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2024-07-22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共8篇)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篇1

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研究综述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生态地质背景基础上叠加了人类活动而出现的.西南地区的石漠化面积现仍约以2 500 km2/a的速度进一步扩大.石漠化的生态治理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在人为作用的干扰下,使这种逆向演替转变为顺向演替.石漠化治理思路设计的`科学性、战略性、可行性决定了最后石漠化的治理结果.在喀斯特石漠化的治理中,要根据不同岩溶环境类型区及石漠化发育的不同程度和不同山地的立地条件,针对其特点,选择多种途径,运用恰当的恢复技术,制定出具体的开发治理措施,实行规模治理,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促进石漠化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

作 者:王建锋 谢世友 Wang Jianfeng Xie Shiyou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400715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33(11)分类号:X171.4关键词:喀斯特石漠化 成因机理 治理思路 恢复措施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篇2

1 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基本理解

石漠化就是石质荒漠化土地的简称, 是指在亚热带湿润地区喀斯特极其发育的自然环境下, 受人为活动的干扰, 造成植被严重破坏和土壤严重侵蚀, 基岩大面积裸露, 地表呈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

2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巨大危害

(1) 石漠化会让耕地越来越少, 进而使人们生活更加贫困。假如没有耕地, 当地居民就不能种植粮食或者其它农作物, 生产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人们的基本生活就无法保证。据统计, 在我国南方一个省市的28个贫困县里有23个是居住在了石山地区, 所以石漠化会给人们生活带来极大困扰, 带给他们的将是贫困。 (2) 石漠化会让原来的环境遭到破坏, 还会导致自然灾害的产生。原来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以后, 经常导致自然灾害发生, 让人民群众的生命以及财产受到威胁。比如, 在20世纪末, 我国南方的多个省份的近50个县区因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造成120多亿的损失费用。甚至于有些洪涝灾害严重的地区, 根本就无法让人们继续生存, 最后搬走远离家乡。 (3) 石漠化还会让水土流失更加严重, 接着导致一些水利工程无法正常进行。沙漠化会破坏原有环境, 让土壤流失, 河水含沙量增加, 进而影响水库甚至周围的水利发电设备无法正常运行。

3 针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的探究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危害严重, 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已经是刻不容缓, 下面提出了几点综合治理的策略, 并且对造林技术做了具体探讨。

首先, 国家以及政府给予政策支持和重视。国家政府要高度重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问题, 而且要对其整体分析、认清楚形势, 深刻认识到石山的绿化不是一朝一夕的, 需要长期坚持, 任重道远, 而且需要及时有效治理。其次, 多渠道筹集资金, 增加单位面积治理单价。当前石漠化综合治理标准为50万元/km2, 这样的投入还远远不够, 若要实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有效治理, 完成这个长期的过程, 还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而居住在喀斯特地区的基本都是贫困居民, 要依靠他们投入资金是不大现实的, 这就要求国家、政府、以及工作人员发动群众的力量, 向多个渠道筹集资金, 增加单位面积的投入标准, 来给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提供资金支持。另外, 加大宣传力度, 让广大群众有石漠化治理的意识。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综合治理是一个复杂而且涉及较广泛的工程, 需要发动群众的力量, 加大宣传的力度, 让每个人都有石漠化治理的意识, 并且参与进来。最后, 合理植树造林, 提高造林技术, 是石漠化综合治理一项重要的其它措施不可替代的生物技术措施。同时又是农业、林业生产中具有重大生产意义的生产措施, 是一项产业措施。

(1) 对现有的植被加以保护。原来在石山中已经生长的植被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生长环境艰苦, 能够在土壤层稀薄、而且谈不上肥沃的石缝中生存的植物有着较强的生存能力, 如果他们遭到破坏, 就很难再种植。所以, 保护好现有的植被才是首要任务。 (2) 树种选择是造林成败的关键。选择合适的树种, 营造合适的林种。众所周知, 不同品种的树木的生长环境是不同的, 有的生命力顽强, 比如松树、柏树等;有的却禁不起风吹雨打。所以, 选择合适的、生命力顽强的树木种子对于植树造林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但是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树木的种类不能过于单一, 要多样化。推荐选择造林树种:柏木、桤木、酸枣、柳杉等树种。 (3) 精心培养健壮的树苗。树苗的健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树木是否能够成活。所以, 对于树苗一定做好把关, 以提高成活率, 选用1年生苗木, 采取随取随栽, 推广使用保水剂、生根粉等造林技术。培养专门的植树造林工作人员, 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而且要根据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区域种植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树木。 (4) 实行封山育林, 这种方式见效快、投入低、收益大, 可形成复层混交林, 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摘要:自从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问题越来越深受人们关注。石漠化的综合治理不仅可以对原有的水文、土地资源进行保护, 还可以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阐述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现状以及其危害, 结合作者近年来石漠化综合治理的经验提出了一些综合治理的方法, 并且对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造林技术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篇3

[关键词]喀斯特旅游;石漠化;生态环境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高原喀斯特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3.8%,是“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_。

一、贵州喀斯特旅游生态环境现状

由于贵州特殊的气候、地质和水文等因素,经喀斯特作用的地区常常是山水奇特、风光秀丽、奇峰异洞、瑰丽多姿,再结合当地宝贵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其人文景观,往往成为独特诱人的旅游目的地。

(一)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现状

贵州作为我国旅游资源富省之一,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历史古迹、气候资源禀赋独特,“多彩贵州”日益彰显出特有的优势和潜力。喀斯特资源的特征及對旅游的影响有如下方面:

1.美学特征与旅游美学。喀斯特旅游资源的美学特征在于它主体的特征,奇形怪状的石头、雄伟壮观的峰林、深邃莫测的洞穴、千姿百态瀑布、诗情画意的森林等与游客心灵深处交融在一起,让游客从不从方向、不同心态、不同背景下對喀斯特景观产生不同的感受。

2.科学特征与科研旅游。贵州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是地理科学研究的最为理想的地区,大面积强烈的喀斯特侵蚀地貌吸引了大批中外科研队伍来此考察,进而带动科研旅游的发展。

3.生活特征与生态旅游。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特点影响着人类生活居住习俗。喀斯特生活区使人们對土地类型、自然规律、气候变化等因素有了经验性理解和掌握,人们依据经验對自然地理环境进行改造,进而生产生活。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人与自然互相协调、相互影响,保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也促使了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以石漠化为主的生态环境灾害

“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石漠化”并称为我国三大生态环境灾害,同时也是制约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大的生态环境问题。贵州全省95%的县(市、区)有喀斯特石漠化分布,目前石漠化程度相当严重,已达到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据2007年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遥感调查结果显示:喀斯特出露面积达109084.58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1.92%,石漠化面积达37597.36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21.34%,其中轻度石漠化面积22155.76km2,占全省总面积的12.58%;中度石漠化面积10868.95km2,占全省总面积的6.17%;强度石漠化面积3715.41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11%;极强度石漠化面积857.24km2,占全省总面积的0.49%。在一些石漠化地区具有最典型的一类脆弱生态环境和复杂的人地生态系统,出现许多严峻的环境问题和经济问题,在全国和世界喀斯特及贫困区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人口的严重超载,毁林开荒,水土流失,农村经济十分落后且发展困难,农民贫困。一些石漠化地区“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成为中国农村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旅游产业的发展往往以地区经济和地理环境为依托,强大的经济实力以及良好的地理环境会促进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而落后的经济以及恶劣的生态环境会制约旅游产业的发展。贵州喀斯特地区石漠化首先直接导致地理环境的脆弱性,进而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

二、喀斯特旅游发展是石漠化治理的客观需要

旅游产业又被称为“无烟产业”或“绿色产业”,因为旅游产业的营销和利润的增长不是以资源或环境作为代价,旅游是一个具有经济功能又有资源环境保护功能的产业,把旅游开发作为石漠化治理中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开发理念,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石漠化景观价值转变,增加居民收入及改善人居环境,从而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而这种投入一产出方式正好符合治理石漠化的客观需要,为解决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1.经济发展的需要。旅游行业是一种关联度很强的行业,旅游与酒店住宿行业、饭店餐饮行业、客运交通行业以及旅游景区等很多行业密不可分。据有关专家分析,旅游业每直接收入1元,相关行业就可增收4.3元,旅游业每就业1人,就可为相关行业创造5个就业职位。因此,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人们在保护好当地生态的同时,可以进行无污染的旅游开发,改变当地经济发展的封闭模式,有助于贵州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加快非农化和城镇化进程,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使贵州经济融入全国经济的大环境。

2.环境保护的需要。石漠化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造成的。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耕地面积稀少,粗放型经济为主,人们生活困难。为满足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获得经济效益,人们过度的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并且毁林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森林面积锐减,植被被破坏,石漠化面积增大。为了严格控制并有效治理石漠化,发展旅游成为保护环境和治理石漠化的一种重要途径。

3.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石漠化地区引进旅游开发,不仅能有效利用闲置浪费的自然资源,实现自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而且能从生态建设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互利共进出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设计特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旅游活动让游客参与到生态保护及社区发展中来,促进石漠化地区生态修复,一方面为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另—方面为石漠化治理作出了重大贡献。

总之,喀斯特旅游的开发和发展不仅给当地注入了新鲜的经济血液,也加强了当地居民對改善生态环境的意识,改变了人们只知道一贯索取自然资源的态度,最终使得人地矛盾得到和谐解决,并逐渐走入良性循环的发展状态,最重要的是取得了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的双赢。

nlc202309040208

三、旅游发展的制约条件以及石漠化治理的常规手段

(一)限制性因素

1.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上停留于商业价值层面。贵州省情欠发达欠开发,喀斯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停留在商业价值的开发层面。为了进一步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政府加大力度招商引资,许多景区的管理经营权掌握在开发商手中,而许多开发商只注重所创造的利润,而忽视對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例如在喀斯特洞穴中滥用灯光效果、肆意在景区中修公路以及房屋、超负荷地接待游客等。

2.旅游管理体系不够完善。旅游景区应该配有专业人员,并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景区制度进行管理。许多景区放任游客随意踩踏景观植物、损毁形美的喀斯特石头,并且允许机动船只在湖泊河流中航行等,这些行为不但有损旅游景观的原生性,而且可能导致不可再生旅游资源的破坏。另外,政府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景区管理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3.喀斯特旅游资源的整合水平较低。贵州旅游资源主要以自然观光型为主,呈现出景区资源单一,发展独立,区域间缺乏互补及旅游资源的综合性。相同的旅游内容在多处旅游景点出现,这将导致景区为了自身利益而相互贬低、各自夸耀、相互排斥,甚至打“价格仗”,形成恶性竞争。从长远利益看,各旅游区应相互依托、相互补充、旅游市场和客源共享,实现区域间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才能获得最大效益。

(二)石漠化治理的常规手段

早在九五、十五期间政府已开展了一系列针對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工作。为加快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工作,“十一五”期间在贵州安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做好55个县(市、区)的试点工作,“十二五”国家规划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并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在全国选择100个示范县实施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进一步探索石漠化治理经验和成效。贵州师范大学在石漠化治理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并总结出了九大石漠化治理模式,主要有: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农业主导型、石漠化封山育林与生态修复型、石漠化人工造林与林产业主导型、石漠化草地建设与生态畜牧业主导型、石漠化水土保持与基本农田建设主导型、喀斯特水资源开发与灌溉农业主导型、农村能源建设与庭院经济主导型、喀斯特生态移民与自然恢复主导型、喀斯特旅游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主导型等。

四、旅游发展与石漠化治理共赢模式的建立

在景观独特、类型多样,文化浓郁、保存完整的石漠化地区,按照产业结构优化、旅游开发与石漠化治理协调发展的思路,可以培植观赏林木,挖掘文化内涵、完善旅游设施,建立以“旅游生态经济”为核心的喀斯特资源利用与生态旅游导向型模式,促进景观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从而达到石漠化治理的效果。

1.共赢模式建立的基本条件

喀斯特地貌构成了石漠化形成的自然背景,独特的喀斯特形态是构成区域旅游景观的基本骨架和重要的自然资源。石漠化景观类型的多样性在一些地区由于地表地下独特结构,具有很好的组合形式,结合古朴浓郁、保存完整的少数民族风情,形成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景区,为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基本条件。

2.共赢模式形成的理论依据

综合考虑石漠化地区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石漠化程度等因素,以充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和提升旅游价值为取向,转变和调整石漠化地区的产业结构,形成生态建设效益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石漠化治理方式。對于那些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或生态文化积淀地的治理区,应加强生态恢复和重建,开发利用现有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发展旅游资源及市场,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农民增收,减少农民對耕地的依赖,使石漠化地区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打造一条把石漠化治理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开发导向型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

3.共赢模式实现的技术路径

结合石漠化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洞穴、峡谷、石林等自然风景及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可发展洞穴探险、峡谷漂流、民族风情等旅游项目,充分利用群众對旅游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契机,通过营造林草植被對旅游景区石漠化进行治理。在石漠化耕地上种植既有观赏价值又具有经济效益的经济林木;在石山和半石山土地上种植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常青乔、灌、草、藤、花等植物;在景区范围内种植桃、李、樱桃、藤蔓等观花。—方面保护了自然景观,另一方面又以自然生态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使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加快副产业的形成,提高群众经济收益,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减少對石漠化土地的过度依赖,从而形成良性生态恢复和产业发展循环。根据旅游规划原则,还需加大對旅游区设施设备的完善力度,改善交通条件,设立环保机制等,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以生态旅游为导向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在拥有较好的自然旅游资源禀赋、独特的石漠化景观或生态文化积淀,尤其在有国家级或省级风景名胜区依托的石漠化地区都可以推入将旅游产业与生态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协调发展、整体优化,以谋求旅游产业发展效益最大化;同时旅游产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区域第三产业发展,以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把石漠化治理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地方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篇4

“中国南方喀斯特”生态敏感度高,抗干扰能力弱,遭受破坏后生态系统很难恢复 中国的碳酸盐岩分布总面积约有130万km2,约

占全国总面积的13.5%。被埋藏于地下的则更为广泛,有的地区累计厚度可达几千米以至上万米。“中国南

方喀斯特”面积占整个中国喀斯特面积的55%,并主 要分布在以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贵州、云南、广西等省 区市。其特征是生态敏感度高,环境容量低,抗干扰能 力弱,稳定性差,遭受破坏后,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基 岩裸露,威胁两江上游生态安全。开

人地矛盾异常尖锐、社性、景观结

构的镶嵌性等及斑块形状、斑块大小、生态系统间相 互作用、镶嵌系列等[4 都会经济发展落后和资源 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喀斯特地区 生态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的退化,严重影响喀斯特

4期 李安定,等:景观生态学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重建 75 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退化生态喀斯特生态环境是 景观或生态系统在特定时空尺度上相对于干扰而有 的敏感反应和恢复状态,它是生态系统的固有属性 在干扰作用正反表现 j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是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最为 典型的地区

土地石漠化是岩溶生态环境与人类活动共同 作用的结果,要深入分析它的形成与发展,就必须 运用了系统论的研究方法,即把贵州省岩溶生态环 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土地利用方式作为一个 相互作用的系统,来认识环境与土地石漠化、土地 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 系,从而准确的认识石漠化的成因 将从土地石漠化的自然环境

和人类因素出发,综合考虑各因子的影响程度,根 据土地石漠化发生、发展过程,综合考虑其可能的 影响因子和可选因子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可比性,选择以下因子进行分析(1)自然因素指标

土地石漠化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岩性条件、地 形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等的影响,从较大范 围来看,植被具有单一性,故在因素的选择时没有 将其考虑在内,而主要从岩性、地形地貌、土壤、气 候和水资源条件等方面考虑。(2)社会经济因素指标

人为活动(包括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对土地

石漠化的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人类社会、经济条 件造成的间接影响,指标的选取主要从人口、经济 发展和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来选择。

维普资讯 http://

石漠化原因及过程

石漠化是在自然岩溶过程基础上人为因素叠加 所造成的,它作为岩溶地区的一种环境恶化和土地 退化过程,根本原因是岩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喀斯特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涉及自然和人为因素,但人为因素是主因。

自然因素:石灰岩为表层土壤形成的母质;特殊 的水文地质条件为土地石漠化创造了条件,在地表 起伏较大而地下水以垂向作用为主的岩溶石山区只 能出现不连续的薄层有机质土;由于崎岖破碎及山 多坡陡等地形地貌的影响;年均温相对较低及降水 相对少的高原气候导致植被生长慢;岩溶地区性质 独特的土壤极易造成石漠化,碳酸盐岩系抗风蚀能

力强,母岩造壤能力差,成土过程缓慢,每形成厚1 cm的风化壳要4 000~8 500 a,若考虑淋溶则要 1.3×10 ~3.2×10 a,成土模数为45~75 t/hm · a,只有非喀斯特地区的1/80~1/10倍,且厚度不 均,因而土壤资源缺乏;土壤独特的肥力性质决定了 岩溶生态系统脆弱性,由于岩溶作用,土壤中阳离子

交换量和有机质含量较高,但土壤中Mn、Fe、P等元 素有效性低,形成了低的肥力,加之土层薄、岩体裂 隙、漏斗发育等导致干旱,因而较脆弱;岩溶地区土 壤结构的上松下紧两种质态界面降低了稳定性,对 环境脆弱起放大作用-川。

人为因素:人为干扰的主要形式是火烧、开垦、放牧和樵采。在喀斯特区域,人口超载压力大导致

维普资讯 3期 任海:喀斯特山地生态系统石漠化过程及其恢复研究综述 l97 了大规模的毁林开荒,特别是陡坡垦荒及超载放牧

等导致水土流失而发生难以逆转的破坏;传统的旱 坡顺坡耕种等耕作方式以及农林牧比例失调等不合 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破坏了植被和水土环境;工农业 污染使岩溶地区水、土、气污染物指标超过其自净能 力而出现土壤条件恶化,如贵州1998年SO 排放总 量全国第二,加速了岩石的溶解,采矿过程中大量废 渣、矸石等影响 ”。

石漠化土地的形成一般有3个阶段:毁林开荒

一水土流失一岩石裸露,经历了顶极植被一灌草丛

一石漠过程。不同地方不同情景下土地石漠化的演

化时间、速率不同

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 形成石漠化的原因有自然和人 为等很多因素,但从现实情况分析来 看,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以及影响 石漠化治理进度和成效的关键因素仍 然是人为因素。根据2 0 0 5 年的监测结 果,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石漠化面积占 6 2 . 4 %。近年来,一些石山区由于人

为活动破坏,石漠化治理工作停滞不 广嚣袜业2 0 0 8 . 6 耩业论珐 2 0 前,个别地方甚至出现生态倒退。究 其根源是石山区群众的“ 粮、柴、钱” 三大涉及生计的问题没有得到根 本解决。. 缺粮,基本口粮无法保证。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人 均耕地不足O . 0 7 公顷,有的甚至不足 0 . 0 2 公顷,而且绝大多数都是石山窝 地,零星分散,土层薄、肥力低、单 产低。如大化县七百弄乡人均石山耕 地仅0 . 0 2 公顷,年人均产粮不足 1 2 0 公斤,根本无法保证基本口粮。为了生存,群众不得不在石山山脚和 下坡毁林开垦种植玉米,有的甚至从 山脚一直种至山顶。这种以破坏生态 为代价的行为仅是为了那点养家糊口 的口粮。为了种粮,原本覆盖良好的 石山植被被砍光,导致水土流失和岩 石裸露。. 缺柴,生活用能无可替代。石山区经济普遍落后,绝大多数群众 收入少,生活贫困,日常生活的基本 开支都难应付,无法拿出多余的钱来 建设沼气池,更谈不上使用液化气、太阳能等其它能源。没有其它可替代 能源,群众只能上山打柴,以解决日 常生活生产必须的用能问题。石山森 林植被本来就少且生长缓慢,打柴对 石山森林植被消耗最大、破坏最大。~ 2 0 0 5 年的监测结果来看,过度樵采 造成石漠化的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 一强。. 缺钱,经济收人人不敷出。石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资源贫乏,群众文化素质低、致富门路窄,经济 收人少,生活非常贫困。如东兰县三 弄乡、大化县七百弄乡的人均年纯收 入不足6 0 0 元,根本无法维持日常生 活开支。山区群众能够外出打工的均 外出打工,不能外出打工的大多数主 要靠放养山羊等增加经济收入。而养 羊特别是放牧对石山植被破坏极大,更有甚者,为了使羊能够吃到嫩草、嫩叶,这些地区有年年在冬季放火烧 山的陋习。缺钱还影响到退耕还林成 果巩固,如果退耕还林长期没有收 益,群众就没有积极性抚林、护林。石漠化治理的对策 1 . 解决基本口粮问题 实施移民搬迁和劳务输出。以 此降低石山区常住人口的密度,可直 接减轻石山区群众对基本口粮的需求 压力,进而减轻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压 力。这是最好的办法和途径。重点石 山县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移民搬 迁和劳务输出工作,特别是劳务输出 容易操作、见效快。

开展耕地整理和培肥,提高单 产。对山脚和沟谷洼地上条件相对较 好的有限耕地,采取坡改梯、砌墙保 土、培肥和建设地头水柜等综合配套 措施,改善耕地肥力和灌溉条件,努 力提高单产,生产更多粮食。实行粮食补助政策。一是实行

粮食补助比退耕还林更优惠的政策。如石山耕地退耕还林每公顷补助粮食 3 0 0(y~ 斤,连续补助1 0 年。二是按 人头由国家直接补贴粮食。即按照每 人每月消费1 5 公斤大米的标准,扣除 石山群众能够自产的粮食外,核定每 户粮食补贴数量并登记造册,由国家 按每公斤大米1 元的优惠价格,按季 供应石山区群众。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从根本上 解决石山地区群众的基本口粮问题,从山区群众口中拯救森林植被。在此 基础上,全面禁止石山毁林开垦,禁 止在山坡上种植任何农作物,已开垦 的要限期退耕还林。2 . 解决用柴问题

大力推广以沼气为主的替代能 源。就现阶段石山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来说,节柴的最好办法是大力推广沼 气池建设,尤其是“ 养殖一沼气一果” 三位一体的模式。农村家庭使用沼气 能直接减少因烧柴对森林资源的大量 消耗,不烧不砍是对石山森林植被最 好的保护。有条件的还可推广使用太 阳能、液化气、电能等替代能源。一

些石山区的村庄,随着经济收入增加

我国西南岩溶山区是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最为 典型的地区。在20世纪9O年代初到2l世纪初,国 家高度重视西南岩溶山区退化及脆弱生态环境恢复 与重建,如贵州在治理乌江、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 河流域的过程中,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出了

一些喀斯特植被恢复的新理论。但主要集中在个体

生态及退化群落的自然恢复研究的传统恢复生态学 理论,然而,如何从整个喀斯特生态系统的高度,通 过景观生态学理论及方法揭示喀斯特生态系统退化 的特征、机制、过程,以及探求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 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及退化景观恢复重建模式,仍是 目前生态恢复研究的一大“空白”

人类对喀斯特地区森林植被破坏严重,过度放

牧、开垦、采矿等活动,景观受长期负向干扰,导致生 态系统发生逆行演替,改变了景观格局及其功能。对于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方式,完全

受干扰的程度和方式有关。如:通过坡改梯、植树造 林、退耕还林还草等负反馈机制来减少水土流失;在 石漠化区域的湿润、蔽阴处种植藤蔓物种,如金银 花,使其对石漠化区域进行干扰,从而有助于生态环 境的改变;而物种入侵(如,紫茎泽兰)如今在喀斯 特地区成为“绿色荒漠化”,使退化喀斯特生态系统

雪上加霜,应该借助人为干扰、化学干扰、生物干扰 等方式来加以控制。曾有研究,对于退化生态系统

恢复与重建过程中适当地采取一些干扰措施有助于 加速恢复,因此通过一定的人为干扰使退化生态 系统正向演替来推动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可以分尺度 研究,景观尺度可以根据建设及恢复目标等来确定。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篇5

湖南省邵阳市人民政府 2007年6月18日

尊敬的姚司长,葛厅长,各位领导: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邵阳市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来我市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对国家林业局和省林业厅长期以来对我市林业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衷心感谢!

邵阳,古称宝庆,位于湘中偏西南,北障雪峰之险,南屏五岭之秀,中有资水横贯。全市辖8县1市3区、198个乡镇。现有国家扶贫县3个,省扶贫县3个,是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全市总人口746万,占全省的九分之一,其中农业人口621万。2006年,全市实现国民生产总值409.51亿元,其中林业总产值48亿元,占11.7%;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74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5元。全市国土总面积3119万亩,占全省的十分之一,其中林业用地1800万亩,有林地1578万亩,居全省第3位;活立木蓄积4671万立方米,居全省第2位;森林覆盖率56.8%,居全省第2位。区内有“山水赛桂林”的崀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神奇绿洲”的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有道家称为“六九福地”的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绥宁县是“中国竹子之乡”、隆回县是“中国金银花之乡”,新宁县是全国最大的红豆杉生产基地。下面,我就我市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情况作个简要汇报,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我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现状

邵阳市山地广阔,以石灰岩为主,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区。2005年,我们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的通知》和湖南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我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300余名林业工程技术人员,在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家的指导下,严格按照《湖南省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操作细则》,历时四个月,对全市土地石漠化现状进行了全面监测。通过调查,我市岩溶地区面积1350.18万亩,分布在全市 12个县市区、150余个乡镇、国有林场。其中石漠化土地365.59万亩,占27.1%;潜在石漠化土地338.98万亩,占25.1%;非石漠化土地645.61万亩,占52.2%。其中,邵东、邵阳、新邵、隆回、武冈等5个县市石漠化面积都达到了30万亩以上。土地石漠化严重制约了岩溶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1、石漠化导致土地严重退化。石漠化地区往往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我市水土流失面积

万亩,占国土总面积的%,与石漠化占总面积比例基本上一致。1990年—2000年,全市新增水土流失面积

万亩,平均每年新增

万亩。石漠化最直接的后果是土地严重退化,可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据监测,我市石漠化地区平均每年损失表土厚度0.1—2毫米,折合流失肥土450万吨,相当于3万亩耕地的表土层。由于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基岩裸露,肥力下降,可耕地资源减少,严重威胁我市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

2、石漠化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地表植被的破坏,导致土地水源涵养功能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后果是自然灾害频发,暴雨时洪水泛滥,断雨后迅速干旱。我市90%以上的干旱死角村属于岩溶地区。2003年、2005年两年,全市连续干旱无雨6个月之久,大部分河流、水库、山塘干涸,100万余人生活用水困难。2005年新邵县太芝庙乡、2006年隆回县虎形山乡先后暴发了山洪,共造成近百人死亡、3500余间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3、石漠化导致区域经济贫困化。石漠化地区自然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在我市的 3个国贫县、3个省贫县中,有

个乡镇分布在石漠化地区,至今尚有贫困人口

万人。因此,石漠化地区也是我市贫困村集中地区。邵阳县22个乡镇,石山面积占国土面积 30% 以上的乡镇有 20个;全县 1999 年人均收入在 1000 元以下的25万贫困人口,绝大部分居住在石漠化严重的石山区。由于这些地区土地严重石漠化,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十分恶劣,许多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

二、我市石漠化治理工作开展情况

石漠化是水土流失的顶级表现,是在岩溶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下,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的,自然因素是客观条件,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我市由于人口众多,经济落后,广大群众靠山吃山,毁林开垦,樵采放牧,致使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可以说是贫困化导致了石漠化。反过来,石漠化又加剧了贫困化。这就是我市岩溶地区石漠化的自然历史进程。

由于深受石漠化之害,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市尝试开展石漠化治理。全市结合“消灭宜林荒山”和“绿化达标”活动,在石漠化地区推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在条件恶劣地区开展飞播造林,共营造水土保持林

万亩,封育中幼林

万亩,飞机播种造林

万亩。其中成效最为显著的是隆回县。他们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在南部岩石裸露的山地上,采取“选地适树、引入客土”等办法,营造柏木6000万株、枣树2000万株,成林面积18万亩。昔日童山秃岭,今日红果满坡。中央电视台、湖南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专题报道。

进入新世纪,市委、市政府把石漠化治理作为全面建设“绿色邵阳”的改天换地的头号工程来抓,依托退耕还林、长防林、生态公益林保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采取多种生物措施对石漠化地区进行重点治理。到2006年全市共退耕还林200万亩,其中退耕地造林88万亩,荒山造林112万亩(含封山育林10万亩),项目涵盖12个县市区、184个乡镇、4136个村、514565家农户。在退耕还林建设中,我们对石漠化地区进行重点投入,重点倾斜,安排造林

万亩。

但是,由于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立地条件差,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的难度较大,治理成本较高,因而治理进度非常缓慢。加上我们最初的治理活动仅限于林业部门,治理措施也只是单一的、低层次的和不系统的生物措施,成效十分有限,一些地方石漠化程度还在加剧。因此,加快工程治理,开展综合治理势在必行。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石漠化治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去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石漠化工程治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由市政府统一协调,林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对石漠化治理进行了综合规划。按照规划,我们实行山顶林、山腰果、山脚粮的立体布局,采取封育、造林、建田、拦砂、排水、通水电路,猪一沼一果(粮)并进的综合治理模式,先易后难,力争做到治一方水土,遏制一方石漠化,发展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

(一)治理的总体思路是:以改善“三生”(生活、生产、生态)条件为切入点,以解决“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为核心,以实现“三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为目标,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生态农业措施,对石漠化地区的山、水、林、田、交通、能源等进行全面治理,治理水土流失,抢救土地资源,防止土地石漠化,促进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

(二)治理的具体规划是:以石漠化治理工程为依托,治理面积

万亩。从2008年开展试点,2009年起全面实施,每年按人工造林20万亩、封山育林15万亩的速度推进,历时8年,到2015年全面完成治理任务。整个工程预计需要投资114550万元,其中对潜在石漠化类型339万亩面积进行管护,按50元/亩计算,需要管护经费16950万元;对石漠化地区封山育林100万亩,按连续封育5年、每年100元计算,需要封育经费10000万元;将石漠化地区正在耕种的土地40万亩退耕还林,需要钱粮补助75600万元;在石漠化地区进行其他人工造林150万亩,按800元/亩计算,需要造林资金12000万元。

(三)治理的基本模式有:

——高山地区半石山乔灌混交防护林治理模式。在高海拔、岩石裸露率 30%~70% 的半石山,采取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人工造林等措施,通过“栽针、留灌、补阔”或“栽阔、抚灌”形成复层乔灌混交林,促进石漠化植被的尽快恢复,增强山地水源涵养能力。

——高寒山区半石山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在高寒山区选择下部坡度相对平缓的地方,种植金银花、红豆杉、杜仲等木本药材,把环境治理与发展农村生态经济结合起来。

——丘陵地区半石山地生态用材林治理模式。选择抗性较强的乡土树种如马尾松、柏木、香椿等用材树种,既绿化石漠化地区,又能为当地农民提供一定数量的用材。

——岩溶地区山地薪炭林治理模式。在农村能源短缺的地区,栽植栎类、刺槐、桤木等树种,以解决农户燃料问题,并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四)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1、加强领导,严格落实责任。党中央、国务院对石漠化治理的高度重视,为我市加快这项工作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把石漠化治理摆上应有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狠抓落实;建立和完善各级党政干部任期石漠化治理任期目标责任制,从市到县到乡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检查验收,严明奖惩制度,确保各项治理目标的如期实现。

2、科学规划,尽快完善方案。根据国家政策要求,进一步完善《邵阳市石漠化治理工程总体规划》,以指导和规范今后的石漠化治理。把石漠化治理与农村开发结合起来,做到以治理促进开发,以开发带动治理。把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起来,对已石漠化的土地,采取全面治理的措施;对轻度石漠化和尚未石漠化但潜在危险很大的土地,重点采取预防措施;对已经治理好的采取保护措施。

3、大力宣传,充分动员群众。石漠化治理事关千山万水,情系千家万户。同时,石漠化治理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因此,要大力宣传,深入动员,鼓励全社会力量参与。要优化机制,把石漠化治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治理石漠化的积极性。

4、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模式。要尊重自然规律,搞好分类指导,做到一地一策。薪材短缺的地区,大力发展薪炭林和沼气等清洁能源建设,以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减轻对森林的樵采压力;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营造经济林、竹林等,发展生态经济型林业,发挥林业的多种功能,满足社会的多种需求。

5、科技兴林,切实提高成效。筛选一批技术成熟、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科技成果和治理模式,重点予以推广。抓好农民技术骨干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普及各项石漠化治理技术,提高项目科技含量。

四、几点请求

1、请求将我市新邵县、邵东县列入首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工程试点单位。新邵县为省级贫困县,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该县岩溶地区石漠化监测工作扎实、数据准确,已全面完成了规划设计及项目上报工作。邵东县人口众多,历史上垦荒严重,石漠化面积大,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因此,请求将两县列入首批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试点单位。

2、请求将我市纳入全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重点区域。我市地处衡邵干旱走廊,石漠化面积广大,石漠化程度严重,水旱灾害频繁。境内河流密布,分属资江、沅江、湘江与西江四大水系,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我市又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现有3个国家级贫困县和3个省级贫困县,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繁重,加之地方财政十分困难,请求将我市作为全国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重点地区,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给予更多倾斜。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篇6

策初探

论文摘要:土地石漠化是岩溶地区生态环境的头号问题,是岩溶地区的生态灾害之源和贫困之根,人口的增长以及不合理利用资源等因素导致岩溶地区石漠化,严重制约了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宣恩县石漠化现状及分布状况提出石漠化治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宣恩县;石漠化;调查;治理;对策 石漠化是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在自然与人为活动综合作用下,引发水土严重流失、植被严重毁坏,而使基岩裸露的一种地质过程,是生态平衡发生破坏的产物,是环境恶化的顶级形态。石漠化现象不仅严重影响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威胁着该地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宣恩县岩溶土地分布范围广、发育典型,岩溶土地面积占全县土地52.3%。岩溶地区土地石漠化严重制约了县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通过分析石漠化现状、成因,探讨石漠化防治对策与措施,对于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进程,提高防治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调查区概况 宣恩县地处湖北省西南部,总面积2744Km;全县均为中、低山地貌类型,隶属云贵高原的东部边缘部分,主要由武陵山脉组成,呈东北向西南倾斜;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由于山脉纵横、切割深、高差大、地形复杂、形成立体山地性气候类型。随海拔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成土母(岩)质主要有石灰岩,面积15万hm,占总面积的54.7%;砂(泥)页岩,面积5.98万hm,占21.8%;其它6.5hm,占总面积的23.5%;林业用地面积274.8万亩,占国土面积66.7%。调查方法

利用遥感(RS)卫星影像、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结合1:5万地形图,运用遥感软件上机判读,进行图斑区划和图班因子程度评定,实地逐小班调查核实。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图班与数据的分析处理和信息管理。

2.1 建立影像解译标志库(判读要素):根据遥感卫星影像景号的不同和影像上的形状、大小、阴影、色调、颜色、纹理、图案等特征分别进行了解译,并结合本县地理气候和社会经济特点、实地调查岩溶地区土地类型石漠化程度、母岩、土壤、植被类型及地形地貌等因子,建立遥感卫星影像解译标志。

2.2 图斑勾绘:利用1:5万的地形图实地勾绘,结合卫星影像初步解译图现地核实修改,然后按照《湖北省岩溶地

222

2区石漠化监测实施细则》的具体规定,进行图斑勾绘,以明显的地物、地界为石漠化图斑界线,在实地调查图斑相关因子,填写《石漠化因子调查表》。

2.3 建立GPS特征点:为能及时掌握石漠化程度的动态变化,实时监测、分析、对比和研究。结合本地实际,在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宜林地、旱地等地类中分类型分程度设立了GPS特征点。

2.4 根据外业调查作业图,进行图斑界线矢量化,构建矢量图斑,导入调查因子属性数据,形成coverage格式的GIS矢量数据类型,用GIS求算面积,建立石漠化数据库,同时形成宣恩县石漠化土地分布图和石漠化程度分布图等基本图与各项专题图;另一方面将外业调查的石漠化因子卡片整理输机,建成电子数据库,并将设立的GPS点和遥感影像标志等建立电子档案。调查结果与分析评价 3.1 石漠化土地现状

我县岩溶地区土地面积143243.2公顷,占国土面积的52.3%。其中:石漠化土地面积为90293.8公顷,占岩溶地区土地面积的63.1%;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51798.6公顷,占岩溶地区土地面积36.2%;非石漠化土地面积1150.8公顷,占岩溶地区土地面积0.8%。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中,轻度石漠化54710.3公顷,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60.6%;中度石漠化土地28048.7公顷,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31.1%;重度石漠化土地7534.8公顷,占石漠化土地面积的8.3%。

3.2 石漠化土地分布及特点

我县石漠化土地面积90293.8公顷,呈带状分布,西南多、东北少。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4个乡镇,面积为66283.0公顷,占全县石漠化土地的73.4%;东北地区面积为24010.8公顷,仅占26.6%。从我县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县极重度石漠化没有,岩溶地区轻度、中度石漠化较严重,而有些重度石漠化地区有明显趋于极重度石漠化的趋势。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石漠化土地的主要特点是:坡耕地的石漠化比林地重,坡土的石漠化比梯土重,个体的石漠化比国有、集体重,没有进行工程治理的石漠化比工程治理的重,人口密集地区的石漠化比偏远山区重,替代能源发展差的地区石漠化比替代能源发展好的地区重。

3.3 石漠化土地成因及危害

根据我县石漠化土地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我县石漠化土地大部分分布在岩溶地区人口活动频繁、城镇居民点附近的灌木林地、疏林地、旱地中,潜在石漠化土地分布在岩溶区的有林地中。由于历史欠帐太多,特别是对森林植被恢复和保护的措施单一,存在着边恢复边破坏,破坏程度大于恢复程度的问题,天然林、防护林面积分别下降,以中幼林分布面积居多,成、过熟林面积最少,全县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生态功能不能有效发挥。其原因在于:一是全县森林资源遭受多次较大的人为破坏。如:20世纪50年代的过度樵采,1958年的“办钢毁林”运动;1966年的“毁林造田”运动;1972年的“收山毁林”运动等;二是农村能源短缺,大量采伐薪材。长期以来,全县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多种条件限制,在做饭取暖等能源需求方面,一直依赖薪碳材,大量消耗森林资源;三是80年代的不适当经营方式,导致石漠化加剧。

就我县而言,土地石漠化危害性为:一是造成森林植被覆盖度低,岩石裸露度增大,土地变瘠薄,水源枯萎,植被在短时期难以恢复,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造成塘库容积降低,河床抬高,水利工程效益降低,寿命缩短。二是环境承载力降低,人畜饮水困难,水质下降,长期饮用劣质水导致地方性疾病时有发生,间接的影响是使人民群众失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老百姓长期不能脱贫,严重影响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森林原生植被破坏,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净化空气等功能大为减弱,自然灾害(如旱灾、水涝、冰雹)发生频繁,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如1997年,宣恩县降大暴雨,造成重大损失,受灾人口3.9万人,死亡9人,无家可归2580人,毁坏农田2000余亩,毁坏乡村公路298公里,直接经济损失1.1亿元,其中农业损失6100万元。四是耕地有效面积不断减少,土地生产力不断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造成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粮食产量低,群众生活水平与质量无法提高,生活在石漠化地区的人大部分尚未达到温饱线。长期以来,由于石漠化地区土壤稀少,人们只能在石缝里种点玉米等杂粮,“种了几片地,收不到一袋粮”成了这里农耕的真实写照。人们不得不在陡峭山坡耕作、采樵,生存异常困难。石漠化防治的对策和建议

石漠化治理应坚持“保护优先、长期治理”的治理方针。石漠化治理规划的原则是:优先考虑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以小流域为治理单元;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同时兼顾人口密度大、水源奇缺、土壤贫瘠、农民生活水平现状等因子,实行以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其它措施相结合,并以生物措施治理为主要手段,工程措施等其它措施为辅助的治理模式。治理目的是:以保护现有的耕地,增加森林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目标。

4.1 提高认识,加强调研。鉴于长江上游喀斯特地区石漠化的危害日益严重,要充分认识综合治理石漠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一条适合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生存条件改善的成熟的技术路线。

4.2 建立监测体系,科学制定规划。石漠化综合治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逐步建立和完善石漠化监测体系,及时把握石漠化的动态及趋势,以利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根据变化情况相应地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规划。

4.3 因地制宜,制定科学防治措施,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

4.3.1 生物措施是最有力的治理措施。生物措施即:封山管护、封山育林、人工造林、植被改良等。利用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来防治和治理,是一种低成本投入、高效益回报的生态建设措施。对在封的林地,应延长封管年限,使其郁闭度达到0.5以上;对已封山管护和封山育林达到封育年限,且郁闭度达到0.5以上,若其岩石裸露度大、坡度大的区域,或各流域的第一层山脊以内,以及水库、湖泊、水塘的周围应长期实行封山管护。

4.3.2 以流域为治理单元,统筹规划治理。根据小流域的特点和水土流失的规律,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以改善“三生”(生活、生产、生态)问题为切入点,以解决“三农”(农民、农业、农村)问题为核心,从而实现“三效”(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从山上到山下,从坡面到沟谷,合理布局多项措施,使之形成多目标、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综合防治体系。

4.3.3 帮助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改善生存条件,对人多土少的坡耕地进行综合治理。农村人口集中,而土地又相对少的状况,实行对土层厚度在20cm以上坡耕地实施工程措施——坡改梯,同时在坡土的下方栽植生物绿篱。对粮食产量较低、土层较薄、厚度在19cm以下的坡耕地,采取退耕还林(草),并实施立体种植模式,林种以防护林为主,在林下种牧草,对牲畜实行圈养,实行人为的植被恢复。

4.4 调整石漠化地区能源结构,加快替代能源建设,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薪柴是农村不少地方的主要生活能源之一,过去由于长期过度樵采造成森林植被的破坏,导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形成土地瘠薄、岩石裸露的恶果。因此加强农村替代能源建设。如建节柴灶、(坑),沼气池,太阳能等,是解决农村能源紧缺的关键问题,是改善人民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群众不砍或少砍薪柴,使现有的森林植被免遭破坏,加快森林植被恢复。

参考文献

1、《宣恩县“十二五”规划纲要》

2、《宣恩县岩溶地区石漠化调查监测报告》

3、农胜奇 《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危害及治理对策》广西林业科学2007年第3期

4、《岩溶地区石漠化状况公报》中国网 2007年6月15日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篇7

关键词:石漠化,生态系统,治理,贵州省,喀斯特地区

喀斯特环境的基本特征是植被退化, 水土流失严重, 地表水匮乏, 生态环境脆弱。但不同等级石漠化之间, 环境的退化程度存在明显差别。尤其是石漠化治理的一些基础理论、工程技术、综合治理模式、管理模式、社区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化与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总结和提炼, 达到建立石漠化生态系统重建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的目的[1,2,3,4]。国家在“十一五”期间启动南方8个省 (区、市) 、100个县 (市、区) 喀斯特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试点专项的实施, 凸显出科学技术研究滞后于工程实施的矛盾。对不同喀斯特生态类型、不同等级石漠化生态系统重建有许多科技支撑迫切需要提升、集成, 现就如何建立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作一下探讨。

1 石漠化治理概述

不同喀斯特类型, 喀斯特发育条件、机理、空间分布 (平面的、深度的) , 土地利用与石漠化的相关性,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形成的石漠化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 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治理措施的布局很难在空间位置和程序上做到有的放矢和准确把握, 从而会直接影响到石漠化治理的工作进度和整体效果。但目前的研究相对混乱, 如有研究认为有林地存在强度石漠化, 这与有林地的盖度属性相互矛盾。因此, 需要精度更高的数据及高科技的数据提取手段, 需要研究确定石漠化土地产生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相关规律等问题。

石漠化治理的核心是不同碳酸盐岩 (白云岩、石灰岩) 成土过程的差异, 作用机理, 形成土壤的特征, 以及对农业、草地畜牧业发展的影响, 不同环境条件 (碳酸盐岩类型、地貌类型、小气候) 生态系统特征及既有经济又具生态效益的适生物种的选择和培育等。但目前的工程治理中在造林林种, 在区域上也无明显差异, 如:在造林树种选择上女贞、柏木、刺槐、柳杉较为普遍, 导致林分结构单一、成活率不高, 生态效益不明显。不同等级石漠化的生境条件, 其成因不相同。其恢复过程、机理、治理方式、工程配置也应因地制宜。但目前石漠化治理工程往往未针对不同等级石漠化进行工程设计及措施配置, 导致治理效果不明显。

2 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

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设计中, 无规程规范作指导, 导致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治理模式、治理方向出现偏差。如各有关部门把综合治理工程看作解决某一专项问题而设立的, 而项目由职能部门负责管理和实施, 项目间缺乏沟通协商, 难以形成合力, 达到综合治理目的。目前石漠化治理工程设计主要参照的是林业部门的封山育林规程、人工造林规程, 农业部门的标准化草地建设规划, 水利部门的水土保持规程规范, 这些规程规范都不是针对喀斯特地区制定的, 可操作性较差。因此, 编制石漠化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林草植被恢复、草地建设与草食畜牧业、水土综合整治与调配等技术规程规范迫在眉睫。

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分项工程 (林草植被恢复、草地建设与草食畜牧业、水土综合整治与调配) , 以单项技术措施较多, 也未形成技术体系, 且各项技术在不同区域的应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示范、总结和提炼, 主要包括:石漠化环境增汇适生植物筛选与植物群落配置、石漠化环境生物能源适生植物选育与种植、生物多样性恢复与保护技术、特色林果和中药材选育—品质评价—标准化—产业化等关键技术、石漠化地区草地畜牧业技术与模式的培训机制构建与推广、优质饲用灌木选育及组合研究示范、本地良种改良培育技术、喀斯特地区草畜平衡下的草地围栏区划轮牧技术及模式、草地畜牧业产业化链条发展技术与模式、经济适用的喀斯特水位选择及取水技术、喀斯特水资源的评价及模型构建、居民参与式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农作物的节水灌溉和湿润灌溉技术研究及示范石漠化环境的工程防渗、水源保护、水质净化实用技术研发、不同环境条件的水资源优化调度、极度干旱预警防治技术与示范等。

3 石漠化治理工程产业化

石漠化治理不能简单等同于植树造林, 而需要从系统科学的角度进行综合治理, 要遏制石漠化, 解决农民生计, 发展区域经济, 才能使生态治理成果得到维护, 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但过去的石漠化治理均以追求林草植被覆盖度为目标, 少部分地区也有小规模的经济林、经果林, 但在生态产品的产—供—销一体化链条中严重脱节, 生态治理与区域经济发展不直辖市, 不能实施生态产业化。因此, 探索石漠化治理生态产业化的新途径, 是当前石漠化综合治理取得长期效益的必由之路。

4 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构建

国家和地方科技部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安排了“喀斯特 (岩溶) 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喀期特 (岩溶) 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等科技支撑 (攻关) 计划重大课题, 在贵州和广西建设了毕节、清镇、关岭、贞丰、环江、平果等示范区, 开展了多项以石漠化生态综合治理、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技术研发, 形成了一些成功的治理模式, 如“喀斯特高原峡谷猪—沼—椒 (经果林) 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喀斯特高原峡谷石漠化生态经济型治理模式”、“喀斯特高原山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防治与混农林业模式”、“喀期特高原盆地轻—中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技术经济模式”、“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治理与生态维护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植被恢复演替技术与复合农林经营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异地生态移民模式”等, 在一些技术领域取得了较大突破。但这些模式的内涵、外延及技术支撑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加之这些模式的生态系统稳定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且一些模式存在因地制宜问题, 另外, 也非常需要增加不同喀斯特类型、喀斯特发育条件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有效模式探索、研究与示范。

5 石漠化治理管理模式

目前, 喀斯特退化生态系统初步修复后的管理维护机制未建立, 相关技术与模式研究还是空白, 非常需要对石漠化治理试点尤其是省级示范县 (点) 加强行政领导和技术指导, 每年进行试点小流域和全省的年度科学调查、分析与总结提炼, 而不是简单的工程实施工作总结与汇报, 而是及时发现是否是以小流域为单元治理、是否在喀斯特石漠化区治理、是否是不同等级石漠化因地制宜的综合治理、是否是符合行业规程规范的治理、是否是按实施方案和作业设计的治理、是否有行之有效的后续管护与保障措施等问题, 并提出布局整改措施, 加强石漠化的科学治理与成果的科学巩固与维护。例如, 贵州贞丰顶坛小流域应当列入国家石漠化治理的试点小流域, 在科技示范区外的小流域中上游全部布设治理措施,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顶坛模式”的内涵与外延, 不仅是在裸岩上种花椒的问题, 应将全国认同的这一技术研究模式升级到全国认同的石漠化治理试点工程应用模式;“晴隆模式”不是简单的种草—养羊的逻辑关系, 其内涵与外延需要进行大量的科学研究, 从石漠化等级—治理技术—治理模式—检测评价—产业化前景等方面需要进行

6 石漠化治理示范样板

通过国家和地方科技部门在“十五”、“十一五”期间安排了“喀斯特 (岩溶) 高原生态综合治理技术与示范”、“喀斯特 (岩溶) 峰丛洼地生态重建技术与示范”、“喀斯特高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喀斯特峰丛山地脆弱生态系统综合整治技术与模式”等科技支撑 (攻关) 计划重大课题, 建立了乌江上游毕节鸭池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 乌江—北盘江分水岭清镇红枫湖喀斯特高原盆地轻—中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 北盘江中游关岭—贞丰花江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综合整治示范区。涵盖了南方石漠化治理区的喀斯特高原和喀斯特峡谷2个类型, 代表了贵州五大喀斯特地貌类型区 (喀斯特高原、喀斯特峡谷、喀斯特断陷盆地、喀斯特槽谷、峰丛洼地) 中的2类, 即喀斯特高原区和喀斯特峡谷区。贵州省78个国家规划县中, 34个分布在喀斯特高原区, 9个喀斯特峡谷区, 9个分布在峰丛洼地区, 2个分布在喀斯特断陷盆地区, 24个分布在喀斯特槽谷。目前, 峰丛洼地示范区、喀斯特槽谷的示范还是空白, 迫切需要进行样板示范, 另外, 南方45个喀斯特断陷盆地规划县中贵州也有2个, 也有必要进行示范研究。

7 石漠化治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构建

目前试点工程正在进行, 但其成效如何、小流域治理模式选择是否恰当、不同等级石漠化治理措施是否奏效等问题, 还需要统一的综合评价指标与模式得出结果, 进而指导治理工作。另外, 退化生态修复后, 其健康程度的权衡方法及指标仍是未解决的问题, 大面积林草种植后, 汇碳效、计量也是学术界、国家层面关注热点, 非常有必要进行初步的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廖义善, 卓慕宁, 李定强, 等.粤北石漠化地区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及资源利用研究[J].中国岩溶, 2010, 29 (11) :12-19.

[2]戴国富, 谢世友, 刘芙蓉, 等.重庆市石漠化山地生态恢复与重建中的造林技术探讨——以乡土树种山桐子为例[J].湖北农业科学, 2010, 29 (11) :770-775.

[3]刘艳, 蔡德所.广西西部地区石漠化现状及治理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 2012 (3) :43-45.

喀斯特石漠化治理 篇8

关键词: 石漠化;西番莲;葛藤;白英;金银花;光合作用

中图分类号: Q945 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8-0254-02

喀斯特地表崎岖,且大多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少,土层浅薄,土体贮水能力比较差,严重制约植物生长发育 [1]。藤本植物生态适应性强,生长迅速,且覆盖面积较大,可匍匐在裸岩表面,是当前石漠化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2-3]。藤本植物种类繁多,西番莲、葛藤、白英以及金银花等藤本植物在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都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性,另外,藤本植物还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近年来,关于这4种藤本植物的研究很多,但主要集中于繁殖技术、栽培技术,药用成分及其提取工艺等方面 [4-7],关于金银花及葛藤在喀斯特石漠化区的光合生理特性研究很少 [8]。本研究对西番莲、葛藤、白英、金银花在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的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分析,揭示这4种藤本植物的光合特性,旨在为这4种藤本植物的壮苗培育以及在喀斯特石漠化区的栽培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刘家湾,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海拔870 0~1 170 5 m,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 ℃,年均降水量1 259 mm,无霜期312 d,年平均日照时间1 065 7 h。

1 2 材料

试验材料为贵州省平塘县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分布的多年生野生西番莲(Passionfora edulis f flavicarpa Deg),属西番莲科多年生常绿攀缘木质藤本植物;葛藤(Pueraria lobata) 属豆科蝶形花冠亚科葛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白英 (Solanum lyratum Thunb)属茄科草质藤本;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属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选取全光照条件下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试验材料,每株选取植株上部的3张向阳成熟功能叶,标记以备测定。

1 3 仪器与设备

光合作用测定仪器为Li-6400XT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美国Li-cor公司)。

1 4 方法

2014年5月中旬选取典型晴天(偶尔微风、有云),测定光合日变化数据,此时藤本植物生长较为旺盛。测定时间为08:00—18:00,每隔2 h测定1次,选择长势良好的西番莲、葛藤、白英、金银花各1株,每株选取3张叶子。叶片连体测量时使用透明叶室、开放气路,空气流速为500 mL/min,待相关参数稳定后(2~3 min),记录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参数,每张叶子连续记录3次。每个时间点每种藤本植物记录9个数据,取平均值 [9]。

1 5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7 0软件处理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 1 4种藤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

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越高,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吸收的二氧化碳越多,制造的碳水化合物就越多,产量就越高 [10]。从图1可以看出,10:00及16:00藤本植物的Pn值分别达到最强和次强。总体上这4种藤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都呈现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最后降至最低点的双峰型变化趋势,光合“午休”现象较为明显。其中,金银花净光合速率略高于西番莲、葛藤、白英,最大值为7 82 μmol/(m2·s),日间均值为 4 89 μmol/(m2·s),且金银花在光合“午休”之后, Pn值基本能恢复到早间的最佳水平,这说明金银花在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区对光能的利用效率较高,有利于生物量积累。

2 2 4种藤本植物的气孔导度日变化

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从图2可以看出,西番莲、葛藤、白英、金银花气孔导度在不同时间差异较大,西番莲与白英之间、葛藤与金银花之间Gs值变化呈现交替状态,但总体上全天呈现双峰型变化趋势,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及16:00。其中,金银花Gs日间均值为0 13 mol/(m2·s),略高于其他3种藤本植物。西番莲Gs日间均值最低,为0 078 mol/(m2·s),且在10:00到达第1个峰值后马上降低到较低水平。

2 3 4种藤本植物胞间CO2浓度日变化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原料,大气中CO2的含量对植物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有直接影响。从图3可以看出,西番莲、葛藤、白英以及金银花叶片的胞间CO2浓度差异不明显,且它们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开始时叶片胞间CO2浓度较高,之后迅速降低,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变幅减小,16:00出现拐点,之后胞间CO2浓度急剧上升,18:00 达到最大,全天大致呈现 “V”字形变化趋势。说明叶片胞间CO2浓度越高,气孔内外CO2浓度差越小,气孔能吸收的CO2越少,光合速率越低。

2 4 4种藤本植物的蒸腾速率日变化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气孔必须张开,发生蒸腾作用,蒸腾速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蒸腾失水量。从图4可以看出,金银花、葛藤叶片的蒸腾速率总体上大于西番莲、白英,其中金银花Tr日间均值最大,为2 82 mmol/(m2·s),白英Tr日间均值最小,为1 93 mmol/(m2·s)。4种藤本植物叶片 的蒸腾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都是双峰型曲线,开始时Tr值逐渐升高,12:00—14:00,由于光合“午休”作用以及云层遮挡,Tr值短暂降低,14:00后又上升,16:00达到最大,随后急剧降低,18:00 达到最小值。

nlc202309011509

3 结论与讨论

植物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以及蒸腾速率等光合指标是植物重要的生理生态参数 [11]。本研究结果表明,西番莲、葛藤、白英、金银花4种藤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现出典型的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0:00、16:00,光合“午休”现象较为明显,这可能与该时期内喀斯特峰丛洼地光照充足、气候炎热有关,因此,在石漠化干旱地区应在10:00以前以及16:00以后种植这几种藤本植物,注意补充水分,以满足植物的光合需求。这4种藤本植物光合“午休”的原因主要是气孔限制,这与很多其他种类的植物相似 [12-14],但这几种藤本植物光合“午休”期间的净光合速率相对上午峰值下降较小,表明这几种藤本植物对光合作用的调节能力较强。此外,通过对这几种植物叶片的光合特性的总体观测,发现金银花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在这4种藤本植物中最大,净光合速率日间均值为4 89 μmol/(m2·s)。白英、西番莲的净光合速率较小,说明在同等光照、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下,金银花积累的干物质量较多,对光能的利用率最高,十分适合在喀斯特石漠化区推广种植,同时,这几种藤本植物中,金银花蒸腾速率也是最大的,因而要注意为金银花根系补充水分并合理使用遮阴网。

参考文献:

[1] 何成新,黄玉清,李先琨,等 岩溶石漠化地区几种生态恢复植物的生理生态学特征[J] 广西植物,2007,27(1):53-61,126

[2] 张朝阳,许桂芳,周凤霞,等 十种藤本植物边坡保持效应研究[J] 中国水土保持,2008(10):39-40

[3] 方万泉 利用藤本植物保持水土[J] 水土保持研究,2002,9(2):158

[4]李苇洁,何劲松,李安定,等 喀斯特石漠化地区葛藤不同种苗的建园效果[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2):145-147

[5]尹海龙,李 建,董俊兴 白英的化学成分研究(Ⅱ)[J] 军事医学,2013,37(4):279-282

[6]黄珺珺,宋必卫,朱祥英,等 加热对金银花挥发油成分及抗炎症效果的影响[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37(2):126-130

[7]王国东 北方地区日光温室栽培状态下西番莲生长动态研究[J] 北方园艺,2014(10):40-42

[8]王海艳,喻理飞 浙江林学院学报不同光环境下3种藤本植物幼苗的光合特性[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10,27(6):858-864

[9]廖小锋,谢元贵,龙秀琴 喀斯特适生植物土人参的光合日变化[J]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2):95-100

[10] 刘济明,徐国瑞,廖小锋,等 罗甸小米核桃苗木光合作用特性[J] 西北农业学报,2012,21(3):148-152

[11]Barton C M,Lee H J,Jarvis P G A branch bag and CO2 control system for long-term CO2 enrichment of mature sitka spruce [Picea sitchensis (Bong )Carr ][J] Plant,Cell & Environment,1993,16(9):1139-1148

[12]陈德祥,李意德,骆土寿,等 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下层乔木中华厚壳桂光合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J] 林业科学研究,2003,16(5):540-547

[13]孙存华,李 扬,贺鸿雁,等 藜的光合特性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6,26(2):416-419

[14]谭会娟,周海燕,李新荣,等 珍稀濒危植物半日花光合作用日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 中国沙漠,2005,25(2):262-267

上一篇:亳州学院是几本下一篇:纯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