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2024-07-24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精选12篇)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1

《河北省职业教育规划》提出“要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要求, 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 “要坚持以育人为本, 切实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 突出抓好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的紧密结合, 与劳动就业的紧密结台, 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

然而,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却存在着许多不如人意之处,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 以下问题经常发生在一些职业学校实习生身上。主要问题有: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奉献之心;缺乏责任意识;缺乏吃苦品质;缺乏文明礼貌;缺乏走向社会的心理准备, 对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自制能力等等。

企业方面要求中职毕业生能“零距离”就业, 但从现实来看, 由于人文素养教育的缺失不少职校毕业生还远不能达到这种要求。因此,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人文教育课程和教学模式的改革已是势在必行。本课题小组以河北银行学校学生、课程体系为范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 初步取得了一定成果。

一、河北省中等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现状

调查表明, 现在的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普遍存在技术教育为绝对主体的功利倾向。以我省而言, 在许多的职业学校里只是单纯注重操作技能训练, 强调专业技能的培养, 仅满足让学生得到从事职业所需的技能, 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 培养其树立独立人格和健全心理方面, 明显重视不够, 对于其人文知识、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培养不能给予特别的重视, 有比较严重的边缘化人文教育倾向。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没有在学校整体教学规划设计中列入人文教育课程。学校的教育管理层面对人文教育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把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作为与技能培养相对立的“软任务”看待, 基本上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 不能投入足够的人力、精力去抓, 使人文教育课程逐步被弱化。在问卷调查中, 反映出此问题十分突出。在回答“您认为职业教育人文素质培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时, 教师们普遍认为, 突出的问题表现为“无整体计划”“无针对性”和“教育观念滞后”。在问及“目前职业教育开展人文教育课程应注重什么”时, 82%的教师回答是要“强化考核激励机制”, 71%的教师认为“学校领导应首先提高认识”。

2.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课题研究小组以诚信、自信、创新、责任感、合作能力、敬业精神等人文品质作为调查项展开调查, 发现:只有26%的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创新意识;有55%的学生不能认同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的社会价值, 缺乏自信心。学生“认为同学抽烟是闲极无聊”的占50.62%;“认为校园里恋人公开的亲密行为与己无关”的占60.92%。学生正处于思想的半成熟期, 思想变化非常之大、非常之快, 多数学生明显表现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只注意从大处着眼, 不注重从小事做起。目前, 在职业学校读书的学生, 大部分为独生子女, “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得这代孩子成长于众星捧月的背景之下, 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 缺少吃苦的意识。大工业化时代所必需的合作意识在这代学生身上表现得相对较弱, 只有37%的学生表示出较强的合作能力, 46%的学生有较强的责任感, 39%的学生表现出有敬业精神。而这些人文素养的缺失必将成为制约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3.现有人文教育课程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求。调查中有近九成学生认为“开设人文教育课程”非常必要。这个结果有些出乎调查者的意料。这个结果表明, 职校学生不是对人文教育类课程不感兴趣, 相反有着很高的期望值, 这与我们现在职业学校中比较普遍存在的开展人文教育不够, 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通过问卷, 得到的结果是:接近五成的教师、学生认为, 所在学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比例不足或者非常不足。从细的方面说, 认为不足的学生, 一年级占40%, 二年级占49%, 到了三年级就超过了50%。这三组数字对比表明, 随着年龄的增长, 社会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 学生对人文领域的知识要求, 重要性的认识就越来越高。换个角度也表明, 年级的增高也预示着专业课课时量的增加, 留给人文教育课程的空间就越来越小。

职业学校人文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能适应需要。问卷情况表明, 52%的教师和51%的学生对人文课程教学内容不满意或特别不满意。学生方面, 二、三年级学生的满意度低于一年级学生。53%的学生对教学方式不满意或特别不满意。文科专业的学生不满意率接近55%, 较之工科专业的学生差异显著。

4.职业学校的人文教育课程不能突出职业特色。许多的职业学校单纯仿照一般学校的做法, 对教材不做筛选与整合, 甚至按照普通高校的体系安排人文教育课程。这样, 一方面现有的人文教育课程在量上就与专业教学产生了时间上的冲突;另一方面, 这样的人文教育内容势必脱离了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接受能力, 不可能被职业学校的学生喜欢和肯定, 教学效果比较差。尤其是许多学校不能针对学生专业实际、面向其未来工作岗位开展相应内容的人文素质教育。问卷情况表明, 74%的学生认为教师不能在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诚信、责任、创业、敬业等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 只是单纯传授技能;84%的学生反映, 学校也不能经常对学生进行与职业相关的系统的法律法规教育。

5.教师本身的人文教育教学能力限制。问卷显示, 95%的教师认为在职业学校开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是必要和非常必要的。存在的问题是, 专业课教师本身存在人文素质知识和能力欠缺的情况。调查中, 有27%的教师反映, 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难度较大。另外, 对于什么是职业学校需要的人文素质以及如何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许多教师甚至学校领导还不能给予正确的理解, 也没有较为系统的教学计划进行实施。此外, 缺少鼓励教师进行人文教育课程的研究、创新的激励机制。在访谈中我们发现, 学校领导的观念是以专业教学为教学重点, 教师视专业课为最主要的课程, 把占用课时进行人文素质课程, 参与人文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视为时间和精力上的负担。这也就是人文教育课程成为被忽视环节的原因所在。

二、人文素质教育课程整合的思路及方法

人文教育课程是职业学校使被教育者个性成长、道德完善的重要课程。人文教育不仅让学生更有创造精神, 还可以使学生有能力认识世界、认识真善美, 在未来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关心别人、热爱生活, 以利于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为国家和大众服务。许多相关的数据都一再表明, 现在的各类企业都越来越看重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 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者在课程设计上, 除了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外, 必须全盘考虑学生人文素养对其未来发展的影响。在教学中, 教师应利用课程设置来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对学生人格完善所应该起到的关键作用。这样系统地利用人文课程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 除了帮助学生就业和满足现代企业的用工需求外, 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获得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教育者尊重教育对象的表现。

人文教育课程涵盖的学科比较宽泛, 包括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理想、价值观、精神健康、家庭伦理、责任教育、艺术欣赏能力、礼仪规范等都可以归入人文课程体系的范围。人文课程设置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 课堂教学可以作为知识类传授的主体, 实践型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主题活动、社会体验等方式完成。教学内容应有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提升其道德素养、人文修养和职业素质, 实现其全面健康的个性成长, 使之具备在未来职业实践中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人文教育应通过课内和课外两种渠道开展。课堂是人文教育的主渠道, 课外活动是人文教育的重要补充形式。

1.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学校应加强以人文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改革, 调整专业课程体系, 加大人文科学课程比重, 文理交叉互相渗透, 建立统一的各专业必修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 (1)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程;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形势与政策”课。这些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 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与一般的人文素质选修课不同, 其内容体现着支配国家、社会和政治生活的主流意识形态, 在素质教育体系中起着核心、骨干和主导的作用, 是人文素质教育的灵魂。

2.挖掘文化基础课程中的人文教育因素。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文化基础课非常有限, 大多数学校主要开设了语文、英语、数学、政治、体育, 但这些课程中包含着丰富的、潜在的人文内容,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它们充分挖掘出来, 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 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构建健全人格。语文教材中人文素材相当丰富, 职业学校由于没有高考指挥棒的指挥, 教师对字、词、句、篇的讲解可不作为重点, 而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内涵, 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人文思想。

3.在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精神。在职业学校中, 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占据了他们在校时间中的大部分, 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和机会接受专门的人文知识教育。虽然专业课主要传授专业知识, 进行技能训练, 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导下以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作保证完成的, 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属于人文精神, 我们将这些人文因素和人文精神有意识地挖掘出来, 传授给学生, 同样能达到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目的。

4.开设人文选修课。不同的学生对人文知识方面的兴趣是不同的, 如果硬性要求每个学生接受同一内容的人文知识学习, 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不感兴趣而采用应付的态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不受班级、年级限制的人文选修课, 如《修身养性》《道德经》《心理健康》《诗词赏析》《演讲与口才》等。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每学期选择一门, 实行走班上课。由于是学生自己选择课程, 都能够认真地、主动地学习。这些课程的教材可以由老师们自行编写, 形成校本教材, 也可以结合本校实际使用比较成熟的教材。

5.课外活动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不自觉地接受人文教育, 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我们可以组织校园艺术节、校园体育节等课外活动。艺术节内容丰富, 有演讲、诗歌朗诵、美术、音乐、舞蹈、书法等十几项比赛, 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艺术熏陶和美的教育;学校体育节不同于田径运动会, 可以设计一些集体项目, 让参与的学生更多, 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如集体跳绳比赛、班级拔河比赛、篮球赛等项目。这样做既可以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也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与喜爱。

随着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 职业教育学校既要加强学生职业技能的学习训练, 又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促进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这样才能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实处, 才能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郝丽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教育初探[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8) .

[2]姚和平.大学生艺术素养缺失对科学素养的影响及对策[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1) .

[3]梁燕.谈艺术教育对高职学生素质的影响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 2007 (12) .

[4]张科海.推进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12) .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2

2人文关怀理念的概述

人文关怀指的是以人为主体,进行维护人、尊重人、关爱人以及关心人,对人们的个性化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关心人的精神世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人的全面、综合发展。人文关怀和人的理想、命运等存在直接的关联,在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人文关怀指的是以学生、教职工为核心进行关心、关怀,尤其是教职工,给予教职工精神和物质帮助,为其创造良好的工作以及学习环境,同时采用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充分地调动教职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化地发挥教职工的内在潜能,提升其综合素质,促进其个性化发展。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应该打破传统管理理念的桎梏,努力探索一套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实现他们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3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高校管理工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高校在进行教职工管理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人文关怀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

3.1以人为本原则

高校教育管理的人文精神必须强调以人为本,即始终以教职工为核心,关心、理解以及尊重教职工,将教职工放在高校最重要的地位,尽可能地满足教职工的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进而实现教职工的全面和综合发展。具体来说,应该尊重教师的个人需求与尊严,尊重教职工的个人价值与个性;帮助教职工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发现人才,并为人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更好地促进所有教职工的综合发展;还应该对教职工的需求进行深入了解,采取一系列激励、引导机制,不断地挖掘教职工的潜能,激发其创造力,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才能够实现教职工与高校的健康、协同发展。

3.2激励原则

人都有精神需求以及物质需求,教职工也不例外,并且高校教职工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重视精神需求。因此,在进行教职工管理时,应该采用精神与物质方面共同激励的方式,也就是说通过满足教职工个体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以便于更好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要求创建更加科学化、人性化的考核体系,制定客观、规范的评价标准,并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措施,以便于更好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主动性。

3.3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价值准则之一,高校管理者在进行教职工管理时,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聘任教职工时,应该重视能力,以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以及为人师范等标准进行人才的选拔,更加强调技术性和专业性;在进行利益分配时,应该以教学、科研等为基础,坚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进行利益的分配;创建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这样能够形成良好、健康的竞争环境,让所有的教职工能够在良性竞争环境中健康成长和发展。

4加强基于人文关怀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探析

基于认为关怀理念的高校教育管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理念

高校管理人员应该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理念,充分地认识到教职工的重要性,在进行教职工管理工作时,应该转变传统以工作为导向的管理理念,逐渐实现向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方向转变,这种人本管理理念,是现代管理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高效管理者最关心的问题是人的问题,其核心就是认识、尊重人性,紧紧围绕关心人本身、人与组织、人与环境、人与工作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充分地体现学校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

4.2推进民主化管理,落实政治民主权利

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落实政治民主权利,才是人文关怀的最高层次。在进行教职工管理时,应该重视共同参与和上下沟通,重视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全体教职工都能够参与到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学校管理提出建议,这样能够符合教职工各方面发展的需求,充分地体现管理的人文关怀。当制定好制度之后,还应该由教职工进行监督,在监督过程中应该坚持公开制度,对执行程序、所有校务等进行公开,让大家都能够清楚明了。同时,还应该创建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专门的监督部门,并发动全体教职工进行监督管理,这样能够防止出现弄虚作假、执行不力、暗箱操作等问题,一旦发现上述问题,应该查明情况,并进行严肃、认真处理。

4.3制定完善的制度

在进行教职工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制定符合“人性”的管理制度,重点关注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价值,重点体现人文关怀,这样才能够充分地激发教职工的热情和潜能,实现教职工的综合、全面发展。高校管理者应该在政治、民主的基础上,不断地健全和完善人文关怀制度,既应该完善实体性制度,还应该完善程序性制度,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制度的“立、改、废”程序,以此保证制定的制度能够按照正当的程序执行,一旦发现原有的制度存在漏洞,则应该立即对制度进行修改,如果出现原有制度和人文关怀理念相悖的现象,则必须废除,只有这样才能够切实地保证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如果缺乏科学的执行制度和程序,一切制度将成为空谈,因此,应该完善程序性制度,并且程序性制度制定的越详细,越能够体现制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为了进一步完善程序性制度,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应该制定目前缺失的程序性制度,在保证制度合法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尊重教职工,为教职工的切身利益着想,充分地体现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这样能够保证高校教育管理有章可循、有章必循以及违章必究,一旦出现侵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现象,必须进行严厉的惩处;另一方面,应该对现有缺少人文关怀、不合理以及不合法的程序性制度进行修改。此外,还应该尽可能地为教职工提供发展机会,帮助和引导教职工进行职业生涯发展和规划,从政策和制度层面体现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尽可能地满足教职工的个性和发展需求,促进教职工的综合、全面发展。

4.4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行政执行能力

为了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整个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过程,除了应该制定完善的人文关怀制度以外,还应该将各项制度真正地贯彻和落实到实处,这就要求清楚地认识到执行的重要性,只有高效地执行才能够充分地发挥作用。因此,应该不断的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行政执行能力,在进行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应该充分地体现人文关怀,进而制定出科学、可行的管理制度,并且当制度制定完成后,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执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执行程序与监督制度,保证各项制度的能够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到实处。通过健全监督机制,能够对高校管理者的整个管理过程和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如果出现执行不到位的现象,应该采取必要的惩处措施进行警示或者警告,进而激发所有管理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执行力,保证各项制度能够真正的贯彻和落实到位。

4.5健全激励机制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高校管理者应该对激励机制进行创新和完善,不断拓展激励领域,更好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传统依靠奖金、工资等经济手段为激励的方式,暴露出许多问题,其激励作用也在逐渐地降低。因此,在现代教职工激励管理方面,应该充分地体现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对教职工的激励焦点逐渐转变为人文关怀、柔性激励为主,例如,在教职工的精神需求方面,应该基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这样能够充分地尊重教职工,基于教职工的不同需求层次,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充分地体现对教职工的尊重以及自我实现;再如,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激励机制,心理契约和经济契约不同,是存在于员工和组织之间的隐性契约,其核心是让教职工能够明白组织与自身目标的一致性,虽然两者之间没有文字表述,但是两者之间的关系却非常明确,高校管理者合理地利用心理契约,能够保证所有教职工在动态的条件下,与学校保持良好的关系,实现教职工和学校的共同发展。

5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地重视教职工管理的人文关怀,关注和关心教职工自身,始终以教职工为本,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理念,推进民主化管理,落实政治民主权利,制定完善的制度,提高高校管理者的行政执行能力,并创建完善的激励机制,将人文官关怀渗透至教职工管理的各个方面,使高校教职工管理更加人性化,进而实现教职工自身和学校的共同发展,这也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3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在一定的教育沟通情境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以共同的客体(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为中介,借助于语言符号系统,运用非强迫方式而实施的一种以建构受教育者完满精神世界为目标的主体间的关于思想道德信念以及观念、知识、情感的双向交流与互动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过程中,沟通既不是一种单纯的语言对话行为,也不仅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交流,而是一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全面的心灵对话过程,是沟通主体之间知识共享、情感共鸣、智慧共筑、意义并生乃至共同提高的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是涉及心灵的活动,是各种教育行为中最需要教育艺术的一项活动,它甚至无法按照教育家、政治家规定的原则和意见来设计其内容、政策和实践。而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性往往做得还不够,因此我们往往听到“听够了”、“烦死了”、“偏不听”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态度。其原因固然不少,但我们这里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处理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来说,就如同蜜蜂采花酿蜜一样,是一个以知识规范和材料为基础的再加工和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将“甜蜜”呈现出来的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非常强调政治教育,凸显思想道德的规范和要求,这些表面看起来与“甜蜜”完全无关,但是对于这些政治、规范和要求的教育是重要也是必要的。这就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它要求客观上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化有形为无形”,通过自己的加工转化,使传递的信息内容呈现出亲和力,表现出人文性。

一、避免直接告知,注重逻辑推导

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用语,著名的现代伦理学家黑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命令、判断和道德语言虽然同属于规定性语言,但后者不是一种诉诸于情感的命令,更不是直接的说服和劝告,而是有自身表达的逻辑规则。”[1]本身具有强烈的思想道德需求,他需要知道自己在现实社会中如何获得社会性,具体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直接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具有社会性,但是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者往往将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理所当然化,他们本身的理解可能也潜隐着一些连他们自己都不以为然的信念,并将此类思想规范观念化,视为一种先验原则的系统。因此,在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沟通活动时,想当然地认为将这些直接告知受教育者并使之照做付诸实施就行了,这样做实际为这些思想观念的绝对化以及其他被视为本质或“真理”的绝对化铺路。而现实情况是,受教育者对此在内心深处往往是不以为然的,他们往往需要“理”,需要说服性。也就是说,教育者不能简单地将政治思想、道德规范等放置在受教育者面前,直接告诉他们接受就行,这些是“真理”,而应该在告知这些思想规范的同时,进行一个讲“理”的过程,通过逻辑推导,推导出这些思想规范的正确性、有益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虽然说直接的命令也许会得到畏惧与服从,但只有真正的理解才能产生人的内心信念,从而走向自律。因此,当思想政治教育者试图帮助受教育者建立一种价值观时,毫无疑问是要善于做有说服力的理性推理,亦即逻辑推理。例如,在进行奉献问题讲解时,教育者不仅要列举实例并进行针对性的点评以达到情感渲染,更需立足理性完成有说服力的推导。经过系统推导从而使受教育者明确奉献对于个体身心以及对自身和他人的关系究竟有何作用,语言表达应该表现出内在的理性逻辑。事实上,当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沟通过程中提出要求时,尤其是要求受教育者接受和服从时,非常有必要考虑到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道德需要。泛泛传播一种思想认识或者道德规范往往无法触及到精神的层面,需要对受教育者作简洁清晰的理性引导,使受教育者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和益处。缺少了这样的一个逻辑推导过程,思想道德规范很可能只能是硬邦邦、令人生厌的条文和框框,也只有经历了这样的一个推导加工过程,硬邦邦的条文和框框才更易变得“柔软”,才会具有较大的可接受性。

二、弱化命令指示,拓展沟通方式

多数思想政治教育者习惯以命令式的祁使句作为其语言方式,这种命令指示式的方式一定角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话语霸权,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其主体地位和利益要求无法得到应有的重视,而被动往往就意味着缺少积极性、缺少热情。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教育者应较少使用这样的命令指示性词语,而是以对话、谈心、交流、探讨为主要方式。其实马克思主义的创始者们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他们的理论的。对于“什么是共产主义”这个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仅仅是从基本意向上作出了设定,他们本身从未清晰而明确地论述过这个问题。而在中国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时代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也仅仅用了一个“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否定式的说明来督促人们去继续探讨,他本人并没有用直接现成的论断性话语去给予说明。这种开放性的表述方式既符合历史进程,又贴近接受者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培养了思维方式,敦促受教育者主动研究和思考。此外,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加工转换信息词语时,要力求平实,沟通方式要体现“三贴近”,就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用合乎沟通规律、符合人的接受规律的方式来处理沟通内容,力求克服重口号不重实效的形式主义。比如说在要求受教育者“必须遵守法律法规”时,可以从个人对社会的适应性、从个人需要的角度来加工处理,从而避免命令口吻,凸显亲和力,体现人性化。经过如此加工的思想规范其实才更具沟通性,才能使教育者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三、重视价值判断,结合事实判断

一般而言,价值判断带有鲜明的确定性、倾向性、情感性和经验性,而事实判断重在描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偏重价值判断,价值判断一般给人以武断的感觉,容易使人抵触反感。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教育者首先要厘清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然后才可以灵活地结合运用。受教育者如果犯了错误,做出违反有关规定的行为,教育者在沟通时切忌急于给出价值判断。缺乏调查、过于武断的个人评判有时会有失偏颇,它不仅仅造成语出伤人的现象,更会伤害受教育者的自尊心,使其产生防范心理和陌生感,从而打击其参与沟通、说出真相的动力和勇气。思想政治教育者假若在沟通中能够消除陌生感和防范心理,耐心地引导对方诉说,使自己能够理清事实的来龙去脉,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和价值引导,如此方为理性合理的做法,才能够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教育者若能将两种判断熟练使用,就会使二者相得益彰。不可否认,客观而冷静地去阐明一件事实是极有说服力的。一般来说,教育者无论是在群体沟通中还是在个体沟通中,理智的事实分析与判断更容易博得受教育者的尊敬、理解,展现思想道德知识和规范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得到真正的遵从。然而,价值判断的影响力更为直接,这种价值判断总是给人印象更深,且富有浓厚的情感,很容易引起人的共鸣,故而影响力度更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图景是,教育者亦或受教育者都容易用价值判断代替某种事实判断,而价值判断本身所固有的私人性、主观性往往使思想道德教育难以贯彻其普遍规则,甚至于难以维系人类的普世伦理。教育者随意地去评论人和事,草率地给受教育者下结论,简单地政治化地歌颂一种理念,传播一种思想,这都是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相分离。如此这样,不仅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判断力绝无可能,还会造成受教育者“所想”与“所说”相分离,缺乏真实性。不难看出,事实判断不可缺少,它增加可接受性;价值判断也不可或缺,因为它增加信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沟通只有将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机结合起来,在事实判断之上建立起价值判断,才会更显人文性,更有亲和力,如此沟通才更有穿透力。endprint

四、善用“默会知识”,接轨现实沟通

默会知识由匈裔英籍思想家波兰尼最早提出。他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类。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地图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如果我们把第一类称作明确知识,把第二类称作默会知识,我们可以说,我们总是默会地知道,我们认为我们的明确知识是正确的。”[2]这段话也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通常所说的明确知识,是指可以借用各种语言、文字和符号予以准确表达出来的知识,而与此正相反,默会知识则是人们内心明白、明确却难以靠语言、文字来明确表达的知识,是指那种要依靠人内心的心领神会才能获得的知识。换言之,默会知识是在日常实践中人们所拥有的关于某类事物的知识,相对于明确知识的语言充分表达形式,默会知识一般是缄默的,往往并不采用明确知识的语言、文字、符号的表达方式,然而,虽然无言却在其他的表达形式上是有效的。波兰尼还提出,“默会知识是自足的,而明确知识则必须依赖于被默会地理解和运用。因此,所有知识不是默会知识就是根植于默会知识。一种完全明确的知识是不可思议的”[3]。这也就是说,一般情况下明确知识往往是以默会知识作为自己的基础的,默会知识是任何明确知识的根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默会知识是比明确知识更为优先也更为基础的维度,毕竟人们所知道的知识总是多于人们所能言说的知识。同时,默会知识还有另外一个特性,就是它还表现为是一种个体知识。默会知识作为知识的一种,是与认知者个体无法分离的知识,一旦与认知者的个体相脱离,默会知识就自然转化为具有公共性的知识,也就不再属于默会知识了。此外,默会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还表现为认知者的个体体悟过程,认知者若想获得默会知识就必须经过个体自身的亲自参与,否则没有渠道获得这种默会知识。同时,默会知识是具有非批判性的,也就是说,人们对于这种只能依靠心领神会而不能用语言文字表达而获得的知识,一般情况下很难对其进行形式逻辑分析和批判性的思考。

波兰尼所提出的默会知识,既丰富了人们对知识整体范畴的认识,也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沟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一般人看来,个体知识就是个体所拥有的完全主观的知识,具有主观性,而事实上,个体知识不仅仅具有主观性,也具有客观性的特点。“个体知识是个体以高度的责任心,带着普遍的意图,在接触外界客观实在事物的基础上所获得的知识。它是个体内在的体验与个体对外界客观事物的认识的统一体。因此,个体知识并不等同于完全主观知识。”[4]既然默会知识有客观性,那么思想政治教育者就要重视受教育者的个体知识,要能够利用它为己所用。思想政治教育沟通中,教育者如果可以将受教育者的默会知识用好,巧妙地将默会知识与沟通信息“嫁接”,就能够拉近自己与受教育者的距离,将沟通信息内容与默会知识有效接轨,这样无论是在沟通信息上,还是在沟通方式方法上,都能够显示出对受教育者的关照,凸显其亲和力,展现出人文意蕴。就是说,如果教育者在进行沟通时,能够针对对方的学科背景或者生活经验,有意识地在所举案例中体现出这些,就会和受教育者的默会知识暗合,就会拉近他们对沟通内容和活动本身的距离,不仅使他们有亲近感,有参与沟通的热情,而且还会使他们能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真正参与沟通,使思想道德规范留存于受教育者的心中并内化、固化为自身的素质,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沟通的有效性。

————————

参考文献

[1] 万俊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卿志琼.有限理性、心智成本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出版社,2006.

[3]钱振华.科学:人性、信念及价值(波兰尼人文性科学观研究).北京: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4]李轶芳.交往教学理论探讨.华中科技大学,2004.

[作者:谷佳媚(197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法学博士,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4

1“两课”教学为主,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两课”教学通常指我国现阶段在普通高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通常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以及思想品德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构成。学校对这些课程的开设,形成了一个完备、系统的课程体系,确保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日益增强。这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自立意识、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而“两课”教学对于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思想观念,端正学生动机,确立人生方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者。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强化育人教育本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2 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为辅,深化素质教育内涵

在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培养。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的开设,无疑对深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建设,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一般高职院校,都将素质教育公选课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具体分类,则按学校实际而言。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分类,既确保了学生应了解、掌握的人文素质教育知识,也保证了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的自主选择。由于现在学生都是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弱,自主意识强,抗压能力低,而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就很重要。很多院校都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不少学校还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定期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做期测试和了解,这都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课程开设只是确保学生的知识了解,而更重要的则是学生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学习,自身的能力和精神品质得到提高和内化。“人文素质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个人成为广义上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1]“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就是指大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通过将文史哲艺等方面知识内化而表现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待人接物的处世态度。”[2]所以,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的开设更为重要的方面则是要将学生在课堂所学,转化为个人所用,体现出综合素质。

学校在实施人文素质公选课的管理时,要让学生在规定学制范围内,修满相应的学分,人文素质公选课的考试、考核要引起学校、教师学生的重视。对于未能完成相应的学分的学生要给予一定措施督促。

3 人文素质拓展活动为途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公选课的开设就是将学生在课堂所学书本知识,转化为个人所用,提升综合素质。而人文素质拓展活动,则是实施理论知识转化为个人能力的有效途径。通常情况下,素质拓展活动是与素质教育紧密相联。一般院校在学生业余时间里,开设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社团活动、人文素质教育系列讲座、职业技能活动和创新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当学生自己去组织、策划、参与活动时,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增强了学生处理问题能力。

对于学生活动开展,学院和教师也要高度重视,起到领导、统筹作用,学生毕竟经历的事情少,有些突发事件还难以较好处理,这种情况下,教师和学院领导的出席,即确保活动现场秩序的维持,又可以帮助指挥、处理一些突发问题。如果的针对活动的开展,给予建议、指导,那将更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对于有些学生,缺乏参与活动的热情,作为辅导员和班级骨干就要调动此类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活动中,一些学校的综合测评也体现学生参与活动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当然我们对一个学生的考察,同样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所以,适时建立奖励、督促机制是必要的,在体制的规定下,学生需参与几项活动或获得相应的素质拓展活动学分,未修满相应学分的学生要进行督促、鼓励,培养热情,提升自己。

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漫长的工作,并非一夕一朝就能完成。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强化“两课”教学的主体地位;人文素质公选课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织部分,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须重视选修课的学习;而素质拓展活动的参与,无疑是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有效途径。只有真正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才会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展现自己更多的优势。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要重视两课教学,确保学生能学到系统、全面的知识;此外,学校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开展相应的公选课丰富多彩的素质拓展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张搜,翟红侠.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途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1):174.

[2]姚电,胡林龙,龚鹏.第二课堂:大学生人文素质提升的广阔平台[J].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106.

[3]李林.高校教师人文素养的现状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2):163-164.

[4]朱正伟.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7):57-60.

[5]何旭娟.关于深化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几点认识[J].湖南社会科学,2010(2):170-172.

人文田野调查方法介绍 篇5

资料研究与搜集

1.史料的建立:

史料的种类包括了书籍,未编印成册的文字资料,口传资料,民间文书,关连物件,史迹遗址等,这些都可以提供重建历史的素材.长期以来,我们太过於仰赖已印成书的历史资料,所以往往忽略了我们周遭中的纪录也是历史的一部份.因此我们要有多元史料的观念,才能提供社区丰富历史的内涵.2.庶民史的史观:

我们可以从民间搜集各种资料作为历史学研究的材料,以及教学的材料,所以田野调查对历史研究与教学都是很重要的.史料的构成:包括实物,文书,口传等等.研究调查内容

在从事田野人文研究调查时可分成三个基本概念:

一是人与地的关系,二是人与人的关系,三是人与超自然的关系.从上述三个架构来观察田野人文调查,可归纳出几个方向:

地理生态:

以历史观点来看,较重视人文生态,而地理学有几项特质:一是重视区域的特质,二是重视人地关系.不同时代的人如何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

如何维持经济生活 如何让物资流通 三是空间结构:聚落的形成,交通线的往来等.产业经营:

例如台湾从早期的平埔族狩猎,游耕,后来汉人引进水田稻作,种植茶叶,熬炼樟脑,退辅会辅导高山蔬菜及水果.由上述可看出台湾产业的变化:从纯粹的农业,到日本时代建立的工业化基础及初步的工业化,到1960年代的工业化社会,到现在的资讯业,服务业的社会.这样的产业变化在每一个地方都有其特色,因此对於目前存在本社区中多数赖以为生的槟榔产业,一样见证了此时农村的物质文化.日常生活:

人若习惯於每天固定的生活,容易丧失对周遭生活敏锐观察的能力.就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而言,从客家寻常的饮食中我们可以发现台湾另一种饮食文化,因此客家人的生活习惯与

特别的饮食文化,也是社区在进行营造时值得注意的.亲族人伦:

台湾的社会是个移民社会,在传统汉人家族的结构中,是以男系为主的家族观念,例如有几个儿子就以长房二房等称呼之.又如在同一个家族中,男与女的权利义务有所不同,分家,婚姻等情况也有不同.社群聚落:

就族群的特质来看,台湾地区的客家人的布以山区居多,泉州人的分布则是靠海居多,漳州人的分布则在海线往内陆的区域.由上述可了解族

群的特质,再者如社区中的伯公,铁汉楼,刘氏宗祠,同样反应了过去社区中的聚落变化,值得我们在进行本社区再造时,必须加以重视的.生命礼俗:

历史是多元性的,现在西方的历史在探讨「body history」,即是探讨人的历史,因此想要了解不同时代的人对自己是如何认知,如何理解的,就该从一个人本身的生,长,婚,丧来进行了解.一群人或是一个民族都有相同的习惯,因而形成一套相似的民俗就是历史.例如台湾的民俗中,小孩出生时,有「度晬」等等的仪式;女孩子十六岁时,有「成年礼」的仪式,台南妈祖庙「开隆宫」,每年七夕时举行的「成年礼」仪式;婚礼也有固定的传统仪式,例如新娘头上要撑一把黑伞,礼车上要挂一根竹子带块猪肉等等,种种仪式皆有民俗文化的意义;丧礼仪式中,汉人的祖先崇拜,除了有慎终追远之意,也将已逝的祖先视为神,冀望能得到其庇荫.年中行事:

即作息的生活节奏.例如: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春节的开始;正月初九要祭拜「天公」.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小孩子玩火把,提灯笼,也是属於社交活动的节日,可以看花灯,男女联谊,男孩子「跨菜畦,娶好某」,女孩子「偷采葱,嫁好尪」,怀孕妇女采竹篱笆可以生男孩;

二月初二「土地公生」要拜土地公,十二月十六日「做尾牙」,所以传统市场选初三与十七作为休市日;

三月是农闲时分,三月初三「三日节」拜太阳,三月十五拜「保生大帝」,三月二十三拜「妈祖」,所以有「三月(疯)妈祖」;

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是鬼节,七夕祭拜牛郎织女,七月十五是中元节,祭拜孤魂野鬼;八月祭拜月亮,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十月十五日是下元;十二月有冬至,然后过年,年历循环,周而复始.民俗艺能:

休闲或宗教节庆会有戏曲,艺阵,说唱,童玩等各种游艺活动.民间信仰:

有各种不同的神只祭仪,各地的寺庙也是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标的物.文化变容:

文化变迁的情形.调查成果的纪录与应用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6

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内涵

1.科学与人文的涵义

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判断构成的具有严密逻辑性的包含规律性知识的理论体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科学史之父”萨顿(GeorgeA.L.Sarton)认为,“科学可以定义为人类对自然界的反映。”在人类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发展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不断运用严密的逻辑思维,考察事物产生的依据、过程和结果。科学是理性的、客观的,同时也是严肃而真诚的。杜威认为,教育应利用科学改变对想象和情感的习惯态度,而不是以物质方面的扩充享用感到满足。

人文科学,是以人的内在世界、精神世界和作为人的内在世界之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及其辩证关系为研究内容或对象的学科体系。人文精神源于对人类关怀之爱,它关注对人及其文化的理解、表达和建构。人同时作为个体的和社会的人之存在,就决定了人的内在追求不是抽象的,而是同样包括了对社会生存环境中的各种利益追求,包括物利观念、道德理想和审美情趣等。有学者认为,在当前人文主义国际化思潮的影响下,教育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三大问题上:(1)人在教育中的地位;(2)人的发展可能性;(3)对健全人格发展的追求。

科学注重客观、理性和对客观真理的逻辑性表达,人文科学则关注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和谐统一,关怀人的价值和心灵体验。由于人和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科学与人文不可能是相互孤立的,它们必然存在内在的统一。

2.科学与人文的逻辑统一

如果从一种哲学的和历史的角度去理解科学,用一种开拓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则不难发掘科学发展中蕴含的稳定不变的因素,发现科学与人文的内在连接。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需要相互理解。科学不仅以严密的逻辑来观察、论证客观事物,它同时也从自然中提取出富有韵律的自然和谐的神秘和美。因为,只有冷漠的数字和机器是不够的,科学所建立起的人类进步阶梯的架构需要人性之善和美来补充。“没有同人文科学对立的自然科学,科学或知识的每一个分支一旦形成都既是自然的同样也是人的。”在同一地域和文化土壤中生长起来的科学和人文,二者根植于同样的环境,“人们必须找到把科学和我们的文化的其他部分结合起来的方法,而不能让科学成为一种与我们的文化无关的工具来发展。”

二、教育科学研究中方法论的分野

基于对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的不同主张,形成了人们对教育科学研究的不同价值取向。由此,在选择与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前者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只能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用实证的方法才能把握客观规律,其方法包括“教育实验、问卷调查、数理分析等研究方法及相应的研究信念和成果形式”;后者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探求也是基于人的观念、文化和体验,所以只能用描述、解释的方法发现真理,其方法突出表现为“思辨、历史文献研究、深度访谈、自然访谈、实物文本分析、叙事研究等研究方法及相应的研究信念和成果形式”。有学者认为,当前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争论主要表现为科学研究范式和人文研究范式的争论。

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与人文在实践中的统一

无论是科学研究范式还是人文研究范式,都为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大量有益的借鉴。但是,如果不将科学与人文的深刻内涵根植于教育研究活动中,而盲从于各种新的技术或方法,不了解方法所属的应用环境,其结果将是走入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选择的误区,甚至产生某种偏见,将方法的运用变为一种教条。一个将教育研究置于真实教育实践情境中的研究者,是将以方法论为核心的哲学反思融入到实际研究活动中,对实践加以改造,是将对科学精神的追求和对教育的人文关怀的融合,他们“抱着更敏锐和强烈的渴望继续追求,直到通过他心灵中与事物的实在亲密无间的那一部分,接触到万物内在的真实”。

因此,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科学与人文内涵的统一,即运用科学的方法,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进行体验,并非冷漠的程序执行或是抽象地谈论人性,而是“把关于研究方法知识、体会转化为自己的研究方法,则是在自己的研究过程中体察某种研究方法的运用”;它不在于方法的简单相加,而在于研究者个人独特的实践体验。唯有如此,才能在教育科学研究这一特定领域中,把握研究方法的实质,开展有效的教育科学研究。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选择、运用的过程来看,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方法论的逻辑起点

方法论的多元化是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的趋势。“知识日益复杂,日益专门化,就愈发需要知识的统一。如果没有人敢于进行综合性的探索,科学世界很快就要变成新的巴伯伦尔之塔(古代巴比伦境内未建成的通天塔——译者注)。”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文科学成果的日渐丰富,教育科学研究必然要提高其方法论的逻辑起点,充分关注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影响,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向多元化、综合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2.研究场域中各因素的“共在”

海德格尔认为,必须对人与存在的关系作新的理解,人与世内存在者的关系是一种“共在”关系,而不是主体对客体的操纵和利用关系。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的研究者、研究对象及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过程、结果等因素,其相互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由于处于相同的教育活动场域中,各因素之间的科学和人文价值取向是相统一的,所以,不能将各个因素割裂开来,而是要从作为教育主体的人的复杂性和教育活动的特殊性来系统理解教育科学研究的整体过程。

3.理解教育研究中的科学与人文

要合理把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需要理解教育科研活动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涵。教育科学研究是一个对真理的探求的过程,它蕴含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严格缜密的逻辑论证和实践检验,即一种严谨、客观、批判的科学精神,而不是恪守形而上的科学规范。同时,理解教育活动中的人文关怀,不是只谈抽象的人性,而是通过询问、探索、思考和领悟,去理解教育活动主体的心灵或思维的变化发展过程,是对人本身深切的关爱。教育科学研究也许永远触及不到真理本身,但是用人文的关怀参与、理解教育活动,用科学求真求实的态度适应并改造教育实践,则可以让我们越来越接近真理。

4.方法选择的价值关联

无论是教育科学研究者或是研究对象,都难免带有依据其主观感情、体验和选择的价值判断,为了把握不同主体的行动意义,就需要了解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因此,在研究中要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但在进行研究方法的选择时,需将相应的研究方法与主体的价值观相关联,从而准确地把握教育活动发生、发展的实质,避免在多样的方法体系中迷失研究的方向。

5.研究方法的再创造

由于教育活动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等基本领域,因此教育科学研究也必将借鉴这些领域的方法论成果完善自己,这就涉及到科学范式与人文范式的整合问题。这时,应当注意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和方向,有限度地移植自然科学领域的方法,如针对某一阶段性的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总体的知识掌握的信息;而当没有恰当的自然科学方法适用于当前的教育科研活动时,则不可生搬硬套,否则看似科学的论证实则只是不符合教育实践规律的虚假研究。

有学者提出教育科学研究中的复杂性范式的特点,即(1)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的社会系统,教育活动是最具有复杂性的一种活动;(2)复杂性要求打破二元的、精致的思维,树立动态的、开放的、非线性的思维;(3)复杂性要求教育研究整合多种研究范式。

可见,只有生动的实践,没有教条的方法。要使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效地解释教育现象,有力地指导实践,不能单一地偏执于某种研究方法,而是需要不同方法的互补和再创造。

参考文献

[1] 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3.

[2] [美]乔治·萨顿著.科学的生命.刘珺珺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7、143、126.

[3] [美]乔治·萨顿著.科学史和新人文主义.陈恒六,刘兵,仲维光译.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 朱红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及其与人文科学的关系.哲学研究,1998(12):29~36.

[5] 蒋凯.涵养科学精神——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省思.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63~70.

[6] [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段至诚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6.189.

[7] 陈桂生.略论“教育研究方法”.当代教育论坛,2006(7).

[8] 王珉.从注视到倾听——关于西方哲学演变的一个思考.学术月刊,1998(3):40~45.

[9] 冯建军.教育研究范式:从二元对立到多元整合.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10):9~12.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7

关键词: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

教育部将高等教育的改革思路确定为:“体制改革是关键, 教学改革是核心, 教育思路和观念的改革是先导。”教学改革这个核心问题随着高职院校连年扩招, 以及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问题成为广大国民关注的焦点之后, 显得更为突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创新直接关系到高职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践证明, 在人文素质课程上使用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 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教育目标、人才培养的要求, 不能有效地调动高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必须寻找提高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坚持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 不断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理论, 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使高职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学会应用, 学会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各种现实问题。因此, 为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必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综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一、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展开课堂讨论、辩论、对话等, 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 允许不同意见、观点的交锋, 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教师对整个讨论过程只进行隐性的控制和引导。讨论式教学的目的在于构建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引导学生将知识学活、学深, 进行自我教育。实行讨论式教学, 旨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我们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 讨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一是由教师根据教学要求, 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提出问题, 在学生做了充分准备的条件下组织讨论。这样组织讨论, 既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 又能使学生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及社会生活中的问题进行思考, 从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是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 师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 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讨论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个性思维得到张扬、潜能得以发挥、创造力得到培养。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 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 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形象、生动、可信度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第一,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法相比于一般的教学方法灵活得多、生动得多, 没有那么多复杂深奥难懂的概念、理论, 内容形象、直观、有趣, 而且能把学生关注的热点现实问题带到课堂上来, 更符合大学生的思维特点, 更能吸引学生, 找到与学生思想的契合点, 引起学生思想的共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之, 案例来源于活生生的现实, 很多还可能是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真正面临的实际情况或问题, 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 本身就是一种吸引力。第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教学中, 教师选用古今中外及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发生在大学生中间的典型的真实案例, 引入教学中让学生思考, 既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 又能锻炼他们的思辨能力。第三, 有利于增进学生的记忆。与传统的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听的灌输式教学方式不同, 案例教学能将那些活生生的事实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文字描绘方式或影视直观方式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易于记忆, 并能保持长久, 甚至刻骨铭心。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过程中, 我们实施案例教学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环节:第一, 选择案例。这是教学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选择的案例必须有代表性、典型性。第二, 让学生分析案例、提炼理论。在实施过程中, 教师根据案例, 提出一系列逻辑性的问题, 并在精心指导下让学生逐一回答, 使学生不断接近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实质。第三, 教师再次分析案例。教师就所选案例提出的一些问题, 站在理论的高度重新分析审视, 最后得出一般性结论。

三、启发教学法

启发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思维, 使学生积极主动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的作用是诱导和启发, 变简单的说教式、注释式为入情入理、循循善诱的引导。一个好的问题,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思维,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不断提高人文素质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在人文素质课程讲授过程中, 要精心设计一些带启发性的问题, 用启发性的语言, 启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 促使每个学生的大脑不断受到信息刺激, 发现更多的问题, 进而思考更多的问题, 从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其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启发式教学中, 我们密切联系国内外重大事件, 联系高职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并用科学的理论启发高职学生,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 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 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以完善教学目标, 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这是作为教育者的人对受教育的人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动人。”高职学生是具有丰富情感、较强自尊心的主体, 能否接受教育影响, 取决于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因此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 教师要运用录像、电影等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手段, 抓住教材的教育点, 选准学生的动情点, 将课上得入情入理。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在运用情感教学法的过程中, 教师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引导、感染作用。首先, 教师要有感情, 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真正信仰, 对祖国和人民的真正热爱, 对学生的真心关怀和爱护。如果教师自己信念动摇, 对党和人民缺乏深厚的感情, 把学生仅仅看作被动接受知识的人, 这样的教学效果绝对不会好的。其次, 教师对学生要热情。教师应真正关心和爱护学生, 耐心细致地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并乐于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就业、学习、恋爱、同学间矛盾等问题。当然, 情感运用必须始终贯穿着理性的指导。情与理是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的两个基本因素,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以情感人是手段, 以理服人是目的。只有情中有理, 理中蕴情,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五、社会实践教学法

实践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学生走向社会, 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要下大力气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 增强理论的说服力, 增强学生对相关基本理论的现实感、认同感。我院采取的实践教学方式主要包括:一是社会锻炼、社会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条件下, 高职学生人数大大扩充, 传统的由任课教师统一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方式实施难度相当大, 迫切需要探索更加灵活多样、自主性更强的社会实践方式方法, 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社区服务、勤工助学、职业训练等。二是第二课堂活动, 包括大学生的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暑期社会实践、平时社团活动、道德文明实践活动、人际关系实践等多种活动。要充分利用学生会、班团干部组织与人文素质课程相关的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活动,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三是实践教学与专业实习实训资源统筹整合, 让专业实习实训同时成为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的平台, 使技能训练与素质培养相结合, 这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新路径。四是实践教学与择业技能培养相结合。高职培养的是面向生产一线的人才, 教育教学应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高职人文素质课程实践教学如何结合学生的就业展开, 不断创新,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六、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法是指教师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 运用动态视频、动画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媒介载体与计算机技术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 以多种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得到刺激, 激发他们学习抽象理论的热情。在教学中, 要在坚持传统教学手段的基础上, 大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可以弥补传统教学方式主要依托课堂、粉笔与书本的单调、枯燥、死板的缺陷, 可在单位时间内扩大教学信息量, 提高教学效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运用的日益大众化, 以多媒体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手段正在教育领域得到普遍重视和应用。将多媒体教学引入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 可以运用红色经典、革命故事起到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运用网络技术符合当代青年学生的认知特点, 适应他们求知欲强、学习效率高的特点, 从而能增强高职人文素质课程的吸引力。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课件水平和质量, 丰富教学的场景。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 将课堂的形式由单一的教学者讲授变为多维形式, 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 这样丰富多彩的课堂也符合现代学生学习的心理要求, 可以弥补人文素质课程传统教学方式枯燥的缺陷, 优化教学效果。

总之,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无定法, 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视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在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中, 上述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地运用, 而是多种教学方法的互动和交替使用。因此, 寻找某一种最佳的教学方法并非明智之举, 而综合教学法的运用才是高职人文素质课程教学方法创新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超任.高职高专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2]湖南省教育厅组编.高等教育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6.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8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文教育观

作为一名中学思想品德教师, 首先应树立一个科学的教育观, 应将思想品德课的根本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思想发展, 提高其素质, 着力开发其潜能上。要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思想的渗透, 就必须坚持人文教育, 树立以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为出发点及归宿的教育目的观。

其次, 应树立人性化、差异性的学生观。以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为依据, 同学生进行心灵的对话, 培养其积极的人生态度, 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如讲解环境问题时, 可运用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模式来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余通过实地观察、网络搜索、调查访问来发现当前环境中所存在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对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探讨, 分析这些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明白保护环境必要性, 将保护环境内化为自身需求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 并撰写调查报告, 锻炼学生的组织整理能力, 整个过程使得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有效的培养。

最后, 应树立“致力于导”的教师观。人文教育的教师观认为, 当代教师角色应有别于传统教师, 其应当是一位“促进者”, 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促进”, 而不是“训练”或“教导”, 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鼓励者及帮助者。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应逐步适应自身角色的转变, 由“教”者向“导”者转变, 由课堂的“主宰者”向“引导者”转变。

二、深入挖掘思想品德教学内容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对于思想品德教师来说, 不应将对课程的把握仅仅局限在教材中, 而应广泛地拓展到一切具有人文教育的方面去。任何一个情景、活动、榜样等都能够开发学识、刺激想象、激发爱心、鼓舞人性尊严, 正确与人沟通等内容都应纳入人文教育范围中。例如, 诚信原则作为人文教学的一个很好的素材, 在教学过程中, 为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 教师可通过市场上所出现的诈骗、欠款等失信行为作为问题, 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课堂讨论,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过程中去, 使整个教学过程超出了纯粹的对知识的把握, 而上升到人文精神的层面上, 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

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 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教师可在课堂上利用课前5分钟, 让学生上台充当“时事小评论员”, 对当天的时事进行发布和点评,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社会热点的关注热情, 增加学生的见识, 还可以增强其通过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此外, 还应加强对学生法制观念及法律意识的培养, 这也属于人文教育范畴。例如, 讲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 教师在课堂上播放“3.15晚会”相关典型案件, 并将其延伸到课堂内容中去, 提高学生对此的关注程度, 通过对晚会中所曝光的侵权案例的反思和讨论, 加强了学生的法律意识及道德观念。

三、体验式教学是实施人文教育的最基本手段

体验式教学指的是通过教师创造实际或重复经历的情景, 呈现、再现或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经历的过程中加深感悟、加深理解并产生情感、建构知识、生产意义、发展能力的教学模式,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实践, 总结了如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1. 角色扮演法

此法主要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 表演出自己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进而起到增进自我认识, 发展心理素质, 端正人生观价值观的作用。如诚信问题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带着学生开展“模拟盲人”的活动, 在活动中, 让学生扮演盲人购物, 将模拟活动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亲身感受表达出来, 然后发现, 学生的感受五花八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大家的收获都很大, 不仅使学生懂得了人与人间应互相帮助和信任, 还体验到了帮助别人, 被人信任的快乐, 因而课堂中人文气氛浓厚。

2. 社会实践法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是实现人文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让学生真正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提升整体素质。例如, 组织学生到社区访问、到企业工厂参观等, 进一步体会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对我国经济的推动作用, 提高学生的理论素质与思想觉悟水平。

3.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可以延伸课堂, 拓展课堂容量, 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其健康情感, 使学生更有效和完整地在体验中学习知识。例如, 在七年级下册的《唱响自信之歌》一课中, 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的场景, 并配合播放歌曲《歌唱祖国》, 渲染课堂氛围的同时, 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同时与自身情感达成共鸣, 激发信心。

由上可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人文教育的主要阵地, 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改变思路, 将人文教育渗透到每一节课堂中, 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 实现人文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平.人文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作用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10)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9

一、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现状

1.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状况

人文素质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表现。伴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 普高招生普遍升温, 中职招生质量大幅度下降, 学生入学成绩每况愈下, 有的甚至考小学的知识, 成绩都不及格。再加之,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精神状态, 也为灰暗色调所笼罩。不少学生们都认为自己是中考的落败者, 破罐破摔, 对于前途非常的悲观失望, 盲目过活, 享受至上;思想上不求上进, 学习上的态度也是得过且过;对于学习书本的知识也不感兴趣, 喜欢做自己想做的不受别人干涉的、有刺激性的活动等;时时发生逃课、上课睡觉的现象, 班班皆有。另外, 父母关心不够。社会大环境是孩子上高中, 考大学, 一旦孩子进入职业中专, 父母就放松了对孩子的关注, 要钱给钱, 混几年拿到个毕业证, 找个工作算了。孰不知孩子在职业中专阶段还是未成年, 还未完全独立, 对人格的塑造还有广阔的时间和空间, 成功失败在此一博, 尤其是更应关注其品格的培养。因此, 中职学生人文素质不高, 这一现象不容忽视。

2.中职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状况

中职学校没有升学要求, 教学压力减小, 造成部分教师甚至是校长不仅看轻了学习成绩, 同时也看轻了对学生品行“养成教育”的培养。尤其是在新课改的形式下, 有些中职学校错误地理解新课改的精神, 减少了语文课的课时量, 甚至有个别学校干脆不开语文课, 是对人文教育的致命打击。没有哪一类信息能够比学校传播交流的信息对人类本身的发展更重要, 更集中, 更迅速, 因为学校是人类文明得以传承的最主要阵地。学校校风正, 管理严格, 教育得法, 便会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反之, 则不然。正是由于过去很长时间学校教学没有把人文教育放在首位, 从而导致其成为中职学生人文性严重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中职教育过于强调专业课和实践性, 忽略了基础性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引导学生去体会生活中的人文因素

鼓励学生从事实际的人文活动,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即生活。”应当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们去体会实践中所散发着人文魅力的素材等。尤其注重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去亲自体验, 并且用心去感悟着那些高尚的情感, 从而引导学生们在平常的事务中养成不不平常的良好的习惯, 从平常的事中去不断体验着不平常的人文精神;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 并且充分的利用学校和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不断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活动, 不断拓宽学习空间, 增加实践机会, 召唤人文精神。可进一步将课堂空间视野构建开放、鲜活和充满人文气息、富于生命力的语文课程空间, 让学生走出教室, 走出校园, 走进多元的社会生活, 以大语文的空间理念来进行语文教学。

2.构建“活动”的课堂

有人曾说过:“能使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当学生处在轻松愉快的状态时, 视觉、听觉、触觉就更灵敏, 记忆力会大大增强, 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当然, 参与力也会大大提高, 从而使学习潜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竞争、合作、交往能力都会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 可将适宜的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引入到语文课堂。尊重他们的个性, 让他们快乐、心情舒畅地学习, 将他们的情感、创新思维迸发出来, 让他们的个性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 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体验生活, 认识世界和学习本领的。学生企盼做大人, 喜欢充当社会角色, 模仿成人进行宣传、交际、经营、管理。我们还可顺应发展规律, 在教学中, 根据课文特点, 创设一些灵活有趣, 得体有效的模拟性实践活动情境, 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与教材相关的角色, 带着趣味, 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课堂之中。笔者组织学生将课文改编成短剧, 通过角色表演让学生体会人物的内心, 如组织学生进行诗朗诵。在“西北望射天狼”里体会苏轼为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在舒婷的“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里感悟爱的真谛。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又体现了语文教学的技能目标, 同时学生在实践中陶冶了情操, 学会做人。这样, 学生带着情趣主动地融入角色中进行语言实践活动, 构建了“活动”的语文课堂, 从而享受活泼的语文。

3.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给学生提供表现人文精神的机会

在富有人文性的课堂教学理念中, 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是教师关注的对象, 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 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教师工作应当从人文关怀的教育角度来出发, 尊重学生们的创新个性, 并且努力的营造宽松以及和谐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们尽情地展现自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 师生的交往活动应当充满着关爱。教师不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主宰体, 也不是唯一的权威, 而是学生人文精神表现的引导者以及领路人。让学生们在预习中认真挖掘课文隐含的人文价值观, 努力的去质疑、去发现问题。在课堂上, 教师们人文设想的召唤以及学生内在人文积淀的激发, 是相互碰撞的, 使学生们的人文精神得到表现。尊重与发展学生的人性与个性, 会使师生生活在一种相互理解、尊重、关怀、帮助、信任的和谐气氛中, 从而明显地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4.在语文教学活动中, 适当通过多媒体传播人文知识

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能够把声、色、光、画集结起来, 创设一种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从而增强教学效果。对于中职学生来说, 化静为动, 化抽象为具体, 图、文、音并茂交互, 形象生动, 色彩逼真的多媒体课件设计, 更能适合他们接受, 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营造浓郁的人文氛围。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 配以生动的唯美的画面, 加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如, 讲解《林黛玉进贾府》时, 可以放映《红楼梦》片段, 讲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 可以播放《三国演义》的片段,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和积极性, 并提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所以, 教学氛围和效果自然会好转很多。让学生听其言, 观其行, 身临其境, 直接感受, 学生就能很快理解人物形象, 把握文章主旨。总之, 恰如其分的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既激活了语文课堂, 又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通过开展阅读活动, 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通过长期的学习和运用语言, 在阅读得其法、写作顺其意的反复训练中逐渐学会对人生和社会的观察的思考, 逐步积累起人文素养。笔者尝试开设专项阅读课, 其中包括阅读时文, 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另外, 还可以开列书单, 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氛围中, 感受更浓郁的人文情怀。积极开发校本教材,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总体来说, 通过引领学生阅读文本, 让深刻的思想、感人的形象、优美的语言等人文素养熏陶、感染、塑造学生的灵魂;以课外阅读为拓展空间, 引领学生诵读经典, 阅读中外名著, 开展读报知识竞赛、读书汇报会、演讲比赛、读书论坛等促进学生读书的活动, 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读书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6.通过探究性学习,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探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为基础, 从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语文学习内容中选择和确定探索、研究专题, 主要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探究性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探究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学会分享、合作与沟通。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自主学习落到实处。一般来说, 经典的讲读课文, 集艺术性、人文性、知识性为一体, 教学时教师要积极、大胆、灵活的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可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形设置长课和短课, 同时还应注意在语文课程中合理把握师生时间比, 多一些时间给学生思考、探究。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而且使学生理解人的意义与价值, 学会关心国家和社会进步, 学会思考, 能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在探究性学习中, 教师要鼓励和宽容学生许多“不合常规”的思维方式, 塑造一个良好的人文课堂气氛, 注重学生内心感受的发掘, 珍视学生情感,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中, 能够大胆发言, 在与同伴们的自主合作中学会团结合作, 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学会人文关怀。在民主、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 学生能融进教学情境, 展示内心感受, 审视个人内心价值需求;从而引起学生自发的思考与探索;而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利, 培养他们勇于质疑, 追问和探索的精神。

总之, 人文教育是一个终身教育过程, 强调个体认识和内心体验, 需要个体自己去体会、理解与认同, 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 中职教育不仅要注重专业技能教育, 而且要注重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教育。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内涵也会不断的变化和发展, 职业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教育的目标不能只限于给学生一种职业训练, 而是要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的全面发展的人。中职学校只有顺应时代潮流, 把人文教育渗透到语文课程教学中, 才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和企业需求的综合型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梁显辉.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方法[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2009, (2) .

[2]邹丽丝.中职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教育[J].考试周刊, 2010, (6) .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10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人文素质

近几年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建设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重要内容和成果,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化课程建设客观上提高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符合当代学生的认知特点, 但也存在着“重技能、轻人文”“重技术、轻素养”的客观现实, 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 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人文素质主要指一个人的内化的文化素质和稳定的精神品格, 它是人的基本修养。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各类、各层此的教育之中, 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科教育,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 促使青年学生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培育人文精神、掌握人文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发展, 包括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如何正确认识、准确理解科学, 解决好自身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因此, 研究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推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

1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务、教学目标所决定的

根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要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 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 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上述课程任务在反复强调能力培养的同时, 又特别突出地强调了对法律和道德的遵守, 要成为数字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法律和道德无疑是人文教育的范畴, 合格公民必定是良好人文教育的结果。一个技术一流的信息产业工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 必然就不可能成为合格的公民。

要完成上述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大纲又对教学目标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一是使学生了解、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应用等方面的技能, 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二是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 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三是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 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 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上述教学目标是对课程任务的细节描述, 是教学任务的具体化。独立思考、主动探究, 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协作意识、树立知识产权意识等等, 都属于人文素质的范畴, 仅靠反复的技能训练和千篇一律的实际操作根本无法实现。因而, 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也就势在必行,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的融入,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任务精神。

2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由学生个体发展的根本需求所决定的

立德树人是职业教育的根本, 服务学生的发展为职业教育的宗旨。要立足根本实现宗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是中等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中职学生绝大多数处于15周岁左右的年龄, 普遍正是心理和生理迈向成熟的关键时期, 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逐渐稳定的重要阶段。不可否认, 多数中职学生因为家庭教育方式、父母关系、社会环境以及思想观念日趋多元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学习的习惯、方法、内驱力、成就感上存在着一定缺陷;在思维方式、心理素质、人际交往、价值判断、自我约束等方面存在不足, 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常常表现出情感淡漠、自私自利、强调自我意识、注重功利性, 缺乏求知的兴趣、学习没有成就感等特点。正因如此, 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明确提出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一是要树立系统培养、全面培养、终身教育的理念;二是思想道德、职业道德教育要加强;三是强化基础文化、体育和艺术, 为学生全面成才、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上述要求是在充分考虑了中职学生的成长特点的基础上, 从职业教育全局的高度强调了人文素质教育对中职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中职学生的身心特点与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任务,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目标完全是背道而驰, 与国家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的要求明显不符。所以, 中等职业教育要为学生全面成才、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积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人文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养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完善的人格、有效的自我约束能力、与他人和社会形成和谐关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文化基础课性质, 是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 理所当然也必须积极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从而为中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个体需求, 进而满足企业、社会对高素质的劳动者的现实需求。

3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是由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现状所决定的

毋庸讳言, 长期以来, 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常常被看做是低层次教育、甚至是次品教育;从原有的制度设计层面看来, 更是终结性教育、断头教育, 选择职业教育常常是无奈之举。职业教育在教育发展理念、人才培养方案和模式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的相继出台, 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遇的大好时机。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进一步突出,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清晰明确地界定了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中明确提出, 要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这是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再次强调了职业教育中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性。这样的理念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中得到了进一步明确。

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中明确提出, 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办好中等职业教育, 按照系统培养、全面培养、终身教育的理念, 加强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基础文化和体育、艺术课程, 加强新技术教育和技能训练, 为学生全面成才、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决定”和“规划”高屋建瓴、意义深远、内涵丰富, 要完成“决定”和“规划”明确的历史重任, 改革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改革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方法必不可少。从加强人文素养教育的角度出发, 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之中正是顺应职业教育发展, 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内涵, 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必由之路和切实之举。只有积极的从职业教育的现实操作层面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体系和内涵,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相对落后、人才培养模式相对陈旧、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等诸多问题, 真正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4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方法

4.1 立足课堂组织教学, 见微知著, 通过规范学生课堂行为融入人文教育

课堂组织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 抓住课堂上45分钟规范学生行为, 有利于人文素质教育的落实。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环境不同于其他公共基础课程, 它全部是在计算机机房完成。要从学生的课堂行为入手,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正确行为和学习习惯, 通过行为习惯的逐渐内化,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准则。比如:通过课堂拒绝手机、在指定位置就座、强调保持良好秩序,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组织和纪律意识;通过课堂拒绝零食、安排环境卫生值日表、制定公约,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课堂拒绝暴力、爱护计算机桌椅等公共设备培养学生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一言以蔽之, 课堂无小节, 处处有人文。

4.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 精心选择设计有人文精神的项目, 创设情境融入人文教育

项目化教学的核心是项目 (学习单元) 内容的选择。一般而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课程应该包含着大于或等于3的若干学习单元即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是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工作过程, 各个学习情境间具有平行、递进、包容的逻辑关系。因此, 要将人文精神融入课程教学就必须精心设计项目的内容。以文秘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课程设计为例。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了解计算机硬件并组装是本课程的重要基础内容。因此, 项目1的主要教学内容应该是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针对这一要求, 我们可以将学习情境设计成“为一个当代英雄人物组装一台台式计算机”入手。英雄人物完全可从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选取, 本着勤俭节约、够用的原则, 对组装的台式计算机的费用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项目2, 针对“word的使用技巧”的教学内容, 我们可以设计“制作一份电子报纸”以宣传英雄人物的感人事迹。上述情景设计, 通过学生对感动中国人物的了解, 可直接将无私、奉献、勇敢、牺牲、责任、担当等正能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 接受到高尚和纯粹, 真正让人文教育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4.3 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下, 社会文化日趋多元, 学生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才能真正实现人文教育的要求。教师是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人群之一, 对学生的影响最为直接,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个自我要求高、人文素养好的老师一定是学生成长的楷模, 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着正面的积极作用。反之, 则是害人不浅、误人子弟。所以, 教师要牢牢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深远影响, 常抓不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日常的教学和生活中, 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课程教师, 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当今社会的信息泛滥、阅读碎片化、社会浮躁情绪弥漫等现实特征, 要坚持内在与外在统一的原则, 既要注意外在的仪表, 又要强化内在素质, 通过广泛地阅读和学习, 不断积淀下深厚的人文知识, 为培育自身的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打下扎实的基础。只有如此,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项目化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陶正娟.高职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的实践探索[J].黑河学刊, 2014 (1) :119-120.

[2]王勇.职业院校专业教育如何融入人文素质教育[J].成人教育, 2014 (4) :67-69.

[3]王胡莹.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人文教育[J].文理导航, 2014 (2) :1.

[4]殷欣.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渗透人文素质的培养[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4 (2) :129-131.

[5]陈占通.人文教育在高职体育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大众科技, 2012, 16 (4) :115-116.

[6]吕桂真.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融入人文思想的几点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 2014 (1) :90-92.

[7]乔凤杰, 姜烈, 尹航.高校人文教育的核心问题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4 (12) :1-2.

[8]张健.人文教育:让职教更有底蕴和张力[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4) 5-7.

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篇11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突出“读”的重要性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成长发展的特点,要实行“松紧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有“懒惰意识”,不能事必躬亲,应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难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阅读课文,以自己的理解撰写读后感。教师应将学生的读书心得进行分享,注重激励和鞭策,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培育人文素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学生的差异性,不同层次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教师如果使用了不适当的教学方法,就会增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不利于班级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对课文理解错误的学生进行及时指导,为这些学生制定一个思考方向,然后鼓励其朝着这个方向探究文章的深层含义。学生的探究过程即是深阅读的过程,深阅读才能形成较高的人文素养。

例如在学习《雷雨》这篇课文时,很多学生对于当时的环境都不太了解,也不理解会有工人阶级和资本阶级的斗争,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意义。学生在阅读课文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疑惑,这将阻碍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导致学生无法学习到文章中解释的教育意义。此时,语文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当时的背景,使学生们明白那个年代的水深火热。展示出一幕人生大悲剧,让学生理解那个年代特有的命运对人民的残忍捉弄,表明了当时整个国家对改革的迫切要求。教师向学生介绍了上述情况后,学生的阅读便具有了方向。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

阅读教学的素材不仅仅局限于课内,还应延伸至课外。一方面课内教学内容十分有限,并且还受课时的限制,学生难以学到足够多的知识,无法满足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要求。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真正的课堂在课外,优秀且丰富的课外读物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广阔世界的大门,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读物,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另外,课外阅读成果还将反作用于课内学习,学生可以利用课外学习的成果解决课堂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前提是学生应保证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诚然,课外阅读对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起到了助推剂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蜡烛》这篇课文时,学生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要告诉高中生们什么样的道理。由于学生对这些历史缺乏了解,自然会产生上述疑问。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阅读记录这些历史的书籍,从课本中的故事延伸到当年的抗日战争,深入了解人民军队为国抗争的革命理念。通过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能够多维度地了解这些故事,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应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结合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教学手段创新,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多样化教学手段的核心便是让学生获得最大程度的自主性,教师从旁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编排学习计划,做自己学习的“总设计师”。人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和学生都应循序渐进、科学应对。

五、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为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应为学生积极营造自主探究的氛围。高中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中级阶段,也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时段,教师应充分运用学生的这些特点。部分教师长期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忽视了分层教学,不能有效挖掘学生的差异性,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养成,也不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一个具备人文素养的学生,应是一个具有自我主张和独立精神的人,他们在阅读过程中能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久而久之,形成了自身的认知体系,这是人文素养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人文素质教育方法 篇12

内科护理学是关于认识疾病, 治疗、护理患者, 促进康复及增进健康的一门科学, 其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专业课, 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护理的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普遍意义, 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 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3]。与传统教学法相比, 体验式教学法可以通过情境创设、体验感悟、团队互动等有针对性的活动设计, 激发、调整、升华学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素质与潜能[4]。

因此, 我们对本校2010级中职护理专业1018班44名学生的内科护理学课程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体验式教学, 反映较好, 现介绍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我校中职护理专业2010级1018班的44名学生, 全部是女生, 年龄在17~20岁。

1.2 方法

1.2.1 学生分组

考虑到每位学生的特点, 为充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我们采取异质分组, 共分8组, 每组5~6人。每组选出一名组长, 由其组织该组成员在临床见习期间收集临床资料、编写病例。病例可以直接来自于临床, 也可以由小组成员依据临床资料共同讨论编写完成。见习结束后将整理的病例交给教师审阅、修改、定稿, 然后进行角色分配、操作练习。

1.2.2 时间安排

体验式教学课程安排在学生专业课临床见习后的一个月。学生刚刚经历了两周的临床见习, 与护士、患者、患者家属有了一定程度的接触, 对护理工作有了初步了解和认知。这对他们后面的情景体验、角色扮演有很大帮助。

1.2.3 课时安排

体验式教学课时共24学时, 8次课, 每周2次课, 每次课3学时, 安排在理论课学习后的实践课。这时学生掌握了相关疾病患者护理的理论知识, 能够根据疾病特点正确评估患者, 并找出患者存在的健康问题, 制订护理计划, 实施护理措施。由8个小组长抽签, 按照抽好的顺序组织8次教学, 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教学。

1.2.4 教学场地

体验式教学安排在我校实训楼内科模拟病房进行。

1.2.5 教学过程

病例导入→进入场景→按照分配好的角色 (护士、患者、患者家属) 开始情景模拟, 展现病例→护士根据病例, 通过与患者及患者家属的沟通交流完成护理评估→得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护士做健康指导。结束后, 组员之间互换角色, 体验不同角色内心的不同感受。

1.2.6 评价小结

学生谈论感受、互相交流体验心得, 师生共同对整个体验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归纳、总结。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表, 调查体验式教学方法运用于内科护理学对学生护理人文教育的效果评价。调查表包括8个项目, 每个项目设有帮助、不确定、极少帮助、无帮助4个选项。共发放调查表44份, 回收有效调查表44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学生对体验式教学效果评价较好, 在8个项目中, 没有学生选择无帮助这一项 (故表中未体现) , 具体见表1。

3 讨论

护理专业要求学生必须理解人、关怀人, 必须具有很强的人文精神。因此, 护理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教育, 传授医学知识和护理技能, 还要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人文关怀能力, 使学生能做到以患者为中心, 为患者服务。

3.1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人文关怀意识的养成

表1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 (90%以上) 能理解患者的感受, 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能够换位思考, 养成人文关怀意识。体验式教学需要学生亲身参与、经历和体验, 需要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概括总结。通过角色扮演、团队协作、讨论探究等方法使学生真正投入到病例情境中去体验情感, 使学生学会了运用语言交流和非语言沟通技巧, 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言行在患者心理上所引起的不同感受, 体会到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 了解了患者的心理需求, 学会了换位思考和人文关怀。

3.2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培养职业素养

护理事业是一种高尚的、神圣的事业, 护士应具有职业荣誉感和自豪感。护理工作可以认为是一种设法使患者达到身心完美状态的道德观念的实践[5]。护生如果对护理专业没有感情, 就很难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也难以真正同情、尊重、关心、体贴和细致入微地照顾患者。通过情境设置下的护患角色体验, 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体验中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积累经验, 在学会了临床护理实践技能的同时, 也扮演了患者, 实现了护患角色的转换, 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

3.3 体验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所特有的意向, 它体现着一个人参加某种活动的积极性[6]。体验式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使学生从被动听课到主动参与, 改变了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传统方式,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7]。

4 结语

护理学的服务对象是人, 担负着促进人类健康和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是一门最富有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应用体验式教学, 从体验中学习,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最基本与自然的学习方式[8]。在内科护理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 融人文精神于护理专业课程教学之中, 能够提高护理学人文教育的效果, 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全面、协调、持续地发展。

摘要:目的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探讨分析体验式教学方法在护理人文教育中的效果。方法 采取异质分组, 将学生分为8组, 按照编写的病例创设情境, 进行角色扮演, 实施整体护理。让学生互换角色, 体验不同角色的内心感受。学生谈论感受、互相交流体验心得, 师生共同对整个体验实践过程进行评价、归纳、总结。结果 课堂气氛活跃, 角色扮演到位, 讨论热烈, 收到满意的效果。结论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方法, 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进学生人文意识的养成和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理念的形成。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方法,内科护理学,人文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奇, 贺新华.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0.

[2]刘德培, 陆莉娜.必须全方位多层次地弘扬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与哲学, 2003, 24 (3) :5-7.

[3]敖美蓉.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14) :171-172.

[4]张渭绒.体验式教学在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实践[J].新西部, 2009 (4) :195.

[5]Bishop A H.The practical、moral and personal sense of nursing:a phenomenological philosophy of practice[M].Albany:State of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0.

[6]潘菽.教育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6.

[7]徐静娟, 胡昕, 李秋萍, 等.护理专业人文课程“体验式学习”的实践[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8, 4 (6) :109-110.

上一篇:艺术设计的社会性下一篇:手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