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能力论文(精选12篇)
记者能力论文 篇1
近几年, 电视新闻记者现场出镜播报的传播形态已成气候, 颠覆了以往电视新闻的演播厅 (主持人) 加短片 (事件画面、解说及同期声) 的传统播出模式。这种传播形态还颠覆了新闻采访的定义。传统的新闻采访定义虽有多种表述, 但都被限制在“采集式”上, 如为了获取新闻而对客体所进行的包括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的调查、采集活动。这种“采集式”的限制, 因电视新闻记者在事件现场的出镜播报, 而被“报道式”或“传播式”所打破。作为单纯获取素材之手段的采访活动, 也揉进了记者表现自我的成分。记者在传播事实的过程中, 使自己也成了所传播的信息中的一部分, 从相貌到语气到动作再到神态, 甚至语言使用的水平, 无不随着事实的传播而展现在观众眼前。这种“表现式”的成分, 与以往新闻采访仅表现为“记录式”有着天壤之别。记者在新闻现场用出镜的方式直接描述事件状态、来龙去脉, 代表观众向有关人士提问, 综合各种评价等, 其整个行为过程需要具备的综合能力, 也与以“采集”为要的“传统”意义上的记者截然不同, 换言之, 并非任何一个记者或主持人都能胜任。这种建立在传统新闻人业务素质基础上的综合能力, 大致由七种能力构成。
一、表现力
这在记者的出镜综合能力构成中, 无疑是最重要的。以往电视记者的表现力, 往往体现在文字符号的使用和画面的抓拍、构图及组接技巧上, 记者出镜时, 不使用文字符号, 不担纲拍摄, 甚至省去了后期处理环节, 因此, 其表现力通常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语言表现力。
语言表现力是出镜播报形态得以成立的关键。语言表现力不仅体现在口齿清楚、吐字准确, 叙说流畅、语速有度, 发音入耳、声调得当等形态层面, 内容的表述也不可忽视。不仅能说, 还要会说, 即不仅要完成“说什么”, 还要展现“怎么说”。一般而言, 在现场出镜播报的新闻事件有“预知”和“未知”两种, 预知的经过事前准备, 实现“怎么说”问题不大, 而在未知的突发事件现场, 就要在迅速了解事实的前提下, 临场构思内容, 选择最佳角度, 组织合适词句。这好比是一场“遭遇战”, 全凭硬功夫, 既要有灵气, 也要依赖平时经验的养成。出镜记者可以经常就所见所闻做一些口头作文训练, 既锻炼了迅速抓住问题、提炼主题、选择角度的能力, 也便于逐渐形成口头表达链与思考表达链同步推进的表达习惯。
电视语言中最重要的是画面语言, 因此即便是出镜播报, 也要注意避免用记者的叙述替代可视画面的通病。比如一条在某化工厂爆燃事故现场的出镜报道, 爆燃状态因记者的出镜被遮挡, 记者的口播完全可以用画面加解说来取代, 否则对现场交代得再清楚, 可视性也大打折扣。能通过镜头反映的不多说, 镜头无法反映的才是说的重点。比如爆燃发生时的声响, 周围震动的情况等已经过去了的状态, 特别是气味、目击者的心理反应这些画面无法表现的情况, 都是说的重点。
2. 形象表现力。
面容姣好、身材俊拔这些先天条件可以提升记者出镜时的视觉效果。但是, 没有理由苛求出镜记者一定要标致过人, 相貌普通的记者一样可以担纲现场出镜播报任务。形象表现力主要是指记者在现场播报时的形象处理, 应力求接近现场环境和氛围。比如不要涂脂抹粉, 不穿奇装异服, 不要佩挂过于显眼的装饰物。某台有位成名的男记者, 去建筑工地采访高温作业的工人, 在面向镜头描述时因阳光过于强烈, 而戴着一副墨镜, 结果受到观众和同仁的口诛笔伐。
3. 行为表现力。
出镜播报不同于演播厅播报, 无须像主持人在演播厅那么中规中矩, 而应以丰富的肢体语言来增加画面的活力和语言的感染力。即便是现在演播厅出像, 很多主持人已经离开了座位的限制, 在站立或走动中不断以肢体语言来配合口播。反倒是很多记者在出镜时过多地受制于传统主持模式, 手持话筒, 规规矩矩, 肢体语言还不及演播厅里的主持人丰富。比如在事故现场、灾难现场、战争现场, 我们看到的是出镜记者笔直的身姿、泰然处之的神态和不紧不慢的语速, 恰恰破坏了事件状态的传播效果。
在一些特殊场合, 肢体语言还完全可以突破身体的移动和手势。比如在汶川地震的现场报道中, 有位正在出镜叙说救援被埋者的女记者, 忽然中断描述挥着手对摄像记者说:快, 拍那边。原来, 一个被埋数天的人此刻被拉了出来。在担架经过身边的时候, 女记者不是躲开, 而是不失时机地上前扶了一把。这个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用处的动作, 却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构成了现场播报救援过程的一部分。这就是肢体语言恰到好处的运用。
二、自信力
自信力是自信心作用于行为的力, 受心理素质左右。记者不是主持人, 缺少面对镜头说话的训练, 在一般人眼里, 摄像机的镜头具有极大的压迫感, 人人交流无障碍并不等于人机交流无障碍。很多记者初出镜时都有这样的体会, 平日里口若悬河, 一旦交流对象变成了冷酷的镜头, 大脑顿时一片空白, 说起话来语无伦次。
不难看到, 当主持人担纲出镜播报时表现要比记者自然得多, 这与主持人早已习惯了人机交流是分不开的。因此, 作为随时可能出镜的记者, 平时不妨做一些强化人机交流的适应性训练, 比如有目的地将其与口头作文练习结合进行。
三、应变力
目前, 出镜播报大多数还局限在对预知或已知事件的报道上, 即便是直播状态下的连线, 记者出镜叙说的作用也仅仅是表明“我在现场”, 其所说的内容完全可以用画面加解说取代。有价值的出镜, 是在突发事件的现场, 在未知状态下出镜播报。
在很多预知的现场, 事件的发展往往因出现意外而转化成未知。最典型的是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下午的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遇刺事件。肯尼迪前往达拉斯市访问并向50万欢迎市民演讲, 是计划内的事, 对于记者, 是预知的。但肯尼迪突然遇刺中弹, 却是未知的。一位名叫丹·拉瑟的CBS电视网记者, 在这一震惊全球的事件中充分表现出了一名职业记者出色的应变力, 仅用不到10分钟的准备, 就一口气作了长达17分钟的现场播报。美国观众从他的出镜描述中得知:总统倒在了血泊之中。时隔18年, 美国第40任总统里根在华盛顿一家酒店结束演讲后遇刺, 仅仅6分钟, 遇刺现场的播报就出现在美国荧屏上了。
事件过程向未知方面转换, 是不以现场出镜记者的意志为转移的。出镜记者的应变力将随着这种传播形态的常态化显得愈发重要。
四、推断力
推断力体现的是记者的逻辑思维水平, 由判断能力和推理能力构成。判断构成推理的前提, 并通过推理导出结论。在事件现场, 出镜记者对所见所闻首先要作出准确的判断。
判断一旦失误, 推理过程再无懈可击, 也推不出正确的结论。比如某台一女记者出镜播报一老农在自家一口井中打出“怪物”的事。涉世未深的女记者想当然地判断这是一种菌类, 并以此推理出这种菌体即民间所说的“太岁”, 在一边介绍这物体的形状、抚摸的感觉时, 一边头头是道地介绍什么叫“太岁”。结果, 有观众一眼看出, 这不过是男用的自慰器。
判断正确, 但推理不合规则, 同样得不到正确结论。比如某地一下水道惊现人的肢体。当地电视台记者赶到现场后, 告诉观众发生了一起杀人分尸的恶性案件。记者的推理过程是这样的:如果是杀人分尸, 必然肢体残缺不全;这里发现了残缺的肢体, 当然是凶杀案所致。这个结论未必成立。因为逻辑学告诉我们, “如果”是“那么”的充分条件, 但不是必要条件, 其规律是, 有前件必有后件, 但有后件未必有前件。事实也是如此, 那些肢体, 不过是附近一家医学单位对人体标本处理不当的结果。
五、归纳力
人认识事物的思维方式有两种, 一是演绎, 二是归纳。这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式,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前者经常被我们用来证明“真理”。比如某地出台了一项新举措, 于是一些媒体会到处采访一些实例来证明这一举措的正确。其实, 对事物真理性的认识, 用演绎的方式是得不到的, 只能通过归纳的方式, 即从许许多多的个别中, 不断抽取共性的东西, 才能不断接近事物的本质。
相当多的人喜欢并习惯于用演绎的方式去认识事物, 这种方式也大量存在于新闻报道中。但是在事件现场, 如果用演绎的方式去描述、认定和评价, 就有可能犯报道失实的错误。比如在重大车祸现场, 如果凭想象或先入为主地认定, 这是由于疲劳驾车酿成的, 然后去找能证明其疲劳驾车的迹象和旁证, 就可能偏离真相。
在事件现场, 迅速将各种反映、议论、评价综合起来, 并归纳出有代表性的要点, 还要与分析、判断结合起来进行, 这样才能保证报道尽可能地接近事实真相。
六、控制力
记者现场出镜播报的控制力, 应包括播报行为的把控和自身情绪的控制两个方面。很多未知或预知的突发事件现场总是混乱的, 记者不能控制现场也不可能左右事态的发展, 但应该能够控制、支配自己的行为。
对出镜行为的控制与支配, 除上述能力外, 还体现在善于找到最佳的播报位置, 这一般要从四个方面去把握。一是所处位置少受干扰, 二是自身及机器的安全, 三是有利于现场画面的拍摄, 四是便于转移。如上述某化工厂爆燃事故, 记者以现场为出镜背景, 结果挡住了现场状态, 当记者用手一指说现场如何如何时, 摄像机镜头却摇不过去, 于是整条电视新闻画面人不离镜、镜不离人, 大大降低了画面语言的效果。
有些现场状况, 很容易左右记者的情绪, 这就要求记者必须冷静、清醒地控制自己, 以有效支配出镜行为。如31岁的记者丹·拉瑟在出镜播报肯尼迪遇刺时, 也难免因事件过于重大而慌张, 在长达17分钟的播报中声音一直都在微微打颤, 但却把肯尼迪遇刺经过和达拉斯恐怖而混乱的现场交代得有条不紊。
当然, 记者也是人, 情绪难免受见闻影响。你可以在节目之外宣泄甚至放任一下情绪, 但出镜时就不行, 必须冷静地面对眼前的一切, 控制情绪, 迅速而有条理地进入播报状态, 并确保所叙客观公正。这也是现场报道传播形态对出镜记者心理素质的特殊要求。
七、抗压力
现场的压力来自于方方面面, 且各种各样。如事件现场的混乱、嘈杂, 事故现场的血腥, 其他记者或现场人员的干扰, 事实真相的不确定性, 冷酷的摄像机镜头、夜间播报时刺眼的灯光等, 在几乎每一根神经都要饱受刺激的状态下, 迅速了解事态, 确定重点, 组织语言, 找到出镜最佳位置, 还要与摄像、灯光人员配合, 以及准确把握播报的口径、分寸等, 确非易事。没有相当强的心理抗压力, 播报的质量就大打折扣。
抗压力不仅体现在承受住各种压力完成面对镜头的口播, 更体现在于播报过程中还能自如运用相关电视手段。每一个担纲出镜的记者都明白, 现场播报和现场传播还不是一回事。比如, 对地震灾难现场救援, 用现场播报, 就是把现场情况一口气说出去就完成任务了, 但如果是现场传播, 则要在报道的同时, 将现场的画面尤其是现场原生态声响“揉进”你的播报里, 如求救声、呻吟声、敲打声、建筑物坍塌声、风雨声、指挥救援声、喊话声、最后的喝彩声等, 以形成立体的传播效果, 实现电视独特的传播手段。就目前的出镜行为而言, 我们看到的是绝大多数还停留在现场播报阶段。提高临场抗压力, 将出镜行为由现场播报推向现场传播, 这不仅是电视报道形态的发展方向, 也是电视记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摘要:出镜记者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 自我表现同新闻事实一同展示在观众面前, 故出镜记者的新闻播报中有了“表现式”成分。本文从表现力、自信力、应变力、推断力、归纳力、控制力、抗压力七个方面探讨出镜记者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出镜记者,能力,表现
记者能力论文 篇2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答记者问
■本报记者 梁杰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育部教师工作司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提升工程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启动的?
答: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已初显成效。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环节,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近年来,我部通过多种途径努力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三个亟须解决的问题:一是项目较为分散、未形成合力,需要进行整体设计、统一整合;二是培训内容及方式与信息技术进展不相适应,需更新培训标准,创新培训模式;三是相当数量的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意识淡薄、能力不足,距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还有很大差距。同时,各地也普遍建议国家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提升广大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问:请问提升工程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答: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和任务主要有四项:一是要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培训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指南;二是要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到2017年底完成全国1000多万名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新一轮提升培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三是要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四是要建立教师主动应用机制,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
总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整个提升工程,就是在标准引领下,“培训—测评—应用”系统化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问:教师培训是提升工程核心工作之一,如何保证培训质量?
答:为了确保教师全员培训质量,《意见》提出三项针对性措施:一是推行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有效利用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强化情境体验环节,确保实践成效;建立教师学习效果即时监测机制,确保培训质量。特别是针对不具备网络学习条件的农村教师,《意见》要求各地采取“送教下乡”和“送培上门”等方式,有效利用计算机、卫星和电视等设备,提供针对性培训和训后跟踪服务。二是遴选一线教师满意的培训课程资源。通过建设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平台,建立优质资源遴选机制,推动资源交易与交换,引领各地重点建设典型案例资源,加工生成性资源,开发微课程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启动教师培训MOOC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建设工作,探索优质课程资源辐射更多教师的新路径。三是推行教师培训自主选学。要求各地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教师“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选学服务平台,实现教师自主选学。试行教师培训学分管理,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学分认定,推动学分应用,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激发教师参训动力。
问:推动教师在教学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是工程实施的难点,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浅谈校园广播记者新闻能力的提高 篇3
【摘要】高校校园广播台在扩大学校社会影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新媒体的出现和网络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校园广播台应该立足自身特点,发挥广播实时性、广泛性的优点,校园广播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学生记者,因此同时还要建设一支高校精干的学生记者队伍,保证采编出及时、准确的新闻。校园广播台要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模式为保障,提高学生记者的新闻素养,保证新闻质量,依托校内外的相关力量选拔培养学生记者,同时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言传身教。
【关键词】校园广播;新闻;学生记者;采编;新闻素养
一、概述
校园广播是学校进行宣传工作的重要窗口,是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一个好的校园广播台是沟通学校与学生的桥梁,也是一条团结全体学生情感的纽带。校园广播记者是学校宣传工作的主力军,配合老师做好相关校园宣传工作是其主要任务。要把校园新闻宣传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校园广播记者们需要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加强采编技能的修炼,为自己将来走出校园成为一个职业记者或通讯员做好准备。因此,校园广播记者要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善于捕捉和发现新闻线索,提高新闻敏感能力,修炼精准的“犬鼻”,提高看清事物本质的穿透力和迅速的反应能力;修炼锐利的“鹰眼”,及时发现校园新闻热点。同时,校园记者也要多读书,多写作,锻炼自己的笔下功夫,提高自己的文字修养。
二、高校广播台与校园记者现状
随着高校广播台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空间规模的逐渐扩大,在广播台工作的记者队伍也从最初为数不多的学生成长为记者队伍。可以说学生记者队伍成长的过程就是高校电视台规模扩大、定位和功能神话的过程,学生记者队伍的成长也是高校广播台所处环境变化、功能和定位不断深化的要求。建设一支素质优秀、精干高效的学生记者队伍是建好校园广播台的必然要求。
随着高校广播台不断得到重视,其规模和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高校广播台的覆盖范围是整个校区,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其覆盖范围也相应扩大,受众群也有所扩大,从主要由在校大学生和教师队伍构成,到现在辐射了一部分与学校相关的社会人员。高校广播台除了作为一般意义的电视媒体应该具备的传播信息、引导舆论、丰富生活、凝聚精神、普及教育等综合职能外,由于其覆盖范围和受众群体的特定性和特殊性,还应该具备一下一些职能。
第一,记录学校的一些重大事件、重大活动、重要人物的影像资料。
第二,校园广播台要注意如何在节目的制作和编排中,尽可能以丰富多彩、风格突出的节目来潜移默化地实现学校进行宣传和教育的目标。
第三,校园广播台不仅仅是为了宣传校园时事热点,更要培养在广播台工作的学生记者队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个性,使她们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这也是高校育人功能的体现。
三、校园广播记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虽然校园广播记者并非职业记者,但担任这一职务的也大多都是对新闻和传媒工作感兴趣的同学,因此对于记者应具备的素养首先要铭记在心。记者的定义是从事信息采集和媒体报告工作的人,校园广播记者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有以下几点:
第一,要有一副善听八方的顺风耳。古人云: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新闻记者最致命的忌讳就是偏听偏信,以偏概全。因此,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听觉器官,随时随地做生活的有心人,最大限度地发现和掌握校园新闻线索,丰富自己的信息源和信息库。同时,还要注意倾听来自方方面面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避免以偏概全,确保报道的客观、公正、真实、全面。
第二,要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巧嘴巴。新闻记者的职能就是传播信息,搞好宣传。为了宣传工作的需要而去采访,在采访中也要借助宣传工作的效果,去增强和提高对客观事物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发现和发掘能力。如将学校的大政方针和新闻宣传的要点、重点、导向意图,向被采访者予以通报,帮助他们升华对客观事实的认识,使采访者和被采访者对同一事实形成基本的共识,发掘出应有的新闻价值。另外,新闻采访者还需要善于提问,让被采访者乐于回答,有问必答,敢说真话。这也是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必备的采访技能之一。”
第三、要有一双乐此不疲的妙手。一是养成随手笔记的职业习惯。搜集资料信息,记录点滴心得,“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二是勤于写作,把所见所闻所感尽快付诸文字,努力缩短新闻事实的发生与受众感知之间的距离,力求最大的时效性。三是精心修改。“倚马可待”的功夫实不多见。
只有具备这三种素质,才能始终保持清醒而冷静的头脑,做好学校的新闻报道及宣传工作。
四、校园广播记者采编技巧
校园广播记者在配合老师做好学校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也要做好广播台的新闻采编工作。校园广播台不仅是校党委宣传部的耳目喉舌,同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报道校园大事小情、各院系新闻,聚焦校内热点方向是校园广播台的重要内容,也是记者的重要任务。在新闻内容的选择方面,因为校园广播面向广大师生,更需具备多样性和灵活性,不仅要抓住当下时政热点,取材方面也要贴近当下生活。最终目标就是为广大师生提供最新鲜的时国内国际体育娱乐消息,提高大学生对时事新闻的敏感度,成为宣传工作的喉舌。
[1]校园广播台不断深化的定位和职能必然要求其制作的电视节目内容要紧密围绕大学生校园生活这一核心,记者应采用符合师生欣赏习惯的形式和风格,制作播放满足师生信息、文化和心理需求的节目,突出生活型、学术性和教育性。而这又对节目的记者队伍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校园广播台记者需要创意不断出新。
五、如何培养校园记者新闻素养
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工作性质与工作内容特殊,对于尚在学习阶段的学生记者来说并不容易,特别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记者并非新闻专业科班出身,如何培养他们的新闻素养、提高他们的宣传本领以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的宣传工作即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要培养学生记者坚定的政治方向。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对于提供“新闻产品”的广大记者来说,其政治修养如何,关系重大。高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要阵地,一方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另一方面与社会的联系日益加强,由此也带来了各种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交汇与融合。要使宣传工作顺应高校党委、行政的中心思想,把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同时体现大学开放、包容的特点,学生记者所采写的稿件必须具备正确的舆论导向[2]。太阳之声记者部中的学生来自学校多个学院,是学校新闻战线上的优秀分子。指导老师在他们的政治素质培养、思想观念监督引导方面做了扎实的工作。通过记者部例会、讲座、谈心等多种方式,密切关注学生记者的思想动向。通过上述措施,学生记者的政治素质得到了提高,思想得到了升华,能更理智、更公正地开展新闻宣传工作。许多学生记者还担任了学院、班级的团学干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3]要使宣传工作顺应高校党委、行政的中心思想,把持正确的育人导向,同时体现大学开放、包容的特点,学生记者所采写的稿件必须具备正确的舆论导向。
第二,要培养学生记者的丰富知识结构。一方面,新闻工作者是杂家,需要尽可能具有广博的知识、丰富的知识结构来武装自己,另一方面,任何人都不可能穷尽世间所有知识。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构建起记者最佳的知识结构就显得异常重要。[4]大体上,记者的知识结构可以从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基本常识三个层面来构建。
第三,要培养学生记者扎实的写作技能。如果说过硬的政治修养是学生记者成才的思想基础、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学生记者成才重要支撑的话,那么扎实的写作技能便是学生记者工作的有力保证。写作技能作为记者知识结构中专业知识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闻写作成败的决定因素。当面对一条好的新闻点的时候,写作能力强的记者能一气呵成、左右逢源,甚至能写出“老树新花”;而写作能力欠缺的记者则只能无计可施,徒叹奈何。新闻写作技能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熟悉各类新闻体裁及其写作的基本要求,包括感知、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包括采访、收集新闻素材并由此分析、筛选、归纳、提取出新闻要义的能力,还包括在尊重新闻写作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将新闻以艺术方式展现从而提升可读性、吸引力与感染力的能力等。
第四,要培养学生记者的创新意识尽管新闻体裁不一,结构多样,门类众多,语言丰富,但文贵纯真,用鲜明性、生动性、贴近性和可读性的文风以文记事、以文寓理才是写作的宗旨。把握住这一宗旨,学生记者在写作过程中要大胆尝试,要敢于创新。要提高学生记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是要引发他们从写作思维上创新,包括顺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等,二是要引导他们从写作手法上创新,在选材立意、布局谋篇、表达技巧上做到“标新立异”。[4]
参考文献:
[1].王立坦:重庆工商大学《论高校媒体学生记者新闻素养培养》。
[2].董广安:《穆青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3].王欣,张慧琴,赵义:《高校学生记者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作用》,《青年记者》,2007年第2期。
[4].高宁远,郭建斌,罗大眉:《现代新闻采访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1998年1月出版。
提高记者的新闻创作能力 篇4
一、写作能力的培养
随着传媒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传媒格局、传播介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对新闻报道的多样化需求日渐增多, 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日渐增高, 面对新情况、新形势,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新闻记者的创作能力, 新闻记者必须扎实地掌握基础的写作基本功底。
1. 写作能力的培养原则
电视新闻写作与一般写作不同, 除了具有一般写作的基本原则外, 还要有自身独特的写作原则, 为此, 了解和掌握写作能力的基本原则是提高电视新闻写作能力的前提。第一, 交代清楚新闻的“五要素”, 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第二, 尊重视觉规律, 简单地说就是按照电视新闻编辑的整体构思、画面顺序进行写作;第三, 既要反映新闻画面内容又不能简单地重复画面内容;第四, 分清主次, 清楚交代新闻主体;第五, 通俗易懂, 避免产生歧义;第六, 用词力求生动、朴实;第七, 掌握节奏, 使画面和声音有机结合在一起。
2. 培养与提高写作能力的基本策略
(1) “扒新闻”, 了解与掌握电视新闻写作的要点和技艺
“扒新闻”是在观看电视新闻的同时把电视新闻的解说词写下来, 认真、仔细分析电视新闻文字稿的写作特点、要点和技巧, 对电视新闻写作进行深度剖析。另外, 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电视新闻的写作规律不尽相同, 因此“扒新闻”不能专注于一种题材或体裁的电视新闻, 应对各种题材或体裁的电视新闻节目进行训练, 只有这样, 电视新闻记者才能循序渐进地掌握不同体裁或题材电视新闻的写作规律, 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2) 新闻改写, 逐渐提高电视新闻的写作水平
通过改写新闻, 培养与发展记者的写作能力, 使其熟练应用不同体裁或题材电视新闻的写作规律和写作技巧。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有所不同, 报纸新闻是用来“读”的, 电视新闻是用来“说”的, 即使电视新闻的字幕可以用来读也是转瞬即逝的, 在观众脑海中的印象是浅显的, 因此电视新闻解说词要力求简短、通俗易懂, 不要使用倒装句, 应尽量达到观众不费心神便可领悟新闻内容。为了让记者深刻领悟到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写作的不同, 使其熟练应用各种新闻题材或体裁的写作知识, 需要利用新闻改写来实现。
二、摄像能力的培养
电视新闻是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 除了培养记者的写作能力外, 还要培养记者的摄像能力, 只有具备一定摄像能力的记者才可以在新闻现场抓拍与新闻主题相符合的画面, 真实、客观地将新闻事件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观众, 使观众听到、看到、感觉到, 真正发挥电视新闻的魅力。
1. 培养抓拍意识, 确保新闻的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
与艺术摄影相比, 电视新闻摄像更加注重第一时间和第一现场。速度是保证电视新闻时效性的重要因素, 在如今这个通讯手段、媒介介质如此发达的时代, 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电视新闻时效性要求, 摄影速度必须要快, 抓拍质量要有保证, 这就要求掌握一定水平的摄影技巧, 才能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抓拍到有新闻价值的画面。
2. 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逐渐提升新闻敏感度
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在新闻现场第一时间内抓拍、抢拍到有价值的新闻画面, 才能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记者的创作能力。古人曰“业精于勤, 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 培养电视新闻记者新闻敏感度关键在于日常积累和勤于思考。观察并不是简单地看, 而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持久性活动, 因而电视新闻记者观察能力的培养不仅在于电视新闻创作过程中, 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积累。在新闻现场, 电视记者要对拍摄对象、拍摄角度具有一定判断能力, 才能以合理的画面构图、色彩分布表现新闻主题, 捕捉到关键的细节画面。观察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升电视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度, 进而提高其对新闻对象、新闻线索及新闻价值的感知能力。新闻记者对新闻的敏感度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需要后天的培养与训练, 更需要缜密的分析与判断, 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新闻。
三、全面培养与发展新闻记者的创作能力
记者节优秀记者演讲稿 篇5
记者节优秀记者演讲稿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行:
大家好!我是来自蓝天日报的记者,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全市媒体的同行们相聚一堂。就在刚才,倾听了几位同行精彩的演讲,我为大家为新闻事业付出的努力和执着而感动;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五年里,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学生时代,记者是自由、个性、神气的代名词,在我从事采编工作,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切身的体验,我才发现,这个职业在她所有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用一个最通俗的词来概括,就是“责任”。于是,我想起了一句话,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话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
记者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职业,在笔触下守望道义,在不断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记者是社会的瞭望者,是时代的参与者。记者又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与其他所有职业一样,做记者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不仅是职业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寄予的一种厚望。用干净的眼睛呈现这世界的美好、困苦、挣扎、肮脏以及黑暗。记者是责任、是重托、是公平、是正义,这一职业考验着我们的良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我还要说:记者是青春无悔,记者是乐此不疲,记者是激荡的生命,记者是沸腾的热血,记者是我们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业!
我们的新闻前辈,如---先生、---先生,他们的新闻作品笃定不是抒情议论的高亢文字,恰恰其忠于事实、记录历史、立此存照的职业精神与道德良心,给我们提供了朴素真实的传世文本,阅读他们的新闻之路,发现“责任”二字熔铸于他们的一生。正是因为有责任,所以他们才有勇气、才不畏强暴、才表现出尊重大众、服务大众、敢讲真话的杰出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为有“责任”,他们才会穷尽一生告诉我们这些后辈:“我们的新闻是为谁服务的!”
新闻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传播媒介不断丰富、发展、变化,但记者的天职却始终未变。
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闻工作者由于受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和压力,“社会良心”和“正义感”这根弦在思想上绷得不那么紧了。有的人在金钱与物质面前,几乎无正义感可言,轻易歪曲真理,颠倒是非,出卖灵魂。这些现象,不能不说是新闻界的悲哀!正是因为在新闻工作队伍中存在了这些不良风气和作风,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良心和正义感更显得特别重要、特别紧迫。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将突出面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新闻战线能不能发挥服务大局、维护稳定重要作用的考验。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新闻宣传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闻媒体承担的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信心、振奋精神的任务越来越重,对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是这样,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就更加突出,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我的中国性格。文章说,中国是诗书礼仪、唐诗宋词、高宗孝祖。不过,中国也是夏劼殷纣、赵高秦桧。中国性格是顽强,中国文化,是充满尊严的顽强,是即使已经被贪官污吏祸害到无力抵御外辱,却仍然不屈昂首面对侵略者沾满鲜血的屠刀,心中充满必胜的信念。文章说,试想一个只有李成栋、秦桧,而没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国,那样的中国,还可能存在吗,还有必要存在吗。今天在这里重提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想到,什么是记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精神和品质。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有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不顾个人安慰,在余震一次次强烈袭来的废墟上,坚守工作岗位,第一时间向外界报道事实真相,让我们时刻了解汶川人民的安危冷暖。他们用手中的笔和摄像机,弘扬面对大难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真善美。然而,山西矿难也有排队领封口费的真假记者充斥在记者的队伍中。我在想,如果一个只有领封口费、吃黑回扣,而没有舍弃个人安危,传达事实真相、反映人民疾苦的记者队伍,还可能存在吗,还有必要存在吗。
从事记者的五年来,我始终记得这样一句话,“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在记者的岗位上,我们需要具备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我的笔下,报道过在文化路数十年如一日无偿修剪树木、打扫卫生,用生命种植绿色的魏治业老人;西关小学执着奉献于聋哑盲童特教事业的青年女教师杨敏老师,见证了引洮工程一期工程岷县首批外迁移民的心声,对采访中遇见的黑砖窑写下过过这样的污染企业何时关停的稿件,作为定西日报的一名记者,一个可以与300万--人民脉搏一起跳动的记者,我有幸见证了定西近年来蓬勃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有幸成为桥梁、成为纽带,为这方热土上的群众鼓与呼……我用笔记录下了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在发生着的每一点变化,用心感受着“和谐定西”所奏出的每一篇动人乐章。
当黎明还未托起朝阳,我们匆匆的脚步,已经奔波在采访的路上
当夜空摇落漫天星光,我们疲倦的身影,仍穿梭在编辑机、监视器重叠的职场
一支劲笔,就是一杆正义的枪,鞭挞丑恶,也把真善美颂扬
一组镜头,浓缩人间万象,关注热点,也心系百姓安康
我们在记录变迁中丰富历练著就华章
我们在见证发展中重塑自我襟怀坦荡
对党忠诚为人民负责站稳立场
荧屏天地大舆论有导向寸土不让
因为使命,我们永远在路上
因为职责,我们必须在现场
我清晰地记得20--年考进报社时,我的父亲在送给我的笔记本上写下--日报总编---先生说过的四句话,今天送给在座的每一位同行共勉,提高把握全局的能力;保持旺盛不衰的激情;培养淡泊名利的心态:锻炼得心应手的文笔。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记者节优秀记者演讲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们:
很荣幸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这样特别的时刻,我能获得这样宝贵的发言机会。
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因为今天是我们自己的节日。向所有领导、读者及关心和支持我们报纸的各界朋友表示最真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记者是一个光荣的称谓。
我们骄傲,因为我们是记者。
我们肩负着历史的使命,承载着时代的重托。从近代报纸开始,新闻工作就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早在1849年,马克思在针对《新莱茵报》的审判法庭上,就曾明确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选择了记者,就意味着你必须承担起社会发展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的历史职责。
我们感动,因为我们是记者。
我们弘扬社会正气,我们赞美祖国山河;我们关注社会各界、普通百姓的热点难点,我们把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脉搏;我们用心在追逐真理、正义;我们用笔在不断地记录、思索。在所见所闻中体验人间真情,在口诛笔伐中揭露社会假恶。
我们辛苦,因为我们是记者。
风餐露宿、终日奔波是我们生活特色,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我们经常性工作。当火海逼近的时候,我们要迎面而上;当洪水肆虐的时候,我们要向前披波;无论怎样艰难,不管如何危险,只要有新闻的地方,我们就没有理由退缩。
我们快乐,因为我们是记者。
看见那么多人为希望而奔波,为正义而主张,为秩序而思考,为爱情而欢歌,我们为看见而快乐;每天和许许多多的熟悉或者陌生人交流,交流人生、交流幸福,我们为交流而快乐;给弱者以关怀,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我们为扶助而快乐;阳光越来越亮,阴影越来越少,社会越来越透明,制度越来越民主,我们为发展而快乐。苦人民之苦,乐人民之乐,冷静活跃于理智世界,耕耘于世人感情之田亩。我们永远激情似火,在不懈的努力中去享受着职业带给我们的快乐。
11月8日,这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报社记者,我和我的同仁在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更感到肩上的压力。我们决心不辜负县委县政府和人民的重托,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职责。
我们将把“发展就是建平大局”的观念根植于胸、体现于行。树立服务大局、关注发展的新闻意识,把心思用在稿件上,把精力用在采访上,把真劲用在创新上,把努力体现在报纸上。用我们的笔去描绘建平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建平前进的脉搏。
我们将更加忠于职守,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关注百姓疾苦。
我们将更加爱岗敬业,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责任感,去采好稿,写好稿。我们将兢兢业业地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广大读者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记者节优秀记者演讲稿3
有句媒体广告语是这样说的:“看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网络报纸上;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们在路上。”这句话是对记者这一职业最好的注解,也是记者这一职业呈现给大众最直接的状态。
网络上这样调侃记者:早起晚睡的是记者和收破烂的;不能按时吃饭的是记者和要饭的;担惊受怕的是记者和犯案的;加班不补休的是记者和摆地摊的;说话不能错的是记者和主持节目的;事件发生后必须马上到现场的是记者和开救护车的……调侃总是不够给力,但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辛苦,因为风餐露宿、终日奔波是我们的工作常态,加班加点、通宵达旦是我们的日常性工作。在大众眼中,记者意味着自由和风光;在家人眼中,记者意味着辛苦和忙碌;在同行眼中,记者意味着责任和奉献。在我的眼中,记者意味着理想的选择。
做一名记者,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有多少人能如此幸运,选择自己钟爱的职业。我有机会站在这个舞台上,就要更加珍惜这个机会。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几年来,我见证了自己的成长,也见证了--的变化。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日报策划了一系列深度报道,作为报社的一员,我也参与其中,内心深感,选择了记者,不光是选择了辛苦,也是选择了骄傲和幸福。因为我们笔尖流淌出的是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我们镜头记录下的是一张张喜悦的照片,这些都在向我们倾诉着时代的跨越发展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改变。因为我们不光是一名新闻工作者,更是历史发展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守望者。
有人说,记者只是“记录的人”而已。的确,我们或拿着笔,或扛着笨重的相机,整日奔走,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视野范围所不能及的事件和世界。但是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和“耳目”,追寻理想、拷问真相、守望良知是新闻记者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因此,新闻记者,不应该是简单的记录者,还应是一个善于交流的访问者、反应敏捷的运动员、思想深邃的哲学家、敦厚善良的慈悲者、嫉恶如仇的侠客。愿这段话与每一位新闻人共勉。
记者节优秀记者演讲稿4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蓝天电视台的记者夏鸥,今天非常荣幸在第十一个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代表十佳优秀记者在此发言。首先请允许我在这里向所有记者同仁们表示祝福,同时向关心和支持我们广电事业的所有领导、各界朋友送上最诚挚的谢意,因为你们的鼓舞与鞭策是我们不断前进的动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因为喜欢博学的央视名嘴水均益,因为喜欢睿智的白岩松,喜欢犀利的意大利记者法拉奇,14岁那年,我立志要做像他们一样的记者20--年夏天,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我,怀揣着当年的梦想,走进了--广电。这个选择,让远在长沙的父母始料不及,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女儿会在离他们千里之遥的--扎根,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女儿能一直在这个辛苦的岗位上执着的坚守。掐指一算,今天是我来--的第490天,回想这四百多个日夜,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没有朋友,语言不通,完全像没有归宿感的浮萍,随风飘零。幸运的是,在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帮助下,我慢慢地适应,并融入到记者这个行列,融入到这座城市。从第一次采访时因语言不通,与被采访者面面相觑的尴尬,到现在灵活自如的问答;从第一次稿件被要求重写时的羞愧到现在得心应手的写稿……这一路,布满了太多的坎坷和荆刺,凝结了太多的辛酸和汗水。
我清楚的记得今年六月五号那个深夜,那晚我在做的--义工特别节目。为了赶在第二天播出,我加班到凌晨2点。就在片子快要做完的时候,突然,电脑死机了可怕的是,节目没有保存,大家都明白,这就意味着前面所有的工作都白费了……眼看第二天的节目将受到影响,那一夜我对着空无一人的制作室失声痛哭——
人们常说记者就意味着与奔忙和汗水相伴,但我始终固执地认为记者这个职业是精彩的。因为你在读懂别人的时候,也在检阅和丰富自己,很多时候,你采访的对象,就是你奋进的动力。
今年夏天,在和陈主任,杨哥一起拍教育专题片的时候,小--悲惨的家庭遭遇。---血气方刚的父亲---,面对儿子的学费没有着落的失声痛苦,--为母亲还是为自己前途苦苦纠结的辛酸,这些让我震撼。这期间我采访了一位从小丧父,家庭贫困的的优秀学子---。今年他以618分的好成绩考上了--大学。有一天我意外的受到他一条短信,短信内容是这样的:--,来--一个月了,大学生活很精彩,这些都应该感谢你。短短几句话,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满足。其实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给了我无限的勇气和力量,是他们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记者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除了这些,还有不向死神低头白血病少女李怡晓,还有为弱势群体积极奔走的--义工……他们让我在奔忙的生活中感受生命的精彩。
很有幸,能成为--广电大家庭中的一员,生活在这个大家庭,让我倍感荣耀,广电前辈给我们新人做出了榜样,他们对电视的执着,对新闻工作的一丝不苟,为我们树立起了标杆,可以说在--每寸土地,每个角落都留下了--广电人的汗水记者节优秀记者发言稿。
经济工作会议期间,精彩鲜明的新闻报道,深刻有力系列专题,吹响了--快速发展的集结号。
特大洪灾中,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一线记者的身影,他们用形象的画面生动的文字奏响了--众志成城,抗洪抢险的最强音。
创建省级卫生城市,我们记者穿梭在每个街头巷尾,每个基层单位,一个又一个的催人奋进创卫报道,一篇又一篇鞭辟入里的监督檄文,他们用青春的汗水和火热的激情浇注这个城市最美的一抹绿色。
今天是记者节,是个承载着记者职业光荣与梦想的节日,作为电视台记者,我和我的同仁无比自豪和骄傲,同时也感到的责任重大。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积极坚持正确导向,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创新思维,用我们的笔去描绘--发展的美景,用我们的镜头记录--发展变化的每一刻;用我们的心去感受--前进的脉搏。用行动向党和人民,向各级领导,向--万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谢谢!
记者节优秀记者演讲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行,大家好!我是来自定西日报的记者,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全市媒体的同行们相聚一堂。就在刚才,倾听了几位同行精彩的演讲,我为大家为新闻事业付出的努力和执着而感动;在我从事新闻工作的五年里,我一直思考,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优秀新闻工作者。在学生时代,记者是自由、个性、神气的代名词,在我从事采编工作,真正成为一名记者,在新闻采访的路上行走了五年后,我对记者这个职业有了切身的体验,我才发现,这个职业在她所有鲜亮的外表下,最真实的内涵,用一个最通俗的词来概括,就是“责任”。于是,我想起了一句话,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话也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
记者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是人民心中高尚的职业,在笔触下守望道义,在不断前行中彰显正义的力量。记者是社会的瞭望者,是时代的参与者。记者又是一个很平常的职业,与其他所有职业一样,做记者的过程就是一个做人的过程。但更重要的是,记者是社会的良心。这不仅是职业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对新闻工作寄予的一种厚望。用干净的眼睛呈现这世界的美好、困苦、挣扎、肮脏以及黑暗。记者是责任、是重托、是公平、是正义,这一职业考验着我们的良心、爱心和社会责任感。我还要说:记者是青春无悔,记者是乐此不疲,记者是激荡的生命,记者是沸腾的热血,记者是我们在路上永不停息的事业!
我们的新闻前辈,如邹韬奋先生、范长江先生,他们的新闻作品笃定不是抒情议论的高亢文字,恰恰其忠于事实、记录历史、立此存照的职业精神与道德良心,给我们提供了朴素真实的传世文本,阅读他们的新闻之路,发现“责任”二字熔铸于他们的一生。正是因为有责任,所以他们才有勇气、才不畏强暴、才表现出尊重大众、服务大众、敢讲真话的杰出品性和智慧;也正是因为有“责任”,他们才会穷尽一生告诉我们这些后辈:“我们的新闻是为谁服务的!”
新闻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工作做得好不好,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关系党的执政地位。从传统媒体报纸、广播、电视到新兴媒体互联网、手机,传播媒介不断丰富、发展、变化,但记者的天职却始终未变。
然而,随着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新闻工作者由于受社会各种利益的诱惑和压力,“社会良心”和“正义感”这根弦在思想上绷得不那么紧了。有的人在金钱与物质面前,几乎无正义感可言,轻易歪曲真理,颠倒是非,出卖灵魂。这些现象,不能不说是新闻界的悲哀!正是因为在新闻工作队伍中存在了这些不良风气和作风,增强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良心和正义感更显得特别重要、特别紧迫。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我国将突出面临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这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对新闻战线能不能发挥服务大局、维护稳定重要作用的考验。在信息传播技术高度发展的当今时代,新闻宣传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新闻媒体承担的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增强信心、振奋精神的任务越来越重,对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是这样,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战略意义就更加突出,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就更加突出。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叫做我的中国性格。文章说,中国是诗书礼仪、唐诗宋词、高宗孝祖。不过,中国也是夏劼殷纣、赵高秦桧。中国性格是顽强,中国文化,是充满尊严的顽强,是即使已经被贪官污吏祸害到无力抵御外辱,却仍然不屈昂首面对侵略者沾满鲜血的屠刀,心中充满必胜的信念。文章说,试想一个只有李成栋、秦桧,而没有文天祥和史可法的中国,那样的中国,还可能存在吗,还有必要存在吗。今天在这里重提这篇文章,是因为我想到,什么是记者,是一个新闻工作者应有的精神和品质。在汶川大地震中,我们有太多的新闻工作者不顾个人安慰,在余震一次次强烈袭来的废墟上,坚守工作岗位,第一时间向外界报道事实真相,让我们时刻了解汶川人民的安危冷暖。他们用手中的笔和摄像机,弘扬面对大难一幕幕感人肺腑的真善美。然而,山西矿难也有排队领封口费的真假记者充斥在记者的队伍中。我在想,如果一个只有领封口费、吃黑回扣,而没有舍弃个人安危,传达事实真相、反映人民疾苦的记者队伍,还可能存在吗,还有必要存在吗。
从事记者的五年来,我始终记得这样一句话,“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在记者的岗位上,我们需要具备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我的笔下,报道过在文化路数十年如一日无偿修剪树木、打扫卫生,用生命种植绿色的魏治业老人;西关小学执着奉献于聋哑盲童特教事业的青年女教师杨敏老师,见证了引洮工程一期工程岷县首批外迁移民的心声,对采访中遇见的黑砖窑写下过过这样的污染企业何时关停的稿件,作为定西日报的一名记者,一个可以与300万定西人民脉搏一起跳动的记者,我有幸见证了定西近年来蓬勃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有幸成为桥梁、成为纽带,为这方热土上的群众鼓与呼……我用笔记录下了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正在发生着的每一点变化,用心感受着“和谐定西”所奏出的每一篇动人乐章。
记者能力论文 篇6
【关键词】现场报道;气象主播;记者;气象专家;电视语言
1.记者型气象主播的角色定位
目前的电视气象节目存在节目雷同、同质化竞争,而气象影视的专业服务内容价值却在与不同渠道特性融合发展时,传播附加值凸显,更容易获得用户的识别与青睐[1]。气象新闻作为气象影视服务中最直接最迅速最直观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其专业性、准确性、权威性和前瞻性等特点,更容易吸引观众注意力,也更具有新闻价值,因此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为顺应气象影视事业的发展,记者型气象主播应运而生。
1.1气象观察员的角色
目前的气象节目大多是在演播室中进行,内容重点是预报未来的天气情况。而记者型气象主播要求一名优秀的气象主播,不仅仅要能在演播室里"指点江山",还要能走到风雨雷电中去、走到各行各业、走到百姓中间去,和一个普通观众一样亲历天气、感受天气,担当起现场记者和观察员的角色。而作为气象主播,在做现场报道的时候就必然要加入天气的分析和解读,找到气象看点,形成气象特色。
2010年农历的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钱江潮最壮观的日子,也是水利部门预测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浙江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派出记者赶往观潮点,中央电视台更是在钱塘江沿岸布下了60多个机位,拍摄钱塘潮来临时的现场情况,笔者也在其中,为中国气象频道《直击天下第一潮》直播节目担任现场出镜记者。在当天的节目中,各大电视台、电台都以各自的重点篇幅报道了现场情况,基本是钱塘潮的壮观程度、现场观众的反映,而作为气象主播,笔者的现场报道不仅仅描述现场的情况,还加入了对天气的分析和解读,这就凸显了气象传媒服务理念的传播,更容易获得观众的识别与青睐。笔者在萧山美女坝钱塘潮的现场直播中是这样说的:"我现在是在浙江萧山的美女坝,这里是观看回头潮的好地方,今天天空中是被厚厚的云层所覆盖,能见度还是不错的,目前是刮的东偏北的风,这样的风向对于起潮是非常有帮助的,看来今天美女坝的回头潮很值得大家期待。"
1.2气象权威发布的角色
在很大程度上讲,气象主播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角色,与生俱来地承载着与其他社会角色迥乎不同的社会期待。在天气现场,特别是特殊天气发生的时候,气象主播自然而然成为一种权威发布的象征。当观众在特殊天气现场,看到她们所熟悉的气象主播出现,那么这个主播必将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而对于主播的关注又自然会带动对整个节目的关注,一段时间,只要人们在现场看到这个主播就知道,一定有因天氣而产生的事件发生,这也是传递气象信息一个很好的途径。09年的莫拉克台风,在登陆点附近,笔者的出镜以及气象应急车的出现,吸引了省内众多媒体的关注,浙江民生休闲频道《1818黄金眼》栏目,就在节目中报道了此事,浙江教育科技《小强热线》栏目中有一段笔者出镜的现场报道,而之所以这些频道会采用笔者的出镜,就是因为笔者是作为气象部门的标志出现在了天气现场,人们下意识的认为这是权威发布。
2.记者型气象主播应具备的素质和要求
2.1能力的要求
记者和主播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而是存在一些必然联系,特别是出镜记者的工作状态和主播的工作状态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出镜记者是适应电视媒介特性的,是一种可以广泛采用的电视新闻报道方式[2],尤其是在天气现场,记者出镜对新闻的真实性和现场感会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对于现场记者的要求,中外有多种衡量的标准,总的来说包括个人魅力,表达能力和发现能力,这三项是缺一不可。
2.1.1个性魅力
如果说个性魅力部分可以通过节目策划和编导的努力而得以塑造,但不经意间、在细节里,记者型主播真实情感的流露或者是不可避免的现场发挥才往往能成就一个真正有个人魅力的主播。
2.1.2表达能力
天气瞬息万变,现场是什么样的谁也不能提前了解,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所发生的事情了解清楚,并在第一现场直接进行报道,这就对现场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要求记者要有迅速了解事情真相、准确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还要求有相当过硬的口才,把现场的所见所闻通过语言报道出去。
2.1.3发现能力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水均益曾说过:"你在现场见到的许多东西对我们和观众来说都是新闻,千万不要熟视无睹。"所以记者来到一个现场,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现场,尽一切可能去发掘,没有现场的出镜是失败的。
2.2素质的要求
气象主播应该是电视节目主持人中最懂气象的人,同时也是所有气象工作者中最懂传播的人。因此,气象主播在气象科学、电视媒体和社会公众之间起着桥梁作用,既是服务者,也是宣传者和引导者[3]。
2.2.1气象主播要当好观众的"气象专家"
气象主播不同于一般的主持人,他是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贵在突出"气象"二字,主播只有了解节目内容,才能与节目相融合,他不是气象盲而是气象通,笔者通过长时间积累和学习,按"专家型记者"的方向去"武装"自己,有了这样的沉淀,就可以对气象部门提供的简单数据做出详细、深入的解读,这相应地也促进了笔者自身业务素养的提高。
2.2.2气象主播要做好气象语言的翻译
气象节目科学性很强,涉及的专业术语也比较多,要让观众听得明白就更需要语言的通俗化、口语化,特别是要将一些"气象专业术语"转化为"电视语言",因此,气象主播应该成为观众的最佳"翻译",要把科学性天气"翻译"为社会化天气。比如09年的"莫拉克"台风现场,应急车测出当时的最大风力已经达到14级,风速达到了45m/s,这个时候怎么样才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当时的情境?笔者做出这样的表述:"大家可以看到现在的风雨非常大,我的眼睛根本无法睁开,这时候的风力相当于每小时162公里的时速,如果这个速度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的话,那就严重超速了,这么大的风所带来的破坏力也是相当的惊人,把树木连根拔起是没有一点问题的。"这样的现场报道不仅有现场的描述,形象的传达了风雨的威力,同时用观众熟悉的方式形象地描述深奥、晦涩的气象理论,相信这样的"翻译"会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电视气象新闻在气象传媒服务领域中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记者型气象主播日趋成为气象传媒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也对在演播室里指点风云的气象主播们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记者型气象主播要不断加强自身在现场采访、即兴反应、理性思考、文化素养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做到对气象现象极其所带来的社会反应进行比较准确的评点、说理,增加自身贴近百姓的亲和力,在观众心目中建立权威性和信任感。因此,气象主播必须坚持不懈地学习,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广泛积累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促进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石永怡.中国的气象传媒.中国广播影视,2010,(466):60-62.
[2]吴信训.新编广播电视新闻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5.
[3]李建东等.刍议气象节目主持人的气象素质—信、达、雅.东南传播,2009,(1):225.
广播记者现场播报能力初探 篇7
对广播而言, 现场播报指不经过编辑、录制等程序而直接由记者向听众讲述新闻的一种播报方式, 现场播报是广播记者报道新闻事件的重要手段, 也是广播记者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1]
相较于文字报道和录音报道, 现场播报具有时效性、现场感强的传播优势。如今, 做现场播报、实时连线已成为包括福建新闻广播在内的纯新闻广播电台或准新闻广播电台记者最经常使用的“常规武器”。对于某一新闻事件, 记者可以每捕捉到一个信息点就播报一个信息点, 无需等到新闻事件整体画上句号, 也无需等到获取所有信息, 采访途中便可依据某一信息点, 经由随身携带的通讯器材向编辑部传回现场播报。2010年6月中下旬, 福建省遭受特大暴雨袭击, 福建新闻广播迅速集中人力、设备资源, 抢占舆论先机, 于第一时间开设抗洪救灾特别报道节目, 本台记者和各设区市、县级台新闻协作网记者深入抗洪救灾第一线, 将灾情和灾区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抢险救灾的情景通过现场播报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呈现在电波中、收音机前。此次抗洪救灾特别报道历时半个多月, 发稿3000余篇, 其中大部分为现场播报, 为灾区干部群众战胜洪涝灾害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省市领导机关指挥抢险救灾提供了及时全面的决策参考。在洪涝灾区大部分乡镇、村庄通讯、交通设施损毁, 报纸、电视及新媒体信息传输受阻的非常状态下, 广播在信息传播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这其中, 现场播报功不可没, 在抗洪救灾“前沿阵地”风雨无阻地承担现场播报任务的广播记者功不可没。
二、新媒体的崛起推动现场播报成为广播新闻的主要播报样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 采访专用录音机还是一种“奢侈品”, 加之当时的录音机体积大、携带不便、录音质量差, 因而那时的广播记者大多采写文字稿, 录音报道量少质糙, 更不要说做现场播报了。上个世纪六十~九十年代, 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到省、市 (县、区) 一级广播台 (站) 的新闻节目基本上皆以录播方式播出, 也就是先编辑、录制、审听, 然后播出。随着社会进步与科技发展, 新媒体后来居上、异军突起。所谓新媒体, 是指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为基础, 以有别于传统的传播方式实现传播的新型媒体。相对于广播、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 新媒体具有许多优势:可以实现双向互动、自由点播, 受众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又是信息的发布者;能够多渠道传播、多方式接收, 传播渠道从无线、有线网扩大到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 传播载体从广播、电视扩大到电脑、手机;能够实时传播、任意转载、海量收播, 受众可以随时随地将信息传送出去;等等。新媒体的出现, 让人们摆脱了必须按固定节目表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的束缚, 在任何时候都能从互联网甚至移动通讯工具中获得自己喜爱的节目内容。[2]
面对新媒体的崛起, 广播要在激烈的传媒竞争新格局中求生存求发展, 录播方式的式微甚至被淘汰毋庸置疑, 现场播报当仁不让地成为广播新闻最主要的播报样式。当新闻事件发生时, 广播记者力求最快到达“第一现场”, 于第一时间播报新闻, 做到新闻报道与事件同步, 以满足听众的信息需求。只要拨打手机, 把信号连接到直播间, 广播记者就可以把刚刚发生的新闻事件传播到电波中。这种新闻播报方式比其他媒体的传播方式更具优势、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和喜欢, 也使广播新闻的“第一时间报道权”、“第一时间解释权”得以完美实现。[3]
2009年7月6日, 福建新闻广播朝着纯新闻广播电台的改革目标全新改版, 在频率定位、节目策划、节目采编、主持风格等方面积极探索、着力创新。例如, 大面积地增加直播时段, 开设以现场播报为主要新闻播报样式的《新闻现场》、《半点连线》、《直播福建》等栏目, 通过连线省内、国内以及驻境外、国外等各方记者的有声语言, 直击新闻现场、还原事件真相, 新闻报道进一步提速, 节目收听率大幅度攀升, 频率的传播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无论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还是福建新闻广播抑或其他省、市 (区) 广播电台的改革创新, 都凸显这样一个动向:广播记者的现场播报越来越受到重视, 它已成为考量电台改革成效与记者业务素质的一条重要标准。
三、广播记者必须练好现场播报的基本功
一条现场播报, 短则一两分钟、长则三五分钟, 但它却无情地检验着广播记者的业务功底。现场播报要求广播记者不仅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迅速分析和归纳事件的能力, 而且还应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一) 较强的组织、策划能力
广播记者不仅要有较强的文字写作功底和采访能力, 还要有较强的组织、策划意识。人们一般以为, 新闻组织策划仅仅是编辑的事, 记者只要根据编辑的策划意图采制新闻即可。其实, 编辑的组织、策划相对比较宏观, 而记者在基层一线工作, 直接与采访对象接触, 所掌握和了解的事实内容比较丰富, 组织、策划一次现场播报就比较具体、真实、生动。如果记者在这方面下足功夫, 做出的广播新闻节目就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2009年7月2日中午, 一位听众向福建新闻广播编辑部反映长泰县农贸市场有人公开销售国家法律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作为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驻漳州记者站的记者, 笔者闻讯后主动电话联系福建新闻广播值班编辑, 向他建议:如听众提供的新闻线索属实, 可以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为题策划一条现场连线报道。当天下午, 在实地调查摸底的基础上, 笔者向漳州市林业执法支队反映了有关情况, 引起该支队的高度重视。经周密安排, 漳州市林业执法支队决定与长泰县林业执法大队联合行动, 于翌日上午8点对长泰农贸市场实施执法行动。在此次行动中, 林业执法人员共查获蟒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眼镜王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虎纹蛙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等野生动物活体200多只 (条) , 并让其悉数回归大自然。执法行动即将结束时, 全程跟踪采访的笔者站在长泰县城郊的一片林地上, 通过手机与福建新闻广播的直播间连线, 将在此次执法行动中的所见所闻作了时长3分钟的现场播报。经事后了解, 该现场播报受到省市林业部门和城乡听众的一致好评。
2010年3月23日7时23分, 一名中年男子在南平市延平区实验小学门口疯狂砍杀正在等候进校的无辜学生, 致使8名小学生不幸身亡。消息灵通的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驻南平记者站记者边火速赶赴实地采访, 边向福建新闻广播值班主任报告事件线索、提出新闻策划方案。福建新闻广播编辑部高度重视这一突发事件, 很快采纳了记者的报道方案, 临时中断常规节目, 组织了一场以加强校园安全工作为主题的行进式连线直播报道, 报道内容包括对血案现场教师、家长的采访, 对承担急救任务的医院医护人员的采访等等。开展这种行进式的报道必须跟进行进式的组织策划。比如, 同样都是从医院发出的报道, 记者面对的几乎都是同样紧张的抢救场景和情绪极不稳定的受伤学生家长, 如何报道才能确保整体报道的全面客观而又不重复、雷同?这就需要现场记者之间加强沟通、协调, 对于业已确定的报道侧重点, 记者则需加强对受访者的引导, 力求在现场播报的信息点上加大信息量, 在最大程度上丰富报道的内涵。
(二) 迅速分析和归纳事件的能力
对有些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新闻事件而言, 执行现场采访任务的记者常常是采、编、播同步进行, 边观察、边采访、边编辑、边播报, 既没有编辑加工润色也没有播音员播报稿件, 因为这是记者在事件现场讲述他正在目睹的事实。这种现场讲述是广播记者迅速展示其综合素质的生动体现, 要求记者具备较强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在一些突发事件现场, 场面往往较为混乱或隐藏潜在危险, 可能一时理不清头绪, 记者到达现场后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条件下, 通过镇静、理智的现场观察, 快速掌握与新闻主题有关的现象和细节, 并了解现场的相关人员, 寻找提炼主题的突破口。即使是事先预知的事件, 记者在临到现场之前对确立怎样的报道主题、选择什么样的切口、采取怎样的报道形式心中并不太清晰, 更不要说突发事件了。随着现场采访的深入, 主体将会逐渐明确起来, 记者对于现场播报也会寻找到清晰的思路。在现实生活中, 比较常见的突发事件有车祸、火灾、爆炸以及台风、暴雨引发的各种灾难等。2008年秋的一个中午, 福建省福州仓山区某十字路口发生一起三车相撞、一名司机当场死亡的交通事故。现场情况比较复杂, 除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观者外, 还有公安干警、医生和现场目击者等。在这种情况下, 闻讯赶到现场的福建新闻广播的记者首先用最短的时间分别向三名目击者了解事故发生的过程, 并对了解到的信息加以相互验证, 以确保在报道中较为准确、完整地讲述事故的全貌。在现场播报中, 记者除了描述车祸现场、介绍车祸过程外, 还对现场周边的环境作了介绍。因为当时这个路口没有设置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 连起码的路口警示标志也没有, 由此, 记者对事故的原因作了分析, 阐释了车祸的必然性, 希望相关部门能以此为鉴采取措施, 杜绝类似的悲剧重演。此次现场播报加之随后的后续采访报道, 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 较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古人云:“思风发于胸意, 言泉流于唇齿”。现场播报的过程, 既是记者思维发展的过程, 也是其快速组织语言、准确表达新闻内容的过程。现场播报的选题确定之后, 在新闻事件现场, 记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相关信息, 作出准确的判断, 然后胸有成竹、镇定自若地驾驭现场, 充分调动语言, 运用“白描”手法, 以朴素、自然、亲切、生动的口语再现新闻场景, 以弥补广播缺失可视画面的遗憾, 令听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
2002年11月6日9时48分, 长江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 这意味着三峡工程建设即将进入收获期, 中华民族的百年之梦即将成为现实。截流当天,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对这一重要事件作了联合直播。在截流成功前的半分多钟, 海峡台记者李伟站在上游围堰高处从容播报:“听众朋友, 现在我们看到最后一车石料倒入龙口以后, 刚才还是波涛汹涌的龙口, 现在被完全堵住了。”同样守候在上游围堰的中央台记者大魏被龙口四周的掌声、欢呼声所感染, 他高兴地告诉听众:“听众朋友, 刚才我们听到的欢呼声就是在场的建设者在为最后的时刻欢呼, 同时, 彩色的气球也高高地飘了起来。”站在大魏身边的湖北台记者郭静紧接着说:“而且非常有意思, 就在我们说话的这一刹那, 太阳突然一下从刚才的雾中出来了, 现在所有的地方都被阳光照射。”这三位记者的现场播报语言简洁、朴实而又不失文采。他们以“白描”手法向听众讲述了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现场的壮观与欢乐, 让听众在听到建设者欢呼声的同时, 也似乎“看”到了现场“最后一车石料”如何“倒入龙口”, “彩色气球”如何“高高地飘了起来”, 金色的太阳如何“突然一下从刚才的雾中出来了”, “所有的地方都被阳光照射”。三位记者高超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极大地增强了此次联合直播的现场感和感染力, 他们的现场播报堪称娴熟运用广播现场播报语言的典范。[4]
有人将广播记者现场播报所使用的语言比喻为“为耳朵写话”, 这既是对广播语言特色的准确概括, 也是对广播记者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现场播报的用语和语速往往会受现场气氛的影响, 情绪化表达、语速失常是现场播报中常见的毛病。有的记者不顾现场气氛和新闻主题, 或情绪高昂上气不接下气地播讲, 或“字正腔圆”诗朗诵般地“播音”, 这不仅使得新闻信息量被无谓损耗, 而且影响了新闻准确、高效的传播。[5]
现场播报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不仅是广播记者新闻业务功底的具体体现, 而且是记者文化底蕴的试金石。广播新闻改革对广播记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广播记者要更加努力地学习, 进一步提升综合素养, 不断提高现场播报水平, 让广播新闻更好地为听众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现场播报是广播记者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功。对有些新闻事件尤其是重大突发新闻事件来说, 广播记者如若善于发挥这种独特传播报道优势, 就能够有效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增强新闻的真实性和感染力。广播记者应如何掌握现场播报技巧、增强现场播报能力, 以期进一步提升现场播报水平, 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广播,现场播报,策划,分析
参考文献
[1]袁家福.现场播报:检验广播记者的功底[J].新闻记者, 2008 (11) :71-72.
[2]朱虹.新媒体十论[N].人民日报, 2010-07-30 (12) .
[3]陆文娟.浅谈现场播报中记者应具备的素质[J].淮安新闻, 2009 (11) .
[4]江欧利, 等.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2002年度新闻佳作赏析[M].北京:新华出版社, 2004:209.
全媒体记者的能力要求 篇8
在这样的传播体系中,原先为单一传播终端采写新闻、提供稿件的传统记者,就变成了为“云”媒资平台贡献内容的“云记者”,即全媒体记者。他们以全媒体思维和开放性视野,根据传播终端的不同定位和需求,策划采写不同的稿件,综合完成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及网络、手机客户端等传播终端的发稿,对同一新闻题材进行差异化层级开发。
显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记者除了具备采访、调查、编辑等传统技能,以及对相关行业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具备基于全媒体平台的多种能力和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复合技能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不再为某个单一的传播载体和终端服务,而是为所在媒体集团旗下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不同的传播平台提供稿件。记者必须掌握写稿、摄影、摄像、非线编辑,甚至出镜报道等复合技能,其提供的新闻素材必须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的制作标准,具备各自的模块要素,使之能为不同媒介的编辑所用。BBC等实施媒体融合较早的大型传媒集团早已实现了新闻生产的集约化。即使很重大的事件,他们往往也只派一个两三人的全媒体报道小组,成员拥有全媒体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一般首先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网上发布简讯,随即与广播连线,介绍事件的大体情况,然后投入电视现场报道,并为网站撰写博客新闻,力求使新闻事件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上得到全景式立体展现。
媒体融合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产生的,还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导致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新技术的“伴随性”——新技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持续发展。记者只有紧跟技术进步、不断学习,学会使用功能不断完善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多功能相机和摄像机等,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处理、传输技术,才能完成在不同载体和终端的新闻信息传播。例如,近年来手机客户端成为新闻传播新平台,记者应尽快学会如何快速地向这一平台推送信息,并弄清客户端信息在表述方式以及文字与图片、影像的配合上的新特点。
二、以全媒体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
全媒体记者必须具备全媒体思维,突破过去“我发布你接受”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媒体界限意识,变单向传播为综合服务,变受众为用户,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下,一条信息绝非在不同的传播终端简单发布一遍就算完事,而必须根据各传播终端用户接收信息时的不同喜好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同一信息以怎样的流程在不同终端发布必须通盘考虑
全媒体“一云多屏”的内容分发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推进的。西方传播界有个“水波纹”理论,认为在全媒体背景下,一个事件的发生犹如投石入潭,媒体报道应像潭中的水波纹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因此,新闻事件发生后,以怎样的“水波纹”完成对信息的立体传播需要由记者作出判断,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总体而言是按照由快到慢、由浅而深的顺序进行。在美国道琼斯公司,他们对重要财经消息,通常由道琼斯通讯社首发,提供第一次报道服务,随后,旗下的网站、CNBC电视台、道琼斯广播电台、《华尔街日报》等相继出场,进行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特点的报道,以后,《财智月刊》进行深度解读,最后所有报道进入自己的商业数据库,提供有偿检索。这样,同一新闻事件就以不同的样式,在不同的媒体介质和终端反复使用,满足了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1]
(二)对某一信息以何种手段展示最能满足用户需求,须有准确判断
全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化展示。但即使在同一传播载体,不同的新闻适于展示的方式和用户的接受偏好也是各不相同的。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例,突发性事件,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分析性报道则以文字的条分缕析配以影像资料为最佳;而财经类新闻往往需要借助图表等进行理性分析。因此,某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是以文字报道为主,还是以图片影像取胜,是否需要图表或三维动画支持,如何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等等,都需要记者迅速作出判断。
(三)多渠道分发内容时必须考虑不同终端用户的接受习惯
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伴随式的新特点,但即使同一受众,在不同的传播终端面前接受信息时的情绪、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以电视、电脑、手机这“三屏”为例,有学者曾将人们看电视与看网页、手机时不同的状态形象地称为“后仰体验”与“前倾体验”:人们在看电视时是放松、休闲的,后仰式倚在沙发上,而且往往是家庭群聚式的,可以接受时间较长的故事讲述、专题报道;浏览网页时则处于较为专注的状态,前倾式盯着屏幕,适于深度阅读,最好能有图片、视频等辅助信息,以及关联资料的链接;而在阅读手机客户端时,人们大多处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同样是前倾观看,神情专注,但对某一事件停留时间较短,只希望了解概要。显然,记者就同一新闻向“三屏”推送稿件、发布内容时,必须针对用户面对不同屏幕时的接受习惯,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并在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例如,同样的视频信息,电视上或许能播3分钟,手机客户端更适合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30秒,并辅以精当的文字介绍。
三、对信息的梳理、求证和深度解读能力
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人类进入信息冗余时代。但人们获取信息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从信息的茫茫大海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媒体的服务功能发生变化,由原来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角色转变为“信息管家”,不仅要为用户及时精选出他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整合、解读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
(一)对信息的梳理与求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开放性,使得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导致充斥其间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面对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资源,职业记者的首要责任就是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选取对社会影响最大、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信息进行专业的调查核实,并且有逻辑地加以整合和梳理,最后通过不同终端呈现给用户。梳理、选择信息的标准是新闻价值,核实、求证信息的依据是新闻事实。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有针对性地开辟了专栏,用于回应网络热点、澄清真相、缓解情绪、引导舆论,如《人民日报》的“求证”、央视的“这是真的吗”等等,“澎湃新闻”更是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对芜杂信息的梳理、核实,要求记者具备更高的价值判断和调查能力。
(二)对信息的深度解读
微博等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还由于信息提供者的非职业化和所处地域的分散性,导致信息常常是浅层的、碎片化的、不可持续的。这时,对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就成了专业传播机构在梳理核实之后的另一项重要责任。有传播学者提出了一个“净菜”理论,认为全媒体时代,新闻和信息已从过去的稀缺变为泛滥,受众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信息量的庞大和传播的快捷,而是一种信息的安全感一一对所关注信息深入透彻的了解,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像菜场为家庭主妇提供“净菜”服务一样,由粗放的告知性向“精加工”式的解释性转变。[2]2007年起,《华尔街日报》大幅压缩了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他们认为,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的新闻已没有意义,而分析、深度、见解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现状要求记者不断提升对新闻事件进行纵深开掘的能力,学会在新闻诸要素中重点回答“WHY”和“HOW”,并根据全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必要的信息关联,向用户提供超越“点”事实之上的、具有系统性的报道与分析,满足用户对新闻背景、细节展示、意义分析、前景预测等方面的深度需求。
四、对信息的研判和评说能力
“众声喧哗”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新媒体为公众发表观点提供了空前便利,但由于网民的认知水平差异、思考角度不同,发出的声音难免良莠不齐,很多包含了不理性的道德批判和极端的情绪宣泄,有时还会尖锐对立。这时,专业传播机构的权威观点就显出了极强的指导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媒体和记者的“船头瞭望者”功能并没有过时。
(一)以记者的知识积累迅速对信息进行分析、评论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意见之多前所未有,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后流言四起,公众迫切需要权威说法,这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揭示真相,同时兼任新闻评论员角色,在众声喧哗中亮明观点。当然,记者发表观点的基础是,其对社会和相关行业的深入了解,扎实的调查采访,深刻的思想和严谨的逻辑推理。随着传媒业竞争的加剧,这种能及时发声的评论员型记者将越来越受欢迎。
(二)在与相关人士及受众的互动中,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结论
公众从过去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到可以发表自己观点,并进行适时交流沟通,有利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最终形成社会共识。因此,媒体在与相关人士的互动中得出结论、发表观点成为全媒体时代的一大特色。如今,很多电子和网络传媒的评论类栏目,都采用了记者与嘉宾、新闻当事人、公众在线或现场互动交流的方式,构建开放式的舆论场。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中有个“有话说”板块,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后,常常以电话或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相关人士发表观点,并通过微博、微信、短信等平台听取观众意见,边“说”边“议”。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准确的价值判断,更要有高超的话题驾驭能力,能在互动中敏锐地发现亮点,及时分析、归纳,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记者的综合能力,包括技能、应用、意识、知识积累等多个层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面面俱到、成为各方面都臻于完善的全能型记者,虽然是努力方向,但在现实生活中难度很大。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掌握全媒体传播所必须的各项基本技能,同时在一方面或多方面术业有专攻,成为一专多能型记者。传媒机构有必要了解每一位记者的业务特点,通过各人的长项相加,以实现报道团队的优势最大化。
注释
1[1]赵亚光.生成“水波纹”效应.视听界,2012(04).
新闻记者的素质与能力 篇9
一、敏锐的政治头脑
1. 坚持正确导向
舆论导向是媒体宣传报道的方向和指针, 舆论导向正确与否事关大局。在我国, 作为媒体的广播、电视、报纸均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 其主要作用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报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新业绩、新经验, 涌现出的好典型、好模范、好做法以及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其他事件。记者若没有较强的政治觉悟, 就可能使新闻偏离政治方向, 出现导向错误, 产生严重政治后果。
2. 坚定政治立场
记者要讲政治, 这是由新闻工作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记者必须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时刻服从党的领导, 保持坚定的政治立场与政治原则。事实上, 只有服从党的领导, 听从党的指挥, 才能按照党的要求做好宣传报道, 写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的优秀新闻作品来。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记者应不断加强政治学习和理论修养, 强化自己的政治观念与党性原则,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采访报道, 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政治家”。
二、良好的职业道德
1. 报道必须真实
新闻必须真实,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本源。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报道必须客观、公正, 如实反映新闻事件和生活本来面貌。记者在采访、报道时应始终遵循这一原则, 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做新闻现场的忠实见证者和记录者。不过, 失实报道和虚假报道在广播、电视和报纸中偶尔仍能见到, 这需要引起记者注意。引发失实报道大致有两种原因:一是采访对象介绍情况不真实、不全面;二是记者采访不深入、不细致。一般情况下, 记者在采访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深入现场、多与采访对象交流和接触, 可以避免失实报道的出现。
2. 要有社会责任
新闻媒体面对的群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所刊登和播发的每一则新闻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作为连接媒体与百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是记者对受众的一种感情及对社会的一种关注, 也是记者和媒体作用、价值的表现。近几年, 许多关系百姓生活的节目和栏目赢得人们普遍好评。“民生”报道的增多, 说明媒体和记者对社会关注程度的提高, 充分体现了新闻报道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在大力倡导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 记者要发挥应有作用, 关心百姓的生活冷暖。
3. 树立公众形象
记者的身影随时展现于社会各个角落, 每言每行都代表着媒体, 感染着受众, 记者要自觉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长期以来, 记者被人们称为“无冕之王”, 记者采访时, 一些单位都会为记者创造很多便利条件。对此, 记者应感到骄傲和自豪, 不辜负大家期望。实际上, 没有群众支持, 记者就失去了采访的阵地。然而, 现实中却有少数记者道德缺失, 利用新闻采访之机谋取私利, 如向采访对象索要钱物、推销商品或者承揽广告。记者的采访和报道权是党和人民赋予的, 记者应严格自律, 珍惜、行使好这种特殊权利, 坚决杜绝各种有偿新闻, 按照新闻法律法规约束自己, 让党和人民群众满意。
三、顽强的工作作风
1.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前, 随着媒体数量的不断增加, 广播、电视、报纸及网络间的竞争及同一行业间的内部竞争愈加激烈, 媒体间展开了残酷的新闻比拼战, 比报道实效性、比稿件真实性、比内容完整性、比形式新颖性。媒体间竞争实际上就是记者间竞争, 面对无形压力和时刻都在发生的新闻, 记者必须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2. 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记者始终工作在新闻最前沿, 新闻事件最先映入记者眼帘, 然后由记者写成报道介绍给听众、观众或读者。采访突发事件和进行暗访调查时, 记者经常会遇到无法想象的困难与危险。这时需要有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精神, 勇于接受各种严峻挑战, 不少记者在这方面做出了表率和榜样。记者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并不意味着可以不要生命, 不怕牺牲是要在危险情况下无所畏惧、从容应对。
四、深厚的专业功底
1. 要有新闻敏感性
记者的任务首先是对所发生的事件进行采访, 但并非所有事件都是新闻, 记者要有一定分析和识别能力, 正确判断发生的事件和所面对的人物是否有采访价值, 记者这种快速识别新闻的能力被称为新闻敏感性。新闻敏感性是记者的基本功之一。同样一件小事, 有的记者可能毫无触动, 而有的记者却会产生强烈采访欲望, 写出极具影响的报道, 前后两者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发现新闻。记者要炼就一双慧眼, 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和提高新闻敏感性, 善于发现、搜寻人们最想知道、最愿知道、最急于知道的消息。
2. 丰富的文化知识
论新闻记者的综合能力 篇10
新闻记者要善于运用语言的情理艺术。面对事态不确定的发展, 要展开自己合乎情理的联想和引申, 以至让受众通过自己由外在到内在、由客观到推理, 由寓意深刻到耐人寻味的讲解, 对事态能有一个更为深刻的了解。这种情理艺术的运用, 还应配合新闻记者的声音、眼神、表情、语气等方面的揉入[1], 使得新闻记者的语言更具有艺术的魅力与务实的趣味。
语言的情理艺术, 还表现在新闻记者在采访时, 要运用好语言的技巧。比如, 适当的运用反问句, 不但能启发人们的想象, 同时, 也能给受众构成一个思维的悬念;再比如, 利用恰当的排比句子, 不仅能激起受众情感的波澜, 还能加深受众的思想感染与思维印象;还有语言音调与音色的变化, 都能增强语言情理艺术的效果。根据需要, 适当地让语言或是高亢, 或是徐缓, 或是停顿, 或是滔滔如水, 都能牵住受众的情绪, 紧扣受众的心弦、引人入胜。另外, 音调的运用也要恰到好处, 一味地要求高强音, 就会使新闻记者的声音产生粗鲁、口号似的感觉, 不能如意的变化, 缺乏情感。
上述语言情理艺术的表达, 需要新闻记者坚实的基本功、牢固的思想基础与至情至理的语言技巧做铺垫, 才能使其绽放出无限的魅力, 才能使新闻具有高品位与高质量的价值。
二、语言的即兴艺术
新闻记者的即兴语言是一门艺术的发挥, 同时也是一种技巧的展现。那么作为技巧, 即兴语言就有它后天习练的成分在里面。这种成分, 包括新闻记者要把采访的内容或报道的内容, 在心里要事先理出一个提纲, 根据提纲的大致内容, 在现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情而异地将语言用即兴的办法, 自然流畅地表达出来, 这种即兴的语言艺术, 给受众的感受是真诚的叙述、是事实的展现, 是真正的生活反映, 所以能激起受众内心的感受与真心的关注[2]。
新闻记者在施展即兴语言艺术魅力的同时, 还要揉入恰当的肢体语言、表情语言和形象语言, 这样才会使即兴语言艺术更加完美。肢体语言可以增强即兴语言的艺术氛围, 利用肢体语言能够在即兴表达的同时, 将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问题, 尽量地放大, 以此来增强受众的注意。当然这种肢体语言要适当, 不然会给人没有做派、体态不端、不够客观严肃的感觉。
三、语言的文化艺术
新闻记者所要掌握的文化, 首先, 是专业知识的牢固掌握, 还有就是注意专业知识的更新, 这样有利于新闻的制作水平的提高和新闻质量的与时俱行;其次, 新闻记者要多借鉴同事间的优秀创作, 并将好的做法记录下来, 以便将来在工作中, 能如意地借鉴与运用。在学习中不仅要向老同事学习, 还要向新同事请教, 不仅要在书本上找答案, 还要向网络猎取营养。有了丰富的经验与文化的积累, 在新闻语言的艺术发挥上, 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3]。
新闻记者语言的文化艺术, 如果落到纸面上, 就应该是针砭时弊、下笔千言、一泻千里。这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的最基本的功底, 这种文字上的功底, 不但能在纸墨间如意发挥, 而且更应该在语言上从容施展。这就要求新闻记者, 要有打腹稿的功底。打腹稿也有大学问,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交流广泛的社会, 在这样的环境中, 新闻记者由于工作的需要, 在运用语言工作时, 就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打好腹稿的提纲。而且腹稿的提纲, 要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化。首先, 新闻记者要将腹稿的开篇、结尾, 理出一个大概的内容;其次, 腹稿的中心内容, 要抓住几个关键点与关键词;再次, 根据时间与场地的变化, 在掌握腹稿提纲的同时, 要运用好即兴的语言艺术, 以此来达到最佳的效果。所以, 新闻记者要想发挥好语言的艺术魅力, 就必须拥有雄厚的文化功底[4]。
四、结束语
新闻记者运用至情至理的语言, 可以起到深入人心、感人肺腑的意境, 这种语言的表现, 增添了新闻引人入围的艺术魅力;而即兴、到位的语言, 给予受众的是客观、真实与趣味性的体验[5]。要想做好新闻记者这个特殊的行业, 就要在语言上多下功夫, 语言是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 在综合能力方面至关重要的体现。一个综合能力强的新闻记者, 可以为新闻工作增添无限的艺术魅力, 可以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增添更多的、绚丽的色彩。
摘要:新闻记者是无冕之王, 他的荣耀体现在对受众关注的事件, 能够公正、客观、真实的报道, 能够对受众最关心的事态, 利用言语的技巧进行即兴的采访, 并准确及时地传播给受众。新闻记者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语言方面, 主要包括语言的情理艺术、即兴艺术、文化艺术三个方面;而且需要广博的知识底蕴、独立洞察事态的能力、智慧公正的理性思考等多方面的元素作为基础。
关键词:无冕之王,新闻记者,综合能力
注释
1[1]何安琪.谈谈新闻直播中出镜记者应具备的能力[J].新闻传播.2010, (04) .
2[2]祝传军.做一名新形势下的合格记者[J].新西部 (下半月) .2010, (03) .
3[3]孙静.现场采访对主持人的要求[J].记者摇篮.2010, (04) .
4[4]艾丰.新闻语言的具体特点 (上) ——谈谈在报道中如何使用“具体”和“准确”的语言[J].新闻与写作, 2011, (03)
假记者是某些真记者的“影子” 篇11
其实,说假记者的恶行是某些真记者的"影子",绝非主观臆断。试想,假若这些骗子假冒的角色不是记者,而是普通的工人、农民、战士或知识分子,那他们能否骗到巨额钱财并发包工程呢?答案恐怕不言自明,所以假记者们之所以能不虚此"骗",就是因为在时下真记者队伍中有那么一些害群之马的劣迹,跟这些假记者们的恶行是如出一辙的。比如说许多假记者能够"骗吃骗喝",就是因为作为记者吃不掏钱饭的机会太多的缘故使然。诸如各类庆典或大型会议,到场的记者不仅可以混个"肚圆",而且临走还能捎带些价值不菲的纪念品甚至以"交通费"或"车马费"的名义揣上个沉甸甸的红包。有真记者享受在前,为何会没有假记者混迹其间在后呢?如福州一无业青年居然以记者身份到公安部门混吃,结果被逮个正着,而警方从其身上搜出假冒不同媒体的名片达十几张。假如这个青年印制的名片上说自己是个八级钳工,或者中学教师,即便他不被宾馆保安轰走,被工作人员礼貌地请出会场是肯定的。
再如时下的"有偿新闻"屡禁不止,也给假记者提供了良好的作案载体。正是"有偿新闻"的存在,假记者们到一些地方向被报道对象先行索要钱财再许愿刊登报道才成为可能。如一个冒充中央某报的记者,说其可以帮福州一位企业家登长篇通讯,竟先后从这位企业家兜里掏走"润笔费"5万元。更有少数真记者,也的确神通广大,他们利用自身信息灵通以及有机会接触个别权势者的优势,也的确能绕开正常"体制"或"规定"办成一些大事,再加上其"有骆驼不吹牛"的禀性,對他们来说便受之无愧了!殊不知正是这少数害群之马,把整个记者队伍的形象都给败坏殆尽了,同时也使那些别有所图的假记者有了可乘之机。因为假记者们不仅愿许得更神,牛也吹得更大,故而他们的形象与那些个神通广大的真记者就显得更为相似乃至相同。如此就难怪假记者们常常能马到成功,屡骗屡胜了。
提高记者判断和发现新闻的能力 篇12
一、找出新闻的个性特征
所谓寻找新闻的突出点, 就是记者在进行新闻采写时, 把这一新闻事实放在当时的宏观背景下去分析, 找出突出的个性特征。因此, 一位优秀的记者必须培养自己的宏观意识, 培养自己通观全局的能力。每个新闻事实发生的时候, 记者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党和政府的要求及中心工作等迅速作出判断, 这新闻事实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现在发生?它与其类似新闻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它的报道价值在哪里?这些问题搞清楚了, 也就找到了这一新闻事实背景下的突出点。寻找到了新闻的突出点, 也就找到了受众的关注点, 构成了新闻的特质, 因此, 记者善于在突出点上下工夫是记者得以发现新闻资源的捷径。
有关社会安定的报道很多, 这些报道发来发去内容大致相同, 很难出新, 如果不能从共性中找出个性, 编辑可能鼠标一点就把稿件扔进了垃圾箱。2000年, 由于贫富差距拉大, 就业困难等问题, 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一些社会治安问题。某市开发区有两位外商, 他们到过许多国家, 每到一地, 都要聘两个保镖。他们了该市以后, 也同样聘了两位保镖, 可是过了几个月之后, 他们就把保镖辞掉了。这两位外商认为该市社会安定, 在这里走在大街上根本不用担心会遭到攻击。于是, 记者眼前一亮, 从众多加强社会治安工的素材中, 抓住一点, 写出了的稿件, 被全国多家媒体采用。它从外商把保镖辞了这一侧面, 反映了该市的治安十分良好的现状。这比干巴巴地写该市如何搞好治安工作要好得多。
二、把握新闻的决定性因素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静止不动的, 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运动与静止是不可分离的。静止离不开运动, 静止本身就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运动也离不开静止, 它要以静止为度并通过静止表现出来。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我们理解新闻事件的变动性与稳定性的关系提供了法论。所以, 记者在采写新闻的过程中, 不能浮于表面, 要深入到事件中去, 对新闻事件的发展演变过程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
新闻事件在发展变化之中, 都有一些关节点这些关节点是事物发展的突变点, 是矛盾冲突最为明显和激烈的点。这些关节点有隐态的, 也有显态的, 有静的也有动态的。记者的眼光和思维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过去形态上, 满足于对事物过去形态的简单描绘, 而是要力争从过去的事实中看出未来的趋向。对于事物中极具发展趋向的决定因素予以关注, 这也是记者能否发现高价值的新闻资源的关键。记者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 用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思维、更敏锐的嗅觉审视新闻事件, 捕捉新闻事件发展的关节点和发展趋势, 就很可能会发现高价值的新闻资源, 写出有亮点的新闻作品。
三、新闻表面现象背后的特殊性
新闻贵在“新”。我们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 人咬狗才是新闻。”虽说生活丰富多彩, 社会包罗万象, 实际上,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发生“人咬狗”的新闻。一个地方, 一个部门一个时期的中心工作只有一个, 我们的政策法规、工作计划、发展目标具有相对的定性和连贯性。同一个单位或地方, 同一个主题的工作每年都做, 怎样变“旧闻”为“新闻”, 关键看记者是否具备发现新闻的“火眼金睛”的潜力。将普通事件实现“素材增值”, 记者就要不断地挖掘已经获得的素材, 借助不同素材, 在不同点上延伸和扩张。
四、新闻不实报道的危害性
新闻要真实, 铲除不实报道新闻, 事关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 事关新闻宣传工作的成败。如果以牺牲新闻真实性为代价, 一味追求卖点, 求短期利益, 必将导致媒体多年积累的公信力毁一旦, 最终失去公众, 失去市场。不实报道新闻直接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是新闻界的大敌。不实报道新闻的出现再次说明, 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至关重要,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至关重要, 坚持新闻真实性至关重要, 坚持新闻职业道德至关重要。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古今中外, 有很多优秀新闻记者为了新闻的真实性, 不惜付出一切甚至牺牲生命, 这一步争的“生命学”命题, 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新闻实践中去探索与坚持。因此我们新闻工作者应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
再说, 新闻事实作为一种资源, 其表现形态具有无限的丰富性, 有的表现出剧烈对抗、变动频繁, 一眼就能识别有新闻价值。有的又表现得和风细雨、平淡无奇, 对于后者, 记者往往容易忽视。平凡的工作、常见的事物或事物的常见方面并非不能成为新资源, 有时这种常见只是一种表象, 它的背后有特殊之处, 有时甚至这种“常见”本身就是新闻资源, 可以直接进行开发。因此, 透过表象对常见点进行重新审视, 往往能发现人人心中有而笔下无的宝贵新闻资源。
【记者能力论文】推荐阅读:
出镜记者语言表达能力10-13
记者的新闻捕捉能力01-08
新闻记者的综合能力06-15
新闻记者的素质与能力11-25
报社记者论文06-27
出镜记者的素质与修养论文09-09
摄像记者应具备的素质论文11-06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文09-24
新媒体环境下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论文10-06
记者节主题征文:一个记者的工作总结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