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精选12篇)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1
前言
建筑设计是建筑项目施工的依据。通常, 设计人员会在此过程中会根据建设的任务, 结合建设单位的要求进行项目设计, 同时还会将项目建设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事先考虑清楚, 并最终在图纸中予以解决。建筑设计作为一套系统性工作, 它对于建筑项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需要将与项目有关的所有问题都在设计阶段予以解决, 包括建筑内部的使用功能和使用空间, 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建筑内部与外部的视觉效果, 外部造型, 建筑与各种设备等相关技术的综合协调, 以及建筑的环保、节能效果等, 其最终目的就是在于使建筑物获得实用、耐用、经济且美观的效果。
1 现代化建筑设计原则
1.1 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结构是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 尤其是传统的砖混结构建筑, 其高度有限, 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差, 机械化程度低, 在施工中质量难以保障。而近年来广泛流行的现代化框架结构建筑, 则是建筑设计本质上的提升。框架结构通过科学的计算与合理的设计, 新型建材和环保节能材料都得以应用, 施工的机械化程度也有所提高。框架结构建筑不仅改善了建筑本身的面目, 减轻了建筑的重量, 同时节省了人力, 降低了施工成本, 为建筑室内提供了自由分割的空间, 使得室内使用面积大幅度提高, 充分展现了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1.2 功能的多样性
传统建筑因为受到体量和结构的限制, 使用功能较为单一, 不具备现代化的智能化设备和系统, 业主居住及生活质量相对要差一些。而现代化的建筑设计, 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在满足建筑质量要求的前提之下, 尽可能的丰富建筑的使用功能, 营造多元化、综合性的居住环境, 从而满足不同人们的需求。例如近年来建造的新型客运中心, 许多都囊括了机场、地铁、出租车以及公交车等多种交通设施, 以提供不同的交通方式来供人们选择, 并且形成了快速的分流。
1.3 能源的循环与节约
现代化建筑设计应当同我国当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吻合。传统建筑在施工以及使用过程中都有着极大的能源消耗, 究其原因就在于设计阶段没有对此进行重视。建筑项目过度依赖于外在能源的供给, 一旦外界动力失常, 则整个建筑就容易陷入瘫痪状态。而在现代化建筑中, 通过采用一些新型的可循环能源为基础, 如风力发电或者太阳能发电, 不仅满足了建筑本身的要求, 而且可以将多余能源加以储存, 以备后用;又如中水循环利用系统, 将生活及生产废水用来冲洗道路或者浇灌植被, 从而提高有限能源的使用效率, 实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2 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2.1 建筑耐久性设计
根据目前我国建筑设计方案来讲, 住宅建筑的使用寿命通常在50a左右, 这对于一些将房产视为终身积蓄的业主来说无疑是无法接受的。而且, 随着房屋年龄的增长, 其屋顶防水、外墙保温等质量也大不如前, 给业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因此, 在未来的建筑发展中, 对于建筑的耐久性应当是业主们重点关注的问题。近年来超耐久性混凝土正在研发, 采用框架结构的住宅建筑, 其耐久性有望提高至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相应可以得到明显的提升。
2.2 推广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建筑是指根据项目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等手段, 合理安排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得建筑融入环境, 与自然环境形成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下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在建筑设计中加强生态建筑设计理念, 一方面较好的维护了环境的自然生态, 另一方面可以满足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通过建筑周边植被、树木的健康生长净化周围空气,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2.3 高度民族化
现代化建筑设计既需要对新技术、新工艺进行积极探索, 同时又不能丢掉传统建筑中的人文精神。目前世界上许多先进国家在建筑发展中, 往往致力于现代化设计与高度民族化的完美结合, 这样的结合体现在建筑中能显著提高建筑的内涵。如日本的东京雅叙园饭店及办公大楼的建筑设计, 既有浓重的传统风格, 又有新颖的现代化设备及工艺, 室内空间处理及装饰细部处处引人入胜,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深受启发。对于我国来讲, 民族文化始终是建筑的一部分, 因此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中, 应当着重于探究二者之间的结合, 在追求新颖、追求现代化的同时不能忘记民族化意识在建筑中的体现。
2.4 整体艺术化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对于建筑的整体艺术化要求也越来越高, 当然这是建立在完整的使用功能之上的。现代化建筑中有了智能化系统的引进, 可以说是极大地丰富了建筑的使用功能, 但在此之上需要做的是将业主从“物的堆积”中解放出来, 结合艺术、美学等学科内容, 美化建筑的视觉效果, 把握好室内的空间、形体、色彩以及虚实关系, 把握好功能组合关系。以目前许多成功的建筑设计案例来讲, 都是艺术上强度整体统一的作品。
2.5 个性化设计
工业化生产容易给人带来冰冷且千篇一律的感觉, 面对同一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中, 需要追求一定的个性化设计。目前, 流行的一种个性化设计方法是把自然引入室内, 使得室内外通透或连成一片。还有的设计方法是用斜面、斜线或曲线装饰, 以此来打破混凝土结构中水平、垂直线条以求得变化, 又或者利用图案、图画、色彩以及玻璃镜面的反射来扩展空间等, 通过精心的建筑设计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 给建筑室内装饰带来个性化的改变。
3 结语
设计过程是建筑项目建设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 它是建筑质量、建筑环保以及建筑使用功能的根本所在。对于建筑设计的发展来讲, 应当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话题。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 既需要继续提高建筑的质量, 保障建筑使用的耐久性, 又需要不断探索创新, 与环保节能、民族艺术、美学等多个内容结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锋.浅谈二十一世纪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及意义[J].科技资讯, 2008 (05) .
[2]张友政.浅谈建筑设计发展趋向[J].魅力中国, 2008 (28) .
[3]陈琪.人性化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6 (05) .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2
一、现代企业形象设计的特点
现代VI设计是企业理念视觉表达的形式,除了它的结构,设计应该遵循一般的审美原则,也要注意企业精神的概念。因此,为了充分表达和反映企业VI设计的概念可以被称为是一个很好的VI设计,在设计不能逐字对句子和句子企业概念描述,但模式的组合,颜色,字体将会非常明确的含义,从多个方面和水平不同本质的概念企业沟通。
品牌不仅仅是代表了一个名字,而是企业精神的象征,是统一的企业哲学和文化,没有文化的支持,品牌不长。和企业的概念,文化从根本上从企业家的品质。一个企业家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品牌不仅代表时尚的设计,优良的品质,丰富的文化内涵、完善的服务和合理的价格,也应该承担责任的市场引导消费标准,它的强大的品牌活力在于它倡导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和消费理念,并不断价值观教育的员工、企业文化。企业只有通过VI设计,在与员工的身份,归属感,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外国企业建立的集成资源,整体形象,控制企业的信息给消费者,通过视觉符号,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意识,从而获得认同的感觉。
(一)辅助企业建立有效的识别管理
在传统的市场定位已经开始无法跟上变幻莫测的新市场的情况下,市场经济逐渐变得更加完美,产品包装、质量和一系列的软因素往往是完美的竞争,企业在同步产品刚性指数的差异正在缩小。温和改革的特殊环境和更小的成本,但也更迅速的潜力和实际消费只有想法灌输在VI中面向市场细分和定位。在一个完整的CIS系统,CI的主要对象是表达人类,独联体独特性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不是提单和VI频率和视觉冲击强度。VI CIS系统最外部,它的视觉效果是主要的决定因素。VI视觉识别系统由系统、连续视觉形象符号,直观,使用图形、文字、色彩等视觉元素特定转移业务目的,价值观,发展,策略管理系统,显示企业CIS核心系统的物质化,以寻找和吸引市场企业身份的概念,灌输给观众的概念企业目标。这个部门的市场目前似乎是相对稳定的,毕竟,观众选择从自己的心理过程、心理过程的集中表达观众接受和承认的企业哲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观和哲学,直接进入内部的方法来吸引消费者和消费者,消费者是最持久和稳定的,毕竟,只有观众身份消费企业的企业理念。
(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标志是心灵的窗口,是企业的`重要标志。成功的标志设计,会让人产生积极的协会:这是一个值得信赖的实力,适合合作或购买的选择。这样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首先知道,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开始。
VI是为品牌服务,品牌是最好的销售武器,第六的最大效果,提高消费者的意识,以提高销售,一个好的VI必须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容易传播。而不是企业自我欣赏,自我感觉良好。
SONY为了企业形象能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在标识设计上始终以个性化的、与众不同的处理方式,由此可见,VI的差异性的原则也十分重要。
差异首先表现在不同行业区分,因为,在大众看来,社会企业在不同行业和机构其行业特征的形象,比如化妆品企业和工业机械企业形象特征应该是不同的。在设计时必须突出行业特点,使它与其它行业不同的图像的特点,有助于识别身份。第二必须突出与其他同行业企业的差异,风格独特,引人注目。
二、现代企业形象设计在经济中的重要性
一个企业的标志,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明确的特定的含义。
公司标志是视觉符号造型简单、意义明确的标准,业务内容,经营理念,企业规模、产品特点、企业文化和其他元素,传递给消费者、市场,使之为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通过使用有较好的好感,重复购买,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消费者购买和宣传,也增加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没有品牌产品的迹象,没有质量的保证,也不可能建立产品的可信度。因此,品牌是企业的声誉,是企业的生命。
由于商标的特殊性,商标有一个主导地位在整个VI设计。其成功设计和没有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影响,成功的象征是身体和心里。好标志设计,不仅决定了马克能够准确地传达企业的理念,企业的精神,但也差异相关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因此,企业应该建立自己的品牌,实施商标战略的设计不能被忽略。
三、现代企业形象应用元素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产品,同类产品源源不断,如何使企业或产品在消费者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现代VI设计的关键内容需要做的事情。现代的一些大型知名企业VI不断完美。越来越多的企业VI元素的企业应用程序根据统一VI设计的基本元素。室内装饰企业,小到名片设计,它依照本法规定进行包装设计。使现代VI设计元素更人性,系列化、个性化。
(一)人性化
人性化现代企业VI系统内部引导人们可以增强企业员工的凝聚力,树立企业的整体形象,可以更好地传达企业信息中介。通过视觉语言。加强观众的记忆的意识。
(二)管理化、系列化
系列化设计成为先进企业或产品设计的一种时装设计。现代企业为了将自己的产品。更好的宣传,将产品系列化设计的产品,它可以更好的销售产品。使企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视觉传达符号。
(三)系统化、个性化
现代人们追求时尚和个性。企业必须遵循公共形状。所以在企业VI设计更多体现企业的理念和产品,与时俱进。今天市场上大部分的咖啡店,和一些娱乐VI设计反映了个性化的VI设计。
结语
解析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3
室内设计的特点
从某种角度而言,室内设计隶属于三维空间设计,它和建筑设计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总的来说,室内设计的特点主要有:
第一,室内设计与人们的身心健康息息相关。室内的生理环境主要由环境中的采光、照明、温度等因素共同构成。而室内各个界面的形状、颜色、大小、图案、质感等对于人们的室内心理环境均有一定的影响。两种环境相互作用和影响,成为了人们感触最直接和密切的空间层次环境。
第二,设计美学在室内设计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室内设计的手法和语汇不是只局限在空间界面的形体美,同样也有平面及立体装饰的工艺美,灯光声乐的艺术渲染。很显然,室内空间已成了综合展示空间艺术、装饰艺术、工业造型以及音乐灯光等其它艺术的理想场所。
第三,突出了室内功能的变化与技术手法。与建筑主体空间相比,室内环境更新的周期比较短,节奏比较快;设计风格的变化相应的也比较活跃,因为生活方式变化而使得人们对于室内空间的设计要求在不断变化,所以设计思维必须具备前瞻性、灵活性。
第四,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比较高。现代室内设计中,室内的环境有了很多新的使用要求,这就使得室内的各种通风采暖、空气水源净化设备、灯光音响、安全防护的监控装置、以及各种娱乐通讯的设备与技术不断发展更新,高科技含量的比重越来越大。除此之外,一些珍贵的艺术展品及陈设,也为现代室内设计产品增加不少整体的附加值。
室内设计的主体表现
室内设计可细分为硬装设计、软装设计两部分。硬装设计即室内空间形体的各个界面装饰,讲究各种材质的肌理对比,空间形态的对比,以及灯光照明对气氛的渲染和营造。而软装设计,则可以说是室内设计的点睛提亮之笔,出色的软装结合硬装本身的空间属性,可以使人们在室内逗留期间获得各种不同的情绪心理体验,可以是温馨舒适、或浪漫雅致、也可以是尊贵不凡、或亲近平和,对人们的心理调节也同样能达到松弛或紧张的作用。
软装中设计的家具陈设作为室内设计中的装饰主体,很好的提现了人们对于社会物质文化的需求,并且反映了该国家或者民族的历史文化。农业经济时代,广大百姓都要靠天吃饭,温饱问题使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家具方面则讲究实用性。只有少部分的达官贵人才追求奢华,比如文艺复兴使其的“巴洛克”风格,家具都非常的奢华和浮夸。而18世纪德国的“洛可可”风格则较为轻巧和华丽。工业经济时代的家具开始为大众所用。家具造型精简,将艺术与技术很好的集合起来完全适应了大规模生产的需求。而新的设计目标并不为所有人通用,而是各自选择使用者。由于产品需具备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现代家居应该将人们的心理认知和审美需求作为前提,使其能够带有感情色彩并实现多元化。到了知识经济时代,家具设计更注重地域文化特征,开始以自然、生命为主题,大力提倡人文化精神。
我国室内设计的现状
我国的基本建设发展迅速,建筑设计领域欣欣向荣,这使得我国室内设计行业挑战与机遇并存。就当前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室内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太过于追求“奢华”、“新奇”和“气派”,装饰材料在使用的时候太过盲目造成铺张浪费;第二,人工合成的对人体有害的化学材料使用太多;第三,没有对室内设计专业知识进行系统而又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虽然近些年我国室内设计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然而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而怎样适当的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走具备中国特色的道路是当前值得深思的问题。
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
1.体现高技术与高情感
“高技术”指的是近几十年来在设计中出现的高新技术,即把“技术美”当作一种主要的设计表现手法;“高情感”指的是伴随高科技的出现和发展,为了与新技术相适应而出作出的平衡反应。
当下的设计中,合理的安排了空间结构布置,运用灵活的手法为空间徒添了丰富感,,将室内外环境有机融合,突显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比如世界博览会,这是极有特色的一个讲坛,它鼓动人们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更鼓励人们将科学技术与情感进行融合,把各种对于人类发展有利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充分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2.绿色环保、回归自然
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室内环境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室内运用“绿色材料”能够有效的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传统的材料相比,更加突出了“绿色材料”的环保性、节能型和可再生性。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室内生态设计也备受人们的关注。人们
向往大自然,重视天然材料的应用,让人们与自然更亲近。人工自然环境的立体构成是很丰富且多层次的,例如光与影的变化、气流与水流带给人们的感知等,这些种种的设计手法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愿望,还能够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绿色理念已渐渐成了室内设计的主力发展趋势,在设计中还应进一步完善。
3.注入民族风格与传统文化
在室内设计中结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不但能够充分的展现传统的文化特色,还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并且,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注入大量的传统元素和传统文化更缩小了人们与历史的距离。较为经典的就是贝聿铭设计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群以现代几何形的坡顶使错落有致的江南斜坡屋顶建筑特色得以充分体现,并融合了周围的建筑,室内材料也同样结合建筑外观的基调保持了粉墙黛瓦色调,柱面和墙体边用深灰色石材装饰,配上白墙,重新的诠释了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
4.室内环境的整体性
室内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整体性。我们应该搞清楚室内设计与建筑设计两者之间的关系,懂得建筑设计是室内设计的前提,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内涵,两者是不可或缺的创造一个优秀空间的部分。在进行室内设计之前对于建筑的风格、结构特征等要充分了解,并对这些特点合理利用,充分展现内部空间美,这样才能体现设计的完整性。当代室内设计对于其本身与建筑的完美融合越来越注重。设计大师赖特的作品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它从建筑设计到室内设计,再到家具与室内陈设的设计完全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设计大师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还重点强调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关系。他强调的是建筑师环境的一份子,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从自然环境中生长出来的,并不该在环境中显得突兀。
5.尊重人性化、体现个性化
现代社会中,所有的活动都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室内设计同样也是。人是环境的主体,设计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满足人的各种需求。人的大多数大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室内环境的质量高低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室内设计的人性化应该在方方面面得以体现。比如要将人的因素充分考虑到通风、制冷、照明方面。让室内环境能够更加符合人们的生理需求。用曲线和软装饰的布艺来将钢筋混凝土带给人们的冰冷的感觉彻底削弱,在室内环境中尽量运用绿色植物及水景等自然元素,为人们创造出一种与自然、生态更加亲密的氛围,使得人们在室内环境中可以得到身心上的放松,同样的让人可以在心理情感方面达到很高的舒适度。随着人性化的普及和发展,人们对于个性化也有了更加高的要求、因为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低位、从事的工作、自身的文化程度及其性格、气质等都是不同的,因此应该在相同的室内空间中体现出设计内容的不同之处和个性特点。个性是信息时代设计的生命。私人定制化也是当前信息时代设计所追求的理想。
结语
现代室内设计是一综合性较高的学科,它与美学理论是密切相关的。现代室内设计的精神与价值取向的新变化,有效的推动了室内设计在现代人文化精神领域的新生,充分彰显和焕发了室内环境的生命力。我国的室内设计应该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还应该尽可能的关注该行业的发展趋向,以设计的新特性来充实广大人民的室内设计,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和谐、舒适的生活空间。
(作者身份证号:350102197809100824)
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4
1 中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现状
景观的规划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紧密, 景观可以体现一个城市的精神风貌, 可以绿化城市的环境。我国的景观设计历史久远, 但是城市缺乏整体细致、大规模的规划, 随着几年对景观规划的重视, 城市建造者开始慢慢对景观规划进行资金投入, 使城市的景观开始得到改观, 由于时间不长, 所以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案质量不高, 有的设计者没有生态环保意识, 设计出的景观方案破坏自然环境, 还有的设计者, 受西方理论影响过大, 设计出的档案并不符合我国的地理与环境, 生搬硬套的设计, 这样建造出的景观在城市中显得格格不入, 一点不和谐, 更不美观。有的城市设计的方案变化多端且不长久, 风格差别很大, 使市民产生审美疲劳。总体上我国目前的景观规划缺乏整体性, 缺乏统一的规划。另一方面, 我国历史悠久, 具有很多名胜古迹, 但是由于景观规划的不健全, 导致很多建筑并没有展现出它的光芒, 甚至有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古楼建筑被强行拆除, 是我们精神财富的巨大损失。
2 中国现在景观规划设计与世界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景观规划设计与世界发展趋势逐渐同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信息时代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来多, 学习到的知识也越来越广泛, 对发达国家的进步观念越来越认同, 很多外国城市的景观规划设计非常漂亮, 值得我们的设计者学习与借鉴。看到了哪些优美的景观, 我国人民对精神世界文明的追求越发迫切, 这对景观设计者来说, 是一个实践的好机会, 设计在于创新与创作, 创新需要放下思想包袱, 才能设计出不同的理念与方案, 才能开阔更广泛的空间, 建造出更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好的景观可以使人减轻压力, 心情愉悦。学习外国的景观, 不能一味照搬抄袭, 应该去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与设计理念, 才能更好的与世界发展趋势接轨。好的景观可以使城市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可以景观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重要性。
3 景观规划设计的理念必须符合可持续发展
3.1 保护自然环境
景观规划的设计是为了美化环境, 而不是破坏环境。人类必须和自然和谐发展, 才能促进国家的经济。地球不单单是人类的栖息地, 也是动植物的的栖息环境。所以我们建造景观的目的就在于更好的美化地球环境。景观的建造除了具有美观性合理性, 还需要注意土地的利用规划要具有可持续性, 不能经常拆换, 这样会破坏大自然, 也会浪费人力财力。
3.2 宣传历史文化
社会环境因素, 人文因素是景观规划设计中的灵魂。景观规划设计所处的社会环境, 决定了人们的价值观, 审美观等。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时期, 对于景观规划设计也呈现出极大的异质陛。比如在工业时代, 是以人为中心的再生论, 而在后工业时代, 则是可持续的论调。
4 关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趋势
4.1 不同学科的交融互补
景观规埘没计和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是紧密联系的。三者在融合中产生以及成熟过程里, 从来是互相影响的。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突出, 景观规划设计对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汁的影响也将会越来越大。相反的, 科学合理的建设需要城市规划师, 建筑师, 以及景观规划设计师们共同的努力来实现。
4.2 风格趋向简洁与自然
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核心, 就是土地的设计, 协调人与土地的关系。景观规划设计到底是为了什么呢?到底是政府, 设计师, 还是市民呢?此时, 我们的答案自然也已经呼之欲出了, 自然就是市民了。设计手法在市民看来, 是一种情感关的表现, 而且浓烈程度显得极为严重。在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中特别要强调公众的参与, 协作, 以求能反映出更多人的利益和意志, 并且远远超出功能, 造价美观等等内容。总的来说, 只有趋向自然简洁的风格才能为广大老百姓所接受。
4.3 关于我国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未来
国家的发展程度高低取决于全民素质是否有所提高, 而景观规划设计发展也取决于人类素质的提高。有一些地方, 失败的景观规划设计之所以能够取得实现和效果, 是由于设计师和决策者的专业素质不高而导致, 这同时也能反映民众的鉴赏力度不够, 所以在引导和培养公众地景观规划设计的鉴赏力, 以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知识普及, 是势在必行的。
4.4 景观规划设计需要宣传, 设计人才需要培养
先进甚至超前的景观规划设计思想需要得到倡导和鼓励, 并且加以传播, 这可以有效的引导和树立民众对于任何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除了景观规划设计作品和设计师本身的影响, 景观规划设计的职业教育以及文学艺术乃至大众传媒对于景观规划设计的传播, 宣传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如美国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与成熟, 在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美国本土的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发展。大量专业人才的培养, 对于景观规划设计事业的发展, 是起着最根本的推导作用的。
结束语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可以推动国家的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的发展。景观规划可以有效的满足人类的精神文明需求, 并且景观规划除了可以优化城市的环境, 还可以使人们的身心更加健康。我国的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既要结合自然也要结合历史, 并且需要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景观规划的设计方案可以借鉴但不能抄袭, 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是基于以人为本以及可持续发展上的。并且要注意环保意识与景观规划设计的教育, 这样才能建设出更符合大众眼光的景观、更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景观。
参考文献
[1]俞孔坚.美国的景观设计专业[J].国外城市规划, 1999 (2) .
[2]俞孔坚, 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渊源, 内涵与蔓延[J].中国园林, 2000 (1) .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5
摘要:本文是依据笔者几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关于现代建筑设计发展趋势,涉及高了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和分析, 提出个人对现代建筑设计的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 现代建筑设计;生态建筑;智能建筑
0引言
现代社会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追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现代建筑设计应依靠科技进步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具体实践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筑设计发展的趋势也在我们的不断探讨中改善、进步, 从而满足更多人群对建筑本身的需求。因此,注意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和自然能源的再利用,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而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是现代建筑的发展方向。
1现代建筑发展中影响因素
1.1 寻求可持续、渐进发展的建筑设计道路
21世纪是信息时代, 更应该是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运用高新科技, 探索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按照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进行设计。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涉及的地方性、地域性理解, 重视地方场所的文化脉络;运用技术的公众意识, 结合建筑功能要求, 采用简单合适的技术;树立建筑材料蕴含能量和循环使用的意识, 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可再生的地方性建筑材料, 避免使用高温能量, 破坏环境, 产生废物以及带有放射性的建筑材料,征求重新利用旧的建筑材料和构件;针对当地的气候条件, 采用别动式能源策略, 尽量应用可再生能源;完善建筑空间使用的灵活性, 以便减少建筑体量。将建设所需的资源降至最少;减少建筑过程中对环境损害, 避免环境的破坏,资源的浪费以及建材的浪费。
1.2建筑时空的延续性
建筑中时空的延续性, 就是要求在住宅创作中,在遵循自然因素的前提下, 从传统居住形态中汲取养分,提取要素, 结合当代住宅科技特点和居住需求, 再现建筑地域空间文化特点, 以寻求住宅建筑的个性表达。这种延续形式的传统居民范式中的要素运用现代建筑语言创新的再现, 其再现可以是局部或全部, 有形的或无形的, 可兼而有之, 目的就在于给传统居住形式一个延续和生存的空间, 并使之与时代同步与传统居住文明相辅相成。空间有诗意的尺度、比例, 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人的活动, 同时要保证各功能空间的相对私密性。为满足室内环境质量, 各功能空间要采光充足, 通风良好, 使用率高, 并体现一定的艺术性和超前性。对于外部空间的环境, 居民交往的空间创建也是居住舒适性的重要体现, 应力求把原有的生活纳入进来, 作为居民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要结构明朗, 形象纲举目张, 群体设计要多种围合, 变化多变的私密, 半私密的空间, 配合如一, 广场, 绿地, 小品,通透环廊等构成统一景观, 做到安全宁静, 温馨而利于交往。未来的世纪将是一个注重生态、环保, 追求人与自然科学整体协调发展的社会。传统的粗放型工业生产对城市和自然造成的环境污染, 生态恶化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步的得到遏制, 未来的工业生产必须在生态环保方面加大力度,依靠科技进步的力量, 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 达到既能保证生产, 又具有自净能力, 杜绝废气, 废料, 有害化学物质对城市空气水源, 土壤, 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 同时,尽可能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 对于可重复利用的废料实现循环利用, 降低能源, 资源消耗。其中的环保措施如净化回收装置, 空调洁净设施, 采热利用设备等。在国外, 一些工厂在保护然, 创造健康的工作环境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生态环保意识不仅体现在建造阶段, 而且体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如生产中只能用生态的被降解的原料, 而最后的产品也要尽可能是再生产的, 从而将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力降到最小程度, 未来的工业生产对生产工艺, 工人专业技能, 生产环境, 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其中, 室内的恒温, 恒湿, 洁净, 照明,防火, 保安等方面需要先进的技术措施加以管理。现在,这些方面已开始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监控, 对供暖, 空调, 供电等设备专业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 高效, 高质量, 才能使产品更具有市场竞争力, 企业才更具有发展前途, 网络化,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 对传统的工业建筑设计观念提出了挑战,顺应时代, 研究新时代工业建筑的新特点, 新模式, 努力做到以人为本, 创造具有时代精神, 人文关怀的工业建筑形象, 是我们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我们相信, 工业建筑一定会在有着高科技, 多样化, 个性化的时代, 重新绽放异彩, 为城市景观增辉添彩。如今, 世界大型建筑的主流是生态建筑和智能建筑, 我国目前正在建造和将要建造的大型综合建筑使用期限至少在50年以上, 都是面对21世纪的, 无论是在建筑艺术上, 还是在设备上, 都应有超前意识。
2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
2.2.1 开发地下空间
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有两种, 一是向城郊发展,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生态平衡破坏, 城市化程度增加;二是向高空发展, 往往导致人口密度增加, 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而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1)节省土地资源, 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 减轻地面上住宅, 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 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
(2)节约能源, 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 据测地下建筑比地上建筑可节省热能25?q80%。
(3)有利于生态平衡, 不破坏植被, 不侵占农田, 有利于美化环境, 净化空气, 改善小气候。(4)防尘, 防毒, 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
(5)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 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 避免鼠害虫害。
(6)抗震性能好, 维护费用低。
2.2.2 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 各种生态住房, 低能耗住房大量兴建。将来的房屋建设对能量的利用将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自然能(太阳能, 风能等)的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各种技术装置如风车, 太阳能收集装置, 将太阳能, 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来源。
(2)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生物能循环。1991年9月, 美国亚利桑那州沙漠进行的生物圈号计划, 八个人与3 800多个物种在一个建筑物内生存了2 年。室内有缩微的沼泽、海洋、草原、沙漠、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 空气、水、营养物质将在其中循环, 以取得生物能循环的经验。生物能循环的简单形式是立体种植, 通过绿化可以美化环境、利用空间、增加产量, 同时又可以起到保温节水、净化空气、调节室内气候等效果。
2.3 加强绿化设计
城市与建筑的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绿色植物有时放氧, 净化空气, 杀菌, 调节空气等作用。还具有一等的心理功能。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的因素和环境内因素按一定的规律相互联系。保护原因的环境的生态平衡是不可能的, 虽然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诗人们实践活动所必须遵守的, 但保护是为了利用, 合理利用自然环境和资源就可以实现保护生态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的目标。
3现代建筑设计发展更有利的城市规划和机制
3.1城市规划应进行前瞻性、科学性规划
政策引导直接影响现代城市建筑形象的宏观发展。城市规划部门应该全面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衡量城市定位,用前瞻性的观念来划分城市区块,将城市的新旧城区建筑形象进行测评,采取不同的发展方向和原则。尽可能控制城市建筑更新的频率,以改善城市建筑形象,达到协调统一,混而不乱。
3.2根据建筑诉求建立科学的建筑方案选定机制。
城市主要建筑建设中,以往都是由决策人决定项目方案。由于决策人非业内人士,所以在权衡过程中往往难以考虑到当地地域特性、经济技术条件及建筑诉求等硬性要求,而导致方案实施出现问题,故应有建筑艺术类相关人员小组进行方案评判预审和参与最终决策。根据建筑的实用诉求、外观艺术性、环境相容性等标准筛选适合的建筑方案,随后由决策人等作出最终评判。通过这一过程,保证城市建筑整体形象水平平衡
4智能建筑―――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智能建筑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典型代表,是把现代高新技术如智能计算机、多媒体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建筑艺术融合在一起的现代建筑,是通过设备对建筑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和使用者信息的识别,使人们获得多元使用功能的现代建筑设计。智能型建筑设计就是一种全方位为人服务的建筑设计。第一,人们可以获得安全、健康、节能的环境,照明可以自动调节,色彩、味道与背景噪音可随意改变,尽量利用自然界的光能、热能等来调节室内温度、湿度,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创造出更人性化的生存环境;第二,不同用户对环境的不同要求都可以得到满足,开放式的大跨度和大空间结构可以随意分割组合,可方便快捷地改变建筑物的空间划分;第三,现代化通讯手段与办公条件使人们可以以空前的高速度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联系。这种理想化的智能建筑设计将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
5结束语
浅析现代艺术设计未来的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设计;发展趋势;创新
1 现代艺术设计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不管是实用价值还是审美价值都需要通过创造实现,因为这种创造而延伸的价值理念,物体才能得到延续,这就是可持续发展。而艺术设计作为一项事物而存在,也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创造价值而得出的劳动结晶或者劳动工具被人们称为是“人造物”的概念。这种概念讲究的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因为需求而创造的物品与生俱来的带有其存在的价值,艺术创造作为美化人类生活的物品存在,其作用就是丰富人类的精神文明和审美价值观,这种价值并非实物但又确实存在。这是一种艺术类的物品,是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升华人类生活使其变得充满艺术性的一个介质,这种介质在发展过程中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在创造之前要首先弄清楚社会所需,也就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因为人类社会存在一个探索利用,讲究合理循环发展的趋势,那么设计物也不能脱离这种趋势。大多数的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的时候都不会脱离“人造物”这个概念,因为一旦背离就将脱离人类的生存法则失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设计出来的作品也将不会被社会接受。总的来说,艺术设计一定要围绕可持续发展进行,这是由于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而慢慢延伸出来的发展趋势。当某种设计的产生会造成资源短缺、物种消失等人类灭亡的问题时,由于关系到人类的生死存亡,因此这项设计将不会被允许继续存在。这本身违背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前景需要探究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动向,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探索其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是否会损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硬性指标,两相结合才是现代艺术设计今后的方向和目标。
2 现代艺术设计的发展方法
2.1 从创新角度看待现代艺术设计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的经济文明也在不断地发展,相对的对于艺术作品的欣赏和要求变得大不一样,这种审美价值观和精神文明观的改变也带给设计师新的难题。很多老旧时代的艺术设计因为其存在的时代意义,拥有较深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这样的设计作品要面对新的发展和挑战对于设计师来说过于艰难。因为新旧交替,其中包含的文化、背景、历史意义都有所不同,为这样的艺术品注入全新的设计思维模式等于破坏了其原有的韵味,一不小心就可能毁掉艺术作品。但是,正是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这种新的设计模式改变了以前过时的设计形式,将艺术设计推向了另一个发展的高潮,将艺术化变得朝理性化发展。这是一种对于人类来说更加舒适和安逸的发展模式,因为人类对于价值取向和精神需求的不断提高,设计师为了赶上这样的思维模式,就必须想法创新,创造出更加帖服人类理想的作品。
任何设计都是先满足其基本需求之后才能想到其他要求,人类造物本身是为了方便,一开始出现设计仅仅只是为了满足生活某种需求或者扫清某种障碍,当这种设计满足这些需求之后才会慢慢朝着艺术的方向发展。例如,火柴的存在是为了点火,而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火柴变得越来越落后、过时,于是设计师设计了打火机取代了火柴,成了新的取火工具。这是应社会的发展而产生的设计,也是一种改革和创新,但是这样的设计仍然没有脱离需求的层次。当打火机变得越来越普及,人们设计了更多带有装饰性价值的打火机,这个时候的艺术设计才算真正得到创新和发展,这时候的设计原则才被提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打火机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形容为四个字,那就是“优胜劣汰”,当设计的产品不被人类所接收或者渐渐被时代的步伐所淘汰,那么艺术设计就走到了没落的边缘或者说是创新的起点。通过不断的追求,设计更加贴近于人的全新的作品,让人和物在这个时代的思想变得统一,从而达到一种引领时代潮流走向和人类审美水平的目标。
2.2 民族性是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传统文化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化底蕴,这种底蕴也成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种底气。而中国这么深厚的底蕴来自于中国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背景,不同的价值理念共同撑起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支架,也是中国文化同世界交流的桥梁。当艺术设计中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内涵,将会变得更容易被人类所接受,也将更容易经得起时间的冲刷和洗礼。只有融入了民族文化的艺术设计产品才能够毫无阻碍的被推向世界,同时被世界所了解和接受,这是因为世界各国之间更加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导致的结果和发展趋势。艺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与民族性变得不可分割,设计师通过多民族的风格和特征进行艺术设计的同时还要考虑从多个角度的民族性的东西来进行设计,这样做也会大大提高人类的艺术品位和审美价值。在进行艺术设计的同时,设计师不能忘了自己也是民族中的一员这个重要的事实,因此发扬民族文化和传统,并且将这样带着鲜明民族色彩的东西融进艺术作品推向世界就变成了一种肩负在设计师身上的责任。
2.3 传统与创新相结合才是艺术发展的方向
前面所提到的创新是在艺术作品被时代所抛弃的前提之下,或者说是因为某些因素变得不再被人们所需要因此需要创新。但是这种创新并非是一种摒弃,这件艺术作品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在创新的同时还要考虑传统才是真正艺术的发展方向。在艺术设计中融入民族性的东西,这些带着文化内涵的东西是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的,它们不过时、不陈旧,永远跟得上人类前进的步伐。但是一味地守旧或者只专注于一样东西也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加入新的思维模式,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艺术设计理念才是艺术设计的一种更新颖更具体的发展方式。
很多的设计师在设计作品的时候会带着浓厚的本民族色彩,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传扬民族文化而且这样的设计作品更容易被人所接受。但是一味地追求本民族的东西,作品会变得越来越单一失去吸引力,甚至有的设计师十分排斥外国文化,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十分不利于艺术设计的发展。在面对异国社会的产物,我们应该保持冷静的态度,避免盲目排斥和接受,应该有选择的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来扩充自身的内涵,丰富作品的灵魂,加深作品的涵养。
如何正确地看待艺术作品的传统与创新,如何看待非本土文化对于艺术设计的影响,这些都是今后需要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还需要無数的艺术工作者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努力来确定艺术创造的发展方向,只有不断地挖掘和探索才能找到艺术设计真正的发展趋势,找到艺术的精髓所在。
参考文献:
[1] 杨天明,薛立克.浅谈中国现代艺术设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7(03).
[2] 王君.论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新趋势[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07).
现代机械设计发展趋势初探 篇7
无论市场上还是正待开发的机械设备, 其更新换代的方法和渠道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是机械基本工作原理的改革;第二种是对机械的构建的材料和工艺结构进行改进, 进而使得其技术性能得以提升;第三种则是通过对机械辅助功能进行强化, 让机械应用能够与市场需求更为匹配。其中, 第二种和第三种是机械设计发展中发展势态较强, 开发力度逐渐趋于成熟的设计方法。据笔者所知, 机械基本工作原理改革的机械更新的应用方式是当下设计师所关注的改进方法。科技的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机械类产品功能原理造成约束限制, 不同时代的机械产品都具备一定的时代局限性, 随着时代的推移和发展, 机械产品的原理和功能会更趋向于成熟。
二、现代机械设计工作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 机械功能的满足
机械产品功能规定的构造满足和实现是产品设计工作的最终目标, 如果机械产品的功能不具备市场性, 那么设计工作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因此, 各类机械产品的设计工作一定要遵循功能满足的基本设计原则。
(二) 质量保障原则的遵循
机械产品与其他销售类产品的应用场所不同, 因此产品质量的保证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设计原则, 机械产品的使用价值是建立在可靠性有所保证的基础之上的, 只有这样, 产品的功能和价值才能够得以发挥、体现。质量保障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性能指标。所谓性能指标是机械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总称, 以机床为例, 传动系统运动精度和加工进度就是该类机械产品的性能指标, 而高质量产品就是依靠技术指标的先进性才得以体现的;2) 可靠性。规定时间内产品完成规定任务的能力是评价产品可靠性的基本依据, 机械类的产品只有在可靠性得到保障的基础上, 才能够体现出实用价值。同时, 可靠性也是机械产品性能正常发挥的依赖基础;3) 稳定性。外载作用下产品平衡状态恢复的性能表现是稳定性的评价标准;4) 刚度性。外载作用下状态下, 产品形变必须要控制在弹性形变的规定范围内, 才能保证机械的正常运作;5) 强度性。机械类产品的构件要具备能够抵抗整体塑性变形、断裂以及表面损伤等多种损伤的强度能力。
(三) 经济合理原则
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中, 设计人员应该将设计开发成本和使用费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以此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能够最大化。
三、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实践
在对机械产品的结构和构思进行描述时, 许多设计师都借助了超媒体技术和三维图形技术来加以展示。笔者所接触的产品设计, 在初期阶段设计师辅助设计都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 而系统的开发环节则利用多了多媒体工具, 期间还借助了设计方法学理论科学合理的引导。依照这样的设计流程和方法, 在考虑到系统开发方法学和系统工程理论产品设计技术的基础上, 结合数学系统理论, 研究制作出适合产品设计开发初始阶段所使用的多媒体开发系统软件的产品。对上述设计开发过程的描述, 可以将整个产品设计过程划分为三个时期, 分别为产品规划期、产品开发期和生产规划期。期间, 设计工作都涉及到了虚拟现实技术的充分利用, 保证产品设计的质量。
(一) 产品规划期
产品外部特征的确定是这一工作时期的核心任务, 最基本的像形状、色彩构成、产品表面质量、人机工程安排布置等等因素, 小组对规划设计进行讨论后, 会利用C A D立体模型将最初的设计规划展现出来, 并以简装模型的形式展现出产品外形。
(二) 产品开发期
这一时期的工作任务是以系统合成原理为依据, 以立体模型为媒介, 完成解元素的配置和集成, 完成了功能实现性关键解元素的配置工作后, 直接可以通过立体模型的产品配置开展分析工作, 这是产品规划和产品开发融合的重要过程和方法。
(三) 生产规划期
解元素在产品相应位置的装配过程可以在这一工作时期中利用C A D技术和计算机来加以显示, 模拟产品装配的过程中揭露了装配间和造型之间的相互联系, 并由此突出产品制造的重难点所在, 有利于设计生产问题的分析讨论。
四、绿色制造的发展对技术创新的推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 行业内部的市场竞争也愈演愈烈, 要想生产率有所提升, 必然离不开现代化管理方法和高新技术的应用。就目前机械设计的发展状况来看, 当下产品设计技术的发展已经收到了绿色设计的影响, 然而绿色设计制造的实施的过程十分复杂, 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系统的构建是当务之急, 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绿色设计制造研究和实施问题得以解决。这一创新设计技术发展的技术和概念已经处于发展状态当中, 值得期待。
五、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充分利用
学科交叉和科技发展是时代进步的显著特征, 而机电一体化的应用能够全面促进机械设计工作的学科发展。作为一种复合型较强的应用技术, 它实现了微电子信息技术和机械技术的互相渗透, 起到了极大的科学促进发展作用。整体最佳化的实现, 让其巩固了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应用技术地位, 决定了现代机械设计发展的未来趋势。
综上所述, 现代机械设计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该设计工作的未来一定会日趋完善, 最终带领行业发展走向世界巅峰。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现代机械行业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开发用时、成本和后期跟踪服务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适宜这一发展趋势, 现代机械设计体系已经将构建重点放在了设计水平、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上, 现代机械设计方法和设计原则是现代机械体系构建的两大支撑。
关键词:现代机械,设计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魏玉新.现代机械设计的创新方法研究[J].装备制造, 2009.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8
1茶具的定义与发展
茶具是伴随着茶叶的广泛传播兴起的,在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中,茶叶逐渐成为日常饮用、宴请待客时的必备饮品,在这样的基础上,茶具逐渐形成,并且随着茶叶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派别,不同茶具与茶叶的组合运用又形成了更为复杂的茶道文化。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许多种类的饮料开始取代茶饮品,茶文化似乎也在衰退,但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和茶具在很多人的生活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茶文化和茶具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内容,同时,现代的茶具设计有很多也是参照我国古代的茶具样式,因此,茶具设计也需要了解我国茶具的传统功能和演变,这样才能够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根据传统茶具的发展,预测将来的茶具设计发展趋势。
1.1茶具的定义与功能
茶具是伴随着茶叶广泛传播兴起的,在古代人看来,茶具指的是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的各种器具,而现代人所熟知的茶具,即泡茶汤的器具。也就是说,茶具有狭义与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茶具指的是泡茶的器具,而广义的茶具指的是与茶相关的所有器具,包括狭义以及完成泡饮全过程所需要的设备。
作为茶具,具有几大功能,其中,最主要的功能是完成饮茶,这也是茶具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茶具还有茶文化重要的认知功能,也就是说,茶叶虽然是茶文化的核心,但是茶具的显著性、具象化使得它能够迅速将茶文化的韵味表现出来。
1.2中国茶具的演变
中国的茶文化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通过研究茶文化的文献、茶道等内容我们发现,我国的茶文化是糅合了儒、道、佛诸家思想,自成一脉,是我国百家争鸣、互相融合的典型代表,其独特内涵又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内容。
茶文化的发展促进了茶具的繁荣。“茶具”这一词独立出现是在汉代,但是在唐代以前的茶具,并没有大量文献涉及,而在这一时期,茶具的设计特点多是非常朴实,很多都是为了茶具的最本质功能,即作为茶饮品的器具出现。宋代国力凋敝,但是茶具的风格却是以绮丽为主,这主要是与当时“斗茶”的习俗相关。
明清茶具却在经历宋朝的绮丽后返璞归真,崇尚瓷质与陶质,而且由于明清茶叶多是以绿茶为主,因此,为了将绿色茶汤衬托得更加清新雅致,明清的茶具多是以白色清为主调。同时,明清茶具较为著名的,除了白瓷外,还有紫砂茶具,而这两种茶具审美风格延续下来,仍旧是现代茶具的重要参考依据。
2现代茶具设计的重要元素
与传统茶具不同,现代茶具由于烧制方式多种多样,设计风格也就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另外,由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西方融合,我国很多器具都有非常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这一点在茶具的设计上也有体现,但是这种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又必须依赖纯熟的、有思想的设计理念指导,否则便会变得不伦不类。从这些角度来看,我国现代茶具的设计是一个多层次、跨学科的系统工程,要想创造出一套有个人特色、符合饮茶用户使用习惯、融合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同时又适应现代人的生活方式的茶具是需要一套非常严谨、成熟的设计理念的。
这一套设计理念从本质上来说,是在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依赖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挖掘茶具和茶文化中深厚的文化底蕴,最后通过一些特定的烧制方法,将其表达出来。
2.1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现代社会中最重要的思维之一,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创造性思维代表了一个人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能反映出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在茶具的设计上也是如此。我国茶具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在外形、使用习惯、使用方法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套路,但是这些套路并不一定适应现代人的生活,因此,在进行茶具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开拓思维,在古代茶具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全方位的创新不仅仅是指茶具的外形变化,当然,茶具的外形是首先吸引眼球的因素,但是目前我国现代的茶具无论是从外形还是颜色上来说,都是与我国传统的茶具相似的,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茶具的创造性思维体现的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从茶具的使用习惯、茶具的功能上来看,茶具的设计融合了西方文化并且结合了现代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了改进,让茶具更加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这是创造性思维中最根本的部分。
2.2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
对于现代社会来说,电脑技术的应用是跨时代的,电脑和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各个行业的生产方式。在茶具的设计上,很多设计师可以不必再拘泥于传统的茶具样式,而是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操作,设计出非常有特点的茶具。这些电脑技术通常包括软件设计、3D建模、三维动画设计等,这些电脑技术的运用,使得茶具的设计可以提前在电脑中完成,并且可以在电脑中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设计稿后,再交给工厂制作,这样的话,就把茶具从传统手工艺制作中分离了出来,同时提高了设计和生产效率,能实现茶具的量产化。
2.3逐渐深厚的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是软性竞争力,同时也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所在。我国目前处在知识经济时代,很多产业对于文化价值和知识价值要求越来越高,对于茶具来说更是如此,茶文化原本就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在茶具的设计因素中,文化底蕴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现代茶具多是使用古朴的造型,因为这样更容易让用户产生认同感,对于茶文化的传统也就更加重视。
3现代茶具的设计趋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追求个性化和时尚化的东西,这种经济发展趋势和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要求各行各业都要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在快速竞争的现代社会中存活下来。
根据这个大的时代背景,我们预测茶具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是更加注重设计文化,同时在手工艺设计和市场设计中寻求一个中间点,从而保证能够将茶文化的传统精髓流传下来,同时也能够适应现代人的精神和文化需求。
3.1时尚化与个性化设计趋势
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代人相比有非常大的区别,而茶具作为一个能够在千年文化变化中完好保留下来的文化象征,在现代社会中,茶具也根据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变,而这样的改变也会继续进行下去。
对于现代人们来说,时尚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和文化需求。时尚,并不是追求奢侈与时髦,而是说在现代生活中,能够将每一个细节处理得非常细致,并且有很高的品味。在这一点看来,茶具就不能仅仅沿袭传统的设计样式,而是要走在时尚的前沿,让人们能够体会到,茶具是一种能够提升生活品味的必需品。
同时,由于现代社会追求个性化,那么茶具行业也需要满足用户的这种需求。这种个性化,更多的是需要设计师与普通用户之间增强交流,让用户知道每一种设计都是为了他们服务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满足使用者的愿望,从而让茶具能够一直流传下去。
3.2人性化设计趋势
在我国的传统茶具中,紫砂茶具是最受欢迎的一种茶具,这主要是因为紫砂茶具具有其他茶具无法超越的功能性: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耐寒热,泡茶无熟汤味,能保真香,且传热缓慢,不易烫手,用它炖茶,也不会爆裂。这种特性,能够让使用者有最好的使用体验。这是现代茶具需要借鉴的地方。
对于使用者来说,茶具的文化内涵是需要细细品味的,而使用体验是最直观的,因此,在进行茶具设计的时候,茶具更加注重使用者的用户体验,保证使用者能够在使用茶具的时候,享受到最惬意的时光,这是现代茶具设计中最主要的内容。
结语
茶既是一种日常饮品,也是一种文化的承载,在进行茶具设计的时候,秉持着传承文化、增强实用性的理念,那么,茶具的设计就能真正地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纪荣全.张凌云.试论现代茶具的设计趋势[J].广东茶业,2015(1):8-13.
[2]杨晓华.浅谈中国茶具的演变与茶文化的发展[J].福建茶叶.2010(11):58-60.
[3]房国栋.传统民族文化符号与茶具的设计创新[J].设计艺术.2011(1):65-67.
[4]江琴.茶具的设计浅议[J].陶瓷研究.2006(4):28-29.
[5]纪荣全.张凌云.试论现代茶具的设计走向与趋势[J].茶叶通讯.2015(1):42-45.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9
“历史上的纪念性建筑, 大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其建筑艺术表现和表现手段是要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政治要求……”[1]。在这种传统观念下设计出的纪念性空间, 大多是为封建帝王歌功颂德的, 有着严整的空间序列, 巨大的尺度和体量。但它们是和参观者相对立的,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纪念性情感需求。
到了现代, 传统的纪念性空间形式和纪念观念已经画上了句号。人们开始寻找人性化的纪念性空间, 逐渐从单一的模式走向多元化。此时的纪念性空间无论在纪念观念、纪念对象上, 还是在空间形式、设计手法上都发生了很多变化。
一、纪念主题多元化
纪念目的的变化造成了纪念对象和纪念主题的多元化。传统的纪念性空间是以表现宗教的神秘、宣扬统治阶级的伦理道德、歌颂封建君主的丰功伟绩等为目的。而现代纪念主题更加丰富, 不仅纪念伟人, 也有纪念普通人、文化遗迹, 甚至动物的。如艾滋病人纪念碑、文化遗址纪念园等。此外, 还有纪念事件的, 如香港回归纪念碑、奥林匹克纪念园等。现代纪念主题少了以往必须出现的神秘性与严肃性, 不以正面形象为唯一性。
现代的纪念性空间不再像从前那样, 只是为了彰显神灵、君王的力量和功绩, 更是为了普通人纪念情感需求——回忆与传承历史。例如, 葡萄牙里斯本的地质纪念碑向人们展示了当地2100万年的地质变迁历史。这个纪念碑的主体就是一块有2100万年历史的岩石和一面支撑它的混凝土墙。在墙面靠近土坡并能从街道看见的位置上, 雕刻着这样一句话:“2000万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在这句话下面则镌刻着关于沉积在那里、已演变为化石的海床的详细的教育性文字。在混凝土墙的背面, 沿着平台放置了一块瓷砖板, 上面印有放大了4000倍的出现在地质土层上的苔藓虫群图像。它似乎将隔离开的地质土层开启了一条缝隙, 向人们展示那些“看不到”的东西。
二、设计手法多样化
传统的纪念性空间主题大致相似, 往往是为帝王歌功颂德, 表现其丰功伟绩。纪念性内涵的表达方式也相对比较单一, 设计手法也比较程式化, 往往是沿用纪念碑、纪念柱、凯旋门等历史形式。而这种简单地沿用历史形式的程式化的设计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
现代主义出现后, 纪念性建筑空间不再盲目地歌颂崇高和伟大, 而是更多地表现出理性反思的特征。人们将视线转向了纪念性空间与所处的场所特征, 并与当地社会环境的有效结合, 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结合, 注重文脉和地域性, 使观众心理上产生场所感和认同感。因此, 不同的建筑师也根据自己对纪念性主题内涵的理解, 创造出赋予个性特色, 能表达丰富纪念性情感的独特形式。
我们对比一下柏林欧洲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和波士顿犹太大屠杀纪念碑的设计, 就可以看出两个同样表现犹太人苦难历史的纪念碑, 依据建筑师个人的理解就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构思, 富于个性的表现。
柏林欧洲犹太死难者纪念碑 (图1) 的设计者是来自美国的建筑师彼得·艾森曼。这座纪念碑是由2711块灰色的长方形水泥柱组成的。2711个水泥柱以不同的角度微微倾斜。在水泥柱之间, 是窄窄的小路, 只能容一人通过, 其间地面高低不平, 行走起来颇为困难。参观者必须在这片极易迷路的水泥“丛林”中找寻出路, 并从中体会到当年被纳粹迫害的犹太人行走在集中营里的感受——失落、恐惧和无助。
同样表现犹太人历史的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碑 (图2) 却是另外一种设计手法。纪念碑由六个玻璃空心塔组成, 塔壁上刻有集中营囚徒代号和幸存者的语录。1993年4月18日 (大屠杀纪念日) , 人们在纪念碑下埋入永久封箱, 内中保存由新英格兰地区民众提供大屠杀中的死者名单。
三、空间设计人性化
传统的纪念性空间是与参观者对立的, 是高高在上的。设计者往往用高大、垂直的纪念物表现至高无上的权利, 用巨大的尺度让人产生敬畏。而现代纪念性空间更注重观众与纪念性空间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注重观众的心理体验。纪念性空间的设计开始从单一的高大的纪念物的设计转向了对纪念性空间、纪念性场所的塑造, 注重观众的心理体验, 营造感人的纪念性气氛。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 (图3) 的设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强调参观者与纪念性空间实体的对话与交流。纪念物没有强加给观众任何东西, 参观者可以随意选择游览路径, 人们是在闲庭信步般的参观中慢慢地用心灵去体验和感知罗斯福总统的事迹和品格, 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社会状况和人民的精神风貌。罗斯福总统纪念园的设计采用了一种非常自然活泼的纪念性公园设计形式。它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纪念性空间体验, 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全新的角度来看待纪念性空间设计。设计师哈普林在设计时曾说:“我们希望创造出这样的一个纪念园:它给人的环境空间感受主要是依靠参观者与参观对象的对话与交流, 而不是依靠纯粹的视觉艺术效果;它是生动活泼的、鼓励参与并适合所有年龄层次的人。”
柏林欧洲犹太死难者纪念碑 (图1) 的设计者彼得·艾森曼说:“我们并不是纪录, 而是要创造给每个参观者的活动提供很多可能性的场所。在这里参观者可以冥想, 可以吃午餐, 也可以散步。这不是一个给定主体的公园。这个公园是一个提供真实的体验和感受的地方, 不是要去理解, 而是要去感受这种体验”[2]。
现代纪念性空间往往为欣赏者提供更多的思辨机会, 更注重参观者的理性批判与思考, 这是对接受者发展了的价值观念、审美意识、文化艺术素养以及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应答。
四、空间功能复合化
现代纪念性空间的塑造正取代纯粹纪念物的设计, 并成为表现纪念性主题的主要途径和手段。纪念性空间的世俗性大大加强, 空间功能的复合化、设计手法的多样化给纪念性空间带来了活力。“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写道:‘古老的纪念建筑在世上作为一种固有的形式已经过时了’。20世纪以来认为纪念建筑应当赋予新的形式和新的目的和新的意义。纪念建筑 (Monument) 和纪念性建筑 (Monumental) 不再被认为是死者的房子, 而是一种更加广泛的含义, 体现一种活着的纪念物, 以纪念人和事, 不只是纪念用地, 而且是公共活动的用地。”[3]
例如, 罗斯福总统纪念园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它在表达纪念性的同时, 也为参观者提供了一个亲切而轻松的游赏和休息环境, 体现了一个民主的形象, 并把纪念的罗斯福总统的形象定格为一个人, 一个总统, 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神”。
现代的纪念性空间在表达纪念性的同时, 已经越来越多地具有了游憩性的功能, 和市民的游憩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戴安娜王妃纪念园 (图4) 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纪念园通过一条项链式的喷泉水系来表现戴安娜王妃的优雅和亲切。不同的水流形态、不同的水速、不同的水声, 都反映了戴安娜生命中多样的个性[4]。”它用简洁的白色花岗岩水渠来表示王妃的性格, 通过性格来纪念、怀念戴安娜王妃。同罗斯福纪念园一样, 戴安娜王妃纪念园中没有一个高大统领性的物体, 设计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白色的水渠中流淌着的水与绿色的草地, 仿佛暗示着王妃一有活在人们的心目当中, 气氛安静轻松而积极向上。设计在表达纪念性的同时, 为游人提供了一处亲切而放松的游憩地, 与戴安娜王妃平易近人的为人相吻合, 又是一处摆脱传统纪念手法的佳作。
五、结语
纪念性空间是连结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纽带。在这里, 人们与历史对话, 追思过去, 思索未来。
进入20世纪以来, 社会的变革和纪念观念的转变促使纪念性空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众多西方设计师开始反对脱离普通人精神需要的那些高大的、唯美的古典纪念形式, 而努力探求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纪念形式。但是, 在当今这样一个追求民主自由, 崇尚人性化设计的时代, 纪念性空间设计在做到其基本的传承历史、保存记忆的职责之后, 最重要的是应该注重纪念性空间中的主体——参观者。设计要从参观者的心理出发, 注重普通参观者的心理感受,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良好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3]齐康.纪念的凝思[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6.93页、109页
[2]纪铮.彼得·埃森曼访谈——欧洲犹太死难者纪念碑设计[J].世界建筑, 2005 (10) :111页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10
家用纺织品作为一种表现个性理念和家居情趣的信息载体, 是评价和权衡现代居住环境品味的主要依据之一, 已经成为独特的人文家居装饰。
中国风设计, 也叫“中国风格”或“中国情趣”或“东方情趣”。它是以中国传统元素为表现形式, 建立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古韵的基础上, 并适应全球经济发展趋势, 有独特自身魅力和性格的艺术形式。近年来, 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从2008年的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到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 世界的目光纷纷再一次聚焦在中国, 国内外的设计大师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的时尚家纺有机结合在一起, 并在世界时尚家纺舞台上又一次掀起了新世纪的“中国风”的热浪;中国传统的纹样, 色彩, 装饰工艺等元素被众多的设计师巧妙融入到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去。图1~3为以中国元素的设计的织物、面料和地毯。
2 民族图形的运用
民族图形包括中国传统的吉祥寓意和思维方式, 精典的图形样式可以体现人们怀旧的情愫基调。它代表着自然的展现、精湛的工艺、朴素的气息、古典的风度, 强调简雅和自由的和谐统一。在近几年的家纺行业的产品中, 以婚庆系列中的民族图形运用最为突出。以20世纪80年后为主的年轻人对于新婚床品和陈设也有着时代性的审美要求, 继而对家纺行业中婚庆系列产品中的民族图形设计提出了符合时代流行趋势的创新发展要求。
目前国内一线家纺品牌中, 如罗莱家纺、富安娜家纺和水星家纺等多家品牌家纺为迎合市场审美需求都相继主推了以民族图形设计为主旋律的婚庆系列。图4为一款主题为“龙凤呈祥”的婚庆系列产品, 将传统的设计元素龙凤、牡丹和百合完美组合, 在现代家纺中属于首例, 产品采用了中国传统工笔画中写实的渲染、云纹等技法的表现手法, 色彩柔和, 雍容典雅。历史的悠远感和时空感满足了现代人追求新颖的文化心态, 民族的似曾相识感也诱发了对中国古老文化和艺术的翩翩联想, 以穿越的表现形式安抚了现代人的惶恐与追求贵族生活的心理满足感。
3“简约化”和“自由化”的设计趋势
在琳琅满目的家纺产品中, 民族图形的运用也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从早期的牡丹、龙凤这些具体符号到现代推崇的几何抽象符号, 家纺产品中的民族图形的设计走向简约风格, 这种简约化的创意表达通过象征、联想、指示和暗喻等方法来实现, 形有限而意无穷。
现代社会, 多物质、多思想、多潮流和多情绪, 使得我们迷失在复杂和混乱的纷繁现象中。从肤浅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呼唤纯粹、简单, 反对复杂和庸俗, 沉淀复杂的东西, 筛选和提纯, 获取精髓延伸并扩大, 运用到设计中去, 这就是体现新生活的新的简约风格。简约并不是简单, “LESS IS MORE”简约仅仅是外在的表现形式, 藏在骨子里的还是MORE。简约主义设计风格特色是将设计的元素、色彩和材料精简到最简约的程度, 讲究时代气息, 造型精简, 层次丰富。简洁的色调、凝练的图案、简约的款式。摆脱暧昧和陈旧主义, 展现出简洁奢华的家居风景。简约主义的奢华, 正在重新建立一种赤裸而宁静的美。新的简约风格正是植根于多种派别的基础之上的, 民族图形的简约设计趋势也汲取多种艺术设计风格的精华, 擢升出异于包豪斯风潮的“现代风格”, 也不同于“造平民化房子”为主导的现代国际风格。这种风格回归到“轻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朴素和洗尽铅华的本质之美, 是经过复杂的推敲、仔细的提炼的精髓之美。图5为简约化的中国元素织物效果。
现代年轻人对生活认识从细节开始变化, 对色彩的要求开始变高, 追求轻松自然的颜色, 新的简约形式开始变化。图形的风格设计主张自由、无拘无束, 能满足居住生活所需的都可以被吸收采纳。传统民族图形以对称、庄重沉稳和纷繁复杂形态为主, 在民族图形再设计中主要以保留寓意的前提下, 提取抽象元素为代表, 不拘泥于某一类具体图形, 组合形式相对自由灵活, 突破单一的风格基调, 跨越时空的组合, 让图形元素与风格相互影响、相互兼容。
过去、现在和将来正被逐渐合为一体。在家纺民族图形再设计中主张技术与艺术相统一, 利用体现新精神阐释民族传统的表现手法, 提倡精确、完美的艺术效果。图6为青花瓷风格的床品提花面料。
4 结语
近几年出现的家纺产品中, “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的标志融于设计中, 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其精华所在, 民族图形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 对现代或未来的家纺产品设计有着不可估计的重要影响。把民族审美情趣同现代设计相结合, 形成独特的设计体系, 是现在中国家纺产品的设计趋势, 运用民族图形这个表现形式, 保留传统吉祥寓意, 提取其中的抽象元素, 传达传统和时尚的理念, 创造中国自己的设计语言。
摘要:流行趋势是大众消费喜好和生活方式演变的风向标, 家纺企业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设计紧跟流行趋势的重要性。目前的家纺产品呈现多姿多彩的设计风貌, 以中国传统元素与时尚元素结合的新古典风格最为显著, 使传统民族图形走向国际化, 趋向于“简约化”和“自由化”的设计风格。
关键词:中国元素,现代家纺,设计趋势
参考文献
[1]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M].上海:上海画报出版社, 2006.
[2]陈瑛.现代装饰设计[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5.
[3]陈文珍.传统艺术因素在家纺设计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 2011, (7) :81.
[4]高朋.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家纺设计中的运用研究[J].文教资料, 2012, (35) :70-71.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现代机械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手段;发展趋势
1.现代机械设计优越性
机械设计是为实现某一使用功能,同时考虑其运动可能性、制造可能性、经济可能性,从而构思一种具有一定创新的机械产品的过程。传统的设计技术受低劣的设备条件和落后的技术方法所限,只能在保守的观念下,依据粗略的验算甚至估计,通过大量的简化和静止化假设完成机械工程设计,它必然使设计存在随意性,对个人的经验和习惯的依赖性极大,极难实现合理、准确和高效的设计。现代设计技术充分利用了当今迅速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技术、计算技术、应用数学和力学、电子学、测试和分析技术,使设计技术有可能从经验的、静止的和随意性很大的传统设计变为基于计算数据、知识工程或专家系统的、动态的现代设计。这需要充分收集、分析和检索必要的信息、快速的数值运算和方案寻优,因而必然大规模地使用CAD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现代设计虽然大体上继承了传统设计的原则和步骤、价值分析法则和指标、造型设计标准和观念、类比设计思想、组合/分解方法等但科技发展对设计技术的促进使之不可能一成不变地沿袭旧有模式,而是几乎在产品设计全周期的各阶段,都应引入现代科技成果和工具,使用各学科的新发现、新观念。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图形图象处理和传输技术基础上组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ComputerSupportingCooperationWorking)环境以综合集体的智慧;用系统工程的观点乃至大系统理论对问题进行分解简化或综合分析。而在随后的分析计算和优化设计阶段(或者总称详细设计阶段),应以弹性力学为基础,以有限元分析系统为工具进行机械结构的应力/应变分析和强度计算,以塑性力学、材料力学为基础,以有限元方法、计算机数字仿真和图形仿真技术为手段,进行针对材料屈曲和塑性破坏的极限设计;以振动理论、强化试验理论和安全寿命预测理论为基础,在计算机系统支持下完成针对疲劳损伤的疲劳设计。由此可见,现代设计技术的相关学科领域除上述传统设计过程中涉及的技术门类外,还融进了计算机仿真技术、随机振动与动态载荷分析、模块化设计、优化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试验及其强化、计算机信息交换方法和标准等,其中,动态、优化和计算机化是其核心。
2.现代机械设计特点
现代设计技术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智能化。大型复杂机械的设计必须完成“分析—分解—综合”的过程。其中包含了大量创造性思维过程和智能活动。二是经济性,市场的竞争、用户的选择使对产品的经济性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并行性。必须超前考虑后续过程,实现DFM、DFA,以压缩废品、库存的消耗,确保上述经济性。四是集成化。即树立人—机一体化、机—电一体化、硬件—软件一体化观念,综合多方面测试分析数据指导、评价设计,融多种现代科技成果和技术,特别是CAD技术于机械产品之中。五是精确性。这是机械工程产品复杂度、综合性提高的必然结果,现代先进的计算技术、计算理论和计算分析工具的使用也使之得以迅速提高。六是动态性。不仅分析设计对象要从动态的观点出发,设计组织的合作协调也具有动态性,后者要求设计数据集成、设计系统无缝连接。
3.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CAD技术主要应用于机械设计的以下诸方面:几何建模、工程分析(如结构分析中的应力/应变计算,动态特性、热传导特性分析等)、设计审查与评价(如公差分配审查、干涉检查、运动仿真等)、计算机辅助绘图、工程数据库的建立及其操作和工程设计信息的处理、检索和交换等。然而,机械设计是一种反复改进、分析评价的创造过程。这一过程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创造性,针对市场需求或用户需求构思出具有一定创意的产品模型;二是多解性,建模中材料、用户对象、设计标准、经济指标等的差异均可导致迥然不同的设计结果;三是近似性,不论计算手段多么先进、设计工具多么强有力,也必须进行必要的简化近似。这些特性在机械设计过程中非常突出,但又没有确定的数学模型,也难以得出明确的解答,现有CAD技术因此在其中尚无用武之地。由于具有上述特征的工作基本上集中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其中构思的优劣、设计目标选择的合理与否,对后续工作的影响不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非常大。为了在机械工程设计的早期最大限度地将工程技术人员从繁琐无序的摸索尝试中解放出来,从而充分发挥人类卓越的创造力,同时综合运用人类多年积累的知识成果,发挥设计组织的集体智慧,必须将繁杂的数值计算、知识信息的传送处理和检索、简单而又众多的判断等工作尽可能地交给计算机完成。因此,CAD技术必须向智能化、信息集成化、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和CAD/CAM一体化方向发展。可以预见,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知识库数据库技术、信息集成与交换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交换标准的拟定、发展与完善,CAD技术正在向智能化、信息集成化、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方向发展,它在机械设计过程中的应用也趋于向设计早期深入。
人工智能在CAD技术的智能化中起着突出的作用,人工智能与CAD技术相结合的一切研究,几乎都围绕着提高CAD系统的创造力而展开。基于范例推理的设计,基于约束满足的设计等方法的广泛应用,导致了智能CAD技术的产生和发展。其中具有一定智能的专家系统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即用于方案综合和设计评价。近年来还出现了处理设计条件描述不充分问题的基于神经网络的设计方案推导系统,以及针对机械工程设计多解性的模糊设计、模糊评判方法。
随着工程设计项目规模和设计队伍的扩大,设计周期的缩短,以及DFM、DFA模式的引入,关于设计系统内部信息共享的要求日益迫切。信息集成包括MIS(管理信息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数据共享及其完整性、安全性和一致性维护。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困难在于:设计中大量存在非结构化、非定长的多媒体信息,如工程图样、产品样品图象、关于用户调查及产品评价的录音等,对他们的有效管理必须借助于多媒体数据库。虽然目前用于商业和教育的多媒体数据库系统已进入实用阶段,但支持工程设计的多媒体工程数据库(EDB)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因此,为了减轻网络负载,必须解决Client/Server环境下智能化多库协同问题,多媒体信息传输、播放的同步问题等。CAD系统集成化的另一途径是信息交换接口的标准化。为此,已先后产生了IGES、PDES、STEP等信息交换标准,目前它们还在进一步发展完善中。
4.结束语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篇12
1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城市的规划和建设让社会各界对城市园林规划建设越来越重视,相关的部门不断投入资金,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向世界先进水平靠拢。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很多城市已经把园林景观设计放在重要位置,但不得不承认,我们的园林景观建设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1.1 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我国近代景观园林设计起步较晚,真正的城市园林景观建设是在改革开之后才发展起来的,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十多年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才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开始快速发展。但毕竟受到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我国园林设计者的水平还有待提高,设计理念、设计水平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1.2 缺乏创新,模仿痕迹过重
园林景观建设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还很短,加上设计师水平有限,很难结合自身城市的特点和文化底蕴,设计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多数都是盲目抄袭、复制,不同城市的园林景观大同小异,有的甚至完全雷同,缺乏城市自身特点,没有创新,不能充分利用当地独有的文化内涵、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和人文特点,不仅浪费资源,且没能凸显地域特点,对城市自身的发展没有起到有利的作用。
1.3 地方政府在园林景观管理方面不够重视
部分城市在景观建设的时候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选用名贵的花草树木,但忽略土壤和环境因素。在日常园林景观的维护和管理上方式统一、简单,对树木的病虫害防治不重视,对一些草坪和花卉的管理不及时,结果就是年年种树,年年栽花草,年年没有景观,城市的园林景观不能保持持续稳定发展。
2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发展趋势
2.1 坚持生态化、多样化发展
当前,环境保护问题已是全世界面临的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人们日益清楚地认识到环境对人的重要性,尤其是现代城市的迅速发展使得绿地面积减少,空气和水污染严重,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住在钢筋水泥建筑成的高楼大厦里,远离鸟语花香的大自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立足于生态化、多样化的原则,为人们提供健康、优美的生活环境。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注重循环理念的运用,注重植物群众中生态学理的运用,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特性进行不同的安排和规划,让景观设计中的植物可持续的生长和繁衍。为创建平衡的生态环境、延续稳定的系统,设计师应科学协调自然地形与绿化系统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态法则充分体现物种整体特征,配置更为科学的植物类别。在生态平衡理念运用的时候还要注重对自然条件中空气、水资源、天然肥的利用,让这些植物生态链形成良性循环,建立有序的、长期的、可持续的生态环境圈。
2.2 注重地域性、实用性、创新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除考虑生态因素之外,其次应注意结合本城市的地域特点,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把城市的地域特色融合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创造出独特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中国本来就是个地理面积很大的国家,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不论是自然风光、地理特点还是人文环境、风土人情,都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都是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优势,也为各地不同的园林景观设计风格提供了丰富素材。如果设计者充分利用各个城市的地域特色,充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不仅可节约成本,还可避免雷同,设计出更加有特色的园林景观。
2.3 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推荐阅读:
现代设计民主化趋势07-16
现代住宅设计新趋势05-29
现代商务的发展趋势05-28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10-20
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有哪些趋势?10-13
现代设计发展05-20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11-28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10-09
对日本现代设计发展07-09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