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精选10篇)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过程中重要教学环节,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场所。然而,如何更好的提高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目前高校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实施教学过程中都没有统一的标准。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综合技能竞赛与实践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综合技能竞赛工作机制问题。目前,我国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定位为培养和提升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综观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综合实践技能竞赛的概况,在经费保障、师资力量、场地设备和参与人数等方面均存在一定不足,影响了这类竞赛的发展规模和综合效应。这种运行机制导致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没有成为广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大大削弱了竞赛应有的作用。
2.技能竞赛与实践性教学环节耦合问题。开展大学生综合实践技能竞赛,要解决好竞赛活动与实践教学衔接环节。实践中,部分高校单纯为了参加技能竞赛,组建了几个临时性团队,然后进行重点集训,与日常实践性教学环节脱节,效果不甚理想,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主旨没有达到。
3.技能竞赛指导教师自身提升问题。如何提高指导教师参与技能竞赛活动的积极性是必须直面的问题。由于高校现有激励机制和教师评价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大部分教师把辅导学生参加竞赛看做是工作分外的事情,辅导学生的积极性不够高,投入的时间相对不足,客观上影响了辅导的效果。
4.学生参与技能竞赛的覆盖面问题。现行通常的做法是:很多高校在技能竞赛前选拔一小批“精英”进行重点培养,然后经过反复培训,再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这种竞赛选拔模式,只有少部分学生参与并受益。竞赛只是成为少数“精英”表演的舞台,大部分同学只能是旁观者,不能发挥综合实践技能竞赛作为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载体的作用。
三、结合综合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学生创造创新能力的改革途径
1.全面开放各类实践场所提供,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自学能力。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推进,高校建设了各类用于实践教学的实验中心,大多实验中心都配有专职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且相当数量的老师都是研究生或博士生,他们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具有非常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实验中心的实践教学设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必要的物质条件,除了满足常规的教学和科研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一方面可以提高设备利用率,另外指导教师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提高了教学和科研能力。
2.改进技能竞赛选拔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耦合机制。目前高校选拔参加市区级以上综合技能竞赛选手的方法主要有“逐级竞赛选拔”、“由指导老师指定”、“同学推选”、“学校推荐”等多种方式情况。调查显示,在选择“逐级竞赛选拔”的受访学生中大多数同学认为“即使选不上,也要争取下次有机会选上”,而选择由其他方式选拔的情况,大多数同学认为由自己主动争取参加竞赛机会也很小。因此,学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逐级竞赛选拔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实践创新能力。
3.以综合技能竞赛为依托,融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江苏省技能状元大赛连续举办两届,明确指出基础技能与拓展创新相结合,以相应职业国家标准为基础,同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艺、新方法等相关内容,不断提高选手的创新能力。因此,日常实践教学应以技能竞赛为范本,将竞赛的考核的重点要求纳入实践教学环节,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实践支撑。
4.建立和完善高校综合技能竞赛反馈机制。在综合技能竞赛活动结束后,竞赛组委会将评价结果通过适当的方式反馈给参赛院校、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甚至委派专家到高校与参赛师生进行交流指导,帮助其提高综合能力水平。只有完善的技能竞赛评价反馈机制,才能有效地提高师生对竞赛评价结果的信任度,提升师生参加技能竞赛的动力,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综合技能竞赛健康、持续地发展,可以持续为地方输送各类创造创新型人才。
综上所述,21世纪的竞争本质上是人才的竞争,然而在培养创造创新技能人才上,我国还面临尴尬局面。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亟须克服创新型技能人才缺乏的短板。应用型本科院校需要更好的结合综合技能竞赛,全面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为社会输送适应时代的具有创造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2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创新;青年教师
福特公司创始人亨利·福特曾经说过:“不创新,就灭亡。”这句话对于高等教育事业同样适用。所谓创新,简单而言是指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发现或者产生符合人们需求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高等教育只有不断改革和创新,才能使学术生命力更加旺盛,才能使教育事业更加充满活力。
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和创新需要创新型教师。没有创新型教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从而就会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兴旺发达。所谓创新型教师是指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上,不断学习和进步,突破旧思维、旧思想,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和思维,不断进行教学实践,提升创新能力,开拓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因此,作为一名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暂新的教育观念、较强的协作意识及较高的教育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创新型学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1]。
青年教师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生力军,关乎到一所高校未来发展的水平。因此,要想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就必须打造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
一、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从宏观方面来看,近年来我国普通高校青年教师的数量所占的比重相对较高。
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8-2012年这5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数量逐年上升,其中,35岁及以下年龄段的教师所占比重最高,而其他年龄段的教师数所占比重较少[2]。因此,从宏观上得出青年教师逐渐成为我国普通高校教学和科研的主力军。
从表2中可以看到:2009-2013年这5年间,江西某高校35岁以下年龄段的教师在该校教师总数中所占比重较高,而其它年龄段的教师所占比重较少[3]。因此,从微观上得出江西某高校专任教师趋于年轻化。
总之,在数量上青年教师成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培养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对于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但就目前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情况来看不容乐观。
(一)教育观念落后
当前,虽然我国一直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但事实上我们还是处于应试教育阶段。这种教学方式给我国的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弊端。其中,最为明显的一个现象便是学生变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这种填鸭式的教学造成学生失去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作为一个群体,每个成员都拥有不同的性格、爱好、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因人而异的,教育工作者不能总是以传统的教育观念、单一的教学模式以及死板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更加不能以考分定优劣来评价学生[4],否则将严重制约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遏制他们创新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要把这种只培养遵纪守法老实人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学理念。
(二)知识结构陈旧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一个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教育工作者是不可能在这个知识日异更新的社会中生存下去的。青年教师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事业中的新人,他们的知识积累和工作经验是不足的。部分青年教师自身知识结构陈旧,并没有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还是拿着以前学习到的知识应付现在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没有一点创新,这样不仅不能提升自身的学识、创意能力,更加无法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因此,青年教师面对自身知识结构的陈旧,必须不断學习。
(三)协作意识缺乏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的协同合作意识比较薄弱。大部分青年教师都有着自由职业的习惯,即独立地完成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他们忽略了自身与其他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青年教师要想在教育工作中取得的成就,须处理好自身与教师群体之间这种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同时,青年教师也要注重与家长、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的需求,才能更好地发挥自身创造力。
(四)实践创新能力不高
当前,虽然地方本科院校对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但对教师创新能力方面的培训还不够重视,造成青年教师忽视了对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一方面,在青年教师岗前培训中缺乏对创新理念的培训,造成青年教师无法系统地、深入地学习创新理念,缺乏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在之后的继续教育中,不采取任何形式的实践培训来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最终造成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的发展。
(五)激励机制不健全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创新不足的原因之一在于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教师的选拔、晋升及其职称的评定等比较注重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所完成工作的数量,比如撰写论文的数量、科研成果的数量等,忽视了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创新程度,从而导致青年教师的跟风行为,一味地追求数量,而不是质量和创新程度。因此,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
二、培养地方本科院校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对策
青年教师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关乎到一所高校未来发展的水平。全国政协委员黄德宽曾经说过:“现在很多高校青年教师本身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缺乏创新能力。没有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怎么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5]”因此,要想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进步与发展,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就必须打造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
(一)深化认识,创新教育观念
青年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对地方本科院校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青年教师更加应该深化认识,创新教育观念。具体方法包括:首先,青年教师要加强对新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尤其对其核心理念的学习,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青年教师要把这一新的教育理念真正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地方本科院校可以为青年教师举办创新理念学术报告和大型讲座,邀请一些创新意识高和创新能力强的教授和学者向青年教师传授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和方法,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最后,高校可以经常组织青年教师去创新教育基地参观和学习,学习其经验和成果,反思自身的不足,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
(二)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创新知识结构
如今,对于这个知识日新月异的时代,青年教师要想在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中得到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拥有陈旧的知识结构是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青年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创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创新型教师。具体方法包括:首先,青年教师要有不断学习的意识。青年教师要树立从“入职”到“退休”这种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其次,青年教师所要学习的知识不是片面的而是多方面的。青年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报刊等媒介手段,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信息。不仅要学习学科知识,还要不断地学习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使自己成为一名综合型教师。最后,高校可以专门为青年教师组织一些知识竞赛活动。青年教师在活动中不断运用和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并与同事互相学习,从而不断创新自身知识结构,提升创新能力。
(三)打破孤立,树立协作意识
任何发明创造都离不开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青年教师要想在教育工作中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就要打破孤立,树立协同合作的意识,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把自身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发挥出来。因此,青年教师就要处理好与教师群体、家长、学生这几者之间的关系。首先,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协作。青年教师工作时间较短,工作经验不足,他们的创新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合作。尤其是在这个资源共享的时代,青年教师必须学会分工与合作,才能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实现自身价值。其次,要注重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如今,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青年教师必须重视与家长之间的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处理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了解学生的需求。最后,要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协作。没有创新型教师就没有创新型学生。青年教师的创新必须注重于学生之间的协作。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智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等,青年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智慧去创造更加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四)加强培训,培养创新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培养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进步与发展。加强青年教师创新能力的培训,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可以从职前和职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一方面,在青年教师上岗之前就应该系统地学习教育创新理念,让这一理念深入每一位教师的心中,在之后的工作中本着这一理念来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在之后的继续教育培训中,青年教师不仅要更加系统、深入地学习创新理念,而且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实践培训,比如组织教师观摩讲课、组织教师进行创意课堂比赛等,在实践中提高青年教师的创新能力。
(五)完善制度、建立成就,需要激励机制
激勵机制有利于为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知道人的需求包括五个方面: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而自我实现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所以在建立评价制度时,要注重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创新程度而不是数量,对于在教学和科研中有创新的青年教师给予肯定,并根据其质量和创新程度的高低给予其不同程度的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实现青年教师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青年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总之,地方本科院校想要保证其未来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和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必须不断反思自身发展的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一支教育观念新、创新能力强、协作意识高的创新型青年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李延玲.创新教育呼吁创新型教师[J].河南财政税务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2):51-52.
[2][3] 蔡娜.地方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研究能力提升策
略研究[J].文教资料,2015,(12):157-159.
[4] 范文礼.创新教育及创新型教师的培养策略[J].曲靖师
专学报,2000,19(2):14-17.
[5] 常河.没有创新型教师何来创新型学生[N].江淮时报,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3
据统计, 到2008年止, 我国已经有民办本科院校43所, 其中大部分都是从专科院校升级过来的, 由于从事本科教育的时间较短, 因此这类学校在师资力量等方面都相对薄弱。目前, 该类院校师资队伍主要由三部分构成:退休教师、社会兼职教师和招聘刚刚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从年龄结构上看, 主要是青年教师和老年教师, 中年教师几乎断层。从专业知识深度上说, 老教师知识结构旧, 年轻教师知识层次又浅。另外, 教师队伍中学历层次也偏低, 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教师比例与教学要求相比尚有较大差距;高层次人才数量仍显不足, 特别是缺少在省内同行中成就突出、具有一定声望的学科带头人, 学科梯队发展不平衡, 仍有“断层现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 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 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明显偏少;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人才流失较严重。且随着这几年来学生人数的急剧增长, 师资队伍数量的不足日益成为了民办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问题。很多民办院校的师生比达到1:60, 甚至更高, 远远达不到我国国家规定的高校师生比例1:18的要求。
二、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民办学校教师生存的政策环境亟须改善, 而且这一全国普遍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瓶颈, 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民办院校也应是一个“公益事业”单位, 但其教师、管理人员却是人事局、劳动局、教育局三不管的非编制内的、只能等同于在私营企业中的流动人员或农民工。
2.民办学校的教师、管理人员不能拥有国家资助的社保、医保、房贴 (公积金) 、家属福利、业务进修等平等权益;就是按照国家规定交足社保金, 退休时领取的退休金, 因为不属于“事业单位”人员, 都只能是同等资历资格的公办教师的一半。
3.由于制度设置上的缺陷, 也阻碍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的可能, 一些教育主管部门, 对民办高校教师在晋级、评优、职称评定以及进修等工作上, 或多或少存在着厚“公”薄“民”的现象。
4.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有奖励和奖金的评比, 往往与民办学校擦肩而过, 就连不花钱的评先评优, 民办学校及其教师也不能与公办学校和教师有平等的待遇, 这对办学者和教师的积极性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5.从观念层面上, 对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采取不同的态度, 不能一视同仁, 在有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眼里, 公办学校是自己的, 民办学校只能是公办学校的补充, 因此不太重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
(二) 教师待遇过低
很多民办本科院校教师都是有三部分组成, 离退休教师, 其他学校兼职教师, 以及自己招聘教师。对于前两种类型的教师一般采用的都是按课时计算工资待遇, 没有固定收入, 所以这些教师一般都是有空闲时间才把它作为一种挣取外快的方式来工作的, 一旦时间上稍有冲突什么的就可能立马放弃, 有时候一门课程的教学中要换几个老师。所以他们的责任心很差, 对于教学质量关心也很少。
而对于学校招聘的专职教师, 大部分民办院校对他们的工资待遇也都比较低, 与公办院校的教师待遇有着很大的差别。据相关数据显示, 目前东莞市公办教师平均年薪为9万元左右, 而民办教师只有5万左右。且很多民办院校也没依照一般劳动者标准按国家规定交足社保金 (一般都是最低标准) , 更不要说医保、房贴、公积金、家属福利等平等权益。
其结果就是:民办院校的教师有着强烈的后顾之忧, 不少教师对在民办院校任教和谋求发展缺乏信心, 流动频繁, 因而民办院校难以引进和稳定高素质的教师;留下的也难于安心, 而且大大增加了职业怠倦情绪, 削弱了工作积极性, 影响了教学质量。
(三) 民办教师自身的认识不足, 师资流失严重
民办教师本身职业发展意识不强, 许多老师, 尤其是年轻教师, 在民办高校打工的思想严重, 只注重学历提高, 热衷职称提升, 为以后跳槽做准备。据相关统计, 有很大一部分民办教师在工作几年后都转到公办院校去了, 另外还有不少民办教师通过考试等方式也转到事业单位了。还有通过考研, 转职等方式流失的教师不在少数, 在很多民办院校里, 持续五年以上的教师比例相当的小。
三、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 政府加以调控, 完善民办教师福利待遇制度建设
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措施, 民办本科高校的教师在工资待遇上要维持当地工资的中等以上水平。另外民办学校教师和管理人员应与公办教师一样将人事档案挂靠行政管理机构, 享有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待遇, 达到相应要求与公办教师一样可以调入户口。此外, 他们还建议政府对民办学校为教师购买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作出强制性的规定。
(二) 民办本科院校应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师引进、管理制度
建立合理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是民办高校壮大教师队伍、优化师资结构的有效途径, 以专职为主, 聘用为辅, 拓宽选人渠道, 广纳人才, 引进硕士以上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为主的高层次人才。制定并落实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 并积极营造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可特邀一批企业家、专家到学校上课、实践指导, 实行“落脚不落户, 引智不一定引人”的引才方法, 有助于提高人才资源使用效益。大胆更新高校教师结构, 培养造就一批校企两栖型的人才。
民办本科院校要想持续健康发展, 就必须要培养一批忠于院校, 年龄结构, 知识水平, 学历水平和职称层次都全面、合理的专职教师。将青年教师作为培训提高的重点, 增加投入, 提高培养质量。通过岗前培训、教学实践和参加社会实践等方式, 帮助新教师尽快成为合格教师;选派青年骨干教师攻读博士、硕士学位;通过提高待遇等方式鼓励教师自觉主动去提高学历水平, 职称层次等;如安徽三联, 学院以取得讲师、副教授职称或者硕士、博士学位后增加工资的方式鼓励教师自己再学习深造。而新华学院则以报销深造学习学费的80%费用, 鼓励其教师参加深造学习。
(三) 积极拓宽“双师素质”的培养渠道。
在我国现阶段, 民办本科教育, 主要是应用型本科人才。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必须培养和造就一支理论基础扎实、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培养条件必须具备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实习实训条件。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提高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要求老师具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民办本科院校应着力塑造一支能适应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支持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资格培训、技能培训, 扩大双师型教师队伍。有计划地安排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经济和社会实践一线, 进行半年至一年的专业实践锻炼, 使之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 还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如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让老师走出课堂, 深入实际去生产第一线工厂、企业、公司等单位进行实岗锻炼。同时重视引进和培养既有教师基本业务能力、熟悉企业生产管理的实践, 又懂工程专业技术的双师型教师, 保证双师型教师形成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观, 增进其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技能, 切实扭转目前大多数教师尚不能完全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局面。
总之,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工作, 民办本科院校要从学校事业发展的大局出发, 充分认识师资队伍建设在学院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充分认识到师资队伍建设的紧迫性。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 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重点, 注重师资队伍学历、年龄、职称结构的合理性, 努力造就一支与教学、科研、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学术梯队。采取校外引进、自家培养的双重措施, 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相对稳定的合格的民办本科院校教师队伍。
摘要:师资是高校最重要的资源, 作为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的民办本科院校, 必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并深入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提出了从政府角度调控完善民办教师福利制度的建设, 以及民办本科高校自身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
参考文献
[1]苗庆红.民办高校治理结构的演变研究[J].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8 (2)
[2]孔繁正.民办院校人才频繁流动的原因及思考[J].前沿.2004 (5)
[3]金心, 孙钦荣.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常州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2005 (1)
[4]叶立青, 吴晓燕.应用型本科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构建[J].吉林工学院学报.2002 (1)
[5]徐绪卿, 师资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根基[J].中国高等教育.2006 (8)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4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创新型社团;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国家的明日栋梁,广大青年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更应义不容辞的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因此,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不仅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外在需求,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如何构建特色创新体系,以期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塑造创新精神以及培养创新能力是各大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大学生创新社团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进而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大学生创新社团,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方法。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多元化,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各种人才的社会需求也逐渐趋向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学术性院校而言,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一种尚在探索中的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如何突出“应用”二字,长期以来一直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关注和探索的重点问题。由于大多应用型本科人才直接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第一线,如何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的将已掌握的知识、技术和方法等应用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成为制约应用型人才发展的最大瓶颈之一。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通过建立“知识、能力、素质”的“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着重培養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对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引领地方文化建设,推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科技创新型社团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优势
1.科技创新型社团是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首先是一种思想意识的积淀,只有思想意识有所提高,价值观念发生改变,才可能造就创新型人才。科技创新型社团是培养学生共同兴趣爱好、拓展求知领域、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素质的重要平台,由于其建立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之上,为大学生展示才华、互动学习,扩大交流,拓宽视野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因此,以科技创新型社团为平台,广泛宣扬创新意识、培植大学生创新理念,对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
2.科技创新型社团是凝聚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
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培养自觉创新意识,更需要培养富有开拓性的创新精神。科技创新型社团建立在大学生自觉参与基础上,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公平、进取、合作的的创新精神,使其在参与社团科研的活动中,品尝到创新研究的乐趣,体会前所未有的成就感、使命感和责任感,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以科技创新型社团为载体,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建设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
1.学校高度重视,引导社团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各级领导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社团活动,自上而下的为社团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学校应根据应用型学科特点、资源特色,确立大学生创新型社团的性质和目的。同时,应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型社团的建设,正确引导和把握社团的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具体形式可以表现为建立大学生创新指导小组,为大学生创新社团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利用社会力量,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奖励基金,以资助或奖励的方式培育优秀的大学生科技创新社团,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2.专业教师指导,发挥应用型学科优势
依托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优势,将大学生科研创新社团建立在学科基础上,建立专业型创新社团,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指导作用。一是要鼓励大学生创新社团成员积极参与专业教师的相关研究课题,充分利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校内资源,在实践中培养创新能力;二是要鼓励专业教师将相关项目任务分解到有实力的专业型学生社团来实施,为大学生创新社团的发展提供机遇。最终形成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的师生双向交流体系,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科技创新作品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充分发挥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优势。
3.科技创新社团自我完善,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定位
大学生科技创新型社团应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总体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定位,自我完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树立社团形象,提升社团成员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完善创新型社团的发展机制。一是要强化团队文化建设,大力弘扬团队合作精神,努力营造协作奋进的社团氛围,同时注意做好社团的宣传工作,如办好社团网页、社团会报、进行专业知识宣传等。二是要鼓励社团成员勤学好问、乐观向上、互相帮助,树立社团成员的主人翁责任感。三是要组织各类学生科技成果展、专业知识普及讲座、知识竞赛、科技作品制作等活动,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热情。
参考文献:
[1]徐李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 2007(2):57-60.
[2]毛慧芳,林夏珍.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高教论坛, 2011(9):29-31.
[3]邢安刚.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企业论坛, 168-169.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5
数学实验作为大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是高校数学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一种教学模式, 它将数学理论知识、数学建模和计算机应用三者融为一体, 是随着人类思维、数学理论和计算机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的方法, 但作为一门新兴课程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较晚, 很多方面还不成熟。
1 数学实验教学存在问题
1.1 数学实验课受重视的程度不够
教育部高教司发布的关于《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 (非数学类) 》已明确阐述了数学实验课在数学教学体系中的应用地位、作用及建议讲授的内容和方法, 并要求各高校在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大力开展数学实验教学, 其目的在于加强对大学生科学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提高大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但在实施过程中, 很多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只对数学类专业开设数学实验课, 而对非数学类专业开设的很少甚至从未开设过, 且多以选修为主。
1.2 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不明确
虽然数学实验课程已在重点大学开设很长时间, 也有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 甚至也出版了数十本配套教材, 但对新型应用型本科而言内容较深较难, 同时理论上也没有建立一个与教学目标吻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加之很多中青年教师一直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学习, 对数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不熟悉, 导致在教授过程中仍以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主。
1.3 数学实验室建设不足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对数学实验室的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体现在经费投入不足, 实验室基础设施较差, 不能完全满足校内实验教学需要;实验室水平层次偏低;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 设置不够科学合理;实验室开放不足, 管理手段落后, 实验室资源利用率还不够高;实验教学内容体系不够先进, 实验教学改革力度不够;实验室人员数量缺乏, 素质和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1.4 教师队伍建设不足
由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 师生比例呈现拉大趋势, 加之师资严重匮乏, 使得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刚一实施就显得有些吃力。随着教师教学工作量逐渐增大, 很多教师都已超负荷工作, 甚至有些老师自己都没有搞懂整个课程体系, 也要被迫实施该课程的教学, 为数学实验课程的长期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2 数学实验教学改革
2.1 优化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设计数学实验报告
数学实验是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引入教学后出现的新事物, 它不同于传统的数学学习方式, 强调以学生动手为主的数学学习方式。所以要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的发展定位, 将教学目标转向以“轻理论, 重实践”为主, 合理实施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结合“基础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及“创新型实验”的分层教学方式, 设计适合各自学校的数学实验报告。虽说数学实验报告设计方案大都不同, 但基本步骤和原理是一致的。一份完整的数学实验报告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 实验问题。写明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该问题提出的背景。 (2) 实验目的。包括在数学知识的印证、数学建模以及数学软件应用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的。 (3) 实验要求。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方法和实验结果的要求。 (4) 问题的分析。包括所涉及的数学理论知识、数学模型及求解的方法。 (5) 计算过程。包括计算算法的程序或数学软件操作的命令以及计算所得的结果。 (6) 结果分析与探讨。回到实际问题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评价或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横向或纵向推广。 (7) 实验总结与体会。总结实验过程, 简要写出心得体会。 (8)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给予评价, 肯定优点, 指出其中的不足, 并予以改正。
2.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作为数学实验课程教学过程的组织者, 不仅需要加强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数学软件的操作能力, 也要加强对其它交叉学科的专业背景的学习。不仅要重视个人理念的不断更新, 也要重视团队的相互协作, 应不断吸收青年教师, 对青年教师重点培养, 采取集中备课、组织培训、参加校外研讨会等措施, 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和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 为建成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
2.3 完善实验室建设
数学实验室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数学教学实施的重要条件, 它为各专业学生和教师提供交流的机会和场所, 在某种意义上这已是理工结合、学科交叉的结合点, 对于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加大实验室的硬、软件建设力度, 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才能使教师和学生热爱数学实验, 才能真正发挥出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优势。
2.4 数学实验结合数学建模竞赛, 提高教学和科研能力
将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竞赛相结合, 形成一个开放式动态的数学教学模式, 鼓励教师将数学建模竞赛赛题转化为教学案例, 不断更新教学资源, 深化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鼓励学生多参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 包括网络挑战赛、校内竞赛、地区竞赛 (包括苏北联赛、华东联赛、华中联赛、东北三省联赛) 、全国竞赛、美国竞赛等。数学建模竞赛的赛题来源于生活, 且很多是热点问题, 会使学生觉得数学有重要的用途, 同时也激起学生的研究热情, 使其愿意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和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论文写作的能力都会得到很大提高。这种经验的积累为学生后续的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提供相应的素材, 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同时也推动着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总之, 数学实验课程在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开展和实施, 仍处在一个探索和积累阶段, 只有不断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 结合自身的办学思路, 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才能真正发挥出数学实验课程的最大优势, 才能为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姜启源.数学实验与数学建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1, 31 (5) :613-617.
[2]唐耀平.基于数学专业的数学实验课程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6, 26 (12) :287-288.
[3]杨韧, 谢海英, 杨光崇.注重能力培养的数学实验课程建设探索[J].大学数学, 2013, 29 (3) :9-12.
[4]王洁.应用型本科数学实验课程改革的探讨[J].台州学院学报, 2012, 34 (6) :63-66.
[5]付兴锋, 张常年, 肖秀玲, 等.以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契机,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 (11) :100-101.
[6]李继成, 朱旭, 王绵森, 等.《数学实验》课程建设及分层次教学与实践[J].大学数学, 2006, 21 (6) :29-31.
[7]周保平.大学数学实验课程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09, 1:021.
[8]冷劲松, 黄廷祝, 傅英定.“数学实验”教学的几个点体会[J].大学数学, 2004, 20 (2) :26-28.
[9]谢治州, 严忠权, 罗晓宾.数学类专业的数学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2 (2) :109-114.
[10]徐兆棣, 李晓毅.数学建模课程的改革对策和建议[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2011, 29 (1) :117-120.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6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新组建的一批本科院校,截至2013年11月,我国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数量为345所(不含独立学院),承担全国50% 以上的本科生教育任务,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主要依靠力量,但由于建设时间较短,学科积淀不足,大部分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学科基础、建设理念、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足。以山东省为例,1999年以来新型应用型本科的数量为17所(含民办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及改名的老本科院校),这些院校均设置了会计学科,覆盖率为100%(见表1),但会计学科是相对成熟的学科,学科高地已经被一些老牌高校占据,学科的设置也许不难,但要形成核心力并挑战既有学科力量均衡往往有心无力,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科如何定位发展目标和路径,如何找准自己的突破点,国内不少学者曾有过论述,潘念萍认为会计学科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特、独、需”的原则。李春友关于地方高校会计学科建设的论述也与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相契合,他认为地方高校会计学科建设即应着眼于“服务地方经济、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应用特色”。徐群、童汝根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科建设应当以创业教育为导向,在整合社会资源基础上,走专业教育和创业教育相结合的路,以ERP实训模式替代传统的会计教学模式来推进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科的发展。肖成民认为应有机整合“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和财务管理为主线,包含国际会计、资产评估、 内部控制和税务会计等分支”的大会计学科体系,将大会计学科所涵盖的专业和课程都界定为“旨在降低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交易费用而产生的特定制度安排”。总之,目前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会计学科的弱势现状与其应承担的高等教育任务严重不相匹配,学科建设任务任重而道远。
信息来源:各高校官网,专业涵盖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会计与统计等
2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学科建设战略失当,发展理念模糊
不少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将“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学科发展的终极目标,仅仅将“应用型”作为跳板,还有部分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继续沿用原高职高专的学科建设模式,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2.2师资短缺,学科建设工作边缘化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会计专业一般规模较大,在大多数高校中充当生源主力军角色,但经常受累于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科建设积累欠账严重,以山东省招生规模最大的某新型应用型高校为例, 该校会计专业3 000多在校生,专任教师的数量不足40人,教师的时间基本全部用在教学任务上,无暇顾及学科建设、团队建设以及教研活动,导致或延续了学科建设的先天性不足。
2.3激励制度缺失,学科发展理念异化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处于基于扩招的快速发展阶段,学校工作缺乏正规化、制度化氛围,学科资源配置过于随意,学科建设思想和制度准备不足,这必然导致教师在学科建设问题上的极大困惑,教师自我学习不足、成长目标缺失,学科团队建设流于形式,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学科基础薄弱,无法进行正面竞争,又不屑与高职高专院校进行比较,学科定位高不成低不就。
2.4学科实践特色体现不明显
会计学科产生并发展于人类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是人类具体经济及社会实践规律的总结,会计学科的科学性也需要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实践性是会计学科的本质特征。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会计学科实践特色认识上较多出现两种偏差。
其一是未能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有些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片面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忽视了社会实践对理论的检验,教师偏重会计理论研究,忽视会计实务,也有很多院校会计实务课呈现明显的理论化特征,教师对实践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生动的、不规范的会计业务视而不见,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也有部分院校片面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忽视了理论对实践的规范性,其结果是在任课教师理论素养尚未达标的情况下,盲目追随实践的脚步,结果在实践中迷失了理论方向。
其二是实践师资准备不足,专职教师基本不具备全职会计工作经历,以山东某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为例,拥有一年以上全职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不足20%,大量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充斥会计实践课产生三个后果:第一,对实践情境的创设缺乏针对性,讲授中容易忽略实践中的重要环节,导致学生到工作岗位后感到无所适从;第二,产生“挤出效应”,不能以实践为导向及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并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忽视了教师学缘结构的搭配,也未能充分体现双师型师资结构的要求;第三,兼职教师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部分高校存在“只聘不用”等形式主义问题,也有部分高校教学计划过于教条,无法解决兼职教师上班时间与教学计划之间的冲突,使得兼职教师制度徒有其名。
3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科体系建设建议
3.1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
首先,提升教师理论素养。目前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学科的任课教师大多是会计学或相关专业博硕士毕业生,学科背景单一,通识教育经历欠缺,部分教师经济学、管理学学科知识较少,导致部分教师本身对会计学科的属性不甚了解,甚至有不少教师割裂会计学与经济管理学科的纽带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在引进教师时对师资的学科背景或学缘结构进行充分考虑。此外,还要做好高职院校到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过渡工作,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转变原来的高职办学思路,拓展教师的专业视野。
其次,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实践性是会计学科的本质特征,但目前教师队伍中,三年以上全职企业会计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偏低,不少教师的企业锻炼也只是走马观花。因此,学校应在制度上有所倾斜。第一,鼓励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并将其排进课程表中;第二,引进有三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全职教师,连续计算其工龄,提升实践教学能力;第三,聘请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会计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3.2坚持学科教育与学生管理协同
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共同目标,是检验学科建设成效的基本标准,基于学科建设、以学生就业为终极导向的学生管理工作本身也是学科建设的一个重要维度,学生管理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根据协同理论,创设以学科建设为基调进行学生管理的基础氛围,通过大量的学科建设讲座,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上突出学科特色,摒弃商业化、低俗化校园文化宣传,弘扬学科建设主旋律。
其次,构建教研机构与学生管理机构共管机制,比如在辅导员制度设计上除了任用专职辅导员外还可聘请教研人员担任专业辅导员或专业导师,帮助每个学生理清自己的坐标及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长远规划。
最后,引导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科建设进行自适应,在学生管理过程中进行职业精神与职业忠诚度培养,各学生管理相关部门要认真研讨各自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共同研究教育教学管理的各种策略,防范发生“各自为政、条块分割”的现象。
3.3大会计学科的课程体系重置
当今的会计学科体系已经发展成为“一体两翼”的大学科体系, 一体即“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会计主体学科,两翼即企业财务信息提供公正性鉴证的审计学科及为企业资产与负债进行价值评定的资产评估学科,此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财务信息提出了分流的要求,即财务会计侧重于向企业的所有者、债权人或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侧重于向企业的经营者提供财务信息,因此大会计学科体系应由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四个学科组成。
3.3.1财务会计学科
财务会计的核心是记录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并将企业经营结果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披露给各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以使其做出有效决策,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财务会计的这一制度安排旨在引导有限的社会资源在不同的企业之间进行合理配置,通过提供财务信息帮助社会资金选择正确的投向,降低投资者的搜寻成本、 协议成本及契约成本,并通过第三方(审计和资产评估)的鉴证行为,降低资源配置的监督及违约成本,大会计学科体系中一切以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成本为目的的课程均可归属于财务会计学科,如基础会计实务、财务会计实务、高级财务会计、税务会计、国际会计、 电算化会计及其他各行业会计、各课程所对应的实训课程等
3.3.2管理会计学科
管理会计所关注的问题是社会资源进入企业后,管理层应对其进行合理配置以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促进内部有序竞争, 保证经营过程顺利进行,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一切以降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成本为目的的课程均可归属于管理会计学科,如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各课程所对应的实践课等。
3.3.3审计学科
企业兼具法律性和经济性,投资者一般通过财务报表判断企业财务状况,在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一般都赋予企业一定的自主空间,企业为了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也有动机去粉饰财务报表,会计信息失真增加了资源配置的交易成本。审计(主要指外部审计)通过第三方的独立审计行为,进一步完善了财务会计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中降低交易成本的制度安排,独立审计产生两个影响:一是纠错,即找出财务报表中的错误并勒令纠正;二是防错,外部审计制度的存在将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会计舞弊动机,间接降低社会资源配置成本。总之,大会计学科体系中一切信息公正性相关制度安排所涉及课程都可以归属于审计学科,如审计学原理、审计实务、审计法规、社会审计及各学科所对应的实践课等。
3.3.4资产评估学科
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来,会计的计量属性由以往的单一历史成本原则改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公允价值、现值和可变现净值多种计量属性并存,但历史成本还处在首要位置,受目前会计核算程序的限制,其余的计量属性的应用并不充分。此外,会计准则赋予企业的自主空间,以及由于谨慎性原则所导致在资产界定问题上的过于保守等问题的存在,都会导致会计报表中所列示的资产价值与公允价值有较大差异,这必然会导致信息不对称及交易成本增加。
资产评估作为一种独立的价值发现行为,坚持严格的第三方立场,独立地对资产在某一时点的公允价值发表专业意见,可以有效规避财务报表中固有的弊端,有助于减少资源优化配置中的交易成本。总之,大会计学科体系中一切涉及到价值发现的课程都应归属于资产评估学科,如资产评估、各单项资产评估课程及其所对应的实践课。
4结语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教育大众化的主要载体,会计学科是其中最普遍设立的学科之一,对其学科属性及发展路径进行探讨无疑将有助于我国会计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新型应用本科院校大会计学科发展定位、师资、学生管理、课程体系等角度对这一问题作了探讨,尤其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引入有助于从整体上把握会计学科体系的构成,并对学科体系的后续优化提供了一个合理的框架,但对于学科建设相关的科研、教材建设、教学内容和方式革新等问题则均未涉及,可作为后续研究的方向。
摘要: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历史较短,学科建设水平无法满足高等教育需要,以会计学科为例,学科建设理念、师资、学生管理及课程体系设置均存在较大不足,实践导向的师资建设、协同理论指导下的学生管理以及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大会计学科课程体系重置就显得尤为必要。
关键词: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大会计,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潘念萍.会计教育改革与会计学科发展[J].教改研究,2009(11):14-15.
[2]李春友.地方院校会计学科的困惑与出路——以广西为例[J].会计之友,2011(12):53-55.
[3]徐群,童汝根.创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会计教育改革[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7):3-4.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7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课程体系,成果导向,持续改善机制,创新教学方法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业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大陆现有本科高校1 202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678所,占56.41%。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新建本科院校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面临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办学定位趋同,按惯性思维发展;二是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区域产业结构脱节;三是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四是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五是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专业实践能力低;六是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七是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
在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下,本科毕业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有效满足社会、企业需求。2015年3月国务院在《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加快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型高等学校转型,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试点,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
与福建一水之隔的台湾,现有高校161所,高等教育已实现了大众化,其高等院校密度之高是世界少有
2015年莆田学院组织了部分专业骨干教师,前往位于台湾中部的某大学参加为期2周的培训,近距离学习、考察了该校的办学理念、教师招聘、评鉴制度、教学设计、工程教育认证、学生三创能力培养、工程专业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产学研合作等经验。该大学是台湾一所卓越的私立综合性大学,曾经连续多次获得台湾地区“教学卓越计划”奖,培养的学生受到业界好评。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课程体系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具体行动纲领,对于人才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比较该所台湾地区大学电磁与能源学科与莆田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异同,分析了两岸在教学理念与教学实施过程的差异及效果,呈现了一些可供大陆新建本科院校借鉴的先进经验。
1 两岸专业课程体系比较
为了有效达成专业核心能力,该所台湾地区大学各系所为学生提供了精实的专业课程,2009年进行精实课程规划,调整毕业学分,四年制改为128~134学分。该校课程主要分为院系必修、学科必修以及学科选修,强调专题化教学。设置的院系必修课有:普通物理、资电概论、微积分、线性代数、计算机概论、逻辑设计,以及相关课程实习。学科必修有:电路学及实验、电磁学及实验、电子学及实验、电力系统、电机机械、专题研究。学科选修课有:近代物理、系统程式、电磁波、控制工程、专业概论、复变函数、数值方法与分析、电力电子、电机设计、电机控制、工业电子学。
大陆的课程体系通常分为公共必修课、公选课(相当于台湾地区的通识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必修课和专业任选课。以莆田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为例,公共必修课主要有:英语、政治思想类课程、体育、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语文等。公选课分成创新创业类、经济管理类、心理健康教育类、艺术类、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模块,学生在校期间要求选修10学分以上。专业基础必修课有:机械制图、电气工程CAD、大学物理及实验、电路及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工程电磁场、单片机原理与及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专业必修课有:自动检测技术、电气工程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组态监控及PLC技术。专业方向(共设置两个方向:工业电气自动化和电力系统自动化)必修课有:自动控制系统、电气设备、工厂供电、虚拟仪器技术(工业电气自动化方向);电力系统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供配电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专业任选课有:电气安全技术、电源技术、发电厂电气部分、电气专业英语、电气测量、电机电气控制、新能源发电技术等。在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上,除了与课程理论教学相结合的课内实践环节外,还包括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综合素质拓展项目,其中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实习实训模块、课程设计模块、毕业设计模块等,综合素质拓展项目包括学科竞赛和专业技能比赛、科技活动、创新创业类活动等,学生在校期间要求选修4学分。专业毕业要求学分达175学分。
通过上述比较,不难看出大陆高校无论是在修习的学分、专业课程数量、实验和实践教学环节的要求等方面均高出台湾地区的课程设置。同时,由于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环节也同样引入了业界力量,因此开设的课程名称、课程新颖度也不亚于台湾地区。笔者认为大陆本科学生在专业素养方面略高于台湾地区学生,但在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比台湾学生逊色。因此,造成两岸本科毕业生创新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而在于两岸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不同、教学实施具体过程、教学评鉴和改进机制。笔者认为该所台湾地区大学在以下几方面的理念和经验特别值得大陆新建本科院校学习和借鉴。
2 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和经验
2.1 以学生学习成效作为成果导向教育(OBE)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
该校转变了传统以师为本的教学理念,将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学习的主体和主动学习者,重视学生学习成效的教育产出。形成了“以未来为起点,以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能力做策略性的设计,课程规划、教学方法、评量方式、学习资源规划及配置皆以成效为核心而开发,从而达成学习者均成功的”成果导向教育理念。
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和能够迎接未来挑战的跨域人才为目标,以学生六大核心软能力和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为成果导向。其中六大核心软能力包括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自我省视学习和终生学习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用合一的关键能力,也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对于学生自身的后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落实成果导向下的持续改善机制
通过建立合理的持续改善机制和评鉴、评量机制,规范教学、教师管理,不断提升教学品质。建立的持续改善机制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持续改善机制主要包含内部和外部双回圈。其中,外回圈通过“毕业生流向调查、国家社会产业调查、校务咨询委员会”等意见反馈途径,获得“学生学习需求与学校学习资源共享、学生能力、职场升迁能力”等回馈信息,形成学校层面的培养目标及专业的核心能力,校级培养目标经过多元评鉴、评量后重新反馈给社会和用人单位。在院系层面的内回圈里,首先是由各级课程委员会(成员必须纳入校外学者、产业及学生代表)根据校级教育目标及专业核心能力规划课程,建立专业和各课程基本/核心能力达成指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量化或量表检验教学成效,学生通过问卷等方式间接反馈教学成效,系部委员会根据多元评量结果,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从而令课程、教师、教学、设备等获得持续改进。
图1 持续改善机制示意图
2.3 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通过引入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以CDIO
2.4 深入开展产学合作
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和丰富的校友资源,加强与业界的产学研合作,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学程核心能力培养和课程设置,持续改进教学,形成良性循环。学校通过签订产学联盟,引进了外部教学资源。
教师通过加强与业界的动态联系,及时了解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与企业合作开发,保持了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和业界需求的一致性。学生则通过选修教师以产业真实问题为导向的终端课程和专题式课程,提升学习动机,从而厚植了学生就业力,培养产业界需要的人才。
2.5 建立了一支精业的师资队伍和较完善的师资评鉴制度
建立了一支具有业务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经验丰富、团结协作的高素质教师团队,上下同心,有效地保障了学校各项发展目标和规划的顺利贯彻。同时,学校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师多元评鉴制度,有效维护了师资队伍的稳定。
3 结束语
近年来,两岸高校往来频繁,台湾地区大学的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正逐渐被大陆大学所熟悉和借鉴。但是,我们在学习和借鉴台湾地区大学经验的同时,还要清醒地看到两岸高等教育存在的明显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包括目标差异、思维差异和系统差异
参考文献
[1]张哲彰,刘国买.台湾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策略评析[J].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13(5):475-479.
[2]王令宜.台湾高等教育实施“奖励教学卓越计划”之探究设[J].大学,2013(2):41-49.
[3]崔萍.台湾高等教育评鉴制度的构建及启示[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93-95.
[4]陈春林,朱张青.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工程学科教育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10(1):56-60.
[5]王刚.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解读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6-87.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8
关键词:高职,队伍建设,薪酬激励
0 引言
薪酬激励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根据劳动者的劳动特点和劳动成果设计出的一套能充分调动劳动者工作积极性的劳动报酬发放标准和方式。在如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 教师是否愿意坚守自己的教学岗位, 是否愿意为教学工作投入全心全力, 都取决于他们所能得到的薪酬是否具有竞争性和激励作用[1]。
现有高职院校大多由中专升格或是专科学校合并成立, 与本科院校相比, 高职院校的现状可以用“先天不足, 后天薄弱”来形容。教育经费投入本就有限, 不少高职院校还存在着校舍狭小破旧、实训场地设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环境、科研条件不甚理想的问题。许多高职院校为生存发展需要, 不得不花大力气在硬件设施建设上, 同时招生宣传、就业安置、师资引进培养都需要经费支持, 有限的资金要掰成几份用, 难免影响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虽然各学校都出台了一些稳定人才、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 但是与本科院校及一些财力雄厚的企业相比, 这些优惠措施显得贫乏无力, 显效甚微。另一方面, 现行的薪酬分配制度论资排辈, 高职院校中高职称、高工龄的教师收入较高, 而处于成家立业阶段“上有老, 下有小”的中青年教师们虽然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 但在主要以职称工龄定酬的分配制度下, 无论课时还是津补贴都处于较低水平, 这种付出与得到的不对称必然会影响他们的从教热情。
在其他条件如管理体制、教育经费投入等因素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情况下, 高职院校新型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无疑是高职院校稳定教师队伍最直接、最便于实施且最容易见成效的方法。
1 更新观念, 重视薪酬激励在稳定高职教师队伍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本身就存在着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教师承受着比普通高校教师更大的工作压力。一方面高职生源较差, 多为高考录取层次中居于低层的专科院校第三批次学生, 少数优质生与大量低质生并存, 高职院校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基础薄弱, 学习习惯和自觉性较差, 工作难度较大。同时学生本身也存在着自卑、对前途迷茫等不良心理,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不仅要担负起专业教学的责任, 还得肩负起心理辅导和职业引导的重担。另一方面, 高职教育本身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特殊要求, 也决定了高职教师不仅要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 对高职教师本身所须具备的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当这种难度和压力与高职院校教师收入待遇不成正比时, 部份教师就会放弃高职教师这一职业, 跳槽到待遇更好或是压力较小的单位。
高职院校新型薪酬激励机制的构建, 必须认识到高职教师这一职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更新观念, 要认识到薪酬不只是起到保障作用, 还有激励作用。薪酬水平决定了高职院校教师岗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和人员的稳定性, 薪酬比例影响着人才激励的效果和“人心”所向, 构建能满足教师物质、精神需要的客观公正的薪酬制度, 是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保证, 对高职院校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应争取多方支持, 开源节流, 加强管理, 降低成本, 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加强校企合作, 鼓励和促进校内科研转化成应用型成果, 办学出效益、科研出效益, 从各个渠道增加用于教职工收入待遇分配的薪酬总量, 保证薪酬结构的改善, 激励程度的提高能够真正得以实现。
2 实施和完善岗位聘用制度, 为薪酬激励体系构建打好基础
一个好的激励体系需要一个灵活的用人机制作基础。高职院校要构建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体系, 必须实施和完善岗位聘用制度。首先应按需设岗, 以教学、实训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围绕教学、科研、实训等工作, 保证重点, 兼顾一般。其次应运用科学的岗位评价方法, 充分考虑不同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面、知识更新、备课难易、实践技能、工作量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对各种因素的综合评估, 岗位的贡献和责任, 对各个岗位的重要程度做出清晰的界定, 保证按岗定酬的客观公平, 为薪酬激励机制的有效发挥打好基础。再次在选人用人中要引入竞争机制, 采取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聘任的方式聘任教职工, 让具有同等任职资格的教师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去竞争同一岗位, 而不是按行政职务、专业职称和工作年限、任职年限来定岗, 形成“能者上, 庸者下”的用人格局。淡化身份, 强调岗位, 同岗同酬, 对于那些实践能力强但却因管理体制无法取得正式编制的优秀人才 (或从企业外聘的兼职教师) , 也要一视同仁, 按其所聘岗位与正式在编职工一样对待, 灵活操作, 严格管理, 同岗同酬, 解除人才的顾虑, 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3 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为导向, 构建合理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
亚当斯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 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 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 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 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因此, 高职院校应以“效率为先、兼顾公平”作为教师薪酬激励的导向, 把握好竞争性、经济性、民主性、公平性的原则, 既要考虑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 体现出教师的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 又要考虑高职院校自身承受能力, 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民主决策的基础上, 构建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 既体现外部公平 (即教师所获得的报酬比得上其他同水平同层次高职院校相同工作的教师的报酬) , 又体现内部公平 (即在学校内部依照教师从事工作的相对价值来支付报酬) 和个人公平 (即仅依据教师个人的诸如教学水平和资历等个人因素对完成类似工作的教师支付相同的报酬。) , 切实提高教师的薪酬满意度。
高职院校构建合理有效的新型薪酬激励机制,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分层次激励, 体现向教师倾斜, 尤其是向双师型教师倾斜。处理好教师与行政人员的薪酬结构比例, 分别对教学人员及行政人员设计相对独立的薪酬体系, 以教学、实训、科研为主体, 将行政人员的待遇与教学科研人员挂钩, 薪酬体系上行政人员与教学人员岗位类别档级具备一致性, 薪酬计量上管理人员也要以教学人员的岗位工资计算公式和计量单位为基准, 保证薪酬的可比性。加大对优秀教师的激励力度, 重点改善对学校发展和建设至关重要的专业教师待遇, 合理拉开差距。教师薪酬要普遍高于其它类型的人员, 切实体现向一线倾斜。
二是实行宽带薪酬, 在基本工资水平保持稳定的基础上增加绩效工资的比重。宽带薪酬即把在传统的薪酬结构中分为几个甚至十几个级别的层次划分到同一级别中, 同时拉大每一个薪酬级别内部薪酬浮动的范围。薪酬激励以能力为基础, 与岗位挂钩, 与绩效挂钩, 让教师的薪酬增长与教学水平或科研能力提高挂钩, 而不是只取决于个人职称的提升和工作年限的长短。明确岗位职责, 按岗定酬, 在工作量核算上, 将“量”和“质”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仅要体现教学、实训工作量和科研成果数, 也要体现教学、实训质量和科研水平, 干什么事, 拿什么钱, 干多少事, 拿多少钱, 按劳取酬, 优劳优酬, 多劳多酬。这样高绩效的低职称短工龄教师也可以享受到与高职称长工龄教师同样甚至更高的薪酬。
三是激励形式多样化, 既重视短期激励, 也重视长期激励。除工资、奖金、津贴等当期分配的薪酬外, 还可将延期支付引进高职院校薪酬体系。延期支付, 一方面是健全福利保险制度, 在向教师提供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法定福利的同时, 还可根据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和特点设置一些校内员工福利, 如节日奖金、疗养旅游、购房购车补贴等, 保障教师生活, 让教师能安心于教职。另一方面还可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之外根据教师年功长短以股权期权的方式支付薪酬, 在校工作年限越长, 获期权分配就越高, 在规定期间调出学校则不享受期权分配, 对教师形成长期激励的有效机制, 从而稳定教师队伍, 留住人才。
四是外在薪酬激励与内在薪酬相结合。薪酬激励, 不仅指金钱上、福利上的外在激励, 还包括涵盖培训、沟通、管理, 甚至是工作环境等间接的软性回报的内在薪酬。内在薪酬对高校教师的激励作用是不可替代的。高职院校应尊重高职教师教学艰苦性复杂性的特点, 重视内在薪酬激励, 增强教师对工作本身的兴趣。具体讲, 学校应在双师型教师引进、送培、实践技能进修、实用型科研成果等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在职称晋升机制方面予以倾斜, 对双师型教师、实训一线人员、优秀青年教师要特殊培养破格提拔;对于教学、产学研等方面表现优异的教师要及时奖励, 授予荣誉;及时了解教师的个人发展需要, 为其提供到企业、优秀高职院校继续深造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机会, 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条件;创造学校民主气氛, 授予教师参与学校事务决策的权利, 增强教师责任感, 从而实现教师的“自我激励”。通过种种方式, 激励教师充分发挥潜能, 自我价值得到体现, 实现自我成就需要。
4 制定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 确保薪酬激励发挥作用
只有教师感受到薪酬的增长与贡献大小成正比关系时, 薪酬的激励作用才能得到有效地发挥。因此必须制定客观公平的教师业绩考评体系来确保薪酬的正确发放。首先要制定科学完善的考评标准, 考评指标的制定要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 反复论证, 充分考虑高职教学、实训、科研不同岗位的规律和特点, 刚性指标与柔性指标相结合, 对考核指标作更细的分类, 切实反映不同岗位的贡献大小, 可操作性强, 从而提高考核的科学度。其次要规范考评程序, 考评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真实、透明, 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保证考评体系有据可依, 有据必依, 行之有效, 考评结果才能服众。最后教师业绩考评结果要与薪酬紧密挂钩、严格兑现, 有奖有罚, 奖勤罚懒, 才能调动教师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激励内在潜力, 约束负面行为, 促进激励机制的良性循环。此外, 应定期进行教师薪酬满意度测评, 根据教师反馈的信息, 针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不断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健全考核指标体系, 保证薪酬激励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9
摘要: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自2015年7月开始启动,已在全国12个省(区、市)进行了首批试点。技工院校是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关键配角,应主动承担起企业学徒培养的任务。本文分析了技工院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理应担当的角色,提出其在实施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中采取的相关举措,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职业培训 技工院校 企业新型学徒制
2015年7月,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随后,在北京市等12个省(区、市)开展了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每个省(区、市)选择3~5家具备相应条件的大中型企业作为试点单位,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学徒制培训。试点工作通知是下发给各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财政厅(局)的,从人力资源视角来开展试点,重在企业人才培养,旨在完善政策措施和培训服务体系,为企业培养后备技能人才。虽然新型学徒制的培养培养责任主体是企业,鼓励技工院校(培训机构)积极参与,但绝不意味着技工院校,特别是尚未启动试点的地区中的技工院校就该坐观其效、被动作为。
一、技工院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中的角色分析
2015年7月颁布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养模式,即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脱产或半脱产培训。由此可见,企业新型学徒制虽然名称前冠以“企业”二字,但绝不是企业唱“独角戏”,而是主体责任由企业承担,技工院校积极配合,担当关键“配角”,并且责无旁贷。技工院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中必须担当好以下角色:一是深入企业调研,主动寻找合作契机;二是与企业联合招工(招生),并为学徒注册技校学籍;三是与企业共同研究制订学徒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四是为学徒指派指导教师,负责承担学徒的学校教学任务;五是实施工学结合培养方式,采取一体化教学;六是建立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使得学徒工作和学习两不误、学技术与拿证书两全其美。
二、技工院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中的工作举措
2015年7月首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在北京等12个省(区、市)启动,超过全国三分之一,2016年7月第二批试点在河北等10个省(区)启动。对第二批10个试点省(区)的技工院校而言,更要积极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在学习借鉴首批试点的技工院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内行业企业实际,主动与企业对接,制定好本校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举措,笔者建议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深入企业调研寻求合作对象
成立调研小组,深入本地区企业开展培训需求调研,详细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发展规划、企业人才结构、用人需求以及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產规范、职业素养等内容,结合本校专业特色、师资力量、实训条件、教学模式等,客观评判学校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匹配度,凝聚校企利益最大公约数,寻找互利合作的契机。
2.联合招工(招生)
校企共同制定招工(招生)简章,开展招工招生工作。由于企业新型学徒制招工与一般的企业招工不同,招生工作要做好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对培养方式、培养单位(企业和培训机构)、待遇补贴等做出充分说明。在新招用人员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成为企业正式员工的同时,技工院校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为其注册非全日制学制教育学籍。
3.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
成立校企联合教研室,由学校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程技术等人员共同组建,根据企业人才岗位要求,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职业素养等内容纳入培养方案,从源头上解决学校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脱节的问题。
4.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实行“校企双导师制”
为学徒指派学校导师。学校导师应具备熟练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徒专业能力,提升其综合素质和未来职业发展空间。学校参与选拔企业导师,指导学徒进行岗位技能操作训练,帮助学徒掌握提升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双师选择采取“师徒双向选择、校企适当调整”方式,一般校内导师带徒不超过15人,企业导师带徒不超过5人。建立双师交流反馈机制,便于对实施过程跟踪管理。
5.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
加大硬件投入,完善实训设备,建立具备一体化教学条件的实验实训室。采取“教、学、做、考、评”五位一体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整合优化课程内容,建立基本技能、综合技能、岗位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分层次、递进式的模块或项目,形成具体的行动对象。实施小班化教学,打破以课时为单位的教学安排,采用半天或一天为教学单元组织教学。
6.建立弹性学制和学分制
由于学徒的“员工”身份,使得其难以完全脱产而进行全日制学习,学校必须结合企业生产管理和学徒工作生活的实际,采取弹性学制,实行学分制管理。利用学徒业余时间、企业生产淡季分时段开展教学,必要时送教下厂,建立“厂中校”。建立和完善适合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考核制度。学徒累计学分达到规定要求,将颁发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学徒培训期满,经鉴定考核合格,按规定授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
三、技工院校在企业新型学徒制中面临的问题
首批12个省(区、市)的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不过一年多时间,第二批10个省(区)的试点尚未开展实质性工作,因此,试点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诸多难点问题。就技工院校而言,面临的问题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1.选择合作企业比较被动
企业新型学徒制由企业发挥主体作用,试点企业必须是大中型企业,遴选条件比较高。对于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这样的企业较少,这些地区的技工学校参与进来的更少,一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此外,大中型企业一般自身已具备较为完善的培训机构或自主举办技工学校,其他具备同等条件的技工学校难以分一杯羹。对于这些技校而言,选择合作企业比较被动。此外,培训费用等直接利益问题会构成企业选择合作学校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合作的竞争压力必然落到备选的技工学校身上。
2.招工(招生)不易且培养周期长
对于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人员而言,缺乏对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的了解,虽然签订6个月以上的劳动合同,但看到试点二字会产生“试验品”的感觉,且在1~2年的培养期内只取得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学徒基本工资,对学徒的吸引力不够强,招工(招生)不容易。按照市场规律而言,企业招聘人员往往希望能迅速投入生产并带来高效产出,招进学徒进行1~2年的培养,短期内也难以出高效。
3.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投入成本高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 篇10
1 加强军队院校建设,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抓好军队院校建设是开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基本途径的重要内容。军队院校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又有了很大的发展, 为军事人才的培养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与改革开放的新形式和部队建设对军事人才的需求, 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所以, 当前我军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军队院校建设:
1.1 进一步调整完善军事教育制度
要积极稳妥地深化院校体制改革, 形成规模适度﹑专业齐备﹑设备先进﹑运转良好﹑效益很高的军事教育机构和体系, 有重点的办好一批重点院校和综合院校, 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构, 使院校真正成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基地。
1.2 提高人才培养的起点
加强基础教育, 加大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军事专业系统知识的比重;在初级院校以达到大学本科水准为基本教育目标;在中高级院校开设不低于大学本科要求的正规科学文化教育课程, 使我军的军事人才培养植根于高等教育之上, 彻底扭转部队科学文化基础落后的状况;逐步发展研究生教育, 增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比例。
1.3 教学内容改革
要针对新型军事人才素质的需求, 优化知识结构, 强化理论基础, 注重综合能力培养, 更新教学内容, 完善课程体系。要不断加大高科技和新武器装备知识含量, 加大对外军作战特点、未来战争环境和高科技条件下的战法研究, 努力实现从注重知识技能传授向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的转变, 实现从培养“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
1.4 开展英才教育
所谓的英才, 一般是指高层次人才、杰出人才, 也就是邓小平所讲的拔尖人才。军队院校要进行科学论证和规划, 把培养英才作为人才培养的重点。培养的英才主要应包括三部分人:一是具有学士以上学历的复合型指挥人才;二是能挺进学科前沿的高科技人才;三是能够驾驭战役乃至战争全局、治军打仗有方的将才。
1.5 努力建设师资队伍
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员队伍, 既是实现军事教育现代化的主要环节, 也是培养大批新型军事人才的根本性举措。为提高教员的素质, 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员的教学水平。抓好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要建立和完善具有我军特色的严格正规的教员培训法规;要加强科学管理, 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 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教员的积极性、创造性。
2 依托国民教育, 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依托国民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必须打破院校封闭的培养人才模式, 实行开放, 走区域性联合培养新型军事人才的路子。具体可采取两种方式:
2.1 军队不同类型院校校际间联合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将本地区不同性质的军队院校进行联合, 军兵种院校之间联合等, 以提高人才对各个军事方面知识的了解, 提高人才各个方面素质。
2.2 军地院校间社会化区域性联合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社会化区域性联合培养新型军事人才, 就是军队院校利用个地区部分地方高校力量联合培养军事人才, 使军事教育的科学文化教育社会化。
2.3 选送现役军官到普通高等学校学习深造, 加强人才培养深度
军队可与地方教育部门协议, 每年有计划的选取一些有培养前途的军事人才到地方相关院校学习深造。特别是有关信息科学、工程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高学历人才, 可考虑推荐到地方高等院校参加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习。有利于扩展我军继续教育方式, 维持和提高我军军事人才的质量水平。
3 拓宽招生渠道, 建立高素质生源机制
高质量的生源, 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 生源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影响和制约新部队的建设和未来战争的胜负, 而目前军队院校的招生渠道小、范围小, 不能满足部队对人才的要求。因此, 必须建立依托国民教育招生的法规和制度, 从法律上保证招生渠道的畅通和生源的落实。
3.1 建立军队院校招生法规和政策
军队院校招收地方高中学生、大学毕业生及其他特殊人才, 国家必须以法律法规的形式予以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以往的行政干预将失去效力, 必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 把军队招收地方高中生、大学毕业生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同时国家和军队还必须出台与之相配套的政策规定, 以增加军校和军队的吸引力, 提高生源的层次, 保证军队院校招生生源的质量。
3.2 努力营造有利于军队院校招生的社会环境
军队院校招生, 广大生源能否到军校, 其个人是否具备有献身国防的思想固然是决定性的, 但社会环境也是重要因素。因此, 必须通过国防教育, 增强全民国防意识, 增大广大生源献身国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从而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为军队招收高质量学员提供坚强的社会环境保障。
4 丰富军事人才培养路径, 完善培训方式
目前, 我军官兵的素质与信息时代军事人才标准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要缩短差距, 尽快促进人才成长, 做到早出、多出新型军事人才, 必须改变陈旧的人才培养观念和方法, 丰富培养路径。
4.1 建立完善的人才在职培训机构
军事人才在职培训离不开健全的机构作保证。一是应着眼未来信息作战特点和当前信息作战准备需要, 注重岗位培训, 重点放在学习信息技术、信息战军事理论及战法研究上, 夯实信息作战人才的综合素质。二是部队可以把院校、科研所或地方电信网络公司的专家或技术人员请到部队来, 举办培训班, 传授新技术, 开阔人才视野, 拓展人才知识面。三是应经常进行示范性信息战训练, 让参加培训的各级军官进入状态, 找到感觉, 研究战法, 着力提高部队实行信息作战的能力。
4.2 充分利用国家教育资源培训军事人才
军队信息化与国家信息化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性, 应树立国防信息人才的意识, 在坚持以军事院校为主的情况下, 依靠地方院校弥补军事人才培养数量与质量的不足。
4.3 扩大岗位交流、军兵种间交叉任职、代职的规模
注重岗位交流、军兵种间交叉任职和代职在军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打破专业界限, 使不同专业的干部互相渗透、互相融合、互相学习, 逐步形成跨专业、跨部门、跨军兵种的岗位交流复合型人才群体优势, 使干部在不同岗位上获得工作经验。
4.4 加大国际间军事交流的力度
加强国际间的军事交流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军事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这方面存在进一步拓展的广阔空间。比如, 增大优秀指挥员到国外军事院校学习的数量, 增大观察员的数量, 扩大出国考察人员的数量, 以拓宽视野, 更新观念, 丰富知识。同时还可以请外国专家讲课, 组织联合军事学习和训练, 通过扩大交流的广度和深度来研究外军, 借鉴经验, 不断提升我军的指挥水平。
摘要:随着以信息化为核心的新军事变革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 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对军事人才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 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 经得起风浪考验的新型军事人才队伍, 是军队建设的当务之急。
【新型综合性本科院校】推荐阅读:
新型综合排水系统08-07
陵川县石佛沟新型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简介05-11
新型本科院校08-13
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05-25
浅谈技术院校培养新型技术人才的措施06-18
新建综合性本科院校06-11
高等综合院校08-01
师范综合院校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