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现状

2024-06-05

石漠化现状(通用12篇)

石漠化现状 篇1

从地理环境上来看,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高原区, 境内很大部分都是山区, 而且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像碳酸盐层其整体分布面积约为14Km2, 大约要全省总面积的74%左右。而且喀斯特岩层的整体厚度之和大约是6300~11000m。这个要占贵州境内全部沉积岩厚度之和的68%之上。此外其地貌形式也是多样化, 毫不夸张的说, 我国境内所有的喀斯特地貌都可以在贵州见得到。也正是因为这些喀斯特地貌的破坏, 致使整个生态系统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 甚至有时出现崩溃, 进而使得农业区土壤生产力逐渐下降, 并诱使一些自然灾害发生。

1 概论

严格意义上说, 石漠化灾害最早在上世纪的80年代就已经提出来了, 只是由于当时文献记载较少, 所以直至90年代末, 一些学者才将其真正意义上的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出来。应该说, 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 我国大部分省份包括贵州并没有出现针对治理石漠化为其基本核心的研究以及相应的治理项目。当时大都是基于各大江河的源流区域以及流经区域的水土治理工作, 提出一些简单的建议, 一直到了90年代的末期, 石漠化问题才真正的引起了社会的重视。

2 石漠化的治理现状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贵州省就开始对石漠化进行相应的治理。但随着人口的逐渐增加以及人均土地使用量的不断减少, 在生活压迫之下, 当地群众只能大面积的进行垦荒种植, 并自发性的对石漠化情况进行处理, 像植树造林以及开山成土还有劈石造田等等, 都成为了治理石漠化经常使用的一些措施。此外根据调查研究显示, 我们不难发现生活在石漠化较为严重地区的群众, 基于生活压力以及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已经有目的性的种植一些经济树种, 像种植一些柏木还有果树林等, 不仅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同时等增加了他们经济收入。

3 石漠化的治理措施

20世纪80年代中期, 贵州林勘院同贵州几所高校合作, 对黑土小流区域以及板桥河流域还有盘江流域内的水土流失问题以及水土保持工作进行详细的研究与讨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其开展了一系列的试验工作。在这个过程中, 虽然有一些学者和专家对石漠化问题提出了一些整治的思想和建议, 但却因为种种原因, 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理论和治理模式, 直到2001年, 在贵州省政府的扶持之下, 对开始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并根据研究结果以及治理建议, 逐渐采取生物措施以及工程措施还有农业措施来解决和处理石漠化问题。

3.1 常用的几种治理模式

模式一:粮食作物同金银花相结合混种模式;模式二:以种植花椒为中心—养殖—使用沼气模式;模式三:以种植砂仁为其核心—养殖—使用沼气模式;模式四:以林业种植为核心—花草—养殖—沼气模式;模式五:粮食经济作物同当前经济性林木相结合的混农模式;模式六:传统性质的粮食经济作物同果树林之间相结合的混合种植模式。应该说, 上述所讲的一些模式已经在贵州省部分地区进行了试用, 并取得一定成果, 但由于条件有限, 所以致使试验范围以及试验面积较少。

3.2 通过林业生态工程来开展相应的石漠化治理

严格意义上来说, 通过使用林业工程来进行石漠化治理已经成为了解决石漠化问题的主要方法。而且因受到资金渠道以及自身驱动力的影响, 贵州省境内各地区的相关行政机构以及治理部门, 结合林业工程的特点, 科学、合理的划分了治理范围, 并因地适宜的选择种植的林木, 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在这个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树种选择不当以及生态经济效益不平衡等问题。

3.2.1 封山育林。

通过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 不仅能够使得境内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和完善, 同时也能够缓解和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此外在育林过程中, 重点建设相应的防护林体系, 并逐渐的恢复和扩展相应的林草植被, 进而构建起一个有层次, 多元化, 多树种的健康稳定的防护林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在实施过程中, 由于受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其植树造林的难度相对较大, 所以一定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树种, 并做好日常的管理和养护工作。

3.2.2 退耕还林工程。

应该说, 这项措施是林业工程中的核心内容, 在治理过程中, 对于高于26°之上的陡坡实施相应的退耕还林, 不仅能够从某种程度上, 转变原有的土地利用方式, 同时还能进一步的恢复和扩大当前的林草植被, 并实现从一定程度上, 解决和缓解水土流失等诸多问题。但由于退耕还林工程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的工程, 它是在传统耕地的基础之上完成的, 所以种植难度较小, 可行性较高。

4 总结

应该说, 石漠化问题同贵州省当地的农业经济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所这就要求我们应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现状以及地理特点, 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手段来切实解决石漠化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增义.贵州石漠化治理现状及建议[J].图书与情报, 1994 (1)

石漠化现状 篇2

(一)土地利用现状

总土地面积2.5万平方公里,占巴盟总土地面积的38。其中高

平原区2879万亩,占全旗总面积的78,山地丘陵区721万亩,占19,山前套区75万亩,占3。全旗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335万亩,其中有林地1.4万亩,灌木林地183万亩,疏林地0.0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89万亩,宜林地1147万亩,全旗森林覆被率为5.1。现有耕地7万亩,全部为沙质耕地,占总面积的0.2,人均占有耕地2.7亩。草场2395.57万亩,其它用地29.99万亩。其中:沙化土地总面积1627.1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4,其中可治理面积1200万亩。

(二)水资源及利用现状

全旗平均水资源总量21297.33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年径流542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5980.03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资源8910.39万立方米。境内地表水分为两大水系,分水岭南面是以黄河侵蚀基准面的外流水系,主要有13条河沟,大部分为间歇河,水量小;分水岭以北是内陆水系,是南北流向,最终流向蒙古境内和旗境内的戈壁、沙漠地区,内流河水量都很小,常常见不到地表径流。地下水主要以大气降水入渗,渠道渗漏、灌溉入渗以及山前侧渗为主。

(三)牧业资源现状

全旗现有存栏大小畜64万头(只),其中大畜5000峰,小畜63.5只。1999年测算,乌拉特后旗草场的适宜载畜量为28.64万绵羊单位,但实际载畜量则为65万头(只),超出正常载畜量37万头(只)。2003年测算,乌拉特后旗草场的适宜载畜量为32.21万绵羊单位,适宜载畜量88亩/只。年畜牧业产值为8485.1万元,年商品率为28。

(四)社会经济状况

全旗总人口48978人,其中蒙古族人口13667人,占总人口的27.9%;汉族人口34815人,占总人口的71.08%;其它各少数民族496人,占总人口的1.01%。全旗共有城镇人口424871人,占总人口的50.8%;乡村人口24107人,占总人口的49.2%;城乡人口比例为51:49其中:农牧民5210户,20794人,占总人口的42.5%。贫困人口4379人。全旗现辖10个苏木镇、48个嘎查村,114个自然村,旗政府所在地赛乌素镇,现正在搬迁至巴音宝力格镇。

2003年,全旗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62亿元,同比增长16.7%。农牧业总产值12826.5万元,农牧民人民人均收入1578元,元,贫困人口收入1090元。

一、生态治理及现状

(一)生态建设治理现状

面对恶劣的生态环境,乌拉特后旗旗委、政府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提出了以“改善生态”为首的经济建设指导方针,实施“生态立旗”战略,力争通过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乌拉特后旗旗委、政府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根据乌拉特后旗林业和资源的实际情况和分布特点,确立了“建设山前一条线,保护山后一大片”的战略布局,坚持以“封育保护为主,封造飞并举”的林业建设方针,重点防治荒漠化和沙化,“保、封、退、治、禁、移”六管齐下,通过走“大封禁、小治理”的路子,特别是1999年以来,乌拉特后旗先后启动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京津沙源治理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自然保护区建设、林业生态债券、梭梭林鼠害防治工程等重点林业生态建设工程。通过林业生态建设区禁牧、苁蓉禁挖、天然林禁伐、野生动物禁猎、实施生态移民、实行分类经营、建立采种基地、开展鼠害防治、人工麦草压沙障、营造梭梭林、人工嫁接肉苁蓉和恢复林业局行政职能等强有力的措施,使乌拉特后旗林业事业突飞猛进,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1999年—2003年,乌拉特后旗累计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160万亩,占计划任务的210,其中完成人工造林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1万亩),飞机播种造林24万亩,封沙育林130万亩。义务植树134万株,四旁植树39万亩,新育苗1020亩,造林成活率稳定在80以上。到2003年底,全旗森林资源面积达到188万亩,是1995年前的2倍,森林覆盖率达到了5.1。活方木蓄积达到了6.6万立方米。完成梭梭林鼠害防治面积105万亩,建立乌拉特梭梭林—蒙古野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通过几年的建设,水土流失得到初步控制,天然林单位生产力、承载力及抗御风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许多地方出现了人进沙退、牧业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使生态环境短期内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石漠化现状 篇3

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3S”技术;预警;动态监测;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S157.1;S127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6-0017-03

收稿日期:2013-09-05

基金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黔科合J字LKA[2012]16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编号:12GZYB60);

作者简介:李仕蓉(1974—),男,土家族,贵州思南人,硕士,副教授,从事环境社会学的研究。E-mail:lishirong2214712@163.com。喀斯特石漠化是脆弱的生态环境,在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干扰下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力衰退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裸露的演变过程[1]。我国袁道先先生于20世纪80年代首次提出了“喀斯特石漠化”的概念,并用來表征从地表植被、土壤覆盖到岩石裸露荒漠化景观的喀斯特石漠化变迁过程。

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地区,是目前世界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喀斯特石漠化分布面积最广、程度最高的高原山区。据有关资料记载,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高达13万km2,喀斯特石漠化发育强烈、分布面积广,给当地的社会经济活动带来了强烈的影响,形成了喀斯特地区所特有的“喀斯特贫困”[2]现象,是实现和谐、全面小康社会亟待解决的社会经济问题。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喀斯特石漠化在全球范围内分布较广,国外喀斯特石漠化区域主要集中在欧洲地中海周围,少量分布在英国约克郡石灰岩地区、加拿大东南部布鲁斯半岛、塔斯玛尼亚等地;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区域以西南部部分省份尤其是贵州最典型,如贵州西南州,广西、广东、湖南、四川局部等地均有分布。与国外喀斯特石漠化分布区相比,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分布规模更大、面积更广、生态环境更脆弱、人口更多、贫困程度更高。

在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与治理的工作中,由于重视较早,科学技术条件较好,国外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和良好的治理效果,目前部分石漠化地区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恢复。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陆续开展了大量的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与治理工作。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石漠化现象描述、分布现状、动态监测、预警分析、成因、演化机制以及生态治理等方面,喀斯特石漠化研究展现出多角度、多样性、多元化的特点,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3]。

“3S”技术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三大独立系统,是三者英文缩写的简称。其三大独立系统在空间信息管理中特色各异,皆可独立完成自身的功能,也有各自的不足。GIS与RS能够进行空间信息获取和处理,GIS是一种管理、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能够高效管理并进行灵活数据分析,拥有较强的空间查询、分析和综合处理能力,但难以用来直接获取数据;RS是一种获取大面积内区域信息的手段,有特定的光谱波段,有所限制,并且难以精确定位和进行高精确度的分类;GPS是一种准确定位的系统装置,能准确定位,对空间数据分析有非凡的意义,但其无法进行空间数据和区域信息等地理属性的获取[4];三者有效结合能够实现三大独立系统技术的综合,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从“3S”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中应用研究的角度综述了“3S”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预警、动态监测、空间布局、成因分析、空间格局分布等方面,论述了“3S”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的科学技术研究、防治工作中的应用及理论创新。

2“3S”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研究中的应用

“3S”技术中3个独立系统的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系统,从而实现多种技术的综合。“3S”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研究、调查、治理中的应用,使“3S”技术得到了新的应用空间。如喀斯特石漠化的环境安全评价、动态监测、空间预警、石漠化成因分析、等级分级等“3S”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中的综合多方面的应用。

2.1喀斯特生态安全评价

GPS精准定位,RS获取空间、地域的环境生态安全等方面遥感监测数据,这些数据在GIS系统中进行编辑、处理,从而达到生态安全评价的可视化。周旭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利用“3S”技术进行安全评价的研究中提出喀斯特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结合“3S”理论,以“3S”应用发展状况为基础,提出了“3S”技术支持下的退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技术框架[5]。左伟等利用RS获取生态安全评价指标数据,结合已有喀斯特生态环境研究及相关成果,建立某一特定区域的生态安全评价的评价模型,实现区域的生态安全评价。在RS和GIS的方法和基础上,通过对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的尺度转换等模型的建立,利用模型的运算获得小流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等级综合评价结果[6]。

2.2石漠化遥感动态监测

喀斯特石漠化动态监测是“3S”技术一个重要应用方向。RS的动态监测已经成功在植被动态变化、环境因素变化、海岸线变化、土地覆盖及利用变化等领域得到运用,三者结合的“3S”技术是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覆盖、利用、动态变化的动态监测的一种高效、精确的监测手段。

胡娟等利用从地球资源卫星CBERS-02上获得的遥感数据,用GIS系统进行遥感影像、TM和SPOT解译,在对黔南喀斯特石漠化的抽样调查及动态监测中显示出喀斯特石漠化的准确分布信息,与RS最佳波段(RGB:431)组合影像对照喀斯特石漠化演变与更替,为黔南布依族自治州喀斯特石漠化动态监测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准确可靠的监测及预测数据[7]。

左羽利用“3S”技术,结合计算机网络,在毕节地区构建出一个分布式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实现了集成生态环境动态监测技术在喀斯特石漠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该分布式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在网络平台基础上集成“3S”技术软件搭建软件平台进行喀斯特石漠化动态监测,以遥感数据为主要信息源,以地面GPS核查数据为辅,建立毕节地区喀斯特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通过该分布式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可实时在线获取毕节地区喀斯特石漠化动态监测结果[8],及时准确地获取、管理、分析石漠化變化数据。

2.3喀斯特石漠化预警

通过解译遥感影像获取喀斯特资源环境信息,在调查收集相关经济、社会等指标数据基础上,采用“3S”技术对农地石漠化警情进行分析预测,结果表明“3S”技术已成功运用于喀斯特石漠化预警。例如,闫妍等采用“3S”技术和神经网络方法(3S-ANN)对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土地石漠化进行预警并分析预测[9]。

苏锋等以重庆奉节喀斯特石漠化山地为研究对象,以Landsat TM数字图像为基础数据源,对石漠化专题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分级,并运用Erdas imagine 8.1.5对获取的数据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提取相应调查区域,在ArcGIS平台上,人机交互判读对石漠化目视判读,得到重庆奉节地区石漠化分级预警结果[10]。经科学考证对比分析发现,所获得的石漠化预警结果与所调查区域喀斯特石漠化实际情况吻合,有力证明了“3S”技术应用预警模型具有较强预警能力,吻合程度高。

2.4喀斯特石漠化成因分析

我国喀斯特石漠化成因多样化,主要形成因子有喀斯特生态系统地质、土壤、水文气候、植被覆盖、地貌及人类活动等,国内大量学者认为应选择坡度、植被覆盖率、基岩裸露、平均土厚、农用价值等作为评价指标[11]。

2.4.1喀斯特生态系统地质我国西南部受地质构造及古环境变迁的影响,贵州等地裸露的碳酸盐岩地层齐全,岩层厚度大,分布面较广,喀斯特地貌十分发育。同时,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发生地自然地理条件独特,存在正负地形的反差,喀斯特石漠化程度不一。锥峰与洼地、谷底或峡谷组合,平面上正地形面积大于负地形面积。锥峰基座、峰顶高度不一,向区域地形坡向倾斜,峰坡多呈裸岩地或石旮旯地,石漠化现象严重。锥峰与洼地、谷地或峡谷组合的正地形面积约等于负地形,基座锥峰呈孤立状散布在洼地或谷地周围,相对高度一致,无明显偏向趋势,石漠化严重的荒山草坡或石旮旯地只是在村寨附近有发育较好的植被。锥峰与溶原、盆地或台地组合的正地形面积小于负地形,锥峰(丘峰)呈孤立状点缀在平坦的碳酸盐岩面上,峰顶等齐,无明显倾向,峰坡石漠化较严重,村寨附近有发育较好的植被。Liu等对贵州132个采样点分析资料进行计算,得出灰岩风化剥蚀速率为23.7~110.7 mm/千年,若按平均 61.68 mm/千年的剥蚀速率、平均酸不溶物3.9%计算,风化残积物2.47 mm/千年,丰华图层形成速度慢,约为 25 mm/千年,该指标奠定了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的地质基础[4]。

2.4.2喀斯特土壤因子不同喀斯特石漠化土壤因子是指不同土壤类型、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石漠化景观格局和发生率等土地石漠化的影响因素。杨青青等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与“3S”技术相结合研究了石漠化景观,结果发现,石漠化景观的土地石漠化主要以棕色石灰土、石质土为主。其中,棕色石灰土石漠化破碎程度最高,黑色石灰土连通度最高;石质土石漠化的平均斑块面积最大,破碎程度最低;斑块最分散以酸性粗骨土石漠化最为典型;黑色石灰土石漠化强度极大且极易发生,硅质岩粗骨土最易发生极大强度石漠化。石灰土、粗骨土以及石质土因本身较脆弱,常常石漠化现象严重。石漠化程度发生率从高至低依次为酸性粗骨土、黑色石灰土、石质土、棕色石灰、硅质岩粗骨土[12]。有研究表明,石漠化的发生与分布在不同土壤中存在明显的差异,土壤发生的特点是导致石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

2.4.3水文气候因子关于石漠化与山区气候关系研究中多数采用面上调查、定位观测和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利用ArcMap输入地形空间等数据,结合气温和年降水模型可模拟推算出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吴良林等将ArcMap Spatial Analyst模块中的Raster Calculator用以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石漠化强度类型图与气候要素图进行叠加运算,得到河池市石漠化类型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图形统计结果显示,河池市石漠化发生率约与年均温度呈正比;他们还进行了石漠化与年均降水量关系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河池市石漠化类型、石漠化率与年降水量呈正比[13]。

李森等发现,在模拟天然降雨条件下,裸地的土壤侵蚀量最高,其次是耕地,林地草地土壤侵蚀量最小。岩溶山区石漠化土壤侵蚀量和侵蚀速率是气候、土壤特性、植被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地质环境和地形等可蚀性因子综合影响的结果,其中次降水量、连续30 min最大雨强为最强侵蚀力因子[14]。

2.4.4人为活动影响因子人为活动对喀斯特石漠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陡坡开荒、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等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金光华认为,人为活动主要影响全区域生物化学循环、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区域小气候等[11]。有研究发现,在人口密集区域(200人/km2),石漠化面积与人口密度呈正比;经济密度欠发达地区(<50万元/km2)各等级石漠化率居高不下,经济密度与石漠化发生率呈反比。

总之,在石漠化驱动力机制图谱研究中,从组成喀斯特生态系统的地质、岩性、植被、地貌、气候及人类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相关性分析。喀斯特石漠化是在脆弱的生态环境地质背景上由于人类的强烈扰动而形成的,是多种因子综合的结果。

2.5喀斯特石漠化空间分布格局

石漠化现状与空间分布格局是石漠化研究中最基本的研究内容,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蒋树芳等综合利用遥感影像资料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根据石漠化分级指标,收集TM影像资料、地形图、地质资料图、土壤植被覆盖图、土地利用图、地貌坡度图及GPS实测数据库等资料,进行都安喀斯特石漠化RS与GIS一体化分析研究,通过统计各级别石漠化面积生成石漠化分级分布图和GIS数据库,并将石漠化面积、生成石漠化分级分布图及驱动因素图相叠加,最终生成都安石漠化空间分布格局图,在石漠化格局分布图中分别呈现浅红、绿红色星状;绿红色,红中带白色斑状,灰白、白色斑状(分别代表着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15]。

胡娟等采用程序批处理或按类型转换的方法,借助黔南州土地利用与石漠化关系对应图获取土地各等级石漠化分布的初步格局图。根据在1 ∶50 000或1 ∶200 000水文地质图获取有关喀斯特石漠化信息,在ArcView或ArcGIS软件平台上对行政区图、地质图、土地利用图、坡度图、植被图、土壤图、石漠化外业调查草图进行叠加,并进行人机交互解译,从而获得高精确度石漠化现状分布格局图。他们还利用“3S”技术对黔南州石漠化遥感资料解译获取高精确度石漠化现状分布格局图,研究表明黔南自治州喀斯特面积20 300.74 km2,占总面积的77.5%;非喀斯特面积5 905.59 km2,占总面积的225%[16],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陈起伟等利用获取的ASTER影像、1 ∶50 000地形图、地质图、GPS实测数据等资料,以县(市、区)为单位,采用ERDAS、ArcGIS软件进行人机交互判读解译,统计各等级石漠化面积,生成石漠化现状空间分布格局图及GIS数据库[17]。研究表明,“3S”技术可以通过石漠化遥感资料解译获取高精确度石漠化现状格局分布图。

2.6喀斯特石漠化程度、等级划分

根据陈述彭、刘纪远等的“遥感图像植被指数(NDVI)与植被覆盖率呈现正相关,而喀斯特石漠化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等研究结果,吴良林等以NDVI作为石漠化等级的判别标准,根据2008年LANDSAT-TM影像资料,采用ERDAS系统平台中TM4、3波段进行植被指数计算,通过研究TM5、4、3合成图像提取相关石漠化数据,经GPS定位,野外校验NDVI与植被覆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他们还建立了NDVI与植被覆盖率的关系模型,并分析计算出植被覆盖度分级阈值,利用植被覆盖地域与NDVI间的对应关系,成功引入喀斯特石漠化分级规则[13]。NVDI与石漠化程度分级如表1所示。表1喀斯特石漠化遥感影像解译NVDI与石漠化程度分级

石漠化等级植被覆盖率(%)NVDI植被结构遥感影像特征无石漠化>60>0.30乔木、灌木呈饱和度较高的绿色,条带状或块状轻度石漠化41~600.16~0.30乔草+乔灌呈饱和度中等的绿色,零星分布灰白斑点或小斑块中度石漠化20~400.09~0.15疏草+疏灌饱和度较低的绿色,零星分布绿色斑点或小斑块,分布较多灰白色斑点或小斑块重度石漠化<20<0.09疏草呈灰白色或紫色、极淡的绿色

胡宝清等参考了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和土地质量变化情况,针对遥感影像TM5、4、3波段假彩色合成资料的特点,选取植被覆盖度、基岩裸露率、植被类型及退化率等,作为利用遥感影像强度作为喀斯特石漠化分级的判别指标,所以将广西喀斯特石漠化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石漠化3个等级,并根据这些分级指标与遥感影像解译,生成了1 ∶100 000石漠化分级分布图。利用此图可以清楚地看出都安县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的比例分别为17.39%、8.5%、3.28%[18]。

3展望

为了打破“生态破坏与贫困”僵局,我国在喀斯特地区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生态重建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与工程示范,主要包括“湖南龙山县洛塔乡模式”“贵州罗甸县大关村模式”“广西来宾小平阳模式”等,以及在喀斯特小流域综合治理中如贵州毕节总结的宝贵经验与措施。但喀斯特石漠化现象依然严峻,今后的研究及治理模式探讨还有待于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1)关于喀斯特土地石漠化预警理论、预警指标的构建。预警方法等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须要继续努力进行更多的探索与研究,以完善这一套理论与方法,为喀斯特农地石漠化治理和农业优化调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2)在石漠化發展过程中,应用遥感影像解译、GIS数据库、GPS定位检验以及数理统计方法,对某一区域喀斯特石漠化变化的空间格局、分布进行定位化、定量化的分析,获取原始数据的方法不够精确,导致分析结果还不够精准,还须加强研究与实践。(3)“3S”技术对石漠化程度与自然环境过程、人类活动影响等驱动机制的分析仅限于定性分析阶段,还须进一步研究定量分析等方法,深入剖析喀斯特石漠化影响因子、驱动机制,以便为喀斯特石漠化发展状况及防治提供更准确、更深入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袁道先,蔡桂鸿. 岩溶环境学[M]. 重庆:重庆科技出版社,1988.

[2]韩清延. 典型岩溶区农地石漠化预警分析与优化调控研究[D]. 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3]Xiong Y J,Qiu G Y,Mo D K,et al. Rocky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causes in karst areas:a case study in Yongshun County,Hunan Province,China[J]. Environmental Geology,2009,57(7):1481-1488.

[4]Liu Y S,Wang J Y,Deng X Z. Rocky land desertification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the karst areas of rural Guangxi,Southwest China[J].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2008,5(4):350-357.

[5]周旭. “3S”支持下喀斯特退化景观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贵阳市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6.

[6]左伟,王桥,王文杰,等. 区域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分析[J]. 地理科学,2005,25(2):209-214.

[7]胡娟,熊康宁,安裕伦. CBERS-02数据在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中的应用——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7,25(增刊):171-177.

[8]左羽. 分布式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系统的架构[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2):5095-5096,5103.

[9]闫妍,胡宝清,韩清延,等. 基于3S-ANN技术的县域农地石漠化预警分析——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为例[J]. 中国岩溶,2012,31(1):52-58.

[10]苏锋,何丙辉,熊友胜,等. 基于“3S”技术的奉节县喀斯特石漠化调查及精度评价[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2(6):60-65.

[11]金光华.“3S”技术支持下的贵州岩溶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D]. 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6.

[12]杨青青,王克林. 基于RS与GIS的桂西北石漠化景观与土壤类型关系研究[J]. 土壤通报,2010,41(5):1030-1036.

[13]吴良林,周世武,郑士科. GIS支持下的土地石漠化与山地气候空间相关性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87-11790.

[14]李森,魏兴琥,张素红,等. 典型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过程——以粤北岩溶山区为例[J]. 生态学报,2010,30(3):674-684.

[15]蒋树芳,胡宝清,黄秋燕,等. 广西都安喀斯特石漠化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岩性的空间相关性[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4,28(2):214-219.

[16]胡娟,熊康宁,安裕伦. CBERS-02数据在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中的应用——以贵州黔南布依族自治州为例[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2):39-42.

[17]陈起伟,熊康宁,蓝安军. 基于“3S”的贵州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 中国岩溶,2007,26(1):37-42.

南川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模式探析 篇4

重庆市南川区地处重庆二环与三环之间, 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是渝南黔北的重要交通门户。南川区地形以山为主, 以湘渝公路为界, 大体构成中山、低山两大地貌, 湘渝公路以南属大娄山褶皱地带, 呈中山地貌, 以北呈丘陵低山地貌。南川区岩溶地分布广泛, 石漠化土地分布相对集中, 连片发展, 尤其在中山地貌区域表现尤为突出, 是重庆渝东南低中山石漠化区的典型代表。南川岩溶区区位优越,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南川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应顺应南川旅游产业未来发展需要, 依托金佛山景区, 在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同时, 将石漠化治理与打造金佛山景区旅游精品线有机结合起来, 采取石漠化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治理模式。

2 南川区概况

南川位于重庆南部, 东南与贵州接壤, 东北与武隆为邻, 北接涪陵, 西连巴南、綦江和万盛, 是渝南黔北的重要交通门户。全区幅员面积2 601.92km2, 东西宽52.50km, 辖3个街道、31个乡镇, 68万人口。南川区地处重庆二环与三环之间, 属于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距重庆CBD、空港、长江深水港、保税港、铁路枢纽港仅1h车程, 目前正规划建设“六高、三铁”, 构建“渝湘、渝道、南万、南涪”4大对外通道, 正在成为重庆南部交通枢纽。

3 南川岩溶区资源概况

3.1 自然资源

南川岩溶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质地貌,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在古老的时代, 缓冲了第四纪冰川的袭击, 较为完整地保持了古老而又不同地质年代的原始自然生态, 山势雄奇秀丽, 景色深色迷人, 峰谷绵延数十条大小山脉, 屹立100多座峭峻峰峦。区内天然溶洞星罗棋布, 雄大幽深, 洞中有山、有河、有坝、洞中有洞, 层层交错。

南川岩溶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具有冬短、春早、夏长, 雨热同季、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南川岩溶区的地质、自然资源、温润的气候条件, 创造和繁衍了无数珍贵的生灵, 森林覆盖率高达51.1%, 是一座品种繁多, 珍稀集中的生物宝库。植物群落由于地势高差大, 呈垂直成带分布, 亚热带针叶林、针叶与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林、原始森林、平竹林、灌丛、草甸均有特殊风貌;古稀植物呈区域性分布, 组成罕见的古稀植物群落景观, 层次分明, 高大乔木林下是方竹林及各类灌木丛。

南川岩溶区内有植物资源5 000多种, 其中古生植物250余种, 特有植物136种, 稀有濒危植物82种, 珍稀植物52种。丰富的植物资源, 养育了野生动物150种, 亚种113种。其中有珍稀禽兽37种, 包括金钱豹、红腹角鸡、黑叶猴等。

3.2 旅游资源

南川岩溶区地处南川金佛山景区腹心, 旅游资源极其丰富, 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自然遗产、科普教育基地等“七顶国家级桂冠”, 以其生物多样性特点和独特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

南川岩溶区旅游资源呈现四大亮点: (1) 典型喀斯特台原。区内喀斯特是世界台原喀斯特的典范, 顶部为波状起伏的古夷平面, 台原周边的两级圈闭陡崖雄伟壮丽, 一级陡崖和二级陡崖周长分别为50km和60km, 高差150~500 m。 (2) 古老高海拔洞穴系统。岩溶区1800~2100m高程处, 发育有3个巨大而古老的高海拔地下河洞穴系统 (古佛洞-仙女洞-灵官洞-燕子洞洞穴系统、金佛洞-羊子洞洞穴系统、观音洞洞穴系统) , 洞体规模巨大、形成时代久远、发育层次清晰, 反映了当地水文地质和古喀斯特地貌演化环境的重大变迁。 (3) 多彩地表喀斯特景观。地质构造运动形成了溶丘洼地、落水洞、穿洞、石林、岩柱、瀑布、峡谷、悬谷、单面山等喀斯特地貌景观, 并伴有冰雪、雾凇、云海、日出、佛光等自然天象景观, 具有超乎寻常的自然美。 (4) 生物多样性丰富。南川岩溶区是我国西南地区罕见的生物基因库, 是同纬度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濒危、特有、模式及孑遗物种保存较好且成片分布, 如著名的银杉、珙桐、金佛山兰、白颊黑叶猴、金佛山拟小鲵等, 构成了罕见的生物多样性景观。

3.3 区位优势

南川岩溶区涉及街镇区位优势:南城街道办是南川城市拓展区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区位重要;水江镇、山王坪镇、三泉镇临近渝湘高速, 在建的渝道高速公路更是贯穿三泉镇, 一旦建成通车, 将盘活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成为渝黔经济发展的关键节点;金山镇区位独特, 地处金佛山、柏枝山、箐坝山“三山”璧合之腹地, 北承南平、南城, 东接头渡、德隆, 南射贵州狮溪, 西靠万盛景星, 一直是南川小河片区中心镇, 自古以来, 场镇商贸兴旺, 流通活跃。

4 南川区石漠化现状

4.1 南川区地形地貌特征

以石雷公路为界, 东南属大娄山脉西北侧, 山势高峻、切割强烈、多陡崖和峡谷, 地形成层性明显, 岩溶发育多溶洞, 山顶多在海拔1 400 m以上, 为深切低中山地貌形态;西北部具有川东“红层”地貌特征, 为海拔500~1 100 m的浅切低山地貌形态;中部石雷公路沿线为海拔500~800 m的低山槽坝, 多溶蚀残丘阶地。根据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 全区可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平坝、台地等五个地貌类型。

4.2 南川区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

受全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的影响, 南川岩溶地区石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湘渝公路两侧以及南部中山区域, 涉及东城、西城、南城等街道办事处, 南平、水江、三泉、金山、山王坪、头渡等镇。总体看来, 南川石漠化土地分布相对集中, 连片发展, 尤其在中山地貌区域表现尤为突出, 是重庆渝东南低中山石漠化区的典型代表。

4.3 南川区石漠化土地表现特征

南川区属渝东南低中山石漠化综合治理区, 全区岩溶面积1 226.04km2,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7.1%。其中石漠化面积170.03km2, 占岩溶面积的13.9%;潜在石漠化面积739.21km2, 占岩溶面积的60.3%;非石漠化面积316.8km2, 占岩溶面积的25.8%。

南川区石漠化土地中, 轻度石漠化面积45.89km2, 占石漠化面积的26.9%;中度石漠化面积119.42km2, 占70.2%;重度石漠化面积4.63km2, 占2.9%。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耕地108.29km2, 占石漠化面积的63.8%;林地57.77km2, 占33.9%;未利用地3.97km2, 占2.3%。

5 南川区石漠化治理模式探析

5.1 南川区石漠化治理模式

山区、岩溶地貌、石漠化, 一度成为制约南川岩溶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然而, 石漠化问题的实质是人与自然不和谐。要达到治理的最后目标, 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就需要注重长短结合, 转变发展方式。南川岩溶区区位优越, 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 南川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要顺应南川旅游产业未来发展的大好趋势, 依托金佛山景区, 在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同时, 将石漠化治理与打造金佛山景区旅游精品线有机结合起来,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带动区内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产业发展, 以旅助农、以旅兴农、以旅富农。由此, 南川岩溶区石漠化治理应采取如下模式:石漠化资源综合利用与生态旅游为主导的治理模式。该模式综合考虑南川岩溶区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石漠化程度等因素, 以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提升旅游价值为取向, 转变和调整南川岩溶区产业结构, 以发展“旅游生态经济”为核心, 通过充分利用区内良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和生态文化积淀, 发展旅游资源及市场, 加快农家乐、特色旅游小商品等副产业的形成,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减少山区农民对耕地的依赖, 提高其经济收入, 使南川岩溶区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 从而形成良性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循环, 既有效保护了岩溶地貌景观, 又实现生态建设效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治理目的。

5.2 治理措施

为实现石漠化资源综合利用, 促进南川岩溶区生态旅游发展, 主要采取以林业植被工程为主导的治理措施, 一是在石漠化耕地上种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 在石山和半石山土地上种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常绿乔、灌、草、藤、花等植物;二是在岩溶景观区域种植桃、李、水杉、枫香等观花和应景植物, 提升景区观赏价值;三是把小型水利水保措施与景区基础设施结合起来, 通过实施生产便道、排灌沟渠、蓄水池等设施, 在满足新造林区灌溉用水需求的同时, 提升景区可进入性, 提高服务水平。

5.3 运营管理模式

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要切实转变“重建轻管”, 实现“长治久美”, 需要采取建管并重、管理优先的方式, 通过经济林、中药材基地、基础设施建设, 把南川岩溶区内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激活起来, 引导他们从事石漠化综合治理, 将石漠化重点工程交予他们进行管护和运营, 在确保工程高效运行和长期发挥效益的同时, 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优的多赢目标, 真正体现石漠化综合治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理念。

根据南川岩溶区实际情况, 一是对于规模较大、集中连片、管理要求高的产业基地, 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 (基地) ”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依托龙头企业, 在合作社的纽带作用下, 实现农户经营、合作经营和公司经营这三种经营制度有机结合。二是对相对分散、规模较小的特色林果地, 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为经营主体, 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其流转, 推动岩溶地区农业商品化的进程, 提升石漠化土地产出率。三是对生态旅游景区采取“企业+农家乐”的模式, 即:企业主导, 农家乐增色添彩。在该模式下, 对南川岩溶区内大型岩溶景观区域和森林公园, 由企业进行运营, 利用企业的资金和管理优势, 依托金佛山景区, 打造岩溶地区特色景区;沿主要旅游公路、干道和农民集中居住点, 形成串珠式农家乐, 发展特色餐饮、美食、住宿等, 以旅富民。各流域主导产业和经营主体情况详见表1。

参考文献

[1]刘立才.浅析南川区石漠化土地现状、成因、危害及前期治理效果[J].绿色科技, 2015 (8) .

[2]刘曦, 田春, 殷颜伟.都匀市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对策探讨[J].绿色科技, 2015 (5) :28~30.

[3]聂朝俊.贵州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实践与探索[J].贵州林业科技, 2013, 41 (2) :1~5.

[4]肖杰易, 申明亮, 易思荣, 等.重庆南川石漠化山地现状调查与防治对策[J].安微农业科学, 2009, 37 (1) :357~358.

[5]马双喜.易门县石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对策[J].云南林业, 2010, 31 (1) :32-33.

[6]余琼.贵州省瓮安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现状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 (16) :43~45.

石漠化土地治理规划材料 篇5

一、岩溶地区土地类型及面积

我市岩溶地区主要分布在中部槽坝地区、南部金佛山地区,面积183.91公顷,占全市幅员面积的47.1%。岩溶地区土地类型有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三大类型。其中石漠化面积25.49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13.9%,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5%;潜在石漠化面积52.47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28.5%,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4%;非石漠化面积105.95 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57.6%,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7.1%。

岩溶地区分土地类型面积图表石漠化13.9%非石漠化57.6%潜在石漠化28.5%石漠化潜在石漠化非石漠化

(一)石漠化土地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1.石漠化土地按地类分:林地9.07万亩, 占石漠化土地的35.6%,耕地16.23万亩,占石漠化土地的63.7%,未利用地0.19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0.7%。

2.石漠化土地按石漠化程度分:轻度石漠化4597.6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27.0%;中度石漠化11942.3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70.3%;重度石漠化461.7 公顷,占石漠化土地的2.7%;极重度石漠化1.4公顷。

石漠化土地分石漠化程度面积图表强度石漠化2.7%极强度石漠化0%轻度石漠化27.0%中度石漠化70.3%轻度石漠化中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极强度石漠化

二、分布特点

1.南部金佛山绝大部分地区属岩溶区,且石漠化程度比较严重、北部地区属非岩溶区。

2.槽坝地区(石雷路沿线)属岩溶地区,且石漠化程度严重,其他地区石漠化程度较轻。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3.人为活动频繁地区石漠化程度重、人为活动少的地区石漠化程度轻。

4.耕地石漠化程度重、有林地石漠化程度轻。

5.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石漠化程度重、水土流失轻的地区石漠化程度轻。

石漠化分析

一、石漠化原因

石漠化是喀斯特山区客观存在的较为普遍和突出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的顶级表现;导致石漠化的因素主要是喀斯特岩溶地质原因,生态十分脆弱。加上人为活动,长期以来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和不适当的耕作方式,加上喀斯特山区土层薄,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岩石逐渐凸现裸露,呈现出“石漠化”现象,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石漠化”的程度和面积也在不断加深和发展。

造成石漠化的原因很多,有洪灾、旱灾、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有人为因素造成,造成我市石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有:

1.毁林开垦:石雷路沿线人烟密集地区,因人多地少,七十年代大集体时,毁林开垦现象非常严重。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2.过度樵采:交通较方便的地方,由于人为过度樵采,造成土地石漠化。

3.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主要是工矿工程建设无序采石、开矿、采沙等建设材料。

4.不适当耕作方式:如陡坡地耕作。

二、典型地区石漠化状况

我市土地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石雷路沿线的南平镇、南城街道办事处、东城街道办事处、三泉镇、水江镇。该地区由于是南川市工矿集中分布地,经济较发达,人多地少,人为活动频繁。土壤本身瘠薄,毁林开垦、不适当的耕作方式等造成土地石漠化相当严重。5个镇、办事处共有石漠化土地

11891.2公顷,占全市石漠化土地的69.9%;有潜在石漠化土地20726.0公顷,占全市潜在石漠化土地的59.3%。

典型石漠化土地,在当地叫“石碗轿”,土壤极其瘠薄。远看一片石头山,近看仅在像碗一样的石头里一点土壤。土壤严重侵蚀,水土大量流失,基岩大面积裸露,满目岩石嶙峋。我市有“石碗轿”土壤4200公顷。

三、石漠化动态变化

一方面,由于人为破坏,潜在石漠化正向石漠化过渡,轻度石漠化正向重度石漠化过渡。如在金佛山地区部分潜在石漠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化土地上,地上生长有林木、灌木或藤本,地表生长有地衣、苔藓等植被,石漠化现象表现不突出。但在南部地区部分潜在石漠化土地上,由于人为活动破坏(修路、樵采、采石等),其上的植物及其地被物受到破坏,正向石漠化过渡,如:三泉镇、大有镇。同时,在轻度石漠化土地上,由于过度的樵采,毁林开垦,不适当的经营方式(突出的就是陡度上耕作)等方式,使得石漠化程度得到进一步加重,比如:石雷公路沿线。

另一方面,部分石漠化旱地,由于近几年来先后实施了多种与之相关的工程项目,如基本农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慢慢向潜在石漠化演变,石漠化程度也逐渐在减轻。在林地上,通过封山育林、限制采伐、人工造林等措施,石漠化程度也逐渐在减轻,向潜在石漠化的方向演变,从单项的效果观察,也取得了很好的实绩。但从一个流域或区域来看,石漠化土地治理效果不明显。

总之,虽然实施了一些与之相关的工程,石漠化得到了一定的控制,由从一个流域来看,由于人为活动的破坏,石漠化仍然在继续加剧,从这次石漠化监测看,我市石漠化也非常之严重,全市石漠化已涉及到10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个国有场所,岩溶区面积122604.0公顷,其中石漠化面积17003.0 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13.9%,占全市幅员面积的6.5%;潜在石漠化面积34971.2公顷,占岩溶地区面积的28.5%,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3.4%;非石漠化面积70629.8 公顷。占岩溶地区面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积的57.6%,占全市幅员面积的27.1%。

危害及治理

一、石漠化的危害

我市石漠化的直接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土地退化,耕地撂荒或废弃。在我市东城街道办事处、南城街道办事处、水江镇等乡镇的部分耕地,由于人为不适当耕作(陡坡地耕种),岩石裸露度高达60%以上,土层瘠薄(土层厚度不足20厘米),土壤已无法保持水分和养分,失去了土壤的性能,造成土地的严重退化。

二是生态恶化,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石漠化发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丧失。由于石漠化地区缺少植被,不能涵养水源,往往伴随着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其间接后果加剧贫困化进程。

三是自然灾害频发,损失巨大。干旱、暴雨、泥石流我市频频发生,其根源就是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泥石流的发生,造成家园被毁、人畜伤亡的损失是巨大的。

四是大量泥沙淤积河床、库区,影响生态安全。石漠化的直接后果之一是易形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带来的后果造成大量泥少淤积河床、库区,造成我市部分山平塘荒废,水库、电站使用年限缩短,影响生态安全。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二、石漠化治理

石漠化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是一个生态建设项目,又是一项重要的扶贫工程,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又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既有国家利益,又直接关系到群众的根本利益,既是一个突出的经济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而且从治理石漠化的技术手段来讲,它所采取的必须是一整套综合措施和办法。

我市石漠化治理主要应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以解决喀斯特地区水问题为核心,确保群众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需要;以坡耕地的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解决群众的生存问题;加大预防保护的力度,杜绝人为的新的破坏;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加大沼气、电力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能源紧缺问题;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增加群众收入等。为防治石漠化土地的进一步恶化,有效治理石漠化土地,主要应从生态、工程、其他三个方面进行治理。

(一)生态治理

对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中的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土地,进行禁伐、禁牧、封山育林、封山管护,加强保护管理,严禁一切人为的破坏活动。

(二)工程治理

对宜林地、无立木林地人工造林,因地制宜种植林木,尽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快绿化;对耕地、未利用地中的石漠化、潜在石漠化土地,采取退耕还林、坡改梯、客土改良、择土配方施肥、保护性耕作、坡面水系道路配套设施等工程措施进行治理,防治水土流失,减轻石漠化程度。

(三)其他措施

对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地区,还可进行扶贫开发、生态移民、能源开发(采用节能灶、沼气池等)、建立小型水利工程、节水保水蓄水工程等措施,减轻人对土地的依赖和对地上植被的破坏。

防治的对策及建议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修复生态环境,落实治理措施,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有效推进我市石漠化综合治理,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制

各级人民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把石漠化治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加强领导。要制定有力措施,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要落实治理经费,将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要层层落实石漠化治理工作责任,层层签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订责任书,制订严格的奖惩措施,以保证石漠化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强化宣传,鼓励公众参与

广泛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对广大群众进行石漠化危害和生态建设的宣传,使广大市民知道石漠化对人类生存的危害,增强对石漠化治理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责任感,使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石漠化治理。要加强引导,采取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改变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改变乱挖滥采的坏习惯,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要建立石漠化动态变化发布制度,拓宽公众参与和监督渠道,充分发挥新闻媒介的舆论监督和导向作用,切实保护土地资源。

三、建立监测体系,科学制定治理规划

目前,我市已按上级要求完成石漠化基础数据的调查工作,但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涉及面宽,难度较大,需要较长时间的监测治理。因此,应建立石漠化监测体系,随时监测石漠化土地的变化动态,以利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随时掌握石漠化土地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制定石漠化治理规划提供依据。

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规划,从战略的高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指导石漠化治理工作。要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做到长期、中期、短期相结合。短期目标应以治理潜在石漠化、轻度石漠化土地为主,解决缺水固土和生活能源问题,以改善生存环境和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目的,兼顾富民增收;中期目标以治理中度石漠化土地为主,恢复和重建生态环境与富民增收并重为目的;长期目标是实现西南岩溶区可持续发展和山川秀美的总体目标。

四、加大科技投入,实施综合治理

石漠化治理是一门新的科学,形成石漠化的成因很多,治理模式复杂,因而,必须加大科技投入。治理石漠化涉及科技、国土资源、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业、教育、扶贫、计划、计划生育等部门;在学科上需要岩溶学、林学、农学、水文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等多学科的支撑;在技术上应把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社会措施等融合起来,既保护又开发;空间上以流域为单位,甚至要跨流域,因此必须实行综合治理,并联合有关部门、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等进行联合攻关。重点研究石漠化演变规律、不同类型石漠化土地的治理模式、适宜栽植的树种等。

五、调整产业结构,恢复生态环境

岩溶地区土壤瘠薄、持水性差,生物生产力低,加之人口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日益增加,人均占有粮食量低,从而加剧了土地的反复利用和不断的毁林毁草开荒,形成土壤肥力日渐低下、石漠化愈加严重的恶性循环。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从种粮为主粮不够,向少种粮食不愁吃、有钱花转变,而且保护了土壤,恢复了生态环境,所以,改变种粮为主的传统观念。抓住岩溶生态环境多样性的特征,选准适合各地岩溶土地化学环境的多年生经济作物,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通过产业化提高其附加值,带动劳动力的转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六、结合重点工程,因地制宜,加快治理步伐

对不同类型的石漠化土地,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治理。对石漠化土地中的林业用地,分地类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有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采取封山管护、森止采伐等生态措施,对疏林地采取补植和封山育林,对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营造一些适生树种,增加植被盖度;对石漠化土地中旱地采取退耕还林、坡改梯、保护性耕作、坡面水系道路建设、择土配方施肥等农田基本建设工程,减少水土流失,减轻石漠化程度,遏制石漠化发展。

对潜在石漠化土地中的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采取封山管护、森止采伐等生态措施,自然恢复森林植被,使潜在石漠化土地向非石漠化土地过渡。

对已经开工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水土

南川市森林调查设计队

保持项目、国土整治项目、基本农田建设项目等,要充分与石漠化治理相结合,进一步加强项目质量管理,认真搞好工程的实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同时,大力开展农村小水电、沼气池、改柴节能灶的建设,因地制宜地发展薪炭林和经济林,减少农村能源对资源的破坏。对一些生态环境极端重要、生存条件极端恶劣、自然资源极度贫乏、土地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在统一规划、认真进行社会经济论证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生态移民开发,防止这些地区因生存压力过大而导致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

七、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

土地石漠化主要是人为因素所引起的,因此,要认真贯彻林业、国土、水土保持、矿产资源开发、园林绿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森林、毁林开垦、非法占用耕地和林地、乱挖滥采矿产资源、损毁绿地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法制建设,强化法律宣传,强化执法监督,提高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尽量减少人为因素而引起的石漠化。

石漠化出的难题 篇6

关键词:石漠化;喀斯特;难题

当前,贵州石漠化日趋严重,生态环境也渐趋恶化。以岩溶石山区为主的贵州,岩溶地貌占地表面积的61.9%。由于岩溶地貌地区极其脆弱的地质结构和陡峭的地形,加之人口增长及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导致干旱缺水,水土流失加剧,贵州石漠化日趋严重。贵州省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为35920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0.39%。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22733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积10518平方公里,强度石漠化面积2669平方公里。另外,尚有43714平方公里的土地有潜在石漠化趋势。从石漠化在县级行政单元的分布来看,除赤水、榕江、从江、雷山、剑河5县(市)无明显石漠化外,其余都有明显的石漠化现象。从空间分布看,石漠化土地多集中分布在喀斯特发育的南部和西部,以六盘水、黔西南、黔南、安顺、毕节所占面积最多,呈现出南部重北部轻,西部重东部轻的特点。占总面积40%以上的有9个县,小于10%的17个县,其余均在10%--40%之间。在贵州50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中,石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20%以上的有30个县,而且凡是石漠化严重的地方,都是贵州最为贫困的地方。

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到喀斯特变化及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和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岩石大面积裸露,地表土层流失殆尽,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呈现无土,无水,无林,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在贵州省的岩溶石山区,尽管雨量丰富,但由于地下岩溶发育,地表蓄水能力极低,出现了“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的普遍现象。调查资料显示,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目前为7.35万平方公里,尽管加大了治理力度,但形势仍显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山区石漠化现象严重的结果。目前,全省石漠化面积达3.48万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面积的19.8%,其中严重石漠化面积达1.87万平方公里。干旱缺水造成土地生产率低,经济贫困落后。而贫困和经济的落后,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又加剧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形成了恶性循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被学界称为“生态癌症”的石漠化现象已演变成为喀斯特地区人类生存的最大敌人,贵州省有数以万计的人因这一“生态癌症”至今还过着贫穷的生活。

那么,是谁给贵州出的难题呢?答案只能是从贵州自己身上去找。对此,长期致力于石漠化现象治理和研究的贵州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官国培说,贵州的石漠化主要是喀斯特地区的石质荒漠化,石漠化的形成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首先是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成土壤层的相对贫瘠且易流失(主观方面);其次是人为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使生态环境原本十分脆弱的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急剧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基岩大面积裸露而形成石质荒漠化即石漠化(客观方面)。有关人士还指出,不仅是过去,就是在现在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大政策的背景下,仍有地方(包括贵州在内的)还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所谓的发展,换取所谓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不得不令人感到忧虑。

有关人士针对贵州的石漠化现象还感慨地说:“是的,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使得贵州拥有如荔波的大七孔、小七孔和织金洞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有着发展旅游的先天优势,但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喀斯特地形地貌还有着土壤贫瘠、稍不注意保护就会发生水土流失而至石漠化危及人们生存的危险!”针对每年仍以6.7万公顷的速度继续扩大的石漠化现象,有专家呼吁,有关部门如不加大治理力度,在不远的将来,曾经向世人耀称:贵州为“公园省”、贵州有着真山真水的贵州人将无颜旧话重提了。到那时,贵州的各项发展无疑会受到其制约。

由于石漠化地区具有严重缺水、旱涝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化、生产力急剧下降等特点,所以它使得生活在此的老百姓长期难以摆脱贫困。因此,石漠化现象在贵州的很多地方也被人们称为“石魔”。据介绍,因为贫穷,又使得贵州的石漠化现象更加加剧,使他们走进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怪圈。

对此,贵州省委、省政府近年来把“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工程作为新世纪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把构筑“两江(长江、珠江)”生态、再造贵州秀美山川作为贵州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目标来抓,先后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和速生丰产林用材林为主的基地建设等有关治理石漠化六大重点生态工程。到目前为止,虽在一些地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石漠化面积较大且还在不断扩大和所需时间长,使得贵州在治理石漠化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石漠化的治理是一个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很强的生态公益事业,它涉及千家万户的利益且短期内看不出成效,我们希望政府能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在政策、法制和税收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各部门之间也要在“生态建设”旗帜下通力合作互相支持,在山、水、林、田、路等多种措施上进行综合配套治理,特别是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大力恢复和保护森林植被等生物措施的同时,应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并开展必要的辅助工程建设,只有这样,才能让石漠化治理走上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相结合的路子,从而使我省的石漠化现象这道难题得到解决。

印江县陡坡地及石漠化现状分析 篇7

关键词:陡坡,石漠化,现状,建议,贵州印江

印江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 铜仁地区中西部, 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17′52″~108°48′18″, 北纬27°35′19″~28°20′32″, 面积196 110 hm2。地处贵州高原的东北边缘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 在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的西麓, 为南北长东西窄的狭长地段, 县境东部有梵净山雄踞, 中部有大圣墩、大坡梁子、峨岭关等山脉自南而北呈背状突起, 使其地形呈东部和东南部高, 中部背状凸起, 西部和西北部低的倾斜之势。由于溯源侵蚀强烈下切, 使其地形呈波状起伏, 破碎复杂, 相对高差大, 境内最高海拨为2 493.7 m, 最低海拔377.7 m, 相对高差2 116 m。县域属长江流域, 县境内98.3%属乌江水系, 1.7%属沅江水系。有河长10 km以上、集雨面积大于20 km2的中小河流20条, 其中大于100 km2的8条。全县河流总长457.7 km, 河网密度0.23 km/km2。

印江县地处中纬度地带, 受东南亚季风的影响, 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无霜期长;雨量充沛, 多云少日照。境内地形复杂, 切割较深, 地势高差悬殊, 多深沟峡谷,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因而, 县境内气候的主要特点是热量垂直差异明显, 雨热同季,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云雾多, 雨日多。年太阳辐射能3 390.7~3 683.7 MJ/m2, 年均气温15~16.8℃, 最热7月均温27.3℃, 最冷1月均温5.5℃。日均温≥10℃以上积温3 553~4 555℃, 无霜期299d。年降水量1 057~1 258 mm, 全年日降水量在0.1 mm以上的达156.1 d, 年均湿度78%。

境内地表分布岩石主要是沉积岩, 岩性以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等碳酸盐岩类为主, 占54.43%, 其次是碎屑岩类, 占45.12%。碳酸盐岩类和碎屑岩类呈南北相间带状交错分布, 岩性组合复杂。自然土有10个亚类, 20个土属, 38个土种, 土壤主要以砂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为主, 有少量石灰岩发育而成的石灰土、紫色砂页岩发育的紫色土。其中, 硅铝质黄壤土属占22.2%, 硅质黄壤土属占20.0%, 铁质黄壤土属占14.7%, 铁铝质黄壤土属占10.6%, 硅质黄壤性土属占8.9%, 其余土属占23.6%。表层土壤呈酸性反应的占51.5%, 呈微酸性反应的占31.4%, 中性反应的占5.7%, 碱性反应的占11.4%;有机质含量高于3%的占61.9%, 低于2%的占21.3%;全氮含量高于0.15%的占54.3%, 低于0.1%的占36.4%;速效磷含量高于10 mg/kg的占0.5%, 小于5 mg/kg的占75.6%;速效钾的含量高于100 mg/kg的占57.6%, 低于50 mg/kg的占23.3%。境内土壤有机质较丰富, 磷素缺乏, 钾素含量中等。其土体厚度小于40 cm的面积占33.96%, 在40~80 cm的面积占53.89%, 大于80 cm的面积占12.15%。中、薄层土面积多, 厚层土面积少。

县域地带性原生植被为中亚热带湿润常绿阔叶林, 全县森林植被有天然林和人工林2种类型, 分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次生针阔混交林、次生常绿针叶林、人工针叶林和人工阔叶林等。

1 陡坡耕地及石漠化土地现状

印江县2005年开展的石漠化监测 (调查) , 石漠化土地面积33 850 hm2, 为此次调查数的5.2倍。其中, 极强度167hm2, 强度4 835 hm2, 中度18 482 hm2, 轻度10 366 hm2, 分别是此次调查的20.9、12.7、12.6、2.3倍。2次调查结果的差异很大,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2次调查的范围不一致, 此次调查的范围比石漠化监测 (调查) 小, 没有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耕地、牧草地和未利用地;二是2次调查的技术标准有差别, 此次调查的因子评分标准植被类型为8类、植被盖度为4类, 而石漠化监测 (调查) 对以上2项分别定为6类、5类。此次调查未列入石漠化调查对象且岩石裸露率≥30%的有林地面积21 264 hm2、灌木林地面积8 615 hm2。这些林地均位于印江县几条河流两岸的喀斯特山地, 生态环境极为脆弱, 必须采取防治措施, 遏制植被的逆行演替, 才能构建好完善的生态体系。

1.1 陡坡耕地

印江县共有25°以上的陡坡耕地面积达1 500.46 hm2, 其中:陡坡 (26~35°) 耕地1 305.21 hm2, 占86.99%;急坡 (36~45°) 耕地195.25 hm2, 占13.01%。一般坡度越大, 土壤流失率越大。

1.2 石漠化土地

印江县102 199.03 hm2林业用地及25°以上的坡耕地中 (1 500.46 hm2) , 石漠化土地6 452.81 hm2, 占6.22%。

1.2.1 林业用地。

林业用地中的石漠化土地6 448.29 hm2, 占林业用地的6.31%。 (1) 从地类分析。人工造林未成林地1 501.41 hm2, 占23.28%;封育未成林地113.51 hm2, 占1.76%;疏林地594.83 hm2, 占9.22%;火烧迹地152.11 hm2, 占2.36%;其他无立木林地2 008.67 hm2, 占31.15%;宜林地2 077.76hm2, 占32.22%。 (2) 从等级分析。轻度石漠化土地4 595.81hm2, 占71.27%;中度石漠化土地1 468.91 hm2, 占22.78%;重度石漠化土地379.94 hm2, 占5.89%;极重度石漠化土地8.15 hm2, 占0.13%。 (3) 从石漠化成因分析。石漠化的林业用地中, 按成因分:毁林开荒3.82 hm2, 占0.06%;过度放牧2 655.35 hm2, 占41.18%;过度樵采3 472.92 hm2, 占53.86%;采石7.06 hm2, 占0.11%;不适当耕作方式28.93 hm2, 占0.45%;地质原因140.16 hm2, 占2.17%;其他非人为因素140.05 hm2, 占2.18%。从石漠化成因可以看出, 造成林业用地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有过度樵采和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 占95.04%。

1.2.2 25°以上坡耕地。

(1) 从等级分析。25°以上坡耕地中的石漠化土地4.52 hm2, 占0.30%。全部为轻度石漠化土地。 (2) 从石漠化成因分析。石漠化的陡坡耕地中, 均由不适当耕作方式造成。

2 建议

2.1 对不同的石漠化区域应分别采取保护、恢复、重建、维持等措施

已有的森林资源应加大自然保护力度, 禁止乱砍乱挖, 保护野生资源;控制陡坡山地开垦种植, 对部分地区实施封山育林, 恢复天然植被;石漠化区域水、热条件好的情况下, 不能单一种植;灌木林适宜造林的区域应积极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技术结合的综合治理模式, 以林草为过渡, 形成稳定的乔木林群落, 防止石漠化的加深;应建立石漠化地区灌改乔扶持政策, 对实施灌改乔项目的区域, 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 鼓励灌改乔, 提高这些区域森林的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1]。

2.2 实现森林集约经营, 发挥林地生产力和森林三大效益

在保护和经营好公益林的前提下, 可以产业化经营森林资源, 从育种、种苗、密度、防病虫害、抚育、施肥、灌溉、采伐全环节进行配套经营。有计划地进行低产低效林改造;对土壤肥沃的低产林进行珍贵乡土树种补植;对低密度林进行补植;建立建全非木材资源质量保证体系和加工基地, 逐步形成有喀斯特地区特色的产品[1]。

2.3 加强森林防火,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全力保护林草植被

应进一步加强全县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 加大对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 提高全社会的森林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加大对森林防火工作的投入和工作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确保森林防火安全。此外, 应积极争取资金, 整合资源, 全力做好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尽快恢复林草植被的防护功能[2]。

2.4 对坡耕地及石漠化地区进行综合调查、评价

系统地开展印江县坡耕地以及石漠化过程的基础性研究, 开展坡耕地及石漠化区域土地适宜性评价, 为坡耕地及石漠化规划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制订印江县石漠化综合防治规划。要把生态恢复、扶贫开发、产业结构调整与“三农”问题的解决有效结合起来, 根据石漠化地区的社会经济基础、资源条件、区位等因素, 在总体规划指导下, 制订各石漠化区域具体的生态治理方案和产业发展规划, 提高当地的生态环境水平。

2.5 加大管理措施和力度

将石漠化防治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作为政府政务内容之一。加强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做到一手抓治理, 一手抓保护, 严格监管, 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 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加大资金及科技投入力度, 进行规模治理;加强部门间协调与合作, 石漠化防治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不是某个部门能独立完成的, 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 需要计划、财政、农业、林业、牧业、水利、土管、环保、交通等部门的通力协作;加快建立健全防治石漠化法规的建设步伐, 依法治理;在转变农业模式的同时, 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合理地开展“生态旅游”业, 充分挖掘喀斯特景观,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带动当地其他产业的蓬勃发展;将生活在重度石漠化地段的居民进行生态移民, 以利于生态环境的恢复[3,4]。

参考文献

[1]周洁敏.我国石漠化现状与防治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 2009 (3) :13-16.

[2]罗勇.麻江县喀斯特石漠化防治现状及对策[J].中国水土保, 2009 (5) :56-58.

[3]罗文生, 宋维峰, 尹义发.云南石漠化防治现状[J].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0, 22 (1) :27-30, 55.

石漠化现状 篇8

1 黄平县石漠化的现状及形成原因

1.1 石漠化现状

黄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州西北部,地处东经107°37′46″~108°11′4″、北纬26°43′39″~27°14′29″。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云寡照,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雨热同季,具有明显的季风性气候特征,县内舞阳河、平溪河、清水江(重安江)沿岸低海拔高程700 m以下地区年降雨量均在1 050 mm以下。

黄平县境内石漠化严重的清水江、舞阳河、平溪河等石灰岩地区,地处我国三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岩溶地区的东南部,缺土、缺水,其人口密度大,贫困人口多,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1996年,黄平县曾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袭击,洪水永久性损毁农田689.5 hm2,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53亿元。目前,全县有14.07万人饮水困难,石漠化地区农业生活、生产用水十分困难,当地许多村寨水井枯竭,群众饱受生态恶劣之苦。石漠化已直接危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存,是群众贫困的主要根源之一,是制约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制约因素,石漠化防治刻不容缓。

黄平县岩溶面积为998.96 km2,占县土地总面积的60.29%。岩溶面积中已经石漠化的土地面积为292.54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96%;潜在石漠化面积286.74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17.19%;无石漠化面积为419.67 k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25.16%。在石漠化土地中,轻度石漠化面积为211.2 km2,中度石漠化面积为78.02 km2,强度石漠化面积为3.32 km2,分别占县土地总面积的12.66%、4.68%、0.21%。黄平县石漠化现状具体如图1所示。

1.2 石漠化分布区域

黄平的石漠化分布呈现斑块状分布,比较集中连片的有谷陇东南部翁山村至斑鸠村,翁坪满溪村至谷陇的黄龙村,翁坪的满溪村至双山村,谷龙的板细、滚水、里场、凤山村,苗陇谷陇、黄漂的北部区域,重安镇的落裙村,黄岭村至崇仁乡的金塘村,崇仁的打羊河村至新洲镇的横坡林场,一碗水乡的东、西各一片区,浪洞乡东部毛坝村、松坪村至旧洲船坡村、白纸桥村东部,上塘白马河村,纸房乡的马转村、天平村、中寨村,永联至背猛村,大部分以中轻度石漠化为主,少部分为强度石漠化。强度石漠化主要出现在谷陇镇的滚水村、牛场村,苗陇的双下村,翁坪的满溪村、王家牌村东部以及重安的黄岭村。

1.3 石漠化形成原因分析

(1)岩性。岩溶山区的成土母岩主要为寒武系的碳酸盐岩,岩石以白云岩、灰岩为主,其中白云岩分布最广,是黄平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岩石类型。白云岩成土速度极慢,土层薄、碎屑多,土地生产力极低,利用价值不大,在其基础上形成的石漠化程度一般不强,但治理难度极大,是岩溶石漠化综合防治面临的巨大挑战。

(2)构造运动。黄平县各类构造于古生代即具雏形,在中三叠系后第三纪之前的燕山运动中地壳运动最为激烈,各类构造体系最后完成形成目前的地势地貌格局。新构造运动则使河流强烈下切,导致溪沟和河流侵蚀能力增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发生的可能性加大,黄平县内地表形态在地壳运动及大自然作用之下形成三大地形,即侵蚀构造地形、侵蚀堆积地形及侵蚀溶蚀地形。伴随陆壳抬升、清水江等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切作用强烈,水土流失动力强劲,石漠化发生的自然诱因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岩溶生态环境一旦遭受破坏,极易发生石漠化。

(3)地形地貌。黄平县属云贵高原东侧的梯状大斜坡地带,跨黔中丘原和黔东南中山低山丘陵2个地貌区,黄平县境内一般海拔在800~1 200 m,海拔在1 300 m以上的山峰有24座,多集中在西北及中南部。黄平县境内以低中山山地、低山丘陵地貌为主,约占全县总面积的84%。岩溶地区地表崎岖破碎,山多坡陡,平川坝地少。这样的地表结构不但使降水极易流失,而且也加大了降水的侵蚀能力,在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岩溶山地极易退变为荒山秃岭。

(4)岩溶生态环境本身的脆弱性。由于岩溶地区土层浅薄,土壤又多缺乏C层(母质层),石灰土具有富钙、易板结、持水力低等特点,则要求植物具有嗜钙性、耐旱性和石生性等特点。这一水土条件下的植物一般生长缓慢,而对环境变化反应极为敏感,森林生态阈值低且易退化,一旦过量采伐,极易导致石山裸露。据资料显示,岩溶山区次生林的生成长达10年左右,石漠化地区发展成乔木林地至少需要60年以上,可见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是石漠化发生和难于治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5)人为因素。石漠化发生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过度采伐森林植被和土地不合理利用等方面,历史上贵州先后遭到4次较大规模的生态破坏。第1次是20世纪20—40年代的战争年代;第2次是50年代末,“大炼钢铁”高潮使大片原始森林、次生林毁于一旦;第3次是在“文革”期间,“以粮为刚”,大搞开山造田,大肆砍伐木材;第4次是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农村经济体制变动,有关配套措施没有及时跟上,又使林木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进行的“村村通公路”工程,由于资金不足和技术措施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基本没有采取防止水土流失的措施[2]。上述因素成为石漠化日益恶化的根源。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县的农业人口的80%以上分布在岩溶地区,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活动的发展,人们对森林乱砍滥伐现象不断发生,大面积毁林开荒造成了森林的严重破坏,致使森林覆盖率锐减,也使石漠化进程加剧。同时,由于植被减少或丧失,地表的反照率增高,导致辐射净吸收量的减少和空气辐射冷却的加快,进而有可能影响到降雨和蒸发,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原有结构,使植被结构简化和旱生化,丧失对径流和土壤水的调蓄功能。由于水分缺乏而新生树木难以成活,原有森林也随之退化,裸露峰丛洼地区地表水入渗系数高达0.5~0.6,导致地表水源涵养能力极低,保水力差,导致河溪径流减少,井泉干枯,土地出现非地带性干旱,不断形成新的石山、半石山,石漠化程度不断加剧,表现为水土流失—石漠化—旱涝灾害—生态系统退化集聚性发生和恶性循环的后果。

2 生态治理措施进展

2.1 区域选择

根据石漠化程度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交通区位条件,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布置按照集中连片、分期分批、示范带动、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通过治理有助于保护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改善项目区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合理配置和布局,小流域有一定的典型性、代表性,石漠化总体上相对比较严重,人地矛盾突出,石漠化综合综合防治带有紧迫性,同时能基本代表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各种类型,潜在、轻度、中度、强度、极度强度石漠化在流域内有较为明显的分布,可实施治理内容较丰富,在小流域以外,按石漠化防治的轻重缓急和各区的特点在全县进行面上工程的合理布局。

2.2 生态治理措施

黄平县的石漠化综合防治应以小流域综合防治和生态示范区建设为前提,以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社区参与建设为基础,积极推行小流域综合防治模式、混农林牧业复合型综合防治模式、集水与节水型混农林业发展模式、“林果药粮—猪牛羊—沼(气)”模式和农村社区参与式发展模式等生态恢复模式,逐步建设成新型高效特色生态农业模式并趋于完善,提高粮食、蔬菜及经济作物产量,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林业发展,退耕还林还草,种植高产牧草和生态林,形成良性循环。

(1)林业。黄平县在过去生态建设中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成土母岩、土壤类型、土层厚度、立地条件、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度、石漠化程度和各地群众生产、耕作制度等有较大差异的情况下,因地制宜,综合治理。治理区域内母岩以白云质砂石山(碳酸岩)为主,母岩造壤能力差,成土过程缓慢,每形成1 cm厚的土壤风化壳则需要4 000~8 500年,若考虑淋溶则要1.3万~3.2万年,成土模数为45~75 t/(hm2·a),只有非喀斯特地区的1/80~1/10。因土层厚度不均,土壤资源缺乏,土壤独特的肥力性质决定了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3]。多年来的理论与生产实践中,已探索出一套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治理技术。主要原则是喀斯特石漠化过程中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策略,即生境较好的轻度退化生态系统以人工造林为主,缓坡及岩石裸露裸露率40%以下的中度退化生态系统以人工造林为主、自然恢复为辅,严重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造林为辅,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以自然恢复为主[4,5]。黄平县生态系统主要轻、中、强、度为主,极强度零星分布,面积比例小,对于立地条件差、土层瘠薄、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段采用封山育林或以人工促进封山育林为主。对天然更新比较困难的宜林荒山荒地、半石山地等进行人工造林,按小生境类型树种的适地适树小生境技术,改变以往全面砍山、炼山、见缝插针、局部整地的造林技术,以切根苗造林、容器苗补植、生根粉等提高造林成活率技术,提高土壤墒情的生境改造技术,栽针留阔,利用自然力形成针阔复层混交林技术[6,7]。根据造林技术措施及树种的生物学特性,人工造林主要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马桑、刺槐、黄荆条、火棘等,并与原生植被混交,逐步形成结构复杂、多层次、多功能的植被群落,不断增加林草植被,使石漠化得到有效治理。

(2)农业。黄平县是农业大县,“农业稳县”是黄平县的发展战略方针。石漠化地区由于山林受破坏,农田受水毁,坡上乱开挖,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因此,加强基本农田建设,将6~25°的坡耕地改为梯土,搞好小水池配套建设,恢复农田和加强中低产田土改良,提高耕地质量,是培肥地力、保持水土和产出能力的重要保证,为石漠化地区农民安居乐业、脱贫致富迈向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在农村重点推广“一池带四小”(小猪场、小果园、小菜园、小花园)为主要建设内容的生态农业联动发展模式,发展庭院经济,提高沼气的综合效益,逐步形成“养殖—沼气—种植”的良性生态循环体系,促进农村实现家居环境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和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生态家园富民建设目标。

(3)水利。以水利工程措施为重点,对石漠化地区要按照当地自然条件和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坡面雨水径流和喀斯特表层水(皮下水),有效地搞好水库山塘的建设和维修,实施小型水利工程、提灌工程、沟渠建设工程、节水集雨工程和坡面水系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如建立池管联系的微型水利系统,从而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解决干旱时节水农业的灌溉用水,达到科技措施组装配套的综合治理效果,有效地解决了农业、林业和农村生产生活用水。

(4)生态移民。对于有条件的地区进行生态移民,政府相应出台移民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生态移民,从解决农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和温饱问题入手,启动商品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实行开发式扶贫,增强当地自我发展能力,以加速经济增长为中心,把治本与治标、近期与远期利益、开发与保护结合起来,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统一起来,逐步实现以经济发展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5)旅游资源开发模式。黄平县山青水秀,景色宜人,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旅游市场定位、旅游功能定位、旅游发展目标定位及旅游产品区域组合中确定旅游资源开发的规模与力度;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促进人民群众从事旅游的服务及旅游产品的开发,降低资源消耗及对环境破坏的压力。

3 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

3.1 环境特点增加治理难度

岩溶环境的总体特征表现为脆弱性大,环境容量小,土地承载力低,抗干扰能力弱。因此,岩溶地区石漠化后的生态环境更加严酷,生境的旱生化迅速加剧,局部阴湿生境消失,水土流失越发严重;特别是多次采伐和火烧后,根系遭受损伤,萌芽再生能力降低以至消失,森林植被恢复更加困难[8]。同时,缺土是治理的最大难题,因碳酸岩风化成土速率低,水土流失导致土粒亏损和土壤贫瘠,极其不利于植物生长。水分亏缺是治理的另一个主要障碍因子。石漠化地区特有的双层结构,使水渗透强烈,常导致地表的非地带性干旱,水分亏缺表现出明显的空异质性。缺土、少水和偏碱性的环境特点使生物多样性受到限制,增加了石漠化治理的难度。

3.2 粗放经营,导致人地矛盾仍然突出

黄平县喀斯特山区土地自然结构的特征客观上形成了耕地少的现状。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加之不合理的粗放型经营方式,广种薄收,陡坡耕地数量不断增加,坡地的农地化,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原本浅薄的土壤变得更浅薄,不断加剧石漠化的恶化。

3.3 群众认识不足,观念落后

石漠化地区地处边远山区,长期贫困,居民思想守旧,观念落后。加上治理涉及面广,基层干部对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够,群众对石漠化治理缺乏信心,“等、靠、要”思想严重,致使石漠化治理难度加大。

3.4 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重视不够

一些地区盲目开荒种地、滥砍乱伐,致使资源萎缩甚至消失,水源涵养地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3.5 投入不足,治理速度缓慢

西部大开发以来,虽然国家加大了环境的治理力度,但石漠化分布地域辽阔,治理需要的时间长、治理难度大、治理投资的单价低、年度治理的投入少已成为制约石漠化治理速度的主要因素。黄平县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地方财政困难,大部分群众尚未解决温饱问题,依靠当地资金治理荒漠化难度较大。

4 建议

4.1 加强立法,依法治理

充分认清石漠化治理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提高对石漠化治理工作立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的认识。遵循立法程序,集思广益,认真研究制订急需的、基本的石漠化治理法律法规,规范权责、保障权益,为石漠化治理提供法律保障,使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理。

4.2 健全监督机制,加大执法监督

建立健全对石漠化治理工作的群众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式,丰富监督手段,增加监督途径,疏通投诉渠道,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和报刊等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工具的作用,设立投诉中心和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检举揭发各种违反生态环境建设法律法规的行为。

4.3 加大投资力度

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投资机制,坚持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集建设资金。加大国家和省级预算内基本建设、财政支农、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的使用,把石漠化综合治理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并视财力情况逐年有所增长。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事权、财权划分,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的投入做出长期安排。

4.4 出台财税政策

研究和尽快出台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目标实现的资金保障机制和财税政策,推动金融界开拓融资市场和渠道,在政府筹措一定资金的介入下,以多种形式支持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充分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9]。

4.5 稳步推进生态能源建设

在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保护的同时,政府要积极配合引导,依靠科技进步,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倡集约化经营,开展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农村“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农业建设,提倡“农村生态家园建设”,以有效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最终达到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目的。

摘要:黄平县地处我国三大生态脆弱区的西南岩溶地区的东南部,岩溶地区严重缺土、缺水,石漠化治理已迫在眉睫。该文论述了黄平县石漠化现状、形成原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石漠化生态治理措施,为保证岩溶地区植被顺向演替、生态逐步恢复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石漠化,现状,成因,治理措施,贵州黄平

参考文献

[1]王瑞江,姚长宏,蒋忠诚,等.贵州六盘水石漠化的特点、成因及防治[J].中国岩溶,2001,20(3):211-216.

[2]李阳兵,王世杰,容丽.关于喀斯特石漠化研究问题的探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3,22(2):127-132.

[3]罗林,周应书,何兴辉,等.喀斯特山地石漠化的垂直变异[J].生态学报,2009,29(1):332-336.

[4]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Ⅱ)[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7.

[5]周政贤,毛志忠,喻理飞,等.贵州石漠化退化土地及植被恢复模式[J].贵州科学,2002,20(1):1-6.

[6]朱守谦.喀斯特森林生态研究(Ⅲ)[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3.

[7]蔡秋,陈梅琳.贵州喀斯特山区环境特征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1,17(1):49-53.

[8]屠玉林.岩溶生态环境异质性特征分析[J].贵州科学,1997,15(3):176-181.

石漠化现状 篇9

重庆市南川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 地形以山为主, 地势呈东南向西北倾斜, 以湘渝公路为界, 大体构成中山、低山两大地貌, 湘渝公路以南属大娄山褶皱地带, 呈中山地貌, 以北呈丘陵低山地貌。区境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

1.1 地理位置

南川位于重庆南部, 地域在北纬28°46′~29°30′, 东经106°54′~107°27′之间。东南与贵州接壤, 东北与武隆为邻, 北接涪陵, 西连巴南、綦江和万盛, 是渝南黔北的重要交通门户。全区幅员面积2 601.92km2, 东西宽52.50km, 辖3个街道、31个乡镇, 68万人口。

1.2 地形地貌

南川处于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过渡地带, 南部属大娄山褶皱喀斯特地貌, 北部属川东平行岭低山谷区。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 最高点为金佛山风吹岭 (海拔高度为2 251m) , 最低点为骑龙乡柏林村的鱼跳 (海拔高度340m) , 相对高差达1 911 m。境内地形地貌特征:以石雷公路为界, 东南属大娄山脉西北侧, 山势高峻、切割强烈、多陡崖和峡谷, 地形成层性明显, 岩溶发育多溶洞, 山顶多在海拔1 400 m以上, 为深切低中山地貌形态;西北部具有川东“红层”地貌特征, 为海拔500~1 100m的浅切低山地貌形态;中部石雷公路沿线为海拔500~800m的低山槽坝, 多溶蚀残丘阶地。根据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差, 全区可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平坝、台地等五个地貌类型。其中:中山面积为1 057.00km2, 占幅员面积的40.6%;低山915.00km2, 占幅员面积的35.2%;丘陵168.00km2, 占幅员面积的6.4%;平坝239.00km2, 占幅员面积的9.2%;台地222.92km2, 占幅员面积的8.6%。

1.3 地质

南川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 地质构造属新华夏构造, 构造线以北、北东向明显, 并有南北向、北、北西向及部分弧形构造线。境内出露地层均为沉积岩, 除中间缺泥盆系和石炭系外, 从寒武系清虚洞组至侏罗系蓬莱镇组均有出露, 第四系沉积物零星分布于河床、洼地及陡岩山坡脚下。地质岩性多由寒武系、奥陶系、二迭系和三迭系灰岩、白云岩及志留系、侏罗系的泥页岩及砂岩组成。灰岩、白云岩在中山区面积约1 163.05km2, 占幅员面积的44.7%;泥页岩及砂岩在低山区面积约840.42km2, 占幅员面积的32.3%。

1.4 土壤

南川地带性土壤为亚热带黄壤, 受多种成土因素影响, 土壤类型多样, 分布交错。全区土壤共有5个土类8个亚类21个土属、71个土种。各类土壤所占比例和分布情况是:紫色土92 380.6hm2,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5.5%, 主要分布在海拔500~900m的低山谷坝地带;黄壤土99 388.4hm2,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38.2%, 主要分布在槽坝及东南部龙骨溪背斜的两翼;山地黄棕壤土68 423.0hm2,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6.3%, 分布在东南部海拔1 000m以上的中山台地;冲积土面积较少, 主要分布在凤咀江及大溪河两岸一、二级台地;水稻土范围极广, 遍布全区, 主要分布在紫色土区和黄壤土区的谷坝地带。

1.5 水文气象

1.5.1 气候

全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其特点是: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既无严寒又无酷暑, 四季分明, 霜寒稀少, 低日照, 多云雾, 生长期长, 随着地形高度的变化,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

1.5.2 气温

据气象局统计资料, 常年平均气温17℃, 最高年达18℃、最低年达15℃, 年际变化3℃, 极端最高气温39.8℃, 极端最低气温-5.3℃。高于10℃有效积温常年平均4 700℃。常年平均日照时数1 273h, 最高年份达1 573h, 最低年份达1 023h。年均辐射量79.67kCal/cm2。常年平均无霜期292d, 最多年为346d, 最少年为245d, 常年初霜在12月份中旬, 终止于次年2月中旬。

1.5.3 降雨

据南川气象局实测资料记载, 全区常年平均降雨量1 183mm, 最多可达1 400mm, 最少1 000mm, 降水量的年际变化400mm。降雨特点是从南到北逐渐减少。变幅约1.2倍, 5~10月份降雨量占全年76%左右, 尤以5、6月份降雨较为集中, 降雨量占全年的32%, 自7月份开始, 降雨逐月减少, 1、2月份降雨量30~40mm, 占全年总量的3%, 因而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水补给量具有极大的影响。

1.6 水资源概况

南川有大小河流56条, 均属长江水系, 主要河流有26条, 多发源于金佛山, 河流成树枝状分布全境, 河谷狭窄, 沿途多险滩急流, 水资源总量21.3亿m3, 年地表产水量18.87亿m3。

1.7 矿产资源

本区矿藏资源种类繁多, 分布广, 现已探明的矿藏有:煤炭20 507.92万t, 主要分布在石雷公路沿线, 年开采量在168万t左右;已探明铝土矿储量2 601.21万t, 主要分布在金佛山、柏枝山、鱼泉等地;硫铁矿储量10 357.7万t, 主要分布在煤层顶底板, 宜与煤结合开发;另外还有铁矿、石英砂、大理石、石灰石、含钾岩石、耐火粘土、锂、镓、铀、锗、水晶石等以及稀土元素和零星矿产。

2 南川区石漠化土地现状及分布情况

2.1 南川区石漠化土地现状

南川区全区岩溶面积1 226.04km2, 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47.1%。其中石漠化面积170.03km2, 占岩溶面积的13.9%;潜在石漠化面积739.21km2, 占岩溶面积的60.3%;非石漠化面积316.8km2, 占岩溶面积的25.8%。

南川区石漠化土地中, 轻度石漠化面积45.89km2, 占石漠化面积的26.9%;中度石漠化面积119.42km2, 占70.2%;重度石漠化面积4.63km2, 占2.9%。按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耕地108.29km2, 占石漠化面积的63.8%;林地57.77km2, 占33.9%;未利用地3.97km2, 占2.3%。

2.2 南川区石漠化土地分布情况

受全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的影响, 南川岩溶地区石漠化主要集中分布在湘渝公路两侧以及南部中山区域, 涉及东城、西城、南城等街道办事处, 南平、水江、三泉、金山、山王坪、头渡等镇。总体看来, 南川石漠化土地分布相对集中, 连片发展, 尤其在中山地貌区域表现尤为突出, 是重庆渝东南低中山石漠化区的典型代表。

3 南川区石漠化土地形成原因

3.1 自然因素

3.1.1 地质构造

南川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 碳酸盐岩广泛出露, 受气温雨量、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气候和地质作用, 由喀斯特作用造成地貌发育。这是南川岩溶地区易石漠化的背景和基本原因之一。

3.1.2 地形地貌

南川地形以山为主, 中山区域接近全区一半面积, 形成谷、坝、沟、岭交错地形, 背向斜成山, 两翼较弱成谷, 岭谷相间, 由于山高坡陡、地表破碎, 加之溪河密布, 有利于喀斯特发育。

3.1.3 气候条件

南川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其特点是:气候温和, 雨量充沛, 既无严寒又无酷暑, 低日照, 多云雾, 随着地形高度的变化, 气候垂直差异明显。由于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 加速了喀斯特发育, 为石漠化的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

3.1.4 自然灾害

由于南川区降雨充沛, 时空分布不均, 降雨集中且强度大, 常年平均降雨量1 183mm;5~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6%;5、6月降雨更为集中, 占全年雨量的32%, 径流冲刷地面土壤, 加剧了岩溶地区水土流失, 也促使石漠化的发生发展。

3.2 人为因素

3.2.1 陡坡开垦

受地形地貌的限制, 与全区丘陵地带比较, 岩溶地区耕地资源匮乏, 人地矛盾突出, 当地群众长期开垦陡坡耕地, 顺坡耕种, 重用轻养, 导致水土流失严重, 是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

3.2.2 不合理开发建设

南川矿藏资源丰富, 尤其以煤炭、铝土矿最为突出, 由于盲目采矿等生产活动, 破坏林草植被, 引起岩石裸露和强烈的水土流失, 导致土地石漠化。

3.2.3 过度樵采

岩溶地区薪柴使用比重高, 樵采使植物群落退化, 生态系统脆弱, 土壤侵蚀加快, 植被恢复难度逐年增大, 进一步加剧了石漠化。

4 石漠化土地的危害

4.1 破坏土地资源, 降低土地质量, 造成农业减产减收

石漠化最直接的后果是造成土地资源的损失与破坏, 由于水土流失, 大量的地表土被侵蚀、剥离、冲刷和移走, 致使土层变薄, 土壤养分含量降低, 有机质含量减少, 物理性状恶化, 质地变粗, 熟土变生土, 厚土变薄土, 薄土变成光石板, 逐步由壤土向砾质土演化, 土壤质量和潜在生产能力下降, 土地面积逐年减少, 必然导致农作物减产减收。

4.2 淤塞河道和水利工程, 降低工程效益, 缩短工程寿命

在丘陵山区, 水土流失所产生的泥沙随地表径流流入溪沟、河道、塘库、渠堰和其他水利工程, 并产生大量泥沙淤积, 不仅减少了水利工程的容量和溪河泄洪断面, 降低调洪能力, 影响其效益, 还将缩短工程寿命。

4.3 限制人类生存发展空间

石漠化导致土壤养分流失, 土层变薄, 岩石逐渐裸露, 使耕地资源逐年减少, 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降低了土地人口承载能力。

4.4 导致自然灾害频发

石漠化引起更严重的水土流失, 降低植被覆盖率, 成为洪灾、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的诱因之一。

4.5 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

由于土地贫瘠, 土地产出率低下, 石漠化已成为南川岩溶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5 过去的治理效果

南川区岩溶地分布广泛, 石漠化现象十分严重。2012年重庆市发改委批准南川区启动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获批试点区县后, 全区按照国家有关部委和市级相关部门的安排, 成立了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并在区发改委牵头下, 林业局、水务局、农委等部门通力协作配合, 组织林业、农业、水利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治理区现场指导, 按照“防、治、保”的治理思路, 先后在石钟溪、九龙沟、木渡河、福南桥等小流域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全面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小型水利水保等综合措施, 并落实到山头地块, 实现彻底治理、一次完成、永久受益。通过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 全区目前治理岩溶面积4 294hm2。同时, 南川区强调统筹安排, 多管齐下, 近几年来, 在岩溶地区同步实施天保、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等各类生态工程, 造林绿化速度进一步加快, 森林资源特别是天然林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石漠化土地恶化趋势得到遏止, 水土流失大大减少,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由于采取综合措施, 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凸显。通过种植防护林、经济林, 项目区流域内年增产值200多万元, 石漠化地区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通过坡改梯、新建田间生产道路等工程的实施, 提高了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亩可增产80kg, 农民增产增收效果显著;通过山坪塘整治、排灌沟渠、蓄水池等水利工程的实施, 让项目区群众直接参与工程建设, 增加农民就业, 获取劳务报酬, 增加了收入。在石漠化治理工程中, 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通过不断摸索和尝试, 逐步总结出先进的治理模式, 为今后大面积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阐述了重庆市南川区石漠化土地现状, 分析了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形成原因及对农业生产、水利工程、地质灾害、经济发展、人类生活等方面的危害性, 总结了前期的治理措施和治理效果, 为今后的规模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川区石漠化土地,现状成因,危害治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杰易, 申明亮, 易思荣.重庆南川石漠化山地现状调查与防治对策[J].安微农业科学, 2009, 37 (1) :357~358.

[2]龙永光, 宋林.黔东南石漠化治理主要植物种选择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7) :330~332.

[3]郑红雷, 谢世友, 夏凯.重庆南川石漠化及对策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5 (1) :197~201.

[4]吴协保, 孙继霖, 林琼.我国西南岩溶石漠化土地生态建设分区治理思路与途径探讨[J].中国岩溶, 2009, 28 (4) :391~396.

[5]解天.从广西土地石漠化成因谈防治对策[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2007:33~34, 43.

[6]袁春, 周常萍, 童立强.贵州土地石漠化的形成原因及其治理对策[J].现代地质, 2003, 17 (2) :181~185.

石漠化现状 篇10

1 永善县岩溶山地分布特征

1.1 地域分布特征

县内岩溶山地主要分布五莲峰山脉两侧, 垂直分布海拔340~3100m, 水平分布大致呈南北向, 与境内主要河流走向平行。

1.2 地类分布特征

全县石漠化土地中, 林业用地面积152143.6hm2, 非林业用地面积126756.4 hm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59093.8hm2, 疏林地43.9hm2, 灌木林地57911.1hm2, 未成林造林地2934.9 hm2, 苗圃地3.1 hm2, 无立木林地12440.1hm2, 宜林地19716.7hm2。

2 石漠化成因

通过第二次石漠化监测数据表明:导致永善县石漠化土地形成的直接原因是人为活动。因人口过快增长, 以土地为主的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超负荷。人们为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大量毁林毁草开荒, 甚至陡坡开垦, 顺坡开墒种植;高寒山区的乡、村搞轮耕撂荒, 过度放牧, 使本身植被就差的地区雪上加霜, 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和土壤严重流失, 基岩大面积裸露形成石漠化。其次, 永善县是个贫煤县, 燃料十分紧缺, 当地居民以农作物秸秆和柴禾作燃料, 林草植被严重过伐, 植被破坏严重。再次, 对水保设施的建设性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脆弱, 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水土流失严重, 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 频急;一些矿山、采砂场、砖厂、道路等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 对周围植被造成破坏, 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

3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建议

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溪洛渡电站建设的有利时机, 围绕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以控制水土流失、遏制石漠化发展, 改善生态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提高土地的产出率, 降低人类生活对耕地扩张的依赖为宗旨, 以造林育林培育森林资源、培育名特优农副产业、土地整治与水土保持、有效开发利用水资源, 解决农村生产生活用水困难、节水灌溉、乡村交通、微水电、沼气池、人工种草等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为主要手段, 统一规划、综合协调、多方配合、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坚持石漠化综合治理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开发、农民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3.1 摸清家底

深入开展石漠化的监测调查, 摸清家底, 为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根据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统一规划, 分类指导, 分期实施, 综合治理。

3.2 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的投入

对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 封闭运行。同时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整合各种项目资金参与石漠化综合治理建设。

3.3 多措并举

从实际出发, 因地制宜, 突出重点, 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艺措施相互配套, 综合治理, 控制水土流失, 从而有效地遏制石漠化程度加剧的趋势。

3.4 加大退耕还林力度

对25°以上的陡坡耕地, 采取防护林、经济林一起上, 多种经营, 以短养长, 以经济效益促进生态效益的良性循环。

3.5 综合治理

以大流域重点治理为骨干, 以小流域项目治理为单元, 林、草、退配套为骨架, 改土治水, 改善交通条件, 大力开展能源建设, 尽量降低人为因素对林草植被的破坏。

3.6 实施生态移民

把居住在石漠化地区, 受滑坡、泥石流严重威胁的群众转移安置到具有安全保障、生存条件相对较好、有一定后续发展潜力的地区居住, 从而达到减少地质灾害威胁, 减轻石漠化地区人口、牲畜负载, 使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条件逐步得到恢复。统一协调, 制定综合、统一、科学的石漠化防治方案。

3.7 石漠化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 必须正确处理好“防”与“治”的关系

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造林技术研究 篇11

【关键词】石漠化;治理;造林技术

1 石漠化的概念

石漠化现象已经成为石灰岩溶地区严重的环境和社会经济问题,备受各界的广泛关注。所谓石漠化就是石质荒漠化土地的简称,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下,受人为活动的干扰,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和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2 石漠化成因

石漠化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与环境、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各种复杂的自然、生物、政治、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虽然促成石漠化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首先是石山岩溶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其次是脆弱的生态环境下超出允许范围的人类活动。

由于石山地区土少石多,土层浅薄、干燥,许多植物都难以生长,石山植物生长慢,石灰岩溶地区人民并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石山植被资源,一直以来采用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传统经营方式,长期在石山上开荒、放牧、打柴、开山取石,致使石山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岩石裸露,土壤被严重侵蚀,土层浅薄、干燥,保水、保肥性能差,水土流失加剧,农业产量低而不稳,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人民生活极端贫困。而石山区人民为了生存和摆脱贫困,又把目光投向了石山,从而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严重石漠化的产生。

3 主要造林技术措施

石灰岩溶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决定了石山造林有别于常规造林,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石山造林技术措施。

3.1 树种选择

石山地区造林是石漠化治理见效最快的途径,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是石山造林成功的关键。此外,在立地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的山坡地,选择当地名、特、优的竹、藤、经济林、果等营造生态经济型林,可在实现生态效益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从而为石山区人民实现脱贫致富创造条件。

3.2 培育壮苗

苗木质量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明显,把好苗木关,是石山造林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首先要严把种子关,应强调选用良种育苗,种子要粒大、饱满、无病虫害,并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播种;其次,把好苗木管理关,种子发芽后要精细管理,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及时调整苗木密度,适时施肥,保证苗木在合适的密度下健康生长。同时,造林前一定要炼苗,以增强苗木适应恶劣环境的能力,提高造林成活率。

3.3 确定合适的苗龄

苗龄与造林成活率关系密切,苗龄太小,苗木过于弱小,抵御恶劣环境条件的能力差,造林成活率低;苗龄太长,苗木过大,不仅加大了造林难度,而且,苗木蒸腾作用增加,需要水分多,根系受伤严重,恢复困难,同样导致成活率不高,所以,应针对不同树种的特点,确定合适的苗龄,一般苗龄以1~1.5年为宜。

3.4 采用非常规方法整地造林

由于石灰岩溶地区土壤的特殊性,石漠化治理也必须采取特殊的方式。首先,造林整地不能炼山,并应尽可能保留石山上的原生植被。原生植被不仅能给新造林起到遮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作用,也能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而且能为今后形成多树种立体混交林奠定基础。其次,适当控制密度,过密不仅大量破坏原生植被,而且对今后的林木生长也不利,过疏则造林效果不好,甚至达不到造林效果。因此,造林密度应控制在900~1 050株/hm2为宜,且密度不能强求一致,只能采取“见缝插针”的方式,造林苗木最好都能用营养袋苗,如有困难,也应采取营养苗、裸根苗、种子直播并举的技术路线,根据石山土壤情况, 在土层相对较厚,并能保持相当水量的地方,采用裸根苗;在土层较薄,保水量少的地段,采用营养袋苗;而在石缝、石隙,采用种子直播。再次,必须掌握好造林时机,2~3月为造林定植的适宜季节,选择在阴雨天,且定植坑已经湿透时造林。苗木定植后,在定植坑面盖上杂草、枯枝或小石块,有条件的最好能盖上薄膜,这样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造林成活率。

3.5 实行封山

森林植被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而封山育林是恢复和建设植被最省钱、省工的办法。封山育林就是以封禁为手段,利用林木天然更新能力、植物群落自然演替规律,使疏林、灌木林、散生木林、荒山等林业用地自然成林。封山育林形成的森林结构是由乔木、灌木、草本组成的立体结构,其根系也在地下组成立体结构,深根、浅根合理分布于不同的土层,能充分利用不同土层中的水分和养分,故有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从而,能提高石山岩溶地区植被的覆盖度,而且,封山形成的林分生态功能最全、生态效益最高。

石山岩溶地区植物资源本来就贫乏,人畜活动频繁,人畜的活动不仅对石山区原生植被造成严重破坏,而且也严重影响石山造林的成活及生长,因此,不论是造林区,还是封山育林区,都应该严格实行封山,严禁在封山区内放牧、打柴、开垦、采石等。只有真正实现了封山,才能达到石山岩溶地区造林绿化和封山育林的效果,才有利于石山植被的恢复与生长,才能不断提高石山造林区的植被覆盖率,才能最终实现石山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重建的目标。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见,石灰岩溶地区进行石漠化治理,最终实现生态重建,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全民重视,技术措施科学,方法到位,恢复石山植被,重建石灰岩溶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石灰岩溶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经营,并最终将其建设成秀美山川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参考文献

[1]梁仕生,陆志星.岩溶地区石山造林绿化刻不容缓.广西林业,2000(3):16.

[2]蔡延松.西部开发生态为本.世界林业研究,2000,13(2):1~2.

作者简介:

石漠化现状 篇12

关键词: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现状,机遇,对策,贵州毕节,七星关区

毕节市七星关区地处我国西南部, 云贵高原向东部低山倾斜的斜坡地带, 有一块石漠化区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26.45%, 区域地质错综复杂, 背斜成山, 向斜成河, 具有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形破碎、起伏急剧并兼有岩溶发育的地貌景观。解放初期, 七星关区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在大跃进、农业学大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社会背景下, 森林砍伐严重, 加之区内人口剧增, 过度开垦使森林覆盖率一度降至5%, 导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影响。

改革开放开放以后, 特别是毕节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建立以来, 七星关区把“加强生态建设, 再造秀美山川”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发展目标, 相继实施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江源生态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工程, 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 治理石漠化危害, 恢复重建岩溶地区生态却非朝夕之功。

1 七星关区石漠化及治理现状

毕节市七星关区处于岩溶发育、类型齐全、分布面积最大的云、贵、川3个省交界处, 岩溶面积237 808.00 hm2, 占69.69%。潜在石漠化面积100 254.00 hm2, 石漠化面积90 253.00 hm2, 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29.38%、26.45%。境内以轻度和中度石漠化为主, 分别为56 821.00、26 577.00 hm2, 分别占总面积的16.65%、7.79%;强度石漠化面积较小, 为6 855.00 hm2, 占总面积的2.01%[1]。土地的石漠化涉及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危害严重, 影响深远。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全区结合“消灭宜林荒山”和绿化达标活动, 对部分石漠化土地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进行治理, 2008—2011年结合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治理岩溶面积196.56 km2, 治理石漠化面积53.44 km2, 植被建设和保护5 028.5 hm2。与试验区建立之初相比, 全区森林面积从42 516 hm2上升至104 973.66 hm2, 增加了62 457.66hm2;森林覆盖率从12.46%上升至30.76%, 提高了18.30个百分点。此外, 利用中央财政拨付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 全区共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有林场2个, 总面积7 698 hm2[1]。

2 石漠化治理及岩溶地区生态恢复的历史机遇

2.1 国家重视石漠化综合治理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国发2号文件将做好石漠化综合治理明确规定为贵州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规划。

2.2 贵州省实施“三位一体”规划

贵州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已经获国务院批准, 并由国家发改委行文组织实施。对石漠化的治理, 国家计划投资253亿元用于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草地建设和草食畜牧业发展、基本农田建设及配套设施工程。规划的实施将显著增加林地面积和森林面积, 为林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2.3 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

按照“两年明显变化、五年大见成效、十年实现跨越”的发展目标, 到2015年, 毕节试验区计划全面完成13.33万hm2坡耕地生态建设任务, 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以上, 城镇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对推进试验区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经济林, 走生态产业化发展道路, 闯出一条林种合理布局、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新路子具有重要意义。

3 石漠化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3.1 人口基数大, 土地总量不足

七星关区总人口达141.5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120.77万人, 占总人口的85.31%。人口密度高达415人/km2, 为全国的2.93倍、贵州省的1.88倍, 大大高于全国和贵州省平均水平。人口基数大, 土地总量却不足。人均土地资源仅0.24 hm2, 人均耕地资源仅0.099 hm2, 人均林地资源仅0.098 hm2, 人均森林仅0.074 hm2。人口多、密度大, 人口、土地、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

3.2 农村贫困面大, 贫困程度深

七星关区是云贵川交界的边远岩溶山区, 农业贫困人口19.92万人, 占总人口的14.07%, 占农业人口的16.15%, 远远高于全省6.18%的平均水平[1]。在大部分贫困地区, 由于耕地减少、地力下降、收入降低, 毁林开垦现象严重, 石漠化治理面临严峻挑战[2]。

3.3 资金投入不足, 石漠化治理难度大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林业的投入虽然有较大幅度增加, 但地方政府每年投入林业的资金仍然较少, 现有林地保护资金基本依赖天然林保护工程、石漠化综合治理等专项资金。林业部门管护责任大、经济来源少、经济包袱重, 抓好治理工作举步维艰。

3.4 对现有林地的保护与利用缺乏规划约束, 管理水平不高

虽然《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的职责, 但一直没有得到实行, 林地管理无法做到统筹规划、定量控制、定额使用、科学管理, 更加无法做到突出重点、分类使用、提高效益。由于缺少统一规划, 林地保护利用存在顾此失彼, 不合理的征收、征用林地, 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事件时有发生。

4 石漠化治理对策

岩溶地区石漠化土地的不断扩大和程度的加剧, 不仅成了全区生态环境改善的瓶颈, 而且严重影响全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居民的安居乐业, 因此加快岩溶地区石漠化的治理刻不容缓。

4.1 坚持保护与治理并重的原则

加强岩溶地区非石漠化土地的开发管理, 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石漠化的防治要从源头上抓起,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做到一手抓治理, 扩大林草植被;一手抓保护, 严格监管, 依法保护好现有林草植被, 防止产生新的石漠化土地。

4.2 选择适宜树种

七星关区生物资源丰富, 适宜治理石漠化树种较多。但是在恢复植被时必须考虑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因此, 在立地条件较差、坡度较大、水土流失隐患等级较高的地段规划营造生态公益林。在立地条件较好、地势较平坦的山坡地, 选择名、特、优的药、果等树种营造生态经济林[3]。树种选择中, 宜选择抗逆性强, 且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树种, 如金银花、核桃、板栗、刺槐、花椒等。

4.3 强化石漠化检测队伍建设

将石漠化治理工作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监测体系, 实施动态监测[4], 实行5年为1个周期的监测制度, 定期监测、掌握石漠化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 及时对防治工作进展及其成效作出客观评价, 为防治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5,6,7]。

4.4 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

注重对具有森林景观效益的旅游、休闲等功能的挖掘利用。七星关区属典型的岩溶地貌, 不仅有奇山异峰、怪石幽洞的地貌景观, 还有清流飞瀑的水域风光, 应充分挖掘其林地潜能, 使森林旅游和人文旅游与林地保护有机结合起来[8]。

参考文献

[1]贵州省毕节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 (2010-2020) [S].毕节:毕节市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 2011.

[2]苏迪.贵州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32) :15856-15857.

[3]聂朝俊, 罗扬.浅谈贵州省石漠化治理的基本思路和对策[J].贵州林业科技, 2003, 31 (3) :61-64.

[4]宋林.关于贵州省石漠化治理的理性思考[J].贵州林业科技, 2012, 40 (3) :58-61.

[5]李安定, 祝小科, 喻理飞, 等.罗甸县喀斯特石漠化现状及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07 (12) :67-69.

[6]曾敏, 王初荣.钟山区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浅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07 (1) :177-180.

[7]蒋忠诚, 曹建华, 杨德生, 等.西南岩溶石漠化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1) :40-45.

上一篇:新闻记者的观察艺术下一篇:最佳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