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精选12篇)
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篇1
一、前言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技能技术类人才, 从2014年开始, 教育部开始加强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力度, 鼓励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改革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可见加快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发展趋势。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而不是只知道埋头苦干的工匠, 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只具备专业知识是不够的, 要想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必须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基础上, 获得对美和道德的辨别力。美国工程技术认可委员会也对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进行了清楚的介绍: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更重要的是让培养的工程师们懂得他们的社会责任。这些话充分说明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人文是科学创造的源泉, 对科学发明和创造有着巨大的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更新换代速度不断加快, 应用型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 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人文素养, 后者可以帮助大学生养成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问题
近年来, 应用型本科院校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效果十分明显。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 很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差强人意, 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主要存下以下问题:
1. 人文素质课程课时有限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文素质课程建设上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实践教学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特色的表现, 是其教学改革的核心, 只能不断的加强不能削弱, 由于总课时的制约, 人文素质课程课时受到很大局限。而且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新知识不断进入大学课堂, 需要大学生学习和掌握, 这势必压缩人文课程的课时,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文类课程课时仅仅占到总课时四分之一不到。
2.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简单、方式单一
纵观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 除了思想政治课程列入必修之外, 其它人文类课程大多归为选修课之类, 选修课往往是大班授课, 动辄几百人一起上课。对于学生而言, 无论从重视程度、授课效果、学习兴趣等来看, 选修课的效果都差强人意。而且人文选修课成绩一般不列入奖学金的考核范围, 学生在选修课中迟到、早退、玩手机、旷课的现象十分普遍。尽管有一些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过开设人文讲坛、举办专家讲座等形式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也经常举办书画展、摄影展等活动, 激发学生的人文兴趣, 但这些活动数量少、组织不力, 效果差强人意。
3. 人文素质教育效果不高
从应用型本科学生的人文素养来看, 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在道德情操上, 尽管很多学生都具有新时期大学生所具有的美德和责任感, 但大多停留在认识上, 实践效果不好, 大学生说脏话、打架、男女朋友行为不雅、考试作弊、论文剽窃、攀比浪费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在价值取向上, 由于长期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 应用型本科学生奉行实用主义, 金钱主义至上, 盲目追求奢侈的生活, 学生的精神世界容易变得空虚, 缺乏对人生价值观和远大理想的追求。三是综合能力欠缺。由于人文素质教育的滞后, 应用型本科学生在综合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局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大行其道, 应用型大学生对本专业的知识比较熟稔, 但在适应环境、人际沟通交流、抗压能力建设等方面比较欠缺, 不能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
三、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
1. 完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课课程多、教学任务重, 简单的通过硬性规定来增加人文课程的比重是不现实的。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理工类院校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来优化人文素质课程建设。首先, 在专业课中渗入人文素质教育。在一般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中, 专业课占总课程的比重在60%以上, 也是应用型本科生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课程, 如果任课教师能够在专业课授课中有机的融入人文教育, 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事实上, 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因素, 只要教师善于发掘, 给学生介绍该专业学科发展和对人类的贡献等, 让学生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真的治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些都是人文教育的内容。其次, 优化人文素质课程设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是高校的必备课程, 是其它课程的领头军, 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但仅有两课是远远不够的, 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用两课来替代人文教育是不可取的。高校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特点, 开设配套的人文必修课和人文选修课设置, 诸如大学语文、艺术鉴赏、哲学、法律等多门类的人文课程, 给予学生丰富的空间和更多的机会。同时加大对人文选修课的管理, 通过教师专业化、管理正规化和考核正常化等来帮助学生认真对待人文素质课程, 能自觉主动地参加各种学习与探讨, 提高自身人文素养。
2. 营造人文氛围
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营造校园的人文氛围是十分必要的举措, 它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首先,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每所大学都经历过各自不同的发展轨迹和坎坷, 每所大学也都有各自不同的理想与特色, 因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结合各自的校徽、校歌、校训等进行精神文化建设, 而不是将其停留在口号上, 通过佩戴校徽, 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使学生深刻理解, 充分发挥这些代表校园精神与内涵的符号的作用。同时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学校的历史, 发展过程与前景等, 将校史教育放到正常的教学当中, 通过校史陈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模拟发展历程、理论讲述等形式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学校的精神力量, 充分发挥校史的重要作用。其次, 开展学术文化活动。学习是高校的主要活动, 学术文化建设程度直接影响整个校园的人文气息, 尤其在专业研究氛围紧张的应用型大学, 进行学术文化建设尤为重要。可以通过网络、社团、广播站等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 形成积极学习的氛围, 建设学习型校园, 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专心科研的品质;设立学术文化节、学术交流角、成果奖励机制等提升学术氛围;要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理念, 使枯燥的学术科研过程充满人文关怀。
3. 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 如果教师自身人文意识不强、人文素养不高, 很难培养出有较高人文素养的学生。首先, 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 提高人文精神。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在物质主义的熏染下要恪守教师的本分和天职, 坚守学术伦理和道德, 维护师道尊严, 用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教学态度来感染学生, 起到表率作用。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不仅对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很深的学术修养, 还要具备一定的传统文化、哲学、艺术水平, 这样才能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 举一反三、信手拈来,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熏陶。其次,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应用型高校要为教师提供各级培训和对外交流学习的机会, 优化教学方法, 人文素养教育更应该以人文化的形式进行, 抛弃传统教学中的权威性、强制性、灌输性、说教性、训导性等呆滞的教育方法, 综合运用观察法、实验法、发现法、探究法等学习方法, 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讨论、对话、实践、反省等来唤醒人文精神和审美意识。在讨论中使学生双方的立场得以展现, 在对话中使双方的观点受到质疑, 在实践中使学生感受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价值。
总之, 应用型本科人文教育的现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这种负面影响是深远而深刻的, 不仅降低了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影响到大学生的长远发展, 也对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带来了阻碍作用。因此,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提高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 从课程建设、资金投入、师资培养等各方面入手, 切实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提升其文化关注与人文关怀, 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玉女, 陈煜.理工科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建构与人文素质教育[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2006 (6) .
[2]刘海燕.论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效能[J].纺织教育, 2006 (1) .
[3]邓秀华.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青海大学学报, 2004 (2) .
[4]朱嵩, 胡龙华.对理工科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定位的思考[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 2005 (5) .
[5]冯东, 汪玥, 李丹.高等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 (3) .
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篇2
摘要:长期以来,职业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但是和重点高中、普通大学相比,职业院校的学生知识面较窄,职业和人文素养不强,这种现状与职业院校重技能培养而轻人文教育有着直接关系。为了培养出兼具核心职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的“双核型”人才,学校应将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职业院校教育中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现状,探讨如何将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融合,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方式和方法。
关键词:人文教育;技能教育;融合;路径
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示范院校的高楼大厦代表不了职业教育的质量水平。只有当这些身穿蓝色工作服的年轻一代下班后,穿上西服、系上领带去休闲,懂得欣赏名曲、名诗与名画了,才真正做到职业教育的脱胎换骨。”讲话揭示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薄弱环节和技能型人才的素质“短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素养成为现代技能型人才新的内涵和特征,职业院校要摒弃传统的“教与学”,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两手抓,将两者有效融合,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
一、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关系
很多人片面地看待职业技能教育,将其等同于专业技能教育,将职业人文教育简单等同于通常意义上的人文知识教育。其实职业院校的职业人文教育更侧重于提升学生的隐性职业素养,即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性是都以职业为基础,主要目的都是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两者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人文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忠诚度以及敬业精神,具备这些良好职业素养的学生更能端正学习职业技能的态度,做到紧跟技术革新,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人文教育中的职业核心能力与技能教育中的心智技能,均涵盖了在工作中的理解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等内容,因此这二者具有相关性和相通性。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技能型人才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单纯的技术熟练、动手能力强的层面上。当今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标准在不断提高,除了对技能的要求提高外,用人单位也十分注重员工的创新、责任、合作、执行等素养。职业院校的前途和命运与职业人文素养教育息息相关。所以职业学校要将职业人文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有机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的质量。
二、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现状
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上是同等重要的,二者均不可缺失。如果只是注重学生职业技能的教育,那么势必会出现学生普遍缺乏职业素养的现象,学生的发展空间一定受限;如果重人文教育而轻职业技能教育,那么学生难以熟练掌握职业技能,胜任不了工作要求,甚至会导致生产安全事故。从实际的教育情况看,我国大多数职业院校更重视职业技能的培训,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有些院校虽然开设了职业规划、礼仪、美术音乐赏析等文化基础课程,但是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对学生职业素养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造成职业院校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相分离现状的原因如下。
1.社会因素
在市场经济导向下,用人单位更注重技能型人才。企业招聘时,一般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学历、是否有相关的技能证书,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并不关注。此外,职业技能水平是可以通过相关的考核做出测量和评价的,但是在短时间内没有办法考核一个人的人文素质。招聘单位为了企业效益的最大化,也不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去考核应聘者的人文素质。
2.教学因素
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院校教师的人文意识淡薄,缺乏将职业技能教育与职业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意识。学校开设的人文教育课时远远少于专业技能课时,而职业院校的学生文化课水平不高,基础较为薄弱,对自身人文素质培养的意识不强。
三、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
1.建立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重新定位教育目标。职业院校在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要兼顾人文教育,加强学生职业道德以及价值观的教育,从而实现技能教育与素养教育的紧密融合。
2.在课程教学中将职业人文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融合
学校可以进行课程设置的改革,开设人文必修课、选修课和第二课堂实践课。同时,将人文教育渗透进专业技能课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
3.加强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互动
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应用型人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时代所需。近几年来,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转型发展成为了地方本科高校的发展方向。地方本科院校从学校自身条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本科院校最主要的职责,也是其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然而,令人忧虑的是,对技术教育的快速转向和过分偏爱很可能忽视或削减人文素质教育,这必然对日渐式微的人文素质教育将会产生较大的冲击。而人文教育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对于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终极性的价值意义[1]。此时,更需要我们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
一、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过程中,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能够使学生形成较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为学生的专业发展和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潜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团队协作精神、高度敬业精神,发展学生的理解力、成熟处事能力和迎接现代社会挑战的能力,以有助于实现学生所从事的职业目标,成为有知识和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3)能够使教师的学术功底更深、人文修养更高、教学方式更有效、教学质量更高。
总之,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重视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既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又有精湛的职业技能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也有利于教师的人文素养不断加强、教学能力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二、地方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问题
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社会转型发展需要,必然更加重视技术教育和实践训练,注重学生应用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习得一技之长以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也是应该的,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是由此淡化人文素质教育和否定文化素质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的理由。然而,社会上出现了“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就是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的首要责任”的倾向,将“学生就业率的高低、就业质量的好差”作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成功与否的标准。这种倾向或现象实际上就是把地方本科院校的本科教育等同于“就业教育或就业培训”,高等教育只是“制器”而非“育人”,背离了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最基本职能。
2、现实问题
高校学生,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既“先天不足”,又“后天缺氧”。其主要原因:一是现阶段中学过早文理分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弱化了人文精神;大学分专业过早过细又强化了这种状况。二是应试教育弱化了人文精神,出现了“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师理论讲解,轻学生实践训练;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重教育活动的秩序化和规范化,轻学生个性的张扬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的现象,其结果加剧了人文精神的流失,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养成和个性发展,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倾向和就业市场对技术应用型人才“实用性”的过度追求造成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严重失调,出现了重眼前轻长远、重成才轻成人、重实用轻人文的倾向,教育的目的只是为了谋生,学习的目的只是为了致用[3]。高等教育不仅仅是通过专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也不是单纯的职业教育,更不是简单的制器,而是育人。当前许多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打着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旗号,只重视专业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教育;许多学生更是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技能课的训练,而轻视和冷落人文课程,导致他们人文精神的缺失,致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团结协作精神,缺乏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4]。由此产生的后果是:学生人文知识相当贫乏,综合素质也相对欠缺,毕业后到社会上难以适应和生存,很难服务于社会,社会不认可,就业难度大,家长意见多。
3、师资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除他们自身的努力之外,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在教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搞好人文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素质教育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然而,部分教师,特别是部分专业课教师人文精神单薄,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认为素质教育只是人文、社会学科专职教师的工作和职责。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树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目前,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功利主义倾向,因此,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需要从高等教育理念层面来重新审视应用技术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关系[5],其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彻底改变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取向,将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作为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3]。人才培养具有内在的规律,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应立足长远,而不能只顾眼前,切忌急功近利,否则,只会损害人才的健康成长。转型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必须同时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职业教育规律,既要突出技术性特征,培养学生的“生存之计”,又要预防工具人培养倾向;既要体现适应社会、服务企业的社会功能,又要体现个人价值和自由发展的个体功能[6]。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即便生存技能培训好了、生存问题解决了,也终究是“工具人”,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并没有成功[1]。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的过程中,应高度重视人文教育,坚持人文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并重,二者同步推进。只有将“做事”的科学教育与“做人”人文教育完整地结合,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4]。
总之,教育既要以‘提高生命质量和培育‘生存意义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终极任务,又要以培养‘生存技能与职业技能为教育的现实目的和社会任务。专业技术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都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是解决学生现实生存问题和助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基本维度[1]。
2、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专业课程的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并且备受学生重视,同时,专业课教师也占学校教学人员的绝大多数,因此,专业课程教学是人文教育的主阵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贯穿人文教育是使人文素质教育得以持续、深化和提高的重要一环[7]。
(1)渗透性教育融入教育目标
渗透性是文化的重要特点之一,文化育人不可能独立地进行,因此,若将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人文素质教育效果将会更好。专业课程中蕴涵着许多潜在而十分宝贵的人文精神的内容,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专业课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结合所教课程特点,深入挖掘和提炼其中的丰富的人文因素、渗透人文精神,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充分发挥专业课程教学在人文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这样,素质教育就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人文和专业内容互相渗透,彼此融合,相辅相成。只有将两者融合,才能既保持专业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又能把以传授知识为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育人体系上来;同时,专业课程教学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动力;才能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优化课堂人文环境等等。
(2)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精神、独立探究与协作能力
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文化底蕴不深厚,对他们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导致一系列严重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学生既缺乏批判思维、创新精神,又缺乏独立探究与协作能力,这样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为此,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时应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时,要利用科学家是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和方法,来培养和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思维,特别是学会创新思维。第二,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与探讨,从而激发钻研的兴趣,产生最佳学习心态,这样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有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第三,要运用教学相长,与学生平等讨论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人文环境。良好的课堂人文环境,有助于学生勤于思考、质疑问难、大胆发表意见、自由进行争辩,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彼此协作能力[7]。第四,寓人文素养于实践性教学环节。将专业实践教学与培养团队精神紧密结合、互相渗透,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素质。
总之,素质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就是把人文素质教育寓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既是人文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专业课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教师的良知和良心之所在。当然,人文精神不是生硬地加到专业课中去的,而是与专业内容融合在一起,浸润在专业知识中的,同时,它也使专业课更丰满,显得更富有生机和人性[7]。专业课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优势,创新教学方法,根据专业课的特色,有意识地、巧妙地将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各环节之中,使学生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既学到了专业知识,又培养了能力,更提高了人文素质。
3、多途径增强教师人文素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关键。因此,地方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增强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强烈的责任感、崇高的敬业精神等良好的师德风范,对大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4]。为此,必须引导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体系和课堂人文环境,改进教学方法,转变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自我,积极探索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规律和艺术。另外,通过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来提高自身的学术功底;加强哲学、文学、历史、艺术、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伦理学等人文学科方面的知识学习和研究,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借鉴,彼此交流、取长补短。
本文针对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地方本科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探讨了在加强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步推进,使之与专业技术教育并驾齐驱,从而实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培养既有科学素质、又富有人文精神,既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有健全人格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切实达到教育培养人的目的,真正实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
参考文献:
[1]刘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的人才培养与人文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5(3):108-112.
[2]彭小平,李刚.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动因、对象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5(13):5-9.
[3]陈元福,徐美玲.应用型人才人文素质培养体系探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3):98-101.
[4]彭小平,李刚.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需加强的几个方面[J].东方教育,2014(22):5-7.
[5]张应强,蒋华林.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14(6):1-8.
[6]刘刚.部分普通本科院校向职业院校转型之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5(4):61-66.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探析 篇4
一、高职生人文素质缺失所带来的问题
1) 缺乏崇高的人格境界。比如有些学生对政治较为冷漠, 对入党缺乏应有的热情;一味崇尚西方的实用主义, 凡事都用功利性的标准去衡量;有些学生重视专业知识, 忽视文化知识, 导致精神压抑、思想苦闷、情绪消沉。
2) 缺乏健全的心理品质。根据某课题组对北京23所高校的60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 发现有16.51%的学生存在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 而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心理上存在着适应障碍, 心理疾病的发生率高达30%左右,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具体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以及神经衰弱等等。
3) 缺乏创新精神。传统的教育观念轻人文、重技能, 强调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接受, 而不是对知识提出质疑和挑战, 结果导致高职学生多缺乏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更缺乏创业的胆识和能力, 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成了高职学生最为欠缺的素质。
二、高职生人文素质缺失的原因
高职生人文素质缺失, 一方面, 教育理念错位是根本原因。在培养高职学生应用能力的总目标下, 高职院校致力于探索学生的能力培养方案和适应各自地方经济发展的运转机制等问题, 却往往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 学校的文化建设基本上处于一种停滞不前的状态。另一方面, 课程设置失衡是直接原因。高职学院的人文课程除开设“两课”外几乎是一个空白, 而事实上, 学生对于人文类课程的需求是非常迫切的。据一些院校的调查结果表明:92.36%的学生认为在理工院校开设人文课程“有必要”或“非常有必要”。
三、提升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为提高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 学校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应该与当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结合起来, 与面向21世纪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结合起来, 积极促进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的转变, 积极探索人文素质教育实施的途径和方式, 使之逐步完善, 形成制度化、规范化。只要转变观念, 将人文素质纳入教学改革的重点, 并将其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就能得到发展。
(二) 改革高职教育结构, 调整课程设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改革教育结构, 调整课程设置势在必行。首先, 必须搞好课程建设, 多开设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新学科、前沿学科的选修课,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充分选择。其次, 要处理好专业课教学与人文课教学的关系, 合理安排人文课的教学时间, 确保人文课教学的主渠道畅通。
(三) 将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除了选修课的安排之外, 教师们还应注意人文素质与专业课程的结合, 比如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自20世纪中叶以来, 西方发达国家就提倡要在大学中加强人文素质的教育, 提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 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高科技人才。要做到这一步, 就要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的修养, 注重在专业课的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将专业学习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 以人文的精神传递专业的技术, 正确引导学生把做人与做事结合起来, 这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 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大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离不开大学生活、学习的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生追求, 价值取向和思想品格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比如美国的哈佛大学, 参天的大树、整齐的草坪、古老的建筑群、反映学校历史和办学特色的壁画、雕刻、知名学者的碑刻留言, 以及多学科自由的学术气氛, 激烈的竞争氛围等都是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德才兼备的哈佛学子。校园内的文化氛围就像一种文化的“颜料”, 学生长期“浸染”在学校这个大染缸中, 文化素质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提高。
总之, 人文素质教育是高等教育中最基础性的教育, 因此, 高职院校应逐步加深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 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改革教育结构, 增加人文课程的比例, 将人文知识融入专业知识的传授中, 并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甄丽华.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意义及途径[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2]葛宏, 吴宝晶, 王少英.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与内容[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5.
[3]郝晓敏.试谈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4.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现状及对策论文 篇5
高职院校教育理念逐渐关注与重视人文教育。然而高职院校教育自身的发展历史并不长、文化精神沉淀并不足,在理念层面与实践层面上还没有较好地形成符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优势特点。随着科学技术与理论观念的不断更新与引进,高职院校已开始认识到技术知识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兼顾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断分析与探索着一套能够将“做事”与“做人”有效结合起来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并且将其不断渗透至当代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教育项目当中。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就推出了新型的教育理念―――“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学习与创新为一体”。这一新型的教育理念不仅能够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而且还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当代人文教育的现实意义与历史价值。尽管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仍然不太完善、全面、具体,但随着社会化、信息化、技术化的迅猛发展,其必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教育事业的核心工作。人文性教育课程设置逐渐呈现合理化、高效化特点。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工作的关键载体主要是“两课”,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与此同时各高职院校教务处会根据相关教学指标、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来设置出一系列符合“两课”教学要求的课程,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军事理论》等。除此以外,有的高职院校还会另外设置一些有效增强学生人文认识的课程,比如《音乐鉴赏》《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逻辑推理》《女性学概论》《当代西方哲学思潮》《舞蹈鉴赏》《汉语与华夏文化》等。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而且还能够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养成良好的欣赏习惯,从而逐步提高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1.2问题分析
整体上而言,当代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工作的落实情况是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的,然而其仍然存在着一些难以忽视的问题与不足,比如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缺少完善的标准化制度等。具体表现为如下几方面:首先,思想观念方面。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意识仍然是较为薄弱的,其中部分学校还过分强调技术忽视素质培养,并且面对日益严峻的应试教育环境,当代的高职院校会过度关注国外理论知识而忽视国内理论知识,不太关注与重视有关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工作。其次,课程设置方面。一般而言,国内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工作主要是交给本校教师负责的,普遍来说课程的规模与整体性并不强,在根本上很难调动起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人文类知识内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再者,在院校教师方面。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我们发现,目前国内高职院校教师对人文教育的认识力度是比较强的,他们会着重关注与强调学生的人文性教育项目,可是他们本身对人文教育内容的熟悉程度仍然有待提高。最后,院校学生方面。新时期部分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较为缺失,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思想认识力度不足、拜金思想强烈、缺乏工作责任心等。由此可见,当代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地改善人文教育落实质量,就务必要从问题出发,深入研究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把握新时代的发展机会,采取一系列有效改善人文教育现状的措施,不断加深广大师生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
2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之管见 篇6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 内涵 作用 实施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冬日夜长声静,宜于读书运思。挑灯泛览偶有所得,如:知名诗论家、诗人兼教育家杨叔子院士的名言“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打就垮;而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打自垮”。这句名言,时至今日仍掷地有声,放于当下语境有极强的启示意义。由于职业的敏感性,便想起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重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丰富学生的心灵内涵,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也是教育对时代呼唤所作出的有力回应。
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作用
1.1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的本质不在于知识、技能、活动,而在于人格、气质、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素质教育,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气质、人格和修养,使其成为受教育者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品质。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教育,就是人性化教育,是通过人文的濡染与涵化,从而使人学会做人的教育形式。人文素质培养的任务是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全面进步和终身学习打基础,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并实现和谐发展。人文素质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不注意吸收新的人文知识,不加强自我修炼,人文素质就可能退化,甚至变质。发展人文素质就是“学会做人”,做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有修养的人。
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有哲学、语言、文学、音乐、艺术、历史、法律等,还有许多交叉,例如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管理素质都与人文素质水乳交融。可以说人文素质如同人之血液,渗透在人的各个方面。只是有的人人文素质优秀,有的人人文素质低劣。一个人人文素质低劣或缺乏就像患了贫血症,最终会影响人的发展。所以,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如同“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为职业教育发展赋予了新的目标内涵,指明了前进方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一方面强调高技能,另一方面强调高素质。前者主要靠专业技能教育来达成,后者主要靠人文素质教育来实现,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要准确理解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内涵的职业教育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
1.2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尤其是职业学校的学生。他们普遍文化基础差、入学成绩偏低、学习主动性不足,加之学校过分强调职业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在对培养目标的理解上,出现了以就业率为导向、单一注重实践、轻理论,注重技术、轻人文的功利化现象,容易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明确反对纯粹出于“经济目的”和“实用利益”进行职业教育,反对职业教育演化为获得某种专门职业技能的手段的“工艺教育”,主张职业教育应立足个人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现代“职业人”,而不是仅仅具有某种职业技能和技术片面发展的“工具人”。人文教育要以人为本,强调突出人的发展。那么,高职院校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有助于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人文素养是后天的,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文素养的主渠道。高职学生群体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人文教育是关于“做人”的教育,是解决“价值观”的教育,是追求“善”的教育。以人的精神世界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人文科学,对于发展人性,完善人格,升华人生,最终提高人文素养,作用不言而喻。高职学生只有具备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的技能外,同时还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才能说是一名合格的“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才能为将来有“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积聚正能量。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高校有责任,并且要大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素质。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绝不仅仅是简单劳动技能的培养,它与起源于中世纪的“劳动教育”的区别就在于,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提高劳动者群体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其中人文素质的提高,社会道德和职业伦理水平的提升则是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引导他们实现不同思维方式的交叉与互补,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的知识结构体系,这将有利于促进高职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第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求,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所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无疑迫切需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 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等等。基于人文理论知识中的一些成功案例、文化现象、关注热点、主要事件等等,蕴含着丰富的哲理、经验、思想、智慧、品质等规律性要素,形成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都得通过学校的阐述和引导,启迪大学生去思考,使学生获得一种价值取向、一种对社会、对人生的认知和感悟,促进学生追求自我超越,最终形成一种内在的高尚精神。
2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路径
(1)注重利用显性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对学生进行人文知识教育。拓宽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几年来,高职院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尤其是随着当今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利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对学生全面进行人文知识的教育,充分发挥了人文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高职院校在课堂上讲授人文课程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教育因素,避免照本宣科,要将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融合起来,做到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避免空洞说教。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积极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和方法,能够让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将人文精神真正传递给每位学生。
(2)强调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原本是自然科学的一个术语,指液体从物体的细小空隙中透过;用于社会科学比喻一种思想或势力逐渐向其他方面扩展;用于教育科学则指教育主客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的拓展。在教育中给学生提供大量感性知识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使之在学习运用和实践中内化为自我认知,外化为行动行为。当下高职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是很好,“跳槽”现象也屡见不鲜,职业意识缺乏,长期以往,不利于高职教育的声誉与长远发展,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在专业教育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地吸取人文精神的营养。只有这样,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更具敬业精神,做到乐业敬业,追求做人与做事相统一,从而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提高其职业适应性。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评述 篇7
高职教育以满足各种岗位要求为重要目的, 但是当实际教学片面强调培养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意识时, 就有可能使学生失去全面的发展机会。为此, 教育部高教司于1998年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 (教高[1998]2号) 中指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 其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重点指人文素质教育”。自此, 高职教育的科研教学工作者们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现状与问题等方面展开分析, 提出改善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途径与对策。经过高职教育界多年的努力,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科研与教学均取得了一定成果。教育部高教司于2006年进一步细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即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6]16号) 中明确指出:“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 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提高学习能力, 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教育目标指导下, 继续深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毫无疑问, 深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有必要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 本文从分析方法的角度对我国已有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进行评述。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研究逻辑中, 分析问题处于联结位置, 选择科学有效的分析方法对于描述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本文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其次通过文献回顾梳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方法, 最后展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趋势与前沿。
二、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
利益相关者理论为高教研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分析框架, 结合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特征, 本文认为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存在四个层次:核心利益层、关键利益层、重要利益层与一般利益层。其中, 学生与院校为核心利益相关者, 企业为关键利益相关者, 家庭、教育部、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为重要利益相关者, 社区、媒体等为一般利益相关者。在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 院校与学生为教学关系;在更大范围的关键利益相关者之间, 院校与企业为合作关系, 学生与企业为实习或就业关系;在重要利益相关者范围内, 家庭能够监护教学与就业关系, 教育部能够监管教学、就业与合作关系,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主要监管就业与合作关系。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可以从利益相关者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例如对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可从各个利益相关者多个侧面展开综合分析, 也可以分别从高职院校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师资力量与校园环境等方面展开分析;或者从学生的人文知识、艺术素养、道德观念、人际交往、心理与人格等方面进行分析, 还可以从家庭、企业、社会大背景等方面展开分析。对于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已有研究提出的对策建议一般从高职院校树立人文教育理念, 明确人文教育目标, 设置包括人文课程的培养方案, 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改革人文教学模式, 加强隐性课程建设等方面展开论述。以国内目前文献看, 已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主要针对核心利益相关者, 对于其他利益相关者, 以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还有待深入分析。
三、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方法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大量运用定性分析方法, 即研究者根据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对被研究对象的性质、特点与规律作出判断、描述与论述。此外, 研究者还经常运用问卷调查这一定量分析方法, 并且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运用。例如, 夏剑萍分别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抽样调查与个别访谈, 在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基础上, 将制约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因素归纳为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偏差、教师人文教育能力的不足、高职自身教育条件的限制, 以及功利主义的负面影响阻碍, 并探讨了相应的对策。
在问卷调查结果与其他数据基础之上, 相关教育研究通常运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客观事物中的多个变量 (或多个因素) 之间相互依赖的统计规律性。常见的多元统计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 上述分析方法还可以综合运用。例如,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 孔斌, 吴轶勤与卜晓燕分析了影响宁夏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主要因子, 提出了专业结构优化设置的对策;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 黄会明, 鲍海君与赵匀评价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质量, 黄会明等评价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运用因子分析方法, 许志军分析了辽宁省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 并根据结果指出其中不足、提出改善建议。方向阳和莫华善运用因子分析的赋权功能, 对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性评价指标进行排序和分类, 并计算各指标权重, 以此设计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赵章彬通过对高职在校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因子分析, 找到了隐形变量和相应的公共因子,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和均值分析方法, 得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基本素质特征, 从而提出了高职学生素质培养的建议。与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过程中均产生新变量不同, 聚类分析是按照多个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进行分组, 从而获得某种内在的数据规律。运用聚类分析方法, 杨丽红、黄会明, 鲍海君与赵匀评价了教师的教学质量;陈跃夫、廖燕玲, 以及黄会明等评价了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综合素质;刘康宁和董云川探讨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试行) 》中指标的归类属性与整合等问题, 并分析了各项人才培养工作的相关性。除了多元统计方法, 相关教育研究中结构方程模型的运用逐渐增多。杨雪和刘武、刘武, 李海霞与杨雪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了学生满意度指数模型, 分析影响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进而提出增强中国高等教育学生满意度的改进措施。叶映华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构建了大学生创业人格特质、创业社会资源、创业先前知识、创业认知与创业意向的关系模型, 对大学生创业意向进行测试。徐大伟等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访谈揭示大学生群体效应与个体环境行为存在相互影响, 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这种影响作用, 提出行为矫正的具体建议。张敏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教师学习调节方式、学习策略、适应性绩效、工作满意感之间的关系。邢周凌和李文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从员工满意度、教学科研绩效、社会满意度、财务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了组织绩效评价模型, 并以中部六省“211工程”大学为样本, 验证了组织绩效四个维度之间的因果关系。上述研究表明,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属于相辅相成的两种方法。在经验与理论模型基础上, 定性分析探讨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现状与趋势, 以及探索其规律性;在定性分析基础上, 定量分析运用数学工具度量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 构建有关现状评价的指标体系, 验证经验判断的规律或发现新的规律;而在定量分析结果基础上, 定性分析的经验判断能够更有科学的依据。以国内目前文献看, 在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但是已有研究成果中定量分析有所不足, 多元统计方法、结构方程模型等分析方法还有待更多的运用。
四、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趋势与前沿
按照高职人文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划分, 相关研究趋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研究者们对高职人文教育现状的持续关注, 并且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展开探讨; (2) 以高职院校角度, 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力量、教学模式、校园文化等方面探讨人文教育的实践; (3) 以学生角度, 从人文知识、人文行为、心理与人格等方面探讨人文教育的互动和个体效果; (4) 以企业角度, 从人力资源、企业文化与企业效益等方面探讨人文教育的社会效益。从高职人文教育研究的分析方法角度看, 相关研究前沿属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综合运用, 并在实证分析上应有所加强。首先, 根据已有的定性分析结果上, 在经验与理论模型分析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其次, 根据调查结果与其他数据, 运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多元统计方法分析等明确问题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问题要素之间的由可观测变量, 或不可观测变量所指示的因果关系, 以及明确单项要素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进而验证与优化之前的经验判断与理论模型。深化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对于增强院校的人文教育水平,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满足企业与社会对具备人文素质基础的人才需求都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阐述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分析框架, 从分析方法角度梳理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 并从分析框架与分析方法两个维度探讨了相关研究趋势与前沿。总之, 抛砖引玉, 期待有更多学者投入到高职人文素质教育这一研究领域, 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摘要:本文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高职教育特征, 阐述了高职教育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关系, 为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并且据此梳理了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其次, 从分析方法的角度梳理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与相关教育研究所采用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方法。最后,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探讨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趋势与前沿。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胡赤弟, 田玉梅.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6) :15-19.
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篇8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中,高职教育得以蓬勃发展,它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高职教育,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其任务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大量的具有一定专长和技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其人才培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未来国民的整体素质,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要影响。由于高职教育突出的应用性和职业性,人们过多关注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在高职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实践中,集中体现出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和惟技术的功利主义倾向。这种观念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如果仅仅把高职教育简单地等同于谋生教育,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未能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体性的发挥,那么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或许就只能是一个未能最终实现的美好愿景。因此,我们需要超越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树立全面的职业教育观,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的同时,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下面本文就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作具体论述。
1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的是受教育者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2月1日发表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指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全面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要点。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子系统,高职教育理所当然地应该在其教育过程中切实贯彻素质教育,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工作的重点,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有责任感、有崇高的事业理想和人格理想。而要实现上述目标,只靠单一的、冰冷的技术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还有赖于良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何为人文素质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从广义来说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这种精神品格在宏观方面汇聚于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民族精神之中(爱国);体现在人们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之中(气节)。从狭义来说指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它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1]。而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将人文科学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2]。人文素质教育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通过人文教育,高职学生可以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文学、史学中,充分深刻地了解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从而继承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从哲学、政治学中吸收民主思想的精华,获得批判的精神和基本的思辨能力;从文化艺术中汲取营养,通过审美体验使生命变得丰盈而美好。总之,有了文化的引领和熏陶,学生的人性、品格才能够得以发展而熠熠生辉。因此,高职院校在注重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应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这样,高职教育所塑造出的就不是单纯的“技术人”(被异化的工业化社会大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而是个性丰满、人格完善的“社会人”。
从另一角度来说,教育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性,它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能体现生命关怀的一项事业。`因此,加强职业教育的人文性,是由职业教育本身具有的教育属性所决定的。也是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要求。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曾尖锐地指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始终应该是: 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 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专家。”我国著名教育学家杨叔子说:“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也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在未来社会中,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劳动者个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学生通过专业学习和实践,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而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些在学校获得的技能迟早会落后过时,那么,随之而来的是职业、岗位的变化,此时,就需要运用多方面思想和能力的储备,进行思索和创新,才能获取新的发展,进而使个性也通过此种方式获得发展。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良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需要以良好的人文教育为基础。
2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随着高职教育的纵深发展,人们已逐步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于是,如何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提高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效就又成为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2.1 树立人文职业教育观
要构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首先要树立人文职业教育观。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清醒地认识到以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的片面性,摒弃教育工具主义的功利思想,回归人本位的职教观[3],在教育过程中,应以人为本,充分关心学生心灵的成长,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其获得职业能力的同时,个性和品格得以丰富和提升,正如我国职业教育的奠基人黄炎培所说:“职业教育是为用其教育方法,使人人依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其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简言之,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学生的各项能力、素质得到提高,个性得以发展,踏出校门后,才能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才有能力、意志和勇气去面对可能遭遇的人生困境。
2.2 完善人文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促进人文与技术的融合
目前,由于能力本位的主导思想,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人文学科还处于边缘地位,人文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或起步阶段,普遍存在人文素质课程所占学时学分比例少,规模小,学科系统性差的状况,人文素质课程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切实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在教学计划中进一步确立人文学科的基础地位,开设一定数量的人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关于这一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有明确规定:“高等学校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 同时加强人文学科的师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文教师队伍,不断提高人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积极开展人文教育研究和教学研究,从而使人文素质课的效能在有限的学时里得到最大的发挥。此外,还应开发和设立人文素质的应用性课程,根据现实的需要,结合不同专业的特点,选择相应的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
在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在各学科中渗透人文精神,充分发挥专业课对大学生人文素质养成的作用,把人文素质教育的相关内容渗透到专业教学中,自觉地将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4],促进人文与技术的融合,让人文赋予技术以灵魂,使技术超越它本身而变得非凡,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也得到提高。
2.3 重视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
隐性文化指的是与显性文化相区别的非物化文化,它使受教育者在校园文化的浸染中感悟文化精神,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习得文化。同注重知识传授的显性文化相比,隐性文化更注重人的情感体验和人的和谐发展[5],它通过暗示性的、间接的、内隐的方式使学生自然地受到人文精神的感染,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它有利于陶冶同学们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隐性文化教育对人文素质教育而言,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教育方式,它产生的教育效果是愉悦的、深刻而又长久的。因此,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重视发挥 隐性文化的作用。
要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首先要加强学校软环境的建设。要树立全面育人和全员育人的观念。所谓全员育人,是指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5],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增强育人意识。教师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学术基础、指导力量,要有人文情怀、责任意识,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不断更新知识,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完善自身的人格,努力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师德去熏陶、感化学生,向学生传递浓郁的人文精神[6]。班主任、辅导员及其他管理人员也应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人为本,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意识,给学生以和谐发展的空间。总之,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把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需求作为出发点,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学校各职能部门应当密切配合,构建全员育人、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和工作体制,保证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得以全面实施。
其次,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氛围,建立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校园文化;创建优良的校风和学校制度文化。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功能作用,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立足于满足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各类校园社团活动,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使学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其潜能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高、自信得以提升。开展各类竞赛,培养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力;举办各种人文讲座、艺术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其文化艺术素养,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国外先进思想的同时,使学生获得有益的人文素质营养。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电化教学来加强人文教育,营造一个适合学生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再次,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行为过程,又是实现人格塑造、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人文教育的空间,深化课堂教学,有时比显性课程教育更能有机地将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使各种人文教育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4]因此,学校应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深入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从中了解国情,认识社会,进一步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以达到培养人文素质与提升人文精神的目的。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实现高职教育终极目标的重要保证,高职教育工作者应树立人文职教观,树立全面育人、全员育人意识,充分发挥隐性文化的作用,真正把人文教育落到实处。
摘要:加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要保证。因此,应充分认识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树立人文职教观,加强高职院校的人文学科建设,重视发挥隐性文化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切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隐性文化
参考文献
[1]王振槐.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N].安徽日报,2004-08-30.
[2]孙伟,张弘.关于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3]卢洁莹.职业教育课程观的重构.全国高职学报学会论文集[A].乌鲁木齐:乌鲁木齐职业大学,2006.
[4]杜连镇,张红艳.对当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J].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
[5]尹小敏.论高校隐形文化建设[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5).
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讨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素质,学生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近些年来, 我国的职业教育充分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出发, 在专门人才的培养上取得了较突出的成绩, 可以说职业教育在我国正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然而, 我们却忽略了或者说误读了“高素质”这一概念, 我们必须看到“高技能”并不等于“高素质”, 人文素质教育正一点点被“技能”、“专业”所掩盖, 加强当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种必然, 也是当前高职教育迫切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分析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含的内容比较复杂, 其中人文知识是最基本的内容, 具体如历史知识、文学知识、政治知识、法律知识、艺术知识、哲学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等。
当前, 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整体状况较差。文学修养欠缺、知识面狭窄, 历史知识较为贫乏, 对哲学思想更是知之甚少, 艺术修养爱好比较肤浅等。很少有学生自觉地补充人文方面的知识。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人文精神领域, 大部分学生的取向是积极进取的, 但同样也存在一些新问题, 如对政治思想品德课学习不够热心, 甚至有逆反心理, 对社会中的一些阴暗面过于悲观, 产生种种迷茫和困惑。
高职学生这种令人堪忧的人文素质状况, 直接源于我们对高职教育的误读。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高职教育就是使学生掌握“一技之长”。很多高职院校也常常偏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提高, 挤压了人文素质教育的空间和时间, 甚至关闭了所有人文课程。这种教育思想也直接影响了学生自身对人文素质的认知, 误以为学好技能就万事无忧了, 放松或完全放弃了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事实上, 职业技能的学习和提高也必须是以良好的人文素质为基础的, 这一点是职业教育中我们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应该忽略的一个问题。
二、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与传统教育相比它更重视人的思想道德、能力、个性等人文品质的培养。而目前, 虽然我们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认识有了一定改观, 但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仍有很大距离, 尤其是高职院校, 往往为“职业”、“技术”所限, 而忽略了或低估了“人”的教育的重要性。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要落到实处, 加强人文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同时就全球的教育来讲, 人文素质的培养也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在“以人为本”的当今社会, 在意识领域多样化的现实面前, 教育无疑要担负起人类精神领域向导的职责。在人文素质的培养方面许多发达国家是远远走在我们前面的。我们的教育要想与世界齐头并进, 必然要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
其次,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提高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高职院校中普遍有这样一种认识, 即学生人文素质的高低对就业影响不大。要实现高就业率, 只要靠学生优秀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再加上一定的求职技巧就可以了。 事实上, 高职毕业生就业困难, 其实并不是单纯的学历问题, 人文素质也起着重要作用。从现状来看, 人文素质较高的人, 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优势。本专科的差异真正体现在技术或专业方面的其实并不大, 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上也并不是只认一个文凭的高低。本科生之所以比高职生好就业, 更多的是本科生在人文素质方面要强于高职生。因此, 为了加强高职学生的竞争力必须加切实推进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其一, 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提高认识, 把人文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高职院校把自己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性”、“技能性”上, 应该说体现了自身办学的特色, 其总体方向是不错的, 问题是不能将其作为唯一目标, 在近些年的教育改革中这个问题已经被提上日程, 但具体的实施情况并不理想, 这主要归于我们的办学主体没有从根本上认识人文素质对学生的重要性。所以要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办学者的教育理念首先要更新, 有意识才能引领行动。
其二, 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在人才引入上更注重技能型人才, 人文学科的教师只是个点缀。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 不能不让人觉得有些苍白无力, 而且可能会使人文教育活动徒具形式, 影响教学质量。所以, 吸引和培养人文素质教育人才, 是高职院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当然非人文学科专业教师在教学中, 也要进行适时地进行人文知识的渗透,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逐渐提高学生的自觉意识。
同时, 各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为人文学科的课程留有余地。当然, 我们也可采用开设文、史、哲、艺术等选修课的形式补充人文知识。
其三, 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配合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包含非常广阔的内容, 各项校园活动只是其中一个部分, 它还包括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图书馆建设, 甚至于学生日常管理制度的建设。校园环境是否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图书馆是否有充足的人文书籍来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校园活动是真正丰富学生业余生活还是为了配合文件精神;学生管理制度是否人性化, 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这些因素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构成了一种潜在的影响力。
其四, 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强调加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时, 不能全盘效仿本科院校, 其学习时间和学生既有素质都存在差异性。因此, 要兼顾其人文素质的培养事实上并不容易, 只有采取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 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爱因斯坦曾指出:“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人文素质相对贫乏的高职学生中, 更是要通过人文知识传授、人本精神的教育和熏陶, 使他们成为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综合素质过硬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崔乃鑫, 马杰.论当代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辽宁工学院学报.
[2]任素杰.关于加强高职学院专科生人文教育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 2005, (1) :43-44.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路径探讨 篇10
一、目标与路径
加强人文教育是高职教育自我完善的措施, 可以为破解高职教育许多发展问题和困惑提供思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人文教育, 要围绕实现以下重点目标逐层展开。
1. 培育高职生的现代人文素养。
培养高职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如何处理人与人、自然、社会及自身关系的品质和潜能。引导学生崇尚理想信念、精神追求、道德自觉和人格恪守, 有公民意识、社会责任、爱国情怀、尚德精神、健康心理和和谐思维。
2. 促进技能素质和职业发展能力的提升。
重视人文素养与技能素质相互促进导引的联系, 引导高职生克服自卑心理, 正确处理自身理性、情感、意志方面的矛盾, 培养自强不息的意识和坚韧不拔的意志, 增强学习力、适应性和职业转换能力, 实现“做人”与“做事”、求善求美与求技求真的完美融合。
3. 保持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的平衡。
使人文教育成为高职教育的应有之义, 引导高职院校弘扬大学精神, 承担社会人文责任, 把发展方式转移到以提高质量、凝炼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内涵式道路上来。
围绕上述目标, 需要以“以人为本”为价值导向, 改革人才培养方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完整的人文教学体系。
在教学目标上, 确立人文教育与技能教育并重的教学目标, 把对学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等人文素质要求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在课程体系上, 调整公共课和技能课的结构比, 提高人文课在公共课和课程体系里的比重, 且分布在三个学年开设。在课程设置上, 根据人文课程覆盖面广, 而高职学制短、学时少的特点, 加强课程整合, 抓住核心领域, 开设一些主要的通识课程。在课程标准里, 着重引导学生重视理想、信念、道德、人格、情感与价值的追求, 重视对生存意义和终极价值的反思。在考核考查上, 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 采用必修和选修、考试和考查相结合的方式, 保持层次性和可选择性。在质量控制上, 坚持重量又重质, 以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在教学方法上, 着眼于为学生创设能够自由发挥的学习环境, 增强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现代感, 讲究深入浅出、喜闻乐见、融入生活, 既“晓之以理”, 又“动之以情”。
2.强化技能课和人文课的相互渗透。
技能教学中的人文教育是单纯的人文课程无法替代的, 应转变人文教育是社科教师职责的观念, 技能课教学要强调知识、技术生成的人文背景和社会价值, 挖掘技术技能中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 把对真善美的追求渗透于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融合于职业技能教育的始终。人文课教学除了服务于学生“成人”和“做人”的需求, 还要服务于“成才”、“做事”的需求, “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1], 围绕技能培养, 多开设文化、环境、资源、生态等概论课程,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人、社会、自然及自身的关系。
3.提升教育实践活动的层次。
人文教育实践活动应提升到“心灵净化”和“道德力量”等较高层次。娱乐活动要力求届次化、品牌化, 讲究思想性、艺术性和审美性。心理辅导活动要运用积极心理学, 组织拓展训练、团体辅导和朋辈互助。社团活动要扩大人文类社团的数量和比例, 鼓励学生在志同道合、沟通协作中学会做事、做人和生活。讲座活动要让学生体会专家、名人的大家风采、治学之道和为人之要。
4. 营造校园生活的人文氛围。
学校的管理理念、价值指向和行为模式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管理的人性化、文化的凝聚力。学校的文化环境应宽容而又有挑战, 体现对多元智能和性向的尊重, 对合作沟通、主动探索的激励, 对大学精神和人文价值的追求。改善校园的管理和服务, 加强对学生恋爱、交友、消费等校园生活的引导。提高后勤事务和学生事务人性化管理水平, 给学生创造归属感、安全感、满意感。结合学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精心设计和营造优美校园, 丰富其文化价值和审美功能。
5. 建立开放式学校教育。
应开拓学校与家庭、社会的互动渠道, 吸纳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 建立面向家庭和社会的开放式教育, 构建立体环境与全面载体。通过开放式教育, 使学生能够体会和感恩家庭、社会的关怀与温暖。
6. 注重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的发展消解了师生之间的身份差别, 改变了传统教育单向传输信息的方式, 使得教师不再有知识数量和储备速度上的绝对优势, 它颠覆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但是, 它又有信息难以甄别、过程难以控制的特性。加强人文教育, 要重视和防止信息化发展对人的异化, 同时, 要更新教育理念, 学会利用信息化提供的教育手段, 跟上学生的兴趣点和兴奋点, 加强价值引导和平等沟通, 为信息化时代人文精神的重建和扩展提供有文化意义的支撑。
二、机制与保障
强化人文教育并不是对技能教育已有空间和资源简单的再分割, 而是再拓展、再挖掘、再重组、再渗透、再融合。这就需要探索使两者协调并进的实施机制和保证措施。高职人文教育的实施机制应包括四个层面的“有机结合”: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其它工作的有机结合;教学工作中技能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学生工作中教育管理与素质拓展的有机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网络教育的有机结合。
实现四个“有机结合”, 必须在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中找到共通点和结合点。学分是衡量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效果共同的计算元素。学生在校期间的授课时数、实验实训和实习时数、课外和校外的学习、实践以及其它的行为表现都可以折算成学分。以学分为纽带, 可以打通和连接教学和教育、管理环节。以理工科专业为例 (人文类专业在课程结构上略有差别) , 现有的高职培养模式规定三年学时总数一般为2400左右, 折算总学分数为135, 其中技能课学分为101, 国家指令开设的公共课学分为30, 其它人文课学分为4。现有的学分制主要是针对教学环节设计的, 并不包含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环节。新的机制构想是把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要求纳入学分体系, 配套实施必修选修制、弹性学制和主辅修制。学生毕业的总学分包括技能学分和人文学分两部分, 总学分数可设计为180。其中, 技能学分为100, 人文学分包括公共课学分、教育管理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 总学分为80。按新的构想, 技能课学分与现有模式基本持平, 其余80学分包括公共课学分45~50 (含现有国家指令开设的公共课学分30) 、教育管理学分和素质拓展学分共30~35。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学分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管理内容与人文课程之外的人文教育内容, 主要不以课堂教学的方式展开。其主体框架包括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 学生参与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各类竞赛和技能培训等。它既是底线要求, 又是弹性策略。建立教育管理和素质拓展学分体系是把四个“有机结合”落到实处的刚性举措。
加强人文教育是一个涵盖理念、机制、职能、资源、队伍、制度等管理要素的全息概念和全面改革, 仅靠系部力量和局部创新难有成效, 必须有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使人文教育入人心、入体系、入制度。
1. 更新职教理念。
人文教育的弱和强, 关乎高职质量观、人才观和价值观在“能本位”和“人本位”上的考量, 关乎物质与精神、肉与灵、技能与人文上的平衡[2], 决定了高职教育是否真正“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加强对人文性流失并深度演化的现状和实践的反思,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作为价值取向和指导思想, 把人文觉醒作为深化内涵建设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先导。
2. 强化顶层设计。
应成立专门机构, 建立一套指挥运作系统, 以人文性与技能性并重为指导思想, 提高人文教育的规划水平, 并根据实际情况, 整合资源, 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建立评价机制, 定期进行学生人文素质水平测试和学生诚信评价, 开展院校人文教育水平评估和教职工人文素质水平测评。
3. 重视资源建设。
人文教育资源就是支撑人文教育所需的人、财、物。要像建设专业师资那样建设人文师资队伍, 特别要发挥校内外有影响的教师的作用, 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理论素养和管理水平。保证人文教学所需的图书、信息化、实训等资源, 提供人文教育所需的经费、场所和条件。
参考文献
[1]尤建国.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探索[J].江苏高教, 2008, (3) :137.
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篇11
二、古代文学教学在高职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
作为高职院校的选修课——古代文学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其人文性的引导作用。一方面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文化,汲取语言营养,并恰当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另一方面,用文学的人文性和审美性,以情感育人,使学生汲取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民族精神,促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向学生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转化。重点是承担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
1.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具有专业优势。职业教育具有功利性的一面,即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职业的需要和学生个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但是高等职业教育毕竟也是高等教育的一种,它还有非功利的一面,即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充实精神世界等。在高职院校,如果过分强调职业教育、专业教育,而忽视了文化素质教育、通识教育,就会放弃对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关心。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应该是既要立足职业的需要,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思想,不仅教他们如何“做事”,更要培养、提高他们如何“做人”的内在文化素质。在这方面,古代文学具有独特的专业优势。
2.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大潮风起云涌,而对可能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负面影响,如何树立人的尊严、行使人的使命,怎样确立高尚的思想、塑造健全的品格已成为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也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建设以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职院校的学生因多从中专升入大学,因为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古代文学正是适应这种需要,选取古代一系列与人格修养、性格陶冶有关的文学作品,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范本。
3.古代文学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功能。“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技术人才甚至是技术工人的创新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创新,而创新的关键点是想象力。许多人的经验表明,加强文学阅读,提升文学修养,是丰富情感、提高想象力、促进科学创造的一个有效途径。
4.古代文学教学可以塑造学生审美素质。古代文学包含了美的各个领域和各种形态,如人性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等,这些美是通过生动的形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健康向上的情趣、优美动人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和良好的审美素质,古代文学教学无疑是一个好的切入点。古代文学教学,选用优秀的文学作品,为学生展现美好的生活图景,提供辨别真善美的和假恶丑的标准,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回应,从而激发学生的美感,陶冶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古代文学凝聚着中华民族浓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情感,具有丰富的意象美、情感美和语言美。带动学生去体味这种美,也正是培养学生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而健康的美感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热爱美好的事物,并通过不断的积累,逐步建立起健康的审美观念。
5.古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人们具备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这种形势下,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优裕的物质条件下成长,这一代人普遍带有身心的缺憾:以自我为中心、心理比较脆弱、胸襟不够宽广、承受能力有限、面对困境措手不及。因此,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帮助他们确定和把握自身在现实环境中的位置,克服人情淡薄,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是十分必要的。
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恰恰提供了这样一种途径。通过欣赏古代的典型作品,关注优秀作家走过的漫漫人生,了解他们上下求索的坎坷历程,学习他们旷达的处世风度,从他们的人生旅途中去体味、借鉴。比如,通过学习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范仲淹等人的作品,从中会学到多种美德——爱国悯民、坚持不懈、安贫乐道、不媚世俗、“达则兼济天下,穷亦兼济天下”、积极进取、百折不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可以让学生理智地醒悟:如何看待人生、把握人生,完全由自己决定,坦然面对挫折,培养积极心态,人生会更有价值、更精彩。
二、高职院校古代文学课程设置的现状和对策
古代文学教学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当前古代文学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地位却是十分尴尬。许多院校在专业设计之初,包括文史类高职专业,已经将古代文学边缘化,定为选修课程,甚至以专业课紧张为由而被排挤掉。这样,各个院校甚至是各个专业各自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组织教学,随意性很大。
众所周知,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人数增多,发展迅速。仅2005至2006年中央财政就为职业技术教育投入37亿元,支持763个职校的建设与发展,2006年招生741万,据统计现在职技在校生已达1809万人。可见,高职教育大有跨越式、超常规发展之态势。那么,培育人文素质、弘扬人文精神,是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加强人文教育将有力地促进和引导高职教育健康发展。反之,如果不重视人文素质教育,那将是社会发展中的一大缺憾,将来再去弥补时所付出的成本要远大于今天。这样的教训在中外教育史上并不少见。
古代文学在高职院校的尴尬处境,与高职院校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有很大关系。如教材选用不合理,教学计划不现实,教学目标混乱,教学和考核方式落后等等。这些都使得古代文学教学难以充分发挥出它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此,我们可以从教育观念更新、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改革三方面来思考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
1.在教育观念上,对古代文学的课程定位应该明确,要确定对高职学生加强人文素质培养这一核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因此,在专业课程设计时,必须抛弃那种功利性的教育观念,多方听取意见,保证学生学习人文课程的必要学时,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最终达到全面发展。
2.在高职院校古代文学教材建设方面,选用教材要慎重,不可偏难偏深、好高骛远,最好是根据不同专业进行校本教材开发。要坚持的一点是必须突出教材的人文性,即力求将我国古代的人文精神浓缩在经典作品之中,通过这些作品的学习达到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这就要求,在选用或编写教材时,应摈弃那种以文体分类为依据的模式,这样的做法过于因循守旧,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当然,古代文学教材应该是系统、独立、完整的,不是多种材料的简单拼湊,要遵循其内在的逻辑性。
试论高职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篇12
一.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
为了了解学生人文素质的基本情况, 笔者从以下三方面调查了所授教学班的学生。
1.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笔者在调查中列举出古今中外名著50部, 以此了解学生阅读名著的情况, 强调即使没有读过原著, 只要知道该书的大概内容就算是读过该书。结果显示, 在被调查的180名学生中, 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全部读过列举出的名著, 读过40部以上的只有6人, 读过40-30部的有16人, 读过30-20部的有24人, 读过20-10部的有53人, 读过10部的有77人, 调查还发现,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连《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四大名著都没有全读过, 有不到1/3的学生没有读过外国名著。
2.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笔者共设计提出了五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写出中国的四大发明”, 第二个问题是“写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名称”, 第三个问题是“按顺序写出中国从秦朝到清朝各朝代的名称”, 第四个问题是“抗日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第五个问题是“说出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回答的统计结果表明, 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的比较少。应该说, 这五道题并不难, 然而结果是能够全部答出中国四大发明的有2/3, 能够全部答出四大文明古国名称的不到一半, 能够正确写出中国各个朝代名称的只占不到1/3, 知道抗日战争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学生寥廖无几, 许多学生无法正确解释什么是解放战争, 由此可以看出, 学生的历史知识是比较匮乏的。
3.学生对乐曲知识的了解情况
笔者设计的问题是:《二泉映月》、《十面埋伏》、《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命运交响曲》等曲的作者分别是谁。从回答的结果看, 没有一名学生能够全部答出, 只有几名学生答对2/3, 大部分学生能够回答出1-3个, 有为数不少的学生一个也回答不出来。这些结果表明, 应该加强学生艺术修养, 逐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高职学生课余日常生活大都是玩牌, 聊天、购物, 少有学生读名著, 琴棋书画等修身养性的活动也是个别学生的,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就显示:学生基本的人文知识是比较欠缺的, 尤其是历史、艺术知识知之甚少, 文学修养不高。
二.学生人文素质现状的分析
其实, 当前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文素质差”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学生入学时考分低是其中的原因, 但是, 根本问题还在于学生全面素质中起基础性作用的人文知识缺乏。
1.缺乏人文知识, 导致学生文化素养较差
在应试制度下, 学生尤其是理工医科学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识, 加之社会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普遍认为职业技能比人文知识更重要, 这也使许多高职学生存在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 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就直言不讳地说, 看文学作品有什么用?我们到职业技术学院是来学技术的, 不是来读课文欣赏文学的, 况且, 单位招聘的时候, 问的都是英文过了几级, 获过什么奖, 有过什么工作经验, 哪有人管看没看过四书五经老子孟子?所以, 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文学艺术修养、语言文字表达、文字书写质量等方面都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人文素质教育的缺乏导致学生走出校门后, 独立生活能力差, 社会适应能力低, 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 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及应变能力缺乏, 我们知道, 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提高是辩证统一的。没有一定的知识, 就不可能有合乎逻辑地、正确地思维、推理、论证和创造;而能力又是进一步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必要条件, 况且, 一个人的人文知识是可以内化为做人处世的能力, 可以积淀为内在的文化素养的。
2.缺乏人文知识, 导致学生自身的工具化
在高职院校, 强调专业教育忽视人文素质教育是普遍存在的, 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有偏差, 普遍缺乏对人文教育的重视, 缺少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体系的构建以及实施途径等问题的思考和探索[1], 学校为了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以及人才市场对实用性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 就将培养目标定位在技能培养上, 非常重视学生实用技术教育。而事实上, 实用技术技能的培养教育只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一项内容, 其主要功能是让学生获得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 但是, 如果只强调实用技术教育, 忽略了人文素质教育, 那么也只能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一个掌握娴熟技艺的“工具人”或“半个人”, 缺乏健全的人格和独立判断的能力, 而非全面发展的人, 这种缺乏使学生将来很难真正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早在1952年,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就在《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深刻地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 通过专业教育, 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 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 并产生强烈的感情, 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 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3.缺乏人文知识, 影响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培养面向21世纪新型的高层次人才素质的关键,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早已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要将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中, 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上述各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 培养和提高的是逻辑思维能力, 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因此,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学院的学生在走向社会时需要具备三张“通行证”:一是学科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证明个人事业心、责任心和开拓能力的, 第三张“通行证”就是要求重视人文素质教育。从实际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企业对高职学生在能力方面最不满意的是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对待工作的状态上普遍认为学生缺乏责任心和细心的态度, 工作情绪不稳定, 做事不稳重, 比较浮躁, 众所周知, 实际生活中人文素质较高的人, 在求职面试、工作期间胜任度和创造性方面都占有相当的优势。所以, 必须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技术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技术教育以传授专门知识与专门技能为主, 是认识的、理性的活动, 强调技能, 具有工具的价值。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作用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对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知识的学习, 增加人文意识,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人性、认识社会, 更多地体现在情感、意志和非理性上, 具有一种精神的价值, 这有助于健全学生人格。人的素质越高, 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就越强, 思维方式就越灵活, 发现、发明的机会也就越多[2]。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 在注意学生技术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发挥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那么就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健全的人格, 使学生不仅学得一技之长, 能够自立于社会, 而且也教会他们为人的道理, 使学生有业, 乐业和敬业, 成为一名优秀的高等技术人才。
2.上好人文教育课程, 在教学中加强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有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文基础知识比较薄弱, 而且在很多人 (包括很多高职学生和学生家长) 的心目中, 上职业院校就是要读一门好的 (容易找工作的) 专业, 掌握一门技能, 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 (工资高, 待遇好) ,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 出现了现在学生人文素质普遍下降的情况, 因此, 必须切实扭转这种局面, 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而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史、哲和艺术等学科的教育来实现的, 比如:学习文学, 能够通过它的形象性、情感性和想象性, 使学生在一种自觉的欣赏活动中, 达到影响思想、情感的目的, 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学习历史, 能够让学生掌握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牢固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激励学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力量;学习哲学, 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以及正确的处世态度;学习艺术, 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得到有关自身和世界的知识、信仰和价值, 而这些知识、观点、体验和意义是任何其他学科不能提供和代替的, 所以应以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出发点, 精心设计和科学建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适当增加课时, 合理安排教学[3], 只有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作用, 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才会取得显著效果。
3.提高教师人文素质, 是进行人文教育的重要保障
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必须首先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因此, 不仅人文专业教师, 而且非人文学科专业的教师都必须深入学习和思考, 教师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修养, 不断更新知识, 努力用自己的高尚人格、良好师德熏陶感化学生, 向学生传递人文精神, 帮助学生塑造人格, 教师自己可以通过进修、自学等多种方式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加强教师人文素养提高的同时, 也要注重让专业教师在理论技术专业课的教学中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 在教学中作到自觉、自然地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始终, 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举办各种类型的人文社会科学讲座, 进行各种文艺活动、科技活动周、读书活动月、演讲竞赛、书画比赛和各类体育比赛, 吸引学生主动而广泛地参与, 从而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 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同时, 开展各种心理咨询与教育活动,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种交流活动, 与社会文化相沟通, 让学生在文化、艺术、科技的浓厚氛围中陶冶情操, 在活动中彼此交往, 使学生逐渐学会宽容、合作, 这些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之成才, 重在素质。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 必须加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以顺应时代的变革、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茂东.“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9 (1) :27.
[2]孙淑艳.“高职学生课外阅读和人文知识水平的调查分析”.教育与职业, 2007, (8) :119.
【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推荐阅读: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08-17
职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08-03
本科医学院校教育教学09-19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09-07
本科类院校09-21
高职院校人文环境07-18
新增本科院校06-04
新兴本科院校06-15
新型本科院校08-13
新生本科院校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