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共12篇)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篇1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体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及思辨的反应能力。在当今大众传媒空前发达的信息时代,媒介素养业已成为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介素养教育指的是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受众具备一定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一、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
高等学校的功能不仅体现在传授专业知识与培养技能方面,而且体现在全面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良好道德观,以及积极、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媒体时代,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欲强、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知识群体,接触和使用媒介非常频繁,然而,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其特点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大学生在日常接触媒介的经验中通过直觉感悟自发地形成了浅层次、低水平的媒介素养;二是大学生媒介素养侧重在媒介的技术层面,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媒介的道德规范认识比较模糊。可以说,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的媒介素养整体还是处于低层次和低水平阶段,大学生们无法对媒介传播信息的方式和信息本身作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无法将自身的信息需求与媒介所提供的内容有效联系起来,未能有效地辨别信息的价值,也因此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资源。
二、媒介素养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
大学生涯虽然只有四年时间,却是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成型、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个人成长发展阶段的关键时刻,大学生容易接受新事物,面对多元文化的诱惑,难免把握不住自我。当今一些大众传媒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所传播的流行文化,往往是在倡导一些消极的甚至不健康的思想,极大地误导了社会成员的精神追求,尤其是对青少年、大学生的成长产生各种负面影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时代,各类网络文化容易使得大学生陷入信息迷局,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大学生有必要接受专门化、系统化的媒介课程的学习,以此形成媒介批判意识,培养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不良影响的能力。
(二)有利于构建高校人文精神,提升高校文化层次和品味。
媒介素养教育通过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合理地、积极地运用大众传播媒体及其信息和文化资源,正确解读媒介信息,建设性利用媒介完善自我,改变他们行为上的媚俗性、功利性,帮助大学生追求行为文化的“雅”,直接提升大学文化层次和品位,丰富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高校的人文精神体现为以人为本的仁爱精神、追求真知的求索精神、勇于挑战的创新精神、富于理性和思辨的批判精神等。媒介素养教育在建设高校人文精神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媒介素养教育能够提供高校学生解读媒介信息的正确视角,提升大学生的媒介道德水准,帮助大学生追求永恒的道德精神;塑造和丰富大学生的文化批判意识和精神。
三、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面对日益复杂的信息传播语境与格局,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媒介批判能力与意识,既是当代大学生自我成长成才的需要,又是大学生完全社会化、成为信息时代合格公民的需要;既是高校的素质教育工程,又是一项社会的战略工程。具体来说,高校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设置应包含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大部分内容。
(一)理论教育。
通过课程教学,要让大学生了解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作用以及媒介技术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影响,认识到媒介构建的信息环境的真实性和虚构性的区别,理解隐藏在媒介信息之后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媒介理论教育目标应该是帮助大学生初步建立关于媒介的思想,构建对信息批判的反应模式,提高对负面信息的免疫能力,培养分析、解读信息能力。
理论课程教学首先要改革高校选修课的课程体系,增加媒介素养类课程。高校的选修课分为专业限选修和任意选修课。任意选修课是学生根据兴趣爱好结合实际需要选择的任意一门课程,是学生有意识的自我培养。媒介素养课程可在任意选修课中单独列出一个模块,建构自己的媒介素养课程体系。在具体课程设置上可以以具体媒介对象为课程方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导向,由此可以吸引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如设置时事解读、时事大讲堂、影视作品赏析、流行文化解析、新媒体制作、音乐欣赏等课程。
其次,在理论课程的教学方式方法上提倡采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大众传媒的生产传播过程有一个更为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信息真假的辨别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的不同报道进行课堂讨论,请学生寻找并讨论报道的内容、主题、报道方式和手法各存在哪些差异,分析导致差异形成的原因,从差异中得出媒体报道的倾向性,以及分析倾向形成的原因。开设媒介素养课程重在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辨别力、赏析力和批判力,因此在讲解案例、欣赏媒介产品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媒介现象和问题的深入思考,而不是让学生仅仅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最后,高校可以尝试在非媒体课程中融入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例如在写作学或者应用语言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不同风格的报刊,分析不同的报刊与文章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的运用,区分客观陈述与表达意见的不同手法;此类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媒介素养。诚然,这样的教学首先要求高校教师普遍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师资情况,请媒体的专家或新闻传播学的相关老师利用假期时间对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培训,或开出媒介素养教育的相应书单方便教师自学。
(二)实践教育。
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课程的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即注重大学生新闻实践能力的培养,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 充分利用校园媒体平台,增强校园媒体与学生接触频率与互动性。我国高校一般都拥有具备一定设施的校园媒体系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校园网,部分有条件的高校还设置有校园电视台和用于录制校园节目的演播室。然而不少高校媒体在媒介产品的制作和传播上往往只对少数学生(如校报、校刊、广播站记者、播音员)开放,广大学生只能被动地接收校园媒介产品,他们和校园媒介之间是比较疏远和陌生的,缺少直观的感受,以至于在讲授媒介理论课程的时候,学生普遍对媒体的内部运作机制很难理解。因此,校园媒体可以定期、定量地开放给学生参观,让学生了解媒介产品的制作过程与传播过程,同时,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校园媒体作为媒介素养理论课程的实训室,允许学生参与到媒介传播的实践活动中,丰富学生对媒介活动的感性认识。
2. 高校可以组织和开展丰富多彩的媒介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参与媒介的积极性,比如举办校报或校刊设计大赛、博客制作大赛和校园DV制作比赛,主题可以围绕高校和学生学习、生活进行。通过形式多样的媒介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媒介敏感性,而且可以起到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和媒介实践能力的作用。我在媒介素养课程教学中曾让学生以“秀出我自己”为主题制作个人博客,学生们普遍热情性很高,很多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还主动查阅博客制作的相关书籍,作品完成后,学生们普遍反映,通过一次亲身实践感受到了媒介传播的无穷乐趣,以及媒介产品制作的艰辛,这些单纯的理论课程教学无法给予。
摘要: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引导受众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本文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存在问题入手, 论述媒介教育对高校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并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两方面分析了如何构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
关键词:媒介素养,人文素养,课程设置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篇2
在我国高度重视“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形势下,特别是在“新常态”下,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何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越来越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导向和目标。“新教改”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已经上升到一定高度,对于高校来说,必须积极探索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路径,着力提升学生的人文意识,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对人文精神培养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教育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因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这就需要坚持问题导向,着眼解决当前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积极探索人文素养培养路径,最大限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高校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表现
做好“新教改”下高校教育教学工作,除了要高度重视学生知识教育之外,还必须高度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对真善美有追求,对人生有思考和探索,强化自身的终极关怀。尽管从当前高校教育来看,普遍都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给予高度重视,但当前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仍然不高,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引起高校重视,分析原因,探索路径,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深入分析高校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功利思想。当前一些高校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不良倾向的影响,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思想,缺乏对自身的有效定位,不注重自身的改造和提升,做事比较飘浮。比如个别大学生存在着一定的拜金主义,“向钱看”的思想比较严重;再比如个别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凡事都首先考虑自己,缺乏团队精神以及利他精神,这些都表明当前一些学生不注重主观世界的改造,需要引起重视。二是高校学生存在一定信仰危机。尽管总体上高校学生的信仰都比较正确,但仍然有个别大学生在这方面出了问题,特别是在网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不良信息传播速度加快,一些大学生由于缺乏政治鉴别力,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出现了信仰危机。比如个别大学生认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缺乏远大理想信念,缺乏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认同,创业创新意识不强,履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三是高校学生存在一定道德滑坡。当前有一些高校学生自身素质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传统美德缺乏认同感,缺乏对别人的理解和认同,不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看待问题,因而首先底线屡被突破。比如当前一些高校学生不愿意帮助别人、不愿意认同别人的观念,而且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应当出现的问题,拖欠学费、骗取奖学金、伪造简历、抄袭论文、考试作弊等行为屡见不鲜。
2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路径
培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养,既“新教改”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这就需要广大高校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一定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培养路径,既要高度重视,又要改革创新,最大限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多研究、多探讨,寻求人文素养培养之路,特别是要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当有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存在的诸多问题入手,探索人文素质培养新路径。一是要整合培养资源。在“新教改”的大背景下,要想做好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最为重要的就是要对各方面的培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形成强在原教育合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取得更好的成效。要以思政理论课程作为重要的依托,积极推动教育资源的拓展化和多元化,对各方面的资源进行挖掘和整合,使学生能够接受更全面的人文教育。比如在新形势下,国家提出创业创新“双创”的要求,可以结合“双创”开展人文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再比如可以将人文知识融入到专业教学内容当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渗透,这样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由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在开展人文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确立“以人为本”思想,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要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让大学生参与到人文教育当中,比如可以多开展一些座谈会,就人文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大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形成广泛共识,这样有利于提升教育效果。再比如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人文教育的“生活性”,要让人文教育内容更加贴近生活,比如可以开展一些“红色旅游”、“人文体验”等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感情更丰富,进而自我提升人文素养。三是要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必须在培养模式方进行创新,既要重视理论教学,又要重视实践教学,同时也要推动教学方法创新。要改变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开展形之有效的互动教学,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开展教育工作,比如可以充分发挥移动互动网的优势,将人文素养培养融入到“互联网+”战略当中,实施“互联网+人文教育”,强化网络教学。再比如可以让学生多开展一些社会调查活动,到社会上去学习和锻炼,了解社会现状,坚定发展信心,提升人文素养。要高度重视“引导性”教育,不能以规制为主,而是要以引导为主,让学生逐步接受人文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提升,这一点至关重要,需要加强。四是要打造教育队伍。做好“新教改”下的人文素养教育工作,必须有专业的教育队伍,除了思政教师之外,还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教育队伍,这样能够更好地开展人文教育。这就需要高校除了要重视专业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之外,对于班主任、科任教师等也要强调人文素养教育,使他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渗透人文教育内容,这样能够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推动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要建立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协同机制”,教师之间应当加强沟通,教研室之间也要经常讨论,对于“新教改”下如何做好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广泛发表意见,进而能够形成更加科学的理论体系,推动人文教育落到实处。综上所述,要想做好“新教改”下高校教育工作,坚持坚持全面教育的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而且也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高校学生人文素养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与“新教改”的要求不相适应。这就需要从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不高的现状入手,积极探索培养路径,重点在于要整合培养资源、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培养模式、打造教育队伍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找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和有效措施,最大限度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篇3
【关键词】高校 辅导员 科学素养 人文素养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的挑战,辅导员科学素养及人文素养的培养已是当务之急。只有学校重视、辅导员自身提高认识全方位协调,切实抓好考核、培训、个人提高等方面,以提高辅导员人文素质,起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和领路人。辅导员作为工作在高校第一线的教育管理工作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他们伴随学生大学生活的各个阶段,是与学生接触多、交流多、对学生有着广泛影响的教育者之一。
一、高校辅导员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日常事务的管理者,又是思想政治教育者,集管理、育人一体。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必须具备过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可以说,辅导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高低,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发展,同时对学生的学风、个人素养等方面的引导和教育将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辅导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是成功管理和育人工作的需要
良好的人文素质是辅导员为人师、展示良好育人风范的根本保证。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工作理念和工作作风,是辅导员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个人修养的综合表现,也是其人文素质的综合表现。学生正处于心智逐渐成熟的阶段,对其影响最深的自然是与之朝夕相处的辅导员。一个辅导员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行为。辅导员只有在被学生作为自己的榜样时,才能够温和而又深刻地打动学生的心。
2.是自身成长的需要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力军,这支队伍的素質和战斗力如何,直接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目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他们本身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还不尽如人意,他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工作发展的需要。虽然他们的学历层次在不断提高,但在知识结构、智能品质、情绪情感、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能力等方面与所承担的工作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不仅自身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亟待提高,更缺乏对学生开展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这种现状严重制约了辅导员的成长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
3.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辅导员必须站在更高的层面,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通过以身立教培养学生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正面临新的挑战,社会生活中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严重冲击高校校园,要奏响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最强音,需要加强和提高辅导员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解决青年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从而推动整个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科学及人文素养的方法
1.加强对辅导员的科研素养与人文素养培训
通过培训,促进其良好科研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形成。高校要建立培养和管理机制,把辅导员培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让他们接受培训;培训要同辅导员的工作考核、职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的内容包括:完善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辅导员角色;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积极参加学生活动及社会活动;培养较强的责任心、事业心等。培训形式:邀请专家举办学术讲座,召开研讨会和座谈会。
2.坚持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人文素养
辅导员要从根本上加强学习,促进思想的转变和自身知识结构的变化,以一种开拓进取的学习精神勤于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要多读一些科学与人文方面的著作,感受不同的文化内容,优化知识结构;二是要把提高辅导员的科研素养与人文素养纳入思想政治队伍建设的规划,切实抓好辅导员的培训学习。如进行岗前培训,学习教育心理学、教师伦理学和教学论等教育基本理论,为辅导员走上教育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开展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培训,帮助辅导员丰富文化知识,开阔文化视野,选派辅导员攻读第二学位或进修学习,使辅导员有机会不断更新知识;三是要将科学与人文素养作为衡量辅导员管理育人水平的重要内容,激励广大辅导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职业道德修养。
3.重视辅导员科学与文化素养的考核
思想是行动的基础,因此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辅导员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的思想,为对辅导员进行人文素质考核选拔做好思想准备。进行辅导员人才的选聘是提高辅导员质量的第一道关口,因此各高校的领导必须要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选聘制度,严格的把好入关口,不仅要对辅导员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考查,还要对辅导员的科学与人文素养进行考核,确保有一批高质量的辅导员来充实高校学生管理的队伍。在选用优秀人才的同时要健全对高校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考核体系,对于不考核合格的辅导员给予思想政治上的培训,实行考核合格后上岗的制度。
4.加强对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素养培训
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素的提高不仅与其自身有关还与学校的辅导员管理体系和培养机制有非常大的关系。高校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并定期的进行培训,培训的方面不应仅限于辅导员日常的学生管理,还应包括自身素质方面如:正确的自我意识、事业的责任心、自我的正确认识等方面。而作为辅导员还应积极的借鉴文化类院校的管理经验与指导思想,使管理手段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5.加强理论指导和实践能力的探索
辅导员如果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科学与人文知识并不等于有了科学与人文素养。所以辅导员要在不断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结合实际工作的情况大胆的在实际工作中予以运用,同时辅导员在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的过程中,要不断的发展对知识和方法的创新,对新环境的变革做好积极的准备。
辅导员科学与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辅导员水平的提高对于引导大学生健康的成长和社会发展的进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每个辅导员都是时刻的牢记自身我肩负的使命,在提高自身科学与人文素养大的同时,不负重托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就业上的向导。
参考文献:
[1]李庆丰.高校辅导员应着力提升的素养与技巧[J].教育探索,2008-06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篇4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针对大学生品德修养而设立的, 而人文教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教育的首要任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指的人性、人伦、人道、人格的培养。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个性教育、在家庭中如何与家人相处、在社会上如何与人相处、个人道德修养。
在西方对于人文素养指的是关心世俗生活、尊重人性、重视人道尊严。无论中外, 人文教育都是以尊重个性为基础的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的教育提倡以人为本, 进行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 在此前提下在高校中加强人文素养的教育就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 有利于确立“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 社会物质化、市场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 在这种环境下, 作为个体生命在环境压力下, 过多关注物质追求, 精神需求被忽略。作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一部分, 提倡人文教育就是重视对人的个性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注。
其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文教育,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的教育只重视知识的传播, 忽略了个人性格培养, 这种注重“面”忽视“点”的培养方式和古人“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相悖。也使得个人发展受到阻碍, 造成社会道德整体滑坡的局面出现。在高校中实现人文教育, 就是根据个人不同特点进行道德教育, 有利于发现学生优点, 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 人文教育的开展, 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包括哲学、政治学、教育学、社会学和伦理学, 但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开展教育中并没有得到完善, 注重哲学、政治学和教育学, 对于社会学和伦理学却忽视了, 这样对于大学走上社会后与人相处非常不利。学生不了解社会关系, 不懂得尊重人、理解人, 缺少责任心和同情心, 就不能在自己的岗位发挥作用, 还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我国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多年, 但对于人文素养的教育却一直存在着缺失的状态, 究其原因, 主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过于倾向实用化, 这是受到市场经济发展下的拜金主义的影响, 也和我国高校教育中长期存在的文理分科有关, 在学习中将追求实用作为培养目标, 像人文教育这样注重道德方面的教育就被搁置一旁。还有一点就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被工具化, 也影响对人文素质的培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加强人文素养的策略
在高校中加强人文素养的培养, 首先要在高校中树立以人文为本的教育理念, 将培养人、关注人、尊重人作为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 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理想教育和专业培养联系起来。
其次,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要将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和儒家思想教育中的“修身”教育相结合,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感恩思想。将传统的“孝悌”教育引进思想政治教育中, 让学生从爱自己、爱家人到爱邻里、爱同事这样逐步推进, 培养他们与人相处的方式。
目前, 我国的大学生由于独生子女占大多数, 加上我国社会发展不均衡, 出现了贫富差距大的社会现象, 这些社会现象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这几年, 我国大学校园出现的一些恶性事件都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关, 十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 随后的药家鑫事件, “我爸是李刚”事件, 以及复旦大学投毒案, 都是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不正确, 心理承受能力有限造成的后果。因此, 在大学中进行人文教育首先要进行生命教育, 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 其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疏导, 从生活上关心处在弱势群体的大学生, 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提倡人文素养教育, 除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开展之外, 还要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进行潜移默化地教育。除了在课堂进行, 学校应该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像建设校园文化, 开展关于人文素养的讲座, 以及建设学校校园网络进行宣传。
人文教育应该从小学教育开始就要在各课目中进行, 这样才能使学生一直和人文教育相伴着成长。在大学生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也要从课堂上到生活中进行, 才能使人文素养渗透到学生思想中。
摘要:高校政治思想教育是德育的主要部分, 旨在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修养, 包括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 各种思想观念通过网络进入到大学生的生活中, 对大学生的观念形成造成极大的困扰。尤其是目前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 人文精神却出现了弱化现象, 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教育中开展人文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德育
参考文献
[1]宋亚飞.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06.)
[2]梁俊仙, 乔颖丽.从市场需求看管理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提高[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2) .
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探讨 篇5
我国高职生人文素养方面常见的特征有:在人文知识方面,语言表达混乱含糊,用字选词随意错漏,文体格式知识欠缺,基础知识储备匮乏,无法在教学中与教师有效互动;在人文情感方面,欠缺必要的同情心。
第一篇:经典诵读对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摘要]随着社会对高职人才需求的激增,高职生人文素养日益成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牵制要素。
针对高职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经典诵读作为高效的高职生人文素养提升手段应运而生。
本文对经典诵读与高职生人文素养进行解读,进而阐述经典诵读对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并提出了四个促进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经典诵读;高职生;人文素养;影响
目前,我国高职人才在社会各界的作用愈发重要,使得各行各业在高职人才的选聘上更加重视其人文素养。
由于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层次普遍偏低,故严重制约着高职人才在社会中发挥自身价值。
高职院校需要以高职生人文素养提升作为教育契机,狠抓高职生人文素养教育,积极采用有效经典诵读方式,培养高职生的人文素养,使得高职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并充分发挥个人价值。
因此,探索经典诵读对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影响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经典诵读与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概述
(一)经典诵读的涵义及作用
经典诵读,即指将人类悠远历史长河中积淀的智慧书目熟读或背诵出来。
人类历史上的经典书目种类较多,能够代表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最有价值的精神文化,如中国代表性的经典书目之“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蕴含着为人处世的经典哲理,是我国古代祖先智慧的凝结,为人们的人际交往提供指导依据。
自我国教育部发起诵读经典活动以来,全国各类学校纷纷掀起经典诵读活动,学生们积极投入到经典书目的诵读与演绎之中,经典诵读现已深入校园、社区以及村庄,使得学生通过诵读经典,耳濡目染地将经典精神内化升华,并有效地实现经典书目精神的传承。
可见,经典诵读对于学生的影响作用显著。
(二)高职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高职生人文素养,即指高职生在为人处世方面所反映出的基本状态以及品质修养。
我国高职生人文素养方面常见的特征有:在人文知识方面,语言表达混乱含糊,用字选词随意错漏,文体格式知识欠缺,基础知识储备匮乏,无法在教学中与教师有效互动;在人文情感方面,欠缺必要的同情心,
对他人尊重以及关心不够,与人沟通交流能力缺失,缺乏矛盾化解能力;在价值观方面,思想信念偏重于对金钱的渴求,理想模糊不清,注重对于物质的追求,忽视精神内涵的丰富,缺乏社会主人翁意识,社会责任感缺失。
由此可见,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提升成为亟待落实的重要事项。
二、经典诵读对高职生人文素养的影响
(一)促进高职生人文知识的提升
高职生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感受到经典书目中的文化意境,体会出经典书目中所蕴含的人类社会精神境界,感受到经典书目所涉及作家的内心情感,让学生置身于经典的文化意境中,
体会到意境的语言艺术、文化情怀以及自然旋律,使得高职生在经典诵读中感受到社会生活之美,从而激起高职生对于经典书目内容与精神的汲取,提升高职生对于经典文化的积累,进而实现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提升。
如借助经典诗歌诵读,能够让高职生深刻感受到诗歌独特的意境与诗人所表达的情感;通过经典诗歌的反复诵读,使得高职生在诗歌慷慨激昂或优美欢愉的韵律中,感受到诗歌的意境与情趣,
从而实现与诗歌作者的情感共鸣,体会到诗歌带来的审美感受,激发高职生对于经典诗歌的记忆热情,进而积淀了高职生的人文知识。
(二)增强高职生人文情感的积淀
经典诵读所涉及的经典书目,包括人们各方面的处事哲学,是人们为人处世的指导标杆。
因此,高职生通过经典诵读活动,能够有效丰富与人交往的经验知识,开拓高职生人际交往的眼界,摆正高职生人际交往的心态,扭转高职生错误的处世原则,使得高职生具备乐观、开朗以及积极的人际交往心态,能够关心尊重他人,孝敬父母长辈,积极化解矛盾,乐于帮助弱者,积极面对困难,进而实现高职生人文情感的增强。
如经典书目《论语》的诵读,高职生通过反复诵读其中的儒家学派思想,可将儒家学派的仁德、孝义等处世哲学内化为个人修养,有效完善高职生为人处世的正确方式,提升高职生为人处世的技巧,进而使得高职生在人际交往方面愈发得心应手,有效增强高职生人文情感的积淀。
(三)利导高职生价值观的正确定位
在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够借助经典书目蕴含的精神转变高职生不健全的价值观,帮助高职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理想,引导高职生确立清晰且长远的人生目标,丰富高职生的精神内涵,增强高职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让高职生能够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关系,进而实现高职生价值观的正确定位。
如高职生通过反复诵读经典书目《道德经》,能够深刻地感受到老子的思想,明白道德的重要性,并受到老子淡泊名利思想的洗涤,从而达到转变高职生价值观的目的,让高职生清楚精神境界的提升比物质的满足更具意义,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高职院校开展经典诵读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经典诵读类选修课程
由于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任,因而尤为重视高职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及提高,故在高职院校进行课程设置时,较为重视专业课程的安排,往往忽视品德素养类课程的设置,致使培养出的高职人才综合素养缺失。
因此,高职院校方面,一是需要积极借助创设经典诵读类选修课程,发掘高职生普遍存在的人文素养缺失症,针对人文素养缺失现状确定经典诵读书目;二是重视选修课程的开设宣传,充分借助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类师资力量,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升高职生参与选修课程的激情,进而实现创设经典诵读类选修课程的实效性。
如开设经典诗词鉴赏课程,可以借助校园海报、广播以及校刊等载体进行宣传,并聘用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类资深专家执教,从而产生最广泛的辐射效应,有效实现经典诵读类选修课程对高职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开展丰富的经典诵读活动
高职院校有着丰富的校园学生社团组织,可以依托学生社团组织开展相应的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出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如学院成立经典诗词研读协会、《论语》参悟协会以及诗歌鉴赏协会等学生社团,让学生充分发挥领导组织以及策划运筹等能力,使参与社团活动的高职生能够受到经典书目蕴含思想的熏陶。
同时,高职院校之间也可以联合举办相应的经典诵读竞赛类活动。
通过活动的举办,不仅让参与的高职生提升人文素养,还增强学院广大师生集体荣誉感与使命感,培养高职生合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实现经典诵读对于高职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如高职院校之间联合举办经典诗词大赛,可给予高职生经典诗词的范围,并设定类型丰富的奖项数目,从而提升高职生参与比赛的积极性,增强经典诗词大赛的影响力。
(三)发挥高职教师的`利导效能
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类教师作为高职生人文素养类知识学习的引导者,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利导效能。
高职院校要积极重视人文素养类教师的配备,针对部分高职院校人文素养类教师的欠缺情况,要积极予以补充丰富。
作为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类教师,一是要正视自己的教育教学责任,充分发挥榜样引领重任,借助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受教高职生;二是重视人文素养类课程的研究开发,注重高职生学习情况的把握分析,关注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促进高职生将人文素养类理论知识运用于社会生活中,从而实现高职生自身人文素养的内化。
如高职院校的人文素养类教师执教《经典诗歌鉴赏》课程时,需要充分把握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知识,细致分析执教对象的学情,运用信息化等新型教学手段,使教学知识点顺利渗透于学生自身人文素养知识体系中,进而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完成高职生人文素养的丰富。
(四)构建经典诵读活动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借力经典诵读培养高职生人文素养,要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则需要关注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构建经典诵读活动的保障机制迫在眉睫。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篇6
关键词:高校外语 教师队伍 人文素养 提高路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提高教师地位,维护教师权益,改善教师待遇,使教师成为受人尊重的职业。严格教師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可见,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之高低是决定学校办学品质的核心要素。高校作为培养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面对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全方位提升高校办学质量的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加强包括外语教师在内的师资队伍建设,显著提升各科教师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又好又快地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鉴于此,本文着重探讨强化高校外语教师人文素养的必要性及其实现路径,试图对推动高校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提升外语教师人文素养有所助益。
一、人文素养是高校外语教师必备的非专业素质
所谓人文素养,是指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透过人文科学所体现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包括,对看不见的事物的想象与感受能力、对精神财富的贮存能力、强大的逻辑思考能力、精细的艺术鉴赏能力、对文明与文化基本价值的守护能力,对现实文化反思和历史的批判能力等。简言之,人文素养是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的有机整合。其中,人文知识是人文素养的内涵和基础,一般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心理学、宗教、文物考古等;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强调以人为本和对生命的尊严感,包括信仰、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行为是人文素养的实践和外显,指在人文精神的引领下,运用人文知识对某一特定的人、事物、观念的看法和采取的行动。因此,人文素养可以理解为一种为人处世的基本的德性、价值观和人生哲学,是衡量一个人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潜力的最为重要的砝码,也是高校外语教师必备的非专业素质。
(一)提升人文素养是对高校教师的共性要求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由科学、艺术、人文三大支柱构成。科学追求真,给人以理性,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美,给人以感性,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善,给人以悟性与信仰,使人虔诚。人文素养的养成,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文学科知识的注入,像对文学、艺术学、史学、哲学等的认知,只有经过长期累积的学习过程,才能逐步内化为人文精神,融入生命本体,进而影响并转化为个人的观念、思想、态度、习性、行为与气质。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居于主导地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之高低、学生人文素质之优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包括人文素质在内的综合素质决定的。但是,过往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的现象,严重弱化人文教育的推进,阻碍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其实,早在1995年中央就对我国大学教育提出过“三个提高”(不断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的要求,但在提高教师文化素养即人文素养方面没有跟进采取更多切实有效的措施,“三个提高”的要求没有得到落实。
历史经验表明,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养,更新观念、深化认识是关键。必须看到,提升高校教师人文素养,首先有助于增强教师的育人动机。高校教师能否在教书育人中取得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度,以及由事业忠诚激发出的强烈育人动机。一个有着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能从推动社会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的高度,认识教育的地位;能从新生代成人成才成功的高度,体认教育的功能;能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自我完善中,感悟教育的乐趣,对自身工作怀有历久弥新的热忱与激情。这种自觉的认知和稳定的情感构成高校教师强烈的育人动机。其次,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其职业宗旨是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教师,尤其是具有较高教育文化素养的教师,能够倾力关爱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把促进学生“成人”贯穿于教育活动始终;给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人格,夯实学生“成才”的深厚根基。再次,有助于全方位提升教学质量。教师良好的人文素养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人文素养高的教师学识渊博、人格完善、境界高尚、举止大方、谈吐文雅,对学生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利于激活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全面学习、愉快学习。因此,提升人文素养是高等教育对高校教师的共性要求。
(二)高校外语教师提升人文素养的专业特质
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基于在高等院校或通过别的学习途径所接受的超越学科的文化知识,形成的教育信仰、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其在日常专业活动中所彰显出的专业理想、职业道德、性格特征和思维模式等方面的气质和修养。外语教师的人文素养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鲜明的专业特质。首先,具备高校教师的一般素质,即合格的知识与品格储备。在知识储备上,具备任教学科的知识和任教学科教学的知识,既精通特定外语学科知识,又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在品格准备上,具备足以成为学生学习仿效的完善人格与美好品德。其次,具备语言教师的专门素质。作为语言教师,其专业知识中不仅应包括语言本身的知识,还应涵括涉及本民族和其他民族文化传统的知识,更应包括对人类语言本质特征和特殊使用规律的知识,即语言学知识。惟其如此,才能深刻理解人类语言的本质,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语言使用能力;才能在语言教学中,遵循语言之习得和发展的规律,选择和使用符合语言使用规律的语言教学方法。再次,具备外语教师的特殊素质。一个合格的外语教师,仅仅具备高校教师的一般素质和语言教师的专门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具备由外语教学特殊性所决定的特殊素质,即有关跨文化交际和外语习得理论方面的知识,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个人品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强化学生目标语文化修养,是外语教师的一项重要责任。要求外语教师具备充分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对母语文化和目标语文化有深入了解。这对外语教师不断提升覆盖中外的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
二、高校外语教师提升人文素养要凸显专业特点
外语教学具有四个鲜明特点:一是对外性。外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外语知识,以服务国家与社会对外交流事业;二是广泛性。我国外语教育覆盖多语种领域,其中英语教育占70%份额,法语、俄语、日语教育占20%左右份额,其他语种教育占约10%份额;三是层次性。外语教学强调基于因材施教理念的层次性,注重语言感悟,突出语言运用能力的养成;四是国际性。外语教学要求与国际接轨,致力于培养学生广阔的国际视野,使之具备学习借鉴各国优秀文化的能力、分析辨别国外制度文明与社会现象的能力、理解包容异域风情和文化传统的能力。这对外语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人文素养提出了很高要求。在高校外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当下,外语教师要适应外语教育的特殊要求,应当把努力突破人文素养瓶颈制约,作为有效增强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的切入点。
(一)提高母语人文素养
提高外语教师人文素养,首先要在提高母语人文素养上下功夫。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下,大学生的母语意识只能增强而不能弱化,相应的,大学外语教师的母语人文素养也必须强化而不能削弱,更不能推向邊缘化。中国语言文化蕴含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结着博大精深的东方式智慧。母语不通,外语很难学好也很难教好。比如英文“MilkyWay”翻译为汉语是“银河”而非“牛奶路”。这个翻译如今看来顺理成章,但在70多年前,鲁迅先生还为之打了一场“笔墨官司”。事实上,新生代外语教师对“银河”一词所蕴涵的“牛郎织女”这样感人的故事,所衍生出的“鹊桥相会”这般凄美的传说,有的未必知晓或知之不多。因此,提高外语教师人文素养,要以构建覆盖母语人文素养与外语人文素养并重的知识结构为取向,努力形成母语人文素养与外语人文素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格局。
我们知道,我国外语学界著名专家、北京大学外语系李赋宁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王佐良教授、许国璋教授,都是汉语十分精通、国学素养深厚的英语专家。比如,王佐良教授的翻译作品“信达雅”兼备,汉语译文神形俱佳,在英语界有口皆碑。以其译作《论读书》为例,译文字字玑珠,令人叫绝:“Studies serve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Their chief use for delight, is in privateness and retiring;for ornament, is in discourse; for ability, is in the judgment and disposition of business.(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又如,许国璋教授1993年出席全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年会时,虽年近八旬,讲话仍铿钪有力,干净利落,语惊四座。如果将他的讲话形诸于文字,无异于一篇力透纸背的美文佳作,其深厚的汉语人文素养由此可见一斑。
相比前辈同行,新生代高校外语教师在母语人文素养方面存在的差距之大,不可以道理计。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社长庄智象教授认为,现在一般大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确实不尽如人意,而大学教师的汉语素养和能力也难以让人满意。所以,要提高大学生的汉语言文字能力,首先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汉语水平和相应的能力。庄智象说,经常有一些高校教师抱怨,他们辛辛苦苦写的论文总是发表不了。但看看这些论文,学术水平高低暂且不论,论文所体现文字水平,令人很难相信出自大学教师之手。由此不难看出,外语教师提升人文素养,要把增强母语人文素养摆在突出位置,以更加自觉的意识和迫在眉睫的紧迫感补上母语人文素养缺失之“短板”。
(二)提高外语人文素养
语言与文化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语言既是文化发展演进的产物和结果,又是文化形成与沟通的媒介,故而外语语言传授与外语文化传播息息相关。外语教学既承担着传授外国语言文字的任务,又肩负着传播外国文化知识的职能,涉及广泛的跨文化传播内容,是综合性很强的工具学科。要求高校外语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得拥有多元化、跨学科知识结构,既涉猎哲学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也熟悉语言学、文化学、文学、历史学等方面的知识。外语教师只有谙熟与教学相关的外国文化知识,才能在课堂准确地介绍这些文化,有效地实施外语语言教学。而就目前情形看,提高高校外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恰恰是一些外语教师的外语文化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外语人文素养存在缺失。一些外语教师上课之所以照本宣科,就事论事,枯燥乏味,了无生机,令学生避之不及,往往与此相关。因此,外语教师亟待大幅提升外语文化素养,不断优化外语教学方法,尤其要在加强外语文化教学上下功夫,致力于引领学生在外国文化知识学习和外语语言能力养成两个方面同步推进,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外国语言能力和外语人文素养。
三、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高校外语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素质提升的原动力来自于教师对职业的挚爱、对学生的责任感和对教学规律的深刻认识。虽然高校教师大都有着强烈的发展需求,但受诸多因素制约,整体看尚未步入自主专业发展的良性轨道。就高校外语教师而言,影响其包括人文素质提升在内的专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有二,一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体意识不强;二是高校教师管理制度改革滞后,不能适应高等教育跨越发展的新要求。因此,高校全方位提升外语教师人文素养,应该拓宽视野,多措并举,广辟路径,在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推动有效人际互动基础上,形成教师自我发展、主动建构并最终达成目标的新格局。
(一)拓宽外部发展路径
高校教学文化环境对外语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外语教学单位应与时俱进,努力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建立健全有效的管理制度,营造有利于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增强教学科研能力的机构文化和学术环境。其路径是:(1)构建“校本培训”机制。外语教学单位应构建“校本培训”机制,积极促进外语教师成长。如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邀请国内外专家到学校举办与语言教学研究前沿接轨的专题式教师培训。教师继续教育要突出学科设置的全面性、前沿性与专指性,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完善外语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2)构建“群体”发展机制。外语教学单位可以通过构建合作性教师学习群体,引导教师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构建学习群体,有利于教师之间密切交往、包容互鉴,整体提升。研究表明,教师相互观摩课堂教学,交换与分析观摩心得,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教师间的理解和认同,带来职业的愉悦和满足。(3)构建“以研究促发展”机制。基于日常教学开展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厘清有效进行课堂教学的思路,还能帮助教师对教学理论保持理性和思辩的态度,促进对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提高教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围绕自身专业发展目标,不断强化人文素养、拓宽知识结构。
(二)完善内部发展路径
外语教师提升人文素养,在拓宽外部发展路径的同时,还要致力于完善内部发展路径,即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反思意识及设计自我发展路径。其对策是:(1)进行反思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是外语教师提升人文素养、促进自身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反思,及时发现自身在人文素质及综合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优化和完善教学理念、方法和策略,加深对教学活动规律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不断深化认知水平,积累教学经验,完善教学行为,增强教学效果。(2)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行动研究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常规性的开展教学行动研究,促进教师在理论指导下系统考察分析自身教学行为,是全面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增强教师科研能力的关键载体。(3)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即教师根据自身和环境条件的特点,采取主动、积极的方式,制订符合自身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和计划,并努力使之实现的行动和行为。遵循教师专业化发展规律,更新教学理念,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加强科研能力,是高校外语教师提升人文素养、加速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陶全胜.大学外语教师的人文素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07).
[2]贾爱武.外语教师教育与专业发展研究综述[J].外语界.2005(1).
[3]吴一安.优秀外语教师专业素质探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3).
[4]夏纪梅.外语教师发展问题综述[J].中国外语,2006(1).
[5]吴一安.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探究,外语研究[J].2008(03) .
[6]陈永明等.现代教师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篇7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教育的必然趋势
爱因斯坦曾经说道:“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意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 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此, 一种能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必然是把科学和人文知识相融合, 提高科学认知与运用水平, 对价值观念具有判断与选择能力的教育。
1. 人的发展要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人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来维系, 同时也要有对精神的体验与享受。同时满足人的外在物质和内在精神的发展需要则要通过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才能实现。美国圣母大学校长赫斯柏认为:“完整的教育应同时包括学习做事 (learning to do) 与学习做人 (learning to be) 两部分。学习做事必须接受科学教育, 养成科学精神;学习做人必须接受人文教育, 养成人文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关心物质世界的同时, 也关注着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类生存的终极意义, 科学和人文精神因此有了更高层次的融合。人们的物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 为人文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 人文理论也需要具有说服力的科学理论来充实和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需要人文理念的正确引导, 才能使社会向更高层次发展。所以, 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也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时代走向。
2. 教育发展趋势引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世界各国普遍开始加强人文和科学知识的教育, 把培养更为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的目标。美国教育在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人文教育。相比较而言, 中国的高等教育形式单一, 偏重政治理论课程, 只是把人文教育课程作为选修课, 削弱了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积极性;再加上传统的中国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 因此不易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也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
所以这两种教育相辅相成、和谐统一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所必需的, 让大学生既会做学问, 又会做事, 更会做人, 这也是现代大学应当追求的教育理念。我国教育改革必须直面这一问题。
二、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人是教育的作用对象, 既是工具, 也是目的本身。要达到“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目的, 应致力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 实现人向自身、向社会的人的复归, “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 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应停留在知识灌输的传统定位上, 而应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 以科学和人文知识作为实体内容, 以人文素养——“价值理性”、科学素养——“工具理性”作为价值取向, 在追求自然、社会、人自身规律的过程中要合乎客观发展规律, 合乎主体目的, 尊重主体价值, 进而实现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 教育主体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共同、协调发展。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视野下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结合的途径
1. 树立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统一的教育办学理念
(1) 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的前提。教育观念建立在人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的基础上, 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特征, 是对教育发展规律及其内在本质的理性认识。当今社会, 人们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和谐统一、相互融合的重要性, 逐渐提高了对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视。
(2) 树立教育“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 培养人的个性特长, 开发创新能力以及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使人们更加深刻认识到科学发展与人文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双翼, 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是社会的需要, 而在此基础上, 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又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实现方式。这就要求教育要首先确定与之相适应的价值理念, 因而, “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相统一”的新的教育价值观, 就成为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重要思想引导与坐标。
2. 重视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结合
(1) 开发、构建、实践多种教学模式, 积极运用网络教学资源, 重视实践教学, 改善评估方式, 加大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力度, 使科学教育课程建设产生质的飞跃;将应用型教学理念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系列精品课程的建设和开发, 使学生夯实基础, 提升文化素质, 提高学生基本技能水平, 在实现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互融的课程建设过程中, 确保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建设健康持续发展。授课方式应由连续式细节授课转变为跳跃式平台教育, 教学形式应由单一式课堂教学转化为多样式互动教学。
(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而促使其成为有益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因此,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与科学、人文素养融合的研究在个性发展、文化传承发展、完善教育等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价值。
3. 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应鼓励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新时代的新要求, 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 为培养素质全面、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人才而努力。其好处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方面, 有利于学生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知识应用于实际, 并服务于社会。另一方面, 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的过程中, 可以增加对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精神, 从而增强对祖国的使命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摘要:教育的主客体都是人, 人在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如果将教育中的人当成一种“工具”, 而忽视他的价值、本质、需要, 则是对教育生命本质的漠视, 并将教育引向“工具化”的歧路。因此, 教育必须将科学与人文巧妙结合, 创建一种新的人文主义思想和新的科技文化理念模式, 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科技,教育,素养,人文
参考文献
[1]龚光军.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与重构[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2) :37-40.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篇8
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或缺失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据2012年5月3日的《中国青年报》,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在参加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召集的“《理想大学》专题研讨会”上说:“我们的一些大学, 包括北京大学, 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高智商, 世俗, 老到, 善于表演, 懂得配合, 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 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他是在应和刘道玉的观点时讲这番话的。
钱教授的言辞是否公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强大、长久繁荣, 这个民族的民众, 不管贫富, 就得自愿地读书, 不懈地创新, 把读书、学习、创新当成一个人终生的乐趣。贫穷压力下的发愤读书能持续多久?富家子弟愿不愿读书, 屑不屑于学习?科学技术在大众心目中的地位如何?
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共青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对青年人提出5点希望, 他对青年有良好的品德、优秀的人文素养寄予厚望。所以, 人文素质教育的不足或缺失这个问题需要引起教育部门、高校、大学英语教师等的足够重视, 不能只停留在文件上、口头上。该文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指出人文素养与高校英语教学的必然关系、阐述高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分析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缺失的原因, 提出加强高校英语教学育人作用的办法。
1 人文素养与高校英语教学的内在联系
1.1 学生的人文素养是什么?
人文素养就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的内在品质。学生的人文素养不同, 其个性表现、为人、做事也就千差万别。每个人的个性、气质一方面是由生理基因决定的, 另一方面也是由后天得来的人文素养决定的。人文素养大都表现在学生的语言、情感、意志、文体技能等方面。人文素养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即基本层、发展层和高境界。前两个层次我们这里略去不谈, 只谈第三个。高境界的人文素养就是:关爱生命和自然, 有高度的主人翁意识, 努力拼搏, 能生动形象地运用本族语、娴熟地使用一门外语;富有思想, 善于创新, 言语得体, 举止优雅, 艺术感悟性强等。人文素养是变化的, 学生如果不注重学习新的人文知识, 不加强个人修行, 人文素养就会退化。高等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全面素养, 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提高学生的全面素养一定要拓展人文素养, 从而学会做人、做事。
1.2 人文素养与高校英语教学的辩证联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 高校英语教学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天然的联系。英语这门语言与学生人文素质这个文化水乳交融, 相辅相成。如果只讲授语言, 不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风情, 就永远学习、运用不好英语这门语言。文化活在语言的背后, 再有天赋的学生也会因为忽视文化而修不成正果。其实, 英语语言的学习和英语文化的学习是一体的。学习有益文化就是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和提高的过程。
语言是组成文化的一部分。同时文化靠语言得以体现。不管哪一门语言都是和使用这门语言的人民的历史、文化等因素有关。文化学习有利于学生语言的学习和理解, 从而使他们正确地使用一门外语。同时, 文化的学习可以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继而能在此过程中逐渐强化文化意识、拓展人文素养, 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文化态度, 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文素养的提高反过来也一定会加强大学生的理解、思辩、表达能力, 从而促进高校英语教学。
2 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紧迫性
高校英语教学与人文素养的内在联系告诉我们:课堂传授英语知识、培养英语技能是天经地义的, 但这只是高校英语教学的一个方面。它另外一个方面, 甚至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育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英语学习到了大学阶段不再是一门简单的语言技能课, 它融语言文学知识和思想文化、道德观念等于一身, 传达了英语国家价值观、文化传统、自然风情、宗教历史、人文科学思想等等。故大学生所读的英文教材是他们了解西方的一个重要窗口, 对他们具有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英语教材就像我们的政治、历史、文化等的教科书一样。高校英语教师像政治教师一样肩负着育人的任务, 因为大学这个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继续形成和巩固的时期, 这期间高校英语教师的正确引导是非常必要的。
近年来看到一些知名大学自主招生的新思路:不仅看学生的分数, 更要看学生有没有自己的想法。这其实在西方教育思想中早已存在。大学生学会做人, 有想法、有创新、有高尚的品德、远大的理想、良好的人文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少讲一点知识、少练一点技能, 学生会用课堂上学到的先进理念、良好素养、科学方法和正确的态度来弥补, 这也就是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
大学英语课本选用的文章大都出自英美书籍报刊的原文、甚至名人名著, 许多课文蕴涵了优秀的人文主义精神。对它们的充分发掘,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有助于他们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因此, 英语教师应恰如其分地利用这些人文素材开展教学, 将其灵活、生动地穿插在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但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到, 虽然在编写过程中, 编者去伪存真, 尽量保留健康优秀的材料, 但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符合中国的国情。不免有一些内容反映西方的价值观, 这时, 教师的引导作用就非常重要。教师应对外来文化的渗透性有清醒的认识, 注意中西文化的和谐。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 强势的英语国家文化会冲击弱势一方, 使之失去自身特点, 甚至有被同化的可能。如果学生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面对外来文化冲击, 就可能发生认识的错误, 产生民族自卑感甚至一味地认为西方的东西都是好的。高校英语教学要想避免上述问题, 就应该在课堂上适当介绍中国的文化风情、人文地理、自然景观和我国在诸多领域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引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应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指出某些文化、价值观不可取的地方。比如在人权方面, 尊重人权、保护人权, 让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是重要的, 但也要注意西方的双重标准, 防止学生以偏盖全, 过分强调自我, 从而成为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处理好大学英语课堂上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不仅不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 还会因增加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使课堂教学更充满趣味性,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更符合教育规律。只要精心规划、合理用时,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只讲语言的相关知识, 即使教师个人英语功底很好, 经验丰富, 也会给学生留下一个单调的印象。在上面提到的刘道玉召集研讨会上, 前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南方科技大学创校校长朱清时说,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国科大少年班题词:不要考100分。这个题词对学生有哲理, 对教师的教学也很有深意!
3 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欠缺
首先, 很多年轻大学英语教师虽然有硕士或更高学位, 但他们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 自己的人生知识和相关经验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基本上察觉不到文章中体现的一些可资教书育人的材料。
其次, 有的老师即使察觉文章中一些好的育人的资料, 但他们认识不到大学英语课中教书育人的辩证关系, 不愿或不舍得把适当多的时间花在育人上。他们习以为常地认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基本上不关他们的事。
再次, 分散备课是导致育人作用不能充分实施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坦率地讲, 无论是公办大学、民办学院, 还是著名大学, 据作者了解, 教同头课的大学英语老师基本上都是各备各的课, 各教各的书。如果在一起讨论问题, 也是课文的知识疑难点。
最后, 不少教师即使有一定的政治思想高度和人文素养的育人水准, 但在课堂上, 他们认为言多必失、话说多了, 传来转去, 不免会有同事、领导对号入座, 从而得罪领导、同事, 不如明哲保身、不招惹麻烦, 只讲专业知识好。从学生这方面讲, 现在很多院校让学生给老师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打分, 即评教。对于现在很多很敏感、很个性的大学生, 很多又是独生子女, 老师话说多了、说重了, 无疑, 也是引火烧身。在教学中作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老师教学认真负责、知识丰富、讲课生动、教书育人、鞭挞丑恶、颂扬善美, 他们的评教成绩并不是很高, 而有些老师很会“做人”, 讲课说得过去, 能让学生高兴就让学生高兴, 他们的学生打分却较高。更有少部分学生甚至学生干部, 他们不愿读书、不屑于学习, 老师若严格要求, 认真教学, 抑恶扬善, 他们会给老师打很低的分, 从而抵消了大部分爱戴老师的同学给的合理的分数。
4 加强高校英语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措施
1) 有关部门和政治思想工作人员要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育人作用引起足够的重视, 把它当成自己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诚然, 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学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很重要, 但是, 结合教学, 润物细无声,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也重要, 甚至效果更好。
2) 适当的英美文学课、英语国家文化课要坚持开下去, 并且派得力教师把它们讲好。同时在课堂教学中适量增加一些中国的优秀的民族文化, 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风情历史、人文地理景观, 从而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3) 取消学生对教师的“评教”或减少学生评教的分值, 教育行业不是服务行业, 教师要有应有的尊严和权威, 只有敢教、敢管、敢言, 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读书是一种辛苦的劳动, 其艰辛度在很多方面强于体力劳动, 教师八面玲珑行吗?学生尚年轻, 对人、对事要有一个全面、辩证的看法仍需人文知识的滋养。
4) 如果继续保持“评教”的话, 则应加大学生评教中“教书育人”一项的分值。这对老师和学生都是一个导向作用, 只教好自己的书, 其它与自己无关, 这样的老师合格吗?让学生也知道:即使读书读得再好, 但对国家、民族责任感不强, 自私自利、投机取巧、不讲诚信等, 从上大学第一天起就是行不通的。
5) 在编撰大学英语教科书时, 编写人员应像重视语言知识技能的编写一样, 把好的思想素养、人文素质材料编进去供教师参考。
6) 实行学科责任教师制。同头课的教师, 要选一名有一定政治思想觉悟、较高人文素养、德高望重的老师担任责任教师, 带领大家一起讨论统一每个单元的知识技能、教书育人内容。
7)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各位教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应加强学习。教到老, 学到老。学习即包括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也包括政治学习、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的全方位的提高。教师要做学生知识的良师、人生的益友, 自身不学习、不提高不行。
总之, 只有具备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老师才是学生眼中的魅力之师。教师如具有这样的人格魅力, 就会把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关怀和信任如阳光一般投射在每一位学生的身上, 使学生倍感亲切和温暖, 从而产生心灵的和谐共振。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既有良好的英语水平, 又有良好的人文素养的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摘要:育人在当前的许多高校或大学英语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实施, 教师应结合教材, 花更多的精力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该文阐述了结合英语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人文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若干问题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2) .
[2]龚献静.大学英语教育与人文素质的培养[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1) :70-72.
[3]陶继芬.大学英语课堂人文素质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11) .
[4]谢敏.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2) .
[5]许艳秋.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 (3) .
论商科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 篇9
关键词: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体系,措施
一、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内涵
《周易》载:“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程颐《伊川易传》释作:“天文, 天之理也;人文, 人之道也。”可见, 在中国古代, 人文包括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在西方, 人文是指高雅学问和高超技艺的教育与训练, 统称教养。“素养”是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和道德修养的总和。人文素养, 就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素质和修养, 其内涵十分丰富,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包括知识、能力和素养三个层面, 大致可分为六方面。
1.科学素养。
这是人们在认识自然和应用科学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内部特质, 主要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2010年我国只有3.27%的公民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 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末日本、欧盟国家的水平。科学素养是科技发展的“软实力”, 只有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才能增强其创业能力, 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2.传统文化素养。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不仅外显于民俗民风、建筑艺术、经典文献当中, 也内化为中国人特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自身修养, 增强社会责任感, 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影响。
3.文学素养。
这是一个人的语言、行为、思想体现在文学方面的综合能力和修养。观其文, 秉其性, 知其人。文学素养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审美情趣以及阅读、写作、思辨和交际的能力。商科院校的大学生尤其需要加强文学素养, 具备丰富的文学史、文学理论知识, 通晓古今中外主要作家和作品, 熟悉儿童文学、民间文学常识, 学会文学创作。
4.艺术素养。
主要指对艺术的认知、体验与创作等方面的素质和修养。大学生艺术素养主要表现在对艺术的兴趣、鉴赏、体验与创作等。商科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 鼓励学生了解多种艺术形式、流派, 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提高其艺术修养。
5.历史素养。
这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认识而形成的内在品质。“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 “读史可以明智”。良好的历史素养, 不仅可以使人开阔视野, 启迪智慧, 明辨是非, 还可以培养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 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6.法律素养。
这是公民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并自觉应用法律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目前, 不少大学生法律知识匮乏、法律意识淡薄, 由此引发的恶性案件亦屡见不鲜, 如2004年“马加爵杀人案”, 2010年药家鑫杀人案等, 其案犯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 培养其良好的法律素养具有战略意义, 影响深远。商科院校尤其要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契约精神。
二、商科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意义
1.顺应现代教育改革潮流
《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多出人才, 出好人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转入大众化时代, 高等教育也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责任, 重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
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非常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商科院校主要培养现代商科人才, 应顺应教育改革潮流, 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观念, 既要重视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更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将学校建设成传授科学知识与倡导人文精神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2.商科院校培养特色人才
国内外的商科院校大都将办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具有较好的文化知识和实践技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商科专门人才, 尤其注重学生素养的培养。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明确提出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道德情操、富有洞察力和深刻见解的, 有文化教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北京工商大学2004年启动“新世纪十大教改工程”, 明确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商科人才的总体要求。湖南商学院坚持培养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 具有市场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商科院校承担着为社会输送高素质商科人才的责任,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其特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3.WTO时代社会亟需高素质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中国作为世贸组织的重要成员, 国际贸易快速发展, 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贸易大国, 正在向贸易强国迈进, 高素质人才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 这种发展态势为我国商科院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要求商科院校培养出既懂经济又经营管理、具有较高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商科院校加强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亦义不容辞。
4.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社会的发展, 归根结底是人的发展;只有提高人的素养, 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 商科院校的大学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及健全的人格等, 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必不可少。首先, 人文素养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人生的理性认识, 使学生在追求知识、获得技能的同时培养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其次, 人文素养教育有利于完善商科院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丰富其人文知识体系, 培养其人文精神,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人文素养教育使学生既具有科学素养, 又具有道德修养, 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 又有健全人格, 保证大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主要不足
1.过分强调专业教育, 忽视人文素养陶冶
爱因斯坦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评论文章, 指出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只能使人形成一种有用的“机器”, 而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目前, 商科类院校大都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训, 却忽视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 对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开设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偏少, 课时不足, 教学资源缺乏。其次是人文素养教育流于形式, 开设的相关人文课程也主要停留在人文知识的灌输, 缺乏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教师和学生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2.单纯依赖课堂教学, 忽视课外教学
目前, 商科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主要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 大多停留在说教层面, 未能很好地做到“学思结合”和“知行合一”, 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因此, 高校必须组织大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人文素养教学活动,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使学生将所学人文知识运用于实践锻炼, 并在实践中得到提升。只有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紧密结合, 才能构成完整的大学教育体系, 这也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3.学生人文素养参差不齐
目前, 商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呈现参差不齐的特点。部分学生人文素养好, 知识全面, 有良好的思想境界和积极健康的心态。但也有不少学生缺乏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以自我为中心, 好高骛远, 缺乏社会责任感。
四、商科院校应构建立体式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1.课堂教学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 商科院校应构建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 将人文素养教育纳入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对教学大纲编制、教材选订和教学组织的指导, 开设种类丰富的人文素养课程, 如历史与传统文化课程, 语言与文学课程, 艺术与审美课程, 心理健康课程, 哲学与思想政治课程, 法律与社会伦理课程等等。商科院校应保证人文素养课程在课程体系占有一定比例, 对授课教师的资质和授课方式做出具体要求, 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 不仅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言传身教, 还应不断改革传统教学方式,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此外, 还应规定学生必须修满一定量人文素养课程的学分, 使人文素养教育得到贯彻落实, 以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2.大学生社团是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 它是由具有共同志趣、爱好自愿组成、自主开展活动的学生组织, 以其开放性、学习性、互助性、趣味性吸聚广大学生。据共青团中央调查, 80%以上的大学生参加过高校社团组织。大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 锻炼了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了团队精神, 开阔了视野, 丰富了课余生活。大学生社团也可以组织有特色的活动, 提高社团成员的人文素养。如理论学习型社团, 可组织社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参观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先烈的遗迹, 提高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如学术型科技社团, 可通过组织学术交流、科技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如社会公益型社团、文学艺术社团, 也可组织文艺演出和公益讲座等, 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商科院校要采取多种措施, 积极引导社团蓬勃发展, 培育优秀社团, 使高校社团真正成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平台。
3.社会是一所大学, 也是商科院校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舞台。社会实践拓展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 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并学以致用, 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国情, 磨练意志, 坚定信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学生通过社会实践, 能获得比在课堂更直接、更深刻的体验,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思想道德、理想情操、人格信念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商科院校应与社会紧密合作, 整合校内校外多种教育资源, 创新人文素养教育的模式和手段。
五、商科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措施
1.树立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 加强人文素养课程建设
培养商科类人才是商科院校的核心职能,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中心。首先, 高校领导应树立正确的人才培养理念, 真正认识到人文素养对大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重要性, 确立以育人为中心, 以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创新意识为重点, 切实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其次,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聘请人文、艺术、思想政治等人文素养层次高的专任教师担任人文素养教学工作, 采取集中培训、学术交流等形式, 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学骨干队伍。再次, 商科院校要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重视人文素养课程的设置、人文师资的配备、经费投入等, 使人文素养教育得到充裕的资源支持。再次应科学规划和全面监控, 增强人文素质教育的计划性和可执行性。制订相关鼓励政策, 调动师生自觉开展人文素养教育的积极性。此外, 还应加强人文素养教材建设, 组织编写适合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特色教材, 尽可能采用教育部推荐的优秀人文素养教材。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引导大学生社团健康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 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具有强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可从四方面着手。第一, 整合校园文化资源, 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建设专门的校园人文素质教育网站, 通过网络平台, 传播人文知识, 宣传人文素养教育的活动和成果。重视校园的文化中心、文化展厅、文化橱窗的建设, 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文化作品展, 普及人文知识, 宣传人文精神。第二, 举办各类人文素养教育系列讲座。聘请校内外专家学者, 开展多种人文知识讲座, 指导大学生提高自身人文素养。第三, 充分发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科技节、大型文艺晚会、人文论坛等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 积极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内容丰富、具有时代特征和商科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第四, 鼓励大学生积极组建各种有益的学生社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 创造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 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 使社团活动成为商科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阵地。
3.校企互动, 加强校外人文素养教育基地建设
校企互动, 高效整合学校、企业的教学资源, 充分调动企业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热心支持, 达到学校、学生和企业多赢的效果。首先, 商科院校应重视社会实践在育人中的地位, 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 规定相应的学时和学分,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领导组织机构和保障体系, 建立社会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其次, 商科院校应结合专业特点, 加强校外人文素养教育基地建设。坚持互利互惠的原则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构建校企合作的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实践平台, 将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充分整合社会资源, 积极开拓企业实践基地, 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起来, 使大学生在企业得到锻炼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培养学生积极回馈社会的感恩意识、服务意识、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4.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完善人文素养教育的评价体系和评估标准, 有利于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使人文素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之效。首先, 学校应建立操作性强的人文素养教育评价体系, 出台相应的评估制度和评估细则, 构建多元互动的科学评价体系, 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 充分考虑评价的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客观性, 避免评价走过场, 敷衍了事。其次, 应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文化社团、艺术活动、体育竞技、演讲辩论及知识竞赛, 并将其作为学生人文素养和能力的评估内容。同时, 学校为学生颁发人文素养教育的结业证书, 完善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档案, 为学生就业、为企业选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马明华, 涂争鸣.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论[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2]袁群人.文精神视域下大学生的审美艺术[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6) .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 篇10
1 人文素养、“互联网+”和易班的相关理论
1.1“人文素养”的含义
“人文素养”一词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中提出[1],有学者认为:人文素养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理性觉识、理论阐述和实践规范[2]。此观点将知识的储备、能力的拓展、观念的成熟、情感的丰富、意志的坚定等因素综合为具有人文素养人群的品质,在此基础之上,升华为个人的性格、谈吐、气场等特征[3]。
笔者认为,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应该包括:豁达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高校大学生必须将自身制定的理想定为目标,发奋学习,努力完成目标;完善修习涵养。高校学生须修正自身人生态度,明确自身人生目的以及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广阔的知识。莘莘学子,圆梦大学,为的就是在大学这个环境下学习知识,这也是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中最根本的。
1.2“互联网+”的概念
2012年11月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易观国际首席执行官于扬第一次提出了“互联网+”的概念[4]。其根本就是将先前相互独立的互联网和工业、农业以及商业等传统行业相结合,产生出更加适合现代化社会的产业。“互联网+”的出现,是中国经济腾飞所产生的必然产物,而它的出现也深刻影响国内高校的高等教育。[5]
1.3“易班”轻应用的概念
易班网络融合了BBC、微博和社交等软件,为高校师生的生活和学习提供了平台,而且专门为高校教师提供了一种服务功能,使高校老师可方便管理学生并且增强了与高校学生的交流。“轻应用”的出现,改变了手机用户针对特定需求下载特定应用软件的局面。用户可使用易班或其他综合应用软件,搜索所需软件,在综合应用软件的网页端访问使用这些应用。而且对于在校大学生开发者来说,“轻应用”的开发,相对传统的手机或PC机应用开发来说,其开发难度低、周期短,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开发者对其进行开发,实现其功能。
2“互联网+”背景:地方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现状与新特点
2.1 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现状
单从就理工类高校培养人才类型来看,理工类高校对高校学生的自然科学进行着重培养,在其他方面却有所忽略。在一项调查某理工类高校“人文活动存在哪些问题”的问卷中[6],发现了很多的问题。有六成以上学生反映,学校人文活动很少,并且其类型单一,覆盖面小。有一半学生认为,学校人文活动的内涵浅显,参加之后并没有太大意义。甚至有学生吐槽学校的人文活动没有新意,缺乏活力,就像是“被讲座”。而在学校组织的讲座中,有九成的讲座是与学校的特色理工类专业相关的。因此,在理工类高校中,高校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主动性需要提高,而“讲座”的内容及方式有待改善。在对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调查中发现[7],理工类高校学生学习人文社科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校教育,但此种方式下的学生称其对人文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了解”,认知很浅显。由此可见,对理工类高校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中,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高校培养内容不够丰富;二是高校培养方式不能吸引学生。高校往往采用“被讲座”方式,强制灌输人文知识给学生,这种方式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不能真正达到培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2.2“互联网+”背景下地方理工类大学人文素养的新特点
快速发展的经济导致了“互联网+”的出现。2016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5年,手机网民人数达到了6.20亿人,在手机网民中,高校的在校大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所占比例为29.2%[8]。“互联网+”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资源,丰富了他们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文字、图片以及视频等信息传播载体使信息方便快捷地传播,但大量的零碎信息会扰乱大学生的价值观,影响人文素质培养的系统性。
3“易班”轻应用在地方理工类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
3.1 培养:重视理工类学生的创造性与人文素养的教育,培养一支人文素质教育队伍
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最根本问题,这与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工作本质一致,大学教师的举止言谈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理工类高校须营造良好的学风,鼓励教师严谨治学,用人格魅力去感召和培养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人文素质同样过硬的高素质人才。教师在各个专业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融入课堂,发挥自身专业特点、特长和第一课堂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人文素质教育传播给学生,寓人文素质教育于专业课中。同时,理工类高校也须有组织、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对人文素养知识进行进修和培训,补充和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
3.2 普及:在校内推广易班软件,增设人文素养公选课程
作为“互联网+”环境下的产物,“易班”被开发了出来,在大学生的手机应用中经常可以看到它的身影。高校教师可以利用其包含的班级主页结构,推行“易班”手机客户端的普及,方便学生在此平台进行沟通和交流,也方便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同时也为下一步在高校推行轻应用奠定基础。
在此同时,理工类高校也不该放弃对在校大学生的传统人文素养培养方式。在理工类高校进行人文素质课程教育,不单单会对当今的唯独使用科学的理论进行纠偏,而且是现代高校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型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体系。理工类高校开设学生人文素养公选课,不仅仅需要高校体现出对深刻关注人文情怀,突出情感熏陶、审美追求等的价值评价内容,而且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体现层次和梯度,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培养。
3.3 研发:发挥理工科专业优势,建造大学生人文素养学习实践中心
在理工类高校设立大学生人文素养学习实践中心,充分利用理工类高校学生对应用开发的爱好和兴趣,开展培训课程,其内容包含基于“易班”平台的轻应用开发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选修课程,并通过此类课程,招募优秀学生。在实践中心,开设研发部门,安排相关教师组织招募的优秀学生开发轻应用,此类应用提供其他类学科的下载资源,以学习人文素养培训知识为基础,共同完成对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任务。人文素质培养课程在实践中进行,学生的自主性和学习潜力会得到了发现和鼓舞,学生在学习的同时锻炼了分析判断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开了门径;教师和学生面对面进行学习,师生思想得以交流,性情得以抒发,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得到提高。
通过“易班”平台,部分学生开发的“轻应用”也方便地传播给本校学生,本校学生在通过此“轻应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了解和学习人文素养知识,自行学习。学生也可通过“易班”平台发表自由评论,检验学习状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学生可在“易班”平台中相互咨询,相互帮助,参与到课程中来,获取更多有意义的学习经验
3.4 营造氛围:结合易班“轻应用”拓展培养途径,融入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
高校可通过“易班”平台及其“轻应用”发布学生人文素养培养中的道德、艺术、礼仪、文学等微课视频,发起“人文素养”相关话题墙,以及完成问卷调查获得“人文素养之星”等的第二课堂校园文化活动,其对营造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导向性作用。通过第二课堂的培养,学生规范健康地学习、生活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使其人文素养得到培养。最后,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可以第二课堂系列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的熏陶和感染,进一步深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总之,“易班”及其“轻应用”是“互联网+”环境下的产物,对于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本文针对“互联网+”的环境,在基于易班“轻应用”的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途径,希望能在教学中与日常生活中正确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养,将“易班”轻应用转化为提高理工类高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人文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教育事业,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理工类高校的人文素养教育仍需要更长久的探索与发掘。
参考文献
[1]傅娥.加强高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12):133-135.
[2]熊焰.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观察与观点,2005(12):90-92.
[3]赵成.人文素质与人文精神内涵问题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家,2004(5):29-31.
[4]郑智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路径——基于“互联网+”对零售业的影响视角[J].财经科学,2015(5):34-43.
[5]综合财经网.“互联网+”促进在线教育大爆发[J].中国教育网络,2015(4):60-61.
[6]滕小艳,谭璐.理工科高校学生人文素养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4(12):52-54.
[7]胡雪峰.理工科高校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研究综述[J].高等教育研究,2007(23):33-37.
高职亟须“补足”人文素养教育 篇11
众所周知,科学与人文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尽管技能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与优势,但如果过度追求技能,忽视了人文素养的培养,对于高职生的长远发展而言非常不利。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走向社会的高职生,不仅仅需要掌握一门“手艺”,更需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素质。
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强调:“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愉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显然,对于拥有技能优势的高职生而言,人文教育的“补缺”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层面,西方职教发达国家已经走在了前面,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都在高职课程设计中加入了“人文”因素,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我国高职管理者应以更宽广的视野、更科学的认知予以高职人文素养教育以应有的地位。
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涵盖理念、机制、职能、资源、队伍、制度等管理要素的全息概念和全面改革,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使人文教育入人心、入体系、入制度。这其中,除了必要的人文课程设计,人文教育师资更是关键要素。如果说技能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机器设备等“物”的因素,那么开展人文教育“人”的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
除此之外,高职教育还应该广泛借鉴普通高校中比较成熟的“通识教育”的理念与教学方法,以使自身的人文素养教育有一个更高的起点。通识教育之所以称为“通识”,就是有别于专注于训练专才的“实用教育”,以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熏陶,凸顯人格完善与修养提高,做到时时有人文、事事有人文。
值得一提的是,人文素养教育十分注重环境的熏陶,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重视自身学校文化建设,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在资源拓展方面,要充分发挥高职教育产学结合的优势,充分利用校外人文教育资源,一方面能够弥补人文素养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另一方面,在利用资源的过程中,更能够丰富人文教育内容,从而体现高职教育特点。
在审美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篇12
一.走进语文教材, 激发美好感情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根”在语文课本中, 有不少文学作品是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 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把学生带进教材, 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把握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 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长江三峡》是—篇描绘三峡自然风光, 诗情浓郁的游记佳作。根据作者巫山“简直象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廓”、“突然是深灰色石岩从高空直垂而下, 浸入江心, 令人想到一个巨大的惊叹号”等描写景物的句子, 加上自己游三峡时的所见所感, 制作成图文并茂的立体课件, 引导学生朗读、欣赏描绘作者传神之笔, 启发学生联想三峡的壮丽风光, 置身于浩荡的江水之中, 聆听江水的澎拜, 体味“江山如此多娇”的美感。既让学生掌握了写景技巧, 也唤起了他们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心驰神往, 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二.把握精神魅力, 树立学习榜样
人物美之根本源于人格的熠熠光彩, 精神世界的伟大高尚。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还可结合课文中的英雄人物, 运用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学生, 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班固的《苏武传》是一篇歌颂苏武民族气节的人物传记, 教学时, 首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课文, 并将苏武的话语、行动划出来, 初步认识苏武是一位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民族英雄。其次让学生讲“两次自戮”、“卫律劝降”、“李陵劝降”、“北海牧羊”等场面, 咀嚼“事如此, 此必及我。见犯乃死, 重负国”、“屈节辱命, 虽生, 何面目归汉”等话语的精髓, 用高尚的形象和美好的人格来撞击学生的心灵, 激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再次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认识到苏武克服困难的精神源泉, 懂得只有树立了为国献身的理想, 才能无比忠贞、英勇顽强。这种层层推进, 步步升温的教法, 使学生正确理解了作品思想内容, 掌握了人物传记写作技巧。
三.推敲经典诗句, 鼓舞学生斗志
杜甫是一个对中国诗坛有过重大影响的诗人, “朱门酒肉臭, 路有冻死骨”集中体现了他忧国忧民情怀。他的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精神的系列诗篇让无数读者敬仰。赏析杜甫的诗歌, 可采用一解, 二读, 三评, 四想的方法进行。一解诗的含义, 引导学生树立报效祖国, 爱国爱民的赤诚之心;二让学生反复吟诵诗句, 在激昂的情绪中思想感情得到升华, 使诗句如出己口, 如出己心;三结合历史, 评论杜甫精神的积极意义, 认识中华民族的精髓。四是联系现实, 懂得时代赋予自己的职责, 要肩负起振兴中华的重任, 就必须更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 刻苦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这种层层深人的方法, 给学生以鼓舞和力量。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推荐阅读:
高校人文教育10-09
高校人文体育教育05-08
人文方向高校教育管理11-18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论文11-27
吉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06-20
高校人文校园09-21
人文素养教育10-23
护士人文素养教育09-27
幼师的人文素养教育09-07
人文素养大学音乐教育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