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精选12篇)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1
摘要:工程能力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也是高等工程教育的薄弱环节。为突出办学特色,赢得社会认可,独立学院的工程教育更需要从教育观念与培养理念、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等诸多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关键词:工程能力,培养,独立学院,工程教育,改革
工程能力是工程师最重要、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如何培养既能综合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又具备现代工程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科院校特别是独立学院急需研究解决的现实问题。由于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学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与企业及社会的要求符合度较差,因此独立学院培养的工科学生社会认可度不高,就业形势比较严峻。
工程是开发与应用科学知识和技术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创造性实践活动。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应用工程科学理论及各种专门技能,可将设计物化为工艺流程、物质产品、实施方案,并能在工程一线进行生产、维护等实际操作。因此,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独立学院转变办学思想,加强和完善工程实践环节,大力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高质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突出办学特色,赢得社会认可,提高学生就业率的必由之路。
1 学生工程能力的内涵
根据经济社会和企业岗位的需要,现代工程师应具备以下能力:
(1)终生学习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大大加快,学生不但要完成学校的学业,进入社会后还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岗位的需要。
(2)工程思维能力。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是工科学生的根本能力。高等工程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各种工程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具备工程简化能力,熟练掌握文献情报检索技术,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
(3)工程实践和创造、创新能力。工程技术的显著特征是具有实践性,这也是工程与科学之间最显著的区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工程的灵魂。工程要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是实现创新精神与能力的物质平台,其核心是创造性。工程以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为根本任务,这种转化就是一种创新。创新精神是大学生素质的基本内核,创新能力是大学生能力结构的核心,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出发点与归宿。因此工科学生必须树立创新意识,训练创造性思维能力,并灵活应用于工程实践。
(4)基本的价值判断能力。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要有责任意识,并综合工程使用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社会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进行理性判断与合理取舍。要使学生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竞争意识、环保意识、经济意识、协作意识和道德意识。
(5)基本的社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协调、组织、管理、应变能力等,这是保证工程设计和实施的基础[2]。
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优秀工程师最重要的阶段,很多基础理论和工程知识都是在这一阶段奠定的。这一时期学生最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可塑性强,对工程意识的形成、工程能力的培养,对人生能否取得较大的工程创新成果有着关键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独立学院从学生工程能力的内涵出发,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探索应用型工科大学生的培养途径,加大培养力度势在必行。
2 制约独立学院工科大学生工程能力提升的因素
社会和企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但目前独立学院的教育机制和模式还有许多制约工科大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不利因素。
2.1 工程教育体系不清,目标定位和发展战略模糊
我国工程教育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落后、目标含糊等方面。长期以来,高等工程教育一直委身于科学教育甚至被等同于科学教育,造成工程教育培养目标定位模糊,导致教育培养体系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企业技术创新的脱节,增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难度[3]。
2.2 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缺乏实践训练
传统教育模式的一个弊端是轻视工程实践训练,部分学校实习基地萎缩,流于形式,学生走马观花式的生产实习较多,深入生产过程、动手参与较少,理论和实践脱节,使学生难以领会和消化理论知识,只能纸上谈兵,见到带有工程性质的问题就心里发虚[4]。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疏于实践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质量反映最多和最普遍的问题。
此外多年的应试教育助长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学风与思维,压抑了他们的自主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2.3 工程教育课程体系比较落后
工程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一直受传统专业的影响,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符,专业教育知识面狭窄,内容陈旧,不能适应科技的迅速发展;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负担沉重,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兴趣。工程实践、工程设计的训练环节偏少、学时偏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能力的提升[5]。
2.4 教师队伍缺乏工程实践锻炼,影响工程教育质量
近年来很多学校教师队伍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迅速上升。由于他们多数是刚刚走出校门的青年教师,缺乏系统的工程实践锻炼,因此,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同时学校与教师个人重学历、轻实践,重专业、轻综合,导致教师培养集中在学历学位提升上,对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形成知识传递从书本到书本、工科学校不“工”的尴尬局面。
3 独立学院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生工程能力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企业和社会对毕业生的能力要求是多方面的。针对独立学院工程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3.1 转变教育理念,树立现代工程教育观
要树立大工程观意识,使工程训练与现代工业生产水平相适应,强化设计、制造、运行、开发、管理以及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训练,增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协作意识。
要注重以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工程教育,真正体现面向工程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将工程教育由培养工程科学家向培养工程师转变;由专业对口教育向基本素质教育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转变;由注重科学系统性向注重工程综合性转变,从而为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新型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
3.2 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工程意识
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核心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要改革现有课程体系,使之尽早面向工程实际,强化工程实践。
工程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学校应经常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跟踪调查毕业生,了解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在调研的基础上,按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开展教学模式、课程设置体系、实习实训的改革,使教学过程密切联系生产实际。聘请研究设计院所、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订,针对企业岗位实际需要,增设实践类课程和实验,让学生动手拆装设备,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工程实际。
3.3 加强产学研合作,拓宽工程能力培养渠道
通过实践教学工程化改革,让学生尽早地、更多地接触工程实际问题,以建立起牢固的工程概念或工程意识。
(1)以行业企业为依托,大力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以产学研结合为桥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并建立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带领学生到生产现场在企业技能专家指导下实习实训,创造条件让学生深入生产班组,跟班实习。参照企业职工技术培训资料,与企业人员共同确定实习实训项目、内容和要求,编写实训教材。带领学生到企业技术培训机构,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使学生真切体会到生产、管理实际,得到技术、技能、管理、文化、合作精神等方面的综合实训,增强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转化能力,解决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和场地、设备不足的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逐渐成为工程技术的创新主体,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先进的工艺装备和现代化加工工艺,是学生理想的工程实践场所,这是校内实践基地所无法替代的。
(2)建立稳定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
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荣获各种技能大赛奖励的技能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为专业教师和学生讲授新技术、新装备、新标准的应用,指导学生实训。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类课程、实验、毕业设计的教学工作。
(3)多渠道建设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为节约资金,可将企业闲置或报废的典型设备搬迁至校内建设实训基地。同时利用政府专项资金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包括软硬仿真操作实训、典型设备拆装实训等。针对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按照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设置和调整实践教学内容;邀请企业参与设计和建设实训基地,确保实践仿真模拟的准确性、广度、深度以及技术上的先进性;统筹校内实验资源,加强不同学科之间实践资源的共享,促进实践教学水平共同提高。
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既增强了教师的工程实践锻炼,也避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时间。
(4)通过项目开发与研究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践项目,让学生尽可能真正作为主体参与实践活动的各个环节,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训练。通过参加教师或合作单位技术项目开发,让学生进入真实的技术开发环境,培养与训练学生技术开发能力。
3.4 多渠道培养工程型教师
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关键。由于多数青年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难以自觉、有效地引入工程思想、原理和方法体系,难以对学生进行严格、有效、切实可行的工程训练,造成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达不到社会与企业对用人的要求。学校可出台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做导师,并安排他们为企业兼职教师助课,从中学习先进技术、企业文化、最新标准和多年的技术工作体会;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对青年教师进行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改革薪酬计算办法,吸引教师参与指导实践教学,参与实训基地建设;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定期为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级教师工程能力提升培训班。
3.5 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要具备现代工程能力,就要强化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应鼓励学生进行主动学习和综合学习,开展学术研讨活动,通过基于项目的学习、模拟和案例研究等推动学生学习产品、生产流程和系统构建技能,学习与人交流合作技巧,在工程实践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要增强课外实践活动效能,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例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挑战杯”、“电子设计大赛”、“机械设计大赛”等活动,开阔视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4 结语
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根本目标。独立学院的工程教育必须以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导向,转变办学理念,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大力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聘请企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使之与岗位需求相一致,加强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开辟全新的行之有效的实践途径,全方位、多角度地快速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工程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办出特色,赢得社会认可,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2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具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如何利用有限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培养出现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与学位论文同等重要。因此,要提高材料工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整体实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显得尤为重要[1,2]。
一、当前材料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
(一)课程设置缺乏动态性、精致性、专业性
1.研究生课程设置要站在专业研究的前沿,而当前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普遍滞后,不能体现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课程内容缺乏动态性,不利于学生对最新知识的掌握。
2.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延伸,其课程内容应与本科拉开距离。当前研究生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类课程或多或少地与本科存在交叉,难以体现出研究生教育的层进性。
3.有些基础理论课学习不够深入,无法形成系统的方法论和逻辑思维,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难得到提高。
4.学科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体现出研究生课程的深入性和专业性。有些学科的专业课程特色不足、内容不深、水平不高,理论性、基础性不强,没有充分反映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核心内涵,也不能突出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作用[3]。
(二)课程结构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1.当前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过分专业化。在专业课方面,大部分按照研究方向来设置课程,交叉性学科和综合型课程少,导致学生思维仅局限在本专业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使其很难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程种类数量偏少,涵盖面窄。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小,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课的范围小,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发挥。课程中缺少人文类课程作为补充,降低了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3.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学习,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应用性、实践性课程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目前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现有教师的能力,不是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使部分课程与学生的培养计划脱节。另外,教师在研究生教学中不同于本科教学,缺乏规范的教学大纲,从而使教学课程不够系统和完整,导致课程与课程之间、硕士与本科课程之间可能会有重复和交叉[3,4]。
二、材料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一)精选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
1.重点建设学科核心课程。学科课程内容应该遵循精、专、深的特点,侧重于学科的重要理论、概念和方法。课程内容要体现出动态性,使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知识,将学生有目的地引入到学科前沿,为后期的研究做准备。
2.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扎实稳固的理论知识能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要加强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显著提高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侧重解决科研实践方面的教学问题。
3.政治理论课和英语课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积极推行专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更加多样化和注重实际效果。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为目标,侧重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应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
首先要使课程结构综合化、多样化,增加课程种类,提高选修课的比例。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鲜明个性的载体要体现出宽广性和基础性,材料工程可以按照一级学科增设选修课。选修课要注重设置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开拓思维等方面的课程,重视设置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相邻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使学生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利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科研的能力。其次培养方案应多元化,体现出个性化培养,并根据社会需要灵活调整。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培养方案去选择课程。同时开展协作式培养模式,积极寻求与现代化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最后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通过实践课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独立精神和原创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已经具有了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研究生的教学应以启发式和研讨式为主。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研究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观点,并在研讨过程中注意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讲授型、研讨型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还应注重科研实践,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出自由的学术氛围,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水平。
(四)完善教学评估,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反映教学成果,还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应该有一个多元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学校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教师自评主要针对课堂情况进行教学方法、教学体会的反省型评估;学生评估可以以填涂卡片的形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态度进行评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就是要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化及各因素的最佳组合,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出顺应时代要求的综合型、创造型人才,实现由学术性、专一性人才到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过渡,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再求,曹慧,钟海荣,甘可行.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比研究概述[J].高等研究教育学报,,(3).
[2]陈建林.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10).
[3]曹静,黄正泉.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4).
[4]罗华毅.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SDYY11063、SDYC12038、SDYC12039)
浅析我国高校工程教育的改革 篇3
关键词:工程教育;校企合作;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126-01
工程是基于科学技术改造未知理论知识的实践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教育所具有的社会性、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复杂性等特点日益突显,工程教育是为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工程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接受系统的理工学科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使其在毕业时,基本具备成为工程建设中所需的基本技能。我国的工程教育由来已久,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工业发展规模和水平的提高,推动着工程教育的质量的提高,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
一、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弊端
纵观中国工程教育,现有的注重科研的研究模式,外部的社会环境,尤其是企业注重短期利益的经营方式,让我国的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较大的弊端:
(一)高校的人才培养。
1.教学内容相对落后。在高校的教学内容上,教材和课程内容比较陈旧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工程建设的发展并没有带动工程教育的发展,技术创新理念、要求等外部变化没有能及时地传授给学生。
2.教学模式相对固定。随着高等教育录取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大多还是以班级的理论课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追求标准化和程序化,缺少形式多样的教与学的氛围。学生的学习无法自由进行,从而导致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
3.课程设置向理论性倾斜比较大。大多数高校课程开发时轻实践,重理论,高校工程教育教学大多倾向于重视课程理论的教授,授课内容基本很少涉及本课程理论以外的相关技术的分析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学生在实践动手等方面的能力缺乏,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创新。
4.专业课教师队伍重视科学研究,不注重教学研究。我国大多高等学校都在提倡科研,不同程度的存在科研与教学不平衡的现象。大多数教师认为专科及本科学生没有研究能力,而对此类的教学活动敷衍了事。
(二)当代社会环境。
1.大学的教学内容与工程建设企业对创新能力要求高难以对接。企业对新员工的创造能力有必须的要求,然而相对标准化和程序化的教学方法等导致企业的创新成果根本不可能在教学中得到体现,或者说在大学教学目标中不可能的为企业创新服务。企业注重短期利益,轻视长远利益。企业对技术创新往往局限于满足当时利益需求,企业人员根本也不可能了解高校课程体系中对技术发展方向的分析和判断,从而影响技术创新的生命周期。
二、采取的改革措施
目前国内的高等工程教育要培养学生丰富的工程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然而要满足工程建设的发展对工程师的要求,必须对工程教育实施以下改革:
1.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加强实践教学。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是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问题,能力来自于实际工作,各种实践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尤其重要。因此,对于以工科为主的高校来说,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已势在必行。
2.加强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合一,以培养面向工程一线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主要采取的措施有:第一、增加了提高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课程。第二、缩短教学计划的总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第三、加强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开展注册类证书的培养教育。第四、注重课堂和课堂之外的教育。校内、校外及产学研合一。
3.培养双师型的教师,推动产学研合一。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立是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应用性人才,所以工程教育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同时还要有丰富的较强的应用能力。一方面通过专业课程培训、交流和深造,有计划地派出该类教师轮流到建筑工程企业去任职锻炼。同时大力鼓励教师获得各类培训、认证资格证书使得教师既有基础理论功底,又长于实践操作、掌握最新应用技术的,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双师型教师。
4.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证考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毕业后在很短时间内满足工程单位的需求,在校时对其进行职业资格培训及认证很有必要。
三、结语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4
一、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现状
2013年6月19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我国加入《华盛顿协议》,成为该协议的预备会员。《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国际互认协议,旨在通过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和工程教育标准的互认实现工程学位互认,为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奠定基础。目前该协议组织共有15个正式成员、7个预备成员,我国是第21个成员。该协议要求各正式成员采用实质等效的工程专业认证标准、政策和程序,这对促进我国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工程师、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提升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已经有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昌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大连工业大学和郑州轻工业学院10所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认证,其中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已经完成第二轮认证[3],大连工业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4所高校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参加2014年度专业认证。因此,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导向性作用。
二、工程教育认证中对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的要求
根据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的规定,对工科人才在课程体系方面的要求包括以下[4]:
(一)课程体系方面
数学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自然科学类课程包括物理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基础课程应包括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等。
1. 工程基础类课程。
各校可自行设置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
2. 专业基础类课程。
可自行设置专业基础类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组织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等;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营养特性、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
3. 专业类课程。
可自行设置专业类课程,但必须包含以下知识领域:食品加工工艺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控制技术、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食品生产车间与工厂设计、食品产品开发、食品管理、食品法规、食品贸易、食品流通、营养与健康、加工与环境等。
(二)实践环节方面
必须包含的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或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三)毕业设计(论文)方面
毕业设计或论文的工作量应在12周以上;毕业设计应有反映工业化生产规模与水平的食品工厂、设备、工艺设计图纸;以产品开发为主的毕业设计,应达到工业化生产要求;毕业论文应以解决工业化生产问题需求为目的。
毕业设计内容应包括:资料搜集,技术方案选择,工艺计算,典型设备的选型和计算,工程图纸绘制,设计说明书,结题答辩等。毕业论文内容应包括:资料搜集,实验方案制定,实验数据采集和处理,论文撰写,结题答辩等。
三、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相关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不足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工科专业,因此要求学生掌握食品科学及食品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5],但是很多学校存在重工艺、轻工程,重论文、轻设计,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表现在工程制图、金工实践、工程设计方面的课程和实践环节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专业课教师自身工程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师队伍普遍存在高学历却无工程背景,既有工程背景,学术水平又高的教师严重缺乏。很多学校新进教师多为博士毕业,拥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缺乏工程实践能力,特别是缺少食品企业生产技术、工程及工厂设计的实际经验,有的甚至无工程专业教育背景[6]。由于顶层设计的问题,近几年高校注重SCI论文的发表,将教师的职称、评优、考核等与发表论文挂钩,重科研,轻教学,青年教师更愿意扎根实验室发表论文,而不愿意到企业一线指导。甚至有些青年教师对教学工作不负责任,敷衍了事。这些都严重影响工程教学质量。
(三)考核体系不健全,难以体现学生工程教育水平
高校大部分课程的成绩均以期末考试为主,实践环节特别是工程相关实践在学生综合考核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学生的课程实践、毕业实践在考核中的比例较低,造成教师和学生对实践环节不重视。
四、以课程体系改革带动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一)加大工程类相关课程设置
在现有专业课程体系中,保留《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程设计基础》、《食品机械与设备》、《电工与电子技术》等课程,新增工程类课程如《工程制图》、《机械工程基础》、《计算机绘图》、《C语言程序设计》、《化工仪表与自动化》、《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等课程。在实践课程方面,删除课程论文类实践如《食品工艺学》课程论文,新增《机械工程基础》课程设计,工程训练(金工实习)、《食品新产品开发设计》、《食品工厂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等工程类相关的实践环节。
(二)加强青年教师专业实践锻炼,聘请企业专家进校讲课
青年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针对现今所招聘青年教师学历高,实践经验较为匮乏的问题,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将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锻炼与职称考核、评优等挂钩,要求申报高一级职称晋升的青年教师,至少有半年企业或生产基地实践的经历。在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同时,积极引进企业专家进校,除为本科生授课外,实施“双师制”,请企业专家担任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鼓励学生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三)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学时,加强课程考核的过程管理
将原先毕业设计(论文)的学时从4.0学时提高到6.0学时,周数从8周提高到12周。针对之前毕业学生主要以毕业论文为主,规定每位教师所带的学生中必须有50%以上做毕业设计。鼓励专任教师参加课程考试改革,将课程考核从过去的结果考核向过程考核转变,加大平时作业、课堂练习、课堂小测、实践等环节在总成绩中的比例,最后期末考试成绩在总成绩所占的比例不超过50%。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加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减轻学生期末压力,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的做法。
五、结语
课程体系改革仅仅是人才培养环节中的一项,要提高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和实践技能,还需要其他多个方面的持续改进,比如师资队伍建设、毕业条件、支持建设、培养目标等方面。今后,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力争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备工程领域专业素质,更好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本文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通用标准和补充标准为出发点,阐述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的现状,针对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课程体系改革带动学生培养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食品科学与工程,课程体系改革
参考文献
[1]屠康,马龙.美国和德国食品科学与工程高等工程教育的特色及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13,(3):49-52,65.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质量要求与工程教育认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49-61.
[3]任海伟,陈晓前,张轶,等.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导向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粮油加工,2014,(8):71-77.
[4]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网站[DB/OL].http://ceeaa.heec.edu.cn/column.php?cid=18&ccid=36.
[5]张海红,贺晓光,李海峰,王松磊.面向工程师教育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2,(29):93-94.
安装工程课程群改革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BIM;安装工程;课程群;改革
1安装工程课程群现存的问题
通过综合多所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工程造价专业安装工程课程群中课程设置情况,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具体如表1所示。
2BIM技术应用于安装工程群改革的必要性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即建筑信息模型作为建筑行业发展的最新产物,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在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解决方案的基础上,创建“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项目各参与方以及最终用户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1]。众所周知,BIM技术因具有协调性、模拟性、可视化、优化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项目建设的全寿命周期中,因此,将BIM技术尽早应用于安装工程课程群中,以培养更多适应行业发展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
行业革新要求从业者掌握一定的BIM技术
国家住建部及十几个省市地区已陆续发布多项BIM技术应用推广文件,同时大批项目已纳入BIM技术应用试点项目,其要求建筑工程领域包括工程造价专业在内的诸多从业者掌握一定的BIM技术。安装工程作为实现建筑使用功能的一大主体,涉及水、电、暖、通、消防、智能化等多项子单位工程,BIM技术在安装工程方面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单个子单位工程BIM模型的建立,管线的综合,动态的演示,更体现在多个子单位工程之间及与土建工程之间多个复杂节点的交叉优化,碰撞检查,可视化漫游等,其不仅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确保工程质量,更有利于减少材料的浪费、工序的返工,极大地节约工程成本。因此利用BIM技术对安装工程课程群进行改革迫在眉睫,进而提高学生的职场胜任力。
BIM技术将有利于安装工程抽象知识具体化
工程造价专业安装工程课程群涉及识/绘图、建模、施工、造价、管理等多个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其具有极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要求学生具备极强的空间想象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直观知识理解易但空间想象难的困惑,因此,利用BIM模型的可视化特点及BIM漫游功能将有利于加快学生将安装工程抽象知识具体化。
BIM技术将助推安装工程课程教学多样化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6
关键词:整体工程观;工程师;工程教育
工程教育具有“工程”和“教育”双重基因。从工程的角度审视工程教育,工程观会影响工程人才观,进而影响工程教育观。整体工程观作为“大工程观”的深化和发展,是指导当代工程实践的新理念,也为工程教育改革提供了新视角。本文试图阐释整体工程观的内涵,探讨“整体型”工程师的特质,进而思考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改革。
一、整体工程观内涵
1_工程的本质
工程究竟是什么?它与科学、技术是什么关系?我国学者李伯聪在《工程哲学引论》中提出了工程本质的“三元论”:科学、技术和工程是三个不同的对象、三种不同的社会活动,它们有本质的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科学的核心活动是发现,技术的核心活动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活动是建造。实质上,科学家是揭示自然界已经存在的规律,而工程师需要建造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物品。因此,实践是工程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工程理念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工程思维最本质的特征既不在于‘理论理性,也不在于‘工具理性,而在于‘实践理性”。
2.当代工程实践面临的挑战
当代工程实践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持续变革,人们对工程和工程实践的认识也在发生变化。德国政府在2013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的“工业4.0”高技术国家战略,被普遍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代称,它试图在制造业内探索一种“智能化”的工业发展模式,实现智能工厂、智能生产、智能物流三大目标。中国政府出台的《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战略具有内在一致性。美国工程院2008年发布了21世纪工程面临的14项大挑战,这些悬而未决的工程问题包括能源与环境、医药与健康以及安全、学习与计算等。这些问题跨越不同的国界和学科,应对这些大挑战,需要对工程设计进行整体的、系统的思考。这不仅需要工程师在设计新产品和系统的过程中关注新技术,还需要将人的因素作为工程设计的核心,并慎重考虑工程设计对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3.整体工程观的提出
整体工程(Holistic Engineering)的概念最早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德格纳提出,主要是指工程教育应采用跨学科、全系统化的方法。2007年,格拉斯和马丁奈里完整地表述了“整体工程”的概念:对工程来说,就是更加跨学科、全系统的方法;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强调问题形成的背景,领导以团队为中心的工程项目,跨学科沟通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愿望。这个概念体现了整体主义思想。格拉斯还用一些案例说明整体的工程观念。例如,环境工程师和科学家们致力于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污染,但最终是经济学家们开发的“帽子交易”(Capand Trade)获得了成功:通过政府发放排污经营许可证,增强企业减少污染排放的动机,以减少特定地区酸雨的形成。在这个经济学驱动的工程项目中,单靠科学家似乎无能为力,工程师需要考虑所有可能的因素,而不仅仅是依赖技术。
整体工程观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渐进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美国为了矫正“工程科学运动”的不良后果,提出了“回归工程实践”的理念。9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提出了“大工程观”,特别强调工程具有背景敏感性。大工程观中的“大”,不仅指工程规模本身之大,更指工程所处的背景之大、所依赖的学科知识范围之大。进入21世纪后,大工程观得到了深入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工程系统学”,认为当代工程实践具有高度的技术复杂性、社会復杂性和过程复杂性等特征;工程是基于管理、社会等多学科领域,通过综合、新型的方法解决社会中难以预知的复杂问题。
整体工程观是对大工程观、工程系统学等工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的技术市场,需要价格低、质量高的工程产品,需要工程去解决社会面临的日益复杂的问题。过去,社会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线性的、机械的、离散的,工程师凭借数学和科学的应用就能解决。如今,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凭借“知识共同体”(Unity of Knowledge)来解决。也就是说,工程师在设计产品时不仅应考虑技术因素,还需考虑社会和人的因素。科学和技术为工程提供理论和工具,社会与自然为工程提供资源与需求,工程通过建构物品使社会和人类受益。工程,特别是工程设计,不仅是依靠科学洞察力和科学成果的过程,而且是一个社会过程。
4.整体工程观的整体性特征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尝试归纳整体工程观的整体性特征:
第一,工程所处的背景之大。工程所处的外部大背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相互联系的共同体。当今世界,工程尤其需考虑公益服务、公共政策、经济效益、民族精神、审美艺术、社会责任、地缘政治、伦理规范、利益冲突、环境保护、低碳排放等背景因素。
第二,工程包含的要素之全。整体的方法需要综合利用非技术要素和技术要素,以解决知识经济时代所面临的复杂性工程问题。非技术要素往往能在解决工程问题中发挥独特的作用,如经济学家通过经营许可,引导企业减少污染排放,从而控制了酸雨的形成。
第三,工程活动的阶段之完整。在整体性视角下,工程活动包括三个阶段:“工程前”,需要调研工程性能的预期、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等限制条件;“工程中”,需要按工程的技术规范建造与测试;“工程后”,要监测工程产品的运行状况,以及如何终止与消解工程。
第四,工程产品的生命周期之完整。整体工程观视构思、设计、实现与运行为工程产品的完整生命周期,这与麻省理工学院提出的CDIO理念是一致的。这四个周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缺一不可,共同决定着工程产品的质量。endprint
二、整体工程观视域下的工程师
整体工程观视工程为复杂的生态系统,凸显了工程实践活动的整体性、系统性、跨学科性、应变性和可持续发展,强调工程在人、自然与社会大背景下通过联结、转化与超越而实现工程创新。那么,整体工程观对工程师培养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笔者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尝试性地考察整体工程观视域下的工程师新特征。
1_工程师的职业形象
传统工程师职业被视为技术员或工艺师,工程师似乎无需关注技术之外的东西。人类进入21世纪后,知识经济和工业形态的变化对工程师职业提出了重大挑战。21世纪的工程师应当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能与任何地方的任何人合作、具有想象力并能将梦想变为现实”。美国工程院对未来工程师职业形象的表述最能体现工程师的整体性:未来的工程师应当具有里昂的聪明才智,摩尔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的科学洞察力,毕加索的创造力,怀特兄弟的果断,比尔盖茨的领导力,罗斯福的道德心,马丁·路德金的远见,以及小朋友的好奇心。
工程可理解为四个维度:基础科学,人文科学,设计和工艺。因此,工程师也应当是科学家、人文主义者、设计师和工艺师。工程师是多样化的职业形象,这样的职业形象至少对许多工程教育者来说是陌生的,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学术圈外的工程职业工作者和学术圈内的工科教师之间存在认识的差异。可见,整体型工程师与传统工程师的职业形象差距甚远。
2.工程师的思维习惯
传统工程师并没有注重整体性思维在工程实践中的独特作用。其实,工程思维不同于注重想象的艺术思维和注重理性的科学思维。工程思维注重实践理性,工程师因“我造物故我在”而得以安身立命,但工程思维中也滲透着价值追求。工程师能创造有用的事物或者使事物运作得更好,但他们是通过特殊的方式来实现的。英国皇家工程院在2014年发表的《工程师是怎样思考的》报告中提出,工程师的核心工程思维是“使之工作、使之更好地工作”,并将“系统思考”作为工程师首要的思维习惯:能看到整个系统及其各个部分,明白其连接方式、依赖关系。这些思维习惯,充分说明了整体性思维对工程师的重要性。
工程师的思维方式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始于“非知识性的无知”。正是因为对现有实践问题的“无知”,工程师才会去创新地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是工程师思考的目标。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工程师需要寻求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法,因此,获取和使用这些方法的知识以及目标背后的价值观对工程师而言必不可少。根据帕斯特的研究,工程师在解决问题之前缺失的知识是一种类似“元知识”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体现了待解决问题的特征,引导工程师寻求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这样的知识还与显性技术和规范性知识有关。这种没有边界的视野将成为整体工程师的思维习惯。工程师知道什么和如何知道,决定了工程思维的复杂性,工程师的思考因而也应是系统的和整体的。具有整体性思维的工程师才会更加全面地看待工程问题的各个要素,更加深刻地理解工程产品在社会大背景下的设计、实现、运行甚至消解。
3.工程师的职业伦理
过去,工程师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对技术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负责。如今,从工程师的职业伦理来看,工程师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满足技术标准。工程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工程师既需要深刻地理解技术标准,成功地应用这些标准,识别已有标准的局限并努力改进,又需要对工程产品的性能如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服务能力等负责,还需要对环境、社会伦理负责。当前,工程师的职业实践正受到一些变化带来的挑战,如新技术革命、全球化和外包、工程专业入学青年的人口变化等。例如,美国职业工程师协会制定的《伦理章程》开宗明义地指出:“工程对所有人的生活质量有直接的和重大的影响,工程师应将公众安全、健康和福祉放在首位;工程师应做雇主或客户的忠实受托人”。由此,工程师职业伦理要求工程师不仅仅是技术专家,职业工程师需要平衡地考虑技术实现以及雇主与社会的需求。
4.当前社会对工程师的诉求
社会对“整体型”工程师期待已久。传统型工程师解决问题主要依靠科学原理在技术中的应用,然而,当今的工程问题具有复杂性,单凭技术手段难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就需要工程师在社会大背景下,运用跨学科的知识进行团队合作,从而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整体型工程师是一种新型工程师,他们能跨学科地广泛思考,并能在工程设计过程中考虑人文的维度。未来的工程师是集学习与参与、智力与心灵、社会与技术、所知与所为、专业工程师与社会行动者以及科学一认知一设计一工艺和种族一阶层一性别的多元维度于一体的创新者。
国际工程专业组织对工程师的能力要求和认证标准也体现了整体性。欧盟国家工程协会联盟、英国工程师协会、美国工程认证委员会等专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除了知识与理解、工程分析、工程设计、工程实践技能外,还特别强调研究与探索、可迁移技能等能力,特别是团队合作、交流表达、终身学习、领导力等软技能。我国也于2010年组织实施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旨在加强工程师整体能力的培养。这充分说明,工科学生需要在知识和技能、理论和实践、技术和非技术之间达成平衡,而不是偏重一方,这体现着整体工程观的思想。
三、基于整体工程观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1.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问题的反思
杨叔子院士指出,我国工程教育的问题出在工程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上,而创新之根在实践,无根、无好根,怎能长创新之树、开创新之花、结创新之果?有学者将中国当代工程教育的深层次问题归纳为:工程性缺失或非工程化,过分科学化,创新性缺位,实践性缺失,培养模式趋同化、单一化。笔者对我国6所大学的523位大四学生、20家企业的232位雇主以及14位工程教育专家等利益相关者开展了问卷和访谈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主要问题是:过多地强调工程科学,弱化工程实践,脱离产业需求,带有工程科学之烙印。endprint
上述问题背后反映的是工程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孰轻孰重的基本问题。从历史上看,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的冲突、调适与平衡的过程。高等工程教育偏离工程实践,是世界工程教育的共性问题,这直接体现在“科学范式”的课程。课程体系中数学和科学内容占很大比例,而实践性内容大量削减。这导致工科学生“在黑板上开机器”或在电脑屏幕上仿真模拟工程。其弊端明显:追求学科知识的完备性,工程学科之间壁垒深厚;课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之间出现了明显的分离,呈现出“去工程化”和“工程软化与弱化”的特征,这背离了工程本质,偏离了工程实践。
“科学范式”的课程所培养的工程人才将工程局限于“狭窄的技术”或“技术上的狭窄”,不具备整体的思维习惯,难以担当造福人类的重任。“工程教育背离产业实践的根本原因在于,工程教育是被科学规训的,工程教育的改革就是要对学科规训的突围”。
2.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机理
高等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工程观、人才观和教育观指导的缺失有关。工程教育改革需要现代化理念的指导,这预示着教育价值的转型和课程范式的转换。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走向,应当是以整体工程观为指导,回归“整体型”工程实践,解构“科学范式”的课程,着重构建“工程范式”的课程,以培养理论与实践融合、知识与能力协同、技术与非技术平衡的“整体型”工程师。
傳统的工程教育模式侧重于严谨的分析训练,这对知识学习的深度很有帮助,但对知识应用的训练不够,且对工程师所需的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创新与创业等技能的培养明显不足。工程教育毕竟姓“工”,它不可避免地要深入地涉及具有整体性特征的工程实践。工程教育专家们早己呼吁,运用更加整体的方法开展工程教育。基于整体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一方面要求课程摆脱工程科学的阴影,回归到工程实践中来另一方面要求课程面向“整体型”工程实践的新特征,实现课程与工程、理论与实践、知识与能力的连结、转化与超越。
整体工程观视域下“工程范式”的课程改革维度是,从时间上看,让学生尽早参与工程实践,使学习进程安排符合实践的认知规律;从空间上看,开展校企合作培养,为课程实施提供真实的工程实践情境;从深度上看,课程内容强调工程知识的集成性,体现工程的知识基础和实践特性;从宽度上看,课程需强调对技术能力和非技术能力的包容,并体现全球化知识经济中工业形态的变化以及工业界企业雇主对工程师的需求。
值得指出的是,“工程范式”不是否认我国工程教育过去的成绩和优良传统,而是使工程教育融入全球化背景下工程实践的新特征;也不是单纯地从工程教育“钟摆”的理论一端摆向实践一端而矫枉过正,而是在摆动的过程中实现动态的平衡。“工程范式”的课程意味着对工程本质的追寻,对工程生命周期的反思;体现了工程理念从“分体”到“整体”的分野,反映了工程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聚合,这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深度融合。
3.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路径
基于整体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改革的具体路径主要有以下方面:
第一,重建“三位一体”的工程教育目标。改变过去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目标,构建知识、技能与态度融合的工程教育目标体系,既让工科毕业生掌握扎实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会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技能,还培养他们对人、自然与社会的态度。这三个维度的目标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将指引知识、技能与态度整合的学习结果。
第二,加强平衡的工程专业能力培养。工程专业能力可分为技术能力、非技术能力和专门能力三大类。除了要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科学研究、工程分析、解决问题、工程设计和运用现代工具等硬技能外,要重点培养工科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交流、商务管理、工程背景与工程伦理理解以及终身学习等软技能。此外,工程教育还需关注工程领导力、工程创新与创业、可持续发展以及与特定工程专业有关的专门能力。
第三,打造融合型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传统上,我国工程教育课程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三层次”结构为主。当前,我国工程教育课程形成了通识基础课、大类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与方向、集中实践环节的“四平台”结构。整体工程观指导下的工程教育课程,应当是打通学科界限,以工程问题为首要组织原则,将学科知识、问题解决、项目设计、实践能力融入课程单元,形成多模块化的课程结构。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美国与德国是当今世界上工程教育的两大强国,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1 认证对教学改革的影响
笔者所在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正在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准备工作,在此过程中涉及教学诸多方面的改革,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到教学方式、考核方案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强、发展极其迅速的面向社会的技术学科。该专业建立在数学、通信、电子等多学科的基础之上,而且由于技术发展迅速应用领域广泛,知识的融合与渗透性强,因此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有着较高的培养要求。因此,如何在该课程的改革中以工程教育认证要求为指导,紧密联系培养过程和培养目标是我们面临的一项亟须解决的课题。
1.1 认证对培养方案的影响
明确专业定位确立培养目标是办好专业的关键,也是培养方案制定的前提。因此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长三角地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确定培养面向“互联网+”新形态,具有较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思维、创新意识、协作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国际化视野能胜任计算机技术和管理等相关岗位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具体到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63.5学分的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主要体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政治理论、数学、物理、英语、体育等课程。第二部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又分为40.5学分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如计算机科学导论、电路与电子、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等;以及10.0学分的专业基础选修课程,如Web前端开发技术、算法设计与分析、XML编程技术等;第三部分为专业课程,包括12.5学分的专业必修课程和4学分选修课程,如Android基础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开发等。第四部分为实践环节共44.5学分均为必修课程。调整后的培养方案中实践环节的比重接近28%,通过实践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专业兴趣,调动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可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敏感性以及专业探索精神,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达到工程认证要求。
1.2 认证对教学大纲的影响
根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制定了课程大纲,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教学大纲共安排56学时,其中44个理论课时,12个实验课时。内容涵盖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局域网原理,网络互联技术,网络安全机制及网络新技术各方面的内容。明确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能独立进行中小规模计算机网络施工方案的设计,进行硬件与软件功能模块集成,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教学计划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培养目标达成度多指标性的要求。
1.3 认证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例,内容覆盖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体系结构、网络设备、网络安全、涉及TCP/IP协议、域名系统DNS、DHCP服务配置、SNMP网络管理,以及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使用和配置,知识点多,形成了教学过程中一系列的重点和难度,而且内容抽象,学生普遍反映难度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教与学配合不当极易导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下降,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我们以工程认证评价指标为导向,从理论学习、分层次实验、案例启发、辅助教学设备以考核改革等几方面尝试改进。主要通过理论基础知识的引导,提升学生动手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索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多种教学辅助设施将抽象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1.4 认证对考核方法的影响
作为对教学质量检验的有效手段,考核是教学重要的环节之一。在考核中不再以期末卷面成绩一刀切,而是加入过程考核,如实验实践环节、课堂问答测试、课后作业、考勤等。在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吸收的基础上,更加关注其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多种考核方法相结合其目标是考查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能否运用习得的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进行解决,同时能够使用相关工程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与反馈,评价实施方案。
2 结束语
工程教育认证关系到专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机遇亦是挑战和要求,使我们认识到需要对相关专业重新进行定位明确培养目标,同时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环节也要进行调整。如何既能达到专业认证的要求,更能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是激励高校上至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摘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从过程到结果,对提高专业教学质量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认证过程就是对专业建设不断学习、不断完善、不断创新的提升过程。以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参与工程认证为案例分别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法等几方面讨论了一些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教学改革,措施
参考文献
[1]林健.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2]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秘书处.工程教育认证工作指南[Z].2015.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8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为与国际接轨,工程界实行工程师执业注册,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工程师注册制度的质量保证,可以说专业认证实际上是直接为工程师注册服务的。目前与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注册执业资格包括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因此,应建立与工程师注册配套的培养体系,而毕业设计作为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重要一部分,可以说是对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总结,又是对其综合能力的检验,若想实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工程师注册无缝连接,应对其进行改革从而满足行业需求。
2.工程管理毕业设计存在问题
2.1毕业设计时间不足。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是对所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梳理,要求学生能够在毕业设计期间较系统完成相关内容,但毕业设计时间目前为第八学期共9周时间,有些学生在此期间由于有些面临找工作、实习等原因,没有全身心投入到毕业设计中,造成毕业设计时间不够充足。
2.2毕业设计学生学习能力欠强。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导致学生毕业设计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状态为被动承受者,根据指导教师安排进行毕业设计,缺乏学习积极性,不能够主动学习,而指导教师在毕业设计期间还要承担相应的教学、科研任务,导致毕业设计质量有待提高。
2.3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能力有待提高。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要求指导教师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丰富实践经验,而目前从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能力来看,多数教师专业能力较强,但缺乏工程实践经验,故有待提高。
3.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毕业设计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宗旨是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而毕业设计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最后一阶段,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梳理与总结,更为学生步入社会奠定基础。
3.1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遴选。毕业设计是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相关专业知识,扎实理论基础,还应拥有丰富实践经验,为实现与注册工程师无缝连接,采用校企联合合作模式,聘用具有相关专业的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导师,对学生进行联合培养,拟补专职教师实践经验欠缺的不足,积极鼓励年青教师进行实践锻炼,培养“双师型”人才。
3.2毕业设计选题。工程管理专业主要培养项目决策、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等相关工作的人才,要求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图纸进行预决算,根据工程结构、施工现场等因素确定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程工期,因此,这些在投标文件中都能得到较好体现。
3.3毕业设计过程管理。毕业设计周期较长,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过程管理机制。根据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特点将毕业设计分为三个阶段:3.3.1准备阶段(收集整理材料)。根据近几年指导毕业设计情况,大多数学生容易忽视此环节,应加强对该阶段管理。熟悉工程图纸、相关定额、规范,清单计价文件等相关规定,为投标文件编制做准备。3.3.2投标文件编制阶段。投标文件编制阶段为毕业设计核心内容,大多数同学能够根据以往知识进行工程量计算、工程量清单组价、施工方案确定、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平面布置图等。但对工程预算软件不够熟悉,同时在运用软件进行工程量计算及计价时,由于对工程构造及施工工艺等知识点掌握不够透彻,造成丢项、漏项等情况时有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学生重视度不够,缺乏学习主动性,对行业知识缺乏了解,因此聘请专业人士对毕业学生开设讲座,使学生了解行业需求,树立正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其次定期有计划的安排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毕业设计辅导;最后根据工程特点及结构等成立学习小组,互相学习,锻炼学生团队能力。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加强投标文件编制阶段管理。3.3.3收尾阶段。收尾阶段为毕业设计成果形成阶段,也是毕业设计考核及评价阶段。建立科学合理评价机制,共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答辩评分、毕业设计成绩评定四个环节组成。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毕业设计成果、平时表现、学习态度等综合打分;评阅人评分采用校企联合合作模式,评阅人聘请同行业专家进行打分;答辩环节答辩组由校内教师及校外专家共同组成,根据投标文件及答辩过程进行综合打分;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是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综合确定学生成绩,使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更具权威性。
结语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培养工程管理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而毕业设计作为综合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的平台,在专业人才培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紧密结合行业需求,通过校企联合合作培养模式,提高指导教师理论及实践能力,加强毕业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入手进行毕业设计改革,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及其对高等工程教育的影响.高教论坛,2011.07.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9
1 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现状
近年来, 许多发达国家高校都开展了工程教育实践改革。继“大工程观”后, 针对当前工程教育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现状, 以MIT为代表的一些知名高校成立“CDIO (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 组织”。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成果, 其目标是为工程教育创造一个合理、完整、通用、可概括的教学目标, 重点将个人的、社会的和系统的制造技术和基本原理相结合, 使之适合工程学的所有领域。 (3) 随着世界各国对工程教育的理性回归, 我国高等学校也认识到高等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对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的作用以及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决定性影响, 因此, 部分高校开始积极进行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并取得一些成绩。 (4) (5) (6) (7) 目前, 民族院校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2 民族院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工程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工程师, 民族院校长期以来都是以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为主要任务, 其办学模式主要以知识教育为主, 缺乏工程实践训练, 因此导致民族院校工程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首先, 民族院校的工程教育理念不明确。民族院校早期的工科专业都是由理科专业转化而来, 专业建设多是借鉴其他高校的经验, 工程教育理念不成熟。其次, 民族院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教学中重视理论课堂教学, 忽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第三, 民族院校教师大部分博士一毕业就进入高校参加工作, 缺乏实际工程经验, 实践教学教师队伍不稳定, 流动性大。第四, 民族院校对工程实训平台建设投入有限, 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的校内工程训练机会相对较少。此外, 民族院校的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少数民族地区, 学生整体受教育程度低, 基础底子薄, 动手能力差。
3 民族院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方法探索
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环节。 (8) 针对目前民族院校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中南民族大学积极进行面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3.1 完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坚持学生主体地位
为了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创新型少数民族工程人才, 建立完善的工程教育实践体系必不可少。经过不断的改革, 中南民族大学搭建了符合自身发展的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主要包含四大块: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实习和创新实践学分。实验教学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 为培养工程师所必备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实践和教学实习使学生不再局限于校园内, 而是与社会接触, 了解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创新实践学分要求则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该体系的核心内涵是循序渐进, 层层深入, 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民族院校学生能力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
3.2 加强工程教育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
为了给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 优化全校实践教学资源配置。首先, 积极申报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充分发挥实验示范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 优化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 建立健全示范中心管理规章制度, 实施开放式管理。其次, 不断规范实验课的管理, 保障实验教学效果。教务处作为校级管理部门对全校实验课堂教学、异动进行宏观监督管理, 定期对实验课堂进行随机抽查。学院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实验课的排课, 保证实验课的正常运行。此外, 学校专门成立了创新创业中心, 为我校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充分调动了学生实践的热情, 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3 加强校外工程教育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的建设, 凸显民族特色
实习基地是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 是学生由学校步入社会的中间实践学习摇篮。民族高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既要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践需要, 又要与少数民族地区建立合作关系, 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近几年学校不断加大实习实训教学管理经费的投入, 积极支持各教学单位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共建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目前学校建立校外实习基地210 个, 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实习基地有26 个。2013 年我校武汉青江化工实习实训基地被评为湖北省省级实习实训基地, 该基地的入选是我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重大突破, 标志着我校校企合作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3.4 构建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系统, 强化工程实践教学管理
实践教学管理是教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实践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学生规模不断扩大, 教学管理越来越复杂, 因此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网络化成为高校教学管理的需要和发展趋势。 (9) 为了强化实践教学管理, 加快了实践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学校在教务管理系统中尝试纳入实验教学的管理, 使教务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实验教学的选课、排课、考试、成绩等一系列管理。目前, 学校80%的实验课程实现了教务系统管理。
4 结束语
经过自身的不断发展, 民族院校工程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发展。为了使民族院校培养出的工程技术人才能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民族院校必须树立“大工程观”的教育理论, 进一步完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工程实践教育平台建设, 规范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管理, 积极推进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民族的经济建设和民族团结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11叶志攀, 金佩华.中国工程教育实践教学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4:74-77.
22 陈永奎.民族院校发展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4:171-175.
33 陶勇芳, 尚存慧.CDIO大纲对高等工科教育创新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6.11:81-83.
44 顾佩华, 沈民奋, 李升平, 庄哲民, 陆小华, 熊光晶.从CDIO到EIP-CDIO——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1:12-20.
55 钟金明, 李苑玲.基于CDIO理念的工程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9.7:67-69.
66 单小麟, 于倩, 郭强, 王越, 王海, 葛宝臻.新时期研究型大学工程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10.1:25-29.
77 王车礼.基于大工程观的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 2008.2:7-10.
88 李培根, 许晓东, 陈国松.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3:1-6.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10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现有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工程领域工程硕士, 其中软件工程为2002年全国首批获准招生培养单位之一;学院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 2010年10月,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被列入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领域;2011年4月, 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被列入福建省教育改革试点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2009年11月, 承担福建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项目—福建省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数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建设;2010年11月, 承担福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公共平台建设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公共平台。截止2013年3月, 学院累计招收工程硕士生1225人, 年平均招收工程硕士生达110人, 累计已获工程硕士学位704人, 他们分布在福建省各行各业的计算机应用部门, 肩负着负责人或者技术骨干的重担。通过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2个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创办和发展, 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渠道, 扩大了研究生教育的规模, 为福建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高层次的应用型计算机技术和管理人才, 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计算机技术领域获批列入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我们以2011级、2012级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开展试点工作的主要对象, 已较好地完成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2013年5月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项目验收。
2. 改革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选拨制度
积极开展宣讲, 提高学生和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认同度, 2011-2013届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分别招生26人、28人和24人,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011年招生31人、2012年招生39人、2013年招生46人。
重视优秀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 在推荐免试生中, 避免只重成绩不看能力。将本科优秀毕业生参与的科研项目、科研论文、学科竞赛等纳入到推荐考核体系中, 有助于引导本科教学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将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推免工作向参与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本科优秀毕业生倾斜, 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加大复试权重, 以摆脱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 将能力考查作为改革重点, 比如增加实验动手能力的测试, 探索行之有效的科学选拔手段。
3. 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创新培养模式
就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企业对工程硕士阶段的能力要求以及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方案, 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发挥学院研究生教育特色, 制定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学习年限2.5年, 构建与学术型有明显区别的“1+1.5”的新培养模式, 其中1学年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讲授;1.5学年在企业实习或实训, 完成学位论文或工程项目的研发。实行学分制, 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硕士专业学位。
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注重实际应用, 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一般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 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 必须保证不少于1年的实践教学。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企业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实用背景, 实行双导师制。
4. 加强教学改革, 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工程应用情况, 搭建了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主线的若干门核心课程平台, 专业方向均按计算机技术的一个主流应用技术设置, 如网络与智能技术方向、软件开发方向、企业信息化方向、信息安全方向、嵌入式系统方向、多媒体技术方向等。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算法设计与分析、智能技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软件工程、高速网络原理、软件体系结构、多媒体技术、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系统集成、中间件技术、网络与信息安全、网络信息对抗与安全等课程。
在课程内容与课程系统改革方面, 对于基础类课程, 主要强调理论基础知识和能力, 同时尽量凸现其工程应用价值或潜力。而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设置中, 尤其对专业领域选修课程的设置, 立足放眼计算机技术前沿与产业趋势的思路, 注重课程的前沿性和国际性, 力图展示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和新方向, 力求体现计算机教育的最新变化, 强调对原理、方法、思路、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学习和融会贯通, 杜绝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学科发展的现象。
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 开设《计算机专业素养》课程, 主要形式有企业家讲座、读书报告、专题讨论、专题讲座等。培养学生具备开展团队合作所必需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对未来所从事职业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伦理责任感;具备对于未来技术发展灵活应变的能力。专题讨论针对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应用的各个方面进行研讨, 包括计算机社区、技术风险、职业伦理、信息经济、知识产权和隐私保护等等。通过学习和讨论, 学生们可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未来职业的价值和责任感所在。专题讲座专门讲授计算机专业沟通方法, 帮助学生形成针对计算机科学领域内不同层面对象的文字和语言沟通能力, 包括如何讲解技术定义、系统架构, 如何解释过程、摘要, 如何记录和写作技术报告。
5. 实践环节的设计及实践平台的建设
实践教学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 专业实践形式包括体验式训练、实务训练、参与新产品开发, 技术改造, 工艺设计等等。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 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 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 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改革创新实践性教学模式, 研究生要提交实践计划, 撰写实践学习总结报告, 对研究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和质量评价, 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5.1 实践环节
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主要由校内实践课程学习和校内外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学习两部分组成, 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 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 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 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校内实践课程学习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部分, 在理论知识的传授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每门课程都加大了其实践教学部分。但其实践教学目标是为课程服务的, 针对每门课程自成体系, 相对独立。
二是建立并行于课堂教学的专门独立设课的计算机技术实践教学环节。在加强课程实践教学的同时, 同步开展了计算机技术工程实践训练环节。
校外实践环节是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实习实践, 其教学主要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完成。
5.2 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
校内实践基地充分利用我校计算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良好条件, 以专业基础实验室建设为优先, 建设基础实验大平台, 发挥学科优势, 构建了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适应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需要, 实现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 提高实验室建设的投资效益。
依托福州大学离散数学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空间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大学科学计算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超级计算中心等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实验室的科研训练平台, 加强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实战训练, 扩展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的深度;扩大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覆盖面。
校内实践基地还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生教育公共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依托计算机应用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和福建省超算中心, 包括计算机网络工程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计算机系统设计实验室等, 进行课程设计和课题模拟实践。
积极与企业共建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研发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 (研究) 中心、工程实验室, 依托重大科技专项, 大力开展计算机关键技术研发, 提升知识与技术创新水平。目前, 有与福建金科集团联合成立的福大金科云计算研究中心等8个研究中心或实验室。
加强与校外知名IT企业的联合, 促进产学研相结合, 具有稳定的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实习基地, 使学生较早参加工程实践和创新活动, 满足实习学生的人数要求, 效果较好, 现有福建星网锐捷网络公司、福建新大陆集团、福建顶点软件公司、福建榕基软件公司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16个。
6. 加强产学结合、校企合作, 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
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企业、行业等建立紧密的实质性的联合培养机制, 不断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进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已经与福建富士通信息软件有限公司、福建榕基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大陆集团、厦门巨龙软件公司、福建星网锐捷通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签署《校企合作共建福州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协议书》。
与福建星网锐捷通信有限公司共建福建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州大学-星网锐捷计算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与用友软件共建福州大学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州大学-用友软件软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双方密切合作建设开展计算机工程人才培养的综合平台, 积极探索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管理模式。
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和企业负责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实习实践基地的日常运行由企业负责, 主要职责有: (1) 参与制订培养方案。实习实践基地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福州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 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特别是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 (2) 落实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各项教学安排。提供实训、实习的场所与设备, 安排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接收学生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开发。 (3) 建设实习实践基地指导教师队伍。组织企业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到福州大学担任兼职教师, 开设企业课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毕业设计。 (4) 参与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实习实践基地与福州大学共同制订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标准和考核要求, 共同对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 (5) 与福州大学共同做好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安全、保密、知识产权保护等教育, 提供充分的安全保护与劳动保护设备, 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6) 定期公布实习实践基地可提供课程、实习岗位、指导教师等相关信息。
7. 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 选拔校内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课堂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 或从工业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师资, 由任课教师、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三部分构成, 2011级共遴选39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导师、27位企业导师。
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实训。加入谷歌学术合作计划, 开展移动应用开发技术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 选派教师参加在中山大学举办“Andriod手机开发课程”教学研讨会;加入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合作计划, 开展多核技术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
学院积极选聘企业中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优秀技术骨干人员, 经过适当的业务指导与培训, 掌握课程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教学基本技能, 聘请其担任部分课程教学或参与实践指导。同时, 在双方导师队伍的共同指导下, 结合相关企业的研发课题开展研究和设计工作, 加强企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出台《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兼职导师的遴选与管理办法 (试行) 》, 2011级共遴选27位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导师。
8. 学位论文的形式及评价
加强学位论文工作, 制定“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形式及评价标准, 学位论文分为IT系统研发、软件开发、应用研究三种形式, 形成《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已在2011级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实行。
加强工程硕士研究生教学和学籍管理, 完善教学管理体系, 规范培养过程, 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论文指导等环节进行督导检查, 对论文阶段如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送审、答辩程序等工作制定相应规范, 形成工程硕士教育管理文件《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关于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阶段的有关规定》、《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环节的实施办法》等, 坚持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盲审制度, 实行学院级统一组织论文答辩制度, 同时建立警示机制, 提高了学位授予率。
9. 结语
自计算机技术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批列入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 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 特别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和发展对计算机技术工程领域专业人才的需求, 积极探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探索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 着力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高层次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应用人才, 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
2011年1月, 福州大学计算机技术工程硕士专业领域荣获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领域”称号;2013年, 获福州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奖2项, 其中, 《“计算机技术”、“软件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获福州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特等奖;《产学融合下IT人才科学与工程素养复合培养模型的形成、试点及推广》获福州大学研究生教学成果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总体方案.2010.9
[2]教育部.关于开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2010.4
[3]教育部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验收报告.2013.5
测绘工程实验课程改革研究 篇11
关键词:测绘工程、课程改革、视频教材、创新能力
测绘工程专业在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能力上对学生有很高的要求,理论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实践能力的提高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当今的教学过程理论教学资料已非常丰富,与实践能力相关的仪器操作视频类资料非常欠缺,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工程要求的提高,实践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升。
一、测绘学的科学地位和作用
测绘学在科学研究、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在经济发展规划、土地资源调查和利用、生态的保护、环境监测、风险分析等方面同样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更加提高了对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实践能力提升的培养上提出了新的挑战。
二、实践基本能力的培养
当前的测绘工程专业仪器操作教学多采用老师现场操作教学,学生现场学习,老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关系。由于学生短时间内的接受能力有限,人与人之间学习能力存在差异,造成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掌握不牢,仪器操作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在教学现场,由于测绘性质的要求,测区范围比较大,教师在有限的实验时间内,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一些实践的细节可能就被忽略了。例如在本校2011年 5月的实习过程中就发生了因未及时拧紧连接螺旋而摔坏水准仪的现象;在实习过程中用仪器打闹,导致水准尺破裂等。一些在课程中由于条件受限不能完成的实验,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增加感性认识,比如全站仪横轴垂直于竖轴的检验与校正必须经专业仪器检修人员或返场检修。
影响测量数据的误差因素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测量仪器、外界条件和观测者[2]。测量仪器的误差经过严格校正可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观测条件,如温度、湿度、风力、大气折光等因素和变化都会对测量数据产生直接影响,如果选择合适的外界条件则可以将误差降至最小值;对于观测者,如果完全按照规范操作仪器,则有人为因素引起的误差完全可以避免,因此仪器的规范操作方面应给与较高的重视[3]。
为了提高学生对仪器操作规范的了解,仪器使用时更好的按照规范操作,可采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将仪器规范操作的视频资料在课堂上使用。把仪器操作的难点、重点及注意事项有目的的、突出的表达出来。在进行实地仪器的实习之前,让学生反复观看视频资料,讲解重难点,并留出部分时间让其讨论;在学生实际操作仪器后重新对照规范视频资料,发现自己的错误,及时改正。
三、综合能力的拓展
面对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测绘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已迫在眉睫。[3]
专业能力:不能仅限于仪器的简单操作,相关软件的使用也应达到较高水平;由于测绘工程就业面的多元性,土木工程、采矿工程、水利工程、数据开发及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也应当有一定的了解。测绘工程专业应当开设相关专业课知识的课程,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学生更好的就业做好准备。
外语能力: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国际间的合作日益频繁,学生在外语方面应具有一定的听、说和翻译能力。[4]只有这样才能掌握测绘技术的发展,了解国际测绘市场的动态,更好的与国际市场接轨,适应国际测绘市场需求。
组织能力:测绘工作的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测量成果的获得离不开各成员间的密切配合。各成员间应具有宽容、纪律、组织及协调协商能力,切莫以自我为中心,应广泛听取各成员间的意见和建议,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在我校的事实习过程中,采取了每组选出一名协调能力相对较好的人担任组长的办法,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妥善解决;定期召开组内会议,听取组员意见。
四、结语
测绘工程专业同其他专业相比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如何发展、如何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这一现实课题摆在了老师的面前。在教学工作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领导能力培养做足工作,想尽办法;充分利用实习机会,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工作;学校也应多方联系,使学校和社会融合,了解社会需求动态,掌握测绘发展方向,购置测绘所需仪器以供学生使用,为学生的创新发明工作提供资金支持,为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服务。
基金项目:山东科技大学泰安校区(泰山科技学院)创新工作资助基金
参考文献:
[1]宁津生,陈俊勇,李德仁等.测绘学概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
[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王伟.浅谈未来测绘人才培养[J].广东科技.2009/5. 212. 23
[4]张俊,李屹旭.误差理论与平差基础教学中的若干细节问题探讨[J].北京测绘.2011.1.91-93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 篇12
“卓越计划”的实施主要集中于与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相关的工科专业, 培养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所需的人才, 教育部希望以“卓越计划”为突破口, 推进高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2]。虽然“卓越计划”没有涉及物流专业, 但物流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强的学科, 符合“卓越计划”的指导思想。因此可以借鉴“卓越计划”的培养经验对物流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通过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着力提高物流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善于解决问题的物流人才。
1“卓越计划”背景下的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分析与专业建设目标
1.1 职业能力分析
职业能力是从事职业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个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它包括职业特定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三个层面。职业特定能力是从事特定行业、岗位、工种所需要的技能和知识;行业通用能力是在一组特征和属性相同或者相近的职业群中体现出来的共性的技能和知识;核心能力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 对人的终身发展影响深远, 是职业生涯、日常生活中必需的最基本的技能[3]。
根据我国目前的物流产业和行业的基本状态, 物流的特定能力、通用能力、核心能力主要包含如下, 见表1:
目前我国物流人才的缺口较大, 不仅数量不够, 而且培养的人才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方面都与社会脱节, 并且学生的实际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较差。因此, 高校培养高质量物流人才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1.2 专业建设目标
依据“卓越计划”的“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 与相关单位、部门共同制定配套支持政策, 通过明确物流领域对人才的要求对高校和企业实施卓越计划做出指导;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形式培养地方性应用型物流人才, 并充分考虑不同行业对工程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多重性,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培养“卓越物流师”、“卓越报关员”、“卓越采购师”等物流方面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2 专业建设与改革途径
2.1 成立专门的委员会, 做好经费保障
学校应成立由高校、企业专家、工程师组成的物流专业“卓越计划”工作委员会。负责“卓越计划”中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等重要工作的研究、规划、指导、评价, 做好“卓越计划”的规划和实施工作。
借助“卓越计划”的要求, 对物流专业建设的经费投入做出合理规划, 确保涉及专业建设、科研、实验实习实训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资金落到实处。同时高校应积极争取政府、企业、行业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扩大筹措渠道[4]。
2.2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
在“卓越计划”的视野下, 应根据本学院所处地理位置, 结合本学校的办学特点, 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 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邀请企业、行业专家参与, 对行业岗位进行分析,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岗位职业能力, 归纳出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岗位 (岗位群) [3]。通过岗位描述, 分析、提炼出本专业所涉及的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典型工作任务来分析归纳行动领域;逐一对每个行动领域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转化行动领域;对学习领域进行排序, 编制框架教学计划;根据框架教学计划和确定教学内容提纲;根据课程内容及能力要求设计实训条件、师资、教学方法等;最终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见图1) 。
2.3 师资队伍建设
“卓越计划”成功关键在于师资, 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培养培训力度, 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二是加强引进力度, 加快引进高层次、高能力人才、行业专家、生产线上具有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充实教师队伍或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三是要求核心课程的老师在一定年限必须取得相关行业的资格证书, 提高“双师型”、“双能型”教师的数量和比重。
2.4 课程体系构建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 高校要充分考虑物流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 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调整课程设置思路[5] (见图2) , 适度压缩基础课, 增加专业课和实践环节比重。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见图3) 。将通识教育培养“全面的人”、专业教育培养“专业的人”、职业生涯教育培养“职业的人”有机结合, 构建了包括“公共基础课、素质教育课、生涯教育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六个模块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职业生涯教育”“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2.5 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卓越计划”的灵魂就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一是通过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达到学校、企业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实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共赢;二是按照“一条主线、四层次五平台、八模块”的原则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见图3) ;三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专业技能或学科方面的比赛,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表2)
2.6 丰富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另一个关键方面, 为了提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 在课堂中引入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此外, 在教学中融入交互式教学、模拟教学以及启发式和案例教学等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果。此外, 广泛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使得物流教育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
2.7 国际化培养
随着我国与全球经济往来的加强, 物流人才流动的国际化趋势势不可挡[6]。国际化人才培养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要任务。既熟悉国内商务和企业环境, 又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化企业的运作规则;既熟悉物流业务流程, 又能熟练运用信息化管理系统;既能在国内企业就业, 也能在外企或合资企业就业的人才。
2.8 教材建设
根据“卓越计划”培养的需要, 要建设和开发提高学生实用的教材。第一, 根据行业需要, 按照行业实际操作流程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第二, 成立由学校、企业、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于物流专业的教材建设, 各学校之间应加强交流, 并规范教材的选取标准。加快引进和翻译国外优秀物流书籍的力度[7]。
2.9 评价机制改革
在“卓越计划”背景下, 改变过去以分数排队的单一物流人才培养评价模式, 评价应着重对学生必备的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 特别是将学生实践能力作为一项重要评价指标[8]。
3 结束语
借鉴“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经验, 尽快改革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采取各种有效措施, 培养造就一大批综合素质高、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物流人才, 以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摘要:根据社会对应用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教育计划”背景下人才培养的做法, 从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提出了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线路;并从组织经费保障、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工程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和手段、国际视野、教材建设、评价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改革的具体措施, 为地方性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物流管理专业,改革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 (12) .
[2]刘曙霞.“卓越计划”背景下经管类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会计之友.
[3]牟彤华, 刘一波.从职业能力视角构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时空.
[4]贾苏绒.高职物流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设计的研究[D].长安大学, 2012.
[5]韩小花.关于应用型物流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 2010 (5) .
[6]黎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物流技术, 2010 (1) .
[7]李政.独立学院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途径探讨[J].当代教育, 2011 (9) .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推荐阅读: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10-15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06-08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征文投稿咨询须知编辑邮箱01-11
软件工程改革研究论文08-08
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研究07-03
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研究08-28
研究生教育改革12-29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