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研究(精选11篇)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研究 篇1
1 体育健康教育的内涵
健康教育是要改变人们的一些不利于人类身心健康的行为和思想, 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一种教育。体育健康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体育与健康教育思想融合后的产物。何谓体育健康教育。它应该是将社会健康教育的内涵融入到现代体育教育原有的教学体系中去, 就是说“健康不仅指躯体的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所以说, 体育健康教育就是强调要求人类要进行全面发展, 使身体上和精神上达到和谐统一,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促进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发展。
(2) 体育健康教育扩展了体育教育功能的纵深性。体育健康教育课程要求学生生理教育和精神教育要相互平衡, 二者要有机结合, 互为表里。体育教育的功能不仅是要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要是学生在通过学习体育提高身体素质的基础上, 进一步感受到运动带给我们的精神上和生理上的巨大满足感。培养学生敢于拼搏、不怕吃苦的精神, 教育学生要富有责任心和自信心, 并能够进一步挖掘出学生的身体潜能。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学会运用新的教材教法, 为体育课的教学创造积极有力的课堂气氛, 引导学生产生兴趣来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
(3) 体育健康教育在社会上的作用。健康是学校进行教育的目标, 也是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后, 也能应用于“社会教育”中的重要体现。社会发展和体育教育的目标都是要达到健康, 而在此基础上基础上建立的体育健康教育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必须要通过学生、教师、父母、学校和社会各阶层共同努力才得以实现。
2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现状
体育是健康的保证, 健康教育的最佳途径就是进行体育教育。体育健康教育则隶属于体育教育。当前, 素质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目标为:“重视体育, 加强体育道德修养;掌握科学健康理能;注重能力, 突出个性, 培养专项特长与技能;培养和提高体育欣赏评价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体育运动的组织管理知识, 并且有组织和开展群众性体育的能力。”然而就当前情况而言, 我国高校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普遍有待提高。
2.2 存在的问题
2.2.1 思想认识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前, 仍然有很多学校仍然实行传统的教学模式, 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按照教师的示范来进行动作的学习, “老师教, 学生学”。这种教学模式刻板、僵硬, 无法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内容方面, 又过于注重学生的“三基”教育, 只注重体育运动的强度而忽略了对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导致过于强调运动技术规范化, 而忽视学生的身心与行为对健康影响的片面倾向;而在教学理念方面仍停留在过于关注能力强的“好”学生, 而忽视了基础薄弱, 运动能力不强的“差”学生;在课程设置上, 很多学校目前重专业、轻基础, 重必修、轻选修的不合理状况仍未得到改善;有些教师的教学方法单调又呆板, 扼杀了学生的主观积极性, 导致体育与健康教育不能有机的融合。
2.2.2 教学内容比较陈旧
目前很多教师认为, 教学的主要地点就是运动场, 学生只要完成教师教授的动作, 完成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 然后通过考试就可以了, 而是忽视了新时期科学技术的应用。时代在发展, 科技的进步也在日新月异, 体育软硬件设施在赛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而在体育教学方面, 却被严重忽视。很多教师并不使用或者是不会实用新型的体育设施, 而学校也忽视了体育课的器材和场地的建设。学生则会为了学分而被动地参与体育课的教学活动, 一旦完成学分的修习就会立刻放下对体育课的学习, 这样对体育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2.2.3 教学方式对健康教育的影响
目前, 很多学校实行的传统课堂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积极性, 影响了学生的创造性。学生才应该是课堂上的主导, 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对课程进行开发, 可是现在学生处于被领导地位, 次要地位, 创造性被压制, 个性被剥夺;体育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增强体质, 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不要忘记思想品德教育, 德、智、体、美、劳要共同发展, 不要重“体育”而轻“德育”;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调、呆板, 师生之间不能和谐共处, 是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原因之一。
3 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
3.1 学校和家庭原因
现在很多大学生尤其是城市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长辈比较宠爱, 导致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 集体意识不强, 片面强调自我而且缺乏去面对挫折的毅力和勇气, 这样的状态在学生与人接触和交往的过程中必定会产生不利影响, 加重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负担。而随着学生进入大学, 很多教师都认为学生已经是成年人或者即将成年, 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对学生因进行人际交往或者其他方面不适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没有重视起来, 而学生自己又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长久下去就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3.2 就业压力的与日俱增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对人才的竞争不仅是学习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竞争, 同时也是各方面综合能力的竞争。特别是今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 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很多学生就会产生心理落差从而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
3.3 不良生活习惯
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脱离了家长的管束, 有了自由的空间, 面对外面世界的众多诱惑, 很多大学生就容易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三餐没有规律, 沉迷于网络、抽烟、喝酒, 暴饮暴食等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导致学生抵抗力下降, 生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这种对体力的透支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3.4 缺乏健康教育知识
大学生的年龄和身体正处于人生中的最佳时期, 花样年华, 青春正好。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体格好, 对疾病缺乏认识, 很多时候感到身体不适一般认为忍一忍就过去了, 并没有引起重视, 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也就留下了很多的身体隐患, 缺乏养生健身的基本知识。
4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对策
4.1 树立学生正确的现代健康教育观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高校是学生进行体育健康教育的最后时期, 从此之后他们将会踏入社会, 也就没有了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的机会。因此, 对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培养至关重要, 大学阶段对学生至关重要, 很多思想的形成将伴随学生的一生。所以, 塑造学生的健康教育观, 是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汲取更多的养生保健知识和技能也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此外, 还要使学生认识到, 健康不仅仅指的是身体健康, 不生病或者少生病就行了, 而是要精神和心理上对社会适应度良好才行。
4.2 加大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力度
各体育院校要大力培养师资, 提高办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而对各学校已有的体育教师来说, 应该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 并选拔一些优秀人材进行深造, 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而对于更多地工作在一线的普通体育教师来说, 培养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 在教师遇到困难时能够成为教师的坚实后盾也是学校应该做到的;建立和健全体育教师的奖励机制, 增强教师进行体育教学和专业研究的积极性;加强各院校间的体育合作和人才交流机制, 来提高体育教师的健康教育知识和水平, 解决目前体育健康教育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 满足大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需要。
4.3 提高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健康教育的课时比重
在理论教学工作中, 注重联系实际, 增强体育理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 避免学生因枯燥而产生厌学心理。在体育理论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增加对学生健康教育的比重。学生通过理论课的教学来了解体育的本质, 那么在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则会使学生对体育的根本任务——“增强人民体质”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才能够在不断发展的时代大潮中站稳脚步, 身心健康的面对外界的挑战。
参考文献
[1]蒋明朗, 樊西宁.体育和健康教育专业融合的几点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108-110.
[2]唐春芳.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课程改革方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5 (11) :122-124.
[3]周云红, 黄晓阳.高校体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再探[J].宜宾学院学报, 2006 (6) :112-114.
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篇2
摘要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此,本文从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意义、高校学生体育健康教育的现状、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途径以及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出了简要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学生
一、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和意义
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体育与健康教学活动和教学措施,结合心理学知识和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运动心理,采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技巧对学生做出科学的引导,使学生的体质水平、运动技能、以及心理品质得以更完善更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高校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各项素质培养过程中,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具有更加广泛的社会意义,具有其他教育方式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有助于高校学生身心的协调发展,极大的提升了高校学生身心潜能的开发,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既形成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使心理学相关知识在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发挥出了引导功能,完善了体育教育领域的范畴,也同时扩展了心理学的外延和内涵。而且,体育教育与心理学知识的融合,还为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促使其更加注重心理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了体育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虽然说,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很多高校,其不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略或简单带过,专门针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的活动也十分有限,对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也稍显单薄,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传统教学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高校体育普遍以学生的体质水平提升和体育技能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一直被作为教育的细枝末节来对待,从而导致了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发展现状不理想的状况。
三、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通过科学的体育活动,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选择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指的是人在主观上对自己的看法、认知以及自我感觉的综合,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健康、积极、理性的自尊,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参与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高校学生个体与其他人之间可以达到更顺畅的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并能通过活动中其他人的反馈,对自己有一个客观、正确的评价,而自我概念变化的根本依据就是人的自我评价,所以,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高校学生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形成,有助于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一般来说,通过开展体育活动,来帮助高校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基本途径有以下几种:首先,学校要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性的氛围,并提供体育教学、体育活动开展所需的设施保障和制度保障;其次,体育任课教师要深入挖掘、研究体育教材中与自我概念的树立相关的内容,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今体育界的热点焦点问题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最后,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同学之间等多个层次的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尽量多的实践和实证性机会,便于学生得到多方面、多角度的反馈,从而有助于其形成客观正确的自我评价,并进一步树立积极的自我概念。
(二)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化意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化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是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活动可以有效的促进人的社会化,体育任课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并重视这一点。在体育运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精神,如:公平竞争、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交流沟通、遵守规则等等,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亲身体验并领悟这些体育精神的意义,并由此树立相应的观念和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积极、顺利的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化意识时,任课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学课堂,开展有利于学生社会化的活动,同时根据本校的特色和资源优势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如:合作学习、纪律教育、规则示范等,还可结合校外条件开展社会化的体育活动课程,如:社区活动、见习活动、校际体育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群体意识以及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等与其社会化相关的意识和观念,促进学生社会化意识的培养。
(三)通过体育心理调控教育,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情绪
体育课程或体育运动中的体育心理调控教育,指的是任课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利用多种心理调节手段,以保持积极稳定的体育心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常采用的调节手段有:自我暗示法、认知训练法、念动训练法、激励法以及宣泄法等多种调节方法,体育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及学生的个性特征,合理选择,搭配运用。
体育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体育心理调控教育时,要注意将理性的内容融入实际的体验过程中,通过开展积极的体育教学活动,有效激发和深化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并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传授体育心理调控的技巧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体育任课教师要通过组织合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切身感受竞争、挫折、胜利、失败等各种情感体验,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仔细观察,对学生在各种情况下的情绪反应进行适时的引导,使学生在复杂多变、强烈鲜明的心理体验中受到熏陶,了解并掌握体育心理调控的方法和技巧,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根据体育运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
体育运动具有反馈信息明确而迅速的特点,相对于其他运动而言更容易引发人追求胜利的渴望,能促使人向着目标不断努力,从而有助于培养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开展体育学习和体育运动,使学生的这种精神不断得以强化,让学生树立不断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信念,并在不怕失败、理性接受失败的同时,更加努力的追求下一次的成功,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对高校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时,体育任课教师首先要认真研究如何将竞争意识、拼搏意识、危机意识等融入课堂教学,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勇于拼搏、不断进取的习惯。然后,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适合培养学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教学活动有多种,如:极限运动体验法、定向运动教学法等,体育任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
(五)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通过设置合理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提升学生的意志力水平
体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身体负荷相较于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而言,是相对较高的,而体育运动所特有的对抗性、竞争性、激烈性等特点,也会对参与其中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心理负荷。在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任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设置一定的身体负荷和心理负荷,来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耐受力水平、挫折承受能力以及行动统筹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意志力水平得以提升。
体育任课教师要始终将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品质作为教学目标之一,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有意识的进行渗透意志力培养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常用教学方法有:注意力集中训练法、竞赛提升法、创设挫折情境教学法、疲劳负荷法等。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还可以在业余体育活动或者学生的体育锻炼过程中,适时的进行引导,以帮助和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培养。
四、高校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加强体育任课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其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
高校体育任课教师,是高校体育教学的直接实施者,是高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践者,是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一个环节。高校体育任课教师的行为是影响课堂心理环境和氛围的最主要因素,所以说要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体育教师首先应该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水平、良好的心理修养以及高尚的师风师德,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和完善的个性品质,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发挥自身的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
除此之外,体育任课教师,要开展学生的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执教能力,这不仅是指任课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体育运动水平、体育技能水平、掌握足够的体育知识,还要求任课教师掌握相当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和体育心理方面的知识,并能在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能及时的对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科学的引导,这是顺利进行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保证。
(二)组织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以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才能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所以,在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时,高校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组织相应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率,强化体育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科学合理,体育任课教师必须深入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现有的体质水平和运动技能能力,并据此捕捉教学的价值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有效性。另外,在了解了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体育任课教师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情况,因人而异的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灵活进行调整,以期实现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三)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注重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开展
体育学习心理教育,是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必须引起体育任课教师的关注和重视。体育学习心理教育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开发潜在的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改正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学会自学和自我提升,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在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化、差异化和创造性发展。
在进行体育学习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要注意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在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尽量融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注重快乐体育、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教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引导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带领学生一起发现、挖掘教学内容的魅力;可以根据教学进度适当穿插娱乐活动和特色比赛等等。其次,注重培养学生适度的体育学习心理状态。在让学生会学、善学、乐学的同时,也要让学生体验挫折、失败等情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学习心境。
参考文献:
[1] 汪玮琳,谭亚彬.大学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探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04).
[2] 董跃春.大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9).
[3] 朱丽琼.高校体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功用及其发展策略[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
[4] 杨佳根.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研究[J].成功(教育).2008(08).
[5] 罗卫君.大学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浅析[J].科技信息.2009(30).
高校健康体育教育改革探析 篇3
1. 健康体育教育的理论依据及本质特征
50年代在欧美一些国家, 对于健康体育教育思想的提出已经具备雏形, 当时针对现实生活方式和自然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很多健康问题, 提出了身体素质检测评价的相关理论, 体育教育专家们紧密结合人体生物学相关规律, 把提高身体素质理论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运动能力有关的运动素质, 它们是素度、反应时、灵敏、爆发力等;另一类是与健康有关的健康素质, 它们是心血管耐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身体的柔韧性、身体中脂肪的百分比。并认为后五项健康素质的指标, 能从健身这个角度反映人的健康状况, 把与健康有关的人体素质凸显出来, 把身体素质理论进一步深化, 使体育锻炼的目的更明确, 锻炼的操作过程更有科学性、合理性, 锻炼的价值得到自然的回归。 (1)
健康体育的基本特征是以提高个体的基本运动能力及全身心的健康状态为目的的, 通过传授相应的健身方法和自我健康诊断、检查、评价和实施为中心的一种体育方式。它是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 结合实践、环境、心理、防护、保健、医疗及生活方式而进行的终身受益的教育活动。 (2) 且各个环节成为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有机统一体。纵观目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则是过多强调了学生的体育技能与技巧训练, 而对于学生的健康体育教育缺乏目的性、系统性、计划性和科学性。具体表现为即使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较高, 但并没有把它和促进健康, 提高健康水平进行有机结合, 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盲目性和自由性。因此如何紧密结合个体的生物学规律来开展体育教育, 是当前体育教育日渐重视的问题, 而这也正是健康体育教育所要表现的内在本质。
2. 健康体育教育与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关系
2.1 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的必要性
从锻炼者的角度来看, 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满足兴趣爱好, 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磨炼和培养坚忍的意志, 等等, 但归根结底其本质目的都是为了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愉悦身心、提高机体适应自然抵抗疾病的能力, 并据此来提高人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寿命。
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历经了从“运动技术中心论”到“身体素质中心论”, 到现在的“快乐体育”、“终身体育论”等发展过程, 在这些历史进程中, 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而有所不同, 从强调“经世致用”为主的军国民教育到实用主义的体育技能培养, 再到强调素质教育的个体完善等诸多目标交替出现, 直到现在更注重于个体身心协调发展的终身生效目的来看, 只有体育的综合社会价值得到体现, 才是体育教育价值的真正回归。
健康体育教育主要在于充分强调健康意识、自我检测评价和实施健康运动, 除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锻炼习惯和锻炼技能以外, 体育教育的目标还在于帮助大学生树立健康意识, 让他们认识到“有了健康不等于有了一切, 但失去健康将失去一切”。要给大学生创造健康教育的条件, 例如通过具体事例的讲解, 让大学生对缺乏健康知识产生一定的危机感, 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并通过选择正确的保健方法和途径, 学会运用锻炼技能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让大学生意识到健康行为和正确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建立符合健康要求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总之健康体育的教育观念应当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任务。
2.2 健康体育教育观将成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主线
从注重运动竞技性, 到逐渐转变为更加重视个体的身心协调发展, 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经历了深入改变, 这一变化引发了高校体育运动观念的根本性转变。随着1995年6月20日由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和1999年6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的“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贯彻落实, 近20年来的体育教育改革使得高校健康体育教育已经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全民健身计划提到的2010年的奋斗目标是:“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与健康水平, 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更加为健康体育教育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目标。教育部体卫艺司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提出的修改, 指出高校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并传授体育知识、技能、锻炼方法, 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现在的身体锻炼和将来的健康维护服务。
但综观大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来说, 却始终没能从仅抓技术和身体素质的观念影响中转变过来。健康体育教育从学生实际的需要和锻炼终身受益的角度出发, 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 是促进体育教育深化改革的有利武器。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以及人们对体育运动本质和内涵理解的进一步增强, 还有现代生活形态对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来看,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投入方面都更为重视。只有及时抓住这条线索, 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潜力, 使之真正成为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中心内容, 从而使具有现实和长远意义的健康体育教育观念逐渐步入人们的学习、生活和锻炼, 才是未来高校体育教育的主线。
2.3 以健康体育为中心的高校体育教育将更具生命力
高校体育改革已经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由于受到传统体育教育观念的影响, 高校体育教育的实施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强制性的、短期的行为状态下, 没有真正发挥出其应有的内在广泛的效益。 (3) 健康体育观念的出现, 无疑是给目前这种状态注入的一剂强心针, 它将使高校体育改革产生向着诱导性教育为主的巨大改变。
为了体现和发挥健康体育对人本身的良性影响, 高校体育教育应进一步拓宽教育目标, 把与学生终生相关的健康体育教学摆到重要的地位上来, 充分地发挥终生体育教育的社会效益, 使体育和健康都成为伴随学生一生的重要内容。而对于体育教育本身来说, 也会因为与健康充分结合的理念更具吸引力, 使高校体育教育自身的造血机能加强, 具备旺盛的生命力, 并最终使高校体育教育成为使人们终身受益的社会动力。
3. 对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改革的几点建议
3.1 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作为首要任务
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意识使人能从客观现实中引出的一系列概念、思想、计划等指导自己的行动, 使行动具有目的性、方向性和预见性 (引自《辞海》) 。意识分为主观意识和客观意识, 前者也叫自我意识, 后者叫世界意识。心理学研究认为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主观意识的影响。马克思曾说:“不是意识决定人们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由此可见, 一个人的思想意识决定了在体育锻炼时的目的性和持久性。因此健康意识的培养和养成就是健康体育的首要任务, 它体现出社会发展的需求, 也使体育教育工作有更广阔的理论研究基础。对健康意识的培养, 一方面应注重提高个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 另一方面则是培养和提高个体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这种从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着手的体育教育, 才真正体现出了时代精神, 成为将来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
3.2 对僵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要适应健康体育教育的教学目标, 就需要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调整, 高校体育教学一般都是按照不同锻炼项目进行技术和技巧的相关课程设置进行, 但是忽视了对学生锻炼的科学系统性指导。健康体育教育强调以科学系统完整的运动观来指导锻炼实践, 并在实践中不断修订目标, 形成一个良性的反馈系统。
例如在游泳课程中, 为了提高学生机体功能和肌肉耐力, 教师可以选择不同距离、不同量和强度的游泳锻炼作为练习内容, 在课程中注意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为了游而游, 还是通过几次耐力课的学习掌握如何游、游多快, 心率如何控制等对健康有利的专业技巧。如果把着眼点放在让学生终生受益的健康长远目标上来的话, 在教学中就要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游、如何去游, 以及它的技术要求是什么, 对于运动过程中身体的反应如何对待, 等等, 更重要的是传授关于机体运动的评价方法、制定目标的方法、采用锻炼的方法、强度、时间和练习次数的不同控制测算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使枯燥单一的游泳变得更加科学、实用和有兴趣。这就提出将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的多层次教学方式, 高校学生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兴起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通过俱乐部的参与, 同时拓展了学生在校的交往圈, 为学生搭建了多专业共同交流的平台, 俱乐部教学中组织的相关体育竞赛, 也使得原本刻板的体育教学变得趣味盎然。
3.3 对单调的教学内容及教材进行改革
体育健康教育也应该顺应不同外部条件加以改进。不同时代的社会发展及环境的变化也对健康体育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例如环境恶化所导致的地球温暖化现象, 导致四季温差变化极端, 从而对室外体育锻炼者产生了严重影响;再如大气严重污染所导致的地面夜晚大气层对流作用的减弱, 使得比重较大的被污染气体大量沉积于低空, 造成了早晨空气的不良现状, 不利于晨练的展开, 种种现实变化中的情况都提出了必须不断依据具体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并随时调整具体的体育锻炼的内容。
在选择教材时, 应注重选择一些难度适中, 且易于开展, 又能使学生终生受益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 例如武术、游泳、网球、健身健美运动等, 增强了体育教育的实用性。同时为了增进理解, 可多引入一些生活体育的内容, 使技术难度降低。同时强调参与运动的兴趣, 了解此类运动文化的内涵, 增强课程的终身受用性, 结合时代特点, 从拓展学生知识面着手, 多选择一些综合文化类书籍, 而不仅限于体育专业知识的传播, 例如对奥运会相关知识的专题讲解书籍, 使学生对体育文化及历史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 让高校体育教育的价值超越学生时代而具有终身意义。
3.4 对单一的考核制度进行拓展
对考核制度的设计应该以检验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的, 在技术难度方面不宜过多强调, 使学生更多注重锻炼的过程, 而非以往的技术达到值。另外, 应当加强对学生从事体育锻炼过程中, 对自我健康的诊断、检查、评价和实施方面的实际应有能力的考核, 这种能力将是他们实施终身体育所必备理论和指导实践的工具。注重考核制度的完善, 例如制作课外锻炼卡, 将课外体育活动的成绩记入体育课内, 这样做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使学生更加重视体育学习和锻炼的过程, 进一步提高体育教育的兴趣, 促使他们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
4.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变化, 生活节奏日益加快, 人们的精神压力普遍增大, 环境恶化对人的健康产生的不良影响, 使人们对体育运动的需求增加, 改变生活质量的愿望和保持健康的价值观念进一步增强。高校体育教育也要适应这一时代变化, 以掌握健康锻炼和评价的科学目标、手段和方法为目标, 教育学生从健康体育的角度出发, 通过对教育思维的调整, 从教材体系、考核制度及教学方法出发, 让体育教育成为人们终身受用的健康指导课程, 促进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 以全纳性和创新性的健康体育教育文化全面推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
摘要: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是广大体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 不论是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 还是国际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大众要求的角度来看, 健康体育教育都是高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方向。作者通过分析健康体育教育的依据及特征, 指出高校体育教育与健康体育教育的紧密联系, 对高校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提出相关建议, 为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健康体育教育,改革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昱.21世纪高校健康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四川体育科学, 1999, 4.
[2]麻巧英.关于高校体育实施健康体育的探讨.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3, 2.
[3]樊炳有.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健康课程的理性思考.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2.
[4]郭有莘等.高职院校健康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中国校外教育, 2009, S3.
[5]张宏成.实施健康体育教育改革的研究.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4) .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研究 篇4
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走势的研究
作者:徐元玉 周烈 王林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4期
摘 要: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折射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作用及其改革措施,为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关键词:体质健康体育教学改革走向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5(b)-0141-02
青少年的健康状况体现着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也是一个国家兴盛繁荣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的重要职责。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随着社会教育大背景的演进,对教学指导思想、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尝试。各高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不同形式的改革探索。经过几年的改革,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如何?如何根据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深化下一步的教学改革?为此,我们对江苏省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从学生体质健康的视角分析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探寻高校体育教学改善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措施,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状况
课题组从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对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四所高校部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耐力素质、速度素质水平较低,肺活量指数偏低,肥胖或超重学生比率较大。
据统计,被调查院校男、女大学生平均身高分别为171.7cm和159.95cm;平均体重分别为61.35kg、51.61kg。从总体上看,大学生平均身体形态指标不尽人意,男、女生体重正常比例只有33.27%和38.97%,体重较低比例分别为49.49%和47.79%的,男生超重和肥胖比例达到12.75%,明显高于女生的4.98%,而女生营养不良比例8.26%明显高于男生4.49%(见图1)。
肺活量体重指数指标是身体机能动态下的客观反映,能比较客观地评价人体肺功能的优劣。从表1中可以看出,男女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优良率分别为38.65%和41.4%,不及格比例达到11.35%和12.00%。耐力项目的测试主要反映的是人体心血管机能,从测试结果可见,男生1000m和女生800m的不及格率是各项素质中最高的,分别达到了13.73%和14.16%。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许多学生对中长跑项目存在畏惧心理,主要是因为运动中“喘不过气”,这在运动学中称之为“呼吸极点较低”,实质上说明了学生的心肺功能需要加强锻炼。从50米测试情况来看,速
度素质也不如人意,不及格率仅次于耐力素质分别达到13.24%和13.08%。坐位体前屈测试情况来看,合格率较高,男、生均达到90%以上。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折射出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造成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固然与遗传、营养以及沉重的学习和就业压力等因素有关,然而肩负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教学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其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存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2.1 指导思想存在片面性
20世纪中期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基本上是沿袭前苏联的教学指导思想,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始终落在运动技术技能上,体育教学中过分强调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演化为枯燥呆板的身体练习,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社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享受不到体育的乐趣。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高校体育引进吸收了欧美体育思想:一方面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过于强调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在实践操作面上,忽视了生物体育观对学生身体变化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1];另一方面,有些体育教师认为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相关知识储备,可以通过自学自练来培养自我锻炼的能力,无须在教学中强化,从而形成了片面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发展”的错误认识,导致学校体育教学实践回归到“放羊式”状态,造成了学生由于得不到应有的“身体运动”。
2.2 忽视健身知识的传授
体育教学过程并不是直接的身体锻炼过程,体育教学不等于健身锻炼,单靠体育课堂教学解决不了增强体质的问题[2]。健身锻炼只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部分,从本质上讲,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主要是一个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技能的过程。然而,有一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忽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对“增强体质”、“终身体育”所具有的战略意义,课堂上让学生不停重复练习1~2个技术动作,运动负荷持续中高水平,机械重复的动作挫伤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体育课忽略对学生健身相关知识的传授和健身意识、健身能力、健身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对体育课认识不足,知识面狭窄,缺乏理论指导实践的基本能力,使学生无所适从,无所收获,下了体育课,就与体育锻炼分手了,这无疑是体育教学的失败。
2.3 教学内容与方法呆板
现行高校体育教学沿袭竞技运动技术教学为主的传统,教学内容单一,复杂技术较多,趣味性、娱乐性较差,忽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培养。很多大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几年的运动项目,对体育课已失去兴趣。其原因是长期以来竞技运动一整套的项目、规则和办法束缚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使天性好动的学生望而生畏,不能获得与其天赋相适应的运动成就,主动锻炼的学生有减无增。高校体育教学虽然进行了多年的方法手段的改革,但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服从于教师的教学模式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致使学生
在教师的统一指令下,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而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体育运动的乐趣;教学过程过分地强调“统一”,教法单一,学生缺乏主动性,体育课缺乏生动性,课堂教学显得机械、呆板,从而使学生丧失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增强体质目标也就无从谈起。
2.4 考核评价方法单一
在中国教育体制应试模式下,体育评价体系大多仍是应试教育的传统评价指标,考核方法单一,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统一量化标准,过分强调运动技术和技能的学习结果,即以某一时期学生对某一项运动技术掌握的好坏和技术达标,来评定学生体育课学习成绩,学生为了达标和技术考试而学。部分先天素质好的学生,考试标准对于他们来说不需要付出多大努力和精力,就会取得相当好的成绩,而体质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相反,一些先天素质差的学生,在每个运动项目技术学习的时间段内,即便认真刻苦地进行身体练习,而且体质和运动素质均有一定提高,也难取得优异的体育成绩。这种评价模式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目标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使得学生投入与产出不平衡,一次次的体育考核带给学生不良的刺激,抑制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极大地影响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改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策略措施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强身健体的重要手段,它对于增强体质和改善健康状况的功效已经得到实践的验证。因此,如何正视学生体质现状,突破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合理地安排体育课,树立“健康第一”的现代体育教学理念,应该是每个高校体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3.1 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
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必须从指导思想着手,大胆地转变观念。高校体育要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体能的要求,以及体育教学的功能出发,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树立“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思想为指导。教师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教师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从学生的现实水平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把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的过去、现代和未来融为一体,并使教学重心向未来转移[4],这是高校体育改革的基本趋势。高校体育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作为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坚持向学生实施“终身体育”的教育、以增进学生健康为目标,把体育教学的方向从追求外在的技能掌握和近期效果,转移到全面追求学生身心协调发展和长期效应上来,从根本上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3.2 明确体育教学的本质目标,强化健身知识传授
体育教学是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的,增强体质不仅仅是体育教学的直接目标更是体育教学的长期目标,直接教学目标应将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作为重要内容,长期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终身体育者。按照增强体质这一本质目标,高校体育教学在传授运动技术的同时,必须讲授体育人体
科学、营养保健、运动康复、医务监督等相关领域知识,以便学生“自我锻炼、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教学目标应将健身知识传授与健身锻炼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取得身体锻炼效果,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大学是人一生中接受教育的重要阶段,自我锻炼意识的形成将使其受益终身。体育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科学健身原理、方法、功能等健身知识,培养学生自觉锻炼行为,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主动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达到有效提高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3.3 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习惯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安排上,要使传统的竞技运动项目按照增强体质的目标进行教材化,要与健身教育有机相结合,注重学生不同类型的兴趣爱好,使体育教学具有实效性和长远性[5],与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的教学指导思想相吻合。在运动项目的选择上,根据实际情况多开设易学、易练、实用的能使学生终身受益的实践课程[6],如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轮滑、太极拳等,使学生通过体育教学,掌握实用的体育锻炼知识和运动技能,引导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培养自我锻炼的习惯。体育教学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采用“启发式”、“诱导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营造又利于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氛围;同时把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课外体育活动纳入体育课程管理中,作为体育教学的补充和延续,形成课内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和运动技能,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和增强学生体质的双重目的。
3.4 完善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参与健身锻炼
体育评价应注重学生学习锻炼的过程,从多方面来显现教学评价的功能,激发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评价体系应包括体能与技能、进步幅度、过程表现等,涵盖整个自主学习锻炼的过程,因人而异,设定不同的目标区域;评价指标应贴近学生的学习锻炼行为,给与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并落在其发展的区域,提高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鼓励和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在适当范围内,允许学生按照实际情况自定起点和目标,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使每一位学生都享有体育的权利。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除体能与运动技能的评价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交往能力与合作精神等方面,从而激发学生自我锻炼的热情。在一定时期内,要不断强化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将其纳入学生评奖评优之中,这是激励学生自觉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育参与意识的有效途径,最终达到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目的。
参考文献
试论高校体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5
[关键词]体育教学 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 自信心
2002年 2月23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刘海洋为“考证黑熊嗅觉是否灵敏”,在北京动物园用硫酸泼向黑熊,涉嫌以故意毁坏财物罪,被北京西城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一个月。2003年,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一个二年级男生全身赤裸跳楼自亡。2004年2月23日,云南大学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学生马加爵因打牌与同学发生口角用钝器将同宿舍4名同学杀死,并将三具尸体锁在衣柜里,被判处死刑。刘海洋、马加爵事件并非个别现象。近几年,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的不断增多,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分析
20岁左右正处于青春期,内分泌不稳定,情绪易于波动。其生理特点决定了这段时间性格的多样化。青春期性格特点极易导致学生发生心理障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无明确奋斗目标,心胸狭隘,性格孤僻,情绪低沉,自制力较差,意志薄弱等。据每年高校调查显示,全国大学生中因精神疾病而退学的占退学总人数的54.4%,有28%的大学生具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有近10%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心理疾病。在最近的几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明大学生精神行为检出率为16%,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的占30%。各种调查数据表明,大学生已经成为心理健康的弱势群体。
专家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有着诸多原因,其中人际交往排在首位,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上的娇生惯养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使他们很少经受挫折锻炼,独立的生活能力较差,大学生活与梦想上的落差,以及同学之间贫富的差异,很容易使一些学生产生心理上的不稳定。其次在情感上,开放的校园使得恋爱成为大学生活的重要话题,一些学生难以把握住自己,一旦出现问题可能走向极端。第三,由于升学压力和严峻的就业形势,再加上众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自己孩子的期望值定位不切实际,这一切往往给学生的心理带来难以承受的压力。不少学生因一、两次考试成绩不理想,便产生很强的内疚感,甚至负罪感,惧怕心理、焦虑心理、自信心的严重缺乏,成为他们注意力无法集中的隐形杀手。这些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
二、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体育与心理健康虽概念不同但它们存在着必然的联系。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两个方面。作为一个身心统一体的人,其身体素质健康与否,必然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包括其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强健体魄,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学校体育活动中,通过知识的传播、运动技能、技巧的训练以及亲身的体验,有助于学生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勇敢顽强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
三、在学校体育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身处青春发育期的大学生,如何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教育性、竞赛性、协同性、交往性等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自信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协作精神、耐挫能力等是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这里仅就此问题谈谈个人粗浅看法。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塑造学生的任务,教师是实践的主体,学生是实践的客体。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运动技术水平及身体素质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因人而异,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施以不同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做出自由选择,为的是让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都能得以尽情发挥,在各自擅长的项目中找到乐趣,展示才能。
2.增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倾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人会产生愉悦的体验。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根据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强烈表现自己的特点,作为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空间。
3.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集体观念
体育活动多数是以集体形式出现,很多活动需要伙伴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完成,人之人间发生着频繁的横向联系。经过锻炼,让学生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养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坚强的意志是在日常坚持不懈的锻炼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意志力与困难、挫折相辅相成。没有困难、挫折的出现,意志力的培养就无从下手;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困难、挫折就无法解决。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一些困难,让他们学会自己解决问题,遇到困难时,不能退缩,要有迎难而上的精神。体育课中,应常组织篮球赛、足球赛、拔河比赛等。这些比赛有时会出现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甚至还会出现同队内部不和现象。当学生面对挫折与失败的刺激而产生抑郁时,教师可以根据韦纳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从某个角度去暂时安慰调节学生的愤怒、痛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情感。
四、小结与建议:
1. 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建立学生卫生档案,为体育教学提供第一手资料。
2. 在高校开展心理咨询,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环境,保持心理健康。心理咨询活动目前在社会上已有开展,有些高校也已开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咨询活动,但是尚未普及,这就使得许多学生有问题只能闷在心里,长此下去,就极容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3.采取有效方式,加强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教育,从根本促进其心理健康。高校的大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已经或正在形成,此时对他们进行积极健康的引导,对于他们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4.开展各种课外文娱活动,使学生有健康的体魄,为健康的心理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最终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青,王万明.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J].体育教学.
[2]高霞.当代大学生情感智力现状及培养与教育[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3]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
[4]张雷.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7).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的教学思考 篇6
1、加强体育教学内容的改革
首先,我们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兴趣着手,在体育课程中引进一些时尚的体育项目,这不仅丰富了体育教学的内容,还增设了不同的体育课堂性质,如:选修课、专项课、实践户外型等课程,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同时,我们应选择将健身性、娱乐性、文化性等特点集于一身的体育项目作为重点体育教学内容,这对学生的健身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另外增加不同专业的教材,为学生掌握健身方法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最终实现终身锻炼的目标。
1,1、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体系与技能,可通过对目标设置法、情景模拟法、自我探索等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与动机。同时可以通过运用成功教学法、愉快教学法、兴趣激发法等,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为终身体育锻炼奠定基础。在上课的导入部分,可以借助多媒体、游戏等方法导入课程,如在体育舞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安排学生观看一段舞蹈或比赛,强调优美、精彩动作的表演,引导学生对技能的努力掌握,增强求知欲。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学习过程中对创造型思维的训练,要充分利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新能力,开展对运动项目中技能、操类的编排等创新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开展体育运动的能力与向上品质。例如在体操练习过程中,增设个人创编舞蹈的教学阶段,使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1.2、积极拓展心理与社会健康教育
高校体育健康教学中包含心理与健康教育两个重要部分,两者的开展需要在体育教学中敢于寻找切入点。例如,在平时的考核中,要善于发现并消除学生的顾虑和担忧等心理问题,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锻炼学生在逆境中的竞争、拼搏、创新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对生活和社会的适应能力。
在进行难度较大的项目技能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在加强训练法的练习中,要注重培养学生之间团结互助、沟通交往的能力;在体育运动的游戏或比赛教育法中,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参与与竞争意识;在技术和素质等方面的练习过程中,善于发现学生的优势,增强其自信心,认识到自我的实现价值。
此外,在体育教学中要对社会健康教育的开展采取更加具体的措施,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自由组队,开展竞赛活动,使学生主动担任裁判等工作,使得学生间的交际、社会活动组织能力等都的到提升。例如,在开展篮球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学生首先熟知竞赛规则与章程,并将规则得到广泛性的普及,以便竞赛的顺利举行;然后组织班级召开会议,具体实施比赛事宜;然后对篮球比赛的裁判与编排等进行安排和规划;最后选好场地与时间。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安排来锻炼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为学生提供宽松、自由的创造空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全面开展保健体育,提高“特殊群体”健康教育水平
高校中存在一部分“病、残、弱”等特殊群体,他们的健康不仅需要体育锻炼,更需要对自身营养与卫生方面的加强。在高校中开展保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在开展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的同时还能学习日常生活中的养生与保健等知识,因此,必须将保健课程列入体育课堂中。保健课程中,在着重讲解体育运动医学与卫生常识的情况下,还需要将康复、自我保健、经络按摩等方法进行详尽介绍。另外,学校相关部门还需要对弱势群体的同学建立保健康复档案,在学生入学进行体检时,为学生统一建立“健康检查卡”和“自我监督卡”,以便学生对自我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和关注,同时也需要教师进行定期的检查。教师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学生的身体状况及变化,这样既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较为科学的评估,同时也保障了安全教学的信度。
3、完善高校体育教育的管理与评价体系
体育教育管理与评价体系是体育教学工作的有利保障,它可以不断地激励教学方法的进步,是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部门。完善的体育管理工作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同时需要对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制度进行规范和加强,再采取科学的执行办法,将规章制度、执行办法、组织部门三者相互结合,从而对教学质量与监测做出较为公平、公正的评价,在这一形式灵活、科学的管理与评价体系中顺利地开展高校体育健康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王达等.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问题浅探 篇7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缺乏健康保健知识。
长期以来, 学校体育教学只注重运动技术的传习和运动水平的达标考核, 而忽视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的传授, 由于缺乏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常识, 学生在运动中的伤害事故时有发生, 据统计:大学生运动中的伤害事故, 体育课教学中占15.4%, 比赛中占29.1%, 课外活动中占54.5%。
(二) 缺乏体育锻炼, 体质呈逐年下降趋势。
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心、肺功能、以及上肢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素质都有继续出现下降的趋势, 这与学校体育教育不足有很大关系, 同时, 与家庭、个人和社会环境有关。
(三) 近视、肥胖有增无减。
我国监测结果显示: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 小学生为26.96%;初中生为53.43%;高中生为72.8%;大学生为77.95%, 出现年龄越大近视越多的现象。而肥胖学生的人数也明显增多, 青少年肥胖的主要危害包括: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损伤心肺功能, 青少年肥胖症常伴有高脂血症和脂肪肝;肥胖对青少年的血压、脉搏、血清脂肪酸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 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近年来, 体弱病残的学生有增无减, 一是运动性疾病, 主要集中在上肢的手指、手腕和下肢的踝、膝关节的扭伤和挫伤;肌肉的拉伤和擦伤等, 学生缺乏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久不愈而成运动慢性疾病。二是常见慢性疾病, 如乙肝、结核病、贫血等。如何做好个人预防、治疗和调理疾病, 进行体育保健的健康教育和指导都非常必要。
(五) 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到处可见。
如随地吐痰扔垃圾;睡前不刷牙洗脚, 通宵玩电脑、睡懒觉、锻炼少;不做准备活动就运动, 运动后就喝 (生) 水、不做放松活动、不及时洗澡换衣;饭前便后不洗手、不懂得科学合理饮食, 或为减肥而盲目节食;吸烟饮酒;不使用专用毛巾和茶杯;随意喝生水;瓜果不洗净就吃;有病不及时就医等引发的身心健康问题不少。
(六) 心理异常不稳定的人数也在上升。
目前, 大学生面临一系列困扰, 如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适应;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或异性关系的处理;就业与择业的困惑等, 由此诱发的精神紧张、情绪低落不稳定、偏执敌对、人际关系紧、孤独感、失落感、忧郁、烦恼等心理障碍问题日渐增多, 影响了学习、生活和身体健康。
二、高校体育发展对策
面对大学生以上主要的身心健康问题, 我们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对策作如下探讨。
(一)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开拓创新。
2002年教育部颁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使我国大学体育跨入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锐意创新的转型时期。但是在这一时期的改革发展中, 一些领导和教师的改革观念还没能转变、更新;一些正确的思想和观念还不能贯彻到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之中, 使高校体育教改困难重重、发展滞后。这就迫切需要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一个高度认识的观念上来, 统一思想、求真务实、改革创新, 解决实际问题。
(二) 提高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
当前, 正是我国面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行体育与健康课程之时, 体育与健康教育是新世纪对体育教师的又一新要求。长期以来在以动作技术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下, “重”实践“轻”理论的片面认识普遍存在, 特别是对健康教育这一课程还比较缺乏, 知识面较狭窄, 已不适应现代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要求。因此, 如何激励广大体育教师敬业爱业、提高体育与健康的文化素养、以适应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需要,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 构建“健康第一”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
体育课程是学校健康教育的核心部分, 构建的好坏, 是贯彻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关键。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明确学校体育目标和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学校体育的根本目标是:增强体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这是无可非议的。而高校体育的课程目标在新《纲要》中明确指出了五个领域的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多元目标体系。目标明确, 有利于改革的正确发展。
2、明确体育课程的基本任务。
根据课程目标, 其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增强体质、锻炼心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 掌握体育健身的基本知识和卫生保健知识, 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培养体育运动能力, 提高健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进行终身锻炼。 (3)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培养勇敢、顽强的意识品质和不断进取的精神,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陶冶美的情操, 培养文明行为。
3、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受教育思想、方针政策的影响和制约, 也受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的制约, 以及学校场地器材、周围自然环境条件和师资队伍的制约。要实现终身体育的终极目标, 则需要学生学习终身参加体育锻炼所需的健康意识、知识、技能和行为习惯。应根据目标、学校、学生、教师和自然环境诸因素, 精心选择既有健身价值, 又能作为终身运动手段的大量生活中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作为高校体育的教学内容。从而达到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良好的生活行为, 以及终身体育的观念、兴趣、能力和习惯。
4、体育教学评价。
应改变以往体育教育评价活动中单纯采用运动成绩终结性评价 (统一标准) 的方式, 要积极采取以人为本、科学客观、求真务实、重在激励的评价方法。从根本上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学评价指导思想, 彻底根除考什么, 教什么, 练什么, 评什么的弊病模式。充分运用评价手段来激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使之经常参与体育活动, 有利于改善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一系列问题。
(四) 改善运动条件, 丰富健康内容和形式。
学校领导应加大对体育经费的投入, 改善运动条件, 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在课内外丰富学生的健康活动内容和形式, 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五) 加强管理与监督, 注重健康教育效果。
根据上述问题, 主要抓好三方面的管理与监督工作:1.加强广泛宣传力度, 共同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2.加强体育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监督, 提高学生的生理机能、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3.学校和教师要严格要求, 加强场地器材和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与监督, 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参考文献:[1]王江民.浅议大学生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4) .[2]杨建文.甘肃省大学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11) .[3]张春芳.论我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学校体育教育改革[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4, (6) .
参考文献
[1]王江民.浅议大学生的健康教育[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4) .
[2]杨建文.甘肃省大学生体育课伤害事故的成因与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11) .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研究 篇8
关键词:高校体育,运动,健康,休闲,发展方向
高校是塑造我国身体健康、心态积极、综合素质优秀人才的基地,是培养学生未来适应社会能力的最后一站教育,是学校与社会的衔接点。高校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为我国塑造身心健康、适应能力较强等综合素质较强的人才,高校教育要始终结合时代化发展特征,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特征和需求,应当将休闲运动逐步引入高校体育教学体系中,通过大力开展休闲体育,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和良好运动习惯奠定基础。
1 运动、健康与休闲教育的必要性
1 . 1 运动休闲体育是贯彻终身体育意识的必然途径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终身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和参与体育教育的过程,而学校是开展终身体育的基础,同时学校也为人们的系统体育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正确的体育认识进行良好的教育和培养,为终身体育开展提供基本的硬件与软件保障。大学生在离开高校之后面临着就业等问题,在受到工作环境的限制后很难能够坚持进行体育锻炼,很有可能将体育专业知识体系抛之脑后。但是针对现代快速的生活节奏,需要人们开展一定量的体育活动来平衡工作中的压力和紧张情绪,需要借助体育活动的运动功能来调节自信的工作状态,但又不能开展过于激烈的运动使自身体力透支。而运动休闲项目既可以满足现代人们的健身与娱乐需求,还有利于人们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休闲运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鼓励学生自主根据体育运动中的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到休闲体育创造和锻炼中,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阶段仍能保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直到进入老年阶段,也可以凭借自身较强的体育能力,坚持开展各年龄阶段的体育项目,从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
1 . 2 运动休闲教育与社会发展潮流相适应
运动休闲的出现与发展正是顺应了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运动休闲的娱乐与缓慢节奏可以平衡工作和生活中的快节奏、高效率、激烈竞争等紧张气氛,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运动休闲来保持健康、愉悦、积极的心态,同时达到强身健体的运动价值。大学生的高校生活对未来进入社会之后的生活方式影响极大,因此,大学生应该利用大学生活中充裕的余暇时间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同时,学校应积极举办和鼓励学生参加到社会体育活动中,并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时代的发展脚步和特征,大胆预测和引领时代运动潮流,通过对休闲体育的开展路径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休闲手段、利用休闲等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社会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 . 3 运动休闲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
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我国的经济腾飞阶段,他们逐渐形成了“张扬个性、思想独立、身心早熟”等特点,这些身心特点兼具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大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多是独生子女,在父母的溺爱中大多会形成叛逆心理,多数学生希望具有不被人干预和约束的生活方式,如上网、逛街等。这标志着我国当代大学生在休闲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偏激行为,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运动休闲运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余暇时间,同时还可以弥补高校中的休闲体育教育,学生通过休闲体育可以增强自身的人际交流、自我调节、团结互助等能力,满足了大学生对新兴事物和多变事物的渴望心理。由此可见,高校运动休闲运动是一项集健身性、教育性、娱乐性、休闲性于一体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很大的提高效果,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相适应,符合新时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1 . 4 运动体闲教育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必要要求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们的综合素质,并使其各项能力都得到协调发展,实现人们本质上的完善。体育教育是构成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部分,而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过分注重对学生技术与体能的短期教学效果,忽视了对学生文明素质和体育意识培养的长远教学效应,导致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发展轨道相背离,影响了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休闲体育,将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休闲体育对现代生活的改善与调节功能,掌握正确运用休闲体育来丰富自己的闲暇时间,使学生通过文明的运动休闲来意识到休闲体育带给人们的健身与娱乐价值。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能够在一定的时间、环境下自主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健康、文明、娱乐的运动方式,为休闲活动的开展和创编奠定基础。休闲运动在不同的课余时间、不同的空间地点、不同的运动形式为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为素质教育营造了拓展性的发展环境,对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加强了学校与社会体育的联系紧密性。
1 . 5 运动体闲教育满足了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
人们工作之余的生活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作与生命健康的水平,而闲暇时间开展休闲体育,不仅可以强健身体、提高健康水平、调节人们情绪、愉悦身心,还可以通过人际交往,增强人们之间的了解,拉近彼此的关系,这促进了我国和谐、轻松、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养成,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与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为了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和谐社会,高校体育应顺应其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休闲体育,在提高学生休闲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运动休闲理念和训练态度,使学生意识到健康文明的余暇生活对生命质量的重要性。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充裕课余时间的指导与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与运动,来完善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力量,满足和谐社会构建的需求。
2 运动休闲促进学生良好生活方式的养成
2 . 1 运动体闲是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佳选择
大学生在自我约束力等方面的意志品质还不够成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人际关系、就业压力等因素造成的消极影响,如在余暇时间常有:睡懒觉、上网、游戏等一系列放任自流的不良生活习惯。运动休闲的运动特点对学生的表现欲、浮躁心理等缺点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运动休闲不同于竞技性质较强的项目,也不过分追求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既没有固定的比赛规则和制度,也不含有超负荷的训练,而是注重对身体的放松与舒展,是由非正式、自由组织和创编的体育活动。运动体闲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竞赛制运动,帮助学生克服追求成绩的心理障碍,满足学生的健身与表现心理。运动休闲有利于学生确立自我价值、挖掘潜能、提高身心素质、增强社会群体认同感等,同时在无形中使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终身体育与生活习惯。
2 . 2 运动休闲为学生提供更多与社会外界的交流机会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范围和圈子逐渐与自然与社会疏远,当大学生步入社会参加工作之后,由于工作和生活的不稳定性,没有充足的精力去开展体育运动。在高校中通过对学生进行运动休闲观念和训练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意识到休闲生活和体育的重要性,从生命高度上提高生活品质。运动休闲活动可以引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充分享受阳光、空气与水,在回归大自然的怀抱中获得身心娱乐和放松。高校运动休闲同时也为学生步入社会后拉近与社会、自然的亲密关系,为其社会适应能力奠定了基础。
2 . 3 运动休闲利于学生对体育内涵的再审视
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9
所谓的心理健康,我们通常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来说,心理健康指的是人们的基本心理活动的内容过程完整、统一协调,也就是说人的情感、认识、人格、行为等方面的完整协调,和社会的发展保持同步,从而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广义方面的心理健康则是一种高效的并且持续满意的一种心理状态。
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大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在保证大学生知识层面提高的基础之上,心理健康问题也同样不能忽视,所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由为重要。
二、当前高校学生所面临的问题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社会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高校学生在社会以及自身特殊性的情况下,都可能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或潜藏着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隐患:
1、高效学生多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难,缺乏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的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的专门人才,所以较之其他的高校对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视。但是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的生活较社会比较单纯,所以学生与社会的接触较少,所以学生产生人交往方面的问题也就尤为突出。
2、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
对于高校学校中的大部分同学而言,高考的失利给学生留下来很大的阴影,所以,高校学校的学生更加容易受到失败、挫折的影响,容易产生极端心理,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自卑甚至轻生的念头。学校可以通过体育精神的加强来加强学生坚定的心理品质,保证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3、自我效能感较低,缺乏自我认知能力。
所谓的自我效能指的是对于自己的能力能够完成某种活动的认知。高校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心,对自己没有真确的认识,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缺乏目的性,对生活感到迷茫。
三、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健康作用的分析
随着今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体育对于高校学生心理健康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自我概念得到加强
自我概念就是指一个人通过自身所得的经验、反省以及他人所反馈得来的信息,对自身逐步的加深了解,也就是一个人对于自身所存在的价值体验,或者对自身的感觉和看法。体育活动是一种个体与整体之间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体育活动找到自己在整体中所处的位置,并且通过对整体活动的把握、自身的控制以及活动中他人的反馈得到对自身的进一步了解,更为清晰的认识自己。
2、适当的体育锻炼对于磨练心理品质有重要的作用
体育活动中是冲突与矛盾的综合体,同时又集娱乐性、艰苦性、释放性、竞争性于一体,恰如社会活动的一种体现。因此,在社会模拟状态下,学生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克服困难,通过自身不懈的努力获得成功,体会成功的喜悦,得以磨练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促进主动性的形成,同时加强自身克服困难的能力及坚持不懈的毅力。
3、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
从古至今,我们所说的体育活动并不仅仅指的是我们身体机理的锻炼,而是身心相结合的一项综合性活动。在竞技类比赛中。例如篮球、足球等,在身体运动的同时还应该对比赛有整体性的把握,抓住时机,获得胜利。而这些在体育活动中经常出现,学生在把握细节等方面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加强了对自身认知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的灵敏性以及感知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适当的体育运动对于人际关系的协调有很大帮助
体育运动很大部分都体现为团体活动,这就要求个体与整体做到的协调统一,也就是指成员与成员之间的协调统一。在团队性的体育活动中,成员们通过一起训练,相互之间的合作或者竞争,加强了个体之间的交流,通过交流,对他人、自身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学生人际关系的协调以及步入社会后人际关系的建立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四、体育对于促进心理健康的教育对策
生活中我们所指的健康共包含心理、身体以及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三个方面。而体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课程,对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1、“体育精神”的学习
我们所进行的体育行为的主要源动力来自于体育精神,是对体育的整体水平、面貌、号召力、感染力等方面的体现,同时也是体育的信念、理想、以及体育道德、体育知识等方面的标志。体育精神作为一种心理资源对体育教育的实践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体育精神”在整体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充当着核心部分,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高校可以通过隐性以及显性两方面加强学生对于“体育精神”的学习。隐性学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学习途径,即教师通过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体制,来制定相对困难的体育活动,如耐性长跑,在教师激励性的语言鼓励下,学生通过完成看似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从而获得高峰体验,重新对自己进行新的定位,更加坚定信念,从而获得良好的心理品质;其次是显性的学习,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播放的有关“精神体育”的励志短片,思考讨论,从而获得心理上的激励,确保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2、充分尊重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进行体育活动的设计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关注每个学生的健康状况也尤为重要。高校教育已是学生步入社会前最后的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此期间,学生已经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容易产生的心理方面的问题也就各有不同,所以学校应因人而异,依据不同学生自身的不同特点来安排恰当的体育活动。如对于性格急躁,不稳重的同学来说,可安排他们多参加太极等慢节奏的体育活动;而对于性格内向,不喜欢与人交往的学生可安排他们参加拔河、篮球等团体性质的体育活动,加强他们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3、重视教师新理念的培养以及多元化考试制度的确立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新的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都应该与时俱进,积极、快速的掌握最新教育动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吸取新的教学理念并且投以积极饱满的热情在体育教育的工作中,根据学生不同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体育活动计划来保证学生的身体、心理将康。
同时学校还应该制定多元化的考核制度,通过对学生平时成绩以及期末考试的综合性成绩从而得出更为准确的成绩。有效的抑制了学生平时懒散,考试前临场发挥的现象,使学生真正得到了锻炼加强。
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支柱,如果学生的健康出现问题,那么我们的国家也就将不稳固,近年来体育教育对于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起了人们的广大关注。而体育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心理健康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加强高校对体育教育的完善、发展对学生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长生.刍议体育运动中心理健康的研究历程及标准设定[J].湖北体育科技,2001(6).
[2]邱冠寰,林琳.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正负效应[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研究 篇10
【关键词】体育课 健康教育 现状
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的健康教育得到了重视,对于体育课健康教育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结合当下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使高校的体育课健康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但是仍然做得不是很到位,重视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并不是忽视高校体育课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须有效地解决。
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的现状
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的缺失会造成各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引起社会各方面关注的。例如:没有正确地引导高校体育课的健康教育,学生就会缺乏运动导致肥胖,也会导致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下降,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是一种恶性循环;高校的体育课健康教育如果只是停留在书本上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就没有一种安全意识,会形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造成一定的安全事故。所以现在的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除了得到一定的重视,其次就是它的教学方式不能太过于死板,要让现在的高校学生可以接受。现在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的现状大致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首先是体育课中的安全不受重视;其次没有关注高校学生的心理变化,一些高校学生明显因为各方面的压法太大而导致精神的崩溃;最后不重视体育锻炼,现在的高校学生身体素质明显下降。
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的问题
1.体育课教学太重视教材。现在的高校体育课的健康教育中,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太过于对照课本,并没有结合现在高校学生心理接受程度,只是让高校学生学习掌握一门体育技能,并通过考试这样死板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而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和心理状况如何却丝毫不关注,这样的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是没有任何效果的,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依然没有得到什么改变。
2.高校学生对开设的体育课程没有兴趣。大学的体育课健康教育是由学生自己进行挑选,而有的学生几乎对于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都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即使选择了体育课程也只是去完成任务,没有认真的去学习、去锻炼,这对于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来说非常不利,高校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不感兴趣,就达不到体育健康教育的效果。
3.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缺乏指导。现在高校体育课的健康教育只是注重可不可以完成任务,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却没有关注学生在这些高校体育课程中是否真的提升了自己的身体素质,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抗拒体育课而形成了心理压力和造成了心理阴影,所以高校的体育课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指导,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的改进途径
1.教学内容的多样化。高校在进行体育健康教育课程的设置时候,应该尽量多设置课程,满足各种不同高校学生的需求,激发高校学生对于体育健康课程的需求。同时在教学方面,教师除了教授一些技巧性的知识,完成教学目标以外,还可以在这项体育课程下面举行一些不同的活动,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加强学生和老师的沟通,不仅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的培养,而且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这样使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更加有效。
2.加强学生与老师的沟通交流。高校的体育课程健康教育,教师不仅仅要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变化,及时和学生沟通交流,对于那些对体育健康教育有抗拒的学生,不要采取强硬的态度要求学生改变,而是应该通过交流,让学生对于体育课程健康教育没有那么多的抵触情绪,同时帮助那些学生建立适合他们的体育运动目标并且完成预期的目标,这样的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才是行之有效的教育。
3.引用合适学生的教学手段。高校体育健康的教育一定是引导为主,不要让高校的学生产生一些逆反的心理状态,引用合适的教学手法,让高校学生能更好地接受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使高校体育健康教育可以真正地起到效果。
总 结
近年来高校体育课的健康教育得到了重视,对于体育课健康教育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结合当下高校学生的心理特征,使高校的体育课健康教育更容易让学生接受。所以现在的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除了得到一定的重视,其次就是它的教学方式不能太过于死板,需要灵活,让现在的高校学生可以接受。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的关注除了关注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也关注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这样才能使高校体育课健康教育的现状得到根本的改善。
参考文献:
[1]王晓梅,李军汉.浅析健康教育理念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02.
[2]徐勤萍,李全志.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成果与不足概述[J].湖北体育科技,2009,04.
[3]刘春燕.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09.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研究 篇11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况
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上呈正态分布, 即心理健康的和心理有严重障碍的是极少数, 少部分大学生介于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的区域, 处于心理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中。他们的心理状况随着环境, 生活条件, 学习情况等的变化, 在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之间变动。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所学课程不符合自己志向和兴趣特点, 缺乏学习激情和动力, 情绪低落, 经常缺课;有的性格过于内向, 情感脆弱, 心胸狭窄, 计较个人得失;有的不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学习方法不当、缺乏自信或过分自信;轻度失眠、焦虑、猜疑心过重、人际关系不协调、性心理困扰、轻度忧郁的现象, 在大学生中所占比例也不少。还有少数大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障碍, 如因父母离异, 家庭经济困难或突发不幸事件, 常使这些人遭受难以承受的精神上的打击, 表现为自卑。特别是与别人比较时更加突出, 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中说话, 交际范围狭窄, 与大多数同学合不来, 妒忌别人, 反映出悲观, 失望, 意志消沉, 甚至出现敌对症状, 怨恨, 报复, 猜疑, 妄想。以上种种不良心理疾患, 表现出缺乏坚强的意志力, 对挫折和逆境不能承受, 因而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难于适应。
二、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由于体育包含有各种组织形式和不同的活动内容, 大学生在参于中, 不必用语言, 即可相互交流, 亦可找到志趣相投的知音, 不仅对有健康身心的大学生提供了愉悦的活动场所, 也为对那些性格内向, 不善言词交往的学生提供了交往场所。因此, 体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具有独特的作用,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及效果, 是其它任何方法和手段所不能替代及无法比拟的。它能消除人的紧张情绪、发泄内心的冲动潜意识、提高人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满足人与人交往和友谊的需要、起到磨练人性格、锻炼人意志的作用。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能显著地松弛紧张的神经, 改善人们的自我感觉, 消除失落和沮丧情绪, 是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 消除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有调查显示, 参加体育活动使人心理感到豁达、愉快的占80%以上。因为经常参与体育锻炼, 机体能感受动作的力量感、美感和韵律感, 心胸开阔, 陶冶情操。走入运动场时, 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 消除孤独感, 同时又提高了个体与社会适应能力。体育作为一种心理疗法和康复手段已被广泛应用。
三、对策
1强调教学中形式的集体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参与群体活动和多开展相互间的交流。在活动中提倡互帮互学, 特别是在有一定难度动作的教学中, 鼓励互相帮助与保护, 这种融洽的人际关系和教学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通过参加集体活动, 使人产生自信、自尊、自强。对有焦虑和人际关系障碍症状的大学生, 无疑具有良好的调节和教育作用。集体活动的形式最能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尤其是球类运动具有集体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强, 通过练习可培养合作意识及团队精神。同时可以帮助克服闭锁心理和孤独心态, 并能获得互助互利的结果。
2重视体育教学中手段的娱乐性
研究表明, 对体育的喜爱程度以及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 是扩大身体活动的心理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大学生不喜爱所从事的活动, 那么在活动后感到满意快乐或产生良好的情绪体验是不可能的。由于大学生气质类型的特殊和兴趣爱好的不一致, 应根据不同对象的特点, 合理选择和搭配一些动作难度小, 大学生兴趣高的教材, 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尽量为大学生提供表现自己运动才能的机会, 是非常必要的。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娱乐性, 趣味性, 并运用多种生动活泼, 形式有趣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及手段,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愉快和欢乐, 从而达到激励其学习的信心。
3加强活动中竞争意识和经受挫折的教育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自己的能力适应任务挑战时, 人的愉快便会产生。如果任务缺乏挑战时, 就会使个体产生厌倦感。因此,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调整活动形式, 让活动的竞争性适应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心理需要。在活动中加强竞争意识并经受挫折的教育, 如增加动作难度, 加强对抗, 有意识地让大学生所要达到的目的暂时受阻, 使其动机不能顺利实现。让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困难的体验, 以锻炼大学生经受挫折的容忍能力。学会忍受挫折的打击并仍能保持心境平衡, 这是衡量一个人有无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
4创造良好的心理气氛
大学生对教师信任, 可减少他们在练习时出现紧张和害怕心理。教师对具有紧张胆怯心理的大学生应多加关心, 少批评, 更不能讥讽, 并及时鼓励, 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增强他们“满足感”、“成功感”的情绪体验, 逐步树立信心。教师还可以利用语言对他们进行暗示, 语言要生动、形象、准确, 使大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引起注意, 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气氛。从而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消除恐惧感, 排除意志消沉等消极心理, 增强自信心和勇气, 从心理上消除其不良心境。
【高校体育健康教育研究】推荐阅读:
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12-19
高校体育现代教育06-05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11-06
高校体育教育教学07-15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05-08
高校体育教师素质研究08-14
高校体育的异化研究08-17
中美高校公共体育研究09-15
高校教育实习体育教育08-29
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