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精选12篇)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1
1 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很久以来, 中国积极探索医学教育的改革。我们有选择的借鉴世界各国的医学教育经验, 始终坚持方向、深化改革, 增加医学教育资源的投入、扩大医学教育规模、提高医学教育能力, 不仅改善了教学条件、还不断优化教学管理, 加强软实力建设。学校在扩招的同时还建立了多年制医学教育, 更加有利于医学人才的培养。在课程体系的探索方面, 优先设置具有前沿性、创新性的课程,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 特别通过实验课教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尽管我们坚持不懈的探索医学教育的改革, 但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仍存在着问题:
1.1 教学模式不够新颖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和医疗环境的变化,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要求, 目前, 我国现代高等医学教育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教学质量低下。目前, 我国医学教育仍然沿用培养专科医生的模式, 这严重落后于发达国家全科医生的培养模式, 导致学校向社会输出的医学人才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求, 更不符合国际标准, 与国际接轨。
(2) 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我国医学教育模式理论教学长久以来占据主导地位, 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 即使是实验教学, 学生也是严格按教师的要求和指导, 机械的完成实验内容, 只知道“应该怎样做”, 而没有思考过“为什么这样做”, 正是由于过度强调教学的统一, 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缺乏独特性、多样性和创造性, 导致学生缺乏怀疑精神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更别提因材施教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 教学内容陈旧, 缺乏创新。目前的医学院校, 大部分仍在沿用旧版的教材, 教学内容既脱离实际, 又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 因而向学生灌输的是陈旧落后的知识, 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4) 教学条件受制约。医学教育是一项投入大、消耗高的事业, 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用于购置教学设备仪器和医用耗材等以保证医学教育的顺利进行。然而,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各大院校资金实力不同, 因而各自硬件设施差异较大, 由于资金缺乏, 有的学校无法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1.2 教学内容单一枯燥
主要表现为缺乏科学的专业开发和课程设置。以生物学为带头学科的生物医学模式直接影响到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 医学教育随之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包括: (1) 公共基础课; (2) 普通基础课; (3) 医学基础课; (4) 医学临床课。时至今日, 我国医学教育在课程设置上过于单一, 内容陈旧乏味, 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忽略了学生和社会多样化的需求。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成为当下热点问题, 而学校却没有增设有关医患沟通技巧的教学内容, 对学生的培养严重脱离了社会需求。
1.3 教学方法与教学技术落后
把我国的医学课程与美国的对比发现, 美国主要采取小组讨论的授课方式, 而一直以来, 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授课方式占主导地位, 小组研讨课时几乎为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已进入大数据时代, 而我国医学教育在网络教育、采用IT技术自主学习方面还存在着很大一片盲区。
1.4 教学评估机械化
大多数院校学生评价方法普遍采取笔试的方法, 偏重理论知识的考察而轻视动手操作能力。医学教育评价过于机械、教条,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刚性化、单一化, 学校缺乏明显的办学特色, 学生缺少鲜明的个性, 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整个医学教育评估体系束缚了学生、教师的全面发展。
2 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
近半个世纪以来, 在国际上, 医学教育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例如:“早期接触临床”、“基础与临床课程整合”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等, 这些新的方法和手段为医学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疾病谱发生变化, 医学目标从简单的疾病治疗上升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医学重心从以医院下降到社区与家庭健康关怀;卫生资金投入的对象从疾病的治疗转移到疾病的防控。与之相适应, 医学教育也要实现从专科医生培养到全科医生培养的转变;从理论型人才培养向实践型人才培养的转变;从单一型人才培养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转变。
3 医学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改革医学教育模式
医学教育模式就是为满足医学教育顺利发展的需要, 对医务人才进行培养的一套较为稳定的做法。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 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我们应该打破传统, 结合实际, 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医学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早期接触临床, 将基础理论的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丰富和完善课程体系, 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鼓励学生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 通过具体案例展开教学, 由传统的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 为社会提供创新型人才。同时, 明确定位附属医院的教育职能, 建立附属医院的系统评估机制, 医院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带教医生应认真负责,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代教医生教学规范性等进行系统全面检查, 从而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发挥长学制, 让学生尽早入科实习、接触临床, 以实践带动科研,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能力。
3.2 完善医学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创新医学教育内容
首先, 制定完善的专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减少不必要的专业课。强化预防保健类课程、医德教育和病人安全教育等, 增设医患沟通课程, 对教学计划进行实时全过程监控, 并随时修订不适应的教学计划, 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能够适应实际工作, 德才兼备, 具有全面知识结构的综合型人才。
其次, 合理安排课时, 适当减少理论授课的课时, 增加实验课和实践课的课时, 并通过增加有关的选修课科目, 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兴趣,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 特别要强化医学伦理道德和卫生法律方面的教育。医学伦理道德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基石,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 今后将出现越来越多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 社会需要的医生不仅要医术精湛, 更要具有良好的执业道德。因此, 医学伦理道德教育对当代医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随着近年来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医生应该认真学习医疗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严格遵守医疗程序和法律法规, 用法律武器规范医疗行为并自我保护。
3.3 改革陈旧的教学方式
教学方法和手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是为教学内容、教育目标服务的。因此, 一方面, 要以启发式教育为主, 逐步淡化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近些年来, 我国高校越来越重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 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生未来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 IT技术成为主导信息时代发展、进步的关键。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 现代教育模式正从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向注重能力培养转化, 原来的被动性学习也逐渐被自主性学习所取代, 学习方式也由“知识型”向“智能型”, 再向“个性和谐发展”转变。通过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良好的支持, 将学生培养成能应用IT技术自主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另一方面, 要综合利用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电子化教学等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挖掘新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再感到枯燥, 使学习变得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吸引力。
3.4 创建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
合理的教学评估机制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的评价两方面。一是对学生的评价, 目前仍以课堂考试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 新的评价体系应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采用一种开放灵活的评价制度, 综合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进行评估, 特别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应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同时紧密结合就业形势,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社会的实际需求对该体系进行调整。对学生的考核应综合考虑学习成绩、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及团队配合等, 从而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等。同时, 建立科研训练基地, 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本科生开始, 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研活动, 与附属医院合作, 建立科研训练基地, 为学生开展科研活动提供充足的经费和平台, 使学生把理论转换成实践, 最后又转换成了理论。通过导师的指导, 进行开题设计和论文答辩, 通过科研工作和实习工作, 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二是完善教师的激励机制, 特别是支持优秀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措施。建立导师教学效果督导制度。通过学生的表现来考核导师, 建立导师负责制, 使导师和学生具有连带关系, 如果学生表现不好, 导师要承担连带责任, 对不负责任的导师要给予相应处分。最后, 由学生为导师打分, 实行末位淘汰制。设立教师听课督导组, 定期开展教学研讨会, 对听课的结果大会通报, 促使导师针对学生特点和学科特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将学生的表现与导师的奖酬制度和职称晋升相互挂钩。
参考文献
[1]孙宝志.全球视野下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改革出路[J].医学与哲学, 2013 (34) .
[2]耿景海, 文民刚, 周增桓.医学教育改革热点及发展趋势[J].医学研究与教育, 2012 (4) .
[3]郑少燕, 杨棉华, 边军辉.面向国际化挑战改革医学教育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8) .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2
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英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推进,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也日渐凸显。教育改革不断推进,英语教育应积极创新发展,努力促进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的英语教育中还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果不能将这些问题有效解决会影响英语教育的发展,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促进英语教育的顺利推进。本文就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及改革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英语教育中,我国已经颁布了一些法律规范,英语教育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很好的适应,与社会的开放性需要想满足,能够更好地培养国际化的高素质英语人才。当前社会不断发展,开放性逐渐加强,英语教育的问题也随之而来,学校需要努力做好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工作,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一、英语教育专业建设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的教育部门提出要求培养满足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的复合型人才,强化人文素养,为国家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英语教育是教育科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之一,英语教育专业的关注度很高,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能够促进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国际英语教育密切衔接,促进资源的共享,使英语教师队伍的国际影响力得以提升,更好的开展国际英语项目的合作。英语教育专业是经济、教育等方面发展的共同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推进英语教育专业建设,教育事业的推进需要大量的英语教育人才,各个院校开始加强英语教育专业的建设,这使得英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和进展,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双专业的教师队伍建设要求被提出,这就需要英语教育专业实现全面的建设与改革。
现阶段,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还不能满足在教育的实际需要,英语教师数量不足,教师发展存在着地域性的差异,英语教师的素质水平也不能达到实际要求。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建设能够满足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能力水平的`提升,促进义务教育的顺利推进。
二、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及改革策略
1、发挥英语优势,促进英语专业的方向化建设
英语是十分重要的语言交流工具,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衍生品,同时也是人类智慧的精华。在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中,需要充分发挥英语的自身优势与内涵,提高其文化以及社会价值,促进英语专业实现特色化建设。在英语教育专业中,主要注重英语的专业性以及实用价值,完善英语课程体系以及教学体系的建设,强化其管理水平,使其朝着条件性知识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在英语专业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将英语与教育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的英语教育专业假设。对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有目的、有重点的进行专业教育,促进教育水平以及效果的事半功倍。
2、积极开展英语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的建设
积极开发英语教师特色教育课程作为出发点,使英语教育专业实现自身的特色,将英语与教育相结合,从教育理念、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评价等方面着手,调研英语教师教育的计划、课程设置以及讲授方式等,使课程标准以及教学大纲凸显特色,建立特色课程的开发团体,对具有特色课程的资源进行开发,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要开发英语教育专业的特色课程,需要明确英语教育专业的优势,将教育教学内容与英语课程相结合,强化学生的英语专业技能,同时获得更多教育学科的知识。精加工教育学科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教育思想,了解教育的前言动态,将教育学科专业的应用性以及基础性得以凸显。
3、加强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合作
在英语教育专业建设中,要促进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强实践教学,建设科研基地,这是强化应用型英语教师建立的关键。做好实践教学与科研基地的建设能够使大学、中小学教学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实现共赢,同时通过教育教学实践还能够促使学生英语专业素养以及水平的全面提升,在教学中加入科研的内容。实践教学以及科研基地的建设,需要选择优秀的、业务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专家、教师等,让他们对中小学英语教师的教育实践进行有效地指导,实现实践教学、科研合作的长效发展,保证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建设顺利推进,并不断强化。
谈现代声乐教育的发展及改革研究 篇3
关键词:声乐教学改革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109-03
在不断进行的声乐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过程中,声乐教改成为最直接的方式方法,教改必然要以实践为来源,以理论为基础,以提高和完善教學水平为目的。为将对教改的分析研究表述更清晰,我们从素质、创新、心理和多元这四个层面来进行探讨。
一、我国现代声乐教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九十年代是中国声乐事业发展史上的“华彩乐章”。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经过约七八十年的发展建设,中国声乐学派己基本建成。无论美声,还是民族,两种唱法之间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争奇斗艳、齐头并进:两种唱法的完美“嫁接”是中国声乐学派形成的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声乐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一些前所未有的“合力”形成了该时段推动声乐事业的发展动力。民族、美声两种唱法的发展都可以用这几个词来形容,那就是“根深叶茂、硕果累累、欣欣向荣!”改革幵放以来,由于国外声乐专家来华讲学与演出日益频繁,为中国声乐的发展幵拓了视野,以金铁霖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声乐教育家开始以新的视角来思考声乐的发展,他提出:“中国声乐应立足于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与时代性的基础上。”努力把握声乐科学性与民族风格协调统一的规律和教学方法,这己成为当代声乐教师的共识。声乐教育蓬勃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他们致力于声乐教育以及相关科研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以中国音乐学院为代表在全国形成了以专业音乐院校为排头兵的师范院校、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院校等多层次的教育格局。
当时最为著名的有广州音专、成都音专、东北音专、中南音专、西北音专等,杭州、西安等地方的院校也开始设立一些音乐专科学校。另外,一些地方性的中学也开始着手筹办附中、附小等音乐学校。这样的话,我国音乐教育从整体上来看,已经日渐成熟,纵向的体系越来越健全,院校内师资队伍形成了合理化的梯队建设。另外,不少华人华裔也致力于次。比如萧淑贤、喻宜营等享誉海外的名家不断地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在人才师资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力量资源,正式标志着我国的声乐专业教育事业迈向了全新的时期。
我国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一直都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的声乐教育事业始终起到引领作用。我国最早建立的音乐学院就是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这两所音乐学院的诞生,标志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初步开始,带动了全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全国陆续兴建了各种专科类型的音乐院校,开始走上了专业化音乐教育的路程。
我国声乐教育体系的兴起、发展、成熟,离不开社会环境和社会条件的因素。一方面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深厚积淀提供了这种素材,另一方面是社会深刻变革所导致的文化结果。进入近代以来,我国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很大变化,内在和外在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堪,这时候就需要音乐这种精神文化产品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精神需求。在结合了中国民乐、西方美声等元素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出了我国现代的声乐。这是有深刻的实际背景的。
目前我国现代声乐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结构日趋完善,无论是初级教育还是中高级教育,都呈现出了一种科学化、层次化、体系化的现实。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目的以及人才培养上面,具备综合的实力和能力。本文通过不同角度的分析,对我国现代声乐教育进行了一番回顾与分析。通过这种分析,我们可以更加了解声乐的兴起以及发展的意义。这种工作旨在对于未来的声乐发展指明道路,对于未来的声乐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二、素质教育是当前声乐教学改革中的重点
声乐教学改革是我国教育教学深化改革中的一小部分,但同样遵循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原则,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素质教育定义的实质便是指对综合能力的培养,而在声乐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就是指多方面培养声乐的演唱能力,这也是声乐素质教育成果的映像。声乐素质教育的能力培养涵盖了多方面能力,这也是提高声乐演唱综合能力的关键内容。第一分类便是包含了呼吸、发声、共鸣、识谱、听音和语言等多方面的基本声乐演唱能力。第二分类便是包含了通俗唱法、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以及原生态唱法的多种演唱唱法的能力。第三分类便是包含了注意力、理解力、联想力和意志力的多种舞台需要的演唱心理能力。第四分类便是包含了表情控制能力、舞台肢体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互动能力等多种舞台表演能力。第五分类便是包含了对声乐作品内容、风格、主题等艺术形式的表现能力。通过对以上这些层面的能力培养,最终实现整体的声乐演唱综合能力的提升,实现声乐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素质教育还需要一个过程,能通过对细分下的能力培养来实现整体能力提升,需要的是对教学内容的重新认知,不断地将各种细分能力融入到课程体系当中。
三、创新教育是声乐教学改革中的方向
创新教育是对整个声乐教学改革的方向的把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完善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法。在以素质教育为工作重点的基础之上,在每个细小环节上,在各种理论或实践依据的基础之上,要适当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体系,在声乐教改中的关键问题、核心环节以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具体细节上下功夫,把创新教育落在点上,用理论与实践快速验证创新教育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不仅如此,除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的创新,还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将其运用到实际的声乐学习过程中。创新教育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学、互动实践得到了理论和实践验证。在教育创新道路上,每一次创新都是一个新的方向,能紧紧地通过理论与实践来作为衡量创新教育可行性的标准,就可以将其运用和推广起来。学生的创新思维是需要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而慢慢建立起来的,这种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充分地把基础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做到位,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声乐基础理论与实践后,在此基础之上,才逐步形成的创新思维逻辑。也可以说,创新来自于对事物的领会,只有全面了解了,才能提出新的理论或新的方法。所以说,创新教育的基础还是声乐基础教育,创新为声乐教学提供和拓宽了方向。
nlc202309091405
四、心理教育是声乐教学改革中的命脉
把心理教育作为教改中的命脉,是因其参与了整个教学过程并且影响着学习者的整个职业生涯。心理教育还是以心理学为根本,以科学的方式进行研究与应用,来提高学生和教师在整体上对声乐学习过程的认知与把握。
而从歌唱心理学的视角考量,歌唱心理乃是整个歌唱艺术的支撑与动力。“我们研究歌唱心理,是人体科学与思维科学的深入,是研究、观察与体验人们在进行音乐活动时的规律,了解人们在学习、演唱过程中的行为,歌唱心理的应用是对人们在进行声乐活动时的行为加以描述、解释、预测及控制。”具体而言,歌唱心理学主要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解、意志、性格、人格以及心理调控力、心理承受力等。
五、多元教育是声乐教学改革中的要点
多元教育是以声乐核心教学内容为主,不断丰富具有关联性的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多元化是新时期的趋势,是为了学生能适应更多新环境、新需求。这种多元化的教改一方面是从教学本身出发的,将传统的教学内容加入了新的元素,但都具备相关性,可能是唱法的拓展,也可能是乐器的延伸。另一方面是以就业为方向的改革,把适应新时代的职业需求作为核心,将多元化的内容授予学生,让其能适应更多职业需求,比如会从声乐创作或声乐理论研究向声乐教学或音乐策划等方面拓展。声乐教学改革的内容要以声乐演唱为主,兼及多学科、多技能的多元化教学内容。
总而言之,学习声乐不但要掌握声乐的演唱技巧,还应对声乐的教学理论有所了解和研究。声乐教学发展到今天,在声乐教育者的努力下,逐渐形成一个严格、科学的体系。随着声乐教学的实践与深入,将推动声乐教育向着更完善、更成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崔运武.中国师范教育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
[2]伍雍谊.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1840-1949)[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金英淑.新時期高师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与基本设想[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胡永菊.王国维“完全之人物”教育宗旨观及教育价值[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5]从哲.梁启超与“废科兴学”[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6]刘慧阳.高师本科院校教师职前培养模式的历史变革与发展[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7]何志颖.高师声乐教学改革研究综述[J].艺术教育,2007,(06):43.
高校后勤改革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篇4
一、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取得的成就
高校后勤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解决了长期以来高校后勤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了管理体制。改革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统、包、管”和“等、靠、要”的后勤管理模式, 使“大而全”、“小而全”、封闭式、福利型的后勤服务系统逐步转变成以甲乙方管理模式为主, 多种管理模式共同发展的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二是转换了运行机制。许多高校后勤实体 (有的甚至是法人实体)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模拟企业化运作, 以协议的形式确定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明确服务质量、服务标准、服务价格, 形成了有偿服务的收费机制、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人事管理机制、竞争上岗的人员聘用机制、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激励机制, 极大调动了后勤员工的积极性。三是服务质量、服务水平迅速提升。高校后勤实体积极探索管理方式、管理技术的创新, 引入了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管理和以标准化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手段, 使网上沟通、网上报修、网上投诉、网上办公等信息化管理在后勤得到了运用, 使ISO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食堂和标准化学生公寓建设体系等规范化、标准化的现代管理手段在后勤得到了实施。与改革前相比, 后勤管理的科技含量、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得到了迅速提升, 维修及时率、就餐率及师生的满意度有了较大提高。四是后勤基础设施明显增强。高校后勤一方面通过整合、优化、合理配置后勤资源, 加强了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通过合理配置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 拓宽融资渠道, 引入社会企业加入后勤基础设施建设, 改变了过去后勤基础设施建设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和高校投入的不良格局, 提升了高校后勤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 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目前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存在的困难及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后勤改革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高校后勤改革存在认识误区。一方面, 一些人误以为后勤改革就是后勤社会化, 一提到后勤社会化, 就误以为后勤是社会的, 学校可以不拨款, 一提到“剥离”就误以为后勤与学校已经分离, 存在甩“包袱”的倾向;另一方面, 一些人将改革过程中遇到困难归究于后勤改革的方向错误, 误以为改革是失败的, 因而否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一些高校甚至开始走回头路, 重新退回到计划经济时期的老路上。其实, 后勤社会化只是后勤改革的最终目标, 后勤社会化也并不是把一切推给社会, 学校离不开后勤, 后勤离不开学校, 后勤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二是高校后勤市场化与教育公益性的矛盾得不到妥善解决。一方面, 后勤改革要求高校后勤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 实行市场化、社会化、企业化, 其经营必然尊重市场经济规律, 讲究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高校后勤的教育属性决定了高校后勤必须姓“教”, 其任何经营服务工作都必须紧紧围绕并服从于学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 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虽然高校后勤想两手都要抓, 两者都兼顾, 但究竟是在讲求社会效益的同时, 兼顾经济效益, 还是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 兼顾社会效益, 常常陷于两难的困惑, 影响了改革的进程。三是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后勤改革的配套制度不完善, 配套机制不健全;运作模式选择不合理, 操作方式不规范, 甲乙双方关系不够理顺;产权关系不明晰, 经济指标不合理;服务定价违背价格形成规律, 严重偏离实际价格;后勤市场归口难, 后勤实体发展后劲不足;行政干预过多, “管、卡、要”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些问题是改革不全面、不深入、不配套形成的。
三、进一步深化后勤改革的对策
(一) 坚持因校因地制宜, 正确选择运作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的运作模式呈现多样化趋势, 主要有法人实体模式、社会承办模式、行政管理模式、甲乙方管理模式, 这四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如何选择正确的运作模式?我们认为各地各高校应当因校因地制宜, 以有利于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 有利于减轻学校负担, 有利于学校稳定与发展的三个标准来选择最佳运行模式。
(二) 坚持政府主导, 逐步完善政策体系
高校后勤改革如果没有政府主导, 没有政策支持、没有系统理论指导, 改革将难以进行下去。因此, 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政策先行, 由政府出台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后勤改革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 以规范和指导高校后勤改革行为, 同时坚持“扶上马, 送一程”的方针, 加大对高校后勤的支持力度。
(三) 坚持改革方向, 正确处理好三大关系
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必然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不能停滞改革, 甚至放弃改革, 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 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公益性与市场性的关系。公益性主要靠政府和学校通过免税、零租赁、补贴、投入等办法来体现, 后勤实体是落实者和执行者;市场性主要靠高校后勤实体深化改革来体现, 政府和学校是市场环境的营造者。二是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实际操作中, 抓社会效益主要强调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提高, 推行人性化管理;抓经济效益主要强调开拓市场、增加创收, 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 节能降耗。三是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 发展是目的, 稳定是前提。没有改革, 后勤就失去了动力, 发展就不可能顺利进行;没有发展, 后勤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能力就不可能提高, 就不可能保证学校的稳定;没有稳定, 改革和发展都无从进行。
(四) 坚持从实际出发, 构建科学合理的经费测算体系
一是要从实际出发, 因地因校制宜。既要尊重历史水平, 也要考虑物价水平、师生人数、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现实条件, 还要考虑服务质量、服务要求的不同;既要纵向比, 也要横向比;既要有利于节省经费, 提高服务质量, 又要有利于后勤的改革和发展, 在遵循价值规律的基础上, 力求使测算更加科学、合理, 给后勤实体适当的发展空间。二是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根据目前各高校后勤经费测算的实践, 我们认为以下两种方法比较科学合理。一是倒推法, 就是以历年经费为基数, 采用倒推的办法确定后勤经费。采用倒推法关键是基数的确定, 可以采用前一年的经济指标作为基数, 也可以采用最近几年的平均数作为基数, 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 都要考虑到基期的物价水平、师生人数、服务项目、服务内容等客观条件与现实情况的差异, 合理增加或减少经济指标。二是同类价格参照法, 就是参照市场价格或兄弟高校同类服务价格, 对学校后勤经费进行测算。参照市场价格时, 不但要考虑到高校后勤公益性的特点, 还要考虑到高校后勤养“老人”, 服务成本一般比社会企业高的特点;参照兄弟高校后勤服务价格时, 应综合分析兄弟高校后勤的职工人数、后勤资源、创收条件、地理位置等条件与本校后勤的差异。三是要建立健全经费测算组织机构。成立由学校领导牵头, 纪委、计财处、审计处、后勤管理处等部门参加的“后勤经费测算小组”, 每年对后勤服务质量、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评价, 对下一年度的经费进行测算, 及时调整经费偏差,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使后勤经费测算常态化、程序化。
(五) 坚持“以人为本”, 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人的问题”
后勤改革过程中“人的问题”主要包括后勤实体与师生的关系问题, 后勤实体与后勤员工的关系问题两个方面。在处理后勤实体与师生的关系时, 后勤实体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 以学生为主体”, 服务以人为本, 以学生、教师为主体, 真正体现一切为了学生, 一切为了教学, 一切为了科研, 争取得到师生的理解和支持。在处理后勤实体与后勤员工的关系时, 既要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 充分考虑“老人”的经济利益和实际承受力, 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老人”的问题, 确保改革的稳定, 又要避免正式职工安于现状, 不思进取, 思想观念转变难, 危机意识不强, 当“工头”, 吃“大锅饭”的陋习仍然存在的现象;既要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降低人力资源成本, 又要推行人事制度改革, 从制度上打破员工身份限制, 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用好人才, 留住人才的良好环境, 形成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争相创新的良好氛围。
摘要:高校后勤改革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 必然会遇到诸多困难和问题, 但关键是体制和机制问题。因此, 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合理的运行体制, 是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
关键词:高校后勤改革,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倪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困境与出路[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3) .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5
尽管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原先的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的顺利完成及综合大学参与教师教育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教师教育较大的发展,但同时也激化了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之中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的日益凸显。如不及时地梳理、研究及解决这些矛盾与问题,不仅教师教育的改革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就连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都会成为一个很大的现实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师范院校以改变专业设置;重视学术研究;调整学科结构及院校更名与合并来应对教师教育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之际高等师范院校的生存危机。①本文以终身教育的视角来对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给予梳理与探究,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终身教育的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分析
(一)管理模式上的“部门条块分割”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从横向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教育(原称师范教育)的职前培养部门如师范院校以及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之间没有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的关系,而是“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事实上,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尤其是在终身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开始推行教师教育的新战略,如在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在有条件的综合高等学校试办师范学院。这样一来,培养教师的部门和权限就打破了原本只由师范院校独享或垄断的局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教师教育的开放式和竞争式发展,但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深入推进,教师教育的培养部门之间的无序竞争导致了我国教师教育中的资源浪费现象异常严重的弊病,如我国教师教育专业在招生方面就存在着严重的忽视市场需求的弊病,从而导致人才培养上的严重“供过于求”现状。
从纵向的角度来看,我国教师教育的职前培养的各部门与职后的中小学以及各级教师继续教育部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协调现象,即严重的“部门条块分割”现象,也就是说师范院校或综合性高等院校和非师范类高等院校的教师教育专业只负责教师的职前理论培养,而中小学则事实上成为教师任职后弥补实践运用能力的“实验场”,至于各级教师继续教育机构只负责中小学教师的假期培训任务。所以,笔者认为一个教师教育专业的大学生的培养过程是被人为地分割为三个独立的培养阶段。尽管这些大学生在读教师教育专业期间需要深入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与见习,但是,为期4至6个星期的实践时间实在无法形成一定的实践智慧,因此,“蜻蜓点水”式的实习和见习也只能说明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的“各自为政”、“老死不相往来”。②此外,中小学教师的假期继续教育培训也存在着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与中小学教师实际需要之间相互脱离的弊病。显然,教师教育专业的各培养部门之间存在着的“条块分割”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未来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困境之一。
(二)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
客观地说,目前,各高校从事教师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强,甚至于还有弱化的趋向。因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在于各学科教学论。但是,各学科教学论的教师配备情况及他们自身的专业发展状况是个非常令人担心的问题。一方面,学科教学论教师普遍年轻化,尽管,这些年轻的教学论教师有着高学位、高学历,但是却又大多是非教师教育专业出身。正如有人所言,当前,教师教育的师资队伍状况远远不能适应教师教育发展的需要,集中体现在“先天营养不足”(非教师教育专业出身)和“后天发育不良”(理论偏低及实证缺失)两个方面,③另一方面,各高校教学论教师又面临着一个专业发展缺失的境地,除了带学生进行短暂的教育实习或见习外,他们几乎没有时间与精力到中小学进行实践学习,年复一年的脱离实践的所谓理论讲解所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教学论教师的理论僵化与学科教学理论生命力的缺失,从而也就导致学科教学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缺失,而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又最终导致大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论与社会实践严重脱离弊病的必然产生。因此,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缺失不能不说是终身教育视角下我国教师教育的一大现实困境。
(三)课程设置上的“学科比例失衡”
一般来说,教师教育的课程知识应当包括三个部分,即学科知识、条件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在终身教育的视角下,这三类课程之间不仅应当有一个比例平衡的问题,而且还应当着力培养起学生的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各种条件,如终身教育的意识、终身学习的能力等。但是,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衡问题。如有人就我国现行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英国、美国、埃及、印度及德国进行了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我国学科教育时间无论是和发达国家英、美等国,还是和发展中国家印度相比都是最长的,而教育理论时间和教育实践时间却是最短的。这就充分说明了我国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过分注重学科知识而教育理论与实践知识却严重不足的现状。
(四)教学方式上的“学生主体缺失”
教师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缺失表现在:一方面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理论讲解过多,导致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和质疑辩论甚至于思考和消化的时间缺失;另一方面是多数学生缺失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在教学中依赖教师讲解的心理过强。⑤笔者在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中,就大胆地采用了“学生讲解+师生讨论+教师总结”的教学方式,目的在于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但在实践中,笔者也遇到了种种阻力,尽管其中有部分督导组成员和院系领导的不理解,但最大的阻力却是来自于学生的不适应和不配合甚至于不理解。事实上,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主动性、自主性、创新性及社会性四个方面。而就现行的教师教育来说,教师满堂灌的现象相当普遍,他们往往把主要的精力与时间花费在教材的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全然不顾学生的个性天赋、专业兴趣、探究欲望、实践反思与创新的内在动机的有无。从而也就造成了多数学生的被动学习与厌学状况普遍存在的现状,当然也就谈不上知识的创新与发展了。所以,教学方式上的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不仅直接导致理论与实践的相互脱离,而且还是最终导致学生丧失社会实践意识和专业反思与创新能力的根源之一。
(五)人才评价上的“考试初衷异化”
现行教师教育中,人才评价还是依靠理论课程的静态考试模式,即以学生所通过的校内课程结业考试的门数及学分来评价学生的合格与否,不仅忽视了理论的实践运用能力的测试,而且还忽视了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关注。这种人才评价无异于考试初衷的异化,即把考试的手段与工具性当做教育的目的与归宿。在这样的人才评价观的影响下,学生很可能会把目光聚焦于理论考试的过关与否上,而全然不顾其实践运用能力的磨炼和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所以,笔者认为目前的教师教育的人才评价机制忽视或排斥了社会实践评价项目和学生学习品质的内容。
二、教师教育的改革走向
首先,实施教师教育五个方面的一体化。教师教育一体化包括纵向意义上的、横向意义上的、发展意义上的、研究意义上的和整体意义上五方面的一体化。⑥就纵向意义上的一体化而言,就是要打破现行“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实现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双向交流的一体化,走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一体化之路;对于横向意义上的一体化来说,就是把高等师范院校和综合大学的教师教育进行一体化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基础教育的城乡之间的教师之间也应当加强交流与合作;而发展意义上的一体化是指充分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为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学习、进修、研讨、交流环境;至于研究意义上的一体化,则是指引导教师角色从“教书匠”向“研究者”的转变,使教师把教学与科研有机地结合起来;整体意义上的教师教育一体化则是指在教师教育之中,把宏观的和微观的、纵向的和横向的、理论的与实践的、校内的与校外的各种教师教育资源有机的整合起来,充分发挥系统优势以促进教师教育的一体化。
其次,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就在于充分运用教师教育的实习基地,以半年或一年为期限,把各科教学论教师组织起来深入中小学进行实践学习。可以采用分批分阶段地实地任教的方式来促进教学论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教育的教学理论不断获得实践检验、修正和创新。显然,这不仅需要高校出台利于教学论教师实地任教、外出进修等的政策以及对原有教师管理制度做出相应的改进,而且还需要高校和中小学进行必要的合作以确保这些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
第三,大幅度地进行学科比重的调整。教师教育的学科建设应当以教师教育专业实践化为导向,而走向实践整合型的教师培养则是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目标和内容,⑦这是2006年全国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研讨会中学者们的共识。由此可见,鉴于我国现行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中的学科教育比重过大,而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不足的现状,应当大幅度地调整学科比重的调整,把原本90%-92%的学科课程缩减至40%左右,而教育理论课程由5%-6%增加至20%左右,教育实践课程也由3%-4%增加至40%左右。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6
一、“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职教课程改革思想
广东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广东经济改革一样活跃,为了培养满足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广东职教人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探索,逐步形成了广东特色的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思想。在“2014年广东中英职业教育交流会”上正式提出了“能力核心、系统培养”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思想。“能力核心”是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系统培养”是指面向学生的职业生涯,中-高-本衔接贯通,分级培养专业人才。在操作层面,“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的关键在于通过岗位的分层实现能力的分级,通过分级的能力,定位中-高-本衔接的教育层次,建构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具体包括四层含义:(1)设计框架。借鉴国内外先进职教经验,如英国的职业资格框架体系,根据对应岗位群的实际,设计覆盖岗位群、能力分级的职业能力框架。(2)构建标准。基于职业能力框架构建中-高-本衔接、一体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3)分级培养。在统一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分级培养的理念,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开发工作过程导向的、衔接分层的中职、高职乃至本科课程。(4)衔接贯通。由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主导,设计转段、自主招生考核等环节,中职、高职和本科院校分段完成课程教学,各层次课程体系层次分明、衔接贯通,形成纵向有机联系的系统。
二、以标准建设为引领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
1.建立分层分级的衔接贯通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开展课程体系建构工程的核心是:建立中职-高职-应用本科衔接的分层分级衔接贯通课程体系。首先,坚持以职业能力标准为课程体系建构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发达国家的职业标准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依据,例如,英国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闻名于世。2015年,我国职业分类大典修改出台,职业资格证书正在清理整顿,科学规范的国家职业资格框架体系和职业标准还正在建设之中,这给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分析各专业的职业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其次,以职业生涯发展路径为建设纽带,实现课程体系的分层分级。职业生涯发展路径是专业人才所面向的工作岗位及其进程,一般通过企业调研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统计分析归纳提炼而成。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职业生涯发展路径表(下表1)共分为六级两类岗位,其中中职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Ⅰ级的岗位,高职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Ⅱ、Ⅲ级的岗位,本科层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定位为第Ⅲ、Ⅳ级的岗位。据此,对这些岗位进行职业能力分析,就可以获得分层分级的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基于岗位及能力的分层分级,一是实现了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目标定位、人才规格衔接与区分,避免了目标层次定位不清;二是对接分层分级的能力就可构建分层分级、衔接贯通的课程体系,避免课程重叠。
2.以标准建设引领课程改革
2008年,广东省教育厅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对口自主招生”试点工作。为解决中高职衔接的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资源建设、教学与评价等问题,广东省2013年启动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先后立项74个专业教学标准研制项目,包括中高职衔接项目、高职本科衔接项目、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项目、现代学徒制标准研制项目、国际化标准研制项目、IHK证书本土化项目等。在“能力核心、系统培养”理念指导下,将标准研制分解为供需调研、职业能力分析、课程体系构建、标准编制四个阶段,采取竞标方式,由本科院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组成项目组,共同承担研制工作。预计到2016年年底将完成81个中高衔接、高本衔接、现代学徒制、国际化的专业教学标准和1100多门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这些标准将在所有中高本职业院校中推广、实施,让近百万学生受益。
广东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3.建构“宽专结合”的模块化课程结构
职业教育必须基于工作的结构和体系去建立课程的结构和体系,职业能力分析为课程体系建构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课程体系建构必须对接职业能力。(1)建立功能不同的课程模块。中职、高职、本科课程模块功能的划分如图1所示,公共基础课模块重在培养人文素养,专业课模块重在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其中中职、高职的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以及本科的专业主干课模块重在培养该专业领域最为基本、最为重要的职业能力。(2)课程模块要“宽专结合”。“宽专结合”的“宽”,一是指课程要适应“宽职业群”的能力需要,体现在专业培养目标面向的行业企业领域、岗位群和职业能力;二是指课程还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较宽基础”,体现在文化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边界要宽,这也符合企业管理日趋扁平化对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可见,宽专结合的“宽”更多地体现在服务于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以及服务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宽专结合的“专”更多地体现服务于学生的就业需要,职业教育必须坚持就业导向,因此,“专”是指课程必须指向职业岗位方向的深化,这体现在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拓展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不仅要“专”还要“活”,每个专业应提供不只一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专业拓展课程要突出专业能力的延伸和职业视野的开阔。(3)课程类型的多样化。不同课程类型实现的功能不一样,这些课程类型包括学科课程、项目课程、学习领域课程、技能训练课程、综合实践课程等。基于工作的结构建立起来的课程体系,其课程类型不应单一化,课程体系中的门类应倡导由多种课程类型融合。如图2所示,集中反映了“宽专结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结构。
4.以信息化为手段开发资源
课程标准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课程资源开发已由传统的教材编写走向了立体化资源建设,广东在信息化资源建设和平台建设两方面双管齐下。《广东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指出:用信息化改造和发展职业教育,采用计算机仿真、模拟实训等技术,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开发网络学习课程和学分银行,为职业继续教育提供技术支撑,促进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共享,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水平。到2020年,建设1000门优质网络课程,开发100套虚拟仿真实训实验系统,开发15个省级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技术,开发课程资源。一是通过省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库的建设,建设信息化的课程资源,近三年高职共建设了530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2016年启动了10个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二是建设了“广东省中职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省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先后资助58个“中等职业教育数字化课程教学资源”和30个“一体化实训室数字化课程学习系统”项目立项,所有项目建成后通过平台与全省中职学校师生实现资源共享。
5.加强国际合作,与国际标准接轨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粤府〔2015〕12号)指出: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引进国际先进、成熟适用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专业课程标准、教材体系和其他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国际标准制订,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程度。广东在省级层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成立了两个机构,中英职业教育(广东)发展研究中心和粤德职业教育推广与发展研究中心,目前已进行如下探索:(1)借鉴、学习、引进国外的专业及课程标准。例如,在标准建设中借鉴了英国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基本思路,在国际商务、汽车等专业中进行澳大利亚、德国及欧盟标准的引入,此外,在前面已述的标准建设借鉴国际经验和成果。(2)探索职业教育等级证书。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是各国衡量劳动者实际工作能力和技能不断提高的情况,促进劳动者对自身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所建立的劳动就业制度和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12年6月,教育部批复同意广东在率先试点职业教育等级证书制度,通过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标准体系,构建以实际工作表现为依据的考评体系,形成基于能力核心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目前在数控技术、汽车运用技术等专业中进行试验探索。
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问题反思
1.课程体系不衔接是中高职难以衔接的关键
据调查,中高职衔接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尤其是职业素养与企业要求仍有差距;二是中高职目标定位不清,难以区分层次,导致人才培养质量差异性大;三是中高职院校同一专业课程名称重复,课程内容重叠,等等。中高职课程体系不衔接,中职、高职、本科院校本位主义严重,缺乏课程的系统化考虑。
2.课程开发未能深度实现校企合作
在课程层面,不少職业院校校企合作主要是毕业实习,或是企业专家参与某门课程教材编写等,更多的是注重形式或有形层面的合作。广义上,校企合作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匹配,匹配的衡量标准是职业标准。纵观职业院校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或不明确具体的职业能力要求,或将职业能力分割为知识、技能、态度单独培养,或根本就没有建立课程标准等等,导致课程的随意性大,与需求的要求相差甚远。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建设中也存在供给侧的改革,其重点应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深化校企合作。
3.职业院校的课程缺乏有力监管
课程是实现目标的载体,课程的开设以及课程体系结构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由于职业院校的专业多、课程多、变化快等特征,导致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的灵活度大,因此,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对院校的课程调查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任课教师不关注专业教学标准或人才培养方案,只关注任教的课程,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服务的功能未能凸显。二是,因人设课的现象依然存在,由于教师们的知识结构尤其是专业实践能力欠缺,尽管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很好,但有的课程在职业院校无人能上,只能因人设课,教师队伍的能力结构与职教特色的课程体系要求不匹配,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三是,以教材定课程,自编教材质量堪忧。与国外比较,中国的教师更加依赖于教材,而且所依赖的教材较为单一,往往一本教材就决定了一门课程,而不是基于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内容。此外,受多种因素驱动,自编教材质量良莠不齐,以示范校建设为例,开发课程教材是重点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有资金保证,2010年始,各大出版社的专业教材高度重复,导致资源浪费,且教材专业知识的严谨性不足,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色有深受学生喜欢的教材不多。
4.信息化资源的应用严重不足
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到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投入大,遗憾的是产出的效益不显著,即应用不广泛。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宣传缺失。很多教师需要使用信息化资源无从找到,存在建设和应用信息不对称。二是应用积极性不高。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授课任务重,满足于ppt辅助教学,导致无暇广泛、深入地筛选、应用已有的信息化资源;三是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于资源建设速度。信息更新发展速度快于资源建设的速度,信息化资源的在线学习平台不多,不能满足学生的在线学习需求,例如,满足于学生随时学习需求的APP学习资源缺乏。
5.课程评价与职业能力目标偏离
毋庸置疑,课程评价必须针对课程所对应的职业能力培养进行考量。由于能力是内隐的心理特征,只有在相应的职业活动中才能外显,因此,对于职业能力的测评必须依托职业活动。例如,“汽车维修质量检测”课程评价应重点在于胜任工作的能力评价,即通过“查询汽车初始故障—自检—互检—质检—总检”五个步骤工作的完成质量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但往往这门课程评价还停留于纸笔测验,以及考勤、期中和期末考试的综合。对于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评价普遍没有重视测评职业能力。其原因,一是已有的课程没有有机地与职业能力对接,无法找到相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即职业活动为载体去测评能力;二是评价的内容、方法、手段受传统教学观念的约束,重知识轻能力,重局部轻整体。
6.标准建设的长效机制没有建立
目前从国家到地方乃至学校,都在建立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但是,标准制定后如何推广、执行、检查、督导,这些都没有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措施。通过标准化研究,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建设必须遵循一致同意原理、最优化原理、简化原理、实施价值原理、强制实施原理、选择固定原理、定期更新原理。其中,实施价值原理和强制执行原理告诉我们,标准制定出版后,必须积极推广应用,如果不实施就没有任何价值,且标准一经颁布就要执行。尽管职业教育的标准勿须通过法律强制实施,但它均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编制的,将作为评估教育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尺,因此也具有强制性,即在同一区域内,职业院校必须执行。标准是作为制度予以实施的,应该在某一时期固定不变,以利于实施,这就是标准化的固定原理。与固定原理相生并存的是定期更新原理,其要求标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审,必要时,还应进行修订,修订的间隔期不能过短,也不宜过长。目前,职业教育标准建设处于研发期,标准的推广、执行、以及更新还未实现标准化,其长效机制没用引起高度关注。
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及发展建议
1.以系统化思想建构省市级课程
系统化体现在纵向的中职、高职、应用本科的衔接贯通,横向的校企合作以及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对于职业院校个体是难以从系统化来建构课程的,这一使命应由国家层面和省市级层面肩负。国家课程和省市级课程必须体现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课程的分层分级,体现工学结合。其重要基础和依据是职业资格框架体系的建立和职业标准的健全。这一工作任重道远,又势在必行。以标准建设为例,必须建立标准建设的长效机制,确定标准建设的机构以及建设周期。对于不同的标准固定和更新的周期为3~5年,教育部对专业目录的修订以5年为一个周期;对于专业教学标准,由于知识和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一般修订周期最好为3年。长效机制的建立才能推动标准的标准化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2.对接职业标准的开发课程
职业标准就是职业能力的条目化、系统化、精确化描述与制度化规定。职业能力是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也是职业院校人才供给,只用当供给与需求匹配时,职业教育才真正实现了服务宗旨。诚然,我国的职业标准还非常不健全,还未建立起国家职业资格框架,导致职业教育课程长期以来没有标准可循。但各专业课程建设过程中,是可以通过各种科学方法,获得职業能力要求乃至职业标准的。因此,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必须坚持对接职业标准的理念,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将工作领域的能力转化为学习领域的课程,实现课程与能力的有机对接,保证职业能力成为课程目标、内容的重要依据,进而开发课程教材及立体化资源。
3.以职业能力测评为抓手调控教学质量
职业能力标准是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样也是课程评价的重要依据。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起始点,通过职业能力确定职业教育目标,通过职业能力测评监控职业教育结果。因此,抓两头放过程,监控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职业能力测评的内容包括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重视专业能力测评的同时,不能忽略职业意识、职业习惯、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评价。评价主体可以是教师,更可以引入企业的专家。评价场地必须是生产环境或模拟环境,评价过程应基于职业活动。
广东正开展以标准化建设为引领的课程改革,通过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的建立,规范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实现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中-高-本有机衔接,不仅推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而且切实提高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基金项目: 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项目编号:201401003)]
参考文献:
[1]杜怡萍.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新视野:从能力到课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2]李海东,杜怡萍.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建设新视野:从需求到供给[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杜怡萍.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建设的标准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8).
[4]赵琼梅,古娟妮,赵鹏飞.基于供给侧改革的职教人才培养结构实证研究[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3):48.
[5]王敏华等.标准化教程[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13(12).
[6]李春田等.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12).
[7]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6).
[8]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7
一、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改革现状
1. 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教学理念落后
小学数学专业化教育大多数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模式, 教学方式单一, 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学习的目的很明确, 是为了考试得到好的分数, 教师也是同样只注重结果, 而学生学习的过程被忽略了。大多数的教师仍然采用过去“满堂灌”的教育模式, 在课堂上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及时良好的沟通, 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的效率严重受到影响。小学数学的专业化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教学过程枯燥乏味, 不可能实现全面培养学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目标。
2. 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 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教育的课程过分学术化, 大部分都是直接挪用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 课程的设置与小学生的自身素质与个性特点极不相称, 课程的设置缺乏必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不合适的课程设置对于学生的专业化教育根本不可能有帮助, 再加上教师自身能力的差异, 对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透彻, 小学数学教育的专业化更是难以实现。
3.“去数学化”现象, 对基础教育改革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 小学数学课堂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为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与生机, 但是“去数学化”的现象也随之出现。在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不断融合的数学教学课堂上, 寻求其平衡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主要领域。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力度之大, 是前几次所不能比拟的, 尤其是数学教学内容的变化更为突出, 这体现了数学探索的本质。
二、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改革的对策
1. 以小学生的实际为基础, 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数学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技术性, 小学数学教育更是如此, 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重点应该在于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 除此之外, 还有对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注意, 以推动数学课向纵深方向发展。当前, 我国的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都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 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教育和培训, 在教学过程中, 由于教师自身素质有限, 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握与理解就会有不同程度的偏差, 从而不能准确地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相结合, 所以做一名有数学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已经成为现阶段教师努力的主要目标。
2.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更重要地是能应用数学思想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这样数学的价值才能真正地得到体现。虽然小学数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但是简单的知识里面却蕴含着的数学思想却是十分有用的, 这些数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 培养学生对数学思想的兴趣。学生独立而充分的数学思维活动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懂得数学步骤、懂得数学概念、能够解决日常问题和数学推理以及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是教学有效性的核心。
3. 加强小学数学思维教学, 提升教学有效性
教育的核心在于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将学生有效的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的观念对于小学数学思维教育的认识相对比较片面。我们需要新的研究视角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进行探讨与研究。小学数学的有效教学是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的又一问题, 教师创设有价值、有吸引力的教学情景对于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有很大帮助, 是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4. 加强对课堂教学科学性、有效性的研究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 课堂教学的关键是教师, 教师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都要在课堂上展现给学生的, 因此, 课堂教学在数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小学数学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转变原有的落后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将自己的人格魅力融入到教学之中, 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教师对教材内容的理解程度、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态度都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 好的教学方法以及治学态度会为学生学习树立良好的榜样。因此,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融会贯通,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给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 我国的小学数学专业化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是更值得关心的是农村的新课改工作, 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不同的条件决定了教育水平的差异, 我国农村的教育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农村小学数学的专业化改革很难有效实现。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 是一项需要长期共同解决的问题, 需要政府、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 在国家对农村教育事业加大支持的契机下, 农村小学数学专业化教学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以及实质性的支援。数学教师, 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 敢于承担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研究课题, 开展更加现代化的教育教学, 促进小学数学的专业化建设。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标准背景下, 小学数学教育的改革与全新发展, 引发了小学数学常规教学模式的突破性变革, 真正完成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使命。本文笔者阐述了小学数学教育专业化改革所出现的教学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提出了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教学观念、调整课程体系、构建新的教学模式等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专业化教育,改革地
参考文献
[1].孙晨红.《改革教育实习的新构想》.教育探索, 2008.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8
一、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一) 高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我国高校一直把音乐教育作为必修课, 但是, 实际教学过程中却表现的较为薄弱。这是因为很多人对于音乐教育的理解程度还不够深刻。不少人认为音乐教育只是简单的教会学生唱歌与表演, 这就导致了功利化的音乐教育模式, 无法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此外, 不少高校领导也对音乐教育存在着误解或偏见, 对其投入不够, 甚至被边缘化。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校音乐教育的顺利开展。
(二) 大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积极性不够
我国基础教育阶段一般只是把音乐教育当作一门副科来进行讲授, 这就逐渐形成了一种音乐教育只是所谓正科的补充课程而已, 即使到了大学阶段, 很多学生依然认为音乐教育没有摆脱副科的地位。因此, 他们往往无法提起对音乐教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这就导致了无法真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他们过多的把学习时间安排给了专业学习, 音乐知识显得较为贫乏。
(三) 音乐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化
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仍然处于一个初级发展阶段, 至今为止并没有能够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这就导致了音乐课程设置不够科学与合理。在很多高校的课程教学体系中, 音乐教育往往被设置为选修课, 课堂教学主要以歌曲欣赏为主, 学分设置也偏低, 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认知度不够, 最终导致高校音乐教育效果大大下降。
(四) 音乐教育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音乐教育的师资建设工作不够到位, 这是因为很多音乐教师缺乏深厚的音乐艺术功底, 对音乐知识也缺乏全面且深入的了解与研究。有时有些高校甚至会让行政人员来兼职担任音乐教师。即使有些音乐教师是专业教师毕业, 但是, 他们又缺乏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无法满足高校音乐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加之不少高校还缺乏合适的音乐教材, 最终在教学质量方面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二、加强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 积极转变音乐教育观念
就目前的高校音乐教育理念来看, 其最主要重视的是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的传授, 让学生通过音乐教学来掌握一门专业知识。这种教学理念实际上给予了学生较大的精神压力。鉴于这种情况, 高校应该及时改变教学理念, 把音乐教育作为学生音乐修养提高的重要手段, 并从学生音乐兴趣开发的角度出发, 弘扬学生的音乐个性。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必须充分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优势与长处, 采取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音乐教育新方法, 明确音乐教育的准确目的, 努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创新精神。只有高校音乐教师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 才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 并不断丰富他们的音乐生活, 发展他们的音乐思维, 这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是非常有益的。这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感悟与理解, 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学习效果。
(二) 创新音乐教学手段与方法
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 其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与重要的。正确的教学方法将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让课程学习变得更为简单易懂。高校音乐教育是一门较为特殊的学科, 它的教学方法应该体现出一定的艺术学科特点。这就是说, 高校音乐教师应该在音乐教学课堂上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把音乐艺术的形象性与生动性有机结合在一起,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从而构建一种全新的民主教学模式。此外, 高校音乐教师还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引导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应该大胆实施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努力挖掘出学生的最大学习潜能, 并逐步摒弃掉那种陈旧的教学手段, 采取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教学手段, 让互联网与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科技产物为音乐教育提供优化服务, 真正丰富音乐教育内容, 提高其教学效果。
(三) 提高音乐教师的整体素质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 高校音乐教育就应该着眼于教师素质的提高工作, 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高教学能力的专业音乐教师。应该来说, 任何一门课程的教师水平高低直接关系到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 因为教师为学生提供直接的榜样力量, 学生的很多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培养, 学习兴趣需要教师激发。因此, 在推进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高校必须重视对音乐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通过音乐教师的激励与评价制度来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 高校应该强化对音乐教师的师德修养提高工作, 让他们真正树立起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音乐教师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形象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努力成为一个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 以自己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同时, 高校还应该努力提升音乐教师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并藉此来不断的完善自己, 并把这些教学思想很好的融入到音乐教育过程中去, 实现音乐教育的创新发展。此外, 高校还应该切实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工作, 引导他们在做好音乐教学工作的同时开展各项科研活动, 努力提升自己的音乐专业理论与学术水平。
(四) 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锻炼
高校音乐教育不仅是一项理论知识课程, 更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因此, 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培养与提升也是一个关键所在。这就需要高校音乐教师多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比如说创造更多机会让学生进行歌曲创作, 还可以让他们参与到舞台音乐设计中去, 让学生通过这些音乐实践活动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身的思维力与想象力, 还可以提升自己的创造力。此外, 高校还可以寻找各种机会来组织各种校园音乐活动, 比如说, 组建合唱团和舞蹈队等, 并组织学生参与各种音乐表演或比赛, 甚至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参与到乡村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去, 从而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艺术素养与能力展示的机会与舞台。这些音乐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拓宽他们的音乐知识, 最终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 营造良好的音乐艺术氛围
高校音乐教育还需要从文化氛围营造方面入手, 努力让高校校园成为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有效场所。事实上, 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音乐教育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学生可以通过音乐知识来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服务, 让校园文化生活在音乐知识的介入下变得更为丰富多彩。此外, 高校还应该培育出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这样,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 还可以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高校可以结合各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有意义的文艺活动中去, 尤其是要把一些高雅的音乐艺术与文化引入校园,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音乐氛围。
摘要:高校音乐教育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之一。近些年来, 高校音乐教育发展迅速, 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 其现有的教育模式仍然有不少问题存在, 急需改革。因此,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音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所在, 并给出了具体的改革策略, 从而切实提高高校音乐教育质量,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1]丁波.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现状的思考[J].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7 (02) .
[2]关欣.普通高校音乐教学改革初探[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04) .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9
1.“旅游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
“旅游英语”课程设置不合理, 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学时较少。学时减少, 教学内容也会跟着相应减少。二是未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的差异来设置课程, 没有突出专业英语的特性和行业规范等。三是在进行“旅游英语”课程设置时, 没有充分重视旅游应用文写作和泛读课的合理设置。
2. 教学内容有待完善和更新
目前, 由于学校培养目标和侧重专业的不同, 其在旅游英语教材选取上呈现多样化的特征, 教学内容也较繁琐复杂;同时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 不能反映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3.“旅游英语”课程教学方法单一
“旅游英语”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必须有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不断交流, 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但是, 一直以来受传统英语教育模式的影响, 教师在进行旅游英语讲解时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较单一, 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讲解为主, 向学生重点传授英语语法和词汇相关知识, 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 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讲解而忽视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4.“旅游英语”课程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旅游英语”课程考核主要采用期中、期末笔试的方法考察学生的学习成果, 重视书面和语法知识的考查, 忽视口语教学和听力训练, 也缺少相应的英语实践方面的考核。
二、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策略
1. 调整旅游英语专业课程体系
在大学基本素质教育的基础上, 开设有针对性的专业基础课程, 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所需的技能, 设置专业技能课程内容, 即专门设置一组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技能训练课程。
2. 编写地方特色教材
第一, 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英语教材。立足地方旅游业发展, 充分利用高职院校的专业师资力量, 根据地方旅游的实际情况, 共同编制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英语教材。也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学校的合作, 共同编写介绍国内著名景点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教材, 然后将其应用到高职院校教材中。
第二, 进一步细化和丰富教材内容。可以将旅游英语教材分成四大类, 即地方导游服务英语、全国导游服务英语、酒店服务英语及中国传统文化介绍。这样就解决了现有旅游英语教材涉及知识面窄的问题, 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 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3. 引入情境教学法
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真实情境, 在课堂中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演练时间, 课外组织学生到相关旅游企业去实习, 通过真实环境来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知识的技能水平。
在设置教学情境时, 要根据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 以旅游工作中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为指导, 将英语语言知识与旅游专业紧密结合起来设置相关情境。
4. 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对学生进行考核时, 应设置多样的考核内容, 选择多种考核方式, 并合理安排学生的考核时间。在以教材内容为核心、以素质教育和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生的技能和综合运用能力为目标的教学体系下,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结合旅游英语的实际情况和特点, 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
一是改革考核内容:包括期中考试、期末考试、阶段测试、情景演练、角色扮演、团队活动、实操训练、演讲比赛、论文答辩等综合成绩。
二是考核的方式:要采用多种考核方式, 合理分配笔试和口试得分占比, 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更好地进行实践交流。
三是考核的时间:应该改变静态的、一次性的终结考核方式, 要将过程考核和终结考核紧密结合起来, 更加关注学生在平时考核中的表现, 加大平常考核的占比和力度, 角色扮演、阶段测试、口语考核等都要占有一定的分值。
参考文献
[1]朱玉梅.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独立学院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个案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6) :37-40.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及体制改革研究 篇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先后经历了三次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从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最初实行的人民公社“大统一”计划经济体制到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再到目前的深化土地承包改革阶段,带来的是农民对土地有了更长时间的管理权与经营权,这也促使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更大地被带动了起来。同时,当代农村经济新形式的不断发展,对农村金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新要求。新世纪以来第十二个一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这是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十二次提到聚焦“三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那么对农村金融现状分析及体制改革路径研究意义重大。
2 我国农村金融现状
2.1 农村金融的概念
一般认为农村金融是农村的货币资金融通,也就是与农村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相关的活动;是农村货币资金活动当中体现的信任关系等等。随着我国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又提出了农村金融的新概念,认为其是农村经济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的交叉点与连接点,是一个内部结构复杂多样、功能齐全的整体系统。
2.2 初步形成多层次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
以银行类的金融机构为主体,以其他金融机构为补充体的基本农村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银行类的金融机构主要分为:中国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国家农业投资公司、中国农业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农业保险公司以及各种民间资金互助组织。
2.3 农村金融的体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目前农村金融建设主要重点着眼于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持,发挥商业银行的主导作用,增强政策性金融的服务功能,利用农村信用社的合作性质,并以此为基本进一步进行改革和规范。同时对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也进行了改革,使其脱离了中国农业银行的隶属,逐步恢复了其合作性质,实现了对其的商业化管理。而中国农业银行也成为了自主经营的真正意义上的国家性质的商业银行。
2.4 缓解了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瓶颈问题
由于农村金融在网络方面、涉农信贷投放方面、基础设建设方面以及服务创新方面取得的较好成绩,使得农村金融为农村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新农村的发展,并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农村经济建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资金瓶颈问题,同时使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缺陷
3.1 农村金融机构分布不均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在空间结构上严重失衡,以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为例,其金融机构的城乡、区域性布局就较为完善,商业性质的金融服务以及金融产品的提供也较为充分,使得其农村的经济活动得以稳步开展。然后就条件较为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农村的金融机构数量少,分布不均匀,且商业性质的金融服务以及大多金融产品得不到及时、充分的提供。特别是落后地区,大部分农村居民及乡村企业只能享受到农村信用社提供的基本服务,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性服务却无法享受。
3.2 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失衡
我国的金融由政府进行绝对主导,使得全国性质的金融机构较多,但是地域性的金融机构却较少,农村性质的金融机构更是少见。目前由于我国农业银行的改革,我国的农村信用社脱离了中国农业银行的隶属,使得农业银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性银行,主要性质的改变造成了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投入上的弱化,而农业发展银行由于其业务对象的有限性,使得农村信用社成为了农村金融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其资本较弱,使得其难以支撑起整个农村经济的金融发展。
3.3 农村金融机构的功能缺失
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农业发展银行建立是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旨在为农副产品的收购、农村基础建设开发等提供信贷服务。然而,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其只承担了农副产品的收购,而其他功能因为多方面的原因,并没有得到落实。同时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项目多数目标定位为大中城市中的中长期贷款业务,而对于农村的资金需求并不重视。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资金需求的忽视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压力转移到了农村信用社的身上,但是农村信用社并不具备合作金融性质,其本身存在的多种问题也注定了其无力承担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大量需求。
3.4 农村保险体系建立不完善
就目前而言,全国各地每年因为自然灾害发生的粮食作物的经济损失比例很高,如此高赔付率的事件导致了大部分的保险公司不愿意将业务过多地投入到农业保险上。农业保险的产生是市场经济国家为了扶持农业发展的通行做法,但是当下的农业保险机制构成并不完善,多数功能都不能正常运行,而经年发生的自然灾害导致目前农业保险市场呈现萎缩的趋势。
4 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建议
4.1 合理构建农村金融机构
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由政府牵头引进专业农业人才帮助欠发达及落后地区根据自身地方特色及农产品特色开展新型农业建设,引入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设立,解决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问题,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同时借鉴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情况结合农村自身特点开展多种金融业务,带动广大农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
4.2 民间借贷的合法化
国家应出台法律法规使民间借贷合法化。一是农村信用社或一些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无法满足快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建设的资金需求,那么民间借贷可以缓解资金缺失的严重不足。二是有法可依也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明间借贷对农村金融市场的积极作用,并依靠法律法规来保护及约束民间借贷,也是给与了其一定的发展平台,这也是农村金融建设的一项重要改革。
4.3 健全农村金融体系
重视农业发展银行的职能,农业发展银行除了在履行好对粮棉油收购方面的职能,应加大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支持,围绕农村经济建设,开展更多种类的信贷服务。同时政府应政策性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农业、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各方面协作共同构建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体系。
4.4 重视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以银监会为中心的监管体系,中国人民银行在业务上进行指导,各省市政府成立金融管理办公室。但实际上这种管理对于地方,特别是农村金融管理上来讲是非常薄弱的。目前应该优化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监管力度,对农村金融有正确的认识,采用合理合法的监管手段,从监管方面着手,促使对金融监管资源的合理分布,使农村金融体系的运营更加合法化。
摘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较落后,农村经济发展资金需求较大,阻碍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那么了解我们农村金融现状,发现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体制改革的新路线就成了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通过对目前农村金融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体制问题并尝试提出一些改革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陆磊.在变革中做活农村社区金融[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2012(3).
[2]张秋年.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J].科技与经济.2008(1).
[3]王顺.梅国辉.赵勇.中国农村金融改革路径探索[J].中国金融,2010(22).
[4]史建平.完善政策性金融功能改善农村金融服务[J].中国农村金融,2012(3).
[5]孙宝霞.中国农村金融现状与政策分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03).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11
【摘要】本文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设想,为全面构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提供建议及对策,对推动学位制度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专业学位 课程设置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广东省创新强校项目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24-01
专业学位旨在培养从事非学术研究的、知识和技术应用部门的从业人员,重点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论文或研究报告表现的是其应用已有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从事的工作以应用职业领域为[1]。2012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促进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协调发展[2]。由于我国目前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培养模式、管理体系、教学内容尚不健全,仍然存在许多问题[3]。
1.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课程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的质量[4]。然而就目前形式来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1)在学生看来,专业学位课程与学术型硕士课程并没多大区别;(2)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学时、学分比重分配不平衡;(3)课程范围仅局限于学科专业领域,忽视对跨学科课程的建设;(4)全日专业学位相关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少,案例分析库的建设进展缓慢;(5)课程内容陈旧,不能与最新科研发展同步。
2.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思路
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目标是根据特定职业的需要,培养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此,专业硕士除了获得专业知识外,还需更多地掌握某一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有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在实践中进行应用知识开发创新的能力[5]。例如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课程设置应体现计算机所应用的行业、产业的需求特色[6]。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体育职业领域对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以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为导向。在课程数量上要突出“多”的特点,应在确保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学分要求和必修课程安排的前提下,通过加大选修课程的学分比重,按照学生的不同的专业、职业背景增加选修课程的种类和数量,向学生教授解决实践领域问题所需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3.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改革的基本内容
产?鄄学?鄄研?鄄用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是一种“理论环节到实践环节多次反复循环”的多方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模式。在产学研教育方式的基础上,突出了用人单位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整合了教育资源,将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企业的主导作用、学校的主体作用、科研机构的配合作用与用人单位的反馈作用,符合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应用型”模式转变趋势,有利于明确合作育人各方的权责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更高效地推动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
案例教学是指运用来自于实际和具有高度仿真性的案例使学员进入教育教学和管理事件的情境中,通过对事件的诸方面因素的关系及发展过程的研究,提高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仪器分析选论》是医学院校中药学专业研究生的必修课,但仪器分析内容复杂繁多,概念抽象难懂,许多学生对此缺乏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的需要,我们以中药科研工作案例为基本教学素材,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激发和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
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与应用,要求采取学术理论学习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不仅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职业化的思维模式,从而实现为相关部门培养职业人才的目标。
4.总结
随着社会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日益增加,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近年来成为社会研究热点。但由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以后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可用的建议,进而提高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7, (7): 4-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 http://www.gov.cn/zwgk/2012-04/20/content_2118168.htm.
[3]刘传清,王志明.基于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析[J].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13(2): 60-64.
[4]张杰,刘晶,王家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 2014, 27(6): 77-80.
[5]李敏,许小可,许爽.全日制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理论研讨, 2016, (2): 17-19.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 篇12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高效、科学的教学评价有助于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反馈给教师最真实的教学信息,及时的对教学计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整体水平。目前我国学校开展教学评价遇到了发展中的瓶颈期,为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还不够完善,没有做到面面俱到。主要体现在一套教学评价标准能够安插在任何一门学科里,没有学科限制。然而,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标准,如果只是制定一套统一的教学评价标准,就难以取得期望中的效果,更不可能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在绝大部分的课堂教学中,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来自教育部门和校方领导,而教学中最主要的两个角色被忽略,导致教师和学生失去了话语权,在这种单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影响下,很难真正全面地衡量教学效果。
二、改革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
2.1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创新课堂教学评价的标准是建立在基本的评价标准之上的,所以一定要将基本的评价标准制定规整,为创新工作打好基础。首先,注重学生的能力发展。教学评价标准要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具有合作学习的能力,当学生走入社会,合作既能帮助他们打开人脉关系,还能提高工作的高效性。因此在评价中要注意教师是否指导学生形成小组式教学,传授学生合作意识以及与人交流的方法。其次,新的评价标准应当适当的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访谈的形式,让大家畅所欲言,方便教师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为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制定有效的方法。最后,新的教学评价标准允许个性的存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可能会有一百种认识,所以,教师要鼓励这种“异类”的存在,彻底解放学生的思想,大胆创新。
2.2树立一个全新的教学评价观念
我国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都是观课式,总是在强调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成功、学习氛围的和谐等,却忽略了教学受众体学生的接受能力。我国的课堂教学评价一定要彻底转变这种落后的观念,树立一个全新的、科学的新评价观。一方面,新的教学评价要一切以学生关注点出发。教学的内容是不是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教师讲的再好,学生不喜欢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掌握,评价再高也不算是好的教学。另一方面,改变教学评价功利性的用途。目前我国的教学评价主要是用于教师的评优评先、评估学校的教学水平,对学生并没有什么益处。教师要主动地远离这个功利性的评价,明白教书育人的真正含义,刻意去淡化考评中的分数高低意识,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提升和情感认知的发展。
2.3教学评价多元化发展
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包括很多方面,给予教师话语权、同业人员的指导权、学生家长的参与权,才能实现课堂教学评价的多样化。首先,给予教师话语权。通常情况下,教师是被评判的对象,他们要接受教育部门和校方领导对自己工作的监督评判和认可。而事实上,真正参与到教学,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人是教师本身,他们才应该有更多的话语权。其次,同业人员的指导权。正所谓内行人看门道,多邀请有经验的教师来观摩教学,给予一些专业的评价和指导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最后,学生家长的参与权。教育中不可忽视的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同样重要,学校和家长的强强联合有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参加课堂公开课,让家长积极参与到评课活动,鼓励家长为教师的教学提出宝贵意见,帮助教学得到改进。
总结语:综上所述,一个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目前的教学评价还存在一些问题,一定要正视问题的存在,改革创新课堂教学评价,为学生习得知识清除障碍。改革评价标准、树立全新的评价观、开展多元化的评价,尽全力去推动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石利.反思课堂教学评价表,提升课堂教学评价有效性[J].新课程(中学).2015(12)
【研究生教育现状及改革】推荐阅读:
英语教育专业建设及改革研究的论文10-01
研究生教育改革12-29
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研究07-03
工程教育发展改革研究07-05
高校教育课程改革研究08-28
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研究01-13
艺术设计教育改革研究10-08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详解新一轮研究生教育改革08-10
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12-03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研究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