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精选8篇)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篇1
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暑假高级研修班
时间:8月18日上午
地点:华中师大
主题: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主讲人:吴砥教授(湖北省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QQ 45366019***)
提纲:
我国教育信息化规划解读
1.各国规划和应对措施
2.教育中长期规划纲要
3.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
教育信息体弱的发展背景
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点问题
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焦点
日本 欧盟 加拿大 韩国 美国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最为典型
1996年计算机辅助教学CAI----2000年计算机辅助教育CAE----2004年E-learning在线学习,多媒体 教学 虚拟学校----2010年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教育生产力 美国:NETP2010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
评估方式变革
教学方式变革
基础设施升级
应用系统重构
美国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终身电子档案
教育系统必须进行由技术支持的重大结构性变革,而不是进化式的修修补补。(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三通: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
连接式教学模式:广泛连通协作参与自我提升
英国:JISC 2010-2012发展战略
高校联合住处系统委员
重点领域1:优质共享的基础设施和资源
网络建设满足大众需求的灵活、可靠、低成本的网络 访问接口提供安全的、便捷的数字内容访问接口
基础能力建设建设管理友好、共享便捷的数字共享系统 重点领域2:高效组织机构建设
JISC战略重点发展方向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我国可借鉴,体制相同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战略目标与资金投入
新加坡MP3阶段性实施效果:学生ICT应用学生ICT素养国际。
日本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
2010日本IT战略总署E-Japan战略:超高速网络设施建设 2003日本野村研究所U-Japan战略:无所不在的网络环境建设 2009日本IT战略总署I-Japan战略:信息技术支持学科教学和远程教育
韩国智能教育
韩国智能教育计划的五大战略举措
(一)数字化教材的开发与应用
(二)在线学习常态化
《教育规划纲要》之教育信息化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起步 应用 融合 创新(教育与应用的整合发展)
工作方针:面向未来 育人为本;
1统筹规划 分类推进;
应用驱动 共建共享;
尝试融合 引领创新。
规划编制内容设计
国家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发展任务解析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 教育管理 发展路标:以基础教育为例
1.实现所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达标,主要指标为:
各种信息化设施和资源的可获得性
学校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教师教育
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电子政务电子校务
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态
应用整合:教材电子化
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
近期主要工作重点
三通工程发展目标
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 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师培训技能素养
2013年调研情况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篇2
水利信息化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有力支撑了水利规划、设计、科研、建设、管理等各项工作,在改造传统水利、发展民生水利、提高水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以及推动水利部门转变职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十二五”时期,是深化水利改革、加强水利管理的关键时期,是加强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的攻坚时期,也是促进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重要时期。陈雷部长在2009年10月召开的审议全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总体方案的部长专题办公会上强调: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坚持现代化方向,以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的内容[1]。
2010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这是新世纪以来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文件明确提出:“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加快建设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和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利管理和工程运行的信息化水平,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2]。因此,系统总结近年特别是“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取得的经验,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密切结合水利改革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水利信息化“十二五”发展十分必要。
《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2009年12月正式启动编制,历时2年,经过编制初稿、召开专家咨询会、征求意见、形成送审稿等阶段,目前已通过水利部组织的验收。
1 规划技术路线
《规划》编制遵循“全面调查、深入研究、科学分析、充分论证、综合评估”的技术路线[3]。
1)全面调查。结合2009和2010年度中国水利信息化发展报告的编制,向水利部直属各单位、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发调查表,其中与规划密切相关的内容特别是拟在规划中确定的发展指标是调查重点,主要包括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包括资源整合共享)、保障环境等方面。在调查基础上,对“十一五”期间水利信息化进行全面总结,摸清“十二五”规划的基础,找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
2)深入研究。针对“十二五”期间的规划重点开展专题研究,主要包括水利信息化资源共享机制体制、信息化项目评估和基层水利信息化推进研究等方面。通过研究,为“十二五”规划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提供支撑。
3)科学分析。一方面是认真分析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本专项规划的要求,确保专项规划对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支撑;另一方面是认真分析地方及流域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与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关系,使得本专项规划既反映地方和流域的发展需求,也对地方和流域规划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科学分析确定全国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建设任务、管理与改革重点等内容。
4)充分论证。遵循规划制定的普遍和行之有效的方法,充分调动和发挥科研院所等有关方面专家的智慧,充分倾听和吸纳社会公众的呼声和需求,对规划思路形成、总体框架确定、规划初稿、规划征求意见等每个阶段进行咨询和论证,确保规划的合法性、科学性,确保规划成果质量。
5)综合评估。根据需要与可能等原则,对规划实施所需投资进行估算,并分析投资来源,提出投资实施安排意见。同时还从对水利现代化的带动、可持续发展水利的促进、民生水利的保障等方面对规划实施的效益进行评估。同时,综合评估和确定规划实施所需的机制体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2 规划主要内容
《规划》编制形成的成果主要包括:《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总报告和流域机构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分报告,其中,7个流域机构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分报告将作为各流域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规划》共包括6章内容,分别是:
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形势”。主要分析了水利信息化“十一五”发展现状与主要成就,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章“总体思路与原则”。主要明确了“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基本原则、规划范围与规划依据。
第三章“发展目标与布局”。主要提出了“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目标、主要目标和总体布局。
第四章“主要任务与项目”。主要给出了“十二五”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明确了“十二五”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任务,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水利信息化十大重点工程。
第五章“保障措施”。主要阐述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需落实的各项保障措施。
第六章“效益评价”。主要评估了规划实施所能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3 规划对有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
《规划》编制中,系统总结了“十一五”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主要成就,依据“十一五”发展实际对水利信息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定位,深入分析了当前水利信息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十二五”水利改革发展总体要求,提出了“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了发展总目标和主要目标,明确了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框架、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3.1 关于“十一五”发展定位
《规划》认为:至“十一五”末期,水利信息自动采集和信息网络基本覆盖全国,水利日常工作基本实现计算机化,在线数据量快速增长,应用系统数量迅速增加,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基本形成。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重点从“十一五”之前的推进基础设施和基本业务应用建设阶段,逐步进入到全面促进水利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阶段[4]1。
3.2 关于“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发展指导思想,其中:灵魂是科学发展观,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促进水利事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为落脚点;主题是水利改革发展目标,即:为解决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加剧及水土流失等突出水问题和民生水利发展新需求提供有力支撑;主线是水利现代化,即:按照水利现代化的总体要求,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4]17。
3.3 关于“十二五”发展规划目标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的总目标,其中:实施顶层设计、统一技术架构,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共享,完善体制机制、保障良性发展,是技术与管理总目标;在全国范围内建成比较完善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功能比较完备的水利业务应用体系、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和安全可靠的保障体系,是信息化建设总目标;大力推进民生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与水利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对水利日常工作及应急处理的支撑与服务能力,是对水利工作支撑总目标[4]23。
《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一些指标性的要求主要包括[4]:
1)在“建成比较完善的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增强水利信息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中,要求:获取的信息类型和时空尺度能基本满足主要水利日常业务的需要;全国水利信息网和视频会议系统要实现县级以上水利部门的互联互通;基本建成国家、流域和省级水利数据中心,实现水利重要信息资源的共享;建成国家水信息门户,具备全国所有水利部门通过国家水利信息门户实现信息发布与访问交流的技术条件。
2)在“建成功能比较完备的水利业务应用体系,提高水利信息系统应用服务水平”中,要求:全国地市及以上各级水利部门通过计算机及网络进行处理的日常工作超过总数的70%,部与流域、省之间100%实现相同业务的互连互通,各业务间的信息在同一层级实现完全共享;网上公文流转率达到50%以上,逐步实现跨系统的协同应用,完成所有地市级以上水利部门的门户网站建设,达到行政许可事项100%可网上办理的目标,水利系统电子政务应用和服务体系日臻完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显著增强。
3)在“建立比较完善的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促进水利信息化又好又快发展”中,要求:全面建立科学系统的信息技术标准体系;完成全国重要水利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建立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高效的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和专业的人才队伍,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立客观评价工程效益和能力的水利信息化工程(系统)后评估标准与实施及管理办法,实现对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科学评估。
3.4 关于“十二五”发展总体布局
根据“十二五”全国水利改革发展的总体布局,结合全国水利信息化阶段发展的需求,强调整体推进,强化资源整合,加大重点领域、地区、层级和薄弱环节的建设力度,全面提高信息化对水利发展的支撑能力,形成与水利发展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发展格局,实现水利信息化的协调发展[4]25。
1)按业务领域进行布局。在水利信息化规划的总体框架下,山洪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监测、抗旱等专项规划分别编制,水利信息化与各专业领域规划相互衔接。
2)按国家制定的区域发展战略进行布局。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4大区域,结合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发展进行布局,突出水利信息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需求的协调性。
3)按7大流域进行布局。突出水利信息化对流域中心工作的支撑。
3.5 关于“十二五”建设总体框架
《规划》根据水利信息化“十一五”发展实际和“十二五”发展目标,按照顶层设计“五统一”的目标要求,提出了由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业务应用和信息化保障环境共同组成的“十二五”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1)水利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水利信息采集、工程监控、通信设施、信息网络,以及视频会商设施、水利应急管理和数据中心,是水利业务应用的支撑平台,是水利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的基础。“十二五”期间,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水利信息化工作重点,将加大建设力度,以缓解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与信息资源不足、共享困难的矛盾,并积极推进水利工程远程监控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
2)水利业务应用主要包括防汛抗旱指挥与管理、水资源监测与管理、水土保持监测与管理、农村水利综合管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与管理、水利电子政务、水利卫星应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农村水电业务管理、水文业务管理及水利应急管理等业务应用。为了促进水利管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变,必须根据水利业务需要,规划实施重点水利信息化建设工程,以重点工程为龙头,依靠关键技术研究、试验和示范建设,集中力量解决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主要包括水利信息化标准、安全保障、运行维护等体系,以及机制体制创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人才队伍建设和宣传与交流等方面,是水利信息化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保证。为了保障水利信息化建设有序进行,3个体系建设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4]31。
为实现“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发展目标,水利信息化建设以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为核心、遵从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将主要任务划分为12项水利综合应用、4项水利信息基础设施、5项水利信息化保障环境共21个水利信息化建设项目,并确定了各项目的基本建设内容、规模与范围。同时,根据水利政务目标及其职能域划分和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战略,围绕水利部核心业务和重点工作,结合民生水利发展需求,确定“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国家水资源管理系统、国家水土保持基础信息系统、中国农村水利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全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管理信息系统、水利电子政务系统、水利卫星应用系统”7个应用系统和“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国家水利数据中心、中小型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3项基础支撑设施为“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十大重点工程。
4 规划实施需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
4.1 规划体系与技术体系的关系
规划体系主要解决为什么要做、做什么的问题,技术体系主要解决怎么做、做成什么样的问题。规划体系和技术体系应当相互配合,在规划的时候要兼顾可行性,规划能做的事。在技术环节要以规划为框架,做规划好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水利信息化规划落地,确保建成的系统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业务协同。
顶层设计是规划与项目实施间的桥梁,在顶层设计架构下,通过标准规范解决技术的共享协同,通过管理办法解决机制体制的共享协同,通过基本技术要求解决不同层级间的共享协同。通过前期工作、实施方案、后评估等工作,对程序、内容、过程、效果等进行控制和管理。
目前,水利信息化规划体系基本完善。2003年水利部颁布的《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确定了2015年的远景目标,通过“十五”、“十一五”、“十二五”3个规划加以实现。在全国水利信息化每个五年规划的框架下,流域、省级也制定了相应的规划,有关业务部门制定了一定期限的水利信息化专项规划。
水利信息化的技术体系正逐步建立。2010年水利部颁布了《水利信息化顶层设计》,也先后出台了包括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工程、水资源管理系统、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水利电子政务、水利网络和信息安全等6大重点工程的基本技术要求,另外,自2003年水利部颁布《水利信息化标准指南》以来,大力推进水利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已先后发布涉及前期工作、建设、管理等方面的行业标准近30部。但由于水利信息化涉及面广,需要制定的标准量大,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标准的编制力度,同时加强标准体系的执行力度。
4.2 新建与利用的关系
经过多年的持续建设,基础设施、业务应用、保障环境等方面都有了较好的积累,“十二五”水利信息化建设并非白手起家,已进入协同建设的新模式。同时,整合共享也是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新建项目应充分利用可共享的资源、避免重复建设。若现有资源不满足需求,也应在现有基础上扩充完善。同时,新建的内容还应按照现有技术规范进行建设,并将建设成果纳入已有体系,作为共享资源为整个水利信息化提供服务。
今后,水利部将定期印发水利信息化资源目录,将可供共享的硬件、软件、信息等资源公布出来,供大家了解并进一步获取可共享的信息和服务。
4.3 建设与管理的关系
随着规划的业务系统相继实施和投入运行,系统管理和运行维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作用越加凸显。面对水利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面对水利信息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加强信息系统管理和运行维护尤为重要。必须深入研究各类水利业务应用系统的特点,建设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平台,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特别是要落实运行维护经费,提高运行维护质量,强化日常管理,使水利信息系统建得成、用得好、长受益。
4.4 各重点工程之间的关系
重点工程主要包括7大业务应用、3项基础设施,各系统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互相协同,共同支撑水利中心工作。
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和水资源管理系统是解决水多、水少、水脏等等重大水问题的重要非工程措施,是“金水工程”的龙头,借助这2大系统解决好公共基础设施。
另5个大的应用是围绕解决民生水利和提高行政效率等水利中心工作而开展的。
水利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系统、国家水利数据中心、中小型水库防汛报警通信系统是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为应用系统提供支撑,也可以通过应用系统的实施得到补充和完善。
4.5 水利普查与数据中心建设的关系
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水利普查和数据中心主要都是围绕信息资源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工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收集了我国江河湖泊基本情况,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水利行业能力建设状况等水利基础信息,并建成包括多主题的数据库,为水利普查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撑。
同时水利普查为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的条件已经成熟,应当在此基础上全面启动包括水利部、流域机构和省级的国家水利数据中心建设。在水利数据中心的建设中,要把水利普查的成果全部纳入,同时要让水利普查成果持续发挥效益。
信息化是一项涉及全局的工作,需要信息化部门与各业务部门协作配合、共同推进。
业务既是水利信息化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水利信息化的建设任务来源于水利工作的业务需求,水利信息化的价值也体现在是否为各项水利工作提供了支撑和服务。
信息化部门要加强网络、通信、安全、信息资源等建设和运行管理,为业务部门提供高效可靠的公共基础设施支撑。要充分发挥水利信息化行业管理的职能,积极主动介入业务应用系统特别是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实施,避免重复建设,推进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
5 结语
目前《规划》即将出台,今后一段时期水利信息化的主要工作是全面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目标,以《规划》为指导,全面推进水利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以国家防汛抗旱指挥和水资源管理系统为龙头的水利信息化重点工程,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水利信息化发展新跨越。
摘要:《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即将正式发布,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好规划,详细介绍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简要描述规划的主要内容,认真研究规划中的几个关键问题,最后重点阐述规划实施需正确把握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水利信息化,十二五,规划,发展,编制,实施
参考文献
[1]陈雷.立足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做好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09:6.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S].北京: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12.
[3]蔡阳.水利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应着力把握的几个问题[J].水利信息化,2010(1):1-3.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篇3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教育资源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63-01
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误区
以硬件设施为主而忽视了软件建设的实行。软件建设一直以来就是信息化实现跨越性发展的关键。除此之外,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也有着很多的错误认识和做法,比如一味的要求计算机运行工作的速度去配合模仿手动完成的一切,而并不是研发最优化的管理方案,这样做充其量减少了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对推进信息化的进步推动不大。
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资金的投入对其发展有着普及化的影响。纵观当下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展仍旧缺乏大量的资金支持,因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均需要大量的资金去维护一个更好的环境。先进的发展资金大都是政府的支出还有部门自给的资金,外界投资的量很少,再度引进的渠道也少,加之所在地区的经济收入状况很差导致引进企业投资更加困难。
教育信息化所拥有的资源并不优质,教育资源质量不高。教育信息化的研发过程中一些理念或设备的使用方法的精髓并未被传授者所领会,因而导致资源并未充分的利用。教育信息化建设做主要的就是建立一个全面的优质的教育资源。资源的储备于建设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短时间内并看不到一个完整的效果,由于多种障碍,我国的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而当前我国的教育资源数量很多单质量欠佳。
教育信息化发展不统一,进程不同。在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中,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中西部地域出现差异。如果把中部西部的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行多方面比较,可以发现在教育资源和硬件设施的建设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而东西部对于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有一定的差异,发展较快的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随之也较为迅速,各个学府之间也建立了信息化的联系,比如说有着校内网等支持着教育信息的传播,使资源的利用更加充分。在西部地区情况有所不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缓慢,这使投入教育的资金就会有所减少,那么势必会影响信息化的发展,限制了技术的引进和普及,导致资源使用不充分,严重制约了我国西部教育信息化推进的脚步,使中西部信息化发展逐渐悬殊。
对教育信息化资源的保护不足,信息化资源的维护与安全问题,教育资源是信息化最重要的部分,它满足各种使用者的需求。然而很多的地方其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这种信息的价值,对其的管理维护更新不足,导致很多信息的流失或是不能更好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进行了专业的训练,这为今后教育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很重要。此外,仍有一些地区和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对资源的保护,和纳入资源库的资源的质量,这在一方面阻碍了全面信息化的发展。因此,对信息资源的把关一定要严格,强化这一过程,使信息化建设更顺利的发展。
二、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建议
教育信息化中有必要让各级领导干部认识这种建设的地位。在现今的中国,信息化象征着生产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能够带动教育事业的进步,作为一种手段和渠道促进教育的改革,一方面使更多的人满足了在学校之外仍能获取知识的需要,使教育更快地完成现代化,向更高一层发展。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一个繁冗的项目,需要很长的时间慢慢完善,它关涉很多教育部门管理阶层的问题,需要慢慢做出调整变化和适应。当然,这种信息化的建设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于很多领导骨干对信息化的先进科技并不了解,这势必会导致对信息化发展的战略全局会受到影响,因此,对技术知识的熟练是当前各位领导需要做的。只有相关部门做好宣传,培养好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这些人注意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地位时,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就会容易些。
要树立模范地区。如果有一个示范点对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大力宣传这个地区的经验,那么可以很好地帮助推动全国其他地区实行信息化建设。这样可以避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其他地区对于信息化建设也更加有信心和动力。想要更好的实行信息化建设,就要不惜人力物力,培养一支优秀的专业队伍,掌握现代教育理念和先进的信息化的技术的一批优秀人才。现如今,各个地区都有培训班子,教师可以去进行培训,提高自己的水平。
要保证相关部门的领导管理一致。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繁冗庞大的工程,想要更好的发展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更要有好的领导队伍,统筹兼顾,各个环节要协调运转,更要有创新的理念和大胆新颖的经营管理,团队之间互相配合,统一内部的领导层。让每一个团队、每一个成员都发挥出他们的作用,而不是孤立的,分解的去做这项建设,只有好的合作才能在信息化的进程取得更好的进展。
要对资源的使用价值严格把关。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并非传统理解的用智能代替手动工作,也不是把实际上的一系列操作全部在电脑网络中进行,而信息化是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现代管理理念相结合。目前我国在教育资源的整理中欠缺很多标准,对其管理不够完善,除了在各大网站分门别类以外,还应该注重对网络内部教育资源的整合。对教育资源的进一步管理和完善,是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要更加注重资源的实际利用价值,不能一味追求表面的发展,讲求实际的使用,不去随波逐流,那么投入再多的资源也是值得的。这样的建设理念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循环,持续发展,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教育想要实现现代化是需要教育信息化带动的,教育实现现代化了那么国家的生产力也就提高了,接着综合国力随之加强,这是我国发展的蓝图。因而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发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完善,做到持续发展,是中国的教育信息化位于世界前列水平,真正走出世界,完成中国式教育的完美蜕变。
参考文献:
[1]伍昭嫦.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其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探索,2003,10.
[2]钟伟.2007年教育信息化:高投入低增长[N].中国教育报,2007,3,26.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篇4
【关键词】 现代医院信息化数字化计算机化
信息化数字化是实现医院精细化管理必不可少的条件,在这个信息迅速发展的社会,现代医院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其中医学中的信息技术都是各种信息汇总而成的,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来处理那将陷于瘫痪或者举步维艰。比如建成信息化数字化医院,通过先进的网络共享技术,就能做到院本部与外院、院本部与分院、院本部与社区,同时医院本身内部个科室之间也能够进行广泛的联系,做到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平台和运行机制。这样就现代医院信息化和数字化发展趋势[论文]能实现看病住院体检全城一卡通。这样,患者看病将更加简便快捷,因为患者过去的健康状况已经输入到市民健康信息系统,医生只要查看这个系统就能掌握所有情况,因此医院服务质量会明显提高。 1 数字化门诊系统优化门诊流量
1.1 多样性挂号系统
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旗教育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部署,加快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推动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入融合,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现就我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部对信息化建设的总体规划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信息基础设施均衡建设为基础,以优质资源建设和共享为核心,以信息化应用推广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推动我校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我校现代化进程。
二、教育信息化现状
(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
近几年,我校建有校园网并光纤接入互联网络,数字教育资源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入。教育信息化对于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创新教育模式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初步显现。
近几年我校通过参加“国培计划”和“英特尔未来教育”等培训项目,坚持以考促培,以培促用,圆满完成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
(二)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与县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总体部署任务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仍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
1.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
我校信息化设备绝大部分是由国家和省项目装备的,有限的装备数量,很难满足我校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开展。到现在为止,大部分设备已趋于老化。学校没有信息化的专项经费,无法保证教育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和系统软件升级,以及设备更新等需求。
2.信息化教育队伍技术水平有待加强
我校信息技术教师流失严重,现在的教师基本是经过短期的培训转行过来的,学校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对教育信息化提供的技术服务和推广的能力较弱,难以承担起我校信息化建设任务。
三、总体目标
到2017年,完成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总体部署中提出的任务,改善我校教育资源配置薄弱的现状,实现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和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本建成人人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育信息化管理水平有一定提高,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
四、阶段目标
到2015年底,完成班级配备有多媒体互动教学平台,全校教师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获取信息资源应用于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
到2016年底,全校教师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教育信息化资源进行教学,完成校园网站建设任务,做到专人管理。
五、工作任务
1.建设、完善我校校园内部网络。学校教室、教师办公室具备网络接入条件。
2.建设具备上网备课条件的电子备课室,教师具备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学的能力。
3.成立专门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配齐人员,落实责任,制定学校信息化建设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教育信息化管理制度。
4.加强我校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工作,能够熟练掌握互联网应用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提高网络管理维护及网站建设能力水平。
5.鼓励本校教师利用宽带网络条件下的教学环境和优质资源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建立健全的各级教师培训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 篇6
2008-9-24 10:40:58 来源:中国教育和计算机科研网 作者:彭正梅 【大 中 小】 点击:144 次
来势滔滔的全球化浪潮和由于科学技术发展而引起社会的持续变革,使得一切曾经是久负盛名的、行之有效的东西受到冲击和挑战,不得不通过变革和变化来为自己的合法性寻找辩护和存在的依据。被誉为德国经济起飞和持续繁荣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教育,也同样经历着这种命运。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在产业化和在传统经济上的应用、经济全球化及国际间竞争的日益加剧、欧洲一体化加深和扩展以及由此推动而逐渐产生的新的国际化工持续地作用着和影响着德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当然也深刻地影响着德国职业界的发展,一些新的产业开始兴起并获得发展,一些产业开始衰弱或不得不进行革新和改造。另一方面,德国政府也不想被动地适应这种变化趋势,还想力图进行积极的战略调整,以期在这场新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像德国历来的思考方式一样,存在于社会大系统并受其影响的教育特别是与产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的职业教育便又一次成了政府关注的一个重点。对于不断变化的世界和政府的战略期望,传统的职业教育很难适应和有效承担推动社会经济不断进步的角色,因而不得不着手进行职业教育改革,加强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的问题
1.体制僵化,不能及时适应和反应社会经济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变化和需求。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双元制”固然可以加强职业教育的实践性,而且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企业可以挑选自己中意的雇员,减少了雇员不了解的风险和相互之间的磨合时间,这是其优点。另一方面,“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制度对企业和经济依赖性过强,而企业和经济对于技术革新和变化的反应速度不一,一般相对迟缓。而单纯的“学校性”的职业教育可以凭借政党和专家通过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和规格的修订以及课程和教学计划的革新来影响职业教育发展,这比“双元制”要来得相对灵活、方便和快捷。(这个观点也体现联邦职教所2001年8月出版的关于欧洲几个国家职业教育比较研究的成果中。)这种立足于实践却又往往落后于实践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对不断变化的外界反应迟钝,很难从人才培养规格、类型以及教学和课程设置和考核方式上及时或超前地反应科技和经济的变化和变化趋势。
2.经济不景气,失业率高,企业没有足够的培训位置。
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年轻人在培训开始之前必须与某一企业鉴定培训合同。由于德国经济不景气和失业人数偏高(2000年失业人口已超过428万),有些企业认为吸收、增加培训人员会增加企业负担,因而不愿或无力提供培训位置,致使有些行业的职业教育相对萎缩或发展缓慢,这在德国东部各州表现尤为明显。政府虽采取各种措施,收效不是很大。
3.人才缺乏,企业需要的人才培训位置又没有申请
与第二个问题相反的是,企业迫切需要的培训位置又没有人申请。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国际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于和取决于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竞争。特别是IT技术和IT人才在今天和今后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德国政府的决策失误,致使德国IT产业发展滞后,IT人才异常缺乏。2000年施罗德政府实施引进国外IT人才的“绿卡”政策,希望缓解IT和其他行业的人才需求。此政策虽也收到一定效果,然而杯水车薪,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去年CDU主席迈克发表了“ausbildung statt Einwanderung”的演讲,强调要立足自己培养人才,而不是引进人才。实际上,除了IT业,德国其他行业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
二、职业教育改革的政策方向和原则,“Ausbildung fuer alle”
德国新一界政府承诺,政府将采取措施,使得任何愿意接受培训的人都可以有培训的机会,他们提出的口号是“培训所有人”的发展目标,(即“Ausbildung fuer alle”),在联邦教育部提出的《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中提出,要致力于建立一个专业化、个性化、面向未来、机会均等、体制灵活而且相互协调的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这实际上也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指针和发展方向。
三、职业教育改革重点和发展趋势
1.扩大职业教育,减少失业人口
德国目前的失业率,其中年轻人的失业率很高,教育部长布尔曼2000年3月在“青年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变革职业教育”论坛上发表的《红绿联合政府教育政策改革前景》讲话中指出,在20—29岁的青年人中间有近12%也就是130万的年轻人没有职业教育结业,而且每年还要新增80000人,这是德国社会潜在的“炸弹”,影响着德国社会稳定和发展。德国去年东部的极右势力抬头显然与当地的高失业高有关系。2000年9月23日,10000名青年在柏林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更多的培训位置和更好的职业前景。
目前,扩大职业教育和培训位置已经提到了政治的高度。政府官员和社会各界呼吁企业界要认识到人才培训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增加培训位置,减少失业人口。IGMetall前董事会成员 Erwin Vitt在一个发布会上针对那些不愿意提供培训位子的企业说:“谁不愿意提供培训位置,谁就必须掏钱”。
德国总理施罗德和DGB也多次在各种场合呼吁经济界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位子给那些希望参加培训的青年人。虽然政府提供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对于那些提供培训位置的企业特别是东部企业给予一定补贴《例如 2000年提出的“东部培训位置计划”中提出,在2000—2003年联邦政府将提供2.25亿马克的资助资金。),很多企业还是不愿意提供培训位置。至2000年8月也只有6.6%的企业参与了政府1998年提出的“消除青年人失业的紧急计划”(Sofortprogramm)。德国总统2000年7月指出,德国有120万家企业可以提供培训位置,但是只有一半提供了位子。他说,如果每个企业提供一个位子,就要以提供200000个位子。2000年德国共有621693人找到了培训位置,比1999年(631015人)下降1.5%。看来,鼓励和促进企业增加培训位置还有一段路要走。
德政府也曾提出自己建立培训中心,并加强那些由自己出资或出资资助的企业培训中心的建设。
2.改善社会处境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提高妇女在职业教育中的比重
确保教育机会均等,要最大可能地帮助那些在物质、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处于不利境地的公民(特别是有德籍的处境不利的外国人的职业教育问题。),使他们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实现对生活的向往。“谁都不会因为无钱而不能接受教育和培训”,这是联邦政府对国民作出的承诺。为此,政府拟从2001—2005年拨款1.05亿马克,用于改善不利群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问题。
另外,提高妇女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比例也是德国政府目前和今后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
3.加强个性化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建立有助于促进天赋能力的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不能忽视和抹杀人的能力和个性倾向之间的差别,要注意培养人的特殊的职业能力和倾向。为此,联邦教育部在1999年1月出版了《职业教育促进天赋能力的效果和益处》的研究报告。今年3月教育部长布尔曼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国际间竞争越来越激烈,德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一批精英人才,精英的数量和质量将代表着德国社会的竞争力。要加强发现和促进那些有特殊能力倾向的人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本人,更有利于德国社会和经济发展。
4.加强新职业和未来职业研究和预测,及时或及早确定未来职业的发展及其素质要求,使之及时地反应和落实到现实的职业教育中来
例如,最近几年由于IT技术的发展,德国服务业发展迅速(不仅第三产业,第一和第二产业中的服务业在快速发展。),冲击和改变、改善着以前的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新职业和新的职业素质要求,需要进行研究,调整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目前,德国教育部已经拔出巨款,加强未来对职业动向的研究。这也是对“双元制”的职业教育对实践变化反应迟钝的一个修正,增加职业教育对技术变化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灵敏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5.改革目前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改善教学、学习和实习设备
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职业生涯和日常生活,劳动市场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既有专业知识,又有社会交际能力、外语水平、跨文化的沟通能力、自主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处理信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劳动者越来越多受到青睐。这些素质要求必须反应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之中,而不能像传统的职业教育中单纯地强调专业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外语能力,电脑技术和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自觉自主的学习能力在职业教育中越来越受到强调。
教育部长布尔曼今年在谈到欧洲义务教育时指出,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未来所有的欧洲学生都必须掌握至少两门外语。德国一些州已经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第一门外语学习。
职业教育的实习要尽早进行。布尔曼2000年8月25日在视察 Mecklenbrug-Vorpommern职业学校时指出,学生仅在进入职业之前,也就是在9或10年级才开始进企业,这很不够,企业实习应该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尽早选择和确定它所愿意培训的人才。
另外,改善职业教育的教学和实习设备也在进行之中。2000年教育部决定通过“未来投资计划”,投资2.5亿马克,改善职业学校计算机网络设施。
6.改革职业教育评价和考核方式
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和素质要求以及专业和课程设置发生变化的同时,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对学生的考核和考试将更加注重实践,注重技能掌握的整体性和个人的创新精神,减少标准化考试。
7.加强IT人才培养
教育部长布尔曼认为,IT技术是未来社会的关键技术,谁在IT业落后了,谁就会在其他领域也落后。她在2000年5月提出,绿卡只是权宜之计,IT人才需要德国自己培养,培训和改变某些学校。1999年,联邦教育研究部和金属工业工会以及信息技术专业协会共同发起了“向信息业缺乏专业人才进攻”计划。根据计划,到2003年将提供6万个信息技术和媒体技术的培训机会。2000年提出IT教育及IT在教育中应用的行动计划(Anschluss statt Ausschluss--IT in der Bildung),拟从 2000—2004年拨款14亿马克,用于加强教育和职业教育中的IT和IT教育
8.加强网络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网上学习有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特点,有利于改善和扩展职业教育和增加职业继续教育的对象,降低培训费用,也有利于落实政府提出的建立学习化社会和强调终身学习的目标。目前德国很多州都建立了网上职业教育和网上继续教育。例如,今年巴伐利亚州长Stoiber2001年7月4日提出要加强网络培训中心建设(http://www.vcb.de)。
9.加强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之间和职业教育之间的渗透及合作
现代的技术和经济发展要求一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职业者,要求职业教育要加强在人才培养和素质要求上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跨行业的职业教育之间要加强人才培养的协作和合作。这也要求建立和加强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建设。据统计,32%的企业培训者和16%的职业学校的教师与其他的职业教育没有联系。当然,职业学校和实习企业的联系也有待加强。
10.加强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贯通性和文凭等值性,加强普通教育的职业教育性,特别是要加强高等教育(尤其是高等专科学校)为职业教育服务,承担部分职业继续教育功能
德国职教和普教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很好解决,职教和普教的贯通性和等值性有待改善和加强,确保职教和普教之间的流通渠道,确保有职业教育的文凭者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可能性和前景。
2000年9月21日,Augsburg大学继续教育和知识转化中心主任Michael Kochs在一次论坛上提出,德国高等学校为在职者提供继续教育,称这是高等学校未来的发展机遇。在这方面高等专科学校更有优势。目前德国高等学校在继续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大,加强高等学校在职业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这既对经济界而对高校自身都是非常有益的事情。
11.加强继续职业教育
现代职业教育不再是狭义上的学校职业教育,而是包括职业继续教育在内的广义上的职业教育。特别是在现代社会职业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目前德国显得日益明显和突出。职业继续教育从1979年的参与率不足10%增加到1997年的30%。特别是在现代社会技术和经济发展迅速,对于劳动者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要求。现在社会的工作岗位的获得和升迁于继续职业培训的关系越来越大。职业教育只是职业的开始,还必须进行不断职业继续教育。德《2001年职业教育报告》指出,“在信息社会和知识社会
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职业继续教育是未来社会和经济的钥匙”(见22页)。DGB去年8月提出加强职业继续教育立法,规定所有的职员都有权每年5天的带薪的继续职业培训。布尔曼也支持将继续教育写入劳资合同。今年3月布尔曼又提出,自1998年以来,联邦政府将继续教育资金提高了3分之一,从1亿马克提高到1.5亿马克。这个计划的名称是“为每个人的终身学习”的行动计划,并称这是走向学习化社会的一个具体措施。2001年8月23日黑森州通过了继续教育立法。
12.改善对职业教育的管理,加强职教咨询,加强职业教育的自主性
德国目前职业教育对市场和技术变化反应不灵敏有其管理上的原因,即职业教育的管理者过多,企业培训的自主性不强。特别是政府参与过多和统一性要求太多,会削弱职业教育的灵活性甚至积极性。政府的统一规划也会扭曲企业和经济界的真实需求和地区间的合理差异。目前,德国一些企业要求培训自主的呼声较大,反应快捷,灵活的职业教育将是发展方向。
13.加强职业教育中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建立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
无论是职业教育还是职业继续教育都是阶段性的教育和训练,只有自我规划、自我负责、自我管理的个体化不断的学习,才是职业和职业变更的最根本的保障。德国渐入老龄化社会,人口老化严重,老年职业者也将是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在职业要求不断提高和个体职业不断变更的社会中,学习或培训不可一次性完成,学习不仅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也是职业生涯的需要。因此,职业教育不仅要赋予受培训者当下职业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学习能力,而且特别要赋予受培训者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篇7
一、高等教育的行政权力
高等教育行政权力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宏观层次的高等教育管理权力。它是一种国家权力, 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学术性事务的权力。因此, 高等教育行政权力体现了国家对高等教育的行政统治。20世纪60年代以来, 世界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高等教育正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中心, 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识, 受到各国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政府为了加强对高等教育的控制, 往往采取控制高等教育资源, 改革高等教育行政组织机制, 拓展高等教育行政职能, 以及加强高等教育立法等手段来强化高等教育行政权力。这就使高等教育行政权力中政府与高等教育这对关系的矛盾更加突出, 研究如何协调这二者的关系, 对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权力之嬗变
历史上, 我国具有集权管理高等教育的传统。从古代的官学到京师大学堂, 及至辛亥革命时期, 最终到国民党统治时期,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无不体现出国家集权统治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后, 高等教育行政体制虽经多次变革, 但政府集权统治的传统并未削弱, 相反有所加强, 高等学校始终作为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而存在。
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制在历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下, 经历了多次重大改革, 先后实行过三种权力结构模式:
第一, 中央分权模式。中央分权模式是指高等教育行政权力集中在中央, 由中央政府各部门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分别掌握有关高等教育行政权力的体制。我国在1949~1956年期间实行此模式。
第二, 地方分权模式。地方分权模式是指高等教育行政权力由中央下放到地方, 由各地方政府分别管理本地区高等教育的行政权力模式。我国先后在1956~1960年和1966~1976年两个时期属此模式。
第三, 中央地方分级分权模式。中央地方分级分权模式是指高等教育行政权力分别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承担, 并由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部门分散掌握的体制。该模式在1961~1965年和1977年以来两个时期实施。[3]中央分权模式, 注重中央的权威, 重视中央各部委对行业所属高等院校的行政权力;地方分权模式, 强调地方的权威, 重视发挥地方各部门对行业性高等院校的行政指导权力;中央地方分级分权模式, 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 一方面强调中央与地方分工合作, 另一方面又重视中央对地方的领导与指导, 并重视政府部门对所属高等院校办学的直接领导与指导。[4]但我们可以看到, 无论哪种模式都体现了一种自上而下的单向强制性。这种强制性有利于学校贯彻政府的意志, 提高政策实施的绩效, 在办学中反映政府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不利于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 扼杀高等院校的积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
(二) 政府干预与大学自治
大学自治又叫学术自治, 指大学应当独立地决定自身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并将其付诸实施, 不受政府、教会和其它任何社会法人机构的控制和干预。具体地说, 大学应当不受政府的直接干预, 依照法律独立处理办学事务, 如确定学校机构、财务管理、创收、招聘教职员工、课程与专业设置和对学生的要求、教学与研究自由。大学自治原则赋予大学广泛的办学自主权。英国著名学者阿什比 (Eric Ashby) 认为, 大学自治的要素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在学校管理中抵制非学术干扰的自由;学校自主分配经费的自由;聘用教职员并决定其工作条件的自由;招生的自由;课程设置的自由;决定考试标准与方式的自由。[5]
近现代以来,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与文化的发展, 高等学校的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深刻地改变了大学与社会的关系, 大学从游离于社会的边缘逐步走向社会的中心, 并成为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核心机构, 对国家的发展直至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社会职能的扩大, 使政府不可能让高等教育放任自流, 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大学的办学, 在不断加大对高校教育财政投入的同时,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越来越多地对大学的办学施加影响。至19世纪后期, 西方各发达国家先后确立了高等教育的国家干预职能, 无论是公立大学还是私立大学, 都无法置身于国家政府权利的影响之外, 只是所受干预和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已。至此, 大学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成为高等教育管理关系的核心。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增长的需求与推动、民权运动的高涨、教育民主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以及人力资本理论的勃兴, 二战结束后的20年, 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高速发展, 进入黄金时期。这一时期呈现出许多特点: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机构的发展趋向多样化;为保证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均等, 政府投入大量增加, 伴随而来的是政府对高等教育干预的日益加强, 加之市场调节与社会参与的深透, 几种力量交织在一起, 最终形成了高校、政府、市场和社会四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运行机制, 其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前主任王一兵认为, “政府的有限干预与大学学术自治之间的内在张力, 构成了高等教育分权管理体制赖以建立和运行的基础。政府尊重大学的法人主体地位是大学学术自治得以实现的前提, 大学学术权利的获得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政府的过强干预, 二者的均衡与协调是大学组织发展的需要, 也是国家政府的利益所在”。[6]
(三) 建立权责明确的现代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管理体制改革”一章中提出, 要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可谓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开出了解决问题的良方。
在处理政府与高等院校的关系上, 应根据管办分离的原则, 强化办学者的办学权力与责任, 明确划分高等教育宏观管理权力和高等教育微观管理权力的范围, 政府行使宏观管理权力, 高等院校拥有微观管理权力。政府负责高等教育的大政方针、事业规划、标准规范、宏观协调、检查监督等;高等教育在内部组织人事、教学科研、财政预决算、后勤基建等方面拥有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的权力。应该注意的是, 由于政府可以通过法律、拨款、评估和行政手段等对高等教育的发展施加影响, 而高等教育对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政府调控的效率甚至统治的稳定都具有反作用力。所以, 在法律和制度上, 政府应该订立相应的条款, 确保大学自治权力的实现与完善。政府在提供经费支持时, 不应附加各种条件而使大学变得越来越实际, 越来越注重短期效果, 在不经意中逐渐丧失了大学的基本权力。此外, 目前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主要障碍来自于政府已经形成的传统管理思想及管理权力。所以, 政府转变行政职能, 更新行政手段, 建立宏观管理体制, 是落实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关键。
二、高等学校的 (内部) 管理权力
(一)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
高等学校 (内部) 管理权力是一种处理高等学校内部学术事务的管理能力, 是高等教育管理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张德祥教授认为, 高等学校被称为“学问之府”, 知识是高等学校加工的最基本材料, 高等学校的活动都是围绕知识展开的, 学校基本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师, 他们掌握着“高深知识”, 通过知识的发现、保存、选择、传递及其运用去实现高等学校的职能, 这种特性就决定了高等学校中, 教师应该广泛控制学术活动。所以, 高等学校中的学术权力不是外部赋予的, 而是高等学校内在逻辑的要求, 是高等教育特性的外化。[7]总之, 高等学校基本活动方式的特性决定了高等学校中学术权力的合理性, 高等学校成为正式社会组织的特性又决定了其行政权力的合理性,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都是高等学校自身的客观要求。然而, 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又都表现出了局限性。学术权力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在高等学校的生存、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 高等学校自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的情况下, 大学的事务完全依靠学术权力来处理已不可能, 而且学术权力本身由于其权力主体特征, 在某种情况下常常带有保守性。行政权力的局限性表现在:如果行政权力行使过度, 将使学术活动受到压抑, 高等学校丧失活力。因此, 如何协调好这二者的关系就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 世界各国高等学校内部权力结构的几种模式
从世界范围来看, 各国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力结构主要有三种典型模式。
一是以学术权力为主的权力结构模式。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是欧洲一些大陆国家, 其大学素来被称为“国家大学”, 政府在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资源配置以及学历认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控制作用。由于政府的直接介入, 大学层次的行政权力无形中被大大削弱, 大学的领导和指挥作用微乎其微。而在基层, 如德国的讲座教授却拥有强有力的权力, 他们不仅有权决定手中资源的分配和使用, 甚至也掌握一定的人事权。一些学校的教授在学校和学部的决策活动中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如法国大学的理事会和学部理事会, 德国的大学评议会和学部理事会, 其组成人员几乎为教授所包揽。
二是以行政权力为主的权力结构模式。该模式以美国的一些巨型大学为代表, 他们实行严格的等级管理, 使高校的行政权力得到大大加强。比如加州大学的管理就属于严格的等级管理, 下级必须对上级负责, 权力的重心明显向上偏移, 董事会和各级行政官员处于支配地位。相比之下, 学者的权力则显得较薄弱, 即使一些学者的集体性代表机构, 如学术委员会、评议会, 其权力的范围也极其有限。
三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均衡的权力结构模式。英国的传统大学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校务委员会只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构, 理事会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权力机构, 主要职责是筹划经费、制订计划、批准教师任命等。评议会是一个由大学教授组成的管理结构, 具体负责对学部和系的学术事务管理, 实际上拥有制订大学学术政策的全部权力。在学部和系, 部务委员会和系务委员会为各自的权力机构, 由学术人员和非学术人员组成, 因此无论是学术权力还是行政权力都难以占据绝对优势。
以上三种模式, 孰优孰劣, 很难下定论。绝对理想型的高等学校权力结构模式是不存在的, 所以, 在构建我国高等学校权力结构模式时, 不能照搬西方模式, 必须将西方的经验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 逐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高等学校权力结构模式。
(三) 我国高等学校内部的权力结构模式
从现状看, 我国高等学校的权力结构属于行政权力模式。大学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校长的人选或者由主管部门直接指定, 或者由学校内部通过一定范围内的民主选举产生, 但必须经主管部门认定和委任。校长作为强有力的行政长官, 代表主管部门行使权力, 校党委通常把握的是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 在学校的具体行政和学术事务上, 干预不多。此外, 一些高等院校常常是书记、校长由一人承担, 校长不仅是学校的最高行政权力代表, 而且也是学术权力的核心。在学校层次上, 除个别领域如职称的评审由学术性组织——职称评审委员会负责外, 高等学校的学术权力很大程度上为行政权力所取代。在学校以下设院或系, 学院与系的主管由校长委任, 学院院长和系主任必须对校长负责。这种权力结构模式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权力过于向行政管理偏移, 削弱了学术权力的发挥, 高等学校学术人员特别是教授在决策中的权威作用受到忽视;权力过于向上集中, 形成倒金字塔式权力结构, 使基层的自主权受到限制, 因而抑制了基层创造性的自我发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落实和扩大大学办学自主权,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的高等学校管理权力结构模式应考虑几个因素:第一, 高等学校内部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学校决策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但又各有其局限性和相互冲突的一面, 必须妥善协调、相互补充。[8]第二, 应赋予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完善高等学校内部的决策机制, 建立自我约束机制, 使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第三, 充分发挥学术权力在决策中的作用, 健全决策、审议咨询、执行指挥、监督保证的运行体制, 使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相互协调, 共同发挥作用。
注释
1[1][2][3][4][7]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314, 315, 323, 325, 295,
2[6]王一兵.大学自治与大学法人化的新诉求--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挑战.高等教育研究[J].2001, (3) :10.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 篇8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物流;条形码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81-0212-01
物流信息技术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物流的各个过程中,是现代物流区别传统物流的显著标志,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物流信息技术达到了较高的应用水平,同时也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根据物流的特点以及功能,物流信息技术包括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条码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信息分类编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先进和崭新的物流经营方式和新的物流理念,从而推进了物流的变革。在供应链管理方面,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大大提高了物品供应链活动的效率,使得整个物品供应链的决策能力大大增强。
1物流信息技术的基本组成
1)管理软件。物流管理软件包括仓储管理系统(WMS)、供应链管理系统(SCM)运输管理系统(TMS)、货代管理系统(FMS)等。
2)条码技术。条码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货物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它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条码是实现电子商务、POS系统、EDI、供应链管理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3)射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来获取相关数据,它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短距离射频产品可以替代条码,不怕油渍、污染等恶劣的环境,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可以进行物体跟踪。长距射频产品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多用于交通上,如识别车辆身份和自动收费等。
4)EDI技术。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指采用标准化的格式,通过电子方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数据的交换和传输。构成EDI系统共有三个要素,分别是是通信网络、EDI软硬件以及数据标准化。EDI的工作方式大体如下:通过EDI转换软件将原始数据格式转换为平面文件,之后用户在计算机上进行原始数据的编辑处理,平面文件是用户原始资料格式与EDI标准格式之间的对照性文件。然后在文件外层加上通信信封(Envelope),通过翻译软件将平面文件变成EDI标准格式文件。最后,通过通信软件(EDI系统交换中心邮箱(Mailbox))发送到增值服务网络(VAN)或直接传送给对方用户,最后成为用户应用系统能够接收的文件格式。
5)GPS技术。GPS,即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在物流领域可以应用于铁路运输管理,跟踪调度、汽车自定位, 军事物流等等,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定位的能力和实时三维导航的能力。
6)GIS技术。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是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适时地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是多种学科交叉的产物,是一种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GIS的显示范围可以从国际地图到非常详细的小区地图,显示对象包括销售情况、人口、运输线路和其它内容,它的基本功能是对显示结果进行操作、浏览和分析,并将表格型数据转换为地理图形显示。
2物流信息技术的的应用现状
目前,各种物流信息应用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物流活动的各个流程,对企业的物流管理活动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1)在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中的应用。物流自动化设备技术应用一种物品拣选后的自动分拣设备。由装有识读设备的分拣机分拣物品,使物品进入各自的组货通道,指导着工作人员的拣选操作。一种是拣选设备的自动化应用,其特点是每天需要拣选的物品批次多、品种多,数量大。如北京市医药总公司配送中心,动态地提示被拣选的物品和数量,提高了货物拣选的准确性和速度。分拣设备在国内大型配送中心有所使用,例如昆船集团生产的巷道堆垛机在红河卷烟厂等多家企业应用了多年。但是与国外著名厂家相比,高速运行时的噪音,电机减速性能等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
2)在物流设备控制和跟踪技术中的应用。目前,物流设备跟踪的手段有多种,物流设备跟踪主要是指对物流的运输载体及物流活动中涉及到的物品所在地进行跟踪。可以用RFID手段进行阶段性的跟踪,也可以用传统的通信手段进行被动跟踪,但目前国内用的最多的还是利用GPS技术跟踪。GPS技主要跟踪货运车辆与货物的运输情况,保障整个物流过程的有效监控与快速运转,从而使货主及车主随时了解车辆与货物的位置与状态。物流GPS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主要包括运输工具上的跟踪服务平台、GPS定位设备、信息通信机制和其他设备。
3)在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中的应用。实时物流理念的诞生,使得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发展和用户交货期的缩短、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等都对物流服务的可控性提出了高的要求,那么如何保证对物流过程的完全掌控。动态的货物或移動载体本身具有非常多有用的信息,例如货物的名称,重量、出产地、质量、数量、或者移动载体的牌号、位置、名称、状态等信息。物流动态信息采集应用技术是必需的要素这些信息可能在物流中反复的使用。在目前流行的物流动态信息采集技术应用中,一、二维条码技术应用范围最广,其次还有便携式数据终端、射频识别(RFID)、磁条(卡)、语音识别等技术。
①一维条码技术。一维条码是由一组规则排列的条和空、相应的数字组成,很容易译成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这种用条、空组成的数据编码可以供机器识读,因此此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物品信息标注中。②二维条码技术。由于一维条码的信息容量很小,商品的详细描述只能依赖数据库提供,一维条码的使用就受到了局限。基于这个原因,人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码制,容量是一维的几倍到几十倍,这就是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二维空间存储信息的二维条码技术。它具有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③磁条技术。磁条(卡)技术从本质意义上讲和计算机用的磁带或磁盘是一样的,它可以用来记载字母、字符及数字信息。④声音识别技术。它最大特点就是不用手工录入信息,是一种通过识别声音达到转换成文字信息的技术,目前更适合语音句子量集中且反复应用的场合。
参考文献
[1]刘娜.浅谈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01.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推荐阅读: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08-13
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07-19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07-23
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与思考10-20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07-18
信息技术教育的实践与思考09-29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论文07-02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06-06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