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女体育教师

2024-10-14

高校女体育教师(共11篇)

高校女体育教师 篇1

休闲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自己爱好的身体练习和运动项目,为达到增进健康、愉悦身心、修身养性和完善自我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该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找出影响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 研究对象

以高校女性教师休闲体育锻炼相关内容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文章通过图书馆及中国知网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查阅高校女性教师休闲体育等相关资料,为该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 逻辑分析法

整理相关文献,对古今中外相关研究内容进行综合概括的比较研究。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 . 1 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

3.1.1 角色制约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程中,女性在历史上的角色总是依附于男性,延续了数千年的“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相夫教子、男主外,女主内、贤妻良母”等的封建伦理道德思想已经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之中,尽管这些封建观念已经被废除了百年,纵观现今社会,即使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校女教师,仍有部分传统思想根深蒂固。此外,性别的歧视对女性从事体育锻炼的影像也是重大的,一个家庭如果因为体育锻炼而耽误了家庭事务,肯定会引起不必要的家庭纷争的。这些传统的封建旧俗严重的阻碍和束缚了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锻炼。

3.1.2 工作、生活压力大,时间不充裕

生活中,高校女教师跟其他职业女性一样,受着家庭、工作、经济等多重方面的压力。高校女教师不仅要照顾好家庭,关心家人,更得做好学校的教学工作。科研压力是高校女教师所面临的重要挑战,科研成果代表一个教师的能力,更能够决定教师收入水平。高校女教师必须尽自己最大努力、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做出多且质量高的科研成果,提高自身能力以及收入水平。在生活、工作双面压力下,高校女教师的闲暇时间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休闲体育的参与势必会受到影响。

3.1.3 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不足

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体育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总是处于次要的地位。近年来,国家重视体育的发展,大力弘扬发展体育运动。然而,在应试教育为主的背景下,体育仍然处于十分尴尬的地位,很多学校为了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减少体育的数量,压缩体育活动的时间。有的学校甚至用文化课来替代体育课。在这样的应试教育背景下,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教师,也很难能够掌握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更别说培养良好的休闲体育兴趣。

3.1.4 锻炼场地的限制

随着城市进程发的不断推进,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拥挤,锻炼场所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高校女教师,工作的环境体育场地设施较其他职业人群充裕很多。然而,对高校女教师来说,学校仅仅是工作的场所,并不能成为她们休闲健身的地方。此外,由于现在大学多处于城市和郊区之间,加上工作的繁忙,高校女教师大部分时间除了在学校上班其他的时间多用于往返于学校和居所两处,没有多余的时间去利用学校的场地设施,这也极大的阻碍了高校女教师的休闲体育。

3.1.5 体育消费意识较低

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能够表明休闲体育参与的程度。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尽管高校女性教师收入水平较其他职业较高,但其大部分的收入都用于家庭开支以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很少会把每月的收入消费在休闲体育锻炼上。其次,由于没有深刻的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重要性,高校女教师也不愿意在体育消费上支出收入。因此,体育消费意识较低制约着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的参与。

3.1.6 缺乏运动氛围

运动氛围是指个体周围的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以及个体所接触到的与体育有关的媒体信息。作为体育人文环境的运动氛围对人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及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通常情况下,由于工作、科研压力较大,高校教师身边缺少积极的体育锻炼氛围。缺乏组织与引导,高校女教师锻炼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对休闲体育缺乏兴趣,影响体育锻炼的参与。

3 . 2 促进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对策

3.2.1 转变角色观念

制约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角色。数千年的封建论理道德教育的思想始终束缚着当代女性的思想。所谓的“男主外、女主人、贤妻良母”的传统观念已经严重的制约着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的参与。因此,必须转变女教师这种传统的角色观念。作为现代社会具有高学历的知识女性,高校女教师应该正确定位自己,要学会解放思想,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从传统的家庭分工中解放出来,让丈夫承担一定的家务劳动。此外,应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自身的重要性,端正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让体育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简单的将体育作为强身健体的工具。

3.2.2 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参与休闲体育

高校女教师由于工作、生活等多方面的压力,休闲时光较少,但仍有部分余暇时间,女教师可以充分的利用这部分时间来体验休闲体育带来的乐趣。通常情况下,专家建议晨练最好在起床和早餐之间进行,上午、下午或者晚上一般都在饭后2 h进行。晚上运动的幅度和负荷量不宜过大,否则会影响正常的休息。最适宜锻炼的时间一般是在下午3~5点之间。晨练对高校女教师来说可能有点难度,由于教学工作的原因,上午、下午的锻炼难度也是有点大,但可以充分利用晚上的时间进行锻炼。

3.2.3 增强休闲体育锻炼的观念

高校女教师应该从思想上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充分的利用好余暇时光来进行休闲锻炼。积极努力培养自身的体育兴趣,例如,可以通过现场观看体育类的比赛、电视节目、体育杂志等途径提高自己的体育兴趣,也可以结识体育运动爱好者,多参加集体性的休闲体育活动。在锻炼中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而培养自身的体育兴趣。

3.2.4 加大政府支持,开放体育场地设施

政府机构要加大公共体育场所设施的投入,建设一些专门为女性设置的、容易被女性所喜爱的以及女性选择率比较高的休闲锻炼场所。令外,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女性方面的体育比赛、加大女性休闲锻炼的宣传、开设女性休闲锻炼的辅导班等各种形式来促进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的参与。此外,要合理的利用好高校的体育资源。高校可以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全面对女教师开放学校的体育资源,并提供其锻炼的运动器械,使女教师在自己的地盘培养体育锻炼的兴趣。

3.2.5 增强体育消费意识,促进体育消费

体育消费能够促进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的参与程度。在促进高校女教师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建设体育场地设施、增加体育投入等方式激发高校女教师体育锻炼的热情;另一方面,其他社会力量也可以参与,尤其是市场化的力量。商业公司或机构可以研究推广针对女性的一些体育活动以及体育比赛。针对女性“爱美”的特点开设相应的体育课程。让高校女教师感受到体育的美,激发其锻炼热情。此外,加大体育文化的宣传,激发女性的消费欲望。

3.2.6 营造休闲体育氛围

体育锻炼的环境直接影响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锻炼的积极性。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这些便利的条件,给休闲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因此,高校的工会组织可以适当的开设各种体育相关的培训班,组织各种有趣的体育比赛,为本校女职工提供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机会促进女职工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此外,高校女教师所在的社区也可以适当的组织相应的体育比赛,培养居民体育运动的兴趣,营造健康积极的小区环境。家庭体育环境对高校女教师的影响也是重大的,在家庭中营造积极地锻炼环境,女教师更容易培养休闲体育的兴趣。

4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分为:角色的制约;工作、生活压力大,实践不充裕;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不足;锻炼场地限制;体育消费意识低;缺乏运动氛围六个方面。针对影响因素,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来促进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的参与:转变角色观念;合理安排时间,科学参与休闲体育;增强休闲体育锻炼的观念;加大政府支持,开放体育场地设施;增强体育消费意识,促进体育消费;营造休闲体育氛围。

高校女体育教师 篇2

内容摘要:高校女教师为现代知识女性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获得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承认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相当一部分高校女教师已处在“亚健康”状态,她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程度不容乐观。充分认识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促使高校女教师保持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

心理健康

原因

对策思考

21世纪,女性在家庭、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已被广泛承认并有了新的诠释,女性人力资源在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但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成为影响女性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女教师为现代知识女性的一个重要群体在获得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承认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压力,而高校独特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明显的职业特征,使得高校女教师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心理。因此,如何使高校女教师保持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的潜力为高校的发展贡献力量已成为当前我们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的现状

我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合组织实施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上海高校女教师中,时有“失眠”现象的占44.8%,时有“身心疲惫”之感的占58.6%,时有“烦躁易怒”情绪的占54.9%,常感到“体力不足”的占48.2%。专家认为,相当一部分高校女教师已处在“亚健康”状态.她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程度不容乐观,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在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调查中有心理问题者占被调查者29.1%,调查表中的scl 90的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在广东、上海、贵州等地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调查分析中都报道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高于男教师,故应引起重视。综合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的状况,我们可以看出新时期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高校女教师和男教师相比具有较高的忧虑性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许多的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具有更高的焦虑倾向。调查显示,高校女教师比男教师情绪易激动,易生烦恼,心神动摇不定,易受环境支配;常产生矛盾,比较难照顾到大体;且忧虑抑郁烦恼自扰,具有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新环境中的成长能力低于男教师。

其二,高校女教师与其他行业的女性相比,人际关系的敏感、抑郁和焦虑表现更为突出。

其三,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且年龄越大的女教师心理健康水平越高。有研究结果显示,高校35岁以下女教师是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群体,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8个因子的分值均高于35岁以上女教师。

其四,高学历女教师和具有中级职称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有研究结果显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和具有中级职称的女教师,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的分值均高于具有本科及以下学历和具有高级职称及中级及其以下职称女教师。

二、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1、现代社会的压力和传统观念的影响。一方面,高校女教师受过多年的教育,事业心较强,对自己要求比较高。社会也要求高校女教师在女性中扮演“强者”、“成功者”形象。高校女教师又要承担与其他女性同样的家庭角色,同样受来自社会传统等各方面的影响,特别是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观念在高校女教师的思想中仍占一席之地。当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时,大多数高校女教师表示如果自己因工作而减少了对家庭的照顾甚至牺牲家庭,会感到内疚并自责。同时,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女教师表现出当其抱负得不到顺利实现时就感到前途渺茫,安于现状、不愿或不敢改变现实,因而心理负荷比较沉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另一方面,虽然高校女教师受过较高层次的知识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或减少女性性格中的常见的不良特征,如被动、消极自卑、目光短浅、虚荣心和嫉妒心强等特征。也有部分高校女教师忽视自身修养和人格塑造,使自己性格中存在一些不良特征,构成了阻碍自己成功的因素,也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2、女性生理特点和心理成熟度的制约。目前,我国知识女性一般在30岁左右生育,此时正是为事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但是大多数女性为了生育和家庭而不得不暂时停止事业的进程,从而失去很多发展的机会。尤其是已婚已育的高校女教师,其大部分时间被紧张的工作、家务劳动占用,完全属于自己的轻松时间实在是很少,使她们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样的矛盾导致了高校女教师心理压力增大。另外,由于年轻女教师涉世较浅,社会经验不足,对人生的认识较为单纯,挫折耐受力差,容易受人际关系、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和爱情婚姻家庭等问题的困扰,更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工作业绩的显现,年轻女教师的自信心逐渐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提高,使其能从容地对待挫折和失败,心理水平不断提高。

3、高校女教师提升自身学历和职称过程中形成的压力。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使教师不再是学生的唯一信息

源,传统上的教师权威意识下降,教师在社会上及学生中的地位受到挑战。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对高校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新形势,高校也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师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女教师在完成当前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还必须不断给自己充电并获得高一级学位。这就给本来就承受着高负荷的女教师又增添了更大的压力。从而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在高校,职称代表着教师的专业水平,代表着社会对教师的认可水平,代表着教师可以获得的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因此,高职称就成为高校教师关心、渴望和追求的重要目标,也必然导致教师之间产生激烈的竞争。由于中级职称女教师对高级职称的渴求更直接、更现实,也更为迫切,因此更容易发生各种心理问题。

4、高校的发展和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给高校女教师带来的压力。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高校教师资源比较紧张,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量日益加大。这样使高校教师没有工作与休息、上班与下班的严格界限,一直处于几乎没有放松状况的紧张之中。同时,由于一些高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不太注意解决教师心理问题,而且多用机械的数字化指标来评价和看待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因此高校教师,尤其是女教师一方面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还要为生计、前程奔忙,久而久之,便在内心积存下难以排解的心结。

5、高校女教师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所带来的压力。高校女教师的知识丰富,有较强的自信心,但社交范围以校园师生为主.涉及面相对较窄,因此,对自己的内部特征和感受比较重视,坚持自己的行为标准和信念,重视对自己行为的观察和分析,人际交往能力较差。人际关系处理的不当也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对解决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高校女教师作为女性中的优秀分子同样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调试和缓解,势必会阻碍自身乃至高校的进步和发展。因此,解决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1、社会应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给予更多的关注,特别是女教师的心理健康

现代女性在获得越来越重要的社会承认的同时,面对新的挑战和压力。社会因素的困扰和制约也必须承认,适合女性发展的公正的社会环境尚未完全形成,因而职业女性在工作中的成就往往被贬低。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社会的思维定式往往是允许女性在很好地完成家庭职责的基础上,去追求社会目标,否则将面临巨大的家庭和社会压力,或者使女性处于事业与家庭都要兼顾的超负荷状态,最终因不堪重负而挫伤女性的进取精神,或者导致家庭矛盾增多,夫妻感情恶化,使女性在事业上增加沉重的额外心理负担。

高校女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新世纪的高级专门人才和人类生息繁衍的双重使命,她们在教育及教育研究方面有着丰富经验.在培养、育人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政府应制定各种政策在社会上加强现代性别意识的宣传,转变陈旧的性别观念,使机械论的男女平等观向人性化的男女平等观转变,不断提高高校女教师的地位;各级领导各级妇联应为高校女教师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和职业保障,减轻她们的工作压力,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配合高校女教师,使高校女教师在一个被爱、被理解、被尊重的氛围中工作,以提高工作积极性。

2、高等学校及学校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高校及学校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对高校的进步和发展、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学校领导要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和以人为本的思想,应给女教师营造一个平等、安定的环境,重视女教师的生理和社会特点,适当减轻她们的劳动强度,维护她们的基本权益。注意建立合理的评估体系,在制定教学、科研相关的工作指标以及职称的评定等各方面做到公平且切实可行,从而激发女教师的成就动机,而不能简单地用冷冰冰的数字化指标对其进行评价;扩大女教师的参与权和决策权,积极听取她们的意见,让她们真正感觉到地位的提高.使她们身心愉悦;同时,学校及相关主管部门应积极组织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娱乐活动,及时帮助女教师缓解压力;建立女教师的心理档案,关注女教师的心理健康;要实行人性化管理,理解和尊重女教师,尤其要关心她们的家庭生活,帮助她们解决家庭困难,排除她们的后顾之忧。

3、高校女教师要有意识地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1)高校女教师要掌握心理放松技术。放松训练是降低教师心理压力的最常用的方法,高校女教师要加强学习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知识,注意劳逸结合,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容面对压力,合理宣泄情绪,适时释放心理紧张,缓解心理压力,从而有效地解决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平时要加强体育锻炼,通过运动可以增强体质,还可以调节情绪,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心理障碍,治疗心理疾病,从而增进心理健康。而目前高校女教师普遍缺乏必要的运动,在《上海高校女知识分子地位研究》中调查表明:有57.7%的人每月锻炼身体不到1次。

(2)高校女教师要确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塑造健全的人格。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于自己的身心状况、自己与别人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是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女性的社会价值如何,取决于女性自身。高校女教师要想在教师职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正确地认识自我与社会,应该对自己的能力、气质、性格等有一个稳定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树立信心,增强竞争意识,充分认识到女性自身的优势,融人到集体中,从他人那里获得肯定、理解的愉悦,在与他人的交流中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时调整人格发展的方向。

(3)高校女教师要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心理学上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有了它,就知道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尊重、照顾和爱护自己。当一个人遇到心理压力时,能够从这种社会支持中获得有效帮助。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高校女教师要确立合理的工作目标,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要走出家门,走出家庭圈,走出校门,走出同事圈,加强横向纵向联系,积极主动地扩大人际交往,形成各种层次的朋友群体,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学会与更多的人交流思想和情感,增进相互之问的沟通与理解,使烦恼和苦闷及时得到排解。

(4)高校女教师及时求助于专业心理咨询。在遇到无法自我排解的心理问题,高校女教师要及时向受过严格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寻找心理学帮助和指导,以便使心理问题尽早得到消除。

【参考文献】

1王伊丽 高校女教师的心理健康与维护j.武警学院学报,2003,19(15)

2李常健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7(3)

3赵艳丽 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8).4

4李宝峰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8).4

浅析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 篇3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性别优势

基金项目:2014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项目《社会性别视野下女辅导员的生存状态研究-以河南省独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4-MFD-131)。

一、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

一般说来,高校女教师成才的条件有两个条件:外部和内部条件。外部条件主要指社会、学校及家庭环境等。在今天,高校女教师政治地位的提高,是她们成才的前提;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文化科学水平的发达程度越来越高,对她们的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就学校环境来讲,人才组合配备情况,教学科研的条件如何,都直接影响着她们发展的速度和进程。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最密切,夫妻之间的理解、支持、鼓励与帮助,无疑是他们发展的有力支柱,对她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内部条件主要包括心理和生理两方面因素。这是女教师发展的身心基础。女性对疾病的抵抗力较男性强,这是女性成才的生理优势,为她们提供了有利的成功条件。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有哪些呢?

首先,从认知方式上看,女性的浏览能力强,注意力集中。良好的注意力,能使她们在教学科研的准备工作中充分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提高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的效率。她们认为自己的成才之道在于,本人的专注力与教育职业岗位要求的一致性。从而能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调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集中增长才干的时问和精力,以促使自己成为高等学校的有用之才。有分析表明,男女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女教师相比较而言,能够更为深切的领会教学内容,熟悉课本,熟练地把握所讲内容,积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女教师一般善于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做到师生间多交流,并且鼓励师生间多交流。其次,从思维方式看,女性形象、立体思维较好,语言表达流利。这对高校女教师的课堂讲授大有益处,她们吐字清晰,腔调柔和,课堂气氛活跃。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她们在讲授时随时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及时取得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掌握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加以分析和灵活处理。最后,从发掘问题的能力看,女性的观察力较强。因此,她们能发现男性经常顾及不到的细枝末节,因而能发掘一些问题的闪光点。这对于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是很有益的。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女专家、女教育家等,除了她们有较高的智力水平外,还由于她们有着热烈的情感、顽强的意志、独立的性格。

二、如何将高校女教师的性别优势转化为发展动力

第一,高校女教师要树立远大的雄心壮志。高校女教师能否发展出自己的潜能,取决于能否正视性别因素给她们带来的有利与不利因素。因此要破除传统观点的束缚,克服传统女性的自卑感和依赖心等心理障碍,树雄心、立壮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发成才。高校女教师只有树立远大志向,才能充分调动自己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为实现成才目标而发挥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才能克服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做到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第二,要有坚强的事业心。缔造事业的人,须有坚定的志向。苏轼曾说过:“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志向不仅表现在对事业的追求上,也表现在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精神。当前,随着高等学校新的办学模式的建立,办学形式、层次、专业设置等将随着市场人才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为了适应这种变化,高校女教师自身的知识构成不但要有一定的深度,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这就要求高校女教师跳出学校的圈圈,预测市场人才的需要,分析专业设置与变化的前景,迎难而上,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扩充与储备。第三,适应时代要求,实现社会角色与职业能力的和谐统一。作为高校女教师,必须在双重角色冲突中学会承担不同的责任,担当不同的角色,以实现社会角色与职业能力的和谐统一。最为重要的是,要清晰地明了自身工作的价值,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有的奉献精神,而不是满足于相夫教子和个人享受。操劳于家庭与事业之间,高校女教师必须摆正自己在婚姻、家庭与事业中的位置,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和价值所在,追求自己的人生坐标和人生理想,用理性和睿智理顺家庭与事业的关系。通过各种途径提高职业角色所需的各种能力,运用各种正当手段为自己谋求充分的发展,减少社会角色对自己的压力进而利用自己的角色优势,从而超越自我,追求自我人格的健康发展,最终完成女性的人生追求和实现女性的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玉平.社会性别概念与知识女性成才环境[J].福建师范大学福消分校学报,2005(4):19-22.

[2] 王小波.再论女性意识与妇女解放[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0:):57-62.

高校女体育教师 篇4

现代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路程证明,休闲活动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社会活动,它是人的社会生活必然的构成部分,社会人的个人消费活动大都在休闲时间中进行。就休闲活动的内容来讲,休闲体育占有十分重要的、特殊的地位。高校女教师是社会一个特殊群体,她们对整个教育工作的开展以及构建和谐的校园都起着不可忽视作用。参与体育休闲活动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一方面,通过对广州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调查,探讨她们参与体育休闲的特征,是女性休闲更为普遍化。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广州高校女教师休闲体育活动。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

2.2.2 专家访谈法

笔者走访12位与本研究有关的专家教授,获得大量资料。

2.2.3 问卷调查法

按照问卷设计原则,采用逻辑分析的定性方法,经专家评定和判别,认为该问卷基本上能反映学生的体育意识情况,具有较高的效度。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68份,有效回收率为94.7%。

2.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处理和分析,作为论文研究的依据。

3 结果与分析

1.休闲体育价值

休闲体育形式多样,具有无穷的乐趣,能够促进身心健康;休闲体育的发展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同时,休闲体育的参与度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在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下,休闲体育的开展不仅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活跃社会经济。

2.广州女教师对参与休闲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评价的分析

从调查中,了解到参与健身娱乐活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程度总体集中在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这两个部分,分别占50%和36% ,共占总体比例的86%,不重要和不太重要只占14%。说明广州女教师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重视程度较高。了解女教师们的健身需求,采取相应对策,发挥健身功能,帮助其强健身体、健美、陶冶情操、调节身心健康、扩大个人交际能力的效应,最大限度发挥休闲体育的健身价值。

3.广州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原因分析

从统计结果显示,广州市广大女教师参与休体育活动的原因排列顺序前四位的是保证身体健康需要、对体育运动感兴趣、生活时尚和媒体影响、受家人影响。由此可知,广州女教师健康意识较强,生活时尚和媒体对会员健身有很大影响。学校和管理部门应针对女教师健康需要,合理引导和开设女教师感兴趣的项目,利用广告和媒体加大宣传,吸引更多的女教师参与到休闲体育行列来。

4.广州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选择活动场所分析

从上表1,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场所是校园,占比例70%,其次是离家较近的休闲健身中心占15.8%,这也说明校园还是女教师活动的主要空间。

5.广州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特征

从以上的调查表中,我们可以了解广州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间是双休日,其次是不定期的时间,比例分别占37.1%和29.1%,也可以了解高校女教师工作较繁忙,对自己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选择较多的是双休日或者是不定期参与休闲。

6.广州女教师收入水平分析

从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者收入水平来看,以4001~5000元者较多,占35%;5000元以上占19.5%,3000元以下的占12.4%。从中可以看出参与休闲体育健身房健身不但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还要拿出一定的金钱,从这方面讲,健身与经济实力有着一定的关系。

7.广州高校女教师对今后参与休闲体育消费的打算

广州高校女教师对自己参与健身打算很务实,很多人在将来的休闲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尝试更多的休闲体育项目,享受更多的体育相关服务,占调查的83.5%。由此可知,不管是高校的行政部门还是健身服务行业,要立足于高校女教师的需求,不断开发新的健身项目,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满足广大女教师休闲的需求。

8.影响广州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影响广州市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较大的因素是休闲体育健身性和娱乐性,占比例的83.5%,排列第一位,也说明女教师们对休闲体育的健身和娱乐功能有所认识,排在第二位的是休闲体育设施,这也意味着休闲体育的有关设施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以有利于大众休闲与健身。排在最后的是休闲体育活动的伙伴,占比例的1.5%,有关的管理部门或者是休闲经营服务的部门,必须立足于休闲健身消费需要,根据现实的状况,引导女教师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和休闲消费,使女性休闲更具有现实意义。

3 结论

1.广州女教师自己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较高,参与休闲体育较大的动因是为了保证身体健康和对休闲体育感兴趣,总体健康意识较强。

2.校园健身是众多女教师选择的场所占比例70%,广州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时间是双休日,其次是不定期的时间。

3.从参与休闲体育活动者收入水平来看,以4001~5000元者较多,从中了解到健身与经济实力有着一定的关系。

4.广州高校女教师对自己参与健身打算很务实,要立足于高校女教师的需求,才能满足广大女教师休闲的需求。

5.影响广州高校女教师参与休闲体育的因素较多,主要有休闲体育健身性和娱乐性、休闲体育设施、闲暇时间、休闲体育场所的服务和管理水平等等,应根据现实的状况,引导女教师们进行休闲体育活动和休闲消费,使女性休闲更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卢锋.体闲体育的社会功能探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1-2.

[2]杜熙茹,等.广州市女性休闲体育活动的参与特征[J].体育学刊,2007,(1):55-57.

高校女体育教师 篇5

摘  要: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湖南省20所本科院校的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受身心发育特征的影响,其运动惰性渐增,生长发育水平的机能指标欠佳,笔者建议:各院校要加大课余体育锻炼的宣传力度,提高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养成有规律的课余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女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女大学生;课余锻炼;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发展,电子科技产品的品种和数量越来越多。在电子商务时代,女大学生花费了大量时间浏览电子文件、上网购买日常生活与学习用品,从而减少了身体锻炼时间。导致湖南省高校一部分女大学生身体健康处于亚健康状态,生长发育水平的机能指标欠佳,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及肌肉爆发力处于国家标准较低水平,前景令人担忧。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尽管有种种因素,但体育运动的缺乏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1]。为此, 加强对女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研究具有—定现实意义。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抽样法,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地域选定湖南省20所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中南大学等10所本科院校,10所高职高专学校。

(二)研究方法。(1) 访谈法。首先,笔者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对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商学院、民政职业学院、湖南工业职业学院的20个班级40名女大学生进行了自由式访谈,了解他们对于课余体育锻炼的相关看法。发现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其中引起笔者注意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有部分同学认为自己身体好,没有生病,锻炼不锻炼都没关系,其次,了解他们大学期间对于体育课的看法。发现他们也是对大多数体育课内容不感兴趣,上体育课的目的是玩或完成任务,而不是为了学习,体育知识匮乏,喜欢轻松的游戏,不喜欢累人的素质练习。(2) 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于2015年4月1日至20日进行,选取了中南大学等20所省内高等院校,每个学校分发问卷50份,合计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968份,回收率为96.8%。其中有效问卷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

表1:调查样本个人基本信息一览表

注:由于个人基本信息部分,有少数同学没有作答,或填写不完全,故此处的样本总量与有效问卷总量有所不同。

(3)数据统计法。对调查获得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采用

Microsoft Excel等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统计,并对统计的结果进行全面的理论分析;并运用Excel进行常规数理统计,用百分比对统计资料进行一般性描述。(4)逻辑分析法 。运用类比、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各种信息进行论证。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湖南省高等院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调查分

析。(1)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情况。

表2: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情况统计一览表(N=943)

从表2的数据看, 68%的学生偶尔进行一些体育锻炼活动;29.8%的学生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仅2.2%的学生课余没有进行过体育锻炼。

表3: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形式统计一览表(N=943)

从表3的数据看:68.8%女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形式主要是和同学一起进行锻炼, 26%的女生与男朋友一起锻炼,3.2%的女生个人自己锻炼。

(2)课余体育锻炼主体项目

表4: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项目统计一览表(N=943)

(注:将羽毛球与小球类分开进行人数统计原因是由于羽毛球人数比例相对较高,而其他小球类项目人数比例较低)

从表4的调查统计数据中可知,97.3%女大学生比较喜欢的课余体育锻炼项目是慢跑,其次是体育舞蹈、健美操、瑜伽等项目。可见,女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主要倾向于有韵律感、节奏感的塑造体形的运动项目。

(3)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目的

表5: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目的统计一览表(N=943)

由表5的调查结果数据中看,97%的女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强身健体,89.2%的女生则是为了塑造自己的体形,80.4%的女生是娱乐休闲,67.2%的女生表示自己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目的还有释放压力,其中,在这部分女生中,又主要以大三和大四的女生居多,随着大学生活的即将结束,她们明显的感受到自己的就业压力和考研压力。

(4)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时间段

表6:女大学生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时间统计一览表(N=943)

从表6数据中看,75.6%的女生选择傍晚,12.8%的女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时间主要是选在没有课的时候进行;仅有9.2%的女生表示她们的主要锻炼时间是在早晨进行,从这些数据结果可以看到,傍晚进行体育锻炼是女生比较钟爱的时间。

图1:女大学生每周课余体育锻炼次数统计一览表(N=943)

(5)课余体育锻炼次数、强度及持续时间。为了了解湖南省本科院校的女大学生所进行的课余体育锻炼是否符合国家基本体育锻炼的标准,她们能不能成为体育人口(每周身体活动频度3次(含3次)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时间30分钟以上、每次身体活动强度中等程度以上),并以此说明她们所进行的课余体育锻炼是否有效:从图1中统计可知,72%的女生每周的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在三次以下,28%的女生平均每周课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是3-6次,每天一次或是以上的没有。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可知:湖南省本科院校女大学生每周课余体育锻炼次数偏少,多数女生每周的锻炼次数达不到体育人口所要求的每周的锻炼标准次数。

图2: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平均每次锻炼强度统计一览表(N=943)

从图2的数据统计中看,55%的学生每次课余体育锻炼的出汗程度为“微微出汗”,可见,她们进行课余体育锻炼是低强度;9%的女生没有出汗,这部分女生的体育锻炼的所需强度意识为薄弱;22%的女生课余体育锻炼 “出汗很多”,同时呼吸明显加快,这部分女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强度基本上达到锻炼所需的中等强度标准;14%的女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程度为全身大汗淋漓,呼吸超快,心脏都要跳出来的感觉,这部分女生的课余锻炼强度相对来说属于高强度的锻炼,甚至已达到运动训练标准,这种大强度的体育锻炼其实是不提倡的。

图3: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持续时间统计一览表(N=943)

从图3中统计情况看,70.5%的女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25.5%的女生的锻炼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4%的女生的课余运动时间在60-90分钟。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湖南省本科院校的多数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偏短,仅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女大学生达到体质健康持续锻炼时间标准。从以上对湖南省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基本情况(参与人数比例、参与形式);参与动机;课余体育锻炼项目;课余体育锻炼时间以及每周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次数、每次强度及持续时间的分析中看出,湖南省本科院校女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整体现状并不乐观,虽然大多数女大学生课余有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的体育锻炼项目多样化,并明确体育锻炼目的、目标,但是,整体课余体育锻炼意识还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时间选择不是很合理,每周参与的课余体育锻炼次数偏少,强度偏小,持续时间偏短。

(二)制约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因素。(1)主观因素。

表7:影响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主观因素一览表(N=943)

从表7的结果数据中显示, 84%的女大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余体育锻炼习惯。80%的女生面临就业的压力。79.6%的女生是自己的课余时间不够用。67.6%的女生对课余体育锻炼有兴趣,但更爱吃美食、逛街、旅游、聚会或者上网,因此,学习压力让她们将课余时间用在了学习上面。还有一部分女生是自身身体条件两个极端的人,有36%的女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身材方面都比较好,或是一部分女生认为自己的各方面条件太差,致使她们觉得不用或不敢进行课余体育锻炼。

总的说来,影响本科院校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主要是她们对课余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以及面对就业压力自身知识能力不够,面对学习和考研,她们将自己的重心完全放于提升知识能力方面,同时,由于自己体育技能技术水平较差和自认为自己身体条件不错或太差,因而,没怎么进行课余体育锻炼。

(2)客观因素

表8:影响女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客观原因一览表(N=943)

从表8中的调查统计中发现,76%的的女生认为学校提供不了或者是没有提供自己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所需的场地和器材,72%的女生课余体育锻炼比较少的原因是由于学院或系部没有有序的组织,71.2%的女生不经常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是没有体育锻炼氛围,66.8%的女生则认为影响自己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外界条件还有缺乏教练员的指导,60%的女大学生还认为自己不怎么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是社会就业压力大,58%的女大学生认为自己无法多次进行课余体育锻炼的原因是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

四、结论与建议:

(1)通过调查发现影响湖南省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最主要的主观原因是:女大学生对课余体育锻炼作用认识不够。因此各校要加强对女大学生健身的宣传力度;提高女大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水平,使其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她们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鼓励支持更多的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加强体育锻炼价值观教育,树立终身体育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次是就业压力大,上网时间过多,没有形成良好的课余体育锻炼习惯。(2)场地、器材不足以及体育馆设施陈旧则是影响湖南省女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客观原因。各校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提高体育场地和器材资源的利用率,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 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其次则是缺乏组织与专业指导。 (3)高校应采取措施,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结合女生生理心理特点,加大体育教学改革力度,在课程设项上尽量满足她们的需求,并在体育教学中加以积极引导,提高自身锻炼能力。

参考文献:

[1] 沈楠.我国学生体质调查 胖而无力危及国家竞争力[J].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06,(3)

[2] 王健.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1:183.

高校女体育教师 篇6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状况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的方法从河南省高校中抽取了部分非体育女教师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2009年的9月份到2010年的10月份,先后在河南工业大学学术期刊网上和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阅览室及省图书馆等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这些资料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抽取河南省11所高校的部分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50份,回收问卷528份,回收率96.0% 有效问卷510份,有效率 92.8%,本研究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符合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要求。

1.2.3 数理统计法

研究的所有数据运用Excel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综合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的实际状况进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对体育消费的认识

随着高校女教师社会价值观的转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她们认识到“花钱买健康”是很值得的,并积极加入到体育活动当中来,但大多数女教师体育消费的初衷是减肥、美体,然后发展为精神调节和社会交流,体育消费成为了高校女教师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图1的结果表明:有53.2%的教师选择了“支持体育消费”,有67.4%的教师选择了“体育消费能强身健体”,有82.6%的教师选择了体育消费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52.9%的教师选择了“体育消费是生活成本投入”。由此可见郑州市高校教师对体育消费的认识无明显的差异,认知态度是积极的,并且对体育消费的长期功效有一定的认识。

2.2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信息来源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和应用,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信息相互交流的平台,通过对现有的文献资料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

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高校女教师获得体育消费信息主要从“同事朋友学生等周围人的介绍”、 “网络”、“ 电视”、 “杂志报纸”这四个渠道获得的。网络传媒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信息传播到千家万户;“同事朋友学生等周围人的介绍”占到84.6%,排在了第一位,虽然传得比较慢,但可信度比较高;“体育杂志报纸”只占了18.8%,说明体育杂志报纸在传递速度上赶不上网络传媒;看不到图像的“收音机”只占了7.8%,已不被高校女教师所接受;“体育机构宣传”虽然比较现实可信,但传播上比较受限制。

2.3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消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消费者动机是指消费者针对特定的体育消费目标而发出的一种内驱力或冲动,以满足其对体育消费需要的意图、愿望和信念等。人们对体育消费的需要首先来自对体育的需要,有了这种需要,就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当遇到能够满足特定目标和诱因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即动机。

通过表2的调查结果显示:不同职称的消费动机不尽相同,低职称中消费动机排在前三位的是“健身健美”、“娱乐消遣”、“追求时尚”,高职称中体育消费动机排在前三位的是“健身健美”、“预防疾病”、“兴趣爱好”,在“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渐被大家所接受之后,大家都想通过锻炼身体达到健身的目的,所以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动机的首选为“健身健美”。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科研压力的加大,越来越多的高校教师选择体育锻炼来调节心情、消遣娱乐、预防疾病。此外,女性在家庭生活消费中起主导作用,所以“家庭成员”也成为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动机之一。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选择健身的项目也越来越多,从而会使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的动机趋于多元化。

2.4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水平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劳务消费的数额,它反映出居民在一定时间内对体育消费的需求程度,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居民在体育运动方面的参与程度。同时,体育消费水平在一定的时期内也反映了国民经济和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对河南省高校女教师的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如表3数据所示:河南省高校女教师每月体育消费水平主要集中于51元—200元之间,呈现出低水平消费为主的趋势,这与我国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相符。职称的不同,消费水平略有不同,低职称中体育消费水平在51元—100元之间的排在第一位,占到了51.6%,而高职称中体育消费水平排在第一位的是101元—200元之间,占到了46.7%;每月消费大于100元时,有随着职称的升高消费水平有所增加的趋势,由于高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体育消费水平也存在着差别,随着职称的提高年收入的增加,女体育教师年体育消费水平也相应跟着增长。

2.5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是指消费者的各种体育消费占总体育消费支出的比例及相互关系,它一般分为非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实物型体育消费。用货币购买各种为体育服务的消费资料为非实物型体育消费,消费者用货币购买各种和体育活动有关的实物消费资料的消费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如购买运动饮料、运动器材、运动服装及各种画册、杂志、体育报刊图书等。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结构如下表:

从表4中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不同职称的高校女教师在体育消费结构方面是有区别的,低职称中排在前三位的为:“购买体育服饰及器材” 、“到收费体育馆参与健身及体育技术培训”、 “用于健身咨询”;高职称中排在前三位的为:“购买体育服饰及器材”、“ 用于医疗保健”、“ 到收费体育馆参与健身及体育技术培训”,从总的来看,“购买体育服饰及器材”是高校女教师的首选,体育服饰的舒适、小型健身器材的方便性被高校女教师所广泛接受,“到收费体育馆参与健身及体育技术培训”在高校女教师中都分别排在了第3位,所有女教师都渴望通过健身场所的健身及培训能塑造好的体型。随着职称的升高,年龄的增长,对“医疗保健”的需求有所增加的趋势。从总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主要以实物性消费为主。

2.6 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满意程度的调查与分析

体育消费满意度是指参与者在进行体育消费后实际得到的满意程度。它是体育消费行为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最终目的是维护体育消费者的消费权益来实现体育消费行为的预期结果。它可以用体育消费的投入与体育消费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来表现。

从图2数据可知,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在花费一定时间和费用的条件下,通过体育消费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获得满意的占30%,感觉一般的占59%,对体育消费效果不满意的占11%。即使有这么多的消费者感到不满意,但在报纸、杂志、电视上很少看到有发生过侵害体育消费权益的问题,从表面上看我国的体育消费的质量较好,体育消费的环境较好。但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与表面现象不太相符,这说明体育消费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消费中的一部分消费,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在消费中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就将就一下,不给自己找麻烦。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从对体育消费的认识和消费动机来看,大部分女教师认知态度是积极的。健身健美是高校女教师进行体育消费的首选动机,体育消费的动机比较明确。但由于观念和行为之间受到了某种因素的制约,部分女教师还没有实施到体育消费中来。

2.从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来看,河南省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水平不高,实物型体育消费高于非实物型体育消费。

3.从体育消费效果的评价来看,绝大部分消费者消费过后感觉一般或满意,非常满意的只占一小部分,说明河南省体育消费市场的法规还不是很健全,体育消费商家在消费价格、消费品质和服务态度上还需进一步加强。

3.2 建议

1.河南省高校有关部门应该制定关于体育健身合理性政策,进一步实施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教师和学生集中的地方增加一些公共健身场地和健身器材,定期更新和完善体育场所的服务项目,提高体育健身运动的多样性和合理性,为河南省高校女教师进行体育消费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健康投入。各高校校工会及校女工委员会多开展一些适合女教师参与的体育文化活动,组织女教师进行健康知识的学习,提高对亚健康的认识,激发高校女教师的参与运动的热情,从而带动女教师参与体育消费的激情。

3.郑州市体育产业企业应当根据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广州亚运会等重大体育盛会对体育消费的影响,对河南省的政策环境、体育文化氛围以及河南省高校女教师消费心理和消费特征进行深入调研,明确体育消费市场的需求和主体,确定产品的营销策略,加大体育投入和宣传的力度,进一步更新高校女教师的体育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促进体育消费行为的实施。

4.河南省高校女教师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体育健身计划和体育消费计划,减少体育消费的盲目性。

摘要: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郑州市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其主要内容包括:体育消费信息来源、体育消费动机、体育消费水平与结构、体育消费后的满意度,影响和激发高校女教师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等。通过对高校女教师这一特殊消费层次的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合理性的建议。

关键词:郑州,高校,女教师,体育消费

参考文献

[1]张迎松,等.河南省职业女性体育消费水平分析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08,(25)5:89-91.

[2]谢小龙.我国知识女性体育消费影响因素分析及营销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26-27.

[3]谢绍龙.高校教师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5):74-76.

[4]李俊.河南高校教师体育消费的调查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561):150-151.

[5]朱玲.对高校教师健康观念、体育动机和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6):30-33.

[6]黄小波,李一玉.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体育科技,2005,26(4):72-73.

高校女体育教师 篇7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所针对的研究对象是昆明市的几所高校, 即包括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以及云南财经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在内的10所高校女教师。

1.2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术期刊网、书籍以及相关著作和文件研究, 获得大量的关于高校女教师日常体育生活方式方面的资料和信息。

问卷调查法:针对研究中所涉及的问题, 设计了昆明高校女教师日常体育生活方式调查问卷, 在小范围调查的基础上对信度进行分析, 进而形成一份比较正式的调查问卷表, 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证研究依据。此次调查针对昆明市10所高校在职女教师随机抽样, 并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其中问卷发放量为300份, 成功收回的问卷量为286份, 其中有效的问卷量为277份, 因此有效率达96.9%。

专家咨询法:向省内社会体育专家和主管妇女体育工作的相关领导进行认真的咨询, 为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提供可靠的保障。

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3.0对收回的问卷对进行常规统计、分析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的体育价值观

体育价值观是一个多层次的观念的集合, 体育价值观会通过女教师的体育行为取向而表现出来, 同时也是女教师产生体育行为的内部驱动力, 它与体育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通过调查得知, 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因, 排第一位的是增强体质;排在第二位的是情绪调节与愉悦身心;排在第三位的是体型保持与身体素质改善;除此之外, 消遣娱乐、自觉体育运动不足, 想提高自己运动技能和增加人际交往机会的也占一定的比例。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高校女教师对体育的基本功能有明确的认识, 具有比较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对体育的需求也呈现多元性的特点, 不仅仅局限在强身健体, 还有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2.2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的体育消费

据调查显示, 昆明高校女教师日常体育消费实践中, 最主要的消费意向在于运动服装、器材以及运动护具的购买, 占43.6%;其次是观看各种体育竞赛、体育表演等, 占25.7%;去保龄球馆、网球馆、高尔夫球场等打球消费的也占有一定比例, 有21.8%, 还有的是购买体育杂志、图书、音像制品等, 占18.1%, 购买会员卡成为某一健身健美俱乐部成员占16.8%, 参加具体体育活动培训班占13%, 接受专业体育俱乐部提供服务的占8%左右。以上说明昆明市高校女教师虽然有体育消费行为, 但消费意向单一, 一次性消费较多。

2.3 昆明高校女教师体育活动时段分析

通过上表数据分析可知, 当前昆明高校女教师日常体育活动的集中时段在傍晚和晚上, 而早上、中午这两个时间段不是女教师们进行体育锻炼的集中时段, 即此时段高校女教师相对紧张, 这主要是因为昆明市高校大部分已搬迁至呈贡大学生城, 大多数女教师居住在主城区, 上班距离很远坐校车需要一个多小时, 有时候堵车甚至达两个多小时, 而高校女教师早上不仅要准备早餐、送孩子上学还要赶着上班, 因此早上参与体育锻炼的人较少;另外中午时段很多女教师则用来加班、休息等, 锻炼的人也较少。有超过18%的女教师实际上自己并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有计划的体育锻炼时间段, 这些人的体育活动也比较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昆明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选择与她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习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如表1)

2.4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与次数

调查结果显示 (见表2) ,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每周3次及以上, 每次3 0 min以上的只占1 2.6%, 每周1~2次占2 4.9%每个月1~3次的占2.9%, 不确定的占18.4%。由此可见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随意性很大, 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及时间也远远不够, 这说明昆明市高校女教师还未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科学而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还有待于提升。

2.5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活动场所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选择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以生活圈为界。实践中可以看到, 超过41%的高校女教师选择到不收费的场所进行体育锻炼, 33.6%的在自家庭院或者室内, 29.2%在住宅小区空地, 27.1%去收费的体育场馆, 20.2%去公共的活动场所。结果表明, 选择公园广场、公路街道、树林河边等其他方面的还有53.1%, 这说明学校或者高校女教师生活圈范围内的场地设施条件不能满足她们锻炼的需求, 体育设施不足无疑是影响当前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而体育锻炼的主要限制性影响因素。

2.6 昆明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从实践来看, 当前昆明高校在职女教师与朋友或同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的比例最高, 有71.1%, 个人锻炼的有49.8%, 与亲人锻炼的占46.3%, 参加单位组织的活动占44.3%。由此看来女教师在参加体育活动同伴的选择上, 大多数选择与朋友或同事对其影响较大的亲密群体一起锻炼, 也说明了她们参加体育活动大多注重集体性, 具有一定的体育协作和交往意识;其次是个人锻炼, 反映了部分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自主性很强, 注重个性发展, 会根据自己的喜爱和需要来达到锻炼效果。

2.7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

调查表明,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加体育活动项目的前七位的排列顺序是散步、打羽毛球、体操 (其中有可分为健美操、普拉提、瑜伽以及健身操等) 、游泳、棋牌类以及爬山和跑步。通过这一排序结果可以看出, 当前昆明高校在职女教师的体育运动选择多倾向于那些相对比较简单、对体型保持效果较为明显以及对抗或竞争性相对较差一些的体育运动项目。

就上述整体情况而言, 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行体育锻炼过程中的选择项目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而且内容相对也比较广泛, 不仅有传统体育健身项目, 而且还有国际流行的体育比赛项目。但除羽毛球、跑步、瑜伽等体操以及游泳和棋牌类体育活动外的健身项目,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参与的比例都比较低, 高尔夫球 (2%) 、保龄球 (11.9%) 等对场地要求较高的项目, 还有一些传统养生的项目, 如太极拳 (6%) 和一些智力类项目, 如棋类活动 (6.5%) 。这些都说明了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在参与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参与的程度还不够。

3 结论

(1)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基本形成了比较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她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呈现出多元性的特征, 不再把体育仅仅作为强身健体的需求, 还有其他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多种需求。

(2) 虽然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消费能力和欲望, 但总体消费能力却并不高, 而且表现出一次性消费之特点, 持续消费能力较差, 尤其对高收费场馆的有效利用率相对较低一些, 参加体育活动主要是以自己生活圈范围内的活动场所为主。

(3) 在当前高校教学背景条件下, 为数不少的高校在职女教师通常为教学和科研而牺牲家庭、牺牲自己, 并以此来达到教师这一职业要求;同时, 还有很多在职女教师一直承受着家庭和教育事业两方面的压力。因此, 对于多数高校在职女教师而言, 他们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具有极大的随意性, 同时参加体育运动的频率及时间也远远不够, 科学而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也有待提升。

(4) 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在参加体育活动形式的选择上, 对锻炼伙伴有一定的依赖性, 主要是以与朋友或同事一起参加体育活动为主;项目的选择上, 因地制宜、简单易行、技术要求不高的体育运动项目较受青睐, 同时当前高校在职女教师比较倾向于简单的、传统的、可以很容易修身型的项目。

4 建议

基于以上对当前昆明市高校在职女教师进行体育活动的调查分析, 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重视、狠抓落实。

(1) 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借助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的力量, 加大体育运动益处的宣传力度, 并在此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宣传力量, 引导女教师进行体育消费;同时, 还可以开始妇女体育运动专栏、专题讲座, 从而为高校在职女教师们构建一个相对比较和谐、积极的社会氛围, 并鼓励高校女教师参与进来。

(2) 教育部门应当尽可能地为高校在职女教师减压, 加大妇女体育活动的经费拨款, 专款专用, 为当前高校增设专门的运动场所, 完善体育设备, 同时还要降低部分场馆的进入费用, 全面提高体育活动场馆对高校在职女教师的开放程度, 以此来有效满足当前昆明市高校在职女教师参与体育活动的客观需求。

(3) 高校管理部门应当立足实际, 在结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 充分利用校本体育资源优势。实践中建议构建辅导站或体育俱乐部, 并聘请专家进行指导, 为当前昆明市高校在职女教师提供咨询与帮助, 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提高女教师的运动能力, 培养她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问卷调查以及专家咨询和数理统计等方式方法, 对昆明高校的女教师日常体育生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昆明市高校女教师具有比较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体育消费倾向于一次性消费;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随意性比较大;选择运动项目倾向于选择简单的、对抗性较弱的运动项目;科学而健康的体育生活方式有待于提升。

关键词:高校,女教师,体育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苗大培.论体育生活方式[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7) .

[2]曲宗湖.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5) .

[3]胡勇刚.河南省高级科研人员体育生活方式及体质状况调研[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 37 (5) .

[4]张伦厚.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 2003, 25 (3) .

[5]杨明陶.中学生体育态度与习惯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2005.

[6]杨光, 王贺平.长春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调查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29 (5) .

[7]杜熙茹.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 2010.

[8]张杰.对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体育生活方式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体育世界 (学术) , 2009 (5) .

[9]冯婷.重庆市职业女性体验生活方式的现状分析及展望[D].重庆:西南大学, 2011.

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 篇8

一、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一, 研究对象。对在校的大学女生选出500名作为研究对象。

第二,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对一些关于锻炼与体质、性格焦虑有关的材料、杂志、报刊、书籍进行搜集, 获取大量、有力的理论依据。 (2) 问卷调查法:对在校的女大学生发放关于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以及对体育运动项目调查的问卷, 调查500人, 发放500份问卷, 回收500份。其中18份问卷属于无效, 有效问卷为482份, 有效率为96.4%。

2. 研究结果及分析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分析, 我们看到女大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比较重要和重要的所占比例还是比较高的, 分别占到了42.5%和48.6%, 从这个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到当代的女大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对体育锻炼也有着较高的需求, 从数据上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女学生认为体育锻炼是无关紧要、不重要的, 这两个比例占到了3.5%和2.4%, 从这个数据我们也要看到一些女同学对于体育锻炼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刻的, 这也就提醒了我们要在主观上提升女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意识。

第一, 外界环境的影响导致女大学生对体育认识的偏差。现在的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 物质生活的水平已经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理念之一, 中小学对于升学率的看重也使得学校对于体育课的轻视,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即使学生在主观意识上即使想参加体育锻炼也没有合理的时间和适合自己的项目。这些因素对女生的影响最大, 是调查问卷中83%以上的女生不去主动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第二,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时间的偏差。在500份调查问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搞笑大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和时间上都有着很大的偏差:频率在每周1—2次的占到了60%, 时间在半小时左右的占到了93%, 锻炼的强度一般都是在身体刚刚出汗为止。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每周参加1—2次的女生要高于爱好体育锻炼的女生。来自于农村的女生对于体育锻炼的兴趣较低, 甚至会出现一部分的抵触情绪,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到,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与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是成正比的, 同时也反映出了物质条件对于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第三, 女大学生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和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通过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女大学生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多余锻炼形体美、具有较强的韵律节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并不发生身体接触的体育项目;但是女大学生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却呈现出了另外的一番景象, 如:慢跑、羽毛球、排球、篮球、健美操等。这两者出现如此大的反差, 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情况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参加的体育锻炼与个人的经济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2) 体育器材的限制使得学生只能选择诸如篮球、羽毛球这些项目。 (3) 体育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行, 一些学校师资力量存在不足, 无法对学生形成系统的辅导和教学。这些原因造成了女大学生即使想参加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但是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得只能选择诸如慢跑这些项目进行体育锻炼。

第四, 体育锻炼的动机。动机是人行动的内驱力, 它激励人们积极完成某个目标。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健身实践的心理动因。在本次的调查中我们看出, 女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首要动机是消遣娱乐, 第二动机是为了健美减肥, 增强体质则排名第三, 从这一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出, 女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认识是清楚一致的, 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语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趋于一致的, 当代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有着多元化、自主化的趋势, 他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体育的价值与功能, 对参加体育活动有着正确的目的认识。

二、影响女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因素分析

1. 缺乏参与的体育氛围环境

体育氛围能够直接影响到参与到其中成员的行为与情感, 浓厚的体育氛围, 对人体所能引起的认知过程就越深, 并能够吸引参与者主动的参与到其中。大学阶段女生的世界观已初步成型, 她们喜欢与同龄群体在一起, 有研究表明, 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着类化现象, 无论是理想、价值观等, 个人都会受群体中他人的影响。所以说, 缺乏良好的氛围成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参与度不足的因素之一, 加之女大学生天生矜持、腼腆、胆怯的性格, 先天运动素质弱于男生, 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女大学生的体育行为。

2. 懒惰心理因素

在对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进行调查中我们发现, 有接近5成的女生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但懒惰心理却阻止的她们进行体育锻炼的脚步, 这也是为什么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

3. 学习压力的影响

“学习压力大没时间”是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学生入学后, “考证”“过级”的思想变深入人心, 女大学生把自身较大部分时间投入到了学习之中, 学习与锻炼之间的冲突, 让更多学生选择了学习, 放弃了体育锻炼。因为学习好即可能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带来老师更多的好评和认可。另外, 高校的课程安排上, 通常给学生设置了较多的课程, 让学生根本无暇参与到其余的体育锻炼之中, 把空余的时间都安排在了处理生活事物上, 如购物逛街、交朋友聊天、上网、听音乐等等, 只好放弃参加体育活动。

4. 场地因素的影响

器材场地设施的缺乏是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器材场馆设施的缺乏不仅是长春市各高校存在这个问题, 全国各高校都存在这个问题, 这是由于近年来由于全国各高校普遍扩招使学校人数迅速扩大, 从而降低了人均校园体育设施的使用率, 这直接影响到长春市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必备条件。除此之外, 还存在场馆的类型与学生的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之间的矛盾、场馆的管理维护与学生无偿使用的矛盾。

从女大学生对喜欢参加的体育项目调查表中我们看到, 健美操、体育舞蹈、瑜珈、羽毛球、乒乓球、网球、游泳、等项目的选择人数都很多, 而这些项目的场地情况却很不尽人意, 有些项目的场地很多学校根本就没有。现有的场馆设施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场馆类型的这种状况极大的限制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是成为阻碍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场馆的严重缺乏, 造成现有场馆、器材的超负荷运转, 如不及时维护、保养, 很多场馆、器材的使用年限将大打折扣, 在体育经费极为紧张的情况下, 各高校在一些投资大、保养难、器材消耗快的体育项目上采取了适当收费的政策, 因此也就出现了管理维护与使用的矛盾。

5. 缺乏技术指导对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

缺乏技术指导是影响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又一个重要因素之一。课外体育活动是目前女大学生除体育课外主要的体育活动渠道, 就目前大学生的情况看, 虽然经过了小学、中学十多年的体育教育, 多数学生仍然没有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和能力,

三、改善建议

针对此类问题, 我们应该根据女大学生自身的特点去举办一些讲座, 邀请一些专家和运动医学医生来举办一些专题的讲座, 让学大学生通过专题讲座来了解体育锻炼的益处。在大学体育课堂上, 教师要根据女学生自身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合理的安排课程, 让女大学生可以正确处理和认识文化课程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体育锻炼并不会成为学习文化课程的阻力, 相反会成为学生增强体质、使得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文化课程的学习效果。学校也要在合理的情况下投入资金, 增加运动场地和体育设施。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改进:

第一, 教师要加强女大学生的卫生保健知识, 让大学生可以正确处理好在青春期的变化与体育运动之间的关系。安排一些具有娱乐性和益智性的体育项目让女同学们选择。

第二, 应根据女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 教师应该利用科学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和难度, 从而激发同学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使得女同学既满足锻炼的同时, 也养成平日进行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第三, 教师要适应社会的发展, 不断的提升自己教学能力, 使教学方式和手段丰富化;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公平、民主的对待每一位同学, 使同学们在一个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进行体育锻炼。

三、小结

目前, 我国高校的女大学生普遍存在对体育锻炼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 进行体育锻炼的频率、强度、和时间都有一定的偏差。女大学生参加的体育锻炼往往都是根据女性的生理、心里特点来选择自己比较喜欢的体育项目。但是由于我国的体育教学赛设施和环境等元素的影响, 使得实际情况与理想化目标有着一定的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科学得方法, 来进行改善, 根据女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科学的体育锻炼。

摘要:我国的大学生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 其身体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我们国家能否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我国高校的女大学生当前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十分薄弱, 对参加体育锻炼多是为了减肥或者为了参加期末体育考试。女同学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短、强度低、体育项目选择过于单一, 大多以考试考试项目为主。本文就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收到的影响、学习负担、以及心理因素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高校体育,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研究及建议

参考文献

[1]王发昌.培养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习惯的方法研究[J].运动精品 (学术版) , 2013 (6)

[2]关彦莉.浅谈高校女子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对策[J].体育时空, 2013 (24)

[3]李志鸿, 胡仲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女生教学方法的探讨[J].考试周刊, 2013 (88)

[4]崔贺成.提高大学女生参与体育课积极性的行动研究[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5)

女体育教师的十年成长 篇9

一、教学实践中的成长

工作的第一年, 要上一节汇报课, 由于经验不足, 心理压力比较大, 怕讲不好, 我就不断地进行演练, 并向学生说明这次课的重要性。在上课过程中, 课堂组织得比较好, 学生也比较配合, 就是课堂气氛有点沉闷, 这也印证了组长的一句话:“演练的结果会导致学生的心理压力增大, 本来好动的学生, 会变得死气沉沉。”那次课后, 我变得更加勤奋, 开始不断地去听组内教师的课, 不断地向老教师请教一些教学方法, 并让老教师们指出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 并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法。我也会抽空去听其他学科的课, 从中吸收一些教学经验, 并应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在初中的第二年, 我又上了一次公开课, 是以跳绳为主要内容的课, 这次课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学生参与积极, 并能在快乐中学会各种方式的跳绳。一位听课教师说:“相比上一次公开课, 杨老师成长得很快。”当时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只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二、专业技能的成长

调到高中之后, 由于在学校里吃住, 所以学校不仅是我的工作场所, 也是我生活娱乐的场地, 学校舞蹈房几乎成了我练习健美操的专用场地, 使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着自己的各项运动能力, 为将来的选项教学奠定了基础。2007年, 学校开展选项教学, 我的“健美操”也有了用武之地。我利用课堂教学, 不断地去摸索, 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 不仅在课上跳、课下也跳, 而且下班后还要到舞蹈房再跳几遍。

每学年各院系都要上一节专项课的公开课, 专项课开展到现在也有三年了, 三年中看课的教师对我的专项技能、教学也有不同的评价:最初组长说看我跳健美操的动作僵硬, 现在说我跳的健美操动作优美。因为勤奋, 笔者的努力也得到了验证, 在2005年教师基本功评比中获得了一等奖。

三、教科研的成长

从工作至今我一直坚持搞教科研, 在开始的几年里, 送县参评的科研论文都没有获得奖项。我也曾想过放弃, 但内心总有一个声音在激励着我:杨继平你行, 你一定行!于是我开始拓宽自己的视野, 关注各种权威杂志, 如《中国学校体育》、《田径》等, 从中吸取了很多教师的经验。4年后, 我终于以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 我的一篇论文获县三等奖, 案例获县二等奖, 这极大地激励了我, 除运动、训练外, 就是看一些体育杂志, 并及时地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堂和科研中, 由此, 逐渐对科研和写作有了心得, 几年中先后有8篇论文、案例在县、市获奖。

高校女体育教师 篇10

一个高知年轻女性,何以在午夜时分,如此不设防地去陌生男生家“充电”?凶狠男生,缘何会向女教师残忍下手?

车站邂逅,不设防美女大学教师去了大三男生家

2011年11月9日上午,安徽某高校女教师刘虹琳的家人向合肥警方报案称:四天前,刘虹琳坐火车去六安看望男友,火车到站后莫名失踪。如今,家人接到数条勒索短信。

2011年11月5日星期六深夜11点03分,刘虹琳在合肥火车站,坐上K464列车前往六安市,凌晨0点04分到达六安火车站。刘虹琳,时年29岁,合肥人,博士毕业,三个月前刚去了安徽某高校任教。正在热恋中的她,这次前往六安和男友苏学会约会。六安快到了,苏学会发来短信:“下车了吗?我去接你。”刘虹琳回短信:“你把热水烧好,我回来要洗澡……”短信刚发出,刘虹琳发现手机发出“嘀嘀嘀”的缺电报警声,快没电了。

凌晨0点04分,火车正点到达六安。刘虹琳走下火车,此时,站台上有些空旷、清冷,一阵冷风翻卷而来,刘虹琳想把外套穿上,但手里拎着好几个手提袋,放在地上她又嫌脏,这时,一个个子高高大大的男生从身边走过,正空着双手,刘虹琳叫了声:“喂,麻烦你一下,帮我拿一下行李,我穿件外套……”男生很乐意地把一大堆行李袋拎了过去,等她穿好外套后,一路帮她拎着行李,结伴出站。这时,刘虹琳没有见到等在出站口的男友。一阵冷风吹过,刘虹琳未免有些失望。再拨手机,一个“喂”字发出,手机彻底没电关机。

“这位女孩,今天咱俩就在这告别,以后有机会再见……”边上男生说。刘虹琳开玩笑说:“哦,算我们有缘吧!不过,我的博导曾这样对我说过,就算是有缘的人,再碰上也要至少五百年呢。”

男生停下,惊讶地说:“原来你是博士啊,真看不出来,瞧你也比我大不了多少,在哪读博?回头我去拜访你,向你请教!”“早读完了,现在在大学里当老师。”男生更震惊了:“你都已是老师了,哦,你那学校就在我们大学边上,很近的,两个地方相距不到一里地,都在长江西路上。”

“老师,回头见哦!”准备走人时,男生报出了自己姓名,叫邢柯,24岁,在刘虹琳附近大学读大三,家在六安。正说着,他瞧见刘虹琳有些沮丧难過的样子,便忍不住关切地问:“您没事吧?怎么没人来接?这么晚一个女孩子回去不安全,要不我送你?”怕男友见怪,刘虹琳摇头拒绝说:“没事,主要是手机没电,联系不上他……”

刘虹琳身材高挑,清秀靓丽。见她还在犹豫着,在旁边察言观色的邢柯若有所思地道:“那怎么办?这么晚了,你用我的手机给你男朋友打个电话吧,不过,我怕也不妥,要不,你找个公用电话打给他。”刘虹琳撇撇嘴没说话。

刘虹琳的男友苏学会是六安市一家大型公司的主管,两人一年前经人介绍相恋。“要不,你到我家充下电再给他打个电话?”邢柯看出刘虹琳的心思,指着几百米外的一幢高楼说,“我家离这近,不到十分钟路程。”刘虹琳抬头看了看邢柯所指的高楼,那是六安市比较有名的天盈星城沁园小区。

令邢柯没想到的是,刘虹琳犹豫了一会儿,竟然听从了他的建议,迈开脚步跟着他,向他家走去。

天使恶魔“对话”,离死神一步之遥

一路上,刘虹琳骄傲地告诉邢柯,她是老爸和老妈最疼爱的小女儿,老爸老妈虽然只是工薪阶层,但现在退休了还做点生意,收入不菲,衣食丰裕……见邢柯一脸崇拜的样子,刘虹琳更像找到知己一般,继续讲述着自己的家境,丝毫没注意到邢柯脸上表情细微的变化。

来到10幢3单元邢柯家中,刘虹琳转着看了一圈后,给手机充上电。邢柯说:“我爸是校长,我一句话老爸就给我买了房,不过平时基本空着啦……”

听了邢柯的话,刘虹琳会心地笑了。不过,接下来,她随口说出了一句她这辈子最不应该说出口的话:“哇,你家房子好大哦,不过,我老姐在合肥像这样比你家大的房子可有三四套哦,现在至少值个几百万。她说将来还要送给我一套当婚房……”

“你姐做什么生意的,怎么那么有钱?”邢柯一听,瞪大眼睛,眼神复杂地扫了刘虹琳一眼。

刘虹琳丝毫没看出他的情绪变化,爽朗地道:“我姐呀,比我可强多了!她是做投资生意的,就是给上市公司做个策划、顾问什么的,她是金领级别的,钱多了去啦。她对我可好了,比如我遇到什么事情要她帮我,她随便出手就能拿出几十万!”

邢柯顿时兴奋起来,他父亲是当地一所学校的副校长,母亲是家庭妇女。作为家中独子,邢柯从小备受父母娇惯,他要什么,父母就尽力满足他,由此也养成了他任性、自大、胆大妄为的性格。

高中毕业时,邢柯复读两年才考上大学,父母对此高兴得不得了,倾尽积蓄为他在六安市里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房子。

邢柯知道父母为自己买房欠了一屁股债,也想帮父母,但他不走正道,挣钱的方式是在网上赌球。没钱赌球,就硬着头皮找同学和熟人借钱,甚至把自己的手机、电脑等都常常送进了当铺。几年下来,输多赢少,不仅没为父母挣回一分钱,反倒还欠下了别人三四万元的赌债,最近一段时间,老是有债主上门逼债。

此次邂逅刘虹琳时,开始他对刘虹琳并没恶意,只是有些对美女想入非非,但随着刘不停地炫耀着她富裕的家境,邢柯的心态发生了急剧变化,一个可怕的计划升腾起来。他开始问刘虹琳姐姐的电话,却被她拒绝了。

此时,手机电池早已充满,但刘虹琳没选择离开,也没开手机。

刘虹琳哪里知道,这一个多小时里,男友急疯了。他打电话把自己的父母等亲友都叫了起来,让大家分头找人。刘虹琳父母几乎每过几分钟就打女儿手机一次,并不断地和苏学会联系,一个多小时过去,刘虹琳仍没消息。

凌晨2点,刘虹琳浑然不知家人的焦急,仍在和邢柯聊着,也丝毫没觉察到死亡在向她逼近。

不设防的轻信,女教师魂断恶魔之手

两人正聊着,邢柯脸色渐变,他突然黑着脸严肃地说:“假如现在在你面前有一个陌生人,刚认识你,他突然开口要向你借一大笔钱,你同意吗?”

刘虹琳愕然,眼睛死盯着邢柯看。“别这副样子看着我,这个人不是我!”刘虹琳没有回答他,她不知道邢柯是在开玩笑还是真有什么企图。这时她才意识到,她在邢柯家逗留的时间太长了,该走了。她拔下手机,欲走。

邢柯缓和了下气氛,拦着她,“别着急,再坐一会儿,不要开机,把那些世俗的事情先放一边,我们再聊会儿!”

邢柯说着进了卧室,他说要找些书给刘虹琳看看。刘虹琳犹豫了下又落座。

邢柯出卧室后,又提出要刘虹琳姐姐的电话,刘虹琳再次表示拒绝。邢柯便又阴郁地走进卧室。危险诡异的气氛在深夜弥漫,刘虹琳还是没有出门!

据邢柯落网后交代,一开始他就是想先套出刘虹琳姐姐的电话,然后将刘虹琳姐姐绑架敲诈,但刘虹琳却始终没告诉他电话,让他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他在卧室里来回踱步,最后下定决心:“干!”

邢柯决定找一根绳子趁她不备时下手!10分钟过去了,刘虹琳竟然还没走。她天真地以为邢柯真的在给她寻找什么书,然后再谈人生、谈理想。

邢柯在寻找绳子,找绳子的时间有20多分钟。邢柯后来交代,这个时候他也想为自己赌一把:刘虹琳如果这时出去了,他就输了,不再动手。如果还在,那就……他一时没找到合适的绳子,就心烦意乱地准备找两本书出去稳住她。哪知,从床下一捆书里随手一抽,竟抽出一本《最后的舞蹈:关于死亡》的书。这是美国“死亡学”作家林恩·德斯佩尔德的书,一部专门谈论死亡问题的书。

这下,邢柯更坚定了杀人的想法!也想出了下手的办法!因为,这捆书散开了,一长段尼龙绳被他抽了出来,放进口袋。

邢柯把书放在刘虹琳手里,封面是一个跳舞的骷髅,刘虹琳吓了一跳,从沙发上弹了起来。

邢柯用力摁住刘虹琳肩膀,大声对她念道:“你瞧,这个写得多好!‘当曲终人散、人生的大幕徐徐落下时,我们将以怎样的方式来跳完人生最后的舞蹈?!’”

刘虹琳吓坏了,站起来欲扭身往外走。“你别走!”邢柯一边喊着一边往回拉她。直到此刻,她才感觉到自己这么晚到一个陌生男人家来“充电”,该有多么的傻。

但一切已来不及了,邢柯掏出了死亡的绳索,转瞬就变成一个狰狞的恶魔!体重150多斤的邢柯此刻已全身压在了刘虹琳纤弱的身上,用绳子勒住了她的脖子,几分钟后,无力挣扎的刘虹琳气绝身亡。此刻,已是凌晨3点,城市一片寂静。

看着刘虹琳断气,邢柯有些害怕了,他镇定片刻,费力地把尸体装进了一只棕红色的大行李箱里,藏在床下。他并没有想好,杀死了刘虹琳后如何去解决后面的“麻烦事”。整整两天,他都像死去一样,静静地躺在家中。

11月7日晚8点多,邢柯以160元的价格,雇了辆“黑车”,将大行李箱从六安运到了安徽某大学,又用自己的电动单车,把大行李箱搬到学校医院附近一片林木茂密、少有人迹的地方。

7日晚上9点50分,邢柯打开刘虹琳的手机,准备打电话向刘家人要钱。一开机,刘虹琳手机里一下子冒出100多个未接电话和数不清的短信。

手机一开,电话就响了:“妹,你都要把人急死了,你去哪了?手机没电了,也不告诉人,苏学会找你都快疯了,妈也找你……”电话里显然是刘虹琳的姐姐刘虹雨。邢柯没敢吭声,他把电话挂了。两天后,邢柯给刘虹雨发信息:“你妹在我这,别怕,算我绑架了她吧,给我17万,我放人。”刘虹雨回复说:“只要你保证我妹安全,钱不成问题。”邢柯赶紧关机。

接到邢柯的勒索短信,11月9日上午11点,刘虹琳家人来到合肥市公安局蜀山分局报警求助。合肥市公安局通过多种手段,很快锁定刘虹琳手机的方位。11月16日下午2点17分,警方将正在大学校园内准备去上课的邢柯抓获。17日下午4点30分左右,交代了犯罪事实的邢柯,领着民警来到抛尸地点,找到了刘虹琳早已面目全非的遗体。

刘虹琳的男友和父母痛不欲生。刘虹琳失踪的几天里,他们到她所在学校和六安市四处寻人,在街上和火车站贴满寻人启事,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她会是这般结局。

得知儿子竟然为钱杀人后,邢柯的父母说什么也不相信,他们甚至怀疑儿子精神出了问题。直到知道儿子原来在学校没好好读书,而是欠了一屁股赌债,他们才喟然长叹。

目前,邢柯以故意杀人罪已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是什么样的教育背景和成长环境,让邢柯这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如此轻贱生命,犯下如此恶劣罪行?又是什么样的教育,让一个堂堂女大学教师,如此轻信陌生人,竟为充电去一个陌生男人家,步入危境?

浙江广缘律师事务所主任唐传荣律师分析说:无论是怎样的目的,怎样的浪漫好奇,这位高校女教师也不应该在那个夜晚忘却了那句老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即使陌生人近在咫尺,但与陌生人之间心与心的距离,依然是远在天涯。因为,无论站得多近,笑容多甜美,陌生人毕竟是完全的未知,身后充满了无数个不确定性。这样的道理,想必刘虹琳这样一个高智商的女高校教师不可能不知。然而她面对一个长着学生面孔的成年男人却过于轻信,使她一步错,步步错,一步步迈向死亡陷阱!在对这起悲剧喟然长叹之余,我们无意夸大现代社会是危险丛林,只想提醒大家:生命只有一次,当我们还能够选择时,请慎重迈出脚下的每一步!

本刊观点

如果是你,在陌生的异乡的车站,在漆黑的深夜里,你会不会只因为想给手机充一下电,而跟一个仅仅交谈过几句话的陌生男子走?

如果是你,你会在这个刚认识的男子面前,大谈特谈你姐姐家是多么有钱,你爸爸妈妈有多少资产,而根本意识不到,这样的谈话有多么危险?

我相信,你不会,大多数人都不会。因为,这是一种本能,在面对未知的人和事时,最本能的自我保护。可是,令我们惊异的是,拥有高学历的女博士刘虹琳,却毫不犹豫地这样做了。而本来只是想有一场艳遇的邢柯,在这场深夜的邂逅里,杀心顿起。

如果我们说,是刘虹琳自己把自己送上了末路,会不会让人觉得有些残忍?可是,仔细推敲这个案子的始末,如果刘虹琳有一点点警惕之心,如果她说话时能稍存顾忌,不显得那么无知,或是,在邢柯进屋里进行思想斗争时,能意识到危险渐渐迫近而赶紧离开,如果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能发生一点改变,这场悲剧就一定能够避免。

防人之心不可无,这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在高知女博士眼里,竟毫不存在。在陌生男子面前,她是那么不设防,不戒备,就像一个洁白而无辜的羔羊,楚楚可怜而又充满诱惑,摆出一副任人宰割的样子。

人情世故全然不懂,高智商而低情商。这应该是刘虹琳悲剧的最根本的原因。可是,我们的家长和学校是不是也有一些责任呢?是不是平时多给她讲讲这方面的常识,而不是一味地只要求她學习好?也许,父母和学校的过度保护才是最根源的问题吧?

(文中人物除犯罪嫌疑人外,其余均为化名)

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研究 篇11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曲阜师范大学、临沂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为研究对象。抽取5所高校一、二、三、四年级各100名女大学生, 共400名。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高校400名在校女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4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78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4.5%。

1.2.2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归纳、整理, 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

1.2.3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有关文章30余篇。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2.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现状

2.1.1 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结果见表1。

调查结果表明, 女大学生总体认为体育锻炼“非常重要”和“重要”的所占比例较高, 分别为44.9%和49.3%, 这说明大多数女大学生主观上已认识到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对体育锻炼有较高的需要, 这是值得高兴的, 但仍有一少部分女大学生认为“无所谓”和“不重要”, 分别占3.7%和2.1%, 这足以说明还有一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还很肤浅, 这就提醒我们仍然要进一步从主观上提高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另外, 更重要的是积极鼓励她们参加体育锻炼, 并为之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使她们切身感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2.1.2 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态度

态度是对待人或事物较一贯的、较固定的心理倾向。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现象, 同时又是外界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不言而喻, 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项目或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 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

调查结果表明,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很薄弱, 这主要与女生生理、心理特点有较大关系。如虽然大学生生理、心理都已趋向成熟, 但仍存在好静、胆怯、耐疲劳较差等特点, 再加上生理周期的特殊生理变化, 这些特点都直接影响到女大学生的锻炼意识和锻炼行为。同时, 体育课教学的组织安排、内容结构等方面也可能影响到他们对体育锻炼的态度。从中得知, 我们应吸引他们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不断满足其特有的体育需要, 多途径地提高她们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2.1.3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

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 结果表明,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并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层次的, 这也正是由于她们本身的文化素质较高, 而需求也较高, 并不是单一的原因造成的。增加体质、休闲娱乐是体育锻炼最本质的功能, 也是多数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因为女大学生是具有现代思想并充满青春活力的知识型群体, 她们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知识结构, 而且她们还要求自己在气质方面更为典雅大方, 在体态上更为健美匀称, 也有14.5%的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健美瘦身。

2.2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2.2.1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频度、持续时间、强度

从表4可知, 我校一、二年级女大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以1~2次居多, 其次为每周3次以上, 但仍有其他一小部分不参加体育锻炼或体育锻炼特随意。表中, 随着年纪的增长,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发生了变化:总体上看三、四年级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频度逐渐减小, 并且从不参加的比例逐渐增大, 四年级增长到42.8%。可见考研、就业等四年级毕业生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导致这些女大学生很少有时间或没有时间参加体育锻炼。

从表5、表6可知, 女大学生大多数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都比较短,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强度则是全身微微发热占32.4%, 微微出汗占31.8%, 无感觉的占12.7%。

从表4、表5、表6可知,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少、时间短、强度小, 并从访谈中得知, 大多数女生每次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和强度并不一样, 而且能长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并不多, 一般都是随心所欲、没有计划地参加体育锻炼。所以说, 高校女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从某种程度上说缺乏一定的计划性、科学性, 这与培养她们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和终身体育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2.2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选择的时间段、场所、参与形式

从表7可知, 早上和下午是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时间段, 分别占32.7%和44.9%, 这无论从人体生理还是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而言, 这两个时间段的选择都明显比上午、晚上好得多。

从表8可知, 学校体育场地是我院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同时校内空地、寝室也是一部分女生所选择的体育场地, 表明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还很薄弱。访谈中得知, 多数女大学生希望有对外开发的室内体育场馆。

从表9可知,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是与朋友、同学一起, 占47.5%, 这说明大多数女生随从性和依赖性较强, 缺乏锻炼的主动性。

2.2.3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

从表10可知, 女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前五位分别为健美操、羽毛球、体育舞蹈、乒乓球、游泳。可见节奏感强, 动作优美、轻盈的健美操和体育舞蹈占主要地位。而女大学生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前五位分别是跑步散步、乒乓球、羽毛球、排球、篮球, 从此可以看出女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最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差距, 跑步散步虽然在最喜欢的运动项目中所占比例较小, 但在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中占首位。从表10、表11可见, 那些对抗性、竞争性强、运动负荷大的运动项目女大学生很少参加, 由此可见女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 如好静、胆怯、耐疲劳较差等左右着她们去参加一些对抗性不强、负荷较小、动作美观且简单的运动项目。

2.2.4 女大学生对出操的态度, 见表12。

从访谈中得知, 我校只有一、二、三年级部分院系存在出操现象, 对这些女大学生作了调查得到表12, 从表12可见, 持一般态度居多, 占48.9%, 持满意态度和反对态度的相差不大, 分别为29.7%和21.4%。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出操能促使她们更好地参加体育锻炼。

2.2.5 班级组织体育锻炼的现状, 见表13。

从表13可知, 偶尔组织体育锻炼的比较多占84.9%, 经常组织的较少仅占11.4%, 但仍然有一小部分班级从未组织过班级体育锻炼占3.7%。调查结果提醒我们有些班级在组织体育活动上存在一定的失误, 在访谈过程中许多女大学生都提到过希望班级多组织一些体育活动。

2.2.6 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见表14、15。

体育消费主要是指在参与体育活动与观赏运动竞赛表演的过程中, 对体育服务产品及与体育活动直接有关的体育实物消费品、精神产品等体育消费资料的消费。女大学生对“花钱买健康”的观念有了新的认识, “健康第一”的思想已经成为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从表14可知, 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经存在, 但还比较浅薄, 41.2%的学生每学期的平均体育消费水平为30~40元, 并且从表15可知, 53.7%主要用于买运动服装、鞋袜, 25.2%的用于购买体育用品。由此可见。她们的消费水平很低, 并且直接用来参加体育锻炼的很少。从访谈过程中得知,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观念正在转变过程中, 她们的体育消费意识也在不断地加强, 随着她们体育健身的需要, 体育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2.3 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

从表16可见, 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诸因素中, 缺少组织、无人指导占32.7%, 居第一位, 其次为缺少场地器材, 占21.8%, 运动场地有限, 特别是运动器材更少, 并且只供教学时使用, 平日学生根本借不到。还有通过对目前体育场地的满意程度的调查, 表17可见, 有43.6%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 还有17.2%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从表13得知, 有些班级平日组织体育活动并不多, 并且也没有专门的指导老师, 平时只是班干部、体育委员起到组织、简单说明、指导的作用。没有时间占第三位, 课余时间学生看课外书、小说、杂志的比较多, 特别是所调查的是女生, 她们并不像男生那样一有时间就跑到篮球场、足球场一拼就是一下午, 女大学生特有的相对好静的心理特点, 指使着她们侧重地参加一些相对静一点的运动, 没有时间并不是很有力的不参加体育锻炼的理由, 而是自身就缺乏对体育锻炼的足够重视, 自身惰性是有这种想法的源泉, 在调查中自身惰性占10.3%, 当然没有时间有时也是事实, 平日学习压力过大, 竞争的激烈, 不可避免有些同学抽出课余时间去学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总体而言, 高校女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是正确的, 态度是积极的, 但不可避免仍然有一小部分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还很淡薄。

(2)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是多层次的, 并不是单一的, 但增强体质是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 同时休闲娱乐、健美瘦身等同样也是她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

(3) 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少、时间短、强度小, 并且随意性强, 缺乏计划性、科学性, 这与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并且随着年级的递增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逐渐减少。

(4) 学校体育场地是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

(5) 女大学生最喜欢的运动项目和最经常参加的运动项目存在一定的差距。

(6) 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意识已经存在。

(7) 制约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很多, 其中占前三位的是:缺少组织、没人指导;缺少场地器材;没有时间。

3.2 建议

(1) 强化女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 加强体育理论课的讲授, 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激发女大学生强烈的锻炼动机, 积极地引导我院女大学生科学地参加体育锻炼,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并达到享受体育、增强体质的目的, 为其终身体育做好基础。

(2) 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锻炼, 应适合女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教师应积极地向她们传授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手段, 并引导她们参加一些适当强度、运动量、易于普及的运动项目, 如健美操、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从而引起她们对体育锻炼的兴趣, 使其在锻炼的同时得到满足, 增强体质并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

(3) 在尽最大努力挖掘现有体育场地潜力的基础上, 尽量加大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和器材设备配套的投资力度, 特别是室内场地的配置, 切实改善和提高锻炼的客观条件。建议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能借出各种体育器材, 使学生能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体育运动项目。

(4) 班级应多组织体育活动, 同时有可能的找到专门的指导老师, 使其活动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科学地进行。有条件的话, 老师可以培养一批体育指导者, 引导她们去组织其他女生科学地、有计划地参加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史燕, 马云, 罗建萍, 蒋世玉.高校女生体育意识及体育行为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1) .

[2]常乃军.山西中型城市居民体育意识与体育消费现状研究[J].体育科学, 2001, (7) .

[3]席玉宝.体育锻炼概念及其方法系统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1) .

上一篇:技术创新开拓新商机下一篇:楼宇供配电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