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角色(精选10篇)
记者角色 篇1
新闻记者在媒体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记录着社会信息,并见证着信息的真实与否,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其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比较特殊,是一个独立存在的新闻职业。新闻记者在进行实际采访的过程中,需要具备很多条件,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又要有很强的观察力,要在第一时间发现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记录下真实、准确的信息,再以最快的速度传播给更多的人。
从新闻采集到新闻传播的这一过程中,新闻记者是核心,在整个新闻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闻记者在进行采集、传播的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其自身的角色意识对于社会的职业形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新闻记者要时刻保持自身的角色意识,要不断提醒自己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还原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1 新闻记者角色意识的重要性
在社会生活中,相对其他职业而言,新闻记者这一职业具有其特殊性。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其肩上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其播发的信息代表着社会情况和人们的意愿。所以,新闻记者的角色意识是否能够发展关系到新闻记者这个职业的发展问题。
新闻记者是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新闻记者本身能否完成任务,其自身的角色意识非常重要,如果新闻记者自身能够加以重视便可促进职业任务的完成。新闻事业一直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而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和意识也将紧随时代的发展发生变化。
新闻记者在大众的眼中是一群具有特殊身份的人,人们对于他们的行为赋予了更高的期盼,而新闻记者要在社会中扮演好这个角色就必须具有角色意识,明确自身的社会地位和职责。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在完成新闻任务的同时,塑造符合挖掘新闻事件探究者的形象;另外,也要在缩短与被采访者之间距离的同时,不断提高新闻事件的准确度和真实度。
2 新闻记者的角色发展与职业发展
新闻记者职业的发展实际就是其角色的发展。新闻记者的角色就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客观公正地揭露新闻事件的真相,因为它关系着国计民生,所以新闻事件真正的原因、发展过程和结果都必须是真实、准确的。新闻记者在得到新闻线索后要对其进行探索,并且要以公正者的身份面对大众,不可以偏执、偏激。换而言之,新闻记者要作为公正的代言人出现在新闻事件中,这也是公众所需要的新闻记者形象以及对其最高的期盼。
然而,新闻事件不是固态的,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它随时都会发生变化,而且其发展也不一定会按照新闻记者所预期的轨迹发展,这就需要新闻记者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出相对合理的处理,由此体现出这一特殊职业的特殊职能。
为了把新闻工作完成得更好,作为新闻记者要在最快的时间内进入到社会角色,并将角色进行很好地转变。特别是在突发新闻事件中,作为亲临现场的新闻记者,要在已经准备好的新闻稿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突发情况并发挥自身才能,从而传播正确的信息给大众。
因此,对于新闻记者而言,一定要具备社会角色和意识,这样才可以使自己更快地进入到新闻事件中,与事件融合在一起,并在以遵守职业道德为准则的基础上力求新闻的真实性、可靠性,使新闻记者这一职业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 新闻记者脚本的重要性
作为新闻记者,在采访前准备好脚本是非常重要的,就如同戏剧演员演出前准备充分的脚本一样关键。无论面对怎样的新闻事件,也无论其内容与形式如何,脚本的准备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这是新闻记者这个角色的需求。不仅如此,新闻记者还应做好随时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作为新闻记者需要应对的突发情况很多,大多时候都不会按照预先设想的情况发展。因此,在千变万化的突发情况中,也正考验了新闻记者对于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以及现场处理能力。
在实际突发事件中,需要新闻记者始终意识到自身的社会角色,把控现场,不脱离预期的范围,使采访不会显得生硬甚至笑料百出,而应努力做到将新闻背后的本质挖掘出来,展现给大众。
但是,新闻记者一定要掌握好度,不能脱离社会角色,不能与角色定位背道而驰,而是要把事件控制在可控范围内,这样一来脚本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脚本准备充分的前提下,记者可以尽情施展才能,增强社会角色意识,使新闻记者这一职能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4 结语
记者这个行业将不少重要职责兼于一身,一直深受大众的尊重,人们对其期望很高。因此,新闻记者在实际工作中,作为新闻见证者和参与者的同时,更加迫切地需要提升个人形象及社会角色的意识感,也更加需要重视自身职责,合理运用采访技巧,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从而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摘要:新闻记者这一职业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其一言一行不只是代表个人,而是受其职责的影响,代表着大众的意识所以,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过程中及在扮演社会角色时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定位,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闻记者,角色意识,社会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张志安.深度报道从业者的职业意识特征研究[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8(5).
记者角色 篇2
第十五个中国记者节刚刚过去。每年这个时候,大家似乎都要“调侃+反思”。
当下媒体人的情绪可谓“五味杂陈”,工作压力大、收入增长缓慢、作息不规律……再加上近两年行业技术变革加速、市场驱动力增强、自身素质遭遇考验,在转型与逃离、彷徨与坚守中,面对时代的激荡和业界的嬗变,站在十字路口的媒体人感到有些无所适从。
在“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在媒体融合的进程中,怎样做新闻,怎样构建行业信任,怎样实现角色的转换,成为众多媒体人思考的问题。
技术改变传播观念和行动
新的传媒业态对媒体提出了更大挑战。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在竭尽全力寻找更多、更新的渠道和工具,以顺应新的时代要求。
就在记者节当天,著名调查记者罗昌平宣布,正式作别传统媒体行列,成为一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CEO。其实,罗昌平只是一个缩影,在媒体变革的进程中,“转型”或“正在转型”的媒体人名单已经拉得很长。
诚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君超所指出的那样:今天,我们已迈入“自媒体时代”,媒体格局悄然改变,传统的“记者”概念拥有了“人人都是记者”的广阔外延。
然而,当“自媒体”“大数据”这些词汇频频出现于行业环境中时,媒体人不得不重新思考这样两个问题:与旧模式相比,新闻新环境的参与者在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出色?媒体人以何种角色参与其中才能尽数发挥才能?
在腾讯新闻“全媒派”制作的《金牌全能记者速成手册》中,“高阶技能+殿堂装备”这种原本用于战术攻关的词汇赫然在列。正如一场攻关,随着全媒体传播时代的到来,作为一名媒体人,更要看清前方的“高能预警”,与时俱进地学习必备技能,用高科技“战衣”武装自己。
“今天我们所要谈的新闻专业主义,应该是在传播行动中达成和实现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系主任师曾志教授指出,“新闻专业面临的这种困境,是技术带来的传播观念和行动的改变——这在本质上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很多人已经出发和行动了。”
社会对记者的需求从未改变
在一些人眼中,为适应后工业时代,记者的职能有所“延展”,包括精准度、信息安全性、信息处理等。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以最正确的展现形式给特定群体讲故事,仍是记者行业的一贯要求——换句话说,时代再变,不变的是讲好故事。
记者节当天,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全国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2014年中国记者节特别节目”。演播现场,10位好记者代表讲述了各自的采访经历,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不少观众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我们感受到了作为记者的真正力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一学生张宏璟感慨道。“好的新闻工作者,要为人民书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这些动人的温情故事,传递出了正能量。”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评价说。
“不管时代怎么变,社会对记者的需求从未改变。”在北京大学举办的2014记者节公益论坛上,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坦言,自己经历着媒体的大变革时代,但是巨变之下,时代对人最核心的要求从来没有变过,那就是“有助于社会和人民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与20年前相比,今天做新闻有很多不一样,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不一样。”新京报社总编辑王跃春指出,互联网时代不是新闻专业的末日——“相反,它要求新闻更快、更深、更专业、更好看、更适合移动传播。但新闻的本质不会变,也没有捷径可达”。
“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被新技术替代,而是在眼花缭乱中的迷茫、浪费和放弃。当你没有那个1,你将永远都做不到100。”王跃春意味深长地说。
改变世界的同时提升自己
媒体人要想在新闻报道和媒体机构中彰显个人魅力,就需要树立一种责任意识,具备一定的素质和能力。
美联社交互新闻编辑室的一把手Shazna Nessa指出:“我们需要让年轻的记者明白他们可以改变现有的游戏规则,人们也对他们抱有这样的期望。”一份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报告也指出,记者应该具备“企业家精神”,即不论在什么专业领域,都应该以创新为目的进行反复试验。“我们必须记住,新闻工作是充满快感的创造,不是烦躁和无聊的重复。”
时代给新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十年媒体从业者如何做新闻?
“今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关于‘我为什么离开XXX’的帖子,但新闻有变化吗?真相、真话和创意的传播依然是我们获得存在感的源泉。”王跃春断言:“做新闻,没有好时代与坏时代之分。”
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看来,未来十年,媒体面临的挑战将会有四对矛盾:新旧媒体之间的矛盾、跨界和坚守之间的矛盾、善与真之间的矛盾以及大与小之间的矛盾。至于如何选择道路,他的回答是:“大家需要‘在纠结中前行’——更重要的是,要在改变世界的同时,提升和改变我们自己。”
“如果把记者比喻成负轭的骏马,那么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时代中,不必有太多的自我悲情惯性,而应该选择奔放、奔跑。”时评人王石川说。
微博平台上记者的社会角色 篇3
【关键词】微博 记者 自媒体 社会角色
一、“微报道”:敬业专业的媒体人
根据社会角色理论,由于微博上的绝大多数活动与职业有较强的相关性,角色距离较短,因此记者倾向于在微博平台上建构自己的职业身份。
记者在微博平台上建构职业身份的方式,最直接的是用第一手的独家新闻让人信服。以上海广播电视台机动新闻部记者宣克炅的微博为例,在笔者对其微博进行内容分析时,他最新的100条微博中有84条微博是对自己在外跑突发新闻的实时记录;9条是转发其他微博用户的线索,主要是对新闻线索的回应和证实;仅有7条是完全私人性质的个人生活感悟和记录。由此可见,宣克炅的微博是典型的工作微博,他在微博平台上的言行代表了其供职的媒体机构,也就是说从其本人微博上发布的新闻也是上海广播电视台的独家新闻。
但由于不少媒体禁止记者在互联网上发布将供本新闻单位刊发或播出的新闻,这就决定了记者不可能在微博上有太多原创的新闻类微博。那么,是不是说原创新闻所占比例不高会影响记者在微博平台上的新闻工作者的形象建构呢?相反,大部分记者对新闻类微博的转发和专业的评论、互动才是记者在微博平台上建构自己职业身份的核心所在。即便是和普通微博用户对同一社会热点新闻的关注,记者的批判视角,更凸显新闻的接近性和新闻价值,没有媒体机构报道规范的制约,一些记者在微博上会选择以个体身份更加自如地展现“职业新闻人”角色。
二、“微扩散”:讯息的延伸器
2010 年8 月8 日凌晨,第一个向外界发布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消息的就是来自微博上一条仅19 个字的信息;2010 年11 月15 日的上海胶州路大火事件,最先也是由微博发出的。普通用户微博上的信息可信度不高,声音也很微弱,它们是如何被传播出去的?这时的草根微博需要一个扩声器,即信息的延伸器。这个延伸器不仅有大量粉丝而且要有一定的公信力,能在海量信息里辨别真伪并能用他们的视角来传播信息。此时,有着专业素养的记者就成了为他们放大声音的延伸器。
记者微博作为微博平台上信息的放大器,其作用不仅表现为对信息在空间的延伸,同时也表现为时间上的延续。一个新闻话题的生命力不仅取决于它能够影响到多少受众,也取决于它所形成舆论的时间,它们或是衡量一则新闻的社会效果的一个参数。
微博为舆论形成提供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平台,但大多数微博用户在这个舆论的大平台上还是只会逞“口舌之快”的。因此无论是上海“11·15”大火还是“7·23”动车事故,当时愤愤不平、追问真相的人数众多,但一旦人们对此话题的热情降温、新的话题占据了舆论的高地,微博上就很难再集中出现关于这些话题的讨论。
而记者不同于普通的微博用户,对真相的追求是他们不懈努力的动力。资深传媒人胡舒立在自己的微博上记录道:“网络使新闻速热速冷,惟新闻人锲而不舍的努力,逼迫我们不能忘却,逼迫我们反思与追责。”因此,即使在“7·23”动车事故发生三个月后,仍然有媒体人对事故原因的调查进展紧追不放。资深媒体人王利芬在微博上写道:“我已记得总理许诺过。在九月份(中旬公布事故调查结果),现在十月快过了。”这条微博被网友转载上千次。正是因此,一些充满社会责任感的话题的生命力能得以延续。
三、“微审核”:网络消息的把关人
“社交网络带来的难题是这类信息传播得太快。”社会心理学家亚历克斯·克罗托斯基说。①这是因为,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担任信息“把关人”,然而,在网络上虚假谣言容易传播,传播速度快,使网络信息“把关人”难以发挥作用。而作为一名新闻从业人员,即使在互联网上,也不会忘记自己与生俱来的重要职责——对新闻真实性的把关。
通过对上海本地媒体100位记者的问卷调查发现,对于微博上信息的真伪,记者表现出来相当高的职业素养。在选取微博上的内容作为新闻报道的素材之前,有53%的记者会求证。在面对揭黑、求救、募捐等类型的微博时,78%的记者会通过自我判断决定是否转发,19%的记者依然坚持求证后再转发。
2010 年12 月6 日晚,新浪微博实名认证用户“中岛”发布的一条信息瞬间引爆网络:“刚刚得到消息,著名武侠作家金庸,1924 年3 月22 日出生,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 年12 月6 日19 点07 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一时间这条微博被疯狂转发上万次。当晚八点三十分左右,香港凤凰卫视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在新浪微博上称“金庸去世”是假新闻。闾丘露薇称,金庸12月3日刚出席过香港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授仪式,此外,香港根本就没有“圣玛利亚医院”,“造谣者太不专业”。其后,转发闾丘露薇辟谣微博的网友共计有1098人次,收到评论469条。
闾丘露薇作为知名媒体人,在受众心中有一定的可信度。尤其在这种难辨真伪信息被大量转发的情况下,需要有媒体人告诉受众信息的真假。
四、“微力量”:踏实的社会活动家
“社会活动家”是指社会上的活跃分子,在社会上热心公益事业,热心公共事务,关注民生、民情,有一定资历的人物。②微博平台上的记者成为社会活动家,其价值远不是一般人所认为的发一两条微博为弱势群体鼓与呼,其理想状态应该是从互联网的“虚拟”中走出来,通过微博等聚集起来的“关注度”,将关心帮助弱势群体的行为通过类似NGO等,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宣传、援助,成为实实在在的民间力量。
以《经济观察报》首席记者王克勤的微博为例,为了拯救124位甘肃古浪尘肺病人,王克勤通过自己的微博,从尘肺病患者现实境遇到他们的工作环境,再到尘肺病患者的维权难等作了逐步深入的报道,引发普通人关注,也吸引了一批关注弱势群体的人士和传统媒体的关注。
在媒体的持续关注和社会的广泛支持下,王克勤发起了“大爱清尘·寻救中国尘肺病农民兄弟大行动”主题活动,旨在救助处于死亡边缘线上、缺失救助与关心的中国上百万尘肺病农民工患者。
此时的“大爱清尘”已经不仅仅是互联网上的一个“虚拟”慈善组织,而是走到线下为弱势群体奔波的一群“社会活动家”。他们积极行动起来联系医院帮助尘肺病患者做检查,去相关部门帮助病人“讨说法”,同时发起了捐助行动,微博对弱势群体的帮助由虚拟变为现实。
五、“微革命”: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通过微博发起的各种“微革命”,既表达了变革的渴望,也传达了循序渐进的理念。
如果说微博可以施加舆论影响,甚至是发起“微革命”,那么,我们该如何定义微博平台的性质呢?根据对上海本地媒体100名记者的问卷调查,针对记者对微博平台性质的描述,受访者中,有64%的人认为微博“位于权力之外”,93%认为微博是一个“全民参与”的网络平台,39%认为微博平台上的讨论属于“理性讨论”,77%同意微博上的意见代表了“公共利益”。(如图1所示)
数据来源:问卷调查
而“位于权力之外”、“全民参与”、“理性讨论”和“公共利益”这四个要素恰恰就是哈贝马斯诠释的“公共领域”所必须同时满足的四个条件③。那么,微博平台究竟算不算公共领域?从以上数据看来,除了“理性讨论”不被多数受访者认可之外,其余三个条件是基本满足的。而记者群体之所以普遍认为微博平台上的讨论不够理性,正是由于自己的理性思考。
在问卷调查中,有近六成的记者表示,在微博平台上,他们更希望别人将自己当做意见领袖。当记者本人关心的公共话题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自己的工作中呈现给读者或观众时,有超过七成的记者会选择将该话题转移到微博平台上进行公开讨论。
这些新闻一旦进入微博传播链,其传播效果往往是“始作俑者”所不能预料的。对于这种行为,近六成有过上述行为的记者认为展开公开讨论的理想结果是“有其他媒体愿意跟进并深入调查报道”。(图2)。
确实,单纯利用微博推动民主法制建设是不太现实的,比较现实的做法是通过微博作为载体来表达观点,以传统媒体为中介向现实社会发声。而微博的出现为呼吁民主进步的声音提供了一个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互动的平台。此时,记者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结语
如今,中国自媒体的发展如火如荼。如美国学者约翰·迪弥克在“满足—效用生态位”理论中所说的那样,传统媒体的记者并没有被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所压垮。相反,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之下——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他们“戴着镣铐”起舞,以传媒人特立独行、剑走偏锋的个性在社会化媒体的平台上延续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无论哪个时代,记者都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群体,他们用文字和镜头书写着未来人类的历史,是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和记录者。在这样一个“微时代”,记者在互联网当中扮演着各种“微角色”。他们相信,依靠“微报道”、“微扩散”、“微审核”、“微力量”和“微革命”,我们的社会和国家会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①王淳,《加强微博管理已成全球共识》,[DB/OL].http://www.cnhubei.com/
news/gdxw/201110/t1857792.shtml.2011
-10-17
②邹涛,《做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活动家》,[DB/OL].http://blog.sina.com.cn/
s/blog_49730d7401000bl8.html.2007-
10-14
③哈贝马斯 著,曹卫东 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5-32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09级硕士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当下记者的角色担当 篇4
笔者认为,目前的记者队伍中之所以出现一些不和谐现象,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缺乏信仰与精神追求。记者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它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的技能,广博的学识,更需要你的心中始终充满激情。如果你选择了这一职业,那么你就必须做好这样的准备:让自己永远怀着一份敬畏的心对待职业,永远怀着一份激情对待工作,永远行走在通往前方的路上,不舍不弃。
二是客观原因造成了一些记者在精神上的颓废,在事业上缺乏追求与进取。比如,目前很多媒体都是按工作量来考核的,就是说记者干多少活,就能拿多少钱。这种“计件式”的考核方式,无形中让很多人变成了拼命挣工分的“新闻民工”。不少记者写稿的目的不再是为民请命、匡扶正义,而是为了救命的工分。再比如编制身份问题,也限制了很多优秀人才进入记者队伍。由于目前供需矛盾突出,加上每个新闻单位的正式编制有限,很多年轻记者就成了编外,不仅待遇迥异,有的人甚至连劳务合同都没有。如此情形之下,还有多少人会为新闻理想而坚守?
除了以上几方面的原因之外,社会对记者职业的认知变化,也是造成目前一些问题出现的原因。曾几何时,记者是多少人艳羡的职业:记者是无冕之王、工作自由、生活光鲜……可如今的记者却不再那么吃香,工资待遇因为僧多粥少,大不如前;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记者们经常为写稿拍片忙得饭都吃不上,很多人在工作中透支青春,甚至是生命。
“工匠精神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在当前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一种信仰,让我们仿佛看到了黑暗中的曙光。作为新闻工作者,尤其需要这样的情怀[2]。记得在很多年前,央视著名主持人水均益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这么多年,我没变成老油条,心中还怀着对新闻的执著和追求,甚至是一往直前”。这种信念、这种信仰、这种情怀、这种担当,正是当下我们所需要追求的。
做人要有信仰,做记者,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更要有信仰。我们不妨从中国新闻界灿若星河的名记中,挖掘蕴藏的精神财富,向我们的新闻前辈学习,向我们优秀的同行学习。因为,他们的新闻情怀引领着新时期新闻记者精神追求的方向,同时,也会进一步坚定我们做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新闻舆论工作者的信念。
做人要有理想,做记者,做一名优秀的记者,更要有理想。在世俗的当下,在很多人都在求官、求名、求利的社会大环境中,愿意坐冷板凳的优秀记者也并不鲜见。笔者的一位前辈老师,从业已有30年,每一天,他都认真地度过,为的是不辜负自己的青春与良心。每一次采访,他都认真地对待,为的是不辜负记者这一职业的崇高与神圣。临退休前,他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30年来收获的诸多荣誉和成绩。那一刻我忽然觉得:在生命中,自己也能有一段旅程用来体验当一名记者的苦辣酸甜,真的很幸福。
打铁还需自身硬。做记者,做一名优秀的记者,必须练就过硬的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这一本领的获得,一是要努力学习历代名记者的优良素质与渊博的学养,二是要大力弘扬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在互联网、计算机高度发达的今天,新闻采编工作有了更多的工具,新闻传播也有了更多的手段和方法。可越是在这个时候,传统新闻工作者的“工匠”精神,愈发显得有价值有意义。日前,新华日报社宿迁记者站记者徐明泽采写的一篇稿件《小岛上有了“村淘号”》,受到众多读者好评,纷纷评说这篇稿件及时、鲜活,是一篇名副其实的“接地气”稿件。同时也是农民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封闭小岛经济创新发展,惠及民生最好最生动的实践。采制这篇新闻的记者说,他是前一天傍晚接到报料,说江苏省泗洪县在洪泽湖中的小渔村设立了一个淘宝服务站,他觉得这事挺新鲜,于是赶紧调整原定的采访行程,第二天一早奔波100多千米到达采访第一线深入采访,并迅速成稿。新华日报社总编辑刘守华对此评价称:这篇特写只有短短的五六百字,虽然“块头”不大,“分量”不重,但鲜活耐看,“微故事”折射了时代大气象。这篇优秀新闻稿件的出炉也告诉我们:新闻工作一定是与时代同行的。这个年代对我们提出了更全面、更苛刻的要求,这正需要我们传承代代新闻人所秉承的“匠人”精神,用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用严谨细致的敬业精神、用饱含激情的新闻情怀,来面对每一次采访,面对每一篇哪怕是最平凡的稿件。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抱这个时代,才能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作品,创作出有温度的新闻作品,创作出有情怀与担当的作品。我想,当一名记者用力走基层,用心写群众,笔下的文字自然有温度、接地气,令人回味无穷。
做记者,做一名优秀的记者,还需要社会的关注与重视,包括对记者的职业认同、荣誉肯定,经济待遇的不断提高等等。国家和社会应该首先从制度体系上加以保障,不断完善用工制度,让记者能够通过职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实现职业地位上升,从而得到相应的尊重。其次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如收入分配制度的调整,增加记者的收入。同时为培育爱岗敬业人才提供机制、制度保障,让实干者得实惠,让苦干者吃香,让老实人不吃亏,让每一个记者都可以从容、有尊严地生活。此外,在价值导向、舆论导向方面也要积极引导,大力宣扬和赞颂职业道德模范,奖励优秀人才,以此让更多的人在感佩荣誉的同时,担负起社会责任和为人民服务的义务。
眼下,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两学一做”活动,这项活动虽然是针对全体党员的,但是作为党和人民的舆论喉舌,我们媒体人也要有自己的信仰与担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要深刻领会其中“五个事关”的核心精神: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作为媒体人,我们必须坚守信念、坚定信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作为记者,我们更需要用一颗纯净的心和一份纯粹而崇高的信仰,来面对世俗。在世风日下,人心浮躁的当下,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坚守自己职业道德与职业理想的人,似乎少之又少。我们深知坚守的艰难,深知坚守者的不易,深知他们内心深处的孤苦甚至是凄凉。但每每说到坚守者,我相信,很多人的心中仍旧会涌起无数的景仰与敬佩。也许,别人会因种种原因看轻了我们,可是我们却不能轻贱自己,轻贱自己所从事的这一职业。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都应勇于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自己的职责,用我们手中的笔,用我们心中的激情、爱与感动,书写每一篇可以流传历史的篇章。
摘要:在世风浮躁,人们普遍缺乏信念与理想的当下,作为记者,该如何修德修身,无愧于这一职业担当?文章试图从记者应具备的素养,应秉持的精神追求等方面,探讨当下记者的情怀与担当。
关键词:素养,精神追求,情怀与担当
参考文献
[1]新闻人如何坚守“初心”[J].青年记者,2015(1):38-40.
记者角色 篇5
关键词:新闻采访;角色定位;采访权具体来讲,记者的角色定位指的是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自己的身份,采取合理的采访方式,要让被采访者接受报道。记者的权利指的是在将自己的职责严格履行下去的基础上,对有利于报道的规范进行享有。简单来讲,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通常由角色定位和采访权体现出来。因此,人们需要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1新闻记者角色的新内涵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现代新闻节目日趋成熟,对新闻记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过去那种模式下,新闻记者只是完成采访工作,播音员来完成报道工作,那么就可以了解到新闻记者主要是将那些新闻采访进行报道的。近些年来,传媒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各种技术设备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那么新闻记者往往将现场报道和现场直播的方式应用过来,以便促使新闻节目的时效性、真实性以及现场感得到增强。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有机结合节目现场采访和节目播出。在新闻报道过程中,新闻记者需要第一时间站在镜头之前,同时将主持人和播音员的作用发挥出来。这样就给现代新闻记者赋予了一个新的内涵,新闻记者除了要单一进行新闻报道之外,还需要语言发声、语言调整以及播讲等等,在采访提问的基础上,评述和分析新闻事件,将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给挖掘和发表出来,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2新闻记者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的矛盾
新闻记者的工作职业性质以及其他的一些附加权利都是其职业角色所决定的,但是对于新闻记者的社会角色来讲,需要其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来,并且对相应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承担。因此,在对自己的职业要求进行履行时,就可能会有矛盾存在于其和社会角色之间,改变自己的角色定位。
(1)记者角色定位错误。通过研究发现,目前大部分的新闻记者都将自己单纯的作为一名记者,完全客观中立地进行新闻报道,没有及时地加入到社会管理中来,将事件真相客观准确地报道出来,向公众尽可能地还原新闻事件的全貌。在这一个过程中,新闻记者只是一个叙述者,针对任何事情,都不会发表自己的建议,以此来力求真实客观地进行报道。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这种角色定位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报道事件产生的结果无法得到有效解决,有矛盾存在于基本人权以及绝对客观之间;针对这种情况,新闻记者在报道过程中,就可以将自己定义为一名参与者,把自己融入社会事件中,担负起社会管理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有机地联系新闻报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记者角色的越位。除了上面一个问题,记者角色的越位也是经常容易出现的问题,在具体的新闻报道中,新闻记者所采取的采访方式、语言习惯以及对人态度等都与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不相符合;新闻记者往往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产生了忽略,对自己的作用过分强调,对新闻事件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程度的干预作用,甚至新闻信息的价值趋向都由自己引导,这样就存在着严重越位现象。特别是近些年来,新闻记者的角色越位问题日益严重。众所周知,新闻记者的社会职能就是对正确的信息进行传播,以此来对公众舆论进行合理地引导,在这个过程中,客观、公众以及全面都是必须要遵守的原则。
3新闻记者的采访权和职责义务
(1)新闻记者的采访权。简单来讲,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指的就是他们对新闻信息自由搜集的权利。新闻记者就是对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采访报道,但是他们的首要任务却是对信息进行搜集。也就是说,新闻记者要想履行自己的采访权,就需要对各种信息进行全面搜集。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自由采访是新闻记者的权利,可以自主采集新闻信息。同时,为了保证新闻记者的采访权,新闻记者需要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社会和公众:首先是在報道事实过程中,需要对新闻事件进行中立客观地报道,将更加准确的信息提供给社会公众。其次在新闻报道过程中,需要将新闻知识和新闻背景给提供出来,对大众舆论进行合理地引导。另外,对政治社会开明自由进行介绍和阐述,对社会法律正义进行有效地维护。在这些要求下,新闻记者就需要合理行使采访权,认真履行采访责任。因此,广大新闻记者就需要深入到第一线基层之中,对相关情况进行具体了解,如果有人干预到了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的采访行为,那么就对新闻记者的采访权造成了妨害。因此,新闻记者享有的首要权利就是采访权。具体来讲,为了保证新闻记者可以正常享有社会权利和职业权利,那么只要公民的合法权益以及政府的合法权益不受新闻记者自由新闻采访活动的影响,那么就不能够限制新闻记者的采访活动。
(2)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通过笔者的研究和调查发现,新闻事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新闻记者所肩负的社会责任。主要变化体现在这些方面,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业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就在于新闻记者。因此,新闻记者就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和义务。对于新闻媒体工作者来讲,必须要履行守法义务。所以,新闻记者就需要结合具体要求来遵守相关的法律制度。具体而言,新闻报道的真实可靠性的维护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职责。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知,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闻行业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记者权利义务带来了一定的改变;记者的权利和义务通常由角色定位和采访权来体现的,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对于新闻记者来讲,需要找准自己在新闻报道中的角色定位,履行相关的责任义务,维护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促使新闻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参考文献:
[1] 李娜,贾都督.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的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3,28(15):188189.
[2] 孟旭舒.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语用角色定位[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1,26(19):192193.
[3] 袁雪梅,李嘉,王亮.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J].中国地市报人,2013,19(10):103104.
[4] 田林.浅谈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J].新闻传播,2012,26(15):111112.
出境记者角色失调的完善 篇6
关键词:出境记者,角色失调,完善
角色是人们对特定的身份、职业的人的行为期望, 是与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模式。出境记者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 但是由于自身素质的原因致使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遇到各种障碍, 对于其所扮演的角色不能够成功驾驭, 而产生角色失调的现象。这无论是对新闻传播还是其自身形象塑造而言, 都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1 出境记者的相关概述
1.1 出境记者的定义
出镜记者是电视出镜记者的简称, 是在新闻的现场进行采访的急着, 其是将镜头作为主要的媒介的, 从而进行即时的电视新闻报道。处境急着主要是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的, 是在事件发生的现场或者当事人存在的现场进行报道, 其是将电视镜头作为主要的媒介, 能够将新闻及时地报道给观众。
1.2 出境记者的职责
出镜记者能够将事件的原委真实的向观众反应, 所以, 处境记者要具有把握信息的能力, 要确保自己播报的信息是真实的, 而且, 在电视上的画面和新闻现场的情况肯定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 所以, 出镜记者要对现场情况进行把握, 将主要事件介绍给观众, 不要让观众受到其他画面的影响, 使观众的精力能够集中在事件上。出镜记者要对新闻事件有着高度的概括能力, 能够挖掘出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
1.3 出境记者的作用
通过对出镜记者相关的作用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出镜记者能够使观众有着亲临事件现场的感觉, 缩短了事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新闻能够及时在观众之间传播, 而且能够提高新闻播报的真实性, 而且, 出镜记者在对新闻播报时是融入了自己的情感的, 所以, 能够更加生动的将新闻播报出来。
2 出境记者角色失调现象分析
在新闻报道过程中, 出境记者这一特殊的职业群体扮演着多种角色, 他们即使新闻的播报者, 又是访谈的提问者, 同时也是社会的守护者等等, 而对于出境记者不能够成功驾驭其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的现实, 我们称之为出境记者的角色失调。目前, 出境记者角色失调的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镜前无语, 或者镜前使用无用语。
2) 现场的控制能力不足, 致使情感失控。
3) 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提问技巧欠缺致使出现不当提问, 同时无视聆听, 严重破坏了语言的交流循环。
4) 在播报过程中, 出境记者过多的注重“播”, 出现“念稿”的现象, 抛弃了通俗语言的使用以及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5) 对于自身的责任缺乏一定的担当, 致使出境记者在工作过程中主观随意性强。
出境记者角色失调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 出境记者自身的专业素养达不到出境记者的职业要求, 存在一定的前期。
2) 出境记者的人文关怀的缺失。
3) 出境记者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政治素养的缺失。因此, 在对出境记者角色失调现象进行完善的过程中, 需要切实对出境记者的专业素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着手。
3 出境记者角色失调完善措施
3.1 增强出境记者的专业素养
1) 增强出境记者的新闻敏感度。
通过对新闻敏感度的分析, 可以发现, 这是出镜记者最基本的技能, 新闻敏感度主要指的是对新闻事件进行分析, 要具有对新闻事件高度概括的能力, 而且要能够抓住新闻事件的典型, 通过对新闻事件的重点进行报道, 从而能够对新闻内容的来龙去脉告知观众, 能够以更加客观地立场向观众报道信息。
2) 增强出境记者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出镜记者要在短时间内将新闻事件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语言向观众播报, 所以, 其必须具备高度的语言组织能力, 能够将复杂的新闻事件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所以, 出境记者只有具有语言组织能力, 才能让观众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
3) 增强出境记者的画面剪辑能力。
通过对画面剪辑的技巧进行分析, 出镜记者要具备基本的剪辑知识, 才能够将自己采访的内容通过剪辑的方式制作出来, 电视出镜记者要具备剪辑的技能, 要在大量的素材中找到重要的素材, 使各类素材能够连贯的衔接在一起, 运用一些基本的特效进行画面的处理。
4) 增强出境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
出境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是出境记者关键的专业素养, 在对出境记者的角色进行完善的过程中, 要切实加强出境记者的新闻采访能力, 保证新闻采访的质量和效果, 并保证新闻采访的一次性完成。这就需要在新闻采访之前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的基础上, 对采访过程中需要运用到的提问技巧以及聆听技巧进行充分的掌握, 并注重非语言符号的识别和运用, 从而实现对新闻采访进程及效果的合理掌控。
3.2 增强出境记者的职业精神
电视出镜记者的职业是比较特殊的, 所以, 要求出镜记者要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事件发生时, 可能是酷暑天气, 也可能是严寒天气, 出镜记者都要冒着恶劣的天气去采访。而且, 在新闻事件的现场会存在很多危险因素, 所以, 出镜记者还要具有一定的冒险精神。电视出镜记者的职责就是跟踪事件, 所以, 哪里有新闻事件, 哪里就要有新闻记者, 出镜记者不仅仅要跟踪事件发生, 还要将稿件及时地赶出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现场, 可能有各类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所以, 出镜记者应该在事件采访时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3 增强出境记者的职业道德
出镜记者能够在第一时间为观众报道新闻事件, 提供及时地信息, 所以, 新闻就要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因为新闻一旦播报就会对观众的身心产生重要的影响, 所以, 出镜记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确保新闻事件在播报时是真实的, 防止那些虚假新闻的播报, 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在进行新闻报道的时候, 出镜记者应该掌握第一手资料, 然后在对新闻事件进行评价时要站在客观地角度上, 不能主观臆断。
3.4 增强出境记者的人文情怀
当一系列的新闻事件发生后, 会对人们带来一定的影响, 这些影响会对人们的身心带来伤害, 而且新闻事件具有一定的潜在的危险, 严重的会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所以, 出镜记者在报道信息时, 一边要确保新闻事件是真实的, 一方面也要在新闻事件播出后倾注一定的人文情怀, 对事件牵连的人们进行一定的人文关怀。出镜记者进行人文关怀符合其工作性质, 而且也能够提高其社会影响, 只有在倾注人文关怀的基础上, 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观众。
3.5 增强出境记者政治素养
出镜记者要具备一定的政治素养, 政治是对出镜记者这一职业的约束条件, 也是出镜记者必须具备的重要的素养。出镜记者在采访时要有明确的政治立场, 而且, 在平时要对思想政治理论进行系统的学习, 以免在新闻播报时出现政治性的错误。出镜记者要始终落实党的精神,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 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政治导向作用和社会导向作用, 在进行新闻播报时要保持高度的政治意识。
4 结论
出镜记者是一项比较重要的职业, 所以要对出镜记者的角色进行定位, 使出镜记者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 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
参考文献
[1]李蓓.出境记者角色失调现象分析[J].新闻实践, 2010, 3:110-112.
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调控 篇7
所谓出镜记者, 就是指在新闻现场, 在镜头中从事信息传播、人物采访、时事评论的电视记者和新闻节目主持人。他如同电视新闻的一双“眼睛”, 可以充分发挥电视媒体“现场感强”的优势。根据出镜目的的不同, 出镜记者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现场报道出镜记者”, 主要针对新闻事件, 如日常消息报道、直播和连线报道等;一类是“人物访谈调查出镜记者”。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前者, 即现场报道中的出镜记者。
“出镜记者”是新闻发生的观察者, 是报道过程层层递进的引导者, 是观众派往新闻现场的代表。记者出镜是电视新闻独有的传播方式, 具有不可替代的传播优势。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日渐成为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1]。
出镜记者的主要功能有:
(一) 增强报道的真实性
电视新闻出镜记者最突出的功能是能够在新闻事件现场直接面对摄像机 (观众) , 以采访者、目击者、参与者或报道者身份将新闻事件以最原汁原味的方式传答给观众。观众能通过屏幕直观的感受到现场的真实情景, 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观众受到“拟态环境”的干扰。这种现场报道的方式有效地缩短了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距离, 大大增强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效果。
(二) 增强报道的现场感
在事件现场的出镜记者, 不仅是事实的目击者、见证人, 而且成为受众在新闻现场的一双“眼睛”。记者出镜能够最充分地体现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环境信息。记者在现场边观察, 边报道, 以生动直观的解说, 绕过受众大脑的理性思考直接指向人们的内心, 引发心灵的震撼。此时, 记者看到、听到的新闻事实, 就是电视机前的观众所看到、听到的新闻事实, 从这个意义上讲, 出镜记者和观众便实现了最原始的人际传播的状态, 达到了最佳的传播状态。
(三) 增强报道的深度
与纸质媒体相比, 电视媒体的报道缺乏深度是其一大劣势。它不能像纸质媒体那样, 通过文字来加深事件报道的深度, 而只能借助摄像机来记录具体形象信息。而那些反映新闻事件人际关系、内心情感、思想观念等不具有直观形象的信息便无法直观表现。而记者出镜恰恰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一缺憾, 记者在出镜中通过采取直接简便的采访手段, “在新闻现场及时准确地捕捉细节, 展现细节, 使这些细节得以凸显, 成为摄像机可以记录的部分”[2], 一个个细节的呈现使一些抽象意义的话题得到直接的发展, 从而使新闻报道的主题不断深入。
(四) 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
出镜记者作为进入现场的报道员, 是媒体与观众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的重要纽带。出镜记者通过深入到观众之中, 对观众进行现场采访, 来加强观众与节目的互动性, 从而也为媒体与观众之间搭建起了一座互相了解的桥梁。
2001年7月3日, 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后, 中央电视台派出在全国各地的出镜记者, 纷纷传来全国各地人们街头欢庆的场面。并通过对现场观众的采访, 来展示全国人民对北京申奥成功的喜悦之情。出镜记者的这种现场采访, 将全国人民与北京申奥成功紧紧地联系到一起, 增强了与观众的互动。
(五) 丰富报道形式, 增强节目可看性
出镜记者现场出镜报道、采访, 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主持人在演播室主持节目的单调性, 丰富了节目的报道方式。目前, 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运用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方式, 来增强节目的可看性。中央电视台于1990年4月21日播出的《正大综艺》节目, 就充分运用了出镜记者外景出镜的报道方式。在每期节目中, 都会有一名外景主持人带领观众到世界各地游览, 并且还会对游览中遇到的新鲜事物向演播室嘉宾提出问题。这种报道方式, 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 也极大地增强了节目的可看性, 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现象及原因
(一) 出镜记者角色失调概念的界定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 他在社会活动过程中, 往往扮演着多种角色。他既是信息的播报者、事实的评论者、访谈的提问者, 又是社会的守护者、道德的遵守者……那么, 当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同时扮演多种角色, 而又不能成功驾驭所扮演的角色, 出现角色失败、角色意识不清及角色冲突等现象时, 我们就统称为出镜记者角色失调。
(二) 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现象
1. 镜前失语
出镜记者镜前失语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无语, 二是无用语。一般而言, 目前出镜记者在报道中已经很少出现第一种状况。因为许多现场出镜报道还是采用录播方式, 记者可以在“播”前作充足准备, 面对镜头多少还是有话可说。然而对于第二种情况, 目前我们在电视上还是经常可以看到的。
出镜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 首先是为了使新闻具有现场性。但是如果认为电视新闻报道的现场性就是“记者出镜+现场画面”, 那实在是对现场性的误解。电视新闻中, 画面与声音应该是有机结合、不能割裂的, 出镜记者的语言应该是对画面起到解释、说明、加强理解的作用。如果出镜记者只负责露个脸, 展示一下自己是在现场, 那就实在有负观众的期望了。
2.“播”代替“说”
出镜记者现场出镜最重要的任务是交待新闻现场, 捕捉现场细节。这种交代和细节的描述应该是出镜记者在现场的观察所得, 是经过大脑思考后的即兴表达。然而, 一些出镜记者却不能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和行为标准做出正确的认识, 他们抛弃通俗的语言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大量运用抽象词汇, 罗列术语和书面语, 半文半白, 只追求吐字清晰、音质圆润, 采用生硬的转述语气, 以“播”代“说”, 使现场报道失去现场的意义。
3. 情感失控, 缺乏自律
前《新闻调查》制片人赛纳说过, 衡量一个记者功力到底怎么样, 成熟不成熟, 在现场的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 那就是他在现场的控制力。然而在观看出镜记者现场报道时,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况:有些记者容易受现场情绪感染, 被现场氛围牵着鼻子走, 或兴高采烈, 或悲愤不已。而有些记者则过于冷静, 感情冷漠。
4. 不当提问, 无视倾听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德·索绪尔曾经说过, 语言行为至少要两人参加 (一是主动说话, 一是被动说话) , 这是使得语言循环完整的最低限度的人数。而促成两人交流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倾听 (听音) 。从德·索绪尔这段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倾听在人际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而出镜记者现场采访作为人际交流的一种形式, 自然也需要倾听。出镜记者的倾听是一门艺术, 也表现出对被访者的一种尊重, 而且倾听也关系到采访的成败和节目质量的好坏。
然而在大量的新闻节目中, 我们看到许多记者采访提问时, 出现无视倾听的行为。例如, 有些记者在采访嘉宾时, 往往喜欢自己先“秀”一番, 对着镜头滔滔不绝, 似旁若无人。好像只有如此才能证明自己的水平, 好像只有如此才能加深报道的深度。再比如, 有些记者在采访中爱发表个人意见。问题刚刚提出, 不等采访对象说完, 便打断对方, 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 大段的谈自己的感受。记者的这些采访行为, 严重破坏了言语的交流循环结构, 引起对方不快, 浇灭了采访对象的谈话欲望, 使得采访失败。
5. 主观随意, 责任缺失
从职业角度来看, 记者的基本职责是发现新闻, 捕捉信息, 客观公正地报道事实真相, 向公众传播有用的信息。从社会的角度来看, 记者的基本职责是维护社会的协调发展、公平正义, 成为社会公德的“守望者”。然而在媒介经营市场化的条件下, 出镜记者往往面临着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 而且这种冲突、矛盾愈加明显。
三、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 出镜记者过分注重自身形象
目前, 许多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过分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自己的着装和说话的语调上。只关注自己的出境图像是不是漂亮, 背出来的话是不是流利、发音是不是标准、语调是不是专业, 而没有花时间来观察现场, 搜集信息, 集中思维来思考采访问题。这就造成了出镜记者在现场报道时留于形式, 不能把握住事物的本质, 出现角色失调现象。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前主持人王志认为,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 如果你过分在意自己的角度或眼神, 那么你会忘了你要干什么, 你要问什么问题。而记者出境时最好的状态是“忘我”, 做一个具有自己个性特质的本色记者。
(二) 出镜记者专业素养欠缺
出镜记者出现镜前失语, 出现以“播”代“说”等角色失调现象, 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出镜记者自身专业素养缺失造成的。由于他们缺乏相关业务理论与技能培训, 以及实践磨练, 使得他们在出镜过程中不能用语言准确反映现场情况, 在面对受访者时不能提出有针对性地问题, 不能及时抓住问题实质, 从而造成了记者角色失调现象的发生。
(三) 出镜记者心态失衡
出镜记者的心态失衡是造成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 出镜记者在面对镜头时缺乏自信, 造成记者在现场出镜时精神紧张, 说话语无伦次。这种情况我们在平时经常可以看到, 当摄像机没有对准出镜记者时, 他本来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轻松地表达出来, 而且条理清晰, 亲切自然。但是一旦摄像机对准他, 要正式报道时, 他便开始紧张, 大脑一片空白, 说话磕磕绊绊, 以至于许多出镜记者只好照本宣科, 以“播”代“说”, 使出镜失去了现场的意义。二是, 出镜记者在面对镜头时过于自信, 造成记者在采访时过于自我, 无视倾听。很多时候, 出镜记者在报道、采访时不能摆正自己的心态, 自认为高人一等, 不能采用“平视”的眼光对待被采访者, 经常将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于他人身上, 造成出镜记者出现喧宾夺主现象, 破坏了现场采访的氛围和效果。
(四) 出镜记者缺乏人文关怀, 背离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2004年11月期刊登了一篇《一名新记者的困惑》的文章, 文章描述了一群媒体记者在山东采访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遇袭事件中死难者的家属时, 为完成采访任务而向一个88岁高龄的老人残酷地“挖新闻”的场面[3]。从这篇文章中, 我们可以看到记者在面对新闻事件时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
当出镜记者赶赴新闻现场时, 第一意识便是去采访、去报道, 这是作为一名记者的基本职责。但是, 这并不意味着出镜记者可以违背伦理道德, 无条件地去抢新闻、挖新闻。在报道中, 出镜记者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发生冲突时, 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先, 而不是以职业责任为先。
(五) 出镜记者监管缺失
近年来, 在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中, 许多出镜记者的失当表现, 引起了观众强烈不满, 在互联网上批评出镜记者的文章也越来越多。但是, 对于这些批评、指正, 目前媒体行业却还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与监管体系, 来加强对出镜记者的行为规范。
从制度上看, 虽然我国已制定了《中国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准则》, 但是这一准则只是对整个记者行业进行笼统的规范, 并没有对出镜记者这一群体的行为规范进行细化说明。从行业自身来看, 目前我国的新闻行业对出镜记者准入制度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许多出镜记者还都是由播音员来担任, 缺乏专业的选拔标准。此外, 对出镜记者角色失调行为也并未出台惩罚标准, 使得出镜记者不能及时改正自己的行为。
四、出镜记者角色失调的对策
(一) 加强出镜记者的专业素养
1. 增强出镜记者敏锐的现场判断力
由于报道现场的环境、事件、情节以及人物语言、动作都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而出镜记者的职业特点又需要出镜记者在短时间内, 从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挑选出最具有报道价值的事件, 以及最具典型性的采访人物, 那么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必须要具有敏锐的现场判断力, 及时做出正确的决定, 以免做出无谓报道和采访。
2. 增强出镜记者的语言表达能力
作为一名出镜记者, 要想做出出色的现场解说、采访, 必备的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强弱的标准, 并不是以记者发音是否标准, 语调是否专业来衡量的, 而是要看他所说的话是否具有信息含量, 以及是否具有现场感染力。一些由播音员担任出镜记者的新闻报道并没有取得应有的出镜效果, 原因在于他们语言发音虽然非常标准, 语调也非常专业化, 但是由于缺少现场细节, 没有现场报道的味道, 似乎只是将演播室移植到了现场, 给人的感觉是在播新闻而不是在说新闻。
3. 增强出镜记者现场的采访能力
电视现场采访具有很大的即兴性, 这就要求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时应尽量一次完成。如果一名被采访者面对相同的采访内容, 尤其是在由于记者自己的失误或拍摄效果不满意而要求采访对象多次重复相同的话题甚至相同话语时, 采访者必然会产生厌倦情绪, 对采访效果产生影响。所以, 作为出镜记者要尽量保证每次采访都能一次性完成, 在采访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此外, 出镜记者在保证一次性采访前提下, 还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不仅能提问, 而且还要会提问。在提问中, 出镜记者应该尽量避免一些“大而全”的提问, 以及带有记者主观倾向的提问等, 切忌出现“我想”, “我认为”等词汇。应该从小入手, 从细节入手, 善于观察, 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
(二) 增强出镜记者心理素质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得出, 在信息的全部表达中:话语占7%, 态度占38%, 而表情动作占了55%。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出镜记者在镜头前的心态与表情对出境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所以, 加强对出镜记者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解决出镜记者角色失调这一问题具有很大的帮助。
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过程中,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形, 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这就要求出镜记者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面对复杂局面时要沉着冷静, 要处变不惊, 在面对政府高官、农民、工人时, 要始终保持“平视”的态度, 不能上尊下弃。
(三) 内化出镜记者职业道德理念与公德意识
2006年7月10日下午5时,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曹爱文到黄河边采访一落水女童事件, 当看到女孩被打捞上来生命垂危时, 她不顾女童口吐污物, 嘴对嘴做起了人工呼吸。经多次努力, 女孩最终没能醒来, 曹爱文悲伤的眼泪滚落下来。此事被媒体和网络报道后, 引起巨大反响。作为一名出镜记者, 当遇到突发性灾难事件时, 是应该选择职业传播者的角色先做报道, 还是应该选择作为社会人的角色先去救人?曹爱文选择了后者, 而且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肯定。被网友盛赞为“中国最美女记者”。
正像曹爱文一样, 许多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时, 也会面临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选择。当两者发生冲突时, 当职业理念和社会道德产生对抗的时候, 出镜记者应该先怎样做呢?笔者认为, 记者首先要履行作为一名社会人所应当承担的责任, 应把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把记者角色应尽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放在首位, 自觉地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团体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媒体利益服从社会利益。只有时时刻刻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 只有时时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才能更好地履行记者的职责, 履行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所以, 出镜记者要始终遵守新闻职业道德规范, 将公德意识内化于心, 自觉地来指导新闻采访活动。
(四) 构建出镜记者的监督控制体系
为了避免出镜记者出现角色失调现象, 除了加强出镜记者自身专业素养, 心理素质和公德意识外, 还需要建构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 从外部来进一步加强对记者行为的监督。
1. 制定专业的出镜记者选拔标准与行为规范
目前, 在传媒行业尚没有对出镜记者选拔标准与行为规范作出统一的规定。许多出镜记者都是播音出身, 他们虽然外形靓丽, 播音标准, 但是却缺乏出镜记者的现场表现力与应变能力。所以, 媒体在对出镜记者进行选拔的时候, 应该进行全面考察, 在外形与声音考察的基础上, 加大对其现场应有的判断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心理素质的考察, 选拔出具有出镜记者特有素质的记者。此外, 媒体行业还应该加快制定出镜记者行为规范, 为出镜记者报道行为提供参考标准, 帮助出镜记者规范自己的行为。
2. 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与奖励机制
在规范出镜记者报道时, 制定必要的奖惩机制对于促进出镜记者规范自己的报道行为与避免出镜记者出现角色失调行为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中国新闻业是在没有制度体系准备的情况下进入市场的, 是在法制化制度环境准备不足的条件下进入市场化运营的”[4]。近几年, 一些出镜记者在荧屏上的失当表现, 正在不断触犯社会道德的底线, 愈来愈受到观众的拷问。所以, 作为媒体行业, 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来限制出镜记者角色失调行为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 加强收受控制
近年来, 在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中, 许多出镜记者的失当表现, 引起了观众强烈不满。尤其是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 出镜记者的失当表现刚刚被播出, 网络上批评的声音已经不绝于耳。虽然受众对出镜记者的失当行为提出了异议, 但是我们发现, 许多出镜记者在以后的采访报道中依旧如故, 没有改正。为了使受众真正行使自己的监督权, 就需要我们搭建起一条高效的反馈渠道, 将受众的意见及时传达给媒体领导及记者, 同时记者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及时改正错误, 将决心表达给受众,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出镜记者做出令观众满意的出镜报道。
参考文献
[1][2]叶迎春“.出镜记者”不是报幕员[J].新闻与写作, 2007 (8) :39-40.[1][2]叶迎春“.出镜记者”不是报幕员[J].新闻与写作, 2007 (8) :39-40.
[3]李宁源.一名新记者的困惑[J].新闻记者, 2004 (11) :3-4.[3]李宁源.一名新记者的困惑[J].新闻记者, 2004 (11) :3-4.
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塑造 篇8
一、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内涵
媒体记者究竟担负着什么样的责任?西方有两种重要的理论, 一是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一是报刊的社会责任论。作为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 报刊社会责任论强调新闻自由负有社会责任的权利, 要求报刊等新闻媒介的控制者在报道事实时, 采取客观、公正的立场, 不能把个人或集团的利益置于公众利益之上, 以此加强社会责任感。报刊要负责阐明社会的目标和美德。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不仅要求记者努力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广泛地同群众见面, 为人民群众提供参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以及了解世界所需要的新闻和信息, 同时也要反映群众的呼声和正当要求。我国记者的责任很明确, 就是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 在党和政府同人民之间, 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2]。
二、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偏差现象
宣传者总是希望新闻作品在具有新闻价值要素的同时具有更大的宣传价值, 并超过新闻价值, 只不过要其符合新闻规律。新闻与宣传是结伴而生的, 都是社会信息的传播。从广义上看, 很多新闻具有一定的宣传价值, 比如中国共产党的党代会, 会上领导人的讲话、大会报告、代表发言等等, 显然是宣传, 但大会显示出的有关信息, 关系到国计民生, 又是新闻。正因为新闻和宣传在许多时候呈现出一种混杂的状态, 所以, 新闻宣传常常被放在一起称呼。
三、新闻记者角色塑造及完善的方式
(一) 调整新闻媒介的运作机制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制度和规范的缺失导致各行业分工不够明确, 权责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 因此才会出现记者对自身角色定位不够清晰明确, 从而导致角色的错位和越位, 只有通过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完美建构, 弥补社会分工中模糊不清和出现漏洞的部分, 才能减少记者角色错位的现象。另外, 正是由于当前制度的缺失和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才导致百姓对记者和媒体出现过分的心理依赖, 产生过度的心理依赖, 所以法律制度的完善和民主制度的健全是保障记者角色换位但不错位的必要条件。[3]新闻采编人员要严格执行新闻报道与经营活动分开的规定, 不得以记者、编辑、审稿人、制片人、主持人、播音员等身份拉广告, 不得以新闻报道换取广告, 不得以变相新闻形式刊播广告内容, 不得为经营谋利操纵新闻报道。新闻采编人员不得以订阅报刊为条件进行新闻报道, 不得直接要求被采访单位或个人订阅报刊, 更不得以批评曝光为由强迫被采访报道单位或个人订阅报刊、投放广告或提供赞助。
(二) 提高记者的专业素养
新闻采编人员要坚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 确保新闻事实准确。要认真核实消息来源, 杜绝虚假不实报道。新闻采编人员要发扬实事求是、敬业奉献的精神, 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 调查研究, 求真务实, 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和文风, 不断创新报道内容、形式和手段, 使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增强新闻报道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灾难发生时, 在有专业救助人员的情况下, 记者可以专心履行报道的职责, 在没有其他救助人员的情况下, 记者必须救人为先, 当然前提是保障自己的生命安全。大部分人还认为, 救人与报道本身其实并不矛盾, 但如果发生矛盾的话, 对救人的考虑优先于报道。
(三) 净化社会环境
人属于社会性动物, 在日常的社会活动中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限制及渗透。新闻记者要贯彻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支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为人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 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要遵守宪法和法律, 遵守党的新闻宣传纪律, 维护党和国家利益,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秘密。要依法维护公民个人隐私权, 依法维护报道对象的合法权益。[4]新闻工作者要时刻以自己的言语导向正确为目的, 不能一味地追求自我价值而忘却自己的社会责任和社会担当, 要把握好正确的尺度, 向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方向前进。
结论
新闻记者要想改变自身在社会活动中出现的角色偏差, 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 加强对自己行为的监督, 提高对自己思想的约束, 经常对自己的言行举止进行冷静的审视和反思, 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通过锻炼和实践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段飞雁.新闻记者社会角色的塑造与完善对策[J].科技传播, 2014, 04:28-29.
[2]翁楚楚.新闻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与采访权[J].艺术科技, 2014, 03:117.
[3]韩敬刚.当前我国新闻记者形象及其影响因素[J].科技视界, 2014, 06:348.
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 篇9
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新闻从业人员被称为是“灵魂的守门人”。在电视新闻记者的职业定位中,电视新闻记者要树立正确的角色特点,确保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准确、报道中肯、立场客观。
从角色定位的发展历程中看,电视新闻记者是思想的启蒙者。在社会行业的构建中,每个职业所扮演的角色都不同。教师要“传道授业解惑”、农民要“锄禾日当午”,而记者也要遵从“用事实说话的原则”,规范新闻工作者的价值内涵。从根本上说,电视新闻记者是政治的宣传者。在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中,新闻工作者要满足政治宣传、知识普及、舆论传播等多项工作原则,发挥重要的政治监督作用。
电视新闻是信息文化的生产者,新闻工作者要保持客观中立的身份立场,确保新闻的真实性。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将众多信息文化加以融合,并通过各项策略,确保新闻记者的信息传播权益。
2 电视新闻记者角色定位出现的“误区”
在新闻媒体的蓬勃发展中,新闻记者难免会面临一些思想的“误区”,具体分析如下。
2.1 新闻记者的“越位”现象
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越位”现象是一种常见的工作“误区”。指的是记者在采访报道中,态度、言语等行为违反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业界形象。突出表现为记者及媒体工作人员以“指挥者”“干涉者”的身份,直接参与到新闻事件中。例如,在媒体揭露部门审判的过程中,记者要维护好舆论监督的平衡性,确保在法律监督中促进司法公正。同时,也要注意舆论的公正性,不施加舆论压力,避免对司法审判造成负面影响。
2.2 新闻记者的“错位”现象
“错位”现象指的是新闻记者的言行方式受到了采访对象的影响,将采访者与当事人的态度方式相互混淆,形成了职业角色中的“错位”现象。例如,在采访区域的划分中,有很多市、县级电视台都实行了“分片采访制度”,一个记者负责一个区域,容易让分片记者形成较为死板、固定的基本模式,使新闻判断力出现了一定的偏移。
3 新时期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
3.1 具备综合的业务能力
新的发展时期下,电视新闻记者的角色形象要进行更加完善的塑造。新闻从业者可以通过新闻业务能力、电视语言运用能力、视听表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职业形象的具体定位和塑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拓展,人民大众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有了很大的影响,在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中,要突出信息的时效性和迅速性,并且还要让新闻记者和受众进行融洽的互动方式。
新闻记者的本质是新闻信息的传播者,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受众的影响。但是,在新闻业务、电视语言等能力的培养中,新闻记者面临着压力和挑战并存的局面。在电视新闻的工作中,要着力加强记者自身媒介素养的正直性,在职业业务的培养过程中,通过参加媒介素养培训、电视语言座谈、采访心理课程研讨等活动,并结合媒体的发展模式,在遵循新闻工作者从业规则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角色进行精确的定位。
3.2 在突发事件中的角色定位
在新闻传播速度逐步发展的今天,新闻的实效性愈加明显。面对突发事件、重大事件,记者首先要做到的就是采访写作的“迅速性”。针对于新闻“错位”的现象,归根到底是采访人员的思想偏差。新闻记者要在掌握信息元素的同时,及时客观的捕捉一些有价值的细节元素,力求中立、具体、生动的讲述新闻事实。特别是在同期声语言的引导中,要着力“慎重”的原则,鼓励采访对象说出感受,做到新闻报道中的“播发神速”“有条不紊”。而在具体报道的设置上,要本着从全局出发的原则,激发观众的关注。尤其要考虑到与实际生活和策略的适宜性,强化法律知识,在确保政治、道德底线的同时,更加注重新闻记者的爱国主义认识。
3.3 在灾难报道中的角色定位
在灾难报道中,很多新闻媒介都为了吸引大众的注意,在报道中融入恐怖、怜悯等情绪色彩。而在一些新奇事件中,有些新闻工作者注重猎奇、神秘,甚至有意刻画暴力、黄色信息,在获得新闻效果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社会恐慌。
作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看待灾难报道也要遵循行业内的法律法规,在遵循实施本来面目的同时,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公正性。例如,在2010年发生在广东省信宜市的“9·21”紫金矿业银岩锡矿尾矿库大坝的崩塌事件中,灾难导致钱排镇22人死亡、523户居民房屋崩塌、815户居民房屋受到损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6.5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例典型的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面对这样的新闻事件,新闻记者要坚决维护“不畏强权,保护弱者”的新闻本质,勇敢结构灾难报道的真实性。而对于在伤亡中失去亲人的事故当事人,记者要表现出新闻灾难报道的道义,就是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突出人文价值和人文关怀,不实行冷言冷语的“新闻压迫”,应做好人民群众的发言人。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记者要代表媒体反映“公平工作”的角色立场,新闻记者要在和采访对象建立和谐的关系,随机应变,在短时间内掌握采访对象的心理性格、生活环境,使电视新闻记者的采访处于主动的地位。向社会传递出正式的信息,传播正能量,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群众。
参考文献
[1]胡新桥,李明文.激情:记者工作的生命[J].当代传播,2014(5):109-110.
记者采访时的角色意识 篇10
一、我是“记者”———职业身份的意识
记者就是我们的职业身份, 我们自己很清楚, 采访对象也知道, 这难道还用说吗?其实不然, 在现实的采访过程中, 往往很多记者并没有处理好这个身份, 有的太“凸显”自己的记者身份, 让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有的又忘了自己是记者, 拍摄、采访起来一笔糊涂帐。这两种情况, 可能都会导致连一个顺畅的采访都做不好, 更不用说要让对方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了。
因此作为记者, 首先我们的意识里要很清楚自己此行的任务是什么、要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这是很重要的。但同时当我们面对采访对象时, 却尽量要把“记者”这个角色“隐藏”起来, 放在自己的脑子里, 淡化自己在采访对象面前的记者身份, 甚至最好让他 (她) 忘了你是记者, 其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贴近和深入采访对象。
举个简单而直接的例子。笔者近年来拍摄的是台湾人, 在联系采访对象时, 一开始对方往往都会很客气, 甚至是有点“恭敬”地称我为“夏记者”, 不太好沟通, 于是我会笑呵呵地对对方说, 你不要叫我“夏记者”, 叫得我自己都有点紧张了!对方听后轻松了些, 一般会改叫我“夏小姐”。我说, 你也不要叫我“夏小姐”, 那么客气, 不习惯, 就叫我“小夏”吧, 大家都这么叫我。听到这样的建议, 对方的语气马上就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于是在一口一个“小夏”之后, 那种陌生、客气和距离感就不见了, 渐渐地双方就能像朋友一样地聊开了。这样不但比较容易让对方接受采访, 而且还能了解到更多的信息。待一见面, 对方见到的就不是让人会感到有些压力的“夏记者”, 而是一个叫“小夏”的朋友。这看上去好像只是一个称呼的改变, 但其实它能起到某种暗示的作用, 淡化了采访对象对记者身份的敏感度。
当然这种身份的“隐藏”是贯穿在整个拍片、采访过程中的, 不仅只是一个称呼的改变, 更重要的还是记者的意识和心态, 并由其呈现出来的言行举止, 传递给对方的是一种值得信赖、可以深入交流的气息。而且有时记者还要适当地参与到采访对象中, 一起来感受和体验。但与此同时, 我们又不能忘记自己的记者身份, 它只是暂时“隐蔽”起来, 记者这根弦是始终紧绷在我们的脑子里的, 它指挥、掌控着我们的拍摄、采访进程与要求。
在采访学里, 把记者参与采访对象的采访形式叫“体验采访” (表述不准确) , 这种采访就是让记者暂时隐蔽起自己的职业角色, 走进要采访的事件或采访对象的生活中, 以一个看似新的角色去参与、了解和体验采访对象, 以达到更真实地反映生活, 让人们从中感受到鲜为人知的人生况味, 增进不同行业、不同境遇人们之间的相互了解, 从而认识生活的本质内涵。 (2)
二、我是“你”———角色转换的意识
这个“你”指的是采访对象。记者要具备的第二个角色意识是角色转换, 即如果我是采访对象的话。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时常要进行换位思考, 设身处地站在采访对象的角度来考虑问题。什么能问, 该怎么问?并不是说因为我们是记者, 因为对方接受了采访 (更不用说对方可能还拒绝) , 我们就可以无所不能问, 或是想怎么问就怎么问, 这样做的话会带来什么样的“恶果”, 可能很多记者同仁们已有所感了。
在笔者采访过的众多人物中, 有一次印象较深的经历是采访影视演员潘虹。当时潘虹接拍了一系列根据香港财经小说家梁凤仪的作品改编的电视剧, 在这些剧中她扮演的都是差别不大的角色。笔者前去采访时, 她接拍的又是一个类似的角色, 许多媒体正紧揪着这点大做文章, 且大多数是负面的说法, 潘虹很痛苦, 对采访很是警觉和抗拒。而笔者正是冲着这部戏、这个角色去采访她的, 无可回避。那么这个采访该如何开始, 并能尽快消除她的戒备心理呢?笔者很费了一番心思, 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头, 但都觉得不理想。最后笔者决定还是从这个话题入手, 问道:潘虹姐, 这是你与梁凤仪小姐的第N次合作, 再次出演豪门母亲的角色……话一说到这儿, 本就有点抗拒的潘虹, 更是干脆闭上了眼睛, 身子往椅背一靠, 手上在快速地转动着一小串佛珠, 这几乎就是免谈的架势了。大概是因我态度和语气都很好, 没有来者不善之意, 再加上她本身的善良, 所以才没有立马起身走人, 给了我继续说下去的机会。于是我坚持着说道:在很多人看来, 你是在不断地重复着自己, 可我觉得恰恰是要从这些看似相同的角色中演出不同来, 应该更难吧?听到这儿, 潘虹立刻停止了手中的动作, 挺直了身子, 眼睛慢慢张开的同时, 我看到了隐约的泪水……接下来的采访就很顺利了, 并超出了我们要谈的内容和时间。
其实笔者在苦想各种开头都不合适, 没有办法之时, 干脆什么也不想, 就回到潘虹这个人本身, 觉得将心比心, 如果我是潘虹的话, 我会怎么想这个问题?没有人愿意单纯地重复自己, 更何况是有相当表演实力和勤奋的潘虹, 她肯定有自己的苦衷和不得已之处 (加上笔者采访前做了功课已了解到, 也确实如此) , 而即使是那些看上去类似的角色, 潘虹也都演得很认真。于是笔者从设身处地的角度出发, 以理解她人之心获得了对方的理解, 成功地完成了采访。
这种设身处地感受对方, 进而将这种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对方的方式, 在采访学上叫做“移情”, 它也是“体验采访”中较常用的方式, 往往能起到“柳暗花明”的效果。一旦采访对象在情绪、情感上感受到记者的角色换位, 就很容易与之达到默契、交融和共鸣, 这就是“移情”在形成良好的心理互动过程中的作用, 它对沟通双方情感、融洽彼此关系、促进相互合作十分有效。所以, 记者在采访中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移情”能力, 既能设身处地捉摸和感受对方的心理, 又能巧妙地选择语言或非语言手段把自己角色换位后获得的感受, 准确地传递给对方, 这样才能感染对方, 形成良好的心理互动, 为采访创造融洽的氛围。 (3)
三、我是“观众”———第三方的意识
所有的节目, 最终是要做给观众看的, 那么观众想知道什么、他们会怎么看、怎么想?这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采访过程中, 记者还要有观众的角色意识, 带上观众的眼光,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问题。但这一点, 常容易被忽略。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 记者容易陷在自己的判断和思维中, 按照自己的理解、兴趣或习惯来看事物和采访对象, 过于注重自己的个人感受, 却忽视了观众的感受。
一个采访对象有可以表现的多个点 (面) , 该采访或着重表现他 (她) 的哪一个点 (面) 、怎么采访, 就要有所选择或取舍, 那么记者在体现自己的想法的同时, 有的还要从观众的角度来考量。
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或放弃一些看似简单的信息。因记者本人在现场, 直接面对采访对象, 可以了解到节目“背后的东西”, 因此有些看来比较一般、不太出彩的信息, 记者会觉得不重要就略过了。但观众在看节目时, 不明就里, 不了解背景, 少了这些信息就会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所以有的看似简单的信息, 如果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的话, 也许就是很重要的了。还有的记者在采访中看似把对方的方方面面都了解到了, 却没有挖掘有意思的亮点、特点和细节, 观众在收看节目时就会感到乏味, 不生动, 不好看。这看似点与面、细节与整体的关系, 其实在意识里就体现出记者有没有站在观众的角度来看, 有没有站在观众的角度来想一想:观众明白了吗?观众有兴趣吗?
记者是座桥梁, 架起观众和采访对象, 在面对采访对象时, 记者是在替观众“体验”对方, 因此重要的不是记者自己想知道什么, 而是观众想知道什么, 通过记者的采访, 让观众看到一个真实生动的人、一段我本不知的人生。只不过记者努力要做的是尽量使自己的感受与观众的感受融合, 并逐步引领观众去感受, 但不可能是完全的替代, 更不能忽视。当然这一点更重要地体现在节目的后期编辑和制作上, 那更要不时地从自己的思维里跳出来, 站在观众的角度看看, 节目制作得是否可看、好看?
四、我是“我自己”———本我的意识
前面三个角色意识都是隐蔽或隐性的, 那么在面对采访对象时, 记者到底该是什么身份呢?如果具备并处理好了前面三种角色意识, 基本上这次采访就能成功了, 而如果还要让采访更出彩, 更有特点的话, 又该怎么做呢?这就要看最后一个角色的表现了。这个角色就是我们自己, 也就是最终呈现在采访对象面前的角色。这个角色需要展现的是记者个人的风采, 需要记者有个性化的表达, 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特色, 甚至是出色的记者。
同样是前面那个“称呼”的例子, 虽然只是变了个叫法, 从“夏记者”变成了“小夏”, 但实际上它不仅能起到隐去记者身份的效果, 还能更进一步地让采访对象认同记者这个人本身, 他 (她) 面对的不再是符号化的某某记者, 而是一个很具体、很真实的“小夏”这个人。那么此时的你具备什么样的品质、气质和性格就很重要了, 它决定了你呈现在采访对象面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状态, 反过来也就决定了采访对象会怎么面对你, 进而也就决定了你会拍摄和采访出什么样的效果。
当记者的你成为了你自己, 那就要让自己成为独特的一个, 这个独特不仅是我们自己, 还要让采访对象感觉到你对待他 (她) 也是独特的。这样他 (她) 不仅会乐意配合你的采访, 而且还能取得意外的效果。因为你的独特或你对他 (她) 的独特, 使他 (她) 也有了特别的表现。
记者个人的独特性与记者本人的气质、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这是与生俱来和后天培养而得的。而对采访对象的独特则除了记者的采访经验和技巧外, 笔者认为更重要的还是体现在记者的心态和心意上。面对各种各样的采访对象, 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能否做到无论面对什么人, 都能真诚相待、平等交流?就像孟德斯鸠说的:“在人之上时, 要视别人为人;在人之下时, 要视自己为人”。在面对每一位采访对象时, 是否都能有真情实感的投入、真正关注对方?而不是例行公事走过场、千人一法走套路?在拍摄和采访时是否能有自己的想法, 发现对方独有的特点和亮点, 而不是像其他张三李四记者的采访一样?
当你越有自己的想法和特点, 你的形象在采访对象面前就越清晰;当你越关注采访对象, 采访对象也会越认真地对待你的采访;当你用心找到了专门针对他 (她) 的那把“钥匙”, 采访对象的心灵大门就会向你敞开, 变得真实、生动, 甚至丰富、特别起来;而当每个采访对象都向你敞开了心灵的大门, 你就成为了一名出色的记者。
参考文献
①郭超人:《培养新闻人才要跟上时代的需要》, 《新闻业务》1993年8月①郭超人:《培养新闻人才要跟上时代的需要》, 《新闻业务》1993年8月
②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②刘京林:《新闻心理学原理》,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
【记者角色】推荐阅读:
编辑和记者的角色转换06-27
记者角色的特殊性08-07
采访中记者的角色定位12-16
记者节主题征文:一个记者的工作总结05-26
年轻记者05-13
媒体记者06-09
农业记者06-22
记者素养06-27
评论记者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