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新闻传播(共12篇)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 篇1
在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模式迎来了时代性的危机和挑战。全媒体时代的媒体融合,并随着互联网技术、数字技术等交相发展,全媒体概念以何人何时何地何种方式都可以获取任何信息的目的不断发展,具有及时性、生动画面性、全时在线性、实时传送、实时互动等特点[1],最终全方位满足受众群体的需求。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传统电视新闻的局部零散调整和改革已迎合不了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必须重新对电视新闻做出定位,以全媒体的运营方式和发展趋向作为出发点,重新改革传播方式、内容以及品牌的塑造。
1 全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征
全媒体概念源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的,是一种媒体融合的理想形式。其意义涵盖层面更广更多,首先在媒体传播主题中从传统的内容输送转变为传播平台,在传播形式上由渠道被动传播扩大至全民自主传播,由单一产业形式转变为上下游多产业链形式发展,由单一媒体到多媒体覆盖,由传统空间到社区化空间,从传统传播时间到及时传播、共时化传播方式,从传统的单向传播到用户体验互动等。这些特征打破了传统媒体机构断续性的存在方式。
2 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
全媒体时代的流行使受众在生活方式、新闻体验等方面得到巨大的改变和释放,全媒体时代的特征严重影响了传统媒体的生存方式,电视新闻作为以视觉生动化优势的传统媒体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2.1 内容丰富性差,获取新闻形式单一
电视新闻类节目的内容多数以事件新闻或模仿央视等新闻题词啊,内容较为单一,素材来源局限,不易被受众认可。同时电视新闻受媒体形式的局限,只可在特定时间内获取,且必须通过第三方的支持才可以达到。
2.2 传播内容定势,互动性差
电视新闻传播是单线传播,受地域性和时间性的影响,电视新闻只能按照自己的判断进行新闻内容的传播时间,而受众无法进行选择,只能被动接受该区域该时间段传送的内容,传输终端的各点没有关联,互动性差,受众被动[2]。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不能满足受众对针对性新闻信息的需求,传播话题不能与受众产生共鸣,造成传播定势的弊端。
2.3 时效性差,受众群体老龄化
传统电视媒体受自身传播形式的限制,新闻播出的流程较长,在事件发生后需要采集、编辑、新闻制作、定时播报等一系列流程,与当今流行的微博、微信、网络媒体相比,时效性差,不能保证新闻素材的传送速度。
3 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调整策略
3.1 整合全媒体资源,打造丰富内容
依据网络媒体、报纸媒体、广播媒体、微博、微信等内容,跨媒介整合资源,有现场连线、有解读、有读者互动、论坛互动以及手机微信视频内容等,打造电视新闻内容的多样性。另外针对青少年、中年等受众群体的新闻取向制定年强化题材,重视年轻受众群体的服务和开发,可以借鉴网络电视新闻以及微博新闻的推送内容。同时借助第三方平台网络资源,加强电视新闻内容的储存量,建立独立的网站关联新闻节目,是的新闻内容可在网站中重负利用,如湖南台的“芒果TV”、央视的“央视网”,均提高了电视新闻的存储量和二次传播能力[3]。
3.2 提高新闻内容互动性,增强受众参与度
全媒体时代下重视特色内容的传播,和受众群体自助传播意识,当代的互联网时代,只要有一部终端设备就可以参与新闻话题的互动和传播中,而新媒体的发展也给传统电视媒体带来创新性的互动平台,如微信、短信、微博等平台形式,都可与受众群体达成深度的互动。在一些地方民生类新闻节目中出现类似有偿新闻形式,由受众将身边的新闻素材以视频、录音、图片等各个形式进行上传,可达到电视新闻内容的差异性,同时提高了人们的话语权和参与度。这是一种新型新闻,是传统新闻来源结构的一种改革。
3.3 拓展媒介,创新内容掌控质量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转变了媒体市场的竞争场地,由传统模式转变为移动终端化,因此电视新闻传播新渠道的创新和拓展是电视媒体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嫁接新媒介和节目的创新是重要手段。
总之,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使传统电视媒体的变革和发展,全媒体的融合走了近十余年的历程,传统电视媒体是否能够成功转型还需要在全媒体时代下不断摸索,积累更多的宝贵经验。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传媒界应用的迅猛发展,媒体形式不断地发生改革,从媒体内容、传播工具、传播渠道、资讯信息、运用方式等多方面开始融合,至此,当代社会迎来的全媒体概念时代。全媒体概念是随着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受众群体不同需求而发展的一种涵盖视听、形象、触觉,融合各媒体渠道的细分式媒体服务,实现了一种最佳传播效果。与此同时也给传统模式带来时代性的危机和挑战。本文对传统电视新闻在全媒体时代变革中面临的挑战和调整策略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全媒体概念,新闻传播,传统电视新闻
参考文献
[1]杨洁.浅析电视动画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J].新闻战线,2014,(12).
[2]崔宁.传播主体实现本体知识建构与思维创新的认知机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5).
[3]罗彬.试论新闻传播的人本责任[J].国际新闻界,2011,(6).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 篇2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事物涌现出来,在现金的媒体时代,传统的媒体已经不容易满足大众的需求,所以很多新兴的新闻传播形式开始出现在大众的眼前,网络媒体也成为最广泛最容易被人接受的一种新的媒体形式。本论文就以新媒体中的网络媒体为例,来研究新媒体下心为传播模式的转型。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播技术的巨大变革,将人类的传播能力不断推向新的高峰,传播生态亦在此过程中相应地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在新媒体中,传播环境从单一的线性5W传播,逐渐变为环状的、可重复的传播;传播模式从传者中心理论、精英传播理论逐渐变为分众传播理论;传播要素中传者与受众之间的划分与界定也不再那么明确,很多时候,传受双方地位是互换的并不断发生变化。除此之外,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还带来了全新的传播方式——全民传播。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台小型微型接收器,手机,就可以现场采集信息、并在网络等新媒体上发布信息。
关键词:新媒体 网络媒体 传播模式
网络媒体的发展不仅仅是在中国,而是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都是飞速的,而网络媒体涉及的范围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对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所以研究网络媒体能够扎稳脚跟的原因和它本身的优缺点,加强网络媒体的监管,保证社会的稳定,势在必行。针对我国的网络媒体的发展状况及发展的前景,来进行新媒体下新闻传播模式的转型研究。
1 新媒体中的生力军——网络媒体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的传播方式是用超文本和超链接等完成的,这是一种新的传播模式,所谓的超链接,就是点和点之间通过一种关系链进行连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一种信息网络。信息的交换和存储与原来的`那种具有顺序性和线性的限制不同,这种方式能够通过交叉联想的方式,从一个地方快速的到达另一个地方,这种方式比较方便快捷的检索。而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能够让网络媒体具有很大的特点,比如,在网络中的信息结构都是网状的,能够按照查询条件的不同来进行链接,这也是网络媒体强大的检索功能,另外,在网络中能够多个窗口进行编辑,能够是网络编辑具有强大的功能和各种各样多种的元素。
综合而言,网络媒体就是依附网络作为信息的载体,然后利用文本、视频、音频等形式来进行商业行为或者是公共行为的一种与传统的媒体不同的信息传播方式。
2 网络媒体能够建立并且发展的优势
1)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传统传媒方式弊端的显现,政府也急于寻找新的传媒方式,而网络正是最好的对象,所以国家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大力支持网络媒体的出现使得国家网络媒体有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2)传播对象的小众化。无论是传统的媒体还是新兴的媒体,其目的都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对象,传播信息,网络媒体依靠强大的网络资源,丰富了信息的多样化,增加了信息的趣味性,进而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3)网络媒体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比较强。和传统媒体单向性的信息传播不同,网络媒体有选择性和参与性,并且可以与参与者进行网络互动,增强了网络媒体的个性化,丰富了网络媒体的内容,跟能满足受众的需要;
4)先进的技术支持。有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又具有强大的技术水平,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更加的如鱼得水,游刃有余,也能做出更加满足受众的信息,吸引受众的眼球。
3 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缺点
3.1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优点
1)节约经费。与传统的媒体形式相比,网络传媒既不需要发射塔也不需要建立转播站,更不需要什么特别的设备,消耗的能源特别的少,只是简单的升级和维护就可以保障基本的运营,这样大大的节省了经费,缓解了经济的紧张;
2)有利于人才的分配。看传统的传播方式不难发现,很多节目的制作大多采编播用的是同一个人,这样虽然效率提高了,但是这样会造成人才的富余。而网络传媒则可以更好的处理人才,比如可以让有采编能力的人担任网站的编辑,让精力充沛的年轻人加入到编辑的队伍中,时刻保持整个媒体的创作活力;
3)丰富的信息资源。现在的网络媒体可以及时的把优秀的 作品和比较重要的新闻很及时的转化成文字发布到网页上,做到信息资源的即时共享,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3.2网络媒体这一新兴的媒体在传统的媒体对比下的缺点
1)信息的复杂性,难以辨别性。与传统的媒体相比,网络是一个新兴的事物,还没有更多的法律法规去规范它,这就造成了现在我国的网络充斥着很多不实的报道和虚假的新闻,给不法分子创造了机会;
2)受众的人数比较小。我国有着13亿人口,虽然人口众多,可是由于传统的媒体,比如电视,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网络时代还一下子难以被接受,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一小部分人中发展起来;
3)受众的知识水平达不到网络媒体发展的标准。由于网络媒体发展的时间段,技术先进,所以网络媒体只是在以下部分具有一定文化的人身上还有学生的身上得到有效地利用。现在虽然网络发展比较迅速,但是不会使用网络媒体的人还是很多的。
4 对网络媒体这一新兴事物的建议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新型的科技也迅猛发展,有了互联网,网络上出现了很多新型的媒体,比如人人网、微博等等,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和信息,交流经验和思想,表达自己的看法,引领者社会的舆论走向,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影响。
电视新闻的价值传播策略研究 篇3
一、 电视新闻价值传播面临问题及改版的主要做法
在信息时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多元化发展,观众审美层次不断提高,电视媒体再也无法通过说教、类型化、典型化、动员等传统教化模式和守旧策达到良好的价值传播效果。美国传播学专家James·Ruhr在著作《中国人打开了电视机》中列举了我国电视节目在价值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我国电视新闻工作者已经意识到电视新闻对价值传播的重要性,但是在传播策略中仍难免存在问题。首先,一部分电视新闻媒体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方式过于僵化,存在教条主义、简单化的弊病,形式较为单一,语言缺乏生动,不能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感染观众,无法与观众形成价值共鸣。其次,部分电视媒体对价值传播的重要性缺乏深入的认识,热衷八卦、猎奇题材的新闻,以抢发突发事件、博取观众眼球为能事,没有将精力放在思考如何有效实现价值传播上。最后,部分电视媒体在价值传播上缺乏整体布局,存在同一媒体下的不同节目之间价值观紊乱等现象,对观众价值观的统一性形成了干扰。面对国内电视频道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央视新闻频道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关注价值传播”的口号,并及时将价值传播付诸实践。
改版后的新闻频道,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形成了各自的播报风格。早间新闻以轻松愉快的新闻内容为主,短平快成为这一时段新闻的主要特点。如《朝闻天下》加快了节目播报的节奏,增加了节目整体的信息量,也优化了新闻内容的搭配。这种快节奏、大信息量的新闻播报方式更符合观众早间收视时收视习惯和心理,简短的评论迅速表达出新闻立场,易于被观众快速接受。白天的《新闻直播间》立足于提高新闻的速度、深度和锐度,突出栏目的直播特色,以分时段的精细化编排重点打造全新版块“全媒体搜索”,根据观众观视习惯在不同时段重点投放财经、科技创意、文化等分类新闻版块。节目中增加了短评和编后话,目的在于利用及时的评论主动引导社会舆论。晚间则重点打造三大革新竞争力:以速度、深度解读重大国策;以数据思维制作精准新闻;以观点新闻统领战略方向,将评论与新闻事实更好地融合到一起,全方位打造观点新闻。从2016年改版后新闻频道在不同时段采用的不同播报策略来看,早间新闻以短评为主,日间新闻以编后话及中短评论为主,晚间新闻则重点打造深度讨论。
二、 央视新闻频道价值传播的增强传播力度策略分析
2016年改版后,央视新闻频道通过提升价值影响力、增加在价值传播中的发声,加强主题主线价值传播力度等方式,来增强对核心价值的整体传播力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央视新闻频道努力深化王牌节目的价值影响力。早在2015年11月初,央视新闻频道便公布了2016年改版计划,在理念、手法、载体上实现全方位的创新,首先对多档王牌节目进行改版升级,从这次改版中可以发现央视新闻频道在价值传播上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方式。作为新闻频道的标识节目,《新闻联播》率先打响了改版的第一枪,于2015年 11月19日便展开创新性的“头条工程”。2016年1月5日,《新闻联播》“头条工程”编委会正式启动运行,明确了积极推进“头条工程”、弘扬主流价值的改版方向。3月3日,《焦点访谈》于两会前夕推出新栏目《百姓心声》和《权威解读》,将百姓关心的新政新规的重点、要点、难点、影响讲深讲透。目的是要使观众知晓政策内容的基础上,还使观众理解政策的合理性,从内心接受和支持这些新的政策。《朝闻天下》增加了信息量,重点打造全新版块的全媒体搜索。《晚间新闻》重新确立了打造三大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以速度、深度解读重大国策,以数据思维制作精准新闻,以观点新闻统领战略方向。
其次,央视新闻频道在不断增加在价值传播上的发声。改版后的新闻频道无论在早间节目、日间节目还是晚间节目,都增加了评论的篇幅比例,不断加强“自己的声音”。早间节目增加了短评,日间节目增加了编后话,通过及时评论实现对舆论和思想的主动引导。而晚间节目则干脆以观点新闻为主,将评论与新闻事实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新闻广度的延伸和深度的挖掘引起社会的反思,实现思想启蒙和价值传播的作用。以《新闻联播》为例,改版后的时政头条首创了“1+N”组合编排的报道方式,即“时政新闻报道+评论员+国际反响+主题主线报道”。“头条工程”启动时恰逢习近平主席密集出访和出席双峰会,《新闻联播》的《新理念新发展》专栏通过5集“双案例组合”报道对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五个更加注重”分别进行解读。这些报道均以“两条短片+短评”的模式组合播出。每个组合5~6分钟,既有一定的时间可以进行视野拓展和深度挖掘,又不显得冗长沉闷;既有生动典型的故事,又有数据和观点作支撑,充分发挥了央视主流媒体舆论引领作用。
此外,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更加强了主题主线新闻的价值传播力度。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许强表示,2016年新闻频道主题主线策略包括:一是提高选题的重大性,提高节目品质;二是优化主题主线报道,把新规、新政的重点、要点、难点、影响讲深讲透,让政策入脑入心;三是舆论监督选题要精,严把选题关,剔除一些小、散、轻的选题。通过对国家发展、社会民生的大事件的集中报道,有利于吸引观众注意,培育观众爱国情感,宣传国家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很多主题采用了系列报道的方式,如2016年《焦点访谈》先后播出了“乡土中国农村系列调查”“治国理政新征程”“治国理政新实践”“感恩的礼物”“问计两会”等多个系列报道、聚焦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法治、医疗等民生问题进行舆论监督,形成持续的影响力,价值传播的效果更为明显和持久。
三、 央视新闻频道的价值共鸣传播策略
仅仅依靠增强传播力度的方式仍然很难使观众从内心接受电视新闻传播的价值,想要获得良好的价值传播效果,就必须使新闻中的价值观念获得观众的认可,产生内心的共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央视新闻频道应用了以下策略:
首先,央视新闻频道更加重视与观众形成价值的共鸣。塞弗林和坦卡德在《传播理论》一书中提出:“电视新闻只有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也构建起受众与其产生共鸣的价值体系,才能实现传播和价值传播的最终目的。”[1]新闻频道在2016年改版中进一步加大了价值传递视角转变的步伐,从传统的以官媒为出发点做新闻的主观教化方式,逐渐转变为以观众为出发点,分析观众是如何获取新闻信息和接受价值传递的。这种立足点的转变,体现了央视新闻频道以人为本的价值传播策略。为了实现这一策略,新闻频道在多个节目中增加了以普通百姓为出发点的栏目。如《焦点访谈》增加了《百姓心声》栏目,《新闻1+1》增加了《面孔》栏目、《晚间新闻》增加了《数据空间》版块等。通过这些接地气的栏目,央视新闻频道在播报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新闻事件的时候,构架起与观众价值观念沟通的桥梁,寻找与观众共同的价值取向,努力形成与观众的价值共鸣。
再次,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通过更加成熟的叙事风格赢得观众信赖,产生价值共鸣。电视新闻是典型的叙事体,而叙事的本质是讲述价值观的。[2]作为国家媒体,央视新闻频道大多数时候是以全知视角进行新闻叙事并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全知视角的优势在于新闻频道可以全方位、多层次的进行新闻叙事,这样做的效果有两方面:第一,使电视观众以主流价值观看待和分析新闻事件,在国家发展建设中拥有更强的主人翁精神,以着眼全局的的国家层面看待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第二,通过纵横天下、囊括四海的全景式叙事建立厚重的叙事体系和权威的品牌形象,增强观众信赖,使观众易于接受央视新闻频道的价值传播。然而,传统式的新闻全景式叙事存在权威有余亲切不足的弊病,很容易在心理上使观众对新闻叙述者产生疏远感,不利于价值观念的接受。改版后,央视新闻频道强调全职视角的亲民性,更注重用过电视画面这一文本叙事的补充方式传递表达情感,利用情感传递价值。如2016年6月25《晚间新闻》报道南方十省特大洪水时,通过对广大官兵在抗洪救灾一线的一组组镜头调动起观众的情感,促发观众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进而使观众对他们产生心理认同和的价值观判断。此外,改版后的央视也有意识的增加了个性视角新闻的数量,在新闻叙事的过程中带入采访者的主观价值,增强了新闻的思想投射,也丰富了价值传播的方式。
最后,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更尊重价值的多维性,以此获得价值传播持续长久的影响效果。任何一个新闻事件都是多层次的,从不同角度来看可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价值认识。在社会多维化发展的今天,新闻报道再以一维的价值观品评新闻事件就很难获得观众的价值认同。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在遵循全面性和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多维性价值理念报道了很多新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新闻1+1》中专题报道了“山寨”现象,不再是一味的口诛笔伐,而是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剖析,辩证的分析了“山寨”对社会和个人的利弊关系。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再会因为某一媒体的价值宣传就轻易扭转自己已经形成的价值体系,改版后的央视新闻频道以开放性的价值观引领观众,这种做法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可,价值传播的效果也更好。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在不断进步,电视新闻的价值传播策略也应该着眼于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并不断自我更新。国民的价值观念左右着国家的发展方向,我国电视新闻努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构架的新型中国电视价值体系,是以国民价值观念的提升为目的的。提升和优化价值传播策略是电视新闻媒体必须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电视新闻媒体生存和发展的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沃纳·赛佛林,小詹姆士·W·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主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278.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 篇4
关键词:媒体相互融合,媒介生态系统,传统传播模式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与数字多媒体技术的进步,各种新兴媒体不断涌现,传统媒介方式受到严重冲击。电子媒体的出现,使人们重新体验到了不同类型文化“村庄式”的交往方式,使人类的社会文化再一次回归到了部落文化当中。以网络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的新媒体,已经成为了社会环境中新的交往方式,逐渐得到大家的认识和肯定。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合作方式变为竞争、依赖的关系,现阶段,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数字化网络媒体技术的挑战,这些都涉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竞争与发展。由此可见,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未来走势,正在逐渐被全世界关注。
1 新媒体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
新型媒体是一种依托数字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媒体形式,它以网络为载体,其传播方式大致分为移动网络、移动电视、数字高清电视等。近些年,我国新媒体科技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并且已经得到大众的广泛认可。当前,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互联网市场之一。在这个基础上,我国网民数量依然保持飞速增长趋势。与此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所占的移动电话市场份额最大。在所有网民中,一大半是移动电话的使用者,中国网民已经占到了整体的34%左右,根据这一情况可以看出,新媒体是大众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重要途径。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传播者和受众者不断增加,进而导致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媒体一直没有放弃寻找自身的出路,实践证明,传统媒体只有与新媒体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地位,进而更好地稳定当前的媒介格局,减少新媒体带来的冲击。网络媒体依靠新媒体进行传播,而电视报纸等媒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接受最频繁、最普遍的传统媒体。所以,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才是当前的立足之道[1]。
2 实现共赢互惠互助互利
2.1 电视媒体优劣共存
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标志着电视媒体正式诞生。电视媒体出现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其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广播媒体传输的限制,可通过声音与画面传播信息。卫星电视出现后,大大拓宽了信息传播途径,电视在人类生活与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视所拥有的优势在于图像与声音的同步传递。观众在观看电视时,既能体验到视觉上的享受,又可以在听觉上满足自身。电视传播的信息生动而浅显易懂,因而传播范围广,受众众多。但与此同时,电视媒体也有一定的劣势,在传播信息时,电视传播与观众之间形成的互动能力较为薄弱,从观众那里接受到的反馈也比较慢。同时,电视媒体的内容,看过后就很难再找出来回看,这是电视传播的一大弊端。
2.2 新媒体的优势与劣势
相比于传统电视媒体,网络媒体的优势较为明显,其具有信息量大和综合高效的特性,同时,接受信息方便快捷,打破了时间和空间所带来的限制,互动性非常强。同时,新媒体也有自身的劣势,当前,我国老龄化严重,大多数老年人不会独立操作电脑,从而限制了获取信息的能力。还有一点就是,互联网上虚假广告、虚假新闻较多,导致受众很难辨别新闻的真假,同时,色情暴力的传播画面,网络上无法禁止,这些都是网络发展到今天所面临的困境[2]。
3 媒体融合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
媒体融合是现阶段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对资源整合极为有利,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带给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同时,相互融合的媒体,也有利于媒介经营发挥“长尾理论”作用,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共同发展的大市场能量,依靠媒体相互融合的发展模式,有利于信息内容的可持续发展,使其获得更为长远的利益。
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的表现形式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共同发展中,融合是二者之间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二者的融合也表现在许多形态上面。在新媒体应对全球科技带来的格局变化中,建立自身官网,可延伸其核心价值,发挥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传播渠道,才有可能发展新的空间,与此同时,还应当与知名网站相互合作,打响自身的品牌与知名度。这样既能节省网站制作成本,还可以稳定运行。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交网站的优势,与之共享资源。
5 媒体融合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
世界上的事情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传统媒体仅依靠一个或几个人,难以高效、便捷传播信息,但是,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依靠大众的力量传播信息。比如,在网上随处可见网民之间互发热点消息。鼓励网民参与和创作新闻,将改变传统媒体的接受方式与传播方式,进而推动整个信息报道主体和信息生产方式发生变革。公民新闻已经成为一种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互融合、互惠互利,是现阶段最可行的办法。新的传播方式。
6 媒体相互融合促进平衡发展
电视媒体与网络媒体,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合作。在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过程中,并没有局限于科技方面的融合,其在生产方面也相互融合,并且最终向着观念、文化方面融合。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姿态也要随之发生变化[3]。
7 结语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相互融合,是在和平、稳定的格局下产生的,二者是共存的关系,体现了我国和谐发展的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罗促建,丘洪江.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探析——以凤凰卫视《全媒体全时空》节目为例[J].中国电视,2013(7).
[2]郑欣.互联网时代电视新闻如何与网络媒体相融合[J].西部广播电视,2015(21).
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 篇5
【摘要】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事件传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传播内容的独特性及受众的可参与性等无时无刻都在增加新闻传播事件的价值。论文基于新媒体视角重点阐述了新闻传播事件中新媒体应用的具体优势,旨在更好地凸显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 传播 新闻事件 优势
传播技术的日益成熟促使新媒体在传播信息时具有迅速性、多渠道、灵活性及互动性特点,一旦传播的新闻事件吸引了一定数量的受众,此新闻事件必然会掀起社会热门话题的浪潮。显而易见,媒介融合背景下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颇具独特的应用优势,更是传播新闻事件的必然发展方向。对此,为更好地理解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如何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可为我国新闻事件传播工作提供更科学的借鉴。因此,论文对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中的优势进行研究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一、契合受众期待心理,新闻价值含量高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加快,渴望在短时间汲取更具有价值的新闻信息,这就需要新闻事件传播中契合受众期待心理,为受众提供高价值含量的新闻信息。那么,新闻事件传播中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打破传统新闻事件传播的单一性,而是结合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体现了新闻传播事件的简洁性和最高价值。比如说传统媒介以报纸、图书的方式传播新闻,其新闻内容多以文字和图片方式展现给受众,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更具有丰富的内容,图文并茂、动画视频结合等形式还原了新闻现场,新闻报道的内容也更加生动形象。
如新华网2018年5月4号报道的“微视频:小岗村里的年轻人”事件,以4分钟零4秒的微视频和简短文字形式打造出有声的新闻事件报道,既满足受众零碎时间阅读的习惯,又契合受众对更高新闻价值期待的心理,新闻渲染性极强。
二、多元化多渠道传播,新闻事件传播范围广
全媒体背景下的媒介相互融合是媒体的大势所趋,也是众多媒体互融互通谋求共赢的最主要发展模式。国外有学者声称“媒介即讯息”,时代发展中人类活动也和媒介传递的内容与时俱进着。在新闻事件传播中,新媒体以多元化传播渠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思想和行为,也在文明社会建设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新闻传播事件应用新媒体技术,依据受众心理形成热门话题,以更加多元化传播渠道增加受众数量,扩大新闻事件传播范围,以增强新闻事件传播的价值。
当今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方式也多借助于新媒体平台,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和单纯的电视新闻频道等方式,可从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各个新闻网站等平台获取感兴趣的新闻。如新华网2018年5月5号以图文并茂形式关于“马克思告诉我们:人生这件事情很重要”的报道,当天也在澎湃新闻网站以“200秒穿越200年!纪念马克思微视频《传人》”为题目作了相关的深度报道。与此同时,该新闻在界面新闻网站、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及其他新闻网站等均有报道,且报道方式更多元化,新闻事件传播范围以多元化报道方式及多渠道传播途径扩大了新闻事件的受众范围。
三、低门槛的互动交流,新闻时效性强
一般来说,人自始至终都具有探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趣味性及价值性为自身成长提供必备的知识库。新闻事件的传播也作为人们获取有效知识的一种重要方式,传统新闻多以图片和文字方式传播新闻,受众接收新闻信息时容易处于疲惫状态,且单一和枯燥的新闻信息很难加深受众的印象,很有可能读完后就印象不深刻了。那么,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事件应用中,拉近了新闻和受众之间的距离,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新闻报道,而是以受众可参与话题热议活动,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3] o当然,传播新闻事件时,在新媒体平台可完成实时发布和实时传播的新闻报道工作,受众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取实时新闻讯息,及时掌握新闻事件进展情况,并在新闻传播过程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比如新华网、澎湃网及界面新闻等平台关于2018年夏威夷群岛地震的报道,以最初发现地震的报道、接连地震和火山持续喷发的新闻信息传播,短时间己吸引受众参与话题讨论,也为关注此新闻的受众持续提供新闻信息,以获取实时性、全面性的夏威夷群岛地震信息。如果仅仅借助于传统媒介,很难实现新闻事件传播的实时性,很有可能夏威夷群岛地震新闻过去一段时间才出现在广大人民的视野范围内,地震情况的后续报道也是延迟性地传播着,导致了受众读完前期新闻报道后过了一段时间再去看后续报道,已然无印象。
再如我国民生新闻的报道,受众在新闻平台坚定立场表明自己的观点及需求,成千上?f的心声会在一起,有助于我国相关民生部门更好地为人们提供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重要的科学指导。当然,新闻事件的传播在新媒体平台以多渠道方式进行,满足不同年龄段受众的口味,增强了新闻事件传播的有效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在传播新闻事件展现出的优势还有很多,可为受众提供个性化新闻内容,也针对不同受众群体传播符合其期待心理的新闻事件,更以多元化、多渠道方式掀起新闻事件热议的浪潮。新闻事件在新媒体平台的传播也要注重媒介的科学性融合发展,保留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及价值意义,不仅仅为受众提供颇具新闻价值的讯息,受众参与其中的互动交流讯息也为我国新闻事业的战略性发展提供最有力的科学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 篇6
你是人间四月天,柔嫩,新鲜,如初放芽的绿,散发蓬勃朝气。
你是人间四月天,舆论点燃了四面风,犀利,轻灵;顿挫,娉婷。浸润在锦绣博大的中华文化中,交舞着现实的娇艳与哀伤。
与其他学科相比,新闻传播学的历史相对年轻,直到20世纪40年代,新闻学与传播学才有了初步的学科雏形。在我国,1918年10月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闻学教育的开端。近百年来的岈路程,“素衣清颜”的新闻学浸润在锦绣博大、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宣扬真理的灵通,指点希望的长虹,在受众对知识的渴求与信息时代的盼切中逐步衍生出了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学、广告学以及编辑出版学等方向。一时间,各大高校的新闻传播类课程一应俱全,新闻人才层出不穷。新闻传播学就这样如林徽因的文笔一般,一半明媚一半忧伤地随着时代匆匆前行。光阴疏墨笔,如今,全媒体时代的光辉,在网络与掌媒间潆洄,新闻传播学又将追随着媒介终端变化的年轮,为依梳作半面妆。
新闻学
——那真,那朴实
如果中华文化是落雪初霁的粉妆玉砌,那新闻学恰如雪后的那片鹅黄,在白皑皑的大地上留下对现实的针砭与洞悉心扉的思想烙印。在中国,新闻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学指的是新闻学科,它包含历史新闻学、理论新闻学和应用新闻学三部分。
有人曾说,新闻无学。在我看来,这正是由于把新闻学一味地陷入狭义新闻学与新闻工具学相悖的泥淖中所造成的误导。事实上,新闻学应是一个海纳百川、包罗万象的学科。尽管它需要的,并不是长袖阔带的文人墨客,抑或通古论今的先哲史家。但凡研修新闻之人,大抵须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真性情。新闻学的终端,是受众的心灵世界,由此决定了它必将与读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共鸣。而一名合格的新闻人要想与大多数受众产生这种共鸣,就需从本科阶段用“宽口径,厚基础”的知识储备来武装自己,拥有跨越文学、哲学、历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个社会与人文学科的才情。只有这样,才能从不同的角度来辨证地认识和理解同一事物,给大脑提供更多的思考路径。
临风叹路遥,云烟起朝暮。新闻伊始,在于洞察;新闻之学,苦于锤炼。优秀的新闻人须拿得相机、握住“笔杆”;坐得冷板凳、撑住热场面。在主题上,我们喜欢提纲挈领;于形式中,我们赞同声情并茂,图文双馨;在语言上,我们提倡流畅翔实,墨香扑鼻。我们营造的,是一种阅读的睿智,思索的明悟,是一种让受众茶香满口情悠悠的酣畅淋漓。
《新周刊》的当家主笔闫肖锋曾说:“新闻报道有过两次分离,一次是新闻写作从文学体例中分离出来,诞生了新闻文本;另一次是新闻写作从纯客观报道中分离出来,诞生了社会学文本。每一次的分离都对传媒人提出了更高一步的要求。”的确,全媒体时代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单纯地掌握哈罗德·拉斯韦尔提出的5W理论,草根文化的兴起使得“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也不再拥有“沉默的螺旋”。囊括新闻敏感、采写能力、综合评估,社会学想象力的主题化思考或报道已然成为当前新闻人把新闻文本变为社会学文本必不可少的专业技能。
在本科教学阶段,新闻学开设的核心课程包括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学、新闻编辑学、新闻摄影、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深度报道、受众研究、现当代文学、媒介环境学、社会心理学、新闻伦理与法规等。汗牛充栋的理论学习中,既有一人枯坐、独自思量的恬淡,亦有众口铄金、言语思辨的喧哗。尽管新闻算作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但强大的理论储备仍是新闻专业主义的奠基石。专业积淀下形成的新闻敏感性和思辨能力让我们可以作为一个理性的“剖析者”“评论员”的角色上位,赶在其他人之前快速地“嗅”出事件的新闻价值,大胆突破传统舆论体系的“议程设置”,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
广播电视新闻学
——那快,那鲜妍
一举繁花,千许韶华。如果说新闻学是化能自养的花藻,那广播电视新闻学则是要进行光和作用的蓝藻,要靠外界的“光能”进行内在的能量补给。所以,要想在广播电视领域出类拔萃,需要在汲取其他各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真理下,逐步锤炼、升华自身的基本功。
20世纪九十年代,有人把广播电视中的新闻文字报道比作是那低唱的呢喃,只用来描摹画面的流转,弥补镜头死角的缺憾。因此就有了“电视无文字”的说法。在他们看来,广播电视新闻学的压轴大戏便是拍片剪辑,文字报道则如同鸡肋,虽不弃之,但亦甚少学之。长此以往,本专业学生在这一氛围熏陶下形成的符号理论体系便成了电脑中的剪辑片断,全是碎片化的半成品,这就是有些电视节目上出现文字画面不匹配的根本原因。在我看来,在电视中,文字才是串成节目片的最主要因素,节目制作都是先做完同期声才到机房里面去剪片子,所以打好文字的基础还是非常重要的。
不可否认,广播电视作为一种统治世界近百年的符号系统,首先将受众带进了一个高度组织化的现代社会,使传媒领域逐渐有了地球村的萌芽。如今,浮华渐远,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广播电视不得不将传媒领袖的“百花冠冕”让位于网媒、掌媒等新兴媒体。各高校针对这个形势的转变,也纷纷顺势改革,迎合当下的媒介环境。以南京大学为例,2009年末,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广播电视新闻系更名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系。本科阶段开设的核心课程除了以往的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新闻、广播电视及新媒介写作、电视摄像艺术、电视编辑、电视节目形态、电视节目策划、 广播业务影视广告、影视美学,还增设了网络传播、媒介发展史、传播图像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宽广的视野和与时下媒介环境相接轨的学习空间,为今后的就业奠定环境基础。
加拿大著名的传播学家马歇尔·麦克卢汉曾在40年前预言,电视一步一步使老的电影升格,使之成为人们情绪上珍视的艺术形式。他概括出一条通则:一种新传媒出现必然让旧传媒上升为某种艺术。现如今,随着全媒体时代网媒、掌媒等新媒体的迅速扩张,使得曾经笑靥如花,戴有传播领袖的“百花冠冕”的广播电视也逐渐升格为一门“艺术”,在新闻终端的相互交融变换中向着“窄播化”的分众传播、节目的广告化等趋势迅速演变。
广告学
——那轻,那娉婷
“繁华升起还加班的是广告人,繁华落尽,遁入空门,乍现灵光,梦偏冷,辗转一生,枯坐那一圈一圈的年轮……”这是上海BBDO天联广告的ECD(执行创意总监)改编周董的《烟花易冷》来劝慰广告菜鸟在这个创意为王的广告时代创意别冷,热情勿灭。近年来,随着世界顶级4A公司在我国落地生根,广告业与本土的结缘如梦中期待的白莲,在水光的浮动中逐渐透出氤氲的倩影。忽如一夜春风来,一树繁花开遍了京沪广等特大一线城市。然而,浮华渐远,冷月与旧。日渐激烈的业内角逐使得广告业不得不忍受灯火阑珊下的孤帆远影,在黄泉碧落中烟起招募、绝处逢生。
有的人说广告学是造梦工场,也有人说广告业是构建服务业“上层建筑”的“基础经济”,无论是哪种产业链条,都对广告人提出了相对苛刻的标准。的确,适合做广告与公关的人才,虽不至于有盘古开天、上帝造人的神勇与魄力,但也具备女娲补天的天赋与造诣;虽不至于像张爱玲、林徽因般“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但也在文字中扬葩振藻,璧坐珠玑,在广告文案中徜徉恣肆、妙笔生花。
在我国,广告学以研究广告活动的历史、理论、策略、制作与经营管理科学为内容。广告学本科阶段开设的核心课程一般包括中外广告史、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理论、广告摄影、广告心理学、广告视听艺术、广告伦理与法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学、公共关系学、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与分析、品牌战略与管理、公关策划与实务、整合营销传播以及美术基础、电脑设计软件应用等等。在课程的设置上,我们即可看出,广告学的理论学习相对较少,它在立足于经济学、管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市场经济、消费心理、美学,将广告以学术性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寻找能够增强人们的消费意识,产生社会心理共鸣的方法。
现代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曾说,所有的广告都是一个复杂的象征符号,即品牌形象。在信息社会,生活消费的一部分便是广告消费。广告的品牌形象被当作是愉悦生活的“嘉年华”,旨让人们无限沉浸在他们所营造的包装宣传中,从而刺激人们的购买欲。在一份优秀的广告作品中,需要CD(创意总监)的天马行空、CW(文案)的峰回路转、PM(制作经理)的打磨包装……因此,广告界红孩儿的修炼,必经过浮世塔的砥砺,把涂鸦当做语言,用“味道”体触美感,让笔触邂逅灵思。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 篇7
在如今微博、微信等包括其它多种交友软件和平台的开发, 一方面让智能手机真正改变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 但另一方面, 这种方式也在不断挑战和改变着传统电视新闻的传播方式。由电视台或者权威信息发布机构一家独大掌握着信息发布权的传统惯性模式, 现在已经变成人人皆可成为信息发布者, 并且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还牢牢掌握着信息发布权, 甚至牵着媒体的鼻子走这样的新模式。
微博等许多现在被称为“自媒体”的东西, 已经在层出不穷的改变着信息发布的方式和结果。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从2010年到现在, 已经成为政府和媒体公信力不断被挑战的集中爆发时期, 7·21动车事故、郭美美、“表哥”、“房姐”、“房叔”, 甚至包括雷政富在内的重庆官员集体落马事件等等, 不胜枚举。这些事件被网民发布在互联网上之后, 立即引起轩然大波, 主流媒体被一次次置于尴尬和不知所措的境地。原因就是, 主流媒体依然而且还必须沿着传统的“有选择的”报道, “有选择的”发布模式。
受众对电视新闻有权威性的期待是建立在真实性的基础之上
当一个事件发生时, 如果电视传播和普通受众从各个“自媒体”组成的全媒体环境下获得的信息相互剥离, 那么受众就会怀疑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微博等自媒体因为自身的局限性, 尽管它可以随意发布信息, 但恰恰因为信息的随意性, 使得信息本身真实性有待考证, 信任度不高。当希望获得权威和准确信息的受众打开电视, 从电视新闻中看不到他想得到的答案甚至是完全相左的答案时, 这个时候, 他就会无所适从, 陷入到无法获得真实消息的混乱中。而这个时候, 在微博或微信上肆意转发的信息就会更加深入他的大脑, 久而久之, 电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和权威性就会受到强大的冲击。
但事实上, 真实是电视新闻传播的生命, 是信息发布最重要的基石。一旦失去了真实性, 新闻也就无从谈起。
电视新闻真实性在哪里
新闻真实性包括很多层面, 客观真实、具体真实;整体真实、局部真实等等。而反观我们现在多数的新闻报道, 能做到满足真实性的到底有多少呢?首先, 从采编一线来说, 新闻是记者有选择性的报道结果, 报道本身就有记者本人信仰、价值取向、道德和学识水平等等多种因素的烙印。其次, 在播出或者刊发之前, 又有主编甚至主管部门意识形态的筛选。最终呈现在受众面前的新闻报道还是事件本来的那个样子吗?新闻事件本身错综复杂、甚至盘根错节的因素就会像砂子一样, 从筛子上一点点漏掉, 最终剩下的是只有那些大颗粒,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代表主流价值和舆论引导的东西。———或许有人说, 这就是新闻价值本身吧, 对此笔者不反对, 但它确实已经让事件本身变得面目全非了。因为我们常常看到的新闻就是以偏概全, 以局部真实代替整体真实, 这也就是为什么部分媒体和新闻报道会沦为笑柄的原因了。
让新闻还原事实本来面貌
新闻就等于事实吗?当然不是, 传统的新闻学定义:新闻是对新近或者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可见, 新闻是对事实的加工和再处理的结果。打个比方, 如果新闻是钻石的话, 那么事实应该就是包裹钻石的矿石。对于电视新闻来说, 只让观众看一颗颗璀璨夺目, 但只有大小不同的钻石吗?那开始估计观众都会被吸引, 但时间长了, 观众就会腻味, 甚至反感:为什么总是给我看一样的东西, 我不想今天看大的, 明天看小的, 我要看不一样的。
于是, 我们需要还原每一颗钻石蜕变的过程, 从发现它矿石开始, 它的产地在哪里?矿石原来什么样?是怎么发现的?这里经常发现钻石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发现, 发现它的人又是谁?发现者有什么故事?这颗钻石在打磨中有什么困难等等。
让新闻还原事实本来的面貌, 让受众看到的一个完整、全面、客观和生动的事实而不是抽丝剥茧只剩一个剥离和人工拼凑的骨架。
把真实的理念融入每一次新闻实践中, 改变惯性的报道模式, 做让受众满意的真新闻
从2010年开始, 在笔者供职的城市, 率先开建公租房, 保障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作为一项政府重点打造的民生举措, 自然是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从那时开始笔者就一直在对公租房的方方面面进行报道。
对于政府而言, 他们看重报道的就是一个原则:不遗余力的说公租房好!然而, 受众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真正好的公租房。这两者之间从一开始的合二为一, 逐渐开始产生分化, 甚至发生部分受众对电视新闻中公租房的报道产生质疑和不满。受众所看到的公租房跟电视新闻中的公租房开始剥离。
面对公租房建设过程中发生的质量和交房时间推迟等诸多问题, 部分受众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强, 他们的要求也越来越实际, 越来越强烈。但是公租房主管的政府部门态度却一直很僵化, 坚持一贯的只夸好的原则, 不肯对公租房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正面的回应和解答。
这个问题在现在公租房摇号配租的直播中集中爆发。作者以重庆市第六次公租房摇号配租为例, 作为此次直播的主创, 笔者不能容忍这个问题继续发酵。
直面最尖锐的问题, 对于受众关注的热点坚决不回避
经过前面5次的摇号配租, 已经有接近15万套公租房实现配租, 数十万人入住或等待入住公租房。随着时间的推移, 家庭成员结构发生变化, 原来申请的户型太小或者太大, 不再适合居住。租户们就希望能够及时换租, 调整一个合适的户型。租户的要求越来越强烈, 而主管部门的政策却迟迟不能出台, 甚至是主动回避。这个问题变得异常尖锐。
最终直播方案敲定。中间环节笔者选择了两位公租房的租户走进演播室进行直播访谈。
主人公:小李、小汤。这对年轻的80后夫妻是重庆第一批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签约入住的居民, 租住的户型是单间配套。小李是河南人, 小汤重庆人, 两人相识于大学, 然后在重庆成家, 现在两人已育双胞胎二子。原来租的单间配套户型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生活的要求。他们也要求换租。
演播室谈话内容就是实话实说, 整个过程很轻松。他们就是从观众中来的, 普通的老百姓, 说的就是自己的实实在在的生活, 不夸张、不回避。比如公租房解决了安家的问题, 小两口谈话的时候, 很动情。说到公租房换租的方面, 两个人都很理性地看待了这个问题, 比如短时间内可能政策出台不了, 虽然很着急, 但不能添乱, 他们甚至主动站在主管部门的角度分析了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原因等等, 建议租户们能够理解。同时提醒马上要申请公租房的人, 选择户型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提前考虑家庭成员有可能的变化,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户型。因为当初他们就是没有考虑很快要孩子的问题, 如果当时直接申请一室一厅户型的话, 就没有现在的烦恼。
最终直播的效果要远远高于笔者的预期。这次直播不仅改变了以往摇号配租直播的形态———以演播室直播访谈为主, 更是创下了历次摇号直播收视率最高的佳绩。直播进行中, 不断有观众通过拨打热线电话说, 小李和小汤的话真是说到他们心坎儿里了, 希望能早日解决换租问题。直播结束后, 主管部门电话表达了他们收看直播时由担忧, 到放心, 再到意外的过程, 他们没想到危机直面之后竟然也有化险为夷的惊喜。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传播研究 篇8
1 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新闻传播暴露的弱势
1.1 传播主体单一, 传受互动性弱
因传播主体形式的单一使传统电视新闻模式较新媒体处于劣势。以往的传受关系已经为如今以网络为代表的新传媒所引发了革命性的改变, “人人传播, 人人受众”在拉近传受双方的距离的同时增强了彼此的互动, 顺应了社会发展的进程。而被体制、政策及资源等因素制约的传统电话新闻, 还被桎梏在中央、省、市、县的“四级”体制中, 大多时还仅是传播的单向市场, 没有受众的互动参与。层出不穷涌现而生的新传媒则截然不同的为受众提供了表达“话语权”与“知晓权”的平台与介质, 对于不满足传统灌输式表达的媒体的年轻一代, 尤其“高收入、高学历、高消费”人群来说, 能够“自由获取与畅通表达”的新传媒, 更是他们眼中的新宠并为之所倾慕。
1.2 传播内容单一, 新闻形式呆板
与网络等新媒介的融合使传统传媒在技术上实现了进步, 而其固有形式与内容上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报道风格, 是导致受众大量流失的重要因素。《经济学人》 (英国) 曾刊发过一篇《内容为王 (King content) 》, “数字时代传统媒体的立命之本”的副标题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即:传统媒介只有凭借雄厚的内容资源实现与网络新媒介的抗衡。而现实中虽然通过多从生产生活状况上反映基层群众状态及改进时事新闻报道形式等方式体现“三贴近”原则的探索, 但还未从根本与切重点上转变电视新闻节目形式呆板、内容单一、难以适应社会需求的局面。
1.3 制作周期长, 更新速度慢
新闻传媒较其他媒介形式其生命力表现在“新”和“快”, 这也是其存在的价值所在。而作为传统电视媒介至今我们没有摆脱“采访、制作、审查、播出”的套路, 机械、僵化、人为地扩大了新闻的传播速度, 与几分钟内就可以完成信息传送的网络、手机等新媒介相比, 造成的事实差距显而易见。近期发生的玉树地震新闻就是被新传媒首先发布的, 事发仅几分钟, 网络、手机就满足了受众的“话语权”与“知情权”, 电视传媒虽也以自身最快地速度反应与跟进, 而相较之下, 显现出在应对突发事件报道上的巨大差距。
1.4 传播路径少, 信息覆盖面窄
传统的电视新闻传送接收手段成为其发展的又一瓶颈, 利用无线卫星、地面有线入户及终端接收 (家庭电视机) 三位一体才可实现传受的传统模式, 从收看时间、空间及渠道上劣势于网络、手机等新媒体, 仅凭无线卫星基站传播的新媒体完成了路径上的突破, 终端 (电脑与手机) 机又克服了时间与空间对受众限制, 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了新闻传播的有效覆盖。我们也应看到面对现实传统传媒的浴血而战, 借助庞大的网络把电视新闻嫁接到网络与手机, 实现了覆盖面与传播路径上对传统的突破, 中国网络电视台2009年12月28日的开通就是这场战役的第一声号角, 我们希望随着技术、内容和受众等相关技术的突破, 传统传媒能够有一个新的跟进。
2 新媒体下观众对电视新闻传播方式的新要求
优质新闻内容的传递是传统电视新闻自身的优势所在, 这也是面临巨大新传媒冲击压力下其保有大量受众的根本原因。可我们必须以居安思危的态度, 把握已经突显的现代受众品味变化, 正视网络平台开放与透明给传统传媒的冲击, 实现满越来越多的传统观众对个人才华展示与价值实现的需求, 迎接网络社交功能提出的挑战, 客观地要求我们既要在技术上吸取新媒介的优势, 又要在发展方向上逐步满足受众“草根”情绪化, 受众的被动接受为积极参与, 在保证传统的同时融入服务受众的理念, 最大限度内实现文化信息间的多元传递、交流与渗透, 丰富与完善传统传媒的内容与功能, 实现传统电视新闻的生存与发展。
3 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传播的应对建议
3.1 加速媒介间的融合, 丰富报道形式
我们应该理性地认识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对传统传媒的正面作用, 以此为契机, 为平台, 为动力来抓住机遇, 发展融入, 推动传统传媒的内容上的丰富与形式上的丰满, 加速架构新时期传统媒介的全方位, 立体化, 多层面的完善与成熟, 实现传播与受众间良好的互动与服务;限于我国实际国情, 在一定时期传统传媒还有相当的市场覆盖面与相当数量的忠实观众, 如何挖掘传播内容与报道形式仍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还应看到, 手机、相机及网络等新传媒摄取的图像与视频, 已经客观地极大地丰富了我们新闻素材的内容和新闻视觉角度, 更为弥补记者在进行传统新闻采集时因漏拍与盲区提供了重要与必要的补充, 对新闻内容的饱满与丰富提供了客观的补充, 实现了新闻报道质量全面提升。
3.2 注重新闻时效, 促进直播常态化
新闻产品的生命就在于它的时效性。新传媒诞生以来, 在突发事件的传播中都是网络、手机等拨得头筹, 面对这严峻的挑战, 传统传媒必须提高新闻的即时播报率, 服务于社会受众的广泛需求。
3.3 提高对信息的分析与驾御能力
对信息的分析与驾驭能力不仅是新闻从业人员能力的表现, 更是为快速提炼新闻价值服务受众的需要。作为专业新闻工作者要以自身业务能力与价值理念, 来规范自身的行为, 正确恰当地行使舆论监督权, 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为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
4 结语
在新传媒迅猛发展的压力冲击下, 传统传媒如何实现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如何取长补短地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是摆在所有新闻从业人员与专家学者都必须努力探讨与解决的课题。我们既要充分肯定传统电视新闻因其权威深度与制作优质而对一批忠实受众的吸引与保有, 更要在正视劣势的情况下融合新传媒的技术与手段来丰富与完善传统传媒, 实现内容的丰富与架构的丰满, 完成“主动出击、加速融入、缩短时效、常态直播”, 完成对传统传媒的生存发展之路探索与研究。
摘要:发展迅猛的新媒体对传统电视新闻媒体的冲击是巨大的, 如何做到通过对新报道直播常态化模式的探索, 通过与新媒体融合提高新闻时效性, 实现传统媒体的主动出击, 拓展生存发展的空间, 让传统媒体形成长足发展, 是本文浅析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媒介,观众
参考文献
[1]黄海明.电视新闻的发展问题与未来规划[J].科技信息, 2012 (4) .
[2]郭匠心.浅谈新时期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方向[J].科教文汇, 2010 (12) .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 篇9
1 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我国网民数量在几年内翻了十几倍,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7月23日在北京发布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5年6月,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 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亿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新闻信息, 通过收看电视了解新闻信息的受众则出现递减趋势。通常情况下, 人们通过手机在手机客户端里观看新闻, 在微博和微信里推出自己的公众号, 实时上传, 实现新闻第一时间分享, 既实现了信息的传播, 又省时省力。鉴于此类情况的出现, 电视新闻与各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中央电视台、省级卫视台和地方台的新闻节目纷纷开辟网络客户端, 拓展传播新渠道, 同时还将电视节目做成手机App和平板App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随时传播。于此同时, 还将电视节目转化成声音在广播里播出, 电视节目和网络的融合基本实现了传统电视全媒体全方位地播出。
2 各媒介融合的方式
科技的发展带动着社会的创新, 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 电视新闻节目有着众多的方式来与各媒介融合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为了能够实现新闻信息的快速高效的全媒体覆盖传播, 选择了以下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信息载体。具体融合的表现如下。
2.1 通过广播传播
将电视新闻节目转化成声音在广播里播出, 例如上海东方卫视的《80后脱口秀》节目, 被许多当红的广播电台转化成音频节目播出, 成为金牌广播节目, 再比如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新闻节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被各大广播电台以音频形式完整播出, 传播影响力巨大。广播电视节目, 不仅改变了电视单一的播出形式, 而且更加方便大众收听, 人们可以在闲暇时, 通过广播快速简洁有效的接收到播出的信息。
2.2 通过网络传播
将自己所在的新闻节目推出微信公众号, 通过朋友圈, 在微博、微信里播出, 使信息在手机里被快速传播。近年来我国的网民数量直线增长,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形成了较快的生活模式, 习惯用手机快速获取所需信息。那种耗费时间坐在电视跟前看新闻节目的人越来越少。因此, 为电视新闻节目打造公众号, 既符合了大众的胃口, 又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高效传播。
2.3 通过移动设备传播
将电视节目做成手机App和平板App, 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 随时传播。保证了电视新闻的时效性。和通过网络传播一样, 都是借助网民的使用习惯最大化的传播新闻。
3 电视节目形态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电视节目有着多种多样的形态。电视节目的内容在本质与形式上主要呈现一一对应的表现方式, 其本身作为电视节目制作方式的重中之重, 向节目的制作者提供着能够适用于不尽相同的电视处理手段。总体而言, 电视节目的存在样式以及运动状态就是来充分表达电视形态的。然而从一般情况来看, 节目的形态, 其实就是指电视媒体组织用来传播活动的播出方式与基本形式。归纳起来就是, 主要都包含节目的名称、主题、形式、内容以及相对的时间长度。但是电视节目的形态在当今时代却被定义了一个新的含义, 那就是电视节目要设计的基本模式, 抑或是节目形态就是电视栏目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向制作者不断的提供着不同内容的电视处理技巧。比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就是新闻短消息节目, 而《焦点访谈》则是新闻专题类节目, 两个节目的形态不一样, 就必然导致了新闻在选题、采访和编辑播出的各环节各不相同,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特点。因此, 电视节目的形态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电视节目形式的个性化拓展与延伸, 也就是由电视节目的内容、形式、神韵和气质等一般要素构成的电视节目的设计模板。而在当下社会, 我们就需要完全理解并熟练的掌握这种独特的设计模版, 才能更加有效的将电视新闻节目实现全媒体的传播。
4 电视新闻节目全媒体传播的意义
目前, 随着社会的发展, 各行各业的不断相交, 各大媒体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 于是就形成了新的媒介生态氛围。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 国内外的学者就已经开始了对“媒介融合”问题的研究与探讨, 并从不同的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最终得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理论研究成果。电视新闻节目作为电视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还是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要目的。目前随着信息的发展与扩大, 在媒介融合的不断影响下, 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正面临着一场巨大的挑战。实现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全媒介、全方位、无死角的传播, 不仅能保证新闻信息的有效传播, 同时也能够使电视新闻节目类型更加完善。目前, 互联网传播正在走向宽带、高速化的发展, 信息的传播就更加飞速, 那么在此背景下, 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全媒体传播就是实现新闻快速有效传播的最佳方式, 也是当今时代电视新闻传播的必经道路之一。
5 总结
通过对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的探究, 得出了当下社会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传播方式, 其已经不仅仅是借助电视台播出这一单一的模式。越来越多的电视新闻节目的制作者, 通过手机、互联网等工具, 将电视新闻节目与各种媒介相融合, 实现了电视新闻传播的智能化、个性化以及便捷化。而电视新闻节目的全媒体覆盖播出, 传统媒体的稳固地位必将被打破, 融合全媒体发展将成为当下媒体行业必经的转型之路。
6 建议
通过对这次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方式的研究, 了解到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通过手机、互联网等智能化、个性化以及便捷化的媒介传播。大大解决了电视新闻节目仅以电视台播出这一单一的模式。为了使日后的电视新闻节目能够高效快速的将信息传达给受众, 那么就必须从战略和品牌发展的高度,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从内容和形式上整合资源, 加大创新力度, 不断强化群众的生活体验、审美需求以及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电视新闻节目品牌。将电视新闻节目的全媒体播出, 做到真真正正的实际化、有效化。
摘要:随着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更新, 从互联网到手机, 从博客到微博、微信的传播, 使人们逐渐进入到各媒体全方位互补和融合的形态。传统单一的新闻播出模式已经受到了强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新闻制作者为了取得独家效应和追求新闻节目的快速传播, 逐渐实现了与各大媒体的融合, 通过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便捷化的信息载体, 实现了全媒体的覆盖播出, 使得电视节目实现多样化的传播。文章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 梳通整理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概念, 并且提出了个人对当今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展的思考。与此同时, 并具体阐述了什么是电视新闻节目的新型表现形态。重点分析了在媒介融合基础上, 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趋势。最后对文章的研究做出了简洁合理的总结, 同时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形态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展望, 并希望能够给以后的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的创新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全媒体,电视新闻,传播,新闻节目
参考文献
[1]胡智锋, 刘俊, 王锟, 等.2012年中国电视研究论文述评[J].当代电影, 2013 (3) :151-168.
[2]荣滢.全媒体时代下电视新闻传播策略[J].新闻传播, 2014 (2) :208.
[3]周南.电视借力新媒体提升传播力现象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4.
[4]季妍.媒介融合形势下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形态研究[D].西安:陕西科技大学, 2014.
[5]王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编排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 2013.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 篇10
较之于传统的大众传媒来说,多屏化新媒体具有以下传播特征。
1传播内容碎片化
移动互联网支持下的多媒体传播形态,受众媒介使用和接触越来越多样化,媒介的受众关注度被稀释,呈碎片化态势。首先,是表达的碎片化,手机客户端、微信、微博等等,或字数或界面的限制, 信息发布者往往用不完整信息来陈述事实。其次, 时间上被割裂,传统的黄金时段与整点时段已成为过去,新闻24小时随时更新,时间被隔成片段, 这也带来了新信息的层出不穷,旧信息还没完全弄清楚,就被新的新闻所取代。因此,传播就必须认真思考、准确判断所针对的目标受众体,了解他们的生活样态,并充分围绕受众体的生活轨迹,在有效的接触点上与受众形成契合的沟通渠道和方式。 为此,粗放型传播向碎片化传播转变,高成本的全覆盖传播模式向低成本的精准式传播模式转变是这个时代媒体有效传播的必然选择。
2传播策略精准化
多屏化时代,传播在进化,传播方式与途径从传统的家庭的、大众的传播环境扩展到现在的网络、 户外、楼字、公交,以至手机等多种媒体,各式各样的屏幕充盈着我们的视野。多屏化新媒体传播时代,不同媒体有着自己特定的传播受众,因此传播路径与策略上也是不同的,精确分类才能精准传播信息。另一方面,多屏也带来受众的多视点消费趋向需要具体考量传播空间与路径的特质,因此,使用多屏化的新媒体传播信息应该以目标受众为中心进行整合传播,同时强调媒介终端的独特特性,找寻深具个性化、愉悦化的沟通方式,进行精准策略、 独特创意,化“碎片”为“聚合”,利用“长尾效应” 带来基于视点和渠道一致的传播能量。
3传播形态互动性
互动性特征是新媒体的一个处于核心位置的关键词汇。手机等移动媒体终端的个体化带来人们自由表达:创造性的自我表达,个性化的寻求信息, 由此可以完成更为松散的联系和沟通,新媒体为个人自主性表达和沟通提供了替代性平台,在不需要依赖传统的大众媒体。所以,新媒体已将,传统的电视等大众传媒却日渐式微。
麦克卢汉说过:一种媒介形式必然成为另一种媒介的内容。在新媒体时代,基于移动互联网传播的多屏传播方式也成为传统电视媒介的新的内容。 手机等移动客户端阅读习惯的碎片化和娱乐化特征并不适合电视传播形态的直接输出,单纯追求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已经不能应对自媒体传播形态。其实, 媒体的“内容”元素是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内涵,从纸媒的文字、图片,到广播的声音,再到电视的视频画面,在新媒体时代,内容具有了更广泛的涵义, 不仅内容更加多元而且其渠道性明显增强[1]。新媒体的渠道特征更应该融合到电视节目的传播中去。
渠道一:创建新平台,拓展节目传播渠道,新媒体传播平台依托于技术的创新发展。现在绝大多数的电视媒体在新媒介融合方面的裹足不前,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技术的缺失造成的。传统电子传播技术和设备以及人力资源不足以支撑新媒体平台建设和信息的制作与发布。因此,需要在技术上大力引进移动互联网资源传播的多屏化设计技术,诸如栅格化和响应式两种。能够根据终端屏幕的终端上的呈现更为整齐,排列组合更为便捷,而且根据屏幕的大小、宽窄提供最适合的排列方式,而不会因为屏幕变化带来页面的拥挤和拉伸变形。视觉体验更舒适。这两种结构设计上的优化,一方面可以实现不同终端风格的一致,同时也让相同的内容能够以合适的形式呈现在不同的终端上。最终,用户在不同的屏上,都能看到一样精彩的内容。
渠道二:适应手机媒体碎片化传播特征与使用需求。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成为公众信息使用的终端,新媒体特征的手机传播显著特点就是时间的碎片化:信息接收与传播随时随地。时间的碎片化特征消解了电视媒体的时间概念。
多渠道并不等于将电视节目内容直接照搬到网络上去,这样做的后果不是渠道的扩展带来电视内容影响力的扩大和收视率的提升,而是弱化了电视节目以及电视传播平台的影响力。电视媒介新媒体化发展在目前呈现多、杂、乱的问题:渠道多却各自为政,弱化了电视节目资源。如何将电视节目资源利用最大化、探索新的赢利模式,这是电视媒体在相当长的革新中所面对的重大课题。
在新媒体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黄金时段”, 所以,我们的电视节目应该开发出适应手机终端的碎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微博和微信以及网站上所发布的新闻,虽然内容没有改变,但是形式上需要做出调整,每条新闻独立完整,相关内容集纳排列, 以适合手机媒体随时随地收看的需求。
渠道三:完成和鼓励社交平台的无成本传播。 据微信发布的用户使用报告显示,平均每天打开微信10次以上的用户达到55.2%,竟然有1/4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30次以上1。所以,要充分发挥好微信等社交新媒体的功能,让观众在微媒体的平台上可以随时随地对所关注的电视节目进行收视、讨论以及互动。相互关注效应会促使粉丝们会将节目传播至更大的社交范围,实现病毒式传播。我们的电视媒体对于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特性以及资源的开发还是尝试的不够的,仅仅在节目播出行进中“提出” 一条两条的“微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辅助”功能定位也不利于微媒体传播平台的开发。另外,为媒体社交平台功能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一定的鼓励和有计划的促成,这方面的革新电视媒体应该学习和模仿广播节目的做法,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使用好社交平台,促成电视节目内容的无成本传播才能带来渠道上的突破。
渠道四:新媒体社群的分化——长尾效应。做到内容为王,还需要注重市场细分,也就是开发和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新媒体社群的发展模式是: 新媒体用户本身具备鲜明的个人品位和主观色彩, 个人账号成功的吸引彼此欣赏的人。所以,电视媒介融合的策略之一就是不放弃小众,诸如体育赛事和社会事件的互动与反馈,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所依托的新媒体渠道优势和特点,满足电视观众的观看和参与需要,提供超常的用户体验与内容。
参考文献
电视新闻在文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 篇11
新闻是一种表明最近发生的事的一种报道,有高度的意识形态属性,通常代表着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某种态度;新闻又是一种以倾向性解读方式为主的文本,可以就某件事让人们表示普遍认同;同时新闻也是一种肯定文化,对于传播对象具有维护与巩固的功能。
二、新闻在建构传媒文化中的特殊功能——助推与瞭望
新闻是传媒文化的体现者、传播者,其影响犹如硬币之两面,既可促进传媒文化健康多元繁荣发展,又可成为传媒文化负面侵蚀危害整个社会、文化的“助纣者”。因此,在其体现与传播传媒文化的同时,不应丧失自己的使命与职责,应发挥传媒文化建构中助推者和瞭望者的作用,以应有的价值品质与文化内涵引领一种健康和谐、多元协调的传媒文化。
(一)助推传媒文化,建构丰富多元并存
新闻传媒具有议程设置、沉默螺旋、授予身份等功能,这些功能有利地助推和促进了传媒文化的发展。由于新闻本身所具有的权威性,新闻中所提及和强调的意见很容易被视为主流意见,即便有时一些事件只是社会中的偶然现象、一些少数人的意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也容易让人们误认为是经常发生的事件、多数人的意见,使新闻成为大众崇拜热捧的偶像,推动了传媒文化中最为奇特、最引人注目景观的形成。
(二)借助传播技术,提高融合新闻的文化传播力
在信息化时代,由新闻所创造、传递、引领的文化也将对整个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提高新闻的文化传播力,加强在全民、全社会中的影响效果,是新闻作为传媒文化瞭望者、引导者的关键。当今,伴随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传媒产业出现了新的整合与重组,新闻传播从规则、流程到渠道、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融合新闻便是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形态。
(三)遵循新闻及受众接受规律,提升传媒文化
在社会不断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应加深对新闻认知,在受众观上更应改变自上而下、高高在上、单向“灌输式”的传播模式,认真研究与遵循受众接受规律,努力寻求新闻符号表达方式与受众的接受方式和认知心理相一致,提高信息与受众已有知识、经验的契合度。但在重视受众时,也要防止另一个极端的出现:受众就是一切,甚至不惜沾染浓厚的消费化、娱乐化、庸俗化、低俗化色彩,放弃自我品质与职责。
在传媒化生存的社会中,在市场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娱乐文化为主色调的传媒文化中,新闻不应丢掉应有的庄重严肃的品格,更不应逃避新闻应有的使命和良知,失落了应有的人文关怀与社会瞭望。因为当大众传媒热衷于趋赴新奇、刺激等低级趣味时,它冲淡甚至放弃的是对人的精神价值的追求,是对生活底蕴、人类意义的追求。
三、加强重要媒体建设
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提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辐射力和影响力,必须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决定》强调,要加强党报党刊、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重要出版社建设。要把坚持正确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贯穿媒体建设始终。要紧紧围绕深入贯彻“三贴近”原则,大力推进宣传创新,切实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健全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声音。要积极探索把握新形势下舆论引导机制,提高新闻信息量,提高现场直播能力,增强引导和回应群众参与互动的能力。
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决定》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出了部署。我们必须服从服务国家对外工作大局,紧緊围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切实把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内容,着力扩大对外宣传,建设全球传输覆盖网络,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切实增强我国国际舆论话语权,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五、推进三网融合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三网融合正在扎实推进。2010年1月21日,国务院印发实施《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全面阐述了推进三网融合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明确了三网融合总体目标,提出到2015年,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融合发展,新型信息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网络利用率大幅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迅速提升,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信息产业、文化产业和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繁荣,人民群众享有更加丰富多样、快捷经济的信息和文化服务。总体方案提出了分两步走的工作目标,2010—2012年为试点阶段,2013—2015年为推广阶段;确定了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准入,加强网络建设和统筹规划,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推动产业发展等4个方面的任务。
参考文献:
[1]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2002 (5):81.
[2]程丽红,李桐忠.对传媒文化的理性思考.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1201.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 篇12
一、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不足
1. 传播主体单一, 互动性差
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媒体具有很强的互动性, 在拉近受众之间、受众与传媒之间的距离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 为受众提供了表达话语权和拥有知晓权的平台, 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相适应。而相较于新媒体, 传统的电视新闻容易被体制、政策和新闻资源束缚, 加上无法快速对信息进行编辑, 也无法快速将自己的意见阐述出来, 很难实现与观众的实时沟通, 不能对观众的反应做出及时回应。
2. 制作周期长, 更新速度慢
当下时代, 新闻的生命力和价值表现在“快”和“新”两方面。然而目前, 电视新闻的播出仍然没有摆脱传统套路的束缚, 人为地拉大了新闻事件发生和播出之间的时间差, 降低了新闻的传播速度;反观网络媒体, 几分钟内就可完成信息的传送, 大大满足了受众的话语权和知情权, 相较之下, 电视新闻的制作周期更长, 更新速度更慢, 应对突发事件报道的能力明显不如新媒体。
3. 传播内容单一, 新闻形式呆板
目前, 很多传统媒体为了立足竞争, 开始与新媒体合作, 在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小进步, 然而在新闻传播内容上, 却仍延续着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报道风格, 即使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央视《新闻联播》, 其报道形式都是常年不变, 每条新闻都追求风格统一, 这难免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受众眼光自然会放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媒体上。在新媒体环境下, 传统媒介要想与网络新媒介抗衡, 就必须丰富内容资源, 虽然现实中电视新闻对“三贴近”原则的探索多是通过改进新闻报道形式、从生产生活状况上反映基层群众状态来体现的, 但是仍未从根本上转变传播内容单一、新闻形式呆板的现状, 致使传统媒介无法适应新环境下传媒事业发展和社会发展需求。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变革
新媒体环境下, 媒介之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传统、单一的演播方式已无法适应电视观众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如何发挥电视新闻自身的传播优势、全面而及时地向受众传达真实声音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当下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我们首先应明确, 电视新闻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方式而存在, 其在播出过程中也会形成一种社会传播理念, 这种传播理念能将电视新闻的权威信、严肃性、思想深度、理性色彩等一一彰显出来, 进而起到转变受众思想观念、为受众指点迷津的作用。以上决定了变革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迫切性。
1. 强化电视新闻传播的互动理念
从文化传播角度来看, 电视媒介在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既要充当社会大环境的守望者, 还要积极为群众提供更多元的话语空间。在这种情况下, 数字化时代赋予了新闻媒介全面地、均衡地反映现实社会多元化舆论形式的重要使命, 而没有受众、没有互动, 就没有舆论, 也就没有真相, 所以电视台必须强化电视新闻传播的互动理念, 在保持和发扬传统优势的基础上, 加大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程度, 使自身能够在这个媒介大融合的环境下获取新的发展动力, 并占有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讲, 互动理念在电视新闻中的应用和实践是时代气息的集中体现, 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理念变革的必然结果, 只有加强互动, 让受众自己表述, 节目才能达到真实、理解、信任的传播效果。
2. 注重电视新闻传播的文化内涵
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电视新闻节目往往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 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变革要紧紧围绕“践行报道理念, 丰富报道内容”的方针, 以人类优秀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等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做出正向引导, 使电视新闻的思想深度和理性色彩充分彰显出来;对于新闻节目的制作, 工作人员要切入文化要点, 选择最为合适的报道视角, 深层次挖掘事件主体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核和文化价值, 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以迎合受众口味, 赢得受众欢迎, 促进人类文化和社会文明的发展。
3. 重视电视新闻传播中人文精神的构建
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来说, 其发展目标不仅是扩大市场份额, 还要引领受众思想, 在这种背景下, 其传播理念的建构就不能只强调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事件的真实性, 还要体现人文关怀, 强调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当下, 传媒技术迅速进步, 新闻媒体的战术目标和市场定位出现了巨大变化, 记者的采访技术和方法也随之变得丰富多样, 但是若采访技术和方法不当, 很容易侵犯受访者的个人隐私。而新媒体的出现使新闻传播形式更加多元, 传播速度也更快, 受众能够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评论信息, 但同时, 信息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比如博客、微博上的很多信息都缺乏认证。为此, 在新媒体环境下, 我们应看到人文精神的构建在电视新闻传播理念转变和变革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4. 树立全球化的传播观念
在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背景下, 电视新闻传播业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全球化浪潮, 面对这种形势, 中国电视新闻传播应用中国的眼睛来审视世界, 树立全球化的传播观念, 以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速传播、资源共享的社会, 可利用的新闻资源可谓是不可计数, 关键问题在于电视台要如何对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挖掘和利用, 我们大可借鉴CNN等原创新闻网站的经营经验, 在新闻传播中将自身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表现出来, 使电视新闻媒体逐步走向主流媒体的道路上来。另外,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 人们对电视新闻媒体归纳分类现有信息的期望更加强烈, 加上传媒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电视新闻媒体应全面更新新闻传播理念, 以满足大众需求为原则, 对新闻信息进行有效整合, 打造专业化频道, 为电视台进行产业经营构建一个理想平台, 同时进行跨媒体合作, 共享各种新闻信息资源, 实现新闻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查阅和检索, 不断提升电视新闻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津震.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传播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 (1) :231-232
[2]郝佳.媒介大融合环境下电视传播理念的变革[J].新闻窗.2012, (6) :55
[3]赵敏杰.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J].城市地理2014, (3) :95-97
[4]谢金华.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论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的嬗变与公共领域的构建[J].湖南社会科学.2011, (6) :217-219
【电视媒体新闻传播】推荐阅读:
电视新闻媒体10-10
电视媒体新闻评论节目10-14
我国电视新闻媒体09-10
电视媒体下武术文化的传播路径的论文10-19
全媒体新闻传播10-29
电视媒体营销07-19
地方电视媒体07-21
电视媒体产业10-15
电视融媒体06-08
电视新媒体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