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趋势

2024-06-22

设计趋势(精选12篇)

设计趋势 篇1

摘要:绿色设计 (Green Design) 是上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种生态环保理念, 倡导者希望通过工业设计途径来减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 因此也被称之为生态设计 (Ecological Design) 或者环境设计 (Design for Environment) 。绿色设计理念通过工业设计途径进行实现, 重点考虑的是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环境友好型, 如可回收、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等。本文以下通过工业设计和环境保护的内在联系分析, 阐述绿色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绿色设计,工业设计,环境保护,未来趋势

1 绿色设计概述

“绿色设计”是一种理念、一种观点、一种思想, 同时也是人类对现代文明科技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一种反省。

进入20世纪以后, 工业产品设计师开始意识到, 工业设计的不科学性和过度商业化, 容易吸引人们大量购买自己原本不需要的产品, 导致过度的消费资源的现象。同时, 工业设计过度的产品 (包括包装) 会造成各式各样的环境污染。

工业设计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加速了能源、资源的消耗, 对环境产生了各种不友好的表现, 这是显而易见的;因此, 在改善和治理方面, 也应该充分认可工业设计的作用, 推行“绿色设计”理念就是一种科学的方法。要实现“绿色设计”的理念, 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工作。

首先, 从设计师入手。设计师是工业产品的主导者, 一个产品从无到有都要经历设计师的策划和创造, 从“绿色”设计的角度来说, 设计师决定了一个产品的规格、消耗材料的多少、材料的材质、制造工艺、如何处理实现效果、废弃后如何处理、是否具有可回收性等;设计师也可以决定如何影响产品, 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推动消费或产生理性消费。

其次, 从产品入手。工业设计是主导产品投资价值的关键, 衡量一个产品是否有市场价值, 本质上说是将一个工业设计投放到市场环境中进行检验。产品自身除了颜色、材质等属性之外, 更多的是被人为赋予的设计属性, 如功能、理念等, 如果将一个产品定位在“绿色环保”的理念上, 那么在工业设计过程中就必然会融入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绿色设计”理念在工业设计中的积极作用

2.1 优化产品设计方法

优化产品设计主要从产品的生命周期去考虑。绿色设计的理念很好, 但关键在于一个产品的使用期限, 如果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消费者放弃使用, 所做的工作也就是完全是无用功。优化的方法如经济性、功能性、审美性、空间性等。

2.2 减少资源消耗浪费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 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爆发时期,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快速促销产品消耗, 增加消费。例如当时日本生产的一次性照相机, 相机本身、胶卷、电池一体化, 在使用完毕之后必须采用破坏式的方法将胶卷取出, 整个产品也完全失去了应用价值;最为典型的如一次性筷子, 等等, 都是资源消耗的工业设计产品。

要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 工业设计必须从可回收、可重复利用方面考虑, 循环使用资源, 延长关键部分的生命周期。

2.3 培养社会生态意识

“绿色设计”理念下所设计出来的产品, 有助于在社会各个阶层推广生态环保行为。以家庭为单位, 在垃圾分类方面往往因为产品设计的部分难以实现, 例如塑料、金属等材料如果结合程度过高, 普通人根本无法实现拆除, 自然无法实现分类。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要注意到产品拆装的可行性。

3 绿色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设计”不是一种设计风格, 而是一种生态、环保理念, 它并非是“反传统、反艺术”, 追求一切从简约、简单的角度出发。根据美国设计师Papanek的理论, 当代工业设计中最大的作用不是用于产品功能和市场价值, 而是一种风格和包装的竞争, 而这种思想恰恰是应该规避的。作为“绿色设计”理论的主要推动者, Papanek强调设计师应该放弃在外观上标新立异的做法, 而把注意力放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创新层面, 思考一种技术、观念和开发上的变革。

这也是不能把“绿色设计”看作是一种设计风格的原因, 因为现代人的消费往往不是因为自身需要, 而是市场营销、广告等手段的促使, 而决定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也不仅仅是它的质量, 而是人们的喜好。因此, 一个成功运用了“绿色设计”理念的工业设计师, 不仅要关注环境、资源、生态等问题, 同时也要利用自身的经验和创造力, 开发出消费者 (使用者) 持续应用的产品。

从目前来分析, 未来的“绿色设计”理念产品主要有以下几大趋势:

第一, 注重天然材料的使用。在环境污染和崇尚自然的双重因素影响下, 大量天然原材料的使用可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如原木家具、地板等, 原石墙壁。这种天然材料的使用, 不仅让人有一种重归大自然的感觉, 同时也会产生一种怀旧、简约的风格, 促使人们从繁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 缓解压力。

第二, 强调设计材料的节约。工业产品的设计主要是从功能性考虑的, 因此可以摒弃豪华无用的装饰, 突出产品的实用性, 减少资源的消耗。

第三, 增加工业产品的功能。过于单一的功能往往是缩短产品使用寿命的原因, 多功能的设计不仅可以增加使用乐趣, 同时让使用者不用频繁地购买和更换需要, 有效地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例如, 现代剃须刀的刀头设计可以通过替换的方式, 节约刀架的材料消耗。

参考文献

[1]杨明朗, 蔡克中.工业设计的未来之路——绿色设计[J].包装工程, 2001, 03:22-25.

[2]陈寿菊.现代工业设计理念及设计表达[D].重庆大学, 2005.

[3]罗春美.绿色设计在产品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 2007.

[4]张伟.绿色设计在工业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科技, 2007, 04:241-243.

[5]许喜华.绿色设计──工业设计发展的必然选择[J].浙江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9, 04:132-136.

设计趋势 篇2

【摘要】煤矿在我国的作用不可小觑,当今科技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煤矿开采技术也必须立足于开采技术的前沿。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煤矿开采的技术现状,跟踪开采产业的科技脚步,让未来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好。

【关键词】煤矿;开采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一、引言

我国是能源大国,当然煤炭的资源十分丰富,产量和储量都居于世界前列,我国多地都有煤炭产地,截至1983年底,我国已探明的储量为7400多亿吨,其中可采储量达1600多亿吨。煤炭作为工业动力燃料,常用于发电、交通运输、冶金等方面;同时,它还是非常重要的民用生活燃料,我国农民占大多数,大部分的农民仍然把煤炭当做重要的生活燃料;另外,煤炭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通过焦化、蒸馏等处理后,可以得到很多重要的化工原料及其衍生物,比如煤气、煤焦油、氮肥、农药、塑料、合成纤维等上百种产品,有些煤层含有镓、锗、铀等稀有或放射性元素,可供综合利用。可见合理地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是十分重要的。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煤炭的发热量不如石油高,并且运输不方便,并且煤炭在开采的和燃烧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我国的煤矿开采是一个传统工业,高科技的含量比较低。但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以有效的避免在煤矿开采中遇到的灾难。煤矿开采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煤矿生产设备能力的发挥、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开采技术可以大大节省人力、劳力和财力,让利润成倍增长,有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现状

在我国,煤矿包括三种:乡镇煤矿、地方国有煤矿、国有重点煤矿,但我国的煤矿开采技术并不高,这些煤矿的生产技术水平仍然处于综合开采的水平,半机械半自动的综合采煤仍然是主流,因此为提高我国煤矿生产的销量,必须走高科技的集约化道路。

充填式控顶方法,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这种方法对于开采煤矿后的地标环境的保护十分有利,也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开采时所造成的工作面灾害,但这种方法成本高、工艺复杂,因此没有得到广泛的使用。

煤柱式控制顶板法,广泛应用在坚硬顶板和坚硬煤层的情况下。而在我国北方中小煤矿中,通常使用房柱型、刀柱形、巷柱式的开采。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成本不高,但煤矿的开采效率不高,不能实现综合机械化的开采,并且当开采空间和面积不断增大时,煤柱在大面积顶板压力下,强度不断降低,支撑能力也开始下降,就会出现严重的灾害,更有可能由瓦斯爆炸引起的矿难,造成人财损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也在传统的煤矿开采技术上得到了新突破和重大进展。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和作用,使得我国的煤炭产量得到连续几年位居世界首位的佳绩。我国的多数矿区都开始采用“三下一上”的采煤技术,即三下:水体下,铁路下,建筑物下;一上:承压水体上。具体来说,就是在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和承压水体上采煤,在建筑物下和铁路下采煤时,既要保证建筑物和铁路不受到开采影响而破坏,又要尽量多采出煤炭。在水体下采煤和承压水体上采煤时,要防止矿井发生突水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当然,在水库、蓄水池和运河等地面水体下采煤时,除要防止矿井发生突水事故外,还要保证它们不受到开采的影响而破坏。我国的“三下一上”采煤技术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很多方面都接近或者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最近几年,在承压水体上采煤技术方面的研究也有很大突破。

三、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

采煤方法和工艺的进步和完善始终是采矿学科发展的主题,我国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趋势也要顺应国际变化,追赶世界潮流。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煤矿开采的大趋势有深矿井开采技术、“三下”采煤技术、优化巷道的布置,从而减少矸石排放的煤矿开采技术。

深矿井开采的关键技术是:煤层开采的矿压控制、冲击地压防治、瓦斯和热害治理及深井通风、井巷布置等;“三下”采煤技术,需要提高数值模拟计算和相似材料模拟等,深入研究开采上覆岩层运动和地表沉陷规律,研究满足地表、建筑物、地下水资源保护需要的合理的开采系统和优化参数,发展沉降控制理论和关键技术,包括用地表废料向垮落法工作面采空区充填的系统;减少矸石排放就需要完善现有的煤矿开采方式,在不危害环境的条件下,来实现煤矿开采效益的最大化。

我国的煤矿生产应该逐渐淘汰落后的生产设备,引进新型的采煤设备,向集成化、信息化、科技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研究煤炭地下气化的研究,这是一种新型的绿色开采工艺,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煤炭地下气化是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地燃烧,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产生可燃气体的过程,集建井、采煤、气化工艺为一体的多学科开发洁净能源与化工原料的新技术,其实质是只提取煤中含能组分,变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因而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效率高、污染少等优点,被誉为第二代采煤方法。对现代煤矿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新时期的中国的现代煤矿的通风系统不仅要结合平时日常中的通风工作的宝贵经验,还要实现“一通三防”,并且加强各方面通风工作的认识和管理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结合实际的通风系统。

除此之外,在煤炭的开采过程当中,必须时刻注重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环境问题是很多国家都会遇到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宝贵的煤炭资源就不能可持续发展,还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地质生态环境等问题,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煤炭资源在我国的能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煤矿的开采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关注现阶段的煤矿开采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进,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煤矿开采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魏学贵.现代采煤工艺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5

[2]郑炎荣.关于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5

设计之整合趋势 篇3

如果说,这些并购案折射出的是资产重组的一个剖面,却也让我们察觉到,设计业态发展的瞬息万变。抛开资产重组的要素,设计圈内的整合是怎样愈演愈烈的?3月,邱德光先生正式在深圳家具展上发布了其同名品牌T.K.home,从室内设计延伸至家居品牌,打通了设计产业链下游,将品牌价值最大化。而在这之前之后,很多室内设计师在解构自身的室内设计时也注意到了设计细分的重要性。在设计产业链的探寻中,他们或已成名,或尚处于企案中,或展露的仅是个人志趣与艺术造诣……但莫不借此让自己有更大的突破。

同时,从个人至群体,从单个设计单位至设计联盟,整合让设计产业变得如魔方般神奇,可以无限组合,变幻出可能性。在业内,一个设计群体可抱团以保持优势,一个设计联盟可共享设计信息、合力发展,明星设计师强强联手可为品牌加持……诸如此类,都是目前业内在整合上的尝试与努力。

现代物流仓储设施设计趋势 篇4

在美洲, 目前安博拥有的物业面积达3, 910万平方米, 资产价值达1702.8亿人民币, 拥有遍及4个国家的2, 766处物业以及2, 970万平方米土地;在欧洲, 我们拥有的物业面积是1, 370万平方米, 资产价值达1, 045亿人民币, 在14个国家拥有632处物业以及1, 540万平方米土地;在亚洲, 我们的物业面积达290万平方米, 资产价值达348.3亿人民币, 在4个国家拥有85处物业以及37.6万平方米土地。

在进入中国后的4、5年里, 我们做的都是单层的物业, 这也是欧美地区比较流行的设计。但是, 由于这几年来, 在工业设施方面, 尤其是工业地价日益增高, 工业土地的获得愈发困难的情况下, 双层、多层物业的建设成为了趋势。

目前, 全球范围内多层物业应用较好的是日本和香港以及新加坡, 但中国多层物业的建设能否做到日本、香港的水平, 这是一个挑战。在中国, 我们有几个多层物业。其中一个在广州, 这是一个三层的物业, 其中一层到二层是坡道, 且一层到三层采取电梯形式, 目前, 营运效果不错, 客户的反映也很好。此外, 我们正准备在北京建第二座三层的物业。

那么, 在什么情况下, 我们应该考虑建多层物业呢?在我们看来, 土地成本和建造成本一定要平衡好。虽然多层库带来的是更大的经营面积, 而且在将来会随着物业的升值而获得更大的价值, 但建设成本是一定要考虑的, 这也是一个挑战。我们认为工业地产行业比较成熟的算法是, 当土地价值占到整个物业价值50%以上的时候, 应该考虑建设多层库。如果土地价值在整个建造成本的50%以下, 比如30%多、40%多的时候, 可以考虑建设单层库。一旦超过50%, 多层是唯一的选择。否则的话, 要不就是浪费土地资源, 要不然就是投资回报率比多层库低。这个标准在日本、香港已经比较普遍了, 大家也比较认同。

以中国为例, 现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土地价格已经超过一百万每亩, 稍微条件好一点的得一百二三十万一亩, 而库房建造成本则是两千多块, 土地成本折到每平方米的话也就是一千块钱左右, 因此从成本来看这些地区具备了做多层库的条件。

不过, 在中国建多层库的话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 天气的问题。尤其在北京等北方地区, 因为冬天有雨雪、有冰, 这对车辆的营运会造成很大影响。另外一个挑战是, 多层物业会有多个用户使用, 而租用客户越多的话, 中间的协调、管理就会存在难度, 这会是一个挑战。

对于多层仓库来说, 另外一个需要考量的问题是多层库的立体分割问题。举个例子, 一个客户的话, 对他来说他可以一层租六千, 二层租六千, 这样的效率是最高的, 但是如果只是在二层租一万二的话, 这样的效率就不高了, 毕竟不同层的作业面是不一样的。所以, 我们会跟客户探讨, 通过对多层库立体分割的方式, 来提高客户的作业效率。

设计趋势 篇5

(原文出处:www.logoorange.com/logo-design-09.php

译文出自:gengxipeng.com/?p=419)

从目前的Logo样式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样的信息——不惜任何代价的急欲脱颖而出、另人耳目一新。在我个人看来,web2.0的logo是极度失败的,但这种状态也许并不会持续太久。专于模仿的网站固然可以使用,但是一旦想要呈现个性特色,设计师就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以备大干一场。

设计师对于历史运动及其风格的感受力、表现力比以往几年更为敏感,他们正在努力找寻使得Logo的设计更能体现民族性的方式。

极简抽象艺术是那些旋流、闪亮小球和其他偶然成像的精神支柱。然而我们正在目睹着极简抽象艺术的衰退,这种衰退又正在为引人瞩目的混音艺术的接管铺平着道路。

一种特定的样式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出现并无限期的处于潮流的顶端。logo设计的发展过程表明,潮流只具有短暂的生命周期,正经历着“看到时就已经过时”式的急转突变的局面。

新的趋势的兴起只会出现在持有相反观点的人们对其发出质疑之时。当该死的所谓模范泛滥之后,新的logo就很难再给人一种了不起的独创性感觉和工艺。

20会开创一些新的东西,有些试验性的,有些稀奇古怪的,更多的将会是新的稀有群体。强烈的视觉性和激情则是支配性主题。

视幻性流行背景

为了更注重于突出内容和实质,设计界依旧提倡削弱复杂性。尽管如此,不计其数的色彩和形状依然涌进画面。这种新的发展趋势再次导致了激烈的状况,即:将所有东西都铺陈出来,不对任何东西进行隐藏。

每次技术性的变革不可避免的诞生出一种夸大的反对文化。但是一种当代的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成是一种后现代手法,那就是通过以20世纪60年代的视幻效果模式作为背景将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进行混合。

这种背景在向我们传达什么呢?你可以从中看出两部分信息:一是60年代的视幻效果,二是光学艺术。图层的使用揭示出Photoshop正在走矢量路线。这个趋势正因为心态和激情而变得更强烈。

视幻性流行背景使人想起花朵力量的时代,但他们超越了极其现代和非传统的思维定式。他们民主,不装模作样,从中看不到一点傲慢和势力。

今年绝大多数的趋势在印刷品中没有很好的被诠释。技术的发明和各种工具的运用使得黑白影印不再成为必然。一些客户开始意识到,一旦他们选择一种特定的趋势性方式表现时,他们有可能就使得logo的重要意义被移除,当被转换成黑白影像或被传真时,logo外观也会被有所蚕食。那这些客户注重的是什么呢?他们是想自己的logo在90%的媒介中,能获得具有表现力度的、色彩斑斓的惊人的视觉效果。

折纸艺术

想要回归本初的愿望在折纸艺术的主题中反映出来,设计师们通过折纸艺术去展示他们各异的技巧。

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希望他们创作的作品可以具有实际的使用价值。折纸艺术是易损坏的,轻便的,含蓄的,数码程序也是这样。它与之前谈论的几何风格极其相似,但却更多的被视为亚潮流。然而,折纸艺术以其自己的方式正在演化为一种新的潮流,因为它是一种可以向更大范围的设计师进行展示的一种工艺流程。潮流不会持续很久,因为这个简单的原因,结果也往往相似。这种潮流的优势在于工艺流程,设计师们需要一些正确的工艺步骤的经验。尽管形式清晰简朴,logo还是会使设计师的风度更显著。基于折纸艺术风格的logo对于想用花押字作为图案的公司(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通常是姓名的首字母,放在一起构成的图案)是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潮流使人联想起一种表达方式,“小巧但很精致”。Origami是日本的一种折纸艺术,其目的在于使用小的折起和褶痕表现易碎的和精致的对象。这对于 logo设计师们是一种挑战,也是设计师们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想要设计出一种尊重对象客观性的Logo的原因。这种logo能够通过精微去表现烦复。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稍微表现,设计师的风度就会被强烈体悟的原因。

触感式logo

当你看到字母装置从各种各样的原材料中被精巧的制作出来然后被拍成照片,你会触发怎样的感慨?会感到很“酷”吗?会不会感到很“性感”? Tactile一词意指与触感有关的或者唤起触感的,但不是不明智的,笨拙的。像神韵这种不属于触感范畴的,则需要视觉进行弥补。

乐于试验可触感式logo的设计师们想要改变常规的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手感。他们可以很好的使用自己喜欢的软件,但完成传统的剪切,绘画和黏贴任务也不在话下。事实上,想要使得触感式logo给予观看者的印象远远超出“可触摸”这一单纯层面,是需要一些杰出的策略的。神韵和性质需要超越触摸感觉的层面。

这项工艺流程即使对于非常有经验的平面设计师来说都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从现实的材料中制造出印刷字体是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会有无数的可能性存在。设计师们会感到如同行走在未开荒的土地上,每一个创造都好像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突破。活字装置被认为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情绪和氛围。这一结果将logo或活字设计中不常见的工艺和可触摸性唤醒了。

这绝对是一种天赋,设计师们是如此巧妙的控制这种触感特性,甚至让那些未曾受过训练的眼球也能体会到。触感式 logo从未停止激励过logo设计师们。有一种非常类型的logo,能够迫使他们撤回到他们心灵的私密处,将心灵深处的东西转化为具体的触动,无论这种触动是在金属上、纸上或是其他材质上。

阿拉伯式花饰

设计一个公司的企业形象时,使用例如阿拉伯语书法之类作为优化工具,看起来是很直截了当的方式。但直到你真正开始执行步骤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形式不可避免的需要大量的对于美的锻炼的直觉。设计师必须使他设计的logo体现出中东美的内涵。阿拉伯式花饰的使用就如同威严的一击,需要通过谨慎地处理以便使用于想要运用到的企业形象。

这一潮流的兴起伴随着具象图案的复兴,这一点设计师和非设计师们在前几年中就已经观察到了:在印刷品和电子版式中,复杂的图案构成完美的插图用以描绘激情。这种极好的创造直接来自于中东,但是美国和欧洲的设计师们很快就加以运用。阿拉伯式花饰这种方式是设计师追求独特性的很好的方法。对于古代书法和现代饰线字体的和谐交融完全奏效,

你从中能收益到什么呢?那就是惊人的具有大众感染力的现代方式。大众诉求绝非低级的。

经典现代主义

在经典现代主义重新成为一种风尚,就如许多人所认为的,经典现代主义是一种万无一失的方法,是一种“安全”的进行logo设计的方式。年将把我们带回古代的方式——就如同电脑从未被发明。

在经典现代主义中,我们有基本的形式,鲜明的对比,对于白色空间的巧妙运用,并形成以下的功能(在那个时代,形式倾向于追随激情)。

现代主义标识的焦点是关注最重要的,也就是说内容以及对于内容的实施是被关注的首要的指导性原则。毫无疑问,这些是可以被削弱的,但是妙就妙在它具有进行阐释的充足的空间。颜色和形状是少而有力的,幻灯片和摄影还没被发明。这些前提条件传达着值得信任、有保障和实用主义的信息,并且只需要使用极少的资源就能够完成。当设计界的其他人都在提倡“应该大声喊出来的”观念时,这是一种设计师使人们关注自己的方式。

象形文字

logo设计不应该只是实体,图像,颜色与形象的混合或者工艺程序制作,也可以是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

我们正看到一种意味深长的圣像式融合的强烈的趋势,这种圣像形式以压缩的方式包括品牌的首要价值,品牌信息以及市场定位。象形文字是非言辞的,多种文化交流的支柱。正如在大学里所学到的那样,经典式设计的象形文字是极好的交流方式,用于帮助公司传达“这就是我”而不是“让我告诉你关于我的公司”的信息。

这种趋势在web2.0逐渐淡出设计界以后变得明显了。在那个时候,关注光鲜亮丽的圣像裱贴的背景而非关注圣像自身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有时候,象形文字的目的在于传达公众价值。

象形文字可以追溯至好多年前,但当航空、城市规划和公共公园之类的服务业想用通用性的语言向市民们提供重要的、有帮助的信息的时候,象形文字才开始成为一种潮流。如果logo设计师们想使用象形文字,他们最好用在能起到作用的地方。视觉暗示在象形文字中至关重要。logo必须将自身以自然、清晰的信息方式呈现给观众,而不应该让人觉得需要一个视觉警探去对内容进行解码。当象形文字解释某个信息时应该不给观者压力;然而,logo设计师决不能忽略审美,新颖和恒久性。

80年代的几何教程

如果说图形设计里有什么绝对犯忌讳的,就是用多色系的复杂的几何图形来设计logo。

至于logo传真后的表现力是好是坏无关紧要,这种争论可以继续很久,但有一件事是明确的:这种复杂的几何形式还将会短暂的存在。

当这种80年代的风格第一次出现的时候是用于吸引顾客的注意,目的在于想要不惜任何代价的设计出一种全新的样式。

几年过去了,雄心勃勃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公司不注重于细心的展示自己公司产业的情况,而是对如怪兽一般的几何图形logo大肆吹捧运用。这些糟糕的图标使得公司的形象看起来如同几年前般的落伍,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公司毫无优势可言,只可作为孩子们的玩物,因此没有被认真对待。但是机警的设计师们和品牌发展者开始认识到80年代这种几何风格的价值并加以运用。将这些标志运用上全部的色彩是件很有讽刺意味的事。在20世纪80年代几何图形风格的logo 全力抵御极简抽象艺术,亚设计和公众意愿式的简陋。同样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与其说它是被作为遵循20高科技3D几何设计方式而出现的,还不如说它就是最为流行的Rubic骰子的几何学原理。(这句话好像是说它不是潮流的结果,而是天生就存在在那儿的)。当然也有可能这种方式并不会有所发展,也不会被广泛的采用,可能它们在某些地方会引起轰动,让人感觉视觉污染或者说画面囊括不必要的因素,也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传达信息的方式。也许它们缺少一些概念上的优美度但你得承认一点:它们是经过精密调配的,具有视觉稳定性,并且很难被复制。

排版式/字体logo

感觉有点晦暗、严肃?是的。时髦?不。

排版式/字体logo绝不会淡出设计师的视线,因为它们不但显得简洁而且有很强的视觉吸引力,是一种无声的优雅形式。作为点缀,字母间强有力的组合形式被频频使用。

排版式/字体logo的设计是指,将公司特性的本质和只能通过文字传达的公司宗旨融合的表达出来。这种设计方式并非如人们想像的是专为初出茅庐的logo设计师所采用,因为在公司理念和为了表现它所运用的恰当的字体编排风格之间,需要做到精致的平衡。

毫无疑问,有成千上万种字体可供设计师选择,但是好的设计师绝不会抵抗不住还未被广泛使用的字体的诱惑。而专业的logo设计师白手起家时的方式,就如同糕点厨师创造他的招牌点心。即使对成型的字体稍加修改也不能接受,这是一群狂热的热衷于印刷样式的用户群的观念。排版式/字体logo将始终如一的展示企业风格、文化和纯粹性。字体必须具备适应性,特别是有很多种式样可供选择的时候。然而,当印刷技术不能体现技巧和才能的时候,再好的标志也显得掺杂难辨,其余的图形要素的质感也会直线下降。

街头艺术

当你听到“街头艺术”时,脑中会想到手绘图形。运用街头艺术作为背景的技艺高超的绘图者艺术性的将墙壁喷绘改成了Illustrator bezier工具。

很多人将街头艺术当成是一种绿色的方式,是从电脑数字艺术中的解脱。

街头艺术式的logo一直在我们身边存在着,迹象表明它们还将继续存在。对于极限运动的生产者和运动品牌的机器和服饰的制造商来说,它们是比较受欢迎的媒介方式。当抽象派作品正在走下坡路,但人们仍然希望从logo中看到精彩的典故,街头艺术就会重新获得人们的亲睐。当设计师想要创造某种新颖的东西,近几年中他们会选择一些时髦的街头艺术风格。

街头艺术是设计师的精神代言人:有些都市化,也有些颠覆性和行动主义倾向。

当鲜明醒目的街头艺术在logo设计中有所体现的时候,只需任由你的思路驰骋:从柏林东部的画廊,到花样繁多的墨尔本,到圣保罗的壁画,到巴西,你会发现街头艺术风格的logo使人如同目击者般对于时间和地点有清晰的印象。

拼图纹样

当人们惊呼:“世界变得疯狂!”我们认为logo也一样。以每天数以千计的速度大量出现的品牌,很明显使得视觉冲击力削弱了。

人们如何弥补这种视觉冲击力的削弱现象呢?

一种方法是让品牌设计师们涉足未知领域,一些他们梦中不可能实现的地方。就好比现在看来是时尚的事物,两年前却绝对不可能实现。

这些拼图纹样不是减少品牌的本质因素而是唤起了整个的故事情节。大部分的图形纹样高度凸显自然,然而这跟自然本身无关,将自然显示于屏幕之上当用机器进行logo设计的时候就是一种趋势潮流了。

相对于深入品牌重要元素这一规则,设计师们却转向运用复杂的矢量图形。他们目前的信条是:“设计没有规则。”字体、样式和图形之间没有规定的但是有技巧性的相互关联。强行规定是不可能的。拼图纹样的任何一部分:动物,字母,植物,徽章或者任意的几何形状,都不加约束。没有人担心含义,因为这种未经约束的?(单词未显示)迎合了严格的装饰效果目的。

书籍设计发展趋势探究 篇6

关键词:书籍设计;发展趋势;整体观念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中国最美的书”、“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的推动之下,书籍的制作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其表现手法也越来越丰富多彩,良好的书籍设计不仅仅激发起了读者的阅读热情,而且提升了读者的品位。下面本文将对书籍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探究。

1 书籍设计的含义

所谓的书籍设计并不仅仅指的是对书籍的封面进行设计。当提到书籍设计时往往包含的是封面装帧、排版设计以及编辑创意设计三个方面。书籍设计强调的观念是整体性观念,也就是说书籍设计是一个整体,应当在信息编辑思路之下对封面、环衬、扉页、序言等等图书中包含的内容进行有条理的视觉再现。这个整体设计的理念不仅仅会影响到出版商、经销商、图书编辑,还会影响到每一个读者。所以一定可以推动书籍设计逐渐走向完善,提高出版社的水平,另外还会使社会对书籍的审美发生较大的转变。

2 当前书籍设计特点

现在我国书籍设计已经超越了对于书籍封面的设计以及在内部文章部分进行简单的装饰。伴随着读者对书籍要求的提高,主要是对于书籍功能和美感的要求上,书籍设计也渐渐向着美观、大方、典雅的方向发展,不仅如此,整个书籍设计界更加关注书籍的整体性和创意性,下面将对当前书籍设计的特点进行介绍。

2.1 关注整体审美感受

在进行书籍设计时,设计者在满足书籍文化传播功能的基础上对美感更加重视,包括利用不同的材质来展现美;挖掘出文本内在的传统元素,再与国外的元素相融合,在这些方面的创新都是书籍设计整体性的表现。在具体设计时,设计者考虑得更加全面,包括版式的规格、印刷品质以及文字编排的样式、插图等。在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上,设计者又对局部的设计进行思考,使之可以适合整体的格调,从而使整体与局部之间相和谐,展现出书籍的和谐之美。

2.2 强调创意与水准

無论是什么物品,哪怕是书籍也不例外,富有创意的书籍相较于传统古板的书籍而言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关注,所以在社会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书籍设计者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制作出了“电子书”、“立体书”、“概念书”等。这些与纸质书不同之处就是信息的载体不同。现在电子书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较之纸质书籍,电子书籍价格更加低廉,并且阅读极其方便,人们可以在手机、掌上电脑等便携设备上轻松阅读。这种创新令人耳目一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传统书籍注入了新的活力。

3 书籍设计发展趋势

3.1 多媒体信息传播方式影响书籍设计风格

书籍设计受社会变革的影响较大,随着我国进入多媒体数字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是在纸上进行传播,互联网成为传播信息以及人们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许多年轻人开始利用网络进行交流,在国外的许多博物馆,展品前都放了电子触摸屏,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展品的细节。所以书籍设计者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潮流。但是还应当注意到在电子读物这一方面依然需要改进,如技术是否成熟、阅读是否流畅等。由于文化信息传播的介质开始变得丰富多样,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设计风格会将原本的书卷气减弱,而商业气息会变得更加浓郁,更加简洁实用。书籍设计也会变得与之前大不相同,转而变为一种三维乃至多维的艺术作品。

3.2 印刷工艺和造纸技术影响书籍设计风格

现在的印刷工艺已经逐步发展成熟,金银版、压印、模印、香味印刷等等,使得书籍更具有个性化,通过采用合适的印刷技术使之更加符合书籍的内涵,给读者以美的体验。另外就是纸张,纸张是文章内容的载体,而纸张本身就具备不同的纹理,给人的体验就不会相同。有些商家为了牟取最大的利益,往往采用低劣的纸张作为载体,一方面,这是对书籍本身内容的不尊重,另外,读者的阅读兴趣一定会下降,反而会影响到销售的质量。然而这些并不意味着用的纸张越高档就越会吸引读者,毕竟纸张成本提高,图书的价格也会跟着提高。

3.3 国际文化交流影响书籍设计风格

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逐渐加深,中国文化开始与外国文化进行交流和碰撞,这就使我国的书籍行业进一步与国际接轨,更加的规范化、国际化。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书籍设计者在对书籍进行设计时就会有层出不穷的创意想法,更加的多元化,形成百家争鸣的新局面

4 书籍封面、字体设计的构思

4.1 封面的构思设计

封面设计是一本书的整体设计的灵魂。一本书的封面,等同于一个无声的推销员。好的封面设计更能吸引读者,封面设计的优缺点,对图书的社会形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善于想象。想象是观念的基础,想象意识的形态为中心,能产生清晰的形象,所谓的灵感,是知识的积累和想象的结晶,书籍设计的源泉。

(2)合理舍弃。设计想法的过程往往是“容易堆砌,放弃难”的想法,往往认为有很多优点,这个时候要果断舍弃一些不好的设计理念,达到书籍设计的最终效果。

(3)象征手法的运用。书籍封面设计中使用象征手法是最有效的艺术表达手法,抽象意境可以使书籍的封面设计更加具有神秘色彩,可以唤起读者的购买欲望。

4.2 封面的文字设计

(1)书法体。书法笔画具有变化莫测的形式,有较强的艺术性与古典美,并从名人的作品中,具有名人效应,广受欢迎。

(2)美术体。艺术主体可以分为规则和不规则的艺术。作为艺术的主体,前者是艺术的主体,且易于阅读,便于设计。不规则的艺术主体在这方面是不同的,它强调自由变形,无论从工艺的角度或形状的字体是追求不规则的各种变化,个性,设计空间,充分的适应性,充满装饰功能。与艺术本体的规则和规则相比,它具有个性和适应性,在这类不规则美术字体下出版了很多书籍和期刊,值得在书籍设计上使用借鉴。

5 小结

我国的书籍设计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一代又一代人努力的成果,但是不可以停滞不前,目前随着环境的变化,我国书籍设计之路依旧很漫长,所以,设计师、编辑、作者、读者之间一定要加强沟通与反馈,努力探索、寻找到一条真正适合我国书籍设计的新手法,提高我国书籍设计水平,让更多的人爱上读书、爱上阅读。

参考文献:

[1] 于媛媛.关于我国书籍形态设计与创新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 张军.我国书籍设计现状研究[D].河南大学,2010.

室外环境功能设计大趋势 篇7

创造合理的建筑群体组合

居住区外部环境由住户小庭院、组团级公共用地和小区级公共活动场地构成,这些空间相互融会贯通,构成了居住区外部环境的物质基础。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创造合理的建筑群体组合不仅能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空间尺度,同时也是取得优质景观价值的前提。

首先,要注重室外环境的物质功能设计分析。

在营造景观物质功能方面时,一定要尊重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自然生态设计的核心思想就是人与自然生态的共生共存、和谐发展。

自然生态与居住区户外环境都必须保持自身的整体性。通过道路、结点空间的合理布局,遵循美的法则来构思,多样统一,考虑主从与重点、均衡与稳定、对比与微差、韵律与节奏、比例与尺度等创作要素,创造一个丰富、有机、完整的户外环境景观,而不是设计住宅单体之外的剩余空间。这样住户就能清晰地认知户外空间,同时户外环境景观对于住户也构成了识别性与归属感,创造出宜人的景观环境,给人舒缓、放松的抚慰,达到以景养心、以境养人的境界。

自然生态包括生态制约要素,即地域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支持要素,应充分利用各种地形环境,创造丰富的外部空间形态,构筑别致特色的景观和生态环境。应注意在生态系统中剔除负面要素,引进正面要素,提高和加强某区域的景观特征。中国清代私家花园中高山、湖滨、竹林、瀑布等美景视点的过渡设计就呈现出相得益彰的特点。

居住区户外环境与生态环境各要素应达到整体协调。局部相加并不应简单等同于局部之和,而应是整体融合和相互渗透。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联合共生。在过去居住区结构清晰的树形模式之内,人工环境彼此没有联系,与自然环境也关系不大,在居住区户外环境景观设计中应进行修正,采用以传统户外环境体系与自然生态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交叉的网络模式,形成多样的交往空间,加强邻里间交往。

其次,要注重室外环境的场所功能设计分析。

在强调景观物质功能的同时还应注重户外环境景观的场所功能,“以人为本”营造具有生活情趣的居住氛围。空间需要人感知其的存在,它和发生在其中的生活内容在空间形式、尺度、比例、质感、等物理性要素上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相关性。一个空间对某些特定的人群来说是有意义的,它是这些人群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意味着某种归属。

“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户外环境景观中应体现景观不是单纯的观赏和生态价值,应形成有序的空间层次、多样的交往空间,人与自然的高接触性,处处有“人”的参与,充满活力生机。

“以人为本”应考虑到居住区外部空间的空气、湿热、声、光、水环境等五大环境健康问题。应通过景观的高低、穿插、围合、引进、剔除,以及生态技术等的运用,尽量消除或减轻五大环境的污染。如对小区汽车噪声和尾气的隔绝以及汽车对小区住户日常出入干扰的避免,可以通过人车分行,在车行道两旁种植绿化带;也可以将小区汽车直接停放在小区周边,使其不进入小区内部,实行小区内部步行化,辅助以自行车交通等措施解决。

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一般分为两类,即个人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或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是居住区外部环境景观设计所期望达到的社区文明目标的重要内容。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空间环境中才会发生,而社会性活动则需要有一个相应的人群可适宜进行活动的空间环境,这样的适宜的空间环境,即场所,除了形式、比例、尺度等设计因素外,首先要考虑与这种活动相关的适宜的空间层次构筑。如在半私密空间中幼儿和儿童游戏活动、邻居间的交往活动;在半公共空间中老年人健身、休闲活动,邻里交往、散步,青少年的体育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人们交往、购物、散步、休闲活动等。各类户外活动场地应与居住区的步行和绿地紧密联系,其位置和通路应具有良好的通达性,不应成为停车场地或无人问津之地。幼儿和儿童活动场地应接近住宅并易于监护;青少年活动场地应避免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但也不能偏僻;老年人活动场地宜相对集中,远离车行道。

把握室外环境设计的趋势

室外环境设计将更多地融入生态设计思想。

生态思想的融入,将赋予居住区景观设计更为深刻的内涵,使居住区景观设计研究对象从单纯的物质空间环境走向社会、经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层面。将城市居住区环境的各构成要素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使居住区从人工环境走向绿色的自然化环境。基于生态的环境设计思想,不仅仅是追求如画般的美学效果,还更注重居住区环境内部的生态学效益,贯彻“3R”原则。例如绿化不仅要有较高的绿地率,还要考虑植物群落的生态效应,乔、灌、草结构的科学配置;居住区环境的水环境则要考虑中水系统的循环使用等。

室外环境设计范围要扩大。

所有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各类园境小品、休闲设施、植物配置以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停车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建筑形态及其界面,乃致人的视线组织等,将都在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范围之内。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在各种造景要素的组织策划,而且还参与到居住区空间形态的塑造、空间环境氛围的创造。同时,景观设计将居住区环境视作城市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协调居住区环境与区域环境的关系。

要有开放系统的设计观念。

景观设计将不再强调居住区空间环境绿地设置的分级,不拘于各级绿地相应的配置要求,而是强调居住区环境为全体居民所共有,居住区景观为全体住户所共享。开放性的设计思想力求居住区内每户都有良好的景观,“均好性”将成为住宅景观设计的准则。打破小区分级配置绿地的界限,使整个居住区的绿化配置、景观组织通过流动空间形成网络型的绿地生态系统。

在设计中要注重动态的景观效果。

在静态构图上,景观设计将不仅讲求图案的构成美和悦目的视觉感染力,还将更重视造景要素的流线组织,例如以线状景观路线串起一系列的景观节点,形成居住区景观轴线,造成有序的、富于变化的景观序列,如各种绿轴、蓝轴等。这种流动的空间产生丰富多变的景观效应,使人获得丰富的空间体验与情感体验,对构筑居住区的文化氛围和增强可识别性起到积极作用。

国际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篇8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 of Jiangxi,Jiangxi Nanchang 33000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不仅在物质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精神上也有了明显改善。人们对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有了新的要求。针对这种要求,设计师应该在绿色设计、多元化设计、虚拟设计和概念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刻探索,这也是国际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1 工业设计发展趋势——绿色设计

资源、环境、人口是当今人社会面临的三大问题,特别是环境问题,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的威胁。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恶化,人们愈来愈重视对环境问题的研究。近年来的研究和实践使人们认识到:环境问题决非是孤立存在的,它和资源、人口两大问题有着根本性的内在联系。其中资源问题不仅涉及人类世界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而且它还是环境问题的主要根源。在此背景下,大多数设计师从深层次探索工业设计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力图通过设计活动,在人-社会-环境之间建立一种协调发展机制,这标志着工业设计发展的一次重大转变。绿色设计的概念应运而生,成为当今工业设计的主要趋势之一。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设计主题:

(1)使用人造的材料代替天然的材料,以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平衡;对工业设计而言,绿色设计的核心是“3R”,即Reduce、Recycl e和Reus e,不仅要尽量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及零部件能够方便地分类回收并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

(2)把怀旧、简洁的风格与“高科技”相结合,使用户感到产品是可亲的,温暖的。

(3)易使用且节能。

(4)强调使用材料的经济性,摈弃无用的功能和纯装饰的样式,创造形象生动的造型,回归经典的简洁。

(5)多种用途的产品设计,通过变化可以增加乐趣设计,避免因厌烦而替代的需求;它能够升级、更新、通过尽可能少地使用其他材料延长寿命;使用“附加智能”或可拆卸组件。

(6)产品与服务非物质化。

(7)组合设计与循环设计。

在产品开发过程中,如果不重视环境意识,不考虑产品本身是否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而一味地关心它们的造型是否具有十足的创意,成本能否十足的低廉等等,从长远的角度看,只会给企业带来损失,更会给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失和灾难。绿色产品开发,应该从产品的绿色设计开始。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宗旨,强调保护自然生态,充分利用资源,以人为本,善待环境。绿色设计不应仅仅是一个倡议或提议,更应成为现实文明和未来发展的方向。面对当前全球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温室效应和资源殆尽,每个地球人都应感到生存的危机。

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示着“绿色设计”将成为21世纪工业设计的热点之一。“绿色设计”在现代化的今天,不仅仅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是切切实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它对子孙后代,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2 工业设计发展趋势———多元化

从德国战前发展出来的现代主义成为西方国家设计的主要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与现代功能主义一脉相承,都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强、强调功能、高度理性化和系统化的特点,从而开创了工业设计理念和风格走向多元化的进程。

2.1 理性主义与“无名”设计

在设计的多元化潮流中,以设计科学为基础的理性主义占据着主导地位。它强调设计是一项集体的活动,强调对设计过程的理性分析,而不追求任何表面的个人风格,因而体现出一种“无名性”的设计特征。这种设计观念实际上是现代主义的延续和发展。

2.2 高技术风格

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是所谓的“高技术风格”(Hi gh-Tech)。这两种风格后来实际上走到一起来了。高技术风格不仅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而且在美学上鼓吹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源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机器美学,这种美学直接反映了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

2.3 后现代主义

这种风格最早出现在建筑领域,形成于美国,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和理论基础,并由建筑领域扩散到其他的设计领域尤其是工业设计领域。在工业设计当中,后现代主义追求人情味;崇尚隐喻与象征手法;大胆运用装饰和色彩,提倡多样化和多元化。其核心思想是“兼容并蓄”。

2.4 减少主义风格

减少主义风格可以看做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也可以视为现代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螺旋式的上升回归,减少主义风格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旺,特征是一种美学上的追求极至。

3 工业设计趋势———虚拟技术

虚拟现实系统(Vi r t ual Real i t y,VR)又称为虚拟现实环境,是指计算机生成的一个实时三维环境。使用者可以在这环境中“自由地”运动,观察周围的景物,还可通过各种专用的传感交互设备与虚拟物体进行交互操作。用户看到的是全彩色景象,听到的是虚拟环境中的音响,感觉(手、脚或皮肤等)到的是虚拟环境所反馈的作用力,从而让使用者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产生虚拟现实环境有以下两种方法:

3.1 基于模型的方法(Model Bas ed Met hod,MM)

这种方法产生虚拟环境的步骤为:(1)用放置在不同地点的多个摄像机将某环境或事物记录下来;(2)利用计算机的视频技术抽取出环境或事物的三维模型;(3)从虚拟摄像头的视角展示获得模型。具体的做法是:获得数据→标度摄像头→分离对象→建立模型→嵌入颜色→交互回放。

3.2 基于图像的方法(I mage Bas ed Met hod,I M)

一般做法是:用摄像头连续扫描周围空间来获取某一区域完整的景物图像,将获取的景物图像,通过图像处理技术,按坐标映射到图形工作站的虚拟全景屏上,用户载上头盔显示器就可以看到所摄周围景物环境。

人机交互系统的巨大进步无疑为工业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时机。VR系统使用用户在数字世界里观察、使用和操作产品模型,感受产品传递给用户的物理反馈,如视觉、触觉、音效等。这为产品的研发和评价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4 工业设计发展趋势——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是由分析用户需求到生成概念产品的一系列有序的、可组织的、有目标的设计活动,它表现为一个由粗到精、由模糊到清晰、由具体到抽象的不断进化的过程。概念设计即是利用设计概念并以其为主线贯穿全部设计过程的设计方法。概念设计是完整而全面的设计过程,它通过设计概念将设计者繁复的感性和瞬间思维上升到统一的理性思维,从而完成整个设计。概念产品设计是产品设计过程中最重要、最复杂、最不确定的设计阶段,也是产品形成价值过程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设计理论中研究的热点。它需要将市场运作、工程技术、造型艺术、设计理论等多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综合运用,进而对产品做出概念性的规划。概念产品和产品概念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4.1 有利于设计分工

把产品设计分为概念产品和形式产品两部分,有助于现代家具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的合理分工,概念产品由市场部提出,形式产品由设计部去完成。对于没有建立成熟的有经验的设计团队的企业,这种分工则更有意义。

4.2 有利于发挥市场部的优势

市场部或相应负责市场调查和新产品开发的策划部门由于长期深入市场,对市场需求有较准确的把握,也能经常根据市场变化调整,因而有利于发挥他们的优势,将产品概念设计及时转交设计部以提高设计部新产品开发的效率。

4.3 有利于设计师的再创作

设计部根据市场部提供的市场分析和产品定位,以及相关详实的概念产品描述进行形态设计。设计部不是被动地出图纸,他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特别在造型、色彩、材质处理等方面对概念产品通过效果图、模型、样品等实现视觉化,以便反复评价和修改设计,最终获得最佳新产品方案。

5 结束语

对于国际工业设计的四大趋势的思考与理解,我们不能把它们单独地区分对待,因为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对立统一的。

参考文献

[1]蔡军,梁梅.工业设计史[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何人可.工业设计史[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3]陈鸿俊.世界工业设计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1.

现代机械设计发展趋势初探 篇9

无论市场上还是正待开发的机械设备, 其更新换代的方法和渠道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是机械基本工作原理的改革;第二种是对机械的构建的材料和工艺结构进行改进, 进而使得其技术性能得以提升;第三种则是通过对机械辅助功能进行强化, 让机械应用能够与市场需求更为匹配。其中, 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机械设计发展中发展势态较强, 开发力度逐渐趋于成熟的设计方法。据笔者所知, 机械基本工作原理改革的机械更新的应用方式是当下设计师所关注的改进方法。科技的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械类产品功能原理造成约束限制, 不同时代的机械产品都具备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发展, 机械产品的原理和功能会更趋向于成熟。

二、现代机械设计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机械功能的满足

机械产品功能规定的构造满足和实现是产品设计工作的最终目标, 如果机械产品的功能不具备市场性, 那么设计工作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因此, 各类机械产品的设计工作一定要遵循功能满足的基本设计原则。

(二) 质量保障原则的遵循

机械产品与其他销售类产品的应用场所不同, 因此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设计原则, 机械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建立在可靠性有所保证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这样, 产品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够得以发挥、体现。质量保障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性能指标。所谓性能指标是机械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总称, 以机床为例, 传动系统运动精度和加工进度就是该类机械产品的性能指标, 而高质量产品就是依靠技术指标的先进性才得以体现的;2) 可靠性。规定时间内产品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是评价产品可靠性的基本依据, 机械类的产品只有在可靠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 才能够体现出实用价值。同时, 可靠性也是机械产品性能正常发挥的依赖基础;3) 稳定性。外载作用下产品平衡状态恢复的性能表现是稳定性的评价标准;4) 刚度性。外载作用下状态下, 产品形变必须要控制在弹性形变的规定范围内, 才能保证机械的正常运作;5) 强度性。机械类产品的构件要具备能够抵抗整体塑性变形、断裂以及表面损伤等多种损伤的强度能力。

(三) 经济合理原则

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该将设计开发成本和使用费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此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最大化。

三、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实践

在对机械产品的结构和构思进行描述时, 许多设计师都借助了超媒体技术和三维图形技术来加以展示。笔者所接触的产品设计, 在初期阶段设计师辅助设计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 而系统的开发环节则利用多了多媒体工具, 期间还借助了设计方法学理论科学合理的引导。依照这样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在考虑到系统开发方法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产品设计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数学系统理论, 研究制作出适合产品设计开发初始阶段所使用的多媒体开发系统软件的产品。对上述设计开发过程的描述, 可以将整个产品设计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 分别为产品规划期、产品开发期和生产规划期。期间, 设计工作都涉及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充分利用, 保证产品设计的质量。

(一) 产品规划期

产品外部特征的确定是这一工作时期的核心任务, 最基本的像形状、色彩构成、产品表面质量、人机工程安排布置等等因素, 小组对规划设计进行讨论后, 会利用C A D立体模型将最初的设计规划展现出来, 并以简装模型的形式展现出产品外形。

(二) 产品开发期

这一时期的工作任务是以系统合成原理为依据, 以立体模型为媒介, 完成解元素的配置和集成, 完成了功能实现性关键解元素的配置工作后, 直接可以通过立体模型的产品配置开展分析工作, 这是产品规划和产品开发融合的重要过程和方法。

(三) 生产规划期

解元素在产品相应位置的装配过程可以在这一工作时期中利用C A D技术和计算机来加以显示, 模拟产品装配的过程中揭露了装配间和造型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由此突出产品制造的重难点所在, 有利于设计生产问题的分析讨论。

四、绿色制造的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推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 行业内部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要想生产率有所提升, 必然离不开现代化管理方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就目前机械设计的发展状况来看, 当下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已经收到了绿色设计的影响, 然而绿色设计制造的实施的过程十分复杂, 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系统的构建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绿色设计制造研究和实施问题得以解决。这一创新设计技术发展的技术和概念已经处于发展状态当中, 值得期待。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充分利用

学科交叉和科技发展是时代进步的显著特征, 而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能够全面促进机械设计工作的学科发展。作为一种复合型较强的应用技术, 它实现了微电子信息技术和机械技术的互相渗透, 起到了极大的科学促进发展作用。整体最佳化的实现, 让其巩固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应用技术地位, 决定了现代机械设计发展的未来趋势。

综上所述, 现代机械设计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该设计工作的未来一定会日趋完善, 最终带领行业发展走向世界巅峰。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现代机械行业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开发用时、成本和后期跟踪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宜这一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设计体系已经将构建重点放在了设计水平、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上,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是现代机械体系构建的两大支撑。

关键词:现代机械,设计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魏玉新.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研究[J].装备制造, 2009.

手机设计的发展趋势分析 篇10

1 未来手机的功能特性

功能是人们购买商品的第一动力。如何使手机功能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满足目标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则反映着手机功能设计的未来发展。

1.1 手机功能设计趋向多元化

在手机发展的20多年里, 从最简单的通话功能, 到收发短信、听音乐, 再到拍照、录像、视频通话、上网、多媒体娱乐、导航等功能的增加, 反映出如今手机已不再是简单的通讯工具, 其多功能满足了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且还在不断延伸和发展。手机功能越多越齐全, 越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这一规律启示我们如果将各种功能组合或移植, 开发成新的产品将是未来手机设计的一种趋势。多种功能组合的新产品不仅能有效满足消费者多方面的需求, 而且企业开发此类新产品会获得比较效益, 设计成本和风险会大大降低。引入新科技专利、拓展手机产品新功能, 以提高生活质量也是潮流变化的方向, 一是通过科技导入增加手机的趣味性;二是赋予手机文化内涵, 创造出新的生活方式, 倡导高质量的生活品位。这类手机产品主要会赢得对时尚和潮流最敏锐的年轻人和文化知识型消费者的青睐。

1.2 手机产品功能设计趋向单一、简洁

与手机功能设计多元化相对应的产品功能设计单一、简洁, 是未来手机设计发展的又一趋势。从消费者心理分析的视角, 看有效提升产品功能设计的水平, 有时需要功能增加, 而有时又必须减少。譬如对于有些老年人只是打电话、不会发短信和彩信使用的手机, 就没有必要开发彩屏, 做成待机时间特长的傻瓜手机, 成本低自然价格低, 消费者还会觉得物美价廉。

1.3 手机产品功能设计要预测和挖掘潜在需求

首先, 更准确、更全面地预测和挖掘人们新的需求。比如现在的儿童手机, 价格不高但功能单一, 让家长选择时很难下手, 谁都不愿花钱购买后孩子只使用一两年就不想用了, 因此希望功能多又可以升级换代的产品。其次, 突显产品趣味性和娱乐性。现代产品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 而且要满足现代人追求轻松、幽默、愉悦的心理需求。例如现在流行的娱乐手机三星i897, 外形颇具时尚感, 1G的处理器, 512M内存, 安卓2.3系统, 500万像素拍照, 4.0寸480×800分辨率Super AMOLED屏幕, 支持多点触控和720P视频录放, 3D芯片, 娱乐性能目前最好且价格便宜, 深受大学生和年轻白领欢迎, 市场占有率自然会大大提升。

2 未来手机的外观造型特性

随着2011年iphone4的热潮, 许多厂商都以此为参照来研发自己的产品, 因此, 未来四五年内, 手机的外观造型将呈现以下趋势:

2.1 全触摸大屏幕将成为主流

“2011手机流行趋势调查”显示, 3.5英寸及以上的超大屏幕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因为造型符合功能是现代设计基本原则之一, 功能与造型之间以及功能变化与造型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这一规律使得从手机功能方面找到造型创新的方法成为可能。目前为满足消费者多方面需求而产生的手机功能多元化趋势必然会带来手机造型设计的创新, 这正是大屏幕手机出现的根源。它超大的屏幕, 图文更加清晰, 使用者的视觉美享受顿时倍增, 同时触屏手机的操作简洁, 完美地替代了键盘。

2.2 直板设计依旧流行

调查数据显示, 绝大多数用户最为喜欢的手机外观还是简约大方的直板造型, 而苹果的iphone4手机正是采用了经典的直板造型, 才拥有了众多的粉丝。

2.3 超薄手机时代悄然来临

从10 mm开始, 各大厂商都竞相降低手机厚度:i Phone 4厚度9.3 mm, 索尼爱立信Arc 8.7 mm, 三星GALAXY SII迅速达到8.5 mm, NEC发布N-06C达到7.9 mm, 但这并非极限, 老牌厂家摩托罗拉宣布, 最新智能超薄手机DROID RAZR仅有7.1 mm。超薄手机能够快速兴起, 主要原因还是科技进步与发展使硬件技术更加成熟。整套SOC解决方案为内部线路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1 GHz以上的处理器成为主流, 使其性能非常优秀;屏幕材质TFT被更为先进的AMOLED、SLCD、IPS屏幕所替代。超薄手机最大优势就是携带和使用轻便, 还解决了耗电量大的问题。将复杂电路装置在一块非常薄的电路板上还要保证功能优化, 对于设计开发是一大挑战,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确是一个重要的卖点。

3 未来手机的色彩特性

在手机功能和外形日益趋同的今天, 越来越多的产品面临色彩选择。种种迹象表明, 以色彩为主要诉求的设计理念正逐渐被各大厂商视为实施差异品牌策略、摆脱同质化竞争、提高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具有创意的手机色彩给手机添加了灵性, 有了生命力。成功的手机色彩设计能让消费者心动、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因此, 创造能够激发人们产生视觉美感的色彩搭配方案, 将是设计师预先考虑的问题之一。首先, 传统的黑色设计依然经典。黑色是永久流行的经典颜色, 其特点是沉稳、大气、低调、不张扬, 黑色外壳手机拿在手里总能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并且还耐脏、易清洁。其次, 色彩设计日趋多元化, 须根据不同消费者的身份设计出不同的色彩。身份地位高的喜欢手机的色彩高雅、庄重、大气;上班族则喜欢明快、清新、典雅的色彩;年轻女性比较喜欢、活泼、富有装饰美和曲线美的色彩;儿童喜欢对比强烈、近乎随意涂鸦的色彩等等。研究不同手机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审美情趣, 把握他们对色彩感知的规律和特点, 从而进行有的放矢的色彩设计, 把他们最喜欢的色彩适时地呈现出来。有了细致入微的针对性设计, 才能拥有手机市场的未来。

摘要:谁能设计出符合未来潮流的手机产品, 谁就会占领手机未来的市场。文章从功能、外观造型和色彩方面对手机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手机设计,功能,造型,颜色,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趋势对话:从苹果手机成功看智能手机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 2011 (20) .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趋势 篇11

陶瓷艺术设计的目的在于对陶瓷作品进行美化,从而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欣赏、审美心理。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中,以陶瓷为对象进行美化装饰的历史由来已久,据有文字记载表明,我国陶瓷艺术设计始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彩陶,而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距今约7000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抚今追昔,历史长河中依然闪耀着中国灿烂的陶瓷文化,传承和弘扬这种文化对于每一个陶瓷艺术创作者而言,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时代在变,墨守陈规终将被时代淘汰,这也在客观上要求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者要“笔墨当随时代”,懂得传承,还要学会创新,懂得依葫芦画瓢,还要画出新意。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色彩与情感的统一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色彩是构成作品最重要的元素之一,色彩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相当的分量,它蕴含了对人们精神、性格、品味的某种暗指,例如中国人的习性,中国人对红、蓝色具有无比的尊尚。这两种色彩在各个生活场合及艺术里应用得都非常广泛,红色,上到达官贵人,下至平民老百姓都要在特定的场合里体现出来,如节庆,大红喜事、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喜悦气氛,形成一种所谓的带有民族性质的“中国红”;而蓝色,则象征天空与大海,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蓝得那么经典,那么的让人心醉,那么迷人,形成一种流传数百年的"青花蓝”,成为一大特色。海之青、天之蓝、这是一种纯粹、一种热情、一种神往。

色彩通过视觉刺激,可勾起人们对大自然的丰富联想进而产生各种不同的复杂情感,这些情感通过色彩的协调、对抗、交错及融合,最终表达出不同的意境范式。陶瓷艺术设计的色彩运用,对陶瓷艺术作品的视觉审美产生出独特的无穷魅力。将传统图形艺术结合到现代陶瓷艺术的设计中,这是设计具有主张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的现代陶瓷艺术设计的关键。但这样的一种结合,并不是指对传统图形进行纯粹地拷贝或者简单地挪用,而是去认识和了解传统图形,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挖掘、变化和改造传统图形,让传统图形成为设计的一个新的创意点和启示点,从而设计出富有生命力的现代陶瓷艺术作品。不管设计存不存在着法则,设计本身绝不可能是一个固有的结论。因为进行现代陶瓷艺术设计,正是在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设计着人类的文明。如果对设计作出一个思辩性、逻辑性、唯一确定的理性结论,那就给人们铸成了一种凝固和谐的生活模式,给人类创立了一种僵死的文明。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应始终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不断引导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这或许可以认为是设计的一个较为恒定的原则。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意境与气韵的统一

尽管我们会在许多场合都经常用到“意境”这个词,如古诗文赏析、书画鉴赏、戏曲点评等,但意境的概念源于中国传统美学,一般而言,艺术的意境是在审美活动中主、客两方面的和谐统一,是艺术家的审美体验、情感、理想、意趣与艺术客体达到完美交融的状态。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陶瓷艺术作品的意境是指以陶瓷为载体进行艺术加工后产生的一种艺术化的、整体化的空间,在传统美学里,被称之为“境生象外”。气韵,则往往与“气韵生动”等同,实际上,“气韵生动”是作品达到理想化状态的,南朝著名画家谢赫在其论著《古画品录》中提出关于绘画“六法”之道中,“气韵生动”则居首位,可见气韵在艺术作品中的分量。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中的意境与气韵的统一,是提升作品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陶瓷艺术不像其他如国画、油画等纯平面艺术,而是有不同的造型,既有规则的瓷板、瓷瓶,也有不规则的如现代陶艺雕塑等作品,老子《道德经》中有 “大象无形”的说法,就是指物体能够容载其他物体的才变得博大,才不至于受到限制和束缚,陶瓷艺术作品的气韵则充分体现这一点。例如,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运用传统美学“虚实相生”的思想,在画面中的适当的部分进行“留白”处理,产生“形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情趣。“气”是游离于事物本体之外的东西,“韵”则体现出一定的规则、格调,就像地球沿着固定的轨道转动,会出现日夜更替的现象。陶瓷艺术作品的“气韵”是指既有灵活、变幻的审美元素,又有一定的审美规则,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这样的陶瓷艺术作品才能提升审美境界。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意境与情感的统一

艺术是人类表达和交流思想情感的一种语言,陶瓷艺术创作、设计同样是一种饱含着情感的活动。从陶瓷艺术设计的准备工作到整个设计过程都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艺术创作的动机大多来自某种强烈而纯真的情感冲动,包括喜怒哀乐等情感表现,艺术家根据自身的心理和情感变化,在作品中表现出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可以说,艺术家的真挚而丰富的情感是其艺术作品充满生命力的重要因素。陶瓷艺术家有感于对现实、对人生、对社会的种种认识和理解,形成了炽热的情感于生活丰富的矿藏,分别像两块蕴藏了无穷能量的火石,点燃创作激情,并碰撞出陶瓷艺术创作灵感的火花。

“画为心声”指的就是陶瓷艺术家在作品中营造的意境即是艺术家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或者说,艺术家的作品是表现艺术家内心情感的一种语言。雕塑家罗丹在阐述艺术与情感的关系时简明扼要地表明了他的观点——“艺术即情感”在符号论美学代表人物苏珊·朗格看来,“一切艺术形式都是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列夫·托尔斯泰也在其著述《艺术论》中阐明:“人们用语言相互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实现意境与情感的统一,就是将陶瓷艺术设计作为陶瓷艺术创作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进行这种艺术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递给艺术欣赏者,而艺术欣赏者为这些情感所感染、感动,也进而体验到了这种情感。这样以陶瓷艺术品味纽带,完成了艺术家和欣赏主体之间沟通情感的使命。

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造型与装饰的统一

通过不同陶瓷成型工艺,可以达到陶瓷造型丰富多样的目的,有大到数米高的花瓶,有小到数厘米大小的小杯小蝶,有厚重千钧的龙缸陶鼎,有薄如蝉翼的薄胎瓷碗瓷灯罩等造型。而陶瓷装饰技法则有青花、粉彩、新彩、五彩、珐琅彩、斗彩、色釉等装饰,这些装饰技法不同,所烧制成的陶瓷艺术作品也呈现不同的艺术特色,现代陶瓷艺术设计要达到造型与装饰的统一,谈何容易。

2011年第五期《江苏陶瓷》刊载了署名盛听凤的一篇题为《浅谈紫砂壶造型与装饰的统一》文章,此文对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实现造型与装饰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现代陶瓷艺术设计实践中,“因设计及表达意境的需要作适当的装饰,往往能使壶显得更为高雅,表达出一种文人的情趣和意境。”在陶瓷艺术设计中,力求做到“造型形态完美,装饰纹样适合”的统一。解析这对统一关系,需要对陶瓷有一定的了解,陶瓷造型是指整个陶瓷作品的视觉形态,而陶瓷装饰则是在陶瓷的某个局部采用刻、画、印、雕等装饰手段进行装饰美化,因此,实现造型与装饰的统一的实质则是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关系。在陶瓷艺术实践中,根据不同的陶瓷造型,还需要考虑线条的刚柔、色彩的明暗、图案的布局、装饰题材的选择,这些都会对整个陶瓷的艺术审美产生影响。

综上,现代陶瓷艺术设计作为伴随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而形成的艺术形式,在其发展演变历程中,受到科技、文化、经济等各个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受到各民族的审美观念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中国传统美学观作为中华民族历史的、能动的、创造的产物对其他学科如艺术、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陶瓷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有着不寻常的意义。

(作者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设计趋势 篇12

1 解析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 它集多门学科知识于一身, 既包括科学技术知识, 又包括美学知识, 以及人机工程学、经济学等[1]。在我国, 工业设计曾经被称为工业美术设计、产品造型设计等,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这一新型学科的发展, 因此, 对于工业设计的投资比较大。在政府以及相关企业的共同支持下, 目前我国的工业设计已经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以及提升。

2 机械设计中工业设计的重要作用

2.1 实现产品的多功能化

传统的生产环境下, 由于只用到机械设计这一个方面的工艺, 因此只能保证产品自身的机械功能, 且因为我国的机械技术发展比较成熟, 市场的竞争比较强, 这种单一的只具有机械功能的产品显然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为了实现产品功能的提升以及产品自身的竞争力的提升, 很多企业开始在产生的生产过程中引用工业设计, 这样一来, 就很好的满足了商品自身的多功能性, 进而保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以及产品的销售量的提升[2]。

2.2 实现产品的更加美观化

传统的机械设计生产环境下, 虽然实现了对于产品质量的保证, 但是针对于产品的外观的设计却不尽人意, 这样一来, 就导致很多产品的设计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更无法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进而导致商品的竞争力不是很强。如今, 在工业设计的融合下, 针对于产品的设计变得更加人性化, 不仅注重产品的功能以及质量, 更保证了产品的美观性, 从而实现商品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 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结合将如何发展

3.1 提升大家对于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结合的意识

若想实现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的结合, 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大家对于工业设计以及机械设计结合的意识, 所谓的提升大家对于工业设计以及机械设计结合的意识, 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活动的开展以及可以借助于网络的力量实现对于工业设计和机械设计融合的宣传, 借助于这些宣传活动的开展让大家了解到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融合的意义, 进而提升大家的融合意识, 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3]。

3.2 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若想实现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的融合发展, 除了要实现对于二者的宣传以外,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实现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 针对于企业已有的机械人才或者是工业人才, 企业可以直接展开培训, 进而实现机械与工业的协调发展, 针对于学校的与此专业相关的人才, 学校也应该实现课程的重新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重新设置, 进而保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及提升, 为我国机械设计以及工业设计的协调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知道在机械设计中结合工业设计不仅可以实现产品功能的多样性, 还可以美化产品的外观, 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希望在本文相关建议的帮助下, 可以实现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的融合与发展, 进而为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以及提升作出一点的贡献。

摘要:机械设计属于单一传统学科,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单一学科的技术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应该进行调整与融合, 因此,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实现机械设计和工业设计融合发展, 进而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以及市场占有率的提升。本文将结合工业设计的概念以及机械设计中工业设计的重要性, 探讨实现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融合发展的方法以及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计,工业设计,结合应用,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帅德瑞.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结合应用的发展趋势[J].硅谷, 2012, 5 (18) :153+142.

[2]王宏, 何望.工业设计与机械设计结合应用的发展趋势[J].知识经济, 2012 (23) :123.

上一篇: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下一篇:探索式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