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2024-07-21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共12篇)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篇1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现状

职业素养指职业人从事某种职业时应该具备的符合职业规范和要求的综合品质, 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心理、职业习惯等内容。 关于职业素养的内涵, 学界存有争议, 但基本围绕其是否包含职业技能。

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不仅影响用人单位的发展, 对于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 如果说职业技能是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的“硬实力”,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从事职业活动的“软实力”。 作为职业教育单位, 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有优秀的职业技能, 更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

(一) 教育理念重技能教育, 轻素养教育。

长期以来, 一些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上存在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倾向, 片面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轻视职业素养教育。 在不少高职院校中, 专业课程改革如火如荼, 实验设备不断更新, 实习基地稳步建立, 技能大赛常年进行, 然而与职业技能培养举足轻重的地位相比, 职业素养教育显得微不足道, 教育师资薄弱, 教育形式简单, 教育效果不佳。

(二) 教育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

关于职业素养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学界的探索成果颇丰, 如德育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专业课程教学渗透、校园文化、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等, 但在实际教育活动中, 出于经费限制、操作困难等原因, 许多方法并没有被很好地贯彻。 目前不少高职院校职业素养教育仍然以德育或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教育方式, 教育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三) 教育实效低下。

教育理念的偏差和教育方式的简单使职业素养教育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当学生进入职场后, 许多用人单位对学生都有这样的共识:职业技能有余, 职业素养不足。学生缺乏责任感、职业规划意识淡漠、同事关系不融洽、创新观念薄弱、 攀比和浮躁心态突出等情况屡见不鲜, 欠佳的职业素养影响学生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

二、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简介

陶行知先生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毛泽东语) , 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在其丰富的教育理论中, 生活教育理论最能体现个人教育风格, 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核心, 贯穿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始终。

20世纪20年代, 中国教育一片萧条, 学校数量少, 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书本为上, 严重脱离社会实际。 留学归国的陶行知受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影响, 提出“生活教育” 概念, 提倡用“活的人”、“活的东西”、“活的书籍”实施“活的教育”。 1927年, 陶行知创办了南京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 将自己的生活教育理论运用到学校教育教学中, 并在实践中使生活教育理论得到丰富和发展。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1。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

“生活即教育”是对教育本质的阐释, 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关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 陶行知认为, 生活本身就具有教育的意义, 生活决定教育, 教育要源于生活。 “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 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2。 但是, 教育不是消极地适应生活, 它可以改造生活, “我们一提及教育便含了改造的意义”3。 此外, 教育与生活相辅相成, 同生长, 共幻灭。 “生活教育与生俱来, 与生同去。 出世便是破蒙, 进棺材才算毕业”4。

“社会即学校”指出了生活教育的外延, 生活教育范围不囿于学校, 而是整个社会, 社会既是生活的场所, 又是教育的场所。 他反对脱离生活、脱离民众的封闭式“小众教育”, 主张创立学校与社会相通的开放式“大众教育”。 他认为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 “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 大地为底, 二十八宿为围墙, 人人都是先生, 都是学生, 都是同学”5。 同时, 他还认为学习的对象不仅是教师, 还包括社会上一切有可学之处的人, “农夫、村妇、渔人、樵夫都可做我们的指导员, 因为我们很有不及他们之处”6。

“教学做合一”是对生活教育方法的诠释。 陶行知认为教、 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在生活里, 对事说是做, 对己之长进说是学, 对人之影响说是教, 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 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 在他看来,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就是教育法”。 教育不能仅停留于书本, 而应该落实于行动, 以行求知, 即“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7。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在中外教育思想扬弃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合中国当时国情的教育理论。该理论具有明显的生活性、大众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特征, 在当时中国产生重要影响。 国内不少乡村借鉴晓庄学校的经验, 兴办乡村教育, 日本、 缅甸等发展中国家也出现了一些研究生活教育理论的学者或受该理论影响而创办的学校。 虽然世易时移, 但生活教育理论却一直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直至今天, 学界依然有许多教育者探索生活教育理论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

三、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新理念———生活教育

职业教育与生活教育并非两个没有关联的事物, 早在1918年, 陶行知在 《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 》一文中就指出职业教育应以生利为主义, 阐述职业教育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 作为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职业素养教育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 生活教育为职业素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念。

(一) 生活教育的本质抓住了职业素养教育的源头。

首先, 教育来源于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联, 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是天然的。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职业素养教育也不例外。 其次, 职业素养是人的精神特质, 这些精神特质在生活中都有所体现, 同样的精神特质体现在职场中是职业素养, 体现在生活中是个人修养, 在生活中培养出的良好素质迁移到职场中便是优秀的职业素养。 因此, 建立在学生现实生活基础上的职业素养教育是合乎教育规律和职业素养养成规律的。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 如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空泛地向学生传授未来职业生涯中应该具备的素质, 其教育效果是不佳的, 因为“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之间的脱节, 它宣扬的价值体系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差别, 教育的课程计划陈旧与科学现代化之间的鸿沟等方面, 从根本上使教育受到了损害”8。

职业素养教育应始于生活, 其实, 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职业素养教育的良好资源。 诚信考试、诚信还贷可以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观; 集体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职业意识;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创意创业大赛可以培养学生职场中的创新意识……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 职业素养教育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我们为何要苦苦另寻他道, 而舍弃眼前这些无限丰富的教育资源?

(二) 生活教育的外延拓展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范围。

陶行知认为生活教育范围是整个社会, 社会就是一所大学校, 在这所大学校里, “随手抓来都是活书, 都是学问, 都是本领”9。 在当时时代背景下, 有如此宽广的教育视野, 我们不由赞叹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真知灼见。

现代社会学生生活的环境与陶行知先生所处时代相比, 范围更宽广。 新媒体的广泛运用丰富学生的生活, 拓宽他们的视野, 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回避这些。 在大数据时代, 学校、家庭、社会是无法分割的, 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是紧密联系的。 职业素养教育视角应顺应时代潮流, 从校园扩展到社会, 从现实空间扩展到虚拟空间。 学生的生活空间是立体的, 关注学生生活世界中各种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潜移默化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素养认知, 培养学生对职业素养的认同感, 并在生活实践中使良好的职业素养固化, 这是每一位职业素养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三) 生活教育方法契合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 职业素养教育才是有效的。 因此, 对于职业素养教育来说, 最终落脚点在于实践, 最核心的环节是实践。与道德教育中为了避免知行脱节而更强调道德行为的观点是相通的。 道德教育强调活动、交往等实践环节对道德品质建构的作用, 职业素养教育亦如此。

生活教育理论强调 “教学做合一”、“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此方法与职业素养教育讲求实践的培养路径不谋而合。 高喊诚信考试口号却在考试中作弊;打着志愿服务的横幅却对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视而不见;激情澎湃地阐述团队意识的重要性却屡次推诿集体活动;发着勤俭节约的宣传单却暗自攀比生活用品价格的高低……这些都是职业素养教育中不该出现的画面, 我们期望培养出来的是真正有诚信、敬业、合作、心态平和等良好职业素养的职业人的雏形, 而非高喊口号的纸上谈兵式人物。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令人担忧:教育理念重技能教育, 轻素养教育;教育方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教育实效低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密切的关联:生活教育的本质抓住了职业素养教育的源头, 生活教育的外延拓展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范围, 生活教育方法契合了职业素养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生活教育,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

注释

11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1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177.

22 陶行知, 胡晓风.生活教育文献[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88:210.

33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128.

44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634.

55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711.

66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10.

77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2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289.

8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98.

99 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 (第3卷) [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4:247.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篇2

http:///fzxc/system/2007/10/12/000006496.shtml

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五五”普法规划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五五”普法决议,对法制宣传教育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准确定位,也赋予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以新的、更重的历史责任,为新形势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发展动力,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各地、各部门普法依法治理职能部门及其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如何不辱使命,进一步推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理念的创新上下功夫。

“五五”普法规划明确要求,要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全社会对法制宣传教育的根本需求,探索内在规律,转变工作观念,创新工作形式。贯彻落实规划的这一要求,首要的是要在树立“五种”工作理念上下功夫。

(一)要树立“大普法”的理念

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经过20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和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司法行政机关主导、各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了“条块结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的工作推进方法。一个法制宣传教育社会化或“大普法”的工作格局已经形成。对于“大普法”的工作理念,笔者认为应该包含以下四层意思:

一是一种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理念。即,法制宣传教育的主体是全民,而不仅仅是法制宣传教育职能部门和专职普法工作者的事情。各级各类学校的法学教育是为社会输送法律明白人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途径。各级组织、各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能够严格依法执政、依法办事、公正司法则是最好的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也不仅仅是普法规划所确定的几类重点对象,即公众的某一部分人群,而是全体公众,即“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加强学习,提高包括法律素质在内的文化素质,是每个公民必须认真面对并努力适应的现实。

二是一种互动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即,全民法制宣传教育不仅仅是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的事情,不是传者主动,受者被动,而是传者和受者互动,以致全社会支持参与的过程。三是一种全面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即,法制宣传教育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在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上,不仅要普及法律知识,也要传播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1更要在倡导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上多做文章;在对待不同年龄段的普法对象上是要终生进行的法制宣传教育。

四是一种多元化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即,法制宣传教育要满足不同普法对象人群的需要,特别需要体现人性化,体现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上的多元化、法制宣传教育对象人群的多层次,最终达到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

在这种“大普法”工作理念的指导下,各地、各部门和行业的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和从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同志,要始终明白一个道理:做好本地本部门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是规划和决议赋予的重要职责;做好本部门、本行业法律法规的对系统内外的法制宣传教育,确保公民知晓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是各部门和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前提和基础。要始终以“大普法”的思路来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作到“五个坚持”,即坚持以“大普法”的工作理念指导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以“大普法”的工作理念构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体制;坚持以“大普法”的工作理念健全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坚持以“大普法”的工作理念有效推进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坚持以“大普法”的工作理念规划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努力使全社会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呈现网络化覆盖、立体化推进、社会化分工、个性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要树立法制宣传教育的传播理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公民法律素质的不断提高,公民对法制宣传教育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本质上来说,法制宣传教育是宣传工作,也是教育工作,既要遵循宣传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把握好宣传舆论导向,也要按照教育工作规律和特点,遵循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既往那种“静态”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越来越难以赢得公众;而把法制宣传教育有机地融入国家和公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动态”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则越来越受到公民欢迎。在这种情况下,既往群众运动式、灌输式、指令计划式、居高临下式的法制宣传教育等,这种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法制宣传教育模式,公民总是处在一个被动、压抑状态之中,很难体会到法制宣传教育的乐趣,很难理解法治的真谛,所以也就很难达到法制宣传教育的真正目的。因此,应该树立一种新的传播理念,即法制宣传教育应该是参与的、互动的、立体的、全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法制宣传教育不应该是灌输,不是由一群人灌输给另一群人,应是受众面对法制宣传教育的主体和过程的一种体会和理解,是一种交流和感染;应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心理特点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在形式上注重趣味性,善于开发新奇的形式和做法。惟其如此,法制宣传教育才能赢得广大公民的主动参与,使“要我学法”逐步转变为“我要学法”,把法制宣传教育的单向灌输关系变为双向互动关系。公民才会在接纳法律知识的过程中理解传授者、理解法治活动、理解法治的对象、理解法律与自身及与未来的关系,受到法治思维方式和法治文化的感染,逐渐地拥有法治精神,逐渐地使法治精神融入到我们的主流文化之中,改善社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要树立人文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

法制宣传教育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法制宣传教育对象众多,内容广泛,要承认和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对象人群的个性特征,针对不同对象施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要一切以适于公民掌握、满足公民需要为标准。实践证明,法制宣传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必须始终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和贴近法治的“四贴近”的要求,在内容上要符合公民的需求,在形式上要生动活泼,易于公众理解和参与。由于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层次不

一、需求不同、接受能力也有差异,因此,法制宣传教育除了普及宣传一些适用于所有公民的普遍的法律知识、法治思想和法治精神之外,更重要的是根据不同的对象的层次、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以及不同受教育程度群体等的特点,施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四)要树立法治文化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

在我国这个缺乏法治文化传统的国度树立法治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衍生出的中国传统法治文化是由特定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构成的。这种传统的法律观念的核心内容就是权力本位和义务本位,缺乏法律至上的思想渊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定势必然是“情、理、法”的人治思维,而不是按照“法、理、情”的法治思维来作为。这种文化背景带给我们这个民族的经验和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要培养全体社会公众的法律情感和心态,使之成为普遍的社会民情是非常艰难的,也是需要我们着力加以培养的。

法治文化具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树立法治文化的法制宣传教育理念有着明确的、特定的目标,那就是要普及法律知识、传播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精神,提高全体公民的法治文化素质;就是要宣传法治实践中的精英人物、推介当前法学、尤其是前沿法治领域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成果等,从中引导人们理解和认识法治的目的和本质特征,指导人们怎样学好用好法律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培养人们对法律的兴趣,启迪法治思维,激发对法治现象进行研究、探索的冲动,回答人们在探索创新法治的道路上遇到的难题或困惑。

树立法治文化的法制宣传教育观念,首先是要突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文化形态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反映了法治的本质特征,促进公民认识法律、理解法律、增强法治意识。其次要突出法制宣传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用。当代法治文化的力量,已经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力量,体现了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用法治文化提高全民族的法治文化素质,将法治文化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既是中国未来的发展大计,同时也是迅速

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当务之急。其三是将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社会文化工作范畴,把法制宣传教育当作文化产业,寓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等,融入社会生活、娱乐、休闲、旅游等,不要为了法制宣传教育而法制宣传教育,把枯燥的法制宣传教育办成快乐的法制宣传教育,将赢得广大公民的主动参与,有利于动员全社会各种力量都来参与法治文化的建设,都要关心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发展,以提高全社会的整体法制宣传教育能力。

(五)要树立整合社会资源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理念

试论中学的新美术教育理念 篇3

关键词:视觉艺术;以美育人;以美启智;愉悦性

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们的美术课堂,使每一位工作在一线的美术教师沐浴在春风里。为了追求更高的教育质量,树立“以美育人,以美启智”的大美术教育观念,下面笔者就几年来在美术教育实践中的感悟与反思及所进行的探索,谈谈自己对美术教育的认识。

一、围绕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美术专业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从事美术工作的实用型基层美工,而不是培养设计师和美术专家,因此,在教学中也必须立足于这个基本点,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进行施教,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从社会实际需要出发,按照“實际、实用、实践、必需、够用”的原则对课程设置作一些调整。

1.在美术教学的设计阶段,专业教师要注重必要的设计理论教学,摆脱以往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将专业基础课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2.在美术教学的实操阶段,以学校的设计室为依托,以典型的实例为蓝本,让学生边临摹边创新,培养学生技术水平能力。

3.在美术教学的见习阶段,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需求,增设专业就业指导课与相关的法律课,如广告法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市场意识与法律意识。

另外,专业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理论知识与动手能力,更应该教导学生在如何生存、发展、就业、创业等方面建立自信,改变学生盲目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和创业的热情,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准备,同时通过市场、社会这些渠道来验证教师的教学成果。

教师作为教学的促进者、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时给予学生以引导和鼓励,感谢他提出了一个大家都想了解只有他说出来了的问题。每个人的知识、经历、思想、观察能力及审美观相同吗·不同时代人们对美的追求相同吗·只有智慧才能启迪心灵;只有善于提问才能富有想像力。学生评价学生,学生评价教师,教师评价学生,在评价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交流思想,大胆质疑,既提高了课堂效率,更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美术素养。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美术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教师要拥有广博的知识,广阔的学术视野,不断更新知识,了解学术前沿的动态,把握教育的真谛,灵活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在自动、互动、探究的实践课堂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智慧,发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及健全的人格。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重教师的引导性,发挥新课程中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的转变。现在的美术教材都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参与表现与鉴赏活动欲望。这一角色的转变,充分发挥了学生在美术课程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创造了发现自己个性和创造能力的空间。这样使得学生在表现过程中真正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在自己创造的过程中发现艺术的丰富、深度及魅力。这样的课堂就能让教师成为研究性教师的同时,也成为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

三、确定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

笔者认为新世纪、新形势下,美术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应该是:1.逐步扩展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表现手段。美术课程适当导入电影、漫画、卡通、陶艺、计算机多媒体及走出课堂等多种表现手段,同时应考虑学具的准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拓展他们的视野。2.重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渗透和融合。这样不仅使美术学科自身发挥作用,还可以多渠道地收益。3.利用社会教育的设施,进一步普及美术馆、博物馆。书本的知识毕竟没有实践来得真实有效,学生对于一件艺术品的欣赏,在博物馆看到时要比书本看到的激动、兴奋。因此可以适当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可以去美术馆或博物馆欣赏文物、字画,这样不仅能补充完善课本上缺少的内容,也可以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提高他们对艺术的兴趣,增长了见识。同时,开展比赛性质的美术活动,鼓励学生踊跃参与,丰富他们的课余活动,也锻炼他们的创作能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以上是笔者在美术教育中的感悟与建议。笔者认为这个目标是艺术教育应该实现的,也是艺术教育能够实现的。

让学生成为美术教育的主体,让他们内在的创造性、表现欲与外部存在的美相碰撞,让“美术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包括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相融合,在自主、互动、探究发展的美术课堂中提高美术素养,达到人格完善的终极目标。笔者相信,艺术和教育天然就有着一种极为深刻的内在联系,都将成为面向未来的、教育者共同探讨的和更多人共同追求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陆明德,姚荣荣.现代中小学艺术教育论[M].南京:南京教育出版社,

1999.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学前英语教育的新理念 篇4

9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外语教育的低龄化已成为国际第二语言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已经逐步普及儿童外语教育,美国、德国、瑞典等国在幼儿园开设了外语学习班。

目前我国非常重视学前儿童的英语教育,从2001年起,全国小学已经逐步开设了英语课;2010年7月颁布的“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明确将学前教育纳入了规划。同时,家长对学前儿童的英语教育也充满关注和期待。

2. 学前英语教育的现状

我对西安地区的各级各类幼儿园及学前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师状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走访、调查,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学前教育英语教学的发展。

2.1 教材

学前教育的英语教材种类繁多,但缺乏正规性和系统性。

教材编写方面,首先,每种教材都基于不同的教育理念和相应的教学模式,而且每一种教材都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其次,有些教材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只是对国外或国内优秀教材的翻版。再次,有些教材只是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压缩版”,对儿童的词汇、语法提出了远远超出他们认知能力的要求。最后,少儿英语教材配套资料缺失。

教材选择方面,许多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跟风现象。没有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没有考虑到教学的实际情况。也有些选择教材关注的是其商业性和市场性,把一定级别的考试作为英语学习的手段,过于迎合家长的口味。

在教材质量和选择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的老师感到无所适从,这必然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稳定的、持久的学前英语教育。

2.2 教师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前英语教育的教师英语水平普遍低。

学前教育英语教师的构成:从专业上看,主要以幼教专业为主,英语专业背景的教师较少;从学历来看,教师以大专和幼师学历为主,也有部分教师没有大学学历。从人员组成上看,以幼儿园在职教师为主、外聘英语教师和外籍教师为辅。从年龄上看,以青年教师为主体。

学前教育英语教师的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1)英语语言能力方面,听说能力差,语音、口语存在很大问题,发音不标准。(2)不熟悉英语教学规律,缺乏英语教育经验,无论在教学方法还是技能技巧上都显得不够成熟。

合格的幼儿英语教育师资严重匮乏,极大地阻碍了学前英语教育的发展。

2.3 教法

英语教学的单一化、形式化及小学化、成人化的倾向。许多幼儿园在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时,大多教给他们一些概念性的英语知识要求掌握,如认读英语词汇和简单的句型等。方法大多采用灌输、领读等单一化形式,教学模式基本上都使用传统的基于汉语的英语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的功利性倾向。为了及早地展示英语教学效果,少儿英语教师急于让学生出成绩,并过早增加了书写要求,而且要求学生参加一定级别的考试,以非理性的标准评价幼儿的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违背了幼儿园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加重了幼儿学习的负担,还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对英语的厌恶情绪,给幼儿学习英语带来一定的难度。

3. 解决的新思路

3.1 课程设置

学前教育英语课程设置要遵循整体化原则、情景化原则和灵活性原则。

首先,开设英语的幼儿园或学前培训机构要把英语课程当做全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英语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一种整合。其次,把英语课程作为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一组成部分,它是促使幼儿认知、情感、个性等全面发展的一有机体。最后,它是中西方文化经验的一种整合,以显示出它能更好开发幼儿智力的优势。

学前英语课程设置要遵循语言发展的规律,要情景化、在交流互动中习得英语。这就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整合、进行创新,多在教学方法上、教学手段上下工夫,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最大效能。

学前教育英语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灵活,不能固执于某一种教材,应使英语教学内容适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能满足幼儿生活的需要。在选择教材时,要研讨学期英语教学的师资条件,凭据幼儿园英语练习特色和情况,必要时应调整教学内容。

3.2 教师

合格的学前英语师资是开展学前英语教学的基本条件,是学前英语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

首先是引进合格学前英语教育人才,其次是有计划地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采取“英语教师幼教化”和“幼儿教师英教化”两种职后培训的方式解决学前英语师资短缺的问题,这是促进英语教学发展的关键。

学前英语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学、业余、远程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及英语教学能力。为了使教师的英语水平、口语能力、发音和语感有很大改观,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也可定期组织教师观看英语教学录像、开展英语教学观摩,口语比赛、专家指导等活动,以提高教师的英语素质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保证幼儿园英语教育的质量。

3.3 教法

教学活动设计要游戏化、生活化;教学要根据儿童的认知和身心特点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适宜学前儿童的身心特色,符合孩子的兴趣,可以比较容易地把幼儿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学前儿童学习英语,应经常采用儿童熟知的游戏,让幼儿在动手、动口等活动中感受英语,运用英语。这样既能满足幼儿玩的愿望,又能使幼儿在不知不觉、高高兴兴的活动中自然习得英语。

学前英语教学应体现生活, 利用生活进行教学, 使教学与生活巧妙结合, 时刻把英语教学与儿童的生活整合、交融, 让英语的学习融入生活中。教师要细心观察幼儿, 从幼儿自身出发, 从幼儿的周围生活出发。要在幼儿每日生活中自然渗透英语, 每一活动、每一环节都可以引导幼儿运用英语交流。

因外,教学评价准则的制定要以英语教学倾向为依据,以儿童为主体,以幼儿兴趣的培育为主题,以推进全面发展为目的,建立客观的评价体系。

4. 结语

学前英语作为小学英语的预备阶段和启蒙阶段,已经受到家长、教师,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学前教育不仅是基础教育的启蒙阶段,而且承担着培养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人才的使命。因此在学前教育中积极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让儿童从小接触英语及异域文化,培养学前儿童的世界文化观和世界意识,为他们将来了解世界,走向世界,奠定坚实的语言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桂双.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分析和实践探索[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2005.

[2]李香玲.幼儿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 2008, (4) .

[3]张杏如, 周兢.幼儿园活动整合课程指导:英语[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4]张志远.儿童英语教学法第1版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4.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篇5

当前,我国教育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人们在关注如何创办优质或一流学校的同时,重建学校文化作为改变学校现状的有效途径开始步入人们的视野。教育建筑作为学校文化中的表层文化即物质文化,越来越体现出作为教育物质载体的综合性文化功能。

日本是我们的邻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日本的教育建筑在质和量两方面均获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日本教育建筑的发展和建筑工艺技术的进步与教育理念的发展不无关系。

日本教育建筑的新型设计理念

如何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同生活成为今日摆在日本学校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传统教室限制了教、学的形式,限制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学生被动接受,缺少思辨的学习体验活动。这种单调的空间只利于单一传达,不利于双向、多向的互动,因而不利于团队合作性格的养成。

基于上述考虑,日本从1972年起,从欧美引进开放空间的规划和设计,跳脱传统“盒子群”“装蛋箱式”的空间格局,开始偏重以教学群的概念来贯穿。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中,教室空间打破过去9米×

7米的传统划一设计,满足了新式教育教学理念的需要。

学校不但是授业解惑的场所,同时也是学生们在未成年前,度过大部分生活时光的场所,基于这种分析,应该努力为学生创造更加自主和人性化设计的学校生活环境,使学生得到高情感的满足。日本大多数学校会做到建材及家具选择木材,摆脱以往一边倒的利用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其他素材颜色多用暖色系。建筑的边线设计流畅,房间有多元入口等。

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这个时代必须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教育建筑如何节约能源,如何充分利用太阳的光和热及风力等新能源,如何合理利用雨水等自然资源,已成为当今日本教育建筑所要考虑的重大课题之一。日本很重视隐性课程对未来一代的影响,认为把学校建筑和教学空间设计当做教材来看,是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并尽可能把学校作为小的生态系统,以此作为契机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学校物质文化中去。

对我国教育建筑设计的启示

我们的教育建筑设计需要转变观念。我国的新型教育建筑要摆脱以往整齐划一和同质性的建筑设计范式。教育建筑设计要从学生个体发展的角度考虑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以人为本,进行学校空间的生活化、人情化设计。教育建筑设计不仅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教育建筑设计中还要重视其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情操的隐性影响。

教育建筑设计,要努力把学校建成为孩子们愉悦快乐的学习、交流和生活的场所,建成一个得到高情感满足的场所而不是令人厌恶的场所。我们的教育建筑设计要把其当成孩子们的家来设计,要让学生体验到家的温馨。要提高校园场地的功能价值,充分利用和发掘场地的新功能,使其多功能化,并努力为孩子们提供更加广阔自由的学习、活动和生活空间。教育建筑设计要注重服务理念,努力提高学生对教育建筑的满意度和认同感,让他们对自己的学校充满自豪的感情。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篇6

关键词:终身体育;大学体育;教学模式[HK][BF]

很多学生认为体育课只是锻炼身体,因而在潜意识中没有认真对待,所以大学的体育教学效果并不是特别突出。实际上,体育教学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不仅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让人们认识到运动的意义,对人们建立终身体育理念有着极大的帮助。

一、体育理念的认识与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让身体更加年轻有活力。体育锻炼是使人身体更健康的途径之一,这在很早就被证实。在远古时期,人类通过奔跑来狩猎,或者躲避野兽的袭击,同时也与自然相抗争,如果远古时期的人类没有强健的体魄,在与野兽搏斗的过程中就不会占优势。虽然人类很早就开始运动,但对运动没有形成清晰的认识。在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一部分人逐渐发现了运动的重要性,如我国古代出现的剑术以及五禽戏等运动。

如今,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情况下,人们更加重视身体健康发展,学校更是将体育教育的分数算入学生综合考评中。

二、终身体育理念在大学体育教学中运用的不足之处

1大学体育没有系统的教育理念

我国在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发展比较曲折。在特殊的历史年代里,我国吸取的是苏联的体育教育理论,即大学生的体育教学主要注重大学生生长发育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教师也只注重学生体育技巧的学习、掌握,忽略了对学生体育理念的培养,更没有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因而学生的体育理念不是特别强烈,对体育的认识存在很大不足。

2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落后

如今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并且信息技术也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但是,大学体育教学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教师对体育教学没有严肃认真对待,有些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比较松散,学生在体育课上也比较自由。此外,体育教学的内容也比较单一,虽然大学体育有很多项目,但是,学生在选好体育项目后,一般很难改变,所以在选课方面没有自由。

三、从终身体育理念出发引导大学体育教学模式的转变

1要坚持全民参与体育的教学理念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真正的体育爱好,然后与学生一起深入探讨,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体育学习理念,然后让学生认识到终身体育的重要性。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置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受体育教学的丰富性,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并坚持终身运动。这才是大学体育教学的核心。

2教师还可以增加竞技体育教学

由于竞技体育对学生的水平要求比较高,一般学生无法完全达到标准,但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增加相关的竞技体育教育,让大学生感受不一样的体育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竞技体育的魅力,能激发运动热情。

3教师要坚持快乐体育的理念

体育本是一项运动,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身体能得到放松,还能缓解疲劳,使人身心愉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坚持快乐体育的教学原则,将体育技能的教学转变为培养学生快乐学习的心态。学生喜欢体育训练或者体育技能学习,并能从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那么学习兴趣就会不断增加。学生的改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陪伴,因此,在大学体育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当然,在快乐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具备健康体育运动的理念,学生的身体健康了,才能更好进行体育运动,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教师要明确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李想通过终身体育理念形成大学体育教育的新模式[J]才智,2014(26):204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篇7

关键词:生命教育,高校,人才培养

近几年, 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自杀、伤人的事件频见报端与网络, 李启铭肇事后的“我爸是李刚”;药家鑫的“怕撞到农村的人, 特别难缠”而杀人;药家鑫事件后他的师妹一句“我要是他 (药家鑫) , 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 (药家鑫事件中的死者) 当时不要脸来着, 还记车牌?”更是让许多人愤怒和质疑:“我们的大学生怎么了?”“在他们的眼里还有没有‘敬畏生命’!”大学生对生命的漠然和轻视, 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作为高校到底应该怎样培养人才?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深刻指出, 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 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开展生命教育, 探索生命教育的途径, 引导大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珍视生命的价值、提升生命的质量, 已是当前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和责任, 也是实现高校培养高质量、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生命教育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意义

(一) 生命教育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需要

生命是人的载体, 是人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没有了生命一切都无从谈起, 因此教育是为生命服务的, 成才必须要先成人, 先关注人的生命发展。弗洛姆说过:“人只有实现自己的个性, 永远不把自己还原成一种抽象的、共同的名称, 才能正视整个人类普遍的经验。人一生的任务恰恰是既要实现自己的个性, 同时又要超越自己的个体生命, 达到普遍的经验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任务。”

当前, 高校教育经常忽视“人”的教育, 重视“才”的教育。成才是成为有能力的人、优秀的人, 为社会为自己创造财富的的人。“成才”固然重要, 但实现自我、展现自我生命的独特性、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生命教育应从生命自身的需要出发, 关注每个个体独特的生命风格, 尊重生命个体的发展, 关注生命成长的历程, 引导大学生在人生实践中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 并最终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二) 生命教育是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一直把教育方针作为人才培养的方向, 不仅要使大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 而且要促进大学生个性的完善、人格的完整、知情意协调。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大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马克思曾在他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实生命是, 心与身和谐归一, 良知、良能与社会实践活动相和谐的生命活体, 亦即, 个人与他人, 与社会和谐相处, 心与身和谐归一。”

(三) 生命教育是人才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教育, 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既要立足于现在, 又要着眼于未来, 不仅仅培养单一的技术性和知识性人才, 也不仅仅只为找到一份好工作, 而应着眼于未来大人才观, 大人才观应具备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等各方面关系的素质与能力, 也就是说, 教育不只是满足眼前的需要, 更要为人类的未来和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

生命教育就是把教育与生命的发展结合起来, 引导大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欣赏生命、热爱生命, 真正懂得生命的价值, 活出自己独特的、精彩的、丰富的一生, 活出有益于自己、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和自然的一生。关注生命的教育才是最完美的教育, 关注生命的教育才能实现培养出的人才具有可持续性, 才能与社会和谐统一。

二、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 生命教育意识薄弱, 强调“以社会为本”, 忽视“以人为本”

当前, 只有少部分高校开展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和课题研究, 大多数高校忽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 还没提到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来, 生命教育意识薄弱, 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管理层把大学生仅仅当做教育的对象, 当做静止的、抽象的人看待, 要么是严格的封闭管理, 要么是松散的开放管理, 看重的是人才培养的社会功能, “以社会为本”, 强调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 重视大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品德修养, 忽视对学生生命的关注, 忽略对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独特性的理解, 没有把大学生多样、丰富、个性化的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 生命教育体系零散, 停留在“表面文章”, 缺少“系统工程”

虽然大学生生命教育已引起部分高校的关注, 但大多只停留在表面, 比如在思想政治课和心理健康课上简单渗透, 或者每年开展一两个讲座, 没有把生命教育当做系统工程来抓。生命教育既要从学校的管理、教学、环境、文化等宏观方面体现, 又要体现在微观的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和实践活动, 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 应融合和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三) 生命教育课程松散, 趋于“各自为政”, 缺乏“完整规范”

现在的生命教育还没有纳入高校的教学计划之中, 将生命教育独立设科更少之又少, 大都是在思想政治课或心理健康课部分章节涉及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 甚至有些学校将安全教育作为生命教育的全部。没有专门的、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和专门的教材。另外, 师资也是很大问题, 因此学生了解生命知识是一知半解的。

(四) 生命教育内容单一, 强调“生的教育”, 忽视“死的思考”

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的对生命本身的深刻认识和对死亡本身的感知、思考。“人生天地间, 忽如远行客”, 生命的价值首先是基于生命的存在, 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 它是脆弱的, 顷刻间就可让鲜活的生命画上句号。仅仅强调“生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通过对死亡的思考, 可以让大学生理性认识生与死, 意识到自己生存时间的有限性, 进而加深对“生”的理解, 体会“生”的来之不易, 培养健康的、理性的死亡态度和行为, 提高“生”的质量。

三、通过多措并举开展生命教育, 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 一个出发点, 强化“生命人”的意识, 尊重生命的独特性

生命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需要全员参与, 贯彻教育过程的始终。高校应建立起“生命人”的意识, 要意识到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具体的、复杂的、自由的, 并不断成长的生命个体, 他们有着鲜活的生命历程、多彩的生命体验、神秘的生命灵魂和不懈的生命追求。

1. 作为高校领导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管理去尊重、平等对待每一位个体, 要以人为出发点, 以生命为动力, 以生命价值的实现为目标实施人性化管理。

多一些关怀, 少一些枷锁;多一些柔性, 少一些刚性;多一些包容, 少一些压制。只有这样, 才能发挥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环境, 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

2. 作为高校教师要深化生命教育理念。

生命教育的实施和成效在很大程度上由教师的生命素养决定的。教师首先应是一个具有健全的人格、热爱生命、拥有生命活力的人, 然后才是“传道、授业、解惑”。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到尊重、理解每一个生命的个体, 看到学生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差异性, 赋予教育活动以生命的活力, 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质。

(二) 两个整合, 建立生命教育体系, 体现生命的整体性

两个整合:一是生命教育环境的整合, 二是课程的整合。

1. 生命教育环境的整合包括人文环境和校园环境。

人文环境是指:良好的校风、班风、舆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团结协作的同伴关系;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 都会给大学生带来心情的愉悦、生活的美好、进取的动力, 推动自我潜能的发挥, 实现自我价值。校园环境是指:优美的校园、清爽的教室、温馨的宿舍、高雅的文化等每一个空间、每一个场所都蕴涵着生命的气息, 耳濡目染, 陶冶情操, 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

2. 课程的整合。

生命教育很有必要通过系统、规范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来完成, 但生命教育绝不是一门课程的学习, 而是整合高校各个学科的生命教育资源, 既要发挥如思政课、心理课、体育、社会等显性课程的生命教育作用, 也要其他课程从生命的视角有意识地挖掘隐性生命教育内容, 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熏陶和渗透, 建立跨学科的生命教育体系。

(三) 三方力量, 形成生命教育合力, 延续生命的动态性

“生命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 大学生健康生命观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合力。

1. 就家庭而言, 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是其个性和人格形成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因素。

因此, 家长不仅要做好珍惜和爱护生命的表率, 树立平等意识, 而且要有意识地引导子女认识生命现象, 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2.

就社会而言, 要形成关爱大学生的良好氛围和有效机制, 营造好生命教育的大环境, 对日渐泛滥的暴力文化必须遏制, 对网络、媒体等负面信息有关部门要及时清理, 给大学生一个清洁的社会环境。

3. 就高校而言, 教育要回归生命本质, 整合所有教育教学资源, 建立良好的生命教育氛围。

建立与家长的定期沟通和联系的长效机制, 真实及时地将学生情况反馈给学生家长, 使家长时时掌握子女在学校的情况。

高校在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 也要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的资源, 使生命教育连续化、动态化。

(四) 四个载体, 丰富生命教育方式, 凸显生命的灵动性

生命课程、学科渗透、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是生命教育的四个载体, 生命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 它是以学生的体验和生活为核心的教育。

1. 生命课程层层剖析, 学科渗透潜移默化:

从学生的不同阶段、不同领域开设不同的教育内容, 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分析, 使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难题。

2. 专题教育百花齐放:

抓住社会热点问题, 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死亡教育、安全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性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 凸显生命教育的灵活性和实效性, 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优化生命的质量。

3. 实践活动体验成长:

生命教育不是靠语言和理论来完成的, 是通过实践和行动来体验感受成长, 例如, 通过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活动教育、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感受生存, 强化生命感悟, 培养生命情感, 形成生命反思, 进而逐步形成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五) 五块阵地, 扩宽生命教育领域, 激扬生命的自主性

高校无论运用哪些策略和方法, 最终都是要引导和激发学生生命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大学生要不断丰富自己的阅历, 整合自己的生命意识, 建构自己的生命家园。

五块阵地包括读书、兴趣爱好、理想志向、兼职或工作、志愿者或义工。

1. 读书:

现在的大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 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引导学生要肯读书, 善学习, 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人物传记, 哲学、科普等等书籍, 探究自然、社会、人生的著作, 可以让大学生丰富自己的间接阅历。当然读书也不是死读书, 真正的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知识, 开阔眼界, 更重要的是读书要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 思考自己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活在这尘世的意义, 否则再多的知识也无益。

2. 兴趣爱好:

周国平在《论真性情》中说, 一个人活在世上, 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 才会活得有意思。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他的真性情, 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他喜欢做这件事情, 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 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兴趣爱好使人的探究和认识活动染上强烈的、肯定的情绪色彩, 表现出乐此不疲的极大热情, 从而使这种活动为人所接受和喜爱。爱好使人有所寄托、使人充满生机、使人有收获、使人生更有意义!

3. 理想志向:

兴趣爱好固然关键, 但理想志向更为重要。著名诗人流沙河在其代表作《理想》一诗的开头写道:“理想是石, 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 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 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 引你走向黎明。”一个人缺乏梦想, 缺乏理想, 就不会懂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只能是情绪低沉, 行动无力, 昏昏沉沉, 虚度一生。

4. 兼职或工作:

兼职或工作, 不仅仅是为了挣到多少钱, 更多是增加大学生的直接经验, 丰富人生阅历, 走入社会, 体验社会, 了解社会。在兼职或工作中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甚至是挫折和打击, 学习处理问题的方式, 增加社会实践经验, 整合自己对社会的看法和体验。

5. 志愿者或义工:

对与大学生来说, 志愿者或义工活动是自我成长的契机。大学生走进社区、养老院、孤儿院、医院、工读学校等, 去体会不同的人生, 去帮助他人, 服务社会。助人行为是表达“爱”的一项行动, 这种对爱的表现是发自内心的无私奉献精神。学生从中体验到助人的精神, 关怀社会, 担负起一个公民的社会责任, 极大实现了自我价值, 使自己的生命得到了升华。

高校的生命教育要不断引导和激发学生, 看得多, 干得多, 处得多, 听得多, 想得多。只有大学生对生命的理解更丰富, 更理性, 更充分, 更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优化生命, 从而成为充满生命活力, 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掌握创造智慧的人。

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融入生命教育才是完整的教育, 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学校各自的功能, 建立各自的长效机制, 共同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 才能培养出能够担负起21世纪社会主义发展的栋梁之才, 高校的人才观才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

参考文献

[1]曾茂林.珍视生命还教育以本真[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7) :82-83.

[2]洪森荣, 尹明华.地方高等院校生命教育理论与实证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 2009, (7) :86-89.

[3]潘美姬.当代大学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8:50-57.

[4]王福中, 赵淑娟.我国高校开展生命教育的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1) :150-151.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篇8

一、关注人本, 树立“以师为本”“以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 教师管理是第一要素。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应该树立“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这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理念。树立“教师为本”的思想, 就是要重视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 使教师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人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让教师在学校事务中体现出主人翁的地位, 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 一方面可以激发教师主人翁意识和工作责任感, 激发其主动精神和创造意识, 提高教师的自我价值感, 增强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 增加了管理的透明度、可信度和认同度, 使全体教职工对学校的管理更具信任感和归属感, 使学校与教职工形成一个整体, 使每个职工明确个人的成长、发展与学校事业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提高教职工的自豪感、责任心和使命感。

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 要顺应其成长发展的规律性。树立“以生为本”的观念要求我们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把学生当人看。我们直面的是一群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 不是一堆供我们达到某种目的工具, 不是一群供我们操练驯化的“异人”。二把学生看成发展中的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 错误是正常的, 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不能用对付敌人的办法对待学生。要把学生的未来视为教育的资源和财富, 让现在的孩子可持续发展, 健康成长。三要把学生看成独立发展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某一个“个体”, 每个学生都是自我发展的主人, 他有权对自己作自我选择的决定。四要把学生看成平等的人。既要强调师生平等, 也要注重生生平等, 班内学生应该没有绝对的“好”与“差”。

关注人本的同时, 要积淀深厚的校园文化底蕴。这是学校人本主义管理模式的保障体系, 是一种软管理。它注重对学校文化、心理氛围、人际关系的研究, 强调对人的重视、强调管理的“感情投资”、信奉“管理要管人、管人要管心”等。学校管理文化揭示了学校管理中最隐蔽、最深层的因素, 反映了学校成员的整体精神、共同的价值标准, 对于增强学校内聚力、向心力和持久力, 保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行为的合理性, 推动学校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建立起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管理文化, 学校管理改革与发展就只能低层次徘徊。著名学者马尔库塞认为:“观念和文化的东西是不能改变世界的, 但它可以改变人, 而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因此, 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改革中充满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 营造团结、和谐、奉献、进取的工作氛围, 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校园文化, 让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 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人本管理理论的最高层次。

二、走向校本, 结合农村义务教育自身的特点, 确定办学理念

走向校本最根本的是, 要从学校特色出发, 确定办学的理念。每一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总有自己的校情, 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本管理主张要从各校的校情和特点出发, 选择和确定办学理念和策略, 走出一条有自身特色的学校改革与发展之路。如果不认识和把握学校自身实际和特点, 就无法面对学校现实和未来做出理性的思考和正确的行为选择, 就难以科学地设计和确定学校发展蓝图和发展策略。如有的学校针对传统课程的弊端, 研究和构建校本课程体系, 既根据国家提出的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方案, 考虑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 又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促进学生的发展。这种课程体系正是在对学校和学生实际需求分析基础上提出的。校本管理要求学校管理者走自己的路, 不唯上、不唯书, 实事求是, 从本校实际出发来决策和规划学校的发展。

解决的突破口是, 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校自身的特点。在现代社会, 学校教育日益社会化、开放化, 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者必须研究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研究教育与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的关系, 而不能“就教育论教育”。但是, 我们又必须认识到, 学校教育有其自身质的规定性, 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是其他社会现象、社会活动所不可替代的。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主, 全面安排。学校管理者就要树立教学质量观念, 抓好全面质量管理、全员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 而不能本末倒置, 不务正业。学校工作具有长周期、潜隐性、迟效应等特点, 不可能立竿见影, 在短期内见成效。学校管理者就要春风化雨、细水长流, 循序渐进、注重教化工作, 而不能急功近利, 搞短期行为, 企求毕其功于一役。学校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一代, 具有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学校管理者就要以青少年的眼光看待青少年, 顾及他们的心理气氛和个性特征, 而不能成人化、简单化、模式化。从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本管理出发, 学校管理者必须重新认识和把握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育自身规律, 探索和研究现代学校教育的新特点, 做一名自觉的、头脑清醒的学校管理者。

面临的焦点是, 校本管理要求校长做“真正的校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本管理以校为本, 就要求校长全身心地投入学校教育工作。全心全意, 而不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指出的, 校长要做“整个的校长”, 不做“命分式校长”。“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把个人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 在学校事业中求得自身的发展。目前,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着的三个投入不足的问题, 即领导投入不足、教师投入不足、学生投入不足。学校领导没有全身心投入, 就难以实现校本管理。只有全身心投入, 才可能去钻研探索教育教学管理问题、探索学校教育规律和办学特色, 校本管理的理念才能得以贯彻落实。可见,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敬业奉献精神和态度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本管理的必然要求, 包含在校本管理之中。

三、追求和谐, 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首先, 师生和谐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根本。“尊其师、重其道;亲其师、乐其道。”师生和谐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前提和关键。和谐的课堂氛围常常是良好师生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很难想象一名与学生关系紧张的老师能顺利实现自己的教育教学计划。所以,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应该要求老师要像热爱自己的子女一样热爱学生, 并且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友爱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同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也应该要求学生像热爱自己的父母一样热爱老师、尊师重道, 虚心求教。唯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 干群和谐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关键。要做到干群和谐,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 大力倡导并做到“五要五不”。即要互相信任不猜疑、要互相交流不隔膜、要互相支持不拆台、要互相谅解不指责、要互相关心不冷漠。相互之间以坦诚和善待相处, 营造既有直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有信任与支持的和谐氛围, 充分发挥各人所长, 相互补充, 弥补个人之短, 从而聚合起一种能发挥整体战斗力的优势。 (2) 提倡做“三种人”。做使领导宽心的人, 不把难题上交;做使下级舒心的人, 不把责任往下推;做使同事放心的人, 不在背后搞小动作。 (3) 要善于“经营”人心。在处理干群关系时, 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要十分注重把人心当作一项伟大的工程来“经营”, 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丰厚待遇留住人心、用人文关怀温暖人心、用教管结合净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 用高尚人格臣服人心。这样, 既能消除校长和老师之间的隔阂, 又能增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而使和谐的干群关系得以建立。

另外, 家校和谐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发展的保障。要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 学校要采用“走出去, 请进来”的策略, 加强家长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沟通与联系。“走出去”, 就是要求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 到学生家中去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 与学生家长交流学生在家中和学校的各种表现;“请进来”, 就是召开“学校发展研讨会”, 邀请家长代表参加, 让家长为学校的发展出谋献策, 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开家长会, 班主任和校长都可以向家长述职。这样, 既能融化阻隔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冰山”, 又能加深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从而使和谐的家校关系得以建立。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篇9

交通文化建设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拓展和升华。进入新世纪,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 加快交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必须大力加强交通文化建设。具体而言, 加强交通文化建设的意义体现在六个“有利于”。

一、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先进的交通文化体系, 满足交通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通过加强交通文化建设, 有利于形成和发展先进的交通文化体系, 满足交通职工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全面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 其中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 就是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的发展,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 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 热切呼唤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 期盼更加优秀、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交通文化体系。

二、有利于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理念, 促进交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上来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适应新任务的要求, 不断探索交通行业发展的结合点, 切实把交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尚, 推动社会主义荣辱观在交通行业深入落实

交通是重要的“窗口”行业, 交通干部职工直接与老百姓打交道, 是政风、行风和社会风气的代表者、体现者和实践者。加强交通文化建设, 能够促使交通系统干部职工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行业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基础性工程, 交通文化建设可以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业风尚, 其实质就是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体系, 以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性的社会意识和价值取向, 使先进文化得到发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进、腐朽文化得到抵制, 将和谐社会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交通的每项具体工作和每个基层单位。

四、有利于强化团队意识, 提高交通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强化团队意识, 是提高行业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强化团队意识, 不仅要靠外在的制度约束, 还要依靠内在的文化约束作为补充。文化是行业的灵魂, “人管人累死人, 制度管人束缚人, 文化管人管灵魂, ”交通文化既是一种内在的约束力, 更是一种重要的粘合剂, 其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所体现的人本理念和人文关怀, 更有利于构建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 更有利于孕育交通员工的自觉意识, 更有利于增强整个行业团队意识, 从而有利于提高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五、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 推动交通工作的全面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动力。达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小到一个行业、一个企业, 创新都是我们面临的非常重要的问题。例如, 在交通事业发展中, “集装箱”这个看似平凡的技术创新, 却使远洋货轮的承载力大约提高了4倍, 而且可以说挽救了航运业;“四自工程”和“单车承包制”的政策创新, 突破了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运输市场发展的资金制约, 实现了公路建设和道路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交通摆脱了“瓶颈制约”, 基本上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人类历史和交通发展的历程充分证明, 当创新活跃的时候, 这个国家、这个行业的竞争力就会强盛;反之, 当创新缺失的时候, 就面临着被淘汰出局的危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交通建设面临着更大的资源、土地、环境、资金的制约, 交通运输还不适应以人为本、安全便捷的新理论, 我国的交通发展暂时还赶不上世界交通现代化发展的速度。面对未来, 审视当前, 李盛霖部长一针见血的指出;“我们必须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持续创新, 用新思路、新办法解决交通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通过新理念、新举措应对未来交通发展的新挑战, 推进交通事业全面发展。”

六、有利于树立共同价值理念和目标, 增强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首先, 交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是要明确交通发展的使命和愿景, 重点是要明确交通发展的目标和目的、任务和宗旨、责任和义务等。这些使命和愿景一旦为交通行业各部门、各单位的干部职工所接受, 就会成为广大交通员工共同的理想和信念, 成为统一干部职工思想认识的旗帜和标杆, 就可以增强广大交通员工的光荣感和自豪感, 唤起广大交通员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从而引领广大交通职工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其次, 从为全国全面实现“十二五”交通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精神运动、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来看, 文化建设也是题中之意。文化建设的基本功能是为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而先进的行业文化, 则是凝聚和激励交通干部职工的重要力量, 是交通人的强大精神支柱。只有弘扬自己的文化理想、高举自己的文化旗帜, 才能凝聚和激励人们自尊、自信、自强, 为自己认定的事业而奋斗不息。以河南省濮阳市交通系统为例, “廉洁高效勤政为民”的濮阳交通精神, “无私奉献先行官, 一心为民孺子牛”的濮阳交通共产党员先锋形象, 以及“铺路石”精神、“行道树”精神、“航道灯”精神等各种交通精神文化, 凝聚和激励了濮阳交通人为交通事业的发展奋斗拼搏。2005年濮阳市出租车驾驶员文明学校被交通部命名为“全国交通系统文明示范窗口”, 2007年, 濮阳市交通规费征收服务中心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巾帼文明岗”, 2008年濮阳市地方海事局被交通部评为“全国海事系统文明达标单位”。2008年12月濮阳市交通局被国家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行业文明单位”称号, 2009年12月, 濮阳市交通局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 2010年10月濮阳市交通局被交通部命名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第二批交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由此可见, 广泛深入的交通文化建设活动, 能够将广大交通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交通发展战略部署上来, 统一到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更好的服务保障上来, 统一到完成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上来;能够增强交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树立共同价值理念和目标, 唱想团结、拼搏、奉献的主旋律;能够将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交通行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为实现交通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摘要:交通文化建设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拓展和升华。进入新世纪, 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 加快交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必须大力加强交通文化建设。

职业教育的新理念 篇10

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的新型媒体集团。一时间,“新型主流媒体”成为新闻界热议的话题。在这一思想及“互联网+”背景影响下,以上海报业集团、南方报业集团、浙江报业集团为代表的国内有影响力的传媒集团开始了“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探索和改革;新闻学界在这轮改革中也面临严峻的考验:新闻教育该如何适应传媒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和需求?答曰:改革。

在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每一种新的传播媒介的出现都会对旧有媒介环境和新闻教育产生影响,诱其改变。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主流媒体依次诞生,各具市场。后者分流前者之受众、分割其市场,却未曾现出颠覆之势。新闻教育亦只需根据新出现媒体之特点,增加所授内容。网络的出现,却彻底打破了这已有的平衡。其及时、互动和多媒体融合的优势,给传统媒体带来了致命性的打击,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媒介生态。

新闻教育在这场媒介变革中同样受到挑战。原有的教育思路显得力不从心,培养出的人才输送到社会后无所适从。传统媒体从业者或转行或转战新媒体,让新闻院校在读学生看不清前路。新闻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且应是颠覆性的。要涉及人才培养方案、教育教学思路、管理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全方位。但笔者认为,依照媒介环境现状,改革的核心是要在坚持新闻专业理念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实践性教学。不能忽视新闻生产本身、不可被媒介绑架。新闻真正的“媒体”还是文字和书写。[1]因此,本文以探索新闻人才培养的思路为导向,唤起新闻界对“新闻是什么”的再思考,期望在改革中不要“忘本”。

一、应对媒介变革,我们遗失了什么

早在2002 年, 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卡莱(Jam es W ·C arey)就提出“新闻教育必须将新闻学本身作为目标”,“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不等同于或包含广告、传播、媒体研究、公共关系和广播”。[2]他指出了新闻教育中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期望以此促进新闻教育的改变。然而,今天看来,卡莱教授的建议仍然是一种理想的新闻教育存在,同时又受到“互联网+”的强烈冲击。

(一)过度追逐市场,忽视新闻本身

“互联网+”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市场经济的引导下,一切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喊出“用户至上”、“用户为王”的口号。大量博眼球的“标题党”,“公器私用”的虚假新闻、失实报道,一时间泥沙俱下,难以辨识。以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改革中举步维艰。融合,意味着有所坚守和摒弃。一旦向利益倾斜,坚守少了,舍得多了,特别是舍弃“内容为王”的安身立命之本,那么,“新闻是不是等同于或包含广告、传播、公共关系”也就鲜有人关注,无从言说。

2014 年7 月11 日,央视财经频道知名主持人芮成钢被检方带走调查。同年9 月25 日,21 世纪报业总编沈灏涉嫌敲诈勒索被带走调查等案件,是媒体过于追逐市场的记者个体极端行为的表现,却也披露出当下媒体对“新闻”的亵渎。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公正性,在媒介市场化的今天被现实击打得七零八落。报人张季鸾的“不党、不私、不卖、不盲”,本应是做新闻遵循的根本,却在当下受到严峻挑战。很难想象,当媒体不再做新闻、做自由的新闻时,它还有何存在理由?

学者李欧梵曾深刻洞察到新闻面临的危机,指出香港报纸早已放弃了新闻的社会调查、思想启蒙作用,变成了与公关和广告相差无几的媒体和商品。[3]反观大陆,何尝不面对同样严峻的问题。

(二)业界优秀记者不断“出走”,学生缺乏专业认同感

2014 年是中国新闻发展历程中值得书写的一年。当年记者节前夕,以《财经》杂志副主编、深度报道资深记者罗昌平离职为代表,国内一些优秀新闻记者先后离职或转行,让那一年的记者节蒙上阴冷的色彩。“未来记者的出路在哪里”成了讨论焦点。2015 年1月9 日,《南方都市报》总经理陈朝华离职,爆出“2014 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聘用员工202 人离职,且以记者编辑为主”的消息。[4]柴静、张泉灵、郎永淳等一批央视著名主持人记者的请辞,无疑都是对严峻现实的有力回应。

业界优秀记者的“出走”,引发在校新闻专业学生对“我们的未来该怎么办”的讨论和忧虑。课堂上,学生常问老师:“您怎么看当下的媒体发展现状?未来我们还能继续做新闻吗?”一些学生甚至认为学了新闻也没出路,干脆放弃本专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学习实用的“二学位”。

新闻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越来越弱,新闻类相关专业日渐降温。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有两点:其一,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博而专的学科素养。“博”要广泛涉猎文、史、哲、经济等多学科领域,“专”需努力钻研,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行家。学生与此,常常心有余力不足,能达到此要求者寥寥。其二,新闻的职业发展先于教育存在,教育总是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实践。加之新媒体环境瞬息万变,业界也常被动应对,学界更是尾大不掉,赶不上媒介发展步伐,培养的学生难以得到认可。学生辛苦修得学位,毕业后却发现不能适应职业需要。

(三)新闻教育受到新媒体发展的强势“倒逼”

新闻教育和新闻实践从技术层面看长期存在脱节。这种脱节在“互联网+”时代更加突出。

网络媒体时代促成的媒介融合,要求未来的新闻工作者要能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新闻表现形式的采编和制作,成为全能型记者。目前,国内900 多所高校开设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中,有能力给学生提供优质、全面实践平台的当以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国内一流院校为典范。以笔者所在独立学院为代表的相当一部分院校,都存在师资力量薄弱、实践平台少,加上本地区媒体发展形态本身落后于经济发达省区,虽然更强调实用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但是很难提供优质实践平台,培养出媒体需要的优秀人才。往往培养的学生到媒体后,见识少、上手慢,需要更加勤奋地弥补学校学习不足,才能适应岗位要求。

新媒体如此强势“倒逼”,促使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大力改革,增加实务课程的实践课时、改革考试考核方法,增设网络信息传播、数字出版等新兴专业方向,一切向媒体需要看齐。新闻教育的目标就是为媒体培养人材,为媒体服务无可厚非。然而过度强调媒体的实用要求,舍本逐末,就难免遗失新闻的本真。这一趋势,造成了目前以培养“传媒人材”取代培养“新闻人材”的危机。[5]

二、变“倒逼”为“应对”,化被动为主动

面对以上问题,新闻教育应该主动应对,化被动为主动,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培养等多方面展开,有效促进新闻教育改革。

(一)重塑新闻理念,养成“价值理性”[6]

“价值理性”是人们自觉追求价值的“应然”状态的体现。新闻“价值理性”的养成,要着眼于塑造优秀人性、培养思辨能力。以新闻骨干课程新闻采访与写作为例,该课程多被安排在第二、三学期,这一时期学生开始对所学专业形成初之印象。因此,任课教师除了教学生采写的技巧和方法外,应重视加强学生对新闻的理性认识,塑造强烈的新闻价值理念,让学生知道新闻这个“专业”到底是什么?真正的新闻是什么样?新闻是不是等同于媒体?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是否尊重新闻?要培养学生明辨社会已有的对新闻认识的消极观和错误观。

在这样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惟有通过新闻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会做“真新闻”的新闻人,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的新闻人,新闻这个职业才会长盛不衰。

“价值理性”的养成要将“大文科”的学习理念贯穿于教学始终。卡莱说,新闻学要建立在人文科学和人文类的社会科学的基础上。学新闻必须要懂政治,才能理解民主生活和民主机构;要通过学习文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丰富的叙述方式;学习哲学,用它确立自己的道德基准;和艺术联系,帮自己捕捉完整的视觉世界;掌握历史,形成自己的意识和直觉。

教学生掌握新闻采写的技术不难,难在培养学生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武装大脑,对社会问题和现象有独到、深刻见解。说到底,新闻生产的技术核心是“思维”和“头脑”。笔者曾在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修,听夏琼教授讲 《新闻采访学》,除了教学生基本的采访技巧和方法外,常语重心长地劝诫学生:“要注重提升自我综合素养”、“自学一些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课程”。这恰是看到了当下新闻人才培养的缺失而发出的有力声音。

郑保卫教授也呼吁,不能把新闻降格为没有灵魂、思维和方向的简单媒介传播。要警惕那些把新闻驯化为一种纯粹的营利工具、公关帮手的做法。[7]

(二)摆脱滞后的理论限制,走在实践前沿

新媒体发展的“倒逼”,要求新闻教育要颠覆传统,大力改革,培养动手能力强的优秀的新闻人才。实现这一目标,需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所在院校要拿出充足的经费进行实践平台的建设和跟进,二是要完全实现和公共媒体的无缝对接。达不到这样两个要求,势必会被市场淘汰。

具体来说,新闻教育要完全转变原有观念,兼容并包,对不断涌现出的新媒体的新闻表现方法都要学习、掌握和实践。这需要开设有新闻学相关专业的院校不断投入充足经费支持专业技术发展所需资金,如果主管领导没有这样的意识,专业生命终要衰退。关于和媒体对接,很多院校早前就已有相关内容的设置,比如安排毕业实习等。然而面对当前的形式,需要重新洗牌,从课程设置通盘考虑,给新闻采访与写作这样的实践课以更多的课时和空间,将绝大部分的实践安排从“课堂”搬上“媒体”,由原来的“模拟实践”转为“实战实践”,其效果将会更好。

作为一个实践先行的学科,新闻教育什么时候走在实践的前面,说明它才是成功的。

(三)加强媒介素养的提升

2012 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前主编雷恩尼和加拿大社会学家威尔曼在著作 《网络化:新的社会操作系统》(N etw orked:The N ew Social O peration System) 中提出了新媒介素养的要求,指出公众要具备图像处理、导航、信息的组织和联通以及多任务处理的能力,同时要有怀疑精神以及良好的道德素养。这对于未来将从事权威信息发布的准新闻记者来说,无疑应成为学习的重点。

因此,除了教学生掌握多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外,在所谓“人人都是通讯社,个个都有麦克风”的新媒体时代,教他们通过媒体写出真实的新闻,对泛滥的信息做出深刻地分析、判断、挖掘、选择、整合、追踪和评论,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做好“把关人”,应该成为教育的核心价值指导。建议高校新闻学教育中要重视提升学生专业媒介素养,应开设专门课程,培养具有实践性的批判能力和带有批判性的实际操作能力的优秀新闻人,能在复杂的新媒体环境下时刻保持独立思考和良好的判断力,做好“瞭望者”。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安排,让学生实地接触媒体运作流程,在实践中学会判断、分析,具备良好的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四)业界和学界协作共建

新闻业界和学界对新闻人才的培养常有意见分歧。业界抱怨学界培养的学生学究气浓重,不能很快适应媒体和市场的需要;学界责备业界商业气息浓重,过度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惜违背新闻原则。其实,换位思考,两者各有其道理。但笔者以为,新闻就是新闻,不应将其商品化,成为媒体组织盈利的手段。那么面对媒体经营的困境,我们应该怎么办?

笔者以为,新闻教育必须持续将新闻学本身作为目标,以此确定自己的办学方针和课程设置,切不可一味地追寻业界的需求。要持续对业界的实践采取审视和批判的态度,否则,将印证卡莱的预言:新闻教育将沦为传媒产业反民主、反人文发展的工具,为其提供适用的工匠和理论资源。至于业界,应该认识到当新闻成为组织盈利的手段时,陈永洲、芮成钢、沈灏等人的结局将警示每一个媒体人。保持新闻的本真,“以新闻为品牌,但不以其谋利益”,盈利的事交给新闻以外的其他经营内容。这一点,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下“羊城创意产业园”的运营思路,给当下传统媒体改革提供了样板。

新闻媒体和新闻教育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业界和学界在此方面达成共识,我们的新闻教育才可以朝着理想的新闻教育迈进,实现新闻教育的应然角色。

三、结语

(一)理想和现实的博弈

关于新闻教育的讨论话题从未停止,新闻教育“应然”和“实然”的角色却长期存在着差异。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做的过程中总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和限制。笔者做这样的讨论,出发点就在于对“如何做好新闻教育”的话题进行呼吁,传好接力棒,扩大讨论范围、加深思考,用学界的坚守,影响业界的操作,在理想和现实的博弈中让理想居上。难以想象,一个没有理想的个人、行业和社会该是多么可怜和可怕。但愿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从业者加入到讨论的队伍中来。

(二)“舍”与“留”的较量

论文讨论最后,笔者试图大胆借鉴“报刊退出机制”的方法,关照当下高校新闻教育改革,是否也可以引进科学的“退出机制”,通过一个长效机制解决资源浪费的问题,从而改变现存的一些学校新闻专业“只生不死”或“死不了,活不好”的状况。随着高校合并和扩招规模的扩大,国内新闻专业数量远大于社会的需要,全国范围内,除名校以外的独立院校、职业院校,甚至多数二本院校,普遍存在师资薄弱的问题。以笔者参加的某次新闻学术年会为例,会程中邀请来自全国民族地区高校新闻传播相关学院院长们讨论“融合时代高校新闻教育理念和方法”,然而讨论过程中,一些学院,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面临的现实困境依然是“没有资深教师授课、实践缺少平台”等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媒介融合的教育改革”根本无从谈起。可见实际教育中地区之间的差异之大。

如果能引入合理的退出机制,让新闻教育资源优化整合,学校有效开展教育、学生毕业好就业,何乐而不为。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全国各传媒集团探索“打造新型主流媒体”的改革过程中,新闻教育势必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转变思维、与时俱进。本文通过梳理媒介变革中新闻教育面临的困境,试图唤起对“新闻是什么”的再思考,并提出改革不能忘记新闻教育的使命和职责,要回归新闻本身。

关键词:专业理念,实践性教学,“互联网+”,新思考

注释

1[1][3]李欧梵.媒体更新与新闻教育[J].国际新闻界,2002(3).

2[2]James.W.Carey.新闻教育错在哪里[J].国际新闻界,2002(3).

3[4]新浪新闻.南方报业集团去年202人离职[EB/OL].http://news.sina.com.cn/m/2015-01-12/094331388393.shtml,2015-1-12.

4[5]潘忠党.新闻与传播之别[J].国际新闻界,2006(4).

5[6]董天策.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中的“价值理性”养成[J].新闻与写作,2014(9).

努力实现美好的新课程理念 篇11

学生分析:通过上一学年的学习,学生对生物课充满了兴趣。他们对生活有独特的视角,对自然界中的生物和生物现象充满了疑问和好奇。所以教师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入手,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思想比较单纯,通过鸟类生殖发育内容的学习,也可以培养他们爱护动物、珍惜生命的高尚情操。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描述鸡卵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常见的早成鸟和晚成鸟。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探究鸡卵的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爱鸟护鸟的教育,养成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爱护动物的高尚情操。

2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描述鸟类的生殖与发育过程,说出鸟卵发育的过程。

教学难点:观察鸡卵的发育过程。

3 课前准备

3.1 学生

课前收集有关鸟类生殖发育、鸟类与人类及自然界的关系的图片和资料;装备生鸡蛋和装鸡蛋的器皿等。

3.2 教师

准备与教学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准备生鸡蛋和培养皿等。

4 教学过程

4.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风光图片,并配以轻音乐,引入唐朝诗人白居易写的《钱塘湖春行》中的一句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教师提出问题:这句诗反映了鸟类生殖过程的什么行为?这样从学生熟悉的诗歌入手,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从情感入手,唤起学生探究的热情

自然界有许多学生熟悉的美丽而生动的鸟类。学生用课件展示鸟类生殖过程中的许多图片和一些视频资料。学生看到了开屏的孔雀、翩翩起舞的丹顶鹤、编织鸟巢的织布鸟、共同育雏的黄莺;听到了森林里啾啾的鸟鸣声。色彩艳丽的画面和真实生动有趣的鸟类形象使学生赞叹自然界和爱护动物的情感油然而生。

教师请学生思考:鸟类在生殖过程中,除了筑巢外还有哪些行为呢?这样,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争先恐后地回答出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鸟类的生殖行为。

接着再向学生质疑:“鸟类的生殖是否一定要有这些行为呢?有没有例外呢?思考鸟类生殖一定会有的行为是哪些?”

在请学生们观看一段公鸡和母鸡交配视频以及蛙的交配视频资料后,教师提出问题:鸟类的这种生殖特点与两栖动物的生殖有没有区别?通过对比体内受精和体外受精两种生殖方式,学生得出了结论:动物的生殖特点适应环境。

4.3 创造条件,开展探究

学生4人小组合作,用生鸡蛋来探究鸡卵的结构。教师讲解探究的具体操作步骤,并且提出探究和讨论问题:① 鸡卵的结构是什么?② 卵壳、壳膜、卵白和卵黄各有什么功能?卵黄上有没有小白点?③ 鸡卵的哪一部分将来可以发育成雏鸡?④ 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描述鸡的发育过程。

此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实际上是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过程。教师对各个学习小组进行巡回指导,针对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确保学生的探究活动能正常进行。

4.4 师生交流,突破难点

教师利用实物投影给学生呈现培养皿中完整的生鸡蛋,并与学生共同归纳交流鸡卵的结构和作用,顺序是:蛋壳(坚硬的蛋壳可以保护胚胎进行正常的发育)——气室(为鸟发育提供氧气)——蛋清和蛋黄(为鸟类胚胎发育提供了营养)——胚盘(蛋黄上面的小白点,是细胞核所在处,根据胚盘的颜色和大小可以判断鸡蛋是否受精)——系带(保护胚胎避免受到震荡)。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鸟卵为什么需要这么复杂的结构?这与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关吗?通过小组讨论,全班学生交流,共同得出结论:鸟卵的这种结构使胚胎发育受了良好的保护,卵的发育完全摆脱水环境的限制,从而增加了对陆地复杂环境的适应性。这样使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笔者给学生看了鸡的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然后发育成鸟(21 d)全部过程的照片。学生们恍然大悟,连连称奇:小鸡是这样长成的!

“养鸡场的母鸡下的蛋都能孵出小鸡吗?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养鸡场吧。”笔者用课件展示了鸡卵的选择、鸡卵孵化的管理、产蛋鸡的管理等多幅养鸡场的图片,使得学生对于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有一个完整的概念。

通过探究鸡卵的结构,不仅能使学生了解鸟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顺利地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这一部分内容既包括了教学的重点,也包括了教学的难点。在设计时,教师注意了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学习,连贯性较强。

同时,在这部分内容中笔者采取了学生探究学习和教师指导、总结、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主但又不盲目的学习。

4.5 通过对“早成鸟和晚成鸟”的比较,提升情感目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种刚刚破壳而出的雏鸟的图片,列表比较早成鸟和晚成鸟在形态结构(眼、绒羽、腿足特点)、生活能力上的区别,并交流身边常见的鸟类的种类。学生分小组讨论,最后教师请两组学生分别来进行总结。

对于鸟类与人类的关系,它们对大自然有哪些益处,人类打鸟的行为,保护鸟类的方法或者措施的教学内容,教师则可以让学生集体交流,并由学生自己介绍他们课前收集的资料。教师适当地补充一些课外知识,号召全体学生从自身做起爱护鸟类,不参与害鸟的行动。

这部分的内容,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得出结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晚成鸟的长成以及鸟类与人类自然界的关系的学习,让学生产生了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的责任心。对于人类的一些杀害野生鸟类的行为,学生更是深恶痛绝,从中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升了情感目标。

5 小结与反思

笔者曾经尝试让学生分小组交流鸡交配和产卵,以及鸡胚胎发育的有关知识。结果这些生活在城市的学生只能认识公鸡、母鸡和鸡蛋,其他几乎一无所知;或者在交流的时候读一读他们收集的一些文字资料,没有生活经验,感性认识很少。所以由教师在课堂上播放鸟类怎样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生殖过程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非常有必要,增加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而提起鸟类与人类的关系,鸟类对大自然有哪些益处,以及保护鸟类的方法或者措施等学生熟悉的内容时,学生有这个方面的知识储备,所以能够畅所欲言。

漫话阅读教学的新理念 篇12

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现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标准下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淡化“师道尊严”, 构建愉悦、和谐、民主的人文氛围, 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中学语文课文很多文质兼美、富有人情、意趣, 充满了审美情趣, 教起来应如一首清新的、一曲优美的乐章, 使学生如坐春风, 如沐春雨。

在愉悦、和谐、民主的人文氛围中, 学生读得开心, 想得开阔, 说得畅快, 问得自在, 议得尽兴, 充分享受心灵的自由, 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文句的意蕴, 感受语言的无穷魅力。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 可让学生保持“童真无邪”的本性, 心灵得到解放, 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美的氛围中, 追求美、寻找美、创造美, 受到情的感染、理的启迪, 美的陶冶, 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学生终身阅读打下基础。

二、淡化教学的系统和完整, 强调学生主体的阅读实践, 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传统的阅读教学强凋“字字落实, 句句清楚”, 教师唯恐讲得不周全。一篇课文, 往往从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生字生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一路讲来, 搞架空分析, 把活生生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有的甚至要求学生背字词解释、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等。这样, 一方面使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得不到落实, 阅读理解能力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朗读训练也被削弱了;另一方面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潜移默化的熏陶”成为空谈。阅读教学中, 教师讲得过多过细过全, 学生练习做得过多、书读得太少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悲哀。因此, 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必须认真落实课程标准的新理念, 以学生为主体, 还课堂琅琅书声。

在与文本的对话的过程中, 体会语言文字运用和精妙之处, 感受作品饱含的思想感情, 在传统文化、道德修养、人文精神、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上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 形成文化底蕴, 语文素养得以实实在在地提高。

三、淡化对学习结果的单一追求, 强化学生探究结果的过程, 努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正由于每一个学生具体的阅读, 每一位学生的理解, 都与原有的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经验和阅读习惯等有关, 因此, 对同一篇课文, 不同的学生在同一位教师的指导下, 也会有不同的感悟。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应该积极提倡。”因此,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 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尊重学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阅读结果, 更应该关注。、学生在探究结果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好奇心、求知欲、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合作交流等现代公民意识。

四、转变传统的语文课程观, 努力构建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传统阅读教学在“以纲为纲, 以小为本”的观念影响下, 局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 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 局限于应付升学……这是不利于培养面向信息迅猛发展的二十一世纪的人才的。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 生活即语文。为此, 我们应尽力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的“三味书屋”, 扑向生活的“百草园”, 树立起生活化、社会化、信息化的大语文教学观念。

上一篇:地方电视媒体下一篇:新课程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