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趋势(精选8篇)
核心趋势 篇1
1 前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即3G的技术基础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 具有抗干扰性能好、抗多径衰落能力强、系统容量大、通信质量好、频率利用率高等优点, 促使我国三大运营商全部推出3G业务, 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3G时代。
虽然3G系统较2G系统能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 (快速移动环境下, 最高速率144kb/s;室外到室内或步行环境下, 最高速率384kb/s;室内环境, 最高达2Mb/s) , 能提供多媒体业务, 但是它依然存在一些局限性, 比如通信速率不能满足用户对高速多媒体业务的需求、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 S的多种速率的业务、难以实现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通信费用相比2G并未降低, 甚至更高等等。鉴于3G系统存在种种局限性, 各国早已在积极进行后3G (称为B3G或IMT-Advanced或4G) 通信系统的科研和实验。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步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和演进问题以及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因此, 在3G还未能在全球普及的情况下, 通信业界围绕着4G的各种技术和产品已经渐渐崭露头角。
4G是英文fourth Generation的缩写, 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技术的简称。国际电信联盟 (ITU) 早在1999年9月就把“第三代之后”移动通信系统的标准化问题提上了日程, 在ITU-R的工作计划中列入了“IMT-2000及其以后的系统”的内容。当时ITU有关4G的提法是Beyond IMT-2000 (B3G) , 2005年10月正式更名为IMT-Advanced, 是指超过IMT-2000 (3G) 能力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4G的概念可称为广带 (Broad-band) 接入和分布网络, 具有超过2Mb/s的非对称数据传输能力, 对全速移动用户可提供150Mb/s的高质量的影像服务, 并首次实现三维图像的高质量传输, 无线用户之间可以进行三维虚拟现实通信。
2 3G与4G的比较
2.1 核心技术
3G系统以码分多址 (CDMA) 为技术基础, 码分多址是将相互正交的不同的码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调制信号, 实现多用户同时使用同一个频率接入系统。由于利用相互正交 (或尽量正交) 的码去调制信号, 会将原用户信号频谱带宽扩展, 因此CDMA通信系统是一种典型的的扩频通信的应用。
4G系统的核心技术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OFDM) 属于多载波调制 (MCM) , 它将指定的信道分成若干个正交的子信道, 在每个子信道进行窄带调制和传输, 同时要求信号带宽要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
2.2 通信系统结构
3G采用的主要是蜂窝组网, 其核心网是在GSM系统的核心网GSM-MAP和AMAPS, IS-95的核心网ANSI-41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空中接口与相应的2G系统后向兼容。它的三种工作模式为:单载波频分双工、多载波频分双工和时分双工方式。3G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4G系统发展为以数字广带为基础的网络, 它的核心网是一个基于全IP的网络, 因此核心网独立于各种具体的无线接入方案, 能提供端到端的IP业务, 能与已有的核心网和PSTN共存。采用全IP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无缝互连, 全IP也是一种低成本的集成目前网络的方法。核心网应具有开放的结构, 从而能允许各种空中接口接入核心网, 同时, 核心网应将业务、控制和传输等分开。采用统一的IP核心网,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网络互连是在网络层上采用IP协议进行的, 而且各种接入网的接入方法和速率可以不同, 从而解决了3G不能全球漫游的问题。4G的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2.3 系统参数
移动通信从1G到3G是按照高数据率、高移动性和无缝隙覆盖方向发展的。据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IMT-2000:3G在2005年左右实现最高约为30Mbps的数据速率, 但这远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现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 而4G在2010年左右实现在高速移动环境下支持最高位100Mbps的速率, 在低速移动环境下达1Gbps。3G采用的是CDMA技术, 利用正交码来区分用户, 有FDD和TDD两种双工方式来使用其在2GHz附近的对称和非对称频段。4G最有可能的接入方式是OFDM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 或MC-CDMA (多载波码分多址) , 采用全数字全技术, 支持分组交换, 使系统容量、频谱效率和传输速率大为提高, 并与现有的三大3G标准兼容。3G与4G的系统参数对比见表1。
3 4G的关键技术分析
3.1 正交频分复用 (OFDM) 技术
OFDM是4G系统最为合适的多址方案, 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 OFDM也是4G系统采用的多址方式。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正交频分复用) 技术的应用已有将近40年的历史, 第一个OFDM技术的实际应用是军事用途的无线高频通信链路。经过多年的发展之后,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广播式音频和视频等领域。OFDM已经是公认的4G的核心技术之一, 它实际上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 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 将高速的数据流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 调制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 用于调整子数据流的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 且频谱有1/2的重叠。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 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 因此每个子信道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 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 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该技术之所以越来越受关注, 是因为OFDM有以下独特的优点:
(1) 频谱利用率高。
频谱效率比串行系统高近一倍, OFDM信号的相邻子载波相互重叠, 其频谱利用率可以接近Nyquist极限。
(2) 抗衰落能力强。
OFDM把用户信息通过多个子载波传输, 这样在每个子载波上的信号时间就相应地比同速率的单载波系统上的信号时间长很多倍, 从而使OFDM对脉冲噪声和信道快衰落的抵抗力更强。
(3) 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OFDM自适应调制机制使不同的子载波可以按照信道情况和噪声背景的不同使用不同的调制方式。当信道条件好的时候, 应采用效率高的调制方式;而当信道条件差的时候, 则应采用抗干扰能力强的调制方式。再有, OFDM加载算法的采用, 使得系统可以把更多的数据集中放在条件好的信道上以高速率进行传送。因此, OFDM技术非常适合高速数据传输。
(4) 抗码间干扰 (ISI) 能力强。
码间干扰是数字通信系统中除噪声干扰之外最主要的干扰, 它与加性的噪声干扰不同, 是一种乘性干扰。造成码间干扰的原因有很多, 实际上, 只要传输信道的频带是有限的, 就会造成一定的码间干扰。OFDM由于采用了循环前缀, 故对抗码间干扰的能力很强。OFDM的实现框图如图3所示。
3.2 智能天线 (SA) 与多入多出 (MIMO) 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 (SA) 是一种安装在基站现场的双向天线, 通过一组带有可编程电子相位关系的固定天线单元获取方向性, 并可以同时获取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各个链路的方向特性。智能天线是一种基于自适应天线原理的移动通信新技术。它在消除干扰、扩大小区半径、降低系统成本、提高系统容量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该技术采用了空时多址 (SDMA) 的技术, 利用信号在传输方向上的区别, 将同频率或同时隙、同码道的信号进行区分, 动态改变信号的覆盖范围, 将主波束对准用户方向, 旁瓣或零陷对准干扰信号方向, 并能够自动跟踪用户和监测环境变化, 为每个用户提供优质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信号从而达到抑制干扰、准确提取有效信号的目的。这种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增加传输容量, 又能扩大覆盖区域、降低系统建设成本。在不增加系统复杂度的情况下, 使用智能天线可满足服务质量和网络扩容的需要, 因此被认为是未来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目前智能天线的工作方式主要有两种:全自适应方式和基于预多波束的波束切换方式。全自适应智能天线虽然从理论上讲可以达到最优, 但相对而言各种算法均存在所需数据量, 计算量大, 信道模型简单, 收敛速度较慢,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出现错误收敛等缺点, 实际信道条件下, 当干扰较多、多径严重, 特别是信道快速时变时, 很难对某一用户进行实时跟踪。在基于预多波束的切换波束工作方式下, 全空域被一些预先计算好的波束分割覆盖, 各组权值对应的波束有不同的主瓣指向, 相邻波束的主瓣间通常会有一些重叠, 接收时的主要任务是挑选一个作为工作模式, 与自适应方式相比它显然更容易实现, 是未来智能天线技术发展的方向。
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多输入多输出) 技术是近年来热门的无线通讯技术之一。4G系统采用了MIMO技术, 即在基站端放置多个天线, 在移动台也放置多个天线, 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形成MIMO通信链路。发端将信源输出的串行码流转换成多路并行子码流, 分别通过不同的发射天线阵元同频、同时发送, 接收方则利用多径引起的多个接收天线上信号的不相关性, 从混合信号中分离估计出原始子码流, 这相当于频带资源的重复利用, 使频谱利用率和链路可靠性极大的提高。MIMO技术也可以比较简单地直接应用于传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将基站的单天线换为多个天线构成的天线阵列。而GSM、CDMA IS-95、3G系统中都没有采用这种技术。
MIMO系统具有以下优点:降低了码间干扰 (ISI) , 提高了空间分集增益, 提高了无线信道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大幅提高传输速率, 提高信道的可靠性, 降低误码率等等。MIMO系统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
3.3 软件无线电 (SDR) 技术
所谓软件无线电 (Software Defined Radio, SDR) , 就是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 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 利用软件来定义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前端接收、中频处理以及信号的基带处理等等, 即整个无线电台从高频、中频、基带到控制协议部分全部由软件编程来实现。4G移动通信系统中, 若要实现“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以任何形式接入网络”的理想通信方式, 则至少需要保证移动终端能够适合各种类型的空中接口, 能够在各类网络环境间无缝漫游, 并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业务之间进行转换。这就意味着在4G系统中, 软件将会变得非常复杂, 因此, 引入软件无线电技术。
软件无线电是近几年随着微电子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它以现代通信理论为基础, 以数字信号处理为核心, 以微电子技术为支持。SDR概念一经提出, 就受到各方的极大关注, 这不仅是因为其概念新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 更为重要的是它潜在的市场价值也是极具吸引力的。其基本思想就是将硬件作为其通用的基本平台, 把尽可能多的无线及个人通信的功能通过可编程软件来实现, 使其成为一种多工作频段、多工作模式、多信号传输与处理的无线电系统。它旨在建立一个无线电通信平台, 在平台上运行各种软件系统, 以实现多通路、多层次和多模式的无线通信。SDR的核心技术是用宽频带的无线接收机来代替原来的窄频带接收机, 并将宽带的A/D、D/A变换器尽可能的靠近RF前端, 利用DSP进行信道分离、调制解调、信道编译码等工作, 从而使通信电台的功能尽可能多地采用可编程软件来实现。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 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其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畅通无阻的使用。SDR还有其他优点, 比如可改善频谱的使用等, 都可进一步提升软件无线电的技术价值。
软件无线电技术主要涉及数字信号处理硬件 (DSPH) 、现场可编程器件 (FPGA) 、数字信号处理 (DSP) 等, 目前, 软件无线电技术虽然基本上实现了其基本功能:硬件数字化、软件可编程化、设备可重复设置性, 但是其传统的流水线式结构严重影响了设备可配置功能和设备的可扩展性。1999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V.Bose等人在Spectrum Ware项目支持下提出了网络式结构的虚拟无线电概念。这个项目致力于建立一个充分利用工作站提供的资源和网络优势的理想无线电结构, 人们称它为虚拟无线电, 这将是软件无线电的发展方向。
3.4 IPv6技术
3G系统不是基于IP的, 如CDMA2000是基于ANSI-41的, 而CDMA是基于GSM-MAP的。4G系统应当是一个全IP的网络, 采用全IP的优点有:可以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无缝链接, 是目前低成本集成现有网络的方法。4G的核心网是一个基于全IP的网络。4G通信系统选择了采用基于IP的全分组方式传送数据流, 不再采用电路交换的方式, 因此IPv6技术将成为下一代网络的核心协议。选择IPv6协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 巨大的地址空间。
在一段可预见的时期内, 它能够为所有可以想像出的网络设备提供一个全球唯一的地址, 未来的移动终端必将拥有唯一的IP地址作为身份标识。
(2) 自动控制。
IPv6还有另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支持无状态和有状态两种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方式是获得地址的关键。在这种方式下, 需要配置地址的节点使用一种邻居发现机制来获得一个局部连接地址。一旦得到这个地址之后, 它将用另一种即插即用的机制, 在没有任何人工干预的情况下, 获得一个全球唯一的路由地址。
(3) 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 (Qo S) 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协议的角度看, IPv6与目前的IPv4具有相同的Qo S, 但是IPv6能提供不同的服务。这些优点来自于IPv6报头中新增的字段“流标志”。有了这个20位长的字段, 在传输过程中, 中国的各节点就可以识别和分开处理任何IP地址流。尽管对这个流标志的准确应用还没有制定出有关标准, 但将来它无疑将用于基于服务级别的新计费系统。
(4) 移动性。
移动IPv6在新功能和新服务方面可提供更大的灵活性。每个移动设备设有一个固定的家乡地址, 这个地址与设备当前接入互联网的位置无关。当设备在家乡以外的地方使用时, 通过一个转交地址即可提供移动节点当前的位置信息。移动设备每次改变位置都要将它的转交地址告诉给家乡地址和它所对应的通信节点。
4 关于4G发展趋势的个人观点
就研发来看, TD-SCDMA起步较晚, 从2008年4月份才开始试商用, 整体上比WCDMA和CDMA2000落后了5年左右。中国在3G研发上虽然提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3G标准, 但时间晚了, 所以并没有强悍的话语权。而在4G技术的研发上, 我国完全扭转了这个不利的局面。现在, 当国人将所以目光全部聚集在3G标准上的时候, 华为、中兴这样优秀的国内厂商已经走出国门, 将目光牢牢锁定在LTE的研发建设上。近两年, 正是各国进行4G技术研究的关键阶段, 每个国家都在有计划的积极开展4G研究, 目的就是尽快研究出成熟的4G技术, 然后率先占领市场。在有些国家已经开始4G商用, 而国内的3G建设才刚刚起步, 这或许会让人担心中国的4G会落后全球。但是就我看到的是, 这种情况不会出现。在4G研发方面, 中国具备绝对的话语权, 其自主的标准TD-LTE已被列为4G国际标准, 而全球很多国家都决定采用TD-LTE作为本国的4G制式, 在4G合同上, 中国厂商更是成绩显著。所以, 有理由相信在以LTE为主流的4G时代, 中国将大有作为!
美国虽然一直是通信领域的领头羊, 但是在4G技术的研发上就稍微逊色了一些。美国本土的几大运营商为了抢占4G市场先机, 先后推出各种所谓的“4G”服务, 等4G标准——LTE-Advanced和Wi MAX确定下来后, 各运营商才明确各自采用的4G制式。这样做使美国国民对于4G的理解产生了阻力, 也不利于4G技术的普及, 另外几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小的。但毕竟美国的实力不容小觑, 在4G时代, 美国的发展也将是非常有前途的。相反, 日本的4G发展很迅速, 因为日本政府对于4G重视, 很早就开始制定计划开展4G研究, 目前为止日本NTT、Do Co Mo对4G技术的研究已经基本处于领先地位, 日本未来的4G发展将是令人瞩目的。至于其他国家的4G未来, 这里不一一赘述。可以预期的是, 全球通信行业在未来几年内将发生很大的变化, 人们即将迎来完全不同于3G的4G时代, 而中国主导的TD-LTE将成为全球4G的主要标准, 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摘要: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逐步进入实用阶段,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演进及其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因此, 在3G还未全球普及的情况下, 通信业界围绕着4G的各种技术和产品已渐渐崭露头角。4G系统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更宽的网络频谱、终端更加多样化和智能化, 可提供更多类型、具有多种QoS的各种速率的增值业务, 通信费用将降低。本文通过对3G、4G通信基本关键技术分析比较, 论述了当今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未来的通信模式。
关键词:4G,关键技术,现状,趋势
参考文献
[1]董奇, 吕玲玲.全球4G通信系统发展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27) :43-44.
[2]宋丹阳.4G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D].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张洋祥.第四代 (4G) 移动通信技术研究[J].软件导刊.2009, 8 (06) :21-22.
[4]杨娟, 颜彪.4G中的新技术及其与3G的比较[J].信息技术.2004, 28 (06) :98-101.
[5]王建宇, 胡国华.3G向4G的演化及4G的研究进展[J].科技信息, 2009 (35) .
核心趋势 篇2
近年来,我国许多商业银行纷纷启动或筹划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希望从技术上为后续的业务发展和经营转型奠定基础。同时,很多银行为了加速与国际同业接轨的步伐,大胆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的核心系统产品,或者在此基础上加以本土化改造。
一、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现状
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发展是由我国金融业的改革发展带来的整体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和信息技术进步革新共同驱动的。早期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为存款、贷款,此时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处于电子化业务处理阶段。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推进,传统的存贷业务不能满足商业银行发展的需求,银行业务逐步向以支付为代表的便捷金融服务方向发展,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向网络化与集中化方面发展。随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业务逐步向国际化、综合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通常采用参数化、松耦合等方式满足产品快速创新、业务流程再造、新业务领域拓展、全面风险管理等需要。
随着银行业务发展对信息科技系统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加,我国商业银行信息科技系统的业务功能范围也从80年代初的简单电子记账,扩大到如今的账务处理、业务流程自动化、客户营销支持、报表统计分析、风险管控、外部监管、办公自动化及内部管理等内容,几乎覆盖了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而核心业务系统的定位主要是进行账务处理,提供账户管理功能和与账户相关的交易处理和批量处理功能,是支撑银行业务运营的关键,也是银行信息科技系统的核心。近年来,为适应金融发展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为满足不断增长业务规模与不断发展变化的业务需求,我国大中型银行逐步开展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与改造工作,实现了数据全国集中,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在技术层面都有了比较现实、比较稳健的支撑。
1996年至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先后完成第二代和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NOVA)建设。2008年中国工商银行启动第四代核心业务系统(NOVA+)建设,该系统将实现客户信息整合与共享,实现对客户星级评价和差异化服务,支持国际化和综合化发展的需要。
2006年,中国农业银行完成全国集中核心业务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形成了一体化运行体系。2009年,中国农业银行实施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BoEing)的建设工作,构建功能更加丰富灵活的产品服务创新体系,以适应中国农业银行在业务经营、内部管理、外部监管的需要,为实施蓝海战略提供技术源动力。2009年10月,中国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BANCS)在试点行成功投产,后续开始逐步推广,按计划在今年完成全国的投产。中国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将分散在各应用系统中的客户信息进行整合,实现全行客户信息的统一管理,具备按客户差异定价、区别产品、差别服务的能力。2000年,中国建设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在上海上线,至2005年逐步完成数据集中。除客户视图和总账之外,中国建设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目前涵盖了存款、公司贷款和支付结算的所有处理环节,同时为许多新兴业务和产品提供了账务处理、账户管理、会计核算、对外支付清算等基础设施服务。2010年,中国建设银行以流程建模和数据建模为起点,开展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
2006年8月,交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实现了由分散在全国各地的近百个数据中心分布式业务处理系统向全行集中业务系统转换的质的飞跃。2008年3月,交通银行成功完成海外分行的系统迁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业务托管,成为国内首家实现境内外一体运营的商业银行。2010年交通银行启动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
此外,2002年开始建设以面向业务处理、数据处理集中为特征的第二代核心业务系统建设,2008年在招商银行全行上线。2011年,招商银行启动第三代核心业务系统的规划,其总体策略为以架构为驱动,面向服务、提升管理、整合流程。不难发现,在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进入数据大集中阶段后,各家银行对未来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改造有诸多共性的特点,更加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在行内统一客户视图,满足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更加强调产品快速开发能力,通过灵活技术应用架构设计,提升对市场需求响应速度;更加重视业务模型和数据模型,以适应金融发展改革带来的精细化经营管理需求。当然,各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差异性较大,其业务范围、设计理念、技术路线和建设方式各有不同。各行的业务连续性、IT治理能力、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也有所不同。
二、国内外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主要差异
(一)组织架构不同。目前,国内银行体制基本还是总分体制,对应这种体制的传统的核心系统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总行为行政管理机构,是成本中心;各分支机构几乎全部是利润中心,须各自独立核算,独立出报表;全行缺乏统一资金管理、统一产品开发、统一风险管理、统一品牌经营的迫切要求,系统开发之初也基本没有在相关数据采集和信息提供方面做出相应设计。而国外银行通常按照产品线或者客户类别设置业务条线,总行是产品生产、创新和业务数据处理的运营中心;分行则主要作为分销渠道,负责地区客户服务以及为总行的产品创新提供市场信息。国外银行的组织架构大多属于“前、中、后”台一体化的事业部制(即流程银行)。与此相对应,国外核心系统在设计规划上具有两大特点:分支机构为营销中心,非利润中心,不需要单独出会计报表;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设计系统的纵向架构,按照大会计和总行一本账的理念设计系统的横向架构。
(二)清算方式不同。目前国内银行传统的核心业务系统大多采用四级机构,三级清算的模式,即总行、分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和网点4层机构设置,总行负责各分行之间的清算,分行负责辖内各支行之间的清算,支行负责其下属网点之间的清算,概括起来就是“层层分账”:分行在总行设立头寸账户,支行在其上级分行开立头寸账户,网点在其上属支行开立头寸账户,本机构内不同分行和不同支行之间相互的资金占用需要计息和付息。而国外的核心业务系统一般采用扁平化的“零级清算”的会计核算方式,即“全行一本账”:支行在总行直接开立上存资金户,本机构内各支行或营业网点之间的资金不存在占用问题,也不需要付息。分行作为管理机构,可以在分行层次汇总其辖内支行的头寸并在报表中体现,但不单独设立资金头寸账户。后者的优势在于减少了准备金及往来账户的设置,减化了银行内部账户和内部资金清算的管理路径。
(三)会计体系不同。国内外核心业务系统在总账设置方面的差异主要在于两者使用会计体系的不同。国内银行目前对总账的理解通常只是记录相应的账务数据以满足报表统计等业务要求的各种科目的总括记录,采用的是财务会计体系。而国外先进总账系统是银行的集中账务处理系统,可以全面反映银行的财务状况和赢利水平,能够自动汇总核心业务系统的数据进行账务核算,其会计体系是管理会计体系。后者的优势在于可以更灵活的满足科目体系的变更和多层面的监管要求,同时提升银行精细化管理能力。
三、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从“以账户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应该建立在以客户为中心的基础之上,即通过客户信息把客户的相关账户和交易信息归集在一起,也包括根据客户间的关系进行归集(如:针对集团客户可归集下辖各子公司的账户和交易信息),方便全面了解客户的信用情况,以利于信用风险管控;同时,便于银行全方位采集、保存和使用客户信息,为实现客户关系管理奠定基础。
(二)以参数化、模块化为基础的新产品支持能力。与国内传统的核心业务系统以会计科目作为账户的主要属性不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以产品作为账户的主要属性(包括产品类别、期限、利率、汇率、税率、费率等),由于可以通过简单的参数配置来设定这些属性的值,因此产品创新的时间大大缩短,新产品账务处理出错的概率大大减小。
(三)多渠道的业务整合能力。新一代核心系统为不同的交易渠道(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银行)或其他外围系统提供完整流畅的交易支持,实现多渠道账户的统一管理和账务处理,在保证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同时,提升一致性的客户体验也是未来渠道整合的方向。
(四)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需要。新一代核心系统应建立和完善境外一体化的处理机制,满足多语言、多时区、多币种、多监管的要求,以支持越来越多的国内银行走出国门,在全球范围内设立境外机构等系统整合的需要,同时全面提升境外机构的业务处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
(五)支持作业集中处理。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应支持集中式作业和前、中、后台分离的支付流程,除了可以减轻银行柜员的会计核算工作和日末结账手续,缩短业务操作时间之外,还可以加强后台专业化集中处理和审批,并通过集约化管理,提高业务处理效率,有效防范业务风险。
(六)交易与核算相分离。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应将交易与核算相分离,即核心系统只需要完成借贷关系的简单记录,至于会计报表折算或损益计算都可以由后台专业系统负责,这样可以提高为客户服务的效率。此外,交易和核算分离后,可以避免因内部核算的规则或要求发生变化,导致正常的业务处理流程、内部账务和客户服务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将核算规则从代码中脱离出来,也使业务人员能根据业务场景模型配置核算规则,使关键业务核算规则的调整不需要通过重新开发,有利于实现新业务的快速上线。
(七)提供全流程的风险控制。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应对操作风险、客户风险、交易风险在业务处理过程中进行有效管理和识别,在业务处理的各个环节支持多层级授权、身份识别等风险控制手段。
(八)具有灵活的分析和报告能力。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提供的账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在国内传统系统的会计科目、机构等维度上增加了客户(涵盖客户类别、行业、区域、集团等维度)、产品(涵盖子产品类别、币种、期限、利率类别、汇率类别等维度)和利润中心等维度,从而为后台的经营分析及管理决策提供多维度的基础数据,并针对特殊用户提供综合分析报告和监管报表支持。
四、商业银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的监管措施及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监管指引和制度督导。新一代核心业务这种系统的构建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会面临很多的挑战与风险。具体可能出现的风险可以分为两个类型:技术相关风险和组织流程变化引起的风险。因此,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有必要对这些可能出现的挑战与风险进行详细而恰当的分析,并且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用详细而严格的监管法规来确保核心业务系统的实施能够顺利地进行。现有的信息科技监管法规和制度缺乏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标准及安全规范的专项要求和指导。建议监管部门出台针对商业银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监管制度,来进行信息化变革,构建“后发优势”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和监管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不断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而提升我国商业银行在全球市场的核心竞争能力。
(二)积极组织银行机构加强经验交流。目前,国内大多数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系统,究其本质还是属于面向账户的交易系统,并不是面向客户的金融产品经营系统。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存在着合规失效的弊端,同时相关操作流程和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也存在有章不循、长期不执行的现象,这些都将导致银行内部相互制衡的机制难以发挥出有效作用,也必将给商业银行业造成严重的资金损失。想要彻彻底底解决上述的弊端,其根本出路,必须对目前的银行模式进行再造,从部门银行转型构建为流程银行。所谓的流程银行是指通过重新构造银行的业务流程、组织流程、管理流程以及文化理念,颠覆性地改造部门银行模式并使其彻底地脱胎换骨,由此形成的以流程为核心的全新的银行模式。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适应本地化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是支撑流程自动化的技术平台,也是流程银行的科技基础。由于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的建设标准和建设方式尚未在业内达成共识,各个正在实施核心业务系统建设的商业银行大多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各级监管部门将以信息科技联席会为平台载体,积极组织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业内厂商针对相关建设经验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为商业银行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借鉴。
核心趋势 篇3
关键词:物流;货物供应链;服务
中图分类号:F2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2-0003-01
一、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物流业的发展特点在于,物流业正逐步进入一个成熟阶段。这个成熟的标志在于:物流内涵的拓展、物流过程的延伸、物流覆盖面的扩大以及物流公司管理的日益专业化、系统化,标准化和信息化。
(一)物流行业的服务内涵将进一步得到拓宽。最初的物流行业只局限在解决运输问题,现在物流行业正逐步发展为将物品的装卸、搬运甚至仓储、保管乃至报关、通关,保险等相关的一系列业务全部囊括起来。因此现代物流业是把整个商品的流通过程看作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领域来进行全面系统的考虑和经营的,同时还将产品的异地加工、包装、标志以及产品的分拨、配送还有销售、转让等增值服务也正全部涵盖进来。
(二)物流服务过程逐步扩大。物流行业的服务过程的发展历史为:“港对港”阶段—“门对门”—“生产车间”的阶段。最初的物流行业服务只是将产品从生产线运送给消费者,现在物流行业还会通过所谓的“即时供货(JIT)”以及“零库存(ZI)”等相关手段来帮助生产企业加速资金的周转与物资的利用。因此相较于以前的物流业的服务,现代物流业服务过程正不断延伸。此外,保护环境的意识的加强还有相关法律的制定,物流行业的服务过程开始延伸到了消费后的废弃物处理和回收利用等过程。
(三)专业化,团队化的现代物流服务正在不断壮大。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发展“第三方物流业”,“第三方”主要是指那些提供相对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的企业。物流企业相比传统的运输业有很大的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在货物的实际转运过程中并不是独立的参与,而是以发货人或收货人的身份来开始的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将支持提升物流行业运营的专业程度以及科学程度,并且还需要在物流企业与物流需求者之间建立一种相对来说更加紧密、行之有效的联系。
二、当代物流行业的核心—货物供应链的一体化
物流管理作用在于将所有的分散功能要素全部集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此构成物流的基本要义。故此物流的理论形成从一开始便被存在着系统的思想因素。另一方面,物流活动所包含的各功能要素诸如运输、仓储、信息组织以及物流的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着一种效益的背反关系。所以现代物理行业必须着手于系统管理来合理正确的解决物流活动各因素间所包含的效益背反矛盾。因此所谓的物流的“供应链管理”就是指针对企业如何才能获得全系统效益的最优化而出现的一种融入了新的管理思想的物流体系。
新的物流思想对供应链有了新的定义和内涵,供应链包括了采购环节、生产环节、分配环节、销售环节以及最后到达客户手中等一系列过程。换句话来讲也就是说,新的物流思想里面认为,供应链不仅仅包括了生产经营活动,还囊括了物流活动自身的一些特点。
新的供应链体系是一个内部环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物流链,它不再是一种单独的供应链。融入现代思想的物流活动收到供应链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如在传统的物流活动的效益观念以及库存观念上面,供应链中的各个部分都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以及理念,这就造成了供应链内部各个环节有个能会因为各个环节自身的利益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是融入了新的物流思想的供应链体系,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思想以及信息技术,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的信息实现的信息共享,增加了供应链内部各个环节之间的内部联系,是的供应链从整体上形成了动态的过程。而传统的供应链体系,各个环节的独立性比较强,物流管理活动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时候不能从整体上针对供应链体系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总而言之,物流管理中的供应链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物流活动和企业互动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整体的统一的动态过程。供应链是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思想的重要特征之一,还是现代化的物流重要理论以及核心技术的集合。
供应链管理也称为一体化物流管理,作为20世纪末对物流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的管理思想,对现代化的物流发展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简而言之,供应链管理就是指物流企业的各个部门之间以及各个企业在物流方面进行的多角度、全方面的深度合作。现代化的供应链思想应用到物流行业有利于提升物流活动的效率,还能起到降低物流成本的作用。
三、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
现代物流的发展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出现的的产物,尤其是在当前后工业化时代通过对资源以及劳动生产率来获取利益的潜力的极大程度的发现后,对物品的流通环节利益的获得既有动力,同时也会是现实的一种途径。通过对现代物流行业发展规律进行分析,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要动力有几个方面,首先是企业的发展战略,其次是相关企业的物流培养能力,再次是新的物流现代化技术以及物流服务的专业化和分工协作能力等各方面因素。
国物流企业发展战略的改变。当前的现代经济发展呈现出一种注重长期效益,规模效益还有区域及全球战略的态势,并且全球经济在当前的信息产业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愈发表现出一种注重一体化发展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势头。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它们的企业除了注重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和相应行业的客户开发能力的培训之外,还会重视如何维持稳定而有效的供应链、如何使产品服务更加贴近用户实际、如何建立即时的供应系统、如何实现零库存等相应物流战略的建立。因此物流战略现己成为当代的企业,在使用了加强资源管理以及技术改造等措施来降低企业成本潜力被最大程度的发现之后,所开始进行的充分挖掘的所谓“第三利润源”即,物流利润的提升以及服务水平的的改善的重要因素。
我国当前正在实行“两个转变”以及正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战,因此当前经济正处在一种远离物品短缺而产品相对过剩,并且经济结构的调整进程十分艰巨的局面,因此更加需要政府采取积极稳妥的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正是在这种经济转型期。我国现代物流业将与我国的工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信息行业等一起构成当代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基础,为我国经济进一步克服困难、摆脱困境、同时获得新的经济增长点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郭荣朝.我国城市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物流技术,2003,8
[2]何燕.第三方物流委托代理问题[J].北京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3]王新利.试论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J].农业经济问题,2003,4
当代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趋势探索 篇4
1 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及其缺陷
在传统农业社会, 作为具有独立自主意识和创造性的个人尚未完全生成, 人还生活在自然的关系中, 血缘宗法关系是维系人们之间关系的纽带。在这种群体本位文化的影响下, 人的生存缺乏个体意识和个体自由, 对伦理关系的情调主要着眼于人的先天身份和地位、家庭出身、家庭关系等构成的等级关系和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等血缘关系、情感关系或宗法关系。由于个体自由和主体性的不发达, 人生活在与自然的“天人合一”的关系中, 缺少自觉地征服自然的精神导向, 支配人的生活的主要文化要素是传统、经验、常识、习惯, 而不是科学理性、自由的主义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这种文化具有保守性和消极性, 缺少超越性, 因此在这种文化主导下的社会缺少发展的活力。
2 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及其优势
工业文明在人类历史上的革命作用要远远大于农业文明。由社会化大生产而导致的精神发生了根本变化, 从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在工业文明中, 支配着人们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文化精神, 是理性主义的文化精神, 它以理性和科学知识为基础, 表现了人的自觉性、创造性, 真正的体现着人的自觉精神, 是一种人本主义的精神。这种文化精神贯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首先, 以现代化大生产和市场交换为基础的现代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越来越依赖于理性、契约和法制的运行机制, 越来越成为展现人的理性精神和自由创造性的领域。其次, 在工业文明条件下, 交往的自由与空间不断拓宽, 开始形成理性的、契约的、自由的、平等的交往关系。再次, 工业文明有两大主导精神, 即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以这两大精神为核心价值的工业文明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的生存状态, 即由自在自发的状态转变到了自觉自为的状态。
3 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对工业文明文化精神的反思
人类由传统农业文明转入现代工业文明, 是历史的质的飞跃。就文化精神而言, 促成这个转变的是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 这两个精神主导着工业文明, 从而取得了人类有史以来的最辉煌的成就。这个成就不仅指工业化大生产导致的物质财富的巨大积累, 更是指人类生存方式的根本改变, 自觉、理性、创造成为人的本质特征。但是, 事物的发展总是辩证的, 工业文明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 也造成了巨大的消极后果, 因此, 人们不得不反思工业文明, 反思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本精神。
3.1 工业文明下的环境灾难
工业经济是一种资源型经济, 它的生产和增长依赖于大量的自然资源的投入, 能源和原材料的耗费十分巨大。由于大工业生产的需要, 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大规模减少了, 水土流失、草原退化、土地的荒漠化日益加剧。工业文明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与资源的过度耗费和生态危机相伴的是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又致使灾害频频发生, 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3.2 工业文明时代的人严重异化
马克思认为, 资本对工人的奴役, 是通过异化劳动完成的。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 资本主义大工业继续飞速发展, 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这种发展远远超过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时代。现代工业文明造成了人的异化更加严重, 而且具有了新的形式。对战后人的异化现象批判最为激烈的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尔库塞, 他在《单向度的人》中, 展开了对现代工业文明的批判。他认为发达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双向度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 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是有差别的, 因此个人可以合理地批判地考虑自己的需求。而现代文明, 在科学、艺术、哲学、日常思维、政治体制、经济和工艺各方面都是单向度的, 人们失去了否定性和批判性的原则。
4 理性、自主、法治:当代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趋势
显然, 工业文明已经超越了传统农业文明, 当代文化核心价值不可能再是农业文明的文化价值。虽然后现代主义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反思和批判, 然而它并不能代表文化核心价值的发展趋势。理性、自主、法治等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依然是当今文化核心价值。
4.1 当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主流还是工业化和市场化
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中, 用“三大社会形态”概括人的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他说:“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社会形态,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
今天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体处于第二个阶段的起始时期。这个阶段虽说还没有摆脱“物的依赖性”, 但毕竟会逐步进入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这个阶段距离“自由个性”还有相当的距离, 但毕竟在为那个更高的阶段创造着条件。文明应当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深刻变革的高度, 认识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深远意义, 认识在此进程中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民主诉求的增强实乃历史之必然, 认识“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成为历史舞台的主人, 这才是工业化和市场化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所以, 工业文明所蕴涵的理性、民主、创新、法治、契约等核心价值依然没有过时。当然, 我们必须正视后现代主义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批判。
4.2 当今文化核心价值的世界化和工业文明核心价值的完善
第一, 在全球化时代, 人类文化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整合, 结果是一种超越民族的世界文化开始生成。
在全球化时代生成的世界性文化与以往人类历史上的文化融合和交流有所不同。当今的文化整合不是一种主动的带有偏好的选择, 也不完全是武力征服的结果, 而是全球范围内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它在人类的一些基本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层面上造成一种越来越有力的共同性和认同感。这些基本的价值和文化精神就是工业文明的主导文化精神, 即理性、自主、法治、契约等等。这种世界文化的生成, 一方面来自经济的全球化, 以及国际范围内交往的客观要求, 另一方面来自人们自觉的价值选择。
第二, 当今的世界文化是工业文明核心价值的自我完善。
当今人类的文化精神对传统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精神的改造, 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性质上, 都远不同于、也远未达到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精神对传统农业文明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超越。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超越, 实质是一种新的文化精神代替旧的文化精神, 是根本性的重建。传统农业文明的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基本要素是经验、常识、习惯、天然性情感、宗法血缘关系等自在的文化要素, 而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精神的基本文化要素是理性、科学、规则、契约、平等、创造、自主性等自觉的文化要素, 二者之间存在着本质的不同。而后现代主义的文化精神同工业文明的文化精神之间没有本质的不同, 同属理性主义, 其区别在于后现代主义文化精神扬弃了现代工业文明的理性主义文化精神的极端性和专断性, 从而赋予理性文化精神以更合理完善的形态。
不论人类的未来在文化方面如何变化、发展, 都永远离不开毁灭与创造这两大主题。应该认识到, 文化发展的本质是建设和创造, 毁灭只是创造过程中一个伴随物, 更多情况下它不过是一个自然过程。没有创造就不会有文化。古代对文化的解释是“耕耘土地的行为”, 即从渔猎经济过渡到农业文明, 这当然是一个创造过程。黑格尔所讲的“扬弃”, 形象地说明了创造与毁灭的关系, 值得我们深思。
关注文化发展, 也就是关注人的发展。以人为本, 文化为重。
参考文献
[1]涂成林, 李江涛.当代文化发展新趋势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第176—177页.
核心趋势 篇5
供应链管理思想源于制造业, 单纯的内部资源优化不能适应基于时间竞争的要求, 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与合作伙伴协同行动, 才能从整个供应链上压缩时间并提高综合竞争力。
在制造业中的供应链概念模型中, 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是整条供应链获得竞争优势和获取最大利润的核心, 它因为自身的经济实力或产品特性等原因而在供应链中处于垄断地位, 通常依据自身的绝对优势地位, 在统领供应链的整体业务流程或流程重组的过程中, 制定出标准并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 促进供应链的内部做到信息共享, 实现供应链的一体化。
核心企业从理论上说, 可以是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或零售商中的任何一个。一般而言, 核心企业必须满足如下的条件和要求: (1) 必须具有影响力; (2) 必须具有吸引力; (3) 必须具有融合力。
2 现阶段旅游服务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分析
旅游需求的综合性要求旅游企业在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必然是由多个供应商协同合作的, 旅游服务供应链是客观存在的, 它是以安排旅游者的旅游活动顺序为依据, 服务于旅游者的整体性组合的服务系统。
一般认为, 在旅游业当前的运作模式下, 旅行社在旅游业内各企业之间担负着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通常, 旅行社通过采购相关的服务形成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整体性组合产品, 再把它销售给顾客。所以, 旅游业的相关企业以旅行社为核心, 联结成一个服务于旅游者的服务系统, 其提供给顾客的组合产品的整体性、协调性依赖于旅行社的组织协调能力。旅游业内部的这种运作模式, 基本上伴随了旅游业从产生到发展至今的全过程。
但是根据供应链理论关于核心企业的界定, 旅行社与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真正所发挥的作用、功能以及所处的地位远远不够, 现存旅游服务供应链中旅行社并非处于真正的核心地位, 其在旅游服务供应链上的影响力、吸引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主要原因如下:
(1) 旅行社的影响力不够。旅行社的生存依赖于同景区、餐饮、住宿、交通等企业的协调与合作。但是景区、餐饮、住宿、交通企业等供应商除选择与旅行社合作之外, 还可以接待一部分散客市场, 即这些供应商即使不跟旅行社合作, 也可以生存下去。从合作的动机分析, 旅行社一直拥有与餐饮、住宿、交通等供应商合作、维护供应链整体利益的良好动机, 但是出于个体利益的考虑, 供应商在旅游旺季与旅行社合作的动机却并不强烈, 这就使得目前旅游服务供应链次优化问题较为突出。次优化问题, 即系统中的每一个成员只想着个体利益而不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问题。次优化问题最突出表现在旅游旺季。当航空公司、酒店、景点、交通等供应商能够以全价把服务直接销售给顾客时, 他们就不愿意以折扣价销售给旅行社, 出现与旅行社合作不同步的现象。由此可见, 现在旅行社并没有具备核心企业所具有的全面影响能力。
(2) 旅行社的吸引力不够。主要是散客日渐增多, 组团客逐渐减少, 旅行社面对顾客的需求机会相应减少的缘故。从各地旅游市场的变化来看, 最明显的发展趋势就是散客旅游越来越多, 旅游者更喜欢自由灵活的旅游方式, 不用受组团旅游中协议的束缚。如此以来, 旅行社长期作为直接面对旅游市场需求的角色日趋弱化, 而旅游者更多地在专业书刊、杂志或网络上来寻找一些由服务商或“驴友”们提供的旅游信息, 以供旅游决策参考。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 旅行社能给其他旅游服务供应商带来的利益也就相应的减少, 使得旅行社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综合旅游行业的特点和目前国内旅游服务供应链发展现状, 在旅游服务供应链中, 核心企业可以是旅行社, 也可以是旅游业当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等服务供应商中的任何一个。究竟是哪一类企业成长为核心企业, 归根结底是由其掌控的资源决定的。但无论旅游体系中哪个行业的企业成长为核心企业, 必然是资源优势与市场竞争的结果, 其过程必然伴随旅游服务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兼并、重组、联盟等各种形式的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 由于旅行社在供应链上具有的特殊职能, 它既能直接同消费者接触, 同时又能充当旅游服务供应企业的中介, 这两个特点决定了旅行社在旅游信息汇集、客流调度等方面的独特优势, 而这些优势也决定了旅行社在供应链上具有成长为核心企业的优先条件。
3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将成为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管理者
现存旅游服务供应链中旅行社并非处于真正的核心地位, 而且旅游业当中的食、宿、行、游、购、娱等服务供应商也很难成长为核心企业。随着互联网、通信、信息技术的发展, 以旅游电子商务网站为代表的新型业态, 将成为旅游服务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本文将以国内最大的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携程旅游网”为例来进行探讨。
3.1 关于携程旅游网
携程旅游网由携程计算机技术 (上海) 有限公司于1999年5月创建, 并于当年10月正式开通。携程计算机技术 (上海) 有限公司是一家吸纳海内外创业投资成立的高科技旅游服务公司,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和香港设有分公司。2000年7月, 为更好地为会员提供服务并拓展经营范围, 网站创办人又投资设立了上海携程商务有限公司, 共同参与携程旅游网的开发建设。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 携程旅游网迅速成长并实现了旅行产品的网上一站式服务, 业务范围涵盖酒店、机票、旅行线路的预订及商旅实用信息的查询检索, 是一个大型的商旅服务企业和宾馆分销商。携程网的目标是:利用高效的互联网技术和先进电子资讯手段, 为会员提供快捷灵活、优质优惠、体贴周到又充满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从而成为优秀的商务及自助旅游服务机构。
3.2 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成长为核心企业的可行性分析
事物的发展总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下面本文将对促成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成长为旅游服务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做详细分析。
外部因素方面:
(1) 自助旅游将发展成为主流的旅游方式。严格意义上说, 团队式的观光旅游属于较低层次的旅游产品。而基于“完美体验”和“个性审美需求”的散客自助游乃是未来旅游市场发展的主流。自助旅游就是游客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的选择旅游路线, 游客什么时间有假期, 就什么时间出发, 想在什么地方呆几天就呆几天, 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是旅游的一种新的形式。
自助旅游的兴起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其一是旅游者日渐成熟。他们不再视旅游为畏途, 而是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用以调节身心, 增长阅历;其二是旅游者的需求趋向个性化。以往的旅行社包价组团旅游方式虽然具有许多优势, 但也存在着包价过死, 浏览项目、路线限制过多, 游客缺乏活动自由的缺陷, 游客对景点只能走马观花、浅尝辄止, 处处赶时间, 无法尽兴, 从而使旅游者对传统的包价方式越来越失去兴趣;最后一点就是带薪休假制度的实行。这部分旅游者的旅游目标已经上升为体验人生, 完善自我, 自助旅游的形式刚好能满足这种高层次的心理需求。
(2) 网上旅游预定用户将快速增长。世界旅游组织早在2001年的报告中便已预期全球网上旅游电子商务将连续5年以35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 世界主要旅游客源地约1/4的旅游产品预订是通过互联网主要是旅游网站实现的。在中国旅游业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的增加, 中国的个性化旅游的发展, 伴随的网上旅行预订用户的规模也将越来越大, 具体如表1所示:
内部因素方面:
(1) 携程旅游网在旅游服务供应链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作为一个独特的资源整合者, 携程一只手掌控着全国1000万会员客户, 另一只手, 则与全国数千家酒店、所有的航空公司紧密相连, 携程扮演着航空公司和酒店的“渠道商”角色, 各地排名前十位的旅行社都为携程旅行网的会员提供了精选的旅游路线及完善的地接导游等。同时, 后台依赖庞大的电话呼叫中心作预定服务。这就是典型的供应链系统集成管理。通过供应链的系统集成能力来实现价值增值。因此, 可以看到, 携程旅游网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就在于他的不断增长的庞大的会员客户以及规模相对稳定的忠实客户。他让各旅游服务提供商觉得加入到以其为核心的供应链都是有利可图的。同时携程网依赖其庞大的会员客户, 增强了与旅游服务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
(2) 携程旅游网能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自助旅游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强。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的出现, 使得旅游者可以很方便的搜索关于饭店、景点方面的任何信息, 这些服务既快捷又不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而且可以一天24小时从不间断的服务而没有任何的厌烦。同时得益于携程旅游网有能力协调各个旅游服务提供商, 旅游者可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旅游路线、预订机票、宾馆等, 实现轻松自助旅行。为方便用户出行, 携程旅游网上提供了各种可选的支付方式。通过利用高效的互联网技术和先进电子资讯手段, 为会员提供快捷灵活、优质优惠、体贴周到又充满个性化的旅游服务, 携程旅游网从而成为优秀的商务及自助旅游服务机构。
所以, 自助旅游的发展以及网上旅游预定用户的快速增长, 为旅游电子商务网站提供了更为庞大的客户群体。旅游电子商务网站通过利用高效的互联网技术协调各个服务提供商并满足了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则进一步使得其更受旅游者欢迎。内外部因素相辅相成, 共同促使旅游电子商务网站重新整合了旅游者与旅游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关系, 完成了从旅游者出游前的信息检索到返程后的售后服务一条链上的服务, 也预示着旅游电子商务网站必将成为未来旅游服务供应链的管理者。
参考文献
[1]路科.旅游业供应链新模式初探[J].旅游学刊, 2006.
[2]张英姿.初探旅游服务供应链管理[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马士华, 林勇, 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4]汪锋.网络技术:散客旅游市场发展的推进器[J].旅游学刊, 2007.
核心趋势 篇6
本次专题培训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广州优比建筑咨询公司的张老师与集团工程管理人员共同分享BIM的概念、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和BIM技术在目前一些项目施工中的应用案例。用真实的3D演示操作, 给参加培训的工程人员带来了一堂内容丰富, 记忆深刻的培训课程。
第二部分为双方沟通互动阶段。参加培训的人员根据自己的施工经验, 纷纷对BIM技术在装饰工程中的实际运用提出问题。比如在幕墙中的造价、机电安装图纸中的深化等, 张老师都给予了详尽的解答, 互动频繁, 学习气氛浓厚。
核心趋势 篇7
迄今为止, 关于电子教材近几年发展现状的综合性研究却很少, 针对目前的需求, 笔者综合近15年电子教材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定量分析, 旨在通过数据分析来研究电子教材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 资料来源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为源检索总数据库, 选取其中的中文核心期刊和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两个核心期刊数据库进行电子教材的文献检索。
笔者以“电子教材”及其相似概念, 如“数字教材”“电子教科书”等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检索, 得到文献数为314篇, 检索时间为2015年10月19日。为保证检索文献的有效性, 将会议通知等与研究无关及重复文献筛掉, 统计出文献数为275篇。已有研究年载文献数量变化趋势如下页图1所示。
从图1可以发现, 1999年至2009年电子教材发展速度较为缓慢, 2010年至2015年间文献数呈现猛增的趋势, 这说明电子教材在近五年间发展迅速, 也表明了数字化时代适合电子教材的发展和生存。
●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以275篇电子教材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来对电子教材的热点、趋势进行探讨。过程中主要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三种分析方法。
词频分析法[1]是利用能够揭示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方法。利用该方法对关键词的频次进行排序, 结合电子教材的相关知识, 分析高频词所承载的科技内容, 对主题进行相应的分类与组织, 从而揭示出电子教材的研究范围与热点。
共词分析法以文献集中的词汇对或名词短语共同出现的情况, 来确定该文献集所代表的学科中各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词汇对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 则代表这两个主题的关系越紧密。[2]
社会网络分析法是用以测定对象在群体与组织中被接受的程度, 发现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现存关系, 并揭示组织本身的结构特征的工具。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 运用UCINET软件, 可进一步分析电子教材领域内的关键词引文关系网络的群体特征。[3]
● 研究过程
本研究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对文献进行关键词数目统计和实现共现矩阵分析。用SPSS 19.0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从而获得电子教材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UCINET软件对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来研究电子教材的形成和发展趋势, 以及电子教材未来的研究方向。
1.高频词的选取
首先对相近关键词进行合并整理, 如将电子教材、电子课本、数字教材、电子教科书等归到电子教材类中。然后对275篇文章进行筛选, 选取频次等于或大于12的关键词进行统计, 得到29个高频词, 如表1所示。
2.关键词矩阵的构建
使用BICOMB共词分析软件以29个高频词汇构建一个29×29的共现矩阵, 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关矩阵, 如下页表2、表3所示。
3.多元统计方法的使用
(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的前提是进行信度测量, 计算结果, 信度系数为0.873, 大于标准0.7, 因此可以进行因子分析。以共现矩阵为原始数据源开展因子分析, 利用SPSS19.0软件, 抽取方法选择“主成分”和“最大方差值”来对数据进行计算, 通过因子分析后得到解释的总方差表、成分矩阵表以及碎石图 (如下页图2) 。
根据“特征值大于1, 因子保留;特征值小于1, 因子舍弃”的原则, 可以从总方差的解释表中得出6个潜在的共同因子, 即电子教材、电子书包、教材、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出版、电子书六个因子。同时要遵循“提取的因子累积百分比要达到50%以上”的原则[4], 6个提取的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5.621%, 因此达到标准属于符合条件的因子。
在总方差解释表与旋转成分矩阵表的基础上, 观察碎石图, 可以看到因子分析的前6个因子类别较为显著;从第7个因子起, 碎石图的曲线开始趋于平缓, 变化不明显。碎石图分析表明前6个因子对原有变量的解释贡献力比较大, 其中第1、2因子表现最为明显;第7~29因子对原有变量的解释贡献力减弱, 变得很小。以上信息说明, 电子教材领域的研究分为6类较为合理。
(2) 聚类分析
在S P S S19.0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中, 选择系统聚类的方法, 采用Ward’s method离差平方和法, 设置为欧式距离 (Euclidean distance) 来进行聚类分析。
从下页图3所示的树状图中可以看出, 电子教材的研究热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传统教育的研究, 包含教材、学习过程、传统教育。 (2)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研究, 包含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平板电脑、发展趋势、教材建设。 (3) 云计算技术支持下学习环境的研究, 包含云计算、个人学习环境、学习分析。 (4) 电子书包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包含电子书包、调查研究、教学模式、教育信息化、教育应用、应用现状。 (5)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研究, 包含电子书、数字化学习、学习资源、结构方程模型、电子教材、小学英语、开发、课堂教学。 (6) 教材出版数字化的研究, 包含教材出版、数字出版。
上述的对比表明, 聚类分析与因子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3) 社会网络分析
选取UCINET和Net Draw软件作为电子教材热点分析的主要工具, 从中心性的角度进行社会网络分析, 进而把握电子教材领域研究的热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导出了29个关键词的社会网络分析图 (如图4) 。
从图4中, 可以看出电子教材、电子书、结构方程模型是电子教材领域研究的核心热点, 其他关键词都是围绕这3个核心关键词展开研究的。而教学模式、平板电脑、学习资源、开发、小学英语、教育应用、调查研究、电子书包等是围绕核心热点展开的, 并且连接周围的边缘点, 因此可以将这8个研究热点看作是连接电子教材核心与边缘点的桥梁与支架, 起着一个研究中心与研究边缘点的衔接作用。虽然其他18个主题词处于低位, 但它们的作用不容忽视, 很可能会成为电子教材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结论
1.关注学习
传统教材研发一般从教学角度着手, 但是通过学习过程、学习资源、学习分析、个人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5个高频关键词, 可以看出电子教材研究从学习角度开始进入。电子教材以学习者为中心, 主要从学习者、学习目标和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虑。这种方式改变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 从学习者角度进行分析, 进而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个性化环境, 提供满足学习者需求的媒体、活动和资源, 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视角的转变不但体现出教学理念的变化, 更为主要的是彰显出电子教材的技术特性。
2.关注英语学科
英语学科是电子教材研究的一个热点, 这与它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学生需要会读、会写、会翻译, 三者缺一不可。但是在使用传统教材进行学习时, 学生只能看到英语单词对应的翻译, 不能听到发音, 这无疑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而英语电子教材的研发恰恰弥补了这些不足, 它不仅可以使用语音识别系统, 还可以实现动态的词汇解释、语法提示以及动态翻译等功能。[5]
3.关注研究方法
结构方程模型是基于变量的协方差矩阵来分析变量之间关系的一种统计方法, 也称协方差结构分析。它是一种非常通用的、主要的线性统计建模技术, 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6]对于使用传统统计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却往往可以处理, 如需要处理多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的诸多问题。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来对电子教材进行实证检验, 可以发现显著影响电子教材研究过程中的表现因子, 从而为电子教材研究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4.关注教材建设
与印刷教材、视听教材相比[7], 电子教材的优势在于能够及时与学习者进行信息共享和学习反馈, 并且支持双向互动的学习活动;同时电子教材能够实现及时修正和更新, 可以让学生们及时接触到最新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但因为缺乏相应的规范或统一的标准, 所以电子教材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围绕电子教材的建设也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现在已经有一些学者重视电子教材的发展, 甚至设计教师社区、学习讨论等模块供教育机构、教师等教育者更好地对教材进行相关管理。
5.关注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尤其是教育的变革。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电子教材的研究技术正是与这一现象交相呼应, 如牟智佳[8]等人设计开发的电子教材写作工具软件, 包括教材结构设计、内容片段编写、交互片段选择和学习过程记录等四部分功能, 支持教师基于多种终端设备和操作系统协作编写电子教材且内容具有终端适应性。在电子教材课堂中, 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多了, 学习活动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 自我效能感和满意度[9]也显著高于基于纸质教材的课堂教学。
● 总结
本文通过使用文献计量法、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 对中国知网中关于电子教材的核心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和研究, 其中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电子教材当前研究的热点, 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图得出电子教材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的是为以后电子教材的研究者提供参考以及为他们从整体上更好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一些便利。然而仅仅通过关键词的分析并不能对电子教材研究做出精准的判断, 只能对其做出大致的类别划分, 并且在社会网络分析过程中通过观察网络分析图观测核心与热点问题也可能有一定的主观性, 更为深入的分析还有待于对文献的进一步研读。
参考文献
[1]王颖纯等人.基于词频统计分析方法的Saa S国内研究热点分析[J].情报杂志, 2012 (7) :44-48.
[2]钟伟金等人.共词分析法研究 (三) ——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J].情报杂志, 2008 (7) :118-120.
[3]徐媛媛, 朱庆华.社会网络分析法在引文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8, 31 (2) :184-188.
[4]陈巧云, 李艺.中国教育技术学三十年研究热点与趋势——基于共词分析和文献计量方法[J].开放教育研究, 2013 (5) :87-95.
[5]杨万里.基于探究、合作、创新教育理念的电子教材研发[J].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 (12) :41-46.
[6]周涛.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在实证分析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6 (5) :99-102.
[7]王然, 郭鸿.电子教材的研究与设计[J].中国远程教育, 2014 (5) :82-87.
[8]牟智佳, 武法提.电子教材写作工具的交互元件设计与功能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 2015 (8) :92-98.
核心趋势 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2-2011近10年间发表在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04.1评为核心)、《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08.1评为核心)、《沈阳体育学院学报》(08.1评为核心)、《首都体育学院学报》(08.1评为核心)、《体育科学》、《体育与科学》、《体育文化导刊》、《体育学刊》、《中国体育科技》上有关排球运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中国知网收集了2002-2011年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刊登的所有有关排球的科技文献;认真研读了《最新排球训练理论及实践》、《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一些与本研究有关的著作。
1.2.2 数理统计法
依照量化系统特征,确定对所收集到资料的处理方法,采用EXCEL2003版本软件(数据工具文件包)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1.2.3 比较分析法
对统计的论文数据加以归类、比较并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近10年(2002-2011)我国排球运动科研的特征和规律。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年度发表量
在当前国际各领域体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体育与科技的联系越发紧密,科学研究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在体育运动的各个领域广泛开展,而大量的科研成果也不断的运用到体育运动的各个方面 [2]。在中国排球运动中,排球科研论文是排球科学研究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对排球研究成果的理论分析与总结,其刊登的高质量文献数量是评价群体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近10年中国排球的科学化程度。
表1显示,2002-2011年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排球运动的科学论文共计598篇,平均每年59.8篇。涉及室内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坐式排球、气排球、九人排球、娱乐排球、妈妈排球8个方面,其中论文总数排在前3位的是关于室内排球、沙滩排球和软式排球的研究的相关文献。统计发现,近10年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刊登的有关排球的科研论文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这其中,虽然有个别年份的论文数量比上年略有增多,但这并不能改变论文整体数量下滑的发展趋势。
注:“—”表示0
2.2 期刊分布
根据表2统计,2002-2011年10年间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刊登的排球科研论文数量排序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31篇)、中国体育科技(67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58篇)、广州体育学院学报(56篇)、体育学刊(49篇)、武汉体育学院学报(43篇)、成都体育学院学报(43篇)、山东体育学院学报(34篇)、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8篇)、体育文化导刊(27篇)、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篇)、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3篇)、首都体育学院学报(11篇)、体育科学(8篇)、体育与科学(8篇)、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科版(2篇)。再从每项目科研论文的期刊分布数量看,发表室内排球论文最多的核心期刊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有115篇,占室内排球总量21.7%,其次是中国体育科技60篇,再其次是西安体育学院学报54篇;发表沙滩排球论文最多的核心期刊是中国体育科技,有7篇,占总量20.6%,其次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文化导刊各4篇;发表软式排球论文最多的核心期刊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有6篇,占总量31.6%,其次是武汉体育学院学报5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体育学刊各2篇;发表坐式排球、气排球论文最多的核心期刊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各有3篇,分别占该项目论文总量60%和75%;发表九人排球论文的核心期刊只有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和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各1篇;发表娱乐排球论文的核心期刊是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和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各1篇;只有1篇研究妈妈排球的科研论文发表在体育文化导刊。
注:“—”表示0
注:“—”表示0
2.3 排球运动科研论文基金来源情况
基金资助论文比是科技期刊质量管理重要的客观评价指标之一[3]。而科研论文源于基金项目也是衡量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它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科研的社会认可程度和社会影响力[4]。就论文基金的等级来说,基金等级不同,分量也不同。从表3可以看出,涉及室内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坐式排球、气排球、九人排球、娱乐排球、妈妈排球8个项目的科研论文有室内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的科研论文受到过基金资助。其中,531篇室内排球论文中,受到国家级基金资助的有10篇,省级基金资助的有17篇,市级、院校级基金资助的有11篇,分别占该项目论文总量1.9%、3.2%和2.1%;34篇沙滩排球论文中,受到国家级基金资助的有7篇,省级基金资助的有2篇,市级、院校级基金资助的有4篇,分别占该项目论文总量20.6%、5.9%和11.8%;19篇软式排球论文中,受到国家级基金资助、省级基金资助和市级、院校级基金资助的各有1篇,基金资助的总数占该项目论文15.8%;4篇关于气排球的科研论文,有2篇受到了省级基金资助。
2.4 排球运动科研论文研究主题
研究内容所涉及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一门学科的发展水平[5]。从表4可见,近10年,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刊登的排球科研论文研究内容已包含对排球技战术、教学、训练、后备人才、心理、生理生化、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的研究,排球科研的研究主题比较广泛。排球运动的科研主题排在前四位的是排球技战术(173篇)、排球教学(86篇)、排球现状调查与赛事(项目)推广(63篇)和排球训练(43篇),这365篇论文占论文总量61.0%。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近10年排球的科研主要集中在对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范畴的研究,研究成果可以说促进了这段时期竞技体育排球和学校体育排球的良好发展。
科研论文的数量排在前3位的室内排球、沙滩排球和软式排球项目。2002-2011年10年来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刊登的531篇室内排球科研论文,数量排在前3位的研究主题是:技战术(165篇,占31.1%)、教学(74篇,占13.9%)、现状调查与赛事(项目)推广(47篇,占8.9%)。34篇沙滩排球科研论文,数量排在前3位的研究主题是:现状调查与赛事(项目)推广(6篇,占17.7%)、技战术(5篇,占14.7%)、生物力学(4篇,占11.8%)。有关软式排球研究的科研论文共有19篇,研究主题排在前3位的是教学(10篇,占52.6%)、现状调查与赛事(项目)推广(4篇,占21.1%)、比赛和其他(各2篇,各占10.5%)。
注:“—”表示0
3 结论
1. 2002-2011年近10年间,我国16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所刊登的排球科研论文涉及室内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坐式排球、气排球、九人排球、娱乐排球、妈妈排球8个方面,共计论文598篇。从刊登量看,有关排球的科研论文年度量整体呈下降的发展趋势。
2. 2002-2011年近10年间,刊登总量排在前3位的期刊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31篇)、中国体育科技(67篇)、西安体育学院学报(58篇);其中室内排球、软式排球、坐式排球、气排球论文刊登量最多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学报,沙滩排球论文刊登量最多的是中国体育科技,2篇九人排球论文分别刊登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篇娱乐排球论文分别刊登在广州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只有1篇研究妈妈排球的论文刊登在体育文化导刊。
3.室内排球、沙滩排球、软式排球、气排球项目的科研论文受到过基金资助,其中基金资助最多的是室内排球项目,基金资助论文占该项目论文总量比例最高的是气排球项目,国家级基金资助论文占该项目论文总量比例最高的是沙滩排球项目。
4.排球论文研究的内容范围比较广泛,成果主要集中在对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范畴的科学研究。论文数量排在前3位的是室内排球、沙滩排球和软式排球项目,其中室内排球排在前3位的研究主题是:技战术、教学、现状调查与赛事(项目)推广;沙滩排球前3位的研究主题是:现状调查与赛事(项目)推广、技战术、生物力学;、软式排球前3位的研究主题是:教学、技战术、现状调查与赛事(项目)推广、比赛和其他。
参考文献
[1]凌文杰.对我国沙滩、软排、室内排球科研论文的分析与研究[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2]全涛.我国篮球运动科研现状及动态展望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8-9.
[3]王立名.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583-585.
[4]李晴慧,林小群.《中国体育科技》杂志1999-2002年载文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