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2024-10-21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精选12篇)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篇1

1 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

目前土木工程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首先是高层建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施工方法的出现, 特别是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人类更有可能从事更大规模的土木工程修建, 高层建筑不仅在数量上越来越多, 而且在高度上也越来越高。中国上海的浦东金茂大厦和上海金融中心高度已经排列在世界前列, 标志着我国在高层建筑方面的水平已经达到世界较前进水平。

1.2 结构设计呈现更长、更高、更柔的发展趋势

许多情况下风荷载和地震荷载已成为结构设计的控制因素, 因此大型复杂结构体系抗风抗震的设计理论及其相关问题正在被极大的关注。相关的研究课题将包括设计地震动及灾害性风荷载的作用机理, 特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体系及抗风抗震。同时, “以柔克刚”的抗震思想在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中将进一步得到体现, 现代振动问题正在向着自适应控制、智能控制、吸震减震技术研究方向发展, 土木工程结构健康检测、灾害结构相应控制等基础性的研究将会进一步加强。

1.3 地下工程的建设与开发也是土木工程当前关注的一个重点

随着人口的增长, 空间资源越来越紧张, 开发地下空间是解决当前空间和土地资源紧张的一个有效途径,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街是日本东京八重洲地下街, 建筑面积70km2, 最深的地下街是莫斯科切尔坦沃住宅小区地下商业街, 深度在100米左右, 我国也已有约20个城市进行了地铁系统的规划和具体实施阶段, 先后提出了25项地铁和轻轨项目, 同时地下空间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目前我国城市地下工程建设主要施工方法有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盾构法、沉管法、冻结法及注浆法等, 这些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这也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 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 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这是我们的国家提出的新时代的奋斗目标。信息化建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现代化手段对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和手段进行改造, 改造的目的是有效提高土木工程施工过程效率, 降低施工成本。通过信息化建设, 使信息化覆盖规划、勘测、设计、施工、企业和物业管理、物流监控、设备维护、工程维护和保养等土木工程的全过程。在土木工程中的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使的传统控制方式下一些较难实现的高难度项目成为可能, 比如高层建筑垂直度的控制, 大体积大质量的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控制, 对于大型构件和设备的整体同步吊装, 整体大型脚手架的提升和安装控制, 整体模具的爬升, 大型桥梁悬索受力的控制, 幕墙的生产和加工控制, 高温高压的焊接质量控制, 建筑物的爆破, 整体搬迁, 以及沉降观测和数据采集, 大型工业设施的三维空间管线布局的计算机模拟等等。信息化技术将全面革新设计技术和施工技术, 其应用领域将越来越广, 应用程度将越来越广。

2.1“三S”系统

遥感技术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的集成综合, 构成整体, 实时, 动态的对地观测, 判别, 分析应用, 在土木工程界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并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提出的“数字城市”的要领就是在“三S”系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即综合应用GIS、遥感、遥测、网络、多媒体、及虚拟仿真对城市的基础设施、功能机制进行自动采集, 动态监测管理和辅助决策服务, 显然, “数字城市”是以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的网络通信技术为背景的技术服务系统。这一系统的使用和全国推广, 必将把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运营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2 单机顺序方式逐渐过渡到基于网络的并行设计和协同控制

对于一个大型的复杂工程项目, 可能需要多个成员甚至多个设计部门的参与, 也需要其他的在线咨询与协同工作, 或由分布在不同的地域的设计人员, 设计分支机构, 协作单位或部门使用不同的软硬件平台和不同的设计手段在同一规定的时间段完成。解决这一复杂设计系统的管理与协调需要开发和应用工程设计的并行协同技术。智能建筑与结构检测也是信息化背景下土木工程发展的一个倾向, 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为只能建筑的兴起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只能建筑把现代最新技术———智能型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智能保安、环境监控等和建筑艺术融汇在一起, 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 对信息资源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 使人们获得投资合理, 适合信息社会需要的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灵活的建筑空间。电子数据与项目管理也是土木工程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中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 由于施工时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投标报价、工程预算到合同签定、合同管理、质量评定与分析、竣工验收等都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数据, 整个施工企业管理和辅助施工项目管理, 都将被纳人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系统之中。针对电子数据与数据管理系统的方便应用, 目前国外以开发出系列化的双向无线电通讯设备, 用于工地的联络, 以及利用GPS技术的人机通讯设备。信息技术的发展, 已使得国际承包商可以克服地域的壁垒。

2.3 虚拟现实技术将在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土木工程中, 人们不得不用一些平面图纸, 用特定的符号传递大量的信息, 这种方法受到信息接收者的行业、知识结构和经验等的限制, 而且随着新时代土木工程的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 使得使用这种方法交流起来比较困难。虚拟现实技术为土木工程中的交流提供了一种新的前景和手段。虚拟现实技术是融合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等的一种综合高新科技手段。它把抽象的图纸和符号等转化成人的直观的感受。它是一种新的人机交互技术, 能为人提供一种身临奇境的虚拟环境, 让人仿佛置身于现实世界中。因为这种技术的特征和优势, 在未来的土木工程中, 它一方面会广泛的应用于工程项目的招标投标, 这是可视化技术的一个应用, 借助虚拟仿真环境, 可以将施工过程和方法很好的变现出来, 另一方面, 它在结构设计中的计算、施工过程的模拟等复杂计算过程中更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计算机三维图形技术实现可视化计算, 可以将设计参数变化以后的结果直观的显示出来, 在结构的优化设计等方面也会出现一个很大的飞跃。通过虚拟技术的应用, 将设计时间和施工时间相对缩短, 空问相对缩小, 通过计算机计算和人机交互, 对最佳方案的选择使得获得最佳工期、最低费用和对资源的最有效合理利用成为可能, 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把握的更为准确、科学。

另外, 随着土木工程耐久性的问题的日益突出和深入研究以及土木工程往地下、海洋、和太空领域的拓展, 环境作用及其结构反应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环境作用的模拟技术以及相应的实验设备是目前土木工程耐久性研究的瓶颈。通过虚拟技术的实现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未来最可能的发展方向之一。

结束语

建筑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土木工程的发展也是影响我国基本建设的行业, 本文分析了信息化背景下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从这些现象我们已经感受到高新技术对土木工程这一传统专业的改造及影响。面对高新技术和信息化浪潮的冲击, 如何迎接挑战, 如何顺应这一科技革命与创新的潮流, 是我们从事土木工程专业的各界人士值得认真思考和必须回答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朱晓妹, 彭曙光.建筑施工安全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J].安徽科技, 2004, (11) .

[2]王海燕, 岳祖润.土木工程信息网站的设计与实现[J].国防交通工程与技术, 2003, (2) .

[3]吕志涛.新世纪的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J].江苏建筑, 2000, (4) .

[4]李磊.二十一世纪土木工程发展探索[J].当代建设, 2002, (2) .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篇2

在建设工程中,工程监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当中。在建设工程施工初期,工程监理人员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不断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不断减少施工资源的利用率。在这个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保证工程中的管理制度得到更好的实施。在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监理人员需要不断完善之前的管理措施,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针对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保证工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4]。由于我国建设工程发展比较缓慢,监理企业资质不同,部分监理企业的收费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国家相关部门需要不断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建设工程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让监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工作当中。另外,建设单位需要定期与监理人员进行有效沟通,针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并结合监理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我国的建筑工程监理企业需要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在保证工程施工进度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满足人们对建设工程的各项需求。

3.2结合行业特征进行改革

对于建设工程监理人员来说,需要结合行业特征,进行相应的改革,从而推动我国建设工程能够更加稳定快速的发展。例如,建设工程监理需要遵循质量第一的原则,监理单位需要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并严格规范相关的建设标准,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从根本上减少施工资源的浪费[5]。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建设工程监理需要结合时代特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保证工程中的各项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不断提高建设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通过相关研究能够得出,建设工程监理结合行业特征进行相应的改革后,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由之前的61%提高到84%,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之前的63%提高到89%,监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由之前的53%提高到78%。除此之外,建设工程监理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工程中的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定期对监理人员进行考核,针对考核没有通过的监理人员,加大培训力度,让监理人员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进,从而保证建设工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监理人员在工程施工前,需要提前了解设计方案,针对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的解决方案,降低工程风险的发生概率,从而有效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3.3提高施工监理水平

在建设工程中,为了保证工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提高施工监理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提高施工监理水平,能够保证施工材料得到更好的利用,保证工程的总体施工进度,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监理企业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监理方案,并定期与承包商进行有效沟通,签订相应的合同,保证工程中的各项施工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6]。除此之外,建设工程监理需要不断加强对施工阶段的控制,严格控制施工材料,对施工工艺进行有效监督,保证工程中的各项施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这个过程中,监理人员需要对施工人员与施工材料进行有效监督,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基础上,不断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在工程竣工阶段,监理人员需要详细记录各项检测数据,并制定相关的检测报告,为工程检测工作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施工数据,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趋势,能够有效提高施工资源的利用率,保证建设工程中的各项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但是,建设工程中的相关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当中,仍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学习先进的监理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从而推动我国建设工程监理能够更好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丽娟.关于对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技资讯,(03):235.

[2]孙志萍.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2):118.

[3]岑耀辉.论我国建设工程监理的发展[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6(12):68~71.

[4]李亦斌.论建设工程监理及发展概况[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5(07):72~75.

[5]石瑛.当前工程建设监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6(03):212~213.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篇3

【关键词】通信工程;传输技术;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那么为了更好的进行交往,对通信的需求也不断增多。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呈爆炸式的增加,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等都在不断增长。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使人们的要求得到满足,就要大力发展通信工程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大量进入这种先进技术,提高通信质量,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1.常用通信传输技术的特点分析

SDH技术是我国目前使用十分广泛的传输方法,其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帧的形式保存信号,再通过光纤将信号以一定的速度进行传输。SDH主要通过电路层来还原信号。SDH技术要求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刚开始进入ADM需要进行转换。同SDH相比ASON相对灵活程度高、扩展性强,属于基础光网络传输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将传统的传输技术中的网络管理与传输层融合到网络控制层中。该技术极有可能成为未来通信市场最主要的传输技术之.。ASON技术在进行光网络交换与连接方面的智能化程度很高,安全性和安全性方面的表现也十分突出。ASON技术的功能十分全面,融合了SDH安全性、IP技术的灵活性与DWDM技术的大容量,能够有效的优化网络资源,合理的利用拓扑结构自动化功能。

2.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

2.1传输技术在本地骨干线网中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本地传输网的传输容量比较小,多数都是城市较为繁华发达的地方分别,我们在市区经常會看到光缆的标志,其通常是通过管道来完成敷设的,其在备份、升级、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和长途干线的传输网相比都表现出了优越性,其具有较高的性价比。一般情况下,本地传输网的价格比长途干线传输网的价格要低很多,基于此种情况,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光纤资源的利用。可以通过在本地骨干传输网中以ASONS以及SDH的方式来是实现组网,在SDH网络上建立多个ASON,然后通过对ASON的连接使其形成网络,进而使得有限的光纤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ASON具有强大的功能,可以对信号进行有效的利用,通过GDH或者是G872网络实现信号的传送,同时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ASON和电信网络之间的融合问题,它们之间融合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2传送技术在长途干线网中的应用

在长途干线网中,以前采用的都是SDH,但是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加在SDH长途传输网中每个MSC之间都存在比较大的距离,这就使得线路的成本增加,而对于SDH产品来说各个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基于此种情况,可以通过WDM和SDH系统的有机结合来解决以上的问题,这样在为改变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容量得到了有效的增加,有时容量可以增加到几十倍。EDFA为SDH中设备的减少提供了保证。通过ASON和DWDM有机结合,实现了对二者优势的充分利用所形成的网络就有强大的功能。而ASNO由于具有单节点交叉容量的功能,所以使用灵活。

2.3宽带局域网和接入网中的应用

SDH在宽带局域网和接入网中的应用也是非常普遍的。在目前,个人用于记入到Internet和有线电视最主要的方式是Modem、ASDL和HFC等,企业用户则采用LAN接入,这些接入方式都是以SDH接入传输网,利用ADM提供的灵活的接入口来满足不同宽带用户的需求。

2.4多业务传送平台方面的应用

目前通信工程传输所利用的主要是MSTP技术即多业务传送平台。这项技术涵盖了ATM和MPLS技术以及以太网和RPR技术,利用MSTP技术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来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尤其是根据MPLS功能构造的二层VPN性价比要比以往的TDM超出很多。

3.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应用未来的发展趋势

3.1 ASON技术系统的发展

由于ASON技术系统能够将WDM的大容量特点与SDH技术的保护能力相结合,可以智能达到网络交接;ASON技术系统拥有先进、可靠的恢复和保护功能,能够自动搜索和发现网络资源;同时也能够提供多客户的多种需求,保证通信网络的畅通。因此ASON技术系统在未来通信传输技术的发展有着很大的潜力。

3.2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城市建设的速度不断增快,各种建筑设施占据了大量空间,使城市变得越来越拥挤,小型化是未来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将设备与产品小型化最直接的好处就是,减少了空间、便于运输、降低材料消耗。目前小型化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如制造面积只有巴掌大小的光纤收发器和信号延伸设备,PDH制式与SDH制式设备的单板化,等等。小型化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通信传输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的降低了建设周期,甚至因为设备的小型化可以减少延伸站点或扩容相应的机房建设。

3.3多功能化的发展趋势

多功能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一般在小型化的基础上,由一台设备集成以往多个独立设备的功能,以降低对光缆芯数的要求,同时相应的传输线路容量的利用率也会得到增加,以此降低了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多功能化明显的好处就是通过将以往的单一传送信号的设备替换为具有直接接入功能设备,以此增加了设备的功能和用途,提高了传输设备增值业务的能力。改变了以往设备过于分散的弊端,同时也方便了网络的接入和信号的传送。现在人们对通信设备的要求越来越多,只有使设备更加的多功能化,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3.4一体机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通信传输领域的一体机技术主要体现在能够将以往多个不同速率的单板机集成一体,实现多个设备的一体化,这样更有利于设备的维护、管理和监督,在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的基础上,节约了大量成本。一体机的优势是可以提供最优化的传输资源分配方案,以此减少了组网的相对成本,同时也为未来的扩容与升级提供了相应的空间,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这对通信行业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4.结语

综上所述,近几十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人们交往的日益密切,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地发展,各个社会经济领域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也就直接导致了人们通信的需求爆发式的增加,特别是近10年来,各种数据业务、视频业务都在迅速增加,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已经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和数据的处理。所以,如何保证人们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把握好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我们每一个通讯工程人员不断努力的方向,本文中笔者关于这方面的探讨还有待加强,仅供学术交流,还望批评指正。 [科]

【参考文献】

[1]陈财.通信工程中的传输技术的有效应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02).

[2]马海龙.浅析在长途通信工程中传输技术的比较和选择[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1).

[3]武学举.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4]张会芝,刘艳芳.通信工程专业电磁场理论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09).

[5]武学举.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需求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篇4

一款软件好与坏的评定标准来源于它的用户满意度, 但令人不解的是明明为用户量身打造的一款软件, 可是用户对它的满意程度却很低。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换来一定的效益, 换来的反而是用户的不满, 同样用户也很困惑为什么最后的软件成品和自己需要的软件是天壤之别?

经过对所编写软件的需求进行分析, 了解了软件需求的重要性, 也奠定了需求工程在软件领域的发展前景。

二、需求工程发展现状与作用

1. 发展现状

需求工程最早开始于1970年, 进入到21世纪以来, 需求工程真正迎来了它的上升期, 国内外都把需求工程当成研究重点, 不仅举办了一些有影响意义的需求工程研讨会, 还发行了属于需求工程自己的刊物。需求工程的稳步发展, 促进了一些相关研究组织的诞生。

谈到需求工程的发展, 就不得不说一下需求工程的几个发展阶段了。第一阶段:需求工程从需求工程方法学起步, 用简单、易懂、直观的程序流程图来说明和解决问题, 现在已经不再使用了;第二阶段:采用数据流图的结构化分析方法来实现需求工程的目的。当然, 现在它的重要性已经明显降低了;第三阶段:根据研究的对象进行分析, 更贴近实用和易用。相应的编程语言也就更针对于研究对象, 现在这种方法依然有其绝对重要的作用;第四阶段:根据服务的类型进行分析, 它采用工作流、服务的架构模式综合运用多种专业技术进行分析。这个阶段是目前发展的主流, 对需求工程和软件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2. 作用分析

需求工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当计算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不需要太复杂的软件系统, 软件开发也就只是一些代码的组合品, 需求工程自然也不会被特别重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成熟, 计算机产品也开始走进千家万户, 软件的规模也随之越来越大, 第一次软件危机开始爆发, 由于软件的缺陷导致软件系统根本无法正常运行, 需求工程也就逐渐走上舞台, 被越来越多软件开发者重视。需求工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命运, 需求工程绝对不是软件开发的前期任务, 而应该在整个系统的生命周期里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在需求工程阶段解决和根除需求引起的问题可以大大降低生产和维护的成本, 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 需求工程阶段是了解用户需求的最佳时期, 但很大一部分用户不知道、不了解需求工程, 以至于在和他们交流的时候, 他们不能正确完整的说明自己的需求, 因而对于从事需求工程的人员来说, 能够正确的理解用户的需求观点, 利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来启发用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是很有必要的。需求工程作为了解软件开发者需要实现的目标功能的重要手段,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需求工程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需求工程的重要性和现状上文已经阐述清楚了, 那么, 需求工程的发展也势必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软件工程的发展来源于信息需求对它的推动, 在现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越来越成熟, 信息的获取也逐渐变得简单和完整, 但由于资源的开放性、系统与系统的相互渗透性、用户的变动性让需求变得多目的、多变化, 增加了软件制作的难度, 但同样带来了巨大的用户市场。需求的获取同样也是困扰软件工程的绊脚石。将精彩的计算机领域划分为多个板块, 如金融、建筑等, 而每个板块不仅有共同的需求, 也有多元化的需求。那么, 需求的需要和资源的供应不能很好的搭配, 势必会影响软件工程的发展。所以需求工程实现规模化有着必要的意义。现在软件越来越网络化, 为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软件也变得复杂化, 导致系统资源、建模和维护变得复杂化。因此为了应对频繁变化的需求, 势必要让软件随之变化, 以便能满足随时变化的用户需求。要满足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提取合适的信息需求建立模型, 就要有相应的系统对需求信息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程序化的模式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软件方案。

一些软件开发者采用专家系统来进行需求的研究。专家系统是综合运用了一些领域专家的多年经验, 使软件像人类专家一样思考关于需求工程对软件的要求, 结合程序里的知识和经验做出决策, 不仅极大的促进了人工智能的进步, 还真正的解放了人类的大脑, 不需要在进行繁重的脑力活动,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决策减少了软件开发者为了更正和修改需求遗漏而对软件再次维修的时间和精力, 大大的提高了软件的开发速度和软件的完美程度。它将不在依靠软件工程师的脑力活动, 软件需求由程序编写, 但在这一过程的评审和验证也同样是必要的, 这是有效解决程序机械运行和判断错误的手段。这也是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造成的, 但相对于繁重的脑力来说, 专家系统的优点还是显而易见的。专家系统是未来需求工程的发展方向, 解放人类提高人工智能是未来软件领域的发展趋势。

需求工程在未来发展中会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着重考虑:⑴缩小需求工程在理论研究阶段取得的成果同实际应用中得到的效果的差距, 通过得到的结论来更好地设计软件;⑵规范需求工程的各种机制, 可以有需求工程规格数据的搜集、整理、制作、实现以及维护, 也可以有需求工程最为适宜的问题描述解决方法, 对需求规格数据的验证及演示;⑶保证需求工程有较高的质量。这一点是需求工程最为关键的要求, 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了未来实现效果的好坏。

需求工程就是对未知问题进行探索、处理的过程。未来的发展必然会朝着对象具体化、分析自动化的方向, 同时技术方法的改进也将实现从数据收取到建模分析再到验证处理整体环节的合理优化。

四、总结

需求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今天的需求工程也更贴近于服务, 使得软件的应用也更能得到用户的肯定。尽管经过了40多年的历程, 但需求工程依然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 从需求工程对于软件开发的重要性上看, 它未来的研究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未来的需求工程将解放人类的大脑, 把繁琐的分析、研究和整理交给程序去完成。因此, 需求工程还有待广大软件开发者和需求分析人员去共同积极的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德毅.需求工程——对复杂系统的软件工程的基础研究[J].中国基础科学, 2009, 11 (2) :56-57.

[2]李虹, 闫德恒.基于项目需求工程理论的软件需求管理浅析[J].国科技信息, 2011 (, 16) :72-73.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篇5

(1) 辅助城市建设。开展城市建设, 应用现代测绘工程技术, 能够便于施工单位准确的了解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 包括地面信息, 按照测试信息, 开展市政分析, 掌握地理情况, 强化对土地管理。以市政土地管理部门来说, 掌握市内土地情况实际情况, 对其制定完善的管理政策, 有着积极的作用。

(2) 辅助地理信息建设。地理信息建设中, 现代测绘工程技术的应用, 能够为相关人员, 提供完整的数据资料, 便于后期工作的开展。

浅谈现代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篇6

【摘 要】土木工程可以说是一种文明,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当今的土木工程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土木工程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形式,未来的生活中更会得到大力的发展,以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发展;建筑

1.现代土木工程的特点

适应各类工程建设高速发展的要求,人们需要建造大规模、大跨度、高耸、轻型、大型、精密设备现代化的建筑物,既要求高质量和快速施工,又要求高经济效益。这就向土木工程提出新的课题,并推动土木工程这门学科前进。它的发展趋向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1工程规划方面

以往的总体规划常是凭借工程经验提出若干方案,从中选优。由于土木工程设施的规模日益扩大,现在已有必要也有可能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提高规划水平。特大的土木工程,例如高大水坝,会引起自然环境的改变,影响生态平衡和农业生产等,这类工程的社会效果是有利也有弊。在规划中,对于趋利避害要作全面的考虑。

1.2工程设计方面

人们努力使设计尽可能符合实际情况,达到适用、经济、安全、美观的目的。为此,已开始采用概率统计来分析确定荷载值和材料强度值,研究自然界的风力、地震波、海浪等作用在时间、空间上的分布与统计规律,积极发展反映材料非弹性、结构大变形、结构动态以及结构与岩土共同作用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结构可靠度极限状态设计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理论;同时发展运用电子计算机的高效能的计算和设计方法等。

1.3工程施工方面

随着土木工程规模的扩大和由此产生的施工工具、设备、机械向多品种、自动化、大型化发展,施工日益走向机械化和自动化。同时组织管理开始应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日益走向科学化;有些工程设施的建设继续趋向结构和构件标准化和生产工业化。这样,不仅可以降低造价、缩短工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解决特殊条件下的施工作业问题,以建造过去难以施工的工程。

2.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

2.1指导理论的继续发展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土木工程工程技术理论的核心部分仍然是力学,新的分析方法和新的数值处理方法将是土木工程中力学的突破方向。在对复杂结构、流体介质等情况下的受力分析和近似上,现有的方法仍然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更加专门化的数学在将来也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用以处理土木工程技术中复杂的数值问题。更先进的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得对复杂的情况的模拟更有把握,更接近于现实。力学也会突破宏观框架,向微观发展,控制论,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力学中加深影响。

另一方面,土木工程学科将向周围继续发散,与材料,环境,化学,电子信息,机械。

城市规划,建筑等相关学科进一步的交叉,融合,互相支持,互相服务。土木工程内部的次级学科也同时会在现实需要的推动下产生出新的学科,如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大规模利用就使得新的地下规划学科有了产生和发展的必要。不同次级学科的理论也会相互渗透,比如现在就有一些大型体育场馆采用了类似桥梁的悬索结构。

2.2工程实现的变化

土木建筑的最终目的是建设出合乎设计要求的工程构造物,从设计到成果中间需要一个很长的工程实现的过程。这也是土木工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土木工程最重要的方面,有了好的理论和设计,没有好的工程实践,一样不会产生一个优秀的作品。

信息时代正在迎面走来,其他学科和其他方面的新观点新技术,必然的也会影响到土木工程。并且为这一传统学科注入新的活力。包括控制理论,施工技术,新材料,环境工程,经济理论等等。

2.2.1可持续发展和人性化

这两个要求是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的发展要求更加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提高了对土木建筑设施人性化的要求。

整个土木工程过程是建立在对资源和能源的不断消耗上的,在可持续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主题的时候,土木工程也必然的要面对这个问题。对资源和能源的节约,包括在建设中的和使用过程中的,成为土木工程以后的一个方向,这要求有良好的设计和有效的运作管理机制,土木工程构筑物在它的整个寿命周期,从规划,设计,建造到建成后的使用,维护,拆除都要尽量的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同时尽可能大发挥它的社会经济效应。这对土木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的要求包括,资源的保护,资源再利用,污染控制和全方位的质量。我国正在施工中的青藏铁路较好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从设计环节开始就注意了对青藏高原脆弱生态环境的保护,全路设计为封闭构造,杜绝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也严格的控制了噪音污染。施工过程中也相当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2主动控制技术

迄今,绝大部分的土木工程建筑都是被当作一个静态的,被动的物体。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风动,温度变化,突发事件等只能依靠自身的结构进行被动的抵御。显得缺少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今后土木建筑设施的一个发展方向之一就是主动控制技术在建筑构造物中的应用。运用计算机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以及一些预设的控制结构。使得建筑物能够对各种环境因素做出适当的反应。

2.2.3全过程信息化

信息化的特点将更深的渗透到未来的土木工程中,重点不仅仅限于CAD方面,也包含对工程进度的管理、运行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对建筑物结构,强度,可靠性的分析和相应对策的决策等。这些也是主动控制和智能化实现的基础。

全过程信息化对今后的土木建筑构造物的维护有很大的意义。比如可以使用植入的传感器配合电子计算机实现对建筑全方位的实时的监控,及时掌握整个建筑物的状态。我国现在正是基本建设的高潮,20~30年后,现在这些建筑物逐渐进入维护期。如果能在现在建造过程中就做好各种信息化准备工作,对今后维护也大有帮助。

信息化也成为专家系统技术的基础。程序的解题能力不仅取决于它所采用的形式化体系和推理模式,而且取决于它所拥有的知识。要使一个程序具有智能,必须向它提供大量有关问题领域的高质量的信息输入。

土木工程当今的发展是人类智慧的成果,土木工程是为了人类存在而存在。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创新,土木工程定会走向新的高峰!

【参考文献】

[1]杨家福.中国土木工程指南[M].1993:1-4.

[2]郑哲敏.20-21世纪的力学[J].21世纪科技展望,1994,(12).

关于网络通信工程的发展趋势研究 篇7

1 网络通信工程在传输技术上的应用

长途干线传输网和本地传输网, 还有在宽带局域网和接入网, 可以构成通信工程传输技术上的应用。在早期, 有较优越性能的SDH一直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 由于扩大网络容量的成本大大增加。主要原因是MSC之间的距离很长, 其次SDH产品在色度色散, 在满足网路的高要求反射方面无法满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增加新的波长信号, 将SDH和WDM结合, 将传输容量扩大。随着EDFA的商业化, 利用WMD的大容量和远距离传输能力, 以及ASON的宽带容量和敏捷性, 在结合ASON和WDM的方式, 可以形成一个更加强大功能更加齐全的网络一体化。在目前, 个人用户进入因特网和有线电视最主要的方式就是Modem、ASDL和HFC等, 企业用户采用LAN接入, 以SDH接入传输网等接入方式, 根据不同宽带用户的需求利用ADM提供灵活的接入口[1]。目前通信工程传输所采用的技术是MSTP, 是一个多业务的传送平台。ATM和MPLS技术都涵盖其中, 还包含以太网和RPR技术。根据客户的要求利用MSTP来提供相应的技术和服务。

2 网络通信工程发展趋势

2.1 从技术上面分析

在90年代,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这时期是发展迅速的时代, 以光纤传输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中心, 在发展方向多倾向于高速和多媒体通信方面, 由于现在广泛普及了模拟信号数字化计划的应用, 现在的语音, 视频等系统的模拟信息通信可以和以往的单独的计算机数据通信想结合, 在单一化的通信体系方面, 使电话、传真和广播电视和计算机通信相结合。而目前, 数字网络 (ISDN) 技术在综合业务上已经成熟, 多种绞线对电缆,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有线和无线信道, 同轴电缆、光缆、地面微波和卫星信微信道相互结合, 形成复合的通信网络, 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信息, 跨越了时空限制[2]。因特网通信应该是最具有代表性的, 其在单机的通信技术上因特网结合了WAN、LAN等, 是目前世界上覆盖率范围最广、规模最大、通信节点数最多的全球性通信网络, 其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2 拓宽技术领域

在新的发展领域方面, 通信技术将不断开辟新的道路。在未来的发展空间, 通信技术也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在实现网络传播速度方面, 通过光的高速传播以及宽带光的转接节点的交换这一流程, 在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时间的节约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计算机云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也很广阔, 计算机的应用功能更加广泛。比如:以后在解析癌细胞可以通过云技术, 基因图的定序, 将DNA结构进行科学分析;其次, 在未来的推广和普及方面物联网技术也将更加渗透, 在提升整体社会的工作效率以及社会的安全性方面, 可以通过对“物”融合一定的技术, 如射频识别技术。以便更加便捷人们的生活。

2.3 更全面的服务趋势

通信工程将在未来的发展进一步拓宽网络通信技术的服务范围。为了可以促使3G技术, 进一步的发展以及完善的基础上, 不管是在移动手机的服务内容和范围, 还是在计算机网络服务内容方面, 都要进一步的拓宽发展道路。在计算机网络服务方面才, 随着速度越来越快, 也将进一步提升服务的安全性能, 将服务程序做的更好, 在服务形式上也将追求多样化, 在更加精细的服务内容下不断满足不同需要的人们。在未来的发展中, 要更加净化服务的环境, 在服务内容上实现成人和青少年的区别对待[3]。随着通过相关计算机识别功能, 技术上的普及和发达, 保证青少年在接受服务内容的安全性。让不良网络内容远离青少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青少年的网络犯罪有着积极作用。在技术性服务方面也将为现在人们的工作生活提供了不少的现代化需求。也为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3 结语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创新, 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科技信息方面不断的更新,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的交流和沟通方式。在为以后的文化和科学的传播, 信息咨询乃至人们生产、工作和生活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新闻通信, 创造了一系列的通信条件。通信技术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不但能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发展, 还能给人们带来便利, 具有两全其美的双赢意义!

参考文献

[1]卜婷.阐述通信工程发展的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1 (31) :56-57.[1]卜婷.阐述通信工程发展的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11 (31) :56-57.

[2]韩智广, 邓娟.浅谈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J].科学与财富, 2012, (7) :301-302.[2]韩智广, 邓娟.浅谈通信工程传输技术的应用与未来发展[J].科学与财富, 2012, (7) :301-302.

电子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研究 篇8

关键词:电子工程,自动化,发展趋势

电子工程自动化是在电子工程中减少人力的投入, 加大技术和设备的使用, 以达到增强企业自身效益的目的。在应对国际发展的潮流中, 我国电子工程仍然故步自封, 没有与先进的国际社会接轨的意识, 即使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 我国的电子工程自动化仍然停留在较为低端的地步, 没有全面面向电子自动化转型。电子自动化对于电子工程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 但是在当前我国的电子工程向自动化转型中仍然暴露出了许多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电子化产业的发展。

1. 当前电子工程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厂资金不能够支撑自动化

在我国的工厂组成中, 绝大多数工厂资金力量薄弱, 在发展电子中只是利用低端的设备配合落后的操作方法, 以达到盈利的目的。但是在世界多元化和一体化发展中, 这种传统型的经济体制优势瞬间支离瓦解, 转而被先进的自动化所代替。但是我国的企业在向全面自动化的转型中出现了资金不到位的问题, 工厂的资金实力很难支撑巨额的自动化设备以及维持自动化的日常管理及修复。因此, 绝大多数的企业无法与先进的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相接轨, 出现电子工程自动化无法在我国企业大幅度开展的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使我国的电子工程行业在国际竞争中逐渐丧失其竞争优势。

1.2 技术不能到达自动化要求

电子工程自动化需要大量核心技术的支持, 但是在我国电子工程企业中并不具备先进的科学技术的支撑条件。由于我国科学技术的落后, 在电子工程行业中, 要想全面开展自动化, 需要及时引进先进的国外技术, 但是在已经先进的技术的同时需要购买国外先进的技术而支付大量的资金。而我国的电子工程技术在电子自动化发展中优势尽失, 并不具备与日益激烈的国际高端水平竞争的实力。因此, 要想在我国全面开展电子自动化产业必须提升我国电子企业的技术水平, 从而为实现电子工程自动化创造可能。

1.3 人员自身素质不能满足自动化需求

在电子工程内部人员组成中, 拥有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等专业知识水平的比重相对较低, 因此, 在实现向电子工程自动化的转型中, 公司人员自身素质的缺失不能有效支撑公司的转型。公司内部人员自身知识的不足, 公司开始把希望寄托于高校学生。但是我国高校在自动化领域研究还不够深入也不够彻底, 尤其是在教学中, 很多知识只是停留在教学理论中, 学生并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 不能满足公司未来发展的要求。要想实现电子工程自动化, 工作人员的素质将有待提升, 只有公司具备了先进的知识人才, 才能为未来电子产业自动化局面的出现提供可能。

2. 电子工程自动化在我国的发展策略

2.1 鼓励自主创新

在世界电子工程自动化中, 每个电子厂家都具有自己核心技术, 而核心技术的存在也使电子厂家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面对我国技术力量薄弱, 资金支持不到位的现象, 应对世界电子产业自动化发展潮流和发展趋势, 政府和公司应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公司应明白自主创新的重要性, 公司只有具备了自己的核心技术, 才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 自主创新也是减少公司成本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对核心技术的研发, 才能抵制外来技术的入侵, 并形成自身风格的产业体系,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 自主创新是解决我国电子工程企业当前问题, 并向自动化未来发展中不断靠拢的最根本途径之一。

2.2 提倡公司合作

我国的电子公司规模较小, 不适合搞大型的自动化经济。但是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转变, 我国的电子工程企业也要面对不同的国际形势, 做出最好的决策,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基于我国电子公司规模小, 经济基础薄弱的特点, 我国电子行业发展可以采取新型的公司合作的形式, 通过两家或者多家公司的联合, 共同引进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 并在二者的共同决策下, 将生产和管理有效分工, 以应对国际大背景下电子工程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2.3 简化操作流程

在电子工程发展中, 很多操作流程可以被简化甚至是被删除。这些不必要的工作流程的存在在不断的浪费生产时间的同时还大大的降低了公司的生产效率, 在无意中提升了公司的成产成本。电子工程企业在未来发展中也要不断的降低其成产和管理成本, 即使是在自动化操作下, 也要尽可能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降到最低, 以实现公司利润的最大化。

2.4 打造自己的核心品牌, 提升知名度

在电子自动化未来发展中, 电子产品和设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将进一步加快。因此, 公司要想维持或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产品和树立核心品牌。只有公司树立起自己的核心品牌才能与世界各大电子厂家互相竞争, 并建立自己的核心技术, 以扩大竞争优势。因此, 电子工程在自动化发展过程中要注重自身产品的品牌效应, 公司只有树立自己强大的品牌, 才能使消费者购买自己的电子产品, 以做到实现自身效益.

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电子自动化已成为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 由于我国电子自动化发展时间较短, 电子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工厂资金不能够支撑自动化、技术不能到达自动化要求、人员自身素质不能满足自动化需求。为促进电子自动化的发展, 相关部门应积极鼓励自主创新、提倡公司合作、简化操作流程、打造自己的核心品牌, 提升知名度。促进电子工程自动化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 而且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牛美英.电子工程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旬刊) .2015 (07)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篇9

1 工业工程研究成果

1.1 工业工程与企业

应用工业工程无论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还是支持企业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它通过解决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效率问题, 帮助企业恢复活力, 尽快完成企业由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过渡, 求得生存和发展。通过调整系统结构, 寻求生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关系, 优化系统整体性能。其中, “人的因素”越来越得到重视, 而工业工程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方法。因此, 在企业内部推广和应用工业工程不仅是时代的要求, 也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研究成果:

1.1.1 工业工程的教育和培训

第一, 结合企业需求, 制定个性化的课程。第二, 研究开发新的培训方法, 例如案例分析、实习式指导、游戏式培训等。

1.1.2 前期咨询与企业自身需求分析

在工业工程实施之前企业通过管理咨询专家对企业当前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核心问题以及瓶颈进行诊断分析, 重新设计业务流程, 调整组织分配并规范各部门的工作流程。

1.1.3 跨职能团队

跨职能团队的工作方式将是未来在企业中开展工业工程工作的基本模式。工业工程部门与其他部门处于平等的地位, 但直接受运作经理的领导, 采用跨职能团队的方式参与其他部门的工作, 不参与 (更不能替代) 各职能部门的具体业务。这种方式职能跨度范围大、工作方式灵活性强、授权充分, 可以为管理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1.1.4 产学研相结合

据不完全统计, 截止2005年底, 全国已经有162所高校纷纷设立工业工程专业, 66所高校设立了工业工程工程硕士点, 有些还成立了专门的院系, 因此在高校集中了工业工程理论研究的高级人才, 他们担负着跟踪国际工业工程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的研究以及为企业培养工业工程专门人才等重任。企业可以逐步开始开展和高校的合作, 充分利用其人才与技术优势, 实现生产力的转化。

1.2 工业工程与政府

政府组织的系统经过细分, 可以划分为分为6个单元、16个基本模块, 即输入单元包括依法行政所不可缺少的行政资源的获取与社会资源的收集2个基本模块, 输出单元包括依法实施的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监管、行政救济、行政服务和行政指导6个公共行政活动基本模块, 内部结构与活动单元包括组织机构、行政体系、资源配置、行政事务、例外事件、工作质量6个模块, 与外部的关系单元包括宏观环境与外部组织的关系2个模块。

研究成果:根据政府组织机构设立的特殊性, 将组织机构模块从内部结构与活动单元中分离出来, 并按照政府组织机构间的关系线路, 将机构设立同与外部组织的关系归并到组织机构单元下。按照依法行政所需的资源线路, 将输入单元下的资源获取收集同内部结构与活动单元下的资源配置合并为资源管理。

将优化后的模块做进一步细分, 首先, 对组织机构单元下的模块、按照政府组织机构设立的规定、规则进行细分, 其次, 对内部管理单元下的模块, 依据政府组织内部行政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分, 最后, 将公共行政活动单元下的不同模块, 根据不同的行政方式进行细分, 细分后的要素分为内部管理要素系列、公共行政活动要素系列两部分。

2 工业工程发展趋势

2.1 JE与IT的集成

在当前的两元经济环境下, 信息化与工业化并行发展已经得到各方面的广泛认同, 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两种支撑技术, rr与IE如何有机集成是形成完整CIE理论的关键。信息平台与管理平台匹配的两平台理论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本的思考模式。通过IE与IT的有机结合将为两平台匹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进而支持信息化效果的实现。

2.2 管理基础的改善

管理基础是企业应用各种管理技术 (主要是IE) 而形成的企业在标准作业、业务流程、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等方面的累积状况, 以及对企业管理目标和信息化工程的支持能力。管理的累积性决定了信息技术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必须建立在适当的管理基础之上。实践已经证明管理基础水平不高是阻碍信息化工程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所以全面提高管理基础是我国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这主要包括:

2.2.1 研究集成美国“技术—设计”型和日本

“技术—改善”型两种管理创新模式的途径, 通过自项向下的设计与自底向上的改善创造适合国情的快速累计模式。

2.2.2 通过与ISO9000和信息化工程的结合, 依靠需求牵引全面规范企业管理流程。

2.2.3 通过制度创新与机制创新创造IE应用的氛围。

2.2.4 通过企业文化的形成巩固设计与改善的结果。

2.3 多层次IE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由于中国工业化还仅仅处于中期阶段, 且中国企业经济成分复杂, 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管理应用等存在多层次性, 对CIE的需求也表现出多层次性:第一层次的具备高技术装备和人力资源的企业, 需要先进制造技术与模式的支持;第二层次的常规的大批量制造企业, 如汽车制造、机床制造企业, 需要系统IE技术的支持;第三层次的数量巨大、整体水平较低的乡镇和企业, 则必然首先需要以泰勒制为标志的经典IE技术的支持PJ。所以研究适合多层次企业需求的CIE理论与体系是我们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独特需求。

2.4 在企业中大力推广CIE

获得标志性成果尽管目前已经有包括科龙集团、美的集团、华为公司、一汽集团和OTIS等众多中国企业开始应用工业工程并取得显著效果, 他们的成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但相比全国企业, 还难以形成较大影响。同时, 由于体制、管理基础或企业实力等方面的原因, 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也缺乏可仿效性。因此今后CIE要广泛应用到多种经济成分的企业中, 包括国有大中型企业、合资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开创在不周技术与管理水平、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中的CIE应用系列模式, 并以获取实质性效益和成果为目标在企业中推广。通过标志性成果全面带动中国企业应用IE提高管理基础。这是CIE在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完成的一项任务。

结束语

工业工程在我国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不久前, 13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已联名向国家提出了关于大力推进现代工业工程发展的建议, 明确指出, 迄今为止, 所有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 工业工程的普及应用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经之路, 是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的基础。工业工程的发展与研究必须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大力的推进。

摘要:工业工程是实现政府、企业高效率运转的利器, 是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 随着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对工业工程重视程度的提高, 工业工程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了政府部门、企业之中, 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将最工业工程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进行简单论述。

关键词:工业工程,研究成果,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齐二石, 霍艳芳.工业工程及其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J].工程机械, 2005, (9) .

[2]范中志.基础工业工程[M].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 1993.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篇10

随着可持续发展和人文关怀理念逐渐成为企业和社会发展共识,诸如价值导向管理(VBM)、愿景管理(Vi M)、质量改进(QFD)、发明理论和精益生产(LP)等基于价值及其方法论的研究正成为潮流,并已经深入到管理学、管理科学和管理工程领域的各个角落。与此同时,相应于价值工程自·D·Miles创立之初的二战以来、尤其是在美国和日本等的辉煌发展历史,价值工程目前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关于其价值概念的扩展和其集结果、目的和过程为一体的基于功能的专有技术的研究,则远未能得到足够的发展和深化。事实上,如何进一步形成并发挥其理论和方法的专业优势,从而巩固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和生命力,已经成为当前每个专业研究人员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本文的讨论限于价值工程的理论研究范畴。就价值工程理论研究目前的国际最新动向,给出其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并认为,价值工程未来发展的核心基础应当是在全面、深刻理解价值概念及其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效地展开对功能系统分析技术(FAST)等核心理论和特有方法的深入研究。为强调说明价值概念的完整认识对方案创新的意义及其对功能分析技术的影响,本文最后结合我国目前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案例,给出了高校价值理念和功能定位的规范分析概要。

2 价值工程理论研究的国际最新动向

价值工程理论研究存在的上述现状和挑战绝非偶然。事实上,尽管价值工程的辉煌历史充分说明了其观点的深刻和方法的实用,但我们长期以来对于始终处于价值工程核心地位的价值概念及其功能分析特有技术的研究,却是与其地位十分不相称的。

就作者本人在美国的合作研究经历看,许多商学院的高级研究人员尽管承认诸多后来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是充分借鉴了价值工程的理念,但却认为价值工程方法目前已经过时,不能被管理领域的国际一流专业期刊所认同。

同时,上述现象也已引起国际前沿专业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在价值工程理论研究领域比较具代表性的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科名称的最新提法。最直观的就是,按照美国国际价值工程学会(SAVE International)官方网站首页的陈述,SAVE International的学科名称最新提法已经由原来的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价值分析(value analysis,VA)和价值管理(value management,VM)演变为目前的价值方法论(value methodology,VMe)。

第二,World Value的最新特点。在SAVE International最高级别的专业学术交流季刊World Value的稿件录用范围中,除了保留了对原来的重点主题领域的强调外,特别提出了对价值创造的认识、计量等系统化方法,尤其是SAVE的VMe主题的研究需求。在其最新的2007夏刊(Vol 30,Issue 2)中,全部的四篇文章都是关于价值理论的概念及其方法论的研究,其中也包括其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季刊现任主编Roy Woodhead本人的一篇文章[3~5]。

第三,关于VM一词专用性的争议。目前在英国,为了回避目前VM一词的专用性、向所有的价值创造理论研究者提供一个便于交流的公共平台,甚至有人建议将价值管理学院的英文名称the Institute of Value Management改为价值学院(the Institute of Value)。

价值工程领域的上述最新动向和SAVE International的最新举措对学科的发展影响将是十分深远的。它既反映了当前管理学领域普遍将价值概念和价值理论作为关注热点这一事实的同时,也反映出由于价值理念的多元性和管理维度的复杂化,客观上对管理学各学科、尤其是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对其上述现状成因和动向内涵的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和认识价值工程未来理论发展趋势和学科体系定位。

3 对价值工程理论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

(1)关于价值工程理论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一个最简单和有效的方式,就是从其学科名称的上述最新提法上着手。

Methodology一词原意的简单理解就是方法学(方法论)和(某一学科的)一套方法。按照美国传统词典的解释,methodology可指对一个学术领域研究方法进行的理论分析,也可指一个学科特有的一整套方法与步骤体系。在这种意义上,该词可以用来指对于一项调查所用方法提出的异议(即关于所用方法是否适当所提的异议),也可以指现代风险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论(即形成该学科研究基础的那些原则和方法)。近年来,在科学技术语境中,methodology越来越多地被用做method的颇带炫耀夸张色彩的替换词,但methodology的这种用法却模糊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区分,那就是科学研究的方法和决定这些方法如何运用和阐释的原则之间的区分,而这种区别对于科学和理论工作者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

上述关于methodology的词义用法的解释表明,SAVE International采用VMe作为学科最新提法的一个直接的蕴意就是,一方面更强调对学科专有方法、步骤和规则的体系化和创新使用,另一方面也同样强调对所创新方法的理论分析和相关知识形成的一般性原则的逻辑论证。也就是说,在价值工程的未来发展中,其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立和应用合理性的论证将更多地借鉴和采用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归纳和演绎推理中所赖以立意的自洽性方法论。而所谓的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体系的逻辑自洽性,借用工程术语,也就是价值工程的有效性,其方法论基础就是关于价值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体系的适用性。

(2)基于价值工程理论研究前沿最新成果的启示,本文认为,从价值工程理论未来研究的具体内容上讲,其发展趋势主要可以归纳为如下两个方面:

(1)在原有基于对交换价值的认识所给出的方案价值分析技术(Seni,2007)基础上,充分借鉴其他领域和学科研究成果,进行VE价值理论的深入、系统研究;

(2)进一步拓展和深入VE的用户价值观理念和功能系统分析技术,强调通过对与过程、结果和目的相关联的对象功能及其合理定位而分析而实现其价值的创造,而不仅仅是局限于价值结果的讨论(Berawi,2006),以此形成VE特有的学科方法论特色和体系。

4 案例研究:高校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分析

当前,研究生培养问题[1~2]正成为创新发展的瓶颈和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是,研究生教育整体质量下滑且就业状况不甚理想。目前的流行观点把主要原因归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取向,但有着巨大潜力的社会需求却又无法得到满足,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何保证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改进措施起到应有作用呢?研究生培养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培养质量的影响因素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但作为一种价值创造活动,研究生培养的内在机制和自身目的才是决定其质量的根本和归宿。事实上,当下研究生培养的短视和功利、肤浅与浮躁、表面繁荣与内在的矛盾集于一身的现状,正是因为忽略了对其目的和相应机制的把握和追求,而简单地以培养规模和效益来衡量所造成的。

(1)价值工程应用的理论难点。

按照价值工程现有理论,涵盖了对象质量范畴的功能及其强度的标准应当是基于用户的需求而客观存在的;而对象的价值,实质就是其用户所需必要功能的实现效率。然而,对于高校、尤其是公立高等院校,又该如何认识其研究生培养功能强度的客观规范呢?

研究生培养既有其功利性,更要体现社会发展的人文关怀。对于研究生培养而言,其用户逻辑上应当包括两个层面:研究生本身和用人机构。这两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影响,且其需求的基本特征也具有时变性、多样化和实效性等系统特征。就我国高校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培养而言,其人文精神的追求、社会需求的旺盛与研究生教育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表现尤其尖锐。归纳起来,其目标设定和职能规范的内涵和外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长远的、基于人类精神追求和人性完善的“应然”规定性意义上讲,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探求精神的培育和社会道义的养成。因此,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由科学而达至修养”的个性塑造和道德修养这一根本目标的追求任重而道远。

(2)面对我国目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日益彰显,而财经理论匮乏、财经类学科和人才基础薄弱的现实,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肩负着为理论创新和应用创新提供大量的优秀人才基础的使命,其培养也应强调以科学的创造性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目标。

(3)基于目前社会对财经类人才的价值期望和需求结构变化,以及硕士研究生自身职业发展的“实然”意义,目前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更应着眼于为社会提供“数以千百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以形成宏大的创新型人才队伍”这一首要目标。

(4)同样基于人才培养的“实然”规定性,现有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研究生培养资源也客观上决定了财经类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品质特征,即其质量标准的阶段性和多元化。而质量标准的多元化,就是指人才标准的多样化和具体高校的特定规范。

总之,上述研究生培养功能及其强度的定位表明,价值工程现有的关于价值理论的纯交换概念、以及由此决定的功能分析方法都无法适应这种复杂对象,其局限性是无法回避的。

(2)功能定位的系统动态性观点。

鉴于对价值工程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本文认为,对象的功能强度分析应当在价值工程现有的功能系统简单静态分析理论基础上,引入阶段性的动态系统动力学观点。

综合上述对研究生培养定位问题的研究,本文在作者原有研究成果基础上[6],提出如下的价值工程功能定位系统理论。限于篇幅,这里采用系统工程理论的图示方法,并结合研究生培养的功能定位分析进行概括性表述,其中的重点是其系统的动态性和能动性原理。见图1和图2。

4 结论

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体系的逻辑自洽性,以及强调对与过程、结果和目的相关联的对象功能及其合理定位的研究,将成为价值工程理论发展的重点内容。同时,本文基于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所提出的功能多元化及其定位的系统动态性观点,其方法论也同样适用于流程再造和组织创新等服务和管理创新问题的价值工程应用。

摘要:价值理念的多元性和管理维度的复杂化客观上对价值工程理论和方法的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结合目前价值工程学科理论研究的国际最新动向介绍,给出其发展趋势分析,并就我国高校财经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改革,进一步提出功能定位系统分析的动态性观点。

关键词:价值方法论,硕士研究生培养,功能系统定位

参考文献

[1]闫广芬:《研究生教育的理性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2)。

[2]贾宝余:《研究生教育改革突破口在于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http://www.news.gucas.ac.cn/Detail.asp-Newsid=9280&Cid=47

[3]Roy Woodhead.CONCEPTS OF VALUE IN VALUE MANAGEMEN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unction and Value[J].World Value,Summer2007,Vol30,Issue2.

[4]Dan A Seni.THE TECHNOLOGICAL THEORY OF VALUE:Towards a Framework for Value Management[J].World Value,Summer2007,Vol30,Issue2.

[5]J.Jerry Kaufman.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IN DEFINING VALUE IN VM PRACTICE[J].World Value,Summer2007,Vol30,Issue2.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研究 篇11

关键词:软件工程;模块化;开放计算;开发治理;对象

中图分类号:TP311.52

1 软件工程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软件工程一词是在1968年首次提出,被普遍认可的定义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来设计并构造计算机程序,研究和应用如何以系统性的、规范化的、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去开发和维护这些程序所必需的相关文件资料,以及如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门独立学科。软件工程发展至今,主要经历了程序设计阶段、软件设计阶段和软件工程三个阶段,是在程序和程序设计发展到一定规模而形成的新兴学科专业。

2 软件工程研究内容及实现目标

软件工程研究内容和专业方向涵盖软件工程(SE)、计算机科学(CS)、计算机工程(CE)、信息系统(IS)、信息技术(IT)以及其他有待扩展的领域,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领导而形成的独立学科专业。其主要实现目标是:用生命周期法、原型化方法、面向对象等软件开发方法,根据用户描述的功能,给定的成本和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适用性、有效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可维护性、可互操作性和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在教育、科研、企业生产及人们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3 软件工程所处学科地位

软件工程随着行业需求增长,正在蓬勃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达28.3%,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软件工程作为一级学科,学科同时涵盖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从软件系统的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出发,研究现代软件系统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演化性等挑战性问题,同时立足软件工程应用和产业发展需求,研究提高软件开发效率和质量的方法、技术和工具。注重向下拓展软件工程理论基础研究,向上拓展软件服务应用研究。为了适用市场对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需求,很多高校把软件专业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离出来,专门设立独立的软件(技术)学院,来满足该行业不断增长的各层次人才需求。专业层次从本科、研究生到博士,具有完整、规范的专业体系和延续性,在各大高校专业学科中占据重要地位。

4 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的产生源于“软件危机”暴发,计算机的硬件不断更新升级,大容量、高速度的计算机层出不穷,传统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操作系统的发展以及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需求。软件危机所暴露的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迫使人们不得不研究、改变软件开发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在计算机软硬件发展的相互作用下,并逐步形成如今独立的软件工程学科。

4.1 我国软件工程发展现状。从20世纪60年代末至今,软件工程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成长阶段)和软件工程化技术运用与研究(工程学引入后)3个阶段。在40多年的发展中,在市场环境和需求的驱动下,部分国家的软件工程已经形成了软件产业化发展态势。

而我国软件工程的发展起步较晚,2002年,各大高校才陆续开设有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软件人才培养落后。目前为止,软件研发未能形成团队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无法形成产业规模。在面对国内市场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达80万,而各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在国内尤为短缺。

“十二五”时期,中央颁布了国发[2011]4号《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迎来了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和提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将促使我国软件产业的深入发展。

4.2 软件工程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的软件产业发展更迭,在市场竞争压力下,软件工程的发展趋势正向模块化、开放计算、合理的开发治理、全球化软件协作交付等方面发展。

模块化:即通过抽象、封装、分解、层次化等基本的科学方法,对各种软件构件和软件应用进行打包,基于此思想提出的有SOA技术。模块化的优点在于,可把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分解成若干个相地独立的子系统,有利于开发者专注于某一功能的开发,最大优点在于具有独立的功能并在系统中运转,同时提供不同的接口供系统的其他模块调用,在系统的升级更新中只需替换相应模块就能实现系统的升级而不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运行,通用的模块子系统还可供其他系统直接“拿来”使用,而不必重新开发。

开放计算:开放计算的核心是“开放标准”、“开放架构”、“开源软件”,利用开放的资源让更多的软件工程集成在一起,形成互连互通的软件开发标准,从而打破文化、语言等界线,实现软件开发的协作交流。Linux、Jazz、Android等软件的开源,促进了开放计算的发展,同时也在改变着软件开发技术的格局。在互联网普及的推动下,开放计算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把原本分散的开发人员通过互联网聚在一起,在合适的基础和框架下,通过集体的智慧,能高效的开发出更多、更优秀的产品级的软件。

合理的开发治理:建立有效的软件开发团队,根据用户需求,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明确“做与不做”、“做什么”、“怎么做”,以此来定义软件产品的功能,以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如今,软件系统越来越庞大,系统越来越复杂化,如何开发出一款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开发治理的目的在于協调开发团队之间的关系,通过采集和分析软件系统中的源代码,揭示软件系统中各项功能之间、功能与接口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去实现软件变更质量管控,最终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描述的软件产品,为客户带来预期价值。

全球化软件开发协作:聚集全球化的分散人才和领先技术,形成分布式的软件开发团队,以软件外包或任务驱动等模式协作完成软件产品,以此实现全球化的软件开发、测试,软件产品交付,全球软件服务化等。同时,全球“软件服务化”大潮也正在悄然改变软件的制造、交付和应用模式。

5 结束语

软件工程由最初的程序设计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其成长时间虽然不长,但在短短的几十年中发展中,虽存在技术创新、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等不足之处,但其成就和贡献是举世瞩目的。软件工程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将不断完善创新,在不断的积累迭代中,必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芳,孙力娟.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02):141-143.

[2]金海.软件工程发展趋势综述[J].华章,2003(17):320.

[3]陈佳闻.新一代软件技术的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8(17).

[4]朱仲英,虞慧群.软件技术发展趋势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10(09).

[5]熊丽婷.浅谈软件工程的发展[J].科技经济市场,2010(02).

[6]徐祥运,贾银山.软件工程的发展与展望[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06).

[7]钟志永,姚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230-231.

[8]刘朝阳.软件的黄金时代[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张忠华(1978.02-),男,四川江油人,助理工程师,工程硕士,研究方向:软件工程、工程管理。

浅析我国土木工程现状及发展趋势 篇12

1.1 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取得成就

(1) 高层建筑。20层以上的达10000多栋。超过100m的有500多栋, 200m以上有50多栋, 有20多栋超过300m。我国目前最高的高层建筑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大厦, 整体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 其建筑拥有95层, 主体高度为492.5m。

高层建筑不仅越建越多, 越建越高, 而且其结构体系及布置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筒体结构等体系、巨型结构、转换层结构、悬挑结构及高层大跨框架结构等体系是目前常见的结构体系。大跨建筑、大空间建筑日益增多, 多为混凝土结构和空间钢结构。

(2) 公路和铁路。虽然我国高速公路起步较晚, 全国高速公路的总里程约达7万公里, 居世界首位。

铁路于2010年已达到8.5万公里的营业里程, 青藏铁路的开通对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来说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截止2000年底, 我国铁路运营路程已达6.78万公里, 居世界第4位, 亚洲之首。铁路朝着城市轻轨和地铁两方而发展。

我国也在积极建造高速铁路, 比如武汉至广州的高速铁路运营时间仅需4小时。

(3) 桥梁建设。我国建造过各种材料不同类型的桥梁, 其中某些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世界跨径前十位的各类桥型中, 在斜拉桥中我国占6座, 在悬索桥中我国内地占2座, 实现了我国由桥梁大国向桥梁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4) 水利建设。全国兴建大中小水库8.6万座, 水库总蓄水量4580亿立方米。建设和整修大江大河堤防25万公里, 防洪工程发挥的经济效益达7000多亿元。

1.2 建筑材料与施工工艺运用

由于混凝土所达到的强度已超出相关工程所要求的范围, 在原材料方面, 活化、球状等新型水泥和高性能的减水剂, 特别是粉煤、硅灰等超细掺合料等广泛的使用。

在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方面, 各种原材料的检测及其检测设备、搅拌设备、计算机的相关应用等高新技术的应用, 使得混凝土技术的相关性能设计和控制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1.3 预应力技术运用

预应力技术不仅在解决大、高等建筑工程的设计和建造难题中发挥着其特有的优势, 推动了建筑结构的创新, 如运用预应力拉杆可取代柱的悬挂建筑结构。

在公路建设中, 运用预应力技术可有效解决路面混凝土开裂和减少伸缩缝, 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

在桥梁工程中, 对于任何类型的桥梁建造, 都可应用预应力技术解决其跨度问题。

在水利工程或其他工程建设中, 预应力结构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旧建筑的加固改造、加层和拆除等。

1.4 建筑空间扩展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推进, 城市人口不断增加, 生存空间拥挤、用地紧张问题出现, 促使了我国的土木工程建设开始在空间上进行扩展, 主要是通过向高空和地下两方面的扩展来实现更大的建筑空间的获取。

向高空的扩展, 主要表现为高层建筑在其高度上的增加;向地下扩展, 则表现为城市地铁工程的建设, 通过这些形式来缓解城市人口过度密集、交通过度拥挤的问题, 这是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构建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2 土木工程发展趋势

2.1 发展高层、大跨结构, 钢结构

(1) 大跨结构体系及关键技术, 大型复杂结构体系的现代设计理。

(2) 针对高层钢结构的体系与布置、结构的动力特性、结构的可靠性评价、结构的空间稳定、各种设计荷载和钢结构可靠度的比较研究;

(3) 研究和开拓各类杂交空间结构体系和巨型网格结构体系;

(4) 研究各类大跨空间结构的实用分析方法, 包括结构临界荷载的分析方法, 结构实用抗震分析方法, 常用曲面风载体型系数的计算。

(5) 革新大跨空间结构的施工方法, 发展和推广空间结构的高空悬挑安装法及地面安装、整体提升或顶升的施工安装方法。

2.2 防震减灾

大型复杂结构体系抗风抗震的设计理论及其相关问题将被进一步关注。相关的研究课题将包括设计地震动及灾害性风荷载的作用机理;超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抗风与抗震, 特大跨度桥梁的结构体系及抗风抗震。

2.3 预应力混凝土材料

(1) 混凝土将继续朝高强、高性能方向发展;免振混凝土、密筋混凝土可能在结构中试用。

(2) 大直径、大截面钢绞线的研制、生产;超过2000级的高强钢绞线也可能推出;镀锌、环氧涂层钢绞线将被采用;不锈钢绞线的应用将有大的增长;耐久、轻质 (重量只有钢材的20%) 、更高强 (>2000) 的高性能纤维加强塑料筋将较多地获得应用。

(3) 预应力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的结合, 预应力混凝土与纤维混凝土的结合。

(4) 预应力轻混凝土的发展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的完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拆除、重建方法以及预应力作为结构加固和调整内力的措施的研究。

(5) 发展和推广现代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 研究和推广应用预应力技术来提升结构刚度, 调整结构风力的分布, 如预应力网格结构、预应力斜拉网格结构。

2.4 大力发展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定义为具有易灌实、易密实, 能长期保持优越的力学性质, 早期强度高、韧性好, 体积稳定、在恶劣环境下使用寿命长等所要求性能的匀质混凝土。

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指出对环境无害的混凝土技术的基础赖以建立的3个主要支柱是对混凝土原材料的节约、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以及混凝土技术从简约法到整体法的转变。

发展高性能混凝土必须采用可持续发展的、对环境无害的混凝土技术, 在研制各种外加剂和胶凝材料的同时, 大力研究骨料替代、水泥替代和矿物掺料的使用等利用废弃材料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提高其耐久性的方法。

如:采用轧碎的废弃混凝土代替碎石, 用粉煤灰中的飞灰或细灰作硬凝材料;采用炼铁副产品高炉矿碴代替水泥;用粉煤灰及高炉矿碴作水泥的混合料或混凝土的矿物掺料等。

2.5 地下空间开发

(1) 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地下空间结构的建造与形成改变了地下水径流的路线, 破坏了原有的补给关系, 从而改变了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形式与赋存状态, 并影响到地表的植被生长。

(2) 地下空间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破坏作用地下空间开发破坏原有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影响地理气候条件, 欲恢复原有生态平衡要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改造。

(3) 地下空间开发对地面原有建筑物的安全将产生影响地下岩体工程开挖将破坏原有地层应力的分布, 无论采用何种技术措施, 都要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地面原有的建筑物的安全。

2.6 岩土锚固技术应用领域扩大

岩土锚固技术除在地下工程、边坡工程、结构抗浮工程、深基坑工程中继续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态外, 在重力坝加固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抗倾覆、抗地震工程中的地层锚固则有着长足的进展。

锚杆锚固机理的相关研究仍为土木工程界的热点和难点, 包括锚杆锚固机理的现场实验研究、不同岩体和土体中锚杆锚固机理的数值模拟、锚杆加固边坡和地下开挖洞室内壁的锚固机理的研究、群锚效应的研究、重复荷载与地震效应对锚杆影响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吕志涛.土木工程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J]江苏建筑.2003 (06) .

上一篇:对称性低密度下一篇:工控网络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