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特征

2024-09-15

趋势特征(精选12篇)

趋势特征 篇1

摘要:戊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主要的病毒性肝炎之一,20世纪多次发生大规模暴发,以往认为戊型肝炎病毒(HEV)只存在于发展中国家,但近年来研究发现HEV感染有更广阔的地理分布和宿主范围。中国是戊肝流行区域,虽然随着生活水平以及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HEV的流行趋势(由HEV 1型引起)已得到显著控制,但是,由于HEV 4型是人畜共患病,猪是其主要宿主,食用未煮熟的猪肝、肉制品,以及兽医饲养员等与猪业相关的人员都有感染戊肝的可能。养猪业广泛分布各地且饮食习惯以猪肉为主,因此,戊肝防控工作应以切断人畜传播途径为主,加强畜牧业以及肉制品的监管。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人畜共患病,流行病学特征,控制措施

戊型肝炎(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 itis E virus,HEV)引起的急性自限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输血或者垂直传播,常呈散发或者暴发流行,症状较甲型肝炎重,病死率较高,孕晚期孕妇中戊肝病死率可达10%~50%,合并慢性肝病患者易引发肝衰竭,病死率达70%[1]。近年来研究表明,戊型肝炎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猪、禽类都可以是HEV的宿主,并且HEV可在猪群中连续传代,实现人与猪的跨物种传播,这就在自然界中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人类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2]。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戊型肝炎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卫生问题[3]。

1 病原学

HEV病毒体呈球状,无包膜,直径为32~34 nm,核衣壳呈二十面体对称,由单一病毒蛋白组成,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全长约7.2kb[4]。HEV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分4个基因型。HEV 1型和2型可引起散发和暴发流行,已有的暴发均由HEV 1型引起的。HEV 3型和4型主要引起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而且在猪等动物中分离出了3型和4型,均能使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新近从中国及中国台湾患者和猪分离的病毒株都属于基因型4[5]。

2 流行病学特征及我国流行现状

HEV主要在亚洲、非洲和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流行,我国是主要流行国家之一。但随着检测手段的改进和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如北美、欧洲、新西兰及澳大利亚也有散发存在,且病例逐年增加,调查发现这些患者无流行区的旅行史[6]。HEV的感染者和动物是其主要传染源,目前可能的传播途径主要有3种。(1)消化道传播:饮用或食用被HEV污染的水源或食物,这种粪-口途径是感染HEV的最主要方式,目前的暴发病例大部分与饮用被污染的水源有关,常发生在暴雨和洪水后,这时水源最容易被污染。(2)血液传播:输入或使用被HEV感染的血制品。(3)垂直传播:母亲和婴儿之间垂直传播途径也有报道。在一项研究当中,妊娠晚期患急性单纯性或暴发性戊型肝炎的母亲生出的6个婴儿中有5个出生时血清HEV RNA阳性[7]。

我国是戊型肝炎的流行区之一,至今有纪录的已发生10余次戊型肝炎暴发,除新疆地区在1986-1988年间发生的大流行以外,其余暴发均由食物或水源污染导致。近年来,随着各地卫生条件的改善,水源性暴发疫情已经极少见了,多以散发性戊型肝炎多见,多以HEV 4型感染[8,9]。现而今,戊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发生了变化,煎炸或烹煮猪肝5 min即可让HEV彻底失去感染能力,但中温(如56℃)条件加工猪肝1h也不能完全破坏其感染性,所以食用生猪肉或半熟的猪肉制品也有可能感染HEV。HEV急性感染和亚临床感染都会出现病毒血症期,增加了经血液传播的机会。特别是我国属于HEV流行区域,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HEV隐性感染者,这种机会将会增多。

我国的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例主要集中在3~4月份,上半年的病例多于下半年,发病多以中老年人群为主,可能是由于我国为HEV 4型感染,其致病性较HEV 1型弱,中老年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后更容易发病[10]。近10年,我国戊型肝炎基因型已经完成了从基因1型到基因4型的变迁。可能的原因是1999年确定了基因4型,用于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的引物基本涵盖了所有基因型,从而更能客观的反映我国戊肝的基因型分布情况[11]。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戊型肝炎病毒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且许多物种感染程度较高,多表现为亚临床状态,个别物种可出现临床症状,比如鸡感染HEV后会出现肝脾肿大综合征或大肝脾病。在人群中,成人感染HEV多表现为临床型,而儿童多为亚临床型。潜伏期为2~10周,平均潜伏期40d。HEV引起的急性感染可出现多种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轻度畏寒、乏力、腹痛等流感样症状,随后恶心、呕吐、陶土样便、尿色加深等,进而出现黄疸。体检发现约有1/4患者有轻度脾肿大。孕妇感染HEV后病情加重,易发生肝衰竭,妊娠晚期病死率高,可发生流产和死胎。虽然不同物种感染HEV后临床表现不同,但感染人、猪、鸡或鸟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基本相同,出现不同程度的干细胞坏死、网状纤维塌陷,进而表现为胆汁淤积及脾肿大[12]。

4 控制措施

我国在改善卫生设施和公共卫生后,经水源污染引起的戊肝流行已得到基本控制。但近年来HEV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受到广泛关注。现已确定猪为HEV的宿主,我国猪群中以HEV4型感染为主。随着猪的生长,抗-HEV Ig G阳性率升高。猪饲养员和屠宰场工作人员抗-HEV阳性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人群中抗-HEV阳性率与当地猪群的抗-HEV阳性率成正比。所以猪很有可能是我国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因此,针对现状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3]。

4.1 日常监测

在人群与家畜间同时进行监测。畜间的监测可以由畜牧部门负责,监测以病原学为主,随时了解畜间发病情况,特别是与人接触频繁的动物,同时监测畜牧业养殖人员的发病情况。

4.2 加强饮水卫生防止水源被粪便污染。

4.3 加强对公共进餐场所的监管

提倡进食熟食,特别是当前的烤烧、火锅、野餐等饮食形式日益盛行,有机会进食半熟肉制品,应加强对肉制品制作工艺的监管[14]。

4.4 健康教育加强对中老年人群预防戊肝的健康教育等[15]。

4.5 疫苗的研制与应用

由厦门大学等单位自主研发的重组戊型疫苗(HEV239)已于2012年上市[16]。疫苗的推广将对戊型肝炎的防控发挥重要作用。

5 小结

我国戊型肝炎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动物族群中抗-HEV Ig G阳性提示这些物种都有过HEV感染经历,其中,猪源HEV和禽源HEV的完整描述对HEV自然史和生态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HEV人畜传播风险的认识与评估。人HEV疫苗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同时应开发针对动物HEV感染的疫苗,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人畜间传播的风险,并提高肉制品的安全性。

趋势特征 篇2

[摘要]目的 了解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梅毒防治策略制订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0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分析,并运用灰色理论G(1,1)模型对2011-2013年梅毒流行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梅毒发病率灰色G(1,1)模型预测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结论 新乡市梅毒发病呈持续增长趋势,防治形势不容乐观,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宣传教育,全面实施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综合防治措施,遏制梅毒疫情蔓延。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可以引起全身组织和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组织破坏乃至死亡[1]。为了解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对新乡市2004-2010年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按发病日期进行统计;人口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1.2方法

1.2.1 流行特征分析 采用Excel 2003、SPSS 18.0统计软件,以发病率、构成比、性别、年龄和职业等指标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梅毒病例数据进行分析。1.2.2 趋势预测 采用灰色系统G(1,1)模型进行预测。其预测方程为:

(1)

根据“灰色预测精度等级表”判断灰色数列的拟合优度,若两者拟合精度好,即模型预测效果满意,可按下式进行外推预测:

(2)

若两者拟合精度不合格,则不可直接用于外推预测,须经残差修正后,再进行外推预测。2 结果

2.1 流行概况

2004-2010年全市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年报告病例数逐年增加,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线性趋势卡方检验:2=1595.18,P<0.01),年平均发病率为7.62/10万;发展速度定基比逐年加大,发展速度环比波动于102.87%至249.21%之间,2004-2010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见表1。

2.2 地区分布

新乡市辖4区8县,各县区均有病例报告,累计报告病例数排前5位的县区依次为:长垣县(500例)、牧野区(373例)、卫滨区(351例)、红旗区(329例)、辉县市(269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60.81%。

2.3 年龄、性别分布

各年龄组均有梅毒病例报告,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性活跃人群,共计1 376例,占报告总数的45.93%;60岁及以上年龄组也占有较高的比例(36.28%);2004-2010年男性梅毒病例数最多的年龄组为30~69岁年龄组,女性则为20~49岁年龄组,男女性别比为1.04:1(表2)。

2.4 职业分布

梅毒报告病例以农民居多,占49.37%;其他依次为工人(10.78%)、家务待业(10.65%)、离退人员(9.65%)。

2.5 临床分型及构成比

2004-2010年报告的2 996例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及Ⅰ期、Ⅱ期梅毒为主,Ⅰ期梅毒797例,占26.60%;Ⅱ期梅毒239例,占7.98%;III期梅毒26例,占0.87%;胎传梅毒114例,占3.81%;隐性梅毒1820例,占60.75%。除III期梅毒报告病例较少外,其他各期梅毒病例报告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隐性梅毒病例报告数增长幅度最为明显,且构成比增长较快,Ⅰ期、Ⅱ期梅毒构成比随年份呈现下降趋势,Ⅰ期梅毒构成比趋于在20%~30%之间波动,Ⅱ期梅毒构成比趋于5%~10%之间,III期梅毒与胎传梅毒构成比相对稳定(表3)。

2.5.2 拟合优度检验

拟合优度检验的常用指标有相对误差,平均相对误差、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其中后两者更为关键。模型的精度一般划分为4个等级。模型最后的精度级别取决于后验差比值和小误差概率2个指标中较低的级别,其中二级为后验差比值C0.50,小误差概率 0.80,由本模型计算后验差比值C=0.1303,小误差概率P=0.8571,模型预测精度等级达到二级,表明模型外推性好,可以进行外推预测。

2.5.3 外推预测

根据预测模型,对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进行了外推预测,各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见表5。3 讨论

近年来,全国的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全国性病监测系统资料表明,所有梅毒的报告发病率从2003年的5.63/10万上升到2007年的17.16/10万, 2001-2007年间发病率水平为6.11/lO万~17.16/10万,年均上升18.8%。200l-2007年间的平均报告发病率是1991-2000年间的4倍,是1988-1990年间的52倍[2]。监测资料也显示了这一趋势,2004-2010年新乡市梅毒流行特征分析结果显示,年发病率由2004年的1.26/10万持续上升至2010年的18.27/10万,年平均发病率为7.62/10万,年平均发展速度为146.52%,呈现持续、快速增长趋势。

新乡市2004-2010年累计报告梅毒病例2 996例,主要分布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市辖县区,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49岁年龄组性活跃人群,职业分布以农民、工人为主,临床分型以隐性梅毒及Ⅰ期、Ⅱ期梅毒为主,除III期梅毒报告病例较少外,其他各期梅毒病例报告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其中隐性梅毒病例报告数增长幅度最为明显,于2007年首次超过Ⅰ期梅毒报告数,且构成比增长较快,胎传梅毒于2007年后也出现较快增长趋势。胎传梅毒数量的增加一方面与筛查、检测和报告工作的加强有关,另一方面也提示孕产妇梅毒感染的增加,梅毒疫情存在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隐性梅毒报告数的增加可能除了与梅毒流行有关外,还与梅毒筛查覆盖面扩大、检测水平提高及报告力度加强等因素有关。隐性梅毒为无症状梅毒,传染性较强,对疾病的传播尤其是母婴传播意义更为重大,因此,要切实加强婚检、孕期、产时人群的梅毒筛检工作,预防梅毒母婴传播。

灰色系统理论(grey system theory)建模是运用一定的数学方法使信息不完全明确的系统经数据处理后能得到较明确的、符合实际情况的一种新兴数学预测系统。利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能够克服和弥补目前数理统计中诸多方法需要大量信息量,要求较典型的分布,计算量大,预测性差的缺点,比较适用于流行因素较稳定的疾病[3~7]。

对新乡市2004-2010年梅毒发病率建立的G(1,1)模型拟合精度(C=0.1303, P=0.8571)达到二级,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外推预测2011-2013年新乡市梅毒发病率依次为27.03/10万、40.04/10万、59.31/10万,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1年梅毒网络报告发病率为22.44/10万(发病数1281例),相对误差为16.98%,提示灰色系统预测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主要从数据上反映疾病的统计规律,预测模型应随时间推移得到不断的修正,以期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预测结果,同时还必须考虑其它综合因素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好的为今后梅毒防治策略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大量的人口流动和人们观念、行为的改变,梅毒疫情呈现出日趋增长的态势。本文通过GM(1,1)模型预测显示新乡市在今后3年梅毒发病率,梅毒疫情仍将持续增长。由于当地在20世纪90年代集中整治性病诊疗市场后,行政许可统一收回,性病诊疗资质审验发放及规范性性病门诊建立的延迟,存在着大量梅毒病例的漏诊和漏报,因此,梅毒的实际发病人数可能明显高于报告病例数,新乡市未来梅毒疫情比预测出的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加快规范性病门诊建设,加大对梅毒的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控措施尤为重要。另外,梅毒危害的严重性仅次于艾滋病,是HIV感染的又一危险因素,梅毒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增加4~5倍,从而会促进艾滋病的传播,因此控制梅毒对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也有重要意义[8]。

物联网产业的市场特征及发展趋势 篇3

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前景

物联网就像一个巨大的吸盘,将整个世界纳入其中。没有人会清楚现在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事物具有物联网的特质。不过,从研究机构发布的各类报告,我们能预估物联网产业的庞大市场前景。

Gartner预测,2015年全球使用中的物联网设备或达到64亿,比2014年增加30%。到2020年实现物联网的事物数量将增长逾3倍,达到近210亿。另据CB Insights统计,过去六年中,迅速发展的物联网领域吸引了近75亿美元投资,发生近900起交易。2010至2014年期间,物联网初创公司吸引的投资金额翻番,交易数量由91起增至221起。研究机构IDC则预计,物联网设备及相应服务的市场容量将从2014年的6560亿上升至2020年的1.7万亿美元,增长速度将随着接入设备的增加、带宽的增长及配套服务的成熟而加速。

麦肯锡的研究认为,基于未来10年中物联网采用率的范围、经济和人口趋势,以及技术的可能发展进程,预计在2025年物联网的经济影响价值可能在3.9万亿美元至11.1万亿美元之间。不过,实际影响将取决于一系列因素,包括降低技术的成本,以及消费者和工作人员的接受程度。通过使用物联网,工厂产生的潜在经济影响最高可达3.7万亿/年。潜在影Ⅱ向第二大的将会是城市,在该环境下,物联网应用在2025年产生的潜在影Ⅱ向价值可能高达1.7万亿美元/年。

值得关注的是,物联网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日益显著。Forrester的调查显示,事实上,在物联网应用方面,中国和印度的公司甚至比欧美同行还要领先。根据Forrester的数据,全球19%的公司已经在使用物联网产品和服务,31%则希望这样做。而中印两国已经有75%的公司已经开发或计划部署物联网应用,另有20%对此非常感兴趣。调查还表明,已经部署和计划部署物联网技术水平最高的行业是公共事业和电信公司、化学和石油天然气公司、以及交通公司。而对物联网技术的关注一般是在安全和监控、供应链管理、库存和仓库管理、客户订单监控等几个方面。

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物联网多种技术手段,如传感、定位、标识、跟踪、导航等,可以实现动态、实时、无缝、全天候的监控,为行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仅大大提升管理能力和水平,而且能够改进行业运行模式,从技术的角度引发行业管理领域的革命,促使行业领域向着公平、开放、廉洁、高效、节约的方向发展。目前,物联网产业已渗透到城市治理、家居、交通、医疗、汽车、农业等众多领域。

1.智慧城市

物联网一个巨大的应用前景来自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简单来讲,智慧城市涉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治理、智能交通、城市安防等等我们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

(1)城市基础设施

物联网主要应用在信息基础设施和城市基础设施中。如云计算平台与银行管理结合可以增强数据处理能力、储存能力以及数据可靠性。利用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城市设施综合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流量、水压和水质,对漏水情况及时进行处理。以韩国为例,其供水系统管道漏水率平均为14.1%。漏水率每降低1%,一个城市一年可以节约40万美元。仅靠此一项,韩国一个城市一年平均可以节约564万美元。城市智能电网能够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随着物联网科技的发展,全球智能电网应用开始进入发展高峰期。2013年与智能电网配套使用的智能电表安装数量已超过7.6亿只,预计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计将覆盖全世界80%的人口。此外,智能建筑在城市发展中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有待发掘。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新建建筑中智能建筑的比例仅为26%左右,远低于美国的70%、日本的60%,市场拓展空间巨大。

(2)城市治理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高效的政府管理,运用现代物联网技术以及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等,将政府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资源整合优化,使政府服务不断向智慧化方向发展,从而实现高效精准的公共管理,为社会机构和民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3)智能交通

物联网还能作为城市交通智能化的技术基础,通过信息资源的自动整合与智能共享,实现便捷、安全、经济、高效的交通运输。近年来,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59.9亿元。但是,相比于国外智能化和动态化的交通系统,中国智能交通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数据显示,智能交通在美国的应用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美元。日本1998~2015年的市场规模累计将达5250亿美元。欧洲智能交通在2010年产生了1000亿欧元左右的经济效益。

(4)城市安防

近几年,中国安防市场保持较快增长态势。2010年,中国安防市场规模达到了869.8亿元,较上年增长12%。目前,从中国安防电子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应用领域来看,产品主要体现在视频监控、出入控制、社区防范、防盗报警等几大方面。

2.智能家居

在智能家居方面,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以家庭网关为核心,集安防、智能电源控制、家庭娱乐、亲情关怀、远程信息服务等于一体的物联网应用,大大提升了家庭的舒适程度和安全节能水平。此外,物联网、云计算的发展不仅为智能家居提供了保障,还必将大大降低消费者使用智能家居的成本。美国联合市场研究(Allied Market Research)机构所做的研究显示,全球智能家居市场的收益将从2012年的48亿美元上市到2020年35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9.5%。据国际物促会(IIPA)的市场调研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智能家居系统在新房市场的渗透率已经达到2.96%。国际物促会认为,中国智能家居的酝酿期仍然维持一定的时间,2016~2017年才是国内智能家居行业高速发展期的开始,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80亿元。

nlc202309081406

3.智慧医疗

物联网被计划用于医疗卫生系统中,这不仅能够帮助医院实时监控病人的健康,如在病人体内植入芯片,随时监护病人各项指标,随时给出髻示和建议,而且还可以有效管理整个医院的运营,对医院人员、设备、后勤供给、来往车辆和安全保障实行智能化、人性化管理。据统计,集成了金融支付功能的一卡通系统推广到全国300多家三甲医院,使大医院接诊效率提高30%以上。

近几年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迅猛,2014年中国医疗机构IT支出达261.2亿元,为智慧医疗发展奠定一定基础。业内认为,中国经济必须维持在一定的增速水平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有效转型,这就迫切需要建设四、五个10万亿级别以上的创新产业,智慧医疗将是中国另外一个10万亿元以上的巨大产业。推进中国智慧医疗发展的关键之举就是建立放开型医疗经济,中国的健康医疗产业需要不断放开体制管制。

4.工业物联网

物联网连接的不仅仅是消费类设备。工厂、农场和工业现场正在利用物联网优化生产、提高能效,一些巨大的突破正在悄然出现,这对于正力求实现工业转型的中国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埃森哲的分析显示,在中国当前政策和投资趋势的助推下,未来15年,仅在制造业,物联网就可创造1960亿美元的累计GDP。以制造业为例,物联网创造的经济价值将从1960亿美元跃升至7360亿美元,增加276%。对资源产业而言,物联网创造的经济价值也将从480亿美元增至1890亿美元,比当前条件下高出近三倍。埃森哲的分析显示,制造业在物联网经济效益中所占比重最大,其次为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和资源产业。到2030年,该三大领域将占物联网所创造累计GDP总额的60%以上。

5.农业物联网

农业领域应用物联网实现资源环境信息实时感知获取、农业生产过程管理的精细化以及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追溯,可以应对资源紧缺与生态环境恶化的双重约束,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的严峻挑战。例如在食品安全方面,中国已开始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溯源体系建设,采用二维码和RFID标识技术,建成了重点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国家平台和5个省级平台,覆盖了35个试点城市,789家乳品企业和1300家白酒企业。

物联网产业的市场特征

1.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是以应用为先导,存在着从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到企业,行业应用市场,再到个人家庭市场逐步发展成熟的细分市场递进趋势。目前,物联网产业在中国还是处于前期的概念导入期和产业链逐步形成阶段,没有成熟的技术标准和完善的技术体系,整体产业处于酝酿阶段。处在行业初级阶段的物联网产业需积极运用政府的力量来发展企业,把整个过程中的风险分为政府和私人机构共同承担。随着公共管理和服务市场应用解决方案的不断成熟,企业集聚、技术的不断整合和提升,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让物联网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2.传感器等物联网关键技术将迎来高速发展期。传感器是物联网三大层次结构之一感知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联网实现的基础和前提。随着物联网应用的日益广泛,传感器这一数据主要来源的最前端设备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在2025年有望达到11万亿美元,传感器市场也将有数千亿美元规模。来自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中国传感器产业白皮书(2015)》的数据显示,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已从20lO年的720亿美元迅速上升至2014年的12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15%。未来5年将保持10%~20%的增长速度。为满足物联网等应用的各种需求,传感器将出现大量技术创新,如基于新原理和新机制、使用新材料、引入微纳米加工工艺等,推动传感器在实现高性能、高可靠、微型、低功耗、低成本的同时,向面向应用、智能、开放架构、系统化等方向发展。面向应用由传感器自身属性所决定,传感器只有通过与应用需求的紧密结合,才能形成规模效益和提高盈利能力。

3.物联网的价值链重心将从硬件到云端。再到数据分析的转移初现。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的价值链表现为:通过传感模块采集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云端,再将数据加工处理,使其增值后出售给第三方。早期的物联网价值反映在硬件设备上,如元器件、RF协议、功耗、成本等,随着应用落地、数据的积累以及市场环境的成熟,2014年开始,物联网的价值重心逐渐转向对数据的挖掘,且其市场潜力巨大。这包括建立交互操作性和安全标准,确保数据在企业间能安全共享。同时还需要新的财务模式,支持“按次付费”以及其他以服务为基础的解决方案。

4.商业模式的选择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物联网分为感知,网络,应用三个层次,在每一个层面上,都将有多种选择去开拓市场。这样,在未来生态环境的建设过程中,商业模式变得异常关键。各商业模式中的运营主体应充分利用产业链各方的力量,尽量提升商业模式系统的集成度和动态平衡,降低各类主体参与活动的门槛;另一方面在商业模式上要更加开放,创新盈利和收入分配模式,以实现共赢。无论是物联网产业规模的扩张还是领域的扩展,其深层次影响在于利益结构在同一行业的上下游之间以及不同行业之间的重构。这种重构的有效性将直接影响物联网的一项应用或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前景。从这个意义上说,物联网最大的价值在于,其本质是一项重构各相关方利益成本结构的系统性工程。

城域网特征及发展趋势 篇4

关键词:城域网,特点,发展趋势

1 城域网特征分析

城域网的网络环境特征是高强度的竞争开放模式, 多样化的业务类型以及不稳定的业务流向是它的基本特征, 它既要融合上层各种业务网、传送底层信息, 还要作为广域网和局域网与接入网的桥接区来承担多种技术的融合与碰撞, 在这个碰撞交融的过程中会产生出新的衍生体。城域网能做到持续的发展, 其真正的原动力是满足用户丰富的应用需求, 而多样化也是区分城域网和长途网的关键所在。而城域网的特征具体而言分为几个方面:

1.1 网络性质

就城域网的网络性质方面来分析, 企事业单位所用的网络不仅有部分城域网, 更多的是局域网, 所以局域网作为专门服务于它们的网络, 有一定局限性。城域网相较于局域网而言, 范围要更加宽阔一些, 公众和多用户是城域网的主要服务对象。

1.2 传输距离

就城域网的传输距离方面来分析, 150km是城域网所能传输的最远距离, 就这一方面, 城域网要比局域网范围大一些, 却无法同所能达到距离更远的广域网和长途网相比较。

1.3 业务范围

就城域网的业务范围的拓展方面进行分析, 作为全业务网络, 城域网集数据图像和语音于一体, 业务范围较为广泛, 在这一点上, 局域网的业务范围显得比较小。

1.4 容量方面

就城域网的容量方面进行分析, 广域网和长途网所需要的容量过大, 无法适应城市网络的应用, 而仅需要中等容量的城域网完全可以满足城市网络的需求。

1.5 客户层信号

就客户层信号方面进行分析, SDH和以太网无法支持各种各样的客户层信号, 设计人员在考虑了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对城域网进行了设计, 加之能够迅速提供带宽, 且城域网还兼具能够迅速提供宽带的特点, 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1.6 容许的成本

现阶段而言, 城域网需要多种业务员共同参与建设, 尤其是关于城域网相关业务的开通、运营以及所完成的规划设计等较为复杂的地方, 所以花费的运营成本较高, 然而城域网所容许的成本需要进行一定的控制约束, 并不能过高。可是现有的网络传输只能依靠固定带宽传输的SDH设施, 在这样并不理想的效率下, 无法实施开展业务。

2 城域网的发展趋势

2.1 城域网络中光网络的发展

城域网络的建设是目前发展的热点之一, 光网络设备组网大量的应用在城域网建设中。光城域网是一种主要面对企事业用户的, 其最大覆盖面城市及郊区范围, 可支持多种通信协议, 面对当前的网络需求来提供丰富的业务。光网络承接了局域网与广域网以及长途网和接入网, 灵活的融合接入网与传送网之间的各种任务。各种技术在城域网络的传输中产生碰撞而产生新的衍生体, 因此城域网也有着多样化的特征。针对业务的分组化和动态化的趋势, 光传送网技术也在不断的变化、发展和调整之中。

光网络设备组网的应用大部分存在于城域网的建设当中, 作为目前发展的热点之一, 城域网络的建设备受关注, 而作为主要面对企事业用户的光城域网, 可以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公用网以及丰富的业务, 而城市及其周边郊区的范围则是它所能覆盖的最大面积, 融合了接入网和传送网与多种业务, 不同背景的技术在这个区域内碰撞产生衍生体, 这种新的衍生体致使城域网的多样化。在不断变化中的光传送网技术也在分组化和动态化业务中不断变化, 作出符合网络发展的调整。由此可见, 扁平化的趋势已经是未来网络将要面对的, 而这种趋势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

横向来看, 传统话音业务渐渐淡出, 本地化的特征渐渐的消失, 而繁琐复杂的数据业务却在不断的增多。相关专家指出核心和边缘的相关术语用在横向分割上更为贴切。纵向来看, 渐渐融合的趋势以及逐渐呈现在核心网和边缘网中, 而这种融合尤其体现在纵向分层中, 业务融合的多业务平台与网络边缘趋向传送体现了融合的不同方面, 这两者分别独立发展, 而光传送网自身也开始渐渐朝着业务网方向发生演变, 但是随着核心网引入了逐渐完善的控制层面, 它将分别属于传输网络和数据网络的网元相融合, 这样的网元便具有了分布式的智能性能。

2.2 网络边缘技术

汇聚用户业务是网络边缘的基本功能, 同时, 网络边缘还承接部分用户业务。推进传送网络与业务层的发展, 其前提是突发性的业务以及用户业务的多协议对网络边缘点的推进。

GFP, VCX以及LCAS技术是设备供应商为了满足目前网络市场的需求而推出的代表性技术, 以太网, ATM等分组业务接入与处理的MSTP的多业务传送平台, 进一步加强了MSTP对数据业务的支持能力。

3 结束语

总之, 就目前网络结构的扁平化发展, 还需要作出几点改进, 对多种网络的不同业务进行改变, 实现传统网络业务与数据业务相统一。城域网必须在针对不同业务的同时提高自身技术, 完善网络解决方案, 并且择优选择各个方案有利于业务发展的方面, 渐渐形成网络结构平滑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辉.某市通信营运公司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复旦大学, 2009.

[2]何昌盛.抚州联通UNI-IT网络优化方案的设计与实施[D].北京邮电大学, 2008.

[3]孙宝全.城域网网络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大庆石油学院, 2007.

生物医学发展趋势及特征研究论文 篇5

生命操控的理论基础是合成生物学,就是要对一些生命体系进行有目的性的设计,是其能够满足人们需要,或者是为人类提供新的食物及药物,或者能够制造出一些新型环保材料,或者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某些信息,这一学科结合了包括基因工作、纳米技术以及计算机模拟等多个领域的技术,对于解决人类身体健康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将这种对生命过程进行重新设计的研究方法称之为生命操控,体现出人类对生命体的研究已经逐渐从分散走向系统,人工细胞得合成就是生命操控的成功实例,也就是说人类已经不仅可以在分子水平观察生命,还能够通过技术手段再造生命、操控生命[1]。

1.2基因药物迅速发展

药物是解除人类身体疾病的重要物质,对人体致病原因的研究越深入,人们就越有机会研制出更先进的药物来治疗这些疾病。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致病原因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基因水平,在发现各类致病基因及其致病机理以后,人们对药物的研究也突破了传统领域,不再是对所有细胞或者基因展开攻击,而是对致病基因进行选择性的攻击,这样不仅能够大大提升药物疗效,还能够降低这些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这种单一基因对应单种药物的研究方式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面对单一基因开发药物时一定要对整个网络进行控制,否则就可能达不到预期临床效果,或者是产生其他副作用。

1.3对于一些复杂性疾病进行深入研究

心脑血管类疾病以及肿瘤等一直是困扰人类身体健康的难题,造成这些疾病的原因很复杂,由于其并不是某个基因缺陷引起的,而是综合了多种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因此要想治愈这些疾病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生物医学还不发达的时代,人们对这些复杂性疾病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研究方法也比较单一,防治模式也比较简单,治疗水平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实际上人体内部存在一个复杂的运行网络,无论是某种物质的通道还是某种调节作用,都是一个个小体系,各个小体系之间又会相互影响,因此这些复杂疾病是所有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几年人们通过生物学方法对这些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往往以更加系统、综合的角度来看待这些疾病,虽然要真正找到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的方法还需要一定时间,但是我们不得不说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研究方向[2]。

2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特征分析

2.1各个学科之间走向聚合

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实际上是多门学科结合在一起的结果,学科之间的交叉对新兴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分子生物学领域得出了基因是遗传物质这一结论,之后人们根据这一结论分析出了基因调控以及表达过程,从此对基因的研究进入了新阶段,而分析这一结论的得出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基础并不是生物这一门学科,而是结合了传统生物学知识、化学知识以及物理知识,也就是说这些学科的交叉促进了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再比如,现代分子影像技术就是医学理论与物理技术结合的结果。而随着生物医学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交叉模式已经逐渐向着聚合模式转变,这种模式除了涉及到医学技术、生物学技术以外,还囊括了纳米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在推动生物医学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一种聚合性,体现出了生物医学发展的巨大潜力,不就的将来一定会产生新突破,同时带动相关科学技术的共同发展[3]。

2.2体现出大科学的研究模式

最初人们在发展生物医学这门学科的时候,研究模式一般具有小科学的特征,然而,人类基因组计划却拉开了大科学研究的序幕,具体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所研究的项目具有较大社会规模,涉及到的领域、人员较多;第二,研究项目中包含的知识量较大,知识的积累速度也非常快;第三,整个研究项目能够体现出一种加快发现的趋势;最后,整个项目能够产生明显的社会效应。可以说大科学的研究模式是小科学研究的必然结果,这两种研究方式都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因此研究过程中要趋利避害,为生物医学这一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3临床医学中体现出“转化医学”特征

生物医学的发展的确为决绝临床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分析近几年生物医学的研究内容我们会发现其呈现出以下趋势:随着研究水平的提升,研究内容越来越复杂,有相当一部分研究已经脱离了临床实际,这对于解决临床问题是十分不利的。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是要为人类服务,因此对于学科的研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这种形势下人们提出了转化医学的概念,就是通过多种途径将人们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的成果迅速转化为解决临床问题的技术和方法,用一条快速通道来连接病房和实验室,实现基础研究与临床的有效整合[4]。

3总结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物医学的发展已经步入了新阶段,对生命过程的研究已经从宏观过渡到了微观,对于进一步观察生命过程、有效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认真分析生物医学的特征和发展规律,明确各个学科之间的影响,建立完善的生物医学研究系统,促进这门学科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特征及其对科技创新方式的启示[J].医学与哲学(A),,12(14)01:1-4.

[2]张宁,罗长坤.当前生物医学发展的几个主要特征及其对医学科研管理的影响[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13(15)01:14-16.

[3]施忠道.浅析新世纪我国生物医学科技发展的趋势与重点[J].医学与社会,,11(13)05:4-7.

趋势特征 篇6

汽车消费信贷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汽车消费信贷发展初期,只有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具有成为贷款人的资格。2004年,为了适应宏观经济环境和汽车市场的新变化,中国人民银行又发布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扩大了贷款人的范围,将贷款人由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扩大为各商业银行、城乡信用社以及获准经营汽车贷款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即汽车金融公司。

相比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起步较晚,目前已经进入二次起飞期。1998年是中国汽车消费信贷的元年,这一年,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规模为103亿元。到2000年,国家出台了扩大内需的政策,商业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始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汽车消费信贷出现井喷式的增长,2000年-2003年,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规模从284亿元增长到1839亿元,处于爆发式的增长阶段。2003年以后,国家开始进行宏观调控,银根缩紧,加之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带来的坏账的不良影响,汽车消费信贷进入冷却期,信贷规模有所缩减,到2006年降至最低点,仅为1008亿元,相较于2003年的1839亿元,萎缩了45%。2006年之后,经济环境逐步向好,汽车信贷业务也开始回升。2009年至今,伴随着国家汽车振兴规划的提出,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带动消费信贷的再次腾飞。到2012年底,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总规模达到了3350亿元。

虽然在总量上,中国汽车消费信贷额近几年成绩喜人,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还是处于较低的水平。2012年中国汽车消费信贷渗透率仅为18%,而同期美国的汽车消费信贷渗透率为70%,日本为50%,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为65%。

一线城市现有汽车消费信贷模式分析

三种汽车消费信贷模式优劣势对比

目前汽车消费信贷存在三种主流模式,分别是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车贷和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这三种模式各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分别契合了不同的消费者需求,形成了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三足鼎立格局。其他的信贷方式还包括金融担保公司,这种方式属于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非主流模式,目前在流程上、规则上尚不够规范。接下来笔者一一对这三种主流模式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是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模式。所谓商业银行汽车贷款,也即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贷款,这种方式起步较早,目前仍然是汽车消费信贷市场的主流形式。从购车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信贷方式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贷款成本最低,贷款利率基本就是国家基准利率,消费者的还款压力较轻;二是车型品牌覆盖范围广,消费者在进行车型、品牌选择时,无需受制于“想要办贷款”,选择的空间比较大。

正如任何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任何一种汽车消费信贷模式也一定会有它的不足之处。对于购车消费者来说,在商业银行办理贷款最大的不便利在于手续复杂、审理流程长。贷款审批一般要经过“资料初审”、“家访/审核”、“批贷并签订贷款合同”、“办理相关手续”等几个步骤,需要准备的材料包含但不限于房产证、收入/财产证明,一般需要等待10-15个工作日才能收到银行的回复。更有个别银行要求贷款申请者提供户口本、居委会证明,要求申请贷款者自己去银行网点办理相关手续,再加上这一部分的时间成本、工作日请假的经济成本,不得不说“办理汽车贷款”是个繁琐的工作。

其次是信用卡车贷模式。近些年,随着信用卡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国内信用系统的不断完善,信用卡车贷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虽然目前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信用卡车贷占比不高,但发展势头十分迅猛。首先,信用卡车贷审批速度快,手续相对简单。使用信用卡购车与使用信用卡购买其他小额商品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由于额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一些审批手续。一般只需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房产/收入证明或者社会保险证明,3-5个工作日即可完成相关的审批工作。其次,信用卡车贷成本较低。目前,各大商业银行均在大力推进信用卡相关业务的发展,因此类似于“零利息”、“零手续费”的活动屡见不鲜。即使没有相关优惠活动,一般情况下的贷款利率也仅为4%-5%。

虽然信用卡车贷审批速度快,贷款成本较低,但它对申请贷款购车者的信用记录要求苛刻。如果申请者有过逾期还款的情况,或者信用卡有欠款未还,那么很有可能通不过银行的审批。其次,它对申请贷款购车者的资质要求高。就职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职人员,以及外企、民企的白领,由于工作单位相对稳定,收入尚可,比较容易通过银行的审批。而个体工商户、私营小业主由于收入的稳定性较差,往往不容易通过银行的审批。

第三是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近几年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在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异军突起,并且正在逐渐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汽车消费信贷方式。所谓汽车金融公司,是指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的,为中国境内的汽车购买者及销售者提供金融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07年12月)。2004年,中国的第一家专业汽车金融公司,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随后,各大主流汽车厂家陆续成立了自己的汽车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的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3年年底,国内共有18家汽车金融公司,涵盖了通用、大众、丰田、现代等畅销的合资汽车品牌。

相比于商业银行,汽车金融公司审批条件最宽松,手续简单。对申请者是否有本地户口,是否有房产,以及所从事的工作,收入情况等要求最为宽松,审批门槛最低。在审批方面,一般1-3个工作日即可完成审批工作,放贷速度快,对于急于用车、提车的购车者来说最为便利。此外,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还款期限长,还款方式灵活。购车消费者最长可以申请5年的还款期限,并且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收入情况来选择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智慧还款等还款方式。

nlc202309031642

与“低门槛、快审批”相对应的是汽车金融公司的高成本,高贷款利率。一年期的贷款利率大多在7%-10%左右,相比于商业银行要高出很多。此外,大多数汽车金融公司的信贷方案仅仅针对本厂家、本品牌的车型,覆盖范围窄,给消费者的车型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但各大汽车厂家为了留住客户,配合厂家的发展战略、策略,促进销量的增长,经常会针对特定车型推出一些信贷优惠活动,这些政策往往优惠幅度较大,更加有针对性,也更加灵活。因此可以说,汽车金融公司贷款为购车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购车信贷选择方案。

如表一所示,三类主流汽车消费信贷模式各有优缺点,商业银行汽车消费贷款成本低,车型广,但审批时间长,手续复杂。信用卡车贷审批快,手续较简单,成本较低,但审批条件苛刻。而汽车金融公司贷款审批条件最宽松,手续最简单,还款期限长,还款方式灵活,但贷款成本最高,车型局限性最大。

三种汽车消费信贷模式出现了新变化

在一线城市中,这三种主流的汽车信贷模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传统商业银行车贷模式逐步让位给信用卡车贷。一线城市人们的生活节奏是越来越快,人们对时间越来越看重,而传统商业银行虽然能够提供最低的贷款成本,但繁琐的证明、复杂的流程都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些带来的不愉悦感已经远远超过因为贷款成本低廉而得到满足感,越来越少的消费者会选择使用该类模式。从银行角度来说,商业车贷属于传统的消费信贷业务,开始时期其流程规范,操作易于进行,虽然利润较低但是风险可控,但是随着信用卡业务爆发式增长,一线城市消费者逐步养成刷信用卡消费的习惯,其便利性的消费模式和还款模式已经赢得消费者的认同。而信用卡车贷的利润率也要比普通传统商业车贷的高,更关键的一点是,信用卡车贷的还款期持续1-2年,这期间银行可以留住该信用卡用户,为自己带来持续性的盈利,所以在一线城市中,信用卡车贷逐步成为各大银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二是汽车金融公司车贷模式的优势逐步凸显。贷款成本低从来不是汽车金融公司贷款模式能吸引消费者的特点,但汽车金融公司车贷在专业性、便利性和拓展性上已经逐步显示出自己的优势,并赢得消费者的初步认可。汽车金融公司车贷在专业性上天然就比另两种模式有优势,因为它是依托汽车市场存在的,而其他两种贷款模式更多的是依赖于整个消费品市场。汽车金融公司往往和品牌经销商联合,针对的是该汽车品牌的核心用户,除了提供购车服务和便利外,保养、维修乃至后期的二手车流通都可以有汽车金融公司信贷的参与,这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便利,使其享受“一站式服务”。从笔者调研来看,有近60%的消费者宁可多支出贷款成本的3%来获得整个贷款流程的便利性和专业性服务,这也足以说明在一线城市,成本已经不是汽车消费信贷模式选择的决定性标准,汽车金融公司的快捷、便利的优点逐步被消费者接受。

三是经销商集团汽车金融贷款初显苗头。在一线城市,拥有多个汽车品牌、规模庞大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也逐步成为汽车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销商集团与银行合作成立类似的金融公司,对旗下所有品牌车型都可以提供信贷产品。这可以看作是商业银行车贷的一个变种和延伸,由银行提供资金,经销商提供风险控制和执行,可以涵盖汽车销售、保养、流通整个环节。这种模式对消费者购车是有利的,尤其是对没有自己金融公司的汽车品牌。现在这种模式存在比较少,未来能否进一步发展,还要看国家未来金融政策的走向。

汽车消费信贷的前景

总体来看,中国的汽车消费信贷前景比较乐观。首先,相关的政策越来越完善。2009年,国家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要支持符合条件的国内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建立汽车金融公司。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多元化,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规范发展,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等”。2013年6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政策措施,其中提到,“助推消费升级,创新金融服务,支持居民家庭首套自住购房、大宗耐用消费品、教育、旅游等信贷需求”。这一系列的政策为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其次,我国的信用卡发卡量逐年攀升,国内的个人信用体系逐渐完善。2006年,中国国内的信用卡数量仅为2119万张,而到2011年,信用卡的数量突飞猛进地增长至5500万张。公民个人的信用体系也在不断完善,有利于更有效地防控坏账等相关的金融风险。

再次,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复数保有车辆的家庭数越来越多,乘用车需求中的再购比例逐年上升。再购用户有过一次用车经历,对汽车消费信贷产品的了解和接受程度高于首购用户,使用意愿也比较高,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汽车消费信贷的发展。

最后,八五后、九零后等新生代正在迅速成长,他们正在逐渐成为购车消费者中的主力军。他们的观念比较超前、现代,乐于接受并尝试新鲜事物,信用卡在他们当中的普及程度远高于在六零后、七零后中的普及程度。“提前消费”已经成为他们当中很多人比较认同的观点,这也是推动汽车消费信贷的有利因素。

一线城市肯定在未来的发展中继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汽车信贷模式的变革和创新也首先将在一线城市中显露出来,然后逐步推广应用到全国。展望未来,汽车消费信贷一定会为中国的汽车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购车便利,为汽车销售者提供更多的营销方式,为中国汽车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份推动力。

姜进章:计算新闻的特征与趋势 篇7

这是数据新闻所带来的社会效益。数据新闻会预测公投脱欧的结果,也会预测后脱欧时代的英国人口将经历怎样的流动,以及英国的GDP会产生怎样的改变。如果这些统统叫做数据新闻,那计算新闻是怎样的呢?

在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16年学术年会上,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姜进章教授带来了关于《计算新闻的特征与趋势》的演讲。计算新闻如何引导新闻报道回归本质,如何更全面地预防灾难以及如何在新一轮的广告市场争夺战中,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真正的卖方广告市场?姜进章教授进行层层抽丝剥茧,揭开计算新闻的核心价值。

1. 计算新闻的含义与趋势

1.1 计算新闻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计算新闻?哈密顿和特纳的定义是“社会科学的算法、数据和知识的结合,以补充新闻的责任与义务的功能。”自新闻诞生以来,新闻的任务和责任是永恒的,计算新闻业则是建立在两种方法——计算机辅助报告和社会科学工具在新闻业中的应用。其通过利用一些模型和算法,旨在帮助记者探索结构性和他们寻找故事的非结构化信息。

姜进章表示,在过去,学界为新闻界提供的数据都是表格化的,这显然不符合记者对文字的偏好。多媒体时代来临后,大量的非结构化数据通过认知计算得以解决,避免了异常庞大的统计学数据所做出来的报道。

从传播学的角度,仅仅看统计学的应用对记者来说很不适用,而未来的计算新闻和各种表格已经没有太多联系,更重要的是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和可视化。

1.2 计算新闻广义的应用

把计算新闻扩大化来讲,计算新闻的定义将包括计算工具和他们与定量方法、定性方法的结合。美国对计算新闻的研究已经确定的方法包括统计分析、调查、测量和观察、收集和解释各种信息,如公共记录、访谈和直接参与的事件。

现阶段中国新闻报道的方面已经逐步开始变化,政治新闻、财经新闻、娱乐新闻以及各种社会新闻层出不穷,娱乐化、个性化的趋势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计算新闻可以在主题的检测、视频的分析、个性化、聚合、可视化等方面发力,当认知计算的技术链完成以后,对记者最大的改变就是——技术不仅成为手段,而且可以建构意义。

在技术支撑下,记者、编辑的工作方式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信息的采集和存储、分析、挖掘和展示,都由技术来解决了,那么记者或者是人类还能做哪些事呢?姜进章认为有两个方向:

第一,设计数据内含和反馈系统,设计适应人类的数据指标与标志,与自然环境数据互动。今后记者和编辑的第一线工作就是设计向这个社会要贡献的数据,设计媒体用什么样的反馈系统去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

第二,当技术已经能够完全把思想都展现出来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把它放到不同的领域,放到不同的分众当中进行应用,创新其应用。

1.3 计算机技术助力新闻领域

计算新闻有这样的应用取决于计算机技术能在新闻报道领域,以数据推动报道,以故事的展示方式来完成,同时进行大量的信息筛选。这个筛选就是各类媒体对自己反馈系统的设计,借助反馈系统,才能让技术扮演筛选信息的角色,以形成每一个媒体自己的特色。除此以外,技术也将影响跟踪。

姜进章说,技术将影响所有发生事件的跟踪水平,在一个强大的跟踪系统下,记者过去在事情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等方面的大量的注意力,可以转移到事件发展的未来,也就是反馈系统要完成对任何一个新闻事件的未来预测。举例,上海水上飞机撞桥事件,如果航拍人员提前对飞行路线进行分析,则可以预测评估飞机撞桥的可能性,从而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现在正值美国大选,美国媒体对竞选的过程都进行着实时计算新闻的报道,锁定特朗普和希拉里二人间的选举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计算新闻在事件发生之前不断地捕捉、不断地进行互动,且大量的新闻报道是跟现场融合的。姜进章认为新闻媒体报道真正的融合是让受众跟现场完全融合在一起,给人巨大的现场感和参与感。

就如电影的本质是沉浸性,新闻报道的特质是新闻事件现场的参与性。实现参与性,呈现现场感受并预测未来,才是新闻报道回到了自己的本原。大众媒体的组织一定会焕发青春,而这个青春是在重人才、重技术、重装备、重场景、重未来的情况下实现的。

1.4 数据与计算新闻的趋势:预测性

要搭建前文所说的反馈系统并创造参与性,就要利用数据与计算新闻的趋势——预测性。

大数据的聚集可以使人们在事情发生之前准确预测。数据新闻依靠数据创建和填充新闻内容已被广泛使用,而计算新闻依靠机器人及程序创建新闻报道,也已在新闻界进行更多的尝试。籍此,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新闻工作者将能够准确地做出预测并据此生产出第二天或未来的新闻头条和相关内容。

正如很多财经报道在讨论的,能否预测到下一次股灾的来临,世界新闻对预测性的讨论更多,人类思维习惯于根据历史和经验,判断和重建未来。大量的事件都是人类自身的重建,所以它是可预测性的。

2. 计算新闻的历史

2.1 计算机辅助报道和精确新闻

要深入认识计算新闻就要从其历史的进程中去寻找。历来在讨论人类的发展进程时会讨论基因,与环境的适应性交互形成了今天的人类。同样在讨论一个事物的时候,也要看它的基因是什么,从而在基因的链条上来与环境交互,这也是每个媒体组织发展的根源。

自1952年以来,计算机被用于记者生产新闻故事的这种做法,往往被标注为“计算机辅助报告”,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支持。1967年,美国联邦信息自由法案开始实行,民众有权要求政府公开信息,信息的流传性开始极大增长,需求越来越大。

70年代初,人们都认为计算机辅助报道是在小数据下完成的,是在封闭的量化状态下完成的,因此人们认为检验数据是否准确是最重要的,从而进入“精确新闻”时代。但是精确新闻的概念很快被淘汰,因为大数据侧重于多维性而不是个别数字的精确,多维性的交叉验证可自动产生精确性。70年代以后,新闻界引入了社会科学调查方法。

从90年代开始,计算机辅助报道开始在全美编辑室稳定发展。

2.2 数据新闻

到了21世纪初,互联网成为主导力量。“数据新闻”一词最早并不是出自美国而是英国,用于英国政府报道当中。当时计算机辅助报道明显具有技术驱动的背景,随后技术逐渐从每个人的工作界面退出,进入后台,新闻记者也更易于接受和运用。人们开始用数据来驱动新闻报道,不是技术驱动。

2002年,借助数据驱动,这一阶段称为的“资料新闻、数据新闻或数据库新闻”都开始发展起来,人们习惯于把数据看做小数据,即结构化数据。这一阶段数据只能起到支持性的作用,无法成为主流。

一直到2010年末2011年初,全球掀起大数据热潮,“数据新闻”开始从边缘走向人们视野的中心。根据谷歌趋势,记者可以挖掘政府发布的海量数据。数据新闻则被定义为收集、清洗、组织、分析、可视化并发布数据以此来支持事件的一种新闻形式,并且数据新闻和计算机辅助报道在实践当中的发展与数据开放的进程密不可分。

由于数据新闻起源于计算机报道,互联网的趋势是逐步走向交互性,所以交互性成为数据新闻的核心。即使在没有可视化的情况下,交互性也是可以进行的,这是如今腾讯新闻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2.3 计算新闻

当然,数据新闻从业者常常会运用一些非结构化信息,如文本、音频、视频,而不仅仅是那些老旧形式的信息,如充斥着行列数字的电子表格和数据库。

在社会管理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新闻报道可以预测并增加人类未来的确定性,从而让人类避免各种各样的灾难和不幸,姜进章认为,新闻报道在未来一定会迸发出更加强大的力量。

3. 计算新闻的最新要求

3.1 计算新闻的辨识

在计算新闻的辨识上,很多人把它和计算机辅助报道、数据新闻混为一谈。一般来说,区分出计算新闻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

第一,计算新闻带来了一个崭新发展的新闻领域,不是以更多的技术手段进行“业务照常”。当下新闻界存在误区,即使物理方面的设施得到更新,业务照常依然是行不通的。技术需要颠覆整个业务,只要是业务照常,都是十分危险的。

第二,计算新闻是一个记者如何工作的新认识,是新的经济体的分布式和共同创造性的知识生产,协同创新将成为计算新闻的核心。

现在市场上流行三个关键词,第一,共享经济,第二协同创新,第三众包合作。姜进章教授认为这三种方式一方面将在未来十年摧毁一半以上的制造业,另一方面将诞生强大的新的经济组织,包括新闻媒体。这三者中,被摆在第一位的是协同创新,姜进章认为所有的记者、编辑未来将在一个与外界完全链接的平台上工作,任何一个报道都是对整个媒体价值的反映,是局部融入到整体的工作方式。

第三,计算新闻预示着一个扩展视野、扩展管理、扩展生产经营和扩展协同创作的新闻价值网。虽然当前大量的媒体组织还在价值链上生存,但需要意识到价值链正在逐渐被价值网摧毁,而价值网就是一个众包合作的模式。同质的内容意味着没落,整个社会都要进行价值网络的再分配,每个媒体拥有自己唯一的核心业务,而且是其他组织的非核心业务,这样才能获得长期竞争力。

第四,协调记者基于数据的分布式任务而进行的元数据报道。大量的策划,整体性的平台策划将成为计算新闻的核心。数据新闻是在开放、开源运动的推动下生产的,它融合了统计分析、计算机科学、可视化与网页设计等用于新闻报道;计算新闻则似乎无所不包,它综合使用算法、数据和社会科学方法。

3.2 数据报道、可视化与交互

在数据报道的要求当中,一定要知道数据报道是获取、清洗和分析数据,以此来为新闻报道服务。其要求包括:有效利用计算机辅助报道或分析,来进行新闻写作;运用各种精确新闻,包括出于新闻的考虑使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可视化数据(包括绘制地图和图表),以服务问题的深化和分析;进行编程来获取和分析数据,最终完成新闻故事等。

在技术要求方面,数据报道要求援引公共记录法、发送请求、获取数据;具有使用网络爬虫工具的能力、使用相关数据库软件的能力、理解统计概念及软件的能力以及使用绘图及可视化工具的能力。

数据可视化一定是一个交互的过程,所以要通过代码来做数字出版,以及通过编程及数据库管理来建立交互式数据新闻作品。可视化与交互的要求有:利用可视化中的交互式图表与信息图来进行展示;交互式应用,包括检索数据库、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新闻故事的游戏等。这些应用都可能成为数据新闻项目的一部分。

3.3 计算新闻的绩效:卖方广告为例

计算新闻技术可以提供调查新闻的新基础,增加新形式的范围与读者互动,并吸引和留住在线的受众。因为其增强了读者的经验和参与度,同时更好地利用新的信息环境,降低调查报告的成本。

在计算新闻中,实时性广告、卖方广告将占主导。众所周知,新闻媒体长期处于买方广告为主的商业模式,所以媒体的经营方式日趋固化——通过广告主的委托进行广告销售。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体的工作能力和传播市场的感受是被动发生的状态,并且显然广告主对传播效果的把握一定不及媒体机构,也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测量性。

未来的营销方式是卖方广告,即在新闻事实中植入广告,回头根据广告主的持续要求和实际效果收取费用。姜进章预测卖方广告10年后将占据80%的比重,因此要求媒体不能沉浸在往日的辉煌中。正如社会最中坚的力量来源于民智——民间智慧,可以用以对抗未来一切的不确定性,因此智库、思想市场在2017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智库的核心就是卖方研究。

供给侧改革一定是把买方主导的社会转化为卖方,才能让精英和专业成为社会主导。从前是粗放的买方的市场经济,现在则必须颠覆。与此关联的广告也需要进行转型升级,不需要通过谈判来委托买方,而是通过优质效果的广告让企业自愿掏腰包。

另外,由于计算新闻可以提高用户的参与度,并使更大化的互动通过新的传播形式,包括网络社区和社会网络工具提供给读者。因为参与性不仅包含了受众,也包含了广告业主,所以基于这样的互动性,在播放的过程中,就会有广告主在平台上请求添加广告内容,这也要求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有实时的传播效果报道,如观看人数等,可以形成实时的卖方广告。由此发展出来的实时性的众包营利模式将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4. 计算新闻的机会和挑战

4.1 计算新闻的机会

美联社做了这样的一个设想,因为将来的技术是可以生成思想的,因此某些已经被定义好了的问题通过算法一次开发,可以进入无限次低成本的撰写新闻,还能用不同的语言适应不同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并且相比于记者,算法可以更快速地输出。

这些明显的经济效益,完全符合新闻机构的诉求: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新闻数量、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正如中国现在出现的很多网红、播客等直播视频,这些产品很快会植入更多的计算新闻的内容。

计算新闻的核心是协同创作,根据目前媒体发展的趋势,对于计算新闻来说存在五大机会:

第一,不同的数字来源的信息结合;

第二,信息大量的提取,全方位的提取。如果做到这样的提取,一定能在过去的文档中探索,在冗余的信息中进行再利用,形成突破性的创新。

第三,就是文档探索和冗余,包括寻找新的和累积的文档,并自动探索和消除冗余。

第四,音频和视频索引。当触摸媒体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语音智能将成为第二个时代。Siri的发展就是一个前提,今后许多记者将通过计算新闻的语音识别来解决大量的影像、视频问题。

第五,提取表单和报表数据的作用。今后可以对照excel等表单直接提取内容发表言论,不需要记者再调用数据函数。这样的软件开发将大大提高记者的生产效率,同时开拓记者广大的视野。

4.2 常见的数据陷阱与预防

当然,姜进章教授也表示,只要是利用了数据,就会存在一定的数据陷阱。常见的数据陷阱有,第一,相关性不等于因果;第二,数据源使用不当会带来结果偏差,草率代入无法代表真相,第三,忽略数据背景,个体无法指代全体;第四,遗漏方法论,在报道中没有注明是使用什么方法。这些都会是使报道受质疑诟病的因素。

因此,对于完成数据新闻报道的记者来说,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据素养,以预防此类陷阱,每个记者不仅仅要做人文的内容还要具备批判性的思维,对数据要有一定的敏感性。现在学界提倡三大思维,第一科学思维,第二人文思维,第三个是2012年国际上出现的叫偶然观思维,也就是人类对于该系统为什么能够避免风险,把环境的变量引入到系统中来再分析。记者探究的领域需要扩大,与环境不断交互一定会发现更多的东西。

除此以外,数据素养还有对数据搜索能力,有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利用数据进行最终的决策等。正如前面提到的上海金山水上飞机首航撞桥事件,如果在报道现场不是采用传统报道的方式,不是仅仅带着摄像机上飞机,而是通过无人机计算出航行路线和目的地,无人机的摄像可以在飞机的上方做出大面积的扇形扫描,可以发现桥梁,惨案也是可以避免的。

“最伟大的新闻是预测并拯救人类的一切危机,给人类不断提供确定性”,媒体改革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计算新闻不仅是手段,也将成为人脑的一部分,将成为媒体产业的部分主体。

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篇8

现代的田径训练采用科学的方法,以更为合理有效的方式提高训练效果。下面将对现阶段田径训练的主要特征进行介绍。

1.1 根据各类田径训练的要求设计训练内容,注重关键技术的训练与培养

田径训练的具体内容要根据运动员具体参与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田径运动的各个项目主要包含走、跑、跳、投几项重点。各个田径项目的训练侧重点也要随之进行设计。对于径赛要注重对运动员爆发力的训练,尤其对于短跑项目来说,爆发力对于比赛结果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要着重锻炼腿部力量,可对此设计相应的训练计划来指导运动员专项素质的提高,达到训练效果。对于径赛,如铁饼,铅球、标枪、跳远等项目,则训练重点在于分项技术动作练习,如进行各种跳跃练习,各种腰、背、腹肌练习和杠铃练习等等。设计这些训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条件运动素质,包括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灵敏、协调性、柔韧性,之后通过不断的训练来提高运动成绩。

1.2 在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加大训练强度

通过专项训练,逐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了提高训练效果,达到运动成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训练是必要的过程,运动员要保持一定的训练强度,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但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逐步增大训练强度,不能一味的追求速度,追求效果,无休止的增加训练强度,这样不但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影响,也不利于国家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所以要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制定训练计划,逐步的、合理的增大训练强度,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运动训练的实质是运动负荷决定的,在早期进行训练时,强度不宜过大,应以运动员的负荷作为指导,逐步的加大运动量,不能单单依靠增加训练时间来衡量训练强度,应当在有限的训练时间内,增强训练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对于田径训练中对各项训练内容技术的掌握,要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局部到整体。这样设计,能够是运动员更好的掌握训练技术,通过由浅入深的方式逐步增加对训练项目的认识,尤其对于径赛运动员来说,对技术动作的拆分学习方式,是一种细化的学习方法,当对分解的技术动作完成学习后,再对各技术动作连贯处理,完成整个训练项目的学习。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来进行训练,这样能够更好展现训练成果,完成训练内容。

1.3 增加心理训练,保证运动员临场发挥

对于体育运动来说,临场发挥是非常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也就是说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决定比赛结果,所以在日常的训练中除了要对专业的体育项目进行训练,同时也要注重对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对于比赛现场的把控,内心紧张情绪的调节都是至关重要的。心理素质的训练核心就是自信心的建立。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缺乏自信心会不战自溃。优秀的运动员不仅在日常的训练中表现优秀,更为重要的是在比赛现场,面对强大的压力,激烈的比赛环境,也要稳定的发挥日常水平,所以在平日的训练中,心理训练必不可少。这就需要教练在平日训练中加大对相关方面的培养。根据运动员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心理训练,保证运动员参加比赛时的心理稳定性,能够应付比赛时出现的各种突发情况,保证信息应激能力。对于比赛时出现的紧张情绪,运动员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的紧张对于比赛时有益的,因为这可以使运动员集中精力完成相应的技术动作,但过度的紧张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会导致比赛中出现失误现象,影响比赛成绩。所以运动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学会克服比赛时的内部刺激与外部干扰,通过积极的方式来对紧张情绪进行调节处理,形成良好的比赛心理定式。

1.4 重视身体恢复的作用

现代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身体负荷和心理压力不断增大,这无疑会加大运动员训练后的疲劳程度。疲劳是训练后的正常反应,训练过后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身体恢复,这一过程需要得到重视,即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手段加快运动员身体恢复的速度。这不仅能够保证运动员今后的日常训练,也能够有助于运动员适应今后的高强度训练,在不断的训练中一高运动成绩。如果在运动训练后缺乏适当的训练恢复,会造成运动员疲劳过度和训练过度,不但会对训练结果造成影响,同时也危害运动员的身体,甚至引起运动员的伤病。为此疲劳和恢复始终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是决定训练成绩的两个重要因素。疲劳给机体的重新适应创造了条件,而恢复为重新适应的实现和新的疲劳的实施提供了保障。通常所说的“没有恢复就没有训练”就是这个道理。

现阶段,对于不同的训练项目已经设置的完备的训练恢复方法,促进运动员的机体恢复,保证运动员日后的训练和比赛,从而逐步提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合理及时的组间和训练后的放松活动以及饮食是影响运动员身体应激后的恢复能力的关键因素,如果想保持持久良好的竞技状态,就要重视训练恢复。目前进行身体恢复的方法主要借助有三种:第一种是训练恢复法,第二种是心理恢复法,第三种是医学-生物恢复法。

2 现在田径训练中的问题讨论

现阶段田径训练中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下面将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

2.1 训练过程中缺乏科学方法,造成训练效果不佳

如今,田径训练过程缺乏科学的方法作指导,导致训练效果出现问题。一个普遍的问题是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普遍。年轻运动员过早进行专业化训练,力量还没发展好,就开始进行训练,就直接进入专业队,这对运动员发展很不利。不科学的训练方法,会造成运动员伤病过多,过早开始专业训练是主要原因。很多队员很年轻,肌肉还没长好就练技术,对身体起不到很好的保护。传统田径训练提倡“从娃娃抓起”,但很多基层队伍并未正确理解这句“口号”的意义。从娃娃抓起,应侧重于培养孩子的兴趣,打好体能、力量方面的基底,同时致力于项目普及。并非将刚刚开始练体育的运动员“绑”上功利簿,逼着他们练习超出年龄和身体承受能力的专业技术。拔苗助长为伤病埋下祸根,盲目追求长时间、高强度的专业训练,也进一步增加了运动员的受伤机率和伤病程度

同时,当训练过程中,某一技术不达标时,就大量的反复练习,这也是不科学的训练方法。从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职业运动员而言,单一部位的重复动作,极易造成局部过度疲劳,并最终引发伤病,这是一种积劳成疾的必然过程。“像刘翔这样的跨栏选手,每天必须重复无数次蹬腿动作,跟腱所受到的压力相当于自身体重的7~8倍”。在很多运动队中,“狠练”往往成为认真刻苦的示范标准,实际训练效果却并不理想。如果采用科学的方法每天练一两个小时,也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运动成绩难以提高,问题出在并不是练的太少而是练的过多。如果能找准运动规律,对症下药,提高效率,训练大可不必盲目耗时间。

2.2 各层次训练脱节,后备人才训练问题突出

目前,很多田径运动员退役后出路难寻,这导致练田径的孩子越来越少。选材面狭窄,很多项目失去发展动力。传统的体工大队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学习知识对于以后的就业,发展更有帮助。体育训练会耽误文化课的正常教学。如果有学校在体教结合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教育部门可以考虑在学校的考核方面给予加分,这样可以提高学校发展体育教育的动力。

中国在田径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归根结底是体质问题。我国早期的体育培训中,长期管办不分离、体育市场化不够充分,人才培养机制落后等问题是导致我国训练脱节,后备人才难以为继的根源。近年来,虽然在体制机制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根本上仍然是以各地体育局管控,投资方注资的机械式培养方式进行,完全没有考虑人才的分类培养和长期培养。跨栏就是很好的例子。在刘翔之后,中国田径在110米栏的比赛中,再难冲顶。

2.3 训练综合化水平不高,比赛过程中问题频发

训练水平是训练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综合化水平是指包括训练设施、训练方法、训练计划、训练恢复等一系列涵盖于训练周期中的科目的综合。训练综合化水平直接决定了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绩表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训练中水平不高直接导致了,在田径赛场上成绩相对较低,并且经常出现事故。特别是由于不科学训练导致运动员的伤病情况不断增加,运动寿命急剧缩短,这对我国的田径事业是巨大的损失。田径项目的表现尤其明显。田径项目以爆发力和耐力的考察为根本。而爆发力对肌肉强度的要求极高,没有综合化的训练水平很难保证在比赛中不出问题。耐力则强调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机械重复某个动作。这对于运动员机体的磨损程度不言而喻。如果没有合理的训练计划和完备的恢复性训练,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减少也就在情理之中。

3 田径训练的未来发展趋势

3.1 制定科学化训练方法,逐步提高田径运动员整体素质

人类在历史的进化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在不断提高,而科学的训练手段运用到体育运动中后,使得人类在突破身体极限的过程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科学的训练方法对于训练的强度和量的控制上做得恰到好处,尤其是在运动医疗等方面的监控使得训练变得非常有针对性,可以挖掘出身体最大的潜能,并保持一个最佳的竞技状态,这些都是创造好成绩的原因。例如,黑人运动员的脂肪含量低、骨骼结构有利于跑、跳这样的项目,所以容易取得好的成绩。不过,极限都是相对的,随着人类的进化,科学水平不断提高,这种极限还将随时被打破,这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体现。

中国田径要想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以科技为先导,坚持走在科学的轨道上。这些年来田径的每一点进步其实都融入了大量科技工作者的心血,也融入了教练员在科学训练的轨道上努力探索的心血。尽管中国田径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不能简单地因为缺了一枚金牌而抹杀了科技人员的功劳。”在全社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之际,田径项目科技表彰大会的召开,不仅吹响了田径进一步重视科技、进一步依靠科学技术提高训练水平的号角。

3.2 提高教练员能力,建设高水平的教练员队伍

为提高运动队教练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加强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国家可设置相应的教练员培训班。组织国家优秀体育工作者对教练员进行培训,主要涉及运动员的选材与育才、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教练员职业性质与素养、田径体育与兴奋剂检查等多方面的内容。

3.3 注重后备人才的培养,完善训练体系

各省根据自己的特色制定了一些措施来推进后备人才培养工作。可举办少年儿童田径竞走中长跑拓展赛,接力赛、短距离越野跑等等,适合初级田径在校学生参与。同时,与省级教育部门合作,设置全国性的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在各网点完成达标后,由省级体育部门在教练培训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扶持,切实帮助各地区培养出真正的青少年田径苗子。

精英教育也必不可少。可举办校园田径青训营,定期到学校里去对田径队进行指导,类似于兴趣小组的形式,吸引孩子们来参加。将各个校队里的好苗子们集合起来由专业教练培养,既能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还有望改变各类田径比赛里成绩差强人意的现状,可谓一举两得。

4 结语

田径是体育运动中最古老的运动。田径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基石,最能体现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的座右铭。本研究对现代化田径训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及研究,之后提出了现阶段我国田径训练中依然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对田径训练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只有采用科学的方法,完备的理论指导才能使我国的田径事业焕发光彩。

摘要:田径运动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类运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各类运动会中的必要比赛项目,在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重视和逐步的发展,也是衡量国家体育水平的重要标志。所以近年来,关于田径训练的研究得到了体育工作人员的重视。本研究主要对现代田径训练的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讨论,为提高我国田径运动水平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现代田径,训练特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文超.田径热点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6:69-106.

[2]徐佶.少儿田径运动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J].宁夏体育科技,1995(3):16-18.

[3]赖勇泉,徐佶.关于田径运动身体训练几个方法论原则的构建与思考[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6,16(2):47-52.

[4]龙斌.对现代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的再认识[J].体育学刊,2002(3).

[5]运动训练学分会.体育科学研究现状与展望[M].北京:中国体育科学会,2007.

[6]廖爱萍.论现代田径运动训练的几个主要特征[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1):75-78.

[7]冯树勇.论世界田径运动形势与我国田径运动发展对策[J].中国体育教练员,1997(3):11-13.

我国联盟标准的特征与趋势分析 篇9

联盟标准作为企业联盟标准化活动的产物, 是企业联盟市场竞争的有效工具, 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标准战略的重要内容。联盟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主体是联盟成员, 目的是通过联盟成员的协同活动来引导行业的有序发展和获取最佳效益, 本质上是联盟成员内部自愿性的标准化行为。

我国主管部门一直鼓励联盟标准服务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求, 以形成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 以企业为主体, 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 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 实现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 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旨在保障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 实现创新成果的快速产业化;促进技术集成创新,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联盟标准是产业集群建设的重要抓手, 联盟标准的实施将推动企业大力提高技术水平, 推动技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及国外先进标准接轨和企业品牌的打造。联盟标准能促进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接轨, 使联盟成员通过技术升级巩固自身在相关产业中的领先地位。目前, 联盟标准承担企业标准的职能, 作为国家标准的补充, 是转化为国家标准的重要储备。

2 我国联盟标准的实践探索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 企业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在电子、通讯等产品更新换代快、市场变化大的高新技术领域, 企业迫于强大的竞争压力, 纷纷选择抱团组建联盟, 制定联盟标准。

由于多种原因的叠加, 多年来我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制修订时间慢、标龄长、标准不齐全的顽症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某些行业内缺乏相关统一的标准, 导致了在技术引领、质量保证、品牌营销等方面出现了不利于企业及行业发展的无序竞争趋势。因此, 急需寻找一种好的方式加以解决。联盟标准具有制定速度快、对市场需求响应迅速、标准推广高效等优点, 成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

标准联盟初期主要集中于信息技术领域, 以企业联盟为主导来制定标准。例如:著名的TD-SCDMA产业联盟。2002年10月, TD-SCDMA产业联盟由大唐电信、南方高科、华立、华为、联想、中兴、中国电子、中国普天等8家知名通信企业发起成立。TD-SCDMA是由我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 也是ITU (国际电联) 批准的3个3G标准之一。目前该联盟成员企业已达48家, 覆盖了TD-SCDMA产业链从系统、芯片、终端到测试仪表的各个相关方。联盟成立以来, 组织成员企业参与开展的TD-SCDMA标准化、产品开发、市场推广、专项试验等一系列工作效果显著, 在全球通信领域都产生了极其巨大的影响, 得到国内外通信界的一致认可。

2003年, 联想、TCL、海信、康佳和长城发起的“闪联”企业标准联盟在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支持下宣布成立。它以3G产业融合为目标, 以3G终端模式创新和功能集成为主要研究方向, 成功地创造出“闪联协会→闪联标准→工程中心” (或者称之谓“制造→创造→标准”) 内部运行模式和标准创新体系。2005年, “闪联”标准成为国家推荐性的行业标准;2008 年, “闪联”正式成为国际标准, 实现了信息技术在国际标准化领域的新突破, 以“闪联”标准为基础实现整合了中国3G产业, 成功地占领了国内市场, 并应用到国际市场, 这就是所谓的“闪联模式”。

此外, 还有一种针对区域性、传统优势产业集群的“广东模式”联盟标准。区别与以高新技术突破为目标的“闪联模式”联盟标准, 1997年, 广东省中山市制定出大涌红木家具产品质量标准, 并进一步探索出“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的联盟标准模式。这种联盟标准因其具有统一产业群的产品质量要求、提高区域产品质量标准覆盖率、促进传统产业品牌提升的特点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 在福建、浙江、山东等省得以迅速复制。

3 我国联盟标准的推进模式与存在问题

3.1 联盟标准推进模式多元

标准联盟是伴随着地方特色经济和产业集群的兴起, 贯彻标准创新战略提出的。联盟标准的推进模式主要有3类:一是政府积极推动, 即由质监部门推动, 当地政府牵头组织, 行业协会和企业共同研究制定标准;二是依托产业集群行业协会, 组织制定联盟标准并督促企业按照联盟标准组织生产;三是发挥标准化技术机构与企业联盟合作, 联盟标准融合了产业特性和国外先进标准发展动态, 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企业联盟标准得到地方广泛认同的重要原因是工作从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 对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

3.2 联盟标准法律地位缺失

联盟标准法律地位的缺失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联盟法人地位的缺失。例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指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或其他组织机构, 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契约为保障, 形成的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合作组织。也就是说联盟成员是法人组织, 联盟自身是非法人组织, 不能承担法人组织所能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联盟的运作以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联盟协议为基础。第二层含义是目前联盟标准没有明确的法律定位。《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有国家、行业、地方和企业四级标准, 联盟标准的名称在现行的标准化法规中并未出现过, 国家标准化主管部门还没有出台《联盟标准管理办法》, 联盟标准的法律地位没有明确。实践层面有“双封面合约制”的管理探索, 就是一个封面采用现行的企业标准的封面, 按相关法规程序管理, 另一个封面采用标准联盟的统一封面, 标准联盟之间通过签订合约来推广应用。这种做法满足了标准化法的相关要求, 也能够达到按照合同法来约束企业行为的目的。

4 我国联盟标准的发展趋势

4.1 联盟标准的引领和保底功能并存

目前, 我国联盟标准正在根据市场化的需求朝两极化发展:一方面, 联盟标准的制定主体是高端产业联盟, 瞄准尚未建立国际、国家、行业或地方标准的优势产业建立联盟标准, 旨在推进与国际先进技术水平接轨, 引领产业发展方向, 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例如TD-SCDMA产业联盟;另一方面, 地方性行业组织配合标准监督主体, 将联盟标准作为地方性同类产品的标准要求, 由地方性行业组织组织成员制定和统一实施联盟标准, 将联盟标准作为消灭产品质量保底、打造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的手段, 这种模式对促进小微企业的规范化发展非常重要和有效。

4.2 联盟标准推动标准体制的科学化

根据《标准化法》, 我国标准体制由四级标准 (国家、行业、地方、企业) 和标准的强制性/推荐性属性构成, 而当前国外发达国家的标准体制由三层标准 (国家、协会、企业) 和标准的自愿性属性构成。标准滞后于科技创新和行业自律的需求主要与我国现有的标准体制设置不合理有直接关系。联盟标准的实践探索恰恰为我国标准体制由四级标准向三层标准改革提供了契机, 联盟标准将逐渐承担行业标准和部分地方标准的职能, 并最终取代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 进而推动我国标准体制与国际接轨。因此, 笔者认为联盟标准的未来趋势是承担行业和地方推荐性标准的功能而不仅仅定位于企业标准的角色。

4.3 联盟标准将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我国联盟标准缘起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或区域性产业联合组织, 初期主要是协同制造业的技术标准, 但现阶段我国联盟标准正呈现出四方面的趋势性特征:一是全面覆盖产业链, 同一产业链上中下游产业界寻求统一的联盟标准;二是跨产业链, 不同产业链间因产业发展的融合, 以及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正在催生跨产业链的联盟标准;三是跨区域性, 由区域性的联盟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 甚至国际企业联盟标准;四是联盟标准从制造业向农业、服务业扩展, 由技术标准推广到管理标准、服务标准。

摘要:本文解析了联盟标准的地位, 研究了我国联盟标准的发展轨迹和实践, 分析了我国联盟标准的推进模式和存在问题, 总结了联盟标准对推动我国产业发展、标准体制改革的作用以及联盟标准自身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联盟标准,推进模式,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舒言.标准创新:企业联盟标准的调查与思考[J].轻工标准与质量, 2009, 1:8-10.

[2]程晓明.标准化的创新—联盟标准[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1, 5:39-41.

[3]张晓峰, 王文选, 张建文.对“联盟标准”研究与应用的对策与建议[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 2012, 3:24-27.

[4]刘杰.关于标准联盟与联盟标准的探讨[J].中国标准化, 2003, 3:22-23.

[5]王忠敏.联盟标准—机遇与挑战[J].中国标准化, 2013, 1:44-47.

[6]何英蕾, 黄怀.联盟标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效果评价的研究[J].标准科学, 2012, 10:35-38.

[7]麦绿波.联盟标准的理论和方法研讨[J].中国标准化, 2013, 4:60-64.

[8]果植昌.天津联盟标准发展的思考[J].中国标准导报, 2013, 4:35-38.

[9]赵朝义.值得关注的联盟标准[J].世界标准信息, 2008, 5:22-27.

现代服务业特征及发展趋势简析 篇10

一、现代服务业的概念

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的一个提法, 参看国外的众多理论文献, 并没有“现代服务业”这一说法, 与之最接近的概念应该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1997年9月, “现代服务业”的提法首次正式出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 随后2003年6月, 我国开始组织制定未来15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将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列为研究专题。2005年11月, 世界服务业大会在中国无锡召开, 一时间“现代服务业”成为学术界、企业界和政界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虽然学术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来界定“现代服务业”, 但是通常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 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 创造需求, 引导消费, 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它是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这又与国外概念有相似之处。而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将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等同于现代服务业, 强调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诞生是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服务产品的输出具有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依赖的特征。从现有文献来看, 对现代服务业概念的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 与传统服务业进行比较分析

国内很多研究是基于与传统服务业进行比较进行研究的, 刘志彪等 (2001) 认为:“现代服务行业是从传统制造业的部分环节分化形成的, 是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刘有章、肖腊珍 (2004) 认为:“现代服务业是与传统服务业相区别的, 内涵极广的概念。另外, 李江帆、罗海蛟和宋浩等都把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从他们的研究来看, 现代服务业是信息技术和服务产业相结合的产物, 是知识、技术密集高附加值, 是第三产业的延伸和发展。

(二) 从某一个具体领域分析现代服务业

有从高新技术服务业这个分支来分析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的, 黄烨菁 (2007) 着重分析了服务业高新技术的内涵与衡量方式, 文章整理了高新技术认定的办法, 并从行业维度和企业维度两个层面提出服务业高新技术的“双维度”认定模式, 并设计出相关的衡量指标。另外, 王仰东、杨跃承和赵志强 (2007) , 曾智泽 (2007) 等都对高新技术服务业的内涵、特征和成因进行了相关分析。也有分析工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航运服务业, 最多的则是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分析, 何骏 (2009) 、魏玉芝和王菲 (2012) 等都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特征和发展进行了研究, 很多学者甚至认为现代服务业就是现代生产服务业, 服务业正在向生产领域渗透 (刘志彪 (2001) 、黄繁华 (2002) )

(三) 从计量角度来研究现代服务业

除了大多数定性分析, 也有一些文章从定量的角度对现代服务业进行了界定和计量。周盛丹 (2007) 结合上海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 研究了现代服务业的统计分类;钟云燕 (2009)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现代服务业进行了界定;柳坤、申玉铭和张旺 (2012) 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研究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变化趋势。综合来看, 由于服务业数据统计上有很大的难度, 统计指标也不够标准, 对现代服务业的统计研究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四) 其他内涵和特征的分析

另外还有很多不同角度研究现代服务业内涵特征的文献, 如时间角度, 荣薇对不同时代下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整理归纳, 也有从企业角度研究现代服务业的, 晁钢令 (2004) 、朱春明 (2004) 等都结合企业的组织形式和生产活动分析了现代服务业在企业活动中的发展状况, 着重强调现代服务业是为生产者服务的。

结合文献和目前的主流研究情况, 当前对现代服务业的标准描述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产生, 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传统服务业, 创造需求, 引导消费, 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服务业。

二、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从现代服务业的概念来分析, 现代服务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高新技术性

尽管现代服务业是属于服务业的范畴, 但它的服务过程和服务的提供是依靠现代高新技术, 特别是信息通讯技术而进行的, 科技含量比较高。

(二) 知识密集型

和传统服务业不同, 现代服务业主要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 来提供专业性的服务, 具有较高的知识含量, 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 它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 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 同时这也进一步决定了它的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高, 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从而构成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能力和“白领”“灰领”阶层的聚集区。

(三) 产业集聚型

现代服务业集群是服务业空间组织结构的表现形式, 它是特定领域内, 由联系密切的相对服务企业及其管理机构和相关要素在空间上的集中。长三角、珠三角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是产业集聚的表现,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和人才集聚等基础条件。

现代服务业的新兴性和动态性, 相对于传统服务业而言, 它是新兴产业, 相对于经济发展形势看, 它是动态变化的, 它是一个产业发展演进过程中提出的概念, 其内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一) 发展趋势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技术的发展也加快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从当前形势来看, 现代服务业开始由传统的以生活消费为主转向以生产服务为主。按照人们的传统观念, 服务业就是百货、餐饮、旅馆, 但现在主要为工业生产服务的金融、保险、通讯、运输、租赁、技术服务、设备安装维修等行业成为了服务业的主体。其次, 服务业中的知识密集型行业的地位日益重要, 其占整个服务业产出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这与服务业从以生活消费为主转向以生产服务为主有关。为生活消费服务, 主要体现在为商品交换提供劳务;为生产服务, 则主要体现在为物质生产提供投入。这种投入不是具体的物质, 而是专门的知识和技术。这类服务业包括工程设计、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生产设备保修及租赁, 产品广告宣传等。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新趋势使其运作管理也面临许多新课题:如何选择合适的运作技术, 高技术、高智力投入也要求不断提高生产率, 这是实际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同时也是学术界需要解决的课题。

(二) 研究趋势

现代服务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决定了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难点。服务业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复杂的构成和多元化的目标, 这正是研究的难点所在。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印发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将服务业分为13类, 它既包括“纯劳动”型服务业, 同时还包括资金、设备和技术高度密集的服务业, 也有金融类行业。这使得其共性很难概括, 也是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的原因之一。另外, 标准不同, 行业的复杂直接带来统计的困难。到目前为止, 我国房地产行业数据低估、服务价格指数缺失等都阻碍了学术研究的发展。

另外, 服务业包含了经济和社会领域, 而且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增加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支出, 这会增强社会领域的服务业, 从而改变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分布格局, 要求政府增加社会资金的投入, 相应的生产力的发展跟上现代消费的需求, 这又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总之, 对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我们还处在理论研究阶段, 它本身的复杂性和多元化阻碍了我们的研究。我们现有的研究, 主要针对现代服务业概念的提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性、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与特征、现代服务业的集聚现象等方面展开, 但大部分的研究都是对策性的研究。这对于政府部门制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和定量实证研究, 特别是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成功经验总结还不够, 对服务业发展的机制、模式、规律的认识还有待深入, 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强。

参考文献

[1]刘志彪, 周勤, 欧阳良钻.南京市发展现代服务产业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 2001 (增刊) .

[2]刘有章, 肖腊珍.湖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 (03) .

[3]陶纪明.服务业的内涵及其经济学特征分析[J].社会科学, 2007, (01) .

[4]黄烨菁.服务业高新技术的内涵与衡量方式[J].世界经济研究, 2007, (12) .

[5]江小涓.服务业增长:真实含义、多重影响和发展趋势[J].经济研究, 2011, (04) .

[6]刘重.论现代服务业的理论内涵与发展环境[J].理论与现代化, 2005, (06) .

趋势特征 篇11

[关键词]改革开放中国出版政策特征趋势

一、出版政策发展特征和基本趋势

从总体上看,1978年以来,中国出版政策伴随着整个社会和出版业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发展演变中大致呈现三个显著特征和基本趋势:一是由泛政治化政策向产业化政策转变,二是由封闭政策向开放政策转变,三是由行业政策向公共政策转变。

(一)由泛政治化政策向产业化政策转变

1.从出版依附政治到探索出版业发展规律。在1978年之前,特别是“文革”期间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政治挂帅的特定时代背景下,由于受极左思想影响,形成了“一切为政治服务”“一切唯政治是从”的泛政治化、教条化的出版政策,出版业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内在价值被否定,出版工作完全沦为政治运动的附属品。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出版行业独特的地位、作用和属性逐步得到承认和强调。1978年7月18日,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出版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中提出:“出版工作要反对脱离政治倾向,又要避免对为政治服务作狭隘的理解。”“不能任意上纲,把作品中的思想问题、学术问题搞成政治问题。” [1] 1983年6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废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出版方针,不再提出版工作为政治服务,而是强调出版工作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是对泛政治化的出版政策的重大纠正和调整。1995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明确提出出版业深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符合出版规律的出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

2.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构建出版产业政策体系。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改革目标,有力地推动了出版业的思想解放和深化改革,出版产业化、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加快。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任务,明确界定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概念,为经营性出版产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观文化政策,更坚定了出版产业化、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组建出版集团、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出版发行主业上市融资的力度不断加大,出版业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行业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促进出版业规范发展的出版产业政策也不断得到完善。

(二)由封闭政策向开放政策转变

1.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出版政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版业的对外开放主要表现为引进外国出版物版权、输出版权、参加国际书展等对外交流活动和开展中外合作出版等。 2001年12月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出版业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对外资进入的限制逐步放宽。2005年7月6日,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联合颁布《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对外资进入书报刊和音像制品印刷复制、发行等领域的程序、条件等予以规范。截至2007年底,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有外资背景的出版物分销企业共有62家,其中24家为外商独资企业,38家为中外合资企业[3]。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实施了出版“走出去”计划。据统计,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企业资本、实体“走出去”项目已达459项[4]。2012年1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以“一号文件”形式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若干意见》,归纳梳理和新制定了共50条扶持新闻出版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把推动出版对外开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把国际化确立为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2.逐步扩大对内开放的出版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出版业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对内开放也逐步扩大。1980年12月2日,国家出版局发出了《<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的书店、书亭、书摊和书贩>的通知》,正式允许民营经济进入图书零售业务领域。1982年7月,文化部又发出《关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一主三多一少”的图书发行体系,要求加快发展集体、个体书店。1988年,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提出建立 “三放一联”的图书发行经营机制,进一步赋予民营发行企业二级图书批发权。2005年4月13日,国务院颁布《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提出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进入出版物印刷、发行和新闻出版业广告经营等领域,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在项目审批、资质认定、融资等方面与国有文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强调要“扩大对内开放,鼓励、引导和规范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领域,为非公有制文化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平等竞争机会” [5]。 2012年2月27日,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放宽有关政策:“允许国有出版传媒集团引进具备资质的非共有文化企业作为国有出版传媒集团的一个部门参与出版活动;允许出版传媒集团控股或参股成长性较好的非公有文化企业,实现跨所有制发展。”[6]

(三)由行业政策向公共政策转变

1.出版政策的社会影响日益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后,图书出版的品种门类和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大批反映社会热点问题甚至引发广泛争议的畅销书不断问世,显著提高了图书出版业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2001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出版政策致力于扩大出版业对外对内开放,促进了外资和民营出版发行业快速发展,提升了中国出版业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同时,新媒体出版通过与互联网、手机、影视等强势传媒和高新技术的结合,空前地丰富了出版传播手段,扩大了出版传播覆盖面,提升了传播效率。

2.出版政策影响的对象日益大众化。随着现代出版内涵和出版业边界的不断扩展,出版传播的“受众”日益多样化、大众化,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单纯的“读者”,还包括互联网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动漫出版、手机出版等新媒体出版影响下的网民、手机使用者、动漫爱好者、网游玩家等。当代的出版政策不仅对涉足新媒体出版活动的相关行业的经营者和从业者有直接影响,而且间接影响这些数量庞大的出版传播“受众”,从而演变为深刻影响社会生活并为大众广泛关注的公共政策。

二、出版政策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的必然结果

首先,国家实施所有制结构多元化和鼓励非公有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改革指导思想和国企改革政策,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文化政策,直接推动了出版发行业转企改制、集团化建设、股份制改造、上市融资和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跨国发展等重大政策的出台。其次,由自我封闭到对外开放、由政治禁锢到民主宽松、由文化禁锢到文化多元、由传统媒体管制和单向传播格局到多媒体交融和互动传播格局等深刻的社会转型,推动了出版政策由行业政策向公共政策、由约束管制向服务管理、由行政型管理向法制型管理、由傳统媒体管理向新型媒体管理的转型。

(二)出版业演变为大众传媒的社会需要

随着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和信息传播渠道的多样化,出版业日益具有“新闻化倾向”[7] ,已经演变为关注社会时政、迎合大众需求、吸引公众参与的大众传媒,出版政策必须适应出版业职能的转变,更多地关注市场和公众需求。

(三)文化惠民政策的出版体现

国家在推进经营性出版单位转企改制和走向市场的同时,对公益性出版事业的扶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对政治理论读物、“三农”读物、青少年读物、少数民族语文读物、盲文读物、科技图书和图书出口贸易等实行减免税收或退税政策,建立“农家书屋”,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出版业实行对口支援和政策扶持等,都是国家文化惠民政策在出版政策中的具体体现。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原放.中国出版史料(现代部分)第3卷上册[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309.

[2]新闻出版总署图书管理司编.图书出版管理手册[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173.

[3]郝振省.中国新闻出版业改革开放30年[M].人民出版社,2008:49.

[4]冯文礼.柳斌杰畅谈新闻出版业“走出去”成果——大步“走出去” 扎实“走进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1-12-22.

[5]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EB/OL].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3219/201104/723563.html.

[6] 关于加快出版传媒集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EB/OL].载新闻出版总署网站http://www.gapp.gov.cn/cms/html/21/1385/201202/733893. html.

[7] 陈金川.论图书的“新闻化倾向”[J].编辑之友,2000(3).

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趋势与特征 篇12

腐败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隐患。尽管近年来大量文献从宏观层面基于寻租理论、管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了腐败产生的原因(闫伟,1999;盛宇明,2000;张延人、顾江,2001;谢平、陆磊,2003;夏光、张胜波,2005;黄群慧,2006),及其所带来的各种后果:对政府政策制定的干预(高勇强、田志龙,2005)、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Cuervo-cazurra,2006;Dong,2010)、对公司成长的不利影响(Chan,2009)、对经济增长的阻碍(刘勇政、冯海波,2011)、所导致的银行业和证券业不良资产的增加(陆磊,2005)。但只有较少文献从公司层面研究了腐败产生的薪酬管制原因(张维迎、赵晓,2003;陈信元等,2009)以及腐败对公司盈余信息(Fan et al.,2010)和债务融资方式(朱凯、陈信元,2007;Fan,Rui and Zhao,2008)的影响。其中对于企业高管尤其是上市公司高管腐败问题的研究更是鲜见。本文通过手工收集了“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中1993年至2011年所有经由新闻媒体报道的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件。用“高校财经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文献数据库数据进行了交叉核对。对于同一案件由多家媒体报道的,以报道时间最先的为准;对于同一案件涉及多人被多次报道的,以职位最高的为准。在剔除了无效数据和重复信息之后,一共得到104条有效的腐败案数据。

二、上市公司腐败高管的职位、腐败类型与涉案金额

(一)上市公司腐败案涉案高管的职位特征

上市公司主要子公司中发生了腐败行为的高级管理者列入公司中层干部级别。如表(1)所示,在媒体披露的所有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件中,腐败高管属于董事长层次的有15例,占14.42%,属于总经理层次的有48例,占46.15%,属于党委书记层次的有4例,占3.85%。这三种职位的腐败共占了64.42%。这表明上市公司高管的腐败表现出“上梁不正”的特征,尤其是董事长和总经理,占了腐败案的60.57%。党委书记的腐败比例较低,可能是两种原因所致:一种原因可能是相对于其他职位,党委书记的党性原则较强,抑制了他的腐败动机;另一种可能原因是,不同于行政部门的党委书记,公司的党委书记可能没有经营的实权,腐败的机会少于董事长和总经理。副总经理级别的腐败案中,总经理秘书或总经理助理占4.81%,副总经理占10.58%。财务总监职位腐败的比例是2.88%,其他层次的腐败占17.31%。表明上市公司高管的腐败,主要源于公司的治理问题,主要是对公司高管的监督机制失效所致,导致公司经理级别之上的高管缺乏制衡机制。

注:个别公司高管的职务名称比较特殊,本文根据其实际职责进行了归类。

注:侵占包括侵吞国有资产、职务侵占、侵吞公款等;挪用包括挪用公款、挪用贷款、挪用资金等;其他经济问题有未查明具体罪名的(包括经济问题、严重违纪、双规、腐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违规交易、违规发放贷款等。

(二)高官腐败的类型与涉案金额

本文对高管腐败所涉案件的类型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受贿、行贿、索贿、侵占、挪用、以权牟利和其他经济问题,并对涉案金额进行了统计。由于有些高管涉案类型涉及几个类别,因此,按涉案类别进行的统计会高于104个腐败案件数为137个。如表(2)所示,媒体披露的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中,贪污、受贿、侵占和挪用四项罪名占了80.99%。这四项都属于典型的现实谋利型腐败。这反映出当前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腐败还处在比较“低端”的层次,腐败的手段比较粗劣,腐败行为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甄别和监督。这也可能是这些案件容易被发现的原因。

本文对腐败高管的涉案金额进行了统计。表(3)显示,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涉案金额差异极大,剔除一个极端数据之后的所有腐败案涉案金额的均值为6249万元,其中最小金额为26万元,最高金额为5.5亿元,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涉案金额的差别也很大。董事长和总经理级别涉案金额的均值为7944.1万元,中位数为2200万元,都远高于其他级别的管理者。其次是中层干部级别,均值是1828万元,中位数四1214万元,再次是党委书记,涉案金额的均值和中位数均为984,后面依次是副总经理级别。这些数据表明,握有实权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及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腐败的涉案金额较高,说明公司内外部的治理机制较弱,从而使公司高管容易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

(单位:万元)

三、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时间趋势和实际控制人性质

(一)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时间趋势

本文分析了18年来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时间趋势特征。上市公司高管的腐败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在2004年和2005年达到了最高峰,每年均有13起腐败案。尽管2006年后逐年有所降低,但每年的腐败案件仍显著高于2003年及以前的年份。这表明针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反腐形势较为严峻,进入2001年以来公司高管的腐败呈现明显增加的趋势。本文对67条有明确涉案金额的腐败案从涉案金额角度进行了时间趋势统计。发现在2004年和2005年,高管腐败的涉案金额达到了最高。尽管2006年后有所降低,但仍远远高于2003年之前。这些数据仍然表明,上市公司高管的腐败有趋于严重的趋势,进入2001年之后腐败案的涉案金额明显增加,反腐形势任重道远。进入本世纪以后,无论是涉案数量还是涉案金额,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腐败形势均明显趋于严重,监管机构需从重从严监、治腐败。

(二)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与高管腐败

政府控制公司高管腐败统计。如表(4)所示,在媒体披露的104个高管腐败案例中,政府控制下的公司占了75.96%,非政府控制公司占了24.04%。其中,中央政府控制公司所占比例为21.15%,地方政府控制企业为54.81%。这就意味着政府控制公司的腐败程度严重高于非政府控制公司。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首先,相比于非政府控制公司,政府控制公司更多偏向于行政式管理以及非市场化的高管激励机制,对高管的约束和监管更多的是依靠上级的行政监管和政府的反贪部门,由于政府反腐的效果不理想,降低了对高管的威慑作用,高管利用权力寻租的机会较多,而非政府控制公司的中小股东为了防止自己的利益被转移,其监督高管的动力会较强,可能有助于控制非政府控制公司高管的腐败,因此,政府控制公司的腐败案多与非政府控制公司。同时,相比于中央政府控制而言,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高管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而且,地方监管部门在监管制度的建设方面和监管能力方面可能都弱于中央政府控制公司的监管部门,导致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腐败案高于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为了进一步探讨不同性质控制人公司高管腐败的程度,对搜集到了涉案金额的66条腐败案数据按照控制人性质进行了分类统计。如表(5)所示,在剔除一条异常值(涉案金额为40亿元)之后,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腐败涉案金额均值是7290万元,中央政府控制公司的均值是3539万元,非政府控制公司是6512万元。这表明总体上,地方政府控制公司的腐败案涉案金额在三类企业中最大。

(单位:万元)

四、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的媒体披露方式与被发现的时间差

(一)高管腐败案的媒体类型

披露高管腐败案件媒体,如表(6)所示。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予以披露的主要是四大证券报纸,占了总数的63.46%。其次是其他财经媒体占11.54%,地区性报纸占7.7%,法制类报纸占5.77%,其他媒体占11.54%。这可能是公司高管腐败属于公司的重大事件,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规定,应在指定媒体上及时予以披露,因此,相比于其他披露方式,公司高管腐败案在四大证券类报纸的披露率最高。也就是说,公司高管腐败案件属于公司自行披露的情况占了60%以上。无法判断这是由于媒体管制的原因还是新闻界“懒惰”等其他原因造成了极具新闻价值的公司高管腐败案没有被其他媒体抢先予以报道。这也表明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力量在监督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方面可能没有尽到应尽的舆论监督职责。

(二)高管腐败案被发现的时间差

本文对腐败案实际发生时间与媒体首次披露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进行了统计分析。对于间隔时间不超过12个月的,视为1年,长于12个月的,按实际年份计算。由表(7)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件都是在案发后一年以内被媒体披露出来的,占了总数的84.8%,其中三个月以内被披露出来的占68.6%。两年以内披露出来的占了总数的95.3%,第三年才披露出来的只有2.9%,只有1个高管腐败案在案发4年以后才被媒体披露。因此,这表明反腐部门在查处已发现的腐败案件时是比较及时有效的,这也表明了政府的反腐决心。

注:其他方式包括:因豪赌被发现、因赃款的存款银行失窃被发现等因偶然事件暴露出来的腐败案。

(三)高官腐败案情揭露方式

高管腐败行为一般都是比较隐蔽的,因此,这104个腐败案是如何被发现的就值得进一步分析。在收集的104条数据中,说明高管腐败案被发现方式的只有45条。将这45个腐败案的案发方式分为其他案件牵连、上级检查发现、审计发现、举报、自首和其他方式。如表(8)所示,高官腐败案大多是由于其他案件牵连(35.56%)和举报(31.11%)而被发现的,占了66.67%,通过审计发现腐败的占了22.22%,而通过正常检查方式(上级检查)发现的则只有4.44%。由于其他案件牵连和举报这两种方式在反腐方面具有较大的偶然性,是一种“被动式”反腐。因此,这表明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较有效的反腐机制。与此同时,本应在控制高管腐败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上级检查在反腐的实际表现中却乏善可陈(只占了4.44%)。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45条数据中,由于腐败高官自首而案发的只有1例。这也表明,目前的反腐机制还无法对腐败者形成“威慑”作用。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分析发现:握有实权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包括子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发生腐败案的比例最高,涉案金额最大,并且,高管腐败的手段主要是采用“现实谋利型”的贪污、受贿、侵占和挪用四种方式;从腐败案的数量和涉案金额来看,2001年之后公司高管腐败明显呈现出越发严重的趋势;腐败案被发现后,容易被四大证券报披露报道,并容易得到反腐部门的及时处理;此外,从腐败案被揭发的方式来看,我国的反腐基本上属于被动型反腐,治理腐败的机制安排对腐败者还没有产生“威慑”作用。政府控制公司更容易出现腐败,尤其是地方政府控制公司。

摘要: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1993-2011年上市公司高管腐败案数据,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腐败的趋势与特征。统计发现:握有实权的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发生腐败案的比例最高,涉案金额最大;从腐败案的数量和涉案金额来看,2001年之后公司高管腐败明显呈现出越发严重的趋势;腐败案被发现后,容易被四大证券报披露报道,并容易得到反腐部门的及时处理;从腐败案被揭发的方式来看,我国的反腐基本上属于被动型反腐,治理腐败的机制安排对腐败者还没有产生“威慑”作用。

上一篇:数学随笔下一篇:城市轨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