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内斯特·盖恩斯论文

2024-06-17

欧内斯特·盖恩斯论文(共3篇)

欧内斯特·盖恩斯论文 篇1

恩斯特 (Max Ernst, 1891-1976) 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先锋和主将, 由他改进、推新的拼贴, 是最能体现恩斯特独特风格的技法之一, 这也是他一生中非常重要的艺术创作方式。他赋予了拼贴技法一种超现实的意义, 并使它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与毕加索和布拉克等运用过拼贴方法作画的艺术家相比, 恩斯特对拼贴的新贡献是将其作为记录其梦幻般意象的工具,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必须对以往惯用的简单拼贴手段加以创新。

其拼贴的开创性具体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不相关物体的并置

恩斯特认为“不相关物体的并置”是用来表达超现实主义强调的“自动书写”原则的最好方法之一, 他认为“……超现实主义者所发现的现象, 即两个或多个好像本质上陌生的元素, 在一个对它们也是本质上陌生的平面上, 产生了最强烈的诗意的火焰。在这里显示出, 各元素越能勉强地凑合在一起, 就必然更可靠地实现一个完全的或部分的改变物象的意义, 通过跳出来的火焰、诗。”[1]当一个事物与它惯常活动的范围相脱离, 从它们通常的环境和人们所认可的职能中被孤立出来, 它们在新环境下就产生了一种朦胧的新关系, 以某种看不见的新因素互相合作, 进而拥有了全新的美感。

这方面的代表作要首推《西里伯斯岛的大象》 (1921) , 被公认为是超现实主义的杰作。作品的标题, 出自恩斯特小学时在学校里听到的下流诗句“西里伯斯的大象……”[2]。这个荒诞的、引人遐想的绘画, 是作者受童年记忆激发的潜意识的自然流淌。

画面中的所有物体都是不协调的, 看不出作何用途的金属物体、绘图仪器、兽骨、人体……虽然这些物体看起来不像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 但实际上经过仔细的辨别, 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出处。恩斯特把这些来自于不同杂志、海报的奇特形状巧妙的组合在一起, 产生了新的动物或机械形态, 使这幅画的接受者产生了一种非现实的梦幻感。这样, 作者借拼贴手段就达到了他创作的目的。

《滴答作响的泪腺》 (1920) 这类作品反映的是标题和内容的不相关, 具有独特的寓意性和黑色幽默:小齿轮和不知作何用途的机械物被拼凑到一起, 乍看之下我们根本不知道它们是什么, 更不会觉得它们和泪腺有什么关系。标题给了我们一定的心理暗示之后, 再仔细回味一下, 那些排列有序、形状不同的小颗粒看起来真的很像正在滴落的泪珠。这正是恩斯特拼贴的巧妙之处, 标题常常作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 并且提示观看者的思路, 使观者也溶入超现实的世界中。

二、各分域物种的掺和、置换

“各分域物种的掺和、置换”是指把自然界各分域 (矿物、植物、动物、人类) 相掺和、自然物与人工机械物相置换。

恩斯特要在极度的矛盾和荒诞中, 寻求现实物体与潜意识中梦幻的某种吻合, 所以他要强调艺术家活动的“纯洁性”即自动性。当他心中无法抑制的新观念逐渐生成时, 过去传统的艺术语言已经无法表现他的想法了, 于是他选择了另辟稀径。他说:“每个人 (不仅是艺术家) , 如人所周知, 在下意识里贮有无穷尽的埋藏的画像, 所需要的是勇敢或解放的手续, 在向下意识做发现旅行里, 把那些未被涂改的 (没有染上被控制的色彩的) 画像带进光亮里来……”[3]

1919年的一个下雨天, 恩斯特发觉自己“着魔似地被一本带插画的目录吸引住, 书中展现出为人类学、显微镜、心理学、矿物学和化石学的示范而设计的物件。那儿我发觉将如此不相干的具体元素摆在一起, 那怪异之极的拼凑在我身上激发了一种突然增强的幻想能力, 且引起了一连串虚幻的矛盾影像, 双重、三重、多重的影像, 持续而迅速的相互交叠, 是那种爱的回忆和半睡眠状态下的幻象所持有的。”[4]这与前面所说的不相关物体的并置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 物体本身什么形象、有什么特征、应该在什么位置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并不可能在现实中产生交集的物体, 通过矛盾的结合, 在艺术家的心中产生了丰富的幻觉。

在恩斯特有这种奇异的发现之后, 他作了大批将各不同分域物体组合的实验, 特别是在1920、1921年, 他创作了《冰河风景 (女体冰柱和矿山) 》 (1920) 、《马, 它病了》 (1920) 、《鹭鸶》 (1920) 、《词语》 (1921) 等大量作品。

他常把人类或动物的器官、地层剖面图、矿物岩石、机械植物动物等无序的组合在一起。

《鹭鸶》就是使用这种语汇的典型代表, 在画面的背景中我们可以发现脑部剖析图、歌特式教堂的玻璃花窗和其他不知作何用途的机械物, 天空中还有带黑翼的天使在飞翔……与这片乱糟糟的天空产生强烈对比的是, 画面下方夕阳映照的宁静水面, 一群鹭鸶正悠闲的踱着步子。这种场景像是海市蜃楼的景象, 看似凌乱无序、互不相关的物体, 经过奇妙的组合, 竟有了“艾丽丝漫游仙境”般超现实的美感。

恩斯特同其他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一样, 觉得奇异的东西才是美丽的, 而且他是很早发现这种美感的艺术家之一。恩斯特的这种无序的掺和与置换使他的拼贴画面充满了奇异的效果, 充分展现了超现实主义所强调的无理性的荒诞因素。

三、开放空间要素纳入密闭空间

“开放空间要素纳入密闭空间”即:将开放空间的要素纳入封闭空间的框架中。

在恩斯特刚开始进行拼贴实验的时候, 就已经运用这种新的绘画语言了, 此举打破了绘画在人们头脑中通常的空间逻辑, 一切物体都不再有空间的阻隔, 它们可以出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从恩斯特1920年创作的一批实验性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特点的端倪, 如《温度影响比重测定的演示》 (1920) , 我们看不出这些奇怪的测量工具到底是作什么用的, 也看不出温度是如何影响比重测定的, 但是可以发现画面中的空房间根本不能容纳下这些巨大的测量仪器, 在狭窄空间和巨大器械的矛盾冲撞中产生了一种“痉挛性的美”。

在《马克斯·恩斯特的卧室:值得在此一宿》 (1920) 中这种手法已经有所发展:熊、羊、鲸、蛇、小鱼以及蝙蝠竟然穿过地板、橱柜, 还有在柜子上长出的冷杉, 均是生活在户外不同环境、不同场所而且大小各异的自然界生物, 却到人的卧室这一封闭的空间里来凑热闹, 这种歧义产生了非理性的视幻觉造型效果。

《两个孩子受到夜莺的惊吓》 (1924) 是其中最为成功的例子之一。这是一幅带有小孩梦境的景色, 将绘画和雕塑结合起来的拼贴作品。画面是田园诗似的风景, 但一连串的矛盾形象令人费解:天空中有一只夜莺在飞翔, 看似宁静的花园草地, 一个人形物躺卧在草地上;另一个女人一边叫喊一边跑着, 他们被一只夜莺所惊吓;有个男人抱着一个小孩, 手伸向画框旁边的门铃, 似乎要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房子怎么像一个杜鹃钟?一只夜莺怎么会吓着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世界能有一只如此“可怕的”夜莺?如此等等的疑问缠绕着观者。

这幅作品的内容来源于恩斯特的童年经历。在十五岁时的一个早晨, 恩斯特发现自己特别喜欢的鹦鹉死去了, 正好此时父亲来告知他妹妹罗尼出世。他突然感到生与死、人与动物之间存在一种不可思议的轮回。他认为父母为了保护幼小的妹妹出世而共谋害死了小鸟, 所以他的潜意识里有了憎恨妹妹与同犯父亲的因素。这段不快的童年记忆, 一直在心灵深处缠绕着他, 使他难以释怀, 这个事件最终成为了这幅超现实主义杰作的素材。

这幅画给人的整体感觉十分不安, 甚至是不祥的。画中的房子、开敞的栅门和一个门铃按钮都是立体的实物, 他运用了实际浮雕的要素, 别开生面地对幻想加以强调。虽然整个画面用鲜艳夺目的色彩画成, 画的内容是开阔的草地和天空, 人物的动态也十分丰富, 但是绵延不绝的围墙把内部空间分割开来、比皮球还大并挂在高处的门铃按钮使人难以触到、较小的画面被相比之下体积过大的画框包围, 这一切不和谐因素产生了极大的封闭感和

一位善良无私的女性

——试析《碧海狂僧》中的叶飘红

陈春 (广东省湛江市实验雷剧团524000)

摘要:高尔基曾说:“文学是人学”。戏曲也不例外。在戏曲舞台上刻画人物, 塑造形象应着力挖掘人物的深层心理, 让观众从舞台上看到真实的人物, 引起观众的共鸣。作为一名演员, 必须分析、理解、融入自己所扮演的人物, 才能把人物演“活”。

关键词:融入;善良;深厚;无私;戏曲舞台

《碧海狂僧》中的“叶飘红”, 是旧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我在饰演这一人物的过程中体会到:“叶飘红”这个人物形象之所以有血有肉, 丰富多彩, 是因为她拥有善良的心, 深厚的情, 无私的爱。

一、善良的心

十六岁的叶飘红, 因已故父母之言被迫嫁给一岁孩童伍小鹏。在这一段戏中, 我着重表现了叶飘红对伍小鹏的“抗拒—犹豫—心疼—接纳”四个心理层次。在婚礼上她反抗、挣扎, 哭叫“我不嫁, 我不嫁”, 她哀求婶母“收回成命把婚约解除”, 因为她知道, 这段婚姻一旦成为事实, 她将会为这位一岁大的丈夫耗去宝贵的青春。可是她面对婶母“你救救鹏儿, 你救救鹏儿”的哀求时, 耳听小鹏撕心裂肺的哭声时, 她善良的心被触动了。她忘不了是伍家将她抚养, 为报养育之恩, 为让义叔安心赴边庭, 亦为了救小鹏, 她接纳、承担了抚养小鹏的重任。这段表演, 我是这样处理的:随着沉重的音乐节奏, 一步一步走向哭啼的小鹏, 猛然把这一岁的丈夫抱在怀里, 任凭泪流满面。她最终接纳了伍小鹏, 这正是她善良的本性所决定的。

二、深厚的情

一个年轻少女, 将一岁的孩子抚养成人, 生活上精心料理, 感情上赤诚投入, 心血甘愿付出。他俩虽有夫妻名份, 但生活中却是以姐弟相称, 伍小鹏一直不知道叶飘红是自己的妻子。随着小鹏一天天长大, 异性间的朝夕相处, 自然地滋生了男女恋情。这种带有母性情愫的姐弟情融入了恋人情, 形成了俩人亲密相依为命的特殊情感。她面对伍小鹏的表白:“姐姐是一轮明月在我胸膛, 姐姐抚养我十八载, 恩情入骨永不忘”时, 感到莫大的安慰。她憧憬未来:“一切等他爹回来向他谈”, 沉醉在相依为命的幸福中。但:“邻家有女花一样, 送个香囊绣着鸳鸯”的现实, 使她震撼:伍小鹏与邻女秋蝉年岁相当、情投意合!无疑是对她最大的威胁:她十七年的心血将付之东流, 她将会失去她含辛茹苦抚养长大的丈夫, 她将永远独守空房!她伤心, 她痛苦:“飘红我十八年来空守望, 泪水暗流苦断肠”。尽管这样, 她还是不愿向伍小鹏挑明关系, 不愿去抢夺这份本属于自己的幸福, 而处处为小鹏着想:了解秋蝉的人品性情、为人处事、是否会煮压抑感, 使人感觉想逃出画面的几个人物的努力是非常徒劳的。其实作品的标题也是他整个作品的组成部分, 甚至那厚重的传统式画框也是为了促成一种沉重、封闭的情调, 从而产生了荒诞、惊恐和悲剧性的力量。

四、总结

“不相关物体的并置”、“各分域物种的掺和、置换”和“开放空间要素纳入密闭空间”这三种拼贴要素相继打破了逻辑关系、物种界限和空间概念, 使画面拥有了超现实的梦幻感觉和荒诞的意义。在恩斯特的作品中这三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通常混合在一起, 出现在于同一幅作品中, 产生出极大的“超现实”力量。

总的来说, 恩斯特在自然的外部真实中, 体验潜意识心理领域中的梦幻形象。换句话说, 他在寻找现实形象与潜意识形象间的吻合, 他希望能够从可见的现实世界中找到能代表深层心理领域里的本能冲动和原始欲望的形象符号。恩斯特使用的媒介不只是传统的画笔和颜料, 添加了许多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具体的实物。

超现实拼贴作为恩斯特的主要艺术贡献, 其中心是让艺术尽量随意的“生长”, 避免显露出作者自我意识操控的痕迹。他以“自动书写”为原则, 让幻想能够自主的游走、发展, 因而摆脱了意识的控制, 超越了经验和规矩, 从而返回到人性的本原。饭炒菜, 刺绣洗浆。

在秋蝉被凌家强抢抵债, 伍小鹏为救秋蝉也身陷虎口时, 她义无反顾, 携钱银, 入虎穴, 据理陈词, 力挫邪凶, 将他们救回。这一系列行为, 又是叶飘红善良的本性所决定的, 表现了她对伍小鹏的深情厚意。

三、无私的爱

由于凌天雁无中生有大造舆论, 伍小鹏误以为叶飘红要嫁凌家, 负气与其决裂去找秋蝉。叶飘红心灵承受沉重打击。她再善良, 她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凡人。何况, 为了抚养小鹏, 她已耗去了十七年的青春!她爱伍小鹏, 爱得刻骨铭心, 她已经把伍小鹏当做第二生命。她完全可以堂堂正正告诉伍小鹏自己是他的妻子。但由于她善良的本性、她对伍小鹏的深情厚意, 她想到的是自己比小鹏大十六岁, 年龄的悬殊会给小鹏带来终生的痛苦。而秋蝉与小鹏年岁相当, 情投意合, 与其挑明真相让三个人都承受感情上的折磨, 不如一个人暗暗承受所有痛苦。认为“鹏郎他挚爱秋蝉情深意重, 理应让他尝美梦”, 她决定离开, 操持和掌管了十七年的伍家财产, 则应在“离家之前交鹏郎”。没有索取, 没有回报, 忍辱负重, 默默承受。试想, 要有多善良的心肠, 多无私的情操, 才能承受这一切!当分别十七年的义叔出现在她面前时, 她再也忍不住满腔的辛酸委屈。每演到这里, 我总是泪水盈眶, 从心底处叫出一声“义叔—!”哭跪在义叔面前。十七年的委屈, 千言万语, 化成奔涌而出的热泪夺眶而出。接下来, 义叔怜她十七年苦熬岁月;惜她持家尽心尽力;敬她坚守初衷冰清玉洁, 准备向伍小鹏挑明真相, 为她谋个善始善终时。她婉言相告:小鹏与邻女秋蝉情投意合, 年岁相当, 秋蝉是个好姑娘, 理应让他们珠联璧合。秋蝉得知详情, 表示“不能横刀夺姐爱, 害姐孤零悲泪啼”。飘红真心相劝:“你俩声气相通情深意厚, 莫为飘红而分离。”伍小鹏因秋蝉绝情而误认为飘红所致, 愤然离家为僧。飘红再次受到沉重打击, 悲痛欲绝。她自认为自己的存在是伍小鹏幸福的最大障碍。为了成全伍小鹏与秋蝉, 她甘愿牺牲自己的性命。后来, 伍小鹏大白真相, 谴责自己不应“负姐情负姐爱”, 要“与姐姐相随共登凤凰台”。她真心劝慰:“往事如梦已过去, 我俩花难并蒂开”, “劝弟休提姐以往, 你与秋蝉登凤凰台”。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飘红关心的仍是伍小鹏的幸福, 认为这婚姻害了自己一生, 不能再害伍小鹏。这一切, 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她对伍小鹏无私的爱。

叶飘红用自己的善良、无私、吟泣了一曲感人心肺的悲歌;用自己的生命, 对造成悲剧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的控诉与最后的抗争。

其开创性是建立在自己独到的艺术见解和思维观念之上的技法革新, 他的拼贴打破了逻辑关系、物种界限和空间概念, 使画面拥有了超现实的梦幻感觉和荒诞的理性意义。他的超现实的拼贴艺术对幻想和神秘性的强调, 极大的影响了其他的超现实主义画家, 并且打破了人们固有的艺术观念, 丰富了现代艺术的品格, 开辟了崭新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引自: (德) 瓦尔特·赫斯 (著) , 宗白华 (译) , 《欧洲现代派画论》,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第250页

[2]引自: (澳) 罗伯特·休斯 (著) , 欧阳昱 (译) , 《新的冲击》, 译白花文艺出版社, 2003, 第260页

[3]同注1, 第250页

[4]引自: (美) Herschel Chipp (著) , 余姗姗译, 《欧美现代艺术理论》, 吉林美术出版社, 第三册, 第82页

恩斯特·贝勒尔的“哲学史”建构 篇2

恩斯特·贝勒尔这部著作的结构安排在其书名上即可见其一斑,这是本对尼采文本的解读著作,但不是恩斯特·贝勒尔自我直接参与解读,“这是一部体现着用历史观点思考特点的著作。”他通过分别分析海德格尔及德里达对尼采文本的解读,并标示出这两种解读之间的相承及转变,以勾勒出这一时代相应的跨越与转变,而这转变,就是恩斯特·贝勒尔意识到足可展开自己哲学史建构的地方。

德里达对尼采的解读也并未否定历史发展的因素,他将尼采的文本置于解构的解读之下,认识到尼采文本中所体现的一种“思考差别”。。在德里达看来,理解书写与语音符号的关系,也是理解尼采的关键,“从这一角度来看,语言并不是一个统一系统,而是一个差异系统。”

二、起源的思考

恩斯特·贝勒尔的著作,看似是对三位思想家的统一的解读,并借解读来阐释他们三人之间思想的可能关系,虽然其著作也不乏对海德格尔及尼采的解读、分析,但其主要篇幅是在分析德里达,他对德里达式的尼采解读,实际上不过是以尼采为引子,从而分列出德里达的概念发展史,这里,尼采不是关键,置换作其他人这部作品也能展开,但这恰恰是荒谬的,因为我们实在明白尼采在海德格尔及德里达处是多么不可取代,所以作者试图在一个主题上穷尽德里达的学说发展史,并不是十分可取的。他恰恰于此忽略了最为关键的,即德里达关于“异质性”的思考在根本上是直指起源的本根。即是说,异质性的拷问,不是仅仅局囿于双方相异的对比,而是有其更为深沉处。我们首先问:异质性何由产生?不论是出生于元文本与元文本间关联的苦难寻觅,还是诸解读与元文本间的相异,其前提都在于文本已先天与其根源分离,产生一段不可跨越的历史性距离。文本作为思考的成品,已经距离自己的起源太过遥远,探索这种距离和起源,是哲学发展史上历来关注的核心,关于对其的探索,也划分开哲学史真正的历程。

但问题是,从海德格尔到德里达,只是短短的一段时间,虽然其间双方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更是有目共睹,但涉及根源的思考,必须结合此前哲学史发展的考察才能断定其是一种何样的结构转变,更何况,没有哲学家以颠覆为己任,颠覆不是哲学的出发点,如果有哲学家确曾喊出颠覆的口号,那也是因为他看到旧有形而上学深重的弊病,他已经意识到改变的需要及使命,他意识到哲学要走向另一个更加确固的肯定,如此的作为,恰恰不是颠覆哲学,而是稳固哲学,将其重新奠基在稳固的基础上,可以说,他们只是追求所是,颠覆仅仅是其哲学生产势必造成的结果。

三、哲学史的建构

从海德格尔的试图建立尼采哲学的完整体系,到德里达的证明其尝试的注定失败,从存在论分析到语音中心的失败,在这里,恩斯特·贝勒尔展开自己的哲学史建构,但他一直没有现身,他借他者解读自我,以实现自我对他者的解读。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仅仅是关乎无限的起源与历史现成发展的划界,那么,这里出现的就是重复而不是突破,起源的如何确知和是否可能确知始终是哲学史发展中的核心问题,这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如果要说确实产生突破,那也仅仅是在这原有的园地里对前人思想进行批判,较之于批判的成果而称之为突破,它依然是在进行那根本问题的探讨。

“在重像之前当然什么也不存在。毫无疑问,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使重像不发生。”重像,犹如德里达的“延异”,它所关注的是我们可以切实把握的现象的感性层面。我们所以难以接受如此见解,是因为单纯满足于将历史学等同于变化,但变化是一种重复运动,重复并不意味着历史的曾已完成,而是展示着历史的相似已似曾发生,这种人的记忆,使人的作为人成为可能,它指向一种设计、一种改变,又确实是人的改变,德里达的批判,是与历史的因缘最为切近的,面对德里达的颠覆,许多学者发问,若将解构施于解构,解构将如何应对?这是因为太相信“改写”的神话,改写只是一种反复思考,是向一种深度的反复探寻。如果恩斯特·贝勒尔的哲学史建构基于跨越和进步,他恰恰忘了这些解读在深度上的发展与一种问题性出发处的一致性,所以他肯定了这些解读的破坏力,却忘了他们的建设性。

哲学史是文本的解读史,是一种深度的建构,所以解读性文本与元文本可以平行获得肯定,它们对相似的问题作了同样建设性的解答,哲学史才得以打开,哲学史的打开,所以还承认是在哲学史框架内的打开,是因为哲学并未被打破、摧毁,只是被旁的形式建构,哲学史是一个反复面向根源的叩问史,不是一个超越根源的学说陈列史。

摘要:恩斯特.贝勒尔在《尼采、海德格尔和德里达》一书中, 通过对海德格尔及德里达解读尼采的文本的分析, 勾勒出德里达的哲学发展史, 并建构其哲学史思想。本文拟通过分析文本、起源及哲学史建构的可能性, 来指出恩斯特.贝勒尔哲学史建构的局限性。

关键词:恩斯特,贝勒尔,德里达,哲学史

参考文献

[1][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和德里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欧内斯特·盖恩斯论文 篇3

一、海恩斯诉韦伯斯特郡案件分析

(一) 案件事实

1991年11月5日一场大雪后, 海恩斯与妻女去韦伯斯特郡医院看望在那里当护士的女儿茱莉。他们从医院的主通道离开, 海恩斯踩到地上的冰滑到摔伤。海恩斯提起诉讼, 地区法院认为, 海恩斯去韦伯斯特郡医院看望在那里工作的女儿, 因此他的身份是被许可人, 该郡不存在伤害的故意或过失, 海恩斯败诉后上诉到最高法院, 认为自己是公众受邀请人和社会化访客, 且医院的工作人员知道他在医院, 因此医院应承担合理注意义务。

(二) 案件争点

普通法中对受邀请人和被许可人的分类是否适用于本案。

(三) 法院意见

法院多数意见认为普通法中对受邀请人和被许可人的分类不适用于本案。

1、考量现行州法

受邀请人是指为了土地占有人或双方共同利益, 受到明示或默示的邀请而来到他人土地上的人, 土地所有人对其负有合理注意义务使其安全使用建筑物。商业访客因为给土地所有人带来利益, 因此应当认为是受邀请人, 要受到更高等级的注意, 即合理注意。被许可人是指基于建筑物所有人的明示或默示的同意而有权进入或继续停留在他人建筑物内的人。建筑物所有人或占有人对于被许可人的义务仅仅是防止发生有意或放任的过失或者故意导致被许可人损害, 或者警示其注意隐蔽但占有人明知、被许可人不知或不能观察到的危险, 这是普通注意义务。据现有州法海恩斯是被许可人, 医院对他负有有限的义务, 故地区法院判断正确。

但是, 海恩斯质疑被许可人和受邀请人的分类继续存在的意义。事实上许多法院已选择部分或全部的放弃这种分类。

2、土地责任的改革情况与依据

1957年英格兰依法废除了被许可人和受邀请人分类, 规定占有人对于合法进入人负有一般注意义务。1959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海事法中取消三分法, 称这种分类造成了“语义上的沼泽”。1968年加州最高法院在Rowland v Christian地标案中决定取消三分法, 此后许多州跟随加州法院适用统一义务, 还有一些州废除了被许可人和受邀请人的区分, 但保留了对侵入人的有限义务。Prosser和Keenton教授认为保留两分法的原因是:“在一个崇尚私人所有权的社会, 允许个人以自己的方式使用自己的土地而不受查看和保护那些未经允许侵入的人所累, 这是全社会需求的政策。”另外, “受邀请人和被许可人依表面的权利进入他人土地, 但侵入人却没有要求保护的基础。如果放弃侵入人的区分, 土地所有人很难预测侵入人的出现, 这很可能会给土地所有人加上过重的负担。”

主张保留三分法原因: (1) 三分法的可预见性, 若代之以合理注意义务标准, 可能会降低预见性, 降低土地所有人防范风险的能力; (2) 普通法规则粗陋的地方已经通过例外的司法移植得到改善, 取消这个稳定的损失分配体系会导致责任承担没有标准; (3) 会导致陪审团不受约束的自由裁量权。

支持废除三分法最常见的理由是进入者的地位不应该决定土地所有人对他负有的义务:一个人的生命或肢体健康的法律保护和赔偿不应该由于进入他人土地没有得到允许或虽得到允许但没有商业目的而减损。同时也利于消除这种普通法规则复杂且不可预测的法律状态。

3、本案的适用问题

本案也显示出了三分法中固有的混乱, 进入者获得救济主要是机会问题。如果原告去医院是为看望病人, 或者是在贩卖机买一杯软饮, 那么他就会被区分为受邀请人。但是, 仅仅因为他来看望女儿被定义为被许可人就否认了他获得救济的机会。一个看望病人的访客在门口滑到使得医院构成过失行为, 但海恩斯却被否认了这种机会。

法院的结论是:应当废除被许可人和受邀请人的区别, 对所有合法的来访者都适用合理注意义务的标准。法院主张保留对侵入人的单独的分类, 因为一个人不应当为对他的财产不法的人承担合理注意义务。适用这一规则就把焦点放在了原本的位置——损害的可预见性——而不是判断在具体案件中进入土地的人的法律地位来决定责任承担。

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土地的所有人和占有人要承担保养建筑物的责任, 仅仅为保护合法的来访者才有一定的保养建筑物的合理注意义务。

4、反对意见

本案持反对意见的法官认为:消除被许可人和被邀请人的概念的区别, 迫使土地所有人以同样的标准对待被许可进入土地的人和为双方利益被邀请进入土地的人。土地所有人对那些没有经过明示允许或根本不知悉的人进入建筑物从事某种行为而受伤害, 都要履行合理注意义务。法院不应该实行使私人财产社会化的社会政策, 房屋所有人要对来到家门口的任何不仅是未邀请甚至是不欢迎的游说者或来访者承担潜在的责任, 公平何在?

二、废除三分法的原因探究

(一) 社会文化背景

三分法产生于19世纪英国极端的经济个人主义和工业扩张, 人们推崇合同自由、企业自由和无限制地利用土地。但20世纪以后, 人身安全较之于自由地不受限制地利用土地显得更加重要。另一方面, 农业社会时期, 地广人稀, 要求土地所有人检查其广袤土地上的危险和防止别人的侵入是非常困难的, 也是鲜有发生的。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人们的交往变得频繁, 进入他人土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二) 三分法导致法律适用过于机械导致混乱、不确定和不公平

早在1959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称这种分类造成了“语义上的沼泽”, 它将对进入者的赔偿变成一个偶然问题, 取决于法官将其放入哪个身份类型中。这不仅是不确定的, 也是不公平的。法律不可能期待一个理性人随时根据这些法律身份变化而改变自己行为。

三、中国法律之借鉴

(一) 立法现状与比较

《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与英美法土地责任相关类似的责任, 在《侵权责任法》中作出了两类规定:第一类是第37条规定的安全保障义务:“宾馆、商场、银行、车站、娱乐场所等公共场所的管理人或者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 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造成他人损害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第二类是物件致损:第85条重申了建筑物等设施致人损害的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 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 有其他责任人的, 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这里将其定位为过错推定责任。第88条明确规定了堆放物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堆放人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以及第90条明确规定了因林木折断造成他人损害的, 林木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我国的物件损害责任中不同致害物适用不同法律规定, 但均过错推定原则。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没有根据进入者的身份区分不同的注意义务, 而是统一规定了责任人。这样的规定存在很大的重合区域, 如经营场所内发生物件损害, 两类规定都可以适用。可以说, 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规整了立法, 但是其规定粗疏, 在具体案件的适用中难以确定被侵权人的法律地位, 侵权主体, 侵权人的义务范围以及第三人介入时因果关系的认定等问题, 导致有些责任认定虽然合理, 但却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因此国内许多学者呼吁借鉴美国的土地责任规则, 将进入人进行分类。如杨立新教授建议将进入土地的人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受邀请者, 第二种是没有经过同意的访问者, 第三种是公共人, 如邮差、税收官、政府的调查人员等;第四种是未成年人。笔者并不支持杨立新教授的观点。这样的观点固然能够弥补现有立法的粗陋, 将责任具体化,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废除三分法的呼声如此浩大, 以至于半壁江山为之呐喊, 杨教授的分类太细, 过分拘泥于身份, 机械地适用恐怕也会带来不公平的情况。

(二) 关于我国侵权法的思考

在本文分析的案例中, 笔者赞成对土地责任实行二分法。统观美国土地责任制度立法, 他们一直对土地所有权的保护和对人身权的保护两价值进行权衡。而我国《侵权责任法》第87条的抛掷物致害责任, 看不出立法中有对土地所有人或占有人权利的保护, 考虑更多的是受侵权人的人身安全。笔者提出自己浅薄的建议, 以期寻找更为合适的解决路径。

1、区分进入土地的人和土地之外的人

现行立法中有关物件损害责任的条文均适用进入土地的人和土地之外的人。这意味着有些情形下进入土地的人受到物件损害, 适用物件损害责任的规定和安全保障义务出现了交叉。因此, 笔者建议将土地的进入者和土地之外的人区分开来。土地之外的人受到物件损害即适用物件损害责任的规定, 土地的进入人则适用土地责任。土地进入者的救济问题则由土地责任规定, 具体情形如下文所述。

2、区分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

如上文所述, 笔者将受侵害人区分为进入土地的人和土地之外, 那么进入土地的人的侵权问题就由土地责任来规制。这里的土地应当分为两类, 一是公共场所, 二是私人场所。

在公共场所, 适用现行法中的“安全保障义务责任”, 土地的占有人对合法的进入者承担合理注意义务。如果这里仍然要区分受邀请人和被许可人, 则对进入者是非常不公平的。安全保障义务要求义务人能够合理预见危险, 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预防此种侵权行为的发生。所以要求经营者和活动管理组织者要对占有的土地的安全性进行合理预见以及对危险的有效排除, 因为活动的参与者参与到此活动中来隐含着对管理组织者注意义务履行的合理信赖, 若义务人违反此义务辜负了权利人的信任当然应该承担责任。因此即使无偿使用露天场地也应该承担安全义务。再如经营者未经许可非法占用土地经营, 一旦顾客人身、财产受到损害, 经营者也必须承担责任, 比如街边临时搭建的大排档。这里的场所责任, 毫无疑问主要是经营性场所, 因为经营性场所是获利的, 他们可以通过责任保险或提高商品、服务价格转移损失, 同时也不能让一个无辜的人承担这些损失。但是, 这并不是说其他的场所就不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因为参与者对土地占有人有充分的信赖。因此, 土地占有人的责任承担不能以盈利作为标准, 只能说在具体案件中根据情况法官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

在公共场所土地责任的情形下, 向大众开放就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进入, 除非明确规定只向特定人开放, 如只向会员开放的部分场所以及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的工作间。对于不顾土地占有人警示非法进入者, 自然应当认定为侵入人, 土地占有人仅对故意、重大过失侵害侵入人承担责任。

【欧内斯特·盖恩斯论文】推荐阅读:

凯恩斯政策08-08

凯恩斯就业理论08-27

凯恩斯通论读后感05-31

上一篇:街区设计下一篇:系部学生管理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