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通用8篇)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1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杨 敏
05级体教5班
200512011504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 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进行了分类综述, 表明了这些研究既有“面”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又有“点”上细致分析,但问题在于它们之间的互补方式和途径还不是很清晰,有待于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接轨, 此类研究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文献综述
就目前搜集的相关文献资料来看, 对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进行研究的文章居多, 但涉及到田径课程改革的文章并不多见, 总的来看, 这些对田径课程的研究大致从它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能力、教材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与考核内容、方式与标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但这些研究大都只是从某一单方面进行, 综合性的研究并不多。
1.按研究范围的大小以及研究的对象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1 对我国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整体性研究
这类研究很明确地定位于课程整体, 研究对象是各类体育院校的田径课程教学活动, 文章的内容一般都涉及到了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相关的文章有: 《高师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高师体育院系田径课程总体改革的思考》、《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研究》等等。
1.2 针对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体系构成要素的某一部分进行的研究相关的文章有: 《关于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技术教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影响体育专业田径普修课教学效果的因素》、《高师体育系田径课堂教学结构探索》、《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考》、《论高师体育专业田径课技术教学达标与技评考核内容及标准的研究》等等。与整体性类研究相比, 这类研究面相对较窄, 但更为深入, 研究能自成体系, 且能涉及到该类研究的核心问题。
1.3 针对我国田径课程某个组成部分在特定阶段出现的焦点问题进行研究
这类研究面较第二类研究更为狭窄, 但问题也更明确。相关的文章有: 《适应“新课标”下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资源开发》、《转变教育思想改进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试论素质教育在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中的实施》、《体院田径课程结构──定向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田径运动教程》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与应用》、《双向式程序教学法在体育院系田径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田径专修学生科研能力的探讨》等等。这类研究一般选取该课程组成部分中某些焦点问题进行研究, 如对程序教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在田径课程中的运用;对田径课程中技术项目的教法研究;对学生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素质结构的研究等等, 这类研究虽小, 但却能反映出某一特定时期田径课程改革的具体特征, 而且对具体的对象进行了恰当的评述, 因而对全面的了解田径课程在各历史时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2.对这三类研究文章中涉及到的田径课程体系的相关内容加以综述 2.1 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整体研究
这类研究大都是从整体上对田径课程改革加以全面的探讨与研究, 分析现状, 指出问题和提出建议。通过阅读这类文献大致能够把握目前田径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但也仅限于理论上的了解。在这些文章中, 学者们一般认为近几年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田径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考核与评价体系等方面正逐步摆脱传统教学条条框框的限制, 不断引进现代教学理念与大量科研成果, 并使之成为改革的基础 与依据。
2.2 田径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呈现出多样化和综合化的趋势, 以竞技体育、增强体质、快乐体育、娱乐体育、终身体育、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体育人的教学理念。随着教育领域改革的开展, 终身体育, 素质教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传播, 而田径课程的教学与之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脱节现象, 这就促使我们应该认真考虑体育教育专业师资培养与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 树立以素质教育、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新课程标准下合格的体育师资。2.3 田径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
田径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而确定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学生身体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情况提出相适应的、合理的阶段性或具体的目标。教育者应该根据学科所选择的教学内容, 并根据各个学校的教学条件, 分阶段、分层次、合理地选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但在目前的文献中还未曾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程的培养目标做出较为全面而客观的阐述。
2.4 田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从目前的文献来看,田径课程的改革与其他体育教育专业学科一样,由于教学目标较为广泛,教材的选编及课程的内容安排上有一定的随意性, 虽然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但也仅仅是停留在内容体系的框架上,对于具体的组成内容没有进行较为客观的评述。2.5 田径课程教学的考核与评价
教育评估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评估是实现教育目标, 推动高教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理, 田径课程教学质量的考核与评价, 是检验田径教学效果、质量, 检验教学工作成绩与不足的依据与途径。目前收集的文献中, 对田径课程教学考核与评价的文章有: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及其理论》、《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术科考核改革的思考》、《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成绩考核的实践内容》等。2.6 田径课程教材
目前收集的文献中, 专门针对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进行研究的文章仅见杨军、罗少功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田径教材分析》一文。文章对建国以来,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5 个版本的特点进行分析, 并对最新版本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 提出了对本科《田径》教材的建设性意见。3.结束语
上述三类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和观点出发对田径课程所涉及的各个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们的认知领域,加深了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这些研究既有“面”上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又有“点”上细致分析,但问题在于它们之间的互补方式和途径还不是很清晰,这与新时期的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及论证。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和各体育专业具体改革情况还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田径课程改革应该在学校教育改革的引领下,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展现出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 1] 吴玉华.高师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6.[ 2] 杨梅琳, 过平江.高师体育院系田径课程总体改革的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1994, 6.[ 3] 陈仁伟、张胜志等.论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改革[J].体育学刊, 1997, 3.[ 4] 顾季青, 邰崇禧.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02, 10.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2
根据美国对大学的分类标准, 按照高校的科研实力、教学水平等指标分成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和服务型大学 (或应用型大学) 三大类和若干小类。高职高专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着眼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本科课程的简单压缩。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检索和研读, 重点关注了课程分析方法研究、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分析研究和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等研究现状并进行分析, 以此为基于能力的高等职业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构建提供依据。
1 课程分析方法的文献综述
课程分析是课程开发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课程门类分析、课程内容分析和课程内容组织分析等方面。课程门类主要指某一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由哪几大类课程组成以及每类课程又由哪几门课程组成。它们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成单位。徐国庆博士 (2005) 认为课程门类分析基本参照点是工作项目, 同时也要考虑工作任务。工作项目与任务到课程设置的转换有一个筛选机制, 这个机制就是工作项目与任务的教育价值, 即学生掌握该项目或任务需要的课时数。根据每个工作项目与任务的教育价值、相关性以及课时分配的均匀原则对工作项目与任务进行合并, 形成任务引领型课程。
目前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倡导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 课程中职业性课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针对有的职业院校取消数学等基础课程的做法, 郭炯博士认为,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不仅具有职业教育的属性, 而且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如果高职教育越来越多地注重其“职业”功能, 而忽视其文化基础教育功能, 则将会成为一种“高级职业培训”, 而不是真正的高职教育, 从而向“工具主义”靠拢, 逐渐背离教育的本来意义。
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是课程开发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因为“人所具有的知识, 是同该知识应以什么顺序、什么方式加以掌握这一因素紧密相关的。因为所谓知识, 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的结果, 而是在于活用知识。不经历真正的知识过程而单纯接受的知识, 是不能成为生动的知识的”。目前获得支持比较多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组织方式有两个, 一个是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进行组织, 这是学科课程模式;一个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进行组织。
2 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模式研究综述
我国高职教育现行的课程模式基本上沿用了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普遍采用的“三段式”结构, 即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构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模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 而不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实训课不能形成完整体系, 影响理论教学结合实际应用及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技术技能的养成, 对高职技术人才培养十分不利。
李桂霞等通过系列教学改革活动, 提出根据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课程设置, 对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 充分考虑各模块课程之间的结构性和可整合性, 体现出“理论够用, 重在能力, 利于操作”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体现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特征, 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侧重针对性和实用性。形成“模块化”与“三段式”综合集成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新型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杨理连认为, 在目前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中要解构传统的学科性质课程体系, 重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高职课程新体系。以“双元 (学校与企业) ”合作的“三阶段 (学校-企业-学校) ”为特征的开发机制是工作过程导向式课程开发模式的主要内涵。梁燕尝试建构了“新能力本位”观指导下从单项职业能力到综合职业能力融合典型工作任务的链式模块化课程模式。该模式符合高职学生学习心理和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隐性课程嵌入课程模块符合关键能力掌握规律:以典型工作任务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模块有利于学生设计与建构能力培养和工作经验经历的获取。
3 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综述
李琪等人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具有鲜明的理科特征, 以支持物化形态技术的学习, 使学生以理科毕业生身份走入就业市场。课程体系中应该设置较多的理科基础课程, 培养学生逻辑严密的理科思维和严谨的理科学习习惯。笔者认为, 这一观点忽视了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双重属性, 即教育属性和技术属性以及部分院校实施教育技术专业文理兼招的招生模式, 容易造成与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趋同, 存在一定局限性。
王冉等从分析影响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就业的社会需求、竞争对手、专业自身三个因素入手, 以就业为导向, 树立学生培养的新思路:师范专科学校可以在原有办学条件的基础上, 对教育技术师范专科生分方向、分性质进行培养。提出开设数学教材教法、语文教材教法等课程, 培养中小学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笔者认为在三年学习期间达成该培养目标缺乏可行性, 而且不利于教育技术学科自身的发展。
王海燕等结合实践构建了横向三模块、纵向两系列的矩阵式三年制专科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即横向由公共课程模块、教育类课程模块和学科课程模块组成, 纵向由选修课和必修课两个系列组成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既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基本知识和技能, 又有培养目标的明确定向, 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有所侧重, 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综上所述, 我国高职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多在借鉴和吸收国内外基于能力本位课程开发理论的基础上进行, 但如何将真实工作中的任务组合与改造, 科学设计任务, 保证任务的覆盖面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且防止任务之间内容的重复与交叉, 是需要进一步从理论和操作层面加以探讨的课题。
摘要:课程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载体, 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本文通过对课程分析方法、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模式和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等相关研究进行分析, 为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改进与构建提供研究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桂霞.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新型高职课程体系实践探索[J].职教论坛, 2008, 4.
[2]刘飞.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信息能力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 2010, 11.
[3]李琪等.边远地区高职高专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 2008, 12.
[4]刘飞.浅谈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丝绸之路, 2010, 9.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田径运动;教学改革
一、前言
田径运动是一切运动的基础,它集人类所运动中的走、跑、跳、投等一系列自然动作所蕴含的体育竞技运动项目。是人类作为锻炼身体素质的重要依据,而衡量一个国家整体运动水平的高低就是其在田径运动中的综合水平。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我国更是明确规定要求学校体育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生理健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以及德育教育的发展机制,全面实施到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道路上来。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田径运动在大学生体育项目之中的地位以及兴趣培养,完善田径教学发展机制,本文将从现代体育教学研究为基准,从当前田径普修课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进行以下探讨。
二、田径运动的内涵
田径运动是人类所具有的基本动作包括跳、跑、走、投、掷及全身运动的基本技能活动,是以个体为主的健身、健美以及竞技运动的总称。“田径运动”一词最开始起源于英国,英国人把体育场跑道上所进行的赛跑和运动场中间的投掷、跳躍称之为“Track and Field”,而“field”的原意就是“田地”,当其传入中国之后,自此开始我们称之为“田径运动”。这是田径运动传到我们中国的由来,由于英国人所说的“Track and Field”既包含了身体锻炼和竞技比赛,因此,田径运动具有双重性,即:锻炼性和竞技性两种属性。它们之间本身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只有真正的认清它们彼此的区别和关联才能掌握田径运动的真正内涵。伴随着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发展,田径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国际体育运动,而是要作为一种体育文化、一种健身运动和运动技能传授给学生,从而才能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偏重于技术要求,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主要是教师根据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预期学生能达到所期许的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预期值的准则,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教学手段的最重要的教学依据,教学目标是以课程的中心内容为出发点进行授教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立和标准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价值和学习等级价位的选择标准正确与否。然而在田径运动教学中,教师往往过于重视学生掌握的体育技能和技术水平,却忽略了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以及身体素质的培养。教师教学重心偏移,因此,教师以传授学生田径运动技术以此来提高学生技术水平的教学取向,大大地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认知以及发展方向。
2.教学内容着重点过于偏移
随着体育内涵的不断补充和丰富多彩,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认知从传统的单一模式逐渐地转向于多元化和全面化的发展趋势,体育教育改革出现了新的领域发展即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健康的培养。体育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发展机制邹然将引起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创新,同时也必须在适应社会能力的基础之上实施改革和扩展。在传统的教学内容上,体育教师过于强调田径运动的技术性、竞争性以及系统的完整性,而未能从学生学习运动兴趣培养与身心健康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往往忽视了技能和技术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在讲田径运动的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其技术水,有过分要求各项项目的完整性,必然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合理规划教学时间,恰当安排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发展机制和社会发展需求,有有选择性和目的性的教学,将会是另一种新气象。
3.教学方法不当,教学模式单一
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在课堂上还是体现于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教学模式也主要凸显在教师为核心的课堂体育教学活动,采用的分段式教学也往往未能把学生中的德育教育、创新教育以及实践能力主体性的表现出来,常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太过依赖于田径教材书的知识导入,而往往忽略大学生步入社会的现实需求。伴随着我国教育大部制改革的体制创新,当今社会的需求人才主要以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田径教学作为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技术型学科,其本身自有的特性完全可以运用现代技术教学手段发挥其优势。
四、我国高校田径运动课程改革目标定位
1.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积极拓展田径运动课程资源
高校院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因此,学校只有以社会为基准,方能更好的开拓发展前景。因此,课程改革也应伴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制和方向,并根据现代教育目标开阔课程目标,拓展课程资源,开展定向课外娱乐性较强的健身体育教学内容,使田径课程满足于社会的发展需求和人民的身心健康的需求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发展、技能水平与健康发展以及素质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优化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改革体系
随着现代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田径体育教学专业课程亟待需要我们以教育素质为指导思想,以现代化教学手段为思想观念,以社会发展需求为教学基础,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全面发展机制、教学知识体系改革以及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的三者之间的整合制度。在奥林匹克运动中,田径运动竞技项目其目的主要是以竞技比赛取胜为终极目标,同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比赛原则进行组织加工的教学内容体系,其核心的发展机制主要是以技术性的田径竞技运动为发展目标。而作为教育内容为主的田径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教学理念,合理地、有计划地去实施,因此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运动教学当中,在教学内容上应更为充实,应融入一些田径自身特性具有的健身性、自然性以及娱乐性的教学内容来代替传统的田径竞技以及战术学习为主的教学内容,从而恢复田径运动原有面貌的自然属性和人文属性。
五、结束语: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是我国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现代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田径运动教学课程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重要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定位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体育发展水平和发展定位。田径体育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基础教育改革为发展契机,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教育的复合型体育人才。(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明献,詹建国,张玉宝. 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存在问题及改革方向[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2:110-114.
[2] 沈越. 对深化田径专业课程教学改革问题的思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5:511-515.
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拓展文献综述 篇4
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胜任本职工作的基础, 教师专业素质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作为一名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地根据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努力拓展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满足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实现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关键词:专业素质、体育教学、能力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按照工作岗位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训练,获得学科专业知识与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从教素质,取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体育教学的质量不仅同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有关,更重要的是同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紧密相关,而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利用中国期刊网的优秀文献进行概括总结,为体育教师对专业素质的认识和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提供更好的参考。
1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罗树华提到,21世纪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 而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是教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使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学会如何劳作,学会如何与他人共同生活以及学会如何生存。人们对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思想提出了异议,开始向着以人为中心的方向转化。
赵顺来,车锦华提出,学生对以竞技运动为中心、以传授技术为主要目标的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提不起兴趣,出现了厌学情绪。思想和观念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的反映,能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励教师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教学追求。
2课程决策能力
按照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新《纲要》规定了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同时确定了依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原则。各地、各校和教师在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时,可以依据课程的目标,从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在此基础之上,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选择赋有本地、本校特点,适合学生学习,具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能够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教材内容。3课程资源开发能力
新《纲要》不仅加大了课程内容的选择性,而且还鼓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开发一些新的教材内容来补充、丰富体育课程体系,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处在体育教学第一线上的体育教师正是担负此任务的主力军,因此,课程资源开发能力是高校体育教师实施新课程急需要拓展的素质内容。
4教学设计能力
教学设计过程的系统方法,在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起着中介作用。教学设计以教学过程为其研究对象,用系统方法分析参与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尤其着重分析学习需要、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教学设计用最优化的思想和观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尤其着重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过程和教学设计评价等方面内容。目前,我国的体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在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教方法已逐渐地落后于素质教育时代的要求,体育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素质结构中非常薄弱的环节新体育课程鼓励体育教师根据课程内容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新的教学方法,所以,体育教师必要有意识地培养自我教学设计的能力。
5教学监控能力
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实现体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所谓教师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成功,达到预期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
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把握体育课程的中心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主动性得以发挥的基础上,指导、促进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重视对教学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内容、结构、顺序的控制及其相互关系的协调。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运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相互监督与合作能力,加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自我组织管理与自我及相互监督的比重,让他们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在集体中有自己的平等地位,既能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又可以从集体中汲取力量、感受温暖、学会协作。
6培养学生心理健康能力
体育教师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能力是完成新体育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基础。现代社会各个领域充满了竞争,而竞争除以实力为基础外,还必须要有竞争的意识,也就是说要敢于挑战,勇于尝试。因此,体育教师要在课堂上营造竞争的氛围,创设竞争情境,鼓励公平竞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7构建多层次的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
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理论与实践培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继续教育平台。采取派骨干教师去专业院校学习专业技能;派教师去兄弟院校听课学习;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学习;购置相关专业光盘等继续教育途径。力求让教师把“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以开放的姿态接纳一切新事物,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8提高体育教师的语言表达、沟通、示范能力
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胜于百万之师。课堂教学的艺术就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体育教师的语言要求“通、活、准、趣、美、引”。通,把话说“通”,就是要教师做到把教学语言说得通俗易懂,简洁流畅,运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技术动作要领。教师的一个标准的示范动作,再加上体育教师运用美的语言所要表达的这种生命之美,会极大地增加教学内容的感染力,达到陶冶学生心灵,培养积极健康的思想,唤起对美的体验和追求,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涵养,不断追求更好、更美。“引”,教师的语言表达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能够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运用“高声私语”、“短暂沉默”、“轻声细语”、“肢体语言”以引起学生注意力。在总结时,多注意培养语言分析概括能力。
9提高体育教师的观察、分析、应变、处理问题的能力
赵玉萍提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面对新的突发的事件,能够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措施,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教育机智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敏性品质,是教师必须具备条件的基本素质之一,是一种综合性的智能表现。学生面部表情的一个变化、学生眼神的一个闪烁传递、学生身体的一个轻微动作、学生欲言又止的低声询问———教师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它们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敏锐的观察,随时掌握学生的反应情况,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和思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体育课堂上常常会有偶发事件,如何巧妙化解、因势利导、对症下药?这里面凝聚着教师们的教育思想精髓和教学艺术精华。教师在课堂中处理偶发事件时,切忌简单草率,多尝试采取理性的灵活的方法,逐渐提高自己对各种问题的应变和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胡沛永.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及发展[M].广东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10.6
[3] 方程,李玲.应对体育课程改革拓展中学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研究[A].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4] 胡沛永.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及发展.《教学与管理》.2010.6
[5] 朱宏伟,费淑艳.选项教学形式下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A].2008.6
[6]罗时茂.素质教育探索[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9.[8]赵顺来,车锦华.体育教师学[M].北京: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9]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幼儿语言教育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5
摘 要: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是研究儿童语言发生发展的现象、规律及其训练和教育的一门科学。[1]通过对幼儿语言教育的回顾、发展状况和趋势、影响因素、意义、策略和方法、感悟与启示等相关文献的查阅,希望能够对教师进行语言教育活动和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幼儿语言教育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回顾
1.我国幼教中的语言教育可以追溯到1903年在武昌创办的第一所幼稚园中。当时课程内容很简单,在语言教育内容方面,主要是歌谣——浅显的小诗;组织谈话——保教人员与幼儿谈话。[2]
2.幼儿语言教育在上世纪30年代——50年代进入单元教学阶段。它以陈鹤琴先生主持制定的《幼稚园课程标准》中关于语言教育目标为标志。语言教育的课程实施采用“整个教学法”,即把各科内容打成一片,从幼儿的认知水平、能力、经验、兴趣出发,在他们所接触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选取中心,各科(常识、音乐、故事、图画、手工等)围绕中心选取教材,把各科内容自然的结合起来。[2]
3.从50年代初到50年代末进入学习苏联阶段。废除单元教学,全面学习苏联分科教学。这一阶段语言教育比较重视上课,对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培养不够。[2]
4.从80年代以来开始建立中国自己的语言教育体系。随着幼教改革的深入发展,幼儿语言教育在总结历史的经验与问题的基础上,在语言教育目标的分类、层次、内容、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园日常生活和游戏中的语言培养等方面的改革与研究,取得一定进展。[2]
由此可知: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既漫长又短暂的时间。而且还在继续发展中,但相关的理论还没有太多,大多是具体的实施建议等。
(二)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状况
1.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布,“早期阅读教育热”随之兴
起。“过热”的背后出现种种问题。其中幼儿教师早期阅读教育意识与能力的缺失是主要问题之一。[3]
2.当代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仍然处在初步探究阶段。主要研究关注在:具体语言教育的物质条件(环境、材料、书籍等)的提供和宽松、自由心理环境的创设;进行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和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1)张雪英: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幼儿口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特定性交往环境以及由此引起的主观心态、情绪等因素制约的,所以要创设良好环境,促进交往;提供必要材料,拓宽说话渠道;组织教育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听和说。[4]
(2)王雪梅:早期阅读是幼儿综合能力发展的基础。为提高早期阅读的教学策略对大班实验班幼儿和对比班幼儿进行阅读的主动性、阅读图示感知能力、图画—语言—文字转移能力以及阅读策略等方面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实验班幼儿成绩普遍高于对比班幼儿,说明早期阅读训练对幼儿阅读能力有一定帮助。[5]
(3)诵读法是一种古老的语言学习方式。诵读法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的心理特点;符合汉语的学习规律;符合幼儿语言学习的规律,所以在语言教育中具有一定价值。[6]
(4)李娟:如何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能力?从创设阅读环境入手,进行早期阅读教育。[7]
(5)刘畅:学前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许多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实践,探索教育模式,寻求有效途径,结合实习体会,谈谈在阅读环境的设计,兴趣;阅读方法多样化;图书共享和交流等方面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8]
(6)许晓蓉:幼儿早期阅读需要指导。幼儿早期阅读策略包括创设适宜的环境、开展多维的阅读活动以及帮助幼儿建立互动的阅读关系等。[9]
(7)王海燕:早期阅读材料应选择健康向上,图文并茂,富有童趣,符合幼儿年龄特点,丰富多样的。[10]
综上所述:今天幼儿语言教育的状况还比较低层次,大多都是幼儿教师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经历,进行的独自性的研究,没有形成群体,且理论依据不足。
(三)幼儿语言教育的发展趋势
1.近几年来幼儿园课程一直在改革,并且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教学理念和课程模式。其中整合课程作为一门新兴的课程模式,以其特有的主题化、情感化、生活化和游戏化,迅速吸引大批幼教工作者的关注,并乐于加以尝试和运用。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组织语言教育,提高幼儿语言教育能力。[11]
2.幼儿语言教育中早期阅读方面的重心从教师的主导,组织以及安排向幼儿自主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方面转移。[9] [12]
3.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方式的多元化。如早期阅读教育观念的多元化等。[13] 新科技(多媒体等)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14] [15] [16] 由上可知:幼儿语言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具有自己的特点,它的趋势也越来越国际化。
二、幼儿语言教育的影响因素[1]
1.物质方面: [7]
(1)环境: 重视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8]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利用室内外的空间为孩子提供具有较多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同时注意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17]
(2)材料:设立图书角,提供大量阅读材料。[17]丰富的游戏材料,进行表演;开展区域游戏等。[9]
2.生理、心理因素:受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影响。如在教育中充分发挥汉字的优势,遵循幼儿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来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8]
3.教师的能力:教师的语言教育理念,组织活动能力,创设环境能力等。
[9]建立教师与孩子之间的互动阅读关等。[8]
三、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
1.语言在幼儿的认识和思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这一阶段,或是在这一阶段给幼儿以不恰当的示范和引导,那么使幼儿语言出现障碍,或是形成不良的语言交往习惯。实践证明在正确的监狱方法指导下,幼儿语言和智力的发展是可以加速提高的。语言为幼儿提供大量的认识材料,又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工具。[18]
2.幼儿阶段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所以语言教育质量可能对幼儿的语言能力产生影响。语言教育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促进幼儿语言、认知、智力、社会性的发展。[18]
四、幼儿语言教育的策略和方法
1.针对幼儿教师早期阅读教育意识与能力的缺失的问题,幼儿教师可以通过自我教育、反思性教学以及参加有针对性的培训等提高早期阅读教育的专业水平。[3]
2.在儿童自主阅读能力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师长的正确引导与陪伴。同时这不仅是教师和家长的工作,还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政府政策和提供公共阅读;家园一体化早期阅读促进机制。拓展研究领域等。[19]
3.针对不同情况(发音不清楚、答错问题时、表达能力强等)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育策略。[20]
4.幼儿语言教育几点做法。如根据幼儿的认知和经验进行教育;与其他活动相结合;渗透到一日生活中等。[21]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修订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04
[2]祝士媛.《﹤我国幼儿语言教育的回顾﹥山东教育(幼教版)》.北京: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0.01-02
[3]张地容.《﹤早期阅读教育视阈中幼儿教师专业的缺失与建构﹥当代学前教育》.西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年第6期
[4]李雪英.《幼儿语言教育初探》.河南丹阳市司徒中心幼儿园, 2008:11
[5]王雪梅.大班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教育艺术.华中师范教育学院, 2010, 05
[6]陈莎莉,冯夏婷.诵读法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价值新探,教育导刊.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广州.2004,09.[7]李娟.幼儿早期阅读环境创设初探.教育时空,江苏省,2009,11
[8]刘畅.幼儿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初探.科技信息, 大连市西岗区教师幼儿园,2007.[9] 许晓蓉.幼儿早期阅读指导策略浅探.学前教育研究,江苏省张家港市万红幼儿园,2008年第5期
[10] 王海燕.指导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初探.新课程,河北承德县幼儿园,2010年5月28日
[11] 汪可沁.整合课程背景下幼儿语言教育的探索.教学实践与管理,江苏盐城师范幼儿园,[12] 陈艳艳.新视阈下早期阅读中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方法探析,吉林教育,南京市府西街幼儿园,2010-02
[13]周兢.关于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活动的思考.幼儿教育,华东师范大学.2009-12
[14]袁凤杰.<<信息技术环境下幼儿语言教学模式研究>>.河南大学.2010-05
[15]金小梅.多媒体读物在幼儿园早期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教育导刊.南京师范大学高新幼儿园.2007-01.[16]黄莹秋,黄昌侠.多媒体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中国现代教育装备.山东枣庄.2010-04-04
[17]崔洁.早期阅读的意义与方法探析.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
[18] 李武.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时代教育.陕西.2008-02
[19]屈明颖。促进早期阅读的策略建议2010-04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6
广州大学2010届教育硕士教育管理专业 余恩洪
[摘 要]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近十年留守儿童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从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概念界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以及对留守儿童问题对策与建议进行分别概括,提出了现阶段研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留守儿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看法与建议。
[关键词]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综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背景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研究者的看法基本上达成共识,认为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产物。叶敬忠、肖正德等认为,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使得很多农民工无力解决孩子进城的问题,主要是孩子就读问题,只好把孩子留在当地农村学校上学,在教育学领域形成了“留守儿童”。吴霓等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无法承担子女在城市高昂的入学费用,无法解决升学考试问题等,都成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背景。
二、留守儿童概念的界定
在字面表达上,以往的研究和报道中曾出现过“留守子女”、“留守孩子”、“留守学生”、“留守少年”、“农村留守子女”、“空巢儿童”、“留守儿童”等称呼。“留守儿童”这一概念最早提出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在《“留守儿童”问题应引起重视》一文中首先提出了“留守儿童”这一概念。[1]学术界对留守儿童的定义各有说词,例如,范先佐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或到经济发达地区务工,而被留在老家的那些孩子[2]。江荣华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守在家乡,并需要其他亲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3]。丁杰、吴霓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而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4], 周宗奎等也认为:“农村留守儿童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的家乡并且需要其他亲人或委托人照顾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6-16岁)。”[5]而叶敬忠等则在其著作中这样界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
是指农村地区因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外打工而被交由父母单方或长辈、他人来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年满18周岁以下的儿童[6],等等。目前,众多关于留守儿童的定义主要是围绕着以下几个基本要素来进行的。
1、父母外出的数量
父母外出是留守儿童概念构成的核心部分。在已有研究中不同学者对父母外出这一特征的要求已经达成共识,即“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务工”。
2、父母外出的时间
多数文章中对父母外出时间未加限制,仅以“长期在外务工”笼统带过。在一些调查研究中,研究人员为便于研究的可操作化对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务工时间进行了划分,如吕绍清以每年在外半年以上加以限定[7-8],叶敬忠对中西部地区留守儿童研究中限定为每年在外4个月以上[9]。
3、留守儿童的年龄
已有研究中关于留守儿童年龄的使用差别较大,比较有代表性的年龄划分包括邹先云所指的“不满16岁”[10],段成荣、周福林研究中所指的“14周岁及以下”[11],叶敬忠所指的“18岁以下”[6]。而丁杰、吴霓研究中所指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儿童”(6~16岁)[3]。
小结:学者门对留守儿童的概念众说纷坛,甚至一些基本特征尚不能统一和明确,从而造成了留守儿童概念边界的缩小或扩大。本人认为留守儿童是指父母 双方或单方长期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6个月以上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8周岁以下的儿童。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7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考核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论文、教学大纲等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框架和研究基础。
1.2 访谈法
对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普修任课教师及在校学生进行访谈,获取研究所需要的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普修课术科成绩评定现状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课共计156学时,学习内容包括跑、跳、投、全能项目及理论,分别安排在前三个学期授课,根据学期、项目难易度和新疆气候特点进行安排,其中大一第一学期安排48学时,大一第二学期和大二第一学期分别安排56学时。田径教学成绩评定包括:技评、达标、理论和平时成绩四个方面,其中达标、理论考试、平时成绩,可以通过查分、评卷或记录计算出成绩,量化程度较高,比较合理,而技术评定分数差异较大。下面以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背越式跳高评分标准为例进行说明:
2.1.1 助跑(20分)
(1)全程助跑动作自然,节奏明显,步点准确。(10分);(2)弧线助跑阶段身体内倾合理,助跑、起跳动作连贯。(10分)
2.1.2 起跳(35分)
(1)迈步积极,放脚快而合理,且方向正确。(10分);(2)蹬摆积极有力,蹬伸充分,摆动腿屈膝摆动。(10分);(3)起跳脚离地后,身体逐渐背对横竿,并以摆动脚一侧的摆动臂引肩攻竿。(15分)
2.1.3 过竿与落地(45分)
(1)起跳与过竿衔接好,身体在横竿上有明显的背弓动作,髋部伸展充分。(25分);(2)身体沿纵轴越过横竿,当臀部过竿后,收腹、举腿、伸膝及时。(15分);(3)着地时能以肩背领先落在海绵垫上。(5分)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技术考核各技术环节虽然有评分标准,但对每个技术环节细节完成情况没有明确相应得分,从而造成评分教师之间的分数差异较大,主要是对技术各环节的倾向性和侧重点理解不同,在评定时有的教师认为学生能够做出背越式跳高的“背弓动作”,就会给出较高的技评分数,忽视了起跳、助跑等其他环节的技术评分[2]。
2.2 田径普修课成绩评定中存在的问题
2.2.1 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影响技评成绩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目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课技术考核采用教考分离,一般有2~3位教师评分。由于每个教师对技术的理解不同,对动作环节的观察的侧重点不同,班级水平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以及教师是在学生完成动作的短时间内进行瞬时判断,因此难以保证技评成绩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2.2 技评标准不统一,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而技评考核标准制定得合理与否,技评标准不统一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更关心自己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情况。技评标准不统一,使学生之间技评分数差异增大,因而容易使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不公情绪,影响学生以后对田径课其它项目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学效果。
2.2.3 无法反映学生学习成绩的变化,影响教与学的效果
现行的田径技术考核方法是以学生各项目最终成绩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其评价结果以最后一次考试考出的技评和达标核算出的成绩为准,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该项目整个过程中成绩的变化,这个学习过程成绩的变化是指学生在接受田径教学前的原始成绩和经过田径教学学习后所表现出的成绩之差[3]。对于田径教学现行技术考核标准和方法在评定成绩时,会出现进步幅度大,成绩提高的学生仍然存在考试时成绩较差或无法及格,而成绩变化不大或略有下降的学生,却可以轻松达标或取得优异成绩。现行的考核标准在评定时,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和过程学习,未体现出学生间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教学中存在一部分刻苦学、认真练的学生最后考试不理想或无法及格;一部分学生不用多学、多练也能考到高分。这种教学会使学生存在消极心理和侥幸心理,双方都会同时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这对于一个教学班级会存在:成绩较差、基础薄弱的学生会认为自己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学好而灰心丧气,而成绩较好、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则会认为无需努力就会学好,不思进取。在田径技术教学中,学生如果是以这种心境和状态学习,教师无论怎样改进和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手段,由于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这些内在因素,最终无法保证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存在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目前的田径普修术科考试的评价体系中重视结果性评价,而对于学生过程评价方面,诸如学生的出勤情况、努力程度、学习态度、进步幅度等方面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与评价中没有把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个体,没有凸显出区别对待以及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2.4 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化评价,影响学生学习氛围
体育专业学生,由于以不同的专项考入体育学院,他们因遗传、身体素质、生活条件及早期专项训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田径技术有很大差异,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由于学生专项的不同及其专项对身体素质要求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田径技术的兴趣和信心,因而影响了整个田径教与学的效果。因此,可采用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同质分组。所谓同质分组是尽量缩小组内差别,以达到同一组内按统一的进度和方法教学[4]。进行田径普修教学分班时,可以将身体素质水平、技能水平、本身入学专项以及原始成绩相差不多的学生分配在一个组里,而不是单纯按照身高进行分组。在教学中根据每个班级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这种教学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平台和发展空间,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和安排练习手段时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的教学安排可以使每个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练习达到教学的目标,使得组里的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和努力的成效。经过一定时期的学习,对于身体素质弱等较低一组的教学班级内成绩突出的学生可调整到高一级,高一级最后的几名同学调整到低一级,这种激励分组会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5]。这种分组形式,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对于同质分组的田径技术考核方法,则必须针对不同教学班的水平做出相应的变化,考虑分级制定考核标准。
2.2.5 突出师范特点不够明显,能力培养考核欠缺
体育学院培养目标主要是中小学体育教师,应突出师范特点,使学生达到“会教、会做、会讲”的目标。会做,必须动作规格过关,这属于技评。达标主要反映竞技水平,不直接影响毕业后的教学工作。但示范动作做不好,则直接影响今后的教学工作。目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成绩评定各部分所占比例规定为:“平时成绩占30%,技术、理论占70%(其中技术考试中技评为60%,达标为40%)。对于师范类的学生考核更应强调技评重于达标,技术动作掌握好了,产生正确的动力定型,能持续很久,而达标水平的保持时间短暂,会随着练习次数的减少而逐渐恢复到原有水平,甚至低于原有水平。在教学中花过多的时间去提高成绩,其价值并不大,应该把精力放在巩固提高动作质量上。在考核中缺乏对学生田径项目教学能力、裁判能力等中小学教师所具备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
3 结论与建议
(1)目前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技术评定虽然有技评标准,但没有对各项目组成部分细节制定出相应得分,技评教师之间受其本身内在素质的影响或外界因素的干扰[2],给出的技评分数相差较大。因此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教学技术考核应根据各项目技术环节制定出相应得分,列成表格形式,在考试中,符合相应得分中进行选择,最后统计总分。这种规范打分有利于评分教师客观评分,减少各评分教师间的差异。(2)在田径普修教学技术评价中对学生在学习中的个体发展关注不够,应将学生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注重过程评价所体现出的学生的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技术评定要反映学生成绩的变化,对于学生个体差异要体现区别对待,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3)采用同质分组进行教学班的分组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不断进取的学习动机和激情,尤其是在田径课教学时数的大幅度减少,以及由于扩大招生,而造成学生身体素质的和田径技术成绩的下滑,这种教学分班形成“比、追、赶、超”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田径教学技术评价中要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以田径普修课上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为主的评价,合理地运用到田径技术评价中。(4)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普修成绩评定应以技术评价为主,技术评定分数所占比例加大,重视技术评价符合体育教育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突出师范性特点[5]。在田径技术考核评价中还应引入学生教学能力、裁判能力等的实践考核内容,从而提高师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摘要:通过对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田径普修课技术考核成绩评定现状的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寻求制定合理的技术达标考核标准的客观依据,采用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学生成绩评定的可靠性和合理性,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疆高校,田径普修课,技评标准,探析
参考文献
[1]何叶.普通高校田径选修课教学效果的分析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9(2):126-128.
[2]韩慧,李老民.对跳高教学课技评改革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514-516.
[3]李雪峰.普通高校田径选项课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4(4):53-54.
[4]陆惠珠.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体育教学中分组教学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5):24-2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 篇8
摘要:主要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对新旧《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新《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基本内容、教学评价等诸方面与旧《田径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相比,有着明显的变化,具有新的内涵、新的特征,依据新《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进行整体改革研究,以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关键词:指导纲要;田径类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9-1260-04
Overall Reform Research on P.E. Education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under New Guidelines Background
YU Jun, LIU Yun-xiang, MA Xiang-hai
(P.E. Institute of Ludong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25)
Abstract:This paper carries out comparative analyses and studies on the new and old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Teaching Guidelines mainly 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method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etc. It is showed in the research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ld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Teaching Guidelines in such aspects as courses goal, courses structure, teaching guiding thought, basic teaching content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etc., the new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Teaching Guidelines has obvious changes with new connotations and new features, and it also studies the overall reform for P.E. education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ccording the new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Teaching Guidelines to develop creative and versatile P.E. education talents meeting the need of the societ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guidelines; track and field courses; reform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好的培养适应素质教育、现代社会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2003年6月19日国家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决定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实施。2004年7月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指导纲要》)。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和田径类课程建设的指导性文件,该《课程方案》和《指导纲要》为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的整体改革和田径类课程建设提供了依据。田径类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田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对贯彻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具有积极作用。如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正确理解新《指导纲要》的精神实质,认清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和要求,从实际出发实施新《指导纲要》,以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是摆在我们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1新旧《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对比分析
1.1课程性质的对比分析┆教育部2003年6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主干课程领域化”的思路,《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原田径课程进行了改革,重新构建与整合为适应素质教育,集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田径类课程。与旧《指导纲要》相比,新《指导纲要》对田径类课程的性质表述更为准确到位。新《指导纲要》阐明:田径类课程是以走、跑、跳、投等多种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练习项目为主要内容,以发展人的基本运动能力和生活生存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基础性实践课程。它不仅表明了田径类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指明了田径类课程的特点、属性、作用和功能等,为我们正确认识田径类课程的性质,把握田径类课程的改革发展方向,提供了强有力的指导。
1.2课程目标的对比分析旧《指导纲要》的课程目标主要在于培养学生掌握“三基”,具备从事中等学校田径运动教学工作的基本能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种课程目标是较为科学合理的,是可行的,对推动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改革起到了积极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这种课程目标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主体地位”、“终身体育”、“创新能力”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与要求。新《指导纲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从田径运动的功能和作用上去重新认识课程目标,新《指导纲要》除了上述要求外,还重点提出了通过田径类课程来传播田径文化,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终身体育观念、创新能力、合作精神、道德修养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课程目标(见表1)。与旧课程目标相比,新课程目标更能体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更有利于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
1.3教学基本内容的对比分析与旧《指导纲要》相比,新《指导纲要》体现了掌握技能、强调健身、注重实用的原则。一是新《指导纲要》降低了对田径运动技能水平的要求,将一些难度较大、竞技性较强、又缺乏趣味性的项目删除或改为介绍性项目。二是新《指导纲要》增加了实用技能部分,它是在原有田径课程基础上,将越野跑、远足、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实用性、健身性、趣味性较强的与人未来的生存、生活、终身体育密切相关项目纳入到田径教学内容体系。田径类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是以竞技性、健身性和实用性为依据,主要由基础运动能力、田径主要技术和实用技能三大板块构成(图1)。
田径类课程教学基本内容与《课程方案》和《指导纲要》的改革精神相一致,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相一致,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体现了田径类课程教学基本内容现代化、综合化、多样化、弹性化和自主化。
1.4教学基本要求的对比分析与旧《指导纲要》相比,新《指导纲要》第一次明确提出田径类课程要树立为培养目标服务的指导思想;更加重视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要求转变传习式技术教学的倾向,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更加重视多媒体辅助教学和田径类课程教学课件的开发与运用;更加重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与旧《指导纲要》相比,提出探讨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是课程观念的更新变化,提高田径类课程教学质量仅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依靠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活动作为田径类课程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其范围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与课堂教学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对田径类课程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改革,是提高田径类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
1.5教学评价的对比分析与旧《指导纲要》比较,新《指导纲要》不仅在名称上有所变化,由过去的成绩考核变化为现在的教学评价,而且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评价要求、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是全新的。旧《指导纲要》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田径课程基本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健身手段与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而新《指导纲要》教学评价要求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相结合,既要重视学生对田径类课程基本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和健身手段与方法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评价,也要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评价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指导实践的能力。新《指导纲要》的教学评价内容有:基础运动能力、掌握教学基本技能、传承田径运动文化、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较旧《指导纲要》评价内容更加全面、更加丰富、更加客观、更加合理、更加准确,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反映了现代社会需求,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改善了以往田径技术评定和成绩达标的状况。新《指导纲要》要求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要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也要重视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进步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要求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对技术、技能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应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定性评价。评价方式也由以往的唯一教师评价转向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考试、测验等方式的有机结合,保证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新《指导纲要》的教学评价强化了激励、教育、发展功能。
新《田径类课程指导纲要》在课程目标、教学指导思想、教学基本内容、教学基本要求、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新的变化,对未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提出了很多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与贯彻新《指导纲要》精神,加大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整体改革力度,以培养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2全面贯彻《指导纲要》精神,深化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
2.1树立正确的教学指导思想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对主干田径类课程的教学活动具有方向性指导作用。主干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思想应立足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田径类课程目标。2003年6月19日国家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胜任学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2004年7月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的《田径类课程指导纲要》明确规定: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田径类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田径类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达到一定的技能水平,具备田径类课程教学的基本能力和指导课外田径健身锻炼的组织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心理素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据此,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干田径类课程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由面向“小田径”转变为面向“大田径”,其教学指导思想是以“健康第一”、“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主体地位”、“求知创新”、“合作精神”等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理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突出学生探索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掌握技能,强调健身,注重实用,做到基础运动能力、田径主要技术和实用技能三大板块内容的有机结合,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和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田径类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2.2加强田径类课程教材建设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材形成并长期固守以竞技技术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导致田径课程教学过于专项化、竞技化。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基础体育教育改革的大潮和“学校教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们在选择田径类教材时紧紧围绕着体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围绕着现代社会和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对原田径教材进行了重新审视,进行了新的选择与优化。在《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我们打破传统观念的约束,从“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出发,以竞技性、健身性和实用性三大属性为依据,主要由基础运动能力、田径主要技术、实用技能三大板块构成,我们在追求教学内容的竞技性、健身性、实用性的同时,还根据本地区的气候特点、体育传统、教学条件、师资水平、学生基础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和确定了一些特色教学内容,使整个田径类教材建设在追求普遍意义的基础上,反映出我们的特色。充分体现了高校的自主性,更好地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在丰富、更新、优化田径类教材同时,我们还考虑了田径文化的传播及对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塑造,将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思想贯穿于整个田径类教学之中,使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教材体系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图2,图3)。
2.3优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型。理想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教师在掌握多种教学模式,并了解不同模式的适应条件及其局限性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情景所选择的最适当的教学模式。我们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开放式”和“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3.1注重个性培养,建立“开放式”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惯性,目前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以学生倾听、记忆和被动模仿技术为主,缺少独立思考、消化和吸收的机会,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潜能。“开放式”教学模式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学会知识和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引导、点拨、讨论等方法,教会了学生学习和运用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使学生逐步养成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思维方式。在课堂上,我们把时间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运用小组讨论、上台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学中多参与、多实践,不断地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了能力和提高了素质。“开放式”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好评。
2.3.2注重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随着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学生基础差的矛盾尤为突出,在规定的课时内难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创造条件,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将田径类课程由课内向课外科学合理地延伸,利用校内外各种社会、文化、体育团体提供的平台和帮助,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由教师为学生制定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的课外教育教学计划。如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通过组织田径教学小组、田径科研小组、田径健身小组、田径教学见习、田径教学实习、田径训练见习、田径训练实习、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与裁判、社会调查、学术交流与研讨等形式的课外教育教学与实践活动,使学生把课内所学的理论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之中,反过来学生在实践中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课内有针对性的学习和练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一方面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可以满足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使学生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进一步得到升华和提高。这样既解决了教学时数少、教材内容多、学生基础差所带来的矛盾,又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尤其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学实践证明“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2.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对于体育教育专业而言,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尤为重要,一方面合理的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另一方面受教育者是现在的接受者又是未来的输出者,所以教学方法与手段要加快由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加快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进程。我们根据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把现代的教育科学理论、可行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引入田径类课程教学之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强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统一。在授课形式上由“传授型”向“引导型”转变,即强调教师的精讲、引导、指导下的学生自学自练与自我评价,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充分体现了民主、平等、合作的教风,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自主式”、“合作式”教学,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同时认真研究探索学生的学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变“封闭型”课堂为“开放型”课堂,面向社会,面向基础体育教育,面向未来。此外,我们还积极引进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研制开发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课件,积极创设、改造教学条件,保证了田径类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不断提高田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了田径类课程的教学任务。
2.5完善评价体系解放思想,更新田径类课程评价观念。改革现行的主干田径类课程考评中存在的以考核田径理论知识掌握,田径技术评定和田径成绩达标为主要内容和“一考订终身”的弊端。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形式、多方法的综合评价,全面强化评价的导向、教育、检验、反馈、鉴别、规范、深化和激励的综合功能。在评价内容上我们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合作精神、个性发展、自主学习等的表现和能力、学生以多种方法与手段发展体能的运用能力、田径类课程教学组织的基本能力、健身锻炼的指导与管理能力、田径类课程主要项目的文化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等列入了学生成绩评价内容,这也是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在评价方式方法上,我们强化对各种方式方法功能、优缺点及合理的组合(笔试、口试、开卷、闭卷、实践、作业、平时成绩、期末成绩等等)建立新的田径类课程评价体系,做到全面衡量,综合评价。保证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真正做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表2)。
2.6创建新型师资队伍课程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等从根本上都依赖于教师的主体行为。创新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江泽民同志指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我们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造就了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师大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竞技技术为主线的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技能单一、知识结构偏重于竞技技术,对田径健身、田径娱乐、定向越野、攀岩以及田径文化的了解不足,远远不能适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一方面我们提高现有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有措施地鼓励和支持田径专业教师通过自学、在职培训、脱产进修、学术会议、攻读学位,老教师的“传、帮、带“等形式接受继续教育,使他们不断学习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不断自我补充,更新和拓宽了知识结构,提高了现有田径教师的学历层次、综合素质和能力,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我门广开渠道吸引人才,引进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充实到田径教师队伍中来,以改善目前田径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历和学缘结构,不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真正起到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3小结
主干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是整个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干田径类课程教学改革应以社会需求和基础体育教育改革发展为依据,全面贯彻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和《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精神,理清改革思路,抓住改革重点,找准实施途径,更好地为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
[2] 教育部.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田径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3] 教育部.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
[4] 顾季青.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2002,18(4),110-115.
[5] 张惠红,等.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213-215.
[6] 徐刚.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田径课中教学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2,(2):39-41.
[7] 董翠香,胡晓波,茹秀英.中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6(3):355-357.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研究文献综述】推荐阅读:
中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07-04
高校公共田径体育12-10
高校田径教学改革研究07-31
研究生体育的文献综述10-23
高校田径体育课教学分析论文08-26
高校体育课程10-18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10-01
地方本科高校体育专业08-12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05-31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研究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