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

2024-11-08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通用2篇)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 篇1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

(XXXXXX风景园林研究生班XXXXXX)

摘要:攀枝花市是钢铁、钒钛、能源、化工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和以阳光旅游渡假为特色的宜居宜游现代化城市,坚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实施“1234”城市建设发展战略思想。2020年攀枝花的总体规划目标若完全实现,将建设为西部地区“最宜人居”和“最宜发展”的生态家园。

关键词:发展战略; 城市建设;城市景观前言

攀枝花市是中国的“钒钛之都”,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的交通枢纽,是四川通往华南、东南亚沿边、沿海口岸的交通要道,是连接成都、昆明两大城市经济圈的纽带。当前,世界正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未来城市是社会信息网络中的一个节点,是人、环境和科学技术的结合。城市的功能和价值取向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居住、工作、游息和交通等基本需要。作为人类文明的主要载体,城市的文化精神和教育功能,城市环境的连续和美化,城市传统的回归和借用等等,都越来越为现代人所认识和重视。以人为本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优化人类住区环境,强调生态文明、代际平等和地域传统文化的延续,将是全球未来世纪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共同主题和趋向。

2攀枝花市情概要

攀枝花市是以钢铁、钒钛、能源、化工为主体的新兴工业城市,位于四川西南部、川滇两省交界处,金沙江、雅砻江流经市区交汇,成昆铁路和108国道纵贯全境,幅员面积7440平方公里,辖三区两县,总人口110万。1965 年2月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开发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矿藏资源、改善我国工业布局, 批准建立攀枝花特区,攀枝花作为国家第一个资源开发特区,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历经40余年的艰苦创业,现已成为一座富有开发和魅力、和谐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2 km2 , 非农业人口约49 万。城市由大小不等、性质不同的8 个片区组成, 它们沿金沙江呈带状组团状分布, 片区之间、组团之间有山体、沟谷相隔, 中心城区和各外围组团又呈散点状布局, 是一座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特色景观的山水园林城市。

3城市发展战略与目标

3.1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是连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一座桥梁。通过攀枝花城市可持续发展基础条件与制约因素调研, 结合攀枝花有关部分的研究工作, 其“1234”城市建设战略总目标具体内容是,围绕一个总体目标开展各项工作,把攀枝花建设成为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山水园林城市、川滇交界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以资源利用为主的现代化大城市;着力两个超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适度超前,建设独具特色的山地城市;实施三大工程:城市建设工程、城市管理工程和经营城市工程,把城市建设、管理和经营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城市发展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强化四项管理:建筑业管理、房地产业管理、公用事业管理和建材业管理,构建开放的管理和服务体系,政府引导,市场竞争,推进建设事业的全面发展。坚持以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基础,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由城市规模的扩大转向城市综合素质的提高,由重点发展第二产业到注重发展第三产业,由发展经济到经济与文化并重,发展知识经济,实现知识创新,形成具有特色的攀枝花城市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协调,保证攀枝花城市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全面进步,逐步把攀枝花城市建设为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化大城市。

3.2发展目标

根据战略总目标,其阶段性目标具体内容是,到2015 年,城市基本实现功能多样化、设施现代化、环境净美化、管理法制化,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8 %以上,气化率达90 %以上,人均居住面积达10~14 m2 以上;经济运行基本同国际接轨, 形成现代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 全市国民生产总值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达到146亿元, 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 %~8 %,居民收入水平普遍提高, 使攀枝花成为我国最先富裕起来的地区之一, 攀枝花城市达到我国经济比较发达城市的水平。到2020 年形成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城市格局,形成快速便捷的立体交通体系和舒适的城市生活体系;社会发展协调, 生态环境优化, 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运行机制;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空间布局, 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趋于合理;力争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 %以上。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达到30 %以上;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劳动者素质基本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社会保障事业配套完善, 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生活丰富,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 达到315 亿元以上, 年增长率达到6 %~8 % , 全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力争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中等城市水平。

3.2发展方向

3.2.1中央关于发展西部大发展的倾斜政策。

3.2.2中南半岛沿边国家的发展需求和湄公河开发计划, 昆明-攀枝花-西昌-成都-西安铁路将成为旅游热线和物质进入中南半岛的最近通道。

3.2.3南昆铁路的开通, 为攀枝花城市发展提供了一个出海口岸。通过成昆铁路, 南昆铁路和南宁至北海铁路, 攀枝花货物可通过北海港口出海。兴建攀枝花二级机场, 逐步开通金沙江航道, 打通攀枝花东西出口通道, 建成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络。

3.2.4中国改革开发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5高新技术正在逐步改变人们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并带来新的消费需求。

3攀枝花市城市建设

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角,行政区划辖三区、两县,共有六十四个乡、十五个镇。攀枝花市是我国西部以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现代工业城市,是川滇交界毗邻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具有南亚热带风光的山水园林城市。攀枝花市城市人口规模2010年全市总人口达到一百一十三万人,2010年全市城镇人口达到七十二,2010年全市城市人口达到六十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按100平方米。预计到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六十五平方千米左右,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百分之七十。

3.1城市道路建设

城市建设结合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和文化工程,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综合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按照全市交通网络建设的统一规划,抓好城市道路建设。以打造快捷、方便、舒适、安全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为目标,以解决“行车难、出行难”为目的,以解决交叉路口堵塞、两岸路网联系不够等瓶颈问题和交通方式单一为重点,加快城市道路网络建设。改造完善中心区“五纵三横”客流走廊(五纵:冶金路、大梯道、红星街、建设街、临江路;三横:江南三路一段、新华街、人民街),合理疏导人流,畅通车流;构筑市区“三纵二横二连”交通网络(三纵:大河路经渡口大桥到长寿路、炳仁路、攀密路;二横:沿金沙江两岸快速通道;二连:通过城市干道连结高速公路和市区环线,通过跨江桥梁增强金沙江市区两岸交通互连),有序组织车流,快捷进出市区;规划建设沿江轨道快速交通(沿金沙江南岸攀枝花火车站——客运中心轻轨;改造完善攀枝花火车站——格里坪的市区铁路)。通过五年艰苦奋斗,初步形成市区“3010”捷运网络:即30分钟市区,从市中心出发30分钟内可以到达市区任何一个工商贸易集聚地;10分钟出行,从市区任何一地出发10分钟可以进入快速通道出行。为构建一个集地面道路、轻轨、空中索道等方式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立体交通体系打下坚实基础,为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城市交通服务。加快城市智能交通设施建设。按照国家智能交通建设的标准,结合我市城市道路的实际,编制智能交通建设专业规划,用五年时间基本实现城市道路电子智能化交通管理。

3.2小区开发建设

小区开发建设要按照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并举的原则推进。新区开发是扩大城市规模,拓展城市空间的有效途径;旧城改造是改变城市落后面貌,完善城市综合功能的重要手段;旧城改造促进新区开发,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从而加快现代化大城市建设进程。小区开发要按照城市分区规划和城市设计要求,体现各分区特点,以建设示范小区和健康住宅为目标,不断完善中心区,扩大建城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在新区开发上,要以小康标准为基础,结合别墅式、庭院式、公寓式和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的开发建设,完善住房类型,以适应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旧城改造要以配套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美化市容市貌、净化环境为目标,重点抓好城市道路网络和绿化景观的建设,树立城市品牌,努力把炳草岗建设成为以政治、文化、金融、商贸为主的现代化大城市中心城区。

3.3山水园林城市建设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以“出门见青山,抬头见蓝天,江河常碧水,城市像花园”为标准,按照山水园林城市总体规划,结合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

化工程,以“一区、一带、一圈”为建设重点(一区即市区绿化;一带即江河沿岸绿化景观带;一圈即环城生态绿化圈,包括市区视野区荒山绿化、二滩和大黑山森林公园、攀枝花苏铁自然保护区等),建设“最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

3.3.1市区绿化建设

要以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防护绿地为主,形成点、线、面相融合,垂直绿化和平面绿化相结合的绿化体系。重点建设城市主干道绿化景观和中心公园,因地制宜建造人工湖、人造瀑布、小游园及街头绿地,营造风景林、生态林,把攀枝花建成湖面和绿地星罗棋布、城市建筑和城市森林相互交融的具有山地特色的花园城市。

3.3.2江河沿岸绿化景观带建设

金沙江横贯市区东西是我市城市景观难得的天然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优势,精心打造百里景观绿化江段。以创造市民休闲、娱乐的生活岸线为目的,全力实施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工程,适当点缀亭、台、楼、阁和现代雕塑,使两岸青山、现代建筑和沿江城市干道相映成趣,形成“昼夜两种景、一里一景观、船在江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具有山地河谷特色的沿江景观带。

3.3.3环城生态绿化圈建设

以“三年种上树、五年绿起来”为目标,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荒山绿化活动,使市区视野区荒山全部披上绿装。同时,要建设好二滩、大黑山两个森林公园和红格温泉生态旅游度假区,保护好苏铁自然保护区,努力构建我市环城生态绿化圈。初步形成“满目青山衬蓝天,江河绿水映彩虹,城林园宅融一体,一步一景观不穷”的山地城市绿化景观。

3.4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3.4.1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

要以配套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为目的,以满足城市居民日益提高的生产、生活需要为目标,加快市政公用设施的新建、改建进程。到2007年市政公用设施服务水平接近现代化大城市标准,为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3.4.2城市给排水设施建设

在保证现有供水规模和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供水设施的新改(扩)建工程,扩大供水规模,进一步改善原水水质,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量,试点建设直接饮用水系统。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进行供排水管网建设改造,实行供排水一体化。按照“小型、分散”的要求,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到2007年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0%以上。

3.4.3城市民用燃气设施建设

优化民用煤气管网布局,确保供气安全,提高服务质量,逐年提高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到2007年城市民用燃气普及率达87.6%。同时,大力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电力等清洁能源,形成多种能源互补的共用格局。

3.4.4城市公交客运设施建设

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意识,继续培育和规范城市客运市场。重点强化城市公交客运的中心主导地位,调整完善公交线路布局,配套完善城市公共客运设施,提高城市公共客运服务质量,使公交行业成为城市的一个重要窗口,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到2017年全市每万人拥有公共车辆22标台。

3.4.5市容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以净化城市环境为目的,加大垃圾处理厂建设和清扫保洁工作力度。加速城市公厕建设,提高城市公厕档次。改善小区垃圾收集方式,配套建设生活垃圾中转站,尽快改变小区环境卫生面貌。到2017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50%,建成区清扫率达到80%以上。

3.4.6市政管线走廊和配套设施建设

在抓好地面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同时,按照统筹规划、适度超前的要求,搞好供水、排水、供气、供电、通讯等五大市政管线走廊建设,以解决城市道路经常开“拉链”的问题,提高市政公用设施的服务功能。加强城市公共停车场建设,配套完善无障碍设施、路灯等市政设施建设。

3.4.7城市亮化工程建设

按照城市“亮化”工程规划,大力开展城市“亮化”工程。到2015年基本完成城市主干道、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及绿地景观的亮化工程建设;2017年初步实现城市亮化。

3.5城市文化景观建设

认真编制城市公共环境艺术规划,挖掘整理昌意降居若水、南丝绸之路、三国志、回龙洞及迤沙拉村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提炼现代工业文明、工业移民和多民族共融共荣等现代人文资源,梳理和培育攀枝花城市文脉,并通过雕塑、艺术墙、园林工艺品等表现形式,充分塑造城市文化品牌,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在充分利用原有文化体育设施的基础上,逐步规划建设一批功能齐全的文化体育设施(如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音乐厅、艺术厅等设施);城区各大片区按照“两场一池一房”(体育场、灯光球场、游泳池、训练房或简易室内赛场)的要求,配套完善群众性文化体育设施,营造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氛围。

3.6重点中心集镇建设

遵循城镇发展客观规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城乡协调发展,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协调、功能互补、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镇体系。努力把攀莲镇、平地镇、渔门镇等10个片区中心镇建成基础设施配套、功能结构完善、商贸经济活跃的卫星城镇。重点建设米易县克朗、仁和区混撒拉、盐边县金江3个小康农民生态家园示范新村,实现农村家居舒适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农村能源建设要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改厕、改圈、改厨、太阳能、省柴节煤灶、小水电等综合利用,力争2015年建成全省农村能源市。

3.7城市人防与防灾设施建设

从攀枝花城市的区位、工业化的构成元素和交通疏散能力分析,人防与防灾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内容。要按照二类人防城市标准规划建设人防设施,对已建成的人防设施要按照平战结合的方针搞好管护与经营,力争在“十五”期间,城市人防防空面积人均达到0.5m2。要编制抗震规划,重视地震、地质等自然灾害防治设施的建设,提高抗灾救灾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医疗卫生应急设施建设,特别是总结我国“非典”疫情发生的经验教训,结合攀枝花实际,规划建设预防疫情等公共灾害发生的相关设施,以提高有效应对公共灾害突发事件的能力。

4攀枝花城市特色

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总面积7440.4平方公里,是中国西部重要的钢铁、钒钛、能源基地,也是川西南、滇西北以及大香格里拉旅游环线上的重要节点城市。

攀枝花市,气候条件优越,年均气温摄氏20度,无霜期达300天以上,年日照2700小时,温暖凉爽、气候宜人、四季可游,被誉为“阳光之城”;年年开花的攀枝花苏铁、原始森林、高山草甸、地下海子、温泉、溶洞等构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有“象牙微雕钢城”的攀钢、有世界第三高坝的二滩水电站、国内仅存的地下战备电厂以及有“小小联合国”之称的欧方营地、奇趣横生的“万里长江第一漂”等等,独特的人文景观,具有非凡的吸引力;境内民族风情浓郁,42个少数民族闲散杂居,她们的节庆歌舞,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热带水果、宝玉石和“砚中奇品”苴却砚等特产丰富多彩。

作为四川省新五大精品旅游区——“攀西阳光度假旅游区”,攀枝花市提出了倾力打造“中国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全力推进旅游项目招商和景区开发建设,攀枝花正逐步成为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特色鲜明的旅游城市。

5总结

攀枝花将自己定位在宜居宜游为主的新兴城市,2005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全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2008年7月18日被全国爱委会授予“国家卫生城市”称号;7月19日被中国矿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钒钛之都”称号。为将来的城市发展开了好头。攀枝花作为四川快速发展建设中城市中的一员,其城市建设过程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与借鉴性,通过对攀枝花城市建设特色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应解决好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文化传承、城市生态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挖掘城市潜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攀枝花市城市总体规划[Z].2009

[2]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攀枝花市城市风貌规划[Z].2009

[3] 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Z].2002

[4](美)马修.卡恩.绿色城市——城市发展与环境内外[M].中信出版社,2008

[5] 李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6] 张庭伟.城市的两重性和规划理论问题[J].城市规划,2001,(1).[7] 付宝华.主题文化:城市的“灵魂”[J].魅力中国,2008,(3):46-47

[8] 马武定.对城市文化的历史启迪与现代发展的思考[J].规划师,2004,(12):9-12

[9] 沈建国.世界城市化的基本规律[J].城市发展研究,2000,(1):6-11

[10] 杨芸,祝龙彪.郊区化对城市边缘区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发展对[J].城市发展研究,2000,(2):52-54

[11] 吴志强.论进入21世纪时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建设[J].城市规划汇刊,2000,(1)

[12] 唐子来.若干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规划体系的评述[J].规划师,1998(3)

浅析攀枝花市城市建设特色和发展战略 篇2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唯物论和辩证法是统一的。我国在发展社会主义的时候也充分考虑了其中的辩证观点,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现发探索共产主义的过程中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的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符合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对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当前的最低纲领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统一的,当前,我们要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结合起来,积极投身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

当代中国应当走符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长期的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了这条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国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原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矛盾的普遍性的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体现矛盾的普遍性,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又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的具体国情,体现矛盾的特殊性,具有中国特色。不能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就希望遵循或创造一种标准的社会主义模式,或者只考虑中国特色,而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我国的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上没有过发达的市场经济,现实中生产力极为落后,与发达国家存在着极大的差距,尤其需要通过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人们把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看作是水火不相容。在这个问题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因而对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始终没有能取得根本性的突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与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特殊国情相结合,开辟了通过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新道路,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这一理论破题的最根本的标志。在中国只有这条道路而没有其他道路能够引导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开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标志,它创造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新模式。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相结合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特别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党的中心任务的转变,必将开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新的探索过程。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上,有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反复探索,在总结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把革命引向胜利。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建国三十多年来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国际经验和世界形势的基础上,开始找到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总结和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现代化的普遍原理。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依据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总结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各个个别国家现代化的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了实现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然后又把这种一般规律

运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从而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的开辟极大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它为马克思主义的振兴提供了重大的历史契机。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新道路,这是对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极大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极大发展。这种突破不是细枝末节的突破,这种发展也不是个别结论的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理论基本框架的突破,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重大发展。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观点的提出无疑是对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内容的又一次丰富与指导。其主要内容有“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及两点论与重点论观察问题的基本观点,在科学发展观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针对我国发展出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具有两个鲜明的特征,一是科学性,二是实践性,两者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从科学性与实践性的结合上,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价值,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发展观,以务实的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推动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三者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全面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可持续发展为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协调发展体现在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中。科学发展观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之上,其科学性在于,它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指导,进一步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客观规律的尊重。

科学发展观还反映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与现存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当这些关系变成生产力的桎梏时,社会变革的时代就到来了。这就是社会发展运动的机理。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历史中最革命、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在生产力的诸要素中,最为重要的是人。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坚持全面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的整体把握。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所构成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因素,生产力的变化必然要求社会的生产关系、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随之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又会引起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全面的发展,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相统一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这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结构原理的生动运用。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全面的而不是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全面发展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坚持全面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联系的而不是孤立的观点看问题。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任何一方面的发展都是与其他方面的发展相联系、相依存的。因此,要理顺发展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把全国发展作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立足全局,统筹兼顾,又要把地方、部门和产业的发展作为全国发展系统工程的子系统。

从宏观看,协调就是要搞好“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搞好城乡联动发展配套措施,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工人化、劳动群众知识化,逐步缩小城乡差别;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加速后进地区的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防止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防止片面发展而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结构性的破坏;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保持人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不断改善自然环境;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把我国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联系起来,既要充分发挥扩大开放对我国发展的促进作用,又要防止对外开放失度,使我国发展过分依赖外国而严重削弱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的能力。通过“五个统筹”,推进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适应,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推进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相协调和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协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科技、卫生、国防等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要求用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对于发展要周密策划,把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全面发展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把可持续发展寓于全面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整个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充分体现了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现科学发展观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实践已经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科学发展观也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探索出的新的理论指导。当下,我们要继续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坚持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参考文献:

上一篇:11—12下中学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下一篇:幼儿如何培养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