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电视媒体

2024-07-21

地方电视媒体(共12篇)

地方电视媒体 篇1

一、前言

新媒体的出现, 是媒体发展的必然。新媒体的出现, 给了传统电视媒体以新的发展契机, 只有正确理解新媒体内容及新媒体思维, 才能提高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保证地方电视媒体快速有效发展。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应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 并结合地方电视媒体的实际需要, 正确理解新媒体思维的特点并做到正确利用新媒体思维, 推动地方电视媒体创新, 保证地方电视媒体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积极效果, 提升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满足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需求。

二、新媒体思维对地方电视媒体的重要影响

新媒体是一种利用电视、广播、电脑和手机为载体, 通过网络化手段, 集综合信息服务和技术应用为一体的区域性强势媒体, 能够实现多角度、多途径、跨平台的区域信息推广, 为当地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内容涵盖新闻资讯、音视频、民生、房产、汽车、健康、教育、财经、法律、旅游、美食、互动社区、游戏娱乐、文化生活、信息服务、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是当地具备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 最具权威、最全面的新闻资讯平台。基于这一认识, 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有一定区别, 新媒体思维也比传统的电视媒体思维要先进, 其对地方电视媒体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媒体思维改变了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理念。新媒体的出现, 使媒体的发展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存在, 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新媒体思维的诞生, 是新媒体概念的总结, 对改变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新媒体思维加深了地方电视媒体对新媒体的认识。新媒体思维的出现, 使地方电视媒体认识到了一种新的媒体发展方式, 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也客观上影响了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路径。

(3) 新媒体思维弥补了地方电视媒体思维上的不足。地方电视媒体在发展中由于发展理念问题必然受到一定的局限, 新媒体思维的出现, 有效弥补了地方电视媒体思维上的不足, 对地方电视媒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地方电视媒体如何正确理解新媒体思维的特点

新媒体思维的出现, 对地方电视媒体影响很深, 地方电视媒体要想正确利用新媒体思维, 就要从正确理解新媒体思维的特点入手。结合目前对新媒体思维的了解, 新媒体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媒体思维强调原创性。新媒体之所以称之为新, 就新在这里。应该具备基本的原创性。这里的原创性,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个人或个别团体单独得原创性, 应该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容的创造, 一种区别于前面时代所具备的内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种创新。

(2) 新媒体思维关注媒体的整体效应。效应是在一定环境下, 因素和结果而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特定效应的特性。或者说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一种更新的效应的特性。因此, 新媒体思维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更加关注媒体的整体效应, 对媒体的发展结果和发展过程更加关注。

(3) 新媒体思维注重媒体的长期发展。新媒体作为媒体而存在, 必须有一定生命力。或长或短必须有其存在期间的价值体现, 而这个价值体现的长短, 就是生命周期。对于新媒体思维而言, 新媒体思维注重媒体的长期发展, 并将长期发展效益作为衡量新媒体发展质量的关键。由此可见, 新媒体思维与传统媒体思维不同。

四、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思维

基于新媒体思维特点及优势, 新媒体思维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地方电视媒体要想取得快速发展并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 就要学会正确利用新媒体思维,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地方电视媒体应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对于地方电视媒体而言, 新媒体思维的出现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媒体发展思路, 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新媒体思维的优点, 地方电视媒体只有积极转变发展观念,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积极效果, 进而满足地方电视媒体发展需要。

(2) 地方电视媒体应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地方电视媒体在利用新媒体思维的过程中, 只有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 并掌握新媒体思维的特征, 才能在具体的发展中更好地吸收新媒体思维的优点, 并做到活学活用, 提高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因此, 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 对地方电视媒体发展意义重大。

(3) 地方电视媒体应把握新媒体发展原则。地方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 不但要重视新媒体思维的特点, 同时还要把握新媒体发展原则, 注重电视媒体的全面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使地方电视媒体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能够在思维和观念上领先一步, 达到提升地方电视媒体发展质量的目的, 促进地方电视媒体健康发展。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新媒体的出现, 给了传统电视媒体以新的发展契机, 只有正确理解新媒体内容及新媒体思维, 才能提高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保证地方电视媒体快速有效发展。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应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 并结合地方电视媒体的实际需要, 正确理解新媒体思维的特点并做到正确利用新媒体思维, 推动地方电视媒体创新, 保证地方电视媒体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积极效果, 提升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满足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需求。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媒体发展道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新媒体的出现不但给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使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形势面前, 地方电视媒体要想保证发展质量, 就要加深对新媒体的认识, 并积极转换发展思路和建立新媒体思维, 正确理解新媒体的特点及内容, 并分析新媒体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影响, 做到了解新媒体并掌握新媒体特点, 在实际发展中认真贯彻新媒体思维, 提高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满足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地方电视媒体,新媒体思维,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陈凡.新媒体对电视传媒格局的影响[J].记者摇篮, 2014 (05) .

[2]崔斌.新趋势新变局新主流新媒体分化与移动电视发展趋势[J].广告人, 2014 (01) .

[3]于萍.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转型[J].电视研究, 2013 (06) .

[4]曹丽娜.应对新媒体的挑战[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14 (11) .

[5]安英, 卢嘉群, 娄二鹏.南方电视:创新不止, 潜力无限[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14 (11) .

地方电视媒体 篇2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 电视节目 安全播出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2(b)-0088-02

从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播出现状可以看出,电视节目播出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电视台管理者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对电视节目的播出进行调整和改革,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地方电视台节目播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节目播出的设施不齐全

相关设施是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前提和物质保障。但是,很多地区经济比较落后,节目播出所需的设施不齐全,而且网络系统也不够稳定,无法满足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需求。要想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推动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就必须加大购买设施的资金投入。

1.2 操作系统过于复杂

完整的电视节目都需要有完整的操作系统,并需要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一是工作人员需要准备节目素材;二是工作人员需要把准备好的材料上传到节目播出系统内;三是制作人员需要把系统内的素材整理,剪辑;四是审核人员进行节目素材的审核;五是电视节目的播出。但是,很多地方电视台缺乏资金,无法吸引专业人才,现有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无法满足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需求,节目的操作流程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来说过于复杂,在制作节目和播出节目的过程中经常出现错误,而且在问题出现时,电视台管理人员及其工作人员的应急能力比较低,严重影响了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

保证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安全播出的对策分析

2.1 加大购买节目播出设施的资金投入

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安全播出需要以下设施:一是视频服务器;二是录像机;三是dvd。要想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播出,地方电视台必须加大节目播出设施的资金投入,配备齐全的节目制作和播出设施,并构建内部网络平台,保证网络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工作人员在应用视频服务器播放电视节目时,工作人员需要按照顺序进行播放,这样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即便出现问题也可以第一时间进行调整。在节目播放网络系统内,工作人员需要独立设置两个不同的开关,这样就可以保证节目的独立性,可以实现多个节目同时播出。在电视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在录像机内准备好关键节目,并合理控制节目的录入速度。但是,在地方电视台电视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很多因素会影响节目播出的安全性。因此,地方电视台管理人员和地方人员还需要提高应急能力。地方电视台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人员培训的重要性,定期派遣节目制作人员,技术人员和播出人员外出参加专业化培训,并完善奖励和惩罚机制,在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和热情的同时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工作人员需要在电视节目播放过程中准备好应急的节目,如果正常播放的电视节目出现问题,就需要及时插播适合的画面,保证电视节目的正常播出。除此之外,很多地方电视台缺少电视节目制作和播出资金,对于这个问题,地方电视台管理人员必须创新经营和管理模式,丰富管理手段,拓宽资金来源,管理人员需要结合电视台发展现状和社会环境合理的制定管理方案,提高管理水平。

2.2 调整电视节目播出流程

在准备电视节目素材时,工作人员需要按照以下顺序进行:一是节目上载。电视台需要设置节目上载系统,在素材上传到上载系统后,无论节目素材是否被删除,上载系统内的节目信息都会保留至节目播出后。上载系统还可以对节目素材进行过滤整理,过滤出不适合播出的节目素材,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二是素材编辑。工作人员在编辑电视节目素材时可以选用素材编辑软件,把所需要的素材按照顺序编辑到软件内。三是素材管理;四是素材调度;五是节目播出;六是监看监听。电视台管理人员需要在节目播出系统内设置管理密码和权限,这样就可以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性,而且可以对用户的操作进行监管,不同级别的人员授权等级也会有所不同。工作人员还要在电视节目系统内对电视节目进行标号,这样就方便节目的搜索。工作人员还要对每天的工作进行记录,做好工作交接。

2.3 电视节目播出故障的快速处理

要想保证电视节目播出的安全性,就必须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节目故障的处理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是发现电视节目故障;二是插播活动画面;三是协同其他部门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四是排除节目故障;五是恢复电视节目的播出。节目播出的安全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节目播出之前,工作人员就需要做好应急准备,及时采取调整对策,缩短其他画面的插播时间。工作人员需要准备多种故障应急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应急方案。

2.4 定期保养电视节目播出设施

要想保证电视节目的安全性,就必须加强电视节目播出设施的维修和保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制定设施维修和保养计划,建立节目播出设施档案,明确维修和保养责任,管理人员需要检查维修和保养情况。

结语

地方电视媒体 篇3

一、雇主品牌的理论概念和实践发展

(一)理论提出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英国资深管理专家赛蒙·巴洛(Simon Barrow)与伦敦商学院教授提姆·安博拉(Tim Ambler)将品牌这一市场营销领域的理念引入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概念——雇主品牌,并把它定义为:雇主品牌体现为由雇佣行为提供并与雇主联系在一起的功能、经济和心理利益组合。雇主品牌是借鉴市场营销学,在人力资源市场上做好品牌定位和提供专业服务,树立雇主形象,从而更好地吸引、激励和留住最优人才以提升自身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按照市场营销理论,品牌只有在品牌文化被市场认可并接受后,才能产生品牌的市场价值。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雇主品牌概念不断出现在欧洲众多商业出版物上,2001年,The Conference Board 在雇主品牌实践研究报告中指出,雇主品牌作为雇主的形象,表现为企业激励和留住现有员工以及吸引潜在员工相关的价值、政策和行为体系。

(二)最佳雇主评选和实践应用

《财富》杂志100强企业的评选负责人罗伯特·利弗林最早开展员工评价企业方面的研究,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真正适合工作的优秀企业,1998年开始,每年《财富》杂志开展美国最适宜工作的优秀企业的评选工作。2001年英国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也开展了50强企业评选,并在2003年扩展到100家企业。2004年欧共体15个成员国更是以欧洲共同体的名义评选“最适宜工作的欧洲共同体100强企业”,将以单个国家为范围的评选推广到覆盖整个欧共体所有成员国,以此引导企业加强员工工作环境建设,树立优秀雇主品牌。国内最佳雇主评选活动开展较晚,最先是由著名咨询公司翰威特(现更名为怡安翰威特咨询公司)引入,2001年翰威特咨询公司、《亚洲华尔街日报》、《远东经济评论》共同发起了“2001年亚洲最佳雇主”调研活动。2005年中央电视台与智联招聘联合开展了“2005年CCTV中国年度最佳雇主调查”活动,并召开了首届“雇主品牌北京圆桌会议”。现在,类似的评选活动越来越多,也表明了企业越来越重视雇主品牌建设。

雇主品牌实践应用源于人力资源有效配置能够留住优秀人才、提升组织运行效率、激发员工的创新能力以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一理念。雇主品牌作为现代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独特、具有良好的雇佣价值定位的雇主品牌在人才吸引力、价值创造力、员工忠诚度和敬业度、人力资源匹配、财务成本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因此,很多优秀的企业也开始注重人力资源价值的挖掘,重视雇主品牌的建设。以百度公司为例,百度的雇主品牌建设主要由人才、技术、社区三大板块组成。社区是由单独设立的“校园品牌部”负责,负责联系各个重点高校的百度Club,通过举办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百度的技术及氛围,提前介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让他们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产生对百度的向往。技术上,百度还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校企合作,充分开发与利用学校及科研机构的资源,既能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又能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百度,以便将来更好地融入百度工作环境中。提前介入换来丰硕的收获,并在每年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中,都能招到优秀的人才。百度的雇主品牌建设概括为十六个字:“战场前移、整体营销、私人渠道、个人联系”。

二、雇主品牌理论在地方电视媒体应用面临的焦点问题

(一)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低

当前许多地方电视媒体对自己的企业品牌定位很明确,通过围绕企业品牌定位来创建自己的产品品牌,来吸引观众眼球,提高收视率,占领市场,提升自己知名度。如,湖南卫视定位为“快乐中国”,创建了《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热门综艺节目;江苏卫视打造“幸福中国”,推出了《非诚勿扰》、《最强大脑》等优秀栏目;浙江卫视定位为“中国蓝”,也推出了《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我爱记歌词》等系列精品栏目。虽然电视媒体在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上不惜重金打造,也有部分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在雇主品牌方面却存在认识不足,缺乏科学系统的雇主品牌建设理念和机制,投入力度也较少。在招聘培训、人才管理、人才激励、队伍凝聚力、工作氛围营造等领域都与跨国优秀企业有着明显差距。近几年,许多优秀电视媒体的金牌主持人频频发生跳槽或离职事件也说明了一些问题,当然这里面有个人因素,但也有部分原因是单位造成的。

(二)雇主品牌规划管理差

很多电视媒体在制定发展战略时,没有将雇主品牌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中,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都有详尽的规划和落实措施,而雇主品牌战略基本没有制定,所以更谈不上雇主品牌的规划和实施了。普遍认为,雇主品牌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目标雇员中形成的外部品牌,二是在现有员工集体中形成的内部品牌。外部品牌更有利于吸引优秀的人才进入,内部品牌则有利于提升团队能力、留住核心人才,优秀的人才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雇主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分属不同的领域,三者既有不同的特性但又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施雇主品牌战略,可以吸引优秀人才加盟,留住核心人才,有效保障企业的人力资源质量,提高组织效能,并使企业人力资本投资上实现边际效益递增。卡耐基曾经说过:“带走我的员工,把我的工厂留下,不久后工厂就会长满杂草;拿走我的工厂,把我的员工留下,不久后我们还会有个更好的工厂”。

(三)雇主品牌宣传不到位

由于缺乏对雇主品牌应有的重视,无论是雇主的内部品牌还是雇主的外部品牌塑造上,多数电视媒体缺乏应有的投入,没有形成鲜明的优秀个性品牌,缺乏雇主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计划。在外部品牌的宣传上,首先表现出来的是目标雇员的定位不够准确,虽然每年电视媒体都招聘大量人员,但是并没有形成系统完善的招聘机制,在校园招聘和社会招聘中没有自己的品牌特性。而许多跨国公司对雇主的外部品牌比较重视,对自己的目标雇员分析清晰,如微软、IBM、宝洁等企业认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是他们重要的目标雇员,就比较注重校园招聘,加强与大学的交流合作,校园宣讲成为他们外部品牌宣传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雇主内部品牌的宣传上,主要靠现有的或离职的职员口碑相传。优秀的企业不仅是努力做好“留人”工作,更重要的是做到“留心”,要做到即使优秀的人才因为其他原因离开了本企业,但是他依然会因为曾经能为本企业服务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四)人事管理的不完整性

电视媒体属于事业单位,由于单位的属性规定也限制了它的人事制度与企业运行上仍有一定的区别。一般电视媒体的主要领导都是上级组织部门委任,这有空降也有从内部提拔,单位自身的人事管理权限是不完整的,从制度设计上是很难建立出完整的职业经理人制度。由于没有完整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对于领导层的能力要求显得更为重要,优秀的领导团队将决定着一个电视媒体的生存与发展。

三、构建地方电视媒体“雇主品牌”的思路和对策

优秀的雇主品牌会在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品牌效应,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使用方面拥有竞争优势。雇主品牌建立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是企业整体战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建雇主品牌要将雇主的特征、价值主张与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及企业组织结构相联系起来。雇主品牌的目标群体是雇员,包括潜在的和现有的雇员。雇员对雇主是有所选择的,也希望雇主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所以,我们制定雇主品牌战略的时候要结合人的需求理论进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结合需求理论与雇主品牌的一般性理论,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地方电视媒体雇主品牌的思路

雇主品牌是长期化、动态化的建设与管理过程,应纳入单位整体发展战略,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雇主品牌三位一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打造出符合单位发展需求、雇员满意的优秀雇主品牌。外部品牌构建上,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利用招聘会、校园宣讲、媒体宣传、雇员口碑等传播手段,突出自身优势和特点,以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建设为依托,以企业文化为纽带,赋予目标雇员良好愿景和实践平台,积极培育良好的外部品牌特性。内部品牌建设上,坚持“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原则,以实现单位价值和个人价值相统一为目标,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事业发展平台,“留人、留心”并举,不断夯实内部品牌建设基础。

(二)构建地方电视媒体雇主品牌的对策

1.明确雇主品牌价值定位

根据Ewing、Pitt、de Bussy和Berthon(2002)提出了三种雇主品牌价值定位。第一种价值定位是地位:这样的企业往往把自己作为大型、稳定、国际化的和受人尊敬的雇主来宣传;第二种价值定位是激动人心的新体验:在这类企业工作能使人产生激动人心的新体验;第三种价值定位来源于相似性的认同:企业常常着力宣传在这里获得成功的人士,让求职者认为加入该企业就会取得成功。地方电视媒体作为区域性的事业单位,在发展战略上既要强调事业单位的公益性,又要具备一定数量的电视受众,能够带来适当的盈利水平。所以地方电视媒体要结合实际,不能一味地追求雇员高薪酬、公司国际化发展。对于地方电视媒体的雇主品牌价值定位来说,强调基于文化情感认同与创新栏目带来的激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也许更为适合。

2.提升雇主的行业地位

对于良好的雇主品牌来说,优秀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是必要的支撑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电视媒体的竞争逐渐趋于丛林法则,名不见经传的电视媒体想要吸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是比较困难的。当前,地方电视媒体与中央电视媒体之间、地方电视媒体之间竞争激烈,电视媒体的观众市场划分越来越细,各地电视媒体不断推陈出新,优秀的电视栏目层出不穷,各档栏目收视率排名不断更迭,电视受众对节目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对电视节目认可的同时,也逐步产生一批忠诚的企业品牌受众。优秀的雇主品牌,必须要有优秀的雇主,就要在电视媒体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切实抓好本媒体的发展定位,同时围绕定位加大创新力度,多创造优秀的节目,吸引受众与扩大影响,以此来支撑与促进雇主品牌的发展,以获取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服务。

3.传播优秀外部品牌形象

地方电视媒体雇主品牌推广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树立与传播其优秀的外部品牌形象。我们可借用市场营销常用的4Cs理论来指导地方电视媒体的雇主外部品牌形象传播。即: Customer——消费者,即目标雇员。了解目标雇员需求,瞄准目标雇员,提供职者事业发展的机会;Cost——既考虑单位成本,也考虑目标雇员的求职成本,提供给雇员合理的薪酬福利和工作回报,吸引人才愿意为本单位服务,从而减少单位招聘成本和目标雇员求职成本;Convenience——字面上理解是“便利”,为目标雇员提供最大的工作便利,展示给目标雇员美好的工作环境和个人发展平台;Communication——沟通交流,雇主与目标雇员应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形成共同的利益共识,从而有利于引进合适的目标雇员。具体实施手段则可以通过校园宣讲、招聘会、专业招聘媒体、网站及企业软文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但要注意的是要各种形式的宣传都要围绕、树立统一的雇主品牌形象。

4.树立良好内部品牌口碑

雇主的内部品牌,主要重点在于现职雇员的培养与使用方面,属于企业内部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真正树立良好内部品牌,必须做到“留人”与“留心”并举。首先是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这就要求建立合理的薪酬工资制度和提供稳定的工作;其次是满足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则是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培养团队精神,人力资源部门要加强与雇员沟通,发挥凝聚力、向心力,发展企业文化,推动单位发展;第三是尽量满足雇员的自我实现需求,尤其是给予核心人员充裕的个人发展空间。单位应承担改革创新成本,提供雇员个人事业发展的平台,鼓励节目创新,建立能上能下的人事管理制度,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但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在如何实现雇员个人价值和单位价值共赢中寻找平衡点,个人发展要服从单位整体发展战略。

5、系统传播雇主整体形象

优秀的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是建立优秀雇主品牌的强力支撑,优秀的雇主品牌能提高组织效率、降低成本、提供丰厚的回报。企业品牌、产品品牌、雇主品牌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雇主品牌推广的同时也是在为企业品牌做宣传,也在用产品品牌来支持雇主品牌形象。所以,雇主品牌的构建一定要在雇主整体发展战略的框架下,结合企业品牌形象、产品品牌形象来统筹规划,系统推进,整体宣传,从而达到减少成本、扩大影响、全面展示本单位形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旭鑫.电视媒体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理论内涵与基本路径[J].现代传播,2013(2):60-62.

[2]王晏如.心理契约视角下的雇主品牌研究[D].硕士论文,上海:上海大学,2009.

[3]王海斌.企业员工雇主品牌感知与敬业度的关系[D].硕士论文,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4]Michael T Ewing, Leyland F Pitt, Nigel M de Bussy, and Pierre Berthon,Employment branding in the knowledge econom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002,21(1):3-22.

[5]丛龙峰.从百度公司的做法说雇主品牌建设的关键要点.http://www.yl1001.com/userzone.htm?doaction=rticle&art_id=1151385688658678,2013-11-29.

[6]蒋永宁,王香玲.融合“内部营销”的企业雇主品牌建设[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12),12-14,20.

[7]吕振奎,郭庆.激情员工理论与现代企业雇主品牌建设[J].经济研究导刊,2009(29):69-71,76.

[8]杨光永.我国民营企业内部雇主品牌研究[D].学位论文,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

[9]殷志平.雇主品牌研究综述[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7(10)

如何提升地方电视媒体营销力 篇4

当前电视的价值主要是它的社会属性。电视价值我认为有6点, 1.平台影响力区域最广泛。2.舆论号召力, 官方权威发布。3.社会公信力, 网络户外。4.品牌塑造力, 4A投放首选。5.内容创造力本土内容创造。6.活动引爆力, 聚众效应。

地方电视台缺什么?我有以下观点:一是缺内容竞争力, 其实地方电视台和中央台各省级卫视是在同一平台上播出节目。大家去看电视并不去考虑你是地方台、中央台还是省级卫视, 而是关注我要看什么节目, 什么节目好看。地方台的财力物力不可能和中央台, 省级卫视台相比, 做出来节目大部分都不可能和他们相比, 那我们该如何去提升内容竞争力, 让我们在收视份额里面占有一席之地?本地人看电视, 看中央台, 看到自己的几率太小, 而在地方台, 只要节目做得好, 可以让每一位观众参与进来, 并能使其在电视上看到自己。如何让观众在电视上看到自己, 这就要去做一些好的互动性节目。让观众主动参与进来, 从而提升收视率。比方说, 办个少儿节目, 小朋友们在现场来参加活动, 从而带动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去看电视, 爷爷奶奶也会去看, 亲戚朋友也都回去关注, 只要有了关注, 就有了收视率, 就有了市场份额。所以要在节目内容和形式方面多下功夫。多研究, 才能为提升地方台的营销力打好基础。

第二点, 我认为大部分地方台特别是县级台, 缺少营销的软实力。比如说一个适用于中老年人用的多功能治疗仪, 500多元, 想放在文艺影视节目中播, 此种做法是否合适?地方台许多人做广告, 都是靠广告人去硬拉, 说时间段好, 做了收视效果好等等, 让客户去投广告。但是我认为, 首先我们得有一个好习惯:分析消费群和受众群体, 作为媒体, 就是两次贩卖, 先分析消费群, 即主要消费者和次要消费者。看文艺影视节目的大部分观众是中青年女性, 而购买东西的决策人也是中青年女性, 购买人理所当然是中青年女性, 但是治疗仪的使用者是中老年人, 她有可能是给自己买的, 有可能是给自己的父母买的。分析好了受众群体和受众群体的消费能力。再去和广告客户营销自己的广告产品, 会比硬性地拉广告达到更好的效果。

最后我认为, 实行栏目独立制片人制。台直接管理栏目, 扁平化管理, 责任分解。制片人相当于栏目的老板, 赋予其人员、节目生产、经费、广告吸纳和考核的权利。突破体制界限, 直接调动最基层的人员潜能。

对于如何提升地方电视媒体营销力要做好以下几点:

1.广告部门作为整合资源的发动机, 要丰富产品线。不宜单纯地以纯广告的形式出现, 而要开展大型的直播形式的户外活动。此外, 还可以以植入式广告的形式制作专题、短剧、MV等。

2.广告部门要立足自身媒体, 逐步向顾问式营销转变, 直至形成地区全案代理公司。不能老是像原来一样坐等广告客户上门, 而是要以自身媒体为基础, 充分地容纳各种新媒体, 团结互利的去为一些新老客户指定最有效的宣传方案。

3.广告部门要在传统营销项目的基础上丰富自己的营销项目, 以项目制替代目前的主要以价格谈判为内容的营销模式。原来的传统营销模式主要是以时间来计算广告价格, 我认为目前地方电视媒体可以把广告栏目化, 使其更具有趣味性, 以广告栏目打包的形式向外推介自己的产品。提供各种套餐供客户选择, 包括植入性广告等。

地方台广播电视节目如何创优 篇5

节目创优,既是地方广播电视台增强竞争软实力,赢得当地受众之必须,也是推行广播电视节目本土化,打造地方台节目品牌的战略性抉择。本文拟从地方电视台近年来的精品创作实践中去思考和探索一些规律性的认知,以供同行商榷。

一、正确认识地方电视台节目创优的地位和作用

节目创优,对地方台来说,不是无足轻重的事,而是节目立台,打造本土节目品牌,提高竞争软实力,赢得受众市场的战略性抉择。综观省内外各地方广播电视台,无论是提倡“新闻立台”,还是“经营兴台”,其最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会归结到提高节目质量,打造节目品牌,扩大受众市场这个基本点上。所以,从地方实际出发,以节目创优带动整体节目质量的全面提升,以品牌打造作为节目创优的侧重点和着力点,这才是提高地方广播电视台竞争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⒈节目创优,是提高地方电视台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广东省各地方电视台,不仅承受着境外媒体的巨大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各省级卫视收听收视的冲击,要想在强敌如林的环境中赢得更大的受众市场,只有在全面提高节目质量上下功夫,除此之外,别无他途。而要想把每个栏目都办得很好,作为地方台来说也不现实,只能选择一些贴近性强的本土题材,做深做透几档有特色的栏目或一批节目。只有把这些节目(栏目)办得有相当水平和特色了,才能将大部分受众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因此,开展节目创优工作,实际上就是从点到面扩大地方台影响力的明智选择。试想一个电视台的十几个栏目中没有几个深受受众喜爱的栏目,没有一批优秀的电视节目支撑,这样的地方台能有竞争力吗?

⒉节目创优,是打造本土节目品牌的前提

精品节目不等于品牌节目,而品牌节目大多是从精品节目的塑造开始的。在传媒的品牌战略中,其节目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高品质直接构成了品牌的内核。而这个内核就是由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优秀栏目(节目)支撑的。可以这样说,没有节目的创优,就没有节目的品牌,而没有品牌节目的台,就一定没有像样的受众市场。清远台近年的传播实践告诉我们,过去那种空泛的提高节目质量的口号是缺乏实际意义的,只有全神贯注地办好一批有特色的精品节目(栏目),才能凝聚人气,形成市场品牌,进而提高全台的市场竞争力。就目前清远广播电视来看:广播的“快乐双辉”、“越唱越红”、“行风热线”、“小说连播”;电视的“百姓关注”、“北江纪实”等,就是近年来精心打磨,全力推出的两个媒体的重要节目品牌,也是拉动收听收视率始终在高位运行,并赢得商家投资的市场引擎,其功在创优、利在品牌的效应不言而喻。

⒊节目创优是地方台收获自信,赢得竞争比较优势的利器

作为地方广播电视台来说,偏处一隅,其影响力和号召力有限,而节目创优,较之于经

营创收更能提高一个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种软实力的竞争,综合体现了一个广播电视台的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和市场潜力,同时它也直接影响商家投资重点的选择。一般而言,商家在大品牌的市场推广布局中,往往一个区域只选一个城市为立足点,然后向周边辐射。而选择什么地方,除了商机考量外,媒体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一个区域性的竞争环境中(如粤北片、粤西片、粤东片),收听收视率高,受众市场发育充分的城市必然成为首选。这也是地方台节目创优,打造品牌所获得的直接商业回报。就拿近年来的清远台来说,没有省“五个一”工程奖的连续多年获得,没有在全省年度创优评比中,播音(主持)名列第四,新闻、文艺分列第七、第八的好成绩,没有整体节目质量的逐年提升和一批品牌节目(栏目)的潜心经营,就没有清远台在全省广电系统较好的声誉和地位,也就没有连续几年经济创收呈两位数增长的经营格局。节目创优,不仅给清远台带来了无形的影响力,也直接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

二、机制建设,是地方台节目创优的关键

节目创优,不是个别节目(栏目)的单打独斗,而是一个带全局性的战略协作过程。所谓“寓精品生产于日常宣传工作中”,就是指创优涉及面广,牵动范围大,时间跨度长,需要从队伍建设,资源分配、节目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着力,进而形成良好的创优机制,为精品生产提供制度保障。

⒈创优团队的建设

就宏观来说,创优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也是全面提高队伍业务素质的客观要求。所以说“全员创优”的提法是符合当前地方台工作实际的。那种认为花点钱,抽几个精干人员,在年底搞一个选题进行突击创优的做法和不惜花钱请“枪手”,完全将创优托付外台,只为拿奖的做法,显然是与创优的初衷格格不入的。须知,创优是手段,不是目的,创优是一个持续的生产实践过程,而不是短期行为。创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全员素质的提高和节目质量的全面、持续提升上。所以,创优团队的建设尤其重要,它不但需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创优组织、协调班子,更需要全员的精品意识的增强和积极参与。在这方面清远台的做法是:

①培养全员精品意识。把精品创作意识灌输于宣传队伍的日常节目生产中,让每个人从题材选定,报道策划到作品包装都要按创优的要求去做,力争全面提升节目质量。同时台编委会统筹广播、电视、报纸的重要选题策划,每季度梳理一遍,从而发现有特色的地方题材或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然后集中人财物的力量,重点经营好这些有冲击力的题材。这样做的好处是:既有面的带动,又有点的突破,从而使清远台的创优工作不但有了面的提升,而且获得了质的突破。到2007年,清远台的创优竞争实力已顺利跨入全省的第一梯队。

②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苦练“内功”。根据创优的要求,我们从打基础开始,近年来连续开展了历时数月到半年不等的岗位练兵活动,以创优、评优为契机,灌输全员的精品意识,激发宣传队伍的创优热情。

③邀请专家会诊,解剖“麻雀”。在练好基本功的基础上,我们拿出一部分外台的精品和自己初选的题材,邀请有关权威专家进行会诊和点评,全员参加,从而使采编人员在选题、包装和节目策划上看到自己的差距,找准努力的方向。

④“以我为主”,强调原创。在创优过程中,我们始终强调以我为主的原则,以锻炼队伍为出发点,无论是新闻、专题,还是文艺参评节目,都强调原创,即自己选题,自己选择报道角度和手法,自己包装,甚至在文艺节目上自编自演。这样的做法,在初期的获奖档次可能不高,但其创优的潜力和后劲却是持续而有效的。

⒉建立一套完整的节目评价体系,为创优工作提供客观依据

近五年来,我们以央视索福瑞收听收视调查数据为指导,辅之以网站受众调查,受众书面调查和台编委会的视听监测及有代表性的节目听证评析会等方式,对全台的重点节目(栏目)进行全程跟踪,发现其受众需求的变化,进而对节目(栏目)进行调整,扩大受众覆盖率。这也是促进创优,打造节目品牌的重要前提。在这方面,我们始终认为:收听收视率高的节目,不一定是精品,但我们要力戒精品生产“曲高和寡”、“叫好不叫座”的负面效应。既要拿奖,又要拿收听收视率,这才是精品创作的最高境界。在这方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节目评价体系尤为关键。

⒊建立健全节目创优激励机制,及时表彰创优有功人员

如前所述,节目创优是一个需要各方面配套协调的战略性工程,它需要激励机制的建立,需要对有限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在这方面我们的做法是:在资金上,由台编会统筹所属媒体的节目创优经费。无论是人才培训和走出去,请进来的相关活动,还是重点题材的立项经费,都由台编委会统筹,以期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而在重点经营某个题材时,则打破各媒体的界限,实行全台一盘棋的做法,合理抽调骨干人员,满足创优需要。如本台广播中心创作的广播剧《选择》,就是剧本由该单位创作,主创人员和演员则是全台挑选,开创了全台合力打造一个精品节目的先例。广播剧《选择》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先后荣获2006年度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2006年度省广播电视文艺奖二等奖。同时,我们还设立创优奖励基金,对凡是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作品进行相应奖励,及时表彰创优有功单位和人员,极大地鼓舞了采编人员的创优热情和士气。

三、地方台节目创优的路径思考

虽然节目创优是基于整体节目质量的提升这个基础上的,但创优也自有其内在的规律值得去认真探索和解读。换言之,创优没有捷径可寻,但只要进行深入地总结和反思,并善于利用“他山之石”,同样可以少走弯路。

⒈特色选题,是地方台节目创优成功的第一步

题材是否重大的标准,关键是看三点:一是这个题材是否切入了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否把握了时代脉搏并对舆论或公众有积极的引导意义。二是看这个选题的社会关注度,也就是其舆论的放大效应如何。有些选题在当地确实是热点、难点,公众十分关注,但如果将其置于全省及至全国的现实背景来考量,其影响力又往往大打折扣,缺乏对大众舆论的引导作用。三是选题的同质化倾向也是影响作品获奖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近两年广东的“民工荒”问题、产业双转移问题及至当今的金融海啸问题等,这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如果以这些题材作为

创优选题,关键就要看其在全省甚至全国的典型意义如何,深度挖掘的力度如何了?如果流于浅表性的一般意义的报道,那其获奖的概率几近于零。

⒉形式新颖、独特,是节目创优的利器

在节目创优中,内容决定形式,但反过来形式的新颖鲜活往往能更好地揭示和反映主题。这里所说的形式包括视角独特、体裁新颖,表现鲜活、制作精良、包装缜密等。有了好的选题,关键就看从什么角度表达主题,如何表达、如何包装了。一般而言,以小见大的主题,往往是从轻松的话题或角度入手,进而发掘出其深远的现实意义;而太过严谨的主旋律题材我们可以通过文艺小品、电视散文和精辟的新闻述评来加以表现和揭示;重大的时政新闻,我们也可从民生的视角去折射其现实的时代意义。简而言之,形式新颖、独特,它涵盖了节目创优的角度、结构、表现和包装的全部流程,是地方台节目创优必须要把握好的一个重要环节。

⒊本土题材的专题或文艺节目,是地方台节目创优的法宝

地方电视媒体 篇6

【关键词】主题;头条;节奏

编辑是电视新闻传播的灵魂。如果我们每天播发的新闻,不考虑编排艺术,只是简单的稿件排列,或是生拉硬拽,牵强附会,刻意与宣传形势挂钩,都会影响宣传效果。

当前,地方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形式呆板,内容枯燥。受思维惯性的影响,长期以来地方电视台在新闻报道中模式僵化,形式呆板,内容枯燥,缺少事实、故事和深度,观众收看索然无味,毫无兴趣。

2.会议新闻较多,缺乏新意。在地市级电视台,会议新闻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个别时期甚至占到70%以上,结果造成各种会议镜头充斥电视屏幕,画面单调,手法陈旧,不仅降低了电视新闻应有的鲜活度,而且还造成了电视观众对新闻报道的逆反心理。

3.主题性报道较多,稿件质量不高。由于人才匮乏,加之主题性报道较多,在许多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往往疲于应对。而主题性报道又恰恰是地市级电视新闻的一大特色,它是以一定时期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基础,以新政策的出台和落实,新成就的展现和总结等为主要报道内容。主题性报道是非事件性报道,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没有连续性,这就给新闻采访报道带来了难度,面对困难,新闻记者为了完成采访任务,往往采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致使新闻报道内容空洞,语言呆板,观众厌烦。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人们对新闻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当前新的传播环境下,电视新闻的编辑水平直接影响着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必须及时地弥补和改进新闻报道中的缺陷与不足,提高新闻编排艺术和质量,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编出优秀电视新闻。

那么,在电视新闻业务中,编辑都需要掌握那些编排艺术和技巧呢?

(一)把握观众的关注点、提高文字处理能力,精编稿件,提炼主题。

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都要面对从不同渠道涌来的大量不同的稿件。作为把关者,新闻编辑必须要首先掌握受众的心态,了解人们在想什么、说什么、关注什么,找出其心理特征和需求,把适合于观众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精心编辑,提炼主题。

一是加强议题设置、坚持“以人为本”

所谓“以人为本”的报道理念,就是关注国计民生,贴近群众。近几年,巴州电视台加强了《巴音郭楞新闻》的改版力度,特别是通过选题策划,推出一系列主题报道,比如:开设了“行进巴州精彩故事”专栏、“民族团结从我做起”专栏、“改进作风、提振精神、聚力落实”专栏、“访民情、惠民情、聚民心”专栏,新闻记者深入部门、企业、乡村、农户进行采访,播出了《巴州“跟踪”督导“问效”工作落实》、《库尔勒:经济开发区做足水文章》、《用实事说话为新疆代言》、《新闻特写“草根慈善家”阿里木的烤肉义卖》、《焉耆县激活农村“神经末梢”让小组长有“大作为”》等新闻报道,在观众中引起了较大反响。在新闻展示处理中,编辑坚持新闻稿件必须是“现在进行时”的事件,杜绝现场+成就的陈旧报道形式,坚持见人、见事、有故事,真实展现现实经济和生活状态,体现记者的体验、观察,突出“新”意。

二是关注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正确引导舆论。

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难点、疑点,特别是突发事件及敏感问题,恰恰是广大群众最为关注的,巴州电视台开设的《巴州零距离》栏目,鼓励记者深入一线,关注人民群众的生存利益,报道现实生活,提高了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当然,舆论监督要把握好报道的“时、度、效”,要掌握火候,讲究分寸,既避免“不及”,又力戒“过头”。

三是选准切入点,讲好新闻故事。

目前,部分新闻稿件质量较差,原因在于:①没有新颖的角度;②不会讲故事。不会讲故事,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没有故事、二是拘泥于故事,缺乏概括,不能以小见大、体现政策。因而、电视新闻编辑要讲好新闻故事,必须沉下心来,从稿件中选准切入点,用事实说话、开好局、谋好篇。比如:巴州电视台新闻报道《巴州棉花产业链带动产业升级》“在库尔勒经济技术开发区富丽达公司的生产车间,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件产品被源源不断的打包下线,而车间外许多来自内地的大型货车已经排成了一条长龙,正准备装车运输。记者:“刘师傅我想问一下子 您这车货大概有多少吨?”……..《从小农户到大市场》“今天是星期六,焉耆县十号渠村的村民张建军正忙着把从自家鸡舍里收获的鸡蛋送往村里的合作社……..这些报道,编辑在处理时都十分注意选择切入点,小处着眼、见人见事,增强了报道的感染力。

(二)、驾驭电视画面、选好头条、制作好新闻标题。

电视新闻编辑日常大量的工作是与图像打交道,如果对电视新闻采访拍摄一窍不通,就很难修改记者和通讯员发来的消息。目前,在地市级电视台,新闻采访拍摄光圈使用不当、曝光、画面灰暗、偏色、景别不规范、记者出镜构图不合理、不善于捕捉精彩细节、采访环境杂乱,杂音大,采访对象选择比较随意,表达能力差,缺乏感染力,同期声不贴近生活,宣传口味重,人物缺乏精气神,少数民族语言同期声语义不准确等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可能提高新闻质量。在电视新闻编辑中,画面、音质是硬指标,不能打折扣。

此外,就是选好头条。电视新闻编辑要如何确定头条呢?首先,头条不是按照地方领导人的职务大小来进行选择和排序,而是看一条新闻受人关注的程度。即便一些新闻题材重大,但是已经被报纸、广播等其它媒体报道,时过境迁,或者由于记者没有最先拍摄到,没有视频画面,不能体现电视的特色,也不能选为头条。这一点,从央视、新疆卫视的新闻联播头条的变化就可以看出。比如:菜价调查、天气变化上了头条。其次,重要的新闻并不一定就在头条播发,一期电视新闻节目要想抓住观众,一开始就要增强吸引力、用当天最重要的、最新的、突发性的新闻事件做头条”,比如,“本台记者刚刚发回的报道”。第三,除了选好头条,电视新闻能不能抓住观众,与制作标题也有很大的关系。该如何把电视新闻的标题做得准确、鲜明、生动呢? 首先要突出新闻价值;其次电视新闻标题也要讲究语言凝练、精当、表现力强。比如:巴州电视台《巴州60年发展成绩单出炉,GDP总量突破千亿》、《“魅力之城”库尔勒:小镜头大变迁》、《巴州林果业孕育“四小花旦”成为农民致富果》、《社区厨艺大比拼,各民族“妈妈”显身手》、《轮台:“女子嫁接队”一把剪刀闯市场》、《“中国爱情海”博斯腾湖芦苇婚纱摄影添彩节日》、《新疆蔬菜生产迈入二维码时代》等新闻标题就让观众眼前一亮,既提炼了新闻价值,又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

(三)掌握新闻编排“节奏”,加强组合式报道。

许多人认为一成不变的新闻编排,会让观众感觉厌烦,这也成为近些年来各级电视媒体的新闻编辑一直都在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在新闻编排中,必须注意“节奏”和组合式报道。例如,在编播新闻时,要充分考虑时政新闻与民生、文化体育类新闻的合理、有序安排;新闻与新闻的联结,也要保持“节奏”。比如:三条长消息,连在一起发,就会使人觉得冗长,感到疲倦,如果在三条长新闻中间插入两条短消息,或者由主持人利用串联词间隔,就会张弛有度,生动活泼。内容相似的稿件.可以进行组合式编辑,既增加了新闻的信息量,也增加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内容不同的,编辑时就要将这些稿件分门别类重新组合,相互对比,加以再创作。

当然,编辑的“再创作”必须以事实为基础,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胡乱编造。编辑技巧要服从于宣传要求、编辑思想,服务于新闻内容。

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篇7

随着现代媒体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以互联网宽带技术、数字制作传输技术和无线通讯技术为基础的视听新媒体越来越受到追捧, 而这对传统电视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冲击。为了挽救传统电视岌岌可危的媒体地位, 地方电视台亟须寻求一种与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积极创建视听媒体新产业, 研发视听媒体新业务, 与新媒体形成优势互补以及联动传播, 这是地方电视台得以保持其优势地位的必经之路。

二、地方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

毋庸置疑, 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为人们及时获取信息、共享信息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休闲生活, 但不可否认的是,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受地域、资金等限制的地方电视台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第一, 电视传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传播技术挑战。地方电视台受到地域的制约, 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而新媒体范畴的网络传播方式完全可以实现跨区域传播。另外, 电视媒体的时效性较新媒体也有很大的差距。因此, 两者共存的条件下, 观众将会更倾向于选择时效性更强的新媒体, 电视媒体很容易被忽视。[1]

第二, 电视传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传播方式挑战。传统的电视媒体时代, 观众收看节目具有很强的被动性, 电视台播什么观众就要就看什么, 完全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 而且信息交互性很差。新媒体时代, 观众虽然作为信息接收者, 但是自主性很强, 也是信息传播的主导者。新媒体的运作主要依靠Web网页, 集文字、声音、动画、图片多功能为一体, 能够给信息接收者以最直观的感受, 而传统的电视媒体主要以文字、声音、图像进行简单的融合用以呈现, 声音是主体, 没有了声音, 电视节目也就失去了其传播的土壤, 然而, 新媒体可以对信息接收及使用者以多感官冲击, 带来独一无二的视听享受。[2]

第三, 电视传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传播功能挑战。传统的电视台媒体主要的两大功能是娱乐和信息传递, 但是在新媒体时代, 通过哇, 新媒体范畴的网络新媒体获取信息的速度要比通过电视台播报快速得多, 更容易满足观众的需要。此外, 如今随着“更接地气”的网络自制节目的兴起, 新媒体的娱乐功能使其逐渐成为观众的首选。[3]

第四, 电视传播在新媒体时代遭遇受众群流失挑战。新媒体越来越便捷的信息获取功能和更胜一筹的娱乐功能对电视台媒体的受众群出现严重流失, 尤其是地方电视台媒体, 由于其报道新闻的辐射范围小, 受资金、地域等的限制, 电视节目的受众群比较少, 而新媒体的发展, 更是对地方电视台维护受众群的工作提出了挑战。

三、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索

尽管从表面上看, 地方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中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带来的机遇。地方电视台虽然在信息传播速度方面不如新媒体, 但其所传播信息的真实度更高, 更具可信赖性。因此, 地方电视台要想恢复以往的发展态势, 势必要借助新媒体的种种优越性, 取长补短。

(1) 依托新媒体, 打造手机电视平台。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虽然我们现在对于“低头族”持有一些意见, 但也应该看到, 如果将人们对于手机和网络的依赖性与地方电视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将会为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带来极大促进性。手机电视是新型的数字化电视形态的一种, 是人们以智能手机为平台观看电视的手段, 具有直观性强、便携性高等特点。因此, 大力发展手机电视业务是地方电视台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4]

(2) 依托新媒体, 创建电脑网络电视平台。以电脑为平台观看网络电视是现代人们日常休闲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网络观看电视节目少去了时间的约束, 不存在所谓的“黄金时间”, 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合适的时间观看自己喜欢的节目, 用户的自主性更强。因此, 地方电视台与网络平台进行合作, 以网络平台为基点进行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是一个不错的发展方向。[5]

(3) 依托新媒体, 制作快速可靠的新闻传递链。人们获取信息时虽然比较看重时效性, 但更重要的还是关注信息的可靠性、真实性, 从这一点上来说地方电视台具有更大的优势, 其所传播的信息更加权威。因此寻求一个有效的方式来找到一个新媒体和地方电视台的平衡点, 用以保障信息在短时间内得以准确地传递给信息接收者是地方电视台发展的方向。

四、结束语

虽然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的发展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但这对于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地方电视台要想在当下这个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期不被淘汰, 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个与新媒体进行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凭借自身平台的固有优势并结合新媒体的特点, 达到新媒体时代的双赢。

摘要:新媒体时代带给人们更丰富的视听感受的同时, 也使地方电视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本文先是对地方电视台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紧接着对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并给出了通过打造手机电视平台、创建电脑网络电视平台、制作快速可靠的新闻传递链这三个方面来应对新媒体时代下地方电视台所面临的挑战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探索

参考文献

[1]胡舜文.积极探索地方台媒体融合转型路径[J].视听纵横, 2015 (01) :28-30.

[2]田志友, 周元敏, 田雨.地方广播电视台与新媒体融合的路径思考——廊坊广播电视台发展新媒体的实践与探索[J].新闻研究导刊, 2014 (13) :108-109.

[3]甘建荣.地方电视媒体优化传播模式的路径探索——以梁山电视台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3) :106-108.

[4]李益峰.拥抱新媒体提升传播力——县级电视台借力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探究[J].东南传播, 2015 (05) :112-113.

地方电视媒体 篇8

时代的要求和媒体自身的发展规律, 决定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内市外、国内国外媒体竞争中, 地方电视媒体只有自主创新, 才能不断突破思维定势的束缚, 冲破传统新闻模式的羁绊, 才不至于在汹涌的信息时代中被庞大的信息流所湮没, 才能永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就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实现自主创新,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坚持党性原则,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地方电视媒体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

自主创新, 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但是, 自主创新绝不是背离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 庸俗搞怪。在改革开发的浪潮中, 有的媒体吸收了错误的新闻理念, 认为“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 不断突破新闻管理尺度, 新闻报道色情化, 暴力化, 甚至放大血淋淋的镜头, 以刺激观众的感官追求收视率。应该说, 这样的“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畸形的创新, 已为群众深深憎恶。

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因此, 坚持党性原则, 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人是地方电视媒体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从本质上说, 新闻工作充分体现和宣传党的立场和原则, 就是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 最大限度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

2005年, 笔者所在电视台-临沧电视台以重大的主题宣传、成效宣传和典型宣传为切入点, 精心策划, 周密组织, 从回顾“十五”计划, 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 到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推出了系列主题报道, 使新闻宣传形成强势, 充分反映出社会舆论的主流。这些系列报道的成功凝聚着记者编辑自主创新的智慧。其中, 《数字“十五”看变化》用生动的数学坐标表现“十五”期间, 临沧经济社会取得的成就, 让人一目了然。虽然这种报道方式不是本台记者首创, 但这种报道方式是临沧电视台对成就类新闻报道形式的一个醒目创新。《佤山抗日风云》系列报道长达15期, 但本台报道记者只有一名, 这是台里通过创新新闻策划报道, 整合全市七县一区的电视媒体资源, 完成了信息分布零散, 采访人员、地点均难预定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系列报道。

观众的关注度是宣传效果的最好体现。类似这样的创新节目都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有的观众还打来电话向记者提供相关的新闻线索, 希望记者进一步深入报道。记者也从中扩大了信息量, 更好地完成了宣传任务。

实践证明, 坚持党性原则的重要体现就是把党的意志与群众的意愿统一起来, 使新闻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电视媒体不但有责任而且还要擅长于将这种党性原则贯穿到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中去, 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对党的方针政策进行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解读, 把实现人民的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结合起来, 才能实现新闻宣传的最佳效果。同时, 记者要围绕重大主题、重大典型、重大事件, 深入采访, 充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 才能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 取得最佳宣传效果。

二、坚持“三贴近”是地方电视媒体实现自主创新的基础

自主创新, 不是无土之木、无源之水, “三贴近”就是地方电视媒体实现自主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件的报道”, 这个基本定义告诉我们, 只有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 在第一时间深入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 用事实说话, 才符合传播的规律, 才会获得好的宣传效果。同样, 只有坚持“三贴近”,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自主创新。地方电视媒体必须有大量的有价值的新闻和信息, 才能充分满足观众对新闻和信息的知情权。群众的信息需求是报道的第一信号, 如果不了解实际情况, 不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任你七十二变, 天花乱坠, 群众也不想看, 不需要看。地方电视媒体只有把视角下移, 关注社会民生, 在贴近中自主创新, 才能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2005年9月, 一家纸厂的排污问题连续遭到群众投诉, 广大市民密切关注这家纸厂的排污是否合规。临沧电视台派出骨干记者, 通过记者在白天和夜间现场报道的方式, 揭开纸厂涉嫌偷排污水的事实, 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并作出处理。这组新闻紧紧围绕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 围绕群众关心的事件, 深入现场, 深入群众, 通过深入的采访, 用事实说话, 提供有效信息, 敢于报道, 善于报道, 在重大新闻事件和群众关注的问题面前, 体现了一个主流媒体应有的新闻敏锐力、反应力、洞察力和基本的舆论立场, 在报道方式和手法上, 体现了“三贴近”, 体现了自主创新。

坚持“三贴近”, 实现自主创新, 就是要认真按新闻规律办事, 在新闻的“第一时间”回到新闻现场, 回到现实生活, 用最吸引人的方式和角度把观众最需要了解的信息传递给观众, 迅速引领舆论的主动权,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三、坚持党性原则, 坚持“三贴近”, 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自主创新

新闻不新, 热点不热, 信息量不足, 是地方电视媒体的软肋。怎样才能克服这个软肋呢?笔者认为, 除了要以坚持党性原则,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根本, 以坚持“三贴近”为基础外, 还要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自主创新。

所谓新闻自主创新,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大胆扬弃旧的新闻报道模式, 勇于在内容上出新, 形式上出彩, 谋求新闻资源的最佳配置, 从而使新闻事实中蕴涵的新闻价值达到最大化和最优化, 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以前的新闻报道模式化、平面化、概念化, 只褒不贬, 片面追求高、大、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新闻传播实践的发展, 现在的新闻报道形式多样化, 报道角度新颖化, 报道人物个性化, 报道事件故事化, 不断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向发展, 赢得了观众, 赢得了市场。这些喜人的变化正是新闻媒体遵循新闻发展规律, 不断创新改革的结果。

2005年5月, 首届司岗里狂欢节在沧源自治县举办。为了突出狂欢节的狂欢味, 记者在后期制作动了一番脑筋, 带给观众一场视觉和听觉的大餐——“摸你黑”。在“摸你黑”的报道中, 没有一个解说词, 只有欢快的佤族音乐贯穿始终, 生动的镜头, 富有张力的剪辑, 适当的特技应用, 让人身临其境感受阿佤人的奔放和快乐, 记住了这个阿佤人与泥巴的狂欢节“摸你黑”。10月, 临沧电视台上送省台的一条趣味新闻《好大一头猪》被省台采用, 并被作为提要新闻在《云南新闻》栏目中播出。这样一条题材窄小的新闻为什么会受到编辑青睐呢?答案就是自主创新。记者以猪为第一人称, 写出诙谐幽默的解说词, 配上同样诙谐幽默的配音和网络歌曲《猪之歌》, 新颖的报道手法使这条“小”新闻脱颖而出。

实践证明, 新的新闻理念和电视手法上的创新应用, 会使记者在一些也许看起来普通的事物身上发现全新的新闻价值, 新的角度和新的表现手法, 使普通的人, 普通的生活焕发出自己绚丽的色彩, 新的电子技术介入到新闻节目的运作中, 使新闻节目的观赏性更强, 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在传递信息的同时也给观众带来审美的愉悦。与新闻体裁的创新、表现形式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相比, 新闻实际内容的创新显得更为重要。新闻信息昼夜不停地奔流, 大量新闻如“过眼烟云”, 只有那些揭示新闻本质、不同凡响的报道, 才能在人的脑海中留下印象。在这一意义上, 深度报道才是真正的自主创新。

什么是深度报道呢?深度报道意味着记者调查的深入程度和新闻立足点的高度。近年来, 一种叫做背景解释性报道或者新闻调查的新闻形态在逐渐成为深度报道的主流, 取代曾经辉煌一时的新闻评论节目, 这是新闻宣传逐渐以受众为传播主体的一种转变, 是尊重受众主体判断的选择, 作为新闻媒体。我们需要的是提供足够的信息, 观众有能力对新闻事实做出判断, 而宣传就在受众主动的选择中完成, 所以, 作为记者, 需要提供的是更多的信息, 这需要记者足够的深入, 而且, 现在的观众已经不满足于一个结论的告知, 他需要很多关于新闻事件的信息让自己做出判断, 因此, 记者对新闻事件调查的深入程度, 和新闻传播的效果成正比, 这些新闻背后的新闻, 满足了观众对新闻信息量的需求, 用真实的故事、精辟的评论把原先不爱看新闻的观众吸引过来, 提高了电视收视率。

在国庆假日, 临沧又一名缉毒干警--罗金勇倒在缉毒战线上。他是在休假的途中, 发现可疑人员, 下车查问时, 遭到毒犯毒手, 至今昏迷不醒。事件发生后, 记者迅速赶往现场, 真实记录了第一现场情景及警方追捕毒犯的全过程, 正因为它跟随了整个新闻事件, 给观众一个现在进行时的心理时空, 在故事的完成过程中又为观众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在新闻中没有诉说缉毒战线的艰苦, 而就在整个故事的讲述中, 观众已经对禁毒一线的艰难和危险深有同感, 对毒犯的心狠手辣无比愤慨。而这些丰富的信息, 是记者在现场的新闻敏感和采访深入、再深入的结果。

深度报道必须通过记者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 为观众提供足够的信息或者信息的链接, 至于新闻背后的观点, 观众在看完节目后已经自然形成了自己的判断。这只有通过记者对新闻事件各方面信息的深入追问, 才能有追踪的过程, 形成观众对故事结果的期待, 而在探询过程中得到的丰富信息, 最终将在观众心中形成结论, 完成宣传的功能。

四、走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创新型媒体品牌

观众观看电视, 是对电视媒介的选择和使用, 个体受众选择电视来满足某些方面的需求是电视需求的微观存在, 广大社会公众的这种行为的集合便构筑了电视需求市场。有了需求, 对电视的压力也随之产生。旧有的电视内容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 电视受众会采取力所能及的行动来对抗电视的传播者, 于是拿着遥控器总想着换台。一换台就会影响电视台的收视率, 收视率一下跌就会影响电视台的整体效益。因为电视的经济利益通常是在满足受众的需求中得以实现的, 而且往往是越能满足观众需求的电视节目, 经济效益就越好。反之, 不能满足观众需求的电视节目, 不但没有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也不能实现。

地方电视媒体的主要受众是本地观众, 从观众的接受心理来说, 越是和他们有切身关系的, 越能引起关注, 因此, 在和各种强势媒体的竞争中, 地方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它的本土化节目。那么, 是不是本土化节目就能赢得观众呢?答案是不能。在信息时代, 观众接受信息的选择多种多样, 地方电视媒体只是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如果本土化节目模式陈旧, 语调老套, 内容单一, 不能使本地的信息具有唯一性、独特性和服务性, 本地观众也不会买账, 宁肯收看CCTV、凤凰卫视等品牌频道。

只有走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创新型媒体品牌, 地方电视媒体才能实现信息传播的唯一性、独特性和服务性, 成为本地观众非看不可的私家频道。

2005年, 由湖南卫视制作播出的“超级女声”节目大红特红, 引发了观众参与热潮。秘诀就在于湖南卫视瞄准打造娱乐大台的目标, 使“超级女声”节目实现了从内容到形式的自主创新。对观众需求和自身发展的准确定位使湖南卫视成为今年地方电视媒体的大赢家。从“玫瑰之约”到“超级女声”、“大长今”, 湖南卫视以纯真的平民造星和青春励志满足了观众的精神需求, 走出了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了一个创新型娱乐媒体品牌。

就临沧电视台而言, 要成为本地观众非看不可的私家频道, 只有深入研究本土地域文化特色, 突出地域特征, 把品牌节目的打造和本地的自然环境、传统观念、生活方式、历史因源等因素相结合, 走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创新型媒体品牌。

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临沧, 北回归线横跨其中, 造就了俊秀的山川, 丰富的资源, 旎丽的风光。与缅甸接壤, 国境线全长290.79公里, 虽然远离中心城市, 却是云南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重要门户之一, 是改革开放的前沿。11个世居少数民族在这里时代繁衍生息, 其中, 占全国佤族人口的2/3的阿佤人在这里生活, 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佤文化。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 生长出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同时, 临沧基础设施和科技文化相对落后, 经济结构不合理, 发展是群众心里的头等大事。

这样的基本市情决定了民族和经济成为临沧电视台走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创新型媒体品牌的突破口。

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云南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的五大特色, 临沧市电视台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本土文化,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为临沧市的中心工作服务。制作了《佤族木鼓舞》、《佤族原始村落——翁丁》、《临沧傣族构皮造纸术》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片, 采编了《秘境七日》、《临沧民族民间文化》《神秘的大峡谷》等专题报道, 协助市外媒体拍摄了《最后的秘境—临沧》、《非常大不同之秘境临沧》等系列报道, 在市内、外打响了“世界佤乡—中国临沧”的文化品牌。

2003年3月, 临沧电视台推出一档经济类新闻节目—《经济时讯》, 两年来, 《经济时讯》“报道经济动态讲述商海故事”, 并在市内首开图片新闻报道先河, 为观众搭起经济信息平台。

在探索中创新, 在创新中探索, 临沧电视台正在自主创新、打造创新型媒体品牌的路上行走。

实践证明, 只要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三贴近”;坚持走地方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 打造创新型媒体品牌, 地方电视媒体在广阔的信息时代大有可为。

摘要:在2005年, “自主创新”无疑是中国媒体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为广泛的关键词之一。在互联网Google搜索栏输入“自主创新”一词, 搜索结果超过4, 990, 000项。从字面上看, “自主创新”可以理解为自己主动实现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同样也是地方电视媒体进步的灵魂, 发展的不竭动力。地方电视媒体只有主动地不断创新、提高, 才会有生命力。

地方电视媒体 篇9

漳州电视台在办台过程中, 始终将媒体的社会责任摆在首位, 不遗余力传播公益思想, 践行公益活动, 更是将金牌栏目———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记者在线》作为践行公益的主阵地, 听民情、解民忧, 听百姓说话、帮百姓做事。

一、《记者在线》践行公益的基本情况

《记者在线》栏目成立于2003年10月, 是漳州电视台惟一一档民生新闻节目。节目以民生视角“说百姓的事, 讲百姓的话”彰显其民生定位, 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节目收视率节节攀升, 并稳居全台栏目收视之冠。据央视索福瑞公司调查, 《记者在线》2011年月平均收视率7.39%, 市场份额27.5%。2012年月平均收视率8.1%, 市场份额34.63%。栏目坚持贴近民生, 设立24小时热线电话, 除接受群众报料外, 还受理群众关于政策、法规咨询以及求助。有困难找《记者在线》已经成为当地群众的一种自觉。

二、《记者在线》践行公益的优势体现

(一) 公信力成就较强的传播力

有学者曾就媒介机构的公信力对受众开展问卷调查, 对于调查问卷所列的电视台, 被访者最信任哪一个的调查结果显示, 中央电视台占了3/4的比例, 即相对公信力达到75%, 远远领先于其他电视台;其次是本市电视台, 获选率为7.62%。[1]由此可见, 作为本地媒体, 漳州电视台和其他电视台相比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那就是较强的公信力。借由这样坚实的群众基础, 《记者在线》所发布的公益信息就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响应。栏目2012年发起的救助“重型地中海白血病”患者小宏伟的系列报道就是一个成功的例证。

林宏伟四个月大的时候就被查出患有“重型地中海贫血症”, 5年来只能靠输血维持生命, 移植骨髓是惟一的希望。2012年, 医院找到可以跟他配对的骨髓, 可是, 因为家境贫寒, 小宏伟家根本无力承担四五十万元的高昂手术费, 困顿愁苦的小宏伟父亲找到了《记者在线》。2012年5月17日, 《记者在线》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在此后的一个多月里, 小宏伟成为《记者在线》的关注焦点, 更成了漳州人民心里放不下的牵挂, 这为接下来的救助行动奠定了良好的舆论基础。

(二) 影响力带来强号召力

据漳州电视台总编室收视数据分析显示, 漳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全天收视排名居漳州地区所有频道第三位。[2]见下表:

《记者在线》每天18:00-19:00在漳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首播, 收视率居全台所有自办栏目之首, 是新闻综合频道收视最强的拉动力。央视索福瑞调查数据显示, 2012年《记者在线》月平均收视率8.1%, 2013年1月份收视率达9.85%, 观众忠实度超过30。由此可见, 《记者在线》践行公益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 这样的传播效力是栏目践行公益的支柱。《记者在线》利用其号召力, 充分发挥媒体公信力和传播优势, 倡导行善积德、扶危济困, 为爱心人士、爱心组织搭建一个奉献爱心、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帮助的平台。在救助小宏伟的行动中, 《记者在线》正是借助其强大的影响力调动了广大群众和社会的力量参与, 使社会对小宏伟的关注转化为实际行动力。

自2012年5月17日到6月8日, 《记者在线》对小宏伟事件共进行了60余次跟踪报道, 其间还有主持人微博呼吁。这些报道就像行动的号角, “一呼百应”, 人们纷纷行动起来, 用各种方式为小宏伟捐款献爱心:书画名家组织书画义卖, 商家自愿将5月27日至6月6日, 共十天营业额的10%捐献给小宏伟的“爱心接力‘双十’行动”等,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个又一个救助小宏伟的爱心接力高潮。此次公益行动共帮小宏伟筹得手术费20万元, 这是《记者在线》发动的援助行动数额最大的一次。6月8日, 小宏伟的父母向《记者在线》栏目发来感谢信, 称所需的骨髓移植手术费基本筹足, 并通过节目向所有爱心人士表示感谢。至此, 这一媒体救助行动取得阶段性的圆满。此后, 《记者在线》还对小宏伟的骨髓移植手术进展进行了持续报道。

(三) 根植本土, 贴近性强

《记者在线》覆盖全市八县一市二区, 收视群体以本地居民为主, 所以拨打热线寻求帮助的都是当地的居民。这样的报道题材本就具有强烈的贴近性, 更能吸引关注。“亲帮亲, 邻帮邻”, 中国这种传统的守望相助式的互助模式也使得人们更愿意为身边的困难群体伸出援助之手。据统计, 《记者在线》每月至少播出求助新闻六条, 每次均有观众给求助方提供帮助。

三、媒体办公益的积极意义

从救助小宏伟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媒体在公益行动中的重要作用。《记者在线》在这次公益行动中, 利用栏目的号召力, 起到了公益倡导“一呼百应”的作用。通过这次公益行动不仅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 通过媒体的放大也让观众的爱心义举得到“放大”, 以此来唤醒更多观众的爱心, 唤醒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公益慈善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之一, 它体现了社会对困难群体与个人有意识地帮助和人道关怀, 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电视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 在传播公益慈善精神的同时, 更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可以说, 《记者在线》在这样的活动中履行了公共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 具有积极意义。

(一)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社会科学, 要坚持正确导向, 唱响主旋律, 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对新闻传媒总体上的一个要求。[3]媒体是公益慈善精神的传播者, 电视媒体介入扶危济困之中, 既能拓展电视的社会功能, 又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电视媒体办公益不仅传播信息、引导舆论, 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温暖人心的力量。从微观上看, 媒体办公益会使许多人得到帮助;从宏观上讲, 更是促进了和谐社会的建设。

(二) 有利于提升媒体公共形象

媒体办公益并非只有单向效应, 公益行动的实施也在为媒体公共形象加分。公益是文明的象征, 社会进步的标尺, 它体现着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帮助和人道关怀。大众媒体在传播资源的同时, 更应该为传播公益慈善精神付出一份力量, 肩负起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在救助小宏伟系列报道播出的5-6月, 《记者在线》的观众收视忠诚度不断提升, 5月份单日最高收视率9.5%, 6月份单日最高收视率达9.94%。通过公益活动, 《记者在线》甚至漳州电视台的品牌美誉度和影响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三) 公益行动也可“反哺”媒体

当下, 电视媒介的价值观已经向受众回归, 电视语态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媒介由以传者为中心转向受者为中心, 受众越来越从被动接受的角色上升为整个传播过程中日益显要的主体角色。电视媒体办公益关注弱势群体, 推动社会公共利益, 正是这种受众中心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当今, “注意力”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 电视媒体办公益, 反映的真情、爱心、关怀等一系列美好情感, 满足了潜藏在人们心中对道德的呼唤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 拉近彼此的心灵距离, 从而赢得了宝贵的注意力资源, 势必能带动栏目收视率, 培养一批忠实的“粉丝”,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双丰收, 对媒体起到“反哺”作用。

四、《记者在线》践行公益的不足之处

尽管《记者在线》在帮助困难群众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但这仅仅是公益活动的浅层阶段, 也可以称为媒体践行公益的浅层阶段, 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公益还任重道远, 在表现形式、操作实施上等还有许多不足, 主要体现在:

(一) 内容同质化报道程式化

《记者在线》每月至少播出求助新闻六条, 这些都是从大量的观众求助信息中择选出来的, 内容大多涉及到贫困家庭有人得重症无力支付高额医疗费的“雪上加霜”型, 或是寒门学子考得高分, 面对名校望而兴叹等。记者报道形式大多是当事人对困境的讲述, 画面大多是当事人破败的家、家属的眼泪、愁苦的面容再加上煽情的音乐, 最后叠出求助人银行账号、联络方式的字幕。同质化的内容再加上程式化的报道, 时间一长观众难免会产生麻木感, 如果悲情类、求助类的节目过多又难免使观众产生无助感, 不利于下一步救助行动开展。另一方面, 栏目报道及呼吁救助的对象往往仅是一人或一个小群体, 这样的短期行动仅仅只是一过式的感动, 很难形成持续的影响深远的公益自觉。

(二) 编排不合理内容分散

《记者在线》栏目设有“在线帮你忙”小版块, 以字幕加主持人解说的方式对观众有关政策、法规及对一些公共事务的投诉等进行反馈, 每期约回馈三条咨询、投诉。这种版块更像某些媒体的政风行风热线, 栏目充当的是中介的角色, 作为代办者, 代替观众向有关部门咨询, 利用媒体的传播优势, 下情上达, 宣传解释政策、法规。另一方面, 因为考虑到栏目的段落式的编排, 求助和救助类新闻往往会被分插在不同的段落, 隐没在大量的社会新闻中, 难以形成强大的宣传效果。

(三) 缺乏平台传播受限

漳州电视台是漳州市开办时间最早、影响面最广、最具权威性的主流媒体之一, 《记者在线》栏目是其影响力最强的金牌栏目, 这些是救助小宏伟的公益活动中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但这仅仅是个案。目前, 漳州电视台大多依托《记者在线》栏目完成求助新闻及一些公益活动, 而对于《记者在线》来说, 这也仅仅是捎带完成的“副业”, 并没有专门的平台、专门的人员实施。对于公益活动的实施, 公益精神传播仅限于信号覆盖区域, 传播范围不广, 在网络铺天盖地的当今而言显得苍白无力。再加上《记者在线》仅是漳州电视台的一个民生新闻栏目, 并不是专业的、有资质的公益组织。因此, 由栏目组织公益活动未免因名不正、言不顺而被质疑。还是以救助小宏伟行动为例, 在救助小宏伟的过程中, 《记者在线》记者代替受助方上门收受捐助人的钱款, 当时并无红十字会或慈善总会等工作人员在场, 这种做法让人产生疑虑, 记者怎么可以收钱呢?尽管有镜头为证, 尽管是出于公益的目的, 但对于没有任何公益资质的电视栏目来说, 直接收受钱款明显不妥。

五、对策

事实上, 善良的力量在社会上并不缺乏, 缺的只是一件将之汇聚起来的工具。媒体就是汇聚善良力量的最好工具, 它让涓涓细流汇聚成海。如今, 公益也越来越被视为媒体的核心价值和核心竞争力, 许多媒体纷纷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 不遗余力开展公益活动, 甚至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办公益。从新浪网、搜狐网等倡导的公益行动, 以及各大媒体竞相开办的公益节目、公益活动就可见一斑。对于漳州电视台这样的地方电视媒体, 用实际行动践行公益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笔者认为, 作为地方电视媒体, 漳州电视台还无法像一些省级媒体、中央媒体一样动用大量资源办大型公益节目, 如央视的《梦想合唱团》, 近期开办的《为了你》等, 地方电视媒体应该扬长避短, 立足本土, 从本土深厚的土壤中吸取养分, 浇灌公益之花。具体可以从搭平台、拓渠道、精策划、借外力等方面进行努力。

(一) 搭平台

首先, 电视媒体应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办专门的公益节目, 用镜头呈献爱心、用爱心传递温暖、用温暖诠释公益、用公益构建和谐。如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综合频道开办的《爱心帮帮团》、河北电视台的《非常帮助》等社会新闻类节目, 以新闻、慈善为由头, 以事件为线索进行报道。作为地方媒体, 漳州电视台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 《记者在线》、《本地话新闻》的高收视率就是最好的见证, 有这样的群众基础打底, 开办专门的公益栏目应能拥有较高的关注, 形成较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这个专门的公益节目里可以收集公布本地求助信息和公益活动、便民活动信息, 成为公益信息交汇所、集散地;可以用社会新闻的形式跟踪报道群众的求助, 用镜头呈现事件的调查、处理的全过程, 实现“用镜头呈现爱心”;发动倡导全民公益行动, 如春节过后为进城务工人员找工作的“春风”行动, 八、九月间的助学行动等大型公益行动, 以媒体的倡导推动全社会参与;此外, 还可制作展播公益短片, 用身边的凡人善举诠释公益, 唤起全社会的爱心。

专门的公益机构是做公益的另一个重要平台, 建立专门的公益机构让媒体办公益更加名正言顺。纵观当前的公益慈善活动, 背后都有专业的慈善机构或公益组织。今年 (2013年) , 漳州电视台结合“公益年”活动, 筹建《记者在线》帮扶基金, 挂靠漳州市十字会开展公益活动。目前已有企业先期注资作为启动资金, 据了解, 帮扶基金将于年底正式成立。创建帮扶基金让媒体办公益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资格, 将使媒体从旁观者变身为当事人, 从置身事外转为身临其境, 办起公益来更是不遗余力。同时有了专业的平台就可以和专业的慈善机构结合, 借助其专业的知识和成熟的经验, 将公益活动办得更专业、更透明、更持久。

(二) 拓渠道

在全媒体的今天, 各类媒体互相合作, 联手做公益, 可以让公益传播达到最广泛化, 效应最大化, 使公益行动实现乘数效应。如前几年的“微博打拐”公益行动, 许多纸质媒体和电视媒体都做了大量跟进报道。这让本是网络发起的公益行动借助各种媒体得到最大程度的信息发散及力量聚集。地方电视台可联手其他媒体, 抱团做公益。漳州电视台可借助其新近开办的新媒体“微虾米”, 或是本地影响力大的“小鱼网”等让公益行动广泛传播, 此外也可联手本地甚至外地、全国的其他媒体开展公益活动。

(三) 精策划

良好的策划是媒体宣传成功实施的前提, 对于公益活动来说也是如此。地方电视台可依托本地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妇联、共青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资源, 摸清需援助的群体情况, 开办一些启发性、策划性的公益项目, 借助公益活动传递温暖的正能量, 启迪人心, 达到媒体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的完美结合。如在暑期开展助学活动, 在重阳节开展关爱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活动, 在炎热夏日或寒冷的日子里可发动为一线工作人员如警察、环卫工人、大桥建设者等人群开展送清凉、送温暖等, 年终岁末为留守儿童送年货等。

(四) 借外力

“郭美美事件”让中国红十字会遭遇了信任危机。有此前车之鉴, 漳州电视台《记者在线》帮扶基金应主动接受监督, 不仅利用媒体优势定时主动公布活动进程及资金使用情况, 更应主动和专业审计机构联系, 主动“晒账”, 接受公众监督, 让基金成为“透明的口袋”, 用公开透明的账务让公益活动运行于阳光下。

六、结语

一个社会的公益度是评价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尺度之一。媒体办公益是社会责任的具体体现, 是实现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有效对接的重要途径。无论是省级、中央媒体还是地方电视媒体, 践行公益都是应尽的义务, 必当尽其心力。地方电视台更应立足本土, 利用其强大的影响力, 依托本地资源, 倡导公益, 唤醒群众的爱心自觉, 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公益是文明的象征, 社会进步的标尺, 它体现着社会对于弱势群体的真情帮助和人道关怀。媒体作为社会公器、党和政府的喉舌在传播资讯的同时, 更应承担起社会服务的义务, 为公益精神的传播、为公益活动的践行责无旁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的历史阶段中国社会的发展目标。作为地方主流媒体, 漳州电视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依托品牌栏目广泛传播社会公益, 传递社会的温暖, 促进社会和谐。本文试对漳州电视台品牌栏目《记者在线》践行公益的现状、优势进行分析, 并对地方电视台办公益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道关怀,媒体,传播,社会公益

注释

1[1]喻国明, 等.中国大众媒介的传播效果与公信力研究——基础理论、评测方法与实证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9) :340.

2[2]漳州电视台2013年1月份收视调查报告[R].

地方电视媒体 篇10

1 地方电视媒体节目改版的内在逻辑

改版是电视媒体对当前节目形态的更新与再造,目的在于更好地发挥电视传播的优势,提升影响力。不同电视媒体的改版有着不同的内在逻辑,地方电视台由于资源和资本上的弱势,改版也有着与主流电视媒体不同的路径。

1.1 行政主导:地方电视媒体改版主要推手

在新的媒体生态下,电视的媒体霸主地位已经遭到巨大挑战。相对于中央和省级电视媒体,地方电视台资金实力弱、受众覆盖面小。其改版的内在驱动力往往来自行政力量,体现的主要是政策的导向。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对新闻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电视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阵地,自然更加受到关注。而地方电视媒体还承担着地方党委政府的喉舌功能,它的节目形态可以说直接受地方党委政府的影响,这也构成了地方电视台改版的主要推动力。

1.2 市场驱动:地方电视媒体改版的受众因素

市场是地方电视台改版的第二大推动力。地方电视台对市场的认识相对滞后,但已经有了对市场的重新审视,并开始逐渐关注市场的动向和受众的意见。新媒体分化后的受众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分流了大量广告用户,纯粹依靠政府支持的电视媒体不再符合时代的特点,电视媒体不得不重视市场的力量,聆听受众的声音。

在市场的引导下,地方电视媒体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由受众到用户的指称变化也说明了媒体对用户的高度重视。地方电视媒体由信息的主导者到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改变不仅仅是政策的引导,而是市场发展的大势所趋。

2 样本分析:恩施电视台的改版分析

恩施电视台,始建于1987年,是经广电部批准建立的地市级电视台,是恩施自治州的主要电视媒体。恩施电视台的改版实践可以作为我国地方电视媒体改版的样本。

2012年4月,恩施电视台开始进行全方位节目改版,改版的主要措施在于扩张节目规模。十八大之后,为深化和扩大2012年的改版成果,2013年,恩施电视台将节目改版进一步引向深入,再次启动了以“新闻立台、节目强台、活动兴台”为宗旨的深度改版。2012-2016年,恩施电视台的节目改版持续进行,改版的思路和理念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具体来看,体现在三个方面。

2.1 改版从重规模扩张转向重内涵发展

习近平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体制和机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电视改版的重点从追求栏目数量的扩张转向注重节目内涵质量的提升,推动各个栏目在节目理念、运行模式、受众细分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节目制作,极大地提升了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

2.2 改版从外围突破转向核心推进

当前,电视节目改版已经从外围形态进入到改革深水区,《恩施新闻联播》作为恩施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拳头节目,在及时、准确、规范地做好时政报道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经济工作的报道,加强了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的报道,节目中将镜头更多地对准了普通劳动者和基层群众,反映他们的苦与乐、喜与忧,较好地提高了节目的可视性,也更好地服务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

2.3 改版从抓节目形态转型转向推进新闻话语变革

新闻立台,意味着电视媒体要成为官方话语体系和民间话语体系的沟通者,而核心则是电视新闻栏目的新闻话语变革。恩施电视台《直播恩施》等民生新闻栏目,通过改版,进一步体现了“走转改”的精神实质,紧紧扣住老百姓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反映了老百姓的心声和民意,另一方面,为党委政府解决问题提供了扎实的信息和数据,很好地发挥了沟通桥梁的作用。

3 结语

改革应该成为电视媒体的运行常态,创新应该成为电视媒体的内在基因。必须注意的是,改版不仅代表形式和内容的改变,更应突显理念和思想的革新。在政策和市场的双重影响下,地方电视媒体应该依据自身发展实际,切合媒体进化方向,通过不断的改版,更新节目形态,转变电视话语,不断提高自身在媒体生态中的核心竞争力。

摘要:在新的媒介生态下,电视媒体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媒体竞争和行业挑战,改版成为电视媒体发展中的常态。地方电视媒体的改版更多体现了在政策主导和市场助推的双向驱动下的应对姿态。

关键词:地方电视媒体,节目改版,媒介融合

参考文献

地方电视台与“新农村建设” 篇11

农业节目要围绕农民做文章,介绍致富方法、市场情况,传播科技信息,使节目最直接、最直观地满足农民需求

南阳市属农业大市,20世纪90年代以前,农民相对比较贫困,想富、盼富但又没有门路。针对这一现象,南阳电视台开辟了《祝您致富》小栏目,报道一些摸得着的农民致富小实例,使盼富但少门路的农民看了心里敞亮,受启发,开脑筋,使目前还处在穷困线上的农民从中找到能模仿、可操作的致富实例。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民科学文化知识的提高,过去的节目就是单纯地介绍农业科技知识,单纯地把致富技术介绍给农民,这样做节目时间长了,农民看电视会觉得枯燥,失去看下去的兴趣,而我们在2006年的节目改版时,根据我国农民爱听故事的习惯,加入了故事情节,设置悬念,引起农民观众的兴趣,从而增加了节目的可视性和趣味性。另外,电视是声画结合的艺术,它能够使人从中得到快乐、放松,农业节目有别于其他节目的特点是想让农民观众从中得到知识,这决定了农业节目必须具有知识性和服务性的特点,这样就造成了娱乐性和知识性的矛盾,我们就从各种综艺类节目中吸取经验,在改版后的农业节目中增加娱乐性,我们增设了子栏目《十里八乡》,主要是展现乡村风采,述说风土人情,内容包括乡村多彩风俗、淳朴民风、文体活动等,《乡间趣事》以拍摄畜牧、家禽、植物、自然界等出现的反常现象以及病虫害为主要内容。

农业节目的一个最大特色就是以贴近生活为主

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用直观、形象的手法来表现,演示过程要全面,拍摄的人、事、物要让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贴近性要求农业电视节目的解说词必须通俗易懂,避免专业性术语太多、太强,如果农民观众连你说的技术都听不懂,就更谈不上理解和运用了。贴近性還表现在主持人在节目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不应是简单背背串联词,也不应是简单地采访提问,而应是活跃现场气氛的“主演”者和采访进程的引导者,主持人要结合稿件内容将思想感情完全融进农民的生活和情感当中,要朴实大方,语言平活、通俗、口语化,在与农民对话时用本地话拉近与农民的距离,让观众有新奇感。

农业节目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经济轨道

1993年,河南省率先在全国放开粮、棉、油等大宗农副产品指令性种植指标,让农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什么赚钱就种什么,我市农民开始不满足于看住黄土地不动的做法,而是在不断地摸索闯入市场经济的路子,然而,尚未组织起来的农民无法承担起“市场主体”的重担,市场主体应该是以“公司+农户”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这里的“公司”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龙头”,有了这个龙头,农户们才可能在风雨莫测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这方面,社旗县晋庄乡政府做得很好,起到了很好的“龙头”带动作用,我们在节目中对社旗县晋庄乡进行产业结构调查、引导农民种土豆这一走市场化发展的典型进行了报道,乡政府牵头,成立了“兴农科技有限公司”这个龙头,对农民种植土豆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民靠种土豆发了家致了富。我们节目就是抓住这样的好典型,逐步地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经济种植的圈子。

农业节目要为农民说话,为农民办实事

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农村的稳定是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电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就要替农民说话、为农民办实事,才能赢得农民的信任,稳定人心,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在替农民说话上,我们加重了反面报道的力度,在栏目里特开辟了农民热线,反映农民呼声,对假冒农资产品、毁坏耕地、村干部渎职等现象进行曝光。例如,通过农民热线,我们知道了南阳市郊建了很多砖瓦场,毁坏了大片的耕地。接到群众举报后,我们马上到现场进行采访,通过摄像机看到了大片的土地被挖,堆满了砖坯。在现场采访后,我们又到市土地局请有关人员给电视观众讲清国家对有关土地的政策法律法规等。通过我们的报道,使毁地现象得到了有效的遏制,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受到农民欢迎。

农业节目要打破地域界限,开阔农民的眼界,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满足观众好奇心

打破地域界限,扩大农民眼界的农业报道也是我们做农业节目的任务。报道外地和国外农业,对本地农民观众来说,无疑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例如,我们报道了《美国的育苗工厂》、山东的《一棚三果》,打电话询问技术,要求重播的观众非常多。农民看了以后大开眼界,对我们当地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随着农民从事农业活动的范围的扩大,农业报道的范畴也必须相应地拓展,以满足新形势下农民对农业报道的要求。目前和今后的农业报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导向性和前瞻性,只有善于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放在国民经济的全局来看,放在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来看,放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中来看,才能把握农业报道的大局,不断揭示矛盾的实质,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采写出比较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农业报道。

(作者单位:南阳电视台)

地方电视媒体 篇12

1基层电视媒体的“广告植入式”新闻现象

广告植入式新闻在基层电视媒体往往体现得更为突出。为了获得广告收入, “广告式植入”新闻在新闻栏目中较为常见。以恩施电视台为例,2015年5月21日,《直播恩施》栏目播出了一条题为《京东帮进入利川实现“上进”送家电》 的新闻。电视新闻中,记者较为全面的地介绍了作为网购平台的京东商城以实体店的形式入驻利川,可以进山为村民提供销售、配送、安装、和维修等服务, 解决村民购买大型家电的困难。应该说, 如果记者更多地从电商扶贫,推动山区农民致富的角度来深度挖掘,这条新闻是具有较大的新闻价值的。但新闻更多地着眼于店铺开业的现场,则使得新闻有点变味。在新闻节目中采用软性植入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的“广告性新闻” 在我们的电视新闻中是不可取的。

据统计,《直播恩施》栏目从2015年5月11日至-26日的半个月新闻中,就有6条带有明显广告性质的新闻。如:5.月21日的《京东帮进入利川实现“上山”送家电》;5.月19日的《施南古城:墅质社区打造业主高品质生活》;5.月18日的《奥山集团举行“寻找梭布垭女神”活动》《施南古城:二期铺王应势加推》;5.月15日的《联军驾校与华农集团首批学员座谈会于今天举行》;5月.14日的《广东星艺装饰展开全国联动工程大巡查活动》。

恩施电视台的《直播恩施》作为以民生和社会新闻为主的新闻栏目,向市民提供生活资讯和社会新闻,使其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解决实际困难。如今, 却在新闻报道中出现广告“植入”现象。 广告与新闻原本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 广告服务于广告主,是向公众传播商品信息的一种宣传形式;。根据陆定一对新闻的定义,新闻则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质强调事实的客观性、 真实性和新闻价值。在《直播恩施》栏目中记者中不仅用新闻的手法来采编广告信息,而且将其与真正的新闻编排在一起, 使市民分不清到底是“新闻”还是“广告”, 对市民存在着一定的误导。

2对“广告植入式”新闻的反思

广告“植入”新闻,瓦解了新闻传播的价值体系。“新闻价值强调新闻的时新性、显著性、重要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广告植入式”新闻归根结底要传播的是广告信息,而不是具有新闻价值的新闻信息, 模糊了新闻与广告的界限,使新闻变成了广告主经济利益的代言工具,这既容易导致受众对新闻媒体产生信任危机,也瓦解了新闻传播的价值体系。

广告“植入”新闻,破坏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新闻从业人员“最重要的是职业工作者要按照新闻传播的原则报道新闻,按照职业伦理原则约束自身的职业行为,按照职业道德规范塑造自己的职业品质。”由于,承担了广告业务员和新闻记者的双重身份,新闻从业人员在对广告植入式新闻的采编过程中,往往更注重广告效果,而失去了对新闻传播原则和职业伦理的坚守,责任意识也明显降低。

广告“植入”新闻,误导了公众的信息判断。随着广告信息大肆地植入新闻报道,消费者越来越分不清到底是“新闻” 还是“广告”。而对于新闻来说,新闻的本质要求新闻报道需做到真实、客观,真实性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对于植入在 “新闻”中的广告来说,一般受众很容易相信其真实性,进而去购买该产品或者服务。这种“广告植入式”新闻信息,容易出现商品或服务不真实的情况,可能给消费者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

3结语

广告“植入”新闻的行为,虽然可能会在短期内为地方电视台带来经济收益,但是,这一行为却损害了地方电视台的“公信力”,而“公信力”才是地方电视台赖以生存的基石。虽然电视台的现实生存需要经济收入,但是电视台却不能为了经济效益而放弃社会效益。 作为社会公器,地方电视台有自身的职责,要认清社会责任,加强职业自律。 在进行新闻报道时,既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严肃性,也要时刻以服务公众利益为首位,要尽量杜绝广告植入,把“广告植入式”新闻拒之门外。

摘要:“广告植入式”新闻是近年来地方电视台广告经营中采取的方式之一。在地方电视台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广告和新闻的微妙关系虽然维持了新闻事业的现实生存,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

关键词:地方电视台,广告,电视新闻

注释

上一篇:市场型农业下一篇:职业教育的新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