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2024-05-25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精选12篇)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1

创新是当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的主题,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 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所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越来越短, 产品更新越来越快, 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加。社会经济发展导致人才需求结构发生变化, 这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契机。

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是时代赋予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是适应日益严峻的人才竞争的需要。

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现代社会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工业、工程领域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 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 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是生产第一线, 必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定位既有别于“研究型”大学, 也有别于高等职业教育。“研究型”大学承担社会所需要的“学术型”人才的培养和基础性、原创性科学研究任务;高等职业教育一般以职业岗位技能为核心, 以培养岗位技术人员为目标。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能将理论转化为应用的创新型人才, 既具备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的能力, 又拥有应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与“学术型”人才相比, 更强调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能较快地适应岗位的需求, 解决工作实际问题;与“技能型”人才相比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过硬的应用性知识, 还要有一定的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知识, 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 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为调研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现状, 课题组在创新教育体系建设、营造创新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途径以及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设计与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72份, 回收率为90.67%, 调研对象构成如表1。

为研究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课题组在应用型本科院校范围内的调研结果如表2。

应用型本科院校采取了多种措施来促进创新人才培养。表2显示, 社会调查与实践、有针对性的专业实习、参与创业大赛和学生申报主持科研课题 (分别占61.03%、57.35%、48.16%、39.71%) , 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常见途径。

通过调研发现, 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将来源于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通过培养计划、科研、竞赛、职业技能论证四种方式分别向学生传递。培养计划由教师以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形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科研主要包括教师科研和其它科研两类, 教师科研通过吸纳学生加入纵向、横向科研项目, 或以学术报告 (讲座) 的形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其它科研主要包括学校设立的学生各类科技基金项目、企业设立的企业科技基金项目, 它们与教师科研形成重要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竞赛和职业技能认证是由国家各级政府、企业及高校本身设立的各类竞赛和培训论证。

为探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该题为多选) , 我们从以下10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结果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 教学模式改革、创新教育观念和提供大学生参与科研及实践平台的呼声最高, 分别占54.04%、50.00%和49.63%。

通过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现状的调研, 我们发现要想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当基于教育改革需求, 在通过“创新、实践、就业基地”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中, 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模式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 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

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并能创造创新成果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借助于“创新、实践、就业基地”, 发挥高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优势, 将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高等教育与直接获取知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 培养有学识、能做事, 适应社会需求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通过引入企业资源, 制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 设置创新教育内容, 建立相应保障机制的总称, 主要包括实施主体、培养对象、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和培养保障五方面的内容, 详见图1。

1.实施主体。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 需要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需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和创新实践就业基地相配合。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通过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能够激发强烈创新动机、创新意识, 通过企业中的实践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

2.培养对象。该模式的培养对象是应用型创新人才, 是现代社会中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岗位, 从事解决实际问题, 维持工作正常运行的高素质人才, 这类人才不仅具有胜任某种职业岗位的技能, 而且具有应用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 拥有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

3.培养内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内容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实践、创新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难以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中获得, 高等院校需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促进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提高和获得。创新实践、创新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应立足于创新实践就业基地,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敢创新、会创新的能力。

4.培养途径。培养途径包括:理论教育体系、实践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个部分。在理论教育体系中进行系统的学科理论学习, 了解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和工作需要, 将理论与实践需要融会贯通。在实践教育体系中, 通过进入企业见习与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知识的应用。在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 学生不仅要了解一个企业的需求, 更要掌握整个行业的现状和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 不仅有即时性的技术, 而且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和迁移能力, 能够成为适应企业发展的技术骨干。

5.培养保障。该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师资培养、经费保障、政策支持和成绩考核四个方面。创新师资的培养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应用型本科院校或聘请优质的教师团队或有意识的培养和引导现有教师提升技能, 开展创新型教育。经费保障是指高校设置专项经费用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以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战略的实施。政策支持是指实施创新教育管理方法改革, 包括理论课程创新教育改革、实践课程创新教育改革、创新实习基地建设等配套的促进校企合作,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管理机制。成绩考核是指建立激励机制, 认可教师从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作量和工作成绩, 保障教师的利益, 提高教师积极性, 确保教师以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为第一责任和义务;扩展学分制, 认可学生在课内、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中的成绩, 并提高创新实践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重;加强创新实践就业基地的管理, 确保实习、实践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起到真正的效果。

四、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基于创新实践就业基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一条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创新教育理念指导下, 通过构建学生参与科研和实践的合作平台和基地, 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 形成具有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学生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 最终培养出满足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具有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综合实践能力强、全面发展且个性鲜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2

——由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谈话引发的思考

■蔡 雯 罗雪蕾

在第26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于9月9日下午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并且在新闻学院的网真演播室里观摩了一堂电视新闻直播节目采访课的教学片断。课堂上,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们扮作嘉宾、主持人,在老师指导下模拟采访过程,学习现场采访、演播室访谈、演播室连线的方法和技巧。总书记听完学生们的模拟采访之后和在场的师生进行了简短交流,他说:“各种新型传播手段的出现,给新闻工作带来许多新变化新挑战。同学们要认真研究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特点和规律,努力掌握新闻工作新知识新本领,还要在实践中巩固学到的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总书记的一席谈话在新闻学院的师生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如何应对新型传播手段带来的新闻工作的变化和挑战?如何理解和把握信息化时代新闻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养出优秀的新闻传播人才?这些早已在学院的各类会议上多次讨论的话题再一次被提到议事日程上。学院立即组织了教师座谈会,结合学院的具体工作讨论和研究人才培养的规划与策略。

一、新技术如何影响新闻教育?

新技术的运用使传播媒体与传播手段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融合成为媒介变局的主旋律。我们不妨将新闻传播实务按照“采集—编制—发布”三个阶段进行划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信源结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介终端呈现方式这三个领域都受到了媒介融合变局的深刻影响。

在信源结构上,大量的非新闻工作者涌入了信息提供者的队伍,他们中,有一部分成为了新闻媒体的新的信息提供者,另一部分,甚至自己掌控了一定的发布渠道比如博客、微博等个人化媒体,直接面对受众,影响了整个传播格局。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职业新闻记者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使命和职责?新闻学院应该教给未来的记者们什么样的知识和技能?的确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在新闻内容的呈现方式上,三个方面的挑战已经摆在面前:一是传统媒体如何“旧貌换新颜”,或者说,如何让传统媒体在保持自身严肃性和特性的前提下,更容易被新的受众所接受,能更好更长久地生存下去?二是如何将现有的部分媒体进行资源整合和穿插利用,比如报和网、台和网的融合,需要一种全新的新闻传播思路。三是要考虑,未来是否会有一种全新的媒体出现,它能否超越现在各大媒介存在的桎梏,成为未来的媒体主流?这一问题的思考,是需要充分顾及到技术、社会、文化、政治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作用,是一个更有难度、更难把握的问题,也可能是关系到未来谁能成为媒体领跑者的重大话题。

显然,新闻院校需要把握上述变化带来的挑战,认真研究如何培养我们的学生,让他们对于媒介融合更为敏锐,对媒介趋势做出自己的合理判断,理解在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体单位和受众关系的变化。

二、培养“技术全才”还是培养“专家型记者”?

在人大新闻学院围绕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的若干次研讨中,坚持要将专业理论和多学科知识放在重要位置上的观点和强调全面的媒介技能培养的观点一直旗鼓相当。我们认为,在教学规划和管理中,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如何在这两个方面找到平衡。

在世界范围内,媒介融合对新闻院校培养全媒体人才的要求已经受到广泛的重视。因为随着新闻生产流程的进一步改变,将诸多类型的新闻作品在同一数字生产平台上进行制作、策划、组合,已经成为一种较为主流的趋势。这就要求记者编辑能够对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多种类型的新闻都有所了解,理解它们在呈现理念上的差异,并学会这些新闻的最基本制作技巧。这与我国长期以来以传统媒体人才需要为基础的新闻学专业设置的整体框架不尽相同。传统的新闻学专业主要为报刊、通讯社培养记者编辑,而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主要为广播电视机构培养人才,这样的设置并不能满足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也不能适应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活动的变化。因此,我们看到在媒介发展水平较高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一批新闻传播学院开始了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如果我们的学生不掌握最新的传播技术,不具备媒介融合的理念和操作方法,何谈将深度调查、新闻解析、舆论引导等等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新闻作品中?纵使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好的知识素养,也会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我们不能指望媒体有耐心对新闻院校的毕业生进行基本技能的从头培训,更难以想象不懂技术的学生能在数字化采编平台上展现他对新闻内容的深刻理解和重新整合。虽然,技术是变化最快的,也是相对容易掌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身为应用性学科的新闻教育可以淡化对学生的技能训练。更何况,新闻业务教学并不只是技能的培训,新闻的专业理念和职业规范在业务教学中本身就是技能训练所要围绕的核心和重点。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媒介融合也对培养“专家型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普通民众介入新闻传播可能性渐高,单纯的信息采集和发布已不足以让新闻媒体立足,全面的视角、独到的观点、鞭辟入里的解读,使新闻与信息传播进一步延伸到知识与服务领域,并不断通过裂变与聚合,形成新的内容产品,从而促成媒介集团中产品链和价值链的生成,才是媒介新的生存之道。针对这一需求,在相关领域拥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新闻人才,甚至是在某一领域拥有一定权威的专家型记者,也是新闻院校的培养重点。这些记者,有部分可能是在其他专业领域有一定工作经历,之后再通过职业培训进入新闻领域的人;更多的较大规模的新闻人才输送,仍需要依靠新闻院校。正如有业界人士提出的,“媒体的多元化、信息的广泛性和技术的交互性导致的传播小众化、专业化,在这一趋势下,大众传播与小众传播,广播与窄播并存不悖,分众传播成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一个新的选择。服务对象的专业化必将导致服务内容的精细化、个性化,这既是传媒技术发展的必然,也是业界竞争的选择。但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要求是深度、独特和贴近,这就要求媒体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是某个行业或领域的专家,这样,媒体才能为不同阶层、不同背景、不同知识层次的人群提供贴近性的精细化信息服务。因此,媒体融合时代表面上看来需要的是人才的技术适应性,实际上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内容适应性,需要的是在某个领域、某个学科有较深造诣的专才。”①

现在对于新闻院校来说,最大困难是如何在有限的教育时段中同时平衡上述两个方面的要求,本科四年的培养方案如何确定才能兼顾技术全能与专业深度?这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三、新闻教育实践中的探索和思考

实际上,各新闻院校对于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探索业已展开,并处于不断深化与完善之中。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做了尝试,2009年,教改项目“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平台建设”获得了全国教育成果二等奖、北京市教育成果一等奖。这一教改项目作为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开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作为拓展新闻学专业培养方向的实验平台,并以此为契机推进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通过建设国内一流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为培养“全媒体”型新闻人才提供实验教学平台;通过学生媒体集团建设与课程建设相结合,开创实验教学的新路子。建设成全国第一个“新闻传播学案例库”,为在新闻学教育中推广案例教学、实现新型新闻人才培养目标提供支撑。

作为在新闻学教育方面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学院,我们一直把新闻传播实验中心的建设当作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在“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实验中心一直是建设重点,1999年以来用于实验中心设备建设的国家专项资金超过1000万元。2006年和2007年,实验中心在1999年启动与北大方正集团的合作的基础上,又两次扩大合作范围。方正集团提供的报社采编系统、网络信息发布系统、多媒体数字报纸出版系统等多种软件,使实验中心具备了从报社到网站的完整的新闻生产环境。2007年,实验中心与美国思科公司和中央电视台合作建成中国首个“思科网真演播室”,使实验中心的建设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在实验中心开设的实验项目均为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许多实验作品直接为媒体采用,社会效益明显。2006年,新闻传播实验中心获得“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08年,该中心获得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2010年9月9日下午,新闻学院的师生们就是在现代化的网真演播室中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谈话,感觉是对自己的巨大鼓励和鞭策。

在建设实验中心的同时,学院将新闻传播业务课程的教学与学生媒体建设相结合,形成课堂教学和业务实践相融合的新型教育模式。学院在已有的学生媒体《新闻周刊》基础上,近几年又创办了学生网络电视台、网络电台和网站,形成“接力传媒集团”,吸纳全院本科生阶段性地进行业务实验。从2006年开始,新开设了一门专业课程“跨媒体传播实验”,将学生媒体的运行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指派专业教师具体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近期,在迎接学院55周年院庆前夕,评选出了一批学生自己制作的“跨媒体作品”优秀成果,对学院的实验教学进行了一次检验。

2009年,新一届学院领导班子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治理结构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四系(新闻系、广播电视系、广告与传媒经济系、传播系)一部(基础史论教研部)的建制,任命了一批年轻的系部负责人,并对2010年的本科培养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在这一轮改革中,数字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由新闻系移至传播系,同时,将这个方向最早探索的全媒体技能培养的路子全面扩展到学院的所有专业。

在学院的改革进程中,大家思考和讨论最多的问题还是技术和理念、专攻与通识的关系问题。由于技术教学是立竿见影能看到成果的,也较容易考量和评价,而新闻理念则更为抽象和多元,在部分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中,难免出现重视技术学习、欠缺理念思考的问题。他们更迫切地想要学习更高难度的电视剪辑、平面设计技巧等,将学习重心放在这一部分,而忽视了对于人文社会知识、新闻理念、新闻原则的学习和思考。这是我们应该通过课堂教学予以疏导和避免的,一个能够把电视片段剪辑得非常花俏,却不懂得最基本的新闻规律和采编规范的学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新闻专业的学生。

同时,也有一些师生对全技能的教育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担心学生疲于学习各类新闻技巧,而最终导致学生“会而不精”、“缺乏专长”。对于这一点,我们也需要在改进培养方案时进行深入谨慎的思考,在课程设置上保持一定的弹性,来保护同学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让那些在某一类新闻领域有着极强兴趣或是过人之处的同学,得到应有的培养和施展。

更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是,如何通过跨院系、跨专业的合作,探索出培养具有复合型的专业背景的新型新闻人才。人大新闻学院在这一方面也对学生有所倡导。我们在学生一进入大学后,就告诉他们现在媒介所面临的变局,鼓励他们充分倚靠人大在法律、政治、经济等学科上的优势,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自己有兴趣的其他专业。对于申请“第二学位”、“第二专业”学习的同学,学院都给予支持和帮助。近两年,已经有多位毕业生在完成本学院的学业的同时,还在人大商学院、经济学院等获得了第二学士学位或完成了第二专业的学业。当然,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有计划、成规模地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还应该在更高的层面上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设计双学位的培养方案,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尝试,而最终目标就是实现总书记所要求的,让学生“努力掌握新闻工作新知识新本领”,在“实践中巩固学到的知识,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实验中心教师、博士研究生)

注释:

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3

摘 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中长期战略目标。高职院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是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我们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创新教育,努力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和途径。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将把以自主创新为核心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促进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的良性互动,积极推动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高等院校是贯彻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必须进一步加强创新教育研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尽快建立起与其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一、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为创新型人才?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具有创新思想”或“具有创新精神”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那么,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

二、创新型人才培养应坚持的基本理念

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必由之路。培养创新型人才,首先需要在宏观上进行教育思想、教育体制、教材体系、教育模式、教育管理等方面的大胆创新,既要大力提倡敢为人先、敢冒风险的精神,又要大力倡导敢于创新、勇于竞争和宽容失败的精神,创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其次需要在微观上把创新意识带到人才培养具体过程中,使人们想创新、敢创新、能创新、善创新。为此,必须树立教书育人和以学生为中心、以创新为重点、以成才为目标的教育理念。

1. 教书育人的理念

创新型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创新教育要把指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放在首位,注重培育学生的爱国、诚信、责任等情操和创业、协作、奉献等意识,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人文艺术教育,培育学生健康优良的人格品质。这就要求坚持教书育人的理念,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师的第一天职,强化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观念,通过推动教授、名师上课堂,营造尊教、尚教、爱教、乐教的浓厚氛围,使更多的优秀教师能够主动积极地研究和实施创新教育。

2.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创新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按照“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构建以“个性化学习”为主导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潜能。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帮助学生自主确定专业方向、自主设计知识结构、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乐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自主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条件、拓展空间。

3. 以创新为重点的理念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创新,基础是实践。以实践为基础,就是要求高等教育及时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求高等教育加强实践性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高等教育与科研、社会服务相融合,产、学、研相结合。以创新为重点,就是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始终紧扣创新這个主题,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灌输到学生大脑中,把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三、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我国教育一直没有走出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如果把这种教育称为接受式教育;那么创新教育则是由接受教育发展来的,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由于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创新型人才培养更加重视以下几种教育模式:

1. 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与自学结合

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在创新教育中,营造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学;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

教师发挥主导性,创造性地教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平等的教育主体,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挥出发选择和设计教育。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学习和掌握最新的科技发展信息和教育科研成果并及时充实到教育内容中去,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巧妙的教学艺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勇气和探索精神,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

2. 课内与课外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

课内和课外是学校教育的两种基本形式。课内教育注重知识的系统性,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外教育通过课外活动开展,侧重于理论的应用和知识获取能力的培养,是对课内教育的强化和补充。实施创新教育,坚持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的原则,既可克服只重视课内教育,忽视课外教育的不良倾向,又可消除创新教育就是加强课外教育的片面认识。

3. 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但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连贯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必然会使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影响到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直觉和洞察力出发,优化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要坚持按“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的原则设计培养计划和教学方案,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精心组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4. 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环境

创新人才的培养还有赖于制度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等教育存在创新活力不足的弊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从制度建设着手,变革旧的教育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体系。

总之,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综合过程,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构筑的系统工程。在高校的培养阶段,贯彻启发式教学,实现教学与科研融合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而良好的制度和创新文化环境是保证人才健康成长的不可忽视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定华. 走进美国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 罗建国 赵亮. 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制度创新[J].大学教育科学,2004,(2).

[3] 赫冀成. 教学科研融合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05,(20).

[4] 周 济. 注重培养创新人才 增强高水平大学创新能力 [J] 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

本研究成果是2015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立项课题“高等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4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成果导向,持续改善机制,创新教学方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大陆现有本科高校1 202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678所,占56.41%。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办学定位趋同,按惯性思维发展;二是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脱节;三是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四是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五是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低;六是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七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

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有效满足社会、企业需求。2015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与福建一水之隔的台湾,现有高校161所,高等教育已实现了大众化,其高等院校密度之高是世界少有[1]。近年来,由于少子化状态持续,台湾高等教育竞争更加激烈,为了避免竞争性计划经费补助引发大学“重研究、轻教学”的奖励机制,鼓励大学重视教学,促进大学教育质量提升,台湾地区有关部门自2005年度开始拟定实施了“奖励教学卓越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3]

2015年莆田学院组织了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前往位于台湾中部的某大学参加为期2周的培训,近距离学习、考察了该校的办学理念、教师招聘、评鉴制度、教学设计、工程教育认证、学生三创能力培养、工程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产学研合作等经验。该大学是台湾一所卓越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曾经连续多次获得台湾地区“教学卓越计划”奖,培养的学生受到业界好评。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课程体系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纲领,对于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该所台湾地区大学电磁与能源学科与莆田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异同,分析了两岸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差异及效果,呈现了一些可供大陆新建本科院校借鉴的先进经验。

1 两岸专业课程体系比较

为了有效达成专业核心能力,该所台湾地区大学各系所为学生提供了精实的专业课程,2009年进行精实课程规划,调整毕业学分,四年制改为128~134学分。该校课程主要分为院系必修、学科必修以及学科选修,强调专题化教学。设置的院系必修课有:普通物理、资电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机概论、逻辑设计,以及相关课程实习。学科必修有:电路学及实验、电磁学及实验、电子学及实验、电力系统、电机机械、专题研究。学科选修课有:近代物理、系统程式、电磁波、控制工程、专业概论、复变函数、数值方法与分析、电力电子、电机设计、电机控制、工业电子学。

大陆的课程体系通常分为公共必修课、公选课(相当于台湾地区的通识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专业任选课。以莆田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公共必修课主要有:英语、政治思想类课程、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语文等。公选课分成创新创业类、经济管理类、心理健康教育类、艺术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模块,学生在校期间要求选修10学分以上。专业基础必修课有:机械制图、电气工程CAD、大学物理及实验、电路及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单片机原理与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专业必修课有:自动检测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组态监控及PLC技术。专业方向(共设置两个方向:工业电气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自动化)必修课有:自动控制系统、电气设备、工厂供电、虚拟仪器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方向);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专业任选课有:电气安全技术、电源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气专业英语、电气测量、电机电气控制、新能源发电技术等。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上,除了与课程理论教学相结合的课内实践环节外,还包括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综合素质拓展项目,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实习实训模块、课程设计模块、毕业设计模块等,综合素质拓展项目包括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科技活动、创新创业类活动等,学生在校期间要求选修4学分。专业毕业要求学分达175学分。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看出大陆高校无论是在修习的学分、专业课程数量、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等方面均高出台湾地区的课程设置。同时,由于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环节也同样引入了业界力量,因此开设的课程名称、课程新颖度也不亚于台湾地区。笔者认为大陆本科学生在专业素养方面略高于台湾地区学生,但在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比台湾学生逊色。因此,造成两岸本科毕业生创新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而在于两岸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实施具体过程、教学评鉴和改进机制。笔者认为该所台湾地区大学在以下几方面的理念和经验特别值得大陆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和借鉴。

2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和经验

2.1 以学生学习成效作为成果导向教育(OBE)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该校转变了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学习的主体和主动学习者,重视学生学习成效的教育产出。形成了“以未来为起点,以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能力做策略性的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方法、评量方式、学习资源规划及配置皆以成效为核心而开发,从而达成学习者均成功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跨域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六大核心软能力和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为成果导向。其中六大核心软能力包括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省视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用合一的关键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对于学生自身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落实成果导向下的持续改善机制

通过建立合理的持续改善机制和评鉴、评量机制,规范教学、教师管理,不断提升教学品质。建立的持续改善机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持续改善机制主要包含内部和外部双回圈。其中,外回圈通过“毕业生流向调查、国家社会产业调查、校务咨询委员会”等意见反馈途径,获得“学生学习需求与学校学习资源共享、学生能力、职场升迁能力”等回馈信息,形成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核心能力,校级培养目标经过多元评鉴、评量后重新反馈给社会和用人单位。在院系层面的内回圈里,首先是由各级课程委员会(成员必须纳入校外学者、产业及学生代表)根据校级教育目标及专业核心能力规划课程,建立专业和各课程基本/核心能力达成指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量化或量表检验教学成效,学生通过问卷等方式间接反馈教学成效,系部委员会根据多元评量结果,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令课程、教师、教学、设备等获得持续改进。

图1 持续改善机制示意图

2.3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以CDIO[4,5]为教学策略,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法、归纳式教学方法(包括:探究性学习、问题导向学习、专题式学习、个案式学习、发展学习、即时式教学)结合数位教学等多样化教学模式,以生为本,营造良好的校园和课堂环境,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并形成了专题式学习特色。专题式学习就是根据课程及学习目标,制定基于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或学生关切的议题,组织学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建立知识,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须由学生自行负责设计与管理。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间的合作学习,例如选择合适的小组成员,订立能够正面支持合作分工的规则,团队活动要让小组成员从不同观点和经验中得益。

2.4 深入开展产学合作

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加强与业界的产学研合作,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学程核心能力培养和课程设置,持续改进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学校通过签订产学联盟,引进了外部教学资源。

教师通过加强与业界的动态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发,保持了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和业界需求的一致性。学生则通过选修教师以产业真实问题为导向的终端课程和专题式课程,提升学习动机,从而厚植了学生就业力,培养产业界需要的人才。

2.5 建立了一支精业的师资队伍和较完善的师资评鉴制度

建立了一支具有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上下同心,有效地保障了学校各项发展目标和规划的顺利贯彻。同时,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师多元评鉴制度,有效维护了师资队伍的稳定。

3 结束语

近年来,两岸高校往来频繁,台湾地区大学的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正逐渐被大陆大学所熟悉和借鉴。但是,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大学经验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两岸高等教育存在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包括目标差异、思维差异和系统差异[6]。因此,我们在借鉴台湾地区大学先进教学经验时,一定要坚持从区域产业发展特点出发,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发展战略出发,从有利学生的发展出发。

参考文献

[1]张哲彰,刘国买.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评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5):475-479.

[2]王令宜.台湾高等教育实施“奖励教学卓越计划”之探究设[J].大学,2013(2):41-49.

[3]崔萍.台湾高等教育评鉴制度的构建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93-95.

[4]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56-60.

[5]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5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论文摘要:将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用于高职院校管理,有助于构建“无缝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应体现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就业渠道、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实现这种“无缝对接”,需要政府参与调整供应链结构,高职院校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并与外界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做好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市场;无缝对接;人才培养;供应链管理

一、研究背景

供应链管理是目前最先进的管理技术之一,它最早应用于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可以用最短时间寻找到最好的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赢得市场,受益的不只是一个企业,而是整个供应链中的企业群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院校可看作是一种服务型企业,学生从生源地进入高职,经过教育加工后,再输送到用人单位。供应链管理思想完全可以引入到高职院校管理中来,改进学院原有供需关系,使之更有效地运行,实现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最终达到生源提供方、高职院校和用人单位多赢的局面。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中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与就业市场衔接不通畅。具体表现为:与就业服务市场缺乏信息沟通,毕业生就业进程延迟,就业成本加大;在专业设置方面,争相创办所谓热门专业,致使专业趋同或不对口现象严重,造成毕业生就业压力增大;教育与就业市场脱节,学生即使就业也无法很快进入角色,需要企业再培训,增加企业人力成本。从供应链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和就业单位是一条人才培养供应链上两个不同的节点,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两个节点无法达到一种无缝化的连接,或者说是一种非常通畅的连接。“无缝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人才市场需要大量的具备行业科学管理知识和一线服务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专门人才的情况下,与产业及企业同步互动、通联的高职教育模式,在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和操作技能层次上达到用人单位一线工作人员的就业要求,并具备事业的延展能力。

本研究将先从高职供应链分析开始,探究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问题,进而找到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的解决方案。

二、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和创新

(一)传统人才培养供应链分析

高职院校自开办之日起,供需问题就随之产生,其供需关系网络是固有的。学校的供需关系不仅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培养而发生的学校和生源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而且还是为了满足就业目标而发生的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这种供需关系网络虽然也属于供应链范畴,但仅仅只是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而已。就是一个按照这种通联方式,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供需网络图。

由可以看出,高等职业教育系列中有职业技术学院、本科二级学院、高专、成人高职、民办高职等。虽然表面形式多样,但在实践中存有各自为政、相互分割、互不联系的种种弊病。中职与高职在纵向上缺乏信息沟通和良好的协作,高职院校横向之间也缺乏联系,更为不利的是专科教育成了职业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各自封闭、自成体系。在这里生源、高职院校与就业市场没有实现供应链管理,所涉及的供需关系是一种松散的、非合作的关系,在供应链中供需节点单位间缺乏有效的连接或集成。这种供需形式的弊端具体表现在:

专业及课程设置仍缺乏对社会实际需求的科学预测与把握,表现出较大的盲目性,很多高职院校一味追逐热门专业,致使专业重复现象严重,专业人才的产出与就业岗位需求之间不成比例,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的状况。

由于生源质量普遍下降以及专科成为职业教育最高学历等原因,高职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问题,同时社会又出现了高级蓝领严重短缺现象。这种现象,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专升本”学生毕业时发放与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生不一样的毕业证书,这无疑会给希望通过高职院校转入普通本科院校学习的高职毕业生带来一定的打击,并且普通本科学校接受高职专科学生的动机多数在于扩大生源,在培养方式上一般也是按照传统方式,没有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更不是为了培养具有新型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用人单位也对这些“专升本”高职生有明显的歧视。目前毕业生就业渠道包括学院推荐直接就业、参加人才服务中介机构交流就业、亲朋好友帮助推荐就业、网络人力资源招聘等。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成熟有效的毕业生就业通道,使得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路径尚未完全通畅,专业不对口和就业成本高的现象日益严重。

(二)创新人才培养供应链

通过对高职教育供应链的研究分析,结合就业市场发展趋势,并借鉴发达国家(地区)高职教育的先进经验,我国未来理想的高职教育供应链是:以应用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办学主体多元、学历层次齐全,与普高教育、就业渠道和生源渠道互通互连,开放式、高水平的供应链体系。

改造后的人才培养供应链具备以下特点:

1.实现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衔接

高职毕业生要实现充分就业,就必须按用人单位的要求“定制化”培养,实现毕业生能力与就业单位需求的“无缝对接”。由此,高职院校要及时了解用人单位要求,进行“需求”管理,参照就业单位岗位要求,共同设计教育培养方案,全方位实现“产学研”合作,并将管理延伸至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的战略伙伴关系,保证毕业生充分就业。

2.了解生源信息,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及招生计划

一方面可以了解详细的学生信息,提高生源质量:另一方面使其能够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和制定招生计划。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而导致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应减少其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完善高职教育体系建设,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

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外延范畴不是介于中专、高中与普高本科之间的一种学历层次,而是独立自成体系的系统,与普通高等教育形成相互沟通的关系。高职自身的体系应该由专科、本科及研究生3个层次组成,可以实行学分制,根据学分完成情况颁发毕业证书,并且部分所修课程学分在普通高等教育系统内得到承认,改变职业教育是培育低层次人才的印象。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承担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任务。

4.由原有的推动式供应链变成拉动式供应链

如图3所示,推动式的供应链运作方式以高职为策动源,学生通过教育“加工”后从就业服务机构推向用人单位,就业服务机构和用人单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供应链方式在早期的就业市场是可行的,在目前就业供过于求的局面下,该供应链响应能力明显较差。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来自用人单位,可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实现定制化服务。而集成化拉动式供应链在原拉动式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供应链各节点的合作和协同,合作双方参与到对方的相关事务中去。

5.整条供应链必须是无缝的只有实现供应链的无缝化,才能实现毕业生就业的.无缝化。在这条供应链上,所有成员的目标、想法和行动完全处于一种协调、同步的状态,而这一切有赖于信息流的传递。海尔、大红鹰等企业办校就是一种办学单位和用人单位的有效集成。这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降低了企业招聘成本和风险,同时,它还具备传统职业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即最先进的实训设备、最仿真的工作现场和最柔性的就业规划。

6.把自主创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就业渠道

为改变以往人才培养供应链自主创业薄弱、就业渠道狭窄的局面,高职院校应设置自主创业的有关课程,为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人、财、物的帮助,让一部分有创业实力的学生能顺利发展自己的事业,从而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供应链“无缝对接”的建议和方法

(一)政府应参与调整人才培养供应链结构

政府必须重新调整高职学历层次,从大专层次向本科、研究生层次拓展。在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中挑选办学能力强的院校作为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试点单位,然后向全国逐步推广。高职和普高之间要做到学历对等、学分互通。鼓励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

(二)实施拉动式人才供应链战略

拉动式供应链实施的主要手段是采取“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目前“1+1+l”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被广泛采用。

如图4所示,这种模式包括1年学校为主的基础教育、1年校企共同的专业培养和1年企业为主的实习。每个阶段的实施主体并不独立,也不完全以时间来划分,它强调的是在学校的教育环节中,企业对人才培养由浅至深的参与和全程的渗透。这种模式将学校教学和企业实习以及职业教育有机地融合起来,使得教育与行业发展、市场经济相协调,提高了高职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三)建立以高职院校为核心的人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

要实现学院与就业市场的无缝对接,必须先实现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无缝化,而无缝对接需要各节点间良好的、长期的合作关系。其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的步骤为:建立供应链战略合作关系的需求分析;制定标准,选择生源提供单位和用人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加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此主要研究校企间的合作关系的建立。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多数高职学院和绝大多数企业缺乏主动出击市场的动力和积极性,即使合作也仅仅是一种短期行为。为加强校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双方签定合同,严格履行契约;建立校企股份合作模式,校企之间形成稳定、长期的合作关系;设立专门组织机构在校企之间搭建桥梁,负责将企业界对人才的需求反映给学校。

(四)建设就业信息平台

高职院校在依托全国或省市就业信息平台的基础上,要拥有自己的信息平台,包括就业指导信息平台、高校和就业服务机构之间沟通的信息平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就业合作信息平台等。在供应链节点间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用人单位通过定单来描述自己需要的人才,学院根据订单来制订招生计划和教学计划。因此,需要生源地、学院、用人单位三方共同制定衡量高职学生素质的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思想品德、业务文化、体能健美和其他方面(包括创新精神和社会交往)。这4个指标都设立一定的权限。

思想品德、业务文化、体能健美和其他方面的权限分别为0.3、0.3、0.25、0.15。用人单位在订单中给出这4个指标的分数值或者指标的分数值与权限值的乘积之和,学院根据订单的要求,客观地给出分数,使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到合适的岗位。高职院校还可以将此评价体系扩展到学生的整个职业生涯,促进学生自主创业。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6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原教育部部长周济认为:“培育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必须视质量如生命,以创新为灵魂。”我们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力争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主,肩负着大批量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高职院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而且社会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培养的认识也不到位。因此,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研究,对于我们国家走自主创新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现状

国内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例如,高福安等(2005)提出创新人才实质上就是知识创新能力,而知识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方法等构成的。付进军等(2011)认为,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缜密的创新思维,能够充分挖掘自身创能力,致力于追求和追寻真理,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创新实践取得创新成果,为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为社会和科技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孟丽涛(2002)认为,它是指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为大学生设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杨杏芳(1998)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而有计划地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一定风格与特征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样式。

二是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性。例如,邓小妮(2009)认为,现有的高职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存在局限性,如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失去了教育本真,缺少考虑学生人格发展的问题;吴虹(2009)认为目前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弊端在于: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中比例一直偏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形式多于实质,虚大于实,管理施教不到位;孟丽涛(2002)认为,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先后经历了“知识本位”、“能力本位”和“人格本位”模式的转变,但目前“人格为本”的模式强调单纯的“人格培养”势必削弱基础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训练,成为一种“见物不见人”的模式,最后失去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胡胜(2011)认为目前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弊端:教学观念与时代需求的矛盾。课程设置的单一性,专业特色不鲜明,教学条件亟待改善。

三是如何培养创新高职创新人才培养。孟丽涛(2002)认为,要树立培养创新教育的观念,实施教学创新,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胡胜(2011)提出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核评价标准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张军(2009)等提出,转变教育观念,对教师功能重新思考定位,建立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核心的人本教学模式;王翠琴(2009)提出创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夯实学生创新基础,立足创新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上研究对我国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有了前期的研究基础,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以往研究还存在不少缺陷:首先,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的定义不太清晰,究竟什么是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有何基本素质?高职院校创新人才有什么突出特征?其次,以往研究较少适用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进行研究,大部分研究就事论事,没有在实证调查中取得一手调查数据,因此,得出的结论让人难以信服。第三,以往研究,对国外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较少进行系统地梳理,因此,对国外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现状把握不够。第四,以往研究,没有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本地区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養过程的问题,提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可见,以往的研究的缺陷,为研究进一步探讨提供了机遇。

三、创新人才培养

随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凸显,创新浪潮在全球涌动,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蓬勃兴起,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主流态势。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创新已成为新世纪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课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作为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全面素质来抓新时期教育创新人才除了应具备以上普遍的基本的素质结构以外,经济社会高速发展还要求教育所培养的创新人才具备以下一些独特的素质:其一,职业技能素质。其中包括:掌握基本的职业技能操作方法和操作规范,并达到上岗所要求的熟练程度;树立基本的职业意识,形成与职业或岗位相对应的较完备的、合理的专业结构等。其二,职场应变素质。包括:及时把握特定职业在职场中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的动态能力、自主学习新的职业技能的能力、掌握最先进的相关职业理念和操作方法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形成全面的具有延伸性知识结构能力。其三,专业创新素质。包括不断发现实物的缺陷,不断找出新问题的能力,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需要提出创造性设想的能力、扩大知识面适应创新的能力等等。

参考文献:

[1]徐长发. 创新人才从这里起步:特色学校精彩案例[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程晓红(1973~),女,湖北黄冈人,硕士,黄冈职院讲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人力资源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7

创新存在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件生活用具的改进, 一台工作机器的改造都属于创新的范畴, 所以时时处处需创新, 事事处处可创新。

1.创新劳动的三个层面

人类的发展史是一个创新史, 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源于技术的创新, 所以促进国家改革发展, 培养人们的创新意识, 是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

2.创新人才的特征

创新人才的特征包含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四个方面。

二、当前高职教育中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学校对会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不重视

大部分学校没有相关文件对学校创新教育行为进行规范,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注重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其原因是从学校领导到全体教师, 对培养创新人才都有认识上的错误, 他们普遍认为创新与创新教育和自己的距离很远, 不是高职院校的教学任务。

2.会计专业学生对创新人才的认识有误区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解和认识有很大的误区, 他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高职生的任务。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高考后没能考进本科院校且分数相对较低的学生, 他们本来在高中就因为学习成绩不好有自卑心理, 在他们的心里创新不是他们的能力所能达到的, 所以在学习、实训过程中, 他们认为学会会计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就够了, 毕业后能够完成企业财务核算就行了。他们不注重课外的活动与锻炼, 更没有参与创新的意识和想法。

三、建立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应采取的措施

培养创新人才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之一, 高职院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建立一个培养体系。该体系的建立过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校重视

首先, 学校应建立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机制, 制定旨在激发教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奖励制度。学校要开设“创新意识”方面的课程, 将其作为会计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课程, 利用讲座形式或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利用几周的时间安排在第一学期的课表之中。

2.教师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并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塑造健康人格。学校要定期开展培养教师创新意识的培训, 并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等方面的教学提出明确要求。

3.开展创新能力培养社团活动

引导会计专业学生参加国家及省内的技能比赛, 组织成立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社团, 安排相关的老师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 利用社团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语言交流能力, 使社团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 成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在社团活动的基础上, 组织优秀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相关比赛。

4.注重学生在校期间的创造性实习

实训实践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又一个主战场。学校要多和一些会计服务公司、记账公司合作, 多为学生安排企业实习的机会, 让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 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创造性地进行实践,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凯民.高职生顶岗实习管理模式的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3.

[2]张晓萍.ERP环境下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研究[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 2011.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8

我国当前的教育事业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 同时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关注度也在增加。高等教育的推广和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们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所做出的努力和发展。随着时间的推进, 我国各类高等院校已经突破了原先的水平, 能够接受学生的数量和幅度也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 新建的本科院校面临发展中的很多问题, 比如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以及教学质量等问题, 都对于当前新建本科院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的当前发展情况做出了研究, 希望能够提升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水平, 促进综合发展。

二、我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情况

在我国现在的整体教育系统中, 新建的本科院校在整个体系之中所占的比例还是非常大的, 同时也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 我们可以看出, 我国从新世纪开始陆续建立了一些本科院校, 这些院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办学水平都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升, 占我国高校招生人数的半数以上。从这些学校之中的毕业生也已经占到了全部毕业生一半的水平, 足以见证这些新建的本科院校对于我们当前的教育发展的重要性。但是, 从我们统计的数据之中还可以发现, 这些培养了半数以上人才的本科院校所占用的办学条件包括投入和固定资产等在内都仅仅只占了一小部分, 因此我们也可以从侧面了解这些新建的本科院校对于推动当前教育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不仅如此, 新建的本科院校不仅培养了很多的人才, 同时对于我们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格局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些新建学校有很多处于不是省会的基本城市之内, 因此不仅可以带动当地的发展, 还可以吸收更多的学生入学。这些事实能够证明, 新建的本科院校对于推动我国当前的人才培养有非常大的作用, 同时也能够促进当地的区域发展, 最终培养更多的祖国需要的人才。

三、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人才培养不同类型之间的矛盾

我们在充分地了解新建本科院校优势的基础上, 不能忽视这些学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矛盾, 如这些学校的办学时间比较短, 对于社会的影响不大等因素。因此, 我们只有合理地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存在的问题之后, 才能更好地将教育事业推向新的发展前景之中。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矛盾, 就是我们传统的学习理论的教学观念和培养实用性人才之间的矛盾。

很多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当时开办学校的时候, 就比较明确自己的办学目标, 就是培养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社会进步, 同时具有一定专业能力和素养的实用性人才, 因此这种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应用型的教育类型。学校坚持这样的办学理念, 就可以充分的利用当地的一些社会资源, 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操作能力, 转变他们传统的理念, 在毕业之后能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办学思想, 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更好地建设地方的经济。

虽然当前很多新建的本科院校是以培养实用性的人才为主要目标, 但是这和我们传统的办学理念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传统的办学思想就是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术性知识, 让他们更多的了解一些理论知识最终促进他们对于这些理论知识的钻研水平。同样, 这样的理念认为培养实用性的人才是不能接受的, 这样会拉低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因此是反对这种办学理念和态度的。虽然我们对于这样的观念社会大众也是不认同的, 但是传统的办学理念还是占有一定的地位的, 这就造成了我们新建本科院校和传统的办学情况之间造成了矛盾和冲突。

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学术型教师之间的矛盾

新建的本科院校比较注重自己师资队伍的建设情况, 会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 提升我们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同时壮大我们的额教师队伍。根据我们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 很多学校的教师聘用数量是呈现上升趋势的, 而且教师的水平多以研究生和博士生为主, 教师的职称也都在副教授的级别左右。因此我们学校对于教师的培养计划以及优化方面的重视也是可以从中看出来的。

但是从总体进行分析, 我们还是发现新建的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水平是和传统的学校之间有不小差距的, 这严重地影响了我们实际教育教学的发展。从我们了解的数据之中可以看出,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的年龄呈现了分化的趋势, 青年教师的数量比较多, 而且职称也比较低, 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实际的教学水平。而传统的老牌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就比较强大, 教师的来源比较丰富, 同时教师的教龄也比较长, 职称大多在教授的级别以上, 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和水平比较高。因此, 新建本科院校在教师队伍的问题上和传统的院校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矛盾。

四、新建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策略

1. 坚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

在当前教育的形势下, 我们高等学校的办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一种办学的形式, 仅仅只有学术型的人才是不够的, 因此, 我们应该坚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根据国家和社会的不同要求, 我们同样也应该合理的进行人才队伍的建设, 促进人才的培养和进步, 最终将应用型的人才促进我们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终实现教育以及经济的双发展。

2. 构建应用型的师资队伍

针对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师队伍建设, 我们首先应该对当前的教师进行筛选, 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定期对他们教学理念和教育理论等方面进行培养, 促进他们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对于一些教学经验比较少的青年教师来说, 我们应该通过优秀教师对他们进行培养, 带领他们进行教学方面的实践, 提升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和素养。对于教师的培训来说, 我们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计划, 对于不同专业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要求, 促进他们不断地学习和提升, 最终带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小结

总之, 新建本科院校对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同时也面临了越来越为严峻的挑战。因此, 我们需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找到解决措施, 这样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新建本科院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面来说, 是比较复杂的, 同时也需要我们综合的考虑各个方面的因素, 这样才能实现全方位的发展。我们应该在建立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 充分发挥社会、学校以及学生和家庭等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 促进我们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及时地解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建立合理机制, 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建设, 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由于新建的本科院校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受到一些历史和地理等实际因素的影响, 在发展的过程之中面临着很多发展上的挑战。因此, 我们必须坚定地加强对于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这样才能真正地落实教育事业的目标, 促进学生水平的提升, 实现教学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参考文献

[1]朱珠.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创业现状分析及思考[J].科教导刊, 2011, (05) :12-13.

[2]马洪丽.知识经济背景下新建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的实施[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 (02) :17-18.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9

一、创新型金融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创新型金融人才指的是在金融业中具有深厚金融理论功底、较强金融创新能力和水平,在组织、经营、管理和科研等各项活动中,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为金融改革、建设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1. 具备创新理念

回顾历史,整个金融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创新的历史,金融业的每项重大发展都离不开金融创新。金融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尤其是我国将进入一个金融地方化的新时代,不同的地方经济结构和模式都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金融业。教材上的知识往往只反映一般性的金融理论研究和西方金融业实践的发展,不能结合我国地方经济特色。因此优秀的金融人才应该具备创新理念,使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创新理念是一个人创新的动力具有创新品质的人往往能创造出惊人的成就。只有具备创新理念才能形成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敢于运用独特方法,冲破前人的思维定势和桎梏,在不断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历练中,逐渐学会发现、探究新的技巧和方法。也只有大量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存在,才能不断地推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促进地方金融及经济的迅速发展。

2. 具备创新能力

优秀的金融人才还需具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及复合型的知识结构。随着金融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和金融混业经营与集团化程度的提高,金融创新产品及工具层出不穷,金融的触角已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因此,金融人才应具备扎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掌握必要的辅助学科包括税收、会计、管理、法学、数学、信息技术等,还要掌握反映金融发展趋势及应用的新领域,如金融工程、金融风险管理等与微观金融相关的学科。同时应学习掌握与金融紧密相关的现代经济管理知识,了解更为广泛的知识和信息,如现代企业制度与经营状况,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基本惯例、基本准则等。

二、创新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1. 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理念

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首要问题。地方财经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给学生足够的自学和研究时间,让他们能自主决定学习重点、自由支配学习时间具备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同时为学生创造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和氛围,鼓励对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进行思考,养成独立进行创造性学习的良好习惯。

2. 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改革课程设置

在专业设置上,目前很多地方财经院校要么效仿几所综合类重点院校的课程设置,盲目追求高水平、高规格,过于强调理论基础,不能体现地方金融实际,也不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使很多学生感到难于理解、难以应用;要么根据学校自身的师资力量人为设课,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学生很难形成对金融学科的完整认识,也就更无从创新。因此地方财经院校金融学科设置应体现“地方性”,根据各地人才实际需要情况与当地条件,并结合“创新性”,培养服务于金融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随着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地方财经院校金融专业首先应拓宽专业口径,适当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其较为广泛地涉猎金融学知识,宏观把握金融学理论精髓及发展趋势,以提高专业适应性;同时,结合地方金融发展现状,体现地方特色。如经济发达地区外资金融机构较多,内资金融机构接待外国客户业务也较多,客户理财意识比较高,金融业务相对更综合、更前沿,因此应在课程设置中重点强化金融英语、金融工程、个人理财、公司理财等学科;相对落后地区金融机构业务比较单一,一般需要更多的基层工作人员,因此这些地方财经院校应着重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地适应各类金融机构业务,满足地方金融人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身能力,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就业高起点,眼高手低。另外各地方财经院校还应结合各地金融发展历史与现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创新出服务于地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金融产品和工具。因此可以在讲授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证券投资学、保险学、金融发展史、网络金融等课程时,重点结合当地发展实践对学生进行点拨,让学生了解历史、熟悉现状、思考问题、批判继承,从而进行创新。地方财经院校还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选修符合其个性特长的课程,承认学生在兴趣和能力上的个性差异,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

(2)加强实践教学

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单纯的理论教学是不够的每一个创造发明都不只是凭空想出来的没有实验的探索与印证,创新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金融创新同样如此,在教学过程中应以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运用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模拟教学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对金融现象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剖析,为创新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通过建设金融模拟实验室,配备相应的实验设施,借助金融模拟实习软件为学生提供金融业务的操作训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和应用能力,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并通过举办相关课程业务比赛,进一步拓展创新活动的内涵,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应变革考试方法,改变现在许多高校存在的“买了一本书,学了半本书,背了几页书,等到毕业时,早已变生疏”的现状,放弃传统的记忆型考试方法,注重学习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运用课堂表现、业务操作能力、论文写作水平、口试、案例分析评论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评定,让学生知道应该学什么、应该怎么学。

如果有可能的话,地方财经院校还应采用校企合作方式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相关企业、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在学生学习阶段和毕业实习期间,企业和高校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实习、管理和考核计划。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实践环境,便于学生调查并查找研究资料,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开展课外科研创新活动

学生课外培养计划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所学知识也是有限的,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要充分利用学生无限的课外时间,调动学生无限的思维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及时向学生推荐本学科有价值的书籍、报纸和期刊,引导学生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阅读,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讨策划,对课堂上所学所想所练进行总结概括升华,让学生参与到论文创作、课题研究中,甚至创办属于他们自己的学术刊物,组织他们参与一些学术竞赛,使学生得到研究性学习的训练。此外,聘请行业专家开设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金融改革、发展、创新的最新动态,亦可开拓学生视野为创新提供生动鲜活的资料。

摘要:地方财经院校培养创新型金融人才,应认真抓好以下方面:培养学生创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开展课外创新活动。

关键词:地方财经院校,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韧,刘赛红.创新型金融人才培养之我见[J].商业文化,2008(6).

[2]刘明显.地方性财经院校金融学教学改革探讨[J].市场论坛,2008(10).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10

关键词: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高等农业院校

现代农业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大学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汇聚高层次人才资源的重要基地, 其主要功能是通过学术性的教学和创新性的科学研究, 全面塑造学生, 传承和创造知识和文化, 并服务于当下社会。华中农业大学积极顺应时代要求, 以教育思想观念更新为先导, 以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为重点, 以改革教学方法、完善管理制度为保障, 整体设计, 深化改革,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

一、更新思想观念, 科学指导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

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应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宽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文化底蕴、强烈的质疑精神、成熟的心理品质和较强创新意识。每个人都具有创新潜力, 问题是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 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开发学生创新潜能。观念更新应先行, 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创新在教育创新中起先导作用。只有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以现代教育理念指导学校办学和教师教学, 形成全员重视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 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 有效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我校牢固树立“以人为本, 分类指导”的人才培养理念, 1997年以来, 先后开展了4次教育思想大讨论, 形成良好氛围, 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努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体系。鼓励教师潜心研究、严谨治学、敢于创新,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认真学习、主动实践, 在学习中体现主体地位, 将创新意识培养、科学思维训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2007年以全面实施“质量工程”为契机, 学校进一步突出了实践教学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 强化了主动实践和实践育人等观念, 推进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 为着力培养勤奋踏实、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创新教学模式, 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高等农业院校原有的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按照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设计和调整教学模式, 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空间和成才途径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重点关注的课题。当前, 一些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刚性过强, 管得过死, 强调统一的人才培养规格, 忽视了学生主体性要求, 学生只能在学校既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下被动学习与实践, 没有自主发展空间。因此, 学校在强调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 更要注重人的个性发展, 树立学生本位思想, 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创造多种教育方式、方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 我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2007年, 我校创办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张之洞”班, 按照“加强基础, 淡化专业”思想, 在第一、二学年进行不分专业的基础教育, 在第三、四学年, 学生根据自身发展意向, 自主选择专业进行学习。按照“基础+模块”的途径, 建立了“基础+生产实践”“基础+研发训练”“基础+创新研究”等多元化实践育人模式, 在重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分别通过项目实践、研发训练和创新研究等途径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和基础研究创新能力。学生可以按自身发展需要选择相应的实践模式和学习进程, 扩大学习选择自主权, 使学生在个性张扬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创造性。

三、优化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1. 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并进, 培养学生宽厚的基础知识与精湛的专业技能

注重学科交叉融合, 强化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支撑, 通过农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交叉融合, 按专业大类整合优化, 将同一学科群的各类专业基础课程打通, 加强综合性课程建设, 设置通识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 优化课程结构, 统筹教学内容, 拓宽专业面向, 建立了基础厚实、知识面宽、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 为学生后续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提供条件, 并打下坚实基础。

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 增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是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贯穿始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农科类专业的显著特征。我校按照系统性、层次性、创新性原则, 遵循事物认知及教育规律, 结合农业院校特点, 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出发, 坚持实验、实习、科技创新相结合, 统筹设计, 形成了“认知与基础——体验与综合——研究与创新”循序渐进分层次、分阶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安排实践时数在30周以上, 集中安排学生参加4周以上的教学实习或毕业实习, 生产技术类专业要求学生接受一个完整生产周期的认知、体验与训练, 系统培养学生实践技能和创新素质。

3.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 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高等农业院校由于自身历史原因, 学科专业布局单一, 科学教育强, 人文教育相对较弱, 影响了学生对人文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失调, 难以形成具有学科之间广泛联系的知识构架和进行有效的思维迁移与创造。我校积极应对新形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调整专业结构,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建设, 注重多学科协调发展。通过立项建设加强人文素质类课程建设, 要求学生从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等领域按比例选修课程, 修读不少于12个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农科类专业学生在学习思政课的基础上, 至少修读8个学分以上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 将人文精神培养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同时, 开展各类人文讲座、论坛及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不断扩大学生视野,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深化教学改革, 强化研究性教学与探究式学习

推进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斯坦福大学前任校长卡斯佩曾对他的学生谈到:“将知识传给你们和向你们提出挑战是我们的任务, 质疑和挑战我们、寻求和我们一起做研究的机会以便继续探索知识是你们的任务。”开展研究性教学, 注重学习实践与研究探索相结合, 让学生在探究未知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及时了解学科前沿知识, 这是美国一流大学在本科教育方面最明显的优势。我校结合创建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在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实践中, 将主动实践理念贯穿始终, 加强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积极开展基于研究的教学, 将科研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 创造有利于大学生主体意识、主体精神和主体能力等方面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环境。

1. 教学内容研究性

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面向低年级学生, 由学科领域教授开设新生研讨课, 面向高年级学生开设学科前沿特色课程模块, 组织院士、长江学者等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 如开设现代农业科技进展、水生生物学科学进展、生物科学与技术进展、基因组学等课程, 教师用自身的发现和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和补充教学内容, 及时用学科前沿知识、科学研究成果等动态性信息“活化”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研究性

注重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性, 运用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 加强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增强学生探索未知的兴趣, 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勇于实践, 推动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如动物医学专业兽医病理学课程教学中, 要求学生针对具体病例, 独立完成从病料采集、病理切片制作、读片和诊断等全过程;细胞工程实验按照科学研究的方式, 通过系列实验项目训练学生实验操作技术, 通过连续实验环节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论文写作提高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3. 教学时空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的教学形式与内容具有开放性。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注重教学时间和教学空间的广延性, 将课堂讲授的知识通过问题设疑形式延伸到课外, 引导学生将课堂上激发、积累起来的问题意识运用到课外自主探索学习过程中, 课堂学习的结束只是研究性教学和探究式学习的起点而不是终点。在第二课堂实践中, 应努力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和环境。我校通过开展科研训练、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科技论坛等活动, 建立4年贯通式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了吸纳本科生参加科学研究工作的长效机制。2000年以来, 学校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模式, 每年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 (SRF) , 吸纳低年级学生参与研究创新活动, 学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自主研究、自主管理,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与实践, 全面培养学生收集、获取信息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4. 学习考核过程性

开展过程性考核方式, 引导学生重视学习实践过程, 开展探究式学习, 运用灵活的学习策略, 把握知识内在联系, 强化能力培养和知识应用。我校每年有部分课程采用“一纸开卷考试”的考核方式, 活化考试内容。在农科专业建立了以生命生长发育周期为主线, 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各技术环节的综合考核, 如园艺专业教学实习, 综合考核学生市场调查、生产管理以及营销策划等环节, 打破了以前只注重生产性环节的单一考核方式;动物医学专业建立了融知识、能力与素质为一体的过程形成性考核体系, 在临床综合实习教学中, 从诊断技术、开具处方、治疗措施、剖检等几个环节综合考核学生实践技能, 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五、完善制度, 创新教学管理

1. 实施柔性化教学管理

创新学籍管理制度, 建立弹性学制, 按照3~6年设置本科学制, 学生结合实际自主安排学习进程, 允许学生在取得规定学分后提前毕业, 对不能按时完成学业的学生可延长学业年限。开展主辅修制和第二学位制, 我校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在武汉的7所部属学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 打破校际壁垒, 各自拿出特色优势专业联合办学, 学生可跨校跨学科辅修第二学位。7所高校互认学分, 学生在所报高校修满50个学分并完成毕业论文, 便可获得该校第二学位。加强与国际名校合作, 与国外学校签署交换生培养协议, 互派留学和校际师生交流, 旨在增进与国外高校的合作, 促进人才培养。

2. 建立全员性教学评价制度

建立以推动研究性教学为核心的教学评价制度是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我校坚持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实行学生、同行教师、教学巡视员和领导相结合的全员评议制度, 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对教师教学情况予以评价, 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津贴发放、评优评先等直接挂钩, 实行教学工作一票否决制, 促进教师进一步加强研究, 重视创新, 改进教学, 提高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达人.大学的使命、精神与声誉[J].中国高等教育, 2006 (21) :1~3.

[2]赵欢.试论高校创新人才教学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 2006 (11) :42~44.

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篇11

关键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多模式教学;创新思维;教学评价;创新实践平台

摘要:传统教学模式由于教学方法单一、课程设置过于专业等原因,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应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编写适合高等学校使用的创新教材;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为“以学生为主”的形式;课程设置从“专业化”转向“综合型”;并通过对教师知识基础、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培训,来培养创新型教师,将只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适合创新型教育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C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9)05-0075-04

一、引言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并不是少数杰出人才所独有的,它是人类共有的潜能,在合理的教育与培养下,都有可能在每个身心健康的肌体上得到发展和实现,这是心理学实验研究和教育家科学论证所得出的结论…。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新世纪带来的竞争与其说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不如说是人才素质的竞争。一个国家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要落后,就要受制于别国;一个企业没有高素质的人才,就要亏损,就要破产;一个人没有高素质,就没有竞争力,就做不出成绩。而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在高速发展,国际国内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这里所指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的竞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人才,以实现社会主义建设跨越式发展的任务。为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国务院领导多次对创新方法工作的重要指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从源头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协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高等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了响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已在纷纷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育的探讨。

二、高校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所谓创新就是个体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利用积累的知识和经验,通过自身的思考,独创性地提出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从而产生新知识、新思维和创造新事物。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目前,已经有许多高等院校在进行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尝试,但是,在所用教材、教学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评价体系及创新平台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缺少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所需教材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有合适的教材。有了适合创新教育的教材,教师和学生才能找到创新教育的支点,才能结合自身所具备的条件,不断的学习、深化创新能力。但是,由于受原有教学方法的约束,所用教材大都是知识型、灌输型的,缺少进行创新型教育所使用的教材,这就给教师的创新能力教育造成了先天不足,同时也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带来了不利影响。

2,教学方法不适应创新教育要求

在课堂上实施创造性教学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息息相关,而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主导”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学生大都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主体地位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个性要求受到一定的压抑,学习积极性难以调动,因此,课堂教学过程不能转化为学生自主接受创新的过程。同时,由于传统式教学方法缺乏实践性教学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3,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高等院校中,课程设置过于专业化,专业界限划分明显,这就造成学生只对本专业的课程和知识内容有所了解和掌握,而对其他相关学科却知之甚少,从而导致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师资力量不足

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有创新型教师,但目前高等院校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仍然只是考试。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仍然只是重理论,轻实践,其考试内容基本上是一些死记硬背的知识,缺少创新内容方面的知识,教师只考虑教材、教案和教学大纲,而忽视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

5,教学评价体系不尽合理

在以往的高等院校教学中,学生的考试成绩被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这就导致了教师为了应对评价体系,在课堂上只注重书本知识的讲解,而学生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就只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教师在教学中完全没有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

6,创新平台建设有待加强

高等院校在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既需要进行创新理论的教育,更需要结合实际进行创新实践。这就需要建立创新平台,以利于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实现,但是,目前高校还缺乏相应的创新机制和创新平台。

三、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措施

高校是我国知识创新的主要力量,是自主创新的知识源泉。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高等院校应编写合适的创新教育教材,改革现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

1,编写适合高等院校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材

合适的创新教育教材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所以必须召集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对现行高等院校教材进行修改,删除那些陈旧的部分,补充反映现代最新科技发展成果的新思想、新理论,以尽快编制出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进行创新教育的教材。

“自主创新,方法先行”,因此,在编著教材时,应想法使各个学科的创新方法汇集成册,分领域编制完成各学科的科学方法论教材。

2,改革教学方法,使之与高校创新教育相适应

首先,要将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主的形式。并通过引导式、讨论式、案例式、研究式、发现式等一系列现代教学方法,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现代的创造性教学方法(如图1所示),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发挥独创精神、畅所欲言,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培养。而且,在教学中应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仅要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还要为学生搭建实验平台,让学生的创新思路、创新方法能够用实践来

检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3,改善课程设置,使之更趋合理

学生的创新能力来源于坚实的综合性基础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所以在高校的课程设置中要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交叉、文理渗透,以强化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在开设的课程中,应以社会实际需要为目标,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同时注重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改革教学方法,从“专业化课程设置”转向“综合型课程设置”,为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4,加强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就必须要有一支具备宽广知识和精湛业务技能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高校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与科研成果,并能将其应用到教学中去,以加强创新性教学。因此,高校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加强师资培训,制定系统化的师资培训方案,以提升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创新型教学。

在制定师资培训方案时,其培训课程内容应分为:知识基础培训、创新思维培训和创新方法培训三部分,如图2所示。培训采用创新式教学方法,即由简单传授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反思性的多种模式,可参见图l。

5,建立适合创新型教育的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高等院校要改变以往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唯一标准的教学评价体系。应建立一套科学而完备的教学综合评价体系,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创新思维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综合纳入评价体系,进行全面评价。要从以往只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知识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对创新型教育的教学进行评价时,应确立“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本,因人而异”的评价理念,通过对教师与其所教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现实创新能力、未来创新能力的评价,来评价创新型教育的教学成果。具体的创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如图3所示。

6,建立产学研基地,加强创新平台建设

高等院校的学生在接受了创新理论的教育之后,如何把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并加以检验,是创新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步。通过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如图4所示),建立产学研基地战略联盟,可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的实验场所。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的关键是人才,根本在教育。要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高等院校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克服现存的各种不利因素,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创新教育措施,为我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培养出综合型的创新人才。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 篇12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在培养人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实践规范和基本样式,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主要是指培养的人所要具有的规格,即人才培养目标;第二方面为人才培养方法,即行动层面的教育内容和途径,主要指向培养的方式和过程,具体指专业设置、课程建构、教学选择和质量评价体系四方面。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人才培养目标是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的价值追求,体现办学者、管理者和教师的群体意识,是激励学校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它反映教育的本质要求,即价值层面的人才培养方向,从根本上回答办学者的办学取向。

(一)“视野下移”的人才培养目标取向

应用型本科教育就教育层次而言属于本科教育,就教育类型而言属于应用型教育,致力于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从区域分布上看,应用型本科院校“绝大部分坐落于省会城市之外的中等城市”,即地市级城市,院校的生源绝大部分来源于地方。

人才培养目标反映了学校管理者对应用型教育所持有的信念与态度,这种信念和态度来源于院校对社会责任和学生前途的认识。在确定人才培养方向时要结合自身优势和特点,积极履行高等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由于其布局的市域性、服务的地方性、定位的应用性和自身的缺陷性等特征,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改变以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雷同于其他大学的情况,改变盲目追求培养目标的通用型取向,确定“视野下移”的人才培养目标取向。根据院校具有很强的区域性特点,“学校应坚持立足地方,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地方支柱产业等提供直接的人才输出和科技文化服务,从而弥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本科办学历史不长,基础薄弱,生源的辐射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有限的缺陷,极大地发挥地方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上明显的“地利”优势,也有利于提高县市、地市、乡镇等高等教育入学率,促进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彻底改变院校过去人才培养目标的广大空现象,更接地气,进而使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符合应用型教育的要求。

(二)“应用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内容

研究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培养人的目标本质上应有所不同。在教书育人的目标定位上,《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将其分为这几种,分别为培养学术研究型、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应用型院校不同于研究型和教学型大学等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应用型特征,应用型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受一定社会系统中的经济发展、文化政策、科技水平所制约,并通过将受教育对象培养成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发展履行其服务职能。它致力于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尽管地方高校纷纷提出走应用型本科之路,但由于受传统学术传承教育思想的影响,不少院校仍然不自觉地追求已发展成熟的研究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在办学定位上趋同,从而导致毕业生实际质量和市场需求相错位的现象,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质量和办学条件无法和省属重点高校以及高水平大学相比,学校的培养过程也过于重视“理论体系的系统和完整,实训、生产实习等实践类教学环节的比例明显不足”,且由于学校自身办学条件不能落到实处,培养的人才专业理论素养不及研究型高校,而应用能力方面也逊于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导致毕业生找不到适合的出路,也使得原本不充足的教育资源浪费。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动向应用为主导的目标靠近,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能很快适应岗位需求,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性人才培养方法研究

人才培养方法是学校为实现其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而在课程建构、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评价体系上采用的方式。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区别于其他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方法上也必须相应地做出改革和创新。

(一)以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专业设置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市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更加趋于严格和多样。为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专业的社会匹配度,增强毕业生工作胜任力,应用型本科院校须以需求为导向,依托其区域优势,从院校自身发展出发,开设应用型专业,为所在区域发展进步服务,而转变传统学科观念,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的一条主要途径。从产业的升级改造步伐出发,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不断改革专业设置。以需求为导向开设专业,具体应表现为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学生成才等设置和灵活调整专业,相对研究型教育,更应凸显专业设置的市场需求导向。

应用型本科院校以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专业设置,一要充分调研,面向本地区合理设置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关注市场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以此设置专业,且在一定时期内所设置的专业应是社会需求较长且院校自身发展能承担的专业。二要转变观念,保持所设专业的应用性。只有转变观念,专业建设由以往的学术型转变为改革创新后的应用型,专业的调整和优化与社会实际接轨,才能不偏离应用型本科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三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灵活调整专业。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兼顾考虑区域其他高等院校办学情况,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灵活调整,对传统学科专业和需求不好的专业及时加以变动,微调和革新相结合,留强去弱。同时为适应地方新兴产业对人才的亟须,及时合理设置新专业。四要加强优势特色专业的培育。发展区域优势特色专业,主要是“指对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地方重大基础建设、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人才支撑、技术支撑作用的学科专业”。

(二)专业为主、通识为辅,构建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通过课程来实现的。”课程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因素,是对专业内涵的直接界定,是学生通过学习所获得的知识能力结构的外在形式。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是实现其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应用性取向,决定了在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保持以专业为主。通识课程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中毫无地位,不开设此类课程的院校占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通识教育专题研究也相当少,事实上,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是在专业课程的基础上,是“注重人才的岗位性和职业性要求的本科人才,要求他们具有本科底蕴,实践能力强,专业特长突出,是通才基础上的专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顺利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要科学合理地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课程体系应以专业为主,以通识为辅。

构建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专业能力,以满足社会行业对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就课程类型的构成而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构成应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构成,且专业课程比重相对较高,以达到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目的。就课程内容而言,由知识性内容和行动性内容构成,与研究型大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应用型高校的技能和工程应用型课程明显多于研究型大学。由于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完整的人,除重视专业教育外,应用型本科院校还要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以通识教育课程为辅的课程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社会交往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等,增强毕业生再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要转变课程观念,强化专业与通识的有效联系,将通识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模式的整体体系之中,共同致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高理工科专业学生的人文修养和人文素质,文科类专业的学生适当修学自然科学课程,拓展学生文理兼容的综合素质,使通识课程成为专业课程的良好补充。

(三)重视教学中的行动导向,强化实践教学

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都需要通过教学来实现,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不能有效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的培养,除了理论教学之外,还应重视教学中的行动导向,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强专题式、案例式、讨论式等关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这样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创造性和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能发挥学生个性,给学生创造自由发展的空间。除此之外,通过校企合作等方式与多家企业建立关联,可定期邀请行业内专业人士为学生授课,使教师和学生更直接地关注行业的变化动态和应用能力要求,从而更有针对性、更自主地进行“教”与“学”活动。

应用型本科院校要不断强化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训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实践教学体系自成系统。国外许多应用型院校都十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都有独立或者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其实践教学经过系统的整体设计,形成“由基本技能训练到专业技能训练再到综合技术运用、创新能力训练的递进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同专业对实践课程的安排、学分和方式的要求不一,实践计划的时间安排不一。为加强实践教学,应用型本科院校需建设校内、校外两个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室建设按照模拟实际职业场景,反复训练应用能力的原则做好建设和调整工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征,通过校企合作教育模式,尽量安排学生到真实的企业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训,体验企业真实的运作方式,感受不同于学院的企业文化,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坚持能力本位,实施开放多样的质量评价

质量评价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直接反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程度,促使高校改革和调整人才培养过程各环节,一套良好的评价体系不管对高校还是对学生个人而言都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对高校而言,质量评价体系是保障应用型人才培养活动顺利开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而言,合理的评价体系是检验学习效果、明确学习方向、提升学习效率、增强就业能力的重要环节。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其特殊的目标取向,为保证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需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体系,坚持用能力本位的评价标准来评价院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并依此改革考试、考查的内容和方式。相应的,能力本位的质量评价体系能促使院校坚持人才培养的应用性方向,并根据目标不断调整培养各环节,使院校优化专业结果、合理设置课程,不断强化实践教学,从而保障人才培养规格的实现。

能力本位的质量评价体系决定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评价标准不同于传统学术型和研究型院校。就评价方式来说,要避免评价方式的单一化,就要注重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学业评价时就不能只参照常规的评价方式,重结果轻过程、重选拔轻发展、重知识轻能力,而应变理论学习效果评价为应用能力评价,根据不同教学环节、不同课程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和标准,以消除传统评价方式的弊端。就评价主体来说,要注意多方评价主体的参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方向定位主要在行业,市场是检验学生培养质量的主要标准,“用人单位是最具发言权的评价主体,市场就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考场”,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需改变以往由学校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局面,转而争取行业的参与,以学校和行业企业多元参与为基础制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样既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履行教书育人和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也间接提升了院校在行业中的社会声誉。

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理性发展需立足自身,结合经济社会需要,坚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以需求为导向合理设置和灵活调整专业,追求专业为主、通识为辅的课程体系,并加强行动为导向的实践教学,充分发挥能力本位的多样化质量评价作用,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束缚,不断改革创新,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适应和发展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院校发展独特性,为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也为了院校本身的长足可持续发展以及学生成长成才,应认真研究应用型教育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找准最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位置,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法两方面积极探索和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方法

参考文献

[1]梁得杰.教学型高校与研究型高校的比较研究[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

[2]姜士伟.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内涵及构成[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3]麦茂生,吕力.对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贺州学院学报,2007.

[4]朱立荣.论应用型本科院校“跨越式”发展战略[J].科技创新导刊,2012.

[5]陈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9.

[6]刘国艳,曹如军.应用型本科教师发展:现实困境与求解之道[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

[7]张晓华.新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bcd课程结构研究[J].课程与教学论,2009.

[8]郭冬生.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定位与思考[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

[9]阳朝,吴晓蓉.地方大学与大学区域性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5(11).

上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下一篇:体验明天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