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角色

2024-06-11

新型角色(共8篇)

新型角色 篇1

传播学理论中的“意见领袖”, 可丰富到校长角色中, 给校长的专业发展以新思路, 拓展校长的路径选择。本文力图论述“意见领袖”角色校长的要素, 校长成为“意见领袖”的内在机理以及其实现的路径。

一、校长“意见领袖”角色的内涵

校长的思维对学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不同角色类型的校长都有其领导学校的侧重之处。而“意见领袖”作为一种新型的角色, 有其全新的定位与特质。在与校长其他角色类型的对比中, 我们可以看出校长“意见领袖”角色的优势。

1.“意见领袖”在校长角色中的定位

“意见领袖”最早出现于拉扎斯菲尔德所著《人民的选择》一书中。拉扎斯菲尔德在选民投票时发现, 很多人的投票态度是受一些“意见领袖”影响的, “在影响选民的投票决定方面, 人际接触的影响似乎不仅比大众媒介更经常, 而且更有效”。[1]他在二级传播理论中阐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 将信息的传播模式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的方式进行, 即观念从媒体传播给“意见领袖”, 再由其传达到人群中不太活跃的部分。“意见领袖”由于其应用领域的特殊性, 在校长角色的构建中属于全新的概念, 因此要借鉴其在传播学中的概念重新界定“意见领袖”校长角色。

(1) 校长“意见领袖”角色的内涵。“意见领袖”的本意是指广泛接触报刊、广播、广告等媒体, 对有关事态了如指掌, 在人际传播网络中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 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那么作为一种校长新型角色, 教育的特殊性使得“意见领袖”重点不在于传媒的导向性, 而在于个人的威信力。校长在学校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引领作用, 有着教育者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意见领袖”角色校长则兼具教育者与管理者的特点, 并融合了信息导向与推动者的特质, 更适应当前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在教育信息传递的过程中, 扮演着把握主流信息方向, 指引学校发展路径的角色。

(2) 校长“意见领袖”角色的本质。“意见领袖”要对受众群体产生影响力, 不仅要有强大的公信力、较高的追随价值, 还要有广阔的信息获取渠道, 以及较为专业的信息识别能力。因此从本质来讲, 校长“意见领袖”角色是符合当今时代潮流的, 权威性与专业性的结合, 在教育领域享有一定的群体地位并能够带动其发展。作为“意见领袖”角色的校长, 从事的是教育信息的摄入与反馈, 其中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更为严苛。

2. 不同校长角色的特性概括

校长角色的分类有很多种, 本文选取“保姆型”“经理型”“专家型”三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角色作为分析的对象。

(1) “保姆型”校长的角色特质。“保姆型”校长通常以人治为主。“像花匠, 懂得怎样‘修剪树枝、美化环境’;像孔明, 擅长‘草船借箭’的计划与执行;像包工头, 知道怎样把‘房子’造得最有效率”。[2]“保姆型”校长重视把握学校的现状, 在对学校当前事务的处理上较为恰当、有效, 通常为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日常事务的处理者, 常常事必躬亲、尽职勤勉。这种类型的校长通常以其勤政的形象, 赢得良好的声誉, 并带动、激励全校师生。

(2) “经理型”校长的角色特质。“经理”作为经济学中的词汇, 放在学校层面中带有很浓厚的行政色彩, 即科层制的理念。“经理型”校长一旦被任命, 就有了管理学校的合法权利, 影响力主要来源于其职位所赋予的权力, 角色任务通常指向“事”或者“工作”、因事设岗。这种类型的校长常给师生带来冰冷的距离感, 不注重人际交往, 而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校目标的实现、任务的达成以及学校的建设上。

(3) “专家型”校长的角色特质。这种类型的校长在专业技能上毋庸置疑, 拥有广博的知识, 具有深厚的专业技能, 通常为一个学科领域的带头人。“专家型”校长相对弱化了其管理职能, 而是行政层级较高的言传身教的教育者。这样的校长以其专业权威领导学校, 注重学校的学科发展、教学质量。对于中小学校长来说, “专家型”校长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方法示范, 而且是办学理念与学科教学理念的最佳融合示范。[3]

3.“意见领袖”角色的优势分析

(1) 比“保姆型”更专业。“保姆型”校长是以事务为评价标准的校长, 对于学校未来的发展缺乏考量, 满足于现阶段任务的完成而无长远规划。其事必躬亲的处事风格常常成为下属进步发展的绊脚石, 不敢放权则让学校处于停滞的状态。而“意见领袖”角色校长则以为学校提供信息导向为己任, 具体信息的处理、操作则放权给各部门的下属。这样就使工作的运行更专业、分工更明确、事务的处理也更有效。

(2) 比“经理型”更民主。“经理型”校长以其森严的部门层级体系使学校更具企业化的特质, 但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又使其不完全适用于企业的处事方法。教师之间合作协调的需要、各部门之间的交叉配合则更需要民主的空间与相对自由的处事原则。“意见领袖”角色校长则更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在学校内部事务的处理上, “意见领袖”校长以其公信力的权威促使意见统一、整合, 在各部门之间以头脑风暴的方法探讨问题, 并最终以更加民主的形式决定。

(3) 比“专家型”更全面。“专家型”校长在校本发展中的作用毋庸置疑, 学科建设相对卓越, 但其对学校整体规划建设把握不强, 缺乏“领导者”的素质。而“意见领袖”校长以其领袖的处事作风与强大的号召力, 使得学校这个整体为其共同的目标而奋斗。因此, 可以说“意见领袖”角色的校长比“专家型”校长更全面。

二、校长成为“意见领袖”的内在机理分析

校长“意见领袖”角色的养成有其内在的机理, 它通常体现在以下三个层层递进的条件中。一是个人“自我实现”力的推动, 即个人的意愿及其努力的方向;二是校长对学校的推动, 即校长这一要素在学校这个整体中的积极影响;三是校长对所在区域乃至整个社会的推动, 可以用管理学中的“蝴蝶效应”来加以印证。

1. 心理学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 他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发自人的内在需要, 这些需要有着高低不同的层次结构, 它是由低级过渡到高级的现实的动态需要系统。校长作为发展较成熟的个体, 大多已经完成了中低级的需求, 在社会中有了一定的地位, 这时他的发展需要更加专业化, 且又有可操作、可借鉴的理论指导。马斯洛说:“自我实现的动力是人的内部存在着一种向一定方向成长的趋势或需要。”[4]可见, 自我实现是人的内在本性最充分的展现。我们不妨把校长成为“意见领袖”看成是一个校长自我实现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校长会根据自身所处的不同阶段给出不同的发展策略。“意见领袖”角色是校长自我实现的一个更高层面的阶段, 也可作为校长自我超越的一个较高层次的追求目标。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校长如果能以“意见领袖”为自己的意向, 并将其内化为信念, 作为自己的追求境界, 将“意见领袖”的正能量广泛运用于教育界的信息传递中, 则这一过程就会成为校长进行自我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2. 哲学的系统与要素关系原理

任何一个事物都存在着系统和要素两个方面。学校与校长的关系就是教育界中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校长是学校组成要素中的一环, 学校是校长自身发展赖以存在的环境, 二者紧密联系, 不可分割。校长是学校整体发展中较为关键的要素之一, 校长往往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品质;一个优秀的校长, 其优秀的一面会感染整个学校;一个有着“意见领袖”意识的校长, 更会引领学校, 实现共同的突破与发展。“校长个人除了要适应管理角色的要求外, 还必须重新认识他们所扮演角色的性质以及所要履行的责任。”[5]这种责任的履行就是校长这一要素对于学校这一系统的完善义务。因此, 校长若能构建出“意见领袖”的角色, 则会使学校在教育信息的掌握、教育方向的把握以及教育标准的制定上更加准确。

3. 管理学的“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指一只蝴蝶在巴西雨林中扇动几下翅膀, 可能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风暴。就其正面影响来说, 一个好的微小的机制, 只要正确指引,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 将会产生轰动效应。在教育学中, 我们同样可以运用“蝴蝶效应”的正能量, 来促使“意见领袖”角色校长带动整个教育界的发展。一所学校的校长之于整个教育界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 但一个“意见领袖”型的校长在带动一所学校的成长中, 无疑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边社区, 进而推广到更远的领域。“左右或制约现代学校发展的因素纷繁复杂, 而且有的因素在初期并不显眼, 似乎远离领导工作的中心, 无关大局, 殊不知, 它所产生的影响力却如同‘蝴蝶效应’般呈指数级增长”。[6]因此校长“意见领袖”角色的构建可以利用“蝴蝶效应”的正面影响来为整个教育界服务。

三、校长实现“意见领袖”角色的路径分析

1. 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提升

校长首先要立足于自身素质的培养, 自我涵养的培育以及专业品质的提高。唯有将自己提升到人生发展的较高阶段, 才有可能以“意见领袖”角色为目标, 实现自我提升。

(1) 课堂教育不可忽视。课堂是学校最基本的组成要素。程晋宽教授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 学校领导首先必须是教育领导, 具有教育使命感, 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把课程、教学作为学校领导工作的核心。因此, 构建校长“意见领袖”角色, 不可好高骛远, 必须将教学工作始终放在第一位, 从最基础的做起, 从微观的课堂教育着手, 才能构建起稳固的教育大厦。

(2) 领袖理念逐步提高。校长的治校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的发展高度, 校长唯有以领袖为自我定位, 才能以这种内化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同时也会给予学校更高的发展标准;校长唯有具备广阔的视野, 才能激励整个学校不断地寻找进步的空间。

(3) 信息把握渐次准确。校长要想成为学校发展的“意见领袖”, 对信息的大范围获取是构建的基础, 进而对信息进行有效筛选与甄别, 最后对有价值性的信息进行传播。在这一过程中, 对信息的把握是对校长能力的一个考验。“意见领袖”角色的构建必须要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把握, 筛选出最适合学校发展的、最有价值的信息, 以此不断完善校本发展。

2. 在引领学校发展中实现共同进步

校长不可能抛开学校实际空谈自我发展, 脱离了本学校的实际情况, 就像失去了受众的“意见领袖”, 没有信息的反馈与完善, 自身的发展就失去了意义, 这种发展是不科学的、不具备说服力的;而失去了“意见领袖”型的校长, 学校也难以将有价值的信息汇总整理, 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展规划。因此, 校长必须依存于学校的环境, 在相互促进中共同进步。

(1) 学校成员资源共享。一个具备强大创造力和凝聚力的学校团队才是一所学校经久不衰的活力源泉, 而“意见领袖”要担当的角色正是这些源泉汇聚流向的引导者、融合者和推动者。所以, 校长应善于听取、总结意见, 真正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 形成强大的凝聚核心, 不断推动学校和团队的健康发展。

(2) 治校理念不断改进。作为一个“意见领袖”, 除了实现团队资源共享之外, 自身理念的提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在总结和融合资源中, 应将自身思想与学校成员的总体意见相结合, 并将自身理念提高到基于总体理念之上的较高层次。

(3) 保证政策的执行力。作为一个领导者, 在资源和思想的层面上做好规划是远远不够的, 政策得不到具体实施就难以证实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因此, 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保证政策的执行力, 使集体的智慧得以在实践中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显得尤为关键。

3. 在与社会的融合中实现良性互动

校长构建“意见领袖”角色, 从最高层面来讲, 是对整个社会的有益回馈。这可以说是对校长最高标准的要求。

(1) 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在集思广益的过程中, 不同的人、不同的社会角色就会有不同的意见。“意见领袖”应站在客观角度对待外围的声音, 并在分歧中积极寻找不同的观点, 从而在决策制定中保持理性的思考, 做出正确的抉择。

(2) 多种思路的碰撞。在交流活动中提出和论述自己的理论, 直面媒体和社会力量, 在批判中总结问题, 在肯定中寻找经验, 让自己的思路始终保持活力, 提高决策的正确率和准确性。我国目前有很多校长培训, 中小学校长应多参与一些不同层次的精品培训课程, 全方位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 敢于直面挑战。“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 在制定政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主观或客观过错造成路径的偏移。校长不能总以领导者的身份自居, 应虚心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批评与指正。作为“意见领袖”, 校长的信息导向对本校或本地区的人员应有很高的说服力, 但不一定适用于更广的领域。因此, 校长应敢于直面挑战, 应对更高层次的审阅。

参考文献

[1][美]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郭镇之, 孟颖, 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2]胡东芳.从“学校保姆”到“学校领袖”——论校长的领袖思维及其养成[J].教育科学研究, 2010 (4) .

[3]肖万祥.浅谈校长治校的方向感——基于专家型、学者型校长的视角[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0 (8) .

[4][美]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 程朝翔, 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5]Bredeson P V.An Analysis of the Metaphorical Perspectives of School Principals[J].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Quarterly, 1985 (1) .

[6]冯大明.“蝴蝶效应”给校长的启示[J].中小学管理, 2006 (3) .

新型角色 篇2

《孟子·尽心上》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第三乐指的就是光荣的教师职业,得到天下优秀的人才进行教育。2013年,在线教育在中国大地又重新燃烧。在线教育是指一种基于网络的学习行为。无论线下传统教育还是在线教育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教育的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目前线下传统教育仍旧占绝大多数,习惯了线下教学的教师们,在应对在线教育风暴时应该怎样武装自己?103网校一线教师给出合理建议。

思想的改变。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最突出的因素就是加入了互联网,让受教育者可以随时随地,无限制的学习。我们不可否认,线下教师每天也在接触着互联网,但是使用途径存在差别。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使用者提供大量的信息资讯及娱乐、购物等活动。线下教师向在线教育转型时,要学会正确看待在线教育。在线教育的本质也是教育,不能将在线教育简简单单的看作为互联网产品,要认识到在线教育的重要性,要做到与线下教育一视同仁。

技能的改变。在线教育对于教师的要求除去专业知识外,也要具备一定的IT技能,要尽可能多的了解互联网常识,能够学会正确使用互联网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和技能。

授课方式的改变。没了教室,远离了学员,但教师依然要传道授业。与传统教育方法不同的是,在线教育需求短小精悍的内容,长篇冗余、乏味的灌输式教育就远远不能让学员满意。教师要做够功课,了解学员网络学习的习惯以及学员记忆习惯。其次,要习惯录制课程。当课堂下面没了学员,而是一台冷冰冰的摄像机,有多少老师会习惯不得而知,但是很多老师不习惯才是真的。没了传统课堂的互动,教师要思考怎样保证课程的吸引力。最后,要更改督导学员学习的方式。线下课堂的督导很简单,只要教师站在教室或者窗口,她的威慑力也足够让学员心惊胆战。但互联网将教师与学员的距离隔成未知数,教师对学员的威慑力和压迫感就远远减小,作为在线教育的教师,不能只是单一的监督,更多的是让学员激起对课程的兴趣,让学员自己发现学习的乐趣,自己学的效果要比被逼着学更明显。

新型角色 篇3

【关键词】新型师生关系  英语教师  课堂角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70-02

“人本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追求教师与学生之间在社会关系上的民主平等性,教育关系上的合作相长性,心理关系上的和谐相容性。英语是一门使用非母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学科,其学科特点要求英语教师扮演更多的课堂角色以适应新型师生关系。

一、“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师生关系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了一种重视研究人的本性、动机、潜能、经验与价值的心理学思潮和革新运动,即人本主义心理学。其中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在学校这个特定的研究背景下,他进一步改称为“以学生为中心”,即人本主义教育观的核心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教育观的前提是建立信任感,体现在师生关系上,就是平等。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教师从绝对权威转变为学生的促进者、鼓励者、合作者,以班级普通一员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英语课堂中,语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语言本身也是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的融合使得英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区别开来。这也意味着英语教师承担着更多的课堂任务。

二、英语教师的课堂任务

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是多重的,给学生提供语言输入与示范,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语言输出辅助。

1.语言示范

在我国,英语作为除汉语以外的第二语言,目前被使用的频率和范围仍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学生无法沉浸在目的语即英语的环境中。于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的目的语便成了学生语言输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教师的语言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理解教师语言的基础上不自觉地捕捉教师语言的超音段特征即声调、语调、重音、韵律等,对教师语言进行模仿,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尤其是发音的准确性和口语的流畅性。

2.环境创设

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育环境论”一直是国际教育理论界的热点课题之一,探讨教学环境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和对学生身心发展的作用,而教学环境由两个部分组成: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相比于校舍建筑、教学工具等物理环境,心理环境得到了更多关注。心理环境又称社会环境或精神环境,是一种隐形的特殊环境,虽然只能间接感受和驾驭,但却无所不在,是课堂教学赖以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如人际环境,包括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教学气氛,包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态度情绪和课堂秩序等。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要积极的心理环境,因此教师有责任促使积极心理环境得以生成。在课堂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优化学生的组合方式,比如,在一般的小组讨论中采取同质组合,而在解决稍有难度的问题时,采用异质组合,明确分工,使小组成为一个有领导、有主线的小集体。那么融洽、互助的同伴关系得以形成,凝聚的集体气氛得到加强,有利于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我,给思维火花的碰撞创造了可能。

3.输出辅助

英语课堂中的师生语言互动通常以问答形式展开,优秀的英语教师善于挖掘师生对话中蕴藏的机会,为学生做有意义和高质量的语言输出提供辅助和引导。“协商”(negotiation)是教师为学生提供输出辅助的有效方式之一,包括意义协商和形式协商。通过理解核查(如Do you understand?)、请求澄清(如Could you repeat please?)、自我澄清或释义(如She got lost on her way home from school. She was walking home from school and she got lost.) 以及确认核查(如Do you mean that?)等方式,教师为学生创造语言组织和输出的机会,使学生聚焦于意义,加深学生对于英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的理解。对于学生英语输出过程中产生的错误,教师则可利用形式协商给予提示。例如:

S He speaks so quick.

T Excuse me, he speaks so ?

S Quickly?

学生在第一次语言输出时犯了一个语法错误,于是教师引导学生重新审视刚刚的话语,让学生意识到这个错误,显然这种方式成功了,学生立刻改正了之前的失误。通过对语言输出的重新加工,学生聚焦于语言的形式,自动重构和完善语言,培养对语言的敏感度,也有利于打下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三、英语教师是课堂中的“重要他人”

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的多重任务与他们所扮演的多元角色是对应的,而这样的多元角色就是“重要他人”,课堂教学过程即“重要他人”角色发挥作用的过程。佐藤学(2003)将教学实践活动概括为客体、他者、自身三个要素之间的互动,教师通过与三个要素之间的对话建立关系,其中教师“同客体世界状况的对话”是个体认知的过程,“同课堂内外中他者的对话”是一种社会过程,“同自身的对话”是个体的内省过程。在英语课堂上,教师除了完成自身与三个要素的对话,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参与到他们各自与客体(语言环境和知识)、他者(教师和同伴)和自身的对话中。

在新型师生关系背景下,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营造积极的教学环境。而标准、优美的语言示范既可以是学生语言学习的得天独厚的有利平台,也可以是课堂学习中有机的软环境。教师呈现知识或学习任务,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或尝试完成任务,教师检验知识吸收或任务完成情况,给出策略指导和必要辅助,学生进行修正和反馈,在反复改进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使任务至臻完善。这是日常教学的一般环节,教师也正是在这种模式中充当着语言示范者、环境创设者和输出辅助者,以“重要他人”的角色组织课堂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促进语言学习。

参考文献:

[1]徐锦芬,2015,外语课堂研究:回顾与展望[J].当代外语研究,(9).

新型角色 篇4

教师角色既代表教师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地位与身份, 同时也包括含着社会所期望与教师个人表现的行为模式, 它既包括社会、他人对教师的行为期待, 也包括教师对自己应有行为的认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 新课程标准的确立, 无论是从世界发展趋势看, 还是从我国新课程的发展要求来看,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的师范教育培养新型的语文教师, 因此就小学语文教师的角色定位谈自己的几点建议:

1 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 一些语文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思路, 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设计教学, 是完完全全的课程管理者, 课堂的“霸主”。这样的语文教学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剥夺了学生学习自主性, 摧残了学生的自信心。另外, 教师似乎更青睐于“我讲你听”“我教你学”的教学模式, 教师是知识占有者, 成为知识的“传声筒”。

语文教师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语文知识, 这种角色本身是不能淘汰的, 但是我们应该注意与以前不同的是, 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不应以灌输为主, 而应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我们老师对学生最常用的一句话就是:“给我背!”“给我背”说明老师以领导者的角色出现, 没有以学生为主, 是老师强迫学生背, 学生会对学习有兴趣吗?当然不能。如果这句话能变成“和我一样背”或学生说“我要背”, 也许就能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为主, 不是以老师教为主。作为引导者,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并不清闲, 他要积极地观察, 认真的引导, 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契机, 及时地推波助澜, 正本清源, 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作为引导者, 教师并不只是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的引导者同时也应该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语文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尤其是基于语文学科人文性这一特点。语文教师应具有十分强烈的责任心, 要真正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塑造学生美好心灵方面下功夫, 应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高度责任感。

2 教师作为真诚的赏识者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优点与亮点。

在以往应试教育教育体制下, 关注的只是学生的考试分数。教师赏识的是那些成绩出类拔萃的学生, 似乎成绩好便一切都好。教师的目光更多地聚焦在那些所谓的“好生”身上, 而忽略了那些发配在偏远角落的所谓“差生”。似乎好生便一切都好, 差生就什么都差。事实果真如此吗?其实不然。好生出类拔萃的成绩有时似乎并不能掩盖道德的缺位, 差生一塌糊涂的成绩有时似乎也并不能遮蔽品德的闪光。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分数论英雄, 因为文化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但不是唯一的指标。除此之外, 教师不仅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与运用方法的优良行为更要赏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3 教师作为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领者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极大地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 教师的角色不只是传授书本知识, 而更多的是要引领学生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独立处理各种信息, 获取所需要的知识。因此, 掌握现代化教学技术将成为教师职业素质的重要一环。教师掌握信息技术和运用信息技术于语文课堂的能力, 会直接作用于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语文教学中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必须遵循语文课堂教学的规律, 使之成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 不能用单纯的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启发, 不能只强调容量, 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 使之为学生提供新知, 创设教学情境, 活跃思维, 引导学生对重点、难点做深层次的思考, 从而实现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整合。教师也不应是多媒体的消极执行者, 而应是直接的建构者和参与者。语文教师应当是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领者, 要在语文课堂中身体力行教会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收集、鉴别、梳理和使用信息的能力。

4 教师作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 对于一个人来说, 学习是生活, 学习是工作, 学习是一种责任, 学习是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不再只是受教育者的任务, 也是教育者的任务。教师以教书育人为指责, 担负着传承文化、培育新生代的历史重任, 理应成为终生学习的先导。

语文教学不仅是一门技术, 更是一门艺术。要想把语文教学艺术化, 教师就必须将自己的一桶水变成长流水, 就必须把寂寂无声的死水变成潺潺流淌的活水, 就像是一个随时都有活水流出来的自来水龙头, 不管学生什么时候要用水, 要用多少水, 都可以自如的流出来。而储存活水的途径就是不断学习, 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 学习科学的教育理论, 只有不断学习, 猎取各方面的知识, 让自己具备广博的文化知识素养, 才能在教学中需要的时候从自己储备的知识仓库中信手拈来。因此, 新型的语文教师必须是博览群书、笔耕不辍的实践者, 要不断加强文学修养, 要经过良好的职前训练、妥善规划的实习以及持续不断的在职进修, 才能日趋成熟。

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培养新型的语文教师, 这就要求我们要积极的参与教学实践, 调整教学过程中的错误的或失当的角色定位, 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成为学生的赏识者;成为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领者;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语文教师在教育舞台上的历史定位将发生质的变迁。分析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当如何重新定位, 认为语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引导者;成为学生的赏识者;成为现代化信息教育的引领者;成为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关键词:语文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倪文锦.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 1.

[2]傅国亮.走向理想课堂——新课程基本理念与基本问题透析[M].北京:人民教育编辑部, 2005, 10, 10.

[3]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

新型角色 篇5

传统教育观念,将教师定位于“知识传授者”,强调教师以知识传授为主,强调信息交流单项传输和教师的权利。而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不能再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应该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幼儿教师新的定位一方面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幼儿疑惑的解答者,还应是幼儿的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倾听者;是问题的设置者;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咨询者。教师要改变过去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幼儿积极主动学习的态度,变“教师教”为“幼儿学”,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单项信息交流”为“综合信息交流”。

一、成为倾听、观察,理解型的教师

“倾听”在教师的工作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倾听、观察行为无疑可以向孩子传达教师对他们的关注、重视、尊重和欣赏。在倾听、观察中教师能捕捉到孩子瞬间即逝的现象和变化过程,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获得第一手材料;能发现幼儿谈论的热点话题,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热点,分析幼儿的探索需要,从而确立起幼儿感兴趣的主题;倾听、观察孩子还体现在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已有经验,即孩子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如中班的科学活动“好用的牙刷” 结束之后,好多孩子对“刷子”产生了兴趣,于是主题活动“刷子”生成了。孩子们与家长共同收集资料,有的从家里带来了鞋刷、杯刷,老师也同样为孩子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刷子,有水池刷、眉刷、口红刷、油漆刷等等。特别是在开展“探索型”主题活动:如何使用刷子的过程中,通过让孩子看一看、摸一摸(了解外形特征);拿一拿、用一用(学习如何使用);交换使用刷子(了解各种刷子的用途);记一记(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从而在充分感知与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了技能与经验。我想:正是由于教师的留心观察、倾听才发现了来自幼儿的活动主题,当活动的内容是他们所喜欢和感兴趣的时候,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幼儿的潜能才得到了真正的发挥。

二、成为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幼儿随时都可能会产生许多问题,但由于年龄的特点和经验有限,他们往往还不会归纳事物的特点,这时就需要老师及时的介入和引导,使探索深入下去,从而促进孩子的主动学习。例如有一次我带中班孩子们在菜地里种植青菜。孩子们一边学习种植,一边向我提出“为什么要把种子种到土里?”“为什么要给它浇水?”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我没有急于回答他们,而是给他们抛出了我的问题“把种子放在水里或是直接放在盘子里可以发芽吗?”有的说可以发芽,有的说不可以发芽,当幼儿回答各种不同的答案后,小朋友们都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为了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我提出大家一起做个实验,把种子放在水里和盘子里,过几天再看结果,这又激起了孩子进一步探索种子发芽的兴趣,推动了活动不断向前发展。瑞吉欧有句格言:“接过孩子抛来的球!”教师通过观察,倾听,参与幼儿的活动,掌握幼儿活动的脉搏,把握幼儿活动的方向,使孩子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使活动得以开展、维持、延续直至结束。

三、成为创造型教师

幼儿时期是创造性与创造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因此,发展、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与创造力是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而这首先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成为创造型教师。

教师要相信自己能创新:陶行知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对教师来说,要紧的事是把自己的创造力解放出来;要激发教师创新的意识:幼儿教师要共同参与,创设民主氛围,营造宽松、和谐的心理氛围,建立一个平等、尊重、友好与积极的心境状态,使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教师要善于创设创新的环境:创新教育需要创设民主平等的氛围,易于激发教师的创造力,使教师的生活充满情趣,工作也充满活力;享受创新的快乐:采用以游戏为切入口,抓住孩子的特长,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共同培育智慧火花:点拨幼儿创造的思路,激发幼儿创造的激情,创新从问题开始,敢于异想天开,精于新的组合,善于独辟新境,这也是“创造”的奥秘所在。

四、成为学习型和研究型教师

跨入21世纪,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幼儿教师应该更新自己原有的学习观念,树立起新的学习观。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成长,根据儿童发展的需要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及其他知识,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成为学习型教师。教师要理解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需要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教师进行科研可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研究儿童心理以及行为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有归纳分析能力,综合创新能力,教师还必须具备总结,撰写教育经验与科研论文的能力,成为研究型教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实施中的问题是多种多样的,新课程在改变幼儿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教师的角色,《纲要》中的教师将焕发出新的生命。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专业的学习,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从而获得理论与实践的整合,突破普遍存在的教师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积极地与团体进行合作与协商,为自身教师角色的适应和发展奠定基础。不断完善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创造性和专业发展的能动性,满腔热情地自主提升专业化的水平,为自己创造辉煌的舞台,走向成功。

新型角色 篇6

关键词:通用技术,文化,科技

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在其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均体现出了科学技术与文化相融合的思想。通用技术课程不仅注重学生对符合时代需要、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 而且注重学生对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运用, 注重学生对技术所包含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

文化教育范畴中的通用技术教育是将通用技术作为具有鲜明科学特色和文化特色而实施的教育。这使通用技术教育具备了科学技术和文化内涵的双重意义, 它所彰显的是科学技术的学习和文化的传播。因此, 文化教育范畴中的通用技术教育力求在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中, 一方面要把握好通用技术的科学性、技术性特点, 另一方面更把握好通用技术的文化性特色, 从科学技术和文化传承两个层面进行教学和实践, 避免在教学实践中将通用技术课上成纯粹的科学技术课, 从而忽视通用技术课教学自身的文化教育之责, 忽视通用技术教育的本质要求。

●●以通用技术教育为媒介, 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相融合

新疆的民族文化独具特色, 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心。在这里居住着汉、维吾尔、哈萨克、回、蒙古等47个民族, 由此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质。各民族的文化艺术、风情习俗风格迥异, 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

新疆自2008年9月开始开设通用技术课, 从选修模块中选取部分课程, 以通用技术课堂为媒介, 在课堂中结合新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 建立具有新疆地方特色的通用技术课堂, 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相融合。

在此以通用技术课程中的建筑及其设计模块为例:建筑技术是工业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及其设计是建筑技术的重要内容。本模块对进一步增强应用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 都是十分有益的。

本模块的教学内容共分四个单元:建筑与文化、建筑结构及其简单设计、建筑材料及其加工、建筑构造及其设计。任何技术设计都与技术文化密不可分, 这一点在建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建筑文化博大精深, 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背景, 传达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建筑与文化”的内容将会贯穿在整个模块的学习中。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 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理解建筑是不同民族文化艺术的结晶和时代风貌的写照;通过对典型建筑物的欣赏,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建筑物进行评价。围绕以上教学目标, 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 (1) 以人的需求促进建筑的产生为引领, 引入建筑的起源。学生通过搜集图片与资料, 对新疆当地不同时期各种建筑物进行对比, 感受城区建设随时代发展而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 让学生思考人们对建筑要求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社会变迁、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了解建筑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2) 从分析新疆本土宗教建筑入手, 从建筑的艺术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四个方面阐明建筑的文化特征;通过建筑本身蕴含的四个特性, 让学生理解建筑是各民族技术与文化的结晶, 体现着各个历史时代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 从介绍我国各地的民间传统住宅为切入点, 着重介绍在新疆生活的主体少数民族的民居:毡帐 (是一种便于装卸拆移的帐篷, 为过游牧生活的蒙、藏、哈萨克等民族的主要住宅形式。有蒙古包和账房两种) 和阿以旺 (这种住宅为土木结构, 密梁式平顶, 房屋连成一片, 庭院在四周, 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住宅形式) , 对这两种住宅是民居结构、室内装饰、布置等做详细介绍;从房屋建筑中反映出本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 使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室内装饰物所代表的不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当地建筑多角度的评价与分析, 可以使学生更深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 加深他们对家乡的感情。

●●结论

作为学校教育, 就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强调教育中科学与文化的融合。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实现科学技术与文化相融合, 技术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在新疆, 对于本土学生的教育更应注重将科学技术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 文化教育的传承不仅需要有文化氛围的沃土, 而且必须以通用技术教育为媒介。

参考文献

[1]顾建军.高中通用技术建筑及其设计 (选修2) 教学参考书.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4 (12)

[2]顾明远.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现代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

[3]庄孔韶.人类学通论.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3 (1)

[4]胡小勇, 祝智庭.技术进化与学习文化——信息化视野中是学习文化研究.中国电化教, 2004 (8)

[5]顾建军, 段青.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案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5)

新型角色 篇7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理解

1.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实质

新型城镇化是相对于传统城镇化而言的,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仍没有统一的定义。新型城镇化, 主要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 坚持以人为本, 全面推进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其内涵:一是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合理引导人口流动, 有序稳步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是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原则。推动新型产业、信息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是以全面协调为标准。推动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全面协调发展;四是以生态文明为理念。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 建设绿色低碳的城镇化运营模式;五是以文化传承为特色。保留和利用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风情特色, 打造各具魅力和特质的个性化城市, 保留城市历史记忆, 彰显城镇文化风貌。

1.2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与要求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 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牢牢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与要求, 有助于新型城镇化的健康有序推进, 也为政府定位提供了目标导向。以内涵为基础, 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即集约城镇化、平等城镇化和幸福城镇化。集约城镇化目标的要求在于节约和高效, 主要表现城镇用地、土地利用的高效化;平等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在于公平和一体化, 主要表现为城乡教育、卫生公共服务一体化、户籍制度的突破;幸福城镇化目标的关键在于增强人民幸福感, 主要表现为创造和谐宜居的城市环境, 增强人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 以城市的内涵塑造为基准。三大目标彼此独立, 相互联系, 互为补充和支撑, 均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3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关系

新型城镇化是在内外部条件深刻变化的背景下提出的, 可以说, 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两者既有密切的联系, 又有区别。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联系表现在: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扬弃, 其吸收了传统城镇化的精髓, 如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引导等作用, 关注经济发展, 为城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发展动力;同时摒弃了传统城镇化片面追求土地城镇化、扩大城镇数量与规模的做法。二者也存在明显的区别:第一, 时代背景不同。传统城镇化产生于计划经济时代, 而新型城镇化是经济转型时期的产物;第二, 主体不同。传统城镇化的主体是单一的, 主要是各级政府, 而新型城镇化的主体是多元的, 包括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第三, 目标不同。传统城镇化注重人口的城市化、城镇数量和规模的“数字性”扩大, 而新型城镇化更注重于城镇化“质”的把握, 致力于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等统筹发展;第四, 方式不同。传统城镇化更多的是“自上而下”地实施, 新型城镇化则以“自下而上, 上下联动”的模式进行;第五, 动力不同。传统城镇化以工业化为推动力,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来源除了工业化的推动外, 还包括信息化、城市服务业等新型产业的推动。

2 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定位偏差

在以往的城镇化进程中, 政府成绩不菲, 但与此同时, 因为政府职能定位不清、不准, 使得政府行为出现偏差, 阻碍了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

2.1 越位

所谓越位, 就是政府忽略规划的作用, 排斥企业、农民在城镇化过程中的角色, 将自身膨胀为城镇化过程中的肆意而为的“老大”角色。政府在以往城镇化过程中越位主要表现在: (1) 政府行使行政职权超出了其职权范围, 盲目地行使行政权; (2) 政府的行政行为挤占了市场的活动空间, “看得见的手”触及范围过广, 破坏了市场的运行机制。一度掀起的“造城运动”, 政府低价收购土地, 高价招商引资, 最终导致城镇化粗放式增长问题的出现;三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超出了市场所能接受的范围, 从而使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调节资源无力。

2.2 缺位

所谓缺位, 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 政府对本该其发挥作用、提供公共服务的领域并未承担相应责任, 从而出现“职权空白地带”的现象。政府在以往城镇化过程中缺位主要表现在: (1) 政府没有搞清自己的职责所在, 对本应承担、有能力承担的领域消极作为甚至不作为。 (2) 在政府职权范围内的事项, 政府内部互相推诿, 最终出现放任自流的无序状态。 (3) 政府在为城镇化发展制定规划、政策时, 缺少良好的持续性, 使得政策规划与贯彻执行耦合度不高, 导致城镇化发展的脚步停滞不前。

2.3 移位

所谓移位, 就是政府因为自我定位不准, 工作重心分配、转移出现目标性错误, 进而影响政府职能的有效履行。政府在以往城镇化过程中移位主要表现在: (1) 政府在以往的城镇化过程中, 把工作重心放在基础设施、政绩工程的建设上, 忽视了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产业转型升级, 使得许多城镇“华而不实”, 空有面子工程; (2) 政府在本该引导、放权的领域, 恰恰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最终效果不佳; (3) 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 推动城镇化发展是为了人民, 而传统的城镇化却把人边缘化, 追求城市规模及数量的扩大, 置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于不顾, 本末倒置。

3 新型城镇化建设下的政府角色定位

“政府角色”是将政府人格化的一种定义方式, 政府角色定位即指政府的作用或者职能, 涉及政府的性质、地位、职权范围、行为方式等多个方面。目前, 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合理地定位政府角色, 明确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担负的责任, 划定政府的职权范围。

3.1 集约化城镇建设的构建者

规划是城镇建设的灵魂, 规划的科学性, 决定着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更是实现节约与高效的必要前提。政府应践行好行政规划职能, 加强对城镇化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实现集约高效的目标。

第一, 统筹规划城镇建设规模。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 实现城镇共同发展是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内在要求。要着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大都市, 并以其为中心, 构建区域发展轴线, 发挥其强大的聚集和整合功能, 形成联动效应。其次, 积极发展和完善中小城市, 使其发展成为带动地方经济的“火车头”。同时, 要有重点地发展一批优势小城镇, 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优势互补的城镇发展格局。

第二,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政府要按照统一规划、协调推进、集约紧凑、疏密有致、环境优先的原则, 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 强化中心城区的全面服务功能, 同时要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 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 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 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 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第三, 实现土地利用高效化。要强化规划管控, 严格控制城镇扩张的规模和速度, 统筹各类土地的功能, 促进土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提高。挖掘有潜力的存量土地, 拓展城镇化发展用地新空间, 积极调整城乡建设用地布局。此外, 要完善土地市场体系, 改革城乡二元的土地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扩大市场机制在土地资源配置上的作用范围。

3.2 平等化城镇建设的推动者

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是政府,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政府的义务, 是人民权利的表达。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 政府要明确自己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主体责任, 加快建设包括教育、卫生在内的公共服务领域, 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 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一,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作为城乡的分割线, 在城镇化建设中备受诟病。为引导人口合理流动, 就必须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不仅要放开中小城市、城镇落户条件限制, 也要放宽大中型城市的落户条件。可根据城市的规模和综合承载能力, 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城镇社会保险参加年限为基准, 各类城市制定公平、公正的农民工落户标准。同时, 逐步缩小户籍的附加功能, 如养老、医疗、就业等, 消除城乡户口之间的差距, 让人民公平地共享发展成果。

第二, 努力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农村教育条件差, 这是不争的事实。教育均等化是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共同期待。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 政府要统一城乡办学条件, 加大对农村教学设施、教育经费的投入, 提高农村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逐步缩小甚至消除城乡教育差距, 从而实现城乡教育均等化。

第三, 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改革取得了很多的成果, 惠及了广大的农民。但是, 绝大部分的医疗资源仍集中于城市, 农村缺医少药的情况并未得到很大改观。政府要积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差距, 让全民共享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果。

3.3幸福化城镇建设的引领者

不同的自然条件与文化传统孕育了南北东西差别化的城市特质, 从而形成了丰饶的中华文明的物化表现形式, 对居于其中的人们形成了一种基于文化认同的精神向心力。一个具有幸福感的城市, 更容易获得人们的认同感, 更容易汇聚“全民智慧”加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队伍中来。城市内涵作为隐性软实力, 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第一, 打造城市个性。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 要坚持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拒绝盲目地“以旧换新”, 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 保留和利用不同的历史文化积淀, 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 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要注重保留城市历史记忆, 彰显城镇文化风貌。

第二, 塑造城市形象。城市的形象就如同城市的名片一样, 是城市“走出去”的第一印象。城市形象塑造, 是推进城镇化有序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要寻找城市形象立足点, 强化城市感召力, 规范市民行为, 提高市民精神文明水平, 从而增强市民认同感, 团结一切力量投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

第三, 建设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可持续城镇化的重要保障。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政府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 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 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 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 营造一个和谐、美丽的宜居环境, 提升人们的幸福感。

摘要: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新型城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的城镇化, 与传统城镇化有着根本区别, 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过去一阶段, 我国城乡现代化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也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刻影响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发展质量和整体发展格局。但是, 政府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缺位”、“越位”、“移位”等不良现象, 导致了城市环境出现许多不安全、不舒适的问题。着重从政府定位与社会发展的角度, 探索新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政府角色定位规范, 规正前期行为偏差。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定位,行为偏差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5.

[2]李菁怡.周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政府行为与政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29) :14605-14609.

[3]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 2009 (3) :88-91.

[4]冯奎.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角色[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3 (08) :18-20.

[5]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3 (1) :48-54.

新型角色 篇8

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创新型人才培养包括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等内容, 还包括激发潜能、形成创新力的环境和氛围等, 集中体现为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其中包含三个有内在联系的系统:一是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时间发展来看, 在不同的年级阶段应该重点培养他们不同方面的创新能力, 从入学到毕业就构成了相对完整的创新能力培养时间系统;二是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空间环境来看, 院系领导、教师、学生会、社团等都会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 这些机构和人员形成一个覆盖面很宽的外部创新环境系统;三是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即教学过程来看, 创新课程设置、教材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 构成了一个前后呼应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系统。

二、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分析

1. 辅导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者

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时间发展来看, 辅导员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时间系统中持续性最强。一般而言, 辅导员伴随着学生开学、入学教育、适应教育、专业学习、职业发展规划、创业就业等成长过程直至学生毕业, 是学生的大学生涯中接触最为密切、频繁的教师, 充当着学生学习生活的示范者、疑难困惑的排解者、发展的指引者等角色。

第一, 辅导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思想道德水平、心理素质、情感态度等直接给学生形成示范作用, 影响学生的成长成熟。第二, 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大学生处于成长的转折期, 期间往往面临各种问题与矛盾, 涉及学习、心理、家庭、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认知等方面, 这些矛盾需要通过辅导员老师的积极疏导, 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扫除障碍。第三, 辅导员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发展需求及专业发展前景、社会发展需要, 鼓励学生从入学开始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整合相关信息及资源, 在学生的发展中充当督促者、引导者的角色, 从而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前瞻性指导。

2. 辅导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营造者

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空间环境来看, 辅导员是创新型环境的营造者, 也是创新工作沟通的桥梁。

第一, 创新文化氛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环境因子, 而辅导员往往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主要营造者之一, 在校园文化、学风班风的传承与突破中发挥积极作用。第二, 辅导员与学生有着最为紧密的联系, 辅导员往往是院系领导、相关职能部门、任课教师与学生联系的桥梁, 而这些部门及人员等共同构成了学生创新能力的空间环境, 如果他们能够在辅导员的协调下有序分工、相互协作, 就会形成一个覆盖面很宽的外部创新环境系统。辅导员可以较好地整合资源, 形成合力, 在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形成中发挥优势作用。

3. 辅导员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环节的重要支持者

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环节即教学过程来看, 创新课程设置、更新教材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改变旧的考试模式等, 构成了一个前后呼应的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教学系统, 辅导员为配合保障教学系统顺利开展及优化教学体系提供了支撑力量。

辅导员在其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配合教学人员, 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 帮助学生做好整个大学期间创新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 为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提供重要反馈, 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传统的人才培养教学系统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 然而研究表明,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 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如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吃苦精神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创新型人才培养中所需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往往需借助于第二课堂来发挥作用, 辅导员则成为学生理想信念人格教育和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主力军。

三、对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角色的建议

1. 提高责任意识, 加强自身建设

高校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角色, 彰显了辅导员应该更加明确自身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职责。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及社会的需要, 也是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更是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应尽的义务。因而辅导员应确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责任感及使命感,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及业务素质。首先, 辅导员应学习并实践创新型教育理念。其次, 辅导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技能技巧, 从管理上、服务上以及育人活动中体现创新性。再次, 辅导员应建立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情感, 真正用心投入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事业中。

2. 注重以人为本, 创新教育模式

辅导员在工作中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切实做到以学生为本, 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要坚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了解学生主体需求, 激发学生主体创造性。在工作中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必须用改革创新的精神来对待学生工作,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需创新方式、方法, 做到“四个转变”———变灌输为引导 (启发) 、变被动为主动、变统一为差异、变务虚为务实, 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

3. 建设校园文化, 营造创新氛围

校园文化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强大助推器, 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能力的提高。辅导员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创意思维的空间,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必要的支持。在校园文化建设中, 各种活动的开展对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各种社团活动交流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获取更多更新的信息, 能够成为学生的信息交流平台。辅导员要通过营造开放、公平、民主、自由、进取的文化环境, 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中各种活动的开展, 校园精神的塑造, 学风班风的标榜, 创建一种有利于开发学生潜能, 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公平、民主、自由的文化环境。

4. 加强专业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

对辅导员来说, 增加学生对专业的了解与兴趣非常重要。辅导员要鼓励学生树立对专业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生在专业学习中的好奇心及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求新、求异精神并开发潜能, 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使其对学习保持激情。要加大教科研相结合的力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使学生在科研、生产的实践中培养实际的创新能力, 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科研工作的发展, 同时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创新人才的新型方式。要加大通识教育, 广博的知识是创新能力形成的基础, 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这种欲望是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性活动的重要动机, 同时还要加大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 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包括自学、观察、思考、想象以及独创等。还要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推进素质教育, 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总之,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一项系统工程, 辅导员应通过加强自身建设, 创新工作方法, 从细微之处全面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工作。

摘要: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 辅导员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者, 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环境的重要营造者, 是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环节的重要支持者。因此, 辅导员应着力提高责任意识, 加强自身建设;注重以人为本, 创新教育模式;建设校园文化, 营造创新氛围;加强专业教育, 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创新型人才培养,角色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杨树兵.创新教育论纲[J].教育研究, 1999, (8) .

上一篇: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下一篇:CAD电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