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人文教育(精选12篇)
传统人文教育 篇1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学生除了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 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重视, 因此, 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已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
1 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主要表现
一个民族之所以能有长久的生命力与凝聚力, 是因为它具有文化上的向心力。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形成的宝贵财富, 是智慧和创造的结晶。尽管它历经时代变迁、人间沧桑, 但在历史长河的积淀与淘汰中越发彰显出动人的魅力。
1.1“仁爱”思想
孔子的思想体系是以“仁”为核心的, 孔子说:“仁者, 人也。”在他看来, “仁”是人的本质, 人之所以为人其根本在于“仁”。孔子“仁爱”思想内涵丰富, 基本内涵包括爱人、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惠、礼等。那么,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 仁爱不仅是一种人格情怀, 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具体的行为方式。当今社会拜金主义大行其道, 许多人视“金钱”至上, 在物欲和权力面前迷失了本心, 甚至泯灭良知, 把功名利禄视为人生的全部内涵。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 孔子的“仁爱”思想对加强社会公德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1.2“诚信”思想
“诚信”是儒家人文思想的精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诚信, 把它看作是人立身处世基本的道德条件, 把它看成人的立身之本。“言必行, 行必果”, 信义一致, 诚信无欺成了人际交往的前提。在圣人看来, 不讲诚信的人简直不能称其为人。犹太商人的重信守约, 举世皆知。法国作家大仲马曾说:“当信用消失的时候, 肉体就没有生命了”。“诚信”是完美人格的道德前提, 是沟通人际关系, 促进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 相互信任的精神纽带。
1.3“中庸”思想
所谓“中庸”, 既要看到事情的这一面, 又要看到事情的另外一面, 而将二者结合起来, 既不要过头, 也不要不及。“不偏不倚”、“适量守度”, 做任何事情都要适可而止, 恰到好处, 反之过犹不及。荀子曾说:“天下有中, 敢直其身”, 可见要做到“中”, 并不象做个和事佬那样轻而易举, 需要的倒是胆量和勇气。“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自身的运动规律, 事物的均衡发展, 也成了指导人们实践的准则, 它要求人们与时俱进, 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1.4“自强不息”思想
《易传》中说“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刚柔并济, 二者互为作用, 强调刚健的同时, 其实并未否定柔弱的作用。无论是阳是阴, 是动是静, 是刚健还是柔顺, 《易传》所提供给我们的有关“君子”人格的完整的范式, 对我们当代学生人格样式的塑造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在民族遭受外族入侵的危难之时, 总是奋起抗争, 形成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三军可夺帅, 匹夫不可夺志”的大无畏精神;在建设家园, 实现美好理想的征途上, 锲而不舍, 自强不息。这就是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2 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 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
在高职院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帮助高职学生了解祖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 培养爱国主义情操, 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我院通过传统文化和教育的结合,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德与才、科学素质与文化素质、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 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意志品质, 提高了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生们从传统文化中感悟人生、启迪人生、愉悦人生, 整体素质显著提高, 特别是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表达、应变、组织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2.1 培养大学生心忧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精神
有了责任心, 生活就有了真正的含义和灵魂。“责任教育在历史上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中国历来重视责任教育。孔子的“当仁不让”, 顾炎武的“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 无不显示着对国事民痒的崇高责任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 就明确提出, 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 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凝结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道德感情, 它表现为对父母之邦的忠诚, 对祖国山河土地的眷恋, 对祖国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祖国命运前途的关心。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 忧国忧民”的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都可以体现出来。高职院校的学生也应该具有这种责任心和使命感, 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把民族振兴和祖国强盛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2.2 能够培养大学生“诚信”美德
诚信教育符合道德缺失教育的弥补,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道德观。眼下诚信缺失的问题比较严重, 某些干部弄虚作假、欺上瞒下, 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一些企业和个人只顾眼前利益, 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严重危害了群众利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大学生拖欠助学贷款、毁约、替考作弊、伪造证书等等, “诚信”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借鉴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以传统美德引导学生在市场经济社会坚守诚信, 求真务实, 无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诚信”打天下者, 得人心、受人敬。
2.3 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激励着中国人民铸造着中华民族的辉煌。在突兀而来的巨大灾害面前在似乎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面前, 中国人民从不低头, 勇于抗争。多灾多难, 千锤百炼;愈挫愈奋, 愈挫愈强;生于忧患, 多难兴邦——这就是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生动写照。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中刚健有为, 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可以激励当代大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拼搏, 不断克服困难, 勇于创新。
2.4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内心世界的和谐
季羡林先生曾说:构建和谐社会最要紧的一条是什么, 是人内心的和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构建和谐的内心世界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所主张的人应不贪图物质生活的享受, 而要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 将帮助大学生抵挡各种物欲的诱惑;老子的“知人者智, 自知者明”, 将教会他们正视自我, 作战胜自我的强者;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都是一个由小到大的量的积累过程的观点, 将启示大学生做事应该脚踏实地, 从点滴做起……我院将京剧文化与教育结合的探索, 就为社会培养了更多有道德、有理想、有本领的高素质建设者。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和与他人、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 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 必须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努力探寻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代代相传的民族思维、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行为准则, 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和民族精神, 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体会并力行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精神, 对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是大有好处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是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传统文化,人文素质,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海霞.中国传统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7, 28 (3) .
[2]栾英.浅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 2008, 10 (4) .
[3]李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9.
[4]谭朝炎.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宁波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5, 27 (6) .
[5]许再银, 徐毅文.儒家人文思想精华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4 (3) .
[6]谭捷.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J].科教文汇, 2007, 14.
传统人文教育 篇2
论文关键词:美学 教育技术 人文主义
论文摘要:中国传统美学是一种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学,其中蕴含着浓厚的人文主义气息和韵味。当代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出现了偏重技术开发而轻人文理论研究的倾向,这带来的后果是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人文精神淡化。本文从我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角度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教育技术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引言
目前,我国教育技术颇受西方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的影响,导致技术至上主义盛行。技术至上主义崇拜技术,认为技术手段可以战胜一切,改造一切,无法辩证地看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这无疑是一种片面的理论,用它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有可能导致教育技术发展的危机。虽然不少有识之士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但目前技术至上主义还很有市场。笔者从我国传统美学的独特视角出发,对教育技术人文发展的现状及传统美学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针对如何科学地看待技术对教育的支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2当代教育技术的人文发展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的内涵被无限扩大,从而导致科学万能论和科学主义盛行,这在一方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随着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深入人心,及其对技术、工具手段的追捧,使得人们无法正确对待技术和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客观上造成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技术凸显、人文凹陷的局面,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科学主义过分夸大技术的决定性,某种程度上掩盖了人的教育主体地位,导致教育对人的琉离
无论教发展到何种程度,教育的主体永远都是人,如果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话,其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的。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崇拜技术、工具手段的运用,忽视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人文关怀,其误区在于忽视人的教育活动主体地位。何抗教授指出:“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是‘借助技术的教育’。”川即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而不是技术的具体实现手段。
2.2重科技教育而轻人文教育,一定程度上导致教育技术学科领域内的功利主义倾向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教育技术提高教育成为可能,但人们在追求效率的同时,也容易犯迷信技术、模式化、功利主义等错误。目前,全国各地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并且都有比较系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大纲。这些课程体系大都“体现了对学生技能性和应用性的重视,这大致是正确的。但同时我们应看到办学思想的‘急功性’和‘应急性’,这就造成了培养的教育术价值规律目前只能限于熟练操作,使用技术手段这一层次上难以在教育教过程中综合性、开拓性地应用技术手段。”这种重技而轻人文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倾向于从技术哲学的单维角度去考虑如何使用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效率,使学习者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以适应知识增长的压力。这就相当于把充满个性化的教育对象当成教技术的“原料”,只关注其知识、技能的掌握,而对其内心的完善则漠不关心,这样培养出来的教育技术人才只能称得上是“工匠”,而不能称之为教育家。
2.3教育中“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使得教育不似原来充满人文关怀,不利于师生人格的相互渗透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新技术在教育领域内的扩张,既便利了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容易导致师生之间情感交流的机械化。传统教育中的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非常注重彼此间情感和人格的互染,而当代推崇的“人一机”交往模式使教育中出现了“见物不见人”的物化倾向,无法满足学生交往的`需要、爱的需要、情感的需要。
3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对教育技术人文缺失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美学关注人的存在,重视提高人的学一贯强调社会关怀和道德义务的境界,道家美学则推崇内心平静与自我超越的境界,两者之间虽然存在某种紧张关系,但又相辅相成,共同标举一种人文精神的善美境界。在科学主义教育技术观盛行的今天,我国传统美学中关于“人”的学说及其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精神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健康成长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3.1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中国传统美学立足于人,始终关注人的精神发展和人的生活意义,其中贯穿着一条关注人、重视人、崇尚人的人文主义主旋律。无论是儒家美学,还是道家美学,都非常重视人的问题,体现了强烈怀,虽然在某些方面存在紧张关系,但二者在以人为本这一方面是一致的。孔子认为人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强调以人为目的,表现出对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创造的尊重。老子则把人和道、天、地共同看作宇宙中的四大,把人作为根本关怀的对象,表现出对人主体地位的尊重。
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人本思想,对于教育技术中人的主体地位被技术掩盖的倾向,无疑可以起到一种纠的作用。教育技术的逻辑起点应该是人的教育,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才是教育技术追求的终极标。站在人文的高度去认识教育技术的本质,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为受教育者营造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不让技术取代人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教育技术上升到人本化的高度。
3.2擂家的“乐教”思想和道家的“无为”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儒家美学和道家美学都主张通过审美和艺术来促进人的精神发展,而不追求某种欲望的单纯满足,即以一种朴素、平淡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事物,对物欲的扩张持克制的态度。古人认为的“乐者,非谓黄钟大吕弦歌干扬也,乐之末节也,故童者舞之”(《乐记・乐情》),就是说音乐是不能单靠技术来完成的,其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才是音乐的精华。老子认为的“为无为,则无不治”(《老子》第三章),也就是说要给人充分的自由,让人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以“无为”的方式实现“有为”。
教育技术已经上长升到由技术、教育、美学等多维构成的复合形态,单靠技术显然无法实现其教育功能。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如演奏音乐一样,教育技术教育功能的实现,不仅靠技术手段,而且要靠先进的教育想和对充满个性化的学生的人文关怀。同时,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将教师的主导力量化为一种“无为”的方式,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看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提高学习的自主性,使其个性得到更和谐的发展。教工作者应该从多维的角度去审视教育技术的学科性质,纠正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等错误倾向,实现教育技术的艺术化。教育技术只有实现了艺术化,才能真正体现教育的以人为本,其功能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发挥。
3.3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教学思想对教育技术的人文导向
我国传统美学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教学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儒家就已经认识到教育是在一种对话、民主、平等、自由的教育情境中进行的价值引导和自主构建的过程。《学记》中有“教学半”“教学相长”的论述,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提倡师生之间相互启发。道家崇尚自然无为之美,其育人思想主张重视学生的自然性,认为外物的过多干涉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主张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加强人的道德修养,增强人的健康素质,即把人作为最终目的,强调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教育技术对技术的过多使用容易导致教育的机械化、模式化,不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因此,教育技术应该努力为师生营造一个更为平等、宽松的教育情境,使教师能够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做到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使其能够在一种和谐的情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人格魅力的感染。另一方面,教师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自身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4结语
中国人文地理的传统 篇3
中国传统的图书目录,充分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对于古代科学体系的认识。由于从唐初的《隋书·经籍志》开始,直到清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在中国历史上占主导地位的图书四部分类体系当中,“地理”类书籍一直归在史部,于是现代学者普遍认为,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从未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只是居于历史学附庸的位置;对于地理学在中国古代学科体系当中的地位,持轻视的态度。这种态度必然影响人们准确地估价包括历史人文地理在内的历史地理学在传统文化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其实传统目录学的史部,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它区别于其他部类的本质特征,是其内容的社会属性,即侧重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性活动和行为,而不是其时间属性。因此,地理类书籍归在史部,不仅丝毫没有降低地理学的地位,反而说明中国古代地理学一直与人类社会活动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这种社会活动正是所有传统文化赖以产生的基础;同时,它也说明了与人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文地理,是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流。纵观我国古代的地理著述,除阴阳风水一系性质有别,可以置而不论之外,真正的自然地理论著,可以说是非常少见。那些最有代表性的地理书籍,如《禹贡》、《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读史方舆纪要》、《天下郡国利病书》、《大清一统志》等等,无一不是人文地理著述。
大量人文地理著述的出现和它被列入史部的事实,反映出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十分重视人类社会活动的地理问题。人们在一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下从事社会活动,在社会活动过程中又产生了一系列人文地理景观和各具特征的人文地理区域。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既受到了地理环境的深刻影响,又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体现出强烈的地域特征。因而所谓传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而构成的概念。这一概念,既体现着中国作为多民族统一国家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国家的共性,也包含着各个不同地区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差异性。阐明这种共同性的形成过程和差异性的具体表现,是历史人文地理在传统文化研究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
历史时期留传下来的大量人文地理典籍,为我们开展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从而为这一领域的研究,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回顾过去,我们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至少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并不比历史自然地理落后。那种认为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相对滞后于历史自然地理的估价,我认为不够十分准确。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怎样在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扩大研究视野的同时,防止流于浮浅和空疏。与历史自然地理相比,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要更多地依赖历史文献记载。因此,熟悉文献目录并花苦功夫仔细爬梳历史资料,是认真做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的首要前提。早在一九八二年,谭其骧先生就写了一篇题为《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的文章,呼吁大家认真做好搜集考辨史料这项基础工作。谭先生在文章中讲到,我国历史地理学界面临的首要问题,已不是学科性质,而是研究方法,即必须改变许多人轻视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十几年过去了,情况并没有发生多大改变,而且伴随着整个学术空气的浮躁,在某种程度上,轻视乃至漠视文献资料的倾向甚至还有所上升。如果不努力去从根本上扭转这一不良倾向,必将阻碍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其实用不着谭先生讲大家也自然明白。所以依我看它并不是什么研究方法的问题,而是研究态度和学术作风的问题。浩瀚的人文地理典籍和其它历史文献,犹如一座座丰富的历史人文地理矿藏等待着我们去开采,我们一定要耐下心来,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一镐一镐地去深挖细掘,千万不能像矿贼一样随意乱挖滥掘,东抄西凑几条资料便纵横议论驰骋,著书立说。
历史人文地理研究,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传统。在《汉书·地理志》当中已经包含有丰富的历史人文地理内容,清初顾祖禹的历史军事地理名著《读史方舆纪要》,更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典范。时至今日,我们当然不能仅仅一味墨守成规,还要充分吸收和借鉴海外各种行之有效的新兴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历史人文地理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但是不管运用什么理论来阐释问题,采用什么方法来分析问题,这一切一切的基础,都必需像顾祖禹那样,首先花大气力去弄清基本史实,不然的话,只能构筑起一片片美丽的海市蜃楼。我们强调历史人文地理是传统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就意味着研究历史人文地理首先要继承我国的研究传统。在今天大家普遍重视西方外来学说的情况下,我认为能不能很好地继承这个传统,是我国历史人文地理研究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
传统人文教育 篇4
学科分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柏拉图认为各种工艺都是低贱的、机械性的学习, 这些并不是可以达到所寻求的那种善的学习。亚里士多德把科学 (science) 划分为三类:一是实践的 (practical) 科学, 相关的学科有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二是生产的 (productive) 科学, 此类学科有各种技艺和修辞学等。三是理论的 (theoretical) 科学, 都是关涉存在之所以为存在的, 包括物理学、数学和神学。亚里士多德的学科分类较之于柏拉图更明晰和更系统一些, 但他们有一共同特点, 就是学科分类的标准都是以某类学科与存在本身的亲疏远近关系为依归的。
到了欧洲中世纪, 学科分类更加细密规范。中世纪的大学以神学、法学、医学为主导学科, 在进入专门学习这三科之前, 要接受从古希腊沿袭下来的“七艺” (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学、天文学、音乐) 等核心课程的教育。“学生修完语法、修辞学及逻辑学‘三艺’后, 方可被授予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则是修完算术、几何、天文及音乐‘四艺’后, 以及修完其他三科, 才可获得执教的资格。”
19世纪德国哲学家威廉·狄尔泰认真审视了自然科学 (the natural sciences) 与人文科学 (the human sciences) 的知识论前提。他认为这两种科学都是从人的日常生活和经验出发的。自然科学通过外部的观察和测量去建构一个客观的世界, 而人文科学利用内在和外在的生活体验去定义一个历史的世界。19世纪中后期, “科学”一词的内涵变得越来越狭窄, 仅指物理或实验科学。
1959年, 英国科学工作者兼小说家斯诺 (1905-1980) 发表演讲并提出有关学科分类的“两种文化” (two cultures) 的说法:一组是由文学知识分子组成, 另一组是由物理科学家组成。四年后, 斯诺发表了关于“两种文化”的第二次演讲, 他承认忽略了“第三种文化”的出现, 即社会科学 (the social sciences) 。20世纪50年代以后, 在欧美的各大学中从事社会研究、应用研究、专业研究和职业研究的学者日益增多, 而他们的研究对象既不属于“人文”领域也不属于“科学”领域。
针对斯诺学科分类观点的缺陷和偏颇,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卡根指出, 大多数知识活动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一, 要有一套不容置疑的前提或假设, 它使得某类特殊问题及其解答具有优先权。二, 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针对所得证据的分析工具。三, 要有一套精心选择的作为解释的核心概念。他认为, 社会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比自然科学家拥有更多的前提假设、分析工具和概念术语。自然科学家强调物质进程, 将历史文化背景及相关伦理价值的影响最小化, 并且主要关注概念和一系列观察之间的关系。社会科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抵制过多的生物学方面的影响, 更倚重于语义学的网络系统, 通常要追寻一个在伦理学上肯定或否定的答案。卡根还列表系统地比较了三种文化各方面的异同:
卡根教授的划分严谨细密, 相当准确地概括了三大学科的本质特征, 标志着知识发展和学科分类已进入成熟时代, 人文科学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变得更加清晰。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区分明显, 但也有交叉渗透、界限模糊的地方。比如, 历史、人类学、心理学既可归属于人文科学也可归属于社会科学, 而且当今有关性别、团体、族群等热点问题研究就属于跨学科的领域。不过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研究方法各有侧重, 前者会更多地借用自然科学的物理语言或数字统计的方法去描述社会事实, 而后者不回避使用隐喻性或象征性的语言去表达人的存在状态并作出道德的或审美的价值判断。
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都是人类创造或发现的, 其目的是服务于人类自身的各种美好需要, 如果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要是解决人类物质和制度方面的外在需求, 那么人文科学大致是要满足人类内在的心灵需求和精神方面的渴望。当代以色列教育家阿拉尼指出, 人文教育有三大基本目标:一是让学生理解文化中的高质量因素。文化有双重含义:一方面是描述性的或说中性的, 指各种不同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堆积和累加;另一方面文化是规范性和理想性的, 与野蛮、无知和鲁莽相反, 它指向一种进步的、高尚的和精致的生活方式。人文教育就是让学生能够对高级文化和完美纯全有巨大的热情和渴望, 但这种教育采取的不是非黑即白式的二元对立的方法, 而是坚持避免绝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多元对话的态度立场。二是培养学生自觉的和批评性的思维方式。人文教育不是灌输、教化或洗脑, 而是让学生养成理性的、批评性的和独立的质量风格, 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主人, 而不是受外在权威、社会习俗和迷信偏见所左右的奴仆。批评性的自觉自治是第一的或最重要的知识质量和美德, 如果人们不去独立地思考和判断他们的父母、老师和雇主的想法, 那么科技的发展、伦理和人权的进步是不可能的。三是教育学生实现并完成真正的自我。这一点与前面的批评性的自治不同, 它并不局限于自觉的和反思性的知识活动, 而是全方位的自我个性的充分展开和实现。自我的真实性不仅意味着“想自己所想的” (thinking for themselves) , 而且包括“做自己要做的” (being what they are) , 即对自己忠诚。这种人关注、尊重并忠实于自我的存在状态与独特本质, 执著于内在世界与外在行为的统一和协调, 而不是墨守成规、自我异化和装腔作势。
面对现代性的不断挑战, 人文科学在当代高等教育的领地逐渐被收窄, 其作用也不断被弱化。某些研究态度和方法的弊病在逐渐突显:首先是人类知识的碎片化。知识的分科化有利于专业性的深入探究, 但却造成了故步自封、画地为牢甚至壁垒森严的学术格局。专家学者们往往以自己的专长而垄断吹嘘、自以为是, 常常以非自己的领域而规避责任。人文科学重视个体性和差异性, 但其研究的视角必须是综合性的, 它不能不考虑或参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结果, 这是其自身的超越性和理想性所要求的。其次是研究内容的数据化。这是受到了自然科学或数理统计方法的过度影响, 有时, 冰冷而枯燥的数据并不能真实地反映人性深层的存在状态。正如《文化中国》编辑子夜所言:“包括量化比较手段和数据至上观念, 都是西方现代性的理性主义和工具主义在学术研究中的体现, 尤其是现代资本主义市场因素介入到人文学术研究, 将会导致学术的变形和泡沫现象。”最后是学术成果的功利化。今天的人文学术研究已经很少是内在的“为己之学”, 更多的是为外物左右的功利之学, 这也是受无序的商业市场和僵化的意识形态所驱动的结果。在价值迷失的时代, 恢复人本主义的精神、重建人文教育的体系是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摘要:在西方文化传统中, 伴随着知识的分科化和科学的不断发展, 人文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逐渐明晰。人文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运用规范性的方法、不回避价值判断、企望崇高理想。人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批评意识、自治能力而又全面发展的人。面对现代性的挑战, 人文科学在当代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中的领地被收窄、作用被弱化。恢复人本主义的精神、重建人文教育的体系是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西方文化传统,学科分类,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王晓朝译.柏拉图全集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519-545.
[2]王荣江.亚里士多德的科学知识观及其学科分类思想[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3) :31.
[3]于淑秀等.大学通识教育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14:15-16.
[4]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London:Routledge, 1998:2179-2180.
[5]C.P.Snow, The Two Culture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The Rede Lecture, 1959:3-4.
[6]Ibid:70-71.
[7]Ibid.“Introduction”, p.liv.
[8]Jerome Kagan, The Three Cultures:Natural 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Humanities in the 21st Centu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9:3-5.
[9]Nimrod Aloni, Enhancing Humanity: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s of Humanistic Education, Dordrecht, The Netherlands:Springer, 2007:85-104.
传统人文教育 篇5
一、什么是国学?
国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称中国学术为国学,所谓国是本国之义。具体讲,就是中国传统学术。总起来说,中国传统学术包括哲学、经学、文学、史学、政治学、军事学、自然科学以及宗教、艺术等等。其中自然科学有天文、算学、地理、农学、水利、医学等,这些都是国学的内容。如上是中国国学大师张岱年先生研究的成果,也是我们学习《国学》的导引。
《国学》的内容博大精深,是前人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先进文化”的基点,正是根植于中国《国学》的精髓。诸如,“以法治国”、“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就借鉴了古人的文明成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任用“商鞅变法”的“立法治国”。十四届六中全会“弘扬道德”,正是道家老子“道德经”的神奇。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引用了“中华道德”的行为规范。“构建和谐社会”,借鉴于佛家的“和”。我为《百佛书画册》题序,逻辑推理说:“和谐者,平衡也;平衡者,为善也;为善者,尚和也;尚和者,和尚也。”这种“以和为尚的精神叫“和尚”,“和尚”是佛家的尊称,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基。建国初,周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政策,正是儒家提出的“和而不同”,即“求大同存小异”;小平同志提出的香港、澳门回归的“一国两制”政策,也是根由于这一儒家学说。当今,世界各国成立了五十多个“孔子学院”,这是东方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在美国“世界孔子研究会”的大堂上,悬挂流金牌匾,上写孔子名言:“以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日本的“立命馆大学”的校名,就取孔子《论语》中的“安身立命”。孙武、孙膑祖孙创立的《孙子兵法》及《三十六计》,成为世界尊崇的“军事宝典”。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很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宝库,任何“文化策划”、“文化创意”,都离不开这个源泉。
二、人文素养:
理解“人文素养”,遵循字面内涵表述组合意义就是最实际、最便利的途径。“人文”,在这里当为确定的“人文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哲学、文学、法学等);而“素养”肯定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我看所谓的“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精神”。这其实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科学精神、艺术精神和道德精神均包含其中。它追求人生和社会的美好境界,推崇人的感性和情感,看重人的想象性和生活的多样化。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是它的鲜明标志,它以人的价值、人的感受、人的尊严为万物的尺度,以人来对抗神,对抗任何试图凌架于人的教义、理论、观念、进行中事业及预期中目标,对抗所有屈人心身的任何神圣。
现实中,我们可以大致上把“人文精神”与“人文素养”等同使用。因为,如同具有“达标”的自然科学能力却不见得具备“达标”的“科学精神”一样,具有“达标”的人文科学的知识及处理人文活动的能力,也不见得同时具备“达标”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才是人文素养的根本特征。举个例子:在历次政治运动中,许多受到主流社会迫害的中上层人士,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过来自下层社会群众的同情和关照,这让“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等被专政人士曾大发感激、感慨之情。而那些对落魄者不歧视不加害的“草民”,虽然缺乏人文科学素养,甚至不具备接收革命教育的起码的文化素养,但他们在那个把人文当垃圾的社会环境中,却是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精英分子。
个人的人文素养的质量是个人健康发展的结果;社会的人文素养质量是一个社会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积累文明成果的结果――“文明成果”的最重要部分,衡量“社会文明”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文明、进步的“发展”,不可以和人文精神相违背、相脱离。否则,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总量的发展,军事力量的发展,社团组织的发展……都会成为压制、残害甚至毁灭人类的野蛮力量,并且,这些东西发展越快、成就越大,它所制造出的痛苦和灾难就越大。
三、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的人文素养”是教师的人文素养就是教师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及在教师的日常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情感、心理、性格、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它表现为在教师的日常教学和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尊重和对学生成长的关心,表现为教师教书育人的强烈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教师人文素养的基本构成: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教师区别于其他社会角色的职业特征,也是教师人文素养的核心。支撑和服务于这个核心的是教师的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化育方法。
现代教师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下面几方面的内容:
(1)具有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责任心。我们的学生、下一代的精神面貌如何、生存方式如何,他们是否有道德、有能力、有信心、有活力、有尊严,全靠我们今天的教育。
(2)对教育的理想不断追求。没有理想的教育,便不能造就理想的人。我们应该不断追问:什么是教育的真谛?什么是教育的源头?什么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育的愿景应该怎样绘就?在接一批新的学生时,有没有确立你的目标?
(3)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我们要积极维护教育的公平,关心农村教育,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关心教育资源的分配,关心教育机会的平等。在教学活动中,摈弃标准化、同步化、统一化,对待不同出身、不同智力、不同性格,一视同仁、一律平等地对待。
(4)以学生生存和发展为本。以学生的生存为本,就是我们的教育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生存质量,让学生在现实的学校生活中积极勤奋,心灵充实,安逸愉悦,并为学生未来生活的幸福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要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享有 “参与性”和“选择性”。
(5)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意味着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和学生一起去感受和体验,去感受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期待及沮丧时的心情,去体验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挫折、渴望,以心对心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去包容学生的过失,去化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以宽容之心善待学生是一种爱,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对学生心灵的点拨。
四、中华传统文化:
中国当代油画的传统人文观 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人文观;当代艺术;油画
1 概念梳理
要谈中国当代油画的传统人文观,必须先弄清楚几个概念问题,第一,什么是人文观?第二,什么是中国传统人文观?第三,什么是当代艺术?第四,什么是中国当代油画?我们逐一来展开谈谈。
1.1 人文观
人文观究其实质,乃是指对人以及人所存在的世界的一种终极关怀。人文观通常也称作人文精神,人文精神一词,源自西方,也可称作“人文主义(Humanism)”。从历史上看,人文精神的明确提出是14、15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但在2000多年前的中国儒家学说就已经包含着人文精神的内容。
1.2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人文观则是通过对人与自然界各种关系的恰如其分的把握来调解和化解各种矛盾,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和谐发展,同时也解决了人自身的精神寄托,从而达到人们所要追求的理想境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彖传》。“贲卦彖传”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天文,谓日月星辰之错列,寒暑阴阳之代变,观其运行,以察四时之速改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由以上的解释可见,“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
1.3 当代艺术
那么何谓当代艺术?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约1980至今),即国际当代主义艺术运动,“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
之所以现在的展览普遍用“当代艺术”的说法,是因为用“现代艺术”的名词容易与已有过的“现代派艺术”混淆,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1.4 中国当代油画
中国当代油画则是出现在这种当代艺术国际化大环境大潮流中,使用的西方绘画语言体系,却又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交织的土壤,从而发展起来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中西合璧的当代绘画形式。
2 中国传统绘画及画论的人文观
在弄清这几个基本概念之后,我们来看看中国传统人文观在中国传统绘画及画论中的体现。中国古人在绘画艺术的表达中,和西方摹写自然的方法有很大差异,通常以形写神、寄情于画、借物言志,在画中并不直接表露他们对现实社会的看法,而是用画面背后的意蕴去传达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在观念。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所表现出来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和思想。中国传统文人画家将这种借物言志的人文精神融入绘画中去,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种对世界的内省、观照和人文关怀。
石涛说:“夫画者,从于心也。”石涛认为,首先要在生活中得到识的蒙养,即尊受,“先受而后识也”,有自己独到的感受,才能建树自己的识见与思想。用现在的话来讲,心者,就是意境也。绘画要有意境,意境是绘画的精神,意境来自心物的融合,来自主客观的高度统一。
石涛还提出了“笔墨当随时代”的绘画思想,全文是“笔墨当随时代,犹诗文风气所转。上古之画迹简而意淡,如汉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画如晚唐之句,虽清洒而渐渐薄矣;到元则如阮籍、王粲矣,倪黄辈如口诵陶潜之句,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恐无复佳矣”。这是石涛的一段普通的画跋,在二十世纪的历史语境中,“笔墨当随时代”竟然会成为路人皆知的一个宣扬艺术创新的口号。社会在发展,科技在创新,绘画也必然要创新。
3 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现状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西文化的交流,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意识和审美价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社会物质的高度发展,中国现代绘画开始出现东西方绘画技巧的交流以及文化的高度融合。无论是本土的中国画还是舶来品的油画,都在当代艺术的洪流中,高度交融、贯通与发展。西方的造型艺术学科的知识已然渗透到了中国画中,使国画的表现语言可以寻找到具有现代性的其他材质作为表现的媒介。而中国传统绘画的笔墨意趣,以形写神、寄情于画、借物言志的表现方式,所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思想也对油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探讨中国当代油画的传统人文观,首先要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今天每一位国际知名的中国艺术家,其作品都与中国的传统、历史、文化、思想密切相关,比如:吴冠中、何多苓、徐冰、周春芽等艺术家。我们不难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窥视其背后的“传统因素”。从历史角度看,将古代中国与当代中国及西方世界的比较构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从文化学角度看,比较了中国与西方社会构成了东西方文明方向的反差。从思想史角度看,张力存在于所有上述交织的概念中,并产生新的矛盾体;如中国传统思想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
传统人文教育 篇7
“厚德载物”出自《易·坤卦·彖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原文的意思是说,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于现代的理解就是要求我们具有崇高的美德和社会责任感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现世的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多彩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加关注物质利益,而忽视了自身精神家园的建设,忽视了自身道德素养的提升。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国家未来的发展与建设。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是衡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它是一种内在品质、精神状态,从深层次上体现了人才的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必须完成好两件事:一是学会做人;二是学会做学问。做人与做学问相比,做人更为重要。在孔子看来,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在生活上没有过高的要求,追求的是一种“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同时,大学生也是我国社会文化的重要承载者与创造者,是我国未来文化的建设者。大学生特殊的主体身份也要求大学生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的同时,主动承担起文化传承的重要任务。大学生要学习儒家的那种对历史和社会的担当精神,那种对天地万物的伦理义务和道德责任意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文明因子,顺利实现文化的现代转型。
二、“和而不同”的传统思想与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培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之一。所谓“和”,是指事物对立因素的交融。“和而不同”就是对“和”的含义的精辟概括。《国语·郑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意思是说,不同因素的相互配合,才可以使事物繁衍不息;而相同因素的补凑,只能使事物消亡。所以,“和”就是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配合。孔子又将此抽象的理论应用到社会中,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与人相处,和平忍让,而其见解卓越,与众不同,因此能与他人和谐相处;小人所见平庸,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心志不定,但为利驱,故难免与人争斗。
“和而不同”的思想给我们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协调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大学生在处理各种关系时,首先,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强调整体和团体的协调,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和”,这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达到的一个最佳的状态。孔子的弟子有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实这里的“和”就是指人们之间的团结状态。因为人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战胜各种困难以及自然灾害,才能不断进步永远向前,也诚如荀子所说“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其次,大学生在注重整体和团体协调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主要是强调充分发挥学生个人的天性、优点以及创新性等等。毕竟每个大学生个体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大学生也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解决需要人们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相互促进。就好像西周太史史伯提出的“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否则,千篇一律,毫无个性,就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由“和而不同”这种人际协调性出发,孔子还提出了很多延伸出来的理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我不愿意他人如何对待我,我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不要完全要求别人与你一样,这就是所谓的“恕”(宽恕)。“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就是说君子能够看清全局的协调性关系,不拉帮结派,而小人则关注局部的利益,不注重全局的平衡。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80后、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上可能有些更加的关注自我。因此,大学生在与其他同学、老师的相处过程中要更加学会宽容,注重集体利益与全局的协调性。
三、“自强不息”的传统思想与大学生的进取精神的培养
“自强不息”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周易·乾卦·象传》提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说,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古人从自然的运行现象中体悟出了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着古往今来的人们奋勇前进。
儒家思想是积极入世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要以天下为己任。当一个人通过系统学习和日常实践完成德的修养并具备了治家的基本经验后,就要积极入世,投身仕途,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儒家的政治思想。据《论语·子罕》中记载,“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善贾者也!’”意思就是说,有一天,子贡向孔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我们这里有一块美玉,是应该把它放在保险柜里妥善地保存起来呢?还是我们自己主动地,走出去,沿街推销,努力寻找一个能够识货的买主,而卖出去呢?”孔子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很高兴地说,“走出去!走出去!努力找到一个愿意出高价的买主,而把我们的才能给卖出去!”由此可见,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自身就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典范。他平生立志修道、宣传道、维护道,为实现其政治理想周游列国,哪怕被人围攻,遭人白眼,甚至搞得一连几天没有饭吃,仍以乐观的态度抚琴高歌,神态自若,真乃是“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可以说始终保持一种“为之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行各业竞争日益激烈,这样的竞争局面给当代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求得一席之地,必须树立知难而进的进取意识,树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人生态度,积极主动地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和奋斗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大学生还要树立崇高的理想,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终身矢志不移。抱定志向,从容应对挫折和苦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一息尚存,奋斗不息,不断追求,不断超越,让孔子那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进取精神永远激励和鞭策我们。唯有如此,当代青年才能承担起复兴中华民族伟业的大任,我们的明天才会更加美好;唯有如此,中华民族才能挺起脊梁,傲视寰宇,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四、“义利合一”的传统思想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
中国传统思想历来重视义利问题。朱熹在《与延平先生书》中指出,“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其中,义是对行为做伦理的审查和考量,以考量是否合乎规范;利是对行为做经济的审查和考量,以考查其是否有效有利。在义利关系问题上,儒家一方面强调义的重要性,同时又承认私利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认为在合乎义的前提下人们可以而且应该去追求利,即坚持“义利合一,以义为上”的原则。孔子指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意思是说,发大财,做大官,这是人人所希望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得到它,君子不接受。穷困和下贱,这是人人所厌恶的;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掉它,君子不去做。孔子认为,当富贵与仁义两者不可兼得之时,作为一个有志向的人,情操好、修养高的人则应该取仁义而甘贫贱,不应该丧道义、仁德而去取富贵。在这里,孔子是谈一个注重修养自身的人,如何对待金钱、利益、权势的问题,即义利观问题,并旗帜鲜明地提出“富贵取之有道”的观点。孟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也强调义的重要性。孟子主张“舍生取义”,反对弃义趋利,但是他反对的是唯利是图尤其是统治者的贪得无厌,因而对梁惠王说了“王何必言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样的话。其实,孟子并不是只讲义不讲利的,与孔子承认利一样,孟子也认为人有利欲之追求,指出“食色,性也”。孟子对于国家和人民之利,也给予了肯定和提倡,指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啄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意识形态、文化现象、价值观念相互碰撞,我们的社会也出现了道德失范和价值观念上的混乱,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传统与现代,正确与错误相互交织的义利思想左右着大学生的价值取舍,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也使大学生产生了种种困惑甚至迷惘。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健康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化的危机、道德的滑坡不是伴随经济发展出现的历史必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某些优秀的成果对市场经济某些负面效应有一定的抑制和消解作用。因此,发掘和借鉴中国的传统义利思想,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髓,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经济转轨的今天有着重要意义。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它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的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这是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的重要责任。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振纲.中国古代哲学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清)刘宝楠撰.论语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90.
传统人文教育 篇8
1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提升的必要性
人文指人类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医学人文素质指通过医学人文知识积累和医学人文精神修养, 内化于医者个体身心,形成医者特有的思想、修养、品格和气质,体现为医者对患者的价值、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和尊重,它更加强调尊重人性和职业道德的特定状态下的人文素质,包括医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方法、道德理性等方面。
个体素质与文化有紧密的联系。当知识被个体所掌握,并且内化为能力和习惯,就成为具有个体特征的文化。文化内化为一个人稳定的生理、心理特征,并影响其行为,就成为素质。[1]而教育是促使文化传承并内化为个体素质的非常重要的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提升成为十分必要和紧迫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学本身的人文属性决定了从业者必须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病救人, 解除病人痛苦,维护人类健康。医学对象的人文性、致病因素的社会性、医学研究工具的人文性都决定了医学的人文性。医学的对象是人,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了医学的本质是人学。作为医学作用对象的人类存在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其健康与疾病、自然和社会环境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人类健康的影响因素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自然和社会等错综交杂的因素,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下,人类健康也更多地受到人类行为方式、自然环境、卫生保健以及生活节奏等社会因素的制约。因此,医学不仅要治疗人的生理疾病,要关照人的心理健康,而且要注重二者互相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
第二,医疗技术及医学模式的发展需要医务人员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由于大量科学技术物质手段的渗透,导致了医学的非人格化和医患关系的异化,这引起了医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医学专业分科越来越细,医务者专业范围越来越小,容易造成医务者将患者看做医疗技术适用的对象,当成工作流水线上的“产品”,只关心疾病的发生发展,而不关心患者的切身感受,把“病”与“人”分割看待。出现过于关注和强调疾病的生物学属性,对患者的人性不关注和尊严不维护等现象,间接导致了医患之间的冷漠。医疗高新技术的应用不断引发新的社会问题,比如人工授精、器官移植、安乐死等,这些医学技术的道德评价和价值选择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如果没有医学人文精神的引导,我们面对这些问题将无所适从。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压力不断增加,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促使医学对人文社会因素对疾病和健康的重要作用重新审视。目前,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要求现代医学不能仅把患者当作自然个体看待,而且要从社会角度、患者的心理因素和生活环境等方面来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因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医学人文修养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医务人员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整体医疗卫生水平有了较大提升,尤其是全民医保体制的建立,使得人们的健康保障水平得到提高。但由于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资源集中在大城市和三级以上医院,因而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然存在。加之国家对公立医院拨付经费不足,使得医院过分追求经济效益而对公益性的关注不足,一些医务人员的过度医疗、开大药方、拿医药回扣等现象,也损害了医者与患者的关系,从而使医患矛盾成为影响我国医疗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有时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稳定。这也迫切需要医学生在学习阶段打下深厚的医学人文基础,才能逐步成长为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良医。
第四,在我国目前医学人文教育的现状亟需改进。 医学人文教育是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首先,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推动医学生个体理性精神与价值判断的和谐统一,促使更好地运用医疗技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其次,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彰显医学生个体“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意义。
我国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的弱化造成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医学院校重医疗技术传授、轻医学人文培养的现象比较普遍,表现为:师资队伍匮乏、 教育方式单一和教学创新力度匮乏等。医学人文研究相对偏弱,研究深度不够,学科发展乏力,对医学人文教育实践起不到很好的支撑与引导作用。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最高9.3%,最低4.6%,多数院校占7%-8%,平均占7.45%[2],据麦可思公司对某医学院校毕业生调查数 据显示,2014届医学类专业毕业 生中,分别有63%、61%的人认为,大学帮助自己在“积极努力、追求上进”、“人生的乐观态度”方面得到提升较多,而提升较少的方面为“人文美学”(占22%)。济宁医学院“儒家文化与医德教育”课题组对济宁医学院等山东省四所医学院校的1 200名医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分别有65.8%和24.1%的医学生认为高等医学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 “很有必要”和 “有点必要”,二者之和达到89.9%,但受访者并不认同当前的医德教育内容和形式等,有45.2%的医学生认为当前医德教育的“教育形式枯燥、内容陈旧,缺乏活力”,有23.7%的医学生认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注重“对书本内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将来从事医疗工作的医学生医德的要求,其余的受访者则表示医学生“平时到医院实践太少,带教教师对于医德的要求不高”。这些都表明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不容乐观。
2中华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医学人文精神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几千年历史传承的,以儒家文化为主,儒、道、释三家思想交融而成的文明形态,自汉代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显学、官学,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化中拥有丰富的医学文化,在医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医学人文精神。
第一,儒家“仁”的思想,为医者仁术奠定了深厚的人文基础。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仁”,“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体现了浓厚的“人本”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的医德宗旨是医乃仁术,“仁”是中医的 总原则,医乃仁术 是 “仁”的思想在医学中的体现,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延伸。 “古之用医,必选明良,其德能仁恕博爱”,医学的最高目的在于治病救人,解除病人痛苦,维护人类健康。因此,“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
第二,儒家“礼”的观念为医德的追求、优良医患关系的确立设定了目标和规范。“礼”是孔子及儒家非常重视的处理人际关系乃至社会政治的道德标准。孔子认为人应当“立于礼”。孔子所谓的“礼”指周礼,“礼” 与“仁”密不可分,“仁”是向内求,靠内在的 自觉性, “礼”是向外求,有外在的约束性。“礼”来自于对人性欲望的节制,是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中医提炼出学医习业规范、行医施治规范、医患关系规范、医际关系规范、著述道德规范等条文,并强调医患信和、同道谦和,这些引导了中华医学几千年的健康发展。
第三,道家“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为医学“整体思维、辩证施治”奠定了基础。中医拥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追求既治标又治本、手段和目标的统一,充分体现了对人整体生命的尊重,对人的情感与情绪的关照,与西方医学有时过分关注细节、忽略整体有根本的不同。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以“天人合一”、“天人相应”、 “治病先治人”和“一是语言、二是药物”等朴素唯物论的观点为指导思想,认为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并非孤立,而是与人们的性格、生活方式、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认识和防治疾病上,既注重躯体又考虑精神,既重视机体本身又关注人和自然的关系。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的发展无不渗透着人文精神的光辉。
第四,在我国传统医学发展中,积淀了深厚的医学人文思想。中国自古注重的人文精神培养,在医学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周朝建立了病案、医事考核等制度, 为中国古代医学人文教育体系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说促进了古代医学人文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扁鹊提出 “济命扶危者,医也”,《论语》 等著作问世促进了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秦汉时期的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中国古代医学人文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东汉医学家张仲景认为“生命乃至重之器”,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大医精诚》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系统论述医德的一篇重要的文献。明代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开篇即言“夫医之为道,君子用之以卫生, 而推之以济世,故称仁术。”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是我国古代医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
3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的路径
第一,确立科学的医学教育理念,构建较完善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医学是兼具科学与人文属性的学科,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我国新医改方案指出,要把医疗服务作为公共物品向全国人民提供,充分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我们应在继承中华传统医学人文精神的基础上,学习借鉴欧美等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经验,应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现代人本主义理论”、“文化自觉理论”为指导,坚持医学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融合,本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医学生为主旨,坚持在医学生培养及医学文人精神培育中的以人为本,引导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从医理念,从尊重生命的角度去关怀患者。同时在医学人文教育中注重树立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挥其在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医学教育应构建“全程化、内省式、全维度” 的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全程化”指医学人文教育贯穿医学生入校至毕业,包含本科、硕士、博士全过程的各个阶段,并延续至其从医生涯;“内省式”指将医学人文知识通过课程、讲座等显性教育,以及感悟、体验等隐性教育的成份,内化为医学生为自身的人文素质; “全维度”指从医学生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教学内容以及师资建设和校园文化等各方面入手,构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体系。
第二,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们对文化的“自知之明”,即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特色和发展趋向,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的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4]。
中国经历了对中华传统文化两次大的反思,第一次反思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为代表,以科学与民主反对中国以“三纲”为代表的政治儒学,所崇尚的西方的自由也主要是政治层面上的,将当时中国落后的根源较多地归结为中华传统文化因素。新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对儒学传承带来较大的打击,尽管当时的新儒学打着“复兴儒学”的旗帜,对儒学的现代转化做了一些研究,但由于与实践相脱离,使儒学的优良传统未能得到继承。20世纪80年代开始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第二次反思,经过与西方文化更进一步的交流碰撞,使我们更全面、理性地看待自身的传统文化,也显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持久魅力。
我们应树立文化自觉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精神。将“大医精诚”、“医者怀仁”的仁爱情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天人相应”、“治病先治人”的治疗观,贯穿落实于医学生培养之中,从而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应深入解读新医改精神,培养医学生科学的价值取向和强烈的社会担当,把医学人文精神注入到医学教学工作中,教导学生把救治生命和维护健康作为最高宗旨,主动抨击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各种丑陋现象,自觉抵制医疗服务领域中的各种不正之风。
第三,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注重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医学人文内涵。各国在医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富有各自特色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美国注重医学和文学、艺术、社科等人文社会学科 融合,普遍开设 “了解患者”,“临终关怀”、“行为科学”、“医患沟通的艺术”等交叉课程。英国以“课程群”方式建立合理人文知识结构,一类以文史哲、艺术为代表的“医学相关人文课程群”,一类是以医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医学法学、行为医学为核心课程的“医学与人文交叉学科课程群”,还开设了“医患沟通”,“医生与患者相处的能力”等课程, 人文类课程占所有课程总课时的15%。我国医学人文课程包括了医学伦理学等课程,医学院校的思政课承担了部分医学人文教育的职能,但总体看来,我国医学人文课程体系还不健全。建议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融入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可以开设一些诸如《中华传统文化概论》、《中华医古文》、《儒医文化》、《道家与医学》等课程,以限选课或公选课的方式,将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
第四,加强医学人文师资建设,促进形成合理的教师结构。从美国、英国等国家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来看,医学人文教师队伍中,既有文人社科专业背景的教师,也有内科、外科、神经科等医学背景的教师,这样从教师本身学科结构上形成了医学与人文的融合交叉, 有利于传授给学生较全面的医学人文理念。我国目前医学院校的医学人文师资主要是具有文学、哲学、伦理学等背景的教师,他们的医学知识较浅薄,较难将人文课程与医学有机融合,而医学专业的教师人文底蕴不雄厚,而且由于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他们也不愿意承担在短期很难见效的医学人文课程。建议让医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参加文化沙龙、人文课程培训等方式提升人文素养,适当吸收有医学背景的教师讲授《医患沟通》、《医生职业精神》等医学人文课程,同时可以通过让人文社科背景的教师到医院见习、多接触医生与患者、学习基本的公共卫生与医学管理知识等方式,使其达到医学与人文知识的兼具,从而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注重环境育人,建设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的校园文化。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体现医学特色,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医学人文特色,并且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元素有机融合。在硬件建设中,学校的教学楼、科研楼、科学馆等建筑和道路的命名可以体现对中华医学大家的纪念,如扁雀楼、 华佗路、仲景路等。在学校的文化软件建设中,如校歌、校训等,既要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厚德、至善,又要融入医学的求真、求精、求是、博学等特色。学校的宣传栏、校报等更要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主要阵地。可以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录制作成标语牌、横幅、宣传画等,悬挂于教室、图书馆、食堂、宿舍走廊等,或将儒家思想凝练成警语等。制作成校园道路中的路牌或镌刻于校园景观中,让学生生活于其中,耳濡目染。通过大学校园的特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医院文化,传播人文情怀、熏陶健康情感,促进医学生良好人文素质的养成。
第六,开展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提升医学人文素质。任何教育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才能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实践是发挥学生主体性,并让学生在反复体验中加深理解、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医学院校可通过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更深刻地理解医学人文的内涵与要求,并通过不断地实践来养成优秀的从医行为习惯。将传统文化与医学实践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打造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教育方面的品牌活动,如邀请著名的学者到校为医学生做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讲座、报告会,或举办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文化月、文化周等,或开展中华传统医学人文经典诵读活动,“良好医患关系的形成”、“我与患者”、“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等征文、辩论赛,使医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与医学人文的教育和熏陶。另一方面,注重医学生的社会实践,通过到社区医院、乡镇医院、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单位的见习、实习,使医学生多接触患者,了解基层群众的健康需求,了解患者的心理,将更有助于培养医学生对患者的感情与职业责任感,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提高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何慧星,卿涛.对新时期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5(2):21.
[2]李芳,李义庭,刘芳.医学教育的本质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J].医学教育新思维,2009(10):66-68.
[3]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博士论文,2012:35-37.
传统人文教育 篇9
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 传统文化所包含的人文素质内核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为创作主体, 于清晚期以前, 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世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其中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宗教礼俗、学术思想、科学技术以至衣食住行等。这些恰恰是人文素质的组成关键, 传统文化不是一个独立在人之外的系统, 它处处都体现出人的精神实质, 并且代代相传逐渐内化为每一个人的性格和气质, 深刻的影响着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民族精神、思维方式、行为举止都带有传统文化的印记, 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成果可以丰富个人的精神世界, 提高道德修养, 养成独立自主的人格, 面对外部世界的时候有自己的判断和解决的方式。相对于现代文化来说, 传统文化更有人文的广度和厚度, 并且千百年来经过人们不断地总结和实践已经证明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内涵是适合现代人利用并发扬的。
2. 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所涵容的各种思想政治文化、制度礼仪文化、生产生活文化、观念精神文化、语言文字文化、艺术文化放射着永恒的思想光芒。正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特质, 使其在引导、规范、教育、塑造大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方式、理想人格等方面占据着天然的优势。所以在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这种优势, 利用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来引导大学生的思想行为, 开拓他们的文化视野, 使其在道德、心理、情感等方面树立起新的认识, 从而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最终形成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最终完善学生社会化进程。遇到问题能够自我调节、自我更新而不是沉迷网络、萎靡不振。在笔者连续数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文化意识淡薄, 他们不知道文化对一个人的发展会起到多大的作用, 而且不知道怎样着手去感知和学习优秀文化。面对这样的局面, 把传统文化教育当做切入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向。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于:1.提高大学生的文化意识, 把文化的概念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建构完善独立的人格体系和价值观念;2.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 引导大学生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去指导行为方式。3.通过学习传统文化, 发扬民族优良传统, 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高品格。
二、怎样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进大学语文的教学中
在学生的调查问卷中显示, 有60%-70%的大一新生希望在大学语文的教学中学习中国古典文化。但是他们所要求学习的内容要有别于基础教育语文学习的内容, 从中不难看出, 学生的要求是一个从文学到文化过度的内容, 把文化作为方向, 具体的文学作品只是作为学习文化的工具和材料出现在课堂教学中的。这就给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提出了一个高层次问题, 怎样将文学作品转化成对文化的感知, 稍有偏颇又会回到文学的单一层面上, 这对教学成果的显现是十分不利的。中国传统文学包含几个大的部分, 诗词文曲赋和小说是其中优秀的代表, 基础教育的授课方式和内容都以单篇作品为主, 强调的是个别理解和掌握, 缺少整合和铺垫, 学生在学习中难免片面理解也不充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十几年下来, 学生所理解的传统文学就是背课文, 单调而枯燥, 慢慢的开始厌烦语文的学习, 更别提文化层面的涉猎了。所以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中, 要想渗透进传统文化的精髓, 让学生爱听、听得懂、能理解, 就要进行分门别类的整合, 首先选取适合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内容做成专题的形式, 再在专题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类型, 最后填充进具体的文学作品。使大学语文课更有高度, 层次清晰, 既注重背景的延伸又侧重对文化理念的消化理解, 从具体细微处体现传统文化的微言大义, 并让学生内化为精神特质。同时, 要兼顾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以扩大视野为主, 从大处着眼, 展示共性、概括性和代表性, 不要在细枝末节处捉住不放;还要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和总结, 让学生自己去体会领悟而不是简单地传授。
综上所述, 传统文化教育理念要体现在实际教学中,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才能真正起到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
参考文献
传统人文教育 篇10
一、加强传统美德教育
1. 在高职校园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多种活动形式,广泛掀起学习、倡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不断加强学生的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
2. 通过开展争做优秀小公民、好公民等活动,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仁爱、诚信、正义、大同、和合等时代价值。
3. 以讲座的形式深入开展“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等活动,从而有效地推进文明礼仪教育。
以“礼貌、礼节、礼仪”为主要内容,开展“校园礼仪系列讲座”、组织“文明礼仪知识大赛”,评选“文明礼仪之星”等活动,以宽容、敬人、自律、真诚、平等为原则,培养学生养成遵纪守法、助人为乐、爱护公物、谦虚礼貌等礼仪规范。
二、重视传统节日教育
1. 以忠孝为先,推行感恩教育。
利用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教师节等节日,开展“感恩父母情,孝心伴我行”、“感恩老师、感受文明”等系列教育活动,让学生在传统节日中学会感恩,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 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是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借助这些节日,开展传统文化经典知识、故事的普及教育。积极挖掘这些节日中的德育元素,培育学生民族感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3. 以六一儿童节、五四青年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国家公祭日、国庆节为契机,在学生中开展道德体验等各种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体现教育的生活化和实践性特征,引导高职学生认知传统并弘扬传统,了解党和国家的发展历程,不断增进高职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他人的情感。
三、抓好传统经典诵读教育
1. 构建国学经典诵读体系。
每学期制定诵读计划,本着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原则,在各学院开展不同的国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古代名句选读》、《二十四孝顺故事》等国学精粹;组织教师诵读《大学》、《道德经》、《论语》、《诗经》等国学经典,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构建诵读体系。
2. 搭建国学经典诵读平台。
丰富诵读形式,开展“诵经典、写经典、唱经典、演经典、展经典”等活动,即:每周开展“诵读经典一刻钟”活动,保证各学院各年级诵读内容的落实;每学期开展一次“书写经典一刻钟”活动,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写字教学相结合;在传统节日开展说唱经典比赛,把国学经典故事改编成情景剧,利用学生会、班团会和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排练,每年举行一次国学情景剧展演活动;每月的黑板报和橱窗要有一定的国学教育内容,每周安排校园广播播放国学经典音乐等,把国学教育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3. 深化国学经典诵读活动。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以大学生艺术节、巡礼节、文艺汇演为载体,围绕孝父母、守诚信、善待人、好学习等话题,以诗文朗诵、快板、课本剧、美文说唱等新颖活泼的形式,把《弟子规》、《论语》、《礼记》、《孝经》等经典美文表现出来。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转型和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西方文化和思潮日渐流行,使得一部分人的价值取向呈现出西方化的趋势,高职学生也存在这种现象。针对这一现状,需采取加强传统美德、重视传统节日、抓好传统经典诵读等多种教育方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真正融入到高职人文通识教育中,在高职校园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修养。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职人文,通识教育,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夏宇旭,王国君.《中国传统文化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2]居云飞.兴国之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3]张良驯,周雄.当代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5年.
[4]李申申.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
[5]樊海源.习近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2015年05期.
[6]夏文斌.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07期.
[7]鞠升川.新形势下高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策略研究[G].课程教育研究,2015年20期.
[8]李宗桂.试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G].学术研究,2013年11期.
[9]朱永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刻不容缓[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04期.
中国知识分子的士人文化传统 篇11
摘要: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古代虽没有“知识分子”这一概念,但“士”这一集团,一直以社会批判、建言立论为己任。士人知识分子对社会发言的历史传统经过心理积淀成为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深层心理意识。在对各自专业领域发言时,中国知识分子始终没有放弃对社会的关注,而是努力获得对社会的发言权。
关键词:知识分子;士;文化传统
“知识分子”一词起源于十九世纪的俄国,这一群体由不同的职业人士所构建,对社会作批判,使社会机制加以改进;其成员要积极关注社会现实,“通过影响国民思想、塑造政治领袖的行为来直接干预政治过程,并将此看作他们的道德责任和共同权利。”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知识分子”這一概念,但“士”是与之相接近的一个集团,二者有很多相同之处。所以中国人文知识分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是中国第一次知识分子大论争。持不同世界观、人生观的知识分子群体纷纷对社会体制建构抒发一己之见。儒家希望君主采取仁政,道家希望君主无为而治,法家更是与国家机制直接融合,为国君颁布法令。虽然诸子政见不同,但总体特性一致:介入社会;希望以自己的理论模式规划世界,建立起更好的国家机制,使百姓安定富足。他们对自身人格修养要求很高。孟子提出“我养吾浩然之气”是儒家君子的内在修养要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是儒家知识分子的人格表现。老、庄则在玄妙的哲学思考下指导人生境界,希望人能活得更本真,顺其自然,回归本性。诸子百家建构国家的社会理想,是在对现实生活进行严厉批判后提出来的。面对连年战乱、满目疮痍的现实社会,怎样才能让人们过上安定的生活,让国家稳定富强,这是诸子经过哲学思辩想要解答的问题。在奴隶社会渐趋衰亡,封建社会缓慢建立的过程中,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纷纷游说各个国家的统治者,希望自己的社会建构理论能被统治者采纳,付诸实践。此时,由于社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知识分子以“立法者”姿态批判社会;而要以自己的思想理论建构社会制度、国家机制,知识分子就必须与执政者联合起来。这一时期,教育体系并不发达,知识的传播媒介只是竹简、绢书,知识仅仅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掌握知识的人能参与国家管理机制,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员。知识分子对知识的掌握有绝对优势,在思想上认为自己是先进的,以一种权威姿态发言;而百姓因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社会又极不稳定,他们无法把握自己的生活,对知识分子的权威性发言表现出依赖性。
孔子以“立德、立言、立功”为“三不朽”,确立了士人知识分子的权威地位。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传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血液中的一部分,并且衍生不止。士人知识分子除了参与政治的功能外,还有一部分进行文学创作,甚至二者互有融合。儒家知识分子做官的同时也进行文学创作,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不胜枚举。在魏文帝曹丕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后,文学创作的独立地位才得以确立。文学的独立由一位政治家提出来,可见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联系之密切。由于文学的自觉,文学理论也开始发展起来:晋陆机的《文赋》、梁刘勰的《文心雕龙》等经典文论著作都成书于此时期,为文学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和规划。这是文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立法”阶段。这是对文学创作实践的初步理论、规律总结和指导,促进了文学的发展。文学这一艺术样式自诞生之初就带有审美的自身诉求和社会批判功能。文学创作者一直追求在美的表现之中蕴涵社会批判意识。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采用儒家典籍考试来选拔官员,儒家思想在士人知识分子的系统学习中深入其心。进入统治阶级内部的士人知识分子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为立身准则,心怀苍生,以天下为己任。他们愿为“帝王师”,希望帝王能采纳自己的治国方略;如果不被帝王欣赏,郁郁不得志,或是归隐,或是死谏,都会坚持自己的人文品格。他们直接与政治接轨。明末东林党人“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思想古已有之。无论是否在统治集团内部,古代士人知识分子都希望能为国家大事发一己之言。
在儒家思想的不断愆衍中,各朝各代又有新的发展。宋朝的理学、明朝的心学都是在儒家思想内部向更深处发展。有的思想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解,越来越趋于僵化。这时,从儒家思想内部产生出对立的因子,如明朝李贽以“童心说”对社会现状、儒家僵化理学思想的批判正是此种表现。这正是知识分子以批判精神看待社会及僵化知识的传承。
经过历史心理积淀,士人知识分子对社会发言的传统成为中国人文知识分子的深层心理;在专业领域内部发言的同时,中国知识分子始终没有放弃对社会的关注,而是努力争取对社会的发言权。
在消费社会中,中国知识分子的身份定位呈现一种张力状态:他们天生坚守弱势群体立场,虽然处于边缘化位置仍不放弃对社会不合理现象发出批判的声音;他们越来越强调多元化思想并存,注重分析社会现实,从中作出对自身定位的判断,分析人们在当代快速生活的思想困境。
在商品大潮的冲击之下,在知识普及的语境中,人文知识分子地位已经边缘化,他们只能作为“阐释者”使不同的领域达成交流,以构成完整的社会;然而他们仍没有放弃自己的“立法者”理想性关怀,希望自己对现实的发言能引起关注,改变社会,坚持面对现实存在发言,以“人文关怀”关注现实问题而不是现实关怀,坚持社会良知和道义。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在进行专业领域的研究时,始终关注社会的发展,秉承质疑、批判的士人思想传统,坚持自己对社会现象的发言权。
传统人文教育 篇12
一、传承传统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的人文化义不容辞
文学就是人学, 教人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假丑恶, 教人学会怎么做人。对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和思考, 对人生命价值的追问是人文精神最基本的内容。目前一些学生或因为生活优裕, 或因为竞争激烈, 承受力和耐挫力较差, 存在不少心理缺陷, 不善与人交流, 心胸狭窄。针对学生的现状进行语文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 语文教育从来就不仅仅是简单的读写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还是极富人文素养综合效应的。学好语文可以增强人文精神的培育, 也有助于学生扩大视野, 树立远大目标, 确立自己的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准则。在语文教育中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要的传统人文精神, 应当加以突出和强化:
1.培养学生从小明是非, 辨善恶, 重廉耻, 讲气节。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伦理道德方面重要的核心内容。孟子说:“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主张对于“非”与“恶”的东西要给以抗争, 而不能迁就妥协, 虽牺牲生命也在所不辞。对此我国历来的文学作品中都大力倡导。如杜甫, 虽然饱经磨难, 却始终心系天下, 传世的不朽诗篇, 都表现了他关注社会、关心人民的执着精神。屈原的忠恕, 陆游的忠愤, 文天祥、夏完淳、秋瑾等人的忠烈, 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的一身正气,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历史上这些杰出的人物, 对学生世界观的形成, 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 以及人格的完善等, 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和持久的潜移默化的效应。
2.引导学生自觉树立雄心远志, 坚强毅力, 勤奋而有所作为。这不但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优良传统, 而且有着更为迫切的大力提倡的现实性。新世纪从特定意义上说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纪。而人才的造就, 积古今中外数千年人类文明历史之经验, 无不雄辩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立志是成才的动力, 勤奋是成才的阶梯。司马迁发扬春秋史学传统, 编写《史记》, 因李陵事件获罪之后, 凭着坚韧意志, 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与折磨, 终于完成了这部伟大著作。苏轼、韩愈、杜甫也都是在逆境中不屈不挠, 执着地追求, 顽强地奋斗, 才走上创作的颠峰。韩愈从亲身体会中总结出的治学名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 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至今仍然是我们读书做学问的座右铭。精神追求本来就是人类进步的原动力, 从诗词文中诱导出的人生观, 动之以情, 示之以例, 往往事半而功倍。
3.重视亲情和友情的培养, 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以淳化社会风气。一个和美的现代社会应该是建立在幸福的家庭生活和充满友谊与关爱的人际关系基础上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是人类情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家国情、乡邻情、师生情等共同构建成人们心灵的依托和精神的支柱, 从来为我们中华民族所珍视。但今天社会上流行着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思想, 以及在校学生早恋成风。针对这些现象学校总是会做很多正面的教育工作, 大道理谈尽也未必产生好的效果。而文学作品却能以情感达到思想教育的作用。如《蓼莪》的真情流露感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针对现代人对人不感激, 对物不珍惜的态度就可以藉以此篇体会到生命的短暂无常, 懂得惜福、感恩, 进而珍惜家人, 及时行孝。儒家的仁爱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 可挽救目前道德沦丧的社会危机, 为今人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社会环境。表现这类题材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源远流长:从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佳话, 到《史记》中鲍叔牙与管仲的交友美谈;从李密《陈情表》的“至情至性”到韩愈《祭十二郎文》的“惨痛悲切”;从辛弃疾与挚友陈亮的“鹅湖之会”到夏完淳与恩师陈子龙的“细林之游”。尽管时代不同、经历有别、层次各异, 但都表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和亲情友情的多姿多态。这些情感朴素而瑰丽, 既严肃, 又沁人心脾。巴金的散文《怀念萧珊》体现出的是他们对人生、对生活、对爱情的态度和责任心, 当学生从巴金夫妇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中懂得了爱情是对生命的承诺和托付时, 当学生为萧珊的高尚人格所折服时, 就会检讨自己游戏人生、游戏爱情的人生态度, 这力量远比枯燥的理论批评“校园泡沫爱情”要强大得多。
4.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利于现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由于片面或者过分地强调了经济的开发和发展, 许多地方开发过度, 严重破坏了动植物资源, 威胁到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自然界的灾害一再向人类敲响警钟:若不改变掠夺性的现代经济发展模式, 大自然将要给予人类以毁灭性的报复。庄子凭借绝顶的天才、超人的想象, 他笔下的寓言每个都具有无穷的意味。如《浑沌开窍》一则主旨在于阐述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但我们换个角度理解:天地万物都有其自然本性, 人类应当尊重它, 顺着它而发展, 若单凭主观热情, 将会导致相反的结局。在我国古代, 人们在“天人合一”观念的指引下, 热爱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 提倡节俭, 儒家比德自然, 称颂“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道家视自然与人是平等的关系, 主张“天而不人”, “天人不相胜”, 都是影响深远的。认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意义, 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这一重要传统人文精神, 对我国是十分及时和必要的。
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 滋养着人的精神世界、人生根基, 值得我们去传承。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语文教育的新思路
语文教材所涉及的文学作品在艺术创作上均具有形象思维特征, 这种思维方式充满艺术虚构的想象力, 艺术想象力由于自身的思维特点更富有创造性。郭沫若曾深刻地指出:“科学也需要创造, 需要幻想, 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束缚, 才能发展科学。”[2]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发掘古今文学作品艺术创造的丰富想象力, 并上升到一定的理论认识高度进行归纳阐释, 既能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又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突破学科性思维定势, 激活其创造性智能。
文学作品生动新颖的艺术形象, 是作者依据艺术想象力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出来的。例如形容“愁和恨”, 词史上有不少名句, 李煜《虞美人》词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将难以述说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愁容愁绪, 用汪洋恣肆、不舍昼夜的“一江春水”进行富有创意的类比联想, 艺术地表现了其愁的深广与无尽。秦观的《浣溪沙》中“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飞花与梦、丝雨和愁本来不相类似, 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的“轻、细”两个共同点, 于是将四者构成了新奇的比喻。一般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 但词人反其道行之, 不说梦似飞花, 愁如丝雨, 而说飞花似梦, 丝雨如愁, 非常新奇。李清照在《武陵春》中说:“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同样使用夸张的比喻形容“愁”, 但她又另辟蹊径, 进一步把愁搬上了船。这些优美的诗句将精神化为物质,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形象, 颇有新意。这是在感物生情的联想中, 把不同性质的表象, 通过相似点的发掘, 由此及彼地复合出富有新意的艺术形象的创造性思维。古今诗文中大量使用的比兴、比拟、象征等艺术手法均是这种想象方式的具体化运用。
再如李贺的《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 去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 鸾珮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 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诗中所描绘的天上仙境与遥望九州的情景, 运用的便是幻觉性想象。这是依据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在已有表象的基础上展开幻想的翅膀, 遨游于非常自由的情感世界, 从而创造出超越时空的艺术境界和崭新艺术形象的创造性思维。李元洛在《诗美学》中曾就其创造性想象诙谐地评价道:“一千多年前, 这位短命的天才诗人就乘坐‘想象’这一阿波罗飞船登月了, 比现代科技创造的登月飞船早了十多个世纪。”
通过剖析作家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想象力, 帮助学生突破学科性思维定势, 激发创造潜能, 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品质, 便能在学以致用的实践中触类旁通, 发挥不可低估的主观能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中玉, 齐森华主编.大学语文·编写说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传统人文教育】推荐阅读: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12-17
人文传统11-20
传统文化与人文底蕴培养10-14
传播先进文化理念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北京人文大学10-28
心理人文教育06-18
人文魅力教育09-01
人文知识教育09-01
人文教育课程09-07
护理人文教育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