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体育教育

2024-05-08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共12篇)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 篇1

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专业的教育,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人文教育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 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就其本质而言, 教育是人的教育, 教育的重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人文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人文教育, 是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 其实质是人性教育, 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传授更为广泛的知识, 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与智慧, 与强调“专业化”的专业性、职业性与技术性课程大不相同, 人文教育是以人类文化为主导, 以人为本的教育过程, 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 主要指学生在课中自己思考探索和研究问题的学习方式。

二、高校体育教学与人文教育

高校体育教学应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关注学生应具有的获取体育知识的权利,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关注每个学生个体的体育权利, 从而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1、传授人文知识、倡导人文价值

在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中增加人文知识的比重, 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的传授, 如体育理论、体育史、奥运知识、相关运动项目的知识等, 以拓展学生的体育文化视野, 提高学生鉴赏能力与文化素养。体育理论的讲授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 还能提高对体育的认识, 特别是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育项目, 让学生体验体育运动中的不同角色之间的责任与关系,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从而发展社会认知能力。

2、课程设置的更新及教师素质的提高

学校体育教育同德育、智育一样, 应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 充分发挥其特殊的教育功能, 担负起为新世纪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这一目标能否实现, 主要取决于课程设置的更新和面向新世纪体育教师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上。改变以往单调枯燥的教学形式,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及学生的兴趣, 增设游泳、太极拳、高尔夫球等课程, 极大的丰富体育课的内容, 满足不同爱好的学生的需求, 将有效的加强体育课的针对性。此外, 成立体育教育俱乐部, 以体育教育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授课, 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思想素质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的成果。高校体育教师不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 掌握新的体育科学知识, 增强个人的文化底蕴, 树立终身教育和促进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体育教师应树立既教书又育人, 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又要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 培养优良的品质和顽强的作风。

3、适应学生个体差异的人性化教学

体育教育过程中,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每个学生都会有个体差异。他们在身体、心理、智力、体力上都有所差异, 这样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发挥学生的个性, 使其在舒畅、生动活泼的环境中得到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是在体育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的一个基本环节。同样, 在评定体育成绩的时候, 也要注意学生的差异性和评价尺度的人性化, 应采用相对评价法, 反映出学生在锻炼过程中的进步情况。

4、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高校体育教学应遵循“主体—客体—主体”的交往实践观。在学生观上, 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在教学价值观上, 关注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发展;在师生观上, 强调师生互动、民主和谐;在教学方法上, 创设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素质发展的课堂教学氛围, 引导学生对知识与规范的内化;在教学评价和教学质量观上, 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 以学生主体性素质生动活泼地发展为主要评价标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高校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维角度, 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育学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 有利于学生品德与人格的完善, 潜能和特长的开发, 创造性思维和社交能力的培养, 对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 三联出版社, 1991年版, (4)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 篇2

(1)注重人文情怀应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当前很多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本身在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着欠缺,无法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文情怀影响大学生,多数教师的教育方式仍然是“照本宣科”流于形式[6]。针对教师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缺失,可以通过学习、实践、拜访名师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同时把教师的人文素养与校园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具有特色的人文素养。通过培育体系的构建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实践体系的构建拓宽教师的视野,通过拜访名师学习名师的成功经验。培育体系的构建:要把教师人文素质培养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作为全体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途径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文学、哲学、历史、艺术等方面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讲座,进一步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积极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令其自觉阅读、学习人文知识,拓宽视野,促进教师人文知识积累和教育教学能力提高两方面的协调发展。实践体系的构建:组织教师参与各类人文素养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艺术考察活动、科技创新考察活动、城市发展考察活动等。通过实践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努力探索教学中多种载体的应用,发挥教师才艺、魅力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拜访名师:名师,尤其是人文学科领域的名家具有较强的感召力,高校也应拓宽途径,为年轻教师向老一辈优秀教师学习提供支持与机会。学习名师不是简单的模仿,不单是在教学技巧、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方面进行学习,而是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习名师的先进教学理念。一位教学名师就是一部鲜活的教科书,值得我们认真去学习、去解读,挖掘他们身上的成功经验,体会教育力量,感悟教育真谛,提升教育智慧。

(2)注重人文情怀应增加人文课程的设置,强化人文课师资等方面的储备

现今我国高校人文课程的开设相较于文化理论课程普遍较少,高校开设的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文课程大多只有音乐鉴赏、舞蹈鉴赏、舞蹈形体等几门人文艺术课程,严重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此外,高校在师资力量方面,人文艺术类教师的缺乏成为了人文情怀缺失的又一因素。针对这些方面可以进行一些补足。首先,人文课程设置的缺失问题。这方面可以通过增开人文学科的公选课,提升学生人文素质。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充分挖掘、利用现有资源,并对这些资源进行以“人文情怀”教育为旨归的体系整合。通过增开一些公选课程为辅助课程,构建大学生“人文情怀”教育课程体系[7]。其次,人文艺术类师资力量的缺乏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渠道予以解决。其一是,挖掘学校现有资源,既包括师资,也包括聘用人文素养较高的学生来解决人文艺术类师资力量薄弱的燃眉之急。对于已有教师的潜力挖掘,可以通过培养、学习、考察等方式培养一批人文教学力量。对于后者来说,学校里人文素养较高的大学生同样可以作为人文教学后备力量,他们经过培养,完全能够胜任简单人文课程的讲解,如文学鉴赏、音乐欣赏、电影鉴赏、舞蹈欣赏等这些欣赏或鉴赏课程;其二,扩充人文师资的后备力量。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中,邀请人文素养较高的人才或者社会某个行业的专家举行一次讲座或者系列讲堂,把社会中的优秀人才请回学校,讲授知识、传授经验。

(3)注重人文情怀应采用信息时代的手段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的获得由传统的电视、广播发展到现在的网站、微博、微信,高校的网络建设发展迅速,信息化服务保障力度也很高。大学生在网络了解大量的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不可否认其中有些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宣传是消极的、具有负面影响的。如何利用网络做好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引导,这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好以下方面:首先,在信息提供平台角度,必须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技术,把握机遇,不断创新,构建适合当代大学生,极具时代特色的网络信息平台,增强渗入人文情怀的思想政治教育在网络信息平台的传播,才能将人文情怀做到实处。例如通过红色网站、微信、微博的开通,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通过互动平台及时发布大学生关心的实事、校园的动态,让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真正体现人文情怀。其次,要引导学生多访问积极向上的网站,通过引导、教育等方式,让大学生远离低级、恶俗的网站,多宣传有正能量的网站、网址,多宣传人文知识丰富的网站。最后,还需要借助网络技术本身,例如在网络安全技术上进行相应控制,双管齐下,保证大学生健康的网络环境。

(4)注重人文情怀应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育

当今社会一个普遍的现实是,大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比较重视,对于人文知识的猎取比较轻视,甚至是根本就不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问卷调查和网上调查的结果显示,56%的大学生会放弃学习人文知识。需要指出,其根源并不在于学生本身,我国人口多,就业机会少这一客观现实加剧了大学生学习中对人文知识的舍弃。尤其是,普遍存在的就业难给大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为了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或者找到比较体面的工作,对于知识的猎取就会进行取舍。实际上,社会发展进步更需要综合素质高并且掌握现代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精英人才,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就更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重视自身人文素养的培育,此时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和塑造人文情怀的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认为:“大学训练是达到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目的的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确定的目标,扩展时代的思想内容,并使这种思想处于清醒的状态,推进政治权力的运用以及个人生活之间的交往文雅化。”文雅化即需要从审美的角度引导大学生。关注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精神需求,积极制定相应的措施引导大学生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如高雅艺术进校园、书法展示、绘画交流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能够提升大学生在听觉审美、视觉审美的造诣,逐渐深入认识审美。此外,从更广层次上,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知道“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社会的发展,最终是人文情怀真正普及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情怀更好拓展传播的基石。

(5)结束语

切实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篇3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着眼于培育人,努力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彰显人性、完善人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的提高为目标的教育。原教育部周远清副部长认为“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重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更加注重人才人文精神的养成和提高,重视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也就是说更加重视使学生学会做人的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素质包括身体、心理、文化、职业、思想五个基本方面,人文素质教育就要从增强身体素质、健全心理、丰富科学文化知识、强化职业教育、提高思想五个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协调地发展。

2.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着眼于完善人,努力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人文素质教育是灵魂的塑造,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升华,绝不仅仅是生存技能的获得。通过文史哲的学习,通过对古今中外精神成果的继承和吸收,使学生有独立的人格,有丰富的想象力,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良好的修养和同情心。人文素质教育还为大学生提供是与非、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好与坏、对与错等一系列判断标准;帮助大学生对做人的思考,对真、善、美的追求;塑造大学生的耻辱感、是非感、正义感、荣辱感,特别是塑造大学生的灵魂;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的精神世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精神境界。

3.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着眼于关心人,努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是守护民族精神的钢铁长城。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过程。但在社会转型时期,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虚无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侵袭大学生的思想,一些大学生人文素质极其低下。因此,切实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使大学生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培养大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热情;培养大学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气度;培养大学生诚实守信、勤劳朴实、艰苦奋斗、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善良正直的品格;培养大学生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舍生取义的品质;培养大学生开拓进取、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进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精神。

二、 失衡: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1.重理工轻文史哲。重理工轻文史哲的现象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中学过早文理分科是造成重理轻文的重要原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思想在相当部分大学生中根深蒂固;其次,由于理工科能够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人们不是将大学看作自由的教学研究机构、看作与社会健全互动的创新之所,而是看作给社会带来现实的、直观的廉价机构”,而人文学科由于在短时间内很难产生效益,往往无人问津;再次,目前社会上对理工科毕业的学生需求相对较多,理工科学科的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容易,理工科类的大学地位也往往高于文科类的学校。片面重视理工学科的发展,而忽视对文史哲等学科的学习。其直接后果导致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差,科学精神的失落,其最终结果会使理工科教育也无法获得真正成功,不利于高等教育目标的实现,甚至有可能导致人的畸形发展。

2.重专业教育、职业教育轻通识教育。目前,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因而,培养专业对口的实用人才成为高校的关注点。由于过分地强调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轻通识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人文素养,培养出来的学生仅仅是一种有用的机器,而不是全面发展的人。

3.重分数轻能力。大学仍然延用从小学到中学的考试制度,分数仍然是衡量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学生为了考试只有死记硬背,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则没有提高。“枪手”在高校校园的走俏和考试舞弊已经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以分数论英雄”培养了一批批弄虚作假、没有怀疑精神、没有理性、高分低能、缺乏人文关怀的庸才。

4.重研究生轻本科生。拥有多少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知名专家教授和国家重大课题的多少来评价大学的好与差,高校也就理所当然地把主要精力、人力、物力和财力放在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上,至于本科生就变得无足轻重,这种现象在综合性重点大学尤其突出。本科生教育相对得不到学校和教师应有的重视,知名专家、教授不愿意给本科生上课,也没有时间与本科生交流。而本科生教学力量的薄弱会导致整个学校学生质量的普遍下滑,动摇本科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地位,一旦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又缺乏人文关怀,最终导致研究生教育根基不稳,进而影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5.重科研轻教学。目前我国高校学术评价体系采用的量化考评制度只看教师的论文发表数量而不看教学,导致许多教师只重视发表文章、争课题、跑项目、争基金,这严重影响了教师对教学的精力和时间,使学生“成为科研祭坛上的牺牲品”。由于科研与评定职称密切相关,而教学在职称评定中只有工作量的规定,而无严格的质的要求,所以应付教学的大有人在,“教授不教,讲师不讲” 现象的绝非个别,部分高校教师不重视教学,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观念相当落后。重科研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教师自身人文素质低下,这不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6.重证书轻基础知识。读大学本来的目的是为了求知,但在就业压力之下,求职几乎成为了大学生的第一目标。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考证族", 热衷于报考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考证热”愈演愈烈,“考证”已成为部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 “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造就了大学生的急功近利心态,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暴露出当代大学生“短视”的缺点,也暴露出大学生的功利性心理。而大学毕竟不同于技能培训机构,大学教育不等于“技能教育”,更不等于“考证教育”,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基础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三 协调发展:切实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1.既重理工科也重文史哲。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如同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缺一不可的,文史哲等学科体现的人文精神不仅是大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也是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民族所必须的。因此,既要重视理工科也要重视文史哲。学习和了解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科学,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建设;也有利于大学生人性的进一步发展,人格的进一步完善,精神境界的进一步升华,人文素质的进一步提高。

2.既重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也重通识教育。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大学生既要具有专业知识也要具有审美情趣,既要具有法律义务也要具有道德情操,既要具有科学精神也要具有人文精神。因为人不是机械的工具、不是固定不动的螺丝钉,人有认知、情感和意志,仅仅靠专业知识的学习难以获得知、情、意,知、情、意的获得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哲学、文學、历史、法律、伦理、艺术等学科的学习。大学的目标不只是知识成人,技能成人,更是精神成人。高等教育既要重视培养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也要重视通识教育,“努力打破专业和学科之间的壁垒,在本科生阶段实现通识教育与宽口径专业教育相结合的狭隘的专业意识,从细小的专业分支中走出来,对中国及世界历史、文化、经济有多方面的了解从而达到文化自觉的地步。”将人文素质教育的思想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既重分数也重能力。在目前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中,如奖学金、“优秀学生”以及“优秀干部”的评选,分数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更何况很多用人单位也比较看重分数,因而要学生完全不重视考试的分数既不现实也不可能。事实上,分数的高低与一个人的记忆力,接受新事务的能力,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密切相关的,重分数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分数并不等于能力,高分并不等于高能。分数和能力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相关。在重分数的同时,也要重视各种能力的培养,如语言表达能力、文字总结与撰写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推理与归纳能力、实践能力、社会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等等。在获得能力的同时,彰显道德情感和人文关怀。

4.既重研究生教育也重本科生教育。本科生教育是大学的基础和关键。大学人才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研究生教育和本科生教育是并重的,都不可偏废;同时,也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是实施高等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前提,没有优秀的本科生,就不会有优秀的研究生,更不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因此,学校既要重视研究生教育也要重视本科生教育,对本科生加以爱惜、重视和培养,特别是要重视培养本科生的人文素质。

5.既重科研也重教学。学术研究是教学水平和人才成长的保证,学术研究是崇高的事业。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明确指出“办学校,特别是办大学,应该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清华的经济和环境,很可以实现这两种目的,所以要向这方面努力”。大学的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学术造诣。只有深入开展学术研究, 教师才能保持思考的活力,更新自己的知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研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在重视科研的同时,也应重视教学。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拓展教学的功能,提高治学的境界,也有利于提高学术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更能促进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提升。因此,教师就应该吃透教材、把握大纲、科学设计教案、深入了解学生、研究本课程的前沿领域、认真备课;增加教学内容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减少空洞的说教;抓好课程讲授、课堂讨论、实践训练等;在教学手段上,要熟练掌握现代教学技术,准确掌握教学规范;将理想、追求、道德观念、科学伦理、宽容等人格品性教育贯穿教育的全过程,把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6.重证书也重基础知识。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工作越来越难找,多一本证书就有可能多一个机会,多一张资格证书就等于多了一個重要的求职砝码。职业证书是对职业能力的要求,证书在某种程度上也确实能表明学生在某方面的水平。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一定的价值。但是大学教育绝不等于“技能教育”,更不等于“考证教育”,大学教育的根本,还是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应用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证书只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副产品,知识才是技能的基础,如果没有坚实的专业知识作基础,靠死记硬背获得的证书,很难反映出大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文素质也就无从谈起。基础理论知识是人文素质提高的重要前提,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够,人文素质的提高就会大打折扣。因此,仅仅重视证书是不够的,也应该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

高校人文教育浅论 篇4

人文教育 (Liberal arts) , 又称博雅教育、通才教育、文科教育、素质教育等。原为希腊、罗马时代定下来的基本教育方针, 与中国古代的“六艺”及儒家的教育思路相似。[1]在全球文化史上, 人文教育曾一度盛行, 对东西方的文化繁荣与社会发展功不可没。但现近几年, 全球的人文教育遭遇了寒流。

在西方国家, 人文教育曾历久不衰。被称为“人文主义之父”的彼得拉克在文艺复兴时期推行人文主义教育, 德国、奥地利等国家也都早在14世纪时的大学里便开设人文主义课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 正值高等教育的快速增长期, 人文教育大行其道。但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欧美学生倾向于职业培训。美国的四年制大学里, 商务专业、健康专业的学生占到了三分之一, 只有百分之一点八的学生选择进入典型的人文学院。[2]而不少政府官员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也更偏向于技能型专业。

在亚洲, 人文教育也遭遇到重重障碍。2015年6月, 负责教育事务的日本文部大臣下村博文致信日本86所公立大学, 要求他们“采取必要的措施, 取消人文社会科学学科, 或促进其转型, 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而据《读卖新闻》的调查显示, 近一半的日本国立大学有意在2016学年关停人文社会科学学部, 其他国立大学也表示将限制录取人文学科的学生。在中国, 不少高校进行实践化转型, 删减人文专业, 保留专业的也对学时大量压缩。越来越多的家长与学生倾向于技能型专业, 以就业为风向标而忽略学习兴趣, 因为他们觉得这是职场所需。

越来越多的例子表明, 目前的高等教育被定位为职业和技术导向趋势明显, 一切以“实用”为旨归, 能够直接带来就业是其终极目的。“在这个技术和全球化主导的世纪, 大家津津乐道的, 是基于技能的学习。政治家、商人, 甚至很多教育家, 都认为这才是一个国家维持竞争力的唯一途径。”[3]实用技能培训被过度推崇, 而以开放的心态来追求知识, 则被视为没有前途。大学, 似乎越来越退化为高级职业学校。高等教育走向了职业教育而非人文教育。但令人反思的是, 这种一味功利性、实用性操纵下的教育是否正确?人文教育是否只是盛世的点缀而不能承担社会支撑的功用?如何正确、理性第看待人文教育?

二.人文教育“无用”论的背后

许多人反对人文教育的重要理由是它不能直接提供技能培训, 对就业不能提供立竿见影的帮助, 是“无用”的。学生家长担忧高昂的教育成本收不回成本, 高校校长、政府官员担忧人文教育专业会降低学校的整体就业率, 人文教育似乎越来越失去吸引力。能够直接带来就业的教育, 则成为社会各界共同追捧、鼓吹的教育。这种人文教育“无用”论被一再渲染, 全球范围内的高校人文教育专业普遍压缩, 边缘化趋势加强。

这种只专注于“用”的人文观与教育观无疑是狭隘的, 它过于强调所谓的“有用”。所谓“有用”更多是从技术层面来说的, 忽略了更深层的知识的有用性。它促使教育过于实证化和技术化, 而忽视人文性和创造性, 而恰恰是后者对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更具有决定性影响。将“有用”看做是唯一目的, 忽略人自身的综合性发展的教育理念充满功利性、实用性目的, 缺乏长远性视野。

当然, 技术本身是人类聪明才智的极好体现, 就个人而言, 个人具备技术专长, 也的确更利于求职、就业和生存。但没有必要为了颂扬技术而贬低人文, 而这正是当下之现状。哈佛大学学长德鲁·福斯特曾经说过:“人文教育的目的在于为大家提供‘第六份工作, 而不是第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耶鲁报告中也指出, 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不在于教授任何特定职业所需, 而是为所有职业的共同点奠基”。[4]将高等教育过于专门化、等同于职业教育的理念与做法过于简单粗暴, 短期内可能会有利于提高就业率, 但忽略知识的全面汲取终将导致人的单向度的片面发展。从长远来看, 不但损害了学生在文化层面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对社会进步也造成了滞碍, 会导致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苏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就曾遇到到此类问题。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苏联、五六十年代的中国, 国家与社会需要大量实用型的专门技术人才, 对教育提出功利性要求, 大量高校开设社会所需要的技术专业, 文理分科成为政策, 并影响至今。“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念至今仍有相当市场。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这种功利主义的教育观造成了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缺失, 导致了诸多社会问题。其中种种, 值得反思。

三.人文教育路在何方

要实现人文教育的发展, 必须要改变狭隘的教育观, 从根源上克服狭隘的科学观。

目前全球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绝不是太多的学生追求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在很长时间内也并不被视为女孩子或富贵家庭子女的专利。如前所述, 人文教育原是希腊、罗马时代定下来的基本教育方针, 与中国古代的“六艺”及儒家的教育思路相似, 长久以来在东西方盛行, 缘何遭遇全球性寒潮?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人文教育受轻视的原因有很多, 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层面, 但狭隘的科学观和人文观也是狭隘的教育观的重要根源之一。真正的人文教育, 应当包括科学与人文, 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学、哲学等学科, 还包括物理、数学等学科。但近代以来, 人文教育最大的变化就是对科技主题的排斥。在这个方面, 东西方保持了惊人的一致。“包括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内的狭隘的科学观与包括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在内的狭隘的人文观, 不仅是导致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分离的重要根源, 而且也是导致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分离的重要根源。”[5]体现在教育结构上, 就是重视工科, 轻视理科, 漠视文科。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狭隘的科学观与人文观, 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目前人文教育边缘化的情况。滋养文化精神, 培养独立人格, 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 这才是人文教育的本质。

摘要:目前, 全球范围内目前的高等教育职业和技术导向趋势明显, 以“实用”为旨归, 人文教育“无用”论喧嚣尘上。将高等教育过于专门化甚至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观点反映了狭隘的教育观与人文观, 忽略人自身的综合性发展, 充满功利性、实用性目的。而只有从根本上转变狭隘的科学观与人文观, 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 才能从根本上转变目前人文教育边缘化的情况。滋养文化精神, 培养独立人格, 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教育, 这才是人文教育的本质。

关键词:人文教育,无用论,开放的人文观

参考文献

[1] (美) 法里德·扎卡里亚著, 梁栋译.为人文教育辩护[M],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5:1.

[2] (美) 法里德·扎卡里亚著, 梁栋译.为人文教育辩护[M],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5:3.

[3] (美) 法里德·扎卡里亚著, 梁栋译.为人文教育辩护[M],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15:1-2.

[4]Committee of the Corporati on and the Academical Faculty.Reports on the Course of Instrction in Yale College (New Haven, CT, 1828) :14.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 篇5

新时期高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

作 者:张华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29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7)分类号:G64关键词:医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内涵 必要性 途径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 篇6

关键词:健康;人文;发展

体育,不仅是身体的律动,也是心灵、情感和生命的律动。它的起点与归宿都是为了实现个体生命的真实与完美。近年来,在体育教学中,有一种意识越来越明晰:体育需要健康而纯洁的文化,需要坚守最基本的底线……在这样的时代和教育背景下,高校体育

教学也应该立足整体,兼顾差异,注重技术和情感的深度对接,提倡体育和人文的深情握手,在打开世界体育之窗的同时,创造更具创新力、亲和力和更富有人情味的体育新景观。

一、从健康的视野出发——多一些真正的“维他命”

当下,关于体育和体育教学,人们特别重视“健康”这个词眼。《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紧扣课程的主要目标,把‘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确定课程内容的基本出发点,同时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无疑,这里的“健康”蕴含了丰富的内涵。饮食合理、睡眠良好、心情平和、工作积极、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无不在“健康”的范畴之内。专家将真正的健康的范畴定位在三个层面: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

“无病即健康”的观念早已本被人们所摒弃。“体育”不仅仅是一个动词,还是一个复合词。这里的复合就强调了多维度的发展和多种运动“处方”的选择。比如,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科学性和可接受性,民族性与世界性。不少高校教师,以人的合理发展为根本,突出身心合一,讲究形神兼备,注重刚柔相济,其实就是准确“把脉”后的所作所为。

对于刚刚入校的大学生,应该多一些搭配合理的“维他命”。高校学生年龄一般为18~23岁,正处于身心易变时期,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的耐受度差。面对这群活蹦乱跳的“易变体”,高校体育教师要做好准确“号脉”的充足准备。要强调难和易的搭配,所长和所短的互补、参与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调整等。根据学生的可变性、可塑性和差异性开出的处方,肯定更切合学生的实际,使其身体端直而挺拔,心灵健康而纯洁。

例如,在篮球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可以把篮球选修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技术教学和简单战术相配合。这一层次针对篮球基础和技术较差的大学生,其基本理念是:“使课堂适合学生,而不是使学生适合课堂。”主要在运球、投篮、传球、技术组合和实际运用方面加大训练力度。

第二层次:战术配合和提高技术相配合。这一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篮球基本功,但对战术体系认识模糊。对此,以两三个人的小配合为切入点,由局部配合到整体战术体系,螺旋上升。可以多安排表演、比赛以提高技术,掌握战术。

第三层次:规则裁判和纠正技术熟练战术相配合。部分大学生对篮球裁判工作情有独钟,在比赛中轮流做裁判,在实践中学会裁判规则。最后,纠正在比赛中出现的技术、战术和裁判错误,促其提高。

第四层次:花样篮球和创新技术相配合。学习并掌握三人制篮球比赛战术,学习并创造花样篮球技术,让他们从喜爱篮球到创造篮球,创新篮球技术,向高层次花样篮球技术挑战。

二、从人文的姿态考虑——让体育精神的田野更加馥郁

体育不仅仅是体育。从大的层面说,体育与民族精神和国家形象有关,正如奥运先驱张伯苓所说:“强我种族,体育为先。”往小处说,体育可以塑造人的性格,滋养人的情感。体育界的一些先行者在立足体育技能的同时放宽眼界,引领学生投身到精神的“田野”中去行走,其土壤里种植的是“忠誠、责任、勇气、正义”等精神种子,这样的田野充满了精神的温度和人文式的热情,是为师生生命而存在的一个无限丰富、隐形而动态的地方。

《纲要》指出:“重视课程内容的体育文化含量。”所谓“文化含量”自然是从人文层面而言的。高校体育生活中的人文性应该包括如下内容:(1)学生的安全感;(2)团队的合作与沟通;(3)对多元智能和性向的尊重;(4)方法的多样性和个性化;(5)宽容而有挑战性的校园文化环境。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建构这些内容?可以从体育道德价值观、人文修养、审美情趣、行为举止等方面加以渗透。

姚明刚刚到美国,满眼是无奈和怯懦,满耳是讽刺和嘲笑。最伤人的是老牌球星巴克利在电视上公开表达蔑视,并打赌:“如果

姚明能够一场拿下一个分数他就亲吻驴子的屁股”,几乎没人看好姚明能够在NBA站住脚。但是姚明挺过来了,凭着强大的自我调节能力,从盲目的愤怒到理智的反击,从被动的接受挑衅到主动的出手反击,从边缘到核心,姚明用行动证明了自己。值得一提的是,当巴克利真的兑现自己的承诺,亲吻驴子的屁股之时,姚明一笑置之,淡定从容,这既是一个胜利者的微笑,也是一个人文者的应有之态。

如果我们深刻地考察当前的高校体育教育,则不难发现,很多人已经试图在“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寻找到一个落脚

处——应该说,这是一种无可挑剔的做法。问题在于实践的层面

上,并非心想事成或一蹴而就。高校体育教师的确到了深刻反思并赋予实践气魄的时候了。如果教师首先流露出浓浓的人文气息,效果是不是会更好一点呢?比如,习惯于“协商”而不是呵斥,趋向于民主与平等而不是师道尊严,融合于学习共同体而不是两个对立的“堡垒”……一切有赖于教师新旧教学理念的更替,期望努力给学生以人格支撑和精神支撑。

三、从发展的远景确定——引导学生抬起头来看看路

《纲要》指出:“既要考虑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所谓“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指我们既要“踏踏实实走路”,还要“抬起头来看路”——看看外面体育世界的变化与多姿,未来的趋向与发展。所谓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语义阐释也正源于此。

国家体育课程标准也提出“多能一专,复合型人才”等培养目标。多能一专,而非一专多能,基本上抛弃了专才性人才教育模式,而转向通识性教育模式和框架。复合型人才更是与社会发展需要、市场人才的欠缺和饱和等息息相关。不可否认,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被就业”一词之所以迅速蹿红网络,与学校教育的多重“缺钙”有很大关系。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校园氛围中,体育设施再好,狭隘的人才培养观和“死读书”的教育模式照样会将学生撂倒在起跑线上。

少数民族文化崇尚自然的原生态体育给我们有不少启示。龙舟、打陀螺、摔跤、跳竹竿、跳虎、苗族的跳芦笙、藏族的跳锅庄等体育运动与自然密不可分,沐浴在自然的和风细雨中,在“另类表演”中对身体进行塑造和美化。无疑,这些从“身边”挖掘体育生长点的做法拓宽了体育的时空。

国外体育同样对我们有积极的借鉴意义。英国高等体育教育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其中典型代表是英国伯明翰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的课程设置。他们特别注重5大类基础课程,即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运动生物力学和生物化学,在学习的基础上侧重实践,以俱乐部形式开展技能学习与锻炼。这种多学科交叉糅合的方式的确能给学生多种“维他命”的营养补充。

不论是民族的,还是世界的,不论是对现世深情拥抱,还是对未来尽情遐想,学生能否具备“终身体育意识”,能否具备令世界起敬的身心素质,能否在学习的道路上长久地领先,一切有赖我们的努力,有赖于每一个运动场的温度和气氛。体育教师学养几何、魅力几分,以何种方式擦亮学生的眼睛、照亮学生的心灵和生命,才是真正为个人与社会埋下的最大伏笔。

我国高校人文体育及其实践 篇7

1 高校开展人文体育的必要性分析

该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在新时代发展下高校开展人文体育的必要性, 第一, 人文体育教学的开展是我国高校教育最基本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和谐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与高校教育中的德育、智育、美育共同组成了新时代发展下高校素质教育, 是学生更好地开展生活、学习、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俗话说得好, 育心育人都离不开育体。而新时代发展下的高等院校校园文化主要由学校的制度、学校的校风、学校的文体硬件设施等组成, 校园文化可以说是人文体育开展和践行的载体和基础, 通过开展人文体育, 可以有效的提升高校的校园文化水平, 提高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第二, 人文体育的有效开展需要体育学科教学与校园文化环境共同作用来完成。体育学科教学是完成体育人文教学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径。作为相关的工作人员,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中, 要结合该节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最为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人文体育教学中, 让学生在人文体育教学过程中受到启迪和启蒙, 让学生掌握和理解体育学科的严谨性、规范性, 从而获得个人情感的升华, 最终实现自我感悟, 将人文体育教学融入到素质教育中, 学生在此模式下展开学习, 就可以实现在学中做, 在做中学, 高效地获取体育文化知识, 并将文化知识付诸于实践来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 实现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校园文化环境也是高校人文体育有效实践的主要渠道和基本保障, 具有熏陶、导向、激励凝聚等作用, 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第三,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决定了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要重视学生人文体育精神培养工作的开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健康的体魄、健美的形体、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的高素质人才。而这一点与人文精神的内在追求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 因此, 科学的高校体育教学是具有人文色彩的教育教学活动, 是注重学生人文教育的活动,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 我国高效人文体育实践的有效策略分析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人文体育精神的根本目的, 是为了体现对学生的关怀, 为了帮助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让学生学会对待和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身之间的各种矛盾与问题的正确态度和方法。而在实际开展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 为了实现对学生人文体育精神的有效培养, 笔者在自身教学经验和资料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如下建议, 希望可以给广大同行业者在开展人文体育教学中提供经验和方法的借鉴。下面, 我们就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高效如何开展有效的人文体育教学。第一, 注意更新传统的体育教育教学理念, 重视人文体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 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存在着知识化、政治化、意识形态化等一系列问题, 以至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过于笼统, 流于形式, 而针对体育教学来说,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缺失的问题更是十分普遍。而要改变这种情况, 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学校领导和高校体育教师要注意更新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理念, 将人文教育的观念融入教学理念和实践之中, 切实做到人文体育教学的有效落实。

注意避免矫枉过正的错误。重视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并不是要忽视“生物体育观”的科学性和理性实施。没有了身体健康的发展, 人文精神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因此, 重视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是要在“生物体育观”的基础上, 引入学生的人文精神内容, 两者都要重视、两者都要抓,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真正得到全面的发展, 才能体现学生人文培养的真正意义, 一定要注意避免矫枉过正的错误

要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营造良好的人文体育教学氛围。在开展高校人文体育教学活动时, 注意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不但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影响, 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培养成效的提高, 而且还能够让学生学习中的紧张感、压力感得到舒缓, 从而唤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因此, 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时, 一定要注意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氛围。例如:高校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在教学训练活动的场馆里张贴与教学训练相关的名言警句或是口号, 悬挂体育名人的画报的方式在无形中激励学生的上进心, 也可以通过教学训练中体育名人轶事的穿插讲解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促进学生对人文精神的感悟等等, 这些方式均能够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在新时代发展下, 只有不断深化和实践人文体育教学理念, 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高校体育学科的建设水平, 才能不断提高我国高效人才培养的质量, 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标准的专业型人才, 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 人文体育是一个内容较为广泛的复杂性工作, 对于高校来说既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也是对高校办学水平的挑战, 我们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迎接挑战, 不断提升高校人文体育教学水平、办学质量。

摘要:在我国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带动下, 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局面, 而高校作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为我国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发展输送着大量的专业型、技能型人才, 而人文精神作为体育产业发展活的灵魂, 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指明灯, 所以, 高校在体育学科教学过程中, 不断强化人文体育精神教学, 不断强化人文体育实践, 对于高校体育学科办学水平的提高, 对于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 我国高校体育学科教学中, 传统教学模式仍占据重要位置, 所以不断强化人文体育教学,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是重要挑战之一。

关键词:高校,人文体育,精神,实践,探讨,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唐英.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4.

[2]尤西林.人文科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3]唐超.关于教育中人文精神缺失问题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05.

[4]张雪临, 马晶, 龚德胜.中国体育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精神的当代意义[J].体育与科学, 2005, 26 (5) :27-29.

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 篇8

1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人文教育就是学校不再把培养大学生的知识作为日常教学的唯一目标,而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人生价值观教育,为社会培养懂得世俗学问、有人道主义精神、有品德和能力为社会进步而献身的人。因此,人文教育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必要性。

1 . 1体育人文精神是体育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和其他文化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多样的体育文化体系,也形成了千差万别的精神内涵。但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共同影响下,无论是体育文化体系,还是体育精神的内涵,都有了一个共同的发展方向,那就是促进人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进步。奥林匹克文化作为现代体育文化的主流,在向全球推广时,也在不断的接受着世界各地文化体系的影响,其文化内涵也在多种文化的影响下逐渐整合,进而使其人文精神更加丰富。尤其是在中国社会的现实语境中,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崇尚和谐”等精神特质逐渐和其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而在华夏大地上形成了另类的“独特风景”。[1]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有助于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1 . 2加强人文教育是健全大学生人格的重要举措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院校向社会输送的人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对本专业的知识掌握的比较丰富,而本专业以外的其它专业知识了解的却很少,尤其是体育专业人才,对人文社科方面的知识明显掌握的不够。高等院校忽视人文教育,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极易造成学生之间不良风气的形成,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等时常发生;言谈举止轻浮,缺乏涵养,生活情趣单调乏味等。因此,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改掉自身的坏习惯,积极树立健全的人生品格。对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目的不在于为学生将来从事某种职业做准备,而是教给他们伦理与道德、情感与责任,是要综合体力、智力、情趣、伦理各方面的因素,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使其人格丰富多彩。[2]在高校的体育教育中,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实现人生事业,推动社会的发展,而且还能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和合格的“公民”,提高大学生的生活品味。

1 . 3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

在全球化和改革开放的影响下,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一些糟粕思想也流入到中国,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自私自利等思想,对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产生了严重影响。尤其是高等院校的大学生,由于人生经验不足,辨别外来文化好坏的能力有限,极易受到这种不良思想的影响。此外,大学生的思想激进,好奇心很重,极想尝试的思想,也是他们成为世界文化的首先接触者。由于大学生不能很好的对外来文化进行鉴别,就容易走进误区,形成一些不良思想,如不思上进、安于现状、贪图享乐以及“有钱是兄弟, 无钱是仇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 对大学生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净化大学生的心灵,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艰苦奋斗、居安思危的优良品质,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素质。

1 . 4高校加强人文教育,是推动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也进入信息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这就要求人们要适应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为此,就必须对人们进行智力教育,也就是要对人们进行智育。所谓“智育”,就是对人们进行开发智力的教育,对大学生而言尤其重要。人文教育以智育为核心,并不是说体育就失去了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是丰富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内容。这说明高校体育教育除了可以强身健体、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勤劳、博爱、民主、尊重等人道主义精神。对高校体育教育地位的肯定正是人文教育价值观和人文精神价值观的充分体现,也是对高校体育教育重要作用的肯定,正是因为此,才使高校的体育教育有了强大的思想基础,也为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保障。

2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

虽然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这就促使高校更注重对大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养,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这就忽视了人文教育在日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高校的体育教育, 往往注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和艰苦意志品质的培养。久而久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都有所提高,但也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和不良思想。因此,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现状还是非常严峻的。

2 . 1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缺乏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广义来说,就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民族精神之中,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从狭义来说,人文素质就是人文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主要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人文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提高与培养,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文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3]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体育教育逐渐缺失了人文素质教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1重武轻文的体育思想导致高校体育教育缺少人文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就是能够用来强身健体,提高身体素质,这种单一、保守的体育思想严重制约着人们的体育观,对体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回首人类的发展史, 不管是西方体育,还是中国的传统体育,最早都与战争中的士兵训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了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体能和技能的培养就成了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只能成为体育教育的冰山一角。这种重武轻文的体育思想,严重导致了高校体育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

2.1.2重文轻体的体育思想导致人文知识素养的薄弱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难就业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据统计, 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比2012年增加19万人,而相对应的就业岗位增加的却不是那么明显,有些城市就业岗位还有明显的下滑趋势,这也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就业压力的增大, 也促使高校更加注重知识的培养。重文轻体就是高校的教育过于注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素养的培养。在高校的体育日常教育中,教师往往会对学生进行身体强化训练,而对体育文化知识却很少涉及。有些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只在大一、大二开有体育课程,大三、大四就不再开设体育课,这就严重削弱了对大学生进行体育文化知识的培养。因此, 重文轻体的体育思想导致了人文知识的缺失与薄弱。

2 . 2体育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

高校体育教师是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重要力量,高校体育教师人文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能否在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然而,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都是体育专业的毕业生,由于他们之前在学习体育时,没有接受过良好的人文教育, 导致高校的体育教师人文素质普遍不高。教师是大学生成才的引路人,也是大学生学习的榜样。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教师自己要尊重科学、严于律己、实事求是。此外,体育教师缺乏丰富的知识面。我们要做一个能够随社会发展的教师,必须要努力读书,拓宽知识面,勿固守专业疆域,要终身受教。[4]由于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是体育院校毕业的体育特长生,缺乏丰富的知识面,就很难在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较好的人文素质教育。

3加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对策

3 . 1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人文修养

教师是高校开设某项课程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生学习、效仿的对象。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对文化知识的学习,在教学中要力求精神抖擞、情感丰富,对讲解的体育知识要形象、直观,易于大学生理解。体育教师要以丰富的情感、渊博的知识,在学生中树立一个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形象,对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体育教师加强对人文知识的学习,是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教育的重要前提。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人文修养的提高,以便更好的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3 . 2高校体育要转变教育观念, 使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长期以来,高校的体育教育观念就是体育是强身健体、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人生品格的重要手段,这种单一、保守的体育观念,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要转变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寻找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点,使体育教育能更好的与人文教育相融合。而高等教育价值观念的转变是实现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首要前提。高校体育教育应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以人文教育为基础,注重大学生人格整体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 . 3提高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思维意识

目前,高校的体育课程主要有理论课和实践课两种形式,将两者有机的相结合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知识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在体育理论课上,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基础知识的学习,丰富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大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力。在体育实践课上,体育教师可以将人文知识融入到一些游戏中,使大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人文知识。体育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人文知识制作成形象、直观的课件,让大学生来分析人文知识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及价值。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手段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大学生的人文修养,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大学生的人文知识思维意识。

4结语

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加强人文教育,是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现实社会中,人文教育在体育教育中的实施遇到了很多困难。一方面重武轻文、重文轻体的体育观念对现代体育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严重制约了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难就业的压力,也使高校更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体育教育所占的课时逐渐减少,能用来加强人文教育的时间也比较少。此外,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不高,也致使高校在体育教育中很难加强人文教育。因此,体育教师要加强自身人文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高校要转变体育教育观念,使体育教育与人文教育能够很好的融合;体育教师还要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大学生人文知识的思维意识的提高。高校体育教育要加强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推动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快速发展。

摘要: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突出人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体育教育对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本文就对人文教育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做了重要阐述,并对如何加强高校体育人文教育提出了重要对策。

中西方高校人文教育纵观 篇9

一、西方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态势

(一)西方高校人文教育教学体系较为完整

1. 人文教育定位明确。就教育理论的主要方面而言,柏拉图在其《理想国》和《法律篇》中已经涉及教育体制、教育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分期、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等多方面内容,此前确无人达此高度,单就此而论说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全面论述教育问题的第一人是成立的。可见,西方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在人文教育方面,很早就有充分的理论积淀,进而使如今的西方人文教育的内容日渐丰富。西方高校强调个人和个性的发展,以学生本人为主,家庭、关系对教育的影响极少,同时注重以长远的眼光看问题、考虑全人类的利益。西方国家高等教育把人类文化价值观念与理性主义 、个人主义 、自由主义、平等主义完美结合,发扬自身文化优势,不忘融合新思想,从而建成了较为完整的人文教育教学体系。

2. 西方人文教育的内容丰富。西方高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德育,许多高校都会专门开设选修或必修的人文社会学科课程供学生们选择,这些课程都是经过精挑细选而设置的,既能继承前人总结的优秀的人文社科体系,又能顺应当下潮流,既丰富了学生的人文社科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美国著名州立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除了为学生开设传统上属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如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国史、西方文化史、现代艺术以外,还开设了一批以现代生活问题为中心、需要跨学科知识技能认识和解决的专题课程。譬如: 婚姻与家庭、美国城市生活、性别社会、环境与生活、STS( 科学技术与社会) 等等”[2]。麻省理工学院的人文社会课程中,“跨学科的、以研究问题为中心的新课程也多达15门,其中包括劳工与工业的关系、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国民收入与财政、STS、欧洲研究( 英国研究、法国研究、德国研究等) 、科学与公共政策、武器与控制、政治交往与行为道德、美国政府、城市研究、行为模式与研究方法、女性研究等等”[3]。

3. 西方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多元。西方人文教育的实施途径,一方面,通过政府立法和相关政策,来保证高等教育的地位; 另一方面,人文教育与教学体制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申请自己的专业,将教学体制与人文教育结合,这样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为其他人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多的选择,这使学生养成了灵活思维和较强的动手能力。除此之外,西方人文教育的实施还有一种途径,即人文教育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渗透在教学过程中。美国大学教授上课往往鼓励学生参与教学,积极与学生共同讨论问题,教师在学生之间走动,让学生便于阐述自己的观点。西方这种把人文教育同课堂教学双向交流的方法,积极地推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在阐明某个专业领域的知识时怎样探索、用什么方法去探索及价值如何。

(二)人文教育在西方高校课程的异彩纷呈

1. 西方高校的人文教育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相当高。事实上人文精神主要是依靠人文知识负载和传达的,所以人文课程教育也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有学者做过调查: “1949年美国工程本科教学计划中人文教育课程的平均比重为14. 5% ,1969年上升到17. 1% ,1989年上升到20% 左右。”[4]“由此可见,美国是十分重视高等工程教育中的人文社科教育的。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人文课程占毕业所需学分的25% ,密执安大学占16% 。”[5]

美国的哈佛大学人文科学教育别具特色,作为成功的典范一直广受推崇,其人文学科的课程在本科生教育的课程计划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哈佛大学的本科生课程中,人文学科几乎占了一半,而在人文学科课程里面,语言与文学课程最多,占全部课程总数的1 /40”[6]。单纯从课程的门类与比重就可以说明,哈佛大学的本科生教育非常重视人文学科的学习。“即使攻读工程理学学士学位的学生,学位计划要求他们修习25% 的人文学科课,而人文学科主修专业也才占40% ”[7]。人文课程强度和人文课程设置无不体现了人文学科的中心地位,使其毕业生大多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和不同的思考视角。

2. 专业教育与西方人文课程相结合。人文学科与其他专业结合起来是英国许多大学的特色,就如牛津大学中的许多课程,就是把一门文科和一门理科的课程两种科目结合起来。此外,国外还开设了一种叫作STS ( Science Technology & Society) 的课程,是关于探索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课。目的是培养相关的技术知识来解决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如普林斯顿大学制订的‘在工程技术系科中开设人文学科的教学计划’规定,学生应从工程技术和文科两个方面来审查结构工程设计中的社会和美学标准”[8]。

3. 加强德育品质教育。在全球素质教育的时代,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应该占什么样的地位? 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认为,德育工作就应该放在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要位置,德育是最重要的素质教育,尤其在人文教育中的德育。美国高校德育的“责任公民”,是美国德育的一大特色。除此之外,还提倡学生开展社区服务,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 “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 “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管”,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应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纵使不同国家的德育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归根结底都是一个目的。

二、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主要特点

(一)人文教育目标明确,规划长远

高校作为我国人文教育的制高点,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教会学生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以及正确处理自身发展所遇到的各方面问题,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感悟成长,学会做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人文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实现人、经济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怎样更好地保护自然,这一问题关乎人类生存,至关重要。在人与社会方面,由于人自身的矛盾性以及利益冲突,致使社会存在种种矛盾,怎样正确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矛盾问题,并使自己适应社会,以达到发展自己、发展社会的目的,这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在人与人的关系方面,人文教育就是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优秀部分,为正确处理人与人、他人和集体的关系提供借鉴和参考,并努力开创新的健康的社会风气。在自身发展方面,人文教育就是要使人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正确对待感性和理性问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实现人的自我发展。

(二)高校人文教育的内容不断完善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人文教育的内容愈加丰富,从中西方人文教育体系的内容来看,人文教育是由人文科学知识、人文精神、社会心理、文化修养和人格等五个方面组成,人文科学知识包含语言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史哲等方面的知识; 人文精神是把对人的文化生命和文化精神世界附加于人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 社会心理是人在社会活动中自发产生的,它具有交互性,包括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印象等方面; 文化修养是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读书习惯、文学修养、语言文字修养、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等的综合反映; 人格就是人的尊严、价值和道德的总和,它通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表现出来。人文教育的五个组成部分都是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健全大学生的人格服务的,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和促进的关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三)我国高校人文课程在高等教育中的比重还有待提高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自然和科学技术为社会创造了许多的物质财富,带来了社会繁荣,从而在历史中也逐渐取代了人文精神教育,占据了人类文化传播的话语权。我国在现代科学方面起步较西方晚,为了迎头赶上,我们加大了自然科学的教育比重,这自然导致人文教育的比重下降。有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与西方同类学校相比,人文课程所占的比例都较小,且课程数量不足,这一情况在理工科类大学尤为明显。而西方优秀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走出了一条较好的路子,例如,麻省理工学院是以理工科闻名于世的大学,仅仅在音乐学院就开设了八十余门课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这一现实差距也警示我们必须把重视人文教育和德育放在人才培养工作的首要位置。

(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规模化发展,很多高校的人文教育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例如作为国家一流大学的清华大学,历来重视学生的自然科学能力培养,但也成立了“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以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培育; 北京大学还设立了文理学双学位,鼓励学生学习人文知识; 浙江大学更是从招生上做出突破,在文科专业录取上适当招录理科学生,等等。这些积极大胆的探索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一些高校管理者观念陈旧落后,他们始终认为理工重于人文,实用主义思想较重,教学重点倾向于社会需要什么大学就培养什么; 一些高校盲目追求人文学科的开课比例,而真正的人文教育走过场,流于形式,零零散散,不成体系; 在部分理工科院校,一些教师认为人文教育是文科教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也导致在专业授课中无法有效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没有达到最佳的效果。从这些侧面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人文教育体系中的师资力量还有待加强。

三、中西方高校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差异

(一)在价值观念上的差异

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的首要价值观,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发展,重视个人价值的实现,崇尚竞争,认为人是自然的主宰。而我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教育虽然注重个人的发展,但强调群体意识,崇尚儒家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共存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上讲究和睦相处,在社会格局中强调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这样的文化差异导致价值观的不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的人文教育理念对我国传统观念的冲击越来越大,也给我国的人文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

(二)在道德教育方面的差异

1. 目标不同。我们很多人可能认为西方发达国家都强调自由,作为高校,可能不存在德育一词。其实不然,虽然西方国家高校的德育没有统一的教育目标,但从政府、社会到个人都非常重视德育,每个高校都设定了自己的德育目标,而无一例外的是,这些目标都符合资本主义的社会价值观。相比较而言,中西方国家的这种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导致德育有不同目标。我国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上的德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强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西方国家大学教育普及程度较高,高校的德育普遍不问政治倾向,政治性比较隐蔽,主要表现在爱国主义及法治精神上。

2. 内容不同。西方德育一个明显的特点是推崇上帝,宗教信仰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整个社会价值取向上影响巨大。西方早期的高等学府很多是由宗教创办的,一些神职人员也兼任学校的教育工作,自然而然地把科学文化教育和宗教教育结合在一起。直至今日,西方国家高校的德育仍和宗教教育结合在一起。而我国德育的特征是伦理和克己修身,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德育论,强调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互关系以及道德的阶级性和继承性。

(三)科学文化教育与人文教育在结合程度上不同

西方高校人文教育的发展不但通过增加课程的学位授予,而且非常注重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具体实践中,就是把需要传授给学生的人文学科知识与主修科目融合,在教学上把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连接起来,融为一体,这样教学的过程既进行了专业训练又让学生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需要他们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人文知识和修养,这样在讲授时才能自觉把人文精神贯穿其中,既提高了学生追求科学的动力,又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在实施途径上不同

西方国家高校主要通过开设人文和社会课程进行道德教育,这些课程在学生的学业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些课程除了哲学、历史等,还涉及政治和社会制度、政治思想、伟人语录等,通过这些课程的设置,德育将社会伦理和普遍价值观渗透到各个角落; 通过心理咨询干预德育过程,这个过程形式多样,包括课堂、谈话、个人咨询等,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生活上的辅导,帮助解决感情、就业等困境问题; 通过环境建设与实践活动增强德育效果,西方普遍重视通过优化环境来促进青少年的德育,除了常规的课堂和组织活动,还通过网络平台、组建兴趣社团等来实现德育; 通过宗教教育影响德育,西方高校宗教组织的活动和课程也是常见的,宗教的教义也渗透到德育中,从而扩大了其影响。

我国高校的德育在主体形式上与西方类似,主要是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道德教育,通过心理辅导影响德育效果,建设校园文化和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德育效果,利用党团组织强化德育效果。但在课程主导方式、教育侧重点和组织方式上与西方有所不同。在课程主导方式上,西方高校课堂授课注重联系现实问题,学生主动提出疑问,教师在讲授时能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目的明确; 而我国主要是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效果不明显。西方高校侧重于间接教育,而我国以直接教育为主。在组织方式上,西方高校多数独立性较强,活动组织一般由个人或资本集团赞助,而我国一般由高校官方组织,由辅导员具体实施。

四、促进我国高校人文教育发展的路径

(一)注重营造人文教育环境氛围

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文教育得到重视和提高的根本前提是一个良好且成熟的教育环境。这里包括政府、教育组织和社会层面。就政府而言,应在高等教育的顶层设计上给予支持,具体而言就是官方应该出台鼓励和促进人文教育发展的专门政策和政策性文件,从而让“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名正言顺、有据可查,而不单是一句空话。西方国家在二战后的几十年里普遍出台了相应的政府性文件,以鼓励人文教育的发展,在这方面的确有我们值得借鉴的地方。就教育组织而言,应该把人文教育纳入到高等教育的目标里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真正地德智体全面发展,这也体现了教育组织对学生的总体要求。就社会层面而言,全社会应该大力倡导人文精神,使广大青年认识到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单纯地“懂专业会技术”的个人成长模式是片面的,在社会发展中是受限的,应以实际行动的反馈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

(二)注重人文课程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在高等教育中,人文学科课程的实施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建立完备的人文课程体系对于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传统的方法侧重人文课程在高等教育总课程中的比例,西方高校在人文课程设置和教学上有我们能借鉴的东西,比如在人文教育内容上要精挑细选,除了注重科学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还要注重与民族文化和历史相结合,并顺应时代潮流,使人文教育达到启迪学生智慧、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修养的目的。具体到我国而言,面对全球化的压力,我国高校的人文课程更要注重民族性,并强调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结合。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它传承着一个民族的基因,是这个民族存在和发展的唯一标志,没有文化的民族会在历史中消逝,所以在人文教育中强调民族性至关重要。近现代以来的民族苦难告诉我们封闭隔绝只会让我们落后,所以要敞开胸怀,在人文教育中要体现国际视野,培养学生长远的眼光,在学习中注意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并内化为民族精神,为我所用。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

由于我国推崇儒家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使得我们尊师重道,但在教育中也容易形成“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局面,使教师处在权威的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而忽略了其主体地位和创造性。在这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西方的人文教育采用间接教育的方式,注重启发教育,学生通过“提出疑问—讨论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得到提高,教师在讨论研究中应注重学生的个性表达,通常采用隐喻的方式来启发学生,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单纯地把知识灌输给学生。人文教育与专业性教育有所不同,它是对人思想和灵魂的教育,而思想只有通过交流和碰撞才能引起共鸣,产生新的感悟和共识,所以我国高校人文教育要注重给予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的空间,提倡学生自我思考、表达和启发。

由上述可见,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与西方高校相比还有许多可以提高的地方,比如,人文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社会环境引导不够成熟、教育目标不清晰、高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有待创新等。以上种种,都说明我国高校的人文教育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批判性地学习西方成熟的经验,借鉴其优秀的做法,吸取其长处,结合我国国情,全面提升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水平,培养更多具有人文精神和优秀品质的人才,建设更加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在全球各国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劳动力成本和资源已不再是焦点,取而代之的是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一个地区,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优势最终要看人才优势,而人文教育对塑造高素质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当前来看,我国高校在人文教育方式和理念等方面与西方还存在一定差距。文章从西方人文教育的发展态势分析展开,探求中西方高校中人文教育方面的异同,为构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人文教育提供新思路。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 篇10

1 人文体育观的内涵

人文体育观实际上指的就是以人为尺度, 以人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的一系列体育思想和体育理念。它是从人的自身角度出发对体育所形成的一种认识, 主要强调的是人在体育实践中的主体地位, 强调人在体育实践中潜能和创造力的发挥。它认为, 体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其核心内容为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的体现为引导体育实践真正的走向“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体育在人的发展上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另外, 在理解人文体育观时应注意, 虽然说, 如今人文体育观在体育教育教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单纯的生物体育观也开始逐渐的淡出, 但是人文体育观与生物体育观两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 体育教育实际上是生物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为, 在开展体育教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 离开了学生生物性的身体和学生身体的自然性的运动, 人文的目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是不可能得以实现的, 因此,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 切忌将两者对立起来。

2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意义

2 . 1 将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有助于避免体育的异化现象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的异化现象, 实际上指的就是体育教学在单纯的生物体育观的指导下, 一味强调学生的运动负荷对于体质健康的科学性, 从而使得所开展的高校体育教学活动失去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使得学生厌学, 教学质量不高的显性。

而高校体育教学的这种异化现象, 追根究底, 就是因体育教学中人文性的缺乏而造成的。人文性的缺乏使得很多体育教学工作者对于体育的理解仅仅局限于“育体”这一狭隘的领域之中, 忽略了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 忽略了体育教育的人文意义。因此, 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融入, 能够有效的改变这种状况, 让高校体育工作者认识到人文的重要性, 避免体育异化现象的出现。

2 . 2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 在“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下, 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文体育观同样在体育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体育教育不仅仅要为了要锻炼学生的身体, 增强学生的体质, 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 更是要从学生的出发, 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指导, 做到真正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甚至是终身健康, 充分体现体育不仅关心人的身体健康, 而且还有助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的特质。而对于人文体育观在体育教育中的肯定, 则使得高校体育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更加科学有效, 对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为高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基础。

3 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策略

3.1 教学目标应注意突出人文性

由上文可知, 人文体育观的核心内容为人的全面发展, 其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则是“以人为本”。因此, 在“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指导下,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也应设定为最大限度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 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能够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 各项身心素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展。

而要实现这一点, 在设定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时, 就应注意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积累良好的体验, 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这就使得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应具有一定的人文性, 也就是说, 要在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中体现出人文的基本内涵, 注意通过对学生个性、人权以及价值的尊重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例如:高校体育教学应能够满足学生兴趣、爱好以及对体育的需要, 要能够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要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等等均应囊括在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之中。

3.2 教学内容应注意突出主动性、终身性

要将人文体育观融入高校体育教学, 在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还应注意构建以人为本,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体育能力, 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的内容体系, 借此来让学生全面的了解体育的本质以及体育锻炼对身心的积极作用, 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能动的进行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

而在构建这一教学内容体系中,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注意突出主动性和终身性。

主动性指的是教学内容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中来。而要实现教学内容的主动性, 则一定要注意在符合高校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多样化和丰富化,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体育热情,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终身性指的则是所构建的教学内容应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兴趣和能力, 以此来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发展和良好的锻炼习惯的形成。例如:休闲娱乐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以及体育欣赏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兴趣的教学内容均应纳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体系之中。

3.3 教学评价应注意突出发展性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 往往关注学生考试或是达标的分数, 而却忽略了对于学生学习意愿、学习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方面的考察, 以至于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不利于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因此, 必须要对传统的教学评价观进行改革。

而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评价观, 实现人文体育观在教学评价环节的有效渗透, 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点, 就是要突出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具体来说, 应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一是教学评价要注意体现过程性, 注意考察学生的进步幅度。目前很多高校对于体育教学的评价仍然是以终结性的评价方式为主的, 这种评价方式, 往往只单一的追求体育技术和技能的量化, 而却忽略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 使得评价过程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因素, 无法全面的反映学生学习的整个动态过程, 不利于学生的自我认识和个性发展, 背离了“以人为本”的要求。因此, 符合人文体育观的以人为本的体育教学评价, 应该注意避免以上问题, 将过程性的评价与终结性的评价结合起来, 注意关注和考察学生在学习中的进步幅度, 并将其纳入评价体系。

二是教学评价要注意囊括对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考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学生的全面发展, 离不开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的发展。但是,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中, 却往往忽略了这一方面的内容, 因此, 使得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教学评价仅仅是对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的客观量化考核,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 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环节, 除了对学生体育运动项目学习的客观量化考核, 还应注意通过对学生平时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等来评价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和学生所具有的整体的体育运动能力, 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考察, 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文体育观在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环节的有效渗透。

3.4 教学延伸应注意隐性课程中的人文建设

隐性课程通常又称为潜在课程或是非正式课程, 其是针对现行课程、正式课程而言的。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共同构成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体系。

一般来说,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所有外显的、有计划的正规课程均为显性的体育课程, 而除此之外的, 学校中的其它所有的体育因素均为隐性体育课程。例如:体育竞赛、体育文化活动等等。要实现人文体育观与高校体育教学的有效融合, 不但要注意人文体育观在显性的体育课程中的渗透, 还要注意隐性课程中的人文建设, 从而以各种有形的或是无形的载体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发挥其对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促进作用。例如:可以通过组织开展体育学术沙龙、体育俱乐部活动或是体育协会活动等来加强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 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 实现对体育人文精神的弘扬。

参考文献

[1]胡小明.21世纪中国体育人文价值观念的确立[J].体育文化导刊, 2010 (1) .

[2]袁旦.人文体育观的建构:体育学的人文性和科学性——与布特博士的讨论提纲[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0 (1) .

[3]蒋德龙.价值还是实践:人文体育观哲学基础辨析[J].体育与科学, 2012 (5) :11-15.

高校法学专业应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法学专业;人文素质;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勇气和魄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203—03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一般意义

法学专业以培养具有一定法学理论,通晓法律规范的法律人才为目标。这些法律人才走出校园后将主要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以及其他与法律相关的职业等。鉴于社会需求的不同,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更多地将从事律师工作。因此,高校法学专业教育应以培养优秀的律师人才作为侧重点。这正是本文以律师职业为视角的原因所在。

从我国目前的行业准入制度来看,要想专门从事律师职业,单纯掌握一定的法学理论、通晓法律知识、具备法律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在形式上通过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在就业率高于一切的大背景下,在法律法规作为司法考试的主要内容的情况下,高校法学教育往往会在无形之手的引导下过分强调专业素质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是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它注重的是学科专业的发展能力与就业技能的教育,是人的經济属性的培养。而本文所述之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以及勇气与魄力等方面的教育,它注重的是人的社会属性的培养。

重视法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人文素质教育是人化教育的重要内容。虽然法学教育的特色极其鲜明,它以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为终极目标,但法学教育毕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决定了法学教育在关注法律人才培养的同时,还必须要承担高等教育的一般任务,即实现受教育者的人化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是人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法学专业教育目标的实现。法学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通晓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技能的法律人才。这些法律人才应当能够在现实中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各种法律问题,从而推动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一般来说,能否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将取决于人们的人文素质的高低。换句话说,人文素质的好坏将决定一个人在法律道路上能够走多远,以及能够取得多大成就。

二、重视事业心的培养

所谓事业心,是指努力成就一番事业的奋斗精神和热爱工作、希望取得良好成绩的积极心理状态,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事业心将决定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状态。现代的大学教育是一种半开放式的教育,宽松式的管理与自主的学习方式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所处的环境与其在高中阶段与处的环境是截然不同的。在这种环境里,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彼此交融,形成一股强大的洪流影响着学生,许多学生正是在不断的追波逐浪中迷失了自我。与此不同的是,那些具有较强事业心的学生往往目标远大而明确,他们会理性地看待周围的一切。强烈的事业心如同灯塔一样指引着他们每天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目标和需要对各种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会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作出科学的计划和安排。在事业心的指引下,他们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浓厚,学习动力强劲,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得到极致的发挥。第二,事业心将决定学生未来事业发展的程度。社会主义的法制建设离不开立法者们的理性思考,更离不开律师、法官等实务工作者的践行。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律师的工作不论是就其个人来说,还是就整个国家来说都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它更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伟大的事业。然而,任何一项事业的开创与延续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其间,必定会遇到各种艰难险阻、困难压力。没有事业心或者事业心不强的律师往往会在困难和压力面前选择屈服和回避,相反,只有那些事业心较强的律师才能坚强地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因此,事业心的强弱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们未来事业发展的程度。

从法学专业的特点来看,培养学生的事业心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事业心的培养应重视学生人生观和法学理论的教育。事业心的培养是以正确的人生观为前提的。人生观是指对人生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它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工作态度和其他方方面面。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只想吃喝玩乐的人会有多么强的事业心。相反,只有那些不想混沌度日的人才希望自己能够在有生之年做出一番事业来。因此,我们应当重视学生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只有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才有可能将法治社会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另外,事业心的培养应当重视法学理论的教育。①正确人生观的树立是培养事业心的前提和基础,而能否将法治社会的实现确立为自己的事业则有赖于法学理论的教育。事业的选择需要主体的价值判断,只有那些符合自己价值标准的对象才可能成为自己的事业。法学理论教育的目的正是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法律制度的价值和法治社会的意义。只有认识到这一点,学生才会将法律制度的实施与法治社会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事业。

第二,事业心的培养可以采取阅读、讨论及典型案例分析等方式。阅读是获取各种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理解人生意义和法律意义的必要前提。然而仅有阅读是不够的,还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单纯的理论学习只能为学生提供最基本的知识,而能否将这些知识理解并融会到自己的思想中是需要一个消化和吸收的过程的。讨论和交流正是对各种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的有效方式。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正是在讨论交流中,学生们才能发自内心地相信各种知识所传递的道理,并最终将其确立为自己的信仰。此外,典型案例分析也是培养事业心的较好方式。所选取的案例可以是法律案例,也可以是人物案例。法律案例的分析将会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的意义,而人物案例的分析则会使学生在现实中找到榜样。

第三,事业心的培养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但以一年级为重。事业心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某些学生很快就树立起了事业心,也可能会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再次丧失。因此,事业心的培养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以起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不过,在四年的大学时间里,事业心的培养仍应以一年级作为重点阶段。这不仅是因为较早的树立起事业心将有利于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还有其必要的现实需要。从目前的高考情况来看,很多法学专业的新生对律师职业并不十分了解,有的甚至一无所知。他们往往是只看到了表面现象,而对律师职业的社会意义和价值,以及从事律师职业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认识不够。因此,在这一阶段及时对他们进行事业心的培养是极其必要的。

三、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责任感是主体对于责任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也就是责任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反映形式。责任感是一个人对自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包括国家、社会、集体、家庭和他人,主动施以积极有益作用的精神。一般来说,由于人类都有着趋利避害的本性,因此,人们在维护自身利益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较强的责任感。但由于社会利益与自身利益相距较远,表现不明显,因而,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往往会相对较弱。但是,社会责任感对于一个社会的和谐,对于人类的进步,最终对于每个社会成员自身的发展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极其必要的。

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種义务的自律意识和人格素质。社会责任感以社会整体利益和人类的未来命运为目的指向[1]。其常态表现是关心他人、关心社会,最高境界是民族兴亡匹夫有责。就一般意义而言,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证。不过,相比之下,律师应当具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由律师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决定的。法律是调整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法律的作用是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其目的是使公平、正义得以实现。与其他工具不同的是,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利益往往是社会成员最根本性的利益。这些根本利益中,有的甚至关乎某些社会成员的生死存亡。因此,这些利益调整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律师是法律实施中的主要推动者。律师对于某一案件的处理不仅会影响到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更涉及国家的法治进程。因此,律师的社会责任感应高于其他的一般社会主体。

法学教育是以培养包括律师在内的法律工作者为目标的专业教育,其直接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形成法律技能。然而,法律知识的掌握和法律技能的形成并不能决定它们是否被运用以及如何被运用。在决定是否运用和如何运用的时候,往往需要主体的价值筛选。在这个筛选过程中,人们会判断哪些是值得自己去做的,哪些是不值得自己去做的。不难想象,一个只想赚钱的律师是很难积极参与到公益诉讼中去的。同样,一个视法律为儿戏的律师也可能会为了一己私利而知法犯法[2]。基于此,法学教育应当重视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只有具有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学生们才能在未来的律师工作中准确理解法律,正确使用法律,从而确保法律目的的实现。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责任感的淡化甚至缺失在大学生中是较为常见的。小的方面如随处乱扔果皮纸屑,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大的方面如不关心他人,不关心社会,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违法违纪,甚至可以不顾及他人的生命(如药家鑫案、李启铭案、罗吉军和卓科跨省抢劫案等)。可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

鉴于法学专业的自身特点,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时候,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应以正确的世界观教育为主。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及缺失归根结底是世界观的问题。这样的学生往往把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对立起来,在过于看重个人利益的同时,忽视了社会利益。在这种世界观的驱使下,学生们常常表现为“只管自家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极端情况下,则会表现为“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因此,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键所在。在世界观的教育中,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对立的统一,二者并不是单纯的矛盾关系。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个体利益的总和即是社会利益,而社会利益的实现也会促进个体利益的实现。作为社会化的动物,人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因此,我们应当在关注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必要地关注社会利益的实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自己创造一个和谐的生存空间,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个人利益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

第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可以采取阅读、讨论和实践的方式。社会责任感的培养首先是认识问题,其次是实践问题。因此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哲学著作,以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适时组织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一种理念和信仰。另外,应教育和引导学生努力将所学的知识,所懂的道理转化为现实的行为,通过集体互相监督和鼓励的方式促使学生关心他人、遵守秩序、遵守公德、乐于助人。通过这种教育形式,会逐渐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习惯,并最终转化为一种责任意识。

四、重视勇气和魄力的培养

“勇”作为德行是一种道德力量,即正视危险、克服困难、摆脱恐惧、抗拒欲望、抵制软弱和忍受痛苦等为善力量。不惧、果断和坚毅是“勇”德的基本内涵,坚韧不拔、勇于生存,敢于担当、见义勇为,知耻改过、去恶迁善,以及独立自主、持节不恐等,则应当成为“勇”在现代社会的主要实践内涵[3]。“勇”作为一种道德品性是人化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勇气和魄力的培养更具有现实意义。

如前所述,法律是调整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与其他工具不同的是,法律在调整社会秩序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利益往往是社会成员最根本性的利益。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有人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百的利润,有人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有人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律师的工作是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能处理现实中的各种利益纠纷,当某一利益纠纷的处理方式不能使某些人满意时,这些人就有可能会通过一些非法的方式来追求利益的实现。这些非法方式可能是利益诱惑,可能是施加压力,也可能是人身威胁。这就使律师们会比普通人更多地面对是非善恶的判断与选择。在这一判断和选择的过程中,勇气将扮演重要角色。现实中,坚持原则、持节不恐,铁肩担道义的律师有之,一心赚钱、唯利是图,置公平正义于不顾的律师亦有之[4]。前者是勇气为他们提供了力量,后者是软弱让他们失去了脊梁。由此可见,一个律师要想成为真正的正义的伸张者、法律的捍卫者、法治建设的推动者就必须要有超乎常人的勇气和魄力。而作为培养律师的摇篮,法学教育在本科阶段就应当重视学生勇气和魄力的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合格的律师。

在勇气和魄力的培养过程中,同样应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勇氣和魄力的培养应当重视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如前所述,人生观是指人们对人生的基本看法,也就是对于人类生存的目的、价值和意义的看法。通过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应当使学生认识到,人不仅是实体的存在,更是意义的存在。对意义的追求是人的生存方式,人就是在追寻意义的过程中获得了精神生命的超越和心灵的安顿[5]。人活着应当有理想、有追求。这种理想和追求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上的,更应包括精神层面上的。尽管物质利益的实现是精神追求的基础,但精神追求更有意义,因为这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人活着要有尊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尊严的一种表现,“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也是尊严的一种表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还是尊严的一种表现。总之,尊严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内涵。它保证一个人“作为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并且保证每个人受到社会和他人最起码的尊重”[6]。正确人生观的教育对勇气和魄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它将为学生们提供恒久和不竭的动力。

第二,勇气和魄力的培养应当重视实践。勇气和魄力的培养不应只停留在纸面上。单纯的说教只能培养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见证学生们的勇气和魄力。这不仅是对教学效果的有效检验,更是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勇气和魄力的外在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两种,即敢为和敢不为。面对学生们的敢为或敢不为,教育者要仔细观察、冷静分析、准确判断,不能全都当作异端一棍子打死。要知道,这些“犯上作乱”的学生身上往往都燃烧着勇气和魄力的火苗。因此,我们不仅要保护他们,而且还要适时地鼓励他们。这一点对学生勇气和魄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彭定光.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3,(3).

[2]辽宁7名法官涉嫌制造驰名商标假案被调查[DB/OL],http://news.sina.com.cn/c/2009—12—14/061319253519.shtml[2012—02—22].

[3]林贵长.论勇德[J].齐鲁学刊,2007,(1).

[4]王思鲁.律师界要有敢于挑战强权的勇气和魄力[N].南方日报,2011—07—07,(F02).

[5]梅萍.生命的意义与德育的关怀[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 篇12

1.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意义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包含丰富的内容, 既包括以人为本的教育, 表现为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关怀, 还包括体育文化教育, 尤其是体育精神文化。通过这些内容的教育, 能让学生对体育文化有更为全面的了解, 并受到体育文化熏陶, 理解体育对人的关怀, 并在体育锻炼和日常活动中, 将体育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促进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具体来说,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人文教育不仅能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还能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 增进对体育文化知识的了解, 更好指导体育锻炼各项活动。在这些知识的指导下, 学生能更好从事体育锻炼活动, 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 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2更好落实素质教育任务。素质教育要求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锻炼技能, 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教育, 要关爱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2.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

尽管高校认识到体育人文教育的重要作用, 并综合采取有效对策, 让学生更好学习人文知识。例如, 开设体育文化选修课, 重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等。但由于管理工作不到位、师资力量不足等因素制约, 目的人文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课程体系单一。课程内容单一, 局限于体育运动技能传授, 有关体育文化、体育欣赏等课程设置不足, 影响人文教育顺利开展。

2.2教学方法落后。教学方法落后, 创新性不足, 局限于以老师讲解为主, 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不足, 影响体育人文知识的有效学习。

3.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改进对策

为应对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存在的不足, 引导学生健康和全面发展, 根据存在的问题, 结合教学具体需要, 笔者认为今后应该采取以下改进和完善对策。

3.1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推动人文教育顺利进行。要想推动人文教育顺利进行,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 要改进教材内容设置, 多选用学生喜欢的课程内容, 包括高质量、轻负荷的健身、娱乐项目, 例如, 毽子、瑜伽等, 这些项目既可以用作竞技项目, 还可以传授学生其中的人文价值和历史韵味, 在发挥体育项目健身功能的前提下, 还要发挥其在人文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要开设高校体育文化选修课, 以弥补体育教学活动课的不足, 丰富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知识, 增加课程体系的文化含量, 提升学生人文修养。选修课程应该是一个动态增加过程, 内容要结合时代要求和体育教学趋势, 并随着体育学的发展而不断增加。具体来说, 选修课程包括以下内容:人文体育学、体育文化学、体育美学、体育哲学、体育欣赏等。在选修这些内容时,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计划安排, 充分发挥这些课程的作用, 提高体育人文教学效果。

3.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方法, 推动教学创新。例如, 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式教学法、互助式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活动。这些方法能更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 更好落实和推进人文教育。

3.3构建校外体育文化载体和平台, 拓展教学途径。重视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 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更好发挥其教育导向、娱乐调节、激励凝聚作用。例如, 开展运动会, 成立体育兴趣小组, 开展体育文化节,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 增进相互了解, 营造良好氛围, 更好学习体育人文知识。又如, 开展课余自由活动, 通过打网球、练太极拳、组织拔河比赛等, 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锻炼意识, 让他们在这些活动中更好掌握体育人文知识, 同时也能拓宽教学途径,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重视隐性课程开发, 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开发隐性课程, 更好发挥其作用, 推动体育人文教育。隐性课程载体包括体育文化活动、体育竞赛交往活动、体育课余兴趣活动等, 它能以不同形式和途径影响学生, 让学生掌握和学习体育人文知识。一方面, 高校应该重视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工作, 还有体育艺术雕塑、体育名言牌建设, 展示高校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 让学生受到感染和熏陶。另一方面, 重视隐性课程的行为建设, 包括体育学术沙龙、体育知识竞赛、体育俱乐部活动等文化活动, 还要增加老师、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交往, 养成良好习惯, 并严格遵守相关规范要求,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此外, 要注重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 加强任课老师的理论学习和理论修养, 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道德观, 自觉接受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培训, 掌握人文素质教育基础知识,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教学中注重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启发和诱导学生, 更好开展体育人文教育的各项工作。

结束语

人文教育是高校体育教学不能忽视的内容, 教学中应该认识存在的不足, 并结合具体内容, 综合采取有效对策, 推动人文教育效果提升。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为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基础。

摘要:高校体育开展人文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当前人文教育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为转变这种情况, 今后应该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改进教学评价方式、构建校外体育文化载体和平台, 并重视隐性课程开发, 提高任课老师综合素质。以更好落实人文教育工作, 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上一篇:土地督察下一篇:小儿急性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