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

2024-06-05

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精选12篇)

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 篇1

新闻采访工作是记者的工作重心, 现阶段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做到心系心怀国家、人民, 逐步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形成新闻式的思维方式, 不断提高新闻采访质量, 在工作中富有热情激情, 灵活亲和, 较强的适应性和自觉性, 坚定信念, 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 对社会负责。观察艺术是构成新闻采访的重要因素, 对提高新闻采访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在本文中就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中的运用加以简要分析。

一、新闻采访中观察的重要性分析

新闻采访中的观察是指记者在新闻报道之前, 利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 用大脑去思考, 用身体的感觉器官去感知所要报道的人物、事件, 善于发展新闻采访事件中的新闻要点, 以不断为社会大众提供准确、生动、形象的新闻报道作品。新闻采访中观察的重要性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归纳总结。

1. 有利于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时效性和真实性是构成新闻报道的核心要素。但是在当今社会, 由于新闻来源的多样化, 导致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时有发生,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会公众对新闻媒体的信赖。然而, 导致新闻报道失实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记者在新闻报道中不注意对新闻事件真实性的分析, 不到事发现场见证第一手资料。因此, 只有到新闻事件发生的地方去认真观察, 才能让新闻报道具有更高的新闻价值。

2. 有利于提高新闻报道的可读性

记者在新闻采访中, 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以用更加细致形象的语言对新闻事件进行报道, 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吸收所报道的内容。比如对于一些关于科技、金融等专业性较强的新闻事件, 如果单单使用一些专业术语进行报道, 会导致新闻报道的内容枯燥无味, 也不利于观众对新闻报道的认识。但是, 如果记者在自己的细致观察基础上, 用通俗而又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 结合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 把单调的专业性报道转变成社会大众都能理解的通俗报道, 就可以大大提高新闻的可读性。

3. 有利于让新闻具有真情实感

俗话说, 百闻不如一见。对于新闻报道来说, 只有通过现场的采访, 通过记者本人对事件、人物的认真观察, 才能以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受众, 让人们收听或者收看新闻报道之后, 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二、观察艺术在新闻采访中的具体应用

1. 善于观察, 选择恰当的报道时机

追逐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一直是各类新闻媒体的工作重心, 也是各大媒体提高媒体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是, 在不同类型的新闻报道中, 记者还应该注意观察新闻事发现场的实际状况, 不能一味地追逐时效性, 而忽视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比如, 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 各大媒体的新闻记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对灾难事件人物以及事件报道的特殊性。本文所指的灾难性事件主要是指地震、泥石流、火灾、空难等造成较大人员伤亡的突发性灾难事件。灾难事件的现场, 往往有大量的救援人员、医护人员、伤亡人员、志愿者等, 很多新闻记者在现场进行实地采访时, 一味地强调自己的采访权, 见到人就采访, 忽视了对现场伤亡人员生命的尊重, 丢失了基本的职业道德。比如,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现场报道中, 每个营救人员在沉重的工作负荷下, 往往没有时间接受记者的采访, 他们为了发现并营救更多的幸存者, 大都无法接受记者的采访, 但是, 仍有新闻工作者盲目地追着正在解救伤员的营救人员要求采访。这种采访行为完全忽视了时间对灾难受害者的重要, 在灾难性事件中, 时间往往意味着生命, 为此, 每个新闻记者应该充分认识到时间对挽救伤者生命的重要性, 在现场报道中, 注意观察, 尽量减少对灾难现场营救工作的干扰, 尽量减少对营救人员的采访, 而是采用现场摄像、自己解说的方式进行, 一方面确保新闻报道的及时性和真实性, 另一方面也为营救人员节省救援时间, 挽救更多的生命。

2. 善于观察, 采用多种新闻采访方式

虽然对新闻事件的现场观察, 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 但是, 新闻采访人员也不应该完全地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东西, 而应该学会从多方面取证, 去印证自己所报道的新闻事件, 为受众提供关于新闻事件的全方位的信息。尤其是针对社会上的重要热点问题, 不要以一己之见去以偏概全, 误导受众对事件的判断。

结语:

针对现阶段新闻报道失实的问题, 新闻媒体尤其应该注重锻炼记者的基本能力, 树立新闻记者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一方面要注意加强提高记者的文字写作能力, 让记者自身注重各方面的知识储备, 积累人生经验, 并将自己的所学理论知识总结应用在新闻采访工作中, 另一方面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素养, 尽可能地去新闻事件的发生现场去观察, 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以更好地服务大众, 提升新闻媒体的采访质量。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 我国的新闻媒体飞速发展, 对记者的素质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观察对提高新闻报道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为此, 新闻媒体尤其应该注意不断提高新闻记者的观察报道能力, 以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 提高新闻报道可读性。

关键词:观察艺术,新闻采访

参考文献

[1]时文祥.现场观察在新闻采访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10 (17)

[2]申玲玲.小议采访中的“观察”[J].新闻爱好者.2008 (12)

[3]丁勇, 陈爱军.浅谈新闻采访中的观察艺术[J].青年文学家.2006 (04)

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 篇2

刘毓民

摘 要:本文围绕“新闻标题的写作艺术”这个中心,分别从新闻标题的作用、增强新闻标题吸引力的途径、多种艺术手法的合理利用、提升新闻标题吸引力应当注意的问题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新闻标题写作的一些常见做法和技巧,探索性提出了标题艺术处理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新闻 标题 写作 艺术 手法 修辞 运用 途径 选择 合理 吸引力

一、新闻标题的作用

新闻标题是放在新闻前面的用以提示、评价新闻内容,引导观众准确理解新闻含义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标题制作是一门艺术,精彩的标题往往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新闻传播的力度和有效度。同时,标题还反映出一种导向、角度和对新闻事件的理解与评价。标题在新闻写作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负有十分重要的任务,它可以为读者提供信息,可以吸引读者阅读新闻报道的内容,为读者选择新闻提供了依据等等。

在今天繁忙的社会中,报纸读者在很大程度上是标题浏览者。1990年出版的波因特媒介研究所和盖洛普“追踪眼” 研究所的一项联合调查发现,参与调查的读者们读过56%的标题,相比之下,调查对象只读过25%的新闻报道正文。只有将标题制的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

二 增强新闻标题吸引力的途径

从新闻标题的作用来分析,那些生动、简洁、新鲜、准确、奇特的新闻标题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新闻标题的作用之一是向读者传递简要的信息,所以对于那些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新闻报道的标题必然会引起人们的兴趣,即有意义的新闻标题。而那些具有新、奇、特等特点和具有形象感的标题也同样能够吸引人的眼球,所以那些具有

文采和趣味性的标题同样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另外,标题的装饰有别于一般的同样能够引起受众的兴趣。简言之,要做到增强新闻标题的吸引力就要从完善标题的内容与形式两方面入手,从标题的语言运用和非语言符号的运用这两方面来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新闻标题的吸引力。

三.从语言运用来看,多种艺术手法的运用

语言作为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载体,对于信息的有效传播起着重要的作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可以准确的传递信息。新闻工作者在满足受众对于新闻信息基本事实的认知的同时,如果能够在语言方面进行雕琢,那样不仅可以愉悦人的感官,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还可以提升新闻的质量,增强新闻的吸引力。我们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来使新闻标题在语言方面变得更加引人注意。

(一).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制作新闻标题如同画眼睛,通过对心灵的窗户的描摹,就能揭示出全文的精髓、总体风格与感情色彩。运用修辞是制作优秀新闻标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鲜明、生动、形象、传神地表达新闻作品的内容与主题,收到宣传的最佳效果。如果将叙述比喻为水,那么修辞手法则相当于盐,由于这一元素的加入,平淡的标题也可以平添味道。

不同的修辞方法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比拟的作用是使所写的“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对偶的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排比的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设问的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等等。这些修辞手法用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又能生发出不同的光彩。

1.比喻的运用

比喻的特点是富有形象性,运用这一修辞格可以使标题更加形象而生动,使读者更清晰地了解他们不熟悉的事物。

“鄞图”下乡“播种”换来新绿一片(引题)鄞县乡乡镇镇都建起图书馆(主题)(2001年1月10日《宁波日报》)

该引题运用拟人、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鄞图建立图书馆比喻为农民播种,好象把知识的种子播洒在农民群众之中,换得现在农民精神食粮的一片新绿。比喻的运用使得标题更加生动形象。

体坛巾帼美如花:郭晶晶,华贵牡丹;罗雪娟,带刺玫瑰。

(2006年3月9日《石家庄日报》)

这则标题运用比喻的手法,将两位女运动员比喻为两种美丽的花朵,由于这两位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所以更容易让读者去继续探讨记者会有这样的比喻的原因,吸引着读者的注意力。

2.对比的运用

对比是通过对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两个对立的事物进行比较,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矛盾对立。对比的作用是在强调中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突出新闻主旨。

农民 卖鲜红的血

血站 赚黑心的钱

(1996年4月16日《南方周末》)

对比在这则标题中的运用为标题增色许多,在这里作者将农民与血站之间不同的做法并陈一处,两个颜色词语“红”与“黑”对立放置,这样一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这些强烈的反差凸显了新闻的内容,也将作者的愤怒之感表现了出来。

狗咬人——没事

人咬狗——罚款

(法新社 伦敦1989年8月3日电)这则新闻标题所描述的事实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新奇性,标题概括出了新闻报道的内容。将这个异于人们正常逻辑的事件“人咬狗”与普通的“狗咬人”放在一起,加强了对比的效果,概括并且突出了新闻的内容,而将这两种事件的不同处理方式加以对比,就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的运用比拟是将人物化或将物人化。这样可以使语言形象生动,加深人们的理解。

未名湖叫渴

(2004年3月6日《新京报》)

湖水叫渴让人们形象、直观地感受到未名湖的现状,人们仿佛亲眼看到那湖水在干涸,亲耳听到湖水在呻吟,这个标题恰当地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

3.对偶的运用

对偶是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出来的一种修辞方法。对偶的特征是音节整齐匀称。在新闻标题中运用对偶可以使标题呈现一种平衡与对称的形式美,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春风得意“马蹄轻”;壮志未酬“身先去”。

(1994年7月21日《长春日报》)

这则新闻报道的是在第十五届世界杯比赛中,罗马里奥等人轻松晋级,而马拉多纳等人则因各种原因未能进入决赛。这个标题运用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并且化用了《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和吟颂诸葛亮的《蜀相》中的“出师未捷身先死”这两首诗中的名句。这样的标题在形式上给人以对称感和平衡感,读来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美,带给人美好的艺术感受。

卅载冷暖岁月 当代冰霜爱情(引题)

少帅赵四 正式结婚 红粉知己 白首缔盟(主题)

夜雨秋灯 梨花海棠相伴老 小楼东风 往事不堪回首了(副题)

这则标题是讲述张学良将军于1964年7月与赵一荻女士在台北举行婚礼。这是一则将事物,情景与感情融为一体的标题典范。标题在对张学良与赵四小姐结婚的事实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对他们相爱三十年间的挚爱真情用如诗如画的语言概括出来,用“夜雨秋灯”“梨花海棠”“小楼东风”这些传情达意之物,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二人坚贞不渝,纯洁无暇的冰霜爱情。这则标题用语雅致而又清新,在准确地传递新闻信息之外,又给人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所有的标题在形式上都是运用对偶的方法,读来朗朗上口且富有意境美。

4.双关的运用

双关一般可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种。谐音双关是指利用一个词意同或音近而兼顾两种不同事物言此指彼的修辞手法。语意双关是一种根据词的多义条件而故意导致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利用双关这种修辞方法可以达到隐晦地表达编者态度的目的,还可以利用谐音双关增强幽默感。

A.不让“五保”变“无保”

(2001年12月12日《中国社会报》)

B.莫让“绝技”成“绝迹”

(2008年3月14日《中国航天报》)

题中“无保”由“五保”谐音而来,而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由此谐音便变得一目了然,使读者看其标题即可识其大体。这样的语音双关同时也体现了编者的态度,使标题于平实中现锋芒。

别再让农民成为消“废”者(2006年3月16日 新华社)

这篇报道讲述的是农村市场是假冒伪劣的重灾区。在标题中消费者和消“废”者同音,作者利用这个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清晰明确地展示了农民深受假冒伪劣产品之害,同时也对那些不法商家、厂家提出警告。双关,在这里的运用,既使读者对这个新闻事实有了简要的了解,同时又引起了人们阅读的兴趣。双关,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就是使得读者能够联想到两个双关词语之间的联系,从而激起读者继续读下去的愿望,而这正是标题加大其吸引力的手法之一。

5.顶真(也称为“连珠”)的运用

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的句子头尾蝉联,上递下接,这种辞格,叫顶真,运用顶真这一修辞格可以收到议事说理准确严谨,状物叙事条理清晰,书写格调清新的效果。

越穷越不买书,越不买书越没文化,越没文化越不买书,越不买书越穷(引题)

文化消费何时走出怪圈?(主题)

(2000年2月8日《信息日报》)

该引题采用了一种回环往复的修辞手法,使得语句首尾相连,这样既揭示了事物之间的关系,又能引人思考,在形式上也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6.仿拟的运用,仿写古诗词名句佳句,利用古典文学中的情景交融之法,为标题营造一种意境美。

仿拟,是一种修辞方式,即仿照现成的、通行的词语、句章、韵律,改变其中的语言成分,造成一种意义相反或相似、相近的新的语言形式。

知否,知否,绿消红瘦(主题)

连绵阴雨使杭州名花展上部分花卉受损(副题)

(1999年3月11日《钱江晓报》)

该报道主标题的巧妙之处就在于他仿用了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样仿写,既切合新闻的内容,又将娇花淋雨后的可怜之态,现于笔端。这样一来,使得标题显得更加灵动,既契合文意,又颇具新意。

垃圾山,垃圾山,害得居民苦不堪,不知几时搬? 臭水流,臭水流,流到大街小巷头,行人个个愁!

(2001年2月21日《长江日报》)

该标题是仿照白居易《长相思》的诗句“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而做的。仿拟的运用,让读者形象地感知当地居民受垃圾无人治理危害之重,使得这则标题更加形象生动。同时,反复与押韵的使用,使人读来琅琅上口,也为标题增添了活泼的氛围。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钱塘活水来(主题)

今日西湖一天可得活水十万吨(副题)

(1981年5月9日《光明日报》)

这则主标题是仿用宋代朱嘉《观书有感》中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则标题贴切而又形象地展现出西湖被注入活水后的情形,那波光粼粼,天水一色的美妙情景,仿佛浮现于读者的眼前。该标题化用前人诗句贴切而又自然,在形式和意境上,都带给人美好的感受。

由此看来,仿拟句式的使用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新闻事实,突出了新闻的主题思想,那些融合诗情画意,借鉴绘画的艺术技巧和诗都给读者带来了美好的审美感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新闻标题增加了吸引力。

7.俗语、谚语、歌词等融入标题当中

俗语、谚语、众人传唱的歌词等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总结出来的,它们来源于人民,贴近人民,在新闻标题中运用这些语言可以为标题增添活泼的气氛,增强了标题的吸引力。

扯皮一年半 招待近一万 吃喝归吃喝 事情仍未办(引题)

丹江口二中师生栖破庙盼迁校望眼欲穿(主题)

(1986年6月18日《中国青年报》)这个引题运用人民群众中常见的口语来概括新闻事实,这样写来贴切、朴实、通俗易懂,同时表现了作者的倾向性。这些词语鲜明地反映出作者的立场,对那些只是走形式主义,借公事而徇己私的官员的讽刺。

北京出现三替医护服务公司(引题)

“久病床前有孝子”(主题)(1994年7月20日《长春日报》)

主标题化用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这样一化用,既贴合新闻的内容——公司开辟的三替医护服务,又翻用出了新意。这样一来,标题概括出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俗语的使用为平淡的叙述注入了新鲜的元素,吸引了读者的注意。

旅游被市场撞了一下腰

(2000年10月11日《中国青年报》)

波涛在后岸 在前!(2006年《骊山报》27期)

这则标题巧用了传唱率高的流行歌曲“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波涛在后岸在前!”这样一来,提高了读者的兴趣,同时又令严肃的报道变得灵动而活泼,软化了硬新闻,更加贴近大众。

8.引用的应用

引用是在新闻标题中引入新闻人物的话或常用的俗语、成语、名句,引用的运用能够拉近新闻与读者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感觉真实。

纪念抗震30周年:儿啊,你在唐山还好吗?

(2006年04月26日 《燕赵都市报》)

这个标题引用新闻人物的话语,巧妙地拉近了读者与这个新闻的关系,人们仿佛能够听到母亲对于儿子的声声呼唤,能够体会到母亲满腹的忧虑。这么一来,标题显得更加贴近读者,增强了读者与新闻的联系,从而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花开九朵 各表一枝

(2007年《骊山》三八专版 时任三车间书记王艳在纪年三八节时,写车间的9名女工稿件标题)这个标题,既表明了三车间女工人数,又表明了九位女工美丽漂亮,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成绩突出,犹如绽开的花朵。

9.设问的运用

设问句能够引起人们的疑问,从而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去阅读新闻,因而设问在标题中的运用能够引起人们的兴趣。

美汞污染,源自中国?

环保总局:毫无根据

(2006年4月13日《第一财经日报》)

设问句自问自答,明白地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这则新闻标题里,设问句不仅交代了新闻的基本事实,而且明确地表达了作者的态度。

(二).词语的合理选择

运用准确的语言,能够准确的传达新闻事实,而恰当贴切有点睛作用的词语,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

1.动词的运用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和变化的词。动词在句子结构中是一个活跃的因素,恰当地使用动词可以使标题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新闻要告诉人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事物)、发生了什么事,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最想知道的是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而传递“发生了什么事”这一信息的重任主要是由动词来担当的,因此,我们应该精心选用恰当的动词来实现“发生了什么事”这一新闻内核的准确表述。动词的连续使用: 翻栏杆过马路车撞人飞(2004年6月30日《羊城晚报》)

翻、过、撞、飞,这一系列连续性的动词,将这一连串的动作连缀起来,仿佛词的情景意蕴的新闻标题电影里的连续镜头一样,使人如亲眼目睹一般。

点睛动词的使用

趵突泉沉睡两年有余泉城人心焦九百多天

昨天,她醒了

(2001年9月18日《大众日报》)

标题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趵突泉喻为一个睡美人,一个“醒”字让人仿佛看到趵突泉从已沉睡了两年多的土地上苏醒,她睁开惺忪的睡眼,缓缓舒展流淌的涓涓发丝化作淙淙的泉水。一个醒字,照亮了整个标题。这样一个虚写的标题,同时也能够吸引读者去一看究竟。

动词状态对比

将情节高度缩微后入题,能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可闻、可见、可触、可感。近来,许多人倡导的新闻故事性,其标题制作也体现了这一特色,从标题上,读者就不难了解到情节亦即事情的变化和经过的主干。

道路积水没了 市民笑了

(2003年9月18日《解放日报》)

在这则标题中积水没了与市民笑了,形成两幅对比鲜明的画面,通过这个对比展示了经过城市积水工程的实施给人民群众带来了便利,在这种对比之下,新闻标题的反差效果显现出来,更加吸引读者的目光。

2.数量词的运用

数量词在标题中的作用是数字能够清晰、直观地表明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直观地表达作者对于事物的看法,能够清晰、直观地表明两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操劳10年判得报酬200万元(2004年3月12日《新京报》)

数量词10年和200万两者之间的对比构成了一个悬念,到底为什么是这样一个对应关系,这个问题牵引着读者,于是,读者的阅读兴趣也就跟着提升了。

3.拟声词的运用

拟声词的运用可以令标题更加生动活泼,形式更加新颖。

咯咯嗒 老母鸡听着“小夜曲”生蛋

(2006年4月16日《新民晚报》)

标题运用拟声词“咯咯嗒”,使一则本来普通的新闻变得意趣盎然,充满趣味性,也满足了受众娱乐的需求。

4.新名词、外来词语的运用

语言从来都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上新事物的产生促成了新名词的诞生,各国文化交流的扩大,使得各自的语言不再闭塞,而是不断交流,互相借鉴。这些新名词、外来语在标题中的用使标题更加新颖活泼,为他增添了活力。

菜鸟级选手学装修:怎样与设计人员打交道

(2006年4月12日《北京娱乐信报》)

在网络语言中,“菜鸟”一词随处可见,“菜鸟”的意思是初学者,在这则标题里,运用这一词语,给标题增添了活力。

女秘书pk洋老板(引题)

史上最牛女秘书轰动中国外企圈(主题)

(2006年4月26日《南方都市报》)pk本是英语“play killer”的缩写,意思为“杀人游戏”,随着2005年超级女声的走红,“pk”一词也变得家喻户晓。在这则新闻标题中运用这个外来词语,为标题增添了趣味,也为本来就具有反常性的新闻,更加聚焦人们的眼球。

(三).句式的选择

句式在标题中运用恰当可以引人注意,比如疑问句式:在编者抛出问题和读者寻找答案中就可以在不经意中引起读者的兴趣;而倒装句式则在一般的叙述句中显得突出,可以在形式上对读者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吸引读者。

1.疑问句式

“山西省会在哪里?”2006年4与24日《人民日报》)

这篇新闻报道的是上海某著名高校自主招生出的一道面试题——山西的省会在哪里,而这道题却难住了许多尖子生。这则新闻标题的吸引人之处就在于它的这个疑问句式,山西的省会在哪里是一个在人们看来非常简单的问题,甚至是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他却出现在报纸上,这首先就令读者产生了疑问,也正是这个疑问带领着读者去阅读这则新闻,从而令这则标题起到了吸引读者阅读的作用。

2.倒装句式

停业啦!四百个体户(1998年2月5日《开封日报》)

这个句子将谓语提前,一改人们以往的接受习惯,显得非常有吸引力。

(四).非语言符号的使用

在人类未创造文字之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开始利用各种图形图象作为信息的载体来传递信息,当时的符号所表述的意义是直观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符号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而意义则是信息的精神内容。在社会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而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非语言符号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如文字的字体、大小、粗细、工整或潦草等等;第二类是体态语言,如手势、表情等;第三类是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如交通标志等具有社会意义的符号。

我们将非语言类的符号应用在新闻标题当中,逆于人们的既定认知,因此能够引发人们阅读的兴趣。应用在新闻标题中的符号主要是第一类语言符号的伴生符和第三类物化、活动化、程式化的符号。

美国社会学家、预言学家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符号学在新闻标题中的运用同样体现了这样一种潮流。

1.标点符号的应用

标点符号在叙述中辅助文字进行信息的传达,各种不同类型的符号本身具有不同的作用,语言是人们用以表情达意的工具,而语言又不可能传达出言语主体所要表达的全部内容。所以,在非人际传播中,尤其在大众传播里,标点符号的应用是必需的。

“医托”行骗,可恶!

医院示众,妥否?(2000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

首先,在这短短数字的新闻标题中运用了四种标点符号,而且是表现强烈感情色彩的问号和感叹号,这样的标题首先刺激了读者的视觉神经,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巧妙地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色彩,是新鲜而生动的。标点符号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了同样的感情。

中国禽肉含流感病毒?胡说!(主题)

外经贸部长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韩日禁止中国禽类进口(副题)

(2001年6月10日《解放日报》)

在主标题这个设问句中,编者自问自答,一个问号与一个感叹号表现了他的气愤,在这里,符号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情感表达的载体。

2.物化、程式化符号的运用 迟来的正义=无正义(2000年6月16日《南方周末》)

这个标题中的=如果用汉字“等号”来代替,并不能够凸现“迟来的正义”与“无正义”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数学符号的使用使人们清楚直观地感受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增强了人们的视觉冲击力,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态度。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谈(引题)

人文精神+科技背景=中国MBA(主题)

(2000年11月19日《中国青年报》)这样的标题传递的信息非常明确,标题中运用数学中的加法公式,使读者看来一目了然,也很容易吸引受众的目光。

左转车道里 “×、7-20”为新交通标

(2006年3月22日《都市时讯》)

这篇报道是说在有“×、7-20”这样标志的车道里,车辆不可以在7时至20时左转弯。这则报道运用了交通里的左转弯标志,向读者传递了一个新事物、一条信息,不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对读者造成一定的吸引力。

(五).版面语言的运用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版面语言,主要是指标题的装饰和对标题的形状进行的编排,编辑手段对标题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好的编排方式能够打破常规,吸引读者。

1.以色彩斑斓的新闻标题来吸引受众。

随着现在编排技术的发展,彩色印刷技术的成熟,新闻标题已不再只有黑白两色,而且也不再局限于用套红或者套蓝,来对标题加以强调,现在运用色彩斑斓的标题来吸引受众,甚至有些新闻标题以图片作为背景来吸引受众,比如《台湾时报》2004年12月23日的标题:家乐福涉刷卡换现金。该标题放在一幅家乐福超市外夜景的图片上,图片中夜色浓重、一片漆黑,让人有种不安感。再如2004年12月25日的标题:浪漫港都水光绚丽。该标题在一幅璀璨的礼花图案中,整个画面充满喜气的氛围。

2.以别出心裁的编排来吸引受众。

我们传统的新闻标题的编排形式以横排和竖排为主,所以在新闻标题在编排形式上突破传统也可以打破读者既定的阅读习惯,从而吸引受众。

引题竖排,主标题横排,或引题横排,主标题竖排,二者构成一个直角。或者复合式标题的多层标题在排列形式上组成多种几何图形来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引题当作栏题,并且与主标题横竖结合。这些栏题,往往与主、副标题不同,它们以黑底白字出现,像条幅一样,利用颜色的反差来刺激人的视觉神经,从而使引题显得更醒目些。

主标题中运用不同的字体。这种编排可以使沉闷的标题变得更活泼,更具吸引力。

我们还可以尝试各种不同的编排方式来对新闻标题进行组织和编排,力求出新、出奇,以吸引读者的目光。

四.在提升新闻标题吸引力的同时应当注意的问题

1.防止猎奇心理

我们新闻工作者要牢记自己肩负的舆论引导的责任,在追求提高新闻标题质量的同时,必须防止趣味低下。我们追求新闻标题的形式新颖,用语新奇,内容具有趣味性,但不是说要媚俗。

2.坚守职业道德,注重人文关怀

我们在制作关于社会橄榄结构的两端--知名人士和弱势群体的新闻标题时,应当以人文思想为指导,不能一味追求新奇和刺激而不顾知名人士的隐私权和弱势群体的自尊,要具有人文关怀的精神,时刻牢记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 篇3

关键词:电视新闻;采访提问;提问原则;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 G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4-64-2

0 引言

电视新闻的呈现是在大量新闻素材的基础上总结、分析而来,而采访活动就是电视新闻素材获取的过程,采访活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的最终呈现效果。电视新闻的记者通过各种提问技巧,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记者主体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败。因此,记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更多的提问技巧,从而有效提高采访工作的有效性,为电视新闻增加亮点。

1 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应该遵循的原则

电视新闻报道受新闻记者的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因此对记者的专业素养以及临场应变能力要求较高。采访是电视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之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记者的采访能力在其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采访活动本身也是一场交流、沟通活动,记者与被采访者在交谈的过程中,获取到有用的新闻信息,但是要明确记者在这一交流活动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引导受访者说出更多的有效信息是其根本目的。这也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的工作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使采访工作更加的有效、规范。

1.1 遵循计划性原则

采访活动在正式开始之前,记者应该做好这次采访工作的准备工作,以保证采访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新闻记者要全面了解受访者以及采访的缘由,并且做好采访提纲,明确采访目的。换而言之,采访记者必须明确自己的采访目标,并且制定有效的提问策略,从而获取新闻事件所需要的有效信息。一般采访工作都是有时间限制的,只有在采访之前就做好采访规划,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完成采访任务。

1.2 遵循研究性原则

电视新闻的采访工作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被访问者是独立的个体,有自身的思维意识,记者要想获得有用、真实的新闻信息,必须仔细研究受访者,例如研究受访者在某一新闻事件中担任的角色以及他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性等,综合、科学地评价受访者,这将对采访活动的顺利开展产生重要的作用。

1.3 遵循相互尊重的原则

电视新闻采访的活动中记者和受访者是平等且相互独立的,而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也是基于两者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相互尊重是采访活动开展的基础原则,记者也只有在遵循这一原则的基础上才能提出规范、合乎情理的问题,使受访者主动坦露更多的新闻信息,提高采访工作的有效性。无论受访个体是什么身份、处于怎样的新闻事件中,记者在开展采访活动时一定要保证自身的客观性,避免提出的问题引起受访者反感。

1.4 遵循倾听原则

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受访者是新闻信息的来源,也是采访活动的主体,记者在这项活动中只是出于引导者、倾听者以及记录者的位置。因此采访记者必须具备倾听的素质,给受访者留有充足的时间讲述新闻事件,不要喧宾夺主,这也是对受访者起码的尊重。并且记者的倾听也会更好地激发受访者的倾诉欲望,有利于更好地开展采访活动。

2 电视新闻采访记者提问类型

在电视新闻采访活动中,提问是记者获取有效新闻信息的主要方式,而提问方式也直接关系到采访活动的成效。下文将对电视新闻采访记者的提问类型进行简单地分析。

2.1 封闭式提问类型

封闭式提问中,记者占据主导角色,而受访者只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即可。这种提问方式下,受访者基本上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即可,适用于采访时间短、受访对象过于内向或者比较敏感的情况下。例如,在采访新闻事件的目击群众时,对其是否目睹的全过程进行提问。这种提问方式,可快速了解受访者在这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对新闻事件的态度,使采访活动清晰明了。

2.2 开放式提问类型

开放式提问类型,主要以受访者为主,使受访者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适用于比较活泼的受访者或者比较活跃的新闻事件中。开放式提问有利于拉近受访者和记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深一层地挖掘新闻信息,增加新闻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将耗费更多的采访时间。在电视采访中这种采访方式最常见的问句就是“您对这件事有什么样的看法?”“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等,都是典型的开放式提问。

2.3 引导式提问类型

引导式提问本身就具有较高的技巧性,主要是指记者通过铺垫设计等提问方式,获得受访者本不愿意透露的信息,从而增加采访活动的看点或者获得更加有效的新闻信息。受访者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处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采访活动中,不愿意过多地透漏某些新闻信息,尤其在直播的时候很容易冷场,这时候就需要记者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采用有效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将自身的主观态度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3 电视新闻采访中记者的提问技巧分析

电视新闻采访活动本质上就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可提问技巧的应用可以更快地达成交流的目的,获得有效的新闻信息。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提问技能,将应用技巧更好地应用于采访活动中。

3.1 提高提问的逻辑性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电视采访也不例外,新闻记者的提问要有一定的逻辑性,比如,由事件的表象逐步深入其本质,一步步引导观众的思维走向,从多个角度切入问题、追求速度却忽视过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这样会使受访者思维混乱,不知所云,从而阻碍采访的正常进行。

在电视新闻的采访过程中,新闻记者的提问应该围绕一个主题、一个角度,对被采访对象进行具体而细致的提问,但也要有重点,做到详略有致,避免重复提问,为采访节约时间成本;在采访时,新闻记者不要单纯只追求被采访者“是”或“否”的回答,而要在引导和追问中尽量获取有价值的细节和亮点。

3.2 合理应用提问方式

在上文中已经对电视新闻记者较为常用的提问类型进行分类,大体上可以简单地分为封闭式提问、开放式提问以及引导式提问三类。这种三种提问方式的使用环境也各不相同,例如,封闭式提问可以快速获得受访者对某一新闻事件的态度,访问活动快速、明了,但是这种访问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开发式提问与封闭式提问截然相反,它给予受访者者更多的自由空间,使其更好地表达。在具体的采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境,不要一直使用某一种提问方式,要综合应用各种提问技巧,相互补充,从而达到最好的采访效果。并且记者还要根据受访者的文化水平、思维方式,及时地调整表达方式,促进采访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善于抓住疑点

新闻采访工作本身就是一个获取或者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过程,而新闻事件中的疑点更是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关键。因此,新闻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和抓住新闻事件中的疑点,为进一步挖掘新闻信息创造机会,从而获得更多的新闻价值,这也是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工作态度。记者在抓住疑点疑问的过程中,切忌咄咄逼人,更应该就事论事,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提出问题、表述问题,从而避免受访者反感,以便采访工作顺利进行。

3.4 提高问题的具体性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提问的问题要具体,让采访者有话可说,不能向被采访者询问一些空洞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大,被采访者难以回答,容易造成尴尬的气氛,不利于采访的继续进行;或者有些被采访者回答的是空话、套话,那就失去了采访工作的意义,难以挖掘有效的新闻价值。新闻的采访者要注意发问的时机,勾起被采访者的回答兴趣,引导采访者回答出具体、实际的内容。只有设置具体化的问题,采访者才能作出具体的回答,新闻记者才能据此总结归纳出有效的、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电视新闻采访工作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巧性,电视新闻记者要正确认识提问技巧的重要性,在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采访实践不断总结、分析谈话技巧,从而提高采访的工作效率,获得更加真实、丰富的新闻信息,以便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参 考 文 献

提高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措施分析 篇4

1. 营造良好的采访氛围

在进行新闻采访时, 记者和采访对象一般是初次见面, 彼此会产生陌生感, 老百姓对上报纸、上新闻的事情从来没有考虑过, 这在生活中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 所以看到记者的录音笔、采访器材等设备时会感到紧张, 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对整个新闻采访有着重要的作用。

采访开始后, 记者要和采访对象之间形成一种信任, 让采访对象可以轻松愉快的回答记者的提问, 记者对采访对象的尊重是采访活动的重要因素, 只有在尊重的前提下, 才可以进行其他的事情。记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要找到采访对象的兴趣点, 从采访对象的兴趣点入手, 先建立一种良好的交流氛围, 再将采访的内容切入, 就会使整个采访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要善于抓住疑点, 进行深层剖析

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的人员, 都希望在自己的采访活动中收获有价值的新闻, 但是这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很难实现, 采访工作常会徒劳无功, 这一问题的出现, 其实不在于采访对象, 而是在于采访人自己, 进行新闻采访不仅是要对新闻当事人或者新闻线索人进行提问、访问, 还要善于分析、观察, 找出疑点进行深入的探究。

在实际采访工作中, 有很多新闻线索是在不经意间偶然听到的一些言论信息, 俗语有云:“说者无心, 听者有意”, 这句话用在做新闻上最合适不过的, 从身边的人和事中细心观察, 留心身边的言论, 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新闻素材。从偶然中获取新闻信息, 要牢牢地抓住线索, 进行追踪, 找到细微的闪光点, 挖掘更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当然这需要新闻记者有很好的观察力和新闻敏感性, 这样才可以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

在采访活动中随时都会出现新的新闻线索, 同时引出更多的问题, 这就要求新闻记者能够敏锐地做出反应, 整理好自己的思绪, 进行提问, 对新闻进行刨根问底式的追击提问, 收获更多的发现, 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3. 学会倾听

在新闻采访活动中, 倾听和提问有着一样的重要性。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记者不能站在自身的身份、角度上进行采访, 如果一个记者在采访中对采访对象进行审问式的提问, 就会将采访活动置入被动的局势中。记者是新闻的发掘者没有错,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记者可以将自己放在比新闻当事人更高的位置, 记者并非高人一等, 记者是在为大众服务, 为社会服务, 所以, 不能有高高在上的心态, 对采访对象不尊重。当然对采访对象的不尊重, 有时并非直接地表现出来, 而是记者的提问方式给人的感觉。在这样的采访气氛中进行新闻采访, 记者提出的问题采访对象不见得会真实地回答, 要想顺利的进行新闻采访, 就要将记者的身份忘掉, 站在新闻采访对象同等的位置, 对其进行访问式的交谈, 记者要根据采访的对象的不同、新闻事件的不同, 采用合理、灵活的采访方式进行新闻采访。在新闻采访中和提问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是倾听, 学会倾听, 从倾听的人物故事、言论中发掘新闻信息。在倾听采访对象讲述的过程中, 记者要快速对听到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 从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倾听是要学会的一个交流方式, 学会倾听就会将人与人之间关系拉近, 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学会倾听, 可以在倾听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但需要注意的是, 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的过程进行倾听, 要从理性的角度, 要能正确处理倾听中遇到的感情纠葛故事, 头脑要灵活, 不能让采访对象的故事影响自己对新闻信息的判断, 也不能将自己的主观意见和情感放在新闻采访中。

4. 在采访中要注意提出的问题

在新闻采访中和采访对象进行交流, 最重要的就是提问。提问是一件非常有学问的事情, 它包含了提问的内容、提问的方式、提问的深度等, 这些都是提问中的学问。在新闻采访中记者进行新闻提问时要注意:

(1) 记者不能提太大、太抽象的问题。这样的提问, 采访对象的回答肯定是笼统的, 记者也很难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因为提出的问题本身, 就是宽泛的, 可以有很多方面的回答。所以记者的提问要具体, 越具体采访对象的回答就会越明确, 这样才可以从采访对象的回答中获得直接、全面的、有效的新闻信息。

(2) 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不能提暗示性的问题。记者提出的问题要和客观事实以及事物的发展规律、实际情况相符合, 不能提出假设性、暗示性等不切合实际的问题。

(3) 记者不能提出自己预设好答案的问题, 要将更有深度的问题进行提问, 要多听采访对象的心声和想法, 从倾听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政论文的说理艺术与新闻评论写作 篇5

来源:人民网

内容摘要:政论文古已有之,现代的政论文涵盖了新闻评论,同时又是论说文的子形式。政论文与新闻评论在强调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同时,必然具有明确阐述对于论说对象的看法、以说理为主要手段这些论说文的基本特征。现代新闻评论同古代政论文在选题、结构、文采等说理的艺术方面一脉相承。

关键词: 古代政论文 新闻评论 说理艺术

政论文古已有之,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社会问题的议论文,现代的政论文涵盖了新闻评论,同时又是论说文的子形式。论说文“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事实)的分析或理论推导,证明、阐述一个道理、观点或批驳、否定一种认识、主张,从而传递自己的看法、见解和争取预期说服效果的文章或话语形式”。① 这就决定了,政论文与新闻评论在强调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问题的同时,必然具有明确阐述对于论说对象的看法、以说理为主要手段这些论说文的基本特征。而新闻评论作为“报刊、广播、电视播发的对当前重大问题和新闻事件提出看法、进行评议的一种论说性的新闻文体”②,更具有新闻文体的一般特性而已。因此,尽管政论文与新闻评论的内涵与特征有相当的差异,但从文体性质上说,说理的艺术与技巧应是一脉相承的。下面,我从选题、结构、文采三个角度,简单分析一下我国古代政论文的说理艺术对于新闻评论写作的启发。

一、万壑有声——从立意到选题

严羽《沧浪诗话》中说,作诗“入门须正,立志须高”,这八个字用在政论写作上同样适用。这里的“立志”,可理解为立意。它产生于写作之前,包括确定全文的主题思想内容、作者的构思设想和写作意图及动机等。对于政论文来说,立意是论辩的开端,其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在新闻评论中,立意的着眼点往往在于选题,就是选择文章所要论证的问题。关于选题,至少有三点我们可以从古代的名篇中获得裨益。

首先是大处着眼。即选题要有宏观性,作者应具备整体观、大局观,这一点非常重要。无论是什么样的文章,选题都是首要的方向性的选择。我们分析古代的政论文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时代背景,因为许多事情,会随着时代、环境、具体语境的不同而变化,比如王安石的政论文中,很多观点非常偏颇,但大都是与当时熙宁年间变法的复杂环境相关联的;再比如马基雅弗利在1513年写《邦主鉴》(The Prince)的同时,在撰写另一部较长的作品《罗马史论》(Discourses),而后者显著地带有更多的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色彩。因此罗素认为读《邦主鉴》这本书要特别切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不并读《罗马史论》的人,对他的学说往往容易得出一个很偏颇的看法。”③ 反过来说,我们写文章时也拓宽视野,只有充分考虑到大的时代环境,立论的时候才会有深度。

例如在针对新华社河北分社记者乔云华《地狱门前:与李真刑前对话实录》一书的一篇时事评论《李真是权力的影子,不是人性的蛀虫》中,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仅仅把谴责放在李真的„人情人性‟上,难以服人。李真迅速升迁并获得不受约束的权力的制度才是问题关键。”在引证了历史上相关的类似事例之后,又总结道:“影子权力分享乃至延伸权力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渗透到集体无意识中了。现在分析李真,应该更多的从民族的文化心

理、政府的体制选择、政党的自我更新等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李真的事不是李真自己的,李真犯事也不是李真自己犯事的,明乎此,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还原,才能真正为现在正在进行的官员队伍纯洁运动有所裨益。”④ 跳出肤浅的 “人性人情”分析,从大局着眼,看政府,看制度,看国家,这样的立论才是高人一筹的见解。

其次是经世致用。文章合为时而著,投射到新闻文体中来,就是时新性。古文中典型的例子王安石和韩愈的散文。王安石的政论文,大都体现作者的改革观点,直接为变法服务,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战斗性。如《上时政疏》,从分析前代的政治事件中总结出历史教训,充分表现出王安石对北宋王朝命运的深切忧虑和要求改革的急切心情。韩愈主张“文以载道”,他是自己文体改革论的优秀实践者,其散文《原毁》,批评了责人严、责己松的不良社会风气,也是著名的针砭时弊之作。

在现代新闻评论中,主流媒体由于担负着引导舆论、跟踪决策这样的重大责任,在紧跟新闻事态发展的同时,须慎之又慎,应当在直面事实、把话说透的前提下保持“热运转”中的“冷思考”。这一点,《人民日报》做得相当到位。比如5月12日汶川地震事件中,5月13日评论员文章《灾难中凝聚沉着的力量》、5月14日社论《紧急行动起来》、5月15日社论《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等系列评论文章,均快速、冷静、务实,除了详细阐明了救灾的种种举措之外,还特别强调了“以人为本”的主题,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再次是陈言务去。观点要新颖独到,使读者永远有初逢的惊喜,“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⑤ 这一点对于新闻评论来说尤为关键,新闻媒体是要引导舆论的,不是跟踪舆论的。人云亦云的结果,只能使媒体失去受众。王安石名篇《读孟尝君传》,大胆立论,推翻了包括《史记》在内的“孟尝君能得士”的传统看法,这种立足于经世济时的国家利益来衡量“士”的新观点,深刻且奇特,令人耳目一新,过目不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二、盘马弯弓——从章法到结构

议论文的结构其实没有定法,新闻评论更不是八股文,所谓序论、本论、结论“三段式”的说法也只是评论写作的一般要求。文章的精彩,往往在于跌宕起伏,因此篇章结构也是赢得受众的关键一环。在这方面,古文中值得学习的地方很多。

首先是起句发意。开篇观点要明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实践起来并不容易。不管立论还是驳论,都要气韵充沛,有蓄千钧之力而待发之精神。这一点我们可以多看荀子的文章。他的散文多长篇大论,但论点鲜明,开篇有力。如《天伦》的开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样的开头,斩钉截铁,为后文论述社会国家治乱兴废的关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008年5月18日的人民时评《有一种恶搞叫丧尽天良》,开篇即亮出观点,情文并茂,首先就在气势上抓住了读者,文章的开头有力,往往就成功了一半。

其次是精彩论证。行文要起伏,结构要严谨,层次要分明,节奏要合理。这一点在诸子百家散文与唐宋名家、明清散文中都可以举出很多例子:孟子的文章富于雄辩,韩非子长于分析,贾谊政论文辞整饬,韩愈散文气势磅礴,欧阳修文章舒徐婉曲,苏轼散文雄奇奔放……等等,不一而足,各有千秋。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简析欧阳修的名篇《朋党论》。这篇文章实践了

作者“事信、意新、理通、语工”的理论主张,援古论今,析理透辟,值得借鉴。

文章开头即提出“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的观点,打破了“君子不党”的陈旧观念。接着分析君子之朋、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从正反两方面列举史实,得出结论。文章避免了消极地替自己作辩解,而从正面指出朋党的客观存在,指出借口反对朋党的人就结为朋党,说明朋党有本质的不同。这就争取了主动,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目前我们有些报纸上的新闻评论,看上去满口新词,眼花缭乱,实际上结构混乱,不知所云,是应当向古文认真学习一下的。

第三是收尾利落。同时行文应简洁,力求做到篇中无闲句,句中无闲字。古文自不必说,文言文本身具有简洁的素质;而对于新闻评论而言,则是特别要强调的。这是一个速变与速朽的时代,没有人喜欢拖泥带水的文字。博士卖驴,书卷三纸还不见“驴”字,这种章法放到今天是注定要淘汰的。古文中亦不乏短小精悍之作。我们看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足百字,驳俗反常,笔势峭拔,辞气凌厉,尺幅之中有万里波涛之势,反映出了作者政治家的非凡识度和宏大气魄。⑥ 对于现代的新闻评论而言,一般都有篇幅的限制,因此关键在于提高文字的“含金量”。此外,收尾的时候,还是学古人扣一下题比较好,如2008年4月15日人民时评《高校领导对评估女秘书“毕恭毕敬”?》结尾点出:“因此,遏止权力自造思维,才是根本。”收尾利落,观点突出,这是做得比较好的。⑦

三、要眇宜修:从气韵到辞情

“韵”本是音节中的一个成分,这里我们用来指代古文的韵味,也就是精简、流畅、蕴含诗情的含蓄美。至于“气”,则是中国古代诗文素来讲究的“文气”,是历代文人温经课业、摩山范水才获得的东西。放到今天的评论写作中,我们大多谈论的是“文字表现力”。

首先是文字本身。要清芬得体,简朴合度,特别注意不应以辞害义。华丽铺张的辞藻有时在新闻评论中没有任何意义,关键是准确、流畅,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另一方面,现代文虽然比古文通俗直白,但文字同样需要推敲,炼字也是必要的。

政论文的“文”,本来“指文章形式或体裁。随着传播媒介的日益多样化,传播者不仅形诸文字,而且形诸声音、图像;受众不仅经由读、而且经由听、看接受有关内容。”⑧ 因此,我们应当多读荀子的文章,电视、广播评论力求音韵铿锵,平面文章也要琅琅上口。

其次是适当抒情。诗可以群,好文章也可以,情感是最容易沟通的。新闻评论素来讲究“事、理、情”,说理和抒情并不矛盾。但是说理贵乎直率流畅,抒情则需回环往复。在现代评论性文章中,如何将二者巧妙结合,是一个比较难处理的问题。我觉得关键在于综合性的把握。朱光潜说:“在未综合之前,意向是散漫凌乱的;在既综合之后,意向是谐和整一的。这种综合的原动力就是情感。”⑨ 在这方面,梁启超富有激情和感染力的《少年中国说》堪称典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现代新闻评论中也不乏这样的佳作。《南方日报》2008年5月14日评论员周虎城的评论《今天,我们都是汶川人》⑩ 中,依次说到了冰雪灾害、胶济铁路撞车、祖国统一、抗震救灾、改革开放三十年、即将举办奥运等多个热门话题,本来极容易使中心论点散乱,但因

为“我们都是汶川人”这一情感上的统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文章就这样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三是使用修辞。政论文中常见的修辞自然是比喻、排比、类比等,关键是表达的效果。徐渭说,读赏诗歌时“能以冷水浇背,陡然一惊,便是兴观群怨之品”(11),说的就是这种效果。当然,这句话本身亦是绝好的比喻。有丰富阅读经验的人都知道,好的文章总是令人吃惊的,这里不再举例。

最后,还是要说一说文采适度的问题。采用的新名词、新术语也要注意规范性,我们毕竟不能人人达到庄子的水平,使用新词要以不妨碍表达准确为度。

结语:合理继承与科学发展

我们不否认新闻是即兴之作。但在新闻写作中,新闻评论是比较特殊的一类文体,写作方式也相对灵活,长话可以短说,小题可以大作,而思想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从我们古代的政论文中获得很多启示。

创造往往从模仿开始,但模仿也要注意鉴别和取舍。辩证地说,所有的事物都有两面性。《韩非子》中有个故事,说一位妇人在裁裤子的时候,看见做样子的旧裤子上有个破洞,便也照样在新裤子上剪了一个破洞出来。我们不要学这个妇人,要在熟读古文、充分吸收的基础上自然运笔,避免生搬硬套,照单全收。

此外,要在取长补短的同时,努力求新求变。古人说“返古曰复,不滞曰变。……复忌太过……若乏天机,强效复古,反令思扰神沮”(12)(写文章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也要与时俱进,墨守成规只会令文气死板,从这个意义上说,“通变”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复古。这是时下一些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的评论文章需要注意的。(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

注释:

1、王振业等主编《文史要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353页

2、王中义《新闻评论概述》,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3页

3、〔英〕罗素 《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第一版,第19页4、5、《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卷六十《书吴道子画后》

6、《中国古代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卷第五编第一章第五节7、8、王振业等主编《文史要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353页

9、朱光潜《谈美》,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二版,82页

10、http://.cn/southnews/zt/rdzt/dze/200805140006.asp11、《青藤书屋文集》卷一七《答许北口》

12、峧然《诗式》卷五“复古通变体”条

参考资料:

1、《古文观止》,浙江古籍出版社

2、柏桦《原来唐诗可以这样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3、刘明华 徐泓 张征 《新闻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4、郭纪金等主编 《中国文学阅读与欣赏》,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5、(美)康德拉 《新闻评论写作教程》,新华出版社,2002年第一版

6、张之华 主编 《中国新闻事业史文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7、王振业等主编《文史要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一版

8、王中义《新闻评论概述》,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10月第一版

9、人民网 http://.cn/

新闻摄影中的艺术表达 篇6

新闻摄影是指以获取图片和视频的形式对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的说明,以便大众对新闻报道有更明确的理解,也可以说新闻摄影是以说明新闻事件为主要宗旨的。众所周知,新闻在传播消息的过程中依靠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来巩固自己的权威地位,新闻事件在发生的过程中会出现事件的主要因素比如事件的地点、人物、原因等,使新闻受众对报道一目了然,节约了理解时间以吸收更多的新闻内容。新闻摄影可以包括抓拍和视频拍摄,新闻抓拍一般用于平面新闻报道中,主要说明的是事件发生的关键点;而视频拍摄用于数字化的新闻报道,加入了视听等一系列的画面效果,赋予了新闻内容的客观真实性。

新闻摄影对于内容的诠释

新闻报道是由文字组成的,而文字的随意性使新闻显得并不十分可信,而照片则是记录了真实情况产生的瞬间,相对来说是比较准确的。

(一)平面新闻报道中的抓拍

事件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一定的过程,而新闻的简明扼要只要求记录事件发生的关键时刻,这种情况下抓拍就成为一个选择。抓拍不仅满足了新闻所要求的简明扼要还符合了新闻的客观真实性的要求。平面新闻报道由于版面和文字的限制,篇幅较短,整合了事件的重点部分进行了描述,对于新闻报道正确性的论证也只需关键性的证明也就是说新闻图片的选择只能由重要的瞬间构成才能突显新闻内容的精确性。最简单莫过于体育新闻中,运动选手得分的瞬间,赢得体育赛事最后成功的机会就是体育新闻报道的重点,那个成功的画面则是最有力的证明;再来就是稍微有点难度的灾难性新闻,一般新闻最及时也只在灾难发生过后,因而我们无法看到灾难的侵袭瞬间,但我们可以通过受灾后的景象来想象灾难的严重性。这类事件受到伤害的包括地区和人群,而新闻抓拍图片一般采用的是以地区的受损区域和受灾人群的恐惧眼神作为焦点,吸引新闻受众的视线。

(二)数字化新闻报道中的视频

科技的进步提高了视频拍摄的技术水平,清晰的视频采集成了新闻报道的另一个帮手,而且相较于抓拍来说,其更具有可信性。它可以将新闻事件发展的全部过程记录下来,也可以选择阶段性地进行剪切,向受众展现了事件的真实面目。转到新闻报道中的实例上来讲,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直播的体育赛事,它直接将赛事进行的点点滴滴向人民传达,其时效性和真实性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另外,赛事本身就是受众追寻的目标,再加上视频的真实性更是赛事本身的有力保障,这样直接增加了体育报道的真实性,使其在受众心中的权威地位直线上升。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媒体发展了多样化的媒介而数字化的媒介因为有声有画的优势占据了新闻报道的首要位置,并借助了先进的科技扶摇而上。

(三)新闻报道中的图文结合

世界的前进也改变着新闻报道的传播方式,使其从原始的大字报开始到插图式的平面媒介和科技化的数字媒介的发展,丰富了新闻报道的新形式。新闻报道中的插图原意是为了改变单调的新闻报道增加受众兴趣积极接收新闻信息,但在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转变以后,新闻摄影就变成了以解释说明为目的而存在的项目,在形式多样化的效果下发展成为以图文结合为主的新闻报道,不仅对新闻事件进行了详细说明,还可以依托先进的科技减少新闻价值的损耗,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新闻的图文结合在于新闻内容和图画信息的相辅相成,文字和图画的结合证实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从而树立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稳固了其在新闻媒体中的地位。

新闻摄影中的艺术特点

新闻摄影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交融的综合艺术,它不仅丰富了传媒事业还引领了时代前沿的审美理念,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了历史深厚的艺术学和先进科技发展的技术学。新闻摄影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技术性手段,是新闻传播事业的一项技术革命,它运用了现代化的影像技术记录了真实的、有形的世界,这里的“行”不单是摄影技术的再现也是有组织、有目的的创作过程,并且通过这些作品反映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呼唤着新闻受众对时代美观念的革新。

(一)新闻摄影中的艺术手法运用

摄影源于艺术中的美术创作,客观上是对现实生活的记录,但由于美术中人为因素占据了很大的部分,所以作品中有大量的主观因素,对现实的记录也就没有那么客观精确,但是值得借鉴的是艺术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艺术作品中的美学运用。新闻摄影是对现实生活的精确记录,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如果想要表达新闻工作者的思想,就必须站在艺术的角度来进行图片采集;另外现在的审美观念对于新闻摄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新闻摄影就要采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和技巧进行创作才能符合现代受众的心理从而得到更多的关注。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文化的精华,其中任何元素在人类生活中的运用都得到了经久不衰的认证。新闻摄影的创作吸收了艺术的部分精华,加上原有的摄影作品,就打造出了具有艺术特色的新闻摄影。根据大量的事实调查可以发现新闻摄影中除新闻事件的关键部分外,有些画面的采取与新闻本身没有多大的联系,但在一定程度上给新闻报道增加了多样化的色彩吸引了更多的新闻受众,从而传播了新闻信息,促进了新闻业本身的发展,加强了社会的沟通和交流。

(二)新闻摄影创作中的艺术技巧

新闻摄影在成为一门艺术之后必然在艺术领域有一定的基础内涵,在一般摄影中,除了一些基础的保存技术外,更多地是对于创作主体的刻画,多角度、全方位的描写;而新闻摄影则不同,它更多地摒弃了创作者的本身因素,用客观事实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运用的是摄影技术,最大限度地接近新闻报道的真实,是摄影技术的一种进步,也是摄影艺术的一种升华。因为新闻摄影是注重人类的文明,对于人的思想和社会发展有着更直接的表达,它需要新闻工作者在摄影采集中更注重社会发展的真实和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臆造。一般来说新闻报道大多枯燥,而艺术性的新闻摄影则使新闻报道的线条更加柔和,增加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兴趣,提高新闻的传达效率。

nlc202309040015

(三)新闻摄影中艺术观念的表达

新闻的权威性决定了其传播的广泛性和精确性,其中的传播内容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广大受众的知识构造、审美观念等。新闻摄影记录的是受众现实生活中的热点事件,而且社会事件中人类思想的转变、娱乐事件中人物掀起了流行元素等,都有文化知识和审美观念的传播,直接或间接地“侵蚀”着人的大脑,引导受众重建知识结构、转变观念。像一些具有鲜明色彩的图片运用了艺术中的色彩特点,通过装饰平面本身而加入了人为的感情因素。举例来说社会的腐败性犹如被破坏的环境一样,烟雾缭绕;人的前途命运也像没有尽头的隧道一样看不到光,这些都是用黑色来描绘的,主要运用的是艺术色彩的恶魔黑,属于艺术的一种表达形式。由此可见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饱含了世界人民的智慧的结晶,更深一层的精神观念还需要新闻工作者的深刻解读,让大众而认识艺术、了解艺术,从而提高自身的艺术修为并且运用到文明社会的构建中提高社会发展的水平。

新闻摄影中的制约因素

新闻摄影主要是由摄影工具、主体构成的,而摄影工具则是由科技的进步发展而来的,也就是说会受到技术的限制。独特的摄影主体也不是随处可见的,所以新闻摄影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一)科技对新闻摄影的制约

新闻的传播是依靠传播媒介进行的,其经历了原始的口头传播到报纸媒介、网络媒介等漫长发展过程,多种多样的媒体让受众无论何时何地都处于新闻传播的世界中,时刻受到新闻报道的熏陶,从而提高传播效率。从发展来看,印刷术的发明取代了口头新闻的传播,而二次科技革命则增加了新的媒介,其除对新闻的说明外,还赋予了新闻鲜活性;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还使新闻报道增加了更多的色彩,在利用新闻进行沟通交流时认识了世界性的艺术文化。因此,科技的发展对于新闻摄影来说有着重要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生在改变了新闻摄影色彩的同时也使其增加了主要的创作工具,从大型的专业工具到小型便携式工具,无一不给新闻摄影提供了便利,使新闻摄影的采集变得更加快捷。但科技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阻碍,引起一种对原有发展模式的冲击,对整体的发展都有着相应的制约作用。

(二)时间对新闻摄影的制约

新闻事件的发生不是与新闻摄影约好的,部分摄影也无法提供详细的时间。一些突发性的事件都是无法避免的,即使新闻工作者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也无法采集当时的具体情况,因而难免错过了一些关键的镜头。像08年的地震,不要说新闻报道,就是救援队伍也无法得知其具体内容,这种情况下,新闻摄影就很难进行,新闻工作者只能通过灾后的环境、人群来补充新闻报道;另外还有一些事件只是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它的摄影记录也是有要求的。与08年地震共存的奥运会的举行是众人瞩目的焦点,开幕式和闭幕式的盛大场面也是一瞬间的事情,却需要新闻工作者的坐以待命,并详细记录其举行过程的点点滴滴,完整地向全国人民表达,给无法亲身经历的大众弥补遗憾。因此时间是新闻摄影受到制约的第二个因素。

(三)主体对新闻摄影的制约

摄影主体是新闻事件的主要因素,它的发展变化也是新闻的来源,新闻主体包括人物和事件,而这两者有时是相互依存的。大千世界的主体是人类,世界上的一切都围绕着人类而发展,摄影主体当然也就离不开人物、事件。从具体来看,新闻摄影是对新闻事件的记录过程,是事件画面移动的过程,它可以将事件发展的全部过程记录下来,有时其具体情况的理解还需要配上人物的语言解释说明,但要考虑的是平面性的新闻报道无法将人物的解释说明回放,只是将人物的语言公之于众,画面只有关键性的人物才能符合常理;而数字化的新闻摄影可以记录其全过程,但要考虑的是主题人物的“缺席”,这样的情况也是无法避免的,只能运用于主题人物相关的事物来进行补充。所以,摄影主体也是新闻工作的一个制约因素,但它又不同于科技和时间的制约。我们可以说时间是一个客观的制约因素,科技是人为的客观因素,而主体则是一个人为的主观的因素。摄影主体是论证新闻报道真实的证据,它的出现可以使新闻内容更加容易获得认可,从而得到广泛的传播。

总而言之,新闻摄影是新闻得到广泛传播的强有力的臂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闻业的发展。它可以凭借先进的科技、艺术的手法使新闻报道独树一帜,从而达到得到更广泛而深刻的传播,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研究新闻摄影的发展对新闻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学院

编校:韩占雷

广播新闻记者采访的技巧和艺术 篇7

1 广播记者需要具备的专业素质

1.1 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

在捕捉与报道新闻的过程中,记着要有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支撑,为听众送上及时而准确的消息。如果记着文化底蕴不足,知识面不宽,在对新闻进行播报时就容易产生语言障碍,无法吸引听众的兴趣,也就无法保障节目质量。所以,广播记者在采访时必须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以提高采访的质量。

1.2 具有敏锐的新闻嗅觉

新闻记者在进行采访时,要提高采访的质量和水平。当众多的记者在参与重大的报道时,不仅要报道事件的表象,还要深入事件内部,挖掘出内部的重大信息。若只报道表面事件,忽视对深度含义的报道,则会误导舆论的方向,影响听众对广播的信任度。因此,记者要秉持科学性、准确性的原则,对新闻事件准确描述,还要把握新闻的独特视角,描述事件的整体,提高听众的兴趣。还要对现场的声音进行明确的记录。此外,要充分发挥广播的优势,使观众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保证录音报道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与听众之间的互动。

1.3 具有深刻的思想感悟

记者在进行采访时,不能仅仅看到事件的表象,还要对事件进行深度挖掘,若新闻记者只是针对事件本身进行采访和报道,将会打击听众的心理期待,听众都具有一定的猎奇心理,所以记者要对事件进行深度把握,探索深层次的思想内涵,对问题进行层层地剖析,带领听众一起探寻事件的奥妙。

1.4 应对突发事件时要镇定

记者要具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要提高应变的能力,提高新闻采访的真实性。例如,曾经有一名记者要采访一名岳西县的农民企业家,但是临时有变动,企业家不能如约出席,但是记者通过观察,发现每家每户都在开展手工炒茶工作,从中得知农民企业家建立了制茶合作社,并由他进行销售,将茶叶推广到外部市场,在提高茶农收入的同时也拓展了茶叶的市场。记者通过对村民的走访,得到了这些切实的消息,使报道更加贴近现实生活,使这个企业家的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2 做好采访功课

2.1 明确主题思想

广播记者在采访新闻、进行报道时,要对新闻的主题思想有着明确的把握。在采访前,广播记者要做好准备工作,将要采访的要点列举出来;同时,要有针对性,确定报道的主题。在采访的过程中,还要依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把握好人物的心理,灵活处理。例如,在采访孤独症儿童康复中心时,之前准备的问题主要是针对老师和家长,但在实际采访的过程中,有时需要与患儿进行交流,这时,广播记者要耐心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站在他们的立场,加强对他们的关爱,这种场景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可以增强对听众的说服力。

2.2 了解事件的背景

为了提高采访的真实性,很多时候,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例如,重大事故有人员伤亡的现场,记者就要有针对性的采访一些目击者、知情者等,尽可能地了解事件的背景,还原事件的真相。如果是人物采访,采访活动之前,最好先了解被访者的具体情况,如兴趣、爱好、生活环境等,增加报道的真实性,丰富报道的内容,提高新闻报道的说服力。

2.3 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

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采用准确、恰当的语言,向受访者询问,对待不同的受访者要采用不同的措辞,用语言拉近和受访者之间的距离。

3 保证采访过程的真实有效

3.1 准确设置话题,灵活设置问题

要想提高采访的质量,广播记者就要抓住问题的中心,问题要准确、清晰,有理有据,不能盲目提问,不能让被访者感到突兀。同时,广播记者要在了解受访者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灵活选择一些有趣的话题,尽量不使受访者感到无趣和死板,拉近和受访者之间的心理距离,缓解紧张的气氛。

3.2 清晰的采访思路

广播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把握好采访的节奏,理清采访思路,循序渐进,把握好逻辑思维。特别是在提出棘手的问题之前,要通过其他的问题,抛砖引玉,最后深入主题,获得满意的回答。在设计结尾时,要把握好节奏,适可而止。

4 结语

新闻记者采访中的提问艺术研究 篇8

一、新闻记者采访中提问艺术的内容

(一) 新闻记者在采访时所持有的态度

媒体在选择新闻记者时, 通常都会选择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 具有丰富新闻采访知识以及敏锐洞察力与观察力的记者。除此之外, 新闻记者还不能缺少一样东西, 就是采访态度。在开始采访时, 新闻记者应当对被采访人持有一种尊重、亲和的态度, 让被采访人在接受采访时不会产生被质问的感觉。新闻记者持有正确的采访态度, 能够减少被采访人的心理抵触感, 拉近记者与被采访人之间的距离。拉近彼此的距离, 可以减少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的阻力。但是, 当新闻记者需要提出具有争议性, 甚至较为尖锐的问题时, 不能出现退缩的态度, 应当做到尊重与坦然同在, 且言辞肯定, 不含糊。只有这样, 才能让被采访人更加信任采访记者, 进而达到采访目的。[2]

(二) 对提问问题进行充分准备

在开始采访前, 新闻记者应当对所要提的问题进行问前准备。在进行准备的过程中, 需要遵循以下三点原则:第一, 所准备的问题不能触及国家法律法规, 同时也不能触犯社会道德观, 应当设置积极向上、思想端正的问题。第二, 需要进行问题宏观、微观区分。宏观问题是一种问题答案较为广泛, 没有一定的标准, 可以根据被采访人自身的情况进行自由回答的问题。而微观问题则与之相反, 通常都具有针对性新闻事件, 根据事件本身进行回答, 如某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问题。第三, 在设置问题时, 所准备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可以选择的提问逻辑顺序有分总式、总分式、漏斗式等。问题的提问顺序有时会对采访内容与采访效果产生很大影响, 为了得到最佳的采访效果, 必须遵循第三项原则。[3]

(三) 记者应当熟练运用提问技巧

提问技巧可以确保新闻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新闻记者除了需要提前准备好问题外, 还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由于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很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 并不能按照原先准备好的问题进行提问, 因此对新闻记者的专业素质、随机应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应当加强自身的提问技巧, 确保每一次的新闻采访都能获得圆满的结局。

二、提高提问艺术效果的策略

(一) 充分利用新闻采访提问工具

新闻记者采访中所涉及的提问工具不仅仅局限于采访设备、采访平台等, 主要是指有关被采访新闻事件的相关资料内容。在开始采访前, 新闻工作人员应当收集与整理好相关资料, 在新闻记者开始进行采访后, 能够充分利用收集的资料当作采访的引子, 加深新闻采访的深度, 挖掘到更多、更详细的新闻动态。[4]除此之外,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 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访工作时, 可以运用更多的现代科技, 利用各种网络新闻平台进行采访, 不仅可以将采访流程化繁为简, 还能提高采访效果。

(二) 以感情为媒介进行提问

传统的新闻采访工作通常都是严肃、古板的, 会让被采访人感到很压抑, 甚至当有些新闻记者的采访态度比较强硬时, 会让被采访者产生被质问的感觉。而当新闻采访中的提问工作能够以感情为媒介时, 就可以让被采访者先融入情景中, 触景生情, 放松戒备, 进而让新闻记者得到更真实的采访结果。因此, 新闻记者在进行提问时, 可以根据事先收集的资料与被采访者打好感情牌, 让被采访者感受到记者亲切、温和的态度, 充分调动被采访者的热情, 以此来提升被采访者回答问题的质量, 进而提高新闻采访的提问效果。

(三) 做好提问准备工作

在新闻采访工作中, 做好了准备工作则相当于完成了一半的采访任务。并且充分地做好采访准备工作是新闻采访的基础, 若没有打好新闻采访的基础, 后续的采访工作一定不能顺利地展开。为了提高提问效率与质量, 除了准备相关资料外, 选择采访对象也十分重要。记者要根据新闻话题选择合适的采访对象。若选择了错误的采访对象, 不仅会使前期的准备工作付之东流, 而且还不能达到采访目的。其次, 在进行采访时, 应当根据被采访者的背景进行分析, 一步步引导采访者表达出他想要表达的意思。由于采访需要, 很多被采访者并没有较高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叙述自己的想法或事件的过程中, 可能会出现一些障碍。此时, 新闻记者就应当担负起引导者的工作, 帮助被采访者总结、引导出他想表达的意思。最后, 对于所准备的问题, 记者应该事先琢磨被采访者会如何回答, 做到心里有数, 避免在进行采访时出现意外, 影响新闻采访质量。

三、结语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与普及, 扩大了新闻的生存空间, 但同时也为新闻行业带来了挑战。如何在众多的新闻媒体中脱颖而出, 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艺术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提高新闻记者采访问题的质量, 记者应当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开始采访前, 充分收集相关资料, 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设置问题, 并预估采访对象会如何回答问题, 避免发生意外状况导致采访不能继续。只有这样, 才能提高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 提升新闻采访质量。

摘要: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 能发表新闻的平台越来越多, 人们对新闻的关注度也有了显著提高, 提升新闻采访质量成为各大媒体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采访过程中, 新闻记者的提问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问答模式中, 而应当对提问艺术进行研究。若想在新闻采访中提出有见解、有分量的问题, 需要新闻记者在采访中运用提问艺术。本文通过剖析提问艺术的内涵, 以探讨更好的提问方法。

关键词:新闻记者,采访,提问艺术,内容及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崇彬.浅谈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J].才智, 2014, 19 (15) :284.

[2]秦勇.关于新闻采访中的提问艺术研究[J].科技传播, 2013, 14 (22) :10-12.

[3]李英仙.对新闻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艺术的一些探讨[J].科技传播, 2015, 03 (14) :36-38.

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 篇9

近年来, 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技术的不断变革促进了电视新闻行业的发展, 给电视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进程, 电视行业不断进行着变革和结构调整, 尤其是在新闻编辑方面, 对编辑工作者的编排艺术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力求保证新闻的客观真实性, 实现电视新闻的价值。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 掌握最新的时事并及时进行编辑以便能够及时反馈和服务给观众。目前社会的信息繁多, 能否较快的筛选和处理信息, 对于编辑工作人员来说, 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编辑工作者只有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才能较高质量的完成编辑工作, 使其编辑意图和思想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宣传。现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进行如下分析。

对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和事业心

电视新闻作为重要的新闻媒介, 在向公众传达最新的时讯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影响着社会整体的舆论导向, 而且还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和和谐等重大问题。与其他种类的新闻性质和作用相同, 电视新闻对社会舆论既有积极地作用, 同时也有消极的作用。当电视新闻传达的新闻客观真实, 并且经常向公众传递积极向上的新闻内容, 就会在很大程度上达到激励公众, 引导公众和鼓舞公众的目的。然而一旦电视新闻所宣传的作品质量不高, 甚至出现不良信息时, 就会极大地误导公众, 将舆论导向错误的道路, 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 给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对新闻编辑工作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制作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 指导正确的舆论走向,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 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素质和水平

电视新闻编辑的特殊性给新闻编辑工作者的文字功底所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 只有新闻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满足现代新闻行业的高要求, 真实的将新闻所要表达的实质内涵诠释出来。在编辑电视新闻时, 需要有较高的语法和修辞习得能力, 并对其进行综合的应用, 使新闻语言能够符合逻辑, 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需求。当新闻编辑工作者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文字处理能力后, 将会在新闻编辑工作中得心应手, 保证处理和编辑过的新闻稿件能够层次分明, 用最精炼的语句将新闻时事进行清楚地阐述。文字处理和编辑能力较高是新闻编辑工作者开展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熟练地掌握编辑专业知识,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为了较清楚的凸显出声音画面, 取得较好的画面效果,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需要能够把新闻的内容和画面进行有机的融合, 并适当地将声音要素与之进行合理的配合, 将所要传达的新闻作品真实客观的传达和展示出来, 以便能够引起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 使新闻作品能够得到广大公众的认可和接受。

具有较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近几年随着电视新闻行业的不断发展, 使电视新闻行业出现产业过剩现象, 同一个事件经过不同媒体的渲染和烘托, 所表达和传递的信息大为不同, 并且在电视新闻行业还存在着很多人云亦云的现象, 太多的信息随波逐流且质量不高, 让观众在海量的信息大战中难以进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常常被不良信息误导。为了降低和避免不良信息误导和轰炸的局面, 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具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 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锻炼思维能力, 能够对社会上比较热点的新闻以及国家大事了如指掌, 对社会的发展情况进行周密的分析和推测, 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对于文字具有极为灵活的处理和表达能力, 将新闻编辑风格偏向真实化、客观化的同时, 还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编辑风格的生活化和故事化, 以便能够缩短新闻作品与观众的距离, 让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作品, 使得电视新闻的价值得以真正体现。

能够熟练地使用新闻编辑设备

电视新闻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元素, 画面、同期声、新闻解说、字幕以及现场声像等多种因素对新闻设备的使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新闻编辑者要具备能够利用新闻设备将一条乃至多条新闻合成一个较为完整和丰富的新闻节目, 这是一个十分复杂和要求高的工作, 给新闻编辑者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难度和挑战。一旦新闻编辑工作者不能熟练的掌握和使用相关新闻设备, 将会极大地增加编辑工作的难度, 导致编辑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给后续工作造成很多不利影响, 甚至会导致新闻播出的时间出现耽误, 出现画面质量较差的现象, 降低新闻的权威性和及时性。因此, 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具备熟练的新闻编辑设备素质, 根据新闻的需要进行设备操作, 保证新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编排艺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有效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电视新闻作品的质量, 让广大观众能够普遍接受和理解, 并起到鼓励和正确指引观众的目的, 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培养和提高其新闻编排艺术素质。首先, 新闻编辑必须对新闻编辑工作保持正确的工作态度, 拥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其次, 新闻编辑还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提高对社会新闻的敏锐洞察力, 能够在繁多的信息中科学的选择具有新闻价值和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 并进行必要的文字处理和编排, 提高新闻作品的质量, 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实现电视新闻的价值。另外, 新闻编辑掌握和熟练使用相关的新闻设备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在灵活的处理新闻稿件的基础上, 将新闻设备巧妙的应用在新闻编辑工作中, 才能使新闻声闻并茂, 提高画面的质量和表现效果, 将新闻客观真实的显现出来, 对公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指引,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结语

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 篇10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记者,被采访者,提问方法,采访艺术

当今社会, 新闻是人们获取外界各种信息的重要方式,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开展采访工作过程中, 要想获得更加准确的信息, 必须提升采访技巧。新闻记者采访时采用的提问方式以及语言表达技巧等, 对采访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 新闻采访者必须提升自身的采访能力。

一、做好准备工作

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的主要工作是通过语言和被采访者沟通。因此, 采访者的语言表达和沟通交流能力、交流方式对采访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这就要求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者做好采访的前期工作, 充分的前期准备对采访过程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能使采访者拥有清晰的逻辑, 并且使采访者自身的采访水平得到更好的体现, 为最终的采访结果提供保障。电视新闻采访者要高度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明白采访的主要目的, 事先对受访对象作相应了解, 保障采访效果。[1]这样做的目的是对突发事件作出预警, 最终形成一个有针对性的对策, 确保采访正常运行, 促使采访效果得以提升。

二、营造相对良好的采访氛围

采访对象的状态影响采访效果, 因此让被采访者自然地融入采访过程中, 促使采访过程相对融洽和谐。为受访者营造良好的采访环境, 向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记者提出了较高要求, 新闻采访者需要在合适的时间运用合适的语言。在采访前期, 需要收集被采访者的资料, 采用被采访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提问, 让采访者融入采访环境当中。

例如, 新闻记者对农民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时, 需要对农民进行采访, 这时新闻采访者尤其要注意采访氛围。农民对新闻采访不是十分熟悉, 甚至很陌生, 所以在语言表达上容易出现错误, 如果采访氛围相对紧张, 则会严重影响采访效果。因此, 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不能直接奔入主题, 首先需要聊一些农民感兴趣的话题, 活跃现场采访气氛, 然后再融入主题, 为后续采访奠定基础。

三、注重采访过程中重点和疑难点信息

新闻记者在采访工作中, 主要目的是从采访过程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但有些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会徒劳无功, 主要是由于这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只注重对重要新闻线索进行提问, 忽视了采访过程中的细节, 没有对采访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进一步分析。

通常情况下, 采访过程中, 一些真实信息难以从被采访者正式回答中总结出来, 需要采访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深入观察被采访者, 从中找出潜在答案。例如, 《今日说法》节目中, 案件的背后均存在着鲜为人知的真相, 针对这种采访, 要求采访者具有较强的洞察力, 能够全方位地分析, 最终获关键信息, 并且对获取的信息进一步深入分析, 保障新闻采访工作的有效进行, 顺利完成采访工作。

四、注重提问技巧

(一) 说好新闻采访的第一句话

在新闻采访开始之前, 新闻采访人员要组织好第一句话, 明确要获得什么样的信息, 从而开门见山地提出问题。在采访过程中, 第一句话不能“天马行空”“不知所云”, 要避免明知故问、故弄玄虚的情况出现, 因为这很容易导致被采访者产生不满情绪。[2]

例如, 对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进行采访时, 不需要在提出正式问题之前作过多铺垫, 以免浪费被采访者的时间, 防止被采访者不明白记者提问的目的。

(二) 提升提问水平和技巧

提问技巧十分重要, 新闻采访者要高度重视这一能力的提升。新时期背景下, 为了得到更高质量的新闻信息, 新闻记者必须高度重视提问技巧和提问能力, 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不断提升, 拓展思维。采访时, 对提问技巧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 提出的问题要能吸引被采访者的兴趣, 促使其较快地融入新闻采访中来。

(三) 提高倾听素养

进行采访时, 记者不但是提问者, 同时也是倾听者, 记者要能够较好地转换角色。不能一味地提问, 要保证采访气氛足够融洽, 这对信息的整理具有一定帮助。

例如, 对某演员进行采访时, 要了解其演绎事业背后的故事, 采访者需要结合被采访者上一句回答进行接下来的采访。此外, 一些公众性人物不喜欢公布一些私人问题, 采访者要具备“察言观色”的能力, 如果问及一些被采访者不愿回答的问题时, 为了保持采访氛围的融洽, 应灵活转变话题。

(四) 具备务实、认真端正的态度

当下, 新闻广播行业的竞争十分激烈, 面对严峻的竞争, 很多记者忽视了自身修养, 引发恶性竞争。新闻工作者要具备务实精神, 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 对每次新闻报道负责。例如, 对一些时政新闻进行采访过程中, 采访者要具备严谨的态度, 重视事实, 不能为了赢得大众关注, 歪曲事实, 误导大众。为了提升自身采访能力, 新闻记者可以观看优秀记者的采访视频, 看他们是如何提问、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的, 在采访过程中提高灵活应变的能力。

五、结语

新闻采访过程中, 要想取得良好的新闻采访效果, 新闻采访者的自身能力和素质十分重要。新闻采访过程中, 新闻记者要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 还要针对实际情况营造轻松的采访氛围。此外, 新闻采访者要在采访过程中观察细节, 具有一定的洞察力, 从而发现重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欧其尔·萨日娜.新时期提升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采访艺术的策略[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上) , 2016, 09 (08) :125-126.

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 篇11

2005年,一位美国友人从纽约带回一本画册,送到刘波手中,这本画册叫《纽约黑影:纽约日报新闻档案犯罪照片录》,里面记录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的一些犯罪现场。刘波被这些真实事件的现场图片深深震撼。

犹如对于名画的重新演绎,刘波想着倘若能将这些照片用自己的方式和想法加以重现,那将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于是他找到了李郁。

李郁和刘波结识于2001年,通过同学的介绍,两人一见如故。李郁学的是信息技术专业,刘波学的是油画,两个似乎都和摄影沾不上半点关系,但都被摄影深深吸引与影响。对于刘波的提议,李郁很赞成,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与其拍外国的事件,不如拍本地的新闻,这样更有亲近之感。

从2006年开始,刘波和李郁的组合就开始产生化学效应,于是就有了以“狗年十三个月”为主题的24幅照片。

重塑二手现实

见到刘波的时候,他带着学生刚结束半个月的写生,一路风尘仆仆的样子。剃着小平头,穿着黑色的T恤,背着鼓鼓的双肩包,从外表上看不像是个搞艺术的人。站在旁边的李郁是瘦瘦高高,一头披头士风格的发型颇有些艺术家式的颓废之感,这两个人的组合,因为各自鲜明的风格而具有了很高的辨识度。

在《狗年十三个月》之前,刘波和李郁有过诸多的尝试。第一张作品本是一幅关于凶杀案的现场,因为诸多因素,照片以失败告终。第一件成功的作品取材于2006年2月20日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同样是关于一桩凶杀案,因为此前经验的累积,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对于照片的成功,李郁并没有透露更多的细节,用刘波的话说,就是照成了,就像画油画一样,没什么诀窍,画多了,自然就有了感觉。

因为拍摄的需要,刘波和李郁常常关注本地的新闻报纸,李郁说:“当我们在读一篇新闻的时候,总会因为一些描述性的文字,而在脑中联想出该有的画面,我和刘波所做的,就是将这些画面重现出来,进行艺术的再加工。”

李郁还记得中学时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男孩骑自行车带着一个女孩,许多路人指责他们骑车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但是他们不仅不听,反而骑得更快。突然,后座的女孩尖叫起来,原来她的裙子被车轮卷进去,并且很快就被完全扯破。男孩连人带车摔倒在地,剩下只穿着内裤的女孩满脸通红的站在路边。“这是一则很普通的新闻,但是非常有意思,文字具有画面感,整个故事有它内在的戏剧冲突,同时也能满足观众和读者的猎奇心理,这样的故事,就很适合拍成图片。”

在刘波和李郁的作品中,大多都是这样的照片。一位重庆的僧人步行千里,只为朝拜武汉归元寺,无奈误入汉宜高速公路,这则新闻取自2006年2月25日的报纸。在照片中,一位身着袈裟,手持佛珠的僧人行走在高速公路上,旁边是呼啸的车流。李郁说道:“这就是一张很戏剧的图片,高速公路是现代的,代表着飞速发展的社会,而和尚这一元素,是古典的,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象征,这两者融合在一张画面中,能够产生强烈的反差。”

为了制作这张照片,刘波和李郁策划了将近一个月。从看到这则新闻决定把它拍出来开始,李郁和刘波就开始了各自的分工,刘波负责找演员、服装和道具,李郁负责找场地、画草图,各就各位之后,两人亲自上阵试拍,最后到实地进行拍摄,灯光调试准确之后,一次成像。刘波略带得意之色的说道:“我们的照片不做后期,所以有人看到我们拍的照片后,觉得是真的,又好像不是真的。”

照片中的人物,大多是两人朋友的友情出演,有时刘波会进行角色客串,遇到实在找不到合适人物的时候,还会花钱请人演。刘波还记得,在拍摄“武汉光谷科学家铜像左手被盗锯”时,正好是晚上9点多,拍摄现场引起了不少人的围观,有几个热心的观众自愿提出在照片中进行客串。

拍片子是件繁琐的事情,除了时间的投入之外,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被人追赶纵身跳下,洞穿楼顶吓坏众人”这幅图片取材于2007年8月13日的报纸新闻,为了营造合适的场景,刘波和李郁可是花了不少功夫。找到合适的房间之后,出于情境需要,要对房间的吊顶进行加工,在中间穿凿一个能容人的洞,为此,两人花了一千多元。这张照片很成功,被国内外多家媒体报道登载,是两人作品里认知度较高的作品之一。

照片的荒诞感来自现实

袁晓舫在《现实的创造》中说道:观看刘波和李郁作品的时候,很难用传统的视觉经验进行判断,他们的作品并不是一种纯视觉的产物;在引导观众观看的方式上,他们已经偏离了纯粹的视觉经验,从这点上来说,他们作品的意义不在于创造新的语言方式,而在于传达现实本身。

这就是刘波所说的,在观看他们作品时,观众有种既觉得真实,又不觉得真实的那种感觉。真实的是新闻事件本身就发生过,不真实之感来源于拍摄的方式。

以摄影流派而言,一般分为两种:抓拍和摆拍。抓拍强调瞬间感,摆拍是按艺术家主观来进行安排。而李郁和刘波的拍摄方式两种兼而有之,更准确的说,他们追求的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东西。为了进行进一步的解释,李郁举了一个例子:“美国有位街头摄影师叫迪克·西亚,他并不出名,属于小众的圈子,他抓拍街上的人物肖像,但会在路边的大树上设置闪光灯,灯光随着镜头的快门而闪烁,这种方式,很难归结于某一种流派,这种摄影方式就是典型的介于两者之间。”

在李郁和刘波的作品中,有种来自现实的荒诞之感,这种感觉伴随着画面的戏剧冲突,给人强烈的视觉感染。他们用来自影像中的二手经验来重新诠释了二手现实,这有点像拍电影,有演员、有剧本、有道具、有灯光、有摄影、有导演。

仔细观察两人的作品,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基本上都是呆滞、茫然和冷漠的,不带任何情绪。刘波说:“这是故意而为之,因为在照片里,人就是道具,是让图片有故事性可言的重要元素,有时候我们甚至不需要人物去融入到情境之中,也不要演的多么自然,只需要他们站在那不动,完成构图就行了。地点的选择也不需要是真实新闻所发生的地点。”

在刘波说完后,李郁反问道:“这不就像我们现实的世界吗,冷漠而疏离。在作品里,可以找到很多痕迹,是我们刻意安排上去的,不仅仅是让图片更丰富,还有艺术家的内在表达。包括在新闻的选择上,大多是暴力、凶杀、色情、欺骗之类的故事,这在部分程度上反应了当下浮躁的社会现实。”

从2006年至今,在6年的时间里,李郁和刘波共同完成了4组作品,共72幅照片。第一组作品做了1年多,名为“狗年十三个月”,刘波在说到命名的问题上,特别简洁:“2006年是农历狗年,有十三个月和四个情人节,共三百八十五天,于是干脆就叫了这个名字。”第二组作品为“受害者”,在2007年到2008年,“受害者”这个词语频繁的见诸报端,引起了两人的注意,两人收集了24个类似的故事。拍摄了一组共24张照片。

从第三组照片开始,李郁和刘波又开始了新的玩法。《戊子己丑霹雳火》的独特在于,用同样的构图,诠释两个不同的故事,这两个故事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相似性。李郁在照片的注解里解释道:“这些故事有些依靠一个仅有的交点联结在一起,有些虽情景迥异,却具有相同程度的荒诞。我们用结对子的方式翻拍了这些故事,用想象的暴力和专业的相机,强行让他们闪现出相同的瞬间,而在这一系列的现实背后,留下的则是双重的投影。”

2011年开始,李郁和刘波在完成了三组共72幅照片的作品之后,他们不再以静态的形式观察社会,而是以动态的影像来表达观点。把几乎静止的长镜头称之为摄影,从而有了某种超现实主义的荒诞之感。

光着脚站在路边13小时的人,随着环境的改变一动不动;出租车内沉默的乘客,一路不发一语;这种表达方式,李郁和刘波才刚刚开始尝试,这是在他俩博客里未命名的第四组作品。

“新闻媒体正在替代真实的生活”李郁说:“人们更乐于享受别人提供的信息快餐,而忽视身边的真实感,我们的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于媒介的一种批判与反思。”

电视新闻编排的艺术 篇12

一、确立编排思想

党在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新闻传播规律, 是新闻工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对于新近发生的客观事实, 要善于运用政策水平、新闻规律、宣传意图确定编排立场和态度, 确立节目的编排思想, 对栏目进行准确的定位, 以明确宣传方向、目标, 给受众以正确的导向。要着力选编能够弘扬社会主旋律, 传播正能量, 弘扬民族文化, 利于文明建设,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新闻, 激发观众奋发向上的热情。同时也要合理安排监督批评报道, 针砭时弊, 给人启迪, 使观众引以为戒, 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

编排思想还应考虑受众的需求, 要不断收集、分析来自受众的信息资料, 根据观众的愿望和需求改进新闻编排, 使节目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真正使新闻节目成为党和政府的喉舌, 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二、提要标题“抢眼”

电视是以线性方式传播的, 利用提要对节目进行预告, 是引起观众收视兴趣的手段, 提要也就是节目导视, 就是将当天节目中最重要的新闻向观众进行提示, 提要的文字要准确、精炼、上口、入耳, 富有概括性、吸引力、悬念性, 制作时要选择最精彩、最关键的画面配以节奏明快的音乐, 吸引观众的收看兴趣。新闻标题就好比一条新闻的的“眼睛”, 要做到夺人眼球, 令人耳目一新, 这就要求不仅要高度概括, 言简意赅, 字小句短, 更要力求简洁、平实、有概括力, 便于观众接受;其次还应讲求新、奇、巧, 吸引观众的眼球, 既要醒目, 又要美观, 更要突出新闻的主题。

三、讲究头条效应

电视新闻要讲究头条效应。头条新闻是一档新闻节目的重头戏, 也是整期新闻节目报道思想的主要体现。它应当是一天之中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的生活最具影响力的事件, 还应当体现节目舆论引导的方向。选择头条新闻的标准主要是新闻价值, 也就是观众最想知道, 最应该知道的事件, 比如领导人的重大政治活动、令人瞩目的体育文化活动、影响深远的重大突发事件、关系到老百姓生活的重要信息、记者走基层的新闻稿件、极具可看性的独家新闻等等。

一档新闻节目要不断地出现兴奋点, 新闻头条就是第一个“兴奋点”, 要把当天最重要、最新鲜、最有价值的新闻放在头条, 使新闻节目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观众心理, 吸引其继续收看的兴趣, 刺激观众的观看欲望, 并不由自主地继续收看, 以期待下一个“兴奋点”。

四、优化组合节奏

一档好的新闻编排应努力做到既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也疏密有致、张弛有度, 一是使新闻总体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便于观众理清头绪, 尽可能多地掌握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二是编排要具有一定的韵律美, 使观众不会产生收视疲劳, 这就要对新闻进行优化组合, 注意对节奏的把握。

优化组合就是将单条新闻合理巧妙地组合, 使编排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从而提高整体传播效果。一是同类编排, 将同一主题不同角度的新闻稿件, 或者内容方面有着内在关联或相似度的新闻稿件集中编排在一起, 不仅能够提升新闻的主题, 还能形成气势, 增强新闻的冲击力, 使观众对新闻事件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二是对比编排, 将主题、内容、立场不同的新闻稿件组合在一起, 形成对比强烈的效果, 鞭挞丑恶、弘扬正气, 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 以从中得到启迪和教育, 激发观众对问题的深入思考, 达到更全面的认识。

新闻编排的节奏更是一门艺术, 就像音乐一样形成韵律之美, 能够使观众不会产生疲倦感。一是处理好消息的密度, 要注意长短消息的穿插组合, 长新闻和短消息间隔开来, 长短交错。气氛活跃的新闻和较为平和的新闻编排在一起, 动静结合, 看起来不觉得乏味。二是制造波峰波谷, 新闻头条是节目的第一个“兴奋点”, 在节目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抛出兴奋点, 对能引发观众兴趣的节目分散安排, 使节目有轻重缓急、节奏起伏之感, 从而不断保持观众的收看兴趣。三是庄谐结合, 将时事新闻和趣味新闻、暖新闻穿插起来, 时事新闻指一些内容严肃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 趣味新闻指一些轻松愉快的奇闻趣事, 暖新闻指具有人文关怀、社会正能量的人物故事, 软硬结合达到亦庄亦谐、相映成趣的效果, 使节目节奏明快、张弛有度, 既合乎观众的收视心理又显示出报道方式的丰富多彩。

五、创新串联技巧

经过一系列前期准备, 最终要呈献给观众一期流畅自然的新闻节目, 还要通过串联词的创作技巧, 找到上下两条新闻之间的内在关联, 将新闻巧妙连接。既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制造新闻之间的黏合剂;又要锤炼串联词的语言, 做到精炼生动、引人入胜。

串联词是将上一条新闻做精确的概括, 再引出下一条新闻, 一般常用的串联法是“接下来, 我们继续关注”、“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条轻松一点的新闻”, 或是“让我们看看来自其它方面的报道”等方法来进行上下串联,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次运用俗语串联法, 运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民谚俗语, 比如“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等引出新闻导语, 既画龙点睛, 同时还可以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最巧妙的一种方法是找到每条新闻之间的内在联系, 再根据一定的逻辑关联进行串接, 比如两条内容相近的新闻, 可以从上一条消息的内容说开去, 引出下一条消息, 比如“这场雨不仅考验着各级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 同时也考验着我们这座城市的排水系统”;而内容相反的新闻, 则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串联, 反差强烈, 能够引起观众对正负两面的深入思考, 比如“市民的文明素养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进步, 但与此同时, 仍有一些不和谐的现象在我们的身边上演着”, 等等。总之, 新闻串联词的表现方式多种多样, 要根据新闻内容不断创新串联词的写作方法, 不断摸索串联技巧, 既要客观、真实地传播新闻信息, 又要做到起承转合巧妙串联、流畅自然。

串联词还包括编前语和编后语, 它们是编辑发表评论的手段, 也是节目的点睛之笔, 既要一针见血, 又要发掘出新闻的思想内涵, 在串联词中运用精炼的语言、新颖的观点对节目进行点评, 阐明观点, 深化认识, 引导舆论, 从而加强新闻的深度和厚度。所以说, 串联词是新闻节目的重要载体, 不仅体现了编辑的思想水平, 更展现了栏目的个性风格。

六、结语

电视新闻编排作为整个电视新闻制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和传播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条条独立的新闻经过精心合理的编排, 组合成一档节奏明快、张弛有度、富于美感的新闻节目, 就能产生百倍的传播效果, 要胜任这样一项富有挑战的工作, 责任编辑需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 不断加强政策水平、提高业务素质, 把电视新闻编排作为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 从内容到形式不断创新、改革, 编排出优质高效的新闻节目, 才能充分体现节目制作者的传播倾向和审美品位, 才能实现节目资源的最优配置, 取得最佳播出效果, 从而不断提高节目收视率, 使新闻节目在市场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电视新闻编排是新闻节目传播的最终环节, 节目的收视效果如何, 是否达到观众的需求, 除了新闻本身的精彩, 关键还在于将一条条新闻串接起来的编排技巧。如何使节目更有吸引力, 更具可看性, 就要运用一定的编排艺术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和整体效果。一期新闻节目涉及题材丰富、内容广泛, 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编排, 做到节目层次分明、脉络清楚, 是考验编辑思想素质、政策水平、业务素质的重要标准。

关键词:新闻编排,头条新闻,串联词

参考文献

[1]张红军邹举《实用电视新闻采编》,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1

[2]王建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业务指导用书》,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7.3

上一篇:多维度综合评估模型下一篇:石漠化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