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精选12篇)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篇1
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对高等院校的迫切需要,也是高等院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组织部分的新升本院校,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对于走出办学困境,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办学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 充分认识加快转变新升本院校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008年下半年,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作为严重依赖出口的我国经济自然难以幸免。虽然我国政府为了缓解这场危机对国内经济和社会的冲击而出台的一系列“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政策收到明显成效。但这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导致的影响远没有结束,由此引发了人们就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众多思考。在此背景下,高等院校尤其是新升本院校顺应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自身科学发展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
(1)转变发展方式是新升本院校适应社会经济转型的需要。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期,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需要量大幅增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地方高校科技和人才作用越来越显明。转变发展方式,立足地方,服务周边,面向全国,重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才能拓展新升本院校的发展空间,扩宽发展渠道。
(2)转变发展方式是适应新升本院校行业竞争环境的需要。新升本院校与老牌本科院校,不管在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专业设置、办学特色、科研力量等方面都存在不少差距,处于劣势;与培养技术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同样存在师资、设备以及办学经验等的劣势。新升本院校只有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找准突破口,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做大强做优势学科专业,才能在众多同行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转变发展方式是新升本院校走出财政困境的需要。新升本院校绝大多数是地方院校,他们身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管理上为省市共管,以市为主。受经济条件限制,地方政府对于所在地高校财力上的支持显然爱莫能助,他们也希望地方高校在发展问题上能够量力而行,尽量避免捆绑负债;就新升本院校自身来讲,既然已经升为本科,说明现有校园面积、教学仪器设备等办学基本条件具备,应该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搞好内涵式发展,暂缓外延式扩展,让本已负债累累的学校,不再增添新的负担,让师生看到改善教学设施和生活条件的希望,增强发展的信心。
(4)转变发展方式是新升本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当前,部分新升本院校还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学科和专业。而且大多数院校从师范专科学校升上为本科院校,一是难以丢掉传统且属基础优势的师范专业;二是非师范专业基础薄弱。由于投资大财力有限,非师范专业设置基本上从简易开始,人有我有。这种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会削弱行业竞争优势,削弱可持续发展能力。新升本院校抓住转变发展方式,也就抓住了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2 新升本院校转变发展方式的思路和重心
现阶段,新升本院校转变发展方式有许多有利的条件。经过升本前学校和地方政府的努力,校园面积、师资结构、仪器设备、楼堂馆所、图书资料等软硬件方面基本符合本科办学需要,这为新升本院校转变发展方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学院内部教职员工渴望“休养生息、养精蓄锐”,强调内涵式发展的愿景为新升本院校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群众基础,创造了人和条件和创新动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转变新升本院校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从外延式发展转到内涵式发展,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由相对封闭的发展向完全开放发展转变,由跟风式办学向特色鲜明的办学方式转变。
转变发展方式,新升本院校需要努力的方面很多,重点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从行政专家治校向教学研究型和实践技能型专家(简称为“大学教授”)治校转变。新升本院校行政领导的选拔和班子配备要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校级领导从政府行政部门领导调任转向主要从高校内部系统产生,管理上从过去重行政轻教学转向重教学科研和实践上来,唯有适才适用,才能引领人才观念特别是领导和班子治校观念的转变。实践证明,用教学研究型和技能型专家管理高校要比行政专家管理高校更符合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出台和推行的治校方略更容易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授治校比行政专家治校更注重实质性的内容,可以避免或减少虚的、浮的、表面的文章,稳扎稳打地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
二是从注重师资队伍的学历建设向学历与技能并重的发展方式转变。学历高低表明受教育程度不同,代表知识学习和知识掌握的多少。高校作为培养高学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单位,只有教育者的高知识高学历才符合任职条件。因此,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和引进高学历人才是学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但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展了重大转变。应用型、实用型、技能型人才和可持续发展型人才大受欢迎。高等院校尤其是新升本院校要想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就得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方式,从注重师资队伍的高学历要求向高学历与技能型师资并重转变。
三是教学仪器设备从平均投入向统筹兼顾,确保重点转变。新升本院校在本科办学初期,由于财力原因一般教学和实验仪器设备投入会有所不足,各教学系(部)为了强调本系(部)专业和教学实验室建设的重要性,往往希望学校能够重视并加大本系(部)的投入。学校为了安抚人心,在仪器设备投入上有可能采取平衡法。实践证明,这种看似平息矛盾,照顾各方利益的平衡法不仅使有限的资金难以发挥最大效益,也难以让各教学系(部)都感到满意。转变教学仪器设备投入方式,科学分析专业和学科发展现状与发展趋,理清投入方向和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重点,才能使学校科学有序地发展。
四是专业设置从多而全向少而精而优转变。新升本院校受资金困境影响,在运行初期大都希望通过开辟新专业、增加招生人数,以期增加学费和住宿费收入缓解资金压力。开辟新专业意味着需要引进新师资,同时招生规模的扩大意味着一系列管理成本的增加。因此,想通过增加新专业和扩大招生人数来大幅度提高学校收入,从而缓解资金不足的做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转变发展方式,在专业设置上提倡少而精而优,才能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学校的更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3 加快推进新升本院校发展方式转变的有效措施。
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学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紧紧围绕更新发展观念、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抓好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做文章,扎实推进新升本院校的科学发展。
(1)大力推进民主治校,提高决策水平。在事关学校重大开支的基建项目、重要物资采购、影响发展方向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式等问题上,要做到事先征询各方意见,民主讨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公开透明。让有限的资金发挥合理的效益和最大的效益,让教职员工感到学校领导与大家始终在一起,艰苦奋斗,勤俭建校,从而引领广大教职工同心同德,增强发展信心,激发工作热情,创造工作业绩。
(2)以名师工程为抓手,推动学科建设。俗话说,大学可以没有高楼大厦,可以没有富丽堂皇的校门,但不可没有大师。要重视和大力扶持现有学科学术带头人和某一领域崭露头角的学科和学术新人,为他们的学术研究提供宽松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生活条件,为他们持续做出成绩创造便利条件。同时,通过名师工程带动学科和学术团队建设,做强做大学科优势,创立学科和专业品牌,利用品牌效应引领学校可持续发展。
(3)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大力扶植教学和科技创新。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理所当然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专业设置和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上要围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做文章,结合地方资源优势来考虑,这也是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所在。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根据地方发展需要设置专业,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与科技服务,既满足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促进地方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也有利于地方高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适应地方高校特点,培养知识型与应用型人才。不同的学校由于其承载的使命不同,培养人的要求也不同。新升本院校大都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升本前大都是师范专科学校;二是处于经济欠发达地方。这种特质决定了他们的办学类型应该是教学和应用型相结合。教学应用型院校的优点在于,既重视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同时又重视学生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教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目前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很难一职定终身,改行或跳槽越来越被人们认为正常的当下和今后,更适合毕业生应对就业竞争的挑战。
(5)建立健全教学实验设备投入保障机制,用最新的技术和最好的设备培养学生。有投入才能有产出这一思想人人都有,但在办学经费紧缺的情况下坚持根据需要购买教学和实验用的最新仪器设备,宁愿少而优绝不可多而次,坚持用最好的技术、最新最优的仪器设备培养学生,才能使起步较低的新升本院校在众多同行的竞争中化劣势为优势,才能拥有良好的发展后劲,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健全教学实验设备投入保障长效机制,也是新升本院校加快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摘要:新升本科院校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新升本科院校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适应国内经济的变化,并提出了一些对策,旨在让新升本科院校获得稳定、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发展方式的转变,高校,科学发展,后金融危机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篇2
科学定位,凸显特色,创建品牌-关于办好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思考
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具有学术窗口、学院名片、学人摇篮、服务平台等功能.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进行科学的定位,首先要结合学校定位,其次要着眼地域定位,寻求错位发展,尤其要处理好学术性与应用性的关系、内向性与开放性的`关系、科学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为提高学报的办刊水平与质量,办出特色,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要坚持走特色化与品牌化道路,在办刊质量、学术品位、特色栏目创设、编辑素质、装帧设计上下功夫.
作 者:作者单位:刊 名:荆楚理工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年,卷(期):24(4)分类号:G230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学报 定位 功能 特色化 品牌化
科学发展观与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 篇3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职院校 和谐发展
[作者简介]余春花(1965- ),女,重庆人,荆楚理工学院院长办公室,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湖北荆门448000)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15-03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基本要义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指针,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
一、对照科学发展观,认清高职院校发展中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观和价值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指针。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对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是要做到目标和谐、功能和谐、机制和谐、结构和谐。对照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我们深刻认识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与部属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存在诸多困难。一是没有区位优势。高职院校大部分办在地、市境内,知名度较低。二是没有投资优势。政府财政投资的份额较小,省市共同投资的机制没有形成,大部分要靠自己“创收”。三是在办学上未能形成特色。专业划分过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面向社会需要设置专业的理念尚未形成,缺失个性、不注重打造核心竞争力、管理效益低下等。四是定位不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出现偏差,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和谐发展。有很多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办学理念和教育制度,在教育思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规格、专业设置与建设、教学计划、课程体系、师资配备、学生指导与管理等诸多方面都还处在摸索和建制过程中,打的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号,实际上是按照原来高等专科教育的那一套在办学,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高等教育的“压缩型”,导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偏差。
目前,有些省市鼓励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参加专升本考试,其比例高达百分之三十左右;有的省市采取“2+2”模式,即高职高专二年级的学生,可免试直接升入本科学习。但如果专升本的比例过大,就会严重地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混淆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的性质和目标定位,使高职生一定程度上成了普通本科教育的预备生,致使有些高职院校不安心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更有甚者,为了与本科教育争地位,出现了与本科院校教育相互攀比的现象。由于这些原因,导致一些高职院校的发展并不和谐,招生遇到困难,陷入生存困境,更谈不上发展。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使高职院校做到和谐发展
(一)高职院校要准确定位,安于定位
高等教育要实现和谐发展,应做到发展目标和谐,目标和谐首先要求高职院校要准确定位。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是指高等学校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要,以及学生需求,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参照高等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经过纵、横向的分析与比较,在清楚认识自己的基础、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自身角色,确定服务方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这是一系列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
我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潘懋元先生指出:“高等学校定位不只是高低层次的定位,也不只是学科门类的定位。定位的主要依据是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职能。”潘懋元先生坦言,精英教育与大众化教育这两个发展方向,对高等教育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两者各具功能,不可替代。因此,不能说普通高职院校就是末流大学,它是和普通高等教育相并行的一种重要类型,是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它们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承担着特殊的重要使命。因此,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与其办学定位密切相关。总体上看,其办学定位必须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必须与本校的办学基础相适应。高职院校的办学要做到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市场、贴近人民,安于本位——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人才库和培训站,这也是高职院校的独特优势。
准确定位是学校制定发展战略、配置教育资源、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高职院校的特点是“地域性”,因此必须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方针,这既是地方院校办学定位的根本,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高职院校在定位上应力求科学准确,在区域定位上要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在学科定位上,要积极巩固发展优势学科,稳步发展新兴学科,特别是结合经济发展的态势、科技发展的趋势,开辟新的专业领域;人才培养定位为实践型、应用型,使学生具有较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较扎实的专业动手能力、较优秀的职业素质、较强劲的持续发展潜力,从而实现学校办学与社会的对接。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必须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必须与本校的办学基础和能级结构相适应。办学定位确定以后,在一定时期内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当然,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阶段的跃进和学校能级结构的跃进,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也应该随之而发展。
(二)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做到个性化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区别不同地区、科类和学校,确定发展目标和重点,制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和相应的政策措施,使各种类型的学校合理分工,在各自的层次上办出特色。”所谓“办学特色”,就是一所大学区别于其他大学的特点和亮点,是学校办学的个性化特征。一所普通高职院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基于一定的战略思考和要素选择。
1.办出特色要以符合高等教育规律的独特的“办学理念”为灵魂。“办学理念”的选择是能不能办出特色的首要问题。办出特色要有投入,但其关键不在于有高强度的资金投入和热情、激情、主观愿望等感情投入。“办学理念”是对办什么样的有别于他校的大学和怎样办出有本校特色的大学的理性认识,它在实践中表现为在此办学思想指导下长期形成的以校风、学风为主要形式的大学精神与独特的公众形象。办学特色是创造出来的,有创新性的办学理念,才能办出有特色的大学。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关系,实质上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创新性的办学理念才能指导创新性的办学实践,使学校办出特色。创新性办学理念是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长期的办学实践的经验积累、感悟与升华。办学理念的选择必须符合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符合国情、区情和校情,必须有创新性思维。
2.普通高职院校要办出特色,必须以正确而科学的办学定位为前提。北京工业大学校长左铁镛院士曾指出:“谈到特色,必然要涉及学校的定位问题。定位决定了学校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格局,科学定位是学校制订规划、配置资源乃至发挥优势和办出特色的前提。”“绝没有简单的‘好大学’的模式。一所大学与另一所大学所面临的任务和所处的环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径庭的。”“一所高质量的大学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而且是生气勃勃的办学目标。所以,它不可能是满足所有人的所有要求的大杂烩。它需要在众多要求中做出选择并确定哪些是应予优先考虑的重点。”鉴于每所院校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任务不同,各个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应具有多样性的展示空间。他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可以借鉴和学习,但办学特色是不能相互“克隆”的。每所院校只要“定位”准确,有明确的办学目标,经过艰苦的努力,都可以办出自己学校的特色。
3.抓好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出特色的核心。高等学校的办学特色虽具有多样性,但最根本的还是办出学科和专业特色。这是因为,学科和专业特色的核心地位是由高等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高等教育与初等、中等教育的根本区别是以学科专业教育为基本特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科专业是高等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学科特色在办出学校特色中起主导作用,教学特色的形成必然有学科建设的支持,人才培养模式、特色与学科建设水平直接相关,科学研究的特色更取决于学科建设和学科特色。学科和专业特色在高等学校办学中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和长久的生命力。一所学校学科特色的形成要有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然而一旦形成就具有较持久的影响力。社会公认某所学校在国内有优势,在区域内有特点,主要是以学科和专业特色来判断的。
(三)高职院校要着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增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后劲
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而成的,孕育于高职院校的文化之中,是一种难以被他人所模仿和替代的基础性的能力,是高职院校能够基业长青的关键因素,是竞争力各要素中最重要、最关键、最本质的部分。规模的扩张、数量的增长只能是高职院校在某个发展时期内的相对竞争优势而已,真正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因素才有可能作为核心竞争力。
1.高职院校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当今国际国内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高职院校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者具有较高的多方面素质。高职院校管理者,尤其是领导人的综合素质及其人格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其合力。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既包括校级管理者,也包括中层管理者,如各院、系、部的管理者直至教师,两部分管理者形成高职院校的管理团队。校级管理者制定学院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提出发展目标,中层管理者是实施者,把学院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目标等加以落实,从而实现学院的总体发展目标,两部分管理者只有形成合力,才能形成真正的管理团队,才能形成竞争力的要素。
3.师资结构及其素质要求。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一般由三部分组成:文化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生产实习指导教师。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结构与普通院校不同,学科门类非常庞杂,并且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专业设置不断调整,要求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不断调整和更新。
4.全新的教育理念。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反映了该校对学校教育、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关系的认识程度,引领着学校的办学方向,体现出校长对理想办学状态的追求。因此,一所学校的教育理念是否科学正确,能否成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追求,对学校的办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高职院校要实现其核心竞争力的特色目标,离不开独特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管理机制与激励机制密切相连,如果符合高职院校的实际,符合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管理机制,本身就是很有效的激励;相反,其管理机制不符合实际,在学校的管理中,就不能有效地提高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时还会阻碍各方面积极性的发挥。因此,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成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管理机制、激励机制涉及方方面面,作为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最为重要的是要从两方面着手进行改革。首先要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结构,管理重心下移,使学院(分院)成为办学实体。其次,充分发挥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作用,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如改进既有制度,拓展参与渠道。只有抓住了这两方面,才能带动学校的全面发展。
(四)在管理上引进经营理念,着力提升管理效能
高职院校要实现和谐发展,必须提升管理效能。正如郑燕祥所言:“随着组织和管理科学的进步以及工商管理的成功与发展,人们开始相信,如果想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就必须将着眼点由课堂层面转向组织层面,并着力改善学校系统和学校管理。”
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日益得到提高,高校已经逐步成为一个办学经营的实体,在改善学校系统和学校管理方面,高校“需要经营”已经成为高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并成为高校管理的一个核心。当然,高校的“经营”概念,和企业的“经营”不一样,不是指创收、抓金钱效益,而是指高校在管理上必须精心地运作和管理。高职院校和中央部属院校相比,在管理机制、体制和环境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别,而在“机制和环境”“投入与产出”方面,高职院校与部属院校难以相抗衡。因此,高职院校在管理上应着力提高效率、引进经营理念、提升管理效能。
1.要树立成本意识。资源的利用是学校效能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处在快速发展时期的某些高职院校却过多地注重外延发展,一味追求占地多少、扩大建筑面积、硬件建设、资金投入等,在扩大办学规模时,缺乏成本意识,有时甚至是不计成本、不惜成本,使得高职院校在办学竞争中更加被动。从成本上来分析,高校的办学成本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管理成本,二是运营成本。前者是刚性的,后者是软性的。目前,在高职院校办学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成本过高。地方给予的财政支撑有限,刚性成本过高,必然就会挤占软性的运营成本。从高职院校的实际运营来看,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的资源运用更为有效,配置更为合理。在具体管理中,要建立成本意识,勤俭建校、量入为出,不能贪大求全,要走稳健、和谐发展之路。
2.建立合理的权力分配结构,管理重心下移。随着高校的管理体制改革,一些学校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纷纷把系合并组建成二级学院。但是相当多的二级学院仅仅只是改了名称,而管理功能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实际上是一个放大了的系。学校和二级学院之间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关系不够清晰,一方面,学校领导管得太具体,二级学院的积极性和能量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另一方面,二级学院过多地依赖学校,发展的动力不足。于是,学院发展的压力主要落到了学校领导的身上。学校规模越大,领导负荷就越重。因此,应该改变现有领导方式,让二级学院拥有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和积极性。二级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取决于学校的管理机制,为此,要进一步明确二级学院的职、责、权、利,允许二级学院提出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学科重点,在学校总的方针下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政策,允许二级学院根据教师不同的贡献确定不同的待遇。
[参考文献]
[1]董泽芳,张国强.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6(1):1-6.
[2]董泽芳,刘桂生.地方高校发展目标定位刍议[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1):98-102.
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示范院校 篇4
学院先后荣获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为人师表育人楷模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2006年学院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估专家组评为优秀院校, 2007年被评为中国电子商务名校、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等, 是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的窗口学校。学院先后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5项, 独著、合编教材520部, 发表论文2800余篇, 获市级以上科研成果288项, 并有15项发明获国家专利。
一、彰显优势:广招天下学子
学院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商丘市, 多条重要的铁路、公路在这里交会, 独特的区位优势, 使学院成为引人注目的后起之秀。
一流的基础设施。学院占地1450亩, 建筑面积45.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55亿元, 有教学楼6栋, 校内实验实训室 (车间) 156个, 校外实训基地76个, 图书馆2栋 (藏书50余万册) , 大型文体馆和大型餐厅各1个, 学生公寓10栋。整个校园布局合理, 环境优雅。
一流的师资力量。近年来, 学院相继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联合举办在职研究生学习班, 每年设立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青年教师的在职培训。学院现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212人, 博士、硕士研究生等166人, 双师素质教师281人, 全国劳动模范2人,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及省管优秀专家6人, 河南省高校名师2人。
一流的教学管理。学院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和教育质量监控体系, 出台了《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 形成了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二、面向未来:培养一流高职人才
学院按照“教育要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面向现代化”的要求, 始终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前列。学院及时转变和调整办学思路, 积极围绕市场办学。学院目前有10个教学系 (院) 、1个教学部和1个成人教育学院, 开设有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软件技术、会计电算化、金融保险、旅游管理等40多个专业。
一是专业设置市场化。学院以详尽的市场调查为基础, 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 按照“市场需求什么专业就开设什么专业、市场需求什么人才就培养什么人才”的原则, 不断优化学科结构, 合理设置专业。
二是办学形式多样化。学院打破原来的办学模式, 根据社会实际需求, 在培养一专多能的社会实用人才、通过对口升学和专升本向高校输送高层次人才的同时, 走联合办学之路, 采取“短平快”的培训方式, 多层次、多渠道为社会培养人才。
三是专业技能标准化。学院始终把专业技能培养作为教学的主旋律, 以培养造就知识型、技能型和直接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 使学生练就了一手过硬的专业技术, 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真情独钟:把学生就业高高举过头顶
“上学等于上班, 入学等于就业。”这是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的郑重承诺。学院专门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常年负责社会用工情况的摸底调查, 广泛搜集用人信息。学院立足国家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政策, 坚持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 制定了四个“四分之一”的安置目标, 即毕业生的就业四分之一在本市、四分之一在市外省内、四分之一到沿海发达城市、四分之一升入高等院校深造, 从而使毕业生就业比例均衡、分布合理、走向明确、渠道畅通。
学院还利用高科技手段, 大量搜集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用人信息, 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海南、郑州等地建立起稳定的就业基地。多年来, 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07年, 学院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质量50强院校。
四、探索创新:素质教育一枝独秀
为了学院的长足发展, 学院不断探索创新, 采取“学校+军队+企业+家庭”的管理模式:既要有学校浓厚的文化氛围, 又要有军队严明的纪律约束;既要有企业激烈的竞争意识与创新精神, 又要有家庭的温馨、舒心与和谐, 为学生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以班级管理为核心, 对课程的开设进行全方位管理, 成立了由任课教师参与的班级管理委员会。制定中层以上领导每人联系一个班级的制度, 开展一名党员帮扶两名特困生活动。在全省率先实行“专业部主任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学生单科结业制”“教考分离制”等, 促进了教学相长, 更好地帮助每一名学生成才。
2003年8月, 商丘市委、市政府结合该市教育现状, 为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决定将商丘市6所中专学校———商丘农业学校、商丘商业学校、商丘财税学校、商丘文化艺术学校、商丘体育运动学校、商丘工业学校进行实质性整合后, 交由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统一管理, 再加上学院原有的广播电视大学和财经学校, 从而实现了九校合一, 一艘职业教育的航空母舰正在商丘劈风斩浪, 飞速前行。
本科生简历-生物科学 篇5
郜xx(女,24岁,本科学历,1年以下工作经验)
婚姻状况: 未婚
民族: 汉
参加工作时间: 2009-07
身高: 167
现居住地: 石家庄市
户口所在地: 石家庄市
联系电话:0311-86666666
------------------
求职意向
期望工作性质: 全职
期望工作地点: 石家庄市,北京市,廊坊市,保定市
期望从事行业: 制药/生物工程
期望从事职业: 生物工程/生物制药,医药研发/化学制剂研发,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环保技术,化工技术
到岗时间: 1周以内
期望月薪: 1000元-1999元(税前)
------------------
教育经历
毕业学校: 武汉工业学院
时间: 2005-09至 2009-06
专业: 生物科学,技术
学历: 本科
专业描述: 生物科学技术学科是理、工、医、生物等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学科性质定位于工科,该学科致力于人的防病、治病、康复和健康,致力于为探索生命现象提供高水平的科学方法和工程技术手段。
------------------
工作经验
公司名称: 武汉各大药厂,发酵厂
职位名称: 实习生 工作时间 : 2008-04至2008-06
工作描述: 2008年4月-2008年6月,先后在武汉长航制剂中心、武汉康乐制药厂、湖北蓝孚制剂厂、光明牛奶厂、雪花啤酒厂等单位实习,把生物药物制剂、发酵等有关工艺流程更好地跟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取得实习优秀成绩
------------------
自我评价
诚信敬业,责任心强,勇于创新,团队意识强;具有高度的进取心,做事细致,善始善终;善于钻研学习,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强;不畏困难,有坚定的毅力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学发展观学习 篇6
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把我们的健康信托给医生,那么我们就要把我们子女的道德和心智信托给教育者,把子女们的灵魂,同时也把我们祖国的未来信托给他们。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发展
0引言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体现到高校的学生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体,要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凸显出来,按照学生人才成长的规律和成才的需要,来配置学校的教育资源,优化教学元素,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创造更为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有效的教育平台。
1高职教育面临的新形势以及挑战
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建校时间短,家底薄,教师责任大,教学任务较为繁重。一方面高等教育大众化导致高职院校的入学新生素质层次下降且复杂化,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动力不足,对自身的潜力,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高职教育是理论教育与实习实训并重对教师能力要求高。要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高职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高职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质,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成长。
面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形势,高职教育也应脱离以前那种以理论教育为只要目的的教育模式,而是应该时刻关注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例如职业道德素质,专业能力素质,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等。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量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对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对高职教育的教师队伍就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职业要求。因为大多数高职教师缺乏实际的实践经验,他们对本专业的理解仅限于教科书式的理解,很难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到本专业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因此高职教育首先要培育出一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是重中之重,其次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科学发展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并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随时做到以学生为本,保证教育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科学发展观在教学工作中的主要体现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理念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以人为本这样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放到高职教学工作中,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并且还要满足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的需要。
以学生文本,就要在学校里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同的学生起点、经济条件、家庭背景不甚相同,同样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环境痕迹也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高职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按照每个学生的人才成长规律和成长需要,来优化教学元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要放宽思路,不局限于学生的知识教育,而是要发展学生应具有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各种综合素质,如:素养,动手能力,创新意识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思想工作,尽量全面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等。例如:很多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不了解,不知道所学习的专业知识将来是如何在工作中运用,那么作为教师,有义务给学生解释所讲课程在实践工作中的运用。另外还可以激发学生多学习相关专业的知识,相互借鉴研究,便于学生在将来尽快适应社会的多元性。高职教师的角色性质决定了工作任务并不是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而是要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环境,让学生在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尽快的成为一个具有高等理论知识的社会劳动者。因此结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必须掌握的教学理念。
3高职教师的自我实践科学发展观
作为一名教师要在工作中要始终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以学生为本,教学为学生服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要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政治水平、文化水平和专业水平,不断的把新方法新知识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在教学中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推进教育创新,使教学过程成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生活上关心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就业观和择业观。
当然,在我院的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还应该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加强各种专业技能的培训,要让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时是一位工作上手快、专业技能高、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高综合素质人才。
我想,在以后的工作我会将可持续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当作是对教学工作总要求,去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的高技能型、高素质型人才。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篇7
一、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目前发展的困境综述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后30余年的快速发展, 已经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初始发展阶段, 成为高等教育大国。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字, 截止到2010年底, 全国有普通本科院校1090所, 其中民办本科高校370所, 公办本科高校720所。在这720所本科高校中, 199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的新建本科院校为248所, 约占公办本科高校的34.44%[1]。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产生, 基本上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由高职高专独立或合并升格;二是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教育学院合并升格;三是由成人高校向普通高校转制而形成。新建本科院校主要依托地方办学, 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 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新建本科院校的创建和发展, 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 优化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地区布局结构。然而, 在中国高等教育取得跨越式发展的同时, 也面临着高等教育资源竞争、发展空间受限、教学质量滑坡、科研水平不高以及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 而新建本科院校更是问题重重。
1. 理论上的办学定位与实践中的办学行为差距较大。
高校的办学定位, 包括发展目标定位、学校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等几个方面。高校如何定位, 将直接影响学校未来发展方向的确定与发展路径的选择。目前, 大多数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把自己定位在教学型层次, 以培养地方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从理论上来看, 新建本科院校的这一定位是较为准确的。然而, 由于对内外环境约束条件研究不透彻、缺乏清晰的办学理念, 少有结合大学的使命与任务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 也由于办学者急功近利, 只对当前社会的急需做机械的反应, 致使有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与办学行为自相矛盾, 发展方向模糊不清。
一是盲目攀高。表现为模仿研究型高校, 致力于上硕士点、博士点, 习惯于照搬重点大学的教学计划和办学模式。这种按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实施的办学行为, 忽视了新建本科院校自身办学条件、综合办学实力的局限, 脱离了地方社会需求, 是不可能培养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来的, 也与自己所确定的理论上的办学定位背道而驰。
二是裹足不前。表现为不愿放弃专科阶段形成的惯性思维或不敢改革传统的行为方式。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前多系师范类 (少数为其他单一性学科) 、高职类专科院校, 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甚至课程内容的“师范性”、“高职性”非常突出。办学伊始, 不仅教师不清楚综合性本科院校课程该如何开设, 就连教务教学组织者也不愿打破传统, 引导教师开设区域经济社会急需的课程, 并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革新课程体系, 学校领导也往往因为此项工作工程浩大、组织困难而得过且过, 仿效传统本科高校, 实行“拿来主义”, 让授课教师慢慢习惯综合性本科高校课程的开设, 一般这个过程会持续若干年。这也是为什么新建本科院校改革力度不够、应用型人才培养不利、办学定位在执行过程中“跑偏”的重要原因。
三是目标多元。这主要表现为办学目标多元化引发的矛盾性行为选择, 如在某些方面要追求层次的上升, 在某些方面又要突出地方特色, 趋高趋低目标多元, 孰重孰轻游移不定。办学大规模和人才培养层次的多元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的普遍追求, 这种办学行为与“立足地方”定位是否一致缺乏论证, 但由此引发的投资扩大甚至浪费是不可避免的, 尤其是各新建本科院校多以扩大校区建设为重, 使得新建本科院校资金捉襟见肘, 甚至背负巨额贷款, 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受到制约。另一方面, 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工作重心多集中在办学条件建设上, 办学理念的确立、办学体制的改革、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等, 均会因无暇顾及而受到影响。
2. 兼收并蓄的人才引进和培养策略, 延缓了学科梯队建设步伐。
“专升本”不久的院校, 在专任教师指标上一般存在下列问题:一是师资缺乏, 生师比大多达不到国家规定的18∶1标准;二是专任教师本科教学经验缺乏, 习惯于专科时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深度, 难以胜任本科教学要求;三是学历偏低, 博士硕士比例小, 师资力量总体较弱;四是高职称人员队伍老化, 中青年专任教师高职称人员所占比例小, 结构不合理。正因为如此, 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会把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但是, 往往会带来如下问题:引进人才不顾专业和学科的发展需求, 搞突击行为;在内部人才培养上, 也存在教师愿意攻读什么学位、什么学位好读就读什么、单纯追求数量指标的现象。特别是过去几年来一些新建本科院校为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 兼收并蓄, 造成年轻人比例过高、高职称人员比例偏低等学科梯队建设不合理的状况。
3. 学科建设贪大求全, 缺乏清晰的逻辑线路。
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应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原则, 但有的高校在操作过程中, 往往不顾自身的基础和条件, 盲目追求单科性院校向多科性发展、多科性院校向综合性发展, 贪大求全, 学科门类多头并进、面面俱到, 缺乏对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的深入研究。而且, 对“强势学科”和“弱势学科”的理解较为狭隘, 总认为师资力量强、有一定发展基础的学科就是强势学科, 反之就是弱势学科, 忽略了比较优势。这使得一些学科看强不强、难以培养, 而弱势学科的发展也疏于培育甚或被遏制。总体看,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发展还难以形成层次性结构, 对学术贡献、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的层次性与合理性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性影响。
4. 专业设置功利性强, 雷同现象严重。
这一方面表现为科类结构仍然不合理。一些高校本科办学以来开始向多科性办学方向发展, 专业发展快速, 但专业设置雷同现象比较突出, 师范、财经、政法、管理等专业所占比重过大, 而理工类、技术类专业比重过小, 这与国家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现实相违背。另一方面是专业特色和学科特色仍不突出。一些新建本科院校尚不能很好地转换角色, 在办学上仍沿用专科做法, 成为“扩大了的专科”。
5.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无法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得到落实。
由于教育思想观念的落后以及其他硬件方面的限制, 新建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专科时期相比变化很小, 如教学计划、学分制, 理论课和实践课的比例, 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关系, 教师的教学方法、考试方法等。不少新建本科院校的学分制还是有名无实的学年学分制;有的学校在招生时依然实行窄口径招生, 按小专业培养。同时, 课程体系无法适应升本后的人才培养目标, 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观念尚嫌落后, 对课程体系中的学术性和应用性、理论和实践、基础和技能、深度和广度等观念, 找不到合适的平衡点, 相互之间无法衔接。二是课程体系和内容比较混乱, 存在着内容“旧、繁、空、窄”的问题。三是课时多, 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配比不合理, 选修课的比例偏低, 有的新建本科院校受传统课程观念及师资等因素的影响, 选修课开设不规范, “因人设课”现象较为普遍。
6. 办学资金总量不足,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从目前看, 新建本科院校的经费主要有两个来源:地方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除此之外, 经费来源甚少。由于资金不足, 有的新建本科院校基本上只能靠贷款办学。众所周知, 新建本科高校在升格本科的过程中, 为完善办学条件、提高软硬件水平, 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但随着贷款陆续到期, 部分高校深受还本付息之苦。可以预见, 高额度的高校贷款如果不能及时清偿, 必将带来高校的财务危机, 进而影响正常办学。
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战略审视
1. 先进理念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健康发展的前提。
大学理念是指人们对那些综合性、多学科、全日制普通高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以及所形成的教育观念和哲学观点[2]。先进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的灵魂, 映照着大学的理想、追求和信念, 是大学文化中最稳定、最核心的要素。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理念的调整与确立, 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首要任务。笔者认为, 在办学理念的确定上, 要注重以下三个强调:要强调办学理念的时代性, 即学校的发展必须符合与适应时代的要求, 必须在相对较高的层次上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要强调办学理念的现实性, 即明确办学定位, 力争办出特色, 以特色寻求自身的生机活力和生存空间, 在办学中要树立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成本与效益意识, 求得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要强调办学理念的前瞻性, 即要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和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 使学校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 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引领社会发展, 推动社会进步。
2. 合理定位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
科学合理的办学定位, 是新建本科院校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也是高等教育能否满足社会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保证。高校定位, 是指高校根据自身条件、职能、社会需要和学生需求, 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 参照高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 清醒认识和理性分析自身在整个高校系统及同类院校中的位置, 并明确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及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的前瞻性战略思考和规划活动。学校定位涉及多个方面, 但无论怎样表述, 定位的实质都是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 培养哪一层次的人的问题[3]。新建本科院校要认真研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分析高等教育未来发展的新特点, 结合学校自身办学能力和当地经济发展实际, 创造性地对学校未来中长期发展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准确的定位, 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强化经营、发展内涵、提高质量、办出特色, 真正突破自我, 在改革与完善中实现高起点的跨越。以目前看, 新建本科院校应定位于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着眼于地方性、行业性乃至特色性、创造性。
3. 服务地方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长足发展的关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强调:“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新建本科院校天然地与地方有紧密的联系。因此, 地方性是新建本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辅相成的。发展地方经济需要由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以地方经济实力为基础。对此, 新建本科院校要进一步强化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职能, 主动走出校园、步入社会, 加快学校专业与学科的布局调整, 实现专业与产业和就业的对接, 将学科链转化为技术链, 把高校的知识创新力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以项目为载体, 以知识为纽带, 以共赢为目标, 形成联袂攻关的良好运行机制。一方面,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场地和就业岗位, 并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出建议;另一方面, 教师可利用长期工作和教学中积累的经验为企业提供咨询, 教师可从事应用研究和开发工作, 在一些短、平、快的应用型项目和攸关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大科技研发课题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 由于经济发展、地理位置、历史传统、文化差异等的不同, 各地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浓郁的地方特色, 实际上是新建本科院校非常重要的办学资源之一。因此, 把自己的办学特色扎实地建立在当地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地理等现实条件之上, 切实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 是增强新建本科院校整体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也是高等教育为地方社会服务的具体体现。
4. 开放办学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率先发展的蹊径。
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高等教育国际化, 促使高等学校办学从封闭走向开放、走向综合化、走向社会化, 并逐步走向全球化。作为新建本科院校而言, 在具体的开放办学途径和措施选择上, 一是面向国际高等教育开放, 密切关注世界教育发展趋势, 虚心学习和大胆借鉴世界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办学模式与管理经验, 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办学;二是面向国内一流大学开放, 充分利用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三是学校的教学科研直接面向社会开放, 主动参与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四是学校的院系、学科、专业和课程对外开放, 实现社会共享, 推动学校发展。
5. 锐意改革是新建本科院校实现创新发展的动力。
新建本科院校更应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用改革的精神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用发展的眼光思考改革中的创新, 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手段创新, 不断推进新形势下的教育创新, 实现创新发展。
三、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战术思考
1. 实施人才强校方略, 打造优良师资队伍。
首先, 要积极做好“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教师的培养、选拔、使用和管理工作, 逐步形成合理的教学科研梯队;其次, 按照学科建设和专业调整的需求, 设立教师队伍建设基金、攻读博士学位资助基金, 实施教师学术休假制度, 下大力气加强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在继续做好基础性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基础上, 着眼于全面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 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全面提升教师的素质、修养与水平。
2.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 走创新发展之路。
要确立学科建设在新建本科院校创新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新建本科院校作为办在地方、直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高校, 其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工作的定位和布局是否合理, 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学校是否能够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服务, 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可持续发展。
3.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从目前看, 新建本科院校专业结构与地方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 这就需要学校牢固树立专业建设的重要地位, 进一步发挥原有专业的优势, 改造长线专业, 拓展应用专业, 进而逐步形成特色专业;要根据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设置专业;要加快专业结构调整步伐, 努力使专业结构尽快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努力构建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 能力强、素质高, 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
新建本科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应注意两点:第一, 建立良好的专业预测机制, 根据市场 (尤其是当地市场) 的变化和需求, 灵活设置专业;第二, 对一些实力较强但市场需求能力不强的专业除了缩减招生人数外, 还可以采取改造其课程结构的方式, 通过课程结构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其专业内涵, 形成一个新的专业培养方向, 使其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性、针对性和竞争性。
4. 建设新课程体系, 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
一是调整课程体系, 优化课程结构。整合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 浓缩学科专业课程, 适度压缩必修课课时, 增加选修课课时, 强化专业基础课程, 注重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二是更新与丰富教学内容。在保证教学内容科学性的前提下, 对有争议的问题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只有鼓励创新, 在教学中体现鲜明的创新精神, 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业能力。三是建设“创新课堂”, 提高教学质量。要大力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手段和方式方法, 切实让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活力, 强化师生间的对话、论辩与交流, 大幅度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
5. 实施国际合作办学策略, 引进国外优质资源。
首先, 要提升全体教职员工, 尤其是领导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国际化意识, 主动与国外同行交流, 大力引进国外智力和派出教师赴国外进修, 有计划、有步骤地不断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其次, 要瞄准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标准和规则, 从本国本校实际出发, 制定相应的国际交流规划, 包括有计划地扩大人员交流数量, 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第三, 推进课程国际化, 大力加强外语教学, 在课程内容和学校活动中加大国际知识与外国文化的比重;第四, 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 大力推行中外合作办学, 为本校与其他国家高校之间学历学位的相互承认创造条件等。
6. 确立经营理念, 优化办学行为。
第一, 树立成本与效益意识, 使学校财务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要加强财务管理, 规范收支行为, 开发与拓展财源, 注重聚财、理财、用财, 确保财务收支总量进入可控状态。第二, 改革校内管理体制, 提高管理效率。要通过体制创新, 降低管理成本, 增强管理成效。第三, 优化配置校内资源,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第四, 建立有效的品牌战略, 赢得社会认同。学校品牌是教育产品质量的集中体现, 是学校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是学校经营理念、经营能力、经营水平、经营效益的综合体现。第五, 强化市场意识, 加强校企合作, 走产学研用协调发展的高校可持续发展之路。
7. 推进当地城市化发展,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肩负起“教化一方”的重任, 传承优秀民族文化, 传播先进科学技术, 增进国内外文化与教育交流, 努力丰富和增强城市文化活力, 真正成为区域社会思想的先导、文化的源泉、科技的中心、精神的家园, 引领地方城市科学发展、文明建设, 指导和帮助地方创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和学习型社会。总之,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向社会开放, 与社会共享资源, 成为区域资源中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积极组织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传播, 成为区域文化中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咨询服务, 成为区域科技与教育咨询服务中心;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要结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成为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技术推广中心。
目前, 新建本科院校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根本、最直接的贡献, 就是为新农村提供数量充足、技能过硬、敢于吃苦、乐于务农的优秀毕业生。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必须结合农业、农村、农民“三农”实际培养和培训人才, 做新农村建设的人才高地;必须认真研究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流转政策, 主动对接新农村开发技术, 做新农村建设的开发基地;必须面向农村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 做新农村建设者的知识与技能培训阵地。
摘要: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快速到来, 除独立学院外, 我国720所公办普通本科高校中就有34.44%是新建本科院校。尽管我国新建本科院校发展迅猛, 成为中国高校承担大众化教育任务的主体力量, 但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生存与发展的问题和困境。本文对问题与困境进行了揭示, 从战略和战术两个层面给予了走出困境科学发展的对策性思考。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困境,战略战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10年教育统计数据[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4960/201012/113594.html.
[2]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69.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篇8
当今我们正处于信息时代, 各行各业的信息在高速增长, 由此给全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带来新的挑战,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要适应并满足这种社会变革和挑战对人才的要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在1998年由教育部颁布的新增的数学类本科专业。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转化为大众化, 该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发展迅速, 曾经一度成为热门专业。然而在该专业创办的十几年里, 除了一些自身实力雄厚、生源素质较高的综合性大学, 多数普通本科院校都还在努力探寻该专业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尤其是在开办该专业前几乎还没有数学本科专业办学经历的诸多经管类院校。这些院校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 直接关系到了该专业的生存与发展, 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经管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及学生就业等问题, 结合本校的实际背景, 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提出一些建议, 希望有助于加深对该专业的一些问题的认识, 推动该专业的发展。
1 专业特色问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 就其范畴与研究内容而言, 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学科的广泛渗透与交叉, 远超出数学学科的范围.原有的三个专业各有其特色, 已形成各自的社会认同度, 但三个专业融合后, 并未达到1+1+1>1的效果, 相反各自的专业内涵和特色还都有所削弱。作为一个仅有十几年办学历史的新增理科专业, 既要兼顾三个学科的交叉融合, 又要办出特色, 需要开设课程的种类和门类之多不难想象, 由此也造成课程体系设计的困难。北京物资学院是一所以物流和流通为特色, 以经济学科为基础, 以管理学科为主干, 涵盖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院校。我们认为, 我校应侧重于信息与计算科学在物流流通领域的应用来组织教学较为适宜。这样既使得相关理论知识有了用武之地, 又可以解决这些领域或行业中的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
2 人才培养问题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 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 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 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对于经管类院校, 培养专门的数学专业研究人才非其主要目标, 报读该类学校的主要是对经管类专业感兴趣的学生。因此, 应用型数学人才的培养才是经管类院校信息与计算数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要使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数学专业的基本特点, 又能从数学角度去考察和解决经济领域的实际问题。
我校的信息与计算数学专业设在信息学院计算科学与统计系。在专业设立之初, 由于对专业的理解较肤浅, 专业特色不清, 学生就业行业不明, 尤其是多数教师都是传统数学专业出身, 致使专业建设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是专业建设的前提, 经过几年的摸索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我们现在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的数学和信息科学的专业知识, 掌握科学计算、数学建模的方法及信息处理技术, 熟悉计算机及相关应用软件, 了解经济、管理的基本知识, 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工具, 解决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能在国防、经济、金融、生产、经营以及管理等部门从事开发研究、实际应用和管理工作的人才。
3 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
课程是教学之根本, 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 课程设置状况直接反映了人才培养的方向, 而人才培养方向也决定了课程体系的结构。我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对学生的培养规格是:要求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受到较扎实的计算机训练, 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编程能力, 具备在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 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好的综合素质。按照这一要求, 经过几年的课程体系构建和专业建设实践, 根据教育部的专业规范和我们既定的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与目标, 结合自身的专业应用背景, 我们构建了“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模块课程”这样一种课程设置模式, 由此构建出完整的课程体系:
1) 必要的专业理论基础
在该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中, 我们设定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学、运筹学、计算方法、统计学导论、常微分方程、程序设计基础等课程,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的学习到数学和信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2) 适合不同学生的选修模块
为考察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在各校都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我校本专业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必修课以外, 为学生设置了四个选修模块, 分别是运筹与优化模块、计算科学模块、专业拓展模块以及专业软件应用模块, 供不同需求的学生选修。
4 学生就业问题
随着该专业的毕业生逐步走出校门, 隐藏在热门招生景象背后的就业危机渐渐显露出来, 主要表现为该专业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 难以适应社会实际需要。与传统的数学专业相比, 他们学得数学不够多;与计算机专业相比, 他们的知识储备和实际动手能力也显得力不从心;与经管类专业相比, 他们的理论功底也明显不足, 所以毕业生在人才就业市场上的处境非常艰难。结合我校实际情况, 很多对数学不甚感兴趣的学生因为服从专业调剂或其他原因进入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习, 他们本身数学基础差, 缺乏相应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这种现实情况也造成一些毕业生的质量低下。就业率不佳直接影响了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热情, 而低年级学生常因不清楚专业前景而感到茫然, 缺乏学习热情和兴趣, 转专业现象十分严重。
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近两年在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 由专业负责人向学生讲解该专业的内涵、定位、专业前景等, 详细解读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其他大学该专业的教授在本科生中进行专题讲座, 重点介绍该专业的研究领域、前沿问题、发展前景、应用领域、学习方法等内容,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专业思想稳定性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5结束语
我们应该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优化课程结构, 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科学构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尤其显得重要, 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要:当前经管类本科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该专业的发展。本文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经管类院校的发展现状, 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以及学生就业等方面, 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实践, 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管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的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 2003, 19 (01) :01-05.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篇9
一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里,大学是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大推动器。这种推动器的作用表现在它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源”和技术、管理、文化等的创新基地。因此,地方高校要强化区域意识,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的相辅相成、互为支撑的关系,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也需要以地方经济社会实力为基础。地方高校要树立以社会为中心的新理念,与所在区域的政府、企业界及公众建立一种积极的、双向作用的伙伴关系,为实现区域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共同目标而努力。显然,有无区域意识,或区域意识是否到位,对于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前景起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考察云南后,提出“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当前,加快桥头堡建设,把云南建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已成为云南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和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桥头堡”的发展战略。面对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结构调整和时代赋予的新的发展机遇,云南地方高校尤其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新的机遇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到了时代前沿,并形成了内在的发展关系。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聚集着创造力,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提供着生存与发展的经济基础、生源基础以及学生的就业基础;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不断涌现出来的新问题、新矛盾,成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进行科研创新的动力源,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通过社会服务,解决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出于区域经济社会战略发展需求的考虑,也积极全方位地支持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社会服务的强大牵引力。
为更好地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全面提升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云南新建本科院校应抢抓机遇,努力围绕省和所在州市的长远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地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明确自己的服务定位和办学特色,拓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接的平台,全面提升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服务能力,避免与地方经济发展相脱节而丧失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校长柯亨先生在我国参加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时指出:“制定大学战略目标的关键是找准自己的定位”。[1]为把握好这次机遇,文山学院把自己肩负的社会服务职能提升到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不断深化改革,进行全面战略性结构调整,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扩规模、调结构、创特色、引资源、抓建设、上水平”的发展思路,立足文山,面向云南,辐射东南亚,为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接而融为一体,彼此依存,携手共进,努力实现学院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
二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
随着国家深化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到来,地方高校已经从社会的边缘走到了社会的中心。云南新建本科院校更需立足国情和省情,牢牢把握所在州市的州情或市情,紧随国家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趋势,拓展功能,肩负使命,努力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全面增强办学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一)发挥自我优势,走适应社会的特色办学之路,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跟在老牌的本科大学后面亦步亦趋,还是注重区域现实,发挥自我优势,走出一条适应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战略选择问题。在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面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一定要抓住机遇、有所作为,逐步建立和完善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对接机制,突出比较优势,充分挖掘区域优势资源,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发展产业群,不断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正是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才能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文山学院立足自身的比较优势,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与文山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对接上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文山州委、州人民政府站在长远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着力实施“六大战略”、建设“四大基地”、构筑“云南面向泛珠三角和东盟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发展思路。文山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紧紧围绕文山州产业结构特点,及时调整和优化学科专业结构,设置与文山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一批应用型专业,如中草药制药技术、矿产品加工、生物制药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冶金技术、物流、旅游等。与此同时,紧紧围绕文山州的三七、烤烟、畜牧业、矿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和以三七为主的生物药业和农特产品加工等产业集群开展科学研究,将学院潜在的科技优势转化为文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生产力,将文山州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使学院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助推器”。
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的研究中心,是传播文化、创新文化、引领文化的重要阵地。云南是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和多元文化形态的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因此云南被称为“民族文化聚宝盆”。这些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云南地方高校提供了用武之地,并以此形成了民族区域文化研究特色,对区域社会起到了较大较好的辐射作用,也同时促进了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文山学院成立了“文山民族文化研究所”,通过对壮族剧班社的调查、采访以及壮剧资料的收集、整理、挖掘和研究,使文山壮剧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较好地保护和传承了这一地方剧种;参与编写的《云南壮剧史》填补了民族剧种没有理论著述、没有系统性传承史料的空白。楚雄师范学院成立了“云南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玉溪师范学院设有“民族研究所”,红河学院设有“国际哈尼—阿卡研究中心”,这些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研究所、研究基地、研究中心,充分利用区域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弘扬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始终代表地方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推动民族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有效促进了区域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此同时,这些民族文化研究成果还有助于促进民族区域文化产业链的建设与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将云南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优势经济资源,为“桥头堡”建设中的经济合作通道奠定良好基础。
(二)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寻求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科学发展的有效路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特别是区域城市群和产业群的兴起,企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以及科技成果的渴求,使高校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校企合作,把高校建成成果转化和产业开发基地,把企业建成高校的实验基地,已成为高校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选择。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多元合作模式,共同研发新产品,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努力寻求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以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进而提高学校办学效益。
文山学院与文山开开药业有限公司合作,签订了铁皮石斛组培种植开发合作协议,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生产力。该项目由学校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公司注入资金,共同开发文山道地的中草药和其他植物种质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为学生参与实验、科研和生产提供条件。同时,与文山三七研究院、文山州农科所、文山州药检所等科研单位联合建立了文山州生物资源共享平台,结合文山特色生物资源开展系列研究并取得成效。参与的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七道地性及其质量标准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七优质高产品种选育技术研究”获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为全州三七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基础性和应用性支撑。
2010年7月,长江商学院昆明夏季论坛期间有70余位国内知名企业家到文山考察,文山学院抓住州委、州政府举行招商引资推介座谈会的机遇,协同地方政府共同创造商机,积极寻求与国内知名企业家的多领域合作,携手为文山区域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事实证明,地方高校积极探索和寻求校企合作,不仅能为区域新型经济的发展带来强大动力,高校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方式从地方和社会获取丰富的资源,提升自己的办学实力,突破自身科研经费不足的瓶颈,增强自我发展的后劲与活力。
(三)根据区域人才市场需求,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基础人才,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增强办学活力、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与全国重点大学、省属重点高校和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在综合实力方面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是无法与之相匹对的,但是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与需求,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多元化的基础人才,为云南桥头堡战略的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文山学院根据文山州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行业、企业需求情况,在行业部门参与下,对专业内涵、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开设面向文山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适应文山经济发展需要,体现学校地方性的办学定位。同时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灵活多样地进行地方基础人才的培训,不断提升区域人才的文化素质与领导能力。保山学院为保山及滇西边境地区培养了15000多名毕业生,服务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许多毕业生已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仅保山市140所中学的校长中,就有90人是保山学院毕业生,占64.3%。[2]
随着中国和东盟的合作及大湄公河区域合作不断深入,“云南—东盟”经济圈已初步形成,云南新建本科院校能够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积极开展国际化教育与合作。文山学院2007年增设越南语专业,并与越南河江省教育培训厅合作,对该省公务员进行汉语培训。2008年学院与越南太原大学就合作办学、教育资源共享、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建立教育实习基地等方面达成共识,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红河学院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的地方大学建立了国际汉语中心,建立了交流访问、科研合作、汉语推广、互派教师和留学生等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云南新建本科院校通过与东南亚等国家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教育交流与合作,为区域经济的国际化发展培养国际化人才,搭建好“云南桥头堡发展战略”的复合型人才之桥。随着云南“桥头堡”建设战略的逐步实施,云南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拓展,办学活力将得到进一步激发。
(四)充分发挥“思想库”功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获取支持的关键所在
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它所包容的各类人才具有敏锐的政治意识、经济意识和时代意识,能够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前瞻性的分析和把握,为地方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保证地方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曲靖师范学院紧紧围绕曲靖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珠江源大城市”、“建设工业强市”和“在全省率先实现工业化”的战略目标,先后参与完成省市两级政府政策性课题20多项,如“曲靖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施研究”“云南省铝加工业发展研究”,为省市两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了优质的咨询服务。[3]在这一方面,文山学院也积极实现与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的对接,一方面积极为州委、州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使学院成为州委、州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同时,在充分发挥文山州生物资源开发研究中心、文山民族研究所功能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文山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整合科研人力资源,主动承担地方政府下达的各类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参考。文山州“十二五”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委托文山学院课题研究组开展“文山州‘十二五’发展环境与发展思路、发展目标研究”。课题组对文山州“十二五”发展面临的环境条件作了综合分析,对“十二五”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措施作了研究,并提出了“十二五”发展的对策建议,对文山州“十二五”规划纲要的编写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是一项重要职能,地方高校也只有与社会生产需求紧密结合,才能将自己的服务职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任何一所高校都不可能脱离社会而独立、盲目地发展。面对共同的时代课题与发展机遇,云南新建本科院校应携手共进,深入加强合作与交流,优势互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为云南桥头堡战略和区域发展战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并在此过程中实现自身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振林.高等院校办学定位探析[N].光明日报, 2005-4-12.
[2]张以航, 李变秀.试论保山学院特色办学之路[J].保山师专学报, 2009 (5) .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篇10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还很薄弱, 相对于本科层次的教育, 专科层次院校数量和规模还有限, 要促进高职院校发展, 培养相应的应用型人才, 需要提供较好的环境, 重视高职院校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
1 研究范围的含义界定
1.1 高职院校的含义
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在我国, 高等职业教育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我们研究的主要还是高职院校专科层次的教育。
1.2 教育发展水平
教育发展水平指的是教育资源在育人、服务社会及促进教育自身发展方面体现出的效能与水平的总和。它既反应教育现有的发展水平, 又反应教育潜在的可能性, 是教育现有整体水平和潜在发展能力可能性的综合 (1) 。
2 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主要有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2.1 外部环境
外部环境从大的分类来看, 可以分为政治和法律环境、文化人口地理环境、经济支撑环境、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等。
2.1.1 政治和法律环境
政策环境, 国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扶持力度, 国家对高职的重视程度, 各种优惠政策。政府的政策越支持高职院校发展, 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越高。如果政府的政策和扶持不足, 高职院校发展受限。建国以来,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都离不开国家对高职扶持政策的变化。
法律环境, 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法律支持, 比如会议条例法律法规等, 各种减免和税收优惠等。这些法律越规范, 支持的法律环境越多, 越有利于高职的发展。
2.1.2 文化人口地理环境
文化人口地理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环境, 人口环境和地理环境。
(1) 社会文化环境, 整个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 对文化的重视程度越高, 教育发展质量越高, 高职院校发展水平越高。分社会重视度和社会认可度。当整个社会重视教育, 重视高职教育时, 高职教育发展的好, 否则发展的慢;当整个社会对高职教育认可度高的时候, 高职教育发展的好, 否则高职教育发展的慢。我国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这个从我们在生活中的观察可以体会到, 高职教育也随之受到重视和认可。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度的高低, 影响选择, 是重新参加高考复读, 放弃学业还是选择继续高职教育。
(2) 人口环境, 尤其是适龄人口数及选择进入高职院校的变化 (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 , 会影响高职院校数量及生源数量, 影响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因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水平包括学校规模。适龄人口多, 学校规模大。适龄人口减少, 学校规模小。同时高中生及其家长对高职院校的认可度也会影响高职院校规模, 高中生和家长对高职院校越认可, 报考人数越多, 学校规模越大。反之, 学校规模小。我们现在进入了人口老龄化, 适龄入学人口在下降, 这对高职教育规模的发展是不利因素。
(3) 地理环境, 所属地区教育资源环境优势越好, 高职院校发展的数量和质量越好, 高职院校发展水平越高。不同地区由于其环境和位置的差别对生源的吸引能力不同。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或所服务的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储蓄情况、产业结构、就业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 我国在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的高职院校发展的相对较好。
2.1.3 经济支撑环境
经济环境分宏观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主要是人均GDP, 对教育的财政支持等。通过影响高职院校的数量和质量来影响高职院校发展。相关性分析, 通过回归得出结论, 教育发展水平与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高度相关 (由《辽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2010》整理得出) 。另外, 教育的财政支持和资金投入越多, 高职教育发展质量越高, 高职教育发展水平越高。反之则反是。
微观环境是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或所服务的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偏好、储蓄情况、产业结构、就业程度及其所属的行业等因素。
经济指标包括:人均GDP、财政教育投入、教育高职投入、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所在行业经济发展水平 (对地区经济依赖和受行业经济波动 (经济环境波动) 影响) 。
2.1.4 高职在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
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的竞争中占比可以用:同一年高职在校生人数比高等教育总在校生人数进行衡量, 看看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的发展肯定和其他教育层次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此消彼长, 争生源和资源。同时高职与其他层次院校竞争也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比如现在的学生填报志愿的方法, 是学生在本科层次充分选择后再落入专科层次, 这无形中降低了高职教育学生的考分, 对高职教育入学人数的增长不利。因而国家对高职的政策和法律扶持程度对高职发展有重要作用。高职的就业等方面的优势的发展也会提高其与其他层次比较的竞争力。
2.2 内部环境
内部环境主要指高职内部的竞争和合作。各个高职院校作为同一教育层次, 首先在招生和就业中就存在着竞争。内部竞争主要可以从生源占比、优秀级别、教育资源拥有量、学生就业等方面反映。内部合作可以从联合办学和教学资源共享等方面来分析。
3 影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因素的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发展主要通过高职院校发展水平来衡量, 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主要通过数量和质量来衡量。影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总结如表1。
指标的选取依据相关文件、专家访谈和实际工作经验三个方面, 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环境影响因素分为高职院校系统外部环境、高职院校系统内部环境两个二级指标。课题组通过编制问卷进行专家调查, 根据层次分析法利用yahhp软件对各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具体结果如表2。
通过数据的分析, 对于权重比较大的影响因素, 应该重点分析和研究对策。
4 对策建议
通过以上对环境影响因素的分析归纳总结, 需要改进和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从环境影响因素角度来分析, 提高高职院校发展水平。
(1) 放开二孩政策能增加未来人口, 对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也能有推动。从人口政策上来看, 现在放开二孩政策能增加未来人口, 增加新生儿数量, 未来增加入学人口数, 未来从数量上对高职院校发展水平也能有推动。现在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了二孩政策, 适当提高新生儿出生率及人口质量, 对高职院校科学发展是一个有利的前提。
(2)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职院校的发展也会加快。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 从教育质量上会显著影响高职院校发展水平。
(3) 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扶持政策的增加, 也会促进高职院校发展。国家出台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法律法规增多, 将有利于高职院校的发展。
(4) 加强宣传教育和扩大社会影响力, 提高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高职院校要想在和其他教育层次竞争中突出出来, 还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打造良好的社会形象。社会的口碑和信誉直接决定高职院校的生源和发展, 因而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和宣传也不可少, 无论在招生和就业及平时, 都需要打造良好的形象, 提高教学质量和拓展就业渠道, 争取得到更多社会认可。
(5) 提高就业率, 提高与其他教育形式的竞争力。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 更好适应社会, 提高就业率, 就会吸引更多的生源, 提高高职教育质量。
(6) 在高职系统内部, 要处理好竞争和合作。首先要争取与其他兄弟院校合作, 甚至联合办学等, 提供教育信息共享和教学质量。其次在互相竞争中要形成良性竞争, 互相促动, 共同发展。
(7) 利用好地区优势。经济发展比较好, 交通便利, 或者历史悠久的城市地区, 高职教育的吸引力也较大。地理位置和微观经济环境优越的地区, 用好现在的资源环境, 尽快发展。处于弱势地区的高职院校, 要争取通过宣传和招生和就业来吸引更多的生源, 提高当地高职教育发展水平。
(8) 发挥所属行业的作用, 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相对本科院校要有针对性, 更好的服务所属的专业和行业, 根据行业发展的特点及时更新教学知识, 教育更多的注重实践, 了解所属行业产业的最新动态, 与所属的行业产业企业合作, 产学研结合。
5 结语
我国高职院校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和解决, 根据提供的政策建议, 不断改善高职教育的发展环境, 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
摘要:首先介绍了高职院校的含义, 接着介绍高职院校的环境影响因素, 从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角度来分析, 并具体细化了各影响因素, 针对影响因素来分析问题, 提出改善高职院校发展环境, 促进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学发展,环境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张艺瀛.高职院校发展路径选择探究——基于市场营销理论视角[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
[2]黄春华, 陈忠伟, 蓝振师.广西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浅析——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为例[J].科技视界, 2013.
[3]辽宁教育研究院, 编著.辽宁教育决策咨询研究[J].辽宁民族出版社, 2014.
[4]刘铱.高职院校发展战略之SWOT分析[J].全国商情, 2010 (10) .
[5]周凌云.湖南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环境问题分析[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 , 2011 (6) .
[6]陈久奎.中国职业教育立法的百年历程及反思[J].现代教育管理, 2014 (10) .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篇11
一、科学发展是高等农业院校适应新形势的迫切要求
适应形势发展要求,满足国家需要、社会需要,推动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是高等院校的办学宗旨、立校之本、生命之源。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于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升级为主要特征的关键历史时期,既面临着知识经济所带来的良好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激烈国际竞争的严峻挑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并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强调指出,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顺应形势发展要求执政理念的飞跃,具有强大生命力,对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发展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高等农业院校应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发挥方面生力军作用。高等农业院校自身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才有发展生命力。新形势要求,高等农业院校必须走符合形势发展要求和自身实际的科学发展之路。
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为发展指导思想,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合理整合办学资源,凝聚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办学能力,使高等农业院校真正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为经济、社会、教育、文化发展以及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才会得到社会认可,才能求得自身发展,从而提高办学的综合竞争力。
二、理念创新是高等农业院校的兴校之源、实现科学发展的灵魂
理念创新是高等农业院校的兴校之源、实现科学发展的灵魂。高等农业院校实现科学发展,就要认真思考发展理念、办学理念、育人理念、服务理念的创新。
认真思考如何发展的问题,创新发展理念。在新形势下,高等农业院校应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 为发展指导思想,走产、学、研合作办学之路。1952年全国院校调整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农业院校是以“大农业”为研究范畴,传播农业知识、农业技术、培养高级农业技术人才和农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开展精英农业教育的专业院校。长期以来,以培养“窄深型”知识结构的专门技术门类人才为主,产、学、研合作不紧密,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教育改革不断深化,过去“精英式”的本科教育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突出体现在“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方面,培养、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已成为高等农业教育的迫切任务。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是农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将教学、科研基地的建设摆在与实验室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正视教学实验农场的功能作用,完善运行机制和办场方式,使之成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典范,成为既能服务于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又能服务社会的阵地,为产、学、研合作办学探索有益经验,从而促进高等农业院校自身发展。
认真思考如何办学的问题,创新办学理念。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高度重视并妥善处理好规模、结构、质量协调统一的关系,处理好外延建设与内涵建设的关系,把发展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上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十五”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高等学校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与此同时,各高等学校不断巩固成果,深化改革,加强建设,教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智力贡献和人才支持。但是,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财政投入没有实现同步增长,基本办学条件也没有得到同步改善,学校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高等农业院校要实现科学发展。首先要实现有准确定位的发展,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和解决科学定位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克服盲目攀比、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立足自己的办学层次和服务方向,在形成办学优势和提炼特色项目上做文章。其次要实现有条件保障的发展,把发展的速度很好地与学校办学条件结合起来。再次要实现有社会需求的发展,使学校适应需求,调整结构,提高质量。高等农业院校实现科学发展,就要发挥“农”的优势,办出“农”的特色,正视教学实验农场建设,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将之视为有别它类高校的特有资源;它是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优势所在、特色所在。
认真思考如何育人的问题,创新育人理念。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比较注重教书,而忽视育人;比较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比较注重专业训练,而忽视全面发展。近年来,各高校针对以上这些问题,不断推进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总体来看,收效不很明显,为此,必须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以人为本、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新路子。因此,高等农业院校应树立产、学、研合作办学培养人才的理念。
认真思考如何搞好社会服务的问题,创新服务理念。首先是要树立“以服务求支持 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完善有关制度,营造有利于开展社会服务的政策环境,激发师生开展社会服务的积极性。其次是构建社会服务平台,搞好科技园区建设,使科技园区真正成为科技成果的苗圃、科技企业的孵化器、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培养企业家的摇篮、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阵地、社会服务的示范园区。第三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积极主动与地方、企业、种养植户开展广泛的科技咨询、服务、科技开发、科技成果转让、产学研合作,为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作贡献,才会得到社会认可,才能求得自身发展,从而提高办学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党的十七大报告
2. 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发展的三个关键问题.中国教育报.2007年12月24日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高等院校的发展.曹炳根.赖明谷.探索与争鸣.2004年08期
4. 产学研合作办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李大胜.江青艳等.高教探索.2007年第5期
5. 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理念创新的思考.宋亚平.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5期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 篇12
一、科学发展, 以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工作作为高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发展是硬道理, 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更是当代中国高校的主题。随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 高校作为知识创新的主体、杰出人才的高地、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 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当前我国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 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同样需要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各类人才[1] 。面对新的形势和变化, 高等教育已经形成了“不进则退, 慢进亦退”的竞争态势, 各高校必须谋划发展、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建设。
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工作是高校在新时期加快发展的一个切入点和突破口。改革开放30年, 中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在规模和数量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今后发展的重点应放在优化结构和提高质量上来, 稳步提高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高等教育。在这样的形势下, 各高校纷纷将发展重点从外延拓展和规模扩张, 转移到内涵建设和质量提升上来, 更加注重强化办学特色、凸显学科优势;更加注重加强学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更加注重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综合实力。另外, 通过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各高校厘清了办学思路, 改善了办学条件,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 通过本科专业建设与结构优化, 可以引导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 科学准确定位, 发挥办学优势, 推进教学改革, 形成有效的专业建设机制, 并以此为抓手, 更好地推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建设、教学条件建设、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从而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二、以人为本, 满足广大学生和教职工的根本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作为高校就是要办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大学, 让广大人民群众子女享受优质的高等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学生和教职工为本, 维护好、发展好学生和教职工的根本利益。
首先, 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优化专业布局和结构, 建设一批有特色、高水平的本科专业, 加强内涵建设,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遴选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佳、发展潜力大、特色鲜明的优势专业重点加以培育和建设。质量是大学发展的生命线, 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第一标准。高等学校的办学目标, 归根结底应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指向, 满足学生的需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 造就“社会责任感强、科技创新力高、终生学习力足、就业竞争力优、人格健全性佳”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为国家输送大批的行业中坚、科技精英和社会骨干。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背景下, 必须改变传统高等教育“教与学”的关系, 把学校的人才培养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通过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开展通识教育和宽口径教育, 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 改革教学方法, 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 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满意度。
其次, 以人为本必须坚持以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为重。专业建设的核心是优秀的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发展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根据学校专业布局和学科建设的需要, 坚持“培养和引进并举, 充实和提高并重”的方针, 吸引和汇聚高层次人才。在优势学科领域, 全面建设人才高地, 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拔尖人才培养工程, 大力引进海内外高级人才。为了建设一支热爱高等教育事业、富有创新活力、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师资队伍, 学校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保障教师获得发展, 为他们的成长构建合理的机制和平台。对于重新整合和调整的专业, 要认真研究教师的安排问题, 为每位教师找到发展的通道和途径, 保证专业优化工作能够平稳推进。根据人才成长规律, 实现对教职工由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的过渡, 构建符合大学逻辑的人才发展环境。同时要注意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权益, 体现对他们的人文关怀, 创设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生活待遇。
三、统筹兼顾, 正确处理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过程中的各种关系
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出发, 优化专业结构, 提升质量内涵, 优先发展国家需要、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专业;积极发展交叉应用专业;切实加强基础性支撑专业;调整社会需求小、教育质量不佳、就业率偏低、竞争力较弱的专业, 建设一批高水平本科专业, 构建结构合理、布局科学、持续发展的专业体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优化和建设本科专业过程中应妥善处理好以下关系:
(一) 要处理好本科专业建设和学校长远发展的关系
目前各高校都加强了宏观管理, 制定了学校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应该与学校的中长期建设目标和发展规划相一致, 构建与学校办学水平相适应的本科专业体系。专业建设和规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必须坚持科学规划, 分阶段实施, 围绕专业建设总目标, 明确每一阶段建设的重点和要求, 坚持“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策略, 处理好传统与新兴、基础与应用、交叉与特色的关系, 积极推进专业平台建设和核心专业建设, 形成金字塔形的学科群, 使优势与特色更加鲜明, 人才培养模式更加优化, 人才培养质量普遍提高。坚持规模与结构、质量与品牌、内涵与水平、资源与效益协调发展, 进一步整合和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资源共享和互补合作, 坚持内涵和外延相结合的专业建设和发展模式, 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遵循专业发展规律, 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要求, 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质量观, 优化专业结构, 加强专业建设, 坚持服务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 特别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支撑行业升级改造。要遵循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和专业建设发展的自身规律, 注重专业发展的前瞻性与可持续性。
(二) 要处理好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
专业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专门职业分工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而划分的教育基本单位[2] 。学科概念较宽泛, 是专业的支撑。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龙头, 离开学科建设, 专业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 我们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支撑, 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形成学科发展、专业建设相互支撑与促进的良性循环, 加快促进相关学位点建设, 切实提升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整体水平。积极从师资队伍建设、培养方案制订、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来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关键,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 也是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为实现教育目标所必需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环节等基本内容, 要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需求, 与学科建设相结合, 认真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人才”这两个根本问题, 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各专业必须结合生源实际、学校办学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和办学定位找准专业发展方向。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趋势, 以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 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与社会发展和学校办学实际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本专业的特色和与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比较优势,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 要处理好优势学科专业和一般专业、新增专业的关系
作为一所高校, 构建一个各学科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的、金字塔形的学科生态环境是很重要的。每个学校有自己的优势学科、特色专业, 这些学科专业处于学校金字塔学科群的上层, 属于学科高峰, 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例如江南大学食品、生工、纺服、工业设计等已经形成轻工行业特色, 在国际国内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这些优势学科和专业是特色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的亮点, 必须坚持大力发展, 通过建成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推进大食品、大生工学科建设的重点跨越式发展。一般的学科专业, 处于学校金字塔学科群的中下层。对此要适度控制专业数量, 加强改造, 认真分析它们在国内、省内同类专业中所处的地位和与学校相关专业的支撑关系, 明确一般专业成长为优势专业的措施。通过建立专业考核评估机制, 形成专业建设的进入、发展和退出的通道。有些专业如哲学类、语言类、艺术类、历史学类、体育类专业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应根据高校人才成长的需要开设好通识教育的课程, 提高学生的素质。新增专业往往是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科技创新趋势进行的学科交叉、融合和集成而成的, 要努力培育它们成为新兴学科的亮点和增长点, 取得突破。利用多学科的优势, 加强交叉互补, 形成多专业群协调发展的格局。理工科为主的高校要健全和完善人文社科发展的投入评价机制和扶持奖励机制, 积极依托优势学科助推文科的发展。
(四) 要处理好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的关系
对于高水平特色型大学,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是相互支撑的, 可以在本科教育优先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研究生教育, 也可以在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发展高水平的本科专业。因此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 做好战略研究。大学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养, 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都很重要。一所高水平的大学, 要有高水平的本科教育, 社会对一所大学的认识往往也是从本科教育开始的, 因此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增强质量意识和创新意识, 根据社会需要和经济发展, 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实现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再上新台阶。研究生教育是建设高水平大学需要重点加强的方面, 应该基于比较优势和特色, 积极进行重点学科建设, 扩大研究生规模, 使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更上一个新台阶。
(五) 要处理好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
本科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过程中既要发挥行政权力的作用, 也要发挥学术权力的作用。我们知道, 大学行政系统运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是实现学校整体目标的基本要求, 通过大学高端设计和行政管理可以有效地协调校、院、系和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维持学校快速高效地运转。适时召开专业建设和发展规划战略研讨会, 并在全校进行广泛动员, 可以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质量观, 明确优化专业结构、加强专业建设的必要性, 调动各学院、各部门以及每个教师投身专业建设的热情。同时学校也要成立“本科专业建设与规划指导委员会”, 建立健全对专业的评估、管理和论证机制, 形成本科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充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和校学术委员会的作用, 充分听取他们对专业规划和建设的意见, 整合学术行政力量, 有效发挥合力作用。
参考文献
[1]温家宝.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N].中国教育报, 2009-01-05.
【本科院校科学发展】推荐阅读: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10-30
地方农业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07-26
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09-07
本科类院校09-21
新增本科院校06-04
新兴本科院校06-15
新型本科院校08-13
新生本科院校09-12
农业本科院校09-26
新建本科公安院校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