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教育机构的新起点

2024-09-01

传统教育机构的新起点(共8篇)

传统教育机构的新起点 篇1

一、坚持育人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我省《教育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这一战略主题,确定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既是我们强调的重中之重,又是必须坚持的价值取向。为此,必须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切实强化德育工作。

一是按照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部署,针对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形势下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切实发挥学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抓好德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倡导社会实践,增强德育实效。

二是以庆祝建党90周年为契机,以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活动月”为重点,精心开展系列纪念活动。评选、表彰一批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是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结合各地实际,制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导意见》,构建小学、初中与高中有机衔接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全面发展。

四是深化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制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的意见》,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和工作机制。

五是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对各地活动场所使用、管理情况开展检查,确保充分发挥作用。

六是召开全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总结推广几年来各地德育工作的成功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全省中小学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全面提高。

——切实深化课程改革。

一是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宗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完善课程体系,确保技术、艺术、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充分发挥课程体系的整体育人功能。进一步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工作的开展。保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加大普通高中选修课程开设力度,实行分类规划、分类指导,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和人生规划指导,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二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要把教学改革作为深化课改的核心环节,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探索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创新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注重维护学生的尊严和人格,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是深入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加强对中考改革的指导,强化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在高中招生录取中的作用,逐步扩大初中升优质高中定校配额比例。完善普通高中学生模块修习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高考制度。

四是大力推进农村地区课程改革。各地要加大对农村课改的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农村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开发具有地方和农村特点的学校课程,达到基本质量要求,建立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

五是加强对课程改革工作的领导。积极研究制订深化课程改革的政策与措施。充分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调动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和参与课程改革的良好局面。各地要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纳入行政部门和学校督导评估体系,建立专项督导制度和督查机制。

——切实规范办学行为。

加强规范管理。要按照全省统一规定,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和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继续加大不规范办学行为整治力度,坚决遏制“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对违反规定的学校和教师予以严厉惩处。建立完善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提高的教师评价体系,不得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主要标准来评价与奖惩教师。建立规范办学行为专项督导制度,形成与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对违反规定的要坚决予以查处。

二、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事业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县域均衡发展。

当前要切实建立以县域教育资源科学配置为重点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具体要做好7方面工作。

一是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教育管理体制,地方学校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要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征足、用好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费,落实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措施,确保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落到实处,确保地方教育附加足额用于教育。同时充分利用校安工程、初中工程、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等项目资金,依据“区域统筹、县域推进、改造薄弱、均衡发展“的原则,切实优化资金投入结构,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二是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我省拟在年底前出台《关于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的指导意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来指导和规范县域内义教学校教师交流,各地在探索和推进此项工作时要着重把握以下几点:一要坚持“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着力构建由政府组织和主导、行之有效的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通过政策杠杆实行县(区)域内校长、教师的合理流动。二要加强教师的统一管理和调配,破除教师合理流动的障碍。落实县域内统一管理教师的人事、工资和调配,打破学校间的用人界限,促进区域内共享教育资源。要以县(区)为单位,建立教师资源库,实行“无校籍管理”,淡化教师“单位人”的概念,强化教师“系统人”的观念,促进校际间均衡。三要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强化激励约束机制。要以实施绩效工资为契机,合理统筹,逐步实现同一县(区)域内义教学校教师工资水平大体平衡。要设立农村教师补贴,改善农村学校特别是边远、薄弱学校教师待遇,增强吸引力。四要加大对边远、薄弱学校教师的政策倾斜。在岗位设置管理中努力使农村县域内城镇学校之间、城镇学校与农村地区同类学校之间教师高级、中级岗位结构比例保持相对均衡,确保农村地区学校不低于城镇同类学校标准;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开展免费培训;完善职称评聘标准,落实城镇教师晋升高级职务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任教经历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的编制标准,对农村寄宿制学校适当增加编制。

三是制订完善县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按照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价体系的工作要求,各地要科学把握当地人口运行趋势、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等状况,结合各项工程实施,制订以县域为单位实现初步或基本均衡发展的规划。市(地)要制订所本区域义务教育县域推进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并与省教育厅签订备忘录;各县区也要制订县域整体推进规划,报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力争以县、区为单位完成初步均衡发展任务取得新突破。

四是全面启动试点项目。“省内边远中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启动会已经召开,省、市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加强指导,分县区落实改革试点任务,确保2013年前底18个试点县(市、区、企)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实现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力争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经验。

五是继续加大力度推进中考配额制实施。配额制度对于推动义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下一步各地都要按照《规划纲要》提出的优质高中招生配额比例到2012年达到50%、到2015年达到70%的目标要求,分步推进,确保达到规定的配额比例。按照省《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方向性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进行不搞中考的探索和尝试。

六是保障好弱势群体平等接受教育。要强化责任意识,完善针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机制,结合目前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健全政策体系,从政治的高度、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务必解决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少年、流浪群体、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问题。

七是强化督导评估。省委已经把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纳入了对地市经济社会发展考核指标,作为考核地市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市级也要建立对县级的考核制度,切实加大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力度。2011年上半年省政府将制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6月份将召开全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

——加快学前教育发展。

一是建立完善一套完整的政策制度体系。我们根据国务院出台《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意见》提出的10项措施,结合我省学前教育实际,拟制定5大类,即事业规划发展保障类、改革试点类、规范管理类、队伍建设类、质量提高类,共30个文件,2011年全部完成,并付诸实施。

二是推进学前教育试点项目。按国家要求,我省正在编制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3月底前,编制完成并以省政府文件形式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这个行动计划,2011年要全面启动我省“以农村为重点的学前教育推进项目”和国务院办公厅批准的“黑龙江省农村学前教育办园及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落实国家“中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黑龙江试点项目”。省政府已经召开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对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启动各建设项目进行动员部署,省定项目要签定责任状。各地要积极配合,力争尽快搞好对接,抓紧启动建设。

三是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保教质量。一要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制度,把好准入关,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逐步配足配齐幼儿园教职工,公办园要切实解决好教师的编制、工资待遇等问题,民办园重点要按照规定重点保证幼儿教师质量,逐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师资队伍。二要加强幼儿园基础条件建设,确保配备符合儿童年龄特点、数量充足的玩教具、儿童读物和室内外设备设施,为儿童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三要加强指导,研究探索不同年龄班活动区的设置与教育材料配备、一日生活和教育活动的规范等等,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更加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四要探索建立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引导各类幼儿园不断提高办园水平和保教质量。

——推动普通高中优质多样特色发展。

一是合理布局和定位。要根据本地人口运行状况实际,对普通高中布局进行科学规划,确保普通高中的有效覆盖,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奠基。具体规划时,不能简单的撤并学校,要按照逐步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发展趋势,最大化地保留现有资源并加以优化。同时要引导普通高中找准内涵发展方向定位,注重凝练学校文化,形成一批各具鲜明办学特色的普通高中,回应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

二是加快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大力推进“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重大发展项目”,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普通高中达标学校建设;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直属学校的达标建设,同时要对所属县(市、区、管局)达标学校建设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三是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我省“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被列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现已制订完成试点工作方案,工作很快就要启动。要以改革试点项目为牵动,深入探索多样化、特色化发展规律,发挥试点单位的引导、示范效应,带动更多的普通高中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之路,形成学校发展与人才成长的立体化、多样化、特色化格局。

——推进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加快推进民族教育发展。一要修订《民族教育条例》,进一步完善民族教育法律保障体系。二要争取教育部项目,结合省定项目,推进民族学校特别是边境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示范性幼儿园和高中阶段学校建设。启动民族文化教育基地建设。三要推进双语教育,开展少数民族汉语水平考试改革试点工作。四要抓好教育援疆、援藏工作,落实新疆班扩招任务,做好民族团结和校园安全稳定工作。五要做好“双语”骨干教师和校长培训;做好跨省区协作培养少数民族学校所需师资工作。

切实推进特殊教育健康发展。一要着力完善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体系,加快特殊教育学校建设,继续实施国家中西部特教学校建设工程项目,2011年要新建、改扩建15所特教学校。二要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加快推进随班就读工作,实行以点带面,逐步全面铺开;开展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和高中教育试点。三要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督促落实残疾人就业保障金5%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政策。四要对所有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和500名骨干教师进行培训。推广“医教结合”教育模式,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

传统教育机构的新起点 篇2

正如皮亚杰所说:“我们必须反躬自问。”现代学校体育是在文艺复兴时代体育活动走向教育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17世纪的德国将体育作为学校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开始了近代体育教育的进程。我国从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中所设体操科为标志,中国的学校体育在蹒跚中起步,至今已经走过了百年风雨历程,几经彷徨,几经探索,终于成了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门日臻成熟的学科。然而,站在新世纪起跑线上,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深化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体育成为一门学科登上教育的大雅之堂之后,作为第四大课时科目的课程,究竟给了学生什么?体育进入学校的初衷和价值是什么?体育进入教育后的得与失是什么?……如此种种,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

一、体育文化的的缘起研究

就学校体育的本质而言,它以完善人为根本目的。学校体育首先是成年一代向年轻一代传授某种新的能力,增进学生身心健康,陶冶高尚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的过程,并通过学习者的个人感悟、体验、思维和创新,使学生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学校体育为何而存在,就在于此。然而,“并非每一种教育都能顺利完成这一任务,教育的关键在于开启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充分识自我、发展自我进而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最高价值……那么人类社会在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进入了现代(甚至后现代)社会之后,是否达到了这个教育目标了呢?综观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我们暂时很难得出这种乐观的结论。”同样我也在思考,学校体育现状究竟如何,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在传统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中,对体育的理解是一种教化、一种工具,是体质、技艺。在这种理解中,人是不存在的,是一种无“人”的体育。体育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的丧失,使得在学校体育中把人当作没有自我发展生长能量的“物”,把人的变化或发展只看作是外力支配和推动的结果。学校体育注重的是外部影响,注重的是“施教”,注重的是灌输和强制,或是把人看作是与其他生命没有区别的存在,它只能为生理、心理客观规律所规定,教育所遵循的就是自然的客观规律。人只有在既定、给定的状态中生长发展,人的生命的超越性就会被抹煞,人的生命形式就会被异化。“这种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其实只能算是教育的一个方面,而且是初级的层面。如果以之为教育的全部,那么这种教育其实只是教学,而根本不是‘教育’。教育必须要触及人的灵魂,而不仅仅只是知识和认识的堆集。”我们不妨把这种扭曲和异化称为“人的失落”。也就是说,如果体育不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无视人的生命的生成性、独特性、超越性、整体性的特征,不以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终极目标,在体育过程中缺少人性的关怀。

二、体育教育与体育文化的关系

从学校体育的发展史看,对学校体育的认识也存在着这样几种眼光,即健康教育的眼光、科学理性的眼光和文化建构的眼光。它们分别构成了学校体育研究的三种视野:健康教育的视野、科学理性的视野和文化建构的视野。这三种视野标志着学校体育的三个阶段。当然,这三者之间不是绝对分开的,三个阶段的分界也不是绝对明确的,它们互有渗透。但是,这三种研究视野各自带来的学校体育理念的区别是显然的:健康教育视野强调体育是对身体的教育,体育是政治伦理教育的手段。而科学理性视野其核心内容认为:“科学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而科学方法是所有学科中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惟一的方法,科学知识的价值崇高性正是其方法惟一的产物。”学校体育则通过对体育进行科学理性的审视,使人们发现了体育的“育体”本质,而对本质的追问就获得了“工具”的理念,进而导致对学校体育研究作出纯理性、纯逻辑、纯形式化的叙述和处理,把学校体育等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人,它不是纯客观性的东西,是一种复杂的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的、主观色彩特别强烈的活动状态。甲骨文中的“人”字标划的是人身体侧站的形状,也就是说,汉语中的“人”字原始意义乃是指“人的身体”。由此可见,汉语原始思想,首先认识到人是肉身实体,是肉身实践者。其次,它也认识到此一肉身实体是包含着实践驱力的实践者—身体。当长期以来人们对身体的片面认识导致学校体育弊端越来越显著时,人们开始了对学校体育的更深层的文化反思。

1.学校体育因该是一种精神文化。具体表现在:体育是一种亲和作用独特的文化,对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体情怀和爱国情操有重要作用;现代体育对培养学生健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有着重要意义;体育是一种超越,意味着丰富的文化;现代体育能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学会公正、公平的观念,远离弄虚作假,形成诚实的品格。什么是体育精神?人们从不同的学科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包括什么是人文精神(从哲学、文学、伦理学、文化学、人类学和日常生活层面的理解和应用),如有的人认为,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关怀,对人的存在的思考,体现人的终极价值;有的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精神价值或价值信念,也可以价值创造;有的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切人文学术的内在基础和根据;有的人认为人文精神是一种新的“道”,在形而上学的层次上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整和提供意义系统和沟通规则,或将其与现实精神、自由精神、道德精神、文化精神、时代精神、人类精神等重和;有的则将其与民族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现代性精神相比照而言,形成了广阔论域。体育教育作为一种文化,对人文精神的养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运动不是简单的强体操练,不是纯生物的身体改造过程,“在体育运动中,我们仍发现和感觉到某种毕竟是伟大的东西弥漫于这个事业上。体育运动不仅是游戏,不仅是心灵的创造,也同样是一种升华,也是一种精神上的恢复。”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及凝聚力、感染力、号召力的反映,是体育的理想、信念、精神及体育知识、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

2.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文化。体育文化既是一种精神文化,也是一种行为文化,行为指人们如何行动,特别是与人们合作的有关行动。体育运动对人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有着调节、控制和引导的功能,它在人和社会的关系中起协调、稳定的作用。有一句谚语:“英国的贤明政治家都是从他们的运动场上培植出来的。”依据学习的迁移学说,运动的发达可以影响到政治的修明,培养优良的政治人才。”马约翰指出:“透过体育教学培养民主精神乃运用了‘迁移运动’,在体育活动中培养的诸美德能否迁移至生活中,从生理学家的神经元学说、心理学家的知觉与概念等解析,已得知这种迁移确有可能,而且颇能影响吾人的行为,因此,只要学生对运动发生兴趣,时而习之,并获得他人赞赏,日久当可获得一种良好的体育道德效果。”随着奥林匹克运动的普及,现代体育已成为现代主流文化的具体文化,对道德和法律规范之外的人们的社会生活和行为的调节、控制和导向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它能使不同价值观、道德观的人,甚至是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汇集到一个共同的理想、共同的体育价值观之下,实现社会矛盾的缓和和协调。

3.体育教育应该是一种审美文化。美育也有价值的问题,但美育价值首先是非功利的,它超越功利而在一定条件下有了功利价值,这是文化的特点之一。从本质上来说,体育应该是一种艺术的形态,应该在美的层次上得到理解。亚里士多德在论及体操的目的时说:“最重要是优雅的魅力,而非野蛮的力量,体育的目的在给予一种自由的教育,而不是训练人的体力。”斯杜德尔认为运动的艺术就是体育美学。他指出:“可以想见,追求美的源泉有两种,即情感的艺术和动的艺术。所谓情感的艺术,就是试图通过绘画、雕塑、音乐等唤起人的情感而获得美的努力,所谓动的艺术,就是试图将人引入运动之中而发现美的努力,这个运动包括某种行为的速度、爆发力和娴熟的技术等。”顾拜旦提出“运动即生活的美”,认为“美与尊严在我们今天进行的最重要的体育比赛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他曾满怀激情地问道:“我们难道不应该完全确认艺术与体育运动的结合——即肌肉力量与创造性的想象力,是人类生活两极的完美结合吗?”

总之,文化源于人的存在,故此,体育最根本的原点只在于人的本身。学校体育以具体的、现实的人为对象,就是要以人为本,直面人的生命,关怀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学校体育的完整功能应当是生、群、德、真、善、美、自的统一。学校体育只有忠实于人的生命存在,只有从人类的这种本性出发,才会是健全的、进步的和生机勃勃的,学校体育的文化视野,更有助于整体性体育探微,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促成人的潜能发挥,这正是学校体育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伯特兰·杜林.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及教育.体育文史,1994(10).

[2] 申相星.论体育文学.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4(1).

传统教育机构的新起点 篇3

理论的“新与旧”与真理的辩证关系如何呢?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了他对此问题的看法。海德格尔研究了存在与存在者的关系, 他论述道:“因为只有着眼于时间才可能把握存在, 所以存在问题的答案不可能在一个孤立的盲目的命题里面。靠着对这个答案以命题形式道出的东西鹦鹉学舌一番并不就是理解了这个答案。若把这个答案当作漂浮无据的结论人云亦云一番, 结果也不过认识了某种‘立场’, 而这种‘立场’也许还同迄今为止的处理方式南辕北辙, 这更不能说理解了这个答案。这个答案‘新’或‘不新’是无关宏旨的, 那始终是事情的外在方面。这个答案的积极的东西倒在于这个答案的足够古老, 这样才使我们能学着去理解‘古人’已经准备好的种种可能性。按照这个答案的最本己的意义, 这个答案为具体的存在论研究提供了指示———在业已开放的境遇内, 以探索性的发问去开始具体的存在论研究, 这也就是这个答案所提供的一切。”[1]

海德格尔在对哲学中“存在”与“存在者”的问题的论述中提出了自己对理论研究的“新”与“旧”的关系的看法。海德格尔强调应研究“事关宏旨”的最原始的“课题”, 例如“存在”问题。人们对“存在者” (各种科学中具体的研究对象) 研究得太多了, 反而“遮蔽”了对“存在”的研究, 甚至对“存在”这个问题本身的提出也遗忘了。海德格尔认为答案的“新”与“旧”是无关宏旨的, 那始终是事情的外在方面。在上段论述中, 海德格尔强调了研究中“精力”所应投向的方向, 即对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进行深入挖掘, 进行追本溯源的探索, 进行使人“豁然开朗”的阐述。

那么, 既然那些基本概念已有无数前人进行了论述, 为什么还要加以研究与论述呢?

这涉及了人们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利用”方式。通常, 人们对前人研究成果是如何“利用”的呢?海德格尔描述了通常人们对研究成果的“利用”方式, 即“鹦鹉学舌”一番, “人云亦云”一番。这样的“利用”造成的结果是让前人研究成果的“深刻意蕴”隐而不显。人们反而对一些现成的结论进行重复、宣传, 这样的“利用”造成的结果是让研究成果停留在字词的“表面”, 而根本谈不上对它的深刻意蕴的理解, 最多也只是使人们形成某种“立场”, 而这种所谓的“立场”可能与事物的客观规律是南辕北辙的。

人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研究成果的这种“利用”当然并不少见。例如, 多媒体教学正在各级各类教学领域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研究指出学生的认识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要提供条件给予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根据这条教学规律, 在教学实践中又是如何做的呢?人们不去深入研究感性认识的内涵, 也不去研究感性与理性的辩证关系, 而是一味强调多媒体“声、色、像”对学生的吸引。很多情况下, 多媒体的授课变成了教师利用鼠标进行的一张张多姿多彩的幻灯片的展示。在以前的授课中, 学科的概念和规律是用粉笔写在黑板上的, 而现在是把字符输入电脑并进行幻灯投影;原先用演示实验展示的现象现在用动画进行模拟展示。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感性”认识吗?这样的感性认识与作为概念理解的起点的感性认识是否就是一回事?这样的感性认识能否上升到理性认识呢?我们看到学生兴致勃勃地、接连不断地处在连续的“五光十色”的幻灯片的冲击下, 这类似于在电视机前观看连续剧。这种形式的教学能允许学生有时间深入思考而上升到理性认识吗?从这个例子中我们感到海德格尔说得有理。如果人们对研究成果的认识停留在表层的字句堆积上, 停留在对规律的“人云亦云”上, 那么确实会产生与教育规律“南辕北辙”的教育实践, 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我们对待传统、对待前人的研究成果应持怎样的态度才是合理恰当的呢?

海德格尔对此也有论述:“似这般取得统治地位的传统首先与通常都使它们‘传下’的东西难以接近, 竟至于倒是把这些东西掩盖起来了。传统把承袭下来的东西当作是不言自明的, 并堵塞了通达原始‘源头’的道路, 而流传下来的许多范畴和概念一部分本来曾是以真切的方式从这些源头汲取出来的。传统甚至根本使这样的渊源被遗忘了。传统使人们以为甚至无须去了解一下是否有必要回溯到渊源中去。传统把此在的历史性连根拔除, 竟至于此在还只对哲学活动的五花八门的类型、方向、观点感兴趣, 它靠这种兴趣活动于最疏远最陌生的诸种文化中并试图用这种兴趣来掩藏自己的无根基状态。结果是:此在无论具有多少历史学兴趣, 以及在文字上进行‘实事求是的’阐释的热衷, 它仍然领会不了那些唯一能使我们积极地回溯过去 (这里指的是有创造力地占有过去) 的最基本条件。”[2]

海德格尔在此处强调了人们对待“传统”, 对待前人研究成果的本真态度, 即创造性地占有过去。这如何做到呢?他提示我们应追溯“源头”, 应深入研究这些理论概念、规律的背景及历史发展。不仅要知道这些概念规律“是什么”, 而且要深入研究这些概念、规律提出来的“为什么”。如果我们探讨的是教育规律, 那么我们应深入研究教育的“源头”, 始终对教育的最本质的概念的“是什么”和“为什么”深入挖掘, 进行如下的提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教育能为学生提供什么?

对“创造性占有”过去的教育成果的强调把我们的关注点从课题的“新与旧”中拉开。原来, 课题的“新与旧”并不关涉研究成果是否有价值。教育研究成果的价值应建立在对教育的本质的深入挖掘中。人类几千年的文明积累已是硕果累累, 我们是如何“利用”这些成果的呢?我们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对这些成果浅尝辄止, 很多情况下都停留在“术语堆积”的层面上。如何深入这些成果的“内涵”, 如何深入理解作者研究的得与失, 这些我们都还做得远远不够。我们应始终关注那些涉及教育本质的研究方向, 在把这些研究成果“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自己仍然坚持这个方向。对教育本质的关注始终应成为我们的研究方向。

加拿大著名教育学专家马克斯·范梅南在《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中有这样一段论述:“许多北美教育研究学者, 因对教育意义的曲解, 忽视了教育的最初目标。他们以那些儿童教育机构为研究对象, 提出或发表了很多不充足的, 甚至荒谬的理论, 但很少涉及教育本质。‘教育’一词进入现代北美文化中, 仅与课程、教学、师范教育等有关。这一概念被粗略地视为教学行为、教学方法、课程或一般意义的教育, 而很少对教育本质的问题提出质疑, 就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意义展开对话。其原因在于对教育概念意义表述的含糊不清。”[3]

马克斯·范梅南提出问题的背景是北美文化中引入“教育”一词后的教育研究现状。我国当然也有类似的现象。曾经有一段时期教育研究的“热点”是教学程序, 提出了很多“三段式”、“五段式”的教学程序。这些教学程序的提出本身是有一定的合理之处的, 教学程序是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师的教学规律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表述。但是, 教师是否应该对这些“教学程序”全盘照搬, 依样画葫芦般地进行操作呢?如果机械般地操作“教学程序”, 那么教师就成了一个受“无名权威”控制的“机器人”, 他的人格、学识在对“教学程序”的严格遵守中退居次席, 学生也成了“教学程序”的试验品, 他们在这样的“教学程序”下是不可能比以前学得更好的。学生对学科知识内容的前理解, 学生的个人情感、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这些因素是否就在“教学程序”的强压下被排斥在外了呢?因此, 当我们提出或操作教学程序的操作步骤前, 首先应深入研究在“教学程序”的源头上是怎样的教学理念、怎样的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 甚至还应追问这些学习规律和教学规律更原始的“源头”, 即追问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当然, 我们也不是要完全否定教学程序的提出, 我们只是要求对某一套教学程序要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审视它, 能够从更原始的教育的本质去理解它、阐释它。如果对教育的传统的研究成果不是人云亦云, 而是如海德格尔所说的“创造性地占有”, 那么, 即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遵从某一教学程序, 他仍然清醒地意识到教师与学生仍有更多的自由, 完全不被死板的教学程序所束缚。教师应始终对教育的本质保持深思, 对教学的实践保持开放的态度。

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我们不得不承认教育的概念是难以表述的, 科学观察者的概念表达是不能给教育下确切的定义的。”那么, 我们对教育研究应持怎样的态度呢?我们应对教育研究的“热点”保持敏感, 但同时对它保持“质疑”的态度。这些“热点”是否只是人们一味追求“新”理论、“新”术语而“遮蔽”了教育的本质, 反而诱导人们更远离了对教育“本源”的深思呢?或者这些“热点”确实反映了人们对现实中的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的思考, 那么这些“热点”的教育意义的“源头”又在何处呢?

教育研究课题的新与旧并不是判断研究成果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 更为重要的是人们是否对教育的本质进行深思。教育研究的创新应在批判性地继承教育传统的基础上, 在教育实践的切身体验中对教育的“源头”与教育的本质进行深思。同时又对教育的本质的不可穷尽性保持清醒的认识, 对教育的新问题保持开放的态度。

教育的“热点”总是得到人们的追捧。但人们在追捧“热点”的同时, 也受到热点问题很强的局限。德国哲学家加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对“视域”的论述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他论述道:“一切有限的现在都有它的局限。我们可以这样来规定处境概念, 即它表现了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因此视域概念本质上就属于处境概念。视域就是看视的区域, 这个区域囊括和包容了从某个立足点出发所能看到的一切。……一个根本没有视域的人, 就是一个不能充分登高远望的人, 从而也是过高估价近在咫尺的东西的人。反之, ‘具有视域’, 就意味着, 不局限于近在眼前的东西, 而能够超出这种东西向外去观看。谁具有视域, 谁就知道按照近和远、大和小去正确评价这个视域内的一切东西的意义。”[4]

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观点浸透在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中, 人们的视域很容易被诱导而局限在狭窄的领域内。我们的教育研究是否过多地局限在当前的“热点”问题上了呢?是否由于这种视域的局限而遮蔽了更重要问题的显露呢?是否我们把自己的兴趣仅仅投入当前的“热点”, 从而反而忽略了站在更高更宽的“视域”中去研究教育更根本的问题呢?这些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 (上) [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50.

[2]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 (上) [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6:52.

[3]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186.

传统教育机构的新起点 篇4

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价值

理论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伦理道德因素, 比如, 《大学》提出了“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的思想, 修身是实现人生最高理想的首要条件, 也是造就最完美人格的基本途径。《礼记·中庸》中,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 曰:修身也, 尊贤也, 亲亲也, 敬大臣也, 体群臣也, 子庶民也, 来百工也, 柔远人也, 怀诸侯也。”修身被奉为治理“天下国家”的“九经”之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确立, 就把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成分上升到国家层面, 与社会主义价值理念有机结合在一起, 这正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道德价值的有力体现。这也正是当前我们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基础。

育人价值。《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指出, “父母之爱子, 则为之计深远”。《礼记·坊记》曰:“父母在, 不敢有其身, 不敢私其私财。”对于大学生来说, 大到国家、社会, 小到家庭、自身, 责任无处不在, 承担责任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文化, 这种精神蕴涵远大的理想、无私的情操与仁善的心灵, 人的价值也因为承担责任才有了分量和精彩。以传统文化为载体, 培养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德育价值。“爱岗、敬业、诚信、友善”是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层面的要求和规范, 也是大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 是大学生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关系时应当表现的德行。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缺失现状

社会认知程度不高。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当代大学生在享受更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 也面临多元化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选择, 传统文化正逐渐从他们的观念中退化, 多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是片面的、笼统的。这些都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

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当今社会思潮多元化、信息良莠不齐、言论环境相对宽松和自由, 90后大学生过分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 整体协作观念差, 缺乏社会责任感。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个性发展的重视不足, 使学生的主体性被压抑, 缺乏责任感。从当代大学生身上深刻反映出一种由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体制的变迁带来意识形态的多元化而导致的价值观选择性的迷茫。

心理素质趋向弱化。当前, 部分大学生无法实现从依赖型向独立型的过度;人际关系紧张, 甚至对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帮助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缺乏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择业心理压力加大, 甚至对生活缺乏信心, 造成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大学生出现心理健康方面问题的比例不断上升, 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及高校稳定的突出问题, 同时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途径

建立并完善各项教育保障制度。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载体, 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社会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 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针对不同文化层面, 制定相应的文化宣传方法, 重视文化在传播社会道德思想的积极作用, 形成全社会重视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特别是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 通过校园文化软环境不断加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由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接受, 由理性接受上升到外化于行。

弘扬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从文化价值观层面来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先进性突出的表现为:代表了人类最高精神需求;表达了时代最新价值走向;融汇了世界的多种文化精髓;凸现了独具的民族文化特色。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增强大学生鉴别和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文化思想的能力, 引导大学生认同并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加强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在思想政治公共课程体系中增加一些选修课程, 如《国学经典导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课程修到的学分作为学生是否能够顺利毕业的一项标准。同时, 要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 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传统文化教育。

占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在高校网络平台开设传统文化专栏, 引导师生通过传统文化专栏进行广泛的交流和讨论, 同时在专栏中定期上传关于传统文化的文字资料以及一些反映历史文化传统的经典剧目, 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寓文字、图片、声音及动画于一体, 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使学生能够在不同时间和地点身临其境, 感受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加强文化自觉, 提高文化自信。另外, 还要建设一支新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队伍, 在精通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 还要对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 引导大学生完善知识结构, 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参考文献

[1]张伟.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D].济南:山东人学, 2010.

[2]孙大伟, 贾兆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道德建设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14) .

预习——教学起点度量的新标尺 篇5

一、以预习质态为基础,准确定位教学原始起点

关于教学起点,奥苏伯尔曾经说过,学生的已知是影响学生学业状态的重要因素。教学中要努力探明这一切,才能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教学。而学生预习之后,对教材课文的认知定然不会是一张白纸,学生的认知程度,应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全新起点。

(1)加强预习反馈,提升教学针对性。预习不是走过场,检查反馈更不能可有可无。试想,教师口头一抛,学生费尽心思进行预习,而教师不作任何反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课堂教学依然我行我素,教学与预习完全脱钩,其效益可想而知。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预习笔记的收阅与整理,通过对学生形成的预习价值的认知,及时调整教学预案,形成课堂教学的合力落实在学生的疑惑处、需要处,力求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一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提出自己的疑惑。收回预习卡后,教师将学生的问题按照王二小、八路军、鬼子以及乡亲们四种角色进行分类,并在课堂教学中的相应环节适时揭示,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加以解决。

教师通过布置任务、收集整合、适时解决,将学生真正疑惑需要教师帮助解决的问题融入进课堂教学之中,凸显了预习之后的反馈,更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2)凸显思维轨迹,辨析认知起点。小学生由于思维能力有限,自主解读文本时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总是习惯性地运用以偏盖全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从而使得教学陷入机械而生硬的尴尬格局中。因此,在进行预习反馈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预习成果,更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展现思维过程, 从而便于教师辨析学生认知的起点究竟在哪里。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思路历程进行追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你怎样发现的?”通过学生的回答,促成师生对话,生生互动的精彩。

二、以结构调整为抓手,促进教学精彩生成

学生本身在生活经历、认知能力就存在巨大差异,随着预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对于文本的认知体验也就更加大相径庭。如果教师不能灵活面对学生的这种客观存在的差异,而继续以教案为本位,势必形成课堂教学的固步自封。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开放包容的胸怀,悦纳不同层次的学生,促发整体的效益提升。

(1)反馈时机:由“聚焦型”向“辐射型”扩散。预习检查反馈, 很多教师常常在教学伊始集中进行,条分缕析,一板一眼,学生交流由于受到板块设置和条框的限制,鲜有灵动的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教师要变集中型反馈为发散型反馈,将预习任务的检查融合进课堂教学的环节之中。教学的推进过程就是学生的反馈过程,将学生的预习成果化为教学所用,呈现课堂的结构之美。

例如,《莫高窟》一文分别记叙了莫高窟彩塑、壁画和藏经洞的辉煌成就,在感知了彩塑、壁画之后。教师为了引导学生感受藏经洞所遭受的帝国主义侵略之后的满目疮痍,顺势检查学生对这一部分的预习成果。很多学生纷纷出示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教师趁势为教学所用,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资料与文本内容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2)课堂架构:由“串联式”向“并联式”嬗变。预习环节,唤醒了学生更多的学习欲望,产生更为丰富的个性需求。原本以文本内容逻辑联系的“串联式教学路径”已经不再适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相对独立、学生自由空间更为广阔的“并联式教学板块”。这些板块内容承载丰富、认知弹性充足,促使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达成不同的教学目标,便于教师教学过程中灵活调整。

例如,在执教《三顾茅庐》一文时,教师就设置了四个教学板块:自主阅读,提取疑惑;整合疑惑,确立主题;再入课文,进行解惑;表演呈现,凸显成果。

这种设计摈弃了传统教学中一环紧套一环的设计模式,避免了因为一环而致使体系瘫痪的尴尬。在突出中心的同时给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预留了充足的提升空间,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

三、以组织形式为突破,强化合作满足诉求

自主学习固然非常重要,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主体的知识获取是在别人帮助之下,借助于意义建构形成的。因此,自主的基础上要形成促成合作,强化学生预习之后的集中交流和评价, 将预习引向建构主义方向。

(1)异质分组,开掘合作的内容资源。小组成员的搭配按照教师教学设计的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呈现,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不同类型和层次,以互补为原则构建小组成员。预习之后,教师着重策略两种层次的交流:首先,在预习之后个人在小组内交流汇报预习体悟成果;其次,引导学生进行体悟的整合处理,提炼契合中心的主要问题,融合品味词语、内化语言、实践运用等多重教学任务,将预习成果集中呈现。

(2)创设平台,甄别展示的预习成果。1在成果展示中体验成功愉悦。仅有布置,没有展示,学生的预习动力就会受到打击和影响。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开辟让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成果的时空,通过积极愉悦的成功体验,激发维持学生的预习热情。学生在交流中,是汇报收获也好,是提出疑问也罢,都是预习成果的积极体验。教师应该根据汇报价值点的数量质量、表达流程程度、内容的层次与逻辑性对学生进行积极地评价反馈,让他们能够享受到自己因为在预习中独立思考而形成的愉悦体验。2在疑惑解释中聚焦质疑意识。预习的价值不在于学生能够读懂多少,更在于学生能够提出多少富含高质量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注重利用小组合力聚焦学生问题,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还说《歌唱二小放牛郎》,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王二小还在敌人手上,为什么八路军就直接开枪呢?为什么不等王二小趁机离开后再开枪呢?”问题一经提出,课堂如同炸开了锅。问题的引领,使得学生再次潜入文本,聚焦文本,学生的思维也逐渐向深度广度探入,他们的思维之门也在通力合作中不断漫溯。3在分层评价中唤醒预习动力。小组合作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对核心问题的聚力解决,还在于利用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不断激励每个层次的学生奋勇向前,不断进步。优等生由于在小组合作中体现排头兵的示范作用,角色的重要促使他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这本身就是一种无穷的评价力量;中等生和后进生,教师则要通过敏锐捕捉,借助他们闪耀出来的每一个亮光体现唤醒他们的自信,激活预习的动力。

如在教学《“番茄太阳”》一文时,学生进行预习交流:“我发现作为文章的题目,‘番茄太阳’在文中一共出现了三次,我知道这肯定是作者的故意构思,但看不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于这样的预习呈现,教师可以通过这样的评价激活学生的自信,并指出努力方向:“你非常棒!能注意到出现三次,说明你的预习非常充分。这样写的好处正是我们课上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感谢你的提醒。”这样的评价,既肯定了发言学生的预习成果,同时也注重了对其他学生的引领,起到一石二鸟的教学功效。

7%是走向创新发展之路的新起点 篇6

跨过“陷阱”的关键是创新

20世纪50年代, 学界对“贫困陷阱”进行了集中探索, 贫困陷阱也叫马尔萨斯陷阱, 即人口围绕自然生产力波动, 不能逃脱自然力的束缚而处于贫困的状态。工业革命后, 人们挣脱了自然力的约束, 人口增长、富裕程度提高, 打破了马尔萨斯陷阱, 后发国家通过引入现代工业部门逐步从二元经济结构中突破贫困陷阱走向了现代化, 中国就是成功突破贫困陷阱的国家, 但世界上仍有很多国家难以突破。进入新世纪, 世界银行根据全球的经验统计又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 认为当前主要是东亚国家和地区突破了中等收入陷阱, 成功转型为发达国家, 拉美的大多数国家仍在陷阱中徘徊, 需要突破。现在, 发达国家自己又提出了“高收入陷阱”理论, 认为发达国家进入了长期停滞的状态。

事实上, 规范的经济增长理论都会假设经济要素受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 导致经济增长会逐步收敛在一个均衡的轨道中。因此, 经济发展到任何阶段都会遇到“增长停滞”的问题。由于只有技术进步被假设为是外生的, 因此, 要突破均衡状态只有通过技术革命和创新, 创新驱动的激励则来自于市场竞争。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之后, 大量的经济学家开始讨论“长期停滞”理论和“新卡尔多事实”。学者们发现, 可以通过更多的创新要素来突破“卡尔多事实”提出的生产要素收敛到均衡路径的问题。当前国内外讨论中国经济增长均值回归理论的逻辑就源于“卡尔多事实”提出的均衡路径理论。与“卡尔多事实”不同, “新卡尔多事实”强调除一般的技术创新外, 还有大量的新增长要素呈现出规模收益递增的特性, 如信息、知识、教育、创意分享、制度等新的供给要素, 它们不仅能带来新的技术创新, 自身也会成为生产和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得知识生产和知识消费更为一体化, 从而成为推动经济突破瓶颈的重要方面。

与此同时, 同知识生产相关的新的统计体系也开始跟进。2008年世界银行推出了新一版的GDP核算SNA体系, 一是引入了最为重要的“法定所有产权”与“经济所有者”概念, 非常重视实际使用者承担风险和享受收益的计算;二是将知识产权产品列入GDP中, 原来作为成本项目的研发、资源勘探、数据库等变成了GDP增值项目, 人们在精神生活中享受的大量产品从消费项目列入到了供给项目;三是引入了“雇员股票期权”, 将期权账号与劳动报酬体系一致化, 体现了人的因素, 把原来的资产收益转变成了人力资本收入;四是引入资源租赁, 体现了实际运用者利益保护的原则。很明显, 新的核算体系强化了创新驱动, 知识产权生产、人力资本被认为是现代经济转型的根本, 传统的资产所有权概念被淡化了。

目前, 中国有很多创新企业正在蓬勃发展, 创业气氛高涨, 比如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前十位的排行中, 就有四家是中国企业。中国目前的R&D支出、教育支出、文化娱乐支出都在快速增长, 虽然这些新的转型还难以纳入到现有统计框架中, 但学者们已注意到, 与过去相比, 同样的增长速度蕴含着不同的增长质量和创新内涵。未来, 我们是通过创新、创业来整合旧经济, 突破增长的徘徊, 还是不断用钱去救助“僵尸企业”, 拉高新经济的成本, 甚至将经济拖回到旧的传统体系下, 这是问题的关键。

在再平衡中实现经济转型

2012年以来, 中国经济增长减速, 今年上半年增长率为7%, PPI (生产者价格指数) 持续3年为负, 按照潜在经济增长理论, 中国经济当前的增速是低于潜在增长率的, 出现了负的产出缺口, 导致了持续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下降。一般来说, 在解释低于潜在增长率的经济增速时, 大多探讨的是外部冲击, 即认为是国际经济冲击导致了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增长率。众所周知, 2008年美国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中国利用积极财政政策应对;2010年欧债危机, 中国通过宽松货币政策维持了经济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的一致水平。但到目前, 全球持续的增长低迷没有改善, 这也使得中国改变了应对危机的政策, 不再将反危机的短期政策长期化。2014年以来, 中国主动调低了增长预期, 提出了新常态经济理论与政策, 积极应对国际长期经济低迷对中国的冲击, 为中国经济转型寻找到了腾挪的空间。

中国经济不仅受到国际外部冲击, 国内也在积极转型, 特别是在降低碳排放方面进展迅速, 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从经济核算的角度看, 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是一种阶段性的外部冲击, 按生产函数模型计算, 每年的冲击不低于0.5到1个百分点。

在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低迷和国内降低碳排放的两个阶段性冲击之下, 2015年上半年, 中国经济7%的增长率确实来之不易, 这为经济转型寻找到了空间。

全球经济过去50年中经历了28次顺差逆转,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通过大量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分析与案例研究发现, 每次再平衡都是一个国家转型的重要时间窗口:首先, 经济增长会因再平衡而降低约0.3~1.2个百分点;其次, 结构调整会加快, 其中最为积极的贡献者为投资, 平均达3.3个百分点, 私人消费提高0.8个百分点, 贸易盈余的带动作用明显下降;再次, 产业和就业结构会重新调整, 非贸易部门如服务业的产业份额会提高, 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的就业会重新配置;第四, 创新加快, 中高技术份额显著提高, 该国经济在全球分工价值链中的地位得以提升。

可见, 经济再平衡的过程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创新。2014年以来,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充分体现了上述结构转型的特点:中国经济遭受国际萧条的冲击, 经济增长速度低于潜在增长率0.5个百分点以上, 并通过积极扩张投资缓冲需求的收缩, 稳定经济增长;在经济结构调整方面更为进取, 服务业比重明显提高, 并大量吸纳就业, 技术进步加快。

从潜在增长率的计算来看, 根据传统的生产函数, 中国的要素积累能力下降是客观的。但按照新要素供给理论, 如果能够提供更多的优化资源的制度安排、提高人力资本、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进步、促进知识生产与消费互动, 互联网+等新要素会推动实现规模收益递增, 从而抵消传统的资本和劳动要素的规模收益递减,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 如果能够通过改革释放经济增长的活力, 大幅度提高新要素的供给, 不断提高创新贡献, 中国将能够顺利步入中高收入水平。总之, 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而这均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转型的体制与政策选择

中国经济转型的核心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力量, 让创新驱动充分受到市场的正向激励。与此同时, 还要发挥宏观政策的稳定剂作用, 积极在利率、税收、定向调控等方面助推创新转型。

首先, 应全面深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制度改革。要打破政府长期干预资源配置的机制, 让市场来配置资源。一是政府要转变职能, 切实简政放权, 彻底政企分开;二是促进统一市场的尽快形成, 重点解决更高层次的开放即要素市场的开放, 解决在资本市场、人员流动、基础设施、信息等领域的割裂问题;三是打破行政管理体系“条块分割”的现状, 促进分工深化与创新外溢;四是强化法治,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其次, 通过改革进行存量释放。未来应加快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的转型和改革, 推动服务业发展。当前服务业发展很快, 但多为效率较低的行业,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差一倍以上。主要原因是中国现代服务业主体的一部分存在于事业单位, 如科教文卫;另一部分存在着严格的管制, 如电信、金融、铁路、航运以及大量的公共服务部门 (如水电气供给与排污等) 。这些服务业部门按发达经济体计算基本上占服务业价值的80%以上。事业单位改革与放松管制相结合, 将会释放出中国现代服务业的存量, 这一点至关重要。

再次, 重组地方债务, 保护基础设施投资的积极性, 推动财税改革。近年来中国地方政府大规模举债进行基建, 形成了大量重要的基础设施资产, 包括教育、文化、医疗保健等等, 这些资产短期回报率低, 现金流也较差, 但关乎人力资本的提升, 是中国经济转型的根本。对此, 中央政府可以按照项目期限、收益率、项目的经济外部性和功能性特点, 发行低利率的长期特别国债, 购买地方社会基础设施资产, 以减轻地方政府债务负担, 推动地方政府的行政和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通过财税改革, 推进以工业企业增值税为主的税制向以消费、收入所得、财产保有环节的直接税为主的税制转变, 削弱地方政府侧重于生产性投资的税收激励。

传统教育机构的新起点 篇7

关键词:港口,转型,物流

“十一五”以来, 我国港口经历了大发展、大突破、大动荡、大变革的过程, 走出国际金融危机阴影, 实现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如何评价港口发展形势?我们认为, 中国港口发展站在一个新的起点。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新的矛盾开始凸现。从这个新的起点为出发点, 转型、创新、合作将成为我国港口今后发展的关键词。

一、我国港口发展的新起点

(一) 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 港口建设取得新成果。

2012年, 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07.76亿吨, 同比增长7.3%。其中, 沿海港口完成68.8亿吨, 同比增长8.2%。我国共有29个港口突破亿吨, 这些港口吞吐量占国内港口吞吐总量69%。2012年, 全国港口完成内、外贸货物吞吐量分别为67.3亿吨和30.56亿吨, 分别同比增长5.9%和9.7%。

2012年, 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 我国港口建设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其中沿海港口新增及改 (扩) 建码头泊位135个, 新增吞吐能力32, 401万吨, 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30, 683万吨;内河港口新增及改 (扩) 建码头泊位251个, 新增吞吐能力12, 025万吨, 其中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新增吞吐能力5, 250万吨。

(二) 企业多元化经营成趋势。

港口企业多元化经营成趋势, 业务拓展到物流、仓储、运输、加工、配送等, 有的更拓展到投融资、地产、内陆等领域。并且有港口企业联合开展长江战略、国外投资港口经营等。这一系列举措彰显着我国港口企业正在走向多元投资、多元经营、多元产业、多元发展的趋势。

(三) 中国港口科学技术发展成绩显著。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港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全球港口中亿吨大港的数量最多, 集装箱港口前30位排名中的港口数量最多的国家。而且我国在港口科学技术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就, 在深水港口建设、航道疏浚整治、桥梁建造、港口机械装备、装卸工艺水平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四) 港口公共服务能力不足成为我国港口今后发展的主要矛盾。

港口生产需求与港口能力不足的矛盾已在逐步缓解, 而随着港口的发展, 港口对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 要求越来越高, 如口岸服务、公共网络信息、金融信贷等。港口和港口企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与港口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的矛盾, 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矛盾。另外, 我国多数港口企业还是以粗放型方式经营, 港口增值业务和产业还刚刚开始。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综上所述, 中国港口发展已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我国港口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 港口生产需求与港口能力不足的矛盾在逐步缓解, 而新的矛盾又开始凸现。那么我国港口今后将如何发展?在港口边界浪潮的冲击下, 港口的发展需要转型、需要创新、需要合作。

二、转型、创新、合作将成为我国港口今后发展的关键词

面对港口发展的新形势, 我们认为转型、创新、合作将成为我国港口发展的主要内容。港口发展方式的转型, 是今后港口发展相当一段时期的主线;创新是港口发展方式转型的关键所在;合作是发展方式转型的环境。

(一) 转型———“十二五”期间港口发展的主线。

港口增长方式需要转型, 是因为港口面临形势正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港口服务对象正在发生着变化。从上世纪八十年代, 世界上一些主要港口就已开始从以装卸、仓储为主的生产方式向物流中心转型, 有的港口已完成了这一转变, 如香港、新加坡港等, 已成为全球的货物转运中心、物流中心、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结合中国港口的实际, 我们认为发展现代港口物流是港口生产发展方式转型的必然选择, 是转变港口发展方式的主要内容。

发展港口物流, 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港口对供应链的服务项目和能力, 实现港口作业的增值。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 是各种货物的集聚地, 是江海公铁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节点, 具有包括装卸运输、集散、贸易、信息、拆装箱包装、船代货代以及口岸功能。因此, 港口的转型具有独特的优势, 而其他的物流园区却不可能具有港区的功能。发展现代物流, 目标是建成物流集成经营商。传统港口实现的是“港到港”运输, 而现代物流要求“门到门”服务;传统港口关注的是货物的“流”, 即要求快速周转;现代物流要求的不仅是“流”, 还要有“留”, 让该留的货物尽可能留下来, 以便于实现服务增值。

(二) 创新———港口生产方式转型的关键。

港口生产方式转型, 关键在于创新, 包括科学技术的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科技创新对港口发展和港口生产方式转型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我国岸线资源、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国际航运船舶的大型化, 决定了我们不能一直以扩张型方式、摊大饼的形式来扩大港口能力, 而必须要用现代化、高效化、集约化方式来满足港口生产发展的需求。

除了技术创新, 还要有管理体制、机制方面的创新。以港口供需关系为例, 分区域分港口来看, 各港口能力差异很大, 有些区域和港口明显富裕, 有些区域和港口能力不足。随着国民经济发展, 港口货物吞吐量还会有所增长, 港口码头能力建设还应适当加强。交通运输部提出能力比吞吐量要适度超前, 即达到1.1:1。要根据各码头能力的不同情况和各地区吞吐量增长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港口建设。

要解决港口供需矛盾, 关键是平衡。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对国际国内运输带来压船压港;建设步伐加快, 港口能力过剩, 也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我们认为, 不仅是技术创新问题, 而是必须要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来解决。在机制上, 要建立港口建设的启动机制, 加强对港口需求的预测, 当货运需求到达码头建设的启动点, 才能启动码头建设程序。在体制上, 要严格港口建设的规划、审批和监管制度。

(三) 合作———港口生产方式转型的前提。

联合国贸发会提出第三代港口发展理论, 指出港口从第一代到第三代港口的发展趋势。除了功能差异、功能增多外, 也彰显了港口正在从相对独立进行生产向合作的走向。近来, 我国许多港口也越来越显示了合作的趋势, 一是横向分工合作;二是垂直分工合作。一些邻近的港口企业从绝对竞争开始走向合作, 如上海港与宁波港企业集团, 进行高层对话, 共同成立投资咨询公司, 从竞争走向竞合。竞争与竞合, 虽只有一字之差, 但前者是纯粹从压价恶性竞争, 后者是从服务质量, 从物流链的综合价格综合服务水平, 从港口功能齐全等方面进行竞争, 从而获得双赢。

除了横向合作, 还有垂直分工合作。现代港口物流要求港口企业改革应发展成为集运输、转运、仓储、产品加工、拆箱装箱、快递配送、多式联运以及信息处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经营商。即将港口企业与上下游的运输环节, 相关的不同产业共同组成物流链的合作方式。在物流链运行中, 港口与货商之间不单是纯粹的业务关系, 而是具有共同利益的战略伙伴关系。因此, 物流链经营通过服务创新、管理创新, 挖掘物流链的第三利润源, 实现物流链的双赢或多赢。

在港口发展合作的进程中, 地方政府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一五”期间, 我国港口资源整合的步伐不断加快, 全国已有40多个港口进行了整合重组, 这是合作的另一个领域, 大部分是政府主导型, 也有港口企业通过市场, 以资金为纽带进行合资、合营和合作的模式。对这种港口整合合作的经验、教训进行认真总结, 将成为新时期的一项新的任务。

三、结语

进入“十二五”时期, 中国港口将站在一个新的起点, 处于一个历史发展新阶段, 发展方式的转型成为新时期港口发展的主线。转型的迫切性, 从根本上来说, 是港口原先的粗放型扩张型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 现有的港口体制、港口管理模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 港口资源的配置有待于进一步优化。老子说“大道汜兮, 其可左右”, 意思是说, 前进的浪潮推进时, 会涉及左右很多领域。促进港口发展方式的转型, 需要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多的思考、更多的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国文.全球供应链条件下港口竞争物流策略[J].港口经济, 2005.3.

[2]于汝民.现代物流与港口发展[J].港口经济, 2004.4.

传统教育机构的新起点 篇8

2011年10月29日下午, 中组部先后到三会召开处一级以上干部会议, 宣布了证监会新的继任者。55岁的前建行董事长郭树清, 成为新一任证监会主席。

这个曾在建行最困难时期临危受命的郭树清, 这个有着“外秀内刚, 豪爽博学”美誉的“学者型”金融家, 这个“有些小幽默”的新任证监会主席, 从此开始承载中国无数股民和上市公司的期许和希望。郭树清, 重又被放在镁光灯下。

2468.25点, 这是证监会新主席郭树清的新起点。

双面郭树清

郭树清, 生于1956年, 博士, 毕业于社科院研究生院。

在内蒙古插过队, 酒量过人, 多数接触过他的人都认为他“性格耿直”, 很有想法, 也很坚持。郭树清学术功底很深, 对宏观经济学有着独特判断。“郭树清更熟悉中国国情, 也更适合作为本土经济学家的代表出任监管层。”

郭树清曾出任过央行副行长, 后又临危受命出任建行董事长, 在较短时间把银行改造得耳目一新, 他的宏观视野和雷厉风行让建行成为近年来较具特色的大行。郭树清也曾经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担任过体改和调控部门负责人, 1998年7月出任贵州省副省长。

郭树清曾是“价格双轨制”改革方案的设计者之一, 对中国改革产生过重要影响。

郭树清长期研究宏观经济和价格改革, 20多年来出版了17本经济方面的专著, 发表研究论文300多篇。其中较为人熟知的1987年出版的《比较价格体制》、1988年与吴敬琏、周小川等合著的《中国经济改革理论的整体设计》都影响深远。郭树清最近的两部书是2007年出版的《直面两种失衡》和2008年出版的《郭树清改革论集》。

如此深厚的理论基础为他博来了“温文尔雅”的美名, 但郭树清的温文尔雅下掩盖的是一颗强悍的心。“如果世界是一个牡蛎, 郭树清可能会选择用刀把它撬开。”一位熟悉郭树清的朋友开玩笑般地说。

强悍不代表固执。“郭树清的工作作风虽然也强硬, 但他可能更善于随机应变, 遇到阻力时他一般会说, 这件事情我明明考虑得很周全, 为什么执行的过程中就遇到很多阻力呢?一层意思是说:我错了, 我应该退下来。另一层意思是:我是对的, 但是实施此政策的时机还没有到, 所以我也应该退下来。”

无论温文尔雅还是强悍果断, 郭树清也有其幽默、平易近人的一面。此前郭树清接受专访, 问:“您都喜欢哪些运动?高尔夫?打网球?”郭树清一直摇头, 然后突然冒出来一句:“我在家洗碗。”此言一出, 笑翻全场。郭保持一本正经的态度接着说:“我觉得洗碗是很好的饭后运动, 还省水省电。只要我在家吃晚饭, 就会去洗碗。”

我们无从猜测郭树清一个月在家吃几次晚饭, 但是这样的回答所折射出的率真颇令人意外。而作为一个管理者, 平等和尊重的理念始终贯穿在郭树清任建行董事长的始终。

在建行H股上市的庆功酒会上, 郭树清在致辞的时候说:“今晚到场的佳宾贵客、big potatoes前面已作了介绍, 我这里要特别感谢一些small and medium-sized potatoes (中小级别的人物) , 他们为建行的上市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随后郭树清用了不短的时间念了一长串建行一线优秀员工代表的名字, 包括参与建行上市的承销团、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中一些职员的名字。这让很多人大感意外, 一位律师事务所的成员表示:“没想到郭董事长会在这么重要的场合提到我, 很感动, 他很细致。”

其实可以理解郭树清的感激, 因为截至目前, 2005年的3-10月, 可能是郭树清一生当中最忙的日子。

技术性官员

2004年1月6日凌晨3时15分发出了一则让人们震惊的新闻:国务院决定对中行和建行实施股份制改造试点, 动用450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为其补充资本金, 在新资金的支持下, 中行、建行的上市计划也将相应加速。

建行出过很多位优秀的管理者, 如王岐山、郭树清, 同时也出过很多震惊世人的巨贪。2002年建行原行长王雪冰下台, 随后因贪污罪被判入狱12年;张恩照于2002年1月起任建行行长、党委书记兼中金董事长, 2005年3月张恩照在国内被查办。

2005年3月14日, 郭树清确知张恩照“出事”的消息;两天后, 建行董事会接受张恩照辞呈;3月17日, 郭树清临危受命担任建行党委书记;一周后的3月25日, 郭树清正式成为建行董事长。

“张恩照事件”给正在全力备战年内上市的建行带来当头一棒, 震惊可想而知。如何消弭影响、打消疑虑、继续推行起步中的金融改革?郭树清的一席话坦诚而睿智:“改革和加强管理是有一定关系的。如果没有改革, 这些犯罪分子可能还会隐藏在我们的金融机构之中, 继续侵蚀我们的国有资产。应该说, 现在问题暴露了, 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加快改革进程。”

作为四大国有银行中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银行, 建行并无先例可循, 其波折和艰辛可想而知。几乎全国金融界的目光那时都聚焦在郭树清身上。

在建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关口, 从郭树清身上更多展现出的是雷厉风行的作风、坚毅勇敢的性格以及变通的处事态度。几乎所有人都以为, 建行在战略投资者的选择上, 非美国花旗集团莫属。

估计花旗也是这么想的。所以花旗为自己做了许多保留, 知情人士表示, 花旗在一揽子合作计划中将最有竞争力的如风险平台建设、金融产品设计等付诸空谈。此外, 最具增长潜力的信用卡业务也因花旗集团与浦发银行排他性合作协议在先, 不可能放在与建行合作之列。

2005年6月, 当郭树清发现已没有时间与花旗集团就购买价格、外资入股后的管理权限、风险管理等诸多问题达成共识时, 果断中止谈判, 且行动迅速, 在建行6月2日上市筹备会上, 媒体敏锐发现, 就已没有花旗集团代表出席了。

6月17日, 郭树清与美国银行董事长刘易斯签署战略投资与合作协议。据此协议, 美国银行将分阶段对建行进行投资。首期投资为25亿美元;第二阶段将在建行海外首次公开发行时认购5亿美元的股份, 这30亿美元总共购买建行9%的股份。而且, 美国银行还保留一项特殊的期权:未来数年内可增持建行股份至19.9%。

在定价的角力上, 每股2.35港元的定价也让建行笑到了最后。此后在银行股价集体唱低, 走向低迷时, 郭树清选择的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放弃建行, 反而在关键时刻给予建行许多支持和帮助。

履行新使命

中国的股市目前在全球差不多处于垫底的状态。上证综指SSEC2010年下跌了14%, 2011年以来继续下挫12%, 目前不到2500点。而2010年中国的GDP同比增长10.3%, 2011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幅亦达到9.4%, 仍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创业板、新三板、国际板等各板有各自急需解决的难处;IPO风险频出, 新股发行各种骗局相继出现……

股民老张在写给郭树清的公开信中这样表述:“从中央的一纸调令开始, 您就是我们的父母官了, 您将是我们7千多万人的关注焦点, 是整个中国中产阶级的神经共振点。”

“郭树清到证监会后一定会有所作为, 虽短期内未见得会有太多改变。因为改革总是需要一定时间和支持, 当变革成为共识, 那时候郭树清就能有所为了。”一位与郭树清有密切工作接触的金融高管如是说。

从各种场合的言论中可以发现, 郭树清很少对外谈及证券市场。但是, 2001年, 他在《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几个决定性因素》的论文中, 就将“投融资机制”看成是影响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决定因素之一。文章称, 我国总储蓄率名列世界前茅, 但是储蓄转化为投资的能力却处于落后国家的水平。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之一就是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 特别是债券市场。

如何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郭树清认为, 与股票市场相比, 债券市场却成了“短腿”, 国债达到了一定规模, 公司债市场却十分弱小, 机构债市场还没有起步, 因此, 在规范发展股票市场的同时, 应鼓励发展债券市场, 扩大公司债、机构债的发行规模, 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

值得一提的是, 郭树清在论文中提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基础设施、可经营的公益事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到股票市场发股募集资金, 发展风险投资基金, 适时推出创业板市场”。目前创业板的推出已经实现。

原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职期间启动并推进了股权分置改革, 此后推出创业板、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创新业务等。不过对比当下力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建立国际金融市场的大背景, 中国股市推出国际板却一直难产。

国际板牵涉面广泛, 需要平衡的利益众多, 目前的利弊之争牵制了国际板的推出。而从技术层面上看, 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仍严格管制的情况下, 国际板上市企业募集资金如何使用?这道绕不过的外汇坎, 亦成为阻碍国际板推出的实际操作障碍。

国泰君安高级证券分析师吕爱文公开表示, 中国证券市场改革的希望不能全部放在一个人身上, 郭树清的表现有待观察。

可供参考的是, 郭树清的以往表现有目共睹。工作期间, 郭树清笔耕不辍, 在建设银行任职期间曾两次获得孙冶方奖。2010年11月, 郭树清等人作为主要贡献人的“整体改革理论”获得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业内人士认为, 郭树清在建设银行资本运作的经验对将来证监会主席一职应该帮助不少。

新任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以往精彩言论摘录

“监管很重要, 但仅仅强调监管是不够的, 好的金融体系不是监管出来的, 机构内部的机制、市场结构体系才是最重要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 中国人对增加工资津贴或个人货币收入非常敏感甚至反感, 但是对往项目上花钱, 采购物资花钱一点都不心疼。制定经济刺激计划, 说要搞投资项目, 大家都欢迎, 说要搞社保医保, 可能就有很多人反对。”

“多年前我在央行工作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 我们的工资性支出占行政经费的10%左右, 另外90%用于会议、交通、差旅、通信等等方面, 而外国的央行和金融监管机构正好相反。”

“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是在社会、资源和环境方面付出巨大代价的条件下取得的, 这种模式今后是无法继续下去的。”

“全国城市规划和建设随意性很大, 相当一大部分GDP靠拆迁。我发明了一个新词, 叫‘拆毁性建设’。这种马路反复修, 房屋不断拆迁等创造的增加值, 都要计入建筑业, 计入GDP, 但实际财富和国民福利并没有增加。”

“中国有2.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如果要恢复到欧美国家那样的生态环境, 可能要花费超过这个数额十倍的代价。光看物质产品生产、固定资产投资、金融资产积累, 中国确实在高速发展, 但其他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可能还没有缩小, 生态环境更是严重透支。”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 但效益较低。中国的GDP、财政收入、外汇储备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增长速度更是首屈一指。但是, 我们的国民福利水平并没有同步提升。”

“目前美国就业者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4年, 而我国还不到9年, 相当于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水平。”

“作为发展中国家, 过去6年里中国都是世界头号资本供给国, 这不合理。美国、欧洲, 到处都用的是中国来的钱。这不合理, 尤其是中国的农村还那么贫困。”

“速度一定要服从质量。‘提前竣工’、‘向节日献礼’这类口号不应当再主导我们的建设工程。另外, 各地都搞大规模的运动会, 都建一大批本质上属于一次性使用的体育场馆, 可能没有多大必要。在这方面我们有一个重新认识、理解或定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问题。不能让战争年代的习惯、计划经济时期的做法不加分析地延续下去。”

“我们确实有自己的体制优势, 尤其是在集中力量办大事方面。上世纪50年代搞十大建筑, 例如人民大会堂, 那么宏伟的建筑不到一年建成, 确实是奇迹, 世界上可能找不到类似的范例。但是, 这毕竟是特殊时期的个案。在全面开展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一般不宜再提倡这种做法。”

“2000年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增长水平滞后于财政收入和物价的增长, 这是不正常的, 而且也是不可持续的。”

上一篇:HSE基层管理体系下一篇:廊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