业
马英杰:(访谈)乌杨镇
(深度)天地药业、海新运业
熊浩:(访谈)忠州镇
(深度)恒达玻璃、一胜特
外宣:(访谈)质监局、东溪镇
四、稿酬及奖惩:
建立新型网络新闻深度报道模式 篇6
关键词:网络新闻;深度报道;简单移植;模式
一、 网络深度报道的发展背景和现状
深度报道是一种结合事件背景,事件原委分析解释,以及对事件意义的阐述的新闻报道方式,通常为重大事件适用。这种写作方式是报纸应对电视电视浅显的新闻报道缺憾应运而生的。web2.0时代的到来,深度报道却没有打造出适合自身媒介性质的独特深度报道形式,往往是直接截取报纸深度报道的内容,出现简单的移植现象。这只能称作网络的深度报道,而不是网络深度报道。目前网络深度报道发展不成熟是由于网络新闻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要正视起步阶段,各种相配置的资源也都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建立一种专属于网络的网络深度报道,不仅有利于深度报道的全方位发展,充实和丰富了网络新闻的报道形式。
二、网络作为深度报道平台的优势
(一)时效性
网络作为新闻媒介,省去印刷和发行环节,大大缩短了新闻制作所需要的时间。并且新闻消息的获取和总结都只需要在电脑屏幕前完成,不需要经过一步步的守门的筛选、编辑、发表。在这个对第一手新闻争夺激烈的时代,互联网的时效性有利于网络深度报道的发展。
(二)表现力
互联网时代以前的媒体是读图,读字时代,是可视、可听时代。而互联网是可读、可听、可看的全感官报道时代,结合了电视和平面媒体的优点。在《纽约时报》官网时报针对乔布斯逝世的专题策划栏目的深度报道中,用时间轴的方式浓缩了乔布斯的一生,视觉效果简单,操作合适。虽然对乔布斯的报道中没有囊括了所有的感官形式,但是这种新颖的表现形式只能通过网络展示,百变的表现方式给予了网络深度报道无限的可能性。
(三)深广性
在平面媒体的报道中版面是有限的,电视的深度报道是事前剪切录制好的,更是无法囊括实时发生的和充实的背景资料。互联网具备的超链接模式打破了报道的有限深度,突破了信息的有限范围。在对某一个事件的报道中,任何的关键词都可以被设置为超链接的模式,事件的背景资料以及你感兴趣的方面,你都可以分别点击,进入更深入的背景解析。这种信息的深广性和易得性兼具的组合让互联网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也让深度报道的形式的发展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四)交互性
网络深度报道的交互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网络新闻报道可以及时获得反馈,在受众了解新闻事件后,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群众的意见同时也能推动新闻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在获得群众的反馈后也能及时反映出网络深度报道的效果从而进行改进。另一方面是受众主动的选择信息,一改以往平面媒体和电视单方面的传递信息,受众只能选择报道的内容,这种网络一方与受众一方的双向互动成为深度报道的更好发展的原动力。
三、利用优势,打造新型网络深度报道模式
1、信息来源
目前网络深度报道的信息来源是已刊登的传统报纸上的深度报道,这浪费了互联网的广阔资源,我认为可以生成两个信息来源渠道,一是设置专门的网络舆论观测员或者新闻事件观测员,发现新闻后取得与事件参与者的联系,从而推进对新闻事件的进一步了解。另一种是建立与传统报纸以及电视消息源信息共享数据库,这种信息源的共享,信息制作分开的形式是有利于网络新闻和其他新闻的发展的,避免网络新闻等到传统媒介刊登后,引起反响,再移植到网络上。
2、制作报道
(1)嵌入式报道。利用超链接的传导方式将事件相关的图片、视频、音频嵌入在网络新闻的文字报道中,受众选择性键入观看,避免因为冗长的信息放弃继续阅读的可能性,又可以把整个事件压缩成高浓度的信息文本,使报道可长可短,易深易浅。同时引导受众去阅读的方式,使受众不自觉的越挖越深,一种本能的求知欲也会激发人们对深度报道的重视。
(2)3D技术报道。如今电视媒体已经有选择的利用了3D技术,比如在法制类栏目中,案件通常被电脑制作后用以虚拟的人物重现事件原委,凶手是如何作案、作案方式、逃离现场等经过一览无余。这种三维立体的表现形式直接加深了人们对案件在脑中的印象,形成直观的感受,同时更便于受众的理解。如果针对网络新闻的深度报道,有足够的时间制作,对关键性的细节绘制可能比语言叙述和图片视频更加适合。
(3)网状式报道。我们常说要用发散性的思维思考问题,这样一种发散性的思维体现在网络新闻深度报道中就是一个中心点,成倍增加的连接点。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就是事件为中心,事件发生的5要素为连接点,这5要素又分别分裂。比如事件发生的地点,我们可以搜集在不同的地点发生的类似事件,通过对比分析事件的关联性,从而得出以往报道得不到的结论。这种网状式的报道不简单同于嵌入式报道,嵌入式报道是直线型报道,只是报道的内在形式变化个丰富了。
(4)模块化报道。不同于嵌入式报道,网状式报道和利用3D技术的方式,模块化报道没有利用新颖的技术优势,反而是走一种平民化路线,将事件背景、事件分析解释、人物背景等分成各个模块,这种模块化报道的好处是处理方便快捷,只需进行内容的归纳和版块的设计,高效呈现,对于追求时效性的深度报道来说是较好的选择。另一个好处就是对于习惯了平面媒体深度报道的读者来说,过度的技术倾斜会引起受众的反感,反而是这种清晰明了的报道方式会博得受众的心。
3、反馈
以往报纸和电视的深度报道反映出传播链条中反馈的缺失,对反馈信息的收集难度大,信息维度单一性强,反馈内容具有同质性等一些问题和难点,但是互联网的交互性很好的弥补和解决了这些问题。在每一篇深度报道中我们都可以设置发表言论的空间,或者是表明态度的投票器设置。对這些反馈内容的及时收集有利于深度报道的进一步发展。总结以下几点网络反馈机制的好处:一是能够收集大量的反馈信息,各大网站流量统计显示了惊人的数据,能够提供多于任何媒介的反馈信息。二是收集异质性的反馈信息。报纸和电视通常独有固定的收看人群,节目的制作也是针对某一阶层或某种特定人群。那么他们的反馈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共性。互联网却是一个大熔炉,低门槛准入让各种阶层,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人聚在一起,发出的声音各不相同,出现了异质性的反馈信息。
4、建设专业的深度报道网站
网络新闻深度报道还缺乏成集团化的专业网站,虽然在深度报道的发源地——报纸,也没有形成专业的深度报道报纸期刊,但是几乎每一份报纸都会有深度报道的专栏,报纸每天或每周的发放周期也决定了不可能有专业的深度报道报纸。但是网络打破了报纸的局限性,因为一旦专业的深度报道网站建设完成,就可以成为一份永不过期,及时更新的报纸。如果能建设成专业网站,对网络深度报道的管理会更加完善和方便,也让形成产业链的深度报道有所可依,系统化,组织化网络深度报道制度框架构建。而人们往往对权威人士的话深信不疑,此时权威网站的建成更会成为阅读深度报道的最佳选择。但是专业深度报道网站的建设还需等到网络深度报道发展到成熟期才较有实现的可能性。(作者单位:渤海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董媛媛.深度报道正义价值观的构建——基于对大众传媒消费主义的批判,新闻大学,2010.
[2]张志安.深度报道从业者职业意识特征研究,现代传播,2008.
[3]时统宇.电视深度报道的可持续发展,现代传播,2004.
浅谈电视新闻的思想深度 篇7
怎样才能表现出电视新闻的思想深度?
首先, 要学习, 学习, 再学习, 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提高政治水平
这绝不是一句简单的官话、套话, 而是电视新闻工作者最起码的、实实在在的基本功。试想, 一个没有认知能力、没有政治嗅觉、没有党的政策观念的新闻记者, 如何能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如何能写出具有指导性、权威性的好文章?电视新闻的深刻含意从何而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相结合的产物, 是我们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根本指针, 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只有全面、认真地学习这些革命理论, 掌握精神实质, 奠定新闻采编的扎实功底, 才能在异彩纷呈的大千世界里, 捕捉到具有亮点、热点的新闻事件, 才能创造出新鲜、含义深刻的电视新闻, 从而发挥出舆论导向应有的效应。
其次, 要摈弃旧的观念, 敢于创新
长期以来, 电视新闻界形成一种观念:电视新闻属于形象表现, 擅长反映物质的、动态的事物, 思想上的精神成果难以展示。久而久之, 造成了报道内容上往往偏重于物质成就的宣传, 而忽略精神成果宣传;在表现形式上又注重形象外延而忽视思想内涵, 不少电视新闻成了纯动态、纯业务、纯技术、纯物质的专业报道。更有甚者, 一些县级电视新闻还常常出现看图识字、解释画面的现象。这是一种旧的传统观念, 必须加以摒弃。严格地说, 电视新闻和其他新闻载体比较, 有着无法比拟的长处, 它视听兼备、声像并茂, 虽然演绎能力不及文字新闻, 但由于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 多种剪切手段、字幕、动画效果的灵活运用, 弥补了其不足, 让电视新闻更加生动鲜活, 涵盖面广泛, 显示出较深的思想底蕴。比如, 最近央视播出的电视新闻《汶川地震三年》的系列报道。除了恰到好处地运用电子表现技巧外, 还运用今昔对比的手法, 展示了灾区的巨大变化。昔日是瓦砾遍布、满目苍凉的悲惨状况, 如今是高楼林立、市井繁华、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新闻没有报道灾区人民如何走出悲伤, 自强不息, 重建家园。而从另一个侧面切入, 以夹叙夹议的形式, 重点报道各省市对口援建、无私奉献的动人事迹。听了那深情的解说, 看到一幅幅感人的情景, 使观众激动不已, 感慨万千:地震无情党有情, 社会主义无限好。从中领悟到共产党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这一无与伦比的人间奇迹只有在中国才能出现。有力地批驳了西方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提倡所谓“人权至上”的歪理邪说。像这样的电视新闻既有新意又有深意, 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力。
第三, 要站得高一些, 树立全局意识
一个电视新闻的播出, 能否反映社会的主流, 有何指导意义, 影响力大小, 能不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这是衡量新闻思想深度的标志。新闻工作者要牢固树立全局观念, 具备“全局在胸、宏观在握”的能力, 以及熟练开掘新闻事件思想内涵的本领。
树立全局意识, 编辑、记者要时刻牢记国情、省情, 站在全国、全省的高度抓问题, 搞报道。这样的新闻不仅可以看到思想高度, 也可以见到思想深度。富锦是黑龙江省的农业大县, 在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中, 与邻近的农垦建三江管理局联手开展场市共建活动, 使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富锦电视台记者张国兴依据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稳定千亿斤产粮大省的战略, 采写了《场市联手, 借鸡生蛋, 富锦农业实现新跨越》的电视新闻, 介绍了富锦利用农场大型农业机械、先进的耕作技术, 农场利用富锦得天独厚的土地条件, 在提高粮食产量上大做文章, 取得显著成效。在省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出后, 引起极大的反响。像这样站在全省的角度, 抓住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采写新闻, 有思想深度,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新闻记者的全局意识, 还要体现在对党的政策和任务有充分的了解与把握。紧紧扣住这个主题, 就会搞出思想性强、分量较重的新闻。今年3月18日中央台新闻联播报道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闭幕》的新闻, 这不是一般的会议新闻, 它重点报道了会议明确了“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发展方针, 突出强调了以改善民生, 提高全民生活水平为主的战略调整, 由于报道紧扣群众关心的焦点问题, 又抓住了会议的实质内容, 因而新闻显得内涵充实, 思想性极强。
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实践证明:电视新闻的思想深度与记者的全局意识密不可分。胸有全局, 宏观俯照, 题材抓得准, 报道就会有深度。
第四, 从细节入手, 多用镜头语言说话
一个记者, 只有气势雄伟的宏观, 而无洞察细节的微观, 只能看到大千世界的壮丽奇观, 却难以发现客观事物的纷繁复杂的细微亮点。只有宏观、全局的描写, 而无微观细节的报道, 往往大而空, 笼统无味, 没有说服力。以宏观作指导, 以微观作依托, 宏观选题, 微观取材, 就会形成重大的主题, 报道就会生动活泼、有血有肉, 为受众所喜爱。这里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注重用镜头语言表达。作为形象宣传、视听结合的电视新闻, 它的新闻细节和镜头语言, 最富有表现力。一个生动的细节、形象的镜头, 往往凝聚着丰富的内容, 起到以小见大出神入化的作用, 从而提高整个报道的新闻价值。二要选择细节必须从揭示主题思想、表现新闻事件的思想深度出发, 离开这个去表现细节, 就会失去新闻存在的意义。
古人云:潜深水者擒蛟龙。记者只有深入采访, 周密调查, 细致观察, 反复思考, 像沙里淘金那样提炼主题思想, 电视新闻的思想深度才能表现出来。■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 篇8
电视深度报道的特性包括:
1.报道的时新性。深度报道的选题都是当前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备受热议的话题, 因此它具有显著的时新性, 要以当前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为报道的切入点, 及时推出有影响力的报道, 来满足观众了解事件来龙去脉和未来发展趋势的需求。
2.内容的深刻性。深刻性是深度报道的灵魂。报道题材要显现深刻性必须充分拓展并延伸新闻信息, 揭示事物或事件深层的发人深思的内涵和本质, 从而给予观众以启迪。
3.思考的科学性。各地新闻节目常常将好的选题做成平庸之作的报道, 其根本原因是记者缺乏科学思考, 宏观意识。宏观意识是电视新闻工作者把握大局、纵观全局、领悟真谛的能力, 它会帮助记者提高观察力, 更好地抓住稍纵即逝的时机, 在报道中出精品。
如何做好电视深度报道呢?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把好选题关。深度报道的题材应具有这样的特点:一是有重大影响或典型意义;二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三是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正是基于以上特点, 新闻记者要严格按照新闻价值的标准来筛选题材。笔者2007年曾做过一个四集的系列报道, 报道的是黑龙江省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绿色草原牧场草原生态保护的做法和所取得的成绩, 属于典型经验报道。绿色草原牧场是黑龙江省最大的国有牧场, 由于多年粗放经营和固有的放牧习惯, 致使草原沙化、碱化和退化日益严重, 从2004年起牧场通过禁牧、草原承包育草、草原防护林建设等方法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还带动了当地草原生态旅游热的兴起。他们的做法在当时我国东北地区治理草原沙化碱化过程中很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也契合了“保护生态环境, 共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
2.注重策划。策划是新闻深度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环。在正确把握党和政府的重要政策、时代主旋律的基础上, 从主题的选定到组织架构、采访拍摄、后期制作, 都要进行精心的策划。笔者2010年做了一个关于黑龙江垦区齐齐哈尔管理局沙化盐碱地综合治理的系列报道, 也是典型经验报道。农垦齐齐哈尔管理局是黑龙江垦区资源较少的一个管局, 而沙化盐碱地就有40万亩, 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通过3年的治理, 沙化盐碱面积减小到现在的3万亩,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题, 契合当时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倡导。如何做好这样一个命题作文, 笔者下了一番功夫, 详细了解管理局各农牧场沙化盐碱地治理的有效措施和办法, 归纳提炼现有材料, 构思每一集要表达的主题, 大致框架出其采写结构和采写内容 (包括记者出镜、采访对象、同期声的设计等) 。另外管理局各农牧场较为分散, 还需要选好最佳路线, 做到不走冤枉路。由于前期策划得好, 我们用3天时间就完成了5个农场的采访。后期制作成五集系列报道:《绿树锁黄沙生态得改善》《大规模种草恢复草原生态》《盐碱地种稻“碱巴拉”生金》《推广“滴灌”节水增效》《废弃地上建大棚设施农业显成效》, 播出之后许多单位纷纷来管理局实地取经。报道的成功, 精心的策划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体现好报道内容。当今观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较广, 尤其是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更是十分关注。事件发生前因后果是什么, 背景是什么, 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将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观众所迫切要知晓的。这就需要记者深入调查, 全面报道。在展示新闻内容上要追求新表达。“说故事”是向人们传递信息时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的一种方式。能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让人觉得有看点。
4.练好采访基本功。深度报道的题材, 多是事实比较错综、问题比较复杂的新闻事件, 因此记者不仅要动口动笔, 更要动腿动脑, 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理性的分析。采访有深浅之分, 有高低之分, 这就需要记者要注重练好采访基本功。报道水平并不是单纯指电视新闻的写作水平、拍摄技巧、后期制作, 还要具备在新形势下通过电视新闻报道这一手段, 把握、驾驭和调解各种复杂矛盾, 使报道能更加有效地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更加细腻、更加科学、更加接“地气”的报道方式, 是电视新闻记者编辑应该追求的。
5.科学运用各种表现形式。既可以做成纪实性的, 解释性的, 也可以是连续性的, 系列性的。报道中的表现手法可以用记者出镜进行现场报道, 或者寻访当事人, 或用一些早期电视资料、老照片、老报刊等让深度报道生动好看。同时电视是多种表现手段的综合艺术, 记者编辑要善于将画面、同期声、效果声、音乐、字幕等多种电视手段有机结合, 科学运用, 从而达到最佳的表现效果。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手法, 其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要增强深度报道的传播效果。
谈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编排特点 篇9
这种伴随着电视受众对新闻事件认知权不断扩大而出现的报道形式, 在编排上有着基本的特点和思路。
一、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编排趋于模式化
最近, 笔者认真研究了央视几套受欢迎的电视节目模式, 像焦点访谈、法治故事、道德观察等大篇幅的深度报道, 大多呈现出记录片+访谈+人物的编排模式, 这种编排模式从中央到地方, 之所以被更多的观众所认可, 很大程度上由于能够清晰地揭露整个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 同时又能让我们感同身受, 让观众有融入其中的真实感觉, 从而进一步了解新闻真相。比如央视的《新闻调查》, 凤凰台的《鲁豫有约》, 还有比较受欢迎的《档案》、《大揭密》等, 都是这样的编排模式, 即简短的记录片穿插在节目中, 访谈是节目的主干部分, 人物参与其中, 记者的采访穿插在这几部分中, 形成了形式多样的报道模式。这种报道模式也成就了一批名主持、名制片, 现在各个台都深知名主持人和名制片人的传播效应, 以中央台为例, 像崔永元、白岩松、石凉等知名主持人早已成为栏目的旗帜和招牌。这种编排模式, 也极容易使优秀的记者脱颖而出, 像中央台的年青女记者柴静, 就是这种编排模式的受益者。柴静所主持的报道, 大多是以她深入新闻现场进行的采访开始, 向观众娓娓道来, 层层剥开新闻背后的新闻。栏目宣传记者, 记者为栏目带来关注和收视率。不难看出,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模式是由主持人演播室主持和记者现场采访共同完成的。以大庆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绝对现场》为例, 就是这一模式得成功运用者。演播室主持人向观众介绍新闻事实, 事件发生地点, 由现场记者负责向观众介绍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程, 这样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刻剖析、用沟通交流的方式, 让观众形成对事物的共鸣和共识, 将观点隐藏在采访调查中, 给观众极大的思考空间。观众往往能被主持人对事件的深入分析带到事件中去, 从而去感受记者的观点。
在我国的深度报道中, 完全意义上的调查性报道不算太多, 多数情况下是把一个新闻事实立体全面地展示出来。如《新闻调查》中的“保健品的误区“、“美容陷阱”以及关于日本和菲律宾等国家就海防问题和中国发生矛盾与冲突的综合报道, 都是将新闻事实立体全面地展示给观众。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编排注重新闻背景的运用
新闻背景是电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新闻事实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都有它内在的前因后果, 来龙去脉。因此新闻要准确清楚地反映客观事物就必须说清楚新闻背景, 新闻背景能够引领报道的深度和方向, 即所谓新闻背后的新闻。新闻背景资料的应用是深度报道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报道作为分析性、解释性、问题调查性的报道, 离不开新闻背景材料, 也可以说, 缺少了新闻背景材料, 就构不成深度报道。报道是用事实说话的, 深度报道中背景材料的运用, 是以事实帮助记者表明报道的观点, 也帮助观众把事物置于特定环境、条件中去理解和分析, 从而引出深层次的思考。凡是重大事件发生, 观众往往不满足于消息的简要介绍, 他们希望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了解的更多、更细、更深一些。从某种意义上说:背景情况的交代, 在深度报道中不仅仅是必要, 而且是必须的。现在看新闻, 更多的是能看到新闻当事人叙述, 可想而知, 当事人自己陈述所产生的效果是更加具有信服力的。作为一个媒体, 这种公信力和判断力始终都是电视人所追求的。黑龙江省台的《都市传奇》, 通过讲述案件的背景来向观众呈现事情的来龙去脉, 吸引观众想要了解真相而继续看下去。这个节目中编辑在背景编排上十分下功夫, 而往往背景就是案件背后的真相, 也恰恰是观众最为期待、最想知道的新闻事实。
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编排越来越注重新闻现场
注重新闻现场能使新闻更加鲜活、生动, 也是各家电视台极力表现的手段之一。近年来,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思辨性与力度决定它越来越离不开新闻现场。深度报道的观众不仅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还想知道事件发生的原因、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都需要我们帮观众去解疑释惑, 并引发相关部门的思考, 这一切都离不开思辨性。大庆电视台将新闻宣传报道延伸到新闻事件发生的节目《绝对现场》, 把嘉宾请到直播间, 电视搭建平台和桥梁, 嘉宾是各行各业的负责人, 他们面对面地解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的、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呈现出强烈的现场感特点。大庆电视台又于2010年4月大胆开办直播频道, 全天候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式播出。可以说对于地方台而言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在全国也是比较领先的。
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的方法 篇10
关键词:电视,新闻节目,深度报道
当前,各个电视台在新闻类节目中都存在深度报道节目,深度报道也是各个电视台新闻节目的立台之本,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然而,由电视台新闻类节目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出,深度报道类的新闻节目在实际报道中还存在局限性,没有实现跨跃式发展,在报道中还缺乏一定的规范要求,亟待解决。
1 电视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优势及特点
电视节目深度报道的优势在于,它综合运用了电视画面与声音等手段,展示了真实的、充分的、有说服力的事实,并用事实来挖掘事物的深度,从而产生预期的传播效果。其特点主要有三点。一是直观性。电视新闻节目是采用声画结合的方式来播报新闻事件,使受众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其造成的影响。二是真实性。新闻节目都是通过采访,让经历过新闻事件的人来亲身讲述事件的发生原因和造成的后果,从而使受众能够了解到事件的真实情况,以便增强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说服力。三是题材前沿性。新闻节目在选择深度报道的题材时,要选用当下最流行、最有吸引力的话题。只有如此,新闻节目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从而使新闻节目的收视率能够得到保证。
2 电视新闻节目进行深度报道的方法
2.1 新闻的选题要多样化
新闻节目要想进行深度报道,必须确保新闻选题不能带有局限性,才能保证深度报道能够产生全方位、多层次的传播效果,受众才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选择新闻节目。然而,目前有些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节目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新闻节目的制作思想局限于“每个节目都要有明确的结论”,使得采编工作者往往为了展现真理而疲于奔命,且报道的都是带有较强主观性的结论。而受众在观看中也看不到事件发展的情节过程,导致其无法对新闻节目展开联想、互动。
2.2 新闻报道角度应该具有故事性
分析国内电视业较为成功的节目可以看出,成功的节目一般都较为重视节目的整体风格与定位,且十分关注选题,而对节目的类型是调查类报道还是访谈类报道却不是很关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电视新闻杂志栏目《60分钟》的选题思想是找寻小故事。这个小故事要包含在一个大主题之下,以便更好地反映出时代的印记。比如,这个栏目曾经对一个帮助病人实施“安乐死”的医生进行过报道,并在此基础上引出了全社会对医生的职业伦理以及人对自身生命权利的再认识。央视的名牌电视新闻评论栏目《焦点访谈》一开始也是从“政府重视、群众关心、普遍存在”的故事话题开始引出,结合纪实拍摄,现场报道等电视节目方式,反映和推动解决了大量在社会进步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作播出了大量影响广泛的优秀节目,被誉为“中国新闻界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新闻节目要想实现深度报道,要从不同角度看待、从不同角度表述,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报道角度的故事性在其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3 新闻节目的形态要具有创新性
随着时代的变化,受众对新闻节目的鉴赏能力也在改变。然而,在电视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方面,电视台新闻类栏目的“主打节目”却只有访谈一种类型,且形式基本都是专家谈话和“解说配画面”的形式。这种方式不仅枯燥,且缺乏在新闻事件现场拍摄的具有冲击力的图像,缺乏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挖掘。很多时候都是主持人和专家在絮絮叨叨中引导人们去听、去注意新闻事件,而情节的简略和细节的不完整也会导致新闻信息量贫乏,容易使受众对其产生厌烦心理。此外,电视新闻节目深度报道的价值也不能得到有效地体现。只有对当前新闻节目的形式进行创新,才可以使新闻节目变得更有吸引力。例如,中央电视台就对《新闻联播》的形态进行了创新,增强了社会重大变化、重要新闻与重要事件等新闻内容的时效性。对地震、水灾等自然灾害类的新闻也不再是选择性的播报,或者是延时播报,而是利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对灾难造成的损害进行了真实报道,更贴近了民生,从而提高了新闻节目的吸引力。因此,新闻工作者应该对新闻节目的形态进行创新,以便容纳更多类型的新闻,保证新闻节目的深度报道能够更好地开展。
3 结语
当今社会中各种媒介不断衍生,由于互联网的影响,电视新闻节目受到一定的冲击。因此,电视新闻节目的领导及工作人员应不断创新改革,积极面对问题,满足受众的更高需求。此外,还可借鉴国外优秀的电视节目,将其成功经验应用到国内市场中并适当改革,创造出适合我国的新闻节目,从而进行更深入的报道,充分发挥其具备的优势,使其逐渐受到观众的重视,在发展中赢得市场。
参考文献
[1]陈艳.浅谈策划在广播新闻深度报道中的运用[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5).
科技新闻写作中的深度分析 篇11
关键词:科技新闻;重要性;原则科技新闻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持续发展的今天,其在新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人们关注焦点之一,但与之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将科技最新发展传播给受众,成为科技新闻不可避免的主要问题。
1科技新闻的重要性
科技新闻是向受众传播有关科技内容的最早报道,是落实科普最重要的途径。因此,在新闻领域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科技新闻主要指对科技领域最新发生的事实进行报道。其中事实主要指科技成果及其推广与应用,包括党和国家相关政策,科技界相关活动以及科技工作人员主要成果、成就等。其种类较多,常见的主要有通讯、信息、评论、专访、报告、特写等。由于多数科技新闻在表述过程中往往因语言晦涩、文采泛泛,或与受众贴近度不够等诸多问题,导致受众兴趣不大,促使科技文化与知识的传播受到严重阻碍。
2科技新闻写作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如何增强科技新闻的影响力,增加受众数量的同时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最主要的措施便是针对科学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现对科技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1)缺乏准确性。科技新闻和媒体承载着向人们传递最真实、客观、全面新闻事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提高科技新闻的准确性是新闻报道的首要前提和基础。但在实际报道过程中,部分新闻工作者并未本着实事求是的重要思想对科技事件进行准确报道。特别是出于认知差别、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诸多新闻和媒体偏离了原有事件的本真,逐渐发展成为“炒作”“假新闻”等。特别是对于纸媒来说,对新闻事件缺乏更加细致、深入的了解导致新闻失实,比之其他新闻媒介更为常见,为受众正确认识科技新闻、科学知识等产生一定的误导作用,严重影响到科普的正常推广。
(2)缺乏文采。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曾说:“没有枯燥的科学,之后枯燥的叙述。”诚然,在诸多科技新闻报道中,多数人认为科技新闻本身所涉及的领域导致新闻工作人员只能用专业性术语进行表述,或是用大量数据对新闻内容进行堆砌,导致受众望而生畏。缺乏一定的幽默性或通俗易懂的比喻,这同样是导致科技新闻缺乏文采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种做法会导致受众认为科技新闻最主要的特点便是艰涩难懂,与自身实际生活关系不大,从而不愿花费过多的时间仔细阅读。
3科技新闻写作中应遵循的原则
为更好地提高科技新闻的瞩目度,增强国民对科学文化知识的认知,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可遵循以下几点方式进行。
(1)准确定位。如何使受众对科技新闻更加喜闻乐见,起到应有的作用,对其准确定位至关重要。对于科技新闻来说,其功能定位主要为大众化。对于非专业性普通媒体来说,接受科技新闻最主要的是大众。由于多数人对科学认知、理解等水平均相对较低,所以应保证科技新闻可以被广泛群体准确认知。但相关媒体报道,对于科技新闻来说,比较理解其主要内容的人数在受众中占到31.5%,充分理解的不足5%,而对新闻中涉及的科技方法完全理解得更少之又少。因此,明确大众化定位,是保证科技新闻成功传播的关键性因素。
(2)深入了解。深入了解科技新闻始末,是把握科技新闻准确性的主要因素。在对科技新闻进行采访过程中,应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由于第一手资料为新闻工作人员直接获取的相关信息,比之从其他人员或媒体中获取的信息准确度更高,价值最高。因此,努力获取第一手资料至关重要。对于从他人手中得知的信息,应首先对事件准确度进行深入分析,努力还原事件本身,促使新闻更加真实、完整。对于新闻事件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名称、理论等应充分理解。如果新闻工作人员自身理解便是错误的,科技新闻自身便无价值可言。深入了解、准确用语是避免受众“雾里看花”的重要方法。例如,在实际写作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填补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定性语句。
(3)讲究文采。文采主要依附于内容本身,與内容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杜甫曾说过:“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充分显示出文采是打造文章风格,增强文章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彰显作者思维性格、精神气质的主要途径。如何提高文采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精心设计导语。导语是受众是否感兴趣的直接影响因素,也是作者展示自身能力的橱窗。科技新闻是否具有文采需要作者在导语上下功夫方可。不仅要抓住食物本身所具备的特点,还要能充分激发受众兴趣。第二,做好“翻译”。由于科技新闻中的专业术语、理论等比较难以理解,所以在写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容易使作品陷入技术圈子中,且无任何文采可言。对此作者应做好相关翻译工作,使内容更加形象化和通俗化。例如,对于“胚胎移植技术”来说,读者很难理解该种技术具体如何,但将其比喻为“借腹怀胎”,不仅立刻形象化、生动化,还可以使读者一目了然。又如用指甲盖对1cm2进行描述,用头发直径对膜的厚度进行说明等,都可使所讲述的事物深刻化、形象化。此外,在实际写作过程中,积极运用散文化、故事化等写作方式,将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翻译,也可以很好地将科技新闻进行有效展示。可以说,做好“翻译”工作,使科技新闻形象化是保证科技新闻更加繁荣昌盛的主要途径。第三,赋予时代气息。时代气息是保证科技新闻及时性、真实性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更好地使广大受众充分认识层出不穷的新观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需要工作人员深入到中国现实生活中,不断提高自身对新知识、新文化的认知,促使自身与时俱进。确切来说就是,只有带有时代气息的作者方可写出富有时代气息的文章,只有认知充沛的作者方可写出文字优美、新意盎然的文章。
4结束语
科技新闻承担着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责,在自身工作中,应着力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步落实与创新,保证科技新闻准确性与真实性、大众化与广泛化。通过不断对新闻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合理表述,保证科技新闻在社会进步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参考文献:
[1] 陈瑶榕.论科技新闻的人文色彩[J].新闻世界,2013,27(12):152154.
[2] 董玉芝.从人文视角谈科技新闻报道的创新[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0(4):133136.
[3] 熊燕.科技新闻的传播立场和社会责任[J].云南科技管理,2013,28(3):6061.
[4] 杜占江.让科技新闻报道可信又可看[J].新闻论坛,2013,30(1):5455.
[5] 安荣.如何解决影响科技新闻传播效果的关键问题[J].呼和浩特科技,2013,27(1):3536.
关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问题的研究 篇12
1. 客观准确性。
客观准确性是吸引受众群体的独特魅力所在。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一般是通过电视媒体观察、记录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 并深入事件之中大量调查取证, 最后再进行归纳与理性分析, 揭示事件背后的真相。
2. 选题针对性。
新闻选题主要针对于社会上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热点问题通常是指一段时间内引起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又迫切需要媒体做出解释的问题, 难点问题则是指很长时间内都无法解决的, 并涉及到多方利益的复杂性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正面的, 也可以是负面的, 能否入选选题范围关键是看对于这些问题的报道是否有利于社会舆论的正确导向。
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现状
2.1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状况
自1980年5月《国际新闻》栏目开办至今,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已历经30多年, 使得深度报道逐渐走向成熟。《国际新闻》的出现为我国新闻界打开了新的思路, 成为驱动电视新闻改革和深度报道的引擎。紧接着同年7月, 中央电视台开办了第一个新闻评论性的专栏节目《观察与思考》, 该栏目注重报道的思想性、政策性及时新性, 独创了采用评论员形式与观众对面交流。杂志型新闻栏目《东方时空》于1993年开播, 其中的《焦点时刻》凭借其内容触及到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1994年创办了《焦点访谈》, 该栏目在我国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它不仅成功架构了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形式和框架, 并且开批判性报道之先河, 通过将舆论监督和新闻事实报道相结合, 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深度报道的道路。
2.2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存在的一些问题
(1) 深度报道缺乏评论
当前,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普遍存在注重叙述而缺乏评论的问题。一些媒体在报道时, 过于注重选题的新奇性及表现手法的夸张, 而忽视了对事件的思考。中央电视台更是明确指出, 对事件的报道只是为了达到引导观众思考判断的目的, 并没有标明自身的立场与态度。例如, 《焦点访谈》节目, 该栏目在近些年批评力度严重不足, 应景选题却是逐年增加, 比如对《有你才幸福》这部央视电视剧分析就是应景和宣传的文章。
(2) 主观倾向性过于明显
各级电视台在很多都存在一定的主观倾向性, 不能很好的处理两者的关系。比如, 有的电视台只走歌颂路线, 仅仅报道宣扬英雄事迹的新闻事件;有的电视台只做批判性报道, 专门报道负面新闻, 以提高栏目的收视率。
(3) 记者自身素质有待加强
一些记者往往为了凸现自己在镜头前的形象而陷入“自我表现”的误区, 总会喜欢在提问的时候, 不忘在镜头前表现自己, 比如, 通过不断地提问、追问甚至逼问的方式, 来塑造自己的“名嘴”形象。更有甚者, 个别记者竟然完全不顾自己采访的任务, 借题发挥, 本末倒置。
三、电视新闻深度报道的应对策略
3.1树立以电视观众为中心理念
现阶段, 各个地方电视深度报道栏目, 逐渐关注社会民生, 开始真正面向他们的观众。当前的大众传播活动, 受众群体开始崛起, 他们已由被动接受逐渐转为主动选择, 并且希望平等地参与交流和对话。观众本位时代的来临, 意味着运作深度报道栏目, 就要立足于电视观众群体, 加强与观众的沟通交流。新闻记者要全面深入生活, 真正触摸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总之,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节目的制作必须树立以观众为中心的理念, 与观众面对面地实行交流和对话, 并逐步由过去单一的宣传功能转变为复合型的传播模式。
3.2坚持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新闻报道应坚持客观性, 站在中立的立场报道新闻, 使受众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真实的认识。然而, 新闻工作者作为社会中的人的角色, 是无法完全避免人的情感表达的, 而且新闻工作本身就具有惩恶扬善的工作原则, 带有主观性的态度在所难免。情感的表达必须要有一个“度”, 一个基于对新闻事实尊重的度。总之, 新闻工作者既要主动深入新闻一线亲自做采访, 把新闻事实原原本本传达给受众, 同时又要从事实本身跳出来, 体现“人”的特质, 展现新闻报道独有的魅力。
3.3加强高校新闻人才的培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