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通用12篇)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篇1
普通高中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 肩负着为高等学校输送优质生源的重要责任。在高考背景下, 一些被誉为“高考工厂”的高中学校, 引起社会的广泛热议。普通高中教育模式的雷同、人才培养方式单一、同质化倾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要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 并把普通高中开发特色课程列为当前推进素质教育重大改革的试点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欠发达地区, 教育也相对落后, 教育占据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我们依然看到教育发展的强劲势头, 敢为人先的教育改革在八桂大地展开。2011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果断做出了“特色高中建设的试点”部署, 从此开始了新一轮高中建设的热潮。这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贯彻落实国家规划纲要的具体措施, 自治区推出的特色高中建设的试点, 给高中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我校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之上, 取得桂林市教育局的支持, 申报了自治区特色高中立项建设试点学校, 并顺利通过了自治区教育厅的批准, 成为广西首批22所试点学校之一。从此, 学校拉开了特色高中建设的序幕。笔者就特色课程文化对推进特色高中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下面是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特色高中的特色课程的内涵
所谓“特色”是指“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 古人又说:“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 言其特色。”按其意理解, 所谓“特色”乃事物所表现出的独特且优胜之处。可见特色从其词汇意义来讲至少包含“独特”与“优质”两个方面的含义。
笔者认为, 所谓普通高中特色课程, 是指普通高中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 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 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核心, 以地域、社区和学校资源为依托, 经过长期的课程实践, 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独特性的整体风格和出色的育人成效的课程、课程实施或课程方案。而特色高中的特色课程应是在特色学校目标引导下设置的课程。学校特色课程是特色学校的主要标志物, 也是特色学校工作的主要方面和主要内容。
二、特色课程开发的文化意义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 不管如何改革, 怎么建设学校, 都不能背离育人的宗旨。建设特色学校就是要培养出多样化人才, 以适应多样化发展的社会需要。课程作为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依据与载体, 必须凸显文化功能, 体现办学特色。因此课程的文化意义在于, 通过课程以相对固定的模式, 突出育人主线, 特别是以特色课程为载体, 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以实现办学目标。打造课程特色, 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挖掘历史, 凝练精神, 做好“特色”这篇文章
学校的发展是继承的发展, 是在继承历史传统的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因此挖掘历史文化、凝练文化精神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运用先进的办学理念、紧贴时代脉搏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掉了学校的文化传统, 这是文化之根。“特色”是自己学校之特色, 是先进理念、办学思想、优秀的历史传统的融合, 这样的“特色”才有意义, 才能得到师生的拥护, 才具生命力。
(二) 以“特色”为引领, 系列设置特色课程, 提高课程的针对性
“特色”被凝练出来, 就有了课程编写的指导思想。学校紧紧抓住“特色”的中心, 凝聚教师力量, 进行科学设置。设置的这些课程属于校本课程, 要体现特色学校建设的主旨。例如, 艺术特色学校围绕艺术主题, 依托校内教师、社会资源, 可以开设声乐、合唱、彩调、桂剧、舞蹈、国画、油画、动漫。同样地, 其他特色学校也应有自己的一系列的课程设置, 促进特色学校的发展。
(三) 突出教师主体, 提高教师课程能力,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特色课程的编写关键是教师。通过编写课程, 一是引起教师对办学思想的认识和理解, 进一步转变教师的观念。建设特色学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全体师生较长时期的艰苦奋斗才能实现, 从源头开始, 从主体入手, 动员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特色学校的建设。二是在学校办学思想与办学目标引领下, 教师按照特色学校建设的要求设置课程, 形成鲜明的课程文化, 再通过课程的实施, 实现学校课程的创新, 更好地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有生命力。
三、特色课程实施文化育人的途径
特色学校建设的终极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课程的设置必须围绕学生的发展, 做到课程中有“人”。
(一) 建立课程实施保障机制
1. 课程编写
建立行之有效的编写队伍, 在学校的统筹安排下, 按照特色学校建设目标, 设置适合本校的特色课程。为了做好课程设置, 首先要提出总体方案, 形成课程指引。其次要进行培训, 提出具体要求。再次要分工负责, 按时完成。课程编写可以让教师更加清晰办学的理念与办学的思想, 以不断增强特色办学的信心与动力, 进而提高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课程计划
课程计划就是要按照上级的要求, 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 根据学校办学实际, 适当安排校本课程, 以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特色课程属于校本课程, 是国家、地方课程的必要补充, 它的出现更有利于学生多样化的选择。通过特色课程的开设, 改变千校一面成为可能。
3. 课程落实
课程的实施是课程开发的关键, 在推进课程实施中的关键就是做到课时、教师、地点的三落实, 而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教师必须清楚地理解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 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 并且进行德育渗透, 发挥学科课程文化育人的功能。没有课程保障, 教育就会出现无序状态, 教育目标就无法实现。
(二) 围绕主题开展常态化活动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主要途径, 它是学校文化的主体和“代言人”。特色课程是特色学校文化的主体, 我们建设特色学校, 应始终按照特色文化来引领, 营造课程特色文化, 实现全体学生在全面提升整体素质的同时凸显特色学校建设带来的个性化差异的发展。例如, 我校作为艺术特色学校, 在提高综合素质的同时, 应该在艺术文化的熏陶下, 不断在艺术修养上下功夫, 要在审美情趣、美的行为方面有更突出的表现。而实现这样的目标, 进行特色主题教育活动常态化就显得至关重要。
1.常态课程固定化
特色课程与别的学科课程一样, 同样需要传道授业解惑, 不同的是特色课程是根据学校实际量身定做的。因此这课程从一出现就有地域性, 实施时要有自己的教学形式。常态化的班级授课就是定时间、定课时, 目的就是确保课程教育的持续性、有效性, 避免特色课程被挤占, 把已经形成的共识, 以制度化保持下去。
2.节日课程制度化
国家已经对重大节日作了明文的规定, 进行一般性的纪念活动只是强化节日意识作用。应深化节日纪念, 提升节日教育主题, 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开展节日教育。例如在国庆节, 学校除进行传统的拉横幅、挂灯笼、出黑板报等庆祝活动外, 如何利用这一节日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个主题, 除喜庆祥和的传统庆祝形式以外, 还应开展一系列的感恩教育, 把爱家乡、爱学校、爱祖国、爱父母等教育融合为一体, 使爱国主义教育更加生活化, 贴近学生、贴近现实生活, 如以举办家乡美摄影、绘画比赛, 诵读经典古诗文, 唱革命歌曲、讲革命战争故事、看战争电影等艺术形式, 形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节系列活动, 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回归教育本真。
3.探究活动社团化
社团是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组织, 为实现社团成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并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虽然是学生组织, 但是不等于听之任之。因为这个组织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帮助, 得到教师的指导。因此学校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辅导, 也可以邀请专家讲学。例如, 艺术特色学校要围绕艺术教育主题, 在这个主题的引领下, 依托本地剧团的优势, 成立地方戏剧社、书法社、文学社、油画社、合唱团等, 通过社团活动开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弘扬民族文化。
4. 拓宽课程社会化
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 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阔, 更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兴趣和对社会感知的欲望。不管常态课还是重大节日的庆祝活动, 无不渗透着立德树人的思想。学生有着迫切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愿望。如何设置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 特别是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开展了研究性学习, 拓展了教材的内容。例如, 生物学科根据本地实际开展了桂林豆腐乳的制作及探究实验和去临桂会仙湿地考察, 历史学科进行了桂林碑林历史研究, 语文学科进行了古民居的风俗研究, 等等。通过这些活动, 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供了帮助。
(三) 总结评价确保目标实现
课程文化是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属于精神文化的范畴, 特色课程的文化却是特色学校校园文化的表征。我校作为艺术特色学校建设, 校园文化首先要结合艺术求美的目标, 而总结评价就是促进实现目标的主要手段。
1.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高中课程改革其中一项就是实行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的内容既是学生发展的评价, 也是学生成长的指导, 因为其中的内容要求明确具有导向性。学生从评价内容知道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在评价指标的指引下, 学生就会通过努力修炼自己, 然后逐渐变成什么样。开设特色课程评价, 借助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进行细化和强化育人目标, 为多样化人才成长提供了动力支持。
2.开展个人成果展示, 营造个人成功与大家共享的环境
当下很多评价都是写在纸上, 装在档案里, 这固然需要, 无可厚非。但如果把评价作为学生成长的助推器, 可以让每一个成员都参与分享, 无疑会产生更大的影响与带动作用。美我之美, 美人之美, 最终要实现美美与共, 这才是办学的最高要求。学校适时创造机会, 搭建平台, 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 让大家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例如, 每年五月, 我校开展“红五月”德育奖励基金评奖, 把在诚信、孝心、爱心等方面突出的学生评选出来, 通过评选弘扬先进事迹。又如, 每一个学期都要举行探究性学习成果发布会, 全年级学生都来参加, 举行汇报与交流;再如, 每年年初开展校园之星的评选、美食一条街, 这些活动都是学生自主设计、自主开展的, 这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生活, 同时也展示了学生的风采。有效的评价促进了学生在校园里健康全面地成长, 学校变得更有魅力和活力。
我校在推进特色高中建设的实践中, 着力构建特色课程文化, 推进特色高中的建设发展,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 也是特色学校的硬指标。特色课程作为学校的校本课程, 它承载文化的传承与育人的功能, 通过课程文化的引领, 实现特色学校的发展, 以培养更多的多样化人才, 这是历史与时代赋予高中学校的使命。
摘要:改变千校一面是学校管理改革的主旋律, 建设特色高中是实现高中多样化的重要举措。在推进特色高中建设的过程中, 从重视硬件投入逐渐转向关注课程建设。特色课程的开发与使用成为特色高中建设的重要工作。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 是特色高中建设的内涵与目的所在。
关键词:特色普通高中,特色课程,文化引领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篇2
弘扬特色文化建设“文化麻城”
·湖北麻城 陈昌学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魅力、灵魂和根基。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突出,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文化产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打造城市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已成为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新的引擎。
我们麻城作为一个经济还不够发达而文化底蕴深厚的革命老区,要抢抓大别山实验区的历史机遇,建设“五个麻城”,打造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谋求跨越式发展,也只有从文化着眼,充分挖掘本土丰富的文化资源,做好特色文化这篇大文章,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才能更好地使经济社会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麻城的六大特色文化
麻城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有文字记载的文明史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自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置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麻城人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具体来说有六大特色文化:红色文化、杜鹃文化、移民文化、麻姑文化、名人文化和民俗文化。
红色文化麻城是一块红色的热土,有着光辉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麻城是著名的“黄麻起义”策源地之一,也是鄂豫皖红军之源。红四军、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八军在麻城诞生。董必武在此撒播革命火种,王幼安在此首建特别支部。1927年,“麻城惨案”震惊全国,毛泽东派学生军驰援麻城。革命战争年代,麻城有13.7万多人参加革命,6万多人参加红军,有在册烈士12532人。麻城先后走出了44位共和国将军,其中有著名的开国大将王树声、传奇将军许世友、二野猛将陈再道、华野虎将王必成。老区乘马岗还是“全国将军第一乡”,红色古迹遍布全镇,红色精神生生不息。
杜鹃文化麻城山川秀丽,花色似锦。全市共有100万亩杜鹃林.其中,龟峰山风景区有连片的10万亩古杜鹃群落,其面积之大、年代之久、密度之高、品种之纯、花色之美,中华一绝,世界罕见,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评定为“中国面积最大的古杜鹃群落”。2008年、2010年麻城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影视明星曹曦文为麻城城市形象代言人、麻城首席杜鹃仙子。“杜鹃花城”的美誉已叫响全国;“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已成为麻城响亮的城市名片。此外,麻城还有国家级4A景区龟峰山、国家森林公园五脑山、国家地质公园九龙山、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全市生态游、红色游、人文游方兴未艾.移民文化麻城是明清两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圣地。“湖广填四川,麻城占一半”。明初麻城有四乡,其中古孝感乡是中国古代八大移民集散地之一.沈家庄等移民遗址遍布麻城。当时10万麻城乡亲前赴后继、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西迁巴蜀建功立业,麻城人几乎填充了四川、重庆的每个角落;“麻乡约”川渝有名.央视纪实片《大迁徙》在麻城开机拍摄显示了麻城是中国移民发祥地之
一。今天,我们张扬这种筚路蓝缕、敢闯天下的移民精神,就是为了谋求麻城的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教师文稿
跨越式发展。如今,有26万多麻城人外出务工经商,有千余名“麻城海员”漂洋过海;还有一大批麻城籍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为麻城的经济腾飞贡献力量。
麻姑文化麻姑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大将麻秋之女。麻姑之父麻秋所筑之城即为今天的麻城。麻姑故里在五脑仙山,那里有麻姑的美丽传说,如今是国家森林公园.“麻姑仙洞”是麻城著名风景名胜“三台八景”之一.近几年来,为了弘扬麻姑文化,麻城市聘请神话作家周濯街创作了长篇神话小说《麻姑》,并筹划拍摄了神话电视剧《麻姑传奇》,充分展示了麻姑与麻城的历史渊源及麻城丰富独特的文化魅力.名人文化麻城历来崇文重教,书墨飘香,人文昌盛。秀丽的山川造就了邹来学、刘天和、李长庚、梅国桢、梅之焕、耿定向、刘侗、女诗人毛钰等众多杰出人物.其中仅明代一朝,麻城就诞生了文武进士121人。明清两朝,麻城书院林立,有万松、白杲、东溪、道峰、辅仁、白云、芝佛、天台等著名书院,这里曾一度是明代中晚期进步思想的中心。革命战争年代,麻城先后走出了44位共和国将军,将星璀璨。到了近代,麻城有辛亥革命志士余诚、严重、“两弹一星”元勋彭桓武、著名作曲家张敬安、著名数学家严士健、斯诺克台球手梅希文、中国围棋“新人王”李喆。2003年金红英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魏霞入围2010“感动湖北”人物候选;程龙富入选2010“感动湖北”十大人物;还有全国优秀农村电影放映员丁颂扬,当代麻城英模人物辈出。回溯到古代有:三国时期的曹操;唐代的李白、杜牧;宋代文学家苏轼;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贽、文学家冯梦龙;清代廉吏于成龙;党和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文学家和诗人郭沫若、著名作家王愿坚、邓一光等都曾客游麻城,歌咏麻城.民间文化麻城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特产丰富,地域文化底蕴深厚。一是东路花鼓戏.俗称“哦呵腔”,是由鄂东民歌演变而成的地方剧种.2008年东路花鼓戏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最近,麻城市大型东路花鼓戏《麻城凤儿》获湖北省戏剧节金奖。二是麻城花挑.麻城花挑是湖北独具风格的民间歌舞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原流行于麻城福田河双庙关一带.2006年已入选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是麻城美食.麻城的肉糕、火烧粑;东山的老米酒、吊脚火锅;夫子河的鱼面;黄土岗的鳝鱼面等各具风味,特色鲜明.四是自然景观文化.龟峰山的雄壮、五脑山的幽静、九龙山的神奇、杏花村的古韵、麻城“三台八景”的胜迹都具有极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五是麻城特产文化.福田河的“福白菊”、盐田河的板栗、龟山的老米酒、乘马的花生、顺河的山油茶这些地理标志性产品,其自身就是底蕴深厚、辐射面广、源远流长的麻城文化符号。
麻城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利用
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为了推进“名城强市”战略,我市在麻城特色文化的挖掘、保护、利用和传承开发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先后成功举办两届杜鹃文化旅游节;聘请著名作家熊召政为麻城文化发展顾问;定期开设“麻城讲坛”探讨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开通麻城首家村级网站,创作村歌《麻城杏花村》,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村杏花村;开展全市性的文物普查工作,做好文物和重要历史遗址的挖掘、保护和规划,加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文物监管和保护的力度,大力推进文物事业发展;积极创建“全国诗词之乡”,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麻城文选》的编辑出版填补了麻城文学选集出版的空白,是麻城文化名城建设的一件大事; 龟峰山、麻城烈士陵园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五脑山、杏花村、博物馆、乘马会馆顺利通过国家3A级景区检查验收等等这一系列的举措增强了麻城城市文化软实力,提升了麻城城市形象。目前,我市在发掘境内丰富的山水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上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但从整体上看我市的文化生产主体还比较单一,文化产业弱小,难成气候;市场意识不强,文化品牌还不够响亮;旅游景点还比较分散,没有形成规模化、网络化旅游体系;与旅游相关的文化产品开发也比较滞后;尤其是资金与人才的缺乏,使我市的文化产业缺乏在市场竞争中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高度重视。我们麻城要建设大别山地区经济中心,建设“文化麻城”,关键是要把本土内涵深厚的特色文化资源、文化精神转化为现实文化生产力、文化竞争力和文化影响力,用特色文化产品占领市场。
力”的观念。让全市干部群众积极投入到文化事业中来,共同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让文化建设成为一种文化自觉。
二是大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加大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市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场所免费开放;以建设好乡镇文化站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农家书屋、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城乡影院建设;广泛开展“送文化科技下乡”活动;开展“麻城文化周”活动,积极支持传统地方戏曲、民间节会演出,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
三是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的培育和推介力度,把文化产业上升到地方经济战略的高度科学规划。重点培育具有发展潜质的红色文化、杜鹃文化和名人文化产业,通过政策支持、项目支撑、资源整合和媒体推介等措施,促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依托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成通车,加大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力度,改扩建乘马会馆,修复改造将军故居及革命遗址,将乘马、顺河众多的红色景点串连起来,让游客在旅行中传承红色文化,接受革命教育。
文化产业短板,吸引市内外文化投资者在麻城特色文化产业领域做文章。可学习沿海城市经验,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借鉴“文化+科技”、“文化+休闲”、“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创新模式,在“水”字上做文章,发展浮桥河、三河、明山水库的生态游;在“绿”字上做文章,发展生态农业,兴建一批乡村农家乐和生态农庄;在“游”字上创品牌,建设杜鹃博览园、移民公园和麻城名人文化园;着力打造“麻城孝感乡”移民文化品牌,实施移民文化遗
址修复和保护工程,建设麻城美食文化一条街,使麻城由单纯的山水游向休闲游、体验游、人文游转变,促进旅游消费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文化创意策划人才,夯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的基础。每三年评选一次“麻城文艺奖”,用评奖鼓励人才,推出新人新作,为文艺人才成长铺路搭桥;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大文艺人才教育培训力度,支持大别山文化人才培训基地建设;依托龟峰山民俗艺术团、东路花鼓戏团,开展送戏下乡,进一步打造东路花鼓戏品牌,实施地方戏精品工程,让东路花鼓戏成为麻城扩大对外交流的名片;弘扬麻城特产文化,把全民创业与特产文化结合起来,实施品牌战略,大兴“三乡三业”;弘扬麻城花挑和民间剪纸艺术,建造麻城民俗文化展览馆,展示麻城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2011年11月28日书
陈昌学:男,1977年8月生于湖北麻城市。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湖北教育学会会员。2000年毕业于湖北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后分配于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工作。2003年在湖北大学进修学习。2012年通过考试进入麻城市思源实验学校工作。工作期间,历任中学语文、英语教师,有过多年中学毕业班工作经验,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业余爱好摄影、文学写作,有十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及文学作品在《中国教师报》、《黄冈日报》、《鄂东晚报》、《黄冈师院报》、《楚天声屏报》、《麻城报》及《初中生天地》、《黄冈周刊》、《创业麻城》等省、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也有部分作品散见于黄冈教育网、黄冈新视窗、麻城信息港、麻城教育信息网等网站。系学校、麻城市骨干教师,2007年麻城市首届初中班主任培训优秀学员,2010年麻城市委党校第三期后备干部培训班学员。有论文在2011年麻城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举办的“住建杯”庆祝建党90周年理论征文中获“十大优秀征文”。
通联:湖北省麻城市黄土岗中心学校陈昌学
邮编:438300QQ:327197770
Tel: ***
E-mail:***@163.com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篇3
关键词:特色校园文化;核心竞争力;问题和对策
高等学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传承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任务。以特色文化增强高校核心竞争力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是,应当看到,目前高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大学在扩张过程中形成的千校一面的建筑格局、缺乏个性的建筑风格,失去了大学校园特有的文化魅力,丢失了特色校园文化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等。因此,在高校发展中,如何建设校园文化问题已经成为提升高校核心竞争力不得不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
一、建设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性
(一)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具有个性和长久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建设,高校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立足之地,必须加强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因为特色就是竞争力,没有特色就会被淘汰。这里的特色重要的内涵就是校园文化精神,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诸要素的有机整合、整体和谐所体现出来的独具特色的优势与能力。这是支撑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失去了文化内涵的高校显得苍白无力,也必将在发展中被淘汰。
1.特色校园文化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一所高校的校园文化是学校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独有的办学理念及价值观等,它是已经内化并成为学校全体师生的内心信念及行为规范,这种规范既对学校的全体师生具有很强的规范力,又是师生为完成既定目标努力奋斗的强大的内在推动力,对于高校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力量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2.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一所高校出类拔萃的关键不在于它的校园面积大小、资本多寡与招生规模大小,而是这所学校历史上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优秀文化历史传统和独特的大学精神,这种潜在的力量是学校生命力的源泉,因此注重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凝聚力量不断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基础。
3.特色校园文化是高校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一所高校的竞争力包括它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管理能力和发展能力。其中教学能力、科研能力是一种表象的竞争力,管理能力是起支撑作用的竞争力,发展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在发展能力中,以办学理念和价值观为代表的特色校园文化是支撑高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它是高校发展的动力源泉。
(二)特色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外在体现
大学精神就是大学的灵魂,正是有了大学精神,大学才有生命力。首都师范大学校长许祥源说过:“正因为有了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才成为知识的阵地、智慧的源泉;正因为有了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才多了几分理性与规范、自由与宽容、正义与正气。”
1.特色校园文化,体现独特的办学理念。大学文化是一个大学的师生在长期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生活娱乐以及学校发展的历史中共同创造的,它集中反映出该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针、专业特色和独特的大学精神、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它既代表了一个学校的特色,也是大学间相互区别的重要特征,同时又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譬如校训,就集中代表了一个大学的办学理念。校训如果没有特色,不能把一所大学与其他大学区分开来,那么这所大学就可能失去其精神感召力,比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再如河北政法职业学院的“民主意识、理性思维、规范管理、和谐发展”都特色鲜明,体现了独特的办学理念。
2.个性环境文化,展示大学精神的外部形象。大学环境文化主要指校园的整体布局、校园绿化、清洁卫生、学术环境等。校园环境文化直接反应了一所大学的精神风貌。优美的环境展示给人的是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中使人产生愉悦感、归属感、自豪感,这也是大学精神的物化,对大学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推动力。
3.富于创造的制度,昭示大学的理性规范。大学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础。经学校意志选择的制度化文化,具有强烈的、鲜明的规范性、组织性,属于校园范围内必须强制执行的和严格遵从的文化类型。由于人们只有在所处的文化中获得文化,人们的信仰也是以自己所处的环境为条件的,因此,制度文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校的竞争力。如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其法律院校的优势,规则意识强烈,建立起來一整套规范管理的制度文件,下发给所有员工,人手一份,使员工能够用学院的规章制度明确约束自己的行为。
4.流动的行为文化,大学特色文化的载体。校园行为文化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行为文化的主体是所有“大学人”,在这里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主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的特点,大学教师的品格魅力、真挚的师爱、坚定的信仰、渊博的知识,这些非强制性影响力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佩感、依赖感、亲切感、信服感。学生会把对老师的这种认同迁移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对教师心悦诚服,对学校的规章制度、校风、文化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激发学习热情,进而对学校产生强烈的依赖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大大激励学生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欲望。正因为有了大学文化精神,大学才成为知识的阵地、智慧的源泉。也正因为有了大学文化精神,我们大学生的素质才能够得到提高,大学的毕业生才能为学校赢得信誉和荣誉。
二、目前高校发展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个大学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应当看到,目前高校在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这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一)定位不高
一所大学的文化体现的是该大学的大学精神和灵魂,是共同认同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应定位于科学发展的大学理念、悠久的历史传统、现代的创新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独特的竞争优势等大学精神的培育上,因为只有这种大学精神才是学校发展的力量之源和永恒动力。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却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改善校园设施,设置艺术景点,但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却无动于衷,甚至把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等同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一味强调发展娱乐文化。这是校园文化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
(二)特色不特
在高校的兼并扩张扩招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校园的容量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不是校园文化的大发展,而是校园文化的特色、个性、魅力的淡化和缺失。我们看到的是大同小异的高楼,而看不到各高校的特色,这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1.建筑没有特色。千校一面的建筑使许多高校看上去很相似,区别只是学校的名称,这就失去了校园的物质文化特色。校园的物质文化是最能代表一个学校风格的标志性特征,是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一个校园的建筑风格、特有的建筑物、标志性的雕塑等,如北大的未名湖、清华的月影柳堤这些典型的有象征意义的物象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大学规模扩张时却失去了这些特色,建成了千校一面的大楼、大校园,没有自己的建筑风格和特点。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学校在迁移中失去了校园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积淀。随着扩招,大学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原有的校园已经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学生,许多大学不得不新建校区进行搬迁,然而在搬迁过程中老校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却没有随学校的搬迁进入新校区,这些人文景观体现了大学的精神,寄托了几代人的希望,凝结了几代大学人的心血,如果丢失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损失,使高校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其文化特色和降低了其精神内涵,甚至丧失了应有的文化竞争力。
2.校园文化特色不突出。校园文化是一所院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重要特征之一,然而,在开放办学的大环境下,却出现了大学文化的趋同现象。大学的开放性有利于高校之间的交流互补,但不同的大学因其专业特点、历史传统和办学特色不同,校园文化应保持学校的个性特色。然而现在许多高校落入了“大而全、小而全”的窠臼,文科院校急于上一些理科专业,理科院校上一些热门的文科专业,在办学特色上不是发挥优势、张扬个性,而是相互模仿甚至趋同。
(三)功利性强
市场经济中价值取向上的功利化和实用化使得各高校在急功近利、盲目跟风中失去其特色的校园精神。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大,在办学质量评估中就业率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于是,一些大学盲目跟风,所谓“特色专业”“特殊人才培养办法”纷纷亮相。然而,正是这些所谓的特色使许多大学失去了其原有的大学精神,在这种功利主义的驱使下,特色就成了一种点缀和唬人的噱头,而不是一种文化的追求。从大学生自身来看,“象牙塔”式的文化也不再是校园文化的主流,大学精神在自觉与不自觉地发生变异,短期行为的功利、实用主义对大学生产生了巨大的诱惑。如计算机考试、四六级英语考试、各种证书辅导班及商业广告贴满了校园的显著位置,带有明显商业宣传性质的学生活动赞助横幅挂满了运动场的周边。
三、解决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问题的对策。
(一)制订出高校核心竞争力提升战略
这个战略是高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优势、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和校园文化等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
1.准确定位,突出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它包括学校的办学宗旨、办学目标、办学策略,先进的办学理念对内是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就是核心竞争力和品牌。
高校的发展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培育出具有高素质的社会适用的人才,才能够在竞争中争得更多的优势资源,如吸引优质的生源、优秀的教师、优质的管理人才等,有力地促进高校的发展。高校的发展不仅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更要注意准确定位,学校的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以及长远发展规划必须反复论证,实事求是。
2.实施大学精神培育与弘扬计划。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力,培育大学精神是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用先进的政治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师生。把组织师生学习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定期举办讲座或培训班,介绍最新的教育成果和理念。第二,重视对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发扬优良传统,重视文化积淀。要及时全面地对学校的传统、历史、地域文化、学科特色和知名学人(包括教师、学生、校友)的品格、气质、生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宣扬,还可以邀请知名校友和学院的知名教授定期举办讲座,积极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第三,重视与学校相关的重大节日、纪念日活动,把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校庆纪念日等学校重大活动,办成培育大学精神、增强凝聚力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活动。
(二)抛开功利,突出特色
大学在文化建设方面只有抛开功利性,才能彰显其个性,才能提升文化的内涵和品位,才能显示出独特的文化魅力,形成自己的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充分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特色,是这所大学的所有大学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为人所识别的鲜明的个性,这种精神才是大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在其六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色:理性思维、规范管理。这就是政法人的特色!在市场经济中不论别人怎样急功近利,政法学院在人才培养标准上绝不会降低,严格按照规范去做,保证培养出的学生个个叫得响,顶得住,含金量高。这就是特色。
(三)凝聚大学精神,建设特色校园文化
特色校园文化工程是“铸魂”工程,既然是“铸魂”,就要让大学精神这个“魂”体现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1.搞好物质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精神之“形”。物质环境是一种直观性的文化,它直接表现出师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如校园布局、建筑装饰、教学设施、环境卫生等。物质环境的建设直接地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水平。对师生员工起到塑造美好心灵、激发进取精神、约束不良行为、促进身心健康、调节心理状态的积极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从以创建优美校园为主要内容的物质文化入手,让学生在优美的校園中受到教育。
2.突出特色校园环境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的“行为”文化。校园文化的载体主要是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因此,学校要遵循自主性、实践性、愉悦性、发展性、教育性的原则,开展既有思想性和知识性,又有娱乐性和实践性,还有必要设置些全校性的传统性活动。例如:学雷锋活动、文艺演出、影视欣赏、元旦晚会等,凝聚人心,使师生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依恋感,让大学成为师生共同的心灵家园,以形成师生员工爱校进取和为学院发展作贡献的氛围。
3.加强校园舆论文化建设,展示学校创新的精神风貌。高校在舆论文化建设上应着重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突出时代主题,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提高师生的思想水平及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增强师生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学院跨越式发展增添动力与活力。
4.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保障大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制度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包括学校的传统、仪式和规章制度,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健全的制度文化是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它要求学校建立起完整的规章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建立起良好的校风和精神文化,形成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校园精神。
5.高扬特色、创新的旗帜,支撑可持续竞争能力。现代的大学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因循守旧肯定不行,必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的步伐,站在时代的潮头,因此,在提升高校竞争力上,一方面坚持和发扬自己的特色和优良传统,做强自己的特色文化,把它作为独有的资源展示自己的魅力,另一方面,迎合时代的挑战与潮流,开拓创新,包括思维方式的创新、行为模式的创新以及学术科研的创新等,使老学校焕发新青春,永葆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唐海龙,王光,.关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莆田学院学报,2004,(2).
[2]郑永廷.发展精神文化[Z].增强高校竞争力时事参考资料.
[3]李衍珂.关于提高中学德育实效性的心理学初探[J].政治课教学,2000,(9).
[4]彭玉泉.开发隐性课程推进素质教育[J].湖南教育,2000,(23).
[5]刘云章,李树青,郑益生,杨荣昌.德育接受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6]张立旭.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加强高校文化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7).
[7]蔡闯.中国大学的历史使命[N].光明日报,2005-11-09.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统民族特色 篇4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性格的熏陶
校园文化的特点同学校在文化中的地位紧密相连。学校, 是传承文化的主渠道之一, 是创造新文化的基地, 是接触各种文化的场所。学校培养出的学生最终走向社会, 走到社会上的各个工作岗位, 他们所带去的除了所学得的科学技术外, 还有所受到的文化熏陶。因此, 在科技发展空前迅速、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今天, 大学生心态空前失重,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比过去更为突出、更为重要。
作为上层建筑的校园文化, 一直以传播知识和民族文化为己任。但是, 当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经济、获取急需的知识和技能时, 往往容易忽略校园文化的培养, 即使意识到了, 其建设速度也要比盖教学楼、修体育馆、铺光缆慢得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而非蹴而就的。要使学校能够真正承担起创造新文化的重任, 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有正确、积极的意识, 明确校园文化建设要适宜人才成长和民族发展, 培植有利于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文化环境, 以精神食粮补给学生心田为己任。
乐记《乐本篇》记载:“凡音起, 有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学校每逢大型学术活动时或师生集会前, 以及每天的课外活动和课间广播期间, 校广播室可有意识地播放一些学生熟悉的能引起他们共鸣并激励人雄心壮志的歌曲, 如:《歌唱祖国》、《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水手》、《霸王别姬》等优秀歌曲, 每当这些熟悉的优美旋律和那雄壮嘹亮的歌声响起时, 学生都会情不自禁地击掌合唱。学生仿佛跟着霍元甲进入沉睡百年的苦难中国, 成为“国人渐已醒”的时代分子, 立志成为“万里长城永不倒, 千里黄河水滔滔”的民族卫士, 从而能培养学生发奋学习报效祖国的强劲意志。特别是当有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的消息, 广播站就有意地播放郑智化的《水手》, 那句坚定豪迈的“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不要问为什么”几乎是所有学生的强心剂。另外, 屠洪刚《霸王别姬》中的英雄心灵倾诉, 像一柄巨型铁帚, 扫清了大学生心灵的阴霾天空。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 它包括校容校貌、校风校纪、师生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心理趋向、价值观念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透射出独特的校园精神的凝聚力、感染力和震撼力。它不仅对师生有巨大的感染作用, 而且通过培养出的人才的高素质辐射社会, 其影响是全面、深刻持久的。
未来人才素质的差别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技能上, 更体现在人的基本素质上, 其中人文素质的发展居首要地位。人文素质绝非一般的知识特征, 它是一种性格特征, 一种精神状态, 一种生存智慧, 一种综合素质, 它体现了一代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中必须抓住民族性格的熏陶, 弘扬人文精神, 培养人文底蕴, 提高人的生存元气。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戏曲文化思想精髓的弘扬
中国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凝结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统文化底蕴是蕴藏于千姿百态的文化载体现象深处的思想精髓, 它是人类文明进程中, 在文化发展史上经过千锤百炼而凝聚升华的一些最基本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思维方式。
菏泽古称曹州, 地处山东西南部, 与苏、豫、皖接壤, 经济虽不发达, 但文化底蕴丰厚, 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 我们不能不感叹它的厚重。“万亩牡丹甲天下, 戏曲之乡誉神州”。菏泽人爱听喜, 更爱唱戏, 爱琢磨戏, 并且能将古戏文融会于心, 戏中人讲情讲义, 菏泽人世世代代模仿着浓郁的豪爽、仗义、忠孝节悌, 像马踏黄河两岸、双锏打六州的秦琼, 已成为菏泽人祖祖辈辈的人生楷模。
把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融入现代化生活, 可以提高全民的文化素质, 可以更全面深刻地增强民族的觉醒意识和自尊心、自信心。特别是清官戏、忠臣戏, 从不同方面宣扬了民族大义, 塑造了高尚的民族性格, 铸造了菏泽人的黄河骨骼和精神, 青年大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成长, 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仗义助人的性格。在实际生活中不仅仅有千里送孤女回家的孟昭良一个秉忠承义“山东汉子”, 在大学生中有千千万万个山东汉子在悄然成长。
传统戏曲中关于爱情忠贞方面的内容也是很能教育人的, 所以, 每逢文艺晚会等活动, 我们都会请一些名家来表演一些名段来陶冶学生的性情。如:《铡美案》中包丞相唱:“我观你左眉高来右眉低, 家中必定撇贤妻, 百日之内必有风波起, 午朝门前溅血滴。”陈世美休妻再娶, 杀妻灭子的不义行为, 多少年来人神共愤, 可是今天商品大潮冲击着青年们脆弱的情感道德, 社会上一些人在两性关系上的随心所欲, 对青年们的道德污染已令人忧虑, 但菏泽一带老一辈还恪守着传统的忠贞义气, 也多多少少影响着少一代人的爱情婚姻观念, 从而不知不觉地避免许多爱情悲剧和家庭悲剧。特别是豫剧《秦雪梅吊孝》中的唱段“泪洒姑苏地”中的主人公忏悔的唱词, 都从正反两方面教育着年轻人要善始善终, 注意保持传统性道德美德。
三、校园文化建设中民族艺术特色的形成
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是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创造的文化, 是民众智慧的结晶。丰厚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办学特色。菏泽素有“书山曲海”之称, 曲种繁多, 琳琅满目, 姹紫嫣红, 各具特色。山东琴书就是其中之一, 山东琴书是清代乾隆年间形成于我市的一个曲种, 唱腔优美, 生动细腻, 具有浓郁的鲁西南特色,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琴书班社遍布城乡, 并多次进京演出, 如:六十年代的《瓜棚记》、八十年代的《大林还家》, 均在全国汇演中获奖。
山东琴书是一种一人领唱、众人合唱、众弹众唱丝竹和鸣的艺术形式, 历史文化厚重, 价值独特, 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为此, 我校选择了最具代表性的山东琴书作为选修课程进入高校课堂。山东琴书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 在当地群众中流传广泛, 能够代表当地人的精神特质;再就是这项传统文化是吻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等特点。
进入新世纪后, 由于文化娱乐的多元化, 山东琴书受到冷落。它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急需加以保护和扶持。为拯救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这门传统的民间曲艺艺术, 让久负盛名的山东琴书后继有人, 把山东琴书这个极具地方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我们作为鲁西南的一所大学的音乐系科从教者, “左肩连着沉重而灿烂的往古, 右肩则像新出生的地平线上的朝阳”。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份文化遗产加以传承和发展。这个举措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 经过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 山东琴书作为选修课程进入高校课堂, 久违的山东琴书活跃在大学校园之中, 学生排练的传统剧目《亲上亲》等, 表现了诙谐生动的农村生活和现代的爱情观。学生对民间曲艺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并热爱上了曲艺音乐, 收益很大。他们既掌握了演奏、演唱技能, 又感受到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文化的魅力。同时, 也对民族民间曲艺中的艺术珍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琴书》的传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经过三年多的训练, 学生自编自演的《送金匾》于2009年10月在山东济南举行的山东省首届“趵突泉”杯曲艺大赛中获得成功, 生动的故事内容, 精彩成功的演唱博得满堂喝彩。这次比赛我们获得了创作、表演、组织等多项大奖。在2008年的山东省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 传统琴书唱段《新村新事》获得表演一等奖。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 我们还要进行曲牌的挖掘, 把传统的唱腔、吐字、表演等艺术真正吸收后, 将新的艺术手法融入其中, 结合时代发展, 注入时代精神, 把传统的地方民间曲艺艺术整理传承到具有国际化的意义上来, 使之发扬光大, 代代相传。
摘要: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应依赖于民族特色与历史传统的积淀, 并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热量核能。它可以促使学生在一种无形的巨大力量推动下, 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中受到激励、鞭策, 从而健康成长。
校园文化特色建设 篇5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效工程。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园文化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体现个性、促进发展”的要求,使我园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拥有体现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教育内涵和鲜明的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幼儿的成长、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幼儿园的自主发展创设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特制定本园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幼儿为主体,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幼儿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目标任务
2019-2021年是我园校园文化建设打牢基础的一年。今年幼儿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习,做好规划,加强建设,夯实基础,通过加强幼儿园物质文明建设,形成幼儿园的物质文化;通过开展各种创建活动,形成幼儿园的行为文化;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形成幼儿园的制度文化;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理念,形成幼儿园的精神文化。进一步创新校园文化活动内容,拓展校园文化活动领域,规范校园文化活动模式,构建具有幼儿园特色的校园文化体系,使我园园风、教风、学风有新气象、新面貌,取得阶段性成效。
三、制定规划的原则:
1.思想性原则。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文化阵地。
2.教育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促进师生全面、和谐发展。
3.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分步实施,全员参与,持之以恒。
4.个性化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注重规范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园制宜,形成特色。
5.以人为本的原则。高度重视“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能动性的充分发挥,把体现幼儿园教育人文本质和培养幼儿园的人文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攻方向。
6.发展性原则:校园文化具有发展性、动态性等特点,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四、环境创设要求及原则:
(一)环境布置要求
1.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育内容及本地特色进行布置。2.室内布置要与季节相适应。3.主题突出,内容明确,有特色。4.多体现幼儿作品,并经常更新。
5.室内外布置 要体现美化、儿童化、知识化、教育化。
(二)环境创设则
1.根据教育教学好特点创设环境。2.根据季节特点创设环境。3.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设环境。4.环境创设注意安全、美观。
5.适合幼儿活动,能为教育幼儿提供帮助。
6.具有审美的作用,儿童化的特点,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创造条件。7.充分儿童的生活内容,陶冶儿童的性情和情操。
8.让幼儿一起参加,儿童亲自动手创设环境,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责任心。总之,各班要根据环境创设要求及原则,围绕教育的总目标,结合具体的教育内容、季节、重大节日活动及本地特色,创设墙饰和活动区。丰富各种活动区材料,创设与中班相适应的环境,如:自然角、结构区、图书角、制作角等。
五、校园文化创建内容
(一)文化建设。
1.墙壁文化:为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充分发挥环境育人作用,我们在走廊上设置了教育性和鼓励性格言,还有一幅幅故事画面,室内老师们匠心设计,精心布置,从孩子的年龄出发,做到生活化、情趣化、艺术化,墙面上的布置更是丰富多彩,墙面上的每一幅图,都体现了美化、儿童化、教育化,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知识的熏陶。
(1)教室外前墙,以绿色为主色调绘制了花草,体现生机活泼的教育理念。(2)文明礼仪儿歌。使幼儿在观赏,认知的过程中,学会做事,学会共处,懂得许多文明常识。
(3)安全标志。使幼儿了解了常见安全标志常识,营造了安全氛围。增强了幼儿的安全意识。
(4)每班活动室前都放置了幼儿玩具橱,摆放了不同类型玩具,幼儿可以随时取放。
2.幼儿活动场地文化:我园将在校园内创设了棋盘,跳房子,图形,水果,直跑道等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活动图案,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活动场地,充分体现了幼儿活动的自主性。既能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能显示季节交替,美化、儿童化、教育化融为一体。让幼儿置身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养成文明习惯。
3.传统文化教育:民族传统文化,就是指特定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淀的文明成果,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是一个宏大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规、习俗乃至各种习惯。它既是既往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的积淀,又是民族的时代精神和价值取向的凝结。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激发幼儿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增强幼儿体质,使幼儿动作更协调,更灵活,更准确,发展幼儿智力,有助于提高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为智力开发提供了先决条件,同时更使幼儿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增加对自己的信心,有助于幼儿变得更加积极、主动和独立,培养了幼儿良好的个性。为以后从事各项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1)艺术类:包括神话、寓言、歌谣等文学艺术,剪纸、泥塑、国画等美术艺术,京剧、民歌、秧歌舞等音乐舞蹈艺术;也包括当前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电影、电视节目,如影视剧《西游记》、动画片《小哪吒》、电视节目《大风车》等。我园结合幼儿年龄实际,开展了编制、布艺、纸工、泥塑等活动,丰富了幼儿的文化生活。(2)节日类:包括我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和重大的国际性节日,如六一国际儿童节等。并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幼儿爱国、爱家、友爱的情感,培养幼儿喜欢传统文化的意识,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
(3)寓民族文化教育于社区活动中:大自然是一本活的书,社会是一个大课堂。新《纲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努力挖掘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教育资源,充实教育内容,拓宽教育途径。如组织幼儿观看地方戏录像,观看地方运动会录像,了解运动项目,让幼儿用耳朵、眼睛等感官感受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受到良好的熏陶。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篇6
鉴于此,笔者认为,青岛“十二五”期间文化建设的基本战略思路应该是: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建设海洋文化名城。
进一步突出海洋文化特色,努力将青岛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借鉴各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定位,从青岛市的市情出发,笔者认为,青岛未来文化建设要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把建设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于一体、海洋特色鲜明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简称为具有海洋特色的现代文化名城或现代海洋文化名城)作为青岛市今后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
之所以要突出海洋特色,将现代海洋文化名城作为青岛市今后文化建设一个重要战略目标,理由如下:
突出海洋特色、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具有丰厚的文化基础。正确的目标定位必须源于文化基础,城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积累、沉淀、改造、创新,必然会形成特殊的城市文化,这种文化包含着城市的历史与记忆,流露着城市的理想与追求,标志着城市的精神高度与前行视野,是支撑城市发展的无形力量。城市文化的个性和魅力既是不同城市历史文化的积淀,历史文脉的延续,也是不同城市居民在千百年来的交往实践中所形成的理想、信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在城市文化中的折射和聚焦,更是不同城市的居民对自己所喜爱的文化样式的创造。正是这种历史文脉和不同的城市文化样式,形成了不同城市的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
青岛是一个典型的滨海城市,海洋特征非常鲜明,海洋文化也是源远流长,是一个具有浓重海洋特色的城市。青岛有近7000年的海洋文明史,早在20世纪中叶,青岛就开启了现代中国海洋科教事业的先河,青岛文化的方方面面也无不深深打上鲜明的海洋特色,青岛未来文化的发展当然不应该也不可能离开海洋特色。青岛作为中国海洋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东部沿海重要港口城市、半岛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山东滨海文化产业带的龙头城市,发展海洋文化有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深厚的文化资源积累。
突出海洋特色、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符合青岛城市的总体发展要求。从青岛城市性质和城市职能来看,《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提出,青岛市的城市性质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港口城市、滨海旅游度假城市;城市职能是中国东部沿海的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可见,这座城市的性质、职能和定位都强调海洋特色这个因素。从城市发展战略来看,“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就是要保护滨海环境、发展滨海经济,相应地,在文化领域,我们就应该发展滨海文化,这样才能使城市的各个方面协调、一体推进。
突出海洋特色、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是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内在要求。当前中国的沿海和海洋开发正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时期,沿海和海岛已成为中国最有希望的发展“热土”,中国迎来了亲近海洋、开发海洋的新时代。2009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省考察时提出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这是青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重大机遇。“十二五”期间正是青岛市乃至山东省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之际,青岛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与建设蓝色经济区的目标相适应,应该充分利用、整合自己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打造海洋特色的文化,把海洋文化建设作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有机部分和先导,并作为国际间和区域间交流与合作的坚实基础。青岛文化的发展应充分利用世界最美海湾的自然条件和宜港宜航的区位优势,借助海洋科研实力和海洋教育传统,挖掘海洋文化资源,积极发展海洋文化,在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建设滨海现代文化名城的基础上,全力打造“现代海洋文化名城”,使青岛的文化具有鲜明的海洋特色,包括具有海纳百川开放创新的海洋文化精神、发达的海洋教育系统和海洋科技系统、先进的海洋文化产业系统、繁荣的海洋文学艺术系统、精美的海洋文化形象展示系统以及多样的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系统等等。
突出海洋特色,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是增强青岛文化魅力、扩大青岛文化影响,推动青岛城市文化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世界上一些公认的文化名城,如巴黎、纽约、罗马、莫斯科、东京以及曼谷和开罗等等,无不个性鲜明,特点突出,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品牌,因而没有人怀疑他们的文化都市的地位。青岛要建设文化名城应把突出海洋文化特色、打造海洋文化品牌作为基本的战略思路。
着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为建设海洋文化名城提供支撑
建设现代海洋文化名城,最关键的是要围绕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目标打造一批海洋文化品牌。
青岛在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青岛在推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创建品牌城市的经验和将文化建设纳入品牌城市建设之中,将文化建设作为品牌城市建设的一个有机部分,从打造品牌文化项目、品牌文化产品入手,扎扎实实地推进文化项目的建设,努力争取持续不断地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品牌文化项目或产品,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品牌文化行业、品牌文化企业推进,进而向创建富有海洋特色的品牌文化城市进发,形成历史传承与时代特征水乳交融、兼容并蓄的海洋文化特色和城市文化风格。
大力推进海洋教育科技城建设。青岛的海洋文化教育有着坚实的基础,全国最著名的中国海洋大学坐落在青岛,众多的海洋科研教育机构,积聚了一大批海洋教育和海洋与研究专家,汇集了中国70%的海洋科研院所和50%的海洋科研人员。建设海洋教育和海洋科技城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大力推进海洋艺术城建设。树立高起点、创新新机制,围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在设施建设、文艺创作、文化活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和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凸显海洋特点,逐步打造国内
外沿海城市立得住、叫得响的海洋文艺精品工程,展现海洋风采,展示青岛城市形象,使青岛成为走向全国和有国际影响的现代海洋文化名城。
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创意产业城建设。大力推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经济社会效益俱佳的海洋文化产业群。培育城市支柱型海洋文化产业。海洋文化产业既是海洋文化建设的标志产业,又是海洋经济的“半壁江山”,更是沿海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海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是一个自成结构的系统,主要包括“海洋文化资源”、“海洋文化创意”、“海洋文化生产”、“海洋文化产品”和“海洋文化市场”等基本部分。
大力推进海洋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城建设。完善海洋文化游、欧陆风情建筑文化游、啤酒文化游,发展崂山文化、琅琊文化旅游,开拓博物馆、工业遗产旅游,发展休闲度假文化游、海岛休闲旅游等,构建以度假旅游为核心的高端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国际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城市。办好青岛国际海洋文化节、金沙滩艺术节、崂山旅游文化节等节庆活动,彰显青岛海洋文化特色。
大力推进海洋文化展示城建设。要尽快建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备的标志性海洋文化设施,大力建设海洋文化中心和具有海洋文化特色的博物馆、展览馆等,使城市海洋文化形象更加鲜明。
建设青岛海洋文化名城应把握的几个方面
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文化需求越来越旺盛,文化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我们要从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出发,通过先进文化建设,创造出更好的精神文化条件,使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不断得到满足,精神生活质量不断得以提高。文化建设也只有符合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才能实现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努力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是当今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两个轮子。例如在美国,传播高雅艺术文化的林肯中心和传播知识文化的图书馆、博物馆系统,是纽约精神文化中心,其功能定位是提高公众文化水平、科学素养、审美情操、传播先进文化价值理念,铸造民族精神,因此被称为公益文化,属于非营利性社会事业范畴。洛克菲勒中心和纽约的许多歌舞厅、影剧院、夜总会,为公众提供娱乐场所,其功能定位是让公众休闲娱乐,因此被称为商业文化,属于营利性的产业范畴。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大都市,均同时拥有强大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
在大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必然要求。经营性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正在迅速上升,已成为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青岛市在这方面尚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必须知难而进,奋起直追,抓紧发展,做大做强,尽快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文化领域的进一步开放与竞争,尽快形成青岛市文化产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和参与竞争的主体力量,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文化产业成为青岛市的一个支柱产业。
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实现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离,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职责明确、反应灵敏、运转有序、统一高效的宏观管理体系。研究制定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办法及国有文化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考核办法。
积极推进市属专业艺术院团改革,组建青岛市文化演艺集团。对市属演出公司和剧场等资源进行整合,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市属演出经营公司,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尽快在全市形成几家实力强、水平高,能代表青岛水平的演出公司。加快推进转企改制文化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培育一批国有龙头文化企业或集团。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创新。创新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政府资助公共文化项目公开招标和政府采购制度,通过购买服务、项目资助、定向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产品,降低公共文化服务成本,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加大对文化建设的投入。政府要积极发挥在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各级财政要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不低于当年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设立青岛市发展文化事业专项资金,扶持文化事业的发展。改革财政投入方式,财政资金优先安排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公益性文化项目,重点用于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普及和文化精品生产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的扶持。
研究建立发展文化产业的投融资体制,鼓励组建各种类型的文化发展基金、文化投资公司,支持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企业债券、股票上市等手段融资,推动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支持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机构及中介机构组建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中介组织,为文化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
进一步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发挥青岛对外开放的优势,以更大决心和气魄全面提高青岛的发展水平,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通过增创开放新优势,促进和保障青岛文化的更快更好地发展。
戏剧在内蒙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篇7
用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眼光看去, 戏剧因素的出现是缘由某种特定的文化 (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总和) 的产物, 戏剧因素一旦出现, 它便作为一种文化因素汇入特定的文化结构之中, 对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美国戏剧家艾·威尔逊说:“不
论在什么地方, 只要产生了人类社会, 它 (戏剧) 就在哪里出现, 不仅在欧洲是这样, 在东方也是如此, 事实上, 在每一种有历史记载的文化中, 在整个非洲, 在新几内亚, 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中, 我们发现他们的宗教信式、宗教典礼和庆祝仪式都会有戏剧因素。……这里, 只要懂得: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化中就足够了。”印度古代梵语诗歌说“一切语言艺术中, 戏剧最美”。可以说, 戏剧是民族文化积累与各时代的结晶。
二、内蒙戏剧与内蒙特色文化
2.1内蒙戏剧发展历程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简称“内蒙古”。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区, 她疆域辽阔, 资源丰富。广袤辽阔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也使得内蒙古的戏剧事业源远流长。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发现的古墓壁画, 有多处对乐舞百戏作了精美描绘, 表明当时内蒙古南部已有规模盛大的乐舞百戏演出。辽代, 上京 (今巴林右旗) 设有教坊, 蓄养伶工, 宫廷散乐中有杂剧表演。金、元之际, 北区流入中原, 对杂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明代, 俺答汗封贡后, 马市重新开放, 长城边口的城堡修建了许多庙宇。经常有酬神戏演出。清代, 内蒙古与内地交往日渐密切。商路的开辟和延伸促进了内蒙古城镇的发展, 内地戏曲流传到草原腹地。内蒙古的王公贵族仿效清宫宴享宫戏的规制, 相继成立王府戏班。著名的蒙旗十八班, 于乾隆四十四年 (公元1779年) ) 和四十五年 (公元1780) 年两赴承德, 在避暑山庄清音阁为皇帝祝寿献艺。鸦片战争以后, 晋、陕、甘移民走西口, 冀、鲁移民走东口, 形成了内蒙古西部和东部剧种流布迥然不同的格局。西部剧种主要有山西梆子、二人台、大秧歌、道情等。东部剧种主要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二人转等。三十年代, 归化城等地的一些青年学生排演话剧和文明戏, 使塞外观众耳目为之一新。通辽市 (原哲里木盟) 和原察哈尔盟的蒙古族学生, 将叙事民歌《金珠儿》、《黄花鹿》、《敖日古丽玛》等改编成载歌载舞的戏剧。开了蒙古戏创作和演出的先河。1947年自治区成立以后, 内蒙古的戏剧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国后,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戏剧工作, 执行“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的方针, 大力进行戏改工作。一批整理、改编和创作剧目, 在自治区和全国会演中多次获奖。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 自治区相继建立了话剧、京剧、民族歌剧、二人台、冀剧、曲剧等直属剧团, 创作演出了《嘎达梅林》、《金鹰》、《席尼喇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不同剧种的优秀剧目。自治区和一些盟市还成立了艺术学校和戏曲学校, 培养新一代戏剧人才。1956年出现的乌兰牧骑, 是活跃在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 也是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一支生力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优秀的传统剧目重新上演, 各个剧种新创剧目不断涌现。
这些戏剧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内蒙人民智慧与心血的浸润培育, 在土生土长的成分中, 亦有对外来艺术的吸纳兼容和输出影响。这种“有容乃大”的品格与气派, 是形成其独特魅力的前提与基础, 也是内蒙地区特色文化的重要表徽之一。
2.2内蒙特色艺术文化
秀美的草原风光, 浓郁的民族风情, 灿烂的历史文化, 梦幻的沙漠戈壁, 童话般的森林冰雪, 奇特地貌景观, 都牵系着草原往事, 传承着草原文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远出塞外的昭君, 集汉、藏、蒙古民族艺术精华于一身的寺庙, 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 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 散落在辽阔无垠的草原大地和塞北群山之中, 这是内蒙古和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文化精品的历史见证。另外, 内蒙的安代舞、呼麦、马头琴、鄂尔多斯婚礼、蒙古长调等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得到有力保护与传承, 并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向社会。还有深得观众喜爱的乌力嘎尔、笑呵亚热、好来宝等都是蒙古传统的曲艺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内蒙古文化事业茁壮成长的沃土。
三、内蒙戏剧现状问题
任何对于历史的回顾、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弘扬都是为了现代与未来, 为了创新与发展。
内蒙古地区的戏剧框架是在本世纪构成的, 组成这个框架的剧种有二人台、东路二人台、二人转、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京剧、评剧、蒙古族宗教仪式剧、蒙古剧、话剧、歌舞剧、漫瀚剧等。上述剧种既有我区的地方剧种, 也有从内地或域外流入我区且有较广泛影响的剧种。就剧种的数量而言的确不少, 但至今尚难确认一种较能代表内蒙古的戏剧文化, 为蒙、汉族人民, 东、西部地区, 城市和农村观众较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剧种。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 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在管戏剧时就很难做到区别情况, 分类指导, 各个戏剧艺术表演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也就难以充分发挥。目前我区戏剧事业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之一是如何发现和培养新人, 尤其是剧本创作和戏剧理论研究方面的新人。应该看到人才匮乏已经严重制约着蒙古戏剧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独特的民族文化, 传统艺术的精华, 无限的魅力之所在, 戏剧曾经而且必将在内蒙特色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戏曲教育的传承与教育, 为戏曲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让戏曲走得更远, 需要文化本身和经济力量的支撑,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创造戏剧和接收它、评判它的人共同付出努力、并且是高度自觉和无代价的努力。蒙古戏剧将带着内蒙古地区民族戏剧的希望, 吸取更多新的戏剧方式, 在民族戏剧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摘要:基于戏剧艺术和社会文化的依存关系, 分析内蒙戏剧的发展及内蒙特色文化, 针对内蒙戏剧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强调戏剧艺术的重要性及发展路线。
关键词:内蒙古地区,特色文化,戏剧文化,二人台,内蒙戏剧
参考文献
[1]邢野.内蒙古艺术史料选编[M].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出版, 1988.109.
[2]赵智晓, 梁悦玲.民族戏剧在草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内蒙古艺术, 2005 (2) .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篇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甚至是一个人赖以生存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 各种人类活动又是文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开始传播之时起, 我国文化就开始慢慢地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的特征, 并在国人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文化形态。我国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 能够引导人们认同和接受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以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中的社会主义,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从而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1] 。
第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能够统一全国人民的意志,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以饱满的精神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同时,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可以为国民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从而提升人们的知识水平, 进而使现代化建设具备强大的智力支撑。
第三,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客观需要。众所周知, 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它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其中文化越来越凸显出了其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作用, 世界各国的文化层面的竞争也愈演愈烈, 各国都在努力寻求提升本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正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直接动力和客观需要。只有加强文化建设, 才能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增加获胜的砝码。
二、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影响
费孝通先生在描述20世纪的局面时说:“未来的21世纪将是一个个分裂的文化集团联合起来, 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 一个多元一体的国际社会, 而我们现在的文化就处在这种形成的过程中。”[2] 因此认为, 文化全球化就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融与排斥的过程。
1.文化全球化的特点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它具备一定的特点。首先,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各国人民不断交往的必然结果, 它是伴随其他全球化过程而来的, 因而它具有不可抗拒性。其次, 它还具有一定的狭隘性, 每一种文化在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的时候, 它都希望以本文化为本位, 去吸收融合掉其他文化, 因此具有一定的狭隘保护主义。最后, 文化全球化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 它的发生多半都不是独立进行的, 它隐藏在纷繁的人类活动之中, 它所造成的影响没有一个明确的衡量标准, 并且具有长期性, 短时间内是不会凸显出来的, 因此其具有极强的隐蔽性。
文化全球化所具备的这些特点, 就注定了它是一把双刃剑, 必将对各种文化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加快了融入国际社会的步伐, 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中去。因此, 我国的文化也必然避免不了文化全球化的冲击, 受其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
2.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积极影响
从文化全球化的定义就可以看出, 文化全球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的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就是促进了世界上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对于我国来说, 一方面, 文化全球化就直接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从而使外来文化与我国文化相结合,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形成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 文化全球化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向世界, 拓展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空间, 增进了国外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接纳, 从而使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在国际上更具影响力, 提升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3.文化全球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消极影响
文化, 包括道德在内, 作为一种社会实践而言,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全球化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 重新调整一种相互关联的秩序, 从而使人类获得可以持续的利益与发展。文化全球化的一个客观后果, 是它有利于强势文化的传播。西方文化借着全球化的大潮以难以遏止之势涌入非西方国家, 在某种程度上文化的交流也异变成了文化的渗透和入侵, 对非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的存在与发展构成威胁[3] 。
作为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综合国力还是没有西方一些大国强大, 因此,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 还是欠缺一些综合国力尤其是经济实力的支撑。这样一来, 西方文化就很容易冲淡我国文化的精神实质和价值理念, 使我国国民在面对世界文化大碰撞之时容易迷失方向, 受到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资产阶级文化的腐蚀。
西方国家利用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不断地行使其文化霸权, 挑战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 以一种极其隐蔽的方式渐渐地消磨中国文化的民族特性和社会主义特色。对于这一点,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中, 我国应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意识, 并给予有力的回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对文化全球化的策略
文化全球化所产生的影响, 对于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说, 既是良好的发展契机, 又是巨大的挑战。我国要正确地把握机遇和应对挑战, 就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为策略, 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首要问题就是方向性问题, 这是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 它理应成为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否则, 我国的文化建设就会陷入多元化的混乱之中, 最终失去其中国特色。在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在此背景中, 我国文化的建设也必须以此为指导,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 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活力, 才能更有底气地迎接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2.以荣辱观念为要求凝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核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党在新时期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要求,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目标和新任务, 树立社会荣辱观本身就是在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此外,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有利于通过共同的价值尺度, 引导和帮助人们约束自我、提升境界[4] 。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概括和提炼。通过在全体国民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念, 能够使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实质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而在我国形成一种属于本民族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核, 这是在参与文化全球化的过程中, 保证我国文化的特色和独立性的前提基础。
3.以传统文化为本位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容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在几千年的岁月里积淀下来的, 它具有其高度的合理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和创新。对于传统文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要注重吸收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 推陈出新, 从而使我国的文化建设更具历史厚度和时代精神。除此之外, 面对文化的全球化, 我们必须要学会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 进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容人类创造的一切积极文化成果和精神财富。但是, 在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与碰撞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要以坚持本民族文化为本位, 保持我国文化的独立性, 才能使我国文化更具特色, 不会被文化全球化的浪潮吞没。
4.以综合国力为后盾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精神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建党9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提到:“要着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 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面对文化全球化的浪潮的不断冲击, 我国的文化建设不能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和应对, 而应该转换观念, 努力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软实力, 使我国文化积极的、主动地走出国门, 在世界范围内弘扬中国文化精神, 切实地参与到全球的文化大交流和大碰撞中去。这就要求我国在进行文化建设的同时, 要更加注重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等各方面的建设, 努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只有这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会有强大的后盾, 才会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具备更强大的冲击力。
总之, 在文化全球化不断深入和发展的历史时期, 我国必须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以传统文化为基础, 实现我国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同时, 要努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增强中国文化的凝聚力, 建设具有强大的本民族精神内核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只有这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会更具竞争力, 以更加稳健的身姿屹立在文化全球化的潮头。
参考文献
[1]秦宣, 刘建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8:148.
[2]费孝通.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J].读书, 1998, (11) :8.
[3]万是明.全球化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6.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篇9
视觉识别系统译为VI,即(Visual Identity),以下简称VI设计,是将CI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丰富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幼儿园VI设计包括两个部分:基础部分,包括标志、校名中英文标准字体、标准色、象征图形等;应用部分,包括服装、室内外环境、网络媒体等。
幼儿园的VI设计是将幼儿园理念的抽象语言和幼儿园对具体符号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符号概念,并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有组织、统一、规范、系统的视觉规划,体现了幼儿园教育的理念和精神文化,从而形成了幼儿园的独特形象,是对幼儿园形象的各种视觉因素进行全面统一的整合、规划和设计,对外宣传时要求严格按照统一规范执行。VI设计是最外在、最直观的一部分,是最好的手段,通过幼儿园作为一个整体信息,来提高幼儿园的园所形象。其内容包括园所、园所标志、标准字体、标准颜色、儿童服装、儿童床品、建筑设施、环境等,形成一个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帮助人们迅速找到,对幼儿园的形象树立、特色园所的建设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特色园所文化建设中实施VI的作用
将VI设计很好地融入园所文化建设中,通过对幼儿园自然环境的优化,挖掘传统的历史传承,培育人文景观,规范孩子的行为,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它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培养,激发灵感,启发智慧,从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用整体的视觉形象创造优雅的园所环境,集实用性、教育性、文化性、艺术性融于一体。因此,实施VI设计,塑造幼儿园的独特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构建特色幼儿园园所环境的必然要求。
(一)营造独具特色的园所环境
VI设计可以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和功能,美丽的环境是一个三维的,丰富多彩的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使人们获得美的享受,发展美的行为,形成美的品质。而且还会影响人们对幼儿园的印象和评价,甚至影响政府和个人、社会团体对幼儿园的信心和投资的热情等。同时,将减少教师的心理疲劳,发挥一个令人兴奋的效果,可以团结和鼓舞团队的士气。
通过室内外环境和视觉指示系统在虚拟仪器设计中的应用部分,实现了公园环境的特点。园所名称、园所得标志和符号图形元素在建筑外观、入口标志、标志、所有品牌、办公建筑体素描效果图、方向标志、公共设施标志等系统使用。同时,这也意味着教育思想主体、审美情趣、园所风格、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的设计。这些VI设计有利于公众对园所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以及有利于幼儿园公共关系的开展,也可以加强幼儿园信息传播的频率和强度,增进幼儿园办学宗旨与精神文化的特色性,更能为整个园所创造一个统一、艺术、有特色的视觉形象。
(二)创造个性的园所文化
不同幼儿园的VI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具个性化。不同的幼儿园形象应体现不同的历史、文化、艺术特色和不同的专业特色和管理模式,通过这种个性来表现幼儿园形象的独特魅力。这种个性,不仅是内容上的差异,而且在特殊的形式上,千篇一律的设计不能唤起人们对幼儿园的记忆和关注。幼儿园应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社会环境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超前与现实,面貌与特色相结合,科学与实践有机结合。通过VI设计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并显示出幼儿园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形象特征。
例如,珠海容闳国际幼稚园,园内有20世纪第一位留学之父的容闳老先生的雕像,致力于“让孩子的视野越过国界”,做的是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教育。教育特色鲜明个性,又有本土特色。
(三)提升幼儿园的品牌价值
一所幼儿园的优秀形象,如同一个广大的磁场,吸引着“顾客”、人才、资本、国内外教育科研协作的伙伴,保持幼儿园持久的、旺盛的创新活力和生命活力。幼儿园的VI设计通过以学校理念为核心的所有要素的形象整合,形成了统一的幼儿园形象,无形中也提升了幼儿园自身的品牌价值。幼儿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包容面非常广泛的综合体,也包括历史底蕴、园所口碑、办学思想、科研水平、师资力量、行为规范等无形要素。
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幼儿园是为动画片“木铎”形象的抽象轮廓,显示着一百年以来该园的厚重历史,显示出历史感与活泼可爱的时代特征,而“木铎”在孩子们的自由中被赋予了丰富的形象。
从颜色分析,徽章确定了以蓝色和绿色为基本的颜色,蓝色象征天空、大海,意味着广阔和宽容,绿色象征生活和希望。特别是突出淡绿色的一点点渐变,意味着幼儿园和北京师范大学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从传统文化分析的角度出发,结合云与太极的线条元素,既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太极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象征完美的和谐,精致完美。同时,他们运用“和”的思想意蕴,来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对幼儿园的承诺,为幼儿的发展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
三、VI设计在园所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幼儿园特色活动是指依托在园所的办学理念下的,为满足幼儿精神需要、幼儿发展需要的一系列学术、艺术、体育、亲子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孩子的知识,培养了孩子的情操,丰富了孩子的生活,提高了孩子的创新能力和家庭互动能力,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幼儿园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是弘扬幼儿园精神,建设特色园所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载体。幼儿园VI系统是园所精神和园所办园哲学的精神内涵,具体形象的外部形象和内部整合的整体融合。通过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将幼儿园的理念与思想传达到全校和社会,力求为社会认同和熟知。
通过引入和整合幼儿园的虚拟设计系统,将进一步提升幼儿园自身的凝聚力,实现幼儿园教师与学生的最大限度的统一,用幼儿园的形象和学生的言行,促进幼儿园的精神,明确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规范,优化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一个新的视觉形象和特色氛围,促进民族幼儿园品牌建设。
摘要:幼儿园文化特色的建设是幼儿园成长的灵魂,是凝聚人气、展示幼儿园形象、提高幼儿园整体水平的重要表现,也是一所幼儿园文化积淀、办学品位、办学特色的体现。当前,以精神文化建设为核心、以特色文化建设为主要任务,不断提高幼儿园管理品位和办学水平的工作思路,形成了各地幼儿园园所文化特色建设的一种方式。而VI设计可以按每个园所的特色,营造一个跟幼儿园办园理念、办园特色高度契合的教育环境,为幼儿园园所文化特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VI设计,幼儿园,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昀.追随儿童需求建构成长乐园[J].幼教天地,2013(99):186.
[2]付晓芳.VI设计在建构和谐校园文化中的作用[J].高校讲坛,2010(3).
[3]张瑜.建构满足孩子发展需要的环境[J].幼儿教育,2015(1).
[4]任亚刚.试论学校形象的构成及识别[J].卫生职业教育,2001(11).
[5]翁陈琛.安徽省芜湖市沈巷中心幼儿园形象识别系统的重构[D].西南大学,2014.
[6]徐萍.学前教育机构形象塑造的意义[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2).
[7]阎德明.现代学校形象的设计与传播[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8).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篇10
关键词:茶文化,高职教学,中西差异,专业建设
茶文化无疑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通过对它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我们能够看出中式茶文化与西方茶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西方国家很大程度上主张教育应融入生活,“教育必须首先是经验性的,而不仅仅是理论性的。学生们必须在其他事物之中被教育,去发现一切行动过程的结果,而不是盲目依靠他人假定,得出所谓结论。”即个体只有经历生活的各种挑战,才能在社会实践中日益走向成熟。这也恰恰正是现阶段高职特色茶学专业建设中融入茶文化的原因与初衷。
1 中西茶文化差异及文化教育异同
茶艺美学无疑是人类文化长河中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通过对它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我们能够看出茶文化与人类文化取向中所蕴含的精神教育。茶文化主要集中体现了人类自觉的生命意识,其表现的存在价值则在于它反映了特定时期下的国家环境中的群体心态。中西两国受其特有的历史文化及形态各异的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在茶文化方面也表现出明显不同。中西两方由古至今在教育背景上都具有很大的差距,由此在茶文化形式上产生的文化取向差异自然在所难免。西方专业建设之所以开展得很成功,离不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持与保障,而中国茶学专业建设的制度层面还相对薄弱,应借鉴西方的成功经验,制订专业建设的法律法规。同时,高职应开设专门的茶学专业建设课程,并开展以挫折教育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对于西方专业建设所存在的不足,中国应加以反思与改进,全面建立中西部地区专业建设基地,推动茶学专业建设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西方是最早提出“文化取向”概念的国家,对专业建设内涵的诠释、内容的理解和实践形式的采用,均经历了一个不断更新、修正的过程,对专业建设的定位和把握都比较精准,在茶学专业建设实践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西方专业建设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国家重视并制订茶学专业建设的法律法规、高职开设茶学专业建设的独立及渗透性课程、开展挫折教育等实践活动。同时,还将专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丰富和拓展茶学专业建设的实践形式。其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实践活动便是开展跨文化教育。通过比较、分析,发现西方的茶学专业建设具有很多合理、优秀之处,尤其在茶学专业建设实践方面,很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西方的专业建设虽然开展得比较成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仍然有其不足之处。首先,西方各州学校专业建设基地分布不均衡、覆盖不全面。大部分的茶学专业建设基地集中分布在东北部的纽约、华盛顿、费城及波士顿等发达旅游城市,其次是西南部加州的洛杉矶、旧金山及圣地亚哥等发达硅谷城市,而东南部的迈阿密、佛罗里达州及西北部的西雅图等城市则分布得较少。其次,西方专业建设最主要的实践形式是通过华特士学校来开展的。由于茶学专业建设基地不是全覆盖,因此,西方专业建设最主要的实践形式不是在高职建立茶学专业建设基地,而是在主要的州建立华特士学校,开展以“挫折教育”为主题的夏、冬令营体验活动等等。另外,参观茶园、走访动物园和森林探险等活动也是西方开展茶学专业建设的主要实践形式。尽管西方专业建设的实践形式非常丰富,但是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大各州大中小高职茶学专业建设基地的建设及覆盖范围。青少年是一个国家开展茶学专业建设最主要的服务对象,而他们最宝贵和美好的青春时光是在高职中度过的。高职是开展茶学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场所,因此,在高职建立茶学专业建设基地至关重要。
2 基于茶文化视野的茶学专业建设人文元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内容中明确指出,转变学生机械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获取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如何让学生形成的专业教学的意识,以下是具体的实施措施。教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肯定高职特色茶学专业建设的特征,不能盲目地、一厢情愿地组织教学,忽视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教学计划、场地的应用与语言器材等方面让学生对学习整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转变观念。
2.1 兼容并蓄,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俗话说:“教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活动虽然有一定的规律所遵循,但教学效果的取得,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相应发展,而茶学专业教学的最终目的,即是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要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最终目的,有必要从整体的观点出发,统筹兼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因素,其中,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就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两个重要因素。高校茶学专业课和专业教学是教学活动中关于教学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两个因素,必须要将这两个因素统筹兼顾,互动发展,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因此,这是两者融合的媒介所在,实现两者的互动发展,应以此为中心点,通过专业教学强化高校茶学专业课的开放式特点,从而从课程发展上促进茶学专业课程的创新性发展,从方法论上促进现代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发展,以通过两者的共同发展,实现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2.2 分门别类,开设专门的茶学专业教育课程
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灵魂与人格魅力的伟大事业,它的本质体现在关注人的生命,指导人们创造有价值和意义的人生。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为了更充分地挖掘人的精神生命及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各大中小高职可适当参考及借鉴美国茶学专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开设专门的茶学专业教育课程,并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将茶学专业教育融入到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之中。茶学专业课程应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渠道,将专业教学渗透到茶学专业学科之中,力求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有机统一。此外,还应努力做到与心理咨询辅导相渗透,加强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最后,茶学专业课程应采用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讲授法。在讲课的过程中,也可以在课堂设置一个辩论环节,增强学生对生命质量的理解与掌握,使学生对生与死经历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提高他们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优化环境,保证茶学专业教育正常运行
高校茶学专业教学是处在于高职茶学专业这个大环境中,高职茶学专业环境从大方向上来说,可以分为课堂教学环境和课余练习环境,而其均会受到高职场地、设备和茶学专业氛围的影响。在高校茶学专业课中运用专业教学的另一难点在于对教学环境的更高要求。在课堂教学环境中,除了建立完善的茶学专业专项场地、设备,保证教学的需要外,其重点在与课堂茶学专业氛围的营造上,开放课堂是由学生根据自我兴趣自主进行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只能充当指导者和管理者的作用,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开放式教学实施的关键所在,营造一个良好的茶学专业氛围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开放式教学在高校茶学专业课中运用的整体教学环境保证。在课堂上形成了良好的茶学专业氛围,也有利于辐散到可以练习环境中,使学生在可以时间能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而对于课余练习环境而言,高职茶学专业场地的沿用性则显得尤为重要,学生要在课余时间参加学习活动,完成教学任务。只有优化了教学环境,才能保障专业教学在高校茶学专业课中的实施,实现其对学生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
2.4 以人为本,不断提高教师执教能力
在高校茶学专业课中运用茶学专业教育的难点之一,就在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最终教学效果的取得,还有赖于教师对于教学活动各个因素的控制和组织协调能力。专业教学所呈现的开放课堂是一个不拘于形式,无固定结构的教学组织形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掌控和组织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能力。为克服这一难点,实现教学目标,其前提就在于不断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而其途径之一,就在于对茶学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茶学专业教育作为一类与传统教学法相对应的教学模式,其本身是一个广域的知识理论,其中包含了各种各类的具体教学方法,而每种教学方法又有其各自的教学特点和适应范围,如合作教学法强调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必须要加强教师对于茶学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其在广泛了解茶学专业教育的基础理论上,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探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3 结语
无论是中方还是西方,关于教育内涵的研究,不能脱离前人的经验成果,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补充及丰富,力求达到一个最全面的表述。茶学专业教育是人们追求幸福、自由和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一项德育工作,它的主要载体是高职。茶学专业建设贵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要通过亲生体验而获取认识和经验;教育不只是学习知识和语言,更是引导人们提高生命质量,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学生去体悟人生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映群《.调酒》课程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活色生香-鸡尾酒调制》课例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40-42.
[2]田园.从文化交流背后的冲突来看“礼仪之争”[J].学术论坛,2009(12):26-29.
[3]李艳.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英文化融合研究---基督教与儒家思想的融合[J].延安高职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17-120.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 篇11
关键词:城市文化景观 溯源 城市文化特色 安顺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安顺是贵州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631年的城市发展历史,为安顺留下了丰富的城市文化景观。这些文化景观成为安顺城市发展的时间和文化坐标,代表了城市发展的演变历程和文化变迁,是安顺城市文化记忆的载体。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安顺城市建设的改建和扩建,不可避免地破坏了很多城市文化景观和文物建筑,造成城市文化的割裂。本文拟通过对《贵州通志》、《安顺府志》、《续修安顺府志》三本志书中所载安顺城市文化景观(见表一)进行溯源,探究这些城市文化景观的演变及留存现状,对志书中八景之外的城市文化景观以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文化景观进行梳理,分析新旧文化景观之间历史的传承性和时代的更新性之间的关系,挖掘安顺城市文化特色,以便在新城建设中通过景观符号的利用,使整个环境系统具有城市典型风貌特色,反映城市文脉的延续,同时又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志书中所记载的安顺城市文化景观
(一)《贵州通志》记载的普定八景概况
明万历《贵州通志》记载的普定八景,指的就是安顺八景。一景“龙洞飞虹”,在安顺城东门外飞虹山下。二景“凤献朝阳”,指东门外凤凰山,山形如扑地凤凰,其主体为凤骨,两侧斜坡即凤翅,其颈俯曲至南水关内复昂起,东岳庙(今为东林寺)正殿恰压凤头,神座适落凤嘴。因为该山位于日出东方,头朝向普定卫城,故得其名。三景“环峰拱翠”,指的是安顺环城皆山的整体景观,意出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四景“带水潆澜”,指贯城河的风光。贯城河山城带水,碧波荡漾,河上有九座石拱桥,六座平板桥,形成“九桥十八洞”的景观。五景“东潭印月”,指城东金钟山半山腰的潭池。六景“西墅绯桃”,指西门桃园,是当年城中仕女踏青的场所。七景“文峰夕照”,指今天的西秀山白塔,时为砖塔,形状像一支大笔,故名文峰。八景“圣泉漱玉”,指城南五里,有泉自山麓流出,即玉碗井。
(二)《安顺府志》记载的郡城八景概况
清咸丰《安顺府志》中记载的郡城八景条目,郡城即今天的安顺城。八景之首:“笔锋耸翠”,即今天的西秀山白塔。该塔的修建因为“初,郡城既建,形家以城南山势不耸,于南隅阜建塔以彰文明之象”。二景“砚石濯流”,指东水关静乐庵的偏石板,状若巨砚,故名砚石,与文峰塔相对,意寓笔砚相对。三景“高楼伴云”,伴云楼在安顺府署(今县府路),大堂东侧。四景“曲波泻月”,指贯城河风光。五景“星阁春暖”,指老东门坡大街正中的文昌宫,嘉庆二十一年知府张经田建文昌宫以复兴郡城三十余年无有中举之现状,后成为安顺登高望远揽胜之地。六景“文苑秋阴”,指城西莲社堂街(今醒狮路)“凤仪书院”。七景“钟惊旅店”,指旧大十字中心的钟鼓楼,形家认为安顺环山耸立而中权独陷,土星缺然,故设钟鼓楼于大十字,使五星得配,且可资守望,壮观瞻。钟楼报晨昏,晨钟破晓,惊觉逆旅,催人登程。故名“钟惊旅店”。八景“花映文场”,指“习安书院”,俗称“考棚”,在今市一中内。一中内的那棵老槐树就是习安书院留下来的古树。
(三)《续修安顺府志》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
民国《续修安顺府志》记载了安顺清末名士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习安为安顺府城的代称。本文只是使用其咏八景的诗名,对于诗的具体内容,限于篇幅的原因不录用。第一首诗名“笔锋挺秀”,即今西秀山白塔。第二首诗名“砚石生香”,即城东北的偏石板,与笔锋遥遥相对。第三首诗名“甲楼十字”,即大十字的钟鼓楼,光绪年问更名鼎甲楼。第四首诗名“丁水三叉”,指贯城河水在李家花园(现今为若飞广场处)处汇合,形成丁字形状。第五首诗名“金钟覆地”,指金钟山,即《贵州通志》中的“东潭印月”景观以及《安顺府志》安郡城外八景中的“金钟横地”。第六首诗名“玉笏朝天”,在万仙洞,离城三十里,在汤官屯左侧,未被《安顺府志》列入八景。第七首诗名“华严书声”,指华严洞,嘉庆初,学使洪亮吉更名为“读书山”,离城五里,即《安顺府志》中安郡城外八景的“山洞读书”。第八首诗名“洪化海国”,在城南四十五里,旧系良田,明成化三年忽陷成海,周围约二十五里,未被列入志书八景。
二、志书所记八景景观的发展演变
(一)志书所记景观类型的发展变化
1.“普定八景”代表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兴起
“普定八景”中,城内外的自然景观居多,如“龙洞飞虹”、“环峰拱翠”、“东潭印月”、“西墅绯桃”、“圣泉漱玉”等景观,体现了安顺城市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多山、多溶洞、多潭池、多泉流的喀斯特地貌特征。杨士德在《湘黔滇旅行日记》中“山很低,不过两三百米,一个个孤立着,散布在这个仿佛平原的地方,很是好看”的这段话,对安顺周围群山的描写就很形象地体现了安顺城“环滁皆山也”的美丽自然环境,也是对“普定八景”中“环峰拱翠”这一景观的最好注脚。这八景中自然景观多于人文景观,也体现了明朝时候安顺城市的发展还处于兴起阶段,人要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发展,对自然的依赖程度很高,人文景观还不多,但也开始出现,如“带水潆澜”就代表了安顺城市建设形成的景观,表明城市在宜居的同时,也塑造了城市山水风光,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形成的文化景观;
“文峰夕照”景观是安顺文化兴起的象征,更表达了历史上安顺人希望地方文化发达、人才辈出的强烈心理诉求。
2.“郡城八景”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的繁荣兴盛
“郡城八景”的景观和“普定八景”相比,原先的纯粹的自然景观不见了,八景都体现了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融合。八景中首景“笔锋耸翠”,二景“砚石濯流”,五景“星阁春暖”,六景“文苑秋阴”和八景“花映文场”都与安顺的文化教育事业密切相关,这些景观表达了安顺人重视地方文化发展的强烈愿望。三景“高楼伴云”,七景“钟惊旅店”是安顺城市的高层建筑,除了“培风水,关盛衰”的目的之外,更多是“资守望,壮观瞻”,是安顺人登高揽胜、抒发高远志向、陶冶高洁情怀的地方。至此,安顺城市的人文景观具有了更多的人文教化功能,体现了安顺人重视文化教育、陶冶性情的价值取向,更包含了安顺人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安顺城市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地方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气息浓厚,已发展成“西南一大都会”。
3.“咏习安八景诗”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郭石农的“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沿袭了前面两个时期中的一些景观,同时把景观的范围扩大到了城市之外。其中有两个景观沿袭了三个朝代,只是名称有所变化,“笔锋挺秀”,《贵州通志》叫作“文峰夕照”,《安顺府志》叫“笔锋耸翠”,实则都是指今天的西秀山白塔。“丁水三叉”,《贵州通志》叫作“带水潆澜”,《安顺府志》叫作“曲波泻月”,实际上都是指贯城河的风光。而今天,西秀山的白塔成为安顺城市的时间和文化坐标,成了安顺城市的形象标志。贯城河依然与今天安顺人的生活环境、生活品质密切相关。“咏习安八景诗”中的八景与“郡城八景”的四个景观一脉相承,它们分别是:“砚石生香”对“砚石濯流”,“丁水三叉”对“曲波泻月”,“笔锋挺秀”对“笔锋耸翠”,“甲楼十字”对“钟惊旅店”。而“金钟覆地”则与“普定八景”中的“东潭印月”相对,与安郡城外八景中的“金钟横地”相对。所以,“咏习安八景诗”很好地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继承性。
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安顺人历来就对“八”这个数字情有独钟,志书中记载的景观多是“八景”。历史发展到今天,安顺人对“八”这个数字的情感依然如故。2011年安顺市委宣传部、市委外宣办面向安顺市举行了“安顺八大系列”评选活动,这一系列的评选结果中就有“市区八大景点”项目,这实际上也体现了对安顺城市文化的继承与延续。新评选的“市区八大景点”为:王若飞故居、安顺文庙、安顺武庙、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西秀山石塔、华严洞、虹山湖。这些景点多体现了时代的更新性,如“王若飞故居”、“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虹山湖”。但是其中“西秀山石塔”和“华严洞”这两个景点则是对历史上“安顺八景”的继承,“安顺文庙”、“安顺武庙”虽然未列入志书八景中,但是它们代表了安顺城市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和安顺人崇文尚武的价值取向,所以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的发展,有着历史的继承和时代的更新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色得以延续并继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二)志书中所记景观的留存现状
1.消失的城市文化景观
随着朝代的更迭,城市发展的变迁,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也发生着变化,会增加新的文化景观,同时有些旧有的文化景观也可能消失,这是城市文化发展的规律。如西门的“西墅绯桃”,如今再也看不到西门外绯红绚烂的桃花和踏青的仕女。原来安顺市“环峰拱翠”的美丽景象,因为今天城市的扩展和高层建筑的修建,山体和视野都已经遭到了严重破坏。钟鼓楼曾经是安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关系着安顺城市的风水,文化的发达,地方的兴衰,在安顺人心中具有重要的文化象征意义,于1951年城市扩建的时候被拆除,从此成为老安顺人心中永远的记忆与遗憾。与“笔锋”相对的“砚石”再也不会生香。“高楼伴云”、“星阁春暖”等景观再难觅其踪迹。曾经“带水潆澜”、“曲波泻月”的贯城河,今天已然成了死水沟、臭水沟,不再有“山城带水,碧波荡漾”的优美风光,严重影响了安顺人的生活环境,严重破坏了安顺城市的形象。
2.留存下来的城市文化景观
志书八景中还留存下来的景观已不多见。“文峰夕照”这个景观经过了600多年的沧桑历史,一直到今天,依然是安顺城市形象的标志。但令人担忧的是,周围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已经对这个郭石农诗中“何来大笔势摩天”的景观造成视觉上的严重遮挡。“凤献朝阳”这个景观因东林寺的存在,目前还能依稀可辨其形迹,但是随着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这个景观最终将消失在高楼大厦中。“文苑秋阴”这个景观,现今还存留了“凤仪书院”遗址,
“花映文场”还留下了今天市一中内那颗古老的槐树。处于城郊的华严洞和玉碗井还保存得较好。这些经过沧桑岁月留存下来的城市文化景观,是安顺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延续着安顺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承载着安顺城市文化的记忆,寄托着世世代代安顺人的情感与渴望,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这些珍贵的文化景观命运堪忧。
三、志书八景之外的文化景观以及新增加的景观
(一)志书八景之外的文化景观
除了以上列入志书中的各种八景之外,安顺城市中还留存了很多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极高的文化景观,尤其是寺庙庵堂、清真寺、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这些宗教文化景观,表明了安顺历史上儒、道、释、伊、天主、基督等宗教信仰和谐共处的文化现象,说明安顺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多元交汇相融的城市。
1.文庙
安顺文庙(府学宫)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明宣德八年(1433)由贵州布政使司右参议李睿在卫城始建。经过明、清两朝多次复建增修,遂臻完备。大成殿前两座透雕盘龙石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了安顺历史上石雕艺术的最高成就。安顺文庙的修建,开启了黔中六百年的兴学历程。安顺文庙有“黔中儒学圣殿”、“中国现存最精致的文庙”、“石雕艺术的殿堂”之美誉。府志统计,明清两代科举,安顺共出了28名进士,明代8人,清代20人。清代出了两名中书。明代出举人143人,清代出举人169人。这组数字反映了安顺教育事业的发达。
2.武庙
根据《贵州通志》记载:“关王庙,城内北,永乐年问建。”指的是旧大十字东北隅的关帝庙、武庙。武庙内供奉关羽和岳飞。由大殿、两厢和观音阁组成,殿内36根10多米高的方石柱,整石整料,无镶无接无缺,撑起大殿宏阔的空间,石柱不假装饰,简洁质朴,方正刚直,体现了武庙所蕴含的内在文化精神,与相隔不远的文庙内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石雕建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为安顺石柱殿堂之冠。武庙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3.圆通寺
位于安顺西秀山脚下,据秦敬《圆通寺碑记》:“圆通寺,创始于明洪武十八年,重修于永乐六年,皆镇远侯顾公之力也”,始建时间与万历《贵州通志》的记载相同。《贵州通志》记载,安顺城区在明代建有坛庙三十二,其中圆通寺堪称第一大庙,经过明、清两朝历次重修,成为安顺城区三大寺庙之首(即圆通寺、东岳庙、崇真寺)。现存大殿为贵州省为数不多的明代木结构古建筑,大殿内也有28根整石料雕成的石柱,石柱风格与武庙内石柱风格相同。
圆通寺与西秀山上的白塔一起构成安顺著名的城市文化景观,郭石农有诗云:“何来大笔势摩天,塔见圆通望俨然。”白塔与圆通寺相得益彰。现在环绕西秀山修建了塔山广场和景观道,成了市民观景、散步、休闲、健身的地方。
4.崇真寺
在安顺城内西南隅府门口街(今县府路)府署左侧。为安顺城中三大庙宇之一。据万历《贵州通志》记载,建于洪武二十年。由首任普定卫指挥使顾成择地修建。抗战期间,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兽医学校于1939年迁来安顺,学校总部设在崇真寺。1949年11月,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兽医学校,于1952年迁往长春,组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兽医大学。现今地面建筑还存三清殿、汉相祠、萧曹庙,存有安顺城中唯一的古戏台,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5.东岳庙(今东林寺)
安顺三大寺庙之一,位于城东南隅南水关贯城河畔东,始建于明万历年问。建筑奇特,高低错落,供奉东岳大帝和南岳神,香火很盛。在“普定八景”中的“凤献朝阳”之景,意指凤凰山的山体如一只扑地凤凰,而东岳庙正殿恰压凤头,神座适落凤嘴,体现该庙处于山水交汇、依峰耸峙的绝佳地理位置。
6.灵泉寺
灵泉寺位于老大十字北侧,东临安顺茶城、中华北路、王若飞故居,南抵老大十字。寺前有大龙井,为安顺古井。大龙井后有龙王庙,过去天旱时,官府带领城中官绅市民求雨之地,现为安顺市文物保护单位。灵泉寺名当由该井而来。
7.清泰庵
位于城东北隅东水关内贯城河畔,今虹山水库大坝东段南侧下,始建于明嘉靖五年(1526)。原来的清泰庵前临贯城河东端,背靠古城垣,竹木苍翠、绿圃似玉,远处山峦秀丽、云烟似带,景色宜人。在此庵左后侧约二十米处,另有一静乐庵与它通连一起,形成“上静乐,下清泰”的景观,可惜静乐庵现已不存。距清泰庵不远处,原有一巨型石板,名偏石板,形同砚石,即府志中的“砚石濯流”和“砚石生香”景观,可惜砚石今已不存在。清末安顺名士郭石农、何威凤曾于清泰庵设帐授徒,并写下了不少诗文佳作。现在清泰庵的香火依然旺盛,尤其是其素食很有名。
除了以上儒、道、释等各种宗教建筑景观外,安顺还有清真寺、天主堂和基督教堂,并拥有各自的信众,宗教活动频繁,体现了安顺多元化的宗教信仰。另外,安顺城内古井很多,现今城内还保存下来的古井,应该加以保护。安顺唯一的老城墙残段位于南门大桥,如今只剩下33米,被保护下来供人们怀想安顺建城时的城市规模,凭吊怀古。
(二)新增的城市文化景观
城市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其肌体会随着时代发展进行更新。老的城市文化景观可能会消失,新的文化景观会产生。蕴含在文化景观中的文化内涵诸如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民俗特征、宗教信仰等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安顺在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增加了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这些景观具有强烈的时代色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景观是“王若飞故居”、“谷氏旧居”、“安顺历史文化街区”和“虹山湖”。
1.王若飞故居
王若飞是安顺人心中的骄傲,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杰出人物。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其故居位于安顺市若飞大道北道中段东侧,由王若飞故居和王若飞事迹陈列馆组成,是安顺市最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切为人民打算”是王若飞一生践行的准则。
2.谷氏旧居
安顺人津津乐道的话:“一门三中委”,指的就是位于今天安顺科学路(原来儒林街中的“大箭道”)28号-34号房院的谷氏旧居。“三中委”指的是谷家三兄弟谷正伦、谷正纲、谷正鼎都是原国民党政界的大人物。谷氏旧居与王若飞故居相距不远,两所旧居的这种相隔而望很有意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国共两个政党对垒成败的象征。“一切为了人民打算”的朴实话语,则道出了两个政党胜败的玄机。所以保护谷氏老宅也是很有历史与现实意义的。
3.安顺历史文化街区
安顺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东起若飞中路,西至若飞北路,中华东路以北,若飞北路以东,清泰庵、人民路以南,以及文物保护单位王若飞故居和灵泉寺的保护范围。总用地面积35.11公顷。
历史街区内存在大量珍贵的文物、古建筑、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传统的街巷风格,文庙、武庙、贯城河、清泰庵、灵泉寺、王若飞故居、谷氏老宅等文物单位都聚集在历史街区内,除了这些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之外,更可贵的是,因为街巷内生活的世居居民,使得历史街区成了活态的遗产,具有浓郁的安顺地方生活气息,安顺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取向等隐性的文化,在历史街区得以继续延续和发扬。历史街区是人们情感的依托和文化归属感的源泉。历史街区表达了当今城市化进程中为了保护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文脉和地域特色的时代需求。
4.虹山湖
虹山湖位于安顺市区东北隅,湖周围被虹山、卧龙、伏虎、狮子山、金牛诸山环抱,湖中有金童、玉女两座小山,湖光山色,风景优美。是安顺市上游重要的防洪、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的综合性蓄水工程。今天的虹山湖是在1958年4月动工修建的虹山水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虹山湖经过几次修建,成为安顺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公共空间。2012年,虹山湖公园完成近期工程整治,现在成为市民游憩、休闲、娱乐、健身的生态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水质清冽的公园,成了现代安顺城市文化的新景观。延续了安顺城市历史上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传统。
四、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的文化特色
(一)安顺地方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安顺城的儒学教育开始于1394年。在这600年的兴学历程中,培养出大量的人才,也培育了安顺人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内在精神。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笔锋挺秀”、“石砚生香”、“星阁春暖”、文庙等是安顺人重视教育、重视文化的历史见证。在城市历史发展中,很多景观消失了,但是“笔锋挺秀”(西秀山白塔)、文庙等文化景观却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今天成了安顺城市文化的象征,这是安顺人对文化尊崇的结果。1938年4月6日“湘黔滇旅行团”抵达安顺,留宿文庙,闻一多先生曾经画了文庙的透雕盘龙石柱的速写,当时的文庙有县教育局派专人管理,每年农历的八月二十七孔子诞辰,还要举行盛大的祭孔典礼,而当时国内的“孔家店”多已被打倒,改办成学校,安顺地方对孔子的尊崇让“湘黔滇旅行团”师生的惊讶迷惑,其实这极好地说明了安顺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二)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交相辉映
1.城市人文景观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了与自然地理环境的交相辉映、和谐交融。安顺的地理环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龙洞飞虹”,“环峰拱翠”,“东潭印月”,“圣泉漱玉”,“砚石濯流”,“金钟覆地”,“玉笏朝天”,“石蕊凌波”,“华严书声”等景观,都体现了安顺多山、多溶洞、多潭池、多泉流的喀斯特地貌特征。
2.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建筑风格
安顺城市人文景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交融的特征还体现在建筑材料、建筑特点、建筑审美方面。西秀山白塔,文庙的石雕,武庙、圆通寺的石柱,贯城河的石堤、石栏、石桥、石井,石铺的房屋与街道,历史街区的青石板路,老城墙的斑驳石墙等等,无一不体现了安顺地方出产优质的灰白色的建筑石料,由此而衍生了安顺人特有的石头建筑、石雕艺术和建筑审美情趣,而这一切都是与喀斯特地理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成果,形成了安顺人将日常生活与审美欣赏,将人的内在精神需求与外在自然的馈赠相结合的安顺特色建筑风格。自然资源和人文特色的有机融合体现了安顺城市文化景观的最终表现力。
(三)多元交融的宗教文化
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中留存的大量的宗教建筑,是儒、道、释、伊、天主、基督教和谐共生的文化现象的历史物证。除此之外,还活跃着本地各种民间宗教信仰,体现了安顺人对天地人心的敬畏和反思。这种多元交融的宗教,表明了安顺是一个移民杂处、文化多元的城市,这些宗教表达了安顺人的各种精神寄托以及文化心理,形成了安顺地方本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文化是一种历史积淀,它存在于建筑问,融到生活里,对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行为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城市和建筑的灵魂。安顺文化是在喀斯特地貌特征的基础上汉族移民文化与本土多民族文化交汇融合形成的产物,文化底蕴迥异于贵州其他地方。从本土文化特色人手研究安顺城市文化景观,追寻文化形成的历史渊源,立足安顺的区域特点,为城市的发展寻找一种科学可行的发展模式。
通过历史文化景观的溯源和对近现代城市文化景观的梳理,我们认为安顺城市文化景观体现的城市文化特色迥异于贵州其他地方的文化,所以应该成为安顺城市建设中的一种文化本底,一种本土景观设计的方法,尤其是在城市新区的建设中,将本土城市文化景观进行符号化,使得整个环境系统具有城市典型风貌特色,反映文脉的延续,同时满足时代发展需要。通过景观手段,来保护安顺本土的生活方式、良性的本土价值观念和文化形态。
参考文献:
[1]杨宛迪:《城市文化景观地域特色的探寻、保护、发展》[D],天津大学,2011:4
[2]清赵懋功:《拟习安书院碑》
[3]清胡林翼:《安顺府浚河禀》
[4]徐化成:《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6
[5]明《贵州通志》:江东之,王耒贤,沈思充修
[6]清.《安顺府志》,常恩主修
[7]民国.《续修安顺府志》,黄元操主修
从城市文化看城市特色 篇12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根源,全球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千百年来,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就足以给中国自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然而现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这层面纱正在消失,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已不再神秘。或者说,令西方人神往的是我们的过去,而不是现在。2001年,德国建筑学会会长汉派尔先生来我国访问,谈他到北京、上海等地的观感,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驾车从北京外围向内开,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感觉可能是在迈阿密、新加坡或者在法兰克福,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一样的,没有各自的特殊个性,只有从写的字上才能看出是在中国。”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而导致城市文化衰退和特色丧失的根源是什么,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特点,塑造城市特色,将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1 概念释析
1.1 文化概念的理解
城市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种,因此要谈及城市文化,不得不先了解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来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说,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我们在这里谈论文化的概念,并不仅仅是要了解它的含义,而是通过概念,启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归纳出文化的一般属性,研究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一些普遍性的东西,以帮助我们探讨文化衰退的根源问题。
1.2 城市文化
1.2.1 城市文化的涵义
城市在其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具有不同地域、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建筑形式,我们称之为“城市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1)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的狭义文化形象,而是包括了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形态。2)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整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3)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1.2.2 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一座缺乏文化气息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城市是时间的艺术,城市述说着历史,然而现在,在我们的许多城市中,四处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其庞大的身躯阻隔了历史,四通八达的道路也割断了当地文脉的延续。城市在纯功利和效益的驱使下,技术盛行,必然导致城市面貌趋同,而丧失自身特色,缺乏吸引力。这种对外部的吸引力又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上的投资引力、旅游引力,也会促成更大规模、程度的城市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体现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表现出城市内涵的深化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一个城市要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素质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3 对城市特色的理解
对城市特色的追求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追溯历史,在城市发展的早期,虽然没有着意营造城市的特色,然而我们把商周时期的商城、洛邑与古希腊、罗马的古代城邦相比较时,就会赫然感受到那种迥然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审美内涵和先民们孜孜追求、苦心经营的心理痕迹。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蕴藏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城市特色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也可以说,城市特色是人们在感受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市整体形成的独特意象,它主要通过地理自然环境、人为建造成果(即城市建筑、机理、小品、绿化等)和社会人文因素(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等)三方面表现出来,由此成为一种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外在表现。
2 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2.1 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特色
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特色的形成,无不和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内在因素,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城市特色的追求是潜意识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形成才逐渐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自觉的追求。一大批风景名胜、故都名城、外贸商埠、交通要隘、文化胜地、名人故里和特色物产城镇经过历史的淘漉和沉淀,成为我们今天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特别关照的历史文化名城。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伊斯坦布尔则显示了欧亚文明的交汇……我国有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城市建筑与大自然、与民俗、与吏制、与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西安的古朴、苏杭的灵秀、桂林的奇逸、拉萨的神秘等等,令人流连忘返。
2.2 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城市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不同的城市特色所具有的城市辐射力、知名度与吸引力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乃至城市文化的发展。
3 城市文化衰退及城市特色丧失的根源问题分析
3.1 意识根源问题
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在此已无须多言。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我们引以为豪。但这种自豪一旦变成一种骄傲,我们的问题也就来了。沉醉在祖先创造的辉煌朦雾当中,我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袭来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离我们远去的危机。麦当劳前门庭若市,民族小吃店却门可罗雀,这时我们会说:那些小吃店还在开嘛。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心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中庸心理延续至今,不求最好,不做最差,安于现状,危机感不强。源于这种心理,城市文化衰退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与其说我们仍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当中,还不如说是我们越来越忽视自身的文化了。没有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文化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因为我们的不重视,就不能真正的理解自身的文化,不知道自身文化的精髓所在,甚至把糟粕看作精华,该抛弃的没抛弃,该保留继承下来的又没有继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植根在这种文化底蕴下的城市文化不可能不受到打击,城市文化衰退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
城市文化具有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因而,城市文化的衰退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特色的丧失。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是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是去展现自身的个性魅力,而是一味的模仿其他也许不适合自身发展的东西,甚至不惜与历史文脉割裂开来。本文认为,这种“拿来主义”是最要不得的。
3.2 方法论根源问题
1)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
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都不可能离开其各自的载体而独立存在。而根据前文的观点,没有载体的建设就没有城市文化发展,自然也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的衰退和城市特色的丧失在方法论问题上的根源就是忽视载体的作用,造成载体的单一落后或停滞不前。城市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城市特色体现的重要载体,地域化的城市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生活、历史文脉和传统,具有强烈的城市心理色彩,且是城市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可以说,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城市建筑载体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载体是它们外部功能的体现,因此载体建设的好坏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城市建筑又是诸载体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目前的各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相对落后的城镇比相对发达的城镇显得有文化有特色。显然,这是由于发达城镇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较大而迷失了自我,大拆大建,对原有的城市文化、特色的建筑载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城市文化和特色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2)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忽视。
我国许多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建大发展时期),普遍存在重开工和竣工面积数,忽视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管理与街区(乃至城市)整体形象等倾向,加之城建赶时髦,不管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传统,也不论南方北方和东西部,竞相追逐时尚,相继出现玻璃幕墙热、草坪热、喷泉热、彩砖铺地热、街头雕塑热、人造景观热,当然,还有早年的十里长街热以及近年的摩天大厦热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对城市文化作用没有透彻的了解,崇尚技术先导而忽视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的建筑与布局缺少特色,没有文化品位,让人感觉到的只是资本和技术堆积的冰冷,城市不和谐,缺少整体的美感。
4 结语
从文化角度看城市整体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构成城市个体因素的特征,特别是文化特征,要善于挖掘提炼这些特征,一旦掌握了这些特征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很好的保护、运用它,使其在城市中不断的出现,在新的设计中进行加工,就能在城市建设中不落俗套,避免新的千篇一律。总之,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的主题和要旨,就是在于通过保护来继承传统,寻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协调解决保护与建设,过去和现在、改造与利用诸方面的矛盾,对于富有深厚的文化沉积的城市来说,关键在于传统风貌特色的发展与现代个性创造的结合,达到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洁.利用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J].山西建筑,2010,36(12):47-48.
[2]胡元梓.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宋启林.从实践看我国文化对城市规划的作用[J].规划师,2000(1):16-17.
[4]彭震伟.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与城市规划的思考[J].规划师,2000(1):51-52.
[5]赵云伟.文化全球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特色浅论[J].规划师,2002(2):35-36.
【城市建设中的文化特色】推荐阅读:
城市特色文化建设12-05
城市文化特色07-24
城市特色文化07-07
城市文化特色街区09-21
城市文化特色的消失05-15
楚雄州城市特色定位:突出彝族文化06-10
城市化中的城市文化08-10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11-08
企业文化建设重在特色05-26
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论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