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特色

2024-07-24

城市文化特色(共12篇)

城市文化特色 篇1

摘要:面对如今国内“千城一面”的现状,从城市文化的角度对城市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着重论述了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各自的类型、两者的关系以及城市文化衰退及城市特色丧失的根源问题,以指导城市规划设计工作。

关键词: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根源,全球化

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千百年来,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的顽强生命力就足以给中国自身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然而现在,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这层面纱正在消失,中国——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东方文明古国,已不再神秘。或者说,令西方人神往的是我们的过去,而不是现在。2001年,德国建筑学会会长汉派尔先生来我国访问,谈他到北京、上海等地的观感,意味深长地说:“现在我驾车从北京外围向内开,我不知道自己在哪里。感觉可能是在迈阿密、新加坡或者在法兰克福,所有的高层建筑都是一样的,没有各自的特殊个性,只有从写的字上才能看出是在中国。”作为一名城市规划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得不正视的事实。而导致城市文化衰退和特色丧失的根源是什么,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两者的关系,以及如何挖掘城市自身的文化特点,塑造城市特色,将是我们在这里要探讨的问题。

1 概念释析

1.1 文化概念的理解

城市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文化的一种,因此要谈及城市文化,不得不先了解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范围来看,我们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一般的说,广义上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仅指精神文化。我们在这里谈论文化的概念,并不仅仅是要了解它的含义,而是通过概念,启发我们的思考,进而归纳出文化的一般属性,研究文化发展变化的规律,找出一些普遍性的东西,以帮助我们探讨文化衰退的根源问题。

1.2 城市文化

1.2.1 城市文化的涵义

城市在其不断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具有不同地域、时代特色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建筑形式,我们称之为“城市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城市文化涉及三个要点:1)城市文化是一种大文化的视角。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城市的文化教育设施、人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的狭义文化形象,而是包括了某特定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总和所形成的整体形态。2)城市文化是一种综合认识的结果。即主体整体对某特定城市客体的总印象。3)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建筑文化、城市公共文化、城市科技文化、城市自然文化、城市制度文化与城市精神文化等。它们构成了城市文化形象的物质基础与基本条件。

1.2.2 城市文化的重要性

城市是人的物质寓所,城市也是人的精神家园。一座缺乏文化气息的城市是没有吸引力的。城市是时间的艺术,城市述说着历史,然而现在,在我们的许多城市中,四处林立的高楼大厦以其庞大的身躯阻隔了历史,四通八达的道路也割断了当地文脉的延续。城市在纯功利和效益的驱使下,技术盛行,必然导致城市面貌趋同,而丧失自身特色,缺乏吸引力。这种对外部的吸引力又是多方面的,既包括经济上的投资引力、旅游引力,也会促成更大规模、程度的城市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城市文化的发展也反映了市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体现了市民对城市的认同,表现出城市内涵的深化和城市品质的提升。一个城市要全面发展,就不能忽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城市文化的发展必然对城市社会、经济、人文素质各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1.3 对城市特色的理解

对城市特色的追求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追溯历史,在城市发展的早期,虽然没有着意营造城市的特色,然而我们把商周时期的商城、洛邑与古希腊、罗马的古代城邦相比较时,就会赫然感受到那种迥然不同的历史传统、民族文化、审美内涵和先民们孜孜追求、苦心经营的心理痕迹。

城市特色与社会生活和历史环境息息相关,蕴藏着人及社会的内在素质,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历史积淀。城市特色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城市社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以当时所达到的文明手段,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外在表现。也可以说,城市特色是人们在感受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市整体形成的独特意象,它主要通过地理自然环境、人为建造成果(即城市建筑、机理、小品、绿化等)和社会人文因素(即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等)三方面表现出来,由此成为一种可以被人们感知的外在表现。

2 城市文化与城市特色的关系

2.1 城市文化形成城市特色

无论何种类型的城市特色的形成,无不和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标志。城市文化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内在因素,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城市特色的追求是潜意识的,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文化的形成才逐渐成为人们有意识的、自觉的追求。一大批风景名胜、故都名城、外贸商埠、交通要隘、文化胜地、名人故里和特色物产城镇经过历史的淘漉和沉淀,成为我们今天城市现代化进程中需要特别关照的历史文化名城。罗马是在维护和保存古迹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巴黎的城市建筑一直秉承着法兰西文化的传统;纽约代表了现代文明的崛起;曼谷体现着印支文化与南洋风情的结合;伊斯坦布尔则显示了欧亚文明的交汇……我国有几千年悠久的文化,城市建筑与大自然、与民俗、与吏制、与经济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雍容恢弘、宽博兼容的文化特色熔铸出风格多样的城市典范:西安的古朴、苏杭的灵秀、桂林的奇逸、拉萨的神秘等等,令人流连忘返。

2.2 城市特色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

城市特色就是城市的个性,是城市的文化品格,是城市在形成发展中所具有的自然风貌、形态结构、文化格调、历史底蕴、景观形象、产业结构和功能特征的总和。它是一个城市的自然特色和人文特色,是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不同的城市特色所具有的城市辐射力、知名度与吸引力形成了一个城市的品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产生不同的品牌效应,从而促进了城市经济乃至城市文化的发展。

3 城市文化衰退及城市特色丧失的根源问题分析

3.1 意识根源问题

中华文化是世界唯一持续发展未遭中断的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在此已无须多言。作为华夏的炎黄子孙,我们引以为豪。但这种自豪一旦变成一种骄傲,我们的问题也就来了。沉醉在祖先创造的辉煌朦雾当中,我们的眼睛变得模糊起来,在全球化浪潮滚滚袭来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离我们远去的危机。麦当劳前门庭若市,民族小吃店却门可罗雀,这时我们会说:那些小吃店还在开嘛。这就是我们现在的文化心理。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华民族的中庸心理延续至今,不求最好,不做最差,安于现状,危机感不强。源于这种心理,城市文化衰退的危机也随之而来。与其说我们仍陶醉在过去的辉煌当中,还不如说是我们越来越忽视自身的文化了。没有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变迁,原有的文化也有需要改善的地方。所以,因为我们的不重视,就不能真正的理解自身的文化,不知道自身文化的精髓所在,甚至把糟粕看作精华,该抛弃的没抛弃,该保留继承下来的又没有继承。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植根在这种文化底蕴下的城市文化不可能不受到打击,城市文化衰退的现象也就随之出现了。

城市文化具有地域特色,不同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不同的城市文化,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因而,城市文化的衰退就直接导致了城市特色的丧失。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是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特色,不是去展现自身的个性魅力,而是一味的模仿其他也许不适合自身发展的东西,甚至不惜与历史文脉割裂开来。本文认为,这种“拿来主义”是最要不得的。

3.2 方法论根源问题

1)城市文化、特色的载体。

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都不可能离开其各自的载体而独立存在。而根据前文的观点,没有载体的建设就没有城市文化发展,自然也不能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的衰退和城市特色的丧失在方法论问题上的根源就是忽视载体的作用,造成载体的单一落后或停滞不前。城市中的建筑是城市文化、城市特色体现的重要载体,地域化的城市建筑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生活、历史文脉和传统,具有强烈的城市心理色彩,且是城市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可以说,城市文化和城市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城市建筑载体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载体是它们外部功能的体现,因此载体建设的好坏与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设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而城市建筑又是诸载体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国目前的各级城市中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即相对落后的城镇比相对发达的城镇显得有文化有特色。显然,这是由于发达城镇受到全球化的冲击较大而迷失了自我,大拆大建,对原有的城市文化、特色的建筑载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城市文化和特色自然也就荡然无存了。

2)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忽视。

我国许多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建大发展时期),普遍存在重开工和竣工面积数,忽视城市设计、城市空间管理与街区(乃至城市)整体形象等倾向,加之城建赶时髦,不管地理、生态和历史文化传统,也不论南方北方和东西部,竞相追逐时尚,相继出现玻璃幕墙热、草坪热、喷泉热、彩砖铺地热、街头雕塑热、人造景观热,当然,还有早年的十里长街热以及近年的摩天大厦热等等。所有这些,都是由于对城市文化作用没有透彻的了解,崇尚技术先导而忽视了对城市文化的建设,导致很多城市的建筑与布局缺少特色,没有文化品位,让人感觉到的只是资本和技术堆积的冰冷,城市不和谐,缺少整体的美感。

4 结语

从文化角度看城市整体特色的形成离不开构成城市个体因素的特征,特别是文化特征,要善于挖掘提炼这些特征,一旦掌握了这些特征因素,在进行城市规划与设计时,很好的保护、运用它,使其在城市中不断的出现,在新的设计中进行加工,就能在城市建设中不落俗套,避免新的千篇一律。总之,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研究的主题和要旨,就是在于通过保护来继承传统,寻求特色,促进城市发展,协调解决保护与建设,过去和现在、改造与利用诸方面的矛盾,对于富有深厚的文化沉积的城市来说,关键在于传统风貌特色的发展与现代个性创造的结合,达到城市特色与历史文化保护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李洁.利用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景观特色[J].山西建筑,2010,36(12):47-48.

[2]胡元梓.全球化与中国[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3]宋启林.从实践看我国文化对城市规划的作用[J].规划师,2000(1):16-17.

[4]彭震伟.城市发展的文化动力与城市规划的思考[J].规划师,2000(1):51-52.

[5]赵云伟.文化全球化与当代城市文化特色浅论[J].规划师,2002(2):35-36.

[6]徐晖.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因素[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02(2):9-10.

城市文化特色 篇2

一、城市特色文化保护及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的范围

(一)城市特色文化保护

狭义的文化仅限于意识形态,广义的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包括思想、技巧,以及人类所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人类的伟大文化由城市而生,人是能够创造城市的智慧动物。城市文化除了蕴含了大文化所包含的特性,也包含了自身独特的历史与传统。城市文化不仅是城市之间的区别标识,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区别标识。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正逐步消失,世界各地的城市文化也变得趋同。经济发展是提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但是以牺牲城市特色文化作为代价的建设,极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大踏步前进,中国各个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片一片的旧城区被改造,一幢一幢的高楼大厦平地而起,现代化商业住宅代替了原来的平房四合院,高架高速代替了原来的泥泞小路。然而,绝大多数城市的过快发展使得原本属于城市的特色文化以及历史渐渐消逝。各大城市格局千篇 一律,设施、风格、创意趋于同一化。有一位国外人士曾经就北京市的旧城区改造说过这样一句话:“你们将来会有我们现在有的,但是我们永远不会有你们现在有的。”这说明了对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过去,在对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过程中,人们往往只注重于对一些名胜古迹及特别建筑的保护。这一点并没有错,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现在必须重新进行整体布局,改变思路,由点及面,对能够反映和代表特殊历史文化区域以及能够彰显一种生活环境的范围进行保护。有些建筑尽管不是很特殊,但是它们聚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的群体,包含了一个不容复制、不容再生的文化,也是非常值得保护的。经济必须发展,城市特色文化也必须得到保护,为了妥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政府以及群众都必须积极参与,各自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的范围

在中国地理概念中,西南地区主要涵盖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南部及云贵高原,而在行政区划概念中,广义的西南地区则包括广西、云南、贵州、重庆、四川、西藏六省区。本文中西南民族地区主要包括居住了大量少数民族的广西、云南、贵州三省区。

二、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形成的特殊背景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疆土辽阔,横跨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有着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多种地形、地貌。西南民族地区拥有众多少数民族,其中壮族、苗族、侗族、彝族、傣族、布依族等分布在各个地区。西南民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边疆,与东南亚各国毗邻,地处中国青藏高原东部,气候多样,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该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过慢、劳动者素质不高、地形难以进入、制度因素以及传统观念等不利因素的束缚。

(一)西南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

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西南民族地区独具魅力的城市自然景观,与东部、中部的平原城市相比,西南民族地区的高原、盆地、丘陵等特色地形地貌及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民族生活习惯与风俗使城市更有魅力。西南民族地区因其复杂的地形特征以及气候类型造就了丰富的农业与生物资源,其中广西就拥有6000多种植物资源,云南、贵州等地的动物资源也位列全国前列;西南民族地区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如桂林山水、九寨沟、香格里拉等世界级旅游资源。

(二)西南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厚重

丰富的民族民俗资源让西南民族地区城市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千百年来,西南民族地区居住的少数民族创造了大量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包括古老的神话、传说、诗歌、舞蹈、音乐、图腾、建筑等。西南民族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如壮族、苗族、侗族、彝族、傣族、布依族等,都保存着各自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漫长的岁月里,各民族和睦相处,文化相互碰撞与融合,随之产生的新文化,成为了城市的特色文化,作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延续下来。

(三)西南民族地区城镇化水平落后

虽然西南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资源,但是资源的总类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物产资源、资本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上述任何一种资源的缺乏都将使得城镇化无法有效地推行。西南民族地区有些资源相当丰富,但有些资源却十分匮乏,这直接导致城镇化推进的滞后;山地多、海拔高、平原少,地形难以进入,制约着城镇化规模的发展;劳动力素质偏低,导致人力资源短缺;资本资源不足,政府投资、外商直接投资、民间投资相对东部地区均处于劣势;城市服务功能低,城市基础弱;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生态污染等都不利于城镇化的长期发展。

(四)西南民族地区政策优势独特

首先,西南民族地区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步调前进为西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该地区人民抓住机遇正在逐渐缩小同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其次,西南民族地区聚集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而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出台了很多项利好的政策,这也使得该地区发展更加有优势。再次,西南民族地区毗邻东南亚各国,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下,可以享受国家多项政策扶持。最后,西南民族地区是我国的“大后方”,其中广西的海岸线占全国的1/12,总长度为1539公里,拥有3个深水港,这为中国与东南亚的自由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三、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大力推动的城镇化进程,虽然有效提升了各个城市、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但由于步伐过快及影响广泛,各个城市文化的趋同现象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更加明显。“城市特色文化危机”已经开始在各个城市中蔓延,城市原本特有的作为自我标识的城市精神以及城市历史文化正逐步消失。虽然短期内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与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相比,并不明显,但从长远来说,这种影响更深入、更广泛,值得我们给予更多的关注。具体来说,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城市特色定位不明确

长期以来,西南民族地区的城市整体规划中对城市特色定位不明确,规划和文化保护更多地以单个的方式进行,缺失对整体的关注。单体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已被破坏,城市规划缺乏大局观,因此城市风貌未能形成整体,现代建筑缺乏本民族特色,许多特色建筑雷同。

(二)民族文化商品化

在商品经济的背景下,旅游者来到西南民族城市是想通过视觉观察,开阔眼界,身临其境地感受和参与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风俗与节庆。但是,民族文化却往往被以现代艺术的包装形式来展现,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丧失了其精髓与内涵,日益商品化。

(三)民族文化被同化

原始的西南民族文化在内部作用与外部影响下逐渐消失,被异地或者是异族的文化所取代。西南民族地区部分村落远离城市,与外部民族交往甚少,生活环境较为封闭,民族生活习惯与风俗得以较为完整的保留。然而,与异族和北部交往甚多的城市地区,因受现代文化冲击,许多民族风俗与习惯存在传承的危机,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的建筑与街区,饮食与服饰,节庆与生活方式等汉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四)民族价值观退化

中国西南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核心价值观是古朴诚实、热情好客、吃苦耐劳。然而受到商品经济的刺激影响和不良商人的诱导,许多民族文化价值观出现了明显的退化。部分年轻人对中国的优良传统完全摒弃,个人价值观偏离正确的轨道。其中西南民族价值观的退化尤其明显,中国西南民族地区大多以稻作文化闻名,由于深受稻作文化的影响,当地居民大多吃苦耐劳,勤奋朴实,热情好客,然而由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大踏步迈进,人们只顾眼前的利益,为了牟取利润而背离优良的品德,导致西南民族地区的民族价值观明显退化。

(五)城市特色文化处于弱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信息产业也与之齐头并进。信息的全球化正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并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由于处于霸主地位的西方文化对市场产生了不可估量地冲击,所以城市特色文化目前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西南民族地区的城市特色文化,正日渐衰退。就以前而言,西南民族地区各个城市都有着自己城市的特色,例如:四季如春的昆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然而随着主流文化的强势冲击,西方文化正改变着各个民族城市的精神、历史、生活方式、传统习俗、城市文化价值观,从而使这些城市不自然地就放弃了原有的特色文化以及价值体系,城市特色文化便处于弱势地位了。

(六)城市特色文化肤浅平庸

由于当下西南民族地区大部分城市对自己城市的特色文化认识不足,所以在城镇化进程的区域发展中就没有能够深入地挖掘该城市独特的文化特色,因而没有因地制宜地确立城市特色文化。对自身的城市特色文化的研究不够深刻、缺乏自信,所以转而投向简单易学的“现代文化”、“西洋文化”,并千篇 一律地加以学习。很多西南民族地区城市将一些发达地区的城市发展经验以及城市结构布局生搬硬套过来,盲目地追求主流文化,盲目地追求GDP,把当下流行的风格元素当成是发展的指标,完全不挖掘自我的历史文化沉淀,导致了大多数城市特色文化变得肤浅平庸,这样的快节奏不但没有给城市带来好的形象,反而使得人民对城市的文化品位丧失信心。

四、对策建议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文化成为了地区社会文明的标识。如何保护与挖掘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发扬民族风情浓郁的城市特色,打造民族城市的鲜明形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城市特色定位

根据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经济发展的特色与阶段、城市文化的特色与根基来对城市特色文化进行深入的认知与解读。在展现城市特色时,因地制宜,明确自身定位,从城市整体规划大局上追求风格的大致统一,城市的各个局部避免重复与单调,可分区域、分层次、分系列地在重点地段展示城市民族特色与文化成果,营造特色鲜明的环境或是民族特色风情的建筑等。在向游客展示一个多元的民族风情浓郁的城市文化的同时,又不失现代化色彩,体现传承与创新的对立与统一。

(二)挖掘特色民族文化资源

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的保护首先要从文化的挖掘入手。西南民族地区的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丰富的民族特色与地域文化,因受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许多原生态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已经消失或者逐渐消失。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最珍贵的瑰宝,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应挖掘与强化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元素,包括民族文化历史、民族语言与文字、民族宗教信仰、民族风土习俗、民族建筑风格、民族舞蹈与声乐、民族绘画与图腾等。只有将这些传统的民族文化元素运用到城市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当中去,使之成为在现代化进程中区别于其他城市文化的民族特色,才能够更好地保护与延续城市特色文化。

(三)平衡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和谐共处的关系

当今社会,西方的文化大量入侵中国,对于中国本土文化产生了很大地冲击。文化的入侵不可怕,可怕的是自我文化的丧失。如何处理好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于建立城市特色文化也是很重要的。外来文化来自于世界各国,是各国对于生存、发展和文明最真实的写照。对于外来的文化不能一味地抵制,也不能一味地接受,必须持有批判的态度。中华民族素来有厚德载物和奋斗自强的精神,对于外来的文化,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有选择性地进行接受和吸纳。对于符合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要求的部分积极接受和补充,而对于与本土文化差异过大且认识不同的文化则要尽快的摒除。融合两种不同文化中相同的特点,这不仅是对于建设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特色文化的需求,也是对于城市乃至国家适应全球发展潮流的需要。

(四)保护现有的物质文化遗产

因长期居住着大量的少数民族,西南民族地区拥有大量的民族物质文化遗产,几千年文明,辛勤的少数民族建造了大量的具有少数民族地域风情的特色建筑。当今,西南民族地区城市的特色建筑往往以古城、古镇的形式向游客展示,如云南的丽江古城、广西桂林的靖江王城、广西贺州的临贺故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镇远古镇等。许多古城、老城的文化遗迹已被城市化的推土机铲平,遗留下的古城、古镇也多多少少地被现代化文明所侵蚀。因此,对于城市中遗留下的古城、老城应予以关注与保护。在城市规划时,尽量避免对城市的古城、老城进行破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把占地面积较大的项目安排在对原始建筑破坏较小的地方。

(五)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

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既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不符合现代审美与现代生活需要的城市文化将会逐渐被历史淘汰,应该在继承原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并不是擦掉原有文化的印迹,照搬照抄其他地域文化,而必须在延续本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前提条件下进行。城市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取其精华与去其糟粕”性质的,有选择性地继承,创新地继承,而不是过度地追求传统或是过度地追求创新。

(六)融合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

首先,西南民族地区的城市特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民俗文化资源、旅游文化资源、古建筑资源、节庆文化资源等,将这些丰富的民族精神文明资源与物质文明资源充分地有机融合,让其成为民族风情浓郁,城市特色鲜明的城市名片。通过充分发挥西南民族地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将民族元素提炼到城市的产品成果中来,将民族节庆与民族歌舞、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特色食品等产品成果更好地包装与宣传,以形成更好的推广效果。其次,深入挖掘西南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原始的、古朴的民族风俗,让其以更好的方式展示在游客面前,让游客身临其境般地体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风土习俗,更好地感受当地民族的民族风俗与生活习俗,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与传承。

(七)博采众议与接受监督

城市文化特色 篇3

【关键词】特色文化城市    语言文化建设     策略研究

城市语言文化是把城市文化和城市语言现象相结合的文化语言学范畴,一个城市在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应该进一步建设特色文化,加强城市语言文明建设。

一、建设特色语言文化城市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建设特色语言文化城市是进一步加快城市发展的需要。具有高度文明程度的文化城市是既有富裕的物质生活、美丽的生活环境,又能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层面的需求,既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幸福的宜居之地,又能够为人们打造一个幸福的心灵文化空间。一个城市如果表面上繁荣,但是文化建设是贫瘠的,最终它将会因为缺失了必要的文化内涵而走向衰落。要自觉地提升城市文化水平,提高城市本身的文化自信,努力做好城市文化建设工作,使城市的特色文化成为文明城市的灵魂和生命,成为富裕的城市的实力和形象,同时使城市成为文化的文明载体和展示文明的舞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城市特色和城市风貌,提高城市品位和品质,塑造出城市精神,使城市文化成为支撑城市的坚强支柱,使这个城市具有超强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特色语言文化城市是进一步提升城市国际地位的需要。每个城市都可以是重要的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旅游城市、航运中心、花园城市、开放城市、宜居城市、海滨之城、水果之乡、花的世界等。国际性城市的现代化建设的脚步愈来愈快并且有持续不断深入发展之势,城市文化建设在国际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受到不仅是中国社会而且是世界的关注,吸引了外国友人来此旅游、度假、学习交流、从事商业贸易活动。加强城市特色语言文化建设,针对外籍人员有针对性地规范城市语言建设,有针对性地介绍宣传和设立相应的文化服务设施,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因此,建设现代化文明城市也是城市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需求。

建设特色语言文化城市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城市文化是通过城市语言来展现的,反映了城市的文明程度。城市文化是一個城市的精神核心,一座城市的文学、戏剧、音乐、民俗、曲艺、影视、美术、舞蹈、书法等等的文明成就,是语言文化的外向形式,要善于发掘城市的文学艺术成就,比如本市的优秀剧作家的影视作品、艺术家的艺术精品,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一定的知名度的摄影、书法、绘画作品等等。在展示各类文化层次的作品中,寻找本城市元素,其中的语言文化特色成为必要的载体,是城市文化的重要标志,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因此,建设特色语言文化城市是把一个城市建设成为更高层次的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二、建设特色语言文化城市的战略对策

(一)挖掘本土文化特征,确定战略发展目标。要建设具有独特语言文化特色的城市,就要首先确立城市的语言文化战略发展目标。例如杭州被称为人间天堂,曲阜被称为文化之城,大连被称为浪漫之都,它们特有的文化气质使之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城市特色。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进程中,在保持原有的文化特色的基础之上,应该善于发现更多独特的文化优势,从本土文化中深入挖掘出更多的新鲜的文化特征,把文化个性固化为更丰富的城市特色,凸显城市多元化的文化魅力。

(二)准确规范宣传城市,增加完善城市标识。 社会用字的规范化反映出了城市的文明程度,一个城市要提高在国际国内的知名度,就要注意城市语言在标识上的体现。要发挥相关部门的作用,对公共场所的用字进行检查、整顿和更新,要严谨对待公共场所的标识书写内容和书写格式,在LED显示屏上、规范美观的广告牌上、合适的城市建筑上、各种城市规范标牌上以及流动的城市宣传载体上如公交车、轻轨车和电车、高铁等处,书写内容的代表性语言要规范,外文的书写要正确,尤其是旅游景区、购物场所、酒店宾馆的外文,防止滥用外国人根本看不懂的错误语法拼写方式。汉语拼音的正确书写也不容忽视,要严格按照国家语委的汉语拼音方案来拼写。

(三)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各行各业积极参与。依据城市文化语言战略目标做好组织领导,市委市政府对建设城市文化的重视,各行各业的积极宣传与参与,是建设特色文化城市的文化战略步骤中最关键的一环。今天各个城市主城区的面积越来越大,这些地区的人们也需要尽快适应城市文化发展的脚步,例如普通话推广工作、对城市语言文化的定位的认知程度等。各级党政机关切实落实城市文化语言战略,各下级单位齐抓共管,每个人自觉贯彻执行。联合市广播电视局各级媒体、教委、各个委办局,进行有效宣传并组织系列活动,使人人都明确城市语言特色的定位,让城市特色语言深入到大中小学校以及幼儿园、各个中外企业、商业部门和各个公共服务行业、旅游景区以及每个市民,在各种活动中通过多种形式使人们适应新的城市语言文化,有力地配合经济发展。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重视财政专项拨款,全社会形成自上而下的有效的管理机制,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城市语言文化的建设中来。

总之,在建设特色语言文化城市时,要提高认识,强化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级宣传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建设长期有效的社会全民参与机制,切实提高城市的语言文化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原.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3.

[2]杨晋毅.中国城市语言研究的若干思考[J].语言文字应用,1997.

城市文化特色的消失 篇4

近年来,人们常常使用“千城一面”“千篇一律”等词汇来形容他们见到的城市。人们无论走进哪座城市,都是一样的商业中心,一样的住宅小区。城市缺乏可识别性是城市文化特色丧失的重要特征。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局面,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在保存城市文化特色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本文对以上几个问题作了总体的分析。

1 文化与城市文化的概念

1.1 文化的概念

《辞海》中把文化解释为:从广义上讲,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测验及与之相对应的指导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对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施予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在1871年写的《原始文化》中指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文化本身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阶段。

1.2 城市文化的概念

城市文化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总和所形成的整体景象。城市文化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包括物质、意识、信仰、道德、法律、风俗和习惯,它是一个城市历史上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成就的总和,它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融合外来文化而具有独特的风格,它是城市社会心理共同的积淀。城市文化是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以及从外界吸收的思想、准则、艺术等思想价值观念及其表现形式。

城市文化反映着城市的发展历史,反映着城市与人之间的种种联系。她理解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为他们提供一种认同和存在感;她吸引着外来的人们,向他们展示一种独特的魅力和未来。

2 城市文化特色消失的原因

城市这一特定地域上所具有的文化色彩,是城市的根基。而大多数城市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其发展都正在与这一根基断裂,都在向着“统一的、现代化的”标准前进。未来与历史的脱节,造成了城市特色的丧失。

2.1 全球化的大背景

全球化席卷而来,中国的城市被强行纳入了“世界”,西方文化冲击着中国的城市。在这一背景下,绝大多数城市在发展与竞争中都选择了世界认可的西方标准。这样统一的标准,使世界变得乏味单调,甚至无聊。全球化使文化趋同,创造出一个单一的市场,同时在世界不同角落里进行同一买卖,出售同一商品。无论走到哪里,处处都是雷同的,吃的是同一家肯德基和麦当劳,走的是类似的林荫道,看的是一样的迪士尼和好莱坞,住的是大同小异的房屋。你再也分不清哪是你的家了。

如果每个城市都不进行必要的选择,只吸收外来文化,那么最终将会失去自己的根基,盲目地增长。

2.2 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

全球化中断了我国几千年的“静态”生活,中国的城市都步入了发展的轨道。只有发展的城市才能在这一世界立足。城市发展的欲望太强,而没有时间认真思考该如何发展;或者城市之间的竞争太过激烈,很多城市害怕失去发展的机会,只想着一味向前,却把文化远远的丢在了后面。

人们急于高速发展,急于追求现实的利益,忘记了自己的根基,自己的历史。这样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使城市无序地扩张,侵犯着原本美丽的自然风光,侵犯着祖先留下的优秀遗产。

2.3 通用的现代空间环境处理方式

现代的城市建设,使用着相同的材料,相同的技术,建造着大同小异的房屋。一样的步行街里卖着一样的品牌,一样的户型里一样的装修风格,一样的滨河公园里一样的亲水广场,如此相同的空间环境处理方式,自然创造出“千篇一律”的城市。

工业化带来的批量生产方式也在批量生产着城市,设计师们以极快的速度设计着城市,使用的都是已准备好的同一模式。省时省力的廉价模式,其代价就是城市特色的丧失。

3 保护城市文化的措施

当文化处于全盛时期,会有力地限制人们的活动,会赋予生活不同的结构和意义,成为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维系社会团结的核心。当全球化、急功近利的社会心理及通用的标准将城市文化连根拔起,集体生活赖以生存的结构也就成了建在沙滩上的大厦。

所以,我们需要坚固的城市文化保护网。

3.1 利润驱动的城市文化保护网———市场

我国城市文化保护的强制力度是十分弱的。特别需要市场这一城市文化保护网。通常来说,保护一栋古建,一条独特的街道,最好的方法就是使住在四周的人们从被保护的物品中获得利润,使人们认识到,文化保护是与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的。旅游城市保护好其美好的自然与人文风光,可以增加当地的收入,也就促使当地人更加关心当地的环境状况。义乌市举办大学生创意产品设计竞赛,既传承与发展了其悠久的商品文化,也为其商业发展带来更多的利益。

3.2 责任感驱动的城市文化保护网———政府与精英集团

利益驱动仅是必要的,而并非完美无缺的。因为通常市场做出的选择不可避免是最具吸引力、最现代化、最具感染力、最实用也最带商业色彩的。很多出资保护文化的活动是没有利润的,甚至是赔本的。在历史古镇附近建设高层,拆除古城墙,缩小绿地面积而进行房地产开发等各种破坏城市文化的市场行为已屡见不鲜。因此,对非商业性的保护活动,就不能有太多的市场行为,也不能让市场参与太多。

这时候,保护城市中有特色,而没有经济利益的东西,通常就需要政府和社会精英来承担责任,需要他们为社会事业做出贡献,由他们让出利润来保护城市文化。

在中国的城市中,大型公园的建设、文物建筑的保护等无利润的社会公共服务活动绝大多数都是政府行为。在美国,社会精英集团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洛诺普夫家族帮助建立了美国国家公园,一批大资本家共同建立了大都会博物馆。因此,在中国应鼓励社会精英组织来保护城市文化,可加大保护城市文化的力度,亦可以提高市民保护城市文化的责任感。

4 保护城市文化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保护城市文化,是相当艰难的事情。城市文化必须持续连贯的发展下去,才会不断地拥有新的生命力。城市特色形象的塑造,需要城市整体统一的努力。

4.1 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

如果我们认为可以阻挡全球化对各城市文化的冲击,其想法未免太天真。麦当劳之所以能快速扩张,是因为它提供的正是人们所需要的,它提供了符合国际卫生标准的服务,也向其他国家表明着他们的国家一时还没有这种店。

我们不能指望将城市所有的文化都原汁原味的保存。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城市固步自封,就意味着在世界上失去竞争力,无法向前发展。有包容性的文化才有生命力。犹太文化是种典型的宗教文化,他们一代一代从许多民族文化中吸取营养,也没有失去其典型特征。犹太法学完全吸收了希腊文化中的逻辑学,并很快将其融入圣经学和犹太学中。

包容必须有选择性,全盘吸收只会失去自我。犹太文化虽然吸收了希腊的逻辑学,甚至也学着希腊人一样欣赏人体美,但不提希腊人都厄洛斯(爱神)和多神论的偏见,也没有欣赏希腊裸体体操,犹太学也并未受到影响。

城市文化吸收外来文化也应如此。健康的吸收外来文化,需要将它变成自己的,吸收的这部分文化应有助于使原来的文化更丰富,有助于共同繁荣。

4.2 文化连续性的保护

城市文化需要连续性的保护,只有发展持续的文化,才能建设一个持续连贯的社会。独特的文化发展需要循序渐进。没有连续性的文化保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发现,城市原本的、在其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文化已经丧失了,现在所有的只是掺和着许多枯燥乏味的面目全非的外来文化。

许多城市在保护文化时,通过高压手段,采取先入为主的方法,将其文化变成我们每个旅游者都能欣赏到的光彩夺目的景点。这种方法通常仅仅保留了文化的外壳,并没有将社会的实际保存下来。其原有的社会习惯、大众心理都可能已经遭到破坏,这样就不能发展持续的文化。

4.3 城市整体特色的保护

当代城市形象特色的丧失,很多时候恰恰是由于每栋建筑都在追求自己的特色。无约束的自由带来了城市无风格。拥有特色、拥有历史的古镇往往具有整体和谐的美感。在一种模式的限制下改变细节,往往能带来整体的效果。“类型模式”的约束,对于形成城市整体特色是十分有效的。苏州白墙灰瓦的风格已十分深入人心,是古镇整体风貌保护中较为成功的案例。

5 结语

在全球化时代,如果一个城市不能保存其文化,不仅城市会迷失自己,不知未来发展的路会走向哪里,也会使人们迷失方向,感到无家可归。

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城市应该建立自己的复杂的文化保护网,防止自己的城市文化在同化中被抹掉,把城市的根留住,使世界保持色彩鲜艳和形式多样。

保护城市文化时,应注意健康地吸收外来文化,保护城市文化的连续性和城市特色的整体性。

参考文献

[1]THOMAS L.FRIEDMAN.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和“橄榄树”的视角[M].赵绍棣,黄其祥,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

[2]Edmond Préteceille The fragile urban situation of cultural pro-ducers in Paris,City,Culture and Society,Volume 1,Issue 1,March 2010:21-26.

[3]朱俊成.城市文化与城市形象塑造研究——以南昌市为例[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齐康.文脉与特色——城市形态的文化特色[J].建筑与文化,2005(11):8-13.

[5]余亮茹,陈琳.基于规划视角的城市文化特色思考[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8.

城市文化特色 篇5

作者简介:合肥市规划局景观规划处处长,国家注册城市规划师

城市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城市既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又是社会经济的文化景观。保持连续性,保护乡土建筑的地方特色,保存街巷空间的记忆,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行动。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失去灵魂的城市,宛如高价商店陈列品,以一组无意义的数字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文化其实就是根与泥土般血缘联系,城市将是一座空中浮城。在多年的规划管理中,我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许多历史文化只是在不经意间便毁多政府决策所注重的往往只是短期利益,而城市规划管理注重的又多是物质层面的管理,缺少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把握和理解。很多专家和学者提到合肥是个适合居住的城市,但合肥的城市建设缺少特点。于是,有的人试图通过城市的色彩、有的人试图通过建筑现城市特色,但没有人能够成功,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城市特色的内涵,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才是一个地区和城市的特色。曾有外门到合肥考察,提出想看看合肥市的市景,看到包河景区时无不说好,而看到五里飞虹时顿感哭笑不得,城市立交哪里都有,只要的立交都能建。对于合肥这样一个内陆城市,只有她的不可复制的历史文化资源才具备城市的特点。

合肥市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正突飞猛进地进行着。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同步发展,工业项目建设与房地产开发的范围与速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而此时,城市规划更加重要和有意义。如何达到“现代化大城市”的要求,同时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康社会”,又使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脉和特色得以保护和延续;如何合理地进行土地控制、利用和开发,如何确保城市健康有序进市民的自豪感、归属感的建立,加强城市居民和城市本身的凝聚力,是我这次规划调研所追寻和研究的方向和目的。希望通过对文化的调研工作,使城市规划工作由纯物质和平面的规划,走向历史、文化、社会和精神等多层面相结合的,符合现代城市发展需划。同时通过对包河区历史文化保护规划调研工作的开展,将城市规划与城市历史文化内涵进行结合,以提高城市的文化品味,从的特色,并推动整个城市该项工作的开展。

一、包河区历史文化资源现状调研 根据本次调研和规划的目的,并避免无目的地盲目工作,和过度扩大调研范围,在选取研究对象时,主要考虑如下几个因素:首先是选取与城市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内容;其次是选取可体现城市本地特色的内容;三是选择可体现城市历史和文化内涵资源;四是对规划管理与控制有切实帮助的。从而确定本次规划调研的主要对象为:

1、建筑类一一包括古建筑及遗址,具有一定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近代建筑,具有本地特点的建筑等;

2、自然资源一一包括水系、具有本地特点地形地貌、地方特产等;

3、历史传说一一包括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传说、民间传说、地名典故等;

4、民俗风情一一包括民风、民俗、地方节日等。

二、历史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研,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文化资源的分布状况和资源总量。在本次调研中统计的21处古建筑中,保留下来占33%,而保存状况良好的仅3处,占14%,可见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紧迫性。由表2.5.1和图2.5.2我们可以看到,古建筑和历中于银河片区,和远离市区建设较少的区域(大圩片区、淝河片区、义城片区、机场片区),占到整个包河区的95.5%,曙光片片区,南七片区、卫岗片区、王大郢片区、黄山公园片区、望湖城片区、葛大店片区合计仅占到4.5%。而这片区域则是改革开放速扩张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甚至连传说都已遗失!这说明在无节制的城市建设和开发过程中,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的破坏最迅速膨胀的物质利益追求中,我们损失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合肥市要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城市规模要发展到1200平方公里,在新时期,如何抓住机遇的同时又有效保护好我们的城市文化和历史,应成为政府刻不容缓的职责。

立法是历史文化保护的主要手段,《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的实施对整个环城公园(包括包公祠、包公墓)的保护非常在整个包河区的古建筑中环城公园内是保护最为完好的。宋氏故居和大孔祠堂也因被列为省、市重点文物单位得以保留。

在近代建筑中,保存较好的则集中于银河片区和学校内,都处于正常使用之中。古建筑中保存完好的也是处于有正常使用功能(大孔祠堂和宋氏故居由于已失去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已多处严重损坏)。由此可见,为使我们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保护,的使用功能是关键之处,单纯的保护达不到真正的保护要求。

银河片区的历史文化资源占整个包河区的43%,且包河区的历史文化遗产中与包公文化有关的达23%,由此可以看到银河片的文化中心,而包河区的文化中,包公文化是其主流。包河区要想打其文化品牌,就应以银河片区为龙头,以包公文化为核心。

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利用 1.建筑的保护与利用

城市中的优秀建筑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发展的生动载体,是城市风貌特色的具体体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对城市优护,是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座城市和城市中的建筑,都是文化与历史的结晶,历史建筑更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历史建筑在某种意义上说代表了一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座城市各个时期的建筑,像一部史书、一卷档案,记录的沧桑岁月。惟有完整地保留了那些标志着当时文化和科技水准,或者具有特殊人文意义的历史建筑,才会使一个城市的历史绵延使一个城市永远焕发悠久的魅力和光彩。建筑所反映出来的空间与时间关系,其深度和广度是其他文化载体无可比拟的。

优秀建筑的价值在于它们的不可复制性,不可再生性,它们才真正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特色!而不是简单地用建筑色彩和造型可2.水系保护与利用

滨水、亲水是人类的天性。城市河流水系无论从环境的角度、城市的可识别性、紧缺的绿化以及城市形象的角度上来说都是必同时,合肥从其名称的来由和历史的发展,也无不与水系有关,从合肥城市的形成,到三国古战场,到包公文化,无不与水系紧密自然水系的破坏又具有不可恢复性,因此对水系的保护也同样刻不容缓。3.地方特产保护与利用

地方特产也是体现城市特色的因素之一,同时又是城市文化和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因素,政府应加强保护和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并使其产业化、规模化。4.历史传说保护与利用

城市中的历史传说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个平淡无奇的地方经它轻轻点染,便能散发历久不衰的魅力。历史传说是城市分,很多建筑和遗迹不复存在,但传说尤存,在规划管理和城市建设中,历史传说可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因素进行考虑,并可渗透的各个方面。例如马鞍山路的城市设计中,便曾将包公传说融会其中,值得借鉴。而很多的城市雕塑也都利用了历史传说而更有生5.民俗风情保护与利用

包括民风、民俗、地方节日等,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市民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一个古建筑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保将建筑与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同时保留好,才会使建筑散发出更持久的魅力和活力,城市也才会更有灵气。民俗风情是城市非物质文化,是构成城市特色的要素,它与特色的地域环境是魂与体的关系。

在马鞍山路的城市设计中,将一年四季的节气与建筑的色彩相结合,将合肥的民间节日与城市广场绿地设计相融合,使规划中城市风貌别具一格。

四、规划政策与措施建议

纯粹的公共产品应具有两个基本特点:非排除性和非竞争性。非排除性是指公共产品的消费是集体进行、共同消费的,其效用者之间不能分割,将不为公共产品付费的个人排除在外,或者在技术上不可能,或者成本高昂到不可接受。非竞争性是指公共产品来,任何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消费都不影响其他消费者的利益,也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利益。竞争性的市场不可能自发地提供公共共产品往往是增进的社会福利所不可或缺的,因此需要公共经济部门的介入。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使城市特色得以体现,保持城市景使具有地域特点的历史文脉得以延续,并可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凝聚市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非排除性是一种典型的公共产品,理应由政府提供。除了公共产品的特点外,作为具体的物,历史文化资源还具备潜力巨大的使用价值,这何更好地管理和利用资源提供了广阔的平台。1.编制规划

国外对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非常重视。国内的很多城市,例如上海、杭州等,已开始编制近代建筑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名城史街区的规划则更多,但一般城市编制综合的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目前国内还没有过。合肥市至今甚至没有编制古建筑和近代建筑的 立即编制优秀建筑保护规划、城市自然资源保护规划和历史文化利用和保护策略。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在建设而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是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方法。通过规划,我们可以明确周边用地性质和容量,确定优秀建筑保护的确定用地界限,控制周边建筑的色彩、造型、高度、天际线等方面的要求。并在周边进行建设时予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包公祠、在《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中划定了明确的城市绿地保护范围、界线和要求,而得到有效保护。明教寺也是因为在规划中的保护范围、界线和要求而获益。对历史文化的利用和保护,则可在调研的基础上,以招标的形式请国内专家出谋划策。2.加强宣传教育 历史文化资源屡受破坏的另一个原因是,居民和基层干部对历史文化的价值缺乏认识,使保护工作不能成为一种自上而下的一原因在于宣传力度不够。宣传和教育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本身也是促进城市居民自豪感、凝聚力和归属感的重时对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并可加强市民对历史文化保护的认同,形成社会共同关心共同保护的环境和氛围。3.立法

《合肥市环城公园环境管理办法》的出台,对保护合肥市的环城公园,保护包公祠和包公墓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法》也对重点文物单位的保护起到显著作用。在欧洲和美国,城市规划都是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一经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阮多次提出这个观点。

建议政府立即出台合肥市优秀建筑保护管理办法。上海市已出台相关办法,并先后批准了三批287个优秀近代建筑作为市级文使这些优秀建筑得以有效保护,到过上海的人没有不去外滩的,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效地促进了外滩金融、旅游和相关提升了上海的城市整体形象和特色。

将编制的《合肥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报市政府审核后,报人大批准,以立法的形式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4.公众参与

居民没有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中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不能得到认同,不能成为居民和基层干部的自觉行为。因此必须加强宣制规划,让公众参与,让大家能够感受到经济的前景,公众参与政府决策已成为现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目前,合肥市已开展的工作划委员会,重大项目由规划委员会决策,在此之前需开专家咨询会,征求专家的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同时为体项目的许可实行公告公示制度,有的项目还可采用听证制。在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中,这些措施尤其重要,单凭政府的行政措施显只有公众参与才能使违法行为和不当的使用方法得到及时发现,才能使建设过程中的方案更趋合理。历史文化是典型的公共产品,的同时,应鼓励公众参与保护历史文化。由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涉及的利益相关人较多且复杂,保护和利用的方案应充分征见,体现公众意识。政府应建立通畅的和制度化的渠道和平台,使民意能够直接反映。5.分权和权力重心下移

历史文化资源受到破坏还有一个原因是保护和使用方法的不当。保护历史文化与有效防止破坏和和制止违法建设是分不开的是英美等西方政府对传统公共行政的改革方向,其基本措施是借用私营部门的管理技术来重塑政府,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市场化,中贯穿着目的性原则和经济节约原则。在城市规划管理过程中,由于其职能的不断增加,根据国情和地方特点采用新公共管理的理为一种趋势。有效防止历史文化的破坏和制止违法建设,仅依靠规划局和文化局的人力和物力已完全不能胜任。因此,将权力重心已迫在眉睫,因为只有基层政府才能最了解基层的情况,才能对历史文化的破坏和制止违法建设能迅速地做出反应。基层人员接触权力下放能使他们独立地设计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产生更好的效果。6.管理手段的多元化

目前的规划管理仍以行政手段为主,无法使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成为市民的自觉行为。在现实的规划管理中,存在着各种利益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中,可能存在的利益集团包括:现状的使用者、开发商、专家、普通市民、历史文化资源的其他利益相关者,政府的决策产生影响,而政府在决策中既要考虑整个城市和大多数市民的利益,又要协调相关利益人的权利。这使得政府的管理必活的多元化管理模式。例如在一个区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为使历史文化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和保护,必须使开发商有利可图,对现有合理合法的交待,周边群众的利益也要得到保障,并要征求专家、市民和相关管理部门的意见,单纯的传统的行政命令已无法使展。

从经济人的角度来看,而当公众发现从中可以得到切实的经济利益时,保护才能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我认为,规划管理应更多地为主,同时采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使违法成本倍增。

首先是经济的手段。由于政府经费的不足,无法对所有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是典型的公共产品,但历史文到具体的建筑、河流或传说时,它是处于具体的建筑、位置和地块上的,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而在正常的使用过程中,历史文化很强的外部经济正效应。根据这种特性,政府可采取鼓励民间投资的办法,来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允许投资者以合适的方式使用文化资源,比如上海新天地的开发,在保留该区域整体风貌的前提下,允许开发商将该区域的建筑作为商业用途,使新天地焕发出活力。同时允许开发商在能达到有效保护的同时,使历史文化的外部正效应内部化,以提高其保护的积极性。例如对于大孔祠堂的其位于规划中的绿地内,当开发商成片开发时可将城市绿地适当调整,使大孔祠堂成为绿地的核心和公共活动的场所,将城市绿地内部的绿地,以便于开发商更好地利用绿地和保护大孔祠堂,将其作为销售的卖点。对于在经济上不能平衡的地方,可采取政府补使该单位能够有效保护和有利可图。例如对省地质博物馆和省体委办公楼,其拆除沿路的门面房时损失较大,政府应允许其在拆除予一定的补贴,并允许其在不影响建筑主要特色的地方建设高层建筑。

其次是行政的手段。通过对涉及历史文化的建设项目和用地严格审批制度。对违法建设和破坏行为则应通过法律的手段严惩7.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

完善的历史文化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体系应主要包括三个内容:(1)规划编制

由城市规划部门、文物管理部门、房地产管理部门或其它具备条件的机构分别或联合组织历史文化的普查,由政府请专家进行书面鉴定意见后,报政府批准。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文物管理部门或房地产管理部门委托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根据专家意见进行规划的编制,成果需向市民征集意调整后的规划成果报政府审批后,报请人大审议,以作为地方法规实施。(2)规划实施

修缮、装修和局部变动的,或在其周边进行用地或建设的,需严格按批准后的规划实施。业主首先向主管部门申请设计条件,送审方案,在此期间需征求专家意见,并向社会公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所有设计和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关资质,才允许其从事涉及历史文化保护的工程和项目。施工期间和竣工后,需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3)日常监督和违法建设的查处

城市建设彰特色 农村文化显生态 篇6

关键词:贵港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1-0038-2

生态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生态价值观,或者说是一种生态文明观,它反映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的生存方式。狭义的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生态文化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科学认识、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

1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的意义

1.1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要求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区中全会指出,全国各地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生态阶梯”由农村生态安全、农村生态卫生、农村生态产业和农村生态文化构成,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生态阶梯的最底层是农村生态安全,包括饮水安全、食物、居住区安全、水灾和生命安全;第二层是农村生态卫生,通过生态工程方法处理和回收污水、垃圾和生活废物,减少空气、噪声污染,为居民提供整洁、健康的环境。第三层是农村生态产业,主要是指资源上的再生和利用,强化资源的再利用。生态文化建设是构筑各层生态阶梯的护栏,在各个生态建设的环节发挥支持与协调作用,农村生态文化是新农村建设实现与否的关键。

1.2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建设我市实施“农村文化致富工程”的重要内容

2007年12月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贵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致富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通知提出,要按照“农业生态文化型”的标准,以生态农业为特色,积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尊崇自然的人文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农村文化致富工程”提出后,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我市先后建立了中西村、西山村、满村、陈村等12个生态文化重点工作村。其中,把桂平市石咀镇小汶村、港北根竹乡、港南瓦塘乡设为休闲文化旅游型试点村,把覃塘区黄练镇设为农业生态文化型试点村。

“农村文化致富工程”取得成效而后,我市循序渐进全面展开生态文化建设,先后在2009年11月评审通过平南鹏山生态文化旅游区规划、2010年3月对港南区的木格、君子垌作出《贵港市垌民俗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和在2011年5月对港北区石牛水库进行《壮天下.八桂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概念性规划》的新规划。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文化旅游业,我市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1.3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满足我市农民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要的有效途径

当前,农民的精神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农民精神需求日益现代化、多样化。当前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以广播电视为主,报刊、网络传播为补充;二是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要求与城市日趋接轨。我市大部分青壮年农民由于外出务工,吸取了城市的先进文化,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实现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了一批乡镇文化中心(文化站)和村级农家书屋,条件有了一定改善,但仍不能满足需要,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建设农村生态文化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深化和补充,也是带领农民致富、进一步满足我市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

2 贵港市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生态文化意识薄弱

由于近年来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现象普遍存在,使得留守农民多是老人,他们的思想观念陈旧、满足于现状、不思发展,给新知识传播、新技术推广带来困难,即便能接受也是无能为力。

例如,贵港市覃塘区是个农业大区,全区共有54多万人口,农村人口就达到了50多万人,农村劳动力仅20多万人,其余均流出外地打工。外出务工农民30岁以下的占55%左右、30至45岁的占33%左右、45岁以上的占12%左右。外出务工农民年龄和文化程度都较为偏低,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18%左右,初中文化程度占55%左右,高中和中职占26.5%左右,大专以上占0.5%左右。

外出务工均为青壮年,留于家中的老人更是文盲半文盲。受传统观念、小农意识的影响,农村村民整体意识缺失,缺乏全局观念,对生态文化没概念、不了解,公众参与程度低。

2.2 生态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缺位

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作为保障。由于我市实施生态文化建设时间还不长,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才刚刚起步,对生态教育、生态宣传、生态保护团体及生态文化普及等各方面都缺乏经验和相关制度,使得生态文化建设管理工作落实难度加大。

2.3 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人员、机构等基础设施薄弱

截止十一五规划结束,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全市74个乡镇还有33个边远乡镇文化站有站无址,无法开展正常工作。现有47家乡镇公办电影院,设施简陋,有90%以上无法运转,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乡镇电影院被乡镇政府变卖,使文化阵地丢失严重。全市有700多个村没有文化活动场所,占村总数63.91%,绝大部分村没有图书室(文化室),仅有的村级图书室藏书数质量都很低,无法满足农民朋友的需求。

生态文化建设需要有健全的机构作保障。由于我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简陋、人员机构缺少,使农村生态文化工作无法普及落实。

3 推进我市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3.1 加强宣传,提高全体农民生态文化意识

要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宣传设施,如广播电台、墙体文化、露天电影、环保主题公园、娱乐区等,整合这些宣传资源,设计宣传计划和主题活动,进行全方位、多形式的宣传活动。此外,要不断创新宣传类型和宣传渠道,如要在村中大小活动、娱乐团体中加入环保节目,对环保知识进行宣传,增强农民生态文化意识。

3.2 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机构,完善生态文化管理体制

第一,建立相关管理制度,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考核标准,严格考核评议制度,规范生态文化建设的管理工作,促进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第二,配备专业人才,上级部门设立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研究部署、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考核评议工作等;第三,建立健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机构体系,从上到下,形成连贯体系,长期有效进行农村生态文化建设。

3.3 完善生态文明村的硬件建设,确保农村生态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创建生态文明村,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化设施,因此各级领导必须提高重视,加大投入。如我市港北区根竹乡泗民村,该村以村民小组为试点,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进行生态家园建设。村中127户农户,人口450多人,一是经多方面筹集前后共投入资金40多万元,基本完成生态家园建设,使农户住宅楼统一规划,基本上统一走向;扩建和水泥硬化主干道,对道路进行绿化、美化;改造厕所、猪栏、疏通排水沟等,杜绝了脏、乱、差现象,净化了卫生环境,提高了群众生活质量;建成沼气池76座并投入使用,改变了农户早晚炊烟四起的状况,保护了生态环境;目前,泗民村全村75%农户已建楼房;65%农户已进行庭院美化、绿化、硬化;50%村道已硬化、绿化。

3.4 建立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面开展

可以选择一些实验成功,取得良好效果的村做榜样示范,以点带面,带动全市农村走生态文化道路。由于农民的知识水平不一、富裕的程度不一、受益的程度不一,参与的积极也就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开展用生态文化引导农民持续致富这一项工作中,注重了积极培养生态文化建设的引领人和示范户。

2003年以来,我市就加强了对引领人和示范户的培养,第一是村中外出工作的有为人士联结起来,组织他们回村做宣传、领导工作,要求他们每人培养至少一至二名的引领人和或示范户;第二是把新农村指导员派到村屯建立联系人和联系户,不间断地做培养工作;第三是充分挖掘村屯的文化能人、文化骨干和村干部才能,把他们作为引领人和示范户进行扶植和培养。目前在全市12个工作重点村中已经建立起了内联引领人368个,外联引领人146个,建立了示范户68户。通过培养引领人和建立示范户,我市的生态文化观念在农村农民中得到极大的普及和推广。

总之,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应该提高全新的高度上来认识,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必须从制度、从资金、人力、物力上进行保障。同时,全体农民都必须切身投入到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中,使我市农村逐步走向生态文明,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城市文化特色 篇7

“广场文化”是新时代的产物, 但作为一种现象来讲, 广场文化又有着十分悠远的历史。古希腊的政治集会广场阿戈拉, 意大利的罗马集会广场, 都是历史悠久, 享誉世界的文化广场的代表。何谓广场文化?简而言之, 就是城市广场所呈现的文化现象以及在广场之中所展示出来的文化。广场是广场文化的物质载体, 那么, 在探讨广场文化之前, 不妨先来认识一下“广场”。

广场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也都经历形成到发展, 从高潮走入低谷, 从冷落趋于振兴的曲折发展。广场的兴衰起落也使其功能和特色不断发生变化。广场的最初起源仅是为了公众的集会与庆典, 时间推移至今, 多元化的社会便赋予了广场更为丰富的职能与文化内涵。这里粗略的分为以下几种类别:

一、政治集会性广场

如上面所提到的古希腊阿戈拉广场, 意大利罗马集会广场, 还有前苏联的红场等等, 都是欧洲十分著名的政治性广场。在这些国家的历史上某一时期, 它们曾经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 某些广场依然担负着其伟大的政治性使命, 成为国家民族权力的一个象征符号。我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 不仅承担着政治性活动, 而且许多重要的节庆活动, 军事活动也在这里举行。

二、商业街区广场

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使城市商业街区建设不断完善, 商业街区的广场、大商场门前或商场内的中庭广场, 成了具有广阔前景的各种文化活动的载体, 商家利用这些阵地广泛开展各种具有商业味道的文化艺术表演活动, 既为商家带来了无限商机, 为公众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享受, 又为原有的商业旺区在广场文化活动与游客的互动下, 带来了别样的繁荣, 还为城市中心区域平添了浓郁的文化色彩。比如郑州市中心的二七广场, 不仅商厦林立, 而且“百年德化”步行街更为其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地处深圳腹地的东门 (老街) 商业步行街区, 也是个沉淀了数百年历史文化的“老深圳”的代表。

三、历史纪念性和宗教性广场

广场久远的历史上文中已有所涉及, 单纯的历史文化广场在当代社会已比较鲜见。不少广场因为保存着许多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址和古迹, 虽经历沧桑, 仍魅力不减, 如西安的钟鼓楼、北京的天安门广场等。它们之中, 许多已不只是具有单个的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 政治性、商业性、艺术性等也融汇其中, 这种种因子有机地融为一体, 为其增添了无穷的审美意蕴和吸引力。另外, 许多广场是为纪念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或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人或群体而兴建或得名的, 其纪念性意义自可不言而喻。通过各地的英雄纪念公园、广场便可略见一斑了。

值得一提的是用于宗教祭祀活动的广场, 这一别具风格的广场自有其独特的宗教文化色彩和历史内涵。西藏的布达拉宫广场和中东地区的伊斯兰教徒朝圣之地均可视为这一类别广场的代表。

四、综合性广场

综合性广场, 也可以认为一般日常活动型的广场。它既可指市政兴建的中心广场, 也可指街心花园广场、社区广场等。这里只是笼统地概括为综合性广场, 与以上类别加以区分。这类广场以满足人民群众休闲、娱乐、健身的需要为其主要功能, 因而“人本”思想在这类广场文化中得到极大体现。

经过美化绿化的城市广场, 不仅装点着现代化的都市环境, 更为大众提供了文化活动乐园和休闲娱乐场所。不少广场还配备有大量健身器械等运动设施, 兴建文艺舞台等娱乐场地, 以丰富和改善大众的日常生活。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 如秧歌、太极、戏曲等, 更为这些广场增加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成为广场日常活动最活跃最亮丽的风景。敞亮的广场空间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构成了市民生存、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无论春夏秋冬, 广场都成为调节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也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 又形成了城市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综合性广场的特质不仅是“杂”, 更在于其“普通”, 正因为其平凡才更适合大众, 贴近生活。因此, 这种类型的广场文化也是最能体现大众文化特色的。

在世界各地, 还存在着不少特异性的广场。它们以独特的文化特质续写着各自的历史, 成为点缀城市文化的一抹亮色。对于各类广场的认识,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了解广场文化的平台。那么, 何谓广场文化呢?广义来讲, 广场文化是以群众文化为基础, 以专业文化为引导, 以人民群众为主体, 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的社会文化现象。

广场文化包含有极富文化气息、表现出较高美学趣味的广场建筑、雕塑以及配套设施;在广场上进行的专业或民间的各种艺术性表演或展示;广场中群众性的各种娱乐、体育等休闲活动等等。广场作为城市的“会客厅”, 是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承载了丰富的文化意蕴。同时, 广场文化也呈现出诸多特点。

其一、公共性

广场是一个开放性的场地, 因而公共性是广场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广场是城市公共生活最集中的地方, 是最能体现政府公益性的地方, 是城市公共文化生活集中展示的地方。广场由多个私性空间共同构成的城市公共空间。在广场上所进行的任何文化活动, 均是面向大众, 向公众开放的。这种公共性决定了广场文化必须走平民化道路, 而使其日益成为大众文化中新的亮点。

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公共性, 文化从它产生开始就是一种公共行为、公共财富。开放性的广场, 共享性的文化, 二者相加, 自然形成了具有公共性的广场文化。广场文化的日益成熟和繁荣就是它的公共性最有力的证明。

其二、参与性

广场文化的公共性又决定了广场文化的主体是公众。广场文化若没有公众的广泛参与就会变得枯燥无味而丧失生命力, 人民群众的踊跃参与是构成广场文化活动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促使人们居住的环境得到改善, 进而改变了人们的某些生活方式。钢筋水泥的大楼, 华丽安逸的居所, 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舒适便利, 但人和人之间逐渐变得冷漠, 深居简出、老死不相往来的原始交往方式成了人们奉行的原则, 阻隔了邻里友好互助。人是社会的动物, 人脱离了社会就像鱼儿离开了水源, 人们的内心还是渴望着交流与往来, 广场这一公共场所为人们互识、互知、互相交往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广场日益成为受人们欢迎的“没有围墙的市民大客厅”。

从文化社会学角度来讲, 广场文化是一种公共的群体行为, 大众既是广场文化的参与者, 也是这种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另外, 在城市文化建设中, 社区文化已与广场文化紧密结合为一体。社区文化是最能反映老百姓生活的文化, 也最具广泛的参与性。广场与社区的结合, 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便利、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 将会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中去, 广泛地参与性使广场文化日益成为当代城市大众文化表现最突出的一种形式, 而使其更具无限的生机和持久的生命力。

其三、多元性

广场文化活动在公共性、参与性等基本特征基础上还有群众性、娱乐性、公益性、社会性、互动性、商业性、艺术性、地域性等多元性特征。广场上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造就了绚丽多彩的广场文化。它的群众性、娱乐性是显而易见的, 大的如大型文艺会演、广场的游艺活动, 小的如晨练早操, 无不切实的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广场上开展的各种义诊、义务咨询活动等, 将广场文化的公益性真实的展现在大众面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几乎所有广场中商业性文化活动都是无法避免的, 而这正是大众文化关注自身以外的商业价值的一个表征。同时, 对于广场文化的文化产业价值也应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

广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各种含有文化与审美意味的艺术性活动。无论是高雅的广场交响乐、专业团体的文艺晚会、娱乐选秀活动, 还是大众的自娱自乐, 都包含着审美文化的特征。广场文化的审美性是寓教于乐的, 它对于提高公众的文化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因而广场文化也成为了向公众进行审美教育的公共课堂。

广场文化与地方文化资源的契合, 使得地方文化传统、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多的继承与发扬, 同时广场文化又必然反映出各地城市的地方性, 增加了城市的动感与色彩, 从而显示了城市的文化个性和文化品格。地方文化资源也借广场文化的展示与推动, 成为有显示度的城市文化, 从而充实了城市文化内涵。广场文化的多元性是开放的, 因而使其具有了异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总而言之, 广场文化是一种多层面综合性的大文化。广场文化活动是人们满足精神需要, 参与表现接受先进文化, 集思想性与艺术性等为一体, 满足诸多娱乐、休闲、健身需求的最佳形式, 是一种最具影响力、最具广泛性、最具生命力、最具凝聚力的活动形式。各类城市广场已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 也成为“启迪民智, 以文化人”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乐园。广场文化的健康发展体现出了一个社会较高的文明程度, 对于广场文化的扶持和引导, 将有利于发挥广场文化的辐射效应, 将其打造成彰显不同城市品格的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范莉.城市广场文化建设浅谈.戏剧丛刊.2009年第4期

[2]谭业全.广场文化——助推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大众文艺 (理论) .2008年06期

[3]程嘉纯.对广场文化的美学探讨.学术交流.2004年第08期

[4]娄黎明.新的探索——广场文化的启示.文化时空.2003年第07期

[5]蒋述卓.广场文化:城市文化的新资源.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第04期

承袭地方文化塑造城市特色 篇8

近几十年来, 城市经济突飞猛进,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建设的步伐, 城市在进行大规模翻新和扩建, 推倒重建, 改旧换新,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群代替了原来低矮小平房与小街巷, 然而这种巨大的时空变迁却使我们感到失落了很多, 寻不回从前的记忆和感觉;另一方面, 也找不到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同任何别的城市的区别来了, 我们走在任意一个城市的街头, 都感觉没有什么两样, 林立的高楼群、玻璃大厦、宽马路、大广场成为城市共同的面貌。我们发现,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特色在消失, 走到哪里, 所看到的人们都是着类似的服饰、梳类似的发型、讲类似的语音, 驾类似的车子, 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都在相互同化, 越来越像一个城市。城市的发展打破城市旧的格局, 许多历史性街区遭到破坏, 代之的是千篇一律的崭新建筑, 城市景观却变得越来越单调、呆板、乏味, 城市特色在逐渐衰退消失[1]。

为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城市规划工作者, 更不能漠视这种城市特色危机现象, 以下仅从城市规划的领域入手, 试图从几个侧面简单探讨一下, 如何承袭地方文化, 塑造城市特色。

一、建筑设计体现地方风格

努力创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时代感的建筑风格。认真考虑历史的延续, 充分体现时代精神, 妥善处理环境空间关系, 从而使城市形象特征更加突出。城市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 建筑是构成它的主体。建筑作为凝固的音乐, 应该体现整座城市的自然美、人工美和感觉美, 特别是地标性建筑和城市节点更应体现第一景观的城市形象。

建筑形式要适应地域气候条件。建筑的地方风格, 因地理环境和生活习惯影响, 在形式上有很大差别。中国古老建筑是富有鲜明的地方风格的, 北方的建筑多粗犷、朴实、厚重, 而南方多典雅、轻盈、巧致, 这也是受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的影响结果, 同时也是历史因素的影响结果。对建筑单体的选用, 南方宜通透, 北方宜封闭;对群体的布置, 南方宜开敞, 以利通风降温, 北方宜南敞北闭, 以利太阳照射升温和防止北面风沙的侵袭。

建筑要体现地域历史文化风情。建筑的地方风格, 诉说着当地的传统文化, 带着对周围环境浓浓的感情, 也带着当地居民对这座城市终生的印象和记忆。挖掘本土文化底蕴, 提取当地的地域文化符号, 构思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形式, 营造浓郁的本土特色, 使建筑富有地域文化色彩。

总而言之, 应综合考虑所在城市的性质、气候、民族、习俗和传统风貌等地方特点和环境条件, 充分利用规划用地内有保留价值的河湖水域、地形地物、植被、道路、建筑物与构筑物等, 并将其纳入城市规划。正是由于地域性塑造了世界各地灿烂丰富、各具特点的建筑文化, 地域性和世界性并不冲突, 只有民族的, 才是世界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广阔国土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都应成为设计师创作的灵感和源泉, 地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建筑师需要汲取传统精神内涵, 了解它, 消化它, 最后升华它, 地域文化为建筑师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 建筑师当然也肩负着对地域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历史责任, 这就要求设计者抱着严肃、认真、负责的设计态度, 对待和研究地域文化, 选择地继承传统, 真实地反映现实, 在文化意义上, 将地域文化和时代性有机地结合起来[2]。

二、营造优美而独特城市景观环境

城市景观环境是城市形象的反映, 城市现代化必须有高质量、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环境。阅读一个城市, 最先进入我们视野的是城市的主要景观, 广场、公园、纪念碑、历史性建筑, 从观感上它们最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形象特征, 形成了城市的标志。城市景观的形成是城市规划师、建筑师和风景园林师共同塑造的结果。人们看到的城市景观是静态的, 漫漫历史长河中短短一段。城市景观的形成却是个动态的过程, 优美的景观是经过漫长打造、锤炼过程才造就出的。随着城市不断的变化、生长和发展, 早期塑造的城市景观就凝聚成历史遗迹、供后来人们研究和欣赏。

我们的祖先结合自然地理环境创造出优美的城市景观, 为我们留下多处珍贵的历史文化名城, 堪称独具特色的城市景观代表之作, 他们在干旱地区创造出沙漠绿洲, 在江南湿地创造出河道成网的水乡, 利用山区地势创造出山地城镇, 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既具有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又富含丰富的人文景观, 至今仍是我们所迷恋的人间天堂。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 我们既要保护好城市文化遗产, 又要使新建筑得以创新、发展, 两者共生、互补。城市的景观是新老交替并存、统一协调, 让城市的特色非但不减弱, 反而更突出和加强。城市的景观环境建设不断向纵深和广度发展, 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城市公共空间。

21世纪中国社会进入城市化大发展时期, 在大力重视城市规划、努力提高建筑质量的同时, 经营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是中国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课题。中国的地域辽阔, 历史文化悠久,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民族的统一和智慧, 要求城市应富有自己地区文化的现代城市景观, 这种城市景观要充分表现当代中国人民勤劳淳朴、热爱自然的优良传统和宏伟的民族气魄, 既有很高的城市生态环境效能, 又有高尚的艺术性和审美趣味。优美的城市是建筑和景观和谐地统一, 刚柔相济, 相辅相成。有丰富多样而优美的城市空间和景观环境, 让人们生活在其中感到惬意舒适, 外来人也感到赏心悦目, 流连忘返, 回味无穷。

三、注重城市色彩规划

色彩本是一种自然现象, 不同的地域出现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现象, 使人们产生不同的认识。色彩在经过人的主观意识的加工后, 与文化息息相关, 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属性。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根据自身对色彩的感受去理解、解释色彩的象征和意义。相同的色彩在不同地域文化里所暗示出来的意义也不尽相同, 有时则是相反的, 如白色在西方文化里象征着圣洁, 在某些东方文化里则象征着死亡, 可见, 色彩所具有的文化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自然属性, 象征地域文化的色彩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的运用, 将具有更强的归属感和识别性, 例如, 以红色为主调的皇城北京情思, 以灰白为主调的江南水乡情结等等。

城市色彩是对构成城市外表的各类有形元素的综合写照, 是体现城市鲜明的个性特征、彰显城市魅力的重要因素。欣赏一幅描绘江南水乡水墨画, 粉墙黛瓦构成画面的基本色, 形成了画面和谐的主色调。城市应该也有其基本色和主色调, 城市主色调的构成元素包括城市的各类建筑、广场、道路、公园、水系、居住区、工业园区等, 它们是城市文化品位、民俗风情、历史文脉、气候特征等多种因素相综合的外在表现。城市色彩规划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突出城市中自然美,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服从城市功能区分, 色彩构成和谐, 体现韵律美[3]。

四、营造城市文化环境

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是城市在漫漫历史长河的多年沉积, 贯穿于街头巷尾, 散布在街头每一个角落, 融会在市民的生活当中, 对城市的建造、市民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作用。城市经过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蕴蓄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城市作为财富的集中地和文化的创新地, 应该创造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景观, 这是彰显现代城市魅力的现实需要。

现代意义的城市文化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城市文化不仅包括城市历史、山水名胜、地标建筑、民间美食、民间工艺品、民间曲艺及特色民间文化活动等传统意义的城市地域文化, 也包括城市大型企业、城市园区、知名影视、CBD等新时代的城市文化特色。

传承和发展地方性民间文化:民间美食、民间工艺品、民间曲艺及特色民间文化活动, 历史悠久, 底蕴深厚, 具有较高艺术水准, 传承和传播了城市的文化形象。聚集整合民俗文化和商业资源, 创新传承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形成一定产业规模, 发挥其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注重城市标志性建筑和古村落、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这些历史性建筑和遗址, 承载了城市文化底蕴, 传承历史与现代商业文明, 见证和记载了城市文化及经济发展的水平, 更能彰显城市内在魅力, 充分体现城市风貌特色。

扩大和弘扬城市代表性企业的影响力:企业经济总量大, 实力强, 运营状况及发展前景良好, 在国际国内拥有较高知名度, 在同行业居于领先地位, 能代表所在城市的企业经济规模, 具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对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改善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打造城市旅游品牌:挖掘整合已有的人文和自然资源要素, 赋之以新的概念和生命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力, 为进入城市的各类消费者提供最有吸引力的消费和服务环境。

切合城市自身实际, 充分发挥和创造性提升城市资源所蕴涵的文化属性, 创造出明显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性载体和独特传播方式;明确城市定位, 围绕这一定位展开明晰有效的营销策略, 树立良好的媒体形象, 提升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并累积和强化城市品牌;强化城市经济辐射性, 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准确把握城市的文化特征, 增强市民的凝聚力和认同感;着眼于未来, 开创新的发展、经营理念, 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保护和利用城市自然环境

地理区位、地形地貌、山脉河流等环境条件是天作地造, 最能反映城市特色的地方, 不能再造和仿制。大自然赋予城市这些优美如画的真山真水, 是城市的先天秉赋, 充分认识和利用城市独特的山水资源, 认真研究、挖掘和提炼其精髓,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其影响, 彰显其魅力。通过对自然环境因素的挖掘和提炼, 使之成为一种带有地方色彩风格的文化, 形成独特的语言和符号、一定信息的载体和功能标志, 融入时代特色, 形成区域特点。充分弘扬和发展这种地域文化, 有利于提升城市特色形象、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也有利于提高市民整体素质, 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六、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文化遗产是创造城市特色的重要资源, 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 会为城市形象增辉、增色, 因此要巧于利用城市自然地理特征, 与历史沉淀相结合, 来塑造城市的自然特色;因地制宜, 根据自身的条件, 来构思城市特色。在塑造城市特色的过程中, 除了要注重历史传承之外, 还要注意保护和利用一些特点鲜明的近代工业建筑。

一座历史建筑, 因为其带有历史的痕迹、载有历史的信息, 才使其富有文化内涵, 否则与其他建筑没有什么区别。许多地方政府以保护为名, 大规模修建仿古街道、仿古建筑, 因为这些仿制的作品不记载任何的历史信息, 不但毫无意义, 而且造成负面影响, 让人们对当地的历史产生一种错误的理解和认识。破损的历史性建筑可以为其恢复、修缮, 做到“修旧如旧”, 然而历史不能再生, 更不能造假, 这种赝品古董不但把人们引入误区, 迷惑了历史真相, 而且让我们的城市变得不伦不类, 成为污染视觉的“建筑垃圾”。

在做好有形的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 还要做好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包括地方民俗、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 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七、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 要特别注意园林绿地的保存和改造, 一处小小的街头绿地, 一棵长满枯枝的老槐树, 一片断垣頽壁、碎砖烂瓦、衰草连天的老城墙, 都保持着多少人美好的童年回忆, 结合城市园林规划, 城区内应适当保留一些代表着一段历史时期的老宅院、老建筑、老街巷、老河道, 虽然不是什么遗址遗迹, 但其带有一段难以忘怀的岁月, 为我们以后研究和追踪城市的发展历史也是一个标本, 有一定的见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 它们的意义会更加明显。

城市住宅小区是城市重要组成部分, 小区规划建设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 贯彻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 按照城市的性质、规模、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现状特征, 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体现各自的特点, 注意住区人居环境的特色的塑造, 既方便识别, 又让居民有认同感、归宿感。

结语

鲜明的城市特色, 宜人的城市环境, 会促进城市的发展, 对内可以使市民增强认同感、自豪感, 有利于增强市民向心力、凝聚力, 对外可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有利于提高知名度, 优化投资环境。因此, 我们应努力塑造富有个性的城市形象、营造特色鲜明的城市环境。

摘要:提出了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城市特色消退问题, 从建筑设计、城市景观营造、城市色彩规划、城市文化环境营造、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讨论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 承袭地方文化, 塑造城市特色, 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地方文化,文化遗产,城市特色

参考文献

[1]陈峰.科学发展观与城市规划[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7.

[2]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50-150.

城市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9

关键词:城市社区,特色文化,多元角色参与

一、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社区作为一个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具有社会交往、社会参与、社会救助以及社区自治等方面的功能。它不仅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同时也满足人们交往、安全、归属等方面的需求。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引发了社会的急剧变迁, 社区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是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区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居民的消费理念、消费结构以及生活需求正在发生不断变化, 不仅注重生活社区的娱乐, 更注重生活社区的学习, 居民开始追求以身心健康和生活舒适度为核心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本”, 创建不仅宜居和乐居的环境成为社区建设新的出发点;二是社区的群体构成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是老龄化社区的出现。伴随生活质量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 社区老龄人数不断增加, 很多社区成为老龄化社区;第二方面是城市社区流动人口增加。工业化的高度发展、社会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加速了经济的发展, 也加速了社区成员的流动速度和规模,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 城市社区出现常住的“流动人口”;第三方面是离退休人员和下岗工人的回归社区。社区群体构成的新变化要求社区文化建设考虑多元利益主体的需求, 以往所有社区都普适的文化建设需要根据社区特有的人口构成进行特色文化构建;三是居住模式的改变。以往的低层建筑结构居住模式被林立的高楼大厦所替代, 城市社区成为公共空间缺失的“住宅”社区。住房制度的改革又致使“单位社区”逐渐被商品房社区取代, 人们的流动性增大, 以往被称为“熟人社会”的居住社区逐渐被侵入和替代成为大多由“陌生人”组成的住宅社区, 居住模式的变化改变了居民的交往空间和交往方式。这种改变对社区的和谐稳定提出更高的要求, 也使居民更注重安全、和谐, 要求社区文化建设要格外关注新型交往方式和创建更多社会交往空间。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特色社区文化建设, 不仅能够很好地满足“社区人”的精神需求, 培养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形成一种有利于价值观念整合的“心理社区”, 而且也会为社区建设本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1]。使社区最终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和实现社会整合的基础单元。

二、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

(一) 社区特色物质文化环境不足。物质文化环境是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 包括建筑的风格、物质设施的社区内布局和外观、整体设计、有特色的公共物质空间、有特色标志牌等, 但目前大多城市社区属于老旧社区, 社区内的楼房设计以经济适用为主, 不仅缺少文化设计, 更有许多社区缺少满足居民需求的物质设施和活动空间, 即便有也因缺少特色而变成千篇一律的社区物质, 对社区居民来说缺乏吸引力。此次调研的SLH和TS社区均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 仍然具有“单位”社区的痕迹。社区院落均没有文化设计的痕迹, 大楼道里都充斥着小广告、各种电话号码的印章以及各种杂乱的印记, 同时, 因为流动人口的门普通没有设计感, 公共活动场所较小, 可以利用的公共空间虽有但不多。这些老旧社区增加了, 人们更多的戒备心理, 楼上楼下甚至一个楼层彼此之间都不认识, 更不用说邻里互助、构建和谐。

(二) 缺少社区特有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发展。由于地域特点、人口特性以及居民长期共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的不同, 社区文化实质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城市住宅社区作为城市社区文化孕育和传承的载体本应依据社区资源呈现多样性的文化表达。调研中发现, 老旧社区因其本身的“单位”性, 仍然延续着某些具有特色的文化传统, 如SLH社区是上个世纪50年代“四部一会”中央国家机关办公楼群和宿舍楼群的大规模建设的产物, 是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第一批以国家干部为居住主体的新型社区;是党领导下新中国、新北京风貌的象征, 社会资源丰富, 设施完善, 具有较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社区生活方式特点。该社区学习氛围浓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居民知识层次较高。而TS这片住宅区是上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必然产物。紧随“四部一会”在SLH社区建设之后, 铁道部、物资部等另一批部委也在这里兴建办公楼, 住宅区也落户于此。“TS”成为屹立北京旧城之外第一个集办公、生活为一体的大型新型社区。在50~60年代, 这里是新中国、新北京风貌的象征, 有很强的文化特色和较高的生活品质。居民五湖四海;语言南腔北调;生活多种多样;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目标而聚集在一起、生活在一起:这就是为了振兴中国铁路事业!所以, 这里是新中国“人民铁路”的象征、是新中国铁路建设的象征。总之, 这里凝结着中国铁路的文化精神:“团结、奋斗、创新”的精神、“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的精神。类似这些鲜明社区特色精神文化传统没有被利用和开发。

(三) 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资源匮乏。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但由于现代城市中的大部分土地都用于商业开发, 虽然很多新社区在设计过程中开始注意文化要素的注入, 如不同社区的建筑风格以及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社区命名。但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 地产开发商以经济效益为考虑前提, 很少或者根本不可能预留出很大的空间作为特色文化活动场所或建造特色社区文化设施。许多社区因为场地和资金的限制, 根本没有条件进行特色社区文化建设, 大多数社区文体活动受场地和空间的限制, 多是由以前的老住宅、物业管理房等其他用房调整过来, 普遍存在空间狭小零碎、环境差以及设备简陋等诸多问题, 并且以小型活动室为主, 只能举办人数不多、相对简单的活动, 如看看电视、打打纸牌和麻将等, 难以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社区活动没有具有文化内涵的专属空间和场所, 难以吸引社区居民参与。

三、特色社区文化构建的原则

社区特色文化构建是特色社区建设的关键, 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 依据社区原有的特色文化资源为基础进行特色文化构建的原则。原有的文化传统是特色文化社区建设的关键, 应将其发掘并提升, 并用适当的文化形式表达。 (2) 结合社区成员构成, 考虑社区多元文化需求, 以“社区居民需求”为本进行特色文化构建的原则。 (3) 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特色文化建设原则。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有长远的考虑, 应该建设成为一个有发展活力和无限空间的开放特色文化。 (4) 结合所属区域文化特点将所建设社区的特色文化完美镶嵌到整个大文化背景的原则。特色文化建设不仅要考虑不同于其他社区的特点, 同时也不能脱离整体的大环境, 与周围格格不入, 既要其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又要其与周围文化环境的整体性。尤其对有着优良文化传统的地域。 (5) 文化载体与特色文化理念完美统一的原则。特色文化理念需要通过物质载体完美呈现, 理念提升和载体设计至关重要, 成为整个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 所以, 在设计过程中就要始终围绕特色理念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 (6) 特色文化物质载体与社区整体环境协调布局, 融入一体的原则。凝练了社区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社区内安置涉及到社区景观布局问题, 不仅要考虑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在装饰后的特色文化解释, 同时, 也要求整个布局浑然一体, 具体到各个细节都充满着文化设计的感觉。

三、特色社区文化构建的路径

(一) 建立开放的社区, 既可以利用外部资源, 又可增加社区的群体意识。城市社区特色文化建设还要考虑促使其开放性问题, 自组织理论认为:一个孤立的社会系统往往会随时间的推移, 而使系统变成一个死寂的自我循环, 这种循环因为缺乏对外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而成为一种平衡的稳定态, 这种稳定态没有发展的活力。只有通过引进对系统有益的信息、资源、能量来改变这种状态。在现代开放背景下的社区特色文化建设, 在立足本社区特色文化传统的同时, 不断引进和融合外来的优秀文化, 促进本社区特色文化的发展。在开放性社区特色文化系统的构建中, 作为资源中介的社会工作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如利用城市便利的交通设备和完善的通讯工具扩大社区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社会系统的交流, 如与其他社区、其他机构, 交流的内容也要多元化, 涉及知识、信息、活动、场地等多方面内容, 同时也需要扩大社区成员与外界的交往半径、交往频率以及多样化的交往对象;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举办联谊会、资源共享等措施, 提供开放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也要通过教育者的角色有目的地培养社区成员的开放意识, 树立开放观念, 因为开放性是社区获取内外支持的重要途经。

(二) 特色文化空间的发掘和建设。根据社区特色进行特色文化社区的建设依赖于以下途径:一是调研并提升社区的文化传统。原有的文化传统是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关键, 将其发掘并提升。二是整合特色文化传统与社区内居民的多元文化需求。以社区内居民的职业构成、教育程度构成、性别构成、年龄结构等居民构成状态为基础, 创设以社区居民多元文化需求为本结合所调研社区专属文化传统和社区目前特色文化建设状况, 整合社区文化资源, 构建具有可视性和可感性的社区特色文化载体系统, 创造社区特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三是通过物质载体完美呈现特色文化理念。理念提升之后的载体设计至关重要, 成为整个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 所以, 在设计过程中就要始终围绕特色理念进行各个环节的设计, 包括社区特色文化的物质载体在社区内安置和社区景观布局, 不仅要考虑社区作为一个整体在装饰后的特色文化解释, 同时, 也要求整个布局浑然一体, 具体到各个细节都充满着文化设计的感觉。

(三) 践行科学的公众参与社区特色文化建设路径。一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途径邀请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特色文化建设。信息渠道不畅是社区居民参与特色文化建设的障碍因素之一, 可以通过社区工作中一些专业动员参与的方法, 如给社区居民写信、打电话或登门拜访等方式进行宣传、说服和建立关系, 可以采用社区咨询站点、向过往的居民宣传介绍, 也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如建立社区网站、展板和广告宣传、招贴海报以及小区广播或者流动宣传车等进行宣传和动员。当然也可以通过召开居民代表会议, 选择家庭代表或楼道代表的方式改变过去居民参与环节薄弱问题。另外, 也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听取意见和建议, 以获取社区居民的对文化建设的需求。二是通过构建互助合作的参与式文化管理模式构建新型的社区特色文化管理机制。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特色文化建设决策和过程的介入旨在打破原有的建设思路, 由社区生活的主体如当地居民、居委会以及辖区内的文化机构共同协商, 针对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建设、社区文化管理的相关内容以及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评估等问题进行讨论, 形成由社区主体参与决策并做出选择的高度介入社区协商和管理形式, 因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身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 也只有通过沟通和交流才能实现共识;以往“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这一传统的、单一的行政化和单位化的自上而下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模式很难适应现代较为复杂的混居社区类型以及“以人为本”和谐社会构建的新型社区文化建设目标。因此社区特色文化建设应该从自上而下的“被动参与”向互助式、参与式的现代文化建设模式转变。社区特色文化建设中可以运用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方法, 在现有社区文化制度滞后的情况下, 另辟蹊径, 通过动员资源协助社区创设各类有社区居民参与的社区文化组织和机构。通过公共参与培养社区居民的社区主体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实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利益分享, 建立多元化的、互构共建的社区特色文化建设和管理模式是社区特色文化建设的追求。

参考文献

城市文化特色 篇10

一、对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传承与发展的认识

1. 传承是最有效的保护。

文化的传承性赋予城市以义不容辞的历史保护责任, 文化的传承是文化积累的主要手段, 城市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长株潭三市均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在城市有形表象下隐含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城市群中的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城等已由国家法律法规明确予以保护, 需要讨论研究的是如何保护更为妥当, 从而在城市特色塑造上发挥更大作用。

2. 发展是最深刻的弘扬。

正确处理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是城市文化特色运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城市文化特色既是昨天的辉煌, 又是今天的财富, 还是明天的希望。只有发展与保护二者并重, 城市社会经济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 城市文化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城市文化不是化石, 化石可以凭借其古老而价值不衰, 城市文化是活的生命, 只有发展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只有传播才有影响力, 只有具备影响力城市发展才有持续的力量。所以, 城市文化不仅需要积累, 还需要振兴, 需要创新。

二、传承与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的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如今在中国, 无论沿海还是内地, 无论是大都市, 还是中小城市, 都处在大规模的建设高潮之中, 可以说已经进入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长株潭城市群获批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给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一个塑造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与城市快速发展并举的难得机遇。湖湘大地数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长株潭城市群光辉灿烂的城市文化, 三市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遗产, 它们为城市形象增添了不少文化蕴涵。保护和发展城市特色文化, 必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发力, 建立完善管理、引导、创新、开放四大机制, 使全社会价值取向不断升华, 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操整体飞跃。

1. 提高认识, 加强引导。

在城市运营中, 政府要深刻认识到, 城市文化特色是城市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和不竭动力。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站在战略的角度看待文化资源保护问题, 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遗产保护问题, 避免把文化资源视为“包袱”的短视行为。要实施“文化先发”战略。经济发展可以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反过来, 文化发展可以引领经济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要组织专家学者开展“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研究, 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文化资源, 从丰富的湖湘文化资源中, 筛选提炼出独具长株潭特色的先进人文思想。长株潭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 但要吸取精华, 去其糟粕, 善于从古代杰出人物中、彪炳千秋的事例中吸取营养, 做到古为今用。要充分发挥湖湘人文包容开放的优势, 进一步加大文化开放力度, 积极顺应经济、科技、文化全球化趋势和潮流, 加强对外对内文化交流与合作, 把虚心学习外来文化的长处和努力弘扬本土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使长株潭文化成为顺应时代潮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文化。解决城市文化特色危机, 要充分发挥政府在文化特色保护中的主导作用。要编制长株潭城市群文化特色保护发展规划。这一规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建立适应于长株潭文化资源特点的文化特色概念和文化遗产分类系统;建立适应于长株潭发展需求的文化资源价值观;建立适应于长株潭文化特点和当代发展需求的文化特色保护理论体系, 包括新的保护观念、新的保护思路。

2. 注重精神, 升华特色。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民族和区域文脉传承蕴含的优秀素质和先进理念, 是城市价值追求、思想观念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是城市文化的灵魂。城市精神真实地反映了城市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 对社会未来发展具有某种导向、推动作用。近年来, 我国不少城市十分重视城市精神的提炼和塑造, 如深圳提出“开拓创新, 诚信守法, 务实高效, 团结奉献”, 青岛提出“诚信、和谐、博大、卓越”, 等等。当前, 长株潭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特别需要大力培育和弘扬城市精神, 并把凝聚、培育城市精神的过程, 变成树立敢创敢干、勇创新路新思想的过程, 如武汉市提出“勇立潮头、敢为人先、崇尚文明、兼收并蓄”的城市精神, 宜昌市提出“团结奋斗、争创一流”的城市精神, 荆州市提出“筚路蓝缕、和衷共济、励精图治、发愤图强”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提炼与弘扬的过程, 就是城市精神文明不断进步的过程, 也是城市文化培育与弘扬的过程。

3. 打造品牌, 彰显特色。

城市文化特色不外乎民族特色、历史特色和风情特色等几个方面。因此, 在城市文化培育、弘扬过程中, 我们应该做到:一要突出建筑特色。从规划开始, 就走差异化道路, 突出长株潭本地特色, 使城市在空间布局、道路设计、建筑风格上与众不同, 强化市民对城市历史的记忆。二要突出自然特色。长株潭自然特色鲜明, 有山有水, 有河有湖, 山水园林特色突出。要因地制宜, 做足山、河、湖、水、桥的文章。三是要突出地域文化特色。长株潭有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 这是打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宝贵资源。要继承城市历史文脉, 围绕人文资源定位城市建设风格, 设计城市建筑景观。要注意挖掘历史文化内涵, 对历史原貌加以保护。四是突出艺术特色。要加强城市道路、广场、特色建筑物的艺术设计, 加强城市雕塑、城市美术馆、音乐厅、影剧院的建设, 加强对演出团体的支持, 加强对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 加强对市民艺术素质的培育, 使城市形成浓厚而独特的艺术氛围。

4. 和而不同, 彰显个性。

长株潭文化南北兼有、东西共存、多彩多姿, 这既是优势, 又是劣势。从艺术角度讲, 文化百花齐放、百花争艳, 当然很好。但是, 从思想角度讲, 各演各的戏, 各唱各的调, 达不到统一, 形成不了合力, 又是一件坏事。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需要有特色, 有个性, 但也不能杂乱无章, 要统一在湖湘文化的旗帜下。长沙市作为省会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要根据“率先建成文化强市”和“湖南文化中心示范区”的目标, 在都市文化发展上科学规划。适度超前、提高品位、形成特色, 努力成为全省文化集聚、辐射的中心。株洲与湘潭要发挥各自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结合各地实际, 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文化街区等方面注重地方特色, 体现人文内涵,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5. 以人为本, 公众参与。

城市是市民的居所和精神家园, 城市建设应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体现对市民的关注与关心。无论是文化硬件设施建设还是精神文明建设, 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不断挖掘、发现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 并努力为市民塑造充满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同时, 要大力强化市民对塑造城市文化特色的参与意识, 努力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要强化市民城市文化特色塑造的参与意识, 让他们意识到城市文化特色是与每一位市民息息相关的大事。从根本意义上说, 市民既是珍贵文化特色的创造者, 又是文化特色的传承者。优秀的城市文化可以促进居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居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又能够使居民具有强烈的城市主人意识, 从而积极参与城市的文化建设。应根据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 着力塑造具有责任心、进取心、自信心、包容心的文明市民, 不断增强城市居民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进而提升城市文化, 增强城市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6. 深入研究, 挖掘内涵。

名牌城市崛起之路是漫长而艰难的, 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寻找自己的主题文化。一个没有主题文化的城市, 就像一艘没有舵手的船, 永远找不到自己航行的方向, 而反观那些在历史中形成了主题文化的城市, 却在风浪中走到今天, 而且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第一, 要创造有国际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体系。良好的城市文化形象的确立, 必须借助于如电视、报纸等有一定覆盖面的颇具影响的新闻媒介进行广泛的宣传。外省有很多城市在中央电视台做城市文化的公益广告, 而湖南省一家也没有, 这一缺环应尽早补上。第二, 经常性地举办一些高层次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 让更多人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 持续蓬勃发展的城市经济等。近年来许多城市的政府, 都非常重视本市的节庆活动, 利用自己城市独特的节庆活动提高本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塑造本市与众不同的城市形象, 如宜昌国际旅游节、武汉杂技节、荆州龙舟邀请赛等。第三, 设立专门的“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为城市硬件和软件建设提供咨询、规划和监督。今天在城市文化建设领域, 有诸多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需要运用“积极保护, 整体创造”的理论展开实践。例如如何在长株潭城市群设立“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特区”, 给予特殊保护政策的课题;如何利用全国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有利时机, 实现将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课题, 等等。

摘要: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传承与发展可以从七个方面入手:提高认识, 加强引导;注重精神, 升华特色;打造品牌, 彰显特色;和而不同, 彰显个性;以人为本, 公众参与;深入研究, 挖掘内涵。

关键词:长株潭城市群,城市文化特色,传承,发展

参考文献

[1][美]朱克英.城市文化[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2]汪民安, 陈永国, 马海良.城市文化读本[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3]单霁翔.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7.

[4]付宝华.城市主题文化与特色城市构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

[5]杨宏烈.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与发展[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6]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中外城市文化比较[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3.

[7]丁力.试论西安城市文化特点及其建设[J].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3, (3) .

[8]蔡云辉.论城市文化资源的资本转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3, (4) .

[9]朱雪梅, 王国光.立足城市文化, 建设特色广州[J].城市开发, 2003, (10) .

[10]展宝贞, 战秉聚.对城市文化建设的思考[J].理论学习, 2003, (5) .

城市文化特色 篇11

一、文铸魂,以文化特色发展率先崛起

纵观高邮历史,一部文化发展史展现在眼前,高邮是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集邮之乡、中国民歌之乡。文化造就了高邮历史的辉煌,高邮拥有完整的历史文化序列,因秦王嬴政筑高台、置邮亭得名,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唯一以“邮”命名,物化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比比皆是,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8处、市级84处,文物保护单位极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歌、号子、木偶戏、传奇故事、方言、诗词歌赋是文化名城的人文“建筑构件”,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历史文脉。高邮人文荟萃,英才辈出,许多历史名人都曾在中国历史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文化也正在推进今日高邮的科学发展新征程。

(一)突出历史文化重点

为扩大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和城市文化竞争力,提升高邮对外城市形象和知名度,高邮市委、市政府已启动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建议健全和完善高邮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机制,建立创建工作目标责任制,通过各方联动,形成上下一致。同时,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修缮投入力度,保证配套资金投入;《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中确定市域历史文化资源保护 “一带、一区、两片、多点”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空间框架中“一带、两片、多点”都涉及高邮,高邮可以进行城市总规修编,编制专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纳入城市总规划,使文化遗产保护和城市规划、建设协调起来,保护好名城古运河历史街区、龙虬庄文化大遗址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历史。

(二)引进文化发展创新观念

建议引入“原生态博物馆”的概念,规划选择建设独具特色的里下河地区汉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如在马棚、横泾或者江淮地区回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保持人文环境风貌,确保文化保护工作可持续发展。结合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推进规划开发高邮运河西岸旅游风景区建设,注入江淮流域历史文化思想。同时扩展思维,如可将高邮运河湖滨渡口至镇国寺段运河沿岸城市区域与现有南门大街盂城驿整体规划,特别是原高邮镇行政范围内南郊三角区范围地域与城南经济新区整体规划,结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设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等。

(三)强化城市规划导向作用

依据扬州城市总体规划,进一步发挥高邮的驿站、邮文化、运河文化等品牌、作用,开发出特色文化产品,突出城市人文个性,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深入挖掘、展示江淮地区民间传统文化,提升扩展双黄鸭蛋文化节、七夕节以及高邮、界首、三垛、临泽、菱塘等地方特色内涵,并可以通过提炼培育人文精神,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形象。通过开展城市文化保护管理办法的制订工作,把城市文化保护、管理和建设工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上来,依法保护和管理,包括保护城市视觉环境和控制城市空间尺度,通过对建筑高度、色彩与风格控制、街道景观与界面的处理、高层建筑布点与城市天际轮廓线的组织、城市地形地貌的保护等手段,突出城市特色。

毋庸质疑,高邮深厚的文化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内在动力,也是对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升城市整体价值、率先崛起苏中地区重要特色发展。

二、绿为脉,以生态特色发展率先崛起

绿色是生命的原色。高邮地处高邮湖滨、古运河畔,又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平原绿化先进市,并且高邮市已连续多年被中国社科院评为“全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百强”和“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近年来,高邮按照滨湖生态城市的定位,积极实施城市东扩战略,打造城市新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着力完善城市功能,不断丰富城市内涵,努力提升城市品位,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扎实推进城市建设步伐。建议以“建设宜居宜业生态型文化城市”为发展目标,这是对高邮历史、自然、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绿色规划的引领下,统筹当前与长远、新区与旧城、建设与管理,开放思维、创新理念、强化措施,凸显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特色。

(一)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

抓好“清水活水”工程,完善城河水网工程体系建设,着力疏浚整治城乡河道,确保到2015年全面消除城市主要河道劣V类水体。抓好“不淹不涝”工程,加快实施淮河入江水道、北澄子河闸站、老横泾河上段及元沟子河疏浚整治等工程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将中心市区建成“不淹不涝”城市。抓好污水管网建设工程,确保到2015年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均达100%。抓好区域供水工程,确保到2015年区域供水水质达标率达100%,切实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同时,加大对高邮湖以及里下河地区水网的生态保护开发。

(二)推进造林绿化行动

突出重点地区,抓好城区绿化及沿湖、沿河、沿路生态防护林建设,打造南水北调生态廊道和运河风光带,加快S237、S333两侧绿色景观建设,切实巩固国家生态市创建成果。打造生态中心,完成10平方公里以上生态中心规划编制工作。抓好省级重点公益林建设,确保到2015年高邮全市新增森林9万亩。

(三)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实施园区发展战略,推进千亿元特色园区建设,推进培育核心企业,充分发挥现有省级高邮开发区的基础条件,进一步强化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的功能定位,促进园区资源优化整合,推进园区向专业化、特色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增强集聚效应,重点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区域经济的增长极。要严格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准入门槛。要开展闲置土地专项整治行动。要严守“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功能区面积不低于国土面积的20%,严守耕地保护红线。endprint

三、人为本,以民生特色发展率先崛起

幸福导向型创意是指以满足人由生存到发展的多元幸福诉求为导向,以健康、绿色、时尚、智慧为特征的新兴产业,包括休闲旅游、健康服务、低碳环保、数字娱乐、智慧化社会管理服务、心灵疗伤服务等,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兼具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意义,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更高品质。高邮的产业围绕幸福导向型产业,高邮可依托自身条件更多关注三点:

(一)推动绿色经济崛起

大力发展新型商贸、物流、旅游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实施发展以太阳能光伏新能源、照明器具新光源等特色经济,实现资源深度综合开发利用和多层次转化增值。例如在《长三角区域发展规划》中,扬州被定位为区域性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而扬泰机场、淮扬镇铁路等大交通的形成,高邮完全可以发挥其作用。

(二)扶持发展精致农业

我们可以像抓大项目招商一样抓精致高效农业,鼓励农民从事适度规模种植和养殖,建设农民创业园和观光农业基地,促进精致高效农业与休闲度假、养生保健结合,发展农事体验、果蔬采摘、美食品尝等农业旅游产品,形成一批种植基地、特种水产养殖基地、规模家禽养殖基地、生态农庄等农业产业链群,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大精深加工、包装策划和宣传推介力度,提高附加值。

(三)文化旅游业率先突破

文化与绿色生态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产业资源。根据2013年扬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出台《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把旅游业作为扬州的永久性基本产业,明确旅游业总体定位和发展目标、重点和路径,同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都要把旅游业大项目纳入重大项目工作视野、范围和重点。其中提到的“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扬州城市特色,这些,也符合高邮特色。不过,高邮的城市地域特色在 “大气”较“精致”更突出和明显。高邮可加强旅游与文化、商务、科技的融合,提升旅游产品品质、商务活动承接能力、境外游客比例和国际化服务水平,建设“宜游城市”,打造旅游强市,通过深入挖掘驿站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资源,目前重点推进清水潭生态中心建设,加快开发建设文化、生态、科技融合的深度体验、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并与扬州及周边地区进行资源整合,使高邮城市发展更紧密融入到扬州发展框架内,成为区别于苏南、浙江等其他先发城市发展模式的一颗江淮之间、运河之滨的璀璨明珠,最终实现高邮在苏中地区率先崛起。

参考文献:

[1]刘洋、唐任伍. 幸福导向型产业破解民生陷阱战略——以梅州市为例[J]. 中国名城,2013(4)

[2]倪文才. 高邮传统文化概论[M].

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1)

[3]单霁翔.论生态博物馆的原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名城,2011(3)

[4]韩方. 坚持特色发展,加快追赶融合,奋力在沿河新一轮发展中率先崛起. 高邮市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R]. 2013年8月1日

城市文化特色 篇12

一、城市街道景观简介

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主要有以人为本、意义以及绿化生态问题。文化精神的问题也就是意义的问题, 是城市街道景观的首要设计目的;绿化生态问题, 不仅需要设计能提供给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 还要考虑到动物栖息的地段;作为公共场所, 它是开放的, 是没有私人空间的, 是所有人都可以享用的, 这是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 主要包括静态要素和动态要素两大结构。

静态要素在城市街道景观建设中又可以分为人为、自然两个点。自然景观是每座城市独有的条件, 或山或水都能成为这座城市的景观, 而在进行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过程中, 人们需要根据这些条件, 去充分开发应用, 让植被、水体、地貌以及其后等自然景观成为这座城市的标签;人为景观也就是构成街道空间的元素, 主要包括建筑、路面、街道以及道路交通等。建筑是整座城市街道景观中的主要构成元素, 是街道两边空间被建筑占领之后形成的空间状态, 一条街的建筑格局需要配合当地的自然景观进行设计, 要与周边的建筑或者景观形成韵律感和统一感。

动态要素主要是人们的活动以及车流。一座城市的街道景观建设, 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街道上人类活动形式, 人类街道上在的活动内容是街道景观设计的前提。比如街道景观设计的对象是繁华的步行商业街, 那么在设计过程中所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就是众多的行人, 为了满足行人对街道景观的需求, 就应该街道两旁的建筑和树木等都处理好。在进行街道景观设计的时候, 必须遵循以人类活动为原则的景观设计, 负责在华丽的街道景观都会失去它出现的意义;车流在动态景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因为车流能为人类的生活、娱乐以及工作等提供很大的便利。城市中的汽车车流是时代的一种象征, 也是城市发展速度的体现。

城市街道景观不管是在理想中或者实际中对人和社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意义。在任何一座充满历史文化气息的城市, 当地的居民定会向游客讲述这座城市的兴衰繁荣, 因为这座城市承载的不仅仅是高速发展的现代生活, 还有会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历史文化或习俗。人们对街道景观的邂逅, 会获得视觉上的满足和喜悦, 然而城市街道景观不仅仅是审美价值的展现, 其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景观还能激发人们对这些景观的自豪感, 这就是民风习俗形成的过程。

二、我国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现状

随着社会的进步, 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城市环境也随着社会的需求在不断的改变。但是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较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问题;

第一, 街道设备不足是当前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较为明显的问题之一。很多地方城市的地方政府并没有很好的落实街道设备方面的措施。比如街道路灯, 很多路灯的质量也较差, 坏了之后也长时期得不到修葺;或者人行道上没有设计盲道、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没有落实红绿灯的安装等;

第二, 城市街道布局设计简单, 呈现千篇一律, 对地方城市文化特色没有进行保留和呈现的现象。使得我们生活的城市变成一口跳不出去的井, 单调没有创新性。街道建筑的材料或者颜色、形式等都大同小异, 丧失景观设计的创新性原则;

第三, 在城市街道设计中忽略了公共场所建设的重要性,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文化是在不断交流中碰撞出来的, 处处车水马龙, 而没有可以提供给人们交流休憩的公共休闲场所, 是对人文情怀发展的制约;

第四, 在城市街道建设中, 重视经济发展, 而忽视了绿化建设环节, 是造成当下很多城市街道环境脏乱差的主要原因。当前, 虽然一直倡导建设绿色文明新城市, 但是很多城市仍然没有将绿化这一块作为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的重点进行, 所以很多城市的绿化系统仍然处于停滞状态。而且在城市街道设计中忽略垃圾桶的合理设置, 让街头小巷地面出现很多垃圾, 这虽然也关系到个人素质问题, 但是垃圾桶的合理摆放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方案

所谓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状态中, 对城市街道景观的建设更应该讲已有的科学合理理论落实在实践操作中, 只有实践才是研究课题的终极依托。当前我国的城市街道景观建设是有一定盲目性的, 没有健全的理论指导。下面笔者以成都城市景观设计为例, 通过在城市街道中较为常见的生活型景观设计、交通型景观设计以及商业型景观设计等设计方案进行分析。

(一) 城市生活型街道景观设计

城市生活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的面比较全, 因为在这一类的街道上有很多的交叉路口, 所以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 在这一类街道景观设计中应该根据当地的人流量情况, 设计底下人行道或者天桥等, 保证主路畅通和行人安全;生活型城市街道的观赏性和可读性已然从城市街道设计最初的适用性得到了升华, 城市街道景观不仅仅需要外在美, 还需要展现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 能让人们产生对这个民族未来的联想。当然实实在在的方便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街道上的卫生间、垃圾箱、座椅、公交车站台、阅读区域等等的各种设备的配套。下面就以成都少城街道为例进行分析。

1. 街道形式。

成都少城街道辖区以长顺街为主干, 两旁街巷均匀对称, 状如蜈蚣。在规划上全盘模仿了秦朝国都咸阳的建制, 对秦都城文化也有所借鉴。但由于它是在早期成都少城的基础上建造的, 所以对早期成都少城的格局仍有部分保留, 将秦文化因素溶入其固有的巴蜀文化之中。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各街道与周围环境场所紧密结合, 丰富了城市街道的空间景观。成都城与咸阳内城大体一致的格局, 城内也有宫城、手工业作坊、市场和居住区。而这一片区的行人较多, 所以车速较慢, 行人对街道景观的观察时间也会较长,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就要从细微之处去考虑。观察者可以从周边的景观观察到少城街道向沿街建筑的连续性和人文性, 在轮廓线和建筑风格上有较大的优势, 根据人的视觉特点, 设计者的设计不仅需要彰显原有建筑的文化气息, 还要体现现代文化的活跃气氛, 以此来丰富街道景观视觉效果。

2. 街道设施。

这类街道需要考虑到交通特点, 所以需要设计一些交通减速标志, 且也要设计一些保护柱和植物箱等设施, 为行人提供方便, 在保证功能性要求的时候, 也要让这些增设物与街道之间保持统一性和美感。能很好的体现地方性和时代感。

(二) 城市交通型街道景观设计

交通型城市街道的设计难度是比较大的额, 因为在我国这类街道的需要满足汽车、自行车以及人的通行性, 且景观效果需要根据不同行进速度来进行设计。

1. 交通型街道设施, 主要是以服务自行车、行人以及汽车部分为主要设计方向。

为行人和自行车服务的设施, 不仅需要有相应的交通标志, 还需要包括导购图、导游图以及钟塔类高大建筑物;为汽车服务的部分需要有明亮的路灯、信号灯、指路牌、候车区、跨线桥、划线以及隔离装置等。我们以深圳深南大道的街道设计为例, 虽然该大道的主要功能是交通, 但是从整个街道空间上不难感受到人性化的设计。在整条街道上有很多设计巧妙的座椅, 且交通标志较为简洁, 在街道上还能看到街道书亭, 这不仅是街道上的一道景观, 最主要的是为人们创造了观赏景观的条件。街道路灯的设计也别具一格, 具有强力的现代化色彩设计, 但又能与周围的建筑遥相呼应, 整条街道的韵味行和统一性显而易见。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条街道上的盲道设计, 更是体现了街道“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理念。

2. 绿化是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老生常谈, 却也不可替代的构成元素。

对于深南大道这样一个生态景观性街道而言, 绿化是比较重视因地制宜的, 处了能对生态环境有所改善的作用外, 还能让整条街道呈现出更强的艺术性和人文性。由于深南大道地处田面村和岗厦村, 为了能将该地域的杂乱现象进行改造, 设计者别出心裁将临街建筑高度增高, 这样一来给人的视觉能就形成连续走廊。而另一面, 为了能保证良好的生态绿地不会被高大建筑遮挡, 所以田面村的绿化设计从西北向东南循序渐低, 观赏性很强的生态绿地也就能呈现在人们眼前。深圳市本身的雨量就较为充沛, 所以对绿化品种的选择也较为自由, 有这样的优良先决条件, 从而使得深南大道的绿化能在不同季节能都看到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此外, 在人行流线的节点处, 结合步行系统设计从而设置了大面积的开放绿化地带, 由此形成街道观赏性型的良好生态绿化景观。

(三) 商业型城市街道景观设计

1. 步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要求, 首先要考虑到的是安全性。

因为在这类街道上的人流量较多, 对于管道井盖的设计应该减少高低变化, 在高低变化大的地方要设计明显标志, 避免行人在没发现地面高低的情况下发生事故。另外地面铺装材料的选材也要根据当地的气候选择。比如成都春熙路步行商业街选择的材料就就具有表面粗糙的特性, 因为成都属于多雨地区, 粗糙铺装材料不仅有吸水作用, 还有防滑效果。安全隔离设施的设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步行商业街需要将机动车隔离在外, 避免侵入街道对行人造成伤害。

2. 成都春熙路是成都最热闹的步行商业街, 是中国四大商业街之一。

位于成都市中心交通较为复杂的地段, 以发掘人文历史、创建良好的公共环境特征来建设商业步行街, 这样的影响力能对都市活力有一定的激发作用, 并在某种成都上提高商业街建设优势。成都春熙路步行商业街是一条多层次的综合性街道, 在设计上采用了地下、地面和空中三位合一的网络设计, 采用车辆交通实行空间分离的形式, 根据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要求, 实施线型和铺设等的特殊设计车道来减低车速, 形成以步行广场为主要区域的城市线状空间。如图1:

3.春熙路历史悠远, 也称“百年春熙”, 城市街道景观的设计不仅尊重前人以及历史文化遗产, 再后来的不断新建中也注重整体性和视觉性。新建的建筑强调沿街立面的分割性, 意在减小体重。建筑在高度上要求保持一比一的二左右街道空间高宽度, 并适当搭配当地文化特色建筑等, 形成视觉上的趣味性。在春熙路步行商业街上, 雕塑等公共艺术成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 根据整体环境, 从造型、选材以及造型灯方面, 都要强化特色空间, 并接近市民生活, 能将地方文化涵养得以诠释, 并增强街道景观空间吸引力, 塑造地方城市街道景观个性。

四、总结

城市景观街道设计是对一个城市形象的体现, 也是人与文化、历史和艺术相互交融的展现。城市的新陈代谢就如生物存在死亡和新生一般, 有着进步、更新和沉淀的过程, 在整个变化过程中, 城市街道景观涉及到生态、规划等众多问题, 是为人类提供生态和生活服务的。人们对生存环境的要求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这就要求我们在城市街道景观设计领域还需不断的开拓创新,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刘乐, 偶春, 杨冰清等.基于地域文化背景下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以钟祥市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24) :49-51.

[2]王景生.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15) .

[3]杨华华.城市街道景观小品设计探析--以榆林市为例[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3, (12) :71-71, 76.

[4]陈曼芳, 魏玉香, 李力威等.城市街道景观在城市特色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 2015, (19) :384-386

上一篇:假动作技术下一篇: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