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人文教育

2024-07-17

大学英语人文教育(精选12篇)

大学英语人文教育 篇1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向全社会公布以来,教育改革再次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如储朝晖研究员所言:“投身教改是每个人的权利和机会。”作为一名大学英语教师更是责无旁贷。反思当前大学英语教学,尽管成绩显著,但课程功能单一、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的存在,也是不争的事实。而且,随着大学新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提高,问题的严重性愈加突出。有人甚至直接提出,大学英语课可以取消,或者仅开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英语课程。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们常奢谈这种那种模式、方法改革,似乎万变不离其宗,始终将视野局限于专业技能的训练上,想到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却忽视了大学英语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片面强调教育的工具性,丢弃了教育的根本:育人。这正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症结所在,导致改革停留在表面,出现了这样那样的矛盾、偏差,以至于又到了不得不改、改革往哪里走的关键时刻。大学英语教学必须立足于人的教育、以人为本。本次《纲要》贯穿始终的基本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实际上,实现教育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前提依然是以人为本、育人为本)。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本文旨从教育的功能切入,阐述人文之于教育的本质,并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回归人文教育的迫切性、优越性和可行性。

1 人文是教育的本质内涵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事业。从功能上讲,它离不开授业和育人。授业作为教育的工具性功能,的确重要,不教授专业知识、技能,学生如何谋生,服务于国家、社会?但教育另一重要职能是塑造人。著名教育家杨叔子说过:“教育的本质是文化教育,以文化育人。社会是靠文化的传承而延续的,是靠文化的创新而发展的。”他将此处的文化解释为五方面的内涵:知识、思维、方法、原则、精神。也就是说,通过全方位培养人,从而保证人类社会的绵延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非物,是有灵性,有丰富精神世界的。因此,教育究其本质,属价值范畴,应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必须高度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完善和人的幸福。在我国古代,“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其代表为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授弟子。这实际上是我国古代从德智体美全面教育学生的教育体系。在西方,人们更多提到的是人文主义。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将希腊文“教育”译为拉丁文的人文主义,他认为只有受过教育的人才能成为具有人性的人和真正的人。后来15世纪意大利学者又将古典语言和文学法律课统称为studia humantitatis,意指人性修养。可见,在西方,“人文主义”和“教育”是一脉相承的。人文是教育的本质内涵。教育应弘扬人文精神,应以人为本,以人为目的,高度关注人的意义、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形成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发展人是社会其他各方面发展的必要前提,具有更高的价值。而且,“人的发展状态是衡量教育是否科学发展、是好还是不好的最重要标准。”

大学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是保存文化和科学的殿堂。大学教育理当兼具功用性和人文性。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大学是研究和传授科学的殿堂,是教育新人成长的世界,是个体间富有生命的交往,是学术勃发的领地。每一项任务借助参与其他任务,而变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清晰。按大学的理想,这4项任务缺一不可,否则大学的质量就会降低。”[1]大学兼治学和育人于一身,但治学应服务于育人。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即追求学问道理,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从而服务社会,以达到人类理想的境界。

关心和促进人的发展是高等教育的主题。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做事的能力,更要教育他们学会做人,使其成为既有人性、又有灵性的人。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爱因斯坦认为:“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2]因此,大学欲致力于塑造“和谐发展的人”,实施人文教育,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至关重要。它既是大学生完善自我,追求自我发展的人性使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人文精神是大学和教育的灵魂。高等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实用知识,为他们提供就业准备,更应帮助他们形成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人文素质是提高道德感和责任感的基础,它可以使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以升华,同时给学生很多直接或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自己,认识对社会的责任。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实行的是较为单一的专业教育,尤其是一些理工科院校。他们过分强调实用性,片面注重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和训练,漠视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的人文学科建设。另一方面,近些年来学生深受日益浓重的商业气氛影响,再加上就业压力大,“务实”思想严重,对实用技能的学习热情远胜于人文知识的学习。他们轻视那些不能立竿见影带来实效的人文学科。许多大学生读书的目的仅是为了谋得一份好工作,过上优裕的物质生活,很少顾及精神理想的追求。可见,在狭隘的市场取向和经济动机支配下,施教者和受教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漠视人文教育,从而导致高校人文教育的缺失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这一现象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欲回归大学之道,必须加强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2 人文教育乃当今世界性教育潮流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的一些著名大学就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加强了通识教育,旨在保证所有学生,不论他们主修什么学科,都能获得具有普通与持久价值的知识、技能与思考习惯。正是在那个时代,人本主义教育理念诞生了,自此逐步深入人心。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文精神,渐渐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潮流。而且,重视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也是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21世纪教育有四个重要的领域:第一,learn to know,学会知道知识和得到知识;第二,learn to do,学会如何做事;第三,learn to together,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自然相处;第四,learn to be,学会如何做人。

在此潮流趋势之下,目前我国的教育观念正在发生重大转变,由只关注学科性知识传承的应试教育转变为重视“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应对21世纪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杰出人才、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大学英语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当遵循教育本质的内在要求,高瞻远瞩,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顺应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贯彻以人为中心,培养人文精神为宗旨的教育思想,从而为大学人文精神的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净化尽一份应尽的责任。我们广大英语教研者当从宏观角度出发,依据《纲要》所确立的大方向、大方针,依据教育规律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去探索、去行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积极回归人文教育。

3 回归人文教育的迫切性、优越性和可行性

大学英语在我国是外语课程,本身属于人文学科。然而,大学英语又是一门工具性极强,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理念的学科。人们往往受到急功近利、急于培养实用型外语人才思想的影响,认为学习英语仅是为了交际目的,学习者只要能说会听就行。似乎语言能力的提高就是该门课程的唯一目的和最终目标,而语言以外的文学文化因素与人文素质则可有可无。

现实教学中持这种实用理念的教师为数不少。这一理念下的教学过分重视语言技巧的训练,就语言学语言,就语言练语言,忽视语言背后具有人文价值的文学文化因素。由此,课程设置比较单一,主要为训练听说读写译技能的《视听说》和《综合英语》课程。教材内容多为缺乏趣味性、可思性的非文学文化性题材,而且教材包容量少,思想密度低,知识程度浅,不能对当今大学生的智力形成挑战,达不到训练人的思维、发展人的潜能、提升人的修养和境界的目标。教学方法上也多囿于语言中心论,更多的时间花在课文语言知识讲解和操练上,很少对教材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容这一大的语境进行挖掘和比较,更谈不上对有限的文学性篇章开展审美式赏读。总体上说,方法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知识传授型上,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研究能力。

这种功利主义主导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也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但从长远来看,它是舍本逐末。因为,它将该学科的功用性与人文性割裂、对峙,认为注重人文性就会削弱工具性作用。实际上,二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且工具功能本身应服务于育人功能。放弃人文性的育人功能就是放弃教育的核心价值,使该学科无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才的竞争力。正如谢南斗所言,“当代人才的竞争首先表现为综合素质的竞争,而隐藏于其后的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3]

另一方面,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单一的课程设置,不能挑战他们智力水平的教材以及单调的语言操练模式感到厌倦。课程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即便是语言能力提高这一目标也不尽人意。当然,还有不少学生,因迫于求职或考研压力,往往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去操练语言技能,并常以考试的功用主义态度追求考试成绩。他们能顺利修满课程学分,通过四、六级考试,但有些仍然不能在实践中有效运用英语。因为提高语言能力本身是无法跨越这一语言所代表的文学文化内容。如果脱离文化背景去学习语言,学到的只是语言的外壳。美国教育家温斯顿.布伦姆博格说得好:“采取只知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4]由此可见,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无论是在提高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还是在训练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潜能上,发挥的作用都很有限。更难做到加强他们的修养和提升他们的境界。对施教者和受教者双方,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都变成了一块鸡肋。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已十分迫切,改革乃大势所趋。如何改?教育界有识之士董亚芬教授曾指出:“大学英语这门课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就应当是综合教育的,故必须遵循大学教育的基本原则:‘文理渗透、加强基础、重视素质’”。[5]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具有人文价值的文学文化因素,回归人文教育既是大学教育的本质使然,也是该学科目标本身的内在要求和解决当前大英课程面临的种种困境的有效途径。

其次,大学英语课系语言文学学科,在实施人文教育方面,较其他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英国教育家利文斯通认为人文学科的优点是:第一,向人们揭示了人,是关于人的精神和人的本质的思考;第二,培养灵活的头脑,教人如何批判;第三,教人欣赏,使人眼界开阔。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不仅是英美等国家的母语,而且日渐成为更多国家的官方语言,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语。因此,大学英语课程能帮助学生了解异域文化,开阔视野,增强文化宽容精神。其次,大学英语作为英语语言文学学科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人文精神。英国文学史的主编王佐良先生在谈到英国文学最吸引世界读者的特点和品质时认为:“首先它是人文主义。它不常作悲天悯人的泛论,却总能从实际出发来关心人的命运。有些作家特别看重人与人之间的疏通,如E.M.福斯特曾说:‘只求能联系!’。另一些作家身处黑暗、悲惨、甚至血污的环境,而心中的理想之火不灭,追求并设计一个公平、安乐的新社会。一部《乌托邦》何止只照亮了英国文艺复兴一个时期,或英国一个国家!它也不是绝唱,类似的构思出现在后人的作品里:雪莱的诗,威廉?莫里斯的故事,甚至莎士比亚的剧本。”[6]优秀的文学性作品,能以生动的形象、深刻的思想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真谛,颂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它们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文学作品是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的绝佳材料。

再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具有人文性的文学文化因素,实施人文教育可得到三方面有利因素的支持。第一,作为管理部门的教育部2007年出台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兼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涉及大学英语课程事业应当充分考虑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国际文化知识的传授”。[7]显然,重点在“人文性”和“文化素质培养。”这就给予大英教改以政策导向性支持。第二,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逐年得到提高。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教学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大学意识到提高师资力量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为在职教师提供培训、进修机会,提升业务水平、改善知识结构,使得教师队伍素质逐年提高,有越来越多的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历,这为大英教改提供了较好的师资保障。第三,随着中小学英语教改的实施力度加大,大学新生入学时的总体英语水平普遍提高。按照现行的《国家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3-12年级)》的规定,高中毕业生须达到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有些省市提出了更高要求,甚至要求在高中就实行全英语授课。鉴于此,大学英语教改注重文化文学因素的人文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4 结束语

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外语教育愈来愈商业化,大学英语的功能有缩窄到单纯的语言技能培训的尴尬境地,改革到了抉择的十字路口。拙作乃学习领悟《纲要》基本精神后的浅见,期盼与广大同仁共勉,勿忘教育之本:育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此领域加强人文教育,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培养人文精神,既是教育内在的本质要求,也是本世纪教育发展的世界性潮流和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同时,还是解决大英教学目前所面临的诸多困境的有效途径。大学英语的课程性质也表明其在回归人文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只有将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才会生机勃勃,才能让语言基础知识的巩固、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人文素质的提高等多个目的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从而根本上改变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将改革推向深入,培养出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150.

[2]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第3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23.

[3]谢南斗.外国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J].外国文学研究,2001(3):111.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87.

[5]董亚芬.我国英语教学应始终以读为本[J].外语界,2003(1):4.

[6]王佐良,周珏良.英国二十世纪文学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934.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6.

大学英语人文教育 篇2

大学英语有史以来都是以教授语言和交际能力为中心的,很少有人考虑怎么把它作为人文教育学科。

其实,如果这门课程开在本族语国家,作为母语学习,那他就相当于我们的语文课,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也是人文精神传播的主战场。

但是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到了中国之后,由于长期以来考试中心的影响,使其变成了一门纯粹的应试科目,人们看不到它在实际生活中到底有什么用,甚至很多经历了高考,甚至考博经历的教师都感言,英语没用,学了30年,除了考试,什么用都没用。

当然,他们口中所谓的“没用”只是指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从来没有直接用过英语说话或者写文章或者读过英文材料。

因为他们从来不把它看作是学习人文知识,提高道德伦理素养,促进文学艺术鉴赏能力的学科。

而我们现在就是要开发大学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功能。

关于如何加强高校人文教育,很多专家给出了意见,但是很多都是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无法实施的。

例如要改变文理分科等。

本文则根据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实际,特别是外语教学的特点,提出更具实际操作性的方法,只要教师稍加用心,就可以立即付诸实施的措施。

二 两者结合的途径

首先,要改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人文修养,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的态度和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交际能力外,也应该关注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

因此教师授课的目标不能仅限于讲授课文中出现的语言点和语法以及听说的训练,更应该注重课文中所包含的人文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们首先能够深刻理解课文中包含的道理,这样他们在做其他训练的时候就会有感而发,从而能促进他们听说写的能力。

现在很多学生不愿意做输出性的训练,只追求阅读和词汇背诵,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腹中无物。

本人在修改学生作文的时候,这一点暴露无遗。

学生的作文写不好,因为他们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对着某个题目,就是那么一两个观点,不停的来回转圈。

他们对很多事物的认识不够。

这就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让他们都能形成独具特色的对事物的认识,能够有自己的观点。

从教育的整体目标来看,这比让学生多背100个单词更重要。

所以教师首先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在教学中才能体现出来。

其次,要仔细研究课本,根据课本内容给学生补充相关的人文观念和内容。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教材在编写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其内容的人文教育意义。

每一篇课文都包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去挖掘,不能把这些良好的人文教育素材浪费了。

例如第一册中《L 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这篇课文中,就明确提出,外语学习是最折麽人的事情(a most trying experience)。

教师就要利用这其中包含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学习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是一旦你努力了,其中的快乐也是其他的快乐无法比拟的。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这样的。

通过这样的补充,让学生逐步改变学习英语有捷径的看法,因为目前很多学生都希望能通过某种所谓的方法,就能1个月背诵1千单词,4个月就能考过四级,半年就能英语说的顶呱呱。

这些都是合学习认知规律的广告宣传害了一大批学生啊。

通过这篇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探讨学习英语的所谓捷径,让他们逐步认识到学习的正确途径,当他们看到某些被鼓吹的观点或者流行的说法时,自己要动一下脑筋,由自己的看法,不要人云亦云。

凡事多动脑,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知,这才是大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三,中外对比。

对比是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种手段,也是最容易讲解明白道理的方式。

而大学英语的教学则为我们提供了对比的良好环境。

现在大学英语教材全部采用英语国家作者写作的原文,因此,其中所包含的知识都是原汁原味的西方人文精神。

而作为教授如何做人,如何与人交往的人文知识其实很多都是不存在国界的。

当然也有不少中外的不同。

例如西方注重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东方崇尚集体主义。

但是如果我们能仔细的对比现实中的这两种主义的话,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西方的个人主义更像我们现在努力要做到的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而并不是我们认为的自私。

而中国的集体主义则被曲解,导致众多的中国人一味的随大流,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不敢有自己的观点,盲从盲信,完全失去了作为个体的个性。

通过这样的对比,教师能逐步让学生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促进他们思想的成熟。

三 结论

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较长时间,而且是逐步提高,不会一蹴而就。

把人文教育和大学英语教学相结合虽然有众多的优点,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为大学英语毕竟不是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只是它的教育目的之一,它还有其学科自身知识性的具体目标,因此如何处理学科教学目标和总体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即在课堂上,补充人文知识与传授语言技能的比例关系,就成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这个需要各个教师根据学生和学校的情况,以及自己的经验做出判断。

还有目前的还没有科学的评估学生人文素养的手段,这个只能是看学生走出学校后的表现,因此,人文教育就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让教师来操作,而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很大程度上成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

这些都对全面提高人文教育增加了难度,也是以后研究者应该具体。

新课标下英语教师的.人文主义情感教学策略【2】

摘要:本文根据情感因素理论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影响外语学习的态度、动机和个性等情感因素,旨在引导老师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上的心理障碍,增强其学习动机和提高英语成绩。

大学人文教育的意义探讨 篇3

【摘要】教育的目标必然要体现对人的关注和关怀,而人的全面成长离不开人文教育,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質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人文素质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礼记·大学》所记载:“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人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是提升人的素养和人格,修炼人的内涵和心智的营养剂。然而,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回报率高”的科学技术,而忽视了对传统人文教育的关怀,尤在部分高校,人文教育流于形式,似乎沦为专业教育的“陪衬”。在当前高校人文教育中,存在教育形式单一、创新不足,人文课程科目较少,师资力量不足且教授方式呆板等各种问题,学生抱着“凑足学分”的心态,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教育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转变大学人文教育的教学体系,真正实现人文教育“教人做人”的根本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文教育有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所体现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技术有所不同。科学技术是一种显性的存在,能够被我们直接学习、发现并予以应用到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在追求经济利益的今天,科学技术转化为经济成果的成效也最为显著,因此更容易被人们所重视。而人文精神则是一种隐性的存在,是历史千百年沉淀所形成的精髓,这种包含着人类智慧的精神不是简单的书本所能传授的,而是需要师生深入挖掘书本中文字、图片背后的美,用心灵去感知、领悟和升华,因此这种隐性的精神很容易被人们忽略。古语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人非常重视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大学人文教育的意义也应该在于此。

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具备全面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求具有过硬的专业功底,还要求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个人品质和分析判断能力。可以这样说,人文精神是基础,是一个人内化了的修养,具有稳固性,可能影响个人很长时间甚至伴随一生;专业技能是延伸,是在内在精神指引下的外部行为,内在精神为真善美,外部行为也为真善美,内在精神为假恶丑,外部行为也为假恶丑。因此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须兼备内在与外在。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和谐共存,赋予同等重要地位,可是我国的教育界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教育而轻视人文教育,重视知识传授而忽略素质培养的现象,这种“重科学轻人文”与大学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也是所谓的“跛子”,长此以往,会对社会产生巨大的负面效应。正如陈思和教授所言:“假如现在我们把大学的人文学科全部砍掉,只发展自然科学,搞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大概也会搞上去的。但问题是,缺少了心灵自由精神去搞自然科学和市场经济,那么,即使国为强国,民为富民,但这样的国民终究会成为怎样一种素质的国民,我是不敢预言的。[]教育在教会人如何生存的同时,也要让人们知道为何而生存,进而丰富情感世界,提升精神层次,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而人文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2.人文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价值观对人生发展具有导向作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可以使人保持积极的内心追求和正确的人生航向,促进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如果价值取向发生偏离,无论是对自己、他人还是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危害。然而在当前经济飞速发展,跨界意识因素交融及西方价值观念的渗透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曾经被视为“象牙塔”的高校也并非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片净土。各种价值观念充斥着校园,可谓“鱼龙混杂”。当然其中不乏可取的价值观,但也有不可取价值观。大学是学生们正式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是学习专业技能和塑造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专业技能的取得能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提供“工具”,价值观则指明未来的人生方向。诸多青年学子,很多是涉世不深,判明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强,在面对价值观选择时,没有正确的指引就极易产生选择的偏颇,反应到行为中极容易出现偏差。盘点今年来在大学校园大学生中出现的恶性事件,从马加爵到林森浩,深入分析这些肇事者的行为,都与价值观的偏向有或多或少的关系。因此,如何教会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让学生懂得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正确行事,是高校人文教育应该必须重视的问题。

人文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带领学生走上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轨道,学生对人文精神的学习中领悟到人生的价值,体会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产生尊重自然、尊重社会和尊重他人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而更好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但使人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人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必然改变自己,使自己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这个目标的达到,必须依靠人文教育。[]因此,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和塑造的阶段,必须重视人文教育的引导作用。

3.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在当下,创新是时代的号角。创新是国家、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说,创新程度将决定着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竞争力的大小,而创新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在知识经济大环境下的竞争,实质是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也就是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的竞争,谁拥有这样的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抓住机遇,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无疑将是国家的创新战略中被寄予厚望的群体。

创新不仅依赖先进的科技知识,人文因素在科技创新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众所周知,创新意识根植于人的思维、精神,是在人类探索世界的精神驱动下,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进行的实践活动,纵观科技发展史,无不是以改变世界的激情推动着科技一次又一次的革新,以我国为例,“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科技的进步,都凝结着人类的精神,即国家使命感和强国心。人文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将知识的获得和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实现知识成果的转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更凸显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那就是在人与自然的矛盾中,在人的索取与环境代价、社会问题中寻求到平衡点,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文精神,引导科技创新在人类长远利益的轨迹上发展。因此,大学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大学人文教育的积累,人文素养的提升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也将决定着创新的深度和广度及创新与其他方面的协调程度。

总之,大学人文教育在大学生培养方面有重要作用,既无以替代,又润物无声,发挥着巨大的张力作用。大学人文教育的内涵、方式、效果值得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管理部门进一步重视。

参考文献:

[1]谭伟平.大学人文教育与人文课程[D].华中科技大学,2005.

大学人文教育的忧思 篇4

在中国的历史上, 教育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比较完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 包括有着楷模意义的教育实践, 其实早在两三千年前的周公、孔子那里, 就已经出现。直至今日, 中国也还是世界各国中最重教育的国家之一, 尽管当下的一些教育体制已经扭曲, 但在国人心中, 教育仍然是每个家庭中的头等大事。钱穆说, “中国教育, 实亦可谓是一种宗教事业。”这并不是夸大之词。因为在中国的文化体系中, 并没有创立起一个有全民影响力的宗教, 直到魏晋南北朝后, 才有佛教从印度传入, 而在世俗生活中, 扮演教化人心之职责的, 就是教育。特别是儒家, 一直在教人如何做人, 如何具有人之为人的品格、精神, 这种以人文教之的传统, 贯穿着一种人品观———所谓君子和小人, 雅人和俗人, 都是事关人品, 也事关一个人的人生意义。由是观之, 我们就会发现, 中国的教育, 确实具有一种宗教精神, 它也传道, 但不以来世或天国为旨归, 而是希望在人世中实现理想, 并以认识人生大道为最高目的。从人道知天道, 从人文知自然, 不偏重于一己之私, 也不过度张扬某种专门之学, 中国的传统教育, 更多的是在培养全人、通人, 使一个人有通才, 具通识, 并由此成大业、成大器, 至终成为“大人”。

所以, 中国以前的教育, 并不重视学校和课程, 而是重视老师是谁。所谓“经师易遇, 人师难遭”, 就是这个意思。何以在中国古代, 除了官学之外, 私人讲学、私人书院也极为盛行?就在于大家看重教师的学问和教师的为人, 重身教、行教。像孔子, 虽然到处讲学授徒, 其实他并没有一所固定的学校, 唐人钱起作诗说, “更怜弟子宜春服, 花里寻师到杏坛”, 我想, “杏坛”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吧, 但这并不妨碍孔子施教;王阳明以各处的衙门为自己讲学的场所, 也不影响他传道授业。只要有名师, 就会应者云集, 至于教育的形式, 倒在其次了。所以, 孔子死后, 没有人在孔子讲学的地方修一所学校继续授课;朱熹死后, 也没有人在武夷山或建阳兴办学校继续他的教育事业。名师一去, 由他而起的教育事业也随之而去, 可见, 中国人重师道过于重知识, 师道存, 则教育存, 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精华。

其实, 即便到了现代, 这种思想也还是被大家所推崇的。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 聘请各种学派的人在北大授课, 兼容并包, 因为在他认为, “思想自由之通则, 则大学之所以为大也”;梅贻琦任清华大学校长期间, 也对大学下过一个著名定义:“大学者, 非有大楼之谓也, 乃有大师之谓也。”以思想的自由、以大师作为大学的灵魂, 表明大学应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盲目地比硬件, 比环境, 或者比学术文章的数量。梅贻琦说这话的时候, 已经做了十年清华大学校长了, 他是学物理的, 留学美国, 刚开始就职时, 没有经验, 所以他一直未能对大学作出一个恰当的定位, 直到一九四一年, 才有了上面这个经典的定义。确实, 中国人尊重师道这一点, 和西方人是有很大不同的。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 但他的名言是:“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和他不同的是, 孟子则说, “乃我所愿, 则学孔子。”一个重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真理, 一个重以老师为楷模, 传承其精神和人格。故《论语》既是孔子之学, 也见孔子之为人。后来中国的教育越来越偏重于让学生学知识, 学技能, 局限于书本字面, 轻师教、身教, 同时为人师者, 也失去了榜样的作用, 甚至干出许多斯文扫地的事来, 教育的面貌才开始呈现出一片乱象。

这个乱象, 大家都有所目睹, 也有所耳闻了。当然造成这一乱象的原因, 并不能全由教师来承担, 事实上, 体制的问题, 历史积弊的问题, 社会风习的问题, 以及整个国家的价值迷茫的问题, 等等, 都在混乱大学的方向。关于这些乱象, 大学内部有很多争论, 媒体上也有许多报道, 一会说哪个大学生抢银行了, 一会说哪个女学生被老师潜规则了, 一会是申博点的黑幕, 一会是大学校长抄袭, 置身这些新闻当中, 我越来越感到, 现在的大学教育体制存在着致命的不足, 大学教师这样的职业, 也无什么光荣可言, 而更像是失败主义者的象征。教师无力改变社会, 甚至也无力改变一个学生的精神面貌。我们周而复始地在课堂上传授知识, 但我们对学生如何在精神上成人, 如何建立起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实漠不关心, 也无从关心。教与学的割裂, 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过度行政化对教育活力的伤害, 机械的量化管理方式对学术差异的抹杀等等———这些年来, 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 但应对的办法却很有限。但凡对中国大学教育的前景怀有责任感的, 我想, 都会对教育的现状有一种焦虑和痛苦, 甚至有一种不知今夕何夕之感。

二.人文教育是一种基本教育

变革的诉求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了。尤其是近年来, 关于大学教育的变革, 呼声最高的, 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人文教育, 或者叫通识教育、通才教育, 在英语世界, 也叫自由教育。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 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 而更应是培养人格、塑造精神、贯彻理想的地方。除了术业有专攻, 学生也还需要接受人之为人的基本教育, 以克服过度专业化所带来的精神缺失。因此, 人文教育并非是什么艰深的教育内容, 也非只针对文科的学生而言的, 恰恰相反, 它是对大学生所进行的共同教育、素质教育, 是要普及一种基本的、常识性的经典阅读和文化情怀。

如果一所大学, 只重视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学习, 而遗忘了人文精神, 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 这就是“半个人的世界”。中国古人说, “刚柔交错, 天文也;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天文是关乎事物、世界之变化的学问, 人文则是精神的学问、生命的学问。只懂天文, 不知人文, 就不是“全人”, 只是半个人而已, 而真正的教育, 应该是全人教育。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的提出, 就是要把人塑造成全人、大人, 而不是残缺的人。这种教育理念, 以前大家并不是不知道, 只是实践起来, 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现在的大学, 系与系之间的隔膜,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不相往来, 非常严重。不说文科、理科之间, 就是文、史、哲这种血缘亲密的学科, 也少有联系。好像学历史的人, 就无须知道尼采;学哲学的人, 也不必知道白话文运动。我们中文系的一些学生, 根本不知道“虚一而静”是什么意思;而一些历史系的学生, 也不知“此在”是指什么。专业越分越细, 知识越来越偏僻, 大家都只知道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别人所研究的, 或者人类共同的那些精神准则、核心价值, 对很多人来说, 日益陌生。这令我想起一九二五年清华大学设国学研究院之时, 对于聘任导师所提出的要求, 首先就是要求这个导师“通晓中国文化之全体”, 而且还要求他对外国文化有相当的了解。确实, 后来受聘清华大学的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这四大导师, 都是通才、大师, 所以, 国学研究院只办了四年, 却培养出了一大批文史方面的人才, 这不能不说和这几位导师的通才、通识有关。

事实上, 那时的名师, 可谓多是以通识为本、专识为末的, 像朱光潜, 既讲授文艺心理学, 也讲授雪莱、济慈等人的诗歌;像冯至, 既讲授《浮士德》, 也研究杜甫;像汤用彤, 更是我所钦佩的大学者, 既讲授魏晋玄学, 也讲印度哲学和英国哲学, 很多的课, 他甚至都用英文讲;而章太炎、刘师培这些人, 更是无所不通;即便像弘一法师, 出家前, 也是音乐、绘画、篆刻、书法、戏剧, 无一不精的。现在的境况, 就大不如前了, 不仅不太有这样的通才, 现在的教育制度也不鼓励、起用这样的通才, 即便同一个文学学科, 古典文学和现当代文学之间, 也是壁垒分明的, 能够打通二者间联系的人, 几乎没有。知识之间的界限、学科之间的界限, 无比森严, 导致专家无数, 但真正通达之人, 少之又少。所以, 现在的专家, 也越来越不受尊重了, 因为就他们的那点知识, 以及那种狭窄的视野, 确实是让人尊敬不起来。

强调人文教育、通识教育, 就是为了强调人与人之间, 在专业的不同之外, 还有共同的东西, 这些共同的东西, 就是文明史中的经典和人类精神中那些永恒不变的价值。尤其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变化几乎是一切人所信仰的价值, 人文教育是要提醒大学生, 这个世界还有不变的东西, 还有常温常新的价值———对每一个本科学生进行这种核心教育, 能帮助他们在精神上建立起健全的视野, 并由此接通一个人和过往文明之间的血脉。它对人类精神谱系的重建, 对僵化的知识灌输的拒斥, 以及把受教育者看作是一个活泼的生命体的思想, 是要还原教育以人为本的面貌。这些年, 我们中山大学就进行了通识教育的改革, 为新生开设新的“通识教育共同核心课”, 分中国文明、全球视野、科技·经济·社会、人文基础与经典阅读四大类, 学生须在每大类里必修四个学分, 本科前两年完成十六个学分。其中, 经典阅读将是中大通识课程的重点。此外, 中大还同时设立博雅学院, 首批三十位新生将不属于任何院系, 而是通过四年不分学科的完整的博雅教育, 修读古汉语、古希腊语、拉丁语、英语、中国文明、西方文明等课程, 培养他们向学问家的方向发展。中大通识课程改革的设计者是甘阳教授, 他多年来热心于通识教育的推广和改革, 由他总策划的中大通识教育改革, 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值得期许。

谢有顺教授和恩师孙绍振教授

事实上, 关于我国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提出来了, 现在很多大学都有这方面的共识, 也在大学人文教育方面, 作了很多探索, 但效果一般。一方面, 课程的设置可能还有待完善, 更重要的方面, 可能还是缺乏能将这些课程上好的老师。没有好的老师, 学生的上课热情就会大打折扣, 一些概论性的、通史性的课程, 最终又是落到混学分的境地之中。这样的状况是让人忧心的。

三.大学的兴起关乎大国的兴起

大学是培育人才的地方, 它所培育出来的人才, 其精神强度如何, 知识的创新能力如何, 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命运。据香港科技大学丁学良教授的研究, 大学的兴衰, 将直接关乎一个国家的兴衰。所谓大国, 必须要有好的大学, 没有一流的大学, 大国梦是难以实现的。以历史上的情形看, 哪里有一流的大学兴起, 这些大学所在的国家就有可能成为一流的国家。西方的大学, 最早是出现在意大利半岛上, 大概是在公元一一OO年左右, 大学一出现, 意大利很快就出现了文艺复兴———它甚至引领了整个西方的精神复兴。另外, 最早的资本主义经济也在意大利率先兴起。十三、十四世纪之后, 英国也兴起了大学, 特别是有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后, 英国开始工业革命, 政治、军事和经济上都开始引领世界。十九世纪之后, 研究型大学开始在德国兴起, 德国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领先国家, 在很长的时间里, 德国都保持着全世界最好的经济增长率, 这有点像现在的中国。后来, 这些办学理念传到了美国, 美国出现了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大学之后, 国力和经济都迅猛发展, 到现在, 美国都还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中心, 也是唯一的超级大国。大学的兴起带来大国的兴起, 这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 我们不能轻忽。大家都知道, 中国的大学起源于京师大学堂, 它是北京大学的前身, 而北京大学的创办, 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一个标志, 它本身就是维新变法的产物, 正如日本著名的东京大学的兴办, 也是明治维新的产物一样。可见, 大学的兴起, 也改变了我们这些亚洲国家的面貌。

中国正在高速发展的途中, 要想在国力和影响力上有根本的提升, 光卖中国制造的物质产品到世界各地去, 是远远不够的, 物质中国的形象, 甚至会抑制别国人对中国的想象———他们会以为中国只会生产物质, 而没有自己的精神世界。因此, 我们需要建设更多世界一流的大学, 才能把中国的强国梦变得更具内涵。在电影《天下无贼》中, 葛优说了一句有名的话, “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可是近年来, 我们国家的人才环境和人才战略是有隐忧的。据中国社科院在《二OO七年全球政治与安全》一书中说, 中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在世界上居于首位。据《人才战争》作者王辉耀透露, “去年的数据显示, 归国留学人员只有三十九万, 滞留在海外的留学生已经超过百万, 无论数量还是比例都是世界罕见。”甚至还有人说, 回来的都是没什么大才的, 真正有大才的人都留在外面了, 真实情况未必如此, 但这话也说出了一些严峻的事实。而据美国国安部前段公布的二OO八年移民报告显示, 仅二OO八年加入美国国籍的中国大陆移民就有四万, 另外还有八万人获得美国绿卡。我想, 这些数字中, 很多也都是优秀人才, 他们留在海外发展, 虽然是个人选择, 但终归是一件令人惋惜的事情。现在, 全世界都有共识, 国家之间的较量, 关键是人才的较量, 有了人才, 你才有创新的能力, 才有领先于人的可能性。《经济学人》前几年发表过一篇文章说, 二十世纪打了两次世界大战, 二十一世纪打的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场战争的特点是争夺大脑, 它的胜败, 将直接决定许多国家的前途。因此, 你把这场在全球吸引人才的战争, 称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也不为过。人才争夺战目前打得最好的是美国, 全世界大量顶尖的人才流向那里, 西欧现在也开始想办法吸引人才, 一些中东国家更是发挥他们有钱的优势, 开始从美国、香港挖人才, 而韩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都出台了很多政策, 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中国近年也重视人才的引进, 只是, 中国的教育体制、行政体制, 太束缚那些人才的自由发展, 而难以有强的人才竞争力。尤其是关于人才的观念, 中国普遍重金融、科技人员, 对人文学者、艺术家和企业家, 引进的力度却不大。而人才的较量、争夺大脑的战争, 最主要的, 就是大学之间的较量。

谁都不否认, 这些年来, 中国大学的扩展速度是惊人的, 中国的大学每年都扩招很多学生, 中国现在培养的博士生, 甚至已经超过了美国的规模。中国的校舍建设、学科建设, 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真正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还是教育的质量, 以及教育所培养出来的, 到底是怎样的人才。人才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知识教育更多侧重于让学生掌握一种技能, 而人才教育呢, 是指要培养既有技能、又有精神感召力和理想人格的人, 也就是健全发展的人。现在看来, 这样的人才, 我们还很缺。很多大学生毕业之后, 有做事的能力, 却未必有做人的魅力, 有技能, 但缺少价值信念, 满足不了社会对一个大学生本该有的精神期待。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的提出, 其实就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层面, 使之尽快精神成人, 并能以自己的价值坚守来影响社会。面对大学生普遍的精神贫乏, 这种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就越发显得紧迫起来。

为了更好地认清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现代大学形成的历史, 以及大学理念的沿革和变化。

我刚才说了,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西方的中世纪。很多人都以为欧洲的中世纪是黑暗的, 其实, 在那样的暗夜里, 大学就是明灯, 这样的明灯, 曾经照亮过很多人的心灵。公元一一OO年左右, 大学先在意大利兴起, 而后传播到法国、英国, 之后再到德国和俄罗斯, 后来又到了美国。从大学兴起到工业革命的初期, 这个阶段的大学教育, 其根本理念就是教化人, 要把人培养成有教养的、有文明规范的绅士。到了工业革命的火热时期, 在德国, 以柏林大学的洪堡为代表的一批人, 认为大学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 它更应是研究中心;大学不仅要教化人, 它还要创造新的知识。这比起之前的大学理念来, 就有了一个扩充。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就是洪堡的信徒, 所以, 他把好的大学应该是研究型大学这一理念带到了中国, 并付诸实践, 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奠定了基本的方向。进入二十世纪之后, 美国开始处于强势, 以美国为中心, 出现了对大学新的理解, 一些美国的教育家认为, 大学不仅是教育的机构、知识创新的场所, 它还应是服务社会的机构, 于是, 很多大学就开始创办工商管理学院、建筑学院、行政学院、医学院等等。从教育机构到研究中心, 从研究中心再到服务社会, 这三个阶段, 可以说涵括了现代大学理念的演变过程:把大学视为教育机构的阶段, 其实就相当于大学的博雅学院, 本科教育, 专注于教化人、塑造人;把大学视为研究机构的阶段, 就有了研究生院, 有了许多硕士生、博士生;把大学理解为也应服务社会的阶段, 就产生了许多专业学院, 专业细分的大学时代来临了。

事实上, 大学理念的这个变化, 并不是后者否认前者, 相反, 好的大学, 总是强调这三者的统一, 而不是顾此失彼。既要教化人, 也要做研究, 更需要服务于社会, 三者不可偏废。《礼记·大学》里说, “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也包含着这些意思。蔡元培当了北大校长之后, 除了他所熟悉的德国和法国的教育状况, 他还考察了英国、美国、日本的教育, 那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 他在考察之后认为, 理想的教育应该包括四点:第一是中国孔墨的精神, 孔子、墨子的教育既重视专门教育, 也重视陶冶德性, 同时还兼顾社会教育, 宣扬的是一种仁爱精神;第二是英国的绅士教育, 即人格养成之教育;第三是德国和法国的专深教育, 培养研究的能力;第四是美国式的服务社会的教育。现在看来, 蔡元培的观点, 就是一种全面教育的观点, 既吸纳了欧美之长, 也没有忘记中国自身的教育思想, 他提倡美育, 提倡“文理融通”, 打通科学和人文的界限, 以培育“完全之人格”, 主张美育和智育并重, 并说, “常常看见专治科学, 不兼涉美术的人难免有萧瑟无聊的状态”———这些见地和主张, 至今依旧有借鉴意义。因此, 你必须承认, 民国时期的大学教育, 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为代表的大学教育, 是贯彻着很深厚的人文精神的, 尤其是西南联大的教育精神, 特别让人感慨。我到过云南蒙自———西南联大的旧址, 也看过闻一多、钱穆等人写的信件和回忆文章, 记述了在那么艰苦的战争岁月, 即便是住漏雨的简陋校舍, 吃带沙的米饭和发臭的肉, 当时一大批的大教授依然怀着教育的激情和培养人才的热忱, 就在于他们身上, 还有信念和理想, 才成就了中国教育史上的这段佳话。

民国时期的大学, 当然也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 蔡元培先生也承认, 培养专业人才是“目前的急务”。这令我想起当时有一个叫古诺德的, 也就是那位认为中国适合推行帝制, 受到袁世凯激赏而遭到梁启超痛斥的外国人。他在《解析中国》一书中说:“不论中国人或外国人, 凡是关心中国兴衰成败的, 都认为中国的弱点在於缺乏艺的能力与艺的职业。……中国轻视艺由来已久。因此那些从事物质生产的艺士往往放弃它们本来的艺而改作文人, 或者坚决让他们的子弟弃艺从文 (工匠的子弟, 没有一个不是这样的) 。”轻艺重文的结果, 就是很多人都拥挤到一条官道上, “头衔既荣耀, 俸禄又丰厚”, 这个观察是符合中国那时的实情的, 古诺德疾呼:“我要斗胆进言相告说, 文士所擅长的是妙语, 艺士所擅长的是实力。我还敢进言相告说:中国的国力已经穷尽, 目前缺乏的是艺、是工作、生产的能力。”“要增进实力, 就必须鼓励艺士, 而尤其必须先破除最陈旧最腐朽的观念, 即文贵艺贱四个字。”确实, 一个文人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少的社会, 必然流于言辞争辩, 而少实业生产, 国家就会走向贫弱。因此, 那个时候抨击“重文轻艺”是有其进步意义的。只是, 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行, 艺和文的地位似乎开始颠倒过来了, 学艺的人位居要职, 而习文者日渐稀少, 文史哲成了冷门专业, 工程师、专业技术人才遍地都是, 可“这个世界会好吗” (梁漱溟语) ?也不尽然。可见, 重艺轻文也不会是社会的福音。蔡元培的伟大, 就在于他既看到“目前的急务”, 需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但他也没忘记, 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 “国民人格的完善与否, 则事关国家的隆盛”。所以, 他反对机械的教育:“使仅为灌输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 而不贯之以理想, 则是机械之教育, 非所以施于人类也。”为何战争年代条件那么艰苦, 可中国培养的人才还是层出不穷?这“理想”二字至为重要。支撑那时的教育事业的, 若没有一种高迈的精神、一种人文情怀, 是无法想象的。

四.当下大学面临的人文危机

应该说,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 上述这种大学教育的精神传承出现了中断, 尤其是“文革”期间, 思想上的专断、简化, 扼杀了大学自由而丰富的精神;现在略微自由一点了, 消费主义和商业主义大潮的兴起, 又侵蚀了大学作为精神堡垒的纯粹性, 大学的精神内核, 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 深入探究大学精神传承的断裂和变异, 有利于我们重新规划大学人文教育的目标和路线。我把当下大学面临的人文危机, 用四个方面来概括。

1.模仿主义使大学的知识体系趋于板结。一九五二年院系调整以来, 我国采用苏联的大学体制, 大学一年级就开始分专业, 以最节约、经济、迅速的方式, 把人变成专业人才、技术人才, 投放到工作中去。应该说, 建国初期, 各条生产战线上都急需大量人才, 这样的教育模式有其合理之处, 因为要增强一个国家的国力, 确实需要有许多具有工作、生产能力的人, 而不是纯务虚的学者。那时忽视人文教育, 也就情有可原了。但这种体制的弊端, 现在已经开始显露出来, 特别是专业的过度细分, 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也限制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和人文视野。而近些年来, 中国的大学教育又争相模仿美国大学的制度, 注重科系, 注重学科, 重视研究, 以及文章发表的篇数、注释的格式等, 而英国式的人文主义教育, 强调古典文化修养和道德品性的训练这些方面, 我们却没有学到。现在大力提倡的通识教育, 其实也是模仿美国的, 但我不知道能否学到别人的精髓。

必须看到, 有一些公共学科, 是可以模仿的, 比如经济学、管理学等, 但文学、历史、哲学是有国情和国界的, 必须遵照中国学生自身的现实来设计。脱离了具体的国情, 违背了中国人的心灵逻辑, 人文教育就会失去情理的基础, 而难以说服接受者何以要这样而不是那样。甘阳教授很推崇的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 他所主张的通识教育, 就建立在对原有的美国大学教育弊端的批判上———他批判美国的高等教育完全失去了方向感, 唯科学主义、技术主义、市场主义是从, 这样的庸俗化和大杂烩, 使“大学之道”彻底失落。这些弊端, 现在的中国大学其实也有, 甚至比当年的美国还严重。哈钦斯所强调的大学之道, 就是学生不分专业、不分科系, 都要接受一种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共同教育, 这个共同教育最重要的就是研究、阅读“西方经典”或称“伟大著作”。惟有以这些经典和著作为教学重点, 学生之间才会有共同的文化根基, 而不会出现难以弥合的思想断裂。

对比于哈钦斯的大学教育理念, 中国现有的一些教育设计实在令人困惑, 比如, 几乎所有的中国大学, 都洋溢着重英语过于重母语的学习风气, 特别是低年级的大学生, 天天苦读外语, 而他们的中文水平如何, 却没有人问津、关心。很多的大学毕业生, 可以阅读英文书, 甚至可以讲流利的外语, 但是, 让他用中文写一份工作总结, 却有可能错漏百出, 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哀?考硕士、博士, 甚至各个领域评职称, 核心的成绩也是外语, 外语不过, 一切都免谈。我们中文系的教授, 普遍害怕招收外语系背景的博士考生, 原因就在于此:他们虽说是什么英国语言文学系、日本语言文学系出来的学生, 很多人却只懂语言不懂文学, 一旦入学, 很多文学的基本知识都要从头补起, 这样的学生, 你如何让他做好一篇文学博士论文?过分强调外语而忽视母语教育的恶果, 其实早已显露出来, 但我们国家还沉浸在一种外语学习的狂热之中, 没有多少人在反思, 国人的母语能力已经沦落到了如何不堪的地步。还有, 中国的中学和大学阶段, 包括研究生教育阶段, 都不断地重复开设马克思主义课, 用的多半是本校老师编写的教材, 有一些教材甚至简陋到可以把马克思气死的程度, 但没有几所学校在开设这门课程时, 能引导学生直接阅读马克思哲学的原典。马克思的思想是丰富而伟大的, 可不读他的原著, 你如何能领略到他的思想风采?除了开设马思主义哲学以外, 作为一所中国的学校, 是否也需开设一门“中国思想”或“中国哲学”的公共课程?不把本国的思想和哲学作为经典教育的核心内容, 这样的教育设计肯定存在缺失。一味地在形式上模仿别国, 在思想上模仿别国, 而不注重本土的“伟大著作”, 这样的教育是没有出路的。

2.实利主义使大学的精神面貌日益贫乏。大学是学习知识、塑造精神、畅谈理想的地方, 但是, 今天的大学, 实用主义、实利主义的思想已渗透到了学校的各个角落。你看现在学生报专业就知道, 像国贸专业、经管专业, 包括新闻专业, 都是人满为患, 文史哲这样的传统系别, 报的人却越来越少, 中文系好一些, 但也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从别的系调配过来的。每年高考前后, 当朋友来咨询我, 他的孩子该报什么专业时, 我都会无所适从。照着我的本意, 如果一个孩子读的是文科, 我是很乐意鼓励他们报考文史哲这样的传统学科的, 因为这些学科, 有积累, 有历史感, 有权威的教材, 甚至每一个系都可能藏着一两个庞然大物———所谓大师级的人物, 在这里学生可以学到很多结实的东西。但是, 我的朋友们总是热衷于报考国贸系、新闻系、经管系, 不是这些系不好, 而是自从这些专业热起来之后, 哪怕再差的学校都创办了这几个专业, 而完全不顾自己的学校是否具有这样的师资力量, 也不管学生毕业之后, 是否能找到对口的工作———据我观察, 国贸系毕业的学生, 真正从事国贸工作的人, 不会超过五分之一;而新闻系毕业的学生, 能从事新闻工作的人, 也不会超过十分之一;而经管系毕业的学生, 又有几个是在做经济管理呢?仅仅是因为热门, 家长和学生就趋之若鹜, 由此可以看出, 大学教育正在被实利主义思想所劫持。

现在的大学教育, 服务于谋生、就业的风潮很盛, 学生开口是工作, 闭口是就业, 他们进入校园之后, 没过上几天安静的、不闻窗外事的、清心读书的时光, 大学搞得像商场、战场, 每天都热火朝天。该做学生时, 他们在工作和兼职;该工作的时候, 他们又想着在职读书和进修了, 角色全然颠倒。包括现在大学生入党, 不少也是为了考公务员的需要。我每次上课, 面对底下清一色是党员的硕士生、博士生, 就会感觉自己是在上党课, 有一种严重的错位感。难道那些申请入党的学生, 都对党有忠诚的信仰吗?我看未必, 仅仅是因为考公务员时, 很多单位注明要党员———还是实利主义的思想在起作用。很多人读研究生, 也未必是对学问有兴趣, 而仅仅是因为暂时没有找到好的工作, 或者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就业。很多的学生, 只是在课堂上混, 他们无心听老师在讲什么, 想得更多的可能是在哪里兼职, 或者在淘宝网上卖什么东西。他们的大学生活, 过度的和就业、物质有关, 精神的内在提升, 往往被忽视。这不是个别现象, 而是一种普遍的趋势。

为什么要强调人文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们知道, 这个世界既有物质的层面, 也有精神的层面, 有“有”的层面, 也有“无”的层面。这个世界的本质是有无相生的———老子说,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王弼提出贵无论, 也是这个意思:天下万物皆以有为生, 有之所始, 以无为本。只重有, 而忽视无, 他的世界观就是残缺的。大学一方面要学习知识, 学习技能, 另一方面也要提升个人修养。许多的时候, 我们读书、上大学, 并不仅仅是为了用, 有时也需学一点无用之学。无会生有, 无用也可能会有大用。

我很害怕别人问我, 你教的文学有什么用?确实是无用的, 但无用之学, 在人类精神的结构中, 就真的没有存在的价值吗?一个国家, 总是既要有务实之人, 也要有务虚之人, 实与虚的关系是辨证的, 也是互相影响的。多些务虚之人, 多学点无用之学, 一个民族的精神就会多一些飞扬的、有想象力的东西。之前, 当中山大学提出要办博雅班, 要将三十位学生往大学问家的方向培养, 很多人听了, 都嗤之以鼻, 他们担心这些没有专业的学生, 今后怎样就业。难道六千多个新生中, 就不能挑选出少数一些对学问、对研究有兴趣的学生, 为他们提供另一种发展的可能?我们的学校、社会, 应该有这样的雅量, 让一部分学生静心学一点无用之学, 存一些高远的志向、博大的胸怀——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这样选择, 但至少要创造空间, 让一小部分学生朝这个方向努力。

我想起《论语》里的一个故事。孔子让自己的学生各言其志, 有学生说要去做官, 有学生说要去管理军队和政府, 对这些志向, 孔子都没有作太多的评论。他问曾点, 你有什么志向。曾点说:“莫春者, 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 童子六七人, 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他说的是, 暮春来临的时候, 我要穿上春天的衣服, 邀上一些少年、儿童, 去沂河里游泳, 在岸上吹风, 然后唱着歌回去。曾点只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图画。结果, 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他愿意像曾点一样。曾点的志向里, 洋溢着一种清远之气, 并有怡然自得的情怀, 他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的向度, 就是在实用、功利之外, 人还可以有一种无用、自在的追求。孔子在教学生“六艺”的同时, 非常强调情操, 强调一个人的精神境界, 有了这个高远的境界, 实用之学才不会被个人私利或物质欲望所支配。可是, 我们现在的教育体制, 能容忍、培养学生有这种“浴乎沂, 风乎舞雩, 咏而归”的情怀么?

中山大学有一个很有名的教授, 就是上面说过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 陈寅恪先生。很多人不理解, 他晚年为何写那部八十多万字的《柳如是别传》。柳如是不过是钱谦益的妾, 她虽和当时的文人多有交往, 但社会地位低微, 一个大学者, 为一个人的妾做这么厚重的传记, 你说有什么用呢?若从学问之用来说, 这是很难理解的。陈寅恪先生凭着自己惊人的记忆力, 对柳如是作了很多的考证, 史料很多, 所以一般人会觉得这部书很难读, 但你读进去了就会发现, 陈寅恪先生是要通过这部别传, 强调一个人是要有一点超越世俗、超越生死的精神的, 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东西, 比世俗的做官、发财、长寿更重要, 也有一些东西比生死更重要。陈先生极力张扬超越世俗、超越生死的精神, 含示着他对一种独立自主的人格、对一种浩大的民族气节充满向往, 而他自己的人生, 正是这种精神和气节的最好诠释。柳如是不过是一个渺小的个案, 但在她的背后, 寄寓着作者这么庄重的精神追求, 你说, 这样的学问是不是同样令人尊敬?北京大学校长马寅初先生, 曾经撰写过一幅对联, “宠辱不惊,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如果用实利主义的思想去衡量, 花开花落, 云卷云舒, 那都是自然现象, 不足为奇, 一个人若是着迷于它, 那无异于吃饱了饭撑的, 可是, 这些事物在马寅初先生那里, 却象征着一个高远的心灵世界, 你惟有进入这个务虚的世界, 才能领会此中的深意。

这就好比我们读唐诗宋词, 那些美妙的诗句, 你说有什么用呢?不过是一点心绪, 一点念想而已。但正是因为生活多了这点心绪和念想, 才有了梦想和诗意的品质。“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描述的是一幅悠远的图画, 完全无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但我即便在农村, 也会看到有人抄录这样的诗句挂在墙上, 它表明的不过是人有一种值得向往的境界, 它可能是远离世俗的, 飘渺的, 但对于内心而言, 又如此真实, 这样的向往, 难道不值得尊重吗?所以, 千万不要成为知识的奴才, 也不要惟物质是从, 在我们的教育和生活中, 不妨淡化一点实利主义的思想, 建立起一些超越、无用的原则, 从而给精神的创造、想象力的勃发提供施展的空间。

无中生有, 正是精神创造的重要特点。现在我们国家不是说要振兴文化产业么, 其实, 文化产业最核心的原则就是无中生有。罗琳女士在家里写《哈利·波特》, 耗费的资源微乎其微, 不过是死一些脑细胞, 再加一台电脑而已, 但她所创作的《哈利·波特》, 从小说到电影, 利润据说已经超过了十六亿美元。十六亿美元啊, 这个利润数字, 在东莞要多少工人、多少工厂、耗费多少资源才能创造呢?因此, 不要小看无的价值, 无会生有, 生大有, 正如无用之用会有大用一样。遗憾的是, 现在的大学普遍重工科、理科, 文科慢慢都被边缘化了, 连领导人多数都是工科出身的, 这不等于文科不重要, 那些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思想, 比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科学发展, 等等, 哪个不是来自文科领域的精神创造呢?说到底, 这个世界还是以无为核心的, 有不过是表象而已。

3.科学主义使大学的人文传统长期受压。我说这话, 一点没有反对科学的意思, 我深知科学对于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 有着巨大的贡献。而人文和科学, 是现在大学里最重要的两个知识领域。我所担忧的是, 科学万能的思想深入人心之后, 迷信科学的风潮, 会导致科学主义对人文精神的遗忘和压迫。如果以西方为标准, 以前的大学只有三种最重要的专业:神学、医学、法学。现在不同了, 几乎所有的大学, 都把重要的学科让位于工科, 都在强调科学精神, 强调科学的重要地位。自从胡适当年说德先生和赛先生, 即民主和科学来到中国, 近一个世纪来, 民主的命运极为坎坷, 科学的命运却风光无限。在很多人的心目中, 科学是无所不能的, 他们动不动就把一些玄学或者宗教, 说成是反科学或伪科学的, 好像科学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连我们做文科研究的人, 都被要求用科学的方法研究, 填那些表格, 也要求科学化、计量化、数据化。说句实话, 我至今不知, 研究文学的科学方法是什么方法。文学是美的世界, 是精神的呢喃, 若不通过感受、体验, 你怎么进入文学的世界?而感受和体验, 是一种心灵叙事, 它根本是不科学的。甚至我想说, 连我们的人生, 也都是不科学的。科学讲究价值中立、不动声色, 我们的人生中, 却常常意气用事、纵情声色。难道人生都要被科学所规范才有价值?若是人生中的热血和感情都被洗涤干净, 只剩下纯理智, 这样的人生真的有意思吗?

事实上, 我们以科学反对一种迷信时, 正悄悄建立起了一种新的迷信, 那就是对科学的迷信。科学独大的局面, 导致人文精神不断地退守, 甚至被挤到了一个小角落, 这未必是大学之幸、社会之幸。我刚才说了, 我尊重科学, 但我同时也想说, 人生中有许多问题并不是科学能解答的。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有过一场关于科学和人生观的大讨论, 当时很多人认为, 科学可以解决一切, 也有人认为, 人生中的许多问题, 是科学所无能无力的。相信科学万能, 迷信科学主义, 会把人生中许多重要疑难删除或遮蔽掉。科学除了那些实验和数据, 理应有一种科学精神, 只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才能实现对话。一个人光有理智和知识是不够的, 他还要有情趣、感觉、浪漫、想象力、精神沉思等品质, 这些属于心灵内面的事物, 是无法通过科学主义的方法来理解的。如果一个人掌握了知识, 也知道技术发展的规律, 但他思想僵化、感觉苍白, 这难道不是一种人生缺憾?

我们的生活是很难被科学化的。许多时候, 科学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也可能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无趣而单调。中国是一个重感觉、重情感的国度, 经验主义在我们的生活中, 往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中医, 中餐, 甚至中国的社会管理, 都有很多感觉主义、经验主义的成分在里面, 他们未必科学, 却依然有存在的价值。我有时看那些菜谱, 规定做一道菜, 盐要多少克、味精要多少克、水要多少升, 如果你真按这个比例做一道菜出来, 怕是会很难吃。做菜是经验主义的, 它需要有感觉, 有对照, 尤其是中餐, 不同于肯德鸡, 炸鸡腿的用料、温度、火候都是用标准化的方法控制的, 真正的中餐大厨, 我们在电视上经常看到的那些人, 往往用一个大勺子伸到盐缸里, 一勺下去, 手轻轻一抖, 不咸不淡, 刚好。你若问那些大厨, 你放了多少盐, 他肯定无法量化给你听, 只能说是盐少许、味精少许。“少许”究竟是多少呢?这只是一种经验, 他抖了千次万次了, 有感觉了, 你非要把这个感觉量化、科学化, 这是很困难的。

由此我们再想到中医和西医的区别。现在到中医院看病, 你会发现, 能通过把脉来看病的医生是越来越少了, 往往你一去, 医生就给你开一堆检查单, 又是拍片, 又是验血的, 最后医生几乎都根据这些检查数据来开药。为什么要提倡中西医结合?就是试图要把西医的科学化引进到中医上来。这样的努力似乎没有成功。中医的望闻问切, 有其自足的系统和逻辑, 遗憾的是, 这样的医学方法, 越来越少人能掌握了。你说一个人的脉象是玄或者滑, 这个感觉, 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出来?很难。所以, 中医的人才是无法批量培养的, 它更讲究师传, 讲究身教, 只是, 这种师傅带徒弟的学艺方式也不被重视了。中医是将人看作一个整体, 而不是一些零部件, 但我们到医院做检查, 拿着那些片子, 往往会有一种恐怖的感觉, 原来人站在机器面前, 不过是一些骨头和肉而已。

钱穆先生是反对人体解剖的, 在他认为, 一旦人变成了尸体, 要从尸体上去寻求对于活人的知识, 这是可疑的。他倒不是说人体解剖完全不科学, 而是怕人体解剖做多了之后, 会养成把活人当死人看的那种心理习惯。他说:“你莫忘却, 人生不是行尸走肉。家庭乃至任何团体, 人生的场合, 不是尸体陈列所。若你真是要把走进解剖室的那一种头脑和心情来走进你的家庭和任何人群团体, 你将永不得人生之真相。”确实, 活人存在着一个比身体更复杂的精神结构, 科学是无法为其绘制地图的。人体解剖之后, 你说, 经络在哪里?穴位在哪里?心痛的位置在哪里?悲伤是在心脏里还是肝脏里?我们的忧愁呢, 它又藏于何处?阴阳如何互动, 五行 (五脏) 又如何相克?古人所说的“奇经八脉神出鬼没”, 这个奇经八脉又在哪里?膻中穴、涌泉穴在哪里?中国医学里所描述的神奇世界, 在解剖学里都是虚无的。人体解剖之后, 所看到的不过是一些实物, 肌肉, 骨头, 神经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 等等, 医生可以对这些实物做科学的定量分析, 但人的精神、心情呢, 却不能由科学来作答。

每年中国的七夕节, 每个人估计都会收到一些祝福或幽默的短信。我去年也收到一个, 说航天局正招聘嫦娥, 请把你的照片和身世资料寄往航天局, 参加应聘, 短信最后加了一个说明, “自带兔子”。是个中国人, 都能明了这种幽默, 关于嫦娥和兔子, 这是中国人对于月宫的美好想象。但自从美国人上了月球, 把国旗插到月亮上之后, 理性就告诉我们, 月亮上没有嫦娥和兔子, 这是多么煞风景的事。“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这样的意境, 也荡然无存了。因此, 感情、想象的世界, 有时和科学、理智的世界是相对立的。文学作为感情的刻写、想象的传奇, 它的动人之处, 正在于它可以天马行空, 可以回到过去, 也可以幻想未来, 更可以设想无穷的生活可能性。它不受物质和理性的约束。“飞流直下三千尺”, “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些诗句, 若用科学主义的思想去理解的话, 是夸张得离谱的;“人比黄花瘦”, 就更像是作者的谎言了。但生活的丰富性, 不正是因为感觉的多样和想象的无穷么?

孔子有一个弟子叫宰予, 有一次宰予问他的老师, 父母死了为何要服丧三年呢?一年可以吗?短些时间不行吗?确实, 何以是三年, 而不是更长一些或者更短一些, 这个时间表, 是无法科学化的, 它完全是一个人的良心问题、感觉问题。孔子问他, 你吃好的稻米, 穿好的锦绣衣服, 你心里安不安呢?宰予说, 安。孔子说:“汝安则为之。”你觉得心里平安, 就去行吧。你心安, 表明你对一些问题麻木, 没有感觉, 所以宰予走后, 孔子说“予之不仁也”。一个人既然麻木了, 不要说服丧三年, 就是父母去世的当晚, 你去打麻将也无妨, 心若麻木, 一切都无所谓了。心若保持清醒, 你内心的价值观就会起来控告你, 引导你。如果用科学来绞杀这些个人的感觉, 这些价值的敏感, 就会大大缩减我们的想象空间, 人的精神触角的舒展也会失去自由。

因此, 我们一方面崇敬科学, 另一方面也不能少了对科学主义的批判。至少, 在我们的人生规划中, 不能让科学一家独大, 而要尽可能达到科学和人文的平衡。想象有时比现实更美, 人文有时也比科学更有意味。但面对滚滚向前的科学大潮, 人是无力的, 也是无助的。

据说已经进入3G时代了, 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即将消失。“君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 共饮长江水”, 这样美好的想念, 今后怕也难以再有了, 3G电话一通, 要想“不见君”都难啊。生活没了间距, 没了想象的空间, 什么“明月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杜甫) , 也不存在了, 这是令人伤感的事情———我不说悲哀, 但至少是令人伤感的事情。当年苏东坡为他的亡妻写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生死两茫茫, 多么沉重的情感。他说, 你即便今天活过来, 再看到我, 我已经老了, 沧桑满面, 鬓角衰白, 恐怕你都认不出我了———这些都是古代才有的感受了, 今天, 每个人的生活, 无论在何时何地, 都有照片为证, 有网络可视聊天, 还能一日千里飞过来见面, “纵使相逢应不识”, 这样的感觉, 恐怕只有傻瓜才会有了。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神秘感, 都消失了。我每次去外地讲课, 接机的人一见到我, 就远远地跑过来帮我拿行李, 我很讶异于他怎么认识我, 他说, 我早在网上看过你的照片了。哦, 在这个时代, 你甚至无权再做陌生人。

这个世界过度推崇科学主义之后, 感觉和想象的空间就大大缩减了。如何让人文精神和科学主义并存, 甚至让科学研究获得人文视野, 这关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知识就是力量, 但知识也可能生产出邪恶的力量, 正如科学可以改善生活, 也可以生产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一样。所以, 我很留意那些大科学家的言辞, 我发现, 他们能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背后往往贯彻着很深的人文情怀。他们研究科学, 但并不一定迷信科学。华人科学家中, 最著名的莫过于李政道、杨振宁和李远哲三人了。我看过一篇李政道的文章, 他说, 我一辈子做人做事的原则, 以杜甫“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两句诗为准则。他以探究世界、物质的原理为业, 做自己以为快乐的事, 而不愿被那些浮名羁绊, 以免失去自由。可见, 他的物理研究背后, 是有精神志业的。我也读过杨振宁面对记者所作的一个回忆, 他的父亲是清华大学数学系的教授, 但从未勉强他过早地钻研数学。杨振宁的童年时光, 一直生活在清华园, 可他的父亲却找到历史系的一个教授, 请他推荐了一个叫丁则良的人, 每个礼拜五来教杨振宁一两个小时的《孟子》, 前后一个半暑假, 杨振宁就把《孟子》全部背了下来。他说, “现在回想起来, 这对于我这个人整个的思路有非常重大的影响, 远比我父亲那时候找一个人教我微积分要有用得多。”一种人文教育, 直接奠定了一个人的科学思维和人生信条,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例子。而一九九九年获得诺贝尔奖的李远哲先生, 一生极为推崇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 他说, 一个人不仅要“成才”, 更要“成人”———“成人”就是一种人文思想。

真正的大科学家, 影响社会的, 不仅是他的科学成就, 一定还有他的人文思想。而我们更熟悉的爱因斯坦, 也强调科学精神里的那种内心自由, 反对任何束缚内心的东西。他说:“科学的发展, 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 还需要另一种自由, 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 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 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我很喜欢的一个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也说过一段话:“在这个时代里人们产生了对科学技术的信仰。但是, 科学的本真意义被遮蔽, 人们仅仅钦佩科学的成就, 却并不明白科学的奥义, 因此, 这种盲目的信仰只能变成迷信。……对科学的迷信导致了:对一切事物的了解都是乌托邦式的, 认为科学技术无所不能, 一切困难都可以克服, 人类从此可以过上幸福富裕的生活, 简而言之, 就是把凡是理性思考的看成是绝对正确的信条。这种迷信的力量几乎侵蚀了所有人的心灵, 包括学者在内, 这种迷信在某些个别情况下似乎被克服了, 但总是一再出现, 并在相信这种迷信的人与本真科学的批判理性之间撕开了无底的深渊。”确实, 要警惕一种对科学的迷信, 也要反抗科学主义对人文传统的压迫, 尤其是在大学教育中, 一旦人文精神受压, 一所大学在道义的感召力上, 就会大受损伤。毕竟, 人的精神是立体的, 必须全面培育一个人的精神, 才能叫一个人从价值的废墟中站立起来。人文教育、通识教育的提出, 就是要把一直受压的人文传统重新解放出来, 使学生在科学和人文中, 重新找到一种平衡, 并在这种平衡的世界观中规划自己的人生。

4.庸俗主义使大学的师道尊严残存无几。庸俗主义是指一种价值观, 一种缺乏超越指向、一切都以现实利益为旨归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 已经渗透到了很多老师的心里, 以致一些大学老师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可以干出许多荒唐的事来。何以大学的行政化、官僚化倾向如此严重?就在于这种价值的失范已经非常普遍。为了一个行政职位, 几十上百个教授去竞争;为了争得一点利益或一个职称, 匿名信、告状信满天飞———人的面目狰狞至此, 情何以堪?再加上抄袭的, 花钱买版面发文章的, 为获得某些基金项目而行贿的, 在权力面前说假话的, 为了应付教学检查, 老师带着学生一起造假的, 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 还谈什么师道尊严?一些大学的老师, 成就并不高, 但一到课堂上, 就大讲自己的学术影响如何如何, 甚至还让学生在网上发帖吹捧自己, 他连“声闻过情, 君子耻之” (孟子) 这样的基本道理都不懂, 如何为人师表?古人称先生为“学者”, 就在于他既是老师, 更是学者, 一个学习的人, 身上才会有超越、清新之气。遗憾的是,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一坐在老师这个位置上, 很多人是只知道教人如何, 不知道自己该如何了。老师一旦在价值上沦陷了, 他也就无以教人了。师道不存, 人道亦不存也。前一段, 报纸上都在探讨何以中国的学生在礼貌上远不如日本、韩国的学生, 我想, 一方面是学生素质需要提高, 另外一方面, 也表明中国的师道已不再有影响学生成人的力量。孟子说, “君子之教, 如时雨化之”, 首先要有君子, 才能化人, 育人, 君子的人格不复存在了, 岂能仅仅依靠死的知识教化人?蔡元培说, “大学是研究学术、追求真理的地方, 不是拿文凭谋求官位的场所。”现在的情形恰恰相反, 真理可以不顾, 官位却不能不保, 这样的价值横行校园, 又如何能不庸俗?

五.想象人文教育的未来

概而言之, 大学教育面临的危机, 是一种人文危机、精神危机。这个危机的背后, 关乎到我们怎么看待知识、科学和精神的关系, 也关乎到如何理解老师和学生的角色。尽管以上所说, 只是大学教育的一个侧面, 并不能全面概括大学教育的面貌, 毕竟, 在大学中, 坚守一种人格尊严、学术尊严的人, 大有人在。并不是说, 大学教育在精神上全部溃败了, 尤其是这些年, 一些规则的建立, 正在挽回大学的尊严。但如何使大学人文教育有效化、常规化, 这依然是一个需要郑重面对的问题。关于大学人文教育的未来, 关于如何完成对大学生的基本教育, 我也提几点自己的意见。

1.储备两种知识。照着丹麦哲学家基尔凯戈尔的观点, 有两种类型的知识, 一种是关于世界的单纯知识, 一种是关涉世界对于人必须有意义、人对于世界必须有意义的知识。也就是说, 一种是客观知识、技能知识, 一种是主观知识、价值知识, 前者关乎世界的常识, 后者关乎人生的常识。大学的教育设计, 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还要引导学生思索人生的价值, 追问活着的意义, 探究人为何要这样活并如何活出意义来等问题。惟有储备了这两种知识, 一个人才能找到人之为人的价值坐标, 才能建立起一种宽广的视野。许多的时候, 知识的分裂, 也会导致价值的分裂, 而这种分裂会扭曲一个人的眼光和一个人的志向。英国的斯诺教授说, “整个西方世界的智力生活已日益分裂为两个极端的集团”, “一极是文学知识分子, 另一极是科学家。”两个阵营的人, 不仅不来往, 甚至还可能恶言相向, 这种分裂的后果, 既是科学界的灾难, 也是人文界的灾难。要拯救这种分裂, 必须通过以阅读经典为核心的通识教育, 使二者达到一种内在的精神沟通, 不偏重于任何一方, 承认对方的合理存在, 从基本教育做起, 进而才能弥合两种知识之间的裂缝。

2.坚持德性优先。孔门四科,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以德行为首。古人说, 正德、利用、厚生, 三者不可偏废, 也是这个意思。人文教育的目标, 就是人格的养成, 而人格的核心就是德性。何谓精神成人?主要是指一个人内在德性的壮大, 最终, “德辉动于内”, “理 (礼) 发诸外”, 使之成为有价值坚持、也有道义感召力的人。德性教育是真正的共同教育, 是每个人都应接受、都可分享的共同教育。何以古人说人人可以成尧舜, 人人可以成佛?这就是针对一个人的德性说的。坚持德性的教育、规范、养成, 人内心中那种善良的本性就会发出力量, 约束一个人, 塑造一个人, 使一个人成圣、成佛。人与人的才具、智慧或有不同, 但人的本性, 却多有相通, 坚持德性优先的教育原则, 是尊重人与人之间在才具上的差异, 但一个人的道德前景, 理应有共同的目标。德性教育是成人教育, 而非单一的成才教育, 因此, 古人说人人可以成尧舜, 人人可以成佛, 但不说人人可以成李白, 人人可以成杜甫。这表明李白、杜甫之才, 不可复制, 但文人之德, 却人人可学。德性是共通之人性, 是可以通过教育来达到的, 但才具上的差异, 却永远无法抹平。汤用彤在《魏晋玄学论稿》中说, 魏晋时期, 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人格的价值。这股人格力量, 已经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笔财富, 后世的李白、杜甫、顾炎武、黄宗羲等人, 包括近世的鲁迅等人, 都以魏晋人物作为自己的榜样, 其实就是感佩于魏晋时期那一种自由、贵重的人格。文可以传世, 德也能影响后世。

3.实施全面教育。全面教育, 就是在德性教育之外, 不忽视专业教育。钱穆说, 青年在学校要有四宝:知识, 技能, 品格, 人生理想。他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成人, 既要有做人之道, 也要懂做事之道, 还要有一种自我认知、自我提升的能力。所谓的人统、事统和学统, 说的也是教育的这几个侧面, 它不偏于一方, 而重视对人的全面塑造。因此,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的二十一世纪教育委员会, 提出教育要具有四个知识维度:一是学习怎样去理解, 二是学习怎样去实践, 三是学习怎样与人相处, 四是学习怎样成就自己。强调的也是全面教育。当然, 我们重全面教育的同时, 也不轻视偏才———偏才中往往有大才, 比如, 钱锺书、季羡林当年考取清华大学时, 数学分都是很低的, 不过是考了十几分吧, 但这不影响他们日后成就一番大事业。偏才是常有的, 但对于多数人而言, 需要的是全面教育, 这样他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竞争。即便有偏才, 也需以德养才, 才能人尽其才。一个人可以才具平庸, 但决不能做精神侏儒。

4.培育理想精神。讲人文教育、精神成人, 这本身就是一件充满理想主义精神的事。在这个实利时代, 身体和性可以公开谈论, 理想反而成了一种隐私, 耻于被人言及。这是一种悲哀。陈思和教授说:“讲教育就一定要讲理想, 搞教育的不讲理想, 还有哪个行业来讲理想?也许, 今天我们讲的教育理想有点脱离现实的实际状况, 但是今天做不到的理想, 不能证明明天也做不到。……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 没有理想就连人格也谈不上, 这样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不仅教育应该是一种理想主义的事业, 人也应该是充满理想主义光芒的个体。今日的大学, 迫于权力、社会和就业的压力, 越来越丧失理想的精神, 但我想, 一种有未来眼光的教育, 必然要从理想的重铸开始。当大学开始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理想人格, 大学才能锻造有希望的人生, 也才能寄寓一个民族的希望。

人文教育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篇5

人文教育专业

排 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 杭州师范大学 11
2 怀化学院 11
3 长春师范大学 11
4 百色学院 11
5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11
6 信阳师范学院 11

专业概述

人文教育本科专业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的新兴师范类本科专业,整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地理学、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形成了核心学科覆盖哲学、文学、历史、艺术的综合性人文教育课程体系。重视人文教育也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如美国MIT、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都纷纷增设人文社科专业与课程,实行文理渗透,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培养目标

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和技能,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能胜任中学综合文科“人文与社会”课程教学需要,又能适应历史、中文、政治分科教学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级应用人才。

培养规格

本专业的毕业生应当具有宽厚扎实的历史、中文、政治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能够胜任中学语文、历史、地理、政治、人文与社会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继续提高和深造的基本条件。具体规格为:

1、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忠诚党和人民教育事业;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国情意识、开拓意识和乐于奉献的精神,道德高尚,为人师表。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历史、中文、政治、地理等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本专业的学科发展有所了解,初步具有从事中学综合文科课程教学能力和历史、语文、政治分科教学能力,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和分析解决社会历史问题的能力。

3、掌握古代汉语、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古代汉语、一门外语阅读古今中外历史典籍、文学作品和相关资料;能够熟练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检索、分析电子资源,制作网页、课件等;能掌握历史学、语言学、文学、政治学、社会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备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写作能力。

4、具有本专业以外的较广博的人文艺术、自然科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修养,具有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习惯,从而具备职业迁移的智能基础、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素质以及文明的生活习惯。

授课方式

人文专业强调学生广泛阅读文化经典,以批判的精神和态度对待其独特的研究对象,树立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建立研究方法、模型。课程安排由课堂理论教学、实习、实践教学组成。实践调查一般安排在大学一、二、三年级的假期进行,而专业实践实习安排在大学四年级。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基础教育文科教师,从事中小学综合文科、历史与社会、地理等人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务员、新闻、秘书等其他社会工作,在各级党政机关部门,旅游、各类企业、服务业等经济实体从事多方面的管理或服务性工作。

主要课程

自然地理、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教材分析、地理微格教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含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世界历史、古代汉语、政治经济学、文学基本原理、史学理论与方法、法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古代文献教程、中学人文学科教学论、人文科学概论、中外历史比较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社会学、现代汉语、地理学概论、心理学、教育学、专业论文写作等。

相近专业

教育学(040101)、学前教育(040102)、特殊教育(040103)、教育技术学(040104)、小学教育(040105W)、科学教育(040108W)、言语听觉科学(040109S)、华文教育(040110S)

开设院校

试论大学人文教育的任务 篇6

大学人文教育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使他们拥有一种人文关怀,这关系到大学生精神境界和智能水平的提升。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尚处在建立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文化氛围远未形成,急功近利、注重实用之风在当今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缺乏人文底蕴,有的甚至出现精神失落、信仰危机。因此,要教育大学生懂得人为什么活着,人应怎样活着,有明确的目标,打定一个健全的立身外世的主意。有理想、有信念、有终极目标和终极关怀,这是一个高素质的人必备的精神底子。这种精神底子应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缺乏理想和信念追求,没有彼岸关怀的人,往往会过分看重实利,过早学会世故,没有超功利的信念和律令。这样的人是无根的人,对自己的生存依据茫然无知,当然只能随风逐浪,东倒西歪。即使靠掌握的技能发财致富了,也会是个不知荣辱、没有精神家园的人,最终是个为富不仁的人。

有了这个精神资源,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愿望为自己的生命赋予意义,选择一种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活法,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且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立场,不随波逐流,不赶时髦,不朝三暮四反复无常,而会坚定不移锲而不舍,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高远的志向和坚强的毅力。立志是成才的动力,“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立志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决心和意志。一个人有了明确的目标,远大的理想,便会朝气蓬勃,勇往直前。当代大学生就要立志成为现代社会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文学艺术家,将来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杰出的贡献。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越有益。”即使是一个智力超常的人,如果胸无大志,到了社会上只能跟着感觉走,浑浑噩噩,一事无成。“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只有立下远大的志向,并有为之奋斗的顽强毅力,忍受艰苦,加倍地磨砺自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勇往直前的强者。

人文精神就是人成为人,人成为目的,使人成为一个追求真善美的人。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使大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性。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注重“仁爱”、“忠孝”、“礼仪”,以及个人的修身养性。在我看来,这一优良传统至今仍不失为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资源。罗素认为支持生命的三种激情是:对知识的渴求,对爱情的渴望,对人类苦难的同情和悲悯。其精神内核和我国儒家人文理想中的仁爱是相通的。在我和青年大学生的接触中,深深感觉到他们缺乏这种基本的品格。所以,培养大学生的仁爱情怀,使他们对他人和世界万物充满爱心,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个缺乏爱心的人,就会以物化的态度对待他人,缺乏对他人的尊重;也会以物化的方式处理人生问题,将效用奉为行为法则,将现实功利当作人生目标,从而全然忘却了人生的根本在于“做人”。

我们所说的仁爱人格,是一种博爱的观念,即整个人类的生命都与我有关,甚至扩展到对人类以外的整个宇宙的关怀。要培养学生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建立一种和谐关系,也要学会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平等对话,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合而言之,“仁民爱物”方为完美的人性。否则,以物化方式对待他人和大自然,必然会造成滥用和伤害。有了这种仁爱情怀,就具备了大家风范,就会克服狭隘自私,刚愎自用,小肚鸡肠。也许伊拉克人死了会伤感,也许美国人死了也伤感,甚至一个小动物的死也会容情动性,这才是博大的仁爱情怀。人要有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没有敬畏就成不了人,我们的无所敬畏造成了SARS现象,这是很可怕的。

与仁爱情怀密切联系的还有宽容气度和合作精神。有了宽容,就能谅解别人,就能海纳百川,就能不计前嫌,就能克服自私、贪婪,就能对不同意见持宽容与尊重态度。这样的人具有与人共处、与社会交往合作的能力,这种协作精神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具备了对他人和异质性、多样性的宽容之心,就可以放开心胸体味人生,领受与自己习惯思维不同的生活启示。

大学人文教育还要培养大学生具有诗意的态度。诗意地栖居是使人区别于动物,使人成为人的标志。但是置身商品社会,日常生活的几乎各个方面,都用合力来窒息人对诗意的感受。人们的世俗欲望被刺激的异常发达,而精神境界却日趋狭小。这种趋势也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他们一味贪图享乐,追求金钱,个人主义膨胀,对社会、对事业、对他人越来越冷淡。他们把学习的目的仅仅局限于是否有“用”,是否能改善自己的生活,同时又把“用”狭隘地理解为“钱”,对人文学科所具有的“无用之用”缺乏正确的认识。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教育引导学生对社会、对人生保持一种诗意的审美态度。

没有诗意的态度,就会丧失正常的感觉。该愤怒的时候他们自嘲,该羞耻的时候他们庆幸,该忧伤的时候他们茫然无觉,该蔑视的时候他们诚惶诚恐……人类的苦难和艺术的感染已很难让他们热泪盈眶。这种感觉的钝化正显示了灵魂的粗鄙。大学人文教育就是要利用人类的一切文化资源,唤起大学生正常的感觉和正常的思维,激发他们对身内身外种种平庸猥琐的反感,使他们如坐针毡,既不能忍受卑琐,更不能忍受对这种卑琐的麻木。这样的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尊严的人,一个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人。

培养大学生的艺术素养,也是大学人文教育的重要任务。因为人文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其中就包括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要引导大学生欣赏那些伟大的艺术经典,通过对经典作品的创造性阐释,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净化升华他们的灵魂,使他们具有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活力,对人类现有知识进行批判反省。这有利于大学生独立个性和自由人格的形成。

在进行艺术教育时,要兼顾文学、音乐、美术、建筑、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培养大学生广泛的艺术兴趣。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用直觉的方法静观事物本身,形成直觉思维,激发创造灵感。同时,通过对审美对象的纯然欣赏,达到人与物相互融通、“同情”的艺术境界。由于审美活动是非功利、非实用的,美本质上是自由的象征。所以,艺术教育既可以陶冶大学生的情操,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塑造出一种永恒超越的自由人格。同时,还可以把一个人内在的美好的本质激发出来,使它升华、丰富,从而与这个世界建立一种更加广泛的联系。

谈谈大学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篇7

一、人文教育面临的现状

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 推开它, 满是阳光和鲜花, 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爱因斯坦说:“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 剩下的就是教育。”伟大教育家蔡元培说:“教育乃‘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认为目前的急务, 培养人格更为重要, 人格有知、情、意三个方面, 但现代教育过度重视客观知识的灌输, 忽略自我认识能力的培养。至于情和意的培养, 就更谈不上了。

改革开发以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 教育领域也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急功近利现象逐渐升温, 出现年轻一代思想素质下降, 趋名逐利, 社会上一些贪、黄、毒、黑等腐败丑恶现象在当今高校日益显现, 人文教育正逐渐被淡化。以前邻里之间相互往来, 互相问候, 互相帮助的风气现在渐渐被铁门铁窗隔离, 人际亲情在逐渐淡化, 功利主义在某些人的思想意识里逐渐滋长。近期多地上演老人跌倒反讹人的现象, 一个崇尚道德、正义、文明的国家, 面对老人跌倒, 我们必须给予帮助, 甚至不应当出现诸如“该不该”、“要不要”、“能不能”的争论。然而, 如今, 这样的问题却在我国社会上引发了热议, 在这片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土之上, 连续发生了多起正义与邪恶, 善良与丑恶被颠倒的事件。孔子主张:“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 少者怀之。”这种诚信、孝道、关爱的优良传统, 也逐渐被当今一些人忘记。

二、人文教育的作用

1. 人文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大学教育如果只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 忽视人文教育, 使学生缺乏基本的道德素养, 不懂哲学、文学、历史、不讲礼貌、道德、奉献、专门利己、毫不利人, 趣味庸俗, 这样的人是不被社会所需要的。比如:发生在政法大学教授被害事件, 用杀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是不人道的, 失去了原有的人生品格。还有, 爱因斯坦当他听到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造成50万平民丧生的消息时, 受到极大的震动, 他觉得自己犯了一次最严重的错误。为此, 他亲自组织了“原子科学家非常委员会”, 意在反对核战争。原子弹研究的组织者, 物理学家费米决定离开“战争科学”, 回到物理学研究中去。这两则真实的故事告诉我们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它指导着人们的为人处事。

技能知识教育是非常重要, 但人文教育也不可获缺, 只有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2. 人文教育也是军校人才培养的需要。

现代战争是信息化战争, 作战形式多样, 作战环境恶劣, 赢得战争除了高技术的武器装备之外, 更需要广大官兵具备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临危不乱的高贵品质及坚强过硬的心理素质。

21世纪的军校教育注重军事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全面发展, 是三者的有机统一, 军事素质和科学素质是基础和前提, 而人文素质则是灵魂与核心。近些年来,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相应的人文素质修养课, 以期提高军校学员的精神文化素养。

人文素质教育可以引导学员通过自身实践将古今中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转化为自身的经验, 形成稳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军队, 他要求每一名军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刻无私奉献, 即便是自己的生命, 从此层面而言, 如果军校不重视对学员的人文教育, 则其危害不浅。

三、推广人文教育的方法

人文精神的塑造要靠人文学科的教育的实践。学科教学渗透人文教育是学校加强和改进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一个没有健全的人格, 没有健康的心智的人, 即使学业再优秀, 他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人文教育的具体方法有:

1. 激发学员内在学习动力。

古希腊伟大的教育学家柏拉图曾说:“只有当学生自觉自愿的接受教育时, 才有可能达到目的”。高校实施人文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要充分激活学员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使教育与人的幸福、尊严及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

2. 营造生动活泼的人文环境。

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可以影响人改造人。高校人文教育离不开人文环境的建设。可以开展人文教育讲座, 引导学生读书、读报、演讲、影视评论, 举行主题班会、辩论会, 举办艺术节和开展课外文艺活动, 创办学生自己的报刊和诗刊, 参加公益活动, 社会调查等各种社会实践,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也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有益发展。同时, 应该利用好互联网, 趋利避害。

3. 增设人文课程。

开展通识教育, 增加人文课程比重已成为一种国际教育潮流。一些发达国家, 比如美国、德国、日本, 其人文课程已经分别上升到25%、20%、17%。目前国内高校在人文课程比重方面依然较低, 同时存在人文课程边缘化、缺乏系统性、内容陈旧等方面的问题。学校在教授人文教程的同时, 可以经常组织学生们观看一些对他们身心有益的节目。比如:《走进科学》、《焦点访谈》、《健康之路》、《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鲁豫有约》 (畅谈人生感悟, 分享生活点滴, 促进人们健康向上发展) , 还可以组织学生看:“神七”飞天, 四川地震、奥运圣火传递, 使他们从中懂得爱国、感恩;懂得生命的不易和珍贵, 情商、智商都会得到很好的启发和培养。

摘要:人文教育, 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高校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理论研究的主流, 本文立足人文教育面临着残酷的现实, 着重论述人文教育在当今高校教育中不可磨灭的作用和适时推广人文教育的方法。

基于英语课堂的人文教育 篇8

所谓人文教育,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生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及个人价值实现的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熏陶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这一教育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养成,又强调学生自我的体悟。

英语作为高职学生的必修课,学时多,学分多。它既是一种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只要英语教师充分挖掘,就可以利用它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使学生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因此,尝试把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高职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1. 人文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江苏省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指出:“职业学校要在文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中有机地渗透德育,积极开发和利用、竞争意识、环保意识、法律意识和民族精神、进取精神、合作精神、科学精神。”英语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宗旨,具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品德修养、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为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英语课堂上,突出人文教育理念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充分体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使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

2. 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德育为先,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根本”的人文主义观点。

现在,人文价值逐步走向趋同,英语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充当世界各国交流、沟通的媒介。通过英语教学的人文化,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了解西方文化,培育懂得尊严、关注生命、追求人生价值的人,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完整的人,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3. 人文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职业学校的学生普遍表现为英语基础差,丧失学习信心;自卑、孤僻,不愿接近他人;道德素养偏低等。因此,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更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要理解、尊重、宽容和善待学生,使学生情感教育得到提升,情商教育得到拓展。因此,全面实现人文教育势在必行。

那么,如何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突出人文教育,并把二者有机融合呢?笔者在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基于英语课堂的人文教育

1. 关注学生———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在教育中就体现为“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素质教育对我们的要求。但不少教师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片面理解为一堂课主要是让学生完成,其结果是由过去照本宣科变成主要是由学生漫无目的地读书和回答问题,这样,不仅学生没有得到一定的情感认同和人文熏陶,而且连最起码的应试能力都丧失了。这些都不是真正地关注学生、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要有自觉、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正确态度,要有求知的强烈愿望和激情,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挖掘学生的个性智慧,发展学生的人格及潜力,使课堂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教师的工作,就是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快中学习,并且通过启发,经由学生自我反思得出认知和结论。创新精神,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我们应该改变对课本的看法,它不应该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准绳。我们应以使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发展为前提和归宿,否则,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素养的形成。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很重要,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新课程改革把学生推上课堂的主体,即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天性,营造“敢说”的氛围。职校学生英语基础差,再加上害怕心理,他们在课堂上根本不敢读、不敢说。为了让学生的嘴动起来,我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不管讲对还是讲错,不管是英文还是中文,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打破了说的沉默,敢于发言了,课堂气氛活跃了。为了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环境,消除学生压抑、恐惧的心理,最后“以学生为中心”营造丰富多彩的情感或认知的课堂教学环境,“以活动为载体”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想学、会学、乐学,这也是人文精神的内容。

无论哪个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引起教师的重视。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他们的心理、智力发育尚不成熟,教师不能以学生一时的表现来做“好生”、“差生”的定论,特别对于“差生”,更不能采用批评、惩罚的方式扼杀其学习兴趣。教师要更多地从正面引导学生,不要吝惜使用“Good!”“Very good!”“You are clever!”及“Wonderful!”等赞美词,这些赞美词对学生来讲是极大的鼓舞,会从内心感到高兴,从而会更加努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处于一种良好的情绪之中,处于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产生积极的情感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从学习过程的各个方面鼓励学生,如:“你读得很流利”,“你发言很响亮”,“你在小组讨论时很活跃”,等等,确实,在课堂上教师一个宽容的微笑,一句体贴的话语,一个会意的眼神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这是人文精神的一部分。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培养创新个性,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教人以渔。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掌握,更要重视潜能和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在各自的发展水平上都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及有特长的发展;在教师的信赖下,每一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身的发展;在教师的宽容下,每一个学生在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内都有机会得到发展。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适合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环境,培养学生勇敢、独立、有恒心及一丝不苟等,为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关注教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马丁·路德有句名言:“国家的前途不是取决于国库之实,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如果教育者自身的人文素质不高,就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英语现象中梳理出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素材。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内容,注重知识性的教学,忽视体现美好人性的英语知识的挖掘,如:珍惜生命、关心同伴、独立思考、不屈的抗争等。这些具有全人类的普遍价值的观念,是人基本的品质。英语教师也要通过自身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情怀。首先,要热爱生活,对人生充满激情。一个对自己的人生灰心丧气的人,不可能同情和关怀别人的生命,分不清真、善、美与假、恶、丑。其次,英语教师要注意准确解读英语词汇,深挖其中的英语信息,要有所侧重,注意方式,引导学生独立阅读,教师根据实践情况加以引导。

重视感情投资,融洽师生关系,也是教师的必修内容。在职业学校,英语教师施教的对象一方面是心理压抑、厌倦学习的学困生,另一方面是充满活力、善于幻想的年轻人,他们特别渴望情感共鸣,特别希望能得到人格上的尊重。师生间友好相处,建立一种平等的、民主的探求知识的新型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教师从“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的传统角色中脱离出来,从凌驾于学生之上到主动为学生服务,真正把学生当做自己的挚友,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知晓学生学习英语的甘苦,用博爱和厚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3. 关注课堂———挖掘教材的文化气息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涵盖的内容极其广泛,从社会价值、个人信仰到风土人情、文学艺术乃至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在英语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方文化差异,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助于发展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怎样才能挖掘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气息,展示社会文化的魅力?

(1)充分展示教材内容的自然美和社会美。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人类的母亲。优美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唤起学生对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的关爱之心,并让学生通过反思人类的行为,懂得尊重大自然其实就是尊重人类本身,引导学生尊重自然,珍爱生命。课堂既是英语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性养育的圣殿,英语教材中许多文章所表现出来的人的伟大品格,崇高的思想感情,以及丰富的哲理,通过教者的传播阐释,学生自会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

(2)充分展示教材的艺术美和文化差异。高职英语教材采用最美的艺术形式塑造的艺术形象,把客观存在的美和审美情趣融为一体,展现出令人难忘的美的境界、美的事物,同时也是教材本身体现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颂。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体会到英语可以表达情感,滋养心灵,愉悦性情,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教材的魅力,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充分展示教材中的文化差异,为实现跨文化交际排除干扰。如中西方在称呼语、感谢和答谢、赞美、打招呼、隐私、节日、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差异。在英语国家,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常用Sir和Madam,而我们称同志;中国人初次见面时往往对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挖掘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秦文君说:“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教材中社会文化的挖掘,更好地调动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完美的人格,这些无不闪燿着人文精神的光芒。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应适时地实施人文教育。

摘要:人文教育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文章提出把人文教育引入英语课堂, 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即关注学生——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教师——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关注课堂——挖掘教材的文化气息, 倡导广大英语教师在课堂中适时地实施人文教育。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人文教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侯小静.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文教资料, 2006 (26) .

[2]胡文仲.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0.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篇9

一、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具有基础性地位

体育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育通过先进的、科学的方法, 增强人的身体素质, 形成健康的体魄。而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人文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发展而来的, 它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影响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使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中文明化程度得到渐渐地提高。体育是促进人类的自身发展, 它与人文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体育教育逐渐走偏了方向, 渐渐地走向了极端, 体育教育中的人文素养渐渐地消失殆尽。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要发展, 必须树立正确的人文体育观念, 建设人文精神, 发挥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体育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

二、积极寻求大学体育教育中实现人文教育的途径

1、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对我国的教育又有了新的要求, 更加注重大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更加注重人文教育对教育的重要影响。但是, 由于我国经济水平发展较为缓慢, 我国的教育制度还是应试教育制度, 以及专业人员的缺乏使我国的教育与目前大力提倡的人文教育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性。因此也延缓了我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 所以体育教育要从根本上实现教育思想的发展, 牢牢立足于专业发展和人文发展的两方面, 努力加强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要坚定不移的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基础上, 再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在党的领导下, 坚定不移的遵守“科学发展观”, 在教学中把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首要位置, 把体育教育和人文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1) 教师对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指导性的作用。因此加强教师的人文素养是当务之急, 高校体育教师要积极地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并且按照教师职业行为来独善其身, 保持良好的积极的心态,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一代代优秀的大学生, 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 在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的基础上, 也要注重教师专业知识的增强。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要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为后盾, 同时还要不断地与时俱进, 并且不懒惰、不怕苦, 加强对相关学科的学习与研究, 逐步完善自己的知识储备, 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

(3) 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就要不断的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 着重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水平和组织能力, 使他们的教学过程更具有吸引力, 而且教师自身的魅力也是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大学体育教师要同时具备积极健康的风貌和良好的言行举止, 从内心深处真正的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 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做出贡献。

3、加强合作交流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近年来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的一个严肃的问题, 许多的大学生在这一方面存在着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三点上:一是交际范围的狭隘;二是有限的交际空间;三是少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大学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不仅仅可以促进大学生交际问题的解决, 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 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们可以互相了解、互相交往。

4、增加人文关怀,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学体育教育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进行指导, 在对学生们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心理指导。开设相关的心理课程, 适时的开展一些体育活动, 营造一种相对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

5、实施赏识教育,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赏识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积极思想, 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创造性学习的开发, 进而易于提高教学成果。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尤其注意这一点, 勇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给学生及时适当的鼓励, 刺激学生参与的兴趣。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自主完成活动来锻炼学生的组织与合作能力, 也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达到专业要求来提高学生的各项技能。

三、结论

大学体育教育要不断的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这样才能培养更多优秀的大学生, 才能从整体上提高中华民族的人文素养。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在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时, 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只有做到这一点, 才能体现体育的真正内涵, 才能实现体育的真正价值。

摘要:为了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国高等教育在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时, 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 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走进新时代, 中国更加迫切的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因此这也就成为我国各所高校培育人才的目标。培养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了经济社会的需要, 另一方也是为了给社会文明提供了保障, 立足于高素质、全面型人才的培养, 本文拟对大学体育教育中的人文教育做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大学,体育教育,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史海现.对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应加强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探索, 2007 (05) .

[2]史凤云.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形成的作用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1 (01) .

[3]王水泓, 杨萍.在大学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探究[J].体育世界 (学术版) , 2011 (01) .

强化大学公共英语人文素质教育 篇10

按照当前 提倡“专 门用途英 语”的学 者分类 , 英语教育分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ESP)和General English(GE)。而ESP又进一步细分为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EAP)和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EOP)。可以看出ESP突出语言的专业性特点,以实用为出发点,“工具性”学习色彩浓厚。

ESP取代GE的做法,过度强调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与专业的相关性。ESP固然有一定价值,但完全转向ESP,却过犹不及,忽视了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的人文精神教育,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大学公共英语教学未来的走向,都不利。

“人文精神指以人为本、体现人的本质属性的精神,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而“大学教育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工具性的功能,就是要教给学生建设社会、发展社会的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是它的目的性功能,就是塑造人,这是精神方面的东西,更为根本”。所以,大学既要“教书”,更要“育人”。但现实情况是,“更为根本”的塑造人的教育——人文精神培养,在当下大学英语教育改革中,越来越不受重视,取而代之的是“工具性”特色浓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专门用途”英语课程(ESP)取代传统的通用英语(GE),就是最明显的表现。其本质是将大学英语教育变为纯粹的“工具”教育,最终目的是造就熟练的“匠人”,难怪有些专家说“:“当代中国大学人文精神正处于失落的状态” ,而从当前很多学校大力推动“专门用途英语”,逐渐压缩大学公共英语的趋势来看,以上所提及的“人文精神失落”状态,在当前的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中,更值得注意研究和探讨。出现“工具性”课程的强化,有其原由。

市场经济对社会各层面的普遍影响,也波及教育行业。“学校培养学生必须紧贴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我们就需要为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学生”,这样的“社会定制”思维,大行其道,其结果是经济化思维过度凸显外语的交际功能。再往前发展,眼光进而被限制在更狭小的“本专业”听、说、读、写、译上面,语言的工具性价值得到极致发挥,而其所承载的更大价值的人文精神内涵,被无限压缩至狭小的空间。由此,我们看到“大学英语”发展到“科技英语”、再到“计算机英语”、“材料科学英语”、“物流英语”等等,但按照现代科技的发展,“学校不可能将社会各领域所需要的各种英语都纳入到英语课程的设置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指挥棒走,亦步亦趋,“社会定制”大学公共英语所有课程的可操作性,仍是一个问号。若如此,“外国人若要学汉语,是否也要学‘函电汉语’、‘科技汉语’、‘保险汉语’、‘旅游汉语’、‘餐馆汉语’、‘护士汉语’” ?

有些学校对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单一,只看大学英语四、六级大学英语考试分数和通过率。考试压力之下,学生学习的应试目的性很强,故而在平时学习过程中,也只格外注重与应试相关的听、读、写、译能力培养,无暇顾及英语承载的人文精神素养,降低了语言学习的价值。从接触英语教育开始,大家梦寐以求的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力压群雄。如此经年累月的教育模式,很自然就让学生的英语学习陷入“应试性学习”,再给他们提人文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根本就无暇顾及。进入大学以后,在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压力下,学生又重回应试窠臼。

就业市场用人单位的急功近利,也影响了学校的课程设置。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功利化色彩突出,期待所招聘到的学生,能一上班就是熟练工,完全省去中间的培训阶段和成本。所以常听到用人单位抱怨学校没有把学生培养成熟练工,认为毕业生所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不一致。显然,用人单位希望学校完成“技术培训”的所有环节。于是,学校也开设专门用途英语(ESP)这类“社会定制”的课程。

从本质上讲,教育的人文精神培养,才是终极目的,而诸如“ESP”这类课程,突出语言的工具性功能,是“营生”手段的学习与积累。“营生”固然必要,但不是教育的全部意义。营生之后,要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涵养的社会公民,教育更需要人文精神培养,这并非简单的“工具性”课程所能取代。

所以,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部分不仅不能弱化,为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应该进一步加强。要完成这一目标,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很重要。

外语教育工作者对大学英语教育的本质和功能达成相对统一的共识,厘清语言交际功能价值和人文素质培养价值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大学公共英语人文素质教育教材,所采用的“普通英语”,具有所有类型英语的“共核”,学好了这个核心部分,再嫁接其他的“专门用途英语”,才会有坚实基础。而强调“工具性”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好比是希望在一块土地上,只种一种暂时适合的作物。这些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教育目的是培养“人”、而不单是培养“匠人”。

外语教育工作者只有从思想上达成相对统一的共识,并制定成相应的导则,大学英语教学工作才能有章可循,向着相对明确和统一的方向前进。先行确定指导思想,犹如修路先得明确方向。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和完全经济化的“社会定制”人才培养思维保持适度距离,抵制大学英语教育过度功利化。

编写富含人文精神内容的优秀教材。教学目标的达成,离不开优良的教材作为载体。这方面,现行教材有所体现。比如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三册第五单位“Graceful Hands”这篇文章,处处透露终极人文关怀精神。就标题“Graceful Hands”而言,先让学生讨论:什么样的手才是“优雅的手”,让他们描述自己所见过的最优雅的手;学完本文,再让学生讨论:文中“优雅的手”,与我们平时所见的“优雅的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从中获得什么感想?多数学生能体会到,文中“优雅的手”,更多的是指善良的卡拉克夫人那样具有“美丽心灵”的人,所具备的独特魅力,而不是具体的手之美。包括文章中提到的老人去世之后,那句“One single tear flows from her left eye…”,老人留给世间的最后一滴泪,到底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是感激文中的“我”陪伴她走完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对世间和亲人的不舍?是对一生沧桑的感慨?从教学实践效果来看,这些细节的深入讨论和研究,确实会让多数学生对生命有新感悟,对人生有新思考。这些非常重要的学习过程,显然不是“专业英语”所能完全取而代之的。

当然,当前的教材编写,还需要进一步吸纳更多高质量的人文题材文章和材料,让大学英语人文精神教育有优质的素材基础,从而让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和实践中“有米下锅”。

改变有些学校和用人单位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和通过率作为唯一评价体系的局面,对学业成绩评价体系进行创新改革。评价体系指挥棒,对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总会产生巨大影响。当前从学生到教师,都极其关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原因在于很多学校把四、六级考试成绩和学生毕业证、学位证以及教师教学效果评价挂钩;用人单位的招聘,也常用四、六级证书对学生进行筛选。这样做的后果,无疑是把学生再次推向应试教育。多样化、包含人文素质考评的完备评价体系,在当下的大学英语教育中,显得更为重要,修正四、六级考试一统天下的单一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事物的发展,需要与时俱进,变则通,是个常识。结合新时期社会发展、学生差异,对当前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反思,进而采取适当的改革措施,自然合理。但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因素,然后得出符合发展方向的新举措,而不是盲目、彻底地否定传统、彻底推倒先前的优秀成果、另起炉灶、从零开始,否则改革成果也终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必然以社会成员的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为基础。虽然时代不同了,但人的综合发展规律,始终万变不离其宗,犹如身体要健康,需要从食物中得到平衡的营养成分。显然,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的改革,不应该只是用“工具性”特点浓厚的“专门用途英语”,来彻底取代大学公共英语教育中人文精神培养部分的内容和课程设置,而应该是平衡好二者之间的联系和比重。过于功利化的大学英语教育,无法做到完全覆盖所有学科和专业的“专门用途英语”,也不能彻底取代大学英语人文素质培养这部分的地位。

摘要:当前在大学公共英语教育界,对于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有很多争论,产生了一些问题。其中主要问题之一是:“专门用途英语”有取代传统大学公共英语课程的趋势;大学的公共英语教育中,本该强化的人文素质教育,被压缩和弱化。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应得到及时纠正。

以人文教育滋润高中英语课堂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 人文教育 培养

记得在一本教育专著中看过一句话,说我们高中教育不仅在教给学生知识,更多地在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教给学生成长。放眼当前的高中英语教育,我们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之下,过多地注重学生考试成绩的高低,注重学生对具体专业知识的把握,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而对于学生人文品行的培养不仅仅是思想政治学科的事情,更应该灌输在高中阶段各门学科的具体授课细节当中,我们英语学科自然也不能例外,我们应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结合英语教材的具体文本材料,给学生灌输以强烈的人文渗透。

一、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课改以来,高中英语教材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最令我们英语教师兴奋的一点莫过于文本选材与编排更具人文性、人性化,为我们在具体的授課过程中有效渗透人文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我们在进行标设计的时候,能够更加有效地突出教学目标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个方面。其中有很多涉及亲情友爱、人生哲理、中外历史事件与传说背景的内容,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和谐我们的课堂氛围,更容易让我们在渗透人文精神的同时,达到良好的知识与能力的传授效果。如Unit5 Nelson—Mandela——amodern hero里面Warming up和Pre—reading的几个问题就得到我们广大英语教师的赞同、钦佩和肯定。What are the qualities you should findin a great person?Who do you think is a great person?What qualities do you have?Most of the great people are also important people.But important people may not also be great people.Do you agree?可以说,这些问题一方面注重了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把握与文本内容的思考与理解,更大地程度上来说,对于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品质等综合能力的的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要在高中英语教材中积极挖掘这些有益因素,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做出自己的努力与贡献。

二、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用人文情怀培养使学生见贤思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兴起,并蓬勃发展,它的传播和普及正在改变着人类的学习环境,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教学水平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把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用于教学中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多媒体教学有课堂信息量大,采用多种承载信息的媒体如声音、文字、图像、动画、视频等,具有图、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声情融会的优势。目前英语教师都能很好地运用网络多媒体技术,使英语课堂教学更为生动。实际上教师更可以利用多媒体,因势利导下,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创造自然和谐的发展空间。从学生的兴趣人手,从学生主体的个性特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能力考虑,英语教学要为学生的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留出空间。

三、引导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学习体验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如话题讨论、演讲、表演、模拟课文情节、人物形象评析、大自然奥秘探索等来创设丰富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成为剧中人,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运用语言知识来表达个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这种知识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训练,可以使新旧知识融汇贯通,知识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从而获取将来走向社会所需要的应用能力。例如:在教学必修5Unit2 Th United Kingdom后,就根据学生对旅游感兴趣的共性,首先给学生展示了我国著名景区的实物照片,学生在惊叹祖国山河美好的同时,积极地学习了目标词汇。然后就把各个景区的地图展示在学生面前并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任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全班组成若干个旅游团,每个旅游团配一名学生“导游”,其余学生就是“游客”,集体讨论:准备去某地?怎样选择恰当的旅游线路?旅游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并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接着再让每个旅游团上台进行表演,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兴趣盎然。

英语教学可以说是实施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个基本教学手段,淡化以语言形式教学的知识传输,强化以语言表现出的文化形式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在英语教学中不仅仅是学到语言本身,还可以通过语言表现出的文化得到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人文精神渗透到英语课程教学,不是生硬地加到英语课中去的,而是与英语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但它又不是完全无形的,它使英语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活力。那样英语教学就不仅是简单的传递知识过程,更是启迪心灵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张世建.高中英语公开课预设和生成的关系[J].基础英语教育,2014(2).

[2]李春红.在高中英语课堂教育中如何体现人文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2010(09).

大学英语人文教育 篇12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在当今我国大多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试教育现象比较严重, 师生之间纯粹是教与学的关系, 缺少必要的沟通和课后反馈, 教师只顾教, 学生埋头学, 教什么就学什么, 学生只是把知识储存于大脑中, 应用能力欠缺。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严重的弊端, 因为在授课过程过于注重语法, 忽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结果是许多学生虽然英语语法学的不错, 但语用能力较弱, 交际能力较弱, 心理素质差, 缺乏独创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不少教师及学生仍然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 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或者拿到英语等级考试证书是最重要的。目前很多教育专家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的能力, 而不应该仅仅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首位, 教师应注重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 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 要培养学生开放宽容的语言态度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同时激发其求知欲, 培养其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 使之不断学习, 自我完善。

大学英语教学中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者们的关注, 他们普遍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这是因为大学英语教学并非单一的语言教学活动, 其内容非常的广泛, 常常涉及到不同的学科领域, 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鉴于此, 在教学过程中应倡导充分利用语言教学的自身优势将大学英语教学与人文教育有机结合, 采用开放式教学,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人生观, 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从而在丰富多彩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在人格气质, 思想修养方面得到提高。新世纪广大外语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目的, 努力在英语教学中实践人文素质教育。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的策略和建议

实践证明:要想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必须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因为人文素质所包含的态度, 情操, 价值观等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人才更为重要的基石和标准。因此,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一套完整的规划, 人文教育的实施是非常必要的,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德智体方面全面发展。

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树立人文教育的正确观念

当前, 高校教师必须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高度正确认识人文教育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破除传统观念, 更新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时, 首先要引导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学以致用, 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应用能力。究根到底是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游刃有余并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 要清楚了解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实践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习惯于“填鸭式教学”的学生可能会不适应, 对此教师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和丰富的经验, 在实践中妥善引导学生和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⑵灵活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 善于挖掘教学中的人文因素

外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任务型教学法, 有情景教学法等等, 教师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把每个授课班级的具体特点和教材结合起来, 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不应“一刀切”。在授课过程中, 应把实践知识和教学大纲相结合, 将所要传授的书本上的知识, 与所要培养的人生态度, 情感及价值观念共同融合, 渗透于整个课程的讲解之中。从而既锻炼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又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 启发学生心智, 提高素养。另外, 在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两者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上进的动力, 而且能够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克服困难走出困境的能力。总之, 教师应付出较多的耐心, 真心和爱心, 以爱施教, 以情育人, 努力创造优秀的课堂教学环境及融洽的师生关系, 力争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掌握知识, 优化其情感, 不断提高其人文素养。

⑶树立客观的多元评价观

评价机制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英语作为一门语言, 是交际的工具, 评价不能单一以考试成绩和考级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是全方位的, 它不仅包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还包括自学能力和适应能力等诸多方面。因此我们要不断完善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客观的多元评价观。其次, 我们还应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引导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及多种人文素养, 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考试成绩与知识水平并不总是成正比, 使学生能端正学习的目的, 从而带动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使学业成绩与情感情操共同进步。再次, 学校应建立一个教师间互相交流学习的平台, 多组织一些教学经验总结与交流会, 让经验丰富的教师畅谈自己的教学心得, 使各位在教学经验交流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结论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复杂的工作。作为教师, 一要夯实自身的业务水平, 同时认清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更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需要;二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反馈, 走进学生的心灵, 明白学生的需求, 根据需求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 真正处理好求与学的关系。作为学生, 则应走出“渗透性教学”的阴影, 能清楚认识到大学英语课程的最终目标不单单是考试过关, 英语等级考试及格, 这些仅是属于大学英语课程的表层结构所应达到的目的, 而深层结构则集中体现在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及学生的全面发展之上, 需要学生从学习目的, 需要, 动机, 情操等各方面仔细思考。

摘要:21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人类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 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必须改变以前重视科学知识传授的老派思想而轻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做法, 要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完美地结合起来。实践证明, 融人文教育于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 也能培养学生的高素质。

关键词:科学教育,人文教育,整合

参考文献

[1]、郭垒, 2003, 《科学, 人文及教育理念》,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李福华, 2002, 《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文教育》, 《教育探索》

上一篇:组织处理下一篇:特征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