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2024-09-21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共8篇)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篇1

一、引言

文化特色街区是特定地域历史、社会、文化的核心载体,兼具遗产保护、旅游开发等价值。[1]现在的城市文化特色街区,往往以其独有的传统文化为依托,集旅游、观光、休闲、购物等多功能于一体,是城市中的综合性活动场所。

人们对于文化特色街区价值的认同,使得学者对于它的研究也相当丰富,主要集中在:(1)对历史街区的概述。如杨新海在《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一文中分析了历史街区的三个基本特性,并据此提出和阐述了历史街区保护应遵循的原则。[2](2)从街区本身角度阐释。如丁绍莲,保继刚以中山市孙文西路为例,梳理出孙文西路的传统风貌变迁过程,并对这一变迁过程背后的文化推动机制进行了剖析;[3]周钟萍则着重分析了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旅游商品的现状,从不同角度提出街区旅游商品策划的建议;[4](3)从游客的角度阐释。如廖仁静等的研究表明夫子庙景区的游憩者主要动机包括文化体验和娱乐休闲,他们对于夫子庙的客观真实性整体把握较准确,但这些游憩者即使知道夫子庙没有真实保留多少古建筑,也仍然认为夫子庙是一个成功体现了明清风格的古建筑游览区。[5]

然而,在文化特色街区开发过程中,尤其是在街区开发的初期阶段,偏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街区商业化氛围过重,失去了它本源的文化特色。文化是旅游开发中的灵魂,在商业化开发的同时,要以街区特有文化为依托,街区才能长久发展下去。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为例,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探讨街区优化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二、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特征分析

1. 区位优势明显,内外交通便利。

文化的传播往往以点带面的辐射开来,城市文化特色街区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向四周辐散,在城市中心建造特色文化建筑,在其周围形成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所以它多坐落于城市中心或古城区内,地理位置优越,是城市的辐散中心,交通发达。特色街区内的文化建筑创建年代久远,历史悠久。南京夫子庙,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属于古城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始建于宋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由当初的文教中心演变而成如今的繁华闹市,历史悠久。

2. 景观色调典雅,文化内涵深厚。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渊源于该地的某一特有文化,因此该地特有的文化建筑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此处发展各项活动的依托,各项活动以此为基地辐散开来。南京夫子庙以孔庙为中心,依托孔庙和它前方作为天然泮池的秦淮河,向西延伸经过贡院西街至贡院;孔庙两旁为东西市;向北经过文德桥,把乌衣巷、朱雀桥、王谢故居等景点串联了起来,各景点间又镶嵌有酒家、古玩字画商店、特产商店等,形成具有规模的商业旅游街区。这类街区以特有文化为背景,常常带有典故和传说,文化底蕴深厚。南京夫子庙,宋景祐元年孔庙的建成,吸引了大量学子聚集于此,儒学文化占主要地位。江南贡院壮大之后,书肆、茶馆、客栈等市井文化应运而生。所以夫子庙兼容并蓄,雅俗共赏。

3. 商业氛围浓郁,产品种类繁多。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形成得益于周围的商业发展,正是它的商业化开发,商业街区才能形成规模,才有人气。街区一般是市民休闲购物和游客观光消遣、体验当地文化的场所。市民来此的目的是休闲和购物;游客则是把此地当成是体验当地特有文化的旅游地,而游客的需求涉及食、住、行、游、购、娱等各大方面,所以这类街区配备有相应的消遣、购物、食宿、娱乐设施,多方位地满足了市民和游客的需求,商品齐全,种类繁多。

4. 地方特色浓郁,民俗风情彰显。

街区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形成之初是小商小贩摆摊的形式,所以销售的商品多为日用品、小摆设,发展为旅游地之后,又有很多商店为满足游客需求,销售当地特产,突出地方特色,从吃的到用的,也都是小商品,层次不高。笔者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得出,夫子庙的贡院街,是夫子庙地区的商业主干道,街道两旁的店铺共83家,销售的商品几乎都为小商品,且与当地地方风俗息息相关。其中,服饰类占很大比重,这些服装店多为适合中青年的品牌专卖店,价格适中,适合大众消费者;夫子庙特色小吃所占比重也较大,如桂花鸭、雨花茶、牛皮糖、鸭血粉丝汤,这些小吃同样也凸显了南京的地方特色;其他小商品还有茶叶、箱包、饰品等。

5. 人文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

这些人文旅游资源代表了当地的特色文化,具有良好的口碑效应,外地游客凡提到这座城市就会联想起这个地方,它俨然成了这个城市的名片,成为城市的代表性建筑和代表性场所,是该城市的著名旅游胜地。游客来到南京一般都会到夫子庙一游,夫子庙融儒家文化和秦淮文化于一身,兼雅文化和俗文化于一体,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孔庙、贡院、王谢故居,乌衣巷、秦淮河,到处是胜景典故。

三、城市文化特色街区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 商业化气息过重,商品品质不高。

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经济意识得到了强化。但是有的商家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商品质量的把关。再加上部分商家销售低劣商品,造成了不良影响。夫子庙地区由于历史因袭、店面错乱、经营者素质偏低等原因,销售低劣商品的店铺比比皆是,具有秦淮传统特色的商品鱼龙混杂,商品层次普遍不高。笔者走访调查时发现,部分商家依仗街区的独特文化,销售质量低劣的产品,损害游客旅游购物的热情,给街区蒙上不良的口碑。

2. 文化内涵不突出,传统主题淡化。

近年来此类街区大力发展现代商业、娱乐休闲、风味美食等,满足于一般性的、大众文化意义上的街区建设,相关部门对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特色的建设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对本地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进行了挖掘并得以开发利用。但需要指出的是,相关部门忽视了商业街区中本源的传统文化。南京是著名的文化古都,其发展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优点与特长在于传统文化。夫子庙的文化旅游资源无可比拟,应该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但是对其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宣传和开发是相对滞后的,游客到达夫子庙一般是观光购物,很少会走进大成殿、贡院内参观,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其精髓是我们中华名族的瑰宝,应该得到宣传并加以开发利用。

3. 产品同质化严重,精品项目缺乏。

游客旅游,免不了要购买些当地特色商品,此类街区中商品在突出地方特色及民俗文化的同时,商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精品项目。随着交通及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商品的交换与流通显得格外便捷与迅速,然而各类特色商品的信息,从产品造型、包装设计到生产工艺和宣传销售方式也随着交换与流通显得如出一辙得相似。以南京夫子庙为例,它的特色商品为早在明代就闻名遐迩的南京咸水鸭、板鸭,以及夫子庙各色小吃,同时,服饰和各类小商品在夫子庙的商品销售比例中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据笔者统计,夫子庙街区销售的咸水鸭与板鸭,口味一致,品牌单一,几乎所有销售鸭类商品的店铺,在商品种类、产品包装、宣传销售方式上都是相同的,产品同质化严重。

4. 环境容量受限,配套设施不足。

夫子庙景区是南京景点的窗口之一,是初次到访南京的游客的必游之地。每到节假日和周末,大量人流涌入夫子庙,有本地居民,也有外地游客,这使得夫子庙的环境容量受到限制,配套实施略显不足。这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夫子庙的餐饮文化是它的一大特色,夫子庙传统的小吃也是备受游客青睐的,但由于特色小吃店的不足,一到就餐时间,小吃店里人满为患,这使得游客不得不选择如麦当劳等体现不出夫子庙特色的洋快餐;其次,大成殿前的广场区域是最能体现夫子庙儒学特色的场所,广场最南端的泮池,照壁也是绝佳的合影留念之地,但广场周围给游人提供的休息设施不足,很多游人把泮池前的栏杆作为休息场所;再次,景区内缺乏完善的标识及导览系统,很容易使初来乍到的游客在景区内迷失方向。

四、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旅游开发的优化对策

1. 突出文化主题,彰显文化魅力。

这一类型的旅游地往往以特定人群聚集地发展而来,聚集地传承发展其文化精髓,所以此类旅游地一般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文化是景区开发的灵魂所在,在景区建设和发展中,应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为指导思想。南京夫子庙最初以儒家文化为代表,随后的发展,又衍生出了独特的秦淮文化。夫子庙景区内零散分布着各个景点,将各个景点整合,串联成线,形成以两大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景点;在开发景点的过程中,加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修旧如旧,还旧建筑以本来面貌,体现其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在商业开发时,合理利用夫子庙景区的文化底蕴,在特色商品开发、纪念品销售、民俗文艺表演等环节上刻上夫子庙文化的烙印,与此同时,防止过度的商业化开发使文化韵味偏离。

2. 深挖地方夜色,打造旅游精品。

特色商业区的夜景近年来备受关注,许多景区都致力于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区夜景。对于夫子庙而言,灯光的设计可分为两大块。第一,对于商业区、店铺等的美化灯光应以店铺照明和夜间广告宣传霓虹为中心,灯光色彩的选用要考虑到夫子庙传统的文化特色,不可过分艳俗,做到经济效益和景观效益相统一;第二,对于一些老字号、明清建筑群、尤以横贯景区的秦淮河两岸建筑群为著,这些区域应着重打造建筑物顶端及周身灯光,用串灯等勾勒建筑物的轮廓,适当的霓虹灯运用于建筑物的周身。充分体现明清风格的古建筑结构特征及夫子庙街区特有的文化气息,避免灯光过分艳丽。打造夜游秦淮、游船听曲、船上品茗等一系列景区旅游精品。

3. 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秩序。

倡导诚信经营,加大监督、打击力度。街区管理部门对商家经营进行规范,对商家定期进行教育,开展定期学习,并对商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要求商家诚信经营。设立街区经营管理部门,建立健全消费者投诉机构,发现商家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应严厉处罚。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使消费者得到最佳的体验效果。

4. 加大促销力度,发挥品牌效应。

同时,旅游产品的包装也要注意文化的宣传。如在街区销售的特色小吃的包装盒上,可以印上反映文化特色的宣传图画和文字,使消费者对其有一定的印象。结合传统文化、民俗、表演,由商家举办促销活动,增加街区的文化氛围。完善综合配套设施,突出各项设施的文化特色。夫子庙地区四边都有雷同性的牌坊,更应在入口处增加导游图,使游客了解其地形和方位。标牌的设计应符合地区的特色文化,夫子庙地区的标牌设计和造型应突出儒家文化。再如垃圾桶的造型、公共厕所的外观和内部设计都要突出当地儒家文化与秦淮文化特色。街道两边的公共设施如长椅的设计也应突出地方文化,可在扶手或靠背等醒目位置刻上富有代表性的儒家人物的图案。

五、结论与讨论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蕴涵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城市历史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相互映衬的浓缩窗口,是当下城市建设、文化保护、旅游开发的一个热点。保护好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机的优化开发,使城市文化街区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当今社会的现代商业气息相融合,在商业化的开发中突出文化主题,彰显文化魅力;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规范市场秩序的同时,深挖地方夜色,打造城市特色街区的精品项目;在加大管理力度,合理有效使用促销宣传手段的情形下,极大限度发挥特色街区的品牌效应。进一步研究城市文化特色街区,不仅有利于促进街区乃至其所在城市经济、环境效益的增长,而且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宣传和传承。

摘要:城市文化特色街区一般都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此基础上又具备旅游、观光、休闲和购物等功能,成为集城市代表性文化、商业发展于一体的城市地标性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场所。本文以南京夫子庙为例,在概述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基础上,分析其具有交通便利、文化深厚、商业氛围浓郁、民俗风情突出、名胜古迹众多等特征,进而总结其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优化发展对1策。作者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初步探讨了南京夫子庙的优化开发策略,以期为同类型的城市文化特色街区的优化开发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文化特色街区,旅游开发,优化对策,南京夫子庙

参考文献

[1]旺姆,吴必虎.拉萨八廓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发展居民感知研究[J].人文地理.2012,(2):128-133.

[2]杨新海.历史街区的基本特性及其保护原则[J].人文地理.2005,(5):48-50.

[3]丁绍莲,保继刚.传统商业街区风貌变迁的文化诠释——以中山市孙文西路为例[J].中国园林.2012,(1):53-56.

[4]周钟萍.浅谈文化因素与旅游商品策划——以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景区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100-104.

[5]廖仁静,李倩,张捷,卢韶婧,祁秋寅.都市历史街区真实性的游憩者感知研究——以南京夫子庙为例[J].旅游学刊.2009,24(1):55-60.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篇2

在拥挤的朝阳街上,各商场节后陆续恢复营业,熙熙攘攘的人流,使狭窄的道路无法承受,不少商贩还将人行道占用,行人与自行车抢道,自行车与机动车抢道,整条街上乱作一团。“这条路每时每刻都在堵!”家住朝阳街铁路宿舍的宋女士这样抱怨。宋女士在这里住了几十年,她说,在这儿开车不如骑车,骑车不如步行。宋女士每天上下班,都须早出晚归,不然在路口一堵车就是一个小时。她说,这里的居民都希望朝阳街一带能快点改造,早日改善大家的出行状况。市领导对此表示,要将朝阳街片区改造列入今年的重点工程,在规划、土地等方面予以优先办理。

据介绍,这一片区改造面积达1.8平方公里,除进行临建、违建拆除外,还要对道路进行规划改造,同时对建筑立面统一整治。片区内将保留新东方商贸城、朝阳鞋城等商城,还将适度配套服务居住区的各种设施,如餐饮店、药店、银行等方便居民生活的设施。届时服装城一带不仅交通会大为改观,而且档次还会提升。目前,该片区改造工程正抓紧征地拆迁、工程招标等各项前期准备,工程将在年内展开

王总监 2011-2-18 12:34:56

太原市区将建5条地铁线之后再建2条市域线

太原市将在市区范围内新建5条地铁线路,之后还将建2条市域线路,7条线路的总长度为233.6公里。经过多次论证,《太原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已具备申报条件。昨日,该规划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随后将按程序逐级上报。当天,规划中的交通线路方案在市规划大厅公示,征询市民意见

市区范围5条线市区5条地铁线路全长157.9公里,近期建设的是1号线和2号线的一期工程。

1号线东西向跨越汾河,全长32公里,一期工程西起西山矿务局站,东南至马练营站,途经迎泽大街、朝阳街、太行路、马练营路,贯穿太原火车站和太原南站两个铁路交通枢纽,覆盖了东西向最大的客流走廊,建设长度24.1公里。

2号线南北向联系主城和新城,全长37.6公里,一期工程北起西涧河站,南至小店南站,途经新兰路、恒山路、解放路、长治路、人民路,覆盖了南北向的主要客流,建设长度25.1公里。

3号线联系主城区南部汾河两岸的各片区,全长22.5公里,途经南内环西街、长风街。

4号线南北向穿越汾河西侧片区,东西向跨越汾河联系汾河两岸片区,全长32公里,途经汾西路、和平路、市府北街、新晋祠路、龙城大街5号线联系主城汾河两岸的各片区,南北向覆盖城市主要客流走廊,全长33.8公里,途经兴华街、五一路、并州南路、坞城路、大运路。

在此基础上,我市又规划了2条市域线路,总长75.7公里。其中,6号线为联系中心城区与清徐之间的快线,全长48.1公里,途经迎宾路、滨河西路、南中环街。

7号线为联系太原、阳曲的快线,长27.6公里,途经迎新南三巷、大同路、中钢街。

这些地铁线路要分三个建设时段:

2012年至2017年,建设1号线和2号线的一期工程,通车里程为49.2公里。

2018年至2020年,建成3号线、4号线和2号线的二期工程,通车里程为116.2公里。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篇3

“文化是城市的生命”——《城市文化》刘易斯·芒福德。

呼和浩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胡服骑射的发祥地,是昭君出塞的目的地,是鲜卑拓跋的龙兴之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交汇、碰撞、融合的前沿。

一个现代化城市的规划与建设不仅仅是市政设施、修马路、盖房子的问题,而是一个系统的文化艺术的创造过程。呼和浩特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鲜明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现代化建设更是如此,城市规划与现代化建设也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

1 蒙元建筑风格

文化传统是在历史的延续中积淀起来的,又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迁。没有延续和积淀就谈不上传统,同样没有发展和变迁也就没有传统,因此,不同历史时期的传统,其内涵是发展变化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一些传统会成为历史的陈迹而被送进博物馆,另一些传统则在经过调整(提取、开发、创新)以后,与新生的文化因素和社会环境建设相结合而被承继下来,并发展为新的传统。蒙元建筑风格的传承发展可以说是一种新的传统。

1.1 蒙元建筑造型风格依据

蒙元建筑自成体系,上承汉唐,下接明清。蒙古式建筑风格自古至今依然被传承着。蒙元建筑具有雄伟、豪华、敦实的建筑风格,而且蒙元建筑的空间形态表现出“博大、舒展、自由、开放”的鲜明特点。

丰富多彩的蒙古族传统图案必然有一些成为新文化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在蒙元建筑设计的重要方法是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大胆附加民族文化符号,从而创造出现代民族主义风格。

1.2 圆形建筑风格

圆形建筑风格是蒙元建筑的最大特点,至今保留下来的蒙古包就是最好的实例。蒙古包的外形和内形都是圆形的。蒙古族人把蒙古包造成天地日月组合的独特形状,充分体现了蒙古民族天人合一和人地和谐的科学自然观。因此,圆形和弧形建筑符号是蒙元传统建筑的重要特点。

1.3 方圆有机结合性建筑风格

人类在历史时期创造房屋建筑的世界性基本形制只有圆形和方形两种,蒙古族人生活在欧亚大陆之间的大草原上,相比之下其城市房屋建筑的最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方圆结合的形状。

1.4 塔式建筑风格

蒙元时期庙宇建筑十分发达,不仅建造了很多佛塔,而且也出现塔式建筑风格。塔式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蒙元建筑的雄伟、敦实、稳重。

1.5 蒙欧式建筑风格

蒙元建筑在发展过程当中形成了多种风格,其中,蒙欧式建筑风格是使用最为广泛,也是最被认可的建筑风格。蒙欧式建筑风格是以欧式建筑的基本造型为基础,融合了蒙元建筑的局部结构和装饰符号,形成了新型的、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式。

2 项目实践

2.1 项目概况

成吉思汗大街是呼和浩特市的城市主干道,位于呼和浩特市北侧,对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及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未来的民族特色街区,也扮演了重要的历史文化角色。

中铁诺德龙湾花园蒙元特色文化街区项目位于成吉思汗大街西端与西二环交接处,成吉思汗大街以北,预备役师西路以西,二环西路以东,用地性质为居住和商业用地,用地面积约2.14公顷。成吉思汗大街西端已建成永恒之门蒙元文化主题广场(见图1)。

上位规划将该片区打造成为:呼和浩特市新兴的城市地标,功能复合且充满活力的蒙元街区,自然山水与城市形象相结合的特色组团。

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建筑特色符合成吉思汗大街蒙元特色街区控制要求,体现浓郁的蒙元文化特色,符合二环路景观特色及城市设计要求(见图2)。

2.2 设计目标

成吉思汗大街是呼和浩特最具代表性的蒙元文化景观大街,其内容主要以蒙元文化为特色,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体现了蒙元文化极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特点。项目建成后将是呼和浩特最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高端住宅区之一,是成吉思汗大街上的一个亮点,对成吉思汗大街成为全自冶区最典型的蒙元文化景观大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本项目蒙元文化的打造也直接影响着成吉思汗大街的整体形象。

2.3 设计构想

1)合理布局

流线简洁,景观轴线和广场是为人们创造有目的的外部环境。它是建筑与建筑、建筑与街道之间有序的人造环境,可以视它为“没有屋檐的建筑”。主要景观轴线由南向北贯彻整个小区,模糊了空间界限,达到由此及彼,相互紧密结合的空间形态。同时,也增加了空间和景观的层次,形成空间的过渡,产生了所谓的空间序列感。

2)生态

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着重思考“人一建筑一健康一自然”这个四元体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的一些环境。着重于打造园林式的住宅环境,强调创造和谐温馨园林式的氛围。

3)美观

通过设计丰富的住宅类型,合理的规划布局,蒙元风格的建筑造型,创造端庄、典雅、舒适的高端住宅区。

4)以人为本

设计流畅且经济实用的道路系统。营造宁静、舒适、美观、符合人体尺度的居住空间。

2.4 总体布局的文化传承

马头琴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蒙元符号之一,因琴杆上端雕有马头而得名。马头琴的历史悠久,从唐宋时期拉弦乐器奚琴发展演变而来,成吉思汗时期已流传民间。它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当地人的生活,如:辽阔的草原、呼啸的狂风、悲伤的心情、奔腾的马蹄声、欢乐的牧歌等。

哈达是蒙古人民作为礼仪用的丝织品,是社交活动中的必备品。哈达类似于古代汉族的礼帛。蒙古族人表示敬意和祝贺用的长条丝巾或纱巾,多为白色,蓝色,也有黄色等。哈达是献给尊贵客人的物品,是蒙古族人民最圣洁和最高贵的象征,是吉祥、安康的祝福。

马头琴和哈达都是蒙古族的象征,也是蒙元文化的最重要代表之一。本项目规划形态以此为设计理念,立意新颖贴切而不落俗套。经过元素的提取和适当的变形,将马头琴和哈达的意向融人总体布局之中(见图3)。

总体功能布局提取草原大地上舒缓的天际线与建筑群的天际线相契合。南面做蒙元风情街,塑造蒙元特色街区,北面和西面布局高层建筑,内部住宅,错落排序,产生空间序列感;建筑3~15层错落有致,形成优美的韵律,诠释“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主人口设计上以宗地规划路为基准,视觉无障碍设计,形成人口处敞开的空间形式。

2.5 建筑风格的文化表达

本项目采用蒙欧式建筑风格,在整体规划布局与景观环境的打造方面,采用了草原城市的舒展、开阔性特点和英式小镇庄重精致的特点,也结合了成吉思汗大街永恒之门广场的文化内容,在社区当中设计了文化景观雕塑及小品,与成吉思汗大街形成一个整体,在建筑风格方面主要以英伦建筑的基本造型为基础,结合了蒙元建筑的敦实、富有力量感的造型特点。

通过对传统蒙古装饰构件进行抽象并用现代手法进行诠释,使建筑同时具备时代感和传统精神。如屋顶主要依据蒙古包和蒙古帽的原型进行设计,组合运用纹样,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直曲矛盾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纹样精美且具有地方特色,在外立面设计时被巧妙地利用。蒙古民族厚重的气质被提炼为相应比例的柱式,并将完整的柱式组合形成气质统一的建筑形象(见图4)。

民族符号性极强的元素经过巧妙的设计布置于环境中,提升各节点的可感知度,将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景观元素运用于街道空间,起到强化主题的作用。

3 结语

传统总是要发展的,过去的传统发展到现代的传统是一个不断变化、积累、代谢的过程。传统代表过去,但传统又是过去的现代,现代的古代。在该项目实践中,将传统的蒙古族民族文化符号中的一些精神内涵和构图原理运用到现代建筑中,做到把城市的“神”保留下来,建筑虽然是现代的建筑,做到形象上和技术上不是照搬老祖宗,但精神上和意识上是再现传统文化的精神。只要有传统理念在里面,就不会失去对地方文脉与民族精神的传承,这才是城市的生命和活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M].宋俊岭,李翔宁,周鸣浩,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候新华,王超,黄国磊,等中国中铁呼和浩特诺德龙湾花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R]2013.

[3]赵尔斯.蒙元建筑文化表皮的研究[J].四川建筑,2012(1):39-40.43.

[4]王毂承,潘冬梅.用蒙元文化丰富现代园林的人文内涵[J].北方园艺,2011(22):93-96.

[5]宝音.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9.

[6]楼庆西.中国传统建筑装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篇4

1.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

“文化资本”一词最早来源于法国的社会学家布迪厄,是他在对马克思的资本理论进行非经济学解读之后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泛指任何与文化及文化活动有关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它不像经济资本那样可以进行量化操作,但在日常生活中,却发挥着与金钱和物质财富等经济资本相同的作用。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从概念上来说该是文化资本的一个派生,我们可以通过对城市的认知过程来理解它。当人们到达一个陌生的环境,总会形成一种“第一感觉”,比如苏杭的儒雅、北京的磅礴、上海的洋气、哈尔滨的浪漫,这些形容词会随着人们走进这个城市而走入人们的脑海。产生这些感觉的来源有很多,但其中最直接也最能表明一个城市特色的就是城市的“建筑文化”。作为承载城市历史的物态表征,城市的建筑文化体现着多元的价值,如:美学价值、历史价值、人文价值和功能价值等等。由于诸多价值的并存,使得建筑文化具有作为资本经营的潜质。当我们把建筑作为文化资本来看待时,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的特质就会凸现出来。在商品经济极为活跃的今天,城市的任一文化现象都被直接或间接的转化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城市的建筑文化当然也不会例外。因此,城市建筑的文化属性转换成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也就成为可能。

2.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与历史建筑保护

不论什么年代、何种风格的建筑,都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一部分,并且各具价值。一般来说,年代久远的建筑拥有的价值是因为其自身蕴含着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历史文化的积淀,其中也不乏在建筑风格、建筑类型等方面上具有独特性等原因。相对于钢筋混凝土构建的现代建筑,历史建筑总能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精湛技艺与个性特征的时代。而这些特征在现代工业化的建造手段与建造系统中都已消失殆尽,所以人们对那些手工生产的、经历了历史沧桑的、由自然材料建造的建筑有一种本能的认同感,不仅希望能对其进行保护,还希望能修复与挖掘其更深层次的价值。除此之外,一些历史建筑由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缘故,还包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内涵,因此历史建筑本身所具备的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就显得格外厚重。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其实就是保护城市的建筑历史文化资本。

由于建筑年限、风格与功能的不同,历史建筑呈现出的价值不仅各具特色,而且影响力的大小也各不相同。历史建筑的价值越高,它作为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就越高,对于城市历史街区风貌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但一个城市历史街区场所的景观效应,应当是众多历史建筑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不应该也不可能是某些个别历史建筑的“杰作”,即使它最具代表性。所以,仅仅简单地对单体建筑、构筑物和历史遗迹进行保护的策略是有局限性的。这种“盆景式”的保护,具有再高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单栋历史建筑其价值也很难发挥出来,只能导致建筑文脉消失殆尽,建筑文化资本的价值无法实现。因此,强调对于历史建筑街区的保护,强调更多地关注历史建筑群、关注城市历史街道的景观形态,是保护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最可取的对策,也是被实践证明最为有效地途径。

3. 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经营与城市历史街区复兴

城市的历史街区泛指重点保护地段,主要关注的是那些保留了历史完整性和内聚关联性的街区。城市的历史街区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建筑及历史建筑群体,因此它必然拥有更高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价值。不仅如此,城市的历史街区还因其整体性与关联性而具有其他特征,如:建筑环境多样性、建筑功能多样性、建筑文化多样性和经济与商业价值等等。但由于疏于整治,历史街区大多破败不堪,使得其蕴含的城市文化资本价值往往无法全面展现,而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视而不见。在一些历史城市的发展建设进程中,常常会出现拆掉有价值的历史建筑、新建假古董的怪事。所以妥善处理好有价值的历史街区,使之得以复兴,已成为城市发展所面临的新课题。

应该看到,尽管历史街区具有较高的文化资本价值,但如果把城市的历史街区仅仅当成文物,不加以积极的保护性改造利用,任其继续衰落下去,使其作为文化资本的经营不能得以实现,那么它的文化资本价值作用也就无从谈起。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历史街区急需改造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般来说,城市的历史街区复兴是通过经济的发展为历史街区的保护、维护和改善提供财政支持得以完成的。无论是政府的政策干预或者市场运作的方式,都可以在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经营中寻找到历史街区复兴的理想途径。由于历史街区的性质不同,经营的方式亦应有所差别。城市历史街区在其功能形态和物质环境上往往会随之发生较大的变化。也就是说要使历史街区在建筑文化价值复兴和突显的同时,使其在功能上也能融入城市新的发展需求。历史街区的复兴就是在城市发展经济所导致的变革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需求对物质环境所作出的限制之间寻求平衡。历史街区的复兴相对于城市历史文脉和城市结构机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在城市历史文化氛围当中的影响面十分广大。所以搞好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改造,深挖其内在的深厚文化价值,将其作为城市最为重要的文化资本之一,通过合理的经营,就可以在城市建筑文化的建设上发挥更大作用。

二、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最大化

为了使城市的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最大化,许多城市都在规划和设计领域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从而探索并验证出了一些各具特色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其中作用比较突出的当属城市触媒理论与旧城织补理论,虽然它们的特点各不相同,但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功效却十分卓著。

1. 城市触媒理论—由点及面

城市触媒(City Catalytic)概念的提出,源于美国学者韦恩·奥图和唐·洛干先生于1988年编著的《美国都市建筑—城市设计的触媒》一书。所谓的城市触媒,可以是某一功能区、某一单独建筑或公共空间,也可以仅仅是一系列的实体。它在不失去其本身性质的同时,却能促使城市构造持续与渐进发展,粘合整个建筑群落各个功能空间并刺激与引导后续开发,在城市发展与改造过程中,具有连锁反应的潜力。

城市触媒的切入点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即小范围的街区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对于街区来说,在全面修复的同时,可以对某些有代表性的点进行触媒放大,这样不仅使街区主次分明,并且为后续发展留下充分空间。街区的触媒在性质上分为两部分—功能性与实体性。在视觉范畴,城市触媒的实体性很直接。人们在选择触媒点时,注重的大都是建造风格与建造年代极具代表性的建筑或实体空间,最终放大的是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但如果只注重实体性,那我们保存下来的将仅是脆弱和近乎荒废的空间形式。站在历史街区复兴的角度,如果想让历史街区不仅是开敞的露天博物馆,还可以充满活力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功能性必不可少。这种功能触媒是伴随实体触媒展开的,寻觅有价值的触媒点,用新的功能替换老的功能等方式进行更新,或保留现有的功能但是使它的运作更为有效或更有利。在宏观上,这属于“功能重组”或“功能多样化”。从大范围的城市框架来说,历史街区只是其组成部分,城市触媒点的对应范围也随之扩大了。对应城市范围内的触媒,更多的应是关注群体建筑与城市区域的价值,如区域综合功能、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等,应从宏观的角度对这些价值加以评估,找到有利和有潜质的触媒点加以活化,使其由点及面的促进城市发展。总之,城市历史建筑或者历史街区的文化资本价值越高,其作为城市更新触媒点的作用就越强,效果就越明显。

2. 旧城织补理论—碎片连接

旧城织补是城市设计领域的另一概念,是把旧城内各个点周边的城市设计作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采用统一的设计指导思想,贯彻“历史复现”的主题,通过调动城市设计手段减弱建设拆迁对旧城造成的影响,恢复旧城原有良好的城市风貌。

旧城织补可分为两个大方向,即实体织补与非实体织补。

根据凯文林奇的城市设计理念,街区从城市结构整体上说属于平面二维概念,当人们进入街区之后才会有三维的视觉体会。因此实体织补可分为两种方式,即二维平面织补与三维立体织补。二维平面织补是站在城市规划的角度上,对城市进行统筹的碎片整合。它可以通过区域织补、街道织补和肌理结构织补等来实现,力求在大视角下对城市因历史变迁而造成的新老记忆混淆、断裂等现象进行修复。三维立体织补针对的是城市街道景观进行视觉上的织补,大多是站在城市视角以街区或群体建筑为目标,可分为立面织补和街道景观要素织补等,目的是为了修复因年代久远且疏于管理造成的空间视觉不连续现象。

与实体织补相对的是非实体织补,它注重的是对城市实体空间的功能属性进行织补,可分为区域功能织补、文化记忆织补等。非实体织补不像实体织补那么直接,其可操作性也没有非实体织补那么强。因为原有的功能与文化等不一定适合现有环境的发展,所以对原有功能的置换与对其的后期连接是十分有挑战性的。

三、案例印证—哈尔滨历史街区的复兴

城市触媒理论与旧城织补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方面的应用很广泛,成功案例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哈尔滨历史街区复兴的案例进行分析,解读这两个理论在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的利用,以及其是如何使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得以更好经营的。

1. 哈尔滨道里老城区商圈的发展

哈尔滨的道里老城区是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核心。从城市建设角度来讲,道里区是由索非亚教堂商圈与中央大街商圈两大触媒点刺激成长,并由经纬街、西十二道街、通江街等纵横交错的街道织补完善的。但从历史街区的角度看,这两大商圈各自也拥有自己的触媒点与织补方式,活化自身的内部街区。

索菲亚教堂是哈尔滨最早期的标志性建筑,随着教堂艺术价值的展现,它的建筑文化资本也随之得到了充分的经营。索非亚教堂商圈就是以索非亚教堂为触媒点发展起来的。在空间形式上,在索非亚教堂沿轴线处开辟出了广场,并且有意识地对广场周边的建筑进行立面织补,使得这里形成以索非亚教堂为核心的欧式建筑群。在功能上,因为教堂的宗教功能已经淡化,在这样的一个市中心、商业气氛十分浓厚的地方,索非亚教堂被置换了一个新的功能,即对哈尔滨历史的展示功能,形成了一个与实体触媒点相结合的功能触媒点。索非亚历史博物馆与其地下的哈尔滨城市建设馆一起成为了哈尔滨城市文化展示中心地。这一定位与周围商业环境相结合,奠定了索非亚教堂商圈在道里区的经济文化地位(图1,图2)。

中央大街是早期国际商业都市哈尔滨的缩影,是欧式建筑的集中展现地。中央大街从历史街区自身来说,更多体现的是旧城织补的结果。因为它是呈街道型、带状的历史保护区,多年来对其的修复改造一直致力于对其立面及建筑空间的织补,从而使历史街区的空间实体记忆尽可能的完整。中央大街从19世纪开始就被赋予商住一体的功能,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居住功能已经慢慢退化,商业中心的价值被确立起来。随着多年的发展,中央大街保留了许多原有的老字号,也置换了许多新的商业功能。从功能织补的角度来说,它致力于在保持原功能的同时对新功能加以织补,力求形成一个商业功能集中有序的历史街区。从现状看来,不论是从实体上还是从功能上,对中央大街辅街的织补力度是不够的,这使得主街的承载力没有更好地向辅街处发散,其文化资本的价值及其影响力大打了折扣。

索非亚和中央大街两个历史街区都是以其独特的城市建筑文化资本作为两个触媒点触动着周围的商圈发展。这种由点及面的形式辐射度是有限的,需要将其织补连接起来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而“西十二道街”就是这些纽带之一。西十二道街是一条历史老街,两侧商铺林立,经过多年的演化,其外立面已经进行了修补,功能也进行了全新的定位。它就像一条记忆线一样织补着两个商圈,不仅是建筑形式的延续面,也好似功能上的延伸体。它的连接像人体的一条经络,使得两个穴位间的血气顺畅,激发了两个触媒点的潜能,让道里商圈不仅更“火”而且更“活”。同时,道里尚志大街历史建筑的修复,对于将中央大街商圈和索非亚教堂商圈织补成一个整体以及道里历史街区的整体复兴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图3)。

当然,现在的道里商圈并非发展的全部,它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活力。在道里的通江街上,近年恢复了一些老的建筑,如犹太老会堂(图4)、犹太新会堂(图5)和犹太学校(图6)等等。但是因为与中央大街相垂直的辅街并没有将中央大街所承载的影响力向外延伸,所以通江街上的老建筑群并没有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如果中央大街的辅街也可以发展起来,犹太会堂等建筑所在的通江街区将被激活,历史建筑文化能继续延伸,街区的历史风貌将全面的展现,建筑文化资本会得到更大化的利用,这时的道里区才真正的“活”了。

2.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复兴

道外区一直是哈尔滨历史建筑保存最为集中的历史城区之一,但因为使用过度、疏于整治,承载力和活力已经严重下降,所以对道外区城市历史风貌区的改造建设可谓是意义非凡的。历史风貌区在道外区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振兴繁荣将直接带动整个道外区的历史建筑文化复兴和随之而来的商业上的复兴。

道外传统商市风貌区的复兴主要是指靖宇大街和南北二、三、四道街。从整个城区的角度来讲,它们像触媒点一样带动整个历史城区发展,可谓是一荣俱荣,因此对其的复兴显得格外重要。从街区自身角度来说,由于道外区是以整体片区的形式存在,保持相对完好,因此其复兴更多体现的亦是城市织补的运用。其中最为典型的手段是立面织补。立面织补不仅将街区的外立面修补连接,并且对街区内院的建筑立面也进行了修复改造,总体上体现依旧修旧的原则,使街区在不丧失原有活力的同时恢复原有风貌。街区在修复立面的同时也进行了功能织补,在设计过程中计划在保留如仁和永、范记永、三八旅社等老字号的同时将餐饮、娱乐、休闲和商住等新的功能织补进去,使这一地区形成“传统百货区”“专特商业区”和“中小规模零售商业区”等六个风格各异的特色街区。当这个风貌区建设完成以后,整个道外区将会被这股力量推动得更加繁荣(图7~图10)。

四、小结

城市是复杂的、精致的、美妙的、深刻的,它包含万千元素,并将人纳入其中,让人可以自由穿梭。它是建筑、景观、街道等事物的载体,并通过它们反映着其背后深远的文化内涵与经济人文特色。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塑造建筑,建筑塑造人”。人们建造的城市也缔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文化。城市建筑文化资本像城市的名片一样,在受众心中树立自己独特的品牌感。而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建筑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经营是当代城市复兴和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篇5

1活动与空间特性相适应

由于大众休闲空间处于不同区域时, 受周围环境, 使用目的, 使用主体等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特性。如对于中心商业区中的步行街, 其特性是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休闲购物环境, 而对于居住小区游园, 其特性是为人们茶余饭后提供户外休息、交往、健身等邻里活动的环境。在组织活动中, 如果把商业展销活动放在小区中举行, 既达不到广为宣传的目的, 也破坏老人们安静的休憩环境, 如果把人们的健身活动、棋牌活动、儿童游戏等组织在步行街中, 则热闹的商业环境反而成了这些活动的不利条件。因此, 组织活动景观应与各类大众休闲空间相匹配, 使活动起最好作用, 也是空间得到进一步强化。

2创造相互交往的条件

人们都有一种喜欢观看他人活动的天性, 这是人们爱凑热闹的心理, 丹麦的扬.盖尔在《交往与空间》中提到:“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 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大众休闲空间中人的活动常常会吸引人群的观赏。因此, 在空间中就需要解决活动者与观赏者的使用空间及其关系。为观赏者提供逗留区域合坐憩设施, 并使之朝向活动形成向心布置, 这样“人看人”的现象就易于形成。大众休闲空间的目的是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场所。反过来, 人们的活动又常常促进大众休闲空间, 使之具有活力, 而且形成空间中独特的景观, 增强吸引力。

3具有良好的文化性和生态性

在大众休闲空间中, 文化内涵能增强空间的品味, 增强对人们的吸引力。文化形式人们精神、素质层面的追求。我们常见到一些风景区, 因着历史文化的沉淀使之具有更强的魅力。在城市大众休闲空间中提高空间文化品味, 也利于城市的文明建设。

现代社会, 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对自然、对生态的破坏, 已让人们尝到苦头, 且产生危机感。在城市中, 保护生态环境, 也是人们良好的生活质量所必须的。在城市大众休闲空间中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将大大提高空间的质量, 其生态性表现在尊重自然、尊重历史、人文, 保护生态。商业休闲步行街的模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提高, 人们闲暇时间相应增加, 现代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付出的代价是生理上的疲劳, 需要有休闲来消除疲劳, 这就在客观上促进人们休闲需求的增加。在较发达地区或城市, 居民闲暇使用的方式中户外休闲活动占很大比例。户外休闲活动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 及人们之间的相互接触。因此, 在城市建设中需要提供良好的户外休闲场所, 组织多样的休闲活动, 吸引人们进行休闲活动, 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而特色步行街区正是其中的一种。总结全国商业休闲步行街区, 共有5种经典类型:

(1) 现代综合型商业步行街区:这是城市中最普通的商业步行街区, 一般是在传统商业街区改造或商业口岸节点新建形成的一般商业步行街区, 主要功能是购物。比如北京王府井、红桥市场等。

(2) 民俗特色休闲街区:一般城市的保留古民居街区或民俗建筑街区, 都是最具名片意义的风情街区。借用古民居街区进行改造, 形成风貌提升, 充实休闲和购物功能, 形成城市民俗特色休闲街区。进一步发展成为以仿古建筑和民俗特色建筑新建设的休闲市场。丽江古城、桂林西街、凤凰古城、成都锦里、南京夫子庙、上海豫园、上海新天地、天津五大道等区域, 已经成为旅游名片。

(3) 滨水休闲步行街区:城市滨水带借助城市景观环境打造, 开发休闲和商业房地产, 形成了大量休闲商业步行街区。形成了滨海、滨江、滨河、滨湖等多种形态。

(4) 酒吧休闲步行街区:酒吧是夜生活中的主力支撑, 借助于比邻外籍人士生活区域的优势及街区房租价格低廉的优势, 在大型城市中心区域, 形成了一批酒吧街区, 包括北京三里屯、什刹海、成都的玉林小区等等, 成功的打造出夜生活区, 成为城市旅游的亮点。

(5) 餐饮休闲步行街区:餐厅饭馆茶坊是中国最具商业活性的行业, 可以说, 中国人的社交生活80%在餐桌上。因此, 只要能够成功打造餐饮街区, 就可以带动一个区域, 引爆一个区域地产。投资商借助于新开发区域的地价优势和城郊交通优势, 往往成功地打造出餐饮休闲街区, 形成社区房地产热销。特色步行街区的休闲组织:规划中的哈尔滨市松北特色步行街区为探讨此类型的休闲空间组织提供了一个机会。规划步行街区空间体系, 采用圈层结构, 以规划环形机动车道为界, 分为内外二层。外层主要为沿三环路、世纪大道的防护林带, 两片条形公建用地, 停车场以及绿化带。在公建用地内可建设大体量的高层、公建建筑, 既可丰富沿道景观, 又可形成街区内部安静, 封闭的步行环境。内层为完全步行街区, 除残疾人轮椅车外, 禁止一切车辆通行, (包括自行车) , 规划区内空间体系主要由二条垂直相交的主街 (中央景观大道与龙江特色街) 与8条各具特色的辅街组成近似田字形街道网络。力求形成一处主次分明, 空间尺度宜人, 主题明确, 品位高雅, 内容丰富, 商业繁荣, 宜于停留的商业步行空间。

规划范围内主要内容可概括为“一带、二轴、四段、五点”。

一带———休闲绿化带, 充分利用现状林地, 并补植树种、灌木、花卉等, 且在内部设置林荫步道, 以及反映松北新区日新月异地发展蓝图的主题雕塑及艺术小品。

二轴———中央景观大道及龙江特色街, 为规划区内东西向及南北向的两条贯通路, 内部点缀精致的建筑小品, 兼具服务功能。街道路边不设路肩, 路面与两边店铺落地橱窗连成一体。考虑北方寒地特点, 在路上设透明天棚, 整条街道将兼具人文、情调与品位。除商业功能外, 还应有旅游休闲, 社区文化活动的功能。

四段———规划将此区域在东西向上分为四段。

第一段:文化商业及居住混合区, 由入口至世界名品街, 此段包括冰雪文化街、世界名品街。商业气息相对较弱, 而文化气息较浓。以冰雪文化的展示为亮点吸引游人, 再以世界名品展销为引导渐入商业区内。第二段:特色商业区, 由世界名品街至俄罗斯风情街, 此段以俄罗斯式建筑的展示与俄罗斯商品的销售为主, 以此突出哈尔滨地域特色中的最突出之处:异域风情。第三段:中心商业区, 由俄罗斯风情街至特色旅馆街。此段包括龙江特色街、酒吧街, 特色旅馆街。商业气氛非常浓厚, 人流以静态停驻, 休闲娱乐、购物观赏等为主。以销售和展示黑龙江80个县市的特色产品的龙江特色街为中心, 兼具酒吧、旅馆等商业建筑, 将整个街区的商业氛围推向高潮。第四段:商务洽谈区, 此段由特色旅馆街至规划昆明路, 是步行街区的结束, 主要街道为专利产品街。

五点———五个节点

入口广场节点:位于中央景观大道入口, 为标志性广场, 广场内以线条明快, 造型简约的现代式柱廊、浮雕墙、小品雕塑为主要内容。以花岗岩欧式方石铺地, 并注重整体色彩的调配。次广场节点:位于中央景观大道与世界名品街的交叉口处。以欧式座椅、花坛、阳伞、浅水池等为游人营造一处可休息的空间。可以大型喷泉为主题景观。中央广场节点:位于中央景观大道与龙江特色街的交叉处。是规划区的中心。为标志性广场, 兼具人流疏导功能。广场中设主题雕塑。整个广场以欧式风格的建筑符号为表现手法, 以体现黑龙江日新月异的繁荣发展为主题思想, 以纪念性塑雕, 观赏性构筑物为主要功能内容, 打造一处精致而不失大方, 时尚而不落俗套, 主题明确而又功能合理的纪念性广场。次广场节点:位于中央景观大道与专利产品街交叉口处, 以绿色景观及自然植被为底景, 采用现代造园手法营造一处空气清新, 景色怡人、闹中取静的园中之园。东端入口广场:位于中央景观大道与昆明路相交处, 是由昆明路进入步行街区的入口, 规划以规则对称的布局手法, 严谨合理的空间尺度安排一处兼具人流疏导与休憩游玩功能的入口广场。

参考文献

[1]冯维波.我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现状与重点发展领域[J].地理科学进展.2006. (6) .

[2]马惠娣.西方城市游憩空间规划与设计探析[J].齐鲁学刊.2005. (6) .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篇6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来, 随着世界局势的稳定, 科学技术的进步, 经济的高速发展, 世界各国城市化的步伐在不断地推进, 城市中逐渐被办公楼等混凝土建筑物所侵蚀, 很多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频繁被破坏, 居民生活的原有状态被打乱。因此, 如何解决城市更新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 并能使之和谐发展, 已经成为我们当下合理建设与开发城市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1928年国际上成立古物保存委员会开始, 我国就开始不断颁发有关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条例及规定。1985年, 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 与国际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接轨, 涉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专家学者、研究机构、规划设计单位也渐渐多起来, 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和开发依托的研究。但是在对政府怎样去改造, 开发到什么程度的保护性建设措施方面, 却很少涉及, 以致于有些地方政府, 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使得有些历史文化遗产面临即将消失的危机。尤其是在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方面, 政府在古城保护和利用上的责任和分工划分不明晰, 历史街区遗产资源遭受破坏严重, 街区居民居住环境不佳, 缺少特色产业支柱, 缺乏活力, 使街区居民的原有的生活方式、民风习俗没有得到很好地延续。

2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历程

2.1 渐进式的推进策略

苏州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1982年, 国务院公布苏州市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专家、领导的重视, 并开展了部分保护工作, 如针对北寺塔等文物古建筑的抢修。此外, 苏州市政府还对文物、古迹、古建筑、古桥、古井进行了调查摸底, 确立了文物保护单位、控制保护单位, 并进行挂牌记录, 做到了重点保护要素基本清晰。

1986年, 苏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 积极建设现代化新区”的指导思想, 这是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原则的法定化, 也是遗产保护的真正起点。同年, 苏州市成立旧城建设办公室, 组织专业人士, 研究如何更好地在旧城改造、城市发展中, 保护古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1985-1989年, 实施了寒山寺弄和枫桥大街的改造, 以及瑞光塔、盘门城门和古城墙的修复, 还有“古宅新居”等工程。为加强对历史街区内的建筑、河道、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元素的管理, 苏州市政府还相继出台了“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市区河道保护条例”“苏州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条例法规, 为加强条线管理提供了依据。

2.2 相关举措

2.2.1 出台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法律规划, 并具体落实到管理工作中

苏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之处, 在于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地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律体系。近年来, 苏州先后出台了“苏州市城市规划条例”“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等一系列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与现行保护大法相配套的、符合实际的、较为完善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地方性法规体系。

2.2.2 专门设立相关部门, 负责街区的保护开发工作

苏州在全国率先试点成立国家历史名城管委会①, 专门实行古城规划。管委会下设4个部门, 即办公室、开发处、保护处和管理处。在姑苏区, 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将实行“区政合一”的管理模式, 着力建设“历史文化保护示范区”“高端服务经济集聚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区”“和谐社会建设样板区”, 使其成为文化高地、旅游高地、科教高地和商贸商务高地, 以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之“核”的作用, 打造姑苏城的品牌价值。

2.2.3 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举办一系列活动

目前, 平江街区已经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有义务讲解员的培训, 组织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努力营造历史街区景区文明氛围。①保护遗产, 传承街区景区历史文化;②学习雷锋, 助推街区景区旅游产业;③便民助民, 提升街区景区文明水平。

3 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评析

3.1 经验总结

在市场经济的转型背景下, 苏州不断健全法规保护体系, 积极利用市场体制优势, 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参与到历史文化保护中来, 取得了明显成效。

3.1.1 政府方面———街区保护, 规划是先导, 管理是关键

总的看来, 历史街区保护工作先后经历了4轮规划修编, 为平江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提供了规划性指导。在规划实施及后续管理上, 苏州主要采取条块结合、以条线为主的管理方式。在条线管理上, 制定了一系列相应的条例法规;在块状管理上, 形成了整合力量、多方参与的格局。通过整合管理力量, 并在有关街区设立非常设机构———街区管理办公室, 来具体实施综合管理。平江街区“水陆结合、河街平行”的双棋盘格局, 及“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风貌, 得到了有效延续, 街区内文化遗产要素得到了很好地保护。

3.1.2 非政府方面———市场化、社会化运作, 并推动公众积极参与

为寻求一条更好的保护之路, 苏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决定让非国有控保古建筑进入到流通领域, 通过产权买卖的方式, 让有经济实力的新主人对它们进行保护。为此, 苏州市先后出台“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以及“苏州市古建筑抢修保护实施细则”, 鼓励私人和公司购买或租用直管公房古民居。这些规定的实施, 都在积极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使之得到了及时有效的保护。

苏州市政府在担负保护历史文化街区重任的同时, 还一直致力于推进公众参与。政府在平江街区的各大街小巷都安置了木质的标志牌, 述说其历史渊源, 既方便了外地游客了解平江特色, 也向苏州市民宣传了古城历史, 激发了民众爱护古城的热情。并且, 政府还在保护规划的制订、保护对象的选择等方面,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另外, 目前平江街区已经成立了“历史街区社区”, 并有义务讲解员的培训, 组织并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努力营造历史街区景区文明氛围。

3.2 面临困境

尽管在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按照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新要求,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仍然面临着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即街区功能“单一化”、街区管理“分散化”、居民参与“边缘化”、基础设施“薄弱化”等问题。主要原因有:

3.2.1 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

苏州已经建立比较完善的地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法律体系, 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地方法规内容不完善, 如“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办法”中, 缺乏对工业遗产保护的内容, 历史地段法律地位模糊, 对保护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如法律责任、惩处措施等问题没有具体条文阐述。

3.2.2 行政管理机构职能分工不明、职能不清

景区管委会职能单一、分散, 部分权力还属于旅游局, 政府还在下放、整合权力中, 导致权责不统一、不协调。目前, 还没有对历史文化街区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 现在的历史文化街区总体数量在不断上升, 但景区的质量、特色却有所下降。说明政府对古城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有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还没有出台, 没有形成规范化管理。

3.2.3 民间保护组织少, 作用有限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专业性和社会性都非常强的公共事业, 长期以来都由政府提供, 而民间保护组织往往不具备专业人才、设备、资金等, 客观上造成了民间保护组织难以进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局面。

4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建设的期许与展望

保护街区、延续古城, 是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 也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要从整体保护的观念出发, 严格按照“重点保护、合理保留、局部改造、普遍改善”的原则, 在实践中探索, 在探索中创新, 通过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形与神的相互融合, 探索走出一条具有姑苏特色的古城保护的新路。

4.1 在策划上下功夫, 创新保护路径

要在加快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同时, 强化街区总体功能和单体建筑的营销策划。①要整体策划街区功能布局;②要个性打造苏式生活街区;③要悉心提供优质旅游服务。

4.2 制订相关条例, 在管理上有依据

制订相关的保护管理条例, 从历史文化片区的保护与布局、公共设施和商业经营的日常监督管理、行政执法部门的集中执法、便捷服务等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实现对条线管理资源的有机整合。

4.3 注重全民参与, 成果共享

围绕历史街区保护、管理和开发利用3个环节, 建立激励全民参与的成套优惠政策机制, 增强居民的凝聚力和对外的辐射影响作用。

4.4 优化基础设施, 完善配套措施

围绕成片规划、分段实施的目标, 把街区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中来。

4.5 培育和引导NGO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社会的和谐发展, 需要社会治理结构中的三大主体 (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非政府组织) 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NGO在社会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 培育NGO是当前我国形成社会治理结构主体新格局的有效途径。非政府组织所面临的困境, 单单依靠其自身是无法彻底解决的, 只有政府出面, 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培育和引导, 才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要着力营造NGO参与社会服务公平竞争的环境。

5 结语

总之,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 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工程, 任重而道远。历史文化街区的良性发展, 需要建立一个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的协同机制, 通过政府、社会、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等, 组成一个多中心的、互动的合作协同结果, 共同致力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同时, 政府、市场与社会作为公共事务管理的制度与机制安排, 有其各自独特的行动资源及行动逻辑, 也各有其特定的行动范围及有效边界。因此, 政府应转变职能, 重点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培育非政府组织发展, 促进公众参与, 构建一个既公平、公开, 又具竞争力的城市治理系统, 以促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发展。

摘要:历史文化街区是一座城市的“活化石”, 对其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对城市的永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苏州市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为例, 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出发, 通过分析街区的现状问题, 指出街区保护和更新的必然性, 并结合苏州平江街区的实例, 提出街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及更新的构思与方法措施, 希望找到既有利于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又具有可操作性的改造方式。

关键词:有限政府,历史文化街区,运营,保护

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篇7

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日新月异。城市建设正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展开,科技发展带来的新建筑、新结构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对城市内历史地段的旧貌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文化遗产和城市文化特色保护处于最紧迫、最关键的历史阶段。在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城市中历史街区、历史地段、历史建(构)筑物及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历史街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载体,反映着当时的生活习俗、人们的价值取向、审美标准、生产能力,见证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同时历史街区本身也是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的方法合理保护历史街区及历史地段,处理好其与周边功能区的关系,对于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保护与发展、保护与更新是一对永恒的矛盾。正确认识、理解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对于正确理解我们所生活的城市、找寻城市记忆,乃至掌握城市文化发展脉络与传承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保护规划正是本着这样的出发点,试图在城市发展与历史保护二者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以期实现城市文化的传承,进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整合性城市设计

常规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多是通过点、线、面的形式,以点带面、以线带面,以达到局部带动整体的保护。“点”指历史街区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特色环境要素等散布在街区内的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空间要素。“线”指历史街巷和特色风貌街道等具有整体保留价值的线性实体空间。这些“点”和“线”共同构成历史街区的空间保护基质。常规意义上的保护规划多是通过对这些要素周边提出不同层次的保护和控制要求,进而实现整个街区的整体保护和控制。

然而,这种保护模式着眼点和切入点多是针对某个“点”的局部的保护,缺乏整体性,仅局限于规模较小的历史街区。对于规模较大的历史文化街区,笔者认为需要从更上一层面宏观的规划设计引导来指引保护规划的具体制定和实施,以保证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整体性、前瞻性和科学性。这种从整体着眼的贯穿历史文化的保护理念,将传统的因素如文物古迹、历史地段、城市的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秩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赋之以合理的角色和动态的诠释之后,契入所设计的城市之中的方法称为整合性城市设计。

2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要素整合

由于城市要素的复杂性及整体的系统性,使其各个要素之间形成不同层次的整合关系,主要包括:实体要素整合、空间要素整合和区域整合。历史文化街区作为重要的城市片段,根据其保护内容划分,将其内部整合要素分为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其中物质性的整合又包括实体要素整合和空间要素整合。

2.1 物质性要素整合

2.1.1 实体要素整合

城市是由诸多物质要素组成,建筑是构成城市实体的主要要素,由他们构成的城市旧街区、古迹点仍和现代城市生活发生密切联系,形成城市文化景观特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整合的哲学含义,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实体要素整合是指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特色环境要素等具有保护价值的物质实体与街区内其他物质实体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最优化,从而使整个街区形成风格独特、特色鲜明且能体现城市时代发展特点的文化街区。其中整合的两大关键词:一是整体性,每个街区都有至少一个要素能提纲挈领、统领全局,一统全局特色;二是秩序性,街区实体要素能体现不同时期城市发展脉络。

1)整体性与关系协调性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在涉及建筑更新或新建建筑时,应时刻强调新建筑与传统建筑的对话和协调,并重视对城市文脉的继承、城市特色的保护。保留协调的,去除不协调的,从而实现街区整体建筑风格统一且相互协调。除此之外,特色环境要素如桥梁、围墙、雕塑、小品等的设计应同样本着这一原则,历史保护本身就是一个认识城市、指导城市建设的整合性设计过程。

2)秩序性与客观看待历史街区

真正的尊重历史是正确、客观地看待历史街区不同发展时期的时代特征,这些时代特征无好与坏之分。真正意义上的保护,其保护内容之一必然是保护历史街区在发展过程中潜在的发展轨迹及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实体要素。这也是真正尊重历史的做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不是要重现已逝去的旧时风貌,而是要保留现存的美好环境,并指出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2.1.2 空间要素整合

历史文化街区内空间要素主要是指街区与周边环境的关系、街区的几何形状、道路及街巷格局、交通组织、街区历代的形态演变等。这些空间要素的布置形式受不同社会文化模式、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形成文化景观上的差异。这里空间要素整合主要是指街区内特色历史街巷、空间格局与周边空间形态之间的道路交通、建筑布局及空间发展方面的相互融合。

2.2 非物质性要素整合

非物质要素整合的主要目的是历史街区生态结构的稳定,这种生态结构是历史街区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人文地理学中将其称为“氛围”。这种“氛围”是形成城市历史记忆的一个有力物证,也是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淀还需要创新,只有文化内涵丰富,发展潜力强大的城市才是魅力无穷、活力无限的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不仅仅是对既有保护实体实施保护和形体空间设计的过程,也是对一个城市精神的塑造过程,更是一个对原有文化的继承与新兴文化的创造过程。这种新兴文化并没有脱离它的母体,而是在母体之上发芽生长、发展繁荣。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加减法

加减法从数学领域被延伸至建筑、城市建设等领域,作为复杂问题简单化最有效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这里所说的加减法包括功能加减法和形态加减法。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工作中,在整合性城市设计思维的指导下,对各整合要素应根据整体发展的需要进行加法或减法。当然,维护原有社区结构的稳定也是历史文化街区加减法中的一个重要指导原则。

3.1 功能加减法

任何一个历史文化街区都由不同的功能区块组成。从《雅典宪章》提出的功能城市开始,城市就离不开居住、工作、交通、休憩这四大功能。历史街区自然也不例外。目前多数历史街区内都面临着功能置换或功能更新的问题,更确切地说是老的硬件设施不能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需要。配套服务设施老化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是造成目前历史街区“空城化”的现象。一方面我们要保护街区内这些曾经被人们使用且热闹非凡的建筑或街道;另一方面人们却不愿意长期居住生活在这些设施老化的历史街区内。如何把历史街区的物质空间保护与人们的生活形态相结合,真正实现历史街区完整的有机更新是摆在每个设计者面前的一大问题。做好历史文化街区功能加减法是实现其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历史街区的功能加减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区域层面对历史街区整体上的功能加减;二是对历史街区内部功能机制的加减法。前者是从区域层面上讲,在延续街区原有历史功能的基础上,适当调整功能定位,动态地将其真正融入所处区域发展的大环境中;后者是指针对街区内部的问题,如交通、配套设施、开敞空间等进行梳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不适应街区整体发展定位的功能置换出去,同时增加提升街区品质和氛围的功能要素。

3.2 形态加减法

同样的功能不同的空间形态,给人以不同的空间感受。2003年10月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以后,中心城区“双增双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双增双减”即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减少建筑总量和高层建筑,目的是使上海地表沉降处于有效控制状态,某种意义上讲是有效地控制和引导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做好历史街区形态的加减法同样重要。这里所说的形态主要是建筑及空间形态,包括建筑的风格、色彩、高度、体量、空间天际轮廓线、空间肌理等。形态加减法最重要的原则是与历史要素协调与否。

4 加减整合的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海河历史文化街区不同于其他以物质实体空间作为历史文化保护主体的一般意义上的历史街区。海河历史文化街区周边历史建筑及历史要素丰富,作为串联天津其他13个历史文化街区的纽带,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见图1,2)。除了街区内常规意义上的物质空间特色保护之外,海河历史文化街区更应该以战略发展的眼光、保护规划的形式保护天津母亲河的人文精神、历史功能意向以及其在各个历史时期不断散发的城市活力和魅力。

当下,在天津城市空间回归海河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海河的区位价值优势凸显,其两岸的开发压力随之空前增加,保护与发展的矛盾无处不在。因此,在研究国外城市河流两岸开发建设与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形式、整合性设计的手法进行保护,是对海河两岸地区进行保护和控制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4.1 实体要素及空间要素的整合

这里的实体要素整合不仅包括街区内部各实体空间要素的整合,还包括与周边其他历史街区之间的实体要素整合。表现为海河两岸主要景观视线的控制引导、建筑风格的控制引导、立面空间的控制引导以及服务设施的控制引导四个方面。

4.1.1 海河两岸主要景观视线控制引导

街区是以海河这一自然要素为核心构成。海河既是街区内重要的景观带,同时也是重要的观景区。作为空间整合的一个重要内容,保证海河两岸历史建(构)筑物、历史节点、重要标志性建筑及其他景观节点在主要景观展示空间上的可视性(包括主要步行空间、滨河空间、历史街巷及开放空间等),应该作为街区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可视性表现在城市设计上即为主要景观视线控制。这些重要视线必须保持通畅,新建建筑不得损坏视线品质。通过这些景观视线的控制与引导,将各种保护要素如历史建(构)筑物、桥梁、广场、公园、街道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更加多维地保护这些要素(见图3)。

4.1.2 海河两岸建筑风格控制引导

多国租界的历史丰富了海河两岸的建筑风貌,使其呈现出整体风格多元化的特征(见图4,5)。沿河建筑风格丰富多样,并且各个区段按照租界的不同,具有明显的租界风格特色。正如《北京宪章》中指出的“20世纪是‘大发展’和‘大破坏’的时代……建筑文化和城市文化出现趋同现象和特色危机”。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海河两岸的建筑风格特征渐趋单一化,且出现风格混淆的现象。在统计过程中发现,在海河两岸已建或待建的项目中,除古文化街历史街区一段为中式风格,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和解放路一带为欧式风格+现代主义风格之外,街区内海河两岸建筑风格基本上被现代主义建筑取代(见图6)。

这一现象使海河两岸风貌特色受到严重破坏。周边历史街区内部的特色风貌因海河的界面现状被隔断。从图6中可以看出,周边组团纵深方向上的风貌特色相对较为完整,但在海河上并没有得到展示和体现。街区之间、街区内部历史建筑风格与现代建筑风格之间的相互协调、新老建筑和谐共生既是历史风貌特色保护与发展的重要体现,更是综合历史保护理念的整合性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于此,我们提出海河两岸的建筑应该体现原有历史风格特色,使海河呈现出历史多样、丰富多彩的建筑景观(见图7)。针对既有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应增加相应的特色元素,如建筑立面要素、色彩、公共艺术作品等,体现其所处区段的历史特色,增强标识性。例如建筑的新建或加建要在尊重既有建筑的基础上,通过相同要素的运用,达到建筑自身的和谐共生。不同时期建造的建筑在形式色彩上应保持协调一致,营造出丰富的建筑立面的同时,体现出历史的延续。

4.1.3 海河两岸立面空间塑造

经笔者统计发现,目前街区内海河两岸在建或拟建的项目中高度100m以上的占80%;300m以上的占20%(见图8)。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讲,高层建筑的建设无可厚非,但必须通过城市设计形成一个优美的空间形象。立面空间的塑造反映在高度和密度两个方面。建筑的高度构成了滨河天际轮廓线,是对立面景观影响最大的因素。天际轮廓线应当高低起伏,有重点、有高潮,才能创造美的界面。建筑的密度决定了建筑之间的空间,过高的密度将产生连续的高层建筑屏障,产生很强的压抑感。因此,建筑密度不宜过高。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讲,街区内海河段的宽度在100 m左右,如果两岸同时出现百米以上的建筑,对河流的夹峙形态将会产生强烈的压抑感。对于两岸建筑高度的控制及天际轮廓线的塑造,首先要保护历史建筑在海河面上的可视性;其次是河岸前景的保护。前者通过主要视线通道及历史建筑周边建筑高度的控制来实现,这些历史建筑在丰富河岸景观的同时,也可营造出特有的历史文化氛围,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城市的历史格局;后者可通过城市设计引导进行不同程度的控制(见图9,10)。

4.1.4 海河两岸服务设施引导

一些小型、可移动、临时性设施和安排可以为激发城市生活提供新的吸引力。如布拉格广场上烤肉的小摊,吸引着行人驻足停留,原本空旷的广场充满了活力。海河两岸现状活动内容包括休闲娱乐、摄影演出、旅游观光和商业购物等四类。这些活动内容不同,所吸引的人群也不同。真正“以人为本”的设计就是以这些活动人群的需要为出发点,实现全方位设计。海河两岸作为城市中相对独立的景观休闲区,应在活动人群密集的地段配置相应的服务设施,以满足活动人群的需要,同时吸引更多的人群到达。

4.2 非物质要素的整合

4.2.1 海河两岸旅游规划引导

历史建筑保护与历史地段的活力提升是保护规划中非物质要素整合最重要的一个方面。结合具有保留价值的历史建(构)筑物及特色空间环境要素,发挥特色公共建(构)筑物对城市的积极作用,增加旅游吸引,提升文化内涵。结合大型公共建筑或著名的建(构)筑物,对其临河界面进行特殊处理,使其成为新的空间起始、终止和转折点。海河连系了天津不同的特色组团,海河上以及海河两岸也有大量具有参观价值的内容,包括特色桥梁、建筑、街道、花园等。规划设计了一条海河环游线和水上游线,将海河附近这些吸引点连系起来,共同打造最有天津特色的活力景观线(见图11)。

4.2.2 活力提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

海河地处“九河下梢”,海河与两岸受滋养的土地共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天津城市的发展紧紧围绕海河,漕运发达使海河及沿河周边地带成为天津古代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带。因此天津以及各地的民俗文化都在这个区域汇集。诸如宗教及民间信仰、民俗节庆、民间艺术等,这其中有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天津皇会、名扬海内外的泥人张彩塑、风筝魏风筝、津门法鼓、刻砖刘刻砖、面塑、木雕、石雕、根雕、杨柳青年画等。

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海河两岸的活力提升相结合,利用河流两岸的物理环境主要是开放空间为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展示空间和场所。在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海河增添了许多动人的魅力,使其充满生机与活力。

5 结语

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历史街区像是一部史书,记载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和时代发展的轨迹。保护历史的延续性,就是保留人类文明发展的脉络。如何在保存城市记忆、延续历史文脉、传承和发展城市文化的基础上,营造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和市场机制要求的空间环境,引导城市空间合理发展,是二十一世纪文化城市的需要,也是保护规划中整合性城市设计的主要研究方向。

保护规划本身是一个将传统因素赋以合理的角色和动态的诠释之后,使其融入城市和谐发展大背景之中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本身是有时限的,但意义是永恒的。

参考文献

[1]王景慧,阮仪三.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2]许瑞娟.翟宝辉.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2004(3):49-53.

[3]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张庭伟.城市高速发展中的城市设计问题:关于城市设计原则的讨论[J].城市规划汇刊,2001(3):5

[5]陈天.城市设计的整合性思维[D].天津:天津大学,2007

[6]卢济威.论城市设计整合机制[J].建筑学报,2004(1):25-26.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 篇8

1.1 绿道的概念

绿道的概念起源于欧美国家, 意思就是与人为开发的景观相交叉的一种自然走廊。列特 (Little) 、佛里克 (Flink) 和施恩思 (Searns) 把绿道定义为一种线性开放空间, 它是由自然廊道, 比如山脊线、溪谷、滨水空间或者是火车道直接转换成的风景道路、游憩用地或其他线路。法布士 (Fabos) 在此基础上强调了绿道的生态、游憩和文化历史保护的理念。乔格曼 (Jogman) 在同意法布士对绿道多功能性的基础上强调了绿道是为人类服务的, 是有链接城市和城郊景观的功能的。杰克·艾亨 (Jack Ahern) 的定义明确地指出了绿道的多功能性和可持续的土地利用理念。他认为:绿道是经过精心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土地网络, 这个网络是多功能的, 包括了生态、游憩、文化、美学以及其他多种功能, 这些功能可以被集中地以可持续的方式在此土地网络上实现。

此处列举的绿道的定义虽然有所区别, 但构成这些定义的基础认识是一致的:资源共生的假设、连通性和多种功能的集中性。这些就是绿道的本质。

1.2 绿道的内涵

绿道是串联各类绿色开敞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的绿色廊道, 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自然节点, 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等人文节点, 以及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休闲文娱区、公共交通枢纽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的绿色廊道。绿道对于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乡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1.3 绿道的组成

城市绿道由绿廊系统和人工系统两部分构成。绿廊系统是城市绿道的绿色基底, 主要由地带性植物群落、野生动物、水体、土壤等生态要素构成, 包括自然本底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 具有生态维育、景观美化等功能。人工系统由慢行系统、交通衔接系统、服务设施系统和标识系统等构成, 具有休闲游憩、慢行交通等功能。

2 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绿道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其保留了城市中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街区内生活着大量的原住居民而向世人展现着该城市某个历史时期的完整风貌;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认为一个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街区代表了该城市特定时期的风貌和特色。

目前, 西安的现存历史文化街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北院门和三学街两片明清历史文化街区, 一类是七贤庄近现代历史文化街区。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较广, 且成片分布, 基于西安城市的历史悠久, 文化积淀深, 基本具备绿道和文道建设的条件以及建设绿色历史文化长廊的基础条件。

2.1 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基本形成

西安历史文化街区自然条件优良, 文化氛围浓厚, 环城公园、兴庆宫公园、大唐芙蓉园、曲江遗址公园等线状和块状的绿色开敞空间丰富, 形成具有西安古城特色的、景观环境优美的开放式历史空间地块。

2.2 沿线历史文化遗存极其丰厚

西安是一座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 经过3100余年积淀, 西安孕育了以宫廷文化、西部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代表的丰富的无形文化遗产。西安具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 省级65处, 市县级183处, 在册文物点2 944处, 其中秦始皇陵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82年, 国务院公布西安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周、秦、汉、唐等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 且在明城墙围合的明代城区内, 历史格局基本保存, 街巷空间丰富, 成为西安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符合西安文化展示规划要求

第四次西安城市总体规划 (2008~2020年) 确定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两项重要举措:新旧分治, 行政中心外迁和完善老城保护体系。提出了“以西安古城为核心, 以周边重大古迹遗址为背景, 以四大保护带为依托, 重点弘扬周、秦、汉、唐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 全面带动关中地区历史文化保护”的原则, 在继承和发扬上版规划的保护体系下提出“一环 (城墙) 、三片 (北院门、三学街和七贤庄历史文化街区) 、三街 (湘子庙街、德福巷、竹笆市) 和文保单位、传统民居、优秀近现代建筑、古树名木等组成的保护体系”。并通过明城墙和河流等线型和块状的绿地空间, 把相对孤立的历史人文景观串联起来, 形成历史文化序列。

3 西安历史文化街区的两道建设的总体思路

着重提升明城墙及其绿地的生态功能, 并与历史街区文化资源保护展示和居民休闲旅游、传统文化体验相融合, 形成凸显地域文化特色的绿色廊道, 促进西安历史遗产绿道建设的发展。该方面的建设主要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3.1 贯通拓展明城墙及周边的绿地, 丰富绿道系统的文化内涵

由于西安的绿地建设是分期分块进行的, 受时代特色和建设条件的限制, 绿地建设的设计理念和建设风格有差异, 整体性存在不足, 有些绿带与绿带之间相互割裂和连通性不足, 有些绿带的斑块面积较小, 生态性也有不足。为此, 要对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和遗产绿地、绿化带进行整体规划和调整, 增强绿地的连接度和连通性, 同时把周边零散的街头绿地容纳进来, 增加绿带宽度, 尽可能扩大绿地规模, 形成全城的具有较高生态修复能力的城市绿色廊道。西安的文化遗产数量多, 范围广, 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进行绿道的规划和建设中, 应该加入成体系的文化因素, 建设具有西安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性绿道。

3.2 提取西安历史文化主题元素, 挖掘沿线历史文化景观资源

西安历史文化遗产是世界级的文化景观, 历史人文资源丰富, 但保护挖掘、展示利用的深度不够, 大量珍贵的历史遗存, 深藏小巷, 未被人识, 湮没在历史的记忆中。为了保持街巷肌理和小尺度空间特色, 演绎和展示这些历史资源, 需要突破空间的限制, 对西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梳理和重构, 深入提取西安历史文化的主题元素, 挖掘沿线历史文化景观化资源和与之相关的文化基因, 利用明城墙和历史街区等各个绿地空间作为载体, 沟通周边的街巷和小路, 组成独具特色的路径系统, 并就势连接周边文化遗迹, 结合当地特色发展文化产业, 把散落的历史遗迹组织串联起来, 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充满文化氛围的城市绿道。

3.3 完善城市路网衔接, 组织构建低碳型自然化的慢行通道

“慢城市”建设已悄然兴起, 渐渐成为各个城市建设的新方向。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 也成为城市建设的新时尚。西安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特色和景观是得天独厚, 极其珍贵。但长期以来, 城市路网与城市绿地的衔接不够通畅, 部分地区无法便捷地实现居民步行活动的连续性。很多绿地只是周边市民的晨练场所和旅游观光场所, 而在很多历史地段没有得到更多在文化体验上的开发和利用。为此, 首先应该完善城市路网中步行空间与绿地系统的流畅连接, 实现适宜居民步行和自行车等低碳环保的出行, 享受城市绿网带来的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健康生活方式。其次, 要对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空间适当进行重新塑造和表达, 汲取“慢城市”生活理念, 创造一种休闲娱乐和文化体验式的空间环境, 让人们放慢生活节奏, 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舒缓生存压力, 致力于将其打造为亲近自然、低碳健康的慢行体验式自然通道。在为更多游客提供良好的文化型景观特色的同时, 更好地为当地居民的交往和休闲生活服务。

4 结语

城市绿道的建设工作还在探索和发展阶段, 但是其重大的生态意义和低碳意义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笔者在此理论基础上对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的建设进行初步探索, 致力于改善城市步行空间, 促进市民健康低碳的出行方式选择;提供步行活动路径, 串联休憩与文化体验空间,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提升市民生活品质。

摘要:城市绿道是一个城市慢行系统的重要组织内容, 对城市环境品质与文化内涵的提升都有积极意义。西安是历史最悠久、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之一, 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提出了一个设想:通过借鉴绿道建设理念, 拓展贯通西安历史文化街区和文化遗产绿地空间, 串联整合周边历史文化资源, 构建慢行交通路网, 打造一条文化体验型绿道系统, 以更好地展示西安的历史文化名城魅力。

关键词:城市绿道,西安历史文化街区,文化性

参考文献

[1]杰克·艾亨, 周啸.论绿道规划原理与方法[J].风景园林, 2011 (10) :104~107.

[2]Flink, C.H.Searns, R.M.Greenways:Guide to Planning, Design and Development[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 1993.

[3]Little, C.E.Greenways for America.Johns Hopkins[M].Baltimore:University Press, 1990.

[5]Jongman, R.H.G., Kulvik, M., Kristiansen, I.European ecological networks and greenway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8 (2~3) :305~320.

[6]马克·林胡尔, 王南希.论美国绿道规划经验:成功与失败, 战略与创新[J].风景园林, 2012 (6) :34~38.

[7]胡剑双, 贺慧, 范风华, 等.近四年来中国绿道研究综述[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0——风景环境规划)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4.

[8]杨玲, 张萍.构建广东“绿道”+“风景道”休闲网络初探[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10——风景环境规划) .北京: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2014.

[9]陈文杰.关于在老城南历史街区规划建设文化型绿道的设想[J].现代园艺, 2014 (10) :150~152.

上一篇:典型案例教学法下一篇:施工企业的经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