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专业(共11篇)
人文教育专业 篇1
随着整体护理的全面推广, 要求现代护士不仅要具备丰富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有足够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然而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 致使人文素质教育成为各医学院校护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加强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融人文精神于护理教育中, 这既是护理教育本身的要求, 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 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 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实质上是以传授人文知识, 培养人文精神及提高人文素养为主的教育, 是一种以人格完善为最终目的的教育[1]。
2 高等护理教育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2.1 加强人文教育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需要
现代护理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 以病人的需求为中心, 特别注重病人的心理需求的满足和人格尊严的完善, 尊重对生命内在质量的关怀。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具有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 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人的健康需求。
2.2 加强人文教育是适应文化背景护理模式的需要
现代社会, 人们对于医疗护理的需求越来越倾向于人性化、个性化。美国著名学者伟恩· 尹·莱宁格提出了“适应文化背景护理模式”的理念, 认为在发展科学人道主义护理知识的同时, 应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护理要求、健康及疾病观念、信仰和行为方式, 以便向病人提供适应特殊文化需求的护理理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的经济文化领域进一步开放, 越来越多的护理对象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种族或民族, 其文化背景不同, 这就需要护理思维向多元化拓宽视角, 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更广泛的人文知识, 了解多元人类文化, 才能正确评估不同文化背景患者的需要, 从而提供符合其文化需要的个体化整体护理。而目前我国护理人员这方面的知识远不够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多元文化护理的需要。
2.3 就业市场的形势需求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护理工作, 要求护理人员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应具备较深厚的人文底蕴, 如优良的品德、高度的责任心、包容的胸怀、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抗御挫折的能力、应变合作的意识以及高雅的气质仪态等。在就业市场日益严峻的今天,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无疑会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素质。
2.4 加强人文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21世纪护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要使学生在科学文化、心理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及艺术修养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具备健全的人格, 就必须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 高等护理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对人文教育重视不够
我国高等护理专业的主要生源是高中理科生, 他们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缺乏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 造成人文素质的“先天不足”。进入大学后, 学生一方面渴望在课程设置中增加人文方面知识的内容, 全面发展自身素质;而另一方面又认为人文知识与基础课、临床课相比, 不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 从而在思想上轻视人文知识的学习, 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 忽视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 导致学生片面发展。人文知识的缺少、人文精神的缺乏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道德理性、社会责任感、敬业精神、思想深度以及法律意识的缺乏或淡漠。
3.2 护理教学课程体系的不完善
由于种种原因, 当前许多护理院校开设的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李秋萍等[2]收集国内10所护理学院 (系) 本科教育计划及相关资料, 对各所院校的人文课程设置情况进行整理, 结果显示:①人文课程所占课时比重仍偏小, 10所院校人文课学时占总学时数平均为13.3%, 而护理本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有1/3为人文学科课程。②课程设置不平衡, 随意性较大。③对人文核心课程的选择体现出不确实性, 各高校表现出较大的差异。④课程设置未能很好地体现其培养目标, 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⑤课程结构体系缺乏整体优化, 学科知识之间存在交叉重复现象, 缺乏学科整体性规划;此外, 人文课程在教学方法上大多采取讲授法进行“填鸭式”教学, 教师注重教给学生多少, 而忽视学生感悟多少。而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是要学生从获取的人文知识中探究其中的人文精神, 只有感悟了其中的精神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 才能塑造健全的人格、锤炼坚强的意志、培养创新的精神。
3.3 教师知识结构不全面
护理人文教育横跨医学和人文科学两个不同的学科领域, 对师资素质要求较高, 而我国护理教育者的现状是:绝大多数护理院校教师的教育思想、人文修养与现代护理学发展不相适宜, 缺少人文素质与护理专业的融合[3]。一方面, 护理人文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许多承担护理人文教学的教师是由护理专业教师转型来的, 缺乏深厚的人文、社会学知识。一些则是对医疗、护理了解很少的专门从事人文、社会学科课程讲授的非专业教师, 他们在护理人文课程的讲授中, 不能很好地将护理学与人文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 无法更好地适应护理人文教育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 由于受传统生物医学模式和传统教育观的长期影响, 护理专业教师课堂上讲“病”的生理、病理因素多, 讲心理社会因素少, 不能把医学基础、护理和人文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3.4 课程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的影响
当前的课程评价体系不尽合理, 在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上, 存在“重视认知领域目标的测试, 忽视情感领域、精神运动领域目标的评价”的问题, 尚缺乏可操作的人文素质评价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的成绩难以被社会所认可[3]。
4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措施
4.1 重视理念的导入
各个护理院校领导率先深刻认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实价值和深远影响,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意识, 并通过各种宣教方式使教育工作者认识到时代发展对护理教育的内涵和学生素质的要求, 使之树立新的护理专业教育理念, 并将新理念在护理专业学生中进行科学的教育引导。
4.2 建立和完善具有护理专业特点的人文课程体系
确立人文学科及相关知识和技能教学的基础地位, 形成“突出护理、加大人文”的新型的护理课程结构体系。高校一方面要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 在资源的配置、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加大力度, 保证人文学科的教学需要, 同时对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依然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大胆进行课程结构改革。例如:物理、化学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主课程, 有一定的基础, 大学一年级的医用物理、医用化学少讲、精讲, 适当减少部分课时, 用以增加应用性人文知识的传授和训练。既利于学生适应从高中“应试教育”过渡到大学“自主学习模式”, 又得到对未来职业的了解和憧憬, 更好地投入今后的学习中。杨朝晔等[4]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课时, 使其占到总课时的15%~25%, 适当增加医学人文和护理人文方面的课程比重, 使其占到人文课程总课时的60%。采用必修课、选修课和讲座相结合的办法, 少量作为必修、大量作为选修。在课程的编排上注意加强学科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 使各门课程之间护、医、文相互渗透;在教学中应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中心, 以意境为中心,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践能力[5]。例如我校的《护理美学》课教学全程采用讲授、艺术作品欣赏、演示、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授课, 以全体学生参与一台自编自导自演的晚会结束考核, 90%的学生认为护理美学教育增加了其感受美、表现美、应用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人文教育不是速成教育, 而是长期教育, 人文课程应贯穿在各个年级, 构成人文课程体系。
4.3 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培养是目的, 评估是手段。护理院系应按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把人文素质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整体规划中, 完善学生人才素质的评估标准, 形成综合评估体系。比如将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各种社团、文体活动或比赛等所取得的成绩或表现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各项评优挂钩;将学生参加专题调查、社会实践活动及其见习、实习期间的实际操行和学生的实习点分配、就业推荐、学位授予挂钩, 逐步完善学生人文素质评估内容和评估手段。
4.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护理专业教育的整合, 应抓好两支队伍建设:一方面有计划的培训、深造或进行任职资格考核, 加强对专门从事人文素质教学教师的培养, 提高其业务水平、教学能力及教学效果。另一方面, 通过经常性的师资培训, 提高护理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 使护理专业教师能有意识地将人文应用性知识融入专业教学的相关环节, 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护理操作技术中。
4. 5 注重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
国内外诸学者认为, 隐性课程应作为人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隐性课程蕴涵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 如校园环境、教师人格、师生关系、艺术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 它具有广泛的渗透性, 潜在的影响力和无形的教育价值[6]。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常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首先, 在校园的人文景观建设上力求赋予一定的文化内涵, 比如在校园内设立南丁格尔的塑像, 张贴南丁格尔的名言和护理学专业理念的格言等, 处处体现人文思想, 对学生有积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其次, 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比如成立各种社团, 进行形体训练和护士礼仪训练;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人文讲座、心理沙龙、文艺汇演等活动, 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再次,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 如进入社区、医疗机构、养老院等, 开展献爱心及各种公益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关爱社会、关爱健康、关爱生命, 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吃苦精神及奉献意识等。另外, 教师应用其人格魅力、教学行为来表达人文关怀, 这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形成、人文精神的塑造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丰富的人文知识是学生人文素养生成的内部环境, 加之良好校园文化的外部环境, 两者双向互动, 学生的人文素养随之不停地外化、内化, 最终达到升华人格的目的。
摘要:从高等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以及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等方面阐述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关键词:人文素质,学生,护理教育
参考文献
[1]赵艳, 赵玲.我国护理人文教育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 2007, 23 (2) :114-116.
[2]李秋萍, 杨支兰.护理学专业本科人文课程设置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 2006, 12 (16) :1567.
[3]曾莉.人文护理在护理教育中的价值及伦理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 2010, 10 (1) :73-74.
[4]杨朝晔, 秦红兵.护理教育中人文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护理研究, 2006, 20 (11B) :3003-3004.
[5]李秋萍, 杨支兰.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J].中华护理教育, 2006, 3 (3) :132-134.
[6]宋丽淑, 曾慧.护理人文教育的意义及发展趋势[J].现代护理, 2008 (6) :722-723.
人文教育专业 篇2
【关键词】高职物流教学;教学模式;人文教育
随着国家对物流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我国的物流业迎来了行业发展的春天,伴随而来的是对有较好的职业素养的技能型物流人才的大量需求。这也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才能为企业输送爱岗敬业、具有团队精神和拼搏奋斗精神的人才,成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做好人文教育,无疑是最好的答案。
1.人文教育的内涵
人文教育就是通过知识讲授、环境创造和实践机会的给予,使人类积累的文化成果融入人类个体,转变为每个个体的思想、气质和修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人文教育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一是人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比如文学知识、历史知识、哲学知识等,教育的重点在于拓宽受教育个体的文化知识面;二是文化教育,比如民族传统文化、社会传统理念、主流价值观等,教育的重点在于让个体能接受和认可正确的意识倾向,更好地融入所属社会和民族;三是人类集体观念教育,比如人类基本的道德理念、行为守则等,教育的重点在于使个体能具有团队精神,与他人友好相处;四是精神层次的教育,比如个人修养、个人信仰、人生理想等,教育的重点在于让个体具备高尚的情操,远大的理想,自强自爱。
2.高职院校做好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做好学生的人文教育,对高职院校而言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2.1是高职院校优化教学模式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旨在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端技能型人才,这导致学校往往重视专业教育,轻视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只能交给学生如何做事,却不能告诉他们如何做人。从长远来看,这不利于学生全面人格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只有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才能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模式的完善。
2.2是高职院校培育学校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近年来随着学龄人口的逐年减少,高职院校之间生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要看一所院校能否培育出类似于企业文化的学校精神,以其作为学校长远发展的底蕴和推动因素。如果一所高职院校能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能代代传承的精神,必然能够吸引更多的莘莘学子报考。另一方面,扎实的人文教育能促进学生友好相处,团结向上,营造良好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这本是也是校园精神的一部分。
2.3是高职院校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良好的人文教育能帮助高职院校聚集更多的发展资源。
一是对学生热爱母校、回馈母校精神的培育,能让更多的毕业生从资金、人力资源、企业关系等方面为母校的发展作贡献。
二是能形成好的用人环境,使更多的优秀教师愿意选择高职院校的工作岗位。
三是能突出高职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形成竞争优势。
3.高职物流专业人文教育要与物流实践教学相结合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自然也应做好人文教育。具体操作过程中要与物流实践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面临的一大问题便是教学方法,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采取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也是死记硬背或者漫不经心的消极态度,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因为人文教育更多地需要学生将知识内化成为自身的理念和修养,必须是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去认知和采纳,而这恰是实践教学所能具备的。因此,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要抓好人文教育,需要将其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比如在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培养其对工作的责任感、对企业发展的使命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荣誉感等等。
4.高职物流专业人文教育要与物流企业文化相结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文教育还应注意与物流企业文化相结合,原因在于:一是高职物流专业教育较之本科教育具有很强的技能性和专业性,更接近于企业的实际岗位操作,所以在人文教育中融入部分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能帮助学生提前适应将来的工作环境;二是高职物流专业教育较之本科教育具有更强的规范性和指导性,目标更实际明确。在校园文化的培育中引入部分企业的规范和制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朝符合实际的职业目标发展;三是高职物流专业教育较之本科教育需要更突出的办学特色,在人文精神方学习企业的创业、发展理念和精神,能指导学校、师生以就业为导向,明确办学路线。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文教育与物流企业文化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一是在人文课堂教学中融入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让学生切实了解优秀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增强学生的认同感;二是加强学校和企业的交流,既可以邀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做讲座,也可以送教师去企业进修,避免教师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片面理解甚至误解;三是以企业文化为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教学,让学生掌握更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5.高职物流专业人文教育要丰富与物流行业相关的学生活动
学生活动的开展作为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人文教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物流专业的人文教育应重视和与物流有关的学生活动相结合。比如组织学生创办模拟物流协会、开展物流知识大赛、物流行业发展热门话题辩论赛等。通过这些学生自主创办的活动,让他们在更主动的状态中转化人文知识、信念,培育对物流行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参考文献】
[1]董静.高职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信息,2010,(29).
[2]胡洪彬.高职院校应注重大学精神的培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6(11):28-30.
[3]陈海秀.以企业文化为基础构建特色高职人文教育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2,11:126.
护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的优化研究 篇3
1 人文教育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护理工作是满足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是对人的整个生命进行照顾、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 核心就是关注人的生存、尊重人的价值。人文教育就是通过传授给学生相关的人文知识来塑造健康人格, 培养人文精神, 提高综合素质[1]。
2 设置人文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随之发展起来的整体护理模式, 要求为民众提供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化的健康护理服务, 对护理工作标准和护理人员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2 临床护士人文素质欠缺
医学模式的转变使临床护理工作的重心由“疾病”到“病人”, 以健康为中心,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护士是实施整体护理的主体, 但护理人员的人文素养并不乐观。代彬[2]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用人单位和在岗护理人员进行了人文素质调查, 调查中发现:临床护士具备一定的人文关怀意识, 但心理素质、责任感、慎独精神、法律意识、沟通能力等欠佳。因此更新护理教育理念、明确人文教育目标, 塑造护士良好形象至关重要。
2.3 国际化护理需求
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 (WTO) 成员国后, 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迅速增加, 拉动了对高级护理专门人才的需求。目前, 许多国家的医疗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护理人员缺乏的现象, 尤其是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新型护理观念的高级护理人才更为紧缺[3]。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护理人才, 需要更加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3 人文教育课程的优化
要使护理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提高, 仅在所学课程中简单加入几门人文课程是不够的。需要优化课程内容, 创建人文环境, 提高素质内涵, 全面提升知识、素质、能力。我们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课程体系。
3.1 一个核心
以全面提升人文素质为核心。从新生入学就提出口号:“我选择了护理事业就要向南丁格尔看齐”。让学生从入学对护理专业产生自豪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激发学习护理知识的兴趣。将人文课程教育贯穿于整个在校教育过程中。强化人文关怀理念, 树立人文关怀的意识, 营造人文关怀的氛围, 把人文关怀的理念植入到每个学生头脑中, 实现护理知识、技能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融合。
3.2 两个优化
3.2.1 理论课程体系优化
开设人文课程是提升人文素养的主要途径。在通识教育课中加入形势政策、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等人文社会公共课程, 开设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创新创业、艺术审美、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公共选修课。在专业基础课中加入护理伦理、护患沟通、护理心理学等必修课程, 护理美学、卫生政策法规、护理教育、护理经济学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分布理论授课的整个教学当中。通过学习公共人文知识和专业人文知识, 达到提升护理人文素养的目的。
3.2.2 实践课程体系优化
将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护理健康教育、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5门课程整合为护理技能与人文课程群。在护理实践教学中, 教师率先垂范, 以高度的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教授每一项护理操作。在操作训练时将人文关怀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将人文精神融入到模拟病例法、角色扮演法、小组合作法中。如每项操作老师首先细致耐心的引导示范, 然后要求学生对病人体贴、关心。操作前先进行规范的自我介绍、并评估病人, 操作时注意有效的沟通交流、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操作后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4]。操作考试中适当增加沟通交流人文关怀的分数。通过这种开放性的教育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病人的感受, 学会从病人角度考虑;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创造性思维。
3.3 三个结合
3.3.1 与第二课堂结合
利用第二课堂举办人文讲座, 范围可以覆盖文、哲、理、工、史、艺等方面, 可以有效传播人文思想, 营造人文环境。可以弥补人文师资短缺的不足。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人文活动, 如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摄影比赛、书法绘画、知识竞赛、社会服务、礼仪大赛、健美操比赛等, 使学生在校园文化中感悟人文精神, 熏陶人文思想。
3.3.2 与社会实践结合
学生利用周末、寒暑假进入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开展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 为居民、病人、孤寡老人提供健康咨询、健康宣传、献爱心等各种公益活动, 通过活动增加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心, 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将人文知识向人文素质转化[5]。
3.3.3 与顶岗实习结合
顶岗实习阶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强化时期,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培养学生的爱心、细心、耐心、关心、责任心。将人文关怀贯穿于实习当中:规范仪容仪表, 衣帽整齐, 端庄大方;注意礼貌用语, 对病人称呼要得体到位, 尊重病人;保护病人的知情隐私权, 尤其涉及隐私的护理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良好的沟通能力, 各项护理操作前中后的解释要到位;根据不同科室不同病种的特点, 对病人及家属做好卫生宣教、健康教育、心理辅导等[6]。
通过实施“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 采用动静结合、内外结合、环环相扣的方式, 使学生的人文意识显著提高, 学生的人格健康发展, 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升, 为今后在临床工作中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通过优化护理专业的人文教育课程, 构建“一个核心、两个优化、三个结合”的人文课程体系, 进一步强化和熏陶护生的人文精神和职业素养, 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文教育,护理,课程,优化
参考文献
[1]高云.人文教育在构建特色护理教育中的实践探索[J].中华护理教育, 2013, 9 (4) :395-396.
[2]代彬.护士人文素质现状研究及其培养[J].中国民康医学, 2013, 15 (2) :111-113.
[3]陈军.构建注重人文教育的护理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18 (2) :109-110.
[4]杨连招, 叶凤, 杨祺, 等.护理实践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 2013, 7 (1) :15-17.
[5]王雪琴, 马旭明, 王亚娟.护理学专业人文教育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护理研究, 2010 (1B) :95-96.
人文教育专业 篇4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如何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成为当前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话题。基于此,详细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前教育;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技能是衡量学前教育专业是否合格的关键依据,而人文素养是当前社会所需要的重要的人才素质,其中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审美学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人文素养的培养要求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概述
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和,它是由能力要素和精神要素组合而成的。一般认为,人文素养即指人文科学(包括政治学、经济学、文学等诸多学科)方面的研究能力、知识水平,以及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艺术以及伦理道德等多方面的素养,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相应的人文知识,促进学生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提升,学会正确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并不能直接转化成实际的效益,它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有效显示[1]。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文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智力的提高,以及习惯的养成等,都与学前教育息息相关。因此,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学校方面来说,学校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因此产生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这与办学的初衷形成了偏差。同时使得在教育过程中,比较侧重专业技能课的教学,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久而久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所学习的专业技能课程比重相对较大,而人文素养的培养则比较少,最终导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比较低,且综合素质很难达到素质教育的标准。其次,从教师方面来说,很多学校的教师大都以应试教育为主,专业教育的范围比较小,这种情况使得教师的知识面很难得到拓展,甚至使得教师的综合素养不够高,知识结合不够合理,这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尤其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人文素养方面的知识充分融入到教学过程中,甚至常常忽视对诚信、敬业等方面的教育,忽视对人文素质的培养,使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教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出现了背离。第三,从学生方面来说,学生的人文知识和文字功底比较薄弱,还有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够强,甚至出现了自卑心理,在这种情况下,人文素养很难得到有效的提高。另外,学生对自身的文化基础和良好的沟通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还不够重视,导致学生在毕业之后很难适应社会的教育工作。
三、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策略
1.加强教学质量的考核,为培养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于学前教育专业来说,应确保学生知识和技能能够协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能力,促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将人文素养与人才培养的规划结合在一起,从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标准,通过相应的文体、艺术竞赛等活动,促使其人文素养得到有效提高。另外,还可以把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自信心和责任心等,作为衡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标准。
2.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要想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就要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增加相应的人文素质课程,全面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通常情况下,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包括文化修养课程、审美艺术课程、社会生活课程、人文知识讲座等课程。其中文化修养课程主要以传统历史文化,以及文学经典等课程为主;而审美艺术课程则主要以诗词、书法、绘画、舞蹈等艺术内容为主;社会生活课程则主要以社交礼仪、哲学等内容为主;人文知识讲座则主要以儒家思想、幼儿知识、奉献精神等内容为主。由此可见,无论哪一种课程都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高有着明显的作用,而这些课程有些已经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中,但还有一些课程隶属于先修课的范畴,这些课程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比如,诗词歌赋的学习可以熏陶学生的情感,净化其心灵,从而使个人修养得到有效升华;哲学则可以使学生的智慧和理性思维得到有效启迪;文学则主要以人性和人生等知识为主,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学前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自身精神世界结合在一起,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2]。
3.强化教师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
要想确保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就要在专业教学过程中,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业务能力。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责任,其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的质量和水平[3]。因此,在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的过程中,应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为此,教师应对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使其人文素质教育意识得到提高,并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理念。除了教师要强化自身的人文素养之外,学校也应该树立人文素养意识,通过有效的培训措施,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在这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研发使用相关的人文素养教材,达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
4.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不断融入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内容
通常情况下,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主要以文化课和专业课两项内容为主,其中这两项科目还是以人文素养内容和人文素养知识资源为主,这不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体现在教学方式以及对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来说,它不仅提供学生相应的人文知识,还促使学生掌握其内涵。在教学方法上则主要以人文思想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思想,注入相应的人文理念。另外,在教学目标上则主要以人文素质为主,加强学生对人文感受的理解,促使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在文化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加强对语文课程和儿童文学相关课程的拓展,以促使学前教育学生的气质和修养得到提高,从而成为其稳定的内在品质。与此同时,在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充分发挥专业课的相关科学知识的优势,积极传播优秀的文化知识,从而使其社会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为提高学前教育学生的人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无论是哪一种方式,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都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效地结合相应的课程特点,将专业课程和人文素养教育有效融合在一起,进而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4]。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相关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设置学前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前提,不断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拓展其思维能力,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推动素质教育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曦.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10):43—44.
[2]黄晓霞.中职学前教育———注重人文素养[J].南北桥,,(1):82.
[3]康静,刘佳.浅谈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8):50—51.
人文教育专业 篇5
关键词: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人文教育专业
人文教育专业是要培养胜任中学人文学科综合课程及地理、历史、政治等相关课程教学的应用型人才的师范性本科专业。实践性教学是人文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教学环节,而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延伸,能将理论课程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及基本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然而, 一些高校对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如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对该专业的地理实践教学与地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区别认识不清;除此之外,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教材和师资不足等问题,从而使得地理野外实践教学这一教学环节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这将有背于人文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一、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特殊性
在对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与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上有所不同,一般地,地理科学专业野外实践教学包括部门学科实践与综合实践两部分,而人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其综合性和宽知识面的专业特点决定了其只能进行综合野外实践教学,且实践教学内容上力求与历史、政治等学科相结合[1]。野外实践教学必须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这里的综合有两层含义: 一是地理、历史、政治每一大学科内部的综合。二是在科内综合基础上综合地理、历史 政治、文化生态等内容,使人文教育专业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由此可见,安排地理野外分科实习既没有必要,也不符合人文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特征的要求,地理野外实习只能属于综合实习[2]。
二、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一)野外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等课程是人文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而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旅游地理学这些课程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文教育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应该得到重视。通过野外实践教学过能够使学生将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与在野外环境中所观察到的地理现象结合起来,将课本中知识及野外调查方法渗透到实践活动中,既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及在地理野外实践活动中搜集、诠释地理知识的能力和技能。
(二)野外实践教学可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通过野外教学实践过程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如野外实践过程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这过程当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需要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师生与实践基地相互协调、 相互沟通配合,能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意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责任感,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更好更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同时,野外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适应野外自然环境的过程,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三、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不够重视,没有完善的野外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不少学校依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实践教学是人文教育专业培养方案的一部分,其中野外实践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视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是响应实现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在人文教育专业课程安排中没能体现出来。如百色学院2012年开设了人文教育专业并把实践教学纳入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缺少野外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这就导致了该校该专业的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活动难以开展。
(二)缺乏典型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不够科学的野外实践路线。 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基地具有多样性、流动性等特点,基地建设及其线路选择上应涵盖地理、政治、历史等内容,但当前多数高校的野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择和路线设计不够典型,这导致学生在野外学习的过程中,难以看到课堂中学习到的相关理论要素及地理规律,就算野外学习回来学生依然难以感受到理论与实地观察到的现象之间关系,这使实践教学难以达到理想效果。
(三)缺乏合适的实践教学指导教材。人文教育专业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缺乏较专门的指导教材。目前有不少专业的地理野外实习方面的指导教材,但是人文教育专业属于综合地理野外实习,这些过于专业的地理实习指导教材,并不太适用人文教育专业野外实习。
(四)师资不足。当前很多高校缺少甚至没有专门从事野外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如普遍有这样的现象:哪个班需要搞野外实践教学活动,这个班的班主任就成了野外指导教师,缺乏经费导致教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甚至有些教师并非地理专业出身,也无野外教学的经验,同样成为地理野外教学指导教师。如百色学院人文教育专业目前在校生接近250人,但地理专业教师仅1人,外聘2人,专业的野外实践教师为0,地理教师严重不足,这种情况下,野外实践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因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不少高校的专业野外实践教学最终成为走形式,野外实践教学的效果不言而喻。学生及教师都认为是出去 “旅游” ,野外实践教学成了名副其实的 “走马观花”、“游山玩水”。
四、人文教育专业综合地理实践教学改革建议
针对以上人文教育专业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各高校对野外实践教学应引起重视,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完善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实施方案;二是针对区域地理特点,编制乡土地理野外实践教学指导教材,各学校应该根据所在地区的特点,组织专业教师或外聘野外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制定适宜的包含有自然地理要素和历史、政治等人文内容的野外实践指导教材;三是加强野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科学设计野外实习路线,如我们可针对学校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特点,建设最佳和较稳定的教学基地,规划设计涵盖有各种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资源的实习路线,因为学校所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不相同,因此,在选择建设野外实践教学基地时,应考虑区域范围内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现象既典型内容有丰富的地区。最后要提高野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一名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指导教师,需熟悉与综合地理野外实践相关教学内容,需掌握相关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现象等综合知识,需学会把地理、政治、文化生态、历史等内容整合成一个有机体;在野外实践教学中应配备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与此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培训、加强与其他相关学校交流学习,积极参与综合地理野外实践教学,积累实践教学指导经验,提高指导教师的实践能力及组织和指导综合地理野外实践能力,以保证野外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范中桥.高师人文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2010(3):160-162.
传媒专业教育呼唤人文素养的培养 篇6
一、传媒专业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90后”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本身就需要引导和塑造。
日本著名的媒介研究者林雄二郎曾在《信息化社会:硬件社会向软件社会的转变》中提出了“电视人”概念, 认为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与在印刷媒介环境中成长的他们的父辈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的行为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在网络媒介中成长起来的“90后”大学生, 可以说是典型的“网络人”。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生活伙伴、学习工具, 从网络等新媒体中, 学生可以获得各种信息, 扩大了知识面, 但正是这种便利让“90后”大学生出现了“浅阅读”现象, 缺乏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由于“快餐”文化的影响, 知识较丰富, 但缺乏深度;思想较活跃, 但过于碎片化。而且网络的虚构世界, 也使学生缺少了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与交流, 对现实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少。此外, “90后”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往往父母地过分呵护会导致其存在以自我为中心, 合作意识、责任意识淡漠等问题。然而, 浅层思维、快餐文化、碎片化语言、对现实社会甚少地关注和体验、缺乏责任意识、缺乏理想和信仰。这些都是与媒介的责任、新闻的价值追求、媒介从业者的标准背道而驰的。因此, 怎样针对“90后”的大学生进行传媒教育就为当前传媒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和要求。
2、当前一些不良的社会和媒介环境, 容易导致急功近利的问题。
从当前的社会层面来看, 效益观念日益盛行, 功利行为增多。社会阶段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价值观更加现实。对物质的欲求日趋扩张, 物质越来越成为“成功”的代名词, 而精神的重要性在现实社会中显得有些无力, 因此, 执著的追求人文理念显得越发的困难。
同时, 从当前媒体面对收视率、收听率、售卖量的巨大压力, 自然对于媒体的守望功能轻薄和怠慢。媒体娱乐之风盛行, 知音体、咆哮体、羊羔体等的盛行, 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当前我国媒体对文化、对思想、对道德、传统、人文等传播的弱视抑或是弱势。这对于未来的媒体从业者是一个“示范”, 更是一个“引导”,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媒体从业者们。以电视媒介为例, 媒体在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 往往会偏离社会效益的轴心, 急功近利、心态浮躁, 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 从而导致了报道中人文关怀的表达不甚充分。如《高龄女保洁员再遭飞车撞》 (《西安晚报》2003年11月8日) 《坐台小姐抢坐台小姐》 (《重庆晚报》2005年10月31日) 等。这些新闻标题在涉及有关城市边缘人和弱势群体的内容时, 并没有采取平等、审慎、同情的态度, 更多的偏重于猎奇、追求感官刺激, 对抢劫、凶杀、心理疾病等社会现象不是站在公立、平等、同情、探究的角度, 而是采取旁观和娱乐的手法来撰写, 缺乏最基本的人文关怀。[1]
3、传媒专业招生的生源情况加剧了人文追求的匮乏。
传媒专业在最初的招生阶段, 本身就有一定的“不公平”。这里所说的“不公平”是指不能均衡的按照我国人口的比例和阶层来获得相应比例的学生。这个问题显而易见, 比如这几年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在招生中, 往往是那些能支付高昂的培训费、繁杂的报考费、化妆费、服装费、交通费等费用, 还有每年1万元左右高昂的学费的家庭的孩子能够来报考这样的专业。此外, 日常生活中语音练习、气质培养等优越的环境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这样的选拔标准自然而然的把很多学生排除在了选拔之外。所以, 传媒专业所招收的学生, 本身就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 那么, 他们话语的表达、观点的选取上, 自然而然地就会促使媒体成为中产阶层及其以上的代言。这些在蜜罐中长大的孩子, 没有经历过苦难, 没有真实的体验过人生百态, 就很难会有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悲悯之心。
4、专业院校的培养模式也忽视了人文素养培养的问题。
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就曾表示, 传媒院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课程设置急功近利, 教学只满足于对操作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对基本理念和基本观念的传授, 忽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知识的积淀, 忽视现代人文素养的塑造和公民意识的培育。背离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剧了毕业生就业困难。[2]传媒教育还存在定位的缺失。比如, 目前全国与传媒相关的本科教学单位有877个, 几乎所有本科以上院校都在办传媒类专业。但联系到农村这个占中国三分之二的受众的媒体人才供应环节, 我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并没有在涉农传播领域交出令人满意的答卷。服务农村的理念在各大院校传媒教育中并未确立, 重点院校毕业生停留在大都市, 专业类院校传媒人才毕业定位主要是进入专业传媒领域, 如法制频道、财经频道。由于我国媒体对农传播资源和投入欠缺, 媒介从业人员对农传播还停留在较强的“先入为主”的主观立场上, 对农村受众群体“新农村”建设的多方面信息需求不甚了解。一些反映“新农村”建设的报道, 呈现出的多是物质生活水平极高的典型, 并不考虑农民群体的接受态度。一些媒体从业人员固执在校学习期间对农村的认识, 仍把农民置于弱势信息接收者的地位, 僵硬地把主观评价的媒体符号投放到媒介中, 从而造成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偏颇态度。[3]
二、传媒专业教育人文素养培养的途径和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主观倾向, 是人的审美意识的组成部分, 是人的审美情感、审美态度、审美理想、审美能力的综合表现。曾经的一次上课经验, 让我感受到当前的大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是比较匮乏的。我在当给学生上课时, 让学生描述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时, 学生竟然觉得可笑;让学生描述母亲的微笑时, 学生竟然觉得煽情, 他们对高尚的审美、细微的体味观察充满鄙夷, 反而以丑为美、以异为美、以自己妄自尊大的自我欣赏为美、以外表的所谓名牌、时尚为美。审美, 包括观察美、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等活动, 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也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大学生人生的全过程。因此, 充分认识审美在大学生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阔审美视野, 对大学生活多一些科学的合乎美学规律的审美评价, 自觉地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让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和美好, 对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 创造更有价值的人生,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17世纪日本著名自然主义诗人芭蕉有一天在小路上散步, 看到一棵小花在默默地开着, 于是触动了他的怜爱情感, 写下了一首俳句:“当我细细看, 啊!一棵荠花, 开在篱墙边!”表达自己对自然之美的无限热爱。当观看《杨善洲》的电视片时, 不禁为他的忠诚无私、崇高的品格所震撼, 心灵受到一次冲击和荡涤;当观看抢险救灾的电视直播时, 心里激起强烈的欲望, 摈弃卑微与自私, 为社会和祖国的发展去努力奋斗。美可启真、美可储善、美可怡情、美可陶冶情操。审美可使大学生成为一个有高素质修养的人, 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人。可见, 审美活动有助于传媒专业的大学生调动自己的敏锐的感知力, 增强择善之心, 升华情感境界。
2、着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立足于人的尊严、独立、自由的个性, 给人的生存和发展以关注, 旨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传媒人本身承载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事务的参与性, 但这种参与是一种真诚的职业参与而不是去投机。媒体从业者应该为各个阶层发出声音, 在于是否具有坚持真理的勇气和修正错误的诚意。我们怀念传媒批评的底层感和平民意识。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 没有平民情结, 没有对百姓的理解、支持和鼓励, 没有把深蕴在人民心中的心理的问题明白地表述出来并担当起来, 你的工作就可能成为一种职业化的重复, 新闻媒介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怎样让学生步入社会前, 在传媒教育中融入人文关怀的思想教育呢?第一, 传媒教育要努力做到“三贴近”, 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众。我们的媒体也不是精英的媒体, 因此, 传媒教育就应该以平常人、平常事教育学生。英雄、明星值得关注, 但普通人的生存状态更值得关注。第二, 传媒教育要明确自我定位, 对人文关怀的有清醒的认识。传媒教育是大众的引导者和教育者, 但近年来多数院校的传媒教育缺乏人文品位, 对人文关怀缺乏理性思考, 因此, 应该增加中国史、中国经典研读、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人文类课程, 让学生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第三, 传媒教育要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人文素质, 包括高尚的情操、敏锐的观察力、坚守良知、维护正义、有理性有激情。传媒人不应成为金钱和物质技术的奴隶, 而有责任推崇向上的人文理想、启人心智、关注弱势群体、规避个人隐私、规避报道对象及相关人员的情感和感受, 做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4]
3、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 做社会的守望者。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看, 中国文化“文以载道”的优秀传统深刻影响了中国新闻教育的前世今生和价值判断。媒体的守望功能是人们所熟悉的。要做文化的守望者、思想的守望者, 成为许多媒体人的理想。诚如当年以笔为旗的“文学圣侠”张承志所言: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对于人的本身的尊重;永远有底层、穷人、正义的选择;永远有青春、反抗、自由的气质。何谓具有独立精神的学生, 就是能够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窥一斑而知全豹, 有较好的整体感知和纵深感, 能够把握事物的主次, 主流发展方向;有独立精神的学生, 就是敢于质疑批判, 有敏锐的洞察力, 有主见, 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的学生。有独立精神的学生, 就是能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教育方式, 主动辨别吸纳扬弃知识, 不唯师, 不唯本, 主动、活泼、自然发展的学生。
在文章的结束时, 我想到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教授、博导、广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范以锦在总结一些年轻人为何成为令人尊敬的“年度记者”时, 提出了几点启示:
充满理想和激情, 才能有前进的动力;理想、激情与务实相结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成功永远属于敢于面对困难的百折不挠的人。我想, 这位老新闻工作者的语重心长的话语值得我们传媒教育者去思考和借鉴。
摘要:传媒教育决定着未来媒介的发展, 而当前的传媒教育存在着人文情怀匮乏的问题。本文对目前的传媒专业教育存在人文教育缺失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和阐述, 并试图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传媒教育,人文素养,培养
参考文献
[1]浅谈新闻媒介及其如何体现人文关怀http://wenku.baidu.com/view/95b6ea97dd88d0d233d46a65.html
[2]王文娟:《对当前传媒教育与人才培养的思考——访浙江传媒学院管理学院院长陈兵教授》, 载于《今传媒》2011年第2期。
[3]李彬、霍速:《“新农村”话语构建中农业院校的传媒教育构想》, 载于《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9月。
人文教育专业 篇7
一、中医药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中医院校的大部分专业在归类上归属理科范畴, 这于无形中在原本与人文科学紧密相关的中医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划分了明确的鸿沟, 不仅破坏了中医学科内部的知识结构, 而且误导师生忽略了对人文素质的重视。学生对传统中医专业缺乏感情, 学习难度增加, 加之中医目前较西医的相对弱势地位, 中医学生易专业思想波动, 产生“轻中重西”的想法, 严重影响了专业学习的质量, 削弱了专业学习的后劲, 在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长期以来, 中医教育并未真正落实中医自身对人文素质培养要求, 而过分注重学生专业知识, 忽视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在校期间人文素质提高主要依靠思想政治课和“第二课堂”。有关调查表明, 我国医学院校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只占总学时的8%, 远低于发达国家医学教学中人文课程所占总学时的比例 (如美、德20%, 英、日10%-15%) 。同时人文学科的任课教师多毕业于综合性大学, 普遍在医学和人文科学交叉结合上存在不足, 教学过程中脱离中医实际, 缺乏中医人文专业特色, 难以激发学习兴趣。有些蕴藏着深厚的中医学术思想和理论的课程却被作为选修课, 中医学自身的人文素质培养作用未被发掘和利用, 学生文化底蕴不足, 影响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医专业教育中的重要性
传统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蕴涵着十分丰富而深邃的人文精髓。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 集医学、数学、农学、相学、天文之大成, 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其理论一方面来自对自然环境、健康和疾病的固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 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 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另一方面继承并丰富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深刻指出:“阴阳者, 天地之道也, 万物之纲纪, 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 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以此来阐释自然界变化, 人的生、长、壮、老、已的生理病理机制及防病治病的原理, 成为中医哲学思想总纲。传统中医学的发展实质上是一个不断吸收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新成果的过程。
中医认为“医乃仁术”, 对医学生的医德修养素有很高的要求, 以培养“大医精诚”为目标。历代中医大家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这既是中医的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双重学科特性的要求, 也说明了学科间是相互融通的。没有深厚的人文积淀, 就不可能成为名医大家;没有人文作支撑, 就没有中医的蓬勃发展。中医学自身的人文属性决定了人文教育在中医教育中占基础性地位。
因而, 中医院校应根据现代教育学科融合和交叉的趋势, 在短期内无法大量增加人文社科类课程的实际情况下, 加强在专业课程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完善中医专业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三、加强中医专业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
(一) 切实转变观念, 明确知识结构调整目标
切实转变观念, 本着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观, 共同树立在中医专业课程中开展人文教育的理念, 使广大师生明确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大责任, 并使之深入人心。确立中医专业学科的人文属性定位, 改变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使人文素质教育在中医学生中产生积极作用和明显效益。
(二) 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氛围
大力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融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于校园文化环境之中,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举办人文讲座、名著导读、名画名曲欣赏、演讲、辩论赛、文艺汇演等, 以陶冶学生的情操, 提高文化修养, 为在专业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三) 注重师资培养和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质
在专业课程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须依靠教师去实施, 中医专业教师自身的人文修养和学术造诣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成败。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因此专业教师自身要树立终生学习, 加强人文素质培养的观念, 并积极与人文学科教师交流研究。
(四) 改进教学方法,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
在专业课中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将人文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 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氛围中欣然接受。在各科中医课程中, 展现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与独特疗效, 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 鼓励学生勇挑振兴中医的重担, 同时唤醒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如在中基等中医专业基础课程中传授科学的思维方法, 包括抽象思维和辨证思维等, 在《内经》讲授中加入文、史、哲方面知识, 让学生体会中医的博大精深, 语言韵律的美感。在开展方式上, 可采取多媒体、讨论辩论、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 集社会功能、学术功能、审美功能于一体, 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热点, 疏导思想困惑, 学好专业同时拓展学术视野, 夯实学术基础。在专业理论和实践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 使学生耳闻目染, 思辩不断, 真正使人文内化为自身的人文修养。
摘要:加强在中医专业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中医专业教育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 积极营造浓厚的人文素质教育氛围, 提升教师队伍自身的人文素质, 改进教学方法是加强在中医专业教育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加强,中医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海莲.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合途径研究[J].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0.
[2]傅进军.中医药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1.
[3]李雁.医学院校人文社科教育的现状及比较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7.
[4]陈全功.黄帝内经在世界医学史上的地位[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5.
人文教育专业 篇8
为了培养让病人满意的护理专业特色人才, 我们注重人文素养教育在课内和课外都增加了人文教育内容。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内教育
(一) 增加人文学课程课时量
我们对现有课程内容体系进行整合, 增加护理礼仪、人际沟通、美学等人文课程, 并加大这些课程的授课课时, 并增加实践这些人文素养能力的实践课时, 通过几年的实践取得可喜的效果。
(二) 专业课人文素养的灌输
1. 要改变学生, 先要改变教师。
我们通过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出去参加学习和培训, 提高护理教师的人文素质培养意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注意教书育人, 特别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和有效沟通能力, 提高教师对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重视度。
2. 对教学方法加以改革。
我们在每年的5周技能培训中加入临床护理各科的情境教学案例, 采用角色扮演法, 在教学中不搞单纯的示教, 而是临床模拟情境再现, 将机械的操作转化为工作任务。让一组学生扮演病人, 另一组学生扮演护士。要求学生以正式护士或病人身份进行操作训练, 注意或体验病人的心理变化, 在这样的模拟教学中培养护生的人文素养, 效果非常好,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了提高。
3. 专门成立了护理人文教研室。
使护理专业的人文素养教育成为有专门组织, 专任教师参与的教学活动, 以保证人文素养教育的顺利、合理进行。并不断深入研究适合我院护理教育特点的人文学教育课程。
4. 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灌输人文关怀。
如, 在健康评估课教学中, 要求学生注意细节, 对病人进行体检时一定要先把自己的手和听诊器捂热, 不能把冰凉的手和听诊器直接放到病人身体上;平时称呼病人时改变直呼其名的习惯, 加上“大爷”“阿姨”等称谓。做到行为、语言上都体现尊重病人、爱护病人的护理职业人文素养。
5. 发挥考核的督导作用, 促进良好行为规范的形成。
我们对考试内容和形式进行调整, 将人文素养能力作为技能考核的一项内容, 适应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的调整, 力争做到职业教育向职业需要靠近。
二、课外内容
专门制定了有利于职业人文素养教育的课外活动的整体计划。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期间的课外活动根据需要进行了统一安排, 每学期都要做诚信、感恩、爱心等方面的专题活动, 并且利用课外活动开展一些综合教育形式, 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 入学教育
我们的入学教育重点是突出护理人文关怀的职业特色, 让学生从入学就感受到护理职业的特点, 接受服务意识和观念。
(二) 日常教育
1. 日常生活中要求学生见到师长主动打招呼, 通过一声简单的“您好”“老师好”的招呼, 从细节做起, 从形式做起, 沟通同学、师生之间的感情,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 得到职业人文素养的提高。
2. 成立了天使合唱团等多个活动团体。
组织各种晚会、书法绘画大赛、合唱大赛、护理技能礼仪比赛等十几个活动。这些活动和社团我们都赋予了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比如唱歌不仅只是活跃生活气氛, 而且我们则希望通过唱歌培养学生为病人服务的说唱和与人沟通等职业能力。
3. 每年“5.12护士节”, 护理学院都要组织大型晚会, 会上要表演护理专业的临床操作, 组织授帽活动等。平时实训课和其他集体活动时要求统一穿护士服, 整洁、大方。在生活中培养职业观念和自豪感。
4. 组织学生献爱心活动, 倡导一种大爱, 如献血活动, 已经连续6年因献血人数多、学生积极了主动受到张家口市中心血站的好评, 也为解决我市用血荒作出贡献。仅2010年献血人数就达500人左右。也说明了我们的职业人文素质教育和奉献精神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效。
(三) 假期教育和实习前教育
制订假期教育活动计划, 安排、鼓励学生到医院和社区体验生活, 到医院和社区去不是为了练习技能, 重点是让学生体验职业环境, 特别是体验人文关怀的内容和锻炼与他人沟通的能力等。学生实习前组织专门的实习教育, 强化人文素养, 使学生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 以优质的服务为病人服务。
通过以上措施将护生人文素养能力不断提升, 使学生整体职业素质能力能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饶永梅, 郭舒婕.护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人文素质的培养[J].护理研究, 2007 (6) :551-552.
人文教育专业 篇9
关键词:人文教育专业,学习压力,综合性,交叉性
人文教育专业是基于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产生的、为初高中培养综合文科教师的一门综合化的教育专业。2005年, 教育部首次批准高师院校设立人文教育专业, 第一个人文教育专业是由湖南省怀化学院设立, 自此之后云南师范大学、长春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等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也相继开设此专业。
一、人文教育专业学科特点
人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塑造和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需要, 本科人文教育专业需要, 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 具有一定理论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人才。基于人文教育专业上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要求, 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学科特点, 即综合性和交叉性。
1.综合性。人文教育专业是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综合, 对于此专业的学生而言, 仅仅在学科专业方面, 就必须学习社会学、历史学、地理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从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人文和社会方面综合性问题的能力。人文教育专业学科之间的综合既是纵向的知识的深化也是横向的学科间的融合。一方面加强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指导, 如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 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摸索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同时也重视讲究创设探究和发现的情境, 培养学生自学研究的能力。
2.交叉性。对于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 不仅仅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课程, 还需要构建全方位、高层次、耦合性的知识结构, 多学科之间进行交流与渗透, 将所学习的知识融会贯通, 真正打通社会学、史地政等学科之间的融合。因此, 人文教育专业又具有学科交叉性的特点。
二、人文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压力分析
1.课程设置内容多、范围广。高校人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大致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课等, 从具有代表性的长春师范学院 (见表1) 、大庆师范学院 (见表2) 和湖南怀化学院三所高校的课程时数和课程结构来看, 学生所修的科目较多、知识所包含的范围较广, 所设置课程更像是各个学科的大拼盘, 主要是按照历史类、地理类和政治类分门别类的设置课程。这三所高校的人文教育专业均包括广阔的知识体系, 表格背后隐藏着该专业存在分科教学的现象, 大学资源的有限性, 且由于受教师资源的局限, 各科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又具有“学科本位观”, 长期的分科教学模式, 导致教师教育思想的禁锢, 难以突破学科的界限。
2.学生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学生在学习人文教育专业的过程中不能单纯去复制其他专业的学习模式。人文教育专业在我国起步晚、发展速度较慢, 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探索中的学科。从研究者到学习者, 还未真正探索出一条较为科学合理的教与学的模式。学生缺乏合理的学习方法, 从对于老师和学生的访谈可以看出。
访谈者一, F老师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 死记硬背, 不注重理解与思考;知识点多, 需要反复理解和记忆, 学生不愿意投入精力;师生和生生缺乏沟通与交流。
访谈者二, W学生说:没有根据自身自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 盲目学习, 效率低下。没有及时与老师沟通, 不能确定专业学习的重点, 影响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中不能结合实际, 仅仅拘泥课本, 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就业前景缺乏信心。
访谈者三, Z学生说:学生往往机械式的、零散的记忆知识点, 无法形成对综合性知识的融会贯通。
从访谈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存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高, 不愿意投入精力努力学习;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知识的交流少而浅薄;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关注度不高;学生无法结合自身实际学习, 不能正确地自我评价等等。通常, 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 需要学习的课程较其他专业的内容多、范围广, 综合性和实践性要求都较高, 所以机械学习模式就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造成的学习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学习方法不合理, 导致学生学习能力下降、效率低, 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以至于丧失学习的信心, 心理负担加重。
3.学生对教育实习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校的教育实习考虑到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有继续深造者、有就业者, 采取分散实习与集中实习相结合, 这是由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实习与考研之间存在矛盾所开设的弹性实习模式, 但是这种实习模式在体现灵活自如和人性化的同时, 使得实习无法管理和指导, 也使得实习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最主要的是学生意识不到实习的重要性, 不能够积极参与其中, 导致学生缺乏实际的教学能力, 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兴趣, 对于今后的教学实践缺乏信心, 以至于学生对未来产生担忧以及意识到自身缺乏基本教学技能, 逐渐对该专业的学习缺乏兴趣和期望。
三、减轻学习压力的对策
1.增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课程之间的层次化。综合化的课程设置有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视域, 增强思考的连贯性;有层次的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各科知识时形成知识之间的梯度, 由难到易, 由浅入深, 这样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从而缓解学生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综合文科教学工作所需要的是综合性强的教师, 这需要人文教育专业在各方面培养综合能力强的学生, 因此, 突破分科课程所带来的学生知识面狭窄的问题, 加强学科之间、专业之间的融合与交叉, 就成了此专业的必然选择。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各地区对学科师资的要求, 适当的对课程做出调整。在确保教学质量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 合理设置课程, 适当调整人文专业主干课程和综合课程的比例。
2.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培养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基于人文教育专业的学生受个体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 自我整合知识的能力较弱, 其自身能力提高的前提就是教师的正确引导, 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的能力更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人文专业的教师, 应该放宽视野, 同时鼓励学生对各种问题进行多角度全方位分析与思考, 做好书本外知识的适当延伸, 多关注现实的社会问题, 丰富学生的眼界。知识学习具有社会互动性, 学习者之间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交流和沟通, 分享学习资源, 从而达到彼此之间的提升与发展。
3.提高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能力, 调和就业与考研矛盾。人文专业学生的学习压力主要是由于学生对教育实习的认识程度不高以及就业与考研之间的矛盾所造成的, 需要从提高学生实习的认识程度和兼顾就业与考研两方面来入手缓解学生的压力。首先, 针对学生的实习认识程度不高, 可以从学校和学生自身加以解决。学校或者该学院应该加大对教育实习的课堂和课外的渗透力度, 并且学校要提供多种实习环境, 使得学生针对自身学习经历和兴趣能够有多种选择的权利。其次, 教育实习中更加难解决的是学生的就业与考研间的矛盾, 针对这个较为棘手的问题, 学校应该确立教育实习保障机制和灵活的实习渠道。学校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 并非强制性地要求考研的学生也必须上交教育实习总结之类的证明材料。
人文教育专业作为我国一个新兴的教师教育专业, 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挑战, 学生的学习压力是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突破该专业学生学习困境, 减轻学生学习压力, 需要从改善课程设置、突破传统学习方式和提高学生实习的认识程度等方面加以突破。以此期待人文教育专业未来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钟琼.论人文教育专业的特点和人才培养[J].科技资讯, 2006, (25) .
人文教育专业 篇10
关键词:人文素质 音乐 教师 修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62-02
在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有一个综合知识问答环节。看每一届的青年歌手大奖赛,我们总会看到很多的歌手们面对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那些基本知识,不知道怎样回答,抓耳挠腮、洋相百出。而回答出来的答案,更是让人不敢恭维。我们在欣赏歌手出色演唱的同时,却发现他们的人文素质过于低下,从事艺术专业的,大多认为只要歌唱的好,舞跳的好,就可以走遍天下。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是具有较强的综合素养的人,需要音乐专业的学习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同时进行,同样重视。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对音乐艺术的发展以及从事音乐事业的工作者都有很深远的意义。
一、当今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发展现状
从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讲,由于艺术特长生高考分数较低的缘故,有很多的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才选择学音乐,认为学音乐不需要较高的文化水平也能上大学,这种思想造成整个音乐专业的学生很多都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传统的音乐等艺术,是作为专业来发展的,对文化的要求不那么高,所以,艺人们都专心于学习专业技巧,而忽视人文素质的学习提高。
二、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注重综合素质。文化的进步,要求我们师范专业的学习不仅仅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较强的人文素质的修养。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发展,推动了各门学科的细化,各门学科逐渐细分为系统较为完善的分支系统,比如把声乐分成民族、美声、美声又分为戏剧型、抒情型等等,音乐的教学从以前的唱歌课发展到现在组织完整的视唱、乐理、和声、曲式、复调、配器等,逐渐的分化,这种分化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学习观念及教学观念,把各门分支课程都学好都学精,成为我们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技能,以为将来从事教育能很好地进行教学。在分化的同时,学科发展也在另一个系统与其他领域交流融合,形成交叉学科,又称综合学科,比如:音乐和教育相结合形成音乐教育学、音乐跟美学相结合形成音乐美学、音乐跟人类学相结合形成音乐人类学等,这些交叉学科的发展需要我们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
三、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多方面的能力,音乐教师也是一样的。以现代的发展理念来讲,追求的是人的全面发展,而教育就要培养学生们全面发展。一名教师除了掌握自己本专业和自己所教学科的基本知识之外,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会学生们一些其他方面的知识。以音乐教学为例,我们除了教学生们学会怎样唱歌弹琴之外,我们还需要教会学生们如何去辨别音乐的优劣,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与方法;我们将来当教师时,还需要在教学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而这教学技能的培养和发展就需要教育学的知识来发展。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还需要向学生们进行一些思想道德的教育,而做好这些教育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具备正确的思想理论修养。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作为高等师范的学生,就要在日常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和专业素质。
四、人文素养对艺术素养的发展作用
音乐学院开设了一些具有较强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的课程,希望提高大家的人文修养,同时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也是为了拓宽从业渠道。而学校里开设这些课之后,却很少有同学认真听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们传统的对音乐的认识论没有得到发展提高,认为这些学科没有用,不如学几首歌有用。这几门交叉学科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在一次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讲座中,很多的同学提出了他们的疑惑:“为什们我们开了很多的诸如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艺术概论……的课,开设这些可有什么作用”。在学生眼里,这些交叉学科与专业学科产生了矛盾冲突,他们不知道这些综合学科跟自己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关系,不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些综合学科。人文素养的学习对艺术修养的作用,成了回答这个问题的着眼点,探讨好这个问题,也就能提高学生们的认识,完善学科的发展。
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见效快的特点,学会一首曲子就能唱给别人听、参加比赛等,而学会一门交叉课程,却没有很强的实际作用,交叉学科的特点在于其对人的发展作用,他能提高人的思想觉悟,提高认识论、方法论,对今后的艺术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这就是人文学科的一方面的价值。
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艺人们的艺术修养、艺术境界。越是大师级的艺术家,越注重人文素养的提高,他们博览群书,不拒小流,终成大海,认为只要是有精神价值的都是有必要学习的,而很多学习音乐专业的同学确认为只要学好艺术就行了,其他的人文修养没有必要去学习,他们只是在乎如何的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钢琴演奏水平,而在文化课学习的课堂上认真听讲,认真学习;他们会去看音乐会,而很少有同学会去到图书馆看看书提高自己的文化程度。这就是认识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认识就会有什么样的做法。
人文素养的提高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很重要,第一,提高人文素养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提高自己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第二,人文素养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们从多方面的角度去理解音乐,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对音乐的理解程度。第三,人文素养的学习有助于艺术的创新,给音乐艺术的发展带来活力,音乐艺术借鉴人文知识的有益成分,进行创新。
五、提高高师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学生们的认识
①开展讨论辩论会,以明理。 ②观看青年歌手大奖赛,提高大家对学习文化知识的认识。 ③ 与同学们学习一些大师或者同学们所崇拜的音乐家身上的人文修养,以激起同学们学习人文素质的兴趣。④分析课堂上所学的人文学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挖掘其对艺术提高的实际作用,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
(二)音乐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同时进行,并重发展
①音乐是一种文化体,而不仅仅只是指音响。在教音乐的时候,我们不能片面地教“音响”,而要在教音响的同时教学生们学会理解、分析、运用这“音响”背后的人文素养。②参考青年歌手大奖赛的模式在艺术专业比赛中,同时进行人文素养的考核,作为对参赛者的全面考察。
(三)鼓励同学们进行创新
创新有三种模式:一种是自己在一片空白的领域里开创一片天地;第二种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改造,使各项功能更加的完善;第三种是把别的领域中的有价值的东西进行迁移,迁移到音乐艺术领域当中。音乐大师约翰.凯奇依据东方禅学的思想理论创作了4分33秒,开创了音乐新的时代新的理念,这是音乐艺术与禅学的结合。舞蹈飞天,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飞天,这就是舞蹈艺术跟绘画艺术的完美结合,文学、艺术是相通的,相互的学习借鉴有助于创新,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需要大力的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
结语
高师音乐专业学生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可以这样说,我们国家的音乐水平发展的高低不是取决于音乐专业发展水平,而是取决于音乐文化的发展水平。高师的学生将来从事教师的岗位,就要承担起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文化人,让将来的学生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具备较高人文素质的学生,不能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音乐而不会其他。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从现在起,要认真地学习人文学科,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注重音乐专业学习的同时,多读一些书,提高认识、提高自身的修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人文教育专业 篇11
从积极的角度讲, 人文学科教育本身, 就包含了深厚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类的课程, 是一种求真判断, 用韦伯的话来说, 就是一种工具理性, 讲求形式合理性。文史学科教育呢, 则含有基本的价值判断, 讲求价值的合理性。科学研究可以面对世间一切事物, 将价值观念悬置起来, 人文学科教育却是有所为有所不为, 文学艺术的价值判断, 永远有其难以逾越的边界。有位哲人讲过, 在舞台上, 一个少女可以歌唱她失去的爱情, 但是一个守财奴却无法歌唱他失去的金钱。尽管说, 这两者在现实中都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艺术的表现有它基本的底线。舞台上的守财奴也是有的, 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还是莫里哀的《吝啬鬼》, 还是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作品中出现的那些拜金狂, 只能遭受作家和观众、读者的嘲笑和唾弃。即便是到了市场化、网络化的时代, 文学和审美都有自己的基本规则, 它的求善求美的本性, 都难以改变, 也永远不会转向什么诲淫诲盗的歧途, 转向金钱至上的邪路。同样地, 在历史学中, 描述历史的进程, 揭示历史演进的规律, 永远都不会是为了培养阴谋家野心家, 不是要教育学生如何不择手段地玩弄权术、操纵民心, 视历史为任人打扮的少女, 而是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像古人所言,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鉴, 可以知得失, 以史为鉴, 可以知兴替。治史和读史, 也都是包含着明确的目的性的, 鉴往知来, 醒人警世。所以, 孟子才会说, 孔子修《春秋》, 乱臣贼子惧。我们在教学中, 应该是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结合起来,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合在专业学科教育之中。而且, 无论修文修史, 都含蕴了丰富的、生动的、可以用作人文素质教育的鲜活的材料, 都可以通过潜移默化、薰炙陶冶的方式进行人格养成。
然而, 问题还有它的另一面。在今天这样的学历至上、数字化管理的社会里, 人才招聘的时候, 需要应聘者的各种证书, 英语四六级证书, 汽车驾驶执照, 电脑操作证书, 乃至各种各样的专业学习证明。在这些“硬件”、硬指标面前, 人文素质教育作为“软件”, 就成了软指标。我们很难对学生进行量化的、显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考核, 甚至, 即使有了这种考核, 拿到社会上, 何以取信于招聘单位, 何以像模像样地派上用场?另一个难处在于, 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与今天的市场化、商品化的社会现实的错位, 还和人文素质教育自身的特性分不开。有一位文学教授说过, 学生在学校把文学学得越好, 走到社会上就越是难以适应现实、难以在社会上立足。因为我们强调文学中的美和善的价值, 希望把这些内涵日积月累地灌输到学生的性格养成之中;但是, 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化社会中, 许多方面, 其追求的目标都是只讲当下性实用性, 立竿见影, 短平快, “一次性消费”大行其道, 却不去关注心灵世界, 不去关注精神状况, 不去关注那些无法在市场上获得直接经济效益的内心品格。屈原在《离骚》中曾经骄傲地自诩, “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这内美和修能, 如果无法在数字化管理中表现出其实用价值, 恐怕今人很少会加以重视。尤其是在时值巨大的转型期的中国, 一方面是旧神已死, 新神未立, 现状的急剧变化, 与相应的行为规范的缺失, 造成了人们的行为失范, 伦理道德水准低落;一方面则是权力与金钱的媾和, 腐败现象、花天酒地和进城民工们的血汗工资制度、矿难频发的触目惊心、不容回避, 以及种种丑行陋俗的沉渣泛起、大行其道, 都在冲击和颠覆着人们的良知, 都在挑战人们的道德底线。人文学科给学生讲善讲美, 讲精神境界的超拔高蹈, 美哉善哉, 可信守这些信念, 就很难在社会中立足。我们这些人, 今天都熬到了教授副教授, 工作稳定, 衣食无忧, 站在讲台上, 可以堂而皇之地向学生宣讲人文精神。文学作品所揭示和批判的那些东西, 往往是在现实中和人性中较为严重的负面现象, 因此文学中的这种揭示和批判, 具有了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才引人注目, 才会产生相当的社会影响, 进而被引进到文学的课堂。而且, 这些作品, 也容易引起年轻学生的关注和情感共鸣。但是, 不要忘记古人的训示:衣食足然后知荣辱, 仓禀实然后知礼义。今天的青年学生所面对的第一难题, 却是就业的压力、生存的竞争, 如何顺应时势、选择自己的职业和未来, 是当务之急, 那些形而上的追求, 恐怕只能是暂时要被束之高阁了。
还有一难, 是课堂教学和监督检查难。人文学科的教学, 是建立在对学科文献的大量阅读之上的。先有文学作品, 然后有作家和文学史, 先有历史记载, 然后有历史学。我们每个学期, 都会给学生开列一连串的书单, 指望学生能够遍读诗书典籍, 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自出机杼, 创出新见。但是, 今天的素质教育取代精英教育, 加上扩大招生, 报名读人文学科的很多学生, 出于各种各样的现实考虑跨入大学门槛, 对文史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同时, 文史教育, 不能象数学、物理学那样, 环环相连, 逻辑严谨, 将学习内容都通过一道道练习题、一个个公式推导和一个个理化试验, 加以验证和考察。学生不读作品不读史料, 只要看看教科书, 也能略知一二, 应付考试。这样的本末倒置, 让我们哭笑不得, 以至于现代文学著名学者刘纳教授说, 我们编撰了那么多的文学史, 它的基本作用就是供学生们报考研究生的时候背条条。何其本末倒置是也。另一位著名教授说, 在课堂上讲到作家的生活轶事的时候, 学生们听得很有兴趣, 一讲到作品分析, 学生们就读外语的读外语, 打瞌睡的打瞌睡。我自己也有这种感受。和学生讲讲郭敬明、安妮宝贝, 他们显得比教师还要热衷、还要熟悉, 但是, 对于现当代文学史上那么多的重要作家作品, 他们的兴趣就大打折扣。要在有限的课时里, 把学生引导向文学的路子上来, 谈何容易?尤其是文学的鉴赏能力, 是一种非常精微、玄妙的能力, 它需要的是多读多想基础之上的“顿悟”, 往往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今天的浮躁喧嚣的时代氛围, 何以让学生遁身世外、参禅悟道式地去进行审美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