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共12篇)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1
摘要: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决定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而且将对学校整体办学实力的提高产生影响。作者基于亲身参与对西南交通大学众多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基本情况的调研结果, 分析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具有明白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能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等优点, 也指出了理工科学生在人文素养及其教育方面存在提高人文素养的行动不积极、人文素养的整体水平较差等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加强措施
2010年开始, 依托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积极探索交通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着力培养引领轨道交通发展的卓越工程师。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通过加强通识教育、强化公共基础课程、加强创新创造创业教育等手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人文修养, 提高学生的软实力。一个高水平的工程技术拔尖创新人才, 不仅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同时也应该具备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成为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协调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该计划实施一年多的背景下, 西南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了一次面向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抽样问卷调查。本文是在对412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基础上的分析与研究, 希望能对新时期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 教育教学改革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指的是围绕人性完美而展开的如何做人的教育, 它主要通过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相关知识的学习、熏陶、感悟、转化、培养, 使人形成正确的行为态度, 能够道德性地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调查结果看出, 新一轮的工科专业培养方案显示出了一定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1. 工科大学生基本了解人文素养的内涵及表现形式。
调查结果显示, 33%的学生比较清楚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53.3%一般了解, 仅13.7%不清楚。另外, 71.7%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内涵应具有人文思想关怀, 64.6%认为应具有广阔的人文知识, 63.7%认为应具有自觉践行社会核心价值的精神, 55.7%认为应具有较强的文学理解能力, 48.1%认为应包括密切关注人的发展与幸福, 41.5%认为应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 41%认为应具有超功利价值取向。
2. 工科大学生基本能认识到人文素养及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调查结果显示, 56.6%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和技能一样重要;37.8%认为很有必要, 但不如技能重要;仅有5.6%认为远不如技能重要或无所谓。另外, 77.8%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能促进工科学生精神世界和内在情感的丰富, 70.8%认为能促进工科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60.4%认为能促进工科学生自由全面发展, 59.9%认为能促进工科学生人文精神的丰富, 45.3%认为能促进工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 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不足。
1. 工科大学生对自己的人文素养评价不高。
尽管大部分学生能够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但是调查显示, 认为自己的人文素养比较好的学生仅占10%, 认为一般的近60%, 认为很差的近30%。在最缺乏的人文知识类别中, 57.3%缺乏经济类知识, 50.2%缺乏文史哲类知识, 49.8%缺乏管理类知识, 48.8%缺乏法律类知识, 46%缺乏艺术欣赏类知识, 33.8%缺乏政治理论类知识, 23.9%缺乏教育类知识, 2.8%缺乏其他类知识。
2. 学校的培养模式对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不明显。
对“影响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最大因素”的调查显示, 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风气与环境、国家教育体制和机制四个因素中, 近60%的学生选择了学校教育。同时, 23%的学生认为学校目前的培养模式对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作用较大, 44%认为作用一般, 33%认为作用较小。对学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不足之处的调查结果显示, 58.22%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及考试方法枯燥陈旧, 53.52%认为人文活动流于形式或功利化, 53.05%认为学校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 44.13%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
3. 工科大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实际行动不够积极。
工科大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出现“认识上正确, 行动上落后”的状况, 仅有22.54%的学生想过提高人文素养并付诸行动, 56.81%想过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付诸行动, 剩下的学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尚未考虑。另外, 经常参与阅读人文类书籍、听人文类讲座、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参与人文类校园文化等活动的学生不超过被调查学生的1/3。
4. 各类人文素质教育资源作用发挥不平衡。
“对学生组织或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人文讲座、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人文类选修、必修课等七种教育资源在提高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效果”的调查结果显示, 认为这些资源效果很好的占20%, 比较好的占35%, 一般的占30%, 比较差的占15%。从总体来看, 图书馆资源、社会实践活动等在提高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较为明显, 网络资源、人文方面讲座等发挥的作用不显著, 总体效果不明显。
二、对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分析与建议
(一) 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 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没有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与社会的期望也还有一定的差距, 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脱节的现象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效果欠佳。
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在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 执著的信念、优秀的品德、健全的人格等方面都需要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但是目前的工科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却存在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脱离的现象。一方面受“重理工轻文史”的思想和观念的影响。在过去较长时间里, 以理工学科专业为主的大学不少师生把进大学单纯看做是掌握一门专业和技能的手段, 形成了重理工技术、轻人文社科的价值倾向。不少专业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科学研究方面, 对教书育人重视不够, 不注重自身教育、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的提升, 甚至部分教师缺乏在教学、科研过程中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偏重知识传授, 忽视介绍知识发展的人文背景和科学精神, 忽视知识结构的文理渗透及理工交叉, 忽视学生思维方式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做人做事做学问有机结合, 达不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双赢的教育效果。而不少学生受社会急功近利思潮的影响, 偏重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对人文知识的学习走过场, 缺乏质疑和探索精神、科学信仰和理性的自觉行为。另一方面, 工科专业培养方案中人文素质教育教学体系不够科学合理, 课程结构较为分散, 没有形成完整系统的人文知识体系。同时, 人文课程的教学内容既缺乏与科学教育高度关联的知识, 又缺乏针对性、时代性与实践性, 无法激起工科大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 对工科大学生没有吸引力与感染力。另外, 人文教育自身也出现了知识化倾向, 只重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研究, 忽视人的培养和完善。而工科大学生由于平时学业负担较重, 普遍不喜欢用刻板单调的方法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调查数据也显示工科大学生青睐用实践性、个性化的方式来提高人文素养, 而作为提升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主渠道的人文类课程学习却不受欢迎, 这种状况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大学生人文水平的提高。
2. 以学业分数为主要导向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对提高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激励作用不明显。
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各个部门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还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 没有一个全面、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学校在学生评先、评优、评奖、免研等许多方面的考评也以学生的学业分数为主, 而与人文素养及人文精神相关的许多方面因定性、定量较为困难尚未纳入对学生的整体评价体系中, 这种机制直接导致在工科学生学习中出现重理轻文、重专业轻素质、重物质轻人文的倾向, 学生看重的往往是各门课程的考试能否通过、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如何、能考到几张证书, 而主动提升人文素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不够, 选修人文素质课程不积极, 对参加人文类讲座和报告缺乏兴趣, 课余关注较多的也是科技创新活动, 甚至有的学生把课余时间消耗在网络游戏、聊天等事情上。最终学生对人文知识知之甚少, 把追求理想转向更加注重实惠。
3. 校园教育资源尚未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合力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很强的导向、凝聚和教育功能, 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启迪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程度上, 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在校园软、硬件环境和校园文化活动氛围共同作用和熏陶下逐步形成的。而现实生活中这些校园文化素质教育的资源还没有很好地互补与融合, 没有形成教育的合力, 甚至不时还有相互脱节、相互矛盾的现象发生, 这无形中就对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和熏陶带来负面影响。比如, 一些校园文化活动为了达到短期的效果, 活动组织者表现出急功近利的心态, 活动出现形式化和功利化倾向, 引发参加此类活动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不仅没有发挥活动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积极作用, 反而丢失了一个非常有效的人文素质教育阵地。
(二) 加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1. 培养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突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整体性。
教师是大学教育的主导, 要在工科专业教育中很好地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教师就需要改变教育观念, 改革教学方法。学校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以老带新、岗前培训等多种形式加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素质教育, 使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体现出独特的人格魅力、高尚的师德、广博的知识、崇高的敬业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理工科专业教师还应该注重提升自己的人文教学能力, 突破“工匠”式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桎梏, 将专业课程中的人文精神逐渐地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意识和人文意识, 形成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养成科学道德和科学作风。
2. 优化人文素质课程设置, 突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科学性。
对工科专业学生来说, 学科教育仍然是他们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渠道。除结合专业课教学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还必须科学合理地构建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把工科学生欠缺的经济类、文史哲艺、管理类、法律类知识融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趋向完整与合理。另外还需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联系, 提倡自然学科与人文社会学科的相互渗透及两者的综合, 克服只强调人文而不关注科学的倾向;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 把人文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融入到专业实习实践活动中,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观察问题的能力。
3. 改进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突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系统性。
人文知识的获取, 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但是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 只有通过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文化熏陶, 才能促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素质。学校应该大力改进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整合各类人才培养评价标准, 形成一个涵盖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内容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把人文素质教育变成自我的教育, 铸造人文精神, 完善智能结构, 真正培养出兼具深厚文化底蕴、良好修养、创造性思维、广博知识视野和扎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4. 打造人文校园, 突出工科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协同性。
文化传播是新时期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高校的每一处校园景观都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 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体现。高校应该把优美、和谐、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对工科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综合能力的阵地和课堂, 使学生能够随时受到人文精神的启迪, 随处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 要大力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以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来熏陶和影响大学生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不断提升他们的人格、气质、修养等内在品质, 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促进人文知识和人文素质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张岂之.大学教师与人文素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 (1) .
[2]李新主.应重视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1) .
[3]王东莉.人文素养: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的重要素养[J].科学管理研究, 2002, (5) .
[4]刘宝宏.大学本科理工科教学中人文素养的渗透[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0, (4) .
[5]何振才, 张洁.理工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艺术活动定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4) .
[6]张廷广.浅议大学班级凝聚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教文汇, 2010, (6) .
[7]韦慧.理工科高校德育课程中的人文关怀基本路径探究[J].科教导刊, 2011, (6) .
[8]聂苓.理工科高职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培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
[9]吴永东.理工科基础课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可行性浅析[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 2003.7.
[10]刘威.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 2008, (6) .
[11]熊瑛.理工科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9) .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2
编者按:近年来,克服、纠正应试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正逐渐形成共识,但大家主要重视基础教育阶段,而对高校却关注不够。日前,中国教育报和山东省社科联共同在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实现中国梦研讨会”。一批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领导和相关领域专家,就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作了热烈讨论,发出新的呼吁。现将部分与会代表发言予以摘登。
顺应时代要求,增强紧迫感
中国教育报副总编辑李功毅
这些年总体来看,大家更多关注基础教育阶段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纠正、改变应试教育的各种问题,而对于大学阶段开展素质教育,并没有受到普遍和足够的重视。结合实现中国梦深入思考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会看到必然趋势,增强紧迫感。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主要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社会更多关注的是人的生存物质需要问题,而对人的本身的发展、人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关注不够。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的生存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后,人的全面发展和精神需要会逐步凸显出来。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参与中央关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文件的起草,大家普遍呼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起草小组讨论,为什么现在学生心理问题突然多了,这可能与独生子女有关,与社会竞争压力增大有关,但也反映出人们物质生活条件改善后,人本身的发展,特别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更加受到关注。当前,我国进入物质条件更加改善、全面实现小康阶段,人的发展、人的精神需要会更加凸显。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现了对人的关注,就是要启发学生对人的生命价值的觉悟,更好地满足学生全面发展,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
第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经历偏颇后,对于教育规律回归的再认识。文革以后,恢复了教育事业,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们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大家也看到了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不断滋生,愈演愈烈。走到今天,学校、家庭、社会都不可避免地要承受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教育带来的弊端和恶果。急功近利和实用主义的教育,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养成,不仅损害了学生自身的健康快乐,压抑了他们的创新潜质。而且,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时,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诚信、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不善与人合作,等等。这些在企业、用人单位看来最重要的品质,恰恰是我们教育“产品”的软肋。所以,大家认识到还是要回归教育规律,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要重视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的时代呼唤。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和世界各国的交往越来越多。在与世界交往融合的过程中,需要我们的公民有良好的素质。然而,目前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国民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是打基础的,是希望所在。要通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把年轻一代培养好,为国家形象树立和世界文明作出新的贡献。
浅析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问题;对策
一、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一)教育思想定位不清
人文素质教育在现有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定位不清,其重要性和基础性地位还没有得到广泛认同和深刻理解,在人才培养系统中的位置和功能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部分高等院校强调专业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同时,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塑造,人文素质教育无法全面系统的贯穿到具体的教育实践中。
(二)教育内容观念错位
人文素养的内涵应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人文知识是一个人具有文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人文精神是一个人的内在养成和精神追求,而人文行为表现在一个人的具体行动和实践上。其中,与自然、社会和谐相处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但部分高校将人文素质教育简单等同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学习,误以为只要开设了人文课程就等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素质教育思想观点上的因循守旧,直接导致教育内容的局限和平面化。从教师方面看,还缺乏自觉的人文意识和人文责任,不少理工科教师将人文素质教育看成是人文学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育方法单调无味
人文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教育大学生如何做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人,因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如何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导大学生理解普遍的人性、感悟人生的哲理、追求美好的精神境界尤为重要。现在大学中有关人文素质的教育还以传统灌输式的课堂教学为主,局限于人文知识的宣讲和介绍,缺乏师生间的充分沟通和广泛对话。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上的落后和单一,使课堂教学无法触及大学生的内心,深入持久地塑造、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人格和品行。
二、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的途径
(一)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每天处于其中的一种人文环境,对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健康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有着重要的影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提高学校的硬件的设施。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提高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影响每个学生的情操与心理。同时,要重视校园周边环境对学生的不良影响,积极引导学生抵制不良现象。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健康的周边环境,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积极向上的人格精神。
建立行之有效的校园文化管理和建设的机制。首先,在校园文化的管理体制上要抓好组织队伍建设,集思广益,更新管理理念,提高组织和管理校园文化的能力,才能形成校园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其次,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学生的人文情操得到激发,人格得到完善和健全。
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介,提高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上网的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并引导学生积极地利用网络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二)重视人文学科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开设人文学科课程
现代大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美好的个性、健康完整的人格、自由开放的精神、创新开拓的意识,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在注重专业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和综合化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师资投入等方面应该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
(三)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在情感上与学生互相理解和尊重,表现教育的人文关怀。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互动探究式学习,激发学习热情,从而达到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效果。然而依靠课堂教学只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对社会、人心事态进行分析、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思考中,进一步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和自我,完善价值观体系。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从社会生活中亲身感受文化的精髓。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确立全面发展的培养模式,既要培养大学生具有完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出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高素质人才。
(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首先,大学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还通过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展现科学知识范围以外的亘古不变的人性、人情、真理,受到学生的热情欢迎。
(五)引导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自我教育
大学精神应该是平等的多元意识、理性的科学态度、自由的个性发展,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心理、智力、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的重要时期,大学教育无法回避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领域的东西。虽然整个社会风气、社会价值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优化,但大学有义务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应该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理论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按照自己内在的需要去塑造自己,建构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意义世界。让大学生主动认识到人文精神的价值和力量,让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成为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终极追求。人文素质教育方法是多角度、多方位、多渠道、多种形式的。目前,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广大师生一起来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龚鹏程.大学教育与人文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涂青松.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
[3]刘秀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平台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略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4
在我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胡锦涛同志所做的报告中共有17次提到“素质”一词。素质是指人的素质, 在十七大报告中如此频繁地提到素质问题, 可见素质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谋发展当中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1]发展需要人文素质, 因此要给发展中注入可持续思想;人文投资环境需要改善, 因此需要提升人文素质, 等等。人文素质就是一种指导性的思想、理念和精神, 所有的进步与发展所需要的专项素质的提升 (例如智力素质、技能素质) , 归根结底要靠人的人文素质的提升来激励、引导和反映。以下我们提到的素质指的是人文素质, 并特指由人内在精神素质所决定的人的行为品质。
然而有趣的是,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大学生”这一词汇从未出现。其原因当然不是中央对大学教育不重视, 或者觉得大学生素质无关紧要。原因在于, 素质的提升, 绝非某部分人素质的提升, 而是全民素质的提升。这是因为人时时处处在与别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人是社会的人, 而作为社会的一分子, 他就不能脱离社会来单独谈论自己的素质, 因为素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而发生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 “大学生素质”的提法是狭隘的。但为什么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呢, 因为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中成长的大学生来, 的确存在一个群体素质问题。尤其当大学生作为未来各个领域比较有作为的人群, 他们的素质问题的确显得非常突出。
二、我国大学生素质现状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 不同国家的人们之间联系趋于紧密和复杂, 在人们的接触过程中, 尽管由于文化差异, 人们的行为可以有文化层面的解释, 但人文素质却是对一个公民教养程度的基本评判。2005年, 当香港的迪士尼乐园开始营业后, 内地许多游客前往游玩, 但是不久, 报纸网络等就登出了内地公民在迪士尼纵容孩子随地大小便、躺在乐园长椅上休息、乱扔果皮纸屑、公共场合吵闹喧哗等不雅行为。此类事件在境外旅游当中频频曝光, 以至于国家不得不制定《中国公民出境旅游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行为公约》, 以此规范中国人的行为。然而外在的行为是内在素质的表现, 光是出台一些规定,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最近, 法国涉及六十余人的中国留学生买文凭案正在各类媒体吵得沸沸扬扬。种种事例表明, 我们国民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我国大学生素质问题在最近几年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这跟一些轰动性的大学校园事件 (从马加爵事件开始, 到最近的大学生抢劫杀人事件) 有很大关系。在一篇较为典型的分析性论文当中, 南通师范学院法政系的荀国稳指出了造成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的几个方面, 例如个人中心主义、功利思想影响等。“以上方面, 虽未涵盖大学生人文素质弱化的所有问题, 但足以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着“人文精神”失落的危机, 这种危机直接影响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科技的振兴, 缺少人文教育的高等教育很难承担这一重任。”[2]
三、人的素质培养之三大领域:家庭、学校、社会
一般的, 一个人人文素质的培养一般经过三个领域, 即家庭、学校和社会, 大学生更不例外。这三个领域对一个人的影响在时间上并不是顺序进行的, 而是任何时候都会并存, 只不过在不同时段, 某个领域对人的影响比较多一些而已。应该承认, 目前大学生素质的成因是复杂的, 但我们依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谈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 学校阶段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比重较大, 但这又不是个可以泛泛而论的情况, 后文还有详述。
首先说家庭。一个孩子在学前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家庭。这个阶段是孩子自然本性充分流露而家长加以限制和引导的阶段。常言道, “三岁看大, 七岁看老”, 是被科学家所证明的真理。[3]因为一个孩子的气度、性格基本上是在三至六岁形成的。随着针对这个阶段的儿童学前教育的普遍开展, 应该说情况是比较乐观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见到儿童的行为感动大人的事件。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家庭不同于学校, 家庭是在人的早年成长阶段 (主要指婚前阶段) , 即人的可塑性最强的阶段施加影响的。家长的言传身教, 价值观, 做事风格等等都无时无刻不影响到孩子。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对社会是有贡献的, 对他人是有益无害的, 但家长自己的行为举止, 孩子往往看在眼里, 无形中对他们造成好的或者坏的影响, 如果其中坏的影响不能通过其他的渠道 (比如他人、学校) 进行矫正, 则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再说学校。如今我们国家的学校教育模式, 说得不客气一点, 不容乐观。一个国家的强大最终要依靠教育。但我们国家的教育还是很落后的, 最典型的一点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应试教育造成的种种弊端已经研究得比较透彻, 笔者无意在此多谈, 应该指出的至少有两点:第一, 应试教育短期内 (二三十年内) 不可能消除。这是由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决定的, 例如竞争太激烈, 而教育资源的匮乏所导致的竞争只能使得人们的努力诉诸于智力教育本身, 进一步诉诸于教育的最为有效和公平的方式——考试本身。第二, 应试教育并不代表其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素质教育在我国最早是针对“高分低能”的现象提出的。也就是说,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是绝对冲突的, 其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但笔者不这样认为。首先, 在时间的消耗上, 应试教育花去了我们学生最多的时间。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一个孩子可能除了吃饭睡觉外, 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学习。但是我们反思一下, 就会觉得这种观点有问题。因为应试教育并非不接触人, 只要接触他人, 就会产生人文影响;应试教育接触到的书本知识也都无形中在施加正面人文影响于学生, 即使这个过程是填鸭式的, 也会带来好的效果 (世界上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例如日本教育模式也是填鸭式的, 但其国民人文素质较高) ;应试教育只是统泛而言, 其实其中的一些科目对学生可以施加巨大正面人文影响, 例如美育课堂;应试教育并不代表除了准备考试之外, 没有任何其他时间, 事实上, 与应试教育比起来, 人文素质 (这里说的是除智力素质、知识素质外的人文素质) 的培养需要极少的时间, 对一个人人文素质的注入, 就像灵魂的注入一样, 一首动人的歌曲, 一个友爱的眼神在瞬间就取得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基于以上讨论, 我们认为应试教育对素质教育虽有影响之处, 但事实上在我国现阶段和短期内难于改变的应试教育模式下, 谈论素质教育并非是一种奢望。何况在大学阶段, 学生们仍然处在可塑性较强的阶段, 而且其学习已不是像中学时代那么紧张, 这时候, 适时进行各类集体活动, 鼓励同学们参加, 使大家摒弃个人中心主义;看到艺术, 尤其是经典音乐、电影等对一个人的巨大影响, 把美育课作为极为重要的必修课, 陶冶同学们的情操;多组织帮助他人的实践活动, 使公平的观念逐渐建立;注意引导和宣传工作, 以高年级同学业已养成的良好习惯影响低年级同学, 以达到学校良好氛围的延续等等。只要用心, 素质教育就有可能搞好。
最后说社会。大学生在校短短的几年后就要毕业进入社会, 但一个人的成长不会停止。如何最大限度保证大学生在社会上不仅不受到坏的影响, 并施加好的影响于社会呢?至少从现在看来, 这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人们常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 无论起初是怎样的, 最后都要被社会同化。但是我们来换一个视角看问题, 社会并非是僵化的、一成不变的, 社会是由具有各种各样联系的人组成的, 当大学不断输入给社会良好人文素质的精英人才, 这些人才的作为对社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 他们的影响在悄然改变着社会的风气;另外, 我们国家在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同时, 也提出了“教育终身化”的理念。因为社会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大的教育场所。近年来, 各种大型公益演出、讲座、音乐会、读书会等等活动的深入而普及地开展, 使得社会的人文风气大有改观。
四、结论与展望
就目前来说, 我们国民的人文素质与一些发达地区和国家比起来, 显得不容乐观。但也应看到不断具有的微小的进步。至少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而不是随手乱扔已经渐渐成了人们的习惯, 而公共场所抽烟等不文明行为也渐渐消失了。在与世界文明接轨的过程中, 我们国家国民素质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当然, 依然存在的问题还很多, 有些问题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例如国民的诚信问题就很严重。由于普遍的不诚信, 造成了人们之间连信任都成为一种罕见的行为。又例如普遍的自私, 使得“自扫门前雪”的行为进行到极为恶劣的地步。见义勇为的事件更是鲜见, 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却非常流行。等等这些, 都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这不是仅仅大学生素质提高能够解决的, 而是与整个国家的法制, 教育, 文化等因素息息相关的。因此, 我们呼吁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也呼吁整个国家, 每一个部门, 每一个人对提高中华民族人文素质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人文素质[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45067.htm.
[2]荀国稳.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及成因分析[EB/OL].http://www1.ctgu.edu.cn/gdjyyjs/news/Show.asp?id=496.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初探 篇5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里我们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
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树立综合教育的思想,确立人文学科在大学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重视人文学科发展,在课程设置、资源配置、经费投入、师资培训等方面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在高校开设人文社科类必修课、选修课,尤其是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学科课程,为大学生受到较为系统的人文素质教育奠定基础。
2、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养。教师必须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是社
科教师的职责的观念,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如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3、凸显校园文化的功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现高校人文
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优雅的人文环境以及文化沙龙和各种高品位的艺术演出等,都能给大学生美的熏陶,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4、完善评价体系,构建人文素质评估标准。按知识、能力、素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 大学之道 教育体系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通过改革开放富起来的中国,已从“物质不满足时代”转入“精神不安宁时代”。巨大的社会变革既带来了经济的发展,也带来文化的冲突和价值的震荡,尤其是思想活跃的青年大学生在享受着前所未有的物质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精神冲击。加之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一些偏颇与不足,中国社会的人文现状,尤其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现状令人堪忧,在一些大学生身上,文化失范、道德滑坡、人文素质低下乃至缺失成为现实。
笔者所在课题组曾对学院周边大学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发现有46%的学生会看一些文学书,主要是言情小说或家庭小说之类,22%的学生经常看专业书,18%的学生基本不看书。例如,古典文学名著几乎没有学生认真读过,笔者在一个班级曾经问过有谁读过“四大名著”,全班49名学生只有一名同学读过其中的几本,而且不是完整地成套读的,学生所知道的一些情节都是通过电视这一途径获知的。对于是否想读《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平凡的世界》等经典小说时,学生的回答更是令人吃惊。85%的学生说不打算读,他们认为人物虚假,政治成分太强,说教味太浓,不愿意读;65%的学生能说出几句国学经典名句,但却又将意思弄错了;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知名人士也常是混淆、弄错朝代,大学生说他们看历史电视剧时已经不知道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甚至还有几名学生用电视上演的情节来论证自己的历史知识,令人啼笑皆非。
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贫乏;对人生、生命的认识残缺;缺少理想信念,情感淡漠;责任感日益虚无;行为举止不规范。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人文素质不高;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术视野不宽,学术基础不牢;过重的功利主义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与基础训练不够;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足。
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人文”一词最早出于《易经·贲卦》象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此处“人文”一词指的是文明、文化,标志着文明与野蛮的区分,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性。现在意义上的“人文”,其本质内容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核心概念。西方人文主义首先是一种思想态度,它把人、人的价值放在高于一切的首位。一般地说,“人文”泛指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素质”则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内在品质,它通过一个人的人格、气质和修养表现出来,它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两个方面。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积累的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的实践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
《大学》开篇明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经典中的“大学”,虽然与今天所说的“大学”有所不同,但其着意于人的全面发展、人格完善的宗旨,足以为当代人所遵奉。原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者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人格,使其在人类文化上尽自己作为一分子的责任。
“科学”“实用”与“人文”“理想”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两个价值向度。教育首先是文化的教育,文化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教育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因此,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方法是实证的。人文教育是关于精神世界的文化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因而人文思维是直觉、灵感、顿悟、形象的思维,方法是体验的。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重点在如何去做事,“人文”重点在如何去做人;“科学”提供的是“器”,“人文”提供的是“道”。只强调其中一方面,或用“做事”的方式“做人”,用“做人”的方式“做事”,都会给人们带来麻烦。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人文文化不仅是知识体系,更是价值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2007年8月29日第34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就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
霍松林先生曾说:“在当今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高科技,一打就垮;如果没有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和牢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不打自垮。可见在综合国力中,国民素质起着决定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因此,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探索
人文素质从内容上可划分为四个方面: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同时,人文素质从结构上可划分为五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职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因此,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也应从这两个维度同时进行,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高职院校进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首先应构建一个大学生人文素质的评价体系和教育体系,才能使得人文素质教育有的放矢,以避免素质教育的随机性。课题组通过查阅资料、调查问卷、专家访谈等方式,构建了一个由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素质、职业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五项大指标和15个小指标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2.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课题组经过三年的研究与实践,构建了一个六方协同合作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转变教育观念,倡导通识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完善课程体系,充实人文教育内容;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能力;创设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调动各方力量,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转变教育观念,倡导通识教育。多年的应试教育以及学科分类过细,对人文素质的教育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由小学、中学一路走进大学,学生为考试、为分数而读书得比较多,所以教师即使想改变灌输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却不能适应,“推而不动”“启而不发”。高中文理分科,大学专业划分则更细致,高职院校强调职业教育,有的院校甚至将高等职业教育直接等同了就业教育,大学重视“教书”却忽略了“育人”,培育出一批批有能力缺素质的、“会做事不会做人”的“器”才,而不是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在做好职业教育的同时,更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要让学生文理兼修,拓宽专业学习领域,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培养出的学生才会有可持续发展潜力。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今天的大学已不再是纯净的象牙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地对当代大学生产生重大影响,使一些大学生淡忘了国家、民族意识,失去了对传统的认同感。市场经济的负效应也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消极影响,“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论调,在学生群体中拥有相当的市场。旷课迟到、作业抄袭、随意浪费、恶意拖欠学费、求职简历造假“注水”、毕业论文抄袭剽窃等现象,在大学校园里司空见惯。学生对英语四、六级的热情远高于学习汉语的热情,可即使让学生写一个简短的汉语应用文却也是句读不知、错字连篇。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生最高目标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以国家社稷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切实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个人的成长进步融入到推动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时代洪流中去,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完善课程体系,充实人文教育内容。课程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最基本途径。大学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教育,更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高职院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应该设置一定数量的必修人文素质课程,同时,还要增设以培养人文素质为目的的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程、特色课程。改革当前教育方法,在“两课”教学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院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笔者在学院目前开设有选修课近百门,其中大多数课程是人文素质类选修课,如《普通逻辑学》《中国近代文学》《硬笔书法》《唐诗赏析》《社交礼仪》等。
(4)优化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能力。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如何,直接取决于教师的水平。优化师资队伍,不能只注重教师的学历和“双师素质”,更要注重教师的人文素质和教育能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首要是传道,然后是授业、解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更应加强人文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要在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下,打破传统、专制、权威、单一的师生关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理解、信任的人文价值取向新型师生关系。
(5)创设良好的人文校园环境,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学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与直接承担者,也是素质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者。人文教育不仅要教师主动地“教”,更要学生主动地“学”,创设丰富多彩的人文校园文化氛围,开设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发挥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主体作用。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介丰富文化活动,学校应经常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举办人文讲座,开展学术活动;举办征文、演讲、读书等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讨论中外经典著作;利用学生社团活动进行学生的自我熏陶、自我教育;安排大学生参加“三下乡(文化、科技、卫生)”和“四进社区(科教、文体、法律、卫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教育自己;开展带有浓郁人文气息的班级生活会,培养大学生的优良的人文品质。
(6)调动各方力量,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实施人文素质教育,高校要调动各方力量,构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突出“人性化”,不仅要教书育人,也要管理育人、服务育人。2009年3月18日,黑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会议要求高校建设节约型、关爱型、文明型校园。笔者所在学院在“三育人”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点一滴建设节约型校园,一心一意构筑关爱型校园,一言一行彰显文明型校园”的建设“三型校园”活动,推动了学院人文素质教育地积极发展,提升了大学生的人文情感和人文素质。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时,应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缺陷,充分发挥高校的各种教育功能,采取有效途径实施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文.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谈.江苏高教,2008,5.
2.林绍雄.新加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特色及其经验借鉴.东南亚研究,2009,1.
3.郭世佑.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危机与对策.绍兴文理学院报,2005,12.
4.安娜.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之我见.中国成人教育,2007,5.
5.栾英.浅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意义.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08,10.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初探 篇7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文化
以人文素质教育为突破口, 全面推进高等学校的素质教育, 已成为高等教育界的共识。基于此,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塑造大学生健全的人格, 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普遍偏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这与高校人文教育的偏失有着密切的关联。人文素质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必须调动、整合种教育资源, 充分发挥其作用, 才能求得实效。
一、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从整体上看, 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 目前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
1.教育认识不到位, 教育机制不健全
当前, 一些大学的行政管理者在对待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问题上, 仍缺乏深刻的认识, 很少有把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放到战略高度来思考和定位。部分大学管理者认为“人文学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或者认为“人文学科教育在科技人才培养中无足轻重, 充其量只是知识面的扩展, 远非人才素质的必备要素。”这种教育认识上的误区和偏差, 使得部分大学管理者对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的强调, 更多的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一些大学虽然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成立了人文素质教育领导机构, 但由于缺乏经费和人员保障, 加之在工作中没有形成科学的考评机制, 致使工作开展缺乏系统性和长效性。
2.课程设置不规范, 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教育教学管理是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而课程设置对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许多大学开始的《中国语文》《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课程种类偏少, 课时不多, 不能满足大学生个体精神文化的需求;课程设置缺乏层次性和系统性;适合大学生使用的人文课程类教材极其缺乏;教学管理缺乏长远规划, 没有规定课程的具体学分要求, 因人设课, 随意性大, 等等。
3.教育师资队伍比较紧缺, 教师人文文化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根据资料统计, 2006年河北省普通高校各学科教师总人数为47428人, 工学教师、理学教师所占比例分别为24.4%、17%, 这两个学科教师所占比重达41.7%。而文学教师、历史学教师、哲学教师、法学教师分别占教师总数的16.5%、1.9%、3.1%、5.3%, 这四个学科教师所占比重合计为26.8%。这一统计资料表明, 目前从事人文素质教育的教师较为紧缺。根据2006年《中国公民人文素质》报告对我国1101名大学教师进行的文、史、哲基本常识的问卷调查, 我国大学教师在中外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哲学常识、文学常识上的认知均值分别为80、63.884、71.18和79.64。从调查结果来看, 大学教师的中外历史事件和哲学常识掌握水平差些, 教师人文文化底蕴不足, 整体水平仍需提高。
4.部分大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 思想上存在误区
由于长期以来左的思潮的影响、高等教育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偏见和文化多元化的冲击, 不少大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认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会挤占专业课程的学时, 影响专业学习;不少学生仅把上大学作为将来择业的手段, 只重视专业学习, 轻视人文社会学科;追求功利、淡于修养、实用第一成为大学生选择知识的价值标准等。这些思想认识误区导致一些大学生未能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对人文素质教育漠视。
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1.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改革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先导。努力把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结合起来, 逐步建立起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 成为迫切需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是以文化科学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能力教育为主的综合性教育, 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过弱的文化陶冶, 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 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受到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 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 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 高等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确立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教育学生首先“学会做人”, 然后学会做事。
2.重视人文课程建设, 加强学习儒家经典的引导
人文课程是人文素质教育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 又是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的手段。在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 高校应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增设诸如《中国传统文化》《大学语文》等人文类课程, 还应加大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授力度。要提高学生对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度, 就必须加强对学生学习儒家经典的引导, 甚至有必要开设部分必修课。当然, 学习儒家经典切不可“食古不化”, 而应该以积极的态度, 领悟其合理的内核, 并将它与新时期的社会需要、社会特点结合起来, 赋予其新的时代气息。
3.建设高质量师资队伍, 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
建设高质量的师资队伍, 是全面推进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 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广大教师对素质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好坏。教师应该做到将教书育人和自我学习、提高相结合,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 不断加强学习、充实自己、完善自身, 特别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中实践, 实践中学习, 教学相长, 不断提高。教师对学生的这种率先垂范、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作用, 贯穿着高校人文教育的全过程, 正是从这一点出发, 在关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同时, 更应重视教师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4.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发挥潜移默化作用
应将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开展以人文素质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 包括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同时, 还可利用学校的各种文化载体宣传人文文化, 让学生在校园浓郁的人文氛围中感悟人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全人格。提升高校的文化品位和格调是时代赋予学校发展和建设的新的需求, 我们要不断探索, 不断实践, 营造浓厚的文化和学术氛围, 优化育人环境,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如果说一个大学生能够主动汲取优秀文化的精华, 他绝不会拒绝吸收其它中外文化有价值的成分;他不仅会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 同时会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提高, 把学习人文知识与学习专业知识结合起来,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 且个人又能自由与自觉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汪俊辉, 朱国平.试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5, (35) :51.
[2]孟令臣, 孟庆东.河北省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在与对策[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 :23.
[3]吴美华, 高娟.高校教师人文素质现状分析与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探索, 2009, (7) :97.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篇8
“人文”一词,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包含了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人”, 与“人性”等同;一是“文”, 与“人文学科”等同。而学科意义上的人文总是服务于理想人性意义上的人文。“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性、理解力和批判力这些一般认同的理想人性, 总是与语言的理解和运用、古老文化传统的认同、以及审美能力和理性反思能力的培养联系在一起, 语言、文学、艺术、逻辑、历史、哲学总是被看成是人文学科的基本学科”。
“素质”一词是一个有着多重意义的特定概念。一般而言, 素质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程度、心理和人格发育健全程度、知识结构合理程度、为人处事通达程度等诸多方面表现的总和。我们说的素质, 就是日常中为人们所称道的素质, 是心胸宽广、乐观向上、自尊、自信、关心社会、求真务实的品质总和。这种品质总和需要相应的教育境界的濡化, 需要一种真诚、公正、平等、友爱的教育氛围才能养成。素质教育不仅体现为一种教育思想, 而更重要的则是现代人苦心追求的一种教育目标。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所讲的“这种教育不仅赋予我们较强的专业技能, 而且使我们善于观察, 勇于探索, 塑造健全人格”。
综上, 人文素质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 从历史纵向的角度看, 文化素质与文化传统、人文学科具有内在的、逻辑的联系;从文化主体性的层面看, 它至少包括文化基础与技能, 思想道德与心理素质, 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等等。所以在高等学校中, 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是一个整体的、有机的系统工程。缺乏人文教育的基础和道德、心理素质的培养, 则是没有根基的教育。而只局限于文化的智力性、技能性的教育, 忽视人文、道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教育, 则是片面的、畸形的教育。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 文化素质, 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这里所说的文化素质重点是指人文素质, 它是大学生诸多素质中最根本, 最基础的素质, 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 对于其他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 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为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 深化教育体制和结构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指明了方向。200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 召开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 胡锦涛同志强调:“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 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 德智体美、德育为先, 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部长周济在2006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视频会议上指出:“推进素质教育, 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 要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题。”这些讲话都体现出德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首要地位, 体现出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教育, 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途径内化为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主要是促使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培育人文精神、掌握人文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包括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
----------------------------------------------
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版社.
育的意见 (中共中央[2004]16号文件) .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学习辅导百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02) .
[4]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文件) .
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则主要是指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和环境的陶冶, 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 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 最终使大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品位的人格修养以及创造性思想能力和多维知识视野。
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讲,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还要培养一批知识群体。他们是社会的中坚, 是影响社会文化, 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知识力量。因此, 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也就是说, 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 不论他学的专业是什么, 都应该在哲学、语言、文学、历史、艺术等领域有一定的知识累积, 有较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就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任务和作用。
三、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 在教育中只重技能培养, 忽视人生观的确立
高等教育追求的理想目标应是培养具有高尚的灵魂和完美的精神情操的人, 即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人, 懂得“为何而生”的人生哲理, 具备“何以为生”的技能, 有着领悟科学的精神。但是, 在当今社会浮躁、功利和享乐的世俗影响下, 学生学习、选择专业也步入了追求物质的误区, 忽视了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二) 教育结构失衡, 重科技轻人文
如今, 在全国各高校中, 科学教育占据了高校教育投资、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的很大比例。部分工科院校的学生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因为他们没有接受系统的人文教育。重智力, 轻道德;重技能, 轻人文;重功利, 轻素质, 这种教育培养的学生缺乏想象, 不会创新。
(三) 转变传统教育观念, 准确进行教育定位
在教育目标上, 学校要转变观念, 树立综合化的现代教育理念, 把注重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教育改革的首位。改变“人文教育”的结构性缺失, 树立均衡发展的观念, 抛弃学科设置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加强人文精神的传递和渗透, 达成学生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和专业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 人文精神的塑造主要来源于教化, 通过内在教化作用于人的情感状态, 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人的价值取向, 影响人的情感、气质、性格、胸襟等。大学教师担负着塑造大学生理想人格、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心智的重要使命。加强教师的人文素质是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我国教育部提出高校加强素质教育要做到“三个提高”, 即“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以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 使知识教育和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高度融合。以启发式的教学、心理辅导和心灵教化等现代教育方式, 阐释不同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使一个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 同时具有高尚的人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实的人文素质。
(五) 改革教学体系和内容, 加大文、史、哲、艺术的教育比重
应该说, 普通大学的教育还是为了给高层次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更好的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而不能理解为只是:“学以致用”。美国MIT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学完人文、艺术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8门课程, 其他的如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也有类似规定。应当充分认识到, 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不但是相互补充, 相互支持的, 而且是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的。孔子早已看到素质与文化知识的关系:“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人文所产生的文化虽然不能直接转化为实际效益, 但它确是一种知识和智慧, 是一种涵养和气度。在美国, 很多大学在一年级不分专业, 着重加强文、理基础课程教育, 到了二年级才自选专业。哈佛大学的人文素质教育分为“文学艺术”、“历史”、“社会哲学分析”、“国外语言文化”、“数学和自然科学”等五个领域, 约占总学分的1/3。而在我国, 高中教育就开始文理分家, 准备考理科的学生不学或很少学文科, 考文科的学生大大减少理科的学习。而当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 仍然面对单科性的学校, 文、理、工始终分离。长此以往, 形成了许多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对人类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 尤其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 特别是缺乏在本民族文明熏陶下所具备的文化艺术气质和情操品格, 致使整个群体的文化素质下降。
因此, 在大学本科教育中, 应该不分文、理地增设一些基础人文学科, 如“中国通史”、“国学概论”、“中国传统道德”等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的课程让学生选学。通过这些课程,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 强化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自豪感, 充实精神生活, 陶冶情操。
(六) 营造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有着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恬静的人文治学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和多元化的知识信息汇总。这些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气氛是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外在表现, 它将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生活在其中, 耳濡目染, 其人生追求和思想品格会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外延伸, 灵活、自由、开放, 具有课堂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校园文化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 校园环境设计和学术氛围的塑造是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无形潜在课程。校园环境、学术氛围、校园文化共同形成了学校的校风。一个优良的校风是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的重要条件, 学校要对此进行认真地、精心地组织和培养。
教育家徐特立先生说过:“教书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人, 教育后一代成为具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的人。”我们应当切实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 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摘要: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 是解决高等教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有效途径。我们应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观念, 提升高校学生的精神品位, 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志向、有道德、有境界的一代新人。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浅谈 篇9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素质中的基础素质, 文化素质包括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素质, 高等学校, 特别是理工院校如何加强人文教育, 仍然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
一、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文化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文化素质是形成综合素质的基础。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易经》讲“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辞海》中解释说: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教育主要是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包括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主要是科学文化教育, 人文教育主要是人文文化教育。
科学文化是关于客观世界的文化, 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研究、认识与掌握客观事物及其本质与规律, 主要是求真, 简而言之, 科学文化回答“是什么”。 “是什么”具有惟一性, 因而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 方法是实证的。
人文文化是关于精神世界的文化, 它所追求的目标主要是满足人的精神世界的需要, 满足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 主要是求善, 简而言之, 人文文化回答“应当怎样”。“应当怎样”不具惟一性, 因而人文思维是直觉、灵感、顿悟、形象思维, 方法是体验式的。人文文化不仅是知识体系, 更是价值体系。
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物理学家, 而且精通音乐, 是一位出色的小提琴手。他说, 物理给我知识, 艺术给我想象力, 知识是有限的, 而艺术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他又讲, 科学研究真正可贵的因素是直觉。正是在艺术和科学的有机结合中, 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先生说得好:“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他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 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科学和人文犹如鸟之两翼, 一翼是科学, 一翼是人文;双翼健劲, 才能击水三千, 扶摇九万, 长空竞胜。
二、人文文化教育的实质及作用
教育, 首先是教如何做人, 人文文化是“为人之本”。正因为如此, 对个人而言, 人文文化决定人格的高低、涵养的深浅、事业的成败。
1.人格的高低。
人贵于灵性, 情感重于智力, 做人先于做事。成材未必成人, 成人大可成材。孔子说:“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从古今中外历史看, 美育无疑对陶冶人的情操、培养人的品格修养、提高人的思想道德水准都起着重要作用。” 人文文化决定一个人的道德感、责任感, 基本决定一个人的人格。
2.涵养的深浅。
一个人的涵养, 主要指人文文化的涵养。人文涵养, 包括言行的文野、度量的大小、见识的高低、待人的厚薄等等;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说过“不敬文, 谓之野”, 又说过:“不敬文, 谓之瘠”, 君子贱野而羞瘠。苏轼的《贾谊论》与《留侯论》, 前者论贾谊, 后者论张良, 两人都很有才华, 但最后贾谊失败了, 张良成功了, 因为贾谊“志大而量小, 才有余而识不足”, 张良则志大量大, 才足识足, “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
3.事业的成败。
人文文化能够陶冶人的情感, 净化人的心灵, 丰富人的精神境界。在优秀与平庸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情商的优劣。一般所讲的“情商”或非智力因素, 实际上是人文文化素质的体现, 对一个人事业的成败起了主要作用。李岚清2002 年2月在一次讲话中强调指出:可以断言, 一个人要成就伟大的事业, 没有足够的人文底蕴是肯定不行的。
三、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必要性
长期以来, 由于在办学体制上照搬前苏联模式, 在教育观念上片面强调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因此, 将文、理、工科等人为地分隔开来, 各自封闭, 自成体系。这种教育体制和教育观念培养出来的大学生, 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人文素养贫乏。 不少大学生对人类灿烂的文化遗产知之甚少, 对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缺乏应有的了解, 特别是缺乏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文化艺术和情操品格的熏陶。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审阅一篇青年数学工作者的论文后, 不无感慨地说:“我给他改病句和错别字的时间比看全文所花的时间还多。”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曾严肃地指出: 我国目前所培养的博士生, 是“博士不博”。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先生本是搞机械工程技术的, 却要求自己的博士研究生必须熟读甚至能背诵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
2. 心理素质脆弱。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类大学生, 缺乏对社会历史、现实人生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有些学生性格孤僻, 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遇事容易走极端, 有些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 不知道如何面对人生问题等等, 在高校中因心理问题而引发的自杀、伤人等令人扼腕叹息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
3. 道德素质缺失。 当前不少大学生不注意伦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仪修养, 为人处世的道理懂得少。部分学生道德素质相对而言较低, 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上课旷课、迟到, 作业抄袭, 能混则混;学费恶意拖欠, 助学贷款逾期不还;求职简历造假“注水”, 毕业论文抄袭剽窃, 等等, 这些都能折射出一个大学生的道德状况。更为突出的是, 一些学生不择手段, 上演一幕幕考试作弊丑剧。
由于人文文化不能直接产生物质成果, 一段时期以来不被人们所重视。有人认为: 科学技术是真才实学, 而人文社会科学是“空头理论”。正是由于这种观念的误导, 致使相当一部分大学生, 拒斥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 忽视人文素质的提高。
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素质教育”的提出, 在我国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然而, 在实践中认识却很不一致。高等学校, 特别是理工院校如何加强人文教育, 仍然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实践、思考。
1.纳入学校教育的课程体系。
加强人文教育, 首先要将其纳入学校教育的相关课程体系, 一些为必修课、一些为选修课。当前一定要从培养什么人, 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高度,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合理设置科学、人文课程, 鼓励或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分的相关课程, 使学生接受比较完备的人文素质教育。
2.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过去, 许多专业课教学是“见物不见人”, 课程只是去讲述“物”的知识, 缺乏认识“物”的主体性与人对“物”的态度。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拉比曾说过“科学教育应该以一种充满人情味的方式进行。这样一种教育还应该有一个历史的视野, 一种特定的哲学理念, 一种社会的理解和从传记角度对人的理解, 即对那些取得成就人的成功努力和经历磨难的理解。” 《礼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因此,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教师首先应加强自身的人文素养, 充分认识和挖掘自己所授专业课程中潜在的人文内容和人文精神。
3.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古人云:“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因此, 开设人文、科技讲座, 举办各类科技节和文化艺术节活动, 营造一种科技、文化交融, 人文气息浓郁的育人环境, 学生置身其中, 能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和感染。
4.开展读书活动。
读书是学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让学生与书本为友, 同大师对话, 同历史对话, 去了解优秀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从中接受心灵的洗礼, 获取前进的动力, 汲取人生的智慧。
5.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人文知识是识道, 人文精神是体道;前者是知, 后者是行。但人文知识并不等于人文精神。人文知识, 体之行之, 才成为人文精神。因此, 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大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活, 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 使大学生能够在耳闻目睹中亲身感知和体验人文精神。通过实践体验, 让学生感受真的力量, 体验善的高尚, 领略美的魅力, 把对人文知识的体验内化、升华为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周远清.认真学习贯彻全教会精神,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新世纪[J].高等教育研究, 1999, (6) :1.
浅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10
关键词: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科技与文化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两大象征, 是现代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两根支柱。在以高科技发展为主要特征的21世纪, 高等学校的教育目标应当有一个战略的转变:即从科学教育为主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融合转变。新时期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 应当既有较高的科技水平, 又有较高的人文素养。
1 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以审美素质教育为基础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人文素质教育可表述为: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 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 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的品质。它是不管学什么专业的学生都应该具备的。人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 主要包括:首先最重要的是哲学思想素质, 其次是审美素质, 第三是文字表达素质。
以审美素质为例:首先, 审美素质的培养, 对于人的思想品德的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人如果有很高的审美情趣, 具有很高的美的修养, 就会崇尚真善美, 自觉维护真善美, 按照真善美的要求努力塑造完美人格, 就会具有美好的心灵。其次, 培养审美素质有助于提高人的创造力, 只有具有审美素质的人, 才能在自己的工作中自觉地把科技和艺术更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实现美的创造。审美素质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意义, 在许多伟大人物的身上得到了证实。例如, 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是十分出色的小提琴手, 他对古典音乐有很高的造诣。他曾说过, “如果没有我早年的音乐教育, 无论哪一方面我都将一事无成”。他认为从艺术中所获得的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据统计, 世界上在各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物中, 70%-80%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 这说明通过音乐艺术对人的审美素质的陶冶, 使人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开发, 对于科学的创造生涯发生了重大影响。因此, 在高等学校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尤其要加强审美素质的教育。
2 呼唤、强调人文精神, 以传统文化培养为途径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 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人文精神, 积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路径。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的总和, 包括政治制度、经济生活、宗教礼俗、学术思想、科学技术及衣食住行等。传统文化以社会伦理和道德修养为主要内容, 富于民族特色和人文价值。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是通过传授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 推崇优良道德规范和符合时代特征要求的伦理道德观念等来促进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优良道德品质等的养成。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有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也有赖于人文科学的繁荣。一个人的培养成才也不应仅限于他掌握多少技能, 还得看他是否具备完善的人格、健康的精神、完美的表达能力, 因此, 呼唤、强调人文精神, 呼唤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渗透与融合, 也是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使命。要通过传统文化学习来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拥有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 拥有正直的良心和向往崇高、追求至善的心灵。
3 综合素质教育, 以身心素质教育为载体
大学生综合素质包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创新 (创业) 素质、身心素质等。前五种素质是大学生在当今社会的立足之本, 也是他们将肩负的“将中国建设成一个伟大繁荣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使命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必然要求;而后者, 即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则是他们将上述五种素质加以充分利用的保障。换句话来说, 其他素质犹如大学生的肉体, 而身心素质则是大学生的灵魂, 缺乏灵魂熏陶的肉体, 必将迷失行动的方向。
大学生的身心素质, 特别是心理素质的好坏, 对其他素质的形成、深化以及发挥都有着明显的影响。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使人体各器官系统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正确应对不良生活事件的刺激, 从而保持一种健康的身心状态;相反, 不良的心理素质却使个体形成许多难以纠正的习惯性核心思维, 从而在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都表现出一种与正常情况的偏离, 最终甚至危害自身和社会。因此, 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 必须以身心素质教育为载体。
4 引导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自我教育意识
大学精神应该是平等的多元意识、理性的科学态度、自由的个性发展, 以及非功利的价值追求。在大学生心理、智力、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观树立的重要时期, 大学教育无法回避人的心灵需求、人生目标、人生意义和价值观等领域的东西。虽然整个社会风气、社会价值体系有待于进一步优化, 但大学有义务引导大学生认识到人文素质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和潜在影响。各高校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理论研究, 探索富有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实现途径, 积极创造条件, 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 鼓励大学生按照自己内在的需要去塑造自己, 发展个性, 重塑人生理想, 规划未来, 建构自己健全的人格和意义世界。让大学生主动认识到人文精神的价值和力量, 让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修养成为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人生理想和终极追求。
5 营造有自身特色的高校人文氛围
大学不仅有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恬静的人文治学环境、丰富的历史文化典籍和多元的知识信息汇总。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学术气氛是良好的校风、学风、教风的外在表现, 它将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境界的提升、情感的升华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生活在其中, 耳濡目染, 其人生追求和思想品格会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大学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课外延伸, 灵活、自由、开放, 具有课堂教育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各高校根据历史发展和办学特色营造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氛围, 是实现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引导和文化启迪的主要形式。清华的古朴典雅和求实严谨, 北大的自由开放和兼容并蓄, 这些百年老校在历史文化积淀下形成了稳固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大学生浸润其中, 终身受益。
具有特色鲜明的校容校貌、有独特内涵的校徽校训、校园标志性建筑、优雅的人文环境等是高校人文氛围的外化表现形式。除此之外, 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成立大学生社团组织、举办内容丰富的人文讲座等, 都能创造独特的人文环境, 展现学校独有的人文历史文化和精神风貌, 给大学生美的熏陶。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关 键 词】高校图书馆 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在当今信息化日益发展的时代,图书馆教育职能也越来越强化,这是由文化教育发展的特点,以及图书馆在文化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图书馆对于人类文化素质的提高能够起到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已成为图书馆人的共识。图书馆对于国民具有素质教育作用,对于高校大学生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对人力资源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集散地、学生的第二课堂、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又如何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味素好与服务,这是图书馆在新形势下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图书馆在传播知识传递信息、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教师、实验室同称为三大支柱的图书馆支撑着学校教学、科研的正常开发,并为学校教学科研所必需的系统化的文献进行收藏,它是学生继承先人文化遗产,丰富完善自身文化修养的重要场所,具有强烈的文化辐射功能。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接受文化教育外,书刊文献资料是影响他们思想成长的最主要的渠道。图书馆必须精心收集人类文化的精髓,为学生提供健康充分的文化资源,以促进大学设全面、和谐地发展。
图书馆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长期扮演着“知识宝库”“第二课堂”的角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大学生在学校里获取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传授,二是通过自学从文献信息中得到。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图书资料和各种类型、各种载体的相关文献。
图书馆优越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气氛,丰富全面的文献信息,对广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和形成都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图书馆开展的虽然是无声教育,但却是在校大學生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手段。
二、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及具体措施
如何充分利用图书馆素质教育资源来发挥素质教育作用呢?首先要改变那种只有教师唱主角,学生只能当配角的陈旧思想。图书馆本身要加强素质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从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育育人等多个角度、全面地介入到学生素质教育的各个层面中去。
1.图书馆应将学生素质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馆领导对此项工作要予以足够的重视,组织全体馆员认真学习党和国家关于素质教育的文件和知识,全面领会理解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务必使每一位馆员都增强素质教育意识,人人做学生的素质教育工作,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全馆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成立专门机构或指定专人负责,以加强素质教育的组织管理工作。
2.改变藏书建设观念,进一步加强充实人文素质方面的文献资源建设
近年来,由于书刊价格急剧上涨,加上藏书建设观念的变化,由原来的“大而全”变为现在的“特而专”,偏重专业图书,这与当前提倡的全面素质教育显然是不相适应的。高校图书馆应加大对人文科学类图书的收藏。高等学校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
因此,图书馆在藏书建设上要改变目前过“专”的局面,经费再紧张,也要保证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所需要的最基本书刊种类,要根据课程改革的需求,调整馆藏结构,加大人文科学类图书文献信息的收藏。
3.图书馆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要有具体的措施
从目前情况来看,可以搞下面这些活动:
(1)搞好读者服务工作,在素质教育中全方位地发挥图书馆的功能。在新生入学中开设图书馆利用的专题讲座,对新生介绍馆藏书与设施情况、图书基本知识、服务项目以及图书馆规则等,尤其要阐明利用图书馆的方法和重大意义,是新生尽快熟悉图书馆并产生好感,为今后图书馆开展素质教育打下基础。
(2)出版图书板报
要经常报道和介绍新书刊,开展新书推介与书评活动。
(3)开展专题书展书评、影展影评、书法摄影展、专题讲座等活动。
定期不定期地开办人文名著展阅及书评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影片及奥斯卡经典名片影展评活动。举办“读书与人生”、“书画知识与欣赏”、“电脑与因特网”等专题讲座。这些活动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人文素质教育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4)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活动
心理素质是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实属必要,也是学生与家长所欢迎的。读书是一种便利且有效的心理治疗单方,图书馆可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的介绍提供有关书刊,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消除不良情绪。结合馆的实际,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聘请离退休教师当义务心理咨询顾问,更好地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活动。
(5)与团委学生会一道开展“文明共建”活动
图书馆要有意识地与学生广交朋友,主动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并通过团组织学生会最广泛地组织广大学生参与文明共建活动。图书馆可与班级结成文明共建单位,平时馆员可与学生共同开展包括文体活动在内的有益身心的各种活动。另外,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中,可吸收学生当义务图书管理员,到图书馆参加各项工作实践,参与图书馆的各项宣传报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这有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6)要做好导读工作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图书馆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优秀书刊。图书馆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具有教育资源,完全可能进行素质教育;只要充分开发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就能够在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大有作为,起到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
三、高校大学生更应该接受和提高人文素质教育
当代青年大学生,除了应具备本所学专业的知识外,还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在大学阶段积极进行文化素质培养是必要的。
1.在人的诸多素质中人文素质是一种基础性的素质
人文素质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它包括对人的立身处世的现实规范,也包括对人的精神和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人文素质,是大学生诸多素质当中最根本、最基础的素质,是人类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的品质,对于其它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对大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和培养。
人文素质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作用不可低估,对于大学生心理和身体素质改善影响很大。所以在注重大学生素质教育时,要突出人文素质教育;在倡导大学生进行自我修养时,要强调文化素质修养,这一点对理工科大学生尤为重要。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质量的竞争,而人才质量的差别不仅在于人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在于人的基本素质,其中,人文素质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前大学生人文素质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知识、能力和修养三个层面。在知识层面上,主要表现为人文知识面偏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在能力层面上,有些大学生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协调人际关系能力等较差,在综合素质上不太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和要求。在修养层面上,由于人文素质不高,有些大学生抵御各种错误思想文化的渗透和侵蚀的能力较差。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和或然性。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大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秦伯益曾指出:“文理交融,多元并举”。
2.科学教育应当渗透人文精神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文化素质,比起专业知识来在更深层次上反映着人才的质量。过分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才,也很难使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得以全面贯彻落实。从广义上来讲,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组成部分,因为科学精神是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产生的,是讲人对自然和自然规律的态度,这里的人当然是社会的人。
因此,科学不仅涉及人与自然,还涉及人与人的关系。我们曾经说过,在人的科学活动中,人对科学的动机,科学认识的方法,对科学规律的态度,以及对科学结果的利用上,都存在着人的态度而产生的差异,留下人文因素的烙印。因此,科学教育应当渗透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当今的人文社会科学工作,不管是研究古代的还是研究当代的都必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和手段,同样需要科学态度、方法和精神。所以文理融合会已经是时代对一切从实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的共同要求。
总之,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综合素质的竞争。加強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探索的一个热点。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较高知识水平,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实践中起骨干作用的高级人才。高等教育肩负的这种人才培养责任,决定了其素质教育应把人文教育作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在这其间,高校,能否培养出精神境界高尚、人格完美、技术过硬的现代化高素质人才,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图书馆应不断地创造新的、更好的条件,更好地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为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兰东明.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的探讨[J].晋图学刊,2008(2)
[2]付宁康.弘扬图书馆人文精神 服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5)
农林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刍议 篇12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一词, 最早源于《易经·贲卦》:“文明以止, 人文也。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2]这里的“文明以止”意即人能做到言行合乎礼仪, 不逾越, 恰到好处, 指的是人文规范, 要求人们践行道德伦理, 恪守立法制度。
所谓人文素质教育, 即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 是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价值, 发展人性, 完善人格, 提升文化素质和文化品味的教育;是培养一个人思想、感情、个性、精神世界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核心就是教育人们如何学会做人和发展成为人才的教育。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格全面提升的教育。就农林院校而言,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亟待加强。有资料表明, 近一半的农科学生对自己专业不感兴趣, 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较广阔的人文视野及较浓厚的人文素养更是无从谈起。
高等学校的任务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育人, 但又绝不只是育人。孟子说:“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恶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人有四端也, 犹其有四体也。苟能充之, 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3]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缺失的因缘
1. 历史的后遗症以及现实社会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的全国高校院系大调整将一些人文学科从综合院校划出去, 全国只剩下了14所综合院校, 并且社会上重理轻文的风气盛极一时, 对后来“高校人文精神培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近几年,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教育, 一方面师资队伍处于超负荷运转, 另一方面, 招生规模持续扩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2. 学生多数来自农村,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脱节, 导致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农林院校学生80%来自农村, 且偏远地区学生又占据了绝大部分, 接受的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的, 很多方面的素养没形成。中学时代学校片面强调升学率, 导致大部分学生基础差, 底子薄, 知识面过于狭窄, 思维不够开阔, 升入大学后讲求实用, 只学习考试课程, 对专业课、英语以外的知识不闻不问, 即使选修人文素质课程也完全是为了凑学分。先天素养不足再加上后天修养不够, 致使农林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严重滑坡。
3.在文化地缘上的先天不足。
多数农林院校位于郊区地带, 地理位置的相对闭塞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产生了负面效应。郊区位于城区与农村的边缘, 还保留着相当浓厚的农村气息。身处其间的大学生满足于自己大学梦的实现, 随波逐流;校园环境的优雅,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4]学生在相对封闭的校园里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 极少能感受到外界的紧迫性与压力, 只有在就业遭受碰壁、临近毕业之时才慨叹自己以往的蹉跎岁月, 没有尽可能的充实自我,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农林院校人文素质实施途径
“没有人文的科学是跛脚的,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盲目的。”[5]农林院校想要改变现今学科单一、人文素质教育薄弱的现状, 要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就必须改革现状。
1.改革教育观念, 合理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
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已不再以单纯培养某一类型人才为目标, 只有掌握大量知识的人才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农林院校在人才培养、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必须改革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改变以往专业狭窄、知识分割过细的观念, 合理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 朝着多学科、多领域的方向发展。近年来教学计划中虽相应的增设了一些人文社科选修课程, 但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也是杯水车薪, 只有做到人文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的齐头并进, 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才能做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重视专业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质。
教师不仅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 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道德修养, 身上所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成人与成才, “言传”是必要的, 更具有感染力的应该是“身教”, 强烈的使命感、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以及培养是潜在的、无形的, 老师与学生心灵碰撞下的震撼, 将直接影响与感化学生。
3. 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创造浓厚氛围。
多种形式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着力发挥农林院校的人文精神资源感染和影响学生, 将学生内在需求与外化管理紧密结合, 增强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举办多种内容与形式的讲座让学生接受思想与情感的陶冶;此外图书馆除了购置大量的专业书籍之外, 人文社科类书籍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才能进一步提升人文素质。
4. 重视社会实践。
学生人文素养的养成仅靠课堂教育是很难实现的, 实践证明,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但有利于学生责任感、使命感、义务感、奉献精神的养成, 而且有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今后农林院校开展的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 不但要长期坚持下去, 而且要落在实处,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学生想要跳出农村, 城市学生对农村一无所知或者是知之甚少的局面。
农林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不是一时之功, 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与成才, 更直接关系到祖国的前途与民族的未来, 否则“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无疑会成为明天的社会症结!”[6]
参考文献
[1]刑蛰贤.在消失的象牙塔—中国当代大学的内在精神缺失.http://view.news.qq.com/a/20060710/000048.htm.2006年7月10日.
[2]易经·贲卦·象辞[A].十三经[Z].吴树平等点校周易:上经[M].北京:燕山出版社.1991.29.
[3]杨伯骏译注.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0.
[4]孝经·开宗明义章.十三经注疏[Z].北京:中华书局.1980.
[5]秦之香;沈金亮;王刚.构建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校园文化.中国西部科学技术, 2007年08期.48~49.
[6]礼记·大学[A]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1980.
[7]《南方人物周刊》:对话方舟子.http://bbs.tecn.cn/viewthread.php?tid=58807.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08-22
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08-26
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06-17
大学英语人文教育07-17
大学语文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0-26
人文素养大学音乐教育05-13
大学教育中的人文关怀09-30
基于人文素养教育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之探讨08-24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补充说明(2010-2012级)11-04
人文气质成就大学之美大学之用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