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通用12篇)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1
近年来, 各级党委、政府把教育工作作为优先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深入实施“科教兴县”“人才强县”战略, 坚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 不断完善保障机制,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 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稳步推进布局结构调整, “两基”水平全面提高, 各类教育长足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也跨入了快车道, 农村孩子也享受上了和城市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 人民群众对农村教育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当前仍有一些影响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对此, 笔者经过思考, 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
一、抓好教师继续教育,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近年来, 在上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 教师继续教育成效显著, 为农村一线教师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教师积极参加学历提高、学科培训、“国培计划”等各级各类培训, 业务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就目前农村小学来看, 科学、音乐、美术、心理辅导教师仍比较缺乏, 大部分学校没有专业的教师, 而从省教育厅安排的“国培”到县教体局组织的学科培训对科学、音乐、美术、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和培养又相对较少, 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科的教学, 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此, 政府部门应适当加大对科学、音乐、美术、心理辅导等学科专业教师的招聘, 合理配置教师。同时, 教育部门也要加强对这些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 选择有特长的教师进行转岗培训和替换培训, 在短期内培养出一部分能胜任科学、音乐、美术、心理辅导等学科教学的教师, 以解决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二、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提升学校管理水平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近年来, 各类教师培训较多, 但针对学校校长的培训相对较少, 部分校长管理理念陈旧, 学校管理水平不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 有必要加强校长队伍建设。一是要抓好校长培训, 用最前沿的教育理念给校长洗脑, 并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请进来、走出去, 努力开阔眼界, 拓宽思路, 建设一支专家型、专业化的校长队伍;二是探索建立校长职级管理和校长交流制度, 实现校长的合理流动, 即让优秀校长和新任校长结对, 以优秀学校、优秀校长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理念, 引领农村小学, 逐步让农村小学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特色, 构建出独特的管理模式, 进而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加大农村学校投入, 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近年来, 各级政府加大了教育投入, 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在各级政府对学校布局调整后, 优质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农村中心小学办学条件达到了和城区学校相当的水平。但布局调整后, 农村教学点的办学条件还是比较薄弱, 部分学校校舍存在安全隐患, 校舍紧张、教学设备陈旧, 制约着教育的均衡发展。对此, 政府部门和教育部门应当加大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投入, 努力改善农村教学点办学条件。同时, 对农村教学点附属幼儿园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改善幼儿学习生活环境, 建成日托制幼儿园, 按编制配备幼儿教师, 彻底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难”的问题, 使农村儿童与城市儿童受到平等的学前教育。
四、建立科学评价机制,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近年来, 各校在学生评价体系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但对教师的评价, 还是主要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主, “考什么, 就教什么”的现象依然存在, 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对此, 教育行政部门应研究建立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 即建立涵盖对教师的师德评价、专业素质考核、教学过程考核、教学实绩考核等内容的全方位的考核机制, 以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工作质量评价机制, 扎实推进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同时, 取消以学生成绩给学校排名、给教师排名的做法, 真正发挥教育评价机制在教育管理中的导向作用, 减低片面追求升学率对学校的内部管理、教学组织的影响, 杜绝应试教育,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五、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近年来, 由于学校布局调整, 城区新建学校较多, 每年都有相当一部分农村学校骨干教师被选调进城, 还有部分教师由于农村学校工作繁重、工作条件艰苦等诸多因素调离农村, 这部分中坚力量的流失对农村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此, 政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探索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建立县域内教师城乡岗位定期交流制度, 并完善城乡教师交流的激励机制, 在职称评定、晋级以及评优评先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 特别是在职称名额的分配中对农村教师要加大比重, 不断提高农村教师待遇, 以确保农村能留住人才, 吸引一些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服务。
六、坚持以人为本理念, 注重学生身心发展
近年来, 随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相当一部分家长外出务工、经商, 将学生的管理义务推向了学校, 问题行为学生也越来越多, 表现得也比较复杂。这使得农村学校在对待问题行为学生的时候出现了一些走极端的现象。这些学生在学校表现都比较极端, 扰乱课堂秩序, 不听从教师的管理。为此, 学校也煞费苦心, 想尽各种办法去对待问题行为学生, 可收效却不明显。笔者认为,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好问题行为学生的身心问题就要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一是政府相关部门要经常性组织有关单位深入学校开展关爱活动。同时, 乡镇、村社党组织和妇联组织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来, 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二是学校要对问题儿童重点教育监管, 让有条件的教师充当代理家长, 落实责任, 针对学生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 经常性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进行心理矫正工作, 帮助问题儿童疏通心理障碍, 解决心理问题, 弥补家庭亲情缺失, 从而给问题儿童营造家的氛围, 让他们也能享受到“家”的温暖与幸福。
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任务艰巨, 要想取得成功, 就必须寻找一条适合农村现状的道路, 我们应着眼于学生, 着力于农村, 倾自身全部力量来关注农村教育, 关注农村的发展和建设, 以做好、做大、做强农村教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2
2009年6月底,原xx县xx乡成建制划入xx市xx区,并交由xx示范区托管。近9个月来,作为社会事务中重要内容的教育事业,其现状和发展态势如何?我们在归纳总结后,特作如下专题汇报:
xx教育的现状
一、xx教育的基本情况
划入xx示范区托管时,xx乡有中学3所(其中xx中学是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xx市农村合格中学),小学20所,中学在校学生1303人,小学在校学生3659人;另有民办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080人;中小学在职教师395人,离退休教师150人,民办幼儿园幼师及保育员60人。
二、划归后,教育的变化及教育部门所做的主要工作
xx示范区是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的五个示范区之一,承载和担当着体制机制创新、城乡一体发展、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积极探索、积累经验的重任。xx乡托管之初,示范区管委会由社会事业局管辖相应成立了文教局,相当职能和工作任务由xx中心校履行和完成。半年多来,xx中心学校班子成员在黄志龙同志的带领下,谋新谋变,工作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体现在:
1、争取领导重视,改变学校办学条件。中心学校利用国家、省、市启动开展的“合格学校”建设、“校安工程”建设两大项目工程,争取示范区投资近700万元,为吉利学校建设了综合楼、运动场,为黄龙学校建设了运动场和添置了配套设施。如期迎接了市合格学校验收(其中吉利学校因设施未配套,暂定为“基本合格”);对毛家、塘高、兴隆高、兴隆初小的危房进行了改造或改建。
2、理顺关系,履行职责。脱离xx县后,xx中心学校一方面按示范区领导要求,搞好教育的移交衔接工作,协调强化财政局、社会事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建工局等机构对教育的管理服务职能;一方面与xx市教育局主动对接,保证了教育行政效能的连贯性。
3、加强管理,创新机制。进入示范区后,xx中心学校以破除原有农村办学模式为突破口,从人员职责、各项规章制度、学校目标管理多方面入手,科学规范、严实细密地制订了新的评价方案,并结合绩效工资的推行,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调动广大教职工教育书育人的积极性。
4、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为此,从去年下半年起,xx中心校组织开展了“教职工庆国庆文艺汇演”、“教师课堂比武”、“中学生篮球赛”、“中小学生艺术节”、“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系列活动,在提升教师素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校办学活力等方面迈出了新的步子。
5、做好维稳工作,服务园区经济建设。xx乡中心学校,把中小学校安全工作摆在重要地位,纳入目标管理,实行动态管理。去年下半年以来,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小学生安全教育等常抓不懈,中小学校确保了无安全事故发生。去年,因xx县其余乡镇在七月份已兑现了教职工增加的每月300元生活津贴,xx因划归交接欠拖未决,部分退休教职工在拨打市长热线反映情况后有上访苗头,中心校成员分片包干,落实到人,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化解矛盾,并在年前兑现了应补的生活津贴。
随着入园企业的增加,每学期初职工子弟随迁就读人数剧增,中心校派出专人在吉利学校、和平中学热情服务,主动办理转入学手续,并要求上述学校克服困难,期初设立绿色通道,优质快速接纳务工人员子弟就读,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桃李学校已基本进入拆迁范围,为避免类似原银盖学校拆迁工作中出现的被动局面,中心校分学期做好学生及家长的动员工作,合理安排该学校教师、学生去向,本学期初已顺利平稳地做好该校的撤并工作。
xx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xx原有的教育体制和格局是典型的农村办学模式,划入示范区托管后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1、教育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目前文教局人手匮乏,教育全由中心校履行职能,要对接好xx市教育局的十六个科室、八个二级机构,市教育局认为在统揽、支配、管理、规划教育事业上难以到位。在投入机制和经费管理上缺乏保障机制,如2010年教育预算方案示范区财政局至今仍未出台,中心校、各中小学校办学经费受约束。
2、办学条件较差。无论是学校布局,还是学校房屋、课桌、电教仪器等设施设备,都达不到国家、省颁的标准和要求,相比城区学校差距较大。
3、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近几年来,xx中小学教师队伍编制相对稳定,新补充教师数量非常有限,导致年龄偏大、结构不合理、教非所学等普遍现象的抬升,另外,全乡中小学校缺少管理人才。
发展xx教育的建议
勿庸置疑,划归xx示范区托管后,xx的教育迎来了蜕变腾飞的大好良机。要真正实现与示范区经济同步发展,教育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此,我们建议:
1、示范区管委会每年定期召开议教会,听取教育部门的意见,找出教育薄弱环节及其症结所在,解决教育发展中的具体困难,切实为教育办实事。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3
关键词幼儿师范教育;幼儿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42-0164-02
我国的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既是教育的短板,更是教育的弱势群体。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的现状,与中国经济的强势发展和日益突显的大国地位反差较大,极不相称。
1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1.1幼儿师范教育的主要问题
椐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育委员会的一项调查表明:截止2008年,全国培养幼师的各类学校为151所。其中,独立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只有5所(尚无独立的本科规格的幼儿师范院校),这5所独立的幼儿师专都是地方性高专,其余均为各类综合性大学或职技学院内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和尚未转型升格的中等专业规格以下的学校。这些学校每年培养的幼师大约为4400人,其中,独立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每年培养的幼师大约为1800人。
幼儿师范教育的这种现状至少暴露出五个问题:①无规划。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把教育确定为基本国策。就教育而言,有发展战略和规划。但就幼儿师范教育而言,始终没有一个统一而又明确的发展战略和规划,致使幼儿师范教育长期处于弱势和落后状态。②规模小。椐有关资料统计,在全国2263所各类高等院校中,培养幼师的高校占6.7%左右,独立的幼儿师专仅占0.2%从年培养幼师数量上看,全国各类高校年培养的幼师仅占全国年高校毕业生总数的0.056%。如此规模的幼儿师范教育,显然与巨大的幼儿教育需求相差甚远。③层次低。尽管目前在我国有100余所大学内设有学前教育专业,但因其非独立性而处于从属或边缘地位(除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等少数高校外),专业的层次很难提高。特别是高校由封闭走向开放之后,经过十年的融资扩张,高校的规模空前拓展,而幼儿师范教育无论外延还是内涵均未得到相应的发展,这一结果严重削弱了幼儿师范教育的比较优势和软实力,这也是导致幼儿师范教育的专业层次难以得到提高的重要原因。很显然,低层次的幼儿师范教育,难以培养出高层次的幼师。④基础差。从我国目前仅有的5所独立的幼儿师专情况看,均属于从原来的中师升格为高专的学校。由于升专的时间很短,先天的底子差,后天的投入不足,这些学校无论从硬件建设还是从软实力上看,与国家规定的标准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严重影响着教育教学规模的拓展和质量的提升。⑤布局不合理。我国现有的5所独立的幼儿师专分布在黑龙江、山西、湖南、广西和四川五个省份,其它省、市(自治区)都没有设立独立的幼儿师专。这种布局上的缺陷既加大了学生的学习成本,又加大了政府和社会的负担,制约了幼儿师范教育的均衡发展。
1.2幼儿教育的主要问题
1)不科学。幼儿教育的理念和方式严重脱离幼儿健康成长的实际,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潮流和时尚,简单地把国外的东西拿来照搬照套,相当比重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十分严重,扼杀了儿童的天性,破坏了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致使幼儿教育误入岐途。
2)不规范。我国的幼儿教育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统一且符合我国幼儿健康成长的教材,没有统一、科学的标准和规程,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状态。
3)不专业。无论从幼儿园的管理还是师资队伍,其专业化程度极低,根本无法保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
4)不均衡。从幼儿园的性质构成看,民办园多,公办园少,幼儿教育的公益性已被商业化淹没;从幼儿园的分布构成看,城市幼儿园多(相对),乡镇幼儿园少,农村幼儿教育几乎是空白。
5)不公平。由于我国的幼儿园整体规模小,远远不能满足适龄儿童入园的需求,加之公办园早已失去主导地位,以各种名目创办的民间幼儿园五花八门,收费标准高,百姓难以承受。这种状况导致入园上的不公平、负担上的不公平和城乡之间的不公平,加剧了社会矛盾,阻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进程。
上述问题的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幼儿师范和幼儿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必须要认真对待并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解决。否则,立国之基础堪忧,国家之未来堪忧!
2发展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基本思路及对策
面对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睹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采取的一系列发展教育的重大举措,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幼儿师范和幼儿教育已经迎来了历史性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因此,无论从国家层面,各级地方政府层面,还是教育层面,都应当系统地厘清幼儿师范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思路,确定保障和促进幼儿师范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2.1确立新的发展理念
1)要牢固确立把基础教育的基础放在第一位优先发展的理念。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师范教育是实现幼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应当把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视为基础教育的基础来对待,纳入教育的整体发展战略之中,摆上第一位的重要地位,并在总体的发展规划和具体的发展思路中充分地体现出来。要知道,人才培养的基础不牢,高素质的人才大厦是构筑不起来的。
2)要牢固确立把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有机地衔接起来同步发展的理念。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片面地强调和发展哪一个都不会收到好效果。只注重幼儿师范教育而忽视幼儿教育,则会导致两个教育脱节,使幼儿师范教育脱离幼儿教育的实际,同时,还会因幼儿教育发展的滞后阻塞幼师的就业渠道,形成幼师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只注重幼儿教育,没有幼儿师范教育做保障,幼儿教育的发展则无从谈起。
3)要牢固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发展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的理念。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能不能发展,发展的质量高不高,关系国民教育的基础工程,关系国民素质的提高,关系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关系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既是基本国策,又是民生之重。因此,一定要突显政府的主导性和公益性。国家、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一定要在政策、资金和工作上给予最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不仅仅是嘴上说的,纸上写的,而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落实效果。
2.2制定符合國情的发展规划
中国的国情是什么?是地域广、人口多;是城镇化率不高,农村人口占绝对比重;是地区间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大;是国民整体素质还不高,国民经济发展还相对滞后;是幼儿师范教育规模小、层次低、质量差;是幼儿教育普及率低、不规范、无序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幼儿教育基本上还是空白。因此,我国的幼儿师范和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必须要正视这个现实,切不可脱离这个实际去制定“好看不好吃”的发展规划。①在布局上,应当根据人口的集中程度确定幼儿师专的分布点和数量,不应简单地按行政区划平均设校,避免因重复建设形成新的资源浪费和不良竞争。②在资源上,要充分考虑现有高校资源因生源大幅度减少而闲置的情况,合理地进行整合转型,既有效地利用现有资源,减少因资源闲置而形成的巨大浪费,又减少新的不应有的投入,减轻国家和地方的负担。③在层次上,凡属新设置的幼儿师范学校,均以专科为底限,加快取消中专以下规格的幼儿师范学校。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幼儿师专,集中力量进行培植和扶持,使其达标并升格为本科幼儿师范学院乃至幼儿师范大学。④在标准上,国家应尽快颁布全国统一的幼儿师范和幼儿教育教学标准、规程和规范,早日结束目前无序发展的局面。⑤在幼儿园的发展上,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尽快制定幼儿教育发展规划(包括基本建设投入、编制核定、经费保障等),并在每个年度计划(预算)中安排进来,落实到位。应按照城市、乡镇、农村三个层次设定阶段性目标,(这三个层次的幼儿园建设好了,还可在相当程度上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矛盾),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加速公办幼儿园的建设进程,这是发展我国幼儿师范和幼儿教育的关键性的物质基础。
2.3创造有利于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外部环境
1)从体制上,要真正建立起由政府宏观调控,市场引导,学校自主办学的现代大学校本管理体制。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代表各级政府履行宏观调控职能,放权、还权于学校,取消超出宏观调控职能范围的所有干预,特别是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招生计划指标(中国已是市场经济国家,高校毕业生国家早已不包分配,早已市场化了,但招生计划还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状态,这种矛盾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仍然在教育领域大行其道,这是与市场经濟规则背道而驰的,必须取消。要让中国的高校真正拥有办学、招生、管理和发展的自主权。此外,要允许高校在保持公办主导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多元化的模式融资、筹资,加快学校的发展。
2)在机制上,要本照“自主、简明、参与、高效”的原则创新内部管理机制,取直管理线条,整合职能部门,削除职能重叠,减少管理层级,形成政令通达,运行通畅,执行有力,分合有序,调控有效的管理机制;要本照“用制度保公平,用程序保公开,用标准保质量”的原则,建立起科学、公平、严谨、透明的干部考评和聘任机制;要本照“购买服务”的理念,建立起低成本、高效率的后勤管理和服务机制。
3)在政策上,要建立起有利于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用地优先供应,投入优先保证,编制按规定的师生比核定到位(特别对公办幼儿园,一定要按照师生比核定编制,保证经费供应,否则,公办园既便建起来了,也难以为继),自主聘任校内中层以下干部,自主招聘教师和工作人员,自主招生,自主分配(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实施生均经费国民待遇(部属院校、省属院校和地(市)属院校生均经费差距甚大,这是教育分配上的严重不公),职消评聘职称上的指标限制,享受政府制定的人才引进政策,对重点发展项目给予融资和贴息方面的优惠等等。无区别则无政策,无优先则无发展。
4)在资金上,要按照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的基本需求和发展需求,保证基本支出和事业发展专项支出的供给。国家应设立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发展专项基金,各级地方政府应按国家基金投入的一定比例设置配套资金,专项用于支持幼儿师范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
客观地讲,中国的教育(高等、义务和幼儿教育)事实上已经步入了产业化发展的轨道,尽管很多人已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和深深的担忧。笔者也不赞成把教育产业化,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没有足够的投入保证教育发展的需要。那么,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在社会需求拉动和教育本身发展冲动的双重作用下,学校既要承担起人才培养之责,还要承担起加快发展之责,更要千方百计开拓财源,为发展筹集巨额资金,教育的产业化和商品化势在必然(教育领域里的不公平由此愈演愈烈,加剧了社会矛盾,加重了民生负担,成为当今社会的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要想把教育的产业化现状改变过来,就必须要还其“公益事业”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去商品化(去商品化比去行政化紧迫得多,重要得多),就必须由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承担起政府主导办教育的职责,回归我国幼儿师范教育和幼儿教育的教育之本原。
参考文献
[1]全国教师教育学会幼儿教师教育委员会.中国幼儿教师教育转型[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8,3.
[2]教育部.教育统计[EB/OL].教育部网站.网址:http://www.moe.edu.cn/.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2010-2020年)[EB/OL]教育部网站网址:http://www.moe.edu.cn/.
[4]教育部.关于规范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培养工作的通知[S].教育部文件,教师[2005]4号.
作者简介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4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㈠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我们党全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局, 尊重农民首创精神, 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 并以磅礴之势推向全国, 领导人民谱写了改革发展的壮丽史诗。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中, 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断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使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1]。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全面放开农产品市场, 取消农业税, 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 初步形成了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 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 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小城镇蓬勃发展, 农村市场兴旺繁荣,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 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 社会事业加速发展, 显著提高了广大农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极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 极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 极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活。更为重要的是, 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 为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创造性探索, 为实现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献, 为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1]。
㈡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改革开放进入关键阶段的客观要求农业是稳民心的基础产业,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 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 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2]。当前, 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为此, 我们要抓住和用好这一机遇期,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 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 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 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 大胆探索、勇于开拓, 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 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 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 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因此, 推动科学发展, 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 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保证农民安居乐业, 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㈢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是克服农村发展面临困难和挑战的客观要求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 但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面临新的形势, 使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 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我们应该看到, 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 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 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 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 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 自然灾害频发;国际粮食供求矛盾突出,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总之, 农业基础仍然薄弱, 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 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 最需要加快。为此, 我们必须居安思危, 加倍努力, 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要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 尊重农民意愿, 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保障农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权益, 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促进农民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 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要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 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巩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 用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 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要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 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不懈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制度创新, 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 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加强和改善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调控和引导, 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改革不适应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
三、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
㈠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强化农村发展的制度保障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 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 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 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 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 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 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
第一, 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积极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符合农业生产特点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 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 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要向农户联合与合作, 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 发展集体经济, 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 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 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2], 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 使之成为引领农民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
第二, 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是农村的经济发展的基础, 要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的原则, 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层层落实责任, 坚决守住1.2亿公顷耕地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 建立保护补偿机制, 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 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具有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的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在实施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上, 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 不得改变土地用途, 不得损害农民对土地承包的权益, 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
第三, 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业补贴制度, 扩大范围, 提高标准, 完善办法, 特别要支持增粮增收, 逐年较大幅度增加农民种粮补贴。完善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挂钩的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 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 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保护政策, 改善其他主要农产品价格保护办法, 充实主要农产品储备, 优化农产品进出口和吞吐调节机制, 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进一步完善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理顺比价关系, 充分发挥市场价格对增产增收的促进作用。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 形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激励机制。
第四, 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发展农村服务业和乡镇企业, 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 全面提高财政保障农村公共事业水平,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统筹城乡劳动就业, 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 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 鼓励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 逐步实现农民工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等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 保障生产安全, 扩大农民工工伤、医疗、养老保险覆盖面, 尽快制定和实施农民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推动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创新。
㈡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 健全农业产业体系, 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 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明确目标、制定规划、加大投入, 集中力量办好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大事。
第一, 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科学确定区域农业发展为重点, 实施产业布局规划, 形成优势突出和特色鲜明的产业带, 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发展油料生产, 提高食用植物油自给水平。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 集中发展棉花、糖料、马铃薯等大宗产品, 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产品集约化、设施化生产, 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加快发展畜牧业, 用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规模化饲养、良种改良、疫病防控, 推进水产健康养殖, 扶持和壮大远洋渔业。发展林业产业, 繁荣山区经济。
第三,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质农业的发展在科技进步。为此要顺应世界科技发展潮流, 着眼于建设现代农业,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 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 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 支持农业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 力争在关键领域和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 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 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 尽快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优良品种。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等要求, 加快开发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农业装备设施, 重点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环节取得新进展。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技术发展, 重点开发信息采集、精准作业和管理信息、农村远程数字化和可视化、气象预测预报和灾害预警等技术。
第三,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 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创新管理体制, 提高人员素质, 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开拓农村市场, 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 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 减免运销环节收费, 长期实行绿色通道政策, 加快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保障农用生产资料供应, 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 严厉惩治坑农害农行为。
㈢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 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一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农村教育, 促进教育公平, 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完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 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儿童、留守儿童特别是女童平等就学、完成学业, 改善农村学生营养状况, 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 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网络,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广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大力遇和工作条件, 健全农村教师培养培训制度, 提高教师素质。健全城乡教师交流机制, 继续选派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加强远程教育, 及时把优质教育资源送到农村。
二要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关系广大农民幸福安康, 必须尽快惠及全体农民。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提高筹资标准和财政补助水平, 坚持大病住院保障为主, 兼顾门诊医疗保障。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坚持政府主导, 整合城乡卫生资源, 建立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重点办好县级医院, 并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支持村卫生所建设, 向农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 加大乡村医生财政支持力度, 改革乡村以药养医的制度。坚持预防为主, 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 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积极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服务。加强农村妇幼保健, 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
三要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 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按照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要求, 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力度, 做到应保尽保, 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 确保供养水平达到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加大农村受灾群众救助的财政政策, 落实好军烈属和伤残病退伍军人等优抚政策。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发展农村老龄服务。加强农村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工作, 促进农村残疾人事业发展。
第四, 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 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 加强农村社区建设,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 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做好农村信访工作, 加强人民调解, 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农村广大干部要进村入户做好下访工作, 切实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加强农村政法队伍建设, 推进农村警务建设, 实行群防群治, 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应急管理体制, 提高危机处置能力。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反对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 坚决取缔邪教组织, 严厉打击黑恶势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 2008-10-19.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5
中共XX市委、XX市政府今年九月初专门做出了《关于深化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的决定》,要求百分之百地触动产权,百分之百地置换职工身份,百分之百地转变经营机制,提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改革的战略目标,新的一轮国企改革高潮再次兴起。如何结合我市国有粮食部门的实际,进一步加快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值得我们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拟就此谈几点初浅的思考意见以求教于与会诸位: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领导,狠抓改革和发展
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粮食购销市场化已成为趋势。十六届三中全会已明确提出“放开粮食收购市场,把通过流通环节的间接补贴改为对农民的直接补贴。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这意味着以后再没有政策性的大锅饭可吃了,再没有“安稳日子”可过了,面对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到来,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狠抓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树立竞争和风险意识,做好优胜劣汰的思想准备。市场经济的本质是竞争,粮食流通市场化必然是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渠道多样化,无情地市场竞争既能给企业带来生存和发展的机遇,也存在被淘汰和灭亡的风险。因此,要坚决破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满足现状的旧观念,要自强不息、勇于和善于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变“等米下锅”为“找米下锅”;变靠“政策吃饭”为“挣钱吃饭”;变“向上级伸手、要政策扶持”为“向市场伸手、奋发图强”,坚决从“吃安稳饭”靠政策补贴的旧观念中解脱出来。以发展为硬道理,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在我市粮食系统内做到:全面放开搞活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只要是能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企业发展增效;职工增收致富的体制、机制、措施、办法就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并做到先干不争论,先试后规范,先改后完善,先实践再总结。各级粮食局领导,特别是一把手,要确立把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成为市场主体的思想意识,确立把企业改活、改好、改大、改强,进一步发挥主渠道作用的意识和决心。要树立不发展不行,发展慢了也不行的市场竞争理念,忧患意识,抢抓机遇,有争先的志气,用争先的举措,实现争先的目标,争创一流的业绩,以思想的大解放,认识的大提高,使人心思变,人心思干,人心思上,进一步狠抓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工作,把发展放在第一位。要将工作思路由减员增效转变为发展增效;由破产、处置、拍卖资产转变为重组、改造、整合资源;由一企一策转变为按市场化要求组建县级购销公司(企业集团),组建、培育、扶持、发展本地龙头企业上来。实现集团化运作,规模化经营,由参与变主导;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要按照“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以全部置换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为基础,实现机制更新,体制创新,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增强整体竞争力。各县(区)粮食局应尽快组建好至少一个县级购销公司(企业集团),在这一平台上,着重抓好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面对粮食购销新情况,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加强政策研究,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国家、省市有关政策的实质和导向,在用好、用活、用足现有政策上动脑筋想办法做文章,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抓好国有购销企业的组织结构改革;产权结构改革;资产结构改革和人员结构改革。通过抓企业的改革,促进粮食产业化经营和发展,使两者之间达到良性互动,良性循环。
二、积极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组织结构
要树立集约型、规模化经营的理念,企业发展的快慢,竞争力的大小很大程度取决于其组织结构的优化和规模,取决于我们能否尽快形成整体合力和规模效益,并使其最大化。要狠抓规模经营,只有上规模、上档次,才能在产业化经营中起到龙头作用。要针对我市部分基层粮站地势偏僻,规模小,粮源少,管理弱的状况,要从营造整体优势,壮大企业实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出发。树立集团化、规模化的经营理念,因地制宜,对其以及所有国有粮食购销、加工企业进行重组改造,整合为统一的整体,即逐步将粮管站(所)购销、加工企业改造为公司制企业,按照收购、储存、加工、购销一条龙经营,农、工、贸一体化的要求,组建好县级粮食购销公司(企业集团),成为法人实体。原粮站、所,购销、加工企业为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实行报帐制,主管会计实行聘任委派制,全公司实行统一购销、统一经营、经一管理、分点费用代理、筒易核算,达到设施、粮源、人才信息等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可以对购销经营量较大的粮站单独组建公司。有条件的分公司(或者子公司)可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担风险。对购销量不大的山区、边远地区或已发挥不了粮食购销主导作用的粮站、粮管所,可以通过兼并、租凭、拍卖等方式退出国有经营行列。为了方便粮食收购也可适当保留一些收购点,但不作为独立法人企业。
在组建时,既要注意资产重组,又不简单平调;既要按效益分配,又要兼顾公平;既要统一经营,加强管理,又要善于调动各分公司(或者子公司)积极性;既要积极组建,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一哄而起”。真正把整合优势作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兴企之策落到实处,保证新组建的集团公司(企业集团),在市场化经营中不断提高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以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目标,逐步起到“旗航领航”作用,营造起集团优势,体现出规模效益,做大做强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并以此来增强政府粮食行政主管部门保证军需民食,维护粮食安全的调控能力。
我市粮食局正通过组建XX黄桷庄粮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使之成为市级、省级粮食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和发挥全市粮食系统的整体优势。将探索以利益为纽带,组建跨县、跨区的紧密性、半紧密性,松散性的企业集团,实行有效的低成本扩张,寻求滚动式的发展。
三、积极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产权结构
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在组建县级购销公司(企业集团)中,除国有独资或控股方式外,要做好、做活、做足大力发展民营和混合所有制经济这篇文章,要突破国有独资的结构,进行股份制改造。要积极加快我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经济布局和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国有资产合理流动和重组,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区别对待,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广泛接纳社会资本,鼓励民营企业参股、职工持股、吸引外资等多种形式,建立多元化开放的产权结构。要以项目为突破口,以企业为载体,寻求新的开发项目,要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对有市场潜力,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鼓励粮食行业的领导带头投资入股或集资,以增强职工信心,新开展的多种经营项目均应实行股份制。要扩大对外开放,可招聘现仍活跃在粮食流通领域效益显著的民营企业家,个体工商户,控股、参股、承包、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同发展。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推动企业的股本投资多元化,使治理结构法制化,收益分配规范化。要在企业产权改革中,“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产权制度”。
要积极试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对现有国有购销企业实行重组,在不逃避银行债务的前提下,各县(区)可集中组建一个国有控股的政策性粮食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载体,实施资产、经营一体化管理。初期形式上可同县、区粮食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公司职能包括各级专项粮油储备管理,负责组织政策性粮食供应,在改革过渡时期,集中管理,销售现有库存粮食,统一管理国有资产并承担原粮站债权债务。
对原有粮食企业职工在置换身份和政府安置补偿后,可按《公司法》的规定自由组建股份制企业,实行市场化运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对愿意承担政府委托业务的企业,可与政策性粮食管理公司签订合同,开展资产管理(如管理现有库存粮食未处置的仓储设施等)工作,并可以受委托实施政策性业务。(如退耕还林、救灾、军粮供应等),政策性粮食管理公司按政策规定支付其管理费用。
四、积极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资产结构
要针对部分粮食企业地处市、县城区或闹市区,资产置换潜力大的实际,要树立经营资产的理念,使企业盘活资产,并使之增值保值,追求资产效益的最优化。有条件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要退城进郊,置换土地,整体开发,改造企业,实现资产结构调整,改造创新,更新仓房、盘活资产,产生效益。要遵循“有进有退”的原则,对缺乏市场竞争力、设备陈旧落后,资不抵债的粮食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和私营业主通过参股、收购、兼并、重组等方式参与企业改造,促进企业改造升级。
在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资产结构的同时,要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承担着对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的责任,要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第一要清产核资,确保国有资产完全完整。要针对各购销企业账内外资产、负债采取以账点物,以物对账的账账、账卡、账物核对的办法,进行认真清查登记,达到“四清”,即清产、清资、清物、清账,并将清产核资的结果进行公示。第二制定资产管理责任制,明确专门班子和人员对原企业的资产进行维护和管理。加大对国有资产中应收款项的回收力度,控制国有资产的流失。对购销企业资产的租凭应公开择优租凭,租金属于国有资产收益,应按规定归集主管部门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对因管理不善或者擅自处置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一律追究经济法律责任。
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要建立和完善营销网络系统设施,广搜市场信息,要联通全国粮油市场信息网,及时扑捉市场信息,指导粮食购销工作,掌握粮食购销主动权。要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资产质量和提高对粮食深加工的综合利用水平。要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产、闲置土地、场所,不管是国内外、市内外,只要是有项目、有技术、有资金都要积极引进,加强合作,共同发展,使企业资产不断优化。
五、改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人员结构
要抓住三个重点:一是继续抓好国有粮食职工身份置换、减员分流工作,实行人员结构的改革。今年力争达到一半以上的县(区)完成。争取到2004年底实现全市只有国有粮食企业而无国有粮食职工。粮食购销企业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职工安置渠道,为下岗职工创造再就业机会。二是搞活用人机制。各地要根据企业业务量的大小和发展趋势,定员定岗,结合职工身份置换、减员分流,一律实行聘任制。面向社会,竞争上岗,择优录用(含站级公司领导),要创造一个人才辈出,优胜劣汰的良好竞争环境。三是搞活分配机制。各企业要改革、调整和完善职工的工资分配制度,执行多种形式的效益工资,有条件的可试行年薪制。对粮站或公司以下简易核算单位,应抓大放小,逐步实行业务费用代理制,放权搞活。严格企业经营管理,全面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认真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确保企业发展增效,要通过人员结构的改革,分配机制创新,焕发出企业的生机和活力,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
六、做大做强企业,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努力开拓城乡市场
要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产业的比较效益。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以粮食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将粮食生产、转化、加工、运销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实现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把粮食生产、流通、消费有机结合起来,走粮食产业化经营之路。要上规模、上质量、上档次、创品牌、走传统粮油产品现代化之路,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开拓粮食产品的精深加工,推进初级加工向高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高效利用型转变,加快粮食生产基地化、粮食及其加工制成品优质化、品牌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提高粮食的增值能力和比较效益,增加农民的种粮收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要创新粮食收购,提高为农服务水平。第一,创新粮食收购价格形成机制。粮食企业要按照“购得进、销得出、有效益”的原则,积极开拓粮食销售市场,尽力提高粮食收购销售价格,增加农民收入。第二,创新粮食收购方式。改变过去等客上门、坐库收购的官商作风,深入村组、农户,登门到户收购,方便农民售粮,并不断改进收购服务,积极为农民代储粮食,由“满意在粮站”延伸到“满意到农户”。第三,创新收购资金筹集渠道。除积极争取农发行的支持外,采取自筹资金、预收销货定金、代购代销等方式,多方筹措粮食收购资金,确保不向农民打“白条”。第四,大力推行订单粮食。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生产粮食,减少粮食生产的盲目性。推广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粮食品种,调优粮食种植结构。要逐步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广“二次结算”和“二次返利”的做法,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合经营体,走“品质优质化、生产基地化、购销一体化”的粮食产业化经营路子,发展订单粮食。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6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教育;人才培养;生涯发展
一、缘起——从建设大楼的比喻说起
我们可以把一个人的成长与培养,比喻为修建一栋大楼。参与大楼建设的施工者,首先是我们自己,然后,家长、老师和其他同学等也都在协助我们自己修建大楼的工作。大楼已经开工,每个人都在热情万丈地投入建筑的工作……
建设者很自豪地宣称,我们高效率地为社会修造了大楼……
购楼者被光鲜的新楼“迷惑”,买下了这些“马上就能使用”的大楼,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发现,门歪了、窗斜了,墙裂了、地板(屋顶)漏水了……,于是,一方面不断采取措施处理这些问题,一方面抱怨建筑者,“你们到底是怎么建的大楼……”
建楼自用者,在使用自己修造的大楼后,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他们还发现,他们要面临更多的困境,他们无法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
同时,参与大楼建造的人们,在修建大楼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令他们困惑的问题:
家长们很茫然:“为什么我那么尽心、努力,孩子却抱怨?” “孩子当初非常好学,为什么孩子越来越厌学?”“以前孩子非常有爱心,为什么孩子越来越自私?”……
老师们也很茫然:“为什么我那么好心、努力,学生却不买账?”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家长对学校和老师那么苛刻?” “为什么社会还不理解?”……
学生们更茫然:“我为什么要学这些考完试就没用的东西?” “为什么学校教的都是脱离现实的东西?”“为什么家长和老师都不理解我?” “为什么要求我专注于那么枯燥乏味的学习?”“为什么我总得不到我想要的东西?”……
所有的人都不难发现,在接受了学校教育,我们修好“大楼”,一旦进入社会独立生活,我们面临诸多的问题:好的工作难找,能找到的工作不满意;就算有工作,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失业;“书到用时方恨少”,原来还有很多生活需要的东西学校没教;工作倦怠、生活倦怠在很多人身上出现,想做一番事业,却不知道什么叫“事业”;个人的事业之路曲折难行,成功幸福的生活似乎难以企及……然而,生命的确过于短暂,我们实在不愿在郁闷、迷惘、空虚、无聊和失败中生活!
可是,路在何方?不知道……
二、对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的几点反思
我们知道,要修建一栋大楼,必须在开工前完成科学的设计,要拿出宏观设计图(最终效果图)、中观设计图(每层楼、每间房的设计)及微观设计图(施工图),然后,经由合格的施工队伍,使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和科学的施工方法,加上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够保证整栋大楼的建筑质量。
如果把人的成长、人才的培养比成修建大楼的工程,我们不难发现如下问题:
(一)有明确的愿景,却没有完善而详细的规划和施工图纸
在人的成长与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有明确的愿景:
学校、老师都知道,国家希望我们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家长也很清楚,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成人”“成才”,能够通过正当的劳动付出,过上美好的生活;学生们也想到了,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好的大学,学好本领,将来找个好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对此,我们都会不存在反对意见——我们有明确的愿景。但为什么说我们没有“完善而详细的规划和施工图纸”?我们哪个阶段的学校、哪个专业没有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完善的教学计划(而且,这些人才培养方案都是建立在社会需求、市场调查的基础之上,并经过专业委员会的专家们论证的)?
这里,我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教育有两大基本职能和基本规律:教育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并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要适应并促进人的发展。而且,教育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其对社会的价值,同时,人通过接受教育,提升自己的素质,离开学校后寻找一个“合适”的岗位,通过脑力或体力的劳动,换取生活所需,在社会中度过自己的一生。以此为出发点,我们停下脚步来思考一下,要每个人要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都需要什么样的基本能力?这些能力学校或家庭都提供了哪些课程来对年轻一代进行系统的训练?
以此为参照,我们要反思一下,如果我们认可前面关于教育两大职能和基本规律的观点,那么,从学生一生发展的需要来看,在我们经历的学校教育中,有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开设了哪些课程来对我们进行这些生涯发展基本能力的系统训练?中小学阶段,我们的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准备中考、高考的那几门课程上,而且,老师和家长主要关心的是考试的分数,对学生“如何高效率学习”很少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的、系统的、具体的训练,至于其他的修养,只要有好成绩,别的都可以相对放下。到了大学,绝大多数的时间安排的是“专业课”,关注的主要是“专业知能”,其他的生涯发展基本能力也几乎没有什么专门的时间和课程来进行系统的训练。
虽然我们开设有《思想修养》、《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之类的课程,虽然我们有第二课堂,但是,如果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体现出这些生涯发展基本能力地位和价值,老师和学生有多少人能够比较清晰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及其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又有多少老师和学生在有限的“教”和“学”的时间里,训练学生的这些能力呢?更何況我们还要完成教学进度,要考试,要过级,要考各种的证书,要看成绩、看升学率、看就业率来评价学校和老师的工以及学生的质量。
而我们的学生,从他们即将面临的现实生活出发,很早就意识到了这样的一个严峻的问题——学校里教的东西,远远不足以应对我即将面临的生活,远远不足以辅助我实现生活的梦想。但是,他们也说不清到底自己还需要培养什么能力,才能在追求生活梦想的过程中少走些弯路。甚至,有些年轻人还主动放弃了到更高一级的学校学习的机会——今年有84万高中生放弃参加高考,[2]除了学费等表面原因外,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二)在培养人的具体教学工作中,教育者对基本的概念和基本的教学规律缺乏深刻而全面的理解
教学工作涉及的最基本的概念是能力、经验、知识和技能,教学涉及的最基本的教学规律是能力、经验、知识和技能相互关系规律。我们可以自问,能够给这些基本的概念下一个比较科学的定义么(很多教育者将技能和能力混为一谈或者用它们来互相解释)?能够很好地阐释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么(很多教育者视知识作为基础,能力为中间环节,技能为最终目标)?学校能够直接传授给学生的是什么?我们是怎样操作以落实对它们的培养?
按照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经验是在个人实践中形成的认识成果,包含认识经验和操作经验。教学中要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策略的主要内涵就是学习者要有相关的实践经验(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知识是人类认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成果,它以经验的形式或理论的形式储存于人们的头脑中和书本中。学生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就是占有前人的认识成果,变前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的认识过程。
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领会有关的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前提;反复地练习与实践,是技能形成的基础;行为动作或智力活动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是技能形成的标准。
能力则是顺利完成学习和其它活动任务所必须的、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个性心理特征。经验的积累、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都需要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同时,积累经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促进能力的发展。
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几个方面:
一是经验、知识、技能和能力四者的内涵各不相同,各自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它们所遵循的教学规律和适用的教法、学法是存在一定差别的。
二是学校能够直接传授和训练学生的是间接经验、知识和技能。我们不能直接传授能力给学生,学生的直接经验需要他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亲身经历亲自操作才能形成。学生所积累的经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必须经过系统化、个性化和概括化三个环节,才能转化为新的能力水平或者类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能够做的主要是指导和提供范例,具体的转化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
三是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有着不同的预后转化情况。现实中的很多教育者对此未加区分,或统而笼之地用传授陈述性知识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或大范围地使用“题海战术”来处理……对此,教育者应该加强对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相关概念、原理的学习和研究,将所教课程的知识加以类型的区分,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与手段,以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教师教得巧,学生才能学得更妙。
(三)我们的教育者,有多少是真正深刻地理解了自己身上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又有多少是深刻反思了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我们所在做的,真正能够为孩子们的一生发展奠基吗?
曾经有一个智者说过,“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把教师(这个职业)当成谋生的饭碗,那么,他就很难履行好教师的职责。”现实中又有多少学校领导、老师在内心里着实是把教师当成自己谋生的饭碗呢?
不错,我们有许许多多的教育者,一辈子在教育战线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地履行着教师的职责,辛勤地上课、批作业、改卷子、管班级、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对照上面的反思,我们还需要为孩子们补充些什么?
荷兰学者勃纳德?利维古德认为,伴随着人的一生发展,个人的成长主要由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及精神发展三部分构成。拿电脑来做比喻,人的生理条件,相当于电脑的硬件;人的心理(如感知觉、记忆、思维等),相当于电脑的软件,而人的精神,则相当于电脑的操作员。回顾我们的历程,生理发展的规律我们通过课堂或其它途径以及自己身体的变化而有所了解,只要有正常的营养、运动、休息,没患什么大的疾病,一般情况下,我们的身体会按照其自然规律发展和变化。但,如何更好地利用我们的身体(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我们的大脑),我们的了解并不多。而对于心理发展和精神发展的规律,我们了解了多少呢?
心理的成长,只要这个人不是弱智,同时又在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中成长,他就会拥有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等基本的各种心理要素。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这些心理要素的规律、使用的技巧方法了解都不多,因而在这方面的成长并不充分。
个人的内在精神,是个体心理各要素工作的结果,但它一旦形成,又会反过来控制个体的心理和身体。个体只要有正常的心理活动,就会有其内在的精神。但是,由于我们对它内里的规律及运用技巧的了解甚少,也不重视心理与精神的区别,因而对于多数人而言,这内在精神的成长水平属于不自觉的、甚至是低水平和无序的状态。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从哪些方面去塑造了年轻一代的灵魂(精神、心灵)?经过若干年的学校教育,身强体壮的孩子们的头脑中,除了认识几千个字(或若干单词)、除了背得若干概念原理和公式,除了会考试,他们的心灵里都成长了些什么?我们要做什么改进?
三、对教育及人才培养工作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两大职能,笔者认为,现阶段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各级各类学校要组织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认真、深入地学习科学发展观,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深刻理解“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就是要实现人自身的和谐发展、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
其次,各级各类学校(专业)必须从 “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角度,从以人为本的角度,从为学生一生的和谐发展奠基的角度,认真反思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吸纳生涯发展教育的科学内核,在以往突出培养职业人的基础上,完善人才素质结构,增加扶助学生实现人生梦想的生涯发展能力的课程,完善本校、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并用一切可操作的途径和形式,让所有参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人(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学生,甚至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够深刻理解之。培养年轻一代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或者,有科学方案而所有的施工者都不能明确地理解和执行这个方案,那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或这或那的问题,最后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质量、效益与投入成本的极大反差。
第三,切实加强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科学及心理科学的素养,是他们能够更科学、更有效完成“授业、解惑”的任务,并能够系统地指导科学、高效率地学习。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他们首要的任务是什么?是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对应于此,他们的最重要的专业课程是什么?应该是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教师行为训练之类的“条件性知识”。反观师范教育中,除了教育系和心理系的专业,其他的专业有几个是把教育科学、心理科学、教师行为训练当成是第一位的专业课予以足够的重视并给予足够的教学时数?在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中,虽然也开设了一些相应的课程,但,实际的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第四,加强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和师德建设工作,帮助他们深刻把握教育事业的内涵——为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提供教书育人的优质服务,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质的人才培养服务;帮助他们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义务感——除了谋生的饭碗,我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选择了教育这个事业,就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使命、责任与义务,除了要好好教、教得巧,更要引导学生心灵的成长,做一名合格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第五,全社会要真正树立“尊师重教”的风气,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落实国家的相关政策,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切实解决教师的待遇问题。企业管理中有这样的一个规则:你希望你的员工如何对待顾客,你就必须如何对待你的员工。教师也是人,他需要养家糊口,要买房子,要送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如果他的收入远不足以解决这些基本的问题,他又怎么能全心全意地投入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呢?
四、结束语
教育发展的动力是需要,其直接表现是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人的成长对教育的需要。教育发展还有其内部的驱动力,即教育自身所包含的内部矛盾,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获得完美的发展。当人们意识到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与所培养的目标不相适应的时候,亦即二者发生矛盾的时候,人们就会调整或改变教育内容、形式和手段,以使二者适合或基本适合。
传统教育关注的重点是人们社会化早期所应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忽视了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连接,但是学校所培养的人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是要在社会中工作生活并且在工作、生活过程中体现自我
的价值、追求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需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完善人才培养的方案,改进我们的教书育人工作,以期为学生做好生活的准备奠定更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武典.青年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10.
[2]全国8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放弃高考.http://learning.sohu.com/
20090604/n264339381.shtml.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韦日钊.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几个问题.成人教育,2006(09):39-40.
[6]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中国高等教育, 2008(13/14) :53-55 .
[7]南海.对生涯教育的哲學思考.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4):30-31.
[8]温卫宁、王越等,旅游类大学生生涯规划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3):380-384.
[9]温卫宁等. 酒店管理人员专业人才素质观的研究.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2), 103-105.
[10]孙一峰,生涯教育——来自第六届国际生涯教育研讨会的报告[J].甘肃教育,1997,(1) .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7
一、中国改革发展道路的内容和特征
1. 以改革为取向。
对于改革, 邓小平有深刻的见解:“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 “不改革开放, 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就是死路一条”。“改革不同于过去的革命斗争, 也不是对计划体制的修修补补, 它是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改革不是外国媒体称呼的走资本主义, 恰恰相反, 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堵死走资本主义的各种可能。中国国家较大, 情况复杂,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改变现有的不合理的因素和环节, 需要经历较长时期才会成功, 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
2. 以国情为基础。
只有立足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 准确把握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 才能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 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方法, 防止了“左”的和右的干扰。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与重大失误的基本原因是对初级阶段这个国情的认识模糊不清。邓小平说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不动摇”来自于对初级阶段的深刻认识。
从国际局势来看,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总的没有变, 在大变革大发展的加剧阶段。中国的和平崛起以及建设和谐世界的理念,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公正解决世界纠纷的身份将为中国赢得更多发展空间。中国坚持和平发展, 对于打破中国威胁论, 将为中国赢得又一个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从发展战略来看, 以三步走为基调, 以公平效率双赢为目标的社会发展战略已走到了在本世纪头三十年基本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发展目标而奋斗。经过改革开放, 国家让国企进市场及放松对私人进行经济活动的限制, 大量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各类经济形式大量涌现出来, 个人的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 针对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出现的像唯GDP论英雄的发展模式和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 今后在发展中注入绿色GDP概念, 及时转变发展方式, 促进发展地区平衡,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 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
3. 以市场和社会主义原则整合为任务。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活力与魅力, 就在于把公平和效率二者相结合。创造较高的劳动效率和充分挖掘生产力潜力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专利, 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保持公平的原则, 特别是保障劳动优先的原则, 防止打着市场旗号的幌子巧取豪夺, 损害普通群众利益。党的十七大强调改革的成果让人民共享, 其实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坚持社会主义的公平价值, 即社会主义原则和市场原则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命力所在, 缺了一方, 就无所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了。
二、改革发展中的新问题
改革发展之路并不平坦, 一开始就是在争议和怀疑中进行的, 改革没有一帆风顺地发展, 每个发展阶段都有许多困难。然而, 在一个历史包袱厚重、规模庞大、情况复杂, 风险较大条件下进行的改革, 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今天已经到了“经济关系深刻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思想意识深刻变动、社会变动深刻变化”的发展阶段。改革已经到了深水区, 即啃硬骨头的关键时期, 正视困难, 不畏惧困难, 知难而上是直面问题, 取得改革发展突破所在。体现在:
1. 发展带来的新挑战。
改革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的同时, 前进的道路上也有较多的矛盾和问题。经济领域较为突出的是金融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不健康, 有引发重大经济风险的可能,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得日益迫切, 创新能力不足;政治领域,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压力日益加大, 新兴的社会群体对民主的诉求的意愿日益增强。此外, 由于环境退化、资源枯竭、人口迅速老化带来的发展后劲不足、社会活力丧失也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2. 政治经济改革难度大。
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第三世界国家, 在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一个难于跨越的坎, 就是政治改革较为艰难。不改革, 将会失去民众, 特别是新兴社会阶层的支持。轻率改革, 很容易激起西方势力插手导致政局动荡, 甚至改旗易帜以致改革成果一夜间化为乌有都有可能。中国政治改革尽管这三十年间取得了一些成就, 诸如党政分开, 政企分开有一些进展, 建立了公务员制度, 破除了领导干部事实上存在的终身制, 依法治国的实践和认识在政府和民众之间已形成共识, 政治和社会形势基本保持稳定, 但是高发的腐败势头, 脱离群众, 执政能力不强, 思想懈怠的危险令人担忧, 造成党拥有的社会政治资源流失, 抵御风险和危机的能力被削弱。另外, 政府和市场间的关系微妙。现代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调控这只“看得见的手”协调运作需要长期磨合。今天中国经济会在中央宏观调控和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之间出现种种矛盾, 由于部门和地方利益的作怪, 防止经济过热的努力往往会事与愿违, 一放松就过热, 一收紧就低迷。处理不好, 中国自身就会出现经济危机, 虽然不是致命性的, 但对整个社会的破坏却是巨大的, 往往会危及社会稳定和党的领导, 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
3. 思想整合难。
一些新兴随着自身经济力量的增加, 不同程度出现了代表本群体政治诉求的精英人物, 一些明显有群体利益倾向的言论出现在公众传媒上, 影响力与日剧增。既得利益阶层的话语霸权的嚣张与传统工农群众话语权失落, 计划经济年代的理想道德的消解于新社会道德的稚弱, 掌握较高知识文化的社会精英与普通民众的沟通隔阂, 复古主义中的封建意识与西方外来思潮都冲击着传统民族文化, 使我们正失去民族特质, 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队伍在思想意识上顶梁柱的作用不充分,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利己主义对社会公德、社会责任和社会正义的侵蚀破坏呈加剧之势。
4. 促进社会团结困难多。
阶层之间收入差距加大, 正处于一个使社会不稳的发展态势上。普通居民收入偏低, 低收入群体基数高, 高收入群体的社会责任感差和为富不仁的形象这已经是一个蕴涵社会冲突爆发的信号。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冲击, 面对物价上涨和就业困难, 这个现象 (与腐败、生态危机) 已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一大隐患。
三、中国改革发展新起点
1. 在深化改革上下工夫。
改革的问题必须在深化改革中来解决。中国改革开放遵循的思路是: (1) 遵循先易后难的方式, 按照先经后政、先乡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的改革开放的战略步骤; (2) 注重实验, 按照先试点再铺开的积极谨慎做法, 防止全局性失误; (3) 始终强调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越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 越要注意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 在立足国情这个最大实际上下工夫。
今天的中国, 处于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也是人民内部矛盾凸显期, 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 现代化前进的路子并不平坦。这就是今天在改革的攻坚阶段与发展的关键时期推进改革开放, 赢得民心, 推进中国社会进步的困难所在。回避和倒退是没有出路的, 只有加大改革的力度才能破解改革中出现的棘手问题, 这也就是我们的改革伟大而艰巨的原因。“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 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 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就会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克服困难, 把改革开放事业推向深入。
3. 在促进社会公平上下工夫。
改革发展要顺利进行, 避免拉美化的陷阱, 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这当中, 因农民出让土地和国企改制导致的他们利益受损问题, 是导致社会矛盾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关注社会建设, 积极创新社会管理,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中心的社会问题提到和经济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同等重要的位置。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疏导和管理民意, 化解社会矛盾, 防止冲突升级。同时大力促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进程,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要调整好公平和效率二者关系。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如果等到了社会利益集团羽翼已丰时才重视, 就难以处理了。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8
1 淮安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淮安市小城镇建设在特色乡镇打造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马坝、高沟等城镇建设初具小城市规模,涌现出施河、码头、老子山等一批特色乡镇,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难题。
1.1 乡镇规模较小,城镇化率偏低
由于撤乡并镇进展慢(2002年以来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市县投入扶持不足(2010年出台的小城镇引导政策基本没有落实到位)等原因,与周边地区相比,淮安市乡镇总数大、规模小、布局散,发展动力明显不足。现有115个乡镇(其中建制镇85个),数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最多(苏南经过三轮乡镇撤并,市均乡镇数为51个,缩减了一半),乡镇城镇化率仅为22.1%,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8.97%,最低的茭陵乡仅为8.74%。镇(乡)域平均人口3.4万人,列全省末位(苏南很多镇已达10万人以上),人口最少的范集镇仅1.72万人;85个建制镇平均镇区人口仅有0.83万人,低于苏北平均(1.46万人);建制镇建成区平均面积1.94平方公里,盐城、泰州分别为3.37和2.55平方公里。
1.2 经济基础薄弱,缺少产业支撑
淮安市乡镇大都是因交通运输和集市需要而产生,是典型的集市型模式,大部分乡镇仍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二产和三产发展程度较低,难以承担集聚人口、辐射带动的城镇功能。在“4820”城镇体系中,仅高沟镇、马坝镇、施河镇等极少数镇拥有产业支撑。2013年,除了6个城关镇外,其他乡镇平均财政总收入7636万元,仅约占全省平均数的20%,并且低于苏北平均水平。大部分乡镇财政收入均为吃饭财政,有的还入不敷出,基本无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因此,乡镇面貌几十年如一日,难有大的改观。
1.3 规划严重滞后,建设品位不高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淮安市乡镇的规划建设水平也落后于苏中和苏南。从规划编制来看,4个县(区)域次中心镇和8个重点中心镇中,仅马坝镇、车桥镇、和范集镇总规(规划期至2030年)完成审批,而南陈集镇总规尚未编制,其他8个镇尚在编制过程中;仅车桥镇、岔河镇近期建设用地控制性详规完成审批,而旧铺镇、红窑镇、南陈集镇尚未编制,其他3个镇在编制过程中。从城镇建设来看,道路尚未形成系统。大多数乡镇建成区道路只有一两条主干道,未形成道路骨架,更未形成道路网格。有的乡镇道路还是过境的省道或县乡道路,没有自己的城区道路。大部分道未设人车分流。基础设施不够配套。普遍缺少雨污管道,更没有分流,雨水靠自排,污水靠自然处理;道路人均面积较低,区域供水还未到位;电力电讯管网有待建设,路灯还需增加,亮灯率偏低;绿化档次不高,公园绿地广场少,整体功能差。商业沿街布置“一层皮”现象普遍,整体开发建设较少。全市116个乡镇共实施了56个综合开发项目,大多数乡镇是空白,还处于分散自建状态,仍延续马路乡镇的线状发展模式,致使环境差、品位低、浪费多、改造难。住宅用地的比例超过70%,且以居民自建房为主,规模住宅小区较少,功能布局不合理。二三产业集聚度低,公共服务不配套,镇容镇貌管理不到位,难以承担吸纳人口、辐射带动的城镇功能。
1.4 制约因素较多,涉及诸多方面
调研马坝、施河时镇村干部反映,当前农民有进重点镇落户的意愿,乡镇自身也有做大做强的诉求,但瓶颈制约较多,主要表现在:土地规划、计划、占补平衡项目等调整和审批周期较长,项目无法及时落地;缺少与中心城市、县城连接的快速通道,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乡镇没有融资平台,没有有效的投入运营机制,财政资金利用较为分散,对重点镇的杠杆作用不明显;乡镇工业布局较为零散,招商难、用工难日益突出;乡镇人员编制特别是管理执法人员不足,工商、税务、规划等机构没有及时向重点镇延伸,不能适应管理权限下移和城镇发展的需要。
2 四市推进小城镇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
这次考察的四个市分处苏北、苏中、苏南,发展阶段不同,市情镇情不一,但都将加快小城镇发展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大战略实施,与中心城市、县城发展互动并进,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做法是坚持“四个注重”。
2.1 注重城镇结构优化,分类推进城镇发展
四市将城镇体系优化作为首要任务,通过顶层设计和行政推动,调整优化市域城镇空间格局,基本实现镇村规划全覆盖,并按照“抓大带小”的极化发展思路,分类推进小城镇建设,市级重抓重点镇发展,县级主抓特色镇和一般镇发展。宿迁市提出“129”城镇发展战略(即一轴两副九市),市委市政府直接推进9个小城市建设,按照“1个强镇+2个弱镇”的模式,以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九个片区,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财政、统一人事,全部以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形式组建,党工委书记副处职高配,9个小城市建设任务纳入市对县目标考核。盐城市确立发展重点小城镇、带动促进一般镇的思路,选择50个重点镇予以优先发展,并选择12个重点镇作为城乡统筹发展试点,市县从三方面合力推进:一是撤乡并镇,做大重点镇规模,2010年将138个乡镇撤并到99个镇;二是扩权强镇,对盐东等试点镇赋予部分县级管理权限,首批下放437项,新增财力地方部分全部归镇所有;三是分类扶持,分城关综合类、工业主导类、农业主导类等三种类型,分类考核,差别化扶持。泰州市小城镇发展经历了以点带面、扩点带面、优点带面三个阶段,全市选择10个重点镇作为转型升级示范小城市,重点培育成区域性次中心,探索出一条“典型引路、分类指导、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小城镇发展新路。无锡市围绕“1+2+12”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重点打造12个新市镇,新市镇按照片区规划建设,既可以某个强镇为主,也可以2~3个镇联合形式发展。
2.2 注重功能配套投入,提升城镇承载能力
四市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将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公共服务和产业园区建设通盘考虑、统筹发展,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不断完善小城镇功能。宿迁市重抓小城镇建设“3345”工程,去年该市97个乡镇新增住宅小区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累计建成5万平方米以上规模住宅小区140个。洋河镇近3年完成拆迁300万平方米,新区以三级医院标准新建占地面积150亩的医院,毗临建设“家庭式”养老中心、商业住宅、广场和学校。盐城市2007年以来,实施小城镇基础设施“六个一”工程,完成投入230亿元,去年有6个镇村获得“中国最美村镇”、“江苏最美乡村”等称号。东台市三仓镇是农业主导型的小城镇,通过学校、医院、市场等设施配套完善以及住宅小区开发,每年吸引2000多农民进镇落户。泰州市围绕“十个一”工程推进重点镇建设,3年来该市乡镇实施项目总投入260亿元,重点镇集聚辐射功能日益增强。无锡市实施“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战略,“十一五”以来财政投入农业资金达130亿元,基本实现城乡发展六个一体化。
2.3 注重产城融合并进,增强集聚吸纳能力
四市坚持产业兴镇,基本实行一镇一园,依镇建园、以园兴镇、镇园一体,以产业吸纳就业、创业,带动人气、商气、财气集聚。宿迁市洋河镇以省级开发区标准规划建设新区,依托洋河酒厂,初步形成了300亿级的酒类酿造与配套、100亿级的生物科技、50亿级的木材加工三大产业集群。盐城市坚持“一镇一特”发展战略,以重点镇为载体,初步形成了建阳的石油机械、溱东的不锈钢、陈家港的造船等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基地。三仓镇规划建设了5万亩现代农业产业园,高效设施农业面积占比达75%以上,通过减少农民来富裕农民。泰州市重点镇产业集聚度较高,兴化市戴南镇为全国闻名的“不锈钢之乡”。调研的溱潼镇依托5A级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和中国溱潼会船节,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农村休闲观光旅游,先后获得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等多个国家级荣誉。无锡市按照“都市化要求做优农业、新型化要求做强工业、城市化要求做大三产”的思路推进小城镇建设。新桥镇现有3家A股上市公司、3家火炬高新企业,全镇80%以上的农民成为产业工人,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
2.4 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发展瓶颈
“思路一新,遍地生金”。四市综合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巧借市场之手,创新化解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瓶颈制约。宿迁市将农民宅基地拆除后的存量建设用地作为小城镇建设用地,富余的指标进行市场化配置,同步解决了用地指标紧缺和拆迁建设资金不足两大问题。9个小城市均设立独立金库封闭运作,市级融资平台出资设立1亿元的市级转贷资金,县级财政给予1亿元的扶持资金,帮扶筹措小城市建设启动资金。盐城市利用几万亩盐田用地,通过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置换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阜宁县实行农民自愿退宅进城入镇“四项优惠”和“三个不变”政策;建湖县实行农民退宅还耕“三进一调”行动,引导农民进城入镇,去年退宅还耕1万多农户,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近6000亩,拓展了小城镇发展空间。无锡市开展“两置换、三集中、一转换”工作,工业集中度达到85%,农民集中居住达45%左右,其中江阴市新桥镇85%的居民已经集中到镇区。本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率达94.6%,农民各项社会保障全面与市民接轨,综合解决了农民就业、土地稀缺、环境污染等难题。
3 加快淮安市小城镇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优化城镇化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鉴于淮安市苏北地理中心的特殊区位、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及所处工业化中期的发展阶段,在极化中心城市的同时,必须加快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探索具有淮安特色的城镇发展道路,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在规划上坚持全域城乡规划,强化多规融合,优化城镇结构,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和有序城乡形态;在路径上坚持产镇融合发展,把工业园区与城镇同步规划建设,促进人口就地就业和就地城镇化;在动力上坚持改革创新,引导农业人口有序进城,让更少的人种更多的地,让更多的农民成为市民;在特色上强化文化传承与生态建设,努力凸显都市风貌与江淮水乡相得益彰、现代文明与田园风光相互交融的城乡特色;在推进上坚持市县分类扶持,以小城市标准优先发展重点中心镇,示范带动特色镇和一般乡镇发展。在学习借鉴四市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就推进淮安市小城镇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3.1 优化空间结构,构建层级分明的城镇体系
加快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首先要优化城镇空间形态和城镇体系结构,处理好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一般乡镇之间的关系:一要极化中心城市,使其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龙头;二要强化县城建设,使其成为支撑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三要优化城镇体系,优先发展重点镇,加快培育小城市,使其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节点、带动周边乡镇发展的增长极核;引导特色镇和规划保留一般镇发展,适当控制非规划保留乡镇建设规模和速度。为此,我们建议:一是实施市域重点镇发展战略。根据2008年省政府批准的《淮安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综合考量区位优势、历史沿革、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和上位规划等因素,淮安市确立了“4820”小城镇体系。经淮安市积极争取,在全省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有10个镇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心镇,其中9个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镇。鉴于“4820”小城镇体系已与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不符,借鉴四市打造重点镇的做法,建议实施“1410”战略,即着力打造1个中心城市、4个县城和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二是稳妥推进区划调整。《淮安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明确到2030年全市乡镇数合并到53个(除4座县城镇),因此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区划调整,避免投资分散和重复建设。根据“以大带小、以强带弱”的思路,对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区位、规模、经济实力等进行综合考量,划分各自带动发展的区域片区,按照“1+2 (3)”的模式,将3~4个乡镇作为一个片区统一规划建设,镇域面积扩大到15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10万人左右。三是分类推进小城镇发展。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按重点中心镇、特色小城镇、一般乡镇三个层次加快推进。优先发展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由市委、市政府主抓,以小城市标准,与县镇联合推进共同实施,加快培育形成小城市和县区域次中心,带动周边乡镇发展。县区择优培育特色小城镇,可综合考虑乡镇的产业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以及未来发展需要,合理确定和适度调整主攻重点。其余规划保留的一般乡镇近期主要依靠重点镇带动发展,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其差别化发展。非规划保留的乡镇近期则限制规模扩大,减少资源要素投入,逐步培育成为新型社区。
3.2 突出要素集聚,增强城镇发展的内生动力
针对当前城镇发展中的人口集聚度不高,发展空间不足,资源运作低效,产业带动不强等问题,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激发城镇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一是加快农民转移人口市民化。全面开展农村土地和集体资产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建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公司,农民在自愿前提下将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委托给政府的信托公司。鼓励农民以宅基地使用权等置换商品房、社会保障和合作股权,进城镇落户的农民不影响其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益和有关政策待遇。试行政府与农户产权共有模式,让低收入农民住得起、租得起房。二是提高资源资本运作效益。市、县土地储备中心等融资平台积极向郊区、重点发展镇区拓展,帮助镇办理抵押融资,投入前期整理开发,将“生地”做成“熟地”。针对目前淮安市农村集体资产产权较为清晰,资产增值效应不明显的情况,建议依托市县现有平台,通过物业置换、购买、作价入股等形式,将分散的建设用地和废弃地集中使用。针对财政资金利用较为分散的状况,建议对生态市建设、村庄整治、改水、文化等财政性资金进行整合,统筹管理,集约利用。通过建立城乡统筹发展基金、开展PPP (公私合作)试点、发行市政债券等,拓展城镇建设融资渠道。三是强化用地空间整合与市场化配置。打破行政体制界限,将某个主导产业涉及县区的部分乡镇行政区域划定为一个整体片区,土地规划指标在片区内进行合理流动和统筹安排。设置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区,对项目区内建设用地规模实行总量控制,农村建设用地复垦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用于小城镇建设。建新区随项目实行整体审批,在满足项目区内内耕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条件下,不再办理农转用手续。用“地票”置换农民空关闲置的宅基地,每亩6~8万元,年息10~15%。加大在全市范围内实行指标交易的规模和力度,统筹保障各自建设用地需求。四是推进重点镇产城融合发展。围绕10个省级重点中心镇规划建设片区产业园区,引导周边镇产业、项目向其集中,积极创建市级开发区,并使其享受省级经济开发区待遇,建立统一招商、集中建设、产业协调、财税分成的体制机制。一般乡镇不再发展工业集中区,将有限的要素资源集中于重点发展镇,形成规模效益。大力发展规模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以及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快产镇融合步伐,可优先选择高沟今世缘产业园、施河教学具产业园进行试点。制订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凤还巢”的政策,鼓励引导全民创业,在富裕农民的进程中加快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
3.3 坚持镇当市建,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和品位
牢固树立“镇当市建”的理念,重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传承文化、保障生态,提高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提高规划层次。按照小城市的规划建设标准,由市里统一负责10个重点中心镇的规划编制,修编资金主要由市里承担,新编制的规划侧重于做好“统”、“控”、“合”、“优”四篇文章。“统”,就是统筹好片区之间、核心镇与组团镇之间的关系;“控”,就是确定镇村布点、数量和增长边界,既要考虑到辐射拓展,也要避免贪大求全;“合”,就是做到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规划、交通体系规划等多规融合,给未来发展留足空间,解决好项目落地的问题;“优”,就是优化镇区的功能布局、景观形态、整体风格等,改变“千镇一面”的现象。二是强化建设管控。加强对农民自建的集中居住点的控制和引导,商住等项目建设全部实行拆迁和出让的模式,严格控制零星房地产开发和小型商贸市场遍地开花,加大小产权房等违法建设查处力度,限制文化旅游型小城镇二三类工业发展。三是加快设施配套。超前做好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优质资源将农民吸引到重点发展镇居住,如施河镇与红军小学共建全市乡镇最大规模小学的做法值得借鉴。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通盘考虑供水、污水处理、道路、停车场等设施建设,以应对城镇规模扩大的需要。四是彰显城镇特色。注重文化传承,对小城镇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建筑及村落等建立保护名录,帮助其制订保护性开发方案。将小城镇环境整治纳入目前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村庄环境整治体系,建立评估考核体系。同时探索物业公司参与小城镇管理,推行城镇小区化管理模式。
3.4 强化政策扶持,促进重点城镇快速发展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9
关键词:湘西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是我国全面推行的、覆盖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由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共同缴费、保障基本医疗需求、“统帐”结合的医疗保险制度, 是社会“安全网”、“稳定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 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一、湘西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发展的基本框架
1998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 确定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框架。嗣后湖南省政府制定了本决定的实施意见。[2]据此湘西自治州政府相继制定了建立、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办法[3]、实施意见[4], 逐步建立了湘西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湘西州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制度创新、机制转换, 把过去福利型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革为社会化管理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建立新型的医疗保险费用筹措机制、支出约束机制和医疗保险基金监管机制, 从而能够有效消除与化解劳动者遭遇的疾病风险和医疗服务经费障碍, 限制医疗费用的高涨, 实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
任何制度变迁都有自己的路径依赖。湘西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创新显然与历史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 而且会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因此, 确立了“基本保障、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的改革原则, 即基本医疗保险筹资与保障水平要同本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均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实行属地管理;基本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根据这一原则, 湘西州城镇职工医改的基本框架包括:
界定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范围。本州城镇所有用人单位, 包括企业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 、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 均应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在吉首市的中央 (铁路、电力行业除外) 、省、州属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 由州劳动行政部门直接管理。
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按照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待遇与责任相对应的原则, 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双方共同缴纳。基本医疗保险的征缴费率为9%, 其中用人单位的缴费率为上年度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7%, 职工个人缴费率为上年度职工本人工资收入的2%。可根据经济发展和统筹基金收支情况建立正常的筹资调整机制。
规定统筹基金和个人帐户分开运行, 分别核算, 不得互相挤占。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用于建立统筹基金, 另一部分按相应比例划入个人账户:45岁 (含45岁) 以下、46岁以上人员分别按本人上年度工资总额的0.8%、1.3%划入个人帐户;退休人员按缴费单位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3.5%划入个人帐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扣除个人帐户部分后划入统筹基金帐户。
划分了统筹、个人账户各自的支付范围和标准。统筹基金用于支付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及特定检查项目的医疗费, 当年起付标准:一级医院300元;二级医院500元;三级医院600元。年度内第二次住院不再设起付标准;统筹基金支付住院费用的年度最高支付限额为上年度统筹地区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医疗费用;对于起付标准以下的医疗费用由个人帐户支付或个人自付。当年起付标准以上, 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的医疗费用, 个人按比例分段负担。
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和服务社会化。一是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的政府主办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 负责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和支付;二是由各县范围内统筹逐步过渡到全州范围内统筹。这一范围内所有单位及其职工都要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参加所在统筹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
强化医疗服务机构管理。制定本统筹地区基本医疗服务范围、标准和医药费用结算办法;制定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及相应的管理办法;制定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的年审、管理制度;建立医药分开核算, 分别管理的制度, 形成医疗服务和药品流通的竞争机制, 合理控制医药费用水平;加强医疗机构和药店的内部管理, 规范医药服务行为。
明确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老红军、离休人员、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残军人的医疗待遇不变, 医疗费用按原资金渠道解决, 支付确有困难的, 由同级人民政府帮助解决。国家公务员在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享受国家规定的医疗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职工参加商业医疗保险, 对因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职工实行社会救助, 逐步形成多层次的医疗社会保障体系。
经过10余年艰苦努力, 湘西州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国家和单位保障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向国家、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统帐结合”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转型,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一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2001-2009年,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从10万增加到16万人, 覆盖率达80%以上;二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支状况良好;三是着力解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与其他社会医疗保险之间的衔接问题, 近年来逐步扩大了面向中小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
二、湘西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的研究报告《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2005) 对全国医疗卫生制度改革进行了认真分析后得出了“医改基本不成功”的结论。与全国一样, 湘西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 事实上也存在医疗体制运行市场化、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
1.对执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重视程度不够, 全州城镇职工医保覆盖率不高。一些企业单位认为医疗保险参加与否不重要;有的企业认为医改是国家甩包袱, 搞平均主义, 杀富济贫;有的企业将应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当作工资发放等。另外, 由于许多非公有制单位的职工不能享受医疗保障导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面不完全的缺陷。
2.医疗保险水平不足, 个人负担过重。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以来, 参保病人的自付比例均超过50%以上。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个人除了要缴纳本人工资的2%的医疗保险费外, 还包括住院费用中起付线与自付比例形成的个人负担费用;住院费用超过封顶线部分的职工个人自付费用;个人账户不足支付当年的门诊医疗费的部分。
3.基本医疗保险监管不力。湘西州实行医保后, 政府主管部门虽然加强了对医疗服务的管理, 制定了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 对提供基本医疗保险服务的医疗机构、药店等开展了大检查, 但医保中出现参保住院病人超量开药、处方与疾病不符、冒参保人员之名住院、挂床住院等现象屡禁不止。
4.卫生“三项改革”相互掣肘。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医疗服务违规现象依然较为严重, 如医生与药店勾结滥开药、大处方、乱检查、乱收费等, 医药费上涨过快, 群众对“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反映十分强烈。湘西州医疗卫生改革“以较低廉的医疗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目标难以实现。
针对当前医药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以及资源配置不合理, 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 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医药费用上涨过快, 个人负担过重等问题, 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
首先, 进一步推进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事业, 逐步扩大覆盖面。被誉为“国民保健服务之父”的贝弗里奇说:“病人因没钱而拒绝医疗, 这是任何文明社会都不相容的。”[5]医疗保险的广泛覆盖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正因为如此, 社会医疗保险已经成为最受公众关注的问题之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变迁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的作用。通过制定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强制规定社会成员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享受到相应的医疗保障待遇, 不断完善医疗保险制度, 保证体系运行的顺畅;加强政府对医疗保障具体构成项目的组织及引导, 设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和监督机构, 完善和强化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制等, 遵循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 广泛吸纳社会各类从业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 进一步扩大参保面。
其次, 进一步减轻个人负担比例, 提高“基本保障”水平。“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和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 筹资水平要根据财政、企业和个人的实际承受能力确定”的规定表明“基本保障”水平应该不断提高。为保证国家提出“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 切实缓解, 看病难、看病贵”以及湖南省人民政府规定个人自付比例控制在25%以下的目标实现, 应作出相应调整: (1) 原起付标准控制在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5%左右, 或年起付标准控制当地实征职工上年平均工资的10%以内。 (2) 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年调整为5万元/年。 (3) 统筹基金支付段及支付比例调整为5000元以内、5000元以上至15000元、15000元以上至50000;个人负担比例改为15%、10%、5%;退休人员按上述自付比例的50%负担。 (4) 原大病互助最高支付限额6万元调至18万元, 支付比例由10%降为6%。 (5) 单位缴费划入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的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6:4。 (6) 分两步过渡到州级统筹。先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基金风险调剂金, 实行基金 (市) 县两级分散管理。即按各统筹区上年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结余金额中2%上解省级;按统筹基金当年应收总额提取8%用于州级基金风险的防范。然后实行机构垂直、人员派出、业务统管、征缴统一、支付标准统一、风险责任分摊, 实现真正意义的同州、同人、同待遇的州级统筹。[6]
再次, 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加强医疗服务管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药品生产流通体制改革互为条件、相辅相成, 必须同步推进。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必须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 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 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完善国民健康政策, 健全制度体系, 加强监督管理;要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等五项改革;要加强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 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 促进公平公正。同时, 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要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形成四位一体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加快建立以政府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基本药物实行公开招标采购, 统一配送, 减少中间环节, 保障群众基本用药、安全用药。[7]
最后, 进一步强化“两定”竞争, 提高医疗保险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如何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服务管理, 落实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防范医疗保险基金风险, 确保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权益, 已成为全国性的重要课题。为此, 要强化医疗卫生服务行为和质量监管,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和质量评价体系, 依法规范医、患、保各方行为;要严格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服务行为, 对违反规定的坚决取消其定点资格;要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的日常监督考核, 联合卫生、物价药监等部门共同搞好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两定”协议的监督管理;要严厉查处各种违规行为, 建立大额医疗费用会审制度, 通过新闻媒体定期公布定点医疗机构 (药店) 服务质量、参保职工满意率、医疗费用和药品价格, 强化社会和舆论监督;规范门诊处方用药、门诊委托配药制度。明确门诊高额费用监管审核范围、方法和程序, 出台;加大骗取医疗保险基金行为的惩处力度;加强医院医保费用结算审核, 严格执行基本医疗保险服务规范, 提高医疗保险信息化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J].湖南政报, 1999, (1) .
[2]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南省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J].湖南政报, 1999, (14) .
[3]湘西自治州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办法[EB/OL].http://www.biancheng.gov.cn/?thread-1005-1.html.
[4]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xxz.gov.cn/egov/docs441.html.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研究所译.贝弗里奇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4.
[6]陶天清.张家界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运行状态与发展设想[J].社会保障研究, 2009, (5) .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10
一、高等教育先导发展, 京津冀区域发展应该确立的新理念、新战略
(一) 21世纪国家间的激烈竞争博弈中, 高等教育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高等教育集聚区域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
2006年9月, 美国政府在《领导力检验:美国高等教育未来指向》报告中指出, “今天,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宣称高等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在美国, 高等教育中卓越、创新和领导力的国家能力将成为我们维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凝聚的核心力量”[2]。2009年11月, 英国政府在《更高目标:知识经济中大学的未来》报告中明确提出, “大学是知识经济和文明社会的心脏, 是英国保持国家特质并屹立于世界的根基。一个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成就, 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思想和文化潮流”[3]。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 在规划21世纪继续保持领跑地位战略时, 发达国家将高等教育优先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来考虑, 把建设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作为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的制胜法宝。在世界发展史上,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工业革命中的英国, 以及之后德国、美国和日本的崛起兴盛都是以建设强大的高等教育作为基本支撑路径的。
高等教育集聚的区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科技资本、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发源地和汇聚地。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是美国高等教育最为集中的区域, 聚集了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 吸引着美国各州乃至全世界的青年才俊和优秀学者在此学习和工作, 每年为该区域培养数以千计的各学科专业领域的优秀毕业生, 为区域内各类产业蓬勃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本。除世界一流和知名的研究型大学, 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也拥有诸多地方教学型大学和社区学院。接受纽约市财政拨款的纽约城市大学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城市公立大学, 拥有超过26万的学位生和27万的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课程学生, 为本地劳动力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提供坚实平台。
在全球化背景下, 区域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战略作用, 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城市带贯穿马萨诸塞州、罗德岛州、康涅狄格州、纽约州、宾夕法尼亚州、马里兰州和哥伦比亚特区, 这一区域的主导产业包括高科技产业、金融业、创意产业、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政府信息服务业等优势产业集群。尽管该区域仅占美国国土面积的3.68%, 但其在2008年占全美GDP的比例高达22.4%。连同五大湖区域、旧金山-圣地亚哥城市带区域和德克萨斯州阳光地带, 美国东西南北四大著名区域的发展都有明确的定位和要求, 各自承担不同的国家责任和使命, 共同铸就了美国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在这些区域, 与产业发展高度匹配的高等教育集群以科技资本、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为标志的集聚—溢出效应倍增, 有力地保证了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能力始终处于全美乃至全世界的前沿水平。可以说, 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区域产业布局与技术创新的关键核心要素, 一国之内高等教育集聚发展的区域, 更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主要标志。
(二) 确立高等教育先导发展战略, 是优化京津冀区域发展思路, 实现区域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选择
京津冀区域发展潜力巨大, 有可能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是我国参与世界竞争的制高点与桥头堡。在环渤海地区, 京津冀区域包括北京与天津两大可以打造成为全球具有重要意义的“双核”门户城市, 是最具发展潜力和拓展空间的区域。在经济上, 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是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天津滨海新区被确定为首批国家创新试点区, 大飞机、大火箭、大炼油、大乙烯、大造船、大机车等国家重大项目落户京津冀区域。京津冀区域开始成为吸引和凝聚创新人才和创新科技, 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至关重要战略地位的国家优化发展主体功能区。在文化上, 京津冀区域是我国政治、文化和教育中心, 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重要体现与标志。在全球以文化为主要标志的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京津冀区域内极其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将有机聚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 成为打造中国特色软实力的主要阵地。在交通上, 京津冀区域内汇集秦皇岛港、曹妃甸港、天津港和黄骅港四大重要能源货运港口, 京藏、京承、京哈、京津、京石高速公路与京津、京石高铁形成了放射状便捷高速交通网络, 首都机场、天津机场、石家庄机场紧密连接全国、全世界, 京津冀已经建设成为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化国际航运、国际空运和国际物流中心。京津冀向内辐射和带动东北和西北内陆地区, 向外积极参与东北亚合作与发展。
在国家主体功能区的战略发展框架下, 京津冀区域未来发展必须走优化发展的道路。京津冀区域的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开始减弱, 必须改变依靠大量占用土地、大量消耗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实现经济较快增长的模式, 必须把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模式转变放在首位, 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要走区域优化发展的道路, 必须依靠高质量、高素质人才, 只有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强大的高等教育集群优势, 实施高等教育先导发展战略, 才能为其全方位输送优质科技资本、智力资本和人力资本, 引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高等教育先导发展应成为京津冀区域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 应成为优化京津冀区域发展思路, 实现区域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选择。
二、政府主导、科教驱动: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模式是指:中央政府与区域内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紧密协作, 以规划、财政、人事、法律等宏观政策调控手段为主, 发挥政府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充分整合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 确立区域高等教育的先导发展战略, 发挥高等教育在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方面的竞争优势, 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引导整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并影响全国的创新发展。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发展模式, 是以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集群为基础, 以高等教育溢出效应倍增为特征, 以知识和技术创新为核心, 以资源配置的国家意志为保障。
(一)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新模式以高等教育集群的集聚—溢出效应为基础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以区域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先导关系为前提, 高等教育发展引导和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既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本身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达的重要标志。
1. 京津冀区域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中, 生态集聚效应显著。
无论从数量、质量、发展程度和开放程度来说, 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都代表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高水平, 也是我国在国际高等教育发展中拥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主要代表, 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集群的密集程度和在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在世界各国发展中都是不多见的, 是京津冀区域发展中得天独厚的最大比较优势。
京津冀是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总规模占全国1/10以上, 北京、天津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 北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每十万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都超过了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每十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数基本达到了国际大都市的平均水平;普通本科高校数量和高水平大学数量居全国之首, “211工程”院校和“985工程”院校占全国的1/4强, 设有研究生院普通高校占全国1/3以上;京津冀区域研究生教育总规模占全国1/5, 博士研究生总规模占全国1/4强;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开放程度最高, 京津冀区域外国留学生在校生数量占全国40%, 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外教占外教总数32.4%, 京津冀区域国际学术交流的广度、深度和频度也保持领先水平;高校师资队伍的学历、职称, 以及拥有院士、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的比例居全国之首。此外, 京津冀区域还聚集着数量众多、实力雄厚的高水平科研院所。这一切都为在京津冀区域确立高等教育先导发展战略, 实施科教驱动的发展模式奠定了先决条件。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发展模式, 要求改变区域高等教育亦步亦趋跟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模式, 从区域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提高区域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和普惠化水平, 使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成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具竞争力的高等教育中心。
2. 京津冀高等教育区域贡献力强, 资源溢出效应倍增。
新经济增长理论把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认为技术 (或知识) 、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在经济发展、人力资本提升、区域社会和谐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发展模式以高等教育的溢出效应倍增推动区域发展为基本特征。
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强, 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用大。北京高等教育对地区经济社会的贡献力逐年增加。北京教科院高教所经过计算, 得出1990-2007年北京高等教育对地区GDP年均增长率的贡献是3.32%[4], 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1990-2000年, 天津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1.48%, 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 天津高等教育转化为产业生产力的能力居全国前列[5]。京津冀区域资源比较丰富, 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城乡人口比重和受教育程度差异比较大, 在未来数十年, 还将面临人口增长带来的巨大压力挑战。据预测, 京津冀区域人口总量将于2027年达到峰值——1.26亿, 超过京津冀区域人口承受能力的上限[6]。区域内劳动力转移, 区域外大量流入劳动力的培训等问题都需要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加强学科专业结构和布局结构调整, 为区域内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提供全方位、多类型、多规格人力、智力和技术支撑。
长期以来河北为京津两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甚至做出很大牺牲。京津反哺河北支持河北共同发展, 既是经济上应尽的责任也是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要求, 其中高等教育可以发挥独特的功能。整合京津冀三地的高等教育资源, 加强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与资源的共享, 进一步发挥外溢功能, 可以有力促进京津冀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领域合作, 最终促成区域的一体化发展和区域的和谐稳定。在区域合作发展方面,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已经走在了前面, 京津冀区域需要把握时机, 迎头赶上。
(二)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新模式以全面推进区域创新能力为核心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指出, 到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为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就是要全面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改革开放以来, 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主要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国家政策驱动、外资投入驱动模式为主, 资本的集聚效应取得了巨大成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所累积的问题和矛盾也日益尖锐, 迫切需要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世界金融危机也迫使我国进一步加速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从出口外向型经济向进一步扩大内需、内需外需并重转变, 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科技创新力和知识贡献力将成为决定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京津冀区域已经形成了专业化分工和适度竞争并存的产业格局, 产业发展呈现出不断加深的专业化趋势。要使京津冀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将其强势产业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实际发展的竞争优势, 在国际产业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关键问题就是必须增强区域技术和知识自主创新的内生能力, 形成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产业链和大的产业集群, 使区域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依赖型转变。京津冀区域肩负着我国参与全球竞争和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任, 是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承载地, 也是拉动中国区域经济成长的强大引擎。从京津冀区域实际发展情况来看, 区域高等教育已经具备生产创新知识、创新科技和创新人才的能力。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就是要以推进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 全面促进区域内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以及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升。
1.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发展模式可以提高京津冀区域原始创新能力。
原始创新是指重大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原理性主导技术等创新成果, 尤其以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发现和发明为主。大学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原始创新的主体。作为国家基础研究最重要的资源集聚区, 京津冀区域的原始创新能力位居全国首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 京津冀区域基础研究投入居全国之首。2006年京津冀区域科技经费支出总额为1056.57亿元, 占全国的18.35%, 而基础研究投入占到了全国的近50%左右。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明显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是我国唯一能与美国、德国、韩国等高技术领域强国投入水平相当的区域。第二, 京津冀区域在基础科学、农业科学、医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领域方面在全国居领先水平。第三, 京津冀区域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居全国之首。2007年京津冀区域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的科技论文数达到45026篇, 占全国的26.2%, 领先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并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第四, 京津冀区域高校科技人员占区域科技人力资源的比例居全国之首。2007年京津冀区域高校科技人员7.84万人, 占该区域科技人员总数的12.1%, 高于珠三角和长三角区域[7]。
但与此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增强我国原始创新的源头供给, 解决我国经济科技发展中的重大关键问题,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方面, 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与建设创新型国家, 进一步增强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区域辐射力和地方贡献力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实施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发挥京津冀区域高水平大学原始创新的能力水平和主体作用。
2.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发展模式可以提高京津冀区域集成创新能力。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 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相匹配, 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飞跃, 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也就是说, 集成创新是将已有技术有效组合, 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集成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发挥高等教育的纽带作用,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日本是依靠集成创新实现科技腾飞、国力强盛的典型。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加强集成创新能力, 建立官产学研合作组织加强产学研合作;在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种子或创意的基础上, 促进新风险企业的创办;改革国立研究机构和国立大学为独立行政法人, 充分发挥其在科技创新中的自主性和重要作用。通过一系列加强产学研结合的措施, 日本在新技术革命中, 实现了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的腾飞。
刚刚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非常重视高等学校产学研结合在国家集成创新能力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提出“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重大实际问题为主攻方向, 加强应用研究”等意见和措施。2007年京津冀区域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为971.3亿元, 占全国的43.6%, 高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合同成交数占全国的28.4%, 长期领先于珠三角地区, 从2006年开始高于长三角地区[7]291。高等教育在京津冀区域集成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 它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每年产生的辐射全国的高水平科研成果数千项。集中了众多的国家级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 同时, 还是全国最大的软件开发和生产基地。中关村是以北京地区高等院校集群为母体的, 在这里密集坐落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39所, 以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213家, 两院院士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7%, 是我国最大的科教智力资源密集区。近年来, 中关村科技园区对北京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连续多年在60%以上, 对经济品质提升和国家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此外, 京津冀区域还拥有亦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基地等多个科技创新区, 成为京津冀区域集成创新的主要集散地。
倡导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发展模式, 需进一步发挥高校在集成创新中的作用, 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之路, 努力实现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 显著提高京津冀区域集成创新能力。
3.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发展模式可以提高京津冀区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是增强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是发展中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快,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后发优势”, 即可以凭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以高新技术为起点实现技术赶超。日本、韩国、爱尔兰等国家十分注重引进国外设备和技术, 成功走出了一条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道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颁布后, 国家和各地相继颁布实施了关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实施细则, 强调“积极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开展吸收与创新的联合研究开发, 或者联合建立技术开发机构”, “依托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智力、信息、资金和政策资源, 引导区域内企业引进高新技术, 实现技术创新。”[8]在实践层面上, 也进行了引进高等院校共建创新载体, 推进国际科技合作, 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积极探索。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发展模式, 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的作用。第一, 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产品升级换代中的技改项目, 以高校众多实验室和科研项目为区域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载体。第二, 以培养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 精通国际规则的人才, 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供智力支撑。第三, 建成具有国际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区域, 为我国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供拓展空间。
(三)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新模式以资源配置的国家意志为保障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强调以资源配置的国家意志为保障, 政府主导是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创新的关键。从区域发展来看, 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它不仅负责制定区域发展战略, 优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而且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还要发挥基础性作用。
1. 京津冀区位特征决定了京津冀区域发展新模式必须强调政府主导。
第一, 京津冀区域的经济主体是国有经济, 政府在资源配置方面占有明显的主导地位。第二, 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是公立高等教育, 其中普通高等学校中有20%是中央直属院校, 北京地区中央直属高校占40%。因此要整合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 发挥区域高等教育的合力, 必然要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第三, 京津冀区域作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 承担重要的国家使命, 它的区位特征和战略地位要求其改革发展需要突出强调整体设计、稳步推进, 必须体现出强烈的国家意志。2009年3月, 国务院批复中关村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同意中关村先行先试, 为我国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2009年底, 国务院正式批复调整滨海新区行政规划, 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 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 滨海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此前, 国务院还批准首钢整体搬迁至河北曹妃甸, 启动了京津冀区域发展战略新布局规划。国务院在京津冀区域的一系列措施, 反映出京津冀区域在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其复杂性需要中央和地方政府紧密协同, 突破原有行政区划的界限, 对区域发展和体制改革做出一系列制度安排。
2. 政府主导不等同于计划经济。
政府主导并不是计划经济的专利。美国是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国家, 在相当长时期美国甚至没有设立联邦政府教育部, 但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 曾有过政府通过强有力的干预成功主导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做法。最为典型的案例是著名的赠地学院运动。美国政府和国会以法律的形式强有力地主导了高等教育的布局规划, 出现了以威斯康星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应用型大学, 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都产生了重大影响[9]。
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模式, 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 发挥中央政府各部门和京津冀三省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作用, 做好区域内高等教育的统筹规划和协调发展, 建设与优化发展区主体功能相匹配的特色鲜明的区域高等教育, 做好跨行政区划的发展规划, 为区域的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谋篇布局, 充分发挥京津冀区域在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
三、思想解放、体制创新、资源统筹: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实施
(一) 政府思想解放是前提, 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 科教资源统筹是重点
在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 京津冀区域发展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天津凭借其良好的商业传统和轻纺工业, 河北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矿产区, 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 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异军突起、高速发展, 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相对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联动发展, 京津冀三地各自为战、孤立发展, 北京、天津凭借各自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以及人才、资金、技术优势, 经济快速发展, 而河北不仅没有搭上“京津经济快车”, 享受辐射带动之利, 反而由于环绕京津, 在人才流、技术流和资金流方面出现巨大的“空吸现象”, 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紧邻京津的河北地区还出现了人口超百万的环京津贫困带。同时, 随着改革发展向纵深推进, 京津两地的发展也因为缺乏足够的腹地支撑, 越来越陷入“现代化孤岛”的困境, 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土规划,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 完善区域政策, 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京津冀区域作为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 其发展模式亟待创新, 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一体化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政府主导、科教驱动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做强区域高等教育, 以高等教育的先导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 这是根据京津冀区域的发展实际和比较优势, 在经济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上的一次创新。能否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推进, 前提是三地政府部门思想解放, 关键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三地政府必须摒弃本位主义的发展理念, 形成区域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大视野、大规划, 在管理体制机制上打破现有行政区划的界限, 同时国务院和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强宏观指导和组织协调, 有力推进区域合作发展、共同发展、一体化发展。
加大统筹京津冀区域科教资源, 是成功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的重点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京津冀区域科教资源分布差异巨大。京津冀区域内高等教育资源分布极不平衡。京津两地科教资源密集, 而河北面积是北京的11.4倍, 人口是北京的4.4倍, 普通本科院校却只有北京的1/2;京津两地相继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而直到“十五”末期河北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才达到21%, 尚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同时, 河北省科研机构数量和整体实力与京津两地差距巨大。京津冀三地科教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对区域产业梯次转移和技术成果扩散转化都将造成重要影响。第二, 京津冀区域科教资源统筹不够, 对区域经济整体贡献力不高。由于我国目前的行政管理体制, 科技与高等教育管理分属两个系统, 系统之间的资源统筹乏力,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才培养质量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 各省市科教资源的配置, 更多地体现出为本地产业发展服务的取向, 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明显不足。近年来, 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 特别是天津滨海新区与河北曹妃甸科学发展示范区等大型综合项目加快推进, 迫切需要加强区域层面的科教资源统筹力度, 京津冀区域科教资源优势的有效整合势在必行。第三, 京津冀三地高等教育各有困境, 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北京地区高等教育已经步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但随着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进, 土地资源短缺日益凸显, 空间布局结构问题制约困扰着北京高等院校的优化发展, 同时, 北京市属普通高校和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生源结构优化的问题。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相对发达, 而普通本科高等教育面临着如何与北京优质高等教育错位发展问题。河北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初级阶段, 高等教育需求强烈, 但省域内高等教育, 特别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 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不足, 高等教育经费短缺。打破行政区划带来的政策壁垒和限制, 优化区域内的高等教育资源, 实行京津冀高等教育合作强区计划势在必行。
(二) 以启动国家教育体系改革试点计划为契机, 推进京津冀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实施
1. 坚持政府主导、点面结合、梯次推进、追求共赢的基本工作原则。
《纲要》第二十一章:重大项目和改革试点中第六十七条提出“成立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 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根据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试点先行、动态调整的原则, 选择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重大改革试点……探索省际教育协作改革试点, 建立跨地区教育协作机制等”。对于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的实施, 应遵循以下四项基本工作原则:第一, 政府主导。京津冀区域合作必须充分发挥中央政府和三地政府主导作用。建议国务院责成京津冀三地政府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联合制定《关于推进京津冀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此之下, 充分发挥三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协作机制和在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教育资源调控、优先合作领域确定等基本制度和政策框架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第二, 点面合作。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必须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通过区域内各地教育行政机构的协调沟通, 确定各方共同关注的问题或合作领域的顺序, 按照“项目合作———全面合作———一体化发展”的工作目标, 以点带面, 优先推进共识程度高、条件成熟的合作事务或项目, 力争在一定时间内有所突破, 从而不断积聚对于区域高等教育合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 提升区域教育合作内容的范围和水平。第三, 梯次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必须立足区域发展的实际, 遵循“总体规划, 先易后难, 区域联动, 整体提高”的发展路径, 使京津冀地区成为特色鲜明、具有竞争力、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汇聚中心、国际教育信息交流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传播中心和中国教育资源输出中心。第四, 追求共赢。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必须以促进区域教育发展水平的整体提高, 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宗旨, 努力形成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发展新格局, 提升区域整体高等教育质量和竞争力。
2. 北京、天津应该扮演积极的倡导者、真诚的合作者、务实的行动者的角色。
作为京津冀地区的教育发达地区, 北京、天津应在促进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 扮演好三个角色:即积极的倡导者、真诚的合作者、务实的行动者。所谓“积极的倡导者”, 就是必须跳出行政隶属和地区利益的狭隘视野, 全面深刻认识到缩小区域教育差距对国家教育现代化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影响以及自身在此进程中承担的重要责任。所谓“真诚的合作者”, 就是必须把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建立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 一方面坚持各地区不论发展水平高低, 一律平等的原则;另一方面要有主动服务意识, 主动做好优质教育资源的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工作。所谓“务实的行动者”, 就是指要按照实事求是、力求实效的原则, 做好区域整体规划和政策配套工作, 注重长效机制建设, 稳步推进区域教育合作。
3. 建立长效权威的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协调委员会。
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的机制主要有“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经济协调会”、三省市常务副省 (市) 长参加的“沪苏浙经济合作与发展 (高层) 座谈会”、“15+1”城市领导参加的“市长论坛”, 但都偏重于经济方面, 教育方面尚未启动。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目前最为重要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发展理念、发展思路的问题;二是制度层面的制约问题, 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建议成立“京津冀区域教育合作协调委员会”, 承担起协调、规划、管理等职能, 下设协调管理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工作委员会, 就合作的相关问题开展工作。
探索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 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对于带动华北地区、环渤海地区发展, 拉动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发展, 乃至推动东北亚合作发展也很重要, 从这个角度来看, 探索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 不仅仅是考虑高等教育自身如何发展的问题, 而且是着眼于经济社会全局发展, 因而研究探讨推进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发展新模式实施的意义作用和责任就显得更大、更重要和更紧迫了。
参考文献
[1]吴岩, 等.探索构建中国高等教育区域发展新理论[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2) .
[2]赵中建.创新引领世界——美国创新和竞争力战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287.
[3]Department for Business.Innovation&Skills, UK.Higher Ambitions:The Future of Universities a Knowledge Economy[EB/OL].http://www.bis.gov.uk/policies/higher-ambitions, 2009-11-01.
[4]杨振军.首都高等教育对北京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03) .
[5]刘丽娜.天津市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实证研究[J].科教文汇, 2007 (01) .
[6]刘行舟, 等.京津冀人口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7]国家统计局, 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当代综合材料艺术的发展和思考 篇11
摘要 综合材料是近年来由油画延伸并派生出来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因多元化的材料媒介和表现技法的运用而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和效果,由此综合材料的艺术创作在国内外受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就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研究了国内外当代综合材料的艺术发展现状,最后就综合材料的艺术创作提出思考。
关键词:综合材料 艺术表现 发展现状 创作思考
一 当代综合材料的艺术表现
综合材料是一种国内外新兴起的艺术形式,用于界定现代绘画中那些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综合材料创作相对于传统绘画(油画、丙烯、水彩等)创作而言,主要表现在材料媒介和表现技法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绘画创作中,创作者多在画架的布或纸上用传统材料进行创作。而综合材料创作除了采用传统材料,一些新的材料媒介(沙土、水泥、钢材、塑料、木头、化学材料等不易枚举)也被运用于创作中。在技法表现上,在传统绘画基础上,综合材料创作更多地融合了多元表现技法(拓印、打磨、水洗、刀挂、粘贴等)。由此可以看出,综合材料是一种使用多元化材料、技法的艺术形式,在呈现出独特而全新的视觉效果的同时,更注意发挥本身的材料精神性和物质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综合材料的材料媒介和表现技法表现出更多的多元性。一方面,创作者在综合材料创作中,运用一些赋予文化和时代新意的材料媒介,使传统的平面绘画与空间、装置得到广泛结合,使综合材料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媒介的多元转向了展现形式的多元,丰富了人们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综合材料这门新兴艺术形式在与传统绘画、多媒体融合的基础上,不仅与当代电影、舞蹈、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结合,还与光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大大丰富了艺术的表现形式,也提升了综合材料艺术形式的表现力。
二 中西方综合材料艺术发展概况
1 西方综合材料的发展
早在20世纪初,西方绘画中就出现了材料上的变革。在当时社会发展的影响下,一些创作者纷纷寻求新的材料和技法,以形成個性化的艺术语言,让作品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对拼贴和构成的关注,对卡纸、报纸等材料的运用等,都使传统的绘画材料得到了本质的扩展。整个历程可以分为20世纪初、20世纪中和20世纪末三个阶段,代表性人物分别是塔皮埃斯、杜布和菲基弗。
20世纪初,安东尼·塔皮埃斯最先涉足于综合材料领域。其最大的贡献,便是在物质材料肌理的表现上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面目,在艺术创作中综合材料大胆的、不合常规的运用,打破了传统的形式美的法则,以及人们传统的审美经验,成为后世的楷模。代表作有《短袜》《灰色系列》等。让·杜布菲是20世纪中叶巴黎派主要画家之一,其创作以摆脱观察习惯和文化条件,破除正统的表现规则和油画技艺为特征,真正将传统油画和综合材料油画有机融合为一体,产生了跨时代的意义。代表作包含《四棵树》《装饰品小园地》等。基弗是20世纪末“新表现主义”最重要的艺术家。他出生于德国战败的那一年,70年代师从博伊斯并深受其影响,作品经常以圣经、北欧神话、瓦格纳的音乐和对纳粹的讽刺为主题,并大量运用油彩、钢铁、铅、灰烬、感光乳剂、石头、树叶等综合材料。其结合了抽象和具象、幻觉和物质性,让人们惊叹于这些常见的材料居然有着如此丰富的象征意义。代表作有《圣像破坏之争》《铅铸图书馆》等。
可以看出,他们的这些探索,既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材料的定义,也首次表现出了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使之成为作品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了从间接或到直接的转化。更为重要的,这些人物和作品,开辟了一片全新的绘画天地,从整个人类艺术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具有开创性之功的。
2 中国当代综合材料的发展
相对于西方来说,中国的综合材料发展则较晚,始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当时一些海外留学归来的画家,最先在中国尝试了综合材料绘画。虽然发展历程较短,但是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却出乎意料之外,先后涌现出了多位名家和多部代表性作品。如尚扬、张元和许江等。
尚扬是一位尚扬是一位“与时俱进”的艺术家,从早期利用油画来创作一直到利用综合材料来提升作品视觉表现力。他曾经尝试将沙子、高丽纸、石膏粉、乳胶混合到颜料中,以追求一种粗糙的质感和独特的肌理效果,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代表作包含《竹浴图》《屏黑》等。可以说,尚扬一直走在一条不断探索综合材料的道路上,其能够根据表现的需要,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形成鲜明的个性化风格。张元教授是中国综合材料油画教学的先驱,他在巴黎美术学院系统地学习了综合材料后,在中央美术学院率先成立了综合材料工作室,并先后培养出了多名优秀的人才。与其它创作者相比,张元教授的尤其注重材料本身在精神、情感、审美方面的表现。比如其创作的《大自然的启示系列》,将丹培拉技法和综合材料相结合,使用了材料拼贴的手法,通过平面化处理,让材料本身都保持了各自独立的特性。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教授许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他身上我们可以发现塔皮埃斯、博伊斯、基弗式的西方表现主义锋芒和深沉的理性思考,他通过综合材料将中西两种绘画巧妙结合在一起,既吸收西方的经验,又对来自西方的影响作清醒的文化审视并采取策略性的响应。如其代表作《向日葵》、《弈棋》等,都具有鲜明的中西融合色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以看出,自综合材料油画出现以来,中国创作者们一直走在一条不断探索的道路上,使当代油画发展呈现出了新的时代风貌,体现出了当代创作者对这门艺术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特别是2014年的全国美展中,首次增设了综合材料绘画展区的评选,更为创作者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的创作平台,充分表现出了这一新兴油画形式旺盛的艺术生命力。
三 对综合材料作品创作的思考
1 综合材料的出现是绘画新形式发展的必然性
回顾美术发展的历史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很多艺术派别和艺术风格都是由少数人提出的,可能当时并不为人关注,甚至遭到了质疑,但是他们的贡献最终获得了最真实和最客观的认可。综合材料这种艺术形式的出现也是如此,当传统的材料形式或语言难以有新的突破,或者难以满足表现当代社会主题的表现需要时,就会有新的材料媒介及其相应的表现技法。这些新的材料的运用不但拓宽了传统的表现方式,使画面呈现出了独特的艺术特点。再者,创作者也借助于新的材料,使个人创作构思、情感和思想有了更为契合的承载体。有人提到:“2014年综合材料展区是艺术家创新开拓出来的,体现了当前美术家特别是青年艺术家的想象力、创造力,绘画的形式、材料运用的包容性与突破性,以及形式的追求、构思的奇巧,都在其中有所表现,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富有艺术创意特质的展览。”由此,新材料的出现既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体现出了当代创作者的一种主动性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代观众审美需要和审美水平的提升。作为创作者来说,既不能置身于事外,也不能沉溺于其中不能自拔,而是需要形成一个理性的认识,结合自身的创作实际,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2 创作者要提升个人的内在涵养
从综合材料绘画的出现可以知道,当代艺术绘画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也由此对综合材料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材料选择上,无论是沙土、水泥、钢材、塑料、木头、化学材料等,都需要作者对其特性等有较为全面的把握,由此来推断其是不是能够应用于作品中。而这种推断,则需要广泛的光学、化学、物理、生物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作为基础。此外,创作者也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越高,就更能从一个更加高的视角来认识材料媒介和绘画作品。一般人眼中常见的水,却在综合材料创作中表现为希望和生命,这就是独特的视角,也体现了艺术家的艺术涵养。特别是针对当下一些创作者为材料而材料的艺术创作现状而言,这种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的提高更应得到高度的重视,直接决定综合材料艺术作品的艺术高度。因此,在充分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时,文化涵养的学习和提高对一个艺术创作者至关重要,需要得到创作者的充分重视。
3 综合材料创作要有精神性和情感性
所有艺术形式本质上来说,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部分组成的,绘画艺术作品也不例外。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于内容,并随内容的发展而发展。大数艺术创作者都对形式和内容有着正确的认识,并能在实际创作中能很好的把握。但由于综合材料的材料媒介和表现技法的多元性,使得一些综合材料的创作者在创作中产生了疑惑,甚至是迷失了方向。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新材料的运用来得过于突然,产生的形式效果过于新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更多地关注综合材料创作中材料媒介和表现技法上的形式感问题,而偏废了创作的内容问题,从而陷入了创作中为材料而材料的困惑。这时候,有必要在综合材料创作中树立“综合材料创作中要有精神性和情感性”的观念,即将材料本身赋予精神和情感,就视其为是内容的重要部分。让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成为艺术创作中思想和情感主动的、自觉的外化表露,这一观点对于综合材料艺术创作来说尤其重要的。这不仅是是综合材料作品的材料本身特性使然,也是艺术创作的本身需要。比如有些艺术家在综合材料艺术创作中,喜欢选用高粘土这一材料。因为在他们看来,泥土负载了人类情感,能够带给人生命和希望。作品中采用高粘土材料,不仅获得全新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效果,同时也能让艺术家的这种情感得到更加淋漓尽致的表达。评论家曾评论这类作品:“高黏土综合材料作品所呈现出来的厚重、温暖,是一般油画颜料所达不到的,透过这些高粘土,我们看到了岁月的痕迹,闻到了大地的芳香,听见了生命的律动。”从这可以看出,一种主观情感表现的需要能驱使艺术家去选择最为合适的材料。即先有精神或情感主题,再去找寻符合这一主题的材料。这是内容和形式能够有机融合的关键所在。換一句话而言,只有挖掘出材料本身的思想性和情感性,才能进一步发挥出材料的功用和价值,进而才能更好地与综合材料艺术创作的内容能完美地融合结合在一起。
综上所述,综合材料是一种国内外新兴起的艺术形式,是绘画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国内外艺术先驱的带动下,当代综合材料的创作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势头。但正是由于综合材料创作中材料媒介和表现技法的多元性,其创作一方面表现出勃勃生机,另一方面也呈现不少的困惑。因此要想综合材料创作得到更好的发展,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创作者自身的文化涵养和文化素质,以获得更广泛的艺术创作视角;另一方面对情感性和精神性的艺术创作本质有深入的认识,不要陷入为材料而材料的艺术创作误区。
参考文献:
[1] 张元:《油画教学——材料艺术工作室(上、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 蔡广斌:《综合绘画材料表现》,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年版。
[3] 胡伟:《由材料介入、中国绘画当代表现》,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 宁静:《中国当代绘画中综合材料的运用和表现》,《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2期。
[5] 易成功:《绘画综合材料中的形式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 篇12
1 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到2020年, 形成适应经济发展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 体现终身教育观念, 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体系[1]。发展职业教育必须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的理念。在这样的体系内, 各类教育要科学定位、科学分工和科学布局, 切实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系统性和多样化。
协调发展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为实现这一要求, 教育部于2011年8月出台了《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 在全国展开了如何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调研与探索。卫生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发展关系人民的健康, 关乎民生。如何推进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当前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2 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 我国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有了长足发展, 培养了众多卫生人才, 为医疗卫生事业和人民的健康提供了人才支撑与保障, 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 其协调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2.1 如何合理规划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学校布局的挑战
我国幅员辽阔, 区域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群众生活水平存在差异, 对健康需求不同, 各地卫生职业教育发展也不平衡。如何从我国实际和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出发, 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学校至关重要。
2.2 办学理念能否适应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的挑战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要求职业教育既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又促进学生发展, 还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卫生职业教育和其他职业教育一样, 在办学理念上的价值冲突使其面临两难选择:一是如何解决教学与岗位“无缝对接”的功利性与学生终身发展的育人性的矛盾, 二是如何解决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与构建中高职衔接带来的就业与升学的矛盾, 三是如何解决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首岗胜任能力要求与增强学生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的矛盾。
2.3 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如何衔接的挑战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实践, 我国对中高职衔接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 也总结出很多有效的衔接模式,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课程设置不衔接。有调查显示: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课程各成体系, 各有思路, 很难找到结合点;课程内容严重重复, 如护理专业中职与高职教育模式相同, 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基本一致, 课程设置中有60%以上的重复, 中高职课程评价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基础课程薄弱, 技能训练重复。二是培养目标不衔接。同类专业的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之间没有依从性。三是招生制度不衔接。
2.4 师资建设与现代教学要求能否相适应的挑战
现代职业教育需要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但由于种种原因, 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普遍存在师资缺乏, 教师教学水平不高的问题。提高卫生职业教育师资水平是实现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
2.5 教学改革是否适合现代化教育的挑战
近年来, 各级卫生职业教育进行了课改和教改,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存在着特色不突出、与职业要求脱离的现象。如何适应现代卫生职业教育发展要求, 扎实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 是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动力。
2.6 卫生职业继续教育困难的挑战
职业教育是终身教育, 职业学校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以就业为导向, 坚持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下得去, 留得住, 用得上”的技能型人才。卫生职业教育必须培养集知识、能力、品德于一体的实用型人才。由于现今卫生职业教育体系不够健全, 尤其是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尚在发展中, 在全国, 开展本科学历教育的卫生职业院校凤毛麟角, 硕士、博士教育更是难以寻觅, 这给卫生职业终身教育带来了困难。当前普遍存在普通高校办卫生职业学历教育的现象, 这种教育模式大多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 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 导致“高学历、低能力”现象普遍。
2.7 如何深化卫生职业学校与医院及企业合作的挑战
长期以来, 卫生职业学校与医院及一些相关企业形成了合作教学模式, 学生基本上有一年的时间在医院或企业实习, 但普遍存在实习中学校疏于管理、实习带教教师带而不教、学生不学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深化学校与实习医院、企业的合作, 是提升卫生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环节之一。
3 直面挑战, 全力推进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是实现卫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各级政府、学校及其他办学单位和卫生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认识, 立足现实, 通力合作, 勇于面对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积极开展科学的调查研究, 深化重点领域的改革, 科学整合现有卫生职业教育资源, 探索解决困难的办法, 逐步建立健全现代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体系。笔者认为, 推进卫生职业教育协调科学发展, 现阶段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重视调查研究, 摸清卫生职业教育现状和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二是要从顶层加强设计, 从全国和各地的实际出发, 合理规划布局初、中、高等卫生职业教育体系。三是要切实发挥卫生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功能, 在政策研究、人才需求预测、职业资格认定、就业准入、专业设置、课程与教材开发、教学评价等方面发挥好指导作用。四是要加快中高职课程衔接。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中最实质性的内容, 没有课程的衔接, 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五是要加强卫生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特别是要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国卫生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队伍存在数量不足、操作技能不强、临床经验不足、先进技术掌握不够、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教师相对多而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少、质量不高的缺陷,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发展现代卫生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卫生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六是要改革现有招生制度, 从学生、家长及社会的需求出发, 以人为本, 进一步创新中高职衔接模式, 适当提高高职学校对口招生的比例, 为学生的深造搭建“立交桥”。七是要加强学校与医院及有关企业的深度合作。通过合作, 聘请行业专家和骨干为兼职教师, 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与就业环境;通过合作, 将医院及企业文化引进校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熏陶学生的职业精神, 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通过合作, 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八是要更新办学理念。卫生职业教育既要适应和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又要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 根据不同需求, 在培养目标上有所创新, 分类教学, 促进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一个随时代变化着的命题。推进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既要有“只争朝夕”的时代紧迫感, 又要树立“慢教育”的教育发展观, 统筹规划, 循序发展, 推进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摘要:卫生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等和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现代卫生职业教育的重要体现, 事关民生与社会卫生事业。
关键词:中等,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教育改革和发展思考】推荐阅读:
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考与实践.doc温家宝09-20
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10-20
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规划和思考08-17
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和任务11-17
学前教育钢琴教学改革和发展趋势论文07-02
发展和改革局“三查三看”教育实施方案11-10
学习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06-28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思考08-06
学习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体会和思考10-22
改革和创新发展总结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