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征和趋势

2024-07-17

特征和趋势(通用12篇)

特征和趋势 篇1

摘要:戊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20世纪多次发生大规模暴发,以往认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HEV感染有更广阔的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中国是戊肝流行区域,虽然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HEV的流行趋势(由HEV 1型引起)已得到显著控制,但是,由于HEV 4型是人畜共患病,猪是其主要宿主,食用未煮熟的猪肝、肉制品,以及兽医饲养员等与猪业相关的人员都有感染戊肝的可能。养猪业广泛分布各地且饮食习惯以猪肉为主,因此,戊肝防控工作应以切断人畜传播途径为主,加强畜牧业以及肉制品的监管。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特征,控制措施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 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或者垂直传播,常呈散发或者暴发流行,症状较甲型肝炎重,病死率较高,孕晚期孕妇中戊肝病死率可达10%~50%,合并慢性肝病患者易引发肝衰竭,病死率达70%[1]。近年来研究表明,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禽类都可以是HEV的宿主,并且HEV可在猪群中连续传代,实现人与猪的跨物种传播,这就在自然界中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类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2]。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戊型肝炎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卫生问题[3]。

1 病原学

HEV病毒体呈球状,无包膜,直径为32~34 nm,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由单一病毒蛋白组成,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7.2kb[4]。HEV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分4个基因型。HEV 1型和2型可引起散发和暴发流行,已有的暴发均由HEV 1型引起的。HEV 3型和4型主要引起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而且在猪等动物中分离出了3型和4型,均能使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新近从中国及中国台湾患者和猪分离的病毒株都属于基因型4[5]。

2 流行病学特征及我国流行现状

HEV主要在亚洲、非洲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流行,我国是主要流行国家之一。但随着检测手段的改进和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如北美、欧洲、新西兰及澳大利亚也有散发存在,且病例逐年增加,调查发现这些患者无流行区的旅行史[6]。HEV的感染者和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目前可能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1)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用被HEV污染的水源或食物,这种粪-口途径是感染HEV的最主要方式,目前的暴发病例大部分与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有关,常发生在暴雨和洪水后,这时水源最容易被污染。(2)血液传播:输入或使用被HEV感染的血制品。(3)垂直传播:母亲和婴儿之间垂直传播途径也有报道。在一项研究当中,妊娠晚期患急性单纯性或暴发性戊型肝炎的母亲生出的6个婴儿中有5个出生时血清HEV RNA阳性[7]。

我国是戊型肝炎的流行区之一,至今有纪录的已发生10余次戊型肝炎暴发,除新疆地区在1986-1988年间发生的大流行以外,其余暴发均由食物或水源污染导致。近年来,随着各地卫生条件的改善,水源性暴发疫情已经极少见了,多以散发性戊型肝炎多见,多以HEV 4型感染[8,9]。现而今,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煎炸或烹煮猪肝5 min即可让HEV彻底失去感染能力,但中温(如56℃)条件加工猪肝1h也不能完全破坏其感染性,所以食用生猪肉或半熟的猪肉制品也有可能感染HEV。HEV急性感染和亚临床感染都会出现病毒血症期,增加了经血液传播的机会。特别是我国属于HEV流行区域,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HEV隐性感染者,这种机会将会增多。

我国的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例主要集中在3~4月份,上半年的病例多于下半年,发病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可能是由于我国为HEV 4型感染,其致病性较HEV 1型弱,中老年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发病[10]。近10年,我国戊型肝炎基因型已经完成了从基因1型到基因4型的变迁。可能的原因是1999年确定了基因4型,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的引物基本涵盖了所有基因型,从而更能客观的反映我国戊肝的基因型分布情况[11]。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戊型肝炎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许多物种感染程度较高,多表现为亚临床状态,个别物种可出现临床症状,比如鸡感染HEV后会出现肝脾肿大综合征或大肝脾病。在人群中,成人感染HEV多表现为临床型,而儿童多为亚临床型。潜伏期为2~10周,平均潜伏期40d。HEV引起的急性感染可出现多种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轻度畏寒、乏力、腹痛等流感样症状,随后恶心、呕吐、陶土样便、尿色加深等,进而出现黄疸。体检发现约有1/4患者有轻度脾肿大。孕妇感染HEV后病情加重,易发生肝衰竭,妊娠晚期病死率高,可发生流产和死胎。虽然不同物种感染HEV后临床表现不同,但感染人、猪、鸡或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基本相同,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细胞坏死、网状纤维塌陷,进而表现为胆汁淤积及脾肿大[12]。

4 控制措施

我国在改善卫生设施和公共卫生后,经水源污染引起的戊肝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但近年来HEV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受到广泛关注。现已确定猪为HEV的宿主,我国猪群中以HEV4型感染为主。随着猪的生长,抗-HEV Ig G阳性率升高。猪饲养员和屠宰场工作人员抗-HEV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人群中抗-HEV阳性率与当地猪群的抗-HEV阳性率成正比。所以猪很有可能是我国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因此,针对现状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3]。

4.1 日常监测

在人群与家畜间同时进行监测。畜间的监测可以由畜牧部门负责,监测以病原学为主,随时了解畜间发病情况,特别是与人接触频繁的动物,同时监测畜牧业养殖人员的发病情况。

4.2 加强饮水卫生防止水源被粪便污染。

4.3 加强对公共进餐场所的监管

提倡进食熟食,特别是当前的烤烧、火锅、野餐等饮食形式日益盛行,有机会进食半熟肉制品,应加强对肉制品制作工艺的监管[14]。

4.4 健康教育加强对中老年人群预防戊肝的健康教育等[15]。

4.5 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由厦门大学等单位自主研发的重组戊型疫苗(HEV239)已于2012年上市[16]。疫苗的推广将对戊型肝炎的防控发挥重要作用。

5 小结

我国戊型肝炎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动物族群中抗-HEV Ig G阳性提示这些物种都有过HEV感染经历,其中,猪源HEV和禽源HEV的完整描述对HEV自然史和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HEV人畜传播风险的认识与评估。人HEV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应开发针对动物HEV感染的疫苗,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畜间传播的风险,并提高肉制品的安全性。

特征和趋势 篇2

和发展趋势分析

近些年来,为数众多的省部级官员因腐败问题纷纷受到查处,这是中国反腐败领域出现的最重要成果之一,也反映了当前阶段省部级官员腐败问题尤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十六大以来已有32名省部级官员因腐败受到查处,其中有25名腐败官员已受到司法审判。而且,还有数名省部级腐败官员正处在纪检、司法部门的查处过程中。从已经结案的这32名省部级腐败官员的案例库中,我们研究发现新世纪新阶段省部级官员腐败案呈现以下七大特点和趋势。

一、省部级腐败官员数量和涉案金额继续增多

1978年之前,没有省部级官员因腐败问题受到查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出现省部级官员的腐败案例。十六大以后,被查处的省部级腐败官员数量进一步增多。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2008年工作报告,2003—2007年,检察院共立案侦查省部级以上官员35人,平均每年7名。越来越多的腐败官员浮出水面,受到查处,一方面是党中央严厉反腐的结果,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新时期省部级官员腐败问题确实比较严重,有许多官员曾有过贪污受贿等严重腐败犯罪行为。总体上,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省部级腐败官员的高发期和集中受审期。从腐败官员涉案金额上说,近些年来查处的省部级

1官员涉案金额明显增高。

十六大以来查处的省部级腐败官员涉案金额越来越高的原因主要有:腐败潜伏期在延长,累计贪污受贿次数越来越多;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财富的增长,腐败官员的“胃口”在增大,单笔受贿金额在百万元以上的已不在少数。

二、多数省部级腐败官员存在生活作风问题

迷失信仰、丧失党性、腐化堕落往往是省部级官员走向腐败之路的第一步。包养情妇是腐败官员生活腐化的主要形式。在十六大以来省部级官员腐败案例库中,许多腐败官员在贪污受贿等违法犯罪活动之前就开始了包养情妇的生活。而且,原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原济南市副书记组织部长段义和等案例表明腐败官员还积极利用职权为情妇及其家人在安排工作、获取利益等事项上提供帮助,大搞情妇腐败交易。省部级腐败官员生活作风问题除了包养情妇外,还有境外赌博等形式。有些官员贪污受贿行为的部分动机开始于境外赌博。

三、家人在省部级腐败官员腐败过程中的作用突出 配偶、子女及其他亲属都是官员生活圈子的主要角色。他们在官员走向腐化过程中的作用值得关注。面对市场经济的巨大冲击,腐败官员及其家人的“心理不平衡感”日益上升,利用公共权力谋取家族私利的欲望也随之增加。

家人参与官员腐败过程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充

当收受贿赂的出面人。许多腐败官员不直接收受贿赂,而是通过配偶或子女收受贿赂。第二种是充当行贿受贿交易的中间人。许多官员的子女利用父母的职务影响,积极寻找“客户”,作“牵线人”。第三种则是借用父母的权势为自己经商牟利。这种最为普遍,法律上也最难以界定,危害最烈。

四、窝案、串案明显增多,一把手腐败严重

省部级官员腐败窝案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跑官要官、买官卖官形成的吏治腐败。吏治腐败中的核心人物往往是掌握人事大权的“书记”或“组织部长”。吏治腐败带来的往往是整个政权腐化,对党和国家的危害也最烈。第二种是因某一领域(土地开发、基础工程建设等)或某一项目(国有企业出售、社保基金管理等)上的官商勾结带来的链条腐败。这种类型的典型模式是书记、分管副市长、若干名相关局长和一批国企高管、民营富豪的集体腐败窝案。

五、腐败领域趋于集中,并且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 腐败领域趋于集中,行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查处的省部级官员腐败行为分布领域相对分散,除了在贷款审批和担保、人事提拔和任命、工程发包等几个领域较为突出外,在外汇、股票上市、经营权、执照、外商投资、赴港单程证/护照、支持走私贩私、投机倒把、物品采购等领域均有不同数量的腐败交易行为。十六大以来查处的省部级官员腐败所涉及的领域则相对集中,行业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一些权力集中、资金密集、利润丰厚、竞争也激烈的行业和领域,如土地开发和房地产领域、工程建设领域,成为腐败易发高发的主要领域。

腐败领域开始出现结构性变化,腐败向深层次蔓延。相比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当前主要的腐败领域开始发生结构性变化:组织人事领域由第二位上升为第一位,土地开发和房地产领域由第四位上升为第二位,而上世纪九十年代腐败最为严重的金融领域和建筑领域已经下降为第三位和第四位。国有企业改制领域虽也出现多例腐败交易,且涉案金额都较大,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在税收减免、走私等案件查处、帮助企业获得财政补贴、帮助企业经营、帮助企业承揽国有企业工程等领域也存在着数量不等的腐败交易行为。

六、省部级腐败官员作案手法多样,隐蔽性越来越强近些年来查处的省部级腐败官员作案手法多样,隐蔽性越来越强,呈现出高智能化趋势。随着党中央反腐败力度的加大,许多官员的受贿行为已经不再以直接收受现金或银行卡形式接受请托人的贿赂,而是采用新的犯罪方法、手段来洗钱,或者采用新的形式接受请托人的好处,以规避法律的制裁。

最具代表性的腐败手段是给赃款洗钱。许多官员采取了由亲属成立皮包公司、通过情妇接受他人财物、赌博或者委

托理财、持有干股等种种形式接受请托人的财物。除了给赃款洗钱,腐败官员还通过低价向请托人购买房屋汽车等贵重物品、使亲属在请托人公司不实际工作却领取薪酬、约定未来收受请托人财物、长期占有请托人房屋汽车等贵重物品而不归还、由请托人安排出国旅游等等形式接受请托人的好处。

省部级官员收受贿赂的手段多样,隐蔽性越来越强,呈现智能化的趋势,这一方面反映了腐败官员对于中央严厉反腐的畏惧之心;另一方面也给反腐机关的案件查处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这是致使省部级腐败官员潜伏期延长、特别是查处过程(从被发现到法院宣判结果)延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在不提高反腐败成本的条件下尽早尽快地发现查处腐败官员已经成为反腐败机关面临的最重要课题之一。

七,省部级腐败官员潜伏期延长,“带病提拔”问题普遍

从腐败官员在潜伏期内历任职务来看,“带病提拔”问题普遍。腐败官员职务得到进一步晋升,这说明我国现行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机制和省部级领导干部权力监督机制仍存在着重大的制度漏洞。

举报机制的缺失是导致官员腐败潜伏期延长的重要原因。实际上,许多腐败官员在升迁过程中,都曾遭到过群众的不懈举报,但因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领导”、有关部

门的足够重视,腐败官员并没有得到及时查处,反而官越做越大,潜伏期越来越长。

腐败潜伏期延长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一方面会使腐败官员的贪污、受贿等犯罪次数增多,腐败官员的涉案金额越来越多,级别越来越高,给国家和人民造成的损失和潜在风险也就越大;另一方面会造成腐败现象的加速蔓延,因为一个腐败官员长期受不到查处,会给周围官员造成腐败不会受到惩处的暗示,助长他们腐败的侥幸心理。所以腐败潜伏期延长实际上会造成“滚雪球”效应,致使腐败现象愈加严重、危害愈演愈烈。因此,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惩处腐败官员,通过各种手段缩短腐败潜伏期是当前阶段反腐败工作的最重要任务之一。

省部级腐败官员中存在的滥用职权、贪污受贿、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问题极大地削弱了我们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侵蚀着国家政权根基。如何深入反对和进一步遏制省部级官员腐败是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重大历史政治任务。

汽车渠道网络特征及变化趋势 篇3

从2006~2012年,乘用车销量呈现明显上升态势,渠道网点数量稳定增长,乘用车销量增长与渠道网络数量增长趋势相同,成正比关系。

网络布局生变

正在悄然改变。西部成为网络布局的重点区域。数据显示,2012年乘用车标准授权店21047个,比去年增长了4.3%。

高库存挑战原有渠道模式

自2012年以来,高库存成为汽车行业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由于高库存导致新车销售普遍亏损,高标准的4S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厂家和经销商的共同课题——渠道创新

为了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地铺设网络,渠道品牌集约化已成为趋势,能够帮助汽车厂商在短期迅速提高销量、占领市场。

目前,东风大自主、一汽南方十省专网战略均是渠道品牌集约化的代表。针对渠道协同的有效性,具体分析如下:

目前很多厂商开始尝试渠道小型化及跨品牌协同等创新模式。单一品牌渠道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渠道创新则出现了展厅、单一销售店、单一服务店等形式。

与此同时,数字化营销开始贯穿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各环节。电子商务通过对客户信息、订单信息、市场信息等数据的有效整理与挖掘,高效率地帮助渠道开发市场、提高业绩。

新渠道代表——汽车园区

网点集群主要通过建立汽车文化园、汽车产业园和大型汽车市场等带动汽车销售。

汽车园区有助于汽车产业的调整、汽车信贷消费和汽车后市场的延伸。首先,在经济效益方面,汽车园区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降低了品牌销售的成本,容易产生聚集效应,带动产品销售。且营销方式灵活,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容易吸引投资商进入。其次,在社会效益方面,汽车园区能够带动社会资源,解决就业并培养人才。集群化的经营容易在短期内迅速提升当地形象,对汽车市场信息的采集更加便利与通畅。总而言之,汽车园区带来的经济效益能刺激社会效益,而其社会效益又反过来能帮助提升经济效益。

链接

渠道在过去的十年间得以快速发展,已进入重要阶段,其发展方向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渠道的个性化、多元化,二是渠道服务细分,三是品牌提升,四是引领模式创新,五是渠道下沉。在下沉过程中,我们遇到的一些挑战:一是是经销商集体资源单薄。二是渠道下沉以后,4S店的经营网点盈利难度增加,投资回收年限达到5?7年,甚至更长时间。还有个问题是技术人才短缺,特别是一些机修大工、钣金工比较缺乏。

渠道下沉之后,厂商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还没沉下去。下沉终端的经销商面临三大问题:第一,物流延时。下沉后的小经销商不可能订一个整板,必须拼,这样就得等。三四线城市的小经销商有时需到中心部取件;第二,关于培训。一些培训课程更多是针对一二线城市经销商的,三四线城市小经销商参加以后,发现该课程与自身不相匹配。第三,缺乏支持力度,一些三四线城市的经销店开业以后,厂商很少进行现场指导,且在营销策略上也不匹配,缺乏有效支持和统筹。

下沉中的另一个挑战是,三四线城市的新店遇到一二线城市一些交叉集团的曲线包围。比如一线城市的集团会在三线城市设立多品牌维修站,他们的配件、工具、单据、维修技工都从4S店流转过来,使顾客可以享受到在4S店一样的服务,但价位又不一样。这样就使在三四线独立的4S店受到很大冲击。

——新华信国际信息咨询公司CEO 林雷

特征和趋势 篇4

关键词: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国有金融机构,专项审计

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具有坚实的法律基础。1994年通过的《审计法》第36条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审计署分别于2001年和2002年颁布的《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试行办法》及《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办理规定》则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程序及方式等作出了规定。

2004年审计署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 对外公布了中央11个部门和3项专项资金的审计结果。我国政府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外部环境逐步形成, 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已是必然趋势。审计署于2003年7月发布的《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充分发挥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改进现行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要求, 建立适合于对外公告的审计公告制度;积极实行审计结果公告, 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 到2007年, 力争做到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披露的内容外, 所有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项目的结果全部对社会公告。”这表明了审计署大力推行审计公告制度的决心。此后, 各级地方审计机关根据《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 积极、稳步地启动了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并相继出台了符合多方实际、可行的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而且审计结果的公布比例逐步提高。

审计公告制度使得审计结果透明化, 暴露了被审计单位的问题, 加大了审计监管的力度, 成为促进违规机构不断进行自我改正、提升审计能力的有效手段, 成为民众了解我国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的重要途径。本文基于2003~2009年的经验数据, 从纵向的历史角度和横向的截面角度分析审计公告制度的特征和变化趋势。2003~2009年审计结果公告数分别为1、8、4、5、6、10、13, 由此可见审计力度在逐渐加强。

一、国务院相关部门审计的发展

从2003年首次发布审计公报至2009年, 审计署对国务院相关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我们首先从被审计的国务院相关部门的数量变化来分析我国国家审计的发展情况。2003年只发布一个审计结果公告, 是关于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报, 没有国务院相关部门审计结果的公报。2004年第5、6、7号审计结果公告反映了对国务院相关部门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 所审计的国务院相关部门共9个, 具体包括国家林业局、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人事部、铁道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 审计内容主要是各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2005~2009年均公布一个审计结果公报来反映对国务院相关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 分别涉及32、42、49、49、54个部门。被审计的国务院相关部门从2004年的9个骤增至2005年的32个;2006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新增10个, 增至42个部门;2007年和2008年均为49个;2009年则在2008年的基础上再增加5个, 增至54个部门。对于国务院相关部门的审计, 有些部门基本是一年一审, 这说明其重要性, 如教育部, 其自2005年开始被列为审计对象。对于有些部门, 则是有选择性地进行审计, 如海关总署, 2004年首次被审计, 2006年和2007年两年连续被审计, 但2008年和2009年均未被列入审计名单;又如外交部, 2005年首次进入审计结果公报行列, 又分别于2007年和2009年再次进入审计结果公报行列;再如国家物资储备局, 2005年被审计后, 直到2009年才再次进入审计结果公告行列。

2009年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 审计署发布的54个中央部门的2008年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公告中, 被披露的部门中首次有了审计署自己的名字。审计署开始进行自我审计, 除了对审计署办公厅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 还抽审了4个所属单位。而且, 审计结果公报中不但省略了正面、肯定的描述, 在简单地说明审计署的预算执行符合国家各项法规政策后就进入问题环节, 并审计出自己存在以下问题:预算未细化到具体项目和单位;审计外勤经费支出115万元, 弥补部分直属事业单位公用经费;所属信息化建设办公室采购不规范金额41.58万元;4个所属单位占用项目经费785.16万元;所属16个特派办未按“收支两条线”规定进行专户资金管理。

同时, 2009年审计署审计的部门有54个, 而在2008年最多也只有49个。更具典型意义的是, 中央外宣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直管理局等中央直属机构也在被审计之列, 问题也显得比较突出, 这是我国首次公开披露对部分中央直属机构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的结果。而对于这次审计发现的问题, 中央外宣办、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中直管理局等中央直属机构给予高度重视, 均及时进行了整改, 对于审计署自己被审计出的问题也有相应的整改举措。

二、国有金融机构审计的发展

对国有金融机构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进行公告, 始于2004年第6号审计结果公告。这一审计结果公报反映了国土资源部、国家测绘局2003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以及中国工商银行200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这一年的审计结果公报呈现出几个特点:第一, 中国工商银行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并未单独列示, 而是与其他国务院相关部门的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一起列示的;第二, 审计结果反映的是中国工商银行2002年度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第三, 2004年仅审计了中国工商银行这一家银行。

2005年未公布银行的审计结果。2006年第4号 (总第16号) 审计结果公告反映了中国农业银行2004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 这是继中国工商银行之后的第二家被审计的金融机构。2007年第5号审计结果公告反映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 这一年新增了三家银行。2008年第8号审计结果公告反映了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国人保控股公司、原中国再保险公司2006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 被审计的金融机构扩大至5家, 除了2006年已经审计过的中国农业银行, 还有两家银行和两家保险公司。

历年国有金融机构审计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 所审计的金融机构的数量在增多, 接受审计的金融机构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不但包括五家股份制国有商业银行, 还包括其他商业银行;不但包括银行, 还包括保险公司。第二, 主要是对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审计, 尚未进行信贷投向等涉及资金安全项目的审计。第三, 所审计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都是隔年的, 这与审计所需要的会计资料及相关经济资料等准备程序的复杂程度有关, 但也说明了审计结果的及时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专项审计的发展

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反映了社会关注的问题。

2003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披露了对非典专项资金、社会捐赠款物的筹集分配和管理使用情况的审计结果。

2004年第1~3号审计结果公告分别披露了对17个省 (市、区) 的50个县 (市、区) 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及管理使用情况、50个县 (西部17个县、中部24个县、东部9个县) 的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情况、28个省 (市、区) 的526个使用国债资金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情况的审计结果。

2005年第1~2号审计结果公告分别披露了对云南大姚“7.21”、“10.16”地震救灾资金的接收和安排情况以及杭州、南京、珠海、廊坊四市高教园区开发建设情况的审计结果。

2006年第2~3号审计结果公告分别披露了对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情况、实施印度洋海啸对外紧急救灾援助的情况、2002至2004年西部地区天然草原退牧还草项目、2 140个县乡公路改造项目和1 500个通达工程项目的审计结果, 第6号审计结果公告披露了三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情况的审计结果。

2007年分别公布了三峡库区移民资金、34个高等级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及投资效益情况、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资金、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等专项资金审计结果。2008年公布了117个国外贷援款项目、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54个县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情况、50个县中央支农专项资金等审计结果。

2009年公布了104个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署关于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渤海水污染防治、41户中央企业节能减排情况、55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北京奥运会财务收支和奥运场馆建设项目、16省区市国税部门税收征管情况、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工程、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等专项资金审计结果。

这些都与当年社会事件和国家重大政策有关, 对这些项目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并及时公布审计结果, 符合社会的要求。

四、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审计的发展

2006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反映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 2008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反映了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 2009年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反映了200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和整改结果。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公报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从2006年开始发布审计结果公告起 (2007年没有公布) , 2008年和2009年都以第1号审计结果公告的位置进行了公布;第二, 2006年、2008年、2009年公布的都是对两年前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

五、结论

在现有审计体制下, 我们必须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对审计公告制度进行完善, 即注重研究审计公告制度初级阶段的特征和问题与实施效果的关系, 稳步推进审计公告制度的建立工作;充分认识和研究审计公告制度存在的阶段性问题, 以有利于审计机关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 有利于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 更有利于审计公告制度社会效果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席晟, 倪巍洲.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阶段性判断与实施效果分析.审计研究, 2006;5

贵州降雨变化趋势与极值特征分析 篇5

贵州降雨变化趋势与极值特征分析

利用1961-2004年逐日降雨资料,分析了贵州降雨强度、无雨天数、极值降雨的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特征.利用Mann-Kendall法与反距离权重插值法对贵州近44年降雨时空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利用Gumbel分布拟合最大日降雨量的概率分布特征,并利用极大似然法进行分布参数估计,推求了极端(50年,百年一遇)降雨情形.结果表明,贵州近44年来汛期有雨日降雨强度、最大日降雨量、连续3日、5日、7日无雨的`出现频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最大日降雨总体由南向北减少,连续无雨天气出现频率的增加幅度空间分布总体呈东高西低的趋势.

作 者:张志才 陈喜 王文 石朋 ZHANG Zhi-cai CHEN Xi WANG Wen SHI Peng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8刊 名:地球与环境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AND ENVIRONMENT年,卷(期):200735(4)分类号:P467关键词:降雨 极值特征 Mann-Kendall趋势性检验 Gumbel分布

中重卡用户主体特征变化趋势探析 篇6

近年来,中重卡物流运输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2000年以后,由于行业利润率高,竞争强度不大,吸引了大批人群加入。传统的中重卡用户群体给我们的印象一般是:男性为主、年龄在26?45岁之间、学历低(以初高中为主)、衣着打扮一般。而且他们工作辛苦,风餐露宿,没有任何的休闲娱乐方式,消费观念保守、对品牌档次无追求。

但随着80后不断加入到商用车用户群体中,中重卡用户特征也在悄然发生改变。80后群体无论在价值观,还是生活形态上都与以往人群存在较大差异。而且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后来者(80后)有选择更多职业的机会,这也与60后、70后等人群当时的职业环境存在差异。

因此,深入研究这些用户之间的区别,把握商用车新生代用户的特征,研究其购车、用车等偏好,并分析出用户主体变化趋势。这些对商用车厂家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特征1:

商用车首次从业者的年龄

将逐渐变大

2009年,公安部颁布《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规定对各车型申领驾照的年龄做出了限定:初次申领机动车驾驶证的,可以申请准驾车型为城市公交车、大型货车、小型汽车(无牵引车);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不得驾驶大型客车、牵引车、城市公交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大型货车申请年龄限制在21?50岁;牵引车申请年龄限制在24?50岁;申请增加牵引车准驾车型的条件:已取得驾驶中型客车或者大型货车准驾车型资格三年以上,并在申请前最近连续两个记分周期内没有满分记录。

尤其对牵引车而言,申请年龄限制在24岁以上。这将明显提升商用车从业者的年龄,根据笔者对商用车用户,尤其是牵引车用户的多年接触来看,多数牵引车用户开大车时的年龄在20岁左右。尤其是农村用户,初中毕业即外出打工,学开车等,不少年龄低于24岁。因此,此规定一出将提升首次从业者的年龄。

其次,2006年交通部颁布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中,对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也做了明确规定: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书与《驾驶证》在性质和作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驾驶证》是公安机关发给公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的法定证件,而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书是获准从事营业性道路运输活动的资格证件。要取得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应首先取得机动车驾驶证。而申请人须持有机动车驾驶证,申办营业性道路危险货物运输、大型客车、汽车列车从业资格证。除具备上述条件外,还须符合下列条件:申请道路危险货物从业资格证,须持有道路普通货物运输从业资格证二年以上,五万公里安全驾驶证明,五年以上驾龄。申请大型客车从业资格证,须持A照二年以上;申请汽车列车从业资格证书,须持有B照二年以上。因此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的规定,进一步要求用户有更多的驾驶经验才能从事营运职业,这也进一步推高了从业者的年龄。

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现在有更多的就业选择。物流运输工作强度大,危险系数高,工作内容枯燥等,同时行业竞争逐渐加剧,利润也进一步摊薄,这些因素都阻碍了更多的新生代加入。这也和国家信息中心的实际调查情况一致,尤其是90后用户,宁愿更多选择外出打工,也不愿加入物流运输行业。

特征2.

越来越多的农村用户

加入到商用车用户群体中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得到解放,也促使更多农村劳动力加入到其他行业中。而物流运输行业总体上门槛较低,新入行者前期并不需要投入很多。当取得从事该行业的资质后,就可以先从司机做起。经过我们的调查,农村用户很多是通过早期进入运输业的同乡带领入行的。因此,近年来,很多农村户口的人群加入到商用车队伍。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从2003年以来,农村户口的用户比例一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截止到2013年,农村户口比例占据整个商用车用户80%左右的份额。

农村用户比例增加在商用车各细分市场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这与各细分市场的进入门槛高低有关,比如牵引和普货市场的门槛相对较低,货源比较开放,只需要去当地货运中心等货就可。但自卸市场则更多凭借自己与工程等的关系才能进入。因此,自卸市场农村的比例增长不如普货和牵引车市场那么迅速。

农村用户的不断增多也给商用车用户带来了一些附加属性,如低学历比例一直居高不下。根据我们的调查,初中学历仍然是商用车用户的主体。多数农村用户在初中学历水平即辍学加入到运输行业,近年来,虽然国家整体教育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在商用车用户群体中,初中及以下学历水平的比例反而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因此,当前不少商用车厂家在研发更新、更好的技术,以及更为复杂的功能时,这些低学历群体的接受和理解程度将是新技术和新功能推广的主要障碍。

特征3.

80后用户逐渐成为商用车用户主体

根据商用车用户职业生命周期曲线,各世代商用车用户平均职业周期在40年(这一平均周期有不断减少的趋势),70后人群从1990年开始进入商用车行业,在2000年以后逐渐成为商用车用户主体,2010年达到顶峰,即占商用车用户比例的最高峰。之后随着80后的不断加入,部分70后群体逐渐退出这一行业,70后人群比例开始出现下降趋势,而80后人群不断成为市场主体。

与70后人群的职业轨迹一致,80后人群当前正处于职业生命周期的高峰。但从绝对比例上看,80后人群比例不会达到70后的最高水平。1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80后进入职业社会时面临着比70后更多的职业选择。物流运输业,尤其是长途的省际物流,工作强度大,危险程度高,并不是很多80后理想的工作选择,因此从占商用车用户比例上看,80后人群的占比最高峰将远小于70后人群。

nlc202309031223

同样的,90后在实际的从业比例上也将低于80后人群。中国的人群特征每10年都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与80后相比,90后从事运输行业的意愿更低。运输行业的工作内容和性质都不足够吸引更多的新人加入。物流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由于行业门槛低,前期吸引了太多人群的加入,导致供给大于需求,利润率进一步降低,物流行业已经不能供养太多的个人散户。而且个人散户运输效率、运输质量也不能很好满足货源方的要求。这些因素都导致了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加入到物流行业。根据我们的调查,90后应在2010年先后加入到物流行业,但和其他世代的职业生命曲线相比,90后都远远低于70和80后。

因此,从2000年以来,80后就登上了中重卡物流运输行业的舞台,在2010年左右成为舞台的主角,并将一直作为主角承担着物流行业的主要运输任务。他们的价值观、消费观念和生活习惯终将反映到他们对汽车的购买和使用等上。这一代人不像60和70后,他们从小就开始接触汽车,汽车对他们并不陌生,也不神圣。对他们来说汽车不过就是一个运输工具而已,并不承载太多的个人情感。他们更看重自己的看法,各有个性和自主观念。因此对这类人群特征进行研究将对商用车厂家未来的产品开发、市场推广等都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特征4.

现有商用车用户对网络接触

程度高,尤其是移动网络

不可否认互联网已经在改变着各行各业。微观上,它在影响着人获取和分享信息的模式,提升人们获取知识的效率。宏观上,互联网对不同行业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如组织模式、经营效率等。物流运输行业也不例外,它是尤其需要网络联通来提升效率的行业。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等不断的发展,各地区也在成立不同规模的物流网络,极大地提升了物流运输效率。而这一趋势正不断催促着参与其中的人们,不断地提升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事实上,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加上80后年轻人本身对新事物有较高的接受度。互联网已经成为商用车用户主要的休闲和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于行业的工作性质,商用车用户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休息和娱乐,多数情况下是在装卸货物或是等货的时间间隙。因此,手机等移动网络成为他们主要接触的互联网形式。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商用车用户的购车信息渠道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渠道,甚至高于车展和电视。尤其在年轻群体中,互联网起到的作用更大。他们通过网络收集汽车相关的信息,如卡车之家等汽车论坛。在论坛上看其他用户对卡车的评价,获取关注车型的信息,进而形成自己对卡车的认识。其次在论坛里,商用车用户之间可以自由交流用车心得和经验,甚至是对物流行业的认识和看法。

互联网除了是商用车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时也是其主要的娱乐方式。商用车用户已经开始逐渐摆脱以往打牌、聊天等“休闲”方式。商用车用户上网更多关注的信息还有新闻类信息,常登陆的网站包括QQ新闻框、百度新闻等。但他们并不关心国家大事,更多的是当地新闻、奇闻异事等。除了新闻类信息,商用车用户还热衷视频、电影网站,网络聊天和打游戏等。视频和电影网站主要是优酷、搜狐视频等,从这些视频网站收看热播的电视剧和电影是其主要的休闲方式。而网络聊天和打游戏则是商用车用户另两个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多数80后用户有QQ号,并且喜欢通过QQ游戏大厅玩游戏。随着手机不断智能化,多数手机能实现QQ聊天和游戏。在我们实际的调查中发现,多数年轻用户一有时间就开始聊天或者打游戏。这些娱乐休闲方式也在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会在一起谈论自己在网上的见闻。

特征5.

现有商用车用户的

消费观念更为追新、自主

从消费观念上看,现有的商用车用户更为追新、自主。这点从购车时看重的因素就可以看出,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调查,年轻用户在购车时看重的因素中,诸如对外观、舒适性和配置的丰富程度等的重视比例在逐年提升,反而对传统的产品相关因素,如质量、使用成本和维修保养成本,虽然也是重要因素,但其重视程度在降低。这也体现出了年轻用户在消费理念上更为现代和开放,不像以往用户那样保守和务实。

其次,我们将消费观念分为6个基本因子:从众、精明谨慎、务实、忠诚、追新享乐和自主,在对商用车不同世代用户的测试中发现,80后等更为年轻的用户在消费观念上更倾向于追新享乐和自主,他们在消费时更愿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而不是受周围人群的影响,更能接受个性化、能彰显自己个性的物品。

从实际消费品的品牌和价格上,我们也能看出差异。商用车用户通常消费的物品中,我们主要调查了香烟、手机、衣服等。我们发现年轻用户在衣服和手机上更追求品牌档次,而60后和部分70后用户则更为务实,他们不看重品牌等属性,只要能达到目的就可以。但年轻用户会买上千元以上的品牌手机,在实际调查中不乏80后用户使用苹果和三星等高端手机,而且由于使用频率高,使用环境差,手机的更换频率也很高。其次在衣服的消费上,年轻用户同样也比较看重品牌,虽然在实际运输工作中,工作环境脏乱差,多数人不会穿更好的衣服,但在休息等情况下,年轻用户更倾向购买品牌类衣物,运动品牌如李宁、安踏等。

另外,我们对商用车用户价值观的一些测试,也间接反映了80后等年轻群体与以往用户之间的差异。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研究,我们将商用车用户的价值观最终聚类为现代个性和传统保守两大类。现代个性类表现出的价值观更多的是个性、时尚、追求享乐;而传统保守类用户更多的体现循规、保守和从众。而消费观则正是用户价值观在购物时的体现。因此,我们从这两类人群的世代构成可以明显看出,现代个性类用户更多的是由80后,甚至90后等年轻群体组成,而传统保守类则主要是60后和70后人群构成。

这些特征

对商用车企业的启示

面对商用车用户已经发生的改变,商用车企业应提早应对,如何能更好地吸引新型商用车用户,如何更好地将产品卖点有效传递到目标人群是每个企业都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这里我们仅根据我们一直以来对商用车用户的关注和调查,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首先,商用车产品宣传文案要更为直白和浅显易懂。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未来会有更多的农村用户加入商用车用户“大军”,农村用户的低学历特征是不可回避的事实。因此,在产品新技术和新功能的介绍上要以他们理解的语言来表达。尤其是在复杂功能的使用说明上,应尽量减少专业术语的使用。

其次,加大对网络营销的投入。近年来的调查都在不断提示:互联网已经慢慢在改变各行业用户获取信息和分享信息的模式。与其他行业不同,商用车用户更多依赖手机等移动互联网。因此,如何利用手机移动互联网推广自己的产品是商用车企业亟需考虑的问题。是否能和QQ、优酷、卡车之家等商用车用户经常访问的网站进行合作,推送广告宣传信息也会是有效的营销推广方式。

最后,提升产品外观、舒适性能和配置等。在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使用成本的前提下,不断提升产品外观和舒适性能及配置水平也是吸引商用车用户的有效手段。年轻用户在购买商品时比传统的商用车用户更为看重外观等属性。

特征和趋势 篇7

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通过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等多种传播途径侵入机体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 属自然疫源性疾病。布鲁菌病广泛分布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波及28个省区, 流行范围广、危害严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人类感染布鲁菌病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经久难愈。因此, 布病的流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发展, 破坏社会正常的生产与生活。吉林省是我国布病重病区之一, 白城市是吉林省布病流行的重病区。1938年首次发现布病患者, 1952年7月至1953年初, 因从外地购入大批羊, 布病逐渐蔓延;1966年以后白城市实行综合性的布病防治措施, 布病疫情逐渐有所下降;1999年以来疫情呈现回升状态, 出现多个爆发点[1]。因此, 加强对布鲁菌病的研究, 提升防治水平和能力, 加强宣传教育, 引导政府高度重视, 重新审视并修订布病的新的防制策略, 建立健全具体的防控措施, 在当前是极其迫切的。

现收集白城市2002年至2011年通过疫情报告系统报告的所有布病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 深入分析了10年间白城市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旨在掌握白城市近十年来布病疫情的流行情况和发展趋势, 为布病防制策略和措施的修订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 切实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避免患者由急性期转变为亚急性期或慢性期, 避免出现“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现象, 切实提高人群的劳动能力,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自白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2002年至2011年白城市布鲁菌病疫情资料, 人口资料由白城市统计局提供。

1.2 统计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10年间白城市布鲁菌病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特征。

2 结果

白城市是中国大陆和吉林省布鲁菌病的重要疫区之一, 10年间白城市累计报告病例6905例, 平均发病率为34.17/10万。

2.1 地区分布

10年间, 白城市5个县 (市、区) 报告的病例数量为:洮北区1396例, 镇赉县627例, 洮南市1870例, 通榆县1352例, 大安市1635例, 不详县24例;发患者数由多至少的是洮南市、大安市、洮北区、通榆县、镇赉县。5个县市区的发病率由高至低分别为洮南市42.70/10万、大安市38.82/10万、通榆县37.42/10万、洮北区27.84/10万、镇赉县20.98/10万。发病率的前两位是洮南和大安, 两地合计发病数为3505例, 占全市的50.76%。

2.2 时间分布

从年度分布看, 2002年35例, 2003年39例, 2004年147例, 2005年155例, 2006年249例, 2007年438例, 2008年1029例, 2009年1545例, 2010年1848例, 2011年1420例;其年度发病率分别为1.75/10万、1.94/10万、7.29/10万、7.69/10万、12.30/10万、21.58/10万、50.71/10万、76.04/10万、91.19/10万、70.06/10万;可见年度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2004年、2006~2010年上升幅度较大, 但在2011年出现拐点, 却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有待观察今后几年的发病情况, 检验最近几年的防治效果。

从10年间月份报告病例看, 1月222例, 2月342例, 3月819例, 4月955例, 5月1094例, 6月853例, 7月725例, 8月668例, 9月465例, 10月231例, 11月264例, 12月267例。从2月开始发病呈现上升趋势, 5月份发病例数 (构成) 最高, 疫情一直维持到9月, 3月~8月发病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10月~次年1月处于相对平稳期。

2.3 人群分布

从性别分布看, 10年间报告男性病例5224例 (75.66%) , 女性1681例 (24.34%) , 以男性为多见。

从年龄分布看, 10年间0~4岁33例, 5~9岁50例, 10~14岁47例, 15~19岁144例, 20~24岁375例, 25~29岁540例, 30~34岁767例, 35~39岁1041例, 40~44岁1288例, 45~49岁1027例, 50~54岁684例, 55~59岁526例, 60~64岁246例, 65~69岁91例, 70~74岁28例, 75~79岁14例, 80岁~84岁4例。可见, 在0~44岁, 患者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大, 至40~44岁达到最高峰;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 发病例数较多者见于20~64岁, 与该人群为适宜劳动力有关。值得注意的是, 0~19岁人群比年长者发病例数位多, 可能与其父母共同居住等因素有关。

从职业分布看, 以农民最多, 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8.41%;其次为牧民, 占2.56%, 这与其从事畜牧业生产、流通和畜产品加工有直接关系。儿童和学生占2.24%, 也是不可忽视的人群。

3 讨论

通过对10年间白城市布病流行情况分析, 可以看出疫情特点:白城市五县市区发病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洮南市、大安市、通榆县、洮北区、镇赉县。洮南市布病发病率居于全市首位, 与洮南市的自然情况及畜牧业生产情况息息相关。洮南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 为半农半牧区。大部分牲畜由农户自家饲养, 并且一般养殖户没有专门产羔室。人与牛、羊接触密切, 日常生活中不能够正确使用消毒药品和防护用品, 徒手接羔, 流产物随意丢弃, 综合原因造成布患者感染率较高。上述诸多造成布病广泛流行的原因不只发生在洮南, 各县市区都存在上述情况。控制布病的流行需科学饲养, 规范产羔 (犊) 环境, 避免人畜混居, 切断传播途径, 减少感染机会。

本次研究中, 2002年~2011年白城市布病报告病例中男性病例5224例 (75.66%) , 女性1681例 (24.34%) , 男女比例为3.11:1与以往的研究资料符合。

布鲁菌病的年龄分布特点较明显, 人群易感性不因年龄而有差异, 但青壮年是从事生产劳动的主体, 与羊、牛等牲畜和畜产品如毛皮、奶、肉等接触机会高于其他年龄组, 接触感染机会明显多于老年和少幼儿, 故青壮年布病感染与发病相对高于其他年龄组。

研究中发病例数较多者见于20~64岁, 40~44岁为最高峰, 人对布氏菌普遍易感, 与年龄无根本差别, 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之多寡, 青壮年是主要劳动力, 接触病畜频繁, 因而感染率比其他年龄组高。值得注意的是, 0~19岁人群比年长者发病病例数为多, 20世纪90年代以前, 儿童布病是很少见的。但随着布病疫情的回升, 近年来儿童布病患者也有所增加。

布鲁菌病的职业特征分布最为明显, 人主要是与病畜极其产品发生接触而发病, 凡与病畜、染菌畜产品接触多者发病率即高, 皮毛工人、牧民、兽医的感染率明显比一般人群高。故其感染重点人群为从事畜牧业, 特别是养羊、养牛业以及皮毛、乳、肉加工从业者。职业分布中, 以农民最多, 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8.41%, 其次为牧民, 占2.56%, 这与其从事畜牧生产、流通和畜产品加工油直接关系。儿童和学生占2.24%, 这也是不容忽视的人群。

从月份分布看, 2月开始发病呈现上升趋势, 5月份病例数 (构成) 最高, 疫情一直维持到9月, 3月~8月发病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 1 0 月~次年1月处于相对平稳期, 与我市的气候有一定关系。

布鲁菌病的流行季节性受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多重影响, 如配种时间、配种方式、屠宰季节等因素对人类的发病高峰具有直接影响。布病可发生于全年各个月份, 但由于畜间发病有较明显的季节性, 而人类多从动物感染而来, 也就决定了人类发病同样具有一定的季节流行特征, 一般以春夏季节为多, 即2~8月份。吉林省农村羊产羔的季节多在冬春季, 羊布病性流产多发生于1~2月, 人间发病高峰在3~5月, 尾随羊流产季节后1个月左右。牛种菌布病则夏季稍多些, 猪种菌布病季节性不明显。

参考文献

特征和趋势 篇8

第一, 进入总量偏小, 但在终端价格控制、内容产品生产环节具有强势地位。截至2009年末, 外资企业仅占出版企业总量的3.7%, 其总产出仅占出版业总产出的0.52%, 出版物进口额占出版业总营业收入的0.16%, 总量偏小。在进口出版物的终端价格控制方面, 外资充当了垄断供应商角色, 牢牢掌握了定价权。在内容产品生产环节上, 外资印刷企业整体竞争力极强, 在高端出版物市场占据着较大市场份额, 在高码洋出版物市场形成寡头垄断。

第二, 进入领域发展不均衡, 但战略布局全面。外资在直接出口领域长期占据贸易优势, 中国出版领域长期存在贸易逆差。在版权合作领域, 境外资本在某些细分市场如高码洋期刊处绝对领先地位, 2009年广告投放前10名的期刊中绝大部分都是与境外出版企业进行版权合作且冠名的期刊。在出版物分销领域境外资本仍处弱势地位, 整体呈亏损状态。在编辑环节, 境外资本虽有一些渗透行为, 但目前仍主要是通过贸易、合作或者培训输出内容和理念。

整体看, 外资在中国出版市场的战略布局虽不断微调, 但是全面布局战略从未改变。在战略方向上, 外资较多集中于数字出版、内容输出等领域, 近年又在战略合作、合作出版、跨媒体等领域加强布局;在业务战略上, 截至2010年末, 境外出版机构已经在国内设立60余家办事处, 就近与中国主管部门沟通, 还通过对高码洋出版物市场的强势控制提高产品边际效益, 并传播西方价值观, 采取全面本土化战略。

第三, 外资主要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 领先性明显。美、英、台湾地区、日、德等一直是进入中国出版市场的外资主要来源地。在全球出版业销售收入前20名中, 绝大部分有在华投资或者合作项目。这些来源地具有技术领先性, 促进了境外资本创造新的内容载体和新的出版形式, 更能满足受众的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境外出版商借助于网络技术的进步, 已经通过数字出版、网络营销甚至网上代购等向我国消费者全面提供多样化内容, 并能够形成供应垄断和价格垄断。随着西方媒介技术的进步, 出现了一些新的出版载体, 比如自媒体这种可以集文字、视频、音乐于一体, 并能够连载播出且不受内容管制审查的出版载体源自于社会性网络服务, 该网络服务技术的开发、推广、模式创新均来自这些来源地。

第四, 进入模式多样化, 投资模式最期待。外资进入中国出版市场有出口、合同、投资等进入模式, 其中出口进入仍是主导, 合同进入广泛存在, 投资进入最为外资所期待, 但发展较慢。

第五, 境外资本在数字出版产业继续占据绝对优势。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数字出版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些非出版类公司如百度、腾讯、淘宝、新浪、搜狐, 以及从事出版物网络销售的亚马逊、当当网, 电子图书运营公司北大方正、清华知网、超星公司, 开始强势进入出版业, 而它们无一例外的是境外上市企业, 其主要资本来源是外资。

而中国传统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产业领域的行动明显滞后。中国已上市的11家文化产业公司均提出大力发展数字出版, 但是还没有明显成效。起步晚、战略不清晰的传统出版企业短期内绝对难以与具有雄厚资本和经验的境外出版企业竞争, 外资在数字出版业的绝对优势短期内不会改变。

二、规范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出版市场的规制建议

第一, 既要在宏观上提升立法层次, 也要在微观上调整准入规制。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 中国出版产业的政府规制应该符合法治经济的要求。根据出版业的产业特征、政府规制体制目标等因素, 加强立法的系统性研究, 提升立法层次:一是通过“职权法定”的形式对现行的规制和监管政策进行梳理, 废止或修订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管理体系, 为不同所有制结构的进入解决后顾之忧, 增强其投资信心, 避免出现2005—2008年那一段被迫改变投资策略的情形发生。二是要在研究和明确当前及今后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目标、原则和导向的前提下抓紧《出版法》的立法工作, 同步修订现行的法规和规章制度, 通过立法填补规制和监管空白, 改变国家出版规制机构主导立法的现状, 建议上升到国家法律, 由人民代表大会机关来主持立法。三是要研究跨部门规制和监管办法, 各部委不仅要研究数字出版业的归口管理机构, 更需要会商出一套规制和监管细则, 对数字出版业内容、环节、市场等方面进行指导。

需要在出版市场规制中实现规制改革和放松规制相结合, 适当调整和改变规制手段。对工业技术、体育、IT、财经、娱乐休闲等私人物品属性占主导的出版行为和出版机构, 可以逐步放松准入管制, 只进行备案制或者事后监管制度;在内容环节上, 可以大胆试点放开意识形态表现较弱的工业技术领域编辑出版权等 (该领域是多年来进口版权和进口图书最多的领域) , 但要加强对高码洋娱乐休闲类期刊的内容监管, 对一些明显不符合我国主流价值观的内容进行干预, 加大处罚力度, 增加违规成本, 减少负外部性;需要制定境外资本投资中国出版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投资上限, 强化准入监管和过程控制, 而不能仅仅依赖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并购安全审查的规定;要严格控制境外资本通过渗透形式控制编辑业务, 比如类似培生集团利用以教育带动出版的战略进行渗透, 并通过“专有出版权”的形式进入内容领域的行为就需要进行干预, 需要规定其签约作者撰稿范围和发行渠道, 政治性和产业性两手抓, 既鼓励市场化竞争行为, 又不能纵容境外资本的意识形态渗透。

第二, 既要把握和利用全球资源配置带来的红利, 也要在不同领域区别对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出版业冲击较大, 众多著名出版集团经营陷入困顿, 不得不采取裁员、降薪甚至取消纸质版等方式来应对, 中国出版业在受到世界经济下滑和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双重压力的同时, 也因受益于全球出版产业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人才、资本、技术在全球寻求机会, 我国出版业才开始发展, 正可以借此吸收经验、引进资本、拓展市场、抢抓资源。

同时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境外资本在全球出版业仍具强大实力, 因此在我国出版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政府不仅需要区别公益性和竞争性出版领域, 也要在这两个领域对境外资本进入实行区别管理。比如在高校基础科学研究、纯学术研究、图书馆等需求领域, 在加强与境外资本战略合作的同时, 对境外资本挟供应优势而实施的价格垄断等歧视行为予以调节, 同时也要促进境外资本对产品的直接供应, 减少通过图书进出口公司等中间环节;而对一些竞争性领域如非时政类书报刊等刊号、资格证的管理可以适度放开, 降低壁垒, 允许境外资本直接进入, 以促进产业的竞争, 提升产品供应的丰富程度。

第三, 既要保持国有资本在出版市场的主导地位, 也要加大吸引境外资本的力度。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出版业也逐渐成为充分竞争和适度开放的产业, 资本多元化将成为中国出版业的特点之一。在这场变革式发展进程中, 出版业由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原则不能动摇。但这并不是要一味地进行管制或者实行保护政策, 而是需要借助市场的力量, 培养国有资本的核心竞争力, 借船出海的同时也要以进带出。借助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正外部效应, 我国出版业在国际出版市场的话语权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也带来了诸多机遇, 但是我们也需要清醒地看到, 由于意识形态、文化和国力的不同, 仅仅依靠“走出去”战略短期内难以提升我国国有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将“请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 充分发挥和利用境外资本对中国市场的渴求, 在国内与境外资本展开广泛合作。比如可以考虑在跨媒体战略整合的过程中, 借鉴境外资本成功的整合经验, 甚至可以考虑在某些环节直接吸收境外资本成为少数股东, 可以考虑在一些意识形态限制较弱的领域运用参股或者“收益分配权”的形式让外资参与出版企业的整体改制, 用股份换技术、换经验、换人才。

第四, 既要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也要建立标准化的信息披露系统。在中国行政体制转向“大部制”的背景下, 借鉴金融业成立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的经验, 设立一个涵盖整个出版业甚至整个文化产业的政府产业部门, 法律地位类似这三会, 并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 然后与商务部、工信部等监管机构实现联网共享信息, 这样有利于打破行业壁垒和地方保护主义, 也能够促进出版市场跨区域整合, 同样也有可能促进境外资本从发达地区向其他地区的梯度转移。

由于进入程度、进入领域的局限性, 我国各种权威的工具书和统计信息都不能准确掌握境外资本在我国出版市场的真实运营信息, 信息的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政府失灵, 比如我国政府就很难对管制范围的印刷机构及时监管, 客观上为盗版侵权行为提供了便利。为了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出版市场的经济信息, 也需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容易掌握的信息披露系统。

一是首先要制定《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 规定信息披露义务人、信息披露文件、监管架构、信息披露范围、保密范围等。建议新闻出版总署将信息披露义务人规定为26家出版集团、39家报业集团、27家发行集团、前100位图书出版单位、重点民营机构和境外机构;信息披露文件可以根据《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所涉文件召开研讨会进行确定;监管架构可以现行二级监管体系为基础, 统一归口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可以综合文化安全需要适时、适度进行总体信息披露。二是要相应建立一个规范易操作的信息披露报送系统。这个报送系统实质是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基础上的信息化操作系统。旨在用统一、规范、简明的格式语言来提高披露效率, 降低规制和监管成本, 同时也建立一套电子化的信息储存和检索系统, 保障出版业统计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和权威性, 同时建成一套基础化的数据平台, 有利于提供决策参考和行业间的资源配置。

摘要:本文通过系统研究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出版市场的方式、分布、战略行为, 揭示了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出版市场的行为特征和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 本文对规范境外资本进入中国出版市场的行为提出了规制与监管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境外资本,中国出版市场,规制建议

参考文献

[1]张新华等:出版物分销市场:在外资的冲击下[J].出版参考:业内资讯版, 2007 (1) .

[2]姚德权、曹海毅:外资进入中国传媒业与政府规制创新[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3) .

特征和趋势 篇9

随着互联网高速普及, 用户的带宽不再成为网络视频服务的瓶颈, 视频网站进入内容为王的竞争阶段, 视频网站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内容的竞争。

(一) 网络剧原创性

从目前来看, 国内的很多网络剧都是复制了国外的成功案例而缺乏原创。例如, 优酷推出的《嘻哈四重奏》套用了英国电视剧《The IT Crowd》的模式, 土豆网出品的《欢迎爱光临》则是日剧《只是爱上你》的翻版。另外, 从选材以及风格方面, 很多网络剧之间的差异并不大。并且, 绝大多数的网络剧风格上都以“雷”、“”来吸引观众。

(二) 远离三俗

多家媒体将2012年7月之前无需审查的网络自制剧比喻为“野蛮生长”, 有一些网络剧为了吸引点击率, 其情节上大量添加恶搞、低俗的内容。“俗”并没有什么错, 在网络剧中适当地添加一些“俗”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增加其娱乐性, 但是这个尺度必须得有所把握。

(三) 进行受众调查

与购买的影视剧内容相比, 网络自制剧是网站经过深度的受众数据挖掘, 有助于巩固视频网站的收视人群, 提高用户对该网站的忠诚度。如Hulu一开始就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 并结合网络媒体的特殊性, 把群体直接锁定在1977—1997这个年龄段, 并且将1997—1985年龄的受众作为核心受众群, 1986—1997年的群体作为延展受众群, 目标市场定位精确。

(四) 明星、红人参与

网络自制剧要摆脱“山寨”、“草根”, 转而走向精品发展, 离不开明星的参与。《欢迎爱光临》之所以成功, 原因之一就是该剧的男主演、当红偶像郑元畅的加盟喜迎了一批年轻目标用户。而优酷与中影集团联手打造的《四夜奇谭》系列短片等第一部《指甲刀人人魔》, 也因为周迅的参演赚足了点击。对于大投入制作的网络自制剧, 明星这一元素不可少, 但也要注意权衡资金比重。

(五) 细分市场与受众

当前竞争环境下, “满盘通吃”型的全媒体内容生产方式不再可能, 而通过细分市场与受众, 找到自己的目标受众和市场中的空间, 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很多视频网站开始独立制作各具特色的原创内容。

(六) 配合法制发展

综合分析商业定制剧、微电影、自制影视剧三种节目形态, 无论视频网站选择其中哪条主线进行深入发展, 都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接受政策监管。2012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剧、微电影等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的通知》, 要求网站需对网络剧、微电影先审核后播放, 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发展的措施。唯有及时有效地着眼于国家对网络自制剧法制的监管方向, 才能让视频网站把握好选题角度, 避免网络自制剧的同质化和低俗化。

二、制作发展

(一) 签约制作团队

一些视频网站签约艺人、导演、编剧, 从研发到制作, 开始涉足整个内容产业链视频网站的平台及渠道, 加上实力电视剧制作公司构架的演员资源及拍摄经验, 使网络自制剧逐步向正规的高品质电视剧发展。与此同时, 视频网站也应培养自己的制作队伍。

(二) 创新制作手段

边拍边播与观众互动。边播边拍的运营方式将会是网络自制剧的重要发展方向, 或者可以说是重要生存手段之一。因为, 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就是其用户体验中超强的互动感、参考性。

(三) 因剧而异, 评估制作标准

目前, 微电影的商业模式主要分为自制、合制、定制三大类, 其区别在于选题策划、资金投入、评估标准的不同。如网站的自制类, 选题和资金都本网站全权负责, 评估标准在于作品的播放量和口碑。若网络自制剧是由视频网站与其他机构共同出品, 则选题和资金多个参与方根据协议共议共担, 其评估标准会根据播放量、品牌体现、宣传效果、互动率等多个维度甄定。至于定制作品系列, 资金来自广告主, 选题也应完全尊重广告主的方案和建议。

三、发行渠道发展

网络自制剧发行渠道多元, 除了向视频网站提供内容外, 还可以向新媒体、传统媒体、院线等渠道延伸。

(一) 立足网络平台

网络自制剧诞生于网络虚拟社区, 其主要发行渠道是通过网站进行的。对于视频网站自身而言, 这是一个获得注意力和流量的机会。在网络自制剧上线推广播出期间, 通过一定的整合, 将剧目置于视频网站首页的醒目位置。

(二) 院线发行

优秀的网络自制剧可及影视制作与发行公司合作, 进行院线发行, 扩大影响力。视频网站的内容发行渠道由个人服务为主向个人、机构并重转变。

(三) 电视台播映

高质量的网络自制剧通过相关的审查后, 可向电视台输出版权。随着网站浏览面的扩大, 内容提供的多渠道和多元化成为一个迫切需要。各大视频网站可根据自身的战略调整, 逐步由单纯的网络媒体向主流电视台提供商转型。

(四) 借助新媒体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更多的网络自制剧可通过新媒体渠道发行, 也可通过超文本链接等形式分享到微博、人人等SNS社交媒体。而国内3G业务的不断成熟, 视频网站拓宽了内容供应渠道, 展开和机构合作的道路。比如网络自制剧也可以手机端开播。除了线上的新媒体推广渠道, 还可将发行渠道延伸到公共移动电视与户外LED显示屏等。

(五) 终端业务平台

随着网络提速, 客户的使用习惯从PC向移动终端转移。移动视频是视频网站的新兴市场, 这是与移动端智能化、高端化的趋势相适应的结果。优酷自制剧导演皮三认为, 传统的电视平台发行播出门槛与中国每年庞大的内容生产形成了一个差距, 而新的视频平台、手机无线终端、新的PAD终端的市场逐步扩大, 观众消费内容和上游链条生产发行内容正在发生改变。

四、盈利方式发展

(一) 前期融资

利用网络自制剧的剧本、演员阵容等无形资产来吸引风险投资商、广告商的资本, 为制作高质量的网络自制剧提高保障。以国外优秀视频网站———You Tube的融资方式是为了风险资金为主, 瞄准IPO。网站发展资金约1/3来自有资金, 约2/3来自风险资金, 这为网站的后续发展注入更大的资本动力。

另外, 视频网站也在保持一线城市优势的同时, 可针对二三线城市广告客户的需求进行分级投放, 直接和广告客户对接交流, 实行销售末端拦截。如2012年乐视网根据用户的城市级别分布情况, 在全国9个二三线城市设立广告办事处, 更好地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

(二) 广告赞助

网络自制剧的广告盈利有硬性广告和软性广告。在硬性广告方面, 视频网站主要以贴片广告、冠名广告、少量付费广告盈利, 同时在拍摄前期获得大型企业的广告赞助;而在软性广告方面, 网络自制剧可挖掘剧中的广告平台, 结合剧情加入植入性广告。

这里可以指出的一点是, 网络自制剧借鉴国外视频网站Hulu的“创新广告接受模式”。即每段视频投放一个广告, 节目的广告时间只有电视台通常广告长度的1/4;视频开始之前用户可以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广告内容, 还可以对广告予以评级, 甚至对广告策略发表建议。

(三) 适当收费

对用户观看高质量的网络自制剧可进行适当的收费, 价钱不宜过高。但由于特定的环境, 视频网站的收费模式在国内遭遇“水土不服”。这样的支付手段需带有相应的配套服务, 如提供具有一定的时效性、有较高的观看体验的网络自制剧内容。同时, 应注重培养用户习惯。如可提前观看网络自制剧的全集, 剧目花絮, 减少甚至取消用户观看过程中的贴片广告。

(四) 版权输出

优秀的自制内容版权销售情况也很可观, 原来的买方也可变身为卖方。版权输出既可以在国内的其他视频网站、电视台, 也可向海外发行。

(五) 衍生产品开发

网络自制剧的电视剧衍生产品可包括制作相关综艺节目、录像带、VCD、音乐磁带、外景地的旅游开发、服装道具的拍卖、随片广告以及宣传渠道的组合营销等。目前, 这块衍生产品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 网络自制剧的图书、期刊出版、影视基地的开放、服装道具的拍卖等开发市场逐渐形成。

(六) 用户体验创造附加值

国外的视频网站hulu提供“降低亮度”的调节功能, 可以让电脑屏幕上除视频外的一切变成灰色, 还能让受众选择自己要看的广告, 或是在视频开始时观看电影预告片, 这样看电影时可以跳过广告。内容生产的体验化还体现在增值互动上, 增值互动是网络视频比较新的一种盈利模式, 包括网友评论、网友投票、短信互动、虚拟物品及虚拟货币销售等都是增值互动的内容。

(七) 打造完整产业链

现在视频网站正在逐步完成由平台提供方向“平台提供方+内容提供方”的转变。笔者认为, 视频网站还应向上游和下游拓展。比如向上可以培养自己的明星团队和制作团队, 向下可以拓宽渠道, 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多渠道的推广和销售。

五、传播策略与受众反馈发展

(一) 建立SNS系统, 以病毒营销拓展市场

建立SNS系统, 形成以视频分享为纽带的用户社区关系网站。利用SNS功能, 视频的Tag (标签) 、分享、评论、订阅、组群等功能的组合应用提升了网站的社会服务功能。建立会员拉会员的机制。用户希望能有人来观看他们视频, 于是会向朋友推荐该网站, 新的用户也有一部分会成为视频提供和上传者, 他们又会去拉更多的人前来观看, 形成滚雪球效应。

(二) 剧透营销

在节目开播前, 通过花絮、剧组成员访谈等方式, 进行适当的剧透, 吸引网民对该剧产生一定的好奇心, 产生一定的期望值, 实现剧透营销的效果。

(三) “借力发力”的传播模式

利用有影响力的平台, 借助有影响的活动、新闻事件、明星人物、电视节目等, 不失时机地将其与自己的电视剧品牌联系在一起, 来达到借力发力的传播效果。

(四) 开发同名游戏产品, 提高观众参与度

针对自制剧的情节和品牌开发一些与自制剧相关的游戏等软件让观众参与, 增强观众对电视剧的体验感和认同感。通过参与式媒介, 自制剧的影响深入到了“最前线”, 并实现了同受众的有效互动。

(五) 建立虚拟社区, 创造“迷群”交流空间

围绕自制剧通过建立网络社区等形式增强受众的体验及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分享。这一现象的出现可以追溯至《星舰奇航》, 通过“星舰迷”会议, 兴趣相同的人会聚一堂, 以星舰人自许, 并模仿剧中人物的穿着, 这是围绕电视节目建立的第一个虚拟社区, 并由此开启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

(六) 模拟实景空间, 实现交互式体验

城域网特征及发展趋势 篇10

关键词:城域网,特点,发展趋势

1 城域网特征分析

城域网的网络环境特征是高强度的竞争开放模式, 多样化的业务类型以及不稳定的业务流向是它的基本特征, 它既要融合上层各种业务网、传送底层信息, 还要作为广域网和局域网与接入网的桥接区来承担多种技术的融合与碰撞, 在这个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衍生体。城域网能做到持续的发展, 其真正的原动力是满足用户丰富的应用需求, 而多样化也是区分城域网和长途网的关键所在。而城域网的特征具体而言分为几个方面:

1.1 网络性质

就城域网的网络性质方面来分析, 企事业单位所用的网络不仅有部分城域网, 更多的是局域网, 所以局域网作为专门服务于它们的网络, 有一定局限性。城域网相较于局域网而言, 范围要更加宽阔一些, 公众和多用户是城域网的主要服务对象。

1.2 传输距离

就城域网的传输距离方面来分析, 150km是城域网所能传输的最远距离, 就这一方面, 城域网要比局域网范围大一些, 却无法同所能达到距离更远的广域网和长途网相比较。

1.3 业务范围

就城域网的业务范围的拓展方面进行分析, 作为全业务网络, 城域网集数据图像和语音于一体, 业务范围较为广泛, 在这一点上, 局域网的业务范围显得比较小。

1.4 容量方面

就城域网的容量方面进行分析, 广域网和长途网所需要的容量过大, 无法适应城市网络的应用, 而仅需要中等容量的城域网完全可以满足城市网络的需求。

1.5 客户层信号

就客户层信号方面进行分析, SDH和以太网无法支持各种各样的客户层信号, 设计人员在考虑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对城域网进行了设计, 加之能够迅速提供带宽, 且城域网还兼具能够迅速提供宽带的特点, 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1.6 容许的成本

现阶段而言, 城域网需要多种业务员共同参与建设, 尤其是关于城域网相关业务的开通、运营以及所完成的规划设计等较为复杂的地方, 所以花费的运营成本较高, 然而城域网所容许的成本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约束, 并不能过高。可是现有的网络传输只能依靠固定带宽传输的SDH设施, 在这样并不理想的效率下, 无法实施开展业务。

2 城域网的发展趋势

2.1 城域网络中光网络的发展

城域网络的建设是目前发展的热点之一, 光网络设备组网大量的应用在城域网建设中。光城域网是一种主要面对企事业用户的, 其最大覆盖面城市及郊区范围, 可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面对当前的网络需求来提供丰富的业务。光网络承接了局域网与广域网以及长途网和接入网, 灵活的融合接入网与传送网之间的各种任务。各种技术在城域网络的传输中产生碰撞而产生新的衍生体, 因此城域网也有着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业务的分组化和动态化的趋势, 光传送网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和调整之中。

光网络设备组网的应用大部分存在于城域网的建设当中, 作为目前发展的热点之一, 城域网络的建设备受关注, 而作为主要面对企事业用户的光城域网, 可以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公用网以及丰富的业务, 而城市及其周边郊区的范围则是它所能覆盖的最大面积, 融合了接入网和传送网与多种业务, 不同背景的技术在这个区域内碰撞产生衍生体, 这种新的衍生体致使城域网的多样化。在不断变化中的光传送网技术也在分组化和动态化业务中不断变化, 作出符合网络发展的调整。由此可见, 扁平化的趋势已经是未来网络将要面对的, 而这种趋势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横向来看, 传统话音业务渐渐淡出, 本地化的特征渐渐的消失, 而繁琐复杂的数据业务却在不断的增多。相关专家指出核心和边缘的相关术语用在横向分割上更为贴切。纵向来看, 渐渐融合的趋势以及逐渐呈现在核心网和边缘网中, 而这种融合尤其体现在纵向分层中, 业务融合的多业务平台与网络边缘趋向传送体现了融合的不同方面, 这两者分别独立发展, 而光传送网自身也开始渐渐朝着业务网方向发生演变, 但是随着核心网引入了逐渐完善的控制层面, 它将分别属于传输网络和数据网络的网元相融合, 这样的网元便具有了分布式的智能性能。

2.2 网络边缘技术

汇聚用户业务是网络边缘的基本功能, 同时, 网络边缘还承接部分用户业务。推进传送网络与业务层的发展, 其前提是突发性的业务以及用户业务的多协议对网络边缘点的推进。

GFP, VCX以及LCAS技术是设备供应商为了满足目前网络市场的需求而推出的代表性技术, 以太网, ATM等分组业务接入与处理的MSTP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进一步加强了MSTP对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 就目前网络结构的扁平化发展, 还需要作出几点改进, 对多种网络的不同业务进行改变, 实现传统网络业务与数据业务相统一。城域网必须在针对不同业务的同时提高自身技术, 完善网络解决方案, 并且择优选择各个方案有利于业务发展的方面, 渐渐形成网络结构平滑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某市通信营运公司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 2009.

[2]何昌盛.抚州联通UNI-IT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孙宝全.城域网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 2007.

特征和趋势 篇11

编者按:2016年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所)长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郝平指出,“过去5年,教育规划纲要阶段性目标任务顺利实现,教育科研系统全面参与教育改革发展全过程,全力支撑教育发展规划制定、广泛开展教育实践指导、全面评估监测教育整体发展等,发挥了新型教育智库作用。未来5年,是彰显教育科研作用、做大做强教育智库的黄金时期。要坚持创新,提升科学化水平;加强协调,提升整体性水平;注重绿色,提升可持续水平;扩大开放,提高国际化水平;追求共享,提高社会化水平”。因此,本刊特别策划“中美教育智库的建设与发展”专题,以飨读者。

摘 要:文章简要回溯了美国智库发展的历程,并对美国教育智库做了概述。以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年度《世界智库排名》为依据,对美国智库现状和发展趋势做了勾勒。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美国教育智库的主要特征:按需设置,分类多元,组织结构自由灵活;紧密服务于本国教育决策;研究方法多元,注重数据搜集;监督评价机制科学合理;及时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多方影响教育决策;人才结构优化,运行机制通畅;经费来源渠道多元、稳定;国际联系日益加强。

关键词:智库;教育智库;战略;研究方法

所谓智库,也称“思想库”(thinking tank),泛指一切以政策研究为中心,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为目的、非营利的、独立的研究机构。如果说政府是国家决策的大脑,智库则可称为政府的“外脑”。现今,国家的发展与竞争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也是战略和智慧的竞争。高水平、国际化的智库,已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象征。就教育智库而言,它是指以教育专家为主、跨学科专家为辅,为各级、各类教育决策者在处理教育方面问题时提供专业的思想、理论、策略或方法等的科研机构。[1]

近些年来,美国形形色色的教育智库在教育政策研究、教育政策制定、政策评估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相应的研究专著也逐渐增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拟从美国教育智库的发展背景、当下趋势与特征等方面,从宏观上介绍美国教育智库的基本情况,为我国教育智库的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智库的发展历程

从世界范围来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结束、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跨国问题的日趋增多,智库也随之兴起。当前,世界上2/3以上的智库创办于1970年之后,1/2以上创办于1980年之后。在开展独立的研究并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的智库中,美国的智库数量占据了绝大部分,位列世界第一,其次是加拿大、英国与西欧其他国家。尽管日本也存在一些智库,但因其与政府机关关系太近而遭西方世界所诟病。就种类、数量与功能而言,美国教育智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美国,智库发轫于20世纪初蓬勃发展的工业革命时期。在最初的几十年内,智库的发展态势一直十分平缓。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智库数量迅速攀升,教育智库的数量也随之增长。20 世纪中期以前,随着美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大多数智库致力于外交政策的研究。20世纪中期的“反贫困战争”促使智库的研究重心发生转移,使得其更关注国内政策,从而教育政策的智库数量大幅上升,尤其是1983年《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报告发布后,美国掀起了教育改革的浪潮,教育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关注教育政策领域的智库也由此大幅增长。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中,教育智库为国家提供制定教育政策的方案,评估教育政策的实施情况,推动教育政策辩论,已经成为教育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角色。

二、美国教育智库的类型及地位

智库的隶属关系、组织特征、资金来源、服务对象等是划分智库类型的重要维度。麻省波士顿地区的特勒斯协会(Tellus Institute),以即时性的环境事务、社会事务为主要研究课题。再比如,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是以自由主义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ugust von Hayek)的主张为恪守原则的智库,意在促进社会自由。

具体到教育智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谷贤林教授将其分为三类:一是关注教育问题的综合性智库,如布鲁金斯学会(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二是专门进行教育政策研究的智库,如教育政策中心(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CEP);三是由高等学校结成的教育政策研究机构或政策联合体[2]。著名的有 1985 年成立的教育政策研究联盟(the Consortium for Policy Research in Education,CPRE),由全美7所顶尖大学联合设立,包括宾夕法尼亚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西北大学。也有人从教育智库的隶属关系出发,将其分为四类:一是政府性质的智库,如美国联邦教育部下设的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该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是随着美国联邦教育部的职能扩张而成立的,主要负责搜集各级各类教育情报与数据,为联邦教育部决策提供翔实的教育数据;二是公司性质的智库,带有营利色彩,如兰德公司下设的教育研究部,重点研究教育评估、学校改革评估和教师教学等,根据客户的需要开展研究;三是民间团体性质的智库,经费主要来源于基金会、公司或个人的捐助,如布鲁金斯研究所、卡内基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开展独立的研究是其主要特色;四是高校教育智库,由于其资金来源既包括政府投资,也包括基金会捐助,以及客户酬金等,这类智库综合了上述各智库的特征,其中,专业性强是其最鲜明的特征,如美国教育政策联盟等。

上述两种分类分别从研究主题、隶属关系方面对美国教育智库做了大致的梳理,反映出美国教育智库规模和功能的成熟。就其数量而言,美国教育智库的增长与智库总体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20世纪70年代以后,数量明显上升。据统计,美国智库在2005年共计323家(见图1),其中有90家进行教育政策领域的研究,只有10家进行专门的教育政策研究。在这90家涉及教育政策研究的智库中,有14 家成立于1970年前,有9 家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其余多成立于20世纪80-90年代。

2007年,美国《教育周刊》(Education Week)教育研究中心评选出的过去10年中对美国教育政策产生最大影响的10个机构中,教育智库赫然在列。这10个机构分别是美国国会、美国联邦教育部、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Bill and Melinda Gates Foundation)、教育信托机构(Education Trust)、美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美国教师联盟(American Federation of Teachers)、达成有限工司(Achieve, Inc.)、美国教育协会(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托马斯·福特汉姆基金会(Thomas B. Fordham Foundation)、教育政策中心(Center on Education Policy)。这10个机构中,有的本身就是教育智库,如教育信托机构、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而且,美国联邦教育部下设的国家教育评估中心(NAEP)、国家教育数据中心(NCES)、教育科学研究所等也对教育政策产生了很大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智库发展更为迅速。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如下几个方面:信息与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巨变导致政府对信息资源的垄断逐渐减弱;政治决策事务日趋繁杂,政府管理机构日渐庞杂;信息时代的信任危机;全球化趋势的日渐加剧;对于精细化决策服务的需要。上述因素共同驱动了新式智库(包括教育智库)的建设。

三、美国教育智库发展现状与主要特征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非洲、东欧、中亚、东南亚地区的国家面临的国际事务逐渐增多,迫切需要得到科学合理、最大限度有利于本国的外交策略的咨询,因而产生了数量众多的智库。在过去10年间,全球新增了至少4500所智库。仅以美国为例,2007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调查显示,美国本土智库数量为1402所;2014年,这一数字达到了1830所。

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4年全球智库排名》(2014 Global Go-To Think Tank Ranking)的统计,全球共有6618所智库,分散在169个国家,其中美国智库1830所,占世界智库总量的27.7%。

在全球各大洲中,所占比率最高、拥有智库数量最多的是北美洲,其次是欧洲,继而是亚洲。就国别而言,美国所拥有的智库数量在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远高于中国(429所)、英国(287所),如表1所示。

就教育研究领域智库中的教育政策智库而言,美国的教育智库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的《2014年全球智库排名》列出了位居世界顶尖的55个教育政策智库。其中,美国所占数量最多,为12所,占比为22%。而且,美国拥有世界顶尖教育智库前10所中的6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美国教育智库均占了绝对优势(见表2)。

就美国乃至全球教育智库发展而言,面临着如下四项挑战与四种发展趋势,两者均可以“4m”来表示。

在所面临的挑战方面,“4m”是“4 mores”的简称,即“越来越多的信息与细节”(more issues)、“更多的行为者”(more actors)、“更为激烈的竞争”(more competition)“更多的冲突”(more conflict)。“4 mores”给所有的智库带来了在竞争、人力资源、技术以及政策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措施,同样也在于“4m”,即“使命”(mission)、“市场”(market)、“人力”(manpower)、“资金”(money)。从全球范围来看,智库发展需要增强在国际层面、地区层面以及全球范围的联系与合作,创设更多的创新平台,扩大智库产品受众(见表3)。

上述智库发展趋势与所面临的形式表明,以往单纯的“发现并研究问题,寻找答案,书写报告并提交、发布”的操作形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智库必须不断学习,推陈出新。正如一位经济学家所指出的,“优秀的智库应该是这样的组织——能够将卓越的头脑组织起来,发挥有力的政治影响,及时将研究结果向民众发布,不落后于时代潮流”。

四、美国教育智库的基本特征

就美国教育智库的现状而言,其突出特征和发展趋势大致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一)按需设置,分类多元,组织结构自由灵活

以密歇根州的“教育思想库”(the Educational Think Tank,ETT)为例,该教育智库成立于2013年,创设初衷是满足密歇根州当地非裔美国人的教育需求。鉴于作为少数族裔的非裔美国人在升学、就业乃至社会交流等诸多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密歇根州教育思想库的主要使命便定位在为密歇根州的非裔美国人提供职业发展、专业合作、专业认证等方面的服务,组织并发起在地方社区、州乃至联邦层面的教育对话,为学生及其家长提供适切的教育咨询服务,创设良好的社区学习环境等。

(二)紧密服务于本国教育决策

当前,各国教育智库在国家教育决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以美国的“教育政策中心”为例,该中心创立于1995年,2006年被美国《教育周刊》评为“过去10年影响美国教育政策的十大机构之一”。自创立以来,该机构致力于推动公立教育,帮助美国人更好地理解公立教育。自《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颁布以来,教育政策中心发起了一系列《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的研究项目,产生了“从首都到教室:NCLB的第X年”的系列年度报告,从政策执行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入手,数据搜集涉及联邦、州、学区与学校多个层面。

(三)研究方法多元,注重数据搜集

在大数据时代,注重数据的广泛搜集和挖掘是一流教育智库的鲜明特色与“制胜招数”,世界各主要国家的教育智库无不注重开展教育数据的搜集分析与相应的数据库建设。以美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例,该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下设教育研究中心、教育统计中心、教育评价和地区协助中心三个分支机构,直接承担了联邦教育部收集、发布教育数据信息的职责。一方面,面向学生、家长、教师、学者与决策者提供翔实有效的教育信息;另一方面,在搜集整理教育数据信息的基础上促进教育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研究成果的转化。再比如,以著名的兰德公司为例,兰德计算机中心有一支由130多名编程专家、分析专家以及工程科技人员组成的专业队伍,管理和运用着大量先进设备,向研究人员提供多种服务,是当今美国在这方面的几大权威机构之一。与此同时,兰德公司还拥有全美一流的具有40年历史的调查研究小组,凭借其创造性的调查设计、数据采集和方法研究而闻名于世。以数据分析、实验设计、抽样统计见长的统计学小组,为兰德公司的各项研究提供服务。

(四)科学合理的监督评价机制

美国教育智库非常重视质量管理,建立了一套严格的成果评价制度。例如,兰德公司著名的“内部评审制”,每一项研究计划通常都聘请两位未参与该项目的资深研究人员作为评审,负责中期和结项审查。不仅如此,兰德公司还从社会上聘用了约600名各类资深专家作为特约顾问,主要任务是对重大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和成果论证,以确保研究的水平和权威性。

(五)及时发布最新研究,多方影响教育决策

各国教育智库无不注重发布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影响政府教育决策。以美国国家教育科学研究院为例,其下设的国家教育统计中心是发布美国教育信息与教育研究成果的最权威机构,为各级各类教育项目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再以美国的教育政策中心为例,除及时发布“从首都到教室:NCLB的第X年”系列年度报告之外,还与传媒界联手,以便扩大成果影响进而影响教育决策。例如,通过在《华盛顿快讯》《教育周刊》等主要媒体发声,在声明教育政策主张的同时,彰显智库自身话语权。不仅如此,教育政策中心还通过直接参与国会听证会、递交政策简报等形式影响教育决策。

(六)人才结构优化,运行机制通畅

决定智库建设的最根本因素是人才,各国著名智库无不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促进自身发展的基本保障。以著名的美国兰德公司为例,该公司正式雇员约为1600人,86%拥有硕士以上学位,58%拥有博士学位,研究人员平均年龄35岁,在公司平均工作年限为8年。研究人员专业背景多种多样,涵盖了社会科学的各主要学科,称得上是“年富力强、人才济济”。实施二元矩阵式的组织模式,所有研究人员按专业学科隶属行政系统中的管理学部,同时按研究业务隶属系统下的常设研究部门。以课题任务进行编组,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兼具直线主管组织和横向工作组织的长处,促进了各学科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取长补短,既有利于研究队伍整体的专业培养和学科建设,又符合研究项目需要集中多学科专家工作的特点,被其他国家的智库建设所仿效。

(七)经费来源渠道多元、稳定

融资渠道的稳定是教育智库运作稳定的坚实保障。一方面,政府有着固定的拨款,从根本上为其研究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企业支持与社会捐助也必不可少,尤其是在美国,无论是卡内基、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诸多高校与社会研究机构,还是官方所属的教育智库(如联邦教育部的教育科学研究院),或各种教育协会,均有着广泛的资金来源。与此同时,教育智库通过向政府和社会其他部门提供分析深刻、见解独到以及措施行之有效的咨询报告来开展有偿服务,为自身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八)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当前,人才队伍的高度流动与国际化,以及跨部门的项目合作已成为国际知名教育智库的常态。这对于超级大国美国的教育智库而言更是如此。世界头号移民大国的国民结构从根本上决定了美国社会机构国际化的程度,对于教育智库而言,更为注重广泛从国际上延聘人才,注重本国教育与他国教育之间的比较。无论声名显赫的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还是单单局限于教育研究领域的国际教育研究所(IIE)、教育政策研究中心,这些教育智库都在开展和其他国家的合作项目,聘用国际人才,承办和参与国际相关研究活动,设立海外办事处。

五、启示

结合我国新型教育智库建设,从战略定位、国际合作、战略机制、成果转化等方面,美国教育智库对我国教育智库的建设有如下几点启示。

(一)增强战略意识,与时俱进,服务大局

智库的首要功能便是紧密服务于国家的战略决策,解决现实问题。对于教育智库而言,就需要将自身使命与国家教育大政方针制定、国家教育战略决策等紧密结合起来,顺应教育改革的“新常态”,服务教育综合改革的大局。无论是美国近年来诸项影响深远的联邦、州乃至地方一级教育法的制定,还是《州共同核心标准》等,其背后都离不开相应智库的强大支持。如美国NCLB颁布和实施过程中,有着各类教育智库所提供的数以百份的分析研究与相关建议,有力地促进了NCLB目标的逐步实现。

(二)明确分类定位,多元发展,激发活力

我国地区间经济、文化发展差异多样,对于各级各类教育研究院所建设而言,也应该明确自身定位,脚踏实地,服务于本地区教育决策。与此同时,注重多元发展,激发研究活力。这里所讲的多元,一是指人才结构的多元,教育研究既有人文性,又有科学性,任何一个问题的决策都离不开相应学科的支持,需要多元化的专业背景,联合开展多学科研究;二是指研究方法的多元,应紧紧围绕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大胆创新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各类教育智库的多元发展。

(三)注重内涵建设,同行评价,完善机制

面对“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伟大使命,更要加强自身内涵建设。无论是人才队伍建设,还是内部管理机制,均应有所创新。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注重开展多学科研究;与此同时,要注重同行评价,借鉴美国智库,如美国兰德公司的做法,完善同行评审成果审查机制,保障教育研究的质量。

(四)促进成果转化,注重时效,加强宣传

长期以来,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低下是我国各级各类科研机构的弊端,相对于发达国家教育智库,无论科研成果发布与转化的时效性,还是转化率,我国教育智库都还较为落后。据相关统计,我国社科研究成果转化率仅为5%~6%。据此,建设新型教育智库,应注重从加快成果转化方面入手,自觉发挥智库的作用,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一方面加强教育信息数据的采集,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研究成果的发布,为教育决策部门、学校、师生、家长以及社会相关部门及时提供有效的教育信息与咨询建议。

(五)顺应时代趋势,对接国际,互通有无

全球化时代,任何一个局部的问题都有可能成为全球性的。对于各国教育研究而言,终身教育、全纳教育、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公平、教育创新、教育质量等话题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共同话题。从全球化、国际化的视角来研究问题的趋势越来越成为常态。我国教育智库建设应顺应这一趋势,与国际同行建立并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联系与合作,在研究视角、研究思想、人才结构、研究项目等诸多领域发挥智库活力。

除此之外,我国教育智库建设更要注重从内涵上着力,进一步加大对海外教育智库,特别是美国智库的研究,广泛开展中美智库在人员组织、资金筹措与分配、研究项目团队建设、成果发表、国际化程度、学术守则、组织文化等等诸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在系统的比较中,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特别是要深谙阻碍教育智库发展的瓶颈,从长远着手,做好一流教育智库建设。

注释:

①这里所列的教育政策智库,如美国兰德公司、布鲁金斯学会等,其研究领域并不仅限于教育政策,而是由于这样的智库实力雄厚、声誉卓著,其研究范畴涵盖了教育政策领域,而且研究成果颇为突出,在教育政策研究领域首屈一指。

参考文献:

[1]楼世洲,王珩. 国外教育智库演进趋势及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0-09.

[2]谷贤林,邢欢. 美国教育智库的类型、特点与功能[J].比较教育研究,2014(12):1.

[3]L. E. McDonald. The Rise of Conservative Think Tanks: The Debate over Ideas, Research and Strategy in Public Education Policy[D].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2008.

[4][5]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4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http://www.ifuturo.org/documentacion/GlobalThinkTank2014.pdf,2015-11-09.

[6]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2014 Global Go To Think Tank Index Report[EB/OL].http://www.ifuturo.org/documentacion/GlobalThinkTank2014.pdf,2015-11-09.

姜进章:计算新闻的特征与趋势 篇12

这是数据新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数据新闻会预测公投脱欧的结果,也会预测后脱欧时代的英国人口将经历怎样的流动,以及英国的GDP会产生怎样的改变。如果这些统统叫做数据新闻,那计算新闻是怎样的呢?

在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姜进章教授带来了关于《计算新闻的特征与趋势》的演讲。计算新闻如何引导新闻报道回归本质,如何更全面地预防灾难以及如何在新一轮的广告市场争夺战中,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真正的卖方广告市场?姜进章教授进行层层抽丝剥茧,揭开计算新闻的核心价值。

1. 计算新闻的含义与趋势

1.1 计算新闻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计算新闻?哈密顿和特纳的定义是“社会科学的算法、数据和知识的结合,以补充新闻的责任与义务的功能。”自新闻诞生以来,新闻的任务和责任是永恒的,计算新闻业则是建立在两种方法——计算机辅助报告和社会科学工具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其通过利用一些模型和算法,旨在帮助记者探索结构性和他们寻找故事的非结构化信息。

姜进章表示,在过去,学界为新闻界提供的数据都是表格化的,这显然不符合记者对文字的偏好。多媒体时代来临后,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认知计算得以解决,避免了异常庞大的统计学数据所做出来的报道。

从传播学的角度,仅仅看统计学的应用对记者来说很不适用,而未来的计算新闻和各种表格已经没有太多联系,更重要的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

1.2 计算新闻广义的应用

把计算新闻扩大化来讲,计算新闻的定义将包括计算工具和他们与定量方法、定性方法的结合。美国对计算新闻的研究已经确定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调查、测量和观察、收集和解释各种信息,如公共记录、访谈和直接参与的事件。

现阶段中国新闻报道的方面已经逐步开始变化,政治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以及各种社会新闻层出不穷,娱乐化、个性化的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新闻可以在主题的检测、视频的分析、个性化、聚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力,当认知计算的技术链完成以后,对记者最大的改变就是——技术不仅成为手段,而且可以建构意义。

在技术支撑下,记者、编辑的工作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信息的采集和存储、分析、挖掘和展示,都由技术来解决了,那么记者或者是人类还能做哪些事呢?姜进章认为有两个方向:

第一,设计数据内含和反馈系统,设计适应人类的数据指标与标志,与自然环境数据互动。今后记者和编辑的第一线工作就是设计向这个社会要贡献的数据,设计媒体用什么样的反馈系统去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

第二,当技术已经能够完全把思想都展现出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把它放到不同的领域,放到不同的分众当中进行应用,创新其应用。

1.3 计算机技术助力新闻领域

计算新闻有这样的应用取决于计算机技术能在新闻报道领域,以数据推动报道,以故事的展示方式来完成,同时进行大量的信息筛选。这个筛选就是各类媒体对自己反馈系统的设计,借助反馈系统,才能让技术扮演筛选信息的角色,以形成每一个媒体自己的特色。除此以外,技术也将影响跟踪。

姜进章说,技术将影响所有发生事件的跟踪水平,在一个强大的跟踪系统下,记者过去在事情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等方面的大量的注意力,可以转移到事件发展的未来,也就是反馈系统要完成对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未来预测。举例,上海水上飞机撞桥事件,如果航拍人员提前对飞行路线进行分析,则可以预测评估飞机撞桥的可能性,从而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现在正值美国大选,美国媒体对竞选的过程都进行着实时计算新闻的报道,锁定特朗普和希拉里二人间的选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计算新闻在事件发生之前不断地捕捉、不断地进行互动,且大量的新闻报道是跟现场融合的。姜进章认为新闻媒体报道真正的融合是让受众跟现场完全融合在一起,给人巨大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就如电影的本质是沉浸性,新闻报道的特质是新闻事件现场的参与性。实现参与性,呈现现场感受并预测未来,才是新闻报道回到了自己的本原。大众媒体的组织一定会焕发青春,而这个青春是在重人才、重技术、重装备、重场景、重未来的情况下实现的。

1.4 数据与计算新闻的趋势:预测性

要搭建前文所说的反馈系统并创造参与性,就要利用数据与计算新闻的趋势——预测性。

大数据的聚集可以使人们在事情发生之前准确预测。数据新闻依靠数据创建和填充新闻内容已被广泛使用,而计算新闻依靠机器人及程序创建新闻报道,也已在新闻界进行更多的尝试。籍此,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新闻工作者将能够准确地做出预测并据此生产出第二天或未来的新闻头条和相关内容。

正如很多财经报道在讨论的,能否预测到下一次股灾的来临,世界新闻对预测性的讨论更多,人类思维习惯于根据历史和经验,判断和重建未来。大量的事件都是人类自身的重建,所以它是可预测性的。

2. 计算新闻的历史

2.1 计算机辅助报道和精确新闻

要深入认识计算新闻就要从其历史的进程中去寻找。历来在讨论人类的发展进程时会讨论基因,与环境的适应性交互形成了今天的人类。同样在讨论一个事物的时候,也要看它的基因是什么,从而在基因的链条上来与环境交互,这也是每个媒体组织发展的根源。

自1952年以来,计算机被用于记者生产新闻故事的这种做法,往往被标注为“计算机辅助报告”,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1967年,美国联邦信息自由法案开始实行,民众有权要求政府公开信息,信息的流传性开始极大增长,需求越来越大。

70年代初,人们都认为计算机辅助报道是在小数据下完成的,是在封闭的量化状态下完成的,因此人们认为检验数据是否准确是最重要的,从而进入“精确新闻”时代。但是精确新闻的概念很快被淘汰,因为大数据侧重于多维性而不是个别数字的精确,多维性的交叉验证可自动产生精确性。70年代以后,新闻界引入了社会科学调查方法。

从90年代开始,计算机辅助报道开始在全美编辑室稳定发展。

2.2 数据新闻

到了21世纪初,互联网成为主导力量。“数据新闻”一词最早并不是出自美国而是英国,用于英国政府报道当中。当时计算机辅助报道明显具有技术驱动的背景,随后技术逐渐从每个人的工作界面退出,进入后台,新闻记者也更易于接受和运用。人们开始用数据来驱动新闻报道,不是技术驱动。

2002年,借助数据驱动,这一阶段称为的“资料新闻、数据新闻或数据库新闻”都开始发展起来,人们习惯于把数据看做小数据,即结构化数据。这一阶段数据只能起到支持性的作用,无法成为主流。

一直到2010年末2011年初,全球掀起大数据热潮,“数据新闻”开始从边缘走向人们视野的中心。根据谷歌趋势,记者可以挖掘政府发布的海量数据。数据新闻则被定义为收集、清洗、组织、分析、可视化并发布数据以此来支持事件的一种新闻形式,并且数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在实践当中的发展与数据开放的进程密不可分。

由于数据新闻起源于计算机报道,互联网的趋势是逐步走向交互性,所以交互性成为数据新闻的核心。即使在没有可视化的情况下,交互性也是可以进行的,这是如今腾讯新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3 计算新闻

当然,数据新闻从业者常常会运用一些非结构化信息,如文本、音频、视频,而不仅仅是那些老旧形式的信息,如充斥着行列数字的电子表格和数据库。

在社会管理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新闻报道可以预测并增加人类未来的确定性,从而让人类避免各种各样的灾难和不幸,姜进章认为,新闻报道在未来一定会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3. 计算新闻的最新要求

3.1 计算新闻的辨识

在计算新闻的辨识上,很多人把它和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混为一谈。一般来说,区分出计算新闻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计算新闻带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新闻领域,不是以更多的技术手段进行“业务照常”。当下新闻界存在误区,即使物理方面的设施得到更新,业务照常依然是行不通的。技术需要颠覆整个业务,只要是业务照常,都是十分危险的。

第二,计算新闻是一个记者如何工作的新认识,是新的经济体的分布式和共同创造性的知识生产,协同创新将成为计算新闻的核心。

现在市场上流行三个关键词,第一,共享经济,第二协同创新,第三众包合作。姜进章教授认为这三种方式一方面将在未来十年摧毁一半以上的制造业,另一方面将诞生强大的新的经济组织,包括新闻媒体。这三者中,被摆在第一位的是协同创新,姜进章认为所有的记者、编辑未来将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链接的平台上工作,任何一个报道都是对整个媒体价值的反映,是局部融入到整体的工作方式。

第三,计算新闻预示着一个扩展视野、扩展管理、扩展生产经营和扩展协同创作的新闻价值网。虽然当前大量的媒体组织还在价值链上生存,但需要意识到价值链正在逐渐被价值网摧毁,而价值网就是一个众包合作的模式。同质的内容意味着没落,整个社会都要进行价值网络的再分配,每个媒体拥有自己唯一的核心业务,而且是其他组织的非核心业务,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竞争力。

第四,协调记者基于数据的分布式任务而进行的元数据报道。大量的策划,整体性的平台策划将成为计算新闻的核心。数据新闻是在开放、开源运动的推动下生产的,它融合了统计分析、计算机科学、可视化与网页设计等用于新闻报道;计算新闻则似乎无所不包,它综合使用算法、数据和社会科学方法。

3.2 数据报道、可视化与交互

在数据报道的要求当中,一定要知道数据报道是获取、清洗和分析数据,以此来为新闻报道服务。其要求包括:有效利用计算机辅助报道或分析,来进行新闻写作;运用各种精确新闻,包括出于新闻的考虑使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视化数据(包括绘制地图和图表),以服务问题的深化和分析;进行编程来获取和分析数据,最终完成新闻故事等。

在技术要求方面,数据报道要求援引公共记录法、发送请求、获取数据;具有使用网络爬虫工具的能力、使用相关数据库软件的能力、理解统计概念及软件的能力以及使用绘图及可视化工具的能力。

数据可视化一定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所以要通过代码来做数字出版,以及通过编程及数据库管理来建立交互式数据新闻作品。可视化与交互的要求有:利用可视化中的交互式图表与信息图来进行展示;交互式应用,包括检索数据库、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新闻故事的游戏等。这些应用都可能成为数据新闻项目的一部分。

3.3 计算新闻的绩效:卖方广告为例

计算新闻技术可以提供调查新闻的新基础,增加新形式的范围与读者互动,并吸引和留住在线的受众。因为其增强了读者的经验和参与度,同时更好地利用新的信息环境,降低调查报告的成本。

在计算新闻中,实时性广告、卖方广告将占主导。众所周知,新闻媒体长期处于买方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所以媒体的经营方式日趋固化——通过广告主的委托进行广告销售。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的工作能力和传播市场的感受是被动发生的状态,并且显然广告主对传播效果的把握一定不及媒体机构,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测量性。

未来的营销方式是卖方广告,即在新闻事实中植入广告,回头根据广告主的持续要求和实际效果收取费用。姜进章预测卖方广告10年后将占据80%的比重,因此要求媒体不能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中。正如社会最中坚的力量来源于民智——民间智慧,可以用以对抗未来一切的不确定性,因此智库、思想市场在201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智库的核心就是卖方研究。

供给侧改革一定是把买方主导的社会转化为卖方,才能让精英和专业成为社会主导。从前是粗放的买方的市场经济,现在则必须颠覆。与此关联的广告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不需要通过谈判来委托买方,而是通过优质效果的广告让企业自愿掏腰包。

另外,由于计算新闻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并使更大化的互动通过新的传播形式,包括网络社区和社会网络工具提供给读者。因为参与性不仅包含了受众,也包含了广告业主,所以基于这样的互动性,在播放的过程中,就会有广告主在平台上请求添加广告内容,这也要求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有实时的传播效果报道,如观看人数等,可以形成实时的卖方广告。由此发展出来的实时性的众包营利模式将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4. 计算新闻的机会和挑战

4.1 计算新闻的机会

美联社做了这样的一个设想,因为将来的技术是可以生成思想的,因此某些已经被定义好了的问题通过算法一次开发,可以进入无限次低成本的撰写新闻,还能用不同的语言适应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且相比于记者,算法可以更快速地输出。

这些明显的经济效益,完全符合新闻机构的诉求: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新闻数量、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正如中国现在出现的很多网红、播客等直播视频,这些产品很快会植入更多的计算新闻的内容。

计算新闻的核心是协同创作,根据目前媒体发展的趋势,对于计算新闻来说存在五大机会:

第一,不同的数字来源的信息结合;

第二,信息大量的提取,全方位的提取。如果做到这样的提取,一定能在过去的文档中探索,在冗余的信息中进行再利用,形成突破性的创新。

第三,就是文档探索和冗余,包括寻找新的和累积的文档,并自动探索和消除冗余。

第四,音频和视频索引。当触摸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语音智能将成为第二个时代。Siri的发展就是一个前提,今后许多记者将通过计算新闻的语音识别来解决大量的影像、视频问题。

第五,提取表单和报表数据的作用。今后可以对照excel等表单直接提取内容发表言论,不需要记者再调用数据函数。这样的软件开发将大大提高记者的生产效率,同时开拓记者广大的视野。

4.2 常见的数据陷阱与预防

当然,姜进章教授也表示,只要是利用了数据,就会存在一定的数据陷阱。常见的数据陷阱有,第一,相关性不等于因果;第二,数据源使用不当会带来结果偏差,草率代入无法代表真相,第三,忽略数据背景,个体无法指代全体;第四,遗漏方法论,在报道中没有注明是使用什么方法。这些都会是使报道受质疑诟病的因素。

因此,对于完成数据新闻报道的记者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以预防此类陷阱,每个记者不仅仅要做人文的内容还要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对数据要有一定的敏感性。现在学界提倡三大思维,第一科学思维,第二人文思维,第三个是2012年国际上出现的叫偶然观思维,也就是人类对于该系统为什么能够避免风险,把环境的变量引入到系统中来再分析。记者探究的领域需要扩大,与环境不断交互一定会发现更多的东西。

除此以外,数据素养还有对数据搜索能力,有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最终的决策等。正如前面提到的上海金山水上飞机首航撞桥事件,如果在报道现场不是采用传统报道的方式,不是仅仅带着摄像机上飞机,而是通过无人机计算出航行路线和目的地,无人机的摄像可以在飞机的上方做出大面积的扇形扫描,可以发现桥梁,惨案也是可以避免的。

“最伟大的新闻是预测并拯救人类的一切危机,给人类不断提供确定性”,媒体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计算新闻不仅是手段,也将成为人脑的一部分,将成为媒体产业的部分主体。

上一篇:大学英语人文教育下一篇:小学英语教学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