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设计

2024-06-17

街区设计(精选12篇)

街区设计 篇1

一、仿古商业街区的释义

1. 仿古街区与传统古镇街区的对比

随着城市的发展进程,不同阶段的历史文化在空间上的投影,形成了特定的历史街区。它是记录城市发展历程、文化积淀的重要区域,是见证城市演变历史的“年轮"。在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以旅游为主要驱动力的古镇开发势头正盛,国内对古镇的概念众说纷纭,本文根据《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中规定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得出传统古镇街区的定义:保留传统历史格局,历史建筑成片与文物保存丰富,并对当地历史文化有重大影响的城市、镇、村庄。

仿古街区相较于传统古镇街区而言,真实性、历史性不是其考量的重点,它既可以是原址修复、改造的,也可以是异地新建的,其更多的是借用传统古镇街区的某些元素,来满足现代都市的要求。

2. 仿古商业街区的定义

以商业开发为主要目的,借用传统古镇街区的某些元素(如建筑形态、空间肌理等)修复、改造以及新建的建筑群落;同时对所在区域建筑风貌、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具有重大影响力与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街区。

二、仿古商业街区的开发模式及问题

1. 仿古商业街区的开发模式

仿古商业街区开发,基于对所有权、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归属不同,主要有三种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引导,企业跟进模式以及经营权出让模式。其中,“政府主导模式”适用地处偏远、处于开发初期或尚未开发的街区;“政府引导,企业跟进模式”适用于旅游资源较丰富,政府需要借助知名企业的资源来突破发展瓶颈的街区;“经营权出让模式”适用于政府不足以长期主导街区发展,出让经营权以持续获益的已开发街区。

2. 仿古商业街区发展的问题

(1) 旅游开发过度

以旅游为主的仿古商业街区,随着开发的深入,原有的自然环境被逐渐侵蚀;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传统的空间肌理、街道尺度、风貌被无情的破坏,大量旅游客流带来的环境污染成为仿古商业街区后续开发建设的阻力因素。

(2)功能逐渐单一过剩,文化丧失

尊重传统历史街区中功能构成,并与现代生活方式相结合是仿古商业街区的主要特色,但随着商业价值凸显,纷纷用商业置换居住和文化功能,居民逐渐被外来商家取代,原有的生活方式与地域文化随着本土居民的迁出而消失殆尽,出现了以商业、住宿等功能过剩的情况,最初具有生命力的古镇形态变得空洞无序,商业与文化被生生的割裂分离,仿古商业街区失去了发展的持久动力——文化。

(3)步行、车行交通交叉问题严重,停车混乱

传统的古镇街道尺度较小,因此在仿古商业街区的交通组织中,经常出现人车混行的情况,步行人流与车辆通勤流线交叉较多,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与使用上的不便,这也是仿古商业街区后续管理运营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之一。

虽然仿古商业街区屡遭诟病,但是我们必须明确的认识到:仿古商业街区正成为城市主要开发模式之一。作为传统建筑群落与现代生活结合的产物,其在传统继承、地区活力、文脉续接、城市形象、商业开发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均衡且良好的效果,并越来越多的被使用者们接受。仿古商业街所需的是如何尽可能规避掉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后续建设的良性运作,这也是本文的宗旨所在。

三、仿古商业街区设计方法

1. 主要类型及其功能组成

我国学者杜一力认为: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称为旅游经济的“第一现象”。反之,通过旅游业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则称为“第二现象”这一概念可以用来划分出仿古商业街的主要类型,一般有两种。

(1)区域带动型

区域经济发展较为成熟,自然环境良好,本身就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这时仿古商业街区主要功能是展示城市及历史片段,满足旅游产业的基本需求,更多的是区域旅游中的一站,空间规模一般不大,如上海的朱家角、杭州南宋御街等。

(2)区域引领型

区域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经济发展陷入瓶颈,居民生活环境亟待改善。在这样的区域环境下,仿古商业街一方面承担着历史文化的展示者,同时也是经济突围的排头兵,不仅需要满足商业及旅游的基本需求,同时还应涵盖居民生活所需的基本功能,大多成片建设,是一个完整的城市片区,如台儿庄古城等。

2. 空间肌理

对于区域带动型街区,基于其商业及旅游的基本功能,空间肌理与传统的古镇类似,如模式图一,街道空间单元一般为鱼骨状,巷道与主街垂直布置,建筑呈单排布置,沿街界面大多为一进,7~11 m不等,2~3层居多。

对于区域引领型街区,经济地位突出,空间肌理较为复杂,如模式图二,街道空间为“川”字型,辅以垂直的巷道。建筑形式多采用合院式,临街面作为商铺,内进院落作为生活居住之用,单个合院的面积约为500~800㎡不等。

3. 序列组织

如前文所述,两种类型的仿古商业街区的功能不尽相同,因此在空间序列的组织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多产业链、多系统的复合方式不同。

对于区域带动型街区,其空间序列为线性展开,主街承担着多数的空间组织职能,并串联着各个重要的空间节点,如模式图一种红色的区域。这类空间序列形成的功能系统以商业为主,简单而直接。

对于区域引领型街区,其空间序列因为其功能的复合性,大多以方格网状展开,主街承担着旅游、商业等功能,辅街满足日常生活交往的功能,如模式图二中红色的区域。街区空间不仅是简单的通道,它既是商业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区域文化展示的长廊,更是人们生活和交往的场所。因此,在商业运营系统之外,叠加入生活系统。

4. 行为与空间的耦合

为了增加仿古商业街区的人文氛围,我们需要对不同使用者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预留出各种交往活动的空间。本文从空间设计的角度,通过对各类功能空间的尺度调节,来限定不同的行为活动,以达到仿古商业街区各种功能相协调的目的。

(1)街道空间限定

街区主街主要满足商业“可走可停”的功能需求,从空间上看,紧邻商铺的一侧为慢行区,中间要求人流或者车流能无阻碍的通过,其宽度约为慢行区的1.5倍左右,如模式图一、二中绿色的区域,为主要的慢性区。通常临水主街面的街道宽度D与建筑高度H比为3:5,临山主街面D与H比为3:7,这种空间尺度足符合人的心理需求和行为活动要求的。

对于生活型的街道,多与主街垂直,街道两侧由相邻建筑之间的侧立面构成。为了满足生活需求,其宽度在满足消防的基础上应该尽可能的保证其私密性与生活氛围,因此尺度不宜过大,同时需要结合入口空间,为邻里提供交往空间。

除了主街与生活型街道以外,在比较大型的仿古商业街区里,还存在一种“辅街”,与主街平行布置,功能兼顾商业与生活。在设计的初始阶段,这类辅街通常处于后勤或者货运的需求而设立的,但通过对彝人古镇、台儿庄古城等商业古镇的研究,笔者发现,辅街的存在,对仿古商业街区的功能进行了修正,使其在运营过程中有了弹性,同时也使各种功能更符合使用需求。

(2)建筑空间限定

区域带动型街区,在建筑形式上主要采用的单进的房屋沿着主街排布,建筑进深控制在7 M,同时结合主要节点集散人流的特点,会以块状形式布置餐饮及旅馆等建筑。

区域引领型街区,采用四合院布局,随着街区的建设,逐步形成了“前市后寝”的布局——沿主街一侧布置建筑进深约7 M左右商业类空间,在另一侧布置居住类空间。通常居住类空间为2~3层不等且高于商业楼空间,庭院这类的灰空间则要求满足日照建筑要求的同时,兼顾交往,临时堆场等的功能需求。

(3)交往空间的营造

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论述三种活动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社会性活动在区域带动型街区中,交往空间多集中在主街上,交往的社会性越强,交往空间越靠近主街的中心部位,反之,自发性越强则越靠近临街建筑一侧;同时还应设置一些临时性的交往空间,满足人们拍摄,逗留,等候等多种功能需求。

区域引领型街区,在涵盖了第一类中所有类型的交往空间的基础之上,还复合了日常生活所需的交往空间,大多出现在生活型道路、庭院入口、辅街等非商业化的街道空间之中,随着私密性的增加逐渐向建筑一侧靠近。

5. 场所精神的塑造

布迪厄简要地把“场”概述为不同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构成的一个网络或构造。“场所”之所以被定义为“场所”,是因为它被文化和历史内涵所充实,空间具有了意义,然后成为场所。空间只是场所的物质载体,场所更多的蕴含着社会、人文、历史、政治及其他的社会人文因素。

仿古商业街区涵盖了不同类型的场 (建筑形态、基础设施、自然环境等) ,每个场都是主体行为逻辑的客观载体,同时作为客体的各种场又能反作用于主体行为,如为了满足大型人流的交往集散,要求设置广场空间,同时广场空间又容易成为大型人流的集散地。各个场之间相互交联与作用,形成了具有场所内涵的空间环境,在内部与外部交联作用中,文化得以不断发展变化,场所精神得以在不断的积淀过程中逐渐渗透到各类空间之中。

四、仿古商业街区设计的意义

1. 延续传统形式,传播地域文化

仿古商业街区浓缩的体现了地域文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史,同时向人们展示一定历史时期城市的典型风貌及城市特有的空间肌理。这种保护性质的开发,避免的现代城市中的大拆大建,很好的保护了街区中的历史遗存,使传统文化得以延续。

仿古商业街区的蓬勃发展,促进了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的融合。虽然这种业界对这种做法褒贬不一,但我们需要肯定的是这种探索是有意义的,只有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才能更好的续写传统,才能更好的运用宝贵的历史财富。

2. 唤醒怀旧情怀,满足心理需求

人们对于仿古商业街区的喜爱,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是对记忆中某种生活的怀念。仿古街区对于传统生活方式、传统街区的还原,恰恰迎合了人们怀旧的情怀,这也是仿古街区兴起的心理根源。仿古商业街区呈现出悠闲慢活的状态,很好的舒缓了现代人的紧张情绪;合适的街道尺度,带给人们宁静亲切之感;多样的公共空间,让人能够驻足交往;民俗活动的演绎,让人亲身体验地域文化之美,这些都成为现代都市人心灵的一剂良药,抚慰人心。

五、仿古商业街区发展预景与期望

1. 发展方向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街区在城市中有序的分布,彼此协同,形成网络。每个街区单元的发展变化,最终都要反馈到城市这个大系统之中,在网络中求得新的平衡,协同发展。随着经济与旅游业的发展,在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仿古商业街区面临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需要充分的融入到区域的共同发展之中,以高科技产业、现代农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等为支撑,在保留原有生活氛围及生态化的大前提之下,对区域内周边产业进行梳理整合,通过区域的协同作用,找到仿古商业街区新的增长点,形成区域发展的持久动力。

2. 期许

仿古商业街区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行为的结合体,承载着保护、商业、居住和交往等功能,集中的展示着地域特有的文化,本文希望通过对仿古商业街区的理想模式的构建,从设计上规避掉仿古商业街区后续运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障仿古商业街区有序而健康的发展,同时也希望仿古商业街能够更好、更多、更本质的师法传统建筑文化,丰富中华建筑篇章。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释义, 得到仿古商业街区的定义, 并详细论述了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仿古商业街区进行分类, 并从设计阶段通过对空间肌理、序列组织、行为引导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建构理想的构成模式;最后论述了仿古商业街区的建设意义及广阔前景, 希望对仿古商业街区的建设有所启发。

关键词:仿古,商业街区,设计

参考文献

[1]阮仪三, 王景慧, 王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99 (12) .

[2]李扬萩, 金晶.我国古镇旅游之发展模式探讨.吉林:华章, 2011 (26) .

[3]何光眸.新世纪新产业新增长: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1999.

[4]扬·盖尔 (Jan Gehl) .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10) .

街区设计 篇2

A. 知道,很关心她的未来发展

B. 知道,无所谓

C. 知道,很自豪

D. 不知道

2、您对目前城中历史街区的环境、生活满意吗?

A. 很不满意

B. 不太满意

C. 基本满意

D. 很满意

3、老城区的生活环境有待改善,依您的见解,最优先的应该是?

A. 增加广场、休闲绿地

B. 拆除违章搭建,修缮危房,改善外观

C. 拓宽街巷,改善交通环境

D. 改善消防、供水与排水系统

E. 改善环卫设施,提高整洁卫生程度

F. 其他

4、您觉得老城区目前的道路应该如何规划?(需要结合河坊街现状?还是如何?)

A. 道路狭小,应适当拓宽

B. 应保持现状

C. 应增加南北方向的道路

D. 应增加东西方向的道路

E. 其他

5、您认为(河坊街、清河坊?)在杭州历史街区中的地位如何?

A. 非常重要

B. 重要

C. 一般

D. 不重要,可有可无

6、您觉得现在的河坊街是什么类型的街区?

A. 商业街,商业气氛浓

B. 文化节,有历史底蕴

C. 普通的古街,街道狭窄,有点乱

D. 破败的古街,沿街建筑破而乱

7、您认为城中历史街区的保护和更新模式是?

A. 维持现状,只进行环境整治和房屋修缮

B. 除了少数有价值的建筑外,大多数拆除重建

C. 大多数保护和修缮改造,少数危房拆除重建

D. 全部拆除重建

E. 什么都不要动,就这样很好

8、您认为城中历史街区改造的目标首要在于?

A. 弘扬和展示杭州历史文化底蕴

B. 提高区内居民生活水平和环境质量

C. 创造旅游亮点,促进经济收入和就业率

D. 恢复河坊街历史上的繁华景象和商业地位

9、您认为城中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后的功能是?

A. 突出商业性,以服务型、工艺型商业为主

B. 突出生活性,以居住为主,展示老杭州人的现实生活

C. 突出文化性,展示城中历史街区特有的历史文化

D. 融商业性、居住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综合区,并以老百姓的居住生活为主,商业服

务与文化展示为辅

10、如果让您参与城中历史街区的保护改造工程,您希望参与的方式是?

A.调查问卷的形式

B.座谈会的形式,好面对面反映老百姓的生活问题

C.项目监督委员会的形式,监督政府行为和项目改造情况,若有不良举动就立即举报上级政府

D.以上三种形式兼而有之的参与形式

E.不想参与,与我无关

11、如果选择在城中历史街区居住,不考虑经济因素,你愿意选择什么类型的住宅?A.高层、小高层单元式住宅楼

B.1-3层院落式单元住宅楼

C.重建的新民居

D.将现有住房进行改造翻修

12、您了解杭州河坊街这一街区吗?

A.完全不了解

B.比较不了解

C.一般了解

D.比较了解

E.非常了解

13、您认为杭州城区内的历史街区或街道是否有保护价值?

A.有

B.没有

C.不知道

14、如果认为有,请问您最认同以下哪项?(多选)

A.历史气息

B.居住功能

C.建筑美

D.邻里和谐

E.传统氛围(如老字号)

15、您认为杭州市区内历史街区的保护情况如何?

A.非常不理想

B.比较不理想

C.一般

D.比较理想

E.非常理想

16、您认为什么因素会阻碍保护工作的有效实施?

A.房地产开发

B.旅游业过度开发

C.政府规划不当

D.忽视建筑修缮

E.公民缺乏保护意识

F.其他

17、您了解政府再近五年来对杭州市区内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吗?

A.完全不了解

B.比较不了解

C.一般了解

D.比较了解

E.非常了解

18、您如何看待政府对杭州市旧城区的保护与更新工作?

A.完全不认同

B.比较不认同

C.不确定

D.比较认同

F.非常认同

19、您认为杭州市区内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举措是什么?(至多选两项)

A.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

B.政府法规的支持

C.规划的合理性

D.人才的培养

E.资金的稳定投入

F.其他

20、您愿意参与到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中去吗?

A.完全不乐意

B.比较不乐意

C.不确定

D.比较乐意

E.非常乐意

21、您是否参与过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

A.是B.否

22、您是否有意继续或在将来参与其中?

A.肯定不会

B.可能不会

C.不确定

D.可能会

E.肯定会

23、如果会,您一般乐意通过什么渠道或形式参与保护工作?

A.政府信访

B.个人捐款

C.媒体举报

D.进行科学研究

E.成立保护团体

F.其他

1、您目前居住在:

A.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 B.常州市(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外)C.其他省市

2、您的性别:

A.男 B.女

3、您的年龄:

A.18岁以下 B.19-29岁 C.30-39岁 D.40-49岁 E.50-59岁 F.60岁以上

4、您的受教育情况:

A.小学及以下 B.初中 C.高中(包括中专、职技校)D.大专 E.本科 F.研究生以上

5、您的职业是:

A.国企员工 B.外企员工 C.私企员工 D.公务员 E.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F.下岗(失业)G.离退休 H.在校学生 I.其他

6、您是否了解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

A.比较了解 B.了解很少 C.不了解

7、您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印象主要是:

A.不错,维持现状就行 B.交通混乱 C.基础设施落后 D.缺少绿化和开放空间 E.老房子需要改造

8、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进行保护利用,您的态度是:

A.支持 B.反对 C.无所谓

9、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老房子,您赞成:

A.原封不动,进行修缮 B.局部改造 C.拆除新建

D.其他

10、您觉得最能代表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特色的是:

A.古运河 B.传统民居 C.街巷备弄 D.明清名人故居

E.其他

11、您觉得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中最应该保护的是:

A.名人故居和历史建筑 B.传统民居 C.街巷格局 D.整体空间环境

E.其他

12、您认为青果巷地区保护利用带来的破坏中,最令人惋惜的是:

A.老街巷消失 B.传统院落消失 C.古井消失 D.古树砍倒

E.其他

13、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

A.以传统特色位主的居住区 B.以现代风貌为主的居住区 C.以传统特色为主的商业区 D.以现代风貌为主的商业区 E.其他

14、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中今后的业态发展首先应该:

A.以传统商业为主 B.增加商业内容 C.提高商业档次 D.增加餐馆、茶馆等休闲设施 E.增加绿化和开放空间

15、您对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周边新建筑的看法?

A.好,是城市发展的表现 B.不好,破坏老城的形象 C.无所谓

16、对于青果巷这条街巷,您认为应该:

A.维持现状 B.限制机动车交通,作为人行步道使用 C.作为机动车道路并拓宽

17、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目前市政基础设施的首要问题是:

A.排水 B.供电 C.供气 D.电信 E.防火 F.环卫

18、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市政设施方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A 道路下无下水道,室内卫生设施(如大便器、洗脸盆等)不全 B 雨天路面积水严重 C 配套公厕少 D 路灯偏少且暗 E 河道既脏又乱,且常有异味 F 邮件寄递不畅 G 较满意 H 其他

19、你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垃圾方面存在的首要问题是:

A 垃圾收集点有异味,滋生蝇虫 B 垃圾收集点太远 C 垃圾不能及时清运; D 垃圾桶配置偏少 E 较满意

20、你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首要环境问题是:

A.噪音较大(常有施工噪音、小贩吆喝声等)B 灰尘较大(过往车辆、周边施工等)C 常有异味(沿街摊贩、垃圾收集点、河道气味等)D 邻近空调影响起居休息 E 较满意

21、你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在市政设施方面最突出的安全隐患是:

A.消火栓不足,道路过窄,一旦失火,将难以控制 B 随意拉接电线,影响景观且易发生触电事故 C 燃气管道、液化气罐容易引发火灾 D 路灯较暗,来往人员行走不便 E 不存在隐患

22、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利用中是否需要考虑部分居民的回迁?

A.是 B.不是 C.无所谓

23、您认为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应该如何保护利用?

A.由居民自己进行维护 B.由政府负责开发改造 C.由开发商进行开发改造 D.由政府和居民共同出资进行维护 E.其他方式

24、您对青果巷未来发展有何意见和建议?

街区设计 篇3

关键词:历史文化街区 ;东西镜古村落;改造模式; 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1 东西境古村落老街概况

东西境老街位于增城小楼镇,距增城市区仅10km,附近有增派公路及、在建的广河高速和增从高速经过,同时也是增城绿道上的重要节点。区内及周边地区自然资源及人文景观丰富,有二龙山森林公园、报德寺、万亩冬瓜迟菜心基地等景点。

东西境老街有着“岭南周庄”的风格,。800年来,古朴的集贸古街800年来紧密的连系地联系着东西境古村落,是周姓家族几百年来长期在这里生产生活、生息繁衍的聚居地。麻石道路、祠堂厅夏夏,、民居排屋,还有、旧时私塾、举人旗石,和还有岭南特色的“田、塘、村、林”古村落格局,蕴含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俗文化(图1)。(图1)

图1 东西境老街景区人文景观资源图

2改造面临的问题

2.1如何延续古村落街区的“肌理”

东西境古村落老街在改造前东西境古村落老街作为蕴存岭南古村落的乡村风情,洋溢质朴、宁静的氛围而富有历史韵味,同时存在岭南特色的“田、塘、村、林”古村落格局。如何在改造中保留原有的“肌理”成为我们设计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2 如何对街区进行“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

东西境古村落老街的风貌存在于体现岭南具有古乡村风韵的建筑中间,同时穿插了一些新建的不具有保留价值的不伦不类的建筑,对整个古村落的风情体现造成反衬的效果影响了古村落的风貌。如何对街区的进行“有机更新”也是设计者面对的另一个课题。

2.3古村落街区的保护和改造中的改造模式的问题。

东西境古村落老街的改造模式模式应该是怎样的模式。可能会误入应该避免进入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出现的三个误区种模式[1]误区 :

一是企业操办,追求回报。大量拆改原有建筑,建设商业景点、开发旅游,;或者是只是修缮修沿街立面一层皮,对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改善不大,受益不多。这两种做法都背离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初衷。

二是“人房分离”。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全部迁移全部村民,再建房屋再建,外观相似,但物是人非。或变成有钱人的新社区,或变成旅游参观的“布景道具”,完全改变了街区的性质,住民突变,文化的传承从何谈起无从谈起?。

三是拆真造假,搞仿古一条街。一时迎合了一时的旅游开发的的需要,可能会有经济效益会有,但是文化遗产的价值丢失了却不复存在,得不偿失,。从长远看不会为群众所认可。

这些改建模式都不是我们在东西境古村落老街的改造中最好保存、更新和延续的模式都应该加以摈弃。我们需要在东西境古村落老街的改造中探讨出一张一个比较合适的改造模式,包括对街区的改造模式和及改造后的运营模式等的研究。只有找到了合适的改造模式,才能更好的地保存、更新和延续。

2.4 整个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存在消防安全存在隐患。

整个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薄弱,。首先是给排水系统超负荷。,供水量不足,原有水压和供水量难于满足现在的居住现今的生活需要。;再者然后是公共环卫设施严重不足。;再然后是村落不存在没有服务游客服务的基本设施。

部分街区的道路格局无法满足不符合现行的消防通道尺寸要求,一旦发生火灾,消防扑救困难,后果不堪设想。;而且,历史文化街区内大多是砖木结构的房屋,容易引发火灾。这些因素都使历史文化街区的消防安全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3改造实践的探讨

3.1 改造模式的选定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模式在当今的实践中主要有三种模式:“上海新天地”模式、“菊儿胡同”模式、“周庄”模式。这三种模式各自有有自己的特性特色(表1),而且这些改造模式都不乏成功的案例。

通过对比表格可以知道看出这三种模式改造的主导力量、资金来源,、改造后的功能和新建建筑的比例都是有些差异的。通过实践验证除此以外,改造后的风貌协调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上海新天地” 模式改造主导力量和资金来源都是是房地产开发商,必然更注重商业效益,改造后的功能也是以商业为主;“菊儿胡同”模式和“周庄”模式改造主导力量都是以政府为主导,资金来源中政府资金的比例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较注重对于改造后的综合效益的追求考虑,平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用是政府所考虑的重点。改造后的结果必然是多方共赢为目标的。

经过对东西镜古村落项目本身的认真思考,我们最终还是选定了以“上海新天地” 模式和与“周庄”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来进行改造。改造的主导力量是房地产开发商、政府和居民。保留原街巷网络,保留、修缮大部分建筑,,新建建筑参考原风格,改造后的街区功能以商业(饮食、娱乐业)、旅游和居住为主导。这样的改造模式不仅维持维护了原有功能,,还增加了旅游功能,增强了街区生命力;同时,旅游收益会增加居民自发保护热情,增强了街区的生命力;。结合了“上海新天地”模式的改造在保护老建筑外部“肌理”上是成功的这种模式,对于历史风貌价值大于史料价值的非文保单位建筑是较为适宜的[3]。并且它因为它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和延续了街区保留了原有的历史风情,同时着力还营造了一种怀旧的文化氛围,为街区商业活力与经济价值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 确定保护和改造的标准和方法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原则作了相应的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历史建筑,应当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构筑物,应当区分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实行分类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是,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在小楼镇东西境古村落老街改造中,我们也是遵循《条例》的原则来实施的。

第一,要保护历史的真实遗存。在东西境古村落中,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周姓祠堂厅夏,、民居排屋,、旧时私塾,、举人旗石和古朴的集贸古街。对这些真实遗存我们比较以核心内容加以保护。重点保护,不得做任何形式的改动。

第二,保护的重点是外观的历史风貌。建筑的外观依原貌维修整饰,室内可以按现代生活的要求进行改善,增加必要的设施。此外,这里还要保护构成历史风貌的其他要素,包括道路、街巷、院墙、古井、荷塘、溪流、驳岸、古树等(图3)。拆除一些对表达历史风貌有反作用副作用的后加的新建、构筑物。对一些有特点的细节或细部可以加以特别的雕凿。

第三,实现街区要维护它功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历史文化街区是一个成片的地区,有大量居民在这里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不能只保护那些建筑的躯壳,还应该保存它承载的文化,保持社会生活的的延续,保存文化多样性实现街区功能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并且,在保护和传承文化的同时要兼顾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既要使遗产得以保护、文化得以传承,又要改善环境,服务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和发展经济。

图3 东西境古村落效果图

3.3 加强街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东西境古村落街区要得到更好的保护、更新和延续,对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

3.3.1对更换和改造原有的供水、排水管道系统进行更换和改造, 根据街区内的道路规划布局,合理布置区内供水管网系统;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同时,加强街区内环卫设施配备,增加一些休息场所和公厕等游客服务设施公共场所,为游客观光旅游提供便利,但要注意游客服务设施的造型应与历史文化街区整体风貌相协调。

3.3.2 对遗存建筑内部结构进行深入调研、探索。 对一些有价值的建筑内部结构已经破旧,、不牢固的部分进行合理的加固和整修。修整都以“修旧如旧”的为原则。

3.3.3建立合适的消防系统。 由于东西境村内火灾隐患较多,应从多方面着手加强消防设防措施。一是在历史街区周边道路等交通环线设置消防车辆的主要通道,在街区内部寻找合适处并抽疏部分房屋作为消防应急通道,利于救火与疏散;二是增设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

4定位和开发思路

4.1景观环境改造定位

东西境古村落,总占地面积为36.19 hm2。以岭南古村落文化为资源依托,我们把其改造后的性质定位为休闲度假古村落商业街;改造的主题定位为以“景观休闲、商业购物和文体活动”为主题;以“两轴一环”为骨架,打造以古村落为背景的商业街形象。

4.2东西境古村落老街开发思路

东西境古村落老街是以“两轴一环”为骨架,打造以古村落为背景的景观休闲、购物和文体活动为主题的游憩场所(图2)。“两轴”分别是指以古村落原有村道升级改造的商业购物轴和沿荷塘沿岸边打造的景观休闲轴,“一环”是环古村落修建的环村自行车道。

图2 东西境古村落平面图

4.2.1商业购物轴

商业购物轴就是在由原连接东西境村的村道和村道两侧的房屋升级改造而成。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对村道两侧的房屋进行勘察和评估,保留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建筑,对拆除没有后面建设没有保留价值的建筑进行拆除;二是以“修旧如旧”的为原则修建与原古村落建筑风格一致的建筑,以商业、餐饮、娱乐休闲和住宿功能为主。;三是以有历史传承价值的青石板路代替水泥路面,在沿路周边增加一些乔木、灌木和草本相结合的绿化。

4.2.2景观休闲轴

景观休闲轴就是在沿荷塘边修建一条供游客休闲散步的具有良好景观的休息场所绿色走廊,以方便游客观赏近看周边优美的荷塘景色和远眺美丽乡村风景。

4.2.3自行车绿道

“一环”就是在环村落周边修建一条自行车绿道。该构思设计理念是为游客打造一条能够完整游览古村落余景风貌的通道,既在锻炼身体,又感受乡村优美环境的过程当中欣赏优美的乡村景色和呼吸新鲜的空气,一举两得。

5小结

增城小楼镇东西镜村落改造之后真正实现了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确实做到了“保存、更新和延续”,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想要成功改造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的成功,,最重要的是需要做到延续街区的“肌理”,对街区能够进行“有机更新”,。而这就需要改造的决策者能够很好的地了解待改造街区的历史,掌握街区的文化底蕴,以至于能够并选择好合适的改造模式,把握好改造的内容和规则。

改造以后能够真正做得历史文化街区的“肌理”传承担,确实做到了“保存、更新和延续”。

参考文献

1 王景慧. http://www.cityup.org . 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2 谭佳音.我国历史文化街区动态保护模式的比较研究[J].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5):69-73.

街区商业的特点及设计思路 篇4

1 “街区商业”的涵义

1.1 什么是街区商业

街区商业,实质上是一种动态消费,区别于服务性为主的社区商业的静态消费行为,它是社区商业的“升级版”。作为街区商业必须有独特的文化氛围,同时,街区的目标消费额可以进行偏高的设计,由于动态消费在通常有比较高的消费力,所以消费额度的计算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国外,街区商业是一种独立的商业形态,通常会拥有比较好的经营情况和投资回报。

1.2 街区商业的特点

1)铺铺临街。

街区商业最大的商业魅力就在于开放性:街中设街,四面贯通,铺铺临街,无商业死角,处处人潮涌动,商业空间充满人情味。

2)复合功能。

街区商业业态丰富,集购物、休闲、娱乐、居住等为一体,各业态间互动互补,真正使全人群(各个年龄群)、全天候一站式购物消费成为可能。

3)黄金比例。

街区商业空间不过分大,长度不过分长;街区的科学规划令人只需步行,便可轻松购物、娱乐、休闲、看电影。黄金比例的店面分布,合理的面宽及进深,让店铺投资的性价比达到最高。人性的尺度带来交往和沟通的便利,更带来有效商业时间的延长。

4)连通城市。

街区商业与道路、与城市保持密切连通。街区的格局必然是四面贯通的,街区的位置必然是要处在交通枢纽上的。商业不再是一个区域的独立体,而是一个城市人流量、信息流量、商品流量的集中地。有特色、有生命力的街区不仅极大地阻止了本地消费的外流,更大量吸纳了外围人流。

5)动静隔离。

街区商业通过空间的灵活过渡,改变了人流熙攘、环境喧嚣的商业第一印象,多条商业内街和次内街,多种功能分区,闹中取静,静中求动,实现动静隔离。消费环境幽雅、舒心、个性飞扬,业态之间动静有序,互不干扰。

6)广场效应。

街区商业更注重交流的功能:街区中势必存在广场,广场是人们迷恋一个地域的重要依据,是一个区域活力的第一见证。广场是最容易吸纳人流、聚集人气的地方,各种有特色文化味道的商业活动让商业在街区文化的包装和烘托下价值倍增。

1.3 我国街区商业的发展

在我国,街区商业的出现最早在北京。首先是建外SOHO推出特色商业街区,仿照欧美街区商业的业态模式;在北京CBD商务区内,营造一个由16条步行商业小街、300个沿街店铺以及20个双层花园组成的商业街区。

目前在全国做得最成功的街区商业项目是上海的新天地。它是一条比较古老的街改造而成的,结合了现实中的流行元素,将购物、休闲、娱乐结合在一起,被消费者接受了,所以成了上海的城市名片。“安徽黄山市的老街、北京前门的大栅栏、南京的夫子庙与秦淮河,都可以说是成功的街区项目,其共同点是在历史积淀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时代元素形成的。

2 “街区商业”的规划设计原则

2.1 对城市地域文化的尊重

21世纪是全球化进程加快和商品经济主导的年代,这种潮流下系统化和标准化的操作方式吞没了地区间的差异性和多元性。而当物质发达,信息自由的时代来临时,人们以往的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化的力量往往瓦解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并漠视了过去的一切,造成了人文价值观的缺失。建筑作为一切艺术中对人类生活影响最大的表现形式,必须尊重人文和地域等方面因素。

2.2 完整的空间环境意向

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街道的意象是建筑和街区空间环境的综合反映,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自然可反映街道特色,高质量有特色的街道空间环境比建筑更宜体现街道特色,街道的意象特色依赖于空间环境特色。

2.3 开放的功能体系

1)多向发展。

所谓多向发展就是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中以及室内外的商业环境,其实这一点是在现代城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土地资源的制约下创造功能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的一种手段而已。

2)多功能转换。

因为商业经营活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此以多功能的转换为对应措施。既设有大型的购物超市和大型商场,又设有各类专卖店和主题店,以及沿街小店铺,并配以餐饮,娱乐设施,会议展览设施来奠定它作为一个城市商业区都市城的地位。不但如此,这些功能可以随着经营活动的变化灵活转换而不会影响整个功能使用的效益。

3)立体的步行系统。

商业步行环境的创造离不开步行系统的设计,在功能多向化发展与转换的前提下,必然带来步行系统的立体化,空间化。

2.4 生态式的环境艺术

在城市街区商业空间环境的设计中,将生态与环境艺术两个概念并重是基于人们身心健康与心理愉悦的双重社会文化心理条件下的客观需求,或者说是研究街区商业空间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精神因素作用下的物质环境设计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3 “街区商业”的规划设计方法

3.1 空间规划结构

现代街区商业规划结构一般特征是以一个或几个大型商业设施为空间核心,其他商业,服务业设施按一定规律布置。其空间布局形态主要有:线型,网络型,线面型,复合型等。

1)线型或网络型均质无核空间结构。

均质型传统空间结构的特征是街区中没有核心的大型商店,全部由中小型商店构成,形成相互关系、相对均衡的均质无核结构。

中国传统街区商业主要是由传统店铺聚集形成的线面型空间。这种线型,“均质无核”的显示了东方传统商业空间形态的特征。在中国近代商业的发展过程中,由多条商业街道相互交叉,逐渐形成网络型均质无核结构。

2)线型或放射型单核空间结构。

单核结构即街区的线型空间中,有一个或多个位置相邻的大型商业设施构成空间核心,其他商业和服务设施依托此核心向一侧或多个方向延伸分布。

3)多核空间结构。

多核空间结构,即街区中有三个以上的大型商业设施,分别处于不同位置,以合理组织顾客人流缩短购物者的步行距离,是超大型街区商业的主要空间形式。但是,这种空间结构,使得街区中的商业面积极大,空间形态也向巨型化发展,不利于步行者舒适购物。

4)网络型空间形态。

网络型空间形态,即街区商业空间中,多条线型内街空间相互交叉,形成网络状空间形态,在不同的空间结构中,线型街道可以是直线或曲线形式,也可以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交叉,形成多变的空间形态。

5)复合型空间形态。

复合型空间形态,即线型,网络型,均质型,核型,大型广场等各种空间形态,部分或全部使用在街区商业空间中,形成复合复杂的商业空间。这种空间形态,需要较大的空间容量,一般适合在大型街区商业中采用。

3.2 街道空间界面设计

1)建筑立面。

在街区商业外部空间中最能吸引人的建筑,是具有当地地域特色的和反映当地历史特征的建筑。优秀的街区商业区,一般聚集了历史悠久的传统建筑。将传统与现代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人既能体验到地方文化与历史,又能感受到现代文化的气息。

当然,如果在街区中存在历史建筑,就有了建筑设计的主要参照。但是,许多现代街区商业区是完全新建的,建筑风格的整体把握就应重新定位。

2)街道与广场地面。

街区商业的内街与广场地面的构成,材质,色彩,图案等都影响着空间氛围。街道地面构成的有硬质材料如花岗岩,地砖,鹅卵石,软质材料如水面,草地。街道与广场上一般还有台阶,台地,台凳,座椅,灯具,花木等,既有功能作用,又丰富空间界面,调节空间气氛。

3.3 空间环境设计

1)街区形象设计。

融合自然,营造环境幽雅,自然,舒心,个性飞扬的街区商业环境。展现绿色生态主题,以绿地,花丛,水域等景观元素,造就自然柔美,亮点突出,和谐统一的空间格局。街区商业设施应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相互映衬。各功能动静有序,实现动静结合,动静平滑过渡。

街区商业的规划设计应通过空间的灵活过渡,改变人流熙熙攘攘,环境喧嚣的商业第一印象,多条商业内街和次内街,多种功能分区,闹中取静,静中求动,实现动静结合,平滑过渡。

2)循环路网设计。

应建立连续,立体化,高密度,高品质的循环路网,使行人与物流都自成体系,方便,安全,高效,形成流动性极强的街区内部空间。

3)街道家具设计。

组织适量的街道家具,可以为街区增添更多活力,为行人带来更多情趣。在步道上增设适量的宜人性设施,如座椅,电话,新闻报栏,街头造景小品等,充分体现人性化的尺度,视觉感受以及使用便利性:

一方面可以丰富视觉环境;另一方面可使街区变得具有生气。设计应在餐饮区和休闲广场设置户外凉亭,咖啡茶座,也可以为街区带来活力。宽敞的步道,长椅,咖啡茶座将使得在街区中漫步成为轻松和快乐的生活体验。

4)共享空间设计。

开拓步行街,广场等合适的共享空间,给人以放眼环顾,放松身心的空间,人们可以在此就餐和休闲。

配置姿态优美的景观树组,围合较为安静的休息小空间,人们在树下可坐可观,并可与铜像雕塑亲密接触。在商业街道中,有次序地安排花坛,街灯和座椅组合的街道小品,既美观且实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街区休息功能的需求。

4 结语

在现今的商业地产项目开发中,面临大型MALL喊停、专业市场走平的困境,街区商业因有合理的布局、便利的交通、丰富多彩的经营形式,逐渐成为商业模式的一大发展方向。街区商业以追求形式与功能的最佳组合为目的,正在成为商业地产中炙手可热的新锐模式。

摘要:主要阐述了城市街区商业的概念与特点,概述了街区商业的规划设计原则与方法,指出以追求形式与功能的最佳组合为目的的街区商业模式正在成为商业模式的一大发展方向。

关键词:街区商业,空间,规划设计,商业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美]凯文.林奇.城市意向[M].项秉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3][丹]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

[4]李雄正,赵亚翘,王悦.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

[5]梁雪,尚连望.城市空间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6]张庆华,赵彦娟.泉城路商业街建设问题分析[J].山西建筑,2010,36(3):8-9.

特色街区开工致辞 篇5

乡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重要载体和潜在力,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特色街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将文化与经济融合统一、互为表里、相得益彰的独特经济文化现象。市从沁园、济水、天坛、北海、玉泉五个办事处各选一条街建设特色街,寻找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径,要通过特色街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多赢效果,通过特色产业的聚集、优化,通过注入和释放各种文化元素,让城区面貌和居民生活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市区整体形象得到提升,促进商业繁荣,增添乡村魅力,打造乡村特色名片。要在特色街的建设中注意以下几点: 路灯、垃圾箱、休闲椅、花盆等市政设施配套上,一是注重空间布局合理化。建筑美化亮化、街道铺装配套、店面提升改造、街口形象塑造上。坚持科学、合理的原则,力争打造一条规范而丰富,兼备而不杂乱的街景容貌。并将这一主题体现到街区建设的标识、雕塑、小品等诸多细节中,二是突出功能定位主题化。确定街道的内涵所在优势所在提炼主题。增加街道人文元素,充分发挥街区最大凝聚力,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门店、商铺、市场的功能设计要合理配置、相为补充,三是谋求资源配置最优化。科学处置好交通、市场等之间的关系。将各种资源的优势充分利用起来、发挥进去,实现利益的最优化和最大化。

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四是实现整体运作市场

中国化。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使建设的每一条特色街都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更好地服务广大市民和外来游客。

街区设计 篇6

伴随近年城市进程的飞速发展,各地对本土传统街区的保护建设意识日益凸显,但过度强调街区本身而忽视街区之间的边界区域景观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边界景观的自身效应研究出发,以天津原租界区与现存街区的边界景观现状为例,阐明边界景观设计发展的重要性。

边界景观的属性

1.边界景观的定义

边界,因不同介质、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等自然、人为因素的划分,往往承载着双重或多重属性。边界景观作为两种或多种不同类型环境的综合承载体,拥有特殊的景观性质。

2.边界景观的特性

边界景观,虽因复杂、特殊的环境,自身存在显著问题,但因其较普通单体景观环境内容丰富,是承接多种不同景观环境的过度区域。在长远而有针对性的设计规划下将其改造、提升,边界景观的综合性能会得到全面的表现,其所呈现出的景观效果及在整体景观建设中的协调作用甚至有超越主体景观的点睛之势。

街区边界景观的影响因子

一个街区的发展演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基本影响因子包括时间上的跨度、政策上的改革以及设计者本身的出发点。

1.历史的变迁

街区,特别是传统街区,因其特有的历史变迁,加之当今快节奏的生活建设需求,从过去的讲求人文与地理的有机结合到如今以人为本的方便快捷规划理念,逐渐形成向现有的街区中心偏移或其地理位置更加突出两种极端的发展态势,经由时间的冲刷与沉淀,以及传统的生活习性的营造,传统街区的布局、绿化以及空间的层次使其拥有了强烈的自身风格底蕴,也因各地区的风俗人情、民族习性等因素均产生了能够代表城市性格的街区文化。

2.政策的演变

从古至今,任何有关人类生活的环境、文化以及社会发展进程都离不开政策的支持。政策的制定,无疑会对人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任何事物均具备两面性,所谓获利也必将产生相对不利的一面。从过去历朝历代的政策变换,均可看到所呈现出的独一无二的各个历史时期,而对于近代街区景观的关注与建设,每个城市也经历了各自的发展时期,特别是伴随近年的各地方政府对于景观方面的重视,但过分的强调各街区中心规划建设而忽略街区与街区的边界融合,无疑是政策上的败笔,从长远考虑,忽视了边界景观的可持续、长久的一体融合发展思路。

3.设计侧重点

大多数的设计者也延续了政策制定者的发展策略,突出区域主体或区域本身,不能从宏观、客观的角度制定整体的设计方案,尤其忽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边界景观,过分的突出强调中心,必然对应边界的进一步弱化,最终形成的只有多个中心并存的不规则景观环境。

街区边界景观的效应

从景观环境设计角度研究,边界区域因其特殊的性质,产生不同的效应,而更加具有潜在的可塑性。通过对以天津原租界区为代表的传统街区进行简要分析,探讨出如下效应。

1.碰撞效应

边界区域是两个或多个组团碰撞的产物,所谓碰撞,既是一种矛盾又不失为一种融合,两种不同类型、不同属性的组团相互碰撞,势必会产生更为突兀或新颖的可开发区域。例如位于天津市区、广泛分布于海河两岸的原租界区域,因具有不同建筑风格、形式以及使用功能性质,与当前现存街区产生鲜明对比,身临其中,会有风格迥异的生活状态之感。解放北路至今完整保存的昔日繁华金融街依旧风韵犹存,但其与周边现存生活居住区的反差对比强烈,一个街道、一个拐角亦或一栋建筑就能将人置于完全不同的生活环境,这种强烈的碰撞感既会让人产生心理上的刺激又易造成突然的不适。组团与组团的精彩碰撞,衍生出的充满活力的边界区域,不仅要保留好这种活力,还要借助景观设计知识本身,对边界景观的环境营造加以活力上的提升与丰富。

2.柔化效应

在我们能凭借当前的自身能力正视历史、正视文化,自信的将上世纪初陆续建造的各国租界区较为完整、大力度政策支持保留的文化氛围下,固然是一种意识与行动上的进步。但新的问题也伴随产生:大批量保护下来的各原租界区,其本身的中心区域或主要单体建筑均得到良好的保障、改善,但其边缘区域,即与现存街区交界区域大多存在风格迥异、氛围突兀、不协调的景观环境现状,造成人心理上的骤变、无所适从心态。因而将这种特殊环境的景观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改造、提升,势必会恰当的形成过度区域,也填补了组团与组团间碰撞过程中所遗留的景观情感缝隙。采用自然式的视觉过渡景观设计手法,应用景观心理学、艺术美学的理论知识,结合本土街区特殊性要求,恰当的体现边界区域景观的存在感和融合性。例如,将具有相同属性、均属居住性质的以五大道为代表性的原租界区传统街区和与之相邻的天津现存街区有机过渡、融合,因风格迥异的居住建筑群、街道布局以及材质、植被的不同,应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针对建筑背景层不和谐、空间布局突兀等问题,开展设计研究,从而弱化边界冲突景观,使其起到良好的柔化边界、平稳过渡的视觉美感效应。

3. 层次效应

景观环境需要层次的丰富,优秀的景观离不开各层次的环境配合。如同一幅优秀的画作,需要近景、中景、远景的相互协调配合,才可突出重点。忽视街区的边界景观并不是真正的突出主旨区域,只是一味的在强调个体的存在,弱化整体。边界景观在层次划分上未必处于主要层次范围,但其层次作用不可小视,边界景观的环境缺失,会体现出整体层次的不完善。例如,位于海河沿岸,当前主要作为以观赏游览性质的原意大利租界区,现今保存完好,其通往现存街区的延伸过渡地带采用景观植被、恰当效仿欧式铺装形式、铺装材质,以及在色彩的选择上逐渐过渡方式,从视觉上满足了人的适应需求,丰富而恰当的体现了景观层次的递进。

4.整体效应

城市景观一体化的快速进程,更加需要边界景观在进程中扮演承接、平衡的角色。边界景观的有机统一和融合,一方面会起到城市整体景观空间的和谐、统一,一方面也会使其自身的景观环境较之前不被重视的局面有所转变,拥有了自身的独特景观环境。天津市区内,虽遍布的原租界区风格、属性差异显著,较现存街区多为完全不同类型,但若能加强边界景观的柔化处理,可营造出不同于其他省市的却拥有强烈自身风格的城市包容力和人文沉淀氛围。

街区边界景观的设计意义与价值

街区的边界区域,综合以上效应特征,应引起更多建设者的重视,在良好的设计理念与前瞻性的发展意识下,甚至能够起到承接局部开启整体的关键作用。这种景观空间营造的好坏与否会直接影响城市景观的总体效果。

结语

对于一个区域,固然会存在所谓的中心与边缘,而一个城市是由多个区域组团组合而成。在如今高度提倡城市一体化的生活背景下,政策制定者以及设计者往往以强调整体性为宗旨和出发点,却又在实际执行中不自觉地将各组团中心不断强化,而实际存在于各组团边缘间相互结合的边界区域更具有可挖掘性,其自身所具备的双重性是一种新形式的组团表达方式。因而,妥善而周密的对城市街区边界景观有计划的加以重视和改进,必将真正促进城市景观环境的整体提升。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简介:林崇华(1972-),男,汉族,籍贯:辽宁抚顺,就职于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副教授,环境与艺术设计方向;

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分析 篇7

自然在不同城市环境中体现出地域性差异, 是两方面因素在起作用:其一, 是显性因素, 即城市特定的地理位置;其二, 是隐形因素,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 设计师对商业街区等城市人工环境规划设计或者城市居民在其中生活时, 会根据城市特定的自然环境形成不同的主导性对自然的思想观念, 也就是“自然观”。

伊恩·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中将东西方不同自然观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做了深刻的总结:西方文明将自然看作被征服的对象, 城市“一切都人格化, 具有人的特点以及以人为中心的形象”, 西方的城市建设是对自然的野蛮破坏和掠夺;东方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为了尊重自然甚至牺牲个人的生活权利和个性。日本设计大师黑川纪章从普通市民的角度, 认为西方人对自然有一种亲近感, 而日本人对自然自古以来就是禁忌和敬畏的, 这也导致东西方城市自然环境的差异。从东西方迥异的文化背景出发, 他们找到了商业街区等城市环境地域性差异的重要根源, 即孕育在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

2 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的建构

由此可知, 步行商业街区的环境设计需体现出地域性差别, 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不同的地理环境, 对当地人的生理影响不同, 这一基本需求必须得到满足;二是要迎合当地人的自然观, 从而满足当地人们对城市环境的归属感和意象感。

剖析城市的自然环境, 对步行商业街区的地域性设计产生作用的主要因素有:地形地质, 水文水域, 气候气象和生物矿藏。这四大因素彼此依存而又互相影响构成步行商业街区的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

3 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的因素分析

3.1 地形地质因素

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不同, 步行商业街区大体可以分为平地型和山地 (丘陵) 型两大类。其中地形地质对山地 (丘陵) 型步行商业街区地域性设计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就以山地步行商业为例, 阐述地形地质对步行商业街区地域性设计的影响。

3.1.1 地形地质因素对步行商业街区物质环境设计的影响

概括来看, 山地地形在以下方面影响步行商业街区的物质环境设计: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开放空间系统;区内交通和步行系统;细部的设计与处理。

建筑形态及其组合:山地地表起伏大, 没有平地平整;但是又有利于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和独特韵味。在山地型步行街建筑设计时, 要有整体观, 兼顾建筑群体的天际线和山体轮廓线设计;充分结合自然山体, 尽量保护和营造自然生态, 因地制宜, 切忌大挖大填, 这既是设计个性景观的需要, 也是防止水土流失和山体滑坡的安全需要。

开放空间系统:山地步行街的开放空间分布宜更加灵活多变, 立体感和层次感也应得到加强, 为了适应特定的地形条件, 街道大都蜿蜒曲折, 使街道本身的连续性与方向性减弱, 构成街道边界的建筑及外界景观随行进高度与方向变化呈不同特征, 具有较强的边界可识别性, 易与外部环境形成不同空间层次。

交通和步行体系:地形的限制使步行成为主要交通方式, 步行环境设计也就成为重中之重。步行环境首先保证安全性和连续性, 其次是塑造富有个性和和谐共生的沿街景观。在设计方法的选择上, 建筑与步行道的结合是双赢的组合。虽然山地步行道的高度变化起伏较大, 但处理好起伏节点就可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 吸引顾客的好奇心, 这就是山地城市的个性特色, 同时也能体现出一种鲜明的地域性。

细部的设计与处理:山地型城市对自然的依赖性更强, 与自然共生的关系也更为紧密。山地高度起伏大, 景观细部设计时, 应兼顾俯视与仰视角度的景观塑造;在步行时, 更易产生生理与视觉疲劳, 可以采取多设休憩场地等方式尽量满足人们需要。

3.1.2 地形地质因素对步行商业街区精神环境设计的影响

城市的开发和建设整个过程都无法规避地形地质的作用力。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 这一因素又融入城市的文化和当地人传统理念之中。

富有个性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如果融和这些具有文化烙印的地形地质条件, 可以增强当地人的归属感、自豪感和城市的凝聚力;同时可以向外来者展现城市的个性魅力。

凯文·林奇通过调查发现, 美国的城市, 例如洛杉矶, 市中心的步行商业街区不考虑特殊的地形地质条件而实行严格的方格路网布局, 淡化丘陵、山脉、山谷等特殊地形的地标作用, 只会让当地居民感到疲劳、迷惑和陌生, 勾起痛苦或者怀旧情绪, 无法在新的城市环境中自我定位。这样的设计对精神环境的破坏极大。

3.2 水文水域因素

城市最初建设思想就是依山傍水, 水是人类生存和农作物生长的基础。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和社会进步, 城市水系又起着带动城市经济发展和塑造城市生态景观的作用。由于人类与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水文水系就融入当地的文化, 被不同地域的人们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定义。

繁多的文化脉系, 多样的水系种类, 使水文水域的地域性特色十分鲜明。利用这种地域性特色, 设计富有个性风貌的步行商业街区, 各地均有成功的实例。

本文从水系不同种类入手分析, 可分为:

3.2.1 滨河 (湖) 型步行商业街区

水网密布或者有大河经过的城市, 水系在早期一般担负交通运输的职能, 也就与城市商业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城市滨水区的商品集散地就是早期商业街区发展的雏形, 即使在现代, 水系对于商业繁荣的影响力在减弱或者消退, 但是许多历史悠久的城市步行商业街区就是在原有商业街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水系并没有因此消失。设计师利用这一特点, 让现代滨水步行商业街区的水系更多担负营造生态景观的功能。

另一方面, 自古以来星罗密布的水网和大河对居民的日常生活, 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 城市空间的扩展割裂了城市与原有水系的联系, 也割裂了城市的历史脉络和文化韵律, 城市的滨河地区甚至成为城市文化的吸聚地, 是真正能对居民产生凝聚力和归属感的区域。特别是在以水闻名的城市, 虽然商业街区可以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突破空间的限制, 但居民对滨河 (湖) 商业街区在心理上更为依赖和自豪。为了迎合这种心理, 滨河 (湖) 区商业街区的更新设计大量保留和融合与水相关的文化脉络, 体现其地域性特点。南京夫子庙——秦淮河商业街区就是这一类商业街区的代表。

3.2.2 滨海型步行商业街区

海洋的自然力作用巨大, 滨海型步行商业街区自然特色更为强烈, 拥有许多自然优势:大海、阳光、沙滩、清新空气、海风和更复杂的生态系统。许多商业街尝试将这些宝贵的自然要素掺揉到物质环境中, 营造具有浓郁滨海风情的步行商业街区。

在一些海滨城市, 建筑群按照一定的角度排列, 将海洋清新的空气和海风引入城中心和沿岸的商业街中。精心设计围绕海岸的步行路线, 视线走廊保持通透, 使步行者能够随时感受到地处海边。合理组织步行者的活动, 商业街的布置与开发的岸线位置相结合, 吸引海上运动爱好者和旅游者, 增加商业街的人气。营造独特的生态景观, 充分利用当地的动植物资源, 甚至嗅觉 (海味) 和听觉 (海浪声) 都会加以利用。

滨海型步行商业街区的开发既要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也要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承载力。如果合理利用这些条件, 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人们享受到其他地域所无法感受的自然特色。

3.2.3 特殊型步行商业街区

还有一些水文水域是以特殊形态在城市中存在, 例如泉水。泉水对城市自然环境的影响并不强烈, 它更多与历史文化产生联系, 而且由于它的特殊性, 更能表现城市的个性。

济南是我国最著名的“泉城”, 泉水代表着这座城市最鲜明的地域特色。泉城路商业街区是济南市中心商业街区, 在设计时便注重协调地域性和现代化的关系。在毗邻泉水和传统街区的一侧将现代商业与传统物质环境改造相结合, 保护城市特色环境, 延续城市文脉。

3.3 气候气象因素

3.3.1 气候气象因素在步行商业街区地域性设计中的重要性

气候条件的地域特殊性, 对城市形态形成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一定程度上, 也影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模式, 从而影响社会人文。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同气候条件相抗争相妥协的过程, 尤其一些气候鲜明的城市, 更是要将特殊气候条件看作步行商业街区地域性设计的重要原则。

3.3.2 不同气候因素的步行商业街区设计原则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人们的生活和行为模式已经基本与当地气候和谐共存, 对街道网络结构、开放空间系统还有建筑及其组合的开发设计或者改造, 应该多多挖掘传统模式, 客观上也就延续了商业街区的地域性特征。

湿热地区:若要改进步行环境, 必须缓解热和湿的问题, 物质环境应该从这两方面加以改善, 并且整体上要有利于提高通风性能, 降低街区内的热岛效应。

干热地区:强烈的太阳辐射和温度决定了街道以狭窄为宜, 避免过度曝晒;风强度大而且伴有尘土和沙砾, 所以街道走向既要保证通风, 又要抑制主导风随意进入;水体和绿地可以降低太阳曝晒, 提高空气湿度, 在该地区显得更为重要;建筑的设计考虑隔热和降温问题。

冬冷夏热地区:既要考虑夏日通风和降温, 又要保证冬季最大限度减少寒风影响和保持温度。在街道布局走向和建筑单体设计方面, 当地传统商业街已经提供了良好的模式。

寒冷地区:主要考虑在冬季保持街区活力, 避免冬季寒风侵扰和过度低温, 为此应保证街道的走向隔断主风向, 建筑物分布紧凑, 减少不必要的室外步行, 并做好保暖设计。

3.4 矿藏生物因素

矿藏生物是城市宝贵财富,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 必须保护这些生态资源, 客观上也就保持了步行街区的地域性。

无论从植物的生存条件还是经济实用角度来看, 步行商业街区利用当地的植物作为区内的绿地体系都是最好的选择。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和频繁的人流活动使步行商业街区的动物少之又少。但是因为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的关系, 个 别步行商业街还是存在动物分布, 这也增强了步行商业街的趣味性和地域个性。例如海滨商业街的海鸟、欧洲某些商业街的鸽子、印度商业街的牛等。

4 结语

在后现代主义思想日益成熟的大背景下, 重视自然地域性设计代表着当代步行商业街区设计的发展趋势, 对于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的影响因素研究也日益系统化和专业化, 最终目的就是保护城市环境, 提高商业街区经济和社会效益;不同自然地域构成不同的文化背景, 商业步行街是一方百姓休闲购物的集聚地, 也是各地旅游客人必到之处, 设计师必须认真分析地域特征, 创造出个性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 满足环境中的人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摘要:文章从分析自然地域性设计的现实基础着手, 构建步行商业街区的自然地域性设计体系, 分析影响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的因素, 并阐述这一体系对步行商业街区设计实践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

参考文献

[1]麦克哈林.设计结合自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6.

[2]陈纲, 戴志中著.山地城市街道空间秩序[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 (10) .

[3]黄光宇, 何昕著.山地建筑和步行空间的共生[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6 (8) .

厦港老街区更新设计新途径研究 篇8

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兴起老街区更新和再生热潮,分别产生上海的“新天地”模式;桐乡的“乌镇”模式;北京的“南池子”模式;苏州的“桐芳巷”模式和福州的“三坊七巷”模式。这些模式的区别,主要集中在土地出让程度、街区基础设施、商业开发和保护整治开发方式的矛盾上,厦门市思明区厦港老街区正面临着如何解决该问题。

2 厦港老街区现状

2.1 现状概况

厦港街道位于厦门思明区,地处厦门岛西南部,辖区南临演武大桥,北接万石植物园五老峰,东部毗邻千年古刹南普陀和百年名校厦门大学。这里的老巷老街仍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老厦门民居的味道,走进老巷子,从那些老巷子的名称,看老街的模样,仿佛就能融进老巷的气场里。以厦港街道为代表,思明区正在探索一条发展特色产业,既促进老街区发展,又传承保留历史的旧城改造新路子。通过厦港街区沙坡尾整体的改造,提升老城区的环境治理,提升老城区业态品质,提升老城区文化内涵。

2.2 现存问题

通过实地调研对现存大小问题进行分析和筛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道路交通:街区内机动车单行道多,没有明确方向标识,容易造成车辆拥堵。邻里住宅路段,违章搭盖和放置物品,阻碍交通的流畅性。

(2)违建搭盖:违章搭盖是老街区普遍存在现象,占用前后门空间、窗户违章出挑,甚至出现局部铁皮搭盖等问题,影响空间的日照时长和整洁,同时这些搭盖物也存在火宅安全隐患,必须严格整治和拆除。

(3)公共空间: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公共生活越来越丰富,而老街却没有足够公共空间。居民经常聚集在街边活动,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因此亟需开辟公共空间为民众所用。

(4)居民需求:街区内居民收入水平整体较低,文化素质中等,年龄结构偏高,多数居民对街区改造表示支持,部分居民因各自利益受到影响对空间排斥改造。

(5)商业业态:经营业态单一,主营生活日用服务,商业环境陈旧缺少活力。

2.3 解决思路

对旧街区的更新和再生改造途径一直存在诸多争议,有从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生态学、建筑学等角度进行探索,目的都是想解决旧街区存在问题。对于历史街区的保护,不能按照因循常规的限制流量或空置的保护和再生规则,而是应该采用积极保护和再生的方法,对街区问题进行合理解决和适度开发。本文主要以社会学、产业学研究为基础,从空间形体服务产业介入,以医学疗法为借喻,引出嵌入式空间和产业疗法,并将该疗法用来解决厦港旧街区存在的问题。

3 嵌入式疗法的理念与途径

3.1 针对老街空间的嵌入式疗法概念

所谓嵌入式疗法就是针对老街区现存的问题,利用空间和产业介入的方式对矛盾进行调整和解决。这种方式可纠正单一的空间介入忽视产业介入对区域长远发展的错误方向,双管齐下即从物质形态提升环境空间品质,也从产业引导增加居民收入,并将这两种方式称为空间形态嵌入式疗法和产业服务嵌入式疗法。

3.2 嵌入式疗法分析

3.2.1 空间形态嵌入式疗法

(1)局部介入法:作为一个完整的城市空间机理,旧街区对外来形态“入侵”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在改造过程中尽量避免大拆大改。局部介入法是利用旧城区闲置公共空间,在街角、广场、邻里之间插入新的功能体块,利用功能体块能解决区域的现存的部分矛盾并提升区域的空间品质。在功能体块的选材上可选用木材、玻璃等材质,尽可能与街区机理融合。

(2)空间疏通法:由于违章搭盖老街区会出现如断头路、消防间距太窄、垃圾物品乱摆放使道路不通畅等问题。因此对该区域强制拆除后直接政府介入进行改造,嵌入新的功能建筑体块,形成公共活动空间,这些空间可以为儿童、青少年、中老年人群提供固定交流场所。这种功能体块为区域空间起到前后上下疏通功能,并能增强社区公共空间的活力。

(3)功能替代法:调研中发现街区内部存在部分建筑塌翻或闲置旧楼等。可以通过管理者和居民的协调进行有偿征用,将其进行改造或重建,使其改变原有功能和性质,成为街区公共和商业空间的一部分,这种功能替代法既能为街区开拓新的公共空间也不会影响居民的利益。

(4)便捷移动法:街区公共空间是固定的,作为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设施可灵活多变。街区的空间改造可以利用快速组件和便捷的材料构造,根据居民的节日活动场所和活动频繁度,形成大小适度、灵活轻便的公共设施。这种便捷移动的设施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为形成不同造型,为公共空间活动提供极大便利。

3.2.2 产业服务嵌入式疗法

(1)引导法:厦港街区以原著民为主,整体文化水平和经济收入较低,对商业概念接受能力有限。可以通过培训和教育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丰富对文化产业的理解,让他们也参与到街区的产业发展和转型中来。通过纸媒体或网络媒体让更多民众参与到社区建设和发展,利用街区再生契机以个体户创业形式投入到文化产业服务中。

(2)转型法:现有街面主营五金、家具、仓储、书店、零售等,这些日常化的业态很难适应游客的需求,必须要在街区大环境的转型下快速适应和转型,鼓励个体户推动业态升级,如零售食品店可以转为综合型便利店,书店可以转型为文化休闲咖啡书屋等,通过转型成功案例为其他户主指引方向和总结经验教训。

4 厦港街区再生改造设计

4.1 SWOT分析

从城市层面,厦门政府正积极推动厦门旧街区的改造和升级,特别是寻找将文化旅游与旧街区改造相结合的契机。从区域层面,厦港街区的改造和提升能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的完善,带动地区整体发展。从街区层面,居民具有强烈的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意愿,改造完后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4.2 功能构成

4.2.1 空间形态设计

调研中对区域内居民活动频繁度进行统计,形成几个居民常聚集活动的区域。我们将五个功能嵌入该区域,并力促该区域空间品质提升并影响行为活动规律。

4.2.1. 1 阅读休息空间设计

近些年厦门市图书馆在厦门大街小巷上设置许多自动借阅机,这些自动借阅机除了设备本身,就没有可以让人停留休息的地方,该设计方案在借阅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形成可以停留休息和阅读的空间。构筑物采用的是木质材料,运输和装卸方便,造型可以关闭和开启,关闭之后实际尺寸是1.5×1.5米,能有效减少对公共空间占用。选址位于大学路公交站附近有来往的人流量大的空地,适合在区域内设置自动借阅机并把该构筑形体安置于区域内,民众在等公交的同时可以在构筑物内休息和阅读,间接提升该区域的文化学习氛围。

4.2.1. 2 游客休憩空间设计

随着游客不断增加,公共配套设施也需要完善和提高。设计选址定于沿街街口的两个建筑之间,形体尺寸长6米、宽4.5米、高3.5米,主要内容包含便民充电和休息区。便民充电区是为游客和居民提供临时自费充电设备,而观光休息区是高低不一的休息平台,游客可以随意坐卧,欣赏来往的人群。坐凳上方有大小不一的方形盒子,可以根据游客年龄的大小增加和减少,到晚上会自发出不同颜色光源,为休憩方式提供多样性。

4.2.1. 3 青年活动空间设计

区域内青年人口比重和活动频率较高,嵌入体块空间设计中专门为青年设置一个活动场所。基地位于地块左侧有三岔路口,该路径内部空间充裕、居民人流量大,人气足,适合布局青年活动空间。设计中建筑长6米、宽5米、高5米,内部空间通过螺旋楼梯分割成两层,二层空间又分成高差60厘米的两个平台,这样内部空间就分成三个层次,青年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聚会人数和活动的类型灵活选择空间平台。

4.2.1. 4 社区活动空间设计

设计中对一处废弃地块进行修整,设计尺寸为长8米、宽6米、高7.7米的两层单体建筑。一层为社区娱乐活动服务,采用的是百叶形式来分割室内外空间,一旦有大型活动直接将百叶隔断拆下使室内外共通,增加空间使用面积。二层主要功能是社区会议和分组活动,屋顶采用框架结构,利用横竖方向不一的构筑条,为社区提供衣物晾晒场地。周末这里变成街区集市,居民将自己的旧物或者工艺品拿来出售,通过该功能的植入能全面丰富社区活动功能,并为街区居民带来实质性的空间便利。

4.2.1. 5 儿童活动空间设计

在街区改造中我们选取人口最密集居民楼之间较为开敞的场地为儿童提供娱乐设施,设施小品的设计由中间、表皮和地面三部分组成。为了安全考虑地面采用的是下层的沙坑,中间部分是用木框架形式按50×50厘米大小不断罗列和叠加,根据儿童年龄大小选择在里面攀爬和游乐。外表皮为厚度60厘米的钢网架子,里面是波浪形的曲面,儿童们在外网架的保护下爬行和嬉戏。

4.2.2 产业服务引导

4.2.2. 1 街面改造和店面出租

公共空间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能让老街区居民可以安居,在安居的同时也要保证居民经济收入的增加。社区统一组织对街道立面和环境进行整治,沿街的门面可以在游客流量增加的前提下出租给商户作为商业盈利收入。居民也可以对街巷空间进行整理,允许和鼓励居民在利用住宅首层空间进行个体经营如开设便利店、茶饮店、纪念品销售店等。

4.2.2. 2 产业类型导向

文化创意产业近些年在发达国家蓬勃发展,中国很多城市也大力推进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杭州2015年文化产业在GDP的比值中高达五分之一,厦门作为国内重要旅游城市,更需提倡文化产业的发展。街区在嵌入产业的同时要合理科学地引导产业类型发展,避免街区千店一面、业态单一的劣性竞争的现象。对店面业态的布局进行有效规划和引导,不允许个体户擅自改变业态内容,严管不合理的价格战,使文化产业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4.2.2. 3 增强文化技能

街区再生同时提高居民经济收入,通过出租固定店面盈利的同时,居民可以通过增强文化技能,如街头行为艺术、街头表演、手工艺制作等形式,街头行为艺术在欧洲国家已经很普遍存在,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得到游客的尊重。街头表演可以包含街头乐器表演、歌唱等方式,是现代年轻人热衷参与的一种方式,也是活跃街区的一种手段,手工艺制作是通过手工技能学习,制作木艺、布艺、铁艺等工艺品,成为游客的旅游纪念品。

5 街区再生改造模式

通过对SWOT分析和功能内容的解读,利用嵌入式的模块空间来治疗街区存在的问题,需要考虑到街区居民、街区环境、文化价值和区域影响等方面因素。从国内外一些优秀案列可以得出,旧街区的更新和再生已经进入一种常态化背景,从多视野探讨其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5.1 模式内涵

通过分析和总结,对厦港街区的改造和提升,在尽可能保留和保护原街区面貌的基础上,还应注重改善居民环境品质、生活品质,延续区域文化和历史文脉功能,并在此基础上推动街区业态的转型。管理者、社区居民、设计师和游客的活动需求和社会需求通过街区的改造更新形成一个循环的交互系统。

5.2 街区改造框架模式

通过对模式内涵的分析,厦港街区的改造更新,作为保护和复兴街区的一种方式,需要以下诸方面考虑;

街区本体方面:作为厦门城市发展的见证的厦港老街区,身负着街区复兴的历史使命,在街区改造中既要完整保留原生态的老街生活,也要解决现存的问题。在嵌入体块激活空间的同时不能影响空间的使用和便利性,让嵌入体块能解决现有街区问题和盘活街区的公共活动空间。

社区居民方面:街区再生是在多方面力量推动下进行的,作为街区的主体,居民的参与才能最终使街区改造的行为落地生根。居民的参与主要是提高居民的适应力和文化素质,同时在设计中,我们的嵌入式构筑物可以在居民手里组合和建构。以青年空间为例,构筑物是按模数化的木构件组合而成,每块木料按照编号排列,参与者就像组装书架一样,通过说明书把空间模块组建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民众能深切感受到自己作为社区的主体力量,并产生社区的团体文化。

区域发展方面:对街区进行优先的再生使区域环境品质得到提升,如增加公共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活动场地、凝聚社区居民意识等,从小处着眼,放眼区域发展,为区域提供良好的单元支持。厦港旧城周边有高校、商业、渔港等,旧街区的再生转型弥补区域历史文化功能的空缺,开启第三产业的转型和发展之路。

城市方面: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厦门不属于历史沉淀深厚的城市,厦港街区是厦门历史发展重要的节点,通过梳理厦港的发展变迁,以现代的空间设计思维介入嵌入式空间设计手法,开发具有厦港特色的文化体验街区和空间,解决老街区长久以来存在的弊病,增强旧街区的吸引力,为城市塑造标志性的文化名片。

以上脉络就是街区再生的框架模式,基于该框架结构,可以有效实现老街区的更新和再生,在保护老街区文化同时,提高改善居民的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居民经济收入,实现对城市老街区的历史文化更新、空间环境更新、社会经济更新和地区经济更新,如表1所示。

6 总结

西汉思想家扬雄曾精辟地指出:“夫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故知因而不知革,物失其则;知革而不知因,物失其均。”街区复兴视野下的空间再生与更新是现代老街区的必走之路!文中探讨的“嵌入式疗法”,只是旧街区再生和更新的一种方式,如何有效实现旧街区的更新和再生,发挥其再生的多重效益,并从多视野探索街区再生模式,将理论转为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修正,还需不断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彦.社区旅游增权研究——基于山东三个历史街区的探讨.山东大学.2012

[2] .阮仪三顾晓伟.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5

[3] .吕蕊.历史街区景观风貌的保护与再生.南京林业大学.2008

[4] .刘亮.我国城市传统居住街区内部公共空间更新.重庆大学.2005

[5] .王苑邓峰.历史街区更新中的社会结构变迁与空间生产——以苏州山塘历史街区为例.现代城市研究.2009.11

[6] .孙龙雷弢.北京老城区居民邻里关系调查分析.城市问题.2007.02

[7] .(汉)扬雄撰.(宋)司马光集注.刘韶军点校.太玄集注.中华书局.2006

街区设计 篇9

1 浅析山海关城

1.1 关城历史

山海关历史悠久, 距今5000年的石器时代便有人类文明出现, 山海关城的壮大是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而作为军事重地发展起来的。明洪武十四年, 中山王徐达修永平界岭三十二关, “依山阻海, 规方度势”见此地“枕山襟海, 实辽金咽喉”, 于是在此地修筑长城, 连引长城为城之址, 建关设卫。因其北倚燕山, 南临渤海, 雄关耸立其间, 故得名“山海关” (见图1) 。

随着历史的发展, 山海关城经历了破坏、修护和保护的过程。上世纪八十年代, 山海关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确定了新旧分家、古今并存的城市发展建设格局。近二十年来, 山海关的城市建设一直遵循着新旧区截然分开的规划方向, 历史城区保存基本完整, 长城及关城周边都保留有完整的绿化隔离带, 新城区的建设主要在铁路以南, 已形成设施健全、功能完善的城市建设区域 (见图2) 。

1.2 关城空间肌理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海关, 是长城东部海上起点的边防要塞, 在长城发展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城市空间是以军事防卫空间而存在的, 历代王朝不断增修防御工事, 使其成为保卫京师的重要关隘。

位于城防建筑群中心的是关城, 关城依附于长城上, 东城墙即是万里长城城墙, 城墙是政治、军事和城市发展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实物, 关城设置了城门、城楼、广场、钟鼓楼等, 高低错落, 抑扬开合, 布局非常严整。

山海关城内主要街道为十字大街, 与东西南北门相通, 十字街中心, 有四孔穿心的钟鼓楼与四门城相望, 形成良好的对景。四门城楼、钟鼓楼与平缓的城墙、四合院民宅、店铺相结合, 构成了城市丰富的轮廓线。关城四周围以高大的城墙, 外有护城河, 内以东西南北十字大街为骨架, 沿南北大街为纵轴线, 鳞次栉比的胡同则两散在东西两侧, 南北向又配以通天沟、南北马道等次干道, 形成典型的棋盘式道路网格局。这种棋盘式的道路网系统将城市的生活区、商业区、文化区及政治区等各功能分区, 有序且有机的组织起来, 并不断延伸、衍生, 形成了今日的城市肌理 (见图3) 。

1.3 关城建筑肌理

关城内的建筑分为军事办公建筑、宗教祭祀建筑、教育建筑、商业建筑、居住建筑等。

山海关由于其军事地位, 隶属京师统辖范围, 城内的衙署建筑较多, 其布局和形式大多为多进民居四合院, 严肃整齐。大多此类建筑由南向北依次布置影壁、大门、正厅、中堂、后堂等, 南北轴线两侧设东西配房。

关城内的宗教建筑及教育建筑大多也为合院式布局, 宗教建筑由南至北依次设有山门、东西配殿、正殿、抑或依此原则衍生下。教育建筑则依次为照壁、大门、二门、考舍 (东西配房) 、正堂、斋房等。

山海关城区是一个有着强烈传统地域特色的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 关城内的居住建筑大多为单排房, 按房子大小, 室内划分出1~3个房间。富裕人家多为四合院, 依富裕程度, 院落进制不同。山海关的四合院民宅与北京四合院在布局上大致相同, 但屋顶多以小硬山及平屋顶为主。

山海关城区现状屋顶形式多为如下三种:坡顶 (包括悬山顶、硬山顶等) 、囤顶、平顶等。

历史上关城内的建筑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民宅均以合院的形式存在, 并依此样式衍生至今。关城内的建筑多采用青灰色砖墙砌筑, 整个关城呈现灰色的整体色调, 包括围合关城的城墙及长城。虽然偶尔也有古代相对富贵的人家及衙署等建筑的遗存, 建筑色彩略显富丽, 但也是整个城市灰色调中的点缀 (见图4) 。

2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改扩建建筑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山海关城的历史, 关城空间肌理、关城建筑肌理做了深入的了解后, 并将其作为之后设计的理论基础及设计依据, 在面对本设计时需考虑解决如下的问题。

2.1 改扩建建筑与城市肌理的融合

2.1.1 环境中的体量与尺度

长城博物馆位于山海关市关城内, 并位于城市规划要求的风貌协调区域内, 基地南侧为关城内的核心保护区, 即小尺度民宅区, 民宅区内的建筑屋顶式样多为硬山顶及平顶 (见图5) 。原长城博物馆的建筑样式为仿古建筑, 其尺度适宜, 建筑群的布局很好的融进了山海关城小尺度民宅形成的建筑肌理中。在考虑扩建部分时, 需要延续这种尺度感, 以不破坏基地南侧核心保护区民宅的整体城市肌理。因此, 扩建部分要尽可能的降低高度, 减小体量, 更好的与周围环境融合 (见图6) 。

2.1.2 环境中的设计元素——“墙”空间

基地的北侧隔街与写有“天下第一关”的长城箭楼相望, 山海关号称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关隘, 作为展示长城文化的博物馆, 长城无疑是其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拓扑后的长城即为一种有一定厚度的墙体, 墙体有了厚度便可容纳空间, 于是“墙”空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元素被从环境中提取出来。

2.1.3 环境中的材质及色彩

材质和颜色均是城市“遗传代码”的载体, 材质与颜色协同作用, 能表达出建筑乃至城市的气质类型。

材质包含了两层含义即材料和质感, 建筑的材质能展现建筑的或轻松、或庄重、或现代、或古朴的气质。作为关城内的建筑, 从建筑用料上需与周围的建筑协同一致, 周围的民宅建筑及长城城墙多取材青砖灰瓦, 民宅建筑尽显安静优雅, 朴素清秀的建筑气质, 长城城墙对砖的应用则呈现出另一种气质——厚重、威严 (见图7、图8) 。

城市的色彩作为一个能被人们直接感知的环境要素显得十分重要, 历史风貌的保护区, 最为直观的显性特征即为色彩规划的一致性, 基地南侧的大面积的青砖灰瓦的民宅区的色彩, 形成了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整体色调, 而其北侧的长城城墙同样为灰色砖墙绵延整个城区。作为身处历史风貌协调区的山海关长城博物馆的建筑用色需考虑与灰色背景的统一协调性, 应遵循避免用色过跳而使建筑突显于环境之中的原则。

因此, 在相同“遗传代码”——材质与色彩的控制下, 才能保证扩建部分的建筑与周围环境取得了协同的效果。

2.2 改扩建建筑与原建筑的融合

2.2.1 扩建部分的定位——尊重并从属于原有建筑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新馆属于在原有建筑基础上的改扩建项目, 原建筑建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 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形成了对长城博物馆的集体记忆, 为延续这种集体记忆, 尊重原有建筑, 将原有建筑的主体部分依旧作为山海关博物馆可识别性的标志建筑, 扩建建筑从属于原建筑, 并作为背景存在, 从而使人们对长城博物馆的集体记忆得以延续 (见图9) 。

2.2.2 扩建建筑与原有建筑空间的融合

原建筑采用的是仿古建筑四合院形式的严整格局, 因仿古建筑布局的局限性, 造成原有建筑的布展流线较为单一, 只能按照传统建筑的格局组织参观流线, 且四合院的庭院空间覆盖了玻璃顶采光顶, 既破坏了四合院的整体格局, 又造成了展厅空间内部较强的眩光。由于仿古建筑体量及尺度对空间大小的限制, 使得建筑展厅空间狭小, 不适合布置大型展览及模型。因此扩建部分需要解决一定量的大展厅空间缺乏的问题, 同时考虑采取适当的建筑形式使得新展厅空间与原建筑的展厅空间自然的衔接, 以保证新旧建筑参观流线不间断。

2.2.3 扩建建筑与原有建筑体量的协调

原长城博物馆仿古建筑的尺度适宜, 建筑群的布局很好的融进了老城厢的小尺度民宅四合院群形成的城市肌理, 于是在考虑扩建部分时, 需要延续这种小尺度的格局, 以迎合整个关城内的城市空间肌理。

3 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改扩建建筑的生成

针对扩建建筑需要解决和协调的问题, 在设计中逐项给出解决方法, 并将从环境中提炼出的“适宜的建筑尺度”、“适宜的材质及色彩”、“墙空间”等演绎并运用在新建筑设计中, 于是从环境中生成了新整合后的山海关长城博物馆 (见图10) 。

3.1 新旧建筑空间的整合

扩建建筑将山海关城最为突出的“遗传代码”——“墙”和山海关城灰色的老城厢城市肌理相结合, 在新旧建筑间穿插“墙”空间, 此处厚重的“墙”空间既连接了各展厅空间, 同时本身亦为空间的载体。墙的立意既与长城博物馆的展示主题相呼应, 同时又在组织建筑空间中起到过度和衔接的作用 (见图11) 。

扩建部分在基地东北和西北方向上设置两个大空间展厅, 为了将其尺度尽量与环境融合, 屋顶采用连续坡屋顶的形式, 这种大空间屋顶的处理手法化解了大尺度展厅空间的体量, 使其尺度尽量接近于南侧历史风貌保护区, 并与原有建筑的尺度及屋顶样式相呼应, 既弱化了展厅空间大尺度, 同时又融入了整个城市空间。

3.2 新旧建筑布局及体量整合

博物馆扩建部分将大空间展厅放在主入口两侧, 与相对严整的原有仿古建筑的主体门厅体量及面宽相仿, 在南侧将大展厅空间划分为两个小的主体展厅, 并形成由展厅和“墙”空间围合出简化的合院空间, 此做法消解掉博物馆南侧大展厅空间的庞大体量, 以呼应东侧原有的博物馆办公部分尺度宜人的院落空间。这样前后呼应、新旧协调的做法, 使得建筑在整体布局和体量上与原建筑达到协调统一的效果。

3.3 新旧建筑功能整合与分区

改扩建建筑连接整合后, 空间整体划分为四个区域, 即原有展区、展示区域、临时展区、办公区域。整个建筑群总共附加了六个墙体空间, 穿插于新旧建筑的展厅及办公用房之间, 并作为整个建筑群最外围的立面。建筑内部大展厅空间与狭长的展厅空间相结合, 彼此交替出现, 依据空间的不同布展。空间的变化既丰富了观众的空间感受, 又为博物馆方设计多样化的策展模式提供了建筑空间的支持 (见图12) 。

3.4 新旧建筑流线整合

3.4.1 外部流线

从城市进入基地共分为三个入口, 主入口为北侧的观众入口, 北侧的入口临近山海关城最宽最长的大街, 隔街与高大的古城墙相望, 此入口空间开阔明朗, 与周边环境尺度匹配, 既满足了博物馆建筑人流集散的需求, 同时又为建筑的观瞻提供了场地条件。东侧为博物馆办公人员入口, 此入口靠近南侧城市历史风貌保护区的民宅建筑, 入口的尺度及仿古样式与民宅的尺度及样式相仿, 本次改扩建设计在不改变原有入口格局的情况下仅作装饰性修复。西北侧为展品入口, 位置相对隐蔽。

3.4.2 内部流线

建筑内部的参观流线共分为两个, 一个是观众沿着各大主题展厅的主参观流线, 主参观流线从建筑的北侧进入建筑内院, 再由西侧进入各大主题展厅, 逆时针经过仿古建筑的各展厅空间后, 回到临时展厅空间。

另一个是位于各大主题展厅之间的墙空间的分支参观流线, 作为主参观流线的补充。即观众参观流线和办公流线。办公流线相对独立, 办公人员从建筑群的西侧进入办公区的四合院空间, 合院周边的建筑功能分别为办公室、档案室和文物研究室 (见图13、图14) 。

3.5 新旧建筑外立面气质的整合

3.5.1 新旧建筑外立面的整合

从环境中提取的“墙”元素, 将外形相对复杂的仿古建筑与造型简洁的新建筑在外观上巧妙的统一起来。新建筑的“简”与旧建筑的“繁”, 形成鲜明对比, 彼此区别, 很好的体现了尊重原有建筑的设计初衷。从北侧城市的街道上看建成后的博物馆, 既保留了原建筑自身丰富的历史形象, 又透着现代建筑简洁的气息, 并将博物馆建筑厚重、博古的建筑性质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

3.5.2 建筑材质及色彩

博物馆的扩建部分在尊重整个城市肌理的同时, 在建筑的外立面色彩及材料的选用上也考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扩建建筑材料选用灰色清水砖, 迎合了山海关古城灰色的城市色调, 在材质上也与古城取得了统一的效果, 墙体采用传统民宅一顺一丁的砌筑方式, 此砌筑方式形成的建筑肌理与古城民宅及城墙的建筑肌理取得一致。灰色清水砖墙的质感及色调与博物馆建筑沉稳厚重的性质也十分契合, 形成了新建筑厚朴、庄重的建筑质感 (见图15) 。

4 结语

在有一定历史遗存的城市空间中进行建筑创作, 需遵从城市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气质类型, 而改扩建建筑设计还需在此基础上考虑与原建筑的有机结合。故此, 建筑设计不只是一个单体的设计, 更多的是要跳出单体本身, 放眼到一个街区甚至是一座城市来进行创作, 使建筑不致在有一定历史的城市环境中过于突兀, 从而破坏了城市原有的气质, 即所谓的本土设计, 就是要在众多影响到建筑所处的环境中, 将城市遗传基因的设计“代码”提炼出来, 用当代设计语言巧妙的将其投放到建筑中, 使建筑更好的尊崇城市, 遵从环境。

摘要:本文旨在探索一种本土化的建筑设计手法, 通过对“山海关长城博物馆改扩建设计”中城市历史、城市肌理、建筑肌理等的研究, 并将从城市环境中提取的“遗传代码”, 用当代的设计语言巧妙的融入到新建筑中, 最终达到新建筑遵从城市历史, 遵从城市环境的效果。

关键词:本土设计,历史街区,肌理,尺度,空间,融合

参考文献

[1]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 编制.山海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划文件.2004.

街区设计 篇10

维新里位于梧州市河东老城区民主路, 原名府巷, 维新变法运动后, 改名维新里。

小巷两侧的民居多是上世纪民国初期的水磨青砖镂花雕窗大宅, 玻璃窗上一律描有彩色图案, 西洋风味十足。最具岭南特色的是地层的正门, 门楣很高, 门板厚重, 还有樘栊, 樘栊就是用手臂粗的圆木构成梯形的门, 下装滑轮;樘栊门外还有一道制作精美、屏风式样的小折门, 不及人高, 探头可望。有的门前两侧还安放石墩或石狮, 颇有怀古的意味。

维新里民居建筑群是现今梧州市保留较为完整的近代民居建筑群, 多建于清末民初, 共有房屋39间, 南北长200米, 东西宽55米, 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均为砖混结构, 坐北向南, 楼高2层~4层, 进深8米~25米, 面阔6米~22米, 高6米~18米, 正门多为樘栊门, 窗与阳台栏杆使用铁枝或陶瓷或木栅栏, 有的在阳台外观作葫芦拱装饰。外窗门为花玻璃 (满洲窗) , 窗顶上多作灰雕, 饰以花草或吉祥纹样等。屋内均有采光天井, 正间与次间用青砖墙分隔, 楼层用木板楼梯连接, 楼层用木板面铺釉面花方砖。维新里民居建筑群, 融合了中西建筑艺术风格, 较好地体现了近代岭南民居的历史风貌, 布局合理、雅观、实用, 具有较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这种中西结合的楼宇, 现今广州人称为“西关大屋”, 因其在广州西关最密集, 而梧州则集中在“维新街”, 它们确乎是维新变法时期的产物, 够名正言顺的了。“西关风情”是今日广州人引以自豪的岭南文化经典之作, 悉心维护, 梧州的“西关”梧州人也如是珍惜。2004年维新里已进行简单的建筑立面、路面铺石板等改造。

2 规划设计

(1) 规划坚持以保护、整治为主, 适当更新的原则见图1。对“传统建筑”进行原样修整, 对非“传统建筑”要进行改建或整饰, 对有些严重影响风貌的要改造或拆除重建。做出改善基础设施, 治理环境、消防安全、旅游、展示、交流、停车等方面的有关措施计划。1) 建设和改善地段内的基础设施, 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适应现代化生活的需要;2) 控制汽车机动车辆交通, 不得穿越维新里街巷地段;3) 结合城市规划在周边的民主路、和平路有计划地建设停车场, 并注意不得破坏历史建筑和其它的环境;4) 在维新里范围安排新建筑的功能要符合传统的特色, 不否定建造现代建筑, 但新的建筑在布局、体量、尺度、色彩等方面要与传统特色相协调。

(2) 应该保护的内容:1) 地段和街道的格局和空间形式:传统商业建筑、民居建筑, 石板路面, 街巷格局和空间特色;2) 建筑物和绿化、旷地的空间关系;街、路、水协调的传统城市风貌;3) 历史性建筑的内外面貌, 包括体量、形式、建筑风材料、色彩、建筑装饰等;4) 地段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包括与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关系;5) 该地段历史上的功能和作用, 社会网络、梧州文化、民俗民风、百年老店、地方特产。

(3) 建筑等级分为五类:1) 一类建筑:完好的历史建筑;2) 二类建筑:较完好的历史建筑;3) 三类建筑:一般的历史建筑;4) 四类建筑:与历史风貌无冲突的一般建筑物;5) 五类建筑: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一般建筑物。一、二、三类建筑均属保护建筑;四、五类建筑为整修和整治建筑。保护区管理范围和保护建筑由维新里管委会公布, 明确标志, 挂牌保护。具有现实意义。

(4) 各类建筑的保护和整治规划要求:1) 一类建筑:严格保存。保持原有形式、使用功能、房屋结构、建筑材料, 不得拆改建, 可按原样使用相同材料维护、修理, 修旧如初;2) 二类建筑:保存。保持原有形式、使用功能、房屋结构、建筑材料, 按传统岭南派建筑风格维护、修复, 对已改动的建筑部分应按变动前的原样修复;3) 三类建筑:修缮。按传统建筑风格翻修, 在保留原有格局的基础上, 可以适当改善内部生活设施条件;4) 四类建筑:保留。可按传统“西关大屋”建筑风格进行重建或改建;5) 五类建筑:整治。可按传统“西关大屋”传统风貌要求进行重建或改造。

(5) 规划要求:1) 核心区的规划保护要求:严格保护传统街区整体布局、建筑风貌、街巷空间、石板路面、传统商业和民俗文化, 以及构成保护区传统风貌的各种组成要素。2) 建筑控制区的规划控制要求:严格控制建设, 限制建筑高度, 降低建筑密度, 整治不协调建筑, 改善生活条件和环境。3) 环境协调区的规划协调要求:保护城市的原有风貌, 限制高大建筑和巨大构筑物的新建;建筑高度、体量、色彩以及环境尺度、比例应与原街保护区传统风貌协调 (见图2) 。

(6) 整治建筑具体要求:1) 建筑的维修、改造, 其沿街 (巷) 建筑的立面、屋顶、地面一律按岭南派建筑的传统手法设计;沿巷民居建筑要保持巷道的延续性, 不得随意开设门窗;建筑材料以砖木为主, 需要用现代结构和保护技术加固的, 必须符合传统的砖木结构做法保持传统“西关大屋”风格;建筑改造保持传统传统“西关大屋”建筑风格的开间、高度。2) 建筑装饰、装修必须保持传统“西关大屋”建筑的色彩, 同时符合消防安全规范要求。3) 沿街巷建筑外立面装饰:外墙为青砖石脚, 即外墙是水磨青砖墙和花岗石墙裙。檐口高, 出檐小, 有木雕封檐板。其中正间大门多为凹门廊式, 花岗石门套, 两边次间墙上或会开窗, 也用花岗石窗套。大屋左右两侧常有青云巷, 巷前闸门与主体建筑做法相同, 而高度稍低。大门由四扇划开的小折门——“脚门”、“趟栊”和大门组成三部分, 就是俗称的“三件头”。最外面的脚门高约1.7米, 其上部有40厘米左右的高度是各种图案的木雕通花, 屋内的人可通过处看清楚门外情景。趟栊是一个活动的栏栅, 用13、15或17条坚硬的圆木条构成, 横向开合故称趟栊。大门是用红木或樟木等高级木材制造, 门钮铜环, 门脚藏石臼中, 门后用横闩扣门。窗的形式采用满洲窗、槛窗和漏窗等。踏步和门槛为麻石;工艺上采用岭南派的砖雕、木雕、石雕。4) 街巷道路:商业用地和居住用的结合, 道路肌理整齐有序, 街巷平直、十字交叉, 传统巷道大则宽4~5米, 小则1~4米不等, 地面中间铺麻石花岗石, 两旁为灰沙地面, 街道下方设排水渠。

(7) 市政设施:维新里范围内上、下水, 电力、电信等基础设施应进行改造, 新设或改建的各类工程管线线路一律入地敷设。

(8) 产业布局:规划采用传统的“街院”结合和“街店”结合两种的方式, 既有规模宏大的深宅大院, 又有小合院的市井民宅, 院宅的沿街部分开设店铺。街巷应安排有传统小吃;有清雅的茶坊, 又有喧哗的酒吧;有地方土特产和特色工艺品商店或手工作坊;还有画廊、客栈等点缀其间。再现梧州民风民俗, 使游客充分体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9) 消防安全等方面的有关措施计划:在维新里街口安装消防宣传广告牌, 温馨提示商户和过往顾客谨记消防安全, 时刻敲响防火安全警钟。在深入彻底排查消防隐患的前提下, 应为每户免费配备灭火器, 帮助居民及时扑救可能出现的初期火患, 让砖木古建筑及街区远离火患。增加消防设施投入。

1) 火灾事故的特点:火灾的种类很多, 作为历史建筑火灾除具有一般火灾的特点外, 还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火势蔓延快, 维新里房屋基本都是砖木结构, 有的甚至全部都是木结构, 年代久远, 木质干燥, 房屋连着房屋, 木板接着木板, 防火间距明显不足, 一旦发生火灾极易“火烧连营”。二是处置扑救难, 首先街道狭窄、拥挤, 让消防救援人员无用武之地, 再是燃烧产生浓烟和毒气混和物刺激人的眼、鼻、气管、呼吸道和肺等器官, 给扑救工作带来了难度, 另外, 有的火场距离较远, 专业消防部门不能及时赶赴现场进行扑救。三是火灾损失大, 老街建筑外观古朴, 结构独特, 木雕、砖雕、石雕别具一格, 欣赏价值和艺术价值都较高, 许多建筑被各级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是博大精深的岭南建筑文化, 若发生火灾被烧毁损失难以估量 (见图3) 。四是易造成人员伤亡, 房屋大多是两层木质阁楼式的结构, 二楼只有通过陡而窄的楼梯逃生, 火灾产生的毒气来源广、种类多, 容易使人窒息中毒, 因此若人员疏散不及时, 极易造成人员伤亡, 尤其是老人、病人、小孩和残疾人。

2) 消防安全存在的隐患及原因:一是线路“旧”, 老街户外电气线路是早年间敷设, 材质为铝制电缆线。调查中发现多处线路绝缘皮老化开裂、甚至出现有绝缘皮脱落的现象。五成老街靠西面的部分居民用户线路凌乱、老化。居民内部线路大多自行敷设, 特别是木结构老房子内部的电气线路, 未穿管保护直接敷设在木结构墙壁上, 若出现电路故障, 容易诱发火灾事故这是消防安全的一大隐患。二是负荷“重”, 随着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空调、电磁炉、电饭锅等大功率电气设备走进平常百姓家, 居民用电线路严重负荷, 另外, 老街内还有许多居民使用煤、气和电烧饭, 且灶台都设置在木结构房屋里, 这是引发火灾事故的一个导火索。三是设施“缺”, 一缺消防用水, 二缺消防器材。四是道路“塞”, 消防通道不畅, 有的居民在自家门口浇筑了水泥台阶, 使原来并不宽敞的街道变得更窄, 甚至有的老街进出口浇筑了固定的水泥墩, 实在不是明智之举。电线铺设安装不规范, 杂乱无章, 基本都是明线铺设, 有的电线象“蜘蛛网”似的架在街道上方, 严重地阻碍了消防车的通行, 发生火灾时消防车只有“望路兴叹”。

3) 消防安全的建议:一是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灭火预案、消防演习方案, 适时开展消防演习, 检验、完善消防安全预案, 提高处置火灾应急扑救能力, 确保消防安全。

二是消除一批隐患, 对电气线路进行整改, 消除电气火灾隐患。供电部门对户外线路进行整改, 替换老化线路, 对敷设在可燃物上的线路进行穿管保护。户内线路要督促居民主动联系专业电工进行整改, 安装电路保护装置, 严禁“私拉乱搭”, 防止电路故障引发火灾事故。三是配置一些器材, 在居民家中可配置一些轻便, 操作起来简便的灭火器材 (如灭火器等) , 有条件可以装置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 在保存价值较高的古宅内应安装可电控启动、温控启动和热启动的自动灭火设备, 并与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连接。

(10) 旅游计划等方面规划:在维新里入口整治修缮牌坊, 做到清晰明了。街道入口设维新里近代民居群介绍宣传牌及旅游示意图。沿街巷转角位置均设置指示标志牌, 方便游人进行参观旅游。

(11) 停车等方面的有关措施计划:在周边街道增设停车场, 满足来维新里旅游、购物人员的车辆停放。

3 总结

随着工作进一步展开, 我们会提供更好的、更细致的设计成果。同时也坚信随着维新里旧城改造工程的启动, 使一些历史遗存、具有保存价值、曾造就了古苍梧广信的辉煌的近代民居建筑群焕发生机, 是人们旅游、观光、采风、追忆历史往事的好去处。

摘要:梧州市旅游局选择能较完整地体现近代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的维新里作为保护和整治。街区地处城市中心区具有良好的城市公共交通和基础配套设施, 再借助历史古迹的文化氛围和气质, 打造民俗旅游观光商业步行街, 充分吸引当地居民的休闲逗留和外地游客的观光旅游。文章就此进行项目保护与整治规划和设计。

关键词:保护,整治,改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朝旭, 王清勤.既有建筑综合改造工程实例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舞街区》新手攻略 篇11

随着《舞街区》内测的开启,广受玩家期待的3D写实舞蹈休闲游戏正式亮相了。相比之前,新版本的《舞街区》可以说变化极大。在此,笔者整理了资料,希望能对第一次进入游戏的玩家有所帮助。

入门篇

进入游戏后,在界面右上会有创建人物时的各项设置,其中包括性别、星座、喜好的舞步类型、输入昵称等。界面右下可以选择服装、发型。注意,这些设置并不是可有可无的,玩家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外型。游戏提供了相当数量的造型可以选择,如果只是选择默认设置的话,你会发现进入舞厅之后,你的外型属于典型的“大众脸”,这样就无法体现出你的个性拉!

创建完人物之后,选择进入就能看到主界面了。《舞街区》的主界面是一个3D的地图,点击地图相应的位置就会弹出提示。目前地图里有多个地点,当然,玩家最经常去的应该是自己家,商场与舞厅了。如果玩家还不清楚该如何选择地图,那么界面的上方也会有文字的选择框让玩家自由选择要去的地点。界面下方是当前玩家拥有的积分和点数,这些可以购买各种衣服与道具,当然也少不到那些绚丽的舞步。

当然,这还不算完,玩家在进入舞厅跳舞之前当然要好好打扮一番了,所以选择框里的商场,你就可以尽情挑选商场内的服装了。游戏会根据玩家的性别自动弹出相应的衣架,玩家只需要点击身后衣架就能进入服装选择界面。这里提供的大量服装是不是让你看花了眼?嘿嘿,为了体现你的不同,你大可以选择一些特别的服装哦!除了正常的服饰外,游戏还提供诸如蜘蛛侠。变形金刚等特殊的服装道具,足够让你在游戏里展示独特的魅力。

光买衣服还不够,玩家还点击界面上方服装选择框,里面分别有帽子,首饰,裤子,鞋子等区域,点击即可展现出相应的商品列表。点选物品,输入购买的数量,确定之后系统就会自动扣除对应的积分。

买完服装之后,玩家还需要回到“我的家”(在地图中点选)改变服装。此时,屏幕上方会出现新的选择框,包括主角、服装、化妆品、道具、舞步等几个选项。玩家购买了什么服装道具。就点击相应的选项进入。例如购买服装,就点“服装”选择,人物会走到衣橱前,然后弹出服装选择界面。同理,对首饰,化妆品,道具也一样适用,双击你想穿着的服饰就可以穿上。

在穿着完毕之后,玩家就可以设置舞步了,游戏中拥有舞步越多,玩家在跳舞时动作就会越华丽。同时,特殊的舞步也可以通过绝技施展出来。因此,在大地图上选择“舞蹈室”,进入房间可以看到顶部有四大类型的舞步可以学习。玩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舞蹈类型,进入之后学习。

舞蹈篇

和前一个版本相比,未来《舞街区》即将提供了全新的游戏方式,原先只有上下左右的键位修改为上、右上、右、右下、下、左下、左、左上,分别对应小键盘8、9、6、3、2、1、4、7。进入舞厅之后(随便选择几个区域之一),玩家可以移动到任意位置然后在界面上选择开始舞蹈。目前,游戏中舞蹈分个人舞蹈,团队舞蹈,斗舞,共舞等等。在这里,笔者重点介绍情侣之间的舞蹈,毕竟和心爱的人一起玩游戏才是最有乐趣的,其他舞蹈模式也可以参考这类。(目前游戏还是采用上下左右的旧操作模式)

情侣舞步

这个可以说是游戏里的特色了,情侣之间跳舞,如果双方都跳的好的话,那么舞蹈结束双方会拥抱,拍手庆祝。如果一方失误太多,会出现沮丧,女孩子踩脚等有趣的事件哦。游戏中的舞蹈过程想获得高积分奖励就要有高的评价。这个过程需要玩家多加锻炼,熟能生巧。这里就介绍下情侣之间如何激活各种舞步模式。

首先选择一个玩家,点击右键弹出菜单,邀请对方加入队伍。之后,由队长选择屏幕右上的“情侣舞”按妞即可开始。这一模式采用的是轮流跳舞的方式,在舞蹈箭号里黄色属于玩家自己操作。灰色按键属于你的情侣。在舞蹈过程中,只要一方体力和兴奋值达到MAX的时候,就能释放超华丽的情侣绝技,相当赏心悦目。在一轮舞曲结束之后。系统会计算双方的积分,并根据情侣在舞蹈中的表现额外附加情侣积分。

情侣斗舞

情侣斗舞只能出现在两队情侣队伍之间,一方队伍向另一方发出斗舞邀请时要求邀请人与被邀请人都是队伍的队长。在对方同意之后,即可开始斗舞。在舞蹈过程中。玩家一定要注意彼此之间的配合,同时尽力使出看家本领(也就是各种情侣绝技),这样才能赢得比赛的最后胜利。

团体斗舞

《舞街区》里最激动人心的恐怕就是团队斗舞模式了,游戏中同一个舞厅30多个人一起斗舞那是多么让人激动的场面。要想启动团队斗舞,首先由队伍中队长向其他队伍发出挑战,一个队伍人数可以为2—5人。在对方同意之后,系统会弹出准备窗口显示双方队员名单,此时双方队长都点击“确认”键即可開始团队斗舞。

团队斗舞开始后由队长居前,队员在后,队伍中谁释放出舞步绝技就会代替队长的位置走上前台。团队斗舞有几个很有趣的设置,第一是绝技连发,由一个队员启动之后完成一系列绝技动作,在收尾时另一个队员立刻启动绝技动作出列。由此连续下去则能成功启动绝技连发,获得大量的积分奖励。第二是多人绝技,由多名队员同时启动绝技,只要绝技过程中不出现错误,则获得相应积分。此外还有绝技配合,这由第一和第二种模式组合而来,由2名队员为一组,轮流启动绝技舞蹈。

历史街区低碳规划设计的模拟优化 篇12

关键词:历史街区,建筑布局,通风,采光,低碳建筑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型转变为存量型,城市旧区的更新改造面积将远远大于城市新区建设。旧区的低碳更新优化是实现未来低碳城市的前提。本文通过Ecotect,Envi-met软件对银狮巷街区现状进行模拟分析,找出现状中存在的缺陷,通过软件不断地模拟优化,提取符合低碳理念的设计,得出最终更新改造方案。

1 银狮巷街区现状分析

1.1 街区概况

银狮巷街区位于广西南宁市中心,属于“三街两巷”历史街区的一部分。银狮巷街区是南宁商业文化的发源地,北宋年间即为古邕州(今南宁)商贸中心,到清朝南宁开埠,一直是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基于其深厚的历史沉淀,银狮巷街区的更新改造必须充分考虑地块的历史文化承载,不能一味的引进新型的低碳建筑。

1.2 街区现状分析

1)建筑布局。银狮巷街区沿街为商业,内部布置住宅,沿街建筑均面向街道联排布置。街区内功能复杂建筑类型不一,历史街区肌理尚存,产权多样较为复杂。

2)建筑朝向。建筑朝向是指建筑物多数采光窗的所在的建筑方位。银狮巷街区大部分建筑均沿街道平行布置。沿街现代建筑均选择朝向街道,传统建筑则选择主要窗开向院内。

3)日照间距。银狮巷街区大部分建筑均为单位或个人自建,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设计,因此建筑排布多以最大化利用土地为准则建立,缺乏对建筑采光通风的考虑。根据《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对普通住宅日照数量的规定:居住建筑间距应保证获得日照要求的居住空间,其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不应少于3 h;旧城区的住宅建筑日照标准可适当降低,但不应低于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1 h的标准[1],银狮巷街区内大部分建筑尤其是地块内部建筑日照均难以满足。

4)公共空间。街区公共空间[2]主要包括休闲活动场地、景观绿化场地、道路、停车场等。银狮巷街区内的公共空间主要包括传统建筑围合的封闭院子、临街建筑门前广场、道路、地面停车广场,只有在边角的地方种植植物,吸收夏日多余热量及CO2的能力很低。

5)单体建筑低碳现状。现代居住建筑对低碳考虑很少,室内的大量空间采光通风不佳,密度大导致低层的室内空间常年阴冷潮湿。建筑西面墙壁及顶楼均无遮阳设施。传统民居建筑尺度和体量多为三进式,建筑内部设置院子或天井,以增加室内外空气对流,增加通风并保证建筑采光。传统建筑多采用坡屋顶对夏日高角度日照进行遮挡,窗户多为棱窗以减少夏日进入室内的阳光直射。

2 方案模拟优化

2.1 建筑群体布局

1)朝向选择。Ecotect对南宁全年的日照轨迹进行分析表明南宁市建筑采光的最佳朝向为南偏东7.5°。为了使大部分建筑拥有更好的朝向,必须对银狮巷街区北面片区内部的建筑进行梳理,对于朝向不佳但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应进行建筑内部功能的调整及立面整顿,增加南面开窗,减少不得已的东西面开窗并对西晒面进行遮阳处理。

2)采光模拟优化。规划增加南北建筑之间的间距,同时采取高低错落的建筑布局方式,降低南面建筑高度,提高北面建筑高度,以保证北面建筑的采光,尽量做到资源均等,避免出现不同楼栋生活舒适度相差甚远的情况。经过优化银狮巷街区建筑超过80%住户能满足大寒日有效日照时间大于1 h的标准。

3)通风模拟优化。使用Envi-met软件对银狮巷街区现状建筑群2015年夏至日最热时间下午14时的风环境进行模拟发现:临街建筑对地块内部的建筑采光通风造成了影响,尤其是地块南部的建筑严重影响了北部地块内建筑的采光及通风。

规划打开街道过长的建筑面,形成自然风、阳光的通廊,使东南向主导风、南面的良好采光及外部气流能够进入地块内部。从兴宁路步行街和兴宁路西街两条步行街的通风对比发现,平行于风向的道路空间有助于通风,而垂直于风向的道路空间通风作用不大,因此可以在银狮巷街区内打开东南向的通风巷道,增加内部自然通风。

2.2 外部空间优化

1)增加室外活动场地。规划增加银狮巷街区的外部空间数量,提高外部空间质量,丰富外部空间形式,吸引居民走到室外参与活动,锻炼身体,改善人际关系,又减少夏日制冷能耗。

2)增加绿化面积、优化植物配置。用Ecotect软件对街区南部建筑围合而成的外部空间进行有效光合日照分析,得到植物配置方案:太阳辐射能小于3 MJ/(m2·d)的区域适宜种植喜阴植物,太阳辐射能介于3 MJ/(m2·d)~6 MJ/(M2·d)的区域适合种植中性植物,太阳辐射能高于6 MJ/(m2·d)的区域适合种植喜阳植物[3]。规划从平面到立体增加街区绿化。

3)通风与采光。可以利用巷道将自然风和阳光引入。在地块东北角的广场南面规划了顺风向的步行巷道,引入自然风。为保证公共空间采光,适当降低空间南面建筑高度,并于场地南面打开采光通道。

2.3 单体建筑设计优化

1)功能布局。卧室、起居室、书房等热量需求较高,应将其放置在较好的朝向面以便充分利用太阳能,而卫生间、厨房等则可布置在受光较少的北侧以便减少冬季室内热量损失。在通风方面,厕所、厨房等房间应该放在下风向,高开窗,用于排风,而卧室、起居室等则应布置于上风向,开窗进风。

2)门窗洞位置。居住建筑开窗采光主要分为侧窗采光、天窗采光、混合采光三种类型,其中窗户的开口方式、开口位置、窗户形式等均影响着建筑采光的效果。结合银狮巷街区的整体特点,适用于银狮巷街区大部分建筑的采光方式为侧窗采光。

3)遮阳。对建筑的窗口遮阳采用横向与竖向相结合的遮阳设施,既能遮挡夏日高角度日光照射也能遮挡西晒。对西晒墙壁进行隔热处理,或在西墙种植落叶乔木,夏日枝叶繁茂阻止西面阳光对墙壁的直射,冬日树叶落尽墙面吸收阳光。建筑屋面形式采用具有遮阳隔热效果的坡屋顶,坡屋顶的瓦片堆叠形成双层瓦,上层瓦遮阳,下层瓦隔热。

3 历史街区特征的保护

1)传统建筑元素提取与保留。街区周边历史建筑色彩主要以灰墙黛瓦为主,门柱窗等处以土色或红色木材相辅。提取周边传统建筑元素,将其融入到新建建筑中,确保传统街区风貌统一。

2)适当保留旧建筑。对于具有一定传统风貌的旧建筑,对其进行修缮保护,低层进行业态置换,为老建筑注入新的活力。新建建筑杜绝大体量建筑,采用舒适宜人、利于采光通风的建筑尺度,在布局上传承南宁传统民居的院落式布局,并沿用传统民居中与低碳概念相同的遮阳、通风等技术手段。

3)平坡屋顶结合。街区建筑平屋顶与坡屋顶相结合,其中有条件的平屋顶作屋顶花园处理,将街区绿地向空间发展,增加街区碳汇,节约地面用地。对于保留建筑,按照其原来的屋顶形式作为区分,而新建建筑的屋顶形式选择则考虑了周边坡屋顶与平屋顶的分布,尽量保持平、坡屋顶相间,以保证居民的良好视野及绿地的均匀分布为原则。

注:指导教师吴宇华副教授。

参考文献

[1]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Z].2011.

[2]许皓.计算机模拟技术辅助低碳住区被动式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工业大学,2012.

[3]徐艳芳,孙勇.绿色建筑规划设计与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4]GB 50096—2011,住宅设计规范[S].

上一篇:计划成本核算下一篇:欧内斯特·盖恩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