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文(精选12篇)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文 篇1
当今社会竞争非常激烈,新闻传媒市场的生存压力巨大,在压力和竞争面前,媒体正接受着严峻的挑战,很多媒体和记者为了生存和发展,不顾新闻事实、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甚至为了经济利益部分新闻记者降低道德水准和社会责任感,这让民众难以接受,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新闻媒体的健康发展。因此,提高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尤为必要,积极寻求提升自身职业道德素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感迫在眉睫。
1 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社会责任感是指新闻记者在从业活动中对自身职业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意义应当承担的责任。张晓峰在《新闻职业精神论》中提出社会责任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因此,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在采访和写作时,才会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跳出就事论事的藩篱,站在纵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把握和反映奔腾向前的时代精神。从实际经验来看,笔者认为新闻记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探讨。
1.1 舆论导向正确: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直接或间接地体现了国家的思维意志,反映国家的政治立场、主张和观点。因此,新闻记者要具备敏锐的政治头脑、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做好沟通和宣传的桥梁,从而维护国家和社会利益,为社会稳定和谐和民族团结友好做出贡献。媒体从业者必须正确解读、报道国内外新闻事件,宣传社会正能量,传播先进文化,传播社会主义科学理论。新闻记者没有正确的舆论观很难做到全心全意为党和人民服务。
1.2 坚持实事求是:
新闻,顾名思义,新近发生的事实。新闻报道首先要具备真实性,这是新闻的生命所在。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自身真诚坦荡,不虚假、不浮夸,不说空话、假话、套话,不编造事件、不扭曲事实、不空穴来风、不捕风捉影。新闻记者的报道偏颇、失实势必导致媒体公信力的降低,传媒业将会丧失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3 密切联系群众:
广大民众是新闻媒体的传播对象,因此,倾听、传达民声也是记者的社会责任之一。这就要求新闻报道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群众路线,以群众的关注为切入点。
2 遵守新闻职业道德
任何职业都讲究职业道德。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或者不遵守职业道德,都将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遵守职业道德就是遵守自己的良知,更是对社会和民众的一份责任。每一名新闻记者,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随着形势的发展,当新闻事业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新闻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日益突出的时候,我们同样遇到了新闻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困扰,同样经受着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新闻等等的冲击。这就提醒我们必须重视、强调和规范新闻职业道德,要对记者队伍中出现的由于思想混乱、偏见和无知以及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制约新闻报道质量、影响自身形象、损害人民权益的现象作斗争。因此,作为新闻记者,要从不同方面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确立清正廉洁的理念。并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依靠新闻工作者的内心信念、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进行善恶评价,规范新闻传播行为,以提升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增强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新时期一名新闻工作者,一定要肩负起记者应有的使命,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维护传媒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辜负民众的期望和委托。
参考文献
[1]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杨曦.论记者的社会责任[J],新闻前哨,2006.
[3]严晓青.媒介社会责任研充现状、困境和展望[J],当代传播,2010(2).
[4]张晓锋.新闻职业精神论[D].,复旦大学,2008.
[5]吴建.新闻摄影学[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文 篇2
梁晓茂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对新闻宣传工作一贯强调,要始终不渝地坚持以正面报道为主的方针,同时又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为加强舆论监督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法治氛围,新闻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事实说明,通过舆论监督和对热点问题的引导,纠正工作中的问题,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把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各阶段的方针政策告诉群众,把困难和问题、前景和希望也告诉群众,把社会主义改革的前途、命运同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紧地结合在一起,这对社会和民众的影响,具有比政策和法律更广泛的群众性和社会性,对增强社会和民族的凝聚力、树立国家和民族的形象,对弘扬时代正气、促进各项工作起着直接的重要作用。
研究探讨新闻舆论监督的本质特征,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舆论监督?舆论监督的界说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广义的舆论监督,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公民在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传播媒介,行使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表达舆论、影响公共决策的一种社会现象。
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民主的必要环节,实行舆论监督是一个制度化进程。舆论监督制度应保证社会舆论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转化为行动措施。舆论监督的对象是一切权力,其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权力组织的监督包括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对决策效果的监督;对决策人物的监督包括对决策人物产生的监督和对决策人物行为的监督。舆论监督的对象不包括公民隐私的范围。现代舆论监督权力是一种普遍的、平等的民主监督权利,它是对以权力大小和财产多寡分配监督权的否定。
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公民享有依法运用新闻传媒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和呼声,表达自己意志的权利和自由;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新闻舆论监督源于舆论学和大众传播学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党和人民群众通过新闻舆论对各级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对社会事务实行监督。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国家健全发展、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具有以下本质特征:
1、公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有知情的权利,包括对热点问题、重大事件的知情权。2、公民有知政、参政、议政的权力和能力。
3、公民依法享有信仰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民主监督权。4、公民对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以及社会事务有监督权。
5、舆论是政府存在的基础,党和政府重视和提倡加强新闻舆论监督。
6、舆论是一种社会意识。反映舆论、引导舆论、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介的重要职能。在现代社会,大众传播是舆论形成的重要途径,居于舆论先导地位的新闻舆论,对于社会舆论既是新闻传媒的一种导向,又是受众心声的一种回应。一个时代的社会舆论,总是折射出那个时代新闻舆论导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广度和深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7、世界新闻史表明,任何国家的新闻舆论监督,都离不开那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制度。我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植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目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这是新闻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这个最大的实际,就没有真正的新闻舆论监督可言。
8、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必须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和法治氛围作保证。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所提倡的“大民主”及历次政治运动,大都是在“左”的思想路线指导下,自上而下地运用群众斗群众,群众运动成为名符其实的“运动群众”,形成了人人自危的局面,造成了全国范围的**,给国家、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在这样的大环境中,舆论监督成为少数拥有自由民主权的人对失去自由民主权的广大群众实行“监督”和专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实现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地把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提高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严峻考验。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时期,人们在某些方面获得新的利益的同时,在另一些方面又会失去原有的利益,尤其是面对收入差距拉开、权钱交易等严峻考验,如何让公民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进程,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这对于维系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健全发展至关重要。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新闻媒介如何坚持做到:在行使新闻舆论监督职能时,尤其是对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和批评、针砭时弊时,既能正确引导群众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设和愿望,又能准确地把落脚点放在党和政府的意志与人民群众呼声的契合点上,帮助党和政府改进工作,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民群众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又看到前景和希望,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信心和热情。这就是新闻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新形势下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篇3
在我国,新闻媒体负担着传播党的思想、主张、方针、政策,提供各个时期中心工作的要求和信息的责任,并起到宣传、教育、动员、组织人民群众的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职能是做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做党联系群众的桥梁。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要牢记自己的职责,努力加强与扩大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推动社会进步。
一. 要坚持党性原则,做具有高度政治素质的人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群众的呼声是记者的社会责任。无论身处何种复杂的境况,记者都要坚持新闻党性原则,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明辨是非,站稳立场。要做到这一点,记者就必须要有高度的政治素质,能吃透党的方针政策,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正确理解、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二. 要有正义感,做敢于坚持真理的人
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由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及对新闻事业的热爱而产生的,他的责任感是建立在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及对新闻事业的忠诚之上。为了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记者本身必须是一个有正义感、有良知的人,是一个敢于坚持原则,坚持真理的人。近年来,许多记者深受群众欢迎,被呼作“青天”,就是因为他们面对社会丑恶现象背后的恶势力,敢于挺身而出,将那些社会的毒瘤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正是这些不畏权势、不畏艰难的记者,肩负起摘除社会毒流的责任,维护了党的威信,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 要做到正直、作风正派、坚持原则的人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人们的思想已不再是一律的,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思潮良莠不齐。在这种情况下,记者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决不能为一己之私利出卖手中这只寄托着党和人民厚望的笔。在大事大非面前要敢于坚持原则,不与丑恶现象同流合污。只有自己行得端、坐得正,才能明辨是非,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四. 要做到求真务实、注重调查研究的人
我们不排除有个别记者为了私利去刻意造假,但这毕竟是极个别现象。现在有些记者,热衷于跑单位、找领导要材料,不能沉下心来调查研究,细心采访。
刘少奇同志曾说过:“报纸工作人员是调查研究的专业工作人员,报上一切文章都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这应当是新闻工作的一条重要的原则。新闻史易逝的,但在我国新闻史上,乃至世界新闻史上,仍有许多有着深远影响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产生无不是深入调查研究的结果。
要搞好调查研究,就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广泛接触社会、联系群众、了解群众的生活、工作状况,了解群众的想法,了解事实真相。因此,作为一个记者,永远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视为最高利益,凭着记者的良知和责任感去写作。
五. 要有深厚的业务功底
记者靠写作工作,做喉舌做桥梁都靠自己笔下的文章。除了新闻敏感,文章是否生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宣传效果。倘若文章干瘪无味,让人读来味同嚼蜡,人们就不愿看,文章就等于没有宣传效果。因此,记者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写作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妙笔生辉。
此外,记者还要懂点历史知识。因为历史背景材料是新闻作品中常要涉及到的。还要懂点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写起文章来就会得心应手,文采飞扬。
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样样精通,毕竟“术业有专攻”。但记者应该在钻研新闻业务的同时尽量地充实自己,让自己的文章更具感染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社会宣传效果。
做时代的鼓吹手,做人民的代言人,做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传播者,记者重任在肩。因此一定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
(作者单位:阿拉善日报社)
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篇4
但是不可否认, 当前有很多新闻记者缺乏社会责任感, 引起了公众的质疑和不满。而且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西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 中国媒体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而站在采访第一线的新闻记者更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公众对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种种讨论与质疑也不绝于耳。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是指从事新闻职业活动的人员对其职业行为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和社会意义所应承担的责任。社会责任感是构成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 它是新闻工作者基于一定的政治立场、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和业务水平, 在内心信念和道德责任感的驱使下, 自觉履行的对事实、受众和社会应尽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在很多情况下, 报道本身的技巧并不是很重要,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神圣的职业道德感, 在采访和写作时, 才能摆脱狭隘眼界的束缚, 跳出就事论事的藩篱, 站在纵观社会全局和历史发展的高度上, 把握和反映时代精神。 (1)
综合广大新闻学者和新闻实践者对记者社会责任感的诸多理解, 我认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就是:根据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 提供关于事件和问题的全面公平的信息。新闻记者要以关注民生、同情弱者为己任, 具有公平心和正义感。
古今中外, 凡是有成就的受人民欢迎的记者, 无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美国记者里德为了向全世界展示十月革命的真相, 冒着枪林弹雨采访, 写出了《震撼世界的十天》;斯诺为了反映中国人民的抗战情况, 只身深入大西北, 写出了举世闻名的《西行漫记》。范长江认为, 记者在精神上应当谨记职业的神圣, 一管笔除了服务于国家人民的公共利益之外, 不容滥用。新华社记者陆拂为一直勉励自己:“自觉站在历史的窗口, 正视现实而不回避矛盾, 坚持真理而不随波逐流。”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由新闻工作的性质和功能决定的。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 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所系的工作。”新闻工作是党的整个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党和人民的喉舌, 它通过上情下达、下情上达, 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是党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新闻工作关乎正确的舆论引导, 关乎真实地反映人民的心声, 关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当前新闻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新闻队伍总体上看来是好的, 但也存在着极个别的害群之马。个别人在当前的改革大潮中, 是非不清, 方向不明, 社会责任感缺失, 其所作所为, 给新闻工作带来了负面效应。有的人把新闻工作当作捞取私利的工具和手段, 见钱眼开、唯利是图;有的人为了追求“轰动效益”, 迎合低级趣味, 不顾社会影响;更有甚者, 无视新闻工作最基本的要求, 炮制假新闻, 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这是维护当前安定、团结大局的需要。维护安定、团结, 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首要的体现在正确的舆论导向上。把握好舆论导向, 就要讲政治, 讲大局, 讲责任。新闻记者要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要有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要把握历史发展的主流, 一切从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出发。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切实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 为营造安定团结、蓬勃向上的大好局面, 贡献自己的力量。 (2)
目前,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引发的种种争议, 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但是压力就是动力。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从新闻记者自身抓起。
正如《南方周末》的记者们说的那样:“我们一次次泪流满面地奔波在多灾多难的土地上, 首先因为我们有爱, 因为爱, 我们恨;因为爱, 我们争;因为爱, 我们以记者特有的方式, 和土地, 和父老乡亲血脉相连。”而这种深沉的“爱”, 又何尝不是新闻记者社会责任的最高体现?面对这种发自内心的爱, 人们又怎么会产生质疑?
我们经常会为那一篇篇闪烁着真知灼见、具有前瞻性的深度报道而拍手称快。但是, 在那些沉甸甸的文字背后, 却是记者们对好线索好素材不辞辛劳的挖掘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高度统一。面对这样真实而又精彩的新闻作品, 人们又怎么会产生疑问?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面临的种种挑战, 需要从完善新闻体制和培养新闻记者与时俱进的思想入手。新闻媒体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发展, 不管是对中国社会、中国民众还是对世界来说, 新闻记者都要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 保持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坚定的朝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应对种种挑战并且战胜它。■
参考文献
[1]刘惠文、魏超主编.新闻学传播学导论.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2)
[2]邵培仁.传播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
[3]蓝鸿文.新闻采访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1)
媒体要兼顾新闻自由与社会责任 篇5
摘 要:自17世纪弥尔顿“出版自由”口号的提出,意味着“新闻自由”口号诞生,“新闻自由”标志着人类步入一个新时代,一个真正开始成为人的时代。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和媒介事业的发展,新闻自由主义理论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种种弊端和问题,因此出现了修正新闻自由理论的社会责任论。本文从新闻自由和社会责任理论入手;基于媒介传播现状,选出近几年较有代表性的传播事例,反映媒体在自由和责任二者之间的选择。在自由和责任面前,一个真正的新闻媒体不应该偏向哪一方,在秉持新闻自由之上,更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
关键词: 新闻自由论
社会责任论
媒体于自由和责任之间的选择
承担社会责任目 录:
一、新闻自由理论
(一)、新闻自由理论诞生
(二)、新闻自由理论的缺陷
二、社会责任理论
三、自由与责任之间,媒体该何去何从
(一)媒体忽视社会责任
(二)媒体承担社会责任
四、结束语
一、新闻自由理论
(一)、新闻自由理论诞生
自由意识对人来来说是久远的,曾担任过美国总统的罗斯福说:“追求自由不是人类历史上最近才有的现象,它是一部人类史,它渗透在古代先民的生活中,它在中世纪曾发出火花„„”,①对自由主义的追求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而“新闻自由”正是自由主义在新闻出版领域的具体呈现。
新闻自由起初是源自弥尔顿的“出版自由”口号。1644年,弥尔顿未经当局审查便出版了关于离婚问题的小册子,受到议会的强烈谴责,并被传至国会出版委员会接受质问,他在国会作了长篇演讲,系统阐述出版自由思想。随后他出版了自己的演说词,就是现在的《论出版自由》。在这本小册子里,弥尔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到“出版自由”的口号,把新闻自由看作是人的“天赋人权”、自然权力。②
新闻自由,是新闻理论中最重要的内容,保障人们相互之间进行通畅的交流。③在当今世界,没有新闻自由,人们将失去一种最为有效的相互交流信息,意见的桥梁。然而我们应当认识到绝对的新闻自由是不存在的,所谓“完全的新闻自由”也会受到限制,认为有了新闻自由就可以为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的自由是对新闻自由的误解。
(二)新闻自由理论的缺陷
传统新闻自由主义观念支配下的新闻传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渐显出它的弊端,新闻媒体及其从业人员并没有完全以理性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运用新闻自由权力。商业报刊发展成为主流报刊后,一些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转向金钱至上。资本主义进入垄断时期,传媒资源日益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越来越失去了表达思想的手段和机会,虚假新闻层出不穷,报纸里广告泛滥,报道内容危及社会功德和个人隐私„„这些情况使得新闻与原先的自由主义理论所标榜的崇高理想被道而驰,引发人们对传统自由理论的不满与反思。传统新闻自由观念设想的“意见的自由市场”同样变成垄断市场,新闻自由似乎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因此,传统新闻自由观念设想的自由景象实际上成了幻象,人们运用的自由权力也往往变成了法律条文上的空头支票。④
二、社会责任理论
面对资本主义新闻事业的弊病和危机,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根本无能为力。因为这一切本来就是不顾一切地追求“个人自由”的结果,传统理论当然不可能为之提供解决的方策。为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化而引起的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社会舆论要求新闻媒介重视社会责任的呼声也日趋高涨,20世纪40年代,美国《时代》周刊创办人亨利·卢斯于1942年邀请芝加哥大学校长罗伯特·哈钦斯领导一群大学教授,以局外人和学者的身份探讨大众传播界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个新闻自由委员会先后九易其稿,于1947年发表了后来被称作为传媒的“社会责任理论”奠基的总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委员会宣布:“新闻界担负起新的公共责任的时刻已经来临。”对于需要重建公共形象和恢复公信力的新闻界来说,“责任”概念是一个应运而生的创意。有了责任这个主题,委员会为未来提供了奋斗目标。”这个报告将美国的新闻自由史从报刊的自由之上主义理论转向了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⑤
社会责任理论被称为“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枝”。⑥它以挽救“新闻自由的危机”为宗旨,始终强调 “思想自由是各种自由中最可宝贵的”,保留和继承了传统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精神。
三、自由和责任之间,媒体该何去何从
(一)媒体忽视社会责任
新闻媒介既是社会的观察者和监督者,又时刻被社会各界观察和监督。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被称作“矛盾凸显期”的社会转型期。许多动态性、矛盾性的社会问题,在生活中层出不穷,有些媒体缺乏对现象背后深层次原因的追究,一味停留在“抓人眼球”的浅层面上;大众传播中泛娱乐化倾向,忽略了媒体产品的社会效益,陷入低俗的怪圈,这些都是媒体社会责任缺失的具体表现。
2007年秋冬,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亢奋性新闻,是陕西“华南虎事件”。综观媒体在此事件中所经历的“轻信—质疑—炒作—反思—无奈”的表现过程,有许多引人深思之处,全国大约没有哪家媒体不曾投入该事件的报道,几十家名刊大报的记者先后云集陕西镇坪县,追问真相,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周正龙的华南虎照片之真伪,这是“一张老虎照引发的疑案”。华南虎照片真伪之辩,几乎成为
一个时期的媒体热点。连篇累牍的报道,整版篇幅都被华南虎占据了。令人们质疑的是类似华南虎照片这种并非多大事情的新闻,媒体炒作成重大新闻事件,而让本应受到关注的新闻变成旧闻、不闻。如此争夺市场引起的新闻乱象,如今已成媒体一景,人们不禁质问:在抢新闻、抢销量面前,媒体的责任哪去了? 社会责任论强调媒体不能滥用自由。这主要是对新闻媒介提出的要求。
2008年初的艳照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明星私生活不检点,影响的是自己的公众形象,然而媒体对此展开无限放大,一些有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也令人吃惊地用大量版面跟风报道此事,这不得不让我们怀疑媒体的价值取向,媒体在整个事件报道中,不尊重隐私,客观上助长刊登艳照,污染社会环境,对精神和社会风气都是摧残和伤害。
还有某些媒体大肆炒作的“毒香蕉事件”,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恐慌与困惑,导致在某些香蕉产地,每斤香蕉只能卖3分钱。有的蕉农用成熟的香蕉喂猪,或听任香蕉大量烂在香蕉园里——这一系列事件中,相关媒体的社会责任何在?⑦ 人不可能天生有一种动力去寻求真理,他能够运用理性,却常常厌倦那样去做。思想上的懒惰,导致了人往往沉沦于无所用心的盲从状态中。媒体作为“社会公器”,有着引导和掌握社会舆论的能力,在享有一定的特权的同时并要对社会承担相应的责任。在现代社会,媒体舆论被当作除了行政、立法、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一个社会的第四种权力是否能健康、自由地发展,直接维系着这个社会是否具有自我完善、自我净化的功能。
(二)媒体承担起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论作为对传统新闻自由理论的修正而出现的,是革新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坚持新闻自由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自由伴随着一定的义务,享受着政府赋予的特权地位的媒介,有义务对社会承担一定的责任。享有“现代报业之父”美誉的约瑟夫·普利策曾留下过一段关于媒体社会责任的名言:“一个愤世嫉俗、唯利是图、蛊惑民心的媒体,最终会制造出像他一样卑劣的民众。塑造共和国未来的力量,掌握在未来的新闻记者手中。”媒体在传播多元信息,提供多种服务同时,最关键一点维护社会公众利益,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是一种自律性的责任。
去年的5.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报道,正是对整个中国新闻界的一次精神洗礼。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各大媒体反应十分迅速,同时,全国各地媒体自发奔赴地震灾区最前线,对这场大地震在第一时间作出了最及时的判断,每篇报道,都直接呈现媒体人追求社会责任感的强烈意识。通过电视直播传递出政府重视生命、以人为本的各种举措,使中国的国际形象大幅提升。很多境外媒体因为汶川地震报道,纷纷对中国媒体的表现表示认同。《纽约时报》说,中国媒体第一次达到了国际水准;《澳大利亚人报》称,迅速、准确的官方消息源源不断地发布出来,这表明中国的媒体完全具备了职业的工作能力和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感。⑧
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在商业主义的冲击下,新闻媒介生存有压力不可否认。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媒体必须在传播先进文化、正确引导社会文化潮流方面承担起神圣职责,而不能唯商业利益是从,否则会影响到整个社会乃至民族的心理精神品格的健康发展。要提高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法律、伦理道德对他们进行约束。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立法来约束媒体的行为和从业者的操作,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道德约束,提高新闻媒介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两种方法有机结合,才能真真正正保障媒介社会责任的良好实现。
结束语:新闻自由权利不仅是媒体的特殊权利,还是属于全体公民的权利,媒体在享有自由的同时,应该履行对社会和公众的责任与义务。公众对媒体给予了极大的期望,一个真正的新闻媒体,不仅是具有独特的新闻面感,更重要的是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新闻理论教程》,杨保军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一次版
《西方新闻理论评析》,徐耀魁著,新华出版社,1998年4月版 《当代新闻学原理》,刘建明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版
《自由主义理论和社会责任论》,陈力丹,《当代传播》,2007年第3期 《外国新闻事业史》张允若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报刊的四种理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 《论出版自由》,密尔顿著,商务印书馆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纪:《新闻自由与媒体责任》(来源,人权网,学者观点)
张允若:《西方社会责任新闻理论评析》(来源中国新闻传播学评论网)
浙江在线/传播学/个人频道
注释: ①《美国历届总统就职演说集》267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
②弥尔顿《论出版自由》,46页
③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222-224页 ④赛伯特、彼德森、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86页、第85页、⑤新闻自由委员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社会转型期新闻媒体的责任 篇6
一. 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和媒介环境
1. 利益冲突加剧,社会风险频发
进入转型期后,社会处在剧烈的变革之中,各种利益结构不断发生调整,在此过程中,各利益群体之间常常因为利益问题而产生矛盾。特别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社会分配的不合理会导致社会问题,甚至演化成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管理带来风险。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就是一个群体性事件的标本事件。
2. 公众需求多样化
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和政治民主进程的不断推进,带来了公众需求的多样化,公众的民主意识和参政议政意识大大增强,他们需要借助新闻媒介行使自己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以利于更好地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3. 行业竞争激化
在市场经济下,新闻传媒业首先是一种公共事业,赋有公益使命,承担着为社会与公众提供各种健康的精神产品的任务,同时它也是一种产业,带有经济使命,要进行市场化运作。而激烈的行业竞争,特别是竞争中的无序和失范现象,给新闻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的东西,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的横行都给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 社会转型期媒体的责任
在新闻传播领域,由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变革也带有根本性质,新闻媒体及其从业者担负着新的责任:增强环境监测意识,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社会变动的情况,起到社会预警作用;借助新闻形式和舆论手段开展有效的舆论监督,充分发挥好社会的监督和警示作用,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進社会公平正义;增强舆论引导意识,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方向;要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利用各种有效的媒介手段,提供完善的信息服务,努力满足社会与公众的信息需求。
1. 客观报道新闻事实
客观报道新闻事实是新闻媒体的基本职能。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状况,人们需要及时、准确地了解周围事物和整个世界的现实状态及变化形势,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处理相关事务。新闻媒体要行使好客观报道事实的职能,发挥好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作用。
2. 树立和谐价值观,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在社会转型期,舆论格局复杂,新闻媒体要掌握舆论引导的技巧和能力,通过设置舆论话题和放大主流舆论来正确引导社会舆论,要始终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让正确舆论占据主流舆论地位,发挥导向性作用。善于正确引导舆论,有效化解舆论危机,是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特别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2011年8月“郭美美事件”中,网络舆论一致批判红十字会,主流媒体没能及时全面跟进报道,导致事后国民捐赠意愿受挫,红十字会正常工作陷入困境。如果此时新闻媒体能及时提供相关事实信息,并做出正确的疏导,就能够帮助公众了解真相,树立信心,从而形成有利的社会环境。
3. 努力维护公众权益
新闻媒体要时刻站在公众的立场,努力维护公众的各种权力和利益。近些年来,大量民生新闻的出现,从衣食住行到劳动就业,从卫生医疗到社会保障,都是新闻媒体维护公众权益的一种行动体现。以民生为内容,以平民为视角,以民本为取向,体恤民情,表达民意,维护民权,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维护公众权益的新闻价值取向。
4. 大力抵制低俗之风
“低俗之风”,是指新闻媒体无视道德责任,不顾社会影响,公开传播低俗、庸俗、媚俗信息的现象。“低俗之风”的出现,有市场化条件下传媒业竞争加剧的原因,也有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自身职业修养和道德责任的问题。因此,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要充分认识“低俗之风”的危害,用积极、健康、有益的传播来引导公众,促进社会文明,提升公民的现代文明素养。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内蒙古电视台新闻中心)
论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 篇7
新闻记者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记录者和传播者,新闻记者的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对新闻事业的走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日常新闻采访报道中,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会起冲突。因此,如何处理好这种冲突是对新闻记者的严峻考验。有些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往往出现新闻记者因所谓的“恪守职业精神”而违背职业道德的现象。
例如,汶川大地震中,全社会都积极行动起来,出钱出资,更有些人亲力亲为,直接加入救援队伍,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和事件。作为新闻媒体的急先锋,新闻记者更是不辞辛劳,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抓拍一些珍贵的新闻镜头,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关心灾区状况的大众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有部分记者为了过于“抢眼球”“争看点”,自恃为新闻记者,不服从现场维持秩序人员的调度,在灾区随意进行拍摄和采访。更令人遗憾的是,救援人员本已非常辛苦,可有的记者还在他们休息时进行采访。
综上所述,职业记者的职业精神本无可厚非,甚至应大加赞扬。我们不能苛求原本担负着新闻报道任务的记者也加入到救援队伍当中,但在当时那种既影响营救又影响休息的情况下,就不应墨守成规地发扬职业精神了。
新闻记者除了需要遵守基本的职业精神以外,还应作为一个社会人而遵从社会道德和承担社会责任,所以新闻记者的“忠于职守”应首先建立在对人性尊重的基础上,而并非为了单纯的完成任务或抢几个头版头条就置其它于不顾了。任何职业都没有理由去抹杀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因此新闻记者在事件报道中的职责应不仅有职业精神,更要有社会责任和个人道德素养。当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产生矛盾时,新闻记者应宁愿牺牲职业责任而首先履行社会职责,因为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首先是人,其次才是记者,所以首先遵守的应该是社会道德,这就是新闻记者的“道德底线”。
例如,2006年7月10日,一名女孩不慎落水,被打捞出来时部分记者纷纷抓拍这一新闻现场。在现场的河南女记者曹爱文看到窒息的女孩时,毅然放下手中的相机,俯身为女孩做起了人工呼吸,使得这个女孩安然脱险。同是新闻记者,二者鲜明的对比,在受众中产生的影响自然是不言而喻了。女记者曹爱文在此次采访行为中的表现所产生的新闻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这次事件的本身,她的表现折射出了一名职业记者的人性之美,同时也是一名职业记者在面临职业责任和社会责任产生冲突时所作出的优秀价值取向。她在关键时刻所作出的尊重生命的举动,要比她所做的新闻宣传报道更令人信服。
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一线新闻记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往往与参与事件的其他人员一样,不顾危险,忘却饥饿,忘却疲劳,忘却休息,没有昼夜观念,一直奋战在新闻事件第一现场,为的就是抓拍现场的珍贵镜头,保持报道的真实性和鲜活性。他们发回的一组组新闻镜头,一幅幅新闻图片,一篇篇新闻通讯,一次次新闻广播,让社会公众在第一时间对事件有了比较详尽的了解,也对辛勤奋战在一线的新闻记者产生了由衷的敬意。或许正因如此,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期望值会更高,因为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颂者,更应是其维护者和践行者。当现行采访中遇到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起冲突时,他们应最大限度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最好是在不影响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忠实地履行自己的职业责任,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新闻报道主力军的作用,提升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摘要:新闻记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事业的记录者和传播者,其职业道德素质决定着我国新闻事业的走向。这就要求其在履行职业责任的同时,提高职业道德素养,才能更好地发挥新闻报道主力军的作用。在一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一线新闻记者往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公众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因此,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歌颂者,更应是维护者和践行者。当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起冲突时,他们应处理好二者之间的矛盾,最好是在不影响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以提升新闻报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记者 篇8
一、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现实意义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 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为党的喉舌, 新闻媒体要行使好自己的职责, 即宣传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同时要反映百姓心声、为群众代言。正因如此, 新闻媒体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和公信力。从媒体的角度而言, 要求担负着报道事实和进行舆论监督职责的记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所谓社会责任感, 就是记者的报道要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 对整个社会负责。而对社会负责, 就是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负责, 对代表最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党负责。
特别是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各种思想潮流相互交织, 各类社会矛盾层出不穷, 利益关系正经历着空前范围的调整。对于经常穿梭往来于各阶层的记者来说, 更是面临着名与利的巨大诱惑和考验。所以强调记者的社会责任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有了社会责任感, 一个记者才可能把他的视线始终盯着社会发展的最新进程, 并及时作出反应;才能不怕吃苦, 深入复杂的生活去寻求社会答案;才能不为名利驱使, 不把“爬格子”当成苦差, 乐于为社会奉献。古今中外, 凡是有大成就、备受欢迎的记者, 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当面对“非典、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时、当面对四川汶山大地震等重特大突发事件时, 记者们如勇士般冲锋在前, 不顾个人安危, 在新闻报道的漫漫征途上, 印下了一个又一个坚实的足印。
记者的社会责任感包含着“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秉笔直书, 为民请命”的济世情怀, 包含着“先天下之放而放, 先天下之鸣而鸣”的忧国忧民思想;包含着“自觉站在历史的窗口, 正视现实而不回避矛盾, 坚持真理而不随波逐流”的刚直不阿品格;包含着笔端诉说市民百姓呼声, 将镜头聚焦在群众关注的事件身上那种无处不在的新闻敏感和不懈追求……
二、记者社会责任感的主要体现
无论环境如何变化, 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都是不变的。关注社会不公平现象, 把假丑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是一种社会责任;关注改革发展中的各种重大问题, 积极探寻解决良策, 有效推动社会进步, 是一种社会责任;尽最大努力把读者最想知道的事情在最短的时间内奉献给读者, 把真正能引起读者关注的人和事以最受读者欢迎的方式表达出来, 是一种社会责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 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 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是一种社会责任。笔者认为, 记者社会责任感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在思想上, 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首先,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要强调以下“八项注意”: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似懂非懂的时候要注意;对全局情况若明若暗、看不太清、吃不太准的时候要注意;当国际国内形势出现某种错综复杂情况的时候要注意;对某些新闻的背景不清楚、不甚了解的时候要注意;在记者感情冲动、以感情代替思考的时候要注意;在流言蜚语、小道消息一时盛行的时候要注意;自以为是, 把宣传纪律置于脑后的时候要注意;对中央对某件事的决策、态度不甚了解的时候要注意。
其次, 记者在采访时还需要注意“十个慎重”:对与党的重大方针政策不相一致的新提法, 要慎重;对政治、经济、历史问题上涉外的报道, 要慎重;对国内特别是本地区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 要慎重;对敏感的或有争议的热点人物和未结案的官司报道, 要慎重;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热点人物、热点事件的报道, 要慎重;对地震、洪水、旱灾等灾害性的报道, 要慎重;对宗教界的人和事的报道, 要慎重;对科技发明, 尤其是所谓的“世界第一”“世界领先”的报道, 要慎重;对“文革”中某些人物和1989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中所谓“精英”等的报道, 要慎重;对涉及国与国、领土纠纷、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的报道, 要慎重。
2. 在行动上着力解决百姓的困难, 张扬维护社会正气, 促进社会进入正常良性运转的轨道上。
一是把目光转向群众, 及时了解民情, 研究民意, 拉近新闻与读者的距离。及时了解群众最关心的是什么, 议论的是什么, 满意和不满意的是什么。只有经常去了解民情, 研究民意, 新闻宣传才能贴近实际, 贴近生活, 贴近群众。善于从读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捕捉信息, 寻找角度, 提炼主题, 新闻报道就能切中时弊, 准确反映社情民意;二是从老百姓的关注点切入, 寻找富有魅力的新鲜素材, 开掘新闻亮点, 吸引读者眼球。不仅要善于从工作性报道中开掘新闻富矿, 而且应贴近百姓生活, 直面社会热点, 正确引导舆论;三是选择独特的角度, 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吸引力。
三、不断强增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一要加强政治学习, 努力提高思想觉悟, 自觉地保持和党中央的步调一致;二要增强大局意识, 正确处理好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时刻把国家利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 敢于牺牲个人利益;三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一名记者, 有没有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强不强, 主要取决于记者是否具有在长期工作中形成的实事求是、严谨细致、勇于创新的优良工作作风, 取决于记者是否具有讲道德、讲正气、讲良心, 真正做到作文与做人、文品与人品高度统一的人格修养;四要强化责任意识, 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五要加强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 增强自己处理各类事情的能力;六要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新闻事业饱含热爱之情。从平凡普通的生活中不断发现新问题, 敢闯“禁区”, 敢抓题材, 敢说真话。
论新闻播音主持的社会责任感 篇9
由于各类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 负面新闻对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受到社会大众的密切关注, 提高新闻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对主持人本身、社会大众以及国家来说都非常重要。
二、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
社会责任感是人发自内心地去关心社会公众, 尽自己对社会公众的义务, 向社会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坚持社会正义和正确的主张、维持真理, 帮助社会公众的一种道德责任。无论是谁, 无论做什么工作, 身为社会公民, 我们都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新闻播音主持人作为社会各类新闻消息的直接发布者, 每天将社会上发生的热点新闻、娱乐趣事等传播给社会上的广大群众, 并在不知不觉中对社会的风气、社会公众的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 新闻播音主持人就更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 这也是当今社会新闻媒体行业以及观众对新闻主持人从业必须具备的条件和主持人自身素质的要求。
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工作性质使得具有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政府及领导干部通过新闻媒体与人民群众之间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通道, 尤其是现在网络和计算机技术的发达, 使新闻媒体和群众之间建立了多种互动的平台。例如, 微信、微薄等。通过这些平台, 新闻主持人可以很好地了解到群众对自己主持的节目是如何看待的, 对自己又有哪些评价和意见, 社会公众可以通过这些平台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发布给新闻媒体, 领导干部也能较好地了解到群众的生活, 以及他们对国家改革与发布各类政策方针的反映和想法。新闻主持人的工作性质使其必须明确自己所应该具有的政治立场、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意识,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感, 履行新闻主持人对社会公众应尽的义务, 对新闻发布工作性质本身的职责。只有正确认识自己作为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岗位要求和工作性质, 并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职业素养, 以及深深的社会责任感, 能够承担得起对社会公众进行文化传播和思想教育的职责, 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新闻播音主持人。
新闻播音主持人每天出现在社会公众面前, 进行各种时事热点新闻的播报, 对社会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其实新闻主持人在主持新闻的过程中, 他是作为一个示范者, 其表现出的职业素质、自身的道德素养, 会对电视机前的观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公众通过天天收看新闻, 便会在不知不觉中对新闻播音主持人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 通过自身的语言特点和行为表现所产生的示范带动效应做出回应。这种示范带动效应会使社会生活发生变化, 导致社会公众做出一定反应的压力或动力, 并产生积极影响或消极影响。
因为新闻媒体还具有政治导向的作用, 这就使得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舆论的重要工具, 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是新闻传播的一个主要功能。从这方面来看, 作为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影响力, 突出表现在政治导向上。具体的政治导向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包括政策导向、人生观价值观导向、舆论导向等。新闻播音主持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体现在,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能够发挥政治导向的积极作用。这既是新闻播音主持人必须严格遵守的一项政治纪律, 也是作为新闻主持人必须遵循的工作原则。如果在政治导向方面出现了问题, 便会造成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 所以不断增强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意识, 才能将弘扬正义、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和正确引导舆论的工作使命很好地完成。[2]
三、增强社会责任感需要注意的问题
当前阶段, 由于社会制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各大新闻媒体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新闻媒体的商业性变得越来越强, 其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高。为了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很多媒体不考虑负面消息的传播对大众造成的影响, 一味地追求观众的眼球效应。这些新闻媒体为了盈利而做出的不负责任的、违背人文道义的行为, 对社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作为各种新闻消息的直接传播者, 新闻播音主持人就更应该拥有社会责任感, 这对社会今后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作为新闻主持人, 要时刻注意舆论对大众的影响问题, 应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把正确的、真实的、实时的消息传播给大众, 着重报道生活中那些积极的人物和事件, 让这些积极的因素引导社会群众走向正确的、正义的、文明的道路, 以在社会上取得良好的效果。社会舆论的正确传播, 对团结国家各个民族, 培养人民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 以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职业道德问题也是增强社会责任感应该给予关注和重视的。新闻播音主持人如果能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承担起这份社会责任, 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社会健康思想、社会文明的引领者。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能够帮助新闻播音主持人树立自己在社会中的良好形象, 提高自己作为一名主持人的知名度, 以及所主持节目的收视率。很多新闻主持人无法承担这份社会责任, 在利益的驱使下, 对捏造的事情、以讹传讹的消息进行播报, 以提高节目收视率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这些不真实的消息不但会误导观众, 破坏自己在观众心中的形象, 对主持人自身事业的发展也不利。所以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主持人自身的职业道德问题。
四、培养新闻主持人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一) 提高自身素质, 丰富自身学识
新闻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素质主要表现在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等方面, 所以想要提高新闻播音主持人自身的素质就要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
首先, 播音主持应该加强自己对各种文化的学习, 了解各种文化, 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 因为新闻媒体本来就是对各种消息、各种知识文化进行播报和传播。只有主持人对播报的文化有所了解, 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公众讲解, 并且通过对各种文化的不断学习和在工作实践中的讲解, 也能帮助主持人本身加深对文化的理解。
其次, 要通过不断地积累工作中的经验来提高自身执行业务的能力。如果一个播音主持人具有很高的业务能力, 那么他就会对自己、对工作充满信心。而有了信心的支撑, 在新闻播音主持的工作中就会表现得更出色, 自身素质取得明显的提高, 也就会更容易建立社会责任感。
另外, 学无止境, 尤其是像从事新闻播音主持这样工作的, 因为这样的工作会涉及政治、军事、生活、体育、娱乐、医学等各个领域, 几乎涵盖了知识和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所以, 新闻播音主持要丰富自身的学识, 提高自身修养, 尽可能满足新闻主持的工作需要。同时作为新闻播音主持, 如果具备丰富的学识, 可以帮助自己在新闻主持行业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新闻播报工作中能够脱颖而出, 为自己的事业发展赢得一片广阔的天地。学识的丰富、工作的顺利会促进新闻播音主持逐渐养成社会责任感。
(二) 增强政治意识, 提高政治觉悟
既然新闻播音主持在新闻传播的活动中具有政治导向的作用, 那么想要这种政治导向作用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就需要培养新闻播音人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增强播音主持的政治意识, 提高其政治觉悟, 才能有效地发挥播音主持在政治导向中的积极作用, 才能较好地培养主持人高尚的社会责任感。
新闻播音主持要不断加强对政治知识理论的学习, 时刻关注国家发生的一切事件、制定的一切新政策, 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生活, 通过亲身实践加深自己对政府出台政策的理解。新闻媒体是政府和群众之间联系的纽带, 而使纽带发挥作用的是新闻播音主持, 所以播音主持必须让自己在政治上、行为上和思想上都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并把宣传工作做好。
社会公众对国家政治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就是通过新闻媒体的方式, 所以新闻媒体传播的政治信息会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国家和社会的认识与理解。新闻播音主持人要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 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把握好自己的态度和表达的语气, 因为主持人传达出的他本人所坚定的政治立场, 能够确保整个新闻报道的基调正确有序地进行, 最终实现正确引导舆论的目的。
(三) 锻炼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新闻播音主持的工作对口语的表达能力要求非常高, 不但要会普通话, 而且普通话必须说得非常标准;不但要口齿伶俐, 吐字清晰, 表达节奏恰当, 而且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要极强, 让所有的听众都能够听懂新闻的内容。新闻播音主持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不但表现在口语的表达能力上, 而且还表现在播报新闻的过程中, 能用合适的语气对新闻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 确保内容与语气搭配的合情合理, 恰如其分。新闻播音主持具备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对语气灵活恰当地使用, 不但能使播报的新闻内容能被听众完全听懂和理解, 而且还会在观众的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形象。社会公众对新闻播音主持人的喜爱与爱戴, 可以促进主持人在工作上对社会公众很好地履行职责和义务, 也能培养新闻播音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
(四) 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从事一份行业就要做到敬业、爱业, 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在某些行业当中, 职业道德素养的有与无、好与坏, 将会直接使工作对人们产生一定的影响, 或消极或积极。对于新闻媒体行业来说, 职业道德素养对新闻播报工作的影响, 以及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如果一个新闻播音主持人没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 既不对自己的职业负责, 也不履行这份职业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更不对新闻内容给社会公众造成的影响负责。那么将对新闻传播带来负面的效果, 新闻播音主持人应该意识到职业道德素养对新闻工作的重要性, 并逐渐培养自己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拥有高尚职业道德素养的新闻主持人, 会在新闻播报的过程中将这种职业道德素养体现出来, 并促使主持人将有益于人们的、真实可靠的消息传达给人们, 将捏造的信息从新闻的内容中清除。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会使新闻播音主持人对新闻播报工作更加认真负责, 对公众、对社会都负责。
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作为树立社会责任感的基础, 帮助新闻播音主持人在职业道德素养的熏陶下, 逐渐养成社会责任感, 进而使新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所产生的影响大都是正面的、积极的。而新闻对国家政策的传达也将在新闻播音主持人的正确指引下, 实现最理想的效果。
(五) 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新闻播音主持人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其外在的形象是给观众的第一视觉感受, 包括主持人的发型、穿着、妆容打扮、配饰、肢体动作和整体仪态等很多方面。这些因素构成了新闻播音主持人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和主持风格。在电视机前把一个良好的外在形象呈现给社会公众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举止大方、清新活泼、性格平易近人的外在形象自然会使观众对主持人印象深刻, 喜欢听他的新闻, 喜欢他的主持风格。受到观众的喜爱, 新闻播音主持人会变得热爱这份工作, 对工作认真积极, 也会督促自己在工作中要做出更好的表现。
主持人不同的外在形象会给观众不同的主持风格的感受, 可见主持人的形象对新闻播报工作的重要性。良好的个人形象会给主持人自己增加信心, 并树立对社会的责任感。有了社会责任感, 新闻播音主持人会对新闻内容给观众的影响进行一个正确的引导, 把新闻内容所产生的积极有益的东西传播给人们。好的形象不但会给人美的视觉享受, 还会使人们对其特别关注, 作为新闻播音主持人, 形象的好坏会影响到人们对其新闻内容的理解和关注度, 如果喜欢这个主持人的形象, 就会仔细听主持人播报新闻, 从而对新闻内容掌握更多, 理解更透彻, 使新闻达到传播时事消息的目的。
五、总结
新闻是组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新闻播音主持人, 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本文对培养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相信会对新闻播音主持人树立社会责任感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摘要:新闻播音主持人作为大众关心的国家政治等各种时事要闻的发布者, 起到各种舆论的导向作用。新闻媒体是人们日常生活接触最多的媒体, 其宣传的内容对人民大众的思想具有教育功能。本文就新闻播音主持的社会责任感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播音主持,新闻
参考文献
[1]舒文萍.论新闻播音主持的社会责任感[J].科学咨询 (决策管理) , 2008 (08) :39.
浅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篇10
一、客观、真实地传播新闻信息
新闻信息的真实性是其生命线, 所有的新闻信息都必须客观地记录新闻事件, 反映出新闻事件的真实面目。真实性是新闻存在的前提条件, 没有真实性, 新闻也就不能称之为新闻。它也是作为新闻记者的基本要求。作为媒体的直接执行者, 新闻记者报道的真实性, 不仅直接关系着其自身的荣誉, 更严重关系到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和引导力。
新闻记者作为社会生活的记录者、观察者, 是社会良知的代表。对新闻事件进行真实、客观的报道, 对社会生活进行如实的反映, 坚决杜绝报道虚假新闻是其神圣职责。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基层, 身处生活第一现场, 才能了解大众的真实生活, 反映人们身边的事, 贴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有真实记录、客观反映社会生活的新闻信息才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
二、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
新闻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媒体是人民大众与政府和党的联系纽带, 它传达了政府和党的相关决策信息, 并反映了人民大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 所以其舆论导向的正确性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逐渐拉大了社会各人群的收入差距, 我国的社会矛盾也逐渐增多, 人们思想观念和价值观的差异性明显变大, 多种观念相互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成为了新闻媒体的任务之一。
正确的新闻舆论, 是要引导人们对愚昧与文明、错误与正确做出清晰的判断, 鞭挞假、丑、恶, 弘扬真、善、美。公开、及时、迅速、广泛是新闻报道的主要特点, 因此它能将党的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群众中去, 并能真实、广泛地反映大众的问题和呼声。
新闻记者必须牢记社会责任, 以维护人民和党的利益、社会稳定的角度为出发点, 充分利用镜头和笔做出各种健康积极的、真实客观的新闻报道, 来对大众的思想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新闻媒体和新闻记者具有引导正确舆论导向, 化解社会矛盾, 纾解社会情绪,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的社会责任。
三、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感的具体体现
(一) 对职业负责任
敬业精神是从事任何职业都离不开的一种职业道德。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需要的是高度的敬业精神。作为新闻记者, 在工作中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来往, 具有一定的风险, 所以说一个真正合格的新闻记者, 就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各种不良的工作动机, 如出风头、图虚名, 不仅无法做好分内的工作, 在危机时刻甚至会弃自身的职责于不顾, 从而让新闻媒体遭受损失。
(二) 对新闻信息负责任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既是参与者, 也是旁观者。其参与者身份要求记者要注意信息的社会效应, 透过新闻报道, 要引导事物向有利于社会的方向发展;其旁观者身份则要求记者应当与新闻事物保持一定的距离, 从而客观地、冷静地、真实地传播新闻信息。在《应用新闻学》中, 明确指出了“诚实坦荡、不说假话”是新闻工作者在开展新闻工作中应有的工作态度, 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 对社会负责任
遵纪守法是新闻记者对社会负责任的首要要求。新闻记者可以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监督, 但是却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 或超越道德规范肆意而为。因为一个不能遵纪守法的人, 是很难肩负起社会责任的。新闻记者的遵纪守法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新闻信息的获取必须使用正当手段;另一方面是新闻内容不能有悖于法律。要做到对社会负责任, 新闻记者应当做到坚持原则、作风正派。
(四) 对新闻受众负责任
社会大众是新闻报道的接受者, 要做到对新闻受众负责任, 首先要做到对接受者的尊重, 把握新闻的传播效果也是尊重新闻受众的重要体现。
1. 尊重新闻接受者
尊重是新闻记者做好新闻工作的基础。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中的言谈举止要体现出平等, 在文字信息中要体现出公正。切忌将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态度带入到新闻工作中。对新闻受众的尊重, 也是对新闻工作者自己的尊重, 对自身工作的尊重, 只有被尊重, 新闻接受者才会信任记者, 从而信任所报道的新闻, 进而领会并思考其中的思想和问题, 反之, 再有价值的新闻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
2. 把握新闻效果
人们对新闻的需求, 是建立在新闻于己有益的基础上的。若新闻不能做到“有益”, 就是对新闻受众的不负责, 也就失去了新闻的基本价值。就新闻受众的需求来说, 也有健康、非健康, 正当、不正当之分, 新闻记者应当对其加以区别, 注重产生积极正面的社会效益。
四、履行社会责任时面临的问题
(一) 社会责任论的问题
在社会责任论中, 一方面强调自律理性是社会责任理论的基础, 而另一方面又批评自由理论的完全理性学说。也就是说, 社会责任论一方面倡导消除政府干涉、保障传媒自由及其批评监督权, 另一方面则主张引入政府监管, 无疑这是社会责任理论的矛盾点。随着新型传媒形式的不断出现, 让社会责任论的实践面临很多的问题。
1. 确认社会责任主体十分复杂。
例如, 不正当图片的散播, 责任主体包括不正当图片的刊载媒体、提供者, 接触图片的孩子的父母等, 对于责任主体的界定, 以及责任大小的确定都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2. 传媒界的传媒巨鳄让社会责任的落实变得更加困难。
这些传媒巨鳄的出现, 造成了垄断局面, 其对社会产生影响更为简易, 让社会责任论无法对其进行约束;
3. 新媒体增加了落实社会责任论的障碍。
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发展, 更增加了传媒主体行为的隐蔽性, 在社会责任追责和认定方面变得非常困难, 从而弱化了社会责任论的指导作用。
总而言之, 上述问题与矛盾的产生, 主要是由新闻传媒的现实客观限制, 以及社会责任论本身的缺陷所带来的, 这也对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 履行社会责任的困境
在传媒社会责任框架中, 指出了:负责而自由的大众传媒必须是可以问责的。也就是说, 一名自由的新闻记者, 它是可以完全按照责任感来工作的, 他既可以选择为新闻受众和自己负责, 也可以选择为传媒机构负责, 这两种选择都是具有充分的理由的。但是在社会责任理论的实践中, 就会让新闻记者陷入困境。例如, 一名新闻记者仅报道符合政府意愿或者出版商意愿的新闻, 从承担义务的角度来说, 他已尽到了责任。但如果该新闻记者发现该消息有违社会道德, 不愿对其进行报道, 在忠于个人意志方面, 他也算尽到了责任。由此看来,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似乎无所依托, 其报道与否都算履行了责任, 所以也就无法以责任来对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进行约束。
确切说来, 责任是没有明确的界定的。不同的社会和意识形态, 会让新闻工作者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具有较大差异。即使在相同的社会形态之下, 也难以确定出新闻记者该负责的对象。
参考文献
[1]田敏.论新时期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J].科技与企业, 2012, (1) :144-144
[2]张蕊.浅谈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2, (23)
[3]吕萌.简析记者的社会责任[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1, 10 (2) :46-47
[4]施疑.谈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J].采·写·编, 2012, (2) :6-7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文 篇11
【关键词】社会责任意识 直播节目 主持人
新闻直播节目以其与新闻事件同步、新闻走向不确定性等诸多特点,吸引着受众的广泛关注。然而新闻直播节目在扮演着争夺受众关注点,在受众中树立公信力和权威性等重大作用的同时,种种问题也相继爆发。
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次内部通报中,就曾经披露了《中国之声》的某位主持人因为在一次直播节目过程中,在香港某网站上看到了一条:东北某省委书记被双规的传闻,不假思索就直接播发出去了,而事后证明这是一条虚假消息。但是新闻播报的结果却很严重。消息播发当时,就引起了当地的震动。该省所辖的所有市级主要领导都打电话向省委求证此事。而该省的常委宣传部长也直接驱车来北京,到中央台表示抗议。此事令中央台很被动,在核实清楚事实的基础上,向对方道歉。最后以在第二天同样的时段播报这个省委书记视察当地工作以平息此事。而这位新闻主持人也被开除。
一、新闻直播节目主持人社会责任意识需要提高
一位中央台的优秀新闻节目主持人暴露出来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问题,与节目竞争机制,与收听率考核的外在压力等也息息相关。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听率,利用爆炸性新闻貌似是一条捷径,但是危险性也不言而喻,因为新闻消息的真实性很难得到充分的保障。但是抛开节目竞争机制、节目形成机制等许多人曾经探讨过的问题之外,新闻节目主持人是否具备较高的社会责任意识,也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在新闻直播节目中,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能最大限度地扩大新闻直播节目的张力,在确保节目内容存在的矛盾性得到充分展现的基础上,通过掌控新闻播报的节奏,对介绍新闻背景的有所侧重,设置议题引导受众产生判断预期等方面有很多的操作空间,从而使节目在不确定性中增加可控性,在新闻事件的展示过程中增加节目的深度和广度。这就要求新闻直播节目主持人除了要有出色的语言表现力之外,还必须有处变不惊、反应敏捷的应变力,以及对整体事件的感知力和节目现场的控制力。这些都要建立在新闻节目主持人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的基础上。
否则,新闻节目主持人将会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以中央台为例,直播新闻节目的延迟播出技术早已经在节目中广泛使用,并且已经取消听众参与直播连线环节,但是仅靠技术防范定不够。越来越多的直播嘉宾被引入直播间,参与节目的制作播出。一些专家学者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细作,但是在参与直播节目中由于紧张或者对涉及的话题并未有清晰全面的认识,从而导致负面影响的出现。因此在面对这些知名的专家学者,本来学识上就处于下风的新闻节目主持人,在引导专家顺畅参与节目的同时,更要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在心中树立防范意识,在节目中加以辨析引导。
二、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其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
1996年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舆论导向福祸论:“舆论导向正确,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人民之祸”言犹在耳。如今媒体人热衷讨论的社会责任意识,则是新闻工作者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新闻节目主持人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对社会负责。而对社会负责,就是要对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负责,对代表最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党负责。
主持人在直播过程中要时刻提醒自己,不忘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素质,牢记传播新闻要尊重事实真实性这一根本原则,绝不能为了追求所谓的高收视率、收听率而抢发所谓独家新闻,从而导致发布哗众取宠的谣言。此外在报道涉及到国家利益、民族尊严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时,直播主持人在发挥舆论引导时不但要起到沟通、疏导、反馈等作用,还要满足受众平等交流、宣泄情感的心理需求。例如针对日本把钓鱼岛“所谓国有化”问题。2012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节目《新闻1+1》就专门播出了一期节目《日本想“钓鱼”:别“钓”到自己!》。针对国内一些高涨的反对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就提倡:“的确我们要保持冷静,继续前行。但是保持冷静可不意味着什么动作没有、什么话不说,这就涉及到今天的一个关键词叫‘反制’,针对它所谓的国有化,我们的反制从眼前、从中期、从长期都会有哪些思考?……”,在随后的节目中,白岩松邀请相关专家就此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解读,从而引导观众理性对待钓鱼岛问题,相信国家会有相应的措施来反制日本的挑衅行为。
三、直播节目主持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与锻炼
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社会责任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尤其在直播节目过程中,面对亿万双眼睛的注视,亿万听众的关注,直播间的“放大功能”将主持人平时的修养与素质会集中展现,稍有差池就会酿成不可挽回的负面影响。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只能靠平时有意识的培养与锻炼。
1、直播主持人要注重学习与积累
主持人首先应该准确理解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文件与法律法规,吃透各种政策精神,从而在直播节目面对嘉宾时既能把握节目的走向,又能在嘉宾言论方向有所偏离时,适时引导回来。主持人如果只能拿着记者采访的素材,编辑撰写好的稿件,在镜头前播音,对节目涉及的相关政策背景没有深入了解,这将导致在直播中面对相关问题时,主持人往往表达的离题万里、不知所云。相反,如果能够在直播前熟练掌握更多的政策法规,节目播出效果自然不可同日而语。主持人柴静在《看见》一书中曾经回忆,在做一个关于土地内容的选题时,由于对土地政策掌握不足,而采访的专家也不愿接受采访时,她只能通过连夜的恶补,突击把握政策,从而保证了第二天节目的顺利进行。
节目主持人在常年累月的直播过程中,要面对大量的问题。如果他们注重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并将其运用到工作中去,当他们面对直播嘉宾时就会更加自信、平等地参与对话,而非只是起到简单的串联作用,对于节目的顺利进行将会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2、直播主持人要深入基层
我国的播音员主持人往往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源于其很少参与到新闻报道中去。要培养主持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就需要让他们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的火热生活中去。
2011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转改”报道组深入到贵州省采访报道。9月27号下午主持人记者们在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县雪山镇中心学校采访时,面对异常艰苦的学习环境,面对瘦弱的农村孩子们给他们佩戴红领巾,记者主持人们都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其中的一位主持人后来写道:“孩子给我系久违的红领巾的同时,激动的感觉令我有点手足无措。在繁忙的都市工作、生活已经太久了,忙忙碌碌让我们有时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忽视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怀。所幸这次贵州之行,它让我重新审视自己,走出困惑与迷茫,更加珍视真挚的情怀。也许这是我贵州之行最大的收获!”
3、直播主持人要有“新媒体传播者”意识
从2010年至今,微博、微信的广泛运用,使得媒体从业人员明显感受到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作为直播节目的主持人在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时也要注意体现社会责任感。今年4月份发生的四川雅安地震,中央电视台多名直播主持人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射到地震救灾中去,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例如拥有207万粉丝的赵普就在4月23号转发了一条信息,呼吁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大家尽量不要向灾区打电话。将拨打电话的机会留给灾区中向亲人报平安的群众。
面对受众不断增强的传播需求,直播节目主持人的社会压力也越来越大。只有有意识的培养和锻炼社会责任意识,主持人才能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与媒体共同成长。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
浅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篇12
社会责任感, 是广大新闻记者的生命力所在。作为一名新闻记者, 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就不可能担当好公众代言人的“角色”。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 是指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要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 要对经济社会发展负责, 要对人民群众负责, 要对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党负责。总体而言,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就是当面对一切与社会和公众有关的问题上, 要给予公正、客观和准确的报道和评论, 满足受众需求, 促使大众受益。具体来说,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报道事实和意见, 为社会公众服务。报道事实是指采写新闻, 报道意见是指发表评论, 这是新闻记者最为重要的社会责任;提供知识, 教育群众。大众传播媒介在提供各种信息的同时, 还要提供各种知识, 为大众教育分担责任;开展批评报道, 弘扬社会正气, 介绍典型人物、树立道德风尚等等, 也是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
1、对社会负责
所谓对社会负责, 是要求新闻记者要遵守法纪。新闻记者有权对社会上的各种不法行为开展监督, 但不能凌驾或超越社会法律、道德规范之上。作为新闻记者, 需要遵守的法纪方方面面, 但最为最重的是要通过正当、合法渠道获取新闻, 以保证报道内容的真实, 不与法律相违悖。另外, 新闻记者必须为人正派, 心存公道, 讲求原则, 这也是对社会负责的一个重要方面。
2、对受众负责
尊重是社会道德的基础, 也是完成新闻传播的前提。因此, 新闻记者要对受众负责, 就要充分尊重受众, 不仅要避免盛气凌人、趾高气扬的工作作风, 而且要在言谈行为中体现平等, 在措字用句上力求公正, 全力维护新闻职业道德和声誉。其实, 尊重受众就是尊重记者自己, 就是尊重新闻工作。究其原因, 只有在受众得到相应尊重的基础上, 才会对新闻记者产生信任, 才会关注新闻节目和报道, 从中领会思想, 思考问题。否则, 对受众负责只是一句空谈, 毫无意义而言。更为重要的是, 注重传播的效果是对受众最大的尊重。受众需要和接受新闻节目和报道, 最终目的是对自己有益。离开受众有益, 就是对受众的不尊重, 不负责。当然, 要分清楚受众的需求和有益是正当的还是不正当的, 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 不能一概而论, 一律满足。
3、对工作负责
任何工作都需要具有敬业的精神, 只有具有了敬业精神, 才会对工作认真负责, 新闻传播工作也不例外。同时, 新闻传播这项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对敬业精神的要求也不同于其他工作。作为新闻传播工作的承担者, 新闻记者对自身职业所担负的责任, 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奉献精神。究其原因, 新闻传播职业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 不仅要与人频繁交往, 而且具有一定风险, 所以, 要做一名真正合格的新闻记者, 必定要有心系新闻事业的奉献精神和无所畏惧牺牲精神。如果是抱着混饭吃的态度, 或者为图虚名、出风头, 是不可能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 必定给新闻传图虚名、出风头, 是不可能做好新闻传播工作的, 必定给新闻传播工作造成损失。
二、社会责任感推动新闻记者尽职责
1、社会责任感贯穿新闻传播的始终
在新闻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 肩负传播使命的新闻记者在新闻工作的各个环节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新闻记者作用发挥得当, 有效信息和现场事实就能顺利、迅速地转化成为新闻;如果新闻记者作用发挥不当, 再好的信息、再真的事实也难以转化成为新闻。归根结底,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起到了衡量好与坏、辨别真与假的重要作用。社会责任感, 犹如丛林中的指南针, 能让新闻记者认清前进的方向;社会责任感, 就像矗立远方的地平线, 能让新闻记者看到胜利的曙光;社会责任感, 更像一把无往不利的宝剑, 能让新闻记者勇敢地面对现实困难、揭露阴险邪恶、弘扬社会正气……在新闻产生和传播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作用的发挥是持续的、不间断的, 对其社会责任感的衡量也要贯穿新闻产生和传播的全过程。任何主观的、人为的不负责任, 都会对新闻造成不利影响, 并在新闻节目和报道中暴露无遗。
社会责任感是具有连续性的, 体现在新闻传播中就是新闻记者个体到新闻媒体的连续。新闻记者的采访和写作, 只是完成了新闻工作的一部分, 要呈现在受众面前, 还需后期的编辑和处理。如果缺乏社会责任感, 后期的编辑处理难免要出现问题。由此可见,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绝不是简单的口号, 也不是暂时的冲动, 更不是脑中的臆想, 而是要提升到理性的思考、人格的评价高度, 在具体的实践行动中得到体现和历练。
2、社会责任感要求新闻记者讲政治
“舆论导向正确, 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 是党和人民之祸。”新闻报道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于一体, 而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新闻记者起到的是承上启下、连接社会的关键作用。作为新时期的新闻记者, 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充分担当好“喉舌”角色。同时, 从新闻媒体讲政治的原则出发, 新闻记者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努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有悖讲政治这一原则。一旦违悖了讲政治这一原则, 将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极大危害。
从新闻记者的职业特点来看来, 新闻记者是新闻媒体的中介, 是连技传播媒体与社会受众之间的桥梁。为此, 新闻记者有自身特殊的行业要求和规律, 例如业务素质等,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从讲政治的角度出发,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能力, 肩负起应有社会责任, 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为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新闻媒体是党和国家的“喉舌”, 也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纽带”, 而参与传播活动的新闻记者起到的是承上启下、连接社会的关键作用。作为一名新时期的记者, 要牢记自己为大众传播的社会责任,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做一名称职的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公众代言人, 为新闻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应有的力量。
关键词:记者,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程世寿.论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J].新闻界, 1995 (10) .
[2]李芳菲.论新时期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J].新闻传播, 2014 (06) .
【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感论文】推荐阅读:
新闻记者的责任与素养10-16
新闻记者暑假社会实践报告11-03
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11-03
新闻记者的品质10-20
新闻记者的修养06-15
新闻记者的使命08-12
新闻记者的故事08-24
新闻社会责任论10-25
记者新闻采访的艺术10-01
新闻出镜记者的诀窍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