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硕士(精选12篇)
土木工程硕士 篇1
1.工程硕士培养的特点
(1) 培养对象的社会性。
工程硕士招生对象均为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工作业绩突出的在职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他们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学员已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工作业绩斐然, 有些甚至已经是高级工程师或教授级高工, 他们有丰富的阅历和实践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 进行知识的更新。
(2) 培养方式灵活多样性。
在培养方式上, 为使企业能选送优秀技术骨干攻读学位, 最大限度地减少学员对本职工作的影响, 工程硕士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 根据学校培养方案规定的要求修完规定的学分, 通过学位论文答辩, 经学校审查合格, 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颁发工程硕士学位证书。这就使得工程硕士教育模式呈现出相当的灵活性, 这与工学硕士的培养方式有所区别。
(3) 课程体系设置优化合理性。
工程硕士在课程设置上, 要求教学内容具有宽广性和综合性, 能有效反映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本着宽口径、厚基础, 着力培养创新意识, 提高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则, 使工程硕士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和现代技术手段, 拓宽和加深工程技术知识。尤其是专业课设置内容的宽广性, 可以结合本领域的工程特点, 根据企业生产和发展的要求, 将本领域学术前沿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在理论上加以拓展。学生可根据自己将来论文的研究方向和工作需要进行专业课程的选修。
(4) 学位论文开拓创新性。
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求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技术改造方面, 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工程硕士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后, 进入了论文撰写阶段, 而工程硕士与工学硕士论文的区别更关键的是实践性与理论性。工程硕士的论文均来源于本岗位的工程实践, 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创新, 而且要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创新是学位论文工作一个新颖的开端。
2.完善培养过程, 提高培养质量
工程硕士培养是校企之间的合作, 只有规范培养过程和管理制度, 才能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只有在管理上严格要求, 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尤其是异地班的教学管理, 更要规范严谨, 因为大部分学员都是生产第一线的业务骨干和部门负责人, 半脱产形式的学习, 对于他们来说, 的确存在许多困难, 其原因:学员们日常工作负荷已经非常饱满, 还有频繁的出差任务;很多学员毕业离校已经多年, 重返课堂后较难适应新的学习任务;外地学员还要克服来自家庭生活上的困难。针对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我们要结合本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的总体框架, 应采取“集中学习, 分散消化, 阶段学习, 规范管理”的培养方式, 增强学员自觉遵守和执行学校教学制度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于异地班, 在教学点开班之前, 学院与办班协作单位应根据学员的基本情况, 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商讨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力求使工程硕士所学知识具有宽广的综合性。
由于工程硕士生来自企业, 课题选自企业, 毕业后仍为企业服务。按照工程硕士培养的规定和要求, 学位论文的指导实行双导师制, 除了校内导师外, 在企业、工程单位内部聘任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和一定学术水平, 并具备一定指导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校外兼职指导教师, 并采取联合培养, 分类指导的模式。论文的选题可以结合本领域和本岗位工作平台中的难题进行技术革新, 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经验丰富和校企联合的技术优势, 同时可以利用高校的有效技术力量, 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开拓新思路。
3.关于今后工作的思考
工程硕士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是工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其生命力在于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种模式在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完善, 以便充分发挥它对国民经济建设中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的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渐走向成熟, 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工科高校要充分利用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发挥本领域的优势, 办出特色:进一步完善培养过程中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管理模式, 有条件的学校可开展网络远程教育模式;对工程硕士培养应建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和检查制度;在培养过程中, 充分发挥学员的科研能力, 调动导师的积极性, 主管部门对工程硕士培养过程要严格把关, 导师对学员的论文质量要把关, 必要时, 要有一定的淘汰率, 宁缺毋滥。只有这样, 才能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才能使工程硕士这一研究生教育的新模式保持长久的生命力, 才能尽快地与国际高等工程教育接轨, 为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早日进入国际人才市场创造必要的条件。
土木工程硕士 篇2
首先解释下什么是专业硕士。专业硕士以前就有,但都是非脱产,非全日制,非应届毕业生考的。只有学位,没有研究生学历。去年开始国家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能靠的专业硕士,有学历,有学位。全日制,和学术性研究生一起参加全国统考!
必须提醒的是,专业硕士毕业后和学术性拿到的毕业证书是一模一样的。但是学位的话,请注意了,不是“专业硕士”这四个字眼!而是分类的,专业硕士是个统称。它包括“工程硕士,建筑学硕士,法律硕士,临床医学硕士”等等。所以根据你的专业,拿到的学位就是相对应的。比方说你是“结构工程”的专业硕士,那么你拿到的学位上面的字眼就是“工程硕士”。你是建筑学的专业硕士,那你拿到的就是“建筑学硕士”!不是“专业硕士”字眼!特此提醒!学术性的话,学位证书就是“工学硕士”等等!
所以,今年的分数线大家看一下,就会明白其实专业硕士已经重新划线了。
专硕和学术型硕士(科学型硕士),在校课程是完全一样,生活,学习等等!
有五点区别的是:
1、三助申请的岗位有区别。专硕的比较少。
2、奖学金,同样有
A.B类。学术型的每个人都有奖学金,而专硕型,只有部分人有。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要自己出全部学费、(其实这是和学校有关系的,比方说武大,上海交大的专硕是全部有奖学金的。同济特例!)
3、专硕研二要外出实习半年。这是必修的课程。(但是如果导师有项目就不要出去了,可以跟着导师做)
4、毕业论文,专硕既可以做学术型的论文,也可以做工程实例型的。
5、专硕不能直博,考博正常。总结:对于工科类的来说,外出的实习不乏为一件好事情。但综合还要靠自己的考虑,和导师的态度!
国家政策立案:
1、向国际接轨。香港和西方国家专业型硕士占到总硕士比例的70%-80%。很多去国外读研的同学,其实他们拿到的就是专业学位的硕士!
2、教育部文件:2015-2020左右,全国硕士总人不变的情况下,专业硕士:学术型硕士比例=7:3.学术型的硕士必须读博。专稿学术研究!上海交大,清华等大学今年的专硕就已经接近40%。
去年招收和今年包括以后的招生区别:
1、09年,是一条线,大家一起复试,将录取的人定下来后,再将排名靠后的人安排成专业硕士。
土木工程硕士 篇3
【摘 要】本文对协同创新体系下土木工程研究生的培养体制进行了多方面探讨,指出了当前培养模式下学科壁垒成为研究生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培养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具体措施:管理培养激励,优化培养过程,搭建培养平台,探索培养机制,强化质量,保障研究生培养模式与时俱进。
【关键词】研究生 协同创新 培养模式
一、引言
胡锦涛同志在清华大学100周年校庆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协同创新”,顾名思义,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根据胡锦涛同志的精神指示,教育部正式推出“2011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在此背景下,我国高校积极探索适应于协同创新的机制、体制改革,全国各大高校积极联合各个产业、科研院所,先后两批成立了38所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先后成立,其创新性人才培养机制也应运而生。目前,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深受体制诟病影响,基本沿用师徒制模式,思想较为封闭,学科交叉合作较少,导致目前虽然高学历数量世界第一,但研究生质量却一直难及发达国家水平。在当前创新即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形下,人才培养模式亟须变革。
二、时代要求
历年来,在巨大行业背景优势下,土木专业研究生毕业签约率居高不下,然而,校园与用人单位之间环境的转化过程则略显漫长,许多毕业生反映课本知识用不上、从头开始学、无法发挥专业知识等系列困惑。
从高校内部来看,上述问题凸显了我国目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化严重、过程单一、学科协同缺失、产学脱节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土木专业研究生内部细化专业结构分明,自然封闭性明显,学科壁垒现象严重,造成研究生跨专业交流困难,师生都较难实现专业知识的共享,缺乏跨专业间的合作。
从高校外部来看,教育科研与外部科研机构实质性结合不紧密,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交流,各自为政现象严重,与企业合作培养硕士更是远远不够,企业需求与学校教育黏结度较差,导致学生工作后“从头再来”现象凸显。与此同时,各个导师的研究背景和思维方式不尽相同,习惯于将研究生培养局限在自己的学术圈子内,使学生在企业面对交叉学科问题产生畏惧感,其自主性和创新性亦同样受到限制。
在电子信息革命的时代,创新绝非一己之力所能完成。作为科技时代高层人才的代表,研究生的培养如同各方面专家的“会诊”。教学实践多元化是培养的趋势,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意在建立多元化的导师培养体系,打破当前师徒传授的局限,联合培养研究生,让不同学科、学术背景、研究方向的导师形成创新团队,让不同的思想、智慧交织在一起,使得研究生和多位指导老师之间形成广阔的时空关系,以民主平等的方式讨论学术,激发兴趣,彻底改变“拿学位、拿文凭”等落后思想,让科研创新成为研究生生活中的一部分。
因此,在当前培养体制饱受诟病之际,协同创新战略的产生就是推动教育科研改革的能量之源,是新形势下全面提高研究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突破口,国家战略协同创新平台也应运而生。依托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土木专业研究生培养要充分发挥行业大背景和人才资源汇集的优势,加强产研结合,多渠道协同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三、协同创新模式下培养方式转换探讨
1.导师遴选。选拔有能力有经验的知名工程师作为校外导师,招生名额与校外导师提供的科研实践条件挂钩,对其培养效果进行考核,比如发表论文数量和级别、解决实际问题情况等。增加企业、研究院所导师在招生工作、培养过程中的话语权,保证企业资源与校方资源的有效共享。
2.招生改革。大力推行申请——审核制度,增加导师话语权,减少升学过程中的考试比重,着重考察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科研实践能力。
3.改革管理方式。研究生在校期间的课题选择,由导师与研究所、企业指导老师共同选择,为实际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完成课程学习后,研究生深入一线,完成论文研究实践工作,杜绝为高校导师横向课题长期充当现场技术人员。培养计划以学校为主体,以企业、研究所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双方共同商定。
4.创新管理。创新教学、考核模式,激励人才创新。加强研究生教学实践培养,重视监督,将学生实践环节计入学分,对于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生予以评选国家奖学金等奖励。减弱课程考试对于奖学金评定的影响,转变考试能手代表能力这一观念,灌输学以致用的思维方式。
5.开拓思维。对于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难题,绝大多数没有先例可循,这就需要集思广益。目前企业处理这类问题主要是求助于高校,而高校主要站在自身理论与经验的角度。因此需要加强高校师生的实践性经验、企业的科研创造性经验,加强沟通,互相培养,协同创新。
6.扩大视野。众所周知,一些国际500强企业很多拥有自己独立的研发中心或者研究院,他们的实力与世界名校不相伯仲,取得的成果是产研结合的典范。因此,为了扩大师生国际视野,应在经济上资助在校研究生走出去,多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了解发达国家在本专业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四、我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
早在十几年前,我校就与企业展开了深度合作,在人才培养方面同企业形成“3+1+1”、“2+2.3+1”、订单式等多种模式,为企业培养了众多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快的高素质人才,这种“强强联合”在石家庄铁道大学已经颇见成效,与协同创新战略不谋而合。比如从1996年开始,我校杜彦良教授与施工企业合作,带领团队积极参与秦岭隧道重大复杂隧道掘进技术体系研发工作,最终创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敞式TBM选型设计、施工、监测、维护、管理为一体的长大隧道掘进技术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成果的同时,参与项目的研究生梯队,逐渐成为后期企业TBM掘进专家,为一线作业单位输送了大量隧道掘进工程技术人员。同时证明了科学研究紧密结合国家重大工程与企业形成课题攻关合作团队,不但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同时学校的科研技术也能够在急、难、险、重的重大工程中发挥重大作用。
值此2011国家战略时机,我校依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面向行业产业,全力构建河北省大型基础设施防灾减灾协同创新中心。土木交通领域为我校传统优势领域,借此平台的建立,创建路基工程、岩土工程、尾矿库工程、结构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风工程七大团队,以大型基础建设为特色,施行大土木专业内团队协同作业,发挥强势专业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既有利于在重大项目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又能够提升研究生的协作能力;其不足之处为无跨专业学科交叉,希望在实施過程中不断修缮改进平台机制,我们对协同创新平台的成功运行和再续辉煌充满期待。
五、结语
研究生是社会高层次人才,是高校创新群体的基石,是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能量来源,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土木工程专业作为我国传统行业,要借助“2011”计划国家战略,在协同创新平台下,加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通过多渠道协同培养模式,使得土木专业研究生能够在学、研、产中形成良性循环支撑,切实落实相关具体措施,建立科学的协同创新培养体系,制定针对硕士—博士多层次培养协同创新培养方案,优化导师体制、招生制度、课程体制和实践环节,全力推进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4-25(02).
[2]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6_zcwj/201204/134371.html,2012-04-21.
土木工程硕士 篇4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从1997年设立至今, 发展十分迅速, 全国招生培养单位每年都有所增加, 学科领域扩大。工程硕士成为我国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 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输送了相当数量的工程技术人才。但是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在有些方面还有待成熟和完善, 如何对工程硕士更好地进行培养, 许多新的模式仍在探讨中。
纺织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 也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纺织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普遍存在高层次人才紧缺的问题, 成为影响我国纺织业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 我国于1999年在专业学位中设置了纺织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为纺织企业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高层次人才需要。浙江理工大学从2002年开始招收纺织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近年来, 随着工程硕士招生人数的规模迅速增大, 如何针对纺织行业工程硕士的特点, 规范制度与加强过程管理, 探索结合纺织行业实际, 突出应用性的工程硕士培养的新路子势在必行。几年的培养实践表明, 可以通过规范制度和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现试通过工程硕士培养目标, 培养中面临的问题, 围绕如何加强过程管理进行思考与讨论, 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1 明确工程硕士培养目标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专业学位, 它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层次, 但其侧重于工程应用。专业学位的最大特点是获得学位者并非从事学术研究, 而是有明显的职业背景。与工学硕士相比较, 工程硕士教育在培养目标上具有显著的特征, 即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根据企业的需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 具有承担工程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1]。
以此为依据, 我校的纺织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制定的培养目标侧重于工程应用, 主要为纺织企业、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员。是培养具有较坚实的纺织工程基础理论和较广的专业知识;具有创新意识, 能运用先进技术和方法解决纺织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问题, 具有从事新产品开发设计能力、生产工艺设计与实施能力、生产过程与设备管理和革新能力;从事各类纺织制品的设计、生产加工、检测与控制及应用、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工程硕士培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2]
2.1 学生学习与工作、生源的分散与教学组织统一的矛盾
“学习与工作”成为工程硕士生学习期间最突出和长久的矛盾。“进校不离岗”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显著特点, 既要满足按培养方案进行正规和系统培养的要求, 又要针对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的情况, 有效地组织好课程学习, 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然而, 由于工程硕士生往往工作较忙, 难于集中时间学习。这直接影响着工程硕士培养质量。
生源的分散使工程硕士的管理方法、课程设置及教学组织面临新的挑战, 而且由于工程硕士的工作性质和地域不同, 根据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应该尽量针对不同工程背景的学生分别组织教学。然而,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考虑到成本, 只有将来自不同企业、不同工程背景的学生集中组织教学才能降低成本。但这样一来, 这个目标就很难实现。
2.2 企业对参与培养过程缺乏积极性
目前工程硕士教育工作一般都由学校一方来承担, 从招生到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到课程学习、撰写论文到最后学位授予等都是高校在统一管理, 企业对工程硕士的培养工作缺乏参与, “双导师”制未落到实处。“双导师”制是工程硕士培养的一项重要措施, 单位导师和学校导师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是互为补充的, 学校导师侧重于指导学位论文的理论升华, 而单位导师则侧重于提升学位论文的工程应用价值。但是, 目前“双导师”制在落实上还存在很多问题, 有的根本就没有单位导师, 即使有单位导师也只是挂名的, 单位导师和学校导师缺乏有效沟通。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2.3 重视目标管理和忽视过程管理的矛盾[3]
管理上既要有目标管理, 又要有过程管理, 对影响质量的每一环节都要层层把关, 并采取新的对策。一直以来对工程硕士的管理大部分是用目标管理方式来进行质量监督的, 即学生修满一定的学分、达到一定的成绩就可以申请答辩。至于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很少顾及。
3 过程管理
结合工程硕士培养的目标, 同时考虑工程硕士培养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工程硕士学习与工作的矛盾、生源分散与教学组织统一的矛盾、企业实际应用与学校理论基础之间矛盾等[3]。经过这几年的培养实践, 我们认为工程硕士的培养可以通过规范制度和加强过程管理来提高培养质量, 学院特设立了分管研究生的副院长、日常管理研究生的管理人员, 并成立了纺织工程领域的教学指导委员会, 将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纳入到学院和学科管理的职责范围, 共同指导工程硕士的培养。
规范过程管理应包括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 如招生入学、基地建设、课程设置、确定导师、遴选课题、论文写作与答辩等。
3.1 生源组织
积极组织优秀生源, 招生是工程硕士教育的第一个环节, 工程硕士生的来源、经历、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的优劣, 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培养工作和培养效果, 所以学校、学院应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 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前来报考, 把好“入门关”。深入企业, 大力宣传工程硕士教育是提高生源质量的重要措施。学院采取多种方式与浙江省的纺织企业积极联系, 先后在绍兴市开展“百名教授结对百家纺企”活动以及通过与省内企业共建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 在纺织企业中宣传工程硕士教育对企业发展将会带来深远影响, 让企业了解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对企业工程技术及其管理队伍建设, 提高工程技术及其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性, 最终达成与企业合作培养工程硕士的协议, 如2008年学校与桐昆集团签定了此协议, 由桐昆集团出面, 根据企业需要组织考生生源, 选拔了技术科、设备科、生产科等科室的科长, 总裁办公室副主任以及聚合部经理等12人参加考试, 确保了考生来源有较高的质量和较好的素质。
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保证生源质量。在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培养单位招生报名条件、结合企业需求初选出报名人员后, 考虑到工程硕士本科毕业已多年, 外语水平不高, 专业基础理论相对薄弱和陈旧, 校研究生部和学院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到企业做好考前辅导工作, 如GCT数学复习、GCT英语复习、GCT逻辑复习等。
综合能力面试是从工程领域的角度考查考生的工作背景、研究能力、工作状况、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 它是人才选拔的重要环节, 因此, 学校制定了综合考核方法, 学院根据此方法, 成立了面试专家小组, 小组由5名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组成, 其中包括1名企业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面试中采取“自我评述”与“专家提问”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3.2 校企合作
选择学校和企业相结合的方式, 联合培养工程硕士生, 是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利用学校的科研人才优势培养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我校已建立了以创新平台及高校重点学科为依托的校企合作的模式, 并已建立了一批稳定的实习基地, 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学习和研究基地。如与桐昆集团、达利集团、浙江新中天控股集团等签署了联合培养工程硕士协议。
3.3 课程设置
设置课程时, 坚持“在工学硕士课程的基础上, 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 重实际应用”的基本思路, 突出“工程硕士重在应用”, 按照国家学位条例的要求, 遵循以能力为主、以实用性为主的原则, 注重知识的更新、专业知识面的拓宽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我们结合浙江省纺织企业的需求, 针对本工程领域不同研究方向进行设置, 设置了纺织工程、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企业管理、纺织工程中的计算机应用和非织造工程与产业用纺织品等7个方向。以及体现各方向特点的课程, 切实做到课程设置的科学合理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着重体现纺织工程领域专业特色的前沿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应用性。在此基础上, 设置体现工程特色的个人培养计划。工程硕士报到时, 研究生部安排学院领导和研究生秘书与新生见面。在见面会上, 向学生介绍纺织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 列出各个研究方向以及这些研究方向涉及的课程, 要求学生回去后, 根据自己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确定今后的研究方向。学生的研究方向确定后, 学院根据双向选择为学生确定学校导师。导师确定后, 导师可通过电话、e-mail、网络等现代化通讯手段进行互动性的交流,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 灵活设置课程教学内容。这样使课程学习具有针对性, 学有所用, 从而真正提高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3.4 确定可行的论文选题
选题是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中最关键、较为困难的阶段, 选题合适与否直接影响学位论文工作是否能顺利进行。影响选题的因素很多, 主要有导师的研究方向、学员专业背景、工作性质、企业的培养目标等。
论文选题, 原则上要求课题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尽可能来源于生产实践, 来源于本企业或本工程领域的生产、研究以及工程技术管理的课题。在研究生课程教学的后期导师就向学生发出即将开题的信息, 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工作实践提出自己的课题意向, 导师会结合学生特点、企业需要及对论文选题的要求, 最后确定一个合适的选题。
从多年工程硕士培养经验可以发现, 真正结合工程硕士的实际需求, 有着较强的工程性和应用性的选题才能顺利完成, 并能保证较高的质量。
4 结语
工程硕士培养的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着人才的培养质量, 只有在学校、企业、学员的共同努力下, 做好质量控制各个环节的工作, 尤其是规范制度和加强过程管理, 提高管理水平, 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1997年4月24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
[2]彭国华, 思炜.对工程硕士培养管理的思考[J].教育决策与管理, 2007, (7) :21-23.
土木工程硕士论文致谢词 篇5
姚教授渊博的知识、敏捷的思维、严谨的治学以及务实的科学作风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是我今后生活和学习的榜样。值此,谨向我的恩师姚传勤教授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祝愿姚老师及其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感谢白蓉教授和我所在的实习单位项目部成员给予我的关怀,谢谢你们在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帮助与支持!
感谢我的同门王成洋、焦璐琳、石雪洁、马瑞鹏、满宁等在我写论文时给我的鼓励与帮助,谢谢你们!感谢研究生期间曾给予我许多帮助和关怀的同学、朋友们,正是有你们的陪伴,这三年的回忆很可贵!
感谢我的家人多年来在情感和生活上的理解、支持和教育,才使我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祝我的家人身体健康,永远开心!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借鉴和参考了许多国内外的期刊和文献,在此感谢原作者!
土木工程硕士 篇6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地方高校
作者简介:王丽娟(1980-),女,河北唐山人,石家庄铁道大学交通运输学院,讲师;黄琳(1979-),女,江西宜春人,石家庄铁道大学研究生学院,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研究生教育发展创新的探索与实践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090101、200902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1-0019-01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于2009年设立的新的专业学位教育形式,其目的在于使研究生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促进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石家庄铁道大学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开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尤其是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方面开展了深入探索和实践。
一、学校的总体办学特色
石家庄铁道大学创办于1950年,现有学科设置以工为主,文、理、经、管、法、教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的办学层次以本科教学为主,兼顾研究生教育,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为优秀,建成2门国家精品课,主持项目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科研工作重点服务于工程建设,完成的重大课题获得9项国家级科技奖励。
学校的办学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为国家铁路工程建设输送了一大批知名学者、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专家。在京九铁路、南昆铁路、朔黄铁路、青藏铁路等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地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有4万多名毕业生担负着重要的工作。
大学的职能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三方面,石家庄铁道大学在这几个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其在专业学位教育方面具有了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为积极开展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工程硕士教育发展过程中,学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与董事单位密切合作,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与实践。自2005年开始招生培养工程硕士研究生以来,现已获得10个授权领域,覆盖了学校所有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科专业,现有学科设置下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已基本完善,累计招生1215人,已授予学位273人。自2009年起,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现已招收223人。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创新的主要成果
1.建立了优秀的导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核心要素,导师队伍的建设关系研究生教学的成败。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指导精神,建立健全了校内外双导师制,建成了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吸收相关工程领域的专家,共同承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尽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的人才是应用型专门人才,但其培养目标首先是要求学生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学生只有首先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才有可能更进一步地指导其实践工作。因此,学校对校内导师的选聘,首先要求其必须具有扎实的工学理论功底,并指导过学术型研究生,熟悉研究生教学和培养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承担过大型工程的技术服务工作。对于工程经验有所欠缺的年轻教师,学校尽可能提供机会使他们进行工程实践,尽快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学校工程硕士校内、校外导师队伍规模已近400人,另有校内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任课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各200人,导师及教师队伍的规模与工程硕士招生规模相当,基本了满足培养环节对教师的需求。
2.设置了专门的课程体系
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分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专业技术类课程、职业素质课程、专业实践等五个模块。公共课包括政治理论课和外语课,重在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外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工程硕士的基础理论课程设置与学术型研究生不尽相同,由强调知识体系的系统性转移到强调问题提出的历史背景及知识的具体运用;专业技术类课程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职业素质课程包括行业讲座与职业道德、管理类、知识产权、人文课程、信息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等,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精神及获取信息的能力;专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直接应用于工程实际的能力和在实践中创新的能力。
3.建立了多种类型的实践平台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落脚点是实践研究,专业实践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学校充分利用与董事单位的天然联系,大力建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基地。学校已在中国铁建、中国中铁、各铁路运输局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工程硕士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 20余个,充分保障了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顺利展开。
除与大型企业建立固定的实践基地外,学校还提倡导师自主开发实践资源,充分利用面向应用的科研项目,与企业展开多层次的科研合作,吸收工程硕士参加科研实践,让研究生在工程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企业解决了工程中的关键工程技术难题,实现了企业、学校和研究生的三方共赢。学校在校外建立实践平台的同时,也注重整合校内的科研生产平台,不断提高层次、更新设备、扩大规模,已建成的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都为工程硕士的实践提供支持。
4.强化了实践研究环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环节是研究生培养体系中的新生事物和重点组成,要求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虽然目前在国内没有直接经验可供借鉴,但石家庄铁道大学在多年本科层次办学的基础上逐渐探索了“3+1+1”培养模式,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在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本科阶段“3+1+1”培养模式为基础,将教学成果进一步在工程硕士教育方面深入探索,提出了本硕贯通的“3+1+1+1”培养模式,即本科课程学习3年,研究生课程学习1年,企业专业实践1年,研究生论文设计1年。
校内学习过程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强调理论与应用的有机结合。重点建设了案例丰富的案例库,学生可实时查阅、学习、研究,设置开发了项目研究型和实践训练型课程,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要求每个工程领域开设3门特色课程,另由校外教师开设2门专业技能课。充分利用各种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实践动力,多年来坚持组织举办结构设计大赛、“挑战杯”科技竞赛等竞赛,积极引导工程硕士研究生参加,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5.逐步探索了管理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学校设有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小组,负责培养方案的审定、质量保障体系和培养机制的确定。研究生学院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公共课程教学安排、培养质量监控以及学位授予;具体的专业教学安排和培养过程管理由所在专业学院具体负责。学院设专人负责专业学位管理,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各项培养工作的具体实施。日常管理工作由主管院长负责,重要问题由院长办公会议研究确定,重大问题报研究生学院及主管校长批准。
目前正酝酿成立“工程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管理委员会”,隶属校董事会。委员会根据企业人才培养需求,共同制定各领域人才培养方案;商讨、协调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及实施方案。董事单位提供企业人才需求、参与课程体系设计、参与专业课程授课、参与学生工程实践环节的指导和评价,参与学位论文的评价。同时,建立良好的机制和平台,把优秀工程技术人员请进校园,参与授课、指导实践。
三、结语
通过不断努力,学校已经初步建立起适应国家要求及人才培养规律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为加快学校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积极响应国家关于“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的号召,学校将继续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促进全日制研究生招生规模的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智强.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2).
[2]何跃,张伟,郑毅.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探索[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7).
[3]季永,曾因明.中国特色麻醉学研究生开放式教育模式新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
(责任编辑:麻剑飞)
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改进研究 篇7
1.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史沿革。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是从工程类工学硕士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历经了三个阶段:(1)试点阶段(1984-1989),在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展开了工程硕士教育的试点工作;(2)推广阶段(1989-1997),大部分高校开展了这项工作,工程类型硕士生占工科硕士生的比例也逐年提高;(3)正式确立阶段,1997年4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和原国家教委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经过深入的研究和论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提出设置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建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工程硕士教育正式成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大家庭的成员。这项举措打破了以往工科学位类型及培养模式单一的格局,极大地完善了我国工程类人才的培养体系。
经过11年的探索,截至2008年,我国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单位已经由1997年的14所发展到218所。从所覆盖的地区来看,全国仅有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尚未有开展工程硕士教育的学校。工程硕士培养单位数排名在前三位的省市自治区分别为:北京(24所高校)、江苏(16所高校)、辽宁(16所高校);授权领域已经从1997年的34个扩展到40个;录取人数从1997年的1525人增加到2007年的57146人。在过去的11年间,我国获取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数累计达到33605人。
从培养单位开设的工程硕士教育领域来看,有25个培养单位开设了超过20个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领域,占总培养单位数的11.47%。其中培养领域超过20个(含20个)的共有25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以27、27和25个培养领域列在前三位。
从各领域的培养单位数目来看,目前排名第一的领域为“计算机技术”,全国共有142家培养单位展开了“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工程硕士教育。紧跟其后的分别是机械工程领域(139所培养单位)、控制工程领域(114所培养单位)、材料工程领域(110所培养单位)和项目管理领域(103所培养单位)。
从各领域的报考人数情况来看,自2005年起,“项目管理”领域的报考人数始终排名第一,从2004年的7716人增加到2007年的19814人,且报考人数在所有工程硕士教育领域中所占的比重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2.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历史沿革。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M.E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1964年,康奈尔大学根据当时工程本科教育难以做到知行合一、通专兼顾的现实,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原来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基础上制订并实施了新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硕士教育计划,拉开了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大幕。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吸引了大量优秀的学生,也产生了相当一批有成就的校友,但是也走了很长的一段弯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越来越偏重于设计和技术,使得工程硕士学位与传统的工学硕士学位没有明显的区别,失去了工程硕士教育计划的特点和声望。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工程硕士教育出现的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美国教育专家和工程专家的重视,并由此引发了对工程硕士教育进行的重大改革:有些教学内容被撤销,有些内容被重新设置,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环节中去。1993年,麻省理工学院(MIT)也开始实施了五年制工程硕士教育计划,尽管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培养通专结合型工程人才方面为我国工程硕士教育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尽管中美两国在国情上有很大的不同,且在工程硕士教育的招生制度(例如美国很多大学的招生对象直接从本校的大二、大三的本科生中进行招取,而我国工程硕士的入学条件是必须获得学士学位后具有三年以上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或管理人员)、在学习方式(例如美国大多数学校采取全日制授课的学习方式,而我国则基本采取在职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方面,中美两国都以培养复合型的工程人才作为其主要目标。
二、中美工程硕士培养体系对比研究
自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工程硕士培养体系进行改革以后,美国的工程硕士教育受到了工业界的一致好评,因此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国教育界人士借鉴。下面就中美两国在工程硕士培养体系上的差异做一个系统的对比
(一)培养信息方面
1.美国大学工程硕士的培养信息。
美国大学通常将工程硕士的培养计划、院系的师资力量、就业情况等培养信息统一制作成精美的培养手册,放置于各院(系)网站的醒目位置,供考生下载。在内容上,美国大学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手册虽然不同的学校之间有一定的差别,但是总体来讲包含的内容比较多,而且对于各种项目有着明确的解释和说明。一些优秀大学的培养手册不仅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设置合理,而且还包含着大量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信息,如学生能力构建计划、课程任课教师背景介绍、优秀校友的从业情况等等。这样将所有与工程硕士教育相关的信息汇集到一起提供给考生的方式可以极大地提升考生对该校工程硕士教育的信心。
表1对康奈尔大学、MIT、莱斯大学、马里兰大学等多所著名大学培养手册的内容进行了综合和归纳总结。
2.我国大学工程硕士的培养信息。
我国大多数的培养单位对于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信息并未制作成统一的培养手册进行发布。培养信息通常分为两个部分,其一为招生简章,其二为培养方案。考生可以通过对这两方面信息的阅读勾勒出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培养方面的大致全貌。招生简章通常可以很方便地在培养单位网站上下载或浏览。其内容主要包括对所开设的工程硕士教育领域、考生资格要求、考试科目等信息的简要介绍。培养方案则是由具体负责培养工程硕士的院(系)来进行发布,主要对培养领域情况、课程设置及论文要求等情况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笔者搜索了国内多家培养单位,发现目前各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培养信息发布方面的情况基本可以概括为:招生简章易寻而培养方案难求。从笔者目前检索到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信息来看,信息量相对较少,大多只包括领域简介、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分与论文要求等情况的基本信息。相较于美国优秀高校的培养手册而言,我国培养单位所发布的培养信息在学科的背景介绍、师资力量介绍以及课程的安排计划等方面内容上缺乏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对于成功校友的情况介绍几乎从不涉及,使考生很难在入学前全面了解培养单位工程硕士教育的具体情况,也很难对毕业后自己的发展方向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二)课程设置方面
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均脱胎于工学硕士教育,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的高校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计划,而我国的培养单位目前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大程度上仍然延续着工学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合理,与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1.美国高校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下文将以MIT的物流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见表2)为例进行分析。
纵观MIT的课程体系可以看出,MIT的物流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着这样几个特点:(1)课程结构设置合理,既有理论基础课程,如“物流系统”、“供应链环境分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制造系统与供应链设计”等,又有“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研究”、“供应链计划编制”等以应用为导向的课程,还兼有一定数量的涵盖了管理学内容的课程,如“自我领导才能构建研讨”、“运作战略”等。(2)课程的设置与实际工作结合紧密。例如,必修课中设有“会计管理与控制”一门课程,该课程以学习管理会计学、与决策和组织控制相关的方法论为主要目标,内容涵盖了产品定价、预算控制、业绩评估等方面。从表面上来看,该课程与物流工程技术并无太大关联,但从更深层次上去思考就会发现,作为物流业的高级工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然要与财会金融等领域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这门课程的设置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3)课程更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例如,“物流系统”这门课程就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知识自己动手开发一个供应链内的智能决策框架。再如,在“竞争性决策制定与谈判”这门课中,学生将会加入不同的小组进行真实的谈判演练。
总的来说,MIT物流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能很好地反映培养目标,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课程的设置综合性强,不单单局限于物流工程的技术性领域,多数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操作性,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特别是相当数量的管理类课程的引入,可为学生由工程技术专家向工程管理专家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我国培养单位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
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设置(见表3)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几个特点:(1)课程设置注重基础知识。在所有的8门学位课程中,有4门(管理数学、自然辩证法概论、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是基础知识的课程。(2)课程设置以基础理论为导向,突出课程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在专业课程(除4门基础知识课程以外的其余10门课程)的设置方面,仅开设有“技术经济分析”和“管理学”两门在表面看来与物流工程领域关系不大而又在实际工作中非常有用的课程,而这两门课程又均以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要的授课内容。除此之外,其余的8门课程均属物流工程的范畴。由此可见,在上海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中,是以基础性和专业性课程为主要导向的。
(三)培养模式方面
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对完成课程学习、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工程硕士,符合授予学位条件者,经校学位评定机构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美国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比较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工程硕博连读。例如,康奈尔大学航空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教育,在完成了硕士阶段的课程后可免试继续攻读工程博士学位。(2)工程硕士/MBA双学位项目。出于美国工程界对既专长于工程技术又通晓工商管理的高层人才的需求,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了工程硕士/MBA双学位项目来培养复合型工程人才。例如,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由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合作提供了双学位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两年内完成63学时的课程学习,其中包括24学时的工程硕士课程和39学时的工商管理课程,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工商管理和工程硕士两种学位。此外,康奈尔大学也推出了类似的双学位项目。(3)MEPP计划。马里兰大学推出了由克拉克工程学院与公共政策学院联合培养的工程与社会政策硕士计划,该计划旨在培养一种新型的领导者,他们既是能掌控自我工作社会环境的工程师,又是深刻理解工程科学的政策分析家。
由此可见,与我国单一的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不同的是,美国在工程硕士的培养上呈现出了多头并进的局面,为工程硕士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他们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继续在工程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进而走向顶级工程专业人才的道路,也可以选择以工程作为背景,向其他领域继续发展的多元化道路。
中美工程硕士教育除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这三个主要的方面外,在其他方面也有着相当的差异,表4是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的一个全面对比。
三、改进我国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建议
1.明确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正确地对工程硕士教育进行定位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因此合理的工程硕士教育定位是改进工程硕士培养体系的首要任务。通过前文的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相当清楚,即以工程教育为主,培养复合型、应用型的工程人才;而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虽然表面清楚,但实际相对比较模糊。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
笔者认为,工程硕士学位是一种介于工程类工学硕士与MBA之间的学位。工程类工学硕士教育的定位是培养专业领域的专业工程人才,而MBA教育则是培养通用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这就为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
2.以应用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工程硕士掌握工程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在工程项目中加以应用。与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工学硕士教育不同,工程硕士教育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工程专业人才。纵观目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三大模块构成。基础类课程模块占了很大的比重,且课程设置缺乏新意,只是传统工学硕士课程的简单组合。如此的课程设置,必然导致培养出的工程硕士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重技术、轻管理”的特性。现有的课程体系无法很好地反映工程硕士培养目标所赋予的内容,不利于培养出复合型的工程人才。因此,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工程硕士教育的课程体系应以培养目标为纲领,以学生为主体,以应用为导向,以传授工程技术知识和工程管理知识为核心。在具体的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借鉴美国高校的成功经验,对于基础理论课应本着“必须且够用”的原则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取消与专业实际技能培养关系不大、理论性过强的课程。在此基础上加入适量的高新技术、复杂技术方面的课程并结合诸如案例分析、管理能力培养等方面的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应有利于为工程硕士提供更多自学的机会、动手的机会、表达的机会和创新的机会,以有利于工程硕士将学到的知识、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
3.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工程硕士”,顾名思义应该是以工程技术为培养的立足之本,但工程硕士不应也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工学硕士,其中的主要差别就在于工程硕士的培养要求与实践相接轨,以复合型的工程人才为培养目标。为此,它要求在整体的培养思路上有所创新,不能简单地按照培养工学硕士的模式去培养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必须充分认识到,工程硕士的培养并非是采取简单的基础理论教学就可以完成的,对于工程硕士应更加注重其综合能力的培养。
虽然中美两国的工程硕士教育都是脱胎于工学硕士教育,但其在工程硕士的综合能力培养方面美国已远远地走在了我们的前面。例如MIT就有一套完整的综合能力培养计划,该计划系统地定义了工程硕士为最终完成培养目标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并在时间上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规划。
我国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综合能力构建方面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思路。首先应明确最终达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体系;其次应采用授课、试验、实习、论文写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工程硕士综合能力的培养;最后要从时间上对整个培养计划进行妥善的安排。
4.充实和完善培养信息。培养信息作为培养单位发布培养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在整个工程硕士培养体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我国的培养单位在培养信息方面,无论是发布环节还是制作环节,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与国外优秀高校有着较大的差距。
笔者建议,在培养信息方面,应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入手加以完善。在深度上,对课程的开设目的、授课内容及时间进行详细的规划,使整个课程体系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及能力的提升平台。在广度方面,应加入一些必要的信息,如授课教师及其经历介绍、本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以及成功校友的从业情况等信息。总之,各培养单位应进一步充实和完善培养信息,使其不仅是一个信息传递的平台,同时也是一个自我宣传的载体。
摘要:在对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培养信息、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等方面对比分析后发现,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无论从课程设置还是从培养模式来看,都沿用工学硕士教育体系,虽然最终授予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但是实际上并未真正拉开工程硕士与工程类工学硕士之间的距离。工程硕士教育的定位应是介于工学硕士教育和MBA教育两者之间,要培养既懂工程又通晓管理的专业工程管理人才。应通过对课程的优化来达到工程硕士教育的培养目标,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麻省理工学院物流工程硕士培养手册[EB/OL].http://web.mit.edu/mlog/.
[2]麻省理工学院制造工程硕士培养手册[EB/OL].http://web.mit.edu/~meng-manufacturing/academics/projects.html.
[3]康奈尔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工程硕士培养手册[EB/OL].http://www.orie.cornell.edu/orie/brochures/upload/HandbookF08-June30.pdf.
[4]马里兰大学工程及公共政策硕士培养方案[EB/OL].http://www.mepp.umd.edu/index.php.
[5]达特茅斯学院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EB/OL].http://engineering.dartmouth.edu/graduate/mem/.
[6]上海交通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集[EB/OL].http://www.gs.sjtu.edu.cn/eduscheme/directory.ahtml-pylb=0.
[7]天津大学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集[EB/OL].http://gs.tju.edu.cn/yjspy/py2005/gcss2008/index.htm.
[8]中国工程硕士教育基本信息[EB/OL].http://www.meng.edu.cn/.
[9]王媛,王守清.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教育现状(2007.5-2008.4)[J].项目管理技术,2008(05).
[10]周晓娅,康飞宇.中美工程硕士教育比较[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03).
土木工程硕士 篇8
关键词: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起步于1991 年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至今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完善其培养体系,推动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培养应用型人才转变,2009 年全日制工程硕士开始招生。正是由于全日制工程硕士与在职工程硕士在培养方式、招生等方面有所区别、存在差异,因此,过去对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经验不能完全照搬到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上来,这就要求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创新。但如何创新以及如何真正在具体的培养实践中体现出 “创新”,是值得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1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的一种,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工程管理人才。国内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至今,其教育体系和培养模式已较为完善,研究也比较深入。其中,对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制、论文标准、实践方式等方面。因此,尽管国内外对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积极有益的研究成果。但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则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仍存在不少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2,3]。
1. 1 培养目标形同虚设
培养目标是培养模式中的重要因素,也是理顺整个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思路的关键因素。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尽管与对应的工学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有较明确的文字表述差异,但在实际培养过程各环节却与工学硕士学位有极大的重合,并未表现出其培养目标所设定的差异所在,尤其是培养目标在反映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实践性特点方面存在不足。美国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尽管与对应的工学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没有很明确的文字表述差异,但在实际培养过程各环节中,无论是学制、学分、课程设置或是学位论文考核等各方面均表现出明显区别。
1. 2 培养过程缺乏实践性
培养过程是培养模式中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最关键因素。我国高校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在具体培养环节与原有的学术型工学硕士相比没有体现出明显差异,其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明显不足。如,课程设置缺乏实践性课程,专业实践环节薄弱,指导教师工程实践意识淡薄等等。
1. 3 质量评价体系模糊不清
质量评价是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综合反映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水平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仍停留在对论文选题类型的探讨之中,至于学位论文考核的其他环节( 学位论文的选题及形式、考核方式、评阅答辩等) 则仍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2 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为了解决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形同虚设、培养过程缺乏实践性、质量评价体系模糊不清等主要问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基于化学工程视角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
2. 1 建设校内和校外 “两支” 师资队伍
为了更好地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展开教学与培养指导,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通过建设校内和校外 “两支”师资队伍,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每位全日制工程硕士配备两名导师,校内导师为主且主要负责研究生的理论指导,校外导师为辅且主要负责研究生的实践指导,校内外导师各负其责,共同商定研究生的个人培养计划。
校内师资队伍。校内师资队伍主要来自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位点硕士导师,具有工科背景,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根据学校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每年选聘、培训2~3 名校内导师。校内导师实行任期考核制度,每三年考核一次,考核合格者方可延续任职资格,考核不合格被取消导师资格。
校外师资队伍。根据学校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校外导师每年由化工企业负责组织推荐,被推荐专家应是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学术功底深厚、主持省部级及以上应用研究项目或企业技术革新和改造项目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符合学校有关导师聘任条件,由学校负责认定导师资格,并聘任为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导师,与校内导师合作指导全日制工程硕士。校外导师应严格按照学校学位授予和研究生培养工作等规章制度,履行导师职责。
2. 2 构建 “一个” 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
为了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遵循 “强化基础理论、突出实践与创新、着重综合素质”的原则,培养方案科学、合理。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符合学校定位,具有学校特色。教学内容强调基础理论与应用实践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
论文课题应来源于企业,或有明确的生产技术背景和应用价值,涉及化学工程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过程、新技术、新装备、新软件或新材料的研制、开发、放大、设计与优化。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也可以是某一个大项目中的子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与一定的创新性。
2. 3 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 “两个” 培养平台
为了更好地实施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践行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通过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两个”培养平台,形成有利于全日制工程硕士自我学习、工程实践、创新应用的环境和条件。
校内实验平台。主要包括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基础课( 化学) 示范实验室、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等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创新应用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4,5]。
校外实践基地。主要包括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7]、湖南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8]、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等校外实践基地,是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
2. 4 完善 “一个” 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
为了培养和提升化学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工程实践采取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方式等,完善 “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9]。
实践课程设置。为了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实践课程主要有专业实践A ( 集中实践) 、专业实践B ( 分段实践) 。实践课程由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其中专业实践A以校内导师为主,专业实践B以校外导师为主。
实践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基本实施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自主学习与现场实习相结合 “三结合”实践教学方法。逐步实施了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工程实践与创新训练相结合、工程创新与科技创新相结合 “三结合”实践教学方式,充分利用校企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现场演示、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积极开展项目式、案例式、体验式等实践教学改革。
工程实践基本要求。工程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工程硕士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工程实践,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 年。工程硕士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到企业进行工程实践。通过工程实践,使工程硕士熟悉本领域中的项目规划、产品研制、设备设计、工程强化、环境保护等某一或多个环节中的工程知识,并撰写总结报告。通过工程硕士在工程实践中的态度、表现、过程、实践内容和总结报告质量,对其工程实践课程成绩进行整体评价。
工程实践采取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方式。在双导师指导下,工程硕士通过在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活动,巩固和深化理论知识,提高发现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实践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由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的考核小组给出。
3 结语
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研究和实践,建立了基于化学工程视角的 “2121”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即,建设校内和校外 “两支” 师资队伍、构建 “一个”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培养方案、打造校内实验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 “两个”培养平台、建立 “一个”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企业实际的校企联合培养机制。该研究将为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依据,为其他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必文,胡良斌.构筑校企合作培养创新平台提升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J].科技视界,2013(4):47.
[2]茅艳雯.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材料工程硕士的视角[D].上海:上交通大学,2011.
[3]柴松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3.
[4]申少华,周虎,李国斌,等.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现有基础与建设思路研究[J].广州化工,2014,42(21):204-205.
[5]申少华,李爱玲,李国斌,等.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运行管理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21):227-228.
[6]申少华,彭青松,刘爱华,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工作现状及建设思路研究[J].广东化工,2014,41(18):191-192.
[7]申少华,周虎,曾坚贤,等.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148-149.
[8]刘国清,申少华,黄念东,等.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工程实践教育研究[J].广州化工,2015,43(6):176-177.
土木工程硕士 篇9
关键词: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培养模式,实践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的需要, 我国于2009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 目的在于培养应用型企业研发人才。近年来, 我国专业硕士发展迅速, 2014年的招生人数更是接近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50%。但由于起步晚, 当前我国专业硕士存在创新能力不足、理论与实践脱离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对其培养模式进行探索和分析。
科技论文写作是对创新实践活动的思考和总结, 对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高校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水平总体偏低, 缺少创新点, 如不受到重视, 将与我国高校培养创新型企业研发人才的目标相违背。本文分析了我国全日制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状况, 总结了其中的问题和困难, 并结合材料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经验, 在专业硕士理论课程、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和普通学术型硕士相比, 专业硕士的基础知识和科研能力显得较为薄弱, 科技论文数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 相当数量的科技论文只注重于现象、方法和概念的表述和总结, 没有对结果进行深入的分析。而且, 不少论文由于与实践相脱离, 缺少实验数据和结果, 针对性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模式不利于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
专业硕士要求毕业后能够承担生产、研发、技术服务等的一线工作, 与传统的纯学术上的研究生教育相比, 高校在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上更着重于联合企业生产研发的实践环节的培养。因此, 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就要求增多实践实习类教学。以材料工程专业硕士为例, 他们有一部分时间是在工厂或企业中度过, 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必然会减少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时间和能力。
2. 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重视不够。
目前高校虽开设了科技论文写作课程, 但课程主要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内容, 学生只能学到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 缺乏基础载体, 对于给定的研究对象, 用什么方法加以研究, 还是无从知晓。而且, 高校在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方面结合得还不够, 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实践成果如实验数据等归纳整理到科技论文中去。
3. 学生写作能力差, 主动性不强。
目前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写作水平较低, 面对科技论文感到压力很大, 往往带着强烈的排斥情绪去完成写作, 更提不上主动地开展科学问题研究。不少研究生对科技论文、研究报告甚至毕业设计都采取应付的态度, 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还存在实践过程中不知如何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不能很好地阅读和理解英文文献等问题。
4. 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进行科技论文的创作, 需要大量的写作经验和素材。科技论文写作活动的开展, 如开放高水平科研平台资源, 开展交叉学科学术交流, 定期开展课题组科研报告, 邀请有经验的老师和同学做学术交流等活动, 能够培养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能够锻炼学生快速有效地获取并分析科研资源和综合运用科研知识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但目前高校在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停留在理论课程方面, 缺乏提高学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活动。
二、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其知识构成既要专业又要全面。加强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 也有助于学生科技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总结归纳能力的提高。笔者从专业硕士的特点入手, 针对这个新生的研究生群体探索和归纳了如下几点提高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举措:
1. 提高高校对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的重视。
首先, 我国现有的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体系还不够完善, 高校各级领导和老师应从制度上重视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 采取灵活实用的教学方法, 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 强化管理和监督机制来保证论文写作质量。其次, 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实行导师制, 导师在提高研究生论文写作水平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为此, 各高校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 打造优秀的研究生导师队伍, 增强导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使命感, 聘请具有丰富写作经验的老师授课。最后, 高校应重视专业硕士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教材, 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 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 注重写作课程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2. 优化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
传统的科技论文写作教学主要在理论层面, 对于专业硕士而言, 可以通过结合写作理论课和写作实践课来达到优化写作教学的目的。在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学中, 除了向学生讲解科技论文的写作格式、内容、要求和创作思路外, 还应做到: (1) 向学生介绍和演示常用的论文检索方法。例如对材料工程硕士而言, 要使学生学会利用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ISI Web of Science、EI Village、Springer、Elsevier和Google学术搜索等检索资源查询文献。 (2) 向学生介绍不同研究方向的中英文专业词汇和关键词, 以利于学生检索和阅读文献。 (3) 教会学生使用Excel、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 现场演示, 增加学生学习的好奇感和积极性, 让学生学会软件的实际操作。 (4) 举例说明写作过程, 在学生心中确立参照, 激发其写作的动力。 (5) 实时以作业强化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进行论文写作能力的实践, 以撰写综述类论文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掌握程度进行考查。
3. 建设科研平台、举办科研活动。
科研平台和科研活动是提高研究生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有力手段。为此, 各高校应注重科研平台的建设, 如开设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 成立专项创新基金用于学生科技立项及科学研究, 让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参与科学实验, 以及通过校企结合和科研孵化搭建研究生科技创新平台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技论文写作条件。学生在各种科研平台的有力推动下可以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 并结合项目内容撰写科技论文。同时, 高校应注重创造有利于学生科技发展的学术研讨氛围, 利用科研活动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 如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实践活动, 强化研究生课外训练, 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专题讲座, 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科研竞赛等, 使学生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 充实专业知识。此外, 高校应完善研究生创新激励机制, 可设立科研基金对研究生科技论文等科研成果给予奖励, 转化研究生科技创新成果, 提高学生对科技创新的重视。
4. 联合实践教学与科技论文写作教学。
科研实验和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的开展能够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旨在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实践活动, 把课内教学、课外科学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较快地承担起企业生产研发和技术服务等的实际一线工作, 这就要求其培养模式中实践教学的比例要高于传统的研究生教学。针对专业硕士的这一特点, 应强化学生实验实践教学环节, 系统地构建联合专业硕士实践教学和科技论文写作教学来提高专业硕士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容和实现方法。首先, 需要学校重充分利用现有实践教学资源, 结合国内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 及时解决实践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利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来推动研究生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 需要强化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理解, 增强研究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用科技论文的创作思维去进行科研实践活动, 也能将实践中的收获运用到科技论文的创作中去,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我校目前和重庆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有十六名材料工程硕士, 学校在专业硕士的培养上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培养模式上实行校内和企业双导师制, 已与华益机械铸造有限责任公司、招商局铝业 (重庆) 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红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永红机械公司、成量集团有限公司、都江堰光明玻璃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合作协议。课程体系上, 学校为突出专业硕士特色, 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群, 开设有材料成型、粉末冶金、微纳米材料与器件和薄膜材料四个研究方向。学校还实施专项基金, 设立“材料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科研。既利用现有实验室条件,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验,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提高了仪器设备的使用率。基于以上优势并通过研究生的写作课程教学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我校专业硕士近两年在国内外知名期刊上发表了科技论文十余篇, 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三、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需要更多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在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专业硕士的创新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现阶段针对专业硕士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模式还不够完善, 需要在这方面不断地探索与创新, 改变传统观念, 推进培养模式的教学改革, 建立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衣学磊, 蒋承.中美两国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4, (5) :33-37.
[2]李廷希, 等.材料工程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J].科教导刊, 2013, (4) :24-25.
军工企业的工程硕士培养机制研究 篇10
为改善我国学位体制中工科学位比较单一的状况,进一步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学位制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我国于1997年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并于1998年成立了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指导和组织工程硕士招生和培养的组织机构,同时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中明确规定:“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实行学校与工矿企业建设部门合作培养,要加强合作培养基地建设,形成合作培养的有效机制。”[1]P82自1997年设置以来,清华大学等11所大学招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教育发展迅速,到2008年,我国已经有200多所高校共招收4万8千多名工程硕士生,[2]目前工程硕士学位成为专业学位中涉及面最广、招生人数最多的专业学位类型。
工程硕士是具有与工学硕士学位同等效力的专业学位,是对工学硕士学位的补充和扩展,与偏重于理论研究相配合的偏重于实际工程应用的专业学位,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技术和管理人才,因此,工程硕士教育培养的对象主要是工矿企业的在职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采取的是“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以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更新专业知识和提高管理水平为主要目的。而工程硕士学位的培养要求是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获得者应该掌握所从事的工程领域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广博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领域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因此,工程硕士的办学思想是“服务于工程企业,培养高级实用人才”,这就决定了工程硕士生的培养模式是一种弹性的、宽松的,能体现个性培养的全新的模式。
二、我国军工企业的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困境
美国等国部队在海湾等局部战争中的胜利说明传统的机械性的武器已经被具有高科技的巡航导弹、远程空地导弹和各种隐形、夜视、激光制导等先进武器所替代,现代高技术战争已经是科技战、知识战、信息战,并进一步扩展了武器研究及生产领域,如控制、制导、光学、计算机、机械等多个领域,同时知识的交叉性要求现代军工企业的武器研究和生产必须打破原有的条块分割等壁垒,而战争的高对抗性也要求我们必须跨越式地加快知识更新和管理思想的转变。因此,在人才培养上,由于武器研究和生产的专业性较强,保密性较高,在培养上,我们必须在一定范围内有针对性地提高军工企业工程技术人才的研究能力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
而从历史上来看,造成我国军工企业人才培养处于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强烈的“备战”色彩使我国军工产业从建立起就被赋予特殊地位,即保密性,这种特殊性造成我国军工产业具有垄断性和特权性,使得企业经营观念僵化、落后,缺乏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更缺少市场风雨的严酷洗礼,制度上的僵化直接造成人才难以系统培养和交流。其次,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进行了相应的军事战略调整,国防开支占整个国家财政开支的比重在随后的一段时期内大大降低,人才培养经费的紧张直接导致了我国军工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的步伐放慢,企业创新能力不够。最后,伴随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军工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在企业改制与创新方面严重滞后,曾一度连续多年成为亏损行业,直接造成大批军工企业的熟练工人和技术骨干向“三资”“合资”等企业流动,军工产业一度出现大范围的技术人员流失和断层。
目前,全球化已是一种世界性的趋势。面对国外先进的生产流程、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我国的军工企业急需引进、消化和创新,而现有的我国军工企业难以与外国军工企业通过合资等渠道来引进先进的生产和管理制度。此外,一国之中,国防工业与民用工业的隔绝对彼此的发展也是一种极大的制约,国防经济只有被纳入国民经济的大体系中,两者才能相互促进,相互加速发展,军民兼容,开发技术资源,才能将大量尖端技术相互转化,才能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而其中的关键就是人才。
国防科技人才是国家战略性资源,人才资源也是未来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中最宝贵的资源。今后一个时期,国防科技工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吸引、保留和培养关键技术人才。多年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人才队伍存在着结构不尽合理,分布不平衡,以及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技能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短缺和后继乏人等问题,同时随着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体制改革的深入,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因此,如何加强军工企业的人才队伍建设,怎样强化创新人才的培养,以此来加快知识更新速度,提高军工企业的管理水平,现实地摆在我国军工企业面前。
三、以目标管理理论为基础的军工企业工程硕士培养机制
工程硕士培养有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课程学习具有针对性。主要是指根据行业和专业进行课程设置,甚至针对不同的企业环境和科研需要增加或调整相关课程,从而使高校的先进理论和技术直接服务现实的科研和生产,因此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具有很强的目的性、可塑性和较大的灵活性。第二,学位论文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不同于在校的双证生的学术论文,工程硕士论文大部分来源于学生的当前工作实践,尤其在军工科研企业,即论文大多是直接来源于自己的正在进行的科研和实验,而且论文的成果本身就有较强的实践性,既可直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不需要任何中间环节,同时又有自身的特点,即生产和科研大多涉密,这就限制了科研交流与合作单位的范围,以及科研应用的范围。
管理大师德鲁克指出:“(目标管理)能让追求共同福祉成为每位管理者的目标,以更加严格、精确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取代外部控制。”[3]即目标管理可以把客观的需要转化为个人的目标,通过自我控制取得成就,并达到相关目标,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在于它使管理人员能够控制自己的成绩。关键是两点,一是目标的确定,根据所在组织的最终目标和组织外部的环境来确定自己的小目标和组织目标;二是通过自我控制、自我调节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以此来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工程硕士“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和“异地办班”的办学模式比较吻合目标管理的这些特点,尤其是在企业的联合培养,既不脱离工作岗位,又通过办班学习而形成一个组织,组织的目标就是全体毕业,而这又需要每个成员实现自己的目标,即取得学位;同时学习既是组织行为,又是自己行为,因而过程是自身可控的。目标的确立需要学校和企业作为管理者通过协商和沟通来共同确定,而学员则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来进行选拔。许多企业通过是否给予“公费”学习指标而来进一步实现“有责任心的人”的人性假设,从而有效实施以目标管理为手段的工程硕士目标培养机制。
军工企业自身的特点是生产和科研的保密性,直接限制了军工企业人才培养合作单位和培养专业的范围,也要求其在培养目标和选择培养单位上要求较严,范围较窄,尤其对以提高本单位技术水平和创新为目标的企业而言,合作单位的选择更具针对性。作为原兵器工业部的一所全国重点大学,现归属于工业与信息化部,源于哈军工,以兵器研究和教学起家的南京理工大学,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现在的科研和人才培养,都与我国的军工企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作为研究和培养兵器科技人才的全国重点大学,且具有国家一级保密认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和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认证的南理工,在与军工企业合作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工程硕士的培养方式进一步强化这一合作关系,自1997年以来,通过与我国军工企业的长期合作办班培养工程硕士这一人才培养途径,已经为各地的军工企业培养了数百名科研技术和管理人员,并在实践中探索出适合军工企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培养机制。
在与军工企业合作之初,学校与企业的人才培养部门根据企业情况共同确定培养目标,而这个目标不仅仅是要求学生顺利地拿到学位,更为重要的是以解决企业当下的科研项目为最终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来确定具体的培养方案;而对于从事管理的人员来说,则主要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理论、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率为目标。因此,整个过程是通过调整课程学习和论文写作来具体体现,对于课程学习则不拘于原有的培养方案,适当增加对口的课程学习,尤其是那些企业急需的课程,尽可能地贴近企业当下的科研项目。与此同时确定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结合两个地方的科研情况,共同进行理论探讨,取长补短,优势互补,通过培养人才,进一步实现企业和学校更多、更高层次的科研合作,实现多赢的目标。
四、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有效控制和信息反馈
课程学习是基础,论文写作是关键和目标,而中期考核则是对培养过程的监控和评估。通过阶段性的中期考核来实现对目标实现进程的管理,这个进程一般是在课程结束后的开题阶段,这个阶段既是对课程学习的总结,又是论文的开始,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工程硕士通过与导师的直接交流,共同研究和深化学习目标,明确已经和即将开始的学习任务,同时进一步明确科研和论文的内在关系,细化论文开题内容,并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共同指导下开始论文工作。《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规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论文(设计)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要求直接体现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和职业上的局限性。首先,《方案》要求明确界定论文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这就要求论文选题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根据南京理工大学工程硕士论文统计,工程硕士的选题有超过40%来源于学生所在工矿企业的工程项目或科研项目,其中军工企业的工程硕士论文,如兵器工程、机械工程等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近65%来源于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并且都是自己主持或参与的项目。其次,进一步明确选题范围,即“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这些技术性的划定直接决定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应用研究类型,即某一工程、工艺、产品或品种,以及生产技术和方法在生产实践中的规模化推广应用,以期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方案》要求和实际的培养情况,许多涉及自身生产和科研项目的论文,仅仅需要对“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进行整理和研究,满足硕士学位论文的要求即可。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具有针对性的目标化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比较好地解决了军工企业的人才培养问题,同时有效地改进和提高了相关的技术水平。
在整个的培养过程中,尤其是论文写作阶段,企业和学校进一步扩展和加深了相关的科研合作,通过科研合作,有效检验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和目标的完成情况,这就涉及军工人才培养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即人才培养的价值,付出几十万的培养费,是否人有所值?通过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检验培养的质量是回答上述问题的主要手段。就一般而言,人才培养的成果短期是很难评估的,但在军工企业的工程硕士的人才培养却可以通过科研合作,在科研过程中完成相关的论文写作,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完成学业,顺利拿到学位,又通过完成科研项目,通过解决企业的技术攻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来评估和检验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短期的成效和价值。以南京理工大学与军工企业合作的情况来看,一般都是校方与企业有一定的联系,或是校友、或是科研合作,通过这种联系而合作培养工程硕士,其中将近70%的对口培养与科研有关,而论文的写作则有近64%是直接来源于科研,因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军工企业通过评估和反馈更为广泛地加深了双方的合作。
五、结语
以目标管理为基础的军工企业工程硕士培养机制,不仅克服了军工企业国有的专一性、保密性等自身的人才培养的难题,更较好地增加了军工科研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层次,延伸了科研合作范围,尤其是解决了处在较为偏远的中西部地区军工企业人才难招、难留的困境。同时,目标管理的工程硕士人才培养机制也为其他具有行业特点的企事业单位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提供了思路,也为更为广泛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文修.中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与发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
[2]数据来源于学位办[2008].32号和学位办[2008].33号文件.
土木工程硕士 篇11
关键词:创新能力;TRIZ理论;应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研究生培养与本科生有着显著的区别,表现在它并不强调掌握知识这种简单“复制”的思维,而是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既是现代高等教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客观趋势, 又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客观要求。
一、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几个因素
1.课程设置趋同,教学内容泛化
一是大多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趋同化,而各门课程之间、实践教学环节之间衔接不紧密。研究生选课主要围绕毕业论文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二是部分研究生对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不够重视,缺少能够跨学科、跨专业,促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载体课程和知识体系。三是部分教学内容泛化、更新不及时,不利于学生接受最新信息和接触科技发展前沿,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 ]。四是教师授课缺乏经典案例,教学方法延续本科生方式,以知识内容灌输式讲授为主,研究生参与教学过程研讨的积极性不高。
2. 招生规模扩大,师资队伍不足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械工程等工科导师队伍数量不足。一是部分导师学术水平很高,但指导学生数量过多,行政、教学、科研工作量大严重超负荷,导师缺乏对研究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二是部分导师科研项目和人均科研经费相对不足,有的学生在校期间基本未参加任何学术交流活动,思维禁锢,缺少创新能力的培养,致使研究生的内在潜力无法及时发现和发挥。三是部分导师知识老化现象严重,知识结构不合理,不注重对行业学术前沿的追踪。
3.应试教育考核,淡化专业学习
我国现行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过分强调考生的应试能力,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均采用对考生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初试、差额复试的分数制录用的原则。特别是一些无自主招生权的地方院校招生不足,普遍缺乏对考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测试。而考生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尤为普遍,注重考研科目研修,淡化其他非考研科目学习。在研究生教学、实践阶段,部分研究生暴露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应用、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不足等缺点,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
4.研究生实践能力较弱,创新意识不足
大部分的研究生学习经历基本上是从校门进校门,其工程意识淡薄、实践动手能力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制定培养方案中对理论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而对实践能力培养等缺乏明确的规定,致使实践性环节的教学目标考核难于统一衡量。二是对研究生教学投入不足,实验设备更新不及时,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日常实践和科研能力。三是由于体制等原因,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以及校外基地建设和利用效果不理想,研究生到企业、校外基地学习、锻炼往往流于形式。四是研究生缺乏对信息技术知识获取重视不足,往往停留于内容表面,不能深入、及时了解所研究方向科研动态和学科前沿 [2-3 ]。
二、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对策和措施
1.建立创新实践机制,优化培养方案
我校机械工程学科为“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具有较强煤炭行业背景。为加强研究生创新实践,全面实施“六个一”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收到了理想的效果。要求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开展一次学术报告(就本学科研究内容,研究生至少公开作一次学术报告)、参加一次企业实践锻炼(在机械企业或研究所等单位参加不少于两个月的实践锻炼,并撰写一篇不少于8千字的实践报告)、用外文撰写一篇论文(外文撰写一篇专业学术论文)、参与一项科研课题(至少参与一项科研课题,并应独立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参与时间不少于3个月)、申请一项科研项目。通过该模式的实施,全面提高了机械学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 [3-4 ]。
以机械工程一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主线,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充分调研省内外煤机企业、研究院所,注重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科已有的矿业机械特色和先进制造技术特色,增设了“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理论”“机械工程领域专题讲座”“机械工程领域实验及实践课”等,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多元化校内和校外一体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2.开展TRIZ理论实践,提高创新能力
在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采用“渗透式教学”开展TRIZ理论实践,初步形成了以TRIZ理论应用为主导的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人才实践培养模式。在第一学期“机械工程领域专题讲座”开展TRIZ理论专题,“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选修课程中开设TRIZ基础相关内容学习。在第二学期“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理论”课程中对实际结构原理等进行TRIZ理论分析,更深入透彻理解TRIZ理论的精髓,并依托“矿山机械”省级精品课建设网站上开办专门的TRIZ理论专栏。第三学期组织机械工程学科研二学生参加TRIZ杯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并在研究生开题中引导研究生按照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原则和程式对所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技术和物理矛盾的阐述、矛盾矩阵描述、提出TRIZ理论创新原理解决方案以及相应的技术方案等。
3. 校企联合培养,开展研究型案例教学
导师是决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遴选导师时,不仅要考核学术能力、学术造诣,还要求导师具备现场顶岗实践工作经历。充分挖掘鸡西煤矿机械有限公司省级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黑龙江东部煤电化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优势,探索“两段式”(校内、校外培养相结合)“双导师”的校企合作培养。建立较为健全的校企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企业导师参与授课、项目研究、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对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按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确定相关课程的教学体系和内容。在教学中,依托工程实际问题及学科最新技术、方法、工艺等开展研究型案例教学,如在“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理论”课中由3名教师按采掘机械、提升运输、流体机械结合实践研究案例,引导研究生如何从事实际项目的研究,改变了以往重理论研究、轻工程实践的传统观念。
三、实践效果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措施的实施取得良好的成效。2012届、2013届、2014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就业率达到100%,论文盲审通过率100%,学位论文的创新层次明显提高,外审平均分数位居我校前列,获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篇、校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获得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7项。
参考文献:
[1]王章豹,唐书圣.制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障碍因素及对策[J].江淮论坛,2008,(1):128~133.
[2]刘国华,杨涛.机械类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4,27(5):255~256.
[3]刘春生,吴卫东,刘元林,等. 机械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2,(6):30~31.
[4]刘元林,吴卫东,刘春生,等. 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9(4):17~18.
土木工程硕士 篇12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工程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通知有关精神, 开设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为了进一步加强工程硕士的应用实践能力, 工程硕士鼓励实行双导师制, 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 为校内导师;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 为校外导师。
工程硕士就读期间, 学生可以同时受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联合指导, 两位导师将负责指导学生的选课、开题、论文写作以及实习和实践。无论全日制还是在职工程硕士, 在培养过程中, 都将贯彻理论+实践、课堂讲授+自学的模式。课程上将采用案例分析、团队合作等教学手段以增进授课效果;利用多元化考核方式培养学生系统性的工程能力。基于项目或课题完成对学生系统工程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 学习期间还将引导学员适当参加国内外学者讲座、企业高管和资深工程师讲座、社交沙龙、实地考察等活动。
“双导师”制作为一种新的指导模式, 如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聘任合适的校外导师, 工程硕士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校外导师, 并有效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之间的沟通和联系,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就校外导师的聘任、校外导师的选择和“双导师”合作等方面进行探讨, 以期加强“双导师”制的运行和管理, 为提高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二、校外导师的聘任
校外导师的聘任需先由学院专家组审议批准, 由院长聘任, 聘期为四年。确立双方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关系, 明确规定高校与企业双方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校外导师按照规定负责管理研究生的论文选题、专业实习、论文答辩等事宜, 是连接高校、企业、学生之间的桥梁, 秉着共同协作、直接参与、高度负责的原则, 保证工程硕士的培养质量。
三、校外导师的选择
在实施互利共赢的“双导师”分工合作的新型培养机制时, 选择合格的校外导师是关键。一般情况下, 要求工程硕士先选择校内导师, 然后再选择校外导师。一名合格的校外导师应具备四项基本素质, 即:有专业技术职务、有稳定的研究方向、有切实的指导能力和熟悉研究生培养规律。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配备校外导师, 还需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意愿与校内导师的需求。校外导师的选择可以来自三种途径, 包括“校外导师库”推荐、联合培养基地和校内导师兼任。
(一) 通过“校外导师库”选择校外导师。
收集整理相关企业或管理部门的信息, 由学术导师根据各自的研究领域, 推荐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学术背景, 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一技之长的专门人才或者有责任感的高素质人员, 经过学院学术委员会审批通过, 建立校外导师库。通过建立“校外导师库”, 既可以控制导师的质量, 又能更好地稳定导师队伍。这样, 学生可以登录到“校外导师库”中, 充分了解各个校外导师的实习要求, 并根据个人意愿, 选择适合自己的校外导师。此外, 学院可以安排校外导师与研究生的见面交流会, 实现相互了解并完成双选。
(二) 通过联合培养基地选择校外导师。
目前, 信息学院与多家IT企业有着长久的合作关系, 比如人大金仓、京东、南天软件等。这些公司愿意接纳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的研究生前去实习。因此将这样的公司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研究生的联合培养基地, 校内导师与企业专家一一对应, 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长, 寻求共识, 并且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出来, 共同完成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 有些学术导师本身有一些工程技术实践类的课题项目, 针对这些项目, 学术导师可以兼任企业导师指导工程硕士, 但是学术导师兼任企业导师的比例不宜过大。
四、双导师的合作
“双导师”制的沟通合作, 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 帮助他们寻找创新的突破口, 做出切合实际、引领学科前沿的选题。高校与企业双方通过合作, 开设研究生课程、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 一方面丰富教学研究内容, 使教学科研更具有针对性, 更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另一方面也促进了高等教育优势资源与高等院校教学科研成果的直接转化。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 “双导师”制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 通过“双导师”的联合培养, 不断加强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的交流和合作, 使工程硕士在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上都有较好的提高。双导师在工程硕士实习方向选定、毕业设计选题等方面进行指导, 并定期召开交流研讨会, 对研究生的学业情况和研究进展了如指掌,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 导师也可以从研究生的研究中得到启发, 同时促进双导师间的取长补短, 真正体现了教学相长。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