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2024-11-06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通用12篇)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篇1

1、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指的就是对学生情感领域进行的教育, 即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育和教学上的要求, 基于相应的教育活动致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积极变化, 促使新情感的产生和新的情感品质教育的形成。教师所具有的情感主要是表现在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以及对教学语言和教学情绪的掌控等方面。

体育情感具有自身的特点, 例如激烈性、多样性、可控性、倾向性、制约性和两极性等, 正是这些特点, 决定了体育情感是包罗万象绚丽多姿的, 是为青少年体育进行情感上教育的基础;其次, 这些特点共同作用于体育情感之中, 互相配合、互相协调, 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对人的情感系统产生作用;第三, 对学生加强体育情感的培养, 既是体育教育的需要, 同时又是对于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2、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

2.1、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要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的灵活的教学手法, 对学生启发引导, 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体育学习中来, 进而能够生动活泼的学习。教师不仅仅要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灌注, 还要花时间对学生的课外活动加以关心和爱护, 努力和学生做朋友, 及时地解决学生所存在的思想问题。

2.2、有助于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

教师在进行体育情感教学时, 要将自身的情感和情绪投射到学生的身上,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学生所体会到得情感体验, 努力产生和学生相似的情绪上的反应, 这也就是所谓的教学当中的移情。通过移情, 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观点和意图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形成教学情境中暂时性的统一体, 有助于教师对良好课堂气氛的创造。同时, 教师的移情可以促使学生更多更好的参与课堂活动, 以获得更高的成就, 使自我意识达到更高的水平, 增强学生之间的交往。

2.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教师正确的教学方法和领导方式, 可以适时地改善教学环境, 促进师生之间形成更为和谐的关系。例如, 教师和学生在一起共同制定出来关于某一项目的计划和决定, 使之尽量的明确具体, 积极鼓励学生, 对其所表现出来的优点和缺点进行客观的表扬和批评。在这种和谐恰当的领导之下, 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确的认识到学生之间所存在的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改善教学效果。

3、情感教育实施的途径

3.1、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

激发学生的情感,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情感教育的目标。要达到这一目的, 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就很重要。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意识地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情感的学习情境, 并组织起来各种生动灵活的趣味性的活动来吸引学生, 借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教师要变换教学情景, 不断制造教学悬念, 同时设置教学矛盾。

第二:教师要努力呈现出来新颖、奇特的刺激, 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来组织教学。

第三:不断变换刺激呈现的方式。

第四:注重师生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

3.2、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情感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一个大前提就是师生关系的和谐与融洽。教师要充分的尊重学生, 要做到“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在言辞上不能够过激, 更不能够采用挖苦讽刺的方法。教师所组织的教学过程, 不仅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技能与知识的过程, 更是进行情感交流的一个过程。

3.3、实现语言的多样化, 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据统计, 高校有近80%的学生感受到的体育教师的身体语言均非常的单一, 非常的冷, 对学生无形中形成了心理压力。

首先:作为教学语言本身要具有启发性和一定的情感渗入性。要做到一方面“启”, 就是表示教学语言富有一定的信息, 起到能够唤起学生思维欲望的作用, 开启了学生的思维动机;其次就是要“发”, 即在教师“启”之后再让学生“发”, 教师要为学生的思维留下一定的回旋余地。

其次:手势语言。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应适当地运用到各种手势, 用来传递信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同时还能起到传递情感和表明教师主观意愿的作用。在教学中运用这些手势不仅可以表明自身的观点, 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秦宏连.论情感教学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00.

[2]龚剑.高校体育情感教育的研究[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5.

[3]黄鸣霞.浅论如何加强体育情感教学[J].教育创新, 2005.

[4]刘兴.浅谈体育情感教育[J].泰安师专学报, 2001.

[5]李贵芳.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教育战线, 2005.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篇2

教学是涉及到教师、学生理性与情绪动态变化的人际过程。其本质不仅是传授知识,也是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过程。此过程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必须重视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围绕认知因素通过负载教师正性情感的教学变量并借助于相应的教学手段并来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正性情感需要和认知需要,以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的增强和教学目标的完善的教学行为。

一、高校教育情感教学现状

我国高校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重认知教育而轻情感培养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作为主体,而学生仅作为接收者被动接收教师传递的信息,老师讲,学生听。授课教师忽视互动教学环境的创设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只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整个过程单向单调,没有双向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易陷入沉闷、无生气的状态。学生没能作为学习的主体,无法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最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乐趣。

现代媒体技术的引入,在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带来诸多弊端。多媒体技术下的辅助教学使得教师在课堂内能讲授更多的内容,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高校教育中教师需传递给学生的信息量也随之猛增,“满堂灌”的现象没能随着新教学手段的带来而改善,却越演越烈。教师备课做PPT,上课读PPT,下课后继续准备下次课的PPT的现象大量存在,而学生由原来的看着老师学,变为看着屏幕学,忽视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高校教育情感教学的实施

1.控制情绪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是人的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人生观的树立等,是通过情感体验而实现的,因此学生对教师情感方面的要求远远超过了对教师知识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情绪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带着正性情感进行教学,这些正能量会感染学生,使课堂气氛便会变的愉悦。相反,若教师带着负面情绪教学,会使学生感到极大的压抑。因此,为使学生能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投入到自主性的学习活动中,教师应让学生有足够的心理安全感,要善于营造良好的情感交融的氛围,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

2. 倾注情感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倾注其情感,多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看待一些问题,将情感倾注于教学过程的细节中。

(1) 尊重。教师在教学中需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正视、尊重学生由于生源地和学习能力不同而带来的学习水平差异。教师对应为学生提供求知的安全感,让学生感到亲切可信,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2) 激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应该启发学生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针对具体问题鼓励、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收获成功的喜悦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产生,激发学习兴趣,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之一,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产生了兴趣,学习才会由被动变主动。

(3) 赏识。为使学生能在心理上增强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教师应对于独立思考能力强、具有自己的判断和见解的学生给予表扬,帮助分析问题。伯令纳指出:“表扬是一种最廉价、最易于使用且最有效的、但也是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4) 批评。教师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应善意的指出和纠正学生的缺点和错误。对于屡禁不止的现象批评教育是一种必然的手段。

3.重视课堂外的情感交流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人际关系能激发学生进行合作教学的兴趣。因此,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灌注情感,在课堂外也应创造机会多和学生沟通,利用QQ、微信、E-mail等方式加强师生交流,增进了师生情感。

4.学生间互动

高校教育的特点使得学生需要大量的课余时间的学习,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也非常重要,作为教师要引导他们进行交流。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布置一些阶段性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方式协作完成,提交相应的成果或报告,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评选或答辩,给予一定的成绩或奖励。这样一种学生间相互监督、协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学生间相互激励、相互竞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3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5-048-01

伴随我国对于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高校作为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也紧跟时代的步伐,加快了改革的脚步,对教学理念及相应的教学方式都根据新时代的要求,进行了重新调整。而体育教育,作为新时代改革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挖掘。如何成功的在体育课堂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成为当下体育课堂改革教育的重要问题。在现今这个提倡“以人为本”的时代中,人们更加注重情感教育,而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的引入,不但能够改善整个课堂的学习氛围,更能够提升体育课程的总体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及积极参与体育运动有着重要的现实性意义。

一、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促进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与教师作为教育传授环节中最重要的两个角色,均需要进行恰当的情感交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传递,通过相关的情感教育进行知识的传授,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知识,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据研究表明,学生对老师的个人喜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这门课的喜好程度。由此可见,教师对于教学的影响力,并非只是传授知识,其个性化的情感表达,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学的兴趣和接受程度。针对体育教学来说,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进行良好的情感表达与传递,将会全面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体育课、爱上体育课,这对体育教学将有深远的影响。

2、提升学生人际关系,增强情感动力

在体育教学中,通常在教师传授完毕相关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后,会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而这一阶段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表达和默契合作,是提升学生人际关系,增强学生情感动力的重要阶段。但是如果课堂气氛较为严肃、压抑,就容易限制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由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课堂中引进情感教育,将有助于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带动。并且对于教师来说,借用情感教育将能够更大程度上的给予学生全方位的交流与了解,更好的进行相关的教学活动,不但能够营造出积极和谐的课堂气氛,还能够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使得体育教学不生硬、刻板。

3、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塑造学生学习能力

在体育课程身体素质训练中,中长跑是重要项目之一,这是一项对学生坚忍性和综合耐力的训练,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在训练中出现了不良的情绪,作为老师应当积极引导、给予鼓励,这样做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能够使得学生跟老师的关系更加和谐,更易于教师在接下来的环节中进行训练、交流。而当学生在跑步期间出现了正常的身体不适反应后,作为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积极的鼓励,使学生放松身心,从而提升成绩。此外,通过相关的情感激励,还能够提升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迎难而上的心态。

4、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心态

在体育教学中,合理把控对情感因素的引入,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及正确的价值观。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良好情感的传递,可以使得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与爱护,从而在心理上给予积极的回应,这样将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自我认知的塑造。在正确的自身价值观的认知当中,将会促进学生对于教师的尊重,同学的友爱,对社会责任感的积极化培养。

二、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措施

情感的积极性因素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进行学习,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综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对体育教学将起到重要的影响。

1、采用积极的感染力

积极的感染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周围人的情感及心态,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应当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及行为,在课堂上尽量采用鼓励、激励的话语引导学生,使整个课堂活跃起来,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这种积极的情绪,这样做不但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

2、采用多样化的情感教学

相关数据表明,情感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所以,作为教师来说,应当积极的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化的因素,积极主动的与学生之间增进了解。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由于地域、家庭、成长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性格并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的情感交流方式、说话方式,处理事情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不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因材施教,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情感因素的引入也要因材施教、灵活多变,注重个性化的差异,要融入多样化的情感教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的采用角色转换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导,学会站在不同性格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样的情感沟通和情感表达,才能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与培养,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3、提升教师的个人魅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大受欢迎,同时兼具个人魅力的教师更受追捧,这就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学生对情感的需求。根据马斯洛需求标准来看,情感需求是更高层次的需求,但是如果能够将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满足,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课堂的忠实度。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当综合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个人修养、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呈现高水平的技术示范和讲解,同时更要给学生传授良好的道德培养、情感尊重和对学习能力的鼓励及引导。作为教师来说,一定要摒弃原本的传统教学思想,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教师的个人魅力。

参考文献:

[1] 那海波.高校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论析[J]. 教育与职业.2010(14)

[2] 唐春艳.高校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应用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4(34)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4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情感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是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 体育教师的情感在教学中不仅影响自身的体育教学活动, 而且还直接感染着其所教的每位学生。

1、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1、什么是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 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教学要求, 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 促使学生的情感领域发生积极的变化, 产生新的情感, 形成新的情感领域的过程。也就是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情感实施启迪、激发、培养、引导, 使其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运用情感教育将会使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1.2、情感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对于教育教学来说, 不管是在文化课教学还是在其他科目教学中, 情感教育都占据一席之地, 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中, 通过情感教育, 可以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提高教与学的互动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体育课堂上, 对学生进行感情培养, 满足学生的情感渴望,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更集中、兴趣更浓、参与锻炼更加积极, 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3、情感教育的意义

教师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爱是巨大的感染力, 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果, 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对教学的热爱和激情更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 激励教师树立更高的教学目标, 竭尽全力去教育好学生。体育教学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学科, 通过实施适当的情感教育, 有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融洽师生关系, 增强双方的理解和信任, 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 也能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体育教育教学的目的。

2、情感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生属于年轻, 可塑性强, 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群体, 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不仅可以拉近师生距离, 也可以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 达到体育的教育教学目的。因此, 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有效实施情感教育对策, 更好地实现为情感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是每个大学体育教师首要面对的问题、

2.1、师生关系融洽, 增进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教师应该创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 真正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这样就教师与学生间就会乐于接受, 在心理上彼此相容, 沟通顺畅, 教学氛围良好。教师以炽热的情感、博大的宽容对待学生, 学生也会给教师以相应的情感回报, 当这种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 学生就会产生共鸣, 由信任老师进而接受他所教授的学科, 对他的授课产生极大兴趣, 即“亲其师, 信其道”, 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行动中。

2.2、课堂气氛和谐, 激发学生的情感

在师生关系融洽、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更容易提高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奋进的教育环境, 能使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师生之间产生情感共鸣, 同时, 生动、活泼、愉快的课堂气氛, 能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状态, 易于受到情感的影响而引起学习兴趣, 这样学生就会以积极的热情获得知识, 掌握技术, 增强体质, 并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因此, 教师应当重视学生情感因素的培养、

3、教师自身的情感培养

体育教师要有博大胸怀, 处事冷静有力, 在上课前应排除各种情绪的干扰, 带着愉快的心情来面对学生, 创造出轻松、欢快、风趣的教学情境, 从而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 而不是一种负担, 从而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 不断提高个人思想水平、道德品质和道德修养, 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要以良好的行为习惯来渲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学会运用恰当的幽默使教学氛围更活泼、轻松、和谐, 使学生从心里上领略和体会到体育的乐趣, 培养兴趣爱好, 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4、结论

“情感”因素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因此我们要善于合理利用和发展, 尽力开发和挖掘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因素, 运用有效的体育情感培养方法和手段, 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情感教育, 培养高校大学生的正确情感。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还能够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从而提高大学体育教学的质量, 使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真正得到实施和应用, 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肖丽.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贵阳金筑大学学报.2005 (04) .

[2]李贵芳, 朱莉丽.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才智.2009 (01) .

[3]王志普.谈体育教学中的情感培养[J].吉林农业.2010 (07) .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篇5

论文关键词:情感教育学校体育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世纪之交,全国教育界掀起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情感教育势在必行。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部分,贯穿和渗透于学校教育的各部分及始终。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体育也必然要承担起实施情感教育的任务。

“情感教育”这一概念还未被人们普遍地认可,但它所表达的一些教育思想和提出的一些教育主张己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基础教育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人们观察、分析和指导教育行为的一个基本概念框架。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来分析情感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实施。

1、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学校体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作为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连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纽带,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就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开设专门的情感教育课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此举并不可行。所以我们提倡进行隐性情感教育,即将情感教育融入既有的课程,渗透到五育的过程之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学校生活中。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域必然要承担起情感教育的任务因此也就有必要在学校体育中探讨并倡导情感教育的实施。

2、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实施情感教育

就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特点而言,在学校体育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有其独特的效果。

首先,学校体育本身就具有情感发展功能。学校体育能丰富学生的文化体育生活,调剂情感,增加生活乐趣,培养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那些自己擅长的项目,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使情绪得到有益的`调节和放松。其次,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规则、讲平等的教育活动,他的独特作用是学校体育的特色所在。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特征来看,体育有非常强烈的平等性,这是人类追求的境界,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最平等、最彻底的方式。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学校体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作用外显性的特点,其特殊效果能够及时地反映在体育教学课堂和体育活动中,比较容易观察到,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起到了及时反馈的作用。

第一,爱憎情感的教育,具体包括个人与社会间的爱祖国、爱党、爱集体、爱人民,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骨肉之爱、男女之爱、同志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等等,个人与求知间的爱科学、知识、真理等,个人与事业间的爱事业、劳动、工作等。体育教学应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及各种世界级的体育比赛中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讲述运动会升国旗、奏国歌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利用平时的分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保护帮助,培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爱。利用平时的游戏增强课的娱乐性,,使学生消除紧张、忧虑、沮丧等不良情绪,达到精神愉悦、心情舒畅。获得体能锻炼的快感后,继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集体、自然与生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第二,强烈的自尊心与正确的荣誉教育。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必须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克服和挑战不同程度的难度,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由不会做到会做,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其心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实现了自身价值从而获得强烈的自尊心。体育教学是以班集体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多以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平时的分组练习和教学比赛,无处不体现群体的参与性和各小团体领导的模范作用。由于自己的参与,将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团体的结果,荣誉是来之不易的,是靠大家努力的,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白在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奉献而争得荣誉的同时获得自尊,即相信自己的认识、能力、行为的正确、光明的前途,希望别人理解、赞同、尊敬自己。

第三,勇于追求真理、追求美好前景的情感教育,其中包括勇于探索真理的兴趣、渴望和热情,面对探索的困难毫不动摇的自信和豪情,探索取得进展和胜利时所产生的兴奋喜悦,,以及对前景目标的憧憬感、确信感、崇高感等。在体育教学中每个练习前都要给学生提出练习目标,并鼓励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目标,目标还可以因人而易。当学生尽了最大努力而完成不了既定目标时,可以暂时降低难度和要求,待其能完成后再提高难度和要求。总之每个参与者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练习,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

第四,美感教育。在生活中,美的感受能使人精神愉快,通过美的熏陶,学生又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思维机制,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给美感教育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体育教学中美感教育主要包括:(1)环境美:如场地整洁、干净,没有杂物,场地布置、器材摆放、队伍站位美观整齐、和谐合理;(2)仪表美:着装一致,队伍整齐,精神焕发,充满朝气与活力;(3)形体美:身体匀称,比例适中,线条优美,姿态端正,肌肉丰满,结实健壮;(4)艺术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运动的艺术。另外,音乐进入课堂及老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动作,把轻松敏捷、熟练优美的动作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能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和向往。

参考文献:

[1]梅兰等.现代情智教育概论[m].北京: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2]赵福庆.素质教育实施策略[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将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 篇6

【关键词】情感教育;素质教育;体育教学

素质教育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的理想、兴趣、情感、意识、道德等个性因素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情感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康向上的人格和充实完美的情感世界、积极肯定的情感可使学生身心处于活动的最佳状态,高质有效的完成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有效的实施情感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一、爱憎情感的教育

体育教学要结合教学内容,不失动机地向学生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勇于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利用教学中的帮助与保护,充分体现出师生之爱、同学之爱,形成一个互相关心,互帮互学,切磋技艺,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与友爱的集体。根据情感的两极性,情感具有增力作用,使他们感到生活是这样美好,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一颗爱心,从而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热爱自然与生命、热爱自己的工作与学习。

二、加强竞争意识和理想抱负教育

体育运动的特点之一就是竞争,良好的竞争品质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是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树立远大理想相一致的。在教学中,我们以优秀运动员不畏强者,勇夺第一的典型事例来熏陶、感染学生。在技术教学中,采用分组练习,对技术好的学生不断提高要求,对技术较差的学生耐心辅导,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提高自信心,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培养他们勇于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品质。

三、集体荣誉感教育

体育教学是以班集体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多以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这个练习过程,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能力的时间和空间,营造出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在教学竞赛中,集体凝聚力,团结协作精神得到充分体现,使学生体验到了由于将自身融入到大集体后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而获得的强烈的自尊心、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

四、快乐感幸福感教育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激烈,人们在生活中、_丁作中、学习中精神压力加大,经常会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加强快乐感、幸福感教育,不仅能增强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乐观的情绪对待生活中的一切,而且还能调节思维机制,促进智力发展。体育教学中的各种体育游戏,快乐体育以及体育锻炼后的快感,都能使学生产生快乐、幸福与满足之感。

五、情感教育在体育教育教学中的运用

1.营造融洽氛围,激励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率

感情是教育的基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气氛,把学生放在主人翁地位,这样师生之间互相乐于接受,产生心理相容、思想沟通、情感交流的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教师对学生抱有炽热的情感、诚挚的友善,以一颗爱心去包容学生,学生反过来也会给教师积极的情感回报。亲其师,信其道,从而形成强大的学习驱动力,学生学習就会变得积极主动。课前,教师准备器材,画好场地;教学中,教师勇于吃苦耐劳,工作认真负责,和学生一起做准备活动,示范认真规范,练习时积极为学生当陪练,耐心帮助后进的学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激励学生,从而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目的。

2.教学内容与形式新颖,课堂情绪可控

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刺激是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促进愉快学习的条件之一。在选择和设计教学程序时,要以学生乐学和成功体验为着眼点,内容难度适中,既不让学生觉得高不可攀,又得让学生进行一定尝试方可成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克服困难而成功的乐趣,从而激发起积极主动参与的欲望,培养自信的品质。

3.及时评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及时、公正、客观的评价,能积极影响学生的心理活动。对学生即使微小的进步,用积极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和表扬,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加深对体育课的感情,提高学习积极性。对基础差的学生应注意观察,只要有微小的进步即要肯定,没有进步也应鼓励以激发信心。

体育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良好的情感体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形成健康积极的情感世界。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以真实、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体育的认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条件,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和理解是情感沟通的基础,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建震.体育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J].体育教学,1999(6).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篇7

关键词:体育教学,情感教育,策略

情感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的一部分, 大学生的情感教育, 关系着当代大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特别在今天, 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注重情感教育, 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 体育教学也必然要承担起实施情感教育的重任。

1 情感教育的内涵

究竟什么是情感, 什么是情感教育, 百余年来, 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研究, 对情感的实质提出了许多观点, 但由于各人的研究角度、研究重点等方面的不同, 因此, 对情感、情感教育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 对情感问题较为普遍的看法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我们在理解情感问题时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强调情感是对“关系”的反应。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个体主观之间某种关系的反应。二是强调情感是一种“体验”。一个人对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 就是情感的主观体验。没有主观的体验, 主体就不知道是否产生了情感, 就不能体会到爱和恨、幸福和苦恼。三是强调情感必然要通过“行为”反应出来。个体与客观事物之间某种关系的体验要通过个体的行为反应出来。如人们在探索未知的事件时所表现的求知的欲望、认识的好奇心与兴趣等。

2 情感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融合的现实性

人的情感是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 情感的发展变化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 只有当人的思想认知与相应的情感体验发生共鸣时, 才会在内心深处产生坚定不移的信仰和追求。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教育者只有通过情感教育使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学习, 才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重视用情感教育引导学生, 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才能最终促使优良学风氛围的形成。大学生处于青年期, 情感丰富, 当他们处于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就会使自身更乐于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 注意力更集中, 头脑更清晰, 思维更敏捷, 学习的目标性更强;如果他们自身处于消极、低落的情绪中, 则会导致其厌学情绪的滋长, 甚至造成校园风气恶化。无论是大学生的思想还是行为都以一定的情感作为背景, 情感的性质状态不同, 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动机、活动效果的差异。教育者要充分利用情感教育与其他教育正向强化、反向弱化的原理, 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能动优势, 让情感教育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 使得他们能够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从而形成优良的学风。高校大学生作为具有丰富情感和独特秉性的学习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满足其主体的地位, 必须满足其情感的需求, 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知识、技术、技能的学习, 才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3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3.1 选择适合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 实际上是一个根据教学目标对各类运动素材分析判断的优选过程。除体育与卫生保健知识外, 实践性的体育教学内容相当丰富, 既包括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竞技运动项目, 也包括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健身手段, 还包括一些民间体育活动项目和游戏等。这些体育教学内容十分庞杂, 而且彼此之间又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内在逻辑联系, 因此,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较高的难度。在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 首先要根据体育教学目标对运动素材进行价值判断, 分析这些运动素材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与爱好, 是否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是否与学生的社会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是否为学生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然后再根据教学条件判断其实施的可能性, 即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分析这些教学内容的价值是否有可能被学生掌握, 教学内容的难易度、疏密度、生理与心理负荷是否适宜、所需求的场地器材等教学条件能否达到。因此,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需要合理地选择和安排各种不同的运动项目, 从而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训练, 使他们的各种品质得到全面的培养, 使他们从被动地学转向主动地学, 激发他们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情感。

3.2 以学生为本,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建立这种关系的最有效途径便是交往, 离开了交往, 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 而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 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体育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学生作为平等的人对待, 学会去爱学生, 关心学生的疾苦和需要, 主动去感受学生的处境, 体验学生的情绪, 信任和理解学生。体育教师应严于律己, 言传身教, 为人师表, 如此才能激发学生的信任, 才能打开师生相互交流的大门。教师要热爱学生, 关怀、体贴、鼓励学生, 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尤其是对一些基础较差、体质较差的学生, 要多于鼓励、帮助和支持。教师要经常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加强与学生的思想交流, 感情沟通, 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有的时候还要和学生在一起活动和参加一些团体合作的体育项目。这样不但使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 更重要的是学生之间的了解更多了, 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时间长了, 甚至可以使他们有共同的体育爱好, 成为好朋友, 使他们再也不会感到孤单、寂寞, 反而觉得生活很快乐, 很幸福。

3.3 通过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文化融合情感教育。

培养学生的情感不仅仅要靠上课的有限时间, 还应注意营造积极、健康、活泼向上的校园课余活动和体育文化。课余活动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沟通和友谊。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校园精神文化之躯, 具有教育导向功能:通过体育精神、体育文化, 导引学生的思想, 规范学生的行为, 塑造学生的个性;娱乐调节功能:通过各种体育活动, 活跃教师和学生生活, 调节紧张、单调的生活节奏, 增添生活的情趣, 在参加娱乐休闲活动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组织工作能力, 提高艺术欣赏力, 增加文化素养, 在寓教于乐中实现育人的目的;激励凝聚功能:通过各种活动提高学生的荣誊感、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

3.4 创造适宜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

情境是引起学生产生情感体验的外在环境和条件。在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的情感激发不是随机的, 也不是漫无目标的, 需要教师在备课中进行构思情节、设计情境。需要课前做好教师情绪的自我调节, 设备、场地的认真准备等。情境的体现应当自然、恰当, 激发情境的方法应当科学、有针对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围绕实现体育目标来进行。一般来说, 体育教学中的情境分为动员情境、鼓励情境、支持情境, 有时还需要有批评学生的情境安排。要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使大学生体验到新奇、成功, 体验到美的感受, 同时, 唤起大学生的荣誉感、道德感, 激发学生热爱集体、相互帮助、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结语

在大学体育教学过程中, 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赞美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愿望, 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 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具有终生体育能力, 最终实现大学生全面、自由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斯洛.人本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 2003.

[2]毛豪明.再论指向生活意义的情感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 (2) :97-101.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篇8

1 情感教育

情感教育在各学科均有广泛运用, 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构建了稳固的桥梁, 从基本的品德教育、情感交流、人格熏陶出发, 旨在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引导其处理好和家长、同学、学校, 乃至社会大环境之间的关系, 使得情感教育成为教育领域极其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正确的教育理念才能引导教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 从学生和学科特点出发研究和创新教育模式。体育教育作为一门侧重户外活动的学科, 为师生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 因此十分适合开展情感教育模式, 不断提高学生的情感品质, 改善教学成果。情感教育方法本身也有教学要求和活动, 通过引导学生理解或实践来完成情感领域的变化, 使得正能量拓宽新的情感领域, 而教师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引导者和参与者的作用, 使用各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 使其无限循环下去, 形成一种情感上正确和稳定的认识。汤姆·金斯曾解释过情感的力量:“人类作出的任何行动都是有原因, 而提供这种内驱力的无非就是情感。”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因为其抓住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兴趣, 通过宽松的环境和氛围来引导学生认知和体验, 不断稳定自身情绪, 达到陶冶情操、洗涤心灵、激励灵魂的效果, 同时能教育学生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 不断发现和开发自身潜能, 通过对品德和审美的提升来完善自我。

2 高校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必要性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让其形成对知识的深刻认识, 并最终运用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中。和谐的师生关系无疑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但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还能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保证教学工作的流畅性、高效性。高校体育教学运用情感教育方式很有必要, 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互动性来缩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 使得双方在一个自然、和谐的教学环境下交流和沟通。教学质量的提高单靠强硬的教学模式或方法并不能完成, 而需要突出人性化教育方针, 考虑到体育教学涉及的内容和环节较多, 单靠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 要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 通过自我探索和表现来完成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了解了大学生心理特征和行为导向后可以很好的通过这个切入点来进行体育教学, 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情感教育还注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 让学生自然而然的配合教师进行活动, 同时能稳定的保持这份学习热情, 享受学习和知识带来的快乐。体育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心意志,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通过情感教育来巩固认识和加深印象。体育教学和情感教育的结合无疑是极佳的, 它兼顾了身体和情感锻炼两方面, 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敢于正视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之处, 并通过教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来完善自我, 从中学习到知识之外的内容, 不断健全自身人格和品德。

3 情感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3.1 体育教师要不断加强情感修养, 发挥榜样带头作用

人格和人格、智慧和智慧、情感和情感之间都是互通的, 只有更强的情感才能激发另一个情感。教师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职业, 但教学并不是单纯围绕固定的知识展开讲解, 更需要通过行为和人格来感染学生, 让学生接触到健康、积极的心态, 完成对自我的审视和提升。体育教师要注重专业技能和情感修养的共同培养, 通过自身良好的情感、乐观的精神来影响和带动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以教师为榜样, 而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甚至会奠定他们的思想品德基础。为人师表就要以身作则, 不断扩宽知识面和胸怀, 做到以情育人。教师不能停留在原有教育层面上, 要在良好职业道德的基础上积极上进, 将自身思想觉悟提升到一定程度, 对学生抱着极强的责任心, 给学生自主发言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在课堂上有所学、有所获。体育教学并不是学生阶段就要接触的部分, 教师要让学生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快乐, 并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打造健康的身体和心态。

3.2 打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善待和理解学生

以往传统教学过程中侧重以教师为重点, 忽略了学生这个教学主体, 使得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关系均不平等。情感教育是为了营造师生之间的融洽气氛, 让教师变成学生的朋友、引导者, 而不是以领导者或长辈的身份自居, 而一旦形成权威型的师生关系就很难和学生打成一片, 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有害无益。情感教育要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学生的基础上, 通过民主、自然的关系来增进两者关系, 而教师关心、善待学生的行为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积累下来, 让学生受到暗示和鼓励, 通过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 学生会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对学习和锻炼产生浓厚的兴趣, 并投入积极的状态和精神来参加课堂活动。自由、和谐的教学环境对教师和学生双方来讲都是有益无害的, 因为体育本身就是一个侧重实践的学科, 太过严肃或刻板的教学气氛既不利于教师讲授, 也对学生学习有负面作用, 而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自主能力, 让情感教育融入体育教学过程中。

3.3 营造亲切、和谐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情感因素

课堂气氛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 亲切、和谐的课堂气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感染师生一起融入教与学的环境, 不断增加学生的情感因素。提倡和谐教学并不是单指教师和学生之间要以礼相待, 更重要的是形成两者情感的共鸣, 促使学生奋发向上、活跃思维、增强体质。学生情感因素会受到外界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即将形成的时期, 所以教师的引导和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只有不断耳濡目染才能为知识的汲取、情感的酝酿创作机会。教师通过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来放松学生的心情, 让他们能在活动中感知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在情感的引导下审视体育学习的重要性和效率。持续保持学习的热情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之一, 同时能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将自身情感修养展现出来, 帮助学生创造性学习。

3.4 积极采取鼓励手段, 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目前我国多数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在自尊心、个性、表现欲望上都强, 一旦在学习中遭受挫折和困难就容易失落、退缩, 使得学习积极程度不断下降, 难以融入课堂学习环境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方法, 积极采取鼓励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让学生能在失败中获得教训、成功里总结经验。体育教学注重师生互动, 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力度, 通过讨论、交流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他们感知到自身学习和被重视的关键作用, 在情感上认知教师的教学行为, 敢于在课堂上积极表现、踊跃参与, 不断增加对体育学习的信心, 在情感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4 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响应了教育部提出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口号, 帮助学校增强体质, 不断提高品德修养, 形成和其他学科的合力, 打造高素质、全方面发展的大学生人才队伍。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身心发展要求, 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不断挖掘自身情感因素, 在和谐、亲切的课堂环境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配合教师完成课堂任务和拓展情感培养空间。大学生正处于青春和情感发育的重要时期, 对其采取情感教育等人性化教学方式无疑是最好的, 让他们感知到情感对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树立对学习和情感提升的信心, 通过体育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品德提高的目的。体育情感培养的方法多式多样, 关键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不断激发和引导学生一起实践和执行情感教育模式, 不断完善大学体育教学和学生情感状况。

参考文献

[1]樊贤进, 唐赵平.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学[J].科技信息, 2010 (2) :303-304.

[2]龚勇.高校体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效应[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3, 19 (4) :95-96.

[3]张勇.中学体育教学与情感教育研究[J].科技资讯, 2011 (22) :187.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篇9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情感教育,重要性,对策

教学活动作为教师与学生间的双向交流活动, 而情感则是师生交流互动的前提,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连同理想、兴趣、意志和性格等不是先天就有的, 而是人在后天的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 特点是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身体练习, 通过思维活动来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帮助学生发展智力的同时发展身体素质。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体育课程新标准的落实, 情感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愈发受到重视,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加强与大学生情感的沟通, 满足其心理需求, 从而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 同时还应积极寻找教育契机, 运用与学生情感沟通的技巧, 建立互信的关系, 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 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进而喜爱体育这门学科, 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1 认识情感教育

1.1 内涵

情感教育指的是情感领域的教育, 即教育者依据一定的教育要求, 通过相应的活动, 促使学生情感出现积极的变化, 从而形成新的情感品质的教育。

1.2 价值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对学生渗透情感教育, 可以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 并能优化体育教学效果, 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1) 体育教学作为一种不断创新的活动, 需要教学主体的情感和意志等心理因素的投入, 而积极的情感, 可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 观念更新、精神自由及思维活跃, 能够突破常规, 有助于活跃学生思维, 提高其创新能力; (2) 情感可以产生融化效应, 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率; (3)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 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和学生, 其情感蕴含特定的表情、动作和语调, 构成表达内心世界的信号系统, 具有信息传递效能, 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学习效率; (4)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渗透必要的情感教育, 可以帮助大学生学会尊重、宽容、友善和自信, 培养集体主义观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有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5) 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可以展现出人体的力量、速度、灵巧及生命活力, 展现形态美与心灵美, 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感教育的渗透能够帮助大学生理解并欣赏这种美, 有利于开阔其审美视野, 促进其审美追求, 从而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2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优势

2.1 教学项目的丰富性

高校体育教学大都处于宽松的环境, 众多常规性的体育项目被纳入教学内容, 开阔了大学生体育知识的视野, 丰富其业余活动内容, 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大学生新奇、快乐与满足的情感。

2.2 教学对象的团体性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个体与自己所在的班集体一同接受体育教育, 而体育活动需要竞争, 团队竞争中往往需要彼此的鼓励和帮助, 彼此间需要互相观摩、团结友爱, 很容易强化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同学间的友情, 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

2.3 教学项目的难度性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很多项目都具有一定难度, 要完成这些项目, 则需要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多练, 才能克服生理及心理上的困难, 掌握动作要领, 在此过程中, 学生必需经历艰苦、忍耐和坚持等情感体验, 这可帮其养成不畏困难和顽强勇敢的心理品质。

3 情感教育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现

(1) 高校体育教学的功能不仅表现在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同时也表现在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良好的体育教学能使大学生的心理感觉到愉快, 从而产生有益的情绪, 心理自然健康。

(2) 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 大学生需要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并需要克服不同程度的困难,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 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满足感, 会有效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

(3) 体育课作为一项需集体参与的活动, 其教学性质决定了在上课过程中, 学生间需互相帮助、互相配合, 在进行训练时, 学生既是练习者, 又是同学的保护者, 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4) 随着新时期体育教学内容的越来越丰富, 这给大学生的美感、幸福感教育提供充分的条件。

4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对策

4.1 真心关爱学生, 打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从某种程度上讲, 一个不关爱学生的教师很难成为好教师, 教师对学生的挚爱和期待, 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推动力, 可以激发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 所以, 体育教师应该创设平等、民主的气氛, 把学生放在第一位, 努力创造一种心理相容、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学习氛围。

4.2 注重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运动心理、运动技能和接受能力不尽相同, 作为教育工作者, 应该体现出对每个个体的尊重与理解, 针对不同个体设立不同目标, 采用不同方法和手段促使其进步, 鼓励他们增强信心。

4.3 及时给予积极的评价

现阶段的大学生, 大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个性张扬, 表现欲望强, 自尊心也极强, 在学习过程中若得不到及时的肯定, 便容易失去信心。因此, 在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运用各种激励手段, 及时予以积极的评价, 鼓励大学生积极表现、勇于表现, 这样帮助大学生获得成就感的同时, 也可以树立其体育学习的信心, 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情感自觉而持续的参与体育锻炼。

4.4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作为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外在条件,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运动环境和优质的教学设计, 使学生感到教学环境的干净、新鲜, 在这样的环境中练习, 就会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活动欲望增加,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学习情绪。

4.5 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身教重于言教”, 体育教师的思想行为, 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和影响着大学生。所以, 体育教师应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感, 并以高尚的情操感染学生,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进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

5 结语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教育, 进一步推动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 促使体育与人的自然融合, 成为大学生生活和成长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促进了全民健身运动的落实与发展, 有助于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把握时机, 因势利导, 在安排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负荷的同时, 积极调控大学生的情感, 实施情感渗透教育, 帮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 实现其身心健康同步发展, 人格素养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毅, 冉文青.浅析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9 (10) .

[2]那海波.高校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论析[J].教育与职业, 2010.

[3]宋涛.情感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J].现代营销, 2010.

[4]刘桂文.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施[J].考试周刊, 2010.

[5]刘和军.浅析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 2009.

[6]马麟, 田东民.论体育教学中情感教育的作用与策略[J].体育世界 (学术) , 2009.

[7]刘翊军.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2009, 26 (3) .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篇10

高校少数学生,有伤或残,有病或障,或弱小,不能接受正常的体育教育,有些学生被教育忽视,有些学生却被教育所遗漏,而这些学生生理上存在问题,每天需要面对;内心承受着压力需要经常疏导,运动有障碍需要指导,生活上有种种不便需要他人帮助。显然这是一群特殊的教学对象,有着众多需求的教学个体,在教学中不能等同于于一般的教学受体。如何获得教学成效,需要授教者注意诸多因素,其中情感因素占据着重要位置,对学生的情感慣穿于教学的每一个阶段教学才能进行下去,施教者感情因素决定着教学的成败。那么情感因素怎样影响着教学呢?

2 问题分析

2.1 师生交流之门能否打开需要教师情感关怀

保健班多数学生由于生理的原因多数带着心理的问题,内心有着强烈求知需求,需要他人帮助,然而却自尊至上,不轻易求助于人,身体的特殊却封闭了自己,与人的心理距离变远,从而不轻易与人交流。教授者需懂得自尊之强自卑之甚,带着感情去理解他们,抓住机会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如在了解他们伤病残弱各种情况时,可个别交谈,共同商讨式的询问,有意识的提醒和关爱的言词,能触动学生内心深处。在学习过程中,特别注意那些伤病较重者,帮助、提示或者有意识的“抑制”,有着很好的效果,学生对教师的感谢转化为对教师的需求,从而开启教学互动之门。

2.2 极具个体化的教学是情感教学的集中体现

体育保健教学总体目标的实现依靠教师的努力,整个保健教学进程依赖教师进行调控。一个教师要面对多个学生多种情况开展工作,困难较大且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如果没有强烈的情感与责任心,教学大可随便过去,因为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教师完美无缺。唯有感情、对学生的爱心让施教者不辞辛苦、任劳任怨。

教师的施教内容、手段、方法来源于对学生伤病的充分了解,对于学生的身体健康状态的变化还要不失时机的去收集,记录,及时调整他们的运动处方,同时处方的实现还依赖于学生的认同和积极配合。在这里教与学的双方如果有一方不到位,教学就难以继续,这一过程需要教师耐心细腻周到的去工作,对学生的感情投入是教师不辞辛苦的动力来源。

2.3 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学环境的改善依赖教师感情付出

由于保健班学生的身体条件限制,学生不能充分施展拳脚,保健课堂显得紧张、谨慎、负荷太重。打破沉闷的僵局,让学生体会到快乐体育的真谛,需要教师付出情感。教师的参与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学习伙伴与知音,让学生放松心情不仅使运动者自己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也影响到其他同学的一同感受。学生有教师的帮助与陪伴,也能放心大胆地去尝试新的内容与方法,接受与改进教师建议的学习方法,从运动中得到体验,收获运动成效,学生从内心到外表心情大大改善,学习的气氛自然高涨。

教师课上充满幽默诙谐与鼓励的调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上有欢声笑语,有交流互动,同样是情感因素作用的结果。如此,体育教学逐步深入,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和情感以及体验越来越深刻。所谓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在保健教学的课堂上充分地体现了,这其中离得开情感吗?对学生的一个情字是用心做成的。

2.4 去除消极因素需要教师用感情去纠正

体育保健班的学生,除生理、心理带来的消极因素外,还由于实际运动中产生的困难造成递进的负面反应。表现在有些学生得忍受比常人更大的痛苦去进行运动,看不到运动带来的近期效果,容易产生自卑害怕、消极厌恶的负面情绪,怀疑方法的正确与否,从而丧失信心极易停止他们对运动的探索。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用情感去纠正,以情感之,以情诱之,以情教之,这样让学生重新树立信心,面对困难一往直前,坚持下去则会出现转机。教师用高尚的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产生的感召力成为教学持续的无形推力。

2.5 体育保健教学“激励”“推进”评价方法是情感永恒的标志

体育保健教学的目标定位决定了体育保健课程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评价首要考虑保健教学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学生自主性运动学习探究的程度要考虑到评价要素中,教学效果中养成教育的程度应考虑到评价要素中,保健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学生健康提高程度与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应成为评价要素之一。理论考核以论文的形式要求,让学生写出对体育保健课的感悟和思考。学生对保健教学的认识与感悟水平,反映了学生思想、生活、技术等实践水平,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学生对考试的恐惧心理。以上考核评价内容在时间上让体育教育永远伴随着学生,在空间上延伸到课堂之外,这里无不流淌着教育者对学生的涓涓之情,当学生离开学校离开老师,他们带走的是教师对他们的无限爱护和至上情怀。

3 问题结论

情感是人对实践中所接触到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它伴随着一系列生理反应。保健班的学生一个情字维系着他们学习的全部过程,生活空间的窄化和情感支持的缺乏,在体育教师的情字中得到修正,教与学双方用情在思想上产生共识,在心理上引起共鸣,在行动上形成共力。情感因素成为体育保健教学的重要因素 。

参考文献

[1]徐桂霞,智翔.高校体育保健教学课程研究分析[J].科技信息,2010.

[2]曲宗湖,扬文轩.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8.

[3]曲宗湖,顾渊彦.体育课程的约束力与灵活性[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体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1

关键词:体育教学;审美;情感教育;审美活动

体育教学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审美、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体育课程。目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体育教育在提高与完善人的素质,尤其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学生喜欢体育课,关键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肢体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师必须在帮助学生选择适宜的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将教学活动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

体育教学是学生用身体直接参与教学实践的活动,基本上都是在室外进行的教学实践。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艰苦的、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享受到体育的乐趣?得到素质的提高,要加强思想教育,要加强激励性教学评价,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其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做到“以苦为乐”。对于体育学困生来说,不是要求他们要达到什么标准,或是赶上什么人,而是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只要他们有一点一滴的进步,就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知识与技能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交融的过程,体育教学除了一般的教学特点外,更有自身所特有的情感特点。因此,我们要运用体育教学艺术,注重师生的情感交流,谱写体育教学的新篇章。所谓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内心体验,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間的关系,是人的一种特有的、高级的需要,对于学生的学习,尤其是体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的情感艺术,就是通过语言和技术及审美的因素来感化、教育学生,用自己的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心灵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体育教材都是以合作、探究出现的,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其乐无穷。体育教材中的篇章,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作者都将它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以及知识、技能技巧,并不是粗读一两遍就可以全面掌握的。因此,在备课中要反复阅读教材,在理解中进入角色,渐入佳境,从中把握教材,体会教材的情感因素。有些教材看上去写的是艺术之美,实际上是通过艺术之美,音乐之美,赋予社会美的内容,借以抒发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些教材看上去是描写某一动作的,实际上是由此写开去,描写的是人类群体的美丽与可爱。因此,我们在备课中就要把握教材的中心,把握教材语言、技能技巧上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这样,教材中的“情”,就决定了体育教学应当一往情深,应当以情感人。

体育教学中的“情”包括:教师的感情,作者的感情和学生的感情。其中教师的感情是连结作者和学生感情的纽带和桥梁。在教学中,只有教师自己胸中燃起一团火,才能点燃全班学生的一片火,才能产生一种感染力和吸引力。

1、教师要先进入角色,努力使教材描写的客观世界成为自己的主观感受,做到“身临其境”。中学体育教材的选材范围很广。从时间看:有远古时代的,有现代的,有近代的;从空间看:有现实生活中的,也有异国他乡的,从大海到高山,从地面到宇宙,无不涉及;从内容看: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无所不有。(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而言),总之,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与中学生的生活空间有较大的距离,要把学生带到教材所描写的情境中,教师首先要进入角色,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反之,教师对教材之情缺少体验,就像一个没有进入角色的演员,再怎么表演,也不能唤起观众的情感的。

2、教师的语言要充满情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借助语言传递给学生,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充满情感的境界中。(1)、通过示范、讲解动作技术,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育教材中许多都具有文质兼美的好内容,通过教师示范性与讲解,能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加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2)、通过品析、欣赏完美的动作技术,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示范,只是学生进入作者情感境界的指路灯,而要真正的进入,还有待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深层次理解。因此,体育教学中,必须从动作技术的示范入手,引导学生理解知识、技术所包含的情感,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使体育课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3)、通过课外的知识、技术的巩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弹性,如运动的密度、小组的协作,知识的补充,信息量的拓展,都为教师适时渗透思想教育提供广阔的空间。教师应充分把握时机,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精心设计。通过教师设计有趣的游戏、丰趣的准备活动,以及团队的协作,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教师准确、简练、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表情也应是丰富的,通过教师富有表情的讲解,使学生获得真切、动人的感受,并由此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4)、教师说话的语调要富于情感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说话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听起来非常舒适、悦耳。同时,教师要将真诚的微笑带进课堂中。体育教学离不开教师情感和学生情感的有机结合。教师组织教学的过程,既是传授知识、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过程。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教师对学生抱有热切希望和深切关怀,学生对老师抱有充分信任和更多期待,才能创造出有利教学的情感基础。渴望得到教师的爱护、关心和尊重,是学生普遍的心理需要。在教学中,教师的一缕充满信任和期盼的目光。由于传统观念的偏见,教师有意无意的偏心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限制,存在着学生实际学习机会的不平等。这种学习机会的不平等,最明显的表现在学习优秀生和比较差的学生之间。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象,教师更要偏爱、关心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如经常为他们补缺补差,让他们“露一手”。哪怕学生的一个技术环节中只有一个细小的成功,或是细小环节中做得很漂亮,或只有一个能肯定的动作技术,都应得到教师的表扬。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表扬和奖励具有极高威信,一句和蔼、关切的话语,乃至每个动作、每句讲解,都会在学生心目中掀起感情的波涛。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赞许的点头,一句普通的赞扬,一个肯定的手势,他们都能从中获得极大的满足,从而激起向上的力量,唤起他们学习上的激情。

体育教学是身体素质与动作技术的有机结合,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困生予以必要的心理支援。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性格内向、知难而退、缺乏自信的学生。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应该用真实而丰富的情感来关心、爱护他们,使其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以此培养其自信心,从而激发其内在潜力。对他们的一些不良表现(如教师布置练习时,不主动练习或害怕练习),教师应采取一些易于接受的情感教育,诸如情感对话、特长引导、适度鼓励等。学生在学习自己的弱项内容时,教师可巧妙运用语言启迪、期望暗示等手段,促使其完成课堂任务。通过情感教学,发掘学生运动潜力,激发自信心,不仅有助于提高体育练习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获益深远。

高校体育情感教育 篇12

初中学生处于个性较易变化的时期,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身作则,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注意自身的言行和态度对初中学生的影响,以自身健康的思想与合适的言行来感染学生,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基础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初中体育情感教育可以说是体育教学的一部分,在体育专业知识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需要重视自我反思与自身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转变教学思路与教学策略,树立专业技能标准与为人典范。初中体育教师要想为人师表,就需要了解自身言行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在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的同时,教师也需要善于和学生交流,聆听学生心声,主动贴近学生,构建师生间心灵的桥梁,在学习上、生活上激励和鼓舞学生,以规范和促使学生培养健康的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互助探究,共同健康成长。

例如,在“乒乓球”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重视自身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的提升;其次,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握拍、手型、步法、规则等基本功的学习和练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再次,教师要与学生多交流分析,找出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因材施教,灵活调控课堂;最后,教师要以自身魅力感染和吸引学生,促进学生技能和合作交流能力的综合提升。

二、实施游戏教学,打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激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实践是初中体育教学的基本策略,通过实施游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参与和自主探究,打造宽松的课堂氛围,鼓舞学生快乐学习与自主体验。游戏教学策略与新课改理念中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融合,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可以发挥学生潜能,最大化地激发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促使体育教学高质、高效、高能地开展,激励学生实践与探究。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可以从学生兴趣的引导与激励出发,凸显教学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打造快乐高效的初中体育教学方案,创设宽容愉快的游戏教学氛围。与此同时,实施初中体育游戏教学的相关因素有:(1)初中体育课时的限制;(2)游戏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游戏难度的选择;(3)游戏场地的配备等。游戏教学就是教师可以基于兴趣导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符合学生的身体素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的初中体育游戏教学。

例如,在初中体育田径教学中,对学生的弯道跑技术实施“游戏接力”教学,选择弧形跑、迷宫跑等游戏策略。投掷教学中,选择圆形靶、方格等游戏进行分组竞赛,也可以设计具有情节的游戏“炸碉堡”等,展开敌我双方的对决。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理论进行体育实践,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给予技术指导,促使学生提升体育技术水平,强化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三、走进情感世界,化解学生的情感困惑

情感教育的核心是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这就需要教师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了解学生的情感困惑或者学习上存在的困难等,从心出发,分析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给予相关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提升自信、强化能力、不断进步。初中体育情感教育是实施初中体育知识教学的基础,也是引导学生强化自身综合素质的基础,初中体育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出发,贴近学生心理,了解学生内心的情感世界,实施知识与情感的交流,化解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情感困惑,不断地用自身情感感动学生、鼓舞学生、激励学生、塑造学生,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提升他们的心理、身体素质。认识到初中阶段学生的自尊心逐渐变强,他们正处于情感敏感的阶段,部分学生性格孤僻,不敢与他人交往和相处,也有部分学生个性很强,不适宜选择生硬的语言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教学,所以应该因材施教,教师选择贴近学生内心的语言和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如,在“羽毛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帮助其自主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当面的批评,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实施引导,鼓励学生自我纠正和提升。

四、因材施教,促使学生获得良好体验

因材施教是新课改理念的中心思想,因材施教即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知识与能力水平,结合教学内容与目标以及学生的综合水平,开展因人而异的教学策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身体基础、个性特点、心理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女同学还存在害羞、胆怯等现象。基于这些问题,教师要从情感教育的原则出发,实施引导、激励性教学策略,找出每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设定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训练量、训练难度等,激励和表扬学生,引导学生获得快乐的体育活动体验。

例如,在“健美操”教学的过程中,对于部分身体灵活度不够、基础不好的学生,还有部分因害羞、胆怯而自卑的学生,以及身体协调能力不好的学生,教师应该采取因材施教的原则,制订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展开有针对性的训练,鼓励他们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每个小组的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强化体育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公平对待学生,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公平是情感教育的基础,教师要以身作则,从自我的言行和态度出发,真正践行公平、公正、公开的教学理念,以自身的言行来规范和要求学生。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践行因材施教教学理念,找出体育课程与文化课程的差异,基于学生的身体基础与认知水平,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爱好,使其身体力行,多参与练习与实践,真正地从实践中感悟和提升自己。初中体育教学需要从学生内心感知和身体训练出发,尊重每位学生的身体基础、身体素质和各项能力等,公平对待每位学生,实施“爱”的情感教育,这里的“爱”包括公平对待、尊重与鼓励。教师需要有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能够在找出身体素质好、协调能力好、运动感觉好的学生的同时,发现其他学生身上的独特优点,挖掘学生的潜力,因材施教,鼓励和培养每位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促使所有学生都能获得进步。

例如,在“短距离跑”的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真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身体基础与心理状态,采取引导式、鼓励式的教学策略。先由教师介绍相关理论,起跑分为“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部分,之后就是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与终点跑。教师要给学生分析每个阶段的示范动作、注意事项以及动作要领,再鼓励学生分小组演示训练,由小组长和教师找出每个学生整个短跑过程中的欠缺和长处,由此激励学生发现自我、纠正自我和鼓励自我,最后提升自我。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羽毛球、短跑、乒乓球、篮球等课余协会,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沟通和实践探究,让学生感受到学习体育的快乐,提升学习效果,不断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结语

上一篇:建筑设计生成下一篇:痰瘀互结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